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艺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7 19:36:18

新工艺

新工艺范文篇1

关键词:园林施工;新工艺;园林工程;应用

目前,园林工程施工质量能够从根本上彰显出地区间经济及科技发展水平,因此为充分发挥出园林工程建设的积极作用,相关管理部门就应从引进新施工工艺入手,结合园林工程实际需求及特征,构建出更具科学性与可行性的施工管理机制,并以此切实提升园林工程质量及施工效率,为当地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园林工程的特征

园林工程主要就是指园林景观及园林建筑的构建。在园林工程中,会涉及到园路的铺设、园林植物配置等工作,对促进地区间可持续发展进程具有深远的影响。相较于普通市政工程而言,园林工程具有以下特征:第一,专业性。由于园林工程内工序的较多,管理起来难度大,因此需要每一步施工环节都具有高度的专业性,要求设计部门及施工部门以协同合作的方式对施工中存在的风险性进行深入的专业研究,并以此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更好地提升工程施工效率[1];第二,艺术性。由于园林工程重要任务是对园林景观及整体园林氛围的营造,因此在实际施工期间也应具有一定的艺术性,结合植物不同时期的色彩及形态,达到延长植物观赏周期,提升植物观赏价值的目标。

2园林工程施工新工艺应用的积极作用

2.1提升园林植物配置的优质性。在将新工艺应用在园林工程中时,有利于提升园林植物配置的优质性[2]。具体而言,虽然我国生态资源具有较高的多样性,但被真正意义的应用园林造景中的植物种类却少之又少,因此在此基础上应用新工艺,不仅可切实提升的植物生长周期,更可为新植物品种的引进提供更加适宜的生长环境,确保园林景观功臣更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赏,更好地提升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水平。2.2适应因地制宜的园林工程施工方针。由于各地区地质环境及气候条件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因此在园林工程开展期间,应用先进的施工技术也能够提升工程自身的适用性,最大化发挥出因地制宜原则的重要意义,切实提升园林工程总体质量。

3园林工程施工新工艺的具体内容

3.1灌溉新工艺的应用。为提升园林植物成活率,满足去实际生长需求,在园林工程建设期间,相关工作人员也应注重灌溉新工艺的应用,以高效灌溉植物,提升水资源利用率。现阶段园林工程施工灌溉新工艺主要涉及到以下3点。第一,园林的滴灌新工艺的应用。园林滴灌主要适用于花卉或灌木等植物的灌溉中,其原理就是利用的喷头等出水量较少的工具进行灌溉,以降低灌溉期间水资源的利用率[3]。同时,此种灌溉工艺也可最大限度降低流水作用对土壤中肥料及营养成分等破坏,对园林工程的高效节能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二,软式透水管工艺。此种新工艺主要就是将灌溉水管替换为以弹簧钢线为主的PVC软管,并以此息收入土壤中的多余的水分,而后进行集中式排水,降低对土壤环境的不利影响;第三,雨水循环系统的构建。将雨水进行统一的收回及处理,并将其重新用于园林植物的灌溉中,提升园林工程中的生态性。同时,施工人员也可采用在园林建筑屋顶上设置集水池等方式,充分收集雨水,提升水资源的实际利用率。3.2高边坡护新工艺的应用。在园林工程中,高边坡防护工艺对园林工程整体质量及施工效率具有直接影响,因此这也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在园林工程施工中积极应用高边坡新施工工艺。依据园林工程施工前期对施工场地地质环境、气候条件及水文分布特征等因素,制定出全面的高边坡施工计划,并以此提升高边坡自身的抗滑能力及稳固性[4]。同时,在高边坡新施工工艺的应用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也应利用植物根部的延伸效果,提升边坡周边水土资源的稳定性,确保高边坡防护工程的有序开展。3.3土工工程新工艺的应用。在现有园林工程建设期间,土工工程占据着较大比重,因此将新工艺应用在土工工程中对提升园林工程质量及施工效率具有深远的意义。具体来说,可将新土工材料替换为三维网垫边坡防护材料,并使其所具有韧性较强、空隙较大等特征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更大的空间,提升植物生命周期,确保园林工程在实际建设期间的经济效益。3.4山石新工艺的应用。园林工程内山石的增设不仅能够极大程度地营造出园林景观及其艺术风格,更可通过简单的加工为爬山虎等攀援植物提供生长场所,起到提升园林景观观赏性的重要作用。而在山石新工艺中,施工人员在山石结构中融合了新材料,并使其相较于原有结构而言,更具抗震性高、稳固性强、易运输等优势,同时施工成本较低,更加适用于大部分地区的园林工程之中。

4园林工程施工新工艺应用重点

4.1确保园林工程经济效益。在施工新工艺应用期间,应从工程的经济利益入手,切勿过于追求新工艺造成工程成本异常增加。同时,依据工程实际需求与其施工特征,对现有新工艺进行更加优质的配置与选择,使其能够发挥出更高的实效作用。4.2提升园林工程资源利用率。社会可持续发展对园林工程绿色节能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应用新施工工艺期间,也应确保该工艺具有较强的绿色性,能够从根本上提升人力及物资资源利用率,降低施工期间污染物的排放及对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以提升园林工程自身的生态意义。4.3加强园林工程施工方案的合理性。针对园林工程建设期间因地制宜等需求,对施工新工艺应用方案进行不断地改进与优化,并结合多部门就施工方案中所发现的不合理之处进行积极的整改,达到有效控制及转移施工工艺应用风险性的目标。

5提升园林工程施工新工艺应用有效性的具体对策

5.1注重植物配置及后期养护工作。为从根本上提升园林工程施工新工艺的应用有效性,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还应从注重植物配置配置及后期养护工作入手。结合植物生活习性及当地自然条件进行引进品种及方式的择优,在不影响园林整体风格的前提下,尽可能应用本土植物[5]。加强植物养护新工艺的开发及推广,确保植物的稳定生长。5.2明确新工艺应用重点。。在园林工程施工新工艺的实际应用中,还需就新工艺对施工整体进度及质量的影响进行相关探究,建立健全新工艺应用管理机制,并在原有基础上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以提升新工艺应用质量,促进园林工程的平稳开展。5.3提升施工人员专业技能。提升园林工程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及职业素养,针对施工新工艺的应用及应用要点在人员群体中定期开展培训工作,并使其能够充分掌握新施工工艺操作技能。同时,采用激励机制及奖惩机制,对新工艺技术水平较高的员工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以更好地在园林工程施工中营造出良性的竞争氛围,构建起一支高素质施工队伍。

6总结

总之,新施工工艺的引进能够极大程度地提升园林工程整体建设水平,但与此同时,也对工程管理机制与施工人员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园林工程实际施工期间,相关管理人员就应从认清新施工工艺特征及原理,开展关于新施工工艺教育及培训工作入手,充分发挥出新施工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作用,促进现代园林事业的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本强,阳赐姝.探析园林工程中园林施工新工艺的应用[J].民营科技,2014(10)

[2]马郡.浅析当前园林工程施工的新工艺及其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9)

[3]王东霞,刘祥禹.浅析园林工程当中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6(22)

[4]陈亚利.探析园林施工新工艺的管理与技术要点[J].江西建材,2014(3)

[5]沈宝珍.浅析园林工程中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8(5)

新工艺范文篇2

关键词:园林施工;新工艺;技术发展

在施工过程中,采用新技术可以获得良好的施工效果。然而,新技术尚未被广泛应用,迫切需要景观工程的发展。只有重视新技术的探索和研究,才能使园林工程的发展更快。

1提高园林建设新流程的可预见性

在园林绿化新技术的建设中,必须注重园林建设的运用,科学、合理、可持续地发展。景观工程应重视当地的区域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气候条件、地质水文等。对现有地形进行全面、协调、清晰地认识,进一步通过科学推理、田间试验等手段测试新技术的使用,从而增强植物园建设中新技术的主动性,全面规划园林建设。根据总体设计要求,放置石材的基础必须坚固,确保能经受地面震动和砂冲刷试验,符合安全标准。石材的颜色、纹理、形状、装饰表面、清洁度和位置,如石头(包括整体峰)、卧石、耐火石、点石等,应符合审美要求,使人赏心悦目。保持园林石料(包括孤石山观赏)满足科学合理的要求,在加强植物园建设方面,在新技术预见的基础上,认真控制城市园林建设的总体要求,积极调整植物园建设的方向,采取新的工艺流程,所有施工技术人员应适应新技术的合理性,利用特定的景观,科学调动全体建筑工人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园林植物的培养。建筑的有效性体现了新技术在园林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园林工程建设的具体实践特征

景观工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为了在工程中取得良好的建设,施工必须不断创新,积极引进先进的新技术。近年来,虽然国民经济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面临着生态问题和严重破坏。只有不断加强园林工程建设,才能实现生态城市。在城市的实际建设过程中,只有大力实施园林工程才能平衡生态系统。在园林建设的实施阶段,应从设计的角度不断加强,同时要考虑自然环境,实现和谐统一的状态。可以看出,园林工程中有很多因素需要考虑,涉及多个方面。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复杂性。

3园林工程在实施新技术中面临的技术问题

3.1新工艺管理。为了实现园林工程的良性建设,新技术不仅要不断地应用,而且必须在技术上进行管理。目前,在园林工程建设领域难以实现对新技术的有效管理。究其原因是新工艺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应用,技术人员在短期内对其相对不熟悉。从管理者的角度来看,它通常被认为是相对较新的。为了实现施工管理,需要创新的管理方法来实现管理方法的匹配。然而,盲目采用旧的管理方式必然会影响管理效率的提高。可见,为了实现新工艺科学有效地应用,需要严格的施工管理。3.2施工人员素质。为了科学有效地应用新技术,施工人员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专业知识,进行定期、细致、长期的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实践能力。从建筑体验的角度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园林建设应不断完善和充实。对于整个园林建设领域,有必要不断要求施工人员提高自身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新工艺更实用、更有效。然而,在现阶段,建筑工人普遍缺乏对新工艺的认识。为了实现良好的园林建设,建筑工人需要不断加强质量建设,职业能力不断提高,新的困难才能真正得到解决。

4新型园林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

4.1民用材料的合成。在园林工程的实际施工阶段,通过土建材料的整合,工程施工更加顺畅,材料应用较为广泛。具体而言,采用以下2个方面:首先,通过使用这种材料,便于透气软管的施工。所谓渗透软管施工通常需要充分考虑渗透功能,合理设计管道壁,充分体现了过滤功能和毛细原理。只有当水达到饱和时,完全吸收的水才会逐渐移动并滴入相应的管中。通过上述功能,可以获得良好的排水效果,并能有效地保证排水效果。这种类型的软管与普通软管有一定的区别,软土层一旦出现,就可以解决技术问题。4.2高边坡防护。对于现代园林,高边坡的施工可能发生在实际施工阶段。一旦出现高边坡,施工难度加大,施工面临严重的安全问题。通过加强对高边坡的防护,可以解决施工问题和施工安全问题。在实际施工中,应考虑边坡高度,周边地区应具有良好的水质。以上参数应严格控制。为了充分解决边坡问题,应不断加强防护,只有这样才能使边坡具有一定的强度,并不断提高边坡的稳定性。此外,高边坡的保护对力学性能地改善具有明显的效果。4.3施工测量技术。测量是实现良好施工的关键。在测量技术的应用中,测量工作可以全面实施。测量结果也更加准确可靠。在实际测量阶段,设备应保持稳定。另外,从设计方案上,应加强工程测量工作,并重复测量。一旦数据不正确,就会出现诸如错误和重复测量等问题,只有这样,数据才能更真实。

5新的施工工艺应不断加强

只有不断加强管理,有效克服应用阶段的技术难点,才能真正实现新工艺的应用。首先,虽然新技术不断得到推广和应用,但有必要考虑可持续发展,真正实现城市服务的景观。在园林施工阶段,尤其是广大施工人员,要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只有这样,才能使施工更加科学合理。此外,建筑应遵循相应的法规和审美要求,使景观更具艺术性和实用性。第二,要重视园林建设的新过程。为了实现科学和有效的管理,新技术从理解层面开始。景观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植物的生活习性和各种特征,要充分熟悉和了解它。在风景方面,有很多种花木,鉴于此,有必要学习如何正确种植,需要了解这些植被。此外,应该学会与景观和石堆相匹配,增强整体美感。第三,园林建设要以良好的建设为出发点,充分利用建筑资源。专业知识需要不断提高,实践能力需要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学会正确使用新技术。在水资源和电力资源方面,应努力减少相应的浪费。在园林建设中,植被灌溉需要大量的水。可以看出,水资源的配置很关键,应该合理利用。此外,渠务工作亦十分重要,只有改善建筑素质,排水工程才能改善。在园林灌溉的实际过程中,一方面植物取得了有效的生长,另一方面生态却处于稳定状态。可见,必须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6结语

只有加强园林建设,才能改善城市环境,改善居住环境。只有不断加强技术创新,注重新技术的合理应用,才能有效地辅助园林建设,有效地解决技术问题。因此,为了实现新技术的科学有效应用,研究和探索是关键。为了促进园林建设的实施,应从研究的角度出发,加以重视。

参考文献

[1]杨俊霞.园林施工新工艺及技术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5(S1)

新工艺范文篇3

1.常见问题。(1)一般来讲,采面处煤炭起初的厚度会大于4m,但是随着时间的变化,煤层的厚度会逐渐变薄,当厚度变至3~4m时,由于采空区的填充不充分,使得顶部的煤炭容易掉落而进入采空区,致使采场顶部出现三角空顶区。严重时还会出现下支柱卸载以及采面冒顶事故。(2)当采面的顶板厚度较薄而煤层厚度较厚时,由于放顶后掉落的岩石不能完全填满采空区,致使采空区呈现悬壁状态,使得采空区成了瓦斯的聚集场所。一旦放顶突然垮落,瓦斯由于受挤压而进入采面,就会造成采面瓦斯事故。2.控制措施。(1)在放顶采面正式进入回采之前,要充分了解采煤工作面的顶板厚度及煤层厚度。顶板的岩层结构以及垮落后的松散系数都会影响采煤工作的正常运行。另外,如果遇到顶板呈周期性来压的情况,应将顶部煤炭的厚底控制在2m以下,此外,还应及时地将放顶采煤法改成沿顶采煤法。(2)放顶工作面开采厚度的确定应该综合考虑放顶煤层的松散系数、煤层顶板厚度以及煤层垮落后的填充空间。要保证采面采空区时刻保持填满状态,以防止采空区呈现悬壁状态而形成瓦斯聚集空间。

放顶煤采面滑移支架回撤新工艺

尽管滑移支架放顶采煤法在安全技术上比较复杂,但其采煤效率较高。当采面停止采煤后,必须对支架进行回撤,这对简易放顶煤安全生产是至为重要的。以往常用木垛和支柱来维护作业空间,但这种方法对坑木的消耗量极大,且顶板稳定效果并不理想。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提出了一种物坑木的滑移支架回撤新工艺,具体如下。1.撤架前的准备工作。在拆除支架的过程中,顶板的稳定性较差。为此,应在停采之前在采面铺设双层顶网。双层顶网的规格为1m×10m,金属网由12#铅材料制成,顶网强度较高。停采前的最后一个循环工序是将开帮宽度由原来的0.8m调整到1.0m。另外顶网应沿着顶板铺开,在距煤帮0.8m处,沿顶板钉上一排锚杆,然后在煤帮和顶板的接口处再钉上一排锚杆。撤架钱工作面的具体支护规格如图1所示。2.采面设备与支架的拆除。以HLY型滑移支架为例,柱式为四柱式,行程控制在0.6m,支架高度为2.0m,整个支架的长4.0m,质量为800kg,两个支架的间距控制在0.8m,支架的支护强度为320kN。正式开始撤回工作前,应先清理干净采场的杂煤及浮煤,对这些东西进行及时清理并运出。在拆除支架时,应该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沿着倾斜面逐步拆除支架,先拆除上面的液压顶板,然后拆除6架滑移支架。将6架中的其中2架以倾斜的角度就地安装,两架间的间距控制在0.8~1.2m。支架与煤帮之间留出1.0m左右的空隙。撤架时的顶帮支护如图2所示。完成上述2个支架的拆除后,再按由上而下的顺序拆除另外4个支架,在补打采空区液压支柱时,可根据顶板的实际情况选择性的使用液压支柱,以维护好拆除后的空间。如果液压支柱出现支架后端头偏出情况,应及时回撤。当所有拆除支架在采面完成解体后,使用输送机将其运出采场。为防止意外发生,应等到后部滑移支架到位后再拆除支架。

新工艺范文篇4

关键词:锻造模;数控加工;曲轴锤;热处理;样板测量

锻造模是生产锻件的主要工艺装备,其型面形状复杂。为保证模具的使用寿命及锻件精度,要求模具具有较高的硬度、表面质量及尺寸精度。另外市场竞争要求锻造模制造周期越来越短,如何满足市场需求,保证锻造模生产零件的质量,提高加工效率是目前锻造模生产中面临的主要问题。锻造模的加工经历了仿形加工、电解与电火花加工、数控加工与高速加工技术的发展阶段[1]。仿形加工生产周期长、加工精度低、模具尺寸一致性差,目前很少采用。电解加工主要用于锻造模的粗加工,加工效率高但精度低。电火花加工效率低,主要用于小型锻造模或具有深型槽及细微特征部位的辅助加工[2],其加工成本高。高速加工技术加工精度高、切削力小、效率高,是锻造模制造的主要发展方向,但昂贵的机床设备限制了该技术的推广。目前数控加工仍然是锻造模生产加工的主要手段。现在分析传统锻造模加工工艺的基础上,对其工艺进行改进。

1传统锻造模制造工艺及问题分析

以某一曲轴锤锻造模加工为例,该锻造模外形尺寸为1050mm×700mm×475mm,材料为5CrNi-Mo,热处理后型面硬度38~42HRC,燕尾硬度28~32HRC,结构如图1所示。曲轴锤锻造模主要型面采用数控加工,与传统的铣削加工方式相比,该方法在一次安装中加工出锁扣与型面,省略了大量的划线工作,加工效率与质量得到明显提高[3]。主要加工工序为:①刨或铣六面及检验角;②钳工划线、钻起重孔;③刨燕尾、铣键槽;④铣型槽、飞边槽、锁扣及钳口等;⑤钳工修锁扣、型槽,样板检验,并浇注样件;⑥热处理;⑦磨燕尾平面;⑧钳工抛光型槽。图1曲轴锤锻造模实践中发现,该加工工艺仍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1)热处理造成模具零件变形。淬火后模具零件变形,主要表现为分模面平面度超差与型槽形状尺寸不符要求[4],对于大尺寸模具零件,这种变形更加明显。据测量,对于模具零件尺寸1200mm×700mm×450mm的锻造模,分模面热处理变形量达1~3mm,型槽变形量达0.5mm。型槽形状精度直接影响锻件的加工精度,而分模面的平面度影响锻造模实际承载面积,对模具的使用寿命有明显的影响。实际生产中为了消除或减小淬火对型槽精度的影响,需要加大热处理后钳工修整余量,增加了钳工修整工作量。(2)样板数量多。为了检验型槽位置及形状,需要制作大量的样板[5],如平面分型的曲轴锻造模需要各种样板20余块,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增加了保存样板的场地。(3)样件制造精度不高。锻造模型腔样件的制造一般采用铸造的方法,即将低熔点合金或盐融化后,将模具垂直放置,通过钳口浇注获得样件。当模具夹紧不足时,液态金属或盐的压力会造成模具零件分离,影响样件的铸造精度。同时在盐或低熔点合金凝固过程中,存在样件尺寸收缩、样件取出困难等问题,影响检验样件的生产效率与质量。另外浇注低熔点合金时,为了提高金属的流动性,还需要对模具零件进行加热,增加了样件制作的成本。

2锻造模的数控加工新工艺

针对原加工工艺存在的问题,在生产中进行了探索与改进,主要改进为:(1)采用粗加工后淬火,然后再进行数控加工的工艺。锻造模常用的材料有5CrNiMo、5CrMn-Mo,一般要求型面淬火硬度38~42HRC。原加工工艺采用高速钢刀具铣削,对淬火后的模具零件进行加工很困难。目前硬质合金刀片铣刀或整体硬质合金铣刀在数控加工中获得普遍应用,这种刀具材料硬度高、允许的切削速度较快,可以对淬火后的锻造模进行加工。为了减少淬火后零件变形,提高模具零件加工精度,新工艺在淬火后采用硬质合金刀片铣削加工。模具零件型面的加工分为淬火前的粗加工和淬火后的精加工。粗加工时,采用环形刀具以等高层切方式加工,切削深度不变,切削力基本恒定,允许采用较大的进给速度,提高了粗加工的效率。锻造模具钢具有良好的淬透性,但由于模具零件截面较大,淬硬深度较浅,为了消除淬火后零件变形,同时避免去除大余量造成的模具零件型面硬度降低,淬火前粗加工时,应该留有适当的余量。根据经验,一般在水平方向留5mm余量,深度方向留2~3mm余量。(2)根据型面各区域的不同技术要求,分别采用不同的加工策略,提高加工效率[6]。根据锻造模型面加工尺寸精度的不同,可以将型面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如锁扣、终锻模膛的精度要求高,一般要求加工误差为±0.05mm,对于这些区域,对淬火后零件进行半精加工与精加工,首先采用等高层切的方式半精加工,留0.3~0.5mm余量,然后采用环形铣刀等高层切及球头刀进行精加工,并且对模膛内圆角使用球刀清根,精加工后留0.03~0.05mm钳工修整余量。另一部分如钳口、仓部、制坯模膛等区域,加工精度要求低,一般制造公差要求±0.1mm,可以不留余量直接半精铣成形,后续钳工修光后即可满足要求。根据区域加工要求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的加工策略,减少了大量的精加工工时,在满足使用要求前提下,提高了加工效率。(3)加工过程中,避免大量采用样板检查。实践中发现,在保证数控编程使用的数字模型正确和加工工艺参数合理的前提下,数控系统能够保证加工的型腔板尺寸正确。由于型腔板精加工时一般在水平和深度方向采用均匀一致的余量,当型腔板尺寸出现问题时,型腔深度方向尺寸也出现超差。鉴于此现象,生产中可以采用深度尺、卡尺测量型槽关键点深度尺寸的方法,控制加工深度和型槽尺寸,而局部圆角采用圆弧样板检测、钳工修正控制。型槽的位置尺寸即检验面与型槽之间距离,依63靠正确的数模与数控指令,通过数控系统保证,最终采用样件对模膛综合检验。(4)改变样件制作方式。锻造模样件不再采用铸造方法,改用可加工塑料压塑成型方式。可加工塑料为A、B双组分的泥状材料,使用前将2组材料按要求混合均匀,在待检测的锻造模型腔表面涂凡士林作为脱模剂,将可加工塑料手工填满锻造模上、下模块的型腔,使塑料表面高于分模面,合模后敲击模具零件,将多余的材料挤入飞边槽。当上、下模合模后静置,待可加工塑料硬化后取出样件。塑料硬化时间与环境温度有关,随环境温度升高而缩短,一般需24h左右。可加工塑料具有强度高、变形小、容易脱模的特点,可以方便地制作完整的样件,满足锻造模样件制作的需要。与铸造方法相比,采用可加工塑料制作样件的方法不需要对模具零件进行加热,也不需要加热熔化铸造材料,简化了样件制作过程。采用铸造方法生产样件时,需要对桥部进行处理,防止铸造材料流入仓部,如处理不善,容易造成样件浇注不足,而采用该方法制作的样件组织致密,表面形状清晰,样件质量高。但可加工塑料的价格较高,这种方法的生产成本有所增加。生产中常在可加工塑料中添加固化的废弃塑料以降低样件材料成本。采用以上措施后,锻造模的加工工艺改进为:①刨或铣六面及检验角;②探伤检验;③钳工划线、钻起重孔;④刨燕尾、铣键槽;⑤粗铣型槽、飞边槽、锁扣及钳口等,垂直方向留2mm余量,水平方向留5mm余量;⑥热处理,淬火、回火;⑦精铣(刨)检验角;⑧半精铣型面、飞边槽、锁扣、压弯型槽等,精铣锁扣、终锻型槽;⑨钳工抛光型槽,制作样件综合检验;⑩磨燕尾平面。

3结束语

模具零件加工过程中,采用新技术提高加工效率及质量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实践证明,采用新的加工工艺能够显著提高锻造模的加工精度,减少了钳工修模时间,提高了加工效率,同时节省了大量样板制作费用。采用可加工塑料制作的样件与浇注样件相比,变形小、易脱模、强度高,完全满足样件检测的要求。

作者:梁新合 单位:河南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吴金妹.汽车发动机连杆锻模的高速加工[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14(5):138-140.

[2]夏汉关.数字化技术在齿轮精锻成形模中的应用[J].模具工业,2014,40(2):1-3.

[3]高城美.锤锻模的制造工艺[J].机车车辆工艺,1982(2):13-19.

[4]黄波.大型复杂类锻模制造工艺的改进[J].机械工人,1994(6):18-19.

新工艺范文篇5

关键词:支架工艺

近年来,随着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建筑师在大型建筑上常常采用钢屋架结构,以满足人们对建筑造型和室内空间的不断追求。就拿我公司于1999-2001年承建的东方通信城B、C厂房来说:厂房面积共50000m2,屋顶为钢结构型式,生产区的开间很大,其中单个生产区面积就达到7000多平方米,为此,对安装工程提出了两个课题:

第一:钢结构屋架一般不允许烧电焊,且钢梁的荷载一般不能随意增加,否则,一旦某根钢梁的负载超过它的极限荷载,将造成整个钢屋架失稳,这是钢结构受力上的一个大忌,那么大批的水、电、风管线及设备如何安装?

第二:生产区由于工艺的需要,管线特别复杂、繁多,而生产区一层又不设吊顶,那么大量的水、电、风及工艺管道需明装,不仅造成整个安装层面的安装观感混乱不堪,而且不能满足生产工艺的需求。

为解决这二个课题,项目部充分吸收国内外相类似的先进技术,并通过QC小组的活动,研究出了这一新工艺——综合支架法。

一、新工艺综合支架概况。

a)综合支架主体由6.3#槽钢制成,经综合考虑桥架、风管等各类管线的支架间距,确定槽钢在整个层面每间隔2米通长布置,槽钢之间由50*5镀锌扁钢相连。吊杆为Φ10圆钢,间距为2米。

b)槽钢每间隔8cm钻对穿孔,用于各类管线支架的吊装。之所以选择最佳模数8cm,主要是因为:孔距太小,不仅增加工作量,而且会影响支架的强度;孔距太大,不能满足各工种支架及管道抱箍的模数要求。

c)综合支架的防腐采用热镀锌处理。

二、新工艺综合支架优势。

采用综合支架彻底解决了上述两个问题,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对顶层(钢屋架)来说,使用综合支架后,它更加合理地分配了整个层面的安装荷载,使得整个钢屋架受力较均匀,从而避免了钢屋架屋面因局部受力过大而失稳的可能。

2、从质量、外观来讲。首先我们充分考虑整个安装层面(含上建吊顶)的动、静荷载,并考虑一定的安全系数后,并通过计算确定综合支架吊杆用Φ10圆钢制成,主体采用6.3#槽钢,吊杆纵横间距均为2米。这样就充分保证了支架的安全可靠;在综合支架上、下层各自安装管线,不但层次感极强,而且保证了每条管线的横平、竖直;风口、喷头及灯具不仅纵向、横向对齐,对角线也都对齐。使用综合支架以后,外观效果显著提高,原来的杂乱现象如今变得错落有致,整个厂区变得整齐而美观。

3、从工期来讲,因综合支架的制作安装均由专门施工小组提前施工。而且有了综合支架以后,各工种管线的安装效率大大提高,这样就有效的缩短了整个工程的工期。

4、因业主事先无法预知生产线的具体型式,大批工艺管道不能一次性到位,且生产线会经常性变更,使用综合支架恰恰为以后工艺管道的增改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5、从经济角度:我们分别对生产区一层和顶层(钢屋架)进行测算,对生产区一层来说,使用综合支架一次性投入略高于传统支架作法。但综合考虑到后期因生产线的安装与变更带来的二次性投入,以及不采用综合支架后期工艺管线增加支架给生产带来的负作用,土建的吊顶施工等种种因素,使用综合支架的成本反而低于传统作法;对顶层(钢屋架)来说,因屋面为拱型结构,传统作法支架的钢材消耗量十分庞大,而且制作十分复杂,使用综合支架(槽钢直接用圆钢悬吊于檩条上,其中檩条安装前,孔洞已事先打好,吊杆连接件经螺栓固定于檩条上)不仅施工方便,最为重要的是给土建吊顶的施工及以后工艺管道的安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使用综合支架可以大大降低成本。由此可见,使用综合支架势在必行。

该方案确定下来以后,我们将整个详细的方案提交给业主、设计院及监理单位,均得到他们的一致认可与好评,最终该方案在B、C厂房得以顺利实施。并取得明显的效果:它不仅使整个厂房的安装观感明显改观,而且有效缩短了整个工程的工期;从长远的经济效益来看,成本也明显低于传统支架做法的成本。

本工程现已获的“钱江杯”,得益于综合支架的实施是显而易见的。

新工艺范文篇6

关键词:APMP;杨木制浆设备;国产化

1综述

1.1杨木APMP成套设备引进情况

从1995年至今,国内已引进多条杨木APMP成套设备(表1)。整条杨木APMP生产线的投资费用巨大。过高的投资增加了生产成本,最终将极大地削弱杨木APMP生产线的投资价值和竞争力,制约中国制浆造纸工业的发展。提高制浆造纸设备的自给率,实现杨木APMP成套制浆设备实现国产化,不仅有利于推广杨木APMP和促进制浆造纸工业的发展,而且也会带动我国制浆造纸机械制造业发展。

1.2APMP制浆技术

APMP即碱性过氧化氢化学机械浆,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发的新浆种。它与APP同属碱性过氧化氢预浸渍化学机械浆系列。

2杨木APMP设备国产化研究关键因素

螺旋挤压疏解机是APMP生产过程的关键设备,不但使木片被压缩成均匀块,而且保证木片在进入浸渍器之前将被压缩成的均匀块疏解开。作用有两点:(1)以大的压缩比(4∶1~7∶1)压缩木片,挤出木片中的空气和经药液浸渍而溶出的物质,使其干度达到58%左右,以便在浸渍时能完全将药剂渗透到纤维里,为均匀浸渍创造良好的条件。(2)以粗大的推进螺旋叶片碾压木片,使其破碎,经两段碾压后,木片基本上变成疏松的小木棍或粗大纤维束,使之更好地吸收药液,降低磨浆能耗,为获得良好的APMP打下基础。

3杨木APMP设备替代国产化

3.1螺旋挤压机

该装置能挤出空气及游离水,然后将木片送入含有化学药剂的槽罐。木片在螺旋挤压机中受到强烈的挤压和撕裂作用,产生许多龟裂,木片变薄,堆积密度变小,结构变得疏松,形成立体网状结构的木丝团,这对尺寸较大或较小的木片都有同样作用,只是大压缩比以及压缩次数多的效果更明显。这些木丝团能像海绵一样易于吸收药液,从而使药液浸渍完全、反应充分,药品渗透很大程度取决于木片经过挤压所产生的龟裂和裂缝的多少,而挤压对纤维并不会产生很大损伤。挤压可以促进木片的化学反应已在APMP、CTMP中得到成熟应用。

3.2偏心进料高浓盘磨机

(1)偏心进料高浓盘磨机首先设计了不同结构的旋转磨片和固定磨片,取消了磨片上的破碎疏解区,除旋转磨片中心的动盘锁紧螺母安装孔及固定磨片上的进料孔外,旋转磨片与固定磨片的其余表面均为平的磨浆齿面;(2)壳体前端盖和固定磨片上的进料孔相对于旋转磨片的中心设置了较大的偏心距,使进料孔对准旋转磨片的磨浆齿面,在固定磨片齿面上进料孔旁与旋转磨片旋转的相同方向还设置了一条由深变浅的弧形凹槽;(3)将壳体上位于主轴周围的密封结构取消并改成环形的通风道。

这种新型的偏心进料高浓磨浆机由于进料孔相对于旋转磨片的中心设置了一个较大的偏心距,使进料孔对准旋转磨片的磨浆齿面。高浓纤维原料在进料螺旋的推动下直接进入固定磨片与旋转磨片之间,由旋转磨片上的磨齿将高浓纤维原料带入平面磨浆区,固定磨片上由深变浅的弧形凹槽可使体积较大的高浓纤维原料易于进入平面磨浆区,而无须依靠进料螺旋的强力推挤。因此偏心进料高浓磨浆机不易造成高浓纤维原料的堵塞,同时,进料螺旋对高浓纤维原料也无须强力推挤,使主轴的轴向载荷和动盘的旋转阻力大减,磨浆能耗也大大降低,同时延长了主轴的轴承寿命。

3.3螺旋挤压机与偏心进料高浓盘磨机的比较

螺旋挤压机挤压木片时(图1),木片受到四个方向力的作用,螺旋轴和壳体对木片的压力F1,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木片受力之后,有沿着木片45度方向向外运动的趋势。由于木片存在的空间减小,木片受到了其它木片对它挤压力F2,两个力的方向相反。四种力共同作用在木片上,就减少了木片裂开的趋势。

木片被挤压后,在浸渍时能完全将药剂吸收到纤维里,为均匀浸渍创造良好的条件。另外,经挤压后的木片呈疏松的木丝团,可将药液吸入木片的每个孔中,使化学药液的渗透较充分。由于螺旋轴是锥轴设计,先细后粗。环在螺旋轴外侧的筛筐直径不变,加之螺旋片的螺距逐渐减小,螺旋片与筛筐形成的螺旋室越来越小,即螺旋压榨的输送截面越来越小,木片被压缩,水从筛筐孔眼流出,木片之间的结合被断开,这是一种静态分丝,盘磨机粗磨木片,随着磨片的转动,木片在磨室内作相对运动,木片及木片与磨片之间形成强大的摩擦,磨出的木丝均匀,比表面积大,更利于药液的吸收。用盘磨机粗磨木片,可以达到分丝之效果,更能降低能耗。

3.4国产化与进口杨木APMP技术经济对比

经实验数据可知,采用新工艺较优条件下制得的浆料抄片物检性能测试的结果与进口杨木APMP相比较,可以看出:新工艺制浆的各项强度指标与岳阳造纸厂采用国外进口设备所制得的杨木APMP相差不大,说明采用APMP新工艺和设备可以达到与国外进口工艺和设备相似的效果(表1)。

一套日产150~200吨的杨木APMP生产线成套设备价格在3000万美元以上,需要使用国家大量的外汇。即使购买其主体设备,在国内配置其它辅助设备,费用也在1.6亿元人民币以上,况且配套设备与主体设备配套使用时,对运行的稳定性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采用国产的杨木APMP自制设备,虽然在性能上略低于进口,但每套50~200吨生产线价值在1.4亿左右,且由于采用了偏心进料高浓盘磨机,电机额定功率:30KW,进料电机额定功率:1.1KW,比同型进口设备比较节能7%左右,有着很好的技术经济性能。

4结论

采用了一种新型偏心进料高浓盘磨机,用以代替螺旋挤压机。盘磨机粗磨木片,磨出的木丝均匀,比表面积大,为均匀浸渍创造良好的条件。偏心进料高浓盘磨机可以避免普通盘磨机的缺点,进料畅通,分丝均匀,节省能耗,为APMP制浆设备国产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新工艺范文篇7

关键词:新材料;新工艺;应用研究

1前言

科学技术和人类文化艺术的有机融合诞生了工业设计,而工业设计想要发展就需要材料的应用和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不仅关系到设计的内涵也关系着设计的实用性。下面我们就浅谈了一下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应用研究。

2如今材料和工艺的发展概述

材料的开发,最原始的石器时代使用的兽皮、泥土等天然的材料,到了后来是用火制造的材料,再到了二十世纪主要是利用物理和化学原理合成的材料,其中有合成高分子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和合金材料等。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出现了如金属陶瓷等材质的复合化材料,二十世纪后期主要是利用信息技术等。到了二十世纪,材料的材质种类愈加丰富,工艺水平也愈加的丰富多彩,这其中有锻造工艺、压力加工工艺等。

3新材料和新工艺在工业设计的应用研究

3.1关于新材料的应用研究

3.1.1新型造型结构材料的分类

新型的造型结构材料,主要要新型金属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新型复合材料、新型玻璃材料以及其他结构的结构材料。新型的金属材料主要分为两种,分别是保节灵超薄钢片和金属材料。其中的保节灵超薄钢片的灵活性非常强,可以随意的弯曲,而且材料的外观和色彩因为材质是聚合物的关系可以随意更换,这样这种材料的外观就会非常鲜亮和美丽。而金属材料是融合了聚合物塑料和非晶体结构材料,它具有一般金属材料达不到的热稳定性,这样就能够成形的非常容易。新型高分子材料主要是Ecoflx和Ecovio以及Prity材料。第一种材料的是一种特殊的可以降解的材料,它因为较好的弹性和耐候性经常被应用到包装的领域。第二种材料则是触摸起来的质感非常强烈,而且因为是含有凝胶剂聚氨酯的材料所以在外观和形态上可以根据洗好进行改变,这种材料不仅有多样的色彩和舒适的触感,而且无毒无害。新型玻璃材料主要分为纳米金刚材料和视觉控制玻璃以及超薄玻璃三种。纳米金刚玻璃的质地非常的坚硬,这是因为它的表面涂了一层碳,其主要应用在MP3上,金属的质感并且不会留下痕迹,非常的时髦。第二种玻璃中间有一层透明的玻璃和上色玻璃,这种玻璃跟随者电流的变化也会产生变化,这样它便主要能有效的调节我们的生活。第三种材质被称为世界上最薄的玻璃,其因为十分的轻薄主要应用在各种的电子设备屏幕上。其它的新型材料主要是光线互动材料、半透明混凝土和织物材料等。

3.1.2新型功能材料研究

如今的新型功能材料主要分为四个方面,能够自我修复、高性能纳米复合稀土材料的、聚异丙基薄膜和具有记忆能力的玻璃。第一种材料的可以在复合物基底的基础上进行自我修复,主要应用在汽车、飞机等微型芯片制造业。第二种主要是可以通过控制薄膜的厚度从而控制硬磁相和软磁相的晶粒排序,此材料如今还在发展阶段。第三种材料的特点是融合了疏水性和亲水性,根据温度的不同有所变化,用此制造服装具有较好的保暖冰凉作用。最后一种材料是运用太阳光和其他光储存能量而后释放的方式进行记忆,这样通过各种线路的照射就能储存信息,其材料采用的是稀土,用途相当广泛。

3.2关于新工艺的应用研究

3.2.1新工艺的分类

新型的工艺在工业设计中主要分为新型成型工艺、新型加工工艺和新型表面处理工艺。新型成型工艺主要是分为混动态成型技术、快速成型技术两种。第一种材料的凝练、分散效果极佳,多应用在电子、运输业。第二种材料的柔韧性加好,主要应用于工业设计和绘图等等。新型加工工艺主要分为仿生电火花加工技术、二氧化碳激光切割技术两种。第一种可以将原来的加工直孔或简单弯孔转变成较为复杂的曲线孔,其中研制出来的仿生机器人不仅结构简单、动作敦实,并且加工出来的曲线孔非常的光滑而且形状的简单。第二种是应用借光切割的手段来进行分割,这样的材料清洁、安全没有污染。

3.2.2新工艺的发展方向

如今的新型工艺主要体现在各种学科交叉和部门参与的工艺、各种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更加密集、材料的结构和工艺越加小型的工艺和材料多朝向仿生智能。值得提出的原先的材料主要是被动型,材料和结构都比较单一,很难变成一个智能的东西,如今的材料研究方向是使得其智能化。也就是未来的方向更加的倾向于精密而成型的技术、微细的技术加工和多样化的表面处理等。

4建立工业设计的材料与工业数据库

建立数据库的重要意义。如今的材料和工艺数据库资源非常的分散导致维护和更新阻力非常大,所以建立数据库意义重大。而且工业设计和材料和工艺具备不同往常的特殊性,这不仅要考虑到不同尺寸、形状的材料,也要考虑到材料的外观和性能,所以建立数据库意义重大。最后是工业设计材料和数据库也能使得设计师更加快速直观的获取信息,从而进行更好的设计和创造。

5小结

对于面向工业设计的新材料与新工艺的应用研究,其中提出了很多新材料和工艺,但是还需要建立工业设计的材料和工业数据库。对于新材料和新工业是在一个不断探索的阶段,需要各方的不断努力。

作者:张倩倩 单位:广州现代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夏燕靖.对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的探讨[D].南京艺术学院,2007.

新工艺范文篇8

【关键词】木工刀具;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

近年来,现代化木材加工工业发展迅猛,木质复合材料的加工因此得到了高速发展。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人造板工业,如纤维板、刨花板、胶合板、层积材和竹木业等木质复合材料的出现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发展空间。这些传统的木工刀具材料已不能满足工艺要求。目前我国是亚洲生产中密度纤维板(MDF)最大的国家。2001年强化木地板实际产量已增至6000万m2,如此大量增长的需求对切削加工工具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切削人造板等木质复合材料时使用的刀具材料主要是硬质合金,硬质合金的耐磨性、耐热性和硬度很高。但由于木材本身具有很高的各向异性结构,使得与刀具的摩擦系数很大,而且木质复合材料本身既含有造成刀具机械擦伤的硬质点,又因某些人造板表面还有难以加工的硬质涂层,有引发刀具发生化学腐蚀的酸性介质,这些都会加剧刀具磨损和腐蚀,不仅大大缩短了使用寿命,而且严重降低了产品的质量,进而影响了产品的加工成本和生产效率。现有的硬质合金刀具在耐磨和耐腐蚀性方面已经不能满足要求,为了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市场迫切需要高性能的、高质量的木工加工刀具。

一、木工刀具新材料

通常用于木工刀具的切削材料主要为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斯太立合金、高速钢等,这些材料常用于低切削速度、低进料速度和加工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如刨刀、锯片、铣刀等,一般用于实木加工。随着纤维板、刨花板、胶合板和层积材等木质复合材料的出现,这些传统的切削材料已不能满足工艺要求。原用于金属加工的硬质合金材料,现广泛地应用于木材加工用刀具,并逐渐替代了高速钢等材料,提了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常用木工刀具的物理机械性能如下表1示:

从上表可知,聚晶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具有极高的硬度和耐磨性,特别是聚晶金刚石,其显微硬度可达10000HV,是刀具材料中最硬的材料。同时它的摩擦系数小,热膨胀系数低,与非铁金属无亲和力,切屑易流出,导热率高,切削时不易产生积屑瘤,可以避免热量对刀刃和工件的影响,因此刀刃不易钝化,切削变形小,可以获得较高质量的表面。能有效地加工非铁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如铜、铝等有色金属及其合金、陶瓷、各种纤维和颗粒加强的复合材料(尤其是实木和胶合板等复合材料)。超硬刀具材料包括金刚石刀具和立方氮化硼刀具,其中以人造金刚石复合片(PCD)刀具及立方氮化硼复合片(PCBN)刀具占主导地位。超硬刀具近40%用于木工刀具。PCD木工刀具主要可分为PCD锯片和PCD成形铣刀两大类,PCD锯片是将PCD刀齿焊接在锯片基体上再经刃磨后形成,其结构与硬质合金锯片类似,不同之处是PCD锯片的前角较硬质合金锯片小,一般为50~100,楔角为650~750,锯片规格一般为Φ100~450mm,锯齿数可多达72齿。PCD成形铣刀的主要品种有用于加工实木地板、复合地板、强化木地板、竹木地板的修边刀、榫槽刀及PCD家具成形刀等。PCD成形铣刀的切削速度可达3000m/min,走刀量可达每分钟数米,刀具耐用度是硬质合金刀具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由于具有高效率、高耐用度等特点,尤其适合于大批量加工。

二、木工刀具的新技术

随着木工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快速发展,木材加工企业的很多设备都需要根据工艺要求,进行特殊设计和制造。这些专用设备具有特别的用途、很高的切削速度和很大的生产能力,因此,对刀具的设计、刀体材料、切削材料、重量和精度都有很高的要求。目前双端铣刀具的线速度已达110m/s、进给速度高达180m/min,最高可达300m/min;最快的木工四面刨床的进给速度为600m/min;CNC加工中心的主同高速已达5万r/min,进料速度达到200m/min。高速切削能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提高设备的运转效率,同时可以减小刀具的切削力,提高工件的加工表面质量,延长刀具的寿命。超微颗粒、特殊牌号的硬质合金和金刚石的广泛应用,为高速切削刀具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制造精度随着机械加工业的发展,制造木工刀具的机械精度越来越高。先进的检测仪器和检测手段,提高了木工刀具的制造精度,刀具的公差已达微米级精度。木工刀具精度等级的提高,不仅提高了工件的加工质量,也为高速高效切削提供可靠的保证。安装精度除刀具的制造精度外,刀具在机床上的精确安装也非常重要,它不仅影响刀具本身,也影响着机床的使用和寿命。改善刀具的夹持方式是提高刀具安装精度的有效方法。通常刀具都是带有中心孔的盘类刀具,与主轴的配合一般为基孔制,小间隙配合,在低速运转时,不会产生显著影响。但对于四面刨和双端铣类机床,在使用盘类刀具时,应采用液压夹紧轴套,完全消除了液压轴套和刀轴之间以及轴套和刀具之间的配合间隙,保证了刀具回转中心和刀轴旋转轴线一致,提高了刀具回转精度、定中心精度和动平衡精度。对于CNC设备,则采用锥度定位夹紧,如ISO、SK系列锥度夹头、HSK中空锥(下转第221页)(上接第216页)度夹头等,这种夹持方式提高了刀具的定位精度。轻金属刀体,可以降低刀具的重量,提升动平衡等级。金刚石刀具的制造精度已达微米级精度,采用先进的夹紧技术,不仅提高了刀具的装夹和定位精度,而且提高了刀具的运转精度,保证了产品的加工质量,同时也延长了刀具的使用寿命。

三、木工刀具的新工艺

随着一些新材料的使用,木工刀具走向了多元化的发展。这些新材料在某些力学、物理性能方面具有传统材料无法比拟的优势。近年我国木材工业发展迅速,家具和地板生产在全球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不断增强。为进一步提升产品的档次和市场竞争力,对木工机械和木工刀具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普通切削材料的机械加工刀具已不能满足新工艺要求,木工刀具正向着超硬材料、高速高效和高精度方向发展。切削材料,如立方氮化硼(CBN)、聚晶金刚石(PCD)、涂层金刚石(CVD)和单晶金刚石(MCD)等超硬材料的相继问世,涂层处理毫无疑问是当今研究和开发最多的技术。美国、德国、波兰等国家在这方面的研究很多,主要是针对涂层结合力、磨损机理、涂层材料性能比较等等。多层涂层、多元复合涂层以及金刚石涂层、CBN、CN涂层将是未来刀具涂层的发展方向。另外,PCD刀具的应用也非常多。德国的蓝帜(Leitz)公司是世界生产木工刀具最有名的公司之一,他们已经研究出比PCD刀具耐磨性还要高数十倍的MCD单晶金刚石刀具。无疑对木工刀具行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木工刀具的制造精度日益提高,不断出现新的刀具设计和新的产品。

新工艺范文篇9

关键词:建筑装饰;建筑工程技术;建筑施工

1建筑装饰的现状及其特点

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和稳定的市场带给建筑装饰行业新的挑战和机遇,只有不断的进步,才能不被市场淘汰,在建筑施工行业竞争越发激烈的时代,只有不断运用新技术和新工艺,以客户的普遍需求为主要考虑方向,结合实际和自身发展状况,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就目前来看,市场上的建筑装饰设计与具体施工是分离开的。一般是装饰公司设计装饰方案,施工团队进行具体施工。在此种两相分离的情况下,相关的工作人员不仅应当对整个设计工作予以重视,更应该将严格遵循设计方案的遵旨贯穿施工始终,只有这样,才能最高程度的使计划与实际相切合,最大程度的满足客户需要,高效率完成施工。与此同时,装饰施工还应当处理好后期的收尾工作,努力完善工作,提高建筑的整体美观程度。以现在的建筑装饰行业发展水平来看,虽然相应设备已经投入,但大多数建筑装饰还是由人工操作完成的,施工工人手工费用高且工作量大,而且因为没有明确分配工作,所以有时会出现人员浪费等情况,严重时会影响到具体安装。除此之外,还有部分施工人员未受过专业训练,在施工作业中,虽然有新设备与新技术,但无法高效利用,不仅会导致施工不合格的问题,严重时还将影响整个施工团队。最后,在选材和用料方面,也应当做到充分为居民考虑,尽量选用环保材质和无害无毒材料,避免产生有害气体,影响施工人员和居民的安全,这样才能促进建筑装饰更好发展。

2建筑装饰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研究

2.1在应用中融入新技术新工艺。随着建筑装饰行业的发展,更多新的、有创意的想法涌入,客户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对行业的艺术表现力是一个新的挑战。建筑装饰的好坏与否决定着建筑装饰的美感,只有不断重视艺术表现力、加大对建筑物艺术美感的表现力度,才能使平凡的建筑变得不平凡,使中性的建筑清晰表现其主题。另一方面,专业技术人员在实际施工时,应当积极运用新思路新技巧,不仅要对具体如何行动和工作流程充分把握,还需要对工程的整体性做出充分认识,只有对整体产生一定的熟悉,才能统揽全局,才能在认识的基础上深入理解和领悟,才能有效解读图表以使装饰施工整体流畅,最终施工质量才能更加有保障[1]。2.2完善的前期准备工作。在建筑装饰的应用中,不仅要注重融入新技术和新思路,我们还应当注意对施工人员的培养训练和对整体施工工程的管理活动,比如在具体施工之前,工程管理人员在准备阶段应当明确项目管理人员的具体职责,保障每个管理人员各司其职、分工明确、坚守岗位、推动发展。管理人员应当着重重视自身的责任,细致对待装饰的各个环节,避免出现不达标的装饰或者不合格的装饰,影响到后期其他的施工。其次,对于将在装饰施工中具体操作的施工人员,应当彻底培训并对具体项目进行具体规划,特别是某些需要专业人员操作的部分,应当根据具体实施,制定行动方案,发挥每一个人员的优势,使建筑装饰工程更加高效的完成[2]。2.3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只有在社会稳步发展的前提下,建筑装饰行业才能稳定发展,社会各界都在多方面的发展,所以在建筑装饰行业中,作为需要实际操作的行业,更应当重视技术、工艺与施工方面的创新和发展,进而满足不同人群的多维度需求。与此同时,在不断地创新中,应当对传统技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保留传统的优美艺术,发挥历史传承的作用,保留传统中好的东西,加入新的创新与发展,使创新融入传统,挖掘新创意和新思想。

3建筑装饰新技术新工艺的施工研究

3.1创新建筑装饰技术。在每一个具体的建筑装饰施工中,都需要设计人员根据一定的主题进行创造,从而展现出装饰的艺术美感。因此,在建筑装饰的施工过程中,设计人员从设计开始就应当根据客户的需求开拓新思路,把创新的本质要求带到建筑设计的每一个环节,再与施工人员进行实际操作层面的讨论,根据自身经验,创新施工方案。同时,也不能一味寻求创新而忽略了对风格的把控,应当把创新和风格的思路贯穿在装饰施工的始终。对施工工人来说,应当在施工前做好充足的前期工作,比如在施工前对施工现场的勘察,以及对施工图纸进行可行性分析。不管是对设计人员还是施工人员来说,都应当掌握大量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和素质,以此才能在真正上手实施时发挥出最好的水平。那么,在大量新的技术与材料涌入的当下,我们就需要不断的了解和掌握新材料和技术,全面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同时在实践中,与新技术与新材料磨合,使其得到更好的应用并加以改良[3]。3.2具备更加专业的技术知识。装饰施工在我国很多行业都有涉及,只有对各种专业知识进行全方位的学习,才能掌握和把控即将用在不同场所的不同材料,所以我们在上文中提到,学习理论知识是十分重要的。对不同材料进行分化与观察认识,不仅能强化记忆,同时也在为装饰创新奠定基础,只有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都丰富了,新技术和新工艺才能更好的运用在装饰建筑中,创新才变成了一件让人获得幸福感的事情,此时在使用材料的时候也能更加做到合理利用,事半功倍。对于施工中存在的质量管控不全问题,在施工前期,由于管理人员有时对图纸验收不严格,在材料购买和分包时也监督不够,滥竽充数、中饱私囊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以至于对施工造成影响。在实际施工中,有些管理人员对于具体施工中存在的质量和技术问题,并没有充分的理解和正确认识,也会导致建筑装饰施工完成,但与图纸不相匹配的情况,对重点环节与工序的质量也难以把控,施工质量大大降低。3.3充分展现新技术与新工艺。在建筑装饰施工中,我们已经引进了很多新技术和新工艺,但是能否将新工艺与新技术展现处理,需要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把技术管理制度充分运用到施工的每个环节,提高应用的效率。在当下,我国建筑装饰行业也越来越重视绿色施工,应当更加把绿色施工技术运用到实践中,同时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与环保意识。有效推进绿色施工的运用,还需要我们采取措施,有效减少污染和噪音,促进建筑装饰行业可持续发展[4]。

4结束语

由此可知建筑装饰施工作为提升建筑物审美价值的主要保障,对于建筑的艺术美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只有艺术性提升了,人们才能更大程度体会到建筑物带来的愉悦身心的感受。装饰建筑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只有不断地突破既定限制,在传统的基础上“去其糟粕,取其进化”,不断创新发展,才能不被时代淘汰,不被市场淘汰,才能与人类同进步,与时代同呼吸,我们要不断地挖掘建筑装饰新的创意与灵感,将其付诸于实际,使环境因为建筑装饰更加美丽,让更多人感受到建筑装饰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陈翠翠.建筑装饰新技术新工艺及施工探讨[J].智能城市,2019,5(1):79-80.

[2]刘青,孟伟.建筑装饰新技术新工艺及施工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5):183.

[3]曹在龙.试析建筑装饰新技术新工艺及施工[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7):270.

新工艺范文篇10

关键词:树脂画;创新设计;快速创作

一、研究背景

1.树脂画介绍树脂画起源于中国传统的漆画或昆虫琥珀,是近年来在国内兴起的一门艺术形式。是日本艺术家深堀隆介发明的立体绘画法。它的材料一般为透明滴胶和丙烯颜料,由透明树脂胶的透明特定性和可流动性逐层绘制、叠加而成,带有立体感的新兴艺术形式[1]。近年来,国内众多树脂画爱好者通过网络来学习和研究树脂画,对于树脂画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和其他手绘艺术品一样,树脂画也有极高的收藏价值[2]。2.透明滴胶和丙烯颜料介绍透明滴胶作为热固性树脂,导电性能差,化学性能在固化后成品稳定性高、硬度强、耐黄变、耐霉菌。同时具有透明度高,固化时放热低,缩水率低,表面不需抛光,都可以达到通透的效果。主要用于各种人造琥珀,切面假钻,水晶工艺品,透明手板件复制等成型树脂。丙烯颜料是通过化学合成胶乳剂与各种颜色微粒混合而成的新型绘画颜料,含有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以及填充剂、增稠剂等。它的特点是很容易用矿物酒精或松节油洗掉,不会发黄且速干。3.制作树脂画的步骤树脂画制作需要用到的工具有透明滴胶、丙烯颜料、尼龙毛笔、容器等。把透明滴胶环氧树脂(A/B)胶按1:3比例均匀调配后均匀倒入容器内,沿容器内壁顺时针充分搅拌均匀后静置3~5分钟后使用。根据可操作时间及用量调配胶量,避免浪费。当气温低于15℃时,请先将A胶预热至30℃后再进行调胶,易于操作(气温低时A胶会变稠),使用后必需密封桶盖,避免因吸潮而造成产品报废。当相对湿度大于85%时,固化物表面容易吸收空气中水分,形成一层白雾状,因此当相对湿度大于85%时,不适合做常温固化,使用加温固化,待12个小时左右凝固后,在其凝固表面用丙烯颜料画制图形,此步骤反复进行,多个层次的绘制叠加则可以呈现出现立体感[3]。4.树脂画国内外现状日本画家深堀隆介先生运用双轨制思维,将日本的传统手绘技术和现代化绘画的创新思维巧妙结合起来,并在2002年发明了树脂画。在2011年,通过国内多家媒体对日本画家深堀隆介树脂画作品的报道时,这一新型的手工艺术作品才缓慢进入国人的视野,同时在国内掀起学习绘制树脂画的浪潮[4]。国内众多树脂画爱好者通过对仅有的国外树脂画作品和自己的手绘基础,尝试制作树脂画。许多树脂画爱好者通过各种论坛、展览会等一系列平台来相互交流学习绘制树脂画的心得体会。近年来,喜爱树脂画的人不断增加,也涌现出一些有名望的树脂画作者,如李波、陈翔颖、曹强等人。陈翔颖是中国树脂画先驱者,目前他已经在福建举办了三届树脂画展览。但是由于树脂画制作周期长,绘制难度大的问题,始终阻碍着树脂画在国内的发展。

二、树脂画绘制局限分析

传统的树脂画的制作,需要等待每一层透明滴胶固化才能在上面用丙烯作画,但是需要等至少8个小时每一层的透明滴胶才完全固化,一件看似简单的树脂画至少要七八天来完成。由于耗费的时间周期太长,让许多绘画爱好者望而却步。而且传统的树脂画对使用者的绘画技术要求很高,需要他们熟练地掌握丙烯颜料的性能,由于丙烯颜料具有速干性,在固化的透明滴胶上面绘制具有一定的难度,一般没有绘画基础的人无法完成树脂画的创作。

三、树脂画创新工艺设计

针对上述阻碍树脂画发展的问题,通过对树脂画结构进行分层创新设计制作方法,实现树脂画的快速制作,降低绘制树脂画技术的要求,提高制作速度。1.树脂画分层结构设计首先将所需要制作的树脂画拆分成独立的固化树脂片,根据所需要绘制的树脂画,先在多个固化后的树脂片上绘制与该树脂画所对应的图形。将多个固化树脂片与组成该树脂画对应的顺序依次叠加,快速形成三维空间内的立体图形。由上述所述分层结构设计的树脂画制作方法制作得到的树脂画,其中包括了图形模型,图形模型包括图形轮廓模板;图形轮廓模板设置于固化后的树脂片上。图形轮廓模板可设置于固化后的树脂片一端的侧面上。在固化后的树脂片上用丙烯颜料绘画之前,将图形模型放置于需要绘画的固化树脂片的一平面上,通过图形轮廓模板和图形区间模板,在图形轮廓模板及图形区间模板内用丙烯颜料绘制该图形模型的图形,这样显著地提高了绘画速度,同时大大地降低了绘画难度。在不同的图形模板区间设置有与图形的颜色相对应的区间标签。如,黑色丙烯颜料标为001号,绿色丙烯颜料标为002号,橙色丙烯颜料标为003号等。在固化树脂片划分的不同图形模板区间标识与组成图形颜色相同的图形模板区间标签标识001、002和003等。这样方便使用者快速绘制树脂画,同时也大大降低了绘画者的专业要求,即便没有绘画基础的人也可以很方便地绘制相应的图形。这样进一步提高绘制树脂画速度,降低了绘画的专业要求。已经固化的树脂片上面设置有叠加的顺序标签,叠加顺序标签可以设置于固化树脂片的任意四周的侧壁,也可以设置在固化树脂片的两个端面上,还可以在固化树脂片的四周的侧壁和两个端面上都设置上顺序标签,方便使用者查看。使用者可以根据顺序标签依次绘制不同固化树脂片上面的模板图形,然后再根据标签顺序依次叠加黏结在一起,形成树脂画。树脂画分层结构中还包括定位的单元,定位单元包括两个定位板,第一定位板和与之相匹配的第二定位板,两个定位板设置在相邻两个固化树脂片的同一端,第一定位板的一端设置有定位槽,第二定位板设置有与之相配合的定位销。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可以通过黏结层直接黏结在固化树脂片四周的侧壁上,即在所有的固化树脂片叠加前将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直接粘在固化树脂片四周侧壁上,使第一定位板的定位槽与第二定位板的定位销相匹配,待所有固化树脂片叠加完毕后可将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取掉。进而将固化树脂片组合成的立体图形放置于固定容器内;在立体图形四周以及立体画与固定容器之间浇注透明滴胶,并将立体图形固定于定容器内。根据需要制作的树脂画,在多个固化树脂片上绘制与该树脂画所对应的图形之后,以及将立体图形置于固定容器内之前,将每片固化树脂片与组成树脂画对应的顺序依次固定于主体立柱并形成立体图形。在固定容器内放入填充物;浇注透明滴胶将填充物完全覆盖并与固定容器固定在一起。按组成该树脂画所对应的固化树脂片的一定顺序依次叠加重复上述过程,直到完成最后一个树脂片与树脂画所对应的图形的绘制[5].2.树脂画分层结构设计优势通过对树脂画分层结构设计,直接在已经成型的树脂片上创作绘画,明显提高了树脂画制作的效率,传统的方法创作树脂画至少需要7天左右,使用本方法制作树脂画只需1天就可完成,显著降低了树脂画的制作时间。同时在树脂片上附有图形模板,而且可以在每个树脂片上所对应的图形同区间内绘画不同颜色,这样降低了复杂图形的绘制难度,同时也提高了立体画制作速度。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树脂画结构进行分层设计,将显著缩短树脂画制作的周期和降低制作难度。实现了树脂画的快速制作,降低了绘画技术的要求,提高制作速度。解决了阻碍树脂画发展的关键问题,为树脂画在国内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李臻,李芹瑶,郑芷伊.浅论树脂画的发展现状及商业化研究[J].中国商论,2018(34):158-160.

[2]丁博文,余洪,李学斌.浅论树脂画创作技法对雕塑创作的启示[J].美术教育研究,2018(23):30-31.

[3]邱月.环氧树脂与丙烯颜料综合制作流体画的应用性研究[J].戏剧之家,2018(13):154.

[4]王大邦,李艳.树脂壁画制作方法[J].美术大观,2000(06):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