表达对已故长辈的思念十篇

时间:2023-03-13 18:36:02

表达对已故长辈的思念

表达对已故长辈的思念篇1

[关键词]孝 孔孟 荀子 董仲舒 白虎通义 皇权

[中图分类号]B222;B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08)05-0017-07

一、关于“孝”的缘由的讨论

按照孔孟的解释,孝基于人的血缘亲情之爱。譬如为父母服三年丧,就是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它出自人的不忍之心。(《论语・阳货》)当子女把对父母长辈发自内心的关爱表达出来,可以称之为孝。正因为孝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性,曾子曾经把它视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而荀子认为,孝不是人的本性,而是由君子圣人教化的结果。他说:“夫子之让乎父,弟之让乎兄;子之代乎父,弟之代乎兄:此二行者,皆反于性而悖于情也。然而孝子之道,礼义之文理也。故顺情性则不辞让矣,辞让则悖于情性矣。”(《荀子・性恶》)孝悌并不是人性的自然舒展,而是礼义熏陶使然。他假托尧舜答问曰:“尧问于舜曰:‘人情何如?’舜对曰:‘人情甚不美.,又何问焉!妻子具而孝衰于亲,嗜欲得而信衰于友,爵禄盈而忠衰于君。”(《荀子・性恶》)如果没有礼义教化,人是不会有孝亲、忠君的表现的。可见孝亲、忠君的道德行为乃是后天形成的,是圣人君子教化的结果。

西汉中期,董仲舒指出:孝是“天道”对人的启示。他说:“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春秋繁露・基义》)因为:“天有五行,一日木,二日火,三日土,四日金,五日水。……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此其父子也。木居左,金居右,火居前,水居后,土居中央,此其父子之序也。相受而布,是故木受水,而火受木,土受火,金受土,水受金也。诸授之者,皆其父也。受之者,皆其子也。……故五行者,乃孝子忠臣之行。”(《春秋繁露・五行之义》)自然界离不开阴阳五行有规则的运行,而阴阳五行的不变次序也是父子关系的根据。具体而言,五行有相生的关系,生者反映的是父道,所生者反映的是子道。从木主生而火主养、金以死而水主藏的五行特征中,从火乐木而养以阳、水克金而丧以阴以及土竭忠以事火的基本关系中,可推知出孝是子女应该执守的准则。

《白虎通义》对人的性情有专门讨论,但没有将它与孝联系起来,它有关“孝”的根据的解释主要参考和发展了董仲舒的阐释:“君臣法天,取象日月屈伸,归功天地。父子法地,取象五行转相生也。夫妇法人,取象人合阴阳,有施化端也。”(《白虎通义・三纲六纪》)其《五行》篇说:“子顺父,臣顺君,妻顺夫,何法?法地顺天也。男不离父母,法火不离木也。女离父母,何法?法水流去金也”。又说:“木生火,所以还烧其母何?曰:金胜木,火欲为木害金。金者坚强难消,故母以逊体助火烧金,此自欲成子之义。”所以孝完全是五行规律的昭示,是无容置疑的最高真理。

关于儒家论孝的根据的上述变化,已经有学人在讨论有关孝的问题时曾有所关注,但对孝为何会发生观念上的转变,语焉不详。有人认为,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当时对人性有了重新思考,对孝从家庭道德观念向社会道德观念的转变有了新的认识。个人认为,除上述原因以外,这种变化还与儒家人性论的内在矛盾以及道家天道观念的影响有关。

二、关于孝的内涵的讨论

在孔孟那里,孝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三项内容。

1.赡养。从物质生活层面赡养父母是孔子所谓孝的最低要求:“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所谓“能竭其力”,就是昏定晨省,嘘寒问暖,尽自己能力为父母提供较好的物质生活条件。父母年老体弱,子女应该把父母身体健康放在心上:“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父母健康长寿,令人高兴,但他们毕竟年事已高,在世之日有减无增,令人忧惧。父母患病,子女应倾心伺候:“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孔孟反复论述,赡养行为要贯注关怀父母的真实情感。当子游问什么是孝时,孔子大发感慨:“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所谓“敬”就是有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孔子说,赡养父母并不难,难的是对父母和颜悦色。子夏问孝,孔子说:“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所谓“色难”,《礼记-祭义》的解释是:“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2.达志。孝还包括对父母意愿的尊重。孔子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他所谓“观志”、“观行”,就是要顺着父母的志愿行事。父母担心子女身体受到伤害,做子女的就不要使自身受到任何损伤;父母希望子女能为所作为,做子女的应该努力不使父母失望;父母如有未完成的心愿,子女应该努力使之实现。孔子赞叹武王、周公:“其达孝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礼记・祭义》)也就是说,比起赡养父母,使父母的愿望得到实现,这样的孝行要困难得多。这样的人会珍惜自己的身体,会谨慎自己的言行,会认真对待生命过程中的每一处境,就像曾子所说的那样要求自己:“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阵无勇,非孝也。”(《礼记・祭义》) “一举足而不敢忘父母,一出言而不敢忘父母。一举足而不敢忘父母,是故道而不径,舟而不游,不敢以先父母之遗体行殆;一出言而不敢忘父母,是故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不辱其身,不羞其亲,可为孝矣。”正如《孝经》所归纳的那样:“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3.追思。孔子认为,孝不仅仅体现在父母生前的孝敬,还表现在父母死后,对父母有内在自然的悲痛哀思之情,“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论语・子张》)往往在至亲亡故之时,一个人的真情实感才会淋漓尽致地袒露在众人面前。如能做到“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那就是“孝之至也”。

荀子给孝划分了三个档次。这就是:“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顺下笃,人之中行也;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荀子・子道》)他认为;行孝包括父母生前的赡养和死后的追思,而且赡养注意身敬、辞逊、色顺。他说,有人“夙兴夜寐,耕耘树艺,手足胼胝,以养其亲”,但人们却不以为孝,此人可能是在身敬、辞逊、色顺上做得不够。(《荀子・子道》)但荀子认为,孔孟关于孝的第二项主要内容“达志”需要改为“从义”。对君父俯首贴耳,言听计从,并不是孝,只有坚持原则,

服从道义,以道义为行为标准,以免亲人陷入不仁不义,才是真正的“大孝”。“故可以从而不从,是不子也;未可以从而从,是不衷也,明于从之义而能致恭敬忠信端悫以慎行之,则可谓大孝矣。传曰‘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以父’,此之谓也。”(《荀子・子道》)

董仲舒和《白虎通义》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荀子的思想,对孝的“从义”的方面给予了关注。《白虎通义》把孝作为一种统治策略:“安民然后富足,富足而后乐,乐而后众,乃多贤,多贤乃能进善,进善乃能退恶,退恶乃能断刑,内能正己,外能正人,内外行备,孝道乃生。”(《白虎通义・考黜》)而孝既包括子女对父母的赡养、追思,更包括对社会道义的遵循。

三、关于孝的表现节度的讨论

如何将对父母长辈的孝合情合理地表达出来,这是孔孟反复讨论的问题。孔孟认为,孝首先要有发自内心的真实情感。孟子主张效法舜,在奉养父母长辈的过程中,始终不改“慕父母”之心。(《孟子・万章上》)但孔孟认为,孝又不是对父母长辈关心和思念的情感不加节制地表露。有人母死而哭过哀,孔子曰:“哀则哀矣,而难为继也。夫礼,为可传也,为可继也,故哭踊有节。”(《礼记・檀弓上》)失亲至痛,哀思无期,但不能沉溺不起,不能哀痛过度。“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礼记・檀弓下》记有子与子游的问答,讨论儒家之礼与戎狄之道的区别。有子认为,人在丧礼中应该率性直行,尽情宣泄哀恸之情,不必受礼节的限制。子游认为直情而径行是“戎狄之道”。儒家的孝道不然。

孔孟认为,倘若孝亲之心与礼制规定遇到冲突,使自己的孝敬之心得到合符情理的表达,才是问题的关键。孔子主张根据经济实力办葬礼,如家庭经济情况不好,达不到礼制的要求,只要有一颗至真至切的孝敬之心,丧事简单一些也是恰当的。“有,勿过礼。苟亡矣,敛首足形,还葬,县棺而封,人岂有非之者哉!”(《礼记・檀弓》)而孟子母丧,棺木超过礼制规定,其弟子充虞质疑,孟子回答说:“古者棺椁无度,中古棺七寸,椁称之。自天子达于庶人,非直为观美也,然后尽于人心。”(《孟子・公孙丑下》)按孟子的说法,对棺椁的尺寸做规定是必要的,但不应该因此而影响孝敬之心。如财力允许,棺材可做得精美一些,以防亲人的遗体在腐烂之前就被泥土沾污。不能借口有礼制约束就马虎应付。

而荀子则强调礼的重要性。他说:“礼之于正国家也,如权衡之于轻重也,如绳墨之于曲直也。故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家无礼不宁。”(《荀子・大略》)“故绳者,直之至;衡者,平之至;规矩者,方圆之至;礼者,人道之极也。然而不法礼,不足礼谓之无方之民;法礼足礼,谓之有方之士。”“圣人者,道之极也。故学者,固学为圣人也,非特学为无方之民也。”(《荀子・礼论》)他明确指出:礼为人道之最高理念,能否法礼、足礼是划定圣凡的界限。

董仲舒认为:人确实具有伦理道德的可能性,但社会的道德化不能完全寄托在人性之善端上,而必须有礼制教化,有圣人示范和约束,不能像孟子那样对人性之善过多地倚重。(《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白虎通义》有关“孝”的表现节度的讨论突出了守礼的重要性,离开了礼的约束孝就难得其正。其《三教》引用孔子之语曰:“之死而致死之,不仁而不可为也。之死而致生之,不知而不可为。故有死道焉,以夺孝子之心焉,有生道焉,使人勿倍焉。”《白虎通义》不厌其烦地讨论葬制、庙制和服制,力图为社会制订符合各等级身份的制度。其《礼乐》篇云:“故《孝经》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夫礼者,阴阳之际也,百事之会也,所以尊天地,傧鬼神,序上下,正人道也。”

四、当父母长辈发生过错如何行孝

孔子说,要做到孝顺,就要尽心奉养父母长辈,顺从他们的意愿,如果父母长辈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做子女的应该委婉地进行规劝:“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无怨。”(《论语・里仁》)孟子也承认父母长辈会有过错,对于父母长辈的过失,子女应甄别情况,区别对待。若父母长辈之过小,子女应予以宽容谅解,不可有怨恨的情绪,否则就是不孝。若父母长辈之过大,子女如果无动于衷,不忧不怨,则是疏远父母长辈的表现,是不孝之行。他主张子女应帮助犯有大过的父母长辈改过,但要注意方式方法,切忌采取“责善”之法。“责善,朋友之道也。”(《孟子・离娄下》)朋友之交,贵在以诚相见,朋友有过失,需坦率相告,直言相劝;若在父子之间也责以善道,直言规劝,就会令父子在感情上产生隔阂而不相亲近。正如齐人匡章“责善”其父,而得罪了父亲,伤害了父子之间的感情,结果是父子只好分居异处。孟子还认为,对父母长辈的孝不能太拘泥,应有灵活变通性。例如男女结婚是人间最自然合理的事,依据礼制,娶妻必须事先禀告父母长辈,征得父母长辈的同意;然而,如果告父母长辈反而不能娶妻,破坏了人间最自然合理的事,就可以“不告而娶”,舜的父母长辈不喜欢舜,如告,必不得娶,故舜“不告而娶”。

荀子认为孝子不仅要从义不从父,还应对其父母长辈的不义进行抗争,一味地从父,决非孝子之行。他认为以道义为行为标准的孝才是真正的“大孝”。他认为在以下三种情形下可以“从义不从父”。“孝子所以不从命有三:从命则亲危,不从命则亲安,孝子不从命乃衷;从命则亲辱,不从命则亲荣,孝子不从命乃义;从命则禽兽,不从命则修饰,孝子不从命乃敬。”(《荀子・子道》)

《白虎通义》认为父母长辈有可能发生过错,故“父有诤子,则身不陷于不义”。(《白虎通义・谏诤》)并就如何对父母长辈的过错进行“谏诤”做了解释:“子之谏父,法火以揉木也。……子谏父以恩,故但揉之也,木无毁伤也。”(《白虎通义・谏诤》)“子谏父何法?法火揉直木也。”(《白虎通义・五行》)《白虎通义》不允许父母肆意杀害子女的行为发生:“父煞其子当诛何?以为天地之性人为贵,人皆天所生也,托父母气而生也。王者以养长而教之,故父不得专也。”(《白虎通义・诛伐》)但从主导意识来看,它倡导父子、兄弟、夫妇之间的相互包容,维护父母长辈不容置疑的权威:“父子者,何谓也?父者,矩也,以法度教子也,子者,孳也,孳孳无已也。”(《白虎通义・三纲六纪》)

五、孝与对社会其他成员的伦理关系

孝对完善人格十分重要,孔孟把它视为仁爱的起点。因为每一个人总会在某些事情上狠不下心,而最不能狠心的对象一定是父母长辈。如果一个人能把他内心中的同情心、爱心从自己的亲人扩展到他周围的人乃至与他有一定距离的其他事物,那么这个人就会富有仁爱之心。孔子就曾说过:“孝,德之始也”,把孝当作一个人其他美好品德的基础。(《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

孔孟都认为,孝对维护社会稳定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孔子的学生有子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论语・学而》)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梁惠王上》)孟子反复宣扬舜的大孝,并概括说:“尧舜之

道,孝悌而已矣。”(《孟子・告子下》)如果人们“人则孝,出则悌,守先王之道”,(《孟子・滕文公下》)就可以做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离娄上》)

儒家主张爱是有差等的,爱人爱物须从爱父母长辈开始,“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孟子・梁惠王上》)但事实上,家族之爱有时会与对他人之爱发生矛盾。孟子认为像墨子之徒所鼓吹的对他人的爱如同对家庭成员的爱的情形不合人之常情,(《孟子・滕文公上》)所以,如果家族的某一人员受到他人的伤害,家族的其他成员为他复仇是可以理解的。但孟子又说:“吾今而后知杀人之亲之重也。杀人之父,人亦杀其父,杀人之兄,人亦杀其兄,然则非自杀之也,一间耳。”(《孟子・尽心下》)孟子虽然对血亲复仇的行为表示理解,但并不主张这种行为。另外,当自己的父亲先杀了他人,做子女的到底该如何做?《孟子・尽心上》就假设有“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的话题,孟子的回答是:哪怕是贵为天子舜也不能禁止法官将自己的父亲治罪,另一方面,舜将抛弃天子之位,偷偷地背父亲而逃走,沿着海边住下来,一辈子都快乐得很,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忘得一干二净。孟子所提出的解决方式本质上是尽量维护家族孝道的先导地位。

董仲舒认为:“虽天子,必有尊也,教以孝也;必有先也,教以弟也。此威势不足独恃,而教化之功,不亦大乎。”(《春秋繁露・为人者天》)“无孝悌则亡其所以生,无衣食则亡其所以养,无礼乐则亡其所以成也。三者皆亡,则……家自为俗。父不能使子,君不能使臣,虽有城市,名日虚邑。”(《春秋繁露・立元神》)家族之间的孝是普遍必然的道理,也是安定天下的必由之路。但孝需要遵循“义”的制约,在特殊情况下,“辞父之命不为承亲,绝母之属而不为不孝慈,义矣夫”。(《春秋繁露.精华》)

《白虎通义》认可父子相隐,“父为子隐何法?木之藏火也。子为父隐何法?法水逃金也。”(《白虎通义・五行》)还认可子女可以为父母长辈复仇:“子复仇何法?法木胜水,水胜火也。”(《白虎通义・五行》)金若克木,火复其仇,火若消金,水雪其耻,故土为火胜水,水为金克火,火为木克金。“子得为父报仇者,臣子之于君父,其义一也,忠臣孝子所以不能已,以恩义不可夺也。故曰:父之仇不与共天下,兄之仇不与共国,朋友之仇不与同朝,族人之仇不与共邻。”(《白虎通义.诛伐》)但如果父母长辈是因为犯了罪行而被杀,则不能复仇。

在汉代法律上,掩盖父母长辈的过错在原则上可以得到保护。西汉宣帝地节四年诏:“父子之亲,夫妇之道,天性也。虽有患祸,犹蒙死而存之。诚爱结于心,仁厚之至也,岂能违之哉。自今子首匿父母长辈,妻匿夫,孙匿大父母长辈,皆勿坐。”(《汉书・宣帝纪》)相反,不为父母长辈隐,反要受到惩罚,为父母长辈报仇而杀人者也常常可以得到政府的宽宥,它反映出孝的观念对汉代法律设施的影响。

六、孝与忠

孔孟都认识到孝与忠存在关联。孔子曾援引《尚书》:“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也,奚其为为政也。”说孝顺父母长辈、友爱兄弟,不出逆子、悍妻、不法的兄弟,就等于为国家完成了一定的政治任务。但孔孟都没有将对父母长辈的孝道与对君主的忠道简单地等同起来.且都强调君臣关系的相对性。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孟子说:“君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之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下》)特别是当孝与忠发生冲突时。孔孟都把维护孝道放在首位。《韩诗外传》卷七有一段齐宣王与田过的对话,可视为这一思想的反映:“齐宣王谓田过曰:‘吾闻儒者丧亲三年,丧君三年,君与父孰重?’田过对曰:‘殆不如父重’。宣王忿然,曰:‘曷为士去亲而事君?’田过对曰:‘非君之土地无以处吾亲,非君之禄无以养吾亲,非君之爵无以尊显吾亲,受之于君,致之于亲。凡事君,以为亲也。’宣王悒然无以应之”。(《韩诗外传集释》)

荀子在谈到“臣道”时,虽然强调要“以德覆君而化之”,“以德调君而辅之”,臣不能对君主一味顺从,但荀子还是有君恩要大于父恩的思想。他说:“君之丧所以取三年,何也?曰:君者,治辨之主也,文理之原也,情貌之尽也,相率而致隆之,不亦可乎!《诗》曰:‘恺恺君子,民之父母。’彼君子者,固有为民父母之说焉。父能生之,不能养之,母能食之,不能教诲之,君者,已能食之矣,又善教诲之者也,三年毕矣哉。”(《荀子・礼论》)荀子将君父并称,忠孝混同。他说:“上之于下,如保赤子。……故下之亲上,欢如父母长辈,可杀而不可使不顺。”(《荀子・王霸》)“臣之于君也,下之于上也,若子之事父,弟之事兄。”(《荀子・议兵》)荀子认为君、亲是一样的,他甚至提出必须树立和保证君主绝对权威的“隆君”思想:“君者,国之隆也;父者,家之隆也。隆一而治,二而乱。自古及今,未有二隆争重而能长久者”。(《荀子・致士》)由上可知,荀子主张君权高于父权,忠大于孝。依荀子的逻辑,当忠孝冲突,忠孝必取其一时,应舍亲保君,弃孝尽忠。

董仲舒将孝与忠结合起来,说:“忠臣之义,孝子之行,取之土。土者,五行最贵者也,其义不可加矣。”既然忠道和孝道都是土德,那么忠、孝实际上成了“土德”的不同表现形式。孝道就是忠道,忠道亦是孝道。

《白虎通义》虽然表现出对孝道的高度认可,但如果孝道与君道发生矛盾,则毫不犹豫地维护君道:“不以父命废王命何法?法金不畏土而畏火”。(《白虎通义・五行》)如果父命与君命发生矛盾,应像土生金而金却惧火那样,遵守君主的命令,甚至倾向君道:“诛不避亲戚何?所以尊君卑臣,强干弱枝,明善善恶恶之义也”。(《白虎通义・诛伐》)它举《春秋》肯定鲁季子杀其母兄,《尚书》肯定周公诛管蔡为例,说明君道要高于孝道。

七、解决孝所面临的矛盾冲突的根据

孝所面临的各种矛盾如何才能得到彻底解决?孔子认为道德主体所遇到矛盾的解决.需要主体自身对“仁”有高度自觉。孟子同样认为矛盾的解决关键在于对自身有更高的反思,他认为最自然、最恰当的伦理行为必定是不掺杂个人情绪和主观计较的自觉行为,只有由内心自发流出来的处理方式才是最恰当的方式。孟子认为,一般人之所以在复杂的矛盾冲突中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因为他们遗失了自己的本心。他提出“救其放心”,要人们把遗失了的善心找回来,并加以发扬光大。孔孟从人自身去寻求矛盾解决的思路充分表现早期儒学对于人的道德能力的自信,人自身的仁义既是一切外在规范的根据,同时又是解决外在规范冲突的根据。

而荀子认为孝所面临的各种矛盾,只有师法君子圣人制作编定而成的礼义才能得到合理的解决。他说:“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荀子・礼论》)礼源于不可移易的权威:天地、先祖、君师。而礼也就成为天地、人间秩序的根本。那么礼是如何运行于社会的呢?荀子认为:它是由君子发现、制定和运用于社会的。他说:“天地者,生之始也;礼义者,治之

始也;君子者,礼义之始也。为之,贯之,积重之,致好之者,君子之始也。故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君子者,天地之参也。万物之总也,民之父母长辈也。无君子,则天地不理,礼义无统,上无君师,下无父子,夫是之谓至乱。君臣、父子、兄弟、夫妇,始则终,终则始,与天地同理,与万世同久,夫是之谓大本。”(《荀子・王制》)礼义虽为天地、人间秩序的根本,但需要君子的发现、制定和运用。作为人伦之一父子之亲的孝道,当然也是由君子圣人制作编定而成的,礼义是形成孝道的根源。

董仲舒认为天道才是人心信仰的源头。比如阴阳,就其相辅相成和阳尊阴卑而言,它表明事物必然是上下、左右、前后、表里、美恶、顺逆、喜怒、寒暑、昼夜的矛盾统一。而它的社会意义则是“妻者夫之合,子者父之合,臣者君之合”的君臣父子夫妇之义。正如“阴道无所独行.其始也不得专起,其终也不得分功”,人类社会“臣兼功于君,子兼功于父,妻兼功于夫”,(《春秋繁露・基义》)所以阴阳运动的客观法则显示出等级名分的合理性。如五行相生,从父子一伦上来看,它非常深刻地体现了父子关系的秩序与原则:“木已生而火养之,金已死而水藏之,火乐木而养以阳,水克金而丧以阴,土之事天竭其忠,故五行者,乃孝子忠臣之行也”。(《春秋繁露・五行之义》)但并非每个人都可以体察天意,只有圣人既可以“察物之异以求天意”,又可以“内视反听”、“察身以知天”。

《白虎通义》认同董仲舒的观点,但更加强调圣人和帝王的准则作用,鼓吹:“圣人者何?圣者,通也,道也,声也。道无所不通,明无所不照,闻声知情,与天地合德,日月合明,四时合序,鬼神合吉凶。”(《白虎通义・圣人》)帝王也是圣人。只有圣人和帝王才是解决孝道冲突的最后根据。

八、思想与皇权的协调以及《白虎通义》的性质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社会与西方有所不同,它思想上的控制并不完全是通过法典的示范,而主要是通过经典的诠释以及诠释的普及。经典中的核心观念如何与皇权相协调,这是一个值得检讨的问题。

从孔孟到《白虎通义》,关于孝的诠释的发展历程是一个有一定代表性的例子。孝在孔孟那里主要是一种思想观念,而到《白虎通义》则成为帝王意志下的社会规范,其内涵有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第一,关于孝的来源。孔孟很明确地阐明了孝源于人的内心,而荀子则认为孝来源于教化,董仲舒认为孝是天道的启示,《白虎通义》则主张孝是帝王对于天道必然性的发现,具有神秘性。第二,关于孝的内容。孔孟基本上把它局限在家族伦理领域,而荀子外化为对社会道义的遵从,到董仲舒进一步扩大到对天道的虔诚,《白虎通义》则具体化为对君主及其体制的信服。第三,关于孝的表现原则。孔孟倾向于孝的表达要使内心愉悦和顺畅,而荀子则强调外在普遍的道义标准的约束,到董仲舒表现为追求合符天道的规律,《白虎通义》则认为当遵守君主的教诫。第四,关于孝的特殊性冲突。孝主要涉及到父母发生过错时如何行孝,以及对父母的孝与对其他成员的关系,对父母的孝与对帝王的忠的关系等等。在这些矛盾中,孔孟有家族本位的倾向;而荀子则强调社会本位,并有天无二尊,在矛盾冲突中高扬君主地位,遵从理性的倾向;董仲舒则希望协调家庭与社会本位,并希望从天道中予以具体分析:《白虎通义》表现为信奉君主圣人的教化。

关于孝的论述的转化过程具有三个特点:它将内在驱动转化为一种客观必然,并突出君王圣人在发现必然性中的地位;它将有特定指向的内涵转化为包容性很宽泛的规范;它将矛盾的消解由内在合理的诉求统一到客观规则的约束。不言自明,这个过程有利于权意识的生长与发展。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过程不是纯粹由皇权引导的结果,它有思想的发展要求。但它也不是思想的自由发展,它确有皇权意识的渗透。如荀子和董仲舒都意识到寻求道义和客观规则对于孝的恰当表现有意义,并意识到聪明睿智的君王圣人的示范作用,但只有《白虎通义》将这种寻求归结到帝王,明确宣示帝王就是君王圣人。孝观念的这种发展说明:孝有皇权意识生长的土壤,而皇权与孝有矛盾,但它会规范这种矛盾。

表达对已故长辈的思念篇2

一起吃简便、便宜的饭菜,一同住不能上网、简陋的招待所标准间,一块坐颠簸不堪、伸腿不自如的客车――7月底,笔者和同事从成都出发,追寻红军长征的足迹。

渡过75年前22位勇士飞夺的泸定桥,爬上了最高海拔4470米的梦笔山雪山,穿过红军付出牺牲最大的松潘草地,经过1600多公里的长途跋涉,克服了食宿条件差、修路堵车、路差、车辆故障、交通管制、高原反应等各种困难,胜利抵达位于四川若尔盖县川主寺镇的红军长征总纪念碑碑园。

长征是一次不畏艰难险阻、不怕流血牺牲、不迭目的不罢休的伟大远征。它被美国时代生活出版公司出版的《人类一000》推选为“公元1000年――2000年100件重要事件之一”。

最新史料表明,从1934年10月到1935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和红25军,横跨15个省份,总行程超65000里――远非我们常说的红一方面军的25000里,翻越了20多座绵绵山脉――有5座是坐落在世界屋脊上的雪山,横渡30多条河流――包括世界上最汹涌险峻的峡谷,打了400场战斗――每3天一场恶战,在饥寒交迫、伤痛死亡的威胁下,平均每天急行军和奔袭100里以上。

长征前后,红一方面军从86000人骤减到不足8000人,人员伤亡流失达90%以上;红二方面军从21000人锐减到11000人,损失过半;红四方面从近100000人陡减为33000人,损失达77%;红25军从8000人减少到1000人,损失达88%。

最今我们惊叹和感佩的是,这支军队14到18岁的青少年占四成以上,战斗员的平均年龄不足20岁,指挥员的平均年龄不足25岁。

更令后辈人不可思议的是,红军广大指战员的文化素质、军事素养、战斗经验都十分匮乏,对军事理论教条知之甚少的不少红军高级将领多是农民出身的“泥腿子”,比起多数为军校出身、职业军人的国军将领来说,是“小学生”对“商学院研究生”。最终命运为何大逆转,至今仍令我们唏嘘和回味。

尤其是站在横铁索寒、摇摇晃晃的泸定桥上,笔者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勇者无畏”,并当场写下“向红军学习”、“像红军那样战斗和工作”的感言。

抚今追昔,对于中国自主轿车事业来说,当前面临的局势和当年红军前辈遇到的情势有诸多相似之处:内忧外患,敌强我弱,品牌知名度低,武器装备不精良,人员素质不高,经验不丰富等等,正处于新长征突围中。通过重走长征路,重温长征精神,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自主轿车事业的创业初期注定是一个艰难的、持久的历程,但只要信念不灭、信心不减、奋斗不止,最终一定会胜利!

表达对已故长辈的思念篇3

关键词:席慕容 乡愁 寻找

诺瓦利斯说哲学是怀着永远的乡愁在寻找故乡。文学又何尝不是这样呢?而乡愁是从土地、从故乡、从“家”开始的。是人类共有的精神和心理需求,是在现实处境和认同危机中寻求灵魂的安身之所。乡愁没有国度、民族和种族的界限。而汉文学里,这种乡愁情节似乎显得浓烈和纯粹些。始于《诗经》,还乡及还乡不得的乡愁就是中国传统文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成为了中国文学的一大母题。在众多的文学文本里,有一个人,却以女性独有的温婉细腻的笔触和浪漫豪放的想象力诠释着她生命里的乡愁世界。她,就是席慕蓉。但无论她的诗歌还是散文,都明晰地给我们展现了她生命里的二维故乡:地理层面上的故乡及精神层面的故乡。

一、故乡的诗意向往

席慕蓉祖籍内蒙察哈尔盟明安旗,出生在四川,在香港度过快乐的童年时光,成长在台湾。她从小受到外婆与父辈的深刻影响。外婆曾经无数次地给她讲过故乡有一条希喇穆伦河,外婆和母亲都是诞生在这条河边。外婆曾经是高贵而又能骑善射的公主。在她的潜意识里,对外婆有一种崇拜之情。这种崇拜,促成了她身份的自我认同,将自己的经历与那片广阔的草原和那条生育哺育了父辈的希喇穆伦河紧紧联系起来。

因为没有生在草原,长在草原,所以,草原、故乡对于她来说一直是一种遥远的期待与守候。随着岁月的滚滚流逝,越来越浓烈厚重的故乡情结和渗入生命的蒙古族文化在她的血液里沉淀了下来。在众多的作品里,都包含着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甚至在作品的背景色上都能看到她盛情描摹得故乡草原、大漠和孤烟。人物活动的环境,始终逃不出她幻想的那片草原。

草原风光一直是她与父辈畅谈的话题。外婆常给她讲述蒙古族民间的传说,那片神奇的土地和浩荡的希喇穆伦河也常在她的眼前飘过。《草原》上,她的故乡“冬季长而春季短暂,春季多风而冬日苦寒。到了夏季才是黄金季节,从五月到九月初,森林中,瀑布奔腾,草原上会开满了花朵。无边无际的茂草丛中野花蛊放。有猩红的小百合,浅蓝的野风信子,金黄的毛莨和紫色的喇叭花,还有樱草、飞燕草及细高的萝菲草,整块草原象一片织锦的花毯,带着清香无限,一直一直铺向天边”。《在那遥远的地方》,“河流的源头藏在一处人迹未至的原始森林里,那里有林海千里,鸟雀争鸣,瀑布奔腾。从那些孤高巨大的寒带林木之间,希喇穆伦河逐渐汇聚,盘旋回绕,逐渐变宽变阔流向那一望无际的草原。”《梦境》里,“原野无边无际,天与地之间只有一条微微起伏的地平线,有一棵孤独的树,长在漠野的正中,西落的斜阳把树影画得很长很长。”这些对故乡的诗意描写,无不倾注了来自灵魂深处的全部情感。朴质跳动的文字里,流淌的是她对故乡深深的眷念和歌颂,仿佛这里就是她生命里的天堂,人世间所有的美都汇聚于此。一个对故乡没有特殊感情的人,不可能写出这样质朴却四季皆美生意盎然的文字。多年后,由她作词的《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引起了亿万中华儿子尤其是远方游子的心灵共鸣。这就是她心中永远的那首歌,那首无法唱尽的思念之歌。那份感动、感恩、无奈和祈求,全都融进朴实的字里行间。

然而,正如席慕蓉所言“在没去内蒙之前,我是一个模模糊糊的蒙古族人。”因此,所有对故乡的美好的描摹,都显得有些一厢情愿,只能是一种诗意的向往。那个让她魂牵梦绕的故乡,只存活在她一个人的世界里,别人无权踏入。

二、理想与现实的交错

由于身处动荡时代,她一生都随父母在四处奔波,逃避战乱。似乎所到之地都能算是她的故乡,又都不是她的故乡,仿佛成了一只没有着落的漂浮的蒲公英。那种焦躁不安的没有归宿的情感,正如她所言的“在每一个地方,我都只待一段时间,所以每到一处,我都是一个外来者,异乡客。刚把周围环境熟悉了,却又成了一个转学生。作为一个永远的转学生,我内心是很孤独的。”这种孤独感,更加重了她的失乡之痛与失根之痛,也增添了对原乡的思念和牵挂。

据她回忆,五岁之前,她都能说一口流利的蒙古族语,还能唱好多蒙古族歌。但后来的背井离乡,让她原先的一切都不再具有。在她现在看来那唯一能让她坚守的且能证实她蒙古族人身份的文化纽带,断裂了,且不留痕迹。对她而言,那是何等的残酷。但上苍对她是恩赐的,她成为了无数飘泊异乡游子中的幸运儿。1989年,席慕蓉如愿以偿地踏上了阔别四十多年的草原。那一刻,她双膝下跪,在如毯的草原上,用心嗅着折断的草叶,似享受,又似忏悔,像一下子进入了久远的梦境。她用她的方式完成了父辈的心愿,替他们回到了“根”所在的草原。然而,她在书里看到的永远矗立着的尼总管的总管府邸不见了——故园已成废墟,已是一处片瓦不存的沙地。幸运的是,家族世代祭祀的敖包还安然无恙。作者内心那份复杂的情感,如那条奔流不息的希喇穆伦河,喷涌而出。对原乡四十多年的思念,化作星空下空旷原野上一个人悲情失声的痛哭。

见到了萦绕在生命里的父亲的草原和母亲的河,她的生命似乎瞬间变得不再浪漫和充满想象,而是现实和深沉起来,内心长久保有的那份诗意的故乡突然被解构得支离破碎。时空的交错,已经消逝或淡化了祖先们的足迹,它们已经无处寻觅。父辈行走的脚步也已经销声匿迹。所以,在那首《追寻梦土》里,她这样写道:“这里是不是那最初最早的草原?/这里是不是?一样的繁星满天?/这里是不是/那少年在梦中骑着骏马?曾经/一再重回?一再呼唤过的家园?/如今我要到那里去寻觅/心灵深处/我父亲珍藏了一生的梦土/梦土上?是谁的歌声嘹亮?/在我父亲的梦土上啊/山河依旧?大地苍茫”。内心的无数叩问,表现了梦里草原与现实草原的虚实错位,是她把梦里的草原描摹得太好,还是现实的草原遭受破坏之重?在这种理想与现实的交错里,更加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那份无法消逝的孤独与无所归依之感。他依据父辈们的口述和偶得的杂志构建起来的故乡,便这样轻易地遭受到了现实的无情摧残。这种寻而不得之痛,唯有席慕蓉独自承受。

三、永远行走在寻找家园的路上

现代社会,存在着严重的“疏离化”,且正在走向一种恶性循环。人们不仅与自然疏离,也与他人疏离,更与自己的内心直接疏离。这种疏离,是一种可怕的精神状态,它让越来越多的人们毫无安身立命之所。寻乡,亦是寻根。它已经成为当今生活在科技高度发达、物质条件极大丰富的人们排解精神空虚和寻求心灵归宿的有效途径。席慕蓉有幸成为了四十多年来第一个回到故乡的远方游子。她努力地用实际行动,让自己与自己的内心贴得很近,与草原文化贴得很近,与蒙古民族贴得很近。但一切的努力,似乎都无法还她一个真正的蒙古族人的身份,除了流淌的血液是蒙古族人的。她曾说“我觉得在我46岁踏上故土以前、这个世界没有给我一个正确的内蒙古,没有给我一个完整的、仔细的、正确的内蒙古高原的草原文化。我的意思是说,这么好的东西怎么从来没有人告诉过我,我46年所缺少的正是这个届于我的故乡的生命现场,我缺席了46年、所以我现在加倍地想要补回来。”这种“补”,只是寻求一种心理的安慰罢了。于她而言,能够接受民族文化熏陶的年龄已经一去不返,那种文化的失落感,作为蒙古族的无归宿感,已经使她的生命的圆总是缺了一个口子。作者永远走不出的,是一种困境,如她在《困境》一文里所言,“支撑着自己的,也许就是游牧民族与生俱来的那一份渴望了罢。渴望能找到一个世界,不管是在画里、书里,还是在世人的心里,渴望能找到一块水草丰美的地方,一个原来应该还存在着的幽深华茂的世界。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仍然在这条长路上慢慢地摸索着。”于是,她竭尽全力地用自己的才华和作品为草原文化的宣扬和传承做着自己的贡献,也算是一种弥补。在她看来,草原没有亏欠她,反倒是她亏欠了草原太多。

按理说,她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乡,心里的那份思念和牵挂就可以了却了。然而事实并非如释重负,愈加沉重起来。幸运又造就了她新的“不幸”:她身已回故土,心却依旧流浪。这种灵肉分离的境遇,让她成为了永远的“异乡人”,或者说是“边缘人”:在非蒙古民族群里,她总是坚守自己是蒙古族人;而在蒙古族群中,她又是一个脱离了草原文化,没有根基的不纯粹的族人。所以,她的找寻,不是地理概念上的故乡归宿,而是精神上的故乡归宿。所谓的故乡,已不仅仅局限在属于她个人的故乡,更是对人类心灵家园的探寻。正如鲁枢元教授所说:“身处工业时代却还在独自吟咏着田园和故乡的诗人,便不得不肩负起精神和心灵的重荷,漂泊四方、到处流浪,在无尽的流浪生涯中去苦苦寻觅那已经不再存在的故乡。这个时候的诗人不仅失望,而且已经濒临绝望。”但她并不是一个绝望的人,准确地说,她是一个无望的寻者,但寻者不应该是她唯一的身份。然而回家的路在何方,她也显得迷茫和彷徨,甚至忧伤。因此,她用她的诗歌和散文,为她自己,也为不但在地理上更在精神上背井离乡的人们提供了关于故乡的原型和期待。

明知道无望,却不懈努力,这于她而言,是何等的煎熬。然而她仍有不竭的动力。这动力的源泉来自哪里?我想,除了完成父辈多年的心愿外,她要做的,是弥补自己作为蒙古族的文化残缺。正如她所言:“在逐渐逼近的‘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强大压力之下,几千年以来的古老传统,一直是生龙活虎般的游牧民族,终于不得不面临她自己的文化悬崖。”因此,他的寻找原乡之旅,不仅仅因触动而起,更深深受到游牧民族文化的吸引。寻找的过程已经从个人的乡愁转化为对文化的探寻。所以,她的寻找,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

她曾经说过:“‘还乡’原来并不是旅程的终结,反而是一条探索的长路的起点,千种求知的欲望从此铺展开去,而对这个民族的梦想,成为心中永远无法填满的深渊”。由此看来,她便是这条路上永远的寻者。没有起点,没有终点,永远都身处找寻的过程。

参考文献:

表达对已故长辈的思念篇4

满族先民在资源的利用上强调尊重自然、敬畏自然,有限度地索取自然资源。在社会生活领域,他们同样遵循保护自然、爱护环境等生态伦理学发展理念,由此形成了独特的生活方式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初步实现了人与自然、社会的有机统一。

一是房屋村落突出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融。从古至今,满族住房大体经历了穴居、巢居、半穴居、半巢居到地面居所等几个发展阶段,在房屋设计、房址确定、材料选择乃至村落布局等多个层面,体现出崇尚天地、适应自然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受“近水为吉、近山为富”等思想影响,他们多把江河沿岸或“滨水背山的向阳坡地作为自己理想的宅基地,依托山势起伏修建院落”。据讲,以村落为单元修建的住房多依次序排列,这主要是基于日照、通风、避寒等气候、环境因素考虑,以此营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互动氛围。比如,地处长白山地区的满族住房多“依山伴水,借地成院”,因时就势地进行初加工或粗加工,以体现房屋院落的原汁原味。建筑材料同样做到“就地取材,简单加工,合理利用”,尤其是选用木材、茅草、石块和泥土等天然材料,加之各个构件都是以榫卯连接,彰显出“因地制宜,力求与自然融合的环境意识”及满足族民“回归自然与自然相融合”的心理要求,较好地体现了建筑材料的生态性。另外,地窨子、撮罗子以及木刻楞草房则均以纯天然的设计、纯自然的材质以及不加修饰的建造,使其与周边的山林、树木等融为一体,体现出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伦理学思想。

二是敬老爱老凸显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正确处理好人与社会及人与人的关系,也是满族生态伦理学的核心内容。在事关社会和谐、有序、稳定的问题上,满族先民大力推崇敬老爱老、长幼有序的高尚的伦理道德风尚,由此形成“规矩大、礼节多”等礼仪习俗。家庭是满族社会的基本细胞,满族先民首先从家庭做起,让家人在家族范围内养成尊老、敬老、爱老的良好习惯。在这方面,晚辈每天早晚都要给长辈请安,平日对长辈也是三天请小安、五天请大安。若长者到晚辈家,晚辈必行礼请安。妇女若见到长辈进屋,必须行礼以示尊敬。不论任何场合,父子不许同座同席。长辈说话晚辈不许插嘴,一定要洗耳恭听。长辈未睡,晚辈不许先睡。长辈外出时,一定要送出大门外,归来时要热情相迎。在社会场合,晚辈对长辈同样要使用敬语。路上见到长辈,晚辈一律要谦恭礼让。若骑马偶遇即便是素不相识的长者,也要下马闪在一旁,除行礼请安外,必须等长者过去后再骑行。平日见到长辈,不论他(她)贫富贵贱,一定要请安问好。平辈相互见面时,也要互致问候,等等。正是自家庭到社会范围内,满族人形成了长幼有序、尊老敬老的道德风尚和道德意识,才使得满族社会逐渐形成和谐友爱、互敬互爱的良好道德规范。

三是待客重信之道凸显人与社会的和谐有序。待客之心、重信之道作为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滑润剂,体现着一个民族的道德水准。在这方面,满族人十分热情好客,他们对客人无论生疏与否都热情招待,不但要把客人请进屋,还要装烟并拿水果等叫客人品尝,同时必留客人吃饭。对于过路或投宿的客人,也要热情迎送。除热情待客外,他们还养成了重信讲义的生活惯习。邻里之间注重和睦互助、恪守信义。路上拾到东西必想法送还,相互借贷也不用立字据,以口头约定为准,绝不赖账或拒还,由此逐渐形成了“昼不关门、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良好社会风尚。四是行为禁忌体现人与自然或社会的和谐共处。禁忌作为民俗信仰事项,主要是指“人们对于神圣或不洁、危险的事物约定俗成的禁忌心理及行为”。满族先民在生产生活中逐渐形成了若干行为禁忌,其中蕴含着许多与生态伦理学密切相关的内容,以此作为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调适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规范。在渔猎生产方面,他们基于崇拜敬奉的现实考虑,有忌打狗、杀狗及捕食鸦雀等行为禁忌,对乌鸦也是特别的爱护,而且从不随意打骂它;基于动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考虑,同样有“春不打母,因为雌性野兽要下崽儿;秋不打公,因为雄性野兽秋天要配种”的行为禁忌;基于动物肉质的口感考虑,他们春夏秋季对油性大的野兽基本不打,即便油性小的或瘦的动物也要选择性地捕猎,只有冬季到来后才有重点地猎捕。捕猎过程中,他们尤其注意动物资源的均衡性和可持续性,不能见啥捕啥,等等。总之,上述捕猎禁忌十分有利于野生动物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在生活方面,满族先民基于崇奉考虑,不许把“祭祀吃剩的骨头和肉送到高岗上,或撒到江河中……”猪骨头也必须埋在索伦杆下面。外出狩猎做饭时,长辈要求同行的晚辈必须把各种炊具或餐饮具摆好,既不许随便敲打也不许让其乱晃,更不许用刀翻锅,以免因得罪山神而断了运气。凡此种种,对规范满族人的日常生活行为、爱惜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同样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二、宗教祭祀习俗中的生态伦理思想

萨满教作为一种原始宗教,尤其是作为满族文化的特殊载体和文化符号,其中保留了许多特有的民族文化内涵,体现了满族人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

一是自然崇拜透视出的生态伦理理念。天穹崇拜作为自然崇拜的核心,是萨满教最古老的崇拜形式之一,包括对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或自然力的崇拜。神树作为自然崇拜的重要载体,具有丰富而神秘的文化内涵,并在满族的原始崇拜中占有突出位置。在满族先民眼中,树木就是神灵的身体,它根植于土地,树干直冲云霄,并有水滋润成长,因而树是有灵魂的,是神的灵魂的栖息之所。它“连接起天、地、水三界,体现了生命源于水、通天、通神的观念”。基于此,神树把“天上、人间联系起来,人通过神树与天帝、众神沟通。无论是天、地、人,都通过神树得到统一,即天人合一的通天观”。在满族的神树崇拜中,以柳崇拜为代表。“柳成为生命的源泉,是氏族、部落生存、发展的庇护神,柳崇拜寄托着满族先民对生存的渴望,代表了满族先民对生存的企盼。”当然,族民视柳树为神树,其祭拜动机也有所不同。比如,有的认为柳树和氏族繁衍关联密切,有的出于求子需求,祭祀佛托妈妈时也必带柳枝,以此保护家族兴旺。另外,清宫皇室崇奉柳枝则有祈福之意,民间祭拜亦有求子祈福的含义。正因为满族人给神树赋予更多的文化内涵,故有“前不栽杨,后不栽柳”的敬奉习俗。除神树外,满族还有火、星、神石、太阳等的崇拜。他们对这些自然崇拜物既敬畏又感激,正是在二者的转化互换中,体现着神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二是图腾崇拜透视出的生态伦理理念。图腾崇拜是“许多少数民族都有过的一种原始形式,它是自然崇拜或动植物崇拜与鬼魂崇拜、祖先崇拜相结合而形成的,以自然物和动植物作为外在的表现形式”。图腾崇拜的文化表征之一,便是认为某种动物或植物与本氏族有血缘联系。满族图腾崇拜的对象包括鸦鹊、犬、佛多妈妈及柳等。满族之所以崇拜鸦鹊,一方面传说它曾救过满族祖先,因崇拜祖先连带崇奉他们、保护他们和侍候他们;另一方面鸦雀在满族神话中,始终以指引者、使者、保护神、拯救者以及造福者的形象出现。与鸦雀相仿,犬同样因“救主”有功而成为图腾崇拜的对象,虽然学术界对此看法不一,但不可否认的是,满族人一直沿袭着忌食狗肉、不戴狗皮帽子以及不铺狗皮褥子等生活习惯,平日对狗也是精心豢养,且从不打骂它。若是有人把狗打了,被认为是不敬重的事情。另外,无论是鸦雀还是狗抑或柳等,他们或是满族先民外出狩猎时的好帮手,或是生长于满族周边的自然资源,二者均是满族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出于崇奉或敬畏的思想动机,他们自然滋生保护意识,既不捕猎也不食用某一类动物,更不随意破坏树木等植物资源。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大自然是族民赖以生存发展的前提基础,族民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必须关注自然、善待自然、顺应自然,尤其是合理开发、节制利用自然资源。可以说,上述以图腾形式出现的动植物,既是本氏族的祖先又是本氏族的保护神,他们如果繁盛兴旺则预示着本氏族兴旺发达,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图腾崇拜的目的“就是调适人类活动与生态系统的关系,并与周围的生态环境融为一体,这是根植于他们内心深处的自发的价值观,渗透到生态领域”。

三是祖先崇拜透视出的生态伦理理念。祖先崇拜作为满族原始崇拜的内容之一,同样蕴含着生态伦理思想。长白山既是满族的圣山,也是满族祖先崇拜的重要表征。自清入关后,历代皇帝均把奉为神明的长白山祭与祭祖联系在一起,由此形成了民间萨满崇拜和国家政治奉祀的互动模式,长白山也因而被封为神山或圣山。基于神山灵地的保护考虑,长白山周围地区再次被封为禁地,成为“禁中之禁”的重地。清康熙十六年(1677)和康熙二十二年(1683),自辽宁开原分别新修至鸭绿江口和吉林舒兰的两条边墙,“周围千余里境内,移垦、刨参、采珠、伐木,悉在禁列,违者施以重典,甚至守关的官兵也不得随意采伐木植,以此保护龙兴之圣山”。自长白山被视为圣山后,生活在周边地区的满族人不得不改变采猎并重的生计方式,加之“封禅又强化了当地满族对山中动物灵性的敬畏,因而他们当中很少有专职猎人,并且在当地的观念中认为猎鹿杀虎会招致不祥,从而使打牲业走向滑坡。与此同时,因恐伤龙脉又限制了向农耕文化的转化,封禅又强化了山中植物的神圣性……”由此客观上保护了山内的自然资源尤其是动植物资源,使其在一定时期内得到了恢复性发展。另外,随着长白山被严加管控后,周围族民基于生存发展需要,大力发展木器加工业和人工种参业,从而为新兴替代产业以及绿色产业的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民间故事中的生态保护思想

神话与原始宗教“都是原始思维的产物。神话中的神,本来就是先民信仰与崇拜的对象,而神话借助想象以征服和支配自然力,这与原始宗教借助巫术控制自然同出一源”。满族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同样创作了许多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故事,许多故事蕴含着生态伦理思想。

一是创世纪故事与天人合一思想。在以渔猎为主要生产形式的古代,满族先民基于敬畏心理,逐渐形成了“与环境和宇宙间的自然生命相互依存的文化心态,这恰恰和生态伦理学认为自然物同样具有道德地位,伦理尊严,肯定天人同源、天人同性,高扬宇宙生命一体化等主张具有一致性”。在已知的创世纪故事中,包括宇宙起源、洪水、日月星辰、人类起源、族源及图腾崇拜等。如关于人类起源的故事,满族先民普遍认为是天神阿布卡恩都里创造了人类及世间万物,同时解释了天地、水、地震、高山等世间万物及自然现象的形成过程,体现了满族先民对自然界起源的朦胧认识。在《白云格格》故事中,他们以人类遭遇洪水为主线,凸显了洪水泛滥时的强势及人类和动物的弱小,再现了“遍地,白浪滔天”及人、鸟、兽在黑浪中嚎叫挣扎的无助场景。面对人类遭遇的空前劫难,白云格格借助父亲天神阿布卡恩都里的万宝匣战胜了洪水,不但使人类转危为安,事后因触犯天条而历经磨难最后化为白桦树。在神话故事《日月峰》中,小仙女为使荒凉的大地充满生机活力,以自挖双眼及把宝物珍珠项链投向人间等形式,最终化为山峰,不但体现了她的自我牺牲精神,而且使人类劫后余生,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满族先民力图解释自然现象并战胜自然灾害的种种努力及对本民族起源的追溯,对人类文化史作了折光式的映现”。

二是报恩型故事与“万物平等”思想。满族民间故事大多以狩猎和农耕为主题,以梅花鹿、狗、喜鹊、乌鸦等动物为主角,强调人与动物是平等的。基于平等的思想理念,族民在日常活动中应当尊重自然界的动植物并和平共处。《白鹿额娘》故事以拟人化的手法讲述了白鹿、老猎人及其儿子之间发生的感人故事,不但体现了白鹿的善良和知恩图报,而且体现了她“贤妻良母”型的高大形象,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人与动物之间良性互动、相互帮助的可贵精神。在《织布格格》故事中,同样突出了喜鹊报恩的思想主题,她不但认寡妇老太太为干妈,而且帮助她治好病,还教会她织布等等,既凸显了人与动物谁也离不开谁的互助主题,也倡导了人要珍视动物的生存权和生命权并与动物和谐共处的思想。

表达对已故长辈的思念篇5

听老一辈古劳弟子说:宗师教授的时候只说此拳是“荣春”(即咏春拳,古劳乡音把“咏”念作“荣”)后人把他叫“古劳咏春”。古劳前辈认为本拳同佛山教的咏春拳技法一样,只是多了跟手技法的长手和肘手,熟练后可破本门的中桥短手和适应各类拳的打法。所以古劳咏春拳在技击训练中着重于长手灵变。肘法是梁赞宗师秘而不传的看家本领,一般弟子难以学到。拳中,叠掌、八卦、腾马标指、拦撑掌、三板掌、勾手斩喉、十字四门虎尾捶、大膀挂捶等都是长手动作,而跪马标捶、二龙挣珠等都是低桩技法。拳中要求每个散手动作都要练至灵变。初练时要求一丝不苟,动作按要求准确无误。实践中有上下、斜横、高低、左右、内外之灵变。又要长、中、短(肘)之适当配合及拳、桥、掌、指、膀五大行。拳有日字凤眼捶,“发疯手拳”和平头拳,掌有勾、拦、伏、摊、拖、抓(拿)、摄、刁、撑、鞭(背掌)、切、横、掩(底掌)和腊蹄手等。桥有粘管(留)、放(送)、弹击、迫制、截击,又有拖、碾、压、揪等。指有标、插、扣等。膀有中膀、大膀、鹤膀等。若结合散手练习约七十多个动作,再细分下去则上一两百个动作。故之习者无需去追求动作多少,真正掌握本门功夫的人出手随便一个动作可及。

梁赞宗师在古劳乡传授此拳的第一代传人是黄三公(封建时代乡人称前辈不言其名,只称辈份,故其真名难知)。黄三公是古劳乡人,只有七十来市斤,身材细小。黄三公得其真谛后,经常与人切磋,未输一次(包括咏春拳一些高手)。黄传与古劳乡人:冯廉、八叔、“古劳交“、“大只南”四个结拜兄弟和冯廉之堂弟冯朝振,至今为止古劳镇(过去是村) 懂此拳的前辈只有八叔一人。时下七八十岁高龄,现在本乡只传一弟子古某某。冯廉已故,五六十年代他到广州大新路开饭店兼医跌打,晚上教徒。在广州冯廉第一个徒弟是赵赴继,其徒弟中能学全此拳的只有冯之女婿陈兆全师叔和吾师赵赴继和其子冯生三人。兆全师叔又在广州泰康路宅内秘传亲友不超过十人。兆全叔学得此拳后如获至宝,三十多年来不停教徒研练,又常与同道切磋,算是当今本门的佼佼者。赵师一直与他有来往。赵赴继则在广州北郊故乡传其老襟(连襟)梁焕枝等,到此为止的门徒应是本拳的第四代。冯生现在香港九龙以行医跌打为业,他的徒弟多是香港特警。“大只南”、“古劳交”有否传人不甚清楚。冯朝振则在香港发展。1999年末《广州日报》首报道冯朝振重返宗师梁赞故居的新闻。报道中说:“梁赞是咏春拳的一代宗师,现在,咏春拳在全球63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协会,中外习者多达100多万人,著名的历史人物黄飞鸿及李小龙都是咏春门徒。梁赞故居已成为全球咏春门徒的圣地之一。”

古劳咏春拳主练对拆法,只有习者真心坚持训练三五年才可达到技击时自然灵变。并要在实作训练中不断加强悟性,充分明白本拳的理和法。满师后还要与同道友好地切磋,从中提高自己的实战能力。本拳虽主张以技胜不以力胜,但功底平平、劲力一般者在技击实作中其技亦难发挥出来。(人曰:一力压十技,即这种情况。)相反只重劲力的发放而不重视灵变的技术,技击时也不会顺达。(人曰:艺高人胆大亦是这个道理。)平时只注重进攻而不顾及防制把力练至超负荷,虽有相当威力,一旦遇防守型的高手则失去进攻能力。所以作为一种防守型的拳种,在练习时一定要先练熟防制手法,再练进攻。表面看来古劳咏春拳好似把防制的练习放在第一位,其实防制与截击是合一而练的。通过对拆中的攻防训练,使劲力贯穿到每一个动作之中,练就适应实作技击的灵劲,这种灵劲能软能硬,出于自然灵变。闻古劳咏春拳前辈说:梁赞宗师学得咏春拳后,随父在外经商,每天早晨在客栈中练拳。当时有一女子在旁暗观之,高呼:“好拳”,并对梁赞说:“你的拳虽练得好,但马步欠佳。”续一跃跳上八仙饭桌,两只小脚(古时女子包脚)分别踏在两个小茶杯上,命梁赞攻之。梁不服而多次向其发起进攻,均被女子巧妙闪开而被击放之。梁宗师心服口服拜倒请教。从此宗师把原来咏春拳的步法改为现古劳咏春的侧身马和三角进退马以及“还回腰”,这样技击时能攻能守,打人如走路,灵活多变。所以古劳前辈十分重视本拳马步、身形的训练。

在古劳乡梁赞宗师把原来的“六点半棍”的精华部分缩为“三点半棍”加入“猴子棍”法和“美女撑舟”棍法,使棍法按照本拳紧逼、贴身快打的宗旨运用(马步身形合一)。又把“八斩刀”法用于双铁棍上(又曰:铁筷子),技法融于本拳之中。(主要是方便日常应敌)梁赞宗师还把班中跌打医术传与古劳弟子(吾师赵赴继亦有本门的跌打秘笈),故古劳前辈都懂跌打医术。

表达对已故长辈的思念篇6

一位作家曾经说过:友谊是人生旅途中寂寞心灵的良伴,特别是同学之间的友谊更是陈年老酒,时间越久越是醇香甘甜。

二十年前,我们怀着青春的梦想和热情,相聚相识。在那三年中,我们经历了人生最纯净美好的时光,如今,友情已如绿水长流,浩然成湖。二十年的相识,二十年的牵念,给了我们相约再聚的足够理由。

二十年前,我们在五十七中学度过了一生中最美好也最难忘的岁月。转眼间,我们走过了二十个春秋,又重聚在一起,共同回味当年的意气风发,并咀嚼二十年来辛酸苦辣,真是让我感受至深:

首先是非常感动,这次同学会想不到有这样多的同学参加,同学们平时工作都很忙,事情也多,但都放下了,能够来的尽量都来了,这就说明大家彼此还没有忘记,心中依然怀着对老同学的一片深情,仍然还在相互思念和牵挂。

我深感欣慰,记得在上学时,我们大多都是孩子气,孩子样,如今社会这所大学校已将我们历练得更加坚强,成熟,各位同学在各自的岗位上无私奉献,辛勤耕耘,成为社会各个领域的中坚力量,这些都使我们每一位老同学深感欣慰。

同学们,无论走遍天涯海角,难忘的还是故乡。无论是从政为官经商,难忘的还是初中的老同学。我们毕业了二十年,才有了今天这样难忘的聚会,我们应该珍惜这次相聚,坐在一起好好聊一聊,让我们叙旧话新,谈谈现在,过去和未来,谈谈工作,事业和家庭,愿我们这次聚会能更加加深我们之间的同学情谊,把我们今后的人生之路走更加辉煌,更加美好!

俗话说一辈子同学三辈子亲,同学友谊就是这割不断的情,也是分不开的缘。同学们这次的相聚,相信将永远定格我们每个人人生的记忆里!聚会虽然是短暂的,但只要我们的心不老,同学青春友情就会像钻石一样永恒……从今天起只要我们经常联系,心与心就不再分离,每个人的一生都不会再孤寂,就让我们像呵护生命,珍惜健康一样来珍惜我们的同学友情吧!

同学们,遗憾的是有些同学因特殊情况,未能参加我们今天的聚会,希望我们的祝福能跨越时空的阻隔传到他们身边,让我们再一次祝愿全体同学们家庭幸福,事业发达,身体安康,亲爱的同学们,为我们地久天长的友谊,为我们明天的再次相聚干杯!

谢谢大家!

2019年同学会发言稿范文2

各位、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请允许我再一次以班主任的身份,点一次名,再感受一次当年在一起的学习生活,(按当年的名单开始点名……)再当一回老师,在当一回学生,原来又回到了二十二年前的校园,那是多么纯洁,多么天真,多么温馨,多么灿烂,多么令人回味。

请允许我以班主任的身份向为组织本次活动付出巨大心力的筹备组全体,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前来参加聚会活动、不辞辛苦、带着渴望、带着期盼回到母同学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

你们从毕业到现在,分别了二十二年!二十二个春秋,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几多欢乐,几多忧愁,几多风霜,几多拼搏。你们事业发达,硕果累累;意气风发,阳光灿烂;艰苦奋斗,生活艰辛……不管怎样,你们在老师的眼中,好样的!

这是一次期待了二十二年的聚会!有如“黄金”的二十二年,以后还多吗?理由不为这等了二十二年的聚会而兴奋,而激动。里相聚,的老师,我心潮澎湃,感慨万千。我满怀深情地向你们说一声:老师真的好想你们呀!

二十二年前,同在八五届初三(1)班,一起度过了人生最纯洁最浪漫的时光。那时的纯真的故事,沉淀了二十二年,点点滴滴,情深意长,让人感动,值得回味,值得收藏。以往的一切,对与错、甚至是荒唐,现在想起来那么美好、那么亲切这是记忆,财富,足以让去珍惜。再过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之后,细细回想当年,仍会记得那校园里的良师益友,那流金岁月里的成长故事。

我相信大家的心情都一样,都有感激,感恩与感动,师生之情和同学之情情感的中的珍宝,是治疗心灵创伤的一剂良药,它在每个人心中,都占有一块圣洁的领地!的聚会,使感受了情义,是幸福的!

这次聚会是短暂的,了却了二十二年的思念与惦念,但了却一辈子的情谊和一辈子的牵挂。借此机会,我真诚希望你们同学之间今后要,有空打个电话,发个短信,聊个。是在外地工作的同学,更要提醒每年回家看看。家乡有你的父老,有你的师长,有你的同窗。的聚会,终于圆了心中的梦。我提议:以后每过十年聚一次,不见不散!

最后我再一次以班主任的身份感谢这次聚会的组织者:曾维真、陈源洪、刘先勇、罗垂柳、曾庆曙、张茗军、钟拳拳、赖木兰等同学,你们为组织这次聚会付出了的、汗水和心血。也感谢营前中学的为这次聚会所的帮助,你们为大家了平台,让互相倾诉思念和交流人生的感悟,让用热烈的掌声对的付出表示感谢!

感谢各位、各位老师和各位同学高兴参加二十二年一遇的聚会!我相信:这次聚会会给今后的人生记忆抹上浓重而精彩的一笔。

表达对已故长辈的思念篇7

关键词:英汉社交称谓语 类型 特点 异同点

1 称谓语

1.1 称谓语在社会交际中的作用

人们在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时,不仅仅是向对方传递想法和情感,还是在微妙地通过语言来确定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明确交际双方的身份、地位和角色,并以此来选择谈话的方式。称谓语就发挥了语言的这种社会功能。

1.2 称谓语的定义

称谓语是“人们由于亲属方面和别的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于身份、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如父亲、师傅、支书等”。称谓语使用频率很高。凡有人称交往之处都无处不在,而且它总是反映着一定社会文化或特定语言环境中人与人的关系。故称谓语既是一种语言现象,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通过对称谓语的研究,不仅可知道交际双方的身份、地位、亲疏关系和情感好恶等、而且可了解该民族所特有的思维方式、伦理观念、价值取向等。因此,了解汉英称谓的差异,探究差异背后的文化根源,对于跨文化交际者十分重要。

1.3 称谓语的两种主要类型

一般说来,称谓语可分为两类:亲属称谓和社交称谓。亲属称谓是以本人为中心确定亲属成员和本人关系的名称。这类称谓运用范围较小,主要运用于家族成员之间。而社交称谓语的适用范围则是整个社会。社交称谓语在称谓语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是指对亲属称谓之外所有其他人的称呼用语,是人们在社会交际中使用的称谓,反映了交际各方的社会关系、社会角色及尊敬程度等。

由于不同民族在社会结构、文化背景方面的差异,不同民族的社交称谓也表现出很大异同。本文将英汉社交称谓进行分类对比并分析其差异,从而探导其背后的文化因素并促进我们的跨文化交际活动。

2 英汉社交称谓语的类型和特点

英汉社交称谓语可以分为以下四类:姓名称谓、职务和职业称谓、通称及泛化了的亲属称谓。

2.1 姓名称谓

姓名称谓就是交际双方以对方的姓名相称。一个人的姓名由家族姓氏和个人名称组成,通常姓氏可以反映一个家族的社会地位和所处阶层,而名字仅是代表此人的一个文字符号。英汉姓名的排列顺序不同:英美人名是名在前,姓在后,名更常用。中国人名是姓在前,名在后,姓更重要且更常用。中英姓名表达方式的不同也揭示了中国与英美等国观念的区别。英美等国崇尚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独立性和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性,故在姓名的排列上要首先强调自我,然后才是家族。在英语中,人们以名相称是很常见的。它适用于不同性别、年龄的朋友。甚至也运用于上下级、长晚辈之间。在英美等国,许多员工对他们的老板直呼其名不会被认为不礼貌。而中华民族历来具有牢固的同姓宗族观念,宗族姓氏不仅反映出此人的出身和地位,还代表了他的权利和义务,姓氏比名字重要。对长辈、上级或尊贵人物要用其姓氏加尊称。而不应直呼其名。单称名字是平辈熟人之间,或者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使用的一种称呼。

另外,在中国历来有“尊老爱幼”的传统。在“长者为尊”的观念下,“老”字代表见多识广,足智多谋。因此对长者的姓名称谓中,我们常常会使用“姓氏+老”或“老+姓氏”,例如老王或王老,而年长者也乐于听到此称呼,因为它代表着他受到尊敬。而在西方文化中,忌讳“老”字,因为“老”字意味着“old and useless”,他们不崇尚老,而崇尚年轻,活力和能力。年轻人成人后,不愿意依靠父母的帮助,而是要独立奋斗和生活。父母也不愿倚赖后代的赡养,而是为自己的独立和能力感到骄傲。因此,若你按照中国的传统,称呼外国老人为“old Smith”或“old John”,肯定会引起他们的不悦,以为你暗示他们为“身体虚弱,依赖他人”。相反,他们更愿意你直呼其名,认为这样是关系亲密和礼貌的表现。而在中国,直呼长辈名字则被认为是没有教养的行为。

2.2 职业和职务称谓

职业和职务称谓就是按照人们所从事的职业或担任的职务来称呼他人。汉语中职业和职务称谓种类较英语多,可以是:姓+职务,姓+职称,姓+职业,类似陈主任、李教授、王老师、张律师等的称谓在中国很常见。汉语中头衔性称谓众多的原因之一或许是官本位观念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职务在许多情况下就是官职。如陈局长、张处长、李校长等。另一原因也许与汉族人喜欢抬高称谓的称谓政策有关。如人们常常称呼“护士”为“医生”,“服务员”为“小姐”,称呼学校普通工作人员为“老师”。通过使用这些体面的职业称谓称呼他人来表达对他人的敬意,而许多人也乐于接受它。

但是英语中有限的职务称谓多见于皇室、政府官员、军界、宗教界或法律界人士的称呼,如Queen Elizabeth,General Patten等。英语中一般用社交称谓通称Sir或Mr.来称呼自己的上司、同事或其他部门的官员。很少有“姓+职务”的用法。这正是西方社会崇尚个性自由、崇尚平等的心理意识的表现。任何官职都只是一个职业,与社会地位无关。西方也有使用“姓+职业”来称呼对方,但人们习惯将职业放在姓的前面且不带任何感彩。

2.3 通称

通称是指对社会各界人士,不分职业和职务,有时甚至不分年龄的一种称呼。

在英语中,Mr./Miss/Mrs./Ms.+Surname(先生/小姐/女士+姓氏)是最常见的通称方式。这些称谓可运用于不同年龄,不同身份,正式或日常生活中,既尊重又比较文雅,蕴含着平等思想。值得一提的是Ms.是英语中近年来出现的一个女性敬称词,实际上它是Mrs.和Miss合成而来,是妇女争取平等的产物。该词的出现使妇女获得了一个和男士的Mr.一样完全平等的称谓语。她们认为。Mrs.一词有依附丈夫的含义,而且体现婚姻状况。所以当人们使用Ms.这一称谓时,它要和妇女本人的姓名连用,不与婚姻状况相联系。sir和madam一般不与姓氏连用,它们表达的人际关系不亲密。具体说,sir是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士兵对长官、老百姓对警察、学童对老师、商店店员对男顾客的通用称谓语。madam是对陌生女性的尊称,多见于商店店员对女顾客称呼时使用。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英语国家人倾向于直呼他人名字,如Tom,Linda,lucy等。它并非不敬,而表示了人际间亲密和随和的关系。

在中国,建国初有较长一段时间广泛使用“同志”这 一尊称语,它不分职务、职业、年龄和性别,体现了在新社会中人与人间平等、亲切的关系。“同志”一词的广泛使用,有政治上一致、地位上平等的内涵,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求同思维、强烈的群体意识的充分体现。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政策的实施,我国在称谓语上逐渐与国际接轨,“先生”“太太”“小姐”逐渐流行起来。但它与建国前的意义已经不同,这些称谓已经不再专指富人阶级或有身份、有名望的人,而是成为了一种礼貌的社会通称,无阶级贵贱之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这一通称中,中国人与外国人不同,年龄是称谓语使用的重要因素。如果一个妇女,年龄已经四五十岁,仍然称呼她“小姐”,她会不高兴的,因为她觉得降低了她的身份。

2.4 亲属称谓泛化。

在中国,亲属称谓系统繁复多样,使用范围广,甚至可以运用到非亲属、无血缘关系的人身上。如我们常用“大爷”“大娘”来称呼素不相识的长者,用“叔叔”“阿姨”来称呼父母的朋友或与父母同辈的陌生人。这种现代汉语亲属称谓的泛化能有效缩短交际者之间的距离,使社会人际关系亲切温暖。而这种极具中国特色的称谓也根源于中国人对亲族关系的重视和家庭的依恋。

但在英语中,亲属称谓语一般只限于家庭内部。不存在像中国那样使用亲属称谓来与陌生人或无血缘关系的人打招呼的现象。根据英语国家的文化习惯,人们重视个人隐私和私人称谓。“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等只能是自己亲人称呼的专权。所以,当一个小朋友喊一个外国人为叔叔时,他会回应:“Please call me Tom,notuncle,I’m not your uncle,”根据这种情况,若我们要向陌生人打招呼,可以说:“Excuse me./Pardon me.”或直接是:“Hello,”

3 从英汉社交称谓语的异同中反映出东西文化的异同点

3.1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中国文化注重集体主义。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利益服务于集体利益。这里所指的“集体”,既指代国家,又包括宗族和家庭。在中国古代,许多人寒窗苦读数十载,为的就是获得官爵,光宗耀祖,“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讲述的也是通过个人仕途表现来光宗耀祖。故中国宗族姓氏重于个人名字,姓氏称谓更常用且更表尊称:表官职的称谓语也多。

西方国家则更重视个人主义,他们认为人主要是要依靠自己和为了自己而努力取得成就。西方青年18岁始就逐渐从经济和情感上摆脱对父母的倚赖,走向独立,故在西方国家,父母没有义务支持子女的事业,而子女也没有绝对义务要赡养父母。这表现在称谓上就是家庭观念薄弱,亲属称谓少;喜欢别人直呼其名,不喜欢被称为“老人”。

3.2 东西方礼教传统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汉语称谓系统,尤其亲属称谓如此详繁是缘于汉文化的礼教传统。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礼教教育使得礼教文化深入人心,礼节严格繁琐,也必然有详繁的称谓。

就如亲属称谓系统,汉语中就有“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男女分明”的分类。与中国不同,西方强调法制,没有繁琐的礼教传统和名分观念。西方人崇尚平等、自我尊严与自由,而礼貌规则只是上层社会的一点文明装饰或点缀,在人格平等观念下,无论长幼都可直呼其名。以表亲近。

3.3 权势和平等性

表达对已故长辈的思念篇8

根据一些抵达现场救援的其他船只船员回忆,“岁月号”沉没前,已有不少船只在现场准备施救,任何人穿上救生衣跳海,都能被打捞上来,可却没有人从船上出来;当时,与“岁月号”相距50米的另一艘油轮曾鸣了几次汽笛,提醒客轮旁边有施救的船只,可是仍然没有人跳船;一段现场视频显示,船体已严重倾斜,但船上学生仍然平静地坐在船舱内。“待在原地,如果乱动会更危险”,这是视频记录的船员发出的指令。

在韩国,孩子从小就被灌输长幼有序的理念,年轻人与年长者打交道必须表现出应有的礼节,必须说敬语,必须服从年长者,除了年龄的大小外,地位高低也是如此,对权威一定要服从。

不仅是韩国,亚洲很多国家都奉行长幼尊卑有序的理念,“服从长辈和权威”这一传统已经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但凡进入儒家文化圈的国家,都有“服从长辈”的文化,家庭就是小社会,社会就是大家庭,长辈或权威的威严是不容任何挑战的。

反观幸存的乘客,不少人正是因为没有听到或者无视船方的指令才得以逃生,其中就包括一些违反规定偷跑到甲板上抽烟的学生。

“听话的孩子失踪了,不听话的孩子回来了。”灾难过后,韩国媒体开始反思他们根深蒂固的“服从文化”:在这起事故中“权威”就是船方发出的指令。学生们被教育“要听大人的话”,完全服从却让他们失去了逃生机会。韩国家长该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继续绝对服从长辈或权威的指导,还是按照自己的判断行事?

由此,这场海难也引发了媒体间的一场“服从文化”大讨论。

英国《金融时报》:事故更多地源于韩国社会对安全的漠视

这是典型的人祸,但如果一件事被认为是“文化性”的,那么下一步便是认为它无法改变。除了事故的直接元凶――客轮的船长,灾难更多的源于韩国社会对安全的漠视。

在“岁月号”沉船事件中,安全规范的不足似乎已经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没有清楚的疏散流程可供船员遵循。客轮的广播系统工作不正常,向乘客的指令往好处说是坑人,往坏处说是要命。许多船员是临时工,这体现出韩国劳动力的“临时工化”加剧――薪酬丰厚的全职工作与其他工作之间差异巨大。客轮之所以还能航行,是因为法律做出修改,将船只的服役寿命从20年延长到30年。有猜测称这艘为了增加客容量而两度翻新的客轮不太稳定。如果猜测属实,则表明检验制度形同虚设。

《金陵晚报》记者何刚:海难中害死孩子的绝非“服从文化”

东西方的逃生守则都有一条:不要慌乱,要服从工作人员的疏导和指挥。这是无数灾难得出的血的教训,盲目慌乱、互相践踏、争先恐后,只会让灾难更惨烈。比如在国内的一些高楼火灾中,有人逃生时不听招呼直接跳楼,多半摔死;而那些听从指挥往气垫上跳的,按照逃生守则找床单往下滑的,还有爬水管的都得救了。逃生与“服从文化”扯关系,太过牵强。

另外,我们不能用局外人的淡定来苛责灾难中的人们,设身处地想,即使是大人,灾难当头也是一样恐惧和绝望。他们对外界一无所知,也不具备专业逃生能力。贸然往船舱外涌,拥堵、践踏会扩大伤害,盲目跳海也没有生还把握。此刻,只有听从船方指挥才是上策。可以说,害死学生的不是服从指挥,更不是服从文化,而是船长的决策失误和不负责任。

从灾难中得出的教训,不是怪罪什么文化,也不是逃生要靠个人判断,而是如何弥补管理漏洞。当安全的标准贯彻到每一个环节之后,那么灾难发生时,服从仍然是保全大多数人性命最优的选择。

《中国经营报》记者陈方:教会年轻人独立判断和不盲目服从,一定没有错

与韩国相比,中国的“服从长辈文化”没有那么严重,但是盲目对权威、对长辈不健康的“服从”现象也并不鲜见。

从进幼儿园的那一刻起,中国孩子就被教育“要听老师的话”,他们几乎没有接受过任何“质疑老师”的教育。所以,当幼儿园老师把药片说成“聪明豆”并让孩子们不能告诉家长时,孩子们都选择了绝对的服从。

中国的年轻人走出大学校门就买房结婚、职场上拼命打拼,追求着主流的成功。这种选择上的不自由,来自于权威定义的“合理的”“正常的”生活,来自于权威教导的价值观。

回看韩国以“岁月号”客轮沉没事件为契机对“服从文化”的反思,虽然不能说一定是“服从文化”加剧了此次海难的惨重,但是教会年轻人学会有自己的判断而不是盲目选择服从权威或长辈,这一定没错。至少,我们应当看到自身所处的社会中,那些不正常不健康的“服从”如何侵蚀着年轻人的自由、侵蚀着社会的活力。“不服从”不代表着刻意的抵制和抗拒,但“不服从”中一定有着独立的思考和判断。

专家观点

周运清(武汉大学社会学教授):

表达对已故长辈的思念篇9

清明节校长发言稿范文一: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

今天是清明节,在这特别的日子里,我们全体师生来到烈士陵前,为烈士,为我们心中的英雄扫墓.心头萦绕着哀思,分外凝重.

此时此刻,我们看到的不光是一座座陵墓,而是烈士们那高大伟岸的身形.我们为英雄们献上一束束鲜花,表达对他们的崇敬.先烈们不朽的英名与山河共存,与日月同辉.我们怎能忘记无数先烈为了祖国的繁荣,为了人民的幸福,奋不顾身,壮烈牺牲.多少英雄葬送了自己宝贵的青春,多少英雄为国捐躯却没有流下自己的姓名.这些先烈的事迹像高大的丰碑永远矗立在我们心中.

先烈们用生命和鲜血给我们打造了一个和平的环境.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决不辜负先辈对我们殷切的期望.

我们沿着英雄的足迹和光辉的历程,猎猎旗帜飘扬头顶.我们的脚步能把坎坷踏平.我们是长空中展翅的雄鹰,奋勇拼搏.我们是祖国的希望,祖国的未来.

缅怀先烈,憧憬未来,我们的每一颗心都久久不能平静.我们要热爱幸福生活,珍惜每一分钟.让我们手捧和平的阳光,伴着生命的旋律,拨响每一颗理想的琴弦,展现祖国的未来.

同学们,让我们把无尽的哀思化成奋发的力量吧!让我们沿着先辈们的足迹积极进取.为了我们的伟大祖国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吧!

清明节校长发言稿范文二:

老师、同学们:      

上午好!       

在这“春风吹绿千枝柳,时雨润红万树花”的季节里,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徒步走来到这葱茏抱翠、庄严肃穆的何叔衡烈士纪念碑前,缅怀革命先烈,祭奠捐国英魂,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的洗礼。       

何叔衡烈士是湖南省宁乡县沙田乡长冲村杓子冲人,字玉衡,号琥璜,生于1876年5月27日,逝于1935年2月24日。何叔衡烈士的一生正如他在1920xx年6月去前苏联学习的路上,途经哈尔滨时所作《剑门道中遇微雨》中写道的:       身上征衣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      

此生合是忘家客,风雨登轮出国门。       

正是这位忘家客,舍已家给了我们一个温暖幸福的大家,给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给了我们弥足珍贵的学习机会,给我们自由长大的发展空间;是他和他的战友带给了我们闽西“红军故乡、红色土地、红旗不倒”的“三红”美誉,带给了我们汀州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带给了我们水口中学师生精神的食粮。“三红”教育曾是我们水口中学的一大教育特色,让我们水口中学人才辈出,出了如考上清华大学的蓝光等一批优秀学子,出了如一级作家、全球青年领袖谢有顺等一批杰出人才……       

然而今天,面对何叔衡烈士纪念碑,此刻我的心情无法平静。我们大部分同学能认真学习,以优秀的成绩报答先烈的厚德,但在新的读书无用论的影响下,我们有些同学习惯于享受前辈们用生命换来的幸福与安宁,习惯于享受鲜花与阳光,忘却了先辈浴血奋战的往事,忘却了父母苦口婆心的教诲,忘却了自身应尽力而为的本职,胸无大志,迷茫度日。有的人可以说是“抽烟身体好,练头脑,摇头没烦恼,打架练手脚,抢劫练长跑,吃饭不吃菜,攒钱谈恋爱。”有的人可以说是“小说漫画游戏,全都不能放弃,篮球足球桌球,都要毫无保留,英语物理地理,一慨统统不理,语文数学化学,打死我也不学。”有的人可以说是“爱哭爱笑还爱闹,每天上课总迟到,迟到也不喊报告,考试作弊有妙招,既能偷看又能抄,个个都像韦小宝。”……这都是缺乏理想追求、缺乏社会责任心的表现。想想为国捐躯的革命先烈,我们能不感到愧疚吗?想想我们的责任、使命,我们能有理由不好好学习吗?      

 同学们:先人已逝,精神犹在。让我们追寻他们的足迹,感受他们执著的信仰和澎湃的爱国热情,学习他们追求真理、是非分明、立场坚定的优秀品质,学习他们冲锋陷阵、奋勇向前、不畏艰险、敢于牺牲的高尚情操!有了这种精神,我们就能经受住学习和生活中各种困难的考验与挑战,就能耐得住学习的繁重与枯燥。       

同学们:让我们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奋进吧!学校期望将每一个学生培养成为站在二十一世界前列的中华骄子,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同学们: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庄严地向先烈们宣誓,“从今天起,做一个理想远大、踏实努力的人。我们一定珍惜光阴,以忘我忘家的精神,严谨治学,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立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勤奋学习!”

清明节校长发言稿范文三:

清明“在我国是有双层意思的一天,它既是节日,又是节气。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 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 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表达对已故长辈的思念篇10

在老年人年轻的时候,他们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我们的国家,共和国的大厦是用他们辛勤的双手甚至生命建造起来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1九月九重阳佳节演讲稿范本,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21九月九重阳佳节演讲稿1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早上好!

__月__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重阳节在农历的九月九日,古人认为九为阳数,九九重阳,故称重阳节。千百年来,每到这一天,人们大多登高处、赏菊花、插茱萸、宴亲朋,借以表达敬天、祭祖、思亲的情感,因而有“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诗句千古流传。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也不断赋予这个节日以新的内涵。在重阳节、敬老日来临之际,对尊老爱老的主题做些思考、加深认识是很有必要的。如今空巢老人日益增加,他们更需要我们的关心与关怀。

大家知道,尊老爱老、注重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早在公元前两百多年以前,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孟子就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意思是人们应该赡养和孝敬自己的老人,同时也要善待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老人。那么关爱空巢老人也就体现了这一思想。

这一思想不但继承了儒家孝亲的伦理精神,而且发展为善待非亲长者的道德观念,更加具有了广阔的社会意义。在重阳节将要到来的时侯,重温古人的教诲,目的是继承传统,加强修养,把尊老爱老化作我们自觉的行动。

尊老爱老,首先应做到尊敬和孝顺自己的父母、长辈。父母养育了我们,吃尽千辛万苦,我们理应以“羊羔跪乳”、“乌鸦反哺”的心情回报他们。比如适当做一点家务,关心关心父母的疾苦,少让他们为我们操心,多让他们因为我们而感到满足。

尊老爱老,还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重自己所接触到的每一位长者,特别是空巢老人。具体包括:说话有礼貌,乘车让座位,跌倒扶一把,有难帮一帮等等。

尊老爱老,应特别强调尊敬师长,也就是我们的老师。中国自古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意味着学生从来把老师看做自己的长辈。从工作性质看,“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三尺讲台默默奉献,一支粉笔耗尽春秋,也理应受到人们的极大尊重。学生尊重老师,主要是遵守纪律,服从管理,好好学习,力争取得优异学习成绩报答师恩。

总之,在重阳节敬老日即将来临之际,让我们牢记古人的教诲,尊老爱老,身体力行,把传统美德发扬光大,将和谐之风遍布神州。

2021九月九重阳佳节演讲稿2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大家好:

我是__级__班的___,今天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敬老,从我们做起》

老师们、同学们,今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重阳节。九九重阳,因与“久久”同音,在数中又是,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加之秋季也是一年中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便显得更加深远。

《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这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以前就开始过此节日。而今天的重阳节又赋予了新的含义,**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重阳节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

有数据表明: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经超过了1。3亿,占全国人口的10%以上。到本世纪中叶,中国老年人口将达4亿,占全国人口的1/4。现在的中国已经步入老龄社会,进一步发扬尊老敬老的传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一个国家对老人的态度,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素养。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美誉。敬老、爱老、助老的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后辈们怎能妄加践踏,肆意改动呢?再者,重视人伦道德、讲究家庭和睦,尊重老人是我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与亲和力的具体表现。君不知中国古代就有“卧冰求鲤”、“亲尝汤药”等24孝的故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一做人的一个准则?

“花无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总有一天我们也会成为老人。作为__实验中学的学生,我们应该发扬尊老、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昨天,他们为社会的发展挥洒汗水;今天,我们要为他们劳累的身心擦汗送温。重阳节是人们向父母、长辈和身边的老年人送上祝福、传递爱心、表达感恩的日子。重阳节这天,作为当代中学生更应该向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致以节日的问候,感谢他们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在平时,帮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关心照顾他们,多陪他们聊聊天,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同时也向社会上其他的爷爷、奶奶伸出关爱、帮扶之手。

老年人对我们这个社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他们年轻的时候,他们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我们的国家,共和国的大厦是用他们辛勤的双手甚至生命建造起来的。今天,他们年纪大了,没有劳动能力了,社会就应该关心、帮助、尊敬他们,让他们幸福地度过晚年。

当然,敬老爱老绝不是重阳节一天的事,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帮助老人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多给老人一些心灵上的慰藉。因此,我提议,每一位同学都用实际行动向老人们献上我们的一份心意,为自己的爷爷奶奶或者邻居的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比如:帮他们洗衣、洗碗、扫地、叠被,多为他们着想,少让他们做那些本来应该是我们自己做的事;把好吃的让给他们,把有趣的事告诉他们,让他们开开心心生活,愉愉快快度余生。“授人玫瑰,手留余香”,当我们奉出一颗颗爱心的同时,我们的内心也会感到阵阵温暖。

敬老爱老的美德是黑夜里的一盏灯,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是沙漠中的一泓泉,是久旱时的一场甘霖。敬老美德,其实就是需要帮助时,伸过来的一只温暖的手;需要谈心时,递上来的一颗火热的心;需要关心时的一句亲切慰问。只有生活在这种世界中的老人,才能感到人世间的温馨与美好;才能远离孤独,才能欣慰地走完属于他们的人生旅途,才能使整个世界充满欢声笑语。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让我们在新世纪高举敬老爱老的旗帜,献出我们全部的爱心与孝心,抛下“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自私观念,弘扬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为老年人安度晚年创造和谐的环境,优越的条件,让世界处处阳光灿烂,爱心闪烁!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021九月九重阳佳节演讲稿3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一千三百年前,有一位漂泊在异乡的游子低声叹息,叹远方的亲朋遍插茱萸,唯独缺了自己,这个人就是王维。

本周六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重”者,《博雅》解为“再也”。九为阳数之极,九月初九故称“重阳”。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会选择登高、饮菊花酒、插茱萸,以此迎接新的季节的到来。

由于“九九”亦含长久、长寿之意,重阳菊花是长寿之草,重阳节便又有了尊老之意。事实上,《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敬老爱老成为了当下重阳节最广为人知的意义。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可见,尊老爱老助老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多年来亘古不变的伦理道德。尊敬老人是个人文明进步表现,尊敬老人也是的家庭和谐的保证,尊敬老人更是社会发展必然要求。尊老爱老助老,我们责无旁贷。

但敬老爱老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应当仅仅在重阳节这一天被记起,它应当落实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之中,每一处微小的细节中。可能现在你不一定会扶着老奶奶过马路、然后骄傲地说一句“我叫红领巾”了,但你可以在公交车上给不认识的老爷爷让出一个座位、帮隔壁家的老太太把买回来的蔬菜拎上楼。我国的老龄化日渐严重,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六十岁以上的人口将达到2。48亿,这意味着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从给予我们关怀和照拂的角色,转变成需要我们关心和照料的人。再看看自己的身边,你是否会在节假日陪伴爷爷奶奶看几出小品,每周给外公外婆打去问候的电话?心中是否无时无刻充满了牵挂与感恩?时光染白了他们的发丝,呱呱坠地的儿孙们似乎在提醒着他们自己已经老去,夕阳中他们慢慢地走着,是时候让我们上前搀扶着他们,踏着晚霞细碎的余晖,听他们念叨自己年轻时的故事,他们的心也许还只有十八岁。他们有那么多人生的经验想与我们分享,我们也有那么多的机会,让笑颜天天挂在他们脸上。都说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也许的孝顺,不过就是这一天一天简单的聆听和守护吧。

我国古代就有“卧冰求鲤”“亲尝汤药”等的二十四孝故事,高二年级的同学们最近也刚刚学习过李密的《陈情表》,敬老爱老、注重人伦道德是我们文化传统中的精粹,它早已随着年岁的更迭,化开在我们的骨血之中。当然,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远远不止孝亲敬长,还有爱国明志、仁爱利义;尊师重教、敏而好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诚实守信、一诺千金……还有那些夹杂在传统礼仪和节日庆典中的美好祝愿,这些都是这个民族文化中的瑰宝,如同敬老爱老一样,应当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古语有言:“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回到一千三百年后的今天,让我们一起,以实际行动真正地做到尊老、敬老、爱老,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生活中得以传承!

谢谢大家!

2021九月九重阳佳节演讲稿4尊敬的各位长辈、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晚上好!

值此金风送爽,花果飘香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中国传统的九九重阳节,今天我们欢聚一堂,抚今追昔,共庆佳节。在此我谨代表此次活动主办单位向__所有的老年人表示节日的问候与美好的祝福,向所有参加今天晚会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所有关心支持__老年人的各级各部门领导及社会各界人士致以衷心的感谢。

老年人是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人的经验和智慧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如果说年青人是春天美丽的鲜花,那么老年人就是秋天累累的硕果!

老年人身上所散发出来的优良品质更是年青人学习的榜样。在此我要特别提出的是,我们__公益事业基金会的老同志,为家乡的公益事业,为丰富老年人的生活,默默无闻、无怨无悔,义务地工作了近_年,为改变家乡的面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此我建议大家用热烈的掌声对他们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大家都知道,我们__是的千年古镇,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__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我们广大有识之士强烈要求修复__古镇,弘扬我古镇文化。我们__镇党委书记__同志多次带员来__进行实地调研、探讨,为我们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相信,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重视下,在我们__人的共同努力下,再现我们__古镇雄风将指日可待!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最后,恭祝__所有老年人身体健康,合家幸福!

2021九月九重阳佳节演讲稿5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九九重阳,敬老爱老》。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明天又是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阳佳节了。阳来源于我国古老的《易经》,因为《易经》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是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古老的传说。相传在东汉时期,时常有瘟魔作乱。有一个青年恒景不畏艰辛,终于找到了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学会了降妖剑术。他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把乡亲们领到了一座高山上,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以避邪。中午时分,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的瘟魔冲出,再也动弹不得,恒景将其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重阳登高,免灾避祸。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都是重阳的活动。农历九月九日,也是传统的敬老节。九九重阳谐音“长长久久”,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今日的重阳节,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年,我国把这一天定为老人节,将传统与现代巧妙结合起来,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往今来,我们有许多敬老爱老的故事:古有木兰代父从军、黄香扇枕温席、王祥卧冰求鲤、孟宗哭竹生笋的佳话;今有陈毅探母等感人肺腑、润人胸襟的故事。今天,我们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传承和发扬这一宝贵精神财富,责无旁贷。

尊爱老人,先从尊重自家的长辈做起。家中的长辈总是将的留给我们,做得再多也无怨无悔。家家有老人,且人人都会老,伴随着我们的长大,他们的乌丝变白发,身形渐憔悴。而我们就这样毫无表示的接受吗?其实老人更需要关爱,我们在生活中的一句真心问候,就能给老人们增添一份天伦之乐,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可能成为他们回味永久的幸福。

孟子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们不仅要关心家中的老人,还要关心社会上的老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有着老一辈人的艰辛努力,他们奋斗了几十年,创造了大量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尊敬。目前,中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进一步倡导敬老爱老也是尽社会的责任。尊敬老人的家庭是和谐的家庭,尊敬老人的社会是发展的社会,尊敬老人的学校是进步的学校,尊敬老人的学生才是文明的学生。“花无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总有一天我们也会变老。尊重老年人,就是尊重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也是尊重我们自己。敬老爱老,我们义不容辞。

又到重阳佳节,让我们行动起来吧。抽出一些时间,给家里的长辈们打个电话,致以节日的问候,感谢他们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当然,这不是重阳节一天的事,平日可以多陪他们聊聊天,做些小事,表达你的爱。同时也要向社区的爷爷、奶奶伸出关爱、帮扶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