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配送十篇

时间:2023-03-31 05:43:02

食品配送

食品配送篇1

地 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配送方(乙方):

甲. 乙双方本着公正,诚信,互惠互利,友好合同的原则,就由乙方负责向甲方提供(吉香宝花草茶)配送服务事宜,特订立本合同。 第一条:配送服务期限及内容:

1、自____月____日起至____月____日止,届期如果需要继续合作另行订立合同。

2、在合同期内,乙方按甲方订购的品种、数量、质量及单价准时向甲方提供配送服务。

3、甲方向乙方订购的商品,必须提前三小时或一天以电话或书面方式向乙

第二条:配送商品的质量、数量、时间及验收。

1、配送商品质量:按甲方要求的质量配送。

2、数量:乙方应保证斤两的准确性,原则上以甲方验货数量为准。

3、时间:乙方须按甲方要求的时间将所订购的货物送至甲方所在地。

4、验收:乙方每次随货送上一式俩份的送货清单甲方验收后由甲方人员签字核认,作为送货凭证。

5、甲方给予乙方以下条件作为专场支持:进场一次性提供花草茶专用茶壶个使用;提供精美的吉香宝花草茶系列台卡、零售价格单。

第三条:商品单价:乙方以每件 元的价格提供给甲方,(注:以上供货价格均为厂价供应价格,不含税票。) 如价格需要调整需提前10天通知对方,结清上期所有货款再另行修改。

第四条:付款方式:

1、货款以甲方次回订购当天两个工作日内结清上期款项(除乙方未能提

供相关送货单据外),结算方式以现金或银行转账。

2、乙方应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的环境和卫生标准,提供相关的证件(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等)严禁供应腐烂变质的食品。

3、甲方逾期未向乙方付货款,以收取每天%(当期货款)违约金罚款,乙方有权随时终止向甲方供货。

第五条:任何一方要终止合同都应提前10天通知对方协商,如未按规定终止合同的,违约方应担全部违约责任。

第六条:合同生效及其它:

1,本合同经双方代表签字后生效。 2,本合同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

3,经双方签字核认的送货清单,作为合同附件同时具有法律效力。

4,本合同未尽事宜,双方协商解决,发生纠纷时如双方协商不成可申请法院裁决。

甲方:(盖章) 乙方(盖章) 法人代表人:

法人代表人: 委托人:

食品配送篇2

调味品(副食)配送很难在第一年有可观的收入。因为这个行业是个安身立命的行当,只有不断的积累客户资源,不断的增加新品,不断的深入做客情,才能做到与众不同。

我投资15万起步,2010年大约赚5万,2011年有8万,估计2012年能有12万,毛利基本20%,纯利不到8%。调味品生意没有任何空白市场,完全是虎口夺食,我现在日平均营业额在5000左右,终端网点有500多家,也就是每家每日销售我的产品10元左右。

我身边很多想创业的朋友都咨询我可不可以做副食批发生意,怎么入手,如何建设渠道,能赚多少钱等非常系统的问题,在此,我将我从事这个行业的一些点滴经验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

创业前的心理准备

调味品是个非常传统的行当,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美食需求和便捷的生活方式刺激着行业的不断发展,所以,这个行业没有没落,永远是朝阳产业。但调味品行业很难迅速做大做强,原因是这个行业需要不断积累,而且第一年基本不赚钱,只能赚到工资,这与很多人的期望有很大差距的,要进入者务必做好心理准备,否则就不要进入。我替厂家打工时,年薪也比我现在赚的钱多。

进入该行业,创业者不仅要有激情,更需要周密的计划能力和销售能力。做到一定规模后,还需要有良好的管理能力。起步阶段,最需要的就是要有一定的资金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抗压能力。

如果看完上述情节,你还觉得你适合副食创业,那么接下来请看如何入手。

一、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条件

1、启动资金视个人情况和定位而不同。如果做乡镇配送,又没有厂家资源,最低也要10万以上。买车最低4万(轻卡),库房8000元,其余5万进货,只能首期最多进3个产品。15万是比较适合在县级和地级城市起步的。

2、如果只做城区和周边餐饮,那么起步资金可以是几千元或者一万元。选择几个有名气的品牌,先少量进货,然后扫街,慢慢坚持下去,做得好的当年就可以赢利。但后面必须追加投入,否则网络不稳,利润不高,做不大。

3、投资50万,一开始就配备充足,货源,车辆,人员,全渠道开发网络,风险要大得多,但发展要快得多。

二、了解进货渠道

你要知道有价值的进货渠道,产品尽量是厂家,而不是做二级批发商。二级批发商利润薄,而且没有话语权,很容易被杀价造成恶性竞争。

一般没从事过食品销售这行的人,很难有良好的厂家渠道,凭收集信息,又容易被厂家忽悠甚至骗钱。所以,最好有这方面的人带你进入这个行业。如果没有,就只有自己去多花功夫了解,也可以像我一样找个厂家打工几年,这样时间会花得长一些。

调味品而言,全国各地川调都是主流,不过沿海一带城市由于口味清淡,本土调料也占很大比例。川菜馆和重庆菜馆,火锅店,无一例外必须使用川味调料,尤其郫县豆瓣和酸菜、火锅底料、香辣酱。鱼调料目前来说,重庆和成都的都不错。在外省,火锅底料要重庆的,这是地域标志产品。调味品生意,几乎没有区域限制。唯一有限制的就是如果你的区域有商了,那么这个品牌就不会给你做,你只能找其他同类的产品。

关于鸡精和味精,必须主攻餐馆,做流通很困难。但鸡精由于利润高,没有国家标准,产品混乱不堪,竞争白热化,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推销,一定要考虑清楚这个问题。即使决定做鸡精,那么建议做两个价位的,一款卖价240元左右的品牌货,稳定客情,培养忠诚客户;一款卖价150-180元的,低价竞争,求生存。味精的话,不是品牌质量就很差,起步的人可以暂时不做味精。水很深。

调味品一般不要费,有的需要区域保证金(怕你串货),钱很少,属于意思意思,一般5千,合同结束后会返还。小品牌或做的不好的牌子都不要保证金的。

三、建立销售渠道

渠道建设,首先得定位你要做哪些渠道:餐馆(食堂),农贸(菜场),小店(夫妻超市),大超市,特别流通(单位礼品)。我的渠道定位是:农贸市场,小店,顺带饭馆。对于超市,具体到我这个县,我只做了C类店,不要条码费,但要押款,无限期压固定资金(2000元以内)。超市起步阶段不建议做,赔本赚吆喝。

四、产品配送技巧

配送的产品里至少要有一款是量大的、与竞品有明显差异化的,这样一下子就能吸引零售客户进货的。我做的产品有3款特色的:麻辣酱油,中江挂面,廖排骨卤汁。这些产品都有非常浓烈的地方特色。麻辣酱油代表四川和重庆的特色,全国独一无二,价格不透明,利润高。中江挂面是历史形成的特产面,价格中等,利润中等,量大。廖排骨卤汁是全国独创的水质卤料,全国有500家实体卤菜店。这样的产品很容易打开市场,并能持久占有铺市率。

差异化竞争,包含产品差异化和服务差异化。你新起步,靠什么竞争?就靠这两个差异化竞争。成熟产品的商服务普遍不怎么好,那么你把服务作为一个切入点,持之以恒的去做,建立了良好的客情,加之好的产品,销售就不是那么困难了。

如果资金很少,不做配送,那么只有走小饭馆的道路,专做某一个产品,比如鸡精、豆瓣、酸菜、香辣酱、火锅底料等,逐步总结经验,积累资金,慢慢扩大规模。切记,做饭馆不要赊款给饭馆,否则后悔都来不及。当然,熟悉的人免不了偶尔少量欠款,那么请控制在3%。

五、 销售

相信许多人都存有这样的疑问:零售商的货架上已经摆满了各种产品,新的产品怎么能挤得进去?这里你要明白一件事,那就是零售商不仅想不费劲卖产品,但更想销售的产品有丰厚利润。老品牌大品牌一般价格透明度高,无利可言,零售商一般都是迫不得已销售,他们内心很愿意销售推广新品,前提是你的新品包装要漂亮,品质要经得起实践检验。零售商有销售新产品的动机。

销售尤其基层销售,毅力和方法同样重要。所谓销售技巧,其实是熟能生巧。一次不成,二次、五次、十次……百次都可以。推销乡镇时不要穿西服打领带,找准客户,对症下药,就有希望了。

没有卖不掉的产品,只有零售商不想卖的产品。因此零售商的货架永远是满的,但永远也是为你准备的。新品推广有两个基本要素:一是你的产品卖点要突出,全国独一无二,零售商因为好奇而卖。二是你的产品品质比不上别人,但利润多30%以上。

做配送要长远考虑,要达到铺市率(铺市的家数)越高越好。做乡镇不要找太多二级批发商,尽量直接终端。此外,有二个关键问题要注意:1、一定要组织适合当地销售的产品,因为消费习惯具有很强的地域性。2、建立好人脉关系,与人交往和会处事非常重要。

我做的乡镇几乎是老百姓用的产品,饭馆很少,占3%。大规模餐馆我也没有进入。因为:1、产品不是名牌产品不容易进入。2、最大的难处在于欠款不好收,风险较高。3、看起来利润高,但存在厨师回扣和跑单风险,所以不建议初创业者涉足。

跑乡镇有二点建议:1、尽量先跑近的,省时省油。2、多关注小店,路边店。这些店不引人注意,生意大的人不屑于打交道,你就机会大些。

刚开始,因为不熟悉,别人一般不敢多拿货物,但如果你有一款当地喜欢的品种(比如我们这里喜欢青花椒鱼料),包装价格都合适的前提下,突出你的产品很赚钱,并且下货无要求,10包都可以发货,再配点促销品,那么一般都会接受的,尤其小店和农贸市场。如果厂家支持大,可以把品尝袋免费送给零售商品尝或试卖,也能收到一些效果。

第一次上货,其实你吃不准究竟能卖出哪些货物,建议将常用的调味品都带上一件或几件。虽然有这么多品种,但推销的时候只选择二个有特色的产品推销,如果你连续跑10家,大家都对这类产品不感兴趣,就赶紧换品种再推销。

乡镇老板尤其思路好一点的,喜欢新产品。你要试探一下,如果他对新品感兴趣是因为利润高,那么你就对他讲,本地的品牌产品价格透明,没钱可赚,而且杀价厉害,你多卖1毛钱就把顾客得罪了。如果卖新品,除了需要费点心思和口舌外,其他利润呀,竞争呀,都大大的OK!他对产品感兴趣,但又觉得家家户户你都去推销,会担心没有优势了。那么,在早期你可以答应他只给他一家发这个品种,附近几家都不发,保障他的利润。很简单,在酱油产品中,这家发老抽,旁边发生抽就可以了。

还有的人会说,你的产品是可以,但万一卖不掉怎么办?这里,你一定要承诺,卖不掉包换!如果他已经不怎么拒绝了,你赶紧安排人配货,不给他思考的余地。也有人在配货时清醒了,说不想进货,怕卖不掉,这时候你也要拍胸脯保证:老板,这是第一次合作,我给你配得很少,先试试,我还让厂家配了些小礼物送给你,某某产品全国独创,我送一瓶给你吃,保证你喜欢……这时候,零售商基本就不会再拒绝了。

维护客户主要是定期拜访,不定期做促销活动,不定期送小礼品,做好售后服务,如退换货。

食品配送篇3

乙方(销售方):

为搞好我校学生生活管理,确保食品卫生安全,明确安全责任,减少采购中间环节,减轻学校负担。我校决定对食堂所需的食品原材料(大米、面粉、食用油、米线、卷粉、蔬菜、干菜、调料品、禽兽肉、禽蛋、冷冻品等)实行统一采购、配送。经甲、乙双方共同商定,特订立本合同。

一、基本要求

1、乙方必须持有营业执照和食品流通许可证。

2、乙方所进食品原料的单位(或个体)必须持有营业执照和食品流通许可证。

二、配送具体要求

(一)蔬菜配送

1、乙方每周日和每周三根据学校的需要将无毒无害、不腐烂变质的新鲜蔬菜按所需数量不计运费配送到学校,由学校食堂管理人员复核验收并在食堂原材料采购凭证上签名认可后到食堂经费管理人员处付款。

2、乙方所配送的蔬菜价格不得高于当地市场价格(或略低于市场价格),须保证蔬菜质量(无毒无害、不变色、不腐烂变质),否则,甲方可以拒绝购买。

3、若因乙方蔬菜残留有有害毒物质导致的食物中毒后果由乙方承担全部责任。

4、若因乙方不按时按量配送蔬菜给学校造成的损失,甲方将从乙方售菜款中扣抵。

5、乙方要尽努力为学校搞好配送服务,服从管理,积极为学校节约生活成本提出合理化建议,不哄抬物价,不推荐价格过高的蔬菜。

(二)禽兽肉配送

1、乙方每周根据学校的需要(学校食堂管理人员电话通知乙方)将新鲜禽兽肉按所需数量不计运费配送到学校,由学校食堂管理人员复核验收并在食堂原材料采购凭证上签名认可后到食堂经费管理人员处付款。

2、乙方所配送的禽兽肉,必须是当天屠宰,并且是经过兽医部门检疫过的,不可掺杂变质、过期的禽兽肉。若因乙方的禽兽肉导致的中毒后果由乙方承担全部责任。

3、乙方所配送的猪肉价格不得高于当地市场价格(或略低于市场价格),并随市场的波动而变化。

4、若因乙方不按时按量配送禽兽肉给学校造成的损失,甲方将从乙方售肉款中扣抵。

(三)食用油、干菜、调料配送

1、乙方根据学校的需要(学校食堂管理人员电话通知乙方)将食用油等物品按所需数量不计运费配送到学校,由学校食堂管理人员复核验收并在食堂原材料采购凭证上签名认可后到食堂经费管理人员处付款。

2、乙方所配送的食用油等物品,应有出产检验合格证,不能过期。若因乙方提供的食用油等物品导致的中毒后果由乙方承担全部责任。

3、乙方货物送达时,在乙方、学校证明人、经费管理人员的相互监督下进行计量并结算货款。

4、乙方所配送的食用油等物品价格不得高于当地市场价格(或略低于市场价格),并随市场的波动而变化。

5、若因乙方不按时按量配送食用油等物品给学校造成的损失,甲方将从乙方售肉款中扣抵。

(四)大米、面粉、米线、卷粉配送

1、乙方根据学校的需要(学校食堂管理人员电话通知乙方)将大米、面粉、米线、卷粉等物品按所需数量不计运费配送到学校,由学校食堂管理人员复核验收并在食堂原材料采购凭证上签名认可后到食堂经费管理人员处付款。

2、乙方所提供的大米、面粉、米线、卷粉等物品,应有出产检验合格证,不能过期。若因乙方提供的大米、面粉、米线、卷粉等物品导致的中毒后果由乙方承担全部责任。

3、乙方货物送达时,在乙方、学校证明人、经费管理人员的相互监督下进行计量并结算货款。

4、乙方所配送的大米、面粉、米线、卷粉等物品价格不得高于市场价格(或略低于市场价格),并随市场的波动而变化。

5、若因乙方不按时按量配送大米、面粉、米线、卷粉等物品给学校造成的损失,甲方将从乙方售肉款中扣抵。

(五)冷冻品配送

1、乙方根据学校的需要(学校食堂管理人员电话通知乙方)将冷冻品按所需数量不计运费配送到学校,由学校食堂管理人员复核验收并在食堂原材料采购凭证上签名认可后到食堂经费管理人员处付款。

2、乙方所配送的冷冻品,应有出产检验合格证,不能过期。若因乙方提供的冷冻品导致的中毒后果由乙方承担全部责任。

3、乙方货物送达时,在乙方、学校证明人、经费管理人员的相互监督下进行计量并结算货款。

4、乙方所配送的冷冻品价格不得高于当地市场价格(或略低于市场价格),并随市场的波动而变化。

5、若因乙方不按时按量配送冷冻品给学校造成的损失,甲方将从乙方售肉款中扣抵。

三、付款方式

乙方持结算单到甲方财物人员处领款,甲方每次按所配送原料的合计金额一次性全额付款,不拖欠、不克扣。

四、其他要求

1、甲、乙一方若有违反以上条款,另一方可以无条件终止协议。

2、在合同期间因政策性、不可抗拒或不可预见性的外因需要终止合同,甲乙双方应及时终止合同并共同协商处理好相关工作。

3、此合同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从签订之日起生效。

食品配送篇4

一、长株潭城市群速冻食品冷链物流现状及主要问题

(一)湖南省速冻食品冷链物流现状

目前国内速冻领域呈现寡头垄断的状态,三全、思念、湾仔码头和龙凤四家公司湖南省市场占有率超过60%。

1.基本建成全国速冻食品流通“五纵二横绿色通道”网络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基本建成全国速冻食品流通“五纵二横绿色通道”网络,为速冻食品跨区域长途冷藏运输提供快速便捷的“绿色”主通道。

2.初步形成速冻食品冷链物流的快速运作模式

速冻米面食品的消费分为零售和业务两大市场。速冻米面食品流通基本分为两种:直销方式和经销商方式。如三全速冻食品渠道模式:一、二线城市KA卖场采用直营方式,零售网点、 农贸市场和三、四线城市开拓依靠经销商。湾仔码头的便利和零售网点渠道依靠经销商;二、三线城市KA卖场经销商仅负责二、三线城市KA卖场产品的配送。其他区域没有分子公司量思念主要依靠经销商销售。

3.制定速冻米面制品质量卫生及冷链物流标准

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了GB/T24617-2009《冷冻食品物流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等对冷冻食品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等各环节提出明确要求。

GB19295-2011《速冻米面制品》规定:速冻产品冷藏运输时,厢内温度必须达到-15℃以下。产品从冷藏库运出后,运输过程中其温度上升应保持在最低限度,最高温度不得高于-12℃,但交货后必须尽快降至-18℃。储存时,速冻产品应储存在-18℃以下的冷藏库内,温度波动要求控制在2℃内。产品应在低温条件下,柜内产品温度不得高于-15℃。

SB/T 10827-2012 《速冻食品物流规范》规定了速冻食品物流规范的术语和定义、速冻食品物流流程、速冻食品品质要求、包装、标签与标志、运输和储藏、配送、销售和召回的要求。

4.加大低温供应链配送系统及速冻食品配送中心等项目建设

长株潭城市群许多大型零售企业如步步高、新一佳等开始投资兴建低温物品(包括速冻食品等)配送中心。随着速冻食品冷链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政府和速冻食品流通主体积极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和设施,为实现速冻食品冷链物流专业化运作创造了较好的物质条件。

(二)速冻食品冷链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完整独立的速冻食品冷链物流体系尚未成形

目前,如速冻食品由经销商用冷藏车配送到销售终端(超市、卖场等)。因为缺乏统一的监控措施及检测标准,信息化程度低, 部分经销商会出现冷藏运输可能“断链”, 导致很多食品出现质量问题,变质或者保质期缩短。销售端低温速冻食品装卸场、零售冰柜和仓库及销售区域未按GB19295、GB/T24617、SB/T 10827等要求进行严格管理,可能出现 “断链”的现象,影响了速冻食品品质。

2.速冻食品冷链物流市场化程度很低

长株潭城市群连锁企业生鲜产品的物流配送业务多由供应商和和自己完成,市场规模不大,区域性特征较强,速冻食品的第三方冷链物流发展滞后,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够健全,准确性和及时性,同时,缺乏专业化和规模化,难以形成高效率的冷链物流配送,冷链物流的成本和商品损耗亦很高。

3.速冻食品冷链物流的硬件设施建设不足

部分小型速冻食品配送中心、零售公司原有的冷冻库等设施设备现代化程度低,自己独立的,符合国际冷链物流标准的冷冻库很少。并且冷藏车的温控设备落后,不能保证温度的相对稳定,无法为速冻食品冷链物流系统提供全过程的低温保障。信息化程度低导致共同配送很难实现,不能有效利用现有的冷链设备。

4.冷链物流缺乏整体规划和整合

在速冻食品供应链上,既缺乏冷链物流的综合性专业人才,也缺乏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整体规划与协调,因此,影响了速冻食品冷链物流的资源整合。

5.冷链物流监管职责不明和监管不到位

目前冷链物流的监管职责不明,缺乏具有执行力的食品质量监控体系,部分速冻产品只有一些大型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自己制定的标准,法律法规有待完善。各个冷链物流环节没有监管或监管不到位。

二、速冻食品冷链物流运作模式

速冻食品需要在 低温(一般-18℃)中储存和运输。从速冻食品冷链物流运作模式来看,宜根据不同的速冻食品经营主体,选择多样化的物流运作模式。

(一)以大型速冻食品加工企业为主导的速冻食品冷链物流模式

大型速冻食品加工公司(如三全集团)根据自身的资源通过自建或联合建社区专卖店,控制销售终端,组织速冻食品物流。如三全速冻食品渠道模式:一、二线城市KA卖场采用直营方式。

(二)以大型速冻食品配送中心或批发市场运营商为主导速冻食品冷链物流模式

大型速冻食品配送中心或农产品批发市场运营商通过与大型加工生产基地、速冻食品经销公司等联结,形成冷藏储存保鲜、冷冻加工、冷藏配送以及提供市场信息等一体化的物流模式。建立综合化和一体化的物流服务体系,集批发交易、仓储保管、冷藏冷冻、分货拣选、流通加工、包装及配送为一体,并作为供应链的链主企业驱动各参与主体实施物流供应链管理,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行机制。如湾仔码头的便利和零售网点渠道依靠经销商;二、三线城市KA卖场经销商仅负责二、三线城市KA卖场产品的配送。其他区域没有分子公司时思念主要依靠经销商销售。湖南红星冷冻食品有限公司(简称红星冷链)成为中南地区集冷冻、加工、仓储、配送、物流信息处理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冷链物流供应链管理系统。

(三)以大型连锁生鲜超市为主导型的速冻食品冷链物流模式

大型连锁超市公司通过投资兴建基地或与生鲜产品经销公司、加工企业联合,与大规模稳定货源和基地的速冻食品生产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通过自建速冻食品物流配送中心或采用第三方物流,向门店提供速冻食品,如步步高超市,向冷链物流上游发展,建立自己的配送中心,形成了自己冷链物流系统。

三、发展和完善长株潭城市群速冻食品冷链物流体系的对策与建议

(一)政府有关部门应宏观调控,积极引导速冻食品冷链物流体系重点工程建设

十二五湖南省物流行业“冷链物流工程”基本目标:全省肉类等农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达30%,冷藏运输率分别提高到50%左右,流通环节产品腐损率降到8%以下。

十二五湖南省物流行业发展的重点工程“冷链物流工程”主要任务:合理布局冷链物流网络;培育一批大型冷链物流企业,加快培育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推广冷链物流操作规范和技术标准,积极推行质量安全认证和市场准入制度,建立以HACCP为基础的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建立全程“无断链”的冷链物流体系;集中消费地区建立区域性各类冷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逐步建立冷链物流产品监控和追溯系统。

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批设施先进、节能环保、高效适用的冷库,在大中城市周边规划建设一批具有低温条件下中转和分拨功能的配送中心,购置一批冷藏运输车辆,

(二)建立多种组织形式并存的速冻食品冷链物流体系

根据速冻食品加工与销售区域布局和速冻食品冷链物流的特点,以速冻食品加工企业为核心,产供销一体化的速冻食品冷链物流体系;以速冻食品物流配送中心为核心,发展区域内速冻食品短途冷链物流体系;利用第三方物流,发展跨区域的速冻食品长途冷链物流体系。

(三)重点扶持、培育速冻食品龙头加工企业建设速冻食品冷链物流综合基地

2010年《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 中提出了工程(冷库建设工程、低温配流企业培育工程、冷链物流全程监控与追溯系统工程、冷链物流监管与查验体系工程等)是中央及地方政府在农产品冷链物流方面鼓励的重点投资领域。湖南是农业生产大省,应该要重点扶持、培育本省中小型速冻食品加工企业,逐步成为湖南省速冻食品龙头加工企业。如政府要重点扶持、培育步步高集团等大型零售企业形成了集冷链食品的仓储、运输、配送、分析检测及信息处理于一体的速冻食品冷链物流综合基地。

(四)培育第三方速冻食品冷链物流企业,培养和引进冷链物流专业人才。

鼓励国内大型速冻食品企业在湖南省建设低温保鲜设施(节能环保高效的冷库、购置冷藏运输车辆等),实现产地市场和销地市场冷链物流的高效对接。支持大型速冻食品配送中心或批发市场运营商(如红星冷链)按标准规范要求加大生鲜食品配送中心规模建设, 成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中心。

(五)完善冷链各环节设施,健全相应管理制度

食品冷藏链各环节均需投入必备的设施和设备作为基础保证,加以先进的技术支撑和严格有效的管理制度,冷链各环节共同密切配合,才能把握冷链整个运营系统,保全冷冻冷藏食品的品质。

(六)实施执行标准,加强行业监管

各部门要按照SB/T 10827、GB19295、GB/T24617等标准对速冻食品物流流程、速冻食品品质要求、包装、标签与标志、运输和储藏、配送、销售和召回等要求,对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在执行方面,政府加强定期检查,确保相关标准顺利执行。应尽快完善国际接轨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指导准则与相关标准,包括整个冷链物流节点的相关标准和良好操作规范。

参考文献

[1]邱祝强.基于冷藏链的生鲜农产品物流网络优化及其安全风险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07.

[2]韩菊.我国冷链物流体系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02).

[3]申江,齐含飞,刘兴华;范凤敏.国外食品冷链技术研究进展[A],第七届全国食品冷藏链大会论文集[C],2010.

[4]吴敏.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的出路探讨[J]. 商品储运与养护,2008,(07).

[5]赵松岭.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2,(03).

[6]陈佩佩,海峰,张盼,龙华,段雅丽.湖北省农副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的步骤及政策措施建议[J].物流技术, 2012,(03) .

(作者单位: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食品配送篇5

[关键词]蔬菜配送;高校食堂;配送公司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0-0105-02

1 前 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产品也随之注入更多的科学化,不仅产量增多、销量扩大,质量也有所提高,但同时问题也逐渐出现。最受关注的就是农产品的安全问题,而蔬菜作为人们日常购买最多的农产品,其质量、安全卫生更是为大家所担心的。

高校食堂是蔬菜配送的其中一大需求者,其模式具有代表性,是采取传统的自购自送还是选择配送公司,对蔬菜的质量安全问题又能否解决?下文将一一研究。

2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 蔬菜配送

蔬菜配送是指将分散生产的蔬菜集中进行统一分级包装,再根据超市或集中消费集团对蔬菜品种、质量、数量的要求进行集中配送的过程。

2.2 配送模式

配送模式是指构成配送运动诸要素的组合形态及其运动的标准样试。

2.3 蔬菜配送的特殊性

(1)蔬菜的运输

蔬菜常温流通损失高达25%~30%,其中在运输环节损失占一半。而且易破损、易腐烂。快装快运、轻装轻卸和防燃防冻为重点。由于蔬菜配送的特殊性,蔬菜宜选用直通型配送模式。

(2)蔬菜的配送

食堂配送特别强调速度和保质,因此,一般采用定时配送、即时配送等形式向用户供货。

3 国内蔬菜配送状况

3.1 我国蔬菜产品供应链模式

我国蔬菜供应链模式,如下图所示,简单描述了我国蔬菜供应链的形式,在整个链中蔬菜经由加工企业加工这一渠道的比例很低,蔬菜乃至现有农产品市场流通过程中,中介主体众多。致使流通过程不良成本很高,市场运行过程承负着很高的交易费用和社会交易成本。

中国蔬菜产品供应链模式图

3.2 蔬菜配送企业

(1)大型单位青睐配送企业

以广州为例,在广州大部分有所需要而采取找专门公司负责配送的大都是一些大型企业、政府机关和外资企业。大型单位对蔬菜配送有强烈的好感,重要的原因是蔬菜的安全卫生、提高后勤服务的效率和降低成本。

(2)配送公司

目前广州的蔬菜配送公司多达一百多个,但良莠不齐,成规模的、合格的公司很少。外来有实力的蔬菜配送公司很容易抢占广州这个市场。具代表性的有深圳望家欢。

4 高校蔬菜配送模式及特点

4.1 食堂蔬菜需求特点

时下,广州各高校食堂的经营主要分为后勤分组经营和租赁承包经营,不管哪种经营,所有人员的工资都要从中挣回。食堂在经营的同时不仅要保证学生的健康,还要顾及所有员工的工资。批发市场是当下各高校的主要选择。

4.2 供应商基本要求

食堂蔬菜需求量稳定,要求种类比较繁多,对价格有严格的把关。新鲜度强,通常不做储存。而蔬菜的价格浮动较大。

4.3 各高校的现状

(1)广州高校

综观广州大部分高校食堂,其运作模式大致相仿。其中华南理工大学食堂的物流配送特色体现在设计上、工程和设施上,如节水节电,使其成本进一步降低。华南师范大学在配送上人工分配不同,其人工从采购中扣除,影响成本。

(2)西安高校蔬菜配送

各高校通过浏览网站,了解各种蔬菜的信息,按照需求给物流中心发去订单(可以是电话、传真、E-mail等),物流中心把各高校的订单汇总、调整后,按照订单要求及供需方的具体情况准时配送,其优点如下:

价格便宜。通过集货形成规模效应,减少中间环节,使蔬菜的成本大大降低。

蔬菜品质可以保证。配送中心拥有自己的蔬菜基地,对蔬菜的种植、农药的使用量和蔬菜质量均有严格要求。

配送时间准确。每天早8~9点和下午2~3点把蔬菜定时送达各高校。

4.4 主要问题

对于自主采购配送的学校来说,虽然配送工作比较灵活方便,但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必要的人力物力资源。

而对于采用配送(中心)公司的学校,一方面蔬菜单价是提高了,另一方面采购环节的减少使得总体成本得以下降,但不可忽略的一点是,这必须是高校集体与配送公司合作,这样才会使得采购配送整个过程的资源配置更优。通常,在较大的城市才会有几所(或以上)高校,能一起合作选择这样配送方式的则不多,诸如此类的条件限制了此配送模式的发展。

5 结论与建议

现时农产品的配送主要还是消费者通过蔬菜批发市场或者农贸市场来自主采购,但专业的蔬菜配送公司业已发展起来,并且这将是未来的方向。

5.1 成本制约配送模式的选择

高校食堂对配送模式的选择首先着重考虑的一点是成本。在整个蔬菜配送过程中,采购成本占最大的比重,而且作为最终消费者的学生对蔬菜价格波动的承受能力低,食堂的运作资金有限。

5.2 选择配送公司是发展方向

现时高校食堂的蔬菜配送方式要不自主采购自主配送,要不就是通过招标或其他途径找专业配送公司进行蔬菜配送。两者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但从大体方向来看,集体配送是未来发展的方向,而且在各方面的条件也逐渐发展起来了。

5.3 选择现阶段最合适的配送模式

尽管蔬菜配送企业为高校服务能使资源配置更优,但在此类企业仍需更规模化,高校所处环境不尽相同的现阶段,各高校食堂应谨慎选择合适自己的配送模式。在较小的城市的高校,考虑到成本,采取自主配送的方式更为合理。在较大的城市的高校,若附近有多所其他高校,则可考虑集体合作,共同商讨如何选择合适的配送公司、日常食用蔬菜的品种等。

5.4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营造蔬菜配送发展的良好环境

为了加快城市蔬菜配送事业的发展步伐,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及时为蔬菜配送业的发展排难解忧。其一,进一步完善蔬菜商品标准化体系,建立质量认证制度,严格按质量标准检测。其二,加大投资力度,更新改造和完善蔬菜配送中心的设备设施,提高蔬菜物流的现代化水平。

5.5 延伸蔬菜产销一体化链条

鼓励、支持超市连锁企业积极与产地结合,创建有利于蔬菜质量安全的产销新型经营模式,实施订单销售,鼓励创建名牌。

参考文献:

[1]中国农业大学《应用网络技术加强蔬菜供应链管理》课题组.基于供应链的蔬菜企业应用网络技术的调研报告[J].物流技术,2006(12):56-59

[2]宁维巍.山东省果蔬类农产品现代物流配送体系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刘兴华,陈维信.果品蔬菜储藏运销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15-116

[4]巩桂芬,应小丰,王碧辉.西安高校蔬菜的物流与配送[J].包装工程,2005(3)

食品配送篇6

第二条本县行政区域内农村药品监督网络和供应网络(以下简称“两网”)的建设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县人民政府领导全县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工作,所属工作机构县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日常具体工作。

第四条本县行政区域内的农村乡(镇)卫生院以下医疗机构(以下统称“乡村医疗机构”)用药由公开招标确定的药品经营企业集中配送。乡村医疗机构使用的化学药品、生化药品、抗生素制剂、中成药和中药饮片及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均应纳入集中配送范围。预防性生物制品、血液制品、特殊管理药品的供应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执行。

第五条县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农村药品集中配送企业招标办公室(简称“招标办公室”),受乡村医疗机构的委托负责招标确定2-5家药品经营企业,承担本县行政区域内各乡村医疗机构的药品集中配送工作。

招标工作机构组成人员应包括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相关政府部门、乡村医疗机构代表和相关专家。

第六条招标办公室应根据招投标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制定农村药品集中配送企业招投标实施细则,报县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审查同意后,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

药品集中配送企业(以下简称“配送企业”)的招标公告应通过县有线电视台、县人民政府网站或者其他媒介向社会公布招标公告、获取招标文件的方式等事项。招标文件应包括招标项目的技术要求、投标人资格标准、药品质量及配送服务要求、评标标准等所有实质性要求和条件、投标文件提交时限以及拟签订配送合同的主要条款。

第七条招标结果应予公布。招标工作结束后7个工作日内,招标办公室应将投标企业和中标企业的情况报县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机构备案。招标结果公布后30个工作日内,乡村医疗机构与中标的配送企业应签订农村药品集中配送合同。

第八条承担农村药品集中配送工作的药品经营企业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在本县行政区域内设立的企业,外埠企业应在本县行政区域内设集中配送用分公司或中转库;

(二)通过《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

(三)有良好的诚信记录;

(四)经营药品、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的品种和规模能够满足乡村医疗机构用药需求;

(五)具备24小时内向本县行政区域内所有乡村医疗机构提供质优价廉药品、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及配送服务的能力;

(六)承担农村药品集中配送工作应具备的其他条件。

第九条药品和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的集中配送可以实行直配制或代购制,优先实行直配制。

乡镇卫生院达到规范药房标准并报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同意后,可以受本乡(镇)村卫生所委托代购药品和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

乡(镇)卫生院为村卫生所代购药品和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的,应持有村卫生所出具的委托书,参照本办法第十二条的规定履行代购义务,不得以任何理由向村卫生所收取费用或加价;不得将药品代购资格转包、承包给个人或其他单位。

第十条中标配送企业的一个配送周期为3年,期满前60日重新招标。

重新招标时,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选择原配送企业。

第十一条在配送合同有效期内,配送企业因自身原因需要退出配送的,应书面通知县农村药品“两网”建设领导小组。原配送企业少于2家时,县农村药品“两网建设领导小组自收到书面通知之日起60日内应重新组织招标确定配送企业。在原合同解除前,原配送企业仍应按合同规定履行配送义务。

在县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监督下,重新招标确定的配送企业应与原配送企业、乡村医疗机构依法妥善办理相关交接事宜。

第十二条配送企业的配送服务应达到以下要求:

(一)配送药品的质量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或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标准;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的质量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二)对乡村医疗机构基本用药中的常用品种,配送企业应在收到购药计划后的72小时内保质保量将药品送达指定地点;发生重大疫情、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或临床急救情况时,应及时送达,不得贻误。对基本用药中的非常用品种,配送企业可以适当延长供应时间。

(三)对乡村医疗机构指定供应的特定生产企业的药品,配送企业在难以及时供应的情况下,可遵循质优价廉的原则选择其他药品生产企业的同种药品替代。

(四)提品价格信息和合同约定的伴随服务。

第十三条乡村医疗机构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拒绝参加农村药品集中配送;

(二)以收取咨询费、赞助费、推广费等名义直接或变相对配送企业进行摊派;

(三)以故意拖欠货款、退换货等形式刁难配送企业。

第十四条配送企业、乡村医疗机构应严格执行农村药品和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价格管理规定,按规定的差率作价,逐步实现同级同价,同质同价,县、乡、村同价。

第十五条乡(镇)卫生院、乡村医疗机构应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对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进行质量管理。参照药品零售企业的《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制定和执行药品质量管理的相关制度,药房和药品仓储设施应符合药品质量保证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应进行改造。

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每年对乡(镇)卫生院、乡村医疗机构的药品质量管理情况、药房及药品仓储设施进行验收或复查。

第十六条县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应建立乡村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配送工作的公开评议制度,每年对配送企业进行公开评议。评议人员应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乡(镇)卫生院代表、乡村医疗机构代表、农村群众等应在评议人员中分别占有适当比例。评议结果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并向社会公布。评议结果作为下一次招标条件之一。

第十七条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乡村医疗机构参与药品集中配送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第十八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做好配送企业、乡(镇)卫生院、乡村医疗机构的药品质量监督,开展农村药品质量监督抽验。对配送企业和乡村医疗机构开展相关法规的宣传和培训。

第十九条价格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实施农村药品和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集中配送价格干预措施,推行乡村医疗机构药价公示制度。

第二十条监察部门应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对“两网”建设实施行政监督,及时查处违法违纪行为。

第二十一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查处配送企业、乡村医疗机构在药品购销中暗中给予、收受回扣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第二十二条在乡(镇)、村聘请农村药品监督协管员、信息员,畅通药品质量投诉举报渠道,发现、处理药品质量问题。

农村药品监督协管员、信息员的聘任管理,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农村药品监督协管员信息员的管理、培训和绩效考核制度。

农村药品监督协管员、信息员的工作补贴根据其工作绩效,采取以奖代补的方法,按所举报查处的药品(医疗器械)违法案件值比例兑现。具体办法由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

第二十三条药品监督协管员应履行以下职责:

(一)协助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开展日常监督检查;

(二)接受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开展的相关法规和业务知识培训;

(三)发现、上报涉嫌药品、医疗器械的违法案件线索,协助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进行查处;

(四)协助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开展普法宣传工作;

(五)完成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

第二十四条乡(镇)卫生院为乡村医疗机构代购药品和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收取费用或加价的,由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法查处。

第二十五条配送合同有效期内,配送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经县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调查核实,报县农村药品“两网”建设领导小组同意,由领导小组组织乡村医疗机构与配送企业依法解除合同,当配送企业少于2家时,重新招标确定配送企业。

(一)故意销售假、劣药品被依法查处的;

(二)故意销售无证或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被依法查处的;

(三)已无能力履行配送义务或未按合同履行配送义务,造成严重后果的;

(四)连续两次评议结果为“不满意”的;

(五)诚信评价严重不良或发生其他严重违法行为,已不适合继续承担农村药品集中配送工作的。

配送企业因上述情形或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的情形退出农村药品集中配送的,自退出之日起5年内不得参加本县行政区域内农村药品集中配送投标。

第二十六条配送企业未履行配送义务的,由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按本办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由领导小组组织乡村医疗机构与配送企业解除合同。

第二十七条乡村医疗机构有本办法第十三条规定的禁止行为的,由县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对乡村医疗机构和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理。处理结果应报县农村药品“两网”建设领导小组备案。

第二十八条乡(镇)卫生院、乡村医疗机构的药品质量管理情况、药房及药品仓储设施经验收或复查不符合要求的,由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建议县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给予相应行政处理。

第二十九条配送企业和乡(镇)卫生院、乡村医疗机构未执行药品和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价格管理规定或违反其他价格管理规定的,由价格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查处。

第三十条药品监督协管员、信息员越权履行职责、不履行职责或履行职责不力的,由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予以解除聘任,并报县农村药品“两网”建设领导小组和其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十一条当事人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第三十二条本办法下列术语的含义是:

药品集中配送企业:县农村药品集中配送招投标办公室受乡村医疗机构的委托,组织招标确定的向本县行政区域内各乡村医疗机构集中配送药品和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的药品经营企业。

乡村医疗机构:指乡(镇)卫生院以下医疗机构,包括村卫生所、个体医疗诊所以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直配制:药品集中配送企业直接配送药品和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到乡村医疗机构。

食品配送篇7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我国的农业生产和发展问题,始终把农业发展放在首要地位,对“三农”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通过解放农业生产力,改革农业生产关系,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比较好地解决了人民的吃饭、穿衣等生活问题,广大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也得以迅速提高,在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基础上,较快地实现了小康的目标。与此同时,人们的食物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相继提出了多品种、少数量、无污染的要求,但我国食品行业现有的软硬件条件还远不能适应消费者“多品种、少数量、保安全”的新型消费模式。再从我国食品供应链的整体运行质量和水平来看,问题更多,也更加复杂,由于食品供应链的总体设计不合理,链上组织和机构之间相互脱节,缺少配合,难以协同运作,从而导致我国食品供应链的实际运行不但存在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而且对食品安全的防范、监控和保障能力极其低下。据美国埃森哲咨询公司不久前公布的统计数据,由于我国食品供应链存在大量问题,致使全国每年有总值不低于七百五十亿美元的食品在供应链的物流运送过程中腐烂变质,有些国内外学者甚至估计这一损失可能在一千亿美元左右。像新鲜蔬果、乳制品、肉类和水产品等容易腐烂变质的食品,其售价中大约有七成是用来补贴物流供应链过程中货损的支出。在刚刚过去的两年里,频频闪亮的国内食品安全红灯,无情的折射出我国食品行业表面繁荣背后难以掩饰其的悲哀,从苏丹红、孔雀石绿到夺命小果冻、回收奶早产奶,再到福寿螺、瘦肉精和多宝鱼,这些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事件,无一不与食品供应链的无序性、脆弱性有关,尤其是一再引发消费者恐慌的苏丹红事件,更是集中反映了我国食品供应链的问题[1],也使我国消费者对食品行业的发展失去了应有信心和忠诚度。据调查,在许多大中城市,食品已成为消费者眼下最不放心的商品,消费者对食物类商品的不信任率高达65%以上,他们一方面处于失望与无奈的挣扎之中,一方面又热切地期盼着拥有一个安全卫生的食品消费环境。就连食品专家也不得不面对“吃”的难题,深为吃的问题所困。如今果蔬专家不敢吃水果蔬菜,畜牧专家不敢吃肉食禽蛋,水产专家不敢吃龟蟹鱼虾,已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2]。

二、影响我国食品供应链有效运作的主要瓶颈因素

(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尽管我国的公路、铁路、内河航运和远洋运输航线建设速度和营运里程逐年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由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欠账,积重难返,目前全国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方便快捷的道路交通运输网络尚未形成,专门用于食品运输的公路、铁路、航空及水上常年性运输通道更是无从谈起。尤其是内地的一些地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陈旧落后,建设规划不到位,资金投入不落实,交通设施建设欠账较多。还有不少地方的交通运输布局长期不合理,建设速度远远跟不上发展的需要,致使食品供应链物流阻塞时有发生,甚至使食品供应链频繁出现断链现象。

(二)港口冷藏设备和冷藏仓储设施严重不足

作为特殊商品的食品对防腐、保鲜、安全等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食品供应链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冷冻冷藏链、保鲜链和食物安全链[3]。但由于我国目前的港口冷藏设备和冷藏仓储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且发展滞后,无法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冷冻冷藏食品供应链。现实中所谓的食品供应链,充其量不过是一般商品供应链的简单延伸而已,根本无法适应食品安全呼声日高及食品贸易国际化的要求。一位国际食品冷藏物流供应链发展商曾不无感慨地坦承,由于在中国港口难以找到合适的冷库和其它专用食品仓储设备,他的公司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不得不把冷冻食品中的85%运送到香港或一些东南亚港口,然后再把冷冻食品分期分批转运出口到中国大陆,只有15%的冷藏食品直接运到港口冷藏设备和冷藏仓储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较好的上海,大连等港口。由此可见,目前我国的食品冷冻冷藏供应链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亟待迅速提升和不断完善。

(三)食品冷藏运输专用车辆投运率极其低下

从目前我国易腐保鲜食品的装卸搬运上看,无论是装船卸船,还是装车卸车,大多都是在露天作业,而不是按照ISO9001:2000质量标准或安全食品供应链标准ISO22000:2005等国际食品质量安全标准的要求,在冷库和保温场所操作,也无法达到HACCP的食品安全危害控制要求。此外,在我国现有的公路食品运输总量中,易腐保鲜食品的冷藏运输率大约只有20%左右,其余80%左右的果蔬、禽蛋、肉食、水产品大多是用普通箱式货车运输,甚至直接用普通卡车运输。由于我国食品运输采用公路冷藏运输的比例较低,因此食品损耗高、效率低问题一直没得到很好的解决,整个物流费用占食品零售价格的70%多,远远高于“食品物流成本最高不能超过食品总成本的50%”的国际标准,极大地削弱了我国食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四)食品供应链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平台尚未形成

尽管我国食品行业近年来在制造过程机械化、仓储管理自动化以及产品品牌推广、物流配送和食品安全控制等方面已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时至今日,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和设施在食品供应链物流中的应用仍很不充分,信息化水平较低,尤其是能反映物流现代化水平的物流信息技术和装备设施,如BC、FM、RFID、GPS、GIS、EDI、CRM、VMI、QR、ECR、JMI、CPFR、SCOR技术,以及农产品食品保鲜技术、低温制冷技术、冷链设计技术、智能化仓储和配送技术与装备等在食品物流供应链中的应用普及程度比较低,从而严重影响了我国食品供应链的总体运作水平和运作效率,延缓了我国食品供应链与国际接轨的程度和速度。由于食品供应链的信息化水平低,致使食品供应链上的信息阻塞,不够透明和畅通,供应链各环节时常脱钩,从而造成食品在运输途中发生无谓耽搁,大大增加了食品的安全风险。国外的实践业已证明,食品供应链的高效运作离不开供应链上各成员单位的精诚合作,因此食品流通领域的核心竞争早已从产品、资金、网点布局、品牌宣传的竞争,发展到自动化技术、科学物流配送、人性化服务的供应链竞争,即以现代化、信息化为手段的提高周转率、加快市场响应速度、降低安全风险和严格成本控制的信息化大战。但遗憾的是,目前国内在针对食品流通行业特点,如品种繁多,单据格式复杂并日趋规范,客户结算烦琐,保质期管理严格,多单位结算、多币种换算,操作要求简单快速等特点,引进或开发科学实用的食品供应链信息管理软件,以便为食品供应链管理和信息化诊断分析提供解决方案方面还非常薄弱,无法为决策者监控食品供应链的安全危害和关健控制点,及时解决供应链运作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提供强有力的信息保障。

(五)食品供应链自身存在的内部瓶颈制约

我国的食品供应链先天不足,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不少自身问题。如忽视市场预测或预测不准、计划调整和生产要么过剩要么不足、食品批号老化、对客户要求反应迟钝、渠道渗透及产品铺货率低、产品推广不理想、安全责任难以划分、横向协调较难、配送作业主动性差等,可以说都属于供应链运作的问题或与供应链密切相关[4]。从供应链集成整合的角度看,这些问题不是孤立的点,而是相互联系的链,是供应链策略及流程运作系统的问题。如物流成本高和物流服务水平低等问题久拖不决,原因就在于食品供应网络布局、需求预测、库存控制和分销政策等方面存在问题。应该说这些问题的出现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供应网络的不合理布局必然产生订货提前期延长、长距离不合理运输、中转配送量增加等弊端,并引发计划和预测的提前期延长,进而使预测的准确性、计划的灵活性下降。此外,订货提前期延长还意味着要应付更大的市场需求变动,使得其中的所有后勤环节都变得复杂和不可控,导致客户服务价值大为降低。三、舒缓与化解食品供应链瓶颈制约的因应对策

(一)搭建和完善食品供应链运作的基础平台

通过不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投入,尤其是增加内陆地区、西部贫困落后地区交通设施建设的投入,以优化全国路网布局,尽快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个路网布局合理、交通设施完善、交通功能强大、交通方式多样互补、方便快捷的道路交通运输网络和陆海空立体交通体系。在建设资金的筹措和投入上,可以考虑采用国家扶持、地方自筹、民间集资、中外合资以及BOT等多种筹资形式,通过实施优惠政策,调动各方建设交通基础设施的积极性。

在食品供应链中大力推广应用冷链技术,完善和优化冷链的运作和管理系统,不断提高冷链运输和配送在食品供应链物流运输中的比例。尤其要在食品供应链系统的运输和配送环节,增加冷藏冷冻运输工具和车辆的投放和使用。与此同时,加快港口冷藏设备、专用冷藏冷冻仓库等仓储设施的建设,为食品供应链的冷冻冷藏化提供物质基础。通过建立食品冷冻冷藏供应链,将易腐、生鲜食品从产地收购、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直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都置于适当的低温环境之中,以保证食品的质量,减少食品的损耗,防止食品的变质和污染。我国在“十五”期间对冷链的建设投入和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中国肉类协会在“十五”期间,曾力推在城市尤其是大城市配套发展能适应小包装、冷却肉生产流通需要的储藏、运输、销售不中断的“冷链化”物流计划,提出要以向社会开放、市场化经营、增加配销功能为指导原则,加速冷库的技术改造、经营管理和全方位服务工作,提高冷库利用率和扩大社会服务面;在运输和销售环节则要大力倡导冷藏集装箱运输和按规定温度展销产品的新形式。这些举措的推出和逐步实施,已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加快食品供应链的信息化进程和提高信息化水平,已成为食品业界内外和上下的一种共识。无论是食品生产企业还是食品物流企业都对食品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化提出了迫切要求,食品供应链成员企业的合作也使得食品供应链渠道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各种、经销、直营、代销、卖场销售、高档食品的酒店销售和快速食品的加盟连锁业务等发展迅速。食品供应链的竞争能力越来越依赖于以各种自动识别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物流信息技术的支撑,竞争的关键也演变为以信息化为工具的提高周转率、加快市场响应速度、降低经营风险和严格成本控制的信息化大战[5]。沃尔玛的全球信息管理系统和光明乳业的信息化、低成本配送的巨大成功说明了信息化对食品供应链整体水平的提升所起的作用。以鲜度维持为例,即使在供应链中的零售店销售阶段,要维持其新鲜度和安全度也是比较困难的,再加上终端销售的食品种类繁多,如果没有先进的信息系统就很难对产品货架期和保鲜度进行有效管理。相反,若采用计算机系统对食品鲜度进行维持,可将每种食品的主文件设定为商品有效期和准许销售期限,在商品入库时输入生产年月,计算机系统就可以自动判断各类食品是否可以入库。对在库商品严格地按照先进先出原则进行作业,每日由作业人员检验商品日期,为保证不出现超过准许销售期限的商品,还可以对将接近准许销售期限的商品提供预警功能,及时提醒食品的保鲜期。

(二)改进和完善食品供应链的内部运作机制

众所周知,食品供应链的流通加工环节可提高食品保存机能,从而使提供给消费者的食品保持较高的新鲜度。因此,要注重加强对食品供应链中的食品冷冻、农副产品分选、食品分装、食品精制等流通加工作业的管理,通过有效实施配送和流通加工一体化策略,提高食品供应链的配送效率和效益。所谓配送和流通加工一体化策略,就是在实施食品集约化共同配送的同时,引入先进技术和设备,对食品进行在途加工和配送中心加工。如生鲜食品要求低温保鲜,对质量、鲜度、营养均有很高要求,因此其配送策略应遵循“当天加工,当天配送”的配送原则,通过设置一条从进货、分割、加工、包装、配送运输直至零售店销售的供应链,使流通加工与配送一体化、集成化。这种供应链组织形式无论是对食品流通加工的有效运转,还是对配送活动的完善与发展,都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

除此之外,食品供应链改进与完善的核心还在于大力发展以冷冻食品和生鲜食品物流为主的食品冷冻冷藏供应链,从而实现食品生产、加工流通、装卸搬运、保管储藏、运输配送和消费过程的安全化、绿色化。这就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开辟公路、铁路、航空及水上常年性食品运输通道,并按照区域分工、优势互补和经济合理和的原则将其联结起来,发挥各类运输工具的优势,消除不必要、不合理的关卡和收费,在全国范围内构建高效率、无污染、低成本的绿色运输网络和联动运输系统;二是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集约化、专业化的食品生产、储藏、流通加工、物流生产配送基地,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如餐饮服务业对食品的集中加工、配送中心对生鲜蔬菜的辅助加工等。与此同时,注意对食品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边角废料实行集中处理,以减少分散生产和消费者分散加工所造成的废弃物污染;三是促进食品生产部门采用尽量简化的以及由可降解材料制成的包装,使食品供应链全程都尽可能采用可重复使用单元式包装,在食品包装物上印制的广告与使用说明也应尽量做到规范并合乎有关规定和要求,并尽可能做到科学合理的回收处理食品包装材料,直至实现循环使用各种包装材料的目标。

食品配送篇8

为进一步提高上海市集体用餐配送企业的食品安全水平,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自2014年3月下旬至10月,在上海市开展了为期7个月的集体用餐配送企业整治达标行动,以督促企业改善生产配送硬件条件,提高食品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降低集体用餐配送膳食的食品安全风险。

截至2014年9月30日,上海市共有99家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基本符合上海《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集体用餐配送膳食生产配送规范》要求。详细名单可登录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http://)查询。

2014年第二季度,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全市食品生产、流通企业开展粮食和食用油及其制品、薯类及膨化食品、蔬菜、水果及其制品、肉及肉制品、水产及水产制品、饮料、乳制品、调味品、特殊膳食食品、焙烤食品、豆类及其制品等食品的监督抽检,抽样量为:粮食及其制品625批次、食用油及其制品186批次、薯类及膨化制品23批次、蔬菜及其制品290批次、水果及其制品232批次、肉及肉制品911批次、水产及水产制品159批次、特殊膳食食品243批次、焙烤食品153批次、豆类及其制品216批次,分别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进行检验。

检验结果显示,粮食及其制品有7批次不合格(主要为米饭和面条微生物超标),合格率为98.9%;食用油及其制品、薯类及膨化制品合格率均为100%;蔬菜及其制品有4批次不合格(主要为克百威、啶虫脒农药残留量超标),合格率为98.6%;水果及其制品有1批次(山楂羹)不合格(不合格指标为苯甲酸),合格率为99.6%;肉及肉制品有36批次不合格,合格率为96.0%,主要为熟肉制品中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超标;水产及水产制品有15批次不合格,合格率为90.6%,主要不合格指标是孔雀石绿、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呋喃唑酮代谢物等(其中1批次鱿鱼丝菌落总数超标),主要为养殖和运输过程违规使用所致;饮料(含饮用水)和乳制品合格率均为100%;调味品有3批次不合格,合格率为98.9%,其中1批次五香粉中铅含量超标,1批次椒盐粉中菌落总数超标,1批次鲜甜酱中霉菌和酵母超标;特殊膳食食品合格率为100%;焙烤食品有1批次桃酥饼菌落总数超标,合格率为99.3%;豆类及其制品有7批次豆制品菌落总数或大肠菌群超标,合格率为96.8%。

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已依法对以上不合格食品采取下架、召回措施,并对生产经营不合格食品的企业进行立案查处。详细名单可登录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http://)查询。

食品配送篇9

作为开放最早、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行业之一,中国的食品行业已经成为品牌众多、发展最快的行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2006年4月的全国食品工业经济运行特征报告中指出,2005年全国食品工业销售产值20049.71亿元,增长27.30%,完成产品销售收入19899.94亿元,同比增长26.78%。2005年食品行业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1835.5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1.32%。如此规模庞大的市场,对物流的需求可想而知。

受生产规模、消费习惯的区域性差异等因素影响,食品行业表现出典型的小生产、大流通特点。同时,食品本身具有易腐性、鲜活性、保质性等物理特性,并且属于货值低、体积大的商品。这些特性无疑给食品物流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目前的食品消费模式决定了食品物流具有以下特点:

1.为了保证食品的营养成分和食品安全性,食品物流要求高度清洁卫生,同时对物流设备和工作人员有较高要求;

2.由于食品具有特定的保鲜期和保质期,食品物流对产品交货时间即前置期有严格标准;

3.食品物流对外界环境有特殊要求,比如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4.生鲜食品和冷冻食品在食品消费中占有很大比重,所以食品物流必须有相应的冷链。

我国食品物流发展的现状

一般说来,食品物流被认为是对食品、食品相关服务及相关信息从田头到餐桌的系统管理和综合应用,以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供应链过程的一部分。按照产品类别可以划分为冷链物流、液态食品物流、鲜活食品物流、袋装食品物流等。

虽然现代物流业在我国已经有近20年的发展历程,但食品物流作为一种专业性较强的行业物流,其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

现阶段,推动中国食品行业物流发展的力量主要来自两方面,即第三方物流和企业自建物流。虽然专门为食品行业提供服务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寥寥无几,但已经有不少第三方物流公司正在积极筹划开展食品物流业务。目前还没有准确的食品行业对第三方物流的需求量的统计数字,但从总体上看,大多数食品生产企业基本以自建物流形式为主。

与此同时,也有一少部分食品生产企业开始认识到物流环节对于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意义。如康师傅、太太乐、娃哈哈等企业,尝试将成品配送工作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借助第三方物流的规模效益,降低自身的物流运作成本。同时,对第三方物流各操作环节进行有效监控以保证其服务水平,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整体上,中国食品行业物流的发展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仍有较大差距。有关资料显示,目前美国的食品物流费用占商品价格的32%;我国的食品行业物流费用达到30%-60%。美国埃森哲咨询公司公布的统计数据表明,中国的生鲜食品在运输过程中腐烂、变质的损失不低于750亿美元。一些容易腐烂的食品售价中七成是用来补贴在物流过程中货损的支出。另据统计,在我国的食品常温流通中,水果蔬菜约损失20%-30%,粮油损失15%,蛋损失15%,肉干耗3%,加上食品的等级间隔、运输及加工损耗,每年造成经济损失约上千亿元。

食品物流发展存在问题

食品物流运作难度大、交货期长、送货不准时、配送成本较高、经常出现突发性运作“瓶颈”、运输过程中的责任难以区分和销售部门投诉不断等都是食品物流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食品物流的发展首先受限于我国的第三方物流发展。调查显示,我国的第三方物流能提供的综合还不足总体需求的5%。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现有服务内容多数仍停留在货物、仓储、库存管理、搬运和干线运输等方面,能提供综合性、全过程、集成化的现代物流服务的寥寥无几。

由于目前整个物流行业的标准尚未确立,食品行业中社会化的第三方物流市场还没有完全形成,食品物流作为一种行业物流,同样缺乏相应的准入标准,以及物流配送环节中的卫生条件、时间标准等。这直接导致了第三方物流服务中订单处理时间长、满足率低;交货不及时;服务态度差;货损率高等不良现象的长期存在。

在软硬件设备方面,尤其对于要求颇高的冷链物流,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基础设施常常不能完全满足食品物流的要求,不少冷冻库房的接货台都没有达到封闭的标准,难以保证对温度的控制。

不同的是,一些生产企业在标准方面有许多不错的做法。以光明乳业为例,他们有一套严格、先进地冷链物流操作标准。标准规定,鲜奶在快速冷却,经检验合格后,就必须进入全程冷链,装进冷藏车进行运输,全程温度控制在0-4~C之间。但这样的标准仅停留在企业内部管理层面。

另外,与食品物流业发展不相符的是,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的结构更加多元化,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细。不但要求产品新鲜,还要求生产无污染;不但要求各类多样,还要求配送及时。食品安全问题成为食品物流中亟待处理好的头等大事。

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主要是由于食品本身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与温度、卫生条件、时效性密切相关。不仅包括食品的生产过程,从食品原料种植和采购,到生产、流通加工和配送等每一环节都会影响到食品安全。以往我们仅仅是对食品生产环节存在的问题有所关注,而忽略了在食品流通环节极易发生的问题。当下农副产品的物流链来路不明、货源不确定,没有标准化管理、监督往往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罪魁祸首”。

也是出于这些原因,一些食品生产企业只能采取自建物流的形式来保证食品在整个生产、流通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性。比如我国的第一大肉类生产企业――双汇集团,在它自建的物流公司内部,有200多辆冷藏食品车,这些车辆的日常维护保养费用十分巨大,而且多数时候,这些运力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但社会上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又很难达到双汇对肉类产品配送时间、储存条件等方面的要求。

据统计,目前食品行业特别是生鲜食品的物流成本普遍偏高,约占到总流通成本的70%左右。一方面。食品物流具有“多品种、小批量”的配送特点。另一方面,为了保证服务质量,企业不得不采取自办物流的方式实现对物流配送过程的可控性。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了现阶段食品行业物流成本结构的不合理,如运输费用高、淡季仓储面积大、营运费率低等等。

发展趋势: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

食品物流的不断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必然。《全国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中指出,建立现代市场营销网络和物流中心,对推动食品工业发展、实现食品安全营养要求至关重要。一是鼓励企业建立现代化的市场营销网络和标准化的物流中心,推广制和连锁分销制,鼓励企业在各省市区的大中城市设立总、直销店,以营销打品牌,以品牌促营销。二是加快建立现代食品物流配送体系,鼓励食品生产企业应用现代物流管理技术,改造企业内部流程,实行物流外包。支持食品流通企业建设配送中心,鼓励食品专业批发市场进行标准化改造。利用信息化技术和供应链管理技术,推动食品电子商务发展。三是积极开拓农村市场,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和物流通道,建立符合农村市场特点的食品营销和配送服务体系。

基于我国食品物流面临的新环境,要解决与食品物流密切相关的食品多样快捷化要求、食品安全控制、食品规模效益等问题,就要求引进先进的物流供应链管理经验、思想,以及相关技术。

首先,加强食品物流系统建设。

食品行业的物流管理是一个很长的链条,需要完成一系列的管理,包括产成品库存管理、分销渠道管理、渠道补货管理、食品存储中的物品管理,以及食品运输与配送中的实时响应与按时交货等。相应的,在物流系统建设中包括仓库管理系统、配送管理系统、信息化管理系统等。食品物流系统建设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需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等的共同努力。

其次,第三方物流企业看好食品物流。

食品物流正在成为第三方物流企业争夺的对象。目前,已有许多国内外知名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对食品物流表现出相当的兴趣,正在积极准确进军食品物流。

食品企业与第三方物流进行合作,有助于实现“双赢”。食品企业将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自身可专注于对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同时,可以利用第三方物流的规模效益降低自己的物流成本。有了充足货源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则可以更好地发挥专业资源优势,为客户提供包装、运输、分拣、配送等一体化的物流系统服务。

第三,引进先进的物流硬件设备和物流管理软件,提高专业化程度。

在依赖于物流外包的同时,企业必须提高自己的硬件设备和人员管理水平,如引入先进信息技术进行货架管理,使用现代物流技术推进食品物流合理化,实施配送、流通、加工一体化,推进集约化共同配送以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等。

第四,食品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与政府、物流行业协会合作,共同完善食品物流的法规和制度。食品物流作为一种行业物流,它的发展离不开整个物流行业的发展,标准制定方面也是如此。需要尽快确立物流行业的标准,进而建立食品物流的行业标准。在这方面,协会应该发挥积极作用。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根据食品业的发展需求,本着“食品物流,物有所值,共享资源,统一配送”原则,在北京设立“中国食品物流示范基地”,探索现代食品物流的发展新模式与新方法,力争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食品物流发展之路。为中国食品物流企业提供发展样板,促进中国食品物流的全面纵深发展,也为广大食品业物流服务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在我国发展比较成熟的第三方物流公司目前还不是很多,大量的传统运输、仓储及贸易企业正处在现代物流企业的转型期。它们依托原有的物流业务基础和在客户、设施、经营网络等方面的本土累积,通过不断拓展和延伸其物流服务,逐步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化。而新兴的专业化物流企业则依靠灵活的竞争策略和对专业物流的认识,在市场竞争中发展较快,成为我国物流产业发展中一支不容忽视的新生力量。

食品配送篇10

关键词: 现代粮食物流; 发展方向; 物流配送; 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 F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5-0025-01

一、粮食物流相关概念界定

粮食物流是指粮食从生产到收购、储存、运输、加工到销售整个过程,它包含了粮食运输、仓储、装卸、包装、配送和信息应用的一条完整的环节链。现代粮食物流要求企业从原材料采购到成品销售全环节相关的运输、仓储、库存、包装、装卸、配送实施一体化高效规范管理,利用现代技术装备的流通基础设施和流通各环节的信息服务,追求“零库存管理”、“准时制生产”、“及时供货”、“完美定货”、“协同配送”等,以实现粮食物流全环,节的安全、经济、高效。

二、国内外粮食物流技术的发展现状

发达国家应用物流理论和物流技术对流通领域进行改善已经很普遍。欧美主要发达国家实行自由贸易与市场经济、具备发达的信息、工业、交通运输、商贸条件。在上世纪30年代开始发展以圆筒仓自动装卸、散粮汽车、散粮火车、散粮专用船舶等方式的散粮运输,到上个世纪80年代,已经全部实现粮食散装、散卸、散存、散运的“四散”化作业。

目前我国粮食储藏技术已居世界前列。粮食加工经过引进、吸收、改造、装备和技术水平进步很快。唯有包装运输、人工装卸这一落后方式仍然大量存在,成为制约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粮食系统物流现代化对实现国家战略储备与市场调节储备、促进各地区的共同发展、维护国家统一有着十分重要的保障作用。物流功能越先进、越快捷、越经济、越高效,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与效果越明显。据统计,粮食从原粮经过装卸、储存、运输等物流环节到用户消费已增值15%一45%,如果降低物流成本,就能大幅度地增加效益,必须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使粮食物流高效运作起来,使物流现代化成为粮食系统搞活搞好的催化剂。近几年的粮食基础设施建设与粮食流通布局,为建立通畅、快捷的粮食流通体系奠定了基础。

三、我国粮食物流的发展方向与趋势预测

1.我国大型国营粮食企业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渠道,在粮食流通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目前,我国的中粮、中储粮和中谷是部级的三大粮食企业,主要任务是服从、服务于国家对粮食的宏观调控。中粮公司承担了我国95%以上的粮食进出口贸易业务,是国家宏观调控粮食进出口贸易的主渠道。中储粮总公司受国务院的委托,主要职责是负责中央储备粮的收购、储存、调运、销售及进出口接运业务,实行垂直管理体系。中储粮是以“储粮”为主,没有大型粮油加工企业,不开展国际粮油贸易。虽然中储粮有近60%的库点建设在主要粮食与油料产地,20%的库点建设在大中城市,20%的库点均匀分布在全国其他地区,许多新型粮库,尤其是利用国债资金建设1111个大中型粮库,建设仓容1048亿斤,部分粮库在库内已经基本实现“四散化”作业,但中储粮未能形成仓储、转运、加工、贸易一体化。中谷粮油集团公司尽管已经并入中粮公司,但其前身也是中国最大的国有粮油流通公司之一,业务范围以粮油经营为主,涉及国内贸易、进出口贸易、仓储运输、粮油食品和饲料加工、服务业等领域。中谷的经营内容涉及粮食物流的上下游,具备比较完整的粮食产业链与供应链。此外,各省市(自治区)国有粮食购销公司、省级粮食储备仓库以及国营、民营、外资粮食加工、运输大型企业是我国粮食现代物流的骨干,在我国粮食现代物流体系中起着重要的承上启下的连接支撑作用。

2.现代物流配送中心是粮食流通产业的发展方向,是粮食流通企业发展的最佳选择

目前,我们应放手着力发展两种类型:一是,从事粮食流通专业的大型产供销一体化的专项多品种配送中心。一些大中型粮食批发企业、储运企业、中转库都可以发挥场地、设施、组织网络等优势,利用批发市场或物流中心的聚焦与辐射能力,进一步扩大规模,改造基础设施,提高机械化程度,拓展和整合收购、仓储、运输、加工、包装、配送等功能,与上下线的粮食生产、加工单位及零售商建立稳定的订单购销和配送业务关系,对粮食流通实行产业化和集约化经营,给予产供(加)销一条龙服务。这一中心在组织形式上可以大型批发、储运企业(包括中转库)为龙头,带动相关配套的中小企业以契约关系或实体兼并,组建成纵向联合体或横向联合体。其配送方式主要是共同配送。政府要打破行政区划局限,允许产销区合作放开,鼓励粮食流通产业化经营;二是,以粮食流通业务为主、并利用其剩余生产能力其它业务的社会化的综合性多品种配送中心。属于此类的传统企业由于专业业务受粮食季节性影响而不稳定,常有一些生产能力处于闲置状态,受计划经济局限而常常亏损,对其进行适当改造,盘活存量资产,拓展并配套相关功能,以自有配送与配送相结合的方式,为若干连锁店、超市、食品加工单位提供中介服务,从而发展成集商流与物流一体化的物流配送中心,不断拓宽社会化的物流配送业务范围。只有这样,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继续生存下去。政府应顺应企业市场化改革的需要,打破行业封锁,允许其一业为主、多种经营。

3.加强粮食物流配送中心的规范化与现代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