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十篇

时间:2023-03-22 13:33:23

健康咨询

健康咨询篇1

生殖健康咨询师,是指在生殖健康领域为个人、家庭或群体提供计划生育和母婴保健等方面的知识和信息,开展生殖健康教育,监测生殖健康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帮助服务对象制订生殖健康促进计划并协助落实的人员。设立生殖健康咨询师这一新职业,建立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于加强生殖健康咨询师队伍建设,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本刊特开办“生殖健康咨询师”专栏,设立相关问题,为广大计生人员或想考取生殖健康咨询师职业等级的人员,提供参考意见。

1.什么是负压吸宫术?

是使用金属或塑料制成的吸管进入宫腔,然后利用负压将胚囊/胚胎和蜕膜组织吸出,达到终止妊娠目的的手术。

2.哪些人群适合使用负压吸宫术?

①10周以内的妊娠,是终止早期妊娠的主要措施;②有生殖道急性炎症、各种疾病的急性阶段,全身健康状况不良不能耐受手术以及术前24小时内间隔4小时两次测体温均在37.5℃以上者,需治疗或纠正后才能手术。

3.负压吸宫术后应该向受术者提供哪些咨询信息?

①帮助落实避孕措施;②术后1个月内不可有性生活和盆浴;③术后出现阴道出血不止或增多、腹痛、发热或阴道出血持续超过2周,应随时就诊;④术后1个月转经后应随访复查一次。

4.哪些人群适合使用钳刮术?

适用于10~14周的妊娠。有生殖道炎症,或各种疾病急性期或全身健康状况不良不能耐受手术者,或术前两次间隔4小时测体温在37.5℃以上者,应经治疗后手术。

5.实行钳刮术前应该提供哪些咨询?进行哪些准备?

与受术者讨论避免再次出现非意愿妊娠的方法;如果受术者愿意选择宫内节育器,可在钳刮术后即刻放置。

6.施行钳刮术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①术前必须进行宫颈准备,可选用机械扩张法或药物扩张法;②应在具备完善的抢救、输血条件的级别较高的计划生育/医疗服务机构,由有经验的资深医师施术;③术中必须注意严格无菌操作;④钳夹胎儿通过颈管时不宜用暴力,以免损伤宫颈管;⑤出血较多时可注射缩宫素;⑥警惕发生羊水栓塞。

7.施行钳刮术后应该向受术者提供哪些咨询信息?

①帮助落实避孕措施;②妊娠3月内者术后休息3周,妊娠3月以上者术后休息1个月;③术后1个月内不可有性生活和盆浴;④术后出现腹痛、发热或阴道出血持续超过2周者,应随时就诊;⑤术后1个月转经后应随访复查一次。

8.什么是水囊引产术?

是将一个橡皮水囊放于胎膜与宫壁之间,注入生理盐水,通过增加宫腔内压力,使胎膜剥离,诱发宫缩,促使胎儿及胎盘等排出的方法。

9.哪些人群适合使用水囊引产术?

适用于妊娠在14~24周内而无禁忌症者。

10.哪些人群不适宜使用水囊引产术?

①妊娠期间反复阴道出血者;②前置胎盘、重度宫颈糜烂、疤痕子宫;③患有严重高血压、心脏病或处于其他疾病急性阶段者;④生殖道炎症、手术当天间隔4小时两次测量体温在37.5℃以上者,应治疗后再实施手术。

11.水囊引产术前应该提供哪些咨询?

①介绍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受术者夫妻双方签署知情同意书;②与受术者讨论避孕方法,以便引产术后及时落实;③要进行一般体检、化验及妇科检查;④做B超胎盘定位;⑤放置水囊前应擦洗阴道2~3次,按要求备好无菌水囊。

12.水囊引产术有哪些注意事项?

①需要到有技术能力和急救设备的区、县级以上医疗或计划生育服务机构进行;②服务对象必须住院,医生严格掌握水囊引产术的适应证及禁忌证;③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实施手术;④术后不宜活动过多,以防止水囊脱落;⑤要严密观察感染及宫缩征象;⑥严格按照催产素使用规则进行;⑦胎儿、胎盘娩出后,应检查胎盘是否完整;⑧产房中严密观察2小时,注意阴道出血、子宫收缩等状态;⑨第一次水囊引产失败,如无异常可于72小时后换用其它方法终止妊娠。

13.施行水囊引产术后应该向受术者提供哪些咨询意见?

①给予受术者抗生素、宫缩药和回乳药;②指导并落实避孕措施;③术后休息一个月;④术后一个月内不可有性生活和盆浴;⑤如术后出现腹痛、发热或阴道出血持续超过2周,应随时就诊;⑥术后1个月转经后应随访复查一次。

14.手术终止妊娠有哪些禁忌证?

①急生殖道炎症;②各种疾病的急性期;③全身情况不良,不能耐受手术;④术前两次体温在37.5℃以上。

15.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药物终止妊娠方案是什么?

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合并使用。

16. 米非司酮合并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方案的适应证是什么?

①停经在49天以内(从末次月经第一天算起)的正常宫内妊娠;②18~40岁的健康妇女;③手术终止妊娠的高危对象。

17.米非司酮合并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方案的禁忌证是什么?

①米非司酮禁忌证:肾上腺疾患、内分泌疾患、肝肾功能异常、血液疾病、与甾体激素有关的肿瘤;②前列腺素禁忌证: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低血压、青光眼、胃肠功能紊乱、哮喘、癫痫等;③过敏体质;④带器妊娠、异位妊娠或可疑异位妊娠;⑤贫血(血红蛋白低于95克/升);⑥妊娠剧吐;⑦长期服用下列药物:利福平、异烟肼、抗癫痫药、抗抑郁药、西米替丁、前列腺素生物合成抑制药(阿司匹林、消炎痛等)、巴比妥类药物;⑧吸烟超过10支/天或酗酒;⑨对象居住地远离医疗单位或计划生育服务机构而不能及时随访。

18.药物终止妊娠方案可以在家里实施吗?

不可以。必须在已获得药物流产许可证的区、县级或以上医疗或计划生育服务机构进行。

19.药物终止妊娠的方案是什么?

①第1天孕妇开始服用米非司酮,每次150毫克;②服药第3天上午,应在医院给予米索前列醇,可以口服或阴道内放置;③留院观察孕囊排出的情况;④有异常情况,如出血过多等可及时处理,必须时需行手术清宫;⑤如果使用前列腺素6小时后胚囊尚未排出,且无活动性出血者可离院,并预约在1周左右来院随诊。

20.怎样安排药物终止妊娠后的随访?

①第1次随访在终止妊娠后2周进行,出血未止,应做超声或血/尿HCG检查,给予相应处理;②第2次随访在终止妊娠后6周进行,评定流产效果,了解月经恢复情况,落实知情选择避孕措施;③对使用米索前列醇后胚囊未排出的妇女,需在用药后1周随访一次,了解胚囊是否排出。如胚囊仍未排出,应做超声或HCG检查,确诊继续妊娠或胚胎停育者,做负压吸宫术终止妊娠;如胚囊排出且阴道出血不多者,预约用药后2周后随访。

21.药物终止妊娠后应提供哪些咨询意见?

①按时服药,不能漏服;②用药期内不可同时服用消炎痛、水杨酸、镇静剂及抗生素;③药物终止妊娠后,转经前禁止性生活,转经后及时落实避孕措施。

22.人工终止妊娠有哪些并发症?

①近期并发症:出血、子宫穿孔、感染、人工流产综合征;②远期并发症:宫内粘连、月经失调、继发不孕等;③有可能增加以后怀孕时产科并发症的机会。

23.施行人工流产后应当向受术者提供哪些咨询意见?

①注意休息;②注意清洁卫生,2周内不要盆浴,一个月内不要同房;③注意观察子宫出血量,如腹痛剧烈,出血量多,持续10天以上,应及时复诊;④注意避孕。

24.什么是避孕措施的方法失败?

使用方法正确(包括坚持使用),确实由于节育方法本身效果不理想而造成的妊娠,称为避孕措施的方法失败。

健康咨询篇2

[关键词]:生殖健康 咨询 服务

在我国悠久的文化背景下,中国人的观念中常常将性与丑恶与下流等同起来,社会中有关于性的问题民众常常表现的讳莫如深,因此导致社会对性知识与文化不断被雅致,导致民众对性健康关注不够,进而影响到生殖健康咨询的发展。正是因为这种社会错误的道德认知,使得许多、低俗信息有机可乘,而大部分受众则是青少年,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导致社会的不正之风愈演愈烈。因此,加强生殖健康的咨询服务途径一方面能够多方位的传播正确的生殖健康与性的知识,给予有需要的人群正确的指引,一方面,能够抵制社会中不雅信息的传播,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浅要分析了生殖健康咨询服务的途径,进一步探讨生殖健康咨询与服务的主要方式。

一、生殖健康的咨询服务的途径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21世纪,医疗卫生技术的不断提升,人们对自身的健康更加重视,尤其是对自身的生殖健康特别关注,社会居民对多层次、全方位的生殖健康保健服务的需求也不断增长。生殖健康咨询服务已经成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以社会分析的角度出发,良好的生殖健康咨询服务有利于家庭的和谐,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各地的生殖健康服务中心务必要增加服务途径,以满足不同文化程度的民众要求,主要咨询途径包含以下几种:

1、热线电话咨询

热线电话是最简单最直接的咨询服务途径,生殖健康服务中心一般要设置3到5台热线电话,在服务中心公告处张贴,并在生殖健康知识服务手册上印刷,最大程度的将热线电话号码覆盖更多的群众。热线电话咨询的主要范围在于简单的生殖健康知识的咨询,一般由资深的生殖健康咨询师接听,避免传播错误的讯息。热线电话还提供预约门诊的服务,方便民众的生活。

2、网络在线咨询

网络在线咨询是最便捷最快速的咨询服务途径,网络咨询能够提供详细的文字资料以及图片资料,能够更好地为群众解答疑惑。生殖健康服务中心要建立专门的服务网站,并且需要专人进行管理,建立安全的数据库,保证群众的个人隐私的绝对保密,为每个在线咨询的群众建立数字资料,让群众能够更加放心的进行网络在线咨询。

3、提问咨询

提问咨询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普通群众根据自己的症状对咨询医师进行提问,咨询医师再结合相关知识进行解答;另一种就是某些群众处于害羞心理,羞于启齿,咨询师要主动的提问和对患者进行一定的引导,便于医师能够快速了解病患的实际问题,并给出明确的回答。

4、当面咨询

当面咨询是最有效的咨询方法,咨询师或者医师能够更好更全面的了解群众的身体健康以及心理特征,能够提出最具有针对性的方案,有利用提早发现群众的隐藏的生殖健康疾病,让群众及早的得到医治。基于许多病患对于咨询出于害羞的心理,生殖健康服务中心开展当面咨询的地方务必要安静,尽量做到一对一,面对面的咨询,对患者的隐私严格保密。

二、生殖健康服务的模式

生殖健康咨询服务的主要人群是育龄人群,而在有关调查中显示,育龄期的人群中女性比男性对生殖健康的咨询频率要高,调查显示出育龄期的女性在生殖健康咨询服务需求上主要出现了几个问题:对生殖健康知识的认知度很低,主要知识来源于书刊杂志,极少部分来自网络;生殖健康状况存在问题多,对患有生殖疾病后不及时就医,使得生殖疾病患病率高;对生殖健康咨询的结果不太满意,计生服务机构工作人员专业知识比较匮乏,专业医师人员计较少。针对这些问题,不难看出,我们应该尽快改善生殖健康服务的模式,并且提高计生服务机构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提高计生服务工作的效率,切实提高生殖健康服务的水平,满足广大民众的需求。

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普及生殖健康知识的活动,在计生服务机构定期开展生殖健康知识讲座,对所处地区内的育龄人群做好知识普及活动,做好服务咨询途径的群众,让他们能够全面了解到计生机构的咨询方式,便于民众选择。

其次,计生服务机构应当免费印发生殖健康知识服务手册,主要印刷生殖健康基本知识以及常见的生理健康疾病症状,并针对常见的病症给予一定的建议治疗方法,鼓励群众来计生机构或者正规医院救治,在服务手册里还应该包含一些心理健康的疏导方法,给予健康的心理引导。

再次,计生机构应该建立区域一体化的生殖健康服务信息网络平台,让普通群众能够有一个快速了解生殖健康服务的平台,该平台需要建立良好的数据库,开展生殖健康一卡通“健康护照”系列服务,育龄妇女可以通过手持的“健康护照”,在网上查询自己的体检信息和医生的健康指导意见,利用网络开展健康评估、健康指导、健康咨询服务,实现全国公示医院的网络预约挂号以及就诊咨询服务,育龄妇女在线获取自己的健康档案资料及定制服务。用户直接登录卡上的网址,输入一下卡上账号和密码,点击“健康体检情况”和“健康评估”子目录,每次生殖健康体检信息就能及时知道,同时有了这张卡还能网上预约挂号和远程会诊,利用这张“健康护照”,群众可以适时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计生机构还可以开展网络视频会诊的功能,通过网络让群众能够更便利的与医师进行交流,但必须做好相应的保密措施。

三、加强生殖健康咨询服务的几点建议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关心民众的生殖健康是各级政府的职责。然而我国人口多,资源贫乏,因此,对于生殖健康咨询服务的工作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

1、整合资源,服务群众.各级政府要把生殖健康服务做为民生工程来抓,坚持统筹协调,整合卫生、计生职能,充分发挥技术、设备优先能力为群众做好咨询服务工作.

2、增加投入,优资源配置.各地要地区民众的实际需求,对生殖健康咨询服务给予经费、人员保障,建立和完善网络在线、热线电话、固定值班、流动讲座、集中培训、宣传知识到人咨询服务体系,方便满足民众的不同需求.

3、健全机构,落实人员.各级要及时掌握具体实际与要求,在整合卫生、计生资源中,要明确职责任务,由谁负责抓好生殖健康服务,保证不推矮落空;在技术力量不足地区,要聘请有专业资格的生殖健康咨询师和医师,满足工作需要.

生殖健康咨询服务在改革、开放、发展中发展,在社会进步和需求中不断完善.因此,要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增加咨询服务的途径,只有不断提高咨询服务的质量,积极完善生殖健康服务的模式,才能切实做好咨询服务工作,也才能满足广大民众的生活需要。

参考文献:

[1] 金小桃,蔡建华等.加快推进生殖健康咨询师培训试点工作[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8(4):106一108.

健康咨询篇3

性健康是指具有的人在躯体上、感情上、知识上、信念上、行为上和社会交往上健康的总和。

性健康具体表现为3个方面:①根据社会道德和个人道德观念享受和控制生殖行为的能力;②消除抑制性反应和损害性关系的诸如恐惧、羞耻、罪恶感以及虚伪的信仰等不良心理因素;③没有器质、各种生殖系统疾病及妨碍与生殖功能的躯体缺陷。

因此,性健康实际上包括了生殖健康、性心理健康、性生活健康三方面的内容。

2.性健康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①一种没有疾病、损伤、暴力、性无能、不必要的痛苦或死亡危险的性生活;②一种没有害怕、害羞、内疚和对性生活有错误信念的性生活;③有能力享受和控制自己的和生殖活动。

3.性与生殖健康和幸福的状态包括哪些?

①与和生殖有关的身体、精神和社会的完好状态;②没有怀孕、疾病、性滥用、性强迫或性暴力的恐惧,而自由地享受;③性关系中决策能力的平衡;④尊重身体的完整性和支配身体的权利。

4.性与生殖健康所得到服务的类型有哪些?

①与怀孕有关的服务;②艾滋病和性传播感染的预防、治疗等服务;③计划生育服务;④流产后的保健;⑤综合。

5.性与生殖健康服务方法有哪些?

①提供相关方法;②当提供服务时,已考虑到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③提供现有新方法;④提供服务时,考虑到所涉及的心理因素和态度的影响。

6.性与生殖保健的内容是什么?

①计划生育信息、咨询和服务;②性传播感染和生殖道感染的预防和治疗;③艾滋病病毒和艾滋病的诊断和治疗;④产前、产后及分娩保健;⑤婴儿健康保健;⑥流产并发症的处理;⑦不孕的预防和治疗;⑧关于人类、性与生殖健康以及计划生育的信息、教育和咨询;⑨生殖系统癌症的诊断和治疗。

7.人口的概念和基本要素是什么?

人口是指在一定地域和社会范围内人群的总体,即居住在一定地区,并构成某一社会的总体。

人口要素:包括人口的数量、人口的质量、人口的年龄、性别关系、血缘关系等。

8.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指的是什么?

出生率是指某地一年内活产数与平均人口数之比,以千分数表示,其计算公式为:出生率=年内活产数÷年平均人口数×1000%。

死亡率是指某年每千人中死亡的人数。

自然增长率指一定时期内(多为一年)出生人数减去死亡人数后所得数据与该时期内平均人数(或期中人数)之比。

9.生育率、育龄妇女生育率指的是什么?

生育率是指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妇女生育子女的数量。

总出生数与相应人口中育龄妇女人数之间的比例即育龄妇女生育率。

10.总和生育率指的是什么?

总和生育率是指假设妇女按照某一年的年龄别生育率度过育龄期,平均每个妇女在育龄期生育的孩子数。

11.生育更替水平、低生育水平指的是什么?

生育更替水平是指同一批妇女生育儿女的数量等于她们本身的数量。低于生育更替水平,即称为低生育水平。

12.性别比指的是什么?

性别比(即性比例)是人口学中关于社会或国家男女人口数量的一种比率,计算公式为:性别比=(男性人口数/女性人口数)×100。

13.出生人口性别比指的是什么?

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指活产男婴数与活产女婴数的比值。正常范围在103~107之间。

14.总抚养比指的是什么?

总抚养比也称总负担系数,指某一国家或地区总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常以百分比表示。通常把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数与0~14岁少年儿童人口数和大于等于655岁老年人口数之和相比。

15.人口素质与人口的身体素质指的是什么?

人口素质是人口在质的方面的规定性即人口质量,其中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等,即德、智、体素质。

人口的身体素质指人口群体的身体器官和生理系统的发育、成长和机能的状况,表现为智能高下、反映快慢、体质强弱、身躯完损、耐力大小等,是人口素质发展的自然基础。

16. 中国人口发展面临的挑战是什么?

①我国人口规模庞大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②现在的低生育水平并不稳定,还存在反弹的隐忧;③流动人口规模庞大,城市化进程加快;④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⑤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

17. 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①千方百计稳定低生育水平;②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③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④完善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服务;⑤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18.如何稳定低生育水平?

稳定低生育水平,关键是要稳定现行生育政策。现行生育政策是几经调整并为广大群众接受的政策,也是实现人口控制目标的重要保证。要进一步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制宣传,深入开展国情、国策教育,积极倡导科学、文明、进步的婚姻观念,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惠民政策深入人心,引导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

19.育龄妇女避孕现用率指的是什么?

育龄妇女避孕现用率是指采用各种避孕措施的育龄妇女人数与育龄妇女总数的比率。

20.如何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①科学制定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规划及行动计划,加强出生缺陷干预能力建设,全面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实行定期评估、通报制度;②大力宣传和普及预防出生缺陷科学知识,实施计划生育健康促进计划;③促进住院分娩和母乳喂养;④倡导科学婚检。

21.如何完善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服务?

①深化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体制改革。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口登记制度,健全出生人口登记和生命统计制度,实行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②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统一管理、优质服务新体制。将流动人口纳入流入地人口总数,实行以流入地为主的目标管理双向考核。

22.如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①制定和落实老龄化事业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②农村要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险制度;③城市要逐步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构建多层次的城镇养老保险体系;④发扬敬老、养老、助老的良好社会风尚,积极探索和实施“爱心护理”等工程。

23.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①建立和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管理机制;②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综合服务、科学管理相统一的工作机制;③改革和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经费投入机制;④建立和完善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⑤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⑥建立和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考核、评估和监督机制。

健康咨询篇4

关键词:恐惧;焦虑;干预

一、一般资料

(一)人口学资料

来访者张某,男,18岁,高中理科学生,出生于农村,兄弟二人,排行第二,身高1.72左右,体态偏瘦,无重大躯体疾病历史。家族无精神病历史。

父亲是城镇某村党委书记,高中文化;母亲是一名普通农民,初中文化,家庭经济收入良好。其兄长,23岁,身体魁梧,大专毕业,在某大城市就业,经济收入稳定。

(二)个人成长史

来访者出生在一个城镇农村,一直跟随父母生活。小学时,体质虚弱,但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深受父母喜爱。考入本县最好的初中(私立中学)。中学期间,来访者努力学习,学习成绩一直比较优秀。中考前,因在宿舍内看了不良书籍,影响了中考。虽然考上了本地的重点高中,但是没有进重点班。一些平时成绩比自己差的同学考上了重点班,自己感到在初中老师、朋友面前很没有面子,决定在高中努力学习,超过那些同学。高中学习开始后,来访者感觉学习得心应手,在班内名次由入学时的第十稳步提升,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班内排名第二。就在此时,偶然听到座位前排的一个男同学李某(期中考试,突然考入前十名)与邻座的女同学说一些不堪入耳的话。自此经常听到他们说话,联想起以前王某那本书的内容及情节。对学校有了恐惧,以至造成了现在的状况。

父母带他到权威的大医院检查,做了脑CT、核磁共振检查,都没有查出器质性疾病。由于学习紧张,担心不知何时又要犯病,自己感到很不安,由班主任介绍到心理咨询室。

(三)心理测验结果

躯体化 强迫 人际关系 抑郁 焦虑 敌对 惊恐 偏执 精神病性

3.1 1.91.81.52.01.63.81.41.3

《90项症状清单》(SCL―90)测验结果:

总分为171分,记分为5个等级: 1 2 3 4 5分。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后,开始失眠,胃部不适,偶有呕吐的感觉,胸闷,注意力不集中,经常请假不去学校上课,在家一切情况正常。在期末考试前,来访者每天快到学校门口的时候,特别惊慌,呼吸困难的感觉,无法控制这种感觉。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心理咨询师观察印象:该来访者自己来到咨询室,面带微笑、身体瘦高、言语较少,能主动说话,神情较自然。

班主任:在出现这种情况之前,来访者学习态度认真、刻苦,在课上、课下积极向各科任教师求教。之后学习成绩下降,经常不上课。

父母:这孩子胆小、听话,内向,不爱交际,一心用在学习上。我们希望他能考一个好大学,我们没有花多少心思。不知道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带他去市里的大医院检查,没有问题。

四、评估与诊断

(一)评估:学校恐惧症倾向

评估依据:

1.根据心理测验、医院检查的结果,并无器质性问题。

2.持续时间在两个月内,而且未泛化。

3.对上学表现出明显和持久的恐怖,是一般刺激事件,与实际危险不相称。

(二)诊断:

求助者属于心理咨询范畴。

五、咨询目标的制定

咨询目标:

(一)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系统脱敏疗法消除其对上学的惧怕;利用合理情绪疗法,改变其不合理的认知观念;增强其自信心。

(二)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完善求助者的个性,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提高有效处理各种生活挫折的能力;增强其自信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发展,达到人格完善。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一)咨询方法和原理

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系统脱敏法、理性情绪疗法。

(二)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七、咨询过程

(一)咨询过程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心理评估和诊断阶段,建立咨询关系,收集资料,进行心理诊断,确定咨询目标;第二阶段是咨询阶段,帮求助者消除其对学校的恐怖行为,改变其不合理的认知;第三阶段是巩固与结束阶段,求助者把在咨询中学到的东西运用于今后的生活、学习中,不断完善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二)第一阶段完成情况(共用一次)

在咨询开始时,充分尊重来访者,用开放性问题收集来访者的详细资料;通过倾听、共情、无条件地积极关注,让来访者尽情倾诉,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并完成心理测验。

(三)第二阶段完成情况

1.采用系统脱敏疗法减少负面情绪。(共用六次)

第一步 建立恐怖的等级层次. 这一步包括两项内容。首先,要求该生报告出所有使其感到恐怖的情境,并根据以下等级量表报告出恐惧程度;其次,根据该生报告出的恐惧程度按小到大的顺序列出9个等级层次。

害怕等级层次

序列 情景 Sub

1 家人谈起这件事情 20

2 家人要求马上去学校 30

3 自己准备课本资料时 40

4 骑车出家门时 50

5 到学校大门口时 60

6 来到教室时 70

7 向自己的座位走去 80

8 在那位同学后面坐下时 90

9 听到他们说那样的话,怕分心影响学习成绩 100

第二步 放松训练

第三步 在放松的基础上分级脱敏练习

(1)此过程分三步来进行:

(2)作放松练习。

(3)想象脱敏。

2.用合理情绪疗法,改善自卑、人际关系(赢得社会性支持)、调整对学习的认知、调节学习动机、正确认识和接纳自己。(共用六次咨询)

引导该生建立下表:

针对心理问题的不同方面,都采用此表分进行多次分析,找出核心的不合理思维,引导其合理的归因,找到替代性的思维。

(四)第三阶段完成情况

第十四次咨询,施测SCL-90,SDS、SAS,并与咨询前对照。对前面的咨询过程进行总结,请来访者谈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并总结整个咨询过程中来访者的成长。

八、咨询结果评估

(一)来访者评估: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消除了对学校的恐惧,在教室能够踏下心来学习,情绪状态好多了。

(二)咨询结束时心理测验结果

《90项症状清单》(SCL―90)测验结果:

躯体化 强迫 人际关系 抑郁 焦虑 敌对 惊恐 偏执 精神病性

1.3 1.51.2 1.41.51.21.21.21.1

总分为120分,记分为5个等级: 1 2 3 4 5分。

(三)咨询师评估:在咨询中得到来访者的配合。来访者的智力水平以及悟性也是咨询取得成效的重要基础。咨询师根据求助者的成长经历、性格特点以及具体情况,在咨询过程中用合理情绪疗法改变其不合理的认知,削减负性情绪,取得了良好的咨询效果。

参考资料:

【1】郭念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心理咨询师(三级).北京.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

【2】郭念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心理咨询师(二级).北京.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

【3】郭念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心理咨询师(基础理论).北京.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

【4】明宏.心理健康辅导(基础理论).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9年2月第三版.

健康咨询篇5

关键词:团体心理咨询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应用

一、引言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高等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但相对的,当代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更普遍。因此,国家已经明确指出要切实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因此,教师开始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尝试新的方法,团体心理咨询就是一个代表。目前,已经有不少专家学者对团体心理咨询进行了探究,并且已经得出一定的学术成果。但这些研究并不具体和系统,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基于此,本文在此浅谈团体心理咨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帮助学生更健康的成长与发展。[1]

二、团体咨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一)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从根本上说,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涉及到学生的隐私,大部分学生是不愿意承认自己有心理问题的。例如,作为大学新生而言,学生普遍存在恋家的心理,甚至在校园中感到孤独无助,并且逐步上升为一种病态的心理。

与此同时,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这就导致学生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恋家情绪,尤其针对于更爱面子的男生。在这种背景下,学生不愿意坦诚自己拥有的心理问题,不愿意接受心理教育与疏导,进而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难以开展。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利用团体咨询,也就是改变以往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和教育模式,使学生在整个团体中接受心理咨询和治疗。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得到团体成员的支持和鼓励,能够感受到自己并不是个例,认识到自己存在的心理问题并不是难以启齿的。

基于此,学生能够更主动的接受心理疏导和咨询,成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二)团体咨询能够起到相互带动作用

团体咨询能够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起到更明显的效果,其主要原因在于团体咨询能够起到相互的带动作用。

群体的互动作用促进了信息的传递和自主性的激发,也就是团体动力的形成。在团体中,团体动力对于团体目标的实现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而团体成员也是靠着动力来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具体地说,当团体中的成员克服自己的心理问题后,就会产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就会变得开朗与活泼。在此基础上,团队成员就会受到感染,就会使其他成员变得积极与乐观。基于此,团队的带动作用就能够形成,也就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克服心理问题,使学生的心理保持健康。

(三)团体咨询具有更高的效率

最后,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来看,大部分高校并没有充足的师资力量对学生进行专业的辅导与治疗,没有足够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进行一对一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

团体咨询具有更高的效率,能够有效节省人力、财力和物力。相对于个体一次只解决一个人的问题,团体在解决问题方面,时间和精力是很有效率的。并且,团体中复杂性,也会给团体成员其他的收获。

三、团体咨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一)帮助学生抵御社会中的负面意识

大学生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是一个即将进入社会的群体。众多高校已经将实践教学作为大学教育中的重点,鼓励学生进入社会参与社会实践,提前适应社会的生存机制,使学生获得更大的提升。

在这种背景下,大学生更容易受到社会中负面意识的影响和侵蚀。具体地说,当代大学生中受到“金钱主义”、“享乐主义”等负面意识影响的人数并不少,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而不是个例。

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团体咨询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中存在的负面意识,帮助学生抵御社会中的负面意识,使学生能够保持自己的本性,在进入社会后更健康的成长与发展。

因为这种心理健康问题并不是个例,高校可以在集体课中进行团体咨询,针对整个年级的学生开展心理疏导,使学生能够正确面对社会中的负面意识,进而提高心理的防御力和抵抗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长远的人生价值观、正确的是非观和世界观,帮助学生确立明确的人生目标。[2]

(二)利用团体咨询建立良好的班风

同时,要切实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效率,高校不但要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要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与此同时,高校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使学生能够沐浴在正面积极的环境中,进而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

因此,教师需要建立良好的班风,需要在班级中营造一个健康积极的氛围,使学生能够受到感染,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意识和心态。此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团体咨询。

针对于整个班级,教师就可以利用团体咨询对学生进行引导和疏导,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问题,使学生的心理变得健康。

(三)新生入学时的应用

最后,在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中也是团体咨询得到普遍应用的方面。大学生新生难免存在各个方面的心理问题,包括孤独无助的负面心理、来自于学业和就业的压力等等。

面对入学的新生,高校不可能开展一对一的心理疏导和治疗。在入学教育中,高校就能够针对所有新生进行心理咨询、疏导以及治疗,就能够让学生在入学教育中克服内心的惶恐和无助,使学生能够更快的适应高校环境,能够更快的适应自己的角色,进而在高校中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使学生获得更大的提升。[3]

结束语

总的来说,团体咨询是一种针对于团体或小组的心理咨询方法,它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拥有独特的优势,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团体咨询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效率,推动大学的建设与发展,使学生健康的成长。这就需要众多教师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和交流,进一步完善团体咨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推动其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海,刘莉湘君. 论团体心理咨询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优势[J]. 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1)

[2]郭忠芳. 团体心理咨询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0(05)

[3]王莉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论团体心理咨询[J].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4)

健康咨询篇6

关键词:团体心理咨询;大学生;心理健康

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推进了高等教育事业的高速发展,但与此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许多社会矛盾逐渐凸显出来,包括就业压力、人际交往压力、激烈的市场竞争等等,均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大学生年龄小、社会阅历浅、抗压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差,面对日趋复杂的社会环境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咨询的对象范围呈扩大趋势,实施团体心理咨询对于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团体心理咨询概述

团体心理咨询又称团体辅导、团体咨商或小组辅导。“是一门以心理学为基础的专业助人知识、理论与技术。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适应的助人过程”根据来访者问题的相似性,一般将其组成10—15人的小组,在团体指导下,激发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共同解决小组成员的心理问题。团体心理咨询相对与一对一的心理咨询,更注重团体情境的应用,即在团体情境下开展心理帮助与人际活动,以提升效果。

2 团体心理咨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团体心理咨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有着经济性强、实效高、效果好的优势,团体心理自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2.1 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成效,扩大受益

大学生处于青春期向成熟期过度的阶段,虽生理发育基本完成,但心理尚未发育成熟。大学生群体处于相同的社会背景下,面临类似的心理压力和社会冲击,甚至有着同样的心理缺陷和问题,如当今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性格孤僻、冲动盲目的个性缺陷十分普遍。而虽然我国高校基本都配备了心理咨询人员,但有心理咨询需求的学生数量庞大,心理咨询师人数却往往很少,如果进行一对一的心理咨询很难满足大部分大学生的心理咨询需求。而对于有着类似心理问题和障碍的人们,团体咨询是一种经济、高效的解决途径,通过一对多的团体咨询,不但能够有效解决一对一心理咨询时效差、经济性差的问题,也进一步扩大了心理咨询工作的影响力和覆盖面,使收益学生的人数大大增加。可见团体心理咨询相对于普通的个别咨询形式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更为适用。

2.2 促进经验迁移,提升心理素质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多产生于特定的社会背景和环境下,为了解决这些心理问题,常常需要构建类似的人际环境,并通过恰当的训练和引导方式客服心理障碍,并培养必要的心理素质与技能。团体心理咨询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因而更容模拟“特定的社会背景和环境”,即对心理问题的形成情境进行复制。在类似的情境中,团体成员将心理问题宣泄或表达出来,将其自卑、恐惧、罪恶等心理问题在相对安全、温暖的团体氛围中传达出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心理障碍。而由于团体心理咨询中,团体成员间的心理问题相似,因而常常能基于表达着一定的理解、信任和支持,进而使表达者获得归属感。此外,在团体成员相互信任,相互了解和学习的过程中,成员不断挖掘自我潜能,将团体咨询中的体验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并在真实的经历中获得心理上的成长。可见,通过团体心理咨询,有助于在交换意见、相互学习中积累经验,发现潜力,挖掘潜能,为大学生构建良好的心理素质基础。

2.3 促进多向沟通,客服交际障碍

目前,心理封闭、性格孤僻、自我认同感低等问题在大学生中十分常见,存有这些心理问题的学生通常不愿像他人倾诉烦恼。而团体心理咨询,通过构建团体情境,使其处于一种相对温暖、和谐的氛围,为其提供了宣泄情绪和倾诉心声的机会。而由于团体成员往往有着相同的心理问题,因而成员的倾诉往往会获得共鸣、支持和鼓励,进而减少心理防卫,改善自闭、孤僻的问题。此外,团体心理咨询中,成员之间有着很强的互动性,每个成员不仅可以向其他成员进行倾诉和求助,也可以向其他成员提供帮助,从而形成互帮互助,相互促进,相互改善的局面,不但解决了所有成员共有的问题,也提升了成员的交际能力,并使成员在人际交往中交流情感和思维、探索个人价值和建立友情,以减少其孤独感,提升其自信心和与人交流的勇气。

3 总结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不但影响着他们在校期间的表现,也对其未来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团体心理咨询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有着较多优势,对于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效有着重要的意义。因而,今后应强化团体心理咨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充分认识其实用、高效的特点,并充分发挥其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唐海波、张淑娟、刘超超.团体心理咨询对大学生情绪智力培养的效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5):716-718

[2] 刘燕.大学生应对方式、心理健康水平的干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2):74-75

健康咨询篇7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985工程”和“211工程”的顺利实施,教育资源的整合,不断增长的大学生群体如何健康发展,怎样把他们培养成为具备优秀人格,健康心理,社会责任感,诚信等优秀品质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力军,是高等教育面临的新课题。《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明确指出:“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应具备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良好品格和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

由于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转折的关键时期,从表面上看,他们的生理发育已日趋成熟,但是他们在心理上却处于“人生第二期断乳”阶段,大学生的种种心理困扰和精神障碍时有发生。从而阻碍着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近年来,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加,新旧价值的撞击,导致大学生心理卫生问题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因心理和行为问题导致的恶性事件屡有发生。择业社交,学习生存过程中产生的抑郁、偏执、孤独、敏感心理症状持续增多。性、毒品犯罪等失范出轨现象,更成为社会负潮流中不可忽视的支流。如轰动全国的马加爵事件,清华大学刘海洋用硫酸伤熊事件……这些令人震惊事件的发生固然有社会、教育、法制的等诸多原因,但不可以否认的是,他们都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失衡不无关系。我国第三次精神卫生工作会议透露的数据显示,有焦虑不安、恐怖、神经衰弱和抑郁情绪等问题的大学生占学生总数的16%以上。可见,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这是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二、大学生心理咨询的常用技巧

近年来,各地教育工作部门和学校在推进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效果。许多高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或咨询的专门机构,开展了相应的教育教学。笔者在多年的工作中总结了一些方法。

(一)注意倾听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时,要灵活运用各种咨询技巧来调节个体大学生的心理失衡,使他们尽早恢复到健康的心理状态。因此,在技巧运用方面就应该做到:对咨询者的第一个要求便是注意地倾听大学生来询者的诉说,有效的咨询者应先成为一名优秀地倾听者。他的重要意义在于,第一,它表达了对大学生来询者的积极关心与尊重,从而有助于相互信任的咨询关系的建立。第二,耐心和注意地倾听可使大学生来询者能有对象的倾诉其内心的苦恼,有助于情绪宣泄或治疗的作用。第三,只有通过耐心倾诉,咨询者才能了解大学生来询者的心理问题及其根源,才能与来询者一起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常用的技巧

根据倾听的内容,倾听一般分选择性倾听与非选择性倾听。而非选择性倾听在针对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的主要目的是鼓励大学生来询者诉说以便最终搞清他(她)的问题是什么。因此,应把握好对如下技巧的运用。

1.非言语行为

非言语行为是实现非言语沟通的重要手段。要做到:(1)仔细观察大学生来访者的面部表现。要知道,面部表情是仅次于语言外的主要信息员。(2)注意目光与目光接触。这样不仅使咨询者从来访者的严重看出焦虑、恐惧、失望、无助和疑惑,也可看出期望、满意、喜悦、自信和信任,而且也是来访者从咨询者眼中“读出了”温暖、信心、理解、通感和希望。(3)还要正确运用好手势和体语等其它非言语行为。因此,咨询者在运用非言语行为上,应显得有条不紊、放松、自然。

2.副语言与简短接话

副语言是介于语言沟通和非言语沟通之间的沟通手段。因而,在咨询会谈中,咨询者要善于利用副语言表达自己对大学生来询者的情绪支持、安慰、鼓励信任和希望,以增强言语沟通的感染力。接话是指咨询者尽可能地接着大学生来询者刚才的话题说尽可能短的词句。其目的是要达到:一是给大学生来询者一个机会,以便探索与理清自己的思想;二是表示咨询者认真倾听了大学生来询者的诉说并鼓励他(她)继续说下去。但也要注意:一是不要引入新话题;二是咨询者不要马上发表看法和意见。

3.沉默

健康咨询篇8

关键词:消防;心理健康;SCL-90症状自评量表;心理晤谈

2014年元月笔者对某县消防大队心理健康情况进行了评估。因为笔者检索了近10年相关文献,未发现有在消防官兵心理健康调查中使用心理晤谈[1]技术的文献报道。仅有宋丙芳,丁建光,何敬和[2]在对消防部队进行SCL-90测验评估后,进行了系统的心理干预。为防止测验误差[3]和更全面搜集信息,故本次评估以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心理晤谈二者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同时对有心理问题的官兵开展个案咨询。报告如下:

1 对象、工具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某县消防大队全体官兵27人,均为男性,其中军官(少尉与少尉以上人员)11人,士兵(少尉以下人员)16人。军官组平均年龄(29.0±6.72)岁,士兵组平均年龄(23.6±3.05)岁。

1.2工具 SCL-90症状自评量表又名90项症状清单,是一个包含90个项目的症状自陈量表,主要反映受试者有无各种心理症状及其严重程度。各项目从无、轻度、中度、偏重、严重分别计1~5分。评定的时间范围是“现在”或者是“最近一个星期”的实际感觉。测验适用对象包括初中生至成人(14岁以上)。

1.3方法 团体施测,测验时间20min,问卷当场回收。获有效问卷27份。每人测试结果出来后,笔者对全体官兵以一对一的形式进行了心理晤谈。测试结果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定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组间差异采用成组t检验或独立样本t检验;所有检验采用双侧检验,若P

2 结果

2.1军官组与士兵组的各指标的比较 SCL-90症状自评量表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阳性项目均分、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等维度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消防大队的各项得分与中国常模数据的比较 消防大队与中国常模数据比较,除躯体化评分、精神病性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的SLC-90量表评分,消防大队的评分低于常模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

2.3心理问题检出率 按照SCL-90症状自评量表全国常模结果,总分超过160分,或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或任一因子分超过2分,考虑筛选阳性。军官组有一人躯体化因子分超过2分。士兵组有一人总分超过160分,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因子分超过2分。该县消防大队心理问题检出率7.4%。

2.4心理晤谈结果 通过心理晤谈我们发现该军官是由于个人家庭问题引起测验阳性,士兵是刚入伍的新战士,由于不能适应日常训练引起测验阳性。其他人员晤谈未发现异常。晤谈结果与测验结果相符合。

2.5筛选阳性官兵的处理 根据晤谈情况我们对军官采用认知疗法咨询,共计咨询12次,1次/w。通过咨询该军官纠正了不合理的认知,学会了在家庭和工作中寻找平衡。

3 讨论

依据以上调查,该县消防大队军官组和士兵组的心理健康水平无差别,和全国SCL-90常模相比该县消防大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良好,与张万英的2005年调查结果不一致。由于王焕林、孙剑、余海鹰等人研究证明军人SCL-90常模高于全国常模,故该县消防大队官兵测验结果未与军人SCL-90常模相比较。

由于该军官外出集训,战士调往其他县市继续服役。干预结束后2人均未能再次SCL-90测验,导致2人心理干预前后SCL-90测验结果无法对比。通过对2人的咨询实践我们认为消防部队心理咨询要因人而异,采用个体化的方案。

参考文献:

[1]姜乾金.医学心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62-177.

健康咨询篇9

关键词:民族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咨询法;学校社会工作

目前,我国高校已初步建立了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为依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在高校育人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近年来频发的大学生个体恶性事件在媒体上的持续发酵折射出社会对大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的担忧,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任重而道远。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既是现代大学强化育人功能的应有之义,也是回应社会大众吁请的情势所需。反观现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模式,我们发现,其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健康防护技能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其在预防、干预和处置个体心理危机方面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功能,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的效用和价值遭遇实践困境。

一、民族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模式及其实践困境

从全国高校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是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发挥作用的。2000年,国家教育部党组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以此为起点,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面普及并不断向纵深发展。[1]《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2]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3]从2004年开始,教育部文件中首次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同列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基本手段。[4]在国家相关部门指导下,我国各级各类高校立足各自实际,构建起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体系并逐渐完善,民族院校和全国其他高校并无二致。

(一)民族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的一般模式

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主要有两大模块:心理健康教育(即心理健康通识教育)和心理咨询(个体和团体心理咨询)。笔者检索分析中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院等10所民族院校心理健康工作模式发现,现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格局和工作模式基本一致,主要包含内容:

1.组织管理。以学校党委(行政)名义出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的方案、规定或指导意见,从制度层面规范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组建专项任务领导小组或心理健康工作管理(指导)委员会指导相关工作及检查、督查工作活动落实情况。

2.结构设置。学校设立专门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机构(名称各不相同,职能基本一致),一般挂靠于学生工作部(处)、思政教育部门或设有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工作、医学类等专业的二级院系。学校按照“校级有教育和咨询中心、二级学院有心理辅导员、班级有心理委员”的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组建专兼职工作队伍。

3.活动内容。主要活动包括:为入学新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以问卷等形式进行心理测评;开设心理健康通识教育课程;心理咨询专兼职人员在工作日开展坐班式心理咨询服务工作;开通专门网站提供网络匿名咨询服务;学校党群系统学工部、宣传部,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机构及相关大学生社团(如心理学社、社会工作专业社团)等联合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团体心理咨询游戏和“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等各类活动以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二)民族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模式的实践困境

从民族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的整体运作来看,其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学生心理健康测试评估、学生心理调适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从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的实践来看,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模式工作主导价值理念的先天缺陷在面对复杂“社会情境”[6]时自然暴露出来,导致其实践功效未能达到制度设计的预想目标,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主动性。有学者指出,“我国高校心理咨询普遍采取‘被动等待’的工作形式,缺乏应有的主动性。然而,从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来看,独立性和闭锁性是青年大学生显著的心理特征,由于闭锁性心理特征的存在及对心理咨询的认识的偏差,许多同学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心理困惑和烦恼,往往选择向朋友倾诉而不愿意到心理咨询部门寻求老师的帮助”。[7](p74)一些学生在遇到诸如两性、家庭矛盾等私密性问题的心理困惑时,很少主动向本校“坐班式”心理咨询机构寻求帮助。一部分高校开展的网络咨询可缓解此矛盾,但是一旦学生选择沉默,网络咨询模式同样形同虚设。

2.重咨询而轻介入。各高校咨询服务中,一般由专业或兼职咨询人员采取个体心理咨询和团体心理咨询方式,通过聆听、引导和启发的方式,结合来访者心理特点同其交流,促使其摆脱不良心理、情绪等。一般来说,此种方式是为寻求咨询学生提供有效服务的不二之选,但是各高校咨询人员轮流排班的工作模式使得此项工作预期成效大打折扣。咨询教师只负责其值班日的咨询任务,对一些轻度心理不适的学生来可提供有价值的咨询服务,但此种模式面对对一些心理重度和极度不适的个案时收效甚微。

1.缺乏信息沟通的统一平台。构建完备的学生心理健康和咨询机制,实现对在校学生的全覆盖服务,需搭建统一有效的信息服务平台。现有模式下,“班主任、辅导员和心理健康教育咨询队伍”三支队伍分别承担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部分职能,班主任、辅导员负责对单位班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的动态观察监控,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专兼职人员利用专业知识为求助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咨询服务以化解心理危机。但实际上,各民族高校尚未建立起统一的信息沟通平台,彼此无法共享各自掌握的学生心理健康相关的预警性、动态性信息,因此导致无法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一些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学生因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而出现心理健康状况恶化(重度抑郁症、精神错乱等精神类疾病)的情况,甚者出现自杀、自残、伤害他人等恶性事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以心理学、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作为理论依据,以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心理素质和行为,摆脱消极心理情绪为主要目的,在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和对心理不适学生的辅导治疗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模式天然缺乏“介入性和干预性”的价值取向,有加其呆板的科层化运作方式,致使其功能有效性衰减。学校社会工作独有的理念和价值恰能弥补传统心理教育咨询工作的上述缺陷。

二、心理健康咨询工作与学校社会工作的亲和性和差别

“学校社会工作者通过专业性的服务,协助学校改善学习环境,解决教育过程中的有关问题,完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正常成长;帮助学生发掘潜在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性,帮助学生克服障碍和挖掘潜能”。[8](p195)学校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具体操作手段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有所不同,但两者之间的亲和性和互补性为其合作提供了基础。

(一)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与学校社会工作的亲和性

1.两者理论基础的一致性。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规律的科学,该学科从产生之初就确立了为人类心理健康为目标的人本主义价值取向,同时心理学的发展为社会科学和心理咨询、治疗方法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支撑。尤为重要的是,“认知发展、学习理论等心理学知识成为社会工作的重要基础,心理学的发展(人格心理学、精神分析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工作技术。心理学是微观社会工作的重要基础,发展心理学、变异心理学、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理论都指导了社会工作实务”。 [9](p228) 同样,心理学也是心理咨询工作的基础性理论来源。

2.两者功能目标一致。学校教育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社会建设者和可靠社会主义接班人,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其旨为学生养成健康心理意志品质和良好个提供专业支持。学校社会工作是运用社会工作的基本原理、原则和方法,致力于改善学校学习环境和条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提高适应学习和生活的能力,以克服其成长中的困难,实现个人社会化和学校教育的目标。[10]二者均着眼于服务学校育人工作,功能目标取向总体一致。

(二)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与学校社会工作的差别

1.问题归因取向不同。学校社会工作将学生心理不适或心理问题归因于其所处的“社会情境”(结构性压力来源),“坚持社会学取向的科学家认为,在人类许多疾病的发生中,外界环境张的压力源起到了重要的致病作用。也可以说,现实生活中的工作、学习、人际关系和家庭生活相关的种种问题,经常使人处于压力状态下,这些压力源极可能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11] “与心理学主要采用疾病和医疗视角不同,社会工作认为是人与环境的互动导致了困境”,[12](p35)社会工作认为,常见压力源有:躯体性压力源、心理性压力源(人际关系的冲突)、社会压力源(生活环境变化较大)、文化性压力源(语言、习惯、生活方式、等改变造成的刺激或情境)等,[13](p261)上述压力源往往交叉叠加作用,而非单一化呈现。“社会学取向强调外在的要求和压力源,心理学强调个体如何评价外在要求”。[14](p59)。

2.作用模式不同。社会工作主张在消除个体面临的结构性压力源的同时,充分发挥个人、学校、社区及社会资源力量帮助案主形成正确认知,帮助案主提高获取用于自我发展的社会资源的能力,激发发展潜能。“心理学家一般是以个人为工作对象,将与工作对象有相当深入的关系,有时变成了心理治疗员”,[15](p147)其倾向于从主体层面单一着力,强调主体性的自我恢复能力,通过与案主沟通促使心理的自我调节和恢复,而较少触及其面临客观困境。

学校社会工作强调“人在环境”理念和“助人自助”理念,以“自助”能力提升为核心目的,激发学生个体自身发展的潜能和其运用资源的能力。“社会工作者特别感兴趣的是当事人的社会功能和社会关系,是运用社会资源化解当事人的个人和社会问题”。学校社会工作强调把社会工作的原则、方法与技术运用到学校环境中,促成学校、家庭和社区之间的协调合作,协助学校形成“教”与“学”的良好环境,引导学生寻求个别化和生活化的教育,建立社会化人格,习得适应现在与未来的能力。[16](p75)

学校社会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咨询问题归因和作用路径不同,但其各自的学科特点决定了二者可相辅相成,合力发挥作用。张大均教授在分析了学校社会工作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和联系后提出的一个新的专业名词: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即将社会工作价值理念全面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从学校社会工作的角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此思路推进二者结合不无启示意义。

三、民族院校中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与学校社会工作合力作用模式

在探讨学校社会工作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未来前景时,必须正视的现实是:社会工作尚处在发展阶段,学科体系构建虽已具雏形但其社会影响力有限,学校社会工作的价值还未能被学术界和决策者所普遍认可和接纳。所以,有学者设想将学校社会工作模式“嵌入”大学生工作体系中,以改造学校学生管理教育生态的尝试尚缺乏实践基础。笔者认为,若要推动学校社会工作融入民族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中,必须坚持现有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模式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主导地位,以此为基点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方法和学校社会工作方法的有效融合模式。

(一)初级模式——将社会工作理念渗透进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中。一要将社会工作理念引入高校学生工作制度的上层设计中,“可以利用社会工作的独特理念原则和方法弥补传统管理模式中理念和职能的缺失”。[17] 学校社会工作的“人在环境”理念强调,无论是对学生心理问题根源分析还是对其介入手段的选择均以社会结构和社会过程作为切入点,可有效克服传统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方法的单一性取向。二要将学校社会工作专业内容充实进“大学生辅导员、班主任、额 工干部”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中,推动辅导员队伍建设,“嵌入学校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不仅能够加强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健全和完善高校辅导员制度,还可以提高辅导员自身素质和能力,完善其知识结构,掌握学校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和手段”。[18]从一定意义上讲,辅导员“谈心”工作就是在做个案社会工作,在谈话的过程中,辅导员除了坚持一贯的真诚、尊重原则之外,如若将社会工作中的“接纳、案主(学生)自决、个别化、保密”等交流沟通技巧融入其中,更有助于其工作开展。[19]学校社会工作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格局中,可有效弥补传统的学生工作模式和方法的缺位,这同时也必然要求学生工作者进行角色重塑和高校学生工作功能拓展和延伸。[20]

(二)融合模式——学校社会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并行交叉。

沈黎提出,对于学生问题日趋复杂多元、学校原有心理辅导体系功能的有限性,学校社工与心理辅导老师相互配合可发挥巨大功效,学校社会工作制度的建立有利于预防功能的发挥。[21]学校社会工作要真正发挥作用,需从制度层面确立社会工作在学校管理体系中的明确地位。笔者认为,需进一步理清学生教育、管理职能部门和心理咨询机构之间的关系和工作职责。在设有社会工作专业的民族院校引入社会工作模块,设立“社会工作服务站(中心)”,充分调动教师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和学生力量常态开展社工服务。高校需构建起以学校为中心,以“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心理咨询和社会工作”三大功能模块作为构建基本支撑的创新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并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全面监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建立预警机制,对心理不适学生提供分层次教育咨询服务和社工干预。

1.心理健康教育模块。强调其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功能,通过通识教育传授心理健康基础知识,确保每一位学生掌握心理学常识和心理保健、心理调试的基本方法技能

2.心理咨询模块。此模块强调对心理不适学生的心理疏导功能,专兼职心理咨询教师定期为求助学生提供心理疏导咨询服务,并与各教学单位建立动态联系机制。在咨询服务过程中做好咨询日志撰写和建档工作,为分层次咨询服务提供依据,并与社会工作站(中心)建立全天候合作关系,可将已接受心理咨询但收效不佳的重点学生转送至社会工作站。

3.社会工作模块。此模块强调其在个体“问题”解决中的独特功能,特别是对一些出现心理极度不适的学生提供系统支持,根据差别化原则,采取“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等方法提供介入服务,争取学校、家庭和社会资源,尽力帮助学生消除心理压力源,助其自助。

本文从分析相关民族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工作现状为切入点,提出将社会工作引入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体系,并提出了以“三大功能模块”为构件的新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模式,这仅是初步设想,对此模式的具体运作机制还须深入思考,本文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1] 以注[2]、[3]及以下等文件为标志,《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教党〔2000〕21号),《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

[2] 教育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

[3]《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教社政〔2001〕1号).

[4] 同[2].

[5] 此资料从各高校网站提供信息整理而来,机构具体名称和实际可能有差异.

[6] 社会学术语,主要指复杂社会文化因素对制度的反向约制作用,致使制度功能不能有效发挥.

[7] 卢爱新.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D],2007(74).

[8] 卢谋华. 中国社会工作[M]. 中国图书出版社, 1991(195).

[9] 顾东辉主编.社会工作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228).

[10] 文军.学校社会工作论略[J].社会,2003(1).

[11] 伍麟、车文博、郭增花.应激的多视角解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3).

[12] 顾东辉主编.社会工作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35).

[13] 李虹.健康心理学[M].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261).

[14] 伍麟、车文博、郭增花.应激的多视角解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3).

[15] [美]O·威廉姆·法利等著.隋玉杰译.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6] 张乐天.社会工作概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17] 林梅,程毅.社会工作视角下高校辅导员的角色重塑与功能构建[J].学理论,2009(24).

[18] 谢一帆.社会工作视角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缺失的思考[J].社会工作,2009(5).

[19] 马林等.浅议学校社会工作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社会工作,2011(9).

健康咨询篇10

【关键词】 精神卫生;情绪;咨询;团体处理;儿童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39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03-0219-03

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未成年孩子[1]。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留守儿童群体的规模正不断扩大。留守儿童的生存状态及身心发展现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已有研究发现,留守儿童存在孤独、自卑、焦虑、冲动、情绪不稳定等问题,存在心理健康隐患[1-3]。

团体咨询是心理咨询的主要形式之一,可以为团体成员提供良好的氛围,通过团体内部的多向互动,使成员改善自身的问题;其情境与真实的社会情境类似,在团体中的收获容易推广到现实生活中[4],对提高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可能有其独特的优势。本研究探索情绪管理团体咨询提高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效果,以期为提高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团体成员均为四川省宜宾县某农村小学五、六年级学生。学生自愿报名,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5]对报名的成员施测,选择总标准分

1.2 方法

1.2.1 团体咨询方法

1.2.1.1 团体设置 团体性质从团体成员的家庭结构划分属于异质团体(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从团体功能看属于发展性团体。两组团体成员分别由一名领导者及其助手领导。督导人员为有丰富团体咨询经验的心理咨询专家。团体咨询共进行11次,一次完成1个单元的活动内容,每个单元活动时间约1 h。第1天和最后1天只完成1个单元的活动内容,其余每天完成2个单元的活动内容,持续7 d。

1.2.1.2 团体咨询方案 根据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以巴昂的情绪智力理论[6]为基础,结合已有的一些团体咨询方案[7],设计有针对性的情绪管理团体咨询方案。该方案共有11个单元,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步建立团体咨询关系阶段,包括第一单元,内容为澄清团体目标及性质,成员相互认识,制定团体规范;第二阶段为情绪认识、控制和调节阶段,包括第二到第七单元,主要内容包括认识和觉察自己及他人的情绪,了解认知对情绪的影响并学习通过改变认知调节情绪,学习调节情绪的放松方法;第三阶段为问题解决阶段,包括第八到第十单元,主要内容包括学习使用“问题解决策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引起不良情绪的事件或问题;第四阶段为结束阶段,包括第十一单元,用于整合团体经验,结束团体。

1.2.2 评定方法 每天活动结束均让成员填写单元反馈单,最后一次活动结束填写团体总反馈单。第一次团体活动前及第十一次活动后用心理健康诊断量表(MHT)和自编的情绪问卷对团体成员进行测验。

1.2.2.1 《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 [7] 该量表由周步成等人于1991年根据日本铃木清编制的“不安倾向诊断测验”修订而成,适应于小学四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学生。全量表共100道题目, 由1个测谎量表和8个内容分量表构成,分别是学习焦虑、身体症状、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8个内容分量表的总分表示一般焦虑的程度,得分越高表示焦虑程度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剔除测谎分量表得分高于7分的被试。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各分量表折半信度系数为0.84~0.88,全量表的折半信度系数为0.91,各分量表与总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67~0.86,且该量表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较好的效度证明。

1.2.2.2 情绪问卷 该问卷为自编问卷,由18道5级评分题目组成,用于了解通过团体咨询,成员在情绪管理能力上发生的变化。

1.2.2.3 单元反馈单 由7道4级评分的题目和3个开放性问题组成,用于每个单元结束时了解团体成员的参与度、收获以及对团体的建议。

1.2.2.4 团体总反馈单 由6个5级评分的题目和5个开放性问题组成,用于团体全部结束时了解团体成员对团体总的感受和参加团体的收获。

1.2.3 统计方法 用SPSS 13.0进行描述性统计及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留守与否及团体咨询对团体成员心理健康的影响 表1显示,团体中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总分及各个分量表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参加团体咨询后,团体成员的总量表得分及学习焦虑、身体症状、过敏倾向分量表得分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留守与否与团体咨询前后在总量表及各个分量表上交互作用不显著(P>0.05),说明此次团体咨询对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具有同样显著的效果。

2.2 咨询前后团体成员在情绪问卷上得分的变化 在“我相信事情总会好起来”这一项目上,团体成员后测得分高于前测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364,P<0.05),说明经过团体咨询,团体成员看待事物的态度更加积极了。在“事情顺利时,我容易忘乎所以”这一项目上,团体成员得分后测高于前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29,P<0.05),说明团体成员能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在总分及各项目得分上,留守与否与参加团体咨询前后两因素交互作用不显著(P>0.05),再次说明此次团体咨询对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具有同样显著的效果。

2.3 单元反馈单和团体总反馈单分析 为了解团体成员参加团体的感受变化,比较其在第一次和最后一次填写的单元反馈单上的评分,结果见表2。通过对单元反馈单的分析发现,团体成员对团体的喜欢程度和参与度一直非常高,且随着团体活动的开展有提高趋势。通过团体咨询,团体成员对自己越来越了解,越来越有信心。对团体总反馈单的分析也发现,团体成员认为此次团体是温暖的、接纳的、坦诚的、轻松的、关心的、快乐的。有90%的人表示“学会了用‘白精灵’战胜‘黑魔鬼’”(改变认知调解情绪的方法),85%的人表示“学会了问题解决策略”(应对生活中负性情绪事件的方法)。

3 讨论

目前,社会上对留守儿童的关注越来越多,人们开始探讨提高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具体措施。许多人将留守儿童问题视为“问题群体”,提倡对留守儿童问题特别对待。然而,留守儿童群体规模越来越大,留守已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因此,提高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必须寻求一种更普遍而有效的方法。研究结果显示,情绪管理团体咨询对于提高异质团体内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具有同样显著的效果。通过团体咨询,团体成员学习焦虑、身体症状、过敏倾向、一般焦虑水平显著降低,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看待事物更加积极,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情绪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方面[5] 。当生活中的应激事件(如父母外出打工)发生时,往往最先影响到一个人的情绪。因此,要提高一个人情绪管理能力,可以帮助他应对生活中的应激事件,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在此次团体中,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剧表演、“布偶剧场”、现场体验并布置家庭作业练习肌肉放松的方法和数数呼吸法,使团体成员逐步学会认识情绪、控制情绪、调节情绪,并在第三阶段交给他们问题解决的策略,让他们一起讨论、练习使用这些策略解决生活中容易引起不良情绪的问题,如与小伙伴闹矛盾、爸爸妈妈外出打工或者吵架等。此外,在整个团体咨询过程中注重营造安全轻松的氛围,通过单元反馈单和团体总反馈单可见团体成员参与性高,认为团体是温暖的、接纳的、坦诚的、轻松的、关心的、快乐的,这正是团体成员成长的基础和动力。通过在这样安全轻松的氛围下,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团体成员能够更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心理健康水平得到了提高。

将留守儿童融入到一般儿童群体进行咨询,具有以下优势:(1)可以避免“标签效应”,使留守儿童问题正常化。如果只对留守儿童进行咨询,可能使他们错误地认为自己是有问题的、特别的,不利于提高其心理健康,可能还会使其更加自卑。(2)有利于团体内部的多向交流,团体成员之间的分享与相互支持。在此次团体中,通过留守儿童和其他非留守儿童的交流和讨论,他们对父母有了更好的理解,对自己的情况及责任也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更加懂得了对现有家人的珍惜。(3)团体领导者有更丰富的可利用的资源。通过家庭作业等形式,团体领导者可收集到团体成员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情绪事件,并从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问题用于讨论、情景表演、角色扮演等。

团体咨询的计划只经过一组领导者及成员的实践,是否具有可推广性有待继续检验;团体活动时间比较集中,持续时间不是很长,对团体咨询的效果可能会有一定影响。因此,团体咨询的长期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4 参考文献

[1] 刘霞,武岳,申继亮,等.小学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的特点及其与孤独感的关系.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4):325-327.

[2] 周宗奎,孙晓军,刘亚,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教育与发展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1-79.

[3] 叶敬忠,詹姆斯•莫瑞.关注留守儿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2-13,58-60.

[4] 蒋波.发展性儿童团体咨询的理念与实践.思想与理论教育,2006,6:57-59.

[5] 周步成,等.心理健康诊断测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1991:5.

[6] 徐晓燕,张进辅.巴昂的情绪智力模型及情商量表简介.心理科学,2002,25(3):332-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