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活力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7 07:36:26

生命活力

生命活力范文篇1

一、艺术与生命的联系与相似性

(一)艺术、生命的价值本体

何为生命?世界上最令人惊奇的,莫过于生命本身。自古以来,人们从来没有间断过对人是什么,人的生命是什么的思考和探索。然而,什么是生命,却是一个不易回答的问题。受到普遍认同的是,人类的生命有着不同于其他生命的本质特征,即人类既具有“自在生命”,更具有“自为生命”。“自在生命”指人的生理构造和自然本能,体现了人的生物学属性,如人都要经历生老病死,必须要服从生物发展的规律,满足人物质方面的需求以使生命得以维持。“自为生命”体现了人的社会属性,人能够意识到自身的存在,并能在社会实践中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创造自己的生命。人的“自为生命”以“自在生命”为前提,但同时具备这两方面生命的生物只能是人,缺少了其中任何一方面都不可能成人。从人发展的整个过程来看,人类越来越关注自身生命的完整,追求生命的完美。因此,生命是人存在的原始的起点,生命一词也意味着人原始的完整与和谐。从更加理想的价值角度来讲,生命体现了人对自身完整和和谐的追求,体现了对人性的追求。在这种意义上,人的生命等同于人的存在。

何为艺术?这也是人一直思考却没有定论的问题。从人类生活的高度来看,人类的全部生活基本可归纳为两大类:其一为具体实践活动,其二为理性思维活动。一般说来,具体实践活动由于其具体性、特殊性以及偶然性,无法代表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理性思维活动由于其精神的、抽象的特性,又失去了对其形象、具体的生命的把握。从艺术的起源可以看出,艺术作为一种独立的、具有特殊价值的事物,综合和统一了具体实践活动和理性思维活动的全部特质,又克服了它们所具的缺憾,体现出艺术的特殊价值。艺术的特性表现在:艺术用物质表现精神,用感性表现理性,用具象表现抽象,用个性表现共性,用偶然表现必然,用具体可见的特殊形象表现事物不可见的普遍本质。艺术把人们本来看不见的生命本质和规律通过抽象和创造用活灵活现的形象表达出来,让人们从中认识到人类生存的价值。在体现人类生存价值的同时,艺术也充分地体现了自身的价值。

(二)艺术与生命的联系

卡西尔在《人论》中曾指出“:人类的文化生活总是与有机生命的具体状况密切相关的。”他分析了艺术与人的生命的内在联系,认为人类精神文化活动的重要目标,就是要达到对生命的反思性意识,并强调艺术是达到对生命的反思性意识的一条重要途径,因为艺术本身就是生命进程的动态形式,是“内在生命的真正显现”。人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生存,离不开蓬勃的生命力,只有当艺术作品充满着人的勃勃生机,体现出人的旺盛生命力的时候,它才能真正对人的自由本性作出积极的肯定,才能拥有永久的艺术生命力和极高的审美价值。追求自由,崇尚圆满是人的自然本性。

人类的历史就是人自由自觉地创造外在世界并创造内在世界体现精神自由的过程。艺术作为一种人类特有的创造性实践活动,集中体现了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艺术不只是外在于人的物,更是人类对物质现实的超越,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本质特性的物质化体现,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凿证明。艺术从本质上说是人的生命力的集中体现,突出表现了人的生命意识,从艺术的发生与发展的整个历史来看,艺术与人类的生命活动是息息相通的。艺术生长于人类生命活动中,反过来以特有的方式推动人的生命活动健康发展。

二、幼儿艺术教育与生命的联系

人的儿童时期是其一生中最关键的时期之一,儿童时期的教育经历对人一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儿童期发展的无限可能性为其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发展提供了可能,也为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借鉴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当今教育越来越注重儿童自身的“人性”教育应以“完整的人”的发展为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强调人的本性、尊严、理想和兴趣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这与我们所说的人的“生命”的教育是不谋而合的。艺术教育既要遵循艺术的特有规律,又要遵循教育的规律,即艺术教育要在遵循儿童天性、兴趣的基础上引导幼儿用各种艺术的形式自由的表达所思所想,创造出符合儿童生命特性的艺术,而不是将成人的标准强加给幼儿,忽略幼儿作为生命存在的独立性、自主性。

儿童期是幼儿感悟、学习艺术的最佳年龄,是艺术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儿童身上与生俱来地存在着包括艺术感受力在内的巨大艺术潜能,幼儿天生有一种对艺术敏锐的感受力和想像力,其艺术的表现形式具有迥异于成人的独特样式和特有魅力。在艺术教育中应充分认识儿童作为一个完整的生命体的自由自主性,充分认识每个儿童的潜能,保护其艺术天性,在引导其自然发展的基础上,在需要的时候给他们提供帮助,而不是无视儿童与生俱来的艺术潜能,按照成人对艺术的认识和标准去要求儿童,对儿童施加教育影响。

“自由率真”是幼儿艺术教育生命的灵魂,是形成清新、自然、纯朴的儿童艺术的关键。首先,幼儿的生命自由是基础,艺术自由是发展。生命自由是儿童艺术表现和创作的前提,唯有生命自由,儿童的艺术自由才得以实现;也唯有创设艺术教育的宽松环境,突破成人先见的束缚,儿童的生命自由才得以自由的舒展。其次,幼儿的艺术表现要自由,让儿童在作品中充分地表现出儿童纯真自由的个性,展现儿童生命自由和旺盛的生命力,儿童的艺术稚趣才能得到自然的流露和发展。

三、幼儿艺术教育中生命的缺失

对于艺术与生命之间的关系,尽管很多人已经从思想上认识到生命在艺术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但是从整个幼儿艺术教育的实践来看,艺术教育特别是幼儿艺术教育仍然存在诸多与生命内涵不符甚至是相违背的问题,如艺术教育低龄化,过多注重艺术技巧的训练,艺术教育功利化等等。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幼儿艺术教育目的功利化

艺术教育的目的是由成人制定的,实施过程也是由成人主导的。现实当中,成人在艺术教育方面的急功近利思想表现得尤为明显,幼儿学习艺术的行为更多的是由于家长的干预而不是自身的兴趣。艺术教育的目标更多体现的是成人的标准,使得孩子的生命自由、需要和兴趣被忽视,艺术作品过分成人化、标准化、统一化,儿童特有的纯朴表达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严重退化。

(二)幼儿艺术教育内容的狭隘化和单一化

艺术教育应让幼儿感受和体验人类不同的艺术形式。在幼儿艺术教育实践中,艺术教育活动的实施往往只是单一的音乐和美术两种形式,缺少综合的艺术形式,如戏剧、表演、雕塑等等,很少让幼儿领略到真正的艺术魅力。

(三)幼儿艺术教育过于重视技能技巧训练

幼儿艺术教育并不应该是以培养艺术家为目的的专业艺术教育,而是面向全体儿童,以培养儿童的艺术兴趣、艺术感受能力和个性化的艺术表达能力,提高儿童生命质量为主要目的。艺术教育技能技巧是进行艺术表现和创作的基础,艺术知识是儿童保持活动兴趣和进行创造的手段,但过于注重这方面就会忽视对儿童生命发展更重要的艺术素质的培养,使艺术教育流于机械化、表面化。

(四)幼儿艺术教育评价单一化

现实的幼儿艺术教育过于重视单一地评价艺术活动的结果,并以统一的、成人的眼光去衡量幼儿的表现和创造,忽视了儿童的个性和差异性,忽视了儿童艺术能力的发展,逐渐扼杀了孩子的个性化的表现基础。

四、幼儿艺术教育生命的定位

如何在幼儿艺术教育中体现生命的内涵呢?艺术教育的生命定位要求我们在进行艺术教育实践时,从对艺术教育价值的考虑到教育目的、内容、形式和手段的选择上,都要关注生命本身。关注儿童的生命是教育的出发点,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生命是实施教育的依据。

(一)幼儿艺术教育的价值

幼儿艺术教育最直接最现实的目的在于激发儿童美好的生活理想,对学习生活的热爱之情,开发儿童智慧潜能,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艺术教育的价值不仅在于是幼儿学会如何用艺术来自由地表达生命中的喜怒哀乐,更重要的是学会用美的眼睛发现生命,感悟生命,使个体的生命散发自由、向上、自主的色彩。

(二)幼儿艺术教育的内容

首先,幼儿幼儿艺术教育的内容要以幼儿生命成长的需要为主体。儿童生命的独特性是实施教育的依据,艺术教育首先应关心儿童的生活,教会幼儿体验生活,认识生命和理解生命中美的东西,学会珍爱生命和尊重生命。因此,艺术教育的内容应有助于儿童生活经验的积累和丰富儿童的生命体验,运用的方法应以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为参照,同时还要合理地彰显教育在儿童生命成长中的必要张力。

其次,艺术教育要更加关注儿童的精神世界。完整的艺术教育指向的是人的生命本体,艺术教育不仅要选择与人的生理生命成长有关的内容,更要关注人的价值生命,强调人的情感、智慧的不断丰富以及意识的不断增强。幼儿艺术教育应注意选取能够引起儿童有感可发,有感表达的内容,注重内容的丰富性和适宜性。

生命活力范文篇2

[关键词]学习兴趣;教学环境;教学手段

初中历史课,如果一味地平铺直叙,则给人枯燥乏味的感觉。学生不爱听,更不愿意学,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而高效的课堂,则需要老师用活泼多样的方式去引导学生。那么采用什么方式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突破。

一、课堂竞赛的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历史课堂上的竞赛,可使学生怀有极大兴趣积极参与,这与中学生特有的心理素质——思维活跃,争强好胜有关,也可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课堂竞赛一般以一节课的内容作为竞赛的问题,再把学生分组;用口试答题或者让同学上黑板答题来检测学生知识与能力掌握的一种形式。其操作程序是:教师可把竞赛内容编成若干个问题,由学生阅读、思考、讨论,然后把班级中的同学或分组或分男女进行竞赛,教师每问出一道题,两组的同学可举手抢答,答对加1分,答错不得分,有同学提示则倒扣一分。小组竞赛气氛热烈,因小组人数较少,每组学生都会更加积极、主动地答题。由于以小组方式竞赛,同学之间团结合作,坦诚交流,互助互学,互相激励,形成民主、活跃的班组氛围。当然,一枝独秀不是春,以优秀学生带动暂时后进生,从而由点到片形成面。这样点、片、面一体,使同学们根据不同潜质显示均衡发展状态,又能和谐统一,形成多元化地统一。这既开发了个人潜力,又使班级以群体方式互动前进。教师在提问时,也可将题目进行引伸、扩展。竞赛后,教师根据双方所得分数,宣布胜负。这种方法看似游戏,但决不是游戏,只是在游戏般轻松,激烈的氛围中来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又具活泼性。竞赛完毕,教师除了要公布竞赛结果外,还要进行总结归纳,使学生再次明确知识的要点难点,让学生心中有数,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以便能全面准确地掌握知识。同时,教师要根据竞赛中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作出调整,使教学更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

二、穿讲新闻与故事

历史学科也是一个时效性,时代性很强的学科。但由于教材自身的滞后性,其所提供的素材往往只顾及到理论的证明,缺乏必要的时效性。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把时政和历史课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尤其是一些人们近期较为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拿到课堂上来。例如在讲述中日关系时,引入“中日钓鱼岛事件”在台湾、中国大陆和日本国内产生的不同影响和国民的态度的对比来启发学生思考,在一个宽松的教学环境下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思维。一些历史人物的遗闻趣事是学生无法从教材上了解到的,教师在课堂上适当穿讲这些内容,便能一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在讲的危害时,联系到电视剧《亮剑》,我就讲到了该剧中李云龙夫妇,赵刚夫妇在中被迫害致死。很多学生都看过《亮剑》,通过对故事的叙述,让同学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给全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吸取教训,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三、引诗与画入课

诗歌尤是格律诗,为一般师生所喜欢,引诗入课,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课堂效果。试举一例。在讲到都江堰修建者李冰时引入“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讲到秦朝统一六国时引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讲到孔子时引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朗朗上口的诗歌熏陶了学生,学生也难以忘记。引画入课主要是漫画。漫画被誉为“第九艺术”。美国动画片中一只老猫说的话:“在卡通里,什么都是可能的!”鉴于漫画自身所具有的高度抽象性,代表性和形象性,对漫画的运用在历史课教学中较为常见,甚至成为考试的必考形式。很多有趣的和有哲理的漫画能够在让学生一笑中增加记忆和理解,是一种很有效的手段。漫画作品一般由三方面构成:“漫画语言”的运用,故事情节的表现和作者个人通过自己的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等方面。因此,对漫画的分析也要仔细深入,同时不可就事论事,要同教材的内容相结合,提高到一定的理论高度。以此作引导,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历史短剧表演

生命活力范文篇3

摘要:“每个人都只能自己‘活’,不能由别人代‘活’;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历程都得自己走,不能由别人代走。这是一个明白到不能再明白的事实,是每一个活者的人都能体会到的朴素真理。”⑴这恰恰说明主动性是生命活动的一个本质特征。但是当今的物理课堂还是存在教师是每日课堂的主宰者,学生是教师意志的服从者的现象。物理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下及今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与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与生命价值的体现。总之,课堂教学对于参与者具有个体生命价值。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在教育理念上越来越多的关注学生的发展,更多地为学生着想。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他反对把教育之看作是为将来社会生活做准备,主张要从学生的生活出发来改造以书本作为出发点的旧教育。但未提及教学对教师的生命有何意义。我国大教育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为“生活教育”,它由三个部分组成:“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他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但也没有谈到教育对教师的生命有何重要意义。许多现在在第一线的老师也发表了一些文章,他们认为也很有必要改变现在的教学方式,他们也在摸索。他们中一些人认为物理课堂教学要为学生的发展而设计,要灵活开放,重视学生的自主性一、手段要多样化要把生活──物理──社会有机结合起来。他们已经开始意识到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发展,但教学对他们自己的生命的价值还是不很清晰。我也问过一些身边的同学(即将毕业走向教师岗位的师范院校的学生),他们认为教师的教学同样也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但也还是没有体会到教学对教师的生命有怎样得意义。

华东师范大学的叶澜教授在《更新教育观念,创建面向21世纪的新基础教育》一文中提出基础教育的价值观之一:“生命性”。她指出:“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和提高生命价值的事业。中小学学生正处于生命中成长最快、最富有学习可能、也是最需要学习的重要时期,处在个性发展、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的教育影响的价值,将远远超出本阶段而延续到终身。在教育中还有什么东西的价值能比生命的成长价值更为重要,因此,教师的心目中不仅要有人,而且要有整体的人,要处处从发展、成长的角度去关注人,去做好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⑵教师要“懂得珍爱生命、懂得生命的整体性、懂得青少年期对于人生的独特重要价值,并善于开发生命潜力和指导生命发展。”⑶“重视‘生命性’,将使学校工作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努力完成为生命的健康发展服务的神圣使命。”⑷他阐述了中小学教育如何体现“生命性”的一个初步的框架,同时对老师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在新基础教育研究的近几年的研究中,有许多的学校和老师积极参加,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叶澜教授的研究被进一步深化。

基于以上教育名家,叶澜教授,以及自己查到一些第一线工作的教师的研究,我认为在当前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也存在一些忽视师生“生命性”的问题。针对此问题,我很赞同叶澜教授的思想,我认为再高中的物理教学中,也应该重视师生的生命性,特别是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更应注重这一点。在此,我提出自己在理论上的一些思考和想法,由于我是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刚实习结束,实践的机会少,想法可能不太成熟。因此抛砖引玉,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高中物理课堂存在的问题

“每个人都只能自己‘活’,不能由别人代‘活’;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历程都得自己走,不能由别人代走。这是一个明白到不能再明白的事实,是每一个活者的人都能体会到的朴素真理。”⑸这恰恰说明主动性是生命活动的一个本质特征。现在的许多老师也意识到这一点,但是在实践中这一点恰恰被忽视。

如果我们到高中的物理课堂去走走,不难看到这样的现象;“在教室里,学生按教师的每一个指令行动,每一个问题作答:教师清楚每一节课要教什么,为何教和教什么,学生却不知道要学什么,为何学和如何学;教师是每日课堂的主宰者,学生是教师意志的服从者。当然,在课堂上也有一些教师会要求学生上课时提出问题,发表不同的意见,进行独立的思考,但最终大多还是纳入教师预设的框架;他们会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理解规定的和现成的知识,但很少会让学生自己去寻求知识,发现问题,创造解决困难的方法,去独立面对一个陌生的世界,一个生生不息的世界。”⑹这正是高中物理课堂存在的一个忽视生命的价值的最大弊端,也是最大的一个问题。

对于高中的物理老师来说,如果一辈子,几十年一直做物理老师,其生命的很大一部分是和学生一起在物理课堂上度过的。所以如果老师的每一堂课都像上面那样度过,看是老师是主动的在经历他的生命,其实是从另一个侧面看,他只是把以前的每堂课重复一遍,只是下面的观众不同而已。或许会有所改变,但是五年、十年,老师的激情被耗尽,老师开始混日子,那样会有多少学生会被耽误。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仅有一次。从而反映出我们不光忽视了学生的生命价值,同时也忽视了老师的生命价值。

现在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每一次的课改,都在努力改变。我想说的是,以前认为课堂是老师的天下,现在应为学生着想,但是,为学生的发展着想的同时,别忘了老师,课堂也是老师的生命的一部分。

二、问题的解决

我认为问题的解决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要从理念上改变对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看法

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包涵着多重丰富的涵义。

首先,物理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下及今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与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与生命价值的体现。总之,课堂教学对于参与者具有个体生命价值。

每个老师,每个学生都是有生命,有思想,有头脑的活生生的人,每个人都有做自己的权力去经历自己的生命。学生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性不应被剥夺,而是应该有充分的发展空间;老师不是把学生的生命发展中最宝贵的精神火力和创造力销蚀了,把学生形成积极、主动、自主的自我可能性扼杀了;而是应该把学生的生命发展中最宝贵的精神火力和创造力激发出来,把学生形成积极、主动、自主的自我可能性加大。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实际上通过“教书”实现“育人”,为教好书需要先明白育什么样的人。只关注现成知识传递价值的物理教师,实际上是在“育”以被动接受、适应、服从、执行他人思想与意志为基本生存方式的人。青少年学生内在于生命中的主动精神和探索欲望,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常常受压抑,甚至被磨灭。爱因斯坦在他的自述中这样写到:“我想,即使是一头健康的猛兽,当它不饿的时候,如果有可能用鞭子强迫他不断地吞食,特别是,当人们强迫喂给它吃的食物是经过适当选择的时候,也会使它丧失其贪吃的习性的。”⑺所以填鸭式是破坏生命本能——好奇心的最大敌人。物理教师的心目中不仅要有人,而且要有整体的人,要处处从发展、成长的角度去关注人,去做好自己的课堂教学工作。

第二、课堂教学的目标应全面体现培养目标、促进学生生命多方面的发展,而不是只局限于认识方面的发展。

二期课改提出课堂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我认为情感态度价值观不能忽视。以前的课堂目标可能没有很好重视这一点——情感目标。它是指学生在对己、对事、对他人、对群体的情感体验的健康与丰富,以及情感控制能力的发展。因为学生中很大一部分并不一定从事物理研究,而物理课堂上对他们最重要的目标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对他们以后的生活也许会有意地年年过的影响。“课堂教学完整目标,还应该包含学生意志、群体工作合作能力、行为习惯及交往意识与能力等多方面。其中每一项,都应既有与认知活动相关的内容与价值,又有其相对独立的内容与价值,又有其相对独立的内容与价值。这些方面的统合,才构成学生生命整体发展。”⑻

2、物理课堂教学过程的探究。

物理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

教师在作教学设计时,首先要认真地分析物理学科对于学生而言独特的发展价值,而不是首先把握这节课教学的知识重点与难点。并不是认为物理学科知识对学生的发展没有价值、可以无视,相反,它是教学中必须让学生最终掌握的基础性的内容。但课堂教学对学生的价值不应停留在此,更不能把学生当作是为学习这些知识而存在的,教师是为教这些知识而存在的。教学为学生的多方面主动发展服务是最基本的立足点。

第一,把书本知识按物理学科内在的逻辑组成由简单到复杂的结构链,基本上以结构为大单元进行教学内容的组织,使贯穿教学的认知主线是结构的逐步复杂化。在教学与一个知识结构相关的内容时,又将其分成两个教学阶段,第一阶段是教学以知识为载体的某一结构的阶段,第二阶段是学生运用这一结构,学习和拓展结构类似的相关知识的阶段。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主动地投入学习,形成主动学习的心态与能力。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最有效率的是掌握和运用知识结构。从而让学生对与结构相关的知识的牢固掌握和熟练运用,直到内化。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发现、形成结构的方法及掌握和灵活使用结构的能力。学生对物理知识结构群的学习、内化,有助于学生头脑中形成结构群和结构思维的方法,这对于学生在陌生复杂的新环境中能用综合的眼光去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基础性作用,是身处复杂多变时代的人生存、发展所需要的一种基础性的学习能力,也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可自我增生的重要基础。

第二,将结构化后的以符号为主要载体的书本知识重新“激活”,实现与三方面的沟通:书本知识与人类生活世界沟通,与学生经验世界、成长需要沟通,与发现、发展知识的人和历史沟通。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使知识恢复到鲜活的状态,与人的生命、生活重新息息相关,使它呈现出生命态。具有内在生命态的知识,最能激活、唤起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兴趣、信心和提升他们的主动探求的欲望及能力。教师在寻找这三方面联系的同时,也拓展了自己的认识领域,并把注意力从研究教学内容转向学生的前在状态、潜在状态、生活经验和发展的需要,这是实现由“教书”为本转换到通过教书来“育人”的十分关键的一步。

第三、在教学设计方面要完成的最后一个综合,就是将每节课具体要教学的内容与教学过程的事先策划结合起来,构成“弹性化的教学方案”。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课的动态生成,但并不主张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缰式的展开教学,而是要求有教学方案的设计,并在教学方案设计中就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与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

教学过程的设计重在由何开始、如何推进、如何转折等的全程关联式策划。至于终点,何时嘎然而止,并不是绝对的,重要的是水到渠成,不是硬性规定的步子大小与全班齐步行进。过程的设计也要有“弹性区间”,可以通过不同的作业、练习、活动来体现。过程设计还要策划教学行进中的教师活动、相应的学生活动,组织活动的形式与方法,活动效果的预测和期望效果的假设,师生间的互动方式等一系列方面,最后形成综合的、富有弹性的教学方案。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深刻地指出:“未来的学习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题,手脚眼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这种个人同他自己的关系的根本转变是今后几十年内科学与技术革命中教育所面临的最困难的一个问题。”⑼在物理可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师生的生命性,同时最重要的是:“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

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一文中谈到:“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如果一个人掌握了它的学科的基础理论,并学会了独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必定会找到它自己的道路,而且比起那种主要以获得细节知识为其培训内容的人来说,他一定会更好地适应进步和变化。”⑽可以看出知识的传授知识物理课堂教学的一个小的目标,重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能力。

物理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老师是生活的艺术家,学生是生活的艺术家,只是老师经历的比学生多一点,知识多一点,年龄大一点。而课堂则是师生生活的第一线,也应该是师生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老师和学生都应该认真地对待生活,对待他们自己的课堂,课堂教学留给学生的不光是知识,更多的应该是生存的技能,对待生活的乐观的态度,勇于进取的精神,人生美好的回忆,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和他们生命价值的体现;留给老师的是美好的回忆,成功的体验,自己人生的丰富,对生活的更加热爱,对生命的更加热爱和其自身生命价值的体现。

总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要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营造良好得氛围,充分体现出每

一个人生命的价值。

最后我引用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提到的结束全文:“有个才子讲得不错,他对教育下这样一个定义:‘如果一个人忘掉了他在学校里所学到的每一样东西,那么留下来的就是教育。’”⑾

注释:

⑴叶澜《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⑵叶澜主编《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3月第一版第212页

⑶叶澜主编《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3月第一版第212页

⑷叶澜主编《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3月第一版第212页

⑸叶澜《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⑹叶澜《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⑺徐良英范岱年编译《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商务印书馆出版1976年1月第一版第8页

⑻叶澜主编《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3月第一版第227页

⑼叶澜《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⑽徐良英赵中立张宣三编译《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商务印书馆出版1979年10月第一版第147页

⑾徐良英赵中立张宣三编译《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商务印书馆出版1979年10月第一版第146页

参考文献:

1、徐良英范岱年编译《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商务印书馆出版1976年1月第一版

2、徐良英赵中立张宣三编译《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商务印书馆出版1979年10月第一版

3、吴亚萍吴如玉主编《“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专题论文·案例集(下)》

——教师发展·学科教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5月第一版

4、叶澜主编《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3月第一版

网址:

1、叶澜《叶澜:——“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究之一》

2、叶澜《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3、叶澜《叶澜:更新教育观念,创建面向21世纪的新基础教育》

生命活力范文篇4

关键词:承继与超越;马克思主义哲学;活力;反思

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旧哲学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把哲学牢牢地奠定在实践基础上,并把实践提升到一个崭新的思维角度,以此作为人们理解和把握世界的根本出发点,从而在实践的基础上第一次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完成了人类思想发展史上一次深刻的哲学变革。哲学,一向被人们视为是关于“最高智慧”的学问。何为最高智慧?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理论,由于程度不同地轻视或脱离实践,对世界的哲学思维,要么采取从脱离主体、人的自然出发,从本原去把握世界的“本体论的思维方式”;要么采取从脱离客体、物的人出发,从纯粹思辨的角度去把握世界的“意识论的思维方式”。这两种思维方式的着眼点虽有不同,但却存在一个共同的特征,即都是以追求世界的始初本原和终极本性的真理知识为目的,并认为这就是哲学的最高智慧。然而实践和科学的发展日益证明,这种对最高智慧的理解,不仅违背事物的固有本性,而且也是与人类的认识本性相悖的。因为事物处于无限发展的过程中,人的认识也处于无限发展的过程中。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一切旧哲学的非科学性,使它们必然会“用观念的、幻想的联系来代替尚未知道的现实的联系,用想想来补充缺少的事实,用纯粹的臆想来填补现实的空白”訛譹。同时,又必然要把它们自身的体系看成终极真理的最后发现和完成。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根本上突破了这一性质,结束了这一非科学的妄想,用实践的观点看待哲学的产生和发展,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实践不仅是把人类从自然界分化和提升出来的根本途径和条件,而且由实践活动分化出来的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的矛盾关系,就是人们所要认识和说明的基本内容;而体现这种关系之本质的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就是哲学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在旧哲学中,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彼此对立,主观与客观始终处于分裂的状态之中。究其原因,正如马克思所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訛譺。而“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訛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伟大贡献,就在于从造成这种对立世界的根源中,发现了把人与世界、主观与客观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这就是人作为主体的实践活动。只有在实践中,人们才能真正把握到贯穿于人和世界、主体和客体关系中的主观和客观的矛盾,是如何从对立走向统一,并经过主客观的统一最后实现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人与世界的统一。当然,人与世界的关系,主观与客观的矛盾,时代不同,其内容及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并非像旧哲学家所想象的那样,是哪一个时代,哪一个人所能一下子解决的。哲学作为人与世界之总体性关系的最高层次和最自觉的观念和理论表现,要保持自己的生命力和存在的价值,就必须像马克思本人所说的那样:“不仅从内部即就其内容来说,而且从外部即就其表现来说,都要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訛譼。从现实方面看,哲学是根据现时代的社会实践和科学认识的发展,把“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訛譽。从历史方面看,哲学不外乎是贯穿于历史的人与世界的关系在现实中的进一步逻辑展开。坚持用实践这一崭新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和把握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的规定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探寻二者相互联系的规律,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根本上克服了旧哲学的非科学的局限性。它不再是提供什么世界的初始本原和终极本性的理论,而只是帮助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获得真理性知识的一种科学方法。马克思和恩格斯历来反对那些按照传统哲学理解、运用他们理论的人,再三重申:“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訛譾。把所谓知识总汇的哲学变成认识方法的哲学,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对哲学作为最高智慧的真谛的深刻把握。因为,一种哲学理论,如果是关于某一确定对象的认识,那它就是十分有限的,甚至要把自己封闭起来。只有那种关于怎样才能获得真理认识的认识,才可在某种意义上称之为“最高智慧”。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这样。它并没有给人们提供关于世界事物的现成答案,而只是为人们解开“宇宙之谜”提供了一把金钥匙。有了它,只要我们遵循人类认识的规律去合理地加以运用,就能获得任何真理。这就是马克思曾经一再申明过的,他的哲学并没有结束真理,而只是为真理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一位哲人曾说过,每个人都是他那时代的产儿。哲学也是这样,它是被把握在思想中的它的时代。这位哲人并未实践自己的格言,但却给后人以深刻的启迪。这就是: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并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有其特定的历史蕴涵。一方面,一定哲学之所以能称得上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说它能正确地把握时代的脉搏,反映社会发展的要求,能够把“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从而以哲学的方式向人们提供哲学意义上的人与世界关系的总体格局,基本性质和现实途径,为人们自觉有效地从事实践活动从哲学层次上提供理论框架、逻辑前提和方法论原则。另一方面,哲学的“时代性”又表明它是有局限性的。一定时代的哲学总是以一定理论形式映现着自己时代的人们处理人与世界关系的具体形式和基本特征,集中着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但是在时生变动和更替之后,反映原时代的哲学能否继续成为新时代的旗帜,就要看该理论是否具有继续前进的内在机制。在这一点上,对任何哲学来说一视同仁,概莫能外。历史地看,有的哲学随着自己所代表的时代基本上走完该时代的全程就停滞了,有的随着自己所代表的时代走上一两个阶段就落伍了。这是为什么?主要原因不外乎两点:(1)以往哲学家企求建立一个穷尽一切的绝对真理的体系;(2)轻视或脱离人类的社会实践,并且是后者决定前者,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原因就在于它强调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必须为实践服务,通过实践检验真理,通过实践发展真理。当然,旧哲学家并非闭口不谈实践,只是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有着本质的区别。黑格尔在他的哲学中就十分重视实践的意义。他曾强调说,实践的理念比“认识的理念更高,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的资格,而且具有绝对现实的资格”訛譿。列宁肯定黑格尔的实践观念中“包括有益的东西”訛讀,但是,黑格尔的实践只是绝对精神逻辑发展中的一个环节,并且,“黑格尔是一个德国人而且和他的同时代人歌德一样拖着一条庸人的辫子”訛讁。这使得他没有变革现实的革命气魄、决心和行动,而只是把理性和自由的理想表述在概念的思辨体系中,以此为工具去干预生活,塑造自己的时代。旧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也重视实践的作用,他声言“: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那些疑难,实践会给你解决”輮訛輥。但是费尔巴哈对于实践“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所以,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輯訛輥。亦正是由于旧哲学家脱离实践或者缺乏实践的思维,因而也就不了解实践的“批判的”、“革命的”意义。马克思说,以往的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当然,马克思的话并不意味着哲学家不应该去解释世界。哲学是要解释世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即对整个世界所阐述的根本观点和看法,本身就是一种解释。但对世界的解释有不同的落脚点。旧哲学是为了解释世界而解释世界(不否认其中有改变世界的言论),就实质而言,它的落脚点是面向过去或者既定现实。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世界,目的在于改变世界,使整个世界革命化,其落脚点是面向未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种“批判的”和“革命的”本性,决定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历来不把自己的学说看成是永恒不变的真理,而是与时俱进,需要接受实践检验的“一般原则”。亦正是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奠基人才把自己的学说称之为“实践的唯物主义”。

毋庸置疑,马克思主义哲学十分强调和尊重实践,实践是马克思实现对旧哲学的超越,完成哲学史上划时代变革的重要契机和力量。但是,我们不能不意识到,实践既是具体的历史的,也是动态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时代和实践条件下的产物,如果不回到变化了的时代和实践之中变更自己、完善自身,那么它的生命力亦会丧失或走向枯竭。为此我们必须把握好以下两个“结合”。

1.坚持与发展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理论,又是需要在实践中发展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质和实践本性,决定了坚持与发展的辩证统一,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要求和题中应有之义,而且也是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应有的科学态度。对此,我们要着重反对当前流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条化”的倾向。所谓“教条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作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和解决现实中大大小小问题的现成答案。这种观点从认识根源上看,是由于不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固有本性所致。从现实的原因上来分析,这与多年来我们宣传工作中的失误有关。理直气壮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伟大意义,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理论基础,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这并没有错。问题出在一些人过去采取“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的简单做法,使宣传教育工作流于形式,忽视在帮助人们领会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上下功夫。久而久之,人们头脑中便形成一种固定的模式:似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说的每一句话,下的每一个结论,都是绝对真理,都是不可变更的,都要坚持。这样一来,人们不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找出问题的症结,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而是把它当作预先就有的万能公式到处乱套。这种做法在过去的战争年代给我们党和中国革命带来过极大的危害;在今天的和平时期,我们建设的一些重大失误也往往是与此有关的。其后果是极大地破坏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声誉。如今党中央鉴于党的干部理论素养不高,工作中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甚多的情况,号召全党全民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这是完全必要和非常及时的。但要防止简单化、庸俗化的倾向重蹈覆辙,要强调全面、系统、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体系、基本观点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并且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普遍意义主要体现在“方法”和“指南”上。

2.反思与建构相结合

要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不得不冷静下来,重新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中面临的双重关系:一是哲学与现实的关系,二是哲学与自身的关系。从哲学与现实的关系来说,长期以来的“教条化”的倾向窒息了哲学的生机。前面说过,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理论,又是需要在实践中发展的理论。这里的“产生”和“发展”的实践从实践角度看具有不同的意义,前者是“历史的”,后者则是“现实或未来的”。因此,我们所言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旧哲学的超越,实际上主要是指它对“历史”的超越和相对于理论的“产生”而言,面对“现实”的超越和相对于理论的“发展”而论,正是需要我们后继者应该做也必须做的工作。过去我们在不同程度上忽视了这一方面,没有按照马克思对待哲学的方式实践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的产生到实践的发展,从对历史的超越到对现实的超越完全是“自动的”而不是“自觉的”。这样一来,哲学不可避免地在内容到形式上均呈现出相对于实践的滞后性,尤其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和确立的过程中,哲学既引不出现实对自己的足够需要,也还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哲学面临来自多方面的责难、冷落和挑战不仅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它从“生存”的高度提出了哲学的变革与发展问题。再从哲学与自身的关系而论,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过去我们的哲学中自觉不自觉地存在着严重的“自我中心化”倾向。一些人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宗自居,缺乏一个中国化、民族化的具体环节。具体地说,既缺乏一个与中国传统哲学相融合、相对接以及互渗互补的过程,这就使它失去了在中国真正为人们所信服和接受的深厚根基;又缺乏与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现代西方哲学的各流各派之间的吸收与融汇,这就脱离了当代哲学研究应当具有的人类文化背景和实践科学基础。其次,我们当前的哲学研究还自觉不自觉地沿袭着近代以来西方分门别类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造成内部的板块分割和机械分类。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研究之间缺乏实质性的沟通与合作。本体论、认识论、辩证法、价值论、历史观、方法论等分支哲学研究,未能在哲学研究的总体体系中恰当定位。哲学史、哲学原著、哲学原理之间彼此脱节或相互重复的情况均有发生,研究者们各自限于狭小的领域而缺乏哲学研究应有的宏大视野和胸怀。再次,从总体上看,我们的哲学研究既缺乏深度分化,也缺乏高度综合;既缺乏分支哲学、部门哲学中的发掘与建设,相应地也缺乏在哲学层面上的提升;既缺乏足够的分析,也缺乏足够的思辨,等等。由此看来,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形态,强化它对社会的解释、规范等功能,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已成为目前我们的哲学变革的重点和焕发马克思主义哲学青春活力的当务之急。

生命活力范文篇5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大降低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无法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对历史知识了解的不够全面,对历史知识进行衔接时也是极为困难。这就需要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自主地去了解一些与之相关的历史背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清楚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委,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开阔了自己的眼界。在老师对历史知识进行衔接时,也会显得比较容易接受。把课堂气氛也随之活跃起来,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动力。

一、通过知识延伸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活化课堂

历史本就是有历史长河中的一个个事件连接起来的,相比于枯燥的讲解知识,学生们显然对课外的一些有趣的历史小故事更有兴趣,所以教师应该对知识有一个适当的延伸与拓展来吸引住学生。例如,在讲解《鸦片战争》这一章节,教师可以先给学生用故事的方式讲解出来,如“在清代,朝廷十分的腐化,许多官员拿着高官厚禄,但是却无所事事,每天都打打猎,赏赏花,知道有一天,这些官员们知道了鸦片……”以这个故事为引,引出本节课要讲解的知识点。像这样的课程讲解,学生也比较喜欢,学生学习起来也会更加积极主动。更重要的是,学生能通过这种形式的学习提高自身的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除此之外,这种教育方法一点也不枯燥乏味,能够整节课都紧紧抓住学生们的眼球,也能让学生们从中受到熏陶,是一种两全其美的教育手段。

二、活跃课堂气氛需要师生之间的互动

一个高效率的课堂是少不了师生之间的互动的,提高历史课堂活力一定要有学生的参与。例如,在以“美国南北战争的爆发”为例进行教学时,教师的直接讲授会增加学生容易对课堂学习内容产生距离感和陌生感,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不高。所以,教师可以利用“了解美国内战历史后,你们有什么感想?谈一谈你对黑人奴隶了解多少?美国的黑人奴隶制与内战爆发等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吗”等问题引入课堂中心内容,让学生积极进行讨论。又或者让学生了解美国最受欢迎的四位总统,然后在不同总统之间实施的相应政策上为切入点引入教材知识。通过比较,随之学生就会思考林肯的历史功绩和他受爱戴的表现和原因,进而教师可以帮助他们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和探究。一个真正有着高效率的课堂,离不开师生之间频繁而有效的互动,教师要以题目作为学生的学习线索,给学生充足的讨论思考时间,顺着课堂主题去思考,去探究,这个发现答案和解决疑惑的过程就是学生参与解题的过程,能够调动学生大脑的活跃度,不断思索脑海中的知识点,是对知识体系的一遍又一遍印象的加深和填充。

“生本课堂”才是现在所流行的一种正确的课堂模式,才可以算作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课堂。要营造一个愉悦融洽的氛围,在这个氛围中学生能够自由的发问,没有任何的心理压力,不会因为怕受到老师的批评或者同学的嘲笑不敢提出自己的问题,导致问题的堆积。在历史学习过程中,仍然以“美国南北战争”举例,教师讲“美国人严重剥削和残暴对待黑人劳动力致其死亡”的故事,学生就会疑惑,白人和黑人为什么会有种族高低之分?“非洲黑色人种遭此不公平待遇的原因有哪些”就会与教师提问讨论。在教师与学生的不断交流和讨论中,学生就会对民族平等,世界和平以及世界发展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思考和质疑,而教师也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慢慢地将理论知识和价值观培养传给学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指导学生生活中的行为,这样的历史课堂就跳脱了课堂学习的死板模式,充满了活力和思考,对学生的影响意义更加深远。培养学生提问能力,不仅能够在学习上拓展新思路掌握新方法,并且在生活上也能培养善于发现的眼睛。课堂中,抛弃以往教师在讲台上讲解主导,学生在讲台下记录静听的教学模式,一个有着高效率的课堂是不能缺少学生的参与,僵化的课堂实质上虽然学生一直在记录,但是实质上学生并没有参与解题的过程,只是作为一名旁观者,这种情况会导致在课下联系中遗忘错漏知识点或者只是记忆了老师的知识讲解,并不了解每个知识点的意义所在。

三、引导学生养成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

1.让学生自己在课前搜集资料,进行预习

在讲解一个新的章节之前,让学生提前去搜集与之相关的小故事,学生在这个搜集的过程中也能够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例如再搜集与国家产生有关的过程中还能了解到尧舜禹时代淳朴的人民风情以及“大禹治水”的故事。再后来启继承了禹的位置,把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等。其实,这些知识点都是能够让学生再课前预习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就能让学生了解到,把学生的学习行为由被动变成了主动。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把这些搜集来的历史资料放在课堂上与同学分享,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除此之外,课堂上并不是只有教师有讲课的权利,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对知识进行讲解,历史本身就不是只有一个标准答案的科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见解去理解表达知识内容,在课堂上讲解出来不仅能够开拓学生思维,还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2.运用多媒体技术讲解历史知识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新兴的教育技术手段,不仅教师可以用来讲课讲解知识点,学生也能用它来查阅资料,自主学习,这种状况就有利于营造一种开放式的课堂,从而加强学生的学习上的主体地位。开放性的课堂很简单,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生在课堂上可以自由发言,学生时时刻刻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者提出自己的疑问。例如在讲解抗日战争的时候,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去播放在那个时期留存下的影像资料,让学生在影像资料中了解当时人民生活的艰苦环境和大背景,日军在华的各种恶劣行径,南京大屠杀的过程和带给人们的伤害等。在这时,教师也能向学生传达一种要爱国的情怀,以及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多媒体比教师的口头叙述能够带给学生更多的信息,让学生能够在视觉上也有很强的冲击力,教师在播放资料的同时也可以向学生讲解,让学生理解得更透彻。在课后学习中也要让学生找到记忆的合适方法,不能以死记硬背为主,而更好的是要理解为先,记忆为后,才能保证学得又好又快。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不断推广研究型学习为主要手段。

四、总结

初中历史基础性较强,这就需要老师从底层就要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讲究实效,让学生认识到历史的重要性。在课堂上需要师生加强沟通,和同学进行交流互动,来提升老师的教学空间和创新思维,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学习特点,这样更利于老师针对性地讲课。一些知识的延伸与讲解的穿插在课堂中能够很好地活跃气氛,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充满积极性,还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乐于学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高玉珍.将历史故事引入初中历史课堂的实用性探讨[J].新课程导学,2013,(14):6.

生命活力范文篇6

1强调音乐感受与欣赏对音乐教学的重要性

新课改以来,“欣赏”被列入“音乐感受与欣赏”的领域,其外延扩大了。音乐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音乐感受与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可见,欣赏教学依然是音乐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音乐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音乐欣赏教学就是让学生听赏各式各类的音乐作品,整个教学过程就是一个对音乐的感悟过程。在对音乐的感悟中,通过教师的引导,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其中包括对音乐要素的感受力、对音乐风格的感受力及对音乐情景意向的感受力等。在培养这些感受力的同时,使学生的人格情操得以陶冶。音乐欣赏不应该只把学生拘泥于室内的学习,应当让他们回归生活,走进自然,在大自然中体味音乐的存在。比如:课外郊游时,带领同学们在森林里漫步,树叶沙沙作响,小溪欢快的流淌,鸟儿放声歌唱,这不就是大自然演奏出的美妙乐曲吗?在不知不觉中,同学们都随着这美妙的自然音响哼唱起来,曲调清新、自然、淳朴,他们感受到了音乐的存在,生活的美好,脸上自然流露出幸福的微笑。

2在音乐中渗透审美教育

“音乐美育”,也叫‘审美教育’、‘美感教育’,是培养人对于自然界的美、社会生活的美和艺术作品的美的感受、鉴赏、评价、创造及爱好、情感的教育”。它的教育功能、价值功能、政治功能,都在那音响流动的每一瞬间展开着、实施着,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情绪、情感、情操以及性格的变化。从而激励人去塑造多彩的人生和健全的人格。而小学实施美育教育的主要阵地应该是艺术类科目(即文学、美术、音乐),文学、美术、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虽然都有各自独特的艺术发展规律,有不同的内在结构和表现形式,但是,他们都围绕着一个共同的目标———人类的思想情感,去揭示、去描绘、去抒发、去展现各自的艺术魅力。在小学美育教育中各具特色,共同为学校美育教育构置成一个五彩缤纷、八音协和的大千世界。

3在音乐中对学生的道德情操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俄国大文豪契科夫说:“歌声是太阳,没有歌声的生活就像没有太阳的生活一样苍白,淡化”。学习唱歌和歌曲欣赏是学校音乐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它是学习者情感的表达,灵魂的体现。当学生对音乐作品产生强烈的情绪时,就会潜移默化地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和思想境界。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浸透他们的心脾。在《国歌》的学唱和欣赏中,学生知道它是中华民族形象的标志,联想到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他们可以说出许多:中国的今天、明天、中国的改革开放……今天对祖国说话的是澳门,三百年长久的呼唤,“祖国母亲我要回来”。包含着酸甜苦辣,喜泪挂在笑脸上。奋斗、抗争、渴望,随着音符的跳动从心底里流淌出来。香港的呼唤,让祖国母亲看到《东方明珠》今天更加美丽。但是还有一个子女日夜牵挂着母亲的心。“海龙王”你能架起彩桥,把鼓浪屿和基隆港连起来吗?郑成功的子孙们面对台湾,遥想当年“雄风”。“快快见到”的急切心情感染着学生,这情,是母子情、思恋情、思归情,通过歌曲的教唱和欣赏,谁不受到感染,他们听着、唱着、爱国之情油然而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以提升,道德情操随之升华。

拉近了教材与学生的距离。因此不难看出,音乐与文学艺术的整合在这里发挥到了极致。丰富的歌词和优美激进的歌曲旋律蕴藏着大量的美。然而,美和善是一对孪生姐妹,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去辨别美、感知美、发现美、认识美、尽量为孩子们营造以美扬善的氛围,启迪领悟学会做人的真谛。

作者:邸明军 单位:北岗学校

参考文献

[1]王永鸽.小学音乐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学苑教育.

生命活力范文篇7

一、以学定教,确立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

富有生命活力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以主体身份参与教学的基础之上,学生只有成为学习的主人,以学为中心,才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释放潜能、绽放生活活力的舞台,闪现思维的火花。在以往的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的思想代替了学生的思考与思维,无视学生不同的学习心理与情感需求,教师只是一味地进行讲解,只重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而无视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只是将教材知识经由教师原封不动地传递给学生,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会记会背,而无法运用。这样的教学必将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造成学生心理与精神负担,学生懒于思考,教学成为教师一个人自导自演的独角戏,这样的教学与活力教学扯不上一点关系。为此要让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就必须要对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关系重新定位,以学为中心,以学定教,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与指导者,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空间与选择权利,让学生以主体身份参与到教学中来,与作者、与文本进行直接对话,使教学成为师生共同参与,与文本互动的过程。这样学生才能深入文本,展开独立的思考与思维,才能从固有的思维模式中摆脱出来,产生更多新的观点与看法,在不同的思维间进行碰撞,有更多不同的声音,这样的教学才能成为学生的学堂,更加富有生命的活力。

二、学玩一体,引导学生展开快乐的探究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相互促进的复杂过程,以兴趣为代表的非智力因素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与推动力量。只有善于激发与培养学生对认知对象积极的学习情感,学生才能始终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思维更活跃,才能成为真正的主体探究者,感受到探究的乐趣,这样才能激起学生更为长久的学习热情。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学习情感的激发,让教学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这样的语文教学才能焕发生命的活力。而要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要审视学生的心理与情感。从学生的角度来设计教学活动,如此才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从而实现学生由苦学到乐学的转变。学生活泼好动,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将教学设计成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这样的教学更有吸引力与感染力,自然可以引发学生的关注,激起学生的参与。如表演课本剧,将静止的文字材料转换成丰富的表情、可爱的人物、生动的场景,让教学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这样的教学才能富有生命的活力,激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展开快乐学习;同时更能让学生在生动的表演中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走进文本,这样更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获取深刻而独特的感悟。

三、回归生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语文学科与现实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处处用语文。要让语文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就不能机械照搬教材,限于教材有限的空间内,而是要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在丰富的生活背景下展开,这样才能让学生深入学科,实现学生听说读写技能的全面发展。1.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一是认真观察认识生活。学生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为此在教学中我们不要急于让学生阅读,而是要找到生活与文本的结合点,以唤起学生对生活的回忆,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与思考,这样更能帮助学生理解水平,同时更能让学生养成认真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二是模拟场景再现生活。有些历史题材的文章远离学生的生活,学生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此时我们就可以借助计算机强大的模拟功能来再现生活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引发学生充分的想象,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文本。2.在生活中应用语文。陶行知提出知行同一的教学理念,为此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从学生的生活入手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同时更能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广泛地运用课堂所学知识,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同时更能增强学生的学习成就感,让学生爱上学习、乐于学习。如学习了各类应用文的写作,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来进行写作,以使课堂所学语文知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生活,感受语文学科的实用性,实现学生理解水平的提高与情感体验的丰富。

四、内外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我们的教学也不能局限于有限的课堂教学,而是要将教学引入无限宽广的课外,立足课堂延伸课外,课内外有机结合,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闻,实现学生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语言素质与综合能力的整体提高。1.重视课外阅读。新课改非常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对各阶段学生的阅读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教学。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重视教材,以教材为例子打开阅读的大门,通过延伸性阅读,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与分析来实现学生语言知识、阅读技能、写作技巧等的全面提升。当然学生的课外阅读不能盲从,而是重视对阅读活动的指导与检验。教师与家长要结合各年段的学生的不同特点以及个体特征来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书目,这样的阅读才能更加贴近生活,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激起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同时还要做好对学生阅读成果的检验,以督促学生阅读,如可以开展阅读成果与心得的交流会,可以写读后感等等,这样学生在阅读时就不会流于形式,而是能够读思结合,这样才能让学生遨游于书的海洋,汲取知识的养分。2.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特长与爱好带领学生组建兴趣小组,涉及听说读写各个方面,如朗读小组、书写小组、辩论小组、表演小组、广播小组等,以小组为单位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并在组间展开观摩与交流,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兴趣小组,以帮助学生发现优势、形成特长,以促进学生听说读写水平的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又如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野外郊游,让学生来倾听大自然的声音,用心来感受,通过丰富的课外活动来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以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文素材。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能再墨守成规,沿用旧思想与旧模式,这样的教学只会抹杀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成为消极而被动的接收者,让教学失去生命的价值;而是要认真学习新课改,以先进的教学理念来指导教学实践,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生活为桥梁、课堂内外相结合的开放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带着积极的情感展开自主探究,参与探究过程,这样的教学才能富有魅力与活力,才能实现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全面发展。

作者:陈玉祥 单位:山东省昌邑市柳疃镇柳疃学区小学

参考文献:

[1]曹文兵.让语文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提升中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语文建设,2014,(03):7-8.

生命活力范文篇8

一、生活德育呼唤生命型德育教师

生活德育是超越知性德育的一种德育范型。与知性德育相适应的知识型德育教师操作不了生活德育的课程及教学,生活德育的实施要求新的生命型德育教师的出现。

1.从德育目的来看,生活德育改变了以往培养“伦理学者”的教育目的,而转向生成“有道德的人”。生成“有道德的人”并不排斥道德知识的教学和学习,但道德知识的教学和学习在生成“有道德的人”的教育活动中已经不再是目的,也就是说生活德育不再是为知识而知识。道德知识的学习和教学已经处于次要地位。单纯以传授道德知识和进行道德思维训练的知识型德育教师无法实现生成“有道德的人”的德育目的。这就要求出现一种与知识型德育教师迥异的教师来操作,而生命型德育教师正是生活德育目的实现的重要保障。

2.从德育课程来看,生活德育课程的设计改变了以往德育课程设计所遵循的学科知识或道德规范体系的逻辑,是以儿童生活的重要价值维度和不断扩大的生活范围来设计课程的,课程中洋溢着儿童生活的气息。这种课程设计要求德育教师俯下身去倾听儿童,了解儿童的生活,弄清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所思所想、所欲所求。可见,只有充分了解儿童生活的教师才能驾驭新的德育课程。

3.从德育教材来看,“教科书主要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来供教师讲授的,它是教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生活德育理念下的德育课教材只是儿童探索生活世界的一个切入口,仅是为儿童提供的一个平台。这就要求教师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

4.从德育课堂上来看,生活德育的课堂是一个迷人的世界、一个动感的世界、一个洋溢着情意的世界。在这样的德育课堂上每一个人都以“全人”的身份出场(鲁洁语)。这样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必然要求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师来把握。知识型德育教师以知识讲授为主要的教学方法,难以驾驭充满生命活力的德育课堂。

那么,生命型德育教师究竟是什么形象呢?生命型德育教师有哪些特质呢?

二、生命型德育教师的基本形象

1.生命型德育教师是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教师。这里所指的尊重生命、关爱生命不仅指教师要尊重、关爱学生的生命,还要尊重、关爱自己的生命。一个连自己生命都不关爱的人,怎么能关爱他人的生命呢?自爱是道德的源头,一个懂得珍惜自己生命的老师才会去爱学生,引导他们去感受美好世界,活出生命的意义和风采。德育教师作为学生精神生命的引领者,更应该是珍爱生命的人。

2.生命型德育教师是关怀和提升学生精神生命的教师。人的生命具有二重性,即肉体生命和精神生命。德育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肉体生命,使其在学校中不受到人身伤害,更要关注学生精神生命的成长。在以往的课程体系中,德育教师只关注精神生命的认知层面,给予了学生大量的知识,却忽略了情感和价值观的培育。德育作为一种育人活动,要求德育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精神生命,因为精神生命的完善与否,是人之为人更显著的标志。德育教师的责任就在于点化和润泽学生的精神生命,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3.生命型德育教师是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师。生活德育理念下的德育课堂充满了生命活力,这要求德育教师自身必须充满生命的活力,因为只有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师才能够将学生带入“动”的状态中,让学生的情感、思维、语言、身体都动起来,打开记忆的闸门,在回忆、叙说、聆听和思考中自然而然地学习道德,也就是说,只有充满生命活力的德育教师,才能“创造”出迷人的德育课堂。

4.生命型德育教师是拥有教师德性的教师。所谓教师德性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修养而形成的一种获得性的内在精神品质,它既是教师人格特质化的品德,也是教师教育性凝聚而成的品质。”教师德性包括教师善、教师公正和教师责任感。拥有教师德性的教师会达到不教而教的教学境界,即教的不是书本里的现存的事实知识,而是一种在书本里无法言说的人生智慧。学生一旦形成了教师和他用全部身心滋养出来的人生智慧,对人生就会有一种全新的感受和深层的把握,生命境界就会更加高尚。

5.生命型德育教师是具有教育教学智慧的教师。“智慧是个体在知识、经验和理性的基础上形成的灵活应对社会、自然和人生变化的一种创造性的能力。”教育教学智慧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具有解决教育问题、处理偶发事件、创造生命价值的卓越能力。教育教学智慧是任何一个现代教师都必须具有的素质,教育教学智慧对于德育教师尤为重要。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具有很强实践性的课程。在真正的课堂教学中,没有固定的模式,教师很难预设学生的状态,只能根据学生的反应灵活调整教学。只有抓住生活中的细节并引入德育课堂,才能让学生得到发展。

6.生命型德育教师是勇于创新,持续追求专业发展的教师。生命不息,创造不止。回归生活德育理念下的教材,只是教学的切入口,是学生探索生活世界的平台。教师要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能力。生命型德育教师不能照本宣科地把教材中提炼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那样的德育课将会索然无味。教材中大量的留白也暗示德育课堂要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教材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才是真正的德育课教学。创造性是对生命型德育教师的一个重要要求。离开了教师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教材只会是意义不完整、没有生命的符号体系。

值得说明的是,生命型德育教师并不是知识型德育教师的对立面。生命型德育教师也不是不要道德知识的教学,而是看把道德知识的教学放在一个什么位置上。与知识型德育教师相比,生命型德育教师更注重对学生生命的关怀,更注重创造新的精神生命。因此可以说,生命型德育教师是对知识型德育教师的一种超越。

三、生命型德育教师形成的内外机制

生命型德育教师作为迥异于知识型德育教师的一种新型德育教师,其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各种力量相互配合,才能推动生命型德育教师的诞生。

1.从国家层面来说,要改变传统的德育教师培养模式。传统的德育教师的培养归口于师范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课程训练中,政治、经济、哲学理论课占主导地位,而关于道德哲学、品德与德育心理、德育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系统训练很少。这一培养模式背后的假设是:德育课程的学习等同于一般文化知识的学习,因此培养出来的德育教师也是以传授道德知识、进行道德思维训练为己任的知识型德育教师。殊不知,德育是成“人”之学,德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因此,国家应加强大学教育学院(系)参与师资培养的力度,加大对“准德育教师”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训练,增加“修身养性”的通识课程。此外,师范院校要开设新的专业,培养专门小学德育师资。

2.从学校层面来说,要竭尽所能清除阻碍生命型德育教师诞生的不利因素。

首先,德育教师在学校的边缘化地位,阻碍了生命型德育教师的形成。学校要切实提高德育课教师的地位,这是生命型德育教师诞生的前提条件。长期以来,由于考试主义和知识至上的主流文化的控制,德育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处于名义上的高位,实际上处于可有可无、常被任意删减的低位。在这种课程体系下,德育课教师被边缘化,成为学校里最不受重视的教师群体,是学校的“次等公民”。这严重影响了德育教师的工作热情。学校要切实提高德育教师的地位,使其与语文、数学、英智慧的生命,用一个心灵去唤醒许多心灵,用一种人格去影响另一种人格,用一种热情去温暖许多生命”。因此,教师要放下自己的“权威”身份,以平等的一员走进学生的生命,敞开心扉表达自己的生命体验与感悟,同学生一起实现生命的成长。

生命活力范文篇9

生活德育是超越知性德育的一种德育范型。与知性德育相适应的知识型德育教师操作不了生活德育的课程及教学,生活德育的实施要求新的生命型德育教师的出现。

1.从德育目的来看,生活德育改变了以往培养“伦理学者”的教育目的,而转向生成“有道德的人”。生成“有道德的人”并不排斥道德知识的教学和学习,但道德知识的教学和学习在生成“有道德的人”的教育活动中已经不再是目的,也就是说生活德育不再是为知识而知识。道德知识的学习和教学已经处于次要地位。单纯以传授道德知识和进行道德思维训练的知识型德育教师无法实现生成“有道德的人”的德育目的。这就要求出现一种与知识型德育教师迥异的教师来操作,而生命型德育教师正是生活德育目的实现的重要保障。

2.从德育课程来看,生活德育课程的设计改变了以往德育课程设计所遵循的学科知识或道德规范体系的逻辑,是以儿童生活的重要价值维度和不断扩大的生活范围来设计课程的,课程中洋溢着儿童生活的气息。这种课程设计要求德育教师俯下身去倾听儿童,了解儿童的生活,弄清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所思所想、所欲所求。可见,只有充分了解儿童生活的教师才能驾驭新的德育课程。

3.从德育教材来看,“教科书主要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来供教师讲授的,它是教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生活德育理念下的德育课教材只是儿童探索生活世界的一个切入口,仅是为儿童提供的一个平台。这就要求教师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

4.从德育课堂上来看,生活德育的课堂是一个迷人的世界、一个动感的世界、一个洋溢着情意的世界。在这样的德育课堂上每一个人都以“全人”的身份出场(鲁洁语)。这样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必然要求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师来把握。知识型德育教师以知识讲授为主要的教学方法,难以驾驭充满生命活力的德育课堂。

那么,生命型德育教师究竟是什么形象呢?生命型德育教师有哪些特质呢?

二、生命型德育教师的基本形象

1.生命型德育教师是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教师。这里所指的尊重生命、关爱生命不仅指教师要尊重、关爱学生的生命,还要尊重、关爱自己的生命。一个连自己生命都不关爱的人,怎么能关爱他人的生命呢?自爱是道德的源头,一个懂得珍惜自己生命的老师才会去爱学生,引导他们去感受美好世界,活出生命的意义和风采。德育教师作为学生精神生命的引领者,更应该是珍爱生命的人。

2.生命型德育教师是关怀和提升学生精神生命的教师。人的生命具有二重性,即肉体生命和精神生命。德育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肉体生命,使其在学校中不受到人身伤害,更要关注学生精神生命的成长。在以往的课程体系中,德育教师只关注精神生命的认知层面,给予了学生大量的知识,却忽略了情感和价值观的培育。德育作为一种育人活动,要求德育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精神生命,因为精神生命的完善与否,是人之为人更显著的标志。德育教师的责任就在于点化和润泽学生的精神生命,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3.生命型德育教师是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师。生活德育理念下的德育课堂充满了生命活力,这要求德育教师自身必须充满生命的活力,因为只有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师才能够将学生带入“动”的状态中,让学生的情感、思维、语言、身体都动起来,打开记忆的闸门,在回忆、叙说、聆听和思考中自然而然地学习道德,也就是说,只有充满生命活力的德育教师,才能“创造”出迷人的德育课堂。

4.生命型德育教师是拥有教师德性的教师。所谓教师德性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修养而形成的一种获得性的内在精神品质,它既是教师人格特质化的品德,也是教师教育性凝聚而成的品质。”教师德性包括教师善、教师公正和教师责任感。拥有教师德性的教师会达到不教而教的教学境界,即教的不是书本里的现存的事实知识,而是一种在书本里无法言说的人生智慧。学生一旦形成了教师和他用全部身心滋养出来的人生智慧,对人生就会有一种全新的感受和深层的把握,生命境界就会更加高尚。

5.生命型德育教师是具有教育教学智慧的教师。“智慧是个体在知识、经验和理性的基础上形成的灵活应对社会、自然和人生变化的一种创造性的能力。”教育教学智慧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具有解决教育问题、处理偶发事件、创造生命价值的卓越能力。教育教学智慧是任何一个现代教师都必须具有的素质,教育教学智慧对于德育教师尤为重要。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具有很强实践性的课程。在真正的课堂教学中,没有固定的模式,教师很难预设学生的状态,只能根据学生的反应灵活调整教学。只有抓住生活中的细节并引入德育课堂,才能让学生得到发展。

6.生命型德育教师是勇于创新,持续追求专业发展的教师。生命不息,创造不止。回归生活德育理念下的教材,只是教学的切入口,是学生探索生活世界的平台。教师要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能力。生命型德育教师不能照本宣科地把教材中提炼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那样的德育课将会索然无味。教材中大量的留白也暗示德育课堂要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教材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才是真正的德育课教学。创造性是对生命型德育教师的一个重要要求。离开了教师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教材只会是意义不完整、没有生命的符号体系。

值得说明的是,生命型德育教师并不是知识型德育教师的对立面。生命型德育教师也不是不要道德知识的教学,而是看把道德知识的教学放在一个什么位置上。与知识型德育教师相比,生命型德育教师更注重对学生生命的关怀,更注重创造新的精神生命。因此可以说,生命型德育教师是对知识型德育教师的一种超越。

三、生命型德育教师形成的内外机制

生命型德育教师作为迥异于知识型德育教师的一种新型德育教师,其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各种力量相互配合,才能推动生命型德育教师的诞生。

1.从国家层面来说,要改变传统的德育教师培养模式。传统的德育教师的培养归口于师范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课程训练中,政治、经济、哲学理论课占主导地位,而关于道德哲学、品德与德育心理、德育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系统训练很少。这一培养模式背后的假设是:德育课程的学习等同于一般文化知识的学习,因此培养出来的德育教师也是以传授道德知识、进行道德思维训练为己任的知识型德育教师。殊不知,德育是成“人”之学,德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因此,国家应加强大学教育学院(系)参与师资培养的力度,加大对“准德育教师”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训练,增加“修身养性”的通识课程。此外,师范院校要开设新的专业,培养专门小学德育师资。

2.从学校层面来说,要竭尽所能清除阻碍生命型德育教师诞生的不利因素。

首先,德育教师在学校的边缘化地位,阻碍了生命型德育教师的形成。学校要切实提高德育课教师的地位,这是生命型德育教师诞生的前提条件。长期以来,由于考试主义和知识至上的主流文化的控制,德育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处于名义上的高位,实际上处于可有可无、常被任意删减的低位。在这种课程体系下,德育课教师被边缘化,成为学校里最不受重视的教师群体,是学校的“次等公民”。这严重影响了德育教师的工作热情。学校要切实提高德育教师的地位,使其与语文、数学、英智慧的生命,用一个心灵去唤醒许多心灵,用一种人格去影响另一种人格,用一种热情去温暖许多生命”。因此,教师要放下自己的“权威”身份,以平等的一员走进学生的生命,敞开心扉表达自己的生命体验与感悟,同学生一起实现生命的成长。

生命活力范文篇10

“生命体”班组建设的时代要求

全球能源互联网是我国能源互联网建设的最高形式,能源互联网发展对基层班组建设提出更高的新要求。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机遇与挑战,将推动能源的转型升级。基层供电企业需要顺势而为,班组作为国家电网公司战略实施和执行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关系着公司能否在能源互联网的发展中继续引领和超越。当前发展阶段,班组呈现的是卓越执行的“细胞群”特征,其条块分割的组织模式难以适应未来多元敏捷服务的需求,机械管控的作业流程难以适应未来智能作业的需求,低效松散的创新模式难以适应未来高效集成协同创新需求,基层队伍缺乏忧患意识,队伍活力与创新动力有待激发。这些特征与能源互联网对班组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班组也必须随能源互联网的发展而变革,从卓越执行“细胞群”班组向充满活力“生命体”班组转变。具备自我驱动、价值创造、智慧分析、资源响应和创新创效等特征的“生命体”班组是能源互联网发展背景下的必然选择。

打造“生命体”班组的思路

更加健全工作机制,促进班组“生命进化”。按照高效运行的要求,深化“分级管理、层层负责”的运行机制和“统一规范、协同高效”的协同机制,形成“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突出“一把手”组织推动的带动力,各级“一把手”亲自抓基层、打基础,带动整体工作重心下移。突出“一把手”资源调配的决策力,从薪酬、资源调配上向基层一线倾斜。统筹发挥专业部门在班组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将专业化管理的纵向穿透力,通过与“一把手抓,抓一把手”的“横向引擎”匹配协同层层传递下去,提升班组管理水平。激励创新创效,提升班组“生命活力”。加强职工技术创新工作的体制、队伍、阵地和品牌建设,尊重职工首创精神,激发基层创新活力,充分发挥职工的潜能和特长,推动班组创新与公司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有机结合、深度融合,为企业注入创业动力、创新活力、创造实力。坚持以一线职工和基层班组岗位创新为主体,广泛开展技能竞赛、岗位练兵、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等形式多样的劳动竞赛活动,采用分层推进、分类实施的方式推进劳动竞赛,强化全员化、专业化、品牌化,在竞赛中检验班组建设成效,为班组职工建功立业、施展才华提供广阔舞台。加强班组民主管理和班务公开,落实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