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力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8 18:34:22

生命力范文篇1

随着国内外市场竞争的愈演愈烈,企业寻求各种营销战略和策略以求得生存和发展,品牌战略已成为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品牌营销也成为各营销管理者的重要营销策略。现代品牌观念,认为品牌不仅仅是一个符号、一个名称、一个图案,而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意义。品牌具有生命有机体的特征,品牌有自己的个性、气质、属性和价值。品牌同生命体一样,也会经历生老病死的过程,品牌要经历六个阶段组成,即品牌的创立阶段、稳固阶段、差异化阶段、模仿阶段、分化阶段和两极分化阶段(曼弗雷•布鲁恩)。1997年,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指出品牌同产品一样,也要经历从出生、成长、成熟到衰退的过程。可口可乐品牌从1886到现在已经有122年的历史,而中国的许多品牌却只是昙花一现,像爱多VCD品牌只有短短4年的历史。这说明品牌是有生命力的,并且有强弱之分。

“生命”一直是哲学和生物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而“生命力”可被解释为维护生命活动的能力;生存和发展能力。将“生命力”人化到一个品牌上,是使其赋予生命的特征。品牌可以作为生命体来研究,品牌具有生命周期,因此,品牌也具有“生命力”。对于品牌生命力的界定:本文认为品牌生命力要突出其“生命力”的特征,因此从生命力的最初内涵出发,将品牌生命力界定为:维持企业各项活动的能力;是品牌在市场经济中所表现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

一个品牌是否具有生命力,将决定一个企业在竞争中能否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一旦品牌具有生命力,将表现出无穷的力量,如可口可乐、吉利、万宝路、奔驰、宝洁等这些品牌只能使其竞争对手望其项背。因此,对于今天这样一个品牌显露的时代,一个品牌只有不断培育和增强其生命力,才能增强一个企业,一个城市到一个国家的品牌竞争力。

品牌生命力表现为品牌的生存力和发展力。其基本特征可归结为如下四个方面:

(1)竞争性:这是品牌生命力中生存力的一个特征,是要在市场竞争中具有竞争优势。

(2)创新性:这是品牌生命力中生存力的另一个特征,即要保持品牌活力。

(3)时间延续性:这是品牌生命力中发展力的一个特征,品牌生命力强可以表现为一个好的品牌是可以永续存在的,品牌寿命很长。

(4)空间拓展性:这是品牌生命力中发展力的另一个特征,具体可以表现为品牌延伸性和扩展性。

2品牌生命力模型

通过品牌生命力的内涵和特征的分析,可以知道品牌生命力来源于它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品牌生命力具体构成如下:

(1)品牌生存力:包括竞争能力(差异化、成本领先、目标集聚)和创新能力(品牌创新)。

(2)品牌发展力:包括时间延续力(品牌寿命)和空间扩展力(品牌延伸)。

根据品牌生命力来源分析,可以得出品牌生命力是由品牌差异化、品牌寿命、品牌创新、品牌延伸因素影响的。其中品牌寿命可以由品牌维护影响。由此,可以得出品牌生命力模型,如图1:

通过这个品牌生命力模型我们可以看出,品牌生命力纵向表现为发展力即时间延续性和空间扩展性,横向表现为生存力即竞争性和创新性。品牌生命力边缘部分比较弱,随着生存力和发展力的增强,越到核心部分品牌生命力越强。并且生存力和发展力又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共同对品牌生命力进行影响。

(1)竞争能力分析:提到竞争能力,不得不提到美国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波特,波特将竞争力分析的很深入,具体分析产业竞争中面对五个竞争力的威胁,即行业内部;新进入者;替代品;供方讨价还价能力;买方讨价还价的能力。根据这个五个竞争力,具体产业要实施的竞争战略可以有成本优势;标歧立异;目标集聚。借助于此,品牌生命力中生存力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竞争能力。对于品牌来讲,要生存,要体现竞争能力,那么品牌一定要标新立异。(2)创新能力分析:消费者的需求随消费偏好和消费文化的变化处在不断地变化中,只有不断进行品牌创新,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其品牌生存的能力。品牌创新可以指围绕品牌视觉系统、品牌名称、品牌延伸、品牌理念、品牌形象、品牌策略和战略的创新行为。更广意义上讲品牌创新可以通过运用新技术,采用更科学的生产和服务方式,借助新市场和新组织引入,新的品牌理念的融入或品牌重新定位等等创新行为。

(3)时间延续能力分析:品牌的时间延续能力表现为品牌寿命,根据调查,国内企业的平均品牌寿命不足7.3年,而入选《财富》500强的跨国企业平均寿命却长达40-50年,世界品牌实验室的世界500强的数据来看,品牌寿命超过100年的有209个之多,500年以上的就有5个。品牌寿命长,品牌的时间延续能力强,可以使这个品牌的生命力增强。这类时间延续能力强的品牌,并不遵循由导入期到衰退期的生命周期过程的规律,表现出它的生命可以无限的。科特勒在分析品牌生命周期过程时,也承认,现实的情况是,许多老品牌仍经久不衰,表现出超强的生命力。

(4)时间扩展能力分析:品牌的空间扩展能力表现为品牌的发展力。主要是品牌扩展和品牌延伸,品牌扩展能引起消费者对新产品的立即接受和认同,并且可以为企业节约高额的宣传成本,品牌扩展和延伸能力强,说明企业的品牌发展能力好,品牌生命力强。这两个品牌策略成为企业谋求发展的重要策略和营销手段。

3增强品牌生命力的路径

(1)品牌竞争路径:根据波特的竞争力分析,基本竞争路径包括三方面。①要保持品牌差异性,就要塑造品牌的独特的个性,这是竞争者所无法模仿的有力武器。树立品牌个性要以市场和消费者为中心,企业的品牌个性要有别于竞争品牌,又要与消费者的个性心理相吻合。要将产品、企业、消费者、社会相结合。塑造出个性鲜明的品牌,征服消费者,战胜竞争对手,形成强势的差异化。②实现品牌的总成本领先,建立起达到有效规模的生产设施,在经验基础上全力以赴降低成本,抓紧成本与管理费用的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研究开发、服务、推销、广告等方面的成本费用。③利用品牌的目标集聚战略,通过主攻某个群体,某产品系列的一个细分区段或某一地区市场,这种路径需要企业针对具体的战略目标,将企业的技能、资源结合起来。

(2)品牌创新路径:品牌创新是增强品牌生命力,品牌活力的重要途径。品牌创新可通过不同的维度来进行。推出新产品,走出老品牌市场增长率和市场占有率下降的不利局面,使品牌重新增值。开发新市场,增加品牌的细分市场,寻找新的消费人群。进行新的品牌推广方式和品牌形象的重新塑造,满足变化的消费需求和市场环境,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还可以进行品牌的重新定位,发掘品牌的核心价值,走出品牌的低潮。这些创新方式关键是强调与竞争者的不同,与消费者需求相符合。而其推行的成功与否将关系到品牌的生死存亡。

(3)品牌延伸路径:这一路径是在企业的品牌知名度,美誉度提升,并形成了品牌忠诚,品牌逐步或已经成为名牌的时候进行的。因此,可以借助现有的成功品牌延伸到其他产品上,这一策略可以使企业不需花费大量金钱树立新品牌形象并且可以降低新品牌失败的风险,也可以创造新的产品优势,扩大企业的市场覆盖率,提高品牌的扩展能力,增强品牌生命力。当然品牌延伸也不可随意进行,延伸产品必须与原产品关联度较高或作为原产品的补充,可以使消费者形成相关的联想,没有生搬硬套的感觉,成功地进行品牌延伸,否则,盲目地、冒失地采用品牌延伸战略,会使企业面临很大的风险,很多企业就是因为错误的采用品牌延伸策略而走向品牌生命的尽头。

(4)品牌维护路径:品牌维护首先是产品的维护,是要给品牌生命力一个坚实的基础,产品是品牌的载体,要保证产品质量和服务的质量,坚持从市场需求出发,保障产品的高质量,良好的外部设计和优质化的服务。其次,是要加强品牌的统一规划和管理,形成一套标准的管理体系。要从品牌战略,具体到品牌定位、品牌识别、品牌推广、品牌塑造等等方面形成一个规范的整体,加强对品牌的统一管理,形成各主要的方面的指标体系,要从各个方面进行品牌知名度培育和管理,提升品牌知名度,加强重复购买。同时要加强对品牌的法律保护,实施严格的商标管理。再次,是要加强品牌诊断和品牌危机管理。通过品牌诊断,分析品牌状况,客观评价品牌形象,找出薄弱环节,及时地改进和维护。根据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对品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同时也要注意品牌危机管理,品牌一旦出现危机问题,不但会使品牌形象损毁,也会导致企业无法再生存下去。因此,要加强品牌危机管理,组建专业化的品牌危机管理小组进行危机的预测和处理,并且要建立准确,灵敏的信息检测系统,及时收集相关信息并给予分析、研究和处理,更重要的是快速的反馈系统,以保证品牌出现危机时,能马上反馈给企业,及时地进行补救和处理。

参考文献

[1][美]JenBaskin.CorporateDNA:LearningFromLife[M].ReedEducational&ProfessionalPublishingLtd,1998.

[2]孙日瑶,刘华军.品牌经济学原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6).

[3]潘成云.品牌生命周期论[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0,(9).

[4]王东民.品牌生命的复杂性和复杂的品牌生理生态学[J].商业研究,2004,(6).

生命力范文篇2

关键词:品牌;品牌生命力;品牌生命力模型

1品牌生命力的提出

随着国内外市场竞争的愈演愈烈,企业寻求各种营销战略和策略以求得生存和发展,品牌战略已成为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品牌营销也成为各营销管理者的重要营销策略。现代品牌观念,认为品牌不仅仅是一个符号、一个名称、一个图案,而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意义。品牌具有生命有机体的特征,品牌有自己的个性、气质、属性和价值。品牌同生命体一样,也会经历生老病死的过程,品牌要经历六个阶段组成,即品牌的创立阶段、稳固阶段、差异化阶段、模仿阶段、分化阶段和两极分化阶段(曼弗雷•布鲁恩)。1997年,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指出品牌同产品一样,也要经历从出生、成长、成熟到衰退的过程。可口可乐品牌从1886到现在已经有122年的历史,而中国的许多品牌却只是昙花一现,像爱多VCD品牌只有短短4年的历史。这说明品牌是有生命力的,并且有强弱之分。

“生命”一直是哲学和生物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而“生命力”可被解释为维护生命活动的能力;生存和发展能力。将“生命力”人化到一个品牌上,是使其赋予生命的特征。品牌可以作为生命体来研究,品牌具有生命周期,因此,品牌也具有“生命力”。对于品牌生命力的界定:本文认为品牌生命力要突出其“生命力”的特征,因此从生命力的最初内涵出发,将品牌生命力界定为:维持企业各项活动的能力;是品牌在市场经济中所表现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

一个品牌是否具有生命力,将决定一个企业在竞争中能否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一旦品牌具有生命力,将表现出无穷的力量,如可口可乐、吉利、万宝路、奔驰、宝洁等这些品牌只能使其竞争对手望其项背。因此,对于今天这样一个品牌显露的时代,一个品牌只有不断培育和增强其生命力,才能增强一个企业,一个城市到一个国家的品牌竞争力。

品牌生命力表现为品牌的生存力和发展力。其基本特征可归结为如下四个方面:

(1)竞争性:这是品牌生命力中生存力的一个特征,是要在市场竞争中具有竞争优势。

(2)创新性:这是品牌生命力中生存力的另一个特征,即要保持品牌活力。

(3)时间延续性:这是品牌生命力中发展力的一个特征,品牌生命力强可以表现为一个好的品牌是可以永续存在的,品牌寿命很长。

(4)空间拓展性:这是品牌生命力中发展力的另一个特征,具体可以表现为品牌延伸性和扩展性。

2品牌生命力模型

通过品牌生命力的内涵和特征的分析,可以知道品牌生命力来源于它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品牌生命力具体构成如下:

(1)品牌生存力:包括竞争能力(差异化、成本领先、目标集聚)和创新能力(品牌创新)。

(2)品牌发展力:包括时间延续力(品牌寿命)和空间扩展力(品牌延伸)。

根据品牌生命力来源分析,可以得出品牌生命力是由品牌差异化、品牌寿命、品牌创新、品牌延伸因素影响的。其中品牌寿命可以由品牌维护影响。由此,可以得出品牌生命力模型,如图1:

通过这个品牌生命力模型我们可以看出,品牌生命力纵向表现为发展力即时间延续性和空间扩展性,横向表现为生存力即竞争性和创新性。品牌生命力边缘部分比较弱,随着生存力和发展力的增强,越到核心部分品牌生命力越强。并且生存力和发展力又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共同对品牌生命力进行影响。

(1)竞争能力分析:提到竞争能力,不得不提到美国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波特,波特将竞争力分析的很深入,具体分析产业竞争中面对五个竞争力的威胁,即行业内部;新进入者;替代品;供方讨价还价能力;买方讨价还价的能力。根据这个五个竞争力,具体产业要实施的竞争战略可以有成本优势;标歧立异;目标集聚。借助于此,品牌生命力中生存力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竞争能力。对于品牌来讲,要生存,要体现竞争能力,那么品牌一定要标新立异。

(2)创新能力分析:消费者的需求随消费偏好和消费文化的变化处在不断地变化中,只有不断进行品牌创新,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其品牌生存的能力。品牌创新可以指围绕品牌视觉系统、品牌名称、品牌延伸、品牌理念、品牌形象、品牌策略和战略的创新行为。更广意义上讲品牌创新可以通过运用新技术,采用更科学的生产和服务方式,借助新市场和新组织引入,新的品牌理念的融入或品牌重新定位等等创新行为。

(3)时间延续能力分析:品牌的时间延续能力表现为品牌寿命,根据调查,国内企业的平均品牌寿命不足7.3年,而入选《财富》500强的跨国企业平均寿命却长达40-50年,世界品牌实验室的世界500强的数据来看,品牌寿命超过100年的有209个之多,500年以上的就有5个。品牌寿命长,品牌的时间延续能力强,可以使这个品牌的生命力增强。这类时间延续能力强的品牌,并不遵循由导入期到衰退期的生命周期过程的规律,表现出它的生命可以无限的。科特勒在分析品牌生命周期过程时,也承认,现实的情况是,许多老品牌仍经久不衰,表现出超强的生命力。

(4)时间扩展能力分析:品牌的空间扩展能力表现为品牌的发展力。主要是品牌扩展和品牌延伸,品牌扩展能引起消费者对新产品的立即接受和认同,并且可以为企业节约高额的宣传成本,品牌扩展和延伸能力强,说明企业的品牌发展能力好,品牌生命力强。这两个品牌策略成为企业谋求发展的重要策略和营销手段。

3增强品牌生命力的路径

(1)品牌竞争路径:根据波特的竞争力分析,基本竞争路径包括三方面。

①要保持品牌差异性,就要塑造品牌的独特的个性,这是竞争者所无法模仿的有力武器。树立品牌个性要以市场和消费者为中心,企业的品牌个性要有别于竞争品牌,又要与消费者的个性心理相吻合。要将产品、企业、消费者、社会相结合。塑造出个性鲜明的品牌,征服消费者,战胜竞争对手,形成强势的差异化。

②实现品牌的总成本领先,建立起达到有效规模的生产设施,在经验基础上全力以赴降低成本,抓紧成本与管理费用的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研究开发、服务、推销、广告等方面的成本费用。

③利用品牌的目标集聚战略,通过主攻某个群体,某产品系列的一个细分区段或某一地区市场,这种路径需要企业针对具体的战略目标,将企业的技能、资源结合起来。

(2)品牌创新路径:品牌创新是增强品牌生命力,品牌活力的重要途径。品牌创新可通过不同的维度来进行。推出新产品,走出老品牌市场增长率和市场占有率下降的不利局面,使品牌重新增值。开发新市场,增加品牌的细分市场,寻找新的消费人群。进行新的品牌推广方式和品牌形象的重新塑造,满足变化的消费需求和市场环境,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还可以进行品牌的重新定位,发掘品牌的核心价值,走出品牌的低潮。这些创新方式关键是强调与竞争者的不同,与消费者需求相符合。而其推行的成功与否将关系到品牌的生死存亡。

(3)品牌延伸路径:这一路径是在企业的品牌知名度,美誉度提升,并形成了品牌忠诚,品牌逐步或已经成为名牌的时候进行的。因此,可以借助现有的成功品牌延伸到其他产品上,这一策略可以使企业不需花费大量金钱树立新品牌形象并且可以降低新品牌失败的风险,也可以创造新的产品优势,扩大企业的市场覆盖率,提高品牌的扩展能力,增强品牌生命力。当然品牌延伸也不可随意进行,延伸产品必须与原产品关联度较高或作为原产品的补充,可以使消费者形成相关的联想,没有生搬硬套的感觉,成功地进行品牌延伸,否则,盲目地、冒失地采用品牌延伸战略,会使企业面临很大的风险,很多企业就是因为错误的采用品牌延伸策略而走向品牌生命的尽头。

(4)品牌维护路径:品牌维护首先是产品的维护,是要给品牌生命力一个坚实的基础,产品是品牌的载体,要保证产品质量和服务的质量,坚持从市场需求出发,保障产品的高质量,良好的外部设计和优质化的服务。其次,是要加强品牌的统一规划和管理,形成一套标准的管理体系。要从品牌战略,具体到品牌定位、品牌识别、品牌推广、品牌塑造等等方面形成一个规范的整体,加强对品牌的统一管理,形成各主要的方面的指标体系,要从各个方面进行品牌知名度培育和管理,提升品牌知名度,加强重复购买。同时要加强对品牌的法律保护,实施严格的商标管理。再次,是要加强品牌诊断和品牌危机管理。通过品牌诊断,分析品牌状况,客观评价品牌形象,找出薄弱环节,及时地改进和维护。根据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对品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同时也要注意品牌危机管理,品牌一旦出现危机问题,不但会使品牌形象损毁,也会导致企业无法再生存下去。因此,要加强品牌危机管理,组建专业化的品牌危机管理小组进行危机的预测和处理,并且要建立准确,灵敏的信息检测系统,及时收集相关信息并给予分析、研究和处理,更重要的是快速的反馈系统,以保证品牌出现危机时,能马上反馈给企业,及时地进行补救和处理。

参考文献:

[1][美]JenBaskin.CorporateDNA:LearningFromLife[M].ReedEducational&ProfessionalPublishingLtd,1998.

[2]孙日瑶,刘华军.品牌经济学原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6).

[3]潘成云.品牌生命周期论[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0,(9).

[4]王东民.品牌生命的复杂性和复杂的品牌生理生态学[J].商业研究,2004,(6).

生命力范文篇3

在党和国家事业蓬勃发展的新的历史起点,党的建设面临着新的机遇也面对着新的挑战。华夏大地,广大城乡党员和普通民众一样,纷纷挣脱了地域、身份、单位的限制,带着对幸福生活的渴望,汇入了人口流动的大潮。我们的党建工作,如何适应中国人口流动性最强的时代?如何适应党的历史方位和目标任务的发展变化?如何保证在改革年代,基层党组织仍能“艰难奋战而不溃散”?众多基层党建工作者殚精竭虑,积极探索,给出了一份份精彩的答卷。

上海市闵行区党建工作者的答卷,其精彩处可以用“保持生命力”与“保持先进性”来概括。

“保持生命力”,是他们始终在党建工作中,保持了昂扬向上的创新精神,让基层党建始终洋溢着流水不腐的生命活力。他们面对复杂的局面,敢于并善于创新,构建了一个农村党建、社区党建、行业党建互联互动的城乡一体化党建工作新体制,让“两新”组织中的普通流动党员,不但有党组织可以依靠,还能参与到政府的科学决策之中。

生命力范文篇4

“生命力、活力、热情”,是讲演者首需具备的条件。听众的情绪完全受讲演者左右。

生命力、活力及热情——这三样,我一直认为是讲演者首需具备的条件。人们群集在生龙活虎的讲

演者四周,就同野雁会围着秋天的麦田打转一样。

如何才能作这种虎虎生风的讲演,以维系听众的注意力呢?这里我将给你三个妙法,帮助你把热情和

热诚加入讲演中。

一、选择自己热衷的话题

如果你对你选择的题目有实际接触与经验,对它充满热诚——像某种嗜好或消遣的追求等,或者你

因对题目曾做深思或有着个人的关切,因而满心热诚,那么就不愁讲演时会不热心了。

几乎所有的讲演者都会怀疑,自己选择的题目能否提起听众的兴趣。只有一个方法保证教他们感兴趣

:点燃自己对题目的狂热,就不怕无法掌握人们的兴趣了。

历来雄辩的最大吸引力,尽皆出于一个人深切的信念和感觉。真诚建在信仰之上,而信仰则出于一心

对自己所要说的事情的温馨情感,出于脑子对于要说什么的冷静思考。“此心自有道理,是为道理所不自

知。”

二、重视自己对题目的感觉

我们去看话剧、电影的原因之一,即是想要见到、听到感情的表露。我们很害怕自己的感情会当众吐

露,因此去看话剧,以满足这种感情流露的需要。

是故,当众说话时,你便会依着自己倾注谈话中的热心程度而表现出自己的热诚与兴趣。不要抑制自

己真诚的情感,也不要在自己真实感人的热情上头加个闭气闸。让听众看看,你对谈论自己的题目有多热诚

,如此,他们的注意力便在你的掌握之下。

三、表现热烈

当你走上台去要对听众演讲时,应是满心企盼的神态,而不是像个要登上绞架的人。轻快跳跃的脚步

也许大部分是装出来的,可是却会为你制造奇迹,并会令听众觉得你有自己非常热切想要谈的事情。就要开

讲前,深呼吸,不要靠着讲桌。头抬高,下颔仰起。你就要告诉听众一些有价值的事情,因此你全身每一部

分都应该清楚无误地让他们晓得这点。现在你是大权在握,像威廉·詹姆斯所说的,要表现得好像是这样

。若能设法将声音传至大厅的后方,这样的音效会让你更有所把握。一旦开始做起手势来时,它们更能振奋

生命力范文篇5

「主题词」:宪法司法化法治人权新生命

我国宪法的司法化问题虽然已经不再前卫了,但是,最高人民法院8月13日专门为“冒名上学”案作出了《关于以侵犯姓名权的手段侵犯宪法保护的公民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是否应承担民事责任的批复》(注释[2001]25号),使得宪法司法化的话题重新得到法学界和司法界的普遍关注,甚至政法院校的师生也在高谈阔论,发表自己的看法。但事实上,大多数著述都只是把宪法司法化问题放在比较偏激的角度下论述,难免显得有失偏颇,让人难以信服。可笑的是,“宪法司法化”竟然成了“法学爱好者”常挂在嘴边的“招牌”,并没有多少人就此有新的建树。宪法司法化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性话语,但我要问:我国宪法司法化这一实践性话语到底有没有生长的土壤?生成后是否使宪法的权威性受到了挑战?司法适用下宪法能否展现新生命,能否影响宪法的价值取向与制度设计?将宪法司法化这一问题置于宪政精神的引导下进行考察,无疑会得到满意的答案。

司法化:宪政新时代的要求

所谓宪法司法化,就是指宪法可以在法院适用,宪法可以像其他法律法规一样进入司法程序,直接作为裁判案件的法律依据。宪法司法化就是指法院可以适用宪法来解决法律上的纠纷。

毋庸置疑,宪法司法化这一话语在纯理论意义上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当没有具体法律将公民的宪法基本权利落实时,司法机关能否直接适用或引用宪法条文作为判决的依据?在这个意义上,宪法司法化意味着宪法的司法适用性。如果公民的基本权利得不到宪法充分的保障,即宪法不是公民权利保障书的话,宪法的功能将只是纸上谈兵,宪政将只能是“水中捞月”,永远也无法实现真正的宪政了。在这里有必要先对宪政的概念表述一下:“所谓宪政就是拿宪法规定国家体制,政权组织以及政府和人民相互之间权利义务关系而使政府和人民都在这些规定之下,享有应享有的权利,负担应负担的义务,无论谁都不许违反和超越这些规定而自由行动的这样一种政治形式”。外国学者将宪政的概念与法治的概念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具有合理性、科学性。正如美国学者斯蒂。M.格里芬所说:“宪政是这样一种思想,正如它希望通过法治来约束个人并向个人授予权利一样,它也希望通过法治来约束政府并向政府授权”。法治是宪政的要素之一,是宪政的重要条件。如果法治没有达到,那真正的宪政只能“可望而不可及”,甚至是“不可望也不可及”。因此,要实现宪政,首先必须保证宪法的功能得到体现,宪法的精神得到体现。公民既然本身固有一系列基本权利,就必须得到法律的保障,而法律随着时代的发展,其中难免有照顾不周的地方,毕竟法律也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当法律不能落实公民的基本权利时,宪法也只能出来对公民的基本权利进行肯定,实现公民权利最后屏障之功效,真正朝宪政的方向迈进。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可以说是法律的法律,凌驾于法律之上的权威法。所以说,宪法也具有直接的法律效力,但现实中大量违反宪法的事件屡有发生,却因为法院适用法律的时候束缚了手脚,对宪法法律属性认识存在偏差,不引用宪法规定来作为判案的依据。而宪法的法律效力的基本表现在于司法适用性,故宪法作为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部门法,亦不能除外。如果宪法的法律效力得不到肯定或贯彻的话,宪法的权威地位将受到严峻的挑战,甚至濒临“退位让贤”的边缘,那时,宪法将不是宪法,宪政也只能是“太阳从西边升起”,永远也看不到的了。事实上,宪法的演进与改善需要其在司法实践中不断被检验和修正,消除其中的滞后因素,真正体现根本大法之美称,我想宪法的司法化无疑使宪法能与时俱进充满新的血液,响应宪政新时代的要求。

宪法司法化的第二层含义是:在司法机关对个案审理过程中,能否对有违宪疑议的法律行为的合宪性问题进行审查并作出判断。“齐玉苓”一案中陈晓琪等人以侵犯姓名权的手段,侵犯了齐玉苓依据宪法规定所享有的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并造成了具体的损害后果,这样的法律行为已经违宪了。或许有些人会认为这已经涉及到司法机关有否违宪审查权的问题,认为它已经不是一个技术性命题,它已经涉及到一个国家的宪政理论和政治制度的基本构架,甚至包括历史传统和文化观念等层面。

事实上,司法机关能否对有违宪疑议的法律行为的合宪性问题进行审查并作出判断,这明确不仅是技术手段,也涉及到司法机关与权力机关的权限划分问题。在这里,宪法在司法上的适用上不能因它在法律体系中根本地位而过分抬高它,如果那样,公民的一些基本权利也无从保障,司法体制也无法正常运转。而这里也不容否认也涉及到了两个宪法问题。即宪法的解释权与监督权。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大监督宪法的实施,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宪法第62条,第67条)。属于审判工作中的宪法、法律的具体应用问题,应由最高人民法院进行解释。宪法监督也包括司法监督,所以最高人民法院也有宪法监督权。的确宪法的解释与监督只能由最高权力机关来行使,而它的权力来源于人民。宪法和法律制定出来并不是供“欣赏”或“参观”的,它需要被实施、适用,以次体现法的精神。最高人民法院在适用过程中不能进行不违背宪法精神的解释,违宪行为在司法中的审判全交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那将无形的剥夺司法机关的部分宪法规定的权限,也无形中加大了人大及常委会的负担,这不仅是不可取的,也是不科学的。最高人民法院对于在审判过程中如何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有权进行解释。这里的解释并不是宪法解释,而是宪法适用和实施过程中的司法解释而已。最高人民法院所作的司法解释是符合宪政新时代的要求的,也符合宪法精神和宪法原则的。如果硬要给最高人民法院的宪法适用过程中的司法解释定性为宪法解释的话,那只能是“莫须有”的罪名。与实事求是的原则相违背的。

司法化:宪法新生命的展露

“齐玉苓”案的解决是全国首例以司法手段保护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案件,开了宪法司法化的先河,通过司法诉讼激活了宪法文本,让宪法的精神得到了体现,给宪法的生命注入了新的血液。

宪法是法律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宪法的出现解决了法律本身产生的正当性问题,即一个良好的法律不应该是君主意志或者是人治的附庸,宪法是人民通过民主程序产生的。宪法的生命是通过宪法的功能、宪法的原则、宪法的法律效力等体现出来的。

宪法具有双重功能,即授予权力并限制权力;既认可权利又保障权利。国家机关包括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权力也来源于宪法,确切说应该来源于人民。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得到了宪法的授权,它们必须严格依法办事,不得凌驾于宪法之上,藐视宪法的权威。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只不过是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它们的权力必然受到宪法精神的调控和宪法规范的限制,不得“越雷池一步”。宪法通过肯定了人民主权原则、宪法至上原则、法治原则,突出强调了宪法通过保障公民

的基本权利来实现自身的生命力。如果宪法产生以后,没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不能切实地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任由违宪者肆意的践踏,那宪法只能成为一纸空文,成为没有生命的废物,被人民定位在垃圾的“值域”里。宪法充分发挥它的法律效力-确定力、拘束力、执行力。使得一切违反宪法的规范客体都要重新加以调整,所有违宪的对象都应加以处理。真正实现宪法是人民的宪法,也只能是用来保障公民权利的武器。而所谈的宪法司法化问题只不过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起到授权委托书的作用。“冒名上学”案中最高人民法院引用宪法条文作为案件的依据,合乎宪法的精神-为人民服务,具有合法性也具有合目的性。宪法司法化是宪法新生命的展露。

司法化:人权强有力的保障

人权是人们所固有的权利,即人的基本权利。基本权利也可以被称之为宪法权利,更确切一点是“宪法保障的权利”。对基本权利的确认和保障,构成了整个宪法价值体系的一个重要核心。马克思曾经指出:“人权不是天赋的,而是在历史中形成的”。具体说,人的基本权利是人作为构成社会整体的自律的个人,为确保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维护其作为人的尊严而享有的、并在人类社会历史过程中不断形成和发展的权利。尽管人权是人本身所固有的,但必须有宪法的确认和保障,人权才能得以实现。陈晓琪等人以侵犯姓名权的手段,侵犯了齐玉苓依宪法规定所享有的受教育权。姓名权是基本权利中的人格权,而受教育权是基本权利中的社会经济权利的一个重要发展权。1979年第23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关于发展权的决议》和1986年第41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发展权宣言》两个决议。根据这两个联合国人权决议的规定,发展权也是一项人权,平等的发展机会不仅是个人的权利,也是各个国家的权利;齐玉苓的发展权被陈晓琪等人轻易地剥夺了,宪法再不作为司法适用的依据,人权将被其他纬线对象无情地践踏。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的人权,宪法司法化也就具有了生长的土壤和生存的空间。

司法化:法治精神的体现

宪法是依法治国的基础和前提。宪法也是一个国家实行法制的基础,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在宪法得不到实施或者在违宪的状态下是无法实行依法治国的。最有权威的宪法都得不到贯彻其他的法律也会遭到践踏的命运。国家机关是宪法所授权力的执行者所有者只能是人民。任何国家机关、组织和个人都处于宪法的监督和调控之下,都不能超越于宪法,选择自由的活动方式。宪法的制订就是为了让所有的规范对象或规范客体在它所规定的轨道上运行,不能脱离这个“轨道”,否则将违反宪法原则。

制定宪法后,从制定宪法的目的和动机来看,宪法制定者为了保证宪法在实际中得到贯彻,切实的反映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就必须在宪法实施的过程中进行监督,看看宪法的原则是否得到了体现,是否违背了法治的精神。在“齐玉苓”一案中,在司法适用的过程中,法院找不到一部具体的法律来作为判案的依据,“依法治国”难免显得有点匆促。结果援用了宪法条文作为判案的依据,不失为一项明智之举,也是宪法实践的必然。

司法化:宪法实践操作中的必然

宪法司法化一直受到学者们的呼吁与论证,在1955年和1986年最高院的两纸批复,把宪法排除在司法判决依据范围之外,而如今对于“冒名上学”一案,最高院的另一纸批复却将宪法司法化变为现实,这在操作上难免显得有点不严谨。或许会被一些学者认为是“多余”的宪法适用性问题,看作是屹立于最高院面前的风车,最高院的几次批复被认为是在展示一种同风车捉斗的勇气。这样的治学态度难免缺乏发展的观点。法院的法官并不都是“圣人”,他们也受时代和社会的局限和制约,再加上本身也不是万事精通,能预测未来。法官也不过是法学界和司法界的“专业人士”而已,或许只是“法学爱好者”。又怎能去苛求他们作出距他们几十年后相适应的司法解释呢?作为权威的宪法,它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必然要求立法者要加强自身的法律修养,培养前瞻的眼光,严谨的的治学态度,这样才能让所制定的宪法、法律的适用期限长一些。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昨天的框框条文或许也不适应今天的需要,但里面的重要精神与原则却是永恒不变的。

不管最高院当前对“冒名上学”案作出的批复企图再实现宪法的司法化(司法适用性)的做法是否是力不从心和一厢情愿。这从另一角度来说,宪法的权威性、至高无上的地位也需要经过司法的适用和实施来加以验证和检验。如果说宪法一从制定就是永恒不变的,那么宪法史上的几次修正案也只能“委屈”一下,让所谓的学者们开明后,才重新被平反,重返宪法的“伊甸园”。如果说最高院的几纸批复就被认为是“法官造法”,被神化为具有里程碑式的“宪法事件”的话,那么立法机关的“家庭成员”不都全成了“法魂”的拥有者了吗?

在宪法的实践中,尽管制定宪法的人的素质和修养在不断的提高,但总有不能触及的地方,人总是活在时代的“框框”中,永远也摆脱不了受时代、社会的影响。要想宪法和法律得到更好的认同,必然要求立法者素质全面的提高,也要求守法者、执法者加强自身的法律意识,提高自身的法律修养。

宪法永远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为了激活它新的生命力,必须给它注入新的血液,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宪政道路,让宪法和法律与时代同步,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宪法。移植外国先进的法律制度,真正做到宪法是人民制定的宪法,是为人民服务的宪法。

因此,我们的立法者们决不能固守陈规,应敢于站在时代的高度,去把握宪法发展的命脉,让宪法永远具有生命力(在自身存在的时间里)。从某种意义上说,最高院的批复也代表着学者们的期望,将成为法学界的一次深刻的变革。宪法司法化的生长与何去何从,我们不妨翘首以待!

参考书目:

生命力范文篇6

一、应该区分马克思主义创立的历史条件和它的历史使命与研究主题

马克思主义开始创立于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以后到此时在西欧英、法、德处于一定的发展水平。英国已经开始工业革命,成为当时世界生产力最为发达的国家;法国在大革命以后,资本主义生产也有很大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的出生地德国莱茵河地区资本主义也有一定的发展。但整个说,资本主义仍然处于发展的早期。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在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还适用吗?这个疑问的关键,在于不知道马克思主义创立的历史条件和它肩负的历史使命与研究主题之间的区别。学生们对这个问题理解的困难主要来自对这两者的混淆。

马克思恩格斯虽然生活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但他们探讨的问题并不限于自由资本主义而是关于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向何处去的问题,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问题,因而是对人类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规律性的探讨。我们只要读一读马克思发表在《德法年鉴》致卢格的信,以及《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这两篇早期文章,就能非常清楚马克思恩格斯创立新的学说的目的和使命。恩格斯1845年1月20日致马克思的信对这一点说得非常清楚。他对马克思说,“目前首先需要我们做的,就是写出几本较大的著作,以便给许许多多非常愿意干但自己又干不好的一知半解的人以一个必要的支点。”(《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第18页)

正因为马克思恩格斯肩负着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历史使命的目的从事写作,因而科学性是它的首要要求,他们不是停留在资本主义的表层,不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现象的描述,而是着力于通过现象把握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这样,他们终生从事艰苦的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恩格斯说过,“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3卷,第776~777页)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的认识条件,可能会给马克思恩格斯对材料的运用和理论视域带来某些限制,但从根本上说不会影响他们对人类社会和资本主义一般规律的探求。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资本主义社会早期暴露出来的社会矛盾中包含着它的发展规律和往后发展的趋向。这是马克思主义虽然诞生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但至今仍然适用的一个最重要原因。

我们可以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分析来说明这一点。例如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关于商品二重性和劳动二重性的理论,关于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的理论,关于雇佣劳动和资本的理论,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性和私人占有的矛盾等等,并不因为资本主义后来进入到国家垄断阶段而消失其科学性和理论价值。恩格斯在整理《资本论》第三卷时已经看到资本主义发展的某些新变化,如股份制的问题、托拉斯和垄断组织的问题,因而出现社会资本对私人资本的扬弃,出现资本主义无计划状态的某些克服。但是他强调,这种转化仍然是在资本主义限制之内,因此这种转化并没有克服财富作为社会财富的性质和作为私人财富的性质的对立,而只是在新的形态上发展了这种对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仍然是资本主义,虽然它有一些新的特点,但这些特点并没有根本改变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关于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认为在当代劳动价值论已为知识价值论所取代,剩余价值理论已为利润是组织管理生产报酬的理论所取代,国家的干预已彻底消除生产无政府状态和经济危机,新的中产阶级已经消除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等等说法,都是非科学的。实际上,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作用的提升,并不是劳动价值论的失效,而是劳动价值论正确性的证明。因为科学技术研究本身是一种复杂的高级的劳动,创造价值的是科技劳动而不是被物化的各种生产设备。各种最先进的设备本身并不创造价值,而是价值的转移。劳动价值论(包括脑力劳动对价值的创造)是正确的。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仍然是存在的,仍然是多出于必要劳动而为资本所占有的部分。没有这一部分就没有利润。创造剩余价值的仍然是劳动(包括科技劳动)而不是科技本身和各种先进设备。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资本主义国家的跨国公司,并没有消除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虽然它以股份制的形式存在)之间的矛盾,而是在世界范围扩大了这种矛盾。因而我们说,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说仍然是有生命力的。

就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来说,它的最根本的内容并不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特征的描述,而是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转变,即把社会主义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建立在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分析的基础上,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进一步发展的趋向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较之空想社会主义以人性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两个必然”的理论是科学的,因为它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分析上的,至今没有失效。而且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两个必然”以后,还提出了“两个决不会”的论断,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结合,构成了一个关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完整的科学的理论,这个理论是对当今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状况最具说服力的解释。马克思恩格斯当时关于未来社会主义某些特征的描述,如关于由国家掌握全部生产资料的问题,关于商品生产和计划经济的问题,关于分配方式问题,等等,他们都是以资本主义高度发展为前提的,是从两种社会形态本质特征的角度论述的。它并不是每一个国家实现革命后立即实行的行动纲领而是一种追求的社会理想。至于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落后的东方国家实现,并在实践中具有许多超出甚至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当时所设想的措施,这完全正常。说过:“马克思活着的时候,不能将后来出现的所有这些问题都看到,也就不能在那时把所有的这些问题都加以解决。俄国的问题只能由列宁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由中国人解决。”(《文集》第8卷,第5页)因此,马克思恩格斯由于历史条件限制所不可避免的局限,并不影响他们关于社会主义理论整体的科学性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仍然是我们时代不可超越的哲学,这一点在西方连萨特都承认。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最一般规律的揭示,是不能推翻的。有人说,既然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那我们时代变了,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能过时呢?这种说法,有双重误解。一方面,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并不会因为时代的改变而丧失其对人类的价值。例如历史上许多对人类有贡献的哲学家的思想,并不会因为时代改变而由精华变为“糟粕”。具体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现在距离马克思生活的年代虽然有一个多世纪,时代特征和面对的主题发生了变化,但这个变化并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肩负的历史使命。历史是大尺度的。我们仍然在以不同方式实践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伟大理想。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包括它的哲学仍然是我们的旗帜。当代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当代的社会实践,没有也不可能有任何证据,来推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条根本性的原理。由上可见,因马克思主义诞生于自由资本主义时代而否认它当代的适用性是错误的。

二、应该区分马克思文本中某个论点的过时和“马克思主义过时”论

我们强调马克思主义的适用性,并不否认马克思恩格斯的某个论断可能过时。但要把它和“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区分开来。

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是针对整个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说的,是一种反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理论;至于说马克思恩格斯文本中的某些论断过时,这完全可能。马克思恩格斯自己也从不讳言这一点,相反着力强调自己的某个论断因为客观情况变化而过时。例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就明确指出,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个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在讲到《共产党宣言》中关于对待各反对党的态度时也说,“虽然在原则上今天还是正确的,但是就其实际运用来说今天毕竟已经过时,因为政治形势已经完全改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248~249页)。他们也承认自己有过预测的失算,例如恩格斯说他在19世纪40年代,曾根据1825年到1842年间的事变进程,曾预言资本主义工业大危机的周期为五年,“但是1842年到1868年的工业历史证明,实际周期是十年,中间危机只具有次要的性质,而且在1842年以后日趋消失。从1868年起情况又改变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4卷,第424页)。恩格斯逝世前在关于马克思的《1848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的著名导言中的自我批评,非常坦率,非常诚恳。马克思恩格斯宣称自己的某个论断过时,预测失效,甚至某些论断存在错误,这种自我审视、自我批判的精神,充分表现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理论的发展是辩证的,可以说相反相成。正因为敢于宣布自己的某个论断过时和错误,从而在总体上保证了这个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宣布永远不包含任何错误或失误的理论,不是科学而是神学。马克思主义过时论不同,它不是针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某个论断,而是针对整个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宣布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各种理论都打着维多利亚时代资本主义的烙印,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第二次浪潮即工业革命时期的产物,现在是信息社会,是后工业社会,现在再使用马克思主义,就像在电子显微镜时代还使旧式的放大镜一样。这种种说法,都是从根本上反对和取消马克思主义。我们要向学生讲清楚,我们承认马克思恩格斯文本中某个论断或预测的过时的可能性,但要坚决批判“马克思主义过时”论。

三、要充分理解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及其功能

我们考虑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在今天的适用性问题,决不应该把马克思恩格斯与他们的后继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只就马克思恩格斯来谈论马克思主义。实际上,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它的创造性,在于其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是1883年、恩格斯是1895年逝世的,把他们逝世后一百多年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看成空白来谈论马克思主义的适用性问题,这种思维方法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是发展着的学说,马克思恩格斯的后继者与他们是一脉相承的。马克思恩格斯逝世后的一个多世纪,是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的时期,是马克思主义大发展的时期。仅就中国来说,由思想到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历史。不仅马克思恩格斯的某些过时的论断,某些没有实现的预测,某些判断的失误,完全可以在后继者的实践和理论发展中得到克服和解决,而且马克思主义被创造性地向前推进了。把马克思恩格斯的继承者与马克思恩格斯对立起来,实际上就是把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变成教条,这本身就是一种理解上的错误。所以要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生命力问题,必须充分把握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这就是我们党经常提出的坚持和发展的问题。

我们还应该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功能。所谓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适用性问题,不是对号入座,也不是说它是包括当代一切问题现成答案的“圣典”。有人总喜欢问,马克思主义哪些原理是普遍的不可违背的,能不能列一个清单?这样我们就能容易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如果这样,那坚持马克思主义比解一个一元一次方程式数学题还容易,何至于存在那么多失误?这样提问题本身就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恩格斯一再强调,他们的理论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加以机械重复的教条,他们的学说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因此对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来说,最重要的是理论联系实际,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面对的实际问题,从而得出解决问题的正确结论,这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态度。我们应该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学会在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学会在实践中区分哪些应该坚持哪些应该扬弃。离开实践预先列清单的想法是教条主义的思维方式。这当然不是说,我们不需要坚持任何东西,不是的。例如,我们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们之所以要坚持是因为它们是经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真理。所以我们应该树立以实践为标准来确定我们应该坚持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四、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高度来回答

在经过上面的分析以后,我们最后应该把问题提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来进行总结,以便对学生进行一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我们要告诉学生,一种历史上产生的思想体系或学说在当代是否还有价值,最根本的是取决于它自身包含的真理性,而不是取决于它产生的时间的长短先后。如果以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就不能适用于今天,那产生于18世纪的学说应该如何看?依此类推,产生于17、16世纪或更早的学说岂不是一文不值吗?这种看法,实际上一笔勾销了人类的认识史。事实上,一种学说的价值和作用取决于它所包含的真理性内容或它所提供的知识和智慧,而不能以出现时间的长短先后来衡量。

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不同于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生产工具和技术属于工具性的。人类有了新的生产工具可以不再需要旧的过时的生产工具,有了新的更先进的技术可以取代旧有的生产效率低的技术。可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不同,它只要是具有真理性或能给人类的智慧以启迪都具有存在的价值。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是积累性的而不是取代性的。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传统文化例如儒家的创始人孔子,距今已二千多年,可我们仍然可以从他的思想中吸取智慧和教训;同样古希腊罗马的哲学距今也已二千多年,可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赞扬古希腊哲学家的天才智慧,并说我们现在讨论哲学问题还要不断回到那些天才哲学家们的观点。可见,判断一种思想和学说的价值不能抽象地以时间长短来衡量。

历史和现实中有两类哲学家,一类是对人类长期起影响作用的思想家。像西方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等等;在中国,如孔子、老子、庄子、范缜、朱熹、王阳明,等等,都是以不同方式对人类思想长期起作用的哲学大家。哲学家会死,但是他的思想不会死,因为它通过文字对象化为著作,可以为后人研究、吸收、借鉴。黑格尔说过:“伟大的灵魂——哲学史上的英雄们的身体,他们在时间里的生活,诚然是一去不复返了,但他们的著作(他们的思想,原则)却并不随着他们而俱逝。”(《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三联书店1956年版,第42页)

还有另一类思想家,他们的作用是短期的。有的如夏夜的流星,虽然红过一阵,但很快消失。有的如朝生暮死的虫子,转眼就完了。当今西方有些哲学思潮如同走马灯,你方唱罢我登台。这种思想对人类的文化的积极贡献不多甚至没有,只能算是一种流行思潮,如同流行歌曲一样,唱一阵就过去了。

生命力范文篇7

一、应该区分马克思主义创立的历史条件和它的历史使命与研究主题

马克思主义开始创立于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以后到此时在西欧英、法、德处于一定的发展水平。英国已经开始工业革命,成为当时世界生产力最为发达的国家;法国在大革命以后,资本主义生产也有很大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的出生地德国莱茵河地区资本主义也有一定的发展。但整个说,资本主义仍然处于发展的早期。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在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还适用吗?这个疑问的关键,在于不知道马克思主义创立的历史条件和它肩负的历史使命与研究主题之间的区别。学生们对这个问题理解的困难主要来自对这两者的混淆。

马克思恩格斯虽然生活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但他们探讨的问题并不限于自由资本主义而是关于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向何处去的问题,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问题,因而是对人类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规律性的探讨。我们只要读一读马克思发表在《德法年鉴》致卢格的信,以及《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这两篇早期文章,就能非常清楚马克思恩格斯创立新的学说的目的和使命。恩格斯1845年1月20日致马克思的信对这一点说得非常清楚。他对马克思说,“目前首先需要我们做的,就是写出几本较大的著作,以便给许许多多非常愿意干但自己又干不好的一知半解的人以一个必要的支点。”(《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第18页)

正因为马克思恩格斯肩负着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历史使命的目的从事写作,因而科学性是它的首要要求,他们不是停留在资本主义的表层,不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现象的描述,而是着力于通过现象把握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这样,他们终生从事艰苦的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恩格斯说过,“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3卷,第776~777页)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的认识条件,可能会给马克思恩格斯对材料的运用和理论视域带来某些限制,但从根本上说不会影响他们对人类社会和资本主义一般规律的探求。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资本主义社会早期暴露出来的社会矛盾中包含着它的发展规律和往后发展的趋向。这是马克思主义虽然诞生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但至今仍然适用的一个最重要原因。

我们可以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分析来说明这一点。例如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关于商品二重性和劳动二重性的理论,关于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的理论,关于雇佣劳动和资本的理论,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性和私人占有的矛盾等等,并不因为资本主义后来进入到国家垄断阶段而消失其科学性和理论价值。恩格斯在整理《资本论》第三卷时已经看到资本主义发展的某些新变化,如股份制的问题、托拉斯和垄断组织的问题,因而出现社会资本对私人资本的扬弃,出现资本主义无计划状态的某些克服。但是他强调,这种转化仍然是在资本主义限制之内,因此这种转化并没有克服财富作为社会财富的性质和作为私人财富的性质的对立,而只是在新的形态上发展了这种对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仍然是资本主义,虽然它有一些新的特点,但这些特点并没有根本改变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关于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认为在当代劳动价值论已为知识价值论所取代,剩余价值理论已为利润是组织管理生产报酬的理论所取代,国家的干预已彻底消除生产无政府状态和经济危机,新的中产阶级已经消除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等等说法,都是非科学的。实际上,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作用的提升,并不是劳动价值论的失效,而是劳动价值论正确性的证明。因为科学技术研究本身是一种复杂的高级的劳动,创造价值的是科技劳动而不是被物化的各种生产设备。各种最先进的设备本身并不创造价值,而是价值的转移。劳动价值论(包括脑力劳动对价值的创造)是正确的。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仍然是存在的,仍然是多出于必要劳动而为资本所占有的部分。没有这一部分就没有利润。创造剩余价值的仍然是劳动(包括科技劳动)而不是科技本身和各种先进设备。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资本主义国家的跨国公司,并没有消除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虽然它以股份制的形式存在)之间的矛盾,而是在世界范围扩大了这种矛盾。因而我们说,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说仍然是有生命力的。

就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来说,它的最根本的内容并不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特征的描述,而是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转变,即把社会主义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建立在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分析的基础上,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进一步发展的趋向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较之空想社会主义以人性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两个必然”的理论是科学的,因为它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分析上的,至今没有失效。而且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两个必然”以后,还提出了“两个决不会”的论断,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结合,构成了一个关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完整的科学的理论,这个理论是对当今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状况最具说服力的解释。马克思恩格斯当时关于未来社会主义某些特征的描述,如关于由国家掌握全部生产资料的问题,关于商品生产和计划经济的问题,关于分配方式问题,等等,他们都是以资本主义高度发展为前提的,是从两种社会形态本质特征的角度论述的。它并不是每一个国家实现革命后立即实行的行动纲领而是一种追求的社会理想。至于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落后的东方国家实现,并在实践中具有许多超出甚至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当时所设想的措施,这完全正常。说过:“马克思活着的时候,不能将后来出现的所有这些问题都看到,也就不能在那时把所有的这些问题都加以解决。俄国的问题只能由列宁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由中国人解决。”(《文集》第8卷,第5页)因此,马克思恩格斯由于历史条件限制所不可避免的局限,并不影响他们关于社会主义理论整体的科学性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仍然是我们时代不可超越的哲学,这一点在西方连萨特都承认。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最一般规律的揭示,是不能推翻的。有人说,既然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那我们时代变了,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能过时呢?这种说法,有双重误解。一方面,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并不会因为时代的改变而丧失其对人类的价值。例如历史上许多对人类有贡献的哲学家的思想,并不会因为时代改变而由精华变为“糟粕”。具体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现在距离马克思生活的年代虽然有一个多世纪,时代特征和面对的主题发生了变化,但这个变化并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肩负的历史使命。历史是大尺度的。我们仍然在以不同方式实践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伟大理想。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包括它的哲学仍然是我们的旗帜。当代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当代的社会实践,没有也不可能有任何证据,来推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条根本性的原理。由上可见,因马克思主义诞生于自由资本主义时代而否认它当代的适用性是错误的。

二、应该区分马克思文本中某个论点的过时和“马克思主义过时”论

我们强调马克思主义的适用性,并不否认马克思恩格斯的某个论断可能过时。但要把它和“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区分开来。

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是针对整个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说的,是一种反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理论;至于说马克思恩格斯文本中的某些论断过时,这完全可能。马克思恩格斯自己也从不讳言这一点,相反着力强调自己的某个论断因为客观情况变化而过时。例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就明确指出,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个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在讲到《共产党宣言》中关于对待各反对党的态度时也说,“虽然在原则上今天还是正确的,但是就其实际运用来说今天毕竟已经过时,因为政治形势已经完全改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248~249页)。他们也承认自己有过预测的失算,例如恩格斯说他在19世纪40年代,曾根据1825年到1842年间的事变进程,曾预言资本主义工业大危机的周期为五年,“但是1842年到1868年的工业历史证明,实际周期是十年,中间危机只具有次要的性质,而且在1842年以后日趋消失。从1868年起情况又改变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4卷,第424页)。恩格斯逝世前在关于马克思的《1848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的著名导言中的自我批评,非常坦率,非常诚恳。马克思恩格斯宣称自己的某个论断过时,预测失效,甚至某些论断存在错误,这种自我审视、自我批判的精神,充分表现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理论的发展是辩证的,可以说相反相成。正因为敢于宣布自己的某个论断过时和错误,从而在总体上保证了这个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宣布永远不包含任何错误或失误的理论,不是科学而是神学。马克思主义过时论不同,它不是针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某个论断,而是针对整个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宣布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各种理论都打着维多利亚时代资本主义的烙印,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第二次浪潮即工业革命时期的产物,现在是信息社会,是后工业社会,现在再使用马克思主义,就像在电子显微镜时代还使旧式的放大镜一样。这种种说法,都是从根本上反对和取消马克思主义。我们要向学生讲清楚,我们承认马克思恩格斯文本中某个论断或预测的过时的可能性,但要坚决批判“马克思主义过时”论。

三、要充分理解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及其功能

我们考虑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在今天的适用性问题,决不应该把马克思恩格斯与他们的后继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只就马克思恩格斯来谈论马克思主义。实际上,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它的创造性,在于其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是1883年、恩格斯是1895年逝世的,把他们逝世后一百多年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看成空白来谈论马克思主义的适用性问题,这种思维方法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是发展着的学说,马克思恩格斯的后继者与他们是一脉相承的。马克思恩格斯逝世后的一个多世纪,是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的时期,是马克思主义大发展的时期。仅就中国来说,由思想到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历史。不仅马克思恩格斯的某些过时的论断,某些没有实现的预测,某些判断的失误,完全可以在后继者的实践和理论发展中得到克服和解决,而且马克思主义被创造性地向前推进了。把马克思恩格斯的继承者与马克思恩格斯对立起来,实际上就是把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变成教条,这本身就是一种理解上的错误。所以要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生命力问题,必须充分把握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这就是我们党经常提出的坚持和发展的问题。

我们还应该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功能。所谓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适用性问题,不是对号入座,也不是说它是包括当代一切问题现成答案的“圣典”。有人总喜欢问,马克思主义哪些原理是普遍的不可违背的,能不能列一个清单?这样我们就能容易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如果这样,那坚持马克思主义比解一个一元一次方程式数学题还容易,何至于存在那么多失误?这样提问题本身就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恩格斯一再强调,他们的理论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加以机械重复的教条,他们的学说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因此对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来说,最重要的是理论联系实际,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面对的实际问题,从而得出解决问题的正确结论,这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态度。我们应该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学会在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学会在实践中区分哪些应该坚持哪些应该扬弃。离开实践预先列清单的想法是教条主义的思维方式。这当然不是说,我们不需要坚持任何东西,不是的。例如,我们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们之所以要坚持是因为它们是经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真理。所以我们应该树立以实践为标准来确定我们应该坚持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四、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高度来回答

在经过上面的分析以后,我们最后应该把问题提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来进行总结,以便对学生进行一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我们要告诉学生,一种历史上产生的思想体系或学说在当代是否还有价值,最根本的是取决于它自身包含的真理性,而不是取决于它产生的时间的长短先后。如果以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就不能适用于今天,那产生于18世纪的学说应该如何看?依此类推,产生于17、16世纪或更早的学说岂不是一文不值吗?这种看法,实际上一笔勾销了人类的认识史。事实上,一种学说的价值和作用取决于它所包含的真理性内容或它所提供的知识和智慧,而不能以出现时间的长短先后来衡量。

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不同于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生产工具和技术属于工具性的。人类有了新的生产工具可以不再需要旧的过时的生产工具,有了新的更先进的技术可以取代旧有的生产效率低的技术。可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不同,它只要是具有真理性或能给人类的智慧以启迪都具有存在的价值。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是积累性的而不是取代性的。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传统文化例如儒家的创始人孔子,距今已二千多年,可我们仍然可以从他的思想中吸取智慧和教训;同样古希腊罗马的哲学距今也已二千多年,可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赞扬古希腊哲学家的天才智慧,并说我们现在讨论哲学问题还要不断回到那些天才哲学家们的观点。可见,判断一种思想和学说的价值不能抽象地以时间长短来衡量。

历史和现实中有两类哲学家,一类是对人类长期起影响作用的思想家。像西方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等等;在中国,如孔子、老子、庄子、范缜、朱熹、王阳明,等等,都是以不同方式对人类思想长期起作用的哲学大家。哲学家会死,但是他的思想不会死,因为它通过文字对象化为著作,可以为后人研究、吸收、借鉴。黑格尔说过:“伟大的灵魂——哲学史上的英雄们的身体,他们在时间里的生活,诚然是一去不复返了,但他们的著作(他们的思想,原则)却并不随着他们而俱逝。”(《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三联书店1956年版,第42页)

还有另一类思想家,他们的作用是短期的。有的如夏夜的流星,虽然红过一阵,但很快消失。有的如朝生暮死的虫子,转眼就完了。当今西方有些哲学思潮如同走马灯,你方唱罢我登台。这种思想对人类的文化的积极贡献不多甚至没有,只能算是一种流行思潮,如同流行歌曲一样,唱一阵就过去了。

生命力范文篇8

开栏的话:党的十六大以来,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在促进企业发展、创建和谐企业文化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当前,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重点是做好在规模以上企业中建立党组织工作,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

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从今天开始,我们开辟“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专栏,陆续介绍一些非公有制企业加强党建工作的经验和做法,供参考借鉴。

从曾经9个人组成的简易小作坊,到如今拥有8000多名员工、年销售收入过百亿的中国500强企业,短短15年,重庆市力帆集团向世人展示了一个“创业神话”。从1996年成立第一个党支部到2006年被中组部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光荣称号,力帆集团党组织向社会树立了一面鲜红的党建旗帜。“有了党的组织,企业才有了灵魂,力帆才有了永不枯竭的蓬勃生命力!”这是多年来力帆人的共同体验。

业主:“打造百年企业,必须大力支持企业党建”

力帆集团取得的成就足以让世界瞩目,人们为企业卓越的管理和准确的市场定位而叹服。其实,力帆集团还有一个“秘密武器”,那就是紧紧贴近企业发展,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集团党建工作。在力帆集团,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真正转化成了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的现实生产力,推动了企业稳定持续快速向前发展。

作为一名全国知名民营企业家,董事长尹明善认识到,企业要做大做强,就一定要牢牢抓住这个群体,紧紧依靠这个群体,发展壮大这个群体。1996年,力帆集团成立第一个党支部,成为重庆市民营企业中最早建立党组织的企业之一。发展至今,力帆集团现在已成立了集团党委,下设13个党支部,拥有370名共产党员,其中20余名党员担任了集团中高层管理干部。集团党建工作多次受到中央、市、区的表彰。

尹明善坚信,“要打造百年企业,就必须大力支持党的建设!”集团明确提出了要求,并且从资金、制度、人员等各方面给予支持和保障:每年划拨10多万元作为党建工作专项经费;建立党员活动室、学习室等活动阵地;订阅党报党刊、开辟学习宣传专栏;设立党工部,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开通党委书记、集团董事长信箱,倾听来自各方的意见建议;高度重视党员的培养和发展,实行重大事项优先组织党员讨论、提拔干部优先安排党员担任、录用员工优先考虑党员“三优先”制度;设立“支持党建工作贡献奖”,营造了全员支持党建的良好氛围。组织:健全“三级六方”组织构架“让党组织成为协调利益冲突的润滑剂,解决问题困难的突击手,促进企业发展的动力源!”力帆集团党委为自己找准定位,通过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探索建立了能够有效整合党、政、群团等各方资源的“三级六方”组织构架,在党组织内部,强化党委、党支部、党小组三级管理,在企业内部,强化党、政、工、青、妇、民六方支撑,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民营企业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实现党组织与企业共建共享、互促共进。

摩托车二厂的部分员工为加班费问题与厂长产生了纠纷,集团党委知道后,立即出面了解情况,提出解决办法,在最短的时间内妥善化解了矛盾。为了确保党组织在参与企业重大决策、做好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维护员工合法权益、协调利益矛盾时有位有为,力帆集团推行党委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模式,党委书记任集团副总裁,党委委员分任总裁助理、下属公司总经理、经理等职务,让企业行政和党建配合更加紧密,更加默契。2005年,集团党委了解到员工的文化生活需求,积极与行政协商,投入近30万元在集团总部和分厂建立7个广播站,提供时事新闻报道和休闲音乐,既满足了员工文化生活的需要,又拓展了政策宣传的新途径。2006年上半年,集团新建轿车基地,占地900亩,经过党委主动协商,行政拨款新建了篮球场、羽毛球场和党员活动室,保障了员工的活动阵地和学习阵地。

党员:融入企业发展,做生产经营先锋

“什么是共产党员,就是在任何岗位都冲锋在前的人!”这是力帆集团党组织为党员提出的郑重要求。

生命力范文篇9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加深,供电企业已经进入了客户经济时代和品牌经济时代,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生存环境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必须要有凝聚力。内无凝聚力,外则无竞争力,调整发展战略,增强文化自觉性,培育企业共同价值观,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特征和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是当前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只有以企业独特的文化品牌来凝聚职工队伍,才能为企业的发展夯实基础,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企业文化融入了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她用文化的氛围和文化价值去管理企业,为企业、为社会创造价值。把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企业的价值观贯穿在企业经营活动和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和整个过程中,并与企业环境变化相适应,总结、整合了公司多年来积淀的文化成果,实现了面向未来的理念升华,贯透到了企业的每一个组织层面,具有强盛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为新形势下企业正确处理文化与管理,文化与市场,文化与品牌,文化创新与企业创新的各种关系指明了方向。

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把员工塑造成“企业人”,要把一个自然人、社会人塑造成一个“企业人”,必须经历一番用优秀的同一文化内化员工思维模式的过程,要让每一个员工都明白企业文化是什么,为什么要构建这样的企业文化,个人与企业文化的关系,如何体现企业文化等。只有企业全体员工都从内心认识、认知、认同了本企业的文化,才能内化为员工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形成企业的文化力,营造一种强大的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与改变员工的行为,起到了铸魂、育人的作用。小陈老师工作室版权所有

生命力范文篇10

首先,讨论一下文前的几个观点。

一、"如何保证它的基本原则能够具体化为不同时代和不同国家的真正体现它们的次基本原则和具体理论论断、方针政策,并被无产阶级政党或号称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政党不走样地贯彻仍是问题"。我想,目前的问题是应当联系现实,讨论一下:为什么会走样?其原因仅仅或主要是个别领导人或政党的理论失误造成的么?

二、"正确运用这种武器的主体"指的是什么呢?既然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理论武器,那么,正确运用这种武器的主体就只能是无产阶级,而不可能仅仅是某个政治集团,是其它的阶级及其代表。这就不得不涉及下面的问题:目前在中国有没有具备这种素质的阶级,或者说,中国是否发展到这样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上,无产阶级已经强大到能够自己代表自己。当然,阶级可以有代表它的政治集团,但如果这样,它首先要求的就不是代表者的道德修养,而是对代表者的制约和选择权力。另外,道德在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标准,或者说,道德与一定的社会历史状况相联系并以其为基础,因此,文中所期望的道德修养是由无产阶级的发展程度来保证的,而不是以理论措施做保证的。

三、"马克思主义具有的生命力,我现在认为主要是他提供了一种认识人类社会的框架"。我觉得"框架"不如"方法"来的贴切。用不同的方法认识世界,当然是应当允许的。马克思从未认为和提出在无限丰富多样的人类思想认识领域只能有一种思想一统天下。中国近几十年来在思想领域的做法,是违背马克思理论原则的,无非是中国几千年来"独尊儒术"政治统治方法的延续。这种情况之所以能够存在,当然有着深刻的现实社会基础。而由于政治权力"独尊"的学说与这种学说的批判、发展精神不相容,因此就不得不对学说进行曲解和用政治权力的理解为标准以摆脱困境。

"马克思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残忍的剥削和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公正"。这种说法与有的人以为中国社会的落后是源于理论认识一样,都是欠妥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残忍的剥削和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公正"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无产阶级的发展。社会现象的根本原因存在于社会现实之中,虽然理论具有指导作用。

人们有自由用不同的方法解释世界是一回事,能否正确的解释世界又是一回事。而正确的解释世界是正确的改变世界的前提。儒家学说并非无一可取,然而对于解释世界是无能为力的,林语堂先生在《中国人》一书中有着幽默而深刻的论述。而宗教不过是在人们还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由于对外在力量的不知所措而寻找的心灵慰藉。至于,则是利用了人们内心的自私、贪婪、愚昧无知,以及社会剧烈变化给自身未来命运带来的恐惧;它是利用中国人的玄学传统爱好,运用薄利多销的推销方式给其始作俑者带来巨大经济利益、并给社会发展和信仰者带来危害和损失的精神和商业欺骗,造假者对信徒们说:"买我的精神产品吧,你们将得到去天国的通行证",而其初衷无非是觅视着他人的钱袋。因此,用儒学、宗教的理论去认识世界,除了走进死胡同,不会有更多的出路。

以下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原则与她的生命力》(简称《原则》)一文的看法

一、"而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并不像有些学者所断言的那样,仅仅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批判现存社会制度的武器。事实上,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建设性学说,它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是因为它首先有一套建设新社会的理论,它是以一种完全是为了建设的方法和原则为参照,来批判现实社会的"。这种理解是有问题的。首先,它没有看到批判与建设的内在联系。其次,这可能导致一种错误观点,似乎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观虚构的产物,是某种强加于这个世界的已定的"框架"。即使空想共产主义也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基础之上的,只是由于空想共产主义者不能找到改造社会的正确途径,才使这种理论陷于空想。马克思恩格斯的功绩,不在于首先提出了一套建设新社会的理论,这在他们之前几百年空想共产主义者就开始提出了。他们的伟大功绩在于:在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灭亡、必然要被更高级的社会状态取代的结论,并指出了到达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因此,他们不是先树立一个原则、或者是理性社会,并以此为参照去批判现实社会,而是从现实社会的现象和内在矛盾出发,得出新社会必然取代旧社会的结论。

二、能够将马克思主义与其它社会科学理论相区分的标志是什么?

我认为《原则》想探讨的是,能够将马克思主义与其它社会科学理论相区分的标志。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理,对世界的最一般的看法,就是能够将其与其它社会科学理论相区分的标志。这个标志就是辩证唯物主义最基本的原理(历史唯物主义则是辩证唯物主义在社会生活领域的运用)。简言之,即:存在决定意识及在此基础之上的主观能动性。听起来似乎简单,有点老生常谈,然而,即使是许多被称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革命家的人,在实践中或说明社会问题时,也常常忘记这个基本观点。而这种"忘记"恰恰又是存在决定意识的有力证明。例如,对现实社会的认识和实践既是如此。许多人经常犯"某一对象的特性不是从对象本身去认识,而是从对象的概念中逻辑地推论出来"(引自《反杜林论》第93页)的错误。

《原则》所述"价值、认识、目的三个基本原则",如果不是将它们赋予阶级性,事实上,任何科学研究要取得成就,都应遵循这三个原则。

正因为马克思主义认为存在决定意识及在此基础之上的主观能动性,正是因为客观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的,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思想体系,决定了它的长久的生命力。

三、《原则》中说:"为大多数人谋利益,规定着马克思主义改造世界的实践的方向,决定着马克思主义对各种社会改造方案是肯定或是否定,是取还是舍"。这是对《宣言》思想的误解。《共产党宣言》中说:"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为大多数人谋利益"只是在现代工人阶级成为社会的大多数的时候才是正确的。否则,我们怎样理解《宣言》中"在德国,只要资产阶级采取革命的行动,共产党就同它一起去反对君主专制、封建主义所有制和小市民的反动性"这段话呢?难道中国的落后不就是因为总是力图照顾小生产的利益和维持其存在么?难道事实不是反复证明小生产正是中国发展的最大障碍么?因此,马克思主义改造世界的实践的方向,是推动社会和经济不断向前发展,因为这是消灭阶级的必要前提条件。

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否能超越,实际上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能否超越的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几千年来人类认识领域的两大基本体系,而辩证法是认识的最高形式。因此,我认为,超越辩证唯物主义的最基本的原理(历史唯物主义表述为:"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共产党宣言》序言))、即对世界和社会的最一般的认识是不可能的。但这并不等于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具体结论和看法不能否定和修正,不等于不需要运用基本原理对客观事物的变化发展做出新的说明,不等于某些适用于特定历史阶段的原理不会随着这些历史阶段的消失而不再适用,不等于马克思主义不需要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反对将他们的理论当成一成不变的教条,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他们在世时,就对某些结论做了修正。然而,理论发展要建立在对客观事物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存在决定思维,不但理论发展、甚至对理论的理解都与现实基础紧密相联。在一百多年来,某些所谓理论发展,的确值得商榷。例如"一国胜利论",它在事实上已经破产了。正如人的成长一样,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民族能够跨越必要的发展阶段。这一点,在前苏联已经得到证明,在中国则正在被证明。不过,我们在此谈谈《原则》中所举的理论发展例子。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观点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马克思曾经说过:"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更具体地说,是"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科学技术只有运用于生产过程,才能成为现实的生产力,在这之前,它只是潜在的生产力。这是显而易见的,并不会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而有所不同。否则,我们在现实中就不会为科技转化而大费脑筋了。理论家们反复论证这个观点的正确性和超越意义,无非反映了权力既真理、权力崇拜的传统劣根性。当然,这个观点的提出有深刻的现实社会原因。但是,由于社会原因,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不得不大声疾呼,强调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是一回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理论上是否正确又是一回事。

《原则》中引用的一段话,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有极为相似的论述。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生产关系,在此前提下,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反作用"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著作中进行证明的主要观点。斯大林和的问题在于并没有真正了解"反作用"的前提条件到底是什么。没有认识到: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人们如果不能决定怎样生产,也就不能决定怎样分配。革命不能随心所欲地制造。他们将生产关系的改变仅仅理解为分配形式的改变,并且不恰当地强调这种改变的"决定"作用。当然,如果将中国几十年来的弯路仅仅或者主要归咎于理论的失误和领袖个人的素质和修养,那就错了。虽然领袖作为偶然因素对历史产生着巨大影响,但这种偶然因素之所以产生作用的必然因素却在现实社会之中。正是中国这样的社会条件才能产生这样的领袖,对共产主义理论进行小生产者的平均主义的理解和实践才会得到广泛的认同;也正是在中国这样的社会里他才能取得作为领袖的巨大成功,和因为失误而给中国社会带来长久的创痛。

五、另外,《原则》中用"善"、"真"这种半是道学、半是宗教的用语,去形容无产阶级运动的目的,也是不恰当的。

2001.9.16

附录:

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原则与她的生命力(刘利华)

下面这篇文章的主要观点提出于1996年龚育之在《人民日报》发表了那篇载有"邓小平理论是区分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坐标"的观点的文章之后。但其形成是我在多年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科研工作中慢慢积累的一个结果。正式发表是在1998年。在这篇文章中我把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原则归纳为互相联系的三条:它的认识原则,价值原则和目的原则。

我母亲说我有一个毛病,从小就有,那就是如果我认为什么东西好的话,我会倾注一切言行(倾情?)去证明它好。后来我发现,认真说来,我的毛病是我对于事物或人的积极的或美好的一面敏感,对于消极的方面丑陋的方面反映迟钝。我发现认识对象好的方面后,会不由自主地将其理想化,形成已经包含了我的主观理想化的我对它的注释。因此当我要超越我的前一阶段的认识时,我往往需要突破的并不是对那个认识对象本身的

迷恋,而是对我自己的认识的迷恋。我对的曾有的执著,现在想来,许多是对我自己的认识的执著。

由于我对于马克思主义在1998年形成了如下的认识,所以当您看了我的这篇文章后,一定会得出结论,我要超越我的这样一种马克思主义观是很难的。

但是,我现在还是松动了。我现在有如下一些认识:

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即使如我所概括的,如何保证它的基本原则能够具体化为不同时代和不同国家的真正体现它们的次基本原则和具体理论论断、方针政策,并被无产阶级政党或号称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政党不走样地贯彻仍是问题。

二、如果说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种指导无产阶级最后解放全人类的理论武器的话,那么正确运用这种武器的主体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这是一个必要前提,但是马克思主义中没有提出任何措施可以保证这一点。在一定历史条件下,道德堕落的主体,可以打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号成为最残忍的政客。

三、马克思主义具有的生命力,我现在认为主要是他提供了一种认识人类社会的框架。在这个框架中,物质是第一性,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生产力的发展是第一性的。以此来解释人类社会,确实可以得出一种符合经验科学的结论。在一定程度上,这个框架可以指导人类改造社会的实践。马克思主义与反映剥削阶级利益的思想体系相对立,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残忍的剥削和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公正。但是,我觉得儒家强调的伦理道德也可以是一种解释框架,甚至提出的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存在,离不开一个情字,也可以是一种解释框架。宗教对于人类社会的解释,是人类社会只是无数生命空间中的一种生命空间,人类只是无数生命层次的一个生命层次,...这都可以是一种对于人类社会的解释框架。

我的这些观点很不成熟,我想提个问题,如果您有兴趣欢迎参加讨论: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内容,或最基本的原则是什么?

您可以系统地阐述您的看法,也可以对我这篇文章做一些批判性评点,或指出我的文章不通之处。

您还可以谈您认为更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

犁铧(刘利华)

―――――

纪念《共产党宣言》

发表50周年

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原则与她的生命力

刘利华《人文杂志》1998年第6期

《共产党宣言》从它诞生时起,已经走过了150年的历程。《共产党宣言》的生命力,其实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而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并不像有些学者所断言的那样,仅仅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批判现存社会制度的武器。事实上,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建设性学说,它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是因为它首先有一套建设新社会的理论,它是以一种完全是为了建设的方法和原则为参照,来批判现实社会的。

在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和方法中,最基本的是相互联系,不可割裂的三条。而《共产党宣言》也全面而深刻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这三条最基本原则。一是它的价值原则,这就是为全世界大多数人谋利益。《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一是它的认识原则,这就是实事求是。马克思恩格斯曾多次指出,他们的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都是来自于对客观世界的实际研究,而不是他们的想象或用黑格尔的三段式去套现实而得出的结论。在《共产党宣言》中,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的阐述,都是严格地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和方法进行的。一是它的理论目的,就是改造世界,或者叫作实践。在《论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明确提出,过去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而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将这一理论目的更加具体地落实为无产阶级推翻整个私有制革命实践。这三条原则不仅鲜明地体现在《共产党宣言》中,而且贯穿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任何一个社会历史问题的看法中。在所有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中,这三条原则都是不言而喻的。它们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核。

为什么是这三条,而不是两条、或者五条、六条构成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原则呢?首先由于这三条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需要的理性表达。人类离开改造世界的实践就一天也不能存活。而人类要在实践中获得成功,就必须对客观存在的对象有一种真的认识,认识原则就是在求真认识的需要和过程中产生的;但是光有对事物真相的认识也还不够,因为人必须取舍事物,按照人的内在尺度去改变世界,因此人类还必须有对事物的价值判断,因此就一定会产生价值原则。其次,从马克思主义这些最基本原则的内容来看,它们是被人类的整个历史发展证明了的真理。大多数人利益的实现是历史在曲折发展中体现出来的进步方向。社会主义社会相对于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相对于封建社会、封建社会相对于奴隶社会、奴隶社会相对于原始社会,在人类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中。每一个后继的社会形态相对于前一个社会形态的进步性,都表现为更多的人,特别是更多的劳动群众在更广更深的程度上的解放。封建社会的农奴相对于原始社会的奴隶、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人相对于封建社会的农奴、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者相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者,都具有更大程度上的人身自由、自主的权利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同一社会形态的历史进步也表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的利益被重视和被实现。实事求是的原则既是被整个人类历史证明了的,也是为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凡人琐事证明着的唯一正确的认识原则。试看人类社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每一个进步,不都是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获得的对客观规律的更深刻更客观的认识吗?只是在长期人类社会历史中,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分离、相对立造成了一种假象:似乎思想可以脱离实际独立地发展。作为社会的思想代表的思想家,理论家会以为就在理论和思想的范围内,人类思想就可以获得它的发展动力。直到历史唯物主义点破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样一个事实,实事求是的认识原则,才越来越为思想家、理论家在他们的理论研究中接受和运用。实践的原则,更是一个无须赘言的人类历史长河积淀下来的公理,人类离开实践,就一天也不可能延续,更谈不上发展;没有实践,也就没有人化的自然,也就没有人类作为万物之灵的思想,也就谈不上人类社会和人类思想的进步。第三,以这三条基本原则为基础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体系,将自己与其他思想体系区别开来。马克思主义与所有其他西方人文历史学科不同的地方首先就在于,它不但把历史科学建立在可以象对自然科学进行研究那样的客观基础上,而且它还第一次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概括上实现了真理与价值的统一。空想社会主义也声称是为了全人类的利益,但是却缺乏实现其价值理想的客观依据;古典政治经济学也曾接触过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一些客观规律,但是却是出于论证资本主义制度永恒,资产阶级的统治永恒这样狭隘的价值标准。马克思主义第一次把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最博大的社会进步的价值取向有机统一起来,说明了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实践既是善的,也是真的;既是符合理想的,也是符合客观规律的。

马克思主义的这三条最基本原则不但将它与和它同时代的,先于它的各种其他思想体系区别开来,而且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后,它们也是区别一切非马克思主义的试金石。一切反马克思主义者,包括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假马克思主义,修正主义者,都在实质上反对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价值原则。他们之攻击马克思主义,是因为按照马克思主义所进行的有利于广大人民的历史实践,危及到他们狭隘的阶级利益和个人利益。一切具有无产阶级立场的教条主义、经验主义者,他们不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原则,但却不能自觉地做到实事求是,他们所以违背马克思主义是由于他们犯了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认识错误。还有相当一些在一定程度上承认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的人,把马克思主义做为一种纯学术、纯概念体系进行研究,并不把它作为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这样的人因为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因此只可以称之为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者,而不能被看作是马克思主义者。

马克思主义的这三条最基本原则内在地规定了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的理论机制。在马克思主义形成的过程中,马克思中学时代就已经很明确的价值取向一直影响着他理论研究的方向。他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地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i]

后来马克思在现实斗争中,将"人类福利"具体化为工人阶级和一切被压迫的劳动阶级的解放。但是如果马克思在青年时代确立的价值取向是为个人谋私利,而不是为全人类谋福利,那么显然马克思绝不可能在后来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者。而实事求是的认识原则,则是马克思走上社会后,在为《莱茵报》和《德法年鉴》工作期间,一步步深入社会实际生活,以实际检验着他先已接受的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哲学,转向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过程中开始形成的。随着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特别是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研究,他看到了实践在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由此又进一步了解了实践对于人的认识的重要作用,了解了实践是理解黑格尔辩证的否定的契机,是扬弃思辩哲学的武器。这样马克思继承了费尔巴哈又超越了费尔巴哈;吸取了黑格尔又扬弃了黑格尔。正是马克思主义这三条最基本原则,给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提供了理论的内在动力。运用实事求是的原则和方法对客观事实进行研究,对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进行整理,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辩证法,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实事求是的研究,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从而实现了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变革。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特别是它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规律的概括,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现实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的结果。同时它的结论也代表了大多数人的利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结论,则更充分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有机统一。历史的主要创造者,是创造人类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劳动人民,他们也本应是历史发展成果的享有者和主人。实践既是获得真理,实现人的价值追求的前提,又是人们掌握真理,进行价值判断的目的。而人们获得真理,对"善"的追求,又是人们使实践更有效,更具有为人的性质的保证。

马克思主义的这三条最基本原则,反映的是人类社会最大时空范围内存在与发展的最一般规律。这些规律是一直客观地存在于人类现实社会生活之中的,但是只有到了19世纪,只有当无产阶级作为历史发展前途的代表,自觉地以自为阶级的姿态走上历史舞台的时候,人类才具备了发现它们,概括它们和自觉地运用它们的条件。马克思主义就成了明确提出和自觉运用这一人类思想发展高峰才能达到的认识的代表。马克思主义最基本原则的生命力很可能是与人类共终始的。而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将这些最基本原则运用于更为具体的层次,则形成了一系列的处于不同层次的次基本原则,象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则、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无产阶级解放的战略原则、策略原则等等。这些次基本原则的适用范围有的可能是几个社会形态,有的也可能只是一个社会形态,有的甚至可能只是一个社会形态中的某个具体阶段。与这些不同适用范围的次基本原则相一致,马克思主义又形成了一系列的个别结论。个别结论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原则于具体实际而得出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这三条基本原则,使马克思主义具备了自我发展、自我超越的机制,马克思主义内在生命力也就在于此。生命力的表现一是发展自己,一是保持自己的特有性质。不能发展,则必定会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死亡;而不能保持自己的特有性质,在发展过程中变异为其他思想,虽然与死亡不同,但是发展的结果已经不是自己。因为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原则是实事求是,因此,当实事变化了的时候,马克思主义也要根据新的历史条件,新的历史问题形成新的答案。而在马克思主义自我超越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原则是不能超越的。如果这些最基本原则被超越了,那么超越的结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性否定。这样一来,可能会形成新的理论,但这新的理论却绝对不是马克思主义的了。

马克思主义的三条最基本原则之间的关系是有机统一的,相互规定的。为大多数人谋利益,规定着马克思主义改造世界的实践的方向,决定着马克思主义对各种社会改造方案是肯定或是否定,是取还是舍。而要实现这一价值目标,就必须实事求是,必须将其付诸于改变世界的实践。实事求是的原则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提出的一切主张都应当反映客观规律,而不是不着边际的空想。要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就必须投身于人民群众的实践。而实践既是实事求是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没有实践,既不可能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认识,也不可能检验这些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更不可能把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价值取向变为现实。

那么马克思主义是如何发展的呢?总的来说,当然是"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ii]

而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理论机制来看,则表现为如何在无产阶级阶级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处理好马克思主义最基本原则与次基本原则的关系。这三条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马克思主义,但是一些以这些最基本原则为指导,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概括出来的次基本原则,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随着人们认识领域的扩大和认识能力的提高,是可以作出适当的修正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的自我超越,就是在坚持最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在次基本原则和个别结论上的发展、纠正、与创新。这里有三种情况。一是将马克思主义的这三条最基本原则运用于新的历史条件和历史任务,得出新的次基本原则和个别结论。比如,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马克思的时代,只能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因为当时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对于人类生产影响的程度还不足以使人看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二是,根据新的历史经验进一步完善过去已有的次基本原则与个别结论。比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的新的概括。指出,"诚然,生产力、实践、经济基础,一般地表现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谁不承认这一点,谁就不是唯物论者。然而,生产关系、理论、上层建筑这些方面,在一定条件之下,又转过来表现其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这也是必须承认的。当着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时候,生产关系的变更就起了主要的决定的作用。"[iii]这样的话马克思没有讲过,列宁没有讲过,其他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也没有讲过。但是根据中国革命实践的特殊经验作出这这样的概括,以这一概括为基础,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极大地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使中国革命战胜了重重困难取得了胜利。实践证明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三是运用马克思主义那些仍具有真理价值的次基本原则,解决特殊的具体历史条件下的具体问题,修正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已经不适宜的具体结论,提出一些新的具体结论。如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结论,又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的结论。

在实践中真正发展马克思主义实际上是很难的。最难的莫过于,马克思主义要求一定要对新的的历史条件和历史任务作出具体分析,创造性地提出新的概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最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不断地把马克思主义推向新的水平。面对这样的理论任务,有些次基本原则可能过时了,需要抛弃;有些次基本原则不够用了,需要发展和充实;但是有些次基本原则还有其存在的历史必然性,还是对客观对象的本质规律的概括,对于实践还有指导意义。如何辨别这样的不同的情况,并作出相应的回答,对于任何民族,任何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者都是一个全新的任务。当次基本原则过时了或不够用了的时候,如果仍然坚持用原有的次基本原则指导实践,就至少会犯教条主义的错误。但是如果当次基本原则仍然有真理性时就抛弃了它,而以与这样的次基本原则不同的原则去代替,这时所背离的就不仅是这些具有真理性的次基本原则,而且实际上也就不自觉地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三条最基本原则。对于那些一心想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来说,如果他们不自觉地犯了这样的错误,那就是马克思主义史上的悲剧。这样的悲剧不是没有发生过。晚年的理论失误,就表现为他在仍然很明确很自觉地坚持着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原则、价值原则和理论目的的同时,过分夸大了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在这些问题上的那些次基本原则。由于他在指导思想上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那些仍有真理性的次基本原则,而他自己却把这些对马克思主义的背离当作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因此当他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去推行他的理论时,就酿成了巨大的历史悲剧。

邓小平在之后,在战略方向上改变了为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制定的战略,纠正了在那些次基本原则问题上的失误。但是他与一样,对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三条最基本原则是非常自觉的。也正因为他真正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原则,因此他才能在实践中和理论上以新鲜内容丰富马克思主义。

今年,全世界不少地方都在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这部代表着马克思主义形成并公开问世的不朽著作,在150年间一直展示着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来源于它对人类存在与发展的最一般规律作出的正确的概括。虽然马克思恩格斯对这些最一般规律的阐述总是与具体的历史条件、历史任务结合在一起的,但是反映这些最一般规律的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原则,却总是能在人类发展的新的阶段,新的问题面前,为代表人类进步要求的历史主体提供最一般的也是最深刻的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人经常讲的坚持与继承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在生生不息的人类进步实践中,坚持和继承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原则和仍然有生命力的次基本原则;而他们所说的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创新就是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和历史任务,补充不够用的次基本原则、抛弃已经过时了的次基本原则、提出新的符合马克思主义最基本原则的次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在于此。

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一个最具基本的理论问题,也是在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根本的现实问题。

~~~~~~~~~~~~~

[1]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7页。

[1]:《实践论》,《选集》第296页。

[1]:《矛盾论》,《选集》第326页。

[i]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