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质量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7 11:29:30

生命质量

生命质量范文篇1

关键词:素质;生命质量;老年人心理

“活过百岁不是梦,长寿时代已来临”。

截至2008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1.59589亿,占总人口数的12%,约占世界老年人口的五分之一。面对老龄化的社会现实,要实现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使老年人健康长寿,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发展作贡献,优化老年人身心素质,提高老年人生活生命质量至关重要。为此,笔者通过随机抽样问卷,辅以访谈,调查200名泉州师范学离退休教师和泉州老园丁大学、鲤城区老年大学学员的身心状态。

调查显示:有72.5%和85%的老年人认为要健康长寿,需要保持心境愉快和知足常乐,77.5%的老年人认为家庭和睦,是他们最大的心理需求;76%的离退休老年人希望能发挥余热,为社会作贡献;63%的老年人具有热爱生活的心理优势:94%的老年人喜欢与人交往:多数老年人能根据自身兴趣爱好、特长和体质参加各种健身活动;82.5%的老年人能对现实中不合理的事情主持公道;88.5%的老年人不畏惧死亡;58.5%的老年人主要心理困惑是体弱多病。因此要优化老年人身心素质,提高生活生命质量,必须发挥老年人固有的心理优势,满足老年人心理需求,和善于心理调节,学会养生有术。

发挥心理优势是前提。多数离退休后的老年人具备了十分可贵的心理优势和良好品质。由于生活有保障,家庭和睦,他们具有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生活充满热爱与向往,乐于奉献,积极从事力所能及的活动,如带孙辈,操持家务,联络社情民意,督导环境卫生,服务老弱病残,巡视社会治安,维护合法权益,促进社区安定等等,他们在哪里出现,就在哪里受到欢迎,并从中获得快慰与乐趣,增强了身心素质。因此老年人大可不必为自己鬓角的银丝和脸上的皱纹而伤感,应该保持发挥自己固有的心理优势,不妄自菲薄,要悦纳自我,看到自身的价值,笑洒余热。

满足心理需求是关键。老年人退离工作岗位后,由于社会角色的转换,生活空间和活动领域相对缩小,有着不同的心理需求。因此,积极创造条件,满足老年人求和、求健、求为、求乐、交往的心理需求,是优化身心素质,提高生活生命质量的关键。具体地说,就是努力促进家庭和睦安康;定期为离退休人员体检;开展适合老年群体特点的健身活动{鼓励老年人走出小天地,到左邻右舍串串门,到同事、同学、亲朋好友家聊天叙旧,交流感情,到老年活动中心参加各种活动等,享受人生乐趣,乐而忘忧,身心愉快,益寿延年。

善于心理调节是手段。老年人由于退离工作岗位,从接触人多、事多转为接触人少、事少,使老年人产生封闭式的隔绝感:或由于老来丧偶,子女不在身边产生的孤独感;或由于家事繁多,代际关系紧张产生的苦恼感:或由于体弱多病产生的恐惧感等。使老年人心境不佳,影响身心健康。因此老年人能善于心理调节,对优化身心素质,提高生活生命质量大有裨益。下列几种方法供老年人借鉴:

宣泄法,也称释放法。它使消极情绪、压抑心情在适当场合发泄出来,达到心理平衡,保持心境舒畅,增强身心健康。老年人如有淤积之气,要寻找机会向老领导,旧同事,亲戚朋友谈心释放,化解消极情绪,便能轻松愉快,生活快乐,福寿康宁。

自制法。这是一种沉着冷静、自我控制的心理训练方法。老年人要过好晚年幸福生活,碰到不如意的事情,不要愁眉苦脸,也不要为一点鸡毛小事暴跳如雷,更不要看不惯他人的作为而大动干戈,这样既伤害自身,也危害别人。因此老年人要善于情绪自控,沉着冷静处事待人,做到“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便能达到神清气爽天地宽,心境愉快添福寿。

欣赏法。欣赏能消除不良情绪和疲劳,又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更是一种美的享受,具有心理调节功能。目前,随着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社会文明的进步,追求美是没有年龄界限的。普天之下,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老年人也要美化生活,美化自己,大胆追求风度,仪表美、服饰美,在美的欣赏中,化解不良情绪,保持愉悦心境,焕发精神,青春常在。

转移法。是把自己从消极不良的情绪、心情转移到有意义的事情或活动上,达到调节情绪,增进身心愉快。专家学者认为,如果有负面不良情绪的人,在调治中不能通过自我排解和别人的安慰,可暂时改变其生活环境,外出旅游是一个最有效的方法。因此老年人若被消极情绪所困扰,运用转移法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便能乐在其中,活跃身心,寿比山高。

生命质量范文篇2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优质护理;生命质量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指在睡眠状况下上气道塌陷、阻塞而导致呼吸暂停、通气不足,多表现为打鼾、血氧饱和度低、白天嗜睡等[4]。SAHS会影响正常呼吸气体交换,往往出现呼吸暂停现象,在病情反复发作下可诱发多器官功能疾病,甚至导致患者猝死。故临床需及时开展治疗,同时开展有效护理干预是增强疗效、提高患者预后的关键。本次研究取74例SAHS患者为样本对象,着重评估优质护理的临床价值,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遴选时段2020年1月~2020年4月内74例SAHS患者,参考“数字双盲法”,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n=37例)。对照组:男女各占27例、10例;年龄线低至28岁、高至65岁,平均(41.63±4.05)岁;病程1-12年,均值(6.25±2.41)年。观察组:男女各占25例、12例;年龄线低至27岁、高至64岁,平均(41.78±4.25)岁;病程2-13年,均值(7.12±2.69)年。两组基线资料比较(P>0.05),具备研究可行性。纳入标准:①纳入研究对象均与SAHS临床诊断标准相符;②此次研究内容及所涉风险性患者及家属均充分知情,并配合;③研究已征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剔除标准:①患者存在意识缺陷、精神障碍问题;②肝肾功能严重不全;③存在酗酒、药物滥用史;④患有口鼻腔、咽喉部病变等。1.2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涉及对患者体征严密监测,实施日常饮食、生活干预等,开展疾病基础健康宣教等。观察组:开展优质护理,实施措施如下:观察组:予以系统化护理干预,开展流程如下:1)心理干预。加强护患沟通,实时掌握患者心理动态及关注点,利用多种手段予以有效疏导,以维持良好心理状态,取得其积极配合;组织参与病友交流,告知良好心态对疾病恢复的重要性。2)认知教育。通过编制健康手册、科室讲座、视频导入、粘贴宣传海报、建立微信群等手段,为患者开展多样化健康宣教,详细告知病因、治疗措施、注意要点等,同时强化患者健康指导,应用专业知识解答患者疑难。①体位指导,鼓励患者取侧卧位,以缓解打鼾及呼吸暂停症状。②控制体重,严格控制患者日常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忌辛辣,适当参与体育锻炼。③严格戒烟酒,引导家属参与其中,监督患者执行并促使其逐渐形成健康行为习惯。3)呼吸道护理。开展鼻腔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可改善气道内压力,增强肺顺应性,降低呼吸阻力,提高肺通气功能。强化呼吸道护理,维持呼吸道通畅,呼吸道分泌物及时清理,指导患者开展腹式呼吸与呼吸机同步,以增强人机协调性。治疗前进行通气及气道情况评估,调节合适压力,治疗严密监测患者体征及病情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上报解决。4)用药干预。指导患者严格遵医嘱应用降压药物,不可擅自更改用药量,并对用药不良反应予以严密监测,以便于及时发现及处理,定期监测患者血压。1.3观察指标生活质量:利用魁北克睡眠问卷(QSQ)进行评估,涉及日常生活(白天症状、夜间症状、白天嗜睡)、社会交往、情绪多个维度,分值越高表示生命质量越好[2]。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形式开展,自制问卷100%回收,总计分100分,最终测评目标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满意度差。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4.0统计分析软件,连续性变量资料,为x±s形式,实施t检验;定性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或P<0.01时,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QSQ评分显著高(P<0.05)。详见表1。2.2两组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高(P<0.05)。详见表2。

3.讨论

生命质量范文篇3

[]精神病医院;护士;生命质量

Controlstudyonqualityoflifeofnurseinpsychiatrichospitalandgeneralhospital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qualityoflifeofnurseinpsychiatrichospital.MethodsWeselected54nursesinpsychiatrichospitaland61nursesingeneralhospitalofDalithroughstatisticsrandomlystratifiedsampling.InvestigatedbyfillingoutqualityoflifemeasuringscaleofmadebyWHO(WHOQOL-100).ResultsThereweresignificantdifferencebetweennursesofgeneralhospitalandnursesofpsychiatrichospitalonphysicaldomain,psychologicaldomain,socialrelationsdomain,environmentdomainandthesum-qualityoflifeofthenursesandhealthstatus.ConclusionNursesofpsychiatrichospitalwerelowerthannursesofgeneralhospitalinqualityoflife.Socialofopinionsandsupportsystemwereimportantaffectingfactors.Nursesofpsychiatrichospitalwerefacedwithmanypressure,weshouldpaycloseattentiontoit.

[Keywords]psychiatrichospital;nurse;qualityoflife

生命质量(qualityoflife,QOL)指在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和他们生活目标、期望、标准以及所关心事情的有关生活状态的体验,包括个体生理、心理、独立性、精神支柱及个人信仰、社会关系及环境六个方面[1]。护理工作是一门非凡的职业,作为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工作中的高应激性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体制改革,护士所承受的压力已成为一种职业性危险,而护士的生命质量的高低又和她们的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密切相关。近年来,有关护士心理影响因素和压力的调查探究逐年增多,但对护士的生命质量,非凡是对精神病医院护士生命质量探究尚少。本文目的是探索精神病医院护士的生命质量。

1对象和方法

1.1调查对象本探究是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纳入标准摘要:(1)在职护士;(2)年龄18~55岁;(3)知情同意并参和调查,自己能独立完成测验内容。共入选150名,探究组70名为大理州市精神病医院护士,对照组80名选自于大理州内两所综合医院护士,按照高级、中级、初级职称分层,按各层占职工总数百分比随机整群抽取。

1.2调查量表

1.2.1一般情况调查表是自编调查表,内容包括年龄、职称、岗位、教育程度、从事护理工作时间、每周平均工作、是否承担夜班及每周夜班时数等8个方面的内容。

1.2.2世界卫生组织生命质量评定量表世界卫生组织生命质量评定量表(WorldHealthOrganizationQualityofLifewith100questions,WHOQOL-100)(方积乾等,1999年校订)包括100条新问题和和生命质量有关的6个领域和24个方面以及1个评价一般健康状况和生命质量的评分。领域得分按正向记分,即得分越高,生命质量越好[2]。

1.3调查方法本次调查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按统一程序组织发放问卷,以不记名方式填写问卷,要求被调查者不能相互商讨,独立完成问卷,以确保调查的真实性,由专人负责收集问卷。采用两组录入人员对同样的调查表进行两次录入,应用Epidata3.1逻辑效能检验方法对录入结果进行校正。

1.4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处理,两组比较用t检验。

2结果

2.1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15份,回收率为76.7%。其中探究组回收54份,对照组回收61份,回收率分别为77.10%和76.25%。

2.2一般情况文化程度摘要:本科17名,大专39名,中专及以下59名。婚姻状况摘要:未婚45名,已婚63名,离异5名,丧偶2名。职称摘要:初级64名,中级45名,副高级及以上6名。平龄年龄(34.7±8.3)岁。从事护理工作1~38年,平均工作时间为(15.71±9.48)年。每周平均工作(41.48±3.68)h。承担夜班护士占58.1%,每周平均夜班20.40h。

2.3精神病医院和综合医院护士WHOQOL-100得分比较见表1。从表1可见,精神病医院护士在独立性领域和精神支柱及个人信仰领域和综合性医院的护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26gt;0.05);而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和总的生命质量及健康状况和综合医院护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6lt;0.05)。

表1精神病医院和综合医院护士WHOQOL-100得分比较(x±s)

3讨论

精神病医院护士作为护理队伍中一个非凡群体,面对服务对象为思维、行为异常的精神病患者,工作压力相对较大,同时由于社会文明水平有限,人们对精神病、精神病工作者熟悉上存在偏见,使得他们面临更大社会压力。本探究表明精神病医院护士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和总的生命质量及健康状况显著低于综合医院护士,原因有以下几点摘要:首先精神科护理对象比较非凡,精神科护理工作既有综合医院护理工作所具备的技术专业性,如危重患者的抢救、躯体疾病的护理、各种注射及用药等,又有其固有的非凡性,即它所服务的对象是大脑功能失调,言语紊乱,不能配合治疗,甚至拒绝治疗或干扰护理工作。其次是精神护理工作的高风险性,精神科护士面对服务对象是一些失去理智、思维怪异、多具有不可预见性、情感淡漠的人,患者冲动、自杀、自伤、外走等随时可能发生。患者常误认为护士是伤害他的对象而攻击。护士在工作中要保持高度警惕,既要提防患者攻击,又要防止患者发生意外,心理持续处于紧张状态,因而易导致情绪过度疲惫,并逐渐表现冷漠,机械性反应。再次,精神科护士因精神病患者在社会上受到各方面的歧视,以致他们从事的这个工作也被社会歧视。而且,我国大多数精神病医院地处郊区,交通不便利,业余生活贫乏,社会交往少[3],由于种种原因,人们还未对精神卫生事业有足够重视,国家对精神卫生事业的投入是有限的。加之精神病患者又是贫困群体,造成精神病医院护士的收入在相同医院里处于偏低水平[4]。说明在日常工作过程中,来自于生活环境、躯体、精神方面压力更大,和以往探究结论基本相同[5]。

而在独立性领域和精神支柱及个人信仰领域,两者没有显著性差异,这主要因为精神病医院护士专业性影响,他们较其他综合性医院护士独立性强,碰到新问题处理能力也较强,平时工作中培养了良好心理素质,能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可以正确对待工作中的挫折和失败,能自我减压,敢于面对现实,谅解患者的病态行为;有较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同时对生活当中碰到消极的新问题,更善于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这就决定了他们尽管工作中心身压力较大,但表现出较高社会功能和生活满足度。

总之,精神病医院护士工作的非凡性、高风险性等导致护士多种心理健康新问题,也因为精神病院护士压力更大,心身疲惫度更高,所以工作中发生差错几率更高。因此,应对精神病医院护士予以关注、提高护士社会地位、采取多种形式宣传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让社会更多地了解、关心、尊重护士。医院领导要支持护理工作,为护士提供多元发展机会,注重精神和物质奖励,调动工作积极性。减轻护士心理压力。让护士提高自身心理素质,不断完善自我,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更好地为患者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1WHOQOLGroup.TheWorldHealthOrganizationqualityoflifeassessment(WHOQOL)摘要:developmentandgeneralpsychometricproperties.SoeSciMed,1998,46(12)摘要:1569-1585.

2方积乾,郝元涛,李彩霞,等.世界卫生组织生命质量量表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4)摘要:203-205.

3刘士荣.精神病医院护士心理疲惫的目前状况调查和原因分析.黑龙江护理杂志,2000,6(10)摘要:55-56.

生命质量范文篇4

[关键词]妊娠期;妇女生命质量;影响因素

妊娠是妇女的一种生理现象,其生理情况与平时大不一样。为了适应妊娠期的生理变化,提高妇女生命质量,2007年5月~2008年6月,我对在我院进行妊娠期检查且孕20周以内的400例孕妇进行了临床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在我院进行孕期检查且孕20周以内的孕妇400例。孕妇年龄22~39岁,平均(28.9±2.7)岁;孕期18~20周,平均(19.4±1.8)周。

1.2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在孕妇进行首次围生期保健时,先对孕妇作必要的解释,然后由孕妇独立完成问卷调查。调查主要分3个部分:①对基本情况进行调查;②对孕期保健知识进行问卷调查;③对孕妇的社会支持及其所期望的社会支持需要程度进行问卷调查。

2结果

2.1基本情况

本组400例孕妇的文化程度构成比为:初中毕业者5.7%,高中毕业者28.5%,大专以上学历者65.8%。家庭平均月经济收入低于3000元者占29.3%,高于3000元占70.7%。与父母一起居住者占31.5%,夫妇独立居住者占68.5%。

2.2妊娠期妇女生命质量需求情况

在心理健康教育措施方面:最受欢迎的教授措施是面对面咨询,占84.5%;其次是丈夫开导,占22.8%;再次是电话咨询,占22.3%;最后则是讲授,占13.8%。在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方面:最受欢迎的形式是心理咨询,占54.3%;其次是让孕妇就自己心理历程谈体会,占52.3%;再次是丈夫换角色进行怀孕体验,占26.3%;最后是分组讨论,占19.0%。

2.3社会支持情况

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中,满150分。孕妇实际获得的客观社会支持(117.0±2.3)分;而期望得到的社会支持为(123.0±1.1)分。通过比对认为得到社会支持的满意度为95.1%。

3讨论

由孕妇的基本情况得知,学历在大专以上者为65.8%,月平均家庭收入高于3000元者占70.7%,独立居住者占68.5%。由此看出孕妇学历水平逐年提高,家庭的总收入稳步攀升,家庭的住房条件不断改善,孕妇家庭生活质量和对就医条件的要求也随之提高。

从调查得知,孕妇都认为开展孕妇学校和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要的;在教育内容方面,最希望得到的是新生儿保健知识,其次是孕期健康保健知识,再次是心理检测及其针对性措施,最后是社会支持,这与相关文献报道基本是一致的。有研究表明,产前健康教育明显增加了产妇的产前认知。同时,孕期自我保健及自我监护知识的掌握,能避免一些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例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预防和早期诊断、胎儿宫内状况的判断及早产、胎膜早破预防等等。

从孕妇对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的正确率来看,最欠缺的是孕期保健知识和孕产妇饮食营养知识,并且常常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多数孕妇对孕期保健知识比较欠缺,一些孕妇在孕期只知一味增加各种营养,但不知如何合理地增加营养,致使孕期体质量过度增长,肥胖症的患病率迅速上升。肥胖的发生一般与饮食结构不合理、活动量少等环境因素有关。孕妇学校应培训专业指导护士,熟知合理的膳食和烹调方法,教育孕妇避免因膳食构成失调、某些营养素过量而引起机体不必要的负担。并且可以根据孕周的大小向孕妇提供丰富多样富含营养的膳食和食品介绍,如告知每日膳食中要包括4类食物即粮谷类食物,动物性食物,蔬菜、水果,奶及奶制品,并轮流选用同一类中的各种食物,既可使膳食多样化,又使各种食物在营养成分上起互补作用。同时,告知孕妇孕中期应增加各营养素摄入量,以满足胎儿迅速生长以及母体营养素储存的需要,尤其应多吃无机盐和微量元素丰富的食物,如奶、鱼、虾米、动物肝脏等富含铁和钙的食物;孕晚期膳食应在孕中期基础上相应调整,多增加豆类蛋白质摄入,提高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以补充足量的钙和铁以及水溶性维生素;由于妊娠子宫可能挤压胃,应使孕妇少食多餐,摄入量应适度。

从调查结果分析可得到,在心理健康教育措施方面,最受欢迎的措施是面对面咨询,占84.5%;而在医生指导下的丈夫开导和电话咨询各约占22%;讲授形式最不受欢迎。提示我们,心理健康教育有其本身的科学性和特殊性,要在尊重孕妇隐私的情况下,对孕妇的心理加以疏导、安慰。广大医护人员应该给孕妇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消除孕妇的心理焦虑和抑郁情绪。在临床上开辟孕妇心理咨询门诊,组织孕妇结合自己心理历程交谈体会,并对有临床症状表现的孕妇作针对性的心理治疗。

在教育方式方面最受孕妇欢迎的方式是放录像或VCD,其次是图片演示,第三位的是案例分析,第四位的是孕妇就自己的经历谈体会,最后是小组讨论。通过上述排序可以得到这样的信息,孕妇希望得到的教育方式最好是直观的、高效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孕妇学校的教育形式上,多采用视频、图片等较直观的形式,提高孕妇学校的教学效率。

从调查中得知,孕妇对得到社会支持的满意度为95.1%。从家庭成员的主要支持来源的调查结果显示,孕妇的主要家庭支持者是丈夫和自己的父母。所以护士应积极地发挥他们的作用,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调查还显示,某些孕妇可能是由于某些疾病在婚前有隐瞒或潜伏而造成夫妻的矛盾,这时护士应巧妙地运用沟通及时得到夫妻双方的理解,为孕妇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同时,向孕妇提供可能获得支持途径的信息,因为医护人员也是提供社会支持的重要来源之一,指导他们积极寻求恰当的帮助与支持,主动参与护理活动,自觉调整精神、心理压力,保持情绪稳定,维护心身健康。

生命质量范文篇5

改革和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提高老年生命质量目前,我国正在建立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标志着一个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责任的初级医疗保险模式正在形成。这种建立在“低水平、广覆盖”原则下的医疗保险制度是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产物。其中,对于退休职工个人账户的计入金额、个人负担医疗费的比例以及个人基本医疗保险费交纳金额等方面给予了一些特殊的照顾。但是。它的基本保险属性决定了在满足老年人群这一健康弱势群体的医疗保健需求方面所能发挥作用的局限性。众所周知,老年群体比其他年龄群体在医疗保健方面有更多的需求,同时老年人群的经济状况与其他年龄群体相比又处于劣势,对于过高的医疗保健费用,个人的经济承受能力极其有限。按照与其他人群一致的做法“一刀切”,势必导致部分老年人有病不能医,不敢医。我国的社会性质决定了医疗保障必然以公益性和福利性为最主要属性,保障老年人基本医疗需求仍然是国家的责任,是医疗保健服务公平性的重要体现。因此,一方面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随经济发展相应调整基本医疗保险费率,提高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水平。同时还应积极发展各种类型的老年补充医疗保险,如对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病、大病、重病要制定一些特殊办法,给以适当的医疗费用保障。要逐步将社区老年卫生服务纳入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畴,保证老年人得到就近、及时、便捷、价廉质优的医疗保健服务。还应建立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对特困老年人给予医疗救助,保障其基本医疗需求。由此建立起一个围绕老年人基本医疗需求的,由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和针对慢性病、大病的补充医疗保险等所组成的多层次的老年医疗保障体系。根据老年人在医疗保健需求上的特殊性,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并且备条件时,应当适时把老年护理和临终关怀等内容纳入医疗保险范畴,总之,21世纪老年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覆盖内容与保障水平要与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实际发展水平相适应,要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程度一致起来。

与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相配合,我国目前正在进行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这是新形势下改进医疗服务质量,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有限的医疗服务资源,提高效率,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要求。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人口的疾病谱和死因谱由急性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为主转向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成为影响人民健康,导致残障、威胁生命的主要疾病,而且患病率有逐年增长的趋势。这些疾病对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命的威胁尤其显著,是导致老年人口高患病率、高伤残率和高医疗利用率特点的重要因素。人口老龄化、疾病模式和死因谱的转变使得原有以面向急性传染性疾病防治为主的医疗卫生服务体制已难以适应人群医疗保健的新要求,转换医疗服务模式,制定新卫生形势下的预防保健战略是当务之急。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适应人口老龄化与疾病模式转变的一项重要措施。社区卫生服务实际上是把原有的医院功能从治疗扩大到预防保障和康复,把服务对象从仅针对病人扩大到社区所有人群。这是针对疾病模式转换在医疗服务模式上的相应转变。社区卫生服务主要从事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和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特点,适合老年人的特点和要求。今后主要应从健全机构网络,加强人员队伍建设,素质培养,探索适宜的发展模式人手。要把老年医疗保健纳入社区卫生发展规划,逐步建立起社区老年医疗保健服务体系。要加强老年医疗保健服务设施建设,按照区域卫生规定原则,充实老年医疗服务、康复、护理和临终关怀等设施,大力发展家庭病床等上门服务,为老年人提供预防、医疗、康复、护理照料等便捷的一体化服务。社区还应逐步建立起老年人口健康档案,进行日常健康监测、健康教育与健康管理。

我们要重视老年群体的医疗保健问题,提高老年期的生命质量。但说到底、从整个人口来看,老年阶段的“顶部”健康主要的还应从“底部”抓起,需要全程的健康保障。我们谈21世纪老年人口的生命质量,就需要关注目前的中青年人乃至儿童的健康。许多慢性病尽管“显形”于老年阶段,实际上起源于中青年时期,是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随岁月不断累加的结果。与药物治疗相比,普及健康教育、强化健康管理,加强人群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以及早期检查、早期诊断更为重要。发达国家已有的成功经验表明,重视对须防的投入和良好的预防措施确实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国的预防保健战略应该紧密结合时代特点,将改进生活方式、促进心理健康、治理环境污染等作为重要内容,加大对预防的投入,始终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展望21世纪,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还需要我们开阔视野,关注和运用高新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成果,为人类长寿和健康造福。

生命质量范文篇6

改革和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提高老年生命质量目前,我国正在建立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标志着一个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责任的初级医疗保险模式正在形成。这种建立在“低水平、广覆盖”原则下的医疗保险制度是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产物。其中,对于退休职工个人账户的计入金额、个人负担医疗费的比例以及个人基本医疗保险费交纳金额等方面给予了一些特殊的照顾。但是。它的基本保险属性决定了在满足老年人群这一健康弱势群体的医疗保健需求方面所能发挥作用的局限性。众所周知,老年群体比其他年龄群体在医疗保健方面有更多的需求,同时老年人群的经济状况与其他年龄群体相比又处于劣势,对于过高的医疗保健费用,个人的经济承受能力极其有限。按照与其他人群一致的做法“一刀切”,势必导致部分老年人有病不能医,不敢医。我国的社会性质决定了医疗保障必然以公益性和福利性为最主要属性,保障老年人基本医疗需求仍然是国家的责任,是医疗保健服务公平性的重要体现。因此,一方面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随经济发展相应调整基本医疗保险费率,提高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水平。同时还应积极发展各种类型的老年补充医疗保险,如对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病、大病、重病要制定一些特殊办法,给以适当的医疗费用保障。要逐步将社区老年卫生服务纳入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畴,保证老年人得到就近、及时、便捷、价廉质优的医疗保健服务。还应建立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对特困老年人给予医疗救助,保障其基本医疗需求。由此建立起一个围绕老年人基本医疗需求的,由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和针对慢性病、大病的补充医疗保险等所组成的多层次的老年医疗保障体系。根据老年人在医疗保健需求上的特殊性,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并且备条件时,应当适时把老年护理和临终关怀等内容纳入医疗保险范畴,总之,21世纪老年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覆盖内容与保障水平要与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实际发展水平相适应,要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程度一致起来。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与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相配合,我国目前正在进行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这是新形势下改进医疗服务质量,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有限的医疗服务资源,提高效率,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要求。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人口的疾病谱和死因谱由急性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为主转向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成为影响人民健康,导致残障、威胁生命的主要疾病,而且患病率有逐年增长的趋势。这些疾病对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命的威胁尤其显著,是导致老年人口高患病率、高伤残率和高医疗利用率特点的重要因素。人口老龄化、疾病模式和死因谱的转变使得原有以面向急性传染性疾病防治为主的医疗卫生服务体制已难以适应人群医疗保健的新要求,转换医疗服务模式,制定新卫生形势下的预防保健战略是当务之急。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适应人口老龄化与疾病模式转变的一项重要措施。社区卫生服务实际上是把原有的医院功能从治疗扩大到预防保障和康复,把服务对象从仅针对病人扩大到社区所有人群。这是针对疾病模式转换在医疗服务模式上的相应转变。社区卫生服务主要从事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和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特点,适合老年人的特点和要求。今后主要应从健全机构网络,加强人员队伍建设,素质培养,探索适宜的发展模式人手。要把老年医疗保健纳入社区卫生发展规划,逐步建立起社区老年医疗保健服务体系。要加强老年医疗保健服务设施建设,按照区域卫生规定原则,充实老年医疗服务、康复、护理和临终关怀等设施,大力发展家庭病床等上门服务,为老年人提供预防、医疗、康复、护理照料等便捷的一体化服务。社区还应逐步建立起老年人口健康档案,进行日常健康监测、健康教育与健康管理。

我们要重视老年群体的医疗保健问题,提高老年期的生命质量。但说到底、从整个人口来看,老年阶段的“顶部”健康主要的还应从“底部”抓起,需要全程的健康保障。我们谈21世纪老年人口的生命质量,就需要关注目前的中青年人乃至儿童的健康。许多慢性病尽管“显形”于老年阶段,实际上起源于中青年时期,是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随岁月不断累加的结果。与药物治疗相比,普及健康教育、强化健康管理,加强人群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以及早期检查、早期诊断更为重要。发达国家已有的成功经验表明,重视对须防的投入和良好的预防措施确实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国的预防保健战略应该紧密结合时代特点,将改进生活方式、促进心理健康、治理环境污染等作为重要内容,加大对预防的投入,始终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展望21世纪,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还需要我们开阔视野,关注和运用高新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成果,为人类长寿和健康造福。

生命质量范文篇7

1.1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包含内容

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主要包括电动吸引器、血压计、洗胃机、呼吸(麻醉)机、输液(注射)泵、除颤仪、心电监护仪、心电图机等。

1.2风险管理的内涵

医疗设备的风险有两层含义:一是医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风险发生的概率,二是指风险发生后,医疗设备的损害程度,包括对设备的损害、对操作人的损害和对病人的损害。医疗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中,风险管理是不可或缺的一环。风险管理主要包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生产后信息(对医疗设备而言,即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报告)。

1.3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的风险来源

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属于抢救设备,其风险来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医疗设备本身质量存在问题,由材料选择不当、设计缺陷造成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增多。CFDA(China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6年的《国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年度报告(2015年度)》中显示:有源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排行榜前十位有监护仪、输液(注射)泵、心电图机、呼吸机、婴儿培养箱等,其中22.3%是因为产品的质量问题导致的。数据表明,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不良事件占据了有源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绝大多数,且质量问题不容忽视。其次,人员培训不到位,导致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使用不当,产生风险。GHTF(TheGlobalHarmonizationTaskForce,全球协调工作组)的相关调查显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中约有三分之二都是由于操作者错误使用或者操作不当造成的。人员培训不到位、操作者水平低下致使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增多,亟需引起重视。最后,医院医学工程科缺乏专业性人才,医疗设备管理、维护、质量控制体系不完善,导致医疗设备“带病”工作,存在安全隐患,使得风险上升。科室为了节约经费,在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特别是监护仪)附件损坏后不愿意更换,反而继续使用,使得设备安全性和有效性得不到保障;医疗设备临床工程师重事后维修,轻维护管理,不能控制维修后设备的安全有效性,使得设备使用风险陡升。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在保障患者生命健康、提升医院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医疗设备不良事件的增多,其风险管理不容忽视;《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均规定了如何在医疗设备使用过程中保证其安全和有效。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医疗设备使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2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的风险管理对策

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在使用中有很多风险,如何保证其安全有效,降低使用风险,已经成为医学工程科临床工程师不可忽视的问题。笔者根据所在医院此类设备的管理经验,提出了以下三点应对策略。

2.1严格把关采购,从源头控制质量

医学工程科采购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时,应当做好论证工作,做到选型优、质量好、价格低。验收工程师仔细查看设备资质文件,同时现场对设备进行质量控制,力争从源头上控制此类设备的质量,杜绝因产品质量导致的不良事件。

2.2加强操作者的培训,保证设备完好

一方面,医学工程科应当组织本科室工程师或厂家工程师对临床科室设备操作员进行培训,确保操作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的操作流程和使用规范;另一方面,设备操作员应当做好此类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当设备发生故障时,应当及时报修,保证此类设备的完好率为100%,随时可正常使用。

2.3做好医疗设备的质量管理工作

首先,医院引进专业人才,由医学工程科对人才进行培训。一方面培养工程师专业性管理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另一方面加强临床工程师规范化培训,促进医学工程技术人员职业的健康发展,开展继续教育,为临床工程师职称评定和职务提升创造条件,提升医工人员积极性。其次,购买专业检测设备,变被动维修为主动维护。许多医院并不重视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不愿意投入资金购买质控设备,导致医疗设备质量控制沦为空谈。医院应当改变观念,加大对质控设备的投入,变被动维修为主动维护。以监护仪为例,可购买生命体征模拟器,在验收和维修后,可对监护仪进行质量控制,保证其安全、有效。最后,建立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的质量管理体系,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的概率。目前常用的质量控制方案有戴明循环、失效模式和后果分析和9S管理法等。针对临床科室,我们采用9S管理法管理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即整理(Seiri)、整顿(Secti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此类设备,节约(Saving)维护成本,保障设备安全(Safety)、提高服务(Service)质量,提升操作人员素养(Shitsuke),努力做到让病人满意(Satisfaction);针对医学工程科,我们采用戴明循环(PDCA)[8]来管理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具体说来,有以下步骤。Plan:制定此类设备管理方案;Do:执行此类设备管理方案;Check:检查方案执行效果,分析其合理性;Action:反馈、持续改进方案。这样,医学工程科和临床科室紧密合作,通过闭环的质量管理策略,不断改进管理方案,可以有效的降低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不良事件发生的概率。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是导致医疗纠纷的一大原因。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在救治病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医院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案来管理此类设备,可降低此类设备的风险,提升医院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作者:郑飞 陈歆 苏科 颜明金 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设备处

参考文献:

[1]李雨录.急救和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的管理[J].医疗装备,2016,29(5):122~123.

[2]金雯.医疗设备管理中的风险管理[J].中国医学装备,2009,6(9):43~44.

[3]郭恩宇,高鹏,刘秋莲.医疗设备风险评估与安全管理[J].中国医学装备,2012,9(4):36~38.

[4]国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年度报告[EB/OL].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5]邵建国,周子健,钱许峰.医疗设备风险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医疗装备,2012,27(6):107~108.

[6]赵蕾,丛中华,李宏鹏.论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全科培养”[J].现代科学仪器,2010,6:173~175.

生命质量范文篇8

一、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深入搞好“高效课堂教学月”活动,继续加强“两导一点”课堂教学理论的学习,进一步落实好常规教学“五部曲”、课堂教学“六环节”工作。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细化“桌对桌,面对面”的小组“讨论式教学”,促进师生交流。同时,围绕“三观”,即学生观、教学观、“三维目标”观,制定符合我校教学要求的高效课堂评价标准,以评价促进教师教学改革的发展。

二、加强学科团队建设。以建设学习型、研究型、合力型学科组为目标,进一步完善《优秀学科组评选细则》和《高考学科教学质量考核及奖励办法》等学科组考核评价制度,开展优秀学科组评选活动。规范教研活动,保证教研活动的统一性、专题性、针对性和实际效果,在规范教、学案的基础上,强化校本资料编写力度,形成“三位一体”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充分发挥学科组的主动性和团队优势。

三、落实“全员导师制”。实行由班主任牵头,每一名任课教师都有重点地指导几名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的全员导师制方案,并通过完善实施方案,制订考核办法,加强过程的管理和指导,尽量不使一名学生出现大的“滑坡”或“掉队”。

四、进一步加强教学评价,做好质量追踪管理。严格落实学校《教学事故及处理办法》,完善教师个人、学科组、班级三个层面的教学质量考核奖励方案,建立教学质量跟踪管理档案,推行教师业务档案的网络化管理,实现学生与教师数据的动态链接,做到教学成绩查询及时、反馈快捷,并全面准确科学地评价教学工作,以此增强教师的教学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

我校根据年初工作思路提出的“主题教育月”安排,将2009年4月设为学校第三届“生命教育月”,活动的主题为“提升生命价值,焕发生命活力”。

生命质量范文篇9

关键词:信息技术;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

医疗设备对医院的各项医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有重要的影响。随着我国现代医疗事业飞速发展,各种医疗设备也趋于紧密化,加大了医院的设备管理和维修保养工作难度。医院若选用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的仪器,会增加医疗事故发生的风险,严重时可能增加患者的致残率或死亡率。可见,医疗设备对临床医疗质量有直接影响。在现代技术以及新设备的广泛运用下,通过提升医疗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可以促进医院的各项业务可持续发展,进而提升医院的业务水平和诊疗效率。目前,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和二维码技术在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中有直接运用,且有效提升了医疗设备管理质量。

1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的运用价值和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改革和发展,“智慧医院”有效改善了传统医院管理模式的建设质量,也提高了设备管理效率和运行效率。在传统的信息模式建设下,医疗建设服务多存在“信息孤岛”问题,限制了医院的综合化建设服务。通过信息技术的融合,医院医疗设备的管理方式更加成熟,有效提升了信息传输效率和质量。其建设价值是:①帮助医院完成了信息设备全过程、精细化管理,实现了信息传输创新目标;②保证了设备运行维护的完整性,降低了采购、维护、检修、更换成本,实现了全信息管理构建;③和医院建立了信息反馈体系,可以及时将病患信息传输给相应的研发单位,有助于降低医疗器械使用故障问题,提升医疗管理质量。

2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

2.1医疗设备购置、安全监督管理

医疗设备采购是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的起点,也是拥有高性价比医疗器械的重点工作。为了保证采购的质量,医院采购、设备管理要做好以下工作;①了解医院的真实需求,采购人员要了解医院的性质,结合医疗水平、患者诊断确定采购的设备和型号,同时要检测设备的性能,保证其货真价实,避免退货等问题;②采购人员也应具备一定的质量辨别能力,保证采购质量,也要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能够将医院的要求传达给设计人、出售方,在选购时也应货比三家,多考虑信誉值高、生产能力强的大厂家,并验证设备的性能和质量,将结果汇报给领导,让其考虑是否建立合作关系;③医院要和供应商保持紧密联系,确保享受各种售后服务,把控质量关。

2.2医疗设备的使用、运维与监督管理

对医院而言,医疗设备的质量是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重点。医院应针对医疗设备的使用建立一个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目标,并在加强技术性检测为基础的同时,构建一个流程化的执行监督、数据分析、持续改进的工作机制。值得注意的是,医疗器械的不良事件也是经过批准上市、质量合格的器械发生的。若出现不良事件,如辐射泄漏等可能对使用人员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在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相关人员要了解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建立安全检查、运维检修档案,利用当前主流的信息技术来强化管理效果,若在使用中发现了不良事件,应及时处理,如调试、更换零件,进而延长医疗设备的使用寿命,也保障了医院的各项医疗经济投资价值。

2.3对医疗设备效用进行综合分析

医疗设备的更新速度快且价格成本高,为了保证设备投资的价值,医院应当针对现有的医疗设备建立科学的投资管理计划,让医疗设备投资获得最大的收益。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大型医院的设备十分昂贵,但是使用频率高,在社会不断更新的健康要求的前提下,医院医疗设备淘汰率、报废率较高,为了保证投资有价值,建议医院在购置、使用、更新的前提下做好成本管控,并结合医疗设备的自身特点做好投资规划。首先,结合医疗设备的特点选用科学的经济指标,并针对医疗设备的经济效益进行综合分析,如对涵盖医疗设备的购置价格、经济指标以及折旧率、投资收益率进行对比分析,并积极关注投资回收周期,在现有经济分析方法上选用科学的投资回收期和投资收益率处理方法,进而提升管理质量。与此同时,很多医疗设备在使用中也会消耗大量的医用材料,也属于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内容,如MRI(MagneticResonanceImaging,核磁共振成像)检测中会消耗液氮,虽然一次检测量不大,但设备使用频率高,积少成多,也可以考虑在内。

3信息化技术和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融合管理分析

3.1无线射频识别技术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利用了物联网的标签化、信息读写反馈等特点,可以及时处理大量的信息数据,且能实现远程操作,安装和运维成本经济,十分适合固定设备数量多、处理信息资源量大的医疗机构。

3.2二维码技术

二维码是一种大容量条码技术,是从普通条码发展而来,使用与二进制对应的几何图形存储信息。二维码解码技术已经在个人手机上普及,利用手机摄像头即可扫描识别,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终端购置的成本。二维码技术可融合主流的互联网平台,及时帮助使用人员利用网页或者是微信页面传输设备信息。技术人员报单、工程师后台接单、事件处理等单位可以及时传输数据,针对数据附加信息,完成工单处理操作,如传输照片、核对密码等。通过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和二维码的联合运用,设备运维人员、使用人员都可以利用移动设备扫描二维码就可以访问设备,及时获取地理位置、所属科室以及编码信息,节省了大量的终端购置成本,实现医疗器械设备全生命管理的建设目标。

3.3基于计算机系统的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构建

针对医院的建设体系构建以计算机系统为支撑的医疗设备生命管理体系,按照软件设计和医院综合运用要求,可分为内网核心模块和外网移动办公模块两大类,基于两个模块,相关系统可以实现识图、逻辑分析、数据处理等多个功能。首先,内网核心区域以浏览器、数据库为基本的软件支撑,按照医院的医疗器械维修、物资调配、资源管理以及报废计划等全过程要求,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各项目标。整个框架构建了完善的客户端基础,一般可实现浏览器技术支持、可区别于普通用户实现数据统计、订单审核和数据处理等功能,该项设计可以保证系统在服务器配置时实现多方面预设,满足医院的多项操作需求,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其次,移动办公部分可以帮助医院医护人员实现多方面联动操作。在移动办公的框架下,工作人员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发送相应的信息,办理信息录入和数据分析工作,实现信息综合化管理,且整个过程仅需要一部智能手机就能完成,全面降低了处理难度。为了配合移动办公,RFID标签面层还印刷了二维码,通过微信软件扫描功能,可以直接访问该设备,精准调取设备地理位置、所属科室、编号等信息,用户只需要填写故障信息提交即可。

4提升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建议

综上可知,信息集成化建设时代全面改善了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质量,为了进一步促进技术的更新,医疗机构要针对患者需求、医疗管理等内容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环境。首先,建议在信息库管理和建设应用方面加强建设,不断优化信息管理体系,升级管理体系,为促进管理功能升级奠定基础,建议医疗单位加强以下方面的建设管理,促进提升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质量。

4.1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

在医疗器械全生命管理体系统中,医疗信息系统的构建难度较大,针对信息管理建设,建议相关单位依托现有的管理平台,以医院的综合操作为基础,全面保证全周期管理科学实施。同时,在医疗保修平台中针对信息化系统实现科室到部门的综合平台体系,保证设备正常运行,为全周期管理优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4.2加强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构建

信息全生命周期管理属于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其在传统的信息化发展背景下,可以实现管理功能的集成化和针对化,可处理较多医疗管理问题,为患者提供更多的医疗服务。对此,建议在全生命周期管理中,医疗机构要从设备生产和管理的多种要素入手,通过综合整合提升管理水平,常见的内容有设备采集、管理维护以及全过程创新建设,最终保证全生命周期管理效能。与此同时,要以“智慧医院”建设框架为主,构建完善的链条式医院信息化管理平台,以保证在庞大的数据库中实现医疗数据的综合需求,最后结合HIS、PACS系统加强信息技术保障,保证全周期管理质量,也在管理系统的融合中为全周期管理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5结语

医疗设备管理信息化,使医疗设备生命周期中的维修管理和维护策略均有据可循。管理系统提供丰富的统计数据供分析使用。通过对维修情况和故障率分析,可以推断一些偶发状况可能存在的共同点,从而间接帮助解决一些疑难杂症;通过单体的或整体的维修率维修成本,可以指定单机维护的计划,作出科学的维修决策,买保修还是单次维修,整体上则可研究未来的维护策略。信息技术全面促进了医院的综合建设和发展,以信息化技术为导向的医疗系统建设,改变了传统的医疗建设模式,为医院设备的精细化管理、全过程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胡楚锋,陈鼎兴,郑传权.基于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的二维码动态信息管理的应用[J].医疗装备,2021,34(1):58-61.

[2]阮兆明,方良君,谢松城.基于结构化信息流的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20,44(5):463-466.

[3]徐贤叁.基于信息技术的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25(13):156-158.

[4]孙少平,李元峻,张俊,等.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大理大学学报,2018,3(12):30-37.

[5]王永生,王燕,李娜,等.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8,33(2):132-136.

[6]宋扬.公立医院合同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的有效性分析[J].中国研究型医院,2020,7(6):69-73.

生命质量范文篇10

一、教育是人的生命质量不断提升的全过程

教育应是人的生命质量不断提升的全过程。教育要关注人的生命,把人受教育的好坏与生命质量紧密联系起来,使教育饱含生命理念,渗透生命意义。这更能抓住教育的本质。教育要通过“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成全生命、敬畏生命”的育人过程,达到帮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呵护生命的尊严、提升生命的品质、展开生命的智慧、实现生命的价值,从而达到拥有并享受美好人生,为国家和民族作出贡献的目的。

我们要坚持“生命质量”这一基本教育理念,要赋予教育以生命意义。我们要认识到,人的生命质量不是用成绩、财富、地位及劳动分工来衡量的。人生活的幸福指数和为人类所作的贡献率,应成为评价人生命质量的重要指标。我们要以关注生命这个根本点来认识教育、实施教育、提升教育,充分体现教育的生命意义。这样,教育就不会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就不会单一重“智”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就不会用僵化的模式来评价所有的学生而阻碍人的个性发展。

第一,教育要强化生命观念。要树立生命至上的教育观,树立生命独特性与超越性的教育观,树立生命美好的教育观。教育一定要遵循以人为本、以生命为本的思想,树立起科学的生命观念,用对每一个鲜活生命负责的态度来实施教育,而不能急功近利,用阻碍多数学生发展的方式,换来所谓“升学率”的“虚荣”。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体学生生命的良好发展。

第二,教育要对学生再认识。教师面对的是鲜活的生命。教育要对学生生命状态进行了解和把握。教师的重要任务是要激活学生生命天性与个性,要相信每一名学生都会成功,哪怕他们成功的时间、途径、方式会有不同。教师要为学生搭建起生命发展的平台。

第三,教育要实现学校管理理念的更新。我们要让学校充满生命气息,学校各项管理制度的制订要体现对生命的关照,学校课程的开设要融进生命的内涵,学校要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建立新型评价机制,在生命至上的理念下,形成学校科学管理活力。

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给我们上了一堂鲜活的生命教育课。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生命的珍爱;全国人民对生命的关注和援助;灾区人民对生命的尊崇和自强;抗震英雄们与生命的抗争和无私……“抗震救灾”告诫我们,教育要补上“生命教育”这一课,教育要充实生命教育的内涵,要把生命质量作为评价育人结果的重要标准。

二、教育是人的生命奠基工程

教育是为人的生命奠基的工程。教育生命意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的生命为本,以人的生命质量为本。教育要发掘生命的力量,要珍视生命的纯真,为人的生命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一切教育活动都要尊重生命的规律,尊重生命的平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要善待生命,认识生命的本质,敬畏生命的崇高。教育要从小塑造人的纯洁和美好的心灵。

第一,教育的生命意义是为学生打好生命基础,为社会培育高素质的人。体现生命意义的教育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坚持教育的生命意义,才是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没有生命质量,就没有好的素质。

生命情感真挚的人,看到别人快乐,自己会微笑;看到别人痛苦,自己会流泪;看到别人受害,自己会生气;看到别人成功,自己会赞赏。生命品质高尚的人,有一颗善良之心,有一份热爱生活之情,有一股努力工作之劲。生命态度正确的人会珍惜生命、善待生命,努力延长生命。生命智慧卓越的人会努力开发生命潜能,使自己的生命在社会、家庭中闪光。教育就是要通过教育者的人格力量去促进每一个受教育者锤炼生命基础,打造美好心灵,形成良好素养。

第二。教育的生命意义在于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基。和谐社会的构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强调人与社会的和谐。教育应从培养学生自身的和谐开始,达到使他们融入和谐社会的目的。一个热爱生命的人是和谐的人,一个和谐的人是热爱社会、热爱他人的人。教育要为社会埋下和谐的“种子”。

教育如果培养的是厌学者,这是浪费生命;教育如果培养的是“高分低能、高分低德”的学生,这是扭曲生命;教育如果培养的是“没有金色童年的人”,这是漠视生命;教育如果培养的是反社会的不和谐的人,这是异化生命。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教育学生正视生命,使他们纯洁的心灵不受伤害。

第三,教育的生命意义在于丰富德育的内涵。德育,从热爱生命开始;德育,追求生命的价值;德育,理解生命的意义。在德育中,教育学生坦然面对生命的困苦,尽情享受生命的美好,理性地迎接生命的挑战。教育学生把自己的自然生命、精神生命、价值生命、智慧生命融为一体。要让学生懂得,“生活”与“生命”不能划等号,不能只知生活而不知生命。只有为学生打下高质量的生命基础,他们的生命的发展才会更加美丽,他们未来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三、教育是教师与学生共同享受生命的过程

教育是教师与学生共同享受生命的过程。教师工作需要付出辛劳与智慧,在这一劳动过程中,教师是带着“教书匠”的观念来实施教育,还是带着发展生命的观念来实施教育,其教育结果会大不相同。我们要改变那种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教育方式,使教育成为师生不断探索新知、不断追求成功、不断享受美好生命的过程。教育要求教师与学生共同播种幸福,共同追求幸福,共同收获幸福。

第一,教师要树立正确的生命教育观。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生命质量,培养自己高尚的生命品质。教师要具备爱学生的素质,爱学生体现着教师热爱生命的品质和享受生命的能力。爱学生是育人的最好方法。前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说:“谁爱儿童的叽叽喳喳,谁就愿意从事教育工作;而谁爱儿童的叽叽喳喳已经爱得入迷,谁就能获得自己职业的幸福。”对学生的爱,是一种超乎亲情的爱,是一种生命意义的爱。同一名学生的言行,在不同教师眼里,有的认为是调皮捣蛋,有的则认为是活跃聪明。教师对学生态度不同,便会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其育人结果也会不同。其实,爱学生是最好的教育方法,我们只有用爱,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引发师生的生命共鸣。爱学生能使教育效果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