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拼组十篇

时间:2023-04-05 21:48:36

图形的拼组

图形的拼组篇1

以下内容由收录,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一、说教材

《图形的拼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的第四小节的内容。这个内容在以前的教材中是没有的,该内容是在学习了三角形的分类、内角和的基础上出现的,我认为教材出现这样一个内容有两个原因:首先在于为以后的平面图形,特别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倒做铺垫的,第二是为了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体会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学习用联系变化的观点看待事物,并未图形的面积打基础。

基于以上的认识,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知识技能目标:(1)通过让学生用三角形拼不同的四边形,用三角形拼组图案。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三角形的特征,体会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2)通过拼摆、设计等活动,不仅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想像能力,而且还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发展空间想象力和审美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玩乐学习中使学生感觉到数学活动的有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教学重难点:用三角形拼出不同的四边形,拼出各种图案。

教具、学具准备:实物投影仪,师生都准备用色卡纸剪出的各种三角形、图画纸。

二、说教法和学法:

《图形的拼组》是一节可视性、操作性很强的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来体会平面图形的特征、平面图形之间的转换。针对教材,我在设计时力求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精神,把新理念融入课堂当中。整堂课都以活动为主,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际操作,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充分参与中真正认识图形的特征,体会各种图形之间的关系,获得对数学的体验。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验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三、说教学过程:(共分四大环节)

(一)、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一幅拼组图形(配上轻音乐),教师叙述图意。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看一看这幅图有什么特别?(全由三角形拼组成的)

你们想设计出一幅更好看的图形吗?这节课咱们就研究图形的拼组,充分发挥你们自己的聪明才智,拼出各种漂亮的图形。

【设计意图】

充分利用学生爱美这一心理特点,通过美丽的图案、优美的音乐使学生获得美的感受,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学生带入到图形拼组的学习情境,初步感受三角形的神奇。

(二)、教学实施(实践拼图)

1、自主拼摆

先出示例6,小组同学合作,用三角形拼四边形。

(1)我们首先来研究用三角形拼出不同的四边形好吗?

①用手中的三角形可以拼出什么图形?尝试拼一拼。

②想一想:用同样的两个三角形可以拼出哪些四边形?(同桌合作,学生动手操作)

③学生汇报。

【设计意图】

学习过程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三角形与四边形的关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2)请几位同学到前面在黑板上用三角形来拼四边形。

要求:不仅要会拼,还要给大家讲清楚,你用了几个什么三角形?拼成了哪种四边形?怎么拼的?(指名几位学生到前边操作,并讲解)

【设计意图】

让学生到前面操作并讲解,既给学生一个锻炼的机会,又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三角形与四边形的关系。

(3)观察发现并归纳总结

①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四边形,回忆你们刚才拼四边形的过程,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说)

②请发现规律的同学到前边来拼给大家看。

③请全班同学动手拼一拼,验证一下该同学说的是否正确。

④通过拼摆,学生归纳总结:任何两个相同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四边形。

【设计意图】

让学生通过自主拼摆,独立归纳总结出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4)完成93页第7题,填书,读一遍。

2、实践创新(完成例7教学)

(1)我们会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出一个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用两个不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出一个任意的四边形。用两个以上的.三角形,有相同的三角形,不同的三角形,把它们拼组在一起又能拼成什么图形呢?同学们想不想继续探索呢?(想)

(2)我们来搞一个活动名字叫做"我是图案设计大师"(出示题目)。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合作,充分发挥你们想象力,用你们准备的各种三角形来拼出美丽的图案,请同学们欣赏。比一比,看哪一组设计的图案最美,最好。最后我们要来一个评比。

出示要求:

1、在拼图前,需要用什么样的三角形拼?商量好就可以开始了。

2、如果哪一组同学对教材第91页的图感兴趣的话,可以参考它来设计你们的的图案。

【设计意图】

充分放手让学生设计,拼摆各种美丽的图案,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想像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3)相互交流、相互欣赏

①猜一猜,拼出的是一个什么图形?

②说一说,作品中都包含哪些图形?

③各组派一个代表到前面展示本组的作品。

(4)师生共同评价

你最喜欢哪个小组的作品?说说理由。

【设计意图】

通过展示学生作品,让每个学生都获得许多图案信息,获得美丽的感受,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三)、拓展练习(合作设计)

同学们都喜欢到有山有水的地方去玩,大自然是非常美丽的,所以我们要保护它,爱护花草树木,做热爱大自然的好孩子。

用你们手中的图形贴在黑板上,集体绘制一幅大自然的图画。

1、集体欣赏。

2、看图说话:看着这幅图,加上自己丰富的想象说一段话。

【设计意图】

让学生按自己的意愿,把设计好的作品进行重组,与课前导入形成首尾呼应,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达到学科整合的目的。

(四),全课总结

不知不觉又快到下课时间了,从大家的表情上老师看出了你们多么不想下课呀,回想这节课,我们从用两个三角形拼四边形到用很多三角形拼美丽的图案,我相信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肯定有很多收获。大家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拼出了各种美丽的图案。比如:腾飞的龙、沙漠里的骆驼、温馨的家等等。同学们的作品就很好地说明了我们这节课的收获。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下课以后,还可以继续去研究探讨它,三角形究竟还可以拼出些什么图形。

【设计意图】

通过总结,鼓励学生课后可以继续去研究探讨三角形究竟还可以拼些什么图形,将学生的知识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而体现了"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的新的教学理念。

(五)、作业:

完成91页做一做:用七巧板设计一幅你喜欢的图案。

设计意图:创造学生玩数学的机会,在学生创造图形美的同时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六)、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图形的拼组篇2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组合图形面积”。

【教学过程】

一、七巧板拼图游戏。初步感知组合图形

师:同学们玩过七巧板吗?老师这里有一些用七巧板拼出的图形,你们看它们分别像什么?

师:那你们再看它们有没有共同特点?

学生想法汇总:A:都是由我们学过的简单图形拼成的。

B:这些图形都是由几个图形拼出来的.

师:说得真好!虽然这些不规则图形形状不同,但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简单的图形组合而成的图形,我们把它们称为组合图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

二、探索活动,寻求新知

1、复习回顾基本图形面积公式。

师:(请大家看屏幕)这里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组合图形,请大家看它们分别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

师:如果要求组合图形的面积,就必须知道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那么你还记得怎样计算这些基本图形的面积?(带领学生复习基本图形的面积1

2、情境导入,提出问题

(出示课件:团旗的面积。)

师:团旗使我们熟悉的旗帜,同学们知道它的面积吗?你能想出几种方法?请大家把结果记录下来。然后小组内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这么做?

3、全班交流:

师:现在请各个小组都来说一说你们是怎么做的?

学生汇报:

生1:我是把它分成两个相等的梯形,总面积等于二倍的梯形面积。

单个梯形面积:(60+80)x30÷2=2100(cm2)

总面积:2100x2=4200(cm2)

生3:我是把它补成一个矩形,总面积等于矩形面积减去三角形面积,

矩形面积:80x60=4800(cm2)

三角形面积:20x60÷2=600(cm2)

总面积:4800-600=4200(cm2)

生4:我是把它拼凑成一个矩形,团旗面积和这个矩形面积相等。

第一步,构造辅助线,将团旗对中分成上下两部分,将下面部分移出。

第二步,准备将两部分拼凑。

第三步,拼凑好的矩形。

团旗面积和矩形面积相等。为:140x30=4200(cm2)

师:像1这样把一个图形分割成几个简单的图形的方法叫做分割法。像3这样把缺少的部分补上,变成一个大的图形,这种方法叫做添补法。像4这样将图形经过巧妙地分解和拼合能够组成简单直观的图形叫做拼凑法。

三、讨论分割法和添补法:

1、师小结分割法,

在分割图形时,还要考虑分割的图形与所给条件的关系。有些图形分割后找不到简单可计算的图形元素就是失败的。

2、师:同学们明确了分割法,接下来请大家思考:添补法。

第一,为什么要补上一块?

第二,补上一块后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学生想法汇总:

师小结添补法:

利用添补法补上一个三角形,使它成为一个大的长方形。原来组合图形的面积是长方形的面积减去三角形的面积,

3、师:大家现在看最简单的方法:拼凑法。

团旗对中分开后能够成为两个相同的直角梯形,我们可以按照方法2进行计算,但是将两个相等的直角梯形能够拼凑成一个长方形。

学生想法汇总:

师小结添补法:

两个相同的直角梯形能够拼凑成一个规整的矩形,拼凑法适合于具有互补特性的图形。

4、师小结:

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我们学会了三种方法,第一种是分割法。第二种是添补法,第三种是拼凑法。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要根据图形选择你认为最合适,最简单并且还不容易出错的方法,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图形的拼组篇3

1. 声母拼读与课文插图相结合 新教材汉语拼音部分有几十幅富有启发性的插图,或示意字母发音、或表明字母形体,还有一些是为提高拼读能力而安排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直观形象帮助学生学习抽象的拼音字母。新教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给这些声母配上了不同的韵母,使声母也能发出响亮的音。这种呼读音,虽然能发出响亮的音,方便学生的学习,但还是难以启动学生自学、自悟、自会。教材又配上了能够表声母音的插图,帮助学生练习发音。如学习g这个声母时,从图导入:从远处飞来了什么?学生看书上的插图,可能回答:“白鸽”“三只鸽子”。教师继续引导:谁能编一句儿歌记住“ g”,学生回答“鸽子鸽子ggg”“三只鸽子ggg”。接着让学生发出正确的读音:如“鸽”(ge),然后告诉学生把ge读得轻些、短些,这样的发音就比较接近本音,也有别于音节ge音了。用这种方法可以教b、p、m、f、k、h、j、q、X、Z、C、S、Zh、Ch、Sh、y、W,配合这些字母的插图都能引出声母相应的字音来。有几个声母如d、t、n、l的插图不是取音,而是取形,可以采用其他方法直接练习声母的读音。

2. 结合图片在游戏中学习拼音 教师引导学生看图,以多种形式的游戏和有趣的活动来组织汉语拼音的学习,如猜一猜,看口形猜韵母,根据音节猜图画等,谁读得快又准,谁就赢了、小组比赛,易混淆的字母写在黑板上,两组小朋友分立两边读卡片,读对的卡片贴在该组绳上,哪边多哪组就赢。考一考,拿拼音卡片去考别人等。通过趣味性强的游戏和活动,学生对字母的音、形掌握得更牢固,对音节的拼读积极性更高,学得轻松,练得扎实。

3. 贴近生活学习汉语拼音 七岁的孩子入学前已会说很多话了。从拼音角度来讲,他们已经会发很多音节的音了,但是他们并不知道和理解为什么要分解音节。如看见一头牛,他们认识是牛(niu),却不会将牛(niu)分出声母n,韵母iu,更不会有意识地将声母和韵母连成音节进行四声拼读,因此字音(音节)的拼读成了孩子们拼音入门的学习难点。根据新教材增加了许多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音节的编排特点,教师可以调用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直接切入音节,拼读难点。如汉语拼音第五课三拼音节:gua、guo、hua、huo,可以先让学生观察一个西瓜、一口锅、一朵花、一个火炬等图片,先请孩子们认一认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事物,说一说它们的名称,然后引导学生:想一想,它们是怎么拼出来的?当学生理解有困难时,再用拼音卡片分别展示出声母和相拼的韵母以及声调,对应摆放在图片下面。最后启发学生:这些声、韵母合在一起加上别的声调就成了别的字音了,你们想认识它们吗?再以此分别推出以上四个音节的四声,让学生读一读,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这种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扩展活动无一不是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的。语文学习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课程来源生活。汉语拼音本身就是学习汉字的工具,因此汉语拼音学习应该重在运用。在学完声母之后,我就让学生为身边的一些物品标上音节做成卡片,贴在教室里、给学生营造出拼音学习的氛围,让学生时刻能见到拼音,在多看多读中熟练掌握音节的拼读。

4. 手脑口并用亲感汉语拼音 在学习拼音的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用肢体来演示字母,用小手来做做字母,用身边可利用的东西来摆摆字母,用橡皮泥来捏捏字母,用纸来制作拼音卡片等,并把自己做的摆的说出来,让抽象的拼音字母变得形象直观、可以触摸,使学生感受到拼音字母就在我们的周围。这种手脑并用的学习方法,既培养了动手动口能力,又开拓了思维,发展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5. 认识汉字与拼音教学相结合 新教材拼音部分的内容在声母、韵母、音节、识字、儿歌、看图口语交际等方面进行了巧妙的组合,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也突出了各知识点的科学性。特别是与学习内容紧密联系的情景图,给师生带来了更大的创造性学习的空间。教师应站在学生认知水平的角度上,认真审视每一幅情景图,想办法激活它们对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借助图画,利用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认识汉字。

(1)看懂图意,练习拼读。有的情景图内容简单,物体的名称和音节对应出现。如第七课,妈妈擦玻璃、爸爸拖地、我做贺卡。可以让学生自己看图、练读音节、认汉字。

(2)抓住画面特征,进行拼读。有的情景图中的事物具有表形的特点,但图上的物体真正表形的往往只在画面的某一处。教学时应让学生先整体后部分观察画面,突出最形象的表形部位,启发学生想像,如第四课的情景图,一只小兔奔跑时的腿形,多像“兔”字下面的两笔。

图形的拼组篇4

教材安排学生在六—七周的时间内学会23个声母、24个韵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还有音调及音节。这对于刚满六周岁的儿童来说有一定的困难。难点是多方面的,有发音的困难,如鼻音n和边音l,前鼻韵母in、en与后鼻韵母ing、eng,单韵母o和复韵母ou,平舌音z、c、s与翘舌音zh、ch、sh;有拼读的难点,如声、介、韵三拼连读、直呼音节;有书写的难点,如形近字b—d、p—q、ei—ie、ui—iu的区分;有拼写规则的难点,如声母j、q、x与?相拼,?上两点省略等。怎样才能使学生有兴趣去学习它呢?

一、扎扎实实学好声母、韵母及整体认读音节,为拼读和直呼音节打下牢固的基础

1.抓住插图,音形结合,掌握字母。教材中的拼音字母都配有插图,用来帮助学生掌握字母的音形。我利用这一特点把呆板、抽象的拼音字母与生动、直观的插图紧密结合起来。例如:学习声母y时,书上的插图中画了一个大树杈上晒着一件衣服,我根据图画引导学生明白插图与声母y相似之处:(1)形似,图中的树杈形与y形相似;(2)音同,衣服的衣发音与y音相同。这样,学生一看到树杈就联想起插图中的y形,一看到衣服就能联想到y音,使学生对所学字母获得了深刻的印象。以后再学其它字母时,学生都能饶有兴趣地在老师的启发下很快说出插图与字母在音形等方面的联系。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也使学生在看图的愉悦气氛中掌握了拼音字母的音和形。

2.利用儿歌,生动形象地帮助记忆。小学生喜于形象思维,有些拼音字母的形和某些拼音规则不太好记。我根据教参提示自编了一些儿歌和顺口溜帮助学生达到熟记。如声母b—d、p—q的区分一直是多年来拼音教学的一大难点,我在利用插图让学生记忆的基础上又帮助学生总结出儿歌:(1)“左上圆,qqq;右上圆,ppp;左下圆,ddd;右下圆,bbb。”(2)“q像数字9,b像数字6”等等。

二、掌握音节,学会直呼,及早阅读

汉语拼音的内容抽象、枯燥乏味,根据一年级学生的感知特点,新教材已经做了较大改进,增加了大量的词语、短句,尽可能使拼音和语意相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联系学生的口头语言实际,帮助他们弄明白声母、韵母及声调组成的音节同平时说普通话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音节的教学可分为六个步骤:1、出示音节;2、分析组成(声、韵、调);3、直呼音节;4、四声练;5、用音节组词、造句;6、书写音节。其中第五个步骤我尤为重视。“把学习材料放进各种联系中,知识的理解就会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学生的语言表达是和他们的感知活动紧密结合的。为了巩固新学音节,在四声练习时,我根据学生的口头语言实际,选四声中的一个或几个进行组词练习。如:jia(一声)可以组成回家、家乡等;jia(二声)可以组成夹子、夹克等;jia(三声)可以组成真假、假发等;jia(四声)可以组成暑假、假日等。用音节组词,不仅使学生把音节和语意相联系,还使学生初步了解了什么是同音字。在组词的基础上我还引导学生进行说话练习。如:“jiā—回家: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回家去。”实践证明,拼音教学既从实际出发,巩固了所学音节,又创造条件使学生及早向前发展智力和能力。

直呼音节有一定的难度,但某些音节却能触类旁通,带动其它音节快速直呼。如:ba bo bi bu;pa po pi pu;ma mo mi mu。在学习每组的第一个音节后,我让学生说出后面三个音节与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告诉学生后几个音节与第一个音节开口一致,音节有规律地变化,只要注意后边的韵母发音就行了。横排学完后,我让学生说说下面两组音节与第一组音节的区分点,引导学生明白竖排韵母相同、声母不同,所以读时韵律很强,韵味十足,琅琅上口。这样,横排换韵,竖排换声,使学生自己可以学会好多音节,分别体会到声母和韵母的作用,提高了学生直呼音节的水平,为学生及早阅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巩固提高,练习书写

汉语拼音只学不用,时间长了容易遗忘,为了让学生牢固掌握所学拼音,及早进行发展语言能力的训练,我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特点,在第八周就让学生用音节代替没学的汉字进行写作训练,或者让学生长话短说,或者让学生看图写话,鼓励学生把自己亲身经历的趣事用拼音表达出来,教师加以重点指导。学生兴趣特高,写出了不少好词好句,积累了初步的写作经验。

图形的拼组篇5

“有趣的七巧板”数学活动设计。

二、活动对象

三年级以上学生。

三、活动目的

本节活动课是以游戏的形式呈现平行、垂直及角的有关内容的综合运用,要求学生了解七巧板是我们祖先的一项卓越创造;学生通过七巧板的制作活动,丰富平行、垂直及角的认识;让学生观察几个简单实物的组合,熟悉七巧板拼图的基本要求与技巧;通过小组拼图竞赛中的分工协作,初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学生在主动从事想象、猜测、观察、实验、验证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中,体会七巧板的魅力,感受生活中的美,享受成功的喜悦。

四、活动方法

演示法:把实物模型、多媒体课件演示给学生看,使学生直观、具体、形象地感知图形。

实验法:让学生动手制作一副七巧板,在拼摆各种七巧板组合体的活动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讨论法:在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之后,让他们进行合作交流,使他们互相促进、共同学习。

练习法:精心设计随堂变式练习,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五、活动材料准备

半圆(两块),圆,等腰三角形,梯形,不规则图形(两块)。

学生:领到七巧板后在班级里组织一次比赛形式的活动。

教师:准备好3~10张卡片,每张卡片让学生拼3~7分钟。即兴比赛,同时要求学生学会缩小比例画出答案的技巧。

六、活动规则

为了使学生用起来更灵活、更轻巧,让学生先模仿,反复组拼、分解列举卡片,熟悉各拼板间的几何关系,初步了解组拼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和竞争意识。

七、活动操作方法

(一)活动前准备

在活动开展前的1~2周,留几天时间让学生自己组拼,熟悉七巧板组拼并寻找规律,为后面活动的开展打下基础。

(二)活动过程

第一关:基本图形拼

1.同桌合作,按照七巧板正面的示范图案练习拼搭。

师:比一比哪一桌最快,拼的时候既要快,又要能记住图案的名称。

2.小组之间开展比赛,看哪一个同学拼得快!在拼装中,熟悉七巧板各拼板之间的几何关系。

3.了解七巧板的基本组拼方法。

第二关:较简单物品拼

1.以人物造型为例,发挥丰富的想象力。

2.尝试拼装。

3.在此基础上,瞬间公布几十种人物造型卡片。

4.学生再次自行设计,看谁设计出更多更好的人物造型。

5.同桌合作,按照示范图案练习拼搭。

师:比一比哪一桌最快,拼的时候既要快,又要能记住各种人物造型的图案。

6.小组之间开展比赛,看哪一个同学拼得快!

7.教师巡视,帮助拼搭困难的学生,让会拼的学生上台演示或教师在投影仪上讲解。

活动拓展:

专题设计(1):摩托车。

专题设计(2):飞机。

8.观察创造。

在多次接触七巧板后,学生基本熟悉了智力七巧板的组拼规律和技巧,引导学生进入创作阶段。

师:我们生活中的许多事物,如动物、自然景观、日常生活用品等,经过抽象化后均可作为创作题材,请同学们用智力七巧板表现出来。

第三关:日常用品拼

1.按图拼装汽车:卡车、敞篷车、潜艇、客货两用车。

2.在拼装的过程中,记录自己的发现。

3.比一比,哪一桌最快?

4.请速度快的同学,说说自己快速的秘诀。一个图形稍作改变就可以拼成另外一个图形。

第四关:一图多拼

目的:同一图案可以通过智力七巧板不同的结构组合拼搭出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的思维方式。

活动方法:

以“滑梯”为例,让学生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拼装出来。

1.公布拼装内容:滑梯。

2.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拼装。

3.给予充足的时间进行练习。

4.如学生拼装的种类不多,教师可给予适当的提示。

八、活动后反思

数学活动课是在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搭建的桥梁,是落实新课标中“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目标的重要载体。一开始,设计这一个游戏活动时,我担心:中年级的学生能有这样的水平来进行“闯关”吗?事实上,他们每拼一个美丽的图案就要让我去欣赏,那一份喜悦、那一份自豪、那一份天真无以形容。当接连不断的作品展现在眼前时,我恍然大悟,学生的世界是那样的广阔,他们的想象是那样新奇、那样丰富,他们就像一望无际的大海、浩瀚的宇宙。

本次一系列的数学活动,给我深刻的思考,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增强应用意识。

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熟悉的生活和周围的事物中学习数学与理解数学,既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数学,又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价值,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培养了数学的应用意识。

2.开发创新潜能。

创造学认为人的创造潜能不存在现成的认识成果中,而活跃在形成结论的探索过程中,只有认识发展的积极活动,才能释放创造潜能。实践活动就是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实践活动中学习。实践活动创设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学生能主动地提出问题、主动释疑或完善他人意见,能够从多种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敢于提出自己独特的想法,敢于和同学、教师争辩,发表自己的意见,使学生的创新潜能得到了激发。

3.促进认知水平。

实践活动给学生创设了自主参与的机会,并倡导“让学生去经历”和“做中学”的理念。也就是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操作探究、体验活动中去主动建构新的数学知识结构,在主动建构的过程中,使数形结合、对应、化归、类比、统筹等数学思想方法得到渗透,同时也获得了较多的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4.发展合作交流。

合作学习是实践活动中经常用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生懂得了沟通和包容、尊重与信任,懂得了共同创造与分享,他们能正确对待探索中遇到的困难,能热情帮助别人,这将影响他们的一生。

数学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实践活动素材,因此,我们要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实践活动因素,在学习过程中带领学生回归生活,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享受无穷的乐趣。

九、思考方向

1.评价是新课程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数学实践活动教学的评价该如何更有效?

图形的拼组篇6

教学目的:

1、通过操作,引导学生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激发学生参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和概括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极限思想。

教学重点:圆面积公式的推导。

教学难点:弄清圆与转化后的近似图形之间的关系。

学具:每四人小组一个彩色圆(教师分好8等分点)、两三个圆、固体胶、卡纸、剪刀。

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出示图:

你看到了什么?刚才同学们提到的圆的面积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来研究的内容。(出示课题:圆的面积)那么圆的面积和什么有关?(半径、直径)

二、新课教学:

1、猜测:

现在请大家看,这儿有一张正方形的纸,(课件演示)用它剪一个最大的圆,(课件演示)如果圆的半径用r来表示,你知道原来正方形的面积怎么求吗?(2rx2r)整理一下(板书:2rx2r=4r的平方)(按虚线)我们再来看看图,你明白了什么?这样看来,正方形的面积是r的平方的4倍,那么,现在请你猜猜看,圆的面积大概会是多少?

2、验证:

(1)现在我们都认为圆的面积是r的平方的三倍多一点,那么,圆的面积与r的平方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呢?你们准备用怎样的方法来研究它呢?下面请四人小组讨论一下,可以动用桌子上的学具。(教师巡视)

(2)反馈:(三分钟后,低到高)

a:你们为什么不动?你们又是怎么想的?(平均分成若干份,拼成我们学过的图形来研究)同意吗?

b:这儿有一个圆,我们把它平均分成四份,可以吗?那么怎么拼呢?(学生拼,投影演示)看看象什么图形?(平行四边形)象吗?我看不象。怎样使它象呢?(分的份数多一点)刚才我们拼的图形象平行四边形,当然,可能还能拼成别的图形。

c:刚才我们讨论研究出来的方法第一步是等分,第二步是想一想拼成什么图形,再拼一拼,第三步是推导。(板书:等分想、拼推导)当然,也可以用别的方法。(板书箭头)

(3)操作:

你们想试一试吗?现在请组长拿出信封,倒出里面的圆片,我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动动手。(小组讨论操作,师巡回指导:表扬拼出与别组不一样图形的小组,提示拼好后可以用胶水粘住。)

3、小组汇报:(举起把圆等分成8份、16份所拼成的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给学生看一看,再请平均分成16份拼成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的同学汇报)

(1)学生汇报。

(2)有没有疑问?

拼成的长方形是真正的长方形吗?为什么?(边是曲线)

如果把一个圆等分成32份,拼成的长方形会怎样呢?(课件演示)等分成64份,又会怎么样呢?(课件演示)如果等分的份数更多,又会怎样呢?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圆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于长方形)

(3)板书:

那么长方形的面积是怎么求的?(板书)它的长相当于圆的什么?怎么用字母表示?宽呢?(课件演示:在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64等分图的下面出示r,右边出示r,同时板书)那么圆的面积=rxr=r的平方。

(4)还有补充吗?

小组汇报: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转化为圆的面积公式。(实物投影仪下显示,最后写成r的平方,1\4bd的平方)

4、小结:通过刚才我们四人小组的活动,大家有什么结论?(不管拼成什么图形,都能推导出圆的面积是r的平方)那么知道什么可以求出圆的面积?(半径、直径、周长)

三、巩固练习:

1、出示:课本p1302(1)(3)(课件演示)会吗?(草稿本上算,投影反馈)

2、现在来看这个图形(猜测题)如果r=5厘米,你能求什么?(圆面积、正方形的面积、剩下的纸的面积)请你草稿本上算一算。(投影反馈)或口答。

四、机动练习:

教师准备一些实物,分发给四人小组:你们能求出它们的面积吗?(反馈)还可以测什么数据算面积?

图形的拼组篇7

浙教版七册下第二章《图形和变换》的最后一课,教材上安排了课题学习“镶嵌”的内容,教材给出几幅图片与几个问题。面对新的教学内容“课题学习”,我在深深地思考,如何上好这一节课呢?构建怎样的教学模式,搭造怎样的学习平台,才能上出课题学习的味道。才能让数学中的“课题”学习真正发挥出它的光点。教师应如何发挥教学潜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全体学生进入探究的角色,积极参与到课题的学习与探究中去,从而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与探究创新能力呢?为此,我以《新课程目标》为指导,构建下述的教学模式,“问题情境——实验探究——归纳总结——实践与应用”。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出示图片,请你欣赏美丽的图案:壁砖、壁纸、地砖、图案;让学生观察

用地砖铺地,用瓷砖贴墙,都要求砖与砖严丝合缝,不留空隙,把地面或墙面全部覆盖.从数学角度去分析,这些工作就是用一些不重叠摆放的多边形把平面一部分完全覆盖,通常把这类问题叫做用多边形覆盖平面(或平面镶嵌)的问题.(板书课题:平面镶嵌)

设计意图:多边形的镶嵌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广泛,家庭装修中出现这样图案很多,学生家中也有很多的这样的图案,用这四幅图片来引入,学生即熟悉又亲切,使得知识衔接较为自然,并为下一步探索多边形的镶嵌创设了条件。

二、设置问题动手操作探索结论

问题一:你能用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中的一种图形镶嵌成平面图形吗?请你想一想,拼一拼,你有什么发现?

操作活动:先让学生想一想,然后拿出准备好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纸片分小组开展拼图,在边实践、边思考的基础上,同学之间展开交流讨论。

探究1:如果只允许选择一种正多边形进行平面镶嵌,有哪些正多边形可以做到呢?

活动1:学生分小组用准备好的正多边形进行拼图试验。

结论1:正三角形、正方形和正六边形可以进行平面镶嵌。

问题二:只有以上三种正多边形能够平面镶嵌吗?还有哪些正多边形能单独镶嵌?例如正七边形、正八边形、正九边形、正十边形、正十二边形能单独镶嵌吗?为什么?你有什么结论?

引导学生用学过的多边形内角和的知识进行验证。

同学们通过计算,讨论、交流又发现:其它的正多边形都不能单独镶嵌。理由是:360度除以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的度数,若能整除可镶嵌,若不能整除不能镶嵌。

探索结论:同学们通过亲身实践,发现了两个结论:(1)边长相等的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都能单独镶嵌,正五边形不能单独镶嵌;(2)当围绕一点拼在一起的几个多边形的内角加在一起恰好组成一个周角时,就能拼成一个平面图形。各小组将镶嵌的作品向同学们展示,教师边点评,边电脑演示以下几个图片。

设计意图:改变教材直接拿出拼成的图形做法,围绕问题,让学生经历动手实践、观察思考、交流讨论、归纳总结等过程,得出相关结论。学生自觉地运用计算的途径得出一般结论,学生的认知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认识,这是学生认知中的一个飞跃。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即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解决了正多边“镶嵌”的一般问题,顺利地突破教学中的难点。

三、延伸思考拓广探究

问题三:你能用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中的其中两种图形镶嵌成一个平面图案吗?请你试一试。此时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很高,很想再试试。

操作活动探索结论:四人合作边拼图,边计算,边讨论,边思考,争议激烈。最后四人达成共识。正三角形与正六边形、正三角形与正方形能镶嵌,而正方形与正六边形不能镶嵌。不同的组合可以得到不同的镶嵌效果。

意外发现:同学们通过计算,意外发现:1个正方形与4个正八边形、1个正三角形与3个正十二边形式形、2个正五边形与1个正十边形也能镶嵌。1个正三角形与2个正方形及1个正六边形这三种正多边形也能镶嵌。三种正多边形能镶嵌的还有:正三角形与正十边形与正十五边形;正六边形与正方形与正十二边形。

设计意图:多种多边形的镶嵌是较难的问题,思考时需要有丰富的想象力。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边动手,边计算,边讨论,边思考,让同学们争个够,争得明明白白,使问题突然明朗。只要几个正多边形的内角相加能达到3600,就能镶嵌。意外的发现也是让教师获得意外的惊喜。这是合理的教学设计与良好的学习平台所获。也是“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所获。科学合理的探究方式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探索思考的能力。

四、运用新知探究变式

问题四:能用若干个全等三角形镶嵌成一个平面图案吗?,用若干个全等的四边形能镶嵌成一个平面图形吗?

学生运用上述方法,经过拼图,思考,很快得出结论——能镶嵌。学生拼出的图形都是只有一个公共点的平面。教师接着问:你能拼出一大片的平面图形吗?有些小组说能继续拼,有些小组说不能继续拼,教师继续问:你们的拼图问题出在哪里?应该怎样拼才能继续?小组活动继续展开:有动手拼的,有画图的,有想象思考的,经过激烈讨论争议,总算达成共识。相等的边要拼在一起……

设计意图:问题四是特殊到一般的探索过程,前面的探险究过程只重视角的问题,忽视边长的问题。通过本例探究,引领学生的视角:镶嵌问题即要关注角能否拼成一周角,同时要求边长相等的拼在一起,这样才能镶嵌成一个平面图形。

五、图片欣赏升华课程

介绍荷兰艺术家埃舍尔和他的画作。埃舍尔在他的镶嵌图形中利用了基本的图案,并用几何学中的反射、平滑反射、变换和旋转来获得更多的变化图案。他也精心地使这些基本图案扭曲变形为动物、鸟和其他的形状。这些改变不得不通过三次、四次甚至六次的对称以便得到镶嵌图形。这样做的效果既是惊人的,又是美丽的。

设计意图:通过对一些神奇美丽的镶嵌图案的欣赏,让学生了解,不仅可以运用规则的几何多边形进行镶嵌图案的设计,一些不规则的图形也可以通过几何变换之后,形成令人惊叹的美丽镶嵌图案。同时,让学生学会欣赏,体会数学美的存在。

六、课后作业思维延伸

图形的拼组篇8

【关键词】趣味 拼音 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5A-0086-01

拼音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的基础内容之一,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有教学工作者表示,拼音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语文水平的高低,好的拼音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果。趣味教学法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为主,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活课堂教学氛围。

一、游戏拼音教学

有些教师为了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强行要求学生上课时坐姿端正,专注于课堂,这对学生学习积极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不利于拼音教W效果的提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开展游戏教学。例如在拼音教学中,教师先在黑板上写出将要学习的字母,然后让学生根据字母形状与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联想,再让学生说出与字母形状相似的物体。说出物体最多的学生可以上讲台利用身体或是器材,摆出与字母相似的形状,如学生摆出字母“c”的形状,其他学生大声念“c”,或是自行模仿相似的形状。又如在进行拼音插图教学,学习韵母“b”时,教师在课前准备好“b”形状的图片,如勺子的图片,教师让学生仔细观察勺子的图片,让学生一起读“b”,将“b”与勺子联系起来,从而便于学生记忆字母“b”。学生在观察勺子的图片时集中注意力,这时候教师让学生学习字母“b”,形成形象记忆,可以极大地提升拼音教学的效率。在游戏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加强拼音学习的趣味性,提升了小学语文拼音教学的有效性。

二、趣味写拼音

在拼音教学过程中,学生除了学会读拼音之外,还要会写拼音。有些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拼音的写法,采取布置多项拼音抄写作业的方法。但学生对于枯燥的拼音抄写作业并不感兴趣,在拼音抄写过程中往往不会用心抄写,这就使得抄写作业完全达不到应有的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写”拼音的教学中,也需要增加其趣味性,让学生在拼音学习中获得乐趣并加深记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趣味教学,比如利用学生的形象思维进行拼音形状的记忆,还可以利用学生好动的特性鼓励他们进行拼音“创作”。例如在小学语文S版的拼音教学中,学习字母“m”时,让学生都伸出手竖起手指,然后比划字母“m”的形状,看学生谁比划得好对其进行鼓励,并让该学生到讲台上做示范。又比如在教学生学习字母“k”时,可以在课堂开展前准备好橡皮泥材料,然后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使用橡皮泥将字母“k”的形状捏出来,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较好的培养,学生更加熟悉字母的形状,能熟练地写出字母。利用趣味写拼音教学法,可以在很大程度降低学生写拼音的枯燥感,使课堂充满活力,对学生掌握拼音的拼写有非常大的帮助。

三、趣味拼音评比

小学生好胜心强,常常渴望得到其他人的认可,重视别人对他的评价。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做出好的评价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更加专注于课堂学习。在课堂教学完成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拼音趣味评比活动,例如学习完拼音字母“弧b、c”之后,将学生每三人分为一组,给每小组的三位同学发3个字母牌,字母牌上分别写上“弧b、c”中的一个字母,学生在拿到字母牌之后,教师需告诉学生“当老师说皇保拿到蛔帜概频耐学举手。同学在举手之后,小组成员需要更换字母牌”,然后两个小组进行比赛,教师说10次字母,举手速度更快、更正确的小组获胜,获胜的小组可以获得小红花,最后对获得最多小红花的小组进行嘉奖。这样的教学活动,让获得最多小红花的小组更加认真学习字母,而那些没有获得小红花的小组也会更加努力。这样教学,让学生在拼音教学评比活动中有较高的比赛激情,并且对字母的记忆更加用心,有助于提升语文拼音教学效率。

图形的拼组篇9

记得小时候爸爸用硬纸板给我做过一副七巧板:五个三角形、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正方形,简简单单七块板,却能拼摆出房子、金鱼、小狗、花卉、帆船、人物等各种各样的图形,让我很是着迷,当别的女孩都在院里跳橡皮筋、丢沙包时,我却躲在家里如痴如醉地拼七巧板,光是金鱼我就有十几种拼法呢,妈妈把我拼摆得颇为优秀的图形涂上各种颜色,粘贴起来挂满了整个墙板,有客人来时她就得意地说:“瞧这墙!都是我女儿拼的,”

记忆中,我的童年几乎没有什么好玩具,有过―个硬塑料红缨枪娃娃也被我为了探究其腹中奥秘而摔碎了,但七巧板却一直陪伴着我,就算撕破了也可以立马再做一副,对我来说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拼图游戏,我从中还获得了许多知识, 七巧板最早是宋朝有个叫黄伯思的人发明的一种可以任意拼摆的家具,黄伯思对几何图形很有研究,他热情好客,用七张小桌子组成的宴几是专门用来请客吃饭的桌子,但可以根据吃饭人数的不同,把桌子拼成不同的形状,比如三人拼成三角形,四人拼成四边形,六人拼成六边形,这样用餐时人人方便,气氛更好,这大概应该算是世界上最早的组合式家具了吧, 后来,有人把宴几缩小改变为七块木板,用它拼图,演变成一种玩具。因为它十分巧妙,所以人们叫它“七巧板”,

到了明末清初,皇宫中的人经常用它来庆贺节日,拼成各种吉祥图案和文字。故宫博物院现存的清朝宫廷玩具中至今还保存着一副摆放在铜盒中的七巧板呢,

十八世纪,七巧板传到国外,立刻引起外国人极大的兴趣,并叫它“唐图”(Tangram),意思是“来自中国的拼图”,法、美、德、意等国家出版的相关书籍说,七巧板是世界公认的中国优秀智力游戏代表, 最初的七巧板,形制各异,清代嘉庆年间有“养拙居士”在综理拼玩实践的基础上写成《七巧图》一书,该书刊行后,其形制才有定式,即大三角形两块、小三角形两块、中三角形和正方形、菱形各一块,合成一个正方形或一个长宽2:1的长方形,由于这种玩具简单到可以由小孩子自己用纸板制作,而玩起来趣味无穷足以使成人为之着迷,所以流传极广, 不少七巧板的玩家还编写专书,公布自己的拼图成果,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里,就有古代“桑下客”编的《七巧新谱》藏本,有趣的是,近百年来,西方各国都有专门研究七巧板的书籍问世,相传拿破仑在流放生活中,也曾以拼合七巧板作为消遣, 试试看自己动手做一副七巧板,看看能拼摆出多少图形来,据说可以有一千五百多种呢,拼摆七巧板不仅能丰富你的闲暇生活,还能活跃你的形象思维,特别是启发你的智慧。

图形的拼组篇10

汉语拼音字母虽不像汉字那样有象形、会意的特点,但仔细研究,不难发现它们的音和形也有与其相似匹配之处。比如教学单韵母“i”时,我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出示对应的“情境图”,指导学生观察图画中的那只黑色的小蚂蚁。接着,边看图画,边唱自编的儿歌:“小蚂蚁,真可爱,长长的身子,圆脑袋;小蚂蚁,真可爱,爱劳动,爱集体,呼唤伙伴i——i——i”。之后,我将蚂蚁的图形与韵母“i”互为对照,教师示范“i”的发音口型,指点“i”的发音要领。同学们目看图画,口诵儿歌,心想蚁群,入情入境。在他们眼里,拼音符号“i”就是那可爱的小蚂蚁,它活灵活现地在爬行,在劳作,在“咿”——“咿”地呼唤同伴。

二、在演练中感知拼读方法

学生初学拼音,拼读方法是一大难点。我创设情境,减缓坡度,让学生在有情有趣的演练中渐进渐悟。

第一步,从学生喜爱的拍手活动中引发感知。首先,教师伸出一只左手掌,问同学们有没有听到什么声音(孩子摇头);接着,两掌合击,再问大家听到了什么?同学们齐声回答:“叭!”当同学们跃跃欲试时,教师引领他们演练“拍手听音”活动。同学们一个个伸出左、右手,一边拍手,一边听音,随声念着:“叭!”“叭!”“叭!”

第二步,引导学生观察拼音“情境图”:

师:请小朋友们看看图上的两只小猴推着什么?

生:左边一只小猴推着声母“b”,右边一只小猴推着单韵母“ɑ”。

师:猜猜看,它们推着这两个字母想干什么?

生:它们推着这两个字母想玩“碰碰乐”游戏。

师:“碰碰乐”有趣,它们怎么玩?

生:那两只小猴翘着尾巴,张大嘴巴在用力推呢!

生:它们面对面地推,想让声母“b”与韵母“ɑ”互相碰撞。

师:想一想,这两个字母碰撞会发出什么声响呢?我们也用这两个字母来碰一碰好吗?

生:(左掌标声母“b”,右掌标韵母“ɑ”,两掌合拍边拍边念)“b——ɑ——bɑ”。

第三步,指明要点,自我演练。学生自主选择声母、韵母,左手标声母,右手标韵母,边演边练。课堂上同学们拍着,念着,拼着:“p——ɑ”“m——ɑ”“p——o”“m——i”……教师行间巡回,眼看,耳听,随机指点。同学在拼念过程中,逐渐体验并掌握拼读方法。

三、精心设计拼音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