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三年发展规划十篇

时间:2024-04-21 14:46:09

企业三年发展规划

企业三年发展规划篇1

一、前言

企业标准化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管理科学和现代化的基础。它不仅为企业各项职能活动提供基础,而且也为企业其它基础工作提供必备条件。标准化工作是以企业获得最佳秩序和最佳效益为目的,对生产经营中大量重复发生的事情,贯彻实施国家、行业等各类各级标准,并依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和实施企业标准为主要内容的科学技术活动。通过标准化管理来优化企业结构,规范企业行为,提高企业产品、服务、管理工作质量,以获得更高的效率和效益。为了深入、持久地开展企业标准化工作,建立健全以标准化管理为基础的现代化科学管理体系,明确今后三年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发展目标,根据标准化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划。

二、 企业标准化工作现状

1.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标准化工作体系,设立了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和日常工作机构,配备了标准化专、兼职人员,成立了公司标准化工作管理网络。

2.建立了以技术标准为主体,包括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在内的企业标准体系,补充完善了技术、管理 、工作三大标准体系和明细表。

3.制定了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明确了标准化委员会和总师办的标准化职责,规定了企业标准制修改程序、要求、标准实施和考核。

4.收集和制定企业技术标准1000余项,制、修订各类管理标准200多项、工作标准400多项。

5.基本实现了计算机网上查询,打印文本的功能。

6.通过标准化知识培训,全员标准化意识不断增强。

7.存在差距

从创建aaa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的目标看,企业标准化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具体为:

(1) 需对企业的标准体系表进行持续改进,特别是工作标准体系表需进一步完善,明细表需进一步确认、补充。

(2) 标准化工作的宣传力度不够大,全员标准化意识还需加强。

(3) 标准化工作的整体性有待进一步衔接、协调。

(4) 尚未系统地开展标准化经济效果评价。

(5) 企业标准的执行力度还需进一步强化。

三、 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

3.《企业标准管理办法》

4.《国家技术监督局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管理办法》

5.《关于推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若干规定》

四、 今后三年企业标准化工作发展目标

紧紧围绕企业发展的方针目标,实行统一管理、分工负责,以整体的观念,严谨的工作态度,认真开展标准化工作,为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的持续、稳步、健康发展,发挥标准化工作的作用。

1.进一步提高全员标准化工作意识和工作水平,认真贯彻实施标准化法律以及纳入企业标准体系的国家、行业、地方和企业标准。

2.20__年通过aaaa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确认验收,全员标准化培训率达100%。

3.20__年实施iso10012计量管理体系标准的认证。

4.20__年至20__年参与修订行业或国家标准:……。

5.20__年至20__年参与修订……产品的国家标准:……。

6.到20__年工作标准覆盖率达100%。

7.到20__年企业标准制定率达98%。

8.到20__年对国家新颁布的电能表产品标准通过采标确认。

9.配合企业及产品的各项荣誉证书的申领或换证进一步规范各项管理工作。

10.欧盟环保二指令(rohs和weee)的研究与实施。

11.加强实验室的投入,提升产品检测能力。

12.为整合研发、生产和管理的综合资源,提升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建立××信息化制造基地,进一步完善企业标准化体系,实现数字集团。

五、 保证措施

1.充分发挥公司标准化委员会的作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积极采用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积极参与和承担上级标准的制定和修订任务。修订完善企业标准体系,确保企业标准化体系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严格组织贯彻实施各级各类标准,并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2.企业标准体系是开展企业标准化工作的核心,是企业标准化工作最重要的指导性文件之一。公司编制的企业标准体系既要符合国家标准化方针政策,又要结合本企业的方针目标,满足企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的需要。要根据企业的发展需要不断优化结构,紧紧围绕企业的方针目标,严格按标准体系的内在联系,及时调整,不断补充,形成超前、科学的企业标准体系。

3.标准化专兼职管理人员要树立全局观念,衔接、协调好企业生产、技术、经营活动各个环节的标准化工作,做好各类标准的收集、采购、保管、信息反馈工作。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及时收集齐全上级最新公布的技术标准,不断更新、补充、修订企业标准,使企业的生产、经营等工作实现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化,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4.及时组织对标准的宣贯培训,对纳入体系的标准,按职能组织宣贯,使每个实施者清楚标准的内容,严格按标准实施,消灭无标生产和作业。对修订的标准和新制订的企业标准由相关部门及时进行宣传教育,切实落实新标准实施工作。

5.标准是一切工作的依据,严格按标准制修订程序。各部门要具备日常工作应有的各类标准,做到能随时查阅标准文本,严格按标准执行。

6.标准的生命力在于动态管理,标准自身不会产生效益,只有通过实施才能体现它的价值和作用。要通过对标准体系表的分析,从总体上了解企业标准的配套性、完整性,在企业标准化工作中实行动态管理。各部门要定时检查本部门的标准化工作。

7.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标准信息网时间查询,并要做到一文一档的调阅,不仅管理标准、工作标准要做到,技术标准也要做到,使标准文档只要有计算机就能查阅,为标准提供利用创造良好的条件,实现各类标准都能在网上快速查询,做到随时要用随时可查看、打印文本。

8.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标准,要建立健全标准化工作检查考核机制,各职能部门在检查工作的同时,进行标准化工作监督检查,并结合经济责任制进行考核,不断完善标准化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考核制度。在检查标准执行情况的同时,对各级标准化专兼人员的标准化工作进行检查、考核。

9.根据《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每三年对企业的各类标准进行一次全面的复审和修订,对收集的上级标准,每年进行一次汇总更新,以确保各类标准的时效性、准确性。

10.每年举办标准化知识培训班,增强全员标准化意识和各级标准化专兼职人员的标准化管理水平。参加上

级举办的各类标准化培训班,使相关工作人员不断更新知识,提高工作能力。定期举办新标准的宣贯培训,以适应企业生产、管理、经营的需要。

11.加强标准化审查,相关职能部门标准化人员要负责做好对技术文件、图纸、开发新产品、技术改造、技术引进、设备进口等的标准化审查,并编制好书面审查报告。

企业三年发展规划篇2

摘 要 职业生涯规划,是为了让职工有一个更清晰的奋斗目标,这对于企业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三集五大”政策下的影响,企业越来越重视青年职工的以职业生涯的规划情况,但是通过调查发现,企业职工对职业生涯的规划十分的迷茫,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这不利于企业青年职工未来的l展。因此,企业关于目前职工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提高企业职工职业生涯按规划工作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企业职工 职业生涯 规划工作 建设 探索

企业未来的发展基础,是现在的青年职工,经过时间的沉淀,可以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有经验的老职工。青年职工在成长阶段,是需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但是,目前企业的青年职工,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意识比较薄弱,同时经过调查发现,青年职工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原因,就是没有接收到相关的培训。因此,本文针对企业职工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建设的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希望可以提高职工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

一、企业职工职业生涯规划现状以及原因

企业在调研的时候发现,青年职工对未来职业生涯十分的迷惘,没有明确的目标,甚至一部分青年职工缺乏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进行详细的调查可以发现,是因为企业没有对职工进行科学合理的培训,职工对职业生涯的规划并不清楚。同时职业规划工作,也是目前我国新兴起的一个行业和工作内容,也是企业需要不断完善和不愁的工作。所以,企业青年员工缺乏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的工作建设不完善也是有关系,因此,需要针对企业的职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工作进行分析和探索。

二、企业职工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建设的探索

(一)建立企业青年职工指导制度

企业未来发展的基础是青年职工,因此,需要针对青年职工对未来职业迷惘的情况,采取科学的措施。首先,企业需要开展职工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建设,就要建立企业指导制度,这是为职工进行培训的依据和基础,而且该制度必须是行之有效的,能够照顾到所有的职工,实现公正培训。其次,青年职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制度中,还需要满足心理和思想的指导,除了明确为职工规划未来职业的走向以外,还要帮助青年职工梳理思路,确定青年职工的对未来职业规划的思想是正确的。

(二)为青年职工聘请专业生涯规划指导老师培训

由于职业规划是目前我国新兴起的行业,所以企业在建设职业规划工作的时候,也是缺乏相关的经验和理论知识的,因此,想要培养一批优秀的职工,就要聘请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老师进行讲座,这样在青年职工接受培训的过程中,企业相关领导者,也可以借鉴相关的经验,完善企业对职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建设的内容。而且由于青年职工是企业构成的终端,是企业制度实行最终的执行者,所以,聘请专业的老师为青年职工进行宣讲和培训,有利于职工明确自己未来的生涯的发展方向,而且也给企业建设工作提供了帮助。

(三)借助企业局域网,青年职工可以规划职业生涯

企业内部的局域网,可以为企业提供很多资料,企业的发展史,企业在不同时期,所设立的不同的部门的职能,以及企业依据政策改革,未来还会增添或者删减的部门岗位有哪些,这些都是对青年职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后职工可以依据企业的构成,和自身的优势以及特征,确定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且借助于企业为青年职工开设的绿色培训通道,可以让青年职工对现有的工作环境和分为,以及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

(四)老职工为青年职工传授职业生涯规划经验和建议

企业的构成,是青年职工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基石和栋梁,而老职工则是企业的瑰宝。因此,企业想要帮助青年职工规划未来的职业生涯,就需要请教老职工,让老职工带领新职工,传授自己的经验,在当时工作的时候,没有职业规划的行业的时候,是如何做到明确自己奋斗的目标,以及在奋斗的过程中,都进行了哪些改变,同时,应该向老职工请教对企业职工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并且对现在的建设工作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可以让企业的建设工作完成的更快、更好、更科学。

(五)引入职工技术测评机制

企业中的年轻职工,很多都是比较有潜力的,但是没有足够的空间和舞台发乎自己的特长,因此,企业应该建立一个职工技术测评机制,这是内部的一个测评机制,对每个职工建立档案,然后依据平时的表现进行记录,有擅长技术的职工,未来可以成为优秀的“工匠”,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基础,有擅长管理的,则可能是企业未来的领导者。因此,应该针对青年职工的不同特性,进行测评。

三、结语

我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设计未来的发展计划的时候,青年职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其中的重点,因为青年职工未来就是企业栋梁。本文主要从四方面介绍了提高企业职工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建设的意见和建议,首先是企业需要建立相关的培训、指导制度,其次是需要聘请优秀的职业规划讲师,进行指导。在其次,则是借助于局域网,让青年职工有一个学习的地方,最后,则是让老职工传授经验,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帮助企业按成职工职业生涯规划的每一个步骤。

参考文献:

[1] 戚伟亮.关于企业职工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建设的探索[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06):155-158.

[2] 郝敏宏.青年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研究――基于X集团整合改制背景[J].电子科技大学,2013(07):166-168.

企业三年发展规划篇3

一、规划背景

根据商务厅《关于制定成品油仓储企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件精神,为提高我市成品油市场供应能力和平衡能力,进一步优化成品油物流系统,科学规划油库网络布局,更好地为我市经济建设服务,结合全市城乡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现编制20*——2010年我市成品油仓储企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二、规划依据

1、自治区商务厅《关于制定成品油仓储企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2、《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02);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4、《通辽市“*”发展纲要》

5、《通辽市城镇布局规划20*-2020年》

三、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有关成品油市场整顿和规范的要求为指导,按照我市社会经济发展纲要、城市总体规划、道路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从全市成品油仓储企业网点建设的实际出发,通过编制和实施《规划》,加强成品油仓储企业发展的宏观调控和管理,严格控制总量,合理优化布局,结构调整提高,逐步建立起与国民经济发展、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竞争有序、统一开放、满足消费需要的现代化成品油销售服务网络体系。

(二)原则

1、成品油仓储企业规划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通过制定规划,在全市范围内建立合理的成品油仓储网点,服务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

2、通辽市《规划》以全市现有批发、仓储现状为基础,紧密结合全市行政区域面积、人口、道路、交通现状及发展趋势等主要国民经济发展指标制定,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3、按照布局与消费增长相适应要求,充分考虑社会需求量、机动车保有辆及增量、交通流量等消费因素,既立足现实,又着眼未来进行科学预测,合理确定成品油仓储企业的数量、规模、档次和分布。

4、成品油仓储企业规划与结构调整相结合,在布局中注重现有成品油仓储及批发企业级别与数量、新建与改造相结合,使网点布局趋向合理。

5、成品油仓储企业规划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分别设定中期、长期目标及成品油仓储企业各地的设置数量,并分步实施。

四、规划范围与期限

本次规划的范围为通辽市辖区内,期限为20*--2010年。

五、主要目标

通过对全市现有成品油仓储企业的统计和到2010年的规划,合理调整布局,总量控制,改造提高,优胜劣汰,以规划作为今后成品油仓储企业建设的主要布局依据,最终达到全市成品油仓储企业的设置与我市城乡建设、道路发展、经济发展相适应。

第二章仓储企业的现状分析

一、通辽市概况

1、概况

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松辽平原西部的科尔沁草原上。东与吉林省,南与辽宁省毗邻。全市辖地5.95万平方公里,南北约长360公里,东西宽为270公里,人口310万;2003年、20*年GDP增长率分别为18.8%、18.5%。过去4年全市成品油需求年增长率约22.4%,预计“*”成品油需求增长每年平均约在15%左右。

2、能源状况

通辽市资源丰富,境内已探明煤炭、石油、硅砂等矿产41种,矿床和矿点190多处,总潜在价值1.3万亿元。天然硅砂的储量占全国之首,被誉为冶炼之宝的类石嚜储量也很可观,煤炭总储量为132亿吨,其中,霍林郭勒煤田长60公里,宽9公里,面积540平方公里,煤炭储量130亿吨,今后,由于资源的开发和外运,使我市成品油潜在的消费需求量增大。

3、交通状况

(1)公路状况:通辽市境内有G111、G303、G3*、G203四条国道,境内里程为981公里,有S101、S302、S303三条省级公路,境内里程351公里。通辽至下洼高速公路、通辽至鲁北一级公路是交通部规划的省际通道的支线,已开工建设。

(2)铁路状况:通辽境内有京通、大郑、集通、通霍、通让、平齐六条铁路干线,以通辽市区为中心,向北京、沈阳、四平、齐齐哈尔和霍林郭勒五个方向辐射,通辽编组站是全国40大编组站之一。

(3)民航状况:通辽市现有一座4C级民航机场,呼和浩特——北京——通辽——海拉尔航线途径此地,霍林郭勒也在计划建设一个3C级的民航机场。

二、成品油消费规模

近年来(20*至20*年),我市成品油消费每年平均增长22.4%,20*年我市成品油消费达到28万吨,其中,中石油成品油销售达到25万吨(汽油9万吨,柴油16万吨)。

20*年我市经济发展加快,电力、煤炭等能源工业的快速发展会促使成品油需求增长加速,本年度增幅预计达15%,预计消费成品油32.2万吨。

三、成品油仓储企业的基本情况

目前,通辽市共有成品油批发企业2户,其中中石油1户,仓储容量3.488万立方米,仓储油库8处(中石油批发、仓储情况见附图一);中石化1户,暂时没建仓储库;仓储企业6户,主要是企业自用,其中民航内部专项供油1户,仓储容量0.06万立方米;铁路内部专项供油3户,仓储容量0.86万立方米;后勤部1户,仓储容量0.2万立方米;中铁十九局一户仓储容量0.*万立方米。

到目前,全市成品油库容量可达4.658万立方米,其中中石油运营的批发仓储油库库容量达3.488万立方,占全市总量的74%,其他仓储油库库容量1.17万立方,占全市总量的26%。

四、存在的问题

1、铁路运输的均衡性和消费的不均衡矛盾突出。我市成品油消费季节性较强,每年一季度和四季度处于成品油消费旺季,而每年一、四季度是运输旺季,运输矛盾较为明显。

2、布点不尽合理。有的地区既无批发也无仓储企业,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部分地区油库容量小,辐射范围有限,周转次数多,负荷高,需要分流。

3、油库的自动化程度低。目前我市使用电子计量发油的油库还不多,多数油库还用手工计量发油。液位仪使用较少。个别油库设施老化,有的油库已使用几十年。个别油库库容不足。

第三章成品油仓储企业需求预测

一、社会经济发展趋势预测

我市20*年至2010年社会生产总值增幅将在18—20%之间;汽车保有量增幅年均将在17%左右;全市基础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入预计保持近年的增速不变。

二、成品油消费需求预测

通过对上述全市成品油需求相关基本情况的认识和分析,考虑到"*"通辽市生产总值的发展趋势,平均按18%的增长速度计算,对我市20*至2010年成品油消费需求预测如下:(见附表二)。

三、合理库存量预测

20*至2010年通辽市成品油合理库存量预测。

第四章仓储规划

一、规划目标

我市仓储规划目标是:建立满足市场需求、适应经营需要,布局合理、覆盖全市,自动化程度高、使用效率较高的成品油仓储体系。

二、布局原则

1、仓储油库规划以中石油集团为主要建设单位,社会建设单位为辅。

2、油库布局应覆盖全市。

3、油库库容满足经营需要,并略有结余。

4、不重复投资。尽量对原关闭油库地理位置好、经营设施齐全、场地有发展余地的油库进行改造提高。

三、油库设置的基本标准

1、库容不低于国家标准(GB50074-2002)三级油库要求。

2、新建或改扩建油库必须安装液位仪,尽量采用电子发油装置,提高油库自动化程度。

四、布局方案

全市除现有仓储油库外,至2010年要新建仓储油库5座,库容量4万立方米;中石油增容4.8万立方米。到2010年,全市油库总库容可达到12.288(不含1.17万立方米自供油库)万立方米。

具体规划如下:

(一)中石油规划:

企业三年发展规划篇4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中央企业,是指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以下简称企业)。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投资主要包括企业在境内的下列投资活动:

(一)固定资产投资;

(二)产权收购;

(三)长期股权投资。

第四条国资委依法对企业投资活动进行监督管理,指导企业建立健全投资决策程序和管理制度。

第五条企业是投资活动的主体,企业必须制定并执行投资决策程序和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机构,并报国资委备案。

第六条企业投资活动和国资委对企业投资活动的监督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符合国家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

(二)符合企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方向;

(三)符合企业发展战略与规划;

(四)突出主业,有利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五)非主业投资应当符合企业调整、改革方向,不影响主业的发展;

(六)符合企业投资决策程序和管理制度;

(七)投资规模应当与企业资产经营规模、资产负债水平和实际筹资能力相适应;

(八)充分进行科学论证,预期投资收益应不低于国内同行业同期平均水平。

主业是指由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确定的并经国资委确认公布的主要经营业务;非主业是指主业以外的其他经营业务。

第七条企业应当依据其发展战略和规划编制年度投资计划,企业的主要投资活动应当纳入年度投资计划。

企业年度投资计划应当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一)总投资规模、资金来源与构成;

(二)主业与非主业投资规模;

(三)投资项目基本情况(包括项目内容、投资额、资金构成、投资预期收益、实施年限等)。

企业年度投资计划中的投资项目是指按照企业投资管理制度规定由董事会或总经理办公会议研究决定的投资项目(包括子企业投资项目)。

第八条企业应当按国资委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报送年度投资计划。

企业年度投资计划的统一报送格式、报送时限等要求,由国资委另行规定。

第九条国资委对企业投资活动实行分类监督管理:

(一)按照国资委有关规定建立规范董事会的国有独资公司,国资委依据企业年度投资计划对投资项目实行备案管理。

(二)未建立规范董事会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国资委依据企业年度投资计划对主业投资项目实行备案管理;对非主业投资项目实行审核,在20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核决定。

(三)国有控股公司,应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向国资委报送企业年度投资计划。

(四)其他类型的企业,参照国有控股公司执行。

第十条企业在年度投资计划外追加项目,应当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告国资委,国资委按本办法第九条规定管理。

第十一条企业对以下重大投资事项应当及时向国资委报告:

(一)按国家现行投资管理规定,需由国务院批准的投资项目,或者需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批(核)准的投资项目,企业应当在上报国务院或国务院有关部门的同时,将其有关文件抄送国资委。

(二)企业投资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形的,应当重新履行投资决策程序,并将决策意见及时书面报告国资委:

1.对投资额、资金来源及构成进行重大调整,致使企业负债过高,超出企业承受能力或影响企业正常发展的;

2.股权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导致企业控制权转移的;

3.投资合作方严重违约,损害出资人权益的。

(三)需报告国资委的其他重大投资事项。

第十二条国资委建立企业投资统计分析制度,企业应当按照国资委要求报送年度投资完成情况和分析材料,其中部分重点企业应当报送季度投资完成情况。

第十三条企业应当对投资项目实施后评价管理,具体工作内容与要求,参照《中央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指南》执行。国资委根据需要,对企业已完成的投资项目,有选择地开展项目后评价。

第十四条国资委对企业依据本办法报送的资料负有保密义务。

第十五条企业违反本办法和其投资决策程序规定的,国资委应当责令其改正;情节严重、致使企业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有关规定追究企业有关人员的责任。

国资委相关责任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国资委应当责令其改正;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企业三年发展规划篇5

据了解,今年我区已完成第一批35家企业的关停并转,主要涉及化工、原材料等行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2家,年税收达到100万元的5家;占地总面积492.22亩,需投入整治资金约2.2亿元。数据表明,多数企业产业结构落后、对地方贡献度不大、发展空间狭窄,所占资源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益。从这个角度看,“三高两低”企业整治不仅是改善地区环境的重要抓手,更是淘汰落后产能,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最佳契机。为此,我们建议:

1、盘活现有厂房等资源,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在土地资源日趋稀缺的大背景下,资源盘活和科技创新是转型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改造现有老厂房用于转型发展的先例已屡见不鲜,这种腾笼换鸟的做法实际是创造了一种不用拆迁重建就能重新焕发活力的路径。“三高两低”企业整治正是一个淘汰落后产能,盘活现有资源,发展创新型经济的大好机遇。目前,我区已制定了“三高两低”企业整治专项行动2012-2014年工作规划,在未来两年内将再整治45家企业。正所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为此,建议进一步细致梳理出区内产出少、产能落后的企业,摸清其厂房、土地、资产现状,以整治工作为“利剑”,适当放大整治对象和范围,通过关闭搬迁,为园区和街道的发展腾出更多空间。迈皋桥、燕子矶、马群、尧化等近郊街道可以结合科技创新载体的建设,利用原有企业的土地、厂房等资源,按照新一轮发展和产业布局的要求,寻找科技含量高、能源消耗低的“绿色”项目,转型发展现代服务业、都市型企业以及科技研发、创业创新社区等,实现地区环境改善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双赢。

2、通过规划调整和土地收储,提高整治地块增值收益。资金问题是制约“三高两低”企业整治的瓶颈,如果不能在土地上获得相应收益,整治工作很难深入开展,政府也将不堪重负。上海正是抓住了世博会的机遇,通过搬迁一批老企业和老旧居民住宅改善了环境,更重要的是盘活了浦东和浦西共5.28平方公里的土地,世博会后其地价已达到3万元/平方米,已有13家央企入驻发展总部经济,预计注册资本总额将超过500亿元,年经营收入累计超过1.1万亿元。以街道境内的百育化工为例,该企业占地约80亩,整治搬迁需要投入数千万元,资金筹措难度很大,如若将该企业的整治与友谊路沿线小企业的搬迁置换进行统筹考虑、统一规划,通过在规划和土地运作上做文章,进一步放大整治工作效应,从而为街道下一步转型发展创造条件。为此,建议区政府超前对相关地块的性质进行规划调整,尽可能增加商业用地面积,通过收储提高地块连片整理开发的增值收益。区财政可在预算内适当安排一部分启动资金,并积极争取市里有关土地出让金全额返还用于“三高两低”企业整治的政策支持,后期通过实行市场化运作模式,做到既要投入于整治,更要受益于整治,实现收益大于投入。

企业三年发展规划篇6

第一条为加快*市*新兴技术开发区的建设,发展高技术、新技术及高技术、新技术产业(以下统称新兴技术及新兴技术产业),促进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推动传统工业的改造,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市发展新兴技术和新兴工业暂行条例》、《*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市*新兴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规划面积为五平方公里。

第三条开发区是新兴技术的研究、开发、中试、生产、经营、培训的综合性基地,其主要任务是:

(一)引进国外及国内新兴技术和资金,兴办新兴技术企业;

(二)将国内及国外新兴技术成果转化为工业化产品并推广应用;

(三)促使新兴技术企业运用开发区的条件不断研究、开发、更新技术和产品,在技术进步的基础上扩大再生产;

(四)跟踪国际新兴技术发展进程;

(五)培训中、高级专门人才。

第四条本条例所称的新兴技术及其产品的范围包括:

(一)微电子与信息技术及其产品;

(二)光纤与现代电子通讯技术及其产品;

(三)激光技术及其产品;

(四)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其产品;

(五)生物工程技术及其产品;

(六)新材料技术及其产品;

(七)新能源技术、节能新技术及其产品;

(八)航天技术及其产品;

(九)其他新兴技术及其产品。

第五条本条例所称的新兴技术企业是指开发区内从事本条例第四条规定范围内一种或多种新兴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中试、生产和进行相关的经营、服务业务(单纯的商业经营除外),并具备下列条件者:

(一)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或者企业事业单位在开发区内投资建立的独立核算的分厂或生产车间;

(二)企业的负责人是具有企业管理或者科技管理经验和中级以上职称的本企业的专职人员;

(三)具有一定数量的与其从事的专业技术相称的中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包括相当于同等学历的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

第二章管理体制

第六条*市人民政府全面领导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

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应本着高效、负责的原则,在开发区内行使各自职权。

第七条*市人民政府主管外国投资工作的部门是开发区的管理机构,其职权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第六条的规定行使。

第八条*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市科委)对开发区行使下列职权:

(一)会同*市计划委员会(以下简称市计委)制定开发区新兴技术发展规划;

(二)组织确定并定期新兴技术及其产品目录;

(三)组织制订新兴技术企业具体认定办法和组织新兴技术企业和新兴技术新产品的认定、考核工作;

(四)扶持区内新兴技术研究和新兴技术企业发展。

第九条*市经济委员会会同市计委对开发区行使下列职权:

(一)根据开发区新兴技术发展规划,组织制定新兴技术产业发展规划;

(二)组织调整开发区内现有工业企业产品结构和编制新兴技术产品发展计划;

(三)确定开发区年度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第十条*市城市规划建筑管理局对开发区行使下列职权:

(一)组织编制、审查开发区建设详细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监督规划的实施;

(二)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三)审核建设项目建筑设计方案;

(四)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件。

开发区建设详细规划批准后,按照规划安排的建设项目,不再办理选址审批手续。

第十一条*市财政局、*市税务局对开发区行使下列职权:

(一)根据市科委的新兴技术企业和新兴技术产品批准书,核准其享受税收优惠待遇;

(二)对区内企业和个人进行税收管理和财务监督;

(三)监督开发基金的使用。

第十二条*市环境保护局对开发区行使下列职权:

(一)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开发区的环境保护工作;

(二)审查进区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防治方案,监督检查治理设施;

(三)确定开发区及其环境保护带的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第十三条*海关、*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及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在开发区内设立工作机构。

第十四条徐汇区人民政府负责开发区内的公安、消防、文化、教育、卫生、环境卫生、计划生育、绿化、商业网点管理和工商行政管理等区政工作。

徐汇区人民政府应在开发区设置街道办事处,并可根据需要设立有关机构的派出机构。

第三章开发区内的企业事业单位

第十五条*市*新兴技术开发区发展总公司(以下简称开发区总公司)根据本条例和经批准的开发区发展规划,从事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筹集和运用、土地开发和土地使用权转让、房产经营、举办企业、技术及产品贸易和综合服务等工作。

开发区总公司是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为开发区发展和区内企业事业单位服务的企业,享受新兴技术企业的优惠待遇。

第十六条开发区总公司可根据经营业务需要在开发区内建立有关专业公司。

第十七条开发区内可以举办从事新兴技术研究、开发、中试、生产、应用、服务或与其配套的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和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私营企业,以及个体的研究、开发、制作、经营户。

第十八条鼓励在开发区内投资兴建符合本条例以及列入本市新兴技术工业发展规划的项目。

鼓励在开发区内投资举办旨在推广应用新兴技术及其产品项目的设计、开发、中试、制造服务的企业事业单位,新兴技术创新发明中心,以及与发展新兴技术工业相关的加工装配出口、进口替代企业。

第十九条本市有关部门和单位应为开发区提供并不断完善供电、供水、排水、供气、通信、道路养护、仓储、运输、生活服务等设施。

银行、保险、邮电等部门应在开发区内设立分支机构。

第四章环境保护

第二十条开发区内一切单位必须遵守国家和本市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并根据开发区的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等标准,控制污染,处理和处置固体废弃物及有毒物质。

开发区内的一切项目必须是无污染或少污染的项目,并且必须实行防治环境污染的配套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原则。

开发区内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使用清洁能源。

第二十一条为确保开发区环境质量,设立开发区环境保护带。

环境保护带内各单位负有不影响开发区环境质量的义务。

第二十二条开发区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开发区及其环境保护带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的工程建设及科研、生产,应事先进行环境影响的预测和评价。

第五章开发区资金

第二十三条设立“*市*新兴技术开发区开发基金”(以下简称开发基金)。开发基金的来源是:

(一)开发区的财政收入以1988年为基数(不包括超承包返回企业数、中央级财政收入及部分区县收入),1989年起五年内全部新增加部分;

(二)财政拨款和财政借款;

(三)其它资金。

第二十四条开发基金主要用于:

(一)建设开发区的基础设施、生活服务设施,改善投资环境。

(二)培训新兴技术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科技创业人才及聘请国内及国外专家。

(三)根据开发基金财力情况,适当支持以下项目:

1、新兴技术成果产业化项目;

2、应用新兴技术及其产品改造传统工业的项目;

3、兴办新兴技术创新发明中心;

4、扶持新兴技术科研项目;

5、其它对开发区发展的有益用途。

第二十五条开发基金年度使用计划由开发区总公司根据市人民政府批准的投资规模,编制年度用款计划,经财政部门审核后按计划拨款。

开发基金在市财政局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并单独进行会计核算和结报。

第二十六条开发区内的企业事业单位可以获得以下资金:

(一)本市安排的开发区内建设项目的专项资金。

(二)本市发展新兴技术、新兴工业的专项资金。

(三)自筹的国内和国外资金。

第六章优惠和扶持

第二十七条凡符合本条例第五条规定的新兴技术企业,实行下列减征或免征税收的优惠:

(一)减按百分之十五税率征收所得税。

(二)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可免购国家重点建设债券。

(三)以自筹资金新建技术开发的生产、经营性用房,自年起五年内免征建筑税。

第二十八条开发区内列入本市发展新兴技术和新兴工业项目计划表的单位和新产品,可享受《*市发展新兴技术和新兴工业暂行条例》所规定的优惠待遇。

第二十九条开发区内新兴技术企业的生产、经营性基本建设项目,按照统一规划安排建设,优先安排施工。

第三十条开发区内新兴技术企业进出口业务的海关监管事项按下列规定办理:

(一)开发区内的新兴技术企业生产出口产品所需的进口原材料和零部件,免领进口许可证,海关凭合同和市人民政府指定部门的批准文件验放;属于国家限制进出口或者实行进出口许可证管理的产品,需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进出口批件或进出口许可证。

(二)经海关批准,在开发区内设立保税仓库和保税工厂,海关对进口的原材料和零部件进行监管,按实际加工出口数量,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工商统一税或产品税(或增值税);保税货物转为内销,必须经原审批部门批准和海关许可,并照章办理进口纳税手续。

(三)新兴技术企业进口仪器和设备,凭审批部门的批准文件,由海关按有关规定办理。

(四)新兴技术企业出口其生产的产品,免征出口关税。

第三十一条新兴技术企业出口所创外汇,三年内全额留给企业;从第四年起,地方和创汇企业二八分成。地方外汇分成部分留给开发区,由开发区总公司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使用。

第三十二条所有减免的税款和分成外汇,由企业专项用于新兴技术开发和生产的发展。

第三十三条银行对开发区内的新兴技术企业优先予以贷款支持。对外向型的新兴技术企业,优先提供外汇贷款。

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新兴技术企业所用贷款,经财政税务部门批准,可以税前还贷。

开发区内可设立创业投资公司,支持新兴技术创新发明项目的投入生产。

第三十四条开发区内企业根据国内及国外人士提供新兴技术后的创利状况,可按照批准的合同规定让其分享利润。

第七章人才管理

第三十五条开发区内的新兴技术企业事业单位在人事、劳动工资、收益分配、人才培训等方面根据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享有自。

第三十六条允许新兴技术企业按规定招聘技校毕业生、中专毕业生、大学毕业生、留学生和国外专家。

开发区内企业可按规定聘用在原单位辞职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其就聘后的工龄与原工龄连续计算。

第三十七条经市人事等部门批准,外地优秀科技人员可以到开发区工作,并报进本市户口;经市人口控制部门批准,可以减免缴纳城市建设费。

第三十八条开发区内建立培训基地,有计划地培训发展新兴技术产业所需要的中、高级的研究、开发、中试、生产、经营和管理人才以及技术工人。

第三十九条开发区内的企业事业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和本人实际能力,择优选择干部,并可按国家有关规定有选择地聘用离、退休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

第八章附则

第四十条开发区内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除适用本条例外,同时适用《*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

企业三年发展规划篇7

从昨天开始,市统计局、发改委、财政局、区和各县(市、区)就今年以来的工作,分别做了汇报。鉴于不久前召开的全市领导干部电视电话会议,对今年上半年的工作已经做了全面总结,对下半年的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今天,我仅就下半年的重点工作、重点指标和重点任务,再强调几点意见。一会儿,书记还要做重要讲话,大家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一、要实现两个“确保”

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做好全年的经济工作,需要我们付出更大的努力,下半年要在保增长、保投资上狠下功夫。

第一,保增长。保增长,首先要保重点经济指标的增长,特别是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这几项指标。昨天,我们对各个县(市、区)进行了点评,大家对自己的工作情况和各项指标的排位都已经很清楚了,希望大家按照这次会议的要求,对自己的工作和各项指标完成情况来个回头看,进行认真的总结和分析,看看还有哪些指标没有完成,没有完成的原因是什么。从上半年情况来看,我们有个县(市)在财政收入上没有跟上时间进度,财政收入增速在以下,其中还有两个县是负增长;从项目建设情况看,有个县(市)没有新开工的“三五八十”项目。因此,我们一定要很好的进行分析总结,要从主观上找原因,着眼完成既定任务目标定措施。其次,要保重点企业的运行,保工业效益增长。近期,各县(市、区)要对工业运行情况进行一次有针对性的分析和调度,要一个产业、一个行业、一个企业的逐个分析调度,剖析原因,制定对策,确保工业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第二,保投资。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没有产出就没有利税。今年一定要确保亿元的投资目标,不能有半点含糊。从上半年情况来看,我们有几个县(市)投资完成的还比较好,但有的县(市)完成的不好。保投资,就要抓住重点项目建设不动摇。一是要抓开工,今年计划开工的重点项目,要抓紧开工,能开工多少就开工多少。二是要抓投产,项目开工后,服务要跟上,确保项目尽快投产达效。三是要抓谋划,要瞄准战略投资者,谋划、新上一批大项目。当前,省与省之间、市与市之间、县与县之间的差距在拉大,而关键还在大项目。上大项目,完全靠自身的力量不行,一定要借用外力,依靠引进战略投资者。比如:我们提出的“三五八十”工程、“三个三、八个一”产业发展目标,都是在瞄着大项目干,只有上大项目,才会有大发展。其中的万吨炼油,就是要推进与中石油、中海油和中石化的战略合作,谋划实施华北石化千万吨炼油,中捷石化万吨炼油和炼油厂万吨炼化质量升级项目。大家知道,万吨炼油就能带来多个亿的投资,会产生一个销售收入超亿的大企业,就会极大地增加地方实力。因此,一定要借外力发展,积极走出去招商引资,在“大”字上做文章,引进更多的战略投资者。

二、要抓好两个“提升”

当前,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期,加快结构调整,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对于推进工业化进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针对我省的产业发展、产业调整多次进行研究,这次,省委理论中心组进行集中学习,其议题就是如何抓好河北的产业体系建设,构建河北现代产业体系。同时,为加快推进河北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和工业倍增计划,省政府又专门召开了产业规划组织实施工作会议,就确定的钢铁、装备制造、石化等个产业规划的推进落实进行具体安排和部署。对于来讲,建设具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要做的工作有很多,而当前最紧要的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着力做好提升产业聚集度和企业规模两篇文章。

第一,提升产业聚集度。的产业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但产业聚集度不高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一些县(市、区)还没有掌握工业发展的规律,对产业聚集度这个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的县(市)产业发展缺乏规划,项目到处摆,产业聚集水平太低,制约了产业的快速发展。抓工业发展就要抓产业聚集,抓提高产业集中度、延长产业链条,把所有的产业、企业都集中到工业园区发展,这样产业集中了,产业链拉长了,形成了产业聚集效应,就会增强对项目的吸引力,也才能很容易的引来更多的战略投资者。解决好这个问题,一要引进先进技术装备,提高产业发展的装备水平。要围绕一个产业的发展,向产业链条的两端延伸,向高端、高科技含量方向迈进。比如,的管道装备业,就要鼓励骨干企业引进先进管道装备设备,使不仅能够生产包括市政管道、石油输送及钻采设备、塑料管等各种管道和管件,而且产品和技术的水平要在全国领先,达到一流水平。二要抓好平台建设。过去,我们在园区、基地建设上走了不少弯路,以致的开发区建设没有一个位列全省前名,现在我们一定要汲取教训,加快补“课”,抓好园区、基地建设。区已经在园区建设上,给我们做出了示范,值得各县(市、区)借鉴。抓园区、基地建设不单单就是划一片地儿就行了,重点要抓好三个方面。首先要明确产业定位。确定园区或基地要发展什么支柱产业,不能什么都抓,什么都上,眉毛胡子一把抓。其次,要有一个好的班子。组成一个坚强有力的园区工作机构或者成立园区管委会,实行专人专管,为园区建设搞好服务。最后,要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水、电、路、讯、气、热等等,八通一平,十通一平,甚至十五通一平。只有把园区、基地这个“巢”筑好了,才能引来“金凤凰”,才能更好地上大项目,发展大产业。

第二,提升企业规模。实现经济的大发展、快发展,就一定要提升企业的规模,在做大做强上下功夫。没有几家大企业、大集团,没有几家销售收入过百亿的大企业,产业发展就没有支撑,经济发展就没有后劲。因此,一定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抓顶天立地,一手抓铺天盖地。一要培植一批“三五八十”重点企业。新上一批投入超“三五八十”的大项目,培育一批销售收入超“三五八十”的大企业,造就一批工业的“领头雁”和航空母舰。二要培养一批产业发展的领军人物。一个地方的发展,一个产业的发展,关键要有一批领军人物。要注重培养一批优秀的企业家和具有现代管理经验的企业家队伍,并形成梯次,为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注入更大的活力和动力。各县(市、区)要着眼本地产业发展,关注、支持重点企业发展,看看有哪几个企业能成为“航空母舰”级企业,哪几个企业家能成为领军人物,能成大气候,要在各个方面给予支持、引导和培育。

三、要强化两个“监管”

从上半年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的形势来看,总体上还是比较好的,但是问题也不少。下半年,还要在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的监管上用气力。

第一,加强环境保护监管。首先要提高对环保和节能减排工作的认识。要充分地认识到,抓好环保和节能减排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惠民工程,我们现在追求的GDP是绿色GDP,绝不能要有污染的GDP。今年上半年,在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的环保验收中,因 区和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不达标问题,决定将列入区域环评限批单位,经过积极努力,虽没有被列入限批单位,但国家环保部仍对等全国个城市进行了通报,并责令整改。月日,全国新闻联播节目进行了联播,其影响很坏,负面作用很大。年底前若再整改不到位,国家仍将实行区域限批。如果被国家列入限批单位,区乃至的发展将受到巨大影响,实现大发展、快发展的目标也就会落空。因此,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对环保问题,给予高度重视,紧紧地抓在手上,须臾不可放松。其次,要加快“两厂”建设,确保年内各县(市、区)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全部开工建设。现在看,全市还有个县(市)没有动作,特别是县,“两厂”都没有确立项目业主,一定要引起重视,尽快予以落实。在这里,我再次强调,“两厂”建设是省里的要帐工程,各县(市、区)一是要加快进度,确保按时完成;二是要搞好管理,确保规范运营。这次会后,各县(市)要抓紧研究,按照国家和省的要求,尽快落实污水和垃圾收费制度。三要抓好节能减排工作。下半年,我们节能减排的任务依然很重,这项工作是上级考核的重点工作之一,一定要高度重视。一方面,要继续实施十大节能工程,着力抓好家重点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另一方面,要在抓好省“双三十”、“双百”企业的基础上,加快实施减排工程,全面加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排查与监管。下半年省人大将对全省的节能减排工作进行检查,我们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四要继续开展环保“利剑”行动,对全市的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工作进行一次集中整治,对于不达标的企业,该关的坚决关,该停的坚决停下来。五要加强环保能力建设,不断提高环保队伍水平。强化监察监测手段,新上一批现代化的监测设备,对排污企业实行在线监测。

第二,加强安全生产监管。上半年,的安全生产形势并不乐观,近期连续发生了两起重特大交通事故,并且同时发生在沧运集团一个企业,对于这件事,我们一定要很好的反思,及时制定整改措施。沧运集团的负责人要在全市安全生产会议上做出深刻检查,下半年若再出现类似事故,沧运集团就要停运整顿,公安局主管交通的副局长要主动向市委辞职。现在有的部门仍然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以罚代管或只收费不管理,管理上存在很多死角死面,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今后工作中,我们一定要着力解决这些问题。一要深入开展大排查活动。前天,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安全生产执法检查特别行动动员大会,省长、副省长都讲了重要意见,随即也召开了全市“百日安全集中整治”暨执法检查特别行动工作会议,大家要按照会议要求认真抓好落实。二要加大安全监管力度,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度,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三要进一步充实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力量,特别是县(市、区)政府,要根据各自实际情况,进行认真研究,该充实的充实,该完善的完善。

四、要做到两个“关注”

第一,关注民生。要按照既定目标,着力抓好以“六险、三院、一金、全覆盖”为主要内容的各项民生工程。一要抓好三院建设,对于这项工作,年前市政府要逐县进行验收,希望大家加大工作力度。二要抓好住房公积金管理,市县两级财政缴存比例要提高到,个人提高到,通过提高公积金标准,进一步改善公务员的住房问题。明年我们还要适时出台公务员住房补贴的政策,切实解决公务员买不起房的问题。三要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断提高农民的参合率。四要抓好就业再就业问题。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要抓好隐性的失业问题,尤其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五要关注弱势群体,抓好拆迁户的安置问题。现在各县(市)都在加快推进拆迁拆违工作,在城中村改造中,要尽量做到拆迁之前盖好回迁楼,而后再拆迁,绝不能让老百姓拆迁后无家可归。对于这个问题,云川书记多次强调过,一定要引起我们大家的重视。

第二,关注不协调、不稳定因素。在抓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一定要高度关注影响发展的不协调、不稳定因素,进一步加大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和调解力度,深入开展各类大接访活动,妥善解决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严防因矛盾激化造成。同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稳定。

五、要抓好两个“推进”

第一,加快推进城镇化。一要深入开展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活动,加大拆迁工作力度,进一步巩固去年拆迁拆违的成果,防止问题反弹,开创拆迁拆违工作新局面。二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大力实施“十大城建工程”、“十大国庆献礼”工程和县城建设“十个一”工程。尤其要加快迎接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的各类场馆、酒店建设工程,确保杂技节按时使用。三是抓好城中村和旧平房区的改造。各县(市、区)要加快落实拆迁计划,积极引进有实力的战略投资者,加大开发改造力度,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拆迁改造,改变城镇居民生活条件,改善城市整体形象。四是加强城市的管理。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加大城市管理力度,着力抓好城市交通、环境卫生、市场秩序和生态环境等专项整治行动。

第二,加快推进工业化。推进工业化是我们今后一个较长时期的中心任务。当前,重点要抓好三项工作:一要按照省政府的部署,搞好各县的产业规划和工业倍增计划的编制。现在,全市的产业规划和工业倍增计划已经完成,但各县(市)进展情况不一,有的县(市)产业规划编制工作滞后,对产业发展的指导力度不够。大家一定要认识到,制定产业规划,一个是要明确产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比如: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个三”(万吨油、万吨钢、万吨管)的产业目标,不只是简单的一个口号,而是明晰了的产业发展方向。一个是明确抓产业的方法问题,在这次省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时,云川书记提到,编制产业规划,需要解决一个工艺路线问题,也就是产业发展的路径和方法问题。比如,我们提出的“油头化身”,就是解决石化产业发展的路径问题。“油头化身”,简单来讲,就是做大油头,延长化身,即石化、和炼油厂,把石油加工能力提高到万吨,之后,发展乙烯、丙烯、精细化工、合成化工等石化下游产业。这就是产业规划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各县(市、区)一定要把产业规划做细、做精、做实。二要抓好园区、基地建设(这个问题在前面已经讲过了)。三要抓一批产业支撑项目。各县(市)要围绕确定发展的支柱产业,谋划实施一批重大产业支撑项目,重点谋划投资超过亿、亿、亿、亿元的大项目、好项目,以大项目的落地建设支撑产业发展。

六、要推进两个“创新”

第一,推进投融资体制创新。当前,我们发展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资金问题,也就是投融资的能力问题。今年以来,市里围绕破解融资难题,在做大做强“一行两投”方面做了一些工作。目前,银行存款超过亿,晋升二级行,港投和整合后的建投可控资产分别达到了和亿元,到年底都能达到亿元。同时,成立了建投担保公司,下一步,还要将担保公司分离出来,进一步扩大担保能力。在这个问题上,各县(市)要按照既定部署,加快投融资机构建设,一方面把投资公司建起来,一方面要把可掌控的国有资产、资本和资源整合利用起来,提高投资机构的投融资能力。同时,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建设,解决中小企业的贷款难、担保难问题。

第二,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永恒课题,是企业进步的不竭动力。一要鼓励企业加强对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去年抓了家创新企业,市财政拿出万元用于鼓励企业进行科技创新,从效果来看不错,今年还要进一步加大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再抓一批技术创新型企业。各县(市、区)也要从财政拿出一部钱来,用于促进企业进行科技创新,通过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加强自主创新、人才储备和各类新技术的消化吸收,提升企业装备和技术水平。如的管件能发展到今天,就得益于科技创新,试想没有先进技术装备的引进,也就不会有、管道装备和弯头管件业的今天。因此,要进一步加大企业科技创新力度,通过引进先进装备和一流技术,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七、要做到两个“加强”

第一,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我们绝不能忽视“三农”工作。一要加强粮食保护区建设,当前,要着力做好防汛抗旱工作,确保粮食丰产丰收。二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产业化龙头企业及多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进一步提高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重点围绕乳品、肉类、粮油、果品、蔬菜五大加工业,实行项目、基地、园区、产业整体推进,全面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实现农产品多次增值。三是加快发展畜牧业。抓好畜产品基地建设,提高规模化养殖水平,重点扶持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发展。

第二,加强现代服务业。各县(市、区)要特别重视和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同时,搞好商贸流通等传统服务业的升级改造,着力推进菜市场和各类批发市场建设,引进名品、名店,推进城市服务业的大发展、快发展。

八、要抓好两个“规划”

第一,抓好城市规划。目前,各县(市)的城市总体规划多数已经批复,我们一定要重视城市规划的推进和落实,严格按照规划抓好城市建设。一要加大规划的资金投入。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之后,还要编制详规以及各类专项规划、重点建设工程的规划设计等等。这些规划和设计方案,同样需要大的投入,因此,大家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要舍得投入,舍得花钱。二要加强与规划设计名家、名院的合作。规划设计水平决定城市的建设水平,在聘请规划院所方面,大家一定要立足高起点,请名家名院,建设精品城市,搞精品示范工程。三要加强规划力量,充实规划部门的人员。现在,各县(市)规划机构没有单独设置,但一定要明确分工,专人负责,充实规划人员,提高工作能力。

第二,抓好产业规划。关于产业规划的问题,前面我们已经讲过。这项工作,发改委要牵好头,下一步我们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对县(市、区)产业发展规划,逐个进行研究调度。各县(市)在做产业规划时,起点一定要高,标准一定要高,要舍得请名院、名家来做这个规划,提高产业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在抓好城市规划和产业规划的同时,我们还要做好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五年才搞一次,我们一定要抓住这次机会,搞好土地的规划调整,置换出更多的建设用地。

九、要提高两个“能力”

第一,提高领导决策的能力。目前,的发展已经进入快车道,如何提高经济决策能力,提升经济发展水平,是摆在我们大家面前的重要课题,也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刚才,我们讲要做好两个规划,这就是提高我们领导决策能力的关键环节。提高领导决策的能力,需要大家不断的学习和积累,在实践中提高综合决策能力和水平。

第二,提高处置复杂社会矛盾的能力。当前,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因此,我们要更加关注安全和稳定问题,提高处置复杂社会矛盾的能力,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力度,扎实做好事关社会稳定的工作。特别要解决好有工必阻的问题,为项目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十、要实现两个“突破”

第一,在对外开放、招商引资上实现突破。实践证明,经济发展的快慢,关键在我们的对外开放程度和招商引资的工作力度,特别是取决于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大与小、多与少。因此,一定要加大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的力度,在全市叫响“打京津牌、吃央企饭、走产业路、念资本经”这四句话,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锁定目标,主动出击,力争在招商引资上打一个翻身仗。同时,搭好杂技台,唱好经贸戏,积极做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期间,管道装备展览会的各项经贸洽谈活动,争取一批项目签约成功。

企业三年发展规划篇8

上半年,全县工业战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省市县工业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实施“工业强县,产业兴县”战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方针,突出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增效益,积极组织企业生产、推进项目建设、强化要素保障,全县民营工业经济总体呈现较平稳健康发展态势。

一、主要经济指标

1-6月,全县105户民营规上工业企业预计实现产值173亿元,同比增长24.8%;预计主营业务收入172亿元,同比增长24.0%;预计利税20亿元,同比增长3.5%;预计利润11.5亿元,同比增长6.8%。

二、主要工作措施及成效

(一)狠抓园区建设。按照“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的思路,配合县锂产业发展局做好全县今后五至十年锂产业发展规划,其他特色园区将在原规划基础上,不断修改完善,优化规划布局,着力打造生态酿酒、纺织家纺、精细化工、锂电新能源新材料、机械汽配和农产品加工六大专业园区。加强协调对接,争创园区名片。落实专门人员、资金积极向省经信委对接射洪县经济开发区、第二批新型工业化发展示范基地、1525产业园区等园区平台创建。主要领导亲自牵头,多次专程到省经信委对接联系,主动寻求对我县平台创建工作的指导,省经信委相关处室领导对射洪产业园区发展成果高度肯定,表示将大力支持射洪创建工作。目前,3536纺织工业城已获得全省第二批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称号。

(二)加快项目推进。近期,天联机械、工业蓝宝石等13个项目陆续竣工投产;万众电缆、奥星杰三元催化器、康成博特等6个项目正在抓紧设备安装调试;沱牌柳树电航、王能锂电、威斯派克、富士电机搬迁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力争尽早投产达效。一批企业积极做好项目储备,为下半年项目推进积蓄能量。强化服务扶持,突出项目争取。每月定期到园区开展调研工作,掌握企业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帮助协调解决。积极向上争取资金项目扶持,已获得资金560万元。

(三)加强企业培育。坚持“壮大促小”,实施企业梯级培育战略。一是强化大企业培育。加快川中建材-通用机器等企业战略合作进度;将金川生物、天齐锂业列入全市13户大企业培育计划,进行重点培育扶持。积极帮助天齐锂业加快新建项目投产,充分释放产能,以及泰利森公司管理体制融入,天齐锂业公司5000吨电池级碳酸锂等项目产能逐渐释放,产品品种调节能力增强,产能规模已超过13000吨。金川生物已具备3000万只以上年屠宰能力,1-5月,产值和销售同比增长均在300%以上,积极指导帮助公司加强产学研合作和人才引进工作,目前公司已建立产品质量管理与分析检测中心,技术优势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同时积极扶持公司加大养殖规模,不断拓展市场,积极打造“冰鲜鸡”品牌。二是抓成长型企业培育。走“专精特新”和协作配套发展道路。根据我县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制订我县中小企业发展梯级培育计划和重点扶持产业及企业计划,引导中小企业走特色发展道路。将奥尔铂、晶源电气、超强食品等10余家优势潜力企业列入重点培育计划。今年,超强食品、天成生化、洪达家鑫等8家企业被列入四川省2014-2015年度第一批“小巨人”计划企业,鸿均纺织、子昂李食品2家企业入选2014-2015年度第一批“成长型”计划企业。三是加强小微企业培育。积极加强新增规模企业培育和亿元企业培育,2013年新增规模企业10户,平安制氧等10户企业销售收入突破亿元,1-5月新增规模企业2户,占全市2/3。

(四)发展低碳经济。进一步完善节能预警机制,深化规模工业内控目标管理,与全县年综合能耗达3000吨标准煤的重点用能企业签订节能目标责任书,实行节能节水定期会议制度,确保责任到位。加强对工业增加值能耗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跟踪分析,强化对重点用能企业的节能降耗、运行质量等日常节能管理指导工作。加强对我县9户重点用能企业的监管,今年上半年9户企业顺利通过省、市节能监察机构的现场节能核查。认真抓好工业污染源治理。指导新龙橡胶和3户地沟窑砖厂申报关闭小企业项目,通过国家政策资金支持来消除污染源,推动绿色发展,构建生态文明。狠抓节能项目的申报,向省经信委申报关闭落后小企业项目4个,淘汰落后产能项目3个,节能技改项目3个,评审情况良好,可望得到省经信委资金支持。这些节能项目的实施,可淘汰落后设备460台/套,预计年可实现节能2.8万吨标煤,节水39.4万方。

(五)加大激励帮扶。上半年,全县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理财公司总计协助工业企业贷款和融资余额约7.5亿元。4月25日,邀请了省工商联副主席、四川大学emba教育中心主任李光金教授为我县企业家作了首期讲座。目前已组织企业赴成都参加省“企业家大讲堂”学习30余人次。积极落实市、县加快民营积极发展、企业稳增长、促进小微企业发展10条措施等相关政策、措施,以及对纳税100万元以上民营企业纳税大户兑现奖励、和新增亿元10亿元企业实施奖励。目前,正积极兑现2013年全县民营企业考核奖励,其中纳税大户奖金171.3万元,亿元企业10万元,10亿元企业10万元,分别涉及企业33户、10户和1户。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射洪将围绕全年工作目标任务,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积极践行群众工作路线,创新思路、强化举措,继续加强对民营工业企业扶持和指导服务,努力推进射洪工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确保“双过半”和全年目标任务。

(一)加强运行监测。强化数据的组织、科学预测、研判。落实涵盖绿色食品、新能源新材料等六大产业29户企业的县级重点工业企业动态信息通报制度,对龙头企业和优势骨干企业,实行动态管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产业规划、用地政策、资金安排、招商引资等方面给予倾斜,鼓励引导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深入开展工业企业现场调研,对制约和影响企业发展的问题,加大收集、协调和督办力度,力促问题解决。

企业三年发展规划篇9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构建市区新型产业体系三年行动计划的统一安排,通过完善和落实相关政策措施,不断改善企业发展内外部环境,推动各类资本和资源向科技成长型企业集中,促进企业裂变式发展,带动市区新兴产业加快崛起和提升,保持市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势头。

二、20户企业三年计划发展目标

年,20户企业计划实现应税销售25亿元以上,占市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税销售收入总额的比重达到65%;年计划实现应税销售50亿元,计划增长100%,占市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税销售比重提高到10%左右;年计划实现应税销售100亿元,同比增长100%,占市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税销售比重达15%左右。

三、重点扶持措施

(一)享受“绿卡”待遇,减轻企业收费负担。市区科技成长型企业与市50强企业一样享受“绿卡”保护措施,未经批准,任何部门不得到企业进行各种形式的行政性或商业性的检查评比,不得向企业以咨询服务等各种名义收取费用;企业在-年三年期间缴纳的政府性基金、费用以年实际上交为基数,超过基数市、区留成部分全额返还企业,用于奖励企业扩大生产。

(二)争取国家和省优惠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优先享受“龙头”企业、园区企业、科技创新专项等各级各类政府扶持政策;市各有关部门重点帮助20户科技成长型企业申报列入国家和省各类专项计划和财政贴息计划的技术改造项目,争取贴息资金;市科技局重点帮助企业申报部级高新技术企业,优先争取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等各类科技扶持资金。

(三)加强人才支持。市(区)人事、科技等部门要根据科技成长型企业需求,优先引进企业急需的各种高级专门人才,突破企业发展中的人才制约瓶颈。成功引进博士生、硕士生到企业工作满一年后,给予被引进者一定标准的补贴。根据企业各级各类人才状况,市(区)人事部门每年优先选送企业重要岗位的人员和高层管理者到有关院校和国外进行正规培训,三年后使市区科技成长型企业队伍形成较好的人才梯次结构;视企业需要,可从各部门挑选列入后备队伍的优秀公务员下派到企业脱产服务1-3年,支持企业加快发展。

(四)鼓励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市区产业定位要求,围绕技术工艺创新、新产品开发、装备档次提升等方面当年实施的设备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的技术改造项目,按当年设备投资额的2-3%给予两年贴息。

(五)拓宽融资绿色通道。市政府为20户科技成长型企业每季度组织一次专题银企对接活动,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各金融机构可优先发放贷款;资产抵押率低或无资产抵押的企业,市区的政策性担保公司优先提供担保服务;将通用设备纳入抵押品范围,提高企业固定资产抵押比率;因发展所需资金量较大造成缺口时,可由市、区财政帮助解决一定量应急周转资金用作临时周转或还旧贷新。由市和区联合成立高科技产业风险投资公司,向科技成长型企业提供急需的融资和投资服务。

(六)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和上市融资。企业与世界500强企业成功实施战略性重组合作,给予企业经营主50万元奖励;与国内500强大企业成功实施战略性重组合作,实现项目规模倍增扩张后,给予企业经营主30万元奖励;企业成功上市,给予企业经营主20万元奖励;对应税销售首次过5亿元企业,给予企业经营主10万元奖励。

企业三年发展规划篇10

一、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现状

我国企业年金从无到有经过近20几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据统计,1991~2000年10年时间基金累积达191亿元,而2001~2006年6年时间基金积累已达到720亿元。截至2007年底,我国企业年金积累达到1300多亿元,到2030年,我国企业年金总规模将高达1.8万亿,成为世界第三大企业年金市场。可见,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极具潜力。然而,从目前总体规模、规范管理和制度建设以及市场化运营监管等方面看,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的不足和差距。

从发展规模来看,2000年我国企业年金规模仅191亿元,到2005年底达到680亿元,增长了256%。截至2008年第三季度,企业年金基金平均收益率远远优于公募基金业绩,多个运作满2年的年金组合收益超过70%,显示出企业年金良好的发展势头。

从覆盖范围来看,截至2008年底,全国有3.3万户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缴费职工人数为1038万人。年末企业年金基金累计结存1911亿元。而世界上167个实行养老保险制度的国家中,有1/3以上国家的企业年金制度覆盖了约1/3的劳动人口。丹麦、法国、瑞士的年金覆盖率几乎达到100%;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都在50%左右。

从发展结构来看,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主要覆盖企业、事业单位以及部分城镇地区,广大农民基本覆盖不上,企业年金在经济效益好的行业尤其是几大垄断行业发展较快。2004年,企业年金基金积累超亿元的行业全部集中在电力、石化、石油和电信等行业。

二、我国企业年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上有差距

对企业年金的认识差距,应该说具有一定普遍性,不仅企业和个人有,政府也存在。不少企业并不困难,他们更多考虑的是建立企业年金会增加企业成本,而对企业年金的作用却往往认识不足;职工个人的认识目前大都还是停留在基本保障上,对企业发展企业年金虽然持欢迎态度,但个人缴费热情就不高;政府虽逐步在改变被动局面,但对发展的迫切性认识不够,导致相关的鼓励政策出台略微迟疑。

(二)从经济及社会福利制度环境来看

第一,我国由于薪酬福利制度的设计使得养老保险替代率较高,影响了企业建立企业年金的需求。第二,宏观经济环境不好,决定了很多企业没有多余的钱为职工建立企业年金基金甚至基本养老保险。第三,部分效益好的企业由于对企业年金这个新生事物没有理解,没有建立企业年金意识,这也是导致企业年金覆盖率不够高的原因之一。

(三)从我国企业年金的相关规章制度来看

法律约束力还不够。虽然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已经颁布了“一个方案,两个办法”,2006颁布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也涉及企业年金,但都过于宏观和笼统,缺乏指导性和实践性,使得企业年金在具体实践中缺乏法律监管,在投资方面缺乏明确和权威的约束,这都给企业年金的发展留下了很多隐患。

(四)缺乏统一明确的税收优惠政策

在2008年2月26日财政部颁布的《财政部关于企业新旧财务制度衔接有关问题的通知》(财企[2008]34号)中规定:“补充养老保险的企业缴费总额在工资总额4%以内的部分,从成本(费用)中列支。企业缴费总额超出规定比例的部分,不得由企业负担,企业应当从职工个人工资中扣缴”,这说明超过4%的部分就不享受税收优惠。在已经出台企业年金税收优惠税率的省市中,各地税收优惠税率参差不齐,大多数省市的税收优惠都是4%,而在外资集中地的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地区,企业年金税优政策却差异甚大,如上海的企业年金税收优惠税率是5%,江苏的税收优惠税率则达到12.5%,同样是在长三角地区,两地差异却超过1倍。正是这种税惠政策的不明和缺失,使得企业实施企业年金计划的积极性不高,职工需求企业年金的愿望也不强烈,从而造成了企业年金发展缓慢。

(五)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发展不成熟

企业年金制度的健康发展与金融市场改革相辅相成,相互推动。第一,国有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占有相对优势,保险和证券业虽然发展比较迅速,但还远未发挥应有的力量。第二,资本市场自身还不是很规范,一方面股票市场波动较大,存在着资产质量报告及信息不对称、庄家操纵股价等一系列问题;另一方面债券市场规模偏小,存在着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缓慢,债券市场品种和发行人单一等问题。第三,资本市场缺乏有效的避险工具。诸多问题的存在使多方金融主体在企业年金计划管理中的合作面临挑战,使追求安全性和适度收益性的企业年金基金面临投资组合困难。

三、对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对企业领导的年金理论政策的学习

提高企业领导对企业年金的重视程度。其次要增强企业年金在企业职工中的宣传力度,唤醒职工参与企业年金计划的意识。这个沟通任务最终还是要依靠企业自己去完成。在具体操作时可通过三个渠道:1 编写年金手册:向员工介绍与解释与企业年金计划有关的内容。手册使用的语言应注意清楚明确,简单明了。2 开设员工咨询热线:为企业职工释疑解惑的同时还传达给他们一种积极的信号。3 有针对性地进行企业年金培训。这一做法的好处是首先能提高员工的满足感、安全水平和员工的工作绩效。经过培训后的员工会对企业年金的相关知识有更为系统的了解,增强对企业年金计划的参与感与自信心。

(二)整合多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基本养老保险结构

协调发展企业年金市场、整合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是发达国家社会保障的发展趋势,也是中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现实需求,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整合养老保障体系的关键要素是政府责任、企业责任和个人自保责任的有机整合。在市场化运作的企业年金市场上,政府的重要角色是“导演”和“警察”,企业年金计划的管理与运营应由合格的商业机构来进行,已由各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管理的企业年金计划应平稳过渡并移交给合格市场主体进行管理。

(三)优化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宏观环境

首先,应加大企业年金的宣传力度,完善企业年金缴纳制度,激励企业和职工对企业年金的需求。其次,政府需要颁布专门的法律、法规对企业年金的性质、市场准入与退出制度、资金来源、基金运营方式等问题做出明确规定,为企业年金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和制度保证,也为监管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奠定基础,使监督和管理能够有法可依。

(四)制定科学、合理的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

目前,我国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的缺位使得企业缺乏建立企业年金计划的动力,导致企业年金规模小、发展速度缓慢,客观上制约了企,业年金的发展。国家应在税法中加入有关企业年金税收优惠待遇及处理方法的条款,或直接制订专门的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法律法规,以较高的法律层次来统一各地千差万别的企业年金税收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