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意义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7 01:24:19

生命意义

生命意义范文篇1

关键词:宗教伦理;生物遗传;文化遗传;永生意义

生命延续的问题是一切传统宗教的主要话题。宗教伦理不免与永生的话题相关联。基督教谈死后身体复活,佛教不谈复活而谈轮回,二者形式虽有差异,但都肯定死后生命的存在。儒家对这个问题持审慎态度。可能正是因为这一点,儒家是否可归为宗教的问题一直悬而未决。

在现代,死和永生的问题渐渐“淡出”神学了。许多神学家不愿意谈论它,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怕违背科学,二怕得罪信徒。

如果某位神学家坚持人死后会复活,并且能获得永生,那么有什么科学的证据能证明这一点吗?既然没有,那么还不如保持沉默好。对此,他还可以说,科学不能证明人死后灵魂的存在,也不能证明人死后灵魂的不存在。所以,他对这个问题持存疑的态度。但是如果这种不可知论的观点成为一种基本的神学立场的话,那么它不就与儒家的立场差不多了吗?不就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被视为一种非宗教的立场了吗?

基督教神学家需要坚持信仰的底线。为此,他们宣称,科学既不能证明死后生命的存在,也不能证伪死后生命的存在,但是他们仍然相信“身体复活,并且永生”。因为这是教义的规定,有圣经的依据,是启示的真理。启示的真理高于理性的真理,所以他们仍然相信死后生命的存在。常言道:理直气壮。当这些神学家说不出理由来论证灵魂不死,但仍然相信灵魂不死时,他们的心是不是有点虚?我想,人们通常是不会越是荒谬,越是相信的,而是说得出道理,合情合理才相信。只有当达到信仰与理性相统一时,思辨的心智才踏实。

有的人不愿谈死后生命的问题,乃因为怕“伤害”普通信徒的感情。在中国流行这样一种看法:“人皆有所图,即使僧侣也图个来世”。香客烧香拜佛,所求的多为消灾降福,发财致富,死后灵魂早投好人家。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也要省下血汗钱,到庙里去捐个门槛,让千人踩、万人踏,希望死后在地狱少受煎熬。在西方,“救赎”也容易从“上帝的白白的恩典”,沦落为“赎罪券的钱袋丁当响,炼狱中的灵魂便升天”。康德看到,此岸世界道德原则得以实施的可能性条件是彼岸世界的灵魂不死。这句话说白一点无非是,尘世有德之人未必有福,所以他们要寄希望于死后得到补偿,使公义得以最终实现。从这个角度看,康德的先验哲学起到了使尘世的人获得心理安慰的“实用”的功效。有人批评18世纪欧洲的启蒙思想家是现代世界动乱的始作俑者。天下本无事,启蒙扰乱之,它批判宗教是鸦片,是苦难者的幻想,是统治者的骗局,把老百姓最后一点点的希望和心理安慰都粉碎了,他们难道不要在绝望中揭竿而起吗?

然而,死和永生的问题毕竟是不能回避的。活着的人关心死后生命的问题,但是活着的人又没有死后的经验,那么该怎么办呢?

我觉得有必要先澄清一下生命的概念。如果连生命本身是什么都搞不清楚,怎么能奢谈死后的生命呢?“不知生,焉知死”,此话也可以从这层意思上理解。

按照现代科学的观点,新陈代谢是生命的一个重要特征。生命不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系统,而是一个在与外界交往的过程中需要不断释放和补足的系统。生命必须与环境共存,生命需要从周围环境中吸取一些成分,排泄出一些成分。任何生命都是其生命链中的一个环节。如果我们认真对待生命的这一特征,我们就必须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死后的生命还有新陈代谢吗?神学家倾向于这样回答这个问题:死后的生命是精神性的灵魂的生命,灵魂不是物质的,不吃不喝,没有新陈代谢,所以是永生的。

我们姑且承认有精神性的灵魂一说,但还必须提出另一个更为棘手的问题:灵魂有没有记忆,有没有个性,有没有自我意识?如果灵魂没有记忆、个性、自我意识,那么我们还能说这是你的灵魂、我的灵魂、他的灵魂吗?这样的灵魂的不死还值得我关心吗?反之,如果灵魂有记忆、个性、自我意识,那么它能离开其周围世界吗?它能完全脱离尘世吗?维特根斯坦的后期哲学,论证私有语言是不可能存在的,区别记忆与想象必须要有外在的参照系;“一种‘内在过程’需要外部的判据”。[1](P231)让我们沿此思路设想这样的一种情景:张三在幻觉的状况下“感觉到”他“杀”了李四,当他的灵魂升天后,“记起这件事”,受到良心的指责,悔痛不已。这时王五的灵魂上天了。王五告诉张三:你没有杀李四,李四还在世上活得好好的,你杀李四不过是一种幻觉。究竟张三对还是王五对,这两个灵魂必须再回到世上看一看,究竟李四是否还在世上活着。这一“思想实验”说明,记忆是不能完全脱离其相关的外界事物的。如果过去对现在没有影响,记忆也就没有必要。如果过去不留下某种实存的痕迹,也就无法鉴别记忆的真伪,无法把记忆与幻觉或想象区别开来。如果这一观点站得住脚的话,那么就必须承认,在天之灵对尘世往事的记忆,要以尘世的继续存在及其与尘世事务的交往为条件。这样,“灵魂在纯粹的精神世界中的生活”,以及“尘世的终结和精神的新天新地开始”的说法就值得怀疑了。

再说,自我意识和人的个性不是人所固有的,而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形成的。我在社会中担任什么角色,别人如何看我,影响着自我意识的形成。用美国实用主义社会学家米德的术语来说,主我(I)和宾我(me)相辅相成。我如何作用于别人,别人如何作用于我;我如何把自己与别人区分开来,别人如何把他们与我区分开来,培养了自我意识。[2](P154—190)笛卡儿把“我思故我在”视为自明的真理,从米德和维特根斯坦的观点看这并不正确。天下如果只有我,我也就不知道我。如果没有他人和周围世界,我就不能思想。因为思总是与所思相关联的,所思必然涉及对象世界。因此,只要不固守唯我论的立场,就必须承认对象世界中的他人和事情,是独立于我的意识而存在的,是我的思想所指涉的东西。我的思想离开了它们,就变得毫无内容了。反之,若固守唯我论的立场,那么这个我就成了不能与他人和周围世界相分别的我了。一个不是在你、我、他和它中的我,就是一个没有个性的我,一个没有意义的我。

由此看来,一个脱离了现实世界的孤零零的灵魂是不可能存在自我意识、个性和记忆的,因此也就谈不到你的灵魂、他的灵魂、我的灵魂。这样,末日审判的问题也就没有意义了。康德如果明白这一点,就不会把灵魂不死当作他的道德哲学的先验前设了。

我们对生命的看法受我们的思想模式制约。我们的思想模式受到科学、哲学和常识的影响。科学、哲学、常识与思想模式之间的关系,在这篇文章中我不能详细展开谈。在此我只想指出:科学的重大革命往往是思想模式的革命,并且这种思想模式的有效性在科学的应用中得到验证。哲学以提出新的思想模式、论证或批判以往的思想模式,以及把已有的思想模式系统化为特征。常识缓慢地吸取科学和哲学中的思想模式,形成人们之间很大程度上的共识;常识根深蒂固,不会轻易改变,但也不是一成不变。常识是普通大众看待问题和思想问题的方式和习惯。

从古至今,影响人们对生命的看法的思想模式据我看来主要有四种:(1)实体-属性的思想模式;(2)力-能量的思想模式;(3)系统论的思想模式;(4)基因-信息的思想模式。这四种思想模式本身并无优劣之分,其优劣取决于其应用是否妥当。实体-属性的思想模式最早形成,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已经得到充分论证,并已凝结在常识之中。古代和中世纪的神学家常用它来思考生命和灵魂不死的问题。力-能量的思想模式产生于近代科学,牛顿力学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其代表,19世纪和20世纪初的生命哲学是贯彻这种思想模式的结果。系统论和基因信息的思想模式是在晚近的科学中形成的,它还没有受到哲学家的充分重视,用以思考生命的问题。

古代和中世纪的欧洲神学家习惯于用实体-属性的思想模式解说灵魂不死的问题。他们把灵魂解释为一种精神的实体,把意识理解为灵魂的属性。死就是物质性的身体与精神性的灵魂的分离。精神性的灵魂可以脱离物质而继续存在。因而,灵魂不死、轮回乃至借尸还魂就被视为顺理成章的事情。

这一解说的问题在于,我们能感知物质实体的存在,但是我们不能感知精神实体(实体性的灵魂之类的东西)的存在。确实,我们能够体验到自己的思想活动和情感的存在,但是我们是在自己的身体之中体验到自己的意识的。我们不可能脱离自己的身体的存在去体验自己的意识的存在。对此,某些哲学家,如胡塞尔持反对意见。胡塞尔主张可以通过现象学的中止判断把身体存在的问题悬置起来,存而不论。[3](P97)但是,这种对身体存在的现象学的中止判断充其量只是一种逻辑上的可能性,而不是现实中的可能性。我们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人总是在自己的身体中进行思考的。鉴于身体与意识的关联性,以及精神性的灵魂的不可证实性,把我们的意识理解为物质性的大脑的功能要比把它理解为精神性的灵魂的属性更加妥当一些。

18世纪至20世纪初,现代物理学中的力-能量的概念也引发了哲学家对生命现象作出新的解说。生命看来是一种能量的延续和转换。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从太阳中吸收能量,动物则通过吃植物或其他动物而获得能量。能量在不同种类的生物上以不同的形式展开、保存和转化。生命体是能量流变之居所。

这一时期的生命哲学家提出了生命力的概念。除了物理的力-能之外,还有生命的力或能。他们认为生命力有其特殊性。柏格森(HenriBergson,1859—1941)认为生命力是一种向上喷发的冲动,物质则是生命冲动的逆转,是它向下坠落的结果。生命是一种绵延,对于生命的这种绵延的特征是不能靠感官的观察和理智的分析所认识的,而只能在对自己的生命的直觉反省中体认到。[4](P165,176)如果把生命力的概念再延伸到意志力,就形成叔本华、尼采的意志主义哲学。

如果把生命力的概念进一步扩大,把它理解为贯穿于一切存在物中的内在的动力,而把一切存在物理解为存在本身的表现形式的话,或者说,把存在者理解为存在本身(Sein)显现的结果,那么就形成了海德格尔等的存在主义哲学。

在生命哲学和存在主义哲学中,实体-属性的思想模式被消解掉了,取而代之的是“生命力-生命的表现形式”或“在-在者”的思想模式。宇宙万物之终极实在(ultimatereality)不是被理解为某种物质的或精神的实体(substance),而是被理解为贯穿于宇宙万物之中的内在的生命力或存在本身。

有趣的是,在以生命哲学为理解模式的宗教学说和存在主义的神学中,上帝和灵魂的概念也相应发生了重大变化。既然宇宙之本体不是被理解为某种物质的或精神的实体,而是被理解为生命力或存在本身,那么上帝也就被理解为生命力或存在本身。①既然人和一切存在物无非是“生命力”或“在”的表现形式,那么作为精神实体的灵魂的概念就被消解掉了,人生是“生命力”或一种“此在”的展开过程,那么死就是这种展开过程的终结,任何生命的形式或“在者”都不是永存的,但生命力或存在本身是永存的。

与“生命力”和“存在”的概念相关联,“系统论”的思想也从近代生物学引入到哲学之中。生命被理解为系统之中的存在,并且,生命的系统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没有一种生命能自给自足,而必须与其周围环境中的其他系统相交换才能生存。由此加强了人的存在是关系之中的存在的立论。人不仅是生命链中的生物,而且是人类社会中的生物,人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成长的,人的思想观点、个性乃至语言和记忆,离开了其所处的社会环境都无法形成和发展。四

存在主义神学家充分吸收和发挥了“生命力”和“系统”的观念,用以解释有关自我和生命延续的问题。麦奎利(JohnMacquerrie)写道:

在历史上大多数时候,基督教神学都倾向于采取柏拉图主义的理论。灵魂被设想为一种实体,而且它还被视作自我的统一性、稳定性和持久性(或甚至是不朽性)的保证。……然而关于实体灵魂的整个理论,跟前面考虑过的自然神学一样,在现代哲学中遭到了毁灭性的批判。既然正是通过有形化,我们才同其他自我一起处于一个世界之中,而且正如我们已经注意到的,不可能有一个离开世界和其他自我的自我,那么,一个脱离形体的灵魂或自我的概念,就是很难想象的了。再者,在经验的层次上,我们从未体验到独立于肉体的灵魂,而且我们从伤痛、药物等等的作用之中,也很明白地看到,人的存有的精神和肉体两方面彼此的联系是何等紧密。“人格”(person)这个词并不表示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非物质的灵魂实体,而总表示一个在世界中的有形的自我。想象一种鬼魂似的灵魂“居住”在肉体之中,不仅毫无用处,而且这个观念本身就是多余的、使人困惑的。[5](P100—101)

当一个不可毁灭的无形的灵魂实体的永远续存的观念被否定后,如何解释“永生”的观念呢?麦奎利回答:

我们必须从自我超越“现在”的序列的方式中去寻求线索。随着自我的发展,一个人就变得越来越不是受制于其经历的境况或欲望的瞬间的生物,一个人就日益达到一种统一的实存,超越了纯然的时间相继性,把过去、现在与将来合为一体了。可以说,这已经一尝永生了。既然认为每一个人在某一时候都会达到足够的自我程度以致能一尝永生,那么,正如常常论证到的,人在他内部就已经有了对于“永恒”命运的追求,不会满足于纯粹是无常易逝的东西。而且,如果我们采取这种方法来理解“永生”的意义,就会很容易理解,这永生如何能够看作我们在此时此地就可以达到的,像在第四福音书中所说的那样。[5](P475)

麦奎利的这一番议论的意图是好的,试图把个体与整体、暂时与永恒、有限的可能性和无限的希望结合起来。但是作为一种论证来说仍然显得乏力和空洞。永生的概念经过一番思辨的推导之后,被“对永恒命运的追求”的概念取代了。我觉得现代生命科学的“基因-信息”的概念有助于补偿麦奎利论证的缺陷,使“永生”的概念变得更加充实和容易理解。

对于认识生命来说,基因的概念要比生命力的概念更加清楚和内容充实。我们承认生命力的概念对于理解生命是必不可少的。生物要从其自然环境和其他生物中获得能量,这能量在生物之中的消耗、保持和转换,是科学所能证实的生命力的现象。但是要用生命力之间的差异来解释物种之间的差异,就显得证据不足。有的哲学家把植物、普通动物和人之间的等级差别说成是其所秉承的由低而高的生命力之间的差别造成的。但是科学并没有证实这样的生命力的存在,它或许只是一种永远得不到证实的形而上学的玄想。

生命力的概念只有和基因的概念结合起来,才能令人信服地说明物种之间的等级差别。从基因的排序看,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从简单到复杂的结构,并且我们可以找到生物遗传和演进的谱系。从决定生物遗传特性的脱氧核糖核酸(DNA)看,人与鼠类和猿类之间的差别并不很大,人与猩猩之间的差别仅有2.5%。那么人与动物之间的巨大差别是如何造成的呢?

实际上,存在两种遗传形式:“生物遗传”和“文化遗传”。它们也可被称为“有机体遗传”和“超有机体遗传”,或“体内遗传”和“体外遗传”。①人类的生物遗传和其他通过性交进行繁殖的动物相比没有原则性的差别,都是通过性细胞一代又一代地传播被编码为DNA的遗传基因信息。但是文化遗传则根本不同。惟独人类有文化遗传,其他动物说不上有什么文化遗传。文化遗传是通过语言的交往、学习和传播的遗传。特别是人类有了文字之后,大量的知识信息被保存在所记载的书籍之中,可以更加丰富地积累和传播知识,并保持和发扬文化传统。如果我们把在DNA中的生物遗传信息的储存视为一台计算机的“内存”的话,那么在语言文字、风俗习惯、教育机构等社会体制中的文化信息的储存就是计算机的“外存”。这种“外存”比起“内存”来要巨大得多。这一“外存”中的信息不仅可以提供自己用,而且可供他人用,并能一代一代地保存下去。任何人都可以有选择地学习和应用这“外存”中的知识,并把他或她所取得的新的信息储存到这“外存”之中,供他人参考、评估和采纳。

生物遗传和文化遗传都是动态的,但是生物遗传的演化相对来讲比较平稳缓慢,而文化遗传的演化则较快,有时相当剧烈。五千年以前的人与现代人比起来,在体形上并没有多大的变化,但是文化类型却很不相同。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人,会有不同类型的文化。一个人通常是不能改变自己的遗传基因的(当代基因工程正在尝试通过修补基因缺陷来克服某些先天的遗传疾病,但基因工程仍处于试验阶段,并在伦理上仍有诸多争议),但一个人能通过改变自己的教育水准、道德修养和选择职业,经历一种与其父母一代很不相同的生活方式。我们一般是在无法选择的情况下把自己的生物基因遗传给下一代的,但我们能够通过加强对自己的子女的文化教育等方式实现自己寄托下一代的某种希望。

至此为止,我想已经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没有任何有效的证据表明实体性的灵魂的存在。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相信,他死后,灵魂会升到一个美好的精神世界中去。苏格拉底死后2000多年的人类经验和科学的发展表明,苏格拉底的这一信念依然仅仅是信念而已。人类生命的延续问题,在当代生命科学和文化人类学中已得到较为切实的解答。人类生命的延续沿着生物遗传和文化遗传两条途径进行。人类的个体有生有死,在这个意义上人类的个体不能永生。但是,人类的个体通过生物遗传的方式把自己的生理特性遗传给下一代,又通过文化活动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以文化遗传的方式对下一代产生影响。

永生的意义不应在实体性的灵魂概念中去寻找,而应在生物遗传和文化遗传中去寻找。如果我们要使自己的生命健全、良好地遗传下去的话,从生物学的角度看,我们不仅要注意保持自己、配偶及其子女的身体健康,而且要关心保护生态环境,因为生命的存在不是由单一的实体决定的,而是整个互相关联的系统。从阳光、水分、土壤到生物的食物链的每一个环境,都影响生存的质量,乃至可能破坏人类生存的条件。

从文化的角度看,人是有人格的人,人格是在文化环境中形成、培育和发展的。人有思想、品格和习性。人的这一切文化的特性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习得的。社会的习俗、礼仪、政治体制、教育制度、政党和宗教组织、家庭和社会团体都会对人的知识、品格和习惯的形成产生作用。如果我们想使自己的下一代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丰富的知识和高超的技能的话,我们不仅需要加强对自己的子女的教育,而且需要关心整个社会的文化环境。如果我们想使自己的思想、品德、知识和技能(这是人类生命最有价值的部分)流传下去的话,那么我们就必须参与到完善我们的文化环境的努力中去。

“业力果报”理论是佛教的核心思想之一。按照这一理论,众生作业必产生果报。业是指众生的思想、言语和行为的作用,即意业、语业、身业。善业召乐果,如众生在六道轮回中得人、天果报;恶业召苦果,如众生在六道轮回中得畜业、地狱果报。人类、畜生等众生的自体及其所依业的国土(生存环境)都是由其前世的善恶业力所感生的。佛教惟识宗更是在唯识的理论框架中把这一业力果报说精致化。

佛教唯识宗打破了作为单一精神实体的灵魂的学说,取而代之的是由八类识所构成的一个共同体。视、听、嗅、味、触构成前五识,思想为第六识,第七识为末那识(自我意识),第八识为阿赖耶识。前七识所作的业必然以种子的形式在阿赖耶识中储藏起来。阿赖耶识的功能相当独特,它一方面具有储存的功能,另一方面又是前七识的意识活动所依仗的对象(所缘)。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储存在阿赖耶识中的种子会发芽生长,甚至发生“革命”(物种变化),从而改变众生在六道轮回中的等级及其所处的生存环境。

佛教唯识宗的阿赖耶识的构想有点像现代生物学中的基因学说。生物自己的行为和意志如何和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作用于其遗传基因,迄今为止在生物学界还没有较为明确的结论。但是,人类的思想行为显然以文化遗传的方式作用于下一代。一个人每时每刻的思想行为不仅以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方式储存在自己的大脑的记忆中,对自己往后的生活产生影响,而且以体外储存的方式储存在人类的文化事业中,通过文化传播的方式作用于别人和下一代。我们的整个文化、生存的环境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言行所培养的。为保存和改善我们的文化生存环境,我们应该“慎言慎行”,考虑它们可能造成的后果。我们的言行的业或许不会产生“物种的革命”,使我们沦为畜生或成就阿罗汉、菩萨和佛,但可能会引起文化的革命。一本著作可能会引起一场思想的革命,一个圣徒可能会对一大群人起到道德表率的作用。

基督教不谈轮回,而谈复活。像佛教唯识宗借用种子比喻现行(身业、语业、意业)以潜能的形式的储存,并在时机成熟时转化为新的现行一样,圣保罗也用种子比喻人的死和复活。他写道:“死人复活也是这样:所种的是必朽坏的,复活的是不朽坏的;所种的是羞辱的,复活的是荣耀的;所种的是软弱的,复活的是强壮的;所种的是血气的身体,复活的是灵性的身体。若有血气的身体,也必有灵性的身体。”[6](哥林多前书15:42—44)我认为,这里所说的灵性的身体应理解为文化的共同体。我们的血气的身体(肉体)是不会复活的,是必朽坏的。但是我们的文化共同体是不朽的。我们的灵性(思想和情操)通过我们的语言和行为在文化的共同体中保存下来,以或隐或显的方式继续存活。有的人的影响可能大一些,有的人的影响可能小一些,但是所有在一个文化的共同体中生长的人都必定对这种文化的共同体产生影响,因为它是每个人参与的,众人共同培育的。世人的精神永远活在这个作为文化的共同体的灵性的身体中。

人类文化的共同体是神圣的。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圣灵”居住在人类文化的共同体之中。世人参与人类文化的共同体,意味世人参与圣灵。圣灵带来人类文化共同体的荣耀、强壮和希望。圣灵就是人类文化共同体中的主体际的精神。她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我们必须珍爱她;慎言、慎行,为人类子孙万代着想,培育不朽的灵性的身体。参考文献:

[1][奥地利]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美]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3][德]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4][法]柏格森.创造进化论[M].LondonandNewYork.

生命意义范文篇2

一、教育是人的生命质量不断提升的全过程

教育应是人的生命质量不断提升的全过程。教育要关注人的生命,把人受教育的好坏与生命质量紧密联系起来,使教育饱含生命理念,渗透生命意义。这更能抓住教育的本质。教育要通过“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成全生命、敬畏生命”的育人过程,达到帮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呵护生命的尊严、提升生命的品质、展开生命的智慧、实现生命的价值,从而达到拥有并享受美好人生,为国家和民族作出贡献的目的。

我们要坚持“生命质量”这一基本教育理念,要赋予教育以生命意义。我们要认识到,人的生命质量不是用成绩、财富、地位及劳动分工来衡量的。人生活的幸福指数和为人类所作的贡献率,应成为评价人生命质量的重要指标。我们要以关注生命这个根本点来认识教育、实施教育、提升教育,充分体现教育的生命意义。这样,教育就不会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就不会单一重“智”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就不会用僵化的模式来评价所有的学生而阻碍人的个性发展。

第一,教育要强化生命观念。要树立生命至上的教育观,树立生命独特性与超越性的教育观,树立生命美好的教育观。教育一定要遵循以人为本、以生命为本的思想,树立起科学的生命观念,用对每一个鲜活生命负责的态度来实施教育,而不能急功近利,用阻碍多数学生发展的方式,换来所谓“升学率”的“虚荣”。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体学生生命的良好发展。

第二,教育要对学生再认识。教师面对的是鲜活的生命。教育要对学生生命状态进行了解和把握。教师的重要任务是要激活学生生命天性与个性,要相信每一名学生都会成功,哪怕他们成功的时间、途径、方式会有不同。教师要为学生搭建起生命发展的平台。

第三,教育要实现学校管理理念的更新。我们要让学校充满生命气息,学校各项管理制度的制订要体现对生命的关照,学校课程的开设要融进生命的内涵,学校要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建立新型评价机制,在生命至上的理念下,形成学校科学管理活力。

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给我们上了一堂鲜活的生命教育课。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生命的珍爱;全国人民对生命的关注和援助;灾区人民对生命的尊崇和自强;抗震英雄们与生命的抗争和无私……“抗震救灾”告诫我们,教育要补上“生命教育”这一课,教育要充实生命教育的内涵,要把生命质量作为评价育人结果的重要标准。

二、教育是人的生命奠基工程

教育是为人的生命奠基的工程。教育生命意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的生命为本,以人的生命质量为本。教育要发掘生命的力量,要珍视生命的纯真,为人的生命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一切教育活动都要尊重生命的规律,尊重生命的平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要善待生命,认识生命的本质,敬畏生命的崇高。教育要从小塑造人的纯洁和美好的心灵。

第一,教育的生命意义是为学生打好生命基础,为社会培育高素质的人。体现生命意义的教育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坚持教育的生命意义,才是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没有生命质量,就没有好的素质。

生命情感真挚的人,看到别人快乐,自己会微笑;看到别人痛苦,自己会流泪;看到别人受害,自己会生气;看到别人成功,自己会赞赏。生命品质高尚的人,有一颗善良之心,有一份热爱生活之情,有一股努力工作之劲。生命态度正确的人会珍惜生命、善待生命,努力延长生命。生命智慧卓越的人会努力开发生命潜能,使自己的生命在社会、家庭中闪光。教育就是要通过教育者的人格力量去促进每一个受教育者锤炼生命基础,打造美好心灵,形成良好素养。

第二。教育的生命意义在于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基。和谐社会的构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强调人与社会的和谐。教育应从培养学生自身的和谐开始,达到使他们融入和谐社会的目的。一个热爱生命的人是和谐的人,一个和谐的人是热爱社会、热爱他人的人。教育要为社会埋下和谐的“种子”。

教育如果培养的是厌学者,这是浪费生命;教育如果培养的是“高分低能、高分低德”的学生,这是扭曲生命;教育如果培养的是“没有金色童年的人”,这是漠视生命;教育如果培养的是反社会的不和谐的人,这是异化生命。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教育学生正视生命,使他们纯洁的心灵不受伤害。

第三,教育的生命意义在于丰富德育的内涵。德育,从热爱生命开始;德育,追求生命的价值;德育,理解生命的意义。在德育中,教育学生坦然面对生命的困苦,尽情享受生命的美好,理性地迎接生命的挑战。教育学生把自己的自然生命、精神生命、价值生命、智慧生命融为一体。要让学生懂得,“生活”与“生命”不能划等号,不能只知生活而不知生命。只有为学生打下高质量的生命基础,他们的生命的发展才会更加美丽,他们未来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三、教育是教师与学生共同享受生命的过程

教育是教师与学生共同享受生命的过程。教师工作需要付出辛劳与智慧,在这一劳动过程中,教师是带着“教书匠”的观念来实施教育,还是带着发展生命的观念来实施教育,其教育结果会大不相同。我们要改变那种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教育方式,使教育成为师生不断探索新知、不断追求成功、不断享受美好生命的过程。教育要求教师与学生共同播种幸福,共同追求幸福,共同收获幸福。

第一,教师要树立正确的生命教育观。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生命质量,培养自己高尚的生命品质。教师要具备爱学生的素质,爱学生体现着教师热爱生命的品质和享受生命的能力。爱学生是育人的最好方法。前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说:“谁爱儿童的叽叽喳喳,谁就愿意从事教育工作;而谁爱儿童的叽叽喳喳已经爱得入迷,谁就能获得自己职业的幸福。”对学生的爱,是一种超乎亲情的爱,是一种生命意义的爱。同一名学生的言行,在不同教师眼里,有的认为是调皮捣蛋,有的则认为是活跃聪明。教师对学生态度不同,便会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其育人结果也会不同。其实,爱学生是最好的教育方法,我们只有用爱,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引发师生的生命共鸣。爱学生能使教育效果事半功倍。

生命意义范文篇3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心理健康

随着现代社会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自我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从简单追求温饱,到关注生活的品质,并且以更高的精神需求引领自我的建设与发展,这是人类社会的必经之路。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后,我们必将放缓脚步来思考文化发展的意义。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对于自我的需求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对物质的需求,更是对精神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这也就是在新时代下,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和心理教育逐渐受到重视的原因。这是因为在文化复兴的过程中,社会需要更多全面发展的人才来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而文化发展的根基却并不仅仅是文化,更多的是一种从思想上的文化认同感。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从心理和文化的角度来探究如何提升大学生的相关教育,就成了一个时代的命题。

一、什么是生命意义感

(一)生命意义感的含义

对于生命意义感,学术界内尚未有一个权威且完整的定义,西方文化中将生命意义感作为衡量个体幸福感指数的一个重要变量,认为生命意义感包括对生命的整合感,生命的目标感等。弗兰克(Frankl)在《活出意义来》一书中提出,“生命意义因人而异,因时而变,是个体对某一特定时间内的生命中的目标的认识和追求,是特定的时间里感受到的特定的意义”。生命意义感与个体的追求与目标息息相关,换言之,对自己所追求的目标有着清晰的认知和规划,就能够有更加强烈的生命意义感。对当代大学生而言,随着精神需求的提升,生命的目标已经不仅仅是获得物质上的财富,更多的是实现自我的价值,创造生命的意义。尤其是在中国的社会期望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认为生命有重大意义,且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对于实现使命的追求,是时代赋予生命意义感的新含义。

(二)生命意义感的价值

首先,生命意义感能够提升个体的幸福感。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由于其生命意义感低下,在心理精神方面出现了问题,觉得自己人生缺乏意义和价值,进而可能感到空虚,产生挫败感。尽管对生命意义感如何影响心理健康的具体方式存在着很多认识上的差异,但关于生命意义感和幸福感这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却达成了一致,研究者们认为生命意义感是人生幸福的必备因素,在寻找生命意义感这一过程中,人的主观幸福感在不断地升华,最终达到自己的期望值。其次,生命意义感能够使个体不断获得自我成就感,进而实现自我价值。生命意义感的精神内核有着强大的驱动力,能够促使个体树立清晰的目标、建立扎实的规划与路径,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鞭策自己,为了能够满足自己的自我成就感,实现自我的价值而不断付出努力,且这一目标更多是精神上的,而非物质上的追求。最后,生命意义感能够给予个体精神力量,间接帮助获得健康的生理状态。在临床医学研究方面,探究心理健康与寿命长短的关系一直是一个热门的话题,而生命意义感与健康的心理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研究者们通过研究证明,生命意义感与心理疾病密切相关,生命意义感低的个体,患心理疾病的概率较高。缺乏生命意义感意味着没有明确的目标,浑浑噩噩的度日,而在这个过程中,人的精神能量逐渐弱化。缺乏生命意义感,个体会对周围的一切都很淡然,不知道什么行为重要,什么行为有用或是有趣。

二、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表现及成因

(一)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表现

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相关研究表明,大部分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处在一个相对不是很明确的状态,需要进一步加强。生命意义感有着多元化的衡量标准,但总体而言,与“生命是有意义的”和“我正在追寻生命中的意义”这两点认知密不可分。生命意义感较弱的大学生,部分人是认为“生命是没有意义的我也不需要追寻生命的意义”,部分人是认为“生命是有意义的但自己并不想追寻生命的意义”,少部分大学生甚至认为“自己尝试追寻过生命的意义但却没有发现生命的意义”。在性别差异方面,研究表明男生的生命意义感略高于女生,女生在生活目标上有着更加明确的感知,但总体来讲,性别对于生命意义感的感知力影响并不明显,男女之间的区别主要是为了表明先天的生理区别对于生命意义感的影响,这一表现证明了生命意义感是后期培养的,受到先天的影响是相对较少的。不同时期的大学生,其生命意义感也会受到不同时段不同学习状态和心理状态的影响,从而产生一些微小的变化。不同年级段的大学生有着不同强烈程度的生命意义感的现象,如大三的同学在经历了一定的迷茫期之后,面临着进入社会找工作的挑战,因此能够在实践的过程中更加强烈感知到自己的意义与价值。而大一的同学往往对大学生活充满向往,也能够以更高的热情参与大学生活。但大二的同学却处于一个尴尬期,感知到大学生活或许与自己的想象存在偏差,但又无法在实际的学习中找到自己的生命意义感。

(二)大学生生命意义感表现的成因

首先,在现代和平繁荣的环境下,无法清晰地建立目标以获取自我成就感,是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低下的主要原因。在我国当下的高等教育中,对于生命意义感的相关教育比较匮乏,甚至有很多大学生在从小接受的教育中对生命意义的感知也是相对缺失的。不仅仅是在学校教育中,也表现在家庭教育中,生命意义感的缺失实际上是对自我价值的迷茫,即“无法感知自己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无法感知自己工作与学习的价值是什么”。国难时期,周总理能够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作为自己实现生命意义的途径,在和平年代,却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无法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与拼搏的意义。其次,对自我价值的感知缺乏加剧了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的低下。对自我价值的感知更多是需要在实际的行为中得以验证的,即让大学生能够从小、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体会到“自己是有用的”“自己是有价值的”。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大学生都生活在家庭的温室中,更多的是被呵护,而不是保护他人;是被父母养育,而不是以自己的力量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在学校中,老师的教育也往往是传授知识,而鲜少会教育学生如何将学到的知识加以应用并回报社会等。种种的行为造成大学生对自我价值的感知不断降低,对生命意义感的感知也不断降低。

三、生命意义感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从生命意义感细化的因素上来讲,生命态度、生活目标、生活价值等因素与心理健康呈现正相关关系,与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等因素呈负相关关系。因此,探讨生命意义感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可以从生命意义感的两大核心内核来说明,即自我成就感和自我价值感。自我成就感的来源是对事物发展的把控感,即当大学生感觉到自己的能力可以掌控一些事物的发展时,就能够由此获得成就感。生命意义感中的自我成就感不仅是来源于一些生活中的小事,更是将其内涵升华到了掌控自己的人生以获取成就感。从这一意义上来讲,生命意义感强,就意味着能够不断获得自我成就感,意味着个体对于人生进展能够有一个很好的节奏把握,同时也可以作为鞭策的力量——为了获得这一种自我成就感,必须加强学习,充实自我,增强自己的能力;且要保持积极的生命态度,有明确正向的生活目标,能够为自己的生命价值付出持续的努力,不断克服自己的一些消极情绪,如强迫症、过于敏感以及抑郁等。目标的确立与实现为大学生带来强烈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具有强大的力量并使得大学生对于目标的追求能够进入一个正向的循环并保持健康的心理。 自我价值感的内涵是“认为自己的存在是有价值的”“认为自己能够给他人和社会带来作用”,自我价值感的内核是自信、自尊和自强。很显然,这样强大的正向心理暗示下,个体能够获得源源不断的力量进行日常的工作和学习,获得健康的心理。在高度的自我价值感的引导下,对于自我人格的肯定不断加强,个体的地位和声誉不断提高,个人的目标也能够不断提高并且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而获得更好的自我成就感,使得个体的心理不断趋于稳定和强大。

四、提升生命意义感,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策略

(一)加强相关课堂及实践教育

要提升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首先就需要帮助他们对生命意义感有一个清晰准确的认知,主要是通过树立人生的目标和明确自己存在的价值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教育中已经逐渐得到重视,学校应开展相关的课程,也可以通过一些讲座,或者是相关的心理辅导课程之类的形式,帮助大学生在了解生命意义感的含义之后,不断探索自身的价值与意义,并不断提升对自我的认知感。理论和实践教育进行结合,帮助大学生不断发掘自身的价值。

(二)重视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提升生命意义感

大学生的就业发展同样有利于提升其生命意义感,和平年代的使命感更加表现在以工作的形式展现出自己对于社会的价值。如鲁迅先生弃医从文,就是在选择职业道路的过程中确立了自己为之努力的目标,不断深化了自己的生命意义感认知。因此做好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指导,其一可以帮助大学生找到自己的就业方向,在合适的行业与岗位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定位;其二可以帮助大学生在就业遇到困难以及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能够以一个平和的心态面对并接受,并且能够及时调整好心态,而不是因此对自己的生命意义进行质疑,从而影响自己的心理健康。

(三)重视大学生人际关系辅导,提升生命意义感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同样能够帮助其提升生命意义感,即实现生命意义感的方式与渠道是多种多样的,不仅仅是依靠获得优异的成绩或者是找到满意高薪的工作,同样也可以在稳定和谐的社会关系中得以实现。自我价值的体现同样也是有着多元化的实现途径,不一定要做社会的英雄,也可以做朋友们的英雄。同时,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本身就具有很好的心理调节作用,帮助大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自身的生命意义感,同时更有多方面的益处,如帮助大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打开自己的眼界,丰富自己的见识,对于世界的多样性有深入的了解。因此,高校教育也应该加入人际关系处理的相关内容,帮助大学生掌握如何正确进行人际交往,如何能够在人际交往中提升自己的生命意义感。

(四)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家庭教育在传统的高等教育中是较为匮乏的,不少家长甚至认为家庭教育只在基础教育阶段起作用,而作为成年人的大学生,有着自己的判断,也有了一定的独立意识,因此家庭教育的相关作用就很容易被忽视。实际上,家庭教育同样是贯穿人一生的必修课。有着强烈的生命意义感的家长,对自己的价值和目标有着深刻的认知与感知的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定也能够潜移默化地进行影响。因此,高校也应该与大学生的家庭保持一定的联系,尤其是在个体的教育上,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来分析学生的一些行为并加以正确的引导。高校也应呼吁家长与学校一起,参与到提升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建设中来,倡导家长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和相关的实践经验来进行相关的指导,创建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五、结语

当人的要求不断提高,实现自我价值就成了一个热门的话题。时代对大学生有着更高的要求,某些大学生却往往将这些要求当成是束缚与枷锁,这正是因为他们缺少生命意义感。生命意义感不是教导大学生成为社会的英雄,而应该是教导大学生成为自己的英雄,以实现个人价值为己任。生命意义感与心理健康有着正向的关系,提升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有助于大学生的心理不断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作为高校校方,应该从重视大学生对于生命意义感的理论教育、就业教育、人际关系教育,以及倡导家校合作等角度出发,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促进其心理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园梅.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及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研究[J].校园心理,2021,19(2):115-117.

[2]林良章,杨瑞霞,陈靖怡,等.自尊对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影响:正性情绪的中介作用[J].平顶山学院学报,2021,36(3):117-121.

[3]林铮铮,黄琼.家庭功能对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影响——基于心理资本的中介效应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3):87-94.

[4]张全雷,韩冰莹.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现状调查研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20(12):45-46.

[5]张晔,余子杨,田宪华.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与学习幸福感的关系[J].林区教学,2020(2):103-105.

[6]黄晓佳,郜鑫,陈昕苑等.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影响因素及干预的研究进展[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0,28(12):1900-1905.

生命意义范文篇4

关键词:体育精神;人文关怀;生命体验

自20世纪90年代起,尤其是在我国将“科教兴国”定为基本国策之后,生命与教育的关系和联系一直是我国教育界讨论的热点之一。教育的目的在于丰富学生的生命形式,使学生有更加良好的“生命体验”。中国有一句俗语,“生命在于运动”,而与运动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就是体育教育。体育教育在于教授学生一些运动技巧,并能够通过体育教育号召或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这是当代教育中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最主要形式之一。

1体育和生命意义

体育和生命总是密不可分的,这个理念被“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完整地涵盖。

1.1体育展示生命

生命需要的是活力和“青春”,我们会经常听到一些老人或长辈们说:“真羡慕你们年轻人可以像……一样跑来跑去。”从人类生理学的角度来说,体育是最直观也是最简洁的生命实现形式,我们经常将一个不参加运动、不进行体育活动的人称作“颓废”或“懒散”也是由于这种原因的存在。因此,体育是可以展示生命的存在的,一个人运动能力就可以代表其生命力。

1.2体育证明生命

体育运动是有生命的生物最活跃的表现形式,一只猫、一条狗躺在角落里静止不动,连续很长时间都是如此的话,我们会出现“那可能是一只死猫(死狗)”的错觉,这就是由于在人类生理学的认知中,不能够活动的生物很有可能不具备生命特征的概念。而如果一只到处跑来跑去的猫或狗,我们都会认为其生活状态很健康,其没有沾惹什么疾病,这也是一种人类生理学的认知,将参与体育运动作为生命存在形式的标准。

1.3体育丰富生命

“每天运动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的宣传口号在我国大部分院校(小、初、高、)都有所耳闻,体育运动和生命的联系可见一斑。体育运动能够锻炼人们的体制,增强人体的抵抗力,提高人体的生命力,是比其他任何方式都有利于保持生命完整、身体健康的方式。健康的生命状态能够使人们有跟多精力去参与其他事情,一个人一旦失去了身体健康要素,想要做很多事情的时候都会感觉到力不从心或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而体育运动能够明显改善一个人的身体状态,这是人们体验更加美好生活的基础,因此说体育丰富生命。

2体育教学和生命的联系

2.1体育教育传授给学生正确的运动方法

虽然俗语说“生命在于运动”,但是不合理的运动形式也会对身体带来损伤,而正确的运动形式(运动姿势、运动中注意事项等)是怎样的一种形态,这些东西学生很难通过自身能力来获取,并且运动相关的书籍上描述的相关内容也比较模糊,学生难以掌握到正确的运动形式,这也是我国各阶段院校每年都有大量由于运动受伤的学生的原因。因此,将与运动相关的技巧、正确的运动姿势通过体育课堂教育的形式传授给学生是极为必要的,这是体育教育的第一个内容,指导学生以正确形式参与运动,体验运动对生命体验的促进作用。

2.2体育教育传授给学生正确的运动精神

根据现代奥林匹克精神,运动的真正意义在于能够让人们无差别地站在赛场上,每一个人都具有参与体育运动的可能性,并且不加歧视、怠慢地进入比赛之中,体现人类之间的互相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友谊、人和人之间的团结及突出体育竞技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因此,体育教育不仅需要教授学生正确的运动技巧来提高学生运动体验,更重要的是要将运动精神传承下去。而正确的运动精神能够使学生形成胜不骄、败不馁的运动心态,并且更加重视体育运动过程中的运动精神、参与精神,使其有更良好的体育运动体验,从而有更好的生命体验。

2.3体育教育使学生感受真正的运动魅力

体育教学中学生能够得到更为专业的运动指导,并且能够在集体中共同参与同一种体育运动,是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参与体育运动的最主要形式。根据调查显示,学生在集体之中更容易享受某项活动带来的乐趣,尤其是体育竞技项目,即使很多学生并不擅长体育运动也会在集体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这种乐趣并非是个人体育活动可以带来的,只有体育教学或集体运动会才可以,而乐趣能够使学生感受到体育运动同台竞技、和谐竞争、无歧视、无差别的运动魅力,使其真正爱上体育运动。

2.4体育教学使学生参与运动活动

由于现代科技的进步,很多学生沉迷于手机、电视、电脑游戏等内容,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间不断缩减,长期以往将不利于其身体健康发展。而学校的体育教学一般以课程安排的形式实现,具备一定的强制参与力,一定程度上可以促使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只有学生参与运动,才能引导学生爱上运动,从而帮助其感受运动与生命的丰富多彩。

3提高体育教学的生命意义的措施

3.1重视学生的参与度

在新课标精神的指引下,要求我国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即将学生放在教学展开的中心位置,以学生的成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体育教学中的生命意义在于让学生了解体育对生命的重要性,使其掌握正确的体育运动方式、方法,形成热爱运动、积极参与运动精神理念。因此,需要在体育教学中首先将学生的参与度放在突出位置,只有学生参与了,才能保证体育教学中教师想要传授给学生的内容能够稳定、完整、正确地传递到学生之间。其中,在体育教学学生参与度较差的学校,起始阶段可以通过鼓励的方式使学生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来,鼓励其发动伙伴,多开展集体游戏、运动项目、集体竞技等体育教学内容,尽可能保证所有学生都会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杜绝“少数人运动,多数人观望”这种情况发生。必要时可以将体育成绩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考核范围之内,通过形成一定的运动参与强制力促使学生参与体育运动。

3.2重视教学方式方法

体育教学中生命意义实现的目标并非所有学生都参与运动就完全实现,而是需要让学生了解到体育运动对自身发展、对生命的完整意义,使学生能够养成体育运动的习惯,关注自身的身体健康状态。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兴趣培养就显得至关重要。因此,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要注意教学的方式方法及教学内容的部署。这里面有一些技巧可言:(1)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是游戏的形式,将传统的体育竞技项目内容,改造成体育运动游戏,能够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的参与兴趣。(2)有新意的教学方法往往更能够吸引学生的专注力,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改变教学内容部署,传统的体育课堂都是先安排学生整队,然后跑步热身,整队环节不方便更改,但是热身活动可以相应调整。例如,篮球为主题的体育课,热身活动可以改成与熟悉篮球球性相关的热身准备活动,如传球、转球、带球等。(3)教师尽可能也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一方面,由于人的惰性可以传染,如果教师在体育课上“偷懒”,很难保证学生不出现“偷懒”情况;另一方面,体育教师和学生的互动的重要形式,也能体现体育教学中的人文关怀,综合来说有利于学生感受体育运动中的人文精神,感受体育运动的魅力。

3.3重视学生精神引导

我们的落脚点最终都必须体现在“体育和生命”这一主题上,因此,体育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由此可见,学生精神引导的重要性。当学生由于体育运动发生争执时,教师需要发挥“和事老”的作用,使学生了解体育竞技中和谐、宽容、理解,无差别、无歧视的人文精神;运动本身就是调整精神状态、放松的过程,当学生带着情绪负担参与体育运动时,教师需要发挥好“灵魂导师”的作用,及时帮助学生排解学习上、生活上、体育运动上的心理压力。

作者:罗刚林 姚建雄 单位:武警警官学院军事教育训练系

参考文献:

[1]陈家起.体育教学的生命解读[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2]晓梅.基于快乐体育教学需求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6(8):78,161.

生命意义范文篇5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生命教育是指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欣赏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近年来,大学生轻生、自伤事件时有发生,生命教育由此成为高等教育改革中方兴未艾的话题。

当今社会受到急功近利的文化、应试教育的体制及升学主义的影响,学校、社会重视的是知识技能的传授与掌握,而轻视对生命意义的探讨与引导,学生成为考试的机器。生命教育的缺失使许多学生对生命和生命的价值存在种种片面、零乱甚至矛盾错误的认识。高职学生是被普通高校淘汰的学生,这些学生学习动机不足,学习成绩不佳。当成绩成为评价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时,对于学业成绩不理想、不善于知识学习的高职生而言,学业的失败、人性的压抑使其看不到自己生命存在的意义与价值,觉得生活是无趣的,生命是受压抑的。大学时代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职生摆脱了高考的压力,开始自觉地思考人生,感受生命存在之价值。我是谁?我的存在有何价值?我努力奋斗为的是什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成为他们经常拷问自己的话题。矛盾和冲突由此产生,部分高职生迷茫、困惑、挣扎、颓废,漠视生命乃至践踏生命。因此,对高职生尤其需要进行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人的一生,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等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笔者拟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探讨高职院校的生命教育。

一、高职院校生命教育的形式——体验式教学

所谓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积极创设各种情境,包括阅读、角色扮演、互动活动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想象、移情、感悟等多种心理活动,引导学生对教育情境进行体验,通过师生间的分享与讨论,产生碰撞与共鸣,使学生学会转化、战胜消极的情绪体验和错误认知,发展、享受和利用积极的情感与正确的认知,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生命的意义因人因时而异,没有整齐划一的标准。学生作为一个生命的存在,生活于宇宙之中、世界之上,要靠自己的实践发现生命之真,领悟生命之善,体验生命之美,不能靠他人的说教。学生的生命及其体验的生成基于学生生命活动、生命实践的永无止境的展开。只有通过学生切身体验获得的东西,才能入脑入心,珍藏久远。体验式教学以人的生命体验与发展为依归,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拓展生命、提升生命,蕴含着高度的生命价值与意义。与传统的说教相比,体验式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活动体验——互动分享——觉察反思——整合运用”的技术路线,由教师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学生通过对情境的亲历,产生内心的体验与感悟,通过师生间的分享和讨论,产生思想的碰撞,从而达到转变认知、改变行为的目的,其鲜明的亲历性和自主性、独特的个体性、丰富的情感性,使体验更容易深入学生的心灵。这是一种发挥学生主体性,学生自我探索、自我选择、自我引导、自我成长的过程,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体验式教学是生命教育的必然选择。

二、高职院校生命教育的内容

人生包括生命存在和生命活动两个层次,因此,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笔者认为高职院校的生命教育应包括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两大层次。

(一)生存教育

生命存在是生命活动的物质载体,生命活动创造价值的前提是生命的存在。在传统教育中,往往只强调创造人生价值而忽视生命存在本身所固有的价值,加之当前的应试教育使学生陷入繁重的学业之中,根本无暇领悟生命之重、欣赏生命之美,因而漠视生命,对生命缺乏敬畏之情,进一步导致践踏生命也就不足为奇了。因此,生命教育首先应是生存教育。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笔者认为主要应着眼于以下三个方面的教育。

生命意识教育生命意识教育是生命教育的基础。生命意识教育的实质是热爱生命、敬畏生命。具体包括两个层面:

(1)主体生命意识,即热爱、珍惜自己的生命;

(2)客体生命意识,即敬畏、尊重他人乃至世间一切生命体。应通过生命意识教育使学生明白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宝贵的,要热爱生命;生命来之不易,生命的诞生是个奇迹,要敬畏生命;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其存在的理由与价值;世间一切生命体是共存的,要珍爱自己的生命,同时也要珍爱他人乃至世间一切生命体。

死亡教育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死亡”的话题一直是被避讳的,这种回避态度使得学生对死普遍缺乏科学认识,充满恐惧感或神秘感。有的学生将死视为解脱,碰到一点挫折就轻易选择轻生;有的学生则因为害怕死亡而导致各种神经症。因此,对高职生开展死亡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很有必要。死亡教育包括三个层次:

(1)了解死亡及其意义,既明白死亡之重,又能正确面对死亡,懂得死是生活的终止,但生命可以永存,消除恐惧、焦虑等消极心理;

(2)当面对重要他人死亡时要有心理上的准备;

(3)向死而生,要为提高自己的生命和生活质量而努力。

生命意义教育生命意义教育的实质是生命存在的本真教育,亦是生命教育的核心。纵观现今的生命意义教育,不过是成功教育的代名词,世人眼中的成功不外乎金钱、地位、名利。因此,今天的人们常常生活在别人的期望中,在房子、车子、票子、工作等外在目标的达成中蝇营狗苟,时时刻刻为生命担忧,为未来做准备,似乎这就是生命意义的全部。在追逐生命的外在形式——金钱、地位、名利的同时,人与自身越来越疏离,对生命的内在本质越来越失去把握。当这些外在的目标不能达成时,人会焦虑;当这些外在的目标达成时,人也会迷茫、困惑。人类在无尽的物质需要与满足的追求中饱受精神困惑的痛苦与折磨。对于高职生而言,成绩和学历至上的观念使他们得不到家长、教师和社会的认可,亲情和生活中的负性经验,金钱、地位、名利的遥不可及,使他们看不到自己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高职生对生命的消极体验多来自对生命的迷茫与不解。

要解决人类的精神危机,出路在于突破狭隘自我后的真正超越。高职生需要学习对生命意义的另一种解读——活在当下,从外向目标的蒙蔽中转向对当下生命体悟的兴趣和实践。高职院校的生命意义教育可尝试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命智慧,将其理论和方法运用到高职生的团体心理辅导中去。通过一个个“当下”的练习,借助活动帮助学生从狭隘的、自私的、能所对立的、被语言思维和逻辑障碍的自我中解脱出来,进入放松、专注、忘我、愉悦的生命状态,体察其中的差别,体会生命的新感受与大境界。生命的意义感也就在当下的实践中,体验会越来越充盈、扩大,从而帮助学生熟悉新体验,使学生认识自己成长的方向,在实际生活中学会自我引导与自我终身成长,提升高职生

(二)生活教育

生活是生命的具体展开。生命教育的第二个层次是生活教育。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人生课题,生命教育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展开。高职院校学生年龄基本在18~22岁之间,处于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面临着自我和谐、就业、人际关系、择偶等人生课题,因此,需要在这些方面得到正确的指导,以减轻高职院校学生人生发展阶段的困扰、冲突与矛盾,改善生活状态,增加需要满足、生命意义的快乐体验。因此,生活教育要重视高职生以下几方面的教育与辅导,以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挫折教育现在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父母的极度爱护下成长,挫折的承受力与应对力较差,一旦遇到困难与挫折,往往不知所措,紧张、焦虑,有的自暴自弃甚至选择轻生以逃避现实。挫折教育就是指通过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与训练,使学生正确认识挫折及其作用,从增强挫折承受力、合理运用心理防御机制、加强自我调节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提高学生适应和战胜挫折的能力的教育。挫折教育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1)辩证地看待挫折及其作用,以积极的人生态度面对挫折,变挫折为动力;

(2)缓解挫折心理的技术和方法;

(3)调整自己的抱负水平,确立合理的人生目标;

(4)合理利用挫折心理防御机制;

(5)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增加外部支持。

感恩教育西方有句谚语:“幸福,就是有一颗感恩的心,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份称心的工作,一位深爱你的人,一帮你信赖的朋友。”感恩是人生的基本准则,是生命美好的基础,是生命质量的体现。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感恩、报恩及施恩的人文教育。感恩教育首先是识恩教育。识恩才谈得上感恩,然而,物化的社会、激烈的竞争使人的感恩意识日益淡漠,加之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往往以自我为中心,骄横任性,只知索取,不知奉献,把别人为其所做的一切看作是天经地义,只注重自己的感受,不懂得体谅父母的辛劳。高职生中很大部分来自农村,父母文化程度不高,家庭经济条件不理想,亲子沟通不畅,因此而怨恨父母、自私冷漠、肆意挥霍父母血汗钱的学生较多。首先,感恩教育要训练学生发现身边美好事物的能力,怀有一颗感恩之心。其次,要学会表达感激之情。马斯洛认为,体验与表达感激之情是情感健康的重要而又常被忽视的方面。中国文化注重含蓄,不轻易表达自己的情感,所以教师在辅导过程中经常会看到学生将内心压抑已久的对父母的爱表达出来时的酣畅淋漓。再次,要学会宽容与尊重,懂得负责与回报,对生活寄以希望,对别人施以爱心,对工作怀以敬意,对社会予以回报。最后,人与宇宙万物是共生共存的,要感恩世间万物,善待宇宙一切生命体。

自我和谐的辅导与教育自我和谐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之一。自我和谐的人往往自我存在价值感高,生命意义感强。一个人自我不和谐,人格中的矛盾和冲突会给人带来很大的痛苦和烦恼,大量的心理潜能因之而被消耗掉,使人无法对现实生活表现出充足的热情、精力和创造力。高职生在过去的学校与家庭生活中获得更多的是负性经验,很多学生看不到自己的优点,自卑感强,自我接纳性差,自我体验消极,内疚、迷茫、颓废等消极情绪常常困扰着他们,体会不到生命的精彩,生命的动能被压抑,严重影响了其心理健康。因此,高职院校生命教育要加强学生自我和谐的辅导。针对高职生自卑感强、自我悦纳性差的特点,高职生自我和谐的辅导应着重在自我悦纳方面:

(1)树立健康的自我意识。辩证、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既看到自己的优点,又看到自己的缺点;

(2)增强自信。既要彰显自己的优点,又要悦纳自己的不足,减少或消除内心的矛盾和精神上的分裂;

(3)合理调整自我期望。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帮助学生明白自己的能力和需要、人生的使命和发展方向,从而体会自己独特的生命意义,成为一个精神上完整、具有独立人格的人,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生命意义范文篇6

关键词:社交媒体;感戴;幸福感;个人生命意义;团体心理辅导

一、引言

在过去的十年间,社交媒体的迅速发展对人们的沟通互动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社交媒体是人们用来创作、分享、交流意见、观点及经验的虚拟社区和网络平台,包括社交网站、微信、QQ、微博、知乎、贴吧等。其中大学生已然成为网络文化的主要参与者,调查显示,20—29岁网络使用者占全体网民的60.2%。研究认为社交网站的适当使用可以帮助个体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提高幸福感。然后大学生作为一个特定群体,具有心理波动较强、缺乏必要的自我保护意识等特点,在社交网络的使用过程中容易滋生出一系列心理问题,这也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有研究发现,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成长会产生负面的影响,通过团体辅导能够帮助大学生纠正社交媒体带来的心理和行为偏差,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提升自我情绪管理能力,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2]。感戴、幸福感以及生命意义均属于个人心理健康教育范畴,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和谐具有推动作用[3]。许多研究表明,大学生感戴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正相关关系,感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幸福感做出预测。研究表明,大学生生命意义和幸福感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生命意义可以解释综合幸福感的51.3%,特别是生活目标和生活自主对幸福感的影响更为明显。也有研究表明,团体辅导对增强大学生感恩、幸福感及亲社会行为有良好效果[4]。本研究尝试将社交媒体的理论融入团体辅导,对筛选出的20名大学生进行“幸福感恩之旅,心理健康之行”团体心理辅导,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研究的实验设计,考察社交媒体环境下团体心理辅导对增强大学生的感戴、幸福感及个人生命意义感,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作用。

二、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通过广告招募,对自愿参加团体辅导的某大学25名被试进行面试,筛选出符合要求的被试20人,随机分成实验组(10人)和对照组(10人),男女对半,两组成员在年龄、年级、民族、生源地、家庭经济状况等方面经统计检验无显著差异(P>0.05)。所有成员身体健康状态良好,精神正常,无心理障碍。(二)评估工具。1.大学生感戴量表(GRAT)包括剥夺感的缺失(充实感)、对社会的感激和对自然事物的感激三个方面,修订后的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91,分半信度为0.90。前后两次测验所得重测信度系数为0.81。2.幸福感指数量表量表包括两个部分,即总体情感指数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问卷,前者由8个项目组成,它们从不同角度描述了情感的内涵。而生活满意度仅有一个项目。总体情感指数与生活满意度的一致性为0.55。3.大学生个人生命意义量表该量表一共有50道题,有七个因子。包括目标追求、亲密关系、接纳超越、自我肯定、人际关系、公平需求和信念。内部一致性系数总量表为0.95,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70~0.90,3周的重测信度为0.72。(三)数据处理。采用SPSS24.0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前测、后测数据与团体成员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

三、社交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社交媒体环境信息参差不齐。信息科技技术的快速发展,变革了大学生学习、生活模式。当前大学生学习资源、生活信息等的获取大都依托于互联网平台。大学生借助互联网平台能够获取丰富的生活、学习信息,加强了对生活的认知并提升了自身学习能力,达到了有效性的学习效度。例如借助微信平台、微博平台获取相对应的生活、学习资源,丰富自身知识,拓宽自身知识视野。当前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一些高校也能够与时俱进,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向互联网方向发展。但无论是大学生在互联网平台中获取生活、学习信息,还是进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辅导都存在一定的隐患。互联网技术支撑下的社交媒体环境,其信息资源参差不齐,大学生的社会阅历不深、信息甄辨能力不强,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蛊惑,对学生身心发展形成一定的危害。例如,一些西方政客运用社交媒体平台传递一些不良的信息,这些信息将会误导学生,对感戴、幸福感以及生命意义形成一定的影响。(二)缺乏强有力的心理疏导。在社交媒体环境下,以团体心理辅导为导向,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够给予大学生全方面的辅导、帮助,增强大学生个体的感戴、幸福感以及生命意义。例如,教师根据学生发展需要,以团体心理辅导为基础,开展线上线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网络平台获取学生在线信息情况,加强学生信息资源的分析,明确大学生心理发展动态,促进大学生感戴、幸福感以及生命意义指数的提升,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和谐调整作用[5]。但从当前学生社交媒体交往现状来看,学校缺乏强有力的心理辅导机制来进行干预,使学生心理健康指数低,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例如,针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大学生个体教育,缺乏团体心理辅导的融入,使部分学生由于缺乏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针对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咨询力度不足。久而久之,使大学生的幸福感逐渐下滑,对大学生未来发展具有不良的影响。

四、社交媒体环境下团体心理辅导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一)重视团体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在社交媒体环境下,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重视团体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将团体心理辅导工作融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方面面,实现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认知,转变学生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进而使大学生在团体心理辅导工作中得到身心健康全面性发展。依托于社交媒体环境,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工作,既满足大学生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需要,也能够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模式,让学生更好地认知自己,理解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促进大学生感戴、幸福感和大学生个人生命意义指数的提升。在团体心理辅导工作开展中,教师根据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以主题模式传递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信息,激发学生聆听兴趣,使大学生在团体心理辅导中获取较多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并且以心理健康教育更好地调整身心,使自身以积极乐观的思想面对生活与学习以及未来发展。(二)加强团体心理辅导互动机制建设。在社交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需要加强团体心理辅导互动机制的建设,通过引领学生在社交媒体平台中的互动,增强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信息的汲取与掌握能力。例如,在社交媒体环境中,以微博、微信等形式,开展讨论性、研习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让大学生围绕主题活动,与他人一同探讨、分析心理健康教育,在探讨过程中,大学生能够进行自我反思,更好地认知自身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通过有效的课程知识,加强自身心理引领[6]。与此同时,针对个别大学生,教师开展一对一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工作,深化团体心理辅导工作开展的意义,提升自我情绪管理能力,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此外,针对大学生在团体之中存在防御心理,人际敏感的特点,在团体活动中应精心营造温暖、尊重、安全、信任的团体氛围,推进团体心理辅导实践活动开展,以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例如开展社团活动、体育活动等等,促进学生幸福感的提升。

五、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干预前后大学生感戴、幸福感指数和大学生个人生命意义各因子得分比较。由下页表可知,实验组干预前后,幸福感总分、剥夺感的缺失(充实感)、对自然事物的感激、大学生感戴总分方面都有显著差异;亲密关系、接纳超越、人际关系和大学生个人生命意义总分存在显著差异。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被试在感恩总分、幸福感总分和大学生个人生命意义总分不存在显著差异。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幸福感指数、剥夺感的缺失(充实感)因子分、对社会的感激因子分、对自然事物的感激因子分以及大学生感戴总分方面均有显著差异;在大学生个人生命意义上接纳超越因子分、人际关系因子分、公平需求因子分以及总分上均有显著差异[7]。

六、讨论

本研究的团体辅导方案在社交媒体及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指导下,围绕感戴、幸福感与个人生命意义的关系和理论研究设计“幸福感恩之旅,心理健康之行”团体辅导。根据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观点,本次团体心理辅导重视团体氛围的创设。针对大学生在团体之中存在防御心理,人际敏感的特点,在团体活动中精心营造了温暖、尊重、安全、信任的团体氛围。领导者运用倾听、鼓励、共情、具体化、自我暴露以及指导、内容表达等心理咨询的基本技术,引导成员坦诚、自然地表达真实的自己,保证每一位成员都融入团体,促进了自我成长和进步。在领导者带领的方式下,以团体心理咨询的振奋性鼓舞技术和赞许技术,激发学生在发现、体验感恩的情境中,客观地认识自我,引导学生去思考个人生命意义,积极寻找自己的幸福,快乐幸福地生活。在本次团体活动干预中,运用了“学习—实践—强化—应用”的行为疗法作为指导思想,通过问题剖析,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家庭作业、反馈巩固等形式来逐步形成。结合社交媒体整体系统的理论观点,针对每位成员的家庭互动模式进行分析,再在团队中创设情景,进行团体求助的练习。通过这样的方式,争取让每一位组员掌握一定的求助技巧,进行求助的主动尝试,获得支持的积极体验。并对组员进行的尝试和挑战给予肯定,鼓励成员们在实际生活中善于发现生命的意义。

本研究表明,将社交媒体背景下的理论应用于大学生的团体心理辅导,能够增强大学生的感戴、幸福感以及个人生命意义感,提升大学生心理和谐与心理健康发展的效果。总而言之,社交媒体环境下团体心理辅导对于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具有明显效果,可作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的参考方式及新思路。

参考文献:

[1]董霞,张宁姜,婷娜.感戴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8):953—955.

[2]陈秀云.大学生个人生命意义量表编制及初步应用[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07.

[3]浦昆华,宋娜,杨萍.团体辅导增进大学生感恩、幸福感及亲社会行为的效果评估[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33(3):142—144.

[4]孙文刚,汪金,韩仁生.大学生感戴量表(GRAT)的修订[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8(1):28—30.

[5]陈春媛.中职生感恩特点及其与亲社会倾向的关系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1.

[6]熊珍明.感戴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生命意义范文篇7

关键词:社交媒体;感戴;幸福感;个人生命意义;团体心理辅导

一、引言

在过去的十年间,社交媒体的迅速发展对人们的沟通互动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社交媒体是人们用来创作、分享、交流意见、观点及经验的虚拟社区和网络平台,包括社交网站、微信、QQ、微博、知乎、贴吧等。其中大学生已然成为网络文化的主要参与者,调查显示,20—29岁网络使用者占全体网民的60.2%。研究认为社交网站的适当使用可以帮助个体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提高幸福感。然后大学生作为一个特定群体,具有心理波动较强、缺乏必要的自我保护意识等特点,在社交网络的使用过程中容易滋生出一系列心理问题,这也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有研究发现,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成长会产生负面的影响,通过团体辅导能够帮助大学生纠正社交媒体带来的心理和行为偏差,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提升自我情绪管理能力,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2]。感戴、幸福感以及生命意义均属于个人心理健康教育范畴,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和谐具有推动作用[3]。许多研究表明,大学生感戴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正相关关系,感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幸福感做出预测。研究表明,大学生生命意义和幸福感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生命意义可以解释综合幸福感的51.3%,特别是生活目标和生活自主对幸福感的影响更为明显。也有研究表明,团体辅导对增强大学生感恩、幸福感及亲社会行为有良好效果[4]。本研究尝试将社交媒体的理论融入团体辅导,对筛选出的20名大学生进行“幸福感恩之旅,心理健康之行”团体心理辅导,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研究的实验设计,考察社交媒体环境下团体心理辅导对增强大学生的感戴、幸福感及个人生命意义感,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作用。

二、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通过广告招募,对自愿参加团体辅导的某大学25名被试进行面试,筛选出符合要求的被试20人,随机分成实验组(10人)和对照组(10人),男女对半,两组成员在年龄、年级、民族、生源地、家庭经济状况等方面经统计检验无显著差异(P>0.05)。所有成员身体健康状态良好,精神正常,无心理障碍。(二)评估工具。1.大学生感戴量表(GRAT)包括剥夺感的缺失(充实感)、对社会的感激和对自然事物的感激三个方面,修订后的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91,分半信度为0.90。前后两次测验所得重测信度系数为0.81。2.幸福感指数量表量表包括两个部分,即总体情感指数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问卷,前者由8个项目组成,它们从不同角度描述了情感的内涵。而生活满意度仅有一个项目。总体情感指数与生活满意度的一致性为0.55。3.大学生个人生命意义量表该量表一共有50道题,有七个因子。包括目标追求、亲密关系、接纳超越、自我肯定、人际关系、公平需求和信念。内部一致性系数总量表为0.95,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70~0.90,3周的重测信度为0.72。(三)数据处理。采用SPSS24.0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前测、后测数据与团体成员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

三、社交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社交媒体环境信息参差不齐。信息科技技术的快速发展,变革了大学生学习、生活模式。当前大学生学习资源、生活信息等的获取大都依托于互联网平台。大学生借助互联网平台能够获取丰富的生活、学习信息,加强了对生活的认知并提升了自身学习能力,达到了有效性的学习效度。例如借助微信平台、微博平台获取相对应的生活、学习资源,丰富自身知识,拓宽自身知识视野。当前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一些高校也能够与时俱进,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向互联网方向发展。但无论是大学生在互联网平台中获取生活、学习信息,还是进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辅导都存在一定的隐患。互联网技术支撑下的社交媒体环境,其信息资源参差不齐,大学生的社会阅历不深、信息甄辨能力不强,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蛊惑,对学生身心发展形成一定的危害。例如,一些西方政客运用社交媒体平台传递一些不良的信息,这些信息将会误导学生,对感戴、幸福感以及生命意义形成一定的影响。(二)缺乏强有力的心理疏导。在社交媒体环境下,以团体心理辅导为导向,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够给予大学生全方面的辅导、帮助,增强大学生个体的感戴、幸福感以及生命意义。例如,教师根据学生发展需要,以团体心理辅导为基础,开展线上线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网络平台获取学生在线信息情况,加强学生信息资源的分析,明确大学生心理发展动态,促进大学生感戴、幸福感以及生命意义指数的提升,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和谐调整作用[5]。但从当前学生社交媒体交往现状来看,学校缺乏强有力的心理辅导机制来进行干预,使学生心理健康指数低,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例如,针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大学生个体教育,缺乏团体心理辅导的融入,使部分学生由于缺乏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针对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咨询力度不足。久而久之,使大学生的幸福感逐渐下滑,对大学生未来发展具有不良的影响。

四、社交媒体环境下团体心理辅导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一)重视团体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在社交媒体环境下,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重视团体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将团体心理辅导工作融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方面面,实现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认知,转变学生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进而使大学生在团体心理辅导工作中得到身心健康全面性发展。依托于社交媒体环境,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工作,既满足大学生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需要,也能够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模式,让学生更好地认知自己,理解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促进大学生感戴、幸福感和大学生个人生命意义指数的提升。在团体心理辅导工作开展中,教师根据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以主题模式传递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信息,激发学生聆听兴趣,使大学生在团体心理辅导中获取较多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并且以心理健康教育更好地调整身心,使自身以积极乐观的思想面对生活与学习以及未来发展。(二)加强团体心理辅导互动机制建设。在社交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需要加强团体心理辅导互动机制的建设,通过引领学生在社交媒体平台中的互动,增强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信息的汲取与掌握能力。例如,在社交媒体环境中,以微博、微信等形式,开展讨论性、研习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让大学生围绕主题活动,与他人一同探讨、分析心理健康教育,在探讨过程中,大学生能够进行自我反思,更好地认知自身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通过有效的课程知识,加强自身心理引领[6]。与此同时,针对个别大学生,教师开展一对一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工作,深化团体心理辅导工作开展的意义,提升自我情绪管理能力,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此外,针对大学生在团体之中存在防御心理,人际敏感的特点,在团体活动中应精心营造温暖、尊重、安全、信任的团体氛围,推进团体心理辅导实践活动开展,以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例如开展社团活动、体育活动等等,促进学生幸福感的提升。

五、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干预前后大学生感戴、幸福感指数和大学生个人生命意义各因子得分比较。由下页表可知,实验组干预前后,幸福感总分、剥夺感的缺失(充实感)、对自然事物的感激、大学生感戴总分方面都有显著差异;亲密关系、接纳超越、人际关系和大学生个人生命意义总分存在显著差异。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被试在感恩总分、幸福感总分和大学生个人生命意义总分不存在显著差异。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幸福感指数、剥夺感的缺失(充实感)因子分、对社会的感激因子分、对自然事物的感激因子分以及大学生感戴总分方面均有显著差异;在大学生个人生命意义上接纳超越因子分、人际关系因子分、公平需求因子分以及总分上均有显著差异[7]。

六、讨论

本研究的团体辅导方案在社交媒体及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指导下,围绕感戴、幸福感与个人生命意义的关系和理论研究设计“幸福感恩之旅,心理健康之行”团体辅导。根据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观点,本次团体心理辅导重视团体氛围的创设。针对大学生在团体之中存在防御心理,人际敏感的特点,在团体活动中精心营造了温暖、尊重、安全、信任的团体氛围。领导者运用倾听、鼓励、共情、具体化、自我暴露以及指导、内容表达等心理咨询的基本技术,引导成员坦诚、自然地表达真实的自己,保证每一位成员都融入团体,促进了自我成长和进步。在领导者带领的方式下,以团体心理咨询的振奋性鼓舞技术和赞许技术,激发学生在发现、体验感恩的情境中,客观地认识自我,引导学生去思考个人生命意义,积极寻找自己的幸福,快乐幸福地生活。

在本次团体活动干预中,运用了“学习—实践—强化—应用”的行为疗法作为指导思想,通过问题剖析,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家庭作业、反馈巩固等形式来逐步形成。结合社交媒体整体系统的理论观点,针对每位成员的家庭互动模式进行分析,再在团队中创设情景,进行团体求助的练习。通过这样的方式,争取让每一位组员掌握一定的求助技巧,进行求助的主动尝试,获得支持的积极体验。并对组员进行的尝试和挑战给予肯定,鼓励成员们在实际生活中善于发现生命的意义。本研究表明,将社交媒体背景下的理论应用于大学生的团体心理辅导,能够增强大学生的感戴、幸福感以及个人生命意义感,提升大学生心理和谐与心理健康发展的效果。

总而言之,社交媒体环境下团体心理辅导对于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具有明显效果,可作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的参考方式及新思路。

参考文献:

[1]董霞,张宁姜,婷娜.感戴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8):953—955.

[2]陈秀云.大学生个人生命意义量表编制及初步应用[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07.

[3]浦昆华,宋娜,杨萍.团体辅导增进大学生感恩、幸福感及亲社会行为的效果评估[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33(3):142—144.

[4]孙文刚,汪金,韩仁生.大学生感戴量表(GRAT)的修订[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8(1):28—30.

[5]陈春媛.中职生感恩特点及其与亲社会倾向的关系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1.

[6]熊珍明.感戴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生命意义范文篇8

造成当代中学生生命意识淡薄的主要原因,除了社会的功利主义泛滥,中国传统文化对死亡的漠视和推崇等因素外,我们的学校教育也存在着很大的误区。教育应以人为根本,应全面关注人的生命本身,这应该是教育最初和最终的意义。可是,受应试的束缚,一直以来,形成了重知识灌输轻人文培养,重素质教育轻生命教育的局面,。

其实,对这个关乎人类本身的重大话题,语文学科是最有发言权的。远在古代,生命意识普遍淡薄的时候,已有许多典范:马篷起火,孔子问人不问马;孟子认为“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这些都闪耀着人文主义思想,表现出浓厚的生命意识。到了近代,鲁迅对生命的理解就非同一般,他在许多文章中都阐明了生命是最为重要的观点,典型的“韧的战斗”就是他生命观的体现。我们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优势,加强生命意识的渗透,使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珍惜生命。

一、重构学生的生命意识

对生命的理解及其态度,便形成了生命意识。受包含强烈虚无主义和悲观主义的西方思潮和对生命本着轻视和漠然态度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再加上家长和老师对生命话题的神秘和回避,必然助长学生形成贬低、轻视生命的意识。

纠正这些错误的生命态度,重构学生的生命意识,是语文学科的神圣使命。语文教材上的许多课文都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生动范例。生命是脆弱的,甚至只是一场小小的灾难、一种不期而至的疾病、一件微不足道的器具,生命就会不堪一击,就像史铁生二十岁那年“从最狂妄的年龄跌入黑暗的深渊”,然而,生命又是坚韧的,残废了双腿的史铁生走出了自杀的阴影成了驰骋文艺界的巨人。学了季羡林的《清塘菏韵》,在感受生命的偶然性的同时,让人不能不为几棵莲子由弱小到茁壮的顽强的生命力产生深深的敬畏之情,莲子尚且如此,人类还有什么理由不因此而尊重、热爱、呵护和善待生命呢?让生命的唯一和神圣融入文化而铸成我们永恒的信仰吧。

二、树立生命本位的思想

当代中学生受成人世界的熏染,把追逐金钱财富、名誉地位,追求刺激和享受作为人生的幸福,这样只会离幸福越来越远。这种把生命的手段当作生命本位的本末倒置的做法,就会使人陷入深深的精神迷惘和生命危机之中,长期下去,就会怀疑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甚至轻视或放弃生命。

法国哲学家蒙田认为,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恩赐,它是优越无比的。自然经过多少亿年的时间才哺育出生命,生命又经过多少亿年的进化才出现人类,所以,我们对生命应有一种感恩的态度,应树立生命本位的思想。离开了人的生命,什么都无从企及。从这个意义上说,是人的生命制造了一切艺术和文明。人的喜怒哀乐等情感,忠孝礼义等道德,也是生命的一部分。离开了生命谈爱国爱民,孝敬父母,只能是一句空话。史铁生残废了双腿,从生生不息的自然界中获得了感悟,和自己的妹妹“好好儿活下去”了,这是对母亲最好的悼念,是对母爱最好的报答,是对孝顺最准确的诠释。

三、理解生命的意义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学生认为,生命属于个人,处于高于一切的地位,人的生命价值在于为己。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生命,这是没有问题的。但不能把所谓“生命意识”与维护国家利益、人民利益对立起来,甚至不论善恶,不分美丑,不讲原则。我们所说的生命意识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前提,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这既是我们的伟大民族精神,也是当今我们的时代精神。

语文教学应该张扬这种精神。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罗素的《我为什么而活着》,冯友兰的《人生的境界》等课文都是极好的素材,这些来自不同国家的圣哲们告诉了我们同一个道理,那就是人活着应该为民族、社会、国家、宇宙作出贡献,这是人的生命的全部意义和内涵。

四、尊重生命的伦理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史怀哲认为,任何一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理由,他们都没有高等与低等、有价值的和没有价值的分别,我们应该宽容和尊重他们的存在,并将那些有发展能力的生命提升到最有价值的地位,这是形成良善和博爱品德的基础。

受封建等级制度和门户观念的影响,当代中学生习惯性地将人分成三六九等,他们歧视那些出身卑微、家境贫寒、成绩一般、有生理缺陷的学生,在实际行动中则轻视、摧残甚至扼杀这些人的生命,尤其令人感到可怕的是,许许多多的学生成了旁观者,他们对这种恃强凌弱的行为保持着冷漠和欣赏的态度。

生命意义范文篇9

一、教育是人的生命质量不断提升的全过程

教育应是人的生命质量不断提升的全过程。教育要关注人的生命,把人受教育的好坏与生命质量紧密联系起来,使教育饱含生命理念,渗透生命意义。这更能抓住教育的本质。教育要通过“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成全生命、敬畏生命”的育人过程,达到帮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呵护生命的尊严、提升生命的品质、展开生命的智慧、实现生命的价值,从而达到拥有并享受美好人生,为国家和民族作出贡献的目的。

我们要坚持“生命质量”这一基本教育理念,要赋予教育以生命意义。我们要认识到,人的生命质量不是用成绩、财富、地位及劳动分工来衡量的。人生活的幸福指数和为人类所作的贡献率,应成为评价人生命质量的重要指标。我们要以关注生命这个根本点来认识教育、实施教育、提升教育,充分体现教育的生命意义。这样,教育就不会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就不会单一重“智”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就不会用僵化的模式来评价所有的学生而阻碍人的个性发展。

第一,教育要强化生命观念。要树立生命至上的教育观,树立生命独特性与超越性的教育观,树立生命美好的教育观。教育一定要遵循以人为本、以生命为本的思想,树立起科学的生命观念,用对每一个鲜活生命负责的态度来实施教育,而不能急功近利,用阻碍多数学生发展的方式,换来所谓“升学率”的“虚荣”。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体学生生命的良好发展。

第二,教育要对学生再认识。教师面对的是鲜活的生命。教育要对学生生命状态进行了解和把握。教师的重要任务是要激活学生生命天性与个性,要相信每一名学生都会成功,哪怕他们成功的时间、途径、方式会有不同。教师要为学生搭建起生命发展的平台。

第三,教育要实现学校管理理念的更新。我们要让学校充满生命气息,学校各项管理制度的制订要体现对生命的关照,学校课程的开设要融进生命的内涵,学校要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建立新型评价机制,在生命至上的理念下,形成学校科学管理活力。

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给我们上了一堂鲜活的生命教育课。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生命的珍爱;全国人民对生命的关注和援助;灾区人民对生命的尊崇和自强;抗震英雄们与生命的抗争和无私……“抗震救灾”告诫我们,教育要补上“生命教育”这一课,教育要充实生命教育的内涵,要把生命质量作为评价育人结果的重要标准。

二、教育是人的生命奠基工程

教育是为人的生命奠基的工程。教育生命意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的生命为本,以人的生命质量为本。教育要发掘生命的力量,要珍视生命的纯真,为人的生命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一切教育活动都要尊重生命的规律,尊重生命的平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要善待生命,认识生命的本质,敬畏生命的崇高。教育要从小塑造人的纯洁和美好的心灵。

第一,教育的生命意义是为学生打好生命基础,为社会培育高素质的人。体现生命意义的教育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坚持教育的生命意义,才是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没有生命质量,就没有好的素质。

生命情感真挚的人,看到别人快乐,自己会微笑;看到别人痛苦,自己会流泪;看到别人受害,自己会生气;看到别人成功,自己会赞赏。生命品质高尚的人,有一颗善良之心,有一份热爱生活之情,有一股努力工作之劲。生命态度正确的人会珍惜生命、善待生命,努力延长生命。生命智慧卓越的人会努力开发生命潜能,使自己的生命在社会、家庭中闪光。教育就是要通过教育者的人格力量去促进每一个受教育者锤炼生命基础,打造美好心灵,形成良好素养。

第二。教育的生命意义在于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基。和谐社会的构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强调人与社会的和谐。教育应从培养学生自身的和谐开始,达到使他们融入和谐社会的目的。一个热爱生命的人是和谐的人,一个和谐的人是热爱社会、热爱他人的人。教育要为社会埋下和谐的“种子”。

教育如果培养的是厌学者,这是浪费生命;教育如果培养的是“高分低能、高分低德”的学生,这是扭曲生命;教育如果培养的是“没有金色童年的人”,这是漠视生命;教育如果培养的是反社会的不和谐的人,这是异化生命。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教育学生正视生命,使他们纯洁的心灵不受伤害。

第三,教育的生命意义在于丰富德育的内涵。德育,从热爱生命开始;德育,追求生命的价值;德育,理解生命的意义。在德育中,教育学生坦然面对生命的困苦,尽情享受生命的美好,理性地迎接生命的挑战。教育学生把自己的自然生命、精神生命、价值生命、智慧生命融为一体。要让学生懂得,“生活”与“生命”不能划等号,不能只知生活而不知生命。只有为学生打下高质量的生命基础,他们的生命的发展才会更加美丽,他们未来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三、教育是教师与学生共同享受生命的过程

教育是教师与学生共同享受生命的过程。教师工作需要付出辛劳与智慧,在这一劳动过程中,教师是带着“教书匠”的观念来实施教育,还是带着发展生命的观念来实施教育,其教育结果会大不相同。我们要改变那种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教育方式,使教育成为师生不断探索新知、不断追求成功、不断享受美好生命的过程。教育要求教师与学生共同播种幸福,共同追求幸福,共同收获幸福。

第一,教师要树立正确的生命教育观。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生命质量,培养自己高尚的生命品质。教师要具备爱学生的素质,爱学生体现着教师热爱生命的品质和享受生命的能力。爱学生是育人的最好方法。前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说:“谁爱儿童的叽叽喳喳,谁就愿意从事教育工作;而谁爱儿童的叽叽喳喳已经爱得入迷,谁就能获得自己职业的幸福。”对学生的爱,是一种超乎亲情的爱,是一种生命意义的爱。同一名学生的言行,在不同教师眼里,有的认为是调皮捣蛋,有的则认为是活跃聪明。教师对学生态度不同,便会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其育人结果也会不同。其实,爱学生是最好的教育方法,我们只有用爱,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引发师生的生命共鸣。爱学生能使教育效果事半功倍。

生命意义范文篇10

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初中的语文教学能够发挥生命教育的作用。语文学科的综合性比较强,而且涉及到的知识面比较广,具有一定的德育价值。首先,初中语文学科自身的德育教育功能有助于生命教育的实施。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能够通过知识的传授等手段,使学生将知识与思想情感结合在一起,能够进行自我生命价值的体验等。另外,在初中语文的教材中,一些文章内容中包含着自然的美好、情感的领悟等,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作为中学生来说,处于青春期阶段,并且在语文课文中有许多的人文素材,能够对学生的人格培养以及情感道德观念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使学生对生命有积极的领悟,从而实现生命教育的目的。此外,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很多的课文内容都涉及到生命[1]。在引导学生学习这些文章内容过程中,应该将课文内容与生命教育相互结合,并且能够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会到生命的价值,使学生的生命意识被唤醒起来,以此可以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能使语文教学质量得到积极的提升。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的合理意见

(一)剖析语文课文,渗透生命教育

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语文学科具有比较丰富的人文内涵,有助于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与提升。因此,对于初中语文老师来说,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语文教育优势的发挥,并且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向学生渗透人文教育,使学生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感受到生命的价值[2]。比如,在教学过程中,讲解《背影》时,老师首先对文本内容进行讲解,并且让学生进行体会,使学生感受到父爱的伟大。另外,在讲解《藏羚羊的跪拜》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不仅仅人类具有一定的生命体验,动物之间也存在着崇高的母爱与牺牲的精神,从而能够启发学生应该珍爱生命,学会关爱生命,体会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因此,语文老师应该加强对语文教材内容的挖掘,合理开展多彩的生命教育活动,使学生能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使学生能够产生对生命的尊重、珍惜的意识。此外,在教学过程中,作为老师来说,应该以身作则,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学会正确面对生活,借助自身的实际行动,使学生领悟到生命的活力与价值,培养乐观积极的心态。

(二)积极引导学生对生命进行探寻

首先,作为语文老师来说,可以为学生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为学生营造一种生命教育的氛围,以此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合理激发。比如,在讲解《我的叔叔于勒》的过程中,语文老师可以向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比如,“文章中的‘我’给叔叔小费,这属于是亲情的影响力,这种做法对不对?并且能够看出文中的‘我’是什么样的人?”这样在课堂中学生之间进行合理讨论,从而能够积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在这样的氛围中进行学习,能够使学生体会到生命的尊严与可贵。其次,老师还要从文本内容出发,合理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3]。比如,在讲解《故乡》、《荒岛余生》以及《生命•生命》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合理进行思考;而老师需要从文本内容出发,使学生感悟到生命的内涵。比如,在讲解《春望》的过程中,老师让学生感悟颔联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过程中,应该为学生事先讲解诗人杜甫的相关经历,并且分析诗人进行感慨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诗人的生活年代决定的,在杜甫生活的唐代已经由盛转衰,而且战乱频发,而诗人的生活也比较窘迫,并且感受到了强烈的生命意识,而且还对人民的生活要求进行了反映等,所以借助这样的形式能够合理激发学生的生命意识与思想。最后,还可以借助故事引导的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生命意识。对于中学生来说,也比较喜欢故事形式的课文内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借助故事的形式,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比如,在讲解《愚公移山》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讲解愚公在遇到困难过程中能积极解决问题,使学生对生命意义进行思考,从而能够促进学生生命意识的培养与提升。

(三)拓展教学内容,开展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生命意识

教学过程中,需要合理借助实践的形式能够使学生得到一定的进步与提高。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进步与发展。因此,可以合理借助课外实践活动的形式,能够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例如,可以引导学生课外多阅读一些关于生命话题的读物内容等;或者让学生观看一些关于生命的科教片;让学生创作关于生命意义的手抄报等等,这样能够在平时的课外活动中向学生渗透生命意识,能够使学生对生命有一定的认识与体会[4]。比如,在平时的作文训练过程中,可以布置学生一篇关于母爱的作文,并且在写作之前需要为母亲做一件事情,这样能够通过实践的形式,使学生感受到母爱的伟大,激发学生的生命意识,有助于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四)积极拓展学生的阅读内容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生命教育,需要对学生进行阅读量的拓展,仅仅借助教材中的文本不能合理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因此,作为语文老师来说,在平时应该注重对学生阅读量的扩展,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阅读材料,能够使学生的心灵得到一定的充实,拓展学生视野与知识面。另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加入著名作品的赏析环节,这样能够在课堂中使学生得到一定的阅读量,还能合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得到一定的影响[5]。比如,对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老人与海》以及我国的经典名著等内容,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会到一定的哲理与内涵,并且能够从作品中学会一些道理,能够对生命有着一定的感触等等,这样能够合理提升学生的生命意识,有助于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并且能够使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得到一定的提升,达到生命教育的目标。

三结论

综上,生命教育已经在教育领域中得到了积极的重视,能够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三观,在初中的教育中得到了积极的运用。而作为中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生命教育能够对其产生积极的影响。尤其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所以这就对初中语文老师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对于初中语文老师来说,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科学的举措,向学生渗透生命教育,从而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态,树立一定的生命意识,有助于学生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使学生获得全面健康发展。

作者:李桂香 王龙刚 单位:1.吉林省德惠市第二十二中学 2.德惠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参考文献

[1]何军惠.探讨如何从生活角度进行初中语文教学[J].学周刊,2016(20):16-18.

[2]刘欢,翟肇韬.情感教育方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07):39-40.

[3]俞桃林.浅谈初中语文教学[J].学周刊,2016(24):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