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二小放牛郎教案十篇

时间:2023-03-17 06:54:08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案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案篇1

关键词:小学语文;PPT课件;运用标注;运用文本框;运用补色;运用链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320-01

PPT课件因简单易学,制作费时少,操作方便,具有生动形象,教学效果好的优势,被广泛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下面,我以新课标四年级下册19课《歌唱二小放牛郎》为例,谈谈PPT课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运用“标注”,使理解化难为易

在PPT课件“绘图工具栏”的“自选图形”里,有“标注”图形可供选择。我在教学《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文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二小”从插入视频关于二小故事动画化片。当课件出示时,学生都争着举手回答,轻而易举的明白了这篇课文的意思,我进一步启发学生,让学生明白了二小就是小英雄。在这一环节中,我把 “标注”做成“进入”和“退出”两种动画,出示时达到了帮助学生了解课文意思的教学目的,再用退出动画让“标注”从下方消失,显示原幻灯片内容。

二、运用“文本框”,巧妙归纳主要内容

“文本框”在PPT课件中运用较多,“文本框”中的内容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灵活运用。教学《歌唱二小放牛郎》中,为了训练学生知道每段的主要内容,课件先出示:放牛的人是谁(),他没有放牛去了哪儿(),二小听了敌人的话吗(),二小把敌人带到那里(),敌人怎么杀死二小的(),他是为了谁而牺牲的(),牺牲十几岁( )。再以开火车的形式让学生根据题目回答问题,并且在学生回答后,点击鼠标,课件括号里就会出示预设的答案:放牛的人是谁(王二小),他没有放牛去了哪儿(给敌人带路去了),二小听了敌人的话吗(听了敌人的话),二小把敌人带到那里(带到八路军的埋伏圈),敌人怎么杀死二小的(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上),他是为了谁而牺牲的(为了八路军和老百姓的安全而牺牲的),牺牲时几岁(十三岁)。

这些预设答案之所以能在老师需要的时候出现在括号时里,是因为采用了:插入文本框编辑文字拖到相应括号设置动画效果。在课件的帮助下,学生巧妙归纳出《歌唱二小放牛郎》主要内容,

三、运用“补色”,增加阅读教学的“品味”

PPT课件中的补色,能使预设的重点词语在品读过程中,显示出与其它内容不一样的颜色。《歌唱二小放牛郎》第一自然段中,既有表现问题的,又有体现主要人物,为了在教学过程中能将这些词语凸现出来,变化成与其他内容不一样的颜色。我在制件课件的过程中,先将这些词在课件中的位置空出来,插入“文本框编辑文字自定义动画补色效果选项触发器设置”,采用这种方法,我将所有词语做成“补色“效果。在教学中,学生说从自己的读书声中看到一幅怎样的画面时,进一步追问是从哪些词语看到每段的重点意思。

四、插入图文,有助于阅读教学中动情诵读,增加“读味”

PPT课件可以很方便插入有助于教学的图片,在图片的旁边编辑相应的段落,使整个幻灯片图文并茂。在教学《歌唱二小放牛郎》,学生二小不熟悉。我在幻灯片的一边插入了二小的图片,另一边出示这段内容。学生通过自己观察,了解了王二小,头脑中有了王二小的样子。再引导学生 “大声读、小声读、有节奏地读”,把全文读成一首歌。是那么的有趣,迷人,耳边好像响起了枪声。图文并茂的幻灯片不仅有助于学生认识不熟悉的事物,更有助于学生动情诵读,增加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五、恰当运用幻灯片的切换,帮助学生积累语言

利用PPT课件中幻灯片之间的切换,可以使文本内容略去一部分,用来训练学生的背诵。《歌唱二小放牛郎》这篇课文语句优美,在教学第一自然段时,有一环节就是训练学生的背诵。让学生看着完整的内容,采用男生读、女生读、全班齐读等方式后,幻灯片切换到下一张,略去了其中一些词语,幻灯片内容变化成:牛儿还在(),()却不知道哪儿去了,不是贪玩玩耍(),那放牛的孩子是()。采用幻灯片的切换,来训练学生的记忆力,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六、运用“超链接”,便于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案篇2

【关键词】音乐教育 审美 教学 创新 探索

在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音乐教育对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 发展 ,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正处在青少年成长时期的中小学生来说,完善的音乐教育将直接 影响 着他们的智能、心理、品质以及行为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抓好基础音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环。[1]

在学校音乐教育中,音乐教师是审美的重要施行者。教师运用 艺术 载体??音乐作品这一主要媒介,可以向受教者进行熏染、陶冶、塑造,来美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修养。

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音乐教学法的探索

“音乐教育不是音乐家的教育”。 目前 的音乐教学大多沿用“循规蹈矩式”教学法:如先教音准、节奏,再教感情和表现手法,这种教法把认知同感情因素,技能同审美因素分割开来,忽视了“表情在音乐教育中占着中心位置,音乐教育应当从表情开始”(美国著名教育家、心 理学 家穆塞尔语)的原则。要知道音乐教育的魅力,并不在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充分表现在感染、激励、教育、启迪等效应上、因而教师必须善于诱发学生发现美、感受美,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1. 塑造美的心灵

德国诗人,音乐 理论 家舒伯特在《关于音乐美的思想》一书中指出:“人的心同时也是大音乐家的共鸣板,如果心不起作用,那么音乐家永远也创造不出伟大的东西。”对人类心灵??情感美的表现,是音乐家美的基本特征之一。这个特征使音乐美成为最内在、最纯净,与人的心灵最能直接相通,最为耐人寻味的一种艺术美。基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音乐的直接理解需要更直观、更形象、更生动的中间媒介给与展示,以缩短学生与音乐之间的距离。否则不易引起学生注意力的高度集中,使其对音乐的理解失之于肤浅。这就需要音乐教师通过教学起到一个桥梁和纽带作用。使学生天真、单纯的心灵能够进入音乐的殿堂,也让美的音乐更好地滋润他们幼小的心田。而情感则渗透在教学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角落,教师一个关切的眼神,一曲激情昂扬的范唱,一段委婉深情的语言描述……都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情感,从而获得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如二年级学生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的课上,浙江杭州某老师采取了这样的教学 方法 :1.1导入: 出示图片,谈话。

师:他是谁呢?(或许有些已经叫出来了)在他身上又发生了一些什么故事?大家都很想知道吗?请你静静地听,然后把你了解的、感受到的告诉大家。

1.2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

听音乐(请学生说说你了解的)

(1)、他是谁?

(2)、从音乐中你感受到什么?(谈音乐情绪)

师小结:是啊,我们二小是个勇敢的,令人可敬的小战士,今天老师要带着同学们学小的歌曲,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二小勇敢的精神。(注:英雄伟大牺牲精神,音乐的赞颂之美可以打动学生的心。)

1.3学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1.3.1学习歌谱

教师弹旋律唱谱,学生跟唱;学生随琴用“啦”哼唱熟悉歌谱;

要求:学生学谱过程中突出二四拍节奏的强弱 规律 。

1.3.2学习歌词

第一段歌词:你仿佛看见了什么?你还知道些什么?

(我仿佛看见了山坡上有一群牛在悠闲地吃草,放牛的小孩却不见了。我还知道放牛的小孩不是因为贪玩,把牛丢在了山坡上。我知道了放牛的小孩中王二小……)请同学们用歌声来表示。(唱第一段歌词)

王二小到哪儿去了呢? (唱第二段歌词后回答)

(让学生自由猜想,不限制答案,只要合理的都加以鼓励:如:王二小此时正躲在树梢放哨、正给敌人带路、已经摔死在大石头上了、已经牺牲了……)

师:对,此时的王二小很可能正在山冈上放哨,他看见了什么?心里会怎么想?他又会怎么做?(指导学唱第三、第四段,突出音乐要素中速度等)

学唱第五段,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王二小?这又是一群怎样的敌人?

此时的二小已经牺牲了,如果你是那复仇的八路军,你会怎样歌唱王二小?如果你是那得救的老乡,你的心情会怎样?让我们一起来歌唱六、七两段!

1.3.3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个歌曲的 学习 ,告诉了我们一个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下面请同学们随着 音乐 一起来完整地把这首歌曲演唱一遍,注意故事发生的各个阶段情绪的变化。(随音乐齐唱歌曲)

1.4对比欣赏,感受合唱 艺术 的魅力。

要求学生在听赏中注意不同情绪的变化,呈现对音乐作品中速度、力度、情绪的理解。

分析 :乐段 : 1 2 3 4 5 6 7

速度 : 中- 中 -稍快-- 快- 中- 中- 中

力度 : mf- mf -f- f- mf ? mf- mf

情绪: 悲伤- 稍紧张- 紧张- 更紧张- 愤恨悲痛- 颂扬-怀念、哀思

感受合唱曲的艺术魅力>分段欣赏:

第一段是领唱与合唱。烘托的是“宁静”的气氛;第二段的气氛开始紧张,写的是敌人向山沟开始扫荡; 第三段更为紧张,速度也稍快,旋律作了变化; 第四段由于情绪 发展 的需要,歌词与曲调都作了较大的改变与发展;第五段恢复原速,愤恨地、无限悲痛地唱出王二小的光荣牺牲;第六、第七段以颂扬、赞美的情绪表达人民对小英雄的崇敬,合唱用哼鸣与衬腔“啊”进行烘托,以表示对英雄的哀思之情。

1.5 总结

要求学生将王二小的故事用各种形式告诉身边的人。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当学生沉浸在美的教学氛围中,并把音乐作品折射出的优美、壮美、甜美……人类 社会 千姿百态的美所感动,就会产生心灵中真、善、美的连锁反映,就会产生情感的升华。

2. 提高审美情趣

高尚的审美情趣表现为健康、纯正、明朗、 自然 ,它体现出文明社会的人的精神力量和文化修养。而音乐审美中的低级趣味则把精神性的审美活动降低为官能的满足,把获得生理作为惟一的终极目的。在这个意义上讲,音乐审美情趣的高尚健康或者庸俗低级,不仅仅是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它还直接 影响 着人的思想境界和精神文明程度。音乐教师应把音乐作品中的优秀之作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在音乐中聆听出美的感觉。

有一则《叫卖调》的欣赏课例:为了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教师特意在课堂上创设了“集市一角” 的叫卖场景, 一时间, 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打招呼声等等交织在一起, 有效地创设了一种“叫卖场景”

,学生学习的兴趣相当浓厚,在这种氛围中学习音乐,学生心里直接产生了美的心理体验,审美情趣得到了发展。

在音乐 教育 活动中,学生们无论是唱、奏、听都要求注意力集中,而且要调动记忆、想象、思维以及感情等各种心理过程积极参与,即所谓“全神贯注”。教学中学生演唱或视谱的过程实际就是训练集中注意力的过程,而且知觉和动作要相互协调,既锻炼了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分配,也使学生通过读谱与视唱记忆的训练,提高了学生反应力的敏捷程度和整体记忆能力。

[2]正如法国文豪雨果曾说过“开启人类智慧宝库的钥匙有三把,

一把是文学,一把是数字,一把是音乐。

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养成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兴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 文献 :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案篇3

【关键词】审美;核心;感受;有机;能力;综合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中小学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理念,应渗透在各个不同的教学领域中。通过音乐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及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丰富审美情感,发展审美想象,深化审美理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在实施中,综合应以音乐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音乐教师都能做到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但是往往把握不好,音乐课上成了其它课,造成了喧宾夺主的情况。

一、音乐与舞蹈的综合

音乐与舞蹈有着天然的共性,舞蹈中动作的节奏常常以音乐的节奏为基础,而音乐的节奏,又需要通过优美的舞蹈动作来形象的展示,通过舞蹈技能的训练能提高节奏感,提高表现音乐的能力,用体态来表现音乐。

演唱是音乐教学中基础性内容,是最基本内容。当学生在唱会歌之后,根据歌曲适当即兴的编创舞蹈动作,有助于歌曲的巩固,加深学生对歌曲的印象。如在教学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歌曲欢快的情绪感染着学生,很快学生唱会了。在巩固歌曲时,我先让学生根据歌词自行编创(骑马)动作,找动作完美的同学单独表演,激发学生编创兴趣。既加深对歌曲内容的理解,巩固了歌曲,又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表现能力。需要注意的是,不可规范动作,尽量让学生自学编创。

二、音乐与影视的综合

视觉艺术会给学生带来更为深刻的印象,更有利于理解、感受音乐内容及情绪。在教唱三年级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时,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应该是:感受、欣赏并能够深情并茂地演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理解歌曲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从中收到相应的思想教育。可对于生活在新世纪的学生,怎么能够体会抗战时期王二小的心理和做法呢?又怎样能够让学生将歌曲演唱的情深意切呢?我首先通过播放电影《王二小》片段让学生穿越时空,身临其境去感受时代背景、人物形象。学生们被王二小感动的落泪了。抓住时机,我适时地播放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让学生安静地欣赏,当唱到“二小被敌人条在了刀尖上”时,学生眼中又盈满了泪水……还有什么比音乐的语言更生动、更真切。有了对歌曲深入的理解,学生的表现更是情真意切,取得了突出的教学效果。

三、音乐与戏剧的综合

戏剧是以语言、动作、音乐、舞蹈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是一种综合艺术。欣赏教学京歌《我是中国人》时,教师先出示《铡美案》传统京剧的视频,让学生观看,通过看了解传统京剧的脸谱、服饰、动作、京韵等知识,接着播放现代京剧《都一颗红亮的心》片段,让学生欣赏,感受不同时代的风格特点,了解京剧音乐特点。结合播放京剧视频,比教师直观传授更能受到效果。

四、音乐与美术的综合

音乐和美术学科是学校艺术教育的主线条,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阵地,我觉得美术是流动的音乐,而音乐是流动的画面,两者应紧密相连。尤其是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加入美术的创作,会让学生把音乐美术有机的结合起来。如在教学《小溪流水响叮咚》时,可以让学生在掌握歌曲的同时,凭借自己的感受对歌曲的理解想象,用笔画一画,画出自己心中的风景,向同学们展示,最后学生手拿着自己的作品边唱歌边走出教室。

五、音乐与语文的结合

中国的文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多少的文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散文,令无数中华儿女惊叹羡慕。自古以来,文学和艺术两者息息相关,文学用音乐去演绎、去升华。音乐让文学更耀眼,许多歌曲本来就是一首诗,如我们课本中的《春晓》,当欣赏这些乐曲时,我让学生们先朗诵歌词,领会歌词的含义,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和感情,再让学生聆听并哼唱旋律,这样的课堂让学生受益匪浅,收获很多。我给学生讲时代背景,讲歌曲产生的年代的特点,以及作者当时创作的时代环境,讲与音乐相关的领域、相互沟通、彼此强化。

六、音乐与现代教育信息的结合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如果学习者能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更准确,更能有效的把握学习对象。如动态的、视觉冲击等参与音乐的感知与体验,收效会不错。

在音乐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了多媒体进行教学,以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优化了欣赏课的教学结构,使学生在直观、具体、生动、有趣的课堂气氛中,学会了更多的音乐知识。特别是在科技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网络信息,无所不能。因此,采用视听结合的教学模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多媒体的运用对于课堂内的教学效果的优化起着一个不容忽视的作用。在聆听欣赏时,我总是利用时间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让学生很直观的理解作品,并能很快的投入到我的欣赏课堂中。如在学习《我是草原小牧民》一歌时,课前我布置给学生从网络上收集蒙古地方的生活风俗图片。我也利用网络,收集了一组蒙古草原的美景、那达慕盛会、蒙古包等图片,上课时播放,让学生对蒙古族有了直观的了解,通过欣赏激发学生对草原的热爱,并将这种感情运用到歌曲的演唱中去!并未下一步创编活动做好铺垫。

七、音乐与地理的结合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案篇4

一个老人家要同时看好几个孩子还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现在回忆起来,我的父亲是一位非常称职的幼儿园长。在老屋的厅堂里,什么摇篮呀,窝呀,小车子呀,站桶呀等等,摆了一堂前。三个媳妇吃了早饭就抱呀牵呀把孩子送到老人那里去,到了中午做好了午饭又去抱孩子回家吃饭,下午再送来。

每天的上午和下午都有好戏看,又是要屙屎拉尿的,又是要睡要摇的,几个孩子都围着爷爷转。爷爷就有条不紊的先把小的放进摇篮(或窝里)两只手同时来,他坐在中间就边摇边唱起了好听的摇篮曲:嗬嗬咳呀摇呀,摇得细牙动困呀,摇呀!……声音有高有低,有长有短,怪好听的,小孩子也在爷爷的唱声中安然入睡。回过头来,再和大一点的孩子周旋,又是说又是笑的,最为有趣的是教孩子们唱的儿歌,真叫我们不能忘怀。

他希望孩子长大后,个个会读书,他教孩子们唱《读书谣》:

“读得书多胜大秋,

不用耕种自然收,

白天不怕强盗抢,

晚上不怕贼来偷,

虫蝗灾害无伤损,

快乐风流到白头。”

爷爷还教唱过两首《扯谎歌》:

“灯笼果,滚上坡,三岁娃娃会唱歌。去时看见牛生蛋,转来看见马长角。刺包丛里鱼生子,急水滩头鸟做窝。四两棉花沉下水,一副磨子泅过河。”

“太阳落坡坡背坡,听我唱个扯谎歌。扯根茅草三抱大,吊起太阳往上拖。半天云里安磨子,推得月亮转哆哆。白云高头搭灶火,抓把星宿下油锅。一脚踩倒五根树,两拳打破太虚空,王母娘娘来找我,将她琼酒当水喝。玉帝气得吹胡子,牛郎乐得笑呵呵。扒块石头来烧火,水上浮萍放茅坡。两个跳大腿,两个虱子比耳朵。两个和尚来打架,头发抓成乱鸡窝。老虎眼睛挑翳子,王龙背上摆方桌”。以上两首儿歌主要是好玩,没有别的什么意义。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案篇5

[关键词] 陕南民歌 生态文化特征 创新发展 研究

陕南是陕西南部汉中、安康、商洛三市的总称。陕南三市北倚秦岭,南靠巴山,汉水自西向东穿流而过。陕南民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发端起源于民间,体现民众心声而即兴创作的口头文学形式的歌谣;它有别于北方民歌的悲壮淳朴,字句音韵间无不体现出陕南独特的靡丽细腻、婉约饱满、妙趣横生的地域特色。陕南民歌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独特的文化载体,是来自民间文学大花园里的一朵绚丽的奇葩,更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地上文物宝藏。早在三千多年前,就有了传唱和记载。随着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以及战乱和人口的迁徙等,流传在辖区内的传统民歌,其形式和内容,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它融巴蜀文化、陇南文化、荆楚文化、秦汉文化等多元性民族因素于一体,因而受到了历代文人和专家学者的关注,更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

一、多元的人文背景和多彩的艺术特征

陕南民歌有着悠久的历史,但作为艺术种类被保护和挖掘也是近几年的事,自从央视“阿宝唱法”和全国青歌赛加入了原生态演唱之后,才逐渐自成体系。经过汉中镇巴的刘光朗、安康紫阳的张强宣和何氏三兄弟等陕南民歌掌旗人的传承及陕南著名作曲家胡远清老师等人多年不断的挖掘、搜集和整理,已初具雏形。如今汉中以镇巴为代表,安康以紫阳为代表的陕南民歌流派已逐步成形,并得到了各级音乐专家们的认同。

由于镇巴和紫阳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文化背景的多元性特征,因而造就了陕南民歌种类繁多,形式多样的特点。但在长期的民间流传中,主要是靠农民歌手们口传心授的模式进行传承,歌手们大都凭借自己的主观意向进行演唱,故他们演唱的随意性大,在同一首歌曲上曲调多变、调式也有变化。也正是这一原因给广大听众造成了“陕南民歌曲调单一,唱腔简单,总是用一种‘哭丧’调进行演唱”的片面认识。然而,从民间音乐人搜录整理的六大类三百多首陕南原生态民歌来看,它们体裁丰富、曲调优美、调式涉及面广,就连人们认为最难听的孝歌的“哭丧调”其体裁及调式变化也是非常大的,它的旋律优美、婉转动听,给人以如泣如诉的听觉感受。陕南民歌在其千百年的传承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间音乐特性。

1.演唱的区域性特征

陕南民歌按体裁大致可以分为劳动号子、山歌、花鼓戏、水戏、地方民俗音乐和地方宗教音乐六大类,每一类歌曲都有各自的演唱方法,大调曲目都用高腔来演唱,小调民歌多用平调演唱,通山歌却又两者兼容。有些农民歌手在演唱时高腔平腔相互交替运用,常把小调曲目用高腔来演唱,如《放羊调》:“正那月的放羊正月正,堂前辞别二双亲,羊儿吆起前面走,奴家脚小随后跟……”这是一首典型的小调曲目,曲调凄凉委婉动听,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辛。而歌手将它用高腔演唱出来,就又为此曲增添了几分凄凉幽怨的色彩。在陕南民歌中,通常有一首曲子三个版本的唱法这种情况,如小调歌曲《十二月花》:“正月里什么花辕门高挂,什么人来手挽手同下山来……”就属于这种,他们演唱这首歌时三个地方的歌词都不尽一样,旋律也有一定的差异,但所反映的内容却是一致的,本段描写的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经典爱情故事。

2.语言的即兴性特征

由于歌曲的演唱者大多是农民,他们都是以“捡口歌子”的形式进行传承,因此他们演唱的歌词语言朴实、直白、朗朗上口。如“连八句(连八梢)”中:“郎在四川学木匠,姐在房中烧宝香。一望二望二十四望,观音老母送子娘娘,南京土地北京城隍,你保佑我郎早还乡,免得我一心挂两肠。”它用大众化的语言来描述对情郎的思念之情。再如流传在镇巴东区的一首“花鼓子”《新媳妇歌》:“姐儿那个今年一十八,她脚蹬门槛在绣花,那山来了一冤家,他也认不得我,我也认不得他……”叙事性强、语言朴实而直白。陕南民歌主要是以口传心授的方式流传,这些农民歌手大多是凭借自己的听觉感受和记忆,基本不用书面记录方式,故而使陕南民歌时至今日也没有完美的记谱方法,这样就造成了音乐旋律的不确定性和易变性。正由于旋律的易变性,所以歌手们大都能即兴创编歌词,见什么唱什么,语言丰富诙谐且无重复,因此深得观众喜爱。

3.歌词的教育性、趣味性特征

陕南民歌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演唱中国古代的著名人物和事迹,他们借用这种古典故事来教化后人要孝敬老人、积德行善等,教育意义深远。如《十绣洛阳桥》采用民间“耍彩船”的来历与传说来教育后人要多做善事,慈悲为怀的良好思想品质。

陕南民歌与其它各地民歌一样,“情歌”占有绝大部分的比例,在陕南民歌中,情歌的趣味性又是最强的一种,唱词诙谐、幽默而调侃,如“通山歌”:“郎在对门唱山歌,姐在屋里织绫罗,你个挨刀死的发瘟死的摔崖死的砍脑壳死的,你唱得奴家脚趴手软手软脚趴,织不了绫罗丢不了梭,绫罗不织了听山歌”。再如劳动号子中的“拉风箱号子”:“人家的丈夫像书生,我的丈夫像猴精,猴精猴精古怪妖精,戴个帽儿没得顶顶,穿个鞋子嘛没得后跟,叫他到这头他在那头哼……”。这类民歌的趣味性和调侃性都特强,能很好的调节现场氛围,使人过耳难忘,记忆忧新。

二、丰富的体裁内容和艺术表现手法

1.体裁与内容的多样性

在陕南民歌中有一首《哭嫁歌》很有代表性,歌词唱道:“红日落西方哟,耳听外面闹嚷嚷,一吆啰儿嗨吆哎,小女子哎哭嫁妆,哭声奴的公哎,奴的公呀公呀哎,胡子白得如棕哎,你养孙子一场空,哭声奴的婆哎,奴的婆呀婆呀哎……姐姐如今要出嫁,堂上爹娘你孝敬,哭声奴的弟哎,你比姐呀小两岁,好弟念书莫贫玩,为爹为娘争口气”。

《哭嫁歌》的唱腔不是很复杂,曲调也比较简章,旋律易记,但是曲调和歌词悲凉沉重,让人难过。据有关资料记载,“哭嫁”本是土家族的一种婚嫁习俗,可是在陕南的许多地方,姑娘出嫁时也沿用这种仪式和传统,基本形成了当地的一种风俗。

商洛的镇安、柞水两县的地方音乐也极为丰富多彩,如劳动时唱的《山歌》,赶船时唱的《船歌》,谈恋爱时唱的《姐儿歌》,老人去世后唱的《孝歌》等等。这些地方音乐均属五句结构式,多为2/4+3/4拍,且多为五声微调式。《山歌》的特点是豪放、高昂,都有一种回音的感觉。再如《船歌》多用于重大假日在赶船时所演唱,句式结构完整,语言多为颂扬古今名人,日常生活细节,以及有关劳动情景和场面。如山歌式小调《十二把扇子》。此类音乐在当地影响了很多人,人们在劳作之余,在田间地头,茶余饭后哼上几句,既能解除疲劳,又有了一些精神上的慰籍。而《孝歌》却是流传最广、唱得最多,十分受人喜爱的地方音乐,曲子幅度不大,如泣如诉,让人听后十分感动,自然伤心落泪。

2.艺术风格与形式的多样性

陕南民歌中,有相当数量的作品是反映男女的爱情和婚姻的,如以情歌对唱形式的有《对歌》:女:“山高路长难通天,井里水深不行船,金井河畔岸儿高,哥没开口妹难恋。”男:“妹儿行路哥走坡,心想问妹人太多,妹若有意来相好,唱支歌儿来还哥”。女:“唱歌之人识歌者,撑船之人识水深,采花之人识花路,妹今已识哥哥心。”还有反映婚姻悲剧的民歌《不怨爹妈怨媒婆》:“小奴今年一十八,两个红媒到我家,红漆椅子绿椅褡,两个媒婆来坐下,先装一袋蓝花烟,后倒一杯桂花茶……不怨爹妈怨媒婆,骗吃骗喝害奴家”。还有一首小调民歌,曲中通过对婆家人的诅咒,体现了对封建婚姻的强烈反抗和对真正爱情的向往:“郎在对门薅黄秧,姐在房里办嫁妆,你办嫁妆我添箱,下河的鞋儿买两双,我办我的嫁妆你添你的什么箱,我在婆家不久长,前脚到屋公公死,后脚到屋公婆亡,大伯子哥哥摔崖死,嫂嫂坐月产后亡,兄弟放牛牛打死,弟媳妇跳水游长江,只有丈夫命最长,神皇庙内烧高香,惟愿丈夫早些亡,重新回去配小郎,一莫嫌是个过婚嫂,二莫嫌是个贱婆娘,好比后院酸李子,未曾结果你先尝”。歌词的诅咒可谓毛骨悚然,语言的运用堪称尖刻老辣,令人叫绝。

还有描写小女子偷偷在闺房幽会时与老娘的对话,风趣幽默,其歌词是:“一更里来一柱香,情哥来到大门上,娘问女儿啥在响,哎呀奴的妈哎呀奴的娘,风吹门栓响叮当。二更里来二柱香,情哥走到了姐门上,娘问女儿啥在响,哎呀奴的妈哎呀奴的娘,那是猫儿跳到了案板上。三更里来三柱香,情哥进了姐闺房,娘问女儿啥在响,哎呀奴的妈哎呀奴的娘,该死的老鼠咬皮箱。四更里来四柱香,情哥到了姐床上,娘问女儿啥在响,哎呀奴的妈哎呀奴的娘,那是哈耙子狗儿添米汤,五更里来五柱香,情哥出了姐闺房,娘问女儿啥在响,哎呀奴的妈哎呀奴的娘,隔壁子王大娘起来磨豆桨”。可谓诙谐搞笑,令人难忘。

三、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创新陕南民歌发展思路

陕南民歌历史悠久,曲调丰富,题材广泛,贴近生活,长期以来是激励陕南人民劳动生活、表达喜怒悲哀、抗击自然灾害、寻求民族文化创新发展的催化剂,渗透出特殊的历史传承价值和人文思想价值。研究陕南民歌有利于民族音乐文化的拓展,有利于文学与艺术创作的繁荣,对于旅游生态环境的发展,提高陕南的音乐文化品位,拉动当地经济和文化拓展,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不可低估的教育意义和思想价值;研究陕南民歌的生态文化特点,对于继承人类文化遗产,丰富音乐文化内涵,弘扬民族文化精神意义深远。

首先,陕南民歌的发展代表着一个地域的文化和历史,反映着一个地方的人文素质和风貌,只有独特的音乐文化和人文历史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去欣赏、研究、挖掘、整理和传承,才能打动和感染、教育和启迪更多的人,正是这种浓郁醇厚的民歌和音乐文化才会吸引人们去欣赏歌唱,代代相传,永不流失,它是人类艺术的结晶和文化的活化石,更是人类古老文明的标志,研究和发掘地方民族音乐,对研究音乐人类学、美学、文化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水平,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次,地方民歌和音乐不论在丰富当地群众文化生活,还是构建社会文明方面,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特别是在陶冶人们的情操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社会作用。同时,在促进邻里团结,相互往来,加强人们之间的情感交流方面也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社会发展的今天,地方音乐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更加丰富多彩,不管是重大节日,还是红白喜事,乡亲们都会相聚一堂,连续几天几夜长歌不息,乐声不断,以示庆祝或怀念。不难看出,在现代音乐极为发达的今天,远不能取代当地的民歌和民俗音乐,而是愈来愈被更多的人所传唱和接受,也愈加彰显出陕南民歌的艺术魅力。

第三,民歌音乐具有很强的地方性。陕北民歌和信天游的粗犷豪放,表现了陕北汉子的特点,而陕南民歌、汉歌、陕南花鼓则情调抒缓,情趣委婉,在传播地方风土人情方面也有明显的表现。如商洛本地的祭祀音乐和风俗音乐、哭腔音乐与孝歌,有些地方还有鼓乐曲、婚恋对唱音乐等。改革开放以来,各地都涌现出了鼓乐队,他们不但唱出了“富民”的歌声,教育了群众,传播和传递了地方音乐文化,同时也体现出了音乐的人文情怀。

第四,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我们的艺术家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因此,我们音乐工作者应大力宣传、扶持、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不断挖掘民族音乐文化,不断创新,多出民族音乐文化精品,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和艺术需求,使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不断走向辉煌。

总之,只有政府和文化部门高度重视,积极扶持;社会群体共同关注,齐心协力,共同谋求陕南民歌的发展空间,不断开拓创新,才能打造陕南地区的民歌特色文化和旅游文化,以旅游产品和旅游生态环境的开发为契机,运用新思路、新手段、新方法从新的角度来塑造和推广陕南民歌的品牌形象;借助旅游部门、文化部门、广电部门、传播媒体和旅游企业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创作、演唱、传播能够挖掘陕南历史新内涵、赞美陕南山川秀美新风姿、反映陕南民俗风情新视角的民歌和旅游歌曲。这既是塑造陕南文化旅游新形象的一次积极尝试,也是对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新旅游宣传推广方式的一次有益探索。因此,挖掘整理、创新发展陕南民歌对于繁荣市场经济,活跃文化市场,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意义深远,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艺术价值。

基金项目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项目代号:2010JK085

参考文献

[1]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民族音乐概论[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2]蒲亨强.中国地域音乐文化[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百度百科.陕南民歌[EB/OL]..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案篇6

始自汉朝的石婆石爷像

陕西省长安县牛郎织女魉翟从诹礁鍪刻艺术,即石婆石爷像。关于牛郎织女魉档脑靥迨婆、石爷庙及祭祀活动在长安地方志上有记载。如元代骆天骧编撰的《类编长安志》卷7“织女石”条引《新说》曰:“汉昆明池今为陆地,有织女石,身长丈余,土埋至膝,竖发戟手怒目,土人屋而祭之,号为石婆神庙。”

魉蹈九有什么病,如不生育,到石婆庙摸一摸石婆的肚子就可以叫不生育的妇女生育,你哪里痛,就摸一摸石婆相应的部位,就可以去痛。所以每逢初一、十五,很多人步行到石婆庙上香磕头。庙里还有一座石床,上有水印,魉凳鞘爷晚上尿床的痕迹。石爷晚上尿床,石婆气得扇了石爷一个耳光子,一脚蹬下床,追打石爷。

另据《汉书•武帝纪》记载,汉武帝意欲讨伐西南诸国,于元狩三年下令在长安斗门开凿昆明池,以练水军,并按中国魍车目占涔郏在池的两侧,立牵牛织女石像。其事在《三辅黄图》、《史记•天官书》等文献中均有记载。陕西省政府于1956年将石婆石爷像列为首批文物保护单位。

长安县牛郎织女魉涤肫渌地区的版本不同,有它独特之处。

牛郎生长在孙家庄,名叫孙守义。他的哥哥叫孙守仁,嫂子叫娄氏。有一次,牛郎的哥哥出去讨账,其嫂子想独吞家产,起了歹心,在饭中下了毒药。结果,金牛星下凡的老牛,及时提醒了牛郎,告诫他不要吃兄嫂做的饭。结果,狗吃了有毒的饭菜死去。事后,牛郎的老舅来给牛郎和他哥嫂分家,牛郎只要走了那头老牛。有一天,老牛告诉牛郎,有众仙女在莲花池里洗澡,可将一件颜色最红的衣裳抱到隐蔽处躲起来。牛郎照做,果真和不能按时返回天庭的织女结为夫妻,并生一儿一女。后玉帝强迫织女返回天庭,牛郎得知消息急披老牛皮,担挑两个孩子,追到南天门时,王母娘娘用银针划出了一条天河分离了他们,只能隔河相望。后来织女在天上思念牛郎和她的孩子,牛郎也想念妻子,于是感动了王母和天上的神灵,不仅允许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还命令喜鹊搭桥让他们夫妻相聚。

从故事人物来看,牛郎名叫孙守义,其哥叫孙守仁,而“仁义”二字正是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核心所在。从故事情节上来看,长安斗门牛女魉当冉贤暾,魉档哪谌萏近生活,尤其是石爷尿床这一情节,真实反映了陕西关中地区女大男小的这一婚俗现象。其故事巧妙地和当地独有的历史实物遗存联系起来,如昆明池、石爷、石婆、石炕、石枕、石冠、石靴,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这里的石婆石爷两尊石刻艺术,作为牛郎织女魉档脑靥澹已成为当地群众心目中顶礼膜拜的神灵。

昆明池畔牵牛石像高258厘米,右手置胸前,左手贴腹,身体呈跪状,上身微微向左扭转,大眼阔鼻,表情朴实憨厚;织女石像高228厘米,上身微微向右扭转,作笼袖罢织的姿势,表情忧郁。两尊石像以具体生动的体态暗示了牛女二星从天上来到民问,成为人间伉俪。

千年古都的七夕流变

长安不但有生动的牛郎织女魉倒适拢而且有极其丰富多彩的七夕乞巧民俗活动。

汉代长安城当时作为国家政治文化中心,且有牛郎织女石像,为七夕乞巧活动在我国的兴起、发展、推广构建了一个强势的文化空间。汉以后,这一习俗在民间代代延续,广为鞑ィ不断丰富。

唐代,七夕民俗活动在长安更为盛行。陈鸿的《长恨歌鳌分芯陀腥缦录窃兀骸扒厝朔缢祝是日(指七夕)张锦绣,陈饮食,树瓜果,焚香于庭,好为乞巧。”其中尤以宫廷为盛。同书中还说:“宫掖间,尤尚之。”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四:“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由此看出,长安城中,从宫廷到民间盛行七夕乞巧活动。

宋代以后,随着农耕文明的进一步发展,牛郎、织女成为上自朝廷下至平民百姓共同祭祀的神灵。七夕民俗活动更加成熟、丰富,除了沿袭历代流飨吕吹墓“五子”、贺双星、求灵巧、水浮针、看巧芽、拜魁星等以外,还上演《天河配》、《长生殿》等节令戏,使七夕节成为娱乐性很强的魍辰谌眨促进了民间文艺的发展。

祭拜石婆、耍巧娘、乞巧、赛巧、听牛女私语、看牛女相会等民间习俗使长安七夕文化活动独具特色,其中的祭拜石婆活动成为长安独有的七夕文化符号。

七夕石婆庙会

被尊为“石爷”“石婆”的牛女石像,久而久之成为长安人崇敬的偶象,并修庙设案供奉。北宋宋敏求在《长安志》中写道:“唐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置石父庙(今为石爷庙)。”而“石婆庙在县西南三十五里昆明池右”。从此,牵牛织女就有了自己的香火福地,千百年来香火一直很盛。这是我国最早的祭祀牛郎织女的庙宇。

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是石婆庙的祭祀日,魉凳桥@芍女结婚的日子,正月十七是织女的生日,所以在这两天,人们从四面八方前来祭祀。

正月十五开始,陆陆续续有人来庙烧香捐物,吃合饭,诵经。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案篇7

一、注重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在音乐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参入

音乐教师从第一节课起,言行举止就要散发艺术魅力、充满艺术激情,深沉地吸引学生模仿、学习、追求和超越。要灵活地运用课堂语言,教学活动的灵魂就在于教学的语言技巧,教学语言技巧掌握得好,可以使课堂气氛生动活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度。音乐课堂因其艺术性和与生活的密切关系,需要更精妙的语言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在上课时,教师要做到精神饱满,尤其是上课的前十分钟,教师一定要用语言或动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学习的欲望。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学生理解、掌握知识起着催化作用。在音乐教学中,歌曲的演唱及表演是一种重要的课堂实践活动,是一首音乐作品艺术风格的集中表现,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演唱、表现音乐,能够使学生更深入地感受与理解音乐。因此,引导学生演唱及表演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比如:在学习歌曲《剪羊毛》时,在演唱歌曲的同时引导学生自创几个简单动作来表现歌曲的内容,并通过表演让同学们感受到劳动人们在劳动时的喜悦心情。着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得好:“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启发学生积极地去想象,是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比如在低年级欣赏《龟兔赛跑》时,在听到乐曲中“哨声”的时候,启发学生想象比赛的激烈场面,然后由学生口头描绘自己想象的画面,最后与教师出示的画面进行比较,这样,学生在主动参与中便会理解乐曲的各种音乐要素的表现作用。在启发学生想象的过程中,还可与线条、图画、颜色相结合。比如:在描述音乐的情绪时,可以用颜色或线条代替,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低年级。如:热烈可用红色表示,活泼可用黄色表示,优美、平静可用线条表示等。再如,在表示乐曲的段落和结构分句时,可以用简易的图画来表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意识。

二、教师要视讲台为舞台,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教师在教学中有没有激情,会不会创设教学情境,能不能带领学生步入音乐描绘的境界,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情感的体验与激发会把学生自然带到一种意境中。如四年级下册《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学中,唱歌前分析歌曲是采用情境引导法:歌曲讲述了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放牛郎王二小为了掩护共产党和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被敌人活活地摔死在岩石上……孩子们为王二小流下了同情的眼泪,也激发了他们对侵略者的痛恨。这样让学生进入故事的情境中,给学生创造了一个未有歌声先有情的良好环境后再来用心用情唱歌,让他们深深懂得: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珍惜现在和平安逸的环境,热爱祖国,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学生既感悟了音乐也陶冶了他们高尚的情操。

三、优化课堂心理环境,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

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是保证有效教学的主要条件。平等、民主、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容易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状态和学习行为,更会对学生的健康心理和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把握和调整教学行为,让学生在和谐、轻松的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充分发挥其内在的潜能,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师在课堂上要真正和孩子建立意识上的平等,而不应居高临下,他们也有尊严,他们不喜欢老师经常用命令式的口气跟他们说话,在课堂上就应多用一些“好不好”、“行不行”、“大家说怎么办”一类的话语。这样,既尊重了孩子们的意见,又激发了他们学习和思考的兴趣。在练习演唱歌曲的时候,老师可以走到学生中间去和他们一起演唱甚至跳舞,尤其在低年级教学时,老师应多给孩子一些亲密的语言与动作。当他们表现出色的时候,我们可以摸摸他们的头,贴贴他们的脸,说一声“你真棒”;当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要拍拍他们的肩,说一声“要加油”。我们要让同学们感觉我们像妈妈像朋友。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案篇8

[关键词]土族 文学艺术 详解

“花儿”是甘、青、宁三省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特别是甘肃河川、青海湟水流域的“花儿”,曲调高亢嘹亮、节奏明快奔放、比兴运用自如、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土族“花儿”独具一格。它既不与汉族的“花儿”类同,又与藏族“拉依”有别。土族“花儿”曲调优美,婉转动听,如“土族令”、“互助令”、“尕马儿令”、“绕三令”等,颇为流行。另外,土族还具有强烈民族特色的传统情歌,“嘎达古道”,唱起来亲昵委婉、曲折悠扬、倾诉男女青年相互爱慕的心声和愿望,如“玛森格”、“蒙古尔孔尼阿姑”、“阿甲哟”、“阿柔洛洛”“阿吾烈”等。土族人民不论男女老少,人人爱唱,不论田间地头,还是在庙会山岗,都是“花儿”赛场。演唱者自编自唱的能力很强,一般都能触景生情,即兴编词。解放前,土族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男女把“花儿”作为爱情的媒介和桥梁,也把“花儿”作为评击反动统治的有力武器。

长诗在土族民间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代表作有《祁家延西》、《拉仁布和琪门索》、《土族垦荒歌》、《登登玛秀》等。其中《拉仁布与琪门索》堪称土族长诗的明珠,被国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首抒情长诗以深沉悲壮的曲调,优美动听的诗句,道出了他们纯真的爱情和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的向往,向万恶的封建社会控出了强烈的控诉。《祁家延西》则歌颂了德高望重的延西将军,不顾年迈体弱,率众击退入侵之政的勇敢精神,充分体现了土族人民维护祖国统一,安定和谐的强烈愿望。

宴席曲是土族人民在喜庆婚嫁时,邻里亲戚前来庆贺,表达他们对主人的祝福所唱的歌。土族也把宴席曲称为酒曲、喜曲。主要分以下几种:

一是赞歌、赞词。是宾主之间相互赞颂的歌。歌词以华丽的词藻来宣染夸张,如主人赞颂客人德高如兰天,恩深似大海,意志象雄鹰一样坚强,知识象大海一样渊博;客人赞颂主人的殷情款待:檀木的桌子,放了宝贝般的酒具,吃了肥美味醇的羊肉,喝了醇香的美酒。宾主互相赞颂,增添了喜庆、热烈而欢乐的气氛。

土族人民举行婚礼时,不论新郎冠戴、拜天地、还是款待宾客、谢媒人等,都有整套整套的赞颂词,语言精炼、比喻优美、贴切,仪式庄重。

二是对答歌或对唱歌。内容包罗万象,既有历史、地理、天文、气象,又有生产、宗教风土人情、生活习俗等类型。对答歌含蓄而生动,曲调悠扬而多变。它是宴席曲的主要组成部分,流行的对答歌主要有《腾德尔格玛》、《霍尼》、《青蛙》等。

三是婚礼歌。是举行婚礼时唱的歌。它有固定固定的曲调和歌词,歌词的内容随着婚礼的程序或场面不同而异,有些歌词生动活泼,有些却很风趣,有些则严肃庄重。婚礼歌主要有十二首,如《纳信妥若》、《拉隆罗》、《阿依姐》、《纳信斯果》等。婚礼歌最能体现土族人民的习俗人情,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

土族人民逢年过节,喜庆婚礼,都聚集在打麦场或庭院里,纵情欢唱、翩翩起舞,洋溢着十分欢乐的气氛,充分显示出以土族人民乐观豪放、能歌善舞的民族特色。歌舞是一种诗、歌、舞相结合的形式,一般由一个歌手领唱,众人挤在歌手后面边舞边唱,所以往往以众合的衬词为曲调名,如“安召”、“召呀”、“拉热拉莫”等。

土族在历史上没有文字的条件下,以口相传的民间文学却很丰富,如神话、传说、故事、寓言、谚语等流传很广,深受土族人民欢迎。神话如《阳世的形成》、《黄牛的故事》、《唐德格玛》等。《唐德格玛》描写了少年开荒种田,先到天上捉青龙,青龙逃走了;又到山里捉野牛,野牛又跑掉了;最后到了平原捉黄牛,终于将又肥又壮的黄牛捉住,架起犁开荒种地。展现了土族人民披荆斩棘、辛勤劳动的品质。

民间故事有直接以阶级斗争为主题,揭露地主对农民进行残酷压迫剥削的,如《狗气杀地主》、《红水沟》等;有反映土族人民以自己的勇敢和智慧同大自然作斗争,同残害人民的邪恶势力“蟒古斯”作斗争的,如《黑马张三哥》、《蟒古斯》、《花牛犊》等;也有表现青年男女为了摆脱封建买卖婚姻的桎梏,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向不合理的宗教道德观念挑战,蔑视权贵,不爱金钱的,如《山雀叫了的时候》、《孔雀》、《登登玛依》、《阿丹寻妻》、《青蛙女婿》等。

土族寓言《想吃太阳的鸠》、《红毛狐狸和黄眼狼》、《凤凰和麻雀》等。童话如《兔儿和羊羔》、《懒人必受穷》、《饥寒哥》等。都是以物语理,形象生动,含蓄深刻,富有哲理性。有的寓言还映射旧社会的社会现象,无情地鞭挞了封建地主、土司狼狈为奸、鱼肉百姓的罪行,淋漓尽致地揭露了他们尔虞我诈、凶恶残酷的本质。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土族文化水平的逐渐提高,涌现了一批土族业余作者,创造了一批好作品,如《雪里送炭》、《金色的长城》,《拉线琴之歌》,《劳动的歌舞》,《流水欢歌》等。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案篇9

通过系列活动,宣传抗日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宣传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所表现出的不怕牺牲、前赴后继、英勇战斗的爱国主义精神,对在校学生进行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二、活动时间:2015年9月

三、参加对象:全校学生。

四、活动内容:

(一)“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启动仪式”

1.9月2日举行主题晨会活动,解读系列活动方案。

2.集体晨会,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国旗下讲话:勿忘国耻,圆梦中华

3.9月初,出一期“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黑板报,让学生收集为抗日战争作出贡献的烈士及其英雄事迹,宣传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所表现出的不怕牺牲、前赴后继、英勇战斗的爱国主义精神。

4.9月3日上午观看阅兵式,晚上收看央视大型文艺晚会《胜利与和平》。4-6年级每班9月10日前上交2篇观后感。

(二)看一部优秀电影

以“缅怀抗日英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9月2日中午组织全校师生观看《太行山上》电影一部。

(三)一次红色故事会

围绕“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主题,以抗日英烈事迹、历史事件和感人故事为切入点,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来大力宣传抗战事迹,弘扬抗战精神,缅怀抗战先烈,引导全体学生从小树立“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理想信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和造就大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9月18日中午,二、三年级举行一次红色故事会比赛。

(四)一次红歌比赛

以“牢记历史,圆梦中华”为主题,突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主旋律,充分利用音乐课、班队会等形式认真组织在校学生广泛传唱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中国梦的优秀歌曲,把红歌比赛活动作为纪念抗战胜利、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形成“班班有歌声、人人唱经典”的良好氛围。

9月25日,一年级举行《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比赛;四年级举行红歌比赛。歌曲推荐:《红星歌》、《游击队歌》、《歌唱祖国》、《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大海啊,故乡》、《歌唱二小放牛郎》。

(五)一次知识竞赛

组织学生阅读相关历史书籍,开展“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70周年”知识竞赛活动,时间:9月22日班会课。阅卷:五、六年级推磨批改,并上交统计表。

五、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是今年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各班要把“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作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明确专人负责,确保活动广泛开展,取得实效。通过组织在校学生参加活动,引导他们勿忘国耻,奋发向上,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2.加强宣传,增强实效。各班要因地制宜,挖掘资源特色,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通过开展知识竞赛、红歌会、看优秀电影等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吸引广大师生踊跃参与,激发少年儿童的爱国热情和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积极性。

六、总结表彰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案篇10

餐饮七夕活动策划方案

1、活动背景

七夕情人节就要到了,为消费者创造一个既浪漫又温馨的节目,是每一家酒店都在努力的工作,多年来,也一直是送玫瑰、送巧克力布置一下场地来向消费者传送这个节目的讯息。

根据我们***饭店的经营特色,及平常消费熟客的消费习惯,今年,我们制定出以下情人节推广计划。

2、活动主题

浪漫七夕,相约蕴海(玫瑰、烛光、物语)

这次活动主要是彰显七夕的浪漫氛围,将七夕与***饭店进行联系,故活动的主题选择“浪漫七夕,相约蕴海”,为了烘托七夕的浪漫,会加上玫瑰——爱情的象征、烛光——浪漫的熏陶、物语——情感的寄托。

3、活动时间和对象

3.1、活动时间

主要活动时间:20XX年农历七月七日当日

客房活动时间:七夕前后一星期均有优惠

3.2、活动对象

活动对象主要针对20-40岁上班族中青年情侣及夫妻

4、活动地点

4.1、主要地点

XXX饭店接待大厅。大厅是酒店七夕活动最直接的信息,因此,活动期间,接待大厅的装扮必须符合七夕的浪漫氛围;

浪漫“对对碰”相亲派对(宴会厅)。“对对碰”相亲派对宴会厅是为此次促销附加的酒店相亲活动,其盈利方式主要来源为会厅入场券、散客点心、饮品及其他商品消费,故其装扮必须要有相亲及七夕氛围;

浪漫七夕情人之烛光晚会(宴会厅)。此晚会主要以舞会的形式进行,其盈利与上基本相同。它是上班族放松、与伴侣享受七夕温馨时刻的好地方,因此,它的环境氛围除了要有舞会的氛围外,还要为情人节制造出一种舒心的感觉;

4.2、次要地点

1)、客房

分两种:1)、七夕情侣套房。其装扮要能烘托出爱情的气息,还要提供一些制造浪漫的条件;

2)、普通客房。客房里面有烛光灯具和玫瑰花茶,沐浴间同样有烛光灯具和花瓣(沐浴用)

2)、**食府

除了门面装扮出七夕氛围,还要推出情侣套餐或情人节新品;

3)、酒吧

酒吧服务小姐要为每位来宾道七夕快乐,另外,还推出七夕情人节鸡尾酒。

5、活动内容

5.1、XXX饭店接待大厅活动主题

1)、其目的主要为通过浪漫的场景布置,为消费者创造一个温馨,旖旎的爱的殿堂。在门口设有粉红和浅紫色气球拱形门,并将活动主题“浪漫七夕,相约蕴海”显现在上面,大厅座椅处可以设有假的葡萄藤架(追溯古老传说,牛郎织女七夕葡萄藤下悄悄话);

2)、设立“情人留言板”,并提供彩色心形便利贴和彩色签字笔,并有两名服务员在此服务,供情侣在上面写上爱的挚言或爱的勇敢告白。

3)、七夕情人节当天所有女士凭会员证或房卡可以收到前台小姐送的玫瑰花及祝福。

5.2、浪漫“对对碰”相亲派对(宴会厅)

酒店宴会厅500平方精心布置,摆放各种休闲桌椅,播放舒缓浪漫的背景音乐,住店宾客凭房卡免费入场,其他客户凭入场券进场。现场配设饮品销售点、小吃点心销售点、其他商品销售点等。

本会场布置采用“一网络,一舞台、一会场”布置,做到处处有约会、处处可传情。凡进场宾客通过彩色荧光棒挂在身上的方式,区分单身和有情人之间的身份,会场中会有挑战麦克风之情歌PK、自我风采展示、组队辩论赛、真情告白等环节游戏,凡牵手成功者可以收到酒店一份精美礼物。

5.3、浪漫七夕情人节之烛光晚会

烛光晚会500平方精心布置,会厅空间主要布置有烛光、玫瑰、粉色紫色气球、红色地毯等设备,场内播放有浪漫的华尔兹舞曲音乐,特意为消费者提供一个与伴侣享受七夕爱的熏陶及温馨的环境。另外,舞台设有麦克风和点歌台,可供情侣们为另一半唱出心声。

住店宾客凭房卡免费入场,其他客户凭入场券进场(入场卷需购买)。现场配设饮品销售点、小吃点心销售点等,供顾客消费。

5.4、客房

1)、客房特设八间“粉红情侣套房”,其主要以粉红色调来渲染七夕情人节氛围,每个房间均设有烛光灯具,其睡床为心形,并在棉被下面放有花生和红枣,可以为情侣们带来一种蜜月经历的感觉,在沐浴间有玫瑰花浴,将七夕的气息漫步在每个角落。“粉红情侣套房”每间228元,并赠送玫瑰8支,巧克力一盒,香槟酒一支。

2)、桑拿房设八间“粉红情侣套房”,其氛围主要为烛光,每间每晚218元,并赠送玫瑰花8支,巧克力一盒香槟酒一支。

3)、活动当天,其他普通双人间房价都为8.7折,来寓意七夕来此会发

5.5、洒吧

推出情侣鸡尾洒和单身鸡尾酒。

情侣鸡尾酒主要为大小两杯,小杯为老婆杯、大杯为老公杯,卖双不卖单,其味道和外形都要衬托出一种甜蜜;而单身鸡尾酒其味道和外形主要衬托出一种潇洒和对主人未来爱情的祝福。

5.6、**食府

1)、餐饮

77元情人套餐(包含双人套餐、红酒一支、玫瑰一支、)

177元情人套餐(包含双人套餐、高档红酒一支、玫瑰花一束、巧克力一盒)

277元情人套餐(包含超值双人套餐、进口高档红酒一支、玫瑰花一束、尧山门票2张)

2)、凡是七夕当天,在蕴海食府消费超过77元者即可获赠玫瑰花一支和百合玫瑰养颜粥一份

6、活动安排

6.1、营销部

1)、提前两个星期推出活动广告,将活动尽量让平顶山市民知晓,提高此次促销活动的成功率

2)、提前一星期做好情人节氛围营造工作。活动期间应该是客服部和销售部较忙的几天,因此,在活动前必须对工作人员召开会议,将任务分配,并对其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法进行培训。

6.2、娱乐部

1)、提前两星期结合营销计划,制定好情人节活动细则,包括活动的场景布置和七夕礼品赠送环节等

2)、提前两星期做好情人节氛围营造工作,并对下面工作人员进行培训,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

6.3、桑拿、客房部

提前两个星期将粉红情侣套房的装扮布置方案做好,并在农历七月一日之前把房间布置好,并仔细验收,避免不愉快事件发生

6.4、工程部

结合活动计划,做好用光、用电工作的安排及特殊道具的运转或制作,做好停电停水的准备,还要有其他任何情况的应急措施均要做到位。

7、实施细节

1.请采购部联系购买活动所需礼品(如:玫瑰花、巧克力、红酒等)

2、请餐饮部出列不同的套餐菜单,对餐台餐位进行适当装饰。请餐饮部小吃城及九曲餐厅负责人领取相关物品,并按活动内容配合执行。

3、请财务部知会各餐饮收银,做好折扣优惠。

4、请前厅部针对步入散客积极销售普通双人优惠房,并介绍相关内容;请房务部领取相关礼物,并按活动配合执行。

5、策划部设计制作派对入场券(抽奖券),1座、2座大堂海报及相关宣传。

6、请宴会部提前做好派对现场的摆放,并配合策划部、工程部对现场的装饰。

7、请保安部和公关部相互合作,保证晚会及派对的正常运行,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

8、广告宣传

1、宣传单:10000份,自行派发。

2、短信:3000元。

3、内部广告:(含喷画、电脑屏幕)。

4、广告文字:

a、拥有你,我此生有幸。

珍惜你,我毕生力行。(广告词)

b、春信绽放,玫瑰花开,爱情来了,你的故事开始了;

情人节到了,在蕴海建国准备一份珍爱的礼物,然后温柔地携上你的的她或他,就在这个浪漫的日子开始相约。(短信)

c、七夕情人节,“粉红情侣套房”188元,恭祝您情人节快乐!

七夕日东莞山庄单身贵族“浪漫对对碰”相亲party恭候您的光临!

玫瑰花雨,美酒烛光,丽骏会情人节粉红之旅,等待您的参与!

9、费用预算及效果评估

9.1、费用预算

七夕的由来与传说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在这里,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观其风情,似乎不亚于最盛大的节日--春节,说明乞巧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

牛郎织女的传说

七夕节始终和牛郎织女的传说相连,这是一个很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成为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 。

相传在很早以前,南阳城西牛家庄里有个聪明.忠厚的小伙子,父母早亡,只好跟着哥哥嫂子度日,嫂子马氏为人狠毒,经常虐待他,逼他干很多的活,一年秋天,嫂子逼他去放牛,给他九头牛,却让他等有了十头牛时才能回家,牛郎无奈只好赶着牛出了村。

牛郎独自一人赶着牛进了山,在草深林密的山上,他坐在树下伤心,不知道何时才能赶着十头牛回家,这时,有位须发皆白的老人出现在他的面前,问他为何伤心,当得知他的遭遇后,笑着对他说:“别难过,在伏牛山里有一头病倒的老牛,你去好好喂养它,等老牛病好以后,你就可以赶着它回家了。

牛郎翻山越岭,走了很远的路,终于找到了那头有病的老牛,他看到老牛病得厉害,就去给老牛打来一捆捆草,一连喂了三天,老牛吃饱了,才抬起头告诉他:自己本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触犯了天规被贬下天来,摔坏了腿,无法动弹。自己的伤需要用百花的露水洗一个月才能好,牛郎不畏辛苦,细心地照料了老牛一个月,白天为老牛采花接露水治伤,晚上依偎在老年身边睡觉,到老牛病好后,牛郎高高兴兴赶着十头牛回了家。

回家后,嫂子对他仍旧不好,曾几次要加害他,都被老牛设法相救,嫂子最后恼羞成怒把牛郎赶出家门,牛郎只要了那头老牛相随。

一天,天上的织女和诸仙女一起下凡游戏,在河里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织女,二人互生情意,后来织女便偷偷下凡,来到人间,做了牛郎的妻子。织女还把从天上带来的天蚕分给大家,并教大家养蚕,抽丝,织出又光又亮的绸缎。

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男耕女织,情深意重,他们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长,这事很快便让天帝知道,王母娘娘亲自下凡来,强行把织女带回天上,恩爱夫妻被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