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学困生解困之道

时间:2023-02-16 08:28:00

初中数学学困生解困之道

摘要:学困生是初中数学教学中需要重点帮扶的对象,教师提高对数学学困生的重视程度,加强对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可以弥补学情差异,促进全体学生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共同进步。文章主要分析了新形势下初中数学学困生解困的必要性,从创设教学情境、开展分层教学、深化小组合作以及实施鼓励式评价四个方面,论述数学学困生的解困策略,旨在为转化数学学困生提供有力的参考和借鉴,全面开发学困生的学习潜能。

关键词:新形势;初中数学;学困生;解困;必要性;策略

数学学困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通常对数学课程缺乏浓厚的探索兴趣,数学基础也比较薄弱,在数学课堂上不善于互动交流,逐渐被边缘化,从而影响数学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新形势下初中数学教学应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发展,教师必须认识到帮助学困生解困的必要性,关注学困生的实际需求,对数学教学手段和内容进行科学的调整,调动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意识,促进其个性品质和学习潜力的发挥,从而实现对数学学困生的高效转化。

一、新形势下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解“困”必要性分析

初中数学教学领域的“学困生”,主要是指数学探究主动性偏低、缺乏良好学习习惯,以及存在厌学心理,导致数学核心素养、综合能力发展不力的学生。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多种多样,如数学底子差,进入初中后因课程知识加深,自身的消化理解起来较为吃力,于是逐渐丧失数学学习动力;再如教师忽视学困生的需求,沿用的数学教学手段单一,在课堂上优先让数学绩优生、发展生发言,也会造成学困生放任自我、破罐子破摔。经过数学学情分析和理论实践研究,可将新形势下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解困必要性总结如下。

(一)有助于增强学困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重视帮助学困生解困,有助于减轻学困生对数学课程学习的畏难情绪,使学生充满兴味地投入数学探究。大部分学困生都对数学知识存有枯燥乏味的不良印象,加之以往的数学知识体系并不牢靠,学困生理解数学知识的效率低于其他学生,教师在引领学困生解困时,可以引入更多富有趣味的教学手段和资源,具象化地为学困生呈现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这样学困生的记忆理解压力明显减轻,也能体会到数学世界的精彩和乐趣,从根本上增强数学学困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有助于改善数学学困生的不良学习习惯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加强转化学困生,是矫正学困生不良学习习惯的主要途径。数学学困生智力在正常范围内,但是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如面对数学问题探究态度不端正,没有经过严谨的推理、计算、检验就草草写下答案;思维注意力容易涣散,经常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等等。教师在助力数学学困生解困时,可以重点培养学困生的学习态度和探究品质,比如引导学困生深入、全面地思考问题,使学困生形成一丝不苟、务实求真的习惯和精神,这样学困生的数学素养势必会显著提高。

(三)有助于提高数学学困生课堂参与意识

学困生在数学课堂上普遍存在畏缩、自卑等表现,教师对全体学生提出同等难度的问题,学困生无法正确解答,久而久之数学课程就成为数学绩优生和发展生的舞台,学困生参与课堂的意愿逐渐消减。教师帮助数学学困生解困,有助于提高学困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如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组织同伴群组合作等方式,给学困生创造展现特长和潜力的机会,深化学困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使学困生感知到自己也是数学课堂重要的一分子,从未被教师和伙伴忽略,这样学困生融入数学探究活动的动力和信心倍增,从而凸显带领数学学困生解困的必要性。

二、新形势下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解“困”策略

(一)创设多样化情境,激发数学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新形势下初中数学教学以激趣为首要任务,鉴于数学学困生兴趣低迷的问题,教师更应该在数学课程中渗透趣味元素,使学困生发现数学世界的奇妙。情境创设是促进数学学困生解困的有力举措,教师可以根据数学课程知识点以及学困生的认知经验、爱好等,开发应用相关的生活材料和信息多媒体材料,创设直观生动、浅显易懂的数学教学情境,吸引学困生的注意力,使其主动投身于数学课堂学习。1.联系生活创设数学情境。数学学困生的生活经验是比较丰富的,教师立足生活创设情境,能够使学困生体会到数学和生活的贴近性。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数学知识点,列举数学概念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场景,学生观看和了解后,教师着重向学困生提问:能否列举出更多类似的生活实例?这个问题难度不高,大部分学困生都能流畅举例,使得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有效调动起来。再如,在一些图形类数学课程中,教师也可以直接拿出相关的生活物品创设演示情境,近距离地为学生展示生活物品的外观和图形特征,然后点几名学困生上台,引导学困生一边演示生活物品,一边观察、复述其外观特点,达到对数学学困生的导趣和导学目标[1]。2.引入多媒体资源创设数学情境。信息多媒体资源生动直观,适用于作为激发学困生兴趣的数学情境创设材料。如在抽象性较强的数学知识讲解中,教师可以在互联网平台搜集下载相关的图片、视频、模拟动画等材料,编制成PPT、Flash、Authorware等格式的多媒体课件,在电子白板上播放给学生,然后组织数学学困生、绩优生和发展生结对子观察探讨。先描述多媒体课件呈现的事物、内容,再抽象概括课件中蕴含的数学概念知识,最后指导全体学生参照教材概念,找出自主归纳概念的不完整处加以补足,并指定学困生反馈概念学习结果,从而加深学困生对数学概念的印象,提高其学习主动性[2]。3.利用悬念创设数学情境。数学学困生和一般学生一样,好奇心比较强,教师创设数学教学情境时,应该加强设置悬念。如教师在揭示数学课程主题时,可以预先搜集整理和课程主题有关的趣味谜语,在导入环节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将趣味谜语展示给学生,鼓励学生开展合作猜谜活动。在此期间,教师需要重点关注学困生的猜谜情况,若学生猜不出,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分析谜面,并提示谜目,直到学困生顺利猜出谜底,教师再顺势引出课程主题和要点知识。在谜语悬念情境的带动下,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学困生对数学新知也产生了强烈的探索动机。

(二)开展分层式教学,巩固数学学困生的知识基础

数学学困生的知识基础普遍不牢固,学习理解能力相较于一般学生存在弱势,教师对全体学生采取同一套教学模式,容易造成学困生吃不消,绩优生、发展生吃不饱的局面,也会加重学困生的思想负担。分层式教学具有科学性,教师在助力数学学困生解困过程中,应该加强开展分层式教学,给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设置难度相宜的学习内容,侧重于弥补学困生在知识体系和能力上的缺失,循序渐进地巩固学困生的数学基础,促进数学绩优生和发展生实现超越。1.数学学习目标分层。教师在基于分层教学帮助数学学困生解困时,应该合理地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立学习目标。对于数学学困生,教师设立的学习目标应该是充分理解教材概念、定理和公式;对于数学绩优生和发展生,教师设立的目标可以从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适度向应用方面拓展。如在有理数加减法的相关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各层学生分配不同的学习任务。针对学困生,设立复习有理数分类,结合具体算式学习有理数加减法则等目标,学困生在实现目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困生阐述有理数的绝对值定义,在数轴上比较几组有理数的大小,最后出示几个简单的有理数加减算式,让学困生根据教材提供的运算法则,计算结果、掌握有理数加减的算理;针对数学绩优生和发展生,教师可以省略有理数分类复习步骤,直接采用应用题引出有理数加减运算,引导学生结合数轴自主列出算式、计算结果,使其在习得运算法则的同时,也能体会到有理数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样就通过分层目标的设立,满足全体学生的数学学习需要[3]。2.数学训练题难度分层。教师在转化数学学困生过程中,还应该根据学生层次,科学设置数学训练题的难度。为数学学困生安排的训练题难度不宜过高,教师可以将基础教学中的例题稍加变式,比如改变某项数量条件,或者把已知条件调整为所求条件,生成新的题目供学困生练习,学生解题时,教师需要指导学困生将例题和训练题放在一起做比较,找到二者间的异同,明确题意和要求的结果,然后再代入相关公式和定理列式计算,强化学困生对基础知识的迁移应用技能。对数学绩优生和发展生,教师应该在例题基础上适度增加难度,提供和例题知识点相同,但有隐含条件的题目,或者是出示有多种解法的训练题。在此类学生解题期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探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法。数学学困生完成简单的变式题练习后,教师再鼓励学困生尝试解答绩优生的拓展题,若学困生解不出,教师可以给出参考答案,指导学困生结合参考答案研习解题思路。在分层式教学的支持下,数学学困生的转化速率会大幅提高,其他学生也能获得有力的加强训练。

(三)深化小组式合作,开发数学学困生的探究潜力

数学学困生虽然在数学知识技能方面不拔尖,但在其他方面分别具有各自的优势和特长,在数学课堂上,学困生也渴望融入集体交流活动,展现自己的闪光点和创意灵感。小组式合作能够给学困生提供发光发热的机会,提升学困生在课堂上的地位。教师在引领数学学困生解困过程中,应当进一步深化小组式合作,将数学学困生、绩优生及发展生,混编为同伴学习群组,设计相应的数学探究任务,引导各群组合理分工,协作完成数学探究任务和项目,从而开发数学学困生的探究潜力。教师在组建同伴学习群组时,应该为每组安排1名数学绩优生、1名学困生,2—3名发展生。在基于小组式合作设计数学探究任务时,教师应该丰富任务的形式和内容,融入一些手动操作和资料搜集活动,确保每名学生在任务探究中都拥有施展能力的空间。如在某几何课程中,教师设计的探究任务是制作几何图形模型,任务后,教师提供各种模型制作材料、工具,开放互联网搜索引擎,让学生以同伴群组为单位,由数学绩优生做小组长,为组员分配制作几何图形模型的具体工作。教师应该指导小组长把细化后的探究任务列出来,询问组内学困生擅长哪项任务、想要负责哪些工作,如裁剪模型材料、查找模型三维图像,等等。学困生优先选择后,剩余任务由绩优生和发展生负责完成。各组学生正式制作几何图形模型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倡导绩优生和发展生充当“小老师”的角色,一边制作,一边向学困生讲解原理和图形特点,让学困生亲手尝试材料拼接等操作。与此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困生不耻下问,有理解不透彻的内容,积极向组内“小老师”请教,最终在群组成员通力合作下完成数学探究任务,既达到开发学困生潜力的目的,也能实现对学困生的精准帮扶[4]。

(四)实施鼓励式评价,增强数学学困生的学习信心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助力学困生解困,关键点在于引领学困生重拾数学学习的信心。评价在数学课堂上占据重要的地位,以往教师忽略评价学困生的学习表现,或者对学困生过度使用批评式评语,这些都会损害学困生的自尊心,使其产生自弃、自卑心理。为此,教师应该优化评价方法,组织学生互动评价,针对学困生加强实施鼓励式评价,使学困生感受到认同和赏识,从而增强学困生学习信心。学生在以同伴群组模式完成数学探究任务后,教师应该立即组织各群组开展互动评价,引导各组的绩优生、发展生,重点评价学困生在探究活动中的积极表现。比如学困生是负责搜集资料的,组员就应该多肯定资料搜集整理的准确、全面,使学困生获得成就感;学生互评时,教师还应该启发学困生阐述在同组伙伴身上学到的探究经验和技巧,让学困生反思自身的不足,下一次探究如何改进等,这样更容易被学困生接受,培植其谦逊、乐学的品质。再者,教师在对数学学困生实施鼓励式评价时,应该抓住课堂上每一次鼓励机会,如学困生正确回答一个问题,教师马上评价:回答得非常到位,这个问题都难不倒你,数学进步真是神速啊!再如学困生参与课堂活动十分积极,教师也应跟进评价:某某同学的钻研劲头很强,大家都应该向他学习!在教师不断的鼓励和赏识中,数学学困生会朝着转化目标更进一步[5]。综上所述,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加强引领学困生解困,不仅有助于增强学困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也能改善其不良的学习习惯,还能显著地提高学困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在新形势下的初中数学教改中,教师应该立足于学困生解困的目标,创设多样化情境、开展分层式教学、深化小组式合作、实施鼓励式评价,激发数学学困生的学习自主性,巩固其数学基础、开发探究潜力、强化学习信心,从而帮扶数学学困生顺利走出困境。

参考文献:

[1]骆春芬.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的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2022(8):17.

[2]梁应龙.浅论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与转化对策[J].当代家庭教育,2022(7):130.

[3]林训弟.新形势下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解“困”之道[J].名师在线,2021(3):60.

[4]宋于芝.浅析新形势下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7(12):142.

[5]杨玉娟.浅析新形势下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9):114.

作者:张金果 单位:甘肃省通渭县马营镇黑燕山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