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与社会保障十篇

时间:2023-04-08 20:36:17

劳动与社会保障

劳动与社会保障篇1

[关键词]劳动社会保障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8-0212-02

劳动社会保障的专业建设和发展与社会经济紧密联系。自新世纪以来,特别是2011年以来开始逐步实行新的社会保障制度,对社会保障需求的快速增加进一步推动了劳动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需求,为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历史机遇。本文阐述目前的发展现状,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SWTO矩阵概念模型

由管理学大师韦里克提出的SWTO矩阵和波士顿咨询集团开发的企业组合矩阵一样,可以反映系统中各关键变量的关系,最初主要用来制定公司战略规划。后来,由于SWTO强大的解释力而逐步扩展到从用于制定个人生涯战略到更高层组织或系统的战略规划中,高校中的专业建设规划也可以采用SWTO矩阵分析法分析某专业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进而明确专业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

在高等学校中,明确专业发展方向可以促使专业建设快速的稳定和成熟,形成专业特色和专业优势。专业战略发展规划的确定,需详尽分析该专业内部的薄弱环节(W)和优势(S)。同时,还应考虑该专业所在院系、学校和区域环境等外部环境,这些外部环境对系统产生威胁(T)或提供机会(O)。

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SWTO战略分析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自开始创建,在经过初步发展阶段之后,专业建设特色逐步确定,但仍然存在师资力量不足、学科建设水平不高等问题,具体如下:

(一)内部优势(strengths)

经过几年发展,劳动社会保障专业目标逐步明确,特色逐步体现,专业培养目标逐步明确,主要面向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型企业和基层事业单位,培养掌握劳动社会保障专业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内部劣势(weakness)分析

1.师资过于薄弱,缺乏高水平专业教师。缺乏高层次劳动社会保障专业教师人才,是全国大部分地方普通高等院校的共同现状。2.科研薄弱,专业团队建设有待提高。新专业的发展,专业学科建设是关键,优秀的科研建设是专业发展的学术基础。地方普通高校的专业学科科研应首先体现为专业课程建设,每位教师形成相对固定的任教课程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不同的学科发展方向,从而构建系统的学科体系。教师集中于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保障类基础课程方面,而其他方面的课程则聘请外系教师或外校教师,教师任教课程不稳定且较混乱。同时,由于专业地位的边缘化和弱势,教师团队科研积极性明显不足,教师科研成果数量少,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更少。

(三)外部机遇(opportunities)分析

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处于快速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特别是2011年通过的《社会保险法》,使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地方基层政府需要大量的社会保障专业人才以实施新的社会保障体系。同时,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劳动力成本攀升等因素,企业社会保障制度也逐步完善,各种类型的企业需要大量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方面的综合人才,以便为企业的精细化发展提供支持。

(四)外部威胁(threats)分析

1.专业地位尴尬。全国高校中的劳动社会保障专业因为学校不同而设在不同的学院或系,有的设在财政学院或财政系,如江西财经大学和广西财经学院,更多的则设在公共管理学院。设在财政系的主要是部分财经院校,重点大学则单独设置,如中国人民大学的劳动人事学院。师范院校或其他综合性大学则设在公共管理学院。对于地方普通高等院校来说,新专业的设置需要原来专业的支撑,但本系的其他三个专业在学科建设上难以支持劳动社会保障专业的建设,又难以引进高水平的专业教师,专业建设和发展困难较大。同时,系里的优势学科为历史学,作为管理学的劳动社会保障专业由于自身师资水平和其他历史原因,难以成为我系未来发展的方向,导致劳动社会保障专业处于尴尬的境地。2.缺乏外部资源支撑,包括学校内和学校外的资源支持。作为传统学科的历史学,由于就业和学科建设等原因难以获得学校的扶持性发展,学校的资源更多集中在如汉语言文学等传统优势学科和计算机、化学等与国民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学科,历史与社会学系在学校地位边缘化,使系里能从学校获得的资源相对较少。在校外方面,如实习基地、横向课题等方面,也要付出相对较多的努力才能争取,甚至无法争取到。资源的匮乏威胁着专业建设和发展。

三、促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专业建设和发展与其战略定位密切相关,根据韦里克的四种战略选择,基于我校内涵式发展战略选择和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快速发展,劳动社会保障专业在近期应采用WO战略选择,远期可逐步过渡至SO战略选择。即近期的发展多利用外部良好的机遇来克服专业本身的劣势,远期则可使自身专业优势与外部良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相结合。为促成这一战略选择,加速专业发展,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快学院发展,改革学校组织结构体系

在扩大招生的过程中,各系新专业不断增多,甚至出现多个系开设相同或类似专业的情况。历史社会学系因为历史专业发展前景等原因,系里先后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文教育专业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四个专业分别授予历史学、教育学、法学和管理学学士学位,各专业之间相互支持性弱,学科的发展也难以形成整合力量。劳动社会保障专业涉及到经济学、管理学、保险学、人口学和社会学等学科,跨学科的专业属性特别明显,即使在本专业内,各教师的学科方向也难以整合。因此,学校组织体系的改革有助于各教学单位明确未来发展方向,也有利于整合有限的师资资源,为新专业的发展提供的师资支持。

(二)进一步推动与共建单位的合作

劳动社会保障专业既具有很强的理论性,还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因此,加强与校内外各合作共建单位的合作,可为专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资源。共建内容包括提供学生实习、聘请共建单位内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为学生进行专业和实务能力讲座,为教师科研提供各种数据资料和进行调查所需要的方便,学科专业教师进行最新政策和专业讲座等。特别是由共建合作单位各技术骨干开设的劳动社会保障专题讲座选修课程,深受学生和学校好评。这些合作既丰富了专业建设内容,也使专业服务于社会,使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大力引进师资、加强学科建设

师资力量是高校专业建设的关键,师资匮乏是我校劳动社会保障当前最为迫切的问题。自专业成立以来,一直向外招聘高水平的师资力量,但受制于学校层次、所处城市等因素影响,难以引进专业急需的师资。另一方面,通过向学校经济系和管理系等聘请教师,以满足课程教学需要。但外聘教师的稳定性难以保证,同时,也难以和专业进行交流和沟通,学科建设无法整合。因此,要真正发展专业,进行专业建设,需要稳定的专业教师。

当前,随着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和企业进入精细化、内涵式发展,将使社会保障的需求进入一个快速增长期,相应的专业人才也将增加。具备懂经济、金融、财务、社会保障政策、保险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综合知识的各层次应用人才,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这是劳动社会保障专业发展的良好外部机遇。劳动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也面临诸多困难,通过SWTO分析框架对劳动社会保障专业进行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机遇威胁的战略分析,可进一步明确专业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和机遇,针对性的采取各种措施推动专业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韦里克,马春光译.管理学―全球化与创业视角[M].经济科学出版,2011.

劳动与社会保障篇2

一、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管理的现实与挑战

1.经济转型与扩大就业之间的矛盾经济转型给我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尤其对就业问题产生巨大影响,它为扩大就业提供了新的机遇,但也给就业保障工作带来难以避免的严峻挑战。首先,劳动力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随着经济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原有劳动力的数量、质量、结构无法适应新的经济结构,就业结构性矛盾加剧,技术工人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更加凸显,这反过来会影响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其次,劳动力市场整体呈现出供过于求态势,就业压力增大。再次,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对劳动力素质提出更高要求,“有效劳动力”的供给不足是造成目前部分地区用工荒的直接原因。最后,就业弹性下降,如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等经济转型方式都会导致新的失业“,就业难”问题会长期凸显。2.经济结构调整与职业技能偏低之间的矛盾导致劳动力市场“招工难”与“就业难”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劳动力素质整体偏低,特别是职业技能偏低,这不仅降低了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可能性,导致结构性失业状况的加剧,还影响整个社会的劳动力供需平衡,即低端劳动力供过于求,高素质劳动力严重匮乏。当前我国劳动力职业技能偏低的主要问题有: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高技能人才结构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结构性矛盾突出;企业未充分履行技能培训义务;职业资格和职业标准有待完善;学校教育学术化取向浓厚,职业技能训练长期缺失;社会传统思想观念中轻视或者忽略职业技能教育与培训仍广泛存在等等。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这些都将成为促进就业、加强职业培训等劳动保障工作必须面临的问题,也是创新劳动保障管理必须逾越的障碍。3.人口老龄化与社会保障不充分之间的矛盾2012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94亿,2020年将达到2.43亿,2025年将突破3亿。计划生育政策的长期推行、城镇中大量提前退出工作岗位的从业人员、农村缺乏保障的巨大人口使得中国社会实际可用的劳动力资源大幅下降,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如养老金、医疗保障的费用不断加重,社会负担成倍扩大。人口老龄化与社会保障仍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带来诸多社会问题,影响着中国社会发展的总体质量与发展稳定。人口老龄化不仅对我国社会保障覆盖面、覆盖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同时需要失业保障、医疗保障、养护保障等多方面的紧密配合,还对现行养老模式、社会保障基金的支付能力和正常运行提出更大的挑战。4.保障力度加大与资金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近年来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建设的步伐明显加快,社会保障投入明显增长,社会保障水平大幅度提高,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也在全面推进。但在社会保险覆盖面大幅扩大的同时,社会保险待遇整体水平仍然偏低,非公经济单位的员工、非正规就业人员、农民工、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险更是社会保障制度的薄弱环节。同时,社会保险制度分割,统筹层次低,2009年养老保险艰难实现省级统筹,其他保障项目多停留在县级统筹,保障资金的筹措与增值成为影响社会保障水平提升的重要制约因素。未来若干年内,社会保障覆盖面将继续扩大至全民,提高待遇水平、推行异地结算、提高统筹层次、整合城乡制度和管理、增强管理服务能力等方面成为重中之重。如何应对保障资金的短缺问题、拓宽资金来源、实现社保基金保值增值等也是创新劳动保障管理的重要任务。5.维持社会稳定与劳动关系多元化之间的矛盾随着劳动关系日渐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的态势,劳动关系主体的利益诉求日益独立化和多元化,我国劳动关系愈加朝着不和谐稳定的方向发展,劳资争议频发,恶性劳动纠纷事件屡有发生。面对突发的危机,政府往往倾向于采取行政指令手段进行直接干预,面对复杂情景下的劳动关系,调控角色未形成清晰的认识,这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保障劳动者权益的法制化、制度化模式尚不成熟,实践中政府逾越法律直接干预劳动关系的惯性力量仍很强大。另一方面,政府尚未从根本上转变对劳动关系协调统包统揽的管理模式,法律机构、工会、第三方机构等社会组织乃至劳动者自身全方位参与劳动关系协调的局面尚未形成。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劳动争议案件仍然会呈现上升趋势,网络传播以及其他现代通讯工具的普及使得案情的群体性、负面性和影响力都会有所加大,必须对原有的劳动关系协调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及时化解其对社会稳定产生的不利影响。6.政府事务庞杂与服务效率低下之间的矛盾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采用行政方式直接干预和指挥社会经济活动,具有高度集权和完全的计划性特点,属于典型的大政府、小社会模式。高度集权的大政府模式具有稳定性、组织性一体性强等特点,曾经发挥了重要的资源动员和协调作用,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政府的政治效能却没有明显提高。在就业与社会保障领域,民众自身利益要求日益明确,自主性日益增强,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日渐提高,对劳动保障服务的规模和质量都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政府部门事无巨细地过问所有相关事务和大包大揽,造成机构庞大,事务庞杂,各部门不堪重负。而与此同时,行政部门效率低下,权责不清,许多应该担负职责的劳动保障服务反而出现管理空白,严重的作风和低下的行政效率成为创新劳动保障管理的重要障碍。如何减轻当前劳动保障领域政府过重负担的同时,切实明确政府应负的责任,调动其他主体参与劳动保障服务供给是劳动保障管理创新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新形势下创新劳动与社会保障管理的未来方向

从当前现实情况来看,劳动保障管理的环境将会日益复杂,管理任务会更加繁重,因此必须认真分析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面临的严峻形势,明确劳动保障管理的创新思路与重点方向。1.劳动保障成为社会矛盾与问题高发领域,法制建设与配套措施必须跟上当前,劳动保障事业发展中出现许多种类繁多、矛盾交织的问题和困难,随着我国劳动保障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劳动保障覆盖面的增加,一方面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改进公共服务体系,另一方面也使得劳动保障服务与管理的具体工作内容急剧增多,工作难度的不断加大,原有劳动保障制度和管理模式中的不适应性凸显出来,管理的死角与空白、服务效率和质量的低下、应急能力的缺失、管理过程的不透明使得劳动保障成为民众问题反映的集中领域和矛盾高发的社会管理环节,如劳资矛盾引发的进入高发期等。这些问题亟待通过客观的形势分析做出正确的判断并予以合适的应对措施。一是要进一步提升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性。党的十六大以后,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改变以往重视经济发展轻视社会发展的战略格局,把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作为改善与保障民生的重点突破口,在保障就业、职业培训、社会保障、劳动关系协调、劳动保障基础服务等领域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积极的倾斜性政策和实施目标,以就业工作为例,采取了包括财政援助、金融支持、税费优惠、服务体系建设等在内的一系列扩大就业和促进再就业的积极就业政策。各级政府与社会各界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劳动保障重要性的认知,配合国家宏观战略调整,将劳动保障作为改善民生的核心阵地。二是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劳动保障工作必须在制度化、社会化的基础上才能走向规范化与协调化,我们要在总结现有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抓紧制定劳动保障相关法律与制度。从制度上进一步明确各职能部门和其他主体在劳动保障工作中的职责和义务,有效明确分工,通过制度的完善与做法的规范使得劳动保障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保证劳动保障工作的顺畅性、协调性与有效性。在完善制度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落实与监管,在政府统一部署推进的基础上,各管理主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密切配合,使各项法规制度落到实处。三是要加大劳动保障事业的投入。解决当前劳动保障困境,除了思想观念、制度建设和主体配合以外,还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这一则要求作为公共服务主体的政府在财政支出中保持劳动保障投入的份额,并根据实际情况予以适当倾斜,二则要提高劳动保障服务的市场化与社会化水平,将市场机制引入公共服务领域,以期解决政府在劳动保障服务领域投入不足、经营不善、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等问题。劳动保障管理要引进社会力量,整合社会组织甚至个人资源参与劳动保障公共服务供给,形成以政府供给为主导、社会力量多方参与的劳动保障供给模式,从根本上缓解劳动保障资金不足等问题。2.民众需求日益提高,对劳动保障管理和服务质量提出更高要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公众对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的需求日渐提高,对服务质量和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在:第一,从就业再就业到就业待遇、就业环境等就业质量的关注;第二,从提高社会保障参保率到提高保障待遇、均等保障水平的关注;第三,劳动维权意识大幅提高;第四,对公共服务质量、人员服务态度与办事效率提出更高要求;第五,相对于其他人群,中老年失业人群、非正式就业人群、残障人士、农民工群体、农村居民等的安全需求更为强烈等等。这些要求使得我国在调整和完善劳动保障制度、增加劳动保障投入的同时,要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率,增强公共服务的丰富性、便捷性、及时性和公平性,满足数以亿计劳动者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这里特别指出的是要善用信息化手段,一是有助于改变传统的劳动保障公共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二是有利于提高劳动保障信息的透明度与公开性,为服务供给方与接收方架起更为畅通的桥梁,三是为偏远地区的劳动保障服务提供便利,有助于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公共服务差距,如何运用各种信息通讯手段构建高效完善的劳动保障公共服务信息平台是当前劳动保障管理创新的热点与重点问题。3.社会参与意识增强,劳动保障管理民主化进程有待深化随着我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发展,公民的权利意识、民主参与意识等得到了很大提高,民众对就业服务、培训教育、劳动权益、安全保障等劳动保障管理事务的知情权与参与权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但长期以来,以强政府为特征的社会管理模式将劳动保障这一重要的公共服务资源严格掌控,运行过程缺乏透明度,社会参与程度较低,劳动保障管理民主化进程有待深化:一是缺乏多元的公众利益表达渠道;二是多主体直接参与劳动保障管理事务的空间狭小;三是公众听证机制与协商机制尚不完善;四是长期有效的公众监督评议机制没有真正确立。劳动保障管理服务必须认真倾听民众需求,并将此贯穿于劳动保障工作始终,以提高劳动保障工作质量。正视和培育社会参与意愿,注意倾听和反映人民群众的社会需求,准确把握社会心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以有效的形式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恰当的公平理念和合理的利益诉求,将利益表达机制、直接介入机制、监督评价机制形成社会参与的完整回路,进一步提高公众参与的深度与效率,有利于提高劳动保障管理的民主化与科学化,有利于增强社会发展的稳定性与持续性。4.公平正义诉求空前高涨,劳动保障服务亟待实现均等化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是劳动保障的重要功能。但在某种程度上,我国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但未能发挥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反而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群体之间、行业之间形成新的不公平,甚至出现本应成为社会公平助推器的社会保障制度反而成为社会收入不公的重要原因之一。以城乡资源差异为例,社会保障资源大幅流向城镇地区,导致城乡社会保障水平的巨大差距,加剧了城乡二元分割。与此同时,公平正义成为新时代的主流价值取向,民生诉求在社会发展中全面升级,推进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基本服务的均等化成为统筹多元群体利益、完善社会管理的关键问题,也是保障国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路径。因此,劳动与社会保障服务均等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促进公平正义,尊重和保障人民群众的权益,重点关注困难人群的劳动保障权利;兼顾各方面的社会利益,建立合理的利益调节机制,建立合理的改革成本分摊和补偿机制;充分构建政府主导,市场和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保障供给体系,尤其确保弱势人群和弱势地区的保障供给。

作者:谭敏单位:福建省社会科学院

劳动与社会保障篇3

一、构建和谐社会劳动保障大有可为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发展并不能够自动地实现社会和谐,作为维系经济改革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度内容的社会保障工作,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应是大有可为了。实践证明,温州市自实施一体化的社会保险改革以来,温州百姓在逐渐形成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得到了真真切切的实惠。据统计,到××××年底,全市参加养老保险的有万人,有万人享受养老待遇,有多万人次享受医疗保险待遇,参加失业保险的有万人,有万人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参加工伤保险的有万人,有人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参加生育保险的有万人,有人享受生育保险待遇,一张为劳动者提供保障的“安全网”,正在并将在继续完善的基础上,为温州建设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保证。勿需置疑,劳动保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是大有可为的,它起码可以发挥“三大作用”:

一是当好就业再就业的“铺路者”。就业是民生之本,尽管就业状况主要取决于经济的发展,但劳动保障部门在一定的条件下是有作为的,可以通过进一步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争取创造条件加大再就业培训力度,完善再就业援助制度方案,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延伸劳动力管理服务职能,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当好“铺路者”。

二是当好社会保障“安全网”的编织者。温州目前已形成了五险齐全的社会保险体系,这将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老有所养是大同社会的理想,也是社会和谐的保障;医疗、失业、工伤保险是社会的减震器。只有当人们不再为养老、失业和生病犯愁时,只有当工伤职工及时得到伤残救治与补偿时,这个社会的动荡系数就会最小,也才能体现出正义、诚信。当然,我们还要面对现实,温州市目前的这张社会保险“安全网”还不结实也不完善,需要继续编织。

三是当好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护驾者”。多年来,劳动保障部门以职能处室为主体,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如清欠工资、规范用工、督促参保、工伤补偿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从权力控制优先到权利自治优先,是现代国家和公民社会的标志,和谐社会应当注重公民权利与公共权利的协调,和谐社会的发展趋势,主要靠公民权利的自我约束与管理。但社会群体中总会有不谐音,对那些违法的企业个体,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具有的公共权力,就得理直气壮地举起法律之剑,切实地去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二、构建和谐社会劳动保障任重道远

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分化有加剧的趋势,不可避免地会引出不协调与不和谐,如收入分配失衡导致贫富差距扩大化、劳动关系的复杂性造成劳资关系之间的对立与冲突日益显性化、农民工的就业及工伤等保障待遇歧视化,等等,都给弱势群体的权益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尤其是劳动保障的管理源头劳动关系的不和谐。从劳动关系主体上看,农民工已融入现代劳动关系中;从劳动关系层次上看,双重、多重劳动关已成为普遍现象,完全打破了单一劳动者的传统形式;从劳动关系表现形式上看,事实劳动关系、试用期劳动关系、借调劳动关系、派遣劳动关系开始大量出现,由此带来的社会保险扩面与重保、劳动关系的主体及法律责任等问题,都是构建和谐社会中必须亟待攻克的课题。对此,我认为要在“三个加快、三个加大”上下功夫。

“三个加快”。一要加快建立统筹城乡的就业机制。只有统筹考虑并加快考虑解决农民工的就业问题,才能构建和谐社会。二要加快完善城乡协调的社会保障体系。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要有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相同的社会保障项目设计。当前首先要解决好失土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进一步探索改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三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城市救助体系目前应当说已较为确保,但农村低保、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等工作仍很艰巨。因此,从大保障的角度来说,政府要在理顺部门职能的同时,加快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建立。

“三个加大”。一要依法加大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力度,其主攻方向是个体、非公企业和外资企业,按照“大数法则”,实行全员参保,增强社会保险的保障功能。二要加大劳动保障法制建设力度,现在,劳动保障法律体系相对比较完善,基本上达到有法可依,但法律“钢性”不强、制约手段不硬、处理程序过长。因此,不仅要加快健全劳动保障法律体系建设,而且要改革劳动行政诉讼的格局,改善诉讼环境,缩短诉讼时间,使劳资双方合法权益及时地得到法律的裁决和保护。三要加大劳动保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力度。现有的劳动保障行政管理职能仍有计划经济的痕迹,管理的主体主要还是城镇职工,面对农民工已融入到现代劳动关系的现实,劳动保障的管理职能要抓紧调整延伸到农村劳动力的管理,管理的对象应当是全体劳动者。可以说,关注全体劳动者的权益,是构建和谐社会对劳动保障部门的新定位。

劳动与社会保障篇4

关键词:劳动与社会保障 专业特色 课程体系

一、专业建设目标与思路

按照教育部的学科目录分类,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公共管理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它既是一门新兴学科,也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到经济、管理、法学和社会学等多个方面。如何形成合理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使人才培养与时代要求相适应,是专业建设研究的重要内容。

从教育法的角度讲,大学生应该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从授予学位的角度看,大学本科毕业生应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担任专业管理工作的初步能力;从社会需要的角度看,大学生应是能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人才。基于以上认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宗旨应是:遵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体现本科院校的办学特色,既注重经济学、管理学知识的讲授,又强调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使学生达到“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要求。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管理学、经济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熟悉国家有关劳动与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理论与方法,能够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相关工作,专业优势明显的“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根据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宗旨和目标,其专业建设应沿着整合优势资源加强学科建设满足多样化需求的思路进行。

二、专业特色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的确定,既要以目标市场对人才需求的特点为依据,使人才需求的“特点”与人才培养的“特色”相一致,还要注意挖掘专业自身的优势。没有优势、没有能力、没有资源做支撑,再好的“特色”规划也只能是纸上谈兵,难以实现。因此,应依托财经类院校专业学科多、师资力量雄厚、学生就业渠道广的优势,构造多层次的发展平台,确立专业特色。

第一层次的发展平台应与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接轨。财经类院校的经济管理专业分类细致,课程内容丰富。应充分依托经济管理师资力量强、内容体系健全的优势,在满足社会保障专业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开设与经济管理相关的一些课程,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

第二层次的发展平台应与公共管理学科的相关专业相互依托,设置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公共管理专业下应设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经济管理和土地资源管理等不同类型的专业,为拓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设置创造良好的条件。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还可以开设其他专业的核心课程,以提高学生的职业选择能力。

第三层次的平台建设应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密切合作,构造专业发展的核心平台。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关系密切,在实际工作中,社会保障工作(特别是社会保险)往往是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承担的。基于这样的考虑,可以在专业必修课程的设置上,将人力资源的核心课程列入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必修课程,使学生形成求职优势。

三、课程体系构建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支撑,它关系到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决定着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和参加实践的领域,是专业特色的具体体现。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而发展起来的专业,由于其在国内设立的时间比较短,专业人才需求不很明朗,在教学实践中,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具体的课程设置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应重点围绕提高素质、丰富知识、改善能力三个方面的要求,进行课程选择和体系建设,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对专业理解的深化而不断调整。

四、专业建设的重点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我国设立的时间虽然很短,但发展速度很快,短短几年的时间,全国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本科院校已达100多所。要使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发展立于不败之地,需要重点研究一系列的问题。

(一)不断完善专业导论课程的内容

专业导论作为大学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启蒙课程,具有融知识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人文教育于一体的功能。在教学实践中,专业导论课程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如该门课程的内涵、外延是什么,如何深入浅出地介绍专业特点,如何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研究。因此,不断完善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内容,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工作。

(二)处理学科建设“稳定”与“调整”的关系

课程体系是揭示学科内容及其体系的形式,它必须服从于学科体系的要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作为独立的学科,其对课程设置有基本要求,一些专业必修课要保持相对稳定。同时,作为较新的学科,劳动与社会保障学尚处于发展过程中,应关注国内外有关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的最新研究,如全球范围的社会保障私有化浪潮研究、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研究、社会救助体系完善研究、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研究等,以不断充实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科的研究内容。高校要想与时展合拍,必须根据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不断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因此,处理好学科建设“稳定”与“调整”的关系,是专业建设必须解决的问题。参考文献:

[1]刘燕生.社会保障的起源、发展和道路选择[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劳动与社会保障篇5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劳动保障制度改革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面向新世纪,我们仍需继续努力,深入研究并解决新形式下我国劳动保障制度改革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同时还需要认真学习和借鉴国外一切有益的新鲜经验,为我所用。

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日益加强,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已经不再是独立的,而是链条般的联系在一起,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很有可能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在近期内,全世界就业的数量和质量受到制约经济增长的五大因素的影响(当然,就业的变化毕竟不是生产变化的完全忠实的反映)。这五大因素是:1、严重打击了亚洲的金融危机的影响;2、初级产品的低廉价格;3、欧洲货币联盟和固定制协约;4、股票价格的流失;5、自由化进程和竞争加剧。这五种因素的作用力并不一定朝向一个方向。

我们不难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由于初级产品的低廉价格和工业化国家货币的实际升值,工业化国家的购买力提高了。这种购买力的提高应有助于发展中国家扩大产品出口,因为对这些产品的需求(主要是制成品)弹性很大。正如八国集团在1998年5月伯明翰会晤时所强调的,让经合组织的市场保持向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的开放是十分重要的。不过,对于广大制造业能力地下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这不是什么巨大好处。在这些国家中,由于初级产品价格低廉,国家更难拿出资金用于改善生产率,企业被推动着千方百计去降低成本,这就可能顺缓就业状况。2、今后新兴国家市场引起的信心危机很可能抑制私人资本流向发展中国家。诚然,这种态度可以很快的转变,但是,也必须考虑到工业化国家利率可能提高的问题,尤其是假如美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呈现出通货膨胀迹象的话。在这期间,直接外资的投向会有很高的选择性。例如,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很可能使外资流入大量增加。3、通货紧缩的风险在扩大。明显的事例是,日本很难通过税收措施来推动经济重新快速增长。在欧洲和美国,日本的问题表现为价格的稳定或疲软,而不是消费的下降或实际利率接近零。但是,如果过分强调物价的稳定,企业又放慢投资,那么,采取超出八国集团1998年5月首脑会议批准的政策的刺激措施就可能成为必要的了。

二、普遍的社会保障制度

那么,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之下,劳动与社会保障又呈现出一种什么样的态势呢,不同的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关系又如何?我想社会保障的制度类型主要有三种

1、养老保险

在世界各国,提供养老保险金铁的模式主要有一下三种:

(1)全民津贴型。即向超过一定年龄的所有居民发放津贴。这种全民津贴型又可分为对居民收入进行调查和不进行调查的两种方式,前者如南非,后者如丹麦和瑞典等。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则是两者均采用的混合型。

(2)社会保险型。即向受保老年人提供津贴,津贴从其完成就业年限或缴费年限为基础计发。这种制度在养老保险中最为普遍,德国、美国、意大利、日本、瑞士、菲律宾、巴基斯坦、等国都实行这种模式。

(3)预防基金型,或称公积金制。即在缴费人到达规定年龄是,发给其一笔相当于缴费总额的本金,并附加利息(有时本金转换成年金形式发放)。如新加坡、智利和斯威士兰等就实行这种模式。

2、医疗保险

按覆盖范围分,世界上的医疗保险制度可分为一下两种:一是全民医疗保险。即所有人均可享受医疗保险,如英国、法国及大部分北欧国家。二是部分医疗保险。即一部分人可享受医疗保险,而另一部分人则无享受医疗保险的资格。

按运作和组织方式分,世界上的医疗保险制度可分为一下两种:一是直接制度。在这种制度下,社会保障机构与私营或公立的医疗卫生机构签订协议,受保人接受医疗机构服务后不用支付现金,而由社保机构和医疗单位进行结算。这种模式多见于工业化市场经济国家。二是间接制度。在这种制度下,病人在接受医疗服务后先支付现金,然后到社保机构报销。这种模式多见于发展中国家。

3、失业保险

世界上的失业保险制度是针对市区工作,又在积极寻找工作的人员的一种经济补助。目前世界上建立失业保险制度的国家多集中在欧美发达国家,拉美、非洲和亚洲建立失业保险的国家很少。如亚洲只有日本、中国和蒙古有失业保险制度。各国的失业保险制度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种:一是在大多数国家实行的失业保险制度,又可细分为强制型和自愿型两种。二是在少数国家实行的失业救济制度。即由公共基金向失业者提供补助,但这种补助应根据收入情况进行核定。

对贫困者给予救济,自古有之,最早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初期发展产生的社会成员间的互助行为:当有人遭到饥寒或疾病等的威胁时,其他人给予衣食或服务的援助。这种互助互济行为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繁衍的手段,后来,它被社会用成文或不成文的社会规范固定下来,于是就有了世俗的慈善事业;自从宗教问世,又把这类社会规范纳入了自己的教义,作为实行宗教的精神统治的物质基础之一,于是就有了宗教的慈善事业;逐渐地,这种本来属于人类社会中自发行为的互助互济就变成了自上而下的恩赐,君主对臣民的恩赐,富人对穷人的恩赐,或者救世主对芸芸众生的恩赐,而在恩赐的背后,受贿者不得不付出接受人身依付的代价。这样,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原始的救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用以安抚饥贫者、巩固阶级统治的一种手段。

三、我国的情况

《劳动法》的颁布确立了我国劳动争议的处理制度。但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劳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目前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已严重不适应妥善处理劳动争议的需要,重构或者是改革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应提到议事日程。

结合各国仲裁实践,我提出几点建议:第一

、修正劳动争议处理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的作用。从发达国家劳动争议处理的实践经验看,提倡、鼓励劳动争议当事人自行解决其争议,是妥善解决劳动争议的最好办法。而《劳动法》和《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及《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组织和工作规则》中规定的劳动争议处理的指导原则,只限于“可以协商解决”、“可以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没有将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资助解决其争议的立法要求体现在法律规定中。第二、建立完善的劳动争议仲裁体系,变“一裁两审”制为“两裁中局”制。世界劳动争议发展史告诉我们,基于“社会本位”思想,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角度出发,强制仲裁已成为世界劳动争议仲裁的发展趋势。结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会改革和文化传统等各方面的因素,将“三方原则”中的另外两方,通过有效的机制使/!/其真正加入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中来,依法建立独立的、自成体系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同时,制定配套的法律、法规,规范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结合工会改革,修正现有的《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组织及工作规则》,使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从企业中脱离出来,建立行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同时,加强集体协商和集体谈判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真正发挥他们预防、处理劳动争议的作用。

劳动与社会保障篇6

这个学期经过一些专业课的学习,认识到理论的学习必须与实践结合起来,才能互相促进。因此,我决定利用暑期的时间进行社会实践。我实习的部门是东湖开发区劳动与社会保障局,时间是四周。前两周我在劳动监察科实习。后两周我在养老和失业保险待遇核定科实习。

劳动监察科主要负责有关劳动关系的事务,对外业务主要有劳动合同鉴证、办理劳动就业证、劳动争议处理。除此之外,通过各种行政手段,贯彻执行上级有关要求,对开发区的企业进行劳动用工监督和管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劳动合同鉴证主要是为了规范劳动合同,进一步规范劳动用工关系,保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利益而办理的一种认证手续。作为一种行政行为,劳动合同鉴证并不影响合同的效力。只要是符合劳动法的劳动用工合同,不管是否经过鉴证,都是受劳动法保护,有合法效力的合同。但是为了起到规范劳动合同的作用,建议还是将已签定的劳动合同送到劳动行政机关鉴证,避免以后因劳动合同条款的不明晰造成的劳动争议。所以,劳动合同鉴证从根本上来说是劳动行政部门对劳动合同的一种规范,以及从根本上杜绝劳动争议的一种尝试。

每个劳动者在初次就业的时候,就业单位都应依法为其办理就业证。劳动就业证不仅是劳动者就业的证明,而且是在办理失业保险等其他业务时必要的证件。所以在就业时办理劳动就业证是非常重要的。

劳动争议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劳动过程中产生的权利与义务的争议,而劳动争议处理就是处理这些劳动争议。劳动争议处理的程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诉讼。而我们主要负责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中的仲裁这个步骤。劳动仲裁主要包括受理申诉、庭审准备、庭审和宣判这几个程序。当劳动者感觉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用人单位侵害的时候,可以向企业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提起劳动申诉。仲裁委员会可以决定是否受理。如果受理,就进入庭审准备阶段。在这个阶段,负责案件的仲裁员要准备相关材料,并通知申诉人和被诉人具体的庭审时间。庭审阶段是在仲裁庭中进行的。庭审一般包括以下阶段:书记员宣布庭内纪律、开庭、验证申诉人被诉人身份、庭审调查、双方笔录签字、庭审结束、宣布闭庭。在庭审结束后,仲裁员会制定裁决书,送达申诉人以及被诉人。

劳动与社会保障篇7

[关键词]社会保障;劳动者;权益;长效机制。

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群体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其本质是维护社会进而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历史阶段不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的维护和实现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如何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维护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加强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的必要性。

(一)中国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的总体情况。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我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尚未建立,结构性问题还将在一定时期内存在。

1.多层次社会保障制度构架已基本形成经过多年改革和发展,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维护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的多层次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框架,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首先,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维护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的各项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参保人数不断增长。

养老保险方面:2009年末,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355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659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264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31万人;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156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616万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数为869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096万人。医疗保险方面:2009年末,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4014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8325万人;参加医疗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433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9万人。失业保险方面:2009年末,全国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271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1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164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94万人。工伤保险方面:2009年末,全国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1489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09万人;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558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45万人。生育保险方面:2009年末,全国参加生育保险人数为1087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622万人①。

其次,维护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的各项社会保险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基金收入持续增加。

其中,2009年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11491亿元,比上年增长18.0%,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提高,且全部按时足额发放;2009年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3672亿元,支出279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8%和34.2%。医疗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2009年工伤保险基金收入240亿元,支出15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8%和22.7%。2009全年生育保险基金收入132亿元,支出8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4%和23.5%①。

2.劳动社会保障权益严重缺失我国虽然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得到了合理有效的保护。

首先,社会保险覆盖面偏窄,相当数量的劳动者尚未纳入社会保障范围。2009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表明:2009年末,我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总和为23550万人,分别占全国城镇就业人口的75.7%(2009年末城镇就业人员31120万人)和全国就业人口(2009年末全国就业人员为77995万人)的30.1%;2009年末,全国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2715万人,分别占全国城镇就业人口的40.8%和全国就业人口的16.3%;2009年末,全国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14896万人,分别占全国城镇就业人口的47.9%和全国就业人口的19.1%。据统计,目前全国享有生育保险的女职工只有26.5%,其中国有企业的比例最高,为32.3%;私营企业为27.8%;外资企业为6.3%②。医疗保险覆盖面最广,参保率较高,但距离全民医保还有差距。

其次,社会保障制度的不统一导致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的不平等。统一的社会保障模式是指社会不同群体的人群参加同一个社保制度,待遇发放具有相同标准,不存在群体差异性,而且在全国范围流动没有任何障碍。

由于我国长期存在二元经济结构,使社会保障制度结构也呈现出明显的二元性。现阶段养老保险制度采取城镇和乡村不同的制度模式和管理方式,社会保障制度不统一的问题十分突出。目前正在试点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向企业看齐却不涉及机关公务员等,造成了事业单位职工与公务员社会保险权益的不平等,不利于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最后,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各层次之间还缺乏有机联系,出现劳动者社会保障缺失的真空。从本质上讲,社会保障制度是管理和应对社会风险的一种制度安排。每个劳动者既面临老龄化的风险,也会面临各种各样不同的社会风险。因此,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需要不同层次,以便应对不同风险。目前,我国虽然建立了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在内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但各项制度之间缺乏有机联系,没能实现有机衔接,部分劳动者长期被排斥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导致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缺失。另外,为提高劳动者社会保障水平,更好地维护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许多国家都建立了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责任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我国虽然也提出了发展企业年金,但缺乏统筹协调,抑制了企业年金的发展。据统计,目前我国引入企业年金制度的绝大多数都是国有企业,特别是具有垄断性质的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比例很小,而中小企业几乎没有。

(二)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缺失的影响。

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问题的提出,主要是为了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以更好地构建和谐社会。劳动者是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生力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的劳动就业权离不开社会保障系统的支撑。但现实情况是:部分劳动者得不到应有的社会保障,游离于社会保障体系之外,这对劳动者和经济社会发展都将产生不良影响。

1.不利于劳动者素质和职业技能的提高。

根据发展经济学家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人的知识、能力、健康等素质的提高对经济增长有重要贡献。

这种贡献可能比物质资本、金融资本的贡献要大得多③。

而人力资本的形成离不开教育和培训。在社会保障制度相对完善的条件下,劳动者除了基本生存和发展权利能够得到维护外,受教育的权利也能够有所保障,从而使其劳动技能能够通过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个人素质也因此得以提高,进而促进人力资本的形成。

2.加深劳资矛盾,加剧劳资冲突。

我国《劳动法》第七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是国家强行性规定,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是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和改善劳动者生活状况的不可缺少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的一项重要社会政策。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使用人单位得以逃避法定义务,不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特别是部分民营企业,长期以来,不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这加深了劳资矛盾,加剧了劳资冲突。

3.不利于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社会保障被称为国民经济的稳定器,它作为现代社会的公民保证制度和福利提供制度,为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提供了一个“安全网络”,为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物质生活提供了有效保障,使社会成员在其因各种原因而遇到生活困难时能够获得“生存权利”保障。国家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目的是通过利益再分配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求,缓解劳资矛盾,维持社会稳定,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安定的社会环境。如果社会保障权益缺失,社会保障制度缺位,将会使社会成员在失去工作机会或劳动能力后得不到任何帮助,也有可能引发社会动荡,不利于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二、现阶段中国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缺失的原因分析。

当前我国部分劳动者被排除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造成了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的缺失,这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府宏观层面错位。

宏观制度和政府执行层面缺失和错位是我国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缺失的深层次原因。

1.长期的制度性障碍。

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建立起来的。计划经济模式建立的二元社会结构模式把社会成员人为地划分为城镇居民和农民。而在社会保障制度设计方面,制度安排表现出对城镇居民的倾斜,城镇居民以就业的单位作为保障,农民的保障来自土地。社会保障资源集中在政府手中,形成了权力和责任的高度统一。在这种制度背景和制度环境下,农民与城镇居民在经济、政治、文化、心理等方面表现出了明显的区隔,形成了不同的身份制度、就业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保障制度、公共服务制度的城乡差别,城乡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差别明显。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此项改革的受益者并不包含大量农民劳动者。由于户籍制度能够提供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关联资源,户籍制度对农民的排斥成为农民工在流入地就业却无法享受社会保障的根源。农民劳动者城市身份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使他们无法在城市正式的就业体系中找到工作,只能在体制外寻找那些不受任何保护的边缘职业和底层职业。二是各项改革受益者并不包括大量从正规就业群体中脱离出来的灵活就业人员和部分民营企业劳动者,他们由于脱离了正规就业单位,因而其工作及相关社会保险待遇无法得到合理保证。

2.制度的可操作性手段不完善。

社会保障应该是国家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规定、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一种制度。而当前我国社会保障相关立法的严重滞后、法律制度的欠缺给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的保护带来了诸多问题,如保障对象不明确、保障资金来源不稳定、保障管理不到位、保障标准不统一等。时至今日,我国还没有一部系统完整的社会保障法规,更没有形成相应的法律体系,这使得我国社会保障领域无法可依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

3.政府职责履行力度不够。

政府能否完全履行职责和履行效果如何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和实施有决定性的影响。政府职责履行力度不够的主要体现:一是政策失当。政策(尤其是财政政策)偏差和政策机制某种程度上的失灵是导致劳动者尤其是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问题产生的主要根源。农民工为国家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作为社会成员的一部分理应享有社会保障权益;二是对社会保障的财政支持严重欠缺、立法不够及监管不力等。虽然我国宪法和劳动法等立法明确规定劳动者享有社会保障权,国家和用人单位有义务为劳动者提供社会保险和相关福利,但在现实中用人单位有法不依的情况相当普遍,严重影响了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的实现和维护。

(二)部分用人单位有法不依。

部分用人单位有法不依和社会责任缺失导致的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得不到保护是造成当前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缺失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虽然我国劳动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但由于我国法律制度存在一定缺陷(主要适用于城镇公有制的机关、团体和企业,而不适用于非公有制的企业),有些条文模糊不清,这就为用人单位提供了不履行法定责任的漏洞,突出表现在:用人单位不给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在缺乏安全卫生保护条件的场所工作;以非法拘禁方式强迫劳动者劳动。更有甚者,部分用人单位还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社会保障权益更是无从谈起。

(三)劳动者自身权益意识不强。

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的拥有和实现除了需要政府制度和企业层面的积极作为外,还需要劳动者自身具有强烈的权益意识,而许多劳动者由于受自身条件限制,权益保护意识相对淡薄。

首先,部分劳动者长期对自身社会保障权益认知不足,主张和维护自身社会保障权益意识不够。部分劳动者过分关心工资收入和工作机会而忽视社会保障权益;部分劳动者尤其是许多农民工作为传统小生产者比较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并不认同和理解社会保障制度,更谈不上维护自身的社会保障权益。如社会保险需自身缴纳部分社会保险费用,一些农民工往往由于现实考虑而不愿意付出自认为并不必需的支出。一项针对农民工的调查发现,有近半数的农民工对于用人单位和自身参保持无所谓的态度,其理由主要有:缴纳保险费减少了现金收入;担心将来社会保险没有“保险”;怕失去工作机会而不敢向用人单位争取社会保障权利。即使购买了保险,退保现象也时有发生。

其次,劳动者维护社会保障权益的法律意识不足。

部分劳动者受知识少、文化程度低等因素限制,法律意识淡薄,这使其不能事先预见可能的社会风险而进行自我保护,同时在权益受损害后不知道怎样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最后,部分劳动者的组织化程度低,这里主要是指非公企业的劳动者。由于许多非公企业没有组建工会,因而在其中就业的劳动者,他们得不到工会的保护,使这部分劳动者缺乏利益表达和权益维护的渠道与载体,在权益受到侵害时,不能通过集体的力量,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三、构建维护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的长效机制。

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是劳动者权益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因此,必须加快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构建维护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的长效机制。

(一)政府应重点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维护劳动者权益。

社会保障是一项社会政策,政府作为政策制定和实施的主导部门,在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维护劳动者权益保护方面应发挥主要作用。

1.构建统筹城乡的统一社会保障制度。

首先,要统筹城乡发展,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户籍制度改革方案,转变人口管理方式,尽快实行由户口管理向身份证管理的转变,将依附于户籍背后的就业、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等衍生物从户口薄上去掉,把全体社会劳动者纳入到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实现社会保障的全面覆盖,从根本上维护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

其次,要建立相互衔接、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通过立法完善社会保险制度、社会救助制度和社会福利制度的有效衔接,同时发挥国家基本社会保障制度与社会和商业保障制度的有效衔接,使劳动者无论在失业还是在职期间或者在遭遇各种社会风险时都能获得合理的社会帮助,确保所有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得以实现和维护。

2.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相关法律法规。

要进一步加大立法的力度,尽快建立和健全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行之有效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系统地规范我国的社会保障工作,以使我国社会保障工作纳入法制化的正常轨道,确保社会保障资金在征缴、管理、运用、保值和增值等方面都能做到有法可依。首先,应在中央一级建立社会保障基本法,在此基础上颁布全国性的包括最低生活保障、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等单行法规,形成比较稳定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从立法层面维护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其次,要加强执法检查,强化对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保护的监察力度。必须尽快加强劳动监察机构建设,建立起完善的劳动监察体系,对那些侵害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的行为进行有效和及时的制止,对那些拒不向员工提供社会保险的企业进行严厉处罚,以切实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最后,完善司法救济程序,健全法律援助制度,使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寻求司法保护,得到应有的法律帮助。

3.加强宣传教育力度。

大力拓宽劳动保障普法宣传教育渠道,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灵活运用各种宣传教育手段,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相关法制宣传活动,提高用人单位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增强劳动者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建议国家加大对劳动保障普法工作的投入,以提高劳动者的法律意识为重点,用3年左右的时间,组织一次劳动者权益保护方面的法制教育轮训。

(二)强化企业社会责任。

社会保障是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我国《劳动法》及相关社会保险政策与法规明确规定,企业要为职工参保各项保险,按时缴纳社会保险各项费用,政府对不承担责任的企业严加惩处。当前我国企业承担社会保险面临诸多的现实困境,这导致企业有险不保,有险无保,参保欠保。在五大险种中,部分企业只参加一、两种保险,或者不参加保险;有些企业虽然参保,但欠保、骗保。企业对社会保险责任的逃避是我国当前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缺失的重要原因。首先,要加强企业社会保险责任的制度设计与观念重构,切实落实企业在社会保障中的责任和作用,体现国家、企业、个人共同负担的原则;其次,要强化立法进程,用立法规范和硬约束来强化企业履行社会保障的社会责任,促进社会保险的全面覆盖,维护劳动者权益;再次,要从严格签订与履行合同入手,引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同时加大对欠保、骗保企业的惩罚力度,强制收缴保费,对不履行社会保险责任的企业要强硬处罚;最后,要深化企业的公平效率观、权利义务观,强化企业的社会保险责任意识,积极参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从根本上维护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

(三)充分发挥工会职能作用。

《劳动法》第88条规定:“各级工会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这既是《劳动法》赋予工会组织的神圣权利,也是工会工作的基本职责所在。工会作为集体劳动权的代表,在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协调劳资关系中应该发挥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国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的工会组建率比较低,劳动者加入工会的积极性不高。同时,工会组织也没有充分发挥维护劳动者权益的作用。

企业工会维权职能的退化,削弱了工人的内部组织性,增强了劳动者的弱势地位。因此,要加快企业工会组织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作用,把工会履行职责的重点转移到维护劳动者权益上来。同时深化工会改革,进一步提高工会地位,明确工会权利,以在企业内部形成劳资抗衡机制,使工会真正成为劳动者的权益维护组织。

(四)提高劳动者自身素质,增强其维权意识。

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部分劳动者的法制观念薄弱和缺少维权意识,而提高劳动者自身知识水平及维权意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

因此,要加强对劳动者的教育,提高其法律意识,使他们在自身权益受损时敢于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同时,要重视提高劳动者的自身素质,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职业竞争力,以使劳动者能适应市场需要,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刘燕生。劳动者社会保障[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2]孟刚。劳动权益保障[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3]李迎生。社会保障与社会结构转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4]郑功成。农民工的权益与社会保障[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8)。

[5]仓理新。社会保障与公民权利[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6)。

[6]刘俊霞。公民社会保障权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5,(4)。

[7]刘云香。我国公民社会保障权益的维护及完善[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9)。

[8]刘斌。浅析中国劳动者的社会保障问题[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5)。

[9]谭兵。社会保险与企业社会责任[J]。学术研究,2005,(7)。

[10]龙翼飞。实现妇女权益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4,(5)。

[11]彭秀清。非正规就业群体的社会保障权益[J]。法制与社会,2008,(9)。

[12]Social Security Department International Labour Office,“Can low-income countries afford basic social security?”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2008,2008.

劳动与社会保障篇8

关键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需求;供给

一、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纵观近百年的人类社会史,社会保障制度构成了世界大多数国家社会发展的主体内容和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劳动与社会保障是一项随着社会发展与日俱增的公共事业,社会的工业化、市场化、现代化以及人口的老龄化,客观要求建立健全发达的劳动与社会保障服务体系。据有关资料,比利时政府中60%的公务员在从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而这个国家最忙碌的也是劳动和社会保障方面的律师。在日本,劳动与社会保障人才的培养已经细化到每一项工作,形成了社区、青少年、老年等多个细分专业,主管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的政府机构厚生劳动省开设的职业资格考试多达100项,主要项目有社会保险劳务士、职业训练指导员、社会福利士和福利护理士等。[1]在发达国家,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的专业人员与劳动力的比例一般是1∶1000左右。目前,由于我国社会保障工作的专业化水平不高,社会保障制度不发达,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的专业人员与劳动力的比例偏低,仅为1∶7300。[2]因此,从发展趋势看,在从较不发达国家通向发达国家的道路上,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社会潜在需求量很大。

(一)行政事业单位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缺口估测

一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隐形缺口。目前,由于劳动与社会保障机构的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使得劳动与社会保障政策在运行中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中存在普遍的骗保行为,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中“人情保”和“关系保”很普遍。因此,以专业人才替代非专业人员具有客观必要性,劳动与社会保障从业人员的专业化刻不容缓,由此产生了专业人才隐形缺口。

二是劳动与社会保障基层工作人员缺口。随着“小政府、大社会”格局的进一步形成,居委会、村委会等基层组织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有很大的需求。比如,上海市政府规定,要为全市近3000个居(村)委会配备2名就业援助员和社会救助员,这一项就需要6000多人。据民政部门统计,截至2009年底,我国共有村委会59.9万个,比上年减少0.5万个,降低0.8%,;社区居委会84689个,比上年增加1276个,增长了1.5%。[3]如果参照上海的配置标准,全国城乡社区总共将需要上百万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

三是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人才缺口。据专家估计,我国对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人才的需求将超过万人。[4]社会保障专家郑秉文研究发现,我国10年间CPI平均涨幅为2.2%,5项社会保险基金的收益率却仅为2%,加上工资的平均增长率,社会保障基金的购买力实际下降了1个百分点,出现了巨额亏损。截至2009年年末,我国5项社会保险基金结余已近19000亿[5],如此庞大的基金要实现保值增值,必然要求加快培养社保基金管理和投资决策的高级人才。另外,我国社会保险精算师奇缺,甚至有不少高校的保险精算课程的教学因师资不够而大打折扣。

另外,其他事业单位也需要有懂社会保障事务的人员负责社保经办和为员工提供社保咨询。至今,全国事业单位为130万个[6],对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有很大的需求空间。

(二)企业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缺口估测

根据我国相关社会保障法规定,符合条件的企业必须为职工提供养老、工伤、医疗、失业、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障,这样客观上要求每个单位都应该有懂社会保障事务的人员负责这一事项。据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2008年末,我国企业法人单位495.9万个,与2004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时相比,增加了170.9万个,增长52.6%。[7]目前,不少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设置一个专职人员负责社会保障管理或劳动关系管理,称为社保管理员或社保专员或劳动关系专员或社保/劳动关系专员等。据笔者对近几年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就业去向的汇总研究,发现80%以上的该专业大学毕业生在企业人力资源部从事薪酬福利管理的工作。而一些受托从事社保基金的投资运作和资金托管的金融机构,由于社保基金的投资原则和方式不同于一般的公共基金,具有特殊性,因而这些金融机构在做投资决策的时候也需要劳动保障人才的参与,以确保在安全性第一的条件下追求投资收益率,同时保持社保基金的流动性。在商业性保险公司,除了需要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担任社保经办和劳动关系专员外,还需要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做讲师,或者是其他内勤人员,或者是业务员。

根据以上对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需求的分析,人才缺口最大的是社区和企业,而目前我国急需的是社保基金管理和投资决策的高级人才。

二、劳动与社会保障人才供给分析

(一)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人才的存量供给状况

目前,我国在各行各业从事劳动保障的工作人员大约有100多万人,2/3的工作人员学历在大专以上,但是,大部分人员是“半路出家”,劳动与社会保障科班毕业的不到1/100。[8]因而,人才存量的供给,从质量上来看,整体素质不高,队伍不稳,存在激烈的竞争。而从数量上看,供给总量不足,不少社保业务没有设置专门机构和人员,而是由其他机构代办的,比如农村社会保障的宣传、登记、缴费等,多是由村委会来代办。由于代办人员和机构专业素质不高,又缺乏必要的监督,因而存在人道德风险。

(二)来自高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供给

开设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高等院校是劳动与社会保障高级专门人才的培训基地和储备中心。从1993年中国人民大学率先开始招收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算起,至今已经有多届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为政府、企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急需的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目前,我国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院校已达100多所,还有36多所高校具有硕士点、7所高校具有博士点,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人才培养梯队。在人才培养数量方面,据笔者对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调查和估测,高等院校每年为社会输送的各个层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约为5000人。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由于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不能有效地满足服务于各行各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的需要。我国目前大学毕业生离校时掌握的水平达到社会初始岗位的工作要求水平的百分比普遍偏低,其中“211”院校毕业生离校时掌握的工作能力水平为53%,非“211”本科院校为52%,高职高专为51%。[9]专业人才有效供给严重不足。近几年,各高等院校针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在调整专业设置、提高大学生专业技能、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这些措施还没有触及问题的根本。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不合理,大学教育还没有真正成为国民素质教育,是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普遍达不到用人单位要求的深层次原因。

根据以上对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供给的分析,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不能有效满足国内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需要,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有效供给不足。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供求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从我国劳动保障和社会保障体系建构对专业人才的要求来看,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供求矛盾比较突出并将长期存在。

因而,应该把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培养,看作是推进社会保障事业的紧迫任务,以形成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需求与供给良性互动的局面。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高等院校担负着培养合格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特别是高级专门人才的重任,应进一步创新教育模式,构建以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增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合格人才,缓解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供求矛盾。这是高等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关系到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的进步。同时,在面临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高校竞争和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的挑战的新形势下,改革教育模式,也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洪春.日本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职业资格考试及其启示[J].中国社会保障,2004,(9).

[2] 特别关注:专业与就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OL].省略,2004-04-12.

[3] 民政部2009年度全国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OL].中国新闻网,2010-06-10.

[4] 吕学静教授谈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OL].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本、专科招生网,2008-04-17.

[5] 杨华云.社保基金结余近1.9万亿因低利率面临缩水压力[N].新京报,2010-05-22.

[6] 竹立家.事业单位改革难的症结[J].决策与信息,2010,(9).

[7] 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OL].http://省略,2009-12-25.

劳动与社会保障篇9

关键词 劳动与社会保障 课程体系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7.024

Reform of the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Course System

LIU Bing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128)

Abstract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s an emerging specialty involving multiple aspects of management, economic and other professional discipline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status of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work in China's economy and society have been improved.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while meeting the social needs of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our country in 1998 in the university opened its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professional. In this paper, the present situation in our universities specialty construction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were analyzed, and innovative ways to reform curriculum system were discussed.

Key words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course system; reform

1 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1.1 人才培养目标

我国高校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上的培养目标通常是为了适应我国的市场发展以及企业对人才的需要。主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管理能力、社会学素养以及经济、计算机和外语能力等。①此外,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需要对我国相关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法律等具有一定的掌握,掌握牢靠的管理技术,对相关的事务要具有处理的能力,以此来适应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要。在高校四年的学习中,学校希望在学生毕业后能够步入政府相关部门工作或者其他的公共管理部门等,或者从事相关的教育、研究工作。

1.2 课程设置

为了达到人才培养目标,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主要由理论课和实践课组成,此外还包括了一些课外活动和竞赛等相关活动。在理论课程中主要包括了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以及选修课程。②通常公共课程都是由学校统一进行安排,根据培养学生的素养和文化知识来进行课程设定,主要包括大学语文、英语、高数、计算机等。在专业课程的设施上主要为经济管理类的专业学科,包括政治学、经济学等。在专业主干课程中主要是社会保障学、社会保险以及社会保障经济学等。在高校的实践课程设置中主要包括相关的技能学习和就业指导等。此外,学校还会开设一些社会模拟业务实习课程和管理实习课程等。

2 高校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2.1 缺少独立的学科特点

从我国各大高校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时,在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上就一直在不断调整,但始终没有形成明确的发展目标和专业的特点。正是这样导致在课程设置中没有可靠的依据,课程随意性比较大,常常是借鉴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来进行课程设置,或者学校觉得哪些课程对学生发展比较有利就开展哪些课程,这样的情况常常造成每一届学生所学的内容都有一定的变化,教师很难快速适应课程的变化。长久以来缺少系统性和特色性的课程设置,导致学生即使在学校学习了四年,当走向社会时仍然很难形成完整的知识链,无法适应岗位需要。③

2.2 基础课与其他课程之间的矛盾

为了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我国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设置上通常是统一进行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基础课设置,然后再由自己的院系来进行主干课和专业选修课的设置。这样的课程设置有利于保证基础课的教学,但院系部没有过多的主动权,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来进行课程设置。为了保证课程的多样性,使学生能接触到更多的知识,在进行课程设置上总是设置比较多的专业主干课和选修课,但由于时间限制,课程实践只能通过对课程的压缩才能实现。

2.3 课程设置理论性太强

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应更加重视实践性,但就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高校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上比较重视理论教学。④虽然一些院校一直在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但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实践性教学的开展情况并不乐观。即使开展了实践教学环节,但在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也不够成熟,形式化严重,无法真正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此外,在理论课教学中概念、原则性的内容比较多,可操作的理论比较少,理论教学可以说与实际有一定的差距,没能体现出与世界形势接轨,学生毕业后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2.4 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差

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中更多地应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满足市场的需要,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很快适应工作岗位。⑤但当前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情况并不乐观,理论教学的形式使得学生常常面临较重的课业负担,能够自主支配的时间较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难以得到锻炼。在专业课中,教师主要以书本上的内容来进行教学,并以学生的理论掌握情况来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被忽视,创新能力得不到锻炼,导致学生在毕业后出现难以适应社会,与人沟通困难等情况。

3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改革途径

3.1 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

社会需要和就业需要是推动教育不断前进的动力,同时也是生存的必要条件。我国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起步较晚,缺乏相应的经验作为参考,专业建设也是根据相关专业来逐步开展的,因此缺少课程特色。在我国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发展了十几年的学科基础上,怎样彻底改变现有状态,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当前的重点。我国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保障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渠道上大概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在毕业后进入相关的教育或者科研机构,他们一般都会选择再深造。第二类是进入政府部门成为公务员,进行一些相关的社会保障管理工作。第三类是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共组,从事宽口径劳动人事工作。一般来说从事前两类工作的毕业生不多。⑥也就是说高校在专业课程的设计上应充分考虑到现在的就业趋势和情况。

3.2 更新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的更新关系到专业学科的未来发展,首先在指导思想上应重视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和理论修养,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成为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在大学教育中,应不断强化通识教育,建立起科学的课程体系,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在一起,帮助学生在理论知识强化的同时使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能有所提升。在培养专业人才的思想上,应具有培养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以及社会保障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使毕业生能够进入多种相关的部门进行工作。此外,通过四年的大学教育应让学生具备良好的社会保障文化素养,掌握牢靠的专业知识以及其他相关的知识,对本学科和相关学科都能有全面的了解,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3.3 赋予专业课更多的自

为了保证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能够培养出综合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打造专业特色,应在培养过程中除了重视基础知识的教育,同时也应该重视也专业知识和特色课程的教育。在课程设施上应适当减少对专业课程的束缚,以专业课作为教育的中心,然后根据专业课来安排其他的基础课和选修课。⑦专业课是本专业存在的基础条件,同时也是在培养人才过程中最中意的一部分,在所有的课程中占有主导地位,因此一定要按照专业发展的方向来制定专业课程,促使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本专业内涵,并在日后的工作中较快地适应岗位。

3.4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近十几年来才发展起来的新兴专业,专业课的教师一般都是由其他相关学科转过来的,他们在理论教育和实践能力上都有着一定的差距。我国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由新专业、新教师来构成的,使得专业教育的效果迟迟得不到提升。要想改变专业教学的现状,应建立起一支专业的师资队伍,一方面要不断加强教师对劳动与社会保障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力度,另一方面要不断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同时引进相关社会保障专业的专业人员到学校进行教学。安排学校现有的教师定期参加相关劳动与社会保障实践工作,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同时积极鼓励教师在教学中采取实践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此外应不断吸收外来的优秀教师加入到教师团队中,组建成一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教师团队,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5 强化实践课程

要想培养出理论与实践能力并重的专业型人才,在课程设置中一定要强化实践环节,让学生掌握足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保障的基本技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保障领域。⑧对此,高校可以建立起相应的模拟实验室,让学生在实验室中模拟社会保障的业务操作,让学生了解到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结构以及运行的模式,保证每个学生都能亲手进行操作,以便于在工作中适应得更快。也可以建立起相应的实践基地,与校外的相关企业和单位进行积极的合作,让学生到劳动和社会保障的单位进行实习,在真实的工作中得到更多的经验,为正式工作打下基础。

4 结语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我国的发展时间尚短,仍然需要学校和相关的教育部门等进行努力。当前我国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课程体系上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但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和手段,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很快就能起到较好的效果,保证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以及专业岗位的需要。

基金来源:湖南农业大学校级教改项目《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课题编号A201301

注释

① 谭晓辉.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3):66-69.

② 夏敬.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基于财经类院校及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视角[J].考试周刊,2013.1(9):45-48.

③ 邵文娟,马u,刘媛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J].中国市场,2014.2(6):110-113.

④ 朱梅.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如何提升就业能力[J].职业时空,2011.2(4):30-36.

⑤ 朱志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定位思考――以河南城建学院为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0(12):85-88.

⑥ 滕新才,杜毅.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探讨[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4(1):106-108.

劳动与社会保障篇10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劳动与社会保障问题;对策研究

新农村建设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土地问题、就业问题、文化建设、养老保障问题问题。对于新农建设的内容虽然有了初步的方向,但是缺乏相应的计划和实施的条件。因此,需要更好的进行规划和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的规划从而更好的实施。

一、 新农村建设中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一) 土地流转问题

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对于农民的土地进行了大量的征收和使用,导致农民失去大量的土地,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主要依靠,生活方式的转变让农民无所适从,新的科学技术手段的应用和农村生产生活的状态需要一定是时间的适应。保障农民的生活的基本条件,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实现农村劳动力和生产方式的合理转变是实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民土地问题的重要问题。

(二) 就业问题

农民就业问题一直是我们所关注的话题,解决好农民的就业问题能够充分的解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解决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但是农民就业面临的问题就是劳动力的职业素质相对不高,因此就需要国家和政府创设具体的实践的环境,为农村提供技术指导和职业培训,让农民能够有一技之长,自由的选择自己能够适应的工作,实现农村建设中的劳动力资源合理高效的利用,发展农村建设中的特色性就业渠道。

(三)文化建设问题

新农村建设要求的整体村容村风的建设,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能够为农民的生活提供更好的环境,良好的文化素养能够提高农村整体的精神风貌。随着物质文化的高速发展,农民对于精神文化的满足也有了更高的追求,在农村范围内实现文化建设,大大的改善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农村发展的质量,丰富新农村建设的内容。改善人们对于农村和农民的看法,提高农民的文化生活水平,建设文明程度更高,精神文明状态更好的农村。

(四) 养老保障问题

农村中大量的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导致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劳动力不足。不仅仅如此,劳动力的转移带来的更多的是农村空巢老人的增加,老年人没有子女在身边的照顾,缺乏基本的养老保障。政府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关注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建设老年人的养老保障体系成为了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的重要问题。同时在政策上需要专门注重老年人的生活保障和人文关怀方面,对于基层的发展情况需要更深入的了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为农民生活排忧解难。

二、改善我国新农村建设中老与社会保障问题的措施

通过以上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和措施,改善农村建设的额总体环境,为农村发展做出最大程度的保障。

(一)给农村失地人口提高基本生活保障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了新农村建设,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建设用地,工厂建设,城市扩建等因素造成了越来越多的农用土地被征收,这样增大了农村富余劳动力,以及失地人口的基数。为了稳定社会,提高农村人口的收入,就必须要在保障失地人口基本生活基础上,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新农村建设的目的在于给农村人口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更高的医疗水平,因此劳动与社会保障就必须要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坚实后盾。

(二)给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培训

劳动与社会保障制度的目的在于保障人民生活的基本水平,更高的要求就是要给人民提供更好的劳动机会,保障劳动的公平性和收益性。因此要给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指导与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知识文化水平,以及专业技能,有良好的素质能够在就业领域大放异彩,更好的把握就业机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然造成农村劳动力的赋予,解决劳动力的转移,成为了劳动保障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三)建设良好的新农村氛围

文化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也是重要的问题之一,建设良好的文化氛围,给农村带来新的文化气息,将文化底蕴加入的社会建设当中。 从观念上改变落后的农村,建设成为具有新时代气息的新农村。需要大批的知识分子投入到农村建设中,在卫生、文化、教育领域支持新农村建设,这些下乡支教是人员,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保障,让有贡献的人得到应有的报酬,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才流向新农村建设的第一线。

(四)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农村问题是国家的根本问题,严老问题的解决关系到新农村建设中的成就。由于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涌入,农村留守老人问题浮现出来,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重要问题。农村养老保险政策应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完善,这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手段,更是缩小农村与城市收入差距的基本手段,保障国计民生。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不健全,给农村的现代化带来了相当的阻碍。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迫在眉睫。

新农村建设的道路还很漫长,还有许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发现和研究,更多的关注农民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问题关乎社会的稳定和谐,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很重要的影响。(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梅龙生.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重构[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1)

[2]郭旺,李娟.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9(11)

[3]韩央迪.农民社会保障的制度实践与发展困境——基于北京市三区县的实证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