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保密制度十篇

时间:2023-03-27 19:19:28

档案保密制度

档案保密制度篇1

    一、        不该说的秘密,绝对不说;不该知道的秘密,绝对不问;不该看的秘密,绝对不看;不该记录的秘密,绝对不记录。二、        严格执行三密文件登记签字制度,否则,不得传递秘密文件、资料。三、        不将秘密文件、资料放在不安全的地方。四、        不携带秘密文件、资料回家,不得将秘密文件、档案资料给家属、子女阅读。五、        不携带秘密文件、资料参观、浏览、探亲、访友、办私事。六、        不得擅自翻印、复印、传抄秘密文件、资料。七、        不在公共场所谈论秘密事项,不在私人通信中涉及秘密内容。八、        不在普通电话中谈论秘密事项和不用普通邮件寄发秘密文件、资料。九、        不向废品收购部门出售秘密文件、资料、笔记本,不得私自销毁秘密文件、资料。十、        不隐瞒失密、泄密事故;保密检查不敷衍,不马虎。    |

档案保密制度篇2

第一条 各级保密人员要相互协调配合,应主动为公司和公司各业务部门服务,公司各业务部门应自觉接受保密部门的指导、监督和检查。 第二条 在对外交往与合作中,对方以正当理由和途径要求提供属于公司机密事项时,将由公司保密委员会立会研究决定后,方可提供。保密委员会严格执行国家的保密规定,该提供的提供,不该提供的坚决不提供。 第三条 对公司下发的保密文件及重要会议材料各单位进行妥善保管,并进行登记管理,不得乱扔乱放。 第四条 保密文件的复制必须履行审批、登记手续。要严格按照批准的份数,不得擅自多印留存。密码电报一律不得复印。复制文件应按原文密级进行管理,复制中形成的废页应作为密件销毁。 第五条 绝密级文件、资料和密码电报不得全文抄录,确因工作必须摘抄的,须经公司领导批准,并履行登记手续。未经同意,不得擅自复印、翻印和摘抄。 第六条 保密文件在发送装封时应按批准份数认真清点、装封,切忌将不同密级的文件混放于同一信封中。密级的信封上要以戳记标明文件的密级。封口时,不应用钉书钉封口的方式,应采用密封的方式。 第七条 涉及国家机密和公司商业秘密的文件,原则上不用传真方式发送,确因紧急情况需要时,要用密码传真传送,不允许用普通传真机和电子邮件传送;绝密级公文不得利用计算机、传真机传输;不得以明码电报拍发秘密文件,也不得明电密电混用。 第八条 保密文件接收时应由公司保密人员拆封,其他人员一律不得拆封。保密文件的登记、编号,要与一般文件分开进行。 第九条 传阅保密文件时,必须由指定的人员统一掌握。不经过领导批准,不得擅自扩大秘密文件的阅读范围。公司工作人员应在办公室阅读秘密文件,公司领导确需在家中阅读秘密文件时,应按照有关规定,做好保密工作。传阅或借阅文件,要严格坚持登记制度。 第十条 保密文件必须存放在有保密设施的办公室及设备中保管,并经常检查。常用的秘密文件随手入柜加锁。 第十一条 建立公司保密文件清退制度,每逢重大节假日前两天各部室需将所传阅的保密文件清退给办公室。如发现遗失,要及时追查处理。 第十二条 如保密人员因工作调动或其它原因而长期离开岗位前,必须把自己经营的秘密文件全部移交清楚。移交时,要造册、清点、核对,并且要履行签收手续。 第十三条 保密人员每年对办理完毕的保密文件收集齐全,对有查考价值的要整理立卷,其他文件可按有关规定处理。调阅公司的保密档案,须经公司主管领导批准。 第十四条 保密文件销毁前,必须逐一登记,并在报领导批准后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销尽。绝密文件应指定专人在公司内销毁。 第十五条 以上保密文件拟制、处理、管理的各个环节,要建立严格的登记制度,在工作过程中保密文件管理人员要注意不要谈论文中的机密事项,不让无关人员随意浏览,不得在无保密措施的无线电话中谈论机密事项等等。 第十六条 公司印制各类简报、刊物及向宣传、新闻出版单位提供公开发表的稿件、信息,承办人应经公司主管领导审批,不得涉及和泄露国家及公司秘密。 第十七条 公司工作人员在外出访问、涉及业务技术谈判、学习交流展览演示等公务活动中,不准随身携带密级文件、资料,要严格遵守保密纪律,在预案中应采取措施,防止泄露事件发生。

档案保密制度篇3

[关键词]事业单位;保密工作;方法

[中图分类号]G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4 — 0103 — 02

档案对于每一个人,每一个单位组织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对个人来说,档案作为个人成长的见证,是最原始的资料记载,所以它具有独特的法律效力和其他任何证件都没有的特殊功能,档案将跟随一个人一生,成为每一个人晋升职称,工资调整,办理退休等工作必不可少的有效凭证。现在企事业单位,各种团体组织为了更好的了解应聘者的身份背景,个人档案就成为他们了解个人的必要途径甚至是唯一途径,所以档案对于个人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事业单位而言同样重要,对这种组织性的群体来说,很多档案关系到单位的发展前途甚至国家的发展前途,如果有档案的流失就会给单位国家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就此来看,档案不论对什么样的拥有者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档案的保密工作也就成为档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保护档案的安全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如何做好档案的保密工作也成为现在很多学者和领导以及相关部门重要研究的内容。

第一,做好档案的审查工作。审查是档案工作的必经一步,也是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自己责任义务的重要体现。如何判断档案管理是否到位是否良好除了在日产工作中的比较以外很重要的参考就是与最初状态的比较,所以认真审查档案是做好档案保密工作的第一步。档案有绝密档案和非绝密档案之分,同时绝密档案又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因此审查好档案属于哪一类的才能分门别类的将档案整理归类,保存良好。对于绝密档案的管理必须是非常严格的,它关系这事业单位甚至国家的前途命运,所以国家对于绝密档案保密的制度是非常严格的。将两类档案分类存放好之后就是确定保密的时间,对于有一定期限的档案来说,我们根据时间的不同将档案存放在不同的地方,在绝密期内就要按照绝密的标准保密,等保密期过我们就不需要浪费那么多的人力物力从事这份档案的保管,他也就与一般档案没有两样。所以做好第一步的审查是对档案清晰分类的必要步骤,也是提高保密工作效率,合理调动人力资源的重要前提。

第二,加强制度管理和法律约束。档案不论哪一种都需要保密,是对个人负责更是对集体负责,因此每一个单位都应该对档案管理问题提供严格的档案保密制度,保密不是通过说教就能够引起人们足够重视的,所以严格的制度和惩戒是提高档案保密度的有效措施。对于绝密性的档案不必多说,一旦有对这类文件泄密的情况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要求严惩不贷,但是对一般档案的管理保密我们同样不能忽视。比如说档案的调阅,档案被不属于档案管理的人员调走,这些人是否有保密意识,是否能够对档案内容保密我们都不得而知,所以我们必须做好记录,也必须对每一个人都要有制度约束,让每个人能够在外力的控制下保密档案。

认真落实档案安全保管、保密制度的建立及执行,确保安全。加强对档案保管、利用、保护、保密等规章制度的落实,实行档案专人保管,专人查阅,集中归档,认真执行《档案库房管理制度》、《档案统计制度》、《档案保管保密制度》、《档案鉴定销毁制度》、《档案查阅利用制度》、《档案管理人员岗位职责》等相关制度,并按照各项规章制度的要求认真落实整改。

加强各级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的建设,完善档案管理措施,认真抓好落实,严防泄密。继续加强各级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的建设,贯彻执行《档案法》以及国家有关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定期做好档案工作的法规、制度、规定的宣传工作,增强单位各工作人员的档案意识。依照相关法规,切实加强对文件材料收集和鉴定销毁工作的监督、检查和管理,使档案管理更趋合理化、规范化、科学化。制定并实施了较为有效的措施:一方面,加强对归档文件材料的保管以及保密力度,由档案人员统一集中管理,任何个人不得擅自挪用,凡涉及保密的文件资料,认真做好传阅和保存工作;另一方面,做到以人为本,努力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档案工作人员认真做好文件的收、发工作,做好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保证归档文件材料完整、准确、系统;做好档案的统计、利用工作,对各类档案库存、接收、销毁、利用等进行准确统计,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档案史料汇编,积极做好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保证为志办各项工作提供优良的服务;严格按照保密法和档案法管理档案,保证档案的安全和利用。严格执行《借阅规则》及《赔偿制度》,做好保密工作。主动接受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积极完成与档案相关的其它工作。

第三,加强硬件软件建设,实行了规范化管理。为了档案的规范化保密管理,使用档案柜,极大限度地改善了档案保管条件,为档案的管理、利用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坚持不懈地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在档案部门的指导下,机关文书材料均按照新的归档要求进行整理。二是推行各股室业务档案资料由兼职档案员预先组卷,综合档案在接收时严格把关,认真逐卷审查,对不完善的待完善后再上交。三是认真落实八防措施,坚持测量并记录库房温湿度,添置防虫、防霉药剂,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四是在正常管理的同时注重档案的开发利用,编制各类案卷目录等多种检索工具,编制了组织机构沿革、大事记、基础数据汇编等编研材料。严格按规章办理借阅手续,填写利用档案登记簿,建立利用效果登记簿。

第四,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保密意识,提高档案管理效率。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对档案保密工作的能力和意识。档案管理员每天与档案接触,对其中一些内容的接触自然比其他人多,所以要保证档案的保密首先要提高档案管理员的保密意识,让他们通过培训提升档案外泄的敏感度,对一些不法行为自觉抵制。其次,在招聘档案管理员的时候应该尽量招聘专业人才,既然档案对于个人或者集体来说都如此重要,那么提高对档案的管理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所以企业单位应该改变以前的错误观念,认为任何人都可以从事这份工作,应该从人才引进的时候就注意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档案管理专业人员有着专业的素养,对保密工作的重视程度和敏感度都比一般人高很多,所以只有通过专业人员管理才能提高档案的保密程度。最后,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坚持档案保密工作的职业原则。不同的职位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职业道德,虽然我们有着共同的职业道德应该遵循,但是对于各个不同的职业我们应该坚持各自的职业操守,档案管理员应该自觉遵循保密档案,管理档案的职业原则,认真负责的完成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最后,加强保密工作的宣传,提高事业单位领导的重视。保密工作人人有责,并不是说保密是一个人的责任。如今新闻的自由与隐私的保护成为一种公开对立的矛盾,就是因为人们对于一些个人隐私的好奇才有了这样的市场,档案保密也一样。不能避免单位中一些人好奇心比较重,对个人档案比较感兴趣,所以单位应该做好宣传工作,告诫每一个员工档案保密的重要性,让每一个人都能从思想上重视起来,自觉杜绝泄密的事情发生,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也提高保护其他人档案的意识,每一个人都能从自己做起档案保密工作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另外领导要对此给予应有的重视,领导作为一个单位的核心,价值取向,对某件事情的重视程度就能很大程度上左右员工的选择,所以领导足够重视才能形成一种上行下效的有效保密体系,帮助保密工作的更好开展。

领导重视,加强档案安全意识和档案设施建设及档案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规范操作。档案安全是档案工作的重中之重,确保档案安全是档案工作者的天职。重视档案安全工作,实行安全领导负责制,加强对档案安全、保密工作的领导,建立完善档案管理负责制,明确各项职责,将档案工作落到实位,才能保障档案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档案工作者警钟长鸣,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坚决防止松懈、侥幸心理,确保档案安全万无一失。

近年来,由于形势发展,工作需要,各办公室配备了电脑,组建了局域网,并联上国际互联网。随着电子文件档案管理系统的逐步开展,将计算机运用于档案整理工作,做到规范操作,有序利用。设立信息系统的防火墙、密码访问控制,购买安装保密隔离卡,建立备份与恢复系统,不断完善档案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档案信息系统安全。在管理上建立电子归档制度和文件管理的记录系统,严格执行保管制度,从技术要求和管理措施两方面有效地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管理。为加强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保密工作,采取以下措施:一、每台电脑系统都安装瑞星防火墙和瑞星杀毒软件网络版,防止黒客、病毒入侵。二、指定专人精通电脑,责任心强,受过保密人员上岗培训来负责全局的电脑管理工作。三、制定电脑安全操作规范,要求全局人员严格按规范操作,发现病毒及时报告,由专人处理。四、上网资料需经保密工作领导小组批准方可上传,严防泄密。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领导,提高档案人员素质,加强档案建设。为全面正确地做好管理工作,准确履行行政执法职能提供后勤保障。一是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宣传贯彻力度,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档案意识,明确档案工作的地位和作用,确保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抓好档案人员的政治业务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档案管理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三是继续做好每年的资料收集、整理、组卷、建档、保管和开发利用工作,开创档案保密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通过以上总结分析,我们给出了一些帮助档案保密的建议措施:

(1)进一步组织学习档案管理基本知识,充分认识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加大宣传力度,让大家了解档案工作,加强保密观念。(2)档案管理工作要建立在平时的认真、仔细、及时的基础上,在日常工作中,要随时进行整理、分类、归档,做到规范化管理。(3)加强监管工作。保密监管人员要认真履行职责,定期对单位的文件进行保密检查,特别是节前的保密检查,要形成一种制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把保密隐患消灭在萌芽时期,确保文件的安全。(4)继续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度执行。

对于事业单位的每个人来说,保密工作是每一个人的责任也是义务,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更多的外来势力想要窥探国家的发展,因此我们每一个人尤其是档案管理者应该提高自己的保密意识,共同促进档案保密工作的良好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范晖.加强档案保密工作的措施〔J〕.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0,(06) .

〔2〕 佘时碧.论怎样做好档案工作的保密〔J〕. 消费导刊,2008,(11).

〔3〕 伯颖.加强档案利用与安全保密管理〔J〕. 中国金融,2010,(10).

〔4〕 马晶.试论档案保管过程中的保密问题〔J〕. 中国集体经济; 2011,(09) .

档案保密制度篇4

关键词:档案保管开放使用过程保密具体措施

档案保密是档案在保管、开放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卫士。保密制度作为档案管理工作的首要制度,一直受到各级领导和档案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保密工作直接影响到党和国家的的安全与利益,所以做好档案的保密工作有其重要意义。

1增强档案保密意识

保守国家机密是每位公民的义务,更是档案工作人员的神圣职责。每位档案工作人员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才能以较强的责任心、事业心和高度的安全意识去做好档案保密工作。档案工作者通过对《档案法》《保密法》等有关国家保密法律条文及相关知识的学习,多渠道、全方位地学习宣传档案保密工作。自觉提高保密意识,自觉履行国家机密的义务。

2档案在保管过程中的保密措施

2.1首先要加强库房安全建设。库房保管档案场地是维护档案保密的基本保障。严格上说,档案库房在建设的时候应按照国家有关保密规定来设计建设。房屋门窗要进行专门的安全加固,设置金属门、金属铁窗、金属柜、报警器、电子监控设备等防盗设施。并且随时做好各项设施的检修维护工作。切实做到“安全自查,隐患自除”。

2.2要执行严格的库房管理制度。如指定专人管理、落实严格的库房管理制度。

2.3涉及国家机密的档案要加密进行保管,如单独进行保管、设置带密码锁的保险柜等,从保管环境上来确保档案的安全。库房的位置不要设在公共聚集场所区域。

2.4档案的保管除了做到防盗外,防火、防霉、防虫、防腐蚀、防光的措施也要步步到位。

2.5档案库房的场地不宜设在地下室。

2.6减少档案的破损率,延长档案的使用寿命。如对不易保管的磁盘、光盘等存储档案应专设保存柜,对易于损坏的档案应配备好防湿、防霉等设备。

3档案在使用过程中的保密措施

保密工作是档案保管利用工作的重要环节。是保证档案在使用过程中安全的必要手段,二者相辅相成。档案利用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措施是档案使用监督,它能有效地发现和纠正档案在使用过程中的有失档案保密不良行为的现象。档案使用监督可以通过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和监督设施去组织实施。

在制度建设中,档案利用规章制度一般都有阅览制度、外借制度和复制制度等。应根据实际情况制订档案工作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情况的利用人员确定不同的使用范围。规定不同的审批手续。各项档案规章制度的制订应该条文严密清晰简明,便于执行,并不断充实和完善。

在队伍建设中,担负提供利用服务工作的保密档案管理人员,是利用制度的直接贯彻者和执行者。对档案的安全负有直接的责任。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热爱档案和档案事业。具备专业知识,了解所保管的档案类型,了解档案法规,此外,还要有敏锐的工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善于做利用者的工作,能总结和分析档案工作中的经验与问题,能及时处理档案在利用中的一些问题。

在档案利用的监督工作中,监督措施的执行在档案利用中要根据不同的利用对象进行重点监护。有条件的档案部门在必要的场合还可以安装电子摄像监视器。对个别利用者毁坏档案实施监控和监督。发现问题,应及时查明原因,对保密档案的借阅,外移和销毁等应严格按相关环节和手续办理。并由直接负责人签字批准确认。

4档案在开放利用过程中的保密措施

按照《保密法》的要求。档案保密级档案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档案保密等级有着时效性和范围。档案在向社会开放的同时,要做好相应的保密工作。这其中包括:

4.1建立档案管理新制度。对档案的变化调整,不仅要立足于当前的实际工作,还要立足于长远。如,建立划定保密期制度,建立调密通知单制度,建立档案接收标准制度。

4.2做好档案开放前的审查工作。审查工作是档案开放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开放档案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4.3做好档案的解密工作。保密档案有着不同的等级。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规定,划分为:绝密、机密和秘密三级。根据《国家机密保密期限的规定》中规定,档案保密期限是根据国家机密事项在一定时间内,受国家有关保密法律、法规的保护。因此,档案工作者在明确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对不同的保密档案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以最大限度提供利用利用保密档案。

4.4做好档案开放前的基础工作。包括:①提前开放档案案卷的内在质量。档案的质量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档案的齐全率、准确率和规范性直接影响到档案的利用效果。②合理编制检索工具。基础检索工具包括基础性检索工具、骨干性检索工具,实现检索途径的多元化。③开放前的档案要事先准备好副本资料,对珍贵有重要价值的档案,应通过抄录、复印、照相和扫描等复制手段进行复制,做好档案文件副本。

档案保密制度篇5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档案资源的巨大社会价值日益为公众所认知,这就涉及档案保密管理与利用工作的重要性,这项工作做得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党和国家及单位的安全和利益。档案又是一种重要的社会信息资源,对于档案信息资源,既要重视其载体的保管保护,更要重视其所含信息的开发利用,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本文针对档案密级调整、档案利用监督、档案保密、档案保管人员职责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和办法。

1做好档案密级的调整工作

1.1档案在保管过程中,其密级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文件贯彻的情况而变化的。基本变化是升密、降密、解密。论文要贯彻落实《保密法》,在广泛宣传、提高认识、大力协调的基础上,重点解决好两个问题:一要严格执行解密划控的时间标准、有关内容标准及保密规范标准,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二要主动接受保密部门对调密工作的监督指导,齐心协力搞好档案文件的清查鉴定。严格划清密与非密的界限,确定哪些档案能开放利用,哪些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利用,哪些还不能提供利用,为今后进一步搞好规范化、标准化和档案建设奠定基础。

1.2要建立起法制的新秩序。对档案的变化调整,不仅要立足于当前的实际工作,还要着眼于长远。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以往关于档案保密的制度还不健全,适应不了《保密法》的要求,需要完善增加新的内容。为了适应档案调密工作制度化、正规化的需要,应建立以下三个制度:建立划定密期制度,以便届满自行解密;建调密通知单制度,对保密期间提前解密或发生升降变化的密级文件,要下发通知单告知档案室,以便衔接工作,及时掌握,适时变动;建档案接收标准制度,加强档案的规范化建设。

1.3要加强档案的科学管理。在调密工作中我们发现,过去经常把密和非密文件混合组卷、混合保管、混合提供,造成了扩散机密的漏洞。对此,可以采取分段治理的办法。对以前大量混订在卷内的密级文件可以原封不动,但在今后一般查档中只提供所查内容,不提供含文件的原卷;外供卷时,可采取对与所查档案无关的文件进行密封等措施。今后对密级文件特别是绝密文件应当单份盒装保存,彻底解决密与非密的文件材料混卷问题,堵塞过去那种因混卷在提供利用中造成机密扩散的漏洞,以及档案文件分散不集中,日后调密不便的问题。同时,要按立档单位档案中的文件密级编制目录或卡片,建立文件统计台帐和存放地点索引,为科学的管理,准确的掌握,有效的保密,及时的提供创造条件。及时做好档案利用过程中的保密工作

2档案利用监督

档案利用监督是做好档案利用过程中保密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它能有效地发现并制止纠正档案利用过程中不利于档案保密的各种不良行为,从而做到既能利用档案,又能保证档案的完整与安全。具体说来,档案利用监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2.1制度建设。档案利用规章制度一般有阅览制度、外借制度、复制制度等。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层次的利用人员确定不同的利用范围,规定不同的审批手续,使提供利用工作有章可循,在大力开展档案利用工作的同时,确保不失密、不泄密及文件的完好无损。各项档案利用规章制度的条文应严密而简明,便于执行,并在实践中认真加以总结,不断充实和完善。

2.2监督措施。在利用中,要根据不同的利用对象和不同目的,掌握其心理和思想动机,加强重点监护。做好利用监督,仔细检查翻阅被利用过的案卷和文件,发现问题及时查处,并在利用登记簿上备注说明。对于损毁档案较为严重的违法行为,应及时报告有关领导,以便及时查处,挽回损失。

2.3正确处理好档案保密与管理利用的关系。保守国家机密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更是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神圣职责。日常工作中,档案管理人员十分重视档案保密,工作尽心尽职,在严格做好保密工作的同时,切实完善工作职能,为领导决策服务势在必行。机密档案应该保密,但保密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利用,是有时间、地点、范围限制的利用,保而不用只会失去保的意义,失去档案的价值。当然,利用必须是在保密基础上的利用,无限制的利用会给党和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造成危害。所以,对档案工作来说,保密与利用两者都十分重要,决不可偏颇。论文

3进一步做好档案开放中的保密工作

一成不变地看待档案的秘密性,无视其秘密性的时效和范围,是不对的;但如果缺乏保密观念,对档案无视其秘密性,无限地扩大开放利用范围,也是错误的。因此,在开放档案为社会各界所利用的同时,应当做好相应的保密工作。

3.1做好档案的审查工作。审查工作是档案开放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开放档案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主要任务是科学而准确地区分、判定档案的开放与控制使用范围。

3.2做好档案的解密工作。保密档案是有等级的,其划分等级是根据《保密法》规定,划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确定档案的密级,就是为了让档案工作人员根据不同的密级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提供利用档案。但是秘密不是一成不变的,一旦秘密保管期限届满,便失去了它的保密价值,为此我们就不能按原有的保密文件管理,而应该按照公开文件进行管理。这就是档案保密的时效性。向社会各界开放的档案,必须是到了一定时限的档案,要开放,必须先进行划密解密,把未解密的列入控制使用的范围。

4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

4.1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就是要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这既是档案保管工作的基本任务,也是档案保管工作的目的。档案保管工作的具体任务就是做到不坏、不丢、不散、不乱。档案保管工作的任务是艰巨的,也是光荣的,这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档案保管人员要持之以恒,时刻警惕,防止档案的损坏,确保档案的安全,为档案工作提供物质基础。

档案保密制度篇6

关键词:档案;保密;利用

中图分类号:G2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0-0231-01

一、做好档案利用中的监督工作

档案利用监督是做好档案利用过程中保密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它能有效地发现并制止纠正档案利用过程中不利于档案保密的各种不良行为,从而做到既能利用档案,又能保证档案的完整与安全。具体说来,档案利用监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1.制度建设。档案利用规章制度一般有阅览制度、外借制度、复制制度等。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层次的利用人员确定不同的利用范围,规定不同的审批手续,使提供利用工作有章可循,在大力开展档案利用工作的同时,确保不失密、不泄密及文件的完好无损。各项档案利用规章制度的条文应严密而简明,便于执行,并在实践中认真加以总结,不断充实和完善。

2.队伍建设。担负利用服务工作的档案管理人员,是利用制度的直接贯彻者,对档案的安全负有直接责任,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一是政治素质,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热爱档案和档案事业;二是业务素质,要具备专业知识,熟悉所保管的档案内容,熟悉档案法规;三是文化素质,要有较高的文化知识,能总结和分析利用工作中的经验与问题,从中掌握利用工作的规律。此外,还要有敏锐的工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善于做利用者的工作,能独立处理利用中出现的一般问题。

3.监督措施。在利用中,要根据不同的利用对象的不同目的,掌握其心理和思想动机,加强重点监护。有条件的档案馆室还可以安装摄像监视器。对某些为获取凭证而来馆查阅档案的利用者,要防止偷撕或涂改档案;对一些平时养成看书划线或翻书沾口水之类习惯的利用者,要及时提醒。

二、正确处理好档案保密与利用的关系

保守国家机密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更是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神圣职责。日常工作中,档案管理人员十分重视档案保密,工作尽心尽职,但由于在传统的保密观念影响下,档案工作普遍存在着重保轻用、利用不足的现象。由此产生一些弊端:大批档案得不到充分的利用,甚至有些很有价值的档案长期被束之高阁,变成一文不值的废纸,造成档案浪费;领导不能及时全面地了解情况,有效地利用档案;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价值也难以在利用档案的效果中体现出来。上述情况表明,档案部门改变传统的观念,在严格做好保密工作的同时,切实完善工作职能,为领导决策服务势在必行。机密档案应该保密,但保密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利用,是有时间、地点、范围限制的利用,保而不用只会失去保的意义,失去档案的价值。当然,利用必须是在保密基础上的利用,无限制的利用会给党和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造成危害。所以,对档案工作来说,保密与利用两者都十分重要,决不可偏颇。

三、做好档案开放中的保密工作

一成不变地看待档案的秘密性,无视其秘密性的时效和范围,是不对的;但如果缺乏保密观念,对档案无视其秘密性,无限地扩大开放利用范围,也是错误的。因此,在开放档案为社会各界所利用的同时,应当做好相应的保密工作。

1.做好档案的审查工作。审查工作是档案开放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开放档案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主要任务是科学而准确地区分、判定档案的开放与控制使用范围。对这项工作可以分三步进行:一是初审,档案馆工作人员根据标准,对开放期限内的档案逐件进行审查,初步判定开放与控制使用范围。二是中审,由具有较高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的同志,重点审查初审中没能判定开放与控制使用的部分档案,以确定其取舍。三是终审,由有关领导,根据初审和中审的情况,权衡利弊,进行综合分析、审查,最终决定与批准档案的开放与否。

档案保密制度篇7

[关键词]企业档案利用;档案管理;保密

企业档案是企业文化的聚集,是企业的根本信息来源,市场竞争中企业档案就像是企业手中的武器,随企业在没有硝烟战场上征战。企业档案可以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这一点我国的大部分企业都有了一定的认知程度,在企业运用各项资源求得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档案工作也展现着其独特的优越性。但是档案管理工作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档案的利用和档案保密工作之间的关系,要保证将档案的价值良好的发挥出来,同时要做好保密工作,避免不良企业对本企业档案资源的窥探,确保企业的利益不会受到任何损害。下面就对此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正确处理档案利用与保密的关系

档案的利用与档案的保密工作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却又相互统一,企业管理人员需要明确的认识一下两点:第一点就是档案的利用,将档案转化为企业的生产力,使之能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不然档案只能被视作企业历史进程的遗留,没有任何意义。第二点就是档案具有一定的机密性,档案会记录企业的客户资料、产品内涵等多方面内容,一旦档案中的内容丢失被不良商家窃取,那么会对本企业造成不可估计的损失,档案可以说是企业生存的命脉,一旦丢失造成严重后果,很可能导致企业会退出市场竞争的舞台。所以相关的工作人员,要明确档案存在的价值,又要通过合理的方法实现档案的价值,同时要做好相应的防护工作,保证档案具有高度的保密性。

以某企业为例,工作人员对于档案的管理工作太过于单一,只是对档案进行整理和存放,受到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的影响,没有将档案的价值丝毫的发挥出来。在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市场竞争越来越为激烈的今天公司档案工作者逐渐转变观念,在“感恩做人,敬业做事”的宗旨指导下,转变工作思路,积极谋划档案利用效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在严格遵守保密制度的同时,转变工作职能,一边为领导决策服务好,一边在企业专利注册、货款回收、法律援助等方面提供有价值的档案资料,档案利用率每年都在80%以上,间接创造经济效益近千万元。

二、明确范围,完善机制,使档案利用在规范安全的轨道上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

1.界定保密范围。严格界定档案与非档案,确定哪些档案能开放利用,哪些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提供利用,哪些还不能提供利用,使档案提供利用工作按照解密的标准规范化进行,不能一味追求档案的可利用价值而放开范围。设立严格保密等级,并根据《保密法》规定,划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只有确定了档案的密级,才能让档案工作人员根据不同的密级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为行政管理、生产经营、销售、后勤等不同单位提供不同层次的档案资源,变“死档”为“活档”,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完善工作机构。为了更好地统一领导,管理、协调、监督公司各单位、各部门的保密工作,成立保密领导小组,并由公司党委领导主管,担任保密领导小组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保密领导小组成员。保密工作日常事务由公司办公室承担。同时明确公司职能部门为保密要害部门,档案中心就是保密的主阵地,进一步规范了保密管理工作,也规范了保密的体制机制,收到了较好的成效。为公司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3.规范内部管理。为了更好地维护企业档案的完整性与安全性,按照系统性、完整性、严密性和精练、可操作性的原则,补充完善了一系列档案管理制度,,将公司的行政、财务、科技、基建、职工档案等档案统一管理,并建立了一系列档案管理制度,如:档案登记统计管理制度、档案管理保密制度、档案鉴定与销毁制度、文书档案管理制度、科技档案管理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平时归卷制度、档案查借阅利用制度、职工档案管理制度等。

三、加强队伍建设和对载体、人员的管理

1.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多年档案工作经历使我体会到,担负利用服务工作的档案管理人员,是利用制度的直接贯彻者,对档案的安全负有直接责任,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否则就谈不上利用创造价值。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政治素质,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和为企业创造效益的意识,爱岗敬业;二是业务素质,要具备专业知识,熟悉所保密的档案内容,熟悉档案法规;三是文化素养,要不断有计划、有重点地充实自己新的知识内容,利用工作的规律,寻求利用档案创造效益的“金点子”和新思路。

2、宣传教育,加强保密队伍建设。除学习贯彻各项政策法规和保密工作规章制度外,还通过有效的保密教育活动提高全员保密意识。如进行《保密法》颁布周年保密法律法规知识竞赛的学习和考试;加强《档案法》《保密法》《石家庄市归档文件整理规则实施细则》《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公司领导、人员签订《保密协议》。严格按照规定,选配思想好、纪律强、作风正、素质高的人做这项工作。

3、强对载体、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有较强的责任心、事业心和高度的保密意识,在这方面档案人员需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严格执行企业制定的规章制,指定专人负责计算机信息网络的保密安全。为加强人员管理,公司对网络管理人员进行权限划分,避免了重要信息通过网络管理人员外泄,做到计算机不上网、介质不交叉使用,保证公司文件材料的安全,杜绝一切泄密事故的发生,为档案管理和有效利用提供了有力保障。如何在档案利用和保密的矛盾中做到“鱼与熊掌兼得”,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是新形势下需要我们思考和面对的新课题。在利用档案时不忘保密,在做好保密的同时又维护了档案的完整和统一,更好地实现档案的利用价值,这样才能为企业长远发展创造知识性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档案保密制度篇8

[关键词]档案保密;档案管理;档案利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档案资源的巨大社会价值日益为公众所认知,这就涉及档案保密与利用工作的重要性,这项工作做得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党和国家及单位的安全和利益。档案是一种重要的社会信息资源。对于档案信息资源,既要重视其载体的保管保护,更要重视其所含信息的开发利用,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作为人类社会各项实践活动的真实历史产物,档案所具有的原始真实凭证作用及其权威性是现实客观存在的,同时它又具有“今世赖以知古、后世赖以知今”的巨大参考作用。利用档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它的作用是其他信息资源无法替代的,所以利用档案为人类社会实践服务具有极强的现实性。保守国家机密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更是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神圣职责,在严格做好保密工作的同时,切实完善工作职能,使档案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

一、做好档案保管过程中的保密工作

1 档案的库房管理是档案保密的重点。从总体上讲,档案库房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单独兴建,但是有一些不具备条件的单位,往往将库房附设在机关办公楼内。应注意的是,不是任何一间办公室都可以用作库房的,从档案保密的角度来看,不宜将库房设在办公楼的最底层,库房门窗等应专门加固,以防盗窃。还应尽量做到库房与办公室分开,库房与阅览室分开。档案库房应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制定严格的库房管理制度,无关人员一律禁止入内。实践证明,档案库房的科学管理,是做好档案保密、维护档案安全的基本保障。

2 提高绝密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绝密档案管理人员具有特殊的地位和身份,有知密早、知密多、知密深的特点。他们对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负有比一般工作人员更为重大的责任,因此,档案保密工作好与坏,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是个关键。绝密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有较强的责任心、事业心和高度的保密意识,不仅要有严谨的工作作风,经手的事情件件有头有尾,手续清楚,而且要防止“无形”储存在头脑中秘密的泄露。由于档案管理人员经常接触党和国家以及单位大量的秘密,这些秘密随着主人的社会活动被带到各个复杂的场合,往往一句话,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在不知不觉中就泄露了秘密。所以档案人员无论在什么场合,都应把保守国家秘密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和应尽的义务。

3 加强绝密档案的日常管理。绝密档案的调阅、移出、销毁等应严格按规定手续办理,必须经指定领导人审批,认真履行登记、签字手续,任何人无权擅自调阅。绝密档案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清对、检查,发现失密、泄密问题,应及时查明原因,进行补救。

二、做好档案利用过程中的保密工作

做好档案利用中的监督工作,档案利用监督是做好档案利用过程中保密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它能有效地发现并制止纠正档案利用过程中不利于档案保密的各种不良行为,从而做到既能利用档案,又能保证档案的完整与安全。具体说来,档案利用监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1 制度建设。档案利用规章制度一般有阅览制度、外借制度、复制制度等。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层次的利用人员确定不同的利用范围,规定不同的审批手续,使提供利用工作有章可循,在大力开展档案利用工作的同时,确保不失密、不泄密及文件的完好无损。各项档案利用规章制度的条文应严密而简明,便于执行,并在实践中认真加以总结,不断充实和完善。

2 队伍建设。担负利用服务工作的档案管理人员,是利用制度的直接贯彻者,对档案的安全负有直接责任,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一是政治素质,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热爱档案事业;二是业务素质,要具备专业知识,熟悉所保管的档案内容,熟悉档案法规;三是文化素质,要有较高的文化知识,能总结和分析利用工作中的经验与问题,从中掌握利用工作的规律。此外,还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善于做利用者的工作,能独立处理利用中出现的一般问题。

3 监督措施。在利用中,要根据不同的利用对象的不同目的,掌握其心理和思想动机,加强重点监护。有条件的档案馆室还可以安装摄像监视器。对某些为获取凭证而来馆查阅档案的利用者,要防止其偷撕或涂改档案;对一些平时养成看书划线或翻书沾口水之类习惯的利用者,要及时提醒。做好利用监督,还要做到三勤:一是嘴勤,勤宣传利用档案的制度与规定,勤与利用者交谈,掌握其利用目的与动机;二是眼勤,勤观察动态,置每个利用者于视线之中;三是手勤脑勤,勤分析利用者的情况和利用效果,勤检查被利用的案卷,勤督促利用登记制度的落实。要在利用者离去之前,仔细检查翻阅被利用过的案卷和文件,发现问题及时查处,并在利用登记簿上备注说明。对于损毁档案较为严重的违法行为,应及时报告有关领导,以便及时查处,挽回损失。

三、正确处理好档案开放利用与安全保密工作的关系

要坚持“保、放”结合的指导思想,正确处理保密与开放,信息公开的关系,既要积极防范又提供工作便利,即把好保密关,又疏通公开、交流的渠道。日常工作中,档案管理人员十分重视档案保密,工作尽心尽职,但由于在传统的保密观念影响下,档案工作普遍存在着重保轻用、利用不足的现象。由此产生一些弊端:大批档案得不到充分的利用,甚至有些很有价值的档案长期被束之高阁,变成一文不值的废纸,造成档案浪费;领导不能及时全面地了解情况,有效地利用档案;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价值也难以在利用档案的效果中体现出来。上述情况表明,档案部门改变传统的观念,在严格提供保密工作的同时,切实转变工作职能,为领导决策服务势在必行。机密档案应该保密,但保密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利用,是有时间、地点、范围限制的利用,保而不用只会失去保的意义,失去档案的价值。当然,利用必须是在保密基础上的利用,无限制的利用会给党和国家以及单位的安全和利益造成危害。所以,对档案工作来说,保密与利用两者都十分重要,决不可偏颇。

1 我们保存档案的根本目的在于利用。在利用范围和对象上应做到:(1)对外公布开放档案,是达到最大限度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化举措。一定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开放公布一切应该开放的档案,充分发挥档案的潜在价值。同时不应忽视档案的安全保密,在保证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的情况下公布开放档案。对一些掌握不准的,应报请上级定夺或请有关专家鉴定。(2)在档案利用需要服务时,既要积极热情,又要坚持保密原则。凡对涉及本单位、本部门的一些在一定时期和一定场合具有保密性质的档案(如疫情数据、突发事件等),要严格把关,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利用手续,对不该开放利用的或不属知密范围的人都坚决不予提供,避免造成失密和损失。

2 加强归档力度。凡归档范围内的档案,都必须集中统一到档案部门依法保管,任何单位、科室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拒不归档,以保证档案收集的齐全和完整。

3 大力宣传《档案法》《保密法》。对档案提供者和档案利用者加强教育,提高他们的档案意识和保密意识,自觉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维护国家、集体和个人合法权益。

4 用创新的精神指导新时期的档案工作。要有新思路、新方法,研究在档案开放利用和安全保密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特点、新要求。如对电子文件的完整、安全保密等问题,应该是在充分利用电子文件的过程中加强保密工作,在加强保密工作的过程中促进电子文件的利用。

5 加强监管、完善监督机制。加大执法力度。凡发现有违反档案、保密等法律法规的要坚决依法处理,从而达到档案利用和保密互为保障的辩证统一,努力使档案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体现其价值的最大化、社会化,又维护了国家、集体、个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并使档案在利用中延续生命,焕发活力,促进档案工作更快更好地开展。

6 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切实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这既是档案保管工作的基本任务,也是档案保管工作的目的。档案保管工作的具体任务就是做到不坏、不丢、不散、不乱。不坏,就是使档案保管得完好无损,不致因各种不利因素而使档案损坏。对已经破损的档案,要及时抢修。不丢,就是使档案绝对安全,不致因工作疏忽而使档案遗失或被窃,不仅保证档案实体安全,也要保证档案内容的安全。不散,就是要求档案的保管相对集中,不因档案的分散保管而使档案管理不便,甚至造成档案损坏或丢失等严重情况。不乱,就是要求档案保管工作有条不紊,档案排架整齐规范,有章可循,有目可查。档案保管工作的任务是艰巨的,也是光荣的,这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档案保管人员要持之以恒,时刻警惕,防止档案的损坏,确保档案的安全,为档案工作提供物质基础。

7 做好档案的保管期限与保密期限的区分工作。要正确分析和鉴别档案内容的现实作用和历史作用,根据本单位工作的需要和为国家积累历史文化财富的需要,全面确定档案的保存价值,准确地判定档案的保管期限。若在保密期限内被泄露,将对国家、单位的安全和利益造成危害。它表示该秘密事项在其确定的期限内,受国家有关保密法律、法规的保护,因此,必须按秘密事项确定其保密期限。在保密期限上,《国家秘密保密期限的规定》中规定:除有特殊规定外,绝密级事项不超过30年,机密级事项不超过201年,秘密级事项不超过10年。保密期限在一年及一年以上的以年计,在一年以内的以月计。

8 做好档案密级的调整工作。要贯彻落实《保密法》以及1991年国家保密局、国家档案局联合制发的《各级国家档案馆馆藏档案解密和划分控制使用范围的暂行规定》的精神,在广泛宣传、提高认识、大力协调的基础上,重点解决好两个问题:一要严格执行解密划控的时间标准、有关涉密内容标准及保密规范标准,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二要主动接受保密部门对调密工作的监督指导,齐心协力搞好档案涉密文件的清查鉴定。严格划清密与非密的界限,确定哪些档案能开放利用,哪些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利用,哪些还不能提供利用,为今后进一步搞好规范化、标准化和涉密档案建设奠定基础。要建立起法制的新秩序,对涉密档案的变化调整,不仅要立足于当前的实际工作,还要着眼于长远。

四、进一步做好档案开放中的保密工作

一成不变地看待档案的秘密性,无视其秘密性的时效和范围,是不对的;但如果缺乏保密观念,对涉密档案无视其秘密性,无限地扩大开放利用范围,也是错误的。因此,在开放档案为社会所利用的同时,应当做好相应的保密工作。

1 做好档案的审查工作。审查工作是档案开放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开放档案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主要任务是科学而准确地区分、判定档案的开放和控制使用范围。对这项工作可以分三步进行:一是初审,档案馆工作人员根据标准,对开放期限内的档案逐件进行审查,初步判定开放与控制使用范围。二是中审,由具有较高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的同志,重点审查初审中没能判定开放与控制使用的部分档案,以确定其取舍。三是终审,由有关领导,根据初审和中审的情况,权衡利弊,进行综合分析、审查,最终决定与批准档案的开放与否。

2 做好档案的解密工作。保密档案是有等级的,其划分等级是根据《保密法》规定,划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确定档案的密级,就是为了让档案工作人员根据不同的密级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提供利用档案。但是秘密不是一成不变的,一旦秘密保管期限届满,便失去了它的保密价值,为此我们就不能按原有的保密文件管理,而应该按照公开文件进行管理。这就是档案保密的时效性。向社会各界开放的档案,必须是到了一定时限的档案,要开放,必须先进行划密解密,把未解密的列入控制使用的范围。过去,许多档案馆(室),对其所保管的注有密级的档案,没有定期解密,影响了档案的开放利用。对划密档案进行解密工作,应当遵循保密法的有关规定,即:“国家秘密事项在保密期限内不需要继续保密的,原确定密级和保密期限的机关、单位或者其上级机关应当及时解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16条)这也就是说,解密是由原确定密级的机关、单位或其上级机关进行的。

档案保密制度篇9

档案的库房管理是档案保密的重点。

从总体上讲,档案库房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单独兴建,但是有一些不具备条件的单位,往往将库房附设在机关办公楼内。应注意的是,不是任何一间办公室都可以用作库房的,从档案保密的角度来看,不宜将库房设在办公楼的最底层,库房门窗等应专门加固,以防盗窃。还应尽量做到库房与办公室分开,库房与阅览室分开。档案库房应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制定严格的库房管理制度,无关人员一律禁止入内。实践证明,档案库房的科学管理,是做好档案保密、维护档案安全的基本保障。

二绝密档案的管理和保密

绝密档案是党和国家的核心秘密,它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安全,关系到国家的政治活动、军事活动和经济发展的成败,关系到四化建设的进程。因此,为确保国家核心秘密的安全,必须管理好绝密档案。

1、绝密档案应与非绝密档案分别保管。要设保险柜、保险锁、防盗器,从保管条件上确保绝密档案的安全。

2、提高绝密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绝密档案管理人员具有特殊的地位和身份,有知密早、知密多、知密深的特点。他们对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负有比一般工作人员更为重大的责任,因此,档案保密工作好与坏,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是个关键。绝密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有较强的责任心、事业心和高度的保密意识,不仅要有严谨的工作作风,经手的事情件件有头有尾,手续清楚,而且要防止“无形”储存在头脑中秘密的泄露。由于档案管理人员经常接触党和国家大量的秘密,这些秘密随着主人的社会活动被带到各个复杂的场合,往往一句话,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在不知不觉中就泄露了秘密。所以档案人员无论在什么场合,都应做到守口如瓶,万无一失,把保守国家秘密做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和应尽的义务。

3、加强绝密档案的日常管理。绝密档案的调阅、移出、销毁等应严格按规定手续办理,必须经指定领导人审批,认真履行登记、签字手续,任何人无权擅自调阅。绝密档案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清对、检查,发现失密、泄密问题,应及时查明原因,进行补救。

三做好档案的保管期限与保密期限的区分工作

确定保管期限的原则是,正确分析和鉴别档案内容的现实作用和历史作用,根据本机关工作的需要和为国家积累历史文化财富的需要,全面确定档案的保存价值,准确地判定档案的保管期限。而保密期限是根据国家秘密事项在一定时间内,如被泄露,将对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造成的危害来确定的,它表示该国家秘密事项在其确定的期限内,受国家有关保密法律、法规的保护,产生法律效力的时限。《国家秘密保密期限的规定》中规定:除有特殊规定外,绝密级事项不超过30年,机密级事项不超过20年,秘密级事项不超过10年。保密期限在一年及一年以上的以年计,在一年以内的以月计。这里所说的“特殊规定”是指制定保密范围的中央、国家机关可以规定有关保密范围中某类事项的保密期限为“长期”。对规定为“长期”的国家秘密事项,在授权机关作出解密前,其他机关、单位应当对其采取长期的保密措施,不得擅自决定解密和随意对外提供。

四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

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就是要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这既是档案保管工作的基本任务,也是档案保管工作的目的。档案保管工作的具体任务就是做到不坏、不丢、不散、不乱。不坏,就是使档案保管得完好无损,不致因各种不利因素而使档案损坏。对已经破损的档案,要及时抢救。不丢,就是使档案绝对安全,不致因工作疏忽而使档案遗失或被窃,不仅保证档案实体安全,也要保证档案内容的安全。不散,就是要求档案的保管相对集中,不致因档案的分散保管而使档案管理不便,甚至造成档案损坏或丢失等严重情况。不乱,就是要求档案保管工作有条不紊,档案排架整齐规范,有规可循,有目可查。档案保管工作的任务是艰巨的,也是光荣的,这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档案保管人员要持之以恒,时刻警惕,防止档案的损坏,确保档案的安全,为档案工作提供物质基础。

五档案情况的变化

档案在保管过程中,其密级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文件贯彻的情况变化的。基本变化是升密、降密、解密。其中升密是极少数的,也是暂时的;大多数的,总的趋势是降密,直至解密。其变化原因有三:一是保密范围的变化;二是密级文件作用的变化原来的密级文件指导作用与现在工作不相适应,已失去了指导作用,为此立档单位废掉了此类文件,密级自然消除了。;三是保密时限的变化。原馆室所存档案文件,只标有密级而没有保密时限,多数都是超期服役,例如,50年代的绝密文件大都需要按照《保密法》关于划定密级和保密期限届满自行解密的要求去做,这既反映了历史上划密工作的不足,也说明进行档案解密划控工作的迫切,因此应依据档案内容的变化掌握划密标准,严防密级偏高或偏低,密期偏长或偏短。

六做好档案密级的调整工作

1、要贯彻落实《保密法》以及1991年国家保密局、国家档案局联合制发的《各级国家档案馆馆藏档案解密和划分控制使用范围的暂行规定》的精神,在广泛宣传、提高认识、大力协调的基础上,重点解决好两个问题:一要严格执行解密划控的时间标准、有关内容标准及保密规范标准,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二要主动接受保密部门对调密工作的监督指导,齐心协力搞好档案文件的清查鉴定。严格划清密与非密的界限,确定哪些档案能开放利用,哪些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利用,哪些还不能提供利用,为今后进一步搞好规范化、标准化和档案建设奠定基础。

2、要建立起法制的新秩序。对档案的变化调整,不仅要立足于当前的实际工作,还要着眼于长远。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以往关于档案保密的制度还不健全,适应不了《保密法》的要求,需要完善增加新的内容。为了适应档案调密工作制度化、正规化的需要,应建立以下三个制度:1建立划定密期制度,以便届满自行解密;2建立调密通知单制度,对保密期间提前解密或发生升降变化的密级文件,要下发通知单告知档案馆室,以便衔接工作,及时掌握,适时变动;3建立档案接收标准制度,加强档案的规范化建设。

3、要加强档案的科学管理。在调密工作中我们发现,过去经常把密和非密文件混合组卷、混合保管、混合提供,造成了扩散机密的漏洞。对此,可以采取分段治理的办法。以1991年贯彻国档发28号文件实施馆室藏档案解密划控工作为界,对以前大量混订在卷内的密级文件可以原封不动,但在今后一般查档中只提供所查内容,不提供含文件的原卷;外供卷时,可采取对与所查档案无关的文件进行密封等措施。今后对密级文件特别是绝密文件应当单份盒装保存,彻底解决密与非密的文件材料混卷问题,堵塞过去那种因混卷在提供利用中造成机密扩散的漏洞,以及档案文件分散不集中,日后调密不便的问题。同时,要按立档单位档案中的文件密级编制目录或卡片,建立文件统计台帐和存放地点索引,为科学的管理,准确的掌握,有效的保密,及时的提供创造条件。

二、做好档案利用过程中的保密工作

一做好档案利用中的监督工作

档案利用监督是做好档案利用过程中保密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它能有效地发现并制止纠正档案利用过程中不利于档案保密的各种不良行为,从而做到既能利用档案,又能保证档案的完整与安全。具体说来,档案利用监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1、制度建设。档案利用规章制度一般有阅览制度、外借制度、复制制度等。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层次的利用人员确定不同的利用范围,规定不同的审批手续,使提供利用工作有章可循,在大力开展档案利用工作的同时,确保不失密、不泄密及文件的完好无损。各项档案利用规章制度的条文应严密而简明,便于执行,并在实践中认真加以总结,不断充实和完善。

2、队伍建设。担负利用服务工作的档案管理人员,是利用制度的直接贯彻者,对档案的安全负有直接责任,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一是政治素质,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热爱档案和档案事业;二是业务素质,要具备专业知识,熟悉所保管的档案内容,熟悉档案法规;三是文化素质,要有较高的文化知识,能总结和分析利用工作中的经验与问题,从中掌握利用工作的规律。此外,还要有敏锐的工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善于做利用者的工作,能独立处理利用中出现的一般问题。

3、监督措施。在利用中,要根据不同的利用对象的不同目的,掌握其心理和思想动机,加强重点监护。有条件的档案馆室还可以安装摄像监视器。对某些为获取凭证而来馆查阅档案的利用者,要防止偷撕或涂改档案;对一些平时养成看书划线或翻书沾口水之类习惯的利用者,要及时提醒。做好利用监督,还要做到三勤:一是嘴勤,勤宣传利用档案的制度与规定,勤与利用者交谈,掌握其利用目的与动机;二是眼勤,勤观察动态,置每个利用者于视觉之中;三是手勤脑勤,勤分析利用者的情况和利用效果,勤检查被利用的案卷,勤督促利用登记制度的落实。要在利用者离去之前,仔细检查翻阅被利用过的案卷和文件,发现问题及时查处,并在利用登记簿上备注说明。对于损毁档案较为严重的违法行为,应及时报告有关领导,以便及时查处,挽回损失。

二正确处理好档案保密与利用的关系

保守国家机密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更是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神圣职责。日常工作中,档案管理人员十分重视档案保密,工作尽心尽职,但由于在传统的保密观念影响下,档案工作普遍存在着重保轻用、利用不足的现象。由此产生一些弊端:大批档案得不到充分的利用,甚至有些很有价值的档案长期被束之高阁,变成一文不值的废纸,造成档案浪费;领导不能及时全面地了解情况,有效地利用档案;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价值也难以在利用档案的效果中体现出来。上述情况表明,档案部门改变传统的观念,在严格做好保密工作的同时,切实完善工作职能,为领导决策服务势在必行。机密档案应该保密,但保密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利用,是有时间、地点、范围限制的利用,保而不用只会失去保的意义,失去档案的价值。当然,利用必须是在保密基础上的利用,无限制的利用会给党和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造成危害。所以,对档案工作来说,保密与利用两者都十分重要,决不可偏颇。

三进一步做好档案开放中的保密工作

一成不变地看待档案的秘密性,无视其秘密性的时效和范围,是不对的;但如果缺乏保密观念,对档案无视其秘密性,无限地扩大开放利用范围,也是错误的。因此,在开放档案为社会各界所利用的同时,应当做好相应的保密工作。

1、做好档案的审查工作。审查工作是档案开放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开放档案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主要任务是科学而准确地区分、判定档案的开放与控制使用范围。对这项工作可以分三步进行:一是初审,档案馆工作人员根据标准,对开放期限内的档案逐件进行审查,初步判定开放与控制使用范围。二是中审,由具有较高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的同志,重点审查初审中没能判定开放与控制使用的部分档案,以确定其取舍。三是终审,由有关领导,根据初审和中审的情况,权衡利弊,进行综合分析、审查,最终决定与批准档案的开放与否。

2、做好档案的解密工作。保密档案是有等级的,其划分等级是根据《保密法》规定,划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确定档案的密级,就是为了让档案工作人员根据不同的密级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提供利用档案。但是秘密不是一成不变的,一旦秘密保管期限届满,便失去了它的保密价值,为此我们就不能按原有的保密文件管理,而应该按照公开文件进行管理。这就是档案保密的时效性。向社会各界开放的档案,必须是到了一定时限的档案,要开放,必须先进行划密解密,把未解密的列入控制使用的范围。过去,许多档案馆,对其所保管的注有密级的档案,没有定期解密,影响了档案的开放利用。对划密档案进行解密工作,应当遵循保密法的有关规定,即:“国家秘密事项在保密期限内不需要继续保密的,原确定密级和保密期限的机关、单位或者其上级机关应当及时解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16条。这也就是说,解密是由原确定密级的机关、单位或其上级机关进行。

3、做好档案开放前的基础工作。开放档案首先要做好档案开放的基础工作,即:

1提高开放档案案卷的内在质量。利用原有基础,进行系统整理,达到分类科学、组卷合理、编目清楚、排列系统的要求。

2建立健全档号。要适应开放后检索与管理的要求。

档案保密制度篇10

[论文摘要]文章论述了档案保密工作的重要意义,从档案保管过程、档案利用过程和档案开放过程三个方面提出了做好档案保密工作的具体措施。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档案资源的巨大社会价值日益为公众所认知,这就涉及档案保密与利用工作的重要性,这项工作做得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党和国家及单位的安全和利益。档案是一种重要的社会信息资源。对于档案信息资源,既要重视其载体的保管保护,更要重视其所含信息的开发利用,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作为人类社会各项实践活动的真实历史产物,档案所具有的原始真实凭证作用及其权威性是现实客观存在的,同时它又具有“今世赖以知古、后世赖以知今”的巨大参考作用。利用档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它的作用是其他信息资源无法替代的,所以利用档案为人类社会实践服务具有极强的现实性。保守国家机密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更是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神圣职责,在严格做好保密工作的同时,切实完善工作职能,使档案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

一、做好档案保管过程中的保密工作

1档案的库房管理是档案保密的重点。从总体上讲,档案库房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单独兴建,但是有一些不具备条件的单位,往往将库房附设在机关办公楼内。应注意的是,不是任何一间办公室都可以用作库房的,从档案保密的角度来看,不宜将库房设在办公楼的最底层,库房门窗等应专门加固,以防盗窃。还应尽量做到库房与办公室分开,库房与阅览室分开。档案库房应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制定严格的库房管理制度,无关人员一律禁止入内。实践证明,档案库房的科学管理,是做好档案保密、维护档案安全的基本保障。

2提高绝密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绝密档案管理人员具有特殊的地位和身份,有知密早、知密多、知密深的特点。他们对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负有比一般工作人员更为重大的责任,因此,档案保密工作好与坏,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是个关键。绝密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有较强的责任心、事业心和高度的保密意识,不仅要有严谨的工作作风,经手的事情件件有头有尾,手续清楚,而且要防止“无形”储存在头脑中秘密的泄露。由于档案管理人员经常接触党和国家以及单位大量的秘密,这些秘密随着主人的社会活动被带到各个复杂的场合,往往一句话,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在不知不觉中就泄露了秘密。所以档案人员无论在什么场合,都应把保守国家秘密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和应尽的义务。

3加强绝密档案的日常管理。绝密档案的调阅、移出、销毁等应严格按规定手续办理,必须经指定领导人审批,认真履行登记、签字手续,任何人无权擅自调阅。绝密档案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清对、检查,发现失密、泄密问题,应及时查明原因,进行补救。

二、做好档案利用过程中的保密工作

做好档案利用中的监督工作,档案利用监督是做好档案利用过程中保密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它能有效地发现并制止纠正档案利用过程中不利于档案保密的各种不良行为,从而做到既能利用档案,又能保证档案的完整与安全。具体说来,档案利用监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1制度建设。档案利用规章制度一般有阅览制度、外借制度、复制制度等。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层次的利用人员确定不同的利用范围,规定不同的审批手续,使提供利用工作有章可循,在大力开展档案利用工作的同时,确保不失密、不泄密及文件的完好无损。各项档案利用规章制度的条文应严密而简明,便于执行,并在实践中认真加以总结,不断充实和完善。

2队伍建设。担负利用服务工作的档案管理人员,是利用制度的直接贯彻者,对档案的安全负有直接责任,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一是政治素质,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热爱档案事业;二是业务素质,要具备专业知识,熟悉所保管的档案内容,熟悉档案法规;三是文化素质,要有较高的文化知识,能总结和分析利用工作中的经验与问题,从中掌握利用工作的规律。此外,还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善于做利用者的工作,能独立处理利用中出现的一般问题。

3监督措施。在利用中,要根据不同的利用对象的不同目的,掌握其心理和思想动机,加强重点监护。有条件的档案馆室还可以安装摄像监视器。对某些为获取凭证而来馆查阅档案的利用者,要防止其偷撕或涂改档案;对一些平时养成看书划线或翻书沾口水之类习惯的利用者,要及时提醒。做好利用监督,还要做到三勤:一是嘴勤,勤宣传利用档案的制度与规定,勤与利用者交谈,掌握其利用目的与动机;二是眼勤,勤观察动态,置每个利用者于视线之中;三是手勤脑勤,勤分析利用者的情况和利用效果,勤检查被利用的案卷,勤督促利用登记制度的落实。要在利用者离去之前,仔细检查翻阅被利用过的案卷和文件,发现问题及时查处,并在利用登记簿上备注说明。对于损毁档案较为严重的违法行为,应及时报告有关领导,以便及时查处,挽回损失。

三、正确处理好档案开放利用与安全保密工作的关系

要坚持“保、放”结合的指导思想,正确处理保密与开放,信息公开的关系,既要积极防范又提供工作便利,即把好保密关,又疏通公开、交流的渠道。日常工作中,档案管理人员十分重视档案保密,工作尽心尽职,但由于在传统的保密观念影响下,档案工作普遍存在着重保轻用、利用不足的现象。由此产生一些弊端:大批档案得不到充分的利用,甚至有些很有价值的档案长期被束之高阁,变成一文不值的废纸,造成档案浪费;领导不能及时全面地了解情况,有效地利用档案;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价值也难以在利用档案的效果中体现出来。上述情况表明,档案部门改变传统的观念,在严格提供保密工作的同时,切实转变工作职能,为领导决策服务势在必行。机密档案应该保密,但保密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利用,是有时间、地点、范围限制的利用,保而不用只会失去保的意义,失去档案的价值。当然,利用必须是在保密基础上的利用,无限制的利用会给党和国家以及单位的安全和利益造成危害。所以,对档案工作来说,保密与利用两者都十分重要,决不可偏颇。

1我们保存档案的根本目的在于利用。在利用范围和对象上应做到:(1)对外公布开放档案,是达到最大限度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化举措。一定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开放公布一切应该开放的档案,充分发挥档案的潜在价值。同时不应忽视档案的安全保密,在保证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的情况下公布开放档案。对一些掌握不准的,应报请上级定夺或请有关专家鉴定。(2)在档案利用需要服务时,既要积极热情,又要坚持保密原则。凡对涉及本单位、本部门的一些在一定时期和一定场合具有保密性质的档案(如疫情数据、突发事件等),要严格把关,按照

有关规定办理利用手续,对不该开放利用的或不属知密范围的人都坚决不予提供,避免造成失密和损失。

2加强归档力度。凡归档范围内的档案,都必须集中统一到档案部门依法保管,任何单位、科室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拒不归档,以保证档案收集的齐全和完整。

3大力宣传《档案法》《保密法》。对档案提供者和档案利用者加强教育,提高他们的档案意识和保密意识,自觉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维护国家、集体和个人合法权益。

4用创新的精神指导新时期的档案工作。要有新思路、新方法,研究在档案开放利用和安全保密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特点、新要求。如对电子文件的完整、安全保密等问题,应该是在充分利用电子文件的过程中加强保密工作,在加强保密工作的过程中促进电子文件的利用。

5加强监管、完善监督机制。加大执法力度。凡发现有违反档案、保密等法律法规的要坚决依法处理,从而达到档案利用和保密互为保障的辩证统一,努力使档案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体现其价值的最大化、社会化,又维护了国家、集体、个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并使档案在利用中延续生命,焕发活力,促进档案工作更快更好地开展。

6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切实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这既是档案保管工作的基本任务,也是档案保管工作的目的。档案保管工作的具体任务就是做到不坏、不丢、不散、不乱。不坏,就是使档案保管得完好无损,不致因各种不利因素而使档案损坏。对已经破损的档案,要及时抢修。不丢,就是使档案绝对安全,不致因工作疏忽而使档案遗失或被窃,不仅保证档案实体安全,也要保证档案内容的安全。不散,就是要求档案的保管相对集中,不因档案的分散保管而使档案管理不便,甚至造成档案损坏或丢失等严重情况。不乱,就是要求档案保管工作有条不紊,档案排架整齐规范,有章可循,有目可查。档案保管工作的任务是艰巨的,也是光荣的,这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档案保管人员要持之以恒,时刻警惕,防止档案的损坏,确保档案的安全,为档案工作提供物质基础。

7做好档案的保管期限与保密期限的区分工作。要正确分析和鉴别档案内容的现实作用和历史作用,根据本单位工作的需要和为国家积累历史文化财富的需要,全面确定档案的保存价值,准确地判定档案的保管期限。若在保密期限内被泄露,将对国家、单位的安全和利益造成危害。它表示该秘密事项在其确定的期限内,受国家有关保密法律、法规的保护,因此,必须按秘密事项确定其保密期限。在保密期限上,《国家秘密保密期限的规定》中规定:除有特殊规定外,绝密级事项不超过30年,机密级事项不超过201年,秘密级事项不超过10年。保密期限在一年及一年以上的以年计,在一年以内的以月计。

8做好档案密级的调整工作。要贯彻落实《保密法》以及1991年国家保密局、国家档案局联合制发的《各级国家档案馆馆藏档案解密和划分控制使用范围的暂行规定》的精神,在广泛宣传、提高认识、大力协调的基础上,重点解决好两个问题:一要严格执行解密划控的时间标准、有关内容标准及保密规范标准,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二要主动接受保密部门对调密工作的监督指导,齐心协力搞好档案文件的清查鉴定。严格划清密与非密的界限,确定哪些档案能开放利用,哪些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利用,哪些还不能提供利用,为今后进一步搞好规范化、标准化和档案建设奠定基础。要建立起法制的新秩序,对档案的变化调整,不仅要立足于当前的实际工作,还要着眼于长远。

四、进一步做好档案开放中的保密工作

一成不变地看待档案的秘密性,无视其秘密性的时效和范围,是不对的;但如果缺乏保密观念,对档案无视其秘密性,无限地扩大开放利用范围,也是错误的。因此,在开放档案为社会所利用的同时,应当做好相应的保密工作。

1做好档案的审查工作。审查工作是档案开放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开放档案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主要任务是科学而准确地区分、判定档案的开放和控制使用范围。对这项工作可以分三步进行:一是初审,档案馆工作人员根据标准,对开放期限内的档案逐件进行审查,初步判定开放与控制使用范围。二是中审,由具有较高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的同志,重点审查初审中没能判定开放与控制使用的部分档案,以确定其取舍。三是终审,由有关领导,根据初审和中审的情况,权衡利弊,进行综合分析、审查,最终决定与批准档案的开放与否。

2做好档案的解密工作。保密档案是有等级的,其划分等级是根据《保密法》规定,划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确定档案的密级,就是为了让档案工作人员根据不同的密级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提供利用档案。但是秘密不是一成不变的,一旦秘密保管期限届满,便失去了它的保密价值,为此我们就不能按原有的保密文件管理,而应该按照公开文件进行管理。这就是档案保密的时效性。向社会各界开放的档案,必须是到了一定时限的档案,要开放,必须先进行划密解密,把未解密的列入控制使用的范围。过去,许多档案馆(室),对其所保管的注有密级的档案,没有定期解密,影响了档案的开放利用。对划密档案进行解密工作,应当遵循保密法的有关规定,即:“国家秘密事项在保密期限内不需要继续保密的,原确定密级和保密期限的机关、单位或者其上级机关应当及时解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16条)这也就是说,解密是由原确定密级的机关、单位或其上级机关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