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文章十篇

时间:2023-03-20 21:09:01

感悟文章

感悟文章篇1

一、动——动口

这是语文教学中经常用到的而且必不可少的一种方法,可以采用复述课文法,如《惊弓之鸟》、《千里跃进大别山》等;解说法,如《美丽的小兴安岭》、《富饶的西沙群岛》、《海底世界》等;讲故事法,如《骄傲的孔雀》、《丑小鸭》等。动口的形式还有很多,这是大家所熟知、熟用的方法,在此,恕不赘述。一句话,通过动口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去感知课文内容,领悟文章内含。

在品读作品的形象画面中感受意境美。意境具有生动的形象。散文中作者情感的抒发依赖于具体的人、事、景、物等形象。这一具体的形象在作品中构成了一幅幅完整的意境画面。读者在对这些斑斓多姿的画面直观感知,感性品味中,尽情领略其中的意境美。如学习《春》一文时,我们品读五幅画面,山、水、太阳、小草、百花、和风、细雨这些江南春天绚烂绮丽的风景构成一幅“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喜迎春天”的美丽画面,形成心物交融的意境美。

在反复品味诗情画意的语言中感受意境美。散文意境美的形成离不开作者的语言艺术。准确、生动、传神的词语和优美、形象、活泼充满诗情画意的修辞运用往往能创造情景交融的意境美。如《春》一文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作者巧妙炼字,一个“钻”活画出小草破土而出,勃发生长的情态,妙用叠词“偷偷地、嫩嫩的、绿绿的”,既将小草写得富于质感和生命的灵性,又使语言具有音乐的节奏美和旋律美。“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一个“闹”犹如神来之笔,兼具听觉和视觉双重效果,境界全出。我以为其文学审美价值简直可以和“红杏枝头春意闹”相媲美。

在整体联系中感受意境美。完形心理学的代表人物考夫卡:假如有一种经验的现象,它的每一部分都牵连到其它成分,而且每一种成分之所以有特性,即因为和其它部分具有关系。这表明,作品中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作用,形成情景交融的境界。如《背影》一文,作者开篇写了祖母之死,父亲卸职,尽管是一笔带过,但如果和写父亲背影部分联系起来作整体阅读赏析,会发现前面是铺垫,它们共同奠定了凄凉、冷清的情感氛围。唯有如此,父亲的举动才具有动人心魄的力量,父亲的背影在读者心目中永远留下深刻的烙印。

二、动——动手

鉴于小学生注意力不易集中的年龄特点,可采用“动起你的手来”这一方法,让学生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要做的事情上,并在动手过程中内化课文内容,感悟文章意境,具体地将有以下两种方法:

第一,简笔画。语文教学中,简笔画有助于突破课文难点,让抽象思维变具体感知。学生在画的过程中,实际上就是对感知内容的还原,即由“抽象文字”还原与“具体形象”,这一过程可引导学生“再造”事物的形象,从而比较深入地感悟课文意境。例如:《趵突泉》中形态各异的小泉描写得十分优美,仅凭反复朗读,是很难想象出其优美的。但如果让学生动起手来,根据自己的读文和想象,将其各种姿态画出来,这难道不比师生在那里一字一句逐一理解更轻松自如,更直观形象吗?类似的课文还有许多,如《五彩池》中不同姿态的荷花、《画杨桃》中作者与同学因角度不同而画出的杨桃……这一系列的内容均可利用简笔画将其形象化、明朗化。

第二,实验。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称象》一文。学生按照课文的描述亲自动手操作:用文具盒(或其他盒子)代替船,用某一物品代替大象,用小石子儿代替大石头,用天平代替古称等。然后照书上描述的步骤一步一步地进行实验。学生在做实验的同时,手脑并用,读做合一,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过程,其效果不言而喻。

三、动——动脑

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求教育者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固然有各种形式,各种方法。但最易行的是尽可能找出每篇课文的发散点,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这就是创新教育的一种体现,就是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培养。例如《诚实的孩子》一文,列宁打碎姑妈的花瓶后回家了,躺在床上,一句话也不说,这时,老师便可问:列宁为什么不说话?他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再如《峨眉道上》,在学生学完全文后,可这样提问:学了本文后,你能说说我们身边有着铺路人品质的人吗?

教者如此引导后,学生会主动思考,各抒己见,这样,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想象的材料,而且提供了想象的空间,既帮助学生体会到了课文的内容,也领悟到了课文内容所蕴含的意境,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进行了创新思维的训练。

四、动——动多种感官

感悟文章篇2

人的一生犹如一艘在茫茫大海中行驶的帆船。在这漫长的旅途中,有时我们会经历风和日丽的美景,有时会经历另人胆战心惊的狂风暴雨。共同阅读人生感悟文章800字演讲稿中学,请您阅读!

人生感悟文章800字演讲稿1人生一个梦,生活靠颗心,只要心态不老,只要信念不消,不管多远的路,都会有尽头;不论多深的痛,也会有结束。选取其实很简单,往自己心里感到踏实的地方走,静下心听自己的心声。

用一颗完美之心,看世界风景;用一颗快乐之心,对生活琐碎;用一颗感恩之心,感谢经历给我们的成长;用一颗宽阔之心,包容人事对我们的伤害;用一颗平常之心,看人生得失成败。

忙碌里,谁都有难处,现实中,谁都有苦楚,人生,总有太多的纠结,让我们无助;总有太多的奈何,让我们无可。所以,有些事,能够认真,但不要较真,心若简单,路才顺当。有些事想不通,就不去想;有些人猜不透,就不去猜;有些理悟不透,就不去悟;有些路走不通,就不去走。生活就是一部百科全书,包罗万象,人生,由人不由天,幸福,由心不由境。活着的核心是健康快乐,健康是身和心的叠加,心健才能身健,身健务必心健。

路在脚下,是距离;路在心中,是追求。有追求,就会有坎坷;有期望,就会有失望;风有风的方向,云有云的情绪,别奢望人人都懂你,别要求事事都如意。平常一颗心,淡然一些事。与人相处,真诚一点;与人误解,宽容一点。。把尘事看轻些;把人际看浅些;把得失看淡些;把成败看开些。不和别人比较,不和自己计较,下心去做人,埋头去做事,脚踏实地的走,顺其自然的活,做人如饮酒,半醉半醒最适宜;做事如执笔,半松半紧最自然。

一个人的成就,不是以金钱衡量,而是一生中,你善待过多少人,有多少人怀念你。生意人的账簿,记录收入与支出,两数相减,便是盈利。人生的账簿,记录爱与被爱,两数相加,就是成就。用一颗完美之心,看世界风景;用一颗快乐之心,对生活琐碎;用一颗感恩之心,感谢经历给我们的成长;用一颗宽阔之心,包容人事对我们的伤害;用一颗平常之心,看人生得失成败。

不管世界多么拥挤,都要让心自由跳动。因为生命的每一瞬间,都存于心,贮于忆。那些拥有,那些给予,那些珍贵的收藏,都会拥于怀,融于情,长眠于心。一些人,一些情,一些事,都装在心里,会累,会挤,懂得卸载,给心一个空间,让心得以喘息,让阳光给以沐浴。

相信自己的坚强,但不要拒绝眼泪;相信物质的完美,但不要倾其一生;相信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但不要指责虚伪;相信努力会成功,但不要逃避失败;相信上帝的公平,但不要忘了,当上帝关上门的时候,学会给自己画扇窗。相信自己的坚强,但不要拒绝眼泪;相信物质的完美,但不要倾其一生;相信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但不要指责虚伪;相信努力会成功,但不要逃避失败;相信上帝的公平,但不要忘了,当上帝关上门的时候,学会给自己画扇窗。。三件让人感到幸福的事情:有人爱,有事做,有所期盼。有人爱,不仅仅仅是被人爱,而且有主动爱别人爱世界的潜力;有事做,让每一天充实,事情没有大小,只有你爱不爱做;有所期盼,生活就有期望,人不怕卑微,就怕失去期望,期盼明天,期盼阳光,人就会从卑微中站起来拥抱蓝天。

生活中真正的快乐是心灵的快乐,它有时不见得与外在的物质生活有紧密的联系。真正快乐的力量,来自心灵的富足,来自于一种教养,来自于对理想的憧憬,也来自于与良朋益友的切磋与交流。

有些事情,拿不起,就选取放下;有些东西,要不得,就把它放弃;有些理念,想不通,就不去理会;有些过客,留不住,就让其离开;有些感情,理不顺,就忍痛割舍;有些伤痛,挥不去,就学着遗忘;有些过去,忘不了,就藏于心底;有些工作,做不好,就求助别人。人生,总有路可走,风雨人生,淡然相随。只要快乐,你就什么都不缺。缘,是多么美的相遇。而懂得,又是多么美的缘。因为懂得,所以珍惜……

人生感悟文章800字演讲稿2前一阵子,偶然逛到臺北市丽水街附近的一家小书局,那天我本来预定要到永康街及丽水街一带的茶艺馆找茶,意外地,在一家两层楼的小书局里,我待了近两个小时。并不是我在看书,也不是那家小书局有什麽个性过人之处,而是我试着将自己成人「什麽都已经明白的惯性心态归零,用全新的眼光,看待一家社区小书局的进货品项与陈列商品的方式,还有,在里头的大人与小孩们是如何选购商品,店家又是如何查补货的。

当我走到「战斗陀螺那一区时,一位国小女生也刚好走到这一区,我发现她眼睛一亮,向远处的弟弟大力招手:「快来看!她的弟弟箭步如飞地跑过来,看到一整个墙面满满的「战斗陀螺,发自内心欢喜地叫出来:「哇!一整套的战斗陀螺耶!而当时我也在那一区仔细地端详、选购,我顺口问了那位国小男生,那里的陀螺你都有了吗?他欢喜地说:「我有十四颗!银河天马、电光独角兽、灼热蜥蝪……并兴奋地向我说明,战斗陀螺此刻已经出了第二代,以及哪一颗陀螺又比哪一颗强!逛了一个多小时,我满载而归。买了一个小时候玩过的木制大棋盘、一套象棋,以及一大叠的全空白与一页八格的小学数学作业簿,准备拿来当笔记本。

这个经验让我回想起小时候,自己能完全掌握移动的区域范围就是校园到家里这一小小段放学路径,而从我就读的臺北市中山国小後门走到农安街、双城街口我家的路上,短短一条路会经过一家彷如违章建筑、灯光总是幽暗的小杂货店(三十多年了,这家店如今仍在),还有一家卖着日系精品百货、灯光明亮的迷你文具行,以及卖着西洋流行歌曲的小林唱片行……而那几间看似不起眼的小店,却成了我童年时光自主逛街的大大乐趣。

在小学生的时代,我偶尔会买红色的芒果乾,咬着咬着,嘴角红红的,看起来很像大人嚼槟榔的样貌;也会偶尔买一支长长的果冻塑胶管,里头装满不知为何物的果冻,跟一羣同学边走边吃;还有就是当年最流行的假面骑士收集卡,小小一包随机出货的收集卡,却永久就是集不满一整本收集册!但是否有集满不重要,重要的是那发掘新玩具、亲身参与、与同侪分享的过程。

而曾几何时,这样生活中的随意逛街、闲散自得的小乐趣,都被电子式的产品及规格化的宅配流程给替换了,我们相当习惯在深夜里上网购物,精准地明白二十四小时内,厂家必须会送到家。两个或许同样的购物结果,但其中的好处却大不相同。自主性的逛街与购物,是如同探寻生命一样的自我认知的过程,你永久不明白在这过程里,会不会意外出现一条岔路或惊喜,然後你的人生因此全面改观;而在网络上迅速购物,却是一种标准化的模式,重要的是绝不要有意外地快速达成购物的目的及取得正确的商品。前者的重点在于过程,而後者重结果。

是的!时代的洪流,将人们导向所有事情都重结果。然而,生命似乎是比较重视过程?这两者的差异,就是我应对关于「当iPad出来了,是不是所有出版社都要出电子书?、「当iPad出来了,是不是会改变人类的阅读模式?、「当iPad出来了,传统的出版是不是很快就会式微?……等这些问题的回答。当你将生命的好处与科技的目的两相比较,就明白传统出版还有哪些机会与立足点,而新科技的电子书,又将朝哪些方向飞奔而去。科技,让人类更快速且精准地达成目的,但生命的节奏并非如此,生命有时需要一点闲散及开放式的探寻,生活有时需要一点留白与独处的静谧,生命是自我追寻的过程;而科技只急着给你答案,完成目的!

如何探寻生命呢?松浦弥太郎会为自己准备一个「不明白的箱子,将他每一天寻常生活里所接触到任何不明白的人事物,写张小纸条,投进这个「不明白的箱子。经年累月下来,「不明白的箱子便可显示出自己哪些事不清楚,什麽是自己不擅长的领域,而这些点,正是我们自我成长的原动力。「不明白的事,就说不明白。这毫无疑问是人生最好的智能。不要不懂装懂,不要含糊其辞,如果不明白,就老实说『不明白。因为承认自己『不明白,就得到学习的机会。松浦弥太郎说。

生活里找不到乐趣?生命找不到重新学习的原动力吗?为自己准备一个「不明白的箱子吧!或在社区附近找一家搞笑的小书店,或进入市场、深入田野,观察人们每一天是如何思考、移动;感受大自然万事万物的运行法则,重新找到自己与这个宇宙新的映射关系。或许某一天,暮然回首,你会发现,这一切早已依存你心,只是遗忘。

人生感悟文章800字演讲稿3人生路不同,何必都求同,没有一件事在大家口里,永久是对的,人生错于对在于,对人不对事,不同环境,不同条件,下了衡量,去做决定,时间是最好的老师,教会了我们如何应对,如何选取,又如何放下,时间也教会我们,沉湎于过去,已于事无补,已回不到当初,更不可能改写,所以,潇洒地与过去挥手,才会走进明天的幸福,花开一季总会凋谢,人活一世总会遗忘,心能放空,是对自己最好的答案,心能放宽,得出世之真味,茶与水的滋味,是沁入心脾的芬芬,观云卷云舒的悠然,是走过流年的感悟,尘风摇曳,飘散了多少爱恨情仇,潮涨潮落,离去了多少是非恩怨。

人生务必善于平衡好坏,向好重要,向坏也十分重要,心,往坏里防,往好里养,思往坏里去思,想好里想去话,往坏里听,往好里说,物,往坏里取,往好里用,事,往坏里谋,往好里干,人,往坏里辨,往好里评,友,往坏里察,往好里交,路,往坏里看,往好里走,命,往坏里测,往好里变,人生最大的修养是包容,它既不是懦弱也不是忍让,而是察人之难,补人之短,扬人之长,谅人之过,而不会嫉人之才,鄙人之能,讽人之缺,责人之误,包容是肯定自己也承认他人,是一种善待生活,善待别人的境界,在包容的背后,蕴含的是爱心和坚强,是挺直的脊梁,是博大的胸怀。

人生无常,岁月无奈,日有升落,月有盈亏,人生,总要有那么一些追求,心向阳光,才不会荒芜,总要有那么一些淡定,从容应对得失来去,才不会患得患失,走过的皆是风景,残留在记忆里的才是温暖,回头看,因为挫折,我们学会了坚强,因为离别,我们懂得了珍惜,活着,知足难得,难得知足,生活着,攀比不宜,不宜攀比,人比人气死人,货比货该扔,他人如何与你无关,自己好赖只要情愿,心幸福,日子才简单,人自在,一生才值,人生难的是理解,痛的是不解与误解,生命中那么多擦肩,相守的能有几人,岁月里那么多并肩,相知的又有多少,生命匆匆,谁能读懂谁的心灵,岁月漫漫,谁能解开谁的心音。

不要等到口干了才想起喝水,不要等到人心远了才想起要维护,一生中的遇见有很多,驻足停留的却只有那么几个,人心,不是一朝一夕就会热,感情,不会三言两语就会有,情如花朵,需要呵护,爱如清茶,会煮才香,伤你的必须不要在意,爱你的必须需要在乎,人与人之间,总会存在些什么,你真心别人才真心,你舍得人家才付出,没有坐享其成的欢愉,没有不劳而获的爱恋,再热的心,一勺勺泼凉水也会冷,再冷的心,一点点捂也会热,疑人不信,信人不疑,执手就不要怀疑,牵手就去付出真心,有诚信就有诚心,有诚心才有真心,发展在于空间,人脉成就未来。

人生的长度,长但是春夏秋冬,人生的广度,越但是南北西东,人生的无常,无非也就是悲欢离合,人心是相互,你让别人才会敬一尺,世界之大,能相逢的人不多,人海茫茫,能相知的心很少,婚姻,经得起细水长流,却经不起喋喋不休,感情,经得经长远等待,却经不起一味伤害,夫妻,经得起大风大浪,却经不起平平淡淡,感情,经得起挫折磨难,却经不起一再试探,真心,经得起时间考验,却经不起语言践踏,朋友,经得起同甘共苦,却经不起富贵辉煌,心宽一寸,路宽一尺,佳人独伤怀,问君志何在,一夜无梦影,烛泪伴晨来,期望就在前方,生命在成长,努力在于成就,成就照就人生。

人生的路,总有几道沟坎,生活的味,总有几分苦涩,有些事,无能为力,就顺其自然,有些人,不能强求,就一笑了之,有些路,躲避不开,就义无反顾,有些理,又说不通,何必去辩解,没有阳光,学会享受风雨的清凉,没有鲜花,学会感受泥土的芬芳,想要的多了,是负累,怎样能理解,奢望的少了,会满意,怎样能兑现,微笑的眼睛,才能望见秀丽的风景,简单的心境,才能拥有快乐的情绪,人生终有梦,自问何心胸,哀乐难随意,来去也匆匆,平心待人意,唯善留心中,有才无德者,与畜以相同,有德无才者,安心享平庸,是人总出头,是才总优秀。

人生莫过做好三件事,一是明白如何选取,找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别左顾右盼,莫贪多求快,不要误入乱花迷了眼,二是明白如何坚持,好走的路上景色少,人稀的途中困苦多,勿随意盲从,坚守这一刻,才能看到下一刻风景,三是懂得如何放弃,属于你的终究有限,放弃繁星,才能收获黎明,人生不是路,谁走都是通,谁也安排不了谁的一生,李嘉诚不是他父母照就的,比尔盖什也不是大家捧起的,以前总听,父亲说儿子,老子是对的,儿子是错的,人生给你的就是一个环境,父母能给就是一个人本质,人生不必在意成就大小,一生所于自己财富高低多少,是金子在哪都会亮,是人才在哪路都宽,人生路不同,何必都求同。

人生感悟文章800字演讲稿4生活中,我们在哀叹生命不幸,在等待期望的瞬间,时间像一只顽皮的小精灵窃笑着与我们擦肩而去。时间一天一天地过支,童年的无无忧无虑早已如梦般散去,少年的浪漫往事,也伴随着日历飘逸在岁月的风中……时光飞逝,往事烟云如歌,也只能存在记忆的光盘中,而未来的时光又如一条无声的河流,在浩浩荡荡地、义无反顾地向身后延伸。岁月如梭,然而生命依然如苍穹的云朵那般轻盈,又像春天的原野般秀丽而恬静……打开人生的第一页日历,就如掀开一张崭新的图画,岁月的年轮在春天的脚步中增长,生命在风的呼吸中升华。

细细想来,人生有许多困难和失败,只能算是岁月之歌中的一串不协调的颤音。透过勤奋和拼搏,仍然能万事大吉出生命乐章的动听之音,同样会赢得热烈的喝彩!贫困、疾病,以至生命中更多劫难的的降临,都是命运逼近你去创造和珍惜重新开始的机会,让你有朝一日苦尽甘来。虽然以前因为劫难,遭受到打击与嘲讽,但在一个秀丽的春天你最终还是会奏响生命的乐章,唱出自己最美妙的歌!青春仅有一次,生命仅此一回,让我们用心、用真情歌唱这秀丽而又珍贵的生命之音吧!

感悟失落:

人生有谁不向往富有,有谁不憧憬未来,有谁肯让理想之舟中途搁浅,又有谁情愿让感情之花在荒丘凋谢……是的,在人生的旅途中,时而会有一些枯叶凋零,乘风远航的生活也会有桅杆折断的一瞬。生活的脚步不管是沉重,还是轻盈,我们从中不仅仅能品尝失败的痛苦与迷惘,同时,也享受着收获与快乐。只要我们总结跌倒的原因,把孕育的勇气树起,告别迷惘的昨日,拥抱完美的这天,微笑应对明天,不管是从辉煌成功中走出,还是在失败中奋起,漫漫远方路,才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感悟自信:

如果你是一棵小草,虽然没花儿的艳丽,树的高大,但是你却编织了绚丽多彩的大地。你以顽强的毅力,冲破顽石的束缚,进而勃发生机。如果你是一条无名的小溪,虽然没海的浩瀚,大江的奔腾。但是你却汇成了浩浩荡荡的江河。虽然你走过的是崎岖坎坷的山道强在勇往直前的片途中,你冲向一个又一个绊脚石,滋润万物,显示着生命的好处。人的一生没有一帆风顺的坦途。当你应对失败而优柔寡断,当佻推动自信而怨天尤人,当你错失机遇而自暴自弃的时候……你是否会思考:我的自信心呢?其实,自信心就在我们的心中!只要你拥有自信,只要你在不如意时想到自信,自信心就是一种立竿见影特效药,定会治内心的伤痛。释放前论你面前是铺满鲜花的幽径,还是荆棘丛生的山谷,你都应勇敢地走下去。要明白痛苦的进取同样会带来自信,只有信心百倍地去追求、去奋斗、去拼搏,才会抓住幸运的机遇,不会留下终身遗憾。朋友,相信自己吧!没有你,世界也许不会改变什么,而有你,世界将会更加多姿多彩。就让昨日成为沉思的碑石,满怀信心地走完漫长的人生之旅吧!

感悟乐观:

乐观是失意后的坦然,乐观是平淡中的自信,乐观是挫折后的不屈,乐观是困苦艰难中的从容。谁拥有乐观,谁就拥有了透视人生的眼睛。谁拥有乐观,谁就拥有了力量。谁拥有乐观,谁就拥有了期望的渡船,谁拥有乐观,谁就拥有艰难中敢于拼搏的精神,只要活着就有力量建造自己辉煌的明天。

感悟平凡:

我们走过漫漫的一生,有时候会突然发现自己的生活如此平淡,所有的日出日落、寒来暑往没有什么区别,一切的欢笑、泪水竟然相同,没辉煌之处,浑然不知地穿梭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中。应对人生涌起的但是是淡而又淡的感觉,我们顿觉自己很平凡,平凡得像一束远方的微光、一叶小草、一滴晨露。为此我们惆怅,我们感叹。其实,我们不必为平凡悲叹,因为平凡,也是一种秀丽!平凡是荒原,孕育着崛起,只要你鹤岗开拓;平凡是泥土,孕育着收获,只要你肯耕耘;平凡是细流,孕育着深邃,只要你肯积累。平凡是一场惊险搏击之后的小憩,是一次辉煌追求之后的沉思。平凡是告别了无知的炫耀的狂妄之后的深沉。平凡不是人生这光的暗淡,不是生命之火的熄灭,不是超然物外的冷漠。白云为每一个平凡变幻多姿,为每一个平凡留下的清爽,太阳为每一个平凡照出一个明亮的天地。正是无数个平凡的日子组成了我们多彩的一生,正是无数个日子组成了这个灿烂的世界。让追求人生舞台上那惊心动魄的一幕的同时,学会在平平淡淡的日子里享受那一份宁静的秀丽,享受人生的另一番情趣。

人生感悟文章800字演讲稿5人生,漫漫长路远,纷繁诱惑多。人,作为微小而孤独的个体,在人生的选择题前,无可避免地徘徊起来。在一个又一个渡口上,在一次又一次险象中,人,究竟能选择什么,该选择什么?

选择诚信。因为它比美貌来得可靠。没有美貌的人生或许是没有足够亮点的人生;但若没有诚信的人生则足以是没有一丝光明的人生。你可以不是潘安,你也可以不是西施,但你不可以失去别人对你基本的信任。“人,以诚为本,以信为天。”没有诚信,生存世间的你可要作一粒悬浮其中的尘粒?

选择诚信。因为它比机敏来得憨实。诚信好比一个乡间小伙,他每日只知弓着黝黑宽阔的脊梁在人生的沃土上默默耕耘;机敏则更像一个电脑黑客,他总是那样才思敏捷,头脑灵活,却总是不露真相叫人紧张。在人生的剧本里,一位老实踏实的演员总要比一个奸诈精怪的角儿更受观众青睐。

选择诚信。因为它比金钱更具内蕴。举着“金钱万能”旗号东奔西走的人生注定是辛苦乏味的人生,满身的铜臭最终带来的也不过是金钱堆砌而成的冰冷墓穴;而诚信,能给人生打底润色,让人生高大起来,丰满起来,它给生命灌注醉人的色泽与丰富含蕴,让生命在天地之中盈润注目,善始善终。

选择诚信。因为它比荣誉更具时效性。没有一蹴而就的业绩,没有一成不变的江山。没有人可以顶着荣誉的光环过一辈子。荣誉是短暂的,它只是人生旅途上一小片美丽的风景,它再美丽,也只是一小段的人生;但诚信是培植人生靓丽风景的种子,你一直耕耘,就会一直美丽,你将诚信的种子撒满大地,你的人生将会美丽到天长地久。

选择诚信,是正确之选。在你一一权衡过后,在你层层过滤之后,你会猛然发现,在人生面纱下最迷人的,原来是那最没有矫饰、最朴实不花哨的诚信!你会发现,没有了诚信,生活原来是那样的索然无味!

感悟文章篇3

作者/宋凌君

相传有一个屡屡失意的年轻人,慕名来到千年古刹普济寺,抱怨自己命运不济,心灰意冷,请求大师指点迷津。大师释圆并没有立即反应,而是沏了两杯“铁观音”茶。第一杯用的是温水沏泡。茶叶虽是茗茶,但经久不闻茶香,无法人口。第二杯,同样的茶叶,用沸水反复浇注,清香扑鼻,沁人心脾。直到这时,释圆才解释道:施主请看,同是铁观音,为什么茶味迥异?用水不同,则茶叶的沉浮就不一样。温水沏茶,茶叶漂浮水上,怎会散发清香?沸水沏茶,反复几次,茶叶沉沉浮浮,才释放出四溢芳香。一席话,说得年轻人茅塞顿开,回去后发奋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终于事业有成。

沏茶的水可能是热的、温的,甚至是冷的。水温的变化决定了茶的味道。这即是饮茶的艺术,又是生活的艺术,更是人生的艺术。同理,水的不同形态变化,也象征了不同的人生状态。假如一个人对生活和人生的温度是o℃以下,那么他的状态就是冰。他的整个人生世界也就不过双脚站立的狭隘之地。假如一个人对生活和人生抱着平常的心态,那么他就是一掬常态下的水。他能奔流人海。假如一个人对生活和人生是100℃的炽热,那么他就会变成水蒸气,化作云雾飞翔。他不仅拥有大地,还能拥有天空。他的世界广阔而高远。

人生如同沏茶。水温够了茶自香,水温不够难人味。那么如何提升人生的水温呢?

信念坚定是动力。人生之旅,举步维艰。酸甜苦辣、喜怒哀乐都在所难免。我们应像河水一样,虽然路径弯弯曲曲,但流淌向前的目标始终不变。遇见小石块冲过去,遇见大石头,迂回绕个弯,另辟一条路。挫折和苦难对于强者来说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来说则是万丈深渊。

战胜它,需要我们积蓄力量,清除羁绊,把挫折当成成长的动力,把失败作为开拓的起点。任何时候,不消极、不悲观、不抛弃、不放弃,坚定信念。相信:挫折和苦难都是暂时的。在尚未付出努力之前,每一个人的水都不可能是沸腾的,也都不可能沏出散发诱人香味的茶来。当你执著地坚持把那一壶水加热到足够高时,就能摆脱失意,享受成功的快乐。正如孟子所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努力勤奋是捷径。假如将捷径理解为一蹦而就的话,成功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假如将捷径理解为达到成功最短的距离,那么,捷径一定是勤奋,即脚踏实地的奋斗和扎扎实实的努力。经过困苦的煎熬,岁月的浸泡,人生的那杯茶才能够清香四溢。这是对勤劳的肯定,这是就付出的回报。就像具有传奇色彩的美国前国务卿赖斯,从一个备受歧视的黑人妇女成为享誉全球的外交家,是因为比别人付出了更多的辛劳。要想肚别人优秀,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勤奋与成功昃相辅相成的。踏实做人,努力奋斗,收获的必将是灿烂的未来。

增强实力是硬道理。如果自己的能力水平不够,达不到应有的层次,要想事事成功,人生圆满,自然很难。我们要做一条容纳百川、奔腾不息的河。使自己的能量之水与流动的知识长河相连,保持其活力和动力。“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知识也有保质期,能力素质尚需不断发展提高,才能与时俱进。否则就像一潭死水终会走向腐化。提高实力的最有效方法就是与时俱进的理念,不断更新的知识储备,趔硬的基本功,非同一般的本领。

感悟文章篇4

随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实践的不断深化,我们认为,小学语文感悟试教学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感悟式教学强调的是以学生为本,体现在学生的知识和文化固有的认识的基础上,内化为自己的文化;它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必须经历感悟,主动学习,拥有独立的见解和批判性思维,包括母语意识、终身学习的意识。

感悟式教学中的积累、运用、感悟都是基于对学生语文的学习、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感悟是我们的目标,只有感悟才能反映学生的人文提升。积累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生活的积累、经验的积累。重感悟就是的要求学生深入到学习过程中,揣摩比较、感悟思想。有了感悟才会有兴趣继续学习。

感悟式教学是以语用为原则,通过创设情境,达到增强语感为目的。结合上下文的语感和语境,去感悟。语用的原则体现在多运用上,第一是口头表达能力,其次是写作能力,专注于学生的个人经历,灵活运用语文知识,在运用中积累感悟。

这种教学方法强调了评价方式的转变,语文应该是人文的语言,但也是艺术、精神的享受,不能简单的以分数来衡量。因此,抓住感悟式教学的内涵有助于指导感悟式教学的实施,因此,在感悟试教学实践之前,应仔细反复研究,把握感悟式教学的内涵,这样在采取实际行动时会心领神会,得心应手。

小学语文感悟式教学有它的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得感悟式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文本教学,也不同于其他的语文教学方法。把握好感悟式教学的特征,有利于在实践中良好地运用感悟式教学。

小学语文感悟式教学具有学科性特征。语文学科表现在以语言文字作为一种工具的文学作品,如诗歌、戏剧、小说等是它的教学内容。客观现实可通过文学作品而反映出来,不仅具有语言学习的价值还具有审美教育的功能。

语文学科教学内容决定了它具有其他学科无可比拟的文化内涵。语言学科的教学应该是充满人文关怀的。自古以来,语文学科一直是修身养性的一门学问。以语文学科的人文素质教育为中心,教学生如何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活着,从而使学生了解人类,了解人性,重视人权。感悟式教学不仅符合这些语文学科的特点,并充分发挥语文的功能。

小学语文感悟式教学具有思维性特征。小学语文教学应遵循小学生思维发展规律。感悟教学要引导学生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思维方法,感悟出道理。感悟教学强调学生的语言学习中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认知。感悟式教学的成功与否是衡量学生能否感悟出道理为标准的。语言学习不应囫囵吞枣,人云亦云,没有主见,应该是充满想象力,有自己的思想。

小学语文感悟式教学的具有针对性特征。小学语文感悟式教学针对的是小学生,虽然有些感悟是相同的,但在感悟的内容,方法,速度等方面都具有小学生的特点,针对性强。小学语文感悟式教学的方法,应根据孩子的认知能力进行。充分激发孩子的好奇心,让学生在游戏中轻松的学习、感知,在好奇中质疑。学生质疑或感悟出的道理可能很简单或者比较稚嫩,但是这毕竟是孩子的感悟,对他们的成长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宝贵的援助。

小学语文感悟式教学法的实施,就是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和手段,让学生们感悟文章中丰富的感情并获得美的享受,如:

阅读中的感悟式教学。阅读中的感悟就是对文章的审美和情感的感悟。教师通过对文章的审美,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语文学科的性质和教育目标,确定了我们应该将情感教育融合在教学中。自古以来,这么多感人的文学巨著,被传送的经久不衰,因为作家的笔墨饱蘸着丰富的思想感情。小学语文教材大部分是“情动而辞发”的文章,都是带有强烈感情的产物。学生通过阅读语文教材,理解和掌握运用语言工具,表达深刻的情感熏陶。

感悟文章篇5

在新课改的精神指引下,学生的感悟能力得到了培养,主体地位才能得到发挥和展示。感悟能力包括很多,下面笔者想重点谈谈自己在新课改下是如何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的。

一、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

阅读分析的重点是了解和评价学生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包括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阅读是感悟的基础。阅读,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在课堂上,我指导学生通过范读、领读、引读、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读等朗读方式,在读中熟悉课文,理解课文;课堂上多读少讲,把讲析的时间省出来供学生读课文 ,使其在多读中悟情,在多读中明理,从而整体上把握文章的脉络。特级教师支玉恒老师上课伊始,总是让学生面对课文,一遍又一遍地读书,从不向学生提任何问题,而是请学生自由地说一说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体会、心得,甚至感觉、感受和疑问。这种自悟自得的教学手段,增强了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造精神,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

在学习《怡红院端阳嬉闹》一文时,由于文章篇幅较长,而且人物情节受原著前后文的限制,学生理解起文章来有些困难,我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的研读、揣摸,从而解决了本文的一个重点问题:宝玉怂恿晴雯撕扇的原因。如果没有前面所作的整体阅读铺垫,这个问题恐怕很难得到解决。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进而要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课文的思路由课文的内容浓缩而成的,具有一定的完整性。文章的思路提纲挈领,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同时,提炼文章的主线,确实犹如抓住了全文布局谋篇的战略框架,此处感悟,能让学生很快进入角色,领会文章的主要信息,提高课堂阅读的效率。在学习《谈骨气》一文时,我引导学生理清了文章的写作思路:骨气富贵不淫(文天祥)贫贱不移(穷者)威武不屈(闻一多)社会主义骨气,进一步的分析课文也就是水到渠成了。

二、感悟文章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材中有不少文章的语言值得你细细品味,或言简意赅、哲理性强,或蕴涵丰富、含义深刻,或构思巧妙、匠心独具。教师应该恰到好处的在这些精彩处、空白处、关键处、传神处用魔棒点一点、拨一拨、挑一挑,让学生或茅塞顿开,或恍然大悟,或心领神会,或若有所思。在朱自清的《背影》中两次写到父亲“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色棉袍”的蹒跚的背影,在平凡的行文中,自由其意味。我引发学生重点研读,并回忆关于自己父亲的种种,加以体验,这样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得出了各具个性的阐释:突出父亲背影留给我记忆的深刻;表现父亲背影的朴素;棉布质地的衣裳与铺在座位上的紫毛大衣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人感受到父亲背影的仁慈厚爱;黑色给人的感觉是悲哀伤感的,它突现了家道中落及父亲老境的颓唐,在沉重中更觉得父亲关爱的可贵。

引导学生理解这些精彩语句的过程中,充分感受语言的魅力,在朗读中交流,在交流中阅读,让学生读出积极的思维活动,读出丰富的信息含量,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又熏陶了学生的情感。如在讲授《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书堂站战役时,我让学生画出烈士遗体姿势的动词句子,认真研读,用心思考,仔细体味感悟,学生不仅理解了文章文字的内涵,而且把这些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经验,那么中心意思与写作背景也就显而易见了。

三、感悟文道(中心)的能力

对课文中心思想的感悟是教学中的难点,课堂上,常有到了课末学生还是说不完整或说不到点子上的时候,教师便越俎代庖,把现成的答案给予学生。我觉得教师可以在课文学习中渗透,从字里行间启发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课文的主旨。我在教学实践中便放手让学生自主研读,给学生提供对文本的反复诵读、主体感悟的时间,给学生自由交流的空间,用自己的话表达中心思想,让他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亮出阅读教学的个性风采,生命的活力。课文《我的叔叔于勒》中,结尾在大家清楚了于勒的身份后,文中说“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了”,我抓住这句表面平淡的话,深入挖掘,要求同学写出几人的心理活动,表面不说但内心是不平静的,这一安排,不仅使学生对几位人物性格有了更深入扎实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对文章的中心意思深入的理解了。

另外,对于文章中的“潜”信息还要通过有重点的地反复诵读,逐渐感悟到潜藏在文字背后的哲理或情感。刘勰《文心雕龙隐秀》中说:“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这里的秀,就是指显信息,其意义是直接地、鲜明地表现出来的,读之必察,并不难解;而所谓隐,往往语在此而意在彼,或言在此而意在外的潜信息,其意义是间接的、模糊的,需要点悟方能化解。在教学《孔乙己》一课时,我向学生提了这样几个问题:(1)、作者为什么多次写到他的长衫?(2)孔乙己的“长衫”后来为什么丢失了?与他被打有什么联系?(3)在“长衫”和“夹袄”的转换中,孔乙己的情感和心灵受到了怎样双重的摧残?(生有感悟但无法表达。)最后我启发学生:“长衫”在孔乙己潦倒与失意的人生中,是唯一的精神支柱。中国知识分子寻求功名而不得的全部辛酸、悲凉与无奈,都在“长衫”中表现出来。后来,身材高大的孔乙己被丁举人打折了腿,矮了半截。没有了双腿,便没有了支撑;没有了双腿,就不能穿长衫;没有了长衫,便失去了尚存一息的生活信念。对孔乙己来说,他完全成了匍匐而行的求生动物了……。在对潜信息的化解中把更多个性化的感悟,放飞心灵的联想带入其中而创意迭出,把书读活,感悟文道。

感悟能力还包括对文章内涵、艺术特色以及结构技巧的感悟等等。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可以使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和领悟、扩展和想象、知识系统、情感体验、智力水平,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与创新。学生在阅读中丰富的畅想,多姿多彩的答案,精彩纷呈的生命活力的体现,必然会使阅读教学走出教师烦琐提问、学生亦步亦趋被动应答、主体的主动性失落的局面。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引下,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我相信,阅读一定会成为学生走向作品深处、走向心灵深处、在学文中学习做人的过程。这样,学生的主动性将得以充分发挥,个性将得以充分张扬,创造性将得以充分发展。

参考文献

感悟文章篇6

在全国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成为焦点环节。根据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我认为语文课堂教学中“以感悟为导向,以写作为目标”引导学生的学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教师津津有味地讲,学生百无聊赖地听”的灌入式教学,尽可能地解放学生的思维。《课程标准》中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根据学生不同的阅读角度,不同的生活经验,从各自的内心出发,得到独特的审美愉悦,这就是本人在多年的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点感悟:调动学生对文本从不同角度开拓广度、挖掘深度,使学生全面感悟文本的魅力,而且授之以渔。同时,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达到语文教学的目标。

一、学会感悟

学会感悟,首先要使学生对文本的“悟读”。语言的韵律节奏与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一致的。豪放激昂的情调,往往采用明快紧凑的节奏,所用词语也清脆响亮;抒发深沉婉转的感情,节奏就平和舒缓,音韵柔和。对于一些精要的好文章就应该反复朗读,熟读成诵。读多了,读熟了,文章流畅的韵律感、生动的形象感、深厚的意韵感,就都能体会到。对于这一点,许多国学大师都做过精辟的论述。美学老人朱光潜说:“把数量不多的好诗文熟读成诵,反复吟咏,仔细揣摩,不但要弄懂每字每句的确切含义,还要推敲出全篇文章的气势脉络和音声节奏,使它沉浸在自己的心胸与筋肉里,等到自己动笔行文时,于无意间支配自己的思路和气势。”巴金老人也曾说:“如能烂熟几百篇文章在胸中,不但知道文章是怎么回事,也能知道文章是怎么写的了”。

二、根据不同文本特点,掌握感悟的思路与方法。

学会感悟的第二要素就是根据小学阶段不同文本特点掌握感悟的思路与方法,知其重点,才能得其要义。我以几类文本的特点归纳如下:

教学写景的文章,比如《桂林山水》等,在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创设情境的同时,使课堂形成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教师以“感悟”为基调引导学生,每个学生对景色的兴奋点各有不同,从而使学生在感悟、朗读各自眼中的美景时,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叙事的文章,比如《晏子使楚》等,在使学生充分了解文章背景的基础上,根据课文的感彩,或激昂或睿智,教师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独具匠心的布局、巧妙的语言、丰富的内涵,使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去感悟,表达出自己的见解,而不是教师逐段地分析讲解。

教学写人的文章,比如《小英雄雨来》等,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通过具体事例体会,教师引导学生“感悟”人物的性格特点,或喜欢或敬佩或同情,从学生的角度去看去理解,用学生的语言去表达,摒弃参考书式的标准答案,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与广度。

教学散文时,尤其是借物喻人、借物言志的文章,如《白杨》等,通过学生“感悟”作者优美的语言,“感悟”物的精神,进而感悟人的精神、理的精辟,通过主动感悟去体会文章的精髓。

感悟文章篇7

关键词:语文课堂;学会感悟

Abstract: The author acts according to many year teaching experiences, the academic society feeling became aware three essential factors to the language classroom instruction to carry on the analysis and the discussion, by sharpened student's writing ability earnestly, achieved the language teaching goal.

Key words: language classroom; learns the feeling to become aware

在全国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成为焦点的环节。根据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笔者认为语文课堂教学中以“以感悟为导向,以写作为目标”引导学生的学习,可以很大程度地避免重复“教师津津有味地讲,学生百无聊赖地听”的灌入式教学,尽可能地解放学生的思维。

《课程标准》中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学生根据个人不同的阅读角度,个人不同的生活经验,从各自的内心出发,得到独特的审美愉悦,这就是我个人在多年的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点感悟:调动学生对文本从不同角度开拓广度挖掘深度,使学生全面感悟文本的魅力和内涵,而且授之以渔,切实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达到语文教学的目标。

1学会感悟首先要使学生对文本的“悟读”

语言的韵律节奏与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一致的。豪放激昂的情调,往往采用明快紧凑的节奏,所用词语也清脆响亮;抒发深沉婉转的感情,节奏就平和舒缓,音韵柔和。对于一些精要的好文章就应该反复朗读,熟读成诵。读多了,读熟了,文章流畅的韵律感,生动的形象感,深厚的意韵感,就都能体会到。对于这一点,许多国学大师都做过精辟的论述。美学老人朱光潜曾说:“把数量不多的好诗文熟读成诵,反复吟咏,仔细揣摩,不但要弄懂每字每句的确切含义,还要推敲出全篇文章的气势脉络和音声节奏,使它沉浸在自己的心胸与筋肉里,等到自己动笔行文时,于无意间支配自己的思路和气势。”巴金老人也说过:“如能烂熟几百篇文章在胸中,不但知道文章是怎么回事,也能知道文章是怎么写的了。”如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通过诵读,使学生读出文章中蕴含的志愿军对朝鲜人民那种亲人离别的伤痛之情,读出志愿军和朝鲜人民那种并肩作战的英雄之情,含着深情,沉浸其中,自懂其义。

2学生能够深刻地体会各个文本的的写作背景与文本之间的联系,有效揭示使学生入情入境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对文本的揭示环节感兴趣,是学好文本的良好开端。因此,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必须从文本的揭示环节入手。那么,怎样揭示文本,激发学生学

习语文兴趣,有效引起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在教学中,我善于根据学生好奇的心理特征和文本的不同特点,采用灵活变换揭示形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教学《飞夺泸定桥》一课时,通过师生共同分析,让学生懂得课题关键字眼是“飞夺”,明白课文的中心背景是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为粉碎敌人前后夹击抢时间、攻天险,夺下泸定桥。为学生深入学好课文架设起总体框架,深入了解文本背景,了解时代特征,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求知欲望。我国唐代诗人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过于情。”借助插图、幻灯、录音、录像、努力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吻合的情景,可以达到“动情”、“感知”、“晓理”的目的。

3根据小学阶段不同文本特点掌握个感悟的思路与方法,知其重点,才能得其要义

我从几类文本的特点作如下归纳:

教学写景的文章,比如《桂林山水》、《索溪峪的野》等,在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创设情境的同时,使课堂形成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教师以“感悟”为基调引导学生,每个学生对景色的兴奋点各有不同,从而使学生在感悟、朗读各自眼中的美景时,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叙事的文章,比如《晏子使楚》、《草船借箭》等,在使学生充分了解文章背景的基础上,根据课文的感情色彩,或激昂或睿智,教师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独具匠心的布局,巧妙的语言,丰富的内涵,使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去感悟自己感悟的地方,表达出自己的见解,而不是教师逐段地分析讲解。

教学写人的文章,比如《小英雄雨来》、《倔强的小红军》等,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通过具体事例体会,教师引导学生“感悟”人物的性格特点,或喜欢或敬佩或同情,从学生的眼里去看去理解,用学生的语言去表达,摒弃参考书式的标准答案,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与广度。

感悟文章篇8

关键词:深读品悟 逆向式 入情式 想像式 赏析式

“深读品悟”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揣摩品味文本,梳理文本,理解文本,感悟文本的表现形式和思想内容。“深读品悟”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我的感悟,实现学生与教师、文本的深度对话,情感碰撞,产生共鸣、共情,在这样的过程中学会学习,提高思维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

一、逆向式深读品悟

逆向式深读品悟也就是用逆向思维的方式,对文本的概念、词句等反过来看,以从正反面的比较中,促使学生产生“头脑风暴”,加深对课文从不同侧面的理解。在这样的过程中,师、生、教材之间通过充分交流,“悟”得深刻,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丰富学生体验,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推理能力。

如,笔者在上《我的战友》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的无产阶级精神和大无畏的勇气,我抓住文中“纹丝不动”一词,启发学生从“动”的角度品悟文本。师问:在烈火焚烧中的忍着身体之痛纹丝不动,那么当时有哪些在动的部位吗?这样的问题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推动了学生的思考。学生纷纷说:牙齿肯定在动,眼睛也动,拳头动,思维也动等。然后我趁势引导孩子们深入领悟:那又是怎么动的呢?他的心里可能会在想些什么呢?这样的问题一下子打开了孩子们思维的大门,通过正反面的比较突出了的英雄气概,领会到他身上那无比坚强的革命精神。

二、入情式深读品悟

“作者胸有境,汝境始与亲”。要想深入理解文本的深刻内涵,就要求教师通过情境教学法,使学生在情境的体验中获得直观的体验,入情感悟文本之美,与作者获得情感的交流。学生通过入情式的品读,不仅获得阅读的审美体验,又能促进阅读的水平、增强语感,培养阅读的兴趣。

如在上《大瀑布的葬礼》一课时,教师先出示瀑布的真实情境,通过比较大瀑布前后的景象,使学生获得直观的感受。然后创造角色扮演情境,让学生进入相应的角色,体验相应的情境。比如今天如果我们随着旅行团来到这个大瀑布的前面,你将看到什么?作为参观者,你想导游给你介绍些什么?要是你作为导游,你又会向大家怎么说呢?通过情境设计,让同学们入境入情,在与文本的充分交流中,形成自己的感悟,提高阅读的深度。在这样的过程中,同学们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创造力,不断提高阅读的广度。

三、想像式深读品悟

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发挥想像的作用,发散思维,与文本同喜、同乐,达到“共情”。在阅读教学中,要发挥学生想像力,走进文本读懂文本,感受文本之美;走出文本不受课文之局限,在自由的天空神思飞越。这就要求我们要抓住文本中的关键点,为引发学生发散想像力提供平台。

如笔者在上《小摄影师》这篇文章时,创设了以下问题:小朋友们,请你们想一想,文中的孩子会返回来完成拍照吗?如果会来,将是怎么样的一种情况呢?高尔基先生又会说些什么呢?学生围绕着这样的主题,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同时也深刻地认识了文中主人翁的情感,也使文章中人物的描写变得更加的丰富化、个性化。

四、赏析式深读品悟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多是大家之作,内涵具有丰富性,有很强的可读性。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文章的精彩之处,以关键的字、词、句为品读的“点”,引导学生深入揣摩、细细品味,悟出文本的广度和深度,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感,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感悟文章篇9

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经历感悟的过程,从而诱发、生成“真切的体验”呢?下面我谨以《和他的大黑骡子》的阅读教学为例,作一些说明。

一、积累是感悟的前提

“悟”是理性与感性、“渐修”与“顿悟”的结合,丰富的理性与感性经验是“悟”的前提,正如古人所说:“得之在俄顷,积之在平日。”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平时的积累,因为“厚积”是“顿悟”的基础和源泉。一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自然、社会,多观察、多体验、多思考,积累丰富的感性、理性经验,训练其敏锐的洞察力;二要引导学生走出教材、走向阅读,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探索、思考,磨砺自己的思维,形成一定的观念、情感价值取向,将构成的“意念系统”潜伏在潜意识层。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当文本信息激活这种潜伏的“意念系统”时,便能恍然“顿悟”,进而完成新的意义的建构。

《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记叙的是红三军团长征过草地时,因为断粮,忍痛命令把自己最喜爱的大黑骡子和其他所有牲口全部枪杀充饥的事情,表现了爱黑骡子,更爱战士的感情,赞扬了他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教学这一课前,组织学生课外阅读,搜集长征的故事,阅读有关的文章,使学生了解红军长征的种种困难,初步感受等无产阶级革命家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为阅读教学做知识上、情感上的准备。

二、情感是感悟的动力

“悟”无需借助逻辑分析,它是一个以感性知觉把握对象内涵的过程,这一过程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处于休眠状态的“意念系统”需要情感去激发,以形成强烈的阅读冲动。主体对客体的“意念顿悟”要求主体之情融于客体之情,在二者的碰撞交流中,以达默然契合,实现主体对客体的心领神会。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导情和融情,让学生置身于阅读的情境中,使主体之情与文章之情融为一体,并碰撞、交流,产生共振,最终达到主体对客体内涵的领悟。

对《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进行阅读教学时,要通过感情朗读来体会命令杀掉大黑骡子前后的感情变化,触摸的内心世界。

读“想杀骡子”这部分时,引导学生从眼光“盯在”大黑骡子身上体会打大黑骡子主意时的矛盾心情;通过“抚摸”、“你太辛苦了,连一点料都吃不上”、“塞进”、“一直看着”等关键词句的朗读领悟喜爱大黑骡子的程度及原因。

读“决定杀骡子”这部分时,重点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忍痛决定枪杀大黑骡子时的表情、神态、动作的词句,从这些词句中体会此时此刻内心多么难受,可见他多么爱大黑骡子,从而体会到他爱战士胜过爱自己的坐骑的感情。

读“杀骡子后”这部分时,通过“推开”、“发火”等词语的感情朗读进一步体会对大黑骡子的深厚感情。

三、想象是感悟的关键

阅读主体的“悟”是对文章“言外之意”的把握,只有通过阅读才能捕捉到文章所隐含的高情远意。联想与想象具有极大的跳跃性、自由性,它能迅速地在主体的记忆中搜寻与阅读对象的契合点,使主客体之间默然契合而达到领悟境界。因此,教师要善于积极启发学生进行丰富的联想与奇特的想象。

感悟文章篇10

一、阅读教学中学生感悟过程探析

审美能力的形成过程是审美经验长期积淀的过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就是要积极引导学生发掘美的因素,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语文素养得到全面发展。阅读是一种接受文字信息的复杂思维过程。感知是阅读过程的开始,理解、感悟是阅读认知的核心。阅读过程中学生先接触的是文字材料,在识字、释词、弄清句意的基础上,摸清文章中作者的思想脉络,也就是对文章内容、主题有初步把握。在把握文章主题、观点的基础上对文章描写的内容有感受,在感受的基础上进一步揣摩品味以达到对文章内容理解的进一步升华,即为感悟。因此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对文章的每一层把握都富于创造性,是一个创造性思维活动过程。例如读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学生首先感知的是语言文字,然后根据字句展示的意义及特定的语脉联系,一步步切近文章主题,并通过文中的一些词句,如“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寂寞”、“阴森”、“笼着轻纱的梦”、“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等来揣摩作者的心境及文章的深层涵义,最终把握文章旨趣,感悟朱自清先生不平静、不由自主的人生困惑并进而观照自己的生活境况。这样一步步从最初的识字、释词、句到构建阅读表象,到理解文章内容,再深入到心灵世界,达到对文章深层意蕴的直观性把握。这一层面上的理解才是真正的感悟。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感悟正是超越了对简单文字符号的直接反应和以概念、判断为主的逻辑思维阶段,而进入一种渗透着情感自由和意志在内的高级心理活动。从审美的角度讲,这是审美理解的最高层次。这种感受有时甚至是不能用恰当的语言进行清晰地描述的,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审美境界。凡是无切身体会,人云亦云,重复他人者,不能真正有感悟。感悟是自己心灵的体验,也是阅读中的最高境界。

二、阅读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感悟

创造性不可教,但创造性可以培养。同样,作为创造性的感悟虽不可以教,但可以通过培养激发使学生的感悟能力得到提高。那么如何培养激发学生的感悟能力呢?笔者以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细读、品读是语文阅读感悟的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由于知识的构成、认知水平、生活阅历、情感体验、个好的不同,不同的学生对文本的感悟肯定是不一样的,因此需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细读、品读。作品中的语言包含着丰富的信息,或画面、或意境、或韵味、或哲理、或情感,学生在阅读中要细读、品读,方能感悟这些隐含在语言中的潜在的深层的东西。让学生倾听文本声音,在语言的丛林细读、品读,去玩味咀嚼语言文字,进一步体验感悟语言文字里蕴涵的思想情感。细读、品读,与文本诚恳“对话”,方能深刻体会作者“良苦用心”。“走马观花”式的阅读只能是浮光掠影,思考流于肤浅,结果是一知半解,甚或不解。于漪老师曾说:“感知是进入体验的大门。阅读语文材料,通过视觉,接受文字信息,接受文字塑造的形象、场景、氛围,触摸作者的思想、情感,与作者心灵交往。把自己已有的学习经验、生活经验,通过联想、想象、比较、分析,产生新的体验。这种学习由入目到入心,使思维得到锻炼,情感得到熏陶,语言的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在阅读实践中达到提高。”因此,学生应该细读、品读,力求透过它的感性形式,感悟它蕴涵的情感内涵和审美本质。

(二)引导学生贴近生活是语文阅读感悟的重要前提

丰富而独特的人生感受是能够与文章达到契合的重要因素。学生除了在校园里获得人生体验,还应走出校门,走向自然和社会人生,广泛体验不同的生活。我们可以带学生亲近自然,认识自然,欣赏自然,让他们在大自然中感悟。人在接触自然的过程中,由于相互间有某种联系,常常会产生一定的感悟和联想。看到奔腾不息的江水,会想到时光的流逝、宇宙的永恒和生命的短暂;在幽静的山林里,满眼是飞舞的“黄蝴蝶”,触摸枯黄的落叶,会感受到秋天的清、静、悲凉、萧瑟、落寞和伤感;在金色的田野里,低头的稻穗,会感受到成熟的喜悦和满足。月光下的河塘、缥缈的白云、清晨的露珠,妒雪欺春的梅,都会带给人美的享受,带给人无限遐想,带给人许多冷峻的思考。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项王故里,学生会想到曾经在战场上叱咤风云、一代枭雄的项王当初不能东渡乌江的无奈和悲哀,会为青梅竹马的项王和虞姬最终却演绎成一段凄美爱情而感叹。学校还可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进行生存体验,利用寒暑假到文化气息浓厚的地方开展文化苦旅活动等,这都不失为引导学生贴近生活的最好方式。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周围世界获得丰富的人生经验,只有丰富的人生经验,才能在语文学习中有悟有得。因为语文富于艺术化同时又是富于生活化和心灵化的人文学科。

(三)扩大阅读面,增加知识储备是学生感悟的关键

从审美心理学来讲,思维凭借着知识经验,能对没有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及其属性或联系加以反映。因此,要使学生感悟,知识积累是关键。心理学家雷斯尼克说:“阅读是一种构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读者的推断能力与他原来的知识起关键性作用。”感悟是一个思维过程,思维活动要依赖充足的材料、一定的社会知识、生活阅历、较宽的知识面,这是进行再创造、进行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前提。当然,扩大阅读,增加积累,不单单是语文知识的积累,也是思想和文化的积累。因为只有通过不断的语言感性材料的积累才能最终内化为认知图式,形成文化积淀,并作用于今后的阅读活动。同时还应注意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在当今知识多元信息途径广泛的情况下,如何有效阅读,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学生应最终形成辨识能力,哪些是必要和必需的,哪些是可读可不读的,形成这样的观念,以便于使阅读积累事半功倍。

(四)教师的启发点拨是促使学生感悟的必要条件

新的教学理念认为学校是师生的“学习共同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已不再是一个权威的讲授者。好的语文课并不在于老师讲得如何缜密漂亮,而在于如何激发和点拨学生,让学生能够获取知识。孔子主张教学中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在通过教师的点拨挖掘学生自身的潜力。“点拨”指教师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内心感受,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某些思维或心理的障碍,运用画龙点睛的方法,给予及时的指点和启示。它是学生知识经验或某种内心生活的及时补充。点拨有多种方式,有时可能是某种体验和感受,有时可能是对某个词语的理解或语境探究,有时可能是某种氛围情景的呈现。适时而有效的点拨会使学生突破概念的一般理解达到审美的理解。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