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练习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9 10:32:56

歌唱练习

歌唱练习范文篇1

但凡学习歌唱,首先要接触歌唱呼吸的概念。应选择一种合理的呼吸方法。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就是当前被学术界普遍认可的符合生理科学的呼吸方法,为我国民族声乐教学和近代欧洲声乐教学所普遍采用。这种呼吸法是运用胸肋肌肉、腹部肌肉(特别是腹直肌)、横隔膜共同来控制气息的,其突出的优点是全面地调动了人体呼吸器官的综合能动作用。通过训练,能自如地控制歌声的强、弱、高、低。具体可以用快吸慢呼、慢吸慢呼、快吸快呼、慢吸快呼的方法来练习。其次,歌唱发声的吸气最好采用鼻子和嘴同时吸,在吸气的一霎那整个身体有松一下的感觉,意在放松打开吸气的道路,这样就会吸得深。至于到底要吸多深、正确吸入的部位在哪儿,有两种方法可以试试:一是身体放松并且很舒服地坐在椅子角上、两脚着地、两腿自然分开、两胳膊肘放在膝盖上。这时候吸气,腰围、后腰、后背等部位会有向“外”扩张和膨胀的感觉,同时吸的力量也在于此,这就是深呼吸的深度和部位;二是平躺在床上。这时自然放松地吸气,同样会觉得腰围、上腹部有膨胀感,而且比站着吸气的起伏要大得多。此外,吸气讲究“深”而“适度”,不在于“多”。歌唱发声时“吸着唱”、“多带点吸气的感觉唱”,或者想“不断地加气”、“加强打哈欠”的感觉,即想着用吸气的感觉来唱,用上呼与吸的对抗,就不会让刚吸进来的气马上跑掉,有利于呼吸的支持。解决了气息浅和不善于控制气息的问题,那么正确使用歌唱气息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二)发声

这里所说的发声,指的是歌唱发声,是加上歌唱状态的发声。在众多的歌唱学习者当中,平时练唱往往容易忽视呼吸和共鸣,缺乏“换声”、“混合声区”、“混合共鸣”等概念,只注重声音,用其固有的发声习惯和观念,片面追求声音效果,不惜扯着嗓子喊或者硬着喉咙唱,声音从中声区向高声区转换时不“换声”,也不调整共鸣状态,结果发出的声音生硬、紧张、干涩、苍白无力,缺乏泛音光泽,音质疏散、浮泛、没有焦点,还出现喊“破”、“卡壳”的情况。这种情况女声多数发生在中声往下,而男声发生在高声区稍多一些。这样反而使声音失去了应有的自然、甜美、柔和、圆润等色彩,造成声音紧卡、声区不统一。如果长期这样拿“本”来唱或者喊,势必引起整个发声器官失调。针对这种声音紧卡、声区不统一的状况,必须建立前面所讲的整体协调的歌唱状态。首先,强调深呼吸和深的气息支持点,有良好气息支持;其次,要求打开喉咙、放松稳定喉头,只有当喉头自然地处于深吸气的位置上时,才能形成一个坚固的共鸣管道,为声区统一创造有利条件;最后,要有声区混合的意识,即把歌唱音域内相互重叠但色彩又不一样的声区融合在一起,在(真)低声区、(混)中声区、(假)高声区内的每个音上都用“混合声”的科学的发声方法来进行训练。无论男声女声,要明确自己的换声音区,有提前“换声”的意识并且及时“换声”。但练习时要注意一点:最好是中声区有些把握以后再进入换声区,换声区状态比较稳了再进入高声区,以便把声区连接起来,使各声区间没有界限,形成一条让人感觉不出分有段节的音线。

歌唱发声需要一个整体协调的歌唱状态,光靠哪一部分或少了哪一部分都不行。假如歌唱者在歌唱发声时呼吸对了,但没有共鸣,或者声音很好,只是呼吸不对,都不容易唱好。只有全协调好了、全对了以后,真正的呼吸才对,真正的腔体和嗓子才用得上。因此,歌唱学习应该从正确的出发点开始,要分阶段、有主次地进行练习。在歌唱各部分无法同时协调好的阶段,先解决好歌唱的呼吸和发声两大问题才是当务之急。只有先解决了这两大问题,才能为其他方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创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周小燕.声乐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2]李晋玮,李晋瑗.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北京:华乐出版社,2003.

[3]郭祥义.练什么,怎么练[J].中国音乐,2000,(1).

[4]董文华.谈歌唱发声的常见病及纠正方法[J].中国音乐,1999,(2).

[5]金明春.民族声乐艺术[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歌唱练习范文篇2

歌唱作为一门艺术,它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专门训练,以形成一种自觉掌握歌唱规律的能力,并满足专业歌唱在表达思想感情和自如地运用声音技巧的各种需要。

在西欧歌唱艺术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很多优秀的声乐大师就对歌唱发声训练提出过权威的见解。如美国维克托.亚历山大.菲尔菲所著的《训练歌声》中就提到了嗓音练习的重要性,并列举了各种嗓音教学法;弗.兰皮尔蒂在《嗓音遗训》中提出了元音发音初论,并以八大法则的形式重述练习歌唱过程中应严格遵循的要点;意大利花腔女高音歌唱家迦丽.库琪在嗓音训练方面的经验之一就是把大部分时间专注于简单的,慢的发声练习中。在国内,李晋媛在《沈湘声乐教学艺术》中就提到了声乐练习曲应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声乐教学目的起到良好的效果;周维民由中央音乐学院的教师喻宜萱、沈湘、郭淑珍及保加利亚著名声乐专家的指导下,依照歌唱医学基本原理,总结了十八字的“发声三字经”,即气息深、音位高、共鸣混、腔体开、喉结稳、下颚松;联想到我国戏曲界对于如何发声的问题也有类似的口诀:“头顶虚空,两肩放松,气走丹田,全凭腰转,唱要栓腰”等等。

根据国内外对歌唱发声的研究动态来看,说明了发声练习是培养歌唱者掌握科学的歌唱方法的重要基础训练之一。它是歌唱者的发声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提高,并器官在合乎自然生理规律的状态下,通过科学正确的指导,纠正错误的发声方法和不良习惯,确立正确的发声方法,为歌唱打下良好的基础。

歌唱发声练习的意义,简要地说,就是调整巩固科学的发声状态,把良好的歌唱状态保持到歌唱中去,使学唱歌的人把普通的声带磨练成能发出优美动听、有持久力的、合乎科学方法的及有艺术感染力的声音来,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发声练习的基本作用

1.改善音质;

2.扩展音域;

3.调节音响;

4.丰富音色;

(二).发声练习曲的基本类型

1.连音练习

2.顿音练习

3.母音练习

4.力度控制练习

5.带词练习

(三).发声训练的基本方法

1.歌唱发声的姿势和要求;

2.发声训练的三个阶段:

a.自然声区的练习;

b.在巩固自然声区的基础上扩大音域;

c.进一步扩大音域,练唱较复杂的练习;

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论文写作的目的,主要是通过科学正确的发声训练,纠正错误的发声方法和不良习惯,确立正确的发声方法,为歌唱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研究的步骤、方法、措施及进度安排:

1.研究步骤

(1)依据论文参考题目查阅资料

(2)根据对收集到的资料的阅读,构思论文提纲写出开题报告

(3)根据选定的论文题目继续进行资料收集与分析

(4)进行论文撰写

2.研究方法及主要措施

(1)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及前人写的相关文献

(2)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及文献

(3)与同学相互讨论

(4)请教论文指导老师(或走访专家)

3.进度安排

(1)11月查询相关资料

(2)11月28日确定研究方向,继续在网上、图书馆查阅资料

(3)12月开题报告并作好开题答辩准备

(4)2006年1月开始正文的写作(草稿)

(5)2006年3月中旬接受中期检查

(6)2006年4月修改完善文稿

(7)2006年5月准备参加论文答辩

四、主要参考文献:

[1]《科学练声》甄立夫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

[2]《怎样练习歌唱》汤雪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1月

[3]《声乐学基础》石惟正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

[4]《沈湘声乐教学艺术》李晋媛著华东出版社2003年

[5]《训练歌声》(美)菲尔兹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

歌唱练习范文篇3

[关键词]歌唱发声呼吸

在众多的歌唱学习者当中,大多数人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并没有经过科学而系统的发声训练,因而使之在歌唱发声的练唱中,在深呼吸、发声自然、打开腔体、共鸣、位置、咬字吐字等诸多环节上往往出现顾此失彼、无所适从的情况。与其长期处于概念不清、胡子眉毛一把抓的状态,还不如理清思路,先学习并解决最基础的问题,也就是歌唱基本要素当中的呼吸和发声。只有先把这两个问题基本解决并协调好了,后面的学习工作才能得以顺利进行。

(一)呼吸

但凡学习歌唱,首先要接触歌唱呼吸的概念。应选择一种合理的呼吸方法。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就是当前被学术界普遍认可的符合生理科学的呼吸方法,为我国民族声乐教学和近代欧洲声乐教学所普遍采用。这种呼吸法是运用胸肋肌肉、腹部肌肉(特别是腹直肌)、横隔膜共同来控制气息的,其突出的优点是全面地调动了人体呼吸器官的综合能动作用。通过训练,能自如地控制歌声的强、弱、高、低。具体可以用快吸慢呼、慢吸慢呼、快吸快呼、慢吸快呼的方法来练习。其次,歌唱发声的吸气最好采用鼻子和嘴同时吸,在吸气的一霎那整个身体有松一下的感觉,意在放松打开吸气的道路,这样就会吸得深。至于到底要吸多深、正确吸入的部位在哪儿,有两种方法可以试试:一是身体放松并且很舒服地坐在椅子角上、两脚着地、两腿自然分开、两胳膊肘放在膝盖上。这时候吸气,腰围、后腰、后背等部位会有向“外”扩张和膨胀的感觉,同时吸的力量也在于此,这就是深呼吸的深度和部位;二是平躺在床上。这时自然放松地吸气,同样会觉得腰围、上腹部有膨胀感,而且比站着吸气的起伏要大得多。此外,吸气讲究“深”而“适度”,不在于“多”。歌唱发声时“吸着唱”、“多带点吸气的感觉唱”,或者想“不断地加气”、“加强打哈欠”的感觉,即想着用吸气的感觉来唱,用上呼与吸的对抗,就不会让刚吸进来的气马上跑掉,有利于呼吸的支持。解决了气息浅和不善于控制气息的问题,那么正确使用歌唱气息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二)发声

这里所说的发声,指的是歌唱发声,是加上歌唱状态的发声。在众多的歌唱学习者当中,平时练唱往往容易忽视呼吸和共鸣,缺乏“换声”、“混合声区”、“混合共鸣”等概念,只注重声音,用其固有的发声习惯和观念,片面追求声音效果,不惜扯着嗓子喊或者硬着喉咙唱,声音从中声区向高声区转换时不“换声”,也不调整共鸣状态,结果发出的声音生硬、紧张、干涩、苍白无力,缺乏泛音光泽,音质疏散、浮泛、没有焦点,还出现喊“破”、“卡壳”的情况。这种情况女声多数发生在中声往下,而男声发生在高声区稍多一些。这样反而使声音失去了应有的自然、甜美、柔和、圆润等色彩,造成声音紧卡、声区不统一。如果长期这样拿“本”来唱或者喊,势必引起整个发声器官失调。针对这种声音紧卡、声区不统一的状况,必须建立前面所讲的整体协调的歌唱状态。首先,强调深呼吸和深的气息支持点,有良好气息支持;其次,要求打开喉咙、放松稳定喉头,只有当喉头自然地处于深吸气的位置上时,才能形成一个坚固的共鸣管道,为声区统一创造有利条件;最后,要有声区混合的意识,即把歌唱音域内相互重叠但色彩又不一样的声区融合在一起,在(真)低声区、(混)中声区、(假)高声区内的每个音上都用“混合声”的科学的发声方法来进行训练。无论男声女声,要明确自己的换声音区,有提前“换声”的意识并且及时“换声”。但练习时要注意一点:最好是中声区有些把握以后再进入换声区,换声区状态比较稳了再进入高声区,以便把声区连接起来,使各声区间没有界限,形成一条让人感觉不出分有段节的音线。

歌唱发声需要一个整体协调的歌唱状态,光靠哪一部分或少了哪一部分都不行。假如歌唱者在歌唱发声时呼吸对了,但没有共鸣,或者声音很好,只是呼吸不对,都不容易唱好。只有全协调好了、全对了以后,真正的呼吸才对,真正的腔体和嗓子才用得上。因此,歌唱学习应该从正确的出发点开始,要分阶段、有主次地进行练习。在歌唱各部分无法同时协调好的阶段,先解决好歌唱的呼吸和发声两大问题才是当务之急。只有先解决了这两大问题,才能为其他方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创造有利的条件。参考文献:

[1]周小燕.声乐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2]李晋玮,李晋瑗.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北京:华乐出版社,2003.

[3]郭祥义.练什么,怎么练[J].中国音乐,2000,(1).

[4]董文华.谈歌唱发声的常见病及纠正方法[J].中国音乐,1999,(2).

[5]金明春.民族声乐艺术[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歌唱练习范文篇4

关键词:歌唱发声呼吸

在众多的歌唱学习者当中,大多数人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并没有经过科学而系统的发声训练,因而使之在歌唱发声的练唱中,在深呼吸、发声自然、打开腔体、共鸣、位置、咬字吐字等诸多环节上往往出现顾此失彼、无所适从的情况。与其长期处于概念不清、胡子眉毛一把抓的状态,还不如理清思路,先学习并解决最基础的问题,也就是歌唱基本要素当中的呼吸和发声。只有先把这两个问题基本解决并协调好了,后面的学习工作才能得以顺利进行。

(一)呼吸

但凡学习歌唱,首先要接触歌唱呼吸的概念。应选择一种合理的呼吸方法。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就是当前被学术界普遍认可的符合生理科学的呼吸方法,为我国民族声乐教学和近代欧洲声乐教学所普遍采用。这种呼吸法是运用胸肋肌肉、腹部肌肉(特别是腹直肌)、横隔膜共同来控制气息的,其突出的优点是全面地调动了人体呼吸器官的综合能动作用。通过训练,能自如地控制歌声的强、弱、高、低。具体可以用快吸慢呼、慢吸慢呼、快吸快呼、慢吸快呼的方法来练习。其次,歌唱发声的吸气最好采用鼻子和嘴同时吸,在吸气的一霎那整个身体有松一下的感觉,意在放松打开吸气的道路,这样就会吸得深。至于到底要吸多深、正确吸入的部位在哪儿,有两种方法可以试试:一是身体放松并且很舒服地坐在椅子角上、两脚着地、两腿自然分开、两胳膊肘放在膝盖上。这时候吸气,腰围、后腰、后背等部位会有向“外”扩张和膨胀的感觉,同时吸的力量也在于此,这就是深呼吸的深度和部位;二是平躺在床上。这时自然放松地吸气,同样会觉得腰围、上腹部有膨胀感,而且比站着吸气的起伏要大得多。此外,吸气讲究“深”而“适度”,不在于“多”。歌唱发声时“吸着唱”、“多带点吸气的感觉唱”,或者想“不断地加气”、“加强打哈欠”的感觉,即想着用吸气的感觉来唱,用上呼与吸的对抗,就不会让刚吸进来的气马上跑掉,有利于呼吸的支持。解决了气息浅和不善于控制气息的问题,那么正确使用歌唱气息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二)发声

这里所说的发声,指的是歌唱发声,是加上歌唱状态的发声。在众多的歌唱学习者当中,平时练唱往往容易忽视呼吸和共鸣,缺乏“换声”、“混合声区”、“混合共鸣”等概念,只注重声音,用其固有的发声习惯和观念,片面追求声音效果,不惜扯着嗓子喊或者硬着喉咙唱,声音从中声区向高声区转换时不“换声”,也不调整共鸣状态,结果发出的声音生硬、紧张、干涩、苍白无力,缺乏泛音光泽,音质疏散、浮泛、没有焦点,还出现喊“破”、“卡壳”的情况。这种情况女声多数发生在中声往下,而男声发生在高声区稍多一些。这样反而使声音失去了应有的自然、甜美、柔和、圆润等色彩,造成声音紧卡、声区不统一。如果长期这样拿“本”来唱或者喊,势必引起整个发声器官失调。针对这种声音紧卡、声区不统一的状况,必须建立前面所讲的整体协调的歌唱状态。首先,强调深呼吸和深的气息支持点,有良好气息支持;其次,要求打开喉咙、放松稳定喉头,只有当喉头自然地处于深吸气的位置上时,才能形成一个坚固的共鸣管道,为声区统一创造有利条件;最后,要有声区混合的意识,即把歌唱音域内相互重叠但色彩又不一样的声区融合在一起,在(真)低声区、(混)中声区、(假)高声区内的每个音上都用“混合声”的科学的发声方法来进行训练。无论男声女声,要明确自己的换声音区,有提前“换声”的意识并且及时“换声”。但练习时要注意一点:最好是中声区有些把握以后再进入换声区,换声区状态比较稳了再进入高声区,以便把声区连接起来,使各声区间没有界限,形成一条让人感觉不出分有段节的音线。

歌唱发声需要一个整体协调的歌唱状态,光靠哪一部分或少了哪一部分都不行。假如歌唱者在歌唱发声时呼吸对了,但没有共鸣,或者声音很好,只是呼吸不对,都不容易唱好。只有全协调好了、全对了以后,真正的呼吸才对,真正的腔体和嗓子才用得上。因此,歌唱学习应该从正确的出发点开始,要分阶段、有主次地进行练习。在歌唱各部分无法同时协调好的阶段,先解决好歌唱的呼吸和发声两大问题才是当务之急。只有先解决了这两大问题,才能为其他方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创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周小燕.声乐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2]李晋玮,李晋瑗.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北京:华乐出版社,2003.

[3]郭祥义.练什么,怎么练[J].中国音乐,2000,(1).

[4]董文华.谈歌唱发声的常见病及纠正方法[J].中国音乐,1999,(2).

[5]金明春.民族声乐艺术[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歌唱练习范文篇5

关键词:歌唱发声呼吸

在众多的歌唱学习者当中,大多数人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并没有经过科学而系统的发声训练,因而使之在歌唱发声的练唱中,在深呼吸、发声自然、打开腔体、共鸣、位置、咬字吐字等诸多环节上往往出现顾此失彼、无所适从的情况。与其长期处于概念不清、胡子眉毛一把抓的状态,还不如理清思路,先学习并解决最基础的问题,也就是歌唱基本要素当中的呼吸和发声。只有先把这两个问题基本解决并协调好了,后面的学习工作才能得以顺利进行。

一、呼吸

但凡学习歌唱,首先要接触歌唱呼吸的概念。应选择一种合理的呼吸方法。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就是当前被学术界普遍认可的符合生理科学的呼吸方法,为我国民族声乐教学和近代欧洲声乐教学所普遍采用。这种呼吸法是运用胸肋肌肉、腹部肌肉(特别是腹直肌)、横隔膜共同来控制气息的,其突出的优点是全面地调动了人体呼吸器官的综合能动作用。通过训练,能自如地控制歌声的强、弱、高、低。具体可以用快吸慢呼、慢吸慢呼、快吸快呼、慢吸快呼的方法来练习。其次,歌唱发声的吸气最好采用鼻子和嘴同时吸,在吸气的一霎那整个身体有松一下的感觉,意在放松打开吸气的道路,这样就会吸得深。至于到底要吸多深、正确吸入的部位在哪儿,有两种方法可以试试:一是身体放松并且很舒服地坐在椅子角上、两脚着地、两腿自然分开、两胳膊肘放在膝盖上。这时候吸气,腰围、后腰、后背等部位会有向“外”扩张和膨胀的感觉,同时吸的力量也在于此,这就是深呼吸的深度和部位;二是平躺在床上。这时自然放松地吸气,同样会觉得腰围、上腹部有膨胀感,而且比站着吸气的起伏要大得多。此外,吸气讲究“深”而“适度”,不在于“多”。歌唱发声时“吸着唱”、“多带点吸气的感觉唱”,或者想“不断地加气”、“加强打哈欠”的感觉,即想着用吸气的感觉来唱,用上呼与吸的对抗,就不会让刚吸进来的气马上跑掉,有利于呼吸的支持。解决了气息浅和不善于控制气息的问题,那么正确使用歌唱气息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二、发声

这里所说的发声,指的是歌唱发声,是加上歌唱状态的发声。在众多的歌唱学习者当中,平时练唱往往容易忽视呼吸和共鸣,缺乏“换声”、“混合声区”、“混合共鸣”等概念,只注重声音,用其固有的发声习惯和观念,片面追求声音效果,不惜扯着嗓子喊或者硬着喉咙唱,声音从中声区向高声区转换时不“换声”,也不调整共鸣状态,结果发出的声音生硬、紧张、干涩、苍白无力,缺乏泛音光泽,音质疏散、浮泛、没有焦点,还出现喊“破”、“卡壳”的情况。这种情况女声多数发生在中声往下,而男声发生在高声区稍多一些。这样反而使声音失去了应有的自然、甜美、柔和、圆润等色彩,造成声音紧卡、声区不统一。如果长期这样拿“本”来唱或者喊,势必引起整个发声器官失调。针对这种声音紧卡、声区不统一的状况,必须建立前面所讲的整体协调的歌唱状态。首先,强调深呼吸和深的气息支持点,有良好气息支持;其次,要求打开喉咙、放松稳定喉头,只有当喉头自然地处于深吸气的位置上时,才能形成一个坚固的共鸣管道,为声区统一创造有利条件;最后,要有声区混合的意识,即把歌唱音域内相互重叠但色彩又不一样的声区融合在一起,在(真)低声区、(混)中声区、(假)高声区内的每个音上都用“混合声”的科学的发声方法来进行训练。无论男声女声,要明确自己的换声音区,有提前“换声”的意识并且及时“换声”。但练习时要注意一点:最好是中声区有些把握以后再进入换声区,换声区状态比较稳了再进入高声区,以便把声区连接起来,使各声区间没有界限,形成一条让人感觉不出分有段节的音线。

歌唱发声需要一个整体协调的歌唱状态,光靠哪一部分或少了哪一部分都不行。假如歌唱者在歌唱发声时呼吸对了,但没有共鸣,或者声音很好,只是呼吸不对,都不容易唱好。只有全协调好了、全对了以后,真正的呼吸才对,真正的腔体和嗓子才用得上。因此,歌唱学习应该从正确的出发点开始,要分阶段、有主次地进行练习。在歌唱各部分无法同时协调好的阶段,先解决好歌唱的呼吸和发声两大问题才是当务之急。只有先解决了这两大问题,才能为其他方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创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周小燕.声乐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2]李晋玮,李晋瑗.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北京:华乐出版社,2003.

[3]郭祥义.练什么,怎么练[J].中国音乐,2000,(1).

[4]董文华.谈歌唱发声的常见病及纠正方法[J].中国音乐,1999,(2).

[5]金明春.民族声乐艺术[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歌唱练习范文篇6

关键词:歌唱心理歌唱训练歌唱技能

歌唱教学的任务是教授学生掌握必要的歌唱技能,提高演唱技术和表达作品内容的能力。因此,研究和掌握歌唱技能形成的心理规律是非常重要的。技能是人们经过练习而获得的完成某种任务的能力,实际上也是一种心智活动的能力。歌唱训练是一种竞技训练,正如舞蹈训练和体操训练一样,需要人体中参与歌唱的各器官的协调配合。歌唱是以人体自身为“乐器”,通过感知、记忆、想象、思维、情感等心理因素调节和控制歌唱发声的生理机制的一种活动。因此,领会有关的歌唱理论知识是歌唱技能形成的前提,反复地练习与实践是歌唱技能形成的条件。在此过程中,心理调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当意识对于发声器官的操作和控制达到“自动化”的程度时,歌唱技能才最后形成。

一、歌唱技能的传授方式

歌唱训练中,掌握歌唱发声要领首先是从建立听觉印象和动作表象开始的。学生通过了解发声过程,以及观察教师的动作示范和听教师的演唱示范,在头脑中建立起正确的歌唱器官的动作表象和听觉印象,然后进行模仿性的发声练习。当然,在发声器官的内在运动状态尚未准确和协调、内在动作的概念还不够明晰时,学生还不能发出和谐、优美的声音。

这时教师的示范很重要。教师示范后应让学生及时进行模仿练习,时间过长就会失去表象的明晰性。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及时进行自我反馈,校正来自听觉、视觉、自身感受与所要求的声音效果不相吻合之处,分辨正确动作表象产生的良好的声音效果,以及由错觉导致的不良声音效果。

为了使听觉印象增加动觉成分,教师需要深入分析歌唱器官的内在动作要领,动作在时间、空间、力量方面的特点,动作给内在感觉带来的刺激强度的大小,以及这些动作要领可能产生的声音听觉效果等。正确的歌唱训练的实践证明,随着教师反复讲解分析和学生反复练习,学生的歌唱器官动作表象能在准确性、持久性和歌唱机能的反应力等方面发生逐渐的变化,发出的声音会越来越好听,演唱作品的能力得到逐步加强。随着训练的深化,学生对歌唱器官的内在动作的感悟性逐渐增加,操控动作的准确性也逐渐增加,声音稳定性不断加强。

但是歌唱训练不能只停留在让学生了解歌唱的内在动作表象和声音的听觉印象上,而是在大脑中形成正确的歌唱概念。因为概念所反映的不仅仅是局部动作的具体特点或外部表现形式,而是完成动作所必需遵循的规律。在此过程中,要通过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对歌唱器官的各种运动状态与所产生的声音听觉印象进行综合分析,不断深化对歌唱规律的理性思维。笔者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建立学习档案,并阶段性地保存声音录音或演唱录像,定期对保存的声音录音或演唱录像进行比较,以便清晰地了解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每一个进步。

为了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声音概念,教师在讲解、示范动作时应注意下列各点。

1.歌唱训练是启发式的感觉教学,应该在歌唱器官内在运动状态所产生的听觉印象的联觉反应的基础上进行。训练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鉴别什么是由正确的内在动作产生的正确的声音特征,什么是由错误的内在动作产生的错误的声音特征。

2.教师示范时,应有意识地突出动作要点,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示范动作的主要特点上,不要一开始就过多要求学生注意动作的具体细节,否则容易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掩盖当前示范动作的要点。

3.采用整体示范和分解示范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在了解整体歌唱状态的过程中,对歌唱器官运动的关键细节也能清晰把握。

4.教师要选择恰当、明确的词语来表达示范动作的特点和声音的听觉印象,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专门术语,这样能帮助他们有意识地准确控制动作,使练习取得更好的效果。

5.引导学生用语言评价别人或自己的声音是否符合歌唱概念的要求,建立积极的反馈效应,深化正确的歌唱概念。

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优良的歌唱技能必须通过刻苦的练习才能获得。例如:歌唱的呼吸虽然是以安静呼吸和语言呼吸为基础,但它又与一般呼吸状态不同。在吸气时,歌唱呼吸要求更多的吸气肌参加作用,使胸廓的上、中、下肋明显扩张,保证气息吸得深;呼气时,它要求在吸气和呼气两大肌肉相对抗的情况下稳健完成,这种呼吸状态必须通过经常练习才能获得。练习的效率是受许多因素和条件制约的,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和避免不利条件,对提高练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有效的练习应注意下列条件。

1.明确练习的要求,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根据学生不同的程度选择不同的练习曲目。

2.练习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练习时间要分配适当。人的声带由黏膜、韧带和肌肉组成,构造十分精细。在训练过程中如果方法不当,或过度使用嗓音,都会导致嗓音疲劳,甚至发生嗓音病变。因此,练习一定要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正确掌握练习速度和保证练习质量,提高练习的准确性。练习时间要分配适当,一般来讲,分散的练习比集中练习优越,每次练习的时间不要过长,否则会引起疲劳,降低学习兴趣。

3.要使学生知道每次练习的结果,这对技能的形成有重要的反馈作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进步和退步常无规律,时而上升,时而下降,有时还会停滞不前,这就是常说的训练成绩的起伏现象。这种现象与训练过程中的信息反馈的正负机制相关。当教师的指令和教学目的一致,而学生的正反馈机制又在积极发挥作用时,学生的进步自然就快。但有时,尽管教学指令正确,学生却无积极反应,则是学生的负反馈机制起了作用,因为负反馈机制会干扰学生对发声系统的正确操控。因此,让学生知道自己练习的结果,能够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使正确的方法得到巩固。

4.训练过程中,有时还会出现停顿,甚至退步的现象,即一般所称的高原现象。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通常是学生在改变旧有的歌唱习惯、接受新的歌唱方法训练时,打破了旧有的歌唱器官内部运动的平衡状态,而这时新的平衡状态尚未形成。也可能是由于学生练习的兴趣降低,情绪低落或不良的身体状态等因素造成的。要改变高原现象,必须提高对歌唱器官的操控技能,优化对声音的自我听觉印象,并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学习兴趣。

本文对歌唱技能学习过程的心理分析是希望建立一套科学的技能训练方法,更好地完成艺术性歌唱。当然,歌唱技能的训练绝不能脱离歌唱实践本身,因为一切技能训练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艺术表现的能力。

参考文献:

歌唱练习范文篇7

关键词:整体协调体姿气息共鸣连贯

要想把歌唱好,良好的歌唱技术是根本保证,而良好的歌唱技术只有通过长期的、不间断的、勤奋而正确的练习,才能逐步获得。作为一名学习声乐的学生,几乎每天都要用一定的时间进行反复的发声练习和歌唱练习。正确的练习方法是提高发声技术的基本条件。在练习中,发声技术各方面的整体协调尤为重要。

经常讨论起每天都在“练什么?”答案基本都是笼统而模糊的“练发声”、“练气息”、“练唱歌”、“练歌唱技巧”等。那么,具体“怎么练?”大部分人回答的便是一些具体的技术细节:练习气息的具体运用;练习高音;解决喉挤的问题;放松舌头和下巴;让声音更甜美等。

每个练习的具体技术方法是否正确暂且不谈,其共同的特点基本全是局部练习。尽管可以将其视为难点的解决,但这种一味关注局部练习的方法是不正确的,而应该注重发声练习的整体统一,每个人都应该遵循一套完整而成形的发声技术及其练习方法:

一、整体协调的歌唱状态

对于歌唱者来说,人体是一个绝妙的人体乐器,它对人类音乐艺术的诠释、表达、渲染、体现,是世界上任何乐器都无法比拟的。

在乐器制造中,必须做到全部材料质地上乘、各个部件标准精确、制作工艺细腻精良,才能制造出优质乐器,才能发出最好的声音。同样道理,人体乐器也必须打造成优质精良的歌唱乐器,方能发出最美好的声音。这个“优质精良的乐器”就是整体、统一、松弛、通畅、全方位协调配合的歌唱状态。而这种歌唱状态就是歌唱各部分的最佳配合,以形成协调统一的整体歌唱状态。

二、歌唱各部分的协调要求

要想具备协调统一的整体歌唱状态,在发声练习中就应该注重具体技术细节的正确练习。对歌唱各部分的正确要求,就是具体的技术细节。歌唱技术大致分以下几部分:身体姿势、气息运用、歌唱腔体、声音位置、咬字技术、音乐线条。下面将歌唱各部分在练习中如何进行整体协调的具体要求分述如下:

1.站立姿势

这是一个常常被很多人忽略的问题。在站姿上不讲究,甚至长期形成某种毛病,如低头、仰脸、哈腰、鼓肚、弯腿、伸脖子,手势动作僵硬机械不协调等不好的姿势。这些姿势首先来说不雅观,直接影响表现形象,更主要的是对正确歌唱状态的形成造成很多麻烦,产生诸如歌唱通道不畅,气息控制失调,声音易造成挤、卡等到不良发声状态,成了歌唱状态的错误组成部分。如果强行去改毛病,便会唱出很不习惯的声音甚至基本唱不出声音。可见,没有一个良好的姿势,就不可能组成一个完整的最佳歌唱状态。

那么,在练习中,站姿应该双脚站稳,身体直立,颈椎、胸椎、腰椎在一条直线上,眼睛和面部平视而略仰,自我有一种挺拔、高大、兴奋、自信的感觉。由此也想到,面部表情亦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演唱时闭眼、瞪眼、歪嘴、包牙、皱眉头、翘嘴唇等都是一些不良习惯,给人以视觉上的不协调,必须重视起来,严格而认真地去克服掉。

2.气息运用

气息是歌唱的生命、动力和基础。有人说:“掌握了正确的呼吸方法,也就基本掌握了正确的发声方法。”以本人的学习体验和实际效果来看,感觉气息应吸到后腰的双肾处(当然这只是一种意念和感觉)。这样一是吸得深,二是上胸部处于放松状态,不易引起“端气”的毛病。在用气的时候,正确地说,应保持腰围的扩张状态,但是很多学习者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总是掌握不好,达不到气息深沉、通畅的效果,关键是未把腰围扩张的原理搞清楚。这里面有个“因果”关系的协调统一问题。比方说,用一个充了气的圆气球,放在上下掌之间,用两手掌上下对气球施加压力,就会看到由于手掌上下的压力,气球变成了扁形,气球的四周向外扩张出来。气球本身是不会扩张的,它的扩张取决于手掌上下的压力。在这里,手掌的压力是“因”,而气球向四周的扩张是“果”。同样的道理,用气时,腰围的扩张状态取决于上下给予气息的压力。上下给气息的压力是“因”,腰围扩张的状态是“果”。只有对气息施以均匀、稳定的压力,才会产生腰围扩张状态的保持。往往我们在用气之前,首先做出腰围扩张的状态,这是主观上用肌肉撑起的一种僵硬扩张状态,“因果”不协调,不但用不上气,而且极易造成往上端气的毛病,自然达不到气息通畅的结果。

另外,在给气息向下施以压力的同时,会明显感觉到后腰部有一个强有力的用力部位,这个部位就是气息的支持点,这也是气息乃至歌唱练习的协调中心。

3.歌唱腔体

歌唱时各共鸣腔体应该是充分打开的,如此才能使气息声音通畅。正确的协调方法是首先用“半打哈欠——叹气”的办法把喉头放在最低位,同时用颈部向四周扩张的力量把喉咙打开,再向下做一个深咳气的动作,这时,可以明显地感觉到颈窝(两锁骨之间的坑)下方的深处有一个着力点,这个着力点就是我们感觉上发出声音的地方。头部两侧的颌关节用向上抬上颌(上口盖)的力量打开,不可用向下拉下巴的办法来打开颌关节,那样将会牵动下巴,容易造成下颌和舌根的紧张,形成卡喉咙的毛病。在主观感觉上,下巴在歌唱中永远处于无重量、无神经的状态,好像不存在一样。就是下巴存在紧张问题,也不要用任何办法去直接放松下巴,那样做,下巴很难放松,甚至越“放松”越紧,因为在意识中仍有下巴的存在。而是要把注意力和用力部位集中在对上口盖的使用上,如此与其它部分的正确状态相配合,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

在歌唱的共鸣腔体中,一种是可调节共鸣腔,如口咽腔、喉咽腔;一种是不可调节共鸣腔,如胸腔、鼻腔、头腔。但在我们歌唱主观意识上,都要把它们置于可调节的状态下,在意念上是可以调整控制的。这一点,是要经过长期的整体协调统一练习才能体会到的。

4.声音的位置

声音的高位置,是指充分的头腔共鸣,也就是我们所强调的面罩共鸣。获得充分头腔共鸣的声音,是一种集中、明亮、松弛且具穿透力的声音。歌唱感觉比较松弛,音色比较明亮优美。运用哼鸣练习,可协调获得高位置声音。

哼鸣时,首先要感觉到所有腔体已全部打开,然后同时用“哼——吸——叹”的办法哼出高位置的声音。

“哼”的感觉是:头部的鼻窦、蝶窦、额窦都从里面撑开,鼻根或眉心有一种向里“绷”的感觉,舌头轻轻堵上后鼻道出口,形成哼鸣状态,哼出来的声音走向是向后向下的。

“吸”的感觉是哼出轻松、明亮的声音之后,把舌头轻轻离开后鼻道出口,这时声音变成一个圆润的半哼半唱的“啊”,用顺着上腭往里吸气的感觉,把声音深深向后向下吸下去。

“叹”的感觉和“半打哈欠——叹气”的感觉一样。

“哼——吸——叹”分解开是三个动作,但要通过练习把这三个动作协调统一成同时发出的一个整体动作,发出来的声音才会有半哼半唱的感觉,明显感觉到自然的明亮、轻松、通畅。

“哼——吸——叹”用力的方向是向后向下的,发出声音的实际走向是向前向后的,这又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

另外,哼鸣练习是内部气息与腔体的协调统一。纯哼鸣时,嘴巴无论是轻轻打开,还是轻轻闭上,或是做咀嚼的动作,对发出来声音的音色、通畅与稳定应该毫无影响。

5.歌唱咬字

发声练习仅仅达到气息、腔体的协调统一是远远不够的。我个人认为,声乐形式表现音乐艺术的最大特点就是语言。声乐的语言表达,主要表现在咬字方面,咬字清晰、语言准确、吐字优美、字声结合完整是歌唱咬字的目的。但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要经过严格的歌唱咬字训练,因为歌唱的咬字和语言的咬字是两回事。语言咬字就是一般的讲话,而歌唱咬字就需要和声音、气息、音色、音乐等歌唱技术密切配合并融为一体,才能达到理想的咬字效果。所以,科学、系统、严格的歌唱咬字练习,是整体协调的发声练习中必须而重要的。

歌唱咬字训练的方法很多,精通“十三辙”,掌握中国语言的咬字规律和吸收意大利美声唱法的“母音连接”、“母音变形”等咬字技术都是很重要的。在我们学习声乐的过程中,正确而协调的歌唱状态尚未形成,理想的声音效果还没有定形与巩固时,咬字是不可能清晰的。我们练习时,往往把字咬得过于清楚(过死),而破坏了声音的统一和音乐的连贯。因此,应做到“松中咬、动中咬、似咬非咬、气中咬、声中咬、清楚为巧”,一定要在行腔的过程中咬字,而不能咬住字以后再行腔。在声音松弛通畅,音乐线条连贯的基础上咬字,把松弛的声音作为语言的载体。尽管可能会出现咬字太松而不清楚的现象,也要循序渐进,慢慢进行协调,待正确的歌唱状态和声音建立起来且巩固以后,再细致讲究的完善咬字,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正确的咬字部位不在嘴里,而在胸部的“剑突”周围。我们人体胸部的肋骨像“人”字型,向两边分开,“人”字的夹角处,有一块似三角形的小骨,这就是“剑突”,歌唱咬字和换字的部位应放在这里,就像咬字的嘴长在这里一样,每个字都从这里向前发出。要把气、声、字在这个地方融合在一起,以此达到声音的统一和通畅。

6.音乐连贯

整体协调突出一点就是连贯。任何的音乐表现形式中,连贯的音乐线条都是极为重要的,可以说连贯的音乐线条是音乐表现的精髓和灵魂。

声乐表现形式中,音乐线条的连贯更为复杂,它要求五个连贯,即气息连贯、声音连贯、咬字连贯、音乐连贯、感情连贯。发声练习中就要把这五个连贯很完善地融合在一起,一定要脑子认识清楚,理解准确,方法得当,并坚持不懈地进行协调统一的练习,以达到理想效果。

综上所述,声乐发声技术的练习,一定要方法正确,从整体出发,各方位协调统一。只有坚持从技术上将各部位最佳状态进行整体协调,才能达成一个良好的歌唱状态。

参考文献:

[1]薛良.音乐知识手册2.中国文联出版公司,2002年.

[2]薛良.歌唱的艺术.中国文联出版公司,2002年.

[3]赵梅伯.唱歌的艺术.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

[4]沈湘.声乐教学艺术.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年.

歌唱练习范文篇8

一、引起歌唱注意

注意是心灵的唯一门户。一切事物要从外部世界进入人的心灵,只能由这扇门通过。它在歌唱与发声活动中,占据着特殊地位。“注意是心理努力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基本特性”(《心理学》第七章)。在同一时间内心理活动能指向和集中于少数的对象,这体现了注意的选择性。那么怎样才能使心理活动有所指向,有效地配合声乐教学,有效引起注意并使教学法有效地贯彻执行呢?声乐教学往往是声音效果的教学,意识在先,歌唱动作在次后,声音效果在最后。这一程序是在瞬间完成的。学习者一般比较注重声音效果的模仿,直观的声音模仿是学习歌唱技能、技法的第一阶段。能够引起歌唱学习注意的方式、方法有很多,而最直接、最生动的,还是声音本身。运用发出某种类型的声音来训练歌唱器官某一部位的功能,是这一学习阶段的教学主题。在声乐课堂上以适当的方式方法,引起学习者的无意注意、有意注意,进而打开学习记忆的大门,是每一个声乐教师需要精心设计的。声音形象的新颖性,是以客体的性质引起学习者注意,那么设计练习方案的目的性,则从学习者的主观需要和兴趣引起学习者的注意。

在多年的教学中,我常使用“哼鸣”练习、“吹唇”练习、“高位置韵白朗诵”练习等。其中“哼呜”练习,在众多声音形象中独具个性,它来自汉语鼻韵母哼唱,目的是为了训练鼻咽部的肌肉在歌唱中的调节能力,进而获得鼻腔共鸣。还有“吹唇”练习,就是俗语说的“打嘟噜”,是一种训练呼吸与歌唱肌肉协调结合的练习。其目的是获得呼吸肌肉群在歌唱时对声音的支持,以及发声吐字时下巴的放松感。那么“高位置韵白朗诵”练习,则是假声的高位置安放和有力度的汉语韵母甩腔练习;念单字练习、叠音练习,使得换声区音域自然过渡,并获得在歌唱中软腭的提升能力和歌唱吐字的支点感,这一系列练习的声音形象近似中国地方传统戏的“中州韵”体系,其声音形象鲜明独特,易区别于日常会话、舞台朗诵、话剧语言。还有“咽音”体系训练,“假声位置真声唱体系”训练,都具有高物理区分性,易于引起听觉器官进行感觉分析,易于从多种声音背景中被注意,也易于判断正误。

二、练习与注意的关系

研究注意心理,对声乐教学还有巩固技能知识的意义。歌唱是夸张的、艺术化的语言表现,没有声乐技能性知识的掌握,艺术的歌唱是无法实现的。歌唱技能来自于发声器官、呼吸器官、歌唱语言功能性的增长。程序性知识学习有动作操作的实质,此类知识的学习,不仅需要理论、要领的指导,还需要动作的练习,这其中包括两种注意练习阶段。即: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第一阶段需要技能概念、声音形象、方式方法的注意训练,此阶段的技能训练过程中,注意心理是有意识的,并且注意投入比较多,需要心理活动集中于当前某种技能,我们称它为技能的概念学习阶段;第二阶段是理论在概念基础上的能力训练,是技能动作的操作由生疏到熟练、到掌握的程序过程,此阶段的技能注意训练,不需要太多的意识努力就能保持自身的注意,即有意注意转化为有意后注意。以下是呼吸训练的模式。

呼吸是人们下意识的生理运动,人们在无需注意的情况下,呼吸照常进行,而歌唱呼吸是一个功能性的意识呼吸。如:某一乐句的延长,需要保持时,呼气就是有意识的;某一乐句的力度表现,需要有深呼吸支持;某一乐句的情绪表现需要大幅度的呼气支持等,都是有意识的用气。然而诸多形式的呼吸支持都不能脱离呼吸肌肉群的功能性支配。歌唱呼吸功能的增强来自于注意训练。歌唱的呼吸属内觉运动,它的运动方式需要注意训练。呼气向下这一概念不难理解;而呼气时呼气肌对声音的支持方向是腰围向外撑、向下支持。这与自然呼气的肌肉运动是相违背的,因此,它需要意识注意,正是这种反向支持,才能产生对歌唱呼气的支持,对初级歌唱训练的人常常是腰、腹肌只有微弱的感觉,甚至手摸都感觉不到。因为此时,呼吸肌肉还没有积累练习量,也就没有呼吸功能性的肌肉支持。随着歌唱呼吸练习量的增加,呼吸肌肉的能力逐渐增加,呼吸的运动方向渐渐不再需要投入更多的注意,这时注意训练进入了第二阶段——有意后注意。随着阶段性的训练,呼吸对歌唱的支持渐成了一种程序,呼吸在歌唱共鸣、语言的结合中成为调节歌唱。音乐表现的一种手段、技能,一种自动化的运动,但它仍区别于生理中的自然呼吸。另一方面歌唱肌肉的调节能力训练,也是如此,如:做“打哈欠”练习,其任务是训练软腭的提升能力,目的是为了获得咽腔的共鸣,并使这种夸张的软腭提升融入歌唱过程,这时课堂的心理注意就是体会,做“打哈欠”时内口的充分张开感觉。内口张开的实质性动作是软腭提升,这是有意注意引发的系列歌唱运动。然而,一两节课的“打哈欠”练习是不够的,要达到技能的程序化,就需要练习量的积累,因为单纯的“打哈欠”练习较容易掌握(指无声的练习)。而“打哈欠”练习的第二阶段是伴随有声音的练习,这其中还有呼吸肌肉协调支持发声的成分,因此,没有反复的、长时期的训练是不可能达到少量注意能量的分配,进而达到自如、自动化的内口打开。认知心理学家把注意的能量分配看作“聚光灯效应”。即:“在灯的瓦特数不变的情况下,聚焦大小与灯的亮度成正比”。(《认知心理学》第二章)当注意心理指向多种活动或一个系列的运动时,注意的能量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分配问题。当一种技能还没有达到自如掌握的时候,或不能形成自动化的操作时,最好不要附加其他注意任务。此时,生疏的技能还需要投入较多的注意能量。如:在内口还没有充分打开时,去唱高音域的声音,势必顾此失彼,协调失衡,或造成优美音色的丢失。因为,当内口打开还不能脱离有意注意时,就附加高音域的技能知识,毫无疑问会分散注意能量。结果往往造成前知识没有实质性掌握,后知识也没能引起足够的心理注意,造成注意的相互衰减、概念的混乱。

歌唱是一种多部位协调运动的产物,各种功能性训练的最终目标是艺术地歌唱,此时的注意就是有一定广度和有注意层次分配的心理努力。当进行某一种新技能的学习时,需要有一定深度的注意力投入,此时的声音练习、作品搭配都应围绕着新知识进行选择。合理把握注意层次是声乐教师应关注的又一教学层面。

三、注意心理对歌唱错误的可分解性

“在同一时间内,心理活动能指出和集中于少数的对象,这些少数对象就被清楚地意识到,而对其他同时作用的事物,则没有意识到或意识得较模糊。”(《认知心理学》)当歌唱信息的刺激不是一种时,刺激的信息在人体之上就产生了竞争,结果是新刺激往往衰减了以往的信息提取。注意分散法正是利用了这一心理现象,如“晃下巴”歌唱练习,目的是为了纠正歌唱者下巴发紧造成声音僵硬、高音吃力的现象。由于对方法的理解错误,或声音观念的不正确,或呼吸支点过高,或语言障碍等都可能导致下巴紧,“晃下巴”歌唱是缓解下巴紧方法之一。“晃下巴”歌唱,在正常歌唱状态下是没有的。由于“晃下巴”动作的加入,使得以前下巴僵硬的错误歌唱注意附加了刺激源,把前歌唱注意的感觉处理能量分减,把产生“下巴紧”的能量衰减了,如果“晃”着下巴还能吐清字,这表明歌唱中的“下巴紧”得到了缓解。又如:歌唱的呼吸支点过高,常给人以“吊着唱”的感觉,属于不正常歌唱,教师就提示“空咳”练习,体会深呼吸支持,并在每一乐句的起端附加“空咳”的动作,来分散高支点呼吸的歌唱,以提示呼吸的注意向下,气沉丹田,使前注意中产生的高支点呼吸注意衰减转移时,以改变或淡化前记忆的错误提取。这种以分散注意来纠正歌唱错误的教学法,实例很多不再例举。

参考文献:

歌唱练习范文篇9

关键词:整体协调体姿气息共鸣连贯

要想把歌唱好,良好的歌唱技术是根本保证,而良好的歌唱技术只有通过长期的、不间断的、勤奋而正确的练习,才能逐步获得。作为一名学习声乐的学生,几乎每天都要用一定的时间进行反复的发声练习和歌唱练习。正确的练习方法是提高发声技术的基本条件。在练习中,发声技术各方面的整体协调尤为重要。

经常讨论起每天都在“练什么?”答案基本都是笼统而模糊的“练发声”、“练气息”、“练唱歌”、“练歌唱技巧”等。那么,具体“怎么练?”大部分人回答的便是一些具体的技术细节:练习气息的具体运用;练习高音;解决喉挤的问题;放松舌头和下巴;让声音更甜美等。

每个练习的具体技术方法是否正确暂且不谈,其共同的特点基本全是局部练习。尽管可以将其视为难点的解决,但这种一味关注局部练习的方法是不正确的,而应该注重发声练习的整体统一,每个人都应该遵循一套完整而成形的发声技术及其练习方法:

一、整体协调的歌唱状态

对于歌唱者来说,人体是一个绝妙的人体乐器,它对人类音乐艺术的诠释、表达、渲染、体现,是世界上任何乐器都无法比拟的。

在乐器制造中,必须做到全部材料质地上乘、各个部件标准精确、制作工艺细腻精良,才能制造出优质乐器,才能发出最好的声音。同样道理,人体乐器也必须打造成优质精良的歌唱乐器,方能发出最美好的声音。这个“优质精良的乐器”就是整体、统一、松弛、通畅、全方位协调配合的歌唱状态。而这种歌唱状态就是歌唱各部分的最佳配合,以形成协调统一的整体歌唱状态。

二、歌唱各部分的协调要求

要想具备协调统一的整体歌唱状态,在发声练习中就应该注重具体技术细节的正确练习。对歌唱各部分的正确要求,就是具体的技术细节。歌唱技术大致分以下几部分:身体姿势、气息运用、歌唱腔体、声音位置、咬字技术、音乐线条。下面将歌唱各部分在练习中如何进行整体协调的具体要求分述如下:

1.站立姿势

这是一个常常被很多人忽略的问题。在站姿上不讲究,甚至长期形成某种毛病,如低头、仰脸、哈腰、鼓肚、弯腿、伸脖子,手势动作僵硬机械不协调等不好的姿势。这些姿势首先来说不雅观,直接影响表现形象,更主要的是对正确歌唱状态的形成造成很多麻烦,产生诸如歌唱通道不畅,气息控制失调,声音易造成挤、卡等到不良发声状态,成了歌唱状态的错误组成部分。如果强行去改毛病,便会唱出很不习惯的声音甚至基本唱不出声音。可见,没有一个良好的姿势,就不可能组成一个完整的最佳歌唱状态。

那么,在练习中,站姿应该双脚站稳,身体直立,颈椎、胸椎、腰椎在一条直线上,眼睛和面部平视而略仰,自我有一种挺拔、高大、兴奋、自信的感觉。由此也想到,面部表情亦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演唱时闭眼、瞪眼、歪嘴、包牙、皱眉头、翘嘴唇等都是一些不良习惯,给人以视觉上的不协调,必须重视起来,严格而认真地去克服掉。

2.气息运用

气息是歌唱的生命、动力和基础。有人说:“掌握了正确的呼吸方法,也就基本掌握了正确的发声方法。”以本人的学习体验和实际效果来看,感觉气息应吸到后腰的双肾处(当然这只是一种意念和感觉)。这样一是吸得深,二是上胸部处于放松状态,不易引起“端气”的毛病。在用气的时候,正确地说,应保持腰围的扩张状态,但是很多学习者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总是掌握不好,达不到气息深沉、通畅的效果,关键是未把腰围扩张的原理搞清楚。这里面有个“因果”关系的协调统一问题。比方说,用一个充了气的圆气球,放在上下掌之间,用两手掌上下对气球施加压力,就会看到由于手掌上下的压力,气球变成了扁形,气球的四周向外扩张出来。气球本身是不会扩张的,它的扩张取决于手掌上下的压力。在这里,手掌的压力是“因”,而气球向四周的扩张是“果”。同样的道理,用气时,腰围的扩张状态取决于上下给予气息的压力。上下给气息的压力是“因”,腰围扩张的状态是“果”。只有对气息施以均匀、稳定的压力,才会产生腰围扩张状态的保持。往往我们在用气之前,首先做出腰围扩张的状态,这是主观上用肌肉撑起的一种僵硬扩张状态,“因果”不协调,不但用不上气,而且极易造成往上端气的毛病,自然达不到气息通畅的结果。

另外,在给气息向下施以压力的同时,会明显感觉到后腰部有一个强有力的用力部位,这个部位就是气息的支持点,这也是气息乃至歌唱练习的协调中心。

3.歌唱腔体

歌唱时各共鸣腔体应该是充分打开的,如此才能使气息声音通畅。正确的协调方法是首先用“半打哈欠——叹气”的办法把喉头放在最低位,同时用颈部向四周扩张的力量把喉咙打开,再向下做一个深咳气的动作,这时,可以明显地感觉到颈窝(两锁骨之间的坑)下方的深处有一个着力点,这个着力点就是我们感觉上发出声音的地方。头部两侧的颌关节用向上抬上颌(上口盖)的力量打开,不可用向下拉下巴的办法来打开颌关节,那样将会牵动下巴,容易造成下颌和舌根的紧张,形成卡喉咙的毛病。在主观感觉上,下巴在歌唱中永远处于无重量、无神经的状态,好像不存在一样。就是下巴存在紧张问题,也不要用任何办法去直接放松下巴,那样做,下巴很难放松,甚至越“放松”越紧,因为在意识中仍有下巴的存在。而是要把注意力和用力部位集中在对上口盖的使用上,如此与其它部分的正确状态相配合,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

在歌唱的共鸣腔体中,一种是可调节共鸣腔,如口咽腔、喉咽腔;一种是不可调节共鸣腔,如胸腔、鼻腔、头腔。但在我们歌唱主观意识上,都要把它们置于可调节的状态下,在意念上是可以调整控制的。这一点,是要经过长期的整体协调统一练习才能体会到的。

4.声音的位置

声音的高位置,是指充分的头腔共鸣,也就是我们所强调的面罩共鸣。获得充分头腔共鸣的声音,是一种集中、明亮、松弛且具穿透力的声音。歌唱感觉比较松弛,音色比较明亮优美。运用哼鸣练习,可协调获得高位置声音。

哼鸣时,首先要感觉到所有腔体已全部打开,然后同时用“哼——吸——叹”的办法哼出高位置的声音。

“哼”的感觉是:头部的鼻窦、蝶窦、额窦都从里面撑开,鼻根或眉心有一种向里“绷”的感觉,舌头轻轻堵上后鼻道出口,形成哼鸣状态,哼出来的声音走向是向后向下的。

“吸”的感觉是哼出轻松、明亮的声音之后,把舌头轻轻离开后鼻道出口,这时声音变成一个圆润的半哼半唱的“啊”,用顺着上腭往里吸气的感觉,把声音深深向后向下吸下去。

“叹”的感觉和“半打哈欠——叹气”的感觉一样。

“哼——吸——叹”分解开是三个动作,但要通过练习把这三个动作协调统一成同时发出的一个整体动作,发出来的声音才会有半哼半唱的感觉,明显感觉到自然的明亮、轻松、通畅。

“哼——吸——叹”用力的方向是向后向下的,发出声音的实际走向是向前向后的,这又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

另外,哼鸣练习是内部气息与腔体的协调统一。纯哼鸣时,嘴巴无论是轻轻打开,还是轻轻闭上,或是做咀嚼的动作,对发出来声音的音色、通畅与稳定应该毫无影响。

5.歌唱咬字

发声练习仅仅达到气息、腔体的协调统一是远远不够的。我个人认为,声乐形式表现音乐艺术的最大特点就是语言。声乐的语言表达,主要表现在咬字方面,咬字清晰、语言准确、吐字优美、字声结合完整是歌唱咬字的目的。但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要经过严格的歌唱咬字训练,因为歌唱的咬字和语言的咬字是两回事。语言咬字就是一般的讲话,而歌唱咬字就需要和声音、气息、音色、音乐等歌唱技术密切配合并融为一体,才能达到理想的咬字效果。所以,科学、系统、严格的歌唱咬字练习,是整体协调的发声练习中必须而重要的。

歌唱咬字训练的方法很多,精通“十三辙”,掌握中国语言的咬字规律和吸收意大利美声唱法的“母音连接”、“母音变形”等咬字技术都是很重要的。在我们学习声乐的过程中,正确而协调的歌唱状态尚未形成,理想的声音效果还没有定形与巩固时,咬字是不可能清晰的。我们练习时,往往把字咬得过于清楚(过死),而破坏了声音的统一和音乐的连贯。因此,应做到“松中咬、动中咬、似咬非咬、气中咬、声中咬、清楚为巧”,一定要在行腔的过程中咬字,而不能咬住字以后再行腔。在声音松弛通畅,音乐线条连贯的基础上咬字,把松弛的声音作为语言的载体。尽管可能会出现咬字太松而不清楚的现象,也要循序渐进,慢慢进行协调,待正确的歌唱状态和声音建立起来且巩固以后,再细致讲究的完善咬字,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正确的咬字部位不在嘴里,而在胸部的“剑突”周围。我们人体胸部的肋骨像“人”字型,向两边分开,“人”字的夹角处,有一块似三角形的小骨,这就是“剑突”,歌唱咬字和换字的部位应放在这里,就像咬字的嘴长在这里一样,每个字都从这里向前发出。要把气、声、字在这个地方融合在一起,以此达到声音的统一和通畅。

6.音乐连贯

整体协调突出一点就是连贯。任何的音乐表现形式中,连贯的音乐线条都是极为重要的,可以说连贯的音乐线条是音乐表现的精髓和灵魂。

声乐表现形式中,音乐线条的连贯更为复杂,它要求五个连贯,即气息连贯、声音连贯、咬字连贯、音乐连贯、感情连贯。发声练习中就要把这五个连贯很完善地融合在一起,一定要脑子认识清楚,理解准确,方法得当,并坚持不懈地进行协调统一的练习,以达到理想效果。

综上所述,声乐发声技术的练习,一定要方法正确,从整体出发,各方位协调统一。只有坚持从技术上将各部位最佳状态进行整体协调,才能达成一个良好的歌唱状态。

参考文献:

[1]薛良.音乐知识手册2.中国文联出版公司,2002年.

[2]薛良.歌唱的艺术.中国文联出版公司,2002年.

[3]赵梅伯.唱歌的艺术.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

[4]沈湘.声乐教学艺术.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年.

歌唱练习范文篇10

论文摘要:本文为强调歌唱发声练习的整体协调性,从其重要性出发,以练习时的站姿、发声的气息运动、共鸣腔的运用、发音点位置的保持、咬字的圆润准确,以及对音乐的流畅表现来展开综合阐述。

要想把歌唱好,良好的歌唱技术是根本保证,而良好的歌唱技术只有通过长期的、不间断的、勤奋而正确的练习,才能逐步获得。作为一名学习声乐的学生,几乎每天都要用一定的时间进行反复的发声练习和歌唱练习。正确的练习方法是提高发声技术的基本条件。在练习中,发声技术各方面的整体协调尤为重要。

经常讨论起每天都在“练什么?”答案基本都是笼统而模糊的“练发声”、“练气息”、“练唱歌”、“练歌唱技巧”等。那么,具体“怎么练?”大部分人回答的便是一些具体的技术细节:练习气息的具体运用;练习高音;解决喉挤的问题;放松舌头和下巴;让声音更甜美等。

每个练习的具体技术方法是否正确暂且不谈,其共同的特点基本全是局部练习。尽管可以将其视为难点的解决,但这种一味关注局部练习的方法是不正确的,而应该注重发声练习的整体统一,每个人都应该遵循一套完整而成形的发声技术及其练习方法:

一、整体协调的歌唱状态

对于歌唱者来说,人体是一个绝妙的人体乐器,它对人类音乐艺术的诠释、表达、渲染、体现,是世界上任何乐器都无法比拟的。

在乐器制造中,必须做到全部材料质地上乘、各个部件标准精确、制作工艺细腻精良,才能制造出优质乐器,才能发出最好的声音。同样道理,人体乐器也必须打造成优质精良的歌唱乐器,方能发出最美好的声音。这个“优质精良的乐器”就是整体、统一、松弛、通畅、全方位协调配合的歌唱状态。而这种歌唱状态就是歌唱各部分的最佳配合,以形成协调统一的整体歌唱状态。

二、歌唱各部分的协调要求

要想具备协调统一的整体歌唱状态,在发声练习中就应该注重具体技术细节的正确练习。对歌唱各部分的正确要求,就是具体的技术细节。歌唱技术大致分以下几部分:身体姿势、气息运用、歌唱腔体、声音位置、咬字技术、音乐线条。下面将歌唱各部分在练习中如何进行整体协调的具体要求分述如下:

1.站立姿势

这是一个常常被很多人忽略的问题。在站姿上不讲究,甚至长期形成某种毛病,如低头、仰脸、哈腰、鼓肚、弯腿、伸脖子,手势动作僵硬机械不协调等不好的姿势。这些姿势首先来说不雅观,直接影响表现形象,更主要的是对正确歌唱状态的形成造成很多麻烦,产生诸如歌唱通道不畅,气息控制失调,声音易造成挤、卡等到不良发声状态,成了歌唱状态的错误组成部分。如果强行去改毛病,便会唱出很不习惯的声音甚至基本唱不出声音。可见,没有一个良好的姿势,就不可能组成一个完整的最佳歌唱状态。

那么,在练习中,站姿应该双脚站稳,身体直立,颈椎、胸椎、腰椎在一条直线上,眼睛和面部平视而略仰,自我有一种挺拔、高大、兴奋、自信的感觉。由此也想到,面部表情亦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演唱时闭眼、瞪眼、歪嘴、包牙、皱眉头、翘嘴唇等都是一些不良习惯,给人以视觉上的不协调,必须重视起来,严格而认真地去克服掉。

2.气息运用

气息是歌唱的生命、动力和基础。有人说:“掌握了正确的呼吸方法,也就基本掌握了正确的发声方法。”以本人的学习体验和实际效果来看,感觉气息应吸到后腰的双肾处(当然这只是一种意念和感觉)。这样一是吸得深,二是上胸部处于放松状态,不易引起“端气”的毛病。在用气的时候,正确地说,应保持腰围的扩张状态,但是很多学习者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总是掌握不好,达不到气息深沉、通畅的效果,关键是未把腰围扩张的原理搞清楚。这里面有个“因果”关系的协调统一问题。比方说,用一个充了气的圆气球,放在上下掌之间,用两手掌上下对气球施加压力,就会看到由于手掌上下的压力,气球变成了扁形,气球的四周向外扩张出来。气球本身是不会扩张的,它的扩张取决于手掌上下的压力。在这里,手掌的压力是“因”,而气球向四周的扩张是“果”。同样的道理,用气时,腰围的扩张状态取决于上下给予气息的压力。上下给气息的压力是“因”,腰围扩张的状态是“果”。只有对气息施以均匀、稳定的压力,才会产生腰围扩张状态的保持。往往我们在用气之前,首先做出腰围扩张的状态,这是主观上用肌肉撑起的一种僵硬扩张状态,“因果”不协调,不但用不上气,而且极易造成往上端气的毛病,自然达不到气息通畅的结果。

另外,在给气息向下施以压力的同时,会明显感觉到后腰部有一个强有力的用力部位,这个部位就是气息的支持点,这也是气息乃至歌唱练习的协调中心。

3.歌唱腔体

歌唱时各共鸣腔体应该是充分打开的,如此才能使气息声音通畅。正确的协调方法是首先用“半打哈欠——叹气”的办法把喉头放在最低位,同时用颈部向四周扩张的力量把喉咙打开,再向下做一个深咳气的动作,这时,可以明显地感觉到颈窝(两锁骨之间的坑)下方的深处有一个着力点,这个着力点就是我们感觉上发出声音的地方。头部两侧的颌关节用向上抬上颌(上口盖)的力量打开,不可用向下拉下巴的办法来打开颌关节,那样将会牵动下巴,容易造成下颌和舌根的紧张,形成卡喉咙的毛病。在主观感觉上,下巴在歌唱中永远处于无重量、无神经的状态,好像不存在一样。就是下巴存在紧张问题,也不要用任何办法去直接放松下巴,那样做,下巴很难放松,甚至越“放松”越紧,因为在意识中仍有下巴的存在。而是要把注意力和用力部位集中在对上口盖的使用上,如此与其它部分的正确状态相配合,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

在歌唱的共鸣腔体中,一种是可调节共鸣腔,如口咽腔、喉咽腔;一种是不可调节共鸣腔,如胸腔、鼻腔、头腔。但在我们歌唱主观意识上,都要把它们置于可调节的状态下,在意念上是可以调整控制的。这一点,是要经过长期的整体协调统一练习才能体会到的。

4.声音的位置

声音的高位置,是指充分的头腔共鸣,也就是我们所强调的面罩共鸣。获得充分头腔共鸣的声音,是一种集中、明亮、松弛且具穿透力的声音。歌唱感觉比较松弛,音色比较明亮优美。运用哼鸣练习,可协调获得高位置声音。

哼鸣时,首先要感觉到所有腔体已全部打开,然后同时用“哼——吸——叹”的办法哼出高位置的声音。

“哼”的感觉是:头部的鼻窦、蝶窦、额窦都从里面撑开,鼻根或眉心有一种向里“绷”的感觉,舌头轻轻堵上后鼻道出口,形成哼鸣状态,哼出来的声音走向是向后向下的。

“吸”的感觉是哼出轻松、明亮的声音之后,把舌头轻轻离开后鼻道出口,这时声音变成一个圆润的半哼半唱的“啊”,用顺着上腭往里吸气的感觉,把声音深深向后向下吸下去。

“叹”的感觉和“半打哈欠——叹气”的感觉一样。

“哼——吸——叹”分解开是三个动作,但要通过练习把这三个动作协调统一成同时发出的一个整体动作,发出来的声音才会有半哼半唱的感觉,明显感觉到自然的明亮、轻松、通畅。

“哼——吸——叹”用力的方向是向后向下的,发出声音的实际走向是向前向后的,这又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

另外,哼鸣练习是内部气息与腔体的协调统一。纯哼鸣时,嘴巴无论是轻轻打开,还是轻轻闭上,或是做咀嚼的动作,对发出来声音的音色、通畅与稳定应该毫无影响。

5.歌唱咬字

发声练习仅仅达到气息、腔体的协调统一是远远不够的。我个人认为,声乐形式表现音乐艺术的最大特点就是语言。声乐的语言表达,主要表现在咬字方面,咬字清晰、语言准确、吐字优美、字声结合完整是歌唱咬字的目的。但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要经过严格的歌唱咬字训练,因为歌唱的咬字和语言的咬字是两回事。语言咬字就是一般的讲话,而歌唱咬字就需要和声音、气息、音色、音乐等歌唱技术密切配合并融为一体,才能达到理想的咬字效果。所以,科学、系统、严格的歌唱咬字练习,是整体协调的发声练习中必须而重要的。

歌唱咬字训练的方法很多,精通“十三辙”,掌握中国语言的咬字规律和吸收意大利美声唱法的“母音连接”、“母音变形”等咬字技术都是很重要的。在我们学习声乐的过程中,正确而协调的歌唱状态尚未形成,理想的声音效果还没有定形与巩固时,咬字是不可能清晰的。我们练习时,往往把字咬得过于清楚(过死),而破坏了声音的统一和音乐的连贯。因此,应做到“松中咬、动中咬、似咬非咬、气中咬、声中咬、清楚为巧”,一定要在行腔的过程中咬字,而不能咬住字以后再行腔。在声音松弛通畅,音乐线条连贯的基础上咬字,把松弛的声音作为语言的载体。尽管可能会出现咬字太松而不清楚的现象,也要循序渐进,慢慢进行协调,待正确的歌唱状态和声音建立起来且巩固以后,再细致讲究的完善咬字,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正确的咬字部位不在嘴里,而在胸部的“剑突”周围。我们人体胸部的肋骨像“人”字型,向两边分开,“人”字的夹角处,有一块似三角形的小骨,这就是“剑突”,歌唱咬字和换字的部位应放在这里,就像咬字的嘴长在这里一样,每个字都从这里向前发出。要把气、声、字在这个地方融合在一起,以此达到声音的统一和通畅。

6.音乐连贯

整体协调突出一点就是连贯。任何的音乐表现形式中,连贯的音乐线条都是极为重要的,可以说连贯的音乐线条是音乐表现的精髓和灵魂。

声乐表现形式中,音乐线条的连贯更为复杂,它要求五个连贯,即气息连贯、声音连贯、咬字连贯、音乐连贯、感情连贯。发声练习中就要把这五个连贯很完善地融合在一起,一定要脑子认识清楚,理解准确,方法得当,并坚持不懈地进行协调统一的练习,以达到理想效果。

综上所述,声乐发声技术的练习,一定要方法正确,从整体出发,各方位协调统一。只有坚持从技术上将各部位最佳状态进行整体协调,才能达成一个良好的歌唱状态。

参考文献:

[1]薛良.音乐知识手册2.中国文联出版公司,2002年.

[2]薛良.歌唱的艺术.中国文联出版公司,2002年.

[3]赵梅伯.唱歌的艺术.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

[4]沈湘.声乐教学艺术.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