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线十篇

时间:2023-03-19 16:54:43

生命之线篇1

脐带是胎儿的生命线,是胎儿连接母体( 胎盘) 的通道,是胎儿从母亲那里获取营养和排泄废物的必经之道;新生儿离开母体,脐带的历史使命即告完成,脐带即刻被结扎剪断,留下脐带的残端。正常情况下,脐带在出生后24 至48 小时自然干瘪,3 至4 天开始脱落,10 天至半个月自行愈合。但如果护理不当,细菌可在局部生长繁殖,引起新生儿脐炎。细菌还可以通过脐带进入血液,引起新生儿败血症,所以必须做好脐部的护理。不过,虽然很多年轻女性在准妈妈期间已经掌握了一些新生儿的护理知识,但是当满心欢喜地面对刚出生的宝宝、进入实质性的护理阶段却是手足无措。毕竟,出生后立即被切断的脐带根部是伤口,而且脐带内血管没有完全闭死,一旦护理不当导致细菌乘虚而入,就可能引起脐炎、败血症等危及宝宝的生命,所以很多新妈妈对于如何进行脐带护理这一方面很挠头了,甚至有些害怕,其实,只要能遵循以下三大原则来来行事,就安全得多了。

首先,要注意脐部的消毒。新生儿出生后的第二天,就应把脐部包扎的纱布拿掉,换用无菌纱布轻轻覆盖,而且应坚持每天更换一次。如果脐带残端已干缩,就不必再用纱布了,将脐带暴露在外,有利于脐带干燥,也有利于脐带脱落。新生儿脐部残端应保持清洁干燥,每天用5%聚维酮碘,或75%的酒精溶液消毒脐部一次;消毒时左手食指和母指暴露脐孔,右手用蘸有消毒液的小棉签自内向外成螺旋形消毒,直径约3cm左右,同时注意脐轮下缘凹陷部分的消毒。

其次,脐带脱落后,要经常注意保持脐部的清洁卫生和干燥,以免细菌入侵。如果发现脐部常常比较湿润,可撒一些消毒用滑石粉以保持干燥,但不要用消炎粉;如有肉芽形成,可用5%至10%的硝酸银溶液点一下,促其愈合,如果肉芽反复,那么就应该去医院请医生诊治了。如有脓性分泌物出现并伴有异味,且脐部周围发红,属炎症表现,有诱发败血症的可能。

再次,新妈妈每次在护理宝宝的时候都要注意观察脐部的变化,如果出现有脐孔潮湿、渗血、分泌物增多等应加强消毒,如果出现以下情况时就应该及时去医院就诊了:

1.脐部分泌物增多,有粘液或脓性分泌物,并伴有异味时。

2.脐部潮湿、脐周围腹壁皮肤红肿。

3.脐孔溶血,或脐孔深处出现浅红色小圆点,触之易出血。

4.愈合时间延长,超过半个月。

“在我们家乡有个习惯,那就是宝宝出生后要用艾叶包裹脐部,这样做有科学依据吗?”

答疑:

据我们所知,有些地方的确有用用艾叶或脏布包裹脐部的习俗,这样做非常不科学,一定要彻底摒除。新生儿时期,脐部是细菌侵入的主要门户,如护理不当,细菌繁殖会造成脐部化脓,甚至进入血液引起败血症。在新生儿脐带残端脱落之前,不要沾湿和污染,如果发现宝宝的脐带残端周围皮肤发红、肿胀,见有黄色或白色脓液排出,这就是新生儿脐带感染的征象,应及时送医院诊治,以免并发败血症和新生儿破伤风。

洗澡时,要尽量避免洗澡水溅入脐孔,洗澡后立即擦干净并用75%酒精擦洗消毒;与脐带残端接触的衣物、尿布等都必须保持洁净、干燥,发现潮湿要及时更换。要特别注意避免大小便污染。换尿布时也要注意尿布不要覆盖于脐部,以防大小便污染脐部。

“宝宝的脐带脱落后脐部有些红红的,会不会有问题啊?”

答疑:

脐带脱落后创面稍有湿红这是属正常现象,可涂1%龙胆紫(即紫药水)帮助济口愈合。脐窝结痂后,务必等它自行脱落,痂皮脱落后,如果脐窝处有少量浆液状分泌物,可以每天用75%酒精擦洗,然后再涂1%龙胆紫,用无窗纱布覆盖,切忌用棉花灰、滑石粉之类涂敷,以免感染。如果发现脐根部长出肉芽组织,可以先用75%酒精擦洗,再拿10%硝酸银水点灼一下,最后用消毒生理盐水洗掉硝酸银,有助于促进愈合。如果发现脐部纱布有鲜血或脐部周围皮肤发红,脐窝部有脓性分泌物或分泌有异味时,都应及时送医院诊治。

“我的宝宝出生已经半个月了,脐带还没有脱落,这样是不是不正常啊?”

答疑:

正常情况下,断脐后新生儿的残留脐带在24 至48 小时自然干瘪,3至4 天开始脱落,10 天至半个月自行愈合,但也有不少宝宝超过15 天甚至20 多天还为脱落,最长的达54 天。延迟脱落的脐带给产妇和家属带来了极大的精神和心理负担,也为新生儿的脐部感染埋下了隐患。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包括脐带结扎位置太高、新生儿脐带较粗大、脐带消毒不当、脐部潮湿等等原因,在不清楚是哪一项原因引起的时候,建议你不妨带着宝宝到医院做检查,有备无患。

六大要点防治新生儿脐带受感染

1、脐带未脱落前要保持脐部清洁与干燥,避免尿液弄湿脐部。

2、宝宝出生后24 小时即可打开脐上的消毒纱布,若无感染,以后可不用纱布覆盖,以促使脐带更快干燥脱落。

3、纱布打开后,可用75%的酒精棉球轻轻擦洗脐根部及周围皮肤,以后每次洗完澡均应擦洗1 次,以利脐结端干燥。

4、脐部潮湿或有分泌物时,每天可用75%酒精消毒。

5、勤换内衣,尿布不要盖在脐部,防止粪尿感染,发生脐炎。

6、脐带脱落后,仍要尽量保持脐部干燥和清洁。

生命之线篇2

新材料作文的命题材料,大致可以分为四类:记叙类(生活故事、新闻、历史故事、寓言等),言论类(名人言论、讨论阐述等),诗歌类(古诗与现代诗节选),图画符号类(重点是漫画)。命题重点是记叙类与言论类。写作时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命标题,自拟题目。作文立意要从提供的材料中来,但在具体写作中可以运用提供的材料,也可以不用。

在教学中,我们要有效引导学生读懂材料,发现材料的意义,并根据这些意义,联系现实,确立自己的写作主旨,并依据主旨选定一个作文标题。一旦立意与标题确定,就成了“自己的命题作文”,便可以按照命题作文的要求进行构思和写作了。

一、要读懂材料的三要点。明确材料涉及的对象(关注特征与品质)、主要内容(什么事:背景与过程,结果与原因,言论与态度)、写作角度或表达的观点。例如以下作文题:

蓝蓝的天空中,几只鸟儿忽上忽下,忽左忽右,画出道道美丽的弧线。 鸟儿们发现了一只硕大的氢气球,五颜六色,异常美丽。但氢气球只有在风儿经过时才会浮动。于是,鸟儿就飞到了氢气球的身边。“氢气球啊,你是美丽的,可你却是不自由的。”一只鸟儿说。“不,我是自由的。”氢气球摆着五彩斑斓的头说。“可那根线缚住了你的自由。”另一只鸟儿大声道。“不,你错了,那根线是我的生命之根,没有它我的生命就不复存在。”氢气球把鸟儿说得哑口无言。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试着读懂材料三要点:涉及对象:鸟与气球;主要事件:叙述了鸟与气球的对话;

对话的核心(表达的观点态度):有线牵着是否自由(牵着的线是生命的根)。

二、要发现材料的三层意义。即根据材料的内容要点,结合“提示语”,分析其中蕴含的生活意义、哲理。这里的“意义”或“哲理”又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分析发现材料本身的意义;联系实际发现其现实意义;拓展推理发现其普遍意义。

第一,分析发现材料本身的意义,要抓住材料要点,运用以下四种方法进行分析发现:一是归纳材料主旨;二是分析并选择材料中含有的观点;三是对事件进行因果分析;四是针对事件的“果”或产生果的“因”进行假设推理。例如对上面关于“鸟与气球”的材料,可作如下分析。

运用归纳主旨或选择观点的分析法,可以获得两种理解:缚住的线让气球失去自由 / 缚住的线是气球的生命之根。两种看法:自由不应该有线缚住 / 自由应该有线缚住。

运用因果分析法:气球能够在空中浮动,是因为有线牵着 / 气球不能像鸟那样自由飞翔,是因为有线牵着 / 气球不能脱离牵着的线,因为这线是气球生命的根。

运用假设推理分析法:如果没有了线,气球就没有了生命,也更谈不上自由 / 如果让线牵着鸟,鸟就没有了自由。

以上为第一层分析,只是明确了材料意义,实际上是对材料中心的理解,是立意的基础,但还不是立意的出发点,即不能将立意停留在这里,应当进一步分析。

第二,分析发现现实意义,要抓住“材料意义”,联系现实生活实际,进行类比或推导。这里,应当引导学生学会对现实生活进行由近及远的思考: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例如对上面分析的材料意义,可以联系现实进行类比或推理: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与生命活动中,有没有看似是牵绊、是束缚,却能支撑我们的生活自由或生命得以长存的绳子(线)呢?

在学校生活中:我们成长发展的自由需要一定的约束。哪些“约束”是必要的,是“生命的根”?“自由”的前提与必要条件是什么?在家庭生活中呢?社会生活中呢?

通过以上分析,就明确了材料暗示给我们的现实意义,这正是立意的出发点。例如,联系海外华侨的爱国情,可以得到这样的立意:看似“羁绊”自己情感的乡土情结却是游子赖以生存的根,因此游子永远割舍不了乡土情结。联系社会上发生的抗议日本“钓鱼岛国有化”行径的言论与思想,其中出现了打砸人们拥有的日本制造的小汽车,侮辱在华的日本商人、企业家等现象,可以得到这样的立意:可以追求言论与思想的自由,但身体上行动上万万不可乱自由、“假”自由;正义、道德是自由的生命之根,没有它们自由就将不复存在。

第三,分析发现普遍意义,可在上面两层分析发现的基础上,归结现实意义,进行拓展与推理,发现许多现实现象中共有的意义。

例如在生活中,一定的束缚(约束)是获得自由的保证;如果失去了这种束缚,也就失去了真正的自由/ 生活中,有些看似束缚的东西,其实是生命(生存)的根;如果没有了这种“根”,也就没有了生命(不能生存)。

这一层分析,是立意新颖独特或富有个性化的出发点。当然,这里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要忽略“材料意义”中的不同角度分析,注意立意的正确性和辩证性,例如上面分析的“生活中的束缚”要符合“线与气球”间的特征与关系,是自由与生命必要的,而不是相反。二是将材料中或分析过程中涉及的“概念”尤其是带有比喻或寄寓意义的名词概念具体化。如上面材料及分析中提到的几点:

自由:行业,行为,发展,创业,个性,成长,改革,闯世界;

束缚(线:约束,限制):规则,纪律,制度,社会规范,道德底线,牵挂;

生命之根:人的生命之根,社会(国家、集体)的生命之根,事业的生命之根。

三、要在审题基础上,选定写作话题,确定明确具体的写作中心与标题。因为有了标题,实际上变成了“我的命题”,就可以按照命题作文要求进行构思写作了。

而我们有的同学以《生命之根》为题,作文侧重在“生命之根”,立意为“母亲,我的生命之根,你用你的关爱、理解、宽容温暖了我,这一切深深地铭记在我心中”。

这个立意就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立意本身存在不确定性,“根”究竟是“母亲”,还是母亲的“关爱、理解、宽容”;二是立意偏离了材料意义,因为无论是“母亲”还是“关爱、理解、宽容”,都无法与“线”(约束)合拍。

对这一立意可以作如下修改:母亲的牵挂、嘱咐、教导(如线),让我明白什么是该发扬的个性,什么是任性,这是我成长的根(保证);母亲的教诲(如线)指引着我自由、快乐、健康地成长。

又有一名同学以《自由》为题作文,侧重于“自由”,结尾部分明确表达立意:“我们应勇敢地追求自由,但同时也要坚守原则和底线,失去了束缚的自由便不再是自由,请守住我们的生命之线吧。”

这个立意的问题是表意不明确,“原则和底线”是什么?是指“束缚”吗?“生命线”又是什么呢?“自由”还是“原则和底线”?都没有表达明白。

生命之线篇3

[关键词]线条 文化底蕴 艺术精神 生命轨迹 写意精神 中国品格

线是人类表现世界的直觉符号,是东西方绘画的最初表现形式。线条艺术不是中国所独有,它贯穿了世界绘画艺术的发展史。由于不同国家和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必然影响着人的品格、修养、思维方式和精神内涵,所以他们对线条的理解和表现上也各不相同,即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孕育出不同品格的线条艺术,而具有了本国的民族审美特征。中国画是中华文化的结晶,独特的思维方式构成了中国人对生命的独特体验,独特的写意精神和笔墨审美意象,构建了有别于西方造型艺术的东方审美体系。中国绘画中的线条分为工笔性线条和写意性线条两种,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世界上独树一帜的民族性艺术。它不仅是绘画的一种造型手段,更是经过长期历史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文化积淀,它根本区别于西方绘画中作为物象轮廓的界定或是追求一种视觉,亦或作为纯形式语言要素,追求其形式美感。它自身所包含的独特文化精神内涵,已超越了造型表现的基本功能。中国画中的线条不仅讲究用笔,更注重主体内在精神的体现和对生命意志的流露。它是基于一种精神,其境界是隐现而不是显现的。这也是中国画笔墨线条精髓之所在。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哲学思想等精神层面出发,从中国画笔墨线条的“生命意蕴的轨迹”和“写意精神的载体”两个方面来阐述,以把握中国绘画线条的艺术精神。

1.表现生命意蕴的轨迹。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作为中国美学思想三大支柱和基础的儒、道、禅等哲学思想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中国人与其他国家的人们究竟有着怎样的不同呢?清末民初的著名国学家辜鸿铭说“中国人的性格和中国文明的三大特征是:深沉、博大和质朴,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就是具有这三种“精神特质”的中国人不断发展、创造的智慧结晶,逐渐形成了区别于其他国家的独特思维方式和对生命的感悟。在中国哲学思想中,宇宙自然不只是人类获取生存来源、满足物质需求之所,它更是人类得以生存并持续发展的精神家园。中国哲学把人与无限永恒的自然合为一体的境界看作是最高的道德境界,这就是“天人合一”。中国哲学发现并界定了人的心灵,哲学对心灵的关照,形成了人对自然万物的情化。因此,在中国文化意识中,人的观念和精神同宇宙自然是相通共融的,中国画家可以托物寄情,借物喻人,感物抒怀,在自然物象中找到自己心灵和精神的安顿之所。正如易中天在《中国艺术精神的美学构成》中所说“以生命的眼光看世界,把包括从自然到艺术在内的一切事物都看作活生生的生命体,这是中国人的哲学观,也是中国人的艺术观。”这就道出了中国与其他国家或民族根本的不同还在于作为主体的人。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的中国人赋予了中国画线条艺术以更强大深广的生命力量,以线条的节奏和旋律表现着生命的律动。那中国的画家为什么没有走同西方一样再现客观物象的艺术道路呢?辜鸿铭说“中国人的生活中缺乏精确性”,“是因为中国人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这就是说,中国人是以自己的心和情感来观察、体验世界万物,是用“心灵去思考”,与自然万物合一,在心的游离中找到了最适合表现心境的依托物――线条;而不是像西方人“用头脑或智力思考那样严格、精确”,以真实的世界万物,来表达自己的心和情感,注重细节,强调科学性,以具体细致的刻画来表现整体的精神,他们与自然不是相融的、合一的,而是一种征服。西方的思维方式和观念决定了其绘画中线的单纯的造型功能,在现代绘画中或追求一种视觉,或仅作为纯形式语言要素,追求其形式美感。辜鸿铭深刻地剖析,“中国人的精神是一种心灵状态,是一种灵魂的性情,”“或许中国的毛笔就可以被视作一种中国人精神的象征。”那么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中国人笔下的线条也就同样体现着中国人的这种精神。可以说,中国画中的线条是人的品格、情感和生命的承载体,它通过“写”被赋予了人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品格,对生命的表达决定了中国人笔下的线条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线条,它是带有生命意蕴的“有意味的形式”。

因此,中国绘画的线条表面看虽然是画家对物象轮廓、形貌、质地等的一种抽象概括,但它不是非生命的抽象符号,它内蕴的是中国人特有的审美意识与生命哲学意识。中国画家在中国哲学文化思想影响下,形成了不同于西方人的自然观、宇宙观。“中国人的精神”决定了中国画的笔墨精神,使它不同于西方现代艺术中个人情感发泄。儒家思想不断地塑造着中华民族共性的人格,道、释哲学又不断地启发着个性觉悟,使中国绘画艺术不至于走向西方艺术中的自我个性膨胀。中国画追求变化的有生命力的东西,与画家的精神融为一体,在相互融合中作为主体的人和作为客体的物象同时得到升华。所以说,中国绘画中的线条是凭借物象书写人之性灵,它是画家自我心灵轨迹的一种记录,是所表现的物象生命和画家生命的合一。比如周思聪病后所画的一系列墨荷,那中国画特有的笔墨线条和淡雅的色调所构成的独特意境,仿佛把人带入了一个纯净、圣洁的世界……在那里,单纯的笔墨线条发展成为有更多丰富变化的笔迹,笔墨技巧与画家的心灵完全相融相应,它是画家表现那份真实情感的符号,表现内在心灵的生命轨迹。我们无不受到感染,那是她纯洁、高尚的心灵和她那安详、静谧的灵魂!我们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同时精神也得到了升华。中国绘画中的线条与生命情感的契合,使得自身不再受客观事物“形”的束缚,自由自在地体现着画家的主观精神世界。因此,中国绘画中的线条是充满激情的,是有生命的,又是有内在精神的。它承载着深厚的、质朴的中国人特有的审美意识以及中国人特有的生命体悟境界,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人文品格。中国人的“深沉、博大和质朴”的精神特质也潜移默化地融化在中国画的笔墨线条中,更使其具有了中国品格。中国绘画中的线条与西方、与日本的根本不同就在于此。

美学大师宗自华曾说:“中国人这支笔,开始于一画,界破了虚空,留下了笔迹,既流出人心之美,也流出万象之美。线条在中国画中已经不是一个再现的“表形”工具,而是一道表现生命意象的轨迹。

2.体现“写意精神”的载体。“写意精神”是中华美学的重要特征,是中国绘画最基本的要求。它是建立在画家对传统文化、时代精神和对自然物象深入体察之上的“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是一种思维意识和审美意识高度凝练的情感,是贯穿于整个中国画领域的一种艺术思想。用线条意象造型是写意精神的重要方法之一。

中国传统绘画从一开始就贯穿着用线表意造形这一原则。作为中国绘画的一种特殊的线条语言,由于中国画线条受书法影响是经过提炼后“写”出来的,它注重从书法中吸取经验、技巧和力量,抒写人的内在心灵和精神意蕴。所以被赋予了人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品格,而具有了承载“写意精神”的特性,同时具有了写意性。线的写意性是指画家通过艺术思维,经过主观情感和审美意念,把客观对象借助线改造为一种有意味的艺术形式而形成的带有主体精神的线性审美意象。中国画难也正在于此。因此,这种书写性所构成的独特的线条艺术美是一般装饰性线条艺术所不能比的,它是中国画特有的线条与生命节奏相合的视觉表现语言。这一具有写意性的线性意象往往是处于似与不似之间,是一种带有主观精神和情感的有意味的形式,是“物我兼容”的主客统一体,是从有法再到无法的更为自由的一种生命意象的表达!它超越了物象形象的束缚,追求心智、情感、笔墨自由舒放的审美升华。“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生成这一线性审美意象的至理名言。那是画家在体察自然万物过程中获得的一种心灵感受和生命体悟的内在境界。线的写意性即是由客观物象转向了人的内在心灵,把对生命的体验以一种心灵化的方式注入到由线条构成的“意象”中,与观者产生共鸣。

从中国历代传世名画中,我们也可以领悟到中国画对线形的要求不是以逼真描摹客观物象的形态为目的的,而是以使其承载一种形而上的主体精神为旨趣的。它在表现上更追求精神上的“真”,而不是形象上的真。它所追求的更高境界应该是借助客观对象达到“写意”、“写心”的目的。也就是说,中国绘画的本质是凭借笔墨线条,注重生命“意象”的创造,以表现人的丰富的情感活动和表达人的精神情趣。它带有着更多的主观成分,它不仅仅属于技术层面的东西,还代表着主观思想、情感的运动形式。正所谓“技近乎道”的表现,即超越技术本身而进入“道”的境界。因此,中国画线条是“技”与“道”的辩证统一的结合体。“气韵生动”是对中国绘画的最高要求,而对笔墨线条也不例外。其实,线条的气韵生动是和上面所说的线的生命精神是一致的。气韵之“气”,是画者与被表现物象的精神状态的呈现,即是一种生命精神的呈现;气韵之“韵”,应该可以看作是主体精神对客观物象一种意象性的把握,而形成的有韵致的审美感受。“气韵生动”是画家生命隋感与物象生命精神合一的标志,有了对物象线性生命精神的把握,也就有了心中的“意象”,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因此,我们继承前人更应把握线条的艺术精神而非亦步亦趋于笔墨技法之中,更非对客观物象的精细的写实描摹。“因为形式一经摆脱模拟、写实,便使自己取得了独立的性格和前进的道路,它自身的规律和要求便日益起着重要作用,而影响人们的感受和观念。后者又反过来促进前者的发展,使形式的规律更自由地展现,使线的特性更充分地发挥,所以说,写意精神不仅是中国绘画艺术之根本,更是对绘画中线条的根本要求。自原始时代一直到现在都是如此。正如英国学者比尼恩所认为的那样,中国人“在其连续不断的记忆里一直保留着它原始时期的经验,中国人似乎把他们早期与动物世界的友善关系从最遥远的上古一直带到了文明时代。”“原始时期的经验”应该是指原始时期“无法”状态下的直接“表意”的线造型方法,逐渐延续发展而形成中国独特的带有“写意精神”的意象,那是从有法再到无法的更为自由的一种生命意象的表达!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天人合一”的境界实现了有限的个体心灵与宇宙生命的审美交融,为中国绘画的线条艺术提供了一个超越时空、超越物象的广阔的创作空间。

生命之线篇4

【关键词】群众路线;生命线;教育实践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会议上强调,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在革命战争年代,群众路线是我党取得革命胜利的法宝,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群众路线更是党的生命线。翻开历史画卷,回顾党90多年的光辉历程,党领导人民开天辟地,“唤起工农千百万”,发动群众,为劳苦大众打天下,谋幸福,开展土地革命,建立红色政权。八年抗战中,党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地道战、游击战。革命圣地延安虽然艰苦,但党和人民心连心,同甘苦。无数热血青年奔赴延安参加革命。

解放战争中,党依靠人民群众打败了反动派,建立了新中国。尤其在淮海战役中,共产党60万军队打败80万军队,除了党的英明领导,人民英勇善战,人民群众大力支援是胜利的根本原因之一。元帅曾说过,淮海战役胜利是人民群众小车推出来的。

历史充分证明,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执政之基。

新中国成立后,六十多年来,党领导人民改变了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党依靠群众调动了亿万群众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人民群众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综合国力大大提升。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党的干部心系人民,涌现出了焦裕录、孔繁森、杨善洲、任长霞、沈浩等一心为民的优秀干部。

60年代,河南兰考县委书记焦裕录,带领兰考人民治理风沙、盐碱地,带病工作,鞠躬尽瘁,树起了共产党人的丰碑。

人民公仆孔繁森两进工作,到艰苦地方去,到人民需要地方去,赢得人民爱戴。

原云南地委书记杨善洲,几十年如一日,无论是在职期间还是退休后,他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把党和群众利益放在个人利益前面,退休后不到昆明享清福,回到家乡植树造林,带领群众修路,无私奉献。

新疆武警医院院长庄仕华,全心全意为各族人民服务,和维吾尔族患者亲如一家,谱写了民族团结之歌。

在我们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应该看到在党风方面还存在着脱离群众、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一些党员干部,宗旨意识谈薄,作风飘浮不实,有的干部腐化堕落,,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严格损害了干群关系。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少数干部经不起改革开放考验,脱离群众,信念动摇,成为人民的罪人。

原安徽省委副书记何闽旭在池州发生时,他身在池州,在山上游玩,直至矛盾激化,他才过问,一个高级干部漠视群众到这种程度,,最终锒铛入狱。

安徽省原副省长,在阜阳任地委书记时,不管群众疾苦,在贫穷地区建飞机场,搞虚假政绩工程,借机敛财,走上不归路。

原伊犁州党委常委,伊宁市委书记焦宝华,脱离群众,私欲膨胀,整天想着自己发财,,权钱交易,滑向犯罪深渊。

原喀什地区人大副主任,巴楚县委书记刘喀生,利用干部调整和工程,大肆收受贿赂,最后夫妻双双落入法网。

这一个个令人触目惊心的案件,昭示我们:党员领导干部如果背离了党的宗旨,脱离群众,就会失去人心,在权、钱、色的漩涡中不能自拔,由人民公仆变成了人民罪人。

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党的历史证明,走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反之,脱离群众,就会损害党的执政之基。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教训深刻,很重要一条就是脱离群众,严重,不注重民生,失去人心,导致政权丧失。

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唐代开国皇帝李世民曾说“船能载舟,亦能覆舟”,只有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的事业才有生命力。

生命之线篇5

单总线适用于单主机系统,能够控制一个或多个从机设备。主机可以是微控制器,从机可以是单总线器件,它们之间的数据交换只通过一条信号线。当只有一个从机设备时,系统可按单节点系统操作;当有多个从设备时,系统则按多节点系统操作。图1所示是单总线多节点系统的示意图。

2 单总线的工作原理

顾名思义,单总线即只有一根数据线,系统中的数据交换、控制都由这根线完成。设备(主机或从机)通过一个漏极开路或三态端口连至该数据线,以允许设备在不发送数据时能够释放总线,而让其它设备使用总线,其内部等效电路如图2所示。单总线通常要求外接一个约为4.7kΩ的上拉电阻,这样,当总线闲置时,其状态为高电平。主机和从机之间的通信可通过3个步骤完成,分别为初始化1-wire器件、识别1-wire器件和交换数据。由于它们是主从结构,只有主机呼叫从机时,从机才能应答,因此主机访问1-wire器件都必须严格遵循单总线命令序列,即初始化、ROM、命令功能命令。如果出现序列混乱,1-wire器件将不响应主机(搜索ROM命令,报警搜索命令除外)。表1是列为ΔΙΩ命令的说明,而功能命令则根据具体1-wire器件所支持的功能来确定。

表1 ROM命令说明

ROM命令说 明搜索ROM(F0h)识别单总线上所有的1-wire器件的ROM编码读ROM(33h)(仅适合单节点)直接读1-wire器件的序列号匹配ROM(55h)寻找与指定序列号相匹配的1-wire器件跳跃ROM(CCh)(仅适合单节点)使用该命令可直接访问总线上的从机设备报警搜索ROM(Ech)(仅少数器件支持)搜索有报警的从机设备

3 信号方式

所有的单总线器件都要遵循严格的通信协议,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1-wire协议定义了复位脉冲、应答脉冲、写0、读0和读1时序等几种信号类型。所有的单总线命令序列(初始化,ROM命令,功能命令)都是由这些基本的信号类型组成的。在这些信号中,除了应答脉冲外,其它均由主机发出同步信号,并且发送的所有命令和数据都是字节的低位在前。图3是这些信号的时序图。其中,图3(a)是初始化时序,初始化时序包括主机发出的复位脉冲和从机发出的应答脉冲。主机通过拉低单总线至少480μs产生Tx复位脉冲;然后由主机释放总线,并进入Rx接收模式。主机释放总线时,会产生一由低电平跳变为高电平的上升沿,单总线器件检测到该上升沿后,延时15~60μs,接着单总线器件通过拉低总线60~240μsμ来产生应答脉冲。主机接收到从机的以应答脉冲后,说明有单总线器件在线,然后主机就可以开始对从机进行ROM命令和功能命令操作。图3中的(b)、(c)、(d)分别是写1、写0和读时序。在每一个时序中,总线只能传输一位数据。所有的读、写时序至少需要60μs,且每两个独立的时序之间至少需要1μs的恢复时间。图中,读、写时序均始于主机拉低总线。在写时序中,主机将在拉低总线15μs之内释放总线,并向单总线器件写1;若主机拉低总线后能保持至少60μs的低电平,则向单总线器件写0。单总线器件仅在主机发出读时序时才向主机传输数据,所以,当主机向单总线器件发出读数据命令后,必须马上产生读时序,以便单总线器件能传输数据。在主机发出读时序之后,单总线器件才开始在总线上发送0或1。若单总线器件发送1,则总线保持高电平,若发送0,则拉低总线。由于单总线器件发送数据后可保持15μs有效时间,因此,主机在读时序期间必须释放总线,且须在15μs的采样总线状态,以便接收从机发送的数据。

图3 单总线的几种信号时序

4 单总线器件

生命之线篇6

【关键词】火花;叙事线索;矛盾冲突

中图分类号:J8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049-01

“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音乐剧《火花》将高君宇投身共产主义事业的人生轨迹作为此剧的一条主线索贯穿全剧。一条主线索贯穿全剧,三条辅线索交织其中,这种复杂的叙事线索被搬在舞台上,有条不紊。主线索将他一生的重要经历浓缩在舞台上,展现了高君宇“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志愿,为理想而奋斗的革命情怀,从“高尚德”到“高君宇”,他将自己与祖国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均分宇宙、人人平等”,虽历经磨难却毫不退缩,更激励年轻人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奋发向上。

在高君宇楦锩奋斗一生的主线外,《火花》有三条与主线融合、交织的情节辅线:

其一,高君宇与石评梅的爱情辅线。

其二,高君宇违背父亲的包办婚姻最终决定与妻子离婚的亲情辅线。

其三,高君宇与朋友杜家业和蔡仲文思想上出现分歧的友情辅线。

第一条为爱情辅线。在高君宇的生命中,石评梅无疑是他最重要的人之一,他的一生,除了为革命、理想奋斗,对石评梅的爱也是他至死不渝的追求。石评梅虽然也爱高君宇,但恋情的失败让她对高君宇的爱小心翼翼,直到得到高君宇去世的噩耗,她才后悔没有答应高君宇,最终,石评梅在悲伤中走完她短暂的一生。他们是彼此精神上的依靠,他们有着同样的抱负和同样的追求,有着对文学同样的情感,他们的爱凄婉却伟大,亦是本剧表现高君宇一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第二条辅线的表层线索是高君宇不接受父亲为他安排的婚姻。为了去北京求学,他只得答应与素未蒙面的妻子结婚,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最终与妻子离婚。但这条线索的深层含义却是高君宇所追求的新思想与父亲的封建思想之间的矛盾。高君宇在考入北京大学后,进一步接受了新文化、新思想的教育,并成为学生运动的领袖,成为、陈独秀的学生,唤起了他走出旧思想束缚,由追求科学、民主进而追求革命,在追求革命的道路上他与父亲新旧思想的冲突也越来越明显。

第三条线索在剧中含义设立比较明显,高君宇的好朋友杜家业、蔡仲文曾经与他有着相同的志向,但随着一些新思想的进入,三个人对于革命的观点有了分歧。高君宇坚持走共产主义革命的道路,认为应该“均分宇宙、人人平等”,而杜家业和蔡仲文却与他不同,最终三个人由于观念、理想的差异而分道扬镳,高君宇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坚持革命的正确性。这个冲突也体现了高君宇作为党的创始人、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始人之一的先进的思想,奠定了他开始由单纯的爱国向成熟的思考国家前途的革命者转变的基础。

《火花》通过叙事线索将高君宇的一生展现出来。主线索贯穿全剧脉络清晰,三条辅线索交织其中,不仅丰富了剧情,矛盾冲突的凸显更表现了高君宇在理想难以照进现实的情况下,在理想与爱情、亲情、友情的激烈碰撞中,为了“均分宇宙、人人平等”的理想,毅然决然地投身革命,把自己最宝贵的青春奉献给了共产主义事业。从最初答应父亲为自己包办的婚姻到最终与妻子离婚,从与好朋友争论共产主义革命到坚定不移地走这条道路,从做学生接受新思想到成立共青团、领导铁路工人运动,高君宇的形象在这几个故事空间中逐渐树立起来,他对待共产主义的态度越来越坚定,他对爱情、理想、信仰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体现出来。

高君宇短暂而精彩的人生经历进行了艺术性的还原,也通过这种叙事策略抒发了对老一辈共产主义革命者的敬意与追忆,鼓舞着青年人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拼搏。

参考文献:

生命之线篇7

1、安全与生命一线索,幸福和安全两相连。

2、珍爱宝贵生命,拒绝交通违法

3、学习是首要,安全更重要

4、一秒钟车祸,一辈子痛苦。

5、关爱生命,安全出行,从我做起,从小做起

6、千里之行,慎于足下。

7、严是爱、松是害,出了事故坑后代。

8、上学放学过马路,交通法规要记住;先戴安全小黄帽,再把大拇指儿翘。

9、关爱生命,安全出行,从我做起,从小做起。

10、安全伴我在校园,我把安全带回家

11、红灯短暂,生命无限。

12、乘文明车,走文明路,做文明人

13、生命只有一次,安全伴君一生。

14、交通安全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15、安全在我心中,生命在我手中

16、无限风光在险峰,学生安全莫放松

17、安全在你脚下,生命在你手中。

26、安全与守法同在,事故与违法相随。

18、祸起瞬间,防患未然。

19、横穿马路:一看、二等、三通过。

20、小小黄帽每天戴,出行安全总常在。

21、宁绕百步远,不抢一步险。

22、安全乘车、安全骑车、安全走路。

23、遵守交通法规,关爱生命旅程。

24、绷紧安全琴弦,奏响生命旋律。

25、马路嬉戏危险多,交通安全最重要

26、一丝不苟保安全,半分疏忽生祸端。

27、小手拉大手,共走平安路。

28、多看一眼,安全保险;多防一步,少出事故。

29、增强交通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0、学校门前莫开快,司机献出一点爱。

31、道路通行见形象,红绿灯前看修养。

32、乱窜马路,游戏人生。

33、逞一时之勇,得一世之悔。

34、红灯停绿灯行,横过马路请走斑马线

35、加强安全管理,构建和谐校园

36、孩童路边走,成人要牵手。

37、交通安全时时不忘,幸福生活天天拥有。

38、高高兴兴上学来,平平安安回家去

39、跨入校园,好好学习;走出校门,好好走路。

40、文明交通,从小做起,从我做起。

41、实线、虚线、斑马线,都是生命安全线

42、不伤害自已,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43、道路因文明行驶而通畅,生活因出入平安而幸福。

44、人人讲安全,事事为安全;时时想安全,处处要安全

45、人生美好,步步小心。

46、抓好“平安校园”建设,搞好交通安全教育

47、一停二看三通过,麻痹大意是灾祸。

48、红灯停、绿灯行,交通法规记在心。

49、甜蜜的家盼着你平安归来

50、脚下留神,心中留意,慎行每步,安全一生。

51、交通法规须记牢,珍爱生命最重要。

52、一人安危系全家,全家幸福系一人。

53、安全来自长期警惕,事故源于瞬间麻痹。

生命之线篇8

关键词:辛亥首义精品旅游线路;打造;发展

旅游业作为一种绿色产业早已被各国各地方政府所重视,很多国家或地方政府甚至于将其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纵观国内很多城市旅游产业的推广只要抓住了城市发展的机遇,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011年10月10日,辛亥首义100周年大典,武汉作为打响辛亥第一枪的“首义之城”迎来了全体国人乃至全球华人的共同关注,辛亥百年对于武汉,如同奥运于北京,世博于上海,亚运于广州,是城市发展不可多得的历史性机遇。得益于此次百年大典的举办,辛亥首义旅游资源的建设得到了省市甚至于国家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几乎所有有关首义的旅游资源都得到了很好的整建与扩建,同时为纪念辛亥百年也新建了一批纪念建筑,可以说打造出若干条长效首义精品旅游线路有了很好的物质基础和舆论环境,而实际上在此次百年大典前,辛亥首义旅游资源因为各种原因保护状态不尽如人意;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只有打造出若干条首义精品旅游线路并将其长效化,才能更好地保护这些革命遗址,进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教育功效。

一.武汉辛亥首义旅游资源现状

1、武汉辛亥首义旅游资源概况

作为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地,武汉市区内有为数众多的首义革命遗址和遗迹是不争的事实,同时为举好此次百年大典,整建、新建与首义相关的革命历史遗址有30处之多,遍布三镇,如广为人知的鄂军都督府-俗称红楼(下称为红楼)、“起义门”、辛亥首义烈士祠、孙中山辛亥铜像、黎元洪墓等。在这30处遗址遗迹中,有部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即红楼;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8处,即辛亥革命发难处——工程营旧址、起义门、楚望台军械库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即汉口孙中山铜像。同时,市政府为纪念辛亥革命百年还斥巨资修建了首义文化广场、辛亥革命博物馆、辛亥革命纪念碑、中山舰博物馆、楚望台遗址公园等辛亥革命纪念性景观工程。这样一些遗址、遗迹、纪念建筑都是武汉打造辛亥首义精品旅游线路的优势所在。这一个个遗址、遗迹、纪念建筑犹如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将百年前辛亥革命那段峥嵘岁月展现在游人眼前。

2.武汉辛亥首义旅游资源特点

辛亥革命遗址遗迹虽然在武汉三镇都有分布,但绝大部分都集中在武昌。其中最具历史文物价值的保护单位,是红楼,其次是工程营旧址、起义门、楚望台军械库等遗址遗迹,这些地方要么是当年辛亥革命的指挥中心,要么是起义的阵地,要么埋葬着烈士遗骨。同时为纪念辛亥首义百年所新建的景观建筑也都在武昌,相对比较集中,而且武汉政府还重点打造了以首义广场为核心的首义文化区,这些客观条件为依托武昌古城为平台,以辛亥革命为主线,充分整合辖区内各类旅游资源,打造出若干条凸显“首义文化”的精品旅游线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可操作性。

二.辛亥首义精品旅游线路初探

为保证首义旅游线路能广为各地游客熟悉,进而提高首义旅游线路的美誉度,成为精品旅游线路,因此在线路的设计上,应着眼于实际可操作性和游客的便利性,着重将武昌区内辛亥首义旅游资源“捆绑”起来,形成各类主题式的辛亥首义特色旅游线路,并和旅游区内户部巷美食街、胭脂风情街、昙华林民俗街等资源串联起来,在强调主题的情况下尽力将线路的设置做横向性的扩张,一方面既丰富了“辛亥首义旅游线路”的内容,另一方面也能让游客从更多侧面了解“辛亥革命”发生年代的世井百情。这样做的好处也能夯实辛亥首义旅游线路的深度,为该条线路的精品化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同时还要根据不同的客源市场推出短线、中线、长线等立体多元的首义文化旅游线路,必要的时候还可以以武汉旅游业为主联合与当年辛亥革命有关系的一些城市共同打造出若干条辛亥首义历史场景之旅。当然作为扩展我市旅游资源深度,发展我市旅游经济,我们目前的重点还是放在打造出若干条辛亥首义精品旅游线路。

1.辛亥首义革命之旅

本条旅游线路以展现当年革命风云为主,力图通过将当年首义革命重要的场所对游客做一全景式展示,从而达到教育目的。因此本旅游线路务必包含红楼、首义文化广场、辛亥革命博物馆、辛亥革命纪念碑、起义门、楚望台遗址公园、辛亥首义烈士祠等旅游景点,同时在这些展览场馆中还应多陈列与辛亥革命有关的革命文物、烈士的遗物等实物,在讲解上则力图于还原真实的首义革命事件,而结合声、光、电等现代手段为游客营造出身临其境的真实场景,在加上配合实物的讲解方式更能让游客领略到当年革命风云的变幻和革命成功的艰辛。此线路以教育和感怀为主要目的,需要游客集中精神配合导游人员的讲解,因此线路不宜用时太长,以一日游短线为好。

2.辛亥首义楚风文化之旅

为体现出首义文化特色,本线路在设计上应与黄鹤楼公园联姻,除上述景点外还包含黄鹤楼公园各景点,同时讲解的重点侧重于介绍当年楚地民情,进而烘托出辛亥首义爆发的社会背景,为游客分析首义革命产生的缘由提供材料支撑。此线路既可打造成短线也可根据需要打造成二日游中线。此线路在第二天就可进入休闲之旅,游客可放松心情去感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江南第一名楼的诗情画意,还可以登楼去领略“大江东去,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豪迈气慨,

3.辛亥首义风情之旅

本线路重点在于展示出清末民初武昌普通民众的生活场景,因此本线路应包含首义文化广场、辛亥革命博物馆、辛亥革命纪念碑、起义门、辛亥首义烈士祠、户部巷、胭脂风情街、昙华林街区等旅游景点。通过导游讲解让游客不仅了解辛亥首义革命,同时通过户部巷、胭脂风情街的游览也能让游客体味出百年前武昌普通民众的生活场景和饮食风味;而游客游览昙华林街区可了解当年一些革命志士真实的生活场景。因此此线路的打造应以二日游的 中线和三日游的长线为主,让游客在多日的游览后慢慢去感悟当年革命的血与火、生与死与普通民众生活的关系。

以上三条线路是当前最具可操作性同时也是最具旅游推广性的精品线路,值得武汉旅游业花大力气去打造。

三.打造辛亥首义精品旅游线路的关键

针对以上辛亥首义精品旅游线路的客观实际分析,为确保旅游线路可操作发展,对其旅游线路的整合打造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整合管理体制

对打造辛亥首义旅游线路来说,制约其形成精品旅游线路的最大障碍将是辛亥首义旅游资源分散的管理体制。因此,应加强各行政部门、各景区景点的协调,把辛亥首义旅游资源视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成立辛亥首义旅游资源管理委员会,在此基础上按照行政管理和市场经济的规律运作,为线路的打造提供强有利的管理机构。

2.整合打造旅游资源

辛亥首义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各有侧重。为突出线路特色,便于对旅游线路进行主题定位,进而串联形成特色鲜明的旅游线路。应重新规划昙华林、户部巷、胭脂路,将昙华林定位于反映清末民初文化街区,户部巷定位于展现清末民初特色小吃街区,胭脂路则定位于反映清末民初市民生活风情街区,在此基础上以辛亥首义革命为链接点,在空间格局上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景区,进而推向客源市场,为线路的组合提供更多的选择。

3.整合打通交通瓶颈

一些核心旅游资源周边交通状况不容乐观,进入景区存在交通瓶颈,一旦游客众多就会造成拥堵,从而使辛亥首义各旅游线路间的可进入性较差、时间成本高。因此应确保辛亥首义旅游线路周边交通顺畅,停车便利,以利人员的快进快出,避免由于交通拥堵带来的一系列的后继麻烦,为精品旅游线路的打造创造良好的外部交通环境。

4.发挥政府先导作用,提升线路的可操作性

政府在精品旅游线路的打造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发挥先导推手作用,在线路初创阶段做好扶马人,为旅行社的介入创造有利条件,既要在政策上给予旅行社优惠条件,在线路的宣传上也要不遗余力,可利用辛亥首义的深远影响、号召力和吸引向性,激发海内外华人爱国主义精神,大力拓展武汉海内外旅游客源市场,为线路的打造创造良好的外部大环境。

四.辛亥首义精品旅游线路的长效化

辛亥首义旅游线路要实现长效化发展,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必须以多种手段在更高的层面上塑造出辛亥首义旅游线路新形象。

1.应将辛亥首义遗迹、遗址、标志性建筑群打包集体申报国内五A景区,为下一步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创造良好的先机条件。

2.建立首义之区旅游集散中心,大力培养一批职业素质良好、水准高的服务和导游人员,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导游服务,使旅游集散中心成为整合散客旅游资源、规范团队旅游市场以及满足游客个性化旅游需求的重要综合性平台。

3.应成立首义大学,采取创新手法打造首义文化,依托校内研究力量设立辛亥首义研究所并建立网络辛亥史学论坛,加强学术研究以促进学术交流,确保武汉成为辛亥首义文化研究的权威之地和制高点。

4. 将湖北剧场更名为首义剧院,开发辛亥首义相关文艺作品,并在剧院内永久性滚动播出有关辛亥首义的纪录片、电影;运用声光电画等现代化手法再现辛亥革命历史,让更多人了解和熟悉这段历史。

5.设立辛亥首义纪念日, 将此纪念日制度化,政府在纪念日当天应举行全市公祭大会,隆重纪念辛亥革命先驱,并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向全国甚至于海内外实况转播,以此扩大影响力,教育后人。

五、结语

为打造出辛亥首义精品旅游线路,必须将首义旅游资源及其临近各类旅游资源作为一个整体做通盘考虑,惟如此才能一劳永逸的解决其发展的后顾之忧。同时打造出辛亥首义精品旅游线路,也有利于辛亥首义旅游资源的长效发展。而在辛亥首义精品旅游线路的开发过程中,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积极推进旅游资产整合,克服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等弊端,为打造出辛亥首义精品旅游线路,保驾护航。

武汉作为首义之区,打造辛亥首义精品旅游线路,整合辛亥首义历史文化资源,不仅有利于彰显武汉历史文化名城的个性魅力,提高武汉在世界的知名度、美誉度,提升民众的自豪感、归属感,而且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实现民族复兴,对于促进全球华人大团结、大联合,对于促进两岸和平发展推进祖国统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因此打造出辛亥首义精品旅游线路,既是武汉旅游业百年一遇的历史机遇,也是应尽的历史责任。打造辛亥首义精品旅游线路,武汉旅游业责无旁贷。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武汉辛亥革命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研究》(项目编号:2010b736)

参考文献:

生命之线篇9

阅读的本质是对话,阅读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习对话的过程,教师、学生、编者、文本都是对话的主体。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围绕文本在课堂上展开的对话过程虽是多向和交互的,但两两对话主体间的碰撞、交流、沟通、影响和互相间的作用却是直线式的,是最短程的,也是最有效的。

首先,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是直线的。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课前,老师得先和文本对话,即钻研教材。只有把教材把握好了,才能取得和学生对话的资格,进了课堂才能引导学生和教材对话,才能和学生交流。我备课没有什么诀窍,就是翻来覆去地诵读、默记。当读出了自己的理解、情感,读出了文章的妙处,读出了自己的惊喜,我便敢走进课堂。”确实,在“对话”教学中,教师既是组织者、引导者,又是一个特殊的“对话”主体。教师要先与文本(作者、编者)进行直线式的对接,直面语言文字,直接碰撞文本思想、作者情感,才能深入而透彻地解读文本,发现文本的教学价值,选择适合于促进学生发展的对话任务,巧妙设计能促进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的话题。教师与文本的直线式对话过程和对话发展,反映的是教师语文专业的基本素养。

其次,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直线的。学生只有直面文本,亲历与文本的直接对话,才能感受文本魅力,获得语文知识,理解文本意义,同时享受精神的滋养和生命本质的提升。如屠素凤老师教学《看戏》,始终让学生直面文本,开课时让学生与课题对话:你特别想了解关于《看戏》的哪些信息?课中组织学生朗读涵泳,让学生自主发现文本的行文思路和文本言语的精彩表达。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直线式的对话,体现的是教师语文教学水平的高度。

再次,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是直线的。此“直线”含有直率、真诚、平等之意,教师用自己的热情感染学生的热情,用自己的心灵感动学生的心灵,用自己的智慧开启学生的智慧,用自己的真诚胸怀理解学生的童言童语、童心童真,用自己的生命激情唤醒学生的生命成长。教师与学生之间对话关系的直线化,使课堂洋溢着生命张扬的精彩和心灵放飞的自由。

另外,生生之间的对话更是符合对话本质的。因为生生之间的生理、心理水平相当,知识水平、经验世界相仿,他们之间的沟通交流会更自由、平等,他们之间的相互促进和影响会更直接和有效。如此,生生之间的对话形态也是直线式的。

对话语文,因为课堂教学中有了多向交互网络下的直线对话和直接交流,所以,新的认识出现了,新的视野呈现了,新的思想产生了,新的价值观生成了。

二、曲线的魅力

文本是向着一切读者敞开的,文本与读者相遇时,它的意义被读者唤醒,它的生命由读者充实。反复阅读文本,揣摩语言,品评言语味道,与文本进行充分的对话,文本的意义在读者的精神世界里呈现,文本的思想在读者的生命之流中创造。所以,只有引领学生亲历阅读过程,走进文本深处,倾听文本的声音,感受语言的色彩,触摸作者的心灵,体验文本的情感,尽情地读,大胆地说,自由地想,欢快地写,不断感悟实践,才能充分体现“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而我们所追求的生命个性的呈现方式是曲线状态,而不是直线形式。在一场对话关系里,多个主体间经历多次直线式的交互往返,其生命意义一定是呈螺旋式的曲线发展之势的。

如屠素凤老师执教《看戏》,在让学生读课文后,找找描写观众的句子,读一读,来感受观众的热情,接着让学生把找到的四句话连起来再读一读,并顺势抛出一个话题:如果用一条线表示观众的表现,可以用曲线还是直线?话题很有趣,也很有挑战性。学生充分地与文本对话,有了以下的对话生成。

生:我觉得可以用曲线表示,因为观众在看戏时的表现是不一样的,有变化的。

师:能否把这个变化说具体?

生:在演出还没有开始,观众先是很安静地等待着演员出场;在女主角出场的时候,观众动荡起来了;当女主角开唱时,观众又非常安静了;当演出到高潮时,观众的情绪又动荡了。

生:我也觉得观众的表现可以用曲线表示,而且我还觉得观众的表现与戏的情节也有关系,情节是曲曲折折的,观众看得很陶醉,他们的表现也跟着曲曲折折了。

生:刚才我也以为可以用曲线表示,但现在觉得用直线也可以表示。

师:详细地说给大家听听。

生:观众的表现是有变化的,但是这些表现都说明他们非常爱京剧,非常爱梅兰芳。所以我觉得也可以用直线表示。

生:从观众的表现里,我还读懂了梅兰芳表演得非常精彩。

师:你是说观众的表现可以用曲线表示,而梅兰芳的表演艺术水平是可以用直线表示的。你们真了不起,透过观众的表现还读懂了演员的学艺水平。

生命之线篇10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发展;意义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376-02

几乎每个国家,每个阶级,都会以一定方式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政治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达到思想上的团结统一,形成凝聚力,从某种意义上政治工作是一种理论工作,是一种精神力量。而这种工作的重要性从马克思经典作家的著作中就可以找到依据,马克思说过“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1]9。列宁也曾指出:“我们应当积极地对工人阶级进行政治教育,发展工人阶级的政治觉悟”[2]342。在我国,思想政治工作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指导下与实际国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路径,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对我国的革命、建设以及改革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但也产生了一些问题,需要在反思中发展。

一、“生命线”的历史发展

1.革命战争时期――“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

“‘生命线’概念的最早提出是在1932年7月21日《中央给苏区中央局及苏区闽赣两省委信》中,政治工作在红军中有决定的意义,每一个红军战斗员不仅要能够有充分的军事技术――手中的武器,而且最重要的是脑子的武装。必须充实现有的军队中的政治工作,实现中央政治工作条例。政治工作不是附带的,而是红军的生命线”[3]94。

虽然“生命线”的概念和思想早已有之,但系统地加以阐述,并上升为理论,则是在第一次红军全国政治工作会议上。“会议在总结八年来红军政治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系统、全面地阐述了‘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的重要思想,使‘生命线’论断得以系统化、理论化,从根本上确立了政治工作在红军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4]65。

特别是运动之后,为了全面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军委总政治部副主任谭政在吸收各方面资料,征求大家意见,经修改和中央扩大书记处会议讨论通过的《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重大理论和基本经验做了系统全面的概括,指出“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的政治工作是革命阶段的生命线”。对如何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作用提出了指导性原则。这一报告也标志着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走向成熟。

2.新中国建设时期――“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

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党的工作重心也由农村转向城市,由武装斗争转向社会主义和平建设。相应地,“生命线”也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以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继续强调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同时,也根据建设的实情注入经济的内涵。1955年,在《为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所写的按语中明确提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在社会经济制度发生根本变革的时期,尤其是这样”[5]。1957年2月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从“生命线”的战略高度强调了政治工作的重要性,精辟地阐述了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他指出,“现在需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不论是知识分子,还是青年学生,都应努力学习,除了学习专业之外,在思想上要有所进步,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这就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时事政治。”[6]351他还强调政治工作要和经济工作一起去做,1958年10月,在《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中明确提出:“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是完成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的保证,它们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思想和政治又是统帅,是灵魂。”

然而在1966――1976年“”期间,由于受极“左”思想的影响,政治工作的“生命线”作用被过分夸大,在“以阶级斗争为纲”口号的指引下,党的政治工作非但没有进步,反而遭受重大挫折,造成一大批冤假错案,社会发展也受到制约。

3.改革开放后――“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并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生命线”被重新论述为“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并写进党的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政治工作的内涵得到进一步充实、丰富,顺应时展的要求。

邓小平多次强调政治工作和经济工作要两手一起抓。1989年动乱之后,邓小平曾痛惜地说:“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这里我主要是讲思想政治教育,不单纯是对学校、青年学生,是泛指对人民的教育。”[7]306随着20世纪80年代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设立,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研究也开始起步。

随后以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及以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也都十分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并且对“生命线”的内涵作了进一步的丰富。对“生命线”论断进一步概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8]94他还指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绝不是可有可无、无所作为,而是必不可少、大有可为的。

二、“生命线”的内涵及作用

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和军队的优良传统。它首先在军队中提出来,并随着历史的发展,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延伸到经济乃至其他一切工作中。“生命线”突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是其他工作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

具体说,“生命线”具有服从、保证、结合三方面的科学内涵。红军第一次政工会议也正是从这几方面展开论述的。即政治工作要为实现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服务;政治工作要保证部队战斗力的提高;政治工作要结合军事工作和各项任务一道去做。这里的政治工作也与军事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对军队取得一系列成就做出重大贡献。我军在武器装备极度匮乏的情况下以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和惊人的意志创造无数奇迹,政治工作无疑是克敌制胜的一大法宝。

而在后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政治工作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而政治的稳定与否,思想的统一与否,也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改造顺利进行,就是得益于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开展。后来“”的十年动荡,延缓了国家前进的步伐也与思想的偏离有很大关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政策的确立也与思想政治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改革的进行不只是经济的问题,首先是思想观念的问题,是政治的问题。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市场经济,在刚经历一场极“左”的风波后是很难得到人们认同的。改革最大的阻力来自于人们对传统观念的固守,没有思想上的改变一切变革都将举步维艰。如何才能认清现实情况,实事求是?这都需要思想政治工作的正确引导。也正是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大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创新,先后提出“猫论”和“摸着石头过河论”并在南巡讲话中多次强调要注重实际情况。全国人民解开思想的包袱,全心全意发展经济,才有了今天相对丰裕的物质生活。才使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远大理想成为可能。

进入21世纪,思想政治工作仍然是我党统一思想、治国安邦的有力保障。只有思想统一,劲往一处使,才能保证我国经济良好有序发展,才能切实解决我国的根本矛盾,从而使我国在日益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中保持和谐稳定,而思想的统一离不开积极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对服从、保证、结合三方面科学内涵的合理理解、正确适用,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发挥良好作用。

三、“生命线”的进一步思考

从革命战争年代到新中国建设,再到改革开放后大力发展经济,思想政治工作都对党的事业发展起着“生命线”的作用。对“生命线”的误读和轻视也给党和国家带来过重大损失。新时代,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1.历史反思――重实践到重理论的发展趋势

从历史上看,思想政治工作有从重实践到重理论的发展趋势。在党发展的早期,党的领导人就十分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刘少奇等中央领导人对政治工作都有相关研究和论述,都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并强调重视实践。更难能可贵的是当时全党全军都身体力行,用切身行动来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共产党人爱护百姓,革命军人为了保护百姓不惜牺牲自己,这在共产党的宣传口号、规章制度和每一个党员、战士的行为上都得到生动体现。共产党爱护百姓,每一个党员,每一名军人,都是一张名片,具有强烈的感召力。所以从三大革命时期直到改革开放以前,一说到共产党,人们都肃然起敬,所以才有了《映山红》、《十送红军》、《东方红》等感人至深的歌曲,唱出了人民对党、对军队、对领袖的无限热爱。

现在党和政府仍然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有专门的部门,专门的人员负责。甚至高校里也有了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老一辈无产阶级理论家、革命家经典著作的研究、解读也越来越充分、越来越丰富,思想政治的理论研究水平不断提高,产生了一大批“马克思主义者”。然而党的威信,党对人民群众的凝聚力并没有因此而得到应有的提高,反随着形势的复杂和个别党员的不良行为而有所下降,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一方面由于现今事物的日益繁多,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更重,党的工作的可指摘之处越来越多;另一方面也因为对经济的过于重视,实际操作中思想政治工作并没有有效执行,至少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2.现实考察――精神上重视,行动上死板

从现实情况来看,如今的思想政治工作在精神上重视,行动上死板。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程度,党和政府从来没有放松过,然而其效果远远达不到预期目标。这是因为一些思想政治工作者没有实事求是,遇到问题只知道从经典中找答案,甚至有些人只是应付上级任务,没有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导致在具体问题上不够灵活,行动上过于死板。

首先,在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客体问题上,相对来说,广大党员理所当然是工作的主体,而人民群众是教育的客体,党员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引导人民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然而现实许多党员根本没有从思想上入党,或者思想极不坚定,一旦掌握权力就把人民抛到脑后,当起了“官老爷”,毫不利人,专门利己。试问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尚且如此,又如何把客体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来?党和政府近来也把的问题上升到关乎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而笔者认为,当今最重要的是要转变观念,广大党员先做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再做主体,只有党员的思想统一,党员能树立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并付诸行动,才能真正地教育群众,影响群众,并且为群众所接受、所热爱。思想政治工作、党群关系才能恢复到三大战争时期的融洽程度。

其次,从党对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形势中看,现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过于呆板,从中央到地方,最主要的形式是逐层逐级地开会,传达会议精神;一级一级地作报告,传递主流思想。缺少真正融入群众生活,能真正打动人民的东西。而在对于新闻舆论的控制当中,引导机制不够完善,不够灵活。一些部门不能正确理解思想政治工作方针,不懂得如何营造能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氛围,引导积极向上的话题,只知道一味屏蔽、阻碍一些所谓“不合拍”的话语。导致民众产生国内不够民主、不够自由的错觉。而且对待很多问题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殊不知流言起于不可评论,也忘记了我党一贯说服教育的优良传统,而以行政命令代之。

四、结语

思想政治工作是生命线,是革命斗争的生命线,是经济建设的生命线,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思想政治工作经历了从革命斗争生命线到一切工作生命线的过程,这是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结果。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思想统一是行动一致的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有人说这样强调不好,可能会导致极左的风险,“”就是最好的证明。殊不知“生命线”只是强调其重要性,并不是说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唯一,强调其重要性的前提是不忘其统一思想,团结向前的目的。事实上,只要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积极创新,是不会偏离其轨道且可不断保持这条“生命线”的活力。

思想政治工作要达到三大战争时期的效果,必须要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而且要更加注重实质内容,而不仅仅流于形式。特别是要注重培养一批合格的思想政治教育者,真正有素质、有热情的人,才能做出有质量的事。“打铁还需自身硬”,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提升党员素质,是保持思想政治工作这条“生命线”长久生命力的内在要求。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张耀灿.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史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王莉.“思想政治工作是生命线”论断的历史演变与时展[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

[6]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