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化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14:41:42

生命化范文篇1

1体育学科教育活动的终极目标是“追求生命体的健康存在”

体育学科教育工程的最终目标是“体育成绩”?还是“身体健康,”?或许是只为“健康”?我们觉得二者均不恰当,而是“生命至上”。教育体系的范畴由实质上去看,他们都只是一个作用于“思想领域、生命领域、意义领域及文化领域”的行为内容。将人当作一个功能丰富的生命个体去看待,将教育规程视为是生命延伸的航程,是生命体加大延续功能的推进剂。构建出对人类生命的威严感、亲密感,从而实现爱的追求及人文性呵护。体育科目教育工程是最富有生命价值的工程。着力在生命的丰富及融合、自自主而有力、特异而创新过程,其才是体育学科教育工作的基本归宿。“体育教学”是实施体育学科教育的途径,而并不是她的最终活动目标,明显其并非体育学科教育事业的终极目标任务。“强筋健骨”是体育科目教育工程的其中一项活动目标,而并不是它的本质性目标及最终归宿,倘若只将“身体”视为当今体育学科教育工程的最终目标,那那将是管中窥豹,小觑了体育学科教育活动的任务及宗旨。实施体育学科教育工程的终极目标是塑造圆满丰富的生命群体,其不但包括实现生命体的“健康”任务,其另外也包括“体育学科教育活动应立足于生命,维护生命,拓展生命,丰富生命,延伸生命的功能和价值”等重要意旨。

2生命型体育科目教育的内涵

由生命观念的眼界去观察当今时期的体育专业教育活动,即需要在体育学科教育活动中,遵循生命维系的本质内涵,保护且提升生命体存在的特异性和丰富性,展示生命存在的自立性及颠覆性,关注生命实践,强调激活生命,促使圆满健康生命的实现,实施“全人生命”的概念教育工程。

2.1体育科目教育须是“全人生命”的教育

每个人作为个体生命的载体,均包括三重性生命过程,其一是天然纯粹性的实际躯体生命;其二是孕育而且超出自然躯体特性的灵魂型生命;其三是连接着人的躯体与灵魂而又融入某类群体一致性的社会性生命。灵魂性生命可当作为一种“媒体”,其把躯体的天然性生命与社会型生命密切地结合到一块,自然界中的任何一个个体性的“人”均是由此三重型生命所构建出的鲜活而圆满的生命载体。体育科目教育工作须推进每个个体“人”的圆满性发展,塑造出圆满鲜活的生命存在,实施富有真正内涵“全人生命”教育工程。2.2体育科目教育须维护生命的丰富性 教育活动本身务必要维护每一名学生的个性特征,遵循每一条生命的个性差别及其圆满性,使每个生命个体均获取存在的价值及灵感,获取内心的坦然和宽阔。生命类型的体育科目教育,其所重视的并非是虚无的、理想中的生命状况,而是鲜活的、客观存在着的现实生命,其为维护个体的特异性及生命群体的丰富性的教育工程。

3实施生命型的体育专业教育

欲打造生命型的体育专业教育工程,一定要推崇“生命至上”的课程思维,达到体育专业教育的生命型转变,依靠生命型的体育科目老师,打造充满鲜明生命性的体育教育课堂。

3.1生命型体育教育课程

体育教育的课程思维须达到从“健康至上”向“生命至上”的本质性飞跃,须把塑造圆满丰富的生命载体作为当今体育科目教育的终极目标,即需完整体育科目教育的生命型转化,就要牢牢竖立“生命为本”的体育课程理念。这一理念是指:体育教育要促进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健康发展。

3.2生命化的体育教师

教师是教育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其自身的素质是教育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生命化的教育呼唤生命化教师,生命化体育教师不仅是要具备专业的体育知识、体育技能、教育知识、教育技能及职业道德,还应掌握丰富的生命科学知识,懂得生命教育的目标。

4结语

体育教育终极指向是“生命”,而不是“体育”、“身体”与“健康”,生命化是对体育教育的一种全新解读,是“以人为本”时代的体育教育哲学。直面生命,遵循生命的特性,促进生命全面、自由而个性化地发展,实现生命的创造性与超越性,应是生命化体育教育的追求。体育课程理念要实现由“健康第一”向“生命为本”的跃升,改变体育课程中对特殊需要的学生生命关怀缺失的局面,实现体育教育与生命宗旨教育的有机融合。

作者:杨名敬 单位:邵阳学院体育系

参考文献:

[1]蔡小英.2011-2015年四川省体育教育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J].亚太教育,2016(21).

[2]青竹.新时期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创新[J].教育现代化,2016(19).

[3]张顺超.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技能训练体系的建构研究[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6(08).

[4]吴小彬,李伟.泳专修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6(03).

生命化范文篇2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素质的培养可谓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音乐素质其实不单是音乐素质,它还涉及素质的诸多方面。音乐素质的培养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为实现人的全面素质提供了生动的教育手段和内容。在音乐教育中恰好可以启发学生的生命个性之觉,引导学生对立于本己生命的健全个性产生积极的反省。在音乐教育中,通过与音乐作品的交流和沟通,学生可以有意无意地把作品中所反映的那些印象吸纳到其自己的内心世界,产生个人的性质。通过这种形式,艺术刺激与人的内心活动恰当地融为一体。学生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还可以从自己的主观感受出发赋予艺术作品以独特的个人的东西。个体的生命塑造与音乐紧密相关,音乐教育的课堂应当成为个性化的教育。在音乐教育中启示学生的灵思创发之觉,可以对学生开启富于创造性的智慧。在小学音乐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个体的创新意识和胆识也可以得以树立。对于教育者来说,在渗透着生命化教育的音乐课堂上也体现着教育者自身的生命价值,音乐教育的情感性不反映给学生,同时,也关联着教师的生命塑造。音乐教育具有潜移默化功能,与生命之“觉”的默识、冥证相契合。

二、激发生命中对音乐的向往,体验生命本身的和谐

小学音乐教学以鉴赏课为主。鉴赏课的目的主要在于让学生形成一种体验,继而提升学生的生活品质。在我国的很多小学音乐课堂上,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因为音乐不属于要考试的科目,所以很多学校对于音乐教学并不重视。教师上得索然无味,没有生命的体现。在教师的这种影响下,许多小学生对于音乐也缺乏兴趣,常常在音乐课堂上打瞌睡或者忙自己其他的事情。此时,激发小学生对音乐的向往就要重视音乐教学中的生命化教育。将生命化教育运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可以有效地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小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也唤醒孩子的生命意识。在小学音乐鉴赏课上,音乐教师不妨选择一些和生命起源相关的歌曲,使得学生了解音乐教学本身存在的和谐美。小学音乐教师还可以立足实际,在小学生学习音乐、鉴赏音乐的基础上吸引小学生对于生命本身进行体验,理解生命本身的和谐,更加珍爱自己的生命。此外,在小学生命化音乐教学中还要善于引导小学生学会欣赏生命的价值。追根溯源,小学音乐课程设置的目的就在于帮助学生学习欣赏生命的价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而音乐本身就是一种美,聆听美妙的音乐可以本就可以修身养性。因此,在音乐课堂上,老师不妨选择一些有关大自然的歌曲。音乐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无形的,学生会在美好的旋律中不知不觉中慢慢进入意境。欣赏大自然的歌曲,小学生会感知空旷的草原,以感受大自然的美。

三、让情感教学渗透在小学音乐课堂的生命化教育中

在素质教育中,情感教育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情感,可以让学生在美好的音乐中体验快乐,情感之门充分打开,感受真、善、美,促进人格完美。素质教育也包含着智力的提升,而现代脑科学最近取得的研究成果表明,音乐教育对促进小学生的右脑发育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有助于小学生的智力发育。

四、注重教学方法的筛选,激发生命中对音乐的热情

生命化范文篇3

关键词:生命化;体育教育;校园不文明行为;干预价值与机制

1前言

所谓生命化体育教育是指体育教学应关照体育教育本质,以培育完备和谐的生命个体作为教育根本目的,充分遵循个体的生命特性及发展规律,以实现由“身体素质教育”“健康第一”转变为“生命为本”教育理念,校园不文明行为是指在校园中发生的不文明行为,当事双方均为学生。校园不文明行为并不利于学校正常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和谐校园建设,也与和谐校园及素质教育宗旨完全相悖。而校园不文明行为的隐蔽性往往使得教师、家长的干预难以做到及时、有效,这也是校园不文明行为反复出现的原因。截至目前,我国并没有针对校园不文明行为设立相关法律、法规及惩戒办法,特别是教师惩戒权的缺失使得校园不文明行为的惩戒效果并不明显。在我国当前教育体系下,应主动探索学科教育和校园不文明行为之间的制约关系,加强人文精神教育的多学科联合培养是一个重要出路。

2生命化体育教育对校园不文明行为的干预价值影响

21利于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的提升,以降低人际交往障碍产生的不文明行为动机。生命化体育教育内容首先注重对生命价值、生命存在的意义和集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教育,因此能更好地帮助学生个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从而实现精准关注学生个体社会行为发展和身心健康水平规律。大量调研结果显示,促使学生个体产生不文明行为的心理机制多为该群体社交能力和交际艺术教育的缺失而产生的不稳定心理及行为。生命化体育教育可通过和谐、竞争有序、文明开化的课堂氛围建设让学生们在一定的课堂内容规约下和丰富有趣的课堂组织形式中得以释放,在集体性、合作性活动中建立师生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锻炼社交能力,则可大大降低人际交往障碍产生的不文明行为动机。22加强教师、家庭、学校等监护主体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剪除不文明行为发生环境与条件。生命化体育教育的第二大要义即实现去功利化教育,从生命的视角重新审视个体的存在意义、价值和成长。生命化体育教育更能依据学生个体生命成长的内在逻辑和身心发展规律,尊重与发展生命个体的独特性及多样性,体现生命的自主性与超越性,重视生命的情感体验、运动体验价值,并注重唤醒个体的生命价值、存在意义与自我成长需求,促进个体完满和谐生命价值与精神体系的生成,实现全面发展与素质教育的教育宗旨。在生命化体育教育下,教师具有更多的精力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培养,对体育人文的教育价值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发展需求进行深度学习,更加关照学生身心发展问题共性及个体差异。去功利化教学价值体系影响下,生命化体育教育的价值观、教育理念也会对家庭教育、养育观和学校教育的价值观、教育观则会产生较强的影响力,真正关心学生的生理、心理及运动需求,而非成绩,只有教师、家庭、学校这三个最重要的教育主体对生命教育的意义清晰的认知,才能实现去功利化教育,尊重学生个体与需求,从根源上减少学业压力和成长焦虑所带来的身心障碍发生的环境与条件。

3生命化体育教育预防校园不文明行为干预机制研究

生命化范文篇4

关键词:建筑信息模型;桥梁工程;全生命周期;一体化管理

桥梁作为主要的基础设施之一,直接影响到沿线人民的出行,关乎国民经济的发展,无论在前期设计建造还是后期运营维护均应给予足够的重视。由于桥梁工程项目往往较为复杂,无论在设计规划、施工作业还是后期的运营维护阶段常需要多专业、多部门的协同工作,使得各部门间信息实时共享难度大,桥梁各阶段的控制与管理均较困难[1]。近年,随着计算机、通信和智能检测等领域的不断发展,为工程项目实时信息收集、共享与传递提供了必要条件,BIM技术也因此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BIM技术具有信息高度集成的特点,可以提供信息实时共享的数据平台,应采用合适的技术路线与应用流程为项目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等各阶段提供较为全面的信息数据支持和方案可行性验证,实现工程全生命周期的数据共享与传递,使各部门对工程项目情况的实时追踪成为可能。

1BIM在桥梁工程中应用的技术框架

通过将地理环境、材料造价、设备清单等信息载入BIM技术平台,利用Revit、Fuzor等软件综合处理,将BIM技术与桥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相结合,建立BIM技术的桥梁工程全生命周期一体化的技术路线和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图1中展示了BIM技术在桥梁工程项目主要阶段的应用示例,首先将地理信息载入BIM平台,根据环境信息,进行桥梁选线,再根据设计信息,在Revit中进行三维模型设计,并载入Lumion中进行效果展示以便于方案比选。在确定桥梁方案后,再进行配筋等施工图的设计;随后,根据BIM虚拟施工平台进行施工模拟,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合理;最后,将桥梁信息进行集成,实现对运维阶段的管理。该基本框架通过传统设计手段与BIM软件的有机结合,有地的提升了工程效率和信息利用率。

2工程案例

2.1工程概况

1)桥梁方案。本桥梁项目,全长33.58m,桥梁按直线布设,墩台平行布置,且桥台处设有伸缩缝。桥梁上部结构采用3×10m变截面预制混凝土箱梁,如图2所示;桥梁下部结构中,桥墩采用柱式墩,每个桥墩下连接2根钻孔灌注桩;桥台为柱式台,台下设置2根钻孔灌注桩。横坡为单向2%。桥梁模型如图3所示。2)施工要点。有关施工工艺的标准,除了按照相关规范处理外,还应注意的是:施工前应进行坐标数据核算,在桥梁墩、台处定位并对桩距进行校核,确定校核无误后方可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应确保施工工艺流程准确与安全,规避潜在的风险;墩、台、桩基础施工时,如发生地质情况与设计采用的钻孔资料有出入时,应及时进行反馈;最后由于桥梁施工环境复杂,应注意施工场地的布置,避免出现场地施工隐患。本工程作为BIM技术在桥梁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探索,将对其设计、施工、运维阶段进行研究。

2.2规划设计阶段

BIM技术在桥梁设计阶段的应用主要集中在设计方案的建模与信息反馈上。要想将BIM与桥梁设计有效的结合在一起,Revit建模是前提。建立“族”是Revit建模的核心思想,族库的强大在于“参数化”,在族样板中预先建立参数化模型,模型涵盖了构件尺寸、材质、施工周期、厂家等信息。借助BIM技术平台,采用Lumion程序实现全桥三维动画,可实现造价、景观等更为全面的桥式方案比选,以确定合适的桥梁方案。通过Revit三维模型与Midas、桥绘通等结构设计软件相结合,确定材料强度、配筋数量等参数,并直接生成二维建筑图纸与用量明细[2],有效保证出图的质量与效率。本文中桥梁项目模型的创建以变截面混凝土箱梁为例,首先应在轮廓族中建立箱梁轮廓并进行相应的参数化设置,进行尺寸约束和材质赋予;随后将轮廓载入公制结构框架族样板中,进行参数关联并根据载入的轮廓进行放样融合;最后进行变截面尺寸设定以建立箱梁模型,如图3所示。箱梁创建完成后,在Revit族样板中,依次对桥墩、桥台、基础等采用相同步骤进行创建并载入至项目中,并对盖梁、桩基、附属设施等进行配筋,如图4~5所示,最后在项目中根据实际地形调整构件位置,得到完整的桥梁模型。在前期规划设计完成后,利用BIM技术平台的信息反馈优势,较为便利地对设计方案进行不断优化和设计校核,提高了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

2.3施工阶段

在桥梁工程中,对施工进行模拟与优化的目的在于针对施工环境的复杂性与预制构件的多样性,确保其施工的可行性,同时实现降低施工风险、提升管理水平的目标,从而为施工提供参考。基于BIM技术的施工模拟与优化是将项目模型信息与施工信息相关联,进而通过直观的可视化模拟,分析进度安排是否合理、施工工序是否可行、资源管理是否协调、项目构件是否发生碰撞等,进而不断优化施工方案[3]。施工阶段的信息化模拟,具体包含以下内容。1)施工过程模拟。桥梁施工过程的模拟,主要通过将桥梁、附属设施的三维信息模型与施工信息、场地信息相集成。一方面,以三维模型为基本,根据施工信息,进行直观的过程模拟,分析各个施工阶段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可进行施工过程的场地协调性验证,有针对性地进行场地空间共享、施工机械配置、材料运输堆放等施工过程中场地的优化,如图6所示。一旦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不合理情况,可及时进行方案修改并再次进行模拟,从而确保施工过程安全合理。2)进度模拟优化。基于BIM技术的施工模拟,可将模型信息与进度计划相集成,建立基于时间维度的进度模拟。BIM平台可以按照详细的时间节点进行施工进度模拟,本文将其精度精确到“天”,并将模拟对象精细到分项工程,并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实时调整,这样大大提高了进度管理的精细化程度[4]。此外,通过对施工计划与实际进度的追踪和对比,能够得出最佳施工方案,以获得合理的进度安排,实现资源优化的目的。3)碰撞检测。桥梁碰撞检测包括整体桥梁项目检测和构件间的检测。所谓整体检测,是根据施工模拟,检测在施工过程中运动的构件是否发生碰撞;构件间的碰撞检测,是验证构件内部是否发生碰撞,如图7所示。在碰撞检测完成后,软件会高亮显示有碰撞冲突的对象,同时生成碰撞冲突报告。设计人员可以根据高亮显示的构件与冲突报告进行相应修改,以达到正确的设计,避免了施工问题的发生。

2.4运维阶段

基于BIM的桥梁运维管理平台是一个集成多专业、多维度的数据管理平台,可实现数据共享与分析,从而建立完整的监测系统[5]。在桥梁运维阶段,通过定期的检测和布设的传感器将桥梁各构件或测点的信息实时反馈到BIM平台中,集成桥梁信息进行耐久监测和安全可靠度评价,依靠安全性分析结果,结合桥梁安全规范,统筹桥梁的整体与局部构造,评价桥梁安全性并进行安全预警。一旦发现桥梁问题,系统将发出警报,管理人员可对突发问题进行快速处理,实现桥梁安全运营。与此同时,在项目初期确定以全生命期成本最优化的设计准则,可以减少运维期间的成本、提高工程质量,从而实现低能耗的战略目标。

3结论

1)本文提出基于BIM技术的桥梁工程全生命周期一体化的技术框架和各主要生命阶段的BIM应用示例。以某实际工程为例给出了工程各个阶段的BIM技术应用与需求,包括从设计阶段建立信息模型,并将其交互于施工阶段的施工过程模拟和分析管理,运维阶段的耐久性监测和安全性评估以及成本分析与资源管理。2)Revit软件建立的项目参数化信息模型,其中可涵盖项目相关信息,并服务于设计、施工、运营等整个生命周期,为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程质量、节约工程成本、缩短工期等发挥出巨大优势。3)将设计阶段建立的模型进行交互与扩展,并应用于施工阶段的3D施工模拟与管理、运维阶段的耐久性监测和安全性评估与预警,建立基于模型层面与数据层面的管理结构,进行实时的追踪与管理,确保施工与运维阶段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宋福春,谢利斌,李孟臣,等.基于BIM技术的复杂立交桥协同设计[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18,40(6):92-96.

[2]刘智敏,王英,孙静,等.BIM技术在桥梁工程设计阶段的应用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5,39(6):80-84.

[3]王占飞,冯瑾,梁伟,等.BIM虚拟施工技术在装配式钢结构桥梁中的应用研究[J].北方交通,2020,43(7):9-13.

[4]龙腾.基于BIM的变截面桥体可视化施工技术应用研究[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2015.

生命化范文篇5

关键词:压缩机组;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化系统

1研究背景

中哈天然气管道是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哈天然气管道单线长度1304公里,三线并设,设计压力9.81MPa,其中AB线设计输量300亿方/年,C线设计输量250亿方/年。由中亚天然气管道公司(TAPLine)和哈萨克斯坦天然气输送公司(KTG)各占50%股权所组建的合资公司AGP(AsiaGasPipeline)负责运营管理。燃驱压缩机组是中哈天然气管道压气站广泛采用的输气增压设备,管道沿线共设压气站13座,配置20-30MW级别燃驱压缩机组42台,详细情况如表1所示。配置特点为机组品牌较为集中,机组功率和选型较为统一但存在部分差异。长输天然气管道是典型资产密集型产业,设备安全、可靠、高效运行是保障生产任务的核心,企业对资产的依赖程度较高,企业业绩与资产管理水平密切相关。鉴于中哈天然气管道机组规模、配置差异以及海外复杂的运营环境,规划、建设一套与之相适应的科学、完备、高效的信息化管理系统颇为必要。

2机组全生命周期管理策略

2.1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

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LifeCircleManagement-LCM)是以保障企业的生产经营为任务,以设备可靠性和经济性为主要指标,对企业所属设备进行包括从选型设计、调试验收、生产运行、维修保养、升级改造直至停用报废等设备全过程所进行的管理。设备LCM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设备生命前期:进行设备选型、设计、采购、安装、调试以及状态和功能验收。设备生命中期:制定操作标准并遵照执行,进行必要的保养和维修作业。设备生命后期:进行相应的改造和升级,以维持设备安全、平稳运行,当维修及继续运行成本远超新购置设备成本时,对设备进行停用和报废。在此期间,设备生命中后期某些阶段的运行经验和实践成果可以反向影响到后续设备生命前期的选型设计决策和生产运行规则。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如图1所示。

2.2机组全生命周期管理架构

中哈天然气管道机组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按数据流向可分为五个层级。主要有,现场设备层:通过配备或改造现场设备使其具备DCS或PLC通讯功能,构成了数据传输的基础。数据采集层:现场设备将运行监测数据传输至机组或SCADA下位机,而资产数据通过SAP或EAM系统进行收集。数据应用层:下位机将数据送至SCADA、机组控制面板和远程监控平台等上位机HMI进行应用;机组资产和相关物料浅层管理主要通过EAM资产接口前端平台进行。评估决策层:整个机组LCM的核心层级,从数据应用层和数据分析层接收数据和一次结论,通过评估后进行机组LCM构架顶层决策。数据分析层:大部分机组LCM数据分析功能集中在该层,包括EAM的运行管理、维护管理、资产管理和物料管理在内的各专项模块,作为机组大数据整合和分析工具,为评估决策层提供决策支持。机组全生命周期管理构架如图2所示。

3机组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化系统

3.1机组全生命周期管理大数据平台

中哈天然气管道机组LCM以各类大数据的支撑作为管理基础和依据,相关大数据具有体量大、多样性、价值高、速度快等鲜明特征。因此,数据采集、格式统一和集中存储需要通过多数据平台之间的数据关联整合来实现。机组大数据主要有:SCADA数据平台的运行类、SAP数据平台的资产类和EAM数据平台的综合类数据。其中,SCADA数据平台立足机组生产技术管理,通过SCADA系统自动采集机组运行实时参数、事件记录、报警信息、机组状态等数据并传输给EAM数据平台。SAP数据平台立足机组资产管理,通过SAP系统与EAM系统的数据接口实现机组资产、物资项目、供应厂商、材料需求、备件转移等资产数据共享。EAM数据平台除了接收SCADA数据平台和SAP数据平台传输的数据外,自身还内嵌复合信息采集模块如:机组档案、单元信息、故障代码、作业标准、维护计划、工单信息等。EAM数据平台将以上三大类数据进行接收、整合和储存后形成“机组LCM大数据湖”以作为机组LCM信息化系统的数据基础。机组全生命周期管理大数据湖结构如图3所示。

3.2机组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化系统

作为资产密集型企业代表的长输天然气管道公司,机组设备是其最重要的资产之一。机组设备管理信息化是实现企业降本增效和可持续发展的最为重要的手段。中哈天然气管道机组LCM信息化系统建设,是以EAM系统Maximo为管理中心,以SCADA、SAP等三方系统为集成支持,以资产和运维为运行核心,以工单管理为流程主线,以运行管理为功能交互中枢,以资产、运行、维护、物料4个管理模块为主,进行设备LCM和PDCA循环管理。机组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化系统网络拓扑如图4所示。(1)资产管理模块。资产管理模块包括设备生命前中期功能:资产信息管理包含供应厂商、资产位置、资产编码管理等,通过长期积累筛选质量可靠的产品供应渠道。单元细化管理指机组最小可维修单元管理,其划分原则根据经验和技术发展动态集合或细分。机组履历管理包含机组各主要功能体的基础信息、性能、维修、变更等信息管理,机组履历为机组技术评估和事后维修提供关键依据。设备生命后期功能:资产移动管理是指在机组生命中后期,机组功能体中、大修后的重新配置和在维修成本高于运营成本情况下的报废处理,是优化配置和重资产分布跟踪的重要手段。(2)运行管理模块。运行管理模块包括设备生命全周期功能:指标分析管理既包含机组生命前期的功能验收,也包含设备生命中后期的运行、性能、润滑等指标分析,为预测性维修决策提供数据依据。故障分析管理包含机组故障库的建立和调用,这两个进程相互循环促进和发展,形成企业的技术经验资产之一。隐患管理主要利用FMECA工具依照层次和因果分析机组各系统风险,形成机组动态隐患库。资源优化管理主要指基于各类运行分析形成的统筹策略,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根据各类因素加权分析将技术、人员、机具等资源进行动态优化分配。(3)维护管理模块。维护管理模块包括设备生命前中期功能:维护计划管理指在预防性维修模式下根据机组运行时间自动生成维保计划,评估决策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标准作业管理主要是通过EAM数据库的作业指导规范来计划、执行和验收维护作业,并根据设备更替、隐患变动等情况更新作业标准。维保方案管理是综合运行时间、设备状态、隐患分析、维护计划、作业标准等一系列数据形成的系统作业流程,主要通过EAM作业工单来实现,评估决策层参与方案修订。设备生命中后期功能:大修安排管理包含机组各功能组件的中、大修的节点安排,更换计划和资源协调管理,在维修周期、运行方案、商务进展和厂家资源等因素影响下,系统生成的大修计划普遍处于相对稳定但动态微调的状态。(4)物料管理模块。物料管理模块包括设备生命前中期功能:投产初期,为了保证机组的可用性和维修效率,导入两年运行安全库存,随后根据机组状态、故障分析、出库分析管理对安全库存进行动态优化和补充。库存分析管理主要是针对各库房在库物料的物资大类、积压周期、需求频率进行综合分析,采用库存ABC分析方法,提供库房统筹动态管理决策。出库分析管理采用依据分类物料特定周期(年度)内出库历史数据结合数学模型算法,自动生成下一周期内参考物资需求计划并根据历史出库信息动态更新。设备生命中后期功能:物资需求管理结合计划作业物资配额、安全库存优化补给、参考物资需求计划以及机组管理评估决策自动生成物资需求整体计划并随损耗定额调整动态更新。同时,在EAM系统中,以运行管理为连接中枢,各个管理模块功能之间,如隐患管理功能与资产信息功能通过机组设计、选型优化和隐患评估,指标分析功能与维保方案功能通过方案优化、监控分析,故障分析功能与物资需求功能通过需求优化、分析验证等关系形成各管理模块之间的PDCA循环。机组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化系统流程关系如图5所示。

4结语

自2018年以EAM系统为中心的机组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化系统在中哈天然气管道合资公司开始建设以来至2021年底,随着LCM体系的逐渐成熟和信息化系统的广泛应用,机组关键运行和经济指标稳步提升。2018-2021年期间,压缩机组停机次数下降率达63.89%,万小时失效时间下降率达76.92%。同时,物资周转流程工作量优化率达65.18%,极大提高了物资周转效率,降低了物资调拨成本。随着机组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等一系列信息化管理工具的上线运行,在中哈天然气管道合资公司实现了机组管理前期信息化转型的成功案例,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所创造的效率和效益的提升,进一步树立起了合资公司设备、资产的信息化管理理念。为下一步的设备管理全面数字化转型打下了良好的框架基础,积累了深厚的开发经验,营造了积极的发展氛围。

参考文献:

[1]李有铖,黄邵远.设备资产统一目录在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应用[J].供用电,2016,33(01):25-26.

[2]付留鑫.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案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4,(20):77-78.

[3]崔昌云.智慧城市大数据平台的研究与应用探究[J].中国信息化,2021,(04):112-113.

[4]宋太成,周民,孙静芝.EAM系统中设备树建立的原则[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4,(11):15-16.

生命化范文篇6

关键词:主体性道德教育生命主体道德教育

进入新世纪.教育越发背负着提高人之生命质量的神圣使命“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这一思想已经在学校教育实践中逐步确立。然而.这一切只存在于一般的课堂教学中——学校道德教育仍然把学生当作接受各种规范教育的客体.当作“无德”或有待着色的白板。虽然有过一些相关改革.但终归只流于形式——学生的主体性一直没有被提升到生命意义的高度教育的过程虽然是在提倡学生的自由、自主和创造性.但其实质却依然是在为“培育有用之人”.“培养英雄”等“无我”的目标而努力道德教育课是在宣扬“英雄”“圣人”的故事.是在传授“爱国经”,然而,故事也好,“经文”也好,学生只会在看热闹,他们非但无法真正体会“道德”的究竟.反而学会了“伪饰”或“盲从”。因此,重新审视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内涵、实质和目标;探求主体性与生命。生命与道德教育的关系,从而揭示主体道德教育的生命性实质成为研究的必要本文意在回答以下的问题:主体性与生命有什么样的内在关联性?它们对道德教育意味着什么?主体道德教育的实质和目标如何定位,何以体现?希望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再次明晰主体性、生命化理念对道德教育的深刻意义,使道德教育的开展真正是为了学生.为了让他们真正成为一个人。引导他们追寻自我选择的有价值人生。

一、主体性:精神生命的形与质

(一)主体性及其内在特征

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人的自由、自主、和超越的综合特性。其中,“超越”作为主体性发展的高级要求。是主体性得以凸显的最为重要的因素其表现为个体能够以理性自觉的态度批判和反思各种规范、现象和问题,能够对我,进而对选择的意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换句话说,“超越”就是寻求意向、行为的“自我管理”和意义的“自我实现”,就是对人的自然性的不满足、否定和扬弃它是人的一种理性自觉。是人在适度自由、自主的基础上表现出的“自我与人我”的统一。所以,超越性凸显的关键即在于自觉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施展。拥有超越性的人不但具有较高的主我意识,不但能够认识到“我是活动的主导者”.而且能将自我看作待为提升的对象.自觉指导自我发展;同时,也将他人看作与自身共生共存的主体和合作的伙伴.而不是被利用的工具

具备完整意义上的“主体性”.个体才有望在施展充分自由、自主性的同时,将自己融于社会共同体中.才有望具备一种终极关怀意识。有自由、自主性的意识.但缺乏以理智为前提的超越性.个体往往局限于“情感欲望的释放.进而不可避免地招致其思想和行为的盲目和混乱,成为自身欲望的奴隶.而无法作为真正意义的主体来生活:个体由于自然条件和内在条件的局限.他们对自由和自主的单纯追求有时是盲目的甚至是非理性的尤其对儿童而言,他们早期阶段的未成熟性、非理智性,往往决定其对自由、自主的追求是混沌的。在没有理性突显的情况下,他们自由、自主性的施展,一定意义上带有个体化的主观意向。这即是说,绝对化的“自由”和“自主”观念的个体要么不存有“主体性”的观念.要么则将主体性推向“唯我独尊”的局面:他们对“主体性”的意念.是将“我”作为绝对意义的主体.其对人际关系的理解是“我对你”的关系——自身以外的事物包括他人在内.均被当作静态的等待认识和改造的“客体”。可见.尽管“自由性”和“自主性”的提倡可以克服现象中“无我”和“异化”等“无人”的问题.但是在没有理性或者其他具有更高自觉性力量引导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人的“自我中心性”.个体呈现“癫狂”的生命形态——作为理性自觉的一种形态.“超越性”应该是主体性的核心要义.而主体性则是自由、自主及超越的有机联合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主体性体现为一种善或者美。其表明.人作为社会共同体的成员.是平等相待.互尊互重的否则.那些拥有绝对自由的人很可能将他人当作实现自己个人利益的工具这即意味着.一部分人成为活动的“主动体”.而另一部分人则沦为被动.从而他们的自由受到前者的限制.其进一步发展的自主性与超越性也就无法成为现实所以.从社会共同体层面提出人的“主体性”.一定意义上.正是探求人与人的内在和谐正是由于主体性突显这样一种善或美.使其自然地与人的生命尤其是精神生命拥有了某种巧妙的通约性.成为精神生命的核心特征和外在表象。

(二)“主体性”与精神生命的关联性

“什么是生命”在不同的学科或学术背景下均有不同的阐释随着西方生命哲学的发展以及我国生命化教育理念的大力提倡.人们如今已将生物学的“生命”概念与西方生命哲学中的“生命”内涵予以融合和提升.将“生物性”生命拓展为自然性生命和精神性生命的统一.或者是自然生命、价值生命和社会生命的统一而就精神性生命的实质以及它与“主体性”的内在关联性.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理解:

一方面.如果说人的生命是集自然性生命和精神性生命于一体的类生命的话.那么.精神生命作为人的生命特质,就是人的价值生命和社会生命的综合。如此,人自身生命意义和价值的实现即主要体现于精神生命的施展中而精神生命的实质一定意义上就主要体现为.一定社会活动中展现出来的自主性、独创性及自我超越性。这表明,我们的生命不仅仅意味着“活着”、“生存”,不仅表现为“新陈代谢、生长发育”,还意味着精神上的自主性、开放性以及社会中的互动性与合作性等等正是由于人精神生命的不断施展.人的生命才被看作“自在”的生命。人才被看作“自为”的存在.才有了对诸如“主体性”地位等的探求。

既然精神生命的施展离不开人的自主性、独创性及自我超越性的释放那么.“主体性”就在综合自由、自主和超越性的特征上与人的精神生命具有了必然的通约性所以.“主体性”某种意义上即是精神生命的重要体现和核心特征之所在——主体性的发扬.主体性的实现.很大意义上就是生命意义的自我完成.是生命力量的开掘和提取——“主体性”与人之“生命”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另一方面.同“主体性”一样.“精神生命是什么”的问题也可以用一句话回答:精神生命体现为一种善这不是对精神生命内涵的界定,而是对其体现的力量的概括。“善”在苏格拉底看来.就是对任何人有益的东西“一切可以达到幸福而没有痛苦的行为都是好的行为.就是善和有益”。他还认为,美就是善。认为善是至高无上的宗教.是指导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唯一东西亚里士多德则在前人基础上,把善看作是生活中实现的美好的可能的生活状态。我国的思想家们也将善看作一种高尚、纯粹、美好的东西所以,精神生命作为一种美好的向上的力量.即是一种善如此.同为善的体现者,主体性与精神生命的共通性是不言而喻的——人的生命意义的实现过程就是人的主体性的体现.“主体性”是人的精神生命的形与质。

二、精神生命:道德教育目标之内核

道德教育不是简单的思想品德的提升教育.学习者也不是生而无德或是有待着色的白板人的生命是向善的.这不仅要求个体自我内在精神境界的提升.也要求个体成为社会共同体中的一员.具备一种终极关怀意识——个体在提升自我内在价值的同时.还应具备一定的责任意识倘若脱离社会共同体这个大背景.仅仅是内在品格的提升并不能完全说明此人是一个有德之人正像麦金太尔认为的.真正的德性不仅维持实践.使我们获得实践的内在利益.而且也使我们能够克服我们所遭遇的伤害、危险、诱惑和涣散,从而在对相关类型的善的追求中支撑我们.并且还把不断增长的自我认识和对善的认识充实我们意在说明,德性包含三个维度的意味:实践共同体之间的你我互利:自我认识的增强:对善的认识和追求。因此.对于道德的衡量,如今已经不再仅仅是“爱国”、“无私”等就能说明的.道德是为了人更好地生活鲁洁教授即认为.道德是要人循着做成一个人的目的去生活道德所关注的是怎样使人活得更像一个人.它所确定的是人的生活原则、生活的根本方向它所涉及的是整体生活的善圈。

那么。道德教育究竟是什么?它的实质和目标义是什么?西方包括国内一些学者都认为.道德表现为一个人使自己成为一个像样的人人的存在是依存性的.是一种共在状态这就决定了他们对道德教育目标的认识集中于强调学生的需要:学生理性的、自主性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的形成以及学生普遍化的道德建构从总体上看.道德教育作为一种求善的活动.是建构主体自我道德人格与寻求道德共契的统一道德教育是始终围绕“人”而展开的由此.道德教育就在于引导学习者自我提升内在的品质和外在的德性。其中.内在品质是主体性道德人格的生发.而外在的德性.则是主体在外部行为活动中显现的道德品性.它通常取决于个体自身对群体或社会中道德问题的认识程度.即一定的德性智慧人道德的好与坏.善与恶.往往在于是否会给社会其他群体成员带来不便或者伤害所以.生命作为一种善.成为道德教育的可能关注点。

“精神生命”既然表明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特性.而道德教育也正是“为了人”的教育.那么,“人”就是德育的出发点和最终的落脚点精神生命之“主体性”在道德教育中的施展与提升.即是学习者理性的、自主性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的显现.是学习者融于现实.成为一个人的重要指标鲁沽教授在《做成一个人——道德教育的根本指向》中指出,人从自然性中走出来.走上了道德为他们铺设的成人之道.由偶然的人成为必然的人.这就是要使道德对于人性的自觉设定植根于个体内在的良心和人生信仰.把一条成人之路构筑在人的心中……对于整个社会而言.要使自觉的人性设定成为衡量是非善恶的根本尺度.促使整个社会生活秩序都能朝着有利于人的生成发展、自由解放的方向运行,必须有道德教育的参与。可见.道德教育区别于其他种类的教育活动即在于它将人的知、情、意、行统归于“品格”的向度,统归于自觉的人性的发掘道德教育是专门的向善的教育.而不是单纯地填充知识、培养技能。它把“建构真正的人”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是为了让学习者去获得人的本质.实现人的价值.完成人的使命还需强调的是.道德教育要求实现或建构的“人”是一个主体人.而不单单是个体人或社会人——主体人区别于“个体人”即在于,他是拥有理性自由、自主的“合法性存在”。也就是作为持有“我、你”人际关系之信念,存有人类共契道德之价值观念的个体而存在.而不是完全生活在“自我”的世界里.不是道家所主张的出世的“逍遥人”;主体人区别于“社会人”.则在于,其不是“无我”的存在,社会人只是主体人生活于社会中体现的其中一面极端化的社会人甚至是为社会而存在的“工具人”.而主体人却是人生意义的自我掌控者.他们会认为社会的发展是为了我以及与我同在的人更好地生活而存在.而不是相反——只有意识到主体人与个体人、社会人的区别.我们才能更深刻地理解生命化理念对教育.对道德教育的切深意义.才会进一步明确.“生命”作为道德教育目标之必然内核的原因所在。

三、主体道德教育:彰显生命的意义

如果说道德教育的“意味”在于凸显人的精神生命的话.那么作为精神生命的实质特征——主体性自然成为道德教育施展的重心之所在因此.生命化教育视野中的道德教育在形式上体现的就是一种主体性的道德教育,也即“主体道德教育”主体道德教育是什么?笔者认为,其突出三个维度:

首先.起点上.把学习者从真正意义上看作具体的“生命人”.看作是待发掘其生命意义的主体性存在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初衷即是使学习者成为道德教育的主体.而不是有待改造或加工的客体或材料施教的前提.要求引导者明确学习者的人格倾向、道德需求和道德认知水平等。

其次.在过程中.以主体性的方式对学习者主体性人格进行引导和建构这即是倡导教育者充分尊重学习者的主体性,让他们在德育活动中进行自我体验、自觉探索。同时.教育者则顺应情境,引导学习者学会关心,使他们富有责任感、义务感,具有自信心、创新思维以及公平、竞争与合作的意识。

结果上.则是把提升学习者生命型人格与德性品质以及推动学习者向善.作为终极目标。主体性道德教育的最终落脚点在道德教育.它是在推动学习者主体性人格.进而使道德教育的实质和价值得以凸显.使道德教育真正为了“人”。

所以.主体道德教育始终围绕着的是具体的人.始终不能忽视的是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始终是在以“主体性”为内线.施展学习者的生命灵动。学习者的价值生命在这里得到良好凸显。因而,要发掘学习者的生命性.帮助他们实现生命的意义.就必然会探求.道德教育能做些什么?道德教育能够突出表现出或挖掘出学习者哪方面的生命品性?有研究者认为,主体道德教育是以受教育者的内在道德需求为出发点.根据受教育者已经形成的思维习惯、认知方式、人格倾向、价值观念和情操修养,通过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的主动性、主导性和创造性作用的发挥.激发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人格,完善受教育者的美好德性。这一定义。代表了多数研究者对主体道德教育的看法.其突出强调学习者的内在道德需求:学习者已有的道德经验和道德认知:学习者的主体性 并将道德教育的目标归位于美好德性的养成。

但是.上述定义,倘若从主体性固有的内在生命性特征看,却忽视了重要的一点:生命的主体性.决定人的生命意义的实现只能是“建构”.而不是“无事生非”.不是训练或培养等外在添加的东西。教育者秉持建构的理念则同时说明他(她)是带着与学习者共同交流对话的态度展开教学的.对于师生关系的理解是“我与你”的主体间性的关系.如此,师生双方才可能跨越情感上的阻隔。为生命的释放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培养”等词汇本身就已经在意念上造成“我对你”的人际关系分离的局面.其即是已经承认教师对学生具有绝对的优势.学生只是有待教师着色的白板因而.从实际意义上看.学生的主体性并没有真正得到他们的承认.更不用说具体主体性教育的展开个体生命意义的实现等诸如此类目标的达成了个体主体性发挥得如何.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是否成为一个人.成为一个超越自然生命展现精神生命的人.而这正是道德教育被进一步冠之以“主体性”属性的原因所在。

由此,不论对主体性道德教育的理解.还是具体的实施,均不离其“展现生命意义”的宗旨“生命只‘应该’在生命位于生命价值系列中的更高位置时.并在能自由支配有用事物的程度上制造有用事物.享受惬意事物”.阎这是舍勒在批判现实道德价值观中“有用价值凌驾于生命价值之上”时做的论述,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真正好的事物或者价值导向更在于它能更多意义上使人获得精神生命的自我满足感.否则.就会颠覆价值本身的真正意义.诸如道德教育之类的价值引导活动也会表现为无人的教育。基于这一原因对主体道德教育的提倡,最终归旨即在于彰显生命的意义主体道德教育是生命发掘的必然选择人的生命意义的实现是主体性道德教育的终极价值,而不是条件性价值。主体道德教育寻求的是人的精神性的满足感.是为了人能更好地生活

参考文献

[1](美)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277.

[2][3]鲁洁.做成一个人——道德教育的根本指[J].教育研究,2007(11):13—15.

生命化范文篇7

论文摘要:“主体性”是人在与客体的交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自由、自主和超越的综合特性.是入的精神生命之所在。将“主体性”理念融于道德教育是人寻求自身价值、完善生命意义之使然。主体道德教育着力在起点上.把学生看作实现生命意义的主体性存在;在教育过程中,以主体性的方式对学习者的生命型人格进行引导和建构:对教育终极目标的追求上,则意在提升学习者的生命型人格与德性品质,推动学习者向善。其全程凸显了大写的“人”.是对生命的追寻和显现。

进入新世纪.教育越发背负着提高人之生命质量的神圣使命“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这一思想已经在学校教育实践中逐步确立。然而.这一切只存在于一般的课堂教学中——学校道德教育仍然把学生当作接受各种规范教育的客体.当作“无德”或有待着色的白板。虽然有过一些相关改革.但终归只流于形式——学生的主体性一直没有被提升到生命意义的高度教育的过程虽然是在提倡学生的自由、自主和创造性.但其实质却依然是在为“培育有用之人”.“培养英雄”等“无我”的目标而努力道德教育课是在宣扬“英雄”“圣人”的故事.是在传授“爱国经”,然而,故事也好,“经文”也好,学生只会在看热闹,他们非但无法真正体会“道德”的究竟.反而学会了“伪饰”或“盲从”。因此,重新审视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内涵、实质和目标;探求主体性与生命。生命与道德教育的关系,从而揭示主体道德教育的生命性实质成为研究的必要本文意在回答以下的问题:主体性与生命有什么样的内在关联性?它们对道德教育意味着什么?主体道德教育的实质和目标如何定位,何以体现?希望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再次明晰主体性、生命化理念对道德教育的深刻意义,使道德教育的开展真正是为了学生.为了让他们真正成为一个人。引导他们追寻自我选择的有价值人生。

一、主体性:精神生命的形与质

(一)主体性及其内在特征

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人的自由、自主、和超越的综合特性。其中,“超越”作为主体性发展的高级要求。是主体性得以凸显的最为重要的因素其表现为个体能够以理性自觉的态度批判和反思各种规范、现象和问题,能够对我,进而对选择的意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换句话说,“超越”就是寻求意向、行为的“自我管理”和意义的“自我实现”,就是对人的自然性的不满足、否定和扬弃它是人的一种理性自觉。是人在适度自由、自主的基础上表现出的“自我与人我”的统一。所以,超越性凸显的关键即在于自觉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施展。拥有超越性的人不但具有较高的主我意识,不但能够认识到“我是活动的主导者”.而且能将自我看作待为提升的对象.自觉指导自我发展;同时,也将他人看作与自身共生共存的主体和合作的伙伴.而不是被利用的工具

具备完整意义上的“主体性”.个体才有望在施展充分自由、自主性的同时,将自己融于社会共同体中.才有望具备一种终极关怀意识。有自由、自主性的意识.但缺乏以理智为前提的超越性.个体往往局限于“情感欲望的释放.进而不可避免地招致其思想和行为的盲目和混乱,成为自身欲望的奴隶.而无法作为真正意义的主体来生活:个体由于自然条件和内在条件的局限.他们对自由和自主的单纯追求有时是盲目的甚至是非理性的尤其对儿童而言,他们早期阶段的未成熟性、非理智性,往往决定其对自由、自主的追求是混沌的。在没有理性突显的情况下,他们自由、自主性的施展,一定意义上带有个体化的主观意向。这即是说,绝对化的“自由”和“自主”观念的个体要么不存有“主体性”的观念.要么则将主体性推向“唯我独尊”的局面:他们对“主体性”的意念.是将“我”作为绝对意义的主体.其对人际关系的理解是“我对你”的关系——自身以外的事物包括他人在内.均被当作静态的等待认识和改造的“客体”。可见.尽管“自由性”和“自主性”的提倡可以克服现象中“无我”和“异化”等“无人”的问题.但是在没有理性或者其他具有更高自觉性力量引导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人的“自我中心性”.个体呈现“癫狂”的生命形态——作为理性自觉的一种形态.“超越性”应该是主体性的核心要义.而主体性则是自由、自主及超越的有机联合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主体性体现为一种善或者美。其表明.人作为社会共同体的成员.是平等相待.互尊互重的否则.那些拥有绝对自由的人很可能将他人当作实现自己个人利益的工具这即意味着.一部分人成为活动的“主动体”.而另一部分人则沦为被动.从而他们的自由受到前者的限制.其进一步发展的自主性与超越性也就无法成为现实所以.从社会共同体层面提出人的“主体性”.一定意义上.正是探求人与人的内在和谐正是由于主体性突显这样一种善或美.使其自然地与人的生命尤其是精神生命拥有了某种巧妙的通约性.成为精神生命的核心特征和外在表象。

(二)“主体性”与精神生命的关联性

“什么是生命”在不同的学科或学术背景下均有不同的阐释随着西方生命哲学的发展以及我国生命化教育理念的大力提倡.人们如今已将生物学的“生命”概念与西方生命哲学中的“生命”内涵予以融合和提升.将“生物性”生命拓展为自然性生命和精神性生命的统一.或者是自然生命、价值生命和社会生命的统一而就精神性生命的实质以及它与“主体性”的内在关联性.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理解:

一方面.如果说人的生命是集自然性生命和精神性生命于一体的类生命的话.那么.精神生命作为人的生命特质,就是人的价值生命和社会生命的综合。如此,人自身生命意义和价值的实现即主要体现于精神生命的施展中而精神生命的实质一定意义上就主要体现为.一定社会活动中展现出来的自主性、独创性及自我超越性。这表明,我们的生命不仅仅意味着“活着”、“生存”,不仅表现为“新陈代谢、生长发育”,还意味着精神上的自主性、开放性以及社会中的互动性与合作性等等正是由于人精神生命的不断施展.人的生命才被看作“自在”的生命。人才被看作“自为”的存在.才有了对诸如“主体性”地位等的探求。

既然精神生命的施展离不开人的自主性、独创性及自我超越性的释放那么.“主体性”就在综合自由、自主和超越性的特征上与人的精神生命具有了必然的通约性所以.“主体性”某种意义上即是精神生命的重要体现和核心特征之所在——主体性的发扬.主体性的实现.很大意义上就是生命意义的自我完成.是生命力量的开掘和提取——“主体性”与人之“生命”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另一方面.同“主体性”一样.“精神生命是什么”的问题也可以用一句话回答:精神生命体现为一种善这不是对精神生命内涵的界定,而是对其体现的力量的概括。“善”在苏格拉底看来.就是对任何人有益的东西“一切可以达到幸福而没有痛苦的行为都是好的行为.就是善和有益”。他还认为,美就是善。认为善是至高无上的宗教.是指导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唯一东西亚里士多德则在前人基础上,把善看作是生活中实现的美好的可能的生活状态。我国的思想家们也将善看作一种高尚、纯粹、美好的东西所以,精神生命作为一种美好的向上的力量.即是一种善如此.同为善的体现者,主体性与精神生命的共通性是不言而喻的——人的生命意义的实现过程就是人的主体性的体现.“主体性”是人的精神生命的形与质。

二、精神生命:道德教育目标之内核

道德教育不是简单的思想品德的提升教育.学习者也不是生而无德或是有待着色的白板人的生命是向善的.这不仅要求个体自我内在精神境界的提升.也要求个体成为社会共同体中的一员.具备一种终极关怀意识——个体在提升自我内在价值的同时.还应具备一定的责任意识倘若脱离社会共同体这个大背景.仅仅是内在品格的提升并不能完全说明此人是一个有德之人正像麦金太尔认为的.真正的德性不仅维持实践.使我们获得实践的内在利益.而且也使我们能够克服我们所遭遇的伤害、危险、诱惑和涣散,从而在对相关类型的善的追求中支撑我们.并且还把不断增长的自我认识和对善的认识充实我们意在说明,德性包含三个维度的意味:实践共同体之间的你我互利:自我认识的增强:对善的认识和追求。因此.对于道德的衡量,如今已经不再仅仅是“爱国”、“无私”等就能说明的.道德是为了人更好地生活鲁洁教授即认为.道德是要人循着做成一个人的目的去生活道德所关注的是怎样使人活得更像一个人.它所确定的是人的生活原则、生活的根本方向它所涉及的是整体生活的善圈。

那么。道德教育究竟是什么?它的实质和目标义是什么?西方包括国内一些学者都认为.道德表现为一个人使自己成为一个像样的人人的存在是依存性的.是一种共在状态这就决定了他们对道德教育目标的认识集中于强调学生的需要:学生理性的、自主性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的形成以及学生普遍化的道德建构从总体上看.道德教育作为一种求善的活动.是建构主体自我道德人格与寻求道德共契的统一道德教育是始终围绕“人”而展开的由此.道德教育就在于引导学习者自我提升内在的品质和外在的德性。其中.内在品质是主体性道德人格的生发.而外在的德性.则是主体在外部行为活动中显现的道德品性.它通常取决于个体自身对群体或社会中道德问题的认识程度.即一定的德性智慧人道德的好与坏.善与恶.往往在于是否会给社会其他群体成员带来不便或者伤害所以.生命作为一种善.成为道德教育的可能关注点。

“精神生命”既然表明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特性.而道德教育也正是“为了人”的教育.那么,“人”就是德育的出发点和最终的落脚点精神生命之“主体性”在道德教育中的施展与提升.即是学习者理性的、自主性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的显现.是学习者融于现实.成为一个人的重要指标鲁沽教授在《做成一个人——道德教育的根本指向》中指出,人从自然性中走出来.走上了道德为他们铺设的成人之道.由偶然的人成为必然的人.这就是要使道德对于人性的自觉设定植根于个体内在的良心和人生信仰.把一条成人之路构筑在人的心中……对于整个社会而言.要使自觉的人性设定成为衡量是非善恶的根本尺度.促使整个社会生活秩序都能朝着有利于人的生成发展、自由解放的方向运行,必须有道德教育的参与。可见.道德教育区别于其他种类的教育活动即在于它将人的知、情、意、行统归于“品格”的向度,统归于自觉的人性的发掘道德教育是专门的向善的教育.而不是单纯地填充知识、培养技能。它把“建构真正的人”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是为了让学习者去获得人的本质.实现人的价值.完成人的使命还需强调的是.道德教育要求实现或建构的“人”是一个主体人.而不单单是个体人或社会人——主体人区别于“个体人”即在于,他是拥有理性自由、自主的“合法性存在”。也就是作为持有“我、你”人际关系之信念,存有人类共契道德之价值观念的个体而存在.而不是完全生活在“自我”的世界里.不是道家所主张的出世的“逍遥人”;主体人区别于“社会人”.则在于,其不是“无我”的存在,社会人只是主体人生活于社会中体现的其中一面极端化的社会人甚至是为社会而存在的“工具人”.而主体人却是人生意义的自我掌控者.他们会认为社会的发展是为了我以及与我同在的人更好地生活而存在.而不是相反——只有意识到主体人与个体人、社会人的区别.我们才能更深刻地理解生命化理念对教育.对道德教育的切深意义.才会进一步明确.“生命”作为道德教育目标之必然内核的原因所在。

三、主体道德教育:彰显生命的意义

如果说道德教育的“意味”在于凸显人的精神生命的话.那么作为精神生命的实质特征——主体性自然成为道德教育施展的重心之所在因此.生命化教育视野中的道德教育在形式上体现的就是一种主体性的道德教育,也即“主体道德教育”主体道德教育是什么?笔者认为,其突出三个维度:

首先.起点上.把学习者从真正意义上看作具体的“生命人”.看作是待发掘其生命意义的主体性存在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初衷即是使学习者成为道德教育的主体.而不是有待改造或加工的客体或材料施教的前提.要求引导者明确学习者的人格倾向、道德需求和道德认知水平等。

其次.在过程中.以主体性的方式对学习者主体性人格进行引导和建构这即是倡导教育者充分尊重学习者的主体性,让他们在德育活动中进行自我体验、自觉探索。同时.教育者则顺应情境,引导学习者学会关心,使他们富有责任感、义务感,具有自信心、创新思维以及公平、竞争与合作的意识。

结果上.则是把提升学习者生命型人格与德性品质以及推动学习者向善.作为终极目标。主体性道德教育的最终落脚点在道德教育.它是在推动学习者主体性人格.进而使道德教育的实质和价值得以凸显.使道德教育真正为了“人”。

所以.主体道德教育始终围绕着的是具体的人.始终不能忽视的是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始终是在以“主体性”为内线.施展学习者的生命灵动。学习者的价值生命在这里得到良好凸显。因而,要发掘学习者的生命性.帮助他们实现生命的意义.就必然会探求.道德教育能做些什么?道德教育能够突出表现出或挖掘出学习者哪方面的生命品性?有研究者认为,主体道德教育是以受教育者的内在道德需求为出发点.根据受教育者已经形成的思维习惯、认知方式、人格倾向、价值观念和情操修养,通过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的主动性、主导性和创造性作用的发挥.激发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人格,完善受教育者的美好德性。这一定义。代表了多数研究者对主体道德教育的看法.其突出强调学习者的内在道德需求:学习者已有的道德经验和道德认知:学习者的主体性并将道德教育的目标归位于美好德性的养成。

但是.上述定义,倘若从主体性固有的内在生命性特征看,却忽视了重要的一点:生命的主体性.决定人的生命意义的实现只能是“建构”.而不是“无事生非”.不是训练或培养等外在添加的东西。教育者秉持建构的理念则同时说明他(她)是带着与学习者共同交流对话的态度展开教学的.对于师生关系的理解是“我与你”的主体间性的关系.如此,师生双方才可能跨越情感上的阻隔。为生命的释放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培养”等词汇本身就已经在意念上造成“我对你”的人际关系分离的局面.其即是已经承认教师对学生具有绝对的优势.学生只是有待教师着色的白板因而.从实际意义上看.学生的主体性并没有真正得到他们的承认.更不用说具体主体性教育的展开个体生命意义的实现等诸如此类目标的达成了个体主体性发挥得如何.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是否成为一个人.成为一个超越自然生命展现精神生命的人.而这正是道德教育被进一步冠之以“主体性”属性的原因所在。

由此,不论对主体性道德教育的理解.还是具体的实施,均不离其“展现生命意义”的宗旨“生命只‘应该’在生命位于生命价值系列中的更高位置时.并在能自由支配有用事物的程度上制造有用事物.享受惬意事物”.阎这是舍勒在批判现实道德价值观中“有用价值凌驾于生命价值之上”时做的论述,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真正好的事物或者价值导向更在于它能更多意义上使人获得精神生命的自我满足感.否则.就会颠覆价值本身的真正意义.诸如道德教育之类的价值引导活动也会表现为无人的教育。基于这一原因对主体道德教育的提倡,最终归旨即在于彰显生命的意义主体道德教育是生命发掘的必然选择人的生命意义的实现是主体性道德教育的终极价值,而不是条件性价值。主体道德教育寻求的是人的精神性的满足感.是为了人能更好地生活

参考文献

[1](美)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277.

[2][3]鲁洁.做成一个人——道德教育的根本指[J].教育研究,2007(11):13—15.

生命化范文篇8

一、艺术与生命的联系与相似性

(一)艺术、生命的价值本体

何为生命?世界上最令人惊奇的,莫过于生命本身。自古以来,人们从来没有间断过对人是什么,人的生命是什么的思考和探索。然而,什么是生命,却是一个不易回答的问题。受到普遍认同的是,人类的生命有着不同于其他生命的本质特征,即人类既具有“自在生命”,更具有“自为生命”。“自在生命”指人的生理构造和自然本能,体现了人的生物学属性,如人都要经历生老病死,必须要服从生物发展的规律,满足人物质方面的需求以使生命得以维持。“自为生命”体现了人的社会属性,人能够意识到自身的存在,并能在社会实践中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创造自己的生命。人的“自为生命”以“自在生命”为前提,但同时具备这两方面生命的生物只能是人,缺少了其中任何一方面都不可能成人。从人发展的整个过程来看,人类越来越关注自身生命的完整,追求生命的完美。因此,生命是人存在的原始的起点,生命一词也意味着人原始的完整与和谐。从更加理想的价值角度来讲,生命体现了人对自身完整和和谐的追求,体现了对人性的追求。在这种意义上,人的生命等同于人的存在。

何为艺术?这也是人一直思考却没有定论的问题。从人类生活的高度来看,人类的全部生活基本可归纳为两大类:其一为具体实践活动,其二为理性思维活动。一般说来,具体实践活动由于其具体性、特殊性以及偶然性,无法代表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理性思维活动由于其精神的、抽象的特性,又失去了对其形象、具体的生命的把握。从艺术的起源可以看出,艺术作为一种独立的、具有特殊价值的事物,综合和统一了具体实践活动和理性思维活动的全部特质,又克服了它们所具的缺憾,体现出艺术的特殊价值。艺术的特性表现在:艺术用物质表现精神,用感性表现理性,用具象表现抽象,用个性表现共性,用偶然表现必然,用具体可见的特殊形象表现事物不可见的普遍本质。艺术把人们本来看不见的生命本质和规律通过抽象和创造用活灵活现的形象表达出来,让人们从中认识到人类生存的价值。在体现人类生存价值的同时,艺术也充分地体现了自身的价值。

(二)艺术与生命的联系

卡西尔在《人论》中曾指出“:人类的文化生活总是与有机生命的具体状况密切相关的。”他分析了艺术与人的生命的内在联系,认为人类精神文化活动的重要目标,就是要达到对生命的反思性意识,并强调艺术是达到对生命的反思性意识的一条重要途径,因为艺术本身就是生命进程的动态形式,是“内在生命的真正显现”。人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生存,离不开蓬勃的生命力,只有当艺术作品充满着人的勃勃生机,体现出人的旺盛生命力的时候,它才能真正对人的自由本性作出积极的肯定,才能拥有永久的艺术生命力和极高的审美价值。追求自由,崇尚圆满是人的自然本性。

人类的历史就是人自由自觉地创造外在世界并创造内在世界体现精神自由的过程。艺术作为一种人类特有的创造性实践活动,集中体现了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艺术不只是外在于人的物,更是人类对物质现实的超越,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本质特性的物质化体现,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凿证明。艺术从本质上说是人的生命力的集中体现,突出表现了人的生命意识,从艺术的发生与发展的整个历史来看,艺术与人类的生命活动是息息相通的。艺术生长于人类生命活动中,反过来以特有的方式推动人的生命活动健康发展。

二、幼儿艺术教育与生命的联系

人的儿童时期是其一生中最关键的时期之一,儿童时期的教育经历对人一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儿童期发展的无限可能性为其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发展提供了可能,也为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借鉴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当今教育越来越注重儿童自身的“人性”教育应以“完整的人”的发展为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强调人的本性、尊严、理想和兴趣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这与我们所说的人的“生命”的教育是不谋而合的。艺术教育既要遵循艺术的特有规律,又要遵循教育的规律,即艺术教育要在遵循儿童天性、兴趣的基础上引导幼儿用各种艺术的形式自由的表达所思所想,创造出符合儿童生命特性的艺术,而不是将成人的标准强加给幼儿,忽略幼儿作为生命存在的独立性、自主性。

儿童期是幼儿感悟、学习艺术的最佳年龄,是艺术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儿童身上与生俱来地存在着包括艺术感受力在内的巨大艺术潜能,幼儿天生有一种对艺术敏锐的感受力和想像力,其艺术的表现形式具有迥异于成人的独特样式和特有魅力。在艺术教育中应充分认识儿童作为一个完整的生命体的自由自主性,充分认识每个儿童的潜能,保护其艺术天性,在引导其自然发展的基础上,在需要的时候给他们提供帮助,而不是无视儿童与生俱来的艺术潜能,按照成人对艺术的认识和标准去要求儿童,对儿童施加教育影响。

“自由率真”是幼儿艺术教育生命的灵魂,是形成清新、自然、纯朴的儿童艺术的关键。首先,幼儿的生命自由是基础,艺术自由是发展。生命自由是儿童艺术表现和创作的前提,唯有生命自由,儿童的艺术自由才得以实现;也唯有创设艺术教育的宽松环境,突破成人先见的束缚,儿童的生命自由才得以自由的舒展。其次,幼儿的艺术表现要自由,让儿童在作品中充分地表现出儿童纯真自由的个性,展现儿童生命自由和旺盛的生命力,儿童的艺术稚趣才能得到自然的流露和发展。

三、幼儿艺术教育中生命的缺失

对于艺术与生命之间的关系,尽管很多人已经从思想上认识到生命在艺术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但是从整个幼儿艺术教育的实践来看,艺术教育特别是幼儿艺术教育仍然存在诸多与生命内涵不符甚至是相违背的问题,如艺术教育低龄化,过多注重艺术技巧的训练,艺术教育功利化等等。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幼儿艺术教育目的功利化

艺术教育的目的是由成人制定的,实施过程也是由成人主导的。现实当中,成人在艺术教育方面的急功近利思想表现得尤为明显,幼儿学习艺术的行为更多的是由于家长的干预而不是自身的兴趣。艺术教育的目标更多体现的是成人的标准,使得孩子的生命自由、需要和兴趣被忽视,艺术作品过分成人化、标准化、统一化,儿童特有的纯朴表达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严重退化。

(二)幼儿艺术教育内容的狭隘化和单一化

艺术教育应让幼儿感受和体验人类不同的艺术形式。在幼儿艺术教育实践中,艺术教育活动的实施往往只是单一的音乐和美术两种形式,缺少综合的艺术形式,如戏剧、表演、雕塑等等,很少让幼儿领略到真正的艺术魅力。

(三)幼儿艺术教育过于重视技能技巧训练

幼儿艺术教育并不应该是以培养艺术家为目的的专业艺术教育,而是面向全体儿童,以培养儿童的艺术兴趣、艺术感受能力和个性化的艺术表达能力,提高儿童生命质量为主要目的。艺术教育技能技巧是进行艺术表现和创作的基础,艺术知识是儿童保持活动兴趣和进行创造的手段,但过于注重这方面就会忽视对儿童生命发展更重要的艺术素质的培养,使艺术教育流于机械化、表面化。

(四)幼儿艺术教育评价单一化

现实的幼儿艺术教育过于重视单一地评价艺术活动的结果,并以统一的、成人的眼光去衡量幼儿的表现和创造,忽视了儿童的个性和差异性,忽视了儿童艺术能力的发展,逐渐扼杀了孩子的个性化的表现基础。

四、幼儿艺术教育生命的定位

如何在幼儿艺术教育中体现生命的内涵呢?艺术教育的生命定位要求我们在进行艺术教育实践时,从对艺术教育价值的考虑到教育目的、内容、形式和手段的选择上,都要关注生命本身。关注儿童的生命是教育的出发点,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生命是实施教育的依据。

(一)幼儿艺术教育的价值

幼儿艺术教育最直接最现实的目的在于激发儿童美好的生活理想,对学习生活的热爱之情,开发儿童智慧潜能,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艺术教育的价值不仅在于是幼儿学会如何用艺术来自由地表达生命中的喜怒哀乐,更重要的是学会用美的眼睛发现生命,感悟生命,使个体的生命散发自由、向上、自主的色彩。

(二)幼儿艺术教育的内容

首先,幼儿幼儿艺术教育的内容要以幼儿生命成长的需要为主体。儿童生命的独特性是实施教育的依据,艺术教育首先应关心儿童的生活,教会幼儿体验生活,认识生命和理解生命中美的东西,学会珍爱生命和尊重生命。因此,艺术教育的内容应有助于儿童生活经验的积累和丰富儿童的生命体验,运用的方法应以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为参照,同时还要合理地彰显教育在儿童生命成长中的必要张力。

其次,艺术教育要更加关注儿童的精神世界。完整的艺术教育指向的是人的生命本体,艺术教育不仅要选择与人的生理生命成长有关的内容,更要关注人的价值生命,强调人的情感、智慧的不断丰富以及意识的不断增强。幼儿艺术教育应注意选取能够引起儿童有感可发,有感表达的内容,注重内容的丰富性和适宜性。

生命化范文篇9

关键词:影像作品;艺术美;美的规律;陌生化;生命化

“美的规律”这一概念由马克思提出,他在《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部著作里,把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某种特殊的形式感觉上升到“美的规律”的高度,提出和阐述了“人按美的规律建构”的著名观点,将美的规律融入到当今世界的创作与实践中。他认为艺术之所以具有美的规律,是因为现代艺术是人为创造的,与自然美景之间存在巨大差异。书籍《艺术美学导论》中,艺术美的规律被定义为“艺术美形成过程中的必要条件规律,即具备了什么条件就一定会产生艺术美这个结果,反之在艺术美产生后一定能找到相应的条件”。抛开客观论美学所强调的对象的客观存在等这类非研究重点,在简化处理后,我们认为,艺术美的规律就是作为人为性的艺术对象在获得审美价值时的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在此将其初步定义为陌生化与生命化,艺术美的规律就是陌生化与生命化的统一。

一、影像作品的陌生化

马克思认为,人类在认识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中形成了“美的规律”———“人离开动物越远(其实就是离人类的原始兽性越远),其越能够形成对美的认识,掌握美的规律,以固有的‘美的规律’来控制自己的意识和行为,从而掌控和改造整个世界”。这一点与“艺术美的规律”中的陌生化是契合的。艺术美的规律“陌生化”是对艺术形象与生活形象、艺术语言与生活语言的差异性及产生这些差异性的过程的概括。俄国形式主义美学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化,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①陌生化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引起欣赏者的注意。人们面对日常生活事物的态度往往会变得机械化,其典型特点是节约体力或精力,因此那些被机械化看待的对象不再引起人们的充分注意,即使注意到也是停留在表面认知,不会进一步深入思考。二是帮助欣赏者摆脱日常生活的“自动化”认识而形成审美态度。看到陌生化的形象,我们的知觉会不自觉地在它上面长时间停留,情不自禁地调动想象和经验,加深对其解读的欲望。相比肖像照,海报能创造出更多形式和风格的美感。比如优秀的中国电影海报设计师黄海为电影《黄金时代》设计的不同风格的海报,海报中真实存在的对象其实只有演员,如果删去海报上除演员外的其他元素,那只不过是一张剧照或者肖像,可当水墨、刀锋等元素出现在海报里,便增加了观众对其解读的兴趣。他们需要一定的时间思考海报上人物和其他元素的关联,从而对这部电影再进行扩充和联想。这样引导观众思考的一个过程,就是艺术陌生化所产生的效果。艺术的陌生化有利于帮助我们摆脱日常生活中的困扰而形成审美态度,我们的知觉在对象上停留的时间越长,越能够暗示我们这个对象不是一个生活化的对象。科幻电影被美国学者约翰•巴克斯特称作“原子能时代的诗”,在科技和奇幻的绚丽包装下,电影能产生诗歌般的体验美感。科幻电影承载着人类天马行空的想象,各种奇异、夸张的形象和符号都存在于其中,特技手段的加持使得影片中的场景更加梦幻且具有冲击力,时空穿梭、生物变异、超能力、机器人等题材满足了人们的想象,吸引了大批观众。不论是漫威电影中如钢铁侠、蜘蛛侠、绿巨人、雷神等拥有特异功能的IP系列电影,还是《头号玩家》《人工智能》《阿凡达》等独立篇章式的科幻电影,都满足和弥补了人们对过去、未来、科技和外星文明的幻想,“平凡人拥有特异功能”或“外星人如何与地球人共处”,在大部分科幻电影里都能看到这些如何“实现”。虽然已经超越现实,但电影总能以传达普遍的人性与价值为核心将它与我们的生活建立微妙的联系,这种非生活化的艺术形象既具备陌生化特点也拥有生命力。

二、影像作品的生命化

生命是艺术的本质属性。中国现代美学家宗白华认为,生命是艺术的本体,也是美的本体。艺术和美都是有生命的,“生命化”是艺术作品美的体现,是艺术审美主体感性的呈现。席勒认为美是活的形象,活的生命。《艺术美学导论》书中所谈及的艺术美的规律中的生命化是指艺术形象和形式摆脱了自身材质所固有的物理属性而具有了有机生命体的特质的过程,是生命的各个层次在对象上的鲜活呈现。成功的艺术美离不开生命化,人自身是有生命的,人们所存活的世界经过理解和移情也是有生命的,人善于将自己的生命本质投射到对象上去。艺术作为人为性对象,无论是在创作还是在欣赏中,都是生命投射的结果,即使那些表面上看来与生命没有直接关系的艺术形象,在向审美形象的发展中,也会逐渐获得生命的内涵。影像作品的生命化表现为影像本体和内容的生命化。内容的生命化通常表现为影像作品中颇具生命力的角色或形象,比如《阿甘正传》里主角对生命的追求和思考、《肖申克的救赎》中对生命和自由的探讨等,电影中体现人物遭遇重大挫折后对生存和生活的态度,令观众可以直接感受到。影像本体的生命化则表现为影像承载的内涵和创作者倾注于艺术作品中的生命力。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体现了影片本体的生命化。这部电影画面、色彩、构图可以称得上是美轮美奂,影片中各种动物的形象会让人在初次鉴赏时不禁认为这是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美如幻境般的画面将观众从现实世界中剥离,影片完成了陌生化的表达。实际上,在童话般的奇妙糖衣之下,它讲述的是一个人的苦难与重生,也是印度人因宗教冲突而导致的悲欢离合。现实很残酷,但是生存和人性的关系,不仅是对立面,还有无限可能。就像派明明可以用他的智慧杀死老虎,但是他不能,不仅是因为老虎代表着他内心的兽性,还因为自己孤身一人面对未来更可怕,他选择驯服老虎,一人一虎从对立面到相互依赖,所以派说即使老虎在最后连告别都没有就离开,但仍然感谢他的陪伴。到这里,影片不仅实现了电影的“叙事”功能,还完成了影像生命化的表达。李安导演将自己对于宗教、信仰的思考注入电影中,导演的内心哲学也成为影像本体生命力的一部分。

三、影像艺术陌生化与生命化的统一

从字面上看,“陌生”是与生命或生活有距离的关系,而生命化反过来要求充分体现生命的存在。然而,生命的形式并不是生命的简单再现,而是对生命内在本质的揭示,情感和人性是那些最高级的艺术所传达的意义。具象艺术之美,以陌生化为前提;抽象艺术之美,以生命化为旨归。在生活和艺术之间,是需要做明显区分的。生活的缺陷,需要艺术世界的调剂,从而使人获得短时间的心灵净化与轻松,这个理想的艺术世界只有在与生活世界拉开差距时,才能显现出其存在的意义。具象艺术,是以具象的、高度生活化的形象为中介进行抒情、说理、叙事的艺术,要使之产生艺术美感,就要充分运用好使其陌生化的手法。抽象艺术,其直观形态本就是非具象的,许多现代抽象艺术在客观上无法产生审美效应,获得受众认同,正是因为在艺术美生成的环节中,它只有陌生化而没有生命化。远离具象艺术的特点为抽象艺术的陌生化创造了条件,因此如何创造出生命化的形象世界再次拉近与观众的距离,获得观众的理解是抽象艺术创作者应注重去创作和表达的。艺术作品的形式和形象越夸张、奇特并远离日常生活,达到的陌生化效应就越明显,作品的审美境界展开的空间就越宽阔;而艺术作品对生命、人性价值观探讨得越彻底越有深度,那么它就越容易实现艺术的生命化。艺术创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是如何找到夸张形式和深度内容衔接的那个关键点,达到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张黔,吕静平.艺术美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生命化范文篇10

关键词:辅导员;生命教育;路径

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生命活动。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1]生命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和起点,没有生命,一切都无从谈起。“生命是教育之本,是教育的内核,是教育安身立命的根据。教育的神圣和崇高,就在于它和生命联系在一起”[2]170。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互联网高速发展,给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带来巨大的挑战。近年来,大学生跳楼自杀或者他杀的事件屡见不鲜,部分大学生生命意识十分匮乏,漠视生命、践踏生命现象时有发生,已经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2004年,云南某大学学生马加爵用钝器在宿舍杀死4名同学;2010年3月,四川大学大二学生曾世杰因自卑泄愤,用事先准备的尖刀在川大江安校区刺杀彭某等人,致一死二伤;2010年10月,发生了震惊全国的西安某音乐学院学生药家鑫肇事杀人案;2013年,复旦大学林森浩因生活琐事与室友黄洋关系不和,经事先预谋,将剧毒化学物质注入寝室饮水机,导致黄洋中毒死亡;2016年3月,河南郑州一在校大学生因无力偿还大学生借贷平台的近百万借款而选择跳楼自杀;2020年4月,厦门南洋学院的1名大二男生因女友愚人节提出分手而无法接受从宿舍7楼坠下身亡。种种案例触目惊心。因此,在这种形势下高校开展生命教育十分必要且迫在眉睫。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接触最多的群体,是开展生命教育的骨干力量。从辅导员的视角探索大学生生命教育实施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意义及现状

生命教育是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的推进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潮。“生命教育”最早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J.DonaldWaiters)提出的。最开始是针对社会中出现的吸毒、自杀、他杀、性危机等现象而提出来的应对策略,其目的是唤起人们对生命的热爱,消解生命面临的各类威胁。华特士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进行了积极探索,1968年在加州北部内华达山下创办“阿南达学校”,设立生命教育课程体系,生命教育理念逐渐在全球进行推广。张楚廷认为,教育是人的教育,是指向人且为了人的教育,是以人为起点和最高追求的教育。教育本是人类特有的生命活动,是让生命获得新生命的活动。教育不仅激扬生命的活力,而且焕发生命的光彩[3]。“教育起源于人这种特殊生命的活力,高等教育是这种活力的进一步腾升和上扬”[4]。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职能。这些职能实现的前提是大学生个体生命的存在。高校生命教育应以学生为本,注重生命关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维护生命安全,探究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我国台湾地区较早引入生命教育,并得到长足发展,台湾大学孙效智认为:“所谓生命教育,是以‘人生三问’亦即人生三个最基本的问题为概念架构而展开的:我为什么活着?我该怎样活着?我又如何能活出该活出的生命?这三个问题涉及人生终极目标的确立、通往目标之道路选择,以及知行合一的生命修养。探索、体验、反思这三个问题及其间关系,并将所得内化为生命智慧,启发良知良能,从而提升生命境界,即为生命教育之内涵与目标。”[5]2值得关注的是云南省教育厅2008年组织实施的以生命、生存、生活教育为核心内容的“三生教育”,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此后国内各地大中小学也相继开展了生命教育的实践探索,生命教育进入蓬勃发展阶段。目前国内学界对生命教育概念未达成统一共识。刘济良认为:“生命教育是真正充满活力的人的教育,是引导人生走向美好和完善的教育。”[6]289“生命教育的魅力之处在于它依从学生个体生命发展的客观规律,尊重个体生命存在的事实,关注生命成长各个阶段的特点,提升个体生命的质量与境界”[7]4。张云飞在《呼唤生命教育》中指出“生命教育是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生命价值,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激发学生对终极信仰的追求,滋养学生的关爱情怀”[8],其中主要包含了保存生命的教育、发展生命的教育和死亡教育三方面的内容。褚惠萍在《从大学生自杀现象看高校的生命教育》中指出生命教育的内涵包括认识生命、尊重生命、体验生命和死亡教育四个方面的内容[9]。对于生命教育的定义虽然众说纷纭,但意义指向基本一致:引导学生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珍惜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促进自我人格的成熟与更高水平的发展。我国大陆生命教育研究主要有三个流派,即以叶澜为代表的“生命·实践教育”学派、以冯建军为代表的“生命化教育”学派以及以刘铁芳为代表的“生命道德教育”学派[10]6。关于生命教育,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有着不同的理解,但是归根到底是与人的生命相关的教育活动。通过全面了解生命的意义,提升生命的内在价值,最终获得生命的快乐和幸福感。2010年7月,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11],将生命教育上升到国家教育发展战略层面。2020年肺炎疫情的爆发,在教育系统“停课不停学”中,更加注重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把生命教育作为“停课不停学”期间的重要教育内容纳入在线学习课程之中。生命教育也越来越多地受到高校的重视,成为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二、辅导员在大学生生命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大学生生命教育中的“生命”既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基础,又是教育对象,同时还是教育内容。生命教育是辅导员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辅导员作为最一线的学生工作者,与学生接触最多,在大学生生命教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辅导员肩负着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教育部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12]辅导员作为一线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能够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具有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潜在优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生命教育。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是高校辅导员应有之责、应负之责、应尽之责。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压力、学习压力、生活压力、情感压力、人际交往压力等,容易对人生价值产生困惑与质疑。当代大学生一个新的成长特点就是受网络影响较大,他们是在网络中成长起来的一代。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新媒体平台的崛起,当代大学生接收各类信息的途径和方式也产生了重要的变化。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行为习惯以及文化交往模式,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网络传播的开放性也给各种文化和思想的交融提供了空间,在这种开放的大环境下,面对琳琅满目的各类信息轰炸,大学生具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性,每个人都是信息的者和传播者,可以通过自己的个人喜好来进行信息的筛选和传播,从而这也使得大学生面临着更多的思想诱惑和各种消极文化思潮的冲击。由于分不清虚拟和现实、多元网络文化下价值观念的冲突、“自杀网站”“死亡网站”的诱导容易导致大学生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甚或产生漠视生命的行为。因沉迷网络荒废学业、无法融入现实世界而选择自杀的案例比比皆是,大学生网络自杀的新闻也屡见不鲜。但同时互联网的发展也为大学生生命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活动,在网络化时代,生命教育也要与时俱进,在教育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革新,特别是新媒体的运用,给高校辅导员生命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诸多的机遇和挑战,只有不断适应新的形势、遵循大学生发展规律,生命教育才能切实取得实效。大学时期是青年个体生命发展的特殊时段,开展生命教育不仅是当代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助推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更是高校辅导员履行自身义务、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有之义。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群体管理的促进者、引路者。高校辅导员既要承担教书育人责任,又要积极融入学生群体,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向学生传播先进思想、科学理论,帮助学生形成健康思想与乐观精神,树立热爱生活、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完善生命的生命价值观。

三、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目前,随着高校对生命教育的广泛关注,生命教育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各高校也在积极探索生命教育的有效路径。但总体来看,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1.生命教育理念缺失、重视不够现代高等教育中生命意识的缺失是一个普遍现象。虽然高校中大学生自杀或伤人事件时有发生,但是大部分高校并未把生命教育作为一种常态化教育内容系统地进行规划,缺乏完善的生命教育体系。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机制忽视了对学生的生命成长过程的关注。“当今之教育存在着一种实证化、功利化、技术化和模式化的倾向:教育活动的中心似乎只是实证化和功利化的知识,而不是活生生的人;教育的过程仿佛是过度技术化和模式化的生产流程,而不是对人的全面而充分的培养”[13]。现行教育理念缺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生命关怀,侧重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忽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健全人格的培养,不重视大学生精神生命的体验,导致大学生生命归属感缺失,生命意识模糊。从“三好学生”到杀人恶魔的马加爵在被捕后曾表示他找不到人生的意义,缺乏对生命的敬畏之心。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高校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缺失。2.生命教育形式单一、方法简单目前,在人们的普遍认识中还未把生命教育作为一门学科看待,学科体系和学科平台尚不完善。现有高校课程中,很多学校尚未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生命教育大多穿插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其他课程的教学之中,或是体现在校园文化或社会实践活动之中。对大学生开展的生命教育比较零散,生命教育的课程定位和内容设置存在不足,缺乏有效而健全的教学体系和保障机制,导致高校在实施生命教育过程中形式相对单一、方法简单,缺乏吸引力,难以让大学生产生深刻共鸣,严重制约了生命教育向更深层次发展。3.生命教育缺乏有效衔接,大学生接受效果差生命具有整体性,生命教育应该是一个完整而连续的教育过程,但是从目前人才培养的历时性维度来看,从幼儿园、中小学到大学,学生的生命教育是一种断裂的状态,义务教育阶段、高中与高等教育阶段的生命教育缺乏有效的衔接。大学生的人生观容易受到环境和身边人的影响,产生认知偏差,不能完整系统地看待生命问题。同时高校中有关生命教育的实践活动多流于形式,大多是为了配合其他活动或者特定主题而举办的,活动效果不明显,高校开展的生命教育与大学生对生命的价值认知之间出现错位现象,导致大学生对生命教育的体验感、互动感不强,接受效果差。4.辅导员缺乏专业知识,生命教育开展难度大目前国内高校还没有设立专职的生命教育教师,具体由辅导员负责,但由于辅导员职业的特殊性,目前高校辅导员的学科背景差异较大,大部分都缺乏生命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尤其是缺乏思想政治、心理学专业背景,导致在开展生命教育过程中专业性不强,对生命教育的内容和手段把握不够准确,很难让大学生对生命教育有一种深入系统的认识,教育效果不佳。网络时代导致教育的方式和途径发生巨大变化,对开展生命教育有着更高的要求,部分辅导员网络信息素养跟不上网络时展步伐,运用网络媒体开展生命教育的技能还有待提升,无法有效运用网络平台与学生建立沟通互动。同时辅导员队伍能力参差不齐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命教育开展效果。

四、以辅导员为关键,提升大学生生命教育实效

高校辅导员在生命教育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生命教育是其主要责任。高校辅导员理应担当起生命教育的重任,以与大学生的日常接触为路径,以育人视角为切入点,将生命教育渗透到日常工作管理中。通过生命教育的核心内涵,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而得体的发展目标,规划好自己的职业人生,构建爱惜自我生命与尊重、关爱、珍视他人的意识[14]。基于辅导员视角下的大学生生命教育有效路径:需要拓展思路、创新方式方法,从深化生命教育理念、注重生命体验互动、挖掘生命教育元素、构建多维协同教育模式、搭建网络生命教育平台、强化生命危机预防机制等角度进行具体探索。1.深化生命教育理念,重构生命意义图景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教育是为了让人得到全面而充分的发展。教育应回归生命本身,让个体得到自由的思考、健康的成长和可持续的发展,而不是简单的灌输、规训。辅导员首先要打破整齐划一的机械化生产教育模式,深化生命教育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生命教育理念,更加注重个体身心健康发展,将生命观教育内化到高校的制度文化之中。生命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教育形态,也是一种教育实践,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活动。高校的教育价值取向应与个体的生命需求相契合。树立关怀生命的价值取向,实现对学生有深度、有广度、有温度的生命关怀是高校辅导员应有的价值导向。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将“尊重的需要”与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并列为人的五种基本需要。对生命的尊重是生命教育的最基本内涵。只有在尊重生命的前提下才能珍爱生命、悦纳生命,消解人生的困顿与不安。对生命价值与意义的领悟是生命教育最核心的要素。生命教育不是功利性的生存教育,重构生命意义图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完善生命,追求生命的价值,实现生命的意义,是生命教育的重要支点。提升生命的质量是开展生命教育的终极目标,辅导员可以从生命认知、生命情感、生命发展等层面对大学生开展全方位的生命教育,激发大学生潜在的生命意识,增强生命教育的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2.注重生命体验互动,营造生命在场大学生作为生命教育的主体,不同的学生群体会因为不同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形成不一样的价值观念,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也不尽相同。生命教育因其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性而具有特殊性,更需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辅导员在开展生命教育过程中要遵循大学生心理特点和身心成长规律,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生命差异,充分认识到每一个个体都具有独特的存在价值和意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大学生生命体验,增强主体的参与度,开展个性化的生命教育体验—互动模式。体验是生命的存在方式,积极的主观生命体验对大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塑造具有重要的作用。“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质言之,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15]4。教育关乎个体生命精神层面的体验及感受,要促进大学生生命体的健康成长,辅导员要注重引导学生在生活、学习实践中进行生命的体验,彰显学生主体性,运用共享思维模式,将大学生置身于互动情景之中,从而更加真切地感悟生命,认可生命的价值。体验—互动模式,让师生一起共同见证生命成长,是一种双向互动的生命体验模式,营造了一种强烈的生命在场感。辅导员在开展生命教育中要特别关注体验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加强师生对话互动交流,引导学生享受生命过程,丰富生命的内涵、升华生命的意义。3.挖掘生命教育元素,建立一体渗透教育模式“三全育人”视角下要求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将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的长效机制。高校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军,要把生命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第一视角,要积极发掘各学科各专业生命教育元素,转变教育模式,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可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同时选择性地将生命教育的内容有机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就业指导、形势与政策及其他课程之中,让生命教育走进大学课堂,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同时,将生命教育渗透到辅导员日常教育管理之中,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开展主题系列教育活动,营造浓厚的生命教育氛围。聚焦时代、责任、使命、情感等生命教育要素,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生命教育之中,培育生命教育品牌,构建充满生命情怀的校园文化体系,逐步建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结构完整的生命教育体系,营造良好生命教育环境,使生命教育真正深入学生心中。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很多生命教育的元素。儒家、道家、佛家文化都体现出对生命的哲学思考,如“天人合一”“乐天知命”“安贫乐道”“道生德成”“尊道贵德”“自然朴真”“安身立命”等内容蕴含着对生命本真的追求以及生命意义的探寻,关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自身精神世界的关系。传统的中国艺术,如戏曲、音乐、美术等,也包含着很多生命元素的运用。以审美的角度观照生命,会有不同的情感体验。在传统文化视域下探寻生命教育路径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学习传统文化中的生命智慧,将其融入大学生生命教育之中,是一种有效的精神引导。4.构建多维协同教育模式,凝聚生命教育合力生命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学校、社会、家庭各方面。家庭是生命教育的原点,学校是生命教育的主阵地,社会是生命教育的外延平台,生命教育不能仅仅依靠学校教育,学校要与家庭、社会相互配合,共同承担起促进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任务。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初始阶段,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有利于大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生命态度。家庭教育在大学生生命教育过程中具有关键性作用,因此大学生生命教育要更加注重家庭参与,高校在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中要注意引导家长积极关注学生成长变化,根据学生成长特点以及现实情况有针对性地优化家庭教育模式,协同校内校外育人力量。成长环境对个人的影响不可忽视。社会因素是影响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大学生处在成长的关键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心理波动大,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理想信念、价值追求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生命教育的有效实施必须要依靠社会的广泛支持,营造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良好的社会氛围。各种大学生自杀、他杀事件暴露出当代教育中的诸多问题。生命教育在家庭、学校、社会中受到漠视,缺乏一种内在的生命关怀。药加鑫作为一名大学生在驾车撞人后非但没有救人,反而对伤者连刺6刀致其死亡,近20年的教育培养出一个极端自私自利、性格扭曲的人,不得不发人深省。辅导员在实施生命教育过程中要积极凝聚家庭、学校、社会各方力量,优化大学生生命教育环境,构建坚实可靠的生命教育协同育人体系,最大化发挥生命教育一体化效能。只有凝聚各方力量,整合各类教育资源,才能将大学生培养成心智健全、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5.搭建网络生命教育平台,优化网络文化建设新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生活领域,网络文化渗入大学生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网络具有开放度大、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等特点,深刻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生活。作为“互联网原住民”,当代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强、使用率高。多元的网络文化使大学生面临着多元文化价值观的碰撞,导致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容易被虚拟的网络世界所误导。辅导员首先要提高自身网络操作能力和对网络技术的利用,因势利导,搭建网络生命教育新途径,主动占领网络生命教育新阵地,开拓网络生命教育新平台,发挥网络的积极引导作用,通过公众号、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向大学生推送有关生命教育的好文、视频等,服务好大学生成长成才。统筹线上线下资源,挖掘大学生内在心理需求,提供优质网络教育资源,积极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和生命知识,凝聚生命共识,如创建生命教育主题网页、增设线上心理辅导与咨询服务,开设网上生命教育课程,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网络生命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充实丰富生命教育第二课堂,进一步扩大生命教育的辐射范围,延展生命教育的广度、深度、高度。6.建立个体信息档案,强化生命危机预防机制目前,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凸显,心理健康状况堪忧,很多出现自杀或者残害他人的恶性事件也都是由于心理问题而引发的,因此高校应将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辅导员作为一线学生工作者,在开展生命教育中要遵循整体性与个体性相统一、系统性与协同性相结合的原则,建立监控预警机制和生命危机预防体系,密切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制定并完善危机预警反应机制。目前,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已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常规工作内容之一。新生心理健康普查步骤通常包括心理测验、心理问题的筛查、高危人群的确定、邀约访谈、建立心理档案等工作程序。辅导员要高度重视新生心理普查,根据新生心理普查结果,筛点关注对象,多渠道多方式了解学生信息,建立个性化的学生心理档案,进行有效的预防与干预,筑牢危机事件防火墙,减少生命危机事件发生。当发生与生命安全相关的突发事件时,妥善做好应急处置和善后工作。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