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临终关怀十篇

时间:2023-10-17 17:37:21

生命临终关怀篇1

近年来,在国外具有相当规模的“临终关怀”服务,受到越来越多的病患及家属的关注。然而,面对日益庞大的社会需求,这一朝阳产业在国内却举步维艰。

是一种先进的护理方式

旨在让人走得安详

生命的质量和生命的长度同等重要。临终关怀是一种先进的卫生医疗服务,主要针对临终病人死亡过程的痛苦和由此产生的诸多问题,为病人提供温馨的医疗环境、坚强的精神支持和亲密的人际关系,帮助病人完成人生的最后旅途,并给予家属关怀和安抚。

美国护理学教授卡伦·凯尔在《走向安详:对于善终概念的分析》的文章中依次列出优雅离世的几个特征,包括感觉舒适、能掌控、有结束感、充分享受亲友关系并有家人参与护理。而如今的医院能做到这些却很难。上世纪后半叶,发达国家兴起“临终关怀”新医学分支,着力改善走向尽头的生命的质量,缓解病人的痛苦。如一些欧美国家规定,对特定患者可无限量提供强力止痛药物等。

相对而言不浪费医疗资源

据报道,由于许多家属坚持对重症病人进行续命治疗,因此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许多医院即便有空余床位,收治晚期癌症病患的动力也不大:一是治愈希望极小,二是普通家庭难以长期负担高额医疗费用。从医院和医务人员投入产出看,付出更多精力照料癌症晚期病人,疗效和收入甚微。但对于临终关怀来说,所选用的药品多为缓解病症、减轻疼痛,且相对便宜的药;相比于进行化疗等治疗的病人,其对病房、床位等资源的占用更为合理。

研究显示,用于临终关怀的每1美元医疗保险支出可以节省出1152美元的医疗保险费用。节约来源是病人的治疗费、药费、住院费与护理费。

我国临终关怀才刚起步

我国目前提供临终关怀服务的主要以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为主,而全国开展临终关怀的医疗机构、养老机构仅有150家,容量极其有限。以青岛市为例,80岁及以上高龄人口有21.6万,占总人口的2.84%。80岁以上老年人中,大多数人都已经病魔缠身,生活处于半自理甚至完全不能自理的状态,需专人照料。但目前青岛市以临终关怀为主的机构却仅有两家。

在宁波,某养老机构从 2006年开始就需要提前预约登记,1050个床位中只有5个用于周转,而预约登记的老人超过了1000人。

值得注意的是,现存模式几乎还没有在占全国人口数目75.3%的农村居民中展开;多达2亿的流动人口也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此外,从医疗队伍供给上,临终关怀需要的是全科医生,而国内全科医生严重不足、水平有限、教育培训尚未形成规模,心理治疗队伍则更为薄弱。

“优逝”关键在理念

推广“优逝”有其合理性

中国传统的养老方式,除家庭养老外还有“单位”养老。“单位”养老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形成的,主要适用人群是指各种国营企事业单位职工,单位把职工的生、老、病、死、葬等方面的需求统包起来。这种制度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到来,已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工业化、城市化加之“人口观”的转变,人口数量、质量的控制,导致家庭中的子女数急骤减少,引起家庭结构的变化。不久人们将无法回避这样的现实,一对青年夫妇除要照料好子女外,还要侍奉双方的4位老人。时间、精力、金钱等因素都将成为广大普通家庭的养老负担。推广临终关怀事业的确有其合理性。

狭隘孝道可能造成冲击

“孝”的观念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但一旦纳入临终关怀体系,护理机构就要求病患及家属明确放弃治愈性治疗,以安详宁静地走完人生为目标,药物也以镇静、止痛为主,病患及其家属必须接受这样的事实。

现实中,我们常可以看到类似的镜头:家属一再央求医生想尽办法延续病人的生命,却全然不顾这种要求是否有意义。家属无望地耗尽家财,去拯救一个痛苦的生命,对病人对家人都是折磨。

百行孝为先,受这种观念的影响,有人认为老人临终,不能够亲自去侍候和照顾,这是不孝子孙。因此不愿将老人送进临终关怀机构。

需要正确看待死亡

面对亲人时日无多,亲属们往往忌讳谈到死亡,也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好。

生命临终关怀篇2

一般由于疾病末期或意外事故造成人体的主要器官的生理功能趋于衰竭,生命活动走向完结,死亡不可避免的将要发生的时候,可称为临终。临终是生命活动的最后阶段。死亡是生命活动不可逆的终止,是生命功能的最终停止。目前人类主要死于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癌症。我国1990年开始,癌症死亡率城市第一位,农村第二。目前癌症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与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现在医疗手段尚难攻克.癌症患者死亡率占很大比例,每死亡3~4人中就有1人死于癌症[1]。据报道,80%癌症患者愿意在医院接受临终关怀护理[2]。临终关怀的宗旨是减少临终患者的痛苦,增加患者的舒适程度,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维护临终患者的尊严,同时给予患者家属精神上的支持[3]。

临终关怀作为近代医学领域中新兴的一门边缘叉学科,在人类社会和医学科学迅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可[4]。如何做好临终护理,让患者在有限的时光内安详、无憾地度过人生旅程的最后一站,是现代护理学分支需要研究的新课题。晚期肿瘤患者的症状有的要以用药物来解决,但必须有更多细致的临床护理才是临终关怀的基础,也是减轻临终患者各种不适和痛苦的重要手段。临终关怀的发生发展是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的必然,但只有提高医服人员的认识,才能确实有效落实临终关怀的各项措施。

临终关怀护理的概述

临终关怀的概念:临终关怀系译自英文Hospice Care其原意为“收容院”“救济院”,为僧侣所设的“招待所”“安息所”等。Hospice Care被翻译成中文“临终关怀”并在我国采用。临终关怀是为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的舒缓疗护,使其解除身心痛苦,维护其尊严,提高临终生活质量,帮助患者平静、安宁地渡过生命的最后阶段。确切地说临终关怀,是指对生存时间有限(6个月或更少)的患者进行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的照顾,以减轻其疾病的症状、延缓疾病发展的医疗护理。其特点是强调对疼痛和症状的控制,帮助各种治疗无望的临终患者平静、安宁地度过生命的最后阶段。

临终关怀的内容:包括两方面,①身关怀:通过医护人员及家属之照顾减轻病痛。②心关怀:通过理念之建立减轻恐惧、不安、焦虑、埋怨、牵挂等心理,令其安心,宽心并对未来世界(指死后)充满希望和信心[5]。

临终关怀的意义:随着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和生命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死亡是人生旅途的终点,也是生命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因此,临终阶段的生命质量及临终和死亡给患者和家属所带来的影响,也备受重视,临终关怀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建设的客观需求。同时,随着生活环境及生活方式的转变,癌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晚期癌症患者则成为临终关怀的主要对象[6]。癌症患者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在精神上都承受着正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作为护士,虽然不能挽救他们的生命,但为临终患者及家属提供全面的身心照顾与支持,以满足晚期癌症患者生理、心理及社会方面的需求是非常重要的[7]。

临终关怀的兴起和发展:①国外研究现状:现代临终关怀创始于1967年,桑德斯博士在英国创办了第一所圣克里斯多福临终关怀院,被誉为点燃了世界临终关怀运动的灯塔,随后美国、法国、日本、加拿大等多个国家相继出现临终关怀服务[8]。临终关怀在国外起步早发展快,特别是英国、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已经经历了几十年发展历程。较为完善的临终关怀护理服务体系已经建立。目前国外临终关怀研究范围不仅涉及到医疗、护理,更多的涉及到心理、伦理、教育等多个学科。其研究重点放在医生和护理对临终关怀患者的态度和措施。如何通过护理干预改善临终者生存时间和提高生命质量等。临终关怀研究的疾病也由肿瘤延伸到临床各科疾病,如心血管系统患者、呼吸系统患者等。在临终关怀护理标准问题上还不够完善。疼痛控制标准已经建立,但对临终患者存在的其他护理问题包括心理障碍、生理功能改变等护理指标还缺乏统一的专业标准。因此,要大力开展临终关怀相关的研究,形成和确立临终关怀范围内的其他专业标准,以便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②我国临终关怀现状:我国临终关怀护理主要在综合医院进行。国内的各项研究都表明目前临终关怀开展得比较滞后,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研究说明,目前医院的临终关怀服务远远不能满足患者和家属的需求,也不能为临终患者的家属提供必要的帮助;医护人员对临终关怀持积极的态度,并通过多种方式为临终患者提供积极的服务。但普遍缺乏临终护理知识及对临终关怀的正确认识。在临终关怀知识方面医护人员有自觉要求,宜采取多种形式对医护人员进行死亡及临终关怀教育[9]。临终关怀在我国正式应用,始于1988年天津医学院临终关怀研究中心的建立。随后在上海、北京、西安等地相继开展。在21世纪临终护理的最大挑战是将这种关怀惠及更多需要的人[10]。

生命临终关怀篇3

【关键词】 临终关怀;善终教育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老龄化,我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老龄化国家。据预测到2025年,中国人口中几乎14%将是老年人,其中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数量增长迅猛,老龄化高峰将于2030年前后来到并将持续20余年[1]。临终病人数目日益增多,呼唤着临终关怀。中国是个有着自己独特文化背景的国家,临终关怀很大程度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尤其是保守、负性观念的影响,束缚了临终关怀的发展。进行临终关怀的“善终”教育,转变人们的观念,促进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1 临终关怀与善终

临终关怀一词源于中世纪,又称善终服务、安宁照顾、终末护理、安息护理等。临终关怀(hospice care)是指由社会各层次(护士、医生、社会工作者、志愿者、以及政府和慈善团体人士等人员)组成的团队向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的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在内的一种全面性支持和照料。

善终:把事情的最后阶段工作做完做好,指好的结果,好的结局;亦指人正常的死亡,老死,而不是死于祸患,死于刑戮或意外的灾祸。引申为无痛苦、舒适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途。善终服务(Hospice),指为垂死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的照顾。

2 死亡观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的长期历史积淀,人们对死亡的看法也是受这些思想的影响,对死亡始终采取否定、蒙蔽的负面态度[2],甚至不可在言语中对死亡有所提及,它是不幸和恐惧的象征,因此听吉利语、说吉利话也就顺理成章。而西方文化主要受基督教的影响,基督教由耶稣之死来升华对“天堂”、永生的信念,他们认为死亡就是昄依天父(returning to the heavenly father in peace)。他们这种对死亡的看法比中国人传统的看法积极。中国人对死亡的讳莫如深,使人们无法在日常生活中接受死亡,“善待”死亡,面对死亡较多表现出的是恐惧,而非面对现实的接受。

如何在中国这个有着独特文化背景的国家因地制宜地开展适合我国国情的善终教育应是我们医务人员的当务之急。杨晶等人对北京某两所三级甲等医院从事临床工作的医护人员436名进行死亡观的调查显示,在家中能“很公开”地谈论死亡情况的仅占37%[3],多数人认为晦气、不吉利。因而,对医护人员进行死亡教育是迫切需要的,医护人员正确的死亡观是开展临终关怀的基础,护士对临终关怀的认识限制了临终关怀的发展。随着老龄人口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病人最后的家是医院的病房。最后接触的人是护士[4]。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对死亡率的统计,有超过一半的临终病人会在医院度过他们生命的最后时刻[5]。病人的临终阶段实际上是以医疗为主的治疗转向以护理为主的照护。临终护理体现着新的生命理念,善终照顾的是人,而不是病,它突出质量,而不是寿命[6]。

3 善终教育

3.1 护士教育 救死扶伤是医护人员的天职,救命要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热爱生命,热爱生命是否就意味着义无反顾的拒绝死亡呢?完整的生命过程应该包括死亡过程,这是不容置疑的客观事实,完整的尊重生命应包括尊重死亡。可见,发展临终关怀,对护士传统的思维定势有一个强大的冲击。需要我们彻底更新观念,自觉地进行自我死亡教育,目的在于帮助濒死病人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学习准备死亡,接受死亡,面对死亡;还可帮助医护人员认识到临终关怀是对生命性质和死亡意义系统深刻理解基础上的专业服务。树立起正确的临终关怀观,主动给予临终病人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其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满意地到达生命的终点。

有人做过本科护生死亡观、死亡照护意向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发现不同年级的护生死亡认识态度及照护意向存在着差异[7]。研究中发现大三护生对死亡的态度最为客观积极,可能的原因是这些学生们刚刚学习过死亡伦理课程,对死亡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可见,死亡教育对临终照护起到直接的促进作用。

教育的内容包括临终护理的目的、特点、对护士素质的要求;临终病人的生理,心理特点,临终病人家属的心理特点,病人各种躯体症状的护理等,知识涉及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宗教、护理学、营养学等学科。有研究发现:采用自编教材对全科护士进行临终护理知识培训及考核。一年的回访结果,社会反响良好,临终患者家属问卷满意度由过去52%提高到97%[8]。

3.2 病人教育 善终教育就临终病人而言,首先要增强临终病人追求幸福的意识。临终病人最容易丧失生存的意义和追求幸福的勇气,伴随而来的是一系列负性心理表现。帮助临终病人克服这些心理困扰,寻求生命意义,提高其临终期的生命品质,才能有尊严的死去[9]。

幸福通常是一种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这种生活能给人一种称心如意的感觉。常人对于幸福的追求偏重于物质方面,而临终病人对于幸福的追求更偏重于精神方面,例如:疼痛得到缓解是一种幸福;得到医护人员和社会的关注与尊重是一种幸福;临死之前完成心愿是一种幸福;能在家人的陪伴下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也是一种幸福。因此,护理上应注意多陪伴,多关注,引导临终病人多回忆人生中美好的记忆,帮助了却其未了心愿等。

有人调查分析恶性肿瘤病人对临终关怀认识及需求结果显示[10]:得知病情真相后,73.1%表现出消极的心理反应;当谈到死亡时23.1%的病人感到恐惧,31.7%的病人表现为悲伤,15.3%的病人认为解脱,29.8%的病人表示能自然面对。因此,教育病人时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内容与方式:对于恐惧型病人可因势利导,循循善诱,通过语言文字图像,采用语言开导法或释疑解惑法[11],解除病人因为对死亡的无知引起的恐惧;针对悲伤期的病人难沟通的特点,护士应注意多满足病人的非语言行为需求,将其注意力转移到与大自然的融合,宁神静志。鼓励病人做喜欢的事情,和病人讨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从中获得满足的体验;对于解脱型,护士不能放弃心理关注,教育病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所以不要放弃自己,“夕阳无限好,不怕近黄昏”,死亡是庄重的、无遗憾的。重视“死亡意识”和“意义感”[12]在这一期病人的应用;对于平静面对型的病人应充分尊重,适当肯定,采用顺情从欲法,顺从病人意志和情绪,尊重病人的一切合理的安排[11]。

3.3 家属教育 护士应指导临终病人家属参与护理工作:除了为病人提供精心的护理外,亦应重视其家属的作用。家属对临终病人的心理状态、生活习惯、性格最了解。在临终病人的内心深处,家属的关心和照顾是其他人不可替代的[13]。

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失去亲人,面对即将离开的亲人,临终病人家属的内心是极度压抑的。在护理临终病人过程中,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往往打乱原本的生活秩序与工作秩序。护士应充分理解和同情临终病人家属,鼓励其表达心中的压抑,选择适当的行为方式排解负性情绪,可采用家属座谈会的教育方式指导病人家属之间互相安抚、支持、交流,安排好工作与生活,缓解压力;其次,护理人员应向临终病人介绍患者的病情和发展过程,可能出现的变化,让家属充分了解治疗、护理过程和效果,并让其参与护理计划的制定。教导家属简单的护理技术,让家属参与基础护理,如:喂饭、翻身、擦浴、按摩等。使其在照料亲人的过程中获得心理慰藉,同时让患者感受到亲人的关怀。这样可以让病人与亲人一起度过临终的美好时光,形成良性互动,促进彼此心理健康[8]。

临终病人备受煎熬,陪伴探视人员多,往往很难遵守医院的探视等各项制度。为此,临终病人的病房以小单间为宜,根据病人的性格、喜欢布置病室,可摆放绿色植物、盆景及自带生活用品;浴室、卫生间齐全,尽量家居化,护士要指导家属尽量给病人以家庭的温暖,满足临终病人安全感的需要。

3.4 社会教育 临终关怀的深层价值主要体现在对自我生命之安顿、社会道德建设之促进以及国家福利事业之启示这三个维度[14]。临终关怀是一种“全人”、“全方位”、“全过程”的护理关怀,需要医护人员、病人家属及社会人士的积极参与。家人无声的陪伴,朋友的一句贴心问候,医护人员的细心照料,都是在对临终病人实施关怀,都是在帮助临终者获得“幸福”[9]。

对于临终护理,整个医疗保健系统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积极的善终大环境。这势必影响本来数量就不多的从事临终护理事业人员的士气,削弱我们发展临终护理的观念力量,起了一个消极涣散的不良作用[15]。发展有利于临终关怀的善终大环境,仅仅靠医生、护士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整个社会系统人员的共同努力。

有研究显示,在临终关怀知识来源方面,大部分来自于广播电视、报刊杂志,说明大众媒体在临终关怀科普教育中影响较大[10],应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临终关怀知识和开展国民的死亡教育。使大部分临终病人能较快接受现实,减少心理痛苦,战胜自我,当死亡不可避免时能泰然处之。

美国自1960年起开始在学校教育中实施死亡教育,英国、法国、日本等许多国家目前也在进行相应研究,并在其大、中、小学开设了临终关怀及死亡教育课程[16]。但是我国对死亡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晚,很多人对死亡教育不理解、不认可,处于边探索边实践阶段。

临终关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慢性病人数的增多,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以及对有尊严死亡的愿望越加强烈[17],社会对临终关怀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作为一项有待深入拓展的金色黄昏事业,临终关怀是我国21世纪健康发展的大趋势,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参与。关键是形成正确的死亡观,而教育则是形成观念的重要途径。要想帮助临终病人“善终”,达到人生“幸福”,家庭和谐,社会文明。临终关怀知识的普及是基础,只有将知识进行广泛而有效的宣传,才能使大多数人真正了解这项事业,才能将临终关怀的初衷实现于病患者的期望。

参考文献

[1] Gunten CF.Financing palliative care.Clinics in Geriatric Medicine,2004,20(4).

[2] 靳风林,郭清秀.传统文化中等死亡归属理论与临终关怀学.中国医学伦理学,1996(6).

[3] 杨晶,张金环,刘玉春,等.医护人员对待死亡及临终关怀的调查.中华护理杂志,1998(10).

[4] 冯国琴,谢华琴.癌症晚期病人的临终护理[J].全科护理,2009,7(9B).

[5] 牛洪艳,王培席,周新明,等.从利物浦护理路径看我国临终护理的发展方向.护理研究,2011(2).

[6] 张鹏.临终关怀的伦理困境及重构[J].求索,2007(11).

[7] 加那克斯·乌述尔,侯晓静.护理本科学生死亡观及其照护意向的现场调查.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10).

[8] 李桂馨,康筱玲,高彦滨,等.临终护理知识在晚期肺癌患者中的应用.临床肺科杂志,2008(10).

[9] 刘锦秀.临终关怀与幸福悖论.医学与社会,2009(1).

[10] 赵锦秀,赵秀梅,罗羽.恶性肿瘤病人对临终关怀认识及需求的调查分析.西南国防医药,2009(1).

[11] 罗珊,王芳,徐静静,等.中西医结合应对临终患者的心理.中医临床研究,2010(22).

[12] 刘超,郭永玉.死亡意识、意义感在临终关怀中的作用[J].心理研究,2010(1).

[13] 王云.60例晚期肿瘤患者临终关怀护理的探讨与分析.吉林医学,2011(8).

[14] 迟西琴.从以人为本看临终关怀的当代价值.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2).

[15] 丁焱.临终关怀发展中的伦理问题.中华护理杂志,2000(10).

生命临终关怀篇4

论文摘要:临终关怀,一种理性照护生命终端的方式在国外已经被广泛开展,而在中国推广却是步履维艰。传统孝道观以及医务人员的现有医道观等是阻碍其推广的主要因素,由此社偿日仑理环境的改变足破解临终关怀开展困境的必由之路。

    临终关怀是一种舶来品,是一种处置终极生命的方式,提倡对生命不可逆转的患者,转变延长无谓“生命”长度的治疗,转向关注患者在有限时序里生命质量的提高,使患者在最后的短暂时间里身心幸福并且有尊严地走完余生。

    面对生命即将走到终端的老人、艾滋病人以及恶性肿瘤患者等,照护他们的终期生命,临终关怀应该成为一种理性和道德的选择方式。在西方很多国家,临终关怀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能得到普遍支持,并且也被认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在中国,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以来,由于我国老龄化步伐加剧,临终关怀逐渐被人们关注,但在现实推行中,却表现出“冰火两重天”的境况。笔者近期走访了上海、南京、武汉以及合肥等多家开展了临终关怀的医院或科室,这些地方确实是门庭冷落,甚至有的地方已经转变了临终关怀的服务方式,临终关怀的开展处于尴尬和窘迫的境地。

1临终关怀开展受阻的重要因素:传统伦理思想

    我国推行临终关怀步履维艰,是移植过程中理论理解的偏差还是技术操作层面出了问题,还是我国根本就不需要临终关怀这种方式呢?答案是否定的。其实,我国老龄化趋势的加剧以及普遍存在着过度治疗终期患者的现实,无不强烈呼求一种更为理性的对待方式出场。二十多年来,内地志向于临终关怀的学者也大量介绍了西方有关这方面的情况,理论上我国已经具备了开展临终关怀的条件,但是临终关j坏被移植到我国后,它与我国传统伦理思想的适应度决定了它的生存状态。解决临终关怀推行艰难的难题,必须探求其与传统伦理思想的抵触点所在。

1. 1传统死亡伦理观的影响

临终关怀在我国实践中受阻首先碰到的问题是大众固守的传统死亡伦理观。在中国,一谈到“临终”二字,往往认为是生命即将消失,死亡的降临是对人的彻底毁灭,死亡是极力回避和忌讳的字眼,伦理观念上把死亡看作是最大的“恶”,所以面对临终关怀活动,国人从概念上就会拒斥,这其实反映出中国大众整体死亡态度为“重生忌死”。笔者在安徽中医学院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组对此问题设计过问卷,其中对问题“您酬尺遥远的死亡问题一a有过思考;b从未思考过;c不愿思考;d忌讳思考”进行随树由取568人调查时,数据显示选择b, c. d的答案占到52%,之所以有这种情况,折射出把死亡价值看作是最大的“恶”仍然左右我们的思想,也就是传统“忌死”文化观还在起着强大的作用,因而临终关坏受到排斥。

1. 2传统“孝”道观的影响

    临终关怀在我国推行艰难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人认为它是违背“孝”道观的。临终关怀在西方操作上一般是把临终患者送到专门的医院或科室,进行舒缓治疗和关爱,使患者在医院或临终关怀科室里走完人生最后时一光。这样给人的印象仿佛是当老人即将临终时,家人或亲属把老人送到外面,然后撒手不管,在中国人看来这是违背了传统“孝”道观的。传统“孝”道观要求子女在老人即将谢世时必须床前守护,方可显示孝心。

1. 3传统医道观的影响

    临终关怀在现实推广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就是医护人员面对临终患者的无意识。这种无意识表现为医护人员对生命无法逆转患者的救治还是按照传统的救治方式来进行,总是设法使用现代医学技术和药物来延缓患者的无谓生命,至于用“关注护理而非治疗”的临终关怀理念来指导医疗实践,医护人员往往是措手不及,认为这样做是与医学坚持的传统医道观一一救死扶伤有悖的。

2临终关怀顺利开展的路径:传统伦理思想的突破

    临终关怀在我国实施与我们固守的一些传统伦理思想有诸多抵触,所以顺利开展临终关怀必须放弃、拓展或突破不利于临终关怀“生长”的伦理思想,营造出适合临终关怀“生长”的伦理环境。

2. 1颠覆死亡是最大“恶”的观念

    开展临终关怀首先要颠覆死亡是最大“恶”的观念,而这种观念受着深层伦理文化影响,认识死亡必须回归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来解读。一般来说,生死是自然生理现象,本没有伦理评价的意义。但由于它关涉人生的两个终极问题,对它们的考量反映了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把握以及形成行动的指导,这时人们对其探求就赋予了伦理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占据主流趋势的是儒家文化思想,儒家文化对待生死考量上,由于一味重视“生”的价值,忽略了对“死”的价值认识,甚至是排斥思考死亡的意义,以至于形成一种民族心理文化定式一一“重生忌死”。儒家思想发展脉络清晰呈现出这一点,我们知道自从孔子提出“未知生,焉知死”开始,就奠定了传统思想中“重生忌死”的生死文化基调,“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更把“生”的意义规约在“仁”的范畴之下,“生”的意义变成了对道德的追求。孟子也有“夭寿不贰,修身以侯之,所以立命也。”就是看到了生死有别,强调通过道德修养来延长“生”的长度。其实都反映出传统思想着重于“生”的价值探讨,赋予“生”有积极意义,而缺少了对死亡价值意义的探求。这在现实中也确实是这样,因为死亡给人的表象就是一切现实的消逝,是对所有现存的彻底毁灭,“生死两茫茫|”、“死去元知万事空”等都是对死亡价值的消极认识表现,因而死亡被认为是最大的“恶”,人们因此过分贪恋生而不愿去思考死。这种生死观对临终关怀的推行产生了巨大的阻碍。

    改变这种现状,要对死亡价值进行再认识,也就是对死亡是最大的“恶”的观念进行颠覆。伦理学上的“恶”其实就是对行为或事物存在的价值以否定的评价,或称为其与客观“应然”的相悖,按照黑格尔的意思就是“恶即是它与客观实在的不同。”按照这种思路来看待死亡的存在可以发现,死亡其实不能被看作最大的恶,因为它是与自然的符合并且也有着终极的价值意义。首先死亡是自然安排而无法逃越的现象,以自然观来看这是符合自然伦理的,也就是死亡是自然规律,顺其自然发生的事物不应从恶的角度来评价。相反在某种意义上我们甚至要积极看待死亡的价值,比如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早就有这样的思想,“老年时的死亡是成熟后的自然现象。我认为,接近死亡的‘成熟’阶段非常可爱。越接近死亡,我越觉得,我好像是经历了一段很长的旅程,最后见到了陆地,我乘坐的船就要在我的故乡的港口靠岸了”其次死亡的存在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机制是新陈代谢,也就是新的事物的出生必然有陈旧事物的消亡,社会以此来达到平衡,才能发展。死亡是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社会的动力系统,丧失了死亡也就无所谓发展,因此死亡现象具有维护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价值。再次死亡的存在是人完善的需要。人的一生包括生死两端,生与死是人生必须思考的两大问题,有死亡的存在,它会时刻警醒着人们对“生”的珍视,所以人们才会在有限的生存时间里奋进。丧失了死亡存在的人生,也就是对死亡不去思考的人生其实是麻木的存在,也就会没有目的意义的生存。只有死亡才是敲打人前进的最好武器,死亡在促进人完善方面也有最高价值。当然改变死亡观认识不是简单的说教可以完成的,但理论认识上的准备是必须的,接下去的任务是我们国家应该像西方一样,尽快开展全民死亡观教育,营造积极看待死亡价值的氛围,更应该宣传儒家文化思想外的一些超越认识死亡的思想,消解对死亡恐惧的心理。死亡价值观的改变才能使大众接受临终关怀这一事物。

2. 2摒弃临终关怀有悖“孝道”的观念

    我们知道中国几千年来就是一个伦理型文化国度,伦理在维系国家发展和家庭延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孝”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孝”一开始就是作为至要德性被认知的,《孝经》有“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把“孝”上升为衍生一切善性的根基。孔子更有“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从而把“孝”凝固为贯通天地的要德以及人间的道德法则,“孝”成为检视和评判行为的标准。传统社会中,“孝”主要以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的功能来表现,它是调节家庭和社会关系中不可随意违背的天理。众所周知,传统中国是农耕文化为主,这就要求形成以血缘关系的家庭单位来协作劳动,为了维系家庭的延续,使劳作不至于因缺乏劳动力而停止,生育后代来传宗接代成为晚辈必须尽的责任,并且上升为“孝”的要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当然,孝道观在家庭伦理中的意义要求作为晚辈不仅仅完成族的延续,更重要的是必须服从长辈和奉养长辈,因为晚辈“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并且“三年而免于父母之怀”,这就要求晚辈在长辈老年时要在跟前赡养老人直到老人去世,甚至在老人去世后也要在坟前守上三年,《论语》中即有“父母在,不能远游”、“孝始于事亲”等,以此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情而显示“孝道”。“孝”成为传统中国人在家庭以及社会生活中最核心的伦理基础。

    那么临终关怀是不是违背孝道观呢?其实要把临终关怀要义理解清楚,临终关怀在西方最早产生的原因是临终关怀先行者看到临终患者要么是受到过度的医疗救治,要么是在家庭里不能得到应有的护理,患者不仅要忍受躯体的折磨,更主要是心灵的痛苦不能去除,从而不能有尊严、幸福地走完人生,对待临终患者往往是过多关注“生”的救治而忽视了“死”的照护,所以提倡成立专门的临终护理机构,用伦理关怀来对患者短暂的最后时光进行“身、心、灵”的关爱。这其实是不违背孝道的,孔子曾有“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十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就把传统“孝道”内涵表征为不仅仅是能给亲人吃好穿好就是“孝”了,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亲人的挂念和尊重,考虑如何使老年人在精神上感到幸福和尊严,“孝”应是一种心里的敬仰反映。那么现在我们在老年人面前怎么才算上“孝”呢?现在中国家庭结构正在发生改变,即“四二一”家庭结构的形成,传统尽“孝”基础的丧失要求我们对“孝”的观念进行重新认识,不是说把老人放在眼前亲自照护,能够吃好、住好就是“孝”。现实中对于一对夫妇要供养四位或更多的老人,为每位老人的去世而在床前尽“孝”或老人去世后要守“孝”三年现在己经不大现实,家庭照护老人的方式可以说己经呈现出不能承载现实状况的重压。把临终老年送入临终关怀的医疗机构,让他们在那里得到充分的照护,其实对老人可以接受到家庭中不能完成的照护,这并不与“孝道”相悖。其实质只不过是把家庭照护转移到社会机构来进行的方式上的转变。

2. 3去除医“死”违背“医道”的观念

    顺利开展临终关怀,作为临终关怀主要实施者医护人员的认识观念也要澄清,也就是面对临终患者,医护人员采取的舒缓照护方式违背医道吗?

    我们知道,现代医学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能够对生命终极的两端“生、死”进行干预,或制造“生”(代孕、克隆人)、或延迟“死”(当然很多状况下,是以过度医疗延缓无价值生命的长度)。不可否认,医学的发展为人类生命健康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医道的问题更显突出。临终关怀的首倡者桑德斯就曾说过:“垂死病人往往被迫在医院病床卜度过最后一段日子,身上插满了管子,并与家人隔绝。他们亦很少得到医务人员的关心和照顾。”罗斯博士也曾说:“他(垂死病人)可能迫切需要得到休息、宁静、尊严。但他得到的是输血、输液、心脏机或气管切口术。”这都是医务人员在传统医道坚守下把医学使命狭窄化的结果。

生命临终关怀篇5

临终关怀是以医学伦理学为理论依据的,医学伦理学就是临终关怀的行动指南和理论基础。我们在做任何事情时,都是一某种思想为指南的,同样的,我们研究临终关怀也离不开指导思想,这个指导思想就是医学伦理学[2]。临终关怀不仅是要关怀濒死患者,也包括为患者家属提供各个方面的照护,它包括多方面的项目和内容,但终极目标仍是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使濒死患者能够舒适幸福地离开人间,并顺利进入“天堂世界”,同时维护和增强患者家属的身心健康。那么,要实现这一伟大而崇高的目标,医院的一线工作人员就必须发扬风格,体现出医务人员的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用一种慈善的心理,以濒死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以高尚的医德,认真做好临终关怀工作,从而使患者的家属满意放心,临终者在生理和心理上具有舒服感[3]。

医学伦理学为临终关怀提供理论基础,而临终关怀则为医学伦理学的发展提供实践基地。俗话说:“床前没有百日孝。”这句话深刻地描述了人们对一些久治不愈患者的不耐烦心境。对于一些身患绝症,并且濒临死亡的患者,其生命需要维持和延续一段时间,才能够最终结束。对此类患者的护理,与一般患者相比,其恢复的期望可以说是非常渺茫,患者的病情只能是越来越严重,死亡的日期日益临近。然而,在当今世界,我们需要对此类患者进行关怀,此时,从某种意义上说,医生的医德往往比医术更显得可贵和重要。此时,医学伦理学中的伦理思想和道德原则,将在对濒死患者的临终关怀中得到最充分、最真挚以及最完备的体现,并且通过对患者的临终关怀实践,可以不断获得一些新知和规律,从而使医学伦理学更加丰富,获得更大的发展[4]。

医务人员只有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才能真正地做好临终关怀工作。据有关资料报道, 癌症晚期患者中,有70%以上的患者在临终时非常痛苦,那时的他们特别需要别人的照顾和关怀,甚至需要人们为其提供24 小时的服务。医务人员只有具备良好的医德,才会真正地关心患者,并为患者提供周到、贴心的服务,才会在任何情况下,真正做到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以他们的辛勤劳动和一流的服务,去换取患者临终的满意感舒适感以及幸福感,使临终者在临终前仍能够再次体会到人间的温暖。

生命临终关怀篇6

我们如同回到出生前的模样,娇弱,敏感,

但又比懵懂的新生命多了疼痛,不甘,留恋。

如果生不能由自己选择,那能以安详满足的表情阖眼,

也许是在生命的终点线前我们最后的心愿。

临终关怀不只是公益和慈善事业,

它覆盖的色彩也不只有温暖和爱。

徐丽躺在病床上,肺癌晚期,癌细胞已经扩散到胃部;不能喝水、不能吃饭,痛是连进入睡眠都摆脱不了的恶魔。

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里,几乎每个病房都飘着微弱的声,最痛时,徐丽在恍惚间看到了死神的影子。也是在那天,儿子李勇突然握紧她的手:“妈,我给你转院,行不?” 李松堂常到病房里与老人聊聊家常,听听心愿。

李勇把母亲从肿瘤医院转到了北京松堂临终关怀医院。母亲爱美,一辈子没吃过苦,74岁这年却像把一生的苦都浓缩饮尽。中国每年约有500万个“徐丽”在极度痛苦中走完人生,对于死亡赐予的这份“礼物”,他们无力反抗。无论是过度治疗还是放弃治疗,生命的最后一段路都走得痛不欲生。

我不想浑身插满管子大小便失禁那样丑陋地死去,徐丽对儿子说。

每天都在拥抱死亡的人

在中国,接受临终关怀治疗的人不足重疾和绝症患者的1%。为发展而付出的代价,让衰老这件事无法变得优雅。

临终关怀是什么?即便把母亲送到了中国第一家临终关怀医院,李勇依旧不清楚它的全貌。“但中国人确实需要它,太需要它。”医院创办人,65岁的李松堂说,它能让生命变得有尊严,有价值。”

只要没有别的事,他每天都会在医院里转悠,“有一天我死了,希望墓志铭可以写上:‘这个人活着的时候,每天都在拥抱死亡。’”松堂医院创办28年间,共送走了3.2万名病人。而李松堂以临终关怀方式送走的第一位病人,去世于48年前。

1968年,他被下放到内蒙古农村当赤脚医生,认识了被打成“牛鬼蛇神”的张老师。“张老师的癌症已是晚期,心心念念一件事:。他反复向我唠叨:‘我一生没做对不起别人的事,可是我连人的称号都没有,他们都叫我牛鬼蛇神。’”

李松堂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对方,顺着张老师的执念,他答应帮其“恢复”名誉。几天后他找到张老师宣布了“好消息”:向领导汇报后,组织同意给他恢复名誉。“张老师兴奋得一把抓住我,不停地说他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当天晚上,他就去世了。”

一句话让一个又对一切都感到绝望的人带着微笑走完最后的人生,李松堂首度模糊接触到临终关怀领域。除了善意的谎言,自己还能做什么?之后的20年他一直思考着这个问题,通过搜集到的文献资料,他知道了临终关怀在国外早已是成熟的服务;临终关怀第一人是英国护士桑德斯,她于1967年创办了世界著名的首所临终关怀机构――圣克里斯多费医院。

临终关怀的目标是优逝,即我们为生存时间在3~6个月间的患者提供姑息治疗,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尊重病人的意愿,并对病人家属提供心理安抚。“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首欢快的歌,我不希望这首歌以悲伤的曲调结尾。”1987年,李松堂用几万元积蓄投资建立了中国首家临终关怀医院。 在国外,临终关怀已经是一项十分成熟的服务

生命最后的诉求

临终关怀的第一层是以减轻疼痛为主的姑息治疗。

在知乎上自称“二麻哥”的医生张鹏,描述了一个关于疼痛的故事:“一位肝癌晚期患者,看上去年过半百,谁能想到他实际年龄才37岁?他痛得趴床上寻死觅活,饱受煎熬,医生们建议他装一个‘镇痛泵’,因为患者对杜冷丁、曲马多等止痛药物都耐受了……对一个生命没剩多久的人,他最后的诉求只是要求能够缓解疼痛。但在WHO(世界卫生组织)把疼痛作为生命体征来看的年代,因为医保并没有覆盖姑息治疗项目,很多病人最终只能一面熬过疼痛,一面祈求死亡早点到来。”

在家属看来,松堂医院是国内为数不多配备有专职医生的“养老院”,他们能提供止痛针、阻断疼痛神经手术等多种方式帮助病人止痛。

临终关怀的第二层是满足病人的心愿。像电影《飞越老人院》中脑洞大开的情节,松堂医院的工作人员会给老人举办“个人演唱会”,给一直嚷着要加工资的脑萎缩病人“发工资”,为十分聊得来的两位痴呆老人举行“婚礼”。而且家属能随时来探望、陪伴,没有规定限制。

第三层则是让那些已有一脚跨入天堂的老人,找到人生尚存的价值和意义。

每天早上十点,大家做完手操后,张文成会雷打不动地坐在钢琴旁来上一曲。他生于1949年,是共和国的同龄人,当了一辈子医生,7年前一次手术意外造成了盆底神经和腰神经损伤,现在腰部以下无时不刻在疼痛,只能靠杜冷丁和吗啡来缓解,一年打18000针吗啡,最多的时候他一天打8支。因为太痛,他自杀过两次。

后来他看开了,“既然命运这么安排了,就坦然面对,人一生不会一帆风顺。”上午唱歌弹琴,下午写诗,在工作人员帮助下,他找回了7年前的生活节奏。

东北人施景滨有更远大的志向。84岁的老人是电子物理工程师,由于脑血栓后遗症他腿部不能弯曲,无法下地,他选择在死前完成这样一件事:整理家族抗日资料。“我就希望国家强大起来,让世界对我们不敢动手动脚。”

在松堂医院,病人平均住院时间为31天。可经过十几年对一万多位临终者调查后,李松堂提出了与西方认为“人的临终关怀期是6个月”不同的“社会沃母理论”。

“临终关怀期应为280天,”就像新的生命在子宫里孕育280天才瓜熟蒂落一般,思维和身体都退化了的“老小孩”,正如一颗熟透的果实落在松软的土地上,也需要社会子宫给与同等时间的呵护。这一理论,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认可。

在李松堂眼里,病人们就是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他把一楼活动大厅中布置得如同幼儿园,黄红绿的彩色墙上挂满了千纸鹤和毛绒玩具。“生命怎么来,就让他们怎么离开吧。”

临终关怀≠护理养老

魏强想在宁波为81岁的老父亲找到一家提供临终关怀服务的养老院。临终关怀=养老,这是中国人对这个项目最基本的认识。

他跑了五六家养老院,最终城市西郊的一所公寓型养老院确认能满足他的要求。工作人员向他详细介绍了服务内容:“我们保证不让老人生褥疮!”“会24小时看护老人,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最后还赠送殡葬一条龙服务。”

镇痛是临终关怀的重要内容。

因为这些,养老院比别家收费高出近两千元每月。

魏强将信将疑把老父亲送过来,一周后来探望,父亲变得比在家时更寡言。身体上无微不至的照料,并不能弥补精神关爱的缺位。大部分时间让老人自由活动,早上组织早操,晚上组织一起看电视,逢年过节会有志愿者们演出节目。

这与魏强查阅资料所了解到的临终关怀内容大相径庭。

尽管理论上,临终关怀机构≠养老院,但国内大部分以此为主要营运项目的私立医院,都尴尬地接受了自己沦落为养老院的窘境。

提出280天临终关怀期理论的李松堂,接收的大部分病人都在松堂医院住满6个月以上,最长的,已经在这里待了三年有余。

“家属每年打一笔款,但我们已经联系不到他。”

谁来临终关怀?

养老院无法承担真正的临终关怀服务,李松堂之后,还有谁也在关注这个项目?

1998年,在探望一位罹患癌症的富豪朋友后,李嘉诚开始关注临终关怀。因为不喜欢“临终”二字,其名下的基金会将项目命名为“‘人间有情’全国宁养医疗服务计划”,与各地的医院、大学合作,免费为内地贫困的晚期癌症患者提供镇痛治疗、护理心理辅导等方面的照护。项目在官方网站上公布了相关数字:“项目开展逾十五年,已为13.5万患者解除了痛苦,让患者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得到心灵的慰藉。”

但与逐年增长的庞大病人群体相比,知晓和愿意接受临终关怀服务的人依然是少数。就连基金会和医院合作设立临终科的做法,多年来也一直存在争议。一些医生认为,三甲医院设立临终关怀科并不科学,因为该科室会使很多处于弥留之际的病人过多的挤占优秀的医疗资源,造成资源浪费。

宁夏人民医院宁养院从2009年成立以来,仅仅服务了1828名患者。单靠基金会每年150万元的拨款和7人组成的医护团队,院方只能缩小项目的服务半径;

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是山东最早启动该项目的,但只从1999年做到了2006年;

山东千佛山医院肿瘤科曾成立了有30张开放性床位的“宁养病房”,但因为床位运转率始终没有达到医院要求的85%,半年后关张。

“不能创收且提高医院死亡率指标,临终关怀科只能被撤。”宁养院社工林东宁告诉记者。

即便宁养院与医院方的合作有幸保留下来,也处于尴尬的边缘地带。记者走访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宁养中心。这里位置偏僻,没有病房,咨询室大门紧闭,仅有护士站的三个护士,显得很冷清。“应该交给社区、尤其是社区医院来做。”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医师李萍萍向记者介绍了一些国外的做法:社区医院承担了临终关怀的责任,里面大都是全科医生,他们和大医院挂钩。在病人生命无法逆转之际,主治医生会和病人及家属沟通,在得到同意以后转到社区医院。但主治医生仍然会关注病人的病情,并提供医疗指导。

但这能在中国得到实现吗?与社区医院相比,民间志愿者们发挥出了超乎想象的作用。

志愿者接棒

杨伊林在4年前加入了国内首个临终关怀公益组织――上海“手牵手生命关爱中心”,成为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姑息治疗科的志愿者。

在她看来,志愿者面对的障碍有两方面,一是对死亡的恐惧,杨伊林曾经服务过一个患有乳腺癌的女病人,因为没有得到良好的护理,整个胸部都腐烂了,推门进去,恶臭迎面。另一方面则要面对病人的质疑。有些病人刚见到她时,冲她大吼大叫:“你又没得过癌症,你才三十岁,有什么资格来陪伴我的最后一段路!”

温暖的故事也有,有个病人特别想吃家乡的食物,医生说不能进食。于是杨伊林找了亲戚做了一锅家乡菜,送到病房去,让躺在床上的那位病人闻一闻,他满足地笑了很久。

还有一次,一位老人的生命只剩不到一星期了,他突然提出一个心愿――帮他找到帮助过他的邻居。杨伊林同另一个志愿者花了好大功夫,最终完成了他的心愿。那个午后,大家第一次见到老人露出笑容。

杨伊林代表有固定工作、并长期专注于临终关怀事业的义工,他们中许多都曾是病人家属,在志愿者队伍中,他们居于靠近金字塔上部的少数派位置。在他们之下,是数量庞大的大学生志愿者们。

这其中有具有一定专业护理知识的医科大学生,也有普通大学的学生。兰大医学院临床医疗专业2011级学生杨奂奂、杨蕾被分在了一个临终关怀义工小组。至今她们依然清晰地记得第一次给78岁的肺癌患者王爷爷打电话的场景,电话接通后,对方诧异地问:“来看我?送药的是吧?那就快来快走。”

几乎所有志愿者都有不被欢迎的经历,而义工服务极重实践,如因无知而仓促上阵,难免碰壁。同为医学生的23岁义工李凯峰就遭遇了一位患者家属连珠炮似的发问:“你来我家想干什么?有什么企图?你们是医生吗?你们能做什么?”

越害怕死亡,越需要最后的慰藉

不欢迎志愿者们的还有被传统文化影响的普通人。

松堂医院曾尝试搬进社区,第一次搬迁即遭到上百名社区居民的围堵,他们吼着:“这么多人来这里,说白了就是等死嘛!”医院里的老人们无处可去,一度在马路边上坐了4个多小时。

对死亡的回避,是居民拒绝临终关怀机构入驻的源头。在松堂医院成立的28年里,搬过7次家,如今的落脚点是五环外的京通快速路旁。“现在医院在辅路上,离居民区已经有些距离了。”副院长朱伟告诉记者,医院已经低调得不能再低调:有120或者999的车来,他们会尽量要求对方不鸣笛,出殡的车有时也不再挂黑纱。远离市中心,把死亡气息降到最低,是他们必须做出的现实选择。

“在一些西方国家,小学里就常常开展死亡教育,比如让他们思考假如自己只能活三天该怎么安排等。而在我国,学校教育阶段几乎没有机会获得有关死亡和生命伦理的教育。事实上,如果从小认识死亡,当真正面对死亡时才更容易做到坦然接受。”宁夏人民医院宁养院主任李丽梅说。

根深蒂固的“孝道”则在临终关怀与病人间架起更多阻碍。

2015年1月,上海浦东机场社区卫生中心开张了提供临终关怀服务的“舒缓病房”,护士周莎被调到这里做专职。她坚信这项服务是有价值的,为了营造舒适的氛围,大家热情地讨论病房的装修风格,最后选用了淡紫色窗帘、鹅黄色地胶、原木色橱柜,如在家里,而非病房。但连续几个月病房空置率都极高,甚至一整月连一位患者都没有。

因媒体和志愿者的热忱宣传,周莎时常也会接到咨询者的电话。一次,一位年轻人带着患肺癌已骨转移的老父亲来看病房,房间的装修让他好感倍增。可当护士向做儿子的传达了“临终关怀”的理念后,对方的脸色变了:“总的说来,就是等死了对吧?”他不耐烦地概括。

“这是真正对病人好的一种疗护方法,可以提高生活质量,让他舒心……”护士以为是临终关怀的理念没有解释清,却被不耐烦地打断,“话是没错,但你让我回家怎么做人?”

治疗,无论是有效还是无效,才是子女尽孝的证明。

项英娣是主动找到这里的,她当时还不知道“临终关怀”的意义,只是急切地托人要为癌症复发的84岁母亲找一张病床。由于拆迁,一家人租住在别人家里,而房东忌讳有人在自家得病。

护士讲解的临终关怀理念,项英娣能理解。十多年前父亲去世的痛苦样子还历历在目,为了驱走父亲的痛苦,家里人甚至找来“大神”到家里敲锣打鼓。

她不想再让母亲受这份罪,但有个理由却让她犹豫――她说:“我是养女。”万一长辈们说我不肯救,说我不孝怎么办?不出意料,项英娣的阿姨当天下午就找到了周莎。“姐姐在这里等于等死,是不是舍不得用白蛋白呀……”白蛋白在当地人眼中,就是万能神品。

中国传统道德中,“孝道与天齐”,父母临终时子女是否亲自在身边服侍送终,是最重要的孝敬标准。

“中国人太注重优生,却一直在忽略生命的末端。”李松堂每次接受采访都会重复这样的感叹。

生命临终关怀篇7

施教授概括地告诉我们,从上海地区来看,癌症患者数量与临终关怀的需求量呈正比。《2013年上海市主要卫生计生统计数据》显示,上海市现患肿瘤患者人数为24.25万人,全年死于恶性肿瘤数为3.76万人,平均每天死于肿瘤数为105人。此外,上海是一座迅速老龄化的城市,2013年60岁以上老人的死亡数为10.87万,其中80岁以上高领老年人死亡数为5.73万人,据此推算本市高龄老衰临终者约为4.6万人。以2013年的数据测算,上海的恶性肿瘤患者和高龄老衰临终者年终关怀需要量达到8.36万人。

2014年4月,施老师带领他的团队对2012―2013上海市舒缓疗护(临终关怀)试点机构进行了初步调研。目前,本市晚期恶性肿瘤临终关怀住院床位的实际供给为234张,2013年恶性肿瘤死亡人数3.76万人,按平均住院29天来计算,社区临终关怀床需求1275张,相对于床位需求,供需缺口约1041张。2013年高龄老衰临终者4.6万人,按平均住院72.78天,老衰临终关怀床位需求636张,目前实际用于高龄老衰临终关怀床位16张,供需缺口约620张。上海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随着老龄化和疾病谱的改变,百姓对临终关怀的关注度不断增强,社会对临终关怀的需求量不断增长,上海应当也必须开展好临终关怀服务。

“临终关怀”在关怀什么?

临终关怀是对生命末期患者进行全人(身、心、灵)、全家、全队、全程、全社区的关怀照顾。根据联合国卫生组织的22字方针,即通过应用“早期识别、积极评估、控制疼痛和治疗其他痛苦”症状的适宜技术,改善临终患者生命质量,维护患者尊严,缓解家属痛苦,促进社会和谐。临终关怀更多的是对病人心理上的关怀,是对人的关怀而不是对病情。一般来说,疾病分为可逆的、可治愈的与不可逆的、不可治愈的,这些往往都是在生理层面,而临终关怀是对病人心理上,精神上、心灵上的支持,为病人提供温暖的医疗环境,帮助病人完成人生的最后旅途,并给予家属关怀和安抚。

联合国提出“享有临终关怀服务是人的一项基本权利”,被视为国家和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所有194个成员国都做出承诺:把临终关怀服务列为自己国家卫生系统中的重要工作。目前,我国临终关怀尚处于起步阶段,提供临终关怀服务的主要以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为主,而全国开展临终关怀的医疗机构、养老机构仅有150家,容量极其有限。上海地区的“临终关怀”始于1988年10月,从南汇县老年医院的最早探索,到闸北区临汾街道医院的4张临床关怀床位,到2012年率全国之先把18个试点单位开设舒缓疗护服务列为市政府实事项目,再到2014年上海市政府实事项目新增1000张床位,逐步形成了网络体系,说明临终关怀服务体系建设在上海正稳步前行。

施教授为我们耐心的讲解到,一个人在临近生命尾声的80-90天里(一个人的临终期一般为10-14天,有时候可以短到24小时),人存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变化,在这一阶段,医生护士人员的目标应当从“帮助病人恢复健康”转向为他们“减轻痛苦”。在最后的日子里,病人常常得被动地接受这样的“待遇”:一是过度治疗,有些病人甚至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仍在接受创伤性治疗;另一个是治疗不足。这两种情况,使病人受到的痛苦和不适直到死亡也没有得到解脱。最好的情况是,在对病人身体给予照顾的同时一定要顾及到精神上的抚慰。

临终病人常处于脱水状态,吞咽出现困难,周围循环的血液量锐减,导致病人末梢神经接触不到,所以病人的皮肤摸上去凉凉的,很多家属都会觉得病人很冷,需要加盖被子。实际上是相反的,即使只给他们的手脚盖上薄薄的一层,绝大多数临终病人都会觉得太重。正确的做法是:打开窗户和风扇,给病床周围留出足够的空间。另外,使用麻醉剂帮助病人减轻喘气困难。再比如,当吞咽困难使病人无法进食和饮水时,有些家属会想通过注射营养液,此时进行静脉输液虽然能解决病人的脱水问题,但同时给病人带来的是水肿的后果。

濒死的人在呼吸时还常常发出呜咽声或喉鸣声,医学上称为“死亡咆哮声”,不过病人并不一定有痛苦,此时可用一些止痛剂,使他能继续与家属交谈或安安静静地走向死亡。听觉是最后消失的感觉,所以不想让病人听到的话即便在最后也不该随便说出口,更不要在病人床前哭天喊地,应该让病人平静安详地离开这个世界。

哪些人在从事临终关怀事业?

从对2013年上海市18家临终关怀项目试点机构临终关怀人力资源现状与问题进行的调查数据来看,上海市临终关怀的医护比例不够合理,平均为1:1.05,护理人员相对缺乏,这与世界卫生组织为中等水平国家制定的1:2有很大差距。同时,志愿者的参与也非常少,大量临终关怀的调查显示,仅有5.3%的关怀对象接受过志愿者帮助。从学历构成来看,我国医护人员总体素质不高,临终关怀科医护人员存在学历、职称较低的情况。专业护士少,人员数量明显不足,很多都是护工在做。在国外,从事临终关怀的护士一般都是高学历、高待遇。而调查数据显示,在上海,护理人员的工时费用计算结果为23元/小时,比现在家政钟点工的劳动报酬还要低,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护工人员的流动性较大。

我们希望,首先,能把临终关怀作为一门专业学科来建设。现在高校不设临终关怀专业,不是学科,卫技委也没有进行正规的职称培训考核。其次,能逐步建立并完善医务人员的继续教育,提高护工的工资待遇以稳定护工的队伍。最后,希望通过政府宣传及媒体,最大程度引起社会对临终关怀的关注,吸引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参与进来。我们这里临终关怀病房的一名护士说,经常有志愿者会来,但是每次发觉都是新的面孔,很多志愿者来了一次就不再来了。

推广临终关怀,我们还需要做什么?

首先,需要改变我国传统文化对生死的态度,确立正确的生死观。儒家文化认为不给亲人予以积极抢救,就是不孝。百行孝为先,“孝”的观念在中华民族文化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很多人认为如果把老人送到临终关怀机构去,就是不孝。家属也很难接受让病人平静的死去这个事实。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家属一再央求医生想尽一切办法,不惜一切代价,用最好的药延续病人的生命。其实,有些治疗措施给病人带来的是痛苦,甚至是折磨。如果想让病人有尊严地离去,就要正确看待死亡。国内对于死亡的教育相对薄弱,生命伦理教育课程远没有达到普及,总是避而不谈。正常的死亡只是生命的组成部分,人生的落幕是人这一生最精华的点、浓缩的点。所以在我国,临终关怀不是一个能力问题,而是属于文化问题。

其次,需要政府对临终关怀推广在政策性倾斜,加强制度设计。现在,二、三级医院与社区卫生中心存在利益冲突;如何衔接肿瘤科、疼痛科以及临终关怀科病人的分配,界限不清晰。我们在调研时发现,平均每一个晚期恶性肿瘤出院患者在综合性医疗机构日均所花费用远远高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前者为1100元/天,而后者仅仅是189元/天。大家有没有想过,这其实也是对医疗资源的一种浪费。对于临终关怀来说,所选用的药品多为相对便宜的缓解病症、减轻疼痛的药物;相比于进行化疗等治疗的病人,其对病房、床位等资源的占用更为合理。这在基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全能达到以上要求。一方面,临终关怀病房的使用率不高,出现床位空量,另一方面,大量没有实际治疗意义的晚期病人占据着医院病床,浪费了有限的医疗资源。

最后,需要加强专业队伍建设。临终关怀需求量大、缺口大,专业人员数量不足,职业压力巨大。在我们的调查中显示,不愿意从事临终关怀服务的原因是心理压力负担大,导致临终关怀科医护人员紧缺、后备人员不足,志愿者构成不稳定。

近十年专注于临终关怀学的安宁护理和老年保健研究的施教授与他的团队给出如下建议。首先,政府要给予配套的政策支撑。对临终关怀服务设置激励机制,加大经费保障和支持。临终关怀是一项民生工程,不应以盈利为目的,所以一定要给予经费上充足的保障和支持。要进一步完善医保配套政策,健全临终关怀服务的收费设定、医保纳入项目等。其次,要加强社会宣传,普及死亡教育。再次,要推进对社区临终关怀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临终关怀服务专业人员的交流平台,增加培训方式种类。要重视志愿者服务,在全社会形成合力。第四,要加大临终关怀学科建设,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医学专业分支学科,使临终关怀事业形成体系,可持续发展。第五,要落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终关怀科功能定位,整合卫生资源,依托二三级医院建立临终关怀联动机制,开展临终病人转介服务,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转介细则,从而明确联动机制中各方责任。

生命临终关怀篇8

关键词:老年人;临终关怀;社会工作;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2-00-02

一、绪论

随着社会转型的发展,老年朋友的临终关怀问题逐渐凸显。传统的死亡模式人们对临终关怀认识的影响、日益小型化的家庭结构使子女无力对老年人进行细致的家庭照顾、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等成为主要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人们对有尊严死亡的关注等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问题的出现,人们对临终关怀服务的需求迅速增加。关怀临终者、让临终者“善终”“优逝”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

老年人临终关怀并非是一种治愈疗法,而是一种专注于在老年人在将要逝世前的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内,减轻其疾病的症状、延缓疾病发展的医疗护理及心理护理。临终关怀通常整合了医护人员、社会工作者、家属、志愿者和心理学工作者等多方面人员的力量,成为一支跨学科、专业性又很强的队伍来共同参与完成的,承担了包括治疗、护理、控制疼痛、减除病人及家庭的心理负担和消极情绪等一系列任务。

老年人临终关怀的内容有两方面:一是对老年人的关怀,通过对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的帮助来减轻老年人在临终时的痛苦,使他们能够安详地走完人生的最后一段旅程。二是对家属的关怀,主要专注于老年人家属的心理。社会工作的介入主要针对老年人和家属的心理问题提供一些专业方法来减轻他们的痛苦,达到临终关怀的目的。

二、社会工作介入老年人临终关怀的意义

(一)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维护生命尊严。传统的临终关怀主要以医疗关怀为主一般来说,医疗行为主要以治愈疾病为目的,并未着眼于老年人临终的特殊需要进行关怀与照顾。而社会工作介入老年人临终关怀,可以更好地协助医护人员,缓解或解除老年人生理上的痛苦以及心理上的不安与恐惧,极大地提高了老年人的生命质量,使老年人带着人世间的温暖静静地有尊严的离世,并且使家属的悲伤情绪得到有效的缓解。

(二)通过宣传教育改变人们错误的死亡观念。目前我国仍缺少有效的关于死亡的教育,绝大部分人对死亡的认知还比较模糊,对死亡怀有恐惧心理,也不能接受这一事实。美国学者Kubler Ross提出人们在面临终老问题上总要经过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忧郁期、接受期五个临终心理发展阶段,而开展老年人临终关怀,就是让老年人平静地度过这五个阶段。社会工作者在与老年人及其家属接触时,可以利用社会工作理论与专业方法适时地开展有关死亡教育的一些活动,使他们意识到死亡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它也属于生命的一部分。社会工作介入可以降低老年人对死亡的焦虑感和恐惧感,帮助人们正确地面对死亡。

(三)减轻老年人家属的悲伤使其顺利度过悲伤期。老年人临终前后,其家属心里必然承受痛苦和折磨,最终给自己留下阴影,而社会工作介入临终关怀可以使家属顺利度过哀伤期。社会工作者对老年人家属的安抚和照顾可以帮助其形成正确的生死观,使老年人家属保持平缓的心态,积极配合对老年人的护理治疗;同时在老年人去世之后,老年人家属的悲伤情感也能够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使之不至于破坏老年人家属的正常生活,使之能够正常地生活下去。

三、社会工作介入老年人临终关怀的途径

王思斌认为,社会工作作为一种职业,一种专业的助人学科,有其独特的优势如专业的价值理念、专业的服务过程、专业的伦理守则,同时还可以通过个案工作、团体工作、社区工作等方法来解决老年人的心理等问题以及老年人家属的问题,使老年人能够更好的走完余生。

(一)个案工作对老年人临终关怀的介入

个案工作作为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之一,是指由专业社会工作者运用有关人与社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为个人和家庭提供物质或感情方面的支持与服务,其目的在于帮助个人和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达到个人和社会良好的正常状态。

临终老人常常会在心理上、情绪上出现各种问题,个案工作介入老年人临终关怀,主要在于为临终老年人及其家属提供心理上的辅导和情绪的支持,以帮助老年人能够正确认识现状,明白死亡对于人生的客观性和必然性,帮助老人做好面对未来的打算,并做好当下的安排,调整良好的心理和情绪状态。其次,社会工作者可以发挥跨专业资源整合的作用,协助其他团队成员对老人进行全方位的呵护,如医护人员对老人的治疗和疼痛的减轻,心理学工作者对老人的心理平和和情绪稳定等工作协调和协助。最后,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临终的老年人计划其临终生活,帮助老年人进行后事的交代工作做出葬礼计划,也可以帮助老年人完成一些特殊的心愿。社会工作者帮助老年人找到生命中有意义的事情以及存在的价值,使老年人回顾自己的人生,并为自己的一生做出总结,了解生命与死亡的意义,并无悔地与他人道别。

个案工作的对象除了老年人,还要为其家属进行服务。在老年人去世后其家属也承受巨大的痛苦和折磨,一方面,社会工作者通过安抚照顾老年人家属,使家属在对老年人的后事有充分的心理准备,积极主动地配合其他机构,共同完成对老年人的临终关怀,从而能够使老年人善终;另一方面,使老年人安安静静地离开人世,也使家属能够平静地度过悲伤期。因此,为家属提供悲伤辅导也成为社会工作者临终关怀工作内容之一。一般来说,丧失亲人的家属都会产生悲伤甚至一些反常的行为,悲伤辅导的目标就是为了帮助家属适应因亲人去世而引发的各种情绪困扰而提出的,使他们及时调整不良状态,从亲人离去的悲痛中释放,尽快回归正常的生活。

(二)团体工作对老年人临终关怀的介入

团体工作也是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之一,它是通过有目的的团体经验,协助团体成员增进社会功能,以及更有效地处理个人、团体或社区问题的方法。团体工作介入老年临终关怀,可以通过建立临终老年人团体和临终老年人家属团体两种团体形式,相互提供支持和帮助,从而促进老年人临终关怀事业,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

首先,建立临终老年人团体。临终老人群体是属于同质性极高的群体,社会工作者据此把临终老年人组成带有自质的小群体,通过引导,促进老年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使老年人朋友获得经验的分享、人生的感悟和精神的支持,从而促使老年人建立良好的精神状态,消除其面对死亡的消极心态。社会工作者经常可以组织一些活动,为临终老人提供一个积极的支持平台。

其次,建立临终老年人家属团体。把临终老年人的家属组成一些相似性群体,社会工作者通过开展相关活动,为大家构建相互交流平台,促使家属之间的互动,从而使彼此能够从其他有类似经历的朋辈处获得精神支持和生活鼓励,获得建立相互支持网络,彼此之间分享照顾老人的经验,这种经验的分享可以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家庭护理质量,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维护生命尊严,从而让老年人更加舒适地度过余生。

(三)社区工作对老年人临终关怀的介入

社区工作也是社会工作的三大专业方法之一,它是以整个社区及其居民为服务对象,提供助人的、利他的服务方法。社会工作介入老年临终关怀,主要是通过社会工作者与社区开展有效互动,整合社区所拥有的资源,为临终老年人提供一个良好的社区环境。

社会工作者通过与社区居委会和相关机构建立联系,利用专业技能开发、整合社区内物资、人力等各种资源,为临终老年人营造一个更适合他们晚年生活的舒适、便利的社区环境。对社区其他人士进行关于老年人临终关怀的宣导,从人文关怀上为老年人创造和谐的生活环境,从而获得更广泛的社会支持。社会工作者可以进行家庭访问、社区活动(如茶话会),邀请相关机构(如非盈利组织)和专家讲解相关的知识,为老年人临终关怀服务提供相关的建议和方法,促进老年人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

四、结论

老年人临终关怀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而社会工作者将在这个过程中扮演重要的作用。而我国的社会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获得社会的普遍认同,社会工作真正介入老年人临终关怀,还有一段漫长的路。因此,我国的老年人临终关怀事业需要老年人及其家属的支持,也离不开政府和其它机构的支持。社会工作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应用专业的方法来帮助老年人,其着眼点既在于发挥社会工作的优势,也在于发挥其专业的工作方法来解决老年人的困境。社会工作介入老年人临终关怀符合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时也可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因此,社会工作介入老年有利于改善老年人的余生生活质量和家属的生活质量人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生命临终关怀篇9

关键词:癌症患者 临终关怀 病人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3(b)-0244-01

临终关怀(hospitalpice)是指向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一种全面的照料,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使临终病人生命得到尊重,症状得到控制,生命质量得到提高,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和增强,使病人在临终时能够无痛苦、安宁、舒适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临终关怀已成为一门目的在探讨临终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实践规律,与多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方法密切相关的一门新的边缘学科。[1]

1 癌症患者临终关怀的必要性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癌症已经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而成为世界致死率的罪魁祸首[2],这是多么可怕的事实,随着癌症发生率的大幅增加,对于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也被大家提到了工作日程上来,对于肿瘤患者我们有必要对其在临终时进行照顾,安慰。这不仅是我们作为医务工作者应尽的责任,也是不可推卸的义务。它不但可以使患者在心里得到慰藉,还可以使他免受不必要的痛苦,同时也可以让患者家属得到一种更高质量的服务满足,为患者家属免去对患者的担心,以及后顾之忧,它同时也体现了医患关系的良好发展,代表了医生的良好的道德素养。

2 癌症患者临终关怀的内容

(1)让患者对死亡不会心生恐惧,把死亡看作是一个正常过程。

(2)给予患者足够的关怀。使患者能够减轻痛苦,对于难以忍受的症状也可以从心理生理上更能接受。

(3)临终关怀并不是要延长患者的生命,而是要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4)在患者的最后阶段,出于人道主义,尽量的无痛苦,舒适、安详地离开。

3 癌症患者临终关怀的模式

3.1 打造确保临终关怀护理持续发展的人才队伍

典型的临终关怀服务团队是由医生,护士,社会工作者,宗教人士,志愿者,政府和慈善团体人士共同组成的跨学科的专业队伍所组成。先从医护人员这个团队做起,再发展影响更多人加入到临终关怀服务的队伍中。医护人员是临终关怀的直接实行者,这也可以说成是一门科学,保函了人文,道德,等内容,也可以设立《临终关怀》课程,普及学生临终关怀的认识,提高他们对临终关怀的正确认识,树立正确的临终关怀观念,将来加入临终关怀服务的队伍。继续教育是在校教育的补充和深化,是推动临终关怀发展的关键环节。通过成立临终关怀学习班,培训班,定期让在职医护人员接受理论学习,对医护人员普及临终关怀的理念[3]。对薄弱环节应加强教育,对癌症患者家属者的心理,临终阶段的心理及其特点,临终癌症患者常见的心理压力等以及相关的针对性措施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

3.2 建立多种形式的服务机构,多渠道发展临终关怀事业

应在现有医疗条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建立以家庭―社区―医院相结合的临终关怀服模式。通过政府支持和社会资金的注入建立起以社区为中心的服务部门,使得这部分人群更方便,快捷的感受到这种便利的措施,及其以人为本的理念照顾到不同人群的需要。

3.3 建立专业标准,完善和改革相关制度

在国内外临终关怀研究基础上,建立适应本地医疗护理水平的层面,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尽量与国际化接轨,这是社会对癌症患者的权利和义务,临终关怀社区部门和临终关怀的人员配备,设施的配备,都要有临终关怀服务的标准,使得更规范化来指导各级医疗服务机构的医护人员开展临终关怀的临床实践。政府也应该加大对这方面工作的力度,社会的关注度也会对这项事业起到推波助澜的良好作用,同时要加大相关的法律保障体系建设,使得这项制度更加完善,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革调整医疗保险制度[4]。将各种形式的临终关怀服务产生的费用纳入医疗保险范围,使临终病人能享受到医疗福利,真正受益。

4 临终关怀癌症患者社会给予的关注意义

临终关怀对于社会来讲,有着深远的意义所在,我们每个人都处在社会之中,我们每户家庭都会碰到这样的事情,所以他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大家应该给予临终关怀一定的关注,这也充分体现了祖国大家庭的温暖,中华民族的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社会发展的标准所在,人类进步的基础,对于临终关怀的人文关注是非常有必要的,从小处看,又与我们内心相连,对老人的责任义务,在今后的生活之中不会有内疚感,会对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有所帮助。同时也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临终者关心家庭子女等未竟之事。家庭亲友给临终者以照顾与爱心,以及临终关怀团队的成员给予临终者及家属全面的关怀,在这充分地展示了人类感情的真诚,生的意义,死的价值,都通过临终关怀显示出来了。死亡的存在促成了人生文明的发展,人类文化的铸成。而且临终关怀也反映了人类文化的时代水平,特别是非物质文化中的信仰、价值观、伦理道德、审美意识、宗教、风俗习惯、社会风气等集中的表现。现代社会生活模式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家庭规模与职能缩小,这些人在临终之际,将会只有一个子女照护,其精力往往不够,故而做为团队照护的临终关怀尤显迫切需要。总之,临终关怀将广泛地为临终者、为家属亲友、为社会所需要。它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它反映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社会文化的时代特征,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意义。具有中国特色的临终关怀的建立对中国的临终关怀活动有着自己的特点、自己的模式,如据上海、天津的调查,对死亡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对死亡的惧怕心理较轻,对重危病人亦非强求全都给予继续的无效的治疗[5]。我们认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临终关怀研究体系和运行程序,就是建立多种形式的临终关怀机构,如安宁病院、医院附属病房和家庭护理等形式得到大力发展。对医务人员进行一些有关死亡教育,经临终关怀培训之后,由部分人组成的服务团队对医院中的临终病人进行集中照护,或居家照护,发展符合我国国情的家庭病床,这些作法都是值得大力推广的。

参考文献

[1] 孙燕,石远凯.临床肿瘤内科手册[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1-287.

[2] Sepulveda C,Marlin A,Yoshida T,et al.Palliative care: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s global perspective.Pain Symptom Manage,2002,3(2):91-92.

[3] SY Cheng,WY Hu,WJ Liu, et al.Good death study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terminal cancer in Taiwan[J].Palliative Medicine,2008(22):626-632.

生命临终关怀篇10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2.309

每个人都会面临生老病死,死亡是人的自然回归。临终是生命结束前的必经之路,临终关怀提供了患者临终前所需要的各种服务,使患者能平静地、有尊严地度过人生的最后时期[1]。

为减轻临终患者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痛苦和不适,提高并维护他们最后生命的质量及其做人的尊严,满足他们最后生命的需求,以崇高的职业道德,熟练的护理操作技术,各种切实有效的措施及精心的护理。临终患者的痛苦和不适降到最低限度,正确面对死亡,临终关怀使逝者死而无憾,生者问心无悔,对患者和家属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临终关怀对护士的要求

正如出生的过程一样,患者在临终时亦要有技术熟练的护理人员护理,这就决定了护士的职业特点在临终关怀中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在医院中度过生命的最后阶段,在医院接受临终护理,通常患者最后的家是医院的病房,最后接触的人是护士。所以,对于从事临终关怀的护理人员,首先应接受死亡教育,敢于挑战自我。要经过严格地训练,除应具备熟练的护理操作技能,渊博的学识外,还应树立正确的死亡观和崇高的职业道德,即富有同情心、责任感、良好的修养和素质。懂得尊重临终患者的人格和尊严,尊重生命的价值,同时还应具备勇于奉献的精神。另外在临终护理中,护理人员应克服过分紧张、谈笑风生等行为举止,才能诚心诚意地尽职尽责地护理好临终患者。

临终患者的心理变化

否认期:当患者得知自己病重将要面临死亡时,其心理反应是“不,这不会是我”、“一定是搞错了”等,极力反对,存在侥幸心理,希望是误诊。

愤怒期:患者常表现为生气、愤怒、怨恨等,产生“为什么是我,这不公平”的心理,拒接治疗、敌视身边的人,以弥补内心的不平。

协议期:患者愤怒的心理消失,显得很平静,变得很和善,希望能延长生命,对自己的病情抱有希望,能配合治疗。

犹豫期:患者病情日益恶化,协商无法阻止死亡来临,心情极度伤感,情绪低落、抑郁寡欢,希望亲戚朋友多来探视陪伴。

接受期:这是临终的最后阶段。患者心情变得平静,接受即将面临死亡的事实,喜欢独处,不愿与人交往,睡眠时间增加。

临终关怀措施

病房的环境布置家庭化:病房设置尽量家庭化、人性化,病房内应整洁、安静、阳光充足、温湿度适宜、室内色彩柔和,患者的物品可随意放置,病房内可摆放花草,允许患者在墙上黏贴自己喜欢的画、工艺品、相片等。鼓励家属、亲友陪伴,从而减轻患者身心痛苦,又使家属得到心灵的慰藉,让患者能在温馨的环境中度过有限的时光。

完善的心理护理:临终患者的心理变化比较复杂,护士应严密观察患者的心理分期和个体差异,实施个性化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充分取得临终患者的信任,认真听取患者的倾诉,坦诚、温和地回答患者的询问,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关心,满足其合理要求。尽量让家属陪伴,消除其孤独感。尊重患者的权利和人格,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生死观,让其正视现实,战胜自我。

做好舒适护理:舒适护理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灵性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的护理过程[2]。2000年WHO就提出了患者在临终阶段,医护人员的主要任务不是治愈疾病,延长寿命,而是减轻痛苦,让患者舒适,提高生存质量。身患绝症或濒临死亡的患者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身体上会引起许多种疼痛和不适,患者往往对疼痛的恐惧超过了对死亡的恐惧。护士除可遵照医嘱给止痛剂外,还应教会患者放松疗法、分散注意力,给予热敷、冷敷、按摩等方法来减轻疼痛。加强生活护理,及时更换衣服、床单,给患者洗头、擦身,保持皮肤清洁舒适。护士应勤翻身、排背,预防褥疮、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并做好口腔护理。

尸体护理:尸体护理是对临终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最后步骤,也是临终关怀的重要内容之一。做好尸体护理不仅是对死者的人格尊重,也是对死者家属的心灵安慰,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和崇高的护理职业道德。护士应尊重患者的遗愿,满足家属的合理要求,严肃认真地做好尸体护理,使患者清洁、整齐、安详地离去。

丧亲者的护理:死亡是患者痛苦的结束,也是丧亲者悲哀的高峰。比起物质支持,丧亲者更需要的是感情上支持和心理疏导,缓解其身心痛苦。此时护士应认真倾听家属内心的感受。或用温和的语言给予最大的支持和安慰,面对现实,使其意识到安排好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是对亲人最好的悼念,并感受到人世间真诚的情谊。在国外,有丧亲服务小组,在患者死亡后较长一段时间内,经常给加属寄同情卡、随访信或电话随访等,为丧亲家属提供关怀服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3]。

临终关怀的意义

临终关怀符合人类追求高生命质量的客观要求,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体现了医护职业道德的崇高。临终关怀全面有效地关护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等方面,使患者的生理上获得舒适,心理上获得安宁,社会上获得支持,精神上获得慰藉,能帮助临终患者安详、舒适、有尊严地度过生命的最后阶段,对患者和家属都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魏凤云.护理与临床关怀[J].南方护理报,2002,8(2):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