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导论十篇

时间:2023-03-27 05:23:10

生命科学导论

生命科学导论篇1

关键词:生命科学导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1-0196-03

一、前言

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人口问题、能源危机、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疾病危害等,这些重大问题日益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随着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和21世纪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要,掌握生命科学的基础知识就显得十分重要了。《生命科学导论》正是为满足学生对生命科学知识的需求而开设的一门课程,大连海事大学从2006年开始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生命科学导论》公共选修课,根据我国高校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我们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此主要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及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和积极的探索。

二、教学内容

《生命科学导论》作为一门公共选修课,面向全校各专业的学生开设,如何确定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十分关注的问题。对讲授的内容不但要注重传统意义上的基础性和系统性,还要注意内容的新颖性、趣味性、科普化、生活化和多样化。

1.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和系统性。生命科学是研究生物体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其内容涉及生命的起源与进化、生命的化学组成、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生物大小分子的作用,人体的系统组成等基础知识。通过讲授这些基础知识,学生可以获得必要的现代生命科学的理论,认识人类自身。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如寿命与衰老、学习与记忆、营养与健康、基因遗传与变异、生物与环境的适应,让学生理解这些内容所体现出来的关联性。此外,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生命伦理及社会决策、环境污染与防治措施的探讨则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其认识到目前这些问题的重要性和解决的必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2.教学内容的新颖性。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近20年来,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大量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成果不断涌现,及时把这些知识充实到生命科学导论教学中,更新优化教学内容对学生理解和学习这些知识十分重要。如在讲到基因表达的调控时,把RNAi干扰技术和最新的研究成果讲授给学生,让学生可以了解科学界的新技术、新成就和新动态。同时可以把自己的研究领域里的一些研究成果展现给学生,在介绍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用自己的图片结合具体的实验数据讲述最新的研究成果,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使其学习到教科书上没有的前沿知识,有助于学生的提高科学实验素养。此外,针对当今社会暴发的流行性疾病如SARS、甲型H1N1型流感、禽流感等,将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最新流行病学报告及时补充到相应的教学内容中,会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这些疾病的病因、症状、发病机制和预防措施。

3.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密不可分的,如何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是十分重要的。如在讲授神经传导的嗅觉感受器时,提出为什么狗的鼻子很灵;讲授味觉感受器时,提出为什么很多老年人味觉异常,而常吃快餐的年轻人也出现味觉异常。这些问题在生活中真实存在,可以使学生动脑思考,努力寻找答案,在学习的同时也懂得了需要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我们也增加了视频教学内容,讲解常用的实验方法如PCR聚合酶链反应,小鼠的水迷宫实验等,在视觉感官刺激的基础上让学生更生动地理解和学习相关的知识,带领学生走入生命科学。

4.教学内容的科普化。由于学生的专业有所不同,讲授生命科学的知识要注重科普化,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尽可能不用十分专业的术语,而用比较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种种科学现象和理论,达到普及生命科学知识的目的。如讲到人的一生和寿命时,用经典的古语“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来描述人的一生中重要的几个阶段。在讲授大脑的功能时,借用数字说话,大脑重1.5公斤。如果将大脑中所有的神经结点打开,可能长达320万千米。而这些只是我们所了解的大脑的一小部分,大脑的复杂性是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的。

5.教学内容的生活化。生命科学的知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常识紧密联系,因此要注重增加那些可以应用到平常生活中的小常识。如讲到蛋白质变性知识点时,提出鸡蛋煮多久才最合适的问题,给出5分钟更健康的道理。讲到微生物一章时,以针尖上的细菌为开头,引出细菌的特点,和学生一起讨论身体内哪些部位有细菌,会引起哪些疾病,指出滥用抗生素的严重危害。讲到学习和记忆的时候,列出改善学习和记忆的三点建议,包括不断的学习、学会忘却、健康和合理的饮食,并举例生活中健脑益智最佳、可以增强记忆里的食物。此外,以世界上成功人士如乔布斯、李嘉诚等人的经历来激励学生要勤劳创新,多一份付出才会有成功的回报,教导学生保持宽厚待人、诚实处世的做人哲学。

6.教学内容的多样化。生命科学与人类及社会的联系比其他任何学科都更加紧密,人类对生命现象的研究不断深入,使得新的边缘学科不断形成。了解生物大分子和生物能源,将有利于未来打开生物能源的大门;了解生物大分子和生物材料,将有利于将来开发多种生物材料的领地;了解核酸、蛋白质和脑神经,将更便于设计生物芯片和智能计算机。因此,有必要推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向各个专业渗透,这将有利于在边缘学科领域发展创新型的人才。

三、教学方法

根据《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所涉及的内容特点,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原则,将教学大纲里的知识点分成重点掌握、理解为主和一般了解三个层次,灵活地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直观式教学。直观式教学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多媒体课件,图、文、声兼备,使教师比较直观地讲述每个章节的主要内容,重点突出,印象深刻,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如细胞的分裂、生命的进化、基因克隆等内容采用多媒体视频授课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帮助学生从静态抽象的书本文字转化为动态的直观的理解,加深其认识和对生命科学的兴趣,促进其快速掌握相关知识。这种方法让教师可以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情境式教学,是现代教育所提倡的加强教与学的交流,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有效形式。

2.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引导学生转变角色,启迪思维,教师先设计好几个主要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给出的答案和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如讲授衰老与癌症的内容时,提出:人为什么会衰老?人类可以返老还童吗?癌症是怎么回事?怎样防癌?日常生活中哪些食物可以有助于美容养颜?哪些生活习惯与癌症风险有关?让学生带着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听课,使得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

3.探究式教学。针对教学内容中的某个问题设置专题讨论,如目前空气污染的现状,把学生分为几组,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制作演讲报告,规定一定的时间,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堂发言和交流。这种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式学习方式,加强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同时极大地挖掘了学生的学习潜力。

4.讨论或辩论式教学。现代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引发了人们对生命伦理学中的热点问题的关注,如,克隆技术的应用,究竟对克隆人持支持还是反对态度?看到现代社会上出现的亲子鉴定所带来的尴尬风景,到底是技术的进步还是人性的退步?这些问题需要让学生好好思考,一起讨论,通过不同的分析而逐步得出自己的看法。此外,也可以针对不同的观点让学生分组进行正反方辩论,陈述自己的理论依据,举证事实说话,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模式和评价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尽量采取混合教学模式,即运用视听媒体(幻灯投影、录音及录像)与传统粉笔和黑板、计算机辅助与传统学习、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等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这既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给教学增添了形象生动感,但是板书必不可少,必要的板书可以展示整堂课的授课提纲和重点及难点。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采取了平时成绩(40%)与期末成绩(60%)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生的学习情况考核。平时成绩包含出勤次数、课堂表现和平时作业考核,每堂课随机点名,综合平时的课堂提问和课外作业完成情况与期末作业的大论文写作完成情况,按比例进行成绩的考核。这样的作法不仅注意到了在对生命科学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差异,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五、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目前,笔者在讲授这门课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几点:高中生物与“生命科学导论”的教学内容有所重复;选课的学生基础知识差异较大,导致理解能力有所不同;部分学生因为是选修课而导致迟到、早退、旷课现象时常发生;生命科学知识更新速度快,现有教材很难满足课程的需要。针对以上这些情况,建议一方面需要教师加强知识的积累和不断的学习,掌握生命科学领域里的新成果、新成就、新动态和前沿知识,提高自身的修养和教学水平,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包括课堂互动和目光交流等;另一方面需要了解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加强教学管理,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此外,为提高学生兴趣,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精选教学内容。也可以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积累教学经验,编写适合各专业本科生学习的教材。同时,互联网上丰富的生命科学知识也可以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和参考,让学生主动自己查阅一些与生命科学有关的热点问题的相关资料,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和科学素质。

参考文献:

[1]王玉芳.开设《现代生命科学导论》公选课的探讨[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8(3):20-21.

[2]李娜,毛永强.“生命科学导论”公选课的教学改革初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6(10):120-121.

[3]周亚平,金卫根,陈传红,王斌.《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0(2):167-168.

生命科学导论篇2

关键词:生命科学导论 公共基础课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2(c)-0-02

学分制、选课制和短学期制是上海大学在已故校长钱伟长先生教育思想的指引下所形成的特色教学管理模式。全学年共分4个学期,其中春、秋、冬三个学期为课堂教学环节,而夏季学期为实践环节。每个课堂教学学期共有12周的时间,除去最后两周用于考试,课程内容的教学则集中在前十周内完成[1]。《生命科学导论》作为公共基础课,教授对象将是学校所有全日制本科生,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合理安排课程内容,灵活把握教学进度,有效结合课堂和课外教学对学生的激发作用,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综合素质。以下就结合我们对《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所进行的探索性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进行一些总结,希望对同领域中的教学同行们能有启示

作用。

1 加强教师梯队建设,探索团队教学模式

《生命科学导论》近年来逐渐在各大高校中被推广成了公共课或基础课,这就决定了它的教学功能定位应服务于培养大学生的全面素质;而且,此课程的目标是要让大学生通过学习,较全面的把握生命科学在现代社会生活与发展中的重要性[2]。所以,这势必就要求课程教授的内容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又要区别于科普类课程和专业类课程,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获得对生命科学的基本了解,而且能掌握生命科学的思维方式,增强在社会生活和学习中队生命科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基于上述教学要求的实现,传统的单个教师承担一门课程或一个班级的教学模式将会受到很大的挑战。首先,课程教授对象不再是某些学院或某些专业的学生,而是全校几千名本科学生,因此授课规模较以往有很大的扩展;其次,学生各自以往对生命科学相关知识掌握的程度也参差不齐,学生的来源除了全国各省市外还有国际留学生,因此,对课堂知识讲授的接受程度也不尽相同;第三,作为一门导论课,势必要求对这一领域的知识要有尽可能全面地介绍,但是,教师个人所掌握或熟悉的内容也总是有局限性的,这也从另一个侧面给本课程的教学增加了难度。为解决这些困难,将此课程建设好,我们大胆地打破了以往一贯的教学模式,尝试组建课程教学团队。以具有资深教学经验的教授牵头,从学院各个教研室,科研团队,抽调不同专业背景,从事不同研究方向,具有不同学历和教学经验的老师,组建成一支老、中、青结合,囊括了教授、副教授和讲师的课程专属教学团队。通过集体备课,互相交流,协同授课,统一命题,集中阅卷等方式,从课件制作,课堂讲授,课后答疑,试卷命题直到阅卷批改的整个教学流程中,发挥各成员的优势,取长补短;相互之间积极开展学习借鉴、切磋交流、竞争合作等形式的活动,不断把课程的教学和建设推向前进。

2 教学内容的梳理与合理安排

《生命科学导论》相关的教材种类繁多,所涉及的内容也十分宽广。本着钱伟长校长“培养学生们自我教育、自主学习、自我选择和实践教育能力”教学目标[3],结合上海大学自身的教学管理特色,我们对课程的相关教学内容作了重新的整理和调整。首先,从学校短学期制对教学进度的要求出发,综合国内有关生命科学导论课程的相关教材内容,同时结合教学团队成员自身专业背景的分类,我们将课程的内容划分为十个专题:分别为绪论、生物化学、细胞、微生物、植物、动物、生态、遗传、基因工程和食品。每个专题由2-3位相关研究领域具有8-10年教学或研究经历的教师共同承担教学课件的制作;并对提交教学团队的教学PPT进行集体讨论、修改和模拟讲授,最终形成课程讲授的统一课件内容标准;其次,根据每个教师的个人特点,开展多人合作授课和一人单独授课的模式相结合;最后,在上课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实际基础和兴趣点,给予授课教师一定的自由度,允许其在标准课件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课程内容、讲授顺序和授课形式的变通,以更好的适应学生的需求。

3 结合实际教学需求编写新教材

鉴于学教学管理模式和制度的特点,国内已有的教材很难完全与之配套;因此,在多年教学积累的基础上,通过调研学生的课堂反应,学习体会以及他们对学校其他公共基础课教学的建议,我们开展了新教材的编写工作。通过学校的教学沙龙的交流,汲取其他院系在开设公共基础课过程中的经验为我所用,组织团队教师和校内外优秀教师进行交流和学习,并邀请知名学者亲身授课,从中把握和提炼出现代生命科学在社会发展和生活中最吸引人的内容,同时,结合生命科学的知识体系,遵循钱伟长校长“大学教育要服务社会发展、面向实际,突出应用性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思想[4-5],在生命科学导论的新教材编写中突出了应用性强,与生活密切相关,对人类社会发展影响重大的知识点的地位,同时结合生命科学自身所具有的系统性和基础性特征,力求形成一套内容丰富,知识性和应用性兼顾,适合学校4学期制教学模式的新教材。

4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拓展教学渠道

上海大学作为上海地区一所211院校,学校的硬件设施配备完善,因此我们充分利用了这一优势,将我们的课堂同传统的教室,延伸到了整个校园甚至是学生的整个生活中。上课内容和课件全部上传至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同时,利用学校的校内交流平台“乐乎社区”开辟各任课教师的专属在线交流空间,由任课教师每周2次和学生进行在线交流,解决学生在课堂和课外所提出的相关问题;此外,利用公共网络资源中如QQ、MSN、微博等深受学生喜爱的现代网络交流工具,使学生通过手机,电脑能随时随地将他们的问题和教师进行及时沟通和交流。让学生对生命科学知识的学习和了解不再局限于课堂,而延伸到了他们的寝室、餐桌、运动场以及他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时段,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命科学知识就在身边的日常活动中;使学生从被动地接受课堂知识灌输,转变为主动根据需要去查找、学习、了解和掌握所需的知识;引导学生更好的利用零碎时间进行知识的挖掘和

学习。

另外,加强本科教学和研究生培养相结合,合理安排本学院的研究生和博士生参与本科教学的教辅工作。公共基础课最大的特点就是上课人数覆盖全校本科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每一次的作业布置、课堂测试或讨论都会给任课教师带来十分繁重的课后批改和评阅工作,而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加入无疑是一个很好的生力军,他们平日就活跃在科研工作的第一线,对生命科学的前沿和热点问题把握十分敏锐,由他们协助任课教师进行作业批改、评阅以及与学生互动探讨和交流,不仅能减轻教师的负担,使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课程建设中去,而且可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更生动、更具体地和学生进行详细交流,这也有利于建立学生高年级与低年级之间互帮互助,言传身教的帮带互动学习模式。与此同时,对研究生和博士生本身而言,这也是一次十分难得的教学实践环节,对其自身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对学校的研究生培养也是一个很好的互利互补的实践。

生命科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如何在生命科学导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体现这一特点,这是对我们的又一重大挑战。我们尝试利用学院生命科学中心的公共实验平台,通过学生申请,任课老师协调,以及中心平台老师配合的方式,在不影响实验中心日常工作的前提下,努力为学生提供参观,学习以及观摩实验的机会,通过开展“学院开放日”等活动让他们从课堂走进实验室,将他们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带到实验室中去体会和揣摩。同时,我们还计划结合上海大学夏季短学期实践教育环节,在选课的学生中择优选拔部分人员进行独立创新实验的尝试,让他们能更加深入了解生命的奥秘,以激发他们对生命科学的学习兴趣。

5 加强学习,及时总结不断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每门课程的教学所面对的教学对象都是不同的,学生既有的基础知识,文化背景,学习习惯,接受能力等都会存在差异,所以必须要对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反应和解决。在我们生命科学导论课程开设的过程中,除了通过上述的各种日常交流手段收集学生反应的问题外,每学期结束时还实行学生对课程教学进行评价,通过学生对各任课教师课程教学给出的评分和所提出的意见,我们进行汇总,并通过集体讨论,交流以及会同学生和其他学院教师共同座谈的形式,对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并对下一次课程的开设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此外,选拔若干优秀的教师,通过参加校内的教学竞赛交流以及校外的学习和进修,不断提高教学团队的教学水平,以期更好的适应学生的需求,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6 教学效果与待解决问题

通过教学团队人员的共同努力,生命科学导论课程已经逐渐形成了适应学校教学管理模式的教学方式,同时结合多种教学手段,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扩展和延伸,在本科生的公共基础课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课程被纳入了学校重点建设行列。但在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如何更好地实施因材施教?如何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如何更加合理地安排授课模式?怎样利用学院实验中心平台服务更多的学生,打造教学实验相结合的课程特色?这些问题还有待我们今后课程建设中继续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 王福友.钱伟长与上海大学短学期制[J].现代大学教育,2010(3):93-98.

[2] 张惟杰.生命科学导论[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 刘仁义.钱伟长的应用教育思想初探[J].河西学院学报,2012(28):1-5.

生命科学导论篇3

关键词:生命教育;儿科护理学;生命质量

2012年6月,一名医院实习护士在微博上了几张“虐婴”照片,并写道:“小孩子真是太2了,傻乎乎的,无家属病房就是这点好,可以各种虐待”,配的照片包括将婴儿直立,让婴儿脑袋后仰而不给予支撑,给婴儿头部贴上用纸画的猪鼻子、猪耳朵等。微博一,就被万名网友转发并谴责,许多网友怒骂其毫无人性。随后,该实习护士删除该条微博并道歉,相关学院也责令其停止实习,并做出深刻检查。但此事让我们意识到学校教育的不足,特别是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手段,倡导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1]。生命教育理念由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1968年首次提出后迅速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我国生命教育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最早实施于辽宁和上海。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将其纳入国家教育发展战略[2]。虽然目前一些大学的生命教育方兴未艾,但我国大学生漠视生命的现象却屡见不鲜。研究表明:当前大学生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有对生命的错误认知、生命幸福感偏低、自杀念头增多、生活没有乐趣和意义、生命价值务实化和功利化、遇到生命挫折宁愿选择自我发泄也不求助于别人、对其他生命体缺乏信任、自我主义严重等[3]。各种迹象表明,当前大学生生命教育仍有很大发展空间,我们应当拓宽大学生生命教育途径,增强生命教育实效性。生命教育是一个贯穿人一生的系统工程,非单一学科所能涵盖,因此,除了通过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来传播生命教育思想外,还应把生命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活动之中[4],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会生命教育的内涵,提升人文素养和生命品质。儿科护理学蕴涵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我们对将生命教育融入儿科护理学教学进行了一些尝试。

1生命教育与儿科护理学教学融合的可能性

1.1生命教育与儿科护理学教学在教育理念上一致

生命教育要求以人为本,使受教育者认识和体验生命的自然规律,从中发现生命的价值,进而尊重、珍惜生命,并认识到生命与自我、他人、自然、社会的关系,从自珍自爱到关心他人、关爱自然、关注社会,最终自觉提高个体生命质量和生命价值。儿科护理学是一门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儿童保健、小儿疾病防治和护理,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护理科学。其任务是研究和保护儿童,提供综合性、广泛性的护理,以保障和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儿科护理学教学目标既包括对生命自然规律的掌握,也包括对幼小生命关爱照护等积极专业情感目标和坚持维护生命健康等意志目标的达成。这意味着儿科护理学教学理念必须落实到对生命爱护、珍惜、尊重和全面性发展的认知上,儿科护理学与生命教育的教学理念、目的是高度一致的。

1.2儿科护理学课程蕴涵着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

儿科护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从精卵细胞结合到青春期结束的少年,这个阶段的特点是生命个体身心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中。小儿成长过程正反映了生命成长历程,儿童的营养、保健、计划免疫等提示了生命健康成长过程中需要的帮助,各种儿科常见疾病则揭示了在生命成长过程中可能遭遇的挫折挑战。总之,儿科护理学课程蕴涵着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因此,将生命教育融入儿科护理学教学,可引导学生在生命诞生、成长中认知、尊重和体悟生命,最终获得对生命的欣赏、享受与超越。

2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实践

2.1整合教学内容,发掘儿科护理学中的生命教育元素

2.1.1整合教学内容

将儿科护理学教学内容分为三大块,使教师和学生从总体上把握儿科护理学与生命教育的相关性。小儿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生长发育的动态变化过程,根据解剖、生理和心理特点,分为7个时期,反映生命成长的历程。因此,我们不但需要了解小儿生长发育规律,监测小儿体格、神经、心理包括社会行为的发展,还需要为小儿提供营养和各种保健措施。即使有这样的呵护,小儿在成长过程中仍然可能生病,需要医护人员的照顾。生命教育和儿科护理的最终目的都是让幼小的生命成长成熟,从需要呵护到能够独立生活,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1.2开发儿科护理学中的感恩教育、挫折教育与社会支持系统教育元素

儿科护理学教学过程能让人感受到生命成长的艰辛,从妈妈怀孕到宝宝出生、成长的每一步都可能遭遇疾病和意外,需要倾注心血、精心照顾。一个生命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要感恩父母以及其他人的帮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适时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对父母家人感恩,对他人友善,对社会包容奉献,对学习勤奋尽责,对生命敬仰珍惜。感恩是一种爱、一种美德,也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人们对生命价值认知的基础。引导学生体会生命成长过程中的艰辛,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感恩生活的馈赠和磨砺,以健康积极的心态创造人生的价值,感受生命成长的美好。生命成长过程中需要父母家人的照顾和支持,需要社会提供各种服务与帮助,以此引导学生体会每个生命既是一个个体又是社会的一部分。在我们需要帮助时,要坚定地相信身边的人和社会,积极寻求支持;在别人需要帮助时,要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使自己的生命价值得到体现。

2.2创新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尊重学生生命个体性和多样性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和单一的成绩评价机制僵化、生硬、粗放,忽视学生生命个体需求和主体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生命教育要求受教育者从认识生命规律入手,从自我体验中发现生命价值,因此,教育过程中应尊重个体生命价值,创新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从而使课堂充满活力。

2.2.1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确保学生学习主体性

教学中采用案例讨论法、阅读指导法、角色扮演、视频欣赏、学生小讲课等多元化教学方法,确保学生学习主体性。挖掘整理各种经典案例,这些案例或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或与临床情境密切相关,或为社会新闻事件。可将案例与生命教育结合,如引导学生根据新生儿生理特点,讨论上述虐婴案中实习护士的行为可能会对新生儿带来什么危害?为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弱小的生命?给予他们什么样的帮助?帮助学生建立对生命的认知、爱护和尊重,引导其树立爱婴情感和观念。学习“生长发育”这一章时,指导学生阅读讨论《爸爸错了》这篇文章,使其了解小儿和成人的不同点,小儿不只是成人的缩影,我们必须认知到小儿的特点才能知道如何呵护弱小的生命。创设临床情境,重视生命价值体验。如学习急症患儿护理时,营造一个小生命正等待抢救的临床情境,讨论应该怎样正确及时地处理。当学生做出正确处置时,祝贺他们挽救了一个生命,促使学生认真学习,提升生命价值感。

2.2.2发挥网络的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网络对学生的影响毋庸置疑,既有消极的影响也有积极的影响,因此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在案例讨论中,指导学生通过网络获取信息以支持自己的观点。如通过网络了解“乙肝疫苗事件”及其引发的“疫苗是否能不打就不打”的讨论,在学生讨论时,指导其通过网络获取具体事实和数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大大激发了学生参与讨论的兴趣与分析能力。指导学生利用网络优质课程资源进行学习,并以世界大学城空间为平台,使学习从课上延伸到课下,学习更积极、更自由、更个体化。

2.2.3改变单一的评价机制,尊重生命的个体化差异

对学生生命个体的尊重还体现在评价机制上。以往唯考试成绩的单一评价方式难以反映生命过程的复杂性,也缺乏对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尊重。学生临床思维、临床实践能力必须通过多种评价方式来体现。针对护理专业学生必须获得的实践操作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协作能力、健康教育能力等,我们从多方面予以评价,如对于实践操作能力,通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案例讨论时学生协作情况、案例讨论积极性,学生对某些知识点进行小讲课时的语言沟通能力和健康教育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2.3重视实践教学,触发学生直接生命体验

2.3.1利用实践教学中的新生儿模型引导学生尊重生命

儿科护理实操课中往往使用新生儿模型来帮助学生进行各种操作练习,学生非常喜欢这些像玩具一样可爱的新生儿模型,但也有很多不良行为。有的学生在新生儿模型的脸上乱画,给新生儿模型画眉毛,涂口红;有的把新生儿模型摆出各种姿势与其合照,有些姿势过于扭曲,最终造成新生儿模型的头、手与躯干分离等。因此,在实操课开始前要求学生把新生儿模型当作真正的宝宝来对待。开课时,需使用的每个新生儿模型都穿好衣服,包好包被,放在婴儿床中,整齐排列,模拟真实情境,使学生一进入儿科实验室就能感受到儿科病房氛围。同时请学生认领并照顾好自己的新生儿模型,提升职业使命感和责任感。在教学示范过程中,教师要始终把新生儿模型当成真人对待,无论何时都按规范动作将模型抱过来,而非提着模型的一只手或一只脚拎过来。练习中引导学生将新生儿模型当作真人来对待,将爱心融入操作训练,不但要掌握操作要领,还要学会与他们沟通,增强情感表达和应变能力,从而使护理操作更加规范,更贴近生活和临床,也使爱护、尊重生命的情感更加坚定。带有情感因素的记忆更牢靠,也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记忆和应用。

2.3.2通过临床见习活动培养学生使命感和责任心

儿科见习是儿科护理学教学必不可少的一环。组织学生参观医院产房、新生儿室、儿科病房等,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体验生命的喜悦,教育他们敬畏生命、珍惜生命。见习过程中,除了让学生结合实际对理论知识加以强化外,还鼓励其与家长、患儿进行交流,加强情感体验,提升责任心和使命感。生命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体验活动,具有综合性、生活性、实践性和人文性等特征,应在具体活动中来感悟和体验生命的真谛,尊重、珍惜生命。因此,将生命教育融入儿科护理学教学,从生命的成长入手,通过体验式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认知、尊重、珍惜生命,从而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同时,又能进一步拓宽儿科护理学研究领域,推动教学模式改革,提升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煌,喻芒清.关于高校生命教育的再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0):52-53.

[2]顾明远,石中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潘明芸,吴新平.大学生生命观调查及对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26(2):129-133.

生命科学导论篇4

论文摘要:分析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现状及表现,明确生命关怀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实效性.进而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思想觉悟和理论素质,还需要以生命关怀的视角,关注大学生的现实及个性,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来组织教学。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生命关怀;实效性

目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主要是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工具,担负着传播和维护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批判落后及僵化的思想观念、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培养无产阶级新人、服务于社会主义现实运动的使命。然而,其中却忽略了作为个体的人的存在,忽略了在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中对人的生命关怀。

一、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现状及表现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理论教育,是一个系统的教育过程。而实效性是指人们在从事一定的活动时,目标的实际达成程度。从教育者的角度来说,实效性是指马克思主义的有关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通过传授是否内化为受教育者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使个人成为符合社会需要或要求的个体。从受教育者角度来看,实效性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受教育者自身的实际生活所起到的指导作用的达成程度。无论是从教育者还是从受教育者的实效性来说.其实质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是统一的。

目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不高,其原因之一是缺乏对生命的关怀.具体表现在:

第一,长期以来.受教育者对政治学科往往存在一种偏见,把政治学科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当成是一门副科。同时认为这一学科似乎对现实生活没有太大的用处,从而导致了在教与学方面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了应付的态度。这就造成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形同虚设,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缺乏实效性。

第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本身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该课程教材中的理论程度较高,而且枯燥,不能激发起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内容是传播马克思主义,让受教育者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同时又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和社会实践的发展。然而,我们传统的授课模式是将其当成单纯的知识传输课程,教师讲、学生记的“满堂灌”式的教授过程只服从于社会的现实需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政治工具进行传播,而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存在,忽视了对学生个体的生命关怀.无形之中也就拉大了师生之间的差距,因此缺乏对生命的关怀。

第三,由于受教育者的心理偏见,产生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消极态度。加上理论课程设置单调、受教育者的接受程度不高等.也导致了对生命关怀的缺乏。

第四,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向大学生传授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应该起到一个很好的导向作用,而当代大学生中出现的自杀、自我摧残和报复等事件,表现出大学生不珍惜生命、漠视生命的一面,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对生命关怀的缺乏

第五,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相对滞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理论体系、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之间的关系缺乏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内容与中学思想政治课程存在重复。马克思主义理论师资队伍数量不足。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单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等等状况,都暴露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不高以及缺乏对受教育者的生命关怀。

二、生命关怀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重要性

生命关怀,是指充分关注生命,关注人的生存状况和生存意义,关注人的成长和完善,并由此而产生对一切生命的热爱]。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强调的是以学生的生命为基础,以承认不同性格和能力的差异为前提,对学生的尊严、生活、德行、求知、智慧加以引导,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开发生命潜能,激发生命活力。提升生命质量,最终促使学生的身心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最大受益者生命关怀应该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生命关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而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容之一也包括人的全面发展,尊重人、发展人、关注人的生命。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在新世纪、新阶段提出的党的重大发展战略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也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指导方针。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也就是在理论教育中坚持以学生为本,以生命关怀的理念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二)生命关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本质目标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主要还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授和引导.形成对生命价值的正确认识。值得关注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授和引导作用不仅仅在于理论知识的教育与传播,而在于通过这个过程加强对大学生情感、人性和精神的人格教育,塑造大学生的个性,形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和道德相对应的全面发展的人。这就决定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以生命关怀为核心,把关怀生命融人到该课程理论教育当中,为学生提供人性化的生命关怀,促成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生命关怀目标的实现。

(三)生命关怀能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

如果把生命关怀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出发点.在系统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的同时,又与时俱进地进入大学生的思想世界和人生问题,以生命关怀的方式引导、教育学生,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思想困惑、认识矛盾和需求.使学生关注生命,引起共鸣.产生兴趣,继而主动加入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讨论中,从而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

三、以生命关怀的向度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改革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应以生命关怀为突破口。丰富理论教学内容

首先,从关注大学生个体生命出发,关心学生的现实生活。把关怀人的生命作为理论教育的出发点,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让学生掌握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同时。反思现实,完善个体的人生发展。其次,要加强学生的认识和辨别是非问题的能力,从他们身边发生的事情予以阐发,指导他们形成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他们政治生活的敏锐性。最后,要张扬大学生的个性,在涉及他们的人生道路、人生理想和目标的问题上更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给予引导,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关怀的环境,启发学生更好地去追求完善的人格.学会去关心他人,关注社会的发展。

(二)给予教育者角色定位,将生命关怀融入其中

第一,要充分认识、深入理解生命、生命价值和生命关怀的意义。教师对生命、生命价值的认识和理解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师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生命关怀渗透的程度,从而也就决定了学生对生命的理解与接受的深度。只有教师对生命的感悟和深入理解。才能让学生在理论教育的课堂中感受到生命的关怀,继而运用到实践中去。

第二,教师要进行角色转换,改变教授方式,尊重生命。教师与学生应建立平等的交往关系,摒弃用高姿态压制学生的方式,让学生也能参与到课堂中。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神情严肃。“满堂灌”,整个课堂氛围沉闷,这样的教学要提高其实效性是难以实现的。因此,要转变上述的教学方式,让教师尊重生命,接纳并张扬学生的个性,在理论教育中进行生命关怀。

(三)引导生命关怀教学,改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教学模式

生命科学导论篇5

[关键词]科学技术 科技革命 科学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FO-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9)1020218--02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160多年来,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既有辉煌成就也有曲折和反复,总体上不断前进,展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而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与科技革命息息相关,从科技革命的视角审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探讨科技革命在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中的作用,追寻社会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源头,把握科学社会主义与科技革命相结合的历史必然性,有助于我们加深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正确性的理解,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增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一、第一次科技革命及其内涵

科技革命主要包括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两个部分,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构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所谓科学革命主要是指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观念、基本方法等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是一种彻底的质变。技术上的革命是由科学上的革命引起的,是科学革命的必然结果。所谓技术革命,是指在技术应用领域中所发生的、具有广泛而深远影响的根本性变革。例如以蒸汽为动力技术的出现,电力技术的广泛应用,原子能、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等。

科学革命必然会引起技术革命,推动生产技术的革故鼎新;而技术革命的发展、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又为科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有力地促进了科学革命的不断深化。科技革命的发生标志着在科学革命观念和精神的影响下决定一定历史时期技术领域中主导技术的根本性变革,也标志着决定这一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技术基础的变革。历史上几次重大的科学技术革命都有力地推动了人类物质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第一次科技革命俗称为“工业革命”或“产业革命”,是指资本主义的大机器生产代替工场手工业的革命,它既是生产技术的革命,又是社会生产关系上的重大变革。18世纪中叶,产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从而遍及欧洲和北美国家。这次革命以纺织机械的革新为起点,1765年哈格里夫斯在前人发明飞梭和纺纱机的基础上发明了珍妮纺纱机,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1785年克隆普顿综合了珍妮纺纱机和水力织布机的优点发明了走绽精纺机,从而初步完成了纺织机的革新,大大提高了本部门的劳动生产率。1782年瓦特制成了改良蒸汽机,蒸汽机的强大动力为机器大生产奠定基础,推动了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加快了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的步伐,将人类带进了“蒸汽时代”。蒸汽机的发明标志着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成功,这一发明及其应用是科学技术的巨大变革,它完成了人类的基本生产工具由简单用具向复杂机器的转变,从而使社会生产的基础发生了质变,使人类劳动生产率得以大大提高。1840年前后,英国机器大工业生产在英国工业生产中占绝对优势,英国首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工业强国,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先后发生并完成工业革命,开始了人类社会化大生产的新时代。总之,第一次科技革命,尤其是蒸汽技术革命带来了人类社会生产力史无前例的飞跃发展。

二、科学社套主义与科学技术的密切联系

从狭义而言,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核心部分,“科学社会主义是研究改变资本主义世界、建设社会主义世界的一般规律的科学”从广义而言,科学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毫无疑问,科学社会主义首先是一门科学,是指导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国家实践活动的一门首要的科学,是以前人的科学研究成果为基础的。科学社会主义是一门社会科学,建设社会主义、其产主义新社会这样宏伟复杂的事业需要各门具体科学为之服务,除了哲学、社会科学以外,还需要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以及各种交叉科学。科学社会主义从宏观上、总体上指导社会主义运动,对于其它具体科学和专业学科都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具有科学性、革命性、阶级性等特性,其科学性决定了它必须而且也能够与现代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进步的,科技进步的革命原始本性便决定了它趋向于与革命的科学社会主义结盟。社会主义作为一种运动,是社会化的机器大生产反抗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生产关系的革命性运动,也表现为近现代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不可调和的阶级斗争,社会主义运动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化的生产力,主体力量是有组织的无产阶级群众,而这些从历史上看都是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产物。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是推动科学杜会主发展的重要因素。纵观人类近现代史的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每一次巨大飞跃都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第一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生

第一次科技革命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奠定了自然科学基础、经济基础、阶级基础,推动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

(一)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奠定了自然科学基础

第一次科技革命时期,尤其是蒸汽技术革命推动着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这次自然科学上取得的进展,其主要标志就是这一时期自然科学领域的三大发现:细胞学说的创立、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及生物进化论的问世,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重大影响。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密切关注着自然科学领域的这些新进展,不断与时俱进,使自己的认知水平提高到新的境界,用理性的科学世界观来指导自己的研究,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逐步抛弃了愚昧性、空想性,在世界观问题上日益成熟而理性,,相继实现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自觉地把自己的学说建立在这些自然科学规律的基础之上。可见,正是第一次科技革命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提供了可靠的自然依据,奠定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使社会主义理论从此有了自己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奠定了社会经济基础

以第一次科技革命为基础的工业革命,促使了资本主义大工业在欧洲的发展和工厂制度的建立,实现了把个体手工小生产变为社会化机器大生产的伟大变革,生产资料也从原来的一个或几个劳动者使用变成了由大批有组织的劳动者共同使用,因而劳动产品也不再是个体劳动的成果而是众多人共同劳动所生产出的社会产品。社会化大生产在本质上要求由社会或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和支配生产资料,对社会生产进行统一的组织管理,

并由全体社会成员享有劳动产品。但是,由科技革命而产生的社会化大生产是在当时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础上实现的,因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必然会产生深刻的对抗性矛盾,而且这一矛盾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而日益尖锐化,其激化的严重后果便是周期性经济危机的不断爆发。1825年英国爆发了第一次全国性经济危机,1836年英国再次爆发经济危机并波及美国,1847年的经济危机则冲击了整个欧洲,形成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的爆发充分表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已经成了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社会化的机器太生产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这就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社会经济条件,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三)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

随着资本主义产业革命的完成,资本家工厂制度在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生产部门普遍建立,这一巨大变革不仅创造了一个工业资本家阶级,也创造了一个人数众多的工业无产阶级,使社会日益分裂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的阵营。工业革命增强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使其逐步掌握了国家政权,上升为统治阶级,此时无产阶级也日益壮大成熟。

生命科学导论篇6

关键词:本科毕业论文;论文指导;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教学模式

随着高校的扩招效应持续释放及毕业生就业压力持续上涨,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走低成为不争的事实。如何在毕业设计指导环节提升论文学术水平、提高指导成效,成为保障本科教学顺利进行和优秀人才培养目标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近几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的经验,在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的框架内,从师生毕业论文指导管理情境的角度,对以上问题进行探索分析。

1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应用于毕业论文指导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1.1毕业论文指导符合领导情境,为理论的应用提供了可能性

(1)领导内涵角度。一方面,指导教师作为领导者,必须有学生(被领导者)的追随,若无学生的密切配合,则这一管理情境毫无效率可言;另一方面,指导教师拥有影响学生撰写毕业设计行为的能力,如教师拥有教学环节赋予的制度权力指挥学生开展毕业设计工作,教师因在科研工作方面的知识、技能和经验方面的优势而产生的专长权力能为学生毕业设计指明方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为人师表、优秀的道德、人格魅力等感召权力。(2)领导作用角度。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中,师生双方的互动模式也是符合领导情境的。首先,教师须发挥指挥作用,通过其专业素养判断每个研究主题的毕业设计方向,结合不同学生的特性设计出合理的培养方案;其次,教师还应发挥协调作用,形成团结互助的合作团队,还要为学生的数据搜集、调查研究等协调校内及社会资源;再次,教师在此过程中还需发挥激励作用,以保证毕业设计中学生全过程积极进取的动力。

1.2毕业论文指导的工作特性印证了理论应用的必要性

(1)毕业论文指导中主体的重要性。学生与教师作为毕业论文教学环节中最为重要与关键的两大主体,学生为当然主体,在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处于核心主体地位,而教师则是应然主体,应承担起主导作用,领导的生命周期理论恰好能将这两大关键主体纳入同一框架开展情境研究。(2)毕业论文指导对象能力提升的渐进性。领导的权变理论中,生命周期理论所关注的最重要的权变因素为被领导者的成熟度。在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学生的科研能力与论文撰写技巧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平时的学习与积累中、在指导教师的辅助下,逐步形成与提高的。这一分化、渐进的过程,正好需要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加以分析。(3)毕业论文指导情境的多样性。在毕业论文指导环节,不同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力素养、写作意愿、配合程度都是不一样的,因而领导生命周期理论不仅能贴合毕业论文指导实际情况,而且能针对不同指导情境进行区分式管理,实现指导效能的提升。

2毕业论文指导方式范式解析

2.1毕业论文指导方式划分依据

按照工作行为和关系行为这两大领导维度,分别各自冠以“高”和“低”两个层次,组合形成了四种截然不同的毕业论文指导方式,如图1的上半部分所示。其中,工作行为这一维度主要考察的是指导方式在多大程度上以工作为中心,界定自己与学生的工作任务及角色,以完成教学目标。而关系行为这一维度主要衡量的是指导方式,关心和尊重学生情绪与意愿,并建立相互信任的指导关系的程度。

2.2四种不同毕业论文指导方式

(1)命令型指导方式(高工作行为—低关系行为)。这种论文指导方式决策权集于教师一身,由指导教师进行师生双方的角色分类,指导过程中偏重于工作行为,即注意力放在毕业论文本身。围绕该工作,教师将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及相关要求,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任务分解与指挥,采用单向沟通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具体而明确的指导。(2)说服型指导方式(高工作行为—高关系行为)。在这种指导方式下,高工作行为意味着教师要对其学生进行毕业论文撰写方面的详细指导。除此之外,高关系行为意味着教师也要重视与学生的沟通。创造相对轻松指导氛围的同时,双向沟通使得学生更能在心理上接受并领会教师的指导意向。(3)参与型指导方式(低工作行为—高关系行为)。此类指导方式要求指导教师较少进行命令式指挥,取而代之的是与学生双向沟通并提升学生自主决策权。教师是以参与者的身份对学生进行指导,期间发挥的主要作用就是促进毕业论文工作的推进与沟通。(4)授权型指导方式(低工作行为—低关系行为)。教师对学生毕业论文的任务分解与敦促工作将不会以更为具体而细致的形式出现,同时,师生间仅就需要的问题进行探讨,否则在毕业论文撰写期间,学生将是整个教学环节中真正的实然主体,教师的授权式管理方式会促使学生自主完成任务。

3毕业论文指导情境类型的判别及其表现形式

根据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本文将毕业论文指导对象——准毕业生的科研成熟度定义为:学生个体配合教师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对毕业论文撰写的行为负责任的能力与意愿。

3.1情境判别的权变因素分析

据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的指导,学生的科研成熟度被进一步分解为工作成熟度与心理成熟度这两大要素。工作成熟度度量的是学生的知识储备、写作能力、综合技能等方面;心理成熟度指的是学生配合教师指导工作、主动投身毕业论文撰写的意愿与动机。这两大要素各有高和低两个层次,组合形成了以下四种截然不同的学生成熟度阶段(即四种领导情境),具体如图1的下半部分所示。

3.2毕业论文指导对象科研成熟度的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不成熟阶段,M1)。M1阶段学生主要特征为低工作成熟度与低心理成熟度,这部分学生尚不具备毕业论文撰写所需的能力,同时在主动配合教师指导和毕业论文撰写意愿方面观念较为薄弱。第一,能力欠缺,这类学生在基础理论知识储备、数据的搜集与处理、科技论文写作技巧、综合素质方面可能有所偏失;第二,依赖心理强,这类学生容易将毕业论文责任与风险向指导老师转移,出现问题时倾向于推诿教师;第三,存在短视投机隐患,少数学生可能会出现抄袭、数据造假、论文等学术不端倾向。(2)第二阶段(初步成熟阶段,M2)。M2阶段的学生虽然不充分具备论文写作所需的综合能力,但他们饱有学习的热情,愿意积极配合教师的指导工作,写作意愿强烈。第一,独立科研能力有待提升,由于未接受系统的科技论文写作训练,即便有一定学年论文、课程论文、实习报告等锻炼机会,但反馈机制的缺失使得学生在论文写作技巧方面尚不成熟;第二,缺乏学术自信,初次接触规范论文写作,加上参考文献与指导教师的“学术光环”产生一定权威效应,使得学生对于接受指导与论文写作较为拘谨;第三,学习热情饱满,愿意并主动向教师寻求帮助并付诸行动。(3)第三阶段(比较成熟阶段,M3)。学生M3阶段初步具备论文写作的知识、能力等要求,但自主学习与动手的意愿并不强烈。第一,理论基础较好,这部分学生在本科四年学习中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学习基础较好,理论功底较为扎实;第二,学习能力较强,这类学生通过四年的大学积累,接受课堂与教师的引导,加上自身学习经验的调整与摸索,已经自发形成一套较优的个性化学习方法;第三,受非论文因素影响,这类学生虽然拥有较好的毕业设计自身能力与素质禀赋,但因考研、求职、公务员考试、实习等缘故,对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并不够。(4)第四阶段(成熟阶段,M4)。学生M4阶段不仅具备一定毕业设计相关的学习能力、知识技能等,而且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的指导工作。一方面,具备一定独立科研能力,这部分学生除知识储备、学习能力、论文撰写技能等方面自身条件较好外,甚至部分学生本科阶段已经对外公开发表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第二,对毕业设计的成果质量有一定要求,许多已经成功保送相关院校硕士研究生的学生希望通过毕业设计环节来奠定和适应未来研究工作,部分意向就业的优秀准毕业生也希望在毕业设计这一最后教学环节能有出色表现,对将来求职的理想工作岗位有所助益。

4权变式毕业论文学术水平提升模式的实现路径

根据领导的生命周期理论,本文提出了四种可供选择的毕业论文指导方式、据学生成熟度的不同所划分的四种管理情境。如何将二者有机地加以匹配,即为不同的管理情境选择相对应有效的指导方式,成为该理论应用中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环,由此形成的毕业论文学术水平提升模式如图1的上、下部分匹配情况所示。

4.1模式一:对M1阶段的学生采取命令型指导方式处于M1不成熟阶段的学生,对于毕业设计任务既束手无策又不情愿,此时选取命令型(即高工作—低关系行为)指导方式最为有效。第一,提升学生论文意识,对这部分学生提升科研道德观,以往届不合格论文成果为案例,在指导初期打消学生短视投机的心理倾向;第二,确认角色与划分任务,指导教师要以高工作行为来教导学生文献的搜集与利用、文献综述的撰写、开题报告的拟定、论文框架的起草与修改等,来弥补学生低工作成熟度的欠缺;第三,明确师生责任界限,指导教师需与学生确认各自的权限与责任范围,对责任推诿与依赖行为事先预防和事后控制。

4.2模式二:对M2阶段的学生采取说服型指导方式对于M2初步成熟阶段的学生,他们缺乏能力但愿意执行毕业论文相关任务,此时应选取说服型指导方式(高工作—高关系行为)。教师应做好论文工作的划分与确认工作,采取高工作行为,比如帮学生指定合适的研究计划、研究方法的教导、划分阶段任务等;另外,适当情感激励,对学生暂时的能力欠缺表示理解,教导其学习是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等,这种高关系行为的投入会增强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并激励其不断学习与配合指导教师的工作。

4.3模式三:对M3阶段的学生采取参与型指导方式针对M3较为成熟阶段的学生,他们有能力,但对教师指导较为懈怠,任务完成较为拖沓与被动,这种情景下应选取参与型(低工作—高关系行为)论文指导方式。第一,提升论文意识,指导工作合理计划,针对非论文因素,也要根据学生求职、考研、考公务员等时间因素,制定更合理的安排,以取得学生的配合;第二,榜样激励,选用历年毕业设计成功案例,尤其是获得优秀毕业论文的学生在求职、、考研等方面取得的优势,使学生明确这样做对自己的好处。

4.4模式四:对M4阶段的学生采取授权型指导方式当学生位于M4成熟阶段,他们既有能力又主动配合论文指导工作,实践较为认真、主动、积极,教师应选择授权型(低工作—低关系行为)论文指导方式。第一,在原则范围内给予一定创新余地,对学生创作意愿的充分尊重也能极大地提升学生毕业设计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第二,前沿理论与方法的导入,如对M4成熟阶段学生适当拔高要求,指导其开展一定基于前沿方法的研究;第三,榜样与示范作用,指导教师不妨将这部分学生设置为团队的小组长,将教师的指导理念转化为学生立场的思想,更利于其他同学在其标杆示范作用下,理解教师的意图。本文基于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根据工作行为与关系行为的高低组合界定了本科毕业论文指导中的四种典型指导方式,针对学生成熟度的不同划分了四种不同的毕业论文指导情境,建立了四种行之有效的论文学术水平提升模式。值得一提的是,学生的成熟度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学生的学习状况、主观意识等内部因素,以及教师的思想教育、学校组织制度等外部环境因素的激发而发生变化的。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与关爱,促使低成熟度的学生向更高阶段成熟度方向转化;另一方面,也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根据学生状态、管理情境的变化,适时调整指导战略。

参考文献:

[1]姜海滨,王婵.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视野下大学生干部管理能力培养探索[J].教育探索,2014(7):87~88.

[2]彭规荣,王正平.领导生命周期理论与高校学生管理风格[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5):114~117.

生命科学导论篇7

关键词:精神生产者;意识形态;创新科技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0-0257-02

在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的进程当中,精神生产者发挥着重要的功能。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把精神生产者的意识形态功能概括为:创造先进理论、创新科技发明和参加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总之,没有精神生产者就不可能获得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领导权,也就没有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事业的向前发展。

一、先进理论的创造者

生产思想、理论等是精神生产者的本职工作。但是,作为社会正义和良知代言人的精神生产者而言,往往在社会变革的进程当中通过观察社会,进行深入思考,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从而创造出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先进理论来,进而推动了社会的向前发展。从历史的维度来看,“如果说17世纪和18世纪的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家洛克对‘君权神授’的批判、和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和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曾经给予英、法的资产阶级革命以巨大的精神力量和推动作用的话,那末,无产阶级革命更不能没有理论的指导。”[1] 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是创造无产阶级的革命行动的理论的精神生产者。马恩正是在继承以往学说的基础上,在革命的实践当中创造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剩余价值学说”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理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指导,获得了被压迫民族和国家无产阶级的认同,因为马克思主义代表了他们的利益,引起了无产阶级的价值共鸣。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掀起了世界被压迫民族的民族、民主解放运动,推动了社会的向前发展。在马克思看来,只有在先进理论的指导下,才可以凝聚力量,腐朽统治。“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2]

在列宁的思想里,先进理论是革命的“指南针”,是凝聚革命力量的“旗帜”。它为无产阶级革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没有先进理论的指导,就没有革命的行动。先进的理论不仅赋予了革命者崇高的信念,而且也明确了革命的方法和道路。所以,创造这些先进理论的主体,毋庸置疑地落在了精神生产者的身上。理论上说,精神生产者是生产先进理论的承载者,他们精确把握着社会发展的“脉搏”、准确判断社会发展的形势、代表着整个社会群体的利益。事实上,从各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来看,先进的理论都是由某个政党当中最具有学识、最具有魄力和智慧的精神生产者创造的。列宁是苏维埃政党的代表、和邓小平等是中国共产党当中的代表。正是这些精神生产者在结合本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经过自身的思考创造出了先进的理论,指导着革命和建设的发展道路。

二、科技创新的发明者

在马克思看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构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制度中的任何变化,所有制关系中的每一次变革,都是同旧的所有制关系不再相适应的新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3] 人类社会自身发展的历程说明了“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4] 特别是在工业社会,科技已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机器、铁路、汽车、通信等等都是物化了的科技产品。这些先进器械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的效率,以往财富的创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资料投放的多少,现在则更多地取决于科技在生产中的运用。马克思得出的结论是:“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3] 一方面,科技的进步,使得资本主义取代了封建社会。另一方面,科技的进步造就了大量的资本主义的“掘墓人”——无产阶级。而科学技术的创造者就是精神生产者,换言之,精神生产者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与马克思不同,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特别是法兰克福学派中的马尔库塞、哈贝马斯等人认为,科学技术也是一种意识形态,作为科技的创造者精神生产者间接发挥了创造意识形态的功能。“今天,统治不仅通过技术而且作为技术而使自身永久化并不断扩大,技术为不断扩大的同化所有文化领域的政治权利提供了很大的合法化。”[5] 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工业社会的主要推动力量,它不仅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讲,科技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科学技术又被赋予了另一功能,即意识形态的功能。科技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间接的维护着资产阶级统治的合法性。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等人认为,科技就是意识形态。

总之,部分精神生产者生产的科技产品一方面发挥了意识形态的功能,另一方面又得到其他精神生产者对该种意识形态的批判。但是,毋庸置疑的是精神生产者发挥着意识形态的功能,归根到底要看他们是站在什么立场上来发挥该功能,如果是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上,那么就发挥的是维护资产阶级主导意识形态的功能,如果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那么就发挥维护无产阶级主导意识形态的功能。

三、无产阶级革命的先行者和参加者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特别注重精神生产者在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中的功能,如果没有大量的精神生产者参加革命和建设,无产阶级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成功是难以想象的。在马克思看来,在无产阶级的革命阶段,精神生产者处于被雇佣和被剥削的地位,工人阶级应该和精神生产者结成联盟。事实上,从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经验来看,精神生产者扮演着革命的启蒙者和先行者的作用。正是他们的宣传、启蒙,工人阶级才团结起来共同革命。在革命胜利之后,同样需要精神生产者参加社会建设。因为,社会建设不仅仅靠勇气和热情,更需要知识和智慧。他们和工人阶级要并肩作战,知识分子是社会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在继承马恩的基础上,列宁认为精神生产者是取得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重要力量。这种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精神生产者通过“灌输”来统一工人阶级的思想。俄国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不同,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工人阶级的民主意识不强,仅仅靠自身的认识是有限的,先进的理论只能靠精神生产者从外面“灌输”进去。另一方面,精神生产者在无产阶级革命中起到组织、引导的作用。无产阶级革命要想取得胜利,无产阶级就必须团结在一起。而工农最缺乏的就是知识、组织纪律,只能由精神生产者来完成。精神生产者与工农之间形成了一种互补关系,精神生产者为工农提供的是知识和智慧,从战略的高度引导和指引着工农的无产阶级革命。而工农则在精神生产者的引导下,把他们的想法通过暴力革命的手段变成了现实。实践中,俄国的精神生产者在无产阶级的革命当中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特别是在十月革命胜利之后,为了打败敌对势力和外国的干涉,俄国的精神生产者不仅为工农武装打败国内外敌对势力提供了智力支持,而且科技精神生产者凭借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发明创造的先进武器在打败敌人的过程当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一开始就是在先进的精神生产者的领导下进行的。十月革命胜利以后,中国的先进分子,诸如,陈独秀、等人开始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者成为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广大的传播和接受,首先也是在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中。革命力量的组织和革命事业的建设,离开革命的知识分子的参加,是不能成功的。”[6] 、五卅运动等等就是最好证明。“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1919年,中国发生了。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6] 诚然,这些中国的先进分子就是先进的精神生产者。

在总结以往革命成败的基础上,特别注重“两杆子”建设。一个是“枪杆子”,一个是“笔杆子”。在看来,要想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就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既要团结工农充实“枪杆子”队伍,又要团结知识分子充实“笔杆子”队伍。唯如此才可以组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组织,战胜强大的敌人。非常重视精神生产者在革命和建设中的发挥作用,“在长期的和残酷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在建立新中国的伟大斗争中共产党必须善于吸收知识分子,才能组织伟大的抗战力量,组织千百万农民群众,发展革命的文化运动和发展革命的统一战线。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6] 同时,知识分子还应该把自身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工农阶级,以提高他们的认识和技能,在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工人阶级应欢迎革命的知识分子帮助自己,决不可拒绝因为没有他们的帮助。因为没有他们的帮助,自己就不能进步,革命也不能成功”[6]。

参考文献:

[1] 朱文显.知识分子问题:从马克思到邓小平[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19.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9.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56-365.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75.

生命科学导论篇8

生命伦理学由美国等国家引入,在存在明显误读、误译、误识的同时,把翻译、译介的目光只对应在对具体问题或案例的分析及论题本身,很少关涉理论的本源,甚至几乎没有顾及生命伦理学的先驱人物鲍尔拉姆塞、约瑟夫弗雷彻、理查德迈克考米克等的思想与理论,使汉语文化圈生命伦理学学人以为美国式的研究方法就是不要理论与精神。我们甚至把部分美国卫生官员的行政和制度伦理话语作为我们生命伦理学理论的奠基石,在模仿方法与内容的同时,肤浅地整理或结合了一点传统医学道德文化遗产,构建的是一个断裂与破碎又无坚实理论作为支撑的中国生命伦理学体系。

生命伦理学诞生以后,伦理学思想与理论走向变得十分复杂,康德主义、海德格尔主义、尼采主义都不能成为生命伦理学的“主义’;功利论、实用主义、境遇论等也都不能成为生命伦理学的根基理论。历史性的译语行动演变为生命伦理学思想的汉语的历史解释学,汉语人文医学在没有清整和规范语言之前就焦急地承担了生命伦理学学科的构建工作,因此使得这门学科不仅在语介表意上显得混乱不堪,而且本当统一的概念也认知各异,使其会议、教学、著述语境谱调千差万别声东而言西、值此而言他。加之这门学科的研究者修道与素养的局限,使得汉语生命伦理学真的显得“幼稚”。在我们连“无聊”都没有资格的评价面前,我们大多数是采取一贯的麻木或鸵鸟的处世哲学,虽然不必为“羊头狗肉之说”[1]失去君子的风度,但还是应该认真思忖:我们的20年成败在哪里?

生命伦理学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伦理生命学”,它应是这样一门学科:对人的生命状态进行道德追问;对生命的终极问题进行伦理研究;对生命科学技术进行伦理裁判与反省;对生命、特别是人的生命的本质、价值与意义的道德哲学解读。生命伦理学的核心不在于对某一种或几种道德理论的应用,而是研究和创制适应于生命本体或生命科学技术发展的道德哲学理论;它不仅限于解释与论证生命行为和生命科学技术行为的合道德性,而且必须帮助人们努力认识生命的所有问题或难题。生命现象、生命技术、医药卫生等的伦理问题仅仅是它十分表浅的研究内容之一,对灵性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哲学化注释,是其重要的使命。应用伦理学原则与规则去解释具体生命科学实践问题或医学问题,必须建立在对所有道德哲学学派和学说的研究基础之上,这就决定了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应用伦理学,假如应用伦理学存在的话。生命伦理学是一个为复合生存目的和人的或其他生命存在的思辨体系与实证策略系统,它是后现代文化的一部分和后哲学时期人类对生命悟省的标志,它尤其注意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它有独特的学术品格与研究方法,它在特殊的语境下运用特殊的语言符号、赖于特殊的逻辑秩序构建人文学、社会科学与生命科学的内在关系。由于它对灵性生命的先验自觉以及与宗教神学的血缘联系,它离不开神学特别是基督教神学的营养与喂育。

我们在难以确定的场景中,最易于发生差错。“我们在行为中的差错与在基于德性的东西中的差错相同。在追求德性的问题上,我们的差错出在自然的途径方面。因为差错既在不及中,又在过度中,而且,我们是由于快乐和痛苦而被移往其中的每一方面的。因为由于快乐,我们犯下恶行,由于痛苦,我们又放弃了善行。”[2]我们为使某种伦理学或伦理学理论成为我们对某一问题的解释系统,就不遗余力地对这种理论加以粉饰,并拼命营造与其他理论隔离的屏障,凭借自己的偏爱只给具体当事人以单一的原则与规范,不顾及与其他理论的分歧与对立,使指导成为明显的误导;我们的批评意见也依据我们信仰的理论而不是客观的影响现实。迄今为止,我们几乎没有任何圆满解释任一高新生命科学技术的伦理根由,是我们这些研究者自己制造了生命伦理学特有的两难;给与克隆人技术、同性恋问题、安乐死以无休止的争论。 生命伦理学这一原创性的学科,不仅理论架构粗糙,尚没有共同的学科语汇与学科语言,很多概念不被学界认同,究竟什么是生命伦理学的核心内容,尚未得到统一的认识,学科内甚至也无法进行真正的对话。而且,少数几个人掌握着话语权力或译名权,与官僚伦理媾和,控制着政策和学术表达机会的分配。汉语生命伦理学亟需要整顿学风。很多人这些年十分热衷于表面上轰轰烈烈的会议,喜欢用西方人的经费编排和导演假戏,没有针对中国现实的研究主题,行动计划和研究要由别人指手画脚,我们却俯首称臣;学问也基本是信息文献的编译、简单的案例分析和不具代表性的社会调查。没有精神和民族骨气的生命伦理学已经成为一种西方片面文化的传播或转播。缺乏理论的深入研究,没有针对国情和现实的内容,屈从于西方的霸权,严重脱离中国生命伦理的本真,不顾“医疗公正”这个压倒一切的伦理,而纠缠在“基因组计划”、“胚胎干细胞”、“生殖性克隆和治疗性克隆”等无休止的、近乎无聊的讨论中,并误导大哲学、大文化界乃至政界也一起置我们数亿人的基本医疗保健而不顾,陷入价值有限或起码相当长的时间内还并不紧迫和重要的甚至不会有结果的课题的争论中。枯竭或干涩的营养,培育和勉强维持了一个幼小的生命,没有哲学之水的浇灌和文化的沃土,生命伦理学将萎缩。我们或是拾捡前人的理论或判断方法,或是等待大伦理学理论的突破,或吸噬“应用伦理学”的残羹,结果我们的论述和分析一片混乱。我们没有有力的证言批评医学中的心理利己主义,也没有勇气确立不伤害并有利于人类的仁爱情操,我们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常常分离,只顾事实陈述而不承担道德陈述,我们的很多结论只是一些伪结论或假命题的毫无意义的注释。我们的“是”与“应当”一贯存在“承担裂隙”[3],这个事实的陈述与评价性陈述之间永远是一个巨大的逻辑上的裂隙。尽管我们花费巨大去替代社会学家的调查使命,考量世俗社会对生命伦理事件的评价,我们非但没能演绎出“应当”的陈述,反而连“是”的陈述都开始被质疑。脱离了文化研究,放弃了哲学家的身份,那些“安乐死”、“知情同意”、“病人权利”和庸俗的“人造美女”的调查以及艾滋病的案例讨论怎么会使人信服?我们做了许多哲学家不应该做的工作,哲学上的逻辑是:“应当”陈述不能由“是”陈述演绎而来,调查之后没有独立的充分的理论论证这不是道德哲学的方法。“在伦理学证明中,任何人试图从纯事实前提(所谓‘是’陈述)推演出纯评价性结论(所谓‘应当’陈述),他都应该向我们解释清楚这个推演是如何能够实现的。”[4]我们恰好往往缺少这种“解释”。我们没有自由争鸣的风气,很少有认真的深入的批评,没有形成学派的良好土壤,寄生于西方语言霸主的思维习惯永远是用西风压倒东风,在重大主题的讨论和条规的制订中不允许有任何不同的声音。中国生命伦理学的学术知识生产,已深深地和各种社会权力、利益体制相互交缠。我们学术体制的内部组织、学科发展、学术行动和开拓的规划,都受制于社会权力和利益的关系,加之学科门类的顽固偏见,使得汉语生命伦理学始终处于政治伦理、制度伦理或政策边缘,始终处于医学、哲学与社会科学专门化的边缘。生命伦理学至今没有建立完整而融贯的理论传统和科学的方法学训练机制,并由少数人操控学术体制使之成为学术偏见的生产地,以服务自己的利益,建立虚假的权威。生命伦理学不是制度工具,而是一种社会建设和发展的航标,是民主和民族精神的象征,学者必须把全部的自我投入到学术研究中,它之所以又称之为伦理生命学就是因为它需要研究者做出生命的奉献,而不是以此为谋一己之利的手段。由于缺乏潜心钻研的学者,我们又没有建立起跨科际的规训制度,我们没有生产出完整的学科知识,没有严密的体系;学科语汇、研究对象、方法、理论、认识论上的预设和生命伦理精神与意识形态都无法实现统一。由于学风浮躁和匆忙,没有在生命科学与道德哲学的领域边缘开放真实的创造空间,我们的研究没有基本的密度。破碎的、杂乱无章的孤立的选题式研究带来了许多恶果,使生命伦理学始终是一种应时的、即兴的、跟风的、俗化的、表浅的学问,我们给不出使人信任的、虔诚的、有力度的结论,使这门为人的学科最没有人性,以致研究者和学习者遗失最宝贵的精神与灵魂。

注 释:

[1]参阅范瑞平《中美生命伦理学——幼稚与无聊》,原载《中外医学哲学》第四卷第一期,2002年5月,第1—8页。范文称:“当今的中国生命伦理学还谈不上因老到而无聊,准确的描述大概只能是幼稚。”云云。我认为这份杂志从创刊以来,也加入了“这种幼稚与无聊”,采用发表过的论文,引用毫无意义的、老生常谈的“安乐死调查的文章”,机会主义的无观点的对话,文不对题的对中华经典文献的释解,对汉语生命伦理学的贡献终于没有达到其预期目的,唯有这篇导言还令人振奋。

[2]见《亚里斯多德选集》(伦理学卷),苗力田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82页。

生命科学导论篇9

只有把思想政治建设作为我军根本性建设,才能确保我军始终成为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和军队都从属于一定的阶级,政党是代表本阶级利益最高的组织形式,军队是阶级斗争的工具,为政党夺取政权和巩固执政地位服务。政党的性质和军队的本质,决定了军队必须接受政党的领导。无产阶级军队作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进行阶级斗争的工具,必然要接受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并为其夺取和巩固政权而服务。我军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人民军队,从诞生之日起,就始终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下。现代政党政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都决定了我军必须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作为中国武装力量最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人民,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种特有的无产阶级政治属性,决定了我军必须完全地、无条件地接受和听从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和指挥,这是党对我军的最高政治要求,也是军队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第一位的政治责任。

党对军队的领导,最根本的就是思想政治的领导,就是使党的意志成为军队的意志。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人的思想决定着人的行为。影响、掌握了人们的思想,就能有效地指导、调控人们的行为。在阶级社会中,任何统治阶级和政党要实现其政治目的,都要首先使反映本阶级政治主张的思想意志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军队作为一个武装集团的特殊社会群体,其占主导地位的指导思想规定着它的行动。因此,一个政党要掌握和指挥一支军队,首先要使自己的政治思想主张成为军队的指导思想。我军要始终成为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就要不断把党的意志转化为军队的意志,转化为每个革命军人的意志,使党的政治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成为我军的行动指南,成为每个革命军人政治行为的准则。确立统一的思想、形成统一的意志,这就是我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的根本任务。

我军在革命、建设过程中,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建设,坚持用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统一思想、指导行动,坚持军队最高领导权和指挥权集中于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党委制、政治委员制、政治机关制、支部建在连上等一整套党有效领导人民军队的根本制度,实现了党的思想政治领导与军事行政领导的内在统一,实现了军队的意志与党的意志的高度统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军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各项建设的首位,从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大潮的各种考验中,始终保持了人民军队的性质、本色和宗旨,始终保持了军队建设的正确方向,确保了党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牢牢掌握部队。

共产党创建自己的军队,夺取政权、巩固政权的历史经验,我们要始终铭记;共产党丧失对军队的领导权,从而丧失执政地位的历史教训,也不能忘记。前苏联共产党由于政治思想路线的错误演变,放弃了马克思主义,不但造成了军队政治思想的混乱,使军队抛弃了共产党的意志,而且使共产党逐步失去了对军队的政治领导和军事领导,最终使军队抛弃了共产党。苏共的教训再次验证了“兵权之所在,则随之以兴;兵权之所去,则随之以亡”的历史辩证法。

当前,西方敌对势力一直没有放弃对我的政治图谋,把军队作为西化、分化的重点,极力鼓吹“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妄图使我军改变性质、丢掉本色、脱离党的领导,以达到动摇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颠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同时,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我国社会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对官兵的思想和行为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各种良莠不齐的信息汇聚网络,对广大官兵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产生的影响也不可低估。因此,我们要认真贯彻同志关于“在时代条件深刻变化、社会环境日益复杂、使命任务艰巨繁重的情况下,军队思想政治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的指示要求,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切实把思想政治建设作为我军的根本性建设,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作为思想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确保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确保我军始终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只有把思想政治建设作为我军根本性建设,才能确保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

科学理论是系统化的理性认识,对实践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探索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实践将是盲目的,很难实现既定目标。军事实践活动具有高度的政治性、巨大的风险性、激烈的对抗性、情况的突变性等特点,更加需要运用科学理论开启认知之门、提供行动指南。

在人类军事发展史上,先进科学的军事理论历来是军事实践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是军事实力的催化剂和倍增器,以无形的巨大力量促进战斗力的提升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完成。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思想基础是军事理论的创新,各国军力的较量也体现在军事指导理论的争先上,军事理论的先进性越来越成为提高核心军事能力的重要因素。在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实践中,我们党的军事指导理论得到了飞跃式的创新发展,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同志关于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特别是同志关于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继承和发展了党的军事指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科学回答了新形势下“建设一支什么样的军队”和“怎样建设军队”这一重大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军事领域的具体运用和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总方略和根本遵循,必须深入学习、全面贯彻。

同志强调指出:“实践需要科学理论指导。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实践难以取得成功。”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科学发展,是党领导下的重大军事实践活动,必须用党的军事理论创新成果来指导,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如果离开了党的军事理论创新成果的指导,部队建设就会迟滞科学发展的步伐,甚至走弯路。

思想政治建设作为根本性建设,就是要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联系起来,将党的创新理论灌注于军队建设之中,教育引导官兵学好科学理论,把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方法

论转化为官兵的立场、观点和思想方法,运用到部队建设的全过程,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转化为部队建设的正确工作方针和工作思路;就是要使官兵认识到科学理论的真理力量,自觉地学习接受、真诚地信仰践行,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完成党交给的各项任务;就是要使官兵认识到科学理论的实践价值,积极用于化解矛盾、破解难题,主动用于指导实践、推进工作,实现部队建设整体效能的最大化。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运用科学理论指导科学发展的实践,就抓住了部队建设的关键,就能引领部队全面建设科学发展。任何忽视、削弱、淡化思想政治建设的倾向,都可能使部队的建设和工作失去科学理论的指导,迷失正确的方向,偏离科学发展的轨道,有损国防事业、军队的发展和官兵的利益。

随着部队建设科学发展的不断推进,思想政治建设作为根本性建设必须与之同步推进、不断加强。推进军队建设科学发展,必然在许多方面对思想政治建设提出新的要求。从军队建设科学发展不断深入的过程来看,其中必然触及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思想政治建设就要引导官兵更加深刻地领会和掌握科学理论,进一步确立与科学发展相适应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解决制约发展的“短板”问题。从军队建设科学发展不断拓展的领域来看,当前我军建设正处于武器装备换代、管理方式转变、体制编制调整、使命任务拓展的关键时期,为提高部队核心军事能力,思想政治建设就要引导官兵更加关注军事、政治、后勤、装备各个领域的科学发展,学习相关理论、掌握相关政策,通过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深刻理解,进一步明确工作指导思想。从军队建设科学发展规律的掌握来看,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面对各种难以预测的新情况、新问题,思想政治建设引导官兵既要从总体上把握军队建设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还要深入研究各军兵种、各个领域、各项建设的特殊规律,在把握规律中推进科学发展。总之,思想政治建设作为根本性建设,就要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不断加大运用科学理论指导部队建设实践的力度,指导部队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科学创新精神筹划部队建设,从而推进部队建设科学发展。

只有把思想政治建设作为我军根本性建设,才能确保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

同志指出,人民的全部工作,都要围绕有效履行历史使命来展开,各项建设都要围绕提高履行历史使命的能力来进行。可见,有效履行历史使命是我军的根本职能和政治责任。履行使命主要依靠的是军队的战斗力,人是军事活动的主体,是战斗力中最重要、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人的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指挥水平、作战水平,决定着掌握运用武器装备的能力,最终决定战争的胜负。现代军事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超视距、精确打击、隐形武器装备的使用,给战争形态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但现代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并没有改变人在战斗力生成中的决定性作用,武器装备仍然是人的能力特别是智能的扩展与放大,未来信息化战争的对抗仍然是人的综合素质的较量,提升战斗力水平仍然依赖于官兵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正如同志指出的,“高素质的军人是现代军队这个复杂人机系统运行的决定性因素”。近些年,我军武器装备有了较大发展,但与世界军事强国相比,仍然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提高部队战斗力,就要通过官兵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来弥补武器装备的劣势。思想政治建设作为根本性建设,就要解决官兵存在的综合素质能力偏低,特别是作战指挥素质、军事技术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偏低的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制约部队建设科学发展、新装备形成战斗能力的“瓶颈”问题,为我军有效履行使命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军队是一个由官兵个体组成的作战群体,实质上也是由诸多要素组成的系统,其整体功能不是单元、要素的简单叠加,而是在有机组合后产生倍增的效能。过去革命战争年代,在武器装备敌优我劣的情况下,通过思想政治建设树立理想信念,坚定必胜信心,凝聚军心士气,激励战斗精神,锤炼过硬作风,有效瓦解敌军,建立起了政治优势、精神优势、作风优势、谋略优势和协作优势,把官兵精神力量转化成了无形的强大战斗力。未来信息化战争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特别是在作战平台大型化、兵力组织集群化、武器装备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我军系统整体的能力,就要发挥思想政治建设的整合、凝聚、倍增作用,把官兵个体的素质能力充分发挥出来,把我军的政治素质、军事理论、政策制度、文化素养、战斗精神、思想作风、法规执行、体制编制和组织形式等转化为战斗力,使我军充分发挥现有武器装备的性能,产生“倍增效应”,形成强大的优势,出色地履行好使命任务。

生命科学导论篇10

关键词:生命教育;初中科学教学;策略研究

“生命教育”由美国学者杰・唐纳・化特士于1968年首次提出,之后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类范围的教育,不仅包括了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因此,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使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是培养学生关心人、热爱生活、与别人和谐相处的品质的一大有力法宝。在科学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必要,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形势使然。河南大学的刘济良教授就认为,生命教育是“在学生物质性生命的前提下,在个体生命的基础上,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对个体生命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进行完整性、人文性的生命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活出生命的意蕴,绽放生命的光彩,实现生命的辉煌”。上海的专家组也认为“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迫切需要系统科学地开展生命教育”,认为生命教育的意义在于引导学生认识生命,建构生命价值观;启发学生欣赏生命,从而尊重生命主体;激发学生树立人生观与价值观,进而珍惜生命;促进学生发展潜能及自我实现,展现丰富的生命力。并且把它写入《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加以明确。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一、影响生命教育的因素分析

生命教育的对象、教学场所以及教学时间等,都是影响生命教育的客观存在因素,现在我们从生命教育本身出发,讨论影响生命教育的主观因素。

1.教学思想

著名作家福楼拜强调说:“艺术风格是思想的血液。”教学思想就是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的综合体现,决定教师教学风格。教师的教学思想,是指导生命教育的灵魂。教师只有深刻领会了生命教育的实质,才能组织好生命教育教学活动,也才能更好地把珍爱生命意识、和谐理念传授给学生。

2.教学技巧

教学技巧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提炼、总结而形成的教学风格。高超的教学技巧能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动机,增强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生命教育要侧重学生的道德教育,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荣辱观传授给学生。在提到衰老这块内容的时候,我就此给学生讲了重阳节的典故,让学生向古人学习,尊老爱幼。这些都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需要教师具有幽默风趣的语言组织能力以及渊博的知识。

3.教师的个性

教师的个性就是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和艺术风格的总和。要想使中小学生的道德思想素质过硬,教师自身的道德品质必须是健康的、积极的,这样就避免了死气沉沉的课堂教学,能形成良好的教与学互动。

4.教学内容的选择

初中生命科学课程中有许多内容本来就涉及生命教育,因此,可以此为媒介,结合科学教学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生命教育活动。如在《观察生物》这一节,可以组织学生到野外抓蜗牛,并且在标本采集过程中抓住时机给学生讲解其他各种昆虫的生命构成,让学生对昆虫有充分的认识,认识到拥有生命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通过开展这些活动,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热爱生命的科学精神,学生在活动中正确认识到了生命科学的价值。

二、初中科学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的方法思考

新课程是教育界的一个新生事物,在成长过程中,有一些困惑是必然的。但只要我们承认困惑、面对困惑并探求解决之策,就会使之健康成长。生命教育作为新课程,只有探索出了适合其教学规律的方法技巧,才能发挥出功效。

1.改变教学思想,着力培养学生的生命科学素养

生命教育关键在使学生掌握生命存在的意义,重在道德品质的锻造。新课程明确提出了科学素养的定义,就是要让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勇于创新,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等。因此,生命教育的最高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这就要求教师及时转换角色,引导、帮助学生形成自行处理信息的能力,与学生合作完成学习过程。教师还需引导学生自主地构建学科知识,提倡探究式学习方法,鼓励学生自己听、看、想、做,从而领悟到一套自主学习的方式方法。

2.改变教学模式,着眼培养学生的实作能力

首先,最主要的就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是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获取的过程中去。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认真思考,鼓励学生结合其生活经验展开积极广泛的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二是尽量让出更多的课余时间和空间给学生。在空间上教师要主动让学生积极地思考、讨论问题,探索规律,对比归类,从而建构牢固的知识体系;在时间上,45分钟的课时内要放手让学生参与讨论,不必拘泥于完成教学任务。

其次,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合理安排教材,详略得当,主次分明。要求教学思路清晰,围绕中心内容展开,层次清楚。此外,教师须做到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切合学生实际,实事求是地设计问题。比如在讲《植物的生殖方式》这块内容的时候,笔者让学生以课本剧的形式,完成花的传粉和受精,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生命的神奇。

最后,改变教学手段,重点培养学生的技巧素养。教学手段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教学任务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进程,使其达到预想的目标。多媒体技术教学,能培养学生认识生命、热爱生命的技巧。技巧素养得到提高,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也会增强。利用录像、图片等方式可以展示各种生命的具体信息,对学生有效识别生命存在物,理解生命变化规律有很好的效果;利用录像还可以将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培养学生理解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利用电脑分析、模拟实验等工具可以减小中小学生分析问题的难度,引导出科学有效的思考方式,帮助学生理解问题;运用多媒体技术还可帮助学生构建科学的生命情景,变静为动、剖析运动过程、视频放大及输出画面,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形象性、有序性、整体性和深刻性的思维。如在学习《人的一生》时,为了打破青春期这层尴尬,让学生能够勇敢面对自己的变化,笔者选择了播放《中学生生理健康讲座》录像,让学生能够从容地面对。

总之,在新课改背景下,科学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应不断改革。笔者认为要破除传统的教育观,树立新的科学的教育观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学生对生命教育基础地位的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兴趣,使其愿意为周围的人、为社会、为自己的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从而实现自身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家成.学校变革要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J].人民教育,2005(18).

[2] 燕国材.值得倡导与实践的生命教育再议[J].中学教育,2003(8).

[3] 宋兵波.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及发展前景[J].思想理论教育,2006(11).

[4] 吴新武.生命教育理论的基本原理及其现实意义[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1(3).

[5] 冯建军.生命教育:引导学生走好人生之路[J].思想・理论・教育,2003(6).

[6] 王北生,赵云红.从焦虑视角探寻与解读生命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