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识与能力十篇

时间:2023-04-11 12:44:29

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育知识与能力篇1

1教育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龟速构防守)(规、速、构、方、手)

生产力决定教育的发展水平

生产力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生产力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

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学内容、方法、组织形式和手段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两再一新促生产)

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

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

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

2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两传选新促文化)

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作用

教育具有传播、交流文化的作用

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

教育具有更新、创造文化的作用

3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

①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

②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③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④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4简述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是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要根据

①教育目的受生产力的制约;

②教育目的也受生产关系以及政治观点与政治制度的制约;

③教育目的的制定还受到各国传统文化和世界先进文化的影响。

(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3)人们的教育思想

(4)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5简述美育的主要任务和意义

美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健康审美观,发现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修养。

美育在全面发展中起动力的作用,是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能够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扩大和加深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美育能够促进学生科学世界观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美育能够促进体育,具有健身怡情的作用。

6简述课程内容的三种文本表现形式

课程内容的设计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三个层次。

(1)课程计划是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安排的指导性文件,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做出全面安排。

(2)课程标准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订的、有关学科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教学的目的和任务、知识范围、深度结构,教学进度一级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3)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其中,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因此人们通常把教科书与讲义简称为教材。

7

简述课程标准的含义及作用

课程标准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订的、有关学科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教学的目的和任务、知识范围、深度结构,教学进度一级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8

简述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

(1)使学生系统的掌握现代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首要任务)

(2)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造力

(3)发展学生体力促进学生身体健康

(4)培养学生学科科学的世界观、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9

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统一的的规律

学生学习以间接经验为主

学习间接经验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智力)的基础

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

(3)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充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品德的提高是知识学习的基础

两者有机结合

10

简述直观性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要求

含义:通过观察或描述对所学知识建立清晰的表象获得感性认识

贯彻要求:(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2)直观教具的演示要与语言讲解相结合

(3)重视运用言语直观教学

(4)防止直观教学的不当和滥用

11简述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要求

含义: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地能力。

贯彻要求:1)加强学生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地逻辑思维能力

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地能力

4)发扬教学民主。

12

简述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要求

含义: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贯彻要求:

1)教学要有系统性

2紧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和难点教学

3)按照学生认识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进行教学

4)将系统连贯性与灵活多样性结合起来。

13

简述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要求

含义: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14简述教学方法选用的依据

(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3)学生的年龄特征

(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15简述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备课——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是教好课的前提

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课外辅导

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

16简述上好课的具体要求

目的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结构合理

语言艺术、气氛热烈、板书有序、态度从容

17简述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注意力

培养学生善于与注意分散做斗争的能力

培养学生稳定而广泛的兴趣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使学生能分析自己在注意方面的优缺点,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18简述如何有效的组织复习(防止遗忘的方法)

时间:及时复习,经常复习,合理分配时间

方法: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反复阅读与试图记忆相结合,复习方法多样化

运用多种感官参与

次数:数量要适当,不宜过多;适当过度学习,过度学习50%

19简述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及条件

(1)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

(内在的)的和实质性(非字面)的联系

(2)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①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

②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③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20

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建构主义知识观

①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也不是最终答案,而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

②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

③对于知识的理解由学生自己的经验背景建构。

(2)建构主义学生观

①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强调学生的巨大潜能。

②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差异性。

(3)建构主义学习观

①学习的主动建构性。

②学习的社会互动性。

③学习的情境性。

21

简述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创情境、控水平、妥奖惩、善归因)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22简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需要励志,自我归因)

(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使学习动机的产生;

(2)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4)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

23

简述有效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

(1)精选教材;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24简述学习策略的类型

学习策略分为三类:

(1)第一类是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即信息加工的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

(2)第二类是元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即对信息加工过程进行调控的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

(3)第三类是资源管理策略,是指有效地管理和利用环境和资源,以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包括时间管理策略、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资源利用策略。

25简述最近发展区含义及启示

(1)最近发展区的含义: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2)最近发展区的启示:

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潜在的发展水平变成现实的发展水平,并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特别提出:“

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26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6)小组辅导。

27

品德的心理结构

(1)道德认识: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

(2)道德情感:根据道德观念来评价他人或自己行为时产生的内心体验,是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品德实现转化的催化剂。

(3)道德意志: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是调节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

(4)道德行为:实现道德动机的行为意向及外部表现,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集中体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是道德行为培养的关键

28

促进品德形成良好方法

(说服榜样群体奖惩价值)

(1)有效的说服(2)树立良好的榜样(3)利用群体约定

(4)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5)价值辨析

29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30疏导原则的贯彻要求

(讲正‘正面教育’道‘因势导利’)

①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②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③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31

尊重与严格要求原则的贯彻要求

严要有度

严要有方

严要有恒

尊重学生人格个性,充分信任学生

32依靠积极与克服消极因素原则贯彻要求

(一分为二的转变认识)

(1)教育者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2)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将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3)教育者要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能力,启发学生自觉思考,克服缺点,发扬优点。

33

班集体的发展阶段

(组核成发)

(1)组建阶段:具体标表现为一个个孤立的个体,靠教师组织

(2)核心形成:这个阶段班级会涌现一批积极分子,出现核心人物

(3)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学生逐渐学会自我管理

(4)成熟阶段:这个阶段班级会形成平等、和谐、上进的氛围,学生个性发展

34班集体形成标志

(健全班风是组织目标)

(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与明确的奋斗目标。

(2)健全的组织机构与坚强的领导核心。

(3)严格的规章制度与严明的组织纪律。

(4)正确的集体舆论与良好的班风。

35

个别教育工作

(恒心才能发光)

(1)关心热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2)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3)善于发掘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增强其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

(4)针对后进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5)对后进生的教育要持之以恒。

36

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看别人,看自己,多练习,多反思)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2)开展微格教学。

(3)进行专门训练。(4)反思教学经验。

37简述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

(全、民、多、现、身)

教育的终身化(包括各年龄段的各种教育)

教育的全民化(必须面向所有人,人人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教育的民主化(对等计划、特权化、专制化的否定,强调平等)

教育的多元化(培养目标多元化、办学形式多元化)

教育的现代化(现代科技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并由此引起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

38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之间的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体内性质两权一目的)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内容和教育管理体制;

(2)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影响:

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的人才

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

教育创造一定的社会舆论为政治服务

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39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顺序性,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2.阶段性,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3.不平衡性,个体身心发展的同一方面以及不同方面发展速度不同。

4.互补性,机体在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它方面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

5.个别差异性,每个人由于遗传、环境、教育等因素的不同,其身心发展的实际面貌总会表现出一定的个别差异。

40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三有一训练,控制很全面)

①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②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③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④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41简述教育制度确立的依据

(1)社会依据

①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②受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反映一个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要求。

③受文化传统制约。

④要考虑到人口状况。

(2)人的依据

学制的建立,要依据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确定入学年龄、修业年限、各级各类学校的分段,都要考虑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应他们智力和体力的发展水平。

(3)学制本身的依据

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42简述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

(1)义务教育年限延长;

(义务要延长)

(2)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职业要综合)

(3)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大众要高等)

(4)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终身要构建)

43简述教育过程的结构

(1)引起学习动机

(2)领会知识,这是教学的中心环节,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

(3)巩固知识

(4)运用知识

(5)检查知识

44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1)优点

用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达到一定质量

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

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有利于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

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

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

(2)缺点

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不能很好地适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不利于因材施教

不利于学生之间真正的交流和启发。

45

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

要深入准确的把握学科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

要有针对性,适应学生的特点

要根据社会发展,科技发展和学生对象的变化,不断更新备课的内容

要充分和周密考虑教学设计诸因素的关系和结构,并做好课前的各种准备

46简述布置课外作业的要求

内容符合课程标准规定的范围和深度

分量适宜,难易适度

有助于启发学生思维,力求理论联系实际

47简述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学习材料的性质

实际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的程度

实际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

实际的方法

时间因素

情绪和动机

48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

记忆容量逐渐增大,短时记忆的广度接近成人

记得有意性加强

意义识记成为主要技术手段

抽象记忆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49简述创造性的培养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a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b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c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a保护好奇心b解除个体对回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c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d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e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a发散思维训练b推测假设训练

c自我设计训练d头脑风暴训练

50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1)问题情境。(2)心理定势与功能固着。

(3)已有的知识经验——迁移。(4)原型启发。

(5)情绪与动机。

除了上述因素,个体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认知风格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性也制约着问题解决的方向和效果。

51简述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4)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52简述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

(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开想象力的大门。

(3)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5)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

53

简述操作技能的培养要求

(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

(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54

简述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

(1)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

(3)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语言;

(4)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55简述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

(1)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即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完成;

(2)在复杂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3)在简单的任务中,较高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56简述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1)相似性;

(2)原有认知结构;

(3)学习心向与定势。

除前面所涉及的影响迁移的一些基本因素外,诸如年龄、智力、学习者的态度、教学指导、外界的提示与帮助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迁移的产生。

57简述前运算阶段的特点

皮亚杰的前运算阶段的年龄是

2

7

,此阶段的特征有:

(1)“万物有灵论”

(2)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3)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刻板性

(4)没有守恒概念;

(5)做出判断时只能运用一个标准或维度

58

简述榜样示范法的贯彻要求

①选好学习的榜样。选好榜样是学习榜样的前提。

教育知识与能力篇2

【关键词】文科;创新教育;学生工作

自蒸汽时代以来,纵观各个国家的崛起史,都是一部部奋发图强的历史,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在科学、文化、经济等各个领域都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最终也推动了整个世界的全面进步。而推动这些民族、国家共同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是创新。

现如今,知识经济的来临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把培养创新人才重任提到了每一个学生工作者的面前。“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缺乏独创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原文详见同志接见《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简称”八六三计划”)实施十周年工作会议代表时的讲话)。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全民族的创新素质,已成为中国教育的重任。

大学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它不但要探索、追求、创造、传播知识,也要引导学生理性、自律、智慧和负责,培养和塑造具有完善品格的大学生。在这其中,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大学的重要任务,而有效的学生工作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良好个性、优秀品质、进取精神、创新意识的重要保证。如何通过学生工作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本文的核心问题。

一、创新能力与学生工作

(一)对创新能力的解读

什么是创新能力,怎样培养创新能力,一直是众所纷纭的问题,对创新能力的解构与研究也一直在深化过程中。精神分析学派最早提出创新能力是特殊人格的一种外在表现,人格提供了创新的内部动力。这种创新的人格理论很快被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提出的人格理论所取代。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看来,普通人的创新能力完全是由创新人格所致,也就是说“成就是人格放射出来的副现象”。伴随着研究的深入,新的理论认为创新能力是一种复杂能力,由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和知识技能等因素共同构成。这种观点以美国心理学家艾曼贝尔 (T.M.Amabile)和斯滕博格(R.J.Sternberg)的理论为代表。艾曼贝尔在其《创造力的社会心理学:一个组成成分理论的框架》一书中提出了“创造力的组成成分理论”。而斯滕博格对创新能力结构的研究也是持多维度的观点,并认为创新能力的结构由三个维度六个因素组成。创新能力的三个维度分别为智力维度、认知风格维度和人格维度,六个因素为智力过程、知识、认知风格、人格特征、动机、环境。创新能力多维度、多构成的观点如今被大众所接受。人们普遍认为创新能力至少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储备、实践创新能力等多方面。

自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摸索创新人才的培养开始,二十多年来学校对如何培养和提高创新人才的认识也几经深入。寄希望于单独开设创新课程的做法曾经得到广泛的实践,而刻意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意图通过训练学生打破固定思维,多角度、发散型等思考方法使学生具备创新能力的努力现在仍然被延续下来。在部分人们眼中,创新能力的提升是伴随创新思维的提高而提高的,有了多样化的视角,就有多样化的行动,就能够推陈出新。

但是,这种单一理解创新能力、把创新思维等同于创新能力的做法无疑是有局限性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显的不那么尽如人意。因此,“虽然我们的高等教育在20世纪90年代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我们在90年代所取得的科学技术方面的重大成就却比80年代逊色”,“我们没有什么理由相信,一个能够发明火药和造纸术的民族,一个能够把卫星送上天的民族,一个自强不息、充满危机感的民族,是一个缺乏创新能力的民族”。中国学生并非缺乏创新能力,也不是天生就不具备创新思维,而是历年来的培养方式扼杀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欲望。如今,培养创新型人才终于进入了培养复合能力的阶段,目前大学要做的任务是通过种种的手段打造学生创新能力再生的空间、促使他们进行创新实践,最终锻造出能够应对社会风险、促进社会进步的创新型人才。

(二)对学生工作的解读

学生工作的内涵宽广,不但中外对学生工作的定义不同,中国国内对学生工作的解读也有不同,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学生工作的外延也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事务被纳入到学生工作的范畴。但是,规范性文件以及高等教育的权威著作从未对学生工作进行过界定,倒是对于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的职责进行规定。这就造成了对学生工作者的定义不明,容易导致一些问题,如“我国高校学生工作者的角色定位没有充分反映工作的实际,造成大学生社会化目标不明确”。

学生工作是个系统概念,欧美高校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经验积累与理论总结,己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大学生管理的理念模式和做法,在理论上已经处于非常成熟的地位。以人为本、服务至上,学生发展理论等等,是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学生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出发点。其内容包含有学生服务和活动的管理、学生日常行为纪律的管理、学生保健服务、非学术性的咨询活动、学生自治组织的活动、新生入学定位、学生宿舍管理、学生学籍管理、学生财政事宜的管理等等一系列内容。高校的管理日益接近或者引入商业管理中关注管理效益和质量的做法,关注质量、关注客户需求的理念在高校逐渐传播。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副书记赵平,将美国“学生事务”(student affairs)和“学生服务”(student serviee)意译为“学生工作”。他认为:“从工作的对象、性质、内容和范围来看,美国的学生事务和学生服务与我国高校的学生工作类似,所以学生工作一般用来表示我国高校学生事务或对这些事务的管理。它与美国的学生事务及其管理一样,是表示与非学术性事务和学生课外活动有关的所有概念、事项及活动的集合和总称。”伴随着学生工作的拓展,学生工作系统逐步把教育、管理、咨询、招生、就业、奖励、资助、勤工俭学、社团建设、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等等均纳入其中,基本上而言,跟学生有关的事务正逐渐全部纳入学生工作的范围。

学生工作系统,作为与教学科研并重的高校子系统之一,现在已经承担起打造创新型人才的重任,在通过教学传授知识和思维方法之余,通过种种的手段,使学生的创新能力扎实地提高。下文中,将以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为例,研讨高校学生工作如何有效地打造创新能力再生与锻造的平台。

二、创新教育研究现状与学生工作遭遇的难题

(一)创新教育研究现状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创新日益成为社会热点话题,无论是教育科研还是日常生活,创新不仅是句口号,而且也在逐渐付诸实践。《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后,强调素质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这为探索中的中国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创新教育的大潮被掀到了顶峰。创新教育被人们寄予厚望,通过创新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树立学生创新人格,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为社会作出创新性的贡献,推动社会和谐大步发展。

创新观念的普及和人们对创新的渴望也催生了学界对创新研究的热情,1979年到现在,发表在公开刊物涉及到创新的文章有235274篇。在查阅文献资料的过程中发现,学校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为社会所广泛关注,2000年至2004年,《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等10种重要教育理论刊物发表以创新教育为主题词的论文共有175篇,约占总论文数的1.7%。在瞿葆奎和郑金洲教授主编的《中国教育研究新进展》(2000年卷和2001年卷)中,关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相关专题所列的参考文献两年间就有1400余篇。尽管全社会对创新教育倾注了如许的热情,但是我国目前创新教育仍然有很多问题,如偏重于创新思维教育、偏重于单纯依靠教学手段来进行创新教育,以及基础教育阶段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扼杀等等。

(二)创新教育中的问题

首先,中国创新教育的问题在于,偏重于创新思维教育。创新思维的教育在中国早有传统。上文提到过,创新思维被片面拔高,很多创新思维的培养技巧和方法被发明出来,有关创新思维的训练课程和培训机构也非常流行,人们认为训练了创新思维就等同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人们试图把创新思维的技巧和手段通过相对固定的方法或程序,传授给学生,促使学生掌握调控自身的思维过程,从而达到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这种误区忽略了创新能力的复杂性,没有意识到创新能力是由知识技能、思维、人格共同构成并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复杂能力,效果因而不佳。

其次,人们片面单纯依靠教学手段来进行创新教育。不少人认为只要修改教学大纲,增加创新教育课程,优化课程结构,在辅以训练教师能力,提高教师素质,规范教育管理就能解决学生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然而,尽管教学是学校活动的中心,教学上理当对创新教育负责,但是知识技能和思维可以在课堂中传授,但是创新人格的塑造、创新实践的开展远不是仅仅依靠教学和教师就可以完成的。

再次,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我国基础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扼杀已经到了顶峰,为大学进行学生创新能力的再生教育凭空增加了许多困难。创新需要知识储备,虽然我国教育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但是长久以来,我国中小学进行应试教育,课程结构本身就不合理,只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课程,缺乏培养学生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相关课程,不能教会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科学探索精神,甚至于学校仅设置考试相关的科目。我国基础教育教材从来不允许引进有争议的内容,教育教学围绕考试转,处处以标准答案为准,通过灌输迫使学生在超负荷状态下强记硬背知识条文,缺乏探讨与交流,而且死记的这些知识条文也不能够反映相关学科的发展,造成学生知识陈旧,逻辑能力下降,泯灭了怀疑精神和批判意识,扼杀了创造性思维,使得学生知识储备不足,从而扼杀了创新能力。

(三)学生工作遭遇的难题

由于我国基础教育并没有完成培养创新思维、树立创新人格的任务,当学生进入大学后,大学就必须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重新开始唤回他们的创新意识,使他们的创新能力再生。把10余年人才培养的过程压缩在3年到4年完成,无疑加重了大学教育的负担,使得在扩招和扩建背景下的大学不堪重负。

目前,大学教师既要在日常教学中传道授业解惑,又要追求科学、追求创新、提升自我修养与学术水平,还要承担各种类型的科研任务,最后,还要承担很多行政事务以及繁杂的学生事务,把培养健全的具有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创新性人才的重任压在他们的肩上,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也是为什么近些年大学生素质下降的原因之一。

因此,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中,学生工作者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学生工作者的使命就在于与教育系统共同承担起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任务。学生工作者的难题也正是在这里,即如何巩固学生学到的知识,同时采用高效的手段,通过学生事务和服务,切实在学生的四年大学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四)文科院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困难

相较于理、工科院系,文科院系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推动创新实践方面先天不足,困难更多。首先,限于学科背景,文科课程“技术” 教育相对较弱,学生在技术创新上难度更大;其次,文科院系很少或没有以课题组为单位的创新团队,创新目标不明确,创新号召力相对不足;再次,因为资金不足,文科院系很难拥有完备的学生专用实验室,没有创新实践必须的体制、物质和人员保障;最后,限于种种条件,文科学生的创新热情易于激发却难于维持,如何激励学生持续创新,切实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最终提高他们的核心竞争能力,使其在就业市场上脱颖而出,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导师指导+竞赛砥砺+基金支持,稳步推进文科院系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

学生工作本身就很繁杂,基本涵盖了跟学生有关的所有事务,同时,还要注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所有的学生工作者来说,都是一项挑战。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在专业知识教育和学生的创新能力再生上找到了一条可行之路:从素质、知识、实践下手,与专业相结合,利用大学生多维创新基地,以“导师指导+竞赛砥砺+基金支持”为主要模式,帮助学生主动实践、实学创新,巩固专业知识,使学生具备正确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

新闻学院始建于1983年,以人文社科为基础,实行人文社科与电信、计算机等工科交叉的富有特色的学生培养模式。学院奉行“文理交叉见长,复合特色取胜”的宗旨,培养既有扎实人文社科功底又能掌握现代化传播工具的复合型现代新闻与信息传播人才。由于新闻与传播类的课程有极强的实践性,高级应用型人才始终是学生工作的培养目标。但是“被动实践”中,“学生沿着老师制定的路线去完成实践任务,这样被动的实践窒息了学生的创新思维,难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自然也就难以提升学生日后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经过反复探索,华科大新闻学院学生工作组通过设置创新活动基地,利用种种手段做引导,鼓励发现性学习,帮助学生进行主动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提升。

(一)建立创新基地,健全管理体制,提供创新平台

新闻学院“大学生多维创新基地” 由学院学生工作组指导,始创于2004年,开华科大文科院系创办创新基地之先河。历时8年的建设和发展,如今,“大学生多维创新基地”以“发散思维,拓展素质,开阔视野,挖掘潜力”为宗旨,立足新闻与传播的专业特色,努力建立供广大同学发挥创造力,挖掘自身潜力,培养专业意识的交流与学习平台。

多维创新基地以新闻学院学工组为领头羊,联系经验丰富、学识渊博的老师组成专家委员会,审核带队导师的资格,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和爱好加入不同的学生团队,跟随导师们进行主动实践。依托创新基地,学工组随时了解活动开展情况,联系相应的带队老师,提供资金、组织和智力支持,使学生在实践中利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的困难,发挥创造性并得到锻炼。

(二)以专业教育为背景,以专业导师为核心,以专业团队为支点

经过多年摸索,多维创新基地发掘了最具凝聚力和持久力的创新方式,即以专业教育为背景,以专业导师为核心,以专业技能为依托,以专业团队为支点,开展创新实践活动。有了导师作为核心,组建起的专业团队就有了强大的智力保障,就能最大程度的激励成员的创新意志,能为成员指明创新方向。

基地现设置有:红树林策划创意团队、V-fun团队、新闻摄影团队、新闻编辑团队、新闻青年等多支团队。

红树林策划创意团队是一支以培养“创意思维-策略制定-问题解决”三种核心专业能力的咨询策划创意团队,成立于2002年,由新闻学院广告系主任陈先红教授亲自指导,以广告、公关、品牌传播等创造性课程设置为依托,以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敏锐自主创新意识、兼备研究和实践能力的全面性咨询策划人才为目标,实行TRC(Teach+Research+Consult)创新培养模式,即集合创想-研究-实战“三位一体”的创造性、研究型、实战性教学模式,并充分运用各类广告公关设计创意大赛以及各种实战机会作为锻炼平台,吸纳来自全校各类专业的优秀学生。红树林团队自建立以来,其成员在四次中国大学生公共关系策划大赛、两次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等各类广告与公关赛事中屡次摘得金奖,仅第四届中国大学生公共关系策划大赛中就获得一个金奖、一个银奖和六个一等奖的好成绩。还承担香港金马家居整合传播策略研究、中石化长江燃料有限公司品牌战略研究、合肥财经学院品牌发展战略研究等诸多实践项目,并且,深入索尼爱立信公司、索尼公司等知名企业以及东方仁德等知名公关公司实践学习。红树林团队在中国公关业界具有较高的声誉,备受业界的欢迎和青睐。

V-fun团队,由广电系胡怡老师指导,招募对DV有爱好或对表演有一定兴趣和基础的同学,组成拍摄小组拍一些校园原创的DV作品,请老师对拍摄技巧、剪辑技巧、表演技巧等作一定的指导,力图将自身打造成为华中地区顶尖影视创作团队。为影视爱好者搭建一个学习、创作、交流的平台,其口号是“定格青春 剪辑梦想”。 在2009年第三届商务印书馆杯湖北大学生“青想”DV大赛中,团队成员作品《书缘》获纪录片单元二等奖作品,《寂寞沙洲》获MV单元优秀奖,2010年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中,团队成员作品获省级二等奖、三等奖等。2011年和2012年,团队队员作品获得全国文科计算机大赛金奖。2011年、2012年V-fun团队拍摄了华科学子自编自导自演的校园电影并公映,取得了轰动性的效果。

新闻摄影团队,由新闻系周婷婷老师指导,集结摄影爱好者组成的学生团队,让不同的思想得以碰撞交融,让摄影爱好者能够共同学习,互相交流,在学习和交流中提高艺术修养和摄影技术。

新闻青年团队,由新闻学院有新闻理想,对提高新闻能力、专业素养孜孜不倦的学生组成,依托《新闻青年》报纸,集信息、评论、深度报道、娱乐为一体,打造全院学生信息平台和实习平台。

新闻编辑团队,由欧阳明教授指导,对编辑学和编辑事务开展研究和创新实践,填补编辑教育空白,增添学生能力和资历,为就业做好准备。

在导师指导、组队创新的示范效应下,目前,动画、网站设计、创业计划等团队正建设中。新闻学院学生的创新热情被大大激发。

(三)以竞赛砥砺能力,以荣誉点燃兴趣,以眼界提升境界

兴趣、收获与成就感是创新团队持久发展的三驾马车,兴趣不但可以凝结团队,而且兴趣能否持久激发关系到创新团队和创新实践能否可持续发展。因此,新闻学院分团委积极联系、推荐、组织学生参加部级竞赛,以明确的目标汇聚力量,以竞赛磨砺能力,以荣誉接续点燃学生们的兴趣和热情,同时,使我们的创新团队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开拓视野,防止闭门造车。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新闻学院以多维创新基地为依托,积极组织创新团队成员,参加了诸如全国大学生文科计算机大赛、商务印书馆杯大学生“青想”DV大赛、中国大学生公共关系策划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等高水平比赛,其中仅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公共关系大赛我院学生就获得2项全国金奖、5项全国一等奖,由此锻炼了队伍,获得了不菲的成绩,扩大了学院的影响力,增强了集体荣誉感。

(四)基金支持,提供优越的条件保障和激励机制

为了保障创新基地的运作,新闻学院多路出发,联系学生外出实践基地,搭建学生创新成果展示的平台,跟踪学生的阶段性创新成果,带队进行社会实践,聘请具有良好科研基础并热心培养学生的专兼职教师组成导师团队,做好桥梁工作,为学生创新活动提供支持。

多维创新基地拨出专款,为创新团队购买单反相机、摄像机等器材,并为创新团队解决部分经费问题,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同时,在奖学金、助学金、各类奖项荣誉等相关评选进行倾斜,扶持实践创新活动中有突出表现的学生,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四、结语

通过上述手段,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有效地完成了专业知识教育与创新能力再生的任务,在与专业相结合进行实学创新的过程中,强化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领悟,激发了学生创新的欲望,营造了学生创新能力再生的空间,取得了辉煌的成果,最终使教育的成果在实践上落实,通过学生工作加以强化,培养出了合格的具备创新能力、协作能力、实际应用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马斯洛等.人的潜能和价值[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7:253.

[2] 张文新,谷传华.创造力发展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48~53.

[3] 马健生.比较视野中的中国创新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 2000(3).

[4] 科学时报.北京论坛2007院士专访一: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谈科技创新人才培养[N].2007-10-23.

[5] 吴俊.高校学生工作与大学生社会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6] 汪怪.不可忘却的领域――推进高校学生事务工作[J].理工高教研究,2004(1).

[7] 蔡国春.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概念的界定[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0(2).

[8] 傅维利.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J].中国教育学刊,2005(12).

教育知识与能力篇3

激 趣 ——— 质 疑 ———讨论 ———点拨 ———提高

(以趣激学)(以疑促学)(讨论励学)(启迪创造)(精博内化)

此模式具有自学、辅导的特点,是阅读教学中的一个基本路子,不拘一格,可变化,求实效。它能因课型、课文、学生的不同要求而变化,形成若干变式,以求体现多向探求,多向思维,多角度、多层次去实现综合能力的培养。

激趣——创设美妙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之本,学生没有兴趣就是死学,只有当学生充满兴趣的时候,才会有创新思维,本模式就在教学的第一步设置激趣环节,以趣激学。例如《可爱的草塘》一课中,学生对北大荒比较陌生,知之甚少。所以在一开课就利用电脑进行背景简介。还有《威尼斯的小艇》,在开课初我设计了一个形象生动的猜谜游戏,为突出本课重点“抓住事物的特点描写”奠定了良好基础。图文并茂的动画一下子拉近了学生的距离,消除了学生的陌生感受。这样处理,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与学习的积极性,变繁为简:把繁琐的分析变为简单明了的动画;变易为难:把课上的照本宣科变为课前的程序设计;变长为短:把近几分钟的讲解变为几秒钟的动画演示;变静为动:把学生的静态听讲变为心情激动地观看,唤起学生急切的探究心和自主参与意识。

质疑——发散变异思维 培养质疑能力

创新意识是一种渴望用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超常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意愿,而创新意识来自质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教学中我注意鼓励、启发、诱导学生多提问题,多质疑。在《大海的歌》一课中有一目标是“了解作者在码头上、海港里、大海中看到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对这一问题学生一步答出有些困难,这就需要一系列的问题去引,而一系列的问答既耗时大,又见效低,学生兴趣不会被激发,所以我在这儿设计了一个“步步高”游戏:

谁在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景物?

主要句子是什么?

每句讲什么?

共有几句话?

这个“步步高”游戏具有直观性、交互性、可操作性。通过清晰的图像,逼真的色彩,再配以有坡度的问题,全方位、多角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这样循序渐进,台阶式的激发使全体学生都愿都想去尝试回答,从潜能生到优等生都有不同的成功体验,可谓一举多得,事半功倍。

讨论——拓宽训练形式 增强表达能力

1. 个人尝试探究

在《大海的歌》一课中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去理解体会码头上看到景物的特点。我利用计算机AUTHOWARE编程语言制作了一个填词练习:

请从题下的备选答案中选择:

作者在大海上看到的是:

( )天 ( )云

( )海 ( )朝阳

蓝 湛蓝如洗 灿烂 火红 瓦蓝瓦蓝

正从东方升起的 白 墨蓝 碧绿 ……

这一练习较简单,所以让学生自己独立探究,通过放大图像,展示操作过程,显现内容,利用计算机形象直观的特点来调动学生的参与激情,动手兴趣,从而加深理解,增强记忆,还在强大信息输出量的同时增大了学生的词汇量,实现了理解积累词语的目标。最重要的是给了每个学生一次尝试的机会,他们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自由填,增大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再如,《可爱的草塘》中我设计了一个精彩有趣的词语检测,要求每位学生通过自己尝试练习后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并了解有关的资料,计算机把远的拉近了,把虚的变实了,把抽象的具体化了,真正体现了自主参与、自主创造,从而实现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实质性提高。

2.小组合作促究

在《威尼斯的小艇》中我设计了一个理解体会比较重点句子的练习,学生通过充分的讨论交流加深了对小艇特点的印象。运用电脑可以弥补感性差距,时间约束,空间限制,变枯燥抽象为生动形象,根据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大的信息资源,满足学生的阅读欲望,确实为阅读教学另辟了一条新途径。

点拨——加强理解深度 提高阅读能力

在《蝙蝠和雷达》中蝙蝠从嘴里发出超生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到耳朵里,于是蝙蝠就改变飞行的方向。这一节较抽象,而且是无形的,学生只有把这一节理解透彻,才有可能理解下一节,基于难点要巧妙地突破,而教师的口头讲解又显苍白,所以教师在这里设计了一小组课件:把过程分步演示,并把超声波变成有形弧线,动态地推进和返回。屏幕上的图像一出现,这边的眼睛都瞪得大大的,知识的那种高密度,课堂的那种大容量,进程的那种快节奏,气氛的那种活跃,令人赏心悦目,是一般常规教学所万万不能及的。这样一变一演,在直观画面的引导下,理解有坡度,难理解的变得容易了,学生学得兴致盎然。

提高——结合目标检测 形成综合能力

凭借词、句、段的练习,学生对知识实现了“回收、加工、提炼、内化、运用”进入升华阶段。那就体现在随机进行仿说仿写,例如在《可爱的草塘》一课中对草塘美景和小河美景的导游介绍,就可借助电脑营造氛围创新情境,让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通过实践真正形成能力,持之以恒,学生的写作能力一定有很大的进步,对学生来说是受益匪浅。这样化静为动,化枯燥为有趣,贴近生活的仿说训练适时、到位,使学生学有所用,储备下的能量有发挥之时,切实满足了学生的创造欲望。

教育知识与能力篇4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具备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能在托幼机构从事保教和研究工作的教师、学前教育行政人员及其他有关机构的教学、研究人才。所以,对于学前教育教学效果的要求比较高。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人类的希望。英语与汉语都是交流的工具。特别是作为一门国际语言,英语在全球一体化的高速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日渐突出,幼儿英语启蒙教育亦成为热门。

一、英语专业是学前教育培养目标

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够适应学前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有英语教育专长的、有学前教育大学专科水平的幼儿园教师为目标。根据此目标,该专业在教学上要求其设计的内容包括职业与岗位分析、培养目标与要求、知识与能力素质结构、课程设置与学时安排等.充分体现以教育实践能力为培养中心、以培养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技能为导向的实践性教学宗旨。学前教育的培养内容:

(一)知识能力。该知识能力包括教育专业知识、学前儿童保健知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知识、幼儿园游戏活动设计与组织知识、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与组织知识、教师专业成长的知识。

(二)专业能力。专业能力指观察记录和分析幼儿活动的能力、幼儿园课程设计的能力、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做好家长工作的能力和教育科研的能力。

(三)专业技能。专业技能包括承担幼儿园保育工作的技能、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的技能、在幼儿园开展艺术活动和以艺术手段组织幼儿教育活动的技能、玩具制作的技能及熟练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

(四)英语语言知识、技能与能力。英语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扎实的语言知识、技能与能力,即英语语音、语调正确,语法概念清楚,掌握5000个左右的单词。具备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语言交际能力与学前教育教学能力。

二、英语专业学生学的前教育能力培养策略

中专三年制学前教育的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基于学前教育专业是门综合性学科,学生不仅要培养专业能力.还要加强文化知识及能力的培养,教师应提高学生对英语基础课学科价值的认识,帮助学生培养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重视英语课教学,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一)培养学生了解未来的教育对象

教师要使学生了解未来其教育对象的独特性。学前教育的受教育者都是六岁以下的幼儿,年龄尚小,认知能力与思维能力尚未形成,需要得到老师教学甚至生活的引导与照顾。处此年龄段的儿童天性活泼,喜爱玩耍,要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以适应儿童学习的方式开展儿童教育活动,所以老师要照顾到儿童的兴趣爱好。选取合适和简单的材料教学,使儿童的学习活动丰富多彩。

(三)开展教育实习活动

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课堂知识的灌输,还应注意教会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教师要鼓励学生参加有利于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与知识能力的、由学校开展的到幼儿园见习和实习等的社会活动;向学生介绍未来幼儿园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强化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学生通过见习、实习。了解目前省内幼儿园英语教学师资及教学情况,学生在与幼儿园英语教师、外教的交往中,检验了英语课堂知识的学习与应用能力,增长了见识。同时也使学生切身感受到自己英语学习方面的不足,提高学生搞好后续学习的积极性与知觉性。

(三)采用听说领先的交际化教学模式

学龄前儿童所学的英语知识主要以听、说的方式完成。语言是交流、表达的工具,是先学会说,再学会写的,因此,英语学习应交际化,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要学会将语言放到真正的交际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语言交流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在这种模式下,主要采用无意识记忆模式,在培养听说能力的过程中,让学生大量背诵基本常用句型,经过大量的1:3头训练之后,每当学生听到一个句型,都会条件反射式地进行回答。

(四)教育学生热爱教育工作与教育对象

教育知识与能力篇5

关键词: 知识管理 农村教师 培训模式

自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推进以来,如何提高农村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始终是我国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教育工作者们从理论与实践方面对农村教师培训问题进行了诸多研究,然而从现实状况看,尽管国家各级各类教育部门为此付出了相当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以短期集中授课为主的农村教师培训的实效仍差强人意,其关键在于对“外塑式”知识输入的功效给予过高期望,未能紧紧依托农村教育的实际,充分激发教师的学习动力;未能实现组织行为与个人行为的有机结合。以教师个人知识为基点,关注教师个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理论知识与实践性知识的转化与创新的教师知识管理,为这一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新的思路。本文从农村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视角,探讨农村教师培训模式的创新与重构。

一、基于知识管理的农村教师培训价值的内涵

知识管理一词,源自现代企业管理,最早由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于1988年提出,主要探讨在知识(包括信息)成为一种重要资源的现在社会,如何发挥企业员工的集体智慧,通过对知识的获取与传播、交流与分享、应用与创新,达到企业发展的目的。近年来,我国学者开始关注知识管理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尤其是对教师个人知识管理层面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究。我们认为,教师个人知识管理是指运用知识管理的理论与技术,并辅之以学习型组织理论与信息技术,对教师知识的获取、储存、分享、运用进行管理的过程[1]。其实质是促使教师的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实现转化,目的在于不断提高教师在知识社会的环境适应性,以及知识创新、知识应用和不断学习的能力,寻求知识增值的有效方法,使教师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最终实现提升教师执教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从我国农村教师的培训现状看,教师个人知识管理可以有效地解决以往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个人知识管理根植于教育实践,有利于最大限度地节约时间和经费成本。

时间和培训经费一直是制约农村教师培训质量的瓶颈,以县一级集中短期学习为主要方式的农村教师培训,难以有效解决教师的培训时间和经费问题,往往只能在几天之内匆匆结束,缺乏学习的持续性与深入性。而教师个人知识管理注重教师对日常教育教学经验的整理、分享、反思与创新,将教师执教能力、科研水平的提高根植于个人的教育实践,而非寄望于短期培训。换言之,教师个人知识管理是一种具有经常性、自觉性和实践性的自我培训,这能够将培训的时间和成本降至最低。

(二)教师个人知识管理注重知识的转化,有利于实现理论知识学习与教育实践的有机结合。

农村教师培训的理论与实践脱节是影响培训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师通过培训获得的理论认知由于缺乏思考与应用,要么迅即遗忘,要么机械挪用,难以使培训内容真正运用于教育实践。教师个人知识管理强调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经由知识转化达到知识融合、应用与创新的目的。如此,教师的教育实践就成了培训的实质性延续,培训获取的理论知识与教师的隐性知识及教育实践紧密结合,使得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成为可能。

(三)教师个人知识管理注重教师的主动自觉发展,有利于增强农村教师参与培训的内在动力。

现阶段,我国农村教师培训的常见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由教育行政部门出资,对农村教师实施免费培训;另一种是教育行政部门将教师培训与职称晋升、评优评先挂钩,强制要求教师参加培训。这两种培训方式中,农村教师参加培训具有明显的被动性,尽管组织者要求严格,但培训效果依然难以保障。教师个人知识管理以教师为发展主体,将知识获得、知识转化创新视为教师发展的主要途径,其中,获取知识是其首要环节。倘若教师具有较强的个人知识管理意识与能力,那么参加培训就成了农村教师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因此,教师参与培训与个人知识管理及专业发展三者就成为有机的统一体,教师参与培训的动力就由外部转化为内部,成为个人的主动自觉行为。

(四)教师个人知识管理注重教师知识的社会化,有利于充分利用教师实践性知识资源。

教师个人知识大多来源于教育实践,以隐性状态存在,这类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知识的主要构成,在实践中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是教师个人教育智慧的体现。农村教师培训集中了一定区域内的农村中小学教师,本应是教师交流、分享个人实践性知识的极佳机会,然而,我国农村教师培训大多采取自上而下的培训方式,由专家、学者介绍教育教学理论及实践经验,被培训者多为聆听专家讲学,专门的个人经验交流较为缺乏,造成教师实践性知识资源的极大浪费。知识管理理论认为,知识的转化与创新是知识管理的核心议题,它包含四个循环进行的过程,即社会化――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外在化――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联结化――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内在化――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2]。这里,知识社会化指的是个人实践知识的体验分享,由此可创造诸如共有心智模式和技能之类隐性知识的过程。利用教师培训的时机,搭建教师实践性知识的交流平台,可有效实现教师个人知识的社会化,加速教师知识转化与创新的进程。

二、基于知识管理的农村教师培训路径

基于知识管理的农村教师培训,以提高教师个人知识管理能力为基点,以教师培训为契机,实现集中学习与日常知识管理相结合,个人学习与群体学习相结合,自上而下的专家指导与自下而上的教师反思性实践相结合。同时,要加强学校层面的教师知识管理引领,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构建有利于教师知识管理的学校内部环境。

(一)农村教师培训的理念由“外塑式”向“内塑式”转变。

知识建构理论认为,学习者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收者,而是信息加工的主体,任何外部知识只有经过主体的加工,才能真正被接受和理解。游离于教师的个人知识结构与教育实践之外的知识经验输入,难以与教师的个人知识产生共鸣与融合,甚至可能出现经验排斥现象。传统农村教师培训低效的主要原因在于对培训寄予了过高期望,希望通过专家的指导,在短时间内提高农村教师的教育教学及科研水平。这种舍本逐末的“外塑式”培训,夸大了知识经验的客观性,认为客观的知识经验可以简单地被学习者纳入个人知识结构中。事实上,专家的知识经验虽然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价值,但更具有个体性、情境性、缄默性等特征,绝非通过简单的移植就可成为他人的知识经验,这是为什么某些教师在经过多次培训仍然难以明显提高个人教育教学水平的关键原因所在。由此,必须转变农村教师培训理念,激发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力,以教师教育实践生活为主阵地,以教师培训为纽带,以教师个人知识管理为主要方式,促进教师的“内塑式”发展。

(二)引领营造优良的学校内部环境,强化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意识与能力。

要提高教师知识管理的成效,除了教师个人提高知识管理能力外,还需要学校为其提供必要的技术与环境支持。为此,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在注重教师个人知识管理能力提高的同时,引领学校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1.教师个人层面知识管理

教师作为知识管理的主体,其对知识管理的意义的认识与理解,对知识管理方法的掌握与运用,以及在教育过程中进行知识应用与创新的实践程度,都直接影响个人知识管理的效果。

首先,教师要将个人知识管理视为专业发展的必要途径。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受教育资源、学校环境、生活环境及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等方面的影响,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压力更大,受制因素更多。因此,充分利用现有环境中一切可资利用的教育资源,通过高效的知识管理,提高个人的教育教学、科研能力,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其次,教师要深刻理解知识管理的内涵与过程,谙熟其内在机理。知识管理的五项流程为:知识获取、知识储存、知识分享、知识转化、知识应用与创新,其中,知识获取是基础,知识储存是条件,知识分享是路径,知识转化是关键,知识应用于创新是目的。教师应摒弃功利性知识摄入,拓宽知识获取渠道;依据知识类别、学科属性及个人教学风格等,对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形成个人知识库与知识地图,以便需要时按图索骥;主动与他人交流教育体验,注重教育反思,实现显性理论知识与隐性实践知识的相互转化;勇于进行教育教学革新,以检验知识的真伪。教师知识管理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其专业发展的过程,五项流程之间既没有必然的逻辑顺序,又相互关联,缺一不可。

再次,教师要掌握适合个人的知识管理的技术与方法,提高知识管理效率。教师知识管理技术手段的采用是基于对教师知识获取、存储、运用、分享、创新的需求,目的是提高教师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教师应该对知识库与知识地图的使用有所了解。教师可以建立自己的网络空间,对教学中的经验与心得加以整理和升华,或者建立专供知识交流的论坛,创建知识分享的平台。此外,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个人知识管理可以充分利用各种主流软硬件工具,结合使用其他方便的辅助小工具,例如微软Office,MS Out look,Lotus Notes与ICQ、MSN等常用软件,以及概念地图、网络日志weblog和iSpace Desktop,iNota、Mybase等辅助小工具,以使教师更顺利、高效地进行个人知识管理。此外,教师还可通过个人生活史研究、教育叙事研究及案例研究等途径,对个人及他人的教育实践性知识进行知识管理。

2.学校层面的知识管理

这里,学校层面的知识管理主要是指学校要为教师个人知识管理提供必要的制度、技术与环境支持。首先,要厘清农村教师知识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如知识获取动力不足、途径狭窄,知识储存无序,知识分享意愿缺乏、平台较少,知识创新能力较弱,等等,以准确定位教师知识管理的目标。其次,要弱化科层制组织结构,建立有利于沟通的扁平网络组织结构。校长要引领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设,通过校本课程开发、教研活动、课题研究等方式,为教师搭建知识交流、分享的平台,营造合作型学校组织文化。再次,加强图书资料建设,充分发掘、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建立校内教学资源中心和教师知识库,及时收集、更新教师知识管理信息,绘制学校知识地图。最后,学校要形成一定的制度,重视教师知识管理的过程与效果的激励、监督与评价。

(三)以教师知识管理为基点,重构农村教师培训模式。

农村教师培训必须改变培训内容与教育实践脱节,专家与农村教师脱节,培训过程与培训结果脱节的现状,以教师知识管理为基点,重构培训模式。

1.由专家菜单到知识之惑――培训内容的重构

课程内容的选择在任何学习活动中都至关重要,它必须关照学习者的经验世界,因为“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的情感特征对课程内容起着支配作用,它们是受学生控制的,而不是由学科专家支配的。知识只能是‘学’会的,而不是‘教’会的”[3]。然而,我国农村教师培训的内容常常由专家根据个人的研究兴趣和研究所长决定,这种本末倒置的专家式培训菜单似空中楼阁,脱离教师的经验世界,难以满足教师的实际需求。农村教师培训的内容选择应来自于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知识之惑,诸如:农村教师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最需要获取何种类型的知识?在教育实践中如何实现显性理论知识与隐性实践知识的相互转化?如何解决知识的应用与创新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等等。对农村教师而言,上述源自教育实践的问题,是他们亟须解决的现实所求,对此,他们既有深刻的认知体验,又有极强的学习期待。

2.由单向输入到群体分享――培训过程的重构

教师培训是教师交流个人教育实践知识的有力平台,教师知识分享不但能激发教师创新专业知识的潜能,学校整体的知识资产也在此时得到极大增值。而现实的农村教师培训则成了专家展示甚至炫耀个人才华的舞台,单向的知识输入几乎完全忽视学习者的需求,也使他们失去极好的经验交流机遇。农村教师培训必须将专家讲授和教师经验交流相结合,给教师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对学习感受及个人的实践困惑进行交流,使教师真正成为培训的主体。

3.由形式总结到实践创新――培训评价的重构

农村教师培训的目的是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和教育科研水平,以适应教育改革的现实需求,培训的内容来自教育实践的需要,培训的成效也要在教育实践中进行检验,可以说,农村教育实践情境是培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教师培训的成效评价也应体现在教育实践中,而非以听课笔记或总结作业的形式作为培训的结束。也就是说,教师在培训中获取的理论与实践知识,须经由实践的检验,才能辨别其真伪,才可知晓教师培训的实际效果。培训过程的结束恰是评价过程的开始,教师培训机构须密切关注教师接受培训之后,在教学、科研等方面的表现,以检验培训的实效。这种后续式评价方式不仅可以客观验证培训效果,更可以为以后的教师培训及发展提供必要的现实依据。

4.由集中培训到多样培训――培训方式的重构

集中式的农村教师培训的优势在于能最大限度地利用专家知识资源,构建教师知识分享平台,创造规模效益。但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学习空间脱离教育实践,有画饼充饥之嫌;二是整齐划一的培训大多侧重于介绍具有普适性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经验,无法照顾教师的个性化发展;三是与动态的农村教育实践相比,静态的集中培训缺乏必要的后续教育指导。基于此,农村教师培训必须采用集中培训与经常性培训、个性化培训、专门化培训及教师自我培训相结合,丰富培训途径,增加培训频度;针对农村教师发展特点与农村教育面临的实际困境,依托校本课程活动,实施个性化培训;构建鼓励教师教育教育改革的激励机制,注重通过教师个人知识管理实现专业发展的自我培训方式。

参考文献:

[1]陈列,赵虹元,靳玉乐.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导刊,2009(4).

[2]竹内弘高,野中郁次郎.李萌译.创造知识的螺旋――知识管理理论与案例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8-9.

教育知识与能力篇6

关键词:任职教育;教员;知识;能力;素质

一、任职教育的内涵

军队院校的任职教育就是指“为使受教育者适应岗位职务以及逐级晋升而进行的专业教育”。就其内涵来说,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

(一)任职教育是一种面向国防的职业教育

任职教育与职业教育虽然有共同之处,但是两者是不同的,不能完全吻合。任职教育中的“职”不是“职业”而是军队岗位“职务”、“职责”。军队作为国防力量的主体,是一个特定的利益集团,这就决定了军人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尤其是在保障国家安全方面他们负有特殊的使命。因此,军人为履行岗位职责所接受的教育必然带有其他职业所不具备的个性特征。

(二)任职教育是一种面向岗位的专才教育

任职教育对象的教育生涯,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在学历教育阶段,主要是学习基础性科学知识、陶冶公民意识、健全人格养成以及培养一些非专业性的实践能力,使其在人格与学问、理智与情感等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并形成良好的综合素质。而岗位任职教育面对的是特定的工作岗位,具有很强的专一性,所以任职教育是建立在学历教育基础上的一种深加工,是一种培养岗位任职能力的专才教育。

(三)任职教育是一种面向职责的能力教育

所谓任职,通俗地说就是能够胜任特定的职务,要求任职者能够很好地履行岗位职责,能够有效解决职责范围内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显然,这是需要能力的。知识再丰富,素质再全面,不解决实际问题,只能是潜在的资源,而不是现实的动力。为此,岗位任职教育虽然也注重知识的传授、素质的蓄积,但更看重的是任职能力的生成与应用。

(四)岗位任职教育是一种面向需求的随机教育

随着新军事变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新的作战理论、新的武器装备以及新的保障方式都将应势而生。战争样式的不确定性和军队建设的发展使得军队在不同时期的工作岗位会有所不同,同一岗位在不同的战备状态下和在军队的不同发展时期有着不同的职责诉求。因此,岗位任职教育必然以岗位任职需求的不断变化为转移,在随机应变中不断地调整自身,以使每一个军官(或士官)在他们需要的时候,都能接受必要的培训。

二、任职教育条件下教员应具备的知识、能力与素质

鉴于以上任职教育的内涵,为了适应任职教育的需求,教员必须要具备更加完善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改变学历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培养和知识应用的传统观念,使教员既能从事理论教学,也能从事实践教学;既能担任教学,也能担任专业技术工作。

(一)任职教育条件下教员应具备的知识结构

既然任职教育同时具备了职业教育、专才教育、能力教育以及随机教育等多种教育模式的特色,那么单一的知识结构必然不能满足其教学的需要,所以教员必须要具备复合的知识结构。

1.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是指作为教员必备的常规性前提性知识,包括大学本科程度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一般社会知识、大学外语、大学数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等工具性知识等。这种知识是任何一位军校教员都应基本具备的。基础知识既是教员胜任任职教育工作必要的文化知识,同时也是任职教员继续学习,接受终身教育的基础。

2.专业知识

本领域的专业技术知识是教员的“立身之本”,包括本技术领域的专业基础知识、本技术领域的专业知识、对本技术领域前沿问题的了解、对本技术领域技术应用情况与发展趋势的了解,等等;没有精通的专业知识,教员就无法顺利从事教学,也就不能够胜任任职教育工作。

3.相关知识

所谓相关知识,是指与本专业技术领域相关或交叉的科学知识。包括对与本专业相关的一些新兴学科的了解,对边缘交叉学科的了解等等。任职教育是学历教育基础上的扩展教育,在满足岗位任职需求的基础上,要尽量扩展学员的思维以及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都需要相关知识作为强大的后盾来支撑。

4. 教育科学知识

教育科学知识是教员的“傍身之木”,包括军事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学、教育技术教育科研方法等等方面的科学知识;任职条件下的教学不仅仅是一种知识传承的活动,更表现为一种军事科学的研究活动,一种军事实践的操作活动以及一种教学过程中的复杂的心理活动。所以在任职教育条件下,教员不仅要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还要具备深厚的教育科学知识,这是任职教育教员的“傍身之木”。

在教员应具备的知识结构中,基础知识是必要的前提,专业知识是重心所在,相关知识是有力支撑,而教育科学知识则是激发潜能的磁石。这四个方面相辅相成,不可或缺。

(二)任职教育条件下教员应具备的能力结构

能力是任职教育条件下教员胜任教学工作的根本保证。教员的能力结构应着眼于任职教育的需要,围绕教学实践,突出实际操作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综合来看任职教育条件下,教员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1.教学能力

(1)教学实施能力

教学实施能力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资料的选择与利用能力、课堂教学组织能力、实践教学组织能力、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教学管理能力、教学评价能力等等。

(2)教学开发能力

教学开发能力包括:课程设计与开发能力、教学资料设计与制作能力、新技术转化为教学内容的能力、课程评价与改进能力等等。

2.教研与科研能力

(1)教研能力

教研能力包括:教育教学课题的研究能力、教育教学论文与著作的撰写能力、专业课程的探索改革能力、任职教育的研究能力等等。

(2)科研能力

科研能力包括:学术与科研课题的研究能力、学术论文与著作的撰写能力、学科专业领域的研究能力等等。

3.专业实践能力

专业实践能力包括:专业设备的操作与指导能力、军事训练的组织与指挥能力、解决或指导部队专业训练(演习)的能力等等。

4.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包括:训法、技术、理论等各个方面的改进、创新,甚至是打破原有模式的全新创造能力。

5.持续发展能力

持续发展能力包括:工具(外语、数学、计算机及网络等等)的运用能力、信息运用能力(获取、选择、利用)、学习能力(获取、理解、运用新知识的能力)、自我反思的能力等等。

(三)任职教育条件下教员应具备的素质结构

1.基础素质

基础素质包括:热爱国防教育事业、健康身心、正直人格、高度的责任感、敬业精神、强烈的求知愿望、科学的思维习惯等等。

2.专业素质

专业素质包括:理解并积极研究任职教育、对学员充满热情、具有创新精神、对与本专业有关的军事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变化高度敏感、有教育质量意识等等。

3.相关素质

相关素质包括:自觉遵守军事职业与教育规范、对军事变革与政策高度敏感、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等等。

对任职教育条件下教员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不是单一分离的,而是三位一体,统合发展的。只有建立在这种基础上的任职要求(见图1),才能成为任职教育教员在职培训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屠恒章.军事任职教育论[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6

[2]周华丽. 试论高职专业教师在职培训的目标与途径[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1(7)

教育知识与能力篇7

一、教师的知识结构

所谓知识结构,是指人的知识构成内容和组合方式。人的新知识是连续不断构成的结果。知识是教师能力结构中最基础的层次,也是最重要的层次。在一个系统的结构中,高层次需要基础层次来“支撑”,高层次活动的行为必须受到基础层次活动的影响。因而可以看到,知识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活动。

关于教师的知识结构的内容,教育界有很多不同的意见,但一般认为,教师的知识结构应该象一棵生长着的大树一样。树是由树根、树干和枝叶构成的有机整体。教师知识结构的“根”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教师知识结构的“干”,是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教师知识结构的“枝”和“叶”,是与教师的专业密切相关的文理渗透的学科知识。教师知识结构的完善取决于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辅相成和能动的相互作用、相互转换、有机地成为一体。教师应该不断学习、充实新知识,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并尽量使这个结构处于弹性状态,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在教师的知识结构中,下列知识是最为重要的:

一是马思主义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教师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目的,是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掌握科学的方法论。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世界,认识学生,认识教育过程的矛盾和规律,提高科学育人的自觉性和有效性。

二是人文社会科学知识。面对复杂的大量信息和种种选择机会,教师要有明智的判断能力、敏锐的洞察能力、自立的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科学知识的多种学科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发展趋势下,只有建立起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在内的合理知识结构,才能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开拓性。

三是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教师必须具有坚实、精深的专业理论知识。必须透彻地掌握自己所教授学科知识的全部内容,精通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教师只有对本门学科深刻了解,领会其精髓,掌握其前沿,讲起课来才能运用自如,得心应手,才能纵观全局,高屋建瓴;搞起科研来才能具有学术性,才能总结经验,探索规律。

四是教育科学理论知识。素质教育的教育教学要求教师学习教育科学,懂得教育规律。只有学好教育科学,才能正确认识学生,才能正确把握教育规律,才能科学有效地育人。才能减少教育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和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五是相关学科的知识。教师的学识应当广博。教师知识结构中不但要有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还应该具有广泛的文化修养和各方面的求知兴趣。无论从事哪一门学科教学的教师都要把文、史、哲、经以及数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形成文理渗透、纵横交错的知识网络,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

二、 教师的能力要求

知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的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能力是人们运用知识和智力成功地进行社会实践的本领。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获得知识的条件和目的,二者相互作用,相辅相成。教师不但要构建合理的完善的知识结构,而且要培养教书育人的相关本领。教师的能力要求主要有下列方面:

第一 、 培养教学基本功。教学是教师经常的主要的工作。教学能力或教学的基本功,就是系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本领。教学能力主要包括:一是语言表达能力,古人说:“感受人心者,蒙先于情,莫始于言。”空洞无物、枯燥乏味的语言很难有吸引力,也会影响教学效果。二是分析教材的能力。教师必须全面地、熟练地了解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体系、内容,并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发掘教材的思想性和潜在的智力因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求异思维。三是组织教学的能力。这其中最主要的是正确处理好教学过程中的教师教的主导性与学生学的能动性的关系,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能够依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理解能力,确定具体的教学步骤和方法,善于运用教育机制协调行为,使课堂各个环节衔接得当。四是善于选择和创造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

第二、练就育人的真本领。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双重职责,教书要有能力,育人要有本领。所谓育人的本领,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培养的能力。这其中主要是:一是思想疏导的能力。即善于把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上来。二是组织班级集体活动的能力。善于提出班级集体的目标和行为规范;善于培养选拔和使用学生骨干和学生干部;善于形成集体威信、积极的舆论和良好的集体风气;善于组织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集体活动。三是善于帮助和转化后进学生。教师必须有育人的责任感,探索后进生的个性特征和转化工作规律,使其健康成长。

第三、提高人际交往水平。教师劳动是在非常复杂的人际交往中进行的。教师不但要善于与学生进行交往,又要善于与其他教师交往。这种交往在现代社会里,特别是在育人活动中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在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成功有赖于合作的道理。

第四、培养科学研究的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实际上就是“做学问”的能力,就是“再学习”的能力。随着知识创新速度的加快,重新学习已经成为人们终身的事。教师必须适应社会发展要求,随时注意学习,要研究新情况,认识新矛盾,探索新问题,使自己的知识宝库总有源头活水不断流入。

第五、在强调教师知识结构和能力的同时,还应注意教育分寸的把握,教育分寸在教育中有着重要的道德意义,是调节教育过程中的各种矛盾、优化教育过程所不可缺少的。教师应做到:

(1)教育要求要从实际出发。教育不但要适应社会,而且要充分估计教育的形势,充分估计和掌握学生准备接受教育时的心境。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个性、气质、能力和兴趣特征,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转化他们的消极因素,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变被动地接受教育为主动地接受教育。

(2)准确地预测和把握学生中的各种信息。要建立畅通的信息通道,在教师和学生的心灵之间架起一座情感交流和信息沟通的桥梁,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朋友,成为学生可以信赖的人。

教育知识与能力篇8

(一)应用型人才在培养过程中,要注重他们知识的广阔性,又要注重他们知识的深层次性。让他们掌握比较完整、系统的所学专业知识,还要掌握将来以后再工作过程当中所需要的基本技能以及操作流程的专业性知识,甚至包括专业知识之外的一些应用性知识。

(二)应用型人才能力的构培养,着重要注意他们实践的能力与具体运用的能力,在此过程中还要培养其创新发展的能力。应用型人才能力的培养,要让他们掌握专业全面的知识,熟练的技术,实践应用的技能技巧,更多的是其综合能力,同时还要具备利用所掌握的知识,实现技术的创新开发的能力。

(三)应用型人才要重视专业素质的培养,又要重视他们综合素养的提高。应用型人才对于创新思维的要求虽然不是很高,但应该具备运用专业知识、技能技巧、技术原理进行社会生产的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应用型人才在具体的生产实践中,除了具备专业的素养以外,在工作当中还应该具备团结意识、协作精神,对工作负责,建立自信,有强烈的社会道德感,心理健康,情绪稳定,品行端正等一些非素质。

二、我国大学通识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通识教育特性

通识教育的教学内容,相对于专业知识内容来说,虽然不是专业知识的一部分,但它是学习专业知识的前提条件,能够得到基础能力的提高,为将来以后进一步学习学习与发展创造条件。由于通识教育内容的普遍性与稳定性,对大学生实行普遍性的教育是比较适合的。通识教育教指导人们做人的道理,让学生具备专业的知识与技能,丰富精神世界,提高的文化知识,建立健全人格,各个方面都能够提高。通识教育的内容比较广泛,囊括了各个学科的特点。通识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增强学生的整体素养,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的动力,培养探讨研究的能力。

(二)通识教育具体操作中的主要问题

1.概念与目标定位不准

在大学课程的安排当中,对通识教育的科学本质没有进行精准的定位。通识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拓宽知识面。通识教育的宗旨是让大学生的各个方面都有所发展,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此外,对通识教育中所定位的教育目标理解也不准确,片面的理解为通识教育只的设置只是为了拓宽大学生的知识范围,去研究所学专业以外的其他科目,来提升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2.通识课程的设置不合理

通识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有的对通识课程的内容选择太宽泛,体现不出深度来,有的把专业知识的内容简化以后充当通识教育课的内容,部分学校把一些专业知识的内容进行拼凑与衔接作为通识教育课程,如此安排课程内容,就和通识教育的初衷与实质而相背离。现在的通识教育中,课程的结构缺乏统一的设计,学生可选择的课程种类不是很多。

3.管理机构与措施不完善

在我国的大学中,对通识教育的纲要规划、具体操作、教学流程、课程的合理安排等教学事务,没有专职人员负责,也没有人对通识教育的课程具体规范,通识课程的实施制度没有合理设置。通识教育在管理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上层建筑没有相关的机构进行协调和指导,高校自身对通识教育的管理也很少有专门的科室负责。我国高校实施通识教育的时间不是很长,也没有专门从事这一职业的专门教师。由于通识教育性质的特殊性,其特点和其他专业教育是有差异的,具体的教学方法相对于专业教育来说也是不一样的。

三、通识教育改革中出现问题所采取的对策

(一)充分认识与理解通识教育在大学教育中重要性

通识教育宗旨是为了增强大学生的整体素养,是为了学生将来以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而设置的。为了实现通识教育的这一目标,必须要做全方的改进,加强对其重要性的认识。当今的社会,需要的是综合型的人才,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增加对通识教育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学生不但要掌握系统全面的专业知识,熟练运用业领域内的技能技巧,还需要知识面丰富,视野开阔。专业知识,技能技巧,全面的知识要能够相互协调和配合,来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代大学专业的设置,越来越明确与精细化,专业领域不一样,相互之间就没有共同的语言与爱好去沟通,因此,我们要重视专业知识领域相互间的融合,注重专业领域的通识教育。

(二)构建符合通识教育发展的管理体系

学校必须要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通识教育才能实现预想的要求。要建立健全通识教育的管理机构,设置通识教育办公室以及教学指导部门,建立相应的课程管理组织,具体承担通识教育课程的安排、内容与理念的更新、教学与学习成果的检测、师资结构的合理配备、教育科研费用的使用等。建立具体的课程管理组织,对所学课程的设置做出编排,详细介绍课程的内容,让学生在选课时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增加他们对课程的热情,提高他们学习信心。建立通识教育课程的监管部门,对教师上课的情况进行监督。

(三)构建符合学生发展的课程结构

大学设置通识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建构学生健全的人格,协调与平衡大学生的专业知识与综合知识之间的结构,所以通识教育的课程改革也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通识课程内容涵盖范围要宽广,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相应开设,丰富学生的知识基础,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通识教育课程的开设要科学设置,大力加强,要建构科学的通识教育思想与观念,把专业基础教育与通识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根据院校的专业特点与办学特色,在原有专业课的基础上,科学合理调配课程的内容与形式。由于我国各大学的特点都不一样,比如一些地方性的院校,有偏重于基础教育的师范类院校的,也有适合国民经济发展理工类院校,这样就使得学生的知识结构出现严的偏差。所以,通识课程的设置就凸显出其重要地位。

(四)转变教学观念与方法

教育知识与能力篇9

新课改背景下,音乐学科作为人文学科之理念以及音乐教育教学“学科综合”之思想对音乐教师素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其突出表现为教师的复合型和教师素养的多元性。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我们有必要对当代音乐教师素养之内涵与结构作深入细致的研究与探讨,从理论层面对音乐教师素养构成与含义进行科学详尽的剖析和阐释。

人文学科教师素养知识技能职业道德

一、音乐学科之人文教育本质

科尔伯特曾说:“一个国家是否伟大,并不取决于它的疆域大小,而是取决于它的人民的品格。”人民的品格如何获得?学校教育是主要渠道。那么,学校教育之品格获得又通过何种途径实现?当然是各学科课程。其中人文学科对人品格的获得应该承担几乎全部的任务,“因为人文学科的贡献主要在于‘以独特的方式提高人的价值判断意识’,在于‘以一种知识和教育领域所没有的真诚态度’来接纳价值观念。”①而科学学科从整体上很少谈论人生的目的、情感、意义等与人的品格紧密相关的东西,因此,以审美为基础的人文学科之艺术学科在其中必应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而音乐学科必定成为人文教育中坚,为国人品格的获得与培养发挥其独特效用。

笔者从人文学科角度、通过对人文学科教育本质的论述,意在阐释音乐学科的人文学科的概念内核和音乐教育的人文教育本质,强调音乐学科的重要性。

二、音乐教师素养构

如上所述,音乐教学实施者——音乐教师的素养就显得尤为突出与重要,因为首先教师的职业就是以人格再造人格,教师是人的品格的直接影响者、塑造者。正所谓: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其次,因为音乐教师是整个音乐教学活动的直接策划者、实施者、参与者,因此音乐教师素质高低直接关乎音乐教育质量好坏。音乐教育的成败关键在音乐教师,音乐教师优劣关键在教师素养。

(一)知识技能素养

1.音乐专业素养

音乐专业素养是指音乐教师必须具有的直接服务于音乐教学的音乐专业技能、理论及音乐文化知识。笔者称之为基础素养。

教师音乐专业素养包含:歌唱教学技能、钢琴弹奏技能、合唱指挥技能、作曲技法技能、音乐理论知识、音乐史论类知识。歌唱教学技能是指音乐演唱能力和水平,基本要求包括:良好的乐感、恰当的情感表达、科学的歌唱方法等。钢琴弹奏技能指教师的钢琴演奏和伴奏能力,基本要求:正确的触键、恰当的情感处理、一定的手指技巧。合唱指挥技能是指音乐教师的专业合唱与指挥能力,包括:正确的合唱声音概念、作品的正确把握处理、基本指挥技术以及组织排练能力等。作曲技能指音乐创作方法与作曲理论知识。音乐专业技能理论知识指音乐专业知识,包括:曲式与和声、基本乐理、视唱和练耳、乐器知识(除通用乐器外,还要了解其他民族乐器,以及电子乐器)。音乐史论类知识指基本音乐历史知识和相关文化知识,包括:中西方音乐史、音乐美学、中外民族民间音乐、通俗音乐等。

上述诸多音乐素养集中体现为音乐教师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能力——音乐听力,即音乐辨别或鉴别能力。这种能力既是音乐教师综合音乐能力的反映,也是具体教学过程所必不可少的。无论是学生的演奏、演唱,还是为学生进行各种演示,向学生提出要求,做出指导,以及逐渐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声音概念和自学能力,包括音乐欣赏,无一不与音乐听力密切相关。因此,音乐听力是衡量音乐教师音乐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2.艺术知识技能与其他学科知识素养

艺术技能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素养是音乐教师完成音乐教学应该掌握的除音乐专业素养之外的其他艺术门类,其他学科技能知识等。笔者称之为必要素养。

新课标提倡学科综合。音乐学科综合课程之“综合”应该包含两个层面的综合:一是音乐学科与姊妹艺术学科的综合;二是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综合。就是说音乐是其他艺术所必需的,艺术是非艺术学科所必需的。因此我们必须结束音乐教育的“孤立”状态,我们必须建立“大课程”观念,必须把“音乐”放入“整个艺术”中来考虑。

“美国学校艺术教育第一套在政府干预下,包括有四门艺术课程的纲领性文件——《艺术教育国家标准》这样表述:艺术教育是一个有序的包括音乐、视觉艺术、舞蹈、戏剧四门艺术学科的教育”,②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艺术教育结构与内容。这就要求音乐教师素质的复合型,要求音乐教师知识文化的多元性。依据《艺术教育国家标准》,音乐教师的艺术素养应包含:基本舞蹈技能与其相关舞蹈知识及一定舞蹈编导能力,简单美术技法(素描、色彩等)与相关美术知识,简单戏剧表演能力与相关戏剧知识。

除此之外,音乐教师还应具有一些其他学科知识素养。如一定文学知识与良好的文辞能力、基础哲学、美学及历史知识等。

3.教育教学知识与技能

教育教学知识与技能是音乐教师完成音乐课程教学必须具备的教学技能。笔者称之为工具素养。包括三方面内容:

1.音乐课教学技能。包含:全面掌握和运用音乐专业知识技能(包括其他艺术知识技能)的能力,简单乐器教学技能,音乐欣赏教学能力,创造性音乐活动教学能力,课外活动的组织能力。这里笔者特别提及一下创造性音乐活动教学能力,因为音乐教育之创造性已经是国际现代音乐教育的集中趋向,也是“新课标”之突出要求。创造性音乐教育重视音乐教育空间的拓展。美国著名音乐教育家雷默认为,21世纪的学校音乐教育,除了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表演机会,更应该满足绝大多数人音乐体验的需求。他建议21世纪的音乐教育内容应拓宽更多的表演机会,并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作为一种音乐创造方式的即兴演奏方面。“雷默认为,我们受音符束缚的表演文化已经导致思维方式的萎缩和衰退。表演者一旦离开乐谱,表演音乐就会瘫痪和麻痹。我们不能回到一种非记谱的音乐文化,但我们一定可以在普通音乐和表演方面为我们的学生展现各种通过即兴在表演中获得的各种充满创造性的愉悦。过去的音乐教育倾向于过多地定位在‘演奏正确的音’上。因此必须充分利用机会来指导所有的孩子作曲,因为作曲是一种音乐思维和认知的真正的基本方式。”③

“美国DBME以学科为基础的音乐教育模式,倡导从创作、美学、历史、评论的角度来学习音乐。其中创作包括即兴表演、作曲和表演。”④由此可见,音乐教师在创造性音乐教学能力方面至少应具备表演(包括即兴表演)与作曲两项素质。

2.一般教育教学技能。内容为:分析教材组织教材的能力,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准确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导学生的能力,现代化教学技能。

3.普通教育教学知识。包括:心理学知识,教育学知识,教学法与教学论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还包括学生身心发展、学生个体差异及对学生学习客观正确评价方面的知识。教学法知识包括普通教学法和音乐教学法知识。教学论知识包含教育、教学论、音乐教学论知识等。

4.治学与研究能力

治学与研究能力内容广泛,包括音乐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自我学习研究能力、经验交流观摩能力以及教师教育合作能力等。教师治学研究能力非常重要,它间接影响音乐教师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到音乐教师知识技能的提高和完善。比如建立科学的音乐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习新的音乐教育模式,学习先进的音乐教学手段等,都依靠于治学与研究能力。

加里宁指出:教师一方面要贡献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绵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和科学中吸收一切优秀的东西,然后再把这些优秀的东西献给学生。其朴素的言语揭示了深刻的道理。中国近代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以教人者教己”“教学做合一”。前辈的教育思想今天仍然适用。当前,教师要做研究型教育者(笔者称之为教师学者化),已是中国教育大势之趋,这势必要求教师学习研究能力的提高。所以,治学与研究能力是音乐教师必须努力之处。同时,音乐教师要明确终身学习的意识,因为我们身处在一个知识时代、信息时代,知识的淘汰与更新日新月异。

(二)职业道德修养

道德是什么?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道者,路;德者,得也;惪(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己。在道与德的关系上,古人称:“行道,有得于心,谓之德”。行“道”,“内得于己,外得于人”,称为“德”。可见,“‘道’具有客观性,是外在对人的客观要求。‘德’则具有主观性,是人内心获得的信念、意识和品质等。‘道’是‘德’的前提,‘德’是‘道’的内化。”⑤

可见,道德应是外在行为规范与内在意识、品性的统一。因此对于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简称师德),我们应注重教师“内化”的道德,而不是客观的规范、原则。我们不能把师德仅仅诉诸于条例与规定。对师德的重视由来已久,汉代教育思想家董仲舒强调:“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他提出:“善为师者,既美其道,有(又)慎其行……吾取之”。他明确指出:“善为师”的必要条件首先是“既美其道,有慎其行”的师德。这“美道慎行”充分表明董仲舒对教师道德的高度重视并要求以身作则的意义。师德的内涵主要包括:

1.敬业与奉献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师——财富蕴藏其中》中指出:“人们要求教师既要有技能,又要有职业精神和献身精神。”笔者认为,敬业与奉献是师德之首。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心中有爱。这是因为学校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其活动基础是爱,爱是成功教育的基础。所以爱心是教师敬业奉献精神之基础,是最重要的师德素质之内因。这种爱表现为对教学工作的爱和对教育对象的爱。教师内心的爱外化为爱岗敬业之实际体现,乐教勤业之实践行为。卢梭曾说:“有些职业是这样的高尚,以致一个人如果只为了金钱而从事这些职业的话,就不能不说它是不配这些职业的;军人从事的就是这样的职业,教师从事的,就是这样的职业。”

笔者认为,当代教师真的需要一点“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追求。再则说,教育本身追根溯源就是无名无利、清白之事。

2.修养与言行

笔者认为修养与言行是教师“道行”之表现,是教育者知识水准、人格修为、思想水平、文化素养之融合。而如是之修养综合外化为教师言行,教师个人之范行,言行是修养的体现和反映。两者既独立又联系。教师修养与言行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学生,而这种影响对学生内心影响更深入、更久远。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之修行对学生的影响十分深远。乌申斯基说: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所以音乐教师应努力在修养、言行方面多做文章,努力实现自身修为的提升。当然,人的修养需要一生来完成。音乐教师的个人修养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音乐教师用一生来谱写。但关键是我们要去做,因为:“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前苏联现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这样告诫教师。

总之,师德是教育之车轮,教师之羽翼;师德是教育教学之保障。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就是教人做好人,教人做好国民,这要靠教师的德行、教师的学识、教师的才能、教师的高尚人格。

结语

音乐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理念以及音乐教育教学“学科综合”之思想,要求音乐教师素养多元性,笔者概括为知识技能素养与职业道德修养。知识技能素养涵盖音乐技能知识、艺术与其他学科技能知识、教育教学知识技能及治学与研究能力;师德素养包括敬业与奉献、修养与言行两方面。这些技术与非技术因素对音乐教师都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把学生造成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音乐教学首先与音乐教师专业水平紧密联系,但教育质量好坏最终决定于师德水准高低。综上所述,做一名音乐教师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同时做一名音乐教师又是非常荣尚的。正如卢那卡尔斯基所说:“教师是博学多才的,并且是国家中最可爱的人……没有任何一种职业像教师那样对人提出那么高的要求。教师应该使自己成为人们的典范。”

注释:

①列维·史密斯著,王柯平译.艺术教育:批评的必要性.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10.第247页.

②③④戴定澄著.音乐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⑤赵宏义,于秀华著.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9.第3页.

参考文献:

教育知识与能力篇10

Abstract: To flourish a nation, hope is pinned on education, and to flourish the education, hope is pinned on teachers. The key of implementing quality education and promoting education reform is the quality of teachers.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hilosophy stresses that we should 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ive spirit and practical ability, promote every student get all-round development, and inquiry teaching is one of the best and most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The way of teaching raises higher request to physics teachers.

关键词: 教育改革;探究式教学;复合型的知识素质;能力素质

Key words: education reform;inquiry teaching;complex knowledge quality;ability and quality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4-0275-01

0引言

探究式教学与传统教学有很大的不同,传统教学注重教师的教学,其主体是教师,学生只是被灌输的对象;而探究式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探究过程,重视互相的交流与合作。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给以必要的提示和指导,这对物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人认为物理教师应具备以下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探究式教学。

1全面的知识素质

1.1 物理学科专业知识丰富的物理学科专业知识是物理教师搞好教学所必备的先决条件之一。中学物理教师应具备的学科知识包括物理学科的体系框架、物理学科中各逻辑知识点的内容以及物理学科所需要的技能知识等。面对新课程,中学物理教师对物理学科知识的掌握应达到以下三个不同层面:首先要对物理学科知识的完整体系有一个比较清楚的理解,能够正确熟练地掌握物理学中的每个概念和原理;其次要了解和掌握与物理学科内容有关的背景知识和材料,以加深对本学科教育教学的理解;还要了解物理学科产生和发展的背景知识及其学科发展的趋势,以便教师可以从物理学科发展与人的发展、社会发展的关系出发,开展更为有效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对物理学学习的主动性。

1.2 物理教育学科知识新课程十分重视物理知识的教育价值和育人功能,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展学生的个性。与传统的物理教育理论重结果、轻过程的观点相比较,新课程强调教学既是一个认识过程,更是一个发展过程。新课程要求中学物理教师不仅要懂得教什么,而且要懂得怎么教,还应明白为什么这样教,能运用教育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完成对学生的合理教育,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如果缺乏一定的教育理论修养,就难以自由而科学地设计和驾驭教育教学过程,更难以进行物理教学改革与创新。新课程要求中学物理教师应具备以下教育科学知识:普通教育学、物理教育学知识、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知识、物理课程论知识、物理教学论知识、教育测量与评价知识、教育科研方法知识等。

2全方位的能力素质

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教师,拥有较多的知识积累,并不意味着他就具有较高的执教能力,这一点,恐怕许多人都有切身体会。面对新课程中学物理教师应具有以下能力:

2.1 教育教学基本能力具备较强的教育教学基本能力,是教师顺利完成教育教学的根本保证。教育教学基本能力是指运用教育法规、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等基本理论,指导并创造性地从事教育与物理教学的基本能力。包括教育教学过程的设计与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课堂讲授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书写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教学设计与创新能力及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过程能否高效、顺利地实施,直接影响教育质量。

2.2 交往与合作能力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合作的意识与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新课程体系强调教师间的经验交流和总结,正确处理合作与竞争的关系。高中《课标》强调:“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敢于坚持正确观点,勇于修正错误,具有团队精神。”可以看出,教师的交往与合作能力是顺利实施新课程必不可少的条件,只有教师具备了一定交往与合作能力,才可能有效地指导学生之间的合作,否则,对学生的指导便是一句空话。

2.3 物理观察与实验能力观察与实验是物理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没有观察与实验就没有物理学可言。义务教育及高中《课标》均对观察与实验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强调学生积极参与科学观察、动手体验、学会设计、主动探究。为了全面推进物理新课程的实施。特别是为了能开展正常的实验教学,中学物理教师除了应掌握必要的物理实验技能外,还应该对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有正确的理解,对物理教学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和组织学生实验的方法与技巧有基本的了解。

2.4 较强的学习能力当前的课程改革把学习放在了一个新的高度,课堂教学目标已由过去的“学会”转变为“会学”,而学生的学习能力直接来自于教师的合理指导,这便首先对教师自身的学习能力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因此,较强的学习能力是现代教师必备的一项重要素质,它能使我们从容面对飞速变化的世界向我们提出的各种挑战,也能帮助我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人的一生都应该坚持学习,而每一类知识都能影响和丰富其他知识。因此,当前的中学物理教师应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以便从终身教育提供的种种机会中受益。

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者,而教师素质的高低是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有了一流的教师,才会有一流的教育,才会出一流的人才。探究式教学的出现,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教学实践上对于一线教师都是一次严峻的挑战,需要各方发挥各自的特长,通力合作,保证探究式教学的顺利实施,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意识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当代物理教师应认清未来教育中教师的职责和使命,尽快完成角色转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3]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朱宏雄.物理教育展望.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