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师实习总结十篇

时间:2024-03-26 18:25:14

数学教师实习总结

数学教师实习总结篇1

这种方法在小学数学构建中较为缺乏,没有形成良好的系统内容。我认为在生活导入的过程中让学生能够在生活环境中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提升数学应用能力,改善小学课堂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在讲解“分数乘法”(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一章)时可以引入下列生活环境:池塘需要注水,每小时注水量占池塘的2/7,求2/3小时注水量占池塘的几分之几?多设计上述生活实用性环境可以让学生自觉养成习惯,对生活中的问题从数学角度进行思考和处理,对学生数学能力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从课堂情感切入,和谐课堂

在本次课程结构分析的过程中,我选取本学校300名五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让学生选取自身认为影响学习质量的课堂情感因素。调查结果显示板书质量及教学语言是影响学生课堂学习质量的关键,分别达到85.0%、80.3%。因此,在对课堂情感体系实施优化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板书质量和教学语言,从上述三方面优化各项课堂内容结构。板书书写时要清晰、工整,让学生能够看清楚、看明白,从内心形成一种严谨、认真的数学学习态度;教学交流时要和蔼可亲,让学生在内心形成一种师生平等的感知,将教师作为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良师益友,确保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内心的问题。

三、从教学观念出发,转换角色

近年来小学数学教学日渐完善,各项改革已经深入到教学各个方面、各个内容,教学观念已经产生了非常大的转变。但是由于缺乏细致的观念认识,各项教学理念还缺乏层次感,我就上述问题阐述自身的观点。小学教学观念革新的过程中从学习观、师生观、动态生成观、互动交流观几方面出发,逐层深入,逐层落实,确保扎实教学根基,达到对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学习观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由个体化转变为社会化学习,鼓励学生能够将知识应用作为学习的最终目标,将提升数学技能作为学习的主要内容,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认识。师生观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要明确告知学生,教师只是教学过程的引导者,是学生学习的领路人,让学生能够认清自身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确保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索,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动态生成观主要是针对学生思维锻炼的一种观念,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猜想、探索、总结,让学生自主获得数学知识。例如,在进行认识图形(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二单元)中三角形的认识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对三角形的特征进行总结,相互交流,分析日常生活中常见三角形事物的特征。然后由教师讲解,让学生能够在自主生成的三角形知识上加深认识和理解,提升掌握程度。互动交流观是让学生在自主交流,对获得的知识进行总结、积累、再创造,在不同的基础层次上累加,对学生数学知识提升具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四、从教学总结反思,步步高升

总结是数学教学工作中历来的传统,但随着小学数学知识体系的不断完善,单纯从教师角度实施教学或总结已经无法满足小学数学的教学需求,无法对学生各项数学学习状况进行深入了解。因此,在当前数学教学反思的过程中教师要确保学生也融入到反思工作内,让学生首先从自身角度对小学数学工作开展、落实过程中不完善的地方及学生自身学习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交流、反思,为教师总结提供更全面、更准确的事实。例如,在正比例与反比例(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反比例教学完成后,教师可以专门开展一堂反比例讨论课,让学生对反比例知识、问题交流和解答,对学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真实反映。教师依照该课堂上学生表现对反比例课程设置进行评价,从学生理解状况、学习状况、应用状况三方面分析教学目标落实效果,对今后教学中注意事项进行列举,优化后续课堂构建质量。教师要从学生总结及自身教学发现两方面对教学工作进行优化,总结教学规律,对存在问题的操作进行改正、优化,形成系统性反思。

五、总结

数学教师实习总结篇2

关键词:中职学校;师资队伍;结构变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9-0011-04

近年来,中职学校招生数量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面对中职学校招生难的趋势,增加中职学校的吸引力,提高中职学校的认可度与中职学校的教育质量迫在眉睫,而教育质量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资队伍的质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增加“双师型”教师数量,造就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化教师队伍。《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强调为中职学校教师提供接受继续教育的条件,促进中职学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中职学校师资队伍结构变化总体情况分析

(一)教师年龄结构较为合理,基本呈现梯队结构

年龄结构反映了中职学校教师队伍的活力和发展潜力,其结构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中职学校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一般来说,学校老、中、青教师的理想年龄结构比例为2∶5∶3。依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的统计结果,我国中职学校专任教师年龄结构布局较为合理,基本上形成了教师年龄的梯队结构。2005―2012年,青年教师占专任教师比重呈现下降趋势,到2012年达到42.79%。伴随着青年教师比例的下降,具有丰富经验的中年教师所占比例呈现上升的趋势,到2012年达到54.57%,大于当年青年教师的比重。2005年老年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3.55%,之后呈持续下降趋势,到2012年下降到占2.64%。可见,近年来中职学校专任教师基本以中、青年教师为主,老年教师比重较小,以后可能延续这一趋势,如表1所示。

本研究把35~55岁的教师定义为中年教师。

(二)教师的职称结构不尽合理,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偏少

从下页表2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职称统计情况可以得出,2005―2012年,拥有正高级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量的比重均在0.80%以下,并呈现下降趋势(2011年除外,2011年拥有正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所占比例为0.71%,小幅度回升)。拥有副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所占比例呈现上升趋势,拥有中级职称的专任教师比例相对稳定,从2005年到2012年,比例均在40%左右。拥有初级职称的教师比例也呈现持续下降趋势,2005年拥有初级职称的教师所占比例为32.56%,到2012年下降到28.05%。未定职称的教师比例相对稳定,从2005年到2012年均在8%左右。拥有正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比例下降是由于国家对于中职教师职称评定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包括毕业学历、毕业年限、发表科研论文的数量等标准。总体来看,我国中职学校专任教师职称结构不尽合理。

(三)教师类型结构相对稳定,专业课教师与实习指导教师数量偏少

一个运行良好的中职学校,必定拥有类型结构稳定的教师队伍,即文化基础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在总数量上达标,相互比例适中,这也是保证中职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专业课教师是保证中职学校教育质量的根本,如果专业课教师数量不足,将严重影响教育质量及其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实习指导教师是指导学生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指导者,实习指导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将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质量,这要求实习指导教师不仅要掌握本专业的全部内容,更要有娴熟的操作技能。教育部2001年11月印发的《关于“十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专业课教师在教师总量中的比例达到60%左右,每个专业至少应有3~5名专业课教师。”2005―2012年中职学校教师类型结构情况见图1。

从统计数据得知,2005―2012年,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呈上升趋势,而文化基础课教师所占专任教师比例呈下降趋势。到2012年,专业课教师在教师总数中占53.69%,距离《意见》对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比例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由于对实习指导教师的要求严格等原因,2005―2012年,实习指导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偏低,稳定在0.3%左右。

(四)专兼职教师队伍稳步发展,但兼职教师队伍发展缓慢

教育部、财政部在《关于实施中职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意见》中就提高教师素质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提出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选聘高级技术人员兼职任教,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的素质结构。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比例适中对于真正实现校企合作,充分利用和整合教学资源,达到学校与企业双赢具有重要意义。2005―2012年中职学校专兼教师结构情况见图2。

由图2可知,中职学校教职工总数呈上升趋势,兼职教师所占比例与专任教师所占比例基本呈上升趋势。但由于兼职教师选聘难度以及管理难度较大、工资待遇较低等原因,兼职教师所占比例上升缓慢,2005年仅为8.47%,到2012年占教职工总数的10.37%。专任教师作为中职学校教师队伍的主干部分,在2005年至2012年间,专任教师比例呈上升趋势,2005年占教职工总数的60.60%,到2012年,达到教职工总数的66.55%,上升了6个百分点。

(五)中职学校教师学历水平总体偏低,具有高学历的教师偏少

教师学历达标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职学校教师的总体质量。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中职教育要求不断提高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的比重,这也是评价中职学校师资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由表3得知,无论是兼职教师还是专任教师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教师所占比重偏小,但基本呈上升趋势,兼职教师从2004年的4.87%上升到2012年的7.77%,专任教师到2012年达到5.15%;拥有本科学历的教师是中职学校教师的主体部分,到2012年,具有本科学历的兼职教师达到71.51%,具有本科学历的专任教师达到81.80%;具有专科学历的兼职教师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由于兼职教师相比专任教师稳定性较差,2009年、2010年小幅度回落。具有专科学历的专任教师呈直线下降趋势,在2004年至2012年期间,下降了15个百分点;具有高中及以下学历的兼职教师在2004年至2008年期间呈下降趋势。由于近年来对兼职教师聘任要求的变化,重视兼职教师的实践经验,聘任部分拥有工作经验和熟练技术的技术工人,2008年之后小幅度回升,但所占比重较小,到2012年达1.50%。具有高中及以下学历的专任教师呈直线下降趋势,到2012年仅占教职工总数的0.60%。

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教师结构不尽合理

一是职称结构失调。通过上述分析发现,到2012年,具有正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占0.59%,具有副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占22.39%,具有中级职称者占40.57%,具有中级以下职称者占36.46%。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比例太小,具有中级以下职称的专任教师比例过高,这说明中职学校普遍缺少专业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不利于中职学校的长远发展。二是具有高学历的教师数量少,学历水平总体偏低。表3显示,虽然在2004年至2012年间,中职学校教师学历不断提高,但无论是兼职教师还是专任教师,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教师所占比重偏少,到2012年,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兼职教师达到7.77%,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仅占5.15%。可见,我国中职学校中不论是兼职教师还是专任教师,都是以本科学历者为主,缺乏高学历的教师,甚至部分教师学历不达标。

(二)专业课教师数量不够,特别是实习指导教师亟待增加

专业课教师的数量是保证中职学校专业发展和教育质量的必备条件。根据教育部加强中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文件规定,目前很多学校专业课教师数量不足。但不少学校却盲目招生,无奈之下,有的从社会上聘请一些没有教学经验的人来代课,有的则由文化课教师任教。除此之外,还存在文化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比例不协调、文化课教师比例过大等问题。相对于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而言,实习指导教师数量较少,从2005年至2012年,实习指导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偏低,稳定在0.3%左右。这主要是由于对实习指导教师的要求严格,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还要适应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懂得如何开展教学。除此之外,实习指导教师还存在管理困难等问题。这都造成了目前中职学校实习指导教师数量过少、比例偏低的现状。

(三)兼职教师数量不足,学历偏低

中职教育是为社会培养一线技能型人才的教育,应建立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师资队伍,这样才能真正使职业教育服务于社会,紧密联系企业、产业的需求。《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到2015年,专任教师中兼职教师的比例占到30%,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专兼职教师总量达到135万人左右”。建设熟悉生产一线、掌握最新技术的兼职教师队伍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使兼职教师与专职教师优势互补,弥补部分专任教师实践动手能力不足的缺陷。但是,由于兼职教师聘任制度不健全、管理难度大等原因,我国中职学校兼职教师存在数量不足、学历偏低等问题。

关于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建议

(一)健全兼职教师聘任机制,壮大兼职教师队伍

教育部等三部委联合颁布和实施的《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对职业学校兼职教师任职资格、聘任程序、专业身份、权益保障、经费来源、企事业单位职责等进行了明确规定,把职业学校聘请兼职教师与校企合作有效地统一起来,通过聘请兼职教师促进职业学校和企业建立紧密合作的关系。采取有效措施吸收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技术工人,经过教育教学方面的短期培训使其具有从事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的能力,把企业作为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培养基地之一,打造高素质的职教师资队伍。而如何吸引企业中的高级技术工人从事职业教育呢?首先,可以聘任企业高级技术工人作为兼职教师承担中职学校的教学工作,享受学校教师应有的福利待遇;其次,学校可与企业建立起长期合作的关系,共同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调动企业参与学校教育的积极性,为学校提供高素质的职教师资;再次,可对从企业聘请的兼职教师实行多元化的激励机制,在科学考评的基础上对兼职教师实行效率优先、优劳优酬的激励原则。例如,提高兼职教师的薪金及福利待遇;允许具备条件的兼职教师参加学校教师的职称评定;适时开展一些娱乐活动、交流会,及时给予兼职教师心理上、情感上的认同和接受,调动他们工作积极性等。

(二)加强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实习指导教师管理

实习指导教师是我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职业教育质量有重要影响。实习指导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还要适应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更要懂得如何开展教学,实习指导教师培养是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水平决定着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水平。为此,必须加强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首先,要建立实习指导教师激励机制,包括思想上的激励和物质上的激励。思想上,可以通过思想教育促进实习指导教师对工作的热爱与激情,鼓励其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物质上,可以提高实习指导教师的待遇水平,增加实习指导教师这一岗位的吸引力。例如,把实习指导工作作为年终评优的硬件之一,把实践教学质量作为教师晋升、评优的依据,并与教师的薪金挂钩。其次,应对实习指导教师实行岗前培训制度,严把实习指导教师入口关,确保实习指导教师具备合格的业务水平和理论素养,胜任实习指导工作,在提高数量的同时保证实习指导教师的质量。再次,要完善实习指导教师定期考核与培训制度,对实习指导教师进行定时考核,对业务水平及理论素养不达标的实习指导教师加强培训,确保实习指导教师能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三)完善教师职称评定标准,优化教师职称结构

中职学校教师职称评定必须具有职业教育特色,体现中职学校教师工作岗位特点及要求。教师职称评定标准应包含教师能力、业绩等众多方面,而每一方面的比重也应有所不同。为了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在完善标准时可以考虑教师的类型:专业课教师要较多考虑其专业实践情况,文化课教师则较多考虑其调研情况,而实习指导教师则要多考虑其实习教学质量。总之,教师职称评定标准应多元化,同时又有所侧重,使教师职称晋升名副其实,优化教师的职称结构。

(四)加强教师培训工作,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针对目前我国中职学校教师的学历层次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的实际,必须保证职教师资队伍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职业教育在对职教师资的培训提高上应从职业教育实际情况和教学工作实际需要出发,采取多种形式和多种渠道,实行脱产培训与在职培训相结合,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相结合,提高学历与提高专业水平相结合,提高专业理论水平与提高实践技能相结合。根据中职学校教师的专业结构、学历结构等情况,开展不同层次的培训。对学历未达标的教师抓紧学历补偿教育,可以通过专接本、自学考试等形式,提高学历达标率。同时,鼓励教师进一步提高学历层次,攻读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在提高学历层次的同时,完善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

参考文献:

[1]周鸿敏.我国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与措施[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4):29-33.

[2]孙雅玲.中职实习指导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J].机械职业教育,2009(8):20-21.

数学教师实习总结篇3

1、专题学习与课堂教学能力相结合。

我校每学期,在教研组中都要开展一个专题的学习、探讨。每位数学教师根据学习主题开一节由自己独立准备的研讨课,在教研组范围内上课后,由全体数学教师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对每一节研讨课进行评课。这样使每一位教师在学习主题的研讨中,运用上课的形式发表对这一学习主题的认识和做法。而其他教师对每一节课的评课过程就是一次互相交流学体会的过程。我们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只有在实际动手做中,才能学会有条理的思考、表达和交流,学会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把外在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自身的经验,自主构建完成数学知识的内化,从而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新课程标准为我们带来的是崭新的教学理念和自主、合作、探究这一新颖的学习方式,同时也使教师和学生从传统的一包到底的教学模式解脱了出来。为了改变课堂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我正在尝试改变教学方式,力求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着重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样每一次有主体的研究课,就是促使教师不断学习的机会,不断对自己的课提出新的要求。

2、大课堂与小课堂相结合。

根据大家课堂教学中的弱点,针对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自主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行探讨。开始大家认为开放式的教学过程不容易把握,无法估计教学任务能否完成,怕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针对这样的顾虑,教研组中请有经验的老师上示范课,着力让大家认识课堂教学如何开放,如何让学生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通过这样的“大课堂”,让每一位数学教师意识到自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这样的“开放式”教学尝试,才符合有差异学生的需求,从而影响平时每一位教师的“小课堂”。

这样小组备课大组完善相结合,小组上课大组评议相结合,真正使每位数学教师得到了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方法的完善和教学评论能力的提高。

3、个人特长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相结合。

在教研组活动中,我们邀请在教学各方面有特长的教师为其他教师传授经验、方法。例如:请教学经验丰富的李老师给大家讲自己是如何分析教材备好课的;请计算机比较精通的杨老师给大家培训计算机课件的制作方法等等。使每位数学教师的特长成为全组教师的共享资源,从而更好地促进数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4、随时总结与阶段性总结相结合。

数学教师实习总结篇4

一、小结式

课堂小结是在一个教学内容的结尾,对该内容的结尾,对该内容的认识和技能进行巩固和深化。小结得好可使学生系统、精准地理解、记忆和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概括性逻辑思维能力。

1.师结法

师结法结语设计艺术,是在一节课或一个内容的教学结束时,根据具体情况由教师进行总结的一种方法。教师的结语一定要精炼、条理性强,有画龙点睛之妙,起深入巩固之用,有提纲挈领强化重点之特点。教师的结语可以提出发人深省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可以承上启下、概括中心、发展思维等。如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教师可以这样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同学们要记住减的方法是“个位不够减,十位退1当做10,加在被减数个位上,再把减数减下去”。也可以配合板书、卡投影等出现计算方法,总结后让学生默记或读一读。

2.生结法

生结式结语设计艺术,是在教学内容结束时,让学生总结的一种方法。学生总结时,要注意面向全体,根据难易程度、时间多少等,指定能力不同程度的学生总结。一般学习好、表达能力强的学生进行最后的总结。如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题”后,由于学生年级低,可以引导学生“怎样想?”“怎样计算?”如学生这样总结:“要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只要想这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要用除法计算,也就是用这个数除以另一个数。”这个结语对本内容概括得很好,总结中交给学生一个解答这类问题的钥匙,教师只需充分肯定并让学生记住即可。

3.互结法

互结法结语设计艺术,是以教师为主导,师生共同小结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易于充分发扬教学民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

表达能力。用这种方法进行一节课或一个教学内容的总结,一般以学生为主,教师补充、强调即可。如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时,可以这样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商不变的性质”,大家都肯动脑筋想问题,请想一想“商不变的性质”是什么?(学生回答后可出示卡片或投影片读一读)

师:学习“商不变的性质”有什么作用?(学生答或老师强调一遍)

师:用这个性质进行简便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学生答后可出示投影等,老师强调)

二、实练式

在某个教学内容的教学结束时,可以针对某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从实践的角度出发,以巩固本内容为原则,采取更具体的加强实际训练的方法,对本内容进行具体地、科学地总结。

1.表格法

表格法结语设计艺术,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师生共同归纳,以表格的形式进行总结,以揭示所学知识与已学知识的联系和区别,使新知识更加清晰、明了,易于掌握的一种方法。如教学“比的意义”小结时,可在教师指导下,师生共同归纳列出下表:

这样使学生直观、清晰地看到除法、分数和比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加强对知识的掌握。

2.讨论法

讨论法结语设计艺术,是采取讨论方法对教学内容进行小结的一种方法。首先由教师针对本内容教学重点设计一组讨论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学生讨论时教师可在巡视中点拨,然后师生共同确定讨论正确结果。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在中高年级适用。如在教学“归一问题”的教学结尾,可提出这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1)归一应用题结构特征是什么?(2)解这种应用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关键是哪一步?巡视对这些问题讨论明白了,也就掌握了归一应用题的解法。学生讨论后亦可根据讨论情况补充强调。

3.口诀法

口诀法结语设计艺术,是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精心编制口诀(也可指导学生编制),让学生在理解基础上诵读记忆的一种方法。口诀的编制要抓住所学新知识的重点、规律、通俗、流畅、易记。这种方法能激发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牢固掌握。如教学“小数乘法”时,本内容重点是乘法法则,为了便于掌握,可以在课末小结时,依法则编成口诀“小数乘法同整数,算得积后看因数,因数小数共几位,积的小数也几位,若积的位数少,添0补位数。”这样只需很短时间就能记熟,便于掌握法则。

三、鼓励式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向交流活动,现代教学思想强调在教师指导下,对学生学习动机、情感、行为唤起与激励,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

1.肯定法

肯定法结语设计艺术,是在课尾对学生的优异学习肯定的一种方法。如对本内容掌握得好,提高了学习效果,给以肯定,激励学习积极性。如进行“万以内不退位减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动脑,联系“百以内不退位减法”,勇于探索,较好地掌握了计算方法并能较好地叙述计算过程。如学生说:“计算万以内不退位减法,列竖式计算时,先把相同数位对齐,再从个位减起。”这样的小结精炼准确,教师只需加以肯定即可。

2.表扬法

表扬法结语设计艺术,是在课尾利用结语,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学习表现等好的方面给予表扬的一种方法。及时的表扬促使学生在课堂上肯于动脑,这不但对掌握所学知识有益,而且培养方法灵活,有独创精神。如在教学“百分数应用题”最后一节课时,为巩固练习,教师出示下道题:炼钢厂今年炼钢40吨,比去年增产20%,比去年增产多少万吨?教师让学生充分讨论,动脑想出不同解法。这样除了常规解法:40÷(1+20%)×20%外,又想出40-40×【1÷(1+20%)】,X×(1+20%)=40,X÷20%,40-X等不同解法。教师可让学生叙述每种解法思路,并给予表扬,即可使学生很好地掌握这一教学内容。

数学教师实习总结篇5

导学案教学就是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和相关知识结构设计出恰当的教学方案,促进而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其主要目的就是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主导地位。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其理念深入人心,如何才能把先进的理念引入教学实践活动中是现在大家共同探讨的教学模式。导学案教学以其独有的新颖、实用的特点倍受广大师生的关注,下面就对导学教案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实践与思考进行分析。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导学案教学呢?

一、设计合理的导学案

导学案就是一种老师专门给学生看的教案,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这就需要老师要花费很多心思充分熟悉课本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状态,为学生设计一种方便交流应用的导学案,导学案的流程包括了学习目标、预习、应用训练以及小结反思四个部分。

在导学案的设计中,教师首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好上课情景,使得学生的求知欲被完全激发出来,比如在讲到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时,教师应该充分应用课本上的那个放小麦的故事,最后总结出全印度国的小麦丢不够。这就引入等比数列的求和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其次,教师应该充分参考经验或资料将典型例子在课堂上展示出来,引导学生如何应对这一类型问题,做到举一反三。最后课堂小结不仅总结了这节课的主要内容还可以让学生自我反思、梳理知识结构,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二、高中数学导学案课前环节的设计

本论点就以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为例,展示一个完整的可先设计环节。【学习目标】1、学生能够自行掌握三角函数的基本公式2、学会用所学的三角函数公式解决实际问题;【预习目标】1、写出各个三角函数的定义2、总结同角的正弦、余弦以、正切以及它们的平方关系;【课前自测】1、判断正误2、各三角函数在不同象限的正负

通过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导学案的课前设计环节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及重点而且能够激发学生自主探讨三角函数的关系式,通过课前自测题让学生获得满足感,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三、高中数学导学案课堂环节的设计

课堂环节是学生学习一节课的核心环节,是指导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所以教师在设计这一环节时就应该根据导学案的学习目标,同时结合教学内容充分设计出能够传授知识、总结出规律、开拓学生思维的导学案,遵循数学教学课程中收获、证明以及应用的顺序,让学生清楚了解这节课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以及怎么做等,最终能够应用本节课的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高中数学导学案设计中主要的引入方法有以下几种:

1、温故而知新法。温故而知新法就是利用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来认知新知识,这种方法是现在教师普遍运用的一种情景教学法。比如在利用三角函数来求三角形面积这一实际问题,首先让学生回忆一下以前他们计算三角形面积的公式有哪些,而现在我们要是只知道三角形的一条边和它对应的角怎么才能求出它的面积。这样就会使学生觉得旧知识和新知识之间是有区别的,新的知识能够解决他们以前解决不了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把观察想象和归纳结合起来。在高中数学中学习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求法时,让学生通过绘画二次函数的图像,再据图观察、猜想和归纳来总结出求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集的方法。首先老师可以举一些具体的一元二次方程的实例,学生通过之前所学的知识解得方程的根,然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转化为不等式,观察抛物线图像研究这些方程的根与不等式解集之间有什么关系,进而使得学生归纳总结出求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口诀。这种方法就能真正意义上让学生主动学习,这样学到的知识才会根深蒂固。

3、利用数学史来引入。在学习高中数学时,很多老师喜欢把相关的数学历史引入课堂进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等差数列求和这一节课而言,教师可以引入伟大数学家高斯的例子,给学生生动形象地讲解高斯小时候计算1+2+3+...+100的故事,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推导出等差数列求和的思路即倒序相加。

4、实验设计法。高中数学中运用的试验设计法就是老师要设计一些与本节课相关的富有趣味的实验,比如在学习概率的计算时,课前老师应该让学生做一些掷硬币或骰子的趣味实验,重复多次总结出规律。上课时要求学生把他们的实验数据写出来,根据实验数据归纳总结出概率计算的一般规律。

除了上述几种重要的创设数学情境的方法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图形、应用已知的公式定理来帮助学生导出新的知识。比如在学习排列组合时,老师可以先用树形结合的方法引入学习。总之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课堂内容需求,应用合适恰当的导学案设计的方法,最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

四、高中数学导学案课后环节的设计

数学教师实习总结篇6

1、专题学习与课堂教学能力相结合。

我校每学期,在教研组中都要开展一个专题的学习、探讨。每位数学教师根据学习主题开一节由自己独立准备的研讨课,在教研组范围内上课后,由全体数学教师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对每一节研讨课进行评课。这样使每一位教师在学习主题的研讨中,运用上课的形式发表对这一学习主题的认识和做法。而其他教师对每一节课的评课过程就是一次互相交流学体会的过程。我们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只有在实际动手做中,才能学会有条理的思考、表达和交流,学会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把外在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自身的经验,自主构建完成数学知识的内化,从而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新课程标准为我们带来的是崭新的教学理念和自主、合作、探究这一新颖的学习方式,同时也使教师和学生从传统的一包到底的教学模式解脱了出来。为了改变课堂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我正在尝试改变教学方式,力求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着重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样每一次有主体的研究课,就是促使教师不断学习的机会,不断对自己的课提出新的要求。

2、大课堂与小课堂相结合。

根据大家课堂教学中的弱点,针对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自主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行探讨。开始大家认为开放式的教学过程不容易把握,无法估计教学任务能否完成,怕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针对这样的顾虑,教研组中请有经验的老师上示范课,着力让大家认识课堂教学如何开放,如何让学生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通过这样的“大课堂”,让每一位数学教师意识到自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这样的“开放式”教学尝试,才符合有差异学生的需求,从而影响平时每一位教师的“小课堂”。

这样小组备课大组完善相结合,小组上课大组评议相结合,真正使每位数学教师得到了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方法的完善和教学评论能力的提高。

3、个人特长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相结合。

在教研组活动中,我们邀请在教学各方面有特长的教师为其他教师传授经验、方法。例如:请教学经验丰富的李老师给大家讲自己是如何分析教材备好课的;请计算机比较精通的杨老师给大家培训计算机课件的制作方法等等。使每位数学教师的特长成为全组教师的共享资源,从而更好地促进数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4、随时总结与阶段性总结相结合。

数学教师实习总结篇7

一、观察――分析――总结法。观察物理现象的实验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现象产生的条件,观察现象发生的过程,从而加深对现象的理解。

1.学生的观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对物理现象的观察,深入了解物理现象发生、发展、变化的全过程。

2.师生的分析。在学生对物理现象进行全面、系统、具体观察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引导下,对物理现象产生的原因和条件进行理论分析,找出物理现象产生的条件,解释现象产生的原因。

3.师生的总结。在学生对物理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一起,对观察实验的方法与技巧、物理现象的本质以及如何利用这个物理现象解释有关物理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有利于提高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

二、示范――练习――总结法。练习使用物理仪器的实验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物理仪器的使用方法或读数方法。

1.教师的示范。在学生练习使用某种物理仪器之前,教师要对这种仪器的操作方法、读数及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等讲清、讲明、讲透并做好示范。如在练习使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可采用实物投影仪,教师将天平的使用方法及读数方法投影到大屏幕上,使全班学生都了解天平的使用方法及读数方法。

2.学生的练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练习物理仪器的使用方法或读数方法。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实际练习,才能更好地掌握物理仪器的使用方法或读数方法。

3.师生的总结。在学生实验练习了某种物理仪器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总结使用方法及读数方法,找出其难点问题,师生共同分析,得出解决方法。

三、引导――实验――分析法。测物理量的实验目的是通过物理实验测出某些物理量的数值,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这些物理量的理解。

1.教师的引导。在学生做实验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被测物理量与哪些因素有关,采用什么方法测量最方便、准确,如何去测量等等。

2.学生的实验。在确定实验方法之后,要指导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具体实验操作,按要求测出有关数据。此时,教师要加强个别指导,对学生中有创造性的好方法及时予以肯定和表扬,对学生中错误的操作方法予以及时纠正。只有让学生进行实验训练,才能提高实验能力。

数学教师实习总结篇8

【关键词】教学内容;讲题方法;例题;总结

数学的真正主体包括问题和解题两个部分,数学教学过程的完成是学生数学解题能力形成及实践过程的完成.在现实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是教师教学的核心.可以通过下面四个环节来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1.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练习环节

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练习是形成和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的基础环节,该环节强调教师的“教授”和学生的“练习”相融合.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基础知识讲解与练习、练习题讲解与练习、解题方法介绍与总结等.学生需要不断地练习才能接受老师课堂上所教授的这些内容.在该环节中,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主要表现在:

(1)基础知识讲解与练习.教师通过讲解基本定义、公式推导过程、定理推论等基本内容,可以为学生提供基本解题素材,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同时,在讲解基础知识过程中配带一些简单例题供学生练习,深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从而为解答更加复杂的题目做准备.

(2)练习题讲解与练习.教师可选择课本上的课后习题、课外的典型例题以及精心设计一些练习题给学生讲解或供学生练习.通过要求学生做课本练习题,一方面可以塑造学生对相关题目分析、解答的速度与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探求习题之间所具有的规律性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对典型例题以及精心设计的练习题的讲解和练习,可以引导学生触类旁通,塑造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使其快捷灵活地学深、学好数学.

(3)解题方法介绍及总结.教师可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例题来分析、讲解、概括,还可以让学生加入解题过程,各抒己见,提出自己想到的解题方法,师生共同汇总所有的解题方法,实现解题方法的全体学生共享.

2.课堂讲题方法与激活学生思维环节

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与激活学生思维是学生解题能力形成和提高的主体环节.高中数学讲题方法主要有:

(1)比较的方法.该方法是在大量的总结性工作基础上运用的,通过题目及解题方法的求同性比较、求异性比较、类比性比较,使学生发现解题方法的异同或揭示解题规律,帮助学生形成辩证思维以及解题直觉.

(2)类比的方法.将练习题按照题目类型或所属知识点分类和汇总进行讲解,给学生带来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使其在思想上形成固定的解题模式,触动学生解题直觉.

(3)数形结合的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联想以及合理构图,巧妙地将题目中的条件进行“数”与“形”相互转化,相互渗透,使一些相对抽象、难以理解的问题转化成比较具体、容易理解的问题,引领学生思维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思维深度;同时,运用该方法讲解习题,能够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加深学生对这种常见的解题方法的印象,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复杂题目的能力.

3.课后师生总结工作环节

此环节是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的关键环节.通过总结工作,学生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更加熟练且系统化,学生的思维高度得到提高,师生之间教与学的互动性更加完善.

一方面,教师要求学生进行总结,学生也应该自觉进行总结工作.学生可以利用笔记本总结以下内容:(1)错题类.尤其要对那些比较典型或者自己掌握不好且经常犯错误的题目做出重点标记.(2)典型题、必考题类.该类题应该重点总结、必须总结的题目.(3)一题多解、一题多问类.对于自己常用的解题方法或者自己理解得比较好的方法做重点标记进行掌握.(4)新型题目或新型解题方法.此类总结数学成绩比较好的学生更容易驾驭.通过这种总结的方法,可以系统化地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技巧,从而提高解题能力,优化数学思维.

另一方面,教师也应该进行总结工作.教师的总结工作主要包括:(1)学生笔记本上总结的几类题.教师的总结工作中应该包括该部分的内容,不同的是,教师总结该部分内容的侧重点与学生不同.教师更加侧重典型题、必考题类和新型题目或新型解题方法,更加侧重于错题类题目的分析.(2)学生掌握的解题方法的详细统计.从横向来看,总结学生比较熟悉的解题方法,从而得出下节课题目讲解时间分配表.从纵向来看,统计学生个体对解题方法的掌握程度.(3)教学方法回馈的详细统计.回顾总结课堂的教学方法,并用数字的形式统计学生接受的程度及接受的效率.数学教师通过统计总结的工作,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教学侧重点及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快速地形成解题能力、提高解题能力.

4.学生阶段性测试环节

学生阶段性测试是对学生解题能力的阶段性检验,也是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再拔高环节.进行阶段性测试,首先,提高了学生学习和复习的动力,使学生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其次,可以检验学生对本阶段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基本解题方法及解题思路的掌握情况.最后,帮助学生查找不足,弥补不足,运用考试的手段来学习,从而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优化解题方法和进程,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

【参考文献】

[1]尹志富.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5.

[2]李琳珠.精心设计练习,提高解题能力[J].新课程研究,2009.

数学教师实习总结篇9

笔者认为,对传统的高中数学作业需要坚持继承与创新的原则,传统作业中诸如重基础抓落实的好传统和好经验必须继续坚持和发扬,这种方式毕竟在培养学生智力、有效性识记、“熟能生巧”等方面有很大帮助,但也因此形成了大多数学生“上课-听讲-课后完成作业”的被动学习方式以及依赖教师的数学学习习惯,教师从学生的作业中也只能看到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身内在的体验(包括非智力因素等方面)了解甚微.只以习题为中心的传统作业,作为师生交流的重要载体,已愈来愈凸显其局限性.因此,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对怎样优化高中数学作业作了一些尝试:

1 作业内容设计

主要是在传统的习题后面增加了日记式的学生后记.

对于高中数学来讲,解题是数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内容,是掌握数学、学会“数学地思维”的关键途径,学生必须通过适度的习题训练来达到学习的要求,因此,一定的习题量是学生日常数学作业必不可少的内容.而日记式的学生后记,预期目标:一是要求学生在做完习题后,对当天所学做一个简单的回顾、总结与反思,继而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二是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真实心态和想法,不断改进教学.为了不增加学生负担,要求后记不限内容,不拘形式,学生可以畅所欲言,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原则是必须坚持每天写,即使只有一句话,比如“今天的数学课我都听懂了,感到非常愉悦”.

总的来说,前者是相对单一的学习,后者则是多维的思考;前者只要完成了学习任务就达到了学习的要求,而后者不仅仅是要完成任务,更重要的是要持之以恒,不断改进,促使“元认知”能力的不断提高;前者是被动的,后者是主动的;前者以“学会知识”为目的,后者以“学会学习”为目的;前者是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手段,后者为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供了重要资料.

2 实施过程

实践对象是刚升入高中的高一学生,实践时间为三年(高一到高三),学生对教师布置的习题作业已经习以为常,都会认真地完成,但对在习题后面写后记,这种作业形式还是非常陌生,需要教师进行指导、规范.

笔者把规范的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首先向学生讲明写后记的意义,并作为作业内容的一部分布置下去,要求学生一定要完成,交作业时由学习小组长监督检查.刚开始学生不知写什么,怎样写,教师可以作适当的指导:内容可以是对数学概念、公式和计算推理程序的理解,说说对某知识点的疑问,表露心中的困惑,也可以是对教学过程、方式的评价,对教师提出建议等,还可以是自己对本节内容学习的体会,抒发自己对数学的感受,反省得失等.总之要根据自己的愿望与需求大胆去表达,内容可以多种多样,形式可以丰富多彩.刚开始交上来的作业大多数是被动的,应付的,甚至不愿意流露自己的真实想法,但仍然有部分学生写得很好,大多是抒发感受,反省得失,如,“我在周末预习了第二节的内容,现在听课真主动,我尝到了先预习后听课的甜头,我以后要养成预习的好习惯”. “上了高中我很用功,但考试成绩仍不理想,有的看上去不怎么用功的同学分数都比我高,是不是我太笨?还是学习方法不对?希望得到老师帮助!”……对学生在数学后记中反映出来的情况和问题,教师要及时进行分析,反馈,写好评语,必要时要当面辅导.并把一些有意义的后记读给全班学生听,观摩好的作业,表扬与督促相结合,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养成写后记的习惯.

第二阶段,学生后记的内容已经多样化,如,有的学生对自己出错的题目进行分析,并在参考书上找同类习题进行强化.还有的学生在学完一章后,会主动把本章的知识点,重难点进行梳理总结,形式也由刚开始简单地罗列,到后来逐步用图表,箭头,甚至自己总结出来的朗朗上口的口诀等进行概括,如,三角比是学生普遍感到比较难掌握的一章,有许多概念诸如“弧度制”“任意角”“象限角”等学生不易理解,继而在后面解题时感到混乱、无绪、易出错,有时教师也没有很好的办法,但在后记中,有学生总结到“弧度本是实数,写在三角比后称弧度,角度不忘写小圈,两者不可同一式”.还有诸如“求值无非定号看锐角,负化正、大化小、化到锐角再解决”“1加余弦是余弦,1减余弦是正弦” 等,学生总结出来的东西往往容易被同伴理解和记忆,教师也从中学到很多,可以说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

第三阶段,部分学生已经由“要我写”变为“我要写 ”,逐步养成了做完习题后写后记的习惯,希望自己的后记与老师、同学分享,交流的欲望也愈来愈强,而且后记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如:有的学生把自己平时遇到的好题,好方法写在后记中与大家分享;有的学生把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独到见解,或另辟蹊径的解法等写入后记;还有学生在学习新概念后对与此相关的,有联系的问题进行反思、总结,或者把自己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与数学相关的问题以日记或自编数学习题的形式写入后记.内容也明显由原来的“抒发感受型”“知识整理型”这种较简单的思考逐步发展为有“质疑型”“反思型”等这种更加多维的、深层次的思考,如,

3 实施体会

数学教学中,学生做作业与教师批作业是教学测试和评估的手段之一,《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有这样的描述:“教学测试和评估的过程应有利于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去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要改进测试和评估结果的报告形式,选择描述学生学习效果的最佳方法,促进他们数学素养的不断提高”.而习题+后记的作业形式,在巩固知识之余,还为学生提供了倾诉、展示的平台,使学生学的情况与教师教的情况反馈得更全面、真实,于教于学,好处多多.

3.1 学生方面:习题+后记的作业模式使学生避免了过去作业中重“结果”轻“过程”,重“数量”轻“质量”,为教师检查而写作业等应付现象,是学生数学素质的综合训练.

(1)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以及对数学内容的归纳、概括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2)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加.

(3)部分学生形成了“回顾-总结-反思”等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4)提高了原认知能力,提升了学生的解题监控水平.

(5)显现学生鲜明的个性特征,有利于激发和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创新能力.

3.2 教师方面:习题+后记的作业模式使教师避免了重“教”轻“学”,重 “整体共性”轻“个体差异”,重 “智力因素”的培养,轻“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等现象,是教师快速成长的有效途径.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1)开辟了一条了解学生的新渠道,为教师从学生的思维视角出发来设计教学方案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2)是教师了解学生心理、思维及非智力因素等个别差异的重要工具,为因材施教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3)加强教师对教学实践的回顾与总结,促使教师对每节课的总体设计、教学方法、重点难点等的把握进行反思,及时改进教学、提高教学实效.

(4)是师生交流的窗口,有利于融洽师生关系.

4 有待改进的方面

4.1 实践证明,部分学生很喜欢这种作业模式并逐步形成了个人特色,但不可否认仍有一部分学生作业缺乏主动性,存在应付现象,不管从数学学习的兴趣还是从数学成绩来看,班内学生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明显,怎样利用好作业这一师生交流的重要领域,提高该部分学生数学学习的热情及兴趣,是笔者仍在探索并急于解决的问题之一.

4.2 要让学生持之以恒,保护学生写的欲望,教师在作业批改中的态度非常重要,如果教师默然置之,学生就会交差应付,如果教师能够及时地给予恰当的反馈,学生就会视教师为知己,写真实有价值的东西,因此,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肯定学生,勇于承认学生写后记对自己教学方面的帮助.但是,读、批作业占教师的时间比较多,每天认真地写好每个同学的评语更是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因此笔者平时适时地灵活采取多种作业批改方式,如:有时全批全评,有时要求学生互批互评,自批自评,然后由教师把关,或者对成绩较差或者作业不认真的同学进行面批面评等.怎样在作业批改方面做得更好,省时又高效是笔者仍在努力并追求的方面.

4.3 值得推荐和注意的是教师也应坚持写教学后记,对学生在作业后记中提供的信息(如数学理解能力、思维习惯,对教师教学有帮助的好方法,奇点子等)及时进行分析、整理,综合各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成就动机、抱负水平、焦虑水平、意志水平等,分门别类地制定学生非智力因素、学习风格等方面的档案,并对学生学习及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总结.这样既可以防止教育机智、教学感受的流失,又可以为我们今后的反思总结,进行行动研究提供鲜活的素材,促使教师有效地进行自评、自查、自省、自改、自主提高.

参考文献

1 杨再仁.让学生写数学日记[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1999(3)

2 杨炳武.谈中学生“数学作文”能力的培养[J]. 中学数学研究,2003(3)

3 张丰.任务学习与作业改革[J].上海教育科研,2002(5)

4 李广修,吴绍兵. 直面新的数学课程改革[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7(11)

数学教师实习总结篇10

总结是对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为此要我们写一份总结。你所见过的总结应该是什么样的?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范文合集,欢迎大家分享。

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范文一

转眼间,紧张、繁忙的一学期又结束了。回顾这学期的工作,我们教研组的老师们在学校教导处的领导下,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制度和要求,顺利地完成了各项教育教研任务。工作中每位老师都能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地根据教学工作计划,以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目标,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根本,转变教学观念,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课程改革实验,全面提高本组数学教学水平。现将本学期来的教研教学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研计划。

本学期的教研活动计划以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依据各年级特点,在征求了教师的意见后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研计划。计划本着务实的原则,力争有效指导本学期组内教研。为了更好地开展教研活动,我们还通过讨论,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措施,每次活动有内容、有中心发言人。

二、开展扎实有效的教研活动。

1、交流探讨本册教材。开学初,全组老师认真学习教材、课程标准,全面掌握本册教材的目标、重点、难点,就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做了全面的分析和了解,定出了全期的教学计划,保证了教学的顺利进行。教研活动中,我们除了制定计划、确立重点,大家还提出了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困惑进行探讨,组内教师畅所欲言,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大家都认为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每位老师,平时教学中都严格要求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训练到位,经常抓,并且经常交流,相互借鉴一些好的做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学期下来这方面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通过平时教学、听课以及日常的学习生活的情况看,有的孩子在许多方面仍然做的不够好:上课有的学生不认真听课、课上随便说话,这就不得不使我们每位老师静下心来反思,今后的工作该怎样去做才能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2、搞好每周的教研活动。在每周的教研活动中,我们都坐在一起,结合自己的实践,交流心得体会,对教学中遇到的难题和困惑,共同商量计策,对每一个老师每个单元的把关课都做细致的分析和研究,一起编写教案,准备课件。我们教研组在集体备课时,大家各抒己见,一同讨论研究教学方法与策略,在讨论中提高认识,在讨论中促进教学。在讨论中肯定、学习好的教学方法,这对课堂教学起到了非常有利的指导作用。教学中,我们采用实践与反思相结合的方法,每单元上完后大家都能够积极认真地进行单元教学反思。教师们能够畅所欲言,毫无保留的将自己教学中的成功经验与大家交流共享,教学中不足的地方大胆地说出,大家及时地讨论,提出应对的措施。

3、上好教研课。本学期进行了全组示范课和年级组研讨课,李静老师上课之前深钻教材,精心备课,制作课件,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将新课标理念贯穿于教学实际中,上出了自己的风格。为了上好教研课,教师提前说课并进行了3次试讲、修改教案、修改课件,组内老师不厌其烦、积极听课,针对她教学设计及讲课中存在的问题献计献策,帮助修改完善,并把四年级《位置与方向》这节课作为第八联盟数学同课异构研讨课,教师在这次活动中取得了进步。每位教师在这次活动中都能积极参与,大力协助。相信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大家会更加努力,取得好成绩。

4、认真听评课。每位教师都认真的听课和进行深入的评课,评课中每个老师都积极发言,纷纷指出每一节课的成功与不足之处,从而取长补短,受益非浅。在进行组内相互听课评课的同时,我们还利用教研活动时间,认真观看优秀教师的录象课,及本校教师的教研课,并认真记录,认真研讨,领悟、学习他们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不断总结反思,也使本组教师的教学理论业务水平有了质的提高。

5、及时、认真地检查教案、作业。本学期互查了三次作业、教案,在检查中看到本组老师能够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并能根据教材的特点,认真布置和批改作业。

6、运用直观性教学手段,创设活泼生动的教学课堂。

我们在教研组活动中特别强调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及课堂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辅助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16位老师运用本班多媒体教室之便,经常运用课件辅助教学,常常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今后努力方向:

1、合理安排工作、学习的时间,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

2、更好地做好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3、加大对本组教研活动的开展力度,进一步完善集体备课。

4、针对班级及学生的个别差异,抓好培优补差工作。

四、教研活动中存在的不足。

作为数学教研组的组长,我能力有限,教研活动水平和经验不足,在各位教师的支持和努力下完成了各项教学教研工作,许多地方还不尽如人意。总之,每一位老师都能踏实,认真地工作,教学工作苦乐相伴。在今后的教研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找出不足、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多反思、多总结,并开展多种行之有效的活动,促进各方面工作效率的提高,让教研组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范文二

本学期的教研工作即将结束,通过全组教师的共同努力,教研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学期来,数学教研组全组教师坚持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积极参加各项教研活动和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新的课程标准,不断的完善和改进教学方法,为提高我校的数学教学质量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以下就针对本学期数学教研的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坚持理论学习,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我们深深认识到,教师如果不学习,教研活动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本学期我们根据实际情况,立足校本,有计划、有步骤进行校本培训,措施得力,目标明确,形式多样。要求教师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以及《数学教学理念》,组织教师学习讨论教学中的热点和冷点教学问题,从而使教师更新教学观念,认识教学新策略,并组织教师利用新方法组织好课堂教学,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让教师从经验型向专业型、科研型转变。

刻师们把新课标的理念渗透到教学中,教学中注重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为主,注重尊重学生的需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们以新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牢固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以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沟通中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努力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

二、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1、我们组的教研活动每两周开展一次,每次教研活动事先都经过精心准备,定内容、定时间、讲实效,多次组织学习教育理论和本学科的教学经验,充实教师的现代教育理论和学科知识。每位教师都能加强自我研修,努力提高业务能力。加强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各位数学教师认真备课、上课、反思,互相听评课,教师认真听课,集体评议,相互研讨,共同促进,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2、进一步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倡导分内容、分章节、分头备课,力求备精品课;倡导利用网络资源寻找资料,以达到资源共享之目的。目前,积累了一定的教学资料,有的是老师们自己拟定的,有的是多方搜集的,不但本年级使用,还传给下一年级使用,做到资源共享。集体备课结合了各类教学资源,优势互补,形成了教的合力,提高了数学教研组整体教学教研水平。

三、做好常规检查,强化教学管理

在鼓励教师们创造性工作的同时,不放松对教学常规的指导和督。本学期,教研组配合教务处共进行四次教学常规工作检查,内容包括是否写教案,是否写教学反思和教后记,作业批改是否及时,认真等方面,检查结果令人满意。

四、存在的问题

1、对青年教师的帮助还不够,有待于加强。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在辅导青年教师上再投入多一些精力,多听他们的随堂课,多加强交流,帮助他们尽快成长。使初中数学组的教学实力提高的更快,青年教师成为我校的教学骨干。

2、数学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困难的要多些,从考试结果看,不及格的比例大,全组教师还要较强教学的基本功,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在学困生上下功夫,努力提高数学的合格率

时光的脚步带领我们走过了一个充实而忙碌的学期。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身上肩负的重任,探索之路任重而道远,我们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地开拓进取,迎接更大的挑战。

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范文三

时光飞逝,学期即将结束。本学期,学校领导的领导下,在教研组长的精心安排下,我们组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依据开学初制定的各项教研计划,坚持以数学教学课堂为主阵地,认真贯彻落实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抓好各年级的课堂常规教育。以课堂教学质量为切入点,以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为主攻方向,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课改为核心,注重课堂教学的时效性,从细节抓起。积极推进基础刻育课程改革的实践工作,全面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在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使我校数学教学质量得到稳步上升。为了更好地做好以后的教研工作,现就本学期教研工作总结如下:

一、以课教学质量切入点,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扎实有效地开展教学工作。

本学期,我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有机结合,每位教师都有严谨、扎实、高效的良好教风,并努力培养学生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认真落实集体备课制度。切实提高备课质量努力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教师能认真备好每一堂课,随时保证有余课,课前作好充分准备,能认真探究教材的深度和广度、注重教法与学法的指导,及时研究教学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课堂的教学过程,并依据自己的教学感受做好教学反思。进一步规范学生作业,力求提高作业练习的效能,作业布置精心合理,作业做到批改准确,反馈纠错及时,适当批有鼓励性评语,保持作业本整洁,书写规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坚持每月一次的学生作业量化考核检查,期末对学生作业情况进行量化积分。学校每位教师能精心合理布置作业,做到批改准确,反馈纠错及时,切实抓好查漏补缺,培优辅差等工作。教师互学互促,扎扎实实做好常规工作,做好教学的每一件事,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二、以课改为核心,加强校本活动

刻研组重视校本教研活动。学校本着以教师为主体,校本研究为载体,培训为依托,积极探索教学新模式。我们组织教师出外听课学习,学习别人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之后,我们集中评价、分析讨论、交流。各位老师都写好一份好的听课感受,切合实际谈出自己今后教学发展的方向。大家一致认为,要充分应用多媒体教学,重视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发挥团体教研的优势,加强听课、评课活动。

积极开展教研组活动,开展听课、评课的研讨活动,教师本学期听课不得少于10节。以课题研究、专题研讨、经验交流、校本培训等方式开展好教学研究工作。通过互相听课、评课,取长补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科研能力。每次研讨课,老师们都能认真研究教材,写出设计意图和详细教案。我们教研组尤其重视评课及反思环节,在每位老师开课之后,教研组都要在组内开展认真的说课、评课活动。首先由执教者先说课谈谈自己对本节课的设计意图、思路、理念,同时谈在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达到的教学效果或困惑,然后由已定的中心发言者点评,接着大家围绕执教的亮点、困惑或自己观课后的感受进行畅所欲言,最后教研组长做主题总结发言。这样组内教师之间相互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真正做到优质资源共享。在11月1日参加全镇小学部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观摩教研交流活动中,我校程杨老师获得了数学组第二名。通过本次听课、交流、参观、学习,使我们数学组教师开阔了视野,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关注课堂,处理生成与预设等问题有

了直观的认识,激发了教师更深层次的思索。

三、存在的不足和前进的方向

1、听课及评课的制度、方案有待于改进。

2、指导教师节积极参与网络媒体教研活动,进一步深钻新课程标准,给予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的拓展空间,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