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的会计制度十篇

时间:2024-02-24 09:53:05

企业财务的会计制度

企业财务的会计制度篇1

关键词:财务会计 管理 制度

企业财务会计制度是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的总称,具体内容包括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一般是指关于企业内部的投资、筹资、资金运营以及利润分配等管理活动;会计核算是以企业内发生的交易事项为主要的对象,记录并反映企业各项生产经营的活动。由此可见,企业财务制度对企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针对企业内部财务会计制度相关内容进行以下分析探讨。

一、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作用

一般来说,企业单位资金运动的情况信息是企业经营者作出重要性决策的主要依据,而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能够完整地揭示企业单位的经济信息。所以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对于它自身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首先,保障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因为企业单位的投资者和债权人一般不会参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只是通过一些基本的财务经济信息作出维护自身利益的有关企业发展的重大决定。所以,财务会计工作的规范化可以保证企业单位的投资者更为清楚地了解到企业的资产经营状况,企业单位债权人的债权能否得到清偿等相关事宜。

其次,保障普通职员和公共社会的利益。企业的发展不仅关乎到企业单位股东的利益,而且直接影响着普通职员的切身利益。由于企业单位经济是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企业的经济效益也直接地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健康、稳定、有序的发展。

再次,有利于扩大企业影响,吸收资金。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能够保证企业单位的发展的同时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公开且规范化的制度能够让社会各界清楚地了解企业单位的运营和盈利状况,一旦出现经营较好的企业单位,必然会吸引到社会各界人士的投资加盟,进一步扩大企业的影响,推动企业单位进一步发展。

最后,有利于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企业单位在统一的财务会计制度下进行资金的筹集分配,并详细记录企业经营状况,实际上是对市场经济的如实反映,有利于政府部门及时准确地掌握市场发展动态,并制定相关的应对措施,调节控制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保证市场经济带动企业经济健康发展。

二、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制定的原则

根据《公司法》规定:公司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规定建立本公司的财务、会计制度。一个企业内部的财务会计事务不仅关系到整个企业的运营状况,还关乎企业股东、债权人、公司职员和社会的公共利益。所以在制定企业财务会计制度时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规范化

不管是对企业单位财务制度还是会计制度来说,都需要进一步规范化。因为对于大多数信息使用者来说,他们并不是财会专业人员,这就需要对财务会计数据进行规范,保证大多数人通过财务会计信息能够了解到企业单位的营业状况以及盈利能力。

(二)可操作性强、兼顾企业内部管理

企业单位相关制度的制定是为了规范企业职员的工作行为,所以在制定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时候需要结合企业的具体状况,制定符合实际要求的制度。如:小企业在进行会计制度的制定时,需要尽量简化会计核算工作,避免出现过多的会计方法和职业判断,保证信息的可靠性;一般的中小型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一般是企业单位内部管理人员、债权人以及政府税务部门工作人员,所以在制定相关制度时要充分考虑到工作人员的能力水平,保证财务会计制度简单易懂、可操作性强。

同时,需要明确企业财务会计更多地是为了服务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工作,所以在制定相关制度时,要保证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顺利进行,始终以保证成本效益为原则。

(三)保障相关人员的利益

企业的主要目的就是盈利,在企业单位的运营过程中要始终把利益放在首位考虑。对于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工作人员来说,他们的利益是保证这个企业健康运营的重要标准。所以在制定企业财务会计制度时,必须维护企业相关人员的利益,才能更好地调动他们每个人的积极性,带领企业单位继续向前发展。

(四)尽量与税法保持一致

企业经济的发展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国家根据企业的运营状况确定征收税额。国家税法虽然根据国家政策和企业的纳税能力进行征税,但是对于一般的企业来说,应该尽量避免人为增加企业税务负担。减少由于企业财务会计制度造成的企业期末纳税调整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三、总结

总之,财务会计制度的制定不仅仅是企业内部制度的确定,更是影响整个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在进行企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的制定时,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基本情况,在尽量保证企业投资者、债权人、工作人员的利益下,寻求企业最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束一.关于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优化措施的探讨[J]. 中国市场, 2011, (48): 79

[2]姜永涛,杨倩,王永杰.等.我国中小企业会计制度建设问题的研究[J]. 民营科技, 2012, (1): 64

企业财务的会计制度篇2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企业财务内控;新会计制度

引言

在我国随着企业经营改革政策的不断推广以及实施,企业在上升的整体基数越来越大,此时我国的企业在进行建设时资金的利用呈现多样化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难度,而在这种背景下,我国于2013年年底修订了《企业会计制度》,一方面适应了我国政府的财政改革预算需求,另一方面促进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现代化的建设,在新会计制度实施的背景下,企业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分析,并进一步提高企业建设资金的整体使用效率,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我国现代化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得到提升。

一、目前我国企业开展财务管理内控工作的管理现状

(一)企业财务内控工作缺乏科学性

随着近年来我国现代化经营的整体优化,企业的建设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财务管理制度呈现新的发展趋势,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发展整体落后于我国企业事业的建设速度。相较于企业的发展来说,财务管理制度还处于一个传统的管理体系,在我国大部分企业内都缺乏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这就导致企业财务管理案件频发,财务管理工作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在推行了新会计制度后,虽然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得到优化,但依旧需要进一步完善,而内部控制方面,虽然企业涉及的内容已经得到了较为全面的管理,但在进行监督和控制时,相关的工作进行不到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整体效果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在进行企业内部的财政资金控制时,对于相关的控制内容,虽然有一部分企业的设置较为完善,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并没有将这些内部控制工作落到实处,这就导致内部控制体系基本上失去了自身所具备的监督作用,导致企业建设资金的内部控制效果无法满足企业的资金管理需求。

(二)财务管理人员的整体结构缺乏合理性

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随着我国企业经营事业的不断发展变得更加丰富,企业在进行现代化的建设时,会将侧重点放在生产和销售两个方面,这就导致财务管理工作并没有受到企业管理工作人员的重视。而受到经济体制的影响和制约,我国的大部分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都是通过行政化的方式来对财务工作进行管理,财务工作对于许多管理人员来说都具有十分浓厚的行政色彩,并且工作人员在进行设置时普遍存在直接任用和专业不对等的情况,这就导致许多不具备专业要求的人员从事相关的财务管理工作,虽然对于一些技术含量较低的出纳和记账工作能够满足,但依旧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诸多高等级的财会管理工作无法顺利进行。

(三)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缺乏合理性

就目前来说,我国在进行企业的财务内控管理时,存在投入不足的问题,这就导致整体的工作资源较为缺乏,所应用的各种财务内控管理体系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与缺乏经验有一定的关联,管理人员并不能够从大量的管理经验中获得可以借鉴的相关知识。财务内控管理工作在开展和建设时,应当是由企业的财务部门负责,这是为了保证这项工作能够更为顺利地开展。而在管理过程中,往往都是通过企业内各个科室进行自主统计,将最终所获得的数据上交给财务部,财务部门对其进行统一整理后获得相应的计划方案,这种现象会导致出现误报或漏报的情况。尤其是对一些基本的耗材申购方面,在不同科室进行申请时,申请的数量往往较大,导致一部分企业在进行财务内控时,财务的申报与企业的真实状况差异性较为明显,并且大部分经营单位在进行管理时,所选择的管理体系都是直接套用其他企业的管理制度,这就导致经营管理体系无法与企业的实际工作相接轨,使管理工作进行不畅。

二、基于全面预算视角下的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工作的优化方式

(一)建立完善的创新财务管理方案

企业在今后进行财务内控管理时,各项工作都应当从多个角度出发,可以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不断累积相关的工作经验,这样才能建立起更为完善的管理体系。而对于企业来说,在运行期间,不可将盈利作为主要的目标,企业需要不断对经营服务质量进行提升,这也是现代经营体系在发展过程中的主要方向。因此企业在进行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建设时,需要建立科学完善的财务预算管控目标,将每一个细节都纳入到财务管理中,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作流程,监管体系需要尽可能控制各种不必要的浪费,同时还需要做好资源的合理利用,针对企业内部日常经营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和现状,建立更为完善的全面管理体系,合理借鉴并吸收国内外的相关资源,同时企业还需要结合自身的运行状况做好相应的创新,明确目前企业管理活动中财务内控工作的具体漏洞,这样能够使内控管理工作的财务得到优化。

(二)重视企业的资产管理

在进行企业的管理时,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其中的管理工作包含的不仅仅是各种经营资源的配置,也包含购买决策和日常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采购、验收以及批量物质储存过程中一系列的招投标程序,都应当合法进行;工作人员还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状况,做好经营设备的有效采购,对企业财务的消耗做好控制。除此之外,工作人员也需要对经营业中各项支出做好定期检查,避免出现经营资金意外流失的风险。企业财务管理的整体工作较为复杂,工作人员既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又需要开展系统化的管理,对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作出相应的完善、创新。一方面需要制定科学有效的改善策略,另一方面也需要建立完整的管理体系,使企业的经营水平与核心竞争力得到有效地提升。值得注意的是,进行企业内部的资产管理需要工作人员做好有效的数据库建设,将大数据管理模式应用于资产管理中,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助于资产管理质量得到优化。

(三)完善财务的内控管理制度

企业在进行财务内控的管理时,要从全面预算视角出发,做好相应的统筹管理,要建立完善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使每项工作在开展时都能获得有效的约束,保证工作的有章可循和有法可依。同时还建立完善严格的监管体系,针对每一项经济支出和材料消耗进行严格的审查并做好动态跟踪的管理,这样才能使管理的力度得到提升。除此之外,也需要确保一些重要信息的公开性和透明性,在工作时接受来自社会和公众的监督,对在财务管控过程中出现不配合的职工,需要做好相应的通报批评,可以采用扣除业绩的方式对其进行管理,这样能够使工作人员的工作意识得到保障。近年来我国企业经营改革政策的不断发展,对于企业来说,无论是在销售的数量、现金、流量都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在这样的状况下,企业需要建立更为完善的运行机制,通过分级化管理的现代化管理体系,对企业的内部财政活动进行全方位的管控。选择这种管理方式并不会对企业本身的管理方案产生颠覆性的影响,也不会对原有的财务结构产生破坏,只是由相关工作人员针对企业内的财务体系作出针对性的统一管理,从本质上来说,在很大程度上,分级管理制度是一种基于分权思想理论提出的管理体系,这种管理制度能够使各方之间的矛盾得到统一的协调,而对于企业内的各个部门来说,需要由企业对其进行统一领导,并结合自身的状况来做好现金流的规划,只有这样才能够激发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结语

企业的财务内控管理工作涉及的内容较为复杂,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明确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相应的措施,才能使企业的整体管理质量得到提升。而在未来的发展中,企业也需要保持良好的意识,建立完整的发展规划。在进行管理时,需要依托全面管理的需求,建立一系列细节工作,尽可能降低财务支出,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的情况,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经营的整体服务质量得到提升,工作人员需要保持创新的思维,并且与经营的整体发展状况相结合,这样才能建立更为完善优质的财务内控管理方式,使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能够更为顺利地开展。

参考文献

[1]郭连军.基于新会计制度视角下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浅议[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07):95-96.

[2]潘久红.新会计制度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分析[J].中国商论,2020(07):129-130.

[3]弓锋伟.新会计制度准则下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策略研究[J].营销界,2019(46):291+295.

企业财务的会计制度篇3

关键词:企业财务会计;内控制度;措施;分析

经济是企业得以发展的基础,企业内部财务情况对企业的发展和决策有重大影响,如果不能对企业内部财务会计进行有效管理,将会提升企业的经济风险,情况严重的可能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有效提升企业财务会计的管理控制力度,首先要约定企业内部财务会计人员的行为,然后不断的完善会财务会计管理系统,最后加强对财务会计工作的监督。

一、企业加强财务会计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

1.内部人员素质普遍不高。

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都是依靠财务会计部门的工作人员来完成的,财务会计部门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良莠不齐造成了财务会计管理工作质量上的差异。实际的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当中,高素质的专业财务会计管理人才十分稀缺,而普通的财务会计管理人员整体素质相对较低。企业临时聘用人员可以完成普通的记账、统计、核实工作,一旦遇到复杂的财务数据就束手无策。财务会计管理人员唯利是图的心理很可能会对企业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情节严重的将会触犯法律,对企业的形象造成影响。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人员本身的职业道德素养缺失,工作态度敷衍,都严重影响到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正常展开。

2.财务会计制度并不完善。

大部分的企业没有针对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一但遇到突发的财务会计管理问题和突发状况,管理人员除了依靠工作经验判断之外,没有其他的依据来解决财务会计管理问题。企业发展项目所需的资金不能及时到位,不仅影响企业项目的发展,同时也可能对财务会计管理工作造成混乱。财务会计管理工作随意性较强,单纯的依靠管理人员对市场的了解决定企业的发展方向,做出的决策缺乏科学性,应对风险的能力较低。

3.内部缺乏有效监督制度。

企业内部对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监督力度不足,财务会计监督流于形式的现象较为严重,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人员和企业领导者没有正确认识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对企业正常运营和发展的重要性,缺乏系统化的财务会计监督机构对财务会计管理人员的行为进行监察。大部分的企业往往只对于运营活动的监督,认为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只要不出现大问题就没有任何影响。部分企业在对财务会计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时往往是依靠管理者个人经验来主导财务会计监督工作,监督工作受个人情绪和意志的影响较为严重,财务会计工作人员将会对监督产生抵制情绪。

二、加强企业财务会计内控制度的有效措施

1.全面培养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

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人员要明确工作范畴,明确自身财物管理职责,严格照相关规定进行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企业以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财务会计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养,并为其提供更多的深造、进修、交流的机会,提高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人员用电子设备的能力。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人员的财务风险认识,影响其将财务风险控制落实到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当中。强化财务会计管理人员的法律法规培训,进一步的强化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人的法制观念和道德观念,使其在懂法守法的情况下进行财务管理的相关工作。

2.构建信息化财务会计内控系统。

企业应对财务会计的内控制度进行改革创新,全面的提升企业财务会计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以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营,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经济基础。通过对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流程、标准规范的深入研究,企业各方面情况不断的完善财务会计管理规章制度。制定完善的财务会计管理规则,以规范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人员的行为。通过规范、明确、科学、严谨的财务会计管理规章制度,更好地指导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企业要加强对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控制、审核,使用信息化设备做好财务会计编制工作,以便于管理者对财务会计工作的管理和监督。通过全面构建信息化的财务会计管理系统,在节省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成本的同时,全面地提升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质量。

3.加强财务会计内部工作的监督。

企业在健全财务会计内控制度的同时,广泛的接纳外部部门、社会以及媒体等的监督。通过对财务审计制度的彻底实施,积极的发现资金管理漏洞,加强对腐败行为的打击力度,全面提升企业财务会计管理水平。企业应积极拓展财务审计范围,在针对会计信息的合理性和准确性等因素进行审查并且及时上报的同时,也要对财务会计管理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针对市场经营的风险做出一系列的应对措施。对企业重大活动的资金流向也要也进行监督审查,并将其确定为内部审查的目标,全方位的贯彻落实企业的监督审计的职能,将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监督工作落实到位。

三、结束语

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获得一席之地,就必需要全面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提升企业内部财务会计管理水平,保证企业内部财务会计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无疑是最有效的途径。想要提高企业内部财务会计管理质量,先要加强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人员的自身建设,使财务会计人员端正工作态度,强化财务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得培养。引用先进的财务会计管理设备辅助工作,加强对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每个环节的监督,全面的提升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企业财务的会计制度篇4

2011年10月28日,我国财政部印发了《小企业会计准则》,自2013年1月1日起将在全国小企业范围内施行,并鼓励小企业提前执行。小企业作为企业中的基础性群体,在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小企业会计准则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我国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规则正逐渐向国际惯例靠拢。在我国,小型建筑施工企业的数量犹如农民起义军的队伍一样,可能一夜间突增,也可能一夜间大规模减少,但总的来说,小型建筑企业不仅数量多,而且是建筑市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推动经济发展、社会繁荣稳定、缓解就业压力等很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小型建筑企业的主要特点就是“小”,不规范,如何规范小型建筑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促进小型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成为小型建筑企业面临的一个课题。

《小企业会计准则下的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为会计理论增添了新的研究成果,为建筑施工企业会计实务提供了指南。该书从解析《小企业会计准则》在建筑施工企业的应用原理和方法入手,结合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实际,分别就货币资金、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做了专章论述,最后精心选编了部分企业内部财务会计制度范本,期望对企业内部制度建设提供借鉴。纵观全书,具有以下特点:

1、内容全面,结构严谨。《小企业会计准则下的建筑施工企业会计》站在小型建筑施工企业的角度,充分考虑其特殊性,从《小企业会计准则》导读开始,到建筑施工企业会计的研究对象、核算体系、财务报告,再到内部财务制度实用范本,不仅全面体现了《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基本内容,在原则上遵循《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前提下,对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要求进行适当简化,又紧密联系小型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实际,将与建筑施工企业密切相关的业务内容,如工程施工成本、机械作业成本、建筑劳务收入与费用的核算等作为重点内容进行了讲述,将与小型建筑施工企业业务较为疏远的生物资产、金融资产业务等做了压缩或删减,使得书的内容更加贴近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实际,更加便于读者阅读与理解。

2、实用性。鉴于2011年10月我国财政部印发《小企业会计准则》,该书紧扣《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基本内容,结合小型建筑施工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集中的治理模式、经营规模小、内部组织机构不规范、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可靠性高、概括性强的实际情况,为小型建筑施工企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3、创新性。小型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本来就是会计学科中的一个新领域,可借鉴的研究并不是很多,该书作者经过不断努力,建立了适合小型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新体系,其中不少新观点、新见解在着作中体现出来,表明作者对这项专题研究的广度、深度和逻辑上的把握。

企业财务的会计制度篇5

一、“股权代持”的财务核算问题

目前,有的风险投资公司为了加强公司内部的约束机制,制定了“投资经理项目跟投”制度。即当投资公司决定对投资经理及其小组所负责的项目进行投资时,公司要求投资经理及其小组成员按照投资金额的一定比例进行投资。在实际操作中,有时投资经理及其小组成员可以直接成为被投资企业的股东,有时投资经理及其小组成员则不能直接成为所投项目企业的股东,这时投资经理及其小组成员所拥有的股权往往由投资公司托管,即“股权代持”。由于是代持,该股份的所有权和收益权不因投资经理离开风险投资公司而丧失,并可随风险投资公司退出投资时一起退出。但退出后,投资经理所获取的收入必须抵扣了投资经理所应分担、补偿的费用或损失。

笔者认为,代持股份在投资期间内的投资财务的一般核算应并入公司自有资金投资的核算,因此,股权代持业务的特殊会计处理分为:股权代持款的收到和退还;代持股份现金分红的收到和发放。

    1、股权代持款项的收到和退还当收到投资经理及其小组成员的项目委托投资款时,公司可借记“现金”,贷记“其他应付款———xxx(投资本金)”。

投资公司卖出被投资企业股份(包括代持的股份)时,借记“银行存款”,按已提的该项投资减值准备借记“长期投资减值准备———x项目公司”,贷记“长期股权投资———x项目公司”的帐面余额,并按持股比例对借贷差额在代持股权和公司自有资金投资股权之间进行分配,贷记“投资收益”,贷记“其他应付款———xxx(投资收益)”。若投资经理及其小组成员需要分摊或补偿费用发生时,借记“其他应付款———xxx(投资收益)”,贷记“管理费用”等科目。公司把代持股份本金及收益支付给投资经理极其小组成员时,借记“其他应付款———xxx(投资本金)”,借记“其他应付款———xxx(投资收益)”,贷记“现金”,并对投资收益部分计算个人所得税额贷记“应交税金———个人所得税”。

    2、股权代持的现金分红款的收到和发放对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时:投资公司收到被投企业的现金分红(包括代持股权的现金分红)时,借记“银行存款”,并按持股比例在代持股权和公司自有资金投资股权之间进行分配,贷记“投资收益”,贷记“其他应付款———xxx(投资收益)”。

对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投资公司收到被投企业的现金分红(包括代持股权的现金分红)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无论采用成本法还是权益法,在发放代持股权的红利时,借记“其他应付款———xxx(投资收益)”,贷记“现金”,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额贷记“应交税金———个人所得税”。

值得注意的是,鉴于风险投资公司的股利收入在计算所得税时需要并入应纳税所得额合并计算,存在当年应纳税所得额为负数使股利收入实际上免征所得税的可能,但代持股份的红利却不能免征个人所得税。

例1:假定风险投资a公司于2001年1月1日对b公司投资1000万元,占b公司股份的50%且为最大股东,其中a公司自有资金投资990万元,代持公司投资经理a1的股权6万元,代持小组成员a2的股权4万元。2001年末a公司应享有b公司的所有者权益额为1100万元。2002年2月1日,a公司获得b公司现金红利50万元,其中a1应得3000元,a2应得2000元。2002年7月1日,a公司以1200万元的价格转让了对b公司的股权。

由于对b公司构成了实际控制,应采用权益法核算。相应的分录如下:

   (1)2001年1月1日

    ①a公司收到对b公司投资凭据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b公司)  10000000元

      贷:银行存款                             10000000元

    ②a公司收到a1、a2的代持股款

    借:现金                            100000元

     贷:其他应付款———a1(投资本金)     60000元

         其他应付款———a2(投资本金)     40000元

   (2)2002年初按2001年末持股比例调整对b公司投资的帐面价值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1000000元

      贷:投资收益                          990000元

          其他应付款———a1(投资收益)      6000元

          其他应付款———a2(投资收益)      4000元

   (3)2002年2月1日

    ①收到b公司现金分红

    借:银行存款                               500000元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b公司)     500000元

    ②按代持股份比例将收到的现金分红转发给a1、a2,应扣除个人所得税20%

    借:其他应付款———a1(投资收益)  3000元

        其他应付款———a2(投资收益)  2000元

      贷:应交税金———个人所得税         1000元

          现金                             4000元

   (4)2002年7月1日

    ①a公司出让b公司的股权

    借:银行存款                           12000000元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b公司)    500000元

           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b公司)  10000000元

           投资收益                              1485000元

           其他应付款———a1(投资收益)           9000元

           其他应付款———a2(投资收益)           6000元

    ②a公司退还代持股款及相应投资收益

    借:其他应付款———a1(投资本金)   60000元

        其他应付款———a2(投资本金)   40000元

        其他应付款———a1(投资收益)   12000元

        其他应付款———a2(投资收益)    8000元

      贷:应交税金———个人所得税           4000元

          现金                             116000元

二、接受赠送管理股的财务核算问题

由于风险投资不是一种简单的投资方式,风险投资企业也常常参与被投资企业的项目运作管理,发掘企业价值并提供增值服务。因此,基于对风险投资公司及其人员的专业经验的认同,风险投资公司获赠管理股屡见不鲜。尤其2001年以来,随着网络经济泡沫的破灭,nasdaq股市的下跌,国内创业版迟迟不能推出,许多风险投资公司开展咨询服务及财务顾问业务,获赠管理股的现象更多了。笔者认为,新《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投资》准则对有关的处理给出了较明确的指导意见。

    1、管理股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选择根据《企业会计制度》,企业对其他单位的投资占该单位有表决权资本总额20%或20%以上,或虽投资不足20%但具有重大影响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企业对其他单位的投资占该单位有表决权资本总额的20%以下,或对其他单位的投资虽占该单位有表决权资本总额的20%或20%以上,但不具有重大影响的,应采用成本法核算。

在实际操作中,如果风险投资公司只获赠管理股而未有实际资金投入,管理股份往往比例较小,风险投资公司只承担顾问角色,笔者认为此时可采用成本法。但如果风险投资公司既获赠管理股又有实际资金投入,或者风险投资公司根据管理股主导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或重大资本运营活动,应视为对被投资企业有重大影响而采用权益法核算。

    2、收到赠送管理股的帐务处理风险投资公司风险投资公司获赠管理股并取得凭据股权证书后,应将依持股比例计算的被投资公司所有者权益登记入帐。借记“长期股权投资———接受捐赠的股权投资”,贷记“资本公积———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准备”。

    3、管理股现金分红以及管理股处置的帐务处理对于现金分红,在成本法下,应借记“银行存款”,贷记“投资收益”;在权益法下,借记“银行存款”,贷记“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处置管理股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长期股权投资”各明细科目的帐面价值,将借贷差额借记或贷记“投资收益”;同时,应将“资本公积———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准备”的相应余额转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例2:假定风险投资公司c于2001年1月1日接受某高新技术企业d的股东赠送的管理股份10%,并由c公司派员对d公司进行日常管理和战略结构的调整。d公司的有表决权的净资产值为500万元。截止到2001年末d公司由于盈利使得有表决权股东享有净资产600万元。2002年2月15日收到d公司现金分红5万元。2002年7月15日,c公司以60万元的价格将10%股份出让。

由于c公司对d公司构成了实际控制,应采用权益法核算。

   (1)2001年1月1日收到股权证明

    借:长期股权投资———接受捐赠的股权投资    500000元

       贷:资本公积———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准备   500000元

   (2)2002年初按2001年末持股比例调整对d公司投资帐面价值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100000元

      贷:投资收益                   100000元

   (3)2002年2月15日收到现金红利的处理

    借:银行存款                     50000元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50000元

    (4)处置股权应进行的处理

    ①借:银行存款                            600000元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50000元

            投资收益                              50000元

            长期股权投资———接受捐赠的股权投资 500000元

    ②借:资本公积———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准备  500000元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500000元

    由上例可见,获赠股权给风险投资公司带来的实际利益包括两部分:一部分直接给公司带来净资产的增加,体现在资本公积中;一部分给公司创造收益,体现在投资收益中。

三、关于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的处理

《企业会计制度》要求对于长期投资计提减值准备。目前实际操作中有些地方存在争议,这里提出来,供大家讨论。

观点一:风险投资公司应根据所投项目的不同情况,对于投资减值准备分别进行考虑。比如,种子期的项目可以多提,成熟期的项目可以少提。

笔者认为,《企业会计准则———投资》准则中对于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的规定是较为明确而严密的,不应人为夸大和缩小减值准备的计提金额。风险投资公司应在每会计期末对长期投资逐项进行检查,首先判断是否存在应计提减值准备的所列迹象,来确认是否对该项长期投资计提减值准备。确认应计提的,应根据市价或被投资企业的财务状况客观地确定可回收金额,按可回收金额与长期投资的帐面价值之差额计提减值准备。

观点二:对于按权益法核算的长期投资,由于风险投资公司在会计期末会按照享有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分额的变动对投资的帐面价值进行调整,故已充分反映了被投资企业的亏损或盈利等财务状况。因此对于权益法核算的长期投资不必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企业财务的会计制度篇6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企业;财务管理

一、改善了企业财务管理的环境

从2007年国家财政部门对企业实施新的会计准则以来,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实施以及运行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具体来说,在新会计准则关于企业在存货期末进行计价方法的处理时候,从传统的企业由于合并而进行的会计计价方法转变为通过公允价值和部分资产减值准备不可转回的存货期末计价方法,新会计准则中通过这方面的修改,大大地提高了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准确、客观的反映该企业价值的功能和作用,这就避免了企业实际的财务管理信息与数据显示中的不一致,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企业财务信息公供给的方式。一方面,对于企业的投资者和员工来说,当他们要获得关于企业真实财务管理以及运行的信息数据时,就可以减少他们在这方面的关于信息数据的搜集成本以及其他相关费用成本,从而提升自身资源使用的效率和效果。另一方面,新形势下新会计制度中引入了关于与国际财务会计准则相适应的相关政策,这就为企业间在跨国家范围内进行会计信息的比较、借鉴以及交流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和可能性,为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投资以及融资拓宽了渠道,为保障企业获得准确的财务管理信息提供了更好的管理和运行环境。因此,不管是对于企业面对的投资者还是企业者本身而言,新形势下新会计制度的实施使得企业财务信息的管理、运行更加的准确化、及时化、公开化、综合化。能很好的反映出企业财务管理的真实信息,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和财务管理的效率,进一步提升和完善企业关于财务管理的运行环境。

二、有利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

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的发展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但是从整体上来说,我国企业中占主导地位的仍然还是中小企业,而并非是上市公司,同时我国关于企业财务管理的法制建设还处于比较基础的阶段,在企业资本市场本身调节能力有限、企业财务管理的道德体系尚缺的大背景之下,以实现企业最大价值的财务目标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但是企业要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是具有很大的难度的。随着新形势下新会计制度的颁布和实施以来,通过对关于企业财务管理的研发资金进行资本化的转变的方式,从实现企业科学发展、长期发展的目标为出发点,为我国企业在市场中实现不断的创新研究和企业价值的持续提高提供有力的条件;其中通过以企业财务报表、企业中期的财务报告、合并的财务报表、分类的财务报表等具体事项的规定和实施,为企业在进行业务管理、项目投资、经营状况中的具体财务情况进行及时的跟踪和反馈,从而实现相关企业及时、准确、充分地展现和反映该企业在实现其价值上的相关会计数据信息。与此同时,新形势下新会计制度通过实行关于员工工资、股份支付、国家补贴等制度,利用企业中财务管理的会计管理方式统筹好相关企业与政府部门以及企业的投资者、企业员工等具有关系人之间的利益均衡分配,从而准确、有效地对该企业在价值方面的管理进行规范。所以,通过新形势下新会计制度中这些关于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手段的实施和运用,为企业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价值最大化提供相关的理论基础和具体的实践经验,有利于该财务目标的实现。

三、提高了企业经营的效率

新形势下新会计制度的实施对于企业经营的效率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分析:

明确企业的资产减值:在新形势下新会计制度中关于企业资产减值的现象进行了具体的规定。一方面,在新形势下新会计制度中具体规定我国企业必须在规定的时间期限内对企业的所有资产进行检查核对,其中固定的核对期间一般是指企业的会计期末阶段,从而评估企业资产运行中是否有现象显示了企业资产会存在减值的趋势;另一方面,当通过定期的资产核对后,发现该企业如果不存在企业资产减值的趋势,那么就不必要估算企业资产的可收回价值。在新形势下新会计制度中通过对企业资产现象进行评估和判断来决

定企业资产是否会出现减值的趋势,规范了企业资产减值的判定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相关企业关于企业资产减值实施中的滥用和随意性。与此同时,在新形势下新会计制度中还对于企业在进行计提资产的相关费用已经进行了明确的确认之后,在企业财务管理中这个会计期间的阶段内都不可以在进行资产的撤回,通过新形势下新会计制度对该规定的具体实施,明确规定即使对于企业中长期股指投资减值准备以及企业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企业计提后都是不允许冲回,只可以在企业处理相关的资产之后才可以进行一定的会计处理措施。通过对于企业财务管理中资产减值的新的具体规范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关于营利管理的范围和方式,展现了我国在关于企业财务在财务会计管理过程中的约束上市企业对利润进行滥用操作的建设。

灵活界定企业支出的类型:在企业关于资本性支出以及收益性支出的界定上,新形势下新会计准则对旧的会计准则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和变化。其一是关于企业在进行借款资金上的具体规定,在新的会计准则中对于可以用于企业资本化的资产范围进行了扩大化处理,主要包括企业所拥有的固定资产以及在经历一段比较长的时间之后可以用于企业建设或者经营活动的可以实际使用或者可以进行市场销售的生产商品以及企业的货存、房地产资产等。其二就是在该准则中打破了了传统准则中对于企业在进行自主开发过程中可利用的无形资产被排除在资本化资产之外的的限制,在新的会计准则中,具体规定了企业在进行企业研究的相关费用,明确区分为研究过程费用以及开发过程费用,对于开发费用可以进行企业的资本化。通过新会计准则对于无形资产进行资本化大胆创新构建,很好的激发了我国企业对产品研发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企业在产品上的技术创新和在市场中更好的发展。

四、结束语

新形势下新会计制度的颁布和实施对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是多个方面的,本文通过从改善了企业财务管理的环境、有利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提高了企业经营的效率等方面对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进行了相关的分析,为新会计准则功能的发挥提供一定的信息参考。

参考文献:

[1]谢晖.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R].会计准则.2013.

企业财务的会计制度篇7

关键词 企业财务 内控制度 财务控制 控制目标

财务内控制度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核心环节,务必将这一环节做到科学合理,精确规范,为企业的决策和战略制定提供一个坚实可靠的有力依据。业内人士很清楚,完善企业财务内控制度是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最有效的方式,而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是促进企业发展的有效手段。由此可见,建立完善的企业内控制度的意义重大,它不仅能有效地改善企业日常财务的管理,强化企业财务管理的监控,而且规避企业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风险,并加强企业会计人员的基础工作及企业财会队伍的建设,从而达到更好地实现财务控制目标的目的。一句话,企业内控制度是为企业财务管理提高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的。

一、完善企业财务内控制度,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办法

1.务必加强企业内部审计与内部监督,对企业的内部组织中的各类业务和控制进行独立评价。(1)企业内部审计与内部监督的实质就是对企业的内部组织中的各类业务和控制进行独立评价,并以此来确定是否遵循了企业财务内控所制定的公认的方针和政策,并且是否符合企业财务内控的相关规定和标准,是否有效地使用了企业的内部资源。(2)通过加强企业内部审计进行监控,对财务核算系统中日常核算数据进行实时跟踪、监督来实现的,如果财务核算系统的处理出现背离审计界限或参数的情况,监控程序会自动向审计人员发出预警信号或消息。

2.务必增强企业财务支出控制,即对企业的主要资产部分进行控制。(1)增强企业财务支出控制就是对企业的主要资产部分进行控制,如对企业的账款、库存材料、积存产品等进行定期核对、定期分析,这样能有效地控制企业财务支出。(2)企业要通过财务来控制资金成本的核算,对于每笔支出的账目都要清楚记账,并且对企业库存的支出都要进行严格入账,在进行材料采购的时候应根据实际的市场情况制订进货、领用、库存制度,并对材料的市场价格进行科学的分析和预测,这样做就能够有效地通过财务来控制企业的支出。

3.务必完善财务汇报管理制度与过程,使财务汇报管理制度与企业经营管理组织体系保持一致。(1)通过进行财务汇报的管理制度来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就要在会计制度的制定上充分考虑企业经营管理组织体系的设置,使财务汇报管理制度与企业经营管理组织体系保持一致。(2)由于企业业务的业务量和企业大小有关系,所以财务汇报管理制度与财务汇报管理过程是不同的,因此,在进行核算时经常会采用集中核算方式,由会计进行统一办理。

4.务必建立企业财务内部管控模式,完善财务体系。(1)企业财务内部管控模式的建立是为了更好地完善财务体系,那就要进一步地完善会计制度,规范会计人员的基础工作,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建立会计主管、会计核算、稽核、综合分析、制单、录入、档案保管、出纳等岗位,制定相应的岗位作业指导书,明确岗位的主要职责、作业流程、衡量标准等,并建立岗位轮换、岗位考核等制度,强化会计人员职业操守,提高会计人员监管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企业财务内部管控模式,进一步完善财务系统。(2)企业内控制度是为企业财务管理提高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企业财务内控制度是通过企业的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财务控制目标。企业财务内控制度是实现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手段,是由企业的全体人员所共同实施的。

二、加强企业有效执行财务内控制度所采取的有效举措 1.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体系,完善内部会计监督制约机制。(1)要明确内部控制的对象、范围。(2)要确定内部控制的内容和方法。(3)要建立健全财务收支、审批等内部管理制度。

2.充分发挥审计职能作用。(1)首先,企业要为财务内控制度的贯彻实施提供人力、技术方面的支持,发挥内部审计职能。(2)其次,企业要利用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力量,强化审计监督职能。

3.提升财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1)首先,要求人事部门要严格把好选人用人关,注重职业道德素质考察。(2)其次,财务部门要加强对财务人员进行职业操守教育,强化财务人员职业道德修养。

4.完善财务人员考评机制,促进财务人员提高专业水平。(1)财务部门要定期对财务工作进行检查、考评,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2)建立财务人员考核档案,促进财务人员依法核算,不断提高财务人员核算水平。

5.发挥委派制会计作用,为预防职务犯罪打下基础。建立健全与委派制相配套的会计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委派制会计的人事管理制度、任期和考核制度、定期转岗制度、离任审计制度,使委派制会计真正成为被委派单位财务管理、经营决策的得力助手。

6.运用科学技术加强财务管理,发挥网络化优势作用。(1)首先,主要通过运用财务软件,实现财务人员记账、对账、审核、报表等功能。(2)其次,完善电算化管理制度,配备专人监管网络,杜绝发生伪造、篡改财务数据行为。(3)运用POS机完成收款工作,通过银行账户、银行卡进行支付结算,避免财务人员直接接触现金,减少货款支付环节,减少发生职务犯罪行为。

7.要完善企业财务内控制度的约束机制,就要首先完善企业总体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同时,要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建立切实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内部控制的检测和评价,保证企业内部控制能够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

三、完善企业财务内控制度意义重大

1.为有效保障财务信息且安全避免风险,企业就要对现有的内控制度进行整合,建立其完善且适用于企业自身发展的财务管理制度。同时,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财务人员管理体制及企业财务管理和财务监督制度等,从而形成一套全面的财务管理制度,有效保障企业财务信息的安全,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财务风险。

2.通过完善财务内控制度,可以有效地控制企业的规定目标,节约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同时,通过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对企业所需各项目标成本进行科学的分析测算,并进行责任挂钩,进行财务人员的考核奖惩。另外,通过制定企业的目标成本,明确企业的相关成本指标,通过相关的财务内控制度来有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3.完善企业财务内控制度,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策略。首先,通过科学的企业财务内控制度进行科学有效的监督和制约,规范了财产物资的采购、计量、验收、入库、记录、保管、领用、退库等各个环节,确保企业财产物资安全完整,避免不必要的财务损失和浪费。其次,加强财务人员自身的管理,通过对财务人员的监督,使得财务人员之间相互制约,防止有关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进行违规操作,避免财务人员出现贪污现象。

参考文献

企业财务的会计制度篇8

新会计制度推动我国现代化财务管理,实现企业财务管理与内部风险控制的有效结合。新会计制度将企业财务管理上升为企业发展的战略角度,要求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配合,真正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效性与真实性。

(一)有效的风险评估

对于资本市场来说,其本身的特性决定着资金自由流动,正是这种资金自由流动导致企业财务管理难度相应较大,导致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涉及到风险因素也在不断增多。基于新会计制度建立起企业财务会计管理控制体系,实现对企业财务会计管理风险因素的有效防控,以保证企业财务会计活动有效进行。明确新会计制度的相关要求,对于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风险因素、内容进行准确的把握与描述,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与应对措施实现对风险内容、等级的有效评估,进而为企业财务会计风险方案制定提供基础。

(二)充足的信息与沟通

对于企业财务管理来说,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多,只有在充分把握相关财务信息内容的基础智商,才能够保证企业财务管理活动有效进行。对于企业财务会计管理来说,通过准确、及时、客观地收集、整理、分析企业信息,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组织、结构有效的沟通交流,对于企业财务会计高效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基于新会计制度下的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应该准确有效把握财务会计信息的内容、时效,明确规定信息的采集、处理流程与方式,进而保证企业财务信息沟通交流有效开展。

(三)有效的监督机制

对于企业财务会计管理来说,有效的监督机制是保证财务会计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以新会计制度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基础,根据财务会计管理活动要求制定出相应的控制管理体系,从而保证企业财务管理活动能够在规范化程序下进行。同时基于新会计制度体系下的财务会计管理,能够对企业当前财务会计管理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与评估,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且予以积极有效的处理,进而促进企业财务管理顺利开展。

二、基于新会计制度下的财务管理模式发展策略

(一)完善经理市场体系建设

不断完善经理市场体系是促进企业发展市场导向化,实现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专业化,全面提升企业财务会计管理质量的重要方式。因此企业应该积极推动现有的人员管理体制改革,将财务会计管理人员的晋升、工作绩效考核、薪酬福利待遇与企业发展有效结合起来,从企业战略发展角度高度重视经理市场体系建设,从而促进企业财务管理现代化发展。同时积极推动人资信评价体系建设,强化能力建设与职业素养培育双重建设,从而为培养出大批优秀的企业财务管理人员。

(二)强化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

对于财务管理活动来说,如果不能够有效控制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技能等因素,那么将会对于财务管理造成巨大的影响。因此为了防范与控制财务管理人员自身因素,那么就需要不断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财务管理意识,明确可能造成财务管理风险的各类因素以及防控措施,从而有效降低各类风险因素造成的损失,提升财务管理的准确度与可靠性。不断转变财务管理人员传统的工作理念,强化财务管理风险教育与风险财务管理职业培养,结合自己的财务管理工作实际情况,准确把握财务管理中容易出现的各种风险因素,尽可能将风险因素扼杀在摇篮中。

(三)推动会计集中核算向纵深发展

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当代社会,财务会计管理也应该适应信息化的要求,不断更新管理方法、管理范围以及管理模型。改变以往传统复杂的人工操作,实现财务会计管理的信息化与智能化发展,确保财务管理活动能够按照财务管理流程有序进行。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全部环节均均纳入到财务管理体系中,强化对于资金收支的管理,进而实现财务管理的现代化发展。

(四)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

审计制度的建立是为了保证企业财务会计活动能够在有序的环境下进行,因此从保证企业长期良好发展的角度出发,应当不断完善企业现有的内部审计制度,结合企业自身财务管理的实际情况,强化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制度建设。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建设不仅仅是新会计制度对于企业财务管理的要求,同时也是切实提升企业财务管理能力的重要举措。因此企业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从战略角度出发制定并完善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的内部审计制度。

三、结语

企业财务的会计制度篇9

[关键词]财务制度;改革方向;宏观财务管理

一、引 言

我国以《企业财务通则》为统帅、分行业财务制度为主体、企业内部财务制度为补充的现行企业财务制度体系已走过了十多年的历程。

十多年来,国家宏观经济体制和企业微观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企业会计制度、税收制度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其他相关法律法规陆续出台并日趋完善。在这样的背景下,现行的企业财务制度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陷入了尴尬的两难境地。“财务制度的运行要经过制度制定、传导到实施的过程,它包括制度的有效修改补充、更新替代和失效的运动变化。财务制度的老化现象是制度运行的一般规律。这一规律要求在选择财务制度时,要自觉地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对制度废除取消、修改补充或更新替代。”总之,财务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改革势在必行。

至于财务制度究竟何去何从,十多年来,这样的探讨一直没有停止,众说纷纭,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废除企业财务制度;调整企业财务制度,建立面向国有企业的出资人财务制度;彻底革新企业财务制度。

二、对企业财务制度改革持有的几种观点剖析

(一)企业财务制度应当废除

持该观点的人认为,既然企业财务制度的基本功能已经丧失,经济领域的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财务制度日益完善,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可以取消财政部统一制定的企业财务制度,并且这一行为不会给政府管理及企业自身的营运带来问题。企业财务制度在经历辉煌之后,已经完成其历史使命,可以彻底取消。

1 企业会计制度的改革取代财务制度确认计量会计要素的功能

随着会计制度的不断发展,会计制度所覆盖的领域不断扩大,陆续的企业会计准则以及2000年财政部统一制订的《企业会计制度》,已经基本包含了原由企业财务制度规定的确认和计量的内容。“两则两制”①并行的局面被打破,企业财务制度作为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的功能基本被取代了。

2 税收制度取代财务制度纳税扣除的职能

在1994年税制改革之前,企业财务制度对企业成本费用等进行确认,实际上行使了纳税扣除的职能。但是税制改革之后这种现状发生了改变。199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纳税人的财务、会计处理与税收规定不一致的,应依照税收规定予以调整,按税收规定允许扣除的金额,准予扣除”,这使得税收制度从企业财务制度中得以分离出来。2000年国家税务总局了《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对企业纳税扣除事项做出了全面规定。企业财务制度纳税扣除的功能被彻底取代了。

3 企业财务制度是企业的内部事务

当前,持“企业财务制度是企业的内部事务”观点的人不在少数。他们认为“在任何一个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企业财务所涉及的日常经营管理、投资、筹资决策等都是经营者自己的事,国家不应干预企业的财务活动;国家可通过调整税收政策来保证财政收入,通过制定利率政策来引导企业的投资和筹资活动。”因此,“企业财务就变成了企业的内部事务,由包括出资人、经营者在内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依法、照章自行管理。在这种情况下,财政部门废除企业财务制度既是对企业财务制度滞后于改革的客观追认,又不会对企业财务管理构成行政干预,符合市场经济发展和完善企业产权理论的客观要求。”

4 现行企业财务制度无法适应wto新要求

在我国加入wto后,新的经济环境要求政府作为宏观财务的主体,在规范企业财务行为,保证经济目标实现上摆脱传统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角色,从机制上实现微观财务行为的合理化,为企业微观财务活动创造有利环境。而传统的企业财务制度侧重于对企业实行直接的微观管理,对企业的经济责任和财务责任强调较多,没有认识到强化宏观财务约束的重要性,无法应对加入wto带来的新变化,适应新要求。

(二)企业财务制度应当调整,建立面向国有企业的出资人财务制度

在充分研究传统企业财务制度弊端的情况下,对其制订主体、性质和内容进行重大调整,建立面向国有企业的出资人财务制度。新的企业财务制度主要针对国有企业发挥作用,是所有者财务的重要体现,是市场经济环境中两权分离的产物,是国有企业的财务行为规范,应该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以国有企业所有者的身份来制定,而不是由财政部来制定。

1 对“大会计观”②的否定———企业财务制度存在的必要性由于会计准则的颁发实行,强调了会计国际化和地位突出化,“大会计观”的呼声日益高涨,“认为‘会计准则’基本上可以包揽代替财务制度了,代替不了的则可以由税法、公司法等法规来规定,并由此进一步认为,财务管理完全是企业内部自主理财行为,政府应该完全退出,完全交给企业。”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没有将企业财务置于市场经济体制这个大背景下进行深刻的思考。

(1)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国有经济仍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国家作为所有者,应当对任何影响所有者利益变动的任何行为做出规范。因而,财务制度也将长期存在。

(2)由于我国经济的多元化,行业差距仍很大,并且这种差距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消失,因而国家需要通过财务制度,以所有者的身份对其进行有效调节,发挥一种其他经济杠杆所没有的特殊调节作用,尤其是在加入wto后及平等国民待遇的压力下。

(3)国家作为所有者,还需要从宏观经济范围,对国有资产的变动及收益分配进行调节,从而增强调控能力,并达到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增长的目的。

显然上述各方面是会计准则、财政、税收政策能力所不及的,只有财务制度才能发挥这种灵活性,同时可见,企业财务制度不是企业的内部事务,而是国家对国有企业进行有效管理的手段。

2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③改革凸显企业财务制度的内在缺陷———企业财务制度调整的必要性传统的企业财务制度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初期制订的,并没有区分政府职能和所有者职能,这种制度设计显然无法满足“政企分开”的要求。随着国有企业出资人制度的确立,在企业财务管理领域,迫切需要在制度上对国家的社会公共管理职能和出资人职能予以明确划分。由各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对有国有资本金投入的企业进行管理,无权参与没有国有资本金投入的企业经营管理。

3 国家必须对国有企业进行财务管理———建立面向国有企业的出资人财务制度

国家是国有企业的所有者,或者通过法人行使所有者职能。国家必须对国有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理由是:

(1)所有者对其资本的管理和控制,是市场经济赖以正常运行的保证。而国有企业的所有者是国家,对于国有资本的投放和国有资产的分配以及对经营者的考核,必须由国家来执行。

(2)国有企业是实现社会主义经济社会目的的重要途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是一个重要而特殊的经济成分。国有企业固然要以盈利为目的,但同时其所肩负的经济社会目标也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平抑物价、解决就业等。这些都需要通过国家对国有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来实现。

(3)相对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自我约束机制要弱得多,承受的经营失败风险也比非国有企业大得多。非国有企业有的是由所有者本人直接经营,有的是由私人投资的股份公司,其责任心和风险意识都很强。而在国有企业,授权层次大大增加,有时甚至不能确指是谁授的权。这就导致授权风险增加,注重眼前利润而忽视长期利润,剥夺性经营而不注意资本维护和技术开发,冒险而不顾后果。可以说,国有企业的道德风险比非国有企业大得多。这就有必要改善和加强国家对国有企业财务的管理和监督,规定和监控负债比率、流动性比率等。

综上所述,国家应当也必须对国有企业进行财务管理,以法律或行政法规的形式作出规定,并赋予其足够的权威性和强制性。

三、企业财务制度应当与时俱进

目前不仅不能废除企业财务制度,而且应当把企业财务制度作为国家有关企业的基本制度有效组成部分进行彻底改革。新的企业财务制度既不能翻版《企业财务通则》及分行业财务制度,也不能重复税收制度和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财政部应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按照wto规则的要求,重新对全社会不同所有制的企业进行制度规范,保障企业在同一财务行为中,公平、合理地对待不同利益主体的权益,指导企业协调好企业内外财务关系。而且,新的企业财务制度要尊重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自身的作用,刚柔并济,在某些方面应当具有强制性,弥补我国经济法律法规的不足,但是在另一些方面又要具有指导性,充分发挥企业自身的创造性和灵活性。

1 国有企业出资人财务制度不能代替国家宏观财务管理

④从理论上讲,社会主义国家具有双重身份,其作为社会公共管理者和出资人所管理的对象和管理目标是不同的。国家作为社会管理者对所有企业进行统一的社会公共管理,为所有企业的生存、发展和平等竞争创造基本条件;而国家作为出资人仅对有国有资本金投入的企业进行管理,管理的目标是资本的保值和增值,各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在不直接干预企业经营的前提下,实现对经营者的有效控制,切实保障国家作为出资人的权益不受侵犯。从实践上看,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期,市场经济体制刚刚建立,经济法律尚未健全,缺乏共同的财务行为规范,缺乏协调出资人与经营者关系的行为准则,因此需要通过国家宏观财务管理来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总之,在建立面向国有企业的出资人财务制度的同时依然要加强国家宏观财务管理,二者不可互相替代。

2 认识现代企业财务的真正意义,并以此为切入点改革企业财务制度

“财务战略、财务治理与财务运作构成了现代财务的概念框架,三者构成了连贯的体系。财务战略既是企业战略的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战略的价值管理形式,企业其他战略都是财务战略的载体,是资本渴望增值的内在动力驱使财务战略不失时机地借助各种载体朝着既定目标前进。财务治理要求企业通过合理设计组织结构促使财务人员自发地将财务战略落实到实际,是财务战略与财务合作的有机纽带。它要求组织具有可塑性,能够适应财务战略变化的需要,也要求组织具有驱动力,促使财务人员去实现财务战略。而财务运作是财务人员的具体实施行为,是将财务战略转化为现实的操作系统,要求组织具有执行力,能够将财务战略付诸实践,并要求组织具有纠偏能力,能够对偏离财务战略的行为予以修正。”由此可见,对于财务的理解与运用应当跳出会计框架的窠臼,将更高层次的财务写入财务制度。

3 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构建新的企业财务制度

“现代企业财务制度的建立,使企业与政府、所有权与经营权等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构建新型企业财务制度体系就是要求国家对企业的管理由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由行政管理转向产权管理、由统一管理转向自主管理。从宏观上看,国家是企业财务活动的社会管理者,需要对企业的财务行为进行宏观调控;从微观上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企业财务行为离不开宏观财务政策的指导;同时,国家作为国有企业的出资人行使出资人职责或授权的投资主体行使职责,也需要从出资人的角度来规范企业的财务行为。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从国家、出资人、企业三个不同的角度构建企业宏观财务、出资人财务、经营者财务三个层次的财务制度,形成能够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财务制度体系。”

4 新型企业财务制度———制度规范与强制约束的平衡点

笔者认为在企业财务制度改革过程中,政府不能一味强调给予企业经营理财自主权,而忽视了建立有效的财务约束制度,导致对企业的国有资产的财务监督弱化。没有向企业及时提供合理的制度,必将产生社会经济秩序混乱的后果。相应地,若政府过分注重强制约束,则不仅不能起到为各类企业公平竞争创造良好财务环境的作用,而且削弱了企业自身的管理能力、营运能力,增加了企业执行制度的成本。惟有建立一个具有广泛适应性和一定弹性空间的新型企业财务制度,才能真正做到有利于企业创新、有利于企业自立、有利于企业自担风险、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

[注释]

①指1992年以后颁布的《企业财务通则》与《企业会计准则》、分行业财务制度与分行业会计制度。

②持有该观点的人认为会计职能包含财务管理,即认为会计有独立的、最终的决策权和控制权。

③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指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各种制度安排的总和。1998年以来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突出的特点是在总体指导思想上明确了以公共财政构架为改革的基本方向。

④国家宏观财务管理是相对于微观财务管理而言的,是从国家财政角度对企业活动进行的调控行为,并不直接参与企业财务活动,也不构成企业管理行为,主要是通过市场作为调控传递媒介对企业管理行为的规范和引导。

[参考文献]

[1]姜辉,周慧生,李桂芝。对构建新的企业财务制度体系的思考[j].财务与会计,2004,(9)。

[2]赖永加,张小英。关于废除《企业财务通则》的思考[j].财务与会计,2004,(5)。

[3]李洪辉。论财务制度与会计准则的分工、协调[c].杨纪琬教授从事会计工作60周年论文集。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4]孟焰。论完善我国会计准则的若干问题[c].96北京海峡两岸会计准则与独立审计准则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企业财务的会计制度篇10

企业财务会计是管理和监控企业生产过程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是通过对企业已经完成的资金交易及运行情况进行全面的核算与监督,为有关部门提供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盈利能力等有用的经济信息为主要目标的经济管理工作。财务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核算、记录和报告等会计程序进行加工处理,然后以财务报告形式呈现出来,反映出企业的财务状况、企业利润、经营成本及支出情况。企业财务会计能为企业经营管理者进行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更好地为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服务。企业财务会计管理是为了保障企业经济顺利运行对企业财务会计人员进行管理组织的监督体系,是实施会计人员管理的组织制度,是经济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我国企业财务会计管理改革的重要意义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对企业财务会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形势下,加强财务会计管理改革顺应了时展的潮流,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意义。

(一)财务会计管理改革有利于强化服务职能。企业财务会计部门的报告可以提供企业财务会计信息,这些信息可以为国家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提供依据,也能为生产管理部门提供信息来源,充分发挥了服务职能。

(二)财务会计管理改革有利于保障职权统一。企业通过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财务会计控制制度,专门设立了组织机构,明确责任管理,实现了职权统一,保证制度的有效实施,避免职责不清、相互推卸责任的现象,保障每个工作环节高效畅通。

(三)财务会计管理改革有利于优化发展环境。财务会计管理改革能为企业提供一些与生产经营有关的会计信息资料,企业领导可以根据这些信息作出科学正确的判断和决策,组织企业生产经营,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促使企业全面协调发展。

(四)财务会计管理改革有利于促进素质提高。先进技术的广泛运用,大大提高了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财务会计管理改革,使企业会计人员产生了竞争意识和危机感,促使财务会计人员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技能,促进自身素质不断提升。

三、当前我国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中的弊端

企业财务会计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顺利进行的保障。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在企业发展中存在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理念落后,服务职能不完善。当前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理念落后,财务会计管理服务职能不完善,导致了财务会计管理效率低下,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受到影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二)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不完善。完善的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制度对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当前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却不够完善,影响和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利于企业财务会计人员积极性的发挥。

(三)忽视企业财务会计人员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人才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础,企业财务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是影响企业形象和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很多企业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影响了企业财务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和企业的发展。

(四)监督管理体系不够健全。当期很多企业的财务会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法律意识淡薄,监督管理体系不完善,致使企业出现很多的不良资产和坏账死账等,甚至出现财务会计人员违法乱纪现象,使企业的发展受到影响。

四、我国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的改革方向

(一)科学化。财务会计管理要符合资金运动规律,与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和方向保持一致。在财务会计管理中,企业要对固定资产、所得利润、负债水平、收入与支出等会计要素进行严格分析,并在资金筹备、分配和运用等方面进行监督,从而实现科学化管理。

(二)规范化。建立科学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对财务会计人员的核算方法和管理系统进行规范化要求。同时,在执行过程中对财务预测、决策等财务会计管理进行规范化要求,避免执行的随意性。

(三)系统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财务会计管理要不断适应时展的需要,积极建立健全会计信息和财务系统化管理。企业可以快速地为财务会计管理提供其所需的会计信息资料,有效地节约经济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使企业获得最大化的利润。

(四)信息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财务会计管理信息化的实现,企业把财务会计管理与先进技术手段相结合,运用先进科学的财务会计管理系统,这样不但可以使企业的账目透明化,还可以加强对企业财务的监督,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的可靠性,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管理效率。

五、我国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的改革措施

为了实现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应该对企业财务会计管理进行全面的改革,具体措施如下:

(一)全面转变财务会计管理理念,提高财务会计管理职能。当前企业财务会计管理改革必须全面转变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理念,提高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的职能,建立和完善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体系,增强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的导向作用和服务职能,从而实现企业财务会计管理服务职能的效益最大化。

(二)建立和完善科学的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体系,积极进行制度创新。建立和完善科学的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体系,需要提高企业管理决策者对财务会计管理作用的认识,扩大财务会计管理人员的参与面,从而使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向着制度化、科学化和法制化的方向发展,提高企业财务会计管理职能和企业效益。此外,企业要对财务会计管理制度进行不断创新,让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更有生机和活力,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三)实施信息化财务会计管理,提高企业财务会计管理服务职能。信息化财务会计管理可以把企业财务会计人员从繁重的数字预算中解放出来,通过信息化财务会计管理,财务人员能够把企业生产经营的有用信息,及时准确地反映给企业的管理决策者,为领导者提供决策依据,避免决策的失误给企业造成损失。

(四)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提高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优秀的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当前企业财务会计管理改革必须重视人才,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断提高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人员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