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导学案教学研究

时间:2023-02-14 09:07:02

初中数学导学案教学研究

摘要:导学案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重要工具,教师在初中数学教改中加强实践导学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明确数学课程的学习目标、内容及流程,还能指引学生自主研习新知,突破课程重难点问题。文章主要分析关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导学案教学实践意义,从导学案设计编制、导学案在各个教学流程中的应用等方面,探讨导学案具体的实践措施,旨在为广大教师提高数学教学质效带来可靠依据,从而优化学生自学能力以及数学素养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导学案教学;实践;意义;策略

传统的初中数学课程存在灌输式教学弊病,教师单方面讲授数学知识,很难开发学生的自学意识及综合思维。导学案是一种新型教学工具,具有优越的导学、导思、导做功能,是引领学生参与数学自主探究的风向标。为此,教师应当明晰初中数学教学中导学案教学的实践意义,在备课阶段加强分析教材内容和学情,梳理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链接课内外教学资源,设计和编制高质量的导学案,并根据教学过程科学应用,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以及课堂教学成效。

一、关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导学案教学实践意义

初中数学教学领域的导学案教学,主要是指教师编制含有数学课程目标、学习内容和流程的活动方案,指引学生根据方案规划,开展多样化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对于教师来说,导学案是一种教学辅助讲义;对于学生来说,导学案能够提供新知识的探索方向,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和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目前导学案和数学课程的融合效果不是十分理想,经过学情调查和广泛的理论实践研究,现将初中数学教学中导学案教学的实践意义总结如下。

(一)应用导学案有助于提高数学教学的计划性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教师需要制订周密、合理的教学计划,才能确保学生吸纳知识、得到综合能力的历练。以往初中数学教学计划性不足,一些必要的教学环节存在缺失现象,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水准,实施导学案教学能够改变上述不良局面。导学案教学最突出的优势,就是能提高数学教学的计划性。导学案的基本模块包括课程目标和重难点、自主预习、合作探究、教师点拨、反馈检测、拓展延伸等,对数学课程三维目标进行全面总括,教师加强导学案设计编制能从源头上避免教学疏漏,从而按部就班、步步深入地攻克教学目标。

(二)应用导学案有助于引领学生自主、高效地开展数学探究

新时期初中数学教学以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为第一要务,强调完善学生的数学探究方式,强化学生自主、合作解决问题的技能。在数学课程中实践导学案教学,有助于引领学生自主、高效地开展数学探究活动。如教师利用导学案组织学生预习新课,在导学案中出示趣味化材料、预习任务和规程,使学生对陌生课程知识产生求索欲望,并在条分缕析的任务和流程指引下,合作了解新课程知识要点,形成对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的初步感知,这样学生就能体会到自学成功的乐趣,教师的后续深度教学也能游刃有余地实施,从而兼顾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的构建和自学技能的锤炼。

(三)应用导学案有助于创建数学课堂交互环境

以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环境过于死板,学生的学习空间局限在课本上,无法实现立体化的交互探究。在数学课程中引入导学案最显著的意义,就是有助于创建数学课堂交互环境,包括师生、生生、书生、生媒、组际等交互。如教师利用信息多媒体工具为学生呈现导学案,搭载生动直观、富有新意的多媒体资源,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和多媒体素材开展同伴群组模式的数学探究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时空,实现学生和多种学习媒介、学习对象的有效交互,这样学生就能真正做数学课堂的主人,落实对生态化数学课堂的打造,发挥导学案教学卓越的实践功用。

二、关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导学案教学实践策略

(一)立足数学课程目标,优化导学案设计编制工作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践导学案教学,前提条件是编制完善、高质量的导学案。以往教师在教学中应用的教案和讲义,都是导学案的雏形,但是随着教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教案和讲义的内容、形式显得比较单一,无法满足师生共享的需求。因此,教师应该立足数学课程目标,进一步优化导学案的设计编制工作。教师需要遵循课时化原则,在编制导学案之前备知识体系、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情,开采信息化工具和资源设计导学案,从而为导学案的实践运用构筑基础。1.根据导学案编制需求,加强整体备课。在这一步,教师必须加强整体备课,梳理导学案的编制思路和要点。备课内容主要包括知识体系、课程标准、教材和学情。从备知识体系来说,教师要明确为学生构建怎样的知识结构,即所要学习的新知识,以及新知识对原有认知结构的同化;备课程标准,则需要教师详细研读与导学案课时有关的新课标,确定主要的技能和思维品质培养内容,如自主学习、空间想象、数据分析、观察、手动实践,等等;从备教材来说,教师应该深入分析具体课时的数学教材,找到教材中能直接应用在导学案中的材料,如章头图、单元导语、课时主题图、例题、拓展题、数学史栏目,等等,这样教师搜集导学案资源时就不必舍近求远;在备学情时,教师可以通过谈话方式和日常的密切观察,向学生了解数学基础、学习技能、兴趣特长以及性格特点,等等。教师在整体备课过程中,应该把各项备课指标的分析、调查结果,完整地记录在备课大纲上,作为导学案中教学内容和学习方式的设计参考[1]。2.对接信息化技术资源,设计数学导学案。在这一步,教师应该根据前期的备课大纲内容,整合数学教材资源和互联网技术资源,设计编制信息化数学导学案。一课时导学案通常由多个栏目组成,包括激趣引出目标、学习任务、探究过程、资源链接、随堂练习,等等,具有流程化特点,所以建议教师选择信息化软件Authorware作为导学案设计工具。Authorware是以流程图为主要形式的可视化多媒体集成工具,能够充分体现导学案的运行顺序。如在某数学课程导学案设计中,教师可以在Authorware课件的首页插入教材的主题图和导语,然后根据课时内容搜集多媒体图片和短视频,插入课件的数字电影图标,还可以外挂式导入数学题库、网站等资源。在设计导学案学习过程和探究任务时,教师可以利用Authorware课件的文本图标,直接启用文本图标格式,用序号形式列出数学任务和探究步骤,导学案文本的背景要设置成视觉舒适的浅冷色调,文字编辑则要采用简洁的宋体,这样数学导学案就能达到高质量编制的目标[2]。

(二)利用导学案实施预习,培养学生数学预习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践导学案教学,课堂预习是最佳切入点。多数学生都缺乏良好的数学预习能力和习惯,教师在数学教改中应当加强利用导学案实施预习,通过导学案为学生布置数学预习任务,引导学生有的放矢地了解课程新知概要,教师在其间渗透预习技巧,久而久之学生便能养成预习意识,提高阅读能力,初步发挥导学案教学的指引作用。1.利用导学案数学预习任务。在这一步,教师应该使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事先编制好的导学案预习任务栏目。如在关于有理数加法的导学案预习中,教师展示的导学案是以足球比赛进球和失球计数为预习情境,学生的注意力瞬间被预习情境所吸引。紧接着,教师呈现预习任务的文本模块,用序号列出各项任务细则,包括复习有理数的概念、数轴、相反数和绝对值等前期知识,结合预习情境理解现实背景下有理数加法的意义,找到教材中有理数加法的法则、自学法则的推导过程等。数学预习任务后,教师先让学生自行熟悉导学案内容2分钟,给学生的心理和思维做好预热,便于导学案预习活动的正式开展。2.组织合作预习,传授预习技巧。在这一步,教师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同伴群组,指导各群组学生根据导学案出具的预习细则和规程,合作开展新课程预习活动。教师在学生预习期间,需要流动指导和渗透预习技巧。如学生在根据导学案预习任务回顾上一课时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指导各群组学生每人负责一项旧知识的重温任务,分别复习有理数、数轴、相反数和绝对值等概念,然后汇总到一起,集约温故知新的效率。此外,通过在数学课堂预习环节应用导学案,学生熟练掌握导学案预习规程和方法后,教师还可以提前一周或几天,将预习导学案上传到学习群或云空间,发动学生在课下自行下载导学案进行合作预习,教师在课堂上直接让学生反馈预习成果和没有解决的预习问题,这样导学案的实践场景就能从课堂延伸到课下,课堂教学时间得到了进一步集约,使学生养成数学预学的能力和习惯[3]。

(三)借助导学案开展探究,促进学生数学协作释疑

在数学课程中实践导学案,对强化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发挥了显著优势。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操作中,应该着重借助导学案开展数学课堂探究活动,把新颖的探究形式和导学案的任务功能结合起来,便捷地引导学生了解探究目标、程序和方法,促进学生课堂互动交流、协作解决数学疑难问题和任务,从而提高导学案实践和学生探究能力成长的效率。1.借助导学案揭示数学探究任务或项目。教师在设计导学案阶段,就应该划定数学探究任务的实践、操作和交流导向,然后把具体的探究任务、项目归结到导学案中,在教学探究环节展示给学生。如在有关几何图形性质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先采用导学案出示课程几何图形,以及学生以前学过的相似图形,通过提问让学生回忆相似图形的性质概念,然后对课程几何图形的性质作出合理设想。学生提出设想后,教师再使用导学案揭示编制好的探究任务或项目,任务内容主要是通过合作画图、材料拼组、比较、搜集课外资料等方式,探究和验证对新课程图形的性质猜想。学生了解任务目标和主要的探究方法后,教师组织学生合作共建任务解决思路,做好导学案协作探究的铺垫工作[4]。2.提供材料、工具和空间,引领学生协作释疑。教师先要把学生对课程几何图形性质提出的设想罗列在黑板上,然后设置疑问:同学们,刚才大家合作共议的任务解决方案是怎样的?请各小组反馈方案、阐述验证设想的依据,并告知教师本组需要的材料和工具。各群组学生立即热烈反馈,教师认真聆听,确定学生的方案可行后,向学生发放探究任务所需的各种材料工具,如图形模型、几何画板、多媒体搜索引擎等。在学生合作探究释疑过程中,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按照导学案给出的步骤和方法推进任务,如学生通过摆放、拼组几何图形模型,无法检验性质猜想是否成立,导学案中出具了搜索多媒体资料的方法,教师就可以启发学生换一种方法。最后,教师组织各组汇报探究成果,主要汇报验证几何图形性质猜想的过程和方法,对照教材概念说明猜想成立或不成立,使学生的数学协作释疑能力得到锻炼,导学案的探究、导做效用得到充分发挥。

(四)依托导学案实施检测,巩固学生数学学习效果

检测是数学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主要考查学生对数学知识技能的灵活运用能力。教师应该借助导学案实施数学检测,为不同数学基础和能力层次的学生设计适宜的习题导练方案,从而顺应差异化的学情,巩固各层级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教师在基于导学案进行数学检测时,要摒弃以往“大帮哄”的出题模式,在导学案中为数学绩优生、发展生和学困生设计难度为高、中、低的数学检测题,同时还要在导学案中编制和检测题相匹配的参考答案,参考答案详细给出检测题的解题依据,题目的已知条件、隐含条件,解题思路和定理公式等。开展数学检测训练时,教师先使用导学案课件出示题目界面,指导各层级学生选择相应难度的题目进行检测练习。学生反馈得出解题结果后,教师可先让学生自查解题过程,复核解题步骤是否有遗漏,代入某个数量条件、反向检验解题结果是否正确。随后,教师再出示导学案检测题的参考答案界面,引导学生自主对照、自主改错,并以同伴群组为单位,合作交流各自的解题错误原因,研讨下一次解决相似题型该如何规避错误,这样通过导学案数学检测,每个学生都能大幅提升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5]。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践导学案教学,不但有助于提高数学教学的计划性,也能引领学生自主、高效地开展数学探究,还可以创建数学课堂的交互环境,调动学生求知欲和主体意识。教师在实践导学案教学过程中,应该立足数学课程目标,优化导学案的设计编制工作,借助导学案组织学生开展数学预习、协作探究、随堂检测等活动,强化学生数学预习、协作释疑、实践运用等能力品格,从而圆满地实现数学导学案教学。

参考文献:

[1]盛红华.关于初中数学导学案的教学策略探讨[J].启迪与智慧(中),2021(12):83.

[2]刘凤梅.导学案融入初中数学学科教学的实践探寻[J].新课程,2021(6):14.

[3]禄翠霞.关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导学案教学实践解析[J].才智,2020(12):87.

[4]徐渊财,王晓琴.关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导学案教学实践解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35):150.

[5]褚丽勤.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9(1):94.

作者:张钰 单位:甘肃省通渭县什川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