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学反思十篇

时间:2023-04-02 23:29:04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学反思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学反思篇1

先说说《三套黄牛一套马》。1949年底,伯父所在的部队从安徽芜湖向大西南进军,在挺进入川的行军途中,伯父一边行军打仗,一边构思创作。刚刚进入四川境内,这首歌也就创作完成了。伯父写这首歌的目的,是为了配合即将到来的运动,在于宣传“”,号召农民起来当家做主人。这是一首地地道道的反映农民生活的歌曲,伯父把当年在延安时收集来的秦腔音调和从小就熟悉的家乡戏曲河南坠子音调,巧妙地糅进了创作之中,从而使这首歌曲具有独特、浓郁的乡土气息,颇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喜爱。不仅翻身后的农民在唱,全国的工人、学生、军人和各行各业的人们也在传唱,很快就在全国流传开来,成为伯父解放初期第一首成名作。当我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到兰考农村帮助当地农民夏收夏种时,在联欢会上还听到了这首歌曲,令我激动万分。可是这首歌曲创作不久,就有人指责它是颂扬封建主义私有制,提倡小农经济思想,是一首不健康的不好的歌曲,应该禁止传唱,等等。后来不知道怎么传到西南军区司令员同志的耳朵里,他非常生气,不但批评了这种左的论调,而且明确地指出:“什么叫封建主义私有制?什么叫小农经济思想?我看这首歌曲很好,好就好在它真实地反映了现阶段广大农民对生产资料的要求,它真实、可信,是一首很好的歌曲。”同志的表态,才使伯父和《三套黄牛一套马》这首歌曲免受灾难。

第二首歌曲是《歌唱二郎山》。会唱它的人很多,但是知道这首歌曲来龙去脉的人却很少。它的诞生饶有一番情趣,这是一首先有歌谱后有歌词的作品。上学时有一年暑假,我到北京看望伯父,在他家里的办公室里,我看到了一本保存很久的歌曲集,名叫《千里跃进大别山》(王知十词,时乐髑),是一首大合唱。伯父从这本书讲起,我才知道了《歌唱二郎山》的诞生过程。这本书后来送给了我,它躲过了的洗劫,至今保存在我的书柜之中。1951年夏天,西南军区文工团慰问进藏修路的部队官兵,坐在崎岖山路上爬行的汽车车厢里,男高音歌唱演员孙蘸白在独自思索。他想:奋战在二郎山的修路部队,大多数指战员都是河南人,他们对家乡的豫剧一定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要是能给他们演唱一些豫剧韵味浓郁的歌曲,一定会感到格外亲切。于是,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给坐在身边的副政委魏风同志,同时把《千里跃进大别山》中的一首歌曲《盼望红军快回家》的曲调哼给魏风同志听。魏风同志很高兴,把填词的工作交给了文工团创作员祝一明(笔名叫洛水)。歌词写出来以后,魏风同志对此又进行了修改,最后终于成为大家后来所熟悉的《歌唱二郎山》的歌词。这首歌第一次与指战员们见面,就引起了轰动。歌唱演员一连唱了三遍,才勉强谢幕,大家没有想到这首歌有这么大的魅力。尤其是这首歌在二郎山下为筑路官兵演唱时,盛况空前。更没有想到的是,当文工团慰问结束返程的时候,沿途的筑路部队都会唱这首歌曲,而且各部队之间还在进行这首歌曲的比赛,一首歌曲有这么大的影响,这在过去是很少见的。

这次演出以后,《歌唱二郎山》很快从康藏公路,从二郎山下飞向全国各地,飞向异国他乡。由于这首歌在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在志愿军部队中广泛传唱当时的朝鲜人民军协奏团到中国访问时演唱的第一首中国歌曲必是《歌唱二郎山》。在朝鲜的战俘营里,志愿军管理人员也为被俘的联合国军人员教唱这首歌,许多国家的战俘们释放后也将这首歌带回了自己的国家。1983年,我国的一个文化代表团到英国访问,在伦敦街头曾经碰到英国人向代表团索要《歌唱二郎山》的唱片的趣事。当代表团成员回国后向伯父提起此事时,伯父深有感触地说:“我们的音乐越是有地区特点,就越有民族性;越是有民族特点,就越有国际性。这就是我们民族音乐独有的吸引力和它的强大的生命力。”

第三首歌是《英雄们战胜大渡河》。1952年,为了迎接全军第一届文艺汇演,西南军区要健全战斗文工团的编制。当司令员听到介绍伯父的情况后,连声称道:“好,好!马上给我调来。”就这样,伯父来到了战斗文工团,当上了政委。司令员当时有三宝:一是篮球队,二是文工团,三是京剧团。伯父刚刚当上政委,就投入到了紧张的节目准备工作之中。伯父考虑到,除了现有的节目以外,有必要创作一首大合唱,就这样《英雄们战胜大渡河》的创作就摆到了桌面上,这时离全军文艺汇演的时间只有一个月了。伯父很早就想创作一首战胜江河的作品,他曾经和战友们一起强渡过黄河、洛河、汉水、伊水、长江、乌江等大大小小的河流,而这首歌反映的也是在解放西南的进军途中,顶风雪,战恶浪,排除艰难,战胜大渡河的大无畏的英雄精神。伯父根据歌词的要求,用四川号子和四川民歌,以及他收集来的湖北民歌《汉船调》的曲调,进行了提炼加工,使这首歌产生了特殊的韵味。当第一部分浑厚激昂的男声独唱展示之后,展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个万里风雪、浊浪滔天的恶劣环境,充分体现出战士们不畏艰难、奋勇向前的气概和精神。音乐的第二部分把川江号子的呼喊声和四川民歌的优美旋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合唱的气氛既紧张又热烈,富有生活气息。这首歌演出之后,同样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有趣的是,这首歌对我也有极其特殊的意义。我谈恋爱的时候,正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由于当时的环境v中我家受到了冲击),我和爱人的相处过程有点波折。我的岳父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又喜爱音乐,会唱《歌唱二郎山》和《英雄们战胜大渡河》,尤其是《英雄们战胜大渡河》开头的男声领唱,对其格外崇拜。当听说是我伯父创作了这两首歌曲时,便对我们家有了好感,因此也可以说,是这些歌曲对我们的恋爱起到了正面的推动作用。

在全军第一届文艺汇演中,伯父的辛勤劳动换来了丰硕的成果。他的《歌唱二郎山》和《英雄们战胜大渡河》被评为一等奖,《刺刀擦亮保国防》被评为二等奖,《三套黄牛一套马》由于不是部队题材,没有参加评奖,但是在评委中获得极好的评价。在汇演结束的颁奖大会上,总政治部授予伯父“中国人民作曲家”的荣誉称号。

西南军区战斗文工团载誉而归回到重庆的当天晚上,司令员便带领着各部门的领导到文工团看望大家。司令员满面春风,兴高采烈:“感谢你们为西南军区争了光,大家辛苦了,好好休息几天。”

全军第一届文艺汇演后,伯父就被调进总政,调进了北京。当司令员把调令告诉给伯父,紧紧握住伯父的手告别时,贺老总和伯父的心里都不是滋味。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学反思篇2

【关键词】音乐教育审美教学创新探索

在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音乐教育对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正处在青少年成长时期的中小学生来说,完善的音乐教育将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智能、心理、品质以及行为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抓好基础音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环。[1]

在学校音乐教育中,音乐教师是审美的重要施行者。教师运用艺术载体――音乐作品这一主要媒介,可以向受教者进行熏染、陶冶、塑造,来美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修养。

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音乐教学法的探索

“音乐教育不是音乐家的教育”。目前的音乐教学大多沿用“循规蹈矩式”教学法:如先教音准、节奏,再教感情和表现手法,这种教法把认知同感情因素,技能同审美因素分割开来,忽视了“表情在音乐教育中占着中心位置,音乐教育应当从表情开始”(美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穆塞尔语)的原则。要知道音乐教育的魅力,并不在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充分表现在感染、激励、教育、启迪等效应上、因而教师必须善于诱发学生发现美、感受美,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1.塑造美的心灵

德国诗人,音乐理论家舒伯特在《关于音乐美的思想》一书中指出:“人的心同时也是大音乐家的共鸣板,如果心不起作用,那么音乐家永远也创造不出伟大的东西。”对人类心灵――情感美的表现,是音乐家美的基本特征之一。这个特征使音乐美成为最内在、最纯净,与人的心灵最能直接相通,最为耐人寻味的一种艺术美。基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音乐的直接理解需要更直观、更形象、更生动的中间媒介给与展示,以缩短学生与音乐之间的距离。否则不易引起学生注意力的高度集中,使其对音乐的理解失之于肤浅。这就需要音乐教师通过教学起到一个桥梁和纽带作用。使学生天真、单纯的心灵能够进入音乐的殿堂,也让美的音乐更好地滋润他们幼小的心田。而情感则渗透在教学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角落,教师一个关切的眼神,一曲激情昂扬的范唱,一段委婉深情的语言描述。都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情感,从而获得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如二年级学生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的课上,浙江杭州某老师采取了这样的教学方法:1.1导入:出示图片,谈话。

师:他是谁呢?(或许有些已经叫出来了)在他身上又发生了一些什么故事?大家都很想知道吗?请你静静地听,然后把你了解的、感受到的告诉大家。

1.2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

听音乐(请学生说说你了解的)

(1)、他是谁?

(2)、从音乐中你感受到什么?(谈音乐情绪)

师小结:是啊,我们二小是个勇敢的,令人可敬的小战士,今天老师要带着同学们学小的歌曲,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二小勇敢的精神。

1.3学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1.3.1学习歌谱

教师弹旋律唱谱,学生跟唱;学生随琴用“啦”哼唱熟悉歌谱;

要求:学生学谱过程中突出二四拍节奏的强弱规律。

1.3.2学习歌词

第一段歌词:你仿佛看见了什么?你还知道些什么?

(我仿佛看见了山坡上有一群牛在悠闲地吃草,放牛的小孩却不见了。我还知道放牛的小孩不是因为贪玩,把牛丢在了山坡上。我知道了放牛的小孩中王二小。)请同学们用歌声来表示。(唱第一段歌词)

王二小到哪儿去了呢?(唱第二段歌词后回答)

制答案,只要合理的都加以鼓励:如:王二小此时正躲在树梢放哨、正给敌人带路、已经摔死在大石头上了、已经牺牲了。)

师:对,此时的王二小很可能正在山冈上放哨,他看见了什么?心里会怎么想?他又会怎么做?(指导学唱第三、第四段,突出音乐要素中速度等)

学唱第五段,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王二小?这又是一群怎样的敌人?

此时的二小已经牺牲了,如果你是那复仇的八路军,你会怎样歌唱王二小?如果你是那得救的老乡,你的心情会怎样?让我们一起来歌唱六、七两段!

1.3.3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个歌曲的学习,告诉了我们一个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下面请同学们随着音乐一起来完整地把这首歌曲演唱一遍,注意故事发生的各个阶段情绪的变化。(随音乐齐唱歌曲)

1.4对比欣赏,感受合唱艺术的魅力。

要求学生在听赏中注意不同情绪的变化,呈现对音乐作品中速度、力度、情绪的理解。

分析:乐段:1234567

速度:中-中-稍快--快-中-中-中

力度:mf-mf-f-f-mf–mf-mf

情绪:悲伤-稍紧张-紧张-更紧张-愤恨悲痛-颂扬-怀念、哀思

感受合唱曲的艺术魅力

分段欣赏:

第一段是领唱与合唱。烘托的是“宁静”的气氛;第二段的气氛开始紧张,写的是敌人向山沟开始扫荡;第三段更为紧张,速度也稍快,旋律作了变化;第四段由于情绪发展的需要,歌词与曲调都作了较大的改变与发展;第五段恢复原速,愤恨地、无限悲痛地唱出王二小的光荣牺牲;第六、第七段以颂扬、赞美的情绪表达人民对小英雄的崇敬,合唱用哼鸣与衬腔“啊”进行烘托,以表示对英雄的哀思之情。

1.5总结

要求学生将王二小的故事用各种形式告诉身边的人。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当学生沉浸在美的教学氛围中,并把音乐作品折射出的优美、壮美、甜美。人类社会千姿百态的美所感动,就会产生心灵中真、善、美的连锁反映,就会产生情感的升华。

2.提高审美情趣

高尚的审美情趣表现为健康、纯正、明朗、自然,它体现出文明社会的人的精神力量和文化修养。而音乐审美中的低级趣味则把精神性的审美活动降低为官能的满足,把获得生理作为惟一的终极目的。在这个意义上讲,音乐审美情趣的高尚健康或者庸俗低级,不仅仅是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它还直接影响着人的思想境界和精神文明程度。音乐教师应把音乐作品中的优秀之作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在音乐中聆听出美的感觉。

有一则《叫卖调》的欣赏课例:为了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教师特意在课堂上创设了“集市一角”的叫卖场景,一时间,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打招呼声等等交织在一起,有效地创设了一种“叫卖场景”,学生学习的兴趣相当浓厚,在这种氛围中学习音乐,学生心里直接产生了美的心理体验,审美情趣得到了发展。

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学生们无论是唱、奏、听都要求注意力集中,而且要调动记忆、想象、思维以及感情等各种心理过程积极参与,即所谓“全神贯注”。教学中学生演唱或视谱的过程实际就是训练集中注意力的过程,而且知觉和动作要相互协调,既锻炼了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分配,也使学生通过读谱与视唱记忆的训练,提高了学生反应力的敏捷程度和整体记忆能力。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学反思篇3

【关键词】音乐教育 审美 教学 创新 探索

在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音乐教育对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 发展 ,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正处在青少年成长时期的中小学生来说,完善的音乐教育将直接 影响 着他们的智能、心理、品质以及行为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抓好基础音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环。[1]

在学校音乐教育中,音乐教师是审美的重要施行者。教师运用 艺术 载体――音乐作品这一主要媒介,可以向受教者进行熏染、陶冶、塑造,来美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修养。

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音乐教学法的探索

“音乐教育不是音乐家的教育”。 目前 的音乐教学大多沿用“循规蹈矩式”教学法:如先教音准、节奏,再教感情和表现手法,这种教法把认知同感情因素,技能同审美因素分割开来,忽视了“表情在音乐教育中占着中心位置,音乐教育应当从表情开始”(美国著名教育家、心 理学 家穆塞尔语)的原则。要知道音乐教育的魅力,并不在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充分表现在感染、激励、教育、启迪等效应上、因而教师必须善于诱发学生发现美、感受美,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1. 塑造美的心灵

德国诗人,音乐 理论 家舒伯特在《关于音乐美的思想》一书中指出:“人的心同时也是大音乐家的共鸣板,如果心不起作用,那么音乐家永远也创造不出伟大的东西。”对人类心灵――情感美的表现,是音乐家美的基本特征之一。这个特征使音乐美成为最内在、最纯净,与人的心灵最能直接相通,最为耐人寻味的一种艺术美。基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音乐的直接理解需要更直观、更形象、更生动的中间媒介给与展示,以缩短学生与音乐之间的距离。否则不易引起学生注意力的高度集中,使其对音乐的理解失之于肤浅。这就需要音乐教师通过教学起到一个桥梁和纽带作用。使学生天真、单纯的心灵能够进入音乐的殿堂,也让美的音乐更好地滋润他们幼小的心田。而情感则渗透在教学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角落,教师一个关切的眼神,一曲激情昂扬的范唱,一段委婉深情的语言描述……都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情感,从而获得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如二年级学生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的课上,浙江杭州某老师采取了这样的教学 方法 :1.1导入: 出示图片,谈话。

师:他是谁呢?(或许有些已经叫出来了)在他身上又发生了一些什么故事?大家都很想知道吗?请你静静地听,然后把你了解的、感受到的告诉大家。

1.2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

听音乐(请学生说说你了解的)

(1)、他是谁?

(2)、从音乐中你感受到什么?(谈音乐情绪)

师小结:是啊,我们二小是个勇敢的,令人可敬的小战士,今天老师要带着同学们学习二小的歌曲,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二小勇敢的精神。(注:英雄伟大牺牲精神,音乐的赞颂之美可以打动学生的心。)

1.3学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1.3.1学习歌谱

教师弹旋律唱谱,学生跟唱;学生随琴用“啦”哼唱熟悉歌谱;

要求:学生学谱过程中突出二四拍节奏的强弱 规律 。

1.3.2学习歌词

第一段歌词:你仿佛看见了什么?你还知道些什么?

(我仿佛看见了山坡上有一群牛在悠闲地吃草,放牛的小孩却不见了。我还知道放牛的小孩不是因为贪玩,把牛丢在了山坡上。我知道了放牛的小孩中王二小……)请同学们用歌声来表示。(唱第一段歌词)

王二小到哪儿去了呢? (唱第二段歌词后回答)

(让学生自由猜想,不限制答案,只要合理的都加以鼓励:如:王二小此时正躲在树梢放哨、正给敌人带路、已经摔死在大石头上了、已经牺牲了……)

师:对,此时的王二小很可能正在山冈上放哨,他看见了什么?心里会怎么想?他又会怎么做?(指导学唱第三、第四段,突出音乐要素中速度等)

学唱第五段,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王二小?这又是一群怎样的敌人?

此时的二小已经牺牲了,如果你是那复仇的八路军,你会怎样歌唱王二小?如果你是那得救的老乡,你的心情会怎样?让我们一起来歌唱六、七两段!

1.3.3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个歌曲的 学习 ,告诉了我们一个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下面请同学们随着 音乐 一起来完整地把这首歌曲演唱一遍,注意故事发生的各个阶段情绪的变化。(随音乐齐唱歌曲)

1.4对比欣赏,感受合唱 艺术 的魅力。

要求学生在听赏中注意不同情绪的变化,呈现对音乐作品中速度、力度、情绪的理解。

分析 :乐段 : 1 2 3 4 5 6 7

速度 : 中- 中 -稍快-- 快- 中- 中- 中

力度 : mf- mf -f- f- mf – mf- mf

情绪: 悲伤- 稍紧张- 紧张- 更紧张- 愤恨悲痛- 颂扬-怀念、哀思

感受合唱曲的艺术魅力>分段欣赏:

第一段是领唱与合唱。烘托的是“宁静”的气氛;第二段的气氛开始紧张,写的是敌人向山沟开始扫荡; 第三段更为紧张,速度也稍快,旋律作了变化; 第四段由于情绪 发展 的需要,歌词与曲调都作了较大的改变与发展;第五段恢复原速,愤恨地、无限悲痛地唱出王二小的光荣牺牲;第六、第七段以颂扬、赞美的情绪表达人民对小英雄的崇敬,合唱用哼鸣与衬腔“啊”进行烘托,以表示对英雄的哀思之情。

1.5 总结

要求学生将王二小的故事用各种形式告诉身边的人。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当学生沉浸在美的教学氛围中,并把音乐作品折射出的优美、壮美、甜美……人类 社会 千姿百态的美所感动,就会产生心灵中真、善、美的连锁反映,就会产生情感的升华。

2. 提高审美情趣

高尚的审美情趣表现为健康、纯正、明朗、 自然 ,它体现出文明社会的人的精神力量和文化修养。而音乐审美中的低级趣味则把精神性的审美活动降低为官能情欲的满足,把获得生理快感作为惟一的终极目的。在这个意义上讲,音乐审美情趣的高尚健康或者庸俗低级,不仅仅是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它还直接 影响 着人的思想境界和精神文明程度。音乐教师应把音乐作品中的优秀之作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在音乐中聆听出美的感觉。

有一则《叫卖调》的欣赏课例:为了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教师特意在课堂上创设了“集市一角” 的叫卖场景, 一时间, 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打招呼声等等交织在一起, 有效地创设了一种“叫卖场景”

,学生学习的兴趣相当浓厚,在这种氛围中学习音乐,学生心里直接产生了美的心理体验,审美情趣得到了发展。

在音乐 教育 活动中,学生们无论是唱、奏、听都要求注意力集中,而且要调动记忆、想象、思维以及感情等各种心理过程积极参与,即所谓“全神贯注”。教学中学生演唱或视谱的过程实际就是训练集中注意力的过程,而且知觉和动作要相互协调,既锻炼了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分配,也使学生通过读谱与视唱记忆的训练,提高了学生反应力的敏捷程度和整体记忆能力。

[2]正如法国文豪雨果曾说过“开启人类智慧宝库的钥匙有三把,

一把是文学,一把是数字,一把是音乐。

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养成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兴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 文献 :

[1] 李燕 略论音乐对青少年成长的作用[J] 河北师大学报(教科版) 2001,(2)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学反思篇4

关 键 词:李劫夫 歌曲 创作 特点

李劫夫(1913—1976),作为一位极富天才的、多产的作曲家,一生创作的各种体裁形式的歌曲有2000多首。其创作歌曲数量之多、社会影响之大,在中国当代音乐历史上是十分罕见的。这些作品大多反映时代、充满理想、乐观向上,并具有鲜活的音乐形象。其中多以民间音乐为素材,音乐语言通俗易懂。在社会急速进步的今天,劫夫作品仍然具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其作品永葆青春的秘诀,归纳起来有以下四点。

一、题材内容丰富,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用他自己的话说:“音乐创作必须反映当前的时代,只有当代人才可能更好地反映当前的时代。用第一手材料才能写出深入人心的音乐作品。在思想上、行动上紧紧地跟着时代的脚步前进,才能抓住时代的巨响。”劫夫的歌曲作品与中国革命历史的发展进程和近现代每个历史阶段的特点紧密结合在一起,体裁内容丰富。这其中有反映长征壮举的《忆秦娥·娄山关》;歌颂抗日英雄的《歌唱二小放牛郎》《狼牙山五壮士》;歌唱东北抗联英雄事迹的歌剧《星星之火》;反映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获得战争胜利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反映新中国成立的《歌唱咱们的新中国》;反映抗美援朝的《志愿军驾驶员之歌》;反映五反运动的《说理会》;反映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发展的《我们走在大路上》;反映全民皆兵的《七绝·为女民兵题照》;反映古巴反帝斗争的《哈瓦那的孩子》等。劫夫为毛泽东诗词谱写的歌曲《蝶恋花·答李淑一》《沁园春·雪》《七律二首·送瘟神》和《浪淘沙·北戴河》等,成功地体现了时代性与民族性的结合,或气势雄伟,或委婉细腻,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二、歌曲旋律流畅明快、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易学易唱。劫夫最善于把握音乐语言的特点,音乐形象准确生动,富于强烈的感染力。这也是其作品具有无穷魅力的原因之一。劫夫的歌曲朴中见美,其中有很多是以民间音乐为素材,常用五声调式加上调式边音,十分富于歌唱性。《摇篮曲》突出了摇的节奏,结合静中有动的低吟旋律,幻显出母亲、摇篮和婴儿身影之寂静氛围;《歌唱二小放牛郎》,虽然要唱七段歌词,不仅不令人生厌,还很有韵味,好听耐听。这首精美短小的四句头分节歌,在艺术表现上却很有伸缩的余地,只运用了舒缓的五声音调,在抑扬顿挫的咏唱中就树立了王二小的英雄形象。《我们走在大路上》以赞颂性的主歌和有进行曲性质的副歌组成,富有动力的节奏和旋律,刻画出亿万中国人民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奋发图强地向前进的壮观场面。音调高亢、节奏铿锵的《七绝·为女民兵题照》运用短促的八分音符,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练兵场上女民兵的飒爽英姿。《沁园春·雪》以大幅度的旋律进行及张弛有序的节奏,从低音向高音描绘了祖国北方的壮美江山。在《八月十五》《常家庄的故事》《胜利花开遍地红》等歌曲和歌剧《星星之火》等作品中,都表现出他对歌词的处理、对音乐语言的推陈出新所具有的独到功力。

三、其作品大都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通俗、质朴、自然、生动的艺术特色。他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及人民群众的音乐审美习惯有深刻的了解。可以说李劫夫一生的创作都是围绕着音乐的民族性生发的,他非常重视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学习和积累。他曾在1964年出版的《劫夫歌曲选》的序言里谈道:“假如说民歌是人民情感的真实的流露,就应该把民歌中所创造出来的音乐语言作为我们创造更高级的音乐语言的重要参考和依据。”李劫夫多年积累了山东、陕北、山西、河北、东北等北方地区大量丰富的民间音乐素材,他的作品中以活泼新颖的民族音乐朴实爽朗的音调为基础的歌曲不胜枚举,如民族风格浓郁的《农友歌》《如今唱歌用锣装》以及以民间分节歌形式写作的许多叙事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王禾小唱》《忘不了》等运用北方说唱音乐、戏曲音乐的艺术手法于歌曲创作之中,扩大了歌曲体裁的表现容量。在他的创作旋法中,经常使用一种民间音乐中称为“悟头”的手法。“悟头”,是我国戏曲中较常使用的手法,是表演艺术中所谓“抑扬顿挫”中的“扬”格。“悟头”的使用,可以达到起伏跌宕的效果,能够使精神为之一振,意境为之一转,耳目为之一新,从而丰富音乐的表现力和艺术的感染力。李劫夫的作品还经常在乐句与乐句的连接处,异峰突起,常常是前一句在低音区徘徊,句尾处高音向高音区铺垫或暗示;有些作品则毫无铺垫,扶摇直上,迅即将情绪推向高潮,如《蝶恋花·答李淑一》《卜算子·咏梅》。

四、劫夫歌曲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杰出实践者,在创作中既有继承,又有吸纳。他善于采中西之长,取中西之和,并有意识地在作品中融会贯通。在体裁上,《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借鉴了欧洲讽刺歌曲的体裁。在曲式结构方面,《忆秦娥·娄山关》《西江月·井冈山》等作品都是较严谨的单二部曲式结构。在旋法上,作于1963年的《我们走在大路上》,4/4拍的进行曲,都在第四拍起句,每句都是两小节,而且几乎每句结尾都有一个三拍的延长音,如此这般造就了这首进行曲的宽广豪迈。在音乐语言上,《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借鉴了欧洲歌剧中宣叙调的写法。劫夫歌曲作品中,还有西洋味十足的作品,如:拉美舞曲特点的《哈瓦那的孩子》,其各段一二句的落音的微妙处理独巨匠心;《忆秦娥·娄山关》中,前两个乐句运用的就是移位模进的手法,结构严谨,与原诗中的“对偶”关系珠联璧合。

结语

李劫夫的歌曲可视为“中国式”之歌曲风格。他把大量的民间音乐素材凝练成神采飞扬的旋律,构成典型的中国风格歌曲,无论五声音阶歌曲还是七声音阶歌曲,其地域个性风格特点已扩延成中国个性特点。

参考文献:

[1]劫夫歌曲选.春风文艺出版社,1964年版.

[2]劫夫歌曲百首.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3]凌瑞兰.东北现代音乐史.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4]我们走在大路上.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学反思篇5

论文摘要:云南罗平布依族代代传唱的婚恋歌谣数量多、内客丰富,是研究罗平布依族婚姻习俗的珍贵资料。它不仅反映了该民族早期的“兄妹婚配”血缘婚姻形式,还反映了流传至今的“不落夫家”奇异婚俗,以及以歌传情等独特的婚恋嫁娶过程。

拉法格曾说:“口头诗歌是没有文化的各族人民所知道和所采用的唯一的方法,目的在于保存他们的日常经验,保存给他们以深刻印象的事件的记忆。川民间歌谣,是各族人民的心声,是各族社会历史发展的“风雨表”。居住在云南省罗平县的布依族虽然没有自己的文字,但却能把自己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朴实自然、真实生动地表现在自己的歌谣、神话、传说中。罗平布依族自古就有“无事不成歌”之说,布依族地区素有“诗乡歌海”之称,各种歌谣数量多,内容丰富,因而罗平布依族歌谣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比神话还要丰富、清晰,他们的歌谣不仅是民族生活的百科全书,同时也是本民族的史书。婚姻是人类重要的生存形式,各民族的婚姻特点五花八门,罗平布依族有着奇异的婚姻习俗,大量的婚恋歌谣可谓记录布依族婚姻习俗的“大仓库”,是研究罗平布依族婚俗特点的珍贵资料。罗平布依族婚恋歌谣具有史料价值,记录了该民族最早的“兄妹开亲”血缘婚姻家庭形式,以及流传至今的“不落夫家”风俗。布依族婚恋歌谣对婚俗的记录细腻丰富,从内容上分有情歌、嫁娶歌、婚怨歌等。本文仅从以下几方面分析罗平布依族婚恋歌谣所反映出的婚俗特点。

一、兄妹婚配

“人类婚姻并非从来如此,有一个发展过程。人类社会的婚姻形式,除了荒古时代的杂乱外,基本上是循着四种形态发展过来的,即:1.血缘婚制;2.蒙昧时代的群婚制;3.野蛮时代的对偶婚制;;4.文明时代的一夫一妻制。各民族的五花八门的婚姻上的‘奇风异俗’,基本上都是从这四种形态的婚姻制度中变异出来的。罗平布依族“开天辟地”歌反映了布依族最早的家庭婚姻形式是以兄弟姐妹结婚为特点的“血缘家庭”,这也是人类社会的第一个家庭形式。这种家庭形式就是直接从人类杂乱状态中产生出来的,是同辈人,即兄弟姐妹之间组成的婚姻圈子,“家庭范围内所有的祖父和祖母,都互为夫妻;他们的子女,即父亲和母亲,也是如此;同样,后者的子女,构成第三个共同夫妻圈子。而他们的子女,即第一集团的曾孙和曾孙女们,又构成第四个圈子。分析布依族“开天辟地”歌,就是在重温布依族,乃至人类的婚姻历史。

“开天辟地”歌也称为“洪水歌”,歌中这样叙述:洪水淹没了大地,一直淹齐天,“世上只有两兄妹,如何传后辈?报罗朵(布依族语,土地神)让他兄妹成婚,两人不愿意。”后来兄妹问竹子、问乌龟,“都让他们成婚,兄妹还是不肯。”于是“报罗朵指磨为婚,两兄妹各抬一扇,分从波郎岸波郎里(布依族传说中“水淹天”后最早现出的两个山包)滚下,磨合在一起,两人才结为夫妻。”“成亲十二个月,生下一个肉瘤,砍成小块撒向四方,从此有了人类,挂在桃树上姓陶,挂在李树上姓李,由此有了姓氏。”从布依族“洪水造人故事”中,我们看到,当时的布依人已朦胧意识到兄妹近亲不能结婚,因而把他们的结合安排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洪水滔天的世上只剩下葫芦里的兄妹俩,他们不结婚就无法繁衍后代,即使土地神“报罗朵”让他们结婚,两人也不愿意,兄妹认识到这样的婚配不是理所当然的事,他们要去试试自己的命运,问遍万物,最后兄妹俩是万不得已才结为夫妻。后来生下肉团砍成小块撒向四方,说明当时的布依人已意识到血缘婚所带来的危害,所生育的后代不正常,当然也表露了大批量繁衍人类的愿望和需要。另外,“洪水歌”中的“李”“陶”都是布依族姓氏,布依人已认识到人类的繁衍分支,最早都是由血缘婚姻而来的。

二、不落夫家

在罗平布依族婚姻形式中,还存在着“不落夫家”的奇异婚俗,我国黎、壮、侗、水、苗等许多民族中也不同程度地有婚后不落夫家的习惯。罗平布依族“不落夫家”,是指男女结婚后不同房,新娘与送亲女伴居住,两三天后返归娘家居住,新郎在节日或适当时机,接新娘来家,这时可以同房,有的新娘也不同房,做完活计,当天就转回娘家。夫妻这样相处一段时间,有的一年,有的三五年不等,有的在女方怀孕后,新郎接新娘来自己家安家,布依族称这种婚俗为“做家”。要探究“不落夫家”婚俗形成的原因,得探讨一下布依族“嫁娶歌”中的相关内容。歌中描述男家请媒人到女家提亲,女家推辞的理由是:“我儿还在小,如同罐子一样高。”参照歌中男方的年龄也只是“已满十五岁了。”不难看出布依族“不落夫家”原因之一是早婚盛行。过去布依族结婚年龄大致是十二至十六岁,年岁尚小,加上婚姻由父母包办,丈夫并非她们喜欢的人,于是尽量拖延留在娘家的时间。另外,布依族女子在娘家多是主要劳力,受到父母的和兄弟姐妹的尊重关怀,有一种恋娘家的情结。“嫁娶歌”中出嫁女就问母亲:“妈呀,怎么句句催我出嫁离开你,怎么句句催我出门离开你?我走后,妈的纱锭哪个纺?妈的家哪个帮你掌管?”等等。由于布依族已进人封建社会,出嫁女由温馨的母家嫁到陌生的夫家,还要受到丈夫、公婆的严格管束,心理上就会产生一种惧嫁心理,更为重要的是,“不落夫家”这种婚姻形式还保留着母系氏族转变为父系氏族的影子。“母权制的被,乃是女性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母系氏族时期的婚俗是男子嫁到女方家,而随着女权斗争的失败,社会上已不允许女子不嫁到男方家,又由于母系氏族的影响还存在,姑娘在娘家是主要劳动力,为弥补女方家庭女儿出嫁后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双方采取折衷、妥协的办法,“不落夫家”就是双方家庭都能接受的婚姻形式。女子既要出嫁到男方家,又可乘出嫁后留在娘家期间帮娘家干活。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的转变还表现在罗平布依族即将出嫁的新娘问母亲:“爹给拿田分给我?"母亲则告诉她:“你就去夫家自己挣。”这类歌谣中,女子不甘心女权的失败,还想索要娘家的田地,但父权已不允许分田地给出嫁女儿。

布依族民族风俗对已婚女子的行为有着严格的限制和规定,“不落夫家”新娘只能参加一般性的社交活动,不得公开与第三者谈情说爱,必须严格遵守妇道,“训诫”歌谣即可见一斑。“到夫家不能和小叔子逗玩,不然做新媳妇会失面子。”“父母嫁你出去做家,你就去做家,你不能同人家丈夫去唱谈;父母嫁出你去安家,你就去安家,你就不能和人家丈夫同玩乐。”新娘如果有违规现象,夫家有权干涉、殴打、罚款或提出退婚。

随着时代的变迁,观念的改变,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罗平布依族杂居区出嫁女子一结婚便定居夫家,已革除了“不落夫家”这一风俗,布依族聚居区还保留有“不落夫家”的习惯。

三、以歌传情

过去罗平布依族青年男女谈情说爱很浪漫、很有诗意,不是谈说,而是以歌唱的形式进行,以歌传情。古老情歌用布依语演唱,称为“万由”或“浪哨歌”。近代由于和汉族文化交流,出现了对口式情歌。情歌在布依族民歌中数量多、艺术性高,生动形象地记录下了布依族青年男女的爱恋特征,很好地反映了布依族的文化心态,是布依族歌谣中的精华。布依族青年长到一定年纪就可以参加社交活动,三五成群借助年庆节俗或赶集机会,对歌择偶娱乐。情歌内容丰富、情感细腻、委婉含蓄,却又不失纯真直率,艺术手法上多用赋比兴。罗平布依族情歌有“初识歌”、“试探歌”、“赞美歌”、“蜜恋歌”“盟誓歌”、“送别歌”、“思念歌”等几类。男女青年初识时就唱“初识歌”,“初次连妹不会谈,好比行船下险滩。心中好似雷声震,脸上好比火烧山。”连用三个比喻,腼腆羞涩之情滋于言表。双方认识后,有意者就互相试探,投石问路,即唱“试探歌”,“三两三钱银打灯,剩下三分买灯芯。万丈深潭照透明,只怕妹心照不明。”几番对唱,你来我往,心情激荡,情投意合,就由衷地赞美对方,唱“赞美歌”:“妹是天上五彩云,又会下雨又会晴,好比半岩清凉水,救活多少口渴人?”女青年回唱:“情郎小嘴好会言,话语更比甘蔗甜,哪时学得郎本事,炒菜不用放油盐。”受赞美的女孩也会直抒少女春情,“郎在花园好会讲,夸得小妹奶会撑。”天然去雕饰,令多少文人墨客诗句黯然失色。经过互相赞美,双方情意绵绵,就唱“蜜恋歌”:“想起你那摄魂的眼睛,你就是我心中最宝贵的金银。”“一心跟娇九十九,伞要同开扇同摇。”“同心同肝我两个,舍得割肉换心肝。”为巩固坚贞爱情,双方立下誓言,就唱“定情盟誓歌”:“大河涨水淹溪沟,淹死一对白斑鸿,斑鸿愿生不愿死,我俩愿死不愿丢。”以斑鸿作比,生死相恋。另一首情歌连用七个并列句,层层推进,一片痴情力透纸背:“从此我不管树长什么样,让它树开花,让它蚂蚁成窝,由它田长草,随它野草成片,任它茅草生长,任它茅草一次又一次枯了又发绿。”甚至死后还要“变成一只松罗鸟(一种催耕候鸟,每年惊蛰至立秋前后在当地鸣叫。变成一只光贵鸟(一种比斑鸿略小的催耕候鸟,与松罗鸟不同的是此鸟昼夜鸣叫。),成天在河边叫,整天在河边喊,不得吃也愿意,没有穿也乐意。”至死不渝,执着坚韧。布依族男女青年唱歌活动一般在节假日、赶集日子,平日各自在家进行农事,若久不相见,就唱“思念歌”。有的柔情似水:“相思像水从滩上流下,浪花漫河里,我在桥下舀,你在桥上接。”有的直抒胸臆:“想你泪水流,想哥泪水淌,想哥泪水湿衣裙,想哥泪水打湿鞋绊绊。”有的充满诗情画意,“情妹挑水钩担长,反手把着钩担梁,家中还有半缸水,不是挑水是望郎。”痴情男女形象跃然纸上。“十里相送,终有一别。”情人间短暂的相聚,别离时更是难舍难分,情不自禁唱起“送别歌”,“送妹送到大河边,一朵乌云遮住天,老天有情下大雨,留妹转来住几天。”送别的痛苦中,又浸透着永不变心的痴情,“送郎送到柳树林,柳树叶子正发青,柳树还要落叶子,我俩千年不变心。”

四、嫁娶程序

布依族男女青年有谈恋爱的自由,但却无婚姻自由,婚姻的缔结是由“父母之命,媒约之言”包办进行的。罗平布依族“嫁娶歌”就反映了该民族古老的婚姻程序。“嫁娶歌”包括“请媒说亲”、“择日嫁女”、“临嫁训女”等内容。

媒说,在布依族成婚民俗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男方家看中了某家姑娘,就请“双媒人”做媒,布依人认为双媒人吉利。“请媒说亲”歌多采用对唱形式,先是男方家准备请媒说亲,“我们也要提亲了……我们才请两个(人)吃饭,请两个吃饭做媒。”媒人上女方家提亲不能空手而去,要带礼物,“拿起鸡和酒去说亲,拿起粮食去说亲。”提亲时女方家即使满心欢喜、一百个愿意,也不能满口应承下来,一定要再三推辞,如“我儿还在小……还不可出嫁,还不能过礼。”以“争面子”,显示自家尊严和姑娘的“金贵”。而擅长察言观色、揣摩别人心理的媒人则采用攻心战术,极力劝说大姑娘该及时出嫁:“酒坛放在屋里才好,大姑娘留在家里长了就不好,出嫁得了,主人啊。”为了进一步打动女方家,媒人又提起经济上所能获得的好处:“出嫁就得过礼呀,出嫁就得过钱啊。”早已同意这门亲事的女方家这时终于松口:“您二位呀,两锄三锄才成塘嘛,来两次三次才算得吧。”如果男女两家都有意,一般媒人去两三次能说成亲。接下来就商量礼品、礼钱,“主人家,酒肉要多少,牛要拉几条?”,“大家过多少,你们也能看到。礼钱要三两一银子,鸡鸭要三十二只。”布依人的礼品数目多为双数,认为双数吉利。常常彩礼的多寡是决定一桩婚姻的重要因素,因而这种父母包办,又注重彩礼的婚姻酿成了不少不幸婚姻。商量定过多少彩礼,就要精心挑选结婚的日子,专门请能掐会算的先生到家里,母亲、女儿、先生根据各天的属相,逐日排查,最后选出一个适合结婚的日子。“择日嫁女”歌这样描述:“小姑娘啊,日子选在属虎日。”先生则说:“老虎住野外,时常伤害人,众喊拿剑射,射中就难逃。”女儿忙反对:“妈呀,这天不吉利,我不去。”又分析属兔日、属龙日、属蛇日、属马日、属羊日、属猴日、属鸡日、属狗日、属猪日、属鼠日,先生均认为不吉利。最后先生总算选定了属牛日:“属牛是耕牛,四角撑谷仓,四角顶金银,此日便吉利。”女儿就要出嫁了,母亲还要“临嫁训女”。“临嫁训女”从女儿出嫁时下楼梯始,每下一步,母亲就要训一条,总共十条。当女儿“挪步走出第一梯”时,母亲训道:“好吃的东西要留给公婆,你不留人家说你不懂理。”告诫女儿要孝敬公婆。女儿走出第二梯、第九梯时,母亲告诫劳动中要注意的问题:“挑担子时要注意,捆担子时要捆紧,到半路就不会散掉,到半路人见就不会害羞,掉到田里就可惜了。”“春稚不要使猛力,免得白米往外撤。”女儿走出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梯时,母亲训导女儿要遵守为人妇的道德规范,不能同小叔子逗玩,灿理对哥弟要礼貌,要讲礼节,灿埋间说话也不能边笑边谈,不能用手蒙着嘴笑,更不能同人家丈夫玩乐。女儿走出第七梯时,告诫女儿晚上要紧门门。女儿走出第八、第十梯时母亲教训女儿不要高卷裤脚以免害羞,说话不要小声小气,以免人家误会。十条训诫,反映了布依族敬老、谦让、和气、谨慎处人处事的美德,但也不免有不少封建思想,狭隘意识。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学反思篇6

【关键词】灵武民歌

灵武市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地处银川平原与鄂尔多斯结合部。东靠盐池,南与吴忠、同心接壤,西濒黄河,隔河与青铜峡、永宁、银川相望,北接陶乐,东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相接:由西部平原和东部山地两大地貌单元组成,总面积3685平方公里,全市人口约26万,其中回族占48.5%,其它为汉及少数蒙、东乡等民族,自并入银川市后,灵武撤乡并镇,现有8个镇。

灵武是“塞上江南”的~颗璀璨的明珠,西部平原受秦渠、汉渠、东干渠等干流灌溉之利,沟渠纵横,翠柳成行,果李桃杏,稻谷飘香。东部山区水草旺盛,牛羊成群,矿藏丰富特产驰名。煤炭、二毛皮叫人赞叹:发菜、甘草令人垂涎,可谓物宝天华,惠遗后昆。

灵武历史悠久,古称“灵洲”,“以洲在水中,随水高下,未尝沦没”而得名。灵武远在三万年前的旧石器晚剐就有了人类的活动,闻名全国的水洞沟遗址是我国境内发现较早、材料较丰富的旧石器时代河套人文化遗址。

灵武是西北边寨要地之一,文化久远灿烂,人杰地灵,早在人禹时期就已开发。商周时期,羌戍、匈奴等少数民族先后在灵武一带定居,秦汉时期灵武是抵御匈奴侵扰的重要边塞,现存有多处驻军的兵营和驿站。为了屯田垦荒,兴修水利,当时由中原移民到宁夏,今日纵贯灵武的秦渠、汉渠及田地,就是劳功人民的杰作。公元755年,爆发了“安史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辅佐良肃宗在灵开武登基。宋仁宗元年,建立了西夏,不断加强了与中原、内蒙、新疆等地的文化交流。元代始,大量东迁的东南亚波斯、阿拉伯人开始在中国定居,形成了回回族。明清以来,由于统治阶级的分散隔离政策。造成回族“大分散”、“小集中”的居住特点,宁夏移来大量回族居住,灵武则是回族聚居地区,绝大部分回族在灵武秦渠以东定居。

1928年,国民政府正式设宁夏省建制,解放后1954年撤消宁夏省建制,归甘肃省管辖。1958年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从历史的变迁不难看出,宁夏是我国行政区域变化最多的省区之一,而灵武更是历尽苍桑。由于历代移民迂徙,与中原及各少数民族的文化交流,古代灿烂的文化熏陶着灵武回汉人民,赋予他们许的情怀,歌的韵律,谣的口才,历代相传,造成今日灵武民歌丰富、繁多、涉及区域较广的丰要原因。

灵武民歌不但与陕北、甘肃民歌大同小异,和内蒙及西北少数民族也有血缘关系。相当一部分民歌韵律较浓,这部是历史原因造成的。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中,人们用实践创造了大量的民间歌谣。

灵武民歌题十才广泛,内容书寓,它是灵武回汉人民社会生活、思想表达、愿望要求的真实写照,是历史的见证,社会的缩影,民众的心声,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特别是抒情小调歌谣,它是你触景生情,不吐不快时的产物。“喝酒划擎把心宽,解忧解烦解心酸,顺口再把曲子唱,天大的愁肠放一边” :“女人有愁哭鼻子、男人有愁唱曲子” ;“往日唱歌解心烦,今日唱歌干劲添”。这些歌谣生动形象地倾吐了劳动人民的心声,真实地表现了民歌的魅力。

民歌紧紧伴随着历史,从搜集到的民问歌谣中认真分析研究,能判断出它流传的年代来。灵武民歌《珍珠倒卷帘》歌词从正月到十二月,后附加二段,共十四段,每月都有一个历史典故出现,从孟姜女哭长城到桃园三结义,从隋王朝到宋元明,都有各代的典故,不难看出它的流传是有相当长的年代。民歌《十里亭》其22段,1800余字,是民歌中的经典。它讲的是崔莺莺送张生的故事,每送一里亭就有一个完整的历史典故。“灵州古城好地办,四九年翻身得解放:赶走老蒋马匪帮,回汉人民喜洋洋。”从解放到合作化,社会丰义建设时期到改革开放,都不断有新的歌谣出现。从民族历史到各个时代的社会生活中,民间歌谣真实地描绘了社会现象,起到了极其深刻的社会效果。

灵武民歌在反映广妇女对封建礼教、伦州道德删念的不满和抗争方面较为突出。《寻无常》、《童养媳》、《跄娘家》、《方四姐》、《小女婿尿床》、《离婚》、《蓝桥担水》、《哭五更》、《如今妇女胆子大》等民歌都叙述了妇女们为争取平等自由,对封建礼教的强烈谴责。灵武最为突出反映妇女遭遇的民歌是《自叹》这首歌字字血,声声泪,通过对一生被污辱、被损害、非人的生活控诉人吃人的旧社会的罪恶和统治阶级的丑恶嘴脸,把剥削阶级的荒淫揭露的淋漓尽致。

灵武的爱情歌谣是民歌宝库中最闪光的部分。在婚姻和爱情生活中,虽说各种歌谣和曲调表达爱情的方式不同,爱的思维各具特点,但爱的纯、真、热、深却是一致的。“日头出山月亮落,妹子想哥不得活:白天想你做不下活,晚上想你睡不着。想你想你常想哩,清鼻子眼泪常淌哩” ,“头发黑的像个燕叽叽,脸脸子白的像个蛋皮皮:腰腰子活络的像个软泥泥,脚脚子小的像个羊蹄蹄” 。这些情歌纯真朴实,爱的热、爱的烈,如,《送情郎》、《放羊的哥哥》、《货郎相亲》、《十月怀胎》、《划船调》、《扁豆子开花》等爱情歌谣,健康直率,具有很浓的乡土气息。还有一种表现炽热爱情的歌谣“信天游” ,它在情歌中占有一定比重,它直接反映生活、思想、愿望和要求。

灵武传统民歌中,劝人为善和自然科学知识的歌谣较为丰富。尽管部分词句中掺有封建伦理道德的观念,但歌谣的主流是健康的,语言是生动的,有积极的社会价值。如:《十劝郎》、《小放牛》、《六杯茶》、《十对花》、《桂喜花》、《燎干》、《数九歌》等歌谣,语言生动,朴实健康,有浓厚的知识性、娱乐性和趣味性。

灵武还有一部分在民间流传的歌谣。如,劳动号子,包括《夯歌》、《场歌》、《黄河船工号子》。仪式歌:有《典礼歌》、《入洞房》、《表针线》、《上粱歌》、《洗泥歌》等。儿歌典型的有:《打老牛》、《拍手谣》、《娃娃睡觉觉》。时政歌大部分是歌颂共产党、、新人新事的歌。如《陕北闹的红》、《东面来了共产党》、《做军鞋》、《灵州古城好地方》等歌谣,在革命战争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发挥着鼓舞人民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巨大作用。

灵武民歌大约分为下列几种类型:

一、劳动号子

劳动号子是在劳动生产中产生的,它粗犷豪壮,节奏明快,即有鼓舞情绪,焕发精神之作用,也有组织劳动,协调步伐,减轻疲劳之功能。劳动号子运用自如,见啥编啥唱啥,明快有力。灵武流传的劳动号子有下列几种:

1、夯歌

夯歌主要用于建房打地基、修渠筑坝等劳动中。一唱众和,旋律节奏性很强。

2、场歌

灵武的场歌在川区、山区十分多,主要用于夏秋季打场时吆喝的一种腔调。

3、黄河船工号子

二、山歌

山歌是一种适于在山野、田问、家庭唱的抒情歌,即兴而唱,歌词方整有韵,有单唱,也有男女对唱。灵武流传较广的“信天游”也属山歌类。它上呼下应,有头有尾有拖腔。使山歌更加婉转动听,韵味倍增。

三、小调

灵武小调丰富繁多,有许多不同风格,不同调式的小调在灵武流传,经归类后,大致分为下列几种:

1、酒曲

酒曲是宴席中猜拳行令时唱的歌。几人对唱,大家围观,诙谐幽默,很有风趣,边唱边划,借酒助兴。

2、民间歌舞曲

民间歌舞曲同秧歌、旱船、高跷、花鼓等社火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如《旱船调》、《扬燕麦》、《拜年歌》、《花鼓小唱》等。

3、风俗小调

灵武较典型的风俗小调有《哭丧》、《婚礼歌》、《待客谣》、《上粱歌》、《洗泥歌》、《扫材歌》等。

4、生活小调

日常生活中,回汉族人民喜欢用生活小调来表达自己的欢乐、痛苦、理想、希望、爱情等,回族妇女在歌谣中唱道:“谁把婆姨当成娘,一年过的比一年强。谁把婆娘当成妈,时时步步有人夸。谁把婆姨指一指头,永世辈子没吃头。” 《梁兄哥》、《送情郎》、《洋学生》、《方四姐》、《离婚》、《抗婚》、《吴兰英》、《哭我尕妹好心肠》、《女娃子十七八》等生活小调。在灵武流传广泛,倍受欢迎的是爱情悲剧生活小调。

5、新民歌

新民歌是民众在社会生活中,根据民歌的韵律新编的歌谣。灵武还有一部分新歌谣是根据民歌音乐的旋律,新添的词,《陕北闹的红》、《东边来了共产党》、《灵州好》、《翻土块的钱万万年》、《农业社》、《穷忙》、《坚决跟上老邓干》等新歌。

四、叙事歌曲

叙事歌是有故事情节的大段子歌曲,叙事歌的故事完整,内容生动,演唱有开场,有结尾,还能配民乐伴奏,音乐伴奏有前奏、间奏、尾声,曲调婉转动听,很受群众欢迎。在灵武最典型的有:《小飞机》、《十里亭》、《十劝郎》、《十月怀胎》、《十月姑娘、》《货朗相亲》等大段叙事歌曲。

五、儿歌

灵武流传的儿歌比较多。内容丰富,有时政歌,科学知识性儿歌,趣味娱乐性儿歌,拟人、顺口溜歌谣,形式活泼,节奏明快。如《共产党好》、《喜鹊嗄嗄》、《燎干》等。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学反思篇7

关键词 音乐教学 实效性 音乐专用语言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6-0123-02

新课程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媒体的运用改变了以往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各种形式的“公开课、研讨课、优质课、展示课”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表面看来音乐课堂热闹非凡,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但各种知识、各种手段、各种教学方式对音乐课堂的冲击又把音乐课带到了另一个尴尬的境地:音乐本身游离在音乐课堂之外,音乐课变得杂而不纯,因此,我们的音乐课需要“提纯”。下面结合教学实例谈谈给音乐课“提纯”的几点看法。

一、将知识、技能学习和教学活动巧妙融合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得好:“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情都变成一种如同游戏的活动。”所以,只有将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跟音乐教学活动巧妙融合,才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会音乐知识与技能,既不影响课堂效果,又能增加课堂的音乐性。

例如:深圳特级教师张鹃老师曾为我们展示过一节名为《这是什么》的优质课。一开始,张老师就设计了一个音乐游戏,学生根据教师演唱做出不同的身体反应,听到高音手向上举,听到低音蹲下去。这样,通过参与游戏,学生轻松建立了音的高低概念。有了前面游戏的铺垫,后面的教学难点很快迎刃而解,学生能自己发现歌曲一二句结尾,旋律高低不同。随后张老师又设计了一个模仿不同的钟走路的活动,解决了节奏和时值的长短等问题,接着听音乐踏步活动跟音乐强弱知识的学习融入在一起。

在音乐教学中,张老师根据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自然规律,启发儿童积极地、创造性地参与音乐活动,让儿童在唱唱、跳跳、动动、玩玩等游戏中体验音乐、感受音乐,并获得相应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使音乐课堂既生动有趣,又不缺乏音乐性。

二、从聆听音乐的角度出发创设问题

从聆听音乐的角度出发为课堂设计问题,例如设置问题:你们听到了什么?说说老师唱的第一遍与第二遍有什么不同?你听听3拍子中哪一拍最强?你从刚刚播放的音乐听到的哪句最特别?……这样的问题,就能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聆听音乐上,引导学生用耳朵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引导学生先关注音乐的本身,再产生对音乐的体验、想象、理解,并进一步引起情感的共鸣,从而使音乐课堂的音乐性得到提高。相反,如果从别的角度出发设置问题,如:歌曲里写了什么?(部分同学可能只关注文字)图片中出现了什么?看了这个动画你们有什么感想?……这样的问题就可能降低课堂的音乐性。

例如,听过一节一年级音乐课《在农场里》,教师最初出示了一张图片,图片里面是农场的各种小动物。教师一边展示图片一边播放着《在农场里》的音乐。听完音乐后,教师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一时间教室里沸腾起来,孩子们七嘴八舌:“我看到了好多动物”“我看到了鸡”“我看到了”……这时老师请了一位学生回答说说看到了什么,这位学生是这样回答的:“老师,我看到的鸭子跟我老家的鸭子有点不一样”,很明显学生关注的是图片而非音乐。老师的本意是想让孩子说出动物的名称再说动物的叫声,但由于是从看的角度设计问题,不自觉的将音乐变成了背景。一个问题创设不当就让音乐完全游离于课堂之外了,但如果从听的角度出发把问题换成“你听到歌曲里出现了哪些动物?”,估计这样的情况就不会发生了。所以,音乐课堂提问应多从聆听的角度出发突显音乐本体,使音乐课更具音乐性。

三、用规范的音乐专用语言突出学科特点

音乐专用语言包括指挥手势、打手号、节奏符号、音乐术语等很多内容。现在,上课唱歌,听音乐已不是音乐课的专利。各个学科为了丰富课堂形式提高课堂效果都不同程度的把音乐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如:语文教师把音乐当成一种背景为朗读配乐,英语教师也借助音乐帮助学生记单词等。单凭一节课有没有唱歌,有没有欣赏音乐已经不足以区分这是不是一节音乐课。然而,音乐专用语言是音乐学科所特有的语言,区别于别的学科而独立存在,它就像一个人所特有的一张名片。因此,能规范的使用音乐专业用语将成为一节好音乐课的标志,同时使用专业用语也能反映出一个教师是否真正具备音乐专业素养。

例如:音乐欣赏课《歌唱二小放牛郎》与语文课《王二小》。这两节不同科目的课内容有些相关,因此,两科教师在备课时通常都会设计这几个相同的环节:

1.听《歌唱二小放牛郎》的音乐。2.唱歌曲。仅凭这两个环节就让你判断是在上音乐课还是语文课可能有难度,但如果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加上规范指挥,让学生通过指挥感受乐曲的强弱变化、情绪变化、速度变化。在演唱歌曲的同时用打手势提示学生演唱时的音准,那你很快就会做出判断。无疑,这是一节音乐课。因为,它使用了音乐专用的语言,这是其他学科教师不具备的,就像贴了标签一样。所以,尽量的在课堂上多使用这些语言便可以使音乐课的学科特点得以突出,从而提高音乐性。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张华.理解课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

[2]王安国,吴斌.音乐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学反思篇8

【关键词】哈萨克族;信仰;表演

一、哈萨克族的信仰

1.1哈萨克族的图腾崇拜

1.1.1自然崇拜――拜火

乌孙,康居人是哈萨克族最主要的先民,早在他们生活的时代,就有拜火的习俗,火被认为是具有一种特殊力量的神,为人们所崇拜。古时,他们认为火是太阳在地上的化身,是光明的象征,是驱除一切恶魔鬼怪的神。随着私有制家庭的兴起,火神又具有了毡房保护神的职能。因而,几千年来哈萨克族人结婚时,新郎新娘首先要举行拜火仪式。新郎和新娘来到父母的毡房正式举行拜火仪式,毡房中间有一堆火,新娘入婆家门时,要向婆家的火弯腰请安。另立家业的哈萨克青年在首次生火时,要杀羊献祭。

哈萨克人忌踏火堆,往火上倒水,吐痰,便溺等。认为关节炎,腰腿疼等疾病都是由于不慎踩上故居火恢遗迹造成的,哈萨克妇女生小孩时,要往火里倒油,祈愿火神保佑,在照料婴儿时,要把摇篮放在靠近火的地方,以防邪气侵扰婴儿。远方客人来到病人的毡房,必须在进门时跨过火堆,以免给病人带来不幸。

哈萨克人大部分疾病都是用火来除病驱邪的,当奶牛下了犊后,第一次做的酸,要先倒一点在火里,敬火神和死去的祖先。向众人起誓时,必须从两堆火中间走过,牲蓄赶场时也要生两堆篝火,有两个巴克思(巫师)站在火堆旁,口中念念有词阿拉斯,阿拉斯(火),祝我们平安,别让牲蓄受害,阿拉斯!”并让牲蓄从火堆中间过去,……除了按照古老的方式进行之外,又都要在两棵树之间,用一根绳子把《古兰经》高高挂在上面,每当牲蓄发生病疫时,则在畜圈周围燃起篝火,企图借助火的威力,驱赶“邪气”,哈萨克族父母在给孩子起名时有一种做法,既孩子出生后就用火镰掂着火绒在火石上打,一边打一边叫已经准备好的名字,以打着火念出来的名字给孩子定名,他们认为火象征光明,火镰打着火时叫出的名字就一定很吉祥,在一首哈萨克古老的民歌中甚至把火比做母亲,歌中唱到;“我们的火的母亲,使挨饿的人吃饱,使挨冻的人得到温暖”。古代的哈萨克族也祈拜灯火,这些灯火用芨芨草或树枝上缠绕棉花或布条作成,然后浸上油灯再点燃,有胳膊那么长。

关于哈萨克族拜火习俗,哈萨克先民常年过着游猎的生活,与牲畜野兽打交道,火就成为他们熟食取暖之源,于是火被认为是具有一种特殊力量的神,为人们所崇拜,火为一种自然物,与人类的关系密切,从自然火到人为火,从生食到熟食,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

1.1.2动物崇拜――猫头鹰崇拜

众所周知,猫头鹰在汉族和其也一些民族的传统观念里,被视为一种不祥之鸟,认为听到猫头鹰的叫声是一种不祥之兆。如果有谁在路上或是家门口看到猫头鹰就认为要有灾难降临。这一观念在哈萨克人中大相径庭。他们视猫头鹰为神鸟,对之倍加保护。哈萨克人对猫头鹰的崇拜,几乎达到顶礼膜拜的程度。

按照哈萨克人的古老的万物有灵的观念,他们认为猫头鹰是有灵之物,谁要加害猫头鹰,不仅对他本人的生命不利,对他的子孙后代都会有灭顶之灾。因此,哈萨克妇女总要把猫头鹰的羽毛插在孩子的摇篮或是缀在孩子们的衣肩上,认为这样就可以避邪消灾,保佑孩子平安。哈萨克人还相信猫头鹰咒语的威力,认为猫头鹰的咒语能使人遭到不幸,或遭受意外的损失,或断子绝孙,或终身残疾以至死亡。哈萨克人把猫头鹰羽毛看成是吉祥如意的象征。在哈萨克族未婚女子、儿童以及古代民族英雄的帽顶上,都缀有一撮猫头鹰羽毛,这样做,一方面是装饰,更重要的是祈福。此外在新婚夫妇新房的壁毯上,或者参加赛马的马头、马尾上,都要点缀若干根猫头鹰羽毛,以祈求新婚的满美和比赛时获胜。

1.2哈萨克族的

中国哈萨克族学者将伊斯兰教在哈萨克族人民之中的传播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8世纪至12世纪。这一时期,伊斯兰教只在个别地区,个别氏族部落的上层社会得以传播。第二阶段,从12世纪至14世纪。这一阶段是伊斯兰教在哈萨克族人民之中广泛传播的时期。第三阶段,从14世纪至18世纪,即金帐汗国时期。这是哈萨克族人民整体皈依伊斯兰教的时期。

哈萨克族的伊斯兰教教育形式上是一种宗教教育,实际上它还具有世俗教育的性质和职能。从受教育的条件来说,无论是喀喇汗朝时期,还是哈萨克汗国时期,伊斯兰教逐渐成为人们的主要意识形态,教育不能超越所规定的界限,人们要求得到知识只能进入这类学校。所以,早期的哈萨克族教育就是宗教教育。

长期以来,伊斯兰教渗入哈萨克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中,宗教与民族风俗习惯交织在一起。这一切必然反映到教育上来,并影响教育的健康发展。广大贫苦牧民没有受教育的机会,文盲率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哈萨克人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步。尽管如此,在当时的条件下,经堂教育还是起了一定的进步作用。伊斯兰教崇尚学习知识。

中亚是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地,中亚伊斯兰教经文学院除宗教、语言等课程外,还开设了各种学科课程。毕业于中亚的毛拉们在新疆哈萨克经文学堂也开设了这些课程,在哈萨克族中较早播种了学习和热爱科学的种子,这是经堂教育为哈萨克民族教育做出的积极贡献之一。更重要的是,哈萨克族经堂教育作为哈萨克族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特殊标志,对哈萨克族社会文化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学堂的开办、自然科学知识的普及,尤其是经堂教育时期送哈萨克族子弟到中亚国家留学及后期开展汉语教学,都对哈萨克人民的思想意识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给新疆哈萨克族社会带来了新气象。

二、哈萨克族的民俗民风

2.1哈萨克族的婚俗

哈萨克人生活在广阔的草原上,独特的生活环境给予了哈萨克人丰富的情感,慷慨的气质和鲜明的个性,由于哈萨克人大部分从事畜牧业,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因而哈萨克人的婚姻习俗,具有草原游牧生活的鲜明特点,在传统的哈萨克族婚俗中,从议婚到结婚,本应是处于主体的新郎新娘处于被动地位,同时男方必须送女方一定数量的礼物、钱财、才能订婚成婚。这些习俗与当时包办和买卖婚姻盛行的社会背景密不可分,哈萨克族婚俗大体都要经过议婚,订婚,结婚三个阶段。程序十分复杂。

2.1.1出嫁仪式

哈萨克人非常重视女儿的出嫁,其场面十分隆重。在举行出嫁仪式的前两天,新娘家要请部落中德高望重的老人为新娘祝福,然后宰杀早已准备好的牛,马、羊、为婚宴做准备。第二天举行正式婚礼时,要唱许多婚礼歌。首先是新郎的兄弟带着几个至亲密友来到新娘的毡房前,用‘撒仁’曲调唱歌,为新娘祝福。男方小伙子们把新娘毡房掀开一角,转唱“加尔,加尔”曲调,大

致是向告诉新娘女大当嫁之类的内容。然后是新娘唱“森斯玛’(哭嫁歌),由阿乌勒(牧场)的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婆婆,把唱“萨仁歌’时陪伴新娘的某个姑娘或媳妇的披带过的头巾,盖在新娘的头上,新娘一带上头巾,立即哭起来,新娘又两个年轻媳妇抚到父母,兄弟,姐妹面前,一一拥抱哭别。

2.1.2迎亲仪式

当新娘到达男方家时,男方要举行隆重的迎亲仪式,首先是在新郎父母毡房中举行揭面纱仪式,公婆和年长亲戚先进屋中,在上席坐好,然后新娘在两位伴娘的搀扶下进房,揭面纱的小伙子手拿系有彩色稠带的马鞭子,在新娘面前用最美好的语言高歌“别踏夏尔歌”(揭面纱歌的意思),每唱完一段后依次给近亲来宾敬礼,演唱最后一段时,用冬不拉弹唱,忠告新娘要尊重公婆和其他亲人等。新娘再向公婆行礼,然后,新婚夫妇接受毛拉和其他年长者的祝福,最后伴娘把新娘带到新房。第二天,婆家还要灾羊宴请部落内外亲朋邻里,宴会后举行娱乐活动。

通过哈萨克族的婚礼仪式程序及婚礼歌的描述,不难发现其仪式烦琐,且婚礼歌在其仪式中保存较为完整。它反映出“大凡人类的礼仪活动,其仪式本身的繁琐程度总是同人们对该仪式对象的重视程度成正比的,仪式越是繁琐,说明人们对仪式所涉及的事物越是重视。作为草原游牧民族的哈萨克人是以家族为自己的社会中心的。一次婚姻的产生,意味着一个新社会单元的诞生。哈萨克民族长期过着漂泊不定的游牧生活,脆弱的游牧业经济不可能成为坚固的纽带把哈萨克内部统一起来,因此,以血缘关系结成的部落组织也就成长期成为团结内部成员的社会组织形式。直到现在,它仍为完整的保留了下来。哈萨克组织最小的单位是阿吾勒。他原本由同一父系先祖的近亲组成。随着历史的发展,阿吾勒的成员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在晚近时候,它虽非同宗,以及因生活所迫而流落来的外族人。另外,哈萨克族与外族的通婚率也是非常低的。

三、哈萨克族的表演艺术――阿肯弹唱会

阿肯弹唱是哈萨克民族从古至今在茫茫大草原上战天斗地、逐渐形成的独特草原文化现象,基本属于民间文学体系,但又有别于此体系。参加弹唱的双方诗人和歌手通过对唱的形式,讴歌本民族的文化和历史,回顾和展望草原的过去和未来,宣传正义和执着,鞭笞腐朽和没落,是一种层次很高的对诗辩论论坛。参赛的诗人歌手如果没有丰富的阅历和使用语言的技巧及敏捷的思维能力,是不能应变并胜任一方乡亲的浓浓地域之情的。

弹唱会开始,往往是男女双方对唱、赛歌。对唱的人数不受限制;对唱的双方唱什么,如何唱,也不受限制。不过,一股来说,在弹唱会上,总是先比谁唱的传统长诗多,再比谁唱的民歌多,最后是热烈地即兴创作,以歌问答。

欢陕的冬不拉奏起来了,对唱开始了。歌手们触景抒怀,借物喻志;察言观色,随意起兴;应对丰富的百科知识,回答繁杂的数字计算;盘问古今人物,考究历史事件;上至,日月星辰,下到山河百兽;远及宗族史册,近陈今朝时政;诗词歌赋,谜语民谚都可能在对歌中出现,而激情兴奋的歌手们总是临时编撰,不肯相袭。

对唱中的失败者,则得按规矩,承担起笔录这次唱词的义务,使之广为传播。许多令人叫绝的唱词就是这样传遍草原。草原上,阿肯的歌声,是哈萨克族人永无休止的口述长诗;蓝天下,阿肯的歌声,传达着哈萨克族人最真挚的情感。

参考文献:

[1]周建新,哈萨克族拜火尚白习俗新解,[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

[2]张昀,哈萨克族的动物崇拜,[J]民间文化,2000,(7).

[3]续西发,哈萨克族的,[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5,12(4).

[4]续西发,哈萨克族的,[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5,12(4).

[6]丽扎・阿布达里,哈萨克族的婚俗文化,[J]民族艺苑,2008,(2).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学反思篇9

一、借助音乐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因为音乐有时比话语更有效”。教师在课前播放一首跟课文内容相符的曲子, 利用音乐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增强求知欲望。这样,将学生带入课文描述的情境,让学生以心感之,以心悟之。比如教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时,我一上课便播放《革命进行曲》,激昂澎湃的旋律使学生听得精神振奋,我顺势提问:“知道这首曲子的作者是谁吗?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的吗?我们今天一起走进课文探究答案,齐读课题。”两个简单的问题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这节课学生听得特别投入。当理解感悟完课文再次听到这首乐曲时,让学生自由谈听后的感受,学生纷纷举手表达内心的情感,被肖邦的爱国之情再次感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借助音乐能创设情境,渲染情感

人的情感的产生和发展依赖于一定的情境,儿童更是如此。课文是以语言文字塑造形象进行描述的,语言文字的抽象性往往使这些刚认识汉字的孩子一时难以想象文字描述的情境,而音乐轻重缓急的曲调、明快的节奏,未成曲调先有情,带给他们更为直接、丰富的感受。比如在教学《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文时,播放《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学生非常熟悉的歌曲,激活了学生以前在电视、电影中获得间接经验,他们仿佛看到了那个机智勇敢,宁死不屈的小英雄王二小。

三、借助音乐的感染力,探究文本

(一)利用音乐突破阅读教学中的重难点

课文的重点部分,语句内涵往往比较深奥,内容往往比较抽象,仅仅依靠教师的语言引导,学生难以准确把握文章的精髓。借助音乐的帮助,加深对文章主题、人物形象、思想内涵的理解,往往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教学《七子之歌》一课时,给学生补充七子之歌的诗歌内容,并播放《七子之歌》的歌曲,一下子让学生回到了那多灾多难的旧中国,仿佛看到祖国大好河山被人瓜分,中国人民正遭受着苦难的情景,激起了学生的愤慨,使得文章的情感得到升华。

(二)利用音乐突出文章主题,升华情感

有的文章在阅读、分析课文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去感悟、体会、总结。这时,教师适当地播放一段与主题相吻合的音乐,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领会课文的要旨,这样文章的精要内容伴着旋律歌词会在学生的头脑中烙上深深的印迹,这无疑会锦上添花!如学完《三打白骨精》,让学生听《西游记》主题曲,孙悟空机智、降妖除魔的形象跃然纸上,也将课堂推向一个高潮。

四、借助音乐促进感悟,指导朗读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要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悟、朗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指导学生感悟以及有感情地朗读方面,如果再借助音乐这种情感的艺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音乐的节奏、旋律会将朗诵者与聆听者拉进乐曲的意境和情感之中,让学生在自身与课文文字之间架设起一座桥梁,让他们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这时,他们朗读的语速、语调会相应地与音乐保持一致,达到理想的效果。例如讲授《十里长街送总理》时,由于当时的年代离学生已经很久远了,学生无法理解当时人们送别总理的场面。当用音乐渲染当时悲痛的一刻;用语言描绘送别时的场面;展开想象设想不同人物的心理活动;此时此刻,学生们真真正正领略的伟大可敬之处,理解了人们对总理的崇敬之情。学生低沉、缓慢、严肃的朗读语调体现了他们的所悟,达到了朗读的效果。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学反思篇10

一、把握教材,进行教育

音乐教材中,不少作品具有浓厚的时代信息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它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可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而这种“引导”需要教师去正面进行教育,就像列宁所说的“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进去”。所以,音乐教师就应该充分利用音乐作品的思想情感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例如:教唱《我的祖国》时,可把作者生平、时代背景作为一个教学引子,讲述作者在什么样的时代中创作《我的祖国》,引发学生的积极性。对影片《上甘岭》的那种热情,能够使学生感受我们的祖国多么美丽,伟大而又自豪。这时候学生学唱歌曲,领悟歌曲的内容就会有一种“滋味”在心头,而这种“滋味”就是情感教育所达到的目的。

二、深刻理解歌曲内容,以情激情

教会学生唱一首歌并不难,重要的是如何使歌词的感情充分地表达出来,使学生在声情并茂地演唱中心灵受到滋润。因此,教唱一首歌之前,教师首先要对作品进行深刻的理解,应引导学生领悟它的感情特征、表现手段等。提问式的进行分析,如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应该用怎样的速度和力度来演唱?用怎样的语气或是动作来表现歌曲的情感?总之,只有在课前做好充分的理解和准备,教师才能在课堂上通过生动地诱导,使学生在情感上有所触发。

1.叙述故事情境法

达尔克洛兹有句名言“对音乐的理解,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是一种情感的过程”。给学生讲一段动人的故事,引导叙述情感上的共鸣,做到未有曲调先有情。例如:欣赏笛子独奏曲《牧民新歌》时,教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时,通过故事的引导倾听那悠扬清脆的琴笛声,使学生感到牧民对党,对新生活的热爱。牧民骑着骏马前进的欢乐及马的嘶鸣声等,表达了牧民们对社会主义的感情,渲染了辽阔草原人欢马叫的热烈气氛,激发起学生对民族的一种强烈自豪感。

2.配乐朗诵激情法

配乐朗诵激情法是一种创设意境,以想象为主的教学法,目的在于启发学生思维,发挥想象,使学生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例如:教唱歌曲《黄河之水天上来》吸取了《义勇军进行曲》和《满江红》的音调材料,痛诉民族的灾难,歌颂时代的英雄。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带着对作品意境的整体印象,学生学会了歌曲,并感受到了歌曲中的内涵。

三、渗透情感因素

在教学中,根据音乐学科的情感特点,以“情”为纽带,达到以情育人的目的。情感是人们对某种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列宁在强调情感的意义中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未来的向往、对真理的追求。”没有情感的教师不可能教出情感丰富的学生,没有情感的教学必定是失败的教学。在音乐教学中,要让学生“动情”教师就必须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进入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境,形成情感氛围,让学生“触景生情”。例如:教唱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时,向学生讲述此歌曲的创作过程:这首歌曲的词曲作者叫美丽其格,是一蒙古农民的女儿,是新社会才使她改变当牛作马的命运,并走进中央音乐学院进修。试想,她怀着怎样的心情写这首歌曲的?在辽阔的草原上,幸福而自由的翻身农奴一边挥动鞭儿,一边用草原牧民特有的长调唱起这首歌……此刻,再让学生唱一遍:“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此时,歌声显得高亢悠扬,情意绵绵,这样,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缕缕情丝与美好的歌声一道流进了学生的心田。这样,通过音乐教学,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也对学生进行了有效的道德情感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