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教学原则十篇

时间:2024-03-08 18:03:56

文化教学原则

文化教学原则篇1

关键词:大学英语;文化意识;文化教学原则

一、大学英语文化意识教学的重要性

(一)众所周知,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主要载体,而文化则体现语言。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文化的成分,同时也是创造文化的工具。语言充当和反映文化的需要。因此,语言学习是文化学习的承袭,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紧密联系。1964年,美国语言学家Lado指出:“如果没有很好的掌握一种文化的背景,就不能很好的学习这门语言。”

(二)在很多方面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极其不同。21世纪,伴随知识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跨文化交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如果希望我们的学生有效的掌握英语,英语教学必须伴随其文化教学,这一观点已受到英语教师﹑语言学家和应用语言学家的广泛认可。大学英语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对传授学生英语知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目前,大学英语改革已提到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第一步,就是提高文化意识教育。文化意识即意识一种文化群体成员的行为习惯﹑意念﹑观点及价值观等,它同时也意味着对该群体成员的行为和信仰原因的理解。

二、文化教学的原则

文化和语言是紧密联系的,因此,文化教学是语言教学中所必需的部分,它的最终目的是达到是跨文化交际的能力。牛津大学的语言学者R.L&ScarcellaR.C总结了文化意识学习需要的五个阶段:(1)有条件的情况下了解一些外国文化。(2)理解一些简单的外国文化现象和典型。(3)理解文化的一些特征,有文化冲突的意识,开始明白个人的文化优越感。(4)从智力上﹑知识上对文化的更多掌握,但不是出于个人感情方面的。(5)从知识上和感情上对文化的真正心领神会和尊重,能够感人所感。

从以上的总结不难看出,为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要进行多方面的培养。为此,作者建议英语文化教学的四个原则,即认知原则、比较原则、同化原则和宽容原则。

(一)认知原则

认知原则强调的是了解和理解而不是行为表现。我们所说的认知原则,首先是指关于英语文化和社会的知识,其次可能会进一步涉及到某些能力的培养,诸如观察力、识别力、对社会文化现象和英语文化以及其源文化的调查能力。

语言学家Vallette(1977)总结了文化教学的五种类型:(1)文化意识,(2)掌握礼节,(3)理解日常生活,(4)理解文化价值,(5)对目标文化的分析。不难看出除了第二种类型,Vallette所强调的这几方面和本文所谈到的认知原则极为相似。

Hammerly(1982)总结了10个目标,大多数都主要强调对目标文化知识教学的认知目标,对目标文化的特征认识以及学习者自己的文化和目标文化的差异认识。(1)词汇和短语的文化内涵知识。(2)在一般情况下如何表现的知识。(3)对第二文化兴趣和理解的培养。(4)理解跨文化差异。(5)理解不同文化间的情形和差异。(6)文化项目的研究。(7)对第二文化综合观点的培养。(8)对第二文化陈述评价的能力。(9)对第二文化及其民众的感情培养。(10)对第二文化的学术研究。

认知原则适合于文化意识教学,文化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像历史﹑地理和诗歌等学科的教学。从严格意义上讲,文化教学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反过来讲,它是构成语言教学的完整的一部分。语言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具备交际能力,这也意味着对社会和文化多方面知识的理解,即文化能力会融入到交际能力中。因此在语言教学当中,在讲授语言的同时应给予学生文化内涵的知识。

(二)比较原则

比较让我们对不同的文化概念有更深的理解,也帮助我们解释不同的文化行为,避免根据我们自己的标准来解决别人的文化行为,或者把我们的文化带入其他文化情形当中。只有通过比较才能区分其差异并提高辨别可接受文化与不可接受文化的能力,这样能预防不加批评的接受目标文化。通过比较也能够提高我们的交际能力。为什么许多外语学习者经常犯实用错误,那就是因为没有正确的把握好语言和文化的关系,缺乏对文化差异的了解,在关注相似性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差异性;在和外国人交流时,往往产生误解,这就是由于他们用自己的文化模式代替了别人的文化模式。

在语言教学中,我们必须集中在以下四个对比方面:词汇方面不同的文化内涵,习惯用语方面不同的文化背景,句法方面不同的语法运用,演讲方面不同的语言风格。然而在这几方面中,尤其应该重视外语教学中词汇和短语的文化内涵,因为它们反映了文化是构成语言的基本材料。许国璋教授曾经总结过文化背景中文化负载的三种模式:(1)文化负载小于外国文化背景。(2)文化负荷大于外国文化背景。(3)文化负载在某些方式上会大于或小于文化背景。在语言研究中,良好的外语词汇总是需要这样的比较。

由于不同的文化产生不同的看法,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考方式和社会规范、文化冲击或文化冲突是无可避免的。如果我们密切注意不同文化的差异,时刻不忘对比他们,就能加深对对方的了解和消除互相的误会。只有这样做,才能减少甚至避免由于文化的冲突而引起的暴力行为和武装冲突。

(三)同化原则

创造力,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任何民族生存的必须资产。创造,在某些方面即文化创造,是从其他文化中取其精华以完美自己。英语文化和中国文化有太多差异。一方面,这些差异使得我们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沟通相当困难;但在另一方面,两种文化越是不同,我们越是要相互学习和借鉴。在课堂教学时,帮助学生理解目标文化并能对其进行解释是不够的,最重要的在于利用有用的文化为我们服务。这就是所谓的同化原则。

Schumann(1978)划分了三种接近目标文化的典型策略:同化、保存和采用。在采用方面,舒曼认为每个语言学习者都试图保留自己的生活方式,同时也采用和利用目标文化的某些部分。虽然舒曼使用不同的描述,但他所表达的意思都一样,它仅仅是一个事情的不同描述而已。

当我们强调文化教学中的同化原则时,我们应该对机械吸收外国的东西引起重视。目前对向外来者学习有两个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教条主义的态度,移栽一切,不论它是否适合我们的条件。这种观点并不好;另一种是学习适合我们情况的东西,那就是要吸收有益经验。这种态度是我们应该采取的。

(四)宽容原则

《当代英文朗文辞典》(1995)对“宽容”一词的定义如下:宽容一词来自于拉丁语,即“愿意接受或允许喜欢或不喜欢的行为﹑信仰﹑风俗等,没有反对。”在跨文化交际中,最优和最理想的交流目标是谋求和谐的关系。文化宽容的特点主要体现为“文化默契”。现代教育是多元的,因此,宽容应基于差异和多样性。所以,我们强调培养宽容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学生与不同文化的人进行沟通时,他们的文化宽容意识。

我们所提到的文化宽容,即我们必须摆脱文化歧视。文化歧视是种族优越感,文化典型和文化偏见的大杂烩。种族优越感既包括对自己文化优越感的态度,也包括对外来文化的敌视和否定。文化典型是指对特定文化的固定看法和形象认同。随着全球化的进步,跨文化交际已成为我们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可能会生活在一个寻求不同价值观和不同社会规则的环境里;我们也可能遇到大量的外国人并且融入他们。为了应付不断的和不可避免的共处,在面对外国文化时,我们必须表现出宽容。

在培养学生文化宽容时,对他们来讲首先至关重要的一步,是对不同的文化要持客观的态度,同时要对其有尽可能多的了解。第二,他们需要知道文化差异并进一步学习研究它。那就是说,如果能够意识到文化差异并正视它,那么你就迈进了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大门。第三,克服对不同文化的消极看法,尽可能采取积极公正的态度。

在当今经济和科技全球化的情况下,每一种文化都无一例外地面临发展和完善的问题。只有通过彼此尊重,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世界文化才会多彩和繁荣。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孤立主义处境危险,必将受到反对,因为前者以自己的文化模式为中心,而后者拒绝一切外来文化。由于不同的文化有许多共同之处,因此发扬文化宽容和不同文化间的互相理解,将对构建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改善文化生态和避免文化冲突甚至武装冲突大有裨益。

三、结语

跨文化知识的传播,社会文化知识弥补了最关键的语言交际能力。沟通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为了避免交际障碍,一个语言学习者至少必须具备两种能力:其一是他拥有的语言能力,他的表达是否有利于沟通的顺利进行;另一个是,他能找到出错的地方并知道如何提供补救措施。这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化教学,除了单纯的语言教学之外必须有系统地教导。因此在教学当中,教师应重视文化教学的重要性,根据其教学原则加强自身文化学习,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文化差异教学,并发挥积极作用,帮助学生建立跨文化交际能力与提高学生文化创造力,以便于成功有效地进行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

参考文献:

[1]Allen,E.D.andValette,R.M.ClassroomTechniques:ForeignLanguagesandEnglishasaSecondLanguage[M].NewYork:HarcourtBraceJovanovich,1977.

[2]Barry,TomalinandSusan,StempIeski.CulturalAwareness[M].OxfordUniversityPress,1998.

[3]Byram,Michael,andVeronicaEsarte-Sarries.InvestigatingCulturalStudiesinForeignLanguageTeaching.Clevedon:MultilingualMattersLTD,1991.

[4]Kramsch,C.ContextandCultureinLanguageTeaching[M].5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1999.

[5]Lado,R.LinguisticacrossCultures.AnnArbor[M].TheUniversityofMichiganPress,1957.

[6]顾嘉祖,陆升.语言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7]胡文仲.文化差异与外语教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2,(4).

文化教学原则篇2

人才。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学;文化导入原则;英语教学模式;综合型英语人才

英语教学中的各种新兴学科不断涌现,从而使得英语教育工作者越来越意识到英语教学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英语教学模式了,而是应该寻求更为积极主动的教学模式,从而更好地适应日益多元化的英语教学形势。事实上,英语教学本身就属于语言类教学,其本质上与文化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二者之间是一个大的整体,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属于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我们进行英语教学并不仅仅为了教语言本身,更是要把语言中所含的文化知识都渗透进去,从而让英语学习者能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了解文化背景,进而更好地把握住语言。因此,高校英语教学中应该遵循文化导入的原则,真正把语言与文化教学结合起来,从而真正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一、文化导入的内涵

文化这个概念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综合体,不同学科与文化的结合,将赋予文化不同的含义。就英语教学来说,文化涉及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因此,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其文化导入的内涵主要包含了这么几个方面:

1.背景文化

它实际上就是指说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科技、文教等背景知识,这些属于知识方面的文化背景。如果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忽略这些背景文化知识,将会使学习变得较为困难,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必须让学生很好地了解英语的背景文化,不断拓展自己的文化视野。这种背景文化也会造成英语词汇、词组、句子以及篇章的构造方面的差异性,这些主要是由于英语背景文化知识造成的语言结构差异,它是不同文化的心理反应,是说英语国家人们心理思维状态的集中体现。如果英语教学中能够让学习者深刻体会到这些文化背景知识,将能够对他们产生较大的学习影响力,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英语结构规则和英语思维方式。

2.观念文化

英语语言反映的民族观念等毕竟都是与中文有着较大差异性的,它们在很大程度上糅合了不同的政治信念、社会准则以及道德标准等。因而,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必须考虑到这个方面的内涵。这就是说文化导入的内涵中也包含了文化精神,比如说由于观念差异而无法进行对译的词汇,也会产生一些不同层面上的意义,一些词语的褒贬性质也不一样,也有一些词汇带有特定的民族观念等。具体来说,文化导入中的观念文化就是指不同语言中指称意义或语面意义相同的词语在文化上可能有不同的内涵意义,词语在文化含义上的不等值性,不同文化对同一对象所作的观念划分的差异在词汇及语义上的显示,体现一定文化内容的定型的习惯用语。

3.语用文化

英语语言除了词汇、语法等基本构成要素以外,还有不同的使用语境和使用方法,这就是英语的语用文化。比如说,在英文中“black tea”,其字面上的意思是黑茶,但是翻译成汉语将是红茶。因此,这种语用文化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它是英语语言在实际应用中的文化归约性,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使用语言时应该遵循的规则,比如说不同的使用场合,不同的潜在差异性,不同的适用范围等。

二、文化导入的原则

高校英语教学大纲中已经明确把文化素质教育列入到了英语教学中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从而表明了我国对于语言与文化之间关系的逐步认清以及看重。因此,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是具有一定的必要性的,即现代语言学的发展逐步突破了“为语言研究语言,就语言研究语言”的樊篱,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受到注重,对英语教学性质的认识有所深化。那么,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原则有哪些呢?具体阐述如下:

1.理解性原则

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应该以文化理解作为最终的教学目标,文化导入的根本性目的就是要让学习者具有良好的文化意识,要增强学习者的文化敏感性,让他们能够以更为客观和正确的态度来看待英语文化与母语文化之间的差异性,还能够更为深入地了解英语文化中的各种行为方式,从而提高自己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成功率。当然这一原则也会受到社会规律的影响和制约。因此,高校英语教学中必须正视这一原则,切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具体来说,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理解性原则就是要求英语教学过程中不要过分强调知识单纯灌输式教学,而是应该让学习者了解到文化异同以及原因,并重视对于学习者英语文化的共情能力,让他们能够从内心里接受并认可英语文

化,这样就可以让学习者更好地以理解作为原则来接受英语文化的导入。

2.有序性原则

这里的有序性原则,就是说在高校英语教学中,要让文化导入内容编排体现出文化本身的逻辑和系统,还要让教学活动与之相适应,从而让英语教学变得有序和有步骤,让英语学习者在有序的文化基础之上,更好地掌握英语系统化知识。从本质上来说,有序性原则就是语言文化知识系统内在的要求之一,它是教学活动受限于学习者身心发展规律的集中体现。这就是说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原则中应该考虑到学习者自身的学习规律,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语言文化体系,否则将造成较大的学习障碍,得不偿失。那么,根据有序性原则,高校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在内容选择方面就应该注意文化知识内部系统性和序列性,在内容编排上根据学习者各自的认知情况以及思维发展情况来适当地安排文化导入学习,让学习者从简入繁、由浅入深、由粗到精地对文化进行导入学习,这与学习者的智力发育规律,即不成熟到成熟、不完善到完善的有序过程之间是相吻合的,它也将让学习者由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

3.对比性原则

这种原则实际上曾经被一些学者当作一种导入方法,而我们这里把它看作是一条导入原则。之所以这样看待,是因为一些学者在提出一些文化导入方法的时候,几乎都离不开对比性,加之一些教学策略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都会涉及两种文化及以上。因此我们认为对比性是文化导入方法的基础,也是文化导入过程实施的基础,它完全可以被看作是导入原则。那么根据这一导入原则,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就应该根据这项对比性原则来选择文化导入的具体内容,找到英语与母语文化之间的异同性,通过对比的手法来发现一些学习的亮点和重点,比如说不同语言文化中的某一词汇有着类似的含义等。同时我高校英语教学中也应该使得整个文化导入教学自始至终地贯穿对比性原则,让不同文化差异性带来的语言教学更好地展现在学习者面前,能够提高他们对于不同文化的敏感度,进而加深对于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力。

4.理论与实践结合原则

高校英语教学的文化导入过程中,是一种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本质过程。因此,我们应该从实用性角度来考虑英语语言教学情况,不仅要向学习者传授文化知识,还要积极创造各种机会,为学习者提供多种真实或模拟的学习情境,让他们加深对于英语知识与文化的理解与感悟,这显然是符合文化导入的基本要求的,我们要让学习者经过选择、领会、习得和巩固四个阶段来掌握英语文化导入的重要性与实用性,增强他们进行英语语言学习的文化意识,适度地进行英语语言文化的导入与学习,可以通过直接注解法、交互融合法、交际实践法、异同比较法、词义挖掘法、语法提示法以及翻译对比法等来让学习者更好地遵循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

总之,高校英语教学中应该充分考虑到语言与文化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必须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文化导入。当然这种文化导入并不是盲目为之,也不能过分为之,而是应该遵循一定的导入原则,主要包含了理解性原则、有序性原则、对比性原则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等,然后我们才能够真正地在英语教学中实现语言与文化的有效融通,增强学习者对于英语语言学习的文化敏感度与领悟力,能够帮助他们把英语语言学习得更好,也能够在跨文化交际中真正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冯旭.浅谈英语教学与文化导入[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2]李文芝.论外语教学中目的语文化的导入[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

文化教学原则篇3

关键词: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内容;原则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2-0060-03

一、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主要内容

(一)语言要素中蕴含的文化因素

1.词汇方面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一个民族的文化也会深植于词汇之中。同时学习一门语言,词汇是最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说,了解汉语词汇中的文化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在中国,人们对血缘关系十分重视,所以亲属称谓十分复杂。它不仅和其他民族一样,地区分上下辈分,而且在父母系、嫡庶出、年长幼等同辈横向方面,也有极其严格和细微的规定。比如,英语中的uncle就可以表示一切与父亲同辈的男性亲属或非亲属,而在中文中就要分伯父、舅父、姑父、姨夫等。这种现象虽然复杂,但终究不会影响人们的交际,但是有时一个词汇在不同的语言中会有完全不同的意思,若不将这一部分弄清楚,将会严重影响两种文化的人们之间的交往,很容易缠身误解甚至摩擦。比如,我们中国人常常把自己比喻作龙的传人,中国传说里的龙也是能给人们带来福祉的神兽,所以中国有很多关于龙的词语,像龙马精神、生龙活虎、龙腾虎跃等等,这些词的意思大多是美好的或非贬义的。但是在西方人眼里,龙是凶猛恐怖的动物,它代表着邪恶,是西方人畏惧的意象。自然而然地当他们听说中国人是龙的传人时,会把他们心中龙的想想转移在中国人身上,于是就会产生误解和偏见。我们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就要努力解决这类问题。毕竟学习语言的目的是进行交际,我们文化传播者还要在传播语言的同时,把握一切机会向外国人介绍自己国家的文化,消除来自不同文化人们的误解,使其可以正确地认识和评价中国文化。

2.语法方面

语法是思维的结果和工具,所以语法会反映一种文化的深层心态特征。语言受文化的影响,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孕育出不同的语言。因此在汉文化的影响下汉语语法表现出其特殊性。中国文化深受半封闭的大陆性地理特性、农业经济、宗法制社会的影响,产生了极具民族特性的心理特征。比如注重领悟性的思维方式表现在汉语语法中就使汉语注重意合而不注重形态。因此,我们汉语中缺少形态的变化,并不如印欧与那样拥有大量的词缀和派生词,汉语的大多数词语都是复合形成的,而且也没有明显的此类标志和丰富的构型法。正因为汉语语法如此随意,也就使有些句子具有许多个意思,也就会在使用时产生歧义。那么如何才能避免歧义的发生呢?除了陈述者有意地是表达清楚外,接受者也应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这样才能领会言语之中蕴含的意义。这一部分也是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最困难的一部分。毕竟,任何成年的汉语学习者已经形成了适应自己文化的思维方式,要想完全了解另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非常困难。尤其思维这种抽象的东西,不像其他文化内容那样具体,培养思维方式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必须要深入到生活中从方方面面渗透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这就对我们文化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汉字方面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汉字是汉民族的祖先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创造出的书写符号系统。汉字本身有其严谨的规律和系统性。虽然中国土地幅员辽阔,每个地方的方言各异,有时差别巨大,语言不通,但是却东可以用相同的汉字记录下来,而且所有人都看的懂;虽然古今汉语的语音经过时间的洗礼也有很大变化,但我们依然可以读懂古籍,了解先人的历史和思想。可以说正是因为汉字的字形几千年来自行没有颠覆性的变化,才使得我们中国的文化可以完好的保存下来,有许多民族的文化都是因为历史上的文字变革才造成了文化断层,许多优秀的文化成果都没有保存下去,永远尘封在历史当中而没有被后人所知晓和传承。另外这种历史的传承性和独特的形体使得汉字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成为世界文字史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汉字书法艺术。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开始汉字历经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属、楷书的的演变。各代的书法大家们把汉字注入了新的内涵,或使其清新秀丽,或使其狂放不羁。而且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诗词艺术结合起来,给世界留下了数不胜数的传世佳作。汉字不仅仅记录我们的语言,更体现了汉民族的文化精髓——方方正正、刚直不阿。弘扬汉字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汉字文化有利于中华文化的向外传播。世界会因汉字更了解中国,消除对中国文化的误解,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汉字还可以让世界领略到独特的书法艺术,给世界人民带来全新的审美享受。因此我们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的汉字文化教学的重点并不是教学生写汉字,而是要让学生汉字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二)与价值系统相关的文化因素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价值观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价值观处于文化的底层,不易被人理解。不理解价值观的差异也就不能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根本差异。中国的价值体系与其亚洲以外的他文化有很大的不同,尤其与欧美文化相去甚远有时甚至截然相反。比如,中国的孩子如果犯了错,中国的家长不仅会严厉地批评他,甚至还会打孩子。这在西方人看来是虐待儿童,不讲人权的表现,父母是要受到法律的惩罚的,因此会对中国父母产生误解,误认为中国人是野蛮的。但在相当多的中国人眼中会认为这很正常,因为中国古代长期处于父权社会,封建伦理道德的观念根深蒂固,孩子必须绝对服从父母,一旦做错事,父母就有权利惩戒孩子。另外,“养不教父之过”的思想是家长承担了教育孩子的主要责任,父母把对孩子的责罚当做是一种教育的方式,所以,中国父母并不认为有什么不妥,反而认为“爱之深,责之切”。又如,中国社会趋向于群体取向,而群体取向的延伸就表现为他人取向,力求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群体的意志。所以中国人表现得谦虚谨慎、相互依赖、提倡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获得成功也把功劳归于集体力量和他人的帮助。而西方则强调个人的价值,主张张扬个性。在西方人眼里中国人显得过分死板,没有个性。由此可见价值系统中的差异是两个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中产生障碍的根本原因。所以作为对外汉语文化教师,对汉文化与其他文化在价值观念上的不同进行点拨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习俗文化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传统习俗文化更是多姿多彩,更是有着独一无二的个性。这些习俗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入到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生活中的文化,因此也是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如果不了解中国人平时生活中的习俗,汉语学习者与中国人的交往就会产生许多麻烦,因为中国的许多习俗中包含着中国人的习惯和禁忌。就拿婚礼来讲,西方人信奉基督教,一次结婚时男女双方会在亲朋好友和牧师的见证下,许下不离不弃的誓言,婚礼未必热闹但却庄重,亲戚朋友会送自己惊喜挑选的结婚礼物送给新人。与西方人不同,中国人的婚礼大多大操大办,一定要热热闹闹风风光光,这与中国人好面子的性格是分不开的。很多外国人参加中国的婚礼会显得很不习惯,尤其是中国人直接送礼金给新人这让外国人大为惊讶。又如,中国传统节日里的许多习俗像过年时贴春联、放鞭炮,外国人只觉得有意思,但却不知什么意思。中国文化受宗教影响很大,许多与宗教有关的习俗都保留下来,它们已经深入我们的生活,而我们却因为太常见而忽视了他们本来的宗教内涵。我们腊八节吃的腊八粥与佛祖释迦摩尼有关,平时喜欢测算风水选择良辰吉日与道教五行八卦有关。这些古老的习俗除了使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外,还使中国文化蒙上了神秘色彩,深深吸引着外国人,勾起了它们探求的欲望。所以,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内容中很应该有习俗文化的一席之地,除了吸引更多的外国人学习汉语之外,还可以弘扬中国的习俗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

二、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原则

(一)循序渐进原则

作为对外汉语教师,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是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有些学生具有与我们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因而理解起一种全新的文化会存在很大的困难。学习文化同学习语言一样,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进行文化教学时,首先从比较容易理解的内容入手,比如先了解春节、端午节和清明节这样的传统节日和婚丧嫁娶这种平时能够接触到的传统民俗。对于这些每个人都经常见到的和比较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内容,学生比较有兴趣,而且也容易理解。然后,在更深一步地延伸到传统道德以及世界观、哲学观等比较抽象的内容。这些文化内容在中国人看来都十分难以理解,更不要说是正在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虽然如此,我还是觉得这些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精髓,要想了深入的了解中国,做一个中国通,这些知识的摄取必不可少。

(二)客观性原则

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客观性。虽说文化没有高低之分,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精华的一部分和糟粕的部分。尤其是当一种文化存在的时间比较长时,就难免在某个历史时期形成某些错误的文化意识。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的大国,它的文化延续五千年不断是值得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骄傲的。同时,他也是世界文化宝贵的遗产。他遗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如诸子百家和长城故宫等灿烂的瑰宝。但是,由于中国大部分的历史都处在原始社会的蒙昧阶段和封建专制社会,政治制度上不是十分先进,以至于科学的发展在大段的时间里都受到阻碍,所以许多封建制度下产生的思想和风俗并不具有科学性,甚至对人是十分有害的。例如,奴隶社会时盛行的殉葬制度是对人的生命的严重戕害,这种风俗是非常残忍的。再如,中国古代盛行的女子缠足,给女性的心理和生理都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阴影,除了对女性的伤害外别无其他。但是这些丑恶的风俗都是根植于中国的迷信思想和男尊女卑的伦理纲常。古代人认为人死后灵魂不灭,所以君主死后仍想享受被人服侍的帝王待遇,就一定要把生前服侍他的奴隶殉葬。传统伦理里认为女性是男性的附属品,三纲五常也教育妇女自己地位低下。男人认为小脚走西路来摇摇晃晃姿态优美,女性就必须要缠脚。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破除了迷信。现代教育也使人们认识到人人平等,没有高低尊卑之分。这些中华文化中的糟粕自然也被摒弃。但是,对于这些并不科学的思想和风俗我们不能刻意回避他,他们确实造成了一些特殊的文化特征,这些特征更是反映在了语言里。所以对待文化,作为对外汉语教师我们必须本着公正客观的态度向学生介绍。对自己的文化是如此,对待他人的文化更应该这样,时时牢记文化没有高低之分。客观对待自己文化的同时,尊重别国文化。

(三)针对性原则

至于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到底怎样选择教授的内容这是一门学问。在讲授时,我们不能漫天撒网信手拈来。对于内容的选择要慎之又慎即有针对性。什么事针对性呢?他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应当选择一个话题和方向即内容上有针对性。课上所讲授的内容要紧紧围绕这个既定的方向,这样内容才集中,才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在课前,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要确保这一话题和内容是有意义的。另外,还要根据不同国别的学生确定不同的文化内容。如果一个班的学生大多来自亚洲如日韩,难么他们的文化背景就与我们十分相似,许多文化理解起来就十分容易,对他们的文化教学就要着眼于汉文化圈内不同国家在个别方面的差别,讲授的内容层次要更深一些。对于来自除东亚以外国家的学生,由于文化背景差异太大,很多方面会存在疑问,这时就需要我们挑选比较浅层的知识进行讲解。文化教学也要因人而异,有选择性的、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

(四)实用性原则

文化内容那么多,什么是最重要的呢?当然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尤其是对在中国学习汉语的外国留学生来说,除了学习汉语,他们在中国还要生活,如何尽快适应新的生活和社会环境、早如融入中国的文化圈子,是最迫切的问题。我们文化教学就要把它当做第一要务,在选择课程内容的时候,注意选择具有实用价值的内容。比如说中国的传统节日、风俗习惯、日常禁忌。在见到老人时,要恭敬有礼。西方人习惯直呼其名,但东方人崇尚长幼有序,在称呼上要体现出长者德高望重的地位,如李老、张老。在西方人的文化里,年龄被视为隐私,尤其不可以冒昧地询问女性的年龄,否则被视为不尊重对方。在中国人眼里,传统的思想并不认为年龄是隐私,尤其是长辈询问晚辈的年龄,更被视为关心晚辈。中国人在受到夸赞时常常表现得十分谦虚,西方人则不然,一旦受到了肯定,则马上表达谢意,这种种差异,都让来自不同文化的人在交往时产生不快。有了这些基本的文化生活常识做准备,彼此互相了解,才不至于产生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

(五)交流互动原则

文化教学原则篇4

【关键词】僵化理论 跨文化交际 教学原则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2C-0141-03

在学习目标语的过程中,有一个阶段学习者会不断重复同样的错误,而且很难进步。一些非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要么讲很蹩脚的英语,要么讲很流利的英语,但还有第三种可能,我们也许可以把它叫做“流利的蹩脚英语”。对于这类表达,以英语为母语者通常没有太大的理解障碍。这些学习者通常可以用他们有限的英语非常快速且滔滔不绝地表达。语言学上认为这些学习者在目标语的学习过程中被石化了。Selinker用僵化一词来指称语言学上妨碍二语习得者掌握目标语语言规范的抵制因素。

一、僵化及僵化中的文化适应模式

虽然僵化现象引发了研究者的兴趣,但对于僵化的本质大家却看法不一。Selinker认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关于僵化现象的研究一片混乱,并认为这种现象源于对这个问题的深入研究还远远不足,现有的研究角度过多,缺乏统一的定义。Selinker在研究中指出,几乎没有哪个二语习得者可以完全掌握并达到母语者的语言水平,只有5%的二语习得者可以继续发展并形成母语者掌握的心理语法。大多数语言学习者在中途就停滞发展了。他用“僵化”一词来描述这种现象,即非目标语形式在中介语阶段发生了固化。鉴于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英语学习者数量,但又远离英语使用环境,更容易发生各种僵化问题,因此,研究这个现象对于中国英语教育来说尤为重要。朗文语言教学和应用语言学词典这样定义僵化――某些不正确的语言特征成为一个人说话或写作时的固定方式。发音、词汇用法、语法等方面在二语或外语学习中发生固化或僵化。语音的僵化则进一步构成一个人的口音。在Selinker看来,僵化现象是讲某种语言的人在中介语中趋于保持的与某种与目标语相关的语言规则和子系统。不论他几岁、接受过多少目标语教育,都会在语言表达中显现僵化结构,而且还会在似乎已经改正之后再次出现。这个定义指的就是故态复萌。Ellis指出这种重犯错误是学习者语言学习发生僵化的结果,这意味着无论改过多少遍,学习者都会重复不断地犯同样的错误。虽然他们没有交流障碍,但离掌握地道英语的目标还很远。这个过程导致了二语习得者在学习目标语的初级阶段的停滞。Selinker和Ellis所说的这种故态复萌和二语习得过程中的停滞就是僵化。僵化一旦发生很可能会存在很长一段时间,学习者会被困在一个水平线上而不能前行。有许多内在和外部的因素会造成学习者被困的情况,本文将主要讨论文化适应性这个外部因素及它对英语课堂教学的启示。

研究者用不同模式来解释二语习得过程中僵化的发生。Vigil和Oller在1976年提出了一个早期模式“交互作用模式”。他们认为学习者在对话中获得的交互修正反馈对僵化有决定性的影响力。某些反馈会激发学习者主动调整他们对二语知识的理解,有些反馈则作用不大。第二种模式是Selinker和Lamendella在1978年提出的“生物模式”。他们认为二语学习者比其他学习者在学习目标语规范过程中有更强的生理上的僵化倾向,甚至还提出了神经发育的影响和作用。这个模式认为僵化是永久性的,因为那些影响语言学习的负面生理因素完全不受学习者控制。第三种也是最有影响力的一种模式是Schumann在1976年提出的“文化适应模式”。Ellis认为这个模式就是指那些决定说话人能在多大程度上让自己的语言表达与对方的语言表达相似或相异的社会因素。韦氏大字典则把文化适应性定义为个人或集体通过适应和借鉴其他文化特征而做出的文化方面的调整。僵化往往出现在学习者对目标语的文化适应性终止之时。所以,这个模式的核心内容就是二语习得者对目标文化和其他文化层面,如、价值观和习俗的理解、接受度和适应性。因此只要文化适应的过程进展顺利,这个模式中的僵化是可以被消除的。除语言输入外,语言学习还受学习者自己的价值观、态度和信仰等多种因素的共同驱使和作用。僵化有可能是学习主体对输入信息的加工不利,也有可能是学习者与目标文化之间的社会和心理差距过大的结果。可以说,要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僵化,就要尽量缩小学习者和目标文化之间的社会和心理距离。语言学家和人类学家都已经意识到,语言的形式和使用均能反映这门语言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价值。所以单是语言层面的能力并不足以说明学习者对这门语言掌握的水平。学习者必须明白,在母语中被接受并认可的语言习惯在目标语中未必会被接受。与那些本族文化与目标文化差距不大的学习者相比,本族文化与目标文化在社会和心理上距离较远的学习者会更早出现僵化现象。所以,为了更好地实现交流目的,语言的使用必须和恰当的文化行为紧密结合在一起。

二、英语课堂中跨文化交际教学现状

许国璋教授在1988年第一次探讨了词汇的文化内涵和英语教学的关系。之后,胡文仲、邓炎昌和刘润清三位教授也先后出版了阐述跨文化交际和英语学习之间密切联系的重要文献。但是这场关于文化和语言的研究并没有在学术界以外产生多大影响。直到今天,在真实的大学英语专业课堂教学中,教师强调的重点仍然是词汇和语法。学生的英语水平仍然是通过词汇和语法测试题来评估。语言和它赖以生存的文化背景依旧被无情分开。所以当一个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对一个中国人说:“你跑得像狗一样快!”和当一个中国人对一个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说:“You look much younger than your age!”时,听话者都会觉得是被侮辱了。Wolfsen认为在与另一个语言集团交流时,对方往往不会太在意你的语音和语法错误,但触犯交际原则的行为却会被视为非常没有教养。因为母语集团一般意识不到社会语言学的相对性。更何况,中文文化和英语文化差别是如此巨大。如一个中国人要提一个要求,他会选择这样的表达方式:背景暗示要求。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的表达更趋向直线型,他们会用:要求背景要求确认的表达方式。语言不仅是文化概念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也反映着文化。没有文化知觉性和适应性的二语习得者更容易发生由于心理差距和文化冲突等外部因素引起的语言僵化。所以学习外语就意味着要学元文化,英语课堂应该大量引入文化知识信息和文化交际信息的内容。既然社会与心理距离是二语习得过程中最大的拦路虎,那么我们将如何平衡两种文化,最大限度地适应新文化呢?

三、跨文化交际教学原则

美国国家文化能力中心把文化定义为融入在一个民族、种族或宗教群体身上的一切关于行为、思想、交流、语言、生活实践、信仰、价值观、习俗、礼节、礼仪、互动和参与的规则、关系和恰当行为的,并会世代传承的东西。文化内涵之丰富,绝不可能通过听几个关于节日、民歌和风俗习惯的讲座就能学会或教会。英语教师要把文化知识和交际信息当作一个长期的内容来教授,坚持学习外语就是掌握二元文化的理念。首先,教师不应该对任何文化有歧视心理,文化知识应该被用一种客观、不作价值判断的态度传递给学生。Kramsch甚至提出了“语言学习中的第三种文化”概念,认为第三种文化就是一个学生可以创造、探索和反思本族与目标文化的中立空间。此举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对典型的目标语的使用有更深层次的了解。教师可以选择目标文化有的,但学生不熟悉的现象或想法让学生在必要提示和背景信息的辅助下进行信息的学习和添加。这样的学习会让学生更容易产生文化认同感。Ellis还指出学习者不仅是社会情境的受体,他们也是主体,他们会主动构建自己的学习环境。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白文化从来都不是绝对或单一的。学生有权观察和探索文化现象并在跨文化交际中发出自己的声音。其次,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异国文化的态度。二元文化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包容异文化,明白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享有共同的需求、权利和责任;通过经历各种文化冲突,不断地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成长、成熟起来,形成对新文化的适应性,并最终并形成对多元文化的态度。教师还应该多培养学生的灵活性,引导学生采取一种建设性的方式来面对和解决文化差异,这种文化适应的结果就是加强和深化学习者的文化多样性理念。

四、跨文化交际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

文化交际活动要和语言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英语课堂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几项教学策略来设计课堂活动:

(一)使用真实的语言材料,构建融入机制。真实的语言材料来自电影、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类媒体,有利于学生迅速融入真实的文化环境。在解决完所有语言层面的知识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深入探讨材料中体现的文化现象、原则和价值观。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眼神、手势等这类非语言信息,并解释其文化内涵。最后,学生还应该独立分析和辨别新文化中的规范和行为,从而逐渐形成自己的最有效的交际方式。

(二)让学生作为文化信息的来源,构建参与机制。云南是众多少数民族聚居省份,大部分学生都有与来自不同文化和方言背景的人打交道的经历,或者说他们有获得其他文化信息的更便捷的渠道。虽然少数民族文化不是英语课堂的目标文化,但这种遵守和尊重其他文化的方式有利于二语习得者培养良好的文化知觉性和敏感性。

(三)大量引入文学作品,构建观察机制。文学本文一直被认为是涵盖这个语言群体文化、历史的百科全书。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语言水平精挑细选的文本是启发学生主动观察来自不同文化人群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情绪表达和如何看待外部事物的最好载体。文学文本与电影相比有着更为细腻和更大的观察和探索空间,也更容易理解,更容易让学生产生同感和共鸣。教师还可以引入文本对比机制,选取内容体裁相似或相近的中文文学文本,从细微处入手对二者进行文化和表达方式上的类比和对比,学生会更容易建立感性认识。

(四)组织角色扮演,构建体尝机制。角色扮演是一种最有效的体尝机制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失败事例的角色扮演和情景再现,鼓励学生从这些表面上看上去没有问题,实则体现了文化僵化的阻碍作用的交际事例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后主动改正问题。

这四种教学机制的有机结合可以通过图1中的模式呈现:

图1 文化交际能力课堂培养模式

总之,和生物模式中不能根除的僵化相比,文化适应模式中的僵化是可以通过课堂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去除的。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应信守无偏见、包容、平等的文化交际原则,采用融入、参与、观察和体尝机制来(下转第159页)(上接第142页)设计课堂,把语言教学和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激发学生主动、积极、自发地去适应目标文化,开脱视野。二语习得者只有同时掌握了语言知识和文化规则,又能保持并审视自己本族的文化,才能真正掌握一门外语。

【参考文献】

[1]Selinker L.Interlanguage[J].IRAL,1972(10):209-231

[2]Selinker,L.Han Z.H.Fossilization:What We Think We Know[M].Department of Applied Linguistics. Birkbeck College,University of London,1996.

[3]Ellis,R.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34-42

[4]Vigil,N. A. & Oller, J. W. Rule fossilization: A tentative model[J]. Language Learning,26,1976:281-295

[5]Selinker,L.& Lamendella,J. Two perspectives on fossilization in interlanguage learning[J].Interlanguage Studies Bulletin,3,1978:143-191

[6]Schumann,J.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pidginization hypothesis[J].Language Learning,26,1976:391-408.

[7]张友平.对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再认识[J].外语界,2003(3)

[8]曲政,俞东明. 功能语体・跨文化交际・外语教学[J].外语界,2003(3)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课题重点子课题(QGKY1300110)

文化教学原则篇5

论文关键词:礼貌原则;英语教学;跨文化意识;教学途径

每一种语言都反映出使用该语言的国家和民族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所特有的文化现象。在以往的外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把主要精力集中在语言知识的传授上,而忽视了文化背景知识对语言的重要作用,培养出来的大部分学生尽管掌握的词汇量很大,语法知识也很好,但却缺乏在不同的场合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

依据新课程编写的人教社高中英语教材。每个话题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不仅有中国的历史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同时也涵盖了西方的历史、地理、文化、民俗、风情等广泛知识。笔者在使用本教材的教学过程中,深刻地体会到英语教师不仅仅是语言知识提高的协助者,更是文化传递的使者。人们在语言交际中往往需要遵守语言规约,即受到礼貌原则的约束。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生活和学习,在交际中尊重交际对象的文化习俗有利于交际的成功。交际中尊重对方基于遵守一定的礼貌原则。

一、礼貌原则

Leech的礼貌原则虽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则,但是在跨文化交际中确实有一定的启发作用。英国语言学家Leech提出的礼貌原则对美国语言哲学家Grice(1967)提出的合作原则给予了补充和完善。包括六条准则,每条准则下面分两条次则。

(1)得体准则(rractMaxim):减少表达有损于他人的观点,是别人少吃亏多收益。

(2)慷慨准则(GenerosityMaxim):减少表达利己的观点,使自己多吃亏少收益。

(3)赞誉原则(Approbation Maxim):减少表达对别人的贬损。

(4)谦逊原则(ModestyMaxim):多贬低自己,少赞誉自己。

(5)一致原则(AgreementMaxim):减少自己与他人在观点上的不一致,尽量增加一致。

(6)同情原则(Sympathy Maxim):减少自己与他人在感情上的对立,尽量增加同情。

礼貌原则倾向于以听话人的感受为丰,尽量让对方多受益,从文化或者心理的视角尽量赞誉对方,贬低自己,即贬己尊人。因此,在英语教学中不仅教学生讲英语,而且会讲合适、得体、礼貌的英语。新的英语课程标准中突出了文化意识目标。

二、新课标中跨文化意识目标

课程目标中的文化教学包括综合语言能力中的文化目标以及文化意识目标,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的文化目标有利于在交际中做到礼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我们有必要熟悉课程标准中的文化教学目标(见表1、表2)。

2001年7月,我国针对基础外语教育的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中首次出现了“跨文化”这一概念。《标准》规定了英语教育应包括“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目标。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目的是积累英语国家文化的知识、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

英语课程标准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体现高中英语学习的全过程,在高中课本中的内容安排也充分体现了跨文化交际的知识,不同民族的文化有相同的礼貌规约,也有不同的礼貌语言习俗。如中国文化重视集体文化,个体文化要服从集体文化,与集体相和谐;而西方文化中尊重个人的权利是礼貌的。比如礼貌原则中的谦逊准则强调的是尽量少赞誉自己,而汉文化中谦逊则是多倾向于贬低自己,在听到别人的赞美时,贬低自己,客套一番,而在西方听到赞美时则是直接欣然接受,如果这样的文化差异中的礼貌准则把握不好,就会导致跨文化语用失误。张先亮(2000:42)曾给出例子,一中国学者到国外一研究部门合作一个研究项目。外国专家高兴地说:“欢迎你来和我们合作!”中国学者谦虚地回答:“哪里,不敢当,本人才疏学浅,很荣幸有机会来贵国学习深造!”外国专家信以为真,失望地把这位中国学者安排在实验室洗试管。当然语用结果使双方失望,中国学者以中国式礼貌谦虚的语言表达,结果致使外国专家未能从话语中获得中国学者业务专长和研究能力的信息。这样的跨文化语用失误不是语言听说技能的错误,而是由于对语言中文化的因素。礼貌是遵守的普遍规则,但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的礼貌则是有差异的。在教学中了解和学习汉英文化中的礼貌差异十分必要,然而在目前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现状令人担忧。

三跨文化文化教学现状

英语教师必须从传统的语言教学顺利过渡到语言与文化相融合的英语教学,即听说读写教学与文化教学同步。英语教学是引领学生能更好地进行跨文化语言交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说话方式或习惯不尽相同。当前课堂上往往偏重语言教学,忽视文化教学。笔者在调查中也发现了同样的不容乐观的结果。在以题为您知道“跨文化交际”这个术语吗的调查中,有一多半教师填“不知道”。“在英语教学中您会常提及并介绍语言背后的文化吗”的调查中,有近85%的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不常提及”。在访谈老师“你是怎么处理文化教学的”时,老师们的回应令人惊讶。教师A:“啊?啥是文化教学,不知道啥是文化教学!不咋教,课文遇到,顺其自然,没有文化专题,为了完成教材(笑),不过讲讲也是有好处的。”教师B:“文化教学?哪有文化教学!!没有文化呀!Readingculture都删掉了”;当问到“上课讲不讲文化?”教师A:“上课联系到的文化怎么会不讲?如礼仪,只是比较浅显”;B:“不教,一般删除”;C:“没时间讲。”D:“顺其自然,有兴趣就教,一般不教。”

调查结果令人深思,英语课程标准中的文化教育发展目标并没有在实际的英语课堂中得到有计划落实,最多也只是“顺其自然”。陈申(2001:11,12)曾指出,无论我们采用什么语言教学方法,都会自然而然地导致文化教学。因此,目前教师在教学中有意无意问渗透文化知识,主动进行文化教学意识淡薄,更无法主动积极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文化教学。

美国外语教学专家温斯顿·布伦姆伯克说过:“采取只知其语言而不懂文化的教法,是培养语言流利的大傻瓜的最好办法。”英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遵守礼貌规则下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他们应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这里仅就人教社高中一年级教材第一册(下)教材中所含的跨文化教学的覆盖面列表如表3所示。

高一(下)共l0个单元(Unit13-Unit22),从表3中可以看出几乎每个单元(8个单元)安排跨文化学习内容,80%的教学内容与跨文化相关。跨文化学习成为英语语言教学的主要部分之一,离开了文化背景的了解,不仅会阻碍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在现实生活中的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礼或语用失误。跨文化交际是遵循礼貌原则下的交际,比如接受别人夸赞和表扬中国人都要先谦虚或自贬一番,如“哪里哪里”、“差远呢”等回答会显得回答者有礼貌,有修养,符合中国的贬己尊人的礼貌准则,在西方听到别人的夸赞要说“Thank you”才是礼貌、得体的回答;汉语中“老师”是一种职业,也可以用作称呼语,“老师,您好/您早”中“老师”是有礼貌的敬称,但在英语里,teacher只是个职业名,不可以用作称呼语,“Goodmorning,teacher”是中国式英语,不符合西方文化习惯。如果不了解这些文化因素,在交际中会因文化知识的不够而不是语言技能的不足导致语言失误或者语言冲突。语言交际中礼貌原则下的跨文化知识需求的增加与教师教学中跨文化教学意识的淡薄正是我们英语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四、启发

笔者在调查中也发现了同样的不容乐观的结果,在以题为“您知道‘跨文化交际’这个术语吗”的调查中,有一多半教师填“不知道”。在“在英语教学中您会常提及并介绍语言背后的文化点吗”一题中78%的教师全部选择“不常提及”。在电话访谈英语老师“你是怎么处理文化教学的”时,多数的回答是“不知道什么是跨文化交际”。因此,我们要激励老师通过自主学习、参加教师培训完善跨文化教学实践。

1.提升教师的跨文化教学意识

教师自主学习与接收培训相结合。教育培训机构、师范院校引领教师跨文化学习,指导教师提示跨文化教学,提升跨文化教学理念。人们在语言交际中要遵守礼貌,同样的话语在这个民族是礼貌,而在另一个民族可能就是不礼貌的,所以Leech基于英国文化特点提出了六个礼貌准则。顾日国基于中国文化特点提出了中国式的五个礼貌准则,即“自卑而尊人与贬己尊人准则;“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等”与称呼准则;“彬彬有礼”与文雅准则;“脸”、“面子”与球童准则;“有德者必有言”与德、言、行准则。培训者在培训中通过组织活动介绍外国文化,同时又宣传中国文化,并把所导入的中外史化内容与学生所学语言内容密切联系起来,语言材料涉及中外的历史、地理、风土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价值观念等。教师自身的积极主动学习提升跨文化教学意识是落实文化教学的关键。

2.实施文化教学的途径

教材中的每个部分都深深地吸引着师生去读、去写、去和同学交流。教材中蕴涵着的大量的背景资料有待于我们去观察和发现,挖掘尽量多的文化资源为教学服务。

(1)寻找与英语国家相关的资料,为学生提供较为清晰的国家概况、地理气候、国家象征、社会概貌等。

(2)针对学生从未有过的生活体验,尽可能地提供直观的图片资料,实物样品,用以辅助教学,加深印象。

文化教学原则篇6

关键词:职业学校;“仁”文化教育;路径;原则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5)01-0068-03

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扬州商务高职校”)高度重视“仁”文化教育,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职业学校“仁”文化教育的路径

(一)教育引导,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

1.文化熏陶。

校园文化熏陶。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扬州商务高职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打造校园“仁”文化体系,努力让校园文化成为孕育“仁”文化的摇篮。建设“仁”文化园,谱写“仁”赞歌,塑造雷锋像,开设雷锋精神宣传栏,大力弘扬雷锋仁爱精神。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构建以“五会”(会做人、会学习、会生活、会合作、会创新)为目标的育人文化体系,浓郁文化氛围。

仪式文化感染。仁爱仪式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与心理内化力,可使仁爱理念具体化,融入现实生活,内化为学生的内心需要,以感染、启迪和塑造学生。[1]扬州商务高职校经常举办一些仁爱活动仪式,如爱心志愿者宣誓仪式、“5.12”慈善一日捐捐赠仪式、“三困生”结对帮扶结对仪式等“仁”文化教育。

行为文化示范。扬州商务高职校注重师德师风的垂范作用,要求教师加强师德修养,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躬身实践。通过“师德标兵”、“感动学校教师”等评选活动,号召广大教师做学生仁爱的导师,成为展现仁爱精神的典范。

仁爱行为示范。学校仁爱行为是一本生动的教科书。扬州商务高职校从仁爱精神出发,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积极参与国家帮扶计划,与新疆、甘肃、青海等西部贫困地区合作办学,给予师资、技术、资金方面的扶持;长期接收海南儋州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和新疆地区教师来校参加师资培训;实施“春蕾”计划,免费招收失学女童来校就读,千方百计帮其就业创业;利用专业优势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退伍士兵、残疾人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等技能培训,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等。这些仁爱行为,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2.舆论导向。

开展宣传活动。组织开展“仁”文化系列宣传讨论活动,营造舆论氛围,使学生了解“仁”文化的内容、意义和要求。扬州商务高职校利用升旗仪式、周末素质大讲堂开展系列讲座,利用主题班会和团日活动组织开展学习和讨论。

编写文化读本。阅读对培育青少年的人文精神、优良品德和良好行为习惯会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扬州商务高职校自编诗词读本,组织学生开展的经典文化晨读活动已成为一大特色,学生受益匪浅。

借力信息平台。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手机和网络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仁”文化教育,借助手机和网络信息平台传播“仁”文化,收效明显,如群发手机信息、开通微信公众帐号、组建QQ交流群、建设专题网站等。扬州商务高职校利用与移动、电信、联通等多家通信运营商校园厅的合作关系,定期向全校学生手机发送“仁”文化教育信息。作为江苏省“人人通”网络学习平台首批试点学校,该校积极尝试运用这种新型的学习分享互动平台,推进“仁”文化教育。

3.课程渗透。

课程内容与“仁”文化融合。课程教学是“仁”文化教育的重要渠道,扬州商务高职校教师在德育课、语文课、心理健康课等课程中,将“仁”文化自然贴切地引入教材、引入课堂、植入学生头脑,激发学生对仁爱的认识,引导和培养学生爱人、爱自然、爱社会的情感。引导学生思考所学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社会价值和伦理道德取向,让学生自省,自觉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不断超越自我。

4.活动领悟。

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学校组织“仁”文化社团、文化沙龙等;开展“仁”文化主题演讲比赛、书画比赛、征文比赛、手抄报比赛、知识竞赛等。结合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仁”文化教育,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引导学生在活动中逐渐领悟“仁”文化的内涵。

开展专业展示活动。扬州商务高职校烹饪专业学生开发“仁”文化主题菜肴,旅游专业学生策划“仁”文化主题旅游路线,计算机专业学生进行“仁”文化主题网页制作,动漫专业学生进行“仁”文化主题漫画创作,美术专业学生进行“仁”文化主题剪纸创作等。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将“仁”文化教育融入专业展示中,一举两得。

5.实践体验。

扬州商务高职校鼓励和引导学生在仁爱实践中体验爱的情感,内化仁爱意识,体会助人的快乐、爱助的温暖,培养创造爱的能力。学校“小红帽”志愿者协会在学校的大力支持和正确引导下,长期开展“学习雷锋,德润商校”的实践活动,已成学校活雷锋品牌。志愿者依托专业技能,走上街头、走进社区、走进福利院、走进聋哑学校,各展神通:“小红帽”时常活跃在街道的十字路口,协管交通,争做文明人,争创文明城;定期为社区清洁卫生,绿化家园;在街道进行普法宣传、营养咨询活动;烹饪专业的“小红帽”经常为社区、福利院老人们送去自己制作的点心和烹制的可口佳肴;美容美发专业的“小红帽”长期为老人们修理发鬓、修剪指甲;工艺美术专业的“小红帽”不间断为孤儿院、特殊学校孩子们带去亲手制作的剪纸和泥塑,带着他们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一个又一个的“小红帽”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积小善成大爱,融化为心灵深处对他人、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的一份深沉的爱。

(二)家校联合,形成学校与家庭教育合力

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促进家长形成共识,共同参与“仁”文化教育,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加强宣传,统一认识。学校通过召开家长会、举行家庭教育专家报告会、发放资料等多种途径,让家长认识到“仁”文化教育对于学生成人成才的重要意义,认识到家庭教育在“仁”文化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加强修养,言传身教。父母的一言一行,会在子女的心灵上烙下深刻的印记,父母对待人和事的评价标准也往往被子女作为自己判断是非的依据。因此,家长必须自觉加强修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倡导教师率先垂范、家长也积极参与,给学生树立榜样,言传身教。[3]

(三)挖掘资源,发挥社会正能量的教育作用

1.开展“社会讲堂”活动。学校应发挥社会资源的教育作用,弘扬社会主旋律,传播社会正能量。“感动中国人物”“最美乡村教师”“最美孝心少年”,以及社会上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都是“仁”文化教育的重要社会资源。扬州商务高职校特别注重当地社会资源的教育作用,把“扬州好人”“红马甲义工”“广电爱心车队”等学生身边的鲜活榜样请进学校,开展“社会讲堂”活动。他们的事迹洗礼了学生的心灵,在学生心田播下了解仁爱的种子。

2.开展“社校联建”活动。学校积极创造各种条件,加强与社会的联系,联合共建,共同开展仁爱活动。扬州商务高职校与社区、企业联建,与敬老院、儿童福利院、聋哑特殊学校结对,弘扬仁爱精神,常年开展社会服务,为广大群众免费提供菜品加工、家电维修、清扫清洁等服务,为人们带去精湛的技艺、良好的服务、诚挚的微笑、贴心的关爱,赢得了社会的赞誉。

(四)自我教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切外化的仁爱教育要完全为青少年学生所接受,并自觉内化为自我的仁爱行动才是成功的教育。因此,“仁”文化教育也必须充分发挥青少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学习和活动中真正理解“仁”文化的内涵与意义,自觉升华思想,从而主动践履。[4]

扬州商务高职校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各种“仁”文化教育活动以学生为主体而组织和开展,学生既是活动组织者,也是活动的参与者;既是教育者,也是被教育者。“感动商校学生”评选、“仁爱之星”评选,有效促进了学生自我的行动。

二、职业学校“仁”文化教育的原则

(一)教育主体多元化原则

“仁”文化教育是一项复合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及学生一同行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构建四位一体的“仁”文化教育体系。“仁”文化教育应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注重发挥家庭和社会的教育作用,实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四者有机结合,使之相互衔接、相互渗透、相互补充。

(二)教育形式多样化原则

职业学校要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仁”文化教育活动,如理论宣讲、文化熏陶、课程渗透、活动领悟、实践体验等;应结合学校实际及学生专业,依托专业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实践体验活动。

(三)教育方式隐性化原则

隐性教育是指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目标是不直接显露的,而是隐藏的,教育形式是侧面的、间接的,常采用渗透式教育方式,主要形式有校园环境建设、校园文化氛围营造、大众教育传媒平台构筑等。[5]

职业学校学生年龄较小,进行正面教育、显性教育的效果有限,甚至会出现逆反心理。要注意发挥隐性教育的作用,将“仁”文化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中,渗透到教学过程及各种活动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使“仁”文化教育入耳、入脑、入心,内化。

职业学校“仁”文化教育要根据青少年成长规律,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整体谋划,系统构建教育体系,不断创新“仁”文化教育的路径和方法,切实提高“仁”文化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曹纺平.中小学生仁爱品质现状及对策研究[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08.

[2]廖宇,胡激.浅析大学生仁爱精神的培养[J].时代教育,2008(8).

[3]姚轶琳.90后青少年仁爱教育研究――以河南省为例[D].郑州:郑州大学,2010.

[4]杨艳.当代青少年感恩教育研究――以江苏省为例[D].无锡:江南大学,2009.

[5]张伟强.隐性教育争议[J].广西社会科学,2006(8).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Paths and Principles of Benevolence Cultural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Schools: A Case Study

WANG Tao

(Jiangsu Yangzhou Business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Yangzhou 225127, Jiangsu Province)

文化教学原则篇7

关键词: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原则;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8)-12-0077-02

“求美”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功能。文化、艺术的教育是培养高品位、高素质人才的必要内容。只有学会欣赏美,才能创造美。蔡元培先生在北大初建时期就十分重视在大学教育中提倡“求美”,他主张“美育与智育相辅而成,知识以外兼美感情,以图德育之完成。”活动教育作为学生自由发展的载体、经验积累的途径能够提升学校文化、丰富学校生活、增强学校活力,为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平台。

一、“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的概念

“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是指通过体验、养成、熏陶,使人文艺术知识内化为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艺术素养的教育过程。“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旨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审美能力和“求美”品格。“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原则,对文化艺术活动教育内容进行了有针对性、有选择的取舍,努力做到雅俗共赏、健康向上。

“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是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大学校园文化历来被看作社会文化发展的潮头和先导,它相对于一般社会文化具有先进性和超前性,对社会文化发展负有选择与创造的责任。如今,随着校园对外开放的程度日益扩大,社会上的各种文化观念、行为准则、生产方式也开始跻身校园。多元娱乐活动和生活方式的出现,对学术、理性、审美等具有品味的校园文化冲击极大。高校面临着用高雅健康的文化艺术活动占领校园文化阵地,用积极向上的内容和形式陶冶大学生思想情操的考验。

二、“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的意义

1.文化艺术活动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

新时期,社会需要高等学校教育培养出集科学素养、人文素养、艺术素养于一身的高素质人才。过去,高校普遍重视为大学生提供专业教育,对其他的领域有所淡化或忽视,致使大学生在知识结构的构成上,更多的是专业性和专门化的知识体系,其思考和认识的视野比较狭窄。专业知识的教育只形成了大学生知识结构的一个部分,要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就必须有相对的辅助知识作为支撑。“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能有效的促进科学与人文的交融,通过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间的深刻对话,使他们在获得知识的基础上,形成深厚的文化底蕴,达到沟通、整合的目的,使大学生的理性与情感,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得到和谐发展,从而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

2.文化艺术活动有利于大学生社会性的培养

人的社会性是人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人的社会性是指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具有了人类所特有的合作、理解、同情、关爱等主体意识,人具有了个体完整性。如果人缺乏了社会性,不仅仅是难以融入社会,而且容易产生远离社会的意识,一旦个体产生远离社会的意识,的偏激和偏见就可能滋生,不仅不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而且也会影响人的健康发展。“求美”文化艺术活动,倡导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形成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能力和修养的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集体主义、人文关怀等主体意识,使大学生认识到人的社会性对于人、社会、世界发展的意义和价值,使大学生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冲突与融合中,学会克服缺陷,充分理解他人和社会,减少片面的看法,提升大学生的社会性。

3.文化艺术活动教育有利于大学生伦理道德的形成

“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是着重于精神领域的教育,它以文化艺术的形式,富有形象性、感染性的特点,使人们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激起情感共鸣,从而使社会道德要求和善恶观念逐渐形成。文化艺术活动能展现美好的生活图景,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给人们提供区别善恶、美丑的标准,引起内心共鸣,使人们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长期以来,由于高等教育过分注重专业教育,使得大学生在思考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方面,缺乏伦理道德观念。当今,世界性的生态保护与地球的永恒发展问题、国际化与本土文化的问题、生物科技与社会伦理问题、国际政治与民族冲突、种族冲突与宗教伦理等等,都成为当今世界人们必须思考的问题。因此,通过文化艺术活动,可以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升大学生的文化品格,使他们尊重人的价值,获得超越人的生存的精神内涵,以其自主性、社会性思考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处理,并以伦理学的视角思考科技发展与人、社会、自然之间的生态伦理关系,有利于培育形成大学生的伦理道德观念。

4.文化艺术活动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审美情趣的培育

对美的不同观点,不仅是个体对美的评判标准,也集中体现出个体对美的感受、认知、理解和欣赏的素养,展示出个体在生活中的审美情趣。因此,对大学生的审美情趣的培育,不仅关系着大学生以何种标准去评判、感受、认知、理解和欣赏美,而且关系着大学生以怎样的审美情趣在生活中创造美。学会以高尚的审美情趣感受美、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既是完善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又是营造和创建现实生活及追求未来生活的内在机制和动力。大学生已进入青年阶段,不仅关注自己和他人的仪表美、语言美、行为美,而且以更为细腻的情感和独立的思考来感受、认知、评鉴生活中各种人和事物的更广泛、更深刻的美,并以美的标准创造美。所以,通过文化艺术活动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大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受、理解和创造从简单的、表面的印象提升为对丰富、深刻的美好意境的欣赏,升华到精神美的境界,激发大学生理解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意识和激情。

三、“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内容确定的原则

“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的内容体系是大学生文化艺术素质教育的基础环节,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是大学生“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有效实施的根本条件。其教育内容的确定既要符合素质教育的目的又要满足学生的需求,既要区别专业教育、学科教育又要与专业教育、学科教育相衔接,因此要科学、合理的进行选择、整合、优化,这就必须遵循一定的客观原则。

1.导向性原则

随着经济的发展、分工的细化、文明的进步,现代社会将越来越重视人才的综合品性,特别是人才的团结合作意识、人文素养、心智模式。因此,构建“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内容体系,应该关注大学生品德、团队意识、创新精神、人文修养等特性的培育。让大学生获得一个合格建设者所应该具备的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意识,让社会逐步理解大学生这些素质的提升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和价值。

2.基础性原则

大学生“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不是专业教育的附属,它主要是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通识性、广博性的基础性知识和能力。大学生“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不是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教育,而是主要进行基本认识、基本素养、基本技能的训练,是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构建内容体系。通常我们将人的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归纳为三个方面,即知识、能力、修养。所谓“知识”,不仅是指专业知识,还包括人文历史、文明道德、科学技术、社会艺术等一般性的知识;所谓“能力”,也不仅仅是指专业的技能技巧,还包括思维理解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等;而“修养”更是一个人发展的基石,表现为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积极的团队合作意识、文明的社会道德行为、良好的科学素养等。

3.民族性原则

在大学生“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内容选择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基础性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还应特别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要求大学生熟悉中国文化的精髓,知晓中国文化的历史渊源。这一原则的提出主要是针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缺乏对我国传统文化全面的认识和理解,特别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教育思想,儒家的“仁”、“孝”、“信”的理念,对待人生和社会的积极态度等思想学说,这些内容对当代大学生可能比较陌生。所以,坚持民族性原则,合理安排教育内容,加强对我国民族文化及思想方面的教育,不仅有利于大学生认识和理解我国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能够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4.计划性原则

大学生“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内容体系构建如果不合理,就容易造成与专业教育和学科课程内容的交叉,从而冲击专业教育。要实现把大学生“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内容融入学校整体教育内容体系,既达成素质教育的目标,又不至于冲击专业教育。因此,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内容体系进行精心、合理的设计,避免教育内容的重叠,使大学生“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内容体系尽量系统化、简洁化。

5.整合性原则

大学生“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的内容不是相对独立的体系和结构,而是众多相关学科基础文化知识、技术能力经验的综合,各个方面密切相关、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开放的适合学生各方面需要的内容整体。在内容选择上不是“杂、乱、散”碎片内容的堆砌,而应遵循教育规律,遵循大学生发展的需求,围绕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整合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并将知识性学习和体验养成性的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由浅入深、重点突出、整体协调,从而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充分理解他人和社会,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倡导集体主义、人文关怀等时代精神。

6.体验与养成性原则

大学生“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不能单靠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来完成,而是要通过教育、体验、养成、熏陶,从而促使大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和能力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塑造他们的科学与人文精神。这就需要在内容的构建上强化体验性和养成性教育,把体验性、养成性的活动和方法作为教育内容,通过规范的引导、环境的熏陶、身体力行的实践,帮助大学生形成文明的举止和良好的人格。

四、“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的内容

1.哲学知识普及活动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对青年大学生进行哲学教育,增强其理论思辨能力,有助于他们高屋建瓴,把握整体,突破各具体学科的局限,超越人文与科学认识的界限。把哲学教育作为“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助于引导学生通过哲学思辨,去探究超越于现实功利的人生意义、理想、信仰与终极关怀,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体系。开设定期的论坛、讲座是进行哲学知识普及的最好形式。

2.传统文化教育活动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在中国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并支配着大多数人的具有积极意义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等意识形态因素,是一个蕴含着丰富内容的综合体。所以,加强对我国文化及思想方面的知识教育,不仅有利于大学生认识和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能让学生重塑民族人文精神,树立奋进图强的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与高度的民族责任感。如开展诗词吟诵大赛、诵读经典活动、传统纪念日的纪念活动、典型历史人物的学习活动等。

3.世界文化教育活动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多元文化的价值观、不同主张的自由化思想观念等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冲击很大,极大地影响着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和社会发展的立场和态度。通过对世界文化的教育,使大学生对世界文化及思想有个系统、全面的认识,可以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世界各国人民的历史,掌握历史发展的脉搏,让学生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可以开设国际文化交流论坛,邀请专家进行国际文化讲座,进行国际文化交流,开展西方经典电影、戏剧、文学赏析活动等。

4.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共处教育活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改变,人类的活动影响了自然的自我发展,并严重危及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应该让大学生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义和价值,思考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加强大学生的环境意识。另外,让大学生确立起“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这一思想观念,使大学生学会与人相处、与人交流,从而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可以通过开展“保护母亲河”主题活动、第三只眼看社会主题摄影展、“人与自然”主题征文等活动进行这一内容的教育。

5.文艺鉴赏教育活动

文学、艺术作品包含着人们对不同时期人的生存状况的描写和反映,同时也体现着人们对人生问题的深刻思考,不仅能引发大学生的思考,而且能够升华大学生的人文关怀、润泽大学生的心灵、促进大学生人的本性的觉醒和提升。通过引导大学生进行文艺作品鉴赏,能够让他们领悟美的真谛,培养大学生欣赏美、体验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意识,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使他们对文学、艺术作品有一定的的鉴赏和评论能力,能借助文学、美术、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能将追求完美的意识渗透到生活和学习中去,升华大学生对生活美、艺术美的追求,培养其高雅的审美情趣。可以通过戏剧、歌舞、器乐、文学、传统艺术表演等各种形式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 苟克鼎.课余活动在大学生素质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J].兰州大学学报,2000(2)

[2] 但武刚.活动教育的理论与方法[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文化教学原则篇8

(一) 第斯多惠的生平和活动

弗里德里希・阿道夫・威廉・第斯多惠是十九世纪德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也是十九世纪中叶德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被誉为“德国教师的教师”和“德国的裴斯泰洛齐” 。他的主要著作《德国教师培养指南》(Wegweiser zur Bildung fürdentsche lehrer)是外国教育史上第一本专门论述培养教师的名著,为德国的教师提供了教学理论指导。这本巨著对德国教师的思想与专业指导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也在欧洲教育理论史,尤其是在教学理论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 第斯多惠的思想

1.第斯多惠论教育的目的

第斯多惠认为:基础教育的目的应该促进人格的协调一致和全面发展。也就是第斯多惠提出全人教育的思想,他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为真、善、美服务的主动性”,这也是第斯多惠教育理论的核心问题,也是对德国教育现实反动制度的憎恶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第斯多惠强调真善美的可变性,否认道德观念的永恒性。他说:“真理和人类同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除了变化之外,任何东西都是固定不变的。”由此可见,第斯多惠所提出的真善美是期望改变德国当时的反动状况。

2.第斯多惠论教育的两个基本原则

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培养指南》一书中提出了两个基本原则:一是,自然适应性原则;二是,文化适应性原则。他强调,教育必须适应人的本性发展规律,即适应自然,否则,就不能有成功的教育。但同时他也指出人的自然本性的发展必受时间、空间、社会风俗习惯、时代精神、历史的和现代的文化所影响,因而,教育必须要适应社会文化的状况与要求。

二、 文化适应性原则

(一) 文化适应性原则的主要内容

第斯多惠在提出自然适应性原则之后,并没有停止他前进、探索的脚步。他没有停留在裴斯泰洛齐的思想观念,独具匠心的有提出文化适应性原则。这是裴斯泰洛齐关于使人发展并达到完善的思想观念的继承和发展。他认为教育只停留在遵循自然适应性原则这一客观的层面上远远不够,因此提出文化适应性原则作为对遵循自然原则的补充。同时他说:“人的自然本性的发展不能在真空中进行,教育必须适应社会文化的状况。”在他看来,儿童不仅仅是孤立存在的个体,儿童还生活复杂的社会中,而社会又体现出人类发展的文化成就。因此,儿童的教育还必须适应社会的文化成就。

文化适应性原则的思想内容是:在教育时,必须注意一个人所出生或将来生活所在的地点和时间的条件。简而言之,就是应注意就其广泛和包罗万象的意义来说的全部现代文化,特别是指学生祖国的文化。在《论文化和十一个文化的教育》一文中,第斯多惠把文化分为外部文化、内部文化和社会文化三大门类。外部文化包括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需要的各种方式,如衣食住行等;内部文化包括人的精神生活、认识活动、感觉活动和意志活动等;社会文化泛指人对自然力的控制以及各民族的历史传统与发展所形成的一切优秀文化。

第斯多惠提出遵循文化适应性原则要安排在遵循自然发展原则后,自然适应性原则规定了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的基本标准,但未规定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注意的一切。文化适应性原则作为自然发展原则的补充,要求教育教学要注意全部现代文化,特别是学生祖国的文化。他认为只有把教育教学提高到人类现代文化的高度,才能是教育理想符合时代的要求,才能促进人类社会向真、善、美的境界不断前进。

(二) 教育要适应文化

因为人的自然本性的发展必然要受到时间、空间、社会风俗习惯、时代精神、历史的和现代的文化影响,所以第斯多惠指出教育也必须遵循文化适应性原则,必须适应社会文化的状况与要求。首先,教育必须注意到民族性。他要求教师们通过教授本国历史、地理和民族文学,使学生彻底了解祖国文化,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其次,教育必须适应变化着的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他提出及教师的教学内容要符合现代科技发展状况,不要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一些错误的、已经被否定的知识上。应当使学生通晓代的物理学、自然科学、数学、地理学、心理学和哲学观点,通过教学使儿童达到现代文化成就的高度。根据这一原则的提出,强调教师要注意时代精神,必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及培养他们具备一切符合时代要求的优良社会品质,如真诚、爱好自由、刚毅、勇敢、深谋远虑、精确、稳定、有深厚的感情等。这其实也就是他所理想的真善美的思想内容。1虽然第斯多惠提出的这一系列的要求,实际上都没有超出资产阶级的道德规范,但是在当时反对德国封建教育传统的斗争中,是有启迪青年、儿童的思想的积极意义的。

第斯多惠进一步提出教育要适应文化中的“文化”是一个综合概念,指的是具有民族历史的传统和发展形成的一个民族总的社会文化,包括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等等。他提出教育要适应社会生活,特别是与社会生活中那些进步的要求相适应。他根据资产阶级的需要提出教育不仅要培养人,而且更重要的是培养能够按照社会要求,修善其身的公民,教育要为进步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服务。

从第斯多惠关于教育适应文化的思想中,我们不难得出:教育适应文化是决定“国民陶冶”的重要原则。文化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转化和超越的,所以第斯多惠要求要培养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国民。他指出,教育的任务不是叫人去适应现存的状况,恰恰相反,是激起人们去改革现存状况。为此学校也就应该培养能自由思考的,能独立改善自己状况和周围环境的人。他认为,时代品质包括社会品质和个人品质。社会品质就是要求教育要注重民族性的问题,培养学生深厚的爱国注意情感;同时还要求学生的发展应该与当时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相适应,学校应急培养能够适应变化着的现代社会生活和生产技术的国民,来改造和发展国家。关于个性品质,在他看来每一个人是出生和生活在自己的环境,自己的民族中,并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接受教育。人不能随意改造环境,而现成的环境按其本质影响着人。因此,任何人都是他自己时代的产物。教育要适应文化是我们共同的努力目标。要求教育要注意现代社会文化,反应时代和社会的要求,体现民族文化的特性。

(三) 文化适应性原则与自然适应性原则的关系

第斯多惠提出的文化适应性这一原则是对卢梭的“教育归于自然”的重大发展。卢梭把儿童的天性同社会对立起来,而第斯多惠则把两者通过合理的教育统一起来。他自己考察发现文化适应性原则和自然适应性原则之间可能发生摩擦和冲突。他主张: “在这种情况下文化适应性原则应当服从自然适应性原则。”当然这里第斯多惠所说的“服从”,不是消极的听之仁之,而是尽量谋求二者的一致。适应文化与适应自然越能一致,则生活就显得越崇高、越美好、越淳朴。当然,第斯多惠对社会的理解仍然是唯心主义的。他认识不到社会的发展,就其本质来讲,是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的发展,而文化的发展则是派生的第一位。在阶级社会中,文化是阶级性的,不可能有超阶级的“文化适应”。

三、 文化适应性的现实意义

文化教学原则篇9

一、语文教学规范化管理的基本要求

在上级对语文的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和教材内容已有统一规定的情况下,基层在实施语文教学规范化管理的过程中,对语文教学及其管理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提出了基本要求。

(一)语文教学程序规范化

一些学校和地区在推进语文教学程序规范化的过程中时常遭到非议。语文教学能否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我国当代一些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的经验证明这样做不仅可行,而且非常成功。

如魏书生的六步教学程序,钱梦龙的自读教学五步程序,林伟彤的五环形教学程序,欧阳代娜的阅读教学四步程序和作文教学六步程序等。江苏泰兴洋思中学按四步程序规范(述标、达标导学、测标、补标)组织课堂教学,取得了显著效果。

语文教学程序包括课前准备(例如备课)、上课和课后辅导(例如个别指导和提优补差)三大环节。语文教学程序规范化实质上就是将有关语文教学过程的成功经验和内在规律用“规范”固定下来,形成制度,在一定范围内推广实施,使教师能够按照规范的语文教学过程的先后次序或前后步骤开展教学活动。

(二)语文训练任务规范化

语文训练的无序性和随意性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表现为或书山题海过度机械操练,效率不高又有损学生健康;或训练任务忽多忽少忽有忽无,学生忽疲于奔命忽清闲无事;或训练少而无序使得学生不能达到应有的知识和技能水准;或语文训练完全应试化,忽视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

因此,有必要将语文训练的项目和内容,训练的数量和质量,训练的时间和序列等用一系列的期量指标加以规范。期量指完成具体语文训练任务的期限和数量,两者的有机结合构成了语文训练任务的期量指标,它反映着全面完成各项语文训练任务在时间上和数量上的联系和比例关系。对语文训练任务用切合实际的科学的期量指标加以规范,可提高语文训练的全面性和计划性,克服语文训练的盲目性、片面性和随意性,去除低效或无效的语文训练任务,使学生的训练负荷均衡,使语文训练处于有期有量比例恰当井然有序的状态。在这方面魏书生的成功经验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他把6类34项语文训练任务落实到每天每周每学期每个学生身上,要求定时定事定人定质定量完成训练任务。

(三)语文教学的检查反馈规范化

它体现在建立并实施了一套对语文教学进行检查反馈的规章制度,其中包括检查反馈的内容,如备课检查、作业检查、听课检查、教学计划完成情况检查、课外活动和课外阅读情况检查,课后辅导和提优补差情况检查、课堂常规检查等;包括检查反馈的方法,如教师自查互查、教研组检查、领导检查以及学生反馈、教师反馈、个别反馈、座谈会反馈、家长反馈以及包括检查反馈的计划、时间、次数。检查反馈规范化对于遏制随意的过多过滥的重复低效的检查反馈活动,及时真实地了解语文教学情况,及时改进和调整语文教学方案,纠正违规行为,遏制马虎偷懒现象,实现对语文教学全过程及时有效的系统控制,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语文教学规范化管理的基本性质

(一)概括性

它是在对零散的语文教学经验进行抽象概括的基础上,将认为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用规范“固定”下来并加以实施后形成的一种语文教学的管理模式。这种规范要求应当是概括性的,是属于相对粗线条的一般性原则性的规定,这使得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仍然有充分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否则就会统得过细过死,束缚教师手脚。

所以,语文教学的规范化管理在内容、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三个方面都具有概括性的特征,它使语文教学由无序变为有序,由无章可循变为有章可循。师生据此知道何时何人应当做哪些事不应当做哪些事,哪些事应当多做,哪些事应当少做,哪些事应当先做,哪些事应当后做。如果把语文教师的组织教学看作是一种微观管理行为的话,那么语文教学的规范化管理实质上就是运用规章制度对语文教学进行的宏观管理。

(二)系统性

每种教学管理模式都有特定的基本结构,具有相对稳定的格局或框架。某一点两点片面孤立的规范性要求是不能构成语文教学的规范化的管理模式的。所以,语文教学的规范化管理应当是在语文教学程序、语文训练任务和语文教学的检查反馈等方面由其中诸多规范性的要求构成的较为全面的规范化的管理系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其规范化管理的整体效能。

(三)可行性

语文教学的规范化管理应当具有可行性。语文教学的规范化管理要做到切实可行,必须遵循以下三项基本原则。

1.不违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语文教学大纲。

如果在语文教学的规范化管理中有各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规定,有不尊重学生人格的规定,有对迟交作业不交作业不认真做作业或成绩不好的学生采取的罚款或“错一罚百”等种种以罚代教的规定;有为片面追求升学率不顾学生的全面发展而采取的过份加重课业负担有损学生健康的规定;有把学生的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师的工作好坏、奖惩教师和决定教师上下岗及职务晋升的最主要依据的规定等等,那么这些与有关政策法规和语文教学大纲相抵触的规定就不会受到国家和社会的肯定和鼓励,它必然会被遏制、取缔,因此它是不能合法存在,不具可行性的。

2.不违背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

具体地说是不违背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和学生的认识规律,不违背经实践检验是正确的语文教学的一般原则,因为这些原则必定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比如启发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精讲多练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统一原则,听说读写相结合原则、文道结合原则、课内语文教学与课外语文活动相互促进原则和双基并重原则等等。我们即使在优秀语文教师自定的教学“规矩”中也不难发现体现这些原则的踪影。对于教育教学规律我们只能遵循,否则不会成功,因而也就无可行性可言。

3.不脱离师生实际

文化教学原则篇10

关键词:教育性;具体原则;特征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4289(2013)02-0008-03

教育具体原则是相对教育基本原则来说的,主要是指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解决实际问题的教育实践知识,是介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教育知识。教育具体原则是在教育实践基础上的经验总结和科学理性思维的成果,反映了一定的教育规律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具有一定的思想性、规则性和可操作性。积极构建教育具体原则,是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需要,对指导教育实践活动在科学、规范、文明的基础上进行和有效提高教育质量有重要意义。教育具体原则主要有教育性、目的性、科学性、规范性、逻辑性、普遍性六项基本特征。

一、教育性

(一)体现对人生命的尊重

教育活动的过程,是促使人的生命从无知走向有知,从无意识走向有意识,从沉睡、蒙昧走向文明自觉,从生命的自然成长走向自由健康成长的过程。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教育活动原则的贯彻,要有利于学生生命主体的发展。人的发展,是全面的、阳光的,是生命环保的、和谐的,而不是以牺牲生命健康为代价。教育尊重生命的核心就是热爱生命,学校的一切活动都要体现教育的这一价值取向。

(二)体现对学生主体的尊重

人的生命成长是主动的过程。学校的教育活动只有激起学生主体的内在感受和思考,学生的思想才能变化,行为才能改善,成长才能自觉。教师的思想意识替代不了学生的思想,单靠外力强制管束作用不大。教育活动要摈弃一切妨碍学生进步成长中生硬、强制的行为方式,要富有民主、平等、关爱、启发、帮助、引导、激励、沟通、宽容等人文理性。教育活动只有体现对学生主体的尊重,才能促进学生生命的幸福成长。

(三)教育活动行为的人文性

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体现公平、关爱、理解、理智、理性、高尚、文明的人文精神,杜绝体罚、侮辱、伤害学生的非道德、非理性的不良行为做法,也不能出现粗俗、蛮横、冷峻、虚假、压抑等非文明高尚、违反教育理性的不良现象。教育性活动行为的人文性,要求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体现出一定的教育智慧,通过语言、动作、眼神、表情、气氛等良好情感个性的品质和能力素质,影响感染学生,促使学生进步成长。

二、目的性

(一)教育实践活动的目标与教育目的一致

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实践活动的目标要与教育总目的保持一致性,要使具体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形式等与教育目的保持在一个坐标尺上,不能偏离。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都要以教育总目的为坐标,都要指向于教育总目的,即为了学生思想道德品质、人格的提升,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促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二)具体教育活动目标要明确

具体的教育活动要有具体的教育目标,教育活动才有价值意义。教育活动的具体目标,体现了教育活动的价值意义和对教育规律的认识水平,并影响着教育活动的效果。教育活动的具体目标主要表现在对学生道德品质人格的提升、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各个方面,具体表现在对学生进步成长的思想道德品质的知、情、意、行的促进性、激励性、帮、启发性、指导性等有利于生命体成长的具体目标上。

(三)教育活动要素与具体教育目标的一致性

教育活动是一个个具体的过程,每一项教育活动都是由具体的活动目标、内容、形式等教育活动要素和教育活动施教者与受教育者的人的活动要素组成,具有教育活动结构性特点。目的性原则要求教育活动目标明确有针对性,符合学生健康成长需要,同时要求教育活动结构中诸要素具有内在联系性,与具体的教育活动目标一致,以避免出现教育活动因素的内部干扰、抵消等负效应,从而影响教育活动效果。

三、科学性

(一)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中小学生是正在成长的未成年人,其年龄、生理和心理特征不同,其成长需要、兴趣、志向、智力水平不同,既使在同一年龄段的学生也存在着差异性。教育活动的内容、形式方法要适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切忌“一刀切”、“成人化”。教育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即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在充分了解学生个性的基础上,依据学生年龄、心理特征和成长需要,确定相应具体的教育目的、内容、方式。

(二)尊重人的成长规律

人的成长规律与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性,但又有区别。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揭示的是人生理、心理的生态性发展规律,而人的成长规律主要是指作为具有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受教育者接受适合的教育而健康成长的规律,或者说是促使受教育者主动发展,健康成长的规律。教育要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尊重人的主体地位,走进学生的心灵,育人要育心。教育活动内容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成长的需要,活动多采用平等交往式、体验式、激励式、启发式和防范式等有利于学生成长接受的方式。

(三)要符合教育活动成功规律

教育的具体原则的科学性,还要求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方式要与学生成长的相关要素和谐统一,具有内在的联系性。一是认识把握好教育活动过程与教育活动目的的关系,二者要具有联系一致性。二是认识把握好教育活动内容与教育活动目的的内在联系性,而不是相悖或不相关。三是教育活动内容、形式方法要适合学生,具有可接受性,而不是相悖或相违。教育活动过程优化,各相关环节要素协调一致,教育活动才能成功,才能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四、规范性

(一)教育实践活动的理性规范

教育具体原则是以实现教育实践活动的科学性、合理性为价值取向的理论表现形态,与教育基本原则有共同之处。但教育具体原则是为教育活动提供直接的科学、合理的具体指导,教育规则的“原则化”显得更强,主要表现在它的结构性、原理性、指导性等方面。所谓结构性,是指具体教育原则是由其具体活动的目的性、运行的规则性、活动行为的准则性等具体理性要素构成。而所构成的理性要素,又具有教育知识性和规律性特点,因而从整体上又反映出它的原理性。教育具体原则的这种原理性,更表现出它的教育实践活动指导的实在性,对祛除教育活动的虚无、随意、盲目、粗陋,使教育活动求真、务实、精细、到位,更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二)教育实践活动的操作规范

教育具体原则的操作规范性,是指其理论的工具性,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理论指导,而这种可操作性的教育活动指导具有内在的规则性。这种教育活动的规范性,虽然不具有必须遵守的制度章程的性质,但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层面提供了具体合乎一定规范的教育实践活动的操作范式,以维护教育实践活动的科学性、合理性。这种规范性,体现了教育活动所要遵循的理论与实践的一致性、教育活动成功的保障性和遵循教育具体原则所需要的认真态度和精神。

(三)教育实践活动的行为规范

教育实践活动行为的规范性,主要是指教育具体原则为教育活动行为提供了一定的准则和标准。教育活动行为的规范性,为教育实践环节中具体策略方法的运用提供了行为指导的准则要求,为教育者的言行提供了规范性标准。

教育具体原则的规范性,使教育实践活动体现了教育具体原则理论的指导性,教育规则的可遵守性,教育行为的可评价性。

五、逻辑性

(一)教育实践活动的规律性

教育活动的逻辑性,“是事物的基本条件和组成要素发生作用的一种必然结果,它表明事物发展变化只能是一种逻辑性变化,亦即事物活动的基础、原因、要素等方面条件共同作用下的一种必然的、非此不可的变化”[1]。教育具体原则的逻辑性特征,指的是教育活动发展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教育活动基本条件、教育活动因素、活动规则等共同发生作用的结果。

(二)教育活动要素的和谐一致性

从教育活动整体上说,教育活动的进步和发展,教育活动的成功,需要教育诸要素的有机结合,和谐一致,相辅相成,共同作用。如果具体的教育活动缺乏科学、合理的内涵,教育活动中内外要素出现了不和谐、不一致、不合理,都将影响到整个教育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三)教育活动要素的内在联系性

从教育活动的内涵上说,教育活动的目的与教育活动要素条件、活动规则具有必然的联系性、合理性。其意义在于:教育活动中诸要素,是达到教育目的的必要条件;教育活动的规则、要求、标准与教育目的有必然联系,是实现教育目的的要素条件;教育活动诸要素条件与活动规则、准则标准有内在的必然联系,构成因果和条件关系。如果教育活动的内在诸要素、规则、准则缺乏科学、合理的联系性,不具有因果、条件关系,要实现教育活动的科学性就没有可能。

六、普遍性

(一)意义作用的普遍性

教育具体原则所蕴含的理性内涵,既表现在学校的教育管理方面;又表现在学校办学理念、管理、文化制度建设等方面;还表现于教育活动的具体方式方法中,表现于教师及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中。

(二)关涉范围的普遍性

教育具体原则相对于教育目的、教育基本原则来说为下属概念,却蕴含着一定的教育思想理念,体现了教育原则和策略方法。教育具体原则关涉到教育目的的实现和教育方针的落实,直接或间接体现了教育目的性;关涉到学校办学理念、办学思想的实现和学校文化的积淀,具体体现了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学校文化;关涉到教育基本原则的贯彻和教育方法科学合理的运用,具体体现了教育基本原则贯彻和教育方法运用的合理性。

(三)原则适用的普遍性

由于教育具体原则集教育目的、教育基本原则、教育策略方法于一体的性质,又渗透了一定的先进教育理念,决定了它适用的普遍性。它适用于学校管理、文化制度建设和教育人员培训等各方面。

教育具体原则同教育基本原则一样,是教育规律的反映和运用,它来自教育实践,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的结晶。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认识和把握教育具体原则的基本特征,依据教育活动规律和人才培养的需要,积极构建并正确运用教育具体原则,对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