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课程建设十篇

时间:2023-10-17 17:37:21

新工科课程建设

新工科课程建设篇1

(徐州工程学院环境工程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1)

【摘 要】课程建设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所以课程建设思路是极其重要的。以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为例,提出了:(1)打破常规,注重知识需要,顺应时代;(2)夯实基础,强化工程素养,详略得当;(3)重视能力和贡献,减少职称、学历的限制和;(4)强化学生动手能力;(5)提高产学研结合程度等方面的思路和想法。期望能为环境工程专业和其他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有一定借鉴作用。

关键词 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环境工程;工程素养;时代要求

基金项目: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项目;徐州工程学院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课题(YGJ1456)。

作者简介:曹文平(1979.08—),男,江西都昌人,博士,徐州工程学院环境工程专业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围绕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议题,进行课程建设相关领域改革和调整是非常必要的,而人才培养必须符合时展要求,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向匹配,也只有这样,人才培养质量才能得到保证,才能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支持。即提高课程建设内涵发展才能真正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2]。

环境工程专业的兴起和发展是伴随着环境工程污染情况的出现,并不断的危害到人类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相应的环境工程专业的课程建设也是随着社、经济、生态的发展而进行相应的调整。为了使环境工程专业更适应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的需要,环境工程专业对骨干课程进行多次调整,使环境工程的课程设置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可是在适应过程中出现了几乎所有的高校都照搬照套,导致几乎所有高校环境工程专业骨干课程完全一样,没有特色、没有地方性和专业特性,特别是一些新建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为了所谓教学规范化和与国家其它高校接轨,教育部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的课程全部选用,其他基础课和必选课也基本上选用和著名高校一样的课程。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没有特色,没有错位发展,长期以往,培养的学生既很难向著名高校学生一样具有创新性,又很难与职业院校学生一样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导致学生就业、专业建设和学校发展陷入两难境地[3]。根据多年来指导环境工程专业的经验和思路。对于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根据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提出相应地课程建设思路和做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专业人才更能适用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

1 打破常规,注重知识需要,顺应时代

对于新建本科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应在综合考虑教育部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定的课程和当地的实际情况以及错位发展的需要综合考虑,如《水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置处理》、《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等5门课应该必选。而《环境工程影响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等课程不一定要开。因为对于新建本科院校的毕业生绝大多数会进入污染控制现场作为运行管理工人,或进入硕士研究生阶段深造。如果有学生毕业后进入环境保护政府部门或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由于这些机构和部门都是一些法律法规制定者和执行者,相关知识可以在工作后补充。所以环境工程专业课程应选用必用的,社会现在急缺的方面。而《土壤污染控制工程》等目前环境工程领域急需的知识和技术,对于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必须作为知识储备,但是这些课程却没有进入教育部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定的骨干课程系列。另外,有些学校根据目前对各类污染环境进行生态修复的热点,相继开设了一些《环境生态学》、《污染生态学》、《土壤污染防治及修复》等课程,但是这些知识均为一些专业知识的学习,建议将这些课程合并为《污染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等。

2 夯实基础,强化工程素养,详略得当

考虑环境工程专业特点,应该加强化学、生物等知识的学习。但是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应该加强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无机化学的学习,淡化物理化学的学习,因为对于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对水体中污染物特性的认识和检测。而对于生物类知识,应夯实与环境污染生物方面知识和环境生物学,淡化基础生物学知识,因为对于世界范围内生物处理技术是污染物去除及其重要的主流技术;对于生态类知识,强化生态修复知识和理念,减少生态学基础知识,强化学生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知识;总之,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使用的化学类,生物类和生态类教材应区别于研究型或教学研究型高校,强化动手能力和工程素养,而不是一味的学习简单的基础知识。建议相关教育部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相关出版社编写适合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材。

3 重视能力和贡献,减少职称、学历的限制

一些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出现了一种现象。高职称教师承担的往往不是专业必修课由于年龄、学历和经历使他们知识缺乏,而应用型本科院校科研要求相对较低,使这些高职称教师出现知识缺乏而陈旧,而不思进取。高学历的老师由于经过博士、博士后培养后,可能其兴奋点不是教书育人,而是科学研究,往往教学质量较好的不多。通过对几所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考察发现,教学骨干往往是硕士学位的讲师青年教师,而不是高学历的博士和高职称的教授,所以改变高校现有评价体系,建立以学生学习质量为中心,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评估体系,而不是现有高校重科研轻教学,而本末难置。因为教师是课程教学的执行者,任人唯才才能很好的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4 强化学生动手能力

传统教师是填鸭式满堂灌,教师工作量大,学生容易产生听觉和注意力疲劳,身体长时间坐着,也是学生身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危害。而且很多环境工程专业有些课程或章节不一定要在教室上,可能在现场教学或竞赛式教学质量更好[4]。如:《环境工程微生物》中的有关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的种类、作用等章节,可以先从学生自己分组培养各自的活性污泥或生物膜中的微生物(业余进行),然后统一观察学习各自培养的微生物中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的数量、活性和种群(实验室进行),然后相关交流微生物培养的心得(实验室或污水处理现场),将各自培养微生物的情况作为一次学科竞赛或课外作业。就这次微生物培养作业或竞赛,可以实现以下作用:(1)提高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微生物培养的方法和技巧,可以为以后工作中活性污泥或生物膜法污水处理厂调试和管理储存经验;(2)掌握了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的种类、数量和作用;(3)提高了《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的学习兴趣。进行课程改革,就是发挥教师的专业素质、责任心和学校的职能,想尽一切办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5]。

5 提高产学研结合程度

资料显示[1,6],毕业生就业难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各个高校形成了人才供需市场配置的时间差,课程的变更相对于专业变更来说,更快捷方便一些。而对于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指导思想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所以一些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多与地方企业、政府合作,了解地方企业、政府对人才需要。目前一些高校也走出校门与企业、政府接触,并涉及一些事宜,但是这些合作和产学研等仅停留在一些纸质文件的签署,而没有真正的、全面的、深入的合作。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需要从各个方面来进行和强化,对于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如:师生比较低,很多教师忙于教学而无暇顾及课程建设[1];一些新建型本科院校由专科学校升格或几个专科学校合并而来,一些校领带或老教师无法适应或很快适应从专科教育转入本科教育而课程建设等等。

另外加强各个高校硬件建设,如实验室仪器设备购置,强化现代教学设备建设,购置大量的图书等等。但是这些做法往往是学校和社会以及教学管理部分层面的要求更多些,而涉及到教师或学生层面的较少,而往往教师或学生是课程建设的最重要的直接实施者和接受者,只有将学生、教师和学校及其教育管理部分紧密的结合起来,课程建设才能真正的发挥到作用。

参考文献

[1]雷炜.高校课程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1):103-106.

[2]曹文平.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设计(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以环境工程专业为例[J].教学研究,2012,35(5):33-37.

[3]汪银梅.地方院校办学定位与特色发展战略研究:以徐州工程学院为例[J].中国电力教育,2012,257:6-8.

[4]李尚志,陈发来.《数学实验》课程建设的认识与实践[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1,31(6):764-766.

[5]姬晓娜,曹文平.关于开放环境微生物实验教学方法的探讨[J].实验室科学,2010,13(3):34-35.

新工科课程建设篇2

工程理论知识与产品设计的实际应用之间的转化成为实验教学的关键,打造一个适合工业设计学生学习工程类知识,并能与产品创新设计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工程实验教学大平台极具实际教学意义。该文通过分析河海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工业设计系工程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在工程实验教学大平台建设所需相关设备已具雏形的基础上,针对团队教师在工程实验教学及科研的特长,提出搭建适合工科院校工业设计的工程实验教学大平台的建设构想并进行了实践。

关键词

工科类;工业设计;工程实验教学;大平台建设

我国高校工业设计专业设置主要分为两大类,艺术类工业设计和工科类工业设计,即艺术型和工科型。工业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也因各自之所长及倾向性不同而不尽相同。我国的工业设计教育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从早期的美术教育体系中逐渐走了出来,向着综合型体系发展,工业设计中的工科类课程逐渐受到重视[1]。目前国内工业设计专业开设的课程可以分为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大类。工科类课程,如力学、电工学、材料学、工艺学、机械设计等均属学科基础课,来自于工科学科基础课程教学大平台,其重要性随着我国工业设计的发展以及设计领域的扩大,越来越得到重视[2]。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就必须对长期以来工业设计工科类课程一般采用工程设计专业的教材和教学方法这一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1工科工业设计专业工程实验教学大平台建设的重要性

工程理论课程教学改革成为研究的重点,而工程实验教学的改革却被忽视,特别是专业课中的工程实验教学,涵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是工科学科基础课程教学大平台的重要教学补充,是深化学生应用工程知识提高产品创新设计能力的重要环节。打造专业课中的工程实验教学大平台(以下简称大平台),是将工程理论知识和设计专业知识进行融合的关键实践渠道。该平台上包含众多实验课程,核心实验课程有产品模型制作,设计材料———设计材料认知实验,设计心理学———人类心理感知实验,人机工程学———人体尺寸测量及眼动仪实验,产品设计I———产品拆装工程实验,展示设计———产品新媒体展示实验等。工科院校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学生只有更具实践操作能力才更具就业升学竞争力。区别于艺术院校工设专业学生重外观设计的美观性而轻视功能结构的工程可行性,工科院校工设专业学生依托工科背景的知识能力结构,在设计领域更具长足的发展优势。这种工科背景知识能力体系的建立,一方面需要在工科院校工科学科基础课程教学大平台的支持下,打下坚实的产品设计工程知识基础;另一方面则需要专业课中的工程实验教学大平台的拓展,提升产品的创新设计能力。对于工科工业设计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架构及实验教学内容需要将工科特色和设计教育特点进行融合,既不能生搬硬套机械专业的实验教学模式,又不能完全抛弃工程类知识要点而流于形式上的设计。工程理论知识与产品设计的实际应用转化成为实验教学的关键,打造一个适合工业设计学生学习工程类知识,并能与产品创新设计实践结合起来的大平台极具实际教学意义[3]。

2专业课中的工程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由于对实验教学重视程度不足,实验设备制约等原因,专业课中的工程实验教学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实验教学课程的工程理论知识与设计实践的结合性不强,实验设计针对性差,实验教学内容滞后于最新工程发展趋势,实验教学手段创新程度不够无法引起学生兴趣[4]。

2.1设备多有闲置

我们到相关院校走访调研,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工程实验设备多有闲置。在专业建设之初或进行专业评估时,院校会投入较多资金进行实验室建设,其中存在相当程度的盲目采购,为了视觉上的“高大上”而不是实际的实验课程需要。其次,受工业设计专业重外观轻实用的教学误区影响,存在部分教师和学生宁愿在电脑上出效果图纸上谈兵,也不愿通过工程实验检验产品可行性的错误的设计观念,导致实验教学中设备闲置情况时有发生,特别是在工程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不够充分[5]。

2.2教学体系建设不完善

因设计专业的特殊性,部分工程实验课程无法从理论课程中分离出来,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由专业教师一把抓;而部分工程实验课程是由艺术教育背景的教师讲授,工科教育背景的专业教师没有完全发挥特长。专业课实验教学体系亟须改革,特别是工程实验课程需要根据设备及课程特点合理安排师资,科学开设课程进行实验教学[6]。

2.3以工程实验教学驱动产品创新设计的动力不足

多数设计院校专业教师重视从设计学科的角度以传统的造型方式探索设计的多种可能性,而在如何通过工程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创造力方面意识淡薄。学生以工程知识驱动产品创新设计的意识不足,对工科课程整体不够重视,导致对专业课中的工程实验课程不够重视,轻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造成产品设计中看不中用,鲜有通过机构创新、材料创新、人机交互方式创新的设计新作品。

3工程实验教学大平台的建设思路

3.1实验教学体系梳理

3.1.1调研工科类兄弟院校工设专业实验教学发展状况

团队教师在相关兄弟院校进行了广泛考察,对实验室建设、实验教学体系设置、实验课程设置、实验教学内容及方式,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比较,总结了各自特点和优劣势。针对专业课中的核心工程实验课的实验设计方法进行的学习,对实验教学方式进行的讨论,为河海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工程实验教学大平台建设提供了参考。

3.1.2研究工科学科基础课程教学大平台中的实验课程

工科学科基础课程教学大平台的理论课程及实验,一般是由无任何设计教育背景的纯工科教师授课,必然存在讲授内容从工程理论出发而不涉及工业设计应用的问题;设计专业学生理论学习往往如看天书,而课程实验则是跑龙套走过场。这就要求研究工科学科基础课程教学大平台中的实验课程研究,使之适合设计专业学生学习,并与大平台中的实验课程顺利衔接。研究与设计相关联课程的设置合理性,使得教师从工业设计应用角度进行理论讲授和实验设计,并通过课程中的科学性及系统性的实验教学提升设计专业学生对于工程类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水平,为后期专业课中的相关教学应用打好基础。

3.1.3研究大平台的核心实验课程的实验教学设计方法

大平台的核心实验课程是以专业课中的设计研究和应用为目标,结合工科学科基础课程教学大平台中的课程知识点和实验手段后凝练提升而成的。研究实验设计的方式方法,研究实验课题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对确保学生通过相关实验教学掌握工程知识,提升创新设计能力尤为重要。要求实验教师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作业、考核方式等多方面、多角度深入进行改革。

3.2搭建大平台设备基础

结合前期对兄弟院校的调研成果、本专业学生和相关教师的意见,从实验设备特点及团队教师特长出发,对大平台的建设进行规划,形成可行的平台建设方案。完成大平台的体系搭建、整体实验课程设置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方向确定等多项工作。机电工程学院已采购的实验设备包括激光非接触式三维扫描仪(逆向工程实验)、小型产品雕刻机(3D打印实验)、快速成型机(快速成型实验)。人机工程实验室(眼动测试、人体尺寸测量、人体反应度测试)和产品拆装工程实验室(产品内部工程结构认知)等工业设计核心实验室建设完成,并有多台套数位板及触摸屏(数字化产品快速表达、产品人机操作界面演示、产品新媒体展示)。现阶段机电工程学院设备覆盖了产品创新设计的全过程,形成了建设大平台的设备基础。

3.3整合教学师资力量

在机电工程学院可用于工程实验教学的设备基础上,对其能支撑的各种实验教学课程进行系统研究。组织相关教师根据科研方向和特长,对实验设备的操作流程和实验项目进行学习和探索,以兼有工科和设计教育双重背景的教师担任平台中核心实验课程教学。旨在传统实验教学的基础上针对工程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创新,尝试在数字化设计大背景下进行实验教学的改革探索,搭建覆盖工业设计专业主干课的大平台,设置融会贯通相关工科知识的工程实验教学内容,以及巧妙结合我系设备的实验教学,以形成产品创新设计流程的全覆盖。

3.4建设支持产学研全面合作的大平台

在实验教学的基本功能基础上,挖掘出支持教师科研、支持学生素质与能力创新训练、支持研究所对外进行企业项目合作的诸多可能性,使得产学研有机融合,达到学生、教师、系所的全面能力提升。鼓励教师将科研项目引入该平台的工程实验教学环节,根据实验设备的科研使用现状,拓宽将科研项目引入实验教学的可能性及相关途径,形成基于科研项目的实验教学模式。通过开放性的工程实验教学平台,使学生能在该平台支持下进行相关素质能力训练和学科竞赛,进行创新创业训练等,达到该平台在实验教学之外的其他功能。最终将大平台延伸到校企合作环节,以建立产学研结合并创收的良好局面。

4工程实验教学大平台的建设效果

4.1完成大平台中核心工程实验课程教学设计

实验教学设计力求避免生搬硬套机械类专业的实验教学模式,正视设计专业学生对于工程实验的区别性需求,及针对学生特点选择实验课题,突出工程知识点和产品创新设计的融合。团队教师合作进行多门实验课程建设,编制实验教学大纲,撰写实验指导书,并进行相关实验教学实践。以48学时的“产品设计I”为例,专门拆出8学时进行产品拆装工程实验,由工科背景和设计背景兼有的实验教师进行实验教学组织,并邀请电动工具修理店师傅现场进行示范讲解;学生分组根据实验任务书进行产品拆装,并撰写实验报告书;同时进行PPT和视频,学生反馈良好。

4.2校级教改项目资金支持

大平台中核心工程实验教学课程依托的专业课程全部得到校级教改项目资金支持。以《工业设计创新教学团队建设》项目为依托,结合《产品设计I研究性教学课程培养》项目、《人机工程学核心课程的建设与实践教育教学研究课题》项目,及3个翻转课堂实践项目《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产品设计II》《展示设计》,团队教师以产品创新设计为目标,在相关专业课程中进行了工程实验教学的初步探索,力求通过教学理念创新和授课方式革新提升实验教学质量。

4.3将教师科研项目渗透到实验教学设计中

以大平台为依托,团队教师将科研项目和研究方向渗透到实验教学设计中,建设了多支学生产品创新设计团队,如逆向工程创新设计团队、3D打印产品服务体系创新设计团队、人机工程实验眼动分析实验团队等。同时通过各种设计比赛、学生素质与能力项目培养及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摸索出以工程实验教学驱动产品创新设计的诸多教学方式。获得15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金支持,其中8项为部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课题均与教师科研方向相关,内容涵盖产品数字化虚拟展示设计、家具用品DIY设计、火灾救援逃生后装备产品服务体系设计、传统水利农具改良设计等,在大平台的支持下完成概念孵化和后期设计工作。在工程实验教学推动下,我系学生设计作品在国际级及部级比赛中屡获殊荣。

4.4完成多本教材编写并出版发行

《产品造型设计材料与工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获得江苏省精品教材称号。该书从设计专业学生角度出发,重新对知识体系进行构建,书中涉及大量产品设计材料与工艺实际应用案例。《工业设计创新实验训练》(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是基于机电工程学院部分工程实验设备进行的实验教学内容总结。书中涉及了产品拆装工程实验、逆向工程实验、快速成型实验及产品虚拟展示实验等工程实验教学重要环节。《产品改良设计》(高等院校设计艺术系列教材)总结了“产品设计I”授课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集中展示了工程实验教学环节案例及学生成果。同时,团队教师在工程实验教学和相关工程研究领域发表多篇论文,成果显著。

5结束语

机电工程学院大平台建设周期长、工作任务重,其中也出现了部分问题,尚处于不断调整阶段。该平台建设需要学院领导高度的认同及支持,也需要本系教师自身科研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升,更需要团队持之以恒的实验教学实践才能初见成效。希望本文能为工科工业设计兄弟院校提供建设经验并诚恳期待交流。

作者:冯亚娟 周妍黎 严波 丁治中 单位:河海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屈文涛,岳治,徐剑波,等.工业设计专业实验教学平台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石油教育,2010(6):89-91.

[2]胡玲凤.工业设计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的设计与实践[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5(12):8-9.

[3]韩霞,杨恩源.我校工业设计专业逆向工程实验的开发与研究[C]//北京高等教育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09:213-218.

[4]陈静勇,邹越,朱宁克,等.构筑建筑设计的数字化实验教学平台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3):181-183.

新工科课程建设篇3

关键词:工科院校;财会;精品课程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8-0266-02

1 工科院校开展精品课程建设的意义

1.1 顺应高校实施教学质量与教改工程的需要 随着教育部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推进,各高校掀起了一场精品课程建设热潮。学校对遴选出的精品课程和立项建设精品课程等建设项目给予经费资助,从而有效地形成了以校级为基础,以省级为核心,以部级为导向的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建设体系。遴选校级精品课程,积极争取省级、部级精品课程,是各高校积极响应并实施“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进一步推进教育创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从目前的建设成果来看,已有36门财会类本科课程获得部级精品课程,但从其构成来看,基本是由财经类院校或综合性大学建设而成,鲜见由工科院校建设的课程项目。这主要是由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财会专业大多由财经院校或综合性大学创办。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我国绝大部分工科院校均创办了财会专业。总体而言,我国大多数财经院校的本科财会专业以理论研究见长,而工科院校则是以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因此,开展工科院校财会类精品课程建设,对转变教学观念,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工科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加快推进教育强校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2 符合信息化时代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 21世纪是信息化的社会,信息化水平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各国都把信息化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投入巨额资金进行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发展水平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面对激烈的竞争,我国正积极融入全球信息化的大潮之中。随着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渗透,教育信息化进程也在日益加快,为教育资源的共享提供了有利条件。对于高校来讲,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开发高质量的精品课程,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以及教育的公平与开放,正在成为信息化时代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本文结合江苏科技大学会计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情况,就基于工科院校财会类精品课程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2 工科院校财会类精品课程建设思路和建设目标

教育部吴启迪副部长将精品课程内涵高度概括为“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即5个一流)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因此,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其中包括教学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建设、机制建设以及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等内容,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必须有着明确的建设思路和建设目标。

2.1 立足专业特色,确立精品课程建设思路 作为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工科院校,更加注重的是创新素质教育和学生适应能力的培养,每所工科院校均应根据其自身的专业优势确立特色培养模式,因此,工科院校开展精品课程建设的总体思路就是使课程建设服务于自身专业特色建设。江苏科技大学是一所以造船为主要特色的工科学校,近年来,正在实施的由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向世界第一造船强国转变的国家战略给学校的快速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我们凝练工科院校财会专业特色为会计电算化、会计国际化和现代成本控制,这三大特色正是为了适应自身学校的办学定位——面向船舶工业和海军建设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会计电算化的特色培养是由于计算机的广泛使用而应该体现时代的要求,会计国际化的特色培养是由于我国船舶工业日益增长的国际贸易环境的需要又是我国对外开放日益国际化的宏观经济环境的需要,现代成本控制特色是由于打造我国船舶工业等低成本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求。

2.2 依托优势领域,构建精品课程建设目标 我们认为工科院校财会专业培养目标是立足工科院校,以自身优势领域为特色,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既通晓国际会计惯例,又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并能解决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趋势进程中面临的财务与会计理论和实践问题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因此,精品课程的建设目标就是要结合工科院校自身已有的优势领域,依托专业特色建设,根据会计的发展趋势和用人单位对财会人员素质的要求,坚持教育创新,从而建设出优势全面、特色明显的示范性课程。这些示范性课程能够充分发挥作为精品课程的辐射和带动效应,体现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提升工科院校专业特色建设水平,真正实现与财经类院校在特色定位等方面的错位发展。

3 工科院校财会类精品课程建设的实施措施

3.1 科学设计教学规划,发挥精品课程的引导示范作用 教育部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中明确规定: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作用,带动其它课程的建设,更重要的是通过倡导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推动高校建立基于网络的远程学习环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在精品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遵循教学的普遍规律,做好科学规划,围绕工科院校财会类学生的培养目标精心设计培养方案,发挥好精品课程的引导和示范作用,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课程体系改革为推动,秉承“质量求生存、特色求发展”的理念,从而满足培养面向信息化社会创新人才的要求。

3.2 构建一流师资队伍,为精品课程提供优质教学资源 教师是高校最重要的教育资源,推进教学改革,培养有能力的会计人才离不开具有高水平的教师,即具有理论研究和复杂实务操作技能的高层次师资队伍是彰显精品课程优秀教学质量水平的关键。首先,有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引领建设精品课程的教学队伍是构建一流师资队伍的关键。由师德高尚、事业心强、治学严谨、教风端正、学术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富有创新精神和协作意识的教师担当精品课程建设的带头人,可以带领相关教师脚踏实地开展精品课程建设方案的规划和实施,从而保证精品课程的科学性、先进性和整体性。其次,全方位建设师资队伍是构建一流师资队伍的保证。拥有一支与精品课程定位和目标相适应,结构优化,高素质、具有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需要采用多种途径和方法进行全方位的建设。我们坚持以“培养+引智”为基本思路,通过“名师+团队建设”相结合、“学位+国外进修”相结合、“引智+国内高访”相结合、“科研+实践锻炼”相结合、“平台+学院文化”相结合等措施,这样既有教学经验丰富、学术造诣深厚的学科带头人,同时吸收、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突出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教学骨干,形成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由教授、副教授、讲师组成的梯次合理的财会专业学科教学梯队和学术研究团队,充分发挥团队优势来提升学科建设整体水平,从而为精品课程建设建立了丰富的教师资源库。最后,开展教师的多渠道对外交流活动是构建一流师资队伍的保障。为防止教学与科研相脱节,我们开展了教学科研师资队伍一体化建设工作,定期选派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训,提高现有教师的社会实践能力,同时还从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和其他高等院校聘请一定数量的学术水平高、社会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组成兼职教师队伍,弥补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和教学环节师资问题;定期选派教师到国外大学进修,建立国际间的校际联系,引进国外高层次的教授、学者来校任教、讲学或访问,或向国外派出高级访问学者,参与国外大学的教学和科研,通过国内外高端访问、境外进修等形式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双语教学能力;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学术研讨活动,积极承办国际、国内学术讨论会,开展学术交流,掌握会计学科的国际发展前沿。通过以上措施,经过多年的建设,才能形成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成果显著的师资队伍,并且在精品课程教学方面发挥作用。

3.3 服务专业特色建设,进一步优化精品课程内容体系 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单元,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集中体现专业办学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在安排精品课程内容时,工科院校应紧紧围绕自身特色培养目标精心组织,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的调整、合并和重组,加强各章节内容之间在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处理好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课程体系系统性的关系,本着循序渐进、特色鲜明、由易到难的原则,内容环环相扣,并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内容互为补充,使整个教学内容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既符合在校学生学习的特点,又有利于发挥本校学科专业优势。同时,在教学内容中积极吸收和反映财会领域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新成果、新知识,及时将教学科研的最新成果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体现教学科研相结合,尤其是工科院校,更应该将自身优势领域的最新成果和最新进展贯彻到教学中去,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使理论联系实际、内容丰富、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有良好的基础,有力地指导课程体系的建设和教学改革,从而将精品课程体系系统地纳入到专业特色培养的总体目标中,使课程建设服务于专业特色建设。

3.4 依托网络教学平台,共享优质的精品课程教学资源 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教学条件的改进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将其融入教学过程中,这对于开展精品课程的建设,充分发挥优质教学资源的带动和示范作用,具有很多优越性。因为,通过开展网上教学活动,可以方便相关课程教学人员开展协同工作,及时更新与调整课程内容,从而创造课程网络建设、学科研究及教学活动的一体化环境,促进课程教学资源的丰富和共享;依托现代教育技术、建设一个网络教学平台、建立起一整套针对专业课程的教学系统,不仅能有效地整合相关课程的教学资源与网络资源,实现更大范围内的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而且对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国际化的财会人才提供有力保证。

目前江苏科技大学采用了全校统一的“课程建设与辅助教学平台”系统开展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和网上辅助教学工作。构建统一、适用的网络教学平台,不仅可以大大降低精品课程的制作难度,提高开发效率,使专业教师摆脱一味依赖专业技术人员的现状,而且能够减轻专业技术人员疲于指导的工作负荷,将主要精力放到进一步优化网络教学平台的工作中,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主观能动性,使精品课程收到更为明显的教学效果。

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认识到精品课程网络教学仅有技术、平台和共享机制是不够的,它需要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学术性和非学术性学习支持服务,促进学生创新能力与知识技能的提高。为此,我们在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建设中,努力尝试学习支持服务内容。比如:学生可以随时在答疑区提出问题,也可以热心回答其他同学提出的疑问;教师可以对上述内容进行点评,通过网络记录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提供当前专业学科和本校研究领域的新成果、新知识以及相关学术论文,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和知识面。

3.5 加强特色教材建设,构建立体化精品课程教材体系 在精品课程建设中,我们借鉴国内外其他大学的成功经验,建设一体化设计、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立体化教材包括主教材、课外参考书、学习指导书、教案、课件、扩展资料等。其中,主教材是基础,体现课程的科学性、先进性和系统性,我们采用的是自编特色教材。在自编教材中,考虑工科院校举办财会专业的特点,结合自身财会专业三大特色定位的要求,及时地将自己教研、科研的成果引入精品课程教材,在教材中突出财会研究领域基本原理与工科院校财会专业特色并举的思想,正确处理好基础性与先进性、经典与现代的关系。课外参考书作为补充资料,与主教材相配套,我们选用国家规划教材、教育部推荐教材,尤其是近年来获省部级以上奖励的优秀教材、精品教材、国外原版教材以及有特色的教材,帮助学生拓展视野,深入理解课程内容。

3.6 充实实践教学内容,构建有效的精品课程实践方式 实践环节的教学使得财会专业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缩短实践与理论的距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适应实际工作的能力,而且也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为培养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真正提高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效果,我们针对建设中的精品课程开展了强化实践环节教学方式的探索。实验教学设计思想采用“传统实验+特色实验”,实验教学体系构建采取“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手工会计实验强调“设计性实验”,电算化会计实验强调“综合性实验”,手工实验以传统实验为主,电算化实验主要是结合运用学校自行开发研制并在船舶行业推广应用的“金舟”会计商品化软件,开展“影子工厂”实验教学系统的使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学习整个电算化帐务处理的流程,让学生在真正接触到企业实际数据的同时,掌握会计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培养学生会计信息化和现代成本控制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经过多年的研究,我们认为财经院校的财会专业不论是师资队伍还是科研力量等均以财会理论研究见长,而工科院校应以财会专业实务见长。作为工科院校办财会专业应该立足于自身的优势领域,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原则,通过着力打造具有示范和辐射作用的高水平优秀精品课程,提供开放的学习环境和充分的相关资源,将专业特色建设成果全面、系统、深入地向学生推广应用,以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高素质的、有特色的、应用型财会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S].

新工科课程建设篇4

[关键词] 生物工程 专业建设 人才培养

生物工程是生物学和工程学交叉融合的一门边缘学科,其基本任务是实现生物技术的产业化,即运用化学工程学原理将生物技术的实验室成果进行工业开发,从而实现生产的大规模化。生物工程不仅与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生化反应工程、工程制图、生物工程设备等诸多领域密切相关,而且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它强调以应用学研究为中心,注重生物产品的开发。因此,与其它学科相比,生物工程专业需要具备更高、更全面的知识、能力和专业素养。我校生物工程专业于2004年开始正式招生,目前属于省级重点建设、重点资助专业。为社会培养“厚基础、宽口径、懂技术、高素质、具有创新和创业意识”的生物工程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我校生物工程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多年来,我们结合学校的优势和特色,并借鉴兄弟院校的经验,在生物工程专业建设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1 生物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特色

1.1 人才培养目标

生物工程专业属工科专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求学生既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又具有一定的工程技术。当今生物学及相关学科进展日新月异,许多新技术、新仪器、新设备相继出现,但是它们出现的背后离不开生物工程基础理论知识,所以学生需要熟练掌握生物学、理工学、信息科学等各学科基础理论,并将各学科知识相辅相成,融会贯通。生物工程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须学会应用创新性思维,独立发现并解决化学工程技术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结合工程学技术要求和实际需要进行人才培养,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知行合一,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验证理论,才能确保毕业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工作需要。因此,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现代生物技术基本科学理论、基本技能、工艺技术过程和工程设计等基本理论,具备在生物工程、食品、生物制药等领域从事产业化工程设计、生产、管理、产品质量与安全检测控制以及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能力;熟悉与生物工程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当代生物工程发展动态和应用前景;掌握资料查询和科技写作的基本方法;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应用型生物工程技术人才[1,2]。

1.2 专业特色

我校是一所地方性本科院校,办学宗旨是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因此,我们将生物工程专业定位为:立足湘中南地区经济发展,根据服务地区生物工程、食品、医药工业和农业的指导思想,以农产品深加工和精加工、生物活性成分提取为教学主线,在充分利用本地区自然资源上寻找突破口,结合生物工程专业的科学内涵,发挥我校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和设备优势,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懂管理、会经营、精业务的生物工程专业高级人才。根据社会对生物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围绕生物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探索适合于生物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成长的产学研结合的培养模式,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优化,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形成以微生物发酵(优良菌种选育和改造、发酵代谢过程优化与控制)、功能成份提取、与食品生物技术相互交叉的生物工程专业特色[2]。

2 课程体系建设

参考国内部分学校生物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结合我校自身的学科优势与特色,在走访和调研企业与市场对生物工程人才的需求的基础上,我们先后多次修订培养计划。在培养计划的修订中,明确了应拓宽学生的专业口径,增加新的教学内容,加强综合性实验技能的培养,并强化工程能力的训练,以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原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和完

* 基金项目:邵阳学院教改项目(2011JG09)。

善,从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综合培养的思路出发,构建由理论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和素质拓展体系三部分组成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结构主要包括通识和基础课平台,专业核心课模块、专业选修课模块和实践教学环节[3-4]。

2.1 改革培养模式,造就应用型人才

课程体系结构设置按照“厚基础、宽口径、懂技术、高素质、重实践”的原则,着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体现创新教育理念,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注重系统性、前沿性和适应性,体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大学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平台+ 模块+ 课程群”的新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2.1.1 平台课体现厚基础、宽口径。平台包括公共基础平台和学科基础平台,公共基础平台注重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体现厚基础。公共基础平台包括:思想政治课、哲学理论、时政与社会等课程组;创新意识与学习能力课程群包括英语、体育、计算机、数学、物理等基础课程,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学科基础平台包括学科基础课和跨学科基础课,体现宽口径。在保证课程内容的理论、方向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保持课程之间的有机衔接,精选课程内容,优化课程内涵结构。

2.1.2 模块课体现“重实践”和专业能力培养。模块课主要由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教学环节构成,体现专业基本素养和能力的培养。专业基础课是专业能力培养的基础,在保证教学内容不减少的情况下,解决好课程容量和含量之间的矛盾,重点在于提高其教学质量、效率和效益。

2.1.3 课程群。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课程群包括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领域的终端课程、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综合训练课,强调训练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学习能力与创新意识[4]。

2.2 优化课程体系设置,加强基础课教学

为尽可能地优化课程设置,我们组织开展了几次大型的教学工作研讨会和课程体系论证专家会议,在充分征求教师和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进行了以下调整。

2.2.1 课程设置顺序调整。生物工程专业的主要特点是涉及领域多、专业基础课多、系统性强、课程链条长等。在课程设置时,先开设化学类(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 和数学类基础课,然后是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等专业基础课,接着开设细胞生物学、生物工艺学等专业课,最后是生命科学类的终端课程,如生物分离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生物工程综合实验等大实验,并将课程前压,尽量腾出大四两个学期的时间,以保证毕业论文撰写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时间。

2.2.2 知识体系重叠部分前移讲授。生物工程专业基础课多,部分课程有重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专门课程体系论证会上充分征求教师和专家意见,进行知识点的重新梳理、衔接,合理排布各门课程开课顺序,使课程之间重叠部分前移讲授,即重叠部分由开设较早的课来讲,后面开的课不再讲授。

2.2.3 课程的增加与拓展。考虑学生后期专业方向的分化,增设专业英语、文献查阅与科技写作、生物工程前沿专题讲座等选修课程。同时,为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应用型人才、增加学生就业渠道,设立了生物试验设计与统计学、食品生物技术、酿酒工艺及企业管理学和市场营销学方向课程,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进行选修。另外,将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学科竞赛及参加老师科研项目等第二课堂纳入课程体系,以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3 师资队伍建设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打造一支素质精良的师资队伍。精心构建师资队伍建设,制订切实可行的师资培训计划。通过重点培养、引进优秀人才、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组织教师到生物工程相关产业和领域一线学习、兼职;以生物化工重点学科为依托,以微生物发酵、功能成分提取和食品生物技术作为生物工程专业开展科研工作的三个主方向为中心,充分利用学校的科技和人才资源,通过校、市共建生物化工研究所、食品技术研究中心,提供面向区域经济进行产品研发和成果转化的支撑平台,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现已建立了一支年龄、学历、学位、职称、发展前景好的专业教师队伍,教师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历学位结构合理,完全能满足教学的要求。

3.1 加强教学改革与科学研究,提高教师学术水平与教学水平。推进青年教师培养导师制,赋予老教师指导青年教师的义务和责任,通过课堂教学观摩、教学督导听课、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等措施,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同时积极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实践,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对获得教学改革课题和发表教改论文进行奖励;另一方面,所有教师都参与科学研究,不但加强了教师业务素质的锻炼,还使教师深化对学科知识的理解,了解学科前沿,清楚生物工程产业所需,开阔专业思维,授课有的放矢,以实践来丰富、深化教学内容,更好地贯彻特色专业培养要求。

3.2 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积极支持中青年教师深入企业一线实习和锻炼,参与企业“特派员”工作,从实践中寻找科研课题,丰富实践经验和掌握社会实际需求;同时聘请企业的一线技术专家担任兼职教授,定期回学校授课或开展讲座。

3.3 深入推进教师培训和交流。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鼓励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著名高校或重点实验室去访问研究、进修或攻读学位,进一步提高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掌握学科的发展动态。同时也邀请国内外同行前来学校开展学术交流,以拓宽和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知识视野。

3.4 加强教学与科研团队建设。生物工程专业牵涉课程面广,知识跨度大,既有生命科学的知识,又有工程技术的内容。我们根据学科领域组建科研与教学团队,集中力量建设教学与科研平台,如生物化工教学与科研团队等。通过组建梯队合理的团队,更有利于安排中青年教师进修学习、访问及深入企业实践,全方位提高教学队伍的教学水平、学术水平和实践水平,从而构建一支了解社会需求、掌握学科动态、年龄结构合理、综合素质优良、充满教学激情的师资队伍。

4 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4.1 单独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学生应用能力培养

构建包括由独立实验课、课程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工厂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组成的递进式实践教学新体系。

主要的课程实验(如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等) 均单独排课,且实验内容不断改进、更新和补充,增加时效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根据教学进程和生物产品开发、生产程序,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等原则,构建包含“基本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创新能力培养—工程技术应用”四级模块的实习教学体系。基本技能训练模块由无机化学课程实习、有机化学课程实习、分析化学课程实习、仪器设备拆装与操作等子模块构成,采取精选实习内容、提高实习项目的综合性,让学生掌握试剂配制、常规分析及常用仪器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等主要内容,达到规范操作、熟练使用、结果准确的目的,加强学生基本技能和素质的培养;综合技能训练模块由专业基础课程实习、专业课程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子模块构成,通过单独开设的一系列由综合项目及产品生产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实习、工程原理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的训练,提升学生的工程素质,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培养模块由研究创新实验、科技创新活动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子模块构成,通过学生科研立项、参与教师科研、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以及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和激情,提高学生产品开发和解决工程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工程技术应用模块主要对学生进行微生物检验师、食品检验师、ISO22000(食品质量安全)内审员、外审员等资格培训与考核,为学生就业奠定坚实基础。

4.2 建立校内实习教学基地,加强学生专业技能培养

充分开发和利用食品工程实习工厂、生物制品分离工程实验室、分析检测中心和市食品研究所、市生物研究所等原有实践教学资源,按生物专业大类组建工程模式的多功能校内实习教学基地。通过集中师资、设备力量,加大投入等措施,建成了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大功能为一体的校内实习基地。基地模拟工厂产品生产过程,围绕“产品研究、开发、加工、检测”进行合理分工,形成了可承担技能训练、产品试制、产物分离、产品检测四大任务的工程实习基地,每年承担11门课、38周课程实习和12周毕业论文(设计)任务。

4.3 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实现高水平毕业实习

校外实习基地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培养应用型人才必不可少的场所,建立一批稳定的实践实习基地,可以促进学校与企事业单位优势互补,为学生实习创造良好条件,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现已与国内多家生物工程相关企业建立联系,确保教学实习目标的完成。学生的毕业论文除了大部分在校内完成外,还有一部分在校外实习基地完成。学生可结合校外实习基地的实验情况,经与校外导师协商确定选题完成毕业论文。在校外完成毕业论文的学生,校内和校外实习基地均有指导教师,确保毕业论文( 设计) 质量。学生通过直接参与企业研发与生产,了解企业运行机制,熟练使用科研设备,掌握基本生产流程,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5 结语

21 世纪是生物学世纪,生命科学的发展以及它和工程科学的结合带来了生物工程产业的蓬勃发展,生物工程产业被誉为“朝阳产业”,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人才的大量需求。作为一个理、工相结合的新兴工科专业,生物工程专业的创办,在改造传统专业和促进学科交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也存在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5]。作为新办地方高等学校,目前我们从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特色、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对生物工程专业建设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体现出较好的专业特色、课程特色以及培养方法特色,但要办好生物工程专业,还要在很多方面进一步摸索,我们将继续研究分析国内外生物工程发展的趋势,结合我校实际,不断改善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不断更新并改革生物工程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培养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钟青萍,杨幼慧,王丽,等.生物工程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1):60-61.

[2]赵良忠,蒋盛岩,余有贵.生物工程专业教学计划的修订与思考[J]. 海峡科学,2007(9):50-51.

[3]蒋盛岩,赵良忠,余有贵.生物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探讨[J].科教文汇,2009(1):72,75.

新工科课程建设篇5

关键词:人才培养;产学研一体;研究性学习;校企合作;多学科融合

近年来,计算机学科自身的内涵、外延和发展的动力与源泉都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计算机在不同领域中的创新技术与工程应用已经成了计算机学科发展的重要源泉,计算机学科的知识体系也逐渐呈现学科融合的趋势,人才国际化竞争趋势越来越明显。针对这些变化,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根据自身长期积累的教学基础和在技术与工程应用研究方面的优势,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锐意改革,建立了以工程型、复合型、国际化为特色的产学研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

多年来,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利用自身的学科研究特色,针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工程人才培养需求,整合计算机、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工业设计(信息产品设计方向) 4个专业的资源,围绕“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目标,以能力培养为导向,以精品课程推动课程群建设,并以课程建设为基础[1-2],构建了多层次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3]、多方位的国际交流能力培养体系、多学科融合的人才培养知识体系,在计算机类工程型、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4]。

1建立多层次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长期以来,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以课程建设为基础、产学研合作为平台,积极探索教学科研互动、校企互动、课内外互动的实践教学模式,针对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不同阶段,建立了基础实践、工程方法实践和创新体验等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1) 引导研究性学习,以课程综合型实验为基础,培养学生基础实践能力。

在本科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教学中,大力推行课程设计(俗称大作业Project),通过团队式合作、研究式分析、工程化设计完成较大型的系统或软件的设计题目。课程设计也为教师提供了一种从科研中提炼综合性、设计性实践内容,将科研成果转换为教学内容的有效途径。

目前我们已在80% 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中设置了课程设计教学环节,如在3门国家精品课程中分别开设不同类型的综合实验:“操作系统”――Linux系统分析、“软件工程”――典型金融软件设计、“程序设计基础”――趣味游戏设计。在实施课程大作业十

作者简介:陈刚(1973-),男,教授,博士研究生,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软件;何钦铭(1965-),男,教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陈越(1967-),女,教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软件;陈丽(1970-),女,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教管理。

多年经验的基础上,组织编写了国内第一套涵盖13门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课程设计系列教材。

2) 加强校企合作,将主流技术和工程方法引入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工程方法实践能力。

我们与企业建立战略技术联盟,与知名企业合作,包括:共建专业方向和模块课程、聘请企业教师授课、共同指导毕业设计和学位论文、共建工程训练教学基地等,将主流技术和工程方法引入教学实践中。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对若干相关热点问题进行研讨,作正式的技术报告,将项目实践引入课堂教学,鼓励学生将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进行技术化、工程化。让学生在接触学科前沿、体验新技术的同时,培养科学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目前有9门课程获教育部-微软(IBM、Intel、SUN)精品课程,其中嵌入式系统、软件工程、并行计算与多核程序设计3门课程获国家精品课程。

我校已经与浙大网新和美国道富银行共建了金融信息技术方向的课程体系,与阿里巴巴公司共建了电子服务技术方向的课程体系等。开设项目实训课程10个左右,同时与Intel、微软、IBM、网易、网新、道富等著名国内外IT企业建立了稳定的企业实习基地30多家。

3) 以学科竞赛和科研训练为手段,激发学生自主创新兴趣,培养其创新实践意识。

我校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探索课内外互动的实践机制,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主要包括鼓励学生参与科技竞赛、科研训练和创新俱乐部(社团)活动等。

一年一度的“浙江大学学生电脑节”已举办,每一届电脑节直接参与学生人数均达到2000余人次,成为浙大最有影响力的学生科技活动之一。学院还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国际竞赛,包括ACM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国际顶级设计大赛等,并频频获奖。近5年共有100多位学生获省级以上各类竞赛奖,其中国际大奖50多项;利用学校的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和自主设立支持的SRTP项目,使SRTP的学生参与面达90%;先后创建了IBM技术俱乐部、Intel技术俱乐部、腾讯创新俱乐部等近10个与专业技术相关的创新型学术俱乐部,成员超过500人。

4) 以高水平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大项目为平台,培养学生的工程创新研究能力。

我校将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中心作为工程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并结合近年承担的面向国家产业发展需求的重大工程技术性项目,吸引一批高年级的本科生进入工程技术型研究基地和课题组,从事高水平的工程技术创新研究工作。

现有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道富技术中心(金融软件)、嵌入式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计算机辅助产品创新设计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视觉感知教育部-微软重点实验室等,每年吸收本科生150位以上。其中,道富技术中心几乎参与了美国道富银行所有的核心金融系统研发项目,成为国际化金融信息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也是吸纳毕业生就业的大户。

2建设全方位的国际交流能力培养体系

我校以双语课程建设为基础,大力推行全英语教学,通过营造国际化教学语言环境、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际师资等方式,构建多方位的国际交流能力培养体系,提升国际化教学的质量。

1) 推进双语教学,营造国际化教学语言环境,培养国际化交流基础。

大力推动双语教学,开展全英文教学,为本校学生和国际生源创造必要的国际化教学语言环境。

目前,我们有46门本科专业课程采用英文教材并实施双语教学,开设了全英文双语教学课程共27门,其中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两门课程获国家双语示范课程;另外我们还聘请外籍英语教师为学生开设高级英文写作、高级英语口语等实用语言课程。

2) 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跨文化国际交流能力,探索国际合作教学的新模式。

通过形式多样的海外高校短期交流、中加双学位项目等,加强学生跨文化国际交流能力的培养,在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内容建设、海外师资队伍的聘任和教师国际交流等方面全面提升国际化教学的质量。

目前,我院已与加拿大、法国、爱尔兰、荷兰、新加坡、日本、德国、瑞士、瑞典、澳大利亚等地的19所高校实施本科学生交流。全部项目每年涉及本科生约100余名,达到单届学生总人数的25%。

2005年开始我院与加拿大西门菲莎大学(Simon Fraser University,简称SFU)合作,启动了中外学生共同参加的双向“2+2”计算机本科双学位项目,不仅在培养方案上融合两所优秀高校的特色,而且在双方教师的互派、两国学生的融合教育方面创立了新的模式。接下去,将继续探索研究生双学位项目,发挥两校优势,积极组建国际化团队联合培养研究生。

3) 引进国际师资,拓展国际生源,建设具有国际吸引力的人才培养环境。

我院聘请了一批国际知名大学的学者和国际著名IT公司的高级技术人员参与课程教学,并积极拓展国际生源,形成了具有吸引力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环境。

近五年来,我院邀请了24位外籍专家学者讲授本科专业课程32门次,接受来自加拿大、美国、法国、爱尔兰、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留学本科生89人(其中2009年接受22人),分别在我院进行课程学习、工程实践、毕业设计等专业训练,其中33人为攻读本科学位的全日制学生。

3创建多学科融合的人才培养知识体系

根据计算机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我院发挥学科研究优势,以计算机技术课程为核心,课程叉为基础,创建了多学科融合的人才培养知识体系。

在专业建设中,我院突出学科交叉融合的特色,催生了新的交叉学科研究方向,实现了教学与科研的良好互动。

1) 以“宽、专、交”的知识体系为目标,建立融合多学科知识的模块化课程群。

围绕“宽、专、交”的目标,我院整合计算机、软件工程、数字媒体、工业设计(信息产品设计方向)4个本科专业的教学内容,并通过模块化的课程群和交叉课程实现多学科知识体系的融合。

软件工程专业以计算机核心技术为基础融合了软件工程方法、金融信息技术、软件开发技术、电子服务工程等;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以计算机核心技术为基础融合了多媒体技术、艺术设计等;工业设计专业(信息产品设计方向)[5]以设计方法与技术为基础融合概念创新设计和计算机嵌入式系统技术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则围绕系统设计与分析的培养目标,融合数字媒体、金融信息技术、人机交互设计等多个应用领域方向。

目前,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共建设完成12个课程群,所有课程群均涉及2个以上专业,如图1所示。2门学科交叉型课程获国家精品课程为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信息产品)整合与创新设计。

图1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多学科融合知识体系

2) 发挥学科研究优势,突出专业建设特色,催生学科研究新方向。

我院工业设计专业是国内唯一一家设立于计算机学科内部的该专业,已形成了“工业设计+嵌入式系统+机电一体化”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特色,培养了一批信息产品创新设计人才并形成了富有优势的信息产品创新设计研究方向。软件工程专业则依托学科在工程技术研究方面的优势,在金融信息学培养方向上具有很强的特色,形成了金融软件系统优势学科研究方向;并充分利用我校在计算机图形学和多媒体技术研究方面的优势设立了国内第一家数字媒体技术专业。

目前所有3个拓展专业都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其中工业设计专业被评为第一类特色专业;软件工程专业的软件开发技术、金融信息技术、服务科学与技术3个专业方向被评为第二类特色专业(方向)和国家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数字媒体技术被评为第二类特色专业,同时也已成为部级动画教学研究基地。

3) 综合多学科知识,实践创新体验,建立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示范基地。

目前我们已有2个教育基地成为浙江省首批研究生教育创新示范基地,分别是浙江大学―网新国际金融信息技术与工程研究生教育创新示范基地、浙江大学―杭州亿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信息产品创新设计研究生教育创新示范基地。

网新国际金融信息技术与工程研究生教育创新示范基地与金融等专业的学科交叉,注重计算机软件、金融学、工程训练以及外语能力的培养。通过提供研究生的国际化科研实践基地,实战性的国际合作项目,不仅可以让研究生掌握产业动态,融入全球理念并拓展其研究视野和实践领域,还可以充分发挥研究生的积极性,实现理论研究与国际商业需求的无缝对接。每年选拔的基地研究生不仅可获得3个月的海外研究和实践机会,而且有经验丰富的企业科研人员作为实践导师并制定以国际化为特色的实践计划。同时,合作企业网新国际还将为出访学生提供与国际专家的合作科研项目,以真实的银行金融历史数据为基础,从事金融数据分析与挖掘方面的研究。

杭州亿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信息产品创新设计研究生教育创新示范基地,以“工业设计+嵌入式系统+机电一体化”为创新模式,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与形式化的视觉表达相结合,通过功能创新、行为方式等创新模式整合多学科知识,将“设计+技术+商业+用户”紧密整合在一起,由内而外,真正地将概念设计转化成生产力,为我国传统产业的提升作出贡献。在教学上,引入研究型、应用型课题到专业课教学,推行学科间互动,构建围绕学科发展的开放式创新教学平台,建立国际化互动的指导教师团队,以及建立国际竞赛和知识产权成果推进平台。

4结语

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需要有相应的组织与政策

保证。学院十多年前就开始建设以课程群为基础的课程小组,并以院级教改项目为驱动,教师评价政策为保障,全面推进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目前,已建立了14个本科课程小组(含12个课程群)和9个研究生课程小组,每年投入教学经费近100万元,同时设立了教学骨干教师岗位,以确保教师从事教学的积极性。

建立产学研一体的工程型、复合型、国际化计算机人才培养体系,有力地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的学生以其扎实的专业基础、良好的工程实践能力,在就业市场中广受好评。近年来,本科生就业率在99%以上,研究生就业率100%,毕业当年起薪保持全校第一。50%以上的就业学生到全球500强企业、国际一流企业工作。2008年48%的本科生出国深造或国内读研究生,其中出国深造比例13%。近年毕业生中,涌现了许多耀眼的“新星”,如浙江省十大“创业之星”、“手机备备”的发明人方毅,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的核心设计师章俊,被美国商业周刊称为TopCoder程序设计竞赛“大赢家”并据此要重新评估中国软件工业水平的吴嘉之等。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干红华,何钦铭,陈德人,等. 工程型国际化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8(13):30-34.

[4] 陈根才,何钦铭,陈越,等. 与时俱进的计算机本科教育[J]. 计算机教育,2008(13):26-29.

[5] 孙守迁,应放天,罗仕鉴,等. 多学科知识渗透的创新型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计算机教育,2008(13):35-37.

Engineering and Compound Oriented Internationalized Computing Talent Training with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Education and Research

CHEN Gang, HE Qin-ming, CHEN Yue, CHEN Li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7, China)

新工科课程建设篇6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教学在满足市场、行业人才需求的基础上,要着力从学生的实践技能及创新能力上来改善课程体系,凸显学科与职业的对接作用。高职教育在办学理念上明确了市场需求的重要导向,在工学结合课程开发中,更应该从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教学目标的明确、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以及课程有效实施上进行不断探索,由此来厘清制约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对策和路径。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建筑装饰 课程体系 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4-0157-02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在目标定位上更加侧重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在工科院校中,更需要从专业特色的培养中为学生就业创造有利条件。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以下简称建筑装饰)专业作为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点学科之一,在推进人才层次化发展中,应该从课程建设的方向发展上来厘清课程改革中共性问题,从历史沿革的课程教学创新中来构建专业特色。

在课程整合上,一方面要结合区域经济人才培养需求进行多种学科知识渗透,另―方面还要从装饰材料、装饰构造、装饰工艺以及装饰施工等方面来强化学科的应用性。因此,本文将针对建筑装饰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改革进行探讨,就建筑装饰专业学科改革中的共性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积极的改进建议和对策。

1 高职建筑装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培养目标是学科专业设置的前提,也是适应当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首要问题。对于当前高职阶段的建筑装饰专业来说,针对学科特点、行业人才需求以及毕业生就业能力等方面的调查和跟踪,根据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及目标来进行定位等,都将关系到整个学科建设的有序发展。

1.1 当前建筑装饰专业课程教学现状

结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院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要求来看,对于土建工程类下属的子类学科中,建筑设计并未详细界定学科的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在学生培养目标定义上,逐步确立了以项目为导向,以综合实训、顶岗实习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主要目标在于通过“工学结合”来推进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专业性,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然而,在学科专业细化上,对于建筑装饰专业课程设置上并未能突出装饰设计与装饰施工的平衡,其主要问题表现在:一是对于建筑装饰设计专业与学科专业目录中的室内设计专业在课程内容的区分界定不清。室内设计专业凸显艺术类学科培养方式,对于学生美术基础有一定要求,而建筑装饰专业则强调对学生施工方面的技能要求;二是装饰施工与装饰设计并重问题难以落实,特别是在有限学时限制下,对于设计与施工难以兼顾,更难以深入推进学科发展;三是装饰施工主导型课程最能契合专业设置,但对于装饰设计类课程与施工类课程的配合上却问题较多。因此,从学科建设及学科专业化发展上,要能够从工学结合导向上强化对学科与岗位职业的衔接,能够从学科体系的重组与整合上来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

1.2 建筑装饰专业学科分析

在建筑类学科建设与教育实践中,传统的课程体系包含在土木工程建筑体系中,如建筑设计、建筑结构、城市规划等。学科的相互分离,使得建筑装饰学科显得更为单一,也造成了建筑类专业间缺乏协同的弊端。因此,在逐步打破学科体系藩篱的实践中,针对建筑装饰学科一体化课程的构建问题,要坚持循序渐进的方法,才能够从传统学科教育的体系模式中不断优化,从而促进该学科的逐步完善。我们从建筑类学科目录中来看建筑装饰专业特点,其人才培养的方向主要侧重于技能型人才,尤其是注重高职教育与市场相衔接,学科教学与行业、产业的融合。学科与课程体系的改革,还要对装饰设计企业、装饰安装施工企业的职业岗位要求进行分析,对建筑类及艺术设计类课程进行融合,突出学生懂设计、会管理、能施工等综合应用能力,更好地满足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此,在职业院校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及职业迁移能力培养上,要结合建筑装饰学科的自身特点,从专业基础知识的共享、共建中,逐步过渡到高年级相关学科的拓展和延伸。如对于造价员要以造价知识为主,对于施工员要体现在材料及质检上,对绘图员则侧重于设计类科目的学习等,由此来逐步形成建筑装饰专业的学科特色,也为学生能够更好地走进行业岗位,承担相应的岗位职责奠定基础。

2 高职院校建筑装饰专业的课程重构

学科建设中,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建筑装饰学科在课程体系的梳理与总体设置上,应该体现学科内课程间的协作关系,特别是在以“项目”为导向的课程构建中,以典型的工作任务来明确学生在某学科中的具体能力,也增加了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主要特色。当前,针对课程改革实践中的课程体系的重构问题,一直是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使命,特别是对实践课程的融入上,更要凸显理论与实践的平衡。

2.1 以职业成长为导向对课程体系进行分析

针对高职教育建筑装饰学科课程体系的分析,首先要从课程的结构和排序上进行探讨。高职阶段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要结合自身的认知规律,能够从学生的职业成长上凸显课程的综合性。基于此,针对过程导向下的高职课程体系构建,要从课程结构的优化上满足公共素质课程、职业主干课程、职业基础课程与职业拓展课程的相互补充。如对于公共素质课程,要以专业课程为依托进行平行延伸,从学科专业的职业能力上,融入非专业课程的占比;对于选修课的设置上要能够拓展专业课的认知领域;对于职业基础课程,可以从职业核心课程中进行渗透不同领域的知识,以满足具体岗位在职业能力形成中的全面性要求;对于专业主干课程与拓展课程的搭配,要从行业领域的延伸上,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知识能力的职业迁移。

2.2 强化对学科内各专业间的融合与对比

高职阶段的人才培养注重于能力养成,建筑装饰专业在优化课程体系实践中,要把握住具体课程体系内各专业课程间的渗透与融合。举例来看,对于全能型专业,可以从施工岗位、设计岗位及管理岗位的成长上融入学习过程,让学生从中提升施工能力、设计能力和管理能力。因此在课程的组合及构建上,要能够从“施工、设计、管理”三方位进行综合,体现出课程设置的序列性。同时,在建筑装饰施工类专业课程优化上,结合学生职业岗位特点,要从职业基础课、岗位技能、职业拓展上有所构建,把握好设计类课程与施工类课程的融合,并能够从职业课程中细化施工与设计。另外,对于职业岗位上凸显工种实操方面,要结合各专业的主体导向,合理地渗透相关课程,提升学生的岗位胜任力。

2.3 强化对职业能力的分析与课程教学的衔接

专业课程教学应该以岗位职业能力为导向,在学生的职业成长上积极与企业、行业人才需求相适应,能够满足对特定岗位、特定工作任务的完成要求。在课程教学与学生能力衔接上,要着力从课程教学上凸显学生的能力培养。以课程体系构建为例,对于岗位能力要素通常是多方面的,要从岗位的职业迁移能力上,结合新手、熟手、专家的渐进流程,着力从课程组合中顺应学生认知的养成。如建筑基础课程模块,对于建筑构造、计算机绘图、手绘等课程的安排应该在低年级,特别是在凸显学生设计基础能力上,要结合行业特色进行课程安排。对于主干课程的设置,从基础设计延伸到建筑装饰设计,这个过程要从设计能力的培养上,结合施工技术要求来细化和完善设计课程,训练学生从中掌握必要的设计能力。对于施工技术的培养,着重从业务的拓展上来渗透相关基础知识,如工程造价、招投标管理等。

3 对建筑装饰专业课程的改革和创新

工学结合在推进高职建筑装饰课程一体化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地位,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最为重要的―项举措,也是当前大环境下校企联合培养的重要方式。也就是说,建筑装饰专业应该着重从课程内容的更新与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上来完善,需要从职业培养能力和课程体系构建中来重新组织课程内容,以适应企业对该职业的要求。

3.1 对于专业基础美术课的重新定位美术课作为建筑类学科教育的专业基础课之一,一直颇受争议,特别是对于高职阶段建筑装饰专业来说,对于美术课的学习应该结合专业教育的需求,不能与岗位职业脱节。在职业教育视角下的建筑装饰专业,美术学科知识依然非常重要。因此,美术课程并不能仅仅作为学生审美和鉴赏能力的选修课。对于空间造型的认识、对于色彩的运用、对于质感的体验等,都是该专业学生所需要掌握的。由此,对于素描、色彩等美术课程,要进行整合,以满足对建筑装饰岗位能力的优化要求。比如,对于素描,可以从结构上加以练习;对于色彩,可以从对色彩的搭配上进行练习;对于平面构成可以从建筑立面或天花平面练习中来塑造应用能力。

3.2 注重对建筑装饰材料的重点补充

材料是装饰工程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建筑装饰效果的基础。在建筑装饰专业课程优化上,要将材料学作为教学任务的重要内容。要从学科教学内容的融合上,打破传统课程体系中的材料学单独的局面,注重装饰材料知识的学习和渗透,让学生能够从装饰材料的构造及施工工艺中掌握相应的能力,满足未来装饰岗位对相应职业素质的要求。在材料课程的组织及教学上,需要从职业教育的应用性上入手,突出建筑材料贵在应用,而非研究的主要对象。因此,在装饰工程学科技术上要始终贯穿装饰材料的教学过程,能够从不同侧面来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好装饰材料。

3.3注重构造与施工类课程的一体化教学

在建筑装饰专业课程构建上,对于构造技术、施工技术等知识的设置,要避免重复性,特别是在建筑装饰行业发展上,要在课程知识的渗透整合上凸显一体化教学。对于某一学科若需要分学期来实施教学,则应该从分型工程的划分上来进行系统化整合,避免教学的重复。如可以要对水电设计与施工、墙面装饰工程施工、固定式家具制作施工、门窗装饰工程施工进行单列,以完整的工作过程进行分项教学,以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新工科课程建设篇7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 专业核心支撑课程 应用型本科 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U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6(C)-0227-02

应用型本科教育对满足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求、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应用型本科教育迫切需要在新的高等教育形势下,构建满足和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学科方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全面提高教学水平。

目前,众多应用型本科院校是通过高校升格、合并而成,或是新建独立学院,本科办学历史相对较短,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基础相对薄弱,课程建设任务异常繁重。鉴于此,作为一所仅有10多年发展历史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提出了开展核心支撑课程建设工作,即在每个专业的众多专业核心课程中,遴选3~4门凝练和体现本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对本专业基本领域有一定的覆盖和支撑作用的主干核心课程作为专业核心支撑课程,集中力量突破课程建设瓶颈,以达到构建高质量专业课程体系,支撑专业建设的目的。

近十几年以来,随着国家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土木工程专业始终保持着较大的人才需求数量。当前,经济实体类型多元化、建筑市场化、学生择业市场化、人才流动化等等各种发展趋势对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尤其对于以较高层次工程技术人员为培养目标的应用型本科教育,如何适应这种变化发展,已经引起了各大高校的重视和研究[1-3]。而土木工程专业中的核心支撑课程建设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中之重。

该文着重介绍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遴选和建设专业核心支撑课程的情况,供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参考。

1 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

1.1 土木工程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则是关于高等院校的学生在从事本专业学习过程中的核心的知识体系与经验结构的总称[4]。

土木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包括专业基础知识课程、专业基本技能课程和专业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弹性力学、流体力学、工程结构设计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设计原理)、土木工程施工、工程地质、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等;专业基本技能包括: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工程测量、土木工程材料、结构试验、工程概预算等;专业课程包括:房屋建筑学、混凝土结构设计、钢结构设计、基础工程、桥梁工程、道路工程等。

1.2 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

在众多核心课程中,要遴选出3~4门课程作为核心支撑课程重点建设,首先要明确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

土木工程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工科专业,突出“应用”是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核心,也是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科学定位和办学的立足点。

突出“应用”就是要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及较强基本技能,具备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应用能力、创造性思维、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等专业知识能力结构及发展后劲人才,才能满足社会不断增长和变化的需求,主动回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2 专业核心支撑课程遴选

基于上述人才培养的定位,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在专业核心支撑课程的遴选中,确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1)具备凝练和体现本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的功能;

(2)具备培养专业应用能力、创造性思维、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功能;

(3)具备对本专业基本领域有一定的覆盖和支撑作用。

首先,将核心支撑课程遴选主要集中在专业基础知识课程范围。专业基础知识课程主要包括力学类课程、设计原理课程、施工类课程等。毋庸置疑,力学类课程和设计原理类课程比较能符合上述几条原则。

其次,在力学类课程和设计原理类课程中进行筛选,几大力学课程均是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大学本科的课程体系中,理论力学以刚体静动力学和运动学为主要对象,材料力学以杆件的力学行为为主要对象,弹性力学以非杆系结构的力学行为为主要对象,流体力学和土力学分别以流体和岩土的力学行为为主要对象,结构力学则以由杆件组成的杆系结构的力学行为为主要对象。尽管各力学课程的研究对象各有不同,不能相互替代,但考虑到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更直接针对土木工程结构物,更有利于让学生了解掌握结构物整体的力学概念,且对其他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支撑作用更强,所以选定结构力学作为专业核心支撑课程。同样,在目前的土木工程领域,混凝土结构应用更广泛,也更基础,同时,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尽管与钢结构设计原理在形式上存在较大的区别,但原理上存在关联性,所以,将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选定为核心支撑课程。

土木工程施工是土木工程专业的施工类专业基础课程。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①综合性强,课程中涵盖了工程制图、工程力学、工程测量、建筑材料、工程结构、地基基础、项目管理等各方面的专业知识,利用综合性特点,可以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②实践性强,课程涉及到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实际操作过程、施工设备机械的性能和操作、大量施工规范以及施工组织等实践性很强的教学内容,直接面向实际工程,解决实际工程的问题,利用实践性特点,可以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③时代性强,基础设施建设的高度发展带来了施工技术的日新月异,技术更新快,知识更新快,利用时代性特点,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由此可见,土木工程施工符合专业核心支撑课程的遴选原则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选择土木工程施工作为重点建设的专业核心支撑课程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行性。

土木工程既包括支撑于基础上的结构物,同时也包括基础工程,涉及基础工程的课程主要包括土力学、工程地质和基础工程,在这三门课程中选择一门作为核心支撑课程,能够确保课程的覆盖性和支撑性,是符合上述几条原则的。相对而言,土力学课程更符合体现本专业基本理论的原则,工程地质更强调应用性,而基础工程属于专业课程,是土力学、结构、工程地质三者的综合应用,具备培养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创造性思维、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的作用,通过加强基础工程学习,既可以较好地巩固土力学、工程地质等专业基础知识,又可以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加强专业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为了更好体现核心支撑课程的作用,选择基础工程作为专业核心支撑课程。

综述所述,根据核心支撑课程的遴选原则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要求,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土木工程施工、基础工程等4门课程被确认为土木工程专业的核心支撑课程。

3 专业核心支撑课程建设

3.1 专业核心支撑课程的建设要求

专业核心支撑课程是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要求确定的,其建设要求必须符合这个定位要求,能充分体现遴选原则。具体要求如下。

(1)课程建设方案设计。内容包括课程目标、建设思路、建设措施等。

(2)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整合优质师资资源组成课程教学团队,定期集体研讨交流制度,形成一支富有合作精神、结构合理的高水平教学团队。

(3)课程教材建设。选用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相适应的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

(4)课程教学资源建设。通过外购、共享、自制等办法建设课程专题网站,实现课程教学大纲、教师授课课件、教师授课录像、习题库、试题库等课程资源上网。为学生在线学习、自主学习建立网上测试题库和测试平台,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5)课程成绩评价体系建设。突出体现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知识输入和能力培养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体系。

(6)课程教学研究。开展课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的改革,使学生能够掌握课程核心知识点和核心技能;能够理解本门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能够合理设计并完成课程实践环节;能够开展探究式、创新性学习活动。

3.2 专业核心支撑课程的建设要点

在确定专业核心支撑课程的建设要求后,具体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设立课程组

设立四个以课程建设负责人为组长的课程组,具体为力学组、结构组、施工组、基础工程组,每个组配备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以课程组形式开展教学研讨活动,进而形成教学团队。

(2)重构教学内容

选定的四门课程均为传统的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课程建设成果非常丰富,无论教材、教学资料还是精品课程网站建设,均有许多成熟的资料。教学内容重构的重点在于凸显核心支撑课程对于培养体系中其他专业课程的覆盖和支撑作用,体现课程在培养专业应用能力、创造性思维、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功能。

以结构力学为例,结构力学的教学内容传统而且成熟,其教学内容是土木工程专业的重点基本理论。一直以来,结构力学都过度注重力学行为的定量计算,很多学生能够完整求解高次超静定结构的内力位移,但并不能正确理解所求解的结果对于结构的真实含义,结构力学在学生知识体系中仅仅是一种解题方法和手段,因而无法形成结构力学行为的感性判别力。而结构力学行为的感性判断力是土木工程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必备素质,也是进行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的基础,所以,本次教学内容重构的重点在于提升学生对结构的力学行为的感性判断力,将学生从繁杂的超静定结构力学求解问题中解脱出来。在教学内容中适度压缩复杂的结构力学求解的教学内容,增加了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进行结构力学行为感性判断力训练的实践环节,如集杆系结构设计、制作、加载、拆解等于一体的结构模型实验的实训环节、利用结构力学求解器提升结构力学行为定性判断力训练等。

再以土木工程施工为例,土木工程施工的教学内容量大面广,知识点散,缺乏重点性[5]。课程组在分析该课程特点后,决定以几个核心教学内容为主组织教学,并通过实践环节训练达到训练综合运用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目的,而其他教学内容则以各种多媒体助学手段辅助自学。该课程分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两大部分,施工组织主要为流水施工组织计划和网络施工组织计划两各核心内容;施工技术则主要包括土方工程、砌体工程、混凝土工程、脚手架模板工程和结构安装工程几部分,教学内容组织中以场地平整、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脚手架设计计算、支架模板设计计算、钢筋混凝土单层工业厂房结构安装为核心知识点,并辅以以下三个实践训练环节完成教学目标:场地设计及土方调配课程设计、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高层建筑物系列施工方案设计(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外脚手架设计、柱梁板支架模板设计)、钢筋混凝土单层工业厂房结构安装施工方案设计。学生通过这三个实践训练环节,既可以有效掌握土木工程施工的基础知识,同时,又能够培养其综合运用各门基础知识和技能进行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3)能力培养主导课堂教学与课程评价

核心支撑课程的课堂教学必须从以“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转变,从教师“教”为主向以学生“学”为主转变,同时,课程考核评价也必须“终结性评价”为主向“形成性评价”为主的转变。

以基础工程为例,主讲教师以实践环节驱动整个教学内容,通过浅基础设计、桩基础设计以及基坑支护设计等若干实践环节为驱动,引导学生开展课堂讨论,以实践环节项目带动基础知识学习,同时,也通过实践环节将土力学、工程地质、结构力学等基础知识应用于工程实践中。同时,将实践环节、课堂讨论等作为课程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变单纯通过期末考试评价课程的方式。

(4)课程教学资源逐步完善

课堂教学要完成从教师教为主向以学生学为主转变,从课堂内教学为主向课内外结合学习转变,必须建设有完善的教学资源。既包括助学视频与图片、工程案例、示例和参考资料,也包括互动交流平台。优质共享教学资源是实现学生课外学习的必备基础。这部分工作需要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逐步积累。

4 结语

土木工程应用型本科专业核心支撑课程建设,需要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覆盖和支撑整个课程体系,最终达到专业应用能力、工程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满足社会不断增长和变化的需求。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通过不断探索、实践和建设,提出了核心支撑课程遴选的原则,并依此确定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基础工程和土木工程施工作为专业核心支撑课程,并从课程组建设、教学内容重构、以能力培养为主导改革课堂教学与课程评价、建设完善课程教学资源等四个方面开展了建设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达到了核心支撑课程的建设要求。

参考文献

[1] 王银辉,王建新,彭卫.土木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建设[J].工业建筑,2011(41增刊):4-7.

[2] 张俊平,禹奇才,童华炜,等.突出大工程观 彰显应用特色―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0(5):31-33.

[3] 岳爱臣,高浩其,熊和平.应用型工程院校专业核心课程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5):47-49

新工科课程建设篇8

关键词:学科;电子信息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作者简介:林乐平(1980-),女,广西桂平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学院,讲师;欧阳宁(1972-),男,湖南宁远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学院副院长,教授。(广西 桂林 541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区“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电子信息工程特色专业与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4-0022-02

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信息化也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促进了现代科学技术与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对电子信息行业高水平人才的需求极为旺盛,从而构筑了社会对电子信息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巨大需求。目前我国工程教育规模位居世界第一,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总量达到1400多万人。在规模迅猛发展的同时,如何探索一条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之路,为国家培养一批工程领域的领军人物、一大批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卓越工程师,真正夯实我国的核心竞争力、提升我国工程人才的国际竞争力,已成为国家中长期发展的大事要事。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均是高校的基本建设内容。虽然,二者存在着建设目标与侧重点不同、内涵要素不同、建设成果的标准不同等诸多差异,但是二者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学科是专业发展的基础,专业是学科承担人才培养的基地。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围绕国家和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发挥学科优势,拓展人才培养新领域,建设成为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为电子信息战略性新兴产业、国民经济建设提供更多的科技人才和有力的技术支撑。

一、“三过程一环境”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工程创新人才要求综合素质高、能力强、知识结构合理、全面发展。“三过程一环境”的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如图1所示。

其中,“三过程”是指理论知识传授学习过程、实践能力训练培养过程和工程素质拓展提升过程。按照“理论知识传授学习实践能力训练培养工程素质拓展提升”的三个过程,按阶段、按层次逐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工程素质和创新精神,使之成为基础知识厚、工程能力强的人才。在理论传授学习过程中,主要依靠理论课程课堂讲授为主的上课形式,着重传授给学生最基本的知识,打牢基础;在实践能力训练培养过程中,主要依靠与理论课程配套的实验课、课程设计等完成,训练和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在工程素质拓展提升阶段主要通过校内工程实训、课外制作、导师科研项目训练及校外企业实习实践来实施,逐步拓展和提升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

“一环境”是指学科促进教学的支撑环境,它主要围绕“三个过程”服务,以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教学团队为基础,以课内课外、校内校外教学培养为方法,以课程实验实训、课外制作训练、科研项目训练和企业实习实践为手段,共同为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在此“三过程一环境”的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环境的建设是人才培养成败的关键。本文就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通信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学科促进教学支撑环境”的建设作一些探讨。

二、学科促进教学支撑环境建设工作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学院针对电子信息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在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团队建设、科研项目和平台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校内校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建设等几个方面开展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较好成果。

1.立足学科优势,促进专业建设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均是高校的基本建设内容。虽然二者存在着建设目标与侧重点不同、内涵要素不同、建设成果的标准不同等诸多差异。但是二者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要坚持将专业建设融入学科发展,将学科优势转化为专业优势,为创新人才培养构建优秀的平台与基地。

电子信息工程依托于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该学科在隐藏目标的自适应探测技术研究、子空间自适应估计理论与跟踪技术、多维数据自适应处理技术、北斗卫星导航、蓝绿激光对潜通信和智能视频监控等方面特色鲜明,承担大量国家、国防和省部级重大项目,具有很好的学科优势。同时,瞄准《“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高端设备制造”中卫星产业发展和海洋工程装备等新产业,适时推出了“导航及应用技术”和“海洋电子信息工程”两个专业新方向。并且,梳理细化原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分解出“信息处理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和“嵌入式应用技术”三个专业方向,形成了五个目标明确的专业方向,使得电子信息工程既做到宽口径又有很鲜明的特色。

2.围绕学科特色,改革课程体系

课程是教学内容的载体,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利用学科建设成果,提炼出新课程或课程新内容,落实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满足行业对工程人才质量的要求。

在导航及应用技术专业方向上新增了“多系统融合技术”、“惯性导航原理及应用”、“航天器轨道动力学”和“天线与电波传播”专业课程。在海洋电子信息工程方向上新增了“水声技术”、“海洋探测与数据处理”、“海洋通信”、“水下激光成像”、“海洋遥感技术”、“海洋技术概论”、“声学测量”和“蓝绿激光和紫外光在海洋通信中的应用”等专业课程。在其他三个方向上整合了原来的课程,结合电子技术发展前沿,增加了“传感器技术及应用”、信号与系统及处理”、“电子测量与智能仪器”等专业课程。

课程体系改革以课程群建设为抓手,形成了专业特色鲜明的三个核心课程群:

(1)以数字信号处理为核心,构建了信号处理课程群。该课程群中的基础课程侧重于研究信号与信息的获取、基本分析方法等,为应用课程打下基础。应用课程侧重于信号与信息的处理技术手段和应用,包括图像、声音、视频。该课程群分层次教育,通过开设“信号与系统及处理”、“多系统融合技术”,让学生掌握现代信号处理的新应用。

(2)以“通信原理”为核心,构建了导航及应用课程群。“通信原理”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必修课。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导航及应用课程群能让学生掌握导航的原理和基础、测量捕获和定位的方法、技术及其在军事、交通运输等行业中的应用。

(3)以“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为核心,构建嵌入式应用课程群。“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必修课,是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核心课程。由“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ARM原理及应用”、“DSP原理及应用”和“FPGA技术及应用”等构成的嵌入式课程群为信号与信息处理、导航及应用技术、海洋信息工程提供了坚实的硬件平台,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群之一。

同时,将学科科研成果引入教材。教材是联系学生(学)和教师(教)的桥梁。将学科最新动态和成果引入教材,使科研成果发挥了广泛的影响作用。与上海丰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过程中,开发研制LPC系列嵌入式系统平台,利用这些项目成果编写了《ARM嵌入式系统——基于LPC2400和IAR开发环境》和《基于LPC3250的嵌入式Linux系统开发》两部教材,并应用于课程教学。

3.依托科研团队,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科学研究团队是青年教师成长的沃土。良好的科学研究氛围激励和影响着每一位老师不断在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上孜孜以求。通过参与科研项目,教师从选题、申报书和开题报告的撰写、项目的开展和实施、难点的突破、中期报告的撰写、科学总结的汇报、论文的发表、项目的验收和结题等各个环节得到了全面的锻炼,逐渐成为能独立承担科学研究项目的负责人和教学骨干。如青年老师王国富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UWB信号的隐藏活动目标自适应检测技术研究”,肖海林老师承担了广西重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认知无线电MIMO广播信道功率控制与分配算法研究与实现”等。另一方面,将科研积累用于课程教学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多名老师深受学生的欢迎。

科研团队与教学团队初步融合,由学科带头人任教学团队负责人,负责指导和培养本团队的青年教师。

在宽带与智能信息处理科研团队中,团队带头人欧阳缮教授是全国模范教师,在科学研究和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负责指导了9名青年教师。广西区教学名师黄冰教授指导了5名青年教师。

4.依托科研项目,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可以使其掌握科研设计工作的思路及方法步骤,同时通过科研工作了解所学知识的应用领域。教师通过学生参与科研工作的体会,了解学生掌握实践知识的难点及共性,以便在教学工作中强化这些知识点的教学。[4]丰富的科研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成效明显。

教师结合自身实际,坚持实践教学与科学研究、课外科技文化活动“两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重点实验室、项目课题组在科学研究、技术装备以及师资队伍等方面的优势,通过鼓励和吸引大学生直接参与科研项目或科研训练项目、科研课题相结合的设计竞赛或毕业设计等多种形式,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省部级和区高校重点实验室、校内研究机构面向优秀本科生开放,成为高年级本科生进行专业实验、科技创新和毕业设计的重要基地。

广西区重点自然科学基金“光纤声传感器阵列的语音技术研究”项目中吸引了3位2008级本科生负责小信号放大电路、数据采集两个模块的制作,帮助该项目顺利结题。在“基于智能视频监控系统”项目中,将项目分解成多个科研实训模块,选拔学生进行项目培训。学生参与研制的“高动态北斗/GPS卫星信号模拟器”获得了2011年第五届“挑战杯”广西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5.发挥科研优势,构建校内校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基地

科研成果促进实验平台建设,实现实验设备升级换代。实验教学是整个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的建设直接关系到实验教学的质量水平。利用上海丰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横向项目开发研制LPC2410嵌入式实验平台和Cortex M3实验平台,已在相关实验课程中使用。

学科优势吸引企业参与教学,在校内设立校企共建实验室,在校外成立联合培养基地。学校加入德州仪器公司(TI)的大学计划,共建数字信号处理方案实验室,参与TI公司举办DSP大赛(2010年蔡晓东博士指导的作品获得了三等奖),并与北京锦鸿希电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天津通信广播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建立了培养基地。

三、结束语

“三过程一环境”的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成果已在两个年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施,涉及学生达到600余人。以科研资源和平台为载体,开展分层次的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训练,探索一条适合本专业的高素质人才培养之路。学生在许多部级、广西区的各类重大比赛,例如全国电子设计大赛、“挑战杯”大赛、大学生英语竞赛等竞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14次。先进技术的引入使得学生的应用开发能力得到了全面的训练。在当前本科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学生就业前景依然看好,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学生就业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沿海及全国各地电信部门、高校、科研机构以及电子信息相关企业,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该培养体系的研究成果也在区内、区外部分院校进行推广,近两年内共有7所区内外院校到我院调研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方案和实施情况。

参考文献:

[1]朱江,等.加强通信工程特色专业建设 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9,(2):66-68.

[2],等.电子信息工程省级特色专业的建设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9,(12):52-54.

[3]韩宝志.构建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工程教育改革步伐——访天津大学校长龚克[J].中国高等教育,2010,(8):12-14.

[4]覃庆国,等.依托学科优势构建电子信息类创新人才培养体系[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12(5):103-106.

新工科课程建设篇9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本科教育;基地班

作者:王海龙,刘民英,张玲,陈静波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前沿阵地,肩负着人才培养的光荣任务,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和科学的管理制度是高素质人才顺利成长的有力保障。材料科学与工程创新基地班是郑州大学在工科院系设立的第一个人才培养实验班,实行精英型个性化培养方案,注重厚实的基础知识教学,进行全新的创新能力和科研素质的培养,以培养具有材料科学专业思想、熟悉掌握材料科学的基本特点最终能够制造先进材料的精英人才为目的。这一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为解决我国面临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等难题提供了有效途径,有望打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局面,加快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化的进程,为人才规划实施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材料科学与工程创新基地班的定位

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创新基地班于2006年12月正式成立,其定位为:“立足于为河南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发挥学科齐全、梯次结构合理的优势,本科与研究生培养并重,全面提升学科、专业实力和水平,努力建设成为培养工程应用和科学研究创新型人才教学研究型学院。”依据学院学科和教学基础,结合所承担的国家教改项目“发挥学科与区域优势,构筑材料三级实践载体,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以“厚基础、宽专业、重创新、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培养适应未来发展要求具有科学前沿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级研究型人才和实践应用型人才。

二、材料科学与工程创新基地班的培养方案

围绕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材料科学与工程创新基地班对本科生的培养方案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调整,体现了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理念,并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注重系统性、前沿性和适应性,强调材料科学类课程与材料工程类课程的协调统一和同步建设。在学校政策引导和学院学科发展的统一要求下,构建起“平台+模块+课程群”的课程体系,其中平台课程注重学科基础教育,强调重视教育、体现宽口径;模块课程突出学科发展特色,设立了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三个模块,课程分别由主干课和实践教学环节构成;课程群由学科选修课和跨学科选修课组成,总学分控制在173学分。改革后的教学培养计划既体现了“厚基础”,又体现了“宽专业”,并强调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主体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础上,分层次、分步骤培养不同的人才,适应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分别从事应用实践、技术创新、科研管理等工作。

1.注重基础,夯实理论教学

在课程体系方面,基地班强化国外名校、名教材英语教学课程和研究性教学课程,采用国际上通用的原版教材、自编教材及国内优秀教材,知名教授讲授基础课和专业课,采取双语授课。主要课程有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及实验、线性代数、物理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部级精品课程)、材料近代研究方法(英文)、材料成型原理、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工程制图、普通化学、电工学、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高分子化学(英文)、高分子物理、材料成型原理、合金及熔炼、无机材料科学、无机复合材料学(英文)、陶瓷工艺原理(部级精品课程)等。

在教学计划方面,实行第一、二学年所有课程打通,第三学年第一学期部分课程打通,第三学年第二学期必修课和全院范围内的限选课组中任选相结合。

2.加强技能,拓宽专业知识

基地班覆盖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以及材料物理化学等领域,以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的合成和成型加工为重点,学习现代新材料、新技术所依赖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材料合成原理、工艺、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各种材料的成分设计、合成、成型加工和应用。

3.重视创新,强调因材施教

在夯实学生科学文化知识基础的同时,基地班还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在实践教学环节,引导和鼓励学生尽早进入实验室参与科学研究。近三年内,学院已经有12个由学生主持的实验项目获得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支持,其中大部分学生是基地班的。学院实验中心对基地班学生全面开放,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在实验中心开展实验实践活动,全面提高自己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学院还积极与校内外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联合建立独特的实习基地;在毕业实习和设计环节中,引入类似硕士研究生的训练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前沿科学意识和独立的创新能力。

4.强化素质,注重全面发展

发达国家的高校都将提高学生的素质作为主要目标。他们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开展诸多实践教育,有效地开阔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学生认识科学和揭示科学的信心。基地班始终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鼓励学生选修学校的素质教育课程,并增设开放实验和暑期课堂学分,鼓励学生跨学科进行开放实验,拓展知识面。在暑期,鼓励学生走进高新企业研究机构或者国内知名科研院所进行跟班学习,使学生通过接触或参与实际科学和技术难题的攻关,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并将所学习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联系起来,提高学习兴趣和实践动手能力。这些实践教育可以强化素质教育,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三、材料科学与工程创新基地班建设和管理模式

1.基地班建设

成立基地班建设工作小组,由院长、分管教学的院长、骨干教师和管理人员组成。基地班建设工作小组的主要职责有以下6项。

(1)研究制定基地班建设总体规划和基地班建设管理办法等文件,审核基地班发展规划,对基地班发展方向和改革决策提出指导性意见。

(2)指导、监督和推进基地建设与改革,检查基地班教学效果和培养质量。

(3)筹措基地班建设的经费并监督经费的使用情况和使用效果。

(4)组织基地班建设项目和方案的筛选、审定。

(5)商讨解决基地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协调教学、科研、实验室等有关部门的工作为基地班建设服务。

(6)迎接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和评估。

基地班建设工作小组实行例会制度,定期商讨基地班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帮助解决实际问题,重大问题直接向党政联席会汇报。

学院设基地班建设工作小组办公室,负责基地班建设与各基地班的日常教学管理工作,办公室设在本科教学办公室,并配设秘书负责基地班的日常教学工作。

2.基地班管理模式

基地班的管理采用“三制”,即班主任制、导师制和末尾淘汰制。实行班主任和导师双层管理,学院主管教学的副院长担任基地班班主任,负责全院各年级基地班的建设与培养工作。前两个学年按成绩高低实行滚动,基地班末尾5名学生与非基地班学生交换,实行末尾淘汰。

在博士生导师和部分知名教授中为基地班遴选导师,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基础平台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素质课的学习以及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

四、基地班学生选拔办法

基地班每届招收30人,首届自2006级本科生开始。基地班学生的选拔需经过3个步骤。

(1)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根据第一学期末相关公修理论课程(含外语)的总成绩进行排名,初选前50名学生。

(2)以英语、数学、大学物理的三个学科的单科成绩为依据,低于75分者被淘汰,剩下的学生以三科总成绩排名,选出前36名。

(3)经专家面试,最终选取30名进入基地班学生。基地班学生确定后公示5天,对不符合条件的入选者经核实后取消其资格,所缺人员根据排名递推增补。

五、材料科学与工程创新基地班建设成效

经过近4年的成长,材料科学与工程创新基地班已经逐步形成完善的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模式,并成功培养了第一届毕业生。这些学生中有多人在省级以上的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中获得奖项,其中白阳同学主持的“一种使用新型材料处理废水的装置”项目获得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首届30名毕业生中有24人考入诸如浙江大学、中国科学研究院等国内著名院校或研究机构进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其余6人分别进入美的微波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中铁隧道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等著名企业从事技术研发和管理工作。

基地班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不仅是国家教改项目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而且作为工科类基地班的试点,在三级实践载体建设、师资力量的配置、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的调整、本科生提前进入实验室、开设开放性实验、实行导师制、学生的创新活动开展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可借鉴性,同时这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经验还可进一步推广到其他工科专业,以提高相关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质量。

新工科课程建设篇10

【关键词】计算机控制技术 精品课程 质量工程

一、引言

近1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对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影响高校的社会地位、招生和就业。“十一五”期间,教育部全面启动高等院校质量工程建设,其中,精品课程和专业特色建设是重要的内容。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教师通过课程教学向学生传授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因此,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加强专业主干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我校《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是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和相关机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该课程教学涉及的相关课程有:《自动控制理论》、《自动检测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程序设计》等。2008年批准为湖南省精品建设课程,经过近4年的建设与实践,课程建设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二、课程建设规划

根据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的要求,结合自身特色和条件,制定了《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的五年建设规划。规划的主要内容有:

(1)结合学科专业特色进行课程教学大纲(含实践教学环节)、考试大纲的修订;

(2)课程师资队伍建设与培养计划,特别是青年主讲教师的培养;

(3)教材建设计划;

(4)与本课程相关的实验室建设和实习基地建设;

(5)教学科研互动、产学研结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6)健全和规范课程考核制度(包括:试题库软件开发);

(7)课程课件建设;

(8)与本课程教学相关的教学研究;

(9)课程网站建设。

三、课程教学大纲修订

根据市场对自动化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学科专业特色进行课程教学大纲(含实践教学环节)、考试大纲的修订,我校是原煤炭工业部在南方的唯一一所本科院校,我校自动化专业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南方煤矿企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在《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中,增加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等方面的内容。新的课程教学大纲注重对学生进行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设计能力的培养。

四、课程队伍建设

制定了课程师资队伍建设计划,经过4年的培养,师资队伍结构有了明显改善,4名主讲教师全部获得博士学位,课程建设责任人周少武教授入选湖南省跨世纪人才人选,是校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带头人,2009年获得湖南科技大学教学名师称号。目前,本课程主讲教师有教授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4人。青年教师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效果显著。部分青年教师已成为学院的学术骨干,教学科研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

五、教材建设

2000年我校与河南理工大学、河北工程大学联合编写了原煤炭部规划教材“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按照省级精品课程建设要求,结合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情况,由周少武教授主持组织重新编写具有煤炭行业特色的课程教材――《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新的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系统综合设计能力,彰显学科专业特色,该教材由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出版。

六、实验室与实习基地建设

实践性教学环节是精品课程建设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也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综合设计能力的关键。2009年以来,利用财政部中央与地方共建项目经费300万元,新建了“现代控制工程实验室”(见图1),该实验室的建立为本课程综合系统实验提供了所需的仪器设备和控制对象,处于省内领先、国内先进水平。能开出的主要综合系统实验有:双水槽液位控制系统、电阻炉温度控制系统等、小型DCS系统、FC5系统等实验。学校自筹资金120万元新建了“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实验室。目前本课程拥有专门的实验设备总值达到500多万元。

新增的本科教学实习基地有湘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湘潭钢铁有限公司、谭家山煤矿、涟邵矿务局、湘潭平安电气集团等;新增精品课程产学研基地:湖南省工矿车辆电传动工程技术中心、先进矿山装备教育部工程技术中心和湘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七、教学科研互动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注重将教师的科研成果引入到课堂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讲教师将自身的科研成果引入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课程教学效果好,很受学生欢迎。部分学生还参与了老师的科研课题,科研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课程设计也结合实际工程系统实例进行。

八、健全和规范课程考核制度

本课程考核由两部分构成:理论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30%。2010年完成了课程试题库软件开发工作,实现教考分离。理论考试采用闭卷方式,试题由试题库软件自动生成,试题库软件同时生成相应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实验成绩根据学生的实验记录、实验过程情况、实验总结报告综合评分。

九、课程课件建设

2009年-2010年主讲教师制作了《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多媒体课件,并在2010届和2011届课程教学中使用,效果良好。同时,按照精品课程建设要求完成了《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过程全程录像,并已上传至课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