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支出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1 17:26:22

消费支出论文

消费支出论文范文篇1

关键词:政府消费支出;PPS抽样;简单随机抽样

一、引言

国民经济核算中,政府消费是指政府部门为全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消费支出和免费或以较低价格向用户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净支出。政府消费与居民消费一起构成总消费,是一国最终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加政府消费支出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中国经济发展存在严重的内需不足问题,必须把立足点放到依靠内需上来。政府首先应加大自身消费支出。政府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公共教育投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其消费能力;培育成熟的消费环境等,这不仅是满足政府支出的需要,也是对于现实经济运行格局的一种强烈的支持保证。当社会个人与家庭的消费相对不足而没有集中起足够消费力量的格局下,关注政府消费支出,由政府等宏观管理部门主动地、适度地放松对消费支出的限制,是必需的政策选择。

在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涉及政府消费核算的主要有三处:一是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二是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部分;三是收入分配及支出账户。对我国政府消费支出的估计方法进行研究,可以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提供一些参考。本文通过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不等概率抽样和简单随机抽样,分别抽取15个、10个省市作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同时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二、PPS抽样表述

(一)PPS抽样的基本内涵。不等概率抽样是指在抽取样本前给总体的每一个单元赋予一定的被抽中概率。不等概率抽样分为有放回与不放回两种情况。在有放回的不等概率抽样中,最常用的是按总体单元的规模大小来确定抽选的概率。设总体中第i个单元的规模度量为Mi,总体的总规模度量为M=M,则该单元的抽选概率为Z=,这种不等概率抽样称作按与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抽样,简称PPS抽样。

(二)PPS抽样实施方法。PPS抽样方法有:累积总和法、拉希里方法、规模累积等距抽选的方法、分裂法等,本文主要采用规模累积等距抽选的方法。

规模累积等距抽选方法的表述:设总体单元数为N,其规模度量分别为M1,M2,…,MN,将规模度量按代码法进行累积,直至M=M。若抽取样本容量为n,则先求等距抽样的间隔K=,然后在1~K之间随机等概率抽取一个数,假设为r,则r所在的单元代码区间相应的单元即为被抽中的单元。以后每隔K个度量值,即r+K,r+2K,r+3K,…,r+(n-1)K等数字所在的单元代码区间的相应单元,即为被抽中的单元。

三、PPS抽样实证分析

选取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2007年政府消费支出额数据。

(一)总体总量的估计

1、以2007年政府消费支出额作为规模Mi,并进行累计,得表1。(表1)

将M0=M=3824111除以样本量n=15,得抽样间隔K==254940.73。在1~K之间抽一随机数,假设R=175745,处于北京的代码范围,因此北京作为抽中的样本。其余样本代码为:175745+254940.73=430685.73,430685.73+254940.73=685626.46,940567.19,1195507.92,

1450448.65,1705389.38,1960330.11,2215270.84,2470211.57,2725152.3,2980093.03,3235033.76,3489974.49,3744915.22,分别是:河北、辽宁、黑龙江、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南、广东、海南、贵州、新疆。

2、这15个省市的被抽选概率为Zi=,分别为:北京0.0534,河北0.0514,辽宁0.0303,黑龙江0.0321,江苏0.0912,浙江0.0613,安徽0.0197,江西0.0195,山东0.0967,河南0.0526,湖南0.0359,广东0.0861,海南0.0049,贵州0.0137,新疆0.0240,用这15个样本省市来估计2008年的政府消费支出,采用汉森-赫维茨估计量,得:

==×(++…+)=4505720.155

故,估计推断这31个省市的政府消费支出额为4505720.155百万元。

3、抽样的方差:

()=-

=[(4955307.048-4505720.155)2+

(4268315.491-505720.155)2+…+(4481807.397

-450720.155)2]=5597070249.9182

4、置信度为95%的置信区间为:

±Z,即:

4505720.155±2

=4505720.155±149627.1399

即:4356093.015~4655347.295。2008年这31个省市的实际政府消费支出为4564495百万元,位于置信区间之内。

(二)总体均值的估计

1、==×4505720.155≈145345.8115(百万元)

2、方差的估计式:

()=-=×5597070249.9182≈5824214.6201

所以,总体均值的抽样标准误为:

=2413.3410

3、置信度为95%的置信区间为:

±Z即:

145345.8115±2×2413.3410

即:140519.1295~150172.4935。2008年平均每个省市的实际政府消费支出为147241.7742百万元,位于置信区间之内。

四、简单随机抽样实证分析

简单随机抽样又称纯随机抽样:设有限总体总有N个单元,从中抽取容量为n个单元的样本,使得每一个可能的样本都有相同的概率被抽中。具体应用到本文中的政府消费支出,把这31个省市按1~31排列,在EXCEL中生成一组n=10的随机数:15、30、4、10、8、27、16、9、12、21。即被抽选的省市为:山东、宁夏、山西、江苏、黑龙江、陕西、河南、上海、安徽、海南。公务员之家

(一)总体均值的估计

1、==y=×(448602+19400+…+22631)=174053.9

即2008年平均每个省市的政府消费支出为174053.9百万元。

2、抽样方差

()=s=(1-)(y-)=×(1-)××217461902374.9=1636810017.88

抽样标准误:=40457.5088

(二)总体总量的估计

=N=31×174053.9=5395670.9

()=N(y)

=31×163680017.88

=1572974427178.44

=

=1254182.7726

五、结论

通过对全国各地区政府消费支出的PPS抽样估计,2008年全国各地区政府消费支出位于置信区间之内,并且通过PPS抽样和简单随机抽样的实证分析对比,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不论是总量估计还是均值估计,PPS抽样的方差都要小于简单随机抽样的方差,PPS抽样要明显优于简单随机抽样。由此可见,不等概率抽样虽然在实施方面较简单随机抽样复杂,但是对差异总体较大的总体单元进行抽样估计会更为精确有效。

主要参考文献:

[1]倪佳勋.抽样调查[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金勇进,蒋妍,李序颖.抽样技术[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陈彩虹.政府消费支出与扩大内需[J].财政研究,1999.8.

[4]顾莉洁.不等概率抽样中若干方法的比较[D].苏州大学,2003.

消费支出论文范文篇2

1.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变动分析。消费结构指各类消费支出在总消费中所占的比例,消费结构能够反应出居民的生活水平,甘肃农村居民从1993年到1999年将支出主要用于食品消费,说明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处于贫困和温饱状态;从2000年开始消费支出比例小于0.5,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医疗、交通通讯、教育、居住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相关数据变动说明甘肃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逐渐优化,农村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2.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变动分析。恩格尔系数从1993年的0.51总体上保持下降趋势,到2007年的0.36,食品消费支出已不在占据消费支出的一半比例。说明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到达小康阶段,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娱乐文教、居住方面的支出比例都相应有所增加,表明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逐步提高,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3.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度分析。消费结构变动度,是分析消费结构变化程度的指标,计算公式为:

在1996年~2000年期间,甘肃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度为9.00%,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度为6.26%。在2001年~2006年期间甘肃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度为2.22%,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度为3.27%。

在1996年~2000年期间,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动非常显著,其中食品支出消费对消费结构的变动影响最大,交通通讯的影响其次;2001年~2006年期间,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经过剧烈变动后,明显趋于缓和变动,居住消费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影响最大;医疗、文教消费是影响消费结构变动的又一重要因素。

二、甘肃省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1.生产总值构成变动分析。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是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同时是计算支出法生产总值的三要素,其中最终消费一直在我国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最大,在经济增长中贡献率最大。1978年甘肃省生产总值为64.73亿元,2007年为2702.40亿元;消费率1978年为66.62%,2007年为59.78%,说明最终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动力,因此实证分析甘肃省居民消费变动及其对经济影响作用有一定实际意义。

2.最终消费情况分析。最终消费由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两部分组成,甘肃省最终消费支出1978年为43.12亿元,2007年为1615.37亿元。根据《甘肃统计年鉴》数据计算居民消费支出一直占据最终消费支出大部分的比例,稳定在70%以上。

3.甘肃省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消费贡献率(消费拉动率)通常指在经济增长率中消费需求拉动所占的份额,计算甘肃省最终消费贡献率在2002年至2007年间分别为63.99%、55.38%、63.81%、69.24%、49.67%、53.44%,可以看出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不稳定,其原因是经济增长更容易受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政策要素影响。

三、甘肃省城乡居民消费函数分析

本文采用持久收入消费函数。具体模型:Ct=α0+α1Yp+α2Yz+ε

其中Ct为现期消费;Yp和Yz表示持久收入和暂时收入。系数α1和α2分别是持久收入和暂时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根据《甘肃年鉴》统计资料,对模型进行回归拟和,分别得甘肃省城乡居民消费函数(1)、(2)。

农村居民消费函数Ct=0.258+0.721Yp+1.737Yz(1)

(0.002)(8.237)(2.469)

R2=0.873D.W.=1.212F=34.461

城镇居民消费函数Ct=87.934+0.789Yp+0.873Yz(2)

(1.095)(40.793)(3.908)

R2=0.997D.W.=1.91F=1878.984

从方程中可看出,农村居民每增加1元持久收入,有0.72元用于消费;每增加1元暂时收入,有1.74元用于消费。既增加了暂时收入,不仅要将暂时收入全部用于消费,同时还要拿出储蓄来消费。城镇居民每增加1元持久收入,有0.79元用于消费;每增加1元暂时收入,有0.87元用于消费。

四、简要结论

1.经济增长与城乡居民的收入和消费之间有直接的影响。经济增长越快,收入增加越高,消费也会随着增加。但是,在投资、出口和消费等三要素当中,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高,一般都在70%左右,说明拉动消费仍然是甘肃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2.随着经济的增长、收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出现重要变动倾向。在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变动当中,食品支出消费对消费结构的变动影响最大,交通通讯的影响其次,特别是自从2001年以来,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剧烈变动,居住消费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影响最大。另外,医疗、文教消费是影响消费结构变动的又一重要因素。

3.为了巩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我们建议:一是加快发展城乡经济,保证固定资产的投资速度,使投资增长不要出现大起大落;二是进一步开发农民能够稳定增加收入的就业渠道和途径,如非农产业收入、转移性就业收入、农业产业化收入等;三是对于城市居民来讲,要把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机会作为重点,用扩大就业保证收入,用收入增加保证消费;四是对于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一定的引导,努力改善城乡居民住房、医疗、教育、保障等关键性问题。

参考文献:

[1]彭劲松:重庆市经济增长中消费与投资贡献度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7~10

消费支出论文范文篇3

论文摘要:通过社会学问卷、社会调查、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浙北地区城镇居民的体育消费水平、体育消费结构、影响体育消费的因素进行了调查,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浙北地区城镇居民提高体育消费水平的建议与对策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浙北地区城镇居民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3OOO份,回收2546份,回收率84.9%;其中有效问卷236份(男性1338份,占56.7%;女性1023份,占43.3%),有效率92.7%。

1.2研究方法

1.2.1咨询法

向有关专家咨询国内、外体育消费市场目前的状况和特点,向体育经营企业了解其经营状况。

1.2.2文献资料法

查阅体育期刊杂志及相关书籍作为本文的研究依据。

1.2.3问卷调查法

按年龄、文化层次、职业结构特点向浙北地区城镇居民随机发放问卷进行调查。

1.2.4数理统计法

对收集到的调查数据进行归类整理,通过计算机进行统计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经济收入与体育消费

2004年浙北地区城镇居民年收入均超过13000元并均高于长三角地区的平均水平,其中杭州市最高,人均年收入达到了14565元,这说明在长三角经济大环境的拉动下,在地方调资增收政策的作用下,浙北地区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思格尔系数三个城市的平均值为38.7%。按照联合国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2o%一39%为富裕状态,表明浙北地区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稳定地处在小康阶段,并正在向富裕状态迈进。2OO4年人均年体育消费为140.24元,占人均年支出的1.35%,占人均年收入的0.99%。经相关检验,浙北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与体育消费总量呈显著弱相关关系,可见,体育消费与人均年消费之比值与该地区的经济收入没有完全正比关系。这可能与该地区的文化、传统、消费心理、消费习惯等有关。

2.2年龄层次与体育消贽

在体育消费过程中,不同的年龄层次表现出不同的消费欲望与消费需求。从表l我们可以看出,总体消费水平呈先增后降趋势。l6—25年龄段人群大多是学生,主要经济来源于家庭的供给。但由于青少年的攀比心理和高消费倾向,男子组的消费水平仅低于26—35年龄段的人群,女子组仅低于26—35、46—55年龄段的人群,总体消费水平仅低于26—35年龄段的人群,体育消费占年均消费量的2.5%,超过了各年龄段人群。26—35年龄段人群年均体育消费支出是各年龄段最高的,这表明年轻人正处于收入的上升阶段,更容易选择炫耀性的体育消费。66岁以上年龄段人群年均体育消费支出最低,年均体育消费支出仅占年均消费支出的0.61%,老年人的消费心理比较成熟,他们更注重对实用体育用品的需求。其中在4|5—55年龄段出现了女性体育消费反弹,这与她们生活、工作压力有所下降,闲暇时间相对增多有关。公务员之家:

2.3文化层次与体育消费

不同的文化层次表现出较大的消费差异,从表2可以看出,研究生层次人群的年均体育消费总量最高,但占年均消费总量的百分比并不高,仅排在所调查人群层次的第五位。高中层次人群的年均体育消费占消费总量的百分比最高,达到了1.12%,小学年龄层次人群最低,仅为O.63%,这充分说明文化层次直接影响人们的体育消费水平。文化层次越高者,由于工作性质、职务、地位以及人际关系方面的原因,往往对自身的健美与自身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对身心的完善较为重视且消费心理比较成熟。加之文化程度较高者一般均有较高的收入,从而为提高生活质量奠定了雄厚的物资基础。

3影响浙北地区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

众所周知,要想进行体育消费,必须满足相应的消费条件,这样体育消费才会成为可能。调查显示:运动兴趣(16.69%)是影响体育消费水平的首要因素。浙北地区城镇居民把运动兴趣对体育消费的影响排在首位,这在以前的所有调查中还是第一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该地区城镇居民的生存观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已经认识到了传统的生活习惯、消费观念正影响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其次是体育场馆设施的收费价格(15.59%)。浙北地区体育场馆和娱乐设施向体育消费者提供的服务价格偏高,资料显示,一般一次活动费用需上百元甚至近千元,不利于个人或家庭消费。要想充分发挥这些场馆设施的作用,就不能消极地用提高收费价格来增加场馆设施的收入,而应充分发挥这些体育场馆设施的功能。第三是时间(14.13%)对体育消费的影响。

4结论与建议

1)浙北地区城镇居民经济收入较高,生活富裕,但体育消费水平较低。各级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应继续加强全民健身的宣传力度,积极培养城镇居民的运动兴趣,正确引导城镇居民为健康、健身、健美的需要而进行对自身有益的体育消费。

消费支出论文范文篇4

第一,食品消费支出比重随收入增加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这与恩格尔定律的表述一致。但最低收入户与最高收入恩格尔系数相差太过悬殊,分别为47.43%和28.02%,相差将近20个百分点。城镇最低收入户刚刚解决了温饱问题,而最高收入户的生活水平按照恩格尔系数的评价标准早已达到了富裕型,甚至接近最富裕型。第二,衣着消费支出比重随收入增加缓慢上升,到高收入户又有所下降,但各收入组支出比重相差不大,支出比重最大的中等收入户与最小的最低收入户只差2.91个百分点。衣着支出比重没有更多的递增且最高收入户的支出比重有所下降,这些都符合恩格尔定律关于衣着消费的引申。随着收入的增加,衣着支出比重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走势。事实上,在当前的价格水平和服装业的发展水平下,城镇居民的穿着是有一定限度的,而且居民对衣着的需求也不是无限膨胀的,即使收入水平继续提高,也不需要将更大的比例用于购买服饰用品了。第三,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通讯、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和杂项商品与服务的支出比重呈逐组上升趋势,说明居民的生活水平随收入的增加而不断提高和改善。第四,医疗保健支出比重随收入水平提高呈现一种两端高、中间低的走势,支出比重最低的是最高收入户,为6.72%;最高的是高收入户,为8.24%,两者仅差1.52个百分点。这是因为医疗保健支出作为生活必须支出,不论居民生活水平高低,都要将一定比例的收入用于维持自身健康,而且由于医疗制度改革,加重了个人负担的同时,也减小了旧制度可能造成的不同行业、不同体制下居民医疗保健支出的差别,因而不同收入等级的居民在医疗保健支出比重上差别不大。第五,居住支出比重基本上呈逐组下降的趋势,由最低收入户的12.34%下降到中等偏上户的9.79%,但最高收入户的居住比重达到9.91%,这与我国居民消费能级不断提升,住宅商品正在越来越成为城镇居民关注的热点是相吻合的,同时与恩格尔定律的引申也是一致的。可以看出,城镇居民的消费状况虽然受价格水平、消费习惯、消费环境、消费心理预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归根结底仍取决于居民的收入水平,要提高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必须增加居民收入。因此,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增加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不仅可以提高全国城镇居民的总体消费水平,促进消费结构向着更加健康、合理的方向发展,而且在启动内需,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方面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2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纵向分析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显著提高,居民的各项支出显著增加。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我国城乡居民消费从注重量的满足到追求质的提高,从以衣食消费为主的生存型到追求生活质量的享受型、发展型,消费质量和消费结构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城镇居民在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三项支出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其中食品类支出比重降幅最大,达15个百分点;衣着类下降4个百分点;家庭设备用品类下降幅度不是很大。与此同时,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化娱乐教育服务、居住及杂项商品支出在消费支出中的比例均有上升,富裕阶段的消费特征开始显现。3我国居民消费变化的趋势特点

(1)居民收入迅速增长,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消费结构呈现明显的富裕型特征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收入的增加是消费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变化的前提。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21世纪以来,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迅速提高。伴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各项支出全面增加,消费性支出大幅度增长。2005年,我国城镇、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分别为6510.94元和1943.30元,是1994年的3.9倍和2.5倍。今后5—10年以至更长时间,我国经济保持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是完全可能的,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将大幅度提高。

(2)消费能级不断提高,消费内容日益丰富,住房与轿车消费同时升温,可望提前成为消费热点在消费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改善的同时,城乡居民的消费能级不断提高。

(3)以教育为龙头的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类消费继续攀升随着人们对知识认知程度的提高和自我完善意识的增强,对教育的投入仍会保持增长。目前从子女教育在人们储蓄目的位居前列的情况看,对教育及教育产品的投入仍是今后一个时期的消费热点。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特别是高等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应是政府长期坚持和倡导的。

4我国大部分地区居民消费水平偏低的原因及解决方法与策略

(1)居民消费率分析:居民消费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居民消费部分占GDP的比重。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中我国居民消费率的变化大体上可以分为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78-1981年,这一阶段居民消费率直线上升,并在1981年达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点(53.1%)。第二个阶段是1982-1989年,这8年中居民消费率出现过几次小幅波动,但基本上比较稳定。第三个阶段是1990-1994年,居民消费率持续下降。第四个阶段是1995-2000年,在此期间,除了1997年居民消费率出现了小幅下降以外,其余年份均保持上升趋势,但是上升幅度相当小,只有1.9个百分点。第五个阶段是2001-2005年,居民消费率直线下降,并且在2005年达到了历史最低点(38.2%)。

(2)居民消费占最终消费的比重:改革开放以来的1978年到2005年期间,我国最终消费中居民消费所占的比重虽然出现过波动,但是整体上保持稳定。值得注意的是2004年居民消费的比重直线下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占最终消费的比重最高只有81.5%,而且大多数年份不到80%,尤其是2004和2005两年居民消费的比重更是降到了73.3%。国外经验表明,居民消费占最终消费的比重一般不低于80%。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我国居民消费率偏低的事实。

(3)最终消费率分析:最终消费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或一个季度)一国(或地区)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改革开放以来的28年中我国最终消费率的变化大致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78-2005年,居民消费率直线上升,并在1981年达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点(67.5%)。第二个阶段是1982-1994年,除了在1985、1988和1989这三年有小幅回升外,其余年份均在下降。第三个阶段是1995-2000年,除了1997年最终消费率出现了小幅下降以外,其余年份均保持上升趋势,但是在整个阶段中,最终居民消费率上升的幅度并不是很大,只有3.6个百分点。第四个阶段是2001-2005年,居民消费率直线下降,并且在2005年达到了历史最低点(52.1%)。与我国处在相同发展阶段的一些国家的最终消费率一般均在80%以上,但是我国的最终消费率在2003年却只有55.4%。

以上分析显示,1978年以来的任何一个时期,我国的居民消费率和最终消费率都明显偏低,尤其是2001年以来尤甚,这表明我国当前消费不足明显存在。

论文关键词:消费结构;消费趋势;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论文摘要: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居民收入稳定增加,在国家连续出台住房、教育、医疗等各项改革措施和实施“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经济政策的影响下,全国居民的消费支出也强劲增长,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消费结构不合理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为了进一步改善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正确引导消费,提高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有必要对我国各省市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考察和研究,以期发现特点和规律。采用“双对数模型”对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了趋势分析,通过“聚类分析”对我国各地区居民消费结构之间的异同进行考察并作比较研究,总结出了我国居民消费呈现富裕型、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类消费攀升的趋势特点。

消费支出论文范文篇5

关键词:文化消费质量;禅茶家具;创新路径

1文化消费质量与禅茶家具

1.1文化消费质量

简言之,人们通过购买与知识文化相关的物品来丰富自身精神世界的消费方式即为文化消费,具体包括购买文化教育产品与参观展览等等。如今,受高速发展的现代科技影响,文化消费内涵更加丰富,渐向科技化、国际化、大众化方向拓展。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欧美国家便已提出文化消费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各国致力于自身建设与发展,人民消费习惯随之生变,研究者也开始将目光投向消费领域,密切关注消费者消费心理及行为。由于与文化消费结构及水平相比,文化消费质量具备更加丰富的内涵,因而,刻画文化消费质量内涵成为一大难题。2016年,学者何昀,尝试从人均文化消费水平、文化消费占总消费支出比重、文化消费与收入的匹配度、文化消费内部结构、文化消费差距以及问题消费成本与消费效果等六个维度解读文化消费质量的内涵:(1)文化消费质量以人均文化消费水平为基础,因此,要想提高文化消费质量,须先提高人均文化消费水平。(2)文化消费占总消费支出比重能够有效反映居民文化消费水平,要想有效提高文化消费质量,须先提高居民文化消费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比重,避免该指标数值呈下降趋势。(3)除可作为文化消费质量基础,文化消费水平还需与人均收入水平相匹配——居民收入水平越高,其文化消费支出就越高;反之,收入越低,文化消费支出就越低。(4)文化消费一般可以分为基础型文化消费、享受型文化消费以及发展型文化消费三大类型,而其内部结构即指各类文化消费支出构成情况与比例关系,当前宜应在注重多元化发展的基础上,适当提高享受型与发展型文化消费所占比重。(5)文化消费差距具体包括城乡差距与区域差距,此外,不同行业群体间差距现也愈发突出,而较大的文化消费差距会严重影响全国居民文化消费质量。(6)与其他消费相类似,高质量文化消费亦主要表现为低成本与高回报。因此,要想提高文化消费质量,必须努力发展文化产业,使市场能为消费者提供物美价廉的文化产品及服务。

1.2禅茶家具

禅宗起源于印度,汉时传入中国而成为佛教主流,从众多层面对中国文化产生深刻影响。伴随禅宗之起源与发展逐渐形成的一类审美经验即为禅茶思想,是佛教沉寂思想与道家清静无为观念的结合,带有浓厚东方本土文化色彩。运用禅茶思想设计制作而成的各类家具即为禅茶家具,极具生命力及艺术底蕴。禅茶文化提倡“正、清、和、雅”四字精神,推崇自然朴实的生活境界。而我国传统文化三大家也即儒道释:儒即儒家,重养正气;道即道家,重修清气;释即佛家,极讲和气。此外,我国传统茶文化又称雅文化。由此来看,传统文化之有机结合刚好诠释了禅茶文化精神,而禅茶文化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落实到具体日用器物上的体现。从禅茶这一维度看,禅茶家具深具文化属性;而从家具这一角度来看,其又带有功能属性。设计师将禅茶文化中所包含的视觉元素融入家具造型,完美体现禅茶文化精神内核,可以有效提高品牌力,促进品牌经济效益的提升。

2文化消费质量与禅茶家具创新间关系

2008年,张剑锋《文化消费质量论略》,通过对比“俗文化”与“雅文化”,指出我国文化消费结构所存在的两点问题——一是数量不足,二是质量低下;并为提高国民文化消费质量指明方法——一方面,要注重引导消费者提升自身文化素质修养,另一方面,也要监督文化消费品市场,引导有关生产制造商提升文化消费品质量。2014年,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李涛于《光明日报》发表文章,首先点明扩大文化消费所具有的两点积极意义——一为改善民生,二为扩大内需;进而指出国内文化消费市场所存在的问题,具体包括文化供给不足、文化规模结构不合理、文化产品与服务创新力度不够等。最后针对既存问题提出几条建议,包括以融资、税收和财政补贴政策为抓手来提升文化企业创新力及文化产品服务供给水平与结构,通过创新政府管理机制有效提高政府监管能力与水平,以及严厉打击盗版以净化文化产业市场环境等。同年,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研究总监陈智国发文指出,纵然文化消费呈现增长势头猛、新兴发展消费快以及消费平台显现品牌效应等三大亮点,但高品质文化产品短缺却成为限制文化消费质量提升的一个主要因素。而陈宇洁则在其所发论文《文化生产力视域下的居民文化消费研究——以上海市为例》中为文化消费市场的再发展提供有效路径,也即通过拓展文化消费对象来实现文化消费创新。禅茶家具属于文化创意产品,这类消费产品可以有效满足消费者精神需求,提升消费者文化素养与精神境界。将文化创意融入到物质产品当中,可以进一步提升物质产品的消费效用,有效激发消费者观赏兴趣,净化消费者心灵,使其获得愉悦的身心体验。基于文化消费质量的禅茶家具创新设计具备三大属性:经济属性、文化属性以及社会属性。禅茶家具创新设计的最终目标就在于提升中国文化消费质量,并借助文化消费质量的提升带动消费者审美意趣、消费品位的提升。提高文化消费质量有助于推动禅茶家具创新,而品质优良且创新性强的禅茶家具又可以反过来影响文化消费者,推动文化消费质量的进一步提升。禅茶家具设计融合文化理念,能够有效满足消费者精神需求并改善消费者生存体验。在国民物质需求获得满足的当下,以禅茶家具这类高品质文化消费产品来提高大众综合素质与文化消费质量,亦已成为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必然选择。

3基于文化消费质量的禅茶家具创新原则

3.1人性化原则

禅宗思想围绕“人”来展开,强调人之主体地位。因此,设计禅茶家具首先应当做到“以人为本”,从人的主观感受及需求出发。具体而言,在设计过程中应当做到以下两点:(1)注重产品的实用性。家具这一产品首先应当具备使用功能,因此,设计师应当结合人之生理尺寸来设计家具结构,充分考虑其使用功能及安全功能等。(2)注重产品视觉美感。除了满足客户实用性需求,禅茶家具还应具备审美功能。因此,设计师需为家具设计出不失美感的造型,并借助视觉美感传递禅宗精神文化内涵,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3.2生态性原则

“自然观”为禅宗核心思想,认为人来自于自然,亦应回归到自然中去。自然中万物皆有佛性,人应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对当代家具设计而言,该思想具有极大指导意义,生态化家具设计理念应运而生。生态化家具设计理念主张家具设计当以生态性原则作为第一准则,从取材与加工等各个环节维护生态平衡:(1)就家具取材而言,由于实木家具原料为木材,而木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因此,应当结合不同种类木材之特性来选取实木家具原料,确保其可以恰到好处地发挥自身性能,尽量避免资源浪费,助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2)还应竭力避免家具生产加工或可能对自然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采用先进制造工艺,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危害,确保生态环境平衡。

4基于文化消费质量的禅茶家具创新路径

4.1秉持纯粹的家具设计理念

佛教禅宗思想文化提倡人们摒弃尘世中多余的欲望与杂念,追求自心清净,而此即“空灵”之境。现代家具设计往往注重以繁复的装饰纹路去打造家具形态,忽视了“空灵之美”,这也与现代人审美标准不符,实难满足当代消费者审美需求。因此,家具造型设计师可以借鉴佛教禅宗思想,秉持纯粹的家具造型设计理念,单纯地为了设计而设计,立足人之实际需求,去除多余花样纹路,转而采用简单的几何造型元素来打造禅意家具,使之在线条流畅简洁、造型简约大气的同时,更能彰显禅意精神氛围。以“雅静缘”禅椅为例,该座椅造型简约、座面宽适、色彩沉静,与禅宗文化理念——摒弃多余欲望杂念,追求内心纯厚安宁——相契合,体现了和谐宁静的家居生活情态,是文人墨客雅致生活愿景的外在体现。禅意家具之美,可以有效提升人们的家居生活幸福感,使其行住于居所,即可感受到空间动静与韵中生气。

4.2使用天然材质与传统工艺

“自然观”乃禅宗核心思想,主张崇尚自然。此外,禅宗“天人合一”思想更是正确揭示了人与自然间关系,也即和谐共生。虽然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为家具选材提供了更多选择,但现代家具制造往往注重家具选材的原生态特性,倾向于选用竹木质材料,并尽量减少后期加工流程,以最大程度地保持选材本身的纹路与质感。禅茶家具尤其如此,其一般选用天然材质,比如竹木、天然麻以及石头等等。此外,在后期加工过程中,制作者往往采用榫卯及编织工艺。尤为值得一提的便是榫卯工艺,只需将木构件进行简单拼合,即可构成一个能够满足承重需求的整体,俗称“万年牢”。因此可说,禅茶家具即是使天然材质与传统工艺的结合体,充分彰显了东方竹木作品美感与意境。“自然艺匠”座椅即为一例,该座椅以竹子为原材料,不但充分体现了当代社会自然观念,更与禅宗“天人合一”思想相吻合,做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此外,该座椅采用榫卯工艺,各构件连接自然紧密,成品形制简约、浑然一体。

4.3保留淡雅朴素的材质原色

禅宗思想注重空灵,认为安静、静谧的环境方才可以“直指人心”,令禅者身居其中得以放松身心,于清净的思考氛围中“见性成佛”。由于家具本身色调对其所处空间的氛围影响甚大,能够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暗示。因此,在设计制造禅意家具过程中,不仅应当注重实用天然原始材料与传统制作工艺,还应注重妥善处理色彩这一重要的家具设计元素,尽量保留材质原色。目前市场上的禅意家具色调以素色居多,比如樱桃木家具为红褐色,梨花木家具为淡褐色,原竹家具为淡黄赭,而橡木家具为浅黄色。这些家具无不保留所用材质之原色,以此为家具所处空间环境增添一份平和宁静,为人带去清新纯净之感。结合禅宗“天人合一”思想制成的“万物素生”座椅即为一例。该座椅在采用原竹材质并使用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还进一步保留了竹材原色,将竹子“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之风骨与君子“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之风范彰显出来。

4.4传递产品设计理念与精神内涵

禅文化乃佛教主流,后与茶文化结合形成禅茶文化并成为中国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多元文化并存发展格局中,中国禅茶文化具有重要地位及深远意义。其所提倡的“一沙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极具包容思想,充分展现了不同地域国度所包涵的不同文化精神,而这也正与中国提出的相吻合。此外,禅宗文化提出“心性论”,鼓励人们打造空明心境并追求精神升华。在自身物质需求已然获得极大满足的当下,人们转而关注精神世界,注重充实个人思想,而这也正与禅宗思想主张相契合。因此,现代家具设计在满足大众实际生活需求之余,还应注重满足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做到禅宗思想所提倡的“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不再依托文字说明来传递家具产品设计理念,而要支持用户通过切身体验来感受蕴含于产品中的文化理念与精神内涵。

5结语

传统产品创新设计既需要政府政策支持与制度监管,同时也需要社会组织及公众对政府管理行为的理解与包容。本文从文化消费质量角度出发,探索禅茶家具创新路径。首先阐述文化消费质量与禅茶家具这两个概念,继而结合相关研究者所发文章分析文化消费质量与禅茶家具创新这二者间的关系,接着点明基于文化消费质量的禅茶家具创新原则,包括人性化原则与生态性原则,最后,为禅茶家具在文化消费质量视角下的创新提出四条可行性路径,具体包括秉持纯粹的家具设计理念、使用天然材质与传统工艺、保留淡雅朴素的材质原色以及传递产品设计理念与精神内涵等。

参考文献:

[1]张剑锋.文化消费质量论略[J].北方论丛,2008(03):142-144.

[2]肖德荣.基于文化消费质量的禅茶家具创新表征[J].家具与室内装饰,2020(09):25-27.

[3]肖优.“禅茶一味”新中式家具设计[J].传媒,2020(20):103.

[4]杨嘉怡,郭琼.现代多功能茶室家具设计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8(04):16-18.

[5]张振振.高校劳动教育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创造能力的实践路径探究[J].枣庄学院学报,2021(06):116-120.

消费支出论文范文篇6

论文摘要:采用文献资料、社会调查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西部地区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特点及影响消费的因素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普遍具有正确的体育消费理念,对体育健身作用的理解较为深刻。建议高校改善体育环境与场馆器材,促进高校体育健康发展。

体育消费是指人们购买或使用体育有形产品与无形的体育劳务用品以满足自身体育需求的活动。大学生体育消费是指在校的大学生为了满足自身的生活和健身需要而耗费的体育物质产品、体育劳务产品和体育信息产品。

一、西部大学生体育消费意识

调查表明西部大学生对体育消费这种社会文化现象具有广泛的认同性,有89%的大学生认为健康投资有必要其中有56%的大学生认为非常必要这说明大学生对体育参与、体育锻炼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体育消费观念有所增强。总体而言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的动机比较单纯。大学生对体育消费功能的认识基本正确在体育消费过程中除了满足健身需求,还注重追求快乐的心理体验。这也与一直以来学校对学生传统体育知识的传授有关,大学生体育消费的最大动机是消遣娱乐与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和价值理念相对应反映了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流方向。

二、西部大学生体育消费的水平

体育消费水平是指按人口平均的体育实物或劳务消费资料的消费数额是用消费的货币数额来衡量。从调查的情况看西部地区大学生2009年参加过体育消费的人数占被调查总人数的90%这说明绝大多数西部大学生在日常生活费中存在着体育消费的支出体育消费观念已普遍被当代大学生所接受。调查显示西部大学生每年体育消费支出多在10。元一30。元之间其中男大学生每年体育消费在100元以下的占8%,100元一20。元的占42%,200元一300元的占26%,300元以上的占24%;西部女大学生每年体育消费支出在10。元以下的占20%,10元一20。元的占58%,200元一300元的占12%,300元以上的占10%。

通过调查得知在西部地区有94%的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费用是由其父母或家庭提供,大学生生活费用的依赖性就决定了其体育消费行为的非独立性。随着大学生家庭提供的生活费金额数且的增加和自身在校期间创业能力的增强体育消费支出的比重会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但支出总量基本上保持稳中有升的趋势。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还不高,虽然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但大学生一个纯粹的“消费者”还没有什么经济基础.所以也就没有那么多的钱用在除了生活外的其他的消费上。由于经济原因目前大学生的体育消费能力还比较有限.但相对已经发生的消费水平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三、西部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结构

所谓体育消费结构.是一定体育意识和消费层面的具体反映。体育消费结构的划分方式是将其划分为物质性消费和劳务消费。实物型体育消费主要是指大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中所消耗的实物产品运动参与型体育消费主要是指大学生为了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休闲娱乐、提升自我综合素质而参加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体育培训班等各种体育实践活动所支付的费用;休闲观赏型体育消费主要是指大学生为了观看、欣赏体育比赛、体育表演、电视转播等而支付的门票费用阅读型体育消费主要是指大学生为了学习与掌握体育知识或获取体育赛事、体育明星、知名球队等背景材料或信息所购买的体育书刊、报纸、杂志及音像制品等消费。从调查结果显示西部大学生体育实物消费所占比例最高,达到so%,与收入成正相关;健身消费和体育信息消费比例相对较低分别为12%和9%。

四、影响西部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

1.经济因素。经济是消费的基础经济水平决定消费水平。大学生的经济收入来源主要靠家庭供给,消费承受力亦随着家庭的供给的变化而变化。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受其可支配收入决定西部地区大学生的支出主要由其家庭提供,所以大学生的体育消费独立性差整体水平偏低。

2.兴趣爱好。消费者在体育消费需求形成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差异反映了消费者对体育不同的价值取向而消费者的价值取向除受到不同个体差异影响外,还受到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从而影响到体育消费结构的选择。调查了解到普通大学生中对某些体育运动有浓厚兴趣和运动技术水平高的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意识较强品牌要求相对较高消费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大学生,消费结构趋于合理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意识、品牌要求最强,消费水平也最高,消费结构合理。体育锻炼习惯是影响体育消费结构的显著因素。公务员之家:

3.缺乏体育消费的环境。体育设施对大学生提供的体育项目、服务价格、服务环境、服务质量等是影响大学生进行体育消费不可忽视的因素。选择该因素的男大学生为40%女大学生为45%体育场地器材设备和指导力量等条件不足、体育消费价格过高、也是制约西部大学生参与体育消费;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虽然可支配收入增加了,但体育消费的资金比重仍然很少。

五、结束语

消费支出论文范文篇7

[摘要]奥运会是当今世界备受瞩目的文化和体育盛事,2008年北京奥运会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向世界展示中国和中华民族风采的广阔舞台,同时,也给中国体育产业带来了机遇与挑战。那么,奥运经济对中国并不成熟完善的体育产业会产生哪些影响,如何抓住机遇发展中国的体育产业昵?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关键词]奥运经济体育产业影响

一、奥运经济与中国体育产业

2008年北京奥运会无疑将为中国体育产业的全面腾飞提供了百年难遇的发展挈机。从以往经验表明,举办一次奥运对于促进主办城市和所在国家在经济方面的发展,其效果会比平常好几倍,而对于整个体育产业的振兴和繁荣,更是如虎添翼。为了架借奥运之风,逐步加快我国体育产业国际化步伐,全面实施奥运经济战略。随着奥运会逐步走向商业化,它的无限商机必将给中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二、奥运经济加快了中国体育产业发展

中国的体育产业起步晚、规模小,但是发展快。中国1997年体育产业的增加值为156.37亿元,1998年为183.56亿元,到了本世纪初已经超过200亿元。中国在体育产业上的差距表现在方方面面,竞技体育是体育产业中重要的一翼,我国最早走向市场也最火暴的足球,近五年的转播权总共6000万美元,而英国三年的转播权价值就达11亿英镑。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有相当规模的体育专业市场,国内现有体育产业经营性机构两万多家,总投资额已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年营业额超过600亿元,其发展速度是可观的。中国体育推广市场目前占GDP的比例为0.25%,而美国是1.3%。随着体育产业的发展尤其是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为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2008年奥运会的运营支出将达到17亿美元,奥运会场馆及相关设施建设投资为29755亿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将达到25065亿元,奥运会诱发的旅游消费支出将达到138701亿元。奥运会带动的巨大投资和旅游消费支出为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消费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2008年奥运会将使用37个比赛场馆(其中32个在北京,5个在其他城市),训练用比赛场馆59个。这些场馆需要购进大量的体育器材和体育设备,根据近几届奥运会的经验,2008年奥运会需采购的体育器材和体育设备总价值为2亿~25亿美元,这为我国的体育用品制造业和体育用品销售业开拓了发展空间。其次,2003年~2010年,奥运会将额外吸引249万国外游客到北京旅游,其中奥运年将达到77万人,这无疑是我国体育旅游业的巨大商机。再次,2008年奥运会为我国体育保险业、体育竞赛表演业、健身娱乐业、体育广告业、体育业等行业的发展机遇。

三、奥运经济促进中国体育产业向市场化发展

发展体育市场,首先要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在奥运经济的带动下,人们对体育意识,即人的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有了充分的认识?弘扬体育品格和传统体育精神,全面提高社会公众的体育素质,发扬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与时俱进地建设和发展体育产业,以现代的市场观制定和实施体育市场的规划?将体育资源与相关行业整合,打造特色的体育品牌,通过实施品牌战略,建设体育产业市场,繁荣体育经济?完善体育经济体制,推进体育市场对外开放,合理配置资源,促进体育商品和各种要素在更大范围内自由流动和竞争?我国体育市场的优势和劣势将随着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日益凸现?因此,要努力开发体育市场,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增强体育市场发展的动力和后劲?借助奥运经济发展,把握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运用国际比较价值规律,进行体育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改造,促成优势体育产业创新,带动相关产业,促进高效率的体育产业与地区经济综合体的良性互动,使我国的体育产业市场朝着多元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四、奥运经济促进体育产业政策完善和法制化建设

发展体育产业必须尽快建立起以产业政策作为主要调控手段的体育产业管理的体制,从以前直接的管理变为间接的管理,从微观变成宏观调控。要实现这种转变,就是不光是体育部门的事情,需要把它纳入到国民经济计划当中去,包括在统计上,考核上,都有相应的指标体系。第二个,体育产业的发展不是单纯地制定一个产业的发展,而是制定一个产业群、产业链的发展的推进计划,能够尽快同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比如说体育旅游,体育娱乐业、体育广告业等等。第三方面,投融资体制改革上,形成大的突破,形成全社会共同投资办旅游,多种所有制的办体育的模式。第四方面,努力地实现国际化,开拓国际市场,引进国外的资本,引进好的国外的商业管理的模式,引进先进的体育品种等等。第五方面,就是法制环境的建设。法制环境建设的时候,怎么样来关注体育的社会化问题,要推进社会化,重点考虑三个方面,第一个是考虑到地区的不平衡,怎么样能够实现地区之间的对口援助,发达地区怎么样对欠发达地区进行扶持和推动。尤其是西部开发以后,少数民族的体育,作为中国特有的体育品种,怎么样开发出来,推向世界。第二是弱势群体的普及,第三是国民的全民健身计划,在更广和更深的程度上,能够有切实有效的措施。最后一个方面的宏观管理,关于腐败,关于黑幕等等的管理。作为一个高速发展的产业,作为一个转型当中的事业,它的不规范性和高利润,这两种环境下就会产生管理上的一些漏洞,如何加强这种管理、监督和调控,实现这种体育产业和体育事业的良性发展,就要有健全相关的配套法规,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经营秩序,用法律保障体育产业经济的健康稳定,使我国体育产业能适应奥运经济的发展要求。

五、奥运经济为体育产业巨大的经济利益,为企业营销提供了非常大的商机

有资料显示,我国目前具有一定规模的体育用品企业约25000家,除生产满足我国体育事业和全民健身所需的器材外,还为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体育品牌进行加工业务,“中国制造”已占世界市场份额的65%以上。国人所熟知的那些世界顶尖运动品牌,尽管“东家”来自于美国、德国等欧美国家,但其标识上那醒目的(中国制造)让人再熟悉不过了。在2008奥运会就是一个诞生属于中国自己的世界顶尖体育品牌的机会,在奥运会28个正式比赛项目中,14个大项的体育器材和装备都由中国自主品牌提供。特别是在在乒乓球、体操、举重、田径、赛艇、射击等项目的比赛中亮相,其中的绝大部分产品都荣获了“中国名牌”称号。这其中,既有早打入国际市场、为我们所熟悉的“红双喜”、“双鱼”等传统名牌产品,也有近年来被国际赛事所认可的体育品牌,如山东泰山体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田径器材、体操器材、拳击器材、柔道器材、跆拳道器材、摔跤器材,江苏金陵体育器材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田径器材、游泳器材、水球器材、曲棍球器材,北方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飞碟碟靶等。名牌产品进入奥运赛场,既给国内体育用品企业带来了实际利益,也使国产优秀体育器材的国际知名度得到了提高。

六、奥运经济促进体育产业规范化管理和企业制度完善

奥运会将对政府做什么、支持什么的效果进行检验。这对我们调放结合发展体育产业有很大好处。比如是否要重点支持竞技体育,放开其他体育办的产业;是否应从产业政策上鼓励民间私营企业投资体育产业,特别是一些便于市场化运营的项目。如体育健身娱乐场所;是否应对从事为主体产业服务和为提高大众身体素质服务的项目和单位,国家应给予适当支持,如减免税、优惠贷款等。而国内企业要在奥运经济中找到商机,就要与外商企业进行竞争,制度健全与科学,是进行竞争的基础。因此,奥运会将促进企业建立适应市场竞争的运行机制。这可能会使一些有条件的

奥运经济对中国体育产业的影响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的,奥运经济对中国体育产业的影响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奥运经济对中国体育产业的影响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论文,以下是正文。福利型、事业型单位加快向经营型、企业型转变。加快体育产业中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革,构筑符合现代体育产业发展要求的企业组织结构。与之相应,体育经济政策要依法保护各种所有制体育组织的权益,鼓励体育产业中形成多种所有制的竞争格局,要利用股份制等形式来吸引和组织更多社会资本参与体育产业。

七、奥运经济扩大体育消费需求,提升国民体育意识,引导和激发大众的体育消费行为

因为,奥运会的庆典、表演、娱乐将成为一种样式,强势优胜项目高程再起,异军突起项目亮点耀眼,武术新设项目推广启动,参赛运动员进入运动巅峰期,广大消费者消费进入兴奋期。而奥运资源,例如比赛场馆、基础设施、服务体系也进入了再利用的时期,收费、租用、承包会带来很好的收益。体育产业化实现转型,盈利模式变公益为商业;转售、零售、推销、媒体、广告、商品、旅游、餐饮、娱乐,带来商业化增值,同时,借鉴奥运的运作,奥运后的比赛的质量将提高,比赛规则将调整体育自身的商业性也得到了强化和扩大,比赛的趣味性、刺激性、悬念、愉悦将增强,体育消费市场规模扩张并有持续发展。具体表现为,借奥运东风,我国的体育消费有扩展效应,体育消费热潮兴起,需求迅猛增强;体育消费规模急剧扩大,人口众多,金额巨大;体育消费花样增多,现场、传媒、购物、旅游、健身、娱乐、休闲。奥运体育消费扩张效应也将带来巨大效益,具体表现为,体育消费增长加剧,居民体育消费支出明显增加;体育消费在总消费中比重及位置上升;奥运景气高峰效应和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效应叠加;消费增长速度加快,体育消费增长速度更快。

八、奥运经济加快体育产业专门人才培养

人力资源专家分析,奥运还将为许多岗位带来提升的机会。奥运经济是一个新的领域,很多工作是直接与国际接轨的,奥组委要对包括志愿者在内的人员进行培训。这些巨大的项目工程将会培养出一批非常抢手体育管理人才、产业经营人才、外事人才、科技人才、教练人才、国际组织人才、竞赛组织人才及裁判人才等各类体育人才。作为一项运动,体育需要呼唤迈克尔·乔丹、刘易斯、贝利这样的天才运动员向人类运动的极限发出挑战,而作为一个产业,体育更需要像现代奥运商业运作模式的创始人尤伯罗斯、NBA的大卫·斯特恩一样杰出的经营管理者,和一大批熟悉体育的管理人员。

总之,2008年的奥运经济与中国的体育产业发展是同步的,随着各地经济、社会以及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体育产业呈出现良好的发展态势,规模不断扩大,领域不断拓展,结构不断优化,效益不断提高,进一步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健身需求,也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熊强等:2008奥运对体育产业发展环境的影响分析.商场现代化,2006.12

[2]田玉军:奥运经济对我国体育产业的影响.集团经济研究,2006.10

[3]郑双喜:从短期效应与长期效应看北京奥运对中国体育产业的影响.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消费支出论文范文篇8

【关键词】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因子分析

1引言

西藏地处我国西南地区边陲,其经济水平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藏经济的发展,西藏城镇居民收入结构也逐年增加,与之相应的消费结构也发生了转变,论文将利用因子分析法将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中的八个指标作为因子对西藏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进行分析。

2西藏城镇居民总体消费现状及趋势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自1999年以来,西藏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都有了显著性提高,且二者一直保持正相关性,1999—2014年西藏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性支出由5306元增长到16721元,增加了11415元,增长了2.15倍。这16年间只有2002年和2006年西藏城镇居民收入出现了负增长,其中由于2002年处于西藏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高速发展期间,因此对于收入的下降没有对居民的消费造成影响。另一方面,表1说明:衣着消费逐年呈下降趋势,医疗保健呈下降趋势,这得益于国家城镇居民医保政策的建立和普及,医疗支出对于家庭的压力逐渐减小,同时相对于内部城市西藏居民的保健意识还是比较薄弱,因此医疗保健支出呈现出了下降趋势。

3基于因子分析法的西藏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论文利用SPSS进行因子分析,对1999—2014年的西藏统计年鉴西藏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共有八项指标进行分析,其中八项指标分别为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障、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其他商品和服务。通过SPSS计算出个消费指标间的相关矩阵,结果显示大部分变量之间相关系数较高,例如食品与衣着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875,同时食品与居住、家庭设备用品、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的相关系数均超过了0.79。所以我们认为西藏城镇居民的消费中的八项消费指标间存在多重共线性性,因此适合做因子分析。根据样本数据求解,可得两个因子的特征值均大于1,同时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3.885%。表2成分矩阵由于因子旋转前后的成分矩阵变化不大,则我们选取旋转前的成分矩阵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大部分的因子解释性较好。我们将“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其他商品和服务”称为第一基本因子,可以看出“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的载荷均大于0.9,这表明第一公因子对这几方面的消费解释较好,同时第二公因子对于“医疗保健”的载荷高达0.967,然而与其他七个消费因子负载小。论文中得出的成分矩阵与其他省份因子分析所得结果略有不同,例如苗俊红在《基于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的海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1]一文中得出,第一基本因子对于食品、衣着、居住等方面的解释性较好,因此称第一基本因子为基本需求因子,把另两类因子分别称为享受因子和医疗教育因子。但是论文中只有两类因子,并且两个因子所能解释的消费因子差距较大,但是笔者认为这与西藏独有的人文风俗有关,西藏人民热情好客,时常几名好友聚到一起喝酒唱歌,所以别的省份的享受型因子在西藏多为日常的支出。另外,由于西藏地区海拔高,气候条件恶劣,长期高寒缺氧,居民健康保健观念较弱,人们易患病,且治愈时间长,因此在做因子分析时“医疗及保健”会更容易独立地被一个因子所解释。

4结论及建议

通过以上对西藏地区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的分析,针对地区消费情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的建议。①提高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收入是影响居民的消费结构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居民收入的增加,必然会促进消费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向更高的层次迈进。②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近年以来,医疗、教育、住房等价格不断走高,未来的不确定性增加,使得西藏地区城镇居民在消费的时候有所顾虑,这样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居民消费的积极性,因此,这就促使政府方面应该加快建立和完善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③引导居民合理消费,提升居民消费观念,使居民的消费结构朝着健康丰富、合理有益的方面发展。

作者:刘颖 单位:西藏民族大学

消费支出论文范文篇9

奥运旅游是指由于奥运会的召开而引发的各种旅游活动的总称,它不但包括国内外旅游者观看奥运会的旅游行为,也包括因为奥运会的举行而在举办城市及其周围地区发生的各类旅游活动。奥运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类型,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奥运会产生的宣传效应也为举办城市创造了更多的潜在旅游者。奥运旅游有效地促进入境游客数量、旅游外汇收入的持续增长,举办城市旅游形象的提高、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的改善,同时直接带动会展、会议、体育等专题旅游活动的增长,奥运旅游除了对举办城市旅游业产生直接效应外,还具有巨大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和科技等效应。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吸引的洛杉矶以外的游客为608760人,这些人平均在洛杉矶逗留6天。运动员及官员为15860人,国际组织官员8700人,新闻媒体5000人,旅游消费支出达4.389亿美元(1984年美元价格)。

1988年汉城奥运会期间,入境旅者增加16.4%,外汇收入增加97%。汉城奥运会吸引的境外游客约为24万人左右,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为39332人,以上人员在韩国的消费支出约为3.42亿美元(1988年美元价格)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吸引的外国游客及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省以外的游客为40万人左右,奥运会大家庭成员55000人。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吸引的游客为818642人,奥运会前和奥运会后来乔治亚州参加与奥运会有关活动的游客为273519人,上述游客在美国共计支出13亿美元,其中11.46亿美元的消费支出流向乔治亚州。

2000年悉尼奥运会,除了吸引万余名运动员和官员,以及12000多名媒体记者外,还吸引了25万名海外游客。在奥运会的16天里,到达悉尼的国内外游客人数达到了100多万,给悉尼带来了旅游的黄金季节。有资料显示,从1997年算起的4年里,举办奥运会给澳大利亚带来的旅游总收入达到了42.7亿美元。1997年至2004年期间由于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影响,到澳大利亚的国外游客额外增加160万人,为历届奥运会之最。国外游客在澳大利亚支出61亿澳元(42.957亿美元,1995年美元价格)。2000年悉尼奥运会使澳大利亚旅游形象效益超前10年,极大提升了世界各国对澳大利亚旅游的热情和期望值,对澳大利亚的入境旅游市场产生了深远的效应,澳大利亚作为度假目的地的排名在奥运会后有了很大上升。

二、现代奥运会带动主办城市经济增长和巨额投资

自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以来,申办奥运会的竞争程度变得非常激烈。这是因为一般认为奥运会能为举办城市甚至举办国带来非常难得的发展机遇。东京、汉城以及巴塞罗那在奥运会后城市经济保持了10年甚至以上的快速发展。从1981年汉城获得奥运会主办权到1988年成功举办期间,韩国经济出现了12.4%的增长。美国亚特兰大也是借了1996年主办奥运会的机会,发展成为美国网络第二大的城市。许多奥运会主办城市如日本的东京、韩国的汉城、西班牙的巴塞罗那等都因成功举办奥运会而一跃成为本国和世界最著名的城市,并带动了本国经济发展。

每一届奥运会都给举办城市在建筑、交通、城市旅游环境等方面带来巨大效益。举办奥运会所带来的巨大投资规模效应,极大地改善了举办城市基础设施硬件的建设,创造了一流城市环境。为办好悉尼奥远会,澳大利亚政府花了几年时间,投入了几十亿美元大兴土木,建造了世界上迄今为止最漂亮、最现代化的体育场所,并整顿和新建了大量的交通设施。巴塞罗那奥运会的投资在奥运历史上是规模空前的,直接及间接投资达到67.28亿欧元。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和各类旅游设施建设的投资,有力地拉动了巴塞罗那城市旅游经济的持续增长。就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开幕之前,《悉尼先驱报》就称2000年奥运会为悉尼带来的海外投资达到了87亿美元。

奥运会投资涉及产业多,影响范围广。奥运会投资注入的产业主要包括建筑业、建材业、房地产业、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旅游产业等。由于投资注入产业范围较大,其经济影响的范围超过了单一产业投资的影响,因此,奥运会投资诱发的第二轮、第三轮乃至数轮的新的投资所产生的派生性影响也自然扩大。

三、现代奥运赚取眼球效应

没有一项体育运动赛事能像奥运会一样聚焦世人的目光,震撼世人的脉搏。在奥运会举办期间,举办城市成为全世界注目的焦点,巨大的聚焦效应,成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最佳传播载体。举办期间,万名记者的大强度、高密度采访报道,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宣传报道活动,其规模无与伦比,价值难以估量,影响极为深远。奥运会让巴塞罗那成了整个欧洲的第三大度假旅游胜地,让美国的盐湖城成了会展旅游的新热点。

一场奥运会,无数双的眼睛通过电视屏幕感受着自己或许从没有到过的国度的神秘色彩,感受其文化的博大精深,及城市的万种风情。透过荧幕,人们还可以了解这个国家的城市基础设施状况,比如公共交通、机场、卫生以及通讯状况。从某种意义上说,16天的奥运报道实际上就是呈给世界上220多个国家的16天的旅游日志。

对于巴塞罗那而言,“奥林匹克效应”是持久而长远的,它使得这座美丽的城市一跃成为欧洲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城市之一。举办奥运会成为巴塞罗那在世界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最好方式,在申办阶段,巴塞罗那得到了许多免费的广告宣传和媒体关注。有关数据显示,此间,该城市的名字出现在全世界15000份报纸的头版,而这些报纸的发行量据不完全统计达至135亿。巴塞罗那奥运会召开期间,全球有30亿人收看了开幕仪式。期间,国际媒体对于巴塞罗那奥运会的报道多是积极的,主要是关于城市复新计划、城市文化遗产和地区经济实力的报道。

总之,奥运会对展示城市形象、体现城市精神、拉动城市经济发展、推动城市软环境建设、增进国际交流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董杰.奥运会对举办城市经济的影响.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9)

2.周文辉.城市营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1)

3.刘芳梅,苏平.奥运旅游对举办城市的综合效应.辽宁体育科技,2006(2)

4.张力,张建新,许毓成.人文奥运与城市精神.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5(6)

消费支出论文范文篇10

论文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以地域为研究视角,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消费总体水平等方面分析了经济圈社区居民的体育消费水平。认为:女性与男性都喜欢参与体育运动,但在消费观念上,女性比男性节约,使女性整体体育消费水平低于男性;居民体育消费水平的高低并不与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成正比;体育消费是文化消费的一种,具有消费能力的层次性;体育消费水平与经济发展成正比;居民消费潜力巨大。

体育消费水平是指一定时期内按人口平均实际消费的各种体育物质产品和服务(或劳务)产品的数量。本文从地域的角度对经济圈社区居民体育消费水平进行分析研究,有利于保障其健康的消费行为和理念,同时也可以为城市社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机遇。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在研究对象的选取上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在三市的各社区中随机抽取了韭菜园办事处、朝阳街办事处(长沙芙蓉区)、金盆岭办事处、城南路办事处(长沙天心区)、麓山南路办事处、银盆岭办事处(长沙岳麓区)、望麓园办事处、伍家岭办事处(长沙开福区)、左家塘街道办事处、井湾子街道办事处(长沙雨花区)、中洲路街道办事处、五里堆街道办事处(湘潭岳塘区)、雨湖路街道办事处、中山路街道办事处(湘潭雨湖区)、宋家桥街道办事处、仙庾镇街道办事处(株洲荷塘区)、建宁街道办事处、五里墩乡街道办事处(株洲芦淞区)、田心街道办事处、清水塘街道办事处(株洲石峰区)天台科技园、金德工业园(株洲高新区)等22个社区,然后在抽取的每个社区中再随机抽取各年龄段的居民进行体育消费现状调查。

1.2研究方法

1.2.1调查法

(1)问卷调查法。根据本课题的研究任务设计了《经济圈社区居民体育消费水平的现状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2200份,调查居民共分5个年龄段(16—30岁、31—4O岁、41—5O岁、51—59岁、6O岁以上),每个年龄段发放440份问卷,平均每个社区每个年龄段发放2O份。回收问卷1970份,回收率89.55,有效问卷1922份,有效率97.56。问卷的回收率和有效率均满足社会学分析和统计学样本量的基本要求。

(2)访谈法。对三市部分社区的居民进行访谈,调查了解了居民的日常消费及体育消费的支出情况;在体育方面花钱是否值得;钱都花在了哪些方面;社区居民的体育态度;影响其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及日常活动情况等。这些内容也是设计本论文普查问卷的理论依据。

1.3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所获得的各项数据,运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性别的社区居民体育消费水平的分析

经济圈社区居民体育消费支出在性别上存在一定差异,在过去的一年中,体育消费平均在100元以下的女性居民占54.65,男性是53.83,这个比率基本相等.但平均消费100—300元的女性居民与男性居民相比呈上升趋势,体育消费在300元以上的呈下降趋势。男性居民去年的平均体育消费金额为157.85元,而女性的平均体育消费金额为123.96元,见表1。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在“健康第一”的影响下,女性与男性都喜欢参与体育运动,但在消费观念上,女性比男性节约,以致女性500元以上的体育消费的比率是男性的5O,使女性整体体育消费水平低于男性。

2.2不同年龄段的社区居民体育消费水平的分析

从调查的数据中可知,16-30岁的居民群体在体育消费支出上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的居民群体(见表2)。16—30岁的群体体育消费平均消费金额为222.38元,而31—4O岁的群体体育消费平均消费金额为143.25元,41—5O岁的群体体育消费平均消费金额为130.73元,51-59岁的群体体育消费平均消费金额为107.57元,60岁以上的群体体育消费平均消费金额为90.67元。30-4o岁、41—5O岁的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比率低于51—59岁、6O岁以上的居民,而体育消费支出却高于51—59岁、6O岁以上的居民群体,这说明体育消费水平的高低并不与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成正比,这种消费水平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消费动机造成的。

2.3不同文化程度的社区居民体育消费水平的分析

因为“体育消费尽管也包含少量对物质产品的消费,但就整体而言,它属于服务产品消费,是文化消费的一种”,它“具有能力的层次性”。在物质消费活动中,一般来说只要拥有,就能消费,只是因为,最基本的物质消费是人的本能。但体育消费则不同,它要求具有很高的消费能力,即必须具备与体育消费相适应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体育消费能力强的消费者,能够消费多样化的体育产品,而体育消费能力弱的消费者则只能消费浅显、单一的体育产品,这种文化程度的不同造成了体育消费水平的差异。

2.4经济圈社区居民体育消费水平的总体分析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看出(表4),年平均体育消费在100元以下的人群占整个经济圈城市居民的53.65,也就是说:经济圈城市居民群体中有超过一半的人群每月用于体育的花费低于9元,平均到每天低于0.3元,这个数据令人堪忧。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研报告,当前人类健康状况非常严峻,约15为健康者,15为病患者,7O左右的人处于“亚健康状况”,我国近期的调研结果与上述结果相似,且“亚健康状况”的比例有进一步攀升的迹象。处于“亚健康状况”的以中年人为最多,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缺乏体育锻炼。

从表中可看出,年体育消费金额在100—500元之间的群体,随体育消费金额的增长数量呈上升趋势,而到500元以上又呈现下降的趋势:年消费在500元以上城市居民占总人数的8.65%,这一群体在体育产业学中被称为体育高消费群体,虽然这一部分人的比率不高,但是,这足以说明全国性健身运动的蓬勃兴起给体育产业带来的巨大影响。由于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快速增长,使他们在经济上具备进行体育消费的能力,随着我国整体消费结构的提升,人们对健康和生活质量的追求会进一步提高,并且我国改革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经济全球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会进一步增大,体育消费将会成为人们日常消费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公务员之家:

通过统计软件SPSS11.0的数据处理,得出经济圈社区居民人均年体育消费的金额为138.92元,而2002年上海居民的人均体育消费就达到了234.32元,这两个数值之间的差距是明显的。这一结论很值得我们深思,应该说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不是简单的,而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从三市的情况看,长沙市居民人均体育消费的金额为167.64元,株洲市居民为126.25元,湘潭市居民为122.87元,这表明经济发展水平与体育消费成正比关系,经济发达,体育消费水平就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