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育学范文10篇

时间:2023-07-30 10:32:25

数学教育学

数学教育学范文篇1

一、特殊教育学校数学教学的学情分析

首先,特教的学生由于生理因素的限制,对于数学学习的接受能力有限,自主学习能力不高。因此学习成绩提高进展缓慢。一些学生由于生理的原因导致心理承受能力较弱,遇到学习上的困难,很难持久的保证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一些学生对于数学学习产生逆反心理,自身无法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中去。其次,教师缺乏与特教学生的有效沟通,对待特教学生并没有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不够“特殊”,教学方式老套,对待学生关心和亲和力不够,教师与学生存在一定的距离感。最后,特教教学环境更新缓慢,相应教学配套设备无法普及,教师还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式教学,落后的教学设施严重影响师生的教学需求。

二、特殊教育学校数学教学应遵循的机制

1.表扬和鼓励机制。特教的学生往往身体和心理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所以学生往往都特别自卑,对待学习也没有自信。特教数学教师要掌握学生的这种状况,对于学生要充分采取各种表扬和鼓励机制,促使学生树立信心,进而在学习中刻苦上进,不会就学,不懂就问。例如学生成绩进步了,哪怕只是微小的进步,教师都要给予积极的肯定和表扬。在例如学生之前不愿意发言或者不敢发言,教师可以采取一定的物质奖励,哪怕只是一块糖,对学生表示充分的鼓励。教师真切的表扬和细心的鼓励是特教学生奋发进步的精神动力。2.爱心和耐心机制。爱的力量是无穷的,特教教师的爱更是如此。因为特教学生本身十分脆弱和敏感,十分需要教师爱的呵护。数学课堂尤其如此。教师要在课堂上善于发现学生在学习上的困难,进而加以关心、帮助和解惑。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平易近人,这样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才会跟随教师的节奏和步伐。特教学生学习知识可能会很“慢”或者很“笨”,教师要深切理解,并耐心指导,从点滴做起,循序渐进。教师爱心的呵护和耐心的指导是特教学生走向成功的重要保障。

三、特殊教育学校数学教学应采取的策略

1.教师要合理制定教学目标。特教学生生理缺陷的位置和程度各不一致,导致学生整体认知水平的参差不齐。这就需要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充分了解和掌握本班学生的自身特点,进而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目标。目标的设计可以采取分类的方式,按照学生认知水平的高低程度设计难易不同的教学目标。这样教学内容就要依据之前设计好的目标合理选材,难易突出。教师的职责是让自己的学生能得到良好的教育,然而仅从教育目标和内容来看,特教教师身上的担子更重一些。2.加强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兴趣是学习的源动力,它能促发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积极态度。教师要重视和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动脑意识加强。兴趣的培养和激发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来实现,多媒体教学的特点是感官性,区别于教师枯燥的语言教学和乏味的模式教学。还可以通过情景式教学来达成,通过一个故事或者一个实际问题的引入,在取得学生好奇心的同时,吸引学生注意力,取得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达成。3.加强师生情感互动。教学中,教师要与学生有效的互动,互动中要带有情感交流。情感互动促使师生在愉快、轻松的教学氛围中传授和接纳知识。互动的优点在于增加学生思考空间,学生思维连贯性加强,有利于知识的吸收。特教的学生多数不愿意表达,相对有些内向,如何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习的讨论和互动,这就需要教师有足够的亲和力和吸引力。只有师生相处的融洽,师生感情基础好,学生从内心接受教师,课堂气氛才会真正活跃,学生才会从互动教学中学到自己想要学的知识。4.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是传授和指导学生,学生能否学好数学,关键还要取决于学生的努力程度。当然教师可以给学生传授学习的经验和心得,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了好习惯,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时候就会得心应手,效果事半功倍。例如课前预习课本、课中认真做笔记、课下做好复习巩固等。学习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是师生绝不容忽视的问题。5.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会使学生积极乐观,而且求知欲望十足。例如在教学中,对于知识的分析和解答,学生会各抒己见。有的正确,有的可能接近正确.教师万不可过早下正确与否的结论,首先要低下头来倾听学生的分析思路或者解答想法。不管对与错都要尊重学生的选择,因为孩子们已经在思考,思考就已经等于离正确很近了。

数学教育学范文篇2

关键词:特殊教育学校;小学数学;实践活动

1引言

在特殊教育学校进行小学数学的教学时,其学生与普通学生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教师在对这些学生进行教学时,应充分给予学生关爱和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适当的关爱教育,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关爱教育产生一定的认知,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对学生开展教学工作。

2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2.1有利于学生产生被尊重的感受。在特殊教育学校中,其学生与普通学生相比,在生理上存在着先天的缺陷,在心理上也更加脆弱。由于这些原因,学生无法良好的完成生活中的各种活动。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这些学生给予适当的关爱,在学生的能力范围内有效开展实践活动,并使学生在活动中产生被尊重的感受。教师对特殊儿童开展实践活动,有目的性的制定教学方案,能够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会产生自卑的心理,有助于特殊儿童的健康成长。2.2使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正确的认识自我,在特殊儿童中,普遍存在自卑的心理,很多活动不敢轻易尝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开展实践活动,能够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并对社会有更深刻的认知。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够产生“我能够做这样的事情”的认知,能够有效在课堂中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1]。

3在特殊教育学校中有效开展小学数学实践教学的措施

3.1对数学实践教学活动予以重视。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数学的知识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予以一定的重视,在实践活动中将抽象的知识点通过直观的方式表现出来,有效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特殊教育学校中,教师在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时,应在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进行开展。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特殊儿童,教师应当对其进行适当的关爱教育,减少其活动的时间,避免其身体受到外界因素的损伤。开展小学数学实践活动,应成为现代教师的最主要的教学理念,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实践。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也应围绕这一教学理念制定,充分考虑到特殊儿童的性格和心理特点,帮助其在实践过程中摆脱自卑的心理,有效激发其学习兴趣,提升特殊教育学校中小学数学中的教学质量。3.2合理建立教学情境。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创设教学情境。这与传统的数学课堂相比,更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特殊儿童而言,他们渴望自身接受的教育与普通的学生一样,在对特殊儿童进行数学的教学时,开展实践活动能够使学生产生一种被尊重的感觉,并有效参与到课堂中,对知识点进行有效的学习。通过实践,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3.3提供实践的平台。教师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是活动的构建者,在课余时间也要起到良好的引导者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进行。在实践过程中,应该给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并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如,教师在进行《7的乘法》一课时,由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的故事引出教学内容,学生在故事的引导下得出7的乘法口诀的计算方法并有效对知识点进行记忆,在这种教学背景下,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升了特殊教育学校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2]。3.4组织特殊儿童进行教学活动。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因其身体上的缺陷,对数学的学习较普通学生更为困难。因此,教师应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合理组织一些教学的活动,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利用自身灵敏的部位进行感知,在娱乐中完成对知识点的学习。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在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养成与同伴交流的习惯,帮助学生在交流中完成对知识点的学习,以一种积极的态度面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有利于学生身心全面健康成长。

4结语

综上所述,在特殊教育学校的小学数学课堂中,积极开展教学活动对教师与学生而言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实践活动,能够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点,培养其思维能力,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将学习到的知识点进行有效运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学习成绩,进而有效提高特殊教育学校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桂香.探究特殊教育学校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关爱教育[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2):110.

数学教育学范文篇3

关键词:特殊教育学校;数学教学;方法探析

特殊教育教学是我国教学体系中的一部分,它保障了生理特殊学生的受教育权,目的是增强特殊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数学学科是特殊学校教育中难度较大的一门学科,数学学习要求学生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能在抽象的时空中分析问题。同时,要求学生具有想象力和发散性思维。基于数学的这些学科特点,特殊教育学校主要培养学生对基本数学概念的领悟能力,以此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时空概念。

一、当前特殊教育学校数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教学方法未贴合学生实际。当前我国许多特殊教育学校沿用的教学方法与普通学校完全一样,这种无差异的教学方式将认知能力、思维模式和实践能力都不同的两类学生置于相同的教学背景下,很容易使特殊学校的学生产生压力,从而产生消极心理暗示,削弱了其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我国设立特殊教育学校的目的,是希望这类学生能够接受符合自身实际的教育。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分析学生的接受能力,为其定制一套合理的教学方法。此教学方法学习强度不宜过大,课程进度应适当放慢,同时给予每位学生参与和表现的机会。2.学生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由于特殊教育学校对于学生成绩的要求较为宽松,课程压力和作业相对较少,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许多不良习惯。例如:有的学生在完成数学计算题时,对偶尔遗漏的小数点或者运算错误毫不在意;作业字迹潦草,书写混乱;有的学生遇到稍有难度的题目,就求助教师。这些不良学习习惯会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下降。3.社会关注力度不足,专业人才缺乏。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同特殊人群一样,是社会少数弱势群体,它们缺少话语权和执行力,很容易被社会各界所忽视。想要使特殊教育学校优质地开展教学活动,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帮助和政府的支持。同时,由于特殊教育学校有其独特性,所以只有接受过专门培训的专业教师才能参与特殊教育学校数学教学工作。然而,目前我国对这一类人才的培养重视不够,导致市场供不应求,阻碍了特殊教育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如何改变特殊教育数学教学的现状

1.采用创新教学方法。基于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弱的特点,可以采用以实践为主,趣味性较强的教学方式:项目教学法。因为数学教学内容较为抽象,领悟难度较大,教师可以将整体的教学任务分割成短时间可以完成的教学模块,在每个模块设立单独的学习目标,以此循序渐进,帮助学生层层深入了解。例如:在学习三角函数时,教师首先可以通过不同的三角函数石膏模型加深学生对不同三角形的概念理解,然后,教师可以反复要求学生辨认sin,cos,tan等角的计算过程,使学生在大量的实际操作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最后,教师可以邀请学生自行出题,在同学间相互传阅,相互探讨。这种阶段性明显的教学方式能够防止学生在学习时由于跨度太大而丧失信心。还可以采用现场教学法。教师可以定期邀请知名特殊学校、儿童康复中心等地的专家进入课堂,在课堂中针对学生的不足设立相应的学习环境,在学生习惯的环境中传授知识。这种教学形式是在充分了解学生心理状态的情况下实施的,能够避免学生在课堂中感到不安,提高学习效率。2.大力培养特殊教育数学教学专业人才。我国正大力倡导教育公平,这是一个良好的契机,能够加快我国特殊教育学校的数学教学进程。对此,国家教育部门应该在师范专业培养计划中增加对专业进行特殊教学的人才培养,使特殊教学教师培养走上轨道,形成完善的体系。只有教师适应了特殊教育学校数学教学的氛围,凭借过硬的专业素养形成了专门的教学方法,学生才能够真正感受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体会数学学习的快乐。3.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只有学生把握自己的学习心态,摆正学习态度、教学方法才能真正对学生产生效果。对此,特殊教育学校的数学教师可以积极鼓励学生自学,尽可能打消学生的消极念头,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心态和勇于竞争的自信。教师还可以邀请一些在社会上获得成功的特殊人士进入课堂,向学生传授自己的经历和成功的方法,以此激励学生积极向上,勇敢地面对学习上的困难。

三、总结

数学教育学范文篇4

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基本原则之一。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主要表现在: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通过数学活动,了解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广泛联系,初步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逐步获得数学思考方法,形成初步的应用数学的意识。

笔者认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抓好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

1、从熟悉的生活背景引入,营造真实的教学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教学时,把枯燥的数学知识以生活背景形式出现,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感受到数学的作用,唤起强烈的求知欲。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一课时,通过交流学生的生日是几月几日这一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让学生在年历上圈出自己的生日,再观察每个学生所持年历的共同点,与不同,师生在不经意的谈话交流中梳理了主要知识,学生学得饶有兴致,他们发现原来数学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体会到学好数学知识的重要作用。

2、调整充实教材内容,从生活原型中提炼例题。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数学教学是一个活的、动态的、开放的数学活动。教师的主要工作是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一个合适的环境,提供一些生动的素材,以促进学生投入大数学学习活动中去,促进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以此为出发点,要求我们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加强数学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的联系,将数学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有机融合起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他们所学的数学是与平时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是有用的数学。教材中有些例题,常常人为地编造情境,题材老化,数据过时,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学生不好理解,学起来不感兴趣。针对上述现象,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处理教材,调整教材,充实教材,以学生感兴趣的,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来取代,变单纯的计算为学生动手操作,变枯燥的问题为真实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做数学”,学数学,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整百数与一位数相乘”这一内容时,教材原先设计的情境是绕体育场跑道跑步,计算跑两圈跑了多少米。平时学生接触标准跑道的机会不多,在教学中,学生对这样的题材并不太感兴趣。在教学这一内容时可以切合世博会的召开,巧妙地设计购买世博会门票的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购票问题的解决,从中体会算理,掌握算法,并以此为主线开展相关主题练习巩固,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高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3、课堂练习取材于生活,以解决生活问题为主。

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让学生解决,学生会因熟悉而感到亲切,解答问题时,思维自然活跃。这样既能巩固所学知识,锻炼思维,又使学生意识到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数学很有用。坚持如此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逐步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这一内容时,在练习的取材上可以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下面的“某运动服装店泳衣销量统计图”,引导学生从统计图中获取丰富的数据信息——“从图中可以知道些什么?”分析数据——“想想为什么在4月的销售量最低,7月的销售量最高?”表达自己的统计直觉,进行相关的预测——“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销售量可能会怎样?”体会统计的价值——“如果你是销售经理或是一个购物者,看着这样的统计结果,你会做出哪些决策呢?”

4、设计布置数学实践性作业,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但机械性的、重复性的作业,学生一点也不喜欢,只会应付完成,作业质量不可能高,往往达不到我们所期望的巩固知识技能的目的。如果布置实际应用型作业,学生就会感到有趣,有挑战性,促使学生认真对待,从而能达到预期目的,让学生知道做作业的价值,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价值。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千克”这一内容时,就可以布置实践性作业,加深学生对1千克实际有多重的体验。让学生回家称1千克的鸡蛋拎一拎,数一数有多少个;跟着妈妈到菜场买菜,看看妈妈共买了多少千克的菜,帮着拎一拎;自己回家用塑料袋试装出1千克的大米,再称一称,看看是装多了,还是少了……

再如,在三年级上册学习认识小数之前,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一次课前调查,看看商店标价牌上的标价方法,拍摄照片或记录下来,在课上充实教材内容,为学习新知做好准备。

5、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拓宽渠道,提高应用能力。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这是儿童教育最重要的原则。”学生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构成了学习活动的两个部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及应用能力,只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还要做到向课外延伸。所以,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适当设计开展一些数学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调查、整理等过程,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进而激发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情感和意识。

数学教育学范文篇5

1教学内容生活化发展

从生活化角度进行分析,便是强调将生活内容和抽象性的数学知识进行联系。这种方式的有效运用,可以帮助学生对于知识形成具体性的认识。比如:在一年级的数学中所涉及到的第几和几的学习中,对于序数和基数的概念便是许多学生所面临的问题。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其在之前的学习中并未接触过该方面的内容,难以对知识形成系统性的理解。若想缓解该方面的问题所形成的影响,则可以利用做操和排队的方式,让学生对该方面内容形成全面性的认识,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几个和第几个”。在这样的活动中,便可以将一些抽象、枯燥、难懂的新知识转化为轻松、愉悦的课堂活动。对学生而言,在活动的过程中便会掌握数学知识。纵观教育史的发展历程来看,不少教育家都明确提出了儿童的兴趣爱好在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影响。但结合相关调查和研究则可以发现:在当前阶段的培智教育活动中,仍然有大量教师存在着缺乏生活关注的问题。许多生活中涉及到的数学现象都难以有效传输给学生,而是将教学视为“圣经”和最高贵的存在。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则导致许多学生都出现了不敢学、不会学的问题。针对该方面内容来看,则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重点考虑到生活题材的运用对学生的影响。结合教材中所提供的数学知识,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对学生进行科学化、合理化讲解,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感知知识。

2尊重培智儿童的生活需要

对于培智儿童而言,虽然在智力方面相比较于普通儿童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在知识的探索、新知识的获取、体验的需求、获得认可和赞赏的需求等方面,和普通儿童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从该方面要求来看,则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进行不断的探索。强调过程性目标的确立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更多使用形成性评价。在此过程中,还需要更多的关注智障儿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帮助儿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不断增长其社会责任意识。对于教师而言,其还需要考虑到自身所传授知识的特点对学生所形成的影响。如果教师所确定的知识较为单一,难以帮助学生形成系统性的理论知识系统,则会限制着学生的全面发展。结合该方面特点来看,则需要将一些生活方面的知识融入到智障儿童的学习活动中。教学内容不仅需要具备较强的现实感,更重要的则是应该充满理想性。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完美体验和追求,让学生可以对生活的意义和生命价值形成正确的认识。若想实现该方面的目标,则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度挖掘。将教材作为教学的基本性内容和出发点,结合教学目标、课程特点和儿童的发展个性等相关性内容,对课内外教学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和开拓,创造性完成教学工作。比如:在讲解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部分的内容时,其中涉及到了诸多计算方面的内容。如果教师仅是利用单一化的练习方式,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厌倦的情绪。反而,如果教师可以进行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生活的体验中完成知识的学习,则会产生另外一种不同的体验。例如:春天到了,天气很温暖,如果我们决定周末春游的话,应该怎么租车呢?这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出示三种车的图片,大巴最多可坐45人,中巴最多可坐30人,小车最多可坐3人。而我们班一共有42名学生选择去公园,有30名学生选择去动物园,应该怎么租车呢?当完成问题情境的创设之后,教师则需要为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并为学生讲解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的计算方式。从具体的教学实践来看,该情景下的学生则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习兴趣,和同组人展开积极的探讨。教师在学生的思考和探讨过程中,还应该深入走进到学生之间。如果发现他们存在着任何的问题,则应该进行及时的指正。最后,安排小组代表发言:45+30=75,再加上三位老师,选择一辆大巴车和一辆中巴车则是最为合适的选择。当学生完成该部分内容的回答之后,教师应该对其进行及时的鼓励。之后教师再次引导:当采购商品的时候,有的同学选择了面包,有的同学选择了可乐。可能会有学生说:“不能选择可乐”。教师则应该让学生及时明确理由,为什么不能选择可乐。学生可能会说:“可乐是汽水,对身体不好。”这时,教师则可以为学生讲解健康方面的知识,并且引导学生多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选择健康食品。从该节课的特点来看,不仅可以让学生充分的感知到数学学科的科学性、生活性和趣味性,还可以更好的熟知生活方面的内容。让学生有创造性的观察生活,贴近生活,感受生活中数学知识的魅力。

3导入新课生活化

整个培智教学活动中,教师都需要充分认识到一年级培智生的教育对其今后发展所形成的影响。对于该部分的学生而言,其刚刚进入到学校,在心智、思考问题的方式等方面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和问题。如何借助于生活化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了解生活,则成为了诸多教师所重点关注的问题。比如:在讲解到《10以内数的认识》该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大家家里都有几口人,今年多少岁了?教室里有几张桌子?多少位同学?等相关性问题,鼓励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当学生到《元角分》该部分内容时,教师则可以向学生发出疑问:“我们去超市购买东西的时候都需要用到什么?”学生便会回答:“需要用到钱。”此时,教师便可以引入本节课重点讲解的内容,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便是人民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他在日常生活中的用处。通过该方法的引入,可以自然的把学生带入到特点的生活场景中。将数学知识和生活情境进行有效联系,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从数学学科的特点来看,其还具备了一定的现实性特征。该特点的存在,便会让学生在感知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和日常生活中所涉及到的内容进行有效联系。如果教师可以利用该方面的特点,则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喜爱之情,增强对学科的热爱之情。不管在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过程中,都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兴趣爱好所产生的影响。因此,这也成为了学生获取知识、开拓视野的一个重要途径。而教师在进行新课的导入时,则需要在最大程度上消除学生所存在的紧张、恐惧情绪,激发学习动机,为后期的教学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

4教学过程生活化

在完成了前期的各项教学工作之后,学生已经对于大部分知识形成了较为正确的认识。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所讲解的各项知识都需要学生切实落到行动中。从该方面特点来看,则是应该尽可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可以在实践活动中进行自主探索,从而更好的感悟知识。如果课堂时间充足,还应该安排学生进行相应的交流和合作,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若想进一步提升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效率,还应该对于现阶段的教学过程进行不断优化和调整。将生活方面的知识和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联系。从该方面特点来看,教师则应该尽可能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生活。将生活作为知识学习的基础和铺垫,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调整。比如:在讲解到《接近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简便算法》中,有很多学生认为其中所涉及到的数字较多,很难提高计算的准确率。例题:“125-96=125-100+4”,整道题中所包含的内容较多,如果教师在刚讲解完毕之后就让学生进行理解,学生可能难以理解。为什么需要减去100,为什么又要加上4?这都是容易让学生产生疑惑的地方。针对这种问题,教师则可以对例题进行生活化处理。周末时,教师带领学生到超市采购生活用品共需要支付96元,一共带了125元。那么,付款给收银员阿姨100元之后,应该是用总体的125元减去应付的96元。此时,收银员找回2元,则应该加上2元。通过这样现场讲解的方式,则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题目。将一些抽象性的运算进行具体化处理,并且借助于生活经验,将学生代入到特定的情境中。不仅可以让学生进行题目内容的梳理,还可以更好的借助于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如果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遇到了相似的问题,也可以进行有效处理。在小学课本中,也有很多关于量的计量单位。其中不乏学生所熟知的年、月、日等。但相应的,也有很多学生在之前从未接触过的,像:千米、吨、公顷等单位。此时学生的思维方式还不够成熟,在解决一些具体问题时很容易对这些复杂的计量单位产生疑惑。并且还需要掌握其中的进率,才可以完成题目中的要求。但如果教师可以将学生代入到特定生活情境中,借助于量一量、称一称、比一比的方式,或许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5教师注意利用生活中数学游戏

利用生活中所出现的各种数学游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兴趣。在特殊学校的教育活动中,教师要着重加强对小学生好奇心的挖掘。结合相关的心理实验研究可以发现:儿童如果在学习过程中具备了较强的好奇心,则可以有效激发其学习动力。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出现了任何问题之后,学生也会进行主动的探索。为了满足自身的好奇心,学生还有可能进行知识的深层次挖掘,从而满足自身的情绪体验。结合该方面特点来看,教师则应该顺应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思考方式,借助于生动、形象的感性事物和学生心理特点。充分发挥生活中所出现的一些数学性游戏,激发学生好奇心,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欲望。比如:在讲解到《凑十法》该部分内容时,其中涉及到了许多和生活相关的游戏。教师在讲授该课时,则需要结合学生的特点、课程目标的要求,设置相关的游戏。在导入新课时,教师便需要利用游戏的方式,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对此,教师则可以说:“同学们,老师有一个神奇的魔法盒,里面装满了各种各样的玩具。请同学们随便来抓一把,并且告诉老师你一共抓取了多少,老师则可以迅速说出盒子里面还剩下多少个。”当教师说完之后,学生可能会出现怀疑、不相信的状态。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进行实践,完成玩具的抓取活动。有的学生说:“老师,我一共抓了5个。”教师则可以迅速说出:“盒子里面还剩下5个。”之后,则需要进行验证。对于学生而言,则会出现既羡慕又惊讶的表情。教师进行进一步引导:“那我们接下来看看老师到底是怎么计算的,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个时候,教师便可以进行揭秘。在此之前,老师已经知道了盒子里面共有10个玩具。结合凑十法的方式,便可以完成计算。老师相信,在完成本节课知识的学习之后,你们也一定会像老师一样快速计算出来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便是充分调动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让所有学生尽可能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借助于“猜数”游戏的积极作用,将学生所形成的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从而更好的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中,根据低年级段学生爱听故事的这一特性,用精练的语言,传神的话语给学生讲故事,比如在讲《狼来了》的故事,小孩子共喊了几次狼来了?善良的人们受骗了几次?为什么最后一次人们没来?从故事中教育学生做一个诚实的人。《小猫钓鱼》黑猫钓了几条鱼?白猫钓了几条鱼?为什么会不同?从故事中教育学生做事情要专心致志,提高学生的素养。

6结束语

数学教育学范文篇6

一、加强师德修养,提高道德素质在实践过程中,我认真加强师德修养,提高道德素质。我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用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教育法律法规;严格按照”有事业心、有责任心、有上进心”、”爱校、爱岗、爱生”、”团结协作、乐于奉献、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要求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对待学生做到:民主平等,公正合理,严格要求,耐心教导;对待同事做到:团结协作、互相尊重、友好相处;对待家长做到:主动协调,积极沟通;对待自己做到:严于律已、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二、教育教学方面: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1、课前准备:备好课。

2、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3、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4、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5、课堂上的情况。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6、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小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头,或帮助整理衣服。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

7、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数学教育学范文篇7

1、高中数学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

作者为了更好的了解高中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所授课年级中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180张问卷,在收回的试卷中统计发现50%的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是很少提问和主动思考问题,甚至几乎从来不在数学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提出疑问,对于老师讲的也是似懂非懂,而只有15%的学生会在课堂上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和积极的去发散思维,提出问题,并通过自己和团队的努力寻找正确答案。从调查结果显示我们可以想象的到现在学生对数学问题意识的薄弱程度。

2、数学问题意识薄弱的原因

在这次问卷中,作者还专门因为学生数学意识薄弱而提出了一些问题,学生很少在数学课堂上问问题的原因是因为不愿意问还是不会问,很多学生回答的都是因为不会问,很少学生是因为不愿意问而不在课堂上发言的,其中还了解到一些学生是因为不敢问,怕回答错误而不敢在课堂上发言和提问,甚至还有的学生是因为老师的原因而完全不想听课的,不过这个原因的比例一般少之又少。调查卷中有个问题是问你们觉得在课堂上问老师问题的最大阻碍是什么?大约50%的学生回答的是因为不知道怎么问,30%的学生是因为怕回答错误时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嘲笑,只有20%的学生说对此并无什么阻碍。而且作者还提出了如果自己的见解和老师同学的见解有分歧的时候你会怎么办,很多学生回答的是将会接受老师的解题思路和答案,还有的同学回答是选择默默的坐下,而只有3%的学生说先会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答案然后在老师同学进行研究和讨论,不盲目的认同老师的答案。

二、增强和制定高中学生对数学问题意识的产生和方案

1、提供民主良好的学习氛围

通过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很多学生不在课堂或课外问老师问题,并不是真正的已经把知识完全的装进脑子里并且渗透,反而是因为各种个样的原因导致的,有的是因为害怕,有的是因为不自信等诸多心理因素。而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就是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营造一个民主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同学感受到学习数学是一种轻松愉快的事,这样才能真正的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上,发散其思维,在最佳状态的情况下学习数学。在这一阶段,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他将决定同学们以后会不会在问问题。比如一些基础比较薄弱的,因为不了解数学、不会数学的原因,所以他们有时提的问题会比较简单,甚至没有什么作用,但是作为辛勤的园丁的我们都应该认真负责的帮助他们解决啊问题,并且应该尊重他们,在他们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即使出现问题,我们都应该耐心的听他们把自己的思路说出来,不能让同学们感觉到在敷衍他们,更不能的是偏袒成绩优异的学生。这样才能营造民主良好的学习氛围。而且也可以通过一些现实生活中对数学应用的例子来进行课程的讲解,也可以通过一些小故事来放松一下心情,让他们不感觉到数学是门枯燥乏味的课程。比如再讲几何问题的时候,因为几何是比较抽象的知识点,老师们就可以通过事物来讲解几何体,比如同学们喜欢的篮球和其他几何物体。这样便能充分的带动同学们思维,同学们也会因为是自己喜欢的东西而进行提问。

2、帮助学生,为学生多提供问问题的机会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多多设置一些问题情境来帮助学生对问题产生的展开,并且帮助他们发散思维,让同学都掉进你设的问题陷阱,那么我想同学们的问题也会层出不穷。比如在讲“抛物线”的时候,老师可以问学生当抛物线的方程式解出来,点描出来后,看到图你们会想到些什么?同学们一个个就会争先抢着回答自己所想到的想抛物线一样的东西,大脑也会随着转动起来,当同学们回答的都下不多时又可以继续问学生为什么抛物线是这个样子的呢?这样同学们又会发散其思维,不停的问问题。这样通过老师设置的步步陷阱,同学们也就会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的找出路口,寻找到正确地而答案。3、建立友好的师生型关系在以前的教育中,师生是存在尊卑关系的,老师总是给学生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这样使师生之间的距离扩大,从而导致学生更加不敢去询问老师,和老师讲心里话,老师和同学的问题将会愈积愈多,甚至有可能导致学生成绩的下降。所以现代的老师应该和同学们建立友好的师生型关系,在课外时间多和同学们进行交流和谈话,拉近与同学们之间的距离,走进他们的生活,缩小学生与老师之间距离,甚至可以做到零距离,和他们做真正的好朋友,处处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这样同学和老师讲话,就像和朋友一样,同学向老师提问也会更加轻松愉快。

三、结语

数学教育学范文篇8

(一)帮助特殊学生认识世界。数学对于推进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具有重要作用,对特殊学生进行数学教学有利于学生形成对世界的初步认识。通过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可以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大小、形状等,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感和数感。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学习对学生适应生活具有重要帮助。(二)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思维。数学具有抽象性、逻辑严密性等特点,对特殊学生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可以帮助特殊学生形成抽象的、逻辑严密的数学思维,对日常生活和自身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三)培养学生提高生活技能。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国家重视对特殊学生进行数学的教学,可以帮助特殊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提高特殊学生的生活技能,让特殊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减轻特殊学生家庭的负担。

二、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资源不足。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逐渐重视对特殊学生的教育问题,但是特殊教育的学校资源不足,面临着面积不足、宿舍简陋、缺少帮助特殊学生恢复健康训练的场所等问题,甚至有部分特殊学生不能进入特殊学校就读,只能随班就读。(二)缺乏专业人才。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大多没有学习过特殊教育,只能对特殊学生进行数学知识讲解,但并不能关注特殊学生的身心发展,不能将数学知识融入每一个特殊学生的生活中,不利于特殊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和运用。(三)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部分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针对学生的特殊性进行因材施教。另外大部分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采用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方式,不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对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思维具有消极影响。

三、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学的具体方法

(一)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特殊学校的环境建设不仅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还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帮助。因此,教师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学习环境的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特殊学生学习数学具有促进作用。(二)加强教师的专业性。特殊教育学校在招聘教师时不能只注重招聘具有学科专业知识的教师,还应注重招聘受到特殊教育培训的教师。另外,要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培养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特殊教育。(三)注重因材施教。特殊教育学校的数学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需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的教育进行改革,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比如,教师在对特殊学生进行讲授时应该运用多种方式来提高特殊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帮助特殊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意识。另外,学生可能会因为自身的特殊对学习不积极,甚至产生厌学心理,这要求教师在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优点,树立学习的信心,帮助学生消除负面情绪。由于每一个特殊学生都不相同,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和身体健康,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四)合理运用数学资源。由于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生活经历和学习能力都异于同龄人,所以,教师在对特殊学生进行教学时应该合理地运用数学资源进行教学,将数学学习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根据现实生活进行数学教学,帮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提高对生活中常识的认知。比如,教师在教学生认识钟表时,可以为学生分发钟表模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钟表。教师在进行图形教学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学生生活中可以看到的图形,帮助学生认识图形。(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加强与学生的沟通,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及时调整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因为自卑不敢发言,教师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沟通交流能力的提高。

综上所述,在对学生进行特殊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投入更多的关爱,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展开教学,增强学生自信心,帮助学生提高对数学知识的运用,拓展数学思维,帮助特殊学生适应生活。

参考文献:

[1]王新亚,张建勇.情景教学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运用[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03):114-115.

[2]周雪艳.如何提高特殊教育中小学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培训,2017,(04):152.

[3]路玉梅.解析小学数学教育中的语言教育问题[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01):205-207.

数学教育学范文篇9

一、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学科能力薄弱。通过调查发现,我国职业技术学校的数学学科教师学历背景大多为专科和本科学历层次,甚至在一些教育欠发达地区由于招聘师范类应届毕业生难度大,所以很多学校存在非全日制学历教师进行教学的现象,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或具有高级职称的数学教师比例较低,并且大多数基础学科教师长期得不到新生力量的补充,教师长期没有接受过有关继续教育培训。教师作为教学体系的重要主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教师本身的学科能力弱化很大程度上制约教学效果。(二)教学方法相对单一。从现有教师的课堂教学组织来看,大部分教师仍然是按照章节依次讲授完毕,再讲授例题、练习,布置课后作业的传统模式;讲授语言缺乏生动性,艺术性;课堂互动困难,气氛较为沉闷;没有现场教学、问题探究等方法的展现。由此可见,当前职业学校数学学科教师的教学方法仍然存在“老旧、死板、单向”的特点,这样的教学方法无法调动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无法做到“翻转课堂、主动探究”,会对教学效果产生严重的影响,阻碍数学教学的整体推进。在职业教育的数学教学中,缺乏使用“互联网+教育”模式进行的教学活动。例如,很少通过职业教育优秀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广泛传播和共享。目前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基础学科教师的教学设备使用※李裕葵习惯依旧停留在过去的传统习惯之中,教学信息化和电子化程度较低,教师使用新型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的能力薄弱。(三)教学理念存有偏差。教学目标与学校发展目标契合度低。从教学活动的客体来看中,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目标是学习一门操作技术,毕业后以此作为求职的职业技能,学生缺乏对基础学科的重要性认识,没有在专业课程学习中发现数学知识的存在和数学学习对专业技术掌握的促进。从学校的教学设计来看,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重国内各类技能竞赛奖牌,轻基础学科学理概念教学”的观念严重,使本来已成体系的中职数学学科教学在绝大多数职业学校中被忽视、被弱化甚至取消。大多数中等职业院校就出现了数学学科教学的发展滞后甚至停止。综上所述,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存在对于数学的学科建设重视程度低、对于数学学科之于专业技术作用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以及教学科研方法更新换代停滞的现状。大多数学校迫于教学周期短、教学难度大的困难而放弃对数学学科的建设推进,导致教学存在的问题逐渐堆积,从而影响了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中的数学教学效果。

二、中等职业学校改进数学教学的策略

教学效果的优劣是由教学活动中的主、客体行为共同决定的,由此作者尝试提出解决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数学学科教学的基本模型及具体的对策:(一)打破旧有办学理念,为职业教育学生打造高质量培养计划。改变前文所述的中等职业学校只注重“奖牌数”和“签约率”的传统办学目标,结合学校自身条件和人才市场所需来改革学校的教学方案,实现“基础学理”和“专业技能”两手抓的教学模式,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改变学生传统的求学目的,为学生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不是把学生培养成“依葫芦画瓢”的重复劳动型劳动力,以此提升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创新创造能力。(二)结合专业特点和就业方向,改革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学生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加之近年来各高职高专院校扩大了五年制招生规模,能到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就读的学生,大部分是对基础学科学习不感兴趣或对学习的专注力较弱的学生。尤其是像数学这类学科,学生基础差的占到百分之八十,甚至更高。这就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更大的难度,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中职数学教师,我们要更加有责任感,除了用换位的角度去认真做好课前“三备”(备教学内容、备教学对象、备教学方法)外,更要联系专业课程、岗位需求和生活实际,加强讲授法、情景教学法、问题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融合运用,创设“同课异构”的教学设计,诱发学生对问题探究的神秘感,从面激发出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不同基础不同能力的学生能够同步进行学习。

作者:李裕葵 单位:云南省玉溪卫生学校

数学教育学范文篇10

[关键词]成人教育;高等数学;在线开放课程;互联网+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国家大力推行“互联网+”行动,给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成人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借助国家“互联网+”行动,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多媒体信息技术,搭建基于在线教学的网络平台,创建适应新时期成人教育学习特点的优质在线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自主学习模式为主的有效学习。高等数学是成人教育理工类各专业开设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在成人教育课程体系中非常重要,且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学生学习的难度较大,因此,建设适合成人教育学生特点的优质在线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高等数学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建设现状

成人教育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课本作为单一的教学资源,老师讲、学生听,然后学生再做题、考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这种传统教学模式渐渐跟不上时展,满足不了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需要发展基于网络平台的在线教育模式。在中国慕课、爱课程、网易公开课等网络教育平台有很多高水平的高等数学在线开放课程,有为本科生设计的,也有针对高职高专学生设计的。这些在线课程从课程资源设计到各章节知识点安排,再到学生按周定时完成学习任务,适合拥有长时间学习的全日制在校大学生,不适合存在工学矛盾、基础薄弱、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的成人教育学生,成人学生参与这些在线课程的学习,往往在高等数学课程理论知识讲解环节就跟不上了,很难坚持学下去。因此,开发适合成人教育学生的高等数学在线开放课程显得十分必要。

三、成人教育高等数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原则

成人教育有其自身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应该充分遵循成人教育客观规律,立足于成人教育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成人学生的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既要达到应有的培养目标,又要凸显成人教育的特点。(一)充分认识成人教育特点,以学生实际基础为起点建设课程。首先,成人教育学生的学习时间不足。多数学生平时在各行各业上班,工作比较忙,还要兼顾家庭,缺少独立的学习时间和学习环境,学习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甚至会出现学习中断或者终止现象,存在工学矛盾。其次,成人教育学生学习高等数学课程信心不足,特别是数学基础知识更为薄弱,有的多年没有接触数学,很多基本公式和定理早已生疏,甚至遗忘。成人教育学生年龄普遍偏大,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复习才能慢慢恢复,且高等数学课程本身具有很强的抽象性、理论性、逻辑性,学习难度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旦遇到困难就容易退缩。基于成人教育学生数学基础薄弱的实际情况,建设高等数学在线课程应当从学生现有的知识起点出发,适当补充必要的中学基础知识,重塑学生知识结构。比如,补充初中一元二次函数及其图像、一元二次方程及其求解方法等知识;补充高中指数函数及其性质、对数函数及其性质、三角函数及其性质、数列等知识,为学生学习高等数学做好知识铺垫,让学生从中学数学知识顺利过渡到大学知识,以便学生连贯学习,避免一开始学习就直接面对高等数学课程抽象的、难于理解的概念,比如极限、收敛等。学生从中学知识逐步过度到大学知识,这样容易消化所学的内容,从而获得学习高等数学的乐趣,进而激发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提升学习效果。(二)深加工高等数学课程内容,更好满足成人教育学生知识需求。成人教育的教学活动基本是通过互联网进行,学生主要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自主学习,在相对独立的环境中学习,老师提供在线课程。高等数学课程的特点是集抽象性、理论性、逻辑性于一体,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难免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学生和教师在时空上基本是分离的,学生很难得到老师直接、连续的指导,大部分学生容易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孤独感,这种孤独感容易使学生对高等数学课程产生厌倦,从而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持久性。成人教育学生多数已有工作,再加上高等数学课程表面上和专业其他课程的关联不大,对实际生活和工作没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学生往往对高等数学课程的学习不够重视。为了使成人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高等数学课程内容,建设在线课程时不必追求定理的详细证明和高深的解题技巧,应注重学生数学知识能力的培养,坚持以应用为目的。在不改变高等数学课程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对教学大纲的主干知识点进行更为精细的碎化,从学生实际和专业需求出发,在实际生活中提取素材,组建案例题库,适当融入数学建模思想解决实际问题,建立一套以“实际案例导入———数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为主线的资源建设模式[1]。比如,讲解定积分的概念时,设计一个案例,让学生思考如何测量一个不规则形状阳台的面积,用数学极限的思想引导学生去思考,把定积分的概念巧妙融合进去,学生自然就明白定积分的意义了。最后设计一个应用题,让学生思考一个不规则形状的农田面积的计算问题。这样既然让学生易于接受高等数学知识,又体会到数学的实际价值,还提高了数学应用能力。当然,建设高等数学在线课程,还应该融入数学文化教育,注意学生数学思想的培养,再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的同时,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文化意识。(三)充分借助多媒体技术,将课程内容以。更加新颖且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呈现给学生高等数学课程具有很强的抽象性、理论性、逻辑性,成人教育学生多数是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学生连续学习时长及学习注意力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为了达到理想的在线课程学习效果,需要对高等数学课程知识点进行重构分类,从学生自主学习实际情况出发,凝练课程内容,并综合考虑整个在线课程各知识点的呈现方式。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资源的呈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建设在线课程不仅要考虑学生的知识需求,还要考虑如何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更好地将知识呈现给学生。以方便学生学习为前提,突出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学习模式[1]。在课程资源众多呈现方式中,视频讲解是非常实用且受欢迎的一种方式,尤其是短视频。每个视频最好只讲一个知识点,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尽量不超过10分钟。每个视频配套的电子课件页数不宜过长,简洁明了且要突出重点。由于很多学生对高等数学中抽象的概念、方法、定理的理解比较困难,即便是教师视频讲解很详细,学生有时仍然不能明白,这时借助一些数学软件和多媒体技术,就可以把抽象的知识直观地展示出来。比如数列极限的概念,对于成人教育的学生没有必要去重点讲“ε—N”定义,只需要介绍其描述性定义即可,即当n→∞时,数列的项会无限趋近于一个确定的常数。要正确理解这里的无限,可以借助于数学软件(flash、几何画板等软件),动态地演示其变化过程[2]。再比如,讲解定积分概念“分解、近似、求和、取极限”的四步过程,用动画来展示可以促进学生的直观理解。还有导数的概念、几何意义,运用动画可以动态形象的演示函数曲线在各点切线的变化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导数的定义与几何意义之间的关系。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不仅可以将知识更好的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易于接受,还可以改变学生对高等数学枯燥无味的印象,增添学习乐趣。当然,仅仅有视频资源是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有些内容可能更适合用课件展示,或者用图片展示,有时学习环境不适合视频方式学习,因此,将课程内容以课件形式展示是有必要的。(四)建立适当的考核要求,坚守人才培养目标突出成人教育资源建设特点,并不是一味追求课程内容的通俗易懂,将课程知识体系过于弱化,必须坚守高等数学课程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建立适当的课程考核要求,保障学生的培养质量。首先,设立必要的过程性考核。为了检验学生学习情况,巩固已经掌握的知识,应该以知识模块或章节单元为单位设置测试作业,确保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测试题的难易程度方面要作必要的区分。其中,学生完成基础测试题就表示学习合格,达到课程基本要求;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尝试完成难度稍大的测试题,以求检验出学生真实水平。过程性考核的形式可以不局限于测试作业,应该通过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确保大部分学生有能力参与进来[3]。其次,期末综合考试。期末考试是坚守成人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评价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期末综合考试的内容必须要囊括高等数学课程基本知识要求,考试题型可以以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为主,尽量避免证明题,可以适当设计应用题。总的来说,过程性考核和期末综合考试,可以有效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达到促进学生学习的目的,同时又能通过学生的测试情况,有针对性地优化课程资源设计。当然,考核试题的数量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不能成为学生的负担。(五)注重在线答疑,做好课程支持服务。成人教育学生和教师在时空上基本是分离的,学生在自主学习为主的环境下学习高等数学课程会不可避免的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若不能得到老师直接、连续的有效帮助,很容易产生学习无助感,从而害怕学习高等数学课程,从而丧失学习信心,进而影响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持久性。因此,建设高等数学在线开放课程,设计好在线答疑通道,助力师生互动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开设在线答疑论坛,学生可以随时在线留帖提问。学生学习期间会存在许多的疑问,利用在线学习的形式,学生可以在任何时候提出问题,而教师的答疑回复有时是没办法及时回复的,因此,论坛保留学生的提问,教师有时间可以随时回复,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并且留下教学痕迹。其次,整理在线答疑论坛典型提问,给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提供检索资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也许其他学生也会碰到,甚至在以往的学生学习过程中就出现过、提问过、教师也答疑过。因此,建设在线课程,教师若能把这样的问题整理归纳,并专门开辟栏目供学生检索查询,就能方便学生自主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同时也减轻了教师繁重的答疑工作。教师在整理经典答疑案例时,要选择以往学生提问重复率的问题,并按知识模块或章节进行分类,方便学生精准找到问题所在位置,及时获得帮助。比如,导数与微分的关联和区别、函数连续是否一定可导、复合函数求导法则等问题,都是学生常提的。最后,开辟教师实时视频在线答疑通道。学生学习遇到的困难,有时通过论坛留帖没法精准表达,也有可能教师虽然论坛留帖答疑,但学生仍然也没办法理解。比如,教师解题的思维过程难于用文字表述的,这时就需要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实时对话沟通才能解决。因此,建设在线课程,应该定期公布教师和学生实时在线沟通时间,助力学生多样化的答疑需求。当然,对于成人教育的学习,应该定期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统计学生的在线学习行为,教师根据统计数据分析学习情况,及时反馈给没有达到学习要求的学生,督促、提醒学生学习,让学习过程能真正有效发生。另外,通过分析学生学习行为,也能及时掌握学生对各种课程资源的学习频率,进而可以完善在线课程资源,让在线课程变得更适合成人教育的学生。

四、结语

总的来说,在线课程资源主要内容不可过于冗长,要重点突出,合理布局课程界面,简单明了,给学生一目了然的感觉,提升学生学习信心。同时,教师要做好在线指导服务。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只有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在线互动,给予学生及时指导,学生才能有依靠,学习过程才不至于感觉孤立无助,才会有信心坚持学下来,优质的在线课程资源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许秀娟.互联网+背景下多元融合高等数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研究[J],山东农业工业学院学报,2019(12).

[2]赵晶.成人高等教育《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认识与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