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保障十篇

时间:2023-03-27 09:35:19

劳动保障

劳动保障篇1

──金马劳动保障所年工作总结

年,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做好劳动保障工作是农村经济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我镇的劳动保障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业务指导和关心支持下,在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下,认真学习和实践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再就业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有关决定,切实加快劳动力资源开发步伐,做大做强劳动力资源开发这一目标和任务,坚持把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实现农民增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出发点,把扩大就业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进一步扩大了劳动力转移规模。经过全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埋头苦干,创新实干,我镇的劳动保障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了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再接再厉地做好年的劳动保障工作,在认真总结年工作的基础上,提出年的工作思路。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年的基本工作

针对我镇人多地少和剩余劳动力较为丰富这一现状,结合泸政发〔〕号和泸发〔〕号文件精神,镇党委、政府及时成立了金马镇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金发〔〕号)文件,之后又制定了《金马镇关于年度劳务输出目标责任考核的实施意见》,及时下达《金马镇人民政府关于下达年度劳务输出指标的通知》(金政发〔〕号)文件,根据客观因素的影响,又出台了《关于认真做好年劳务输出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在这些文件中都将农村劳务输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奖惩办法等都作了明确规定,并且还把劳务输出工作列入中心工作目标责任考核。

在具体工作中,我镇主要是通过政策扶持,政府引导,能人帮带,充分利用泸西县金水建筑建材有限责任公司这一龙头企业,努力把金马的劳动力资源变为经济资源,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率,加快全镇经济发展。全镇_年度计划向外省及省内输出农村劳动力人,比县委、县人民政府下达的任务数人增加人,农村劳动力在非农业比例提高到%。今年至月,全镇通过各种渠道共输出劳动力人,完成县下达任务数人的%。其中由县劳务输出公司输送人,累计已达人,就业中心输送人。输出省外人,省内人,县内人,输出人员主要是从事建筑、加工、运输或进厂务工等城市经济的各行各业中。根据统计数据分析,劳务输出不仅可以实现劳动力资源、知识、文化、经济的双向流动,从而达到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还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劳务收入已成为许多农民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好的村子出现了“外出一个,致富一家,外出一群,带富一方”的可喜局面,大大推进了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发展,劳务输出已经逐渐提高了外出务工人员家庭收入和生活质量,推进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加快了城镇化进程,还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做好劳务输出工作,不仅可以使劳动者增长见识、转变观念、提高素质,还可以为家乡创汇,为家庭创收,同时还有有效地减缓就业压力。总之,我镇的劳务输出工作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同时了收到了良好的效应,其做法主要是:

(一)加强组织领导,把劳务输出作为一个新产业来抓

镇党委、政府认真领会县委、政府劳务输出工作会议精神,把劳务输出作为发展本地经济、增加农收入的一项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抓紧实施,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配合抓”的良好工作局面,专门成立了镇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紧紧围绕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开发劳动力资源的决定,把劳务输出纳入对各村委会考核的重要指标。镇主要领导还经常深入到各村委会督促此项工作的完成情况,要求各单位、各部门密切协作,为劳务输出创造宽松的环境,同时还把劳务输出工作为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内容,切实加强对劳务输出的领导和管理。

(二)加大宣传舆论力度,积极营造良好氛围

为使县委、政府有组织地开展劳务输出这一决策深入全镇万多人民群众中,我们充分利用广播、墙报以及《金马快讯》和《今日金马》等刊物,树立典型,大力宣传劳务输出的成功经验和典型事迹,让群众摒弃外出务工是羞人行为的思想,提高人们对劳务输出的认识,充分利用赶集天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的广泛宣传,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跟农户讲实惠,把县委、政府支持与鼓励劳务输出的有关政策宣传到农户家中,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外出务工是一项学技能、长见识、增收入的有效途径,进而放下思想包袱,打消思想顾虑,转变择业观念意识,积极外出创业务工。在宣传中还通过身边的典型例子,让大家了解“靠土地增收有限,走出去创业海阔天空”的道理,从而形成了“走出家门闯世界,外出务工奔小康”的良好氛围。

(三)完善部门密切配合,相互支持的工作机制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各部门,需要各部门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共同努力,形成推动劳动力转移的合力。镇政府为有效避免“人难找,事难办”现象的出现,召开了相关部门领导参加的会议,形成“统一领导,分工协作,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求劳保所、派出所、计生、信用等部门要简化办事手续,认真做好各种服务工作。镇政府还与各村委会签订劳务输出目标责任考核,并把劳务输出考核纳入全镇中心目标考核范畴,还要求机关干部职工关心、支持外出务工人员,结合实施“云岭先锋”工程,做到“输出一个,帮扶一个,带动一片”,把劳务输出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来抓,努力营造“党委重视、政府主抓、各方参与、社会支持”的工作局面,为做好劳务输出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四)认真组织,严格把关,做好各种服务工作

为确保输出的务工人员安置得好、稳得住、干得好、有效益,对来报名的人员严把年龄、文化程度、身份证、身体条件、思想观念、综合素质等关口,真正做到符合条件一个,办理手续一个,面试合格一个,组织输出一个,这些硬件使务工者突破了行业、岗位的条件限制,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安置不好、稳定不了或其他思想观念问题的产生。各村民委员会还经常与劳动保障所联系,做好务工人员家属的思想工作,把务工者的生活情况、待遇情况及时告诉其家属,耐心回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及时为外出人员带去身份证、毕业证等证件。扎实的工作使我镇输出人员的稳定率达%。

(五)按时上报劳动力资源和劳务输出情况报表。

为了及时了解掌握各阶段劳务输出情况,镇劳动保障所积极配合镇企业办切实做好劳动力资源的调查建档、职业培训和外出务工人员的跟踪管理服务,认真做好劳动力储备情况的调查,及时准确地上报农村劳务输出情况统计报表以及各种业务报表,没有一次漏报、缺报,并且还全面落实了我镇辖区范围内离退休人员数,认真做好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切实抓紧抓好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已把全镇范围内离退休人员造册登记,还超额完成了县局分给我镇的报刊征订任务数。同时还认真做好技校招生工作,圆满完成县局下达的任务数。

(六)认真形势,加强业务学习。

学习是永恒的,只有不断学习,才会进步。乡镇自月份成立劳动保障所以来,由于人员少,事情又多,对劳动保障知识了解甚少,要做好劳动保障工作,就要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及劳动保障方面的业务知识,这就要求每个干部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因此,我们积极参加县局组织的业务知识培训,认真听了县局个科室主任讲解的业务知识,为做好劳动保障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内增强了素质,对外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二、金马镇劳动保障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我镇的劳保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与县委、政府的要求也还存在差距,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十分艰巨,这些都与主客观因素有关,主要表现在部份人员担心上当受骗,对陌生世界存在畏惧感和“家乡宝”观念较强,还存在着“在家千般好,出门万事忧,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等观念意识,这样就给劳务输出工作带来了问题和困难。

(一)思想认识不足,组织工作有待改进

从目前金马镇劳务输出的状况来看,村与村之间仍然存在着对劳务输出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出现村与村之间劳动力输出的数量和质量存在很大差距,部分地区的劳务输出仍然是民间自发的、无序的,缺乏有效的组织领导,致使劳动力输出效率不高,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护,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农民工的积极性。

(二)求职人员择业意识还未转变

在众多的求职人员中由于他们受传统择业意识的影响,很难找到工作,在他们心目中,唯有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是他们择业的标准,否则宁愿守在家里,也不愿到集体、私营企业中去做事,还有既使在国有单位几十元每月的工资,也不愿到每月几百元的集体、私营企业中去,形成有要人的单位找不到人,有人又打不到单位的反差,这样也严重影响了劳务输出工作的开展。

(三)现有的劳动力资源素质偏低,适应不了现代社会劳动的需求,严重影响劳务输出

劳动者素质偏低,是由劳动者的文化程度、职业培训、技术技能水平、思想觉悟和职业道德等多方面反映的。目前,全镇的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对劳动力的要求,特别是面对城市的就业压力,农民工明显不具备竞争优势,难以适应乡镇企业不断发展高科技的客观要求,这样就使部份务工人员在返乡后就乱造谣,给劳务输出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阻力。

(四)受区域环境的制约,落后地区劳动力转移困难较大

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农民文化素质低,这样就给劳务输出带来了困难,主要是传统观念束缚着人们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形成特有的满足现状的思想意识,不愿走出家门闯世界,形成小富即安的思想。其次是劳动就业不能与信息变化同步,失去许多就业机会。

(五)宣传力度还不大,广度深度不够,劳务输出工作还未形成社会的共识,广大农村劳动力对外出务工心存疑虑,怕这怕那,没有从“以地为生”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还停留在“宁守穷家安稳,不愿外出创业”的家乡宝观念

三、金马镇劳动保障工作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一)提高对劳务输出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领导,强化劳务输出工作

镇党委、政府还要进一步把劳动力输出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解决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从政策上、体制上为劳务输出创造有利的环境,并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我镇的劳务输出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加强培训,提高我镇劳动力素质

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积极争取州、县培训资金,开展特色培训和对口培训,把用工需求与培训衔接起来,通过就业指导、技能培训、考核发证、推荐上岗等方式,实行先培训后输出。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校培养渠道,进一步加大技校招生力度,保证新增劳动力的素质,另一方面要利用金马职业中学,按照“定点培训,定性培养,定向输出”的要求,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和政策法规水平,加强职业中学的劳动技能课教育,针对性地组织劳动力上岗前的技能培训,做到先培训,后就业,提高我镇外出务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以适应劳动力就业的需要,从而突破行业、岗位的条件限制,进而实现量上的规模扩张和质的飞跃发展。这样既提高了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同时又促使劳务输出的稳定和提高,为劳务输出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规范管理,完善服务,抓好典型,搞好示范

为保证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我们将严格规范劳务输出秩序,合理引导劳动力流动,杜绝民工盲目外出、无证打工等现象的发生,积极探索政府引导、市场配置、企业订单、劳务派遣、项目拉动等多种形式,千方百计扩大转移输出的渠道和规模。抓紧实施好石缸冲村委会“劳务输出示范点”的建设工作,加大外出务工人员致富典型的宣传力度,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来告诉那些持等待观望甚至怀疑态度的人,使他们尽快加入劳务输出的行列,早日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梦想。

(四)加快发展二、三产业,为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创造空间

一是加快中心集镇建设的力度,推动我镇二、三产业的发展。二是积极鼓励个体私营业主创业,提升现有乡镇企业的规模及经营管理水平。三是切实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特别是肉牛、蔬菜产业化发展。通过二、三产业的就业渠道及就业岗位的增加,为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创造条件。

(五)加快实施“异地转移”战略,拓宽农村劳动力跨区流动渠道

充分利用现有的某省、某省、昆明等劳务输出渠道,积极开拓新的输出市场,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大中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的地区流动。一是加强与外地劳动力市场的沟通联系,为农民外出务工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二是加强劳务输出的市场管理,建立合法、有序、畅通的劳动力输出机制。三是做好输出人员的跟踪服务工作,切实维护他们的劳动权益,提高劳务输出效率。

劳动保障篇2

英文名称:

主管单位:四川党建期刊集团

主办单位:四川期刊集团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四川省成都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6-0480

国内刊号:51-1655/D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4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劳动保障篇3

一、全力推进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

做好企业离退休人员移交工作,今年接收离退休人员共人,其中市级人,县级人,转出退休人员人,现共有离退休人员人,其中市级人,县级人。同时开展养老金资格认证工作,为全镇余名离退休人员全部办理了养老金资格证,办证率和发证率均为%,并做好养老金年度审核工作。离退休人员社会管理服务信息登记表的调查核实登记率为%。我们做到每接收一名退休人员,就填写一份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信息登记表,发放一张社会化管理服务联系卡,并对离退休人员进行上门调查核实与离退休人员见面,并且将信息登记表输入电脑。同时,做好了离退休人员死亡申报工作完成率和统计报表工作。去年我镇离退休人员死亡共人,已全部办理了丧葬申报。

进一步完善离退休人员自管组织制度。年初,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根据各退休人员居住地址和人员数量,分为个自管小组,并选举了名自管员。制订自管员工作职责,充分发挥了自管员的作用。同时我镇还切实关心退休人员的生活,着力提高退休人员生活质量,精心组织退休人员参加活动。投资万余元建立退休人员活动中心个,添置桌椅、麻将、扑克、象棋等活动器材,购买书籍余册,并成立了退休人员活动委员会,制订了活动规章制度。今年共组织活动余次,参加人员约余人,极大的丰富了退休人员的生活。在我镇退休人员活动中心,每天都有退休人员在打门球、跳舞、打扑克、打麻将等活动,极大的丰富了退休人员的生活,老人们各有所乐。

二、着力加强劳动就业工作

今年以来,我镇根据与县就业局年初签订的责任状,积极开展职业介绍和就业再就业工作。切实做好劳动保障基础数据工作,通过调查摸底,并逐项分类,登记造册,掌握了全镇的劳动力资源状况,准确掌握全镇再就业情况。截止年月底我镇共有下岗职工余人,失业人员人。同时,我们加强宣传和引导,在县就业局和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的帮助和引导下,新成立了家职业介绍所,为求职人员提供更多的用工信息,促进了全镇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发展。月份,市劳动就业局在我镇进行现场招聘,录取名下岗女职工赴某省大拇指母婴公司务工。今年以来,我镇共安排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就业人,新增城镇就业人口人,安排困难群体就业人数人,转移农村劳动力人,免费职业培训人,免费职业介绍人。还认真落实再就业政策,为名下岗工人提供了小额贷款证明。

三、切实做好社会保险扩面工作

劳动保障篇4

──金马劳动保障所年工作总结

年,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做好劳动保障工作是农村经济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我镇的劳动保障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业务指导和关心支持下,在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下,认真学习和实践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再就业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有关决定,切实加快劳动力资源开发步伐,做大做强劳动力资源开发这一目标和任务,坚持把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实现农民增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出发点,把扩大就业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进一步扩大了劳动力转移规模。经过全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埋头苦干,创新实干,我镇的劳动保障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了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再接再厉地做好年的劳动保障工作,在认真总结年工作的基础上,提出年的工作思路。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一、年的基本工作

针对我镇人多地少和剩余劳动力较为丰富这一现状,结合泸政发〔〕号和泸发〔〕号文件精神,镇党委、政府及时成立了金马镇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金发〔〕号)文件,之后又制定了《金马镇关于年度劳务输出目标责任考核的实施意见》,及时下达《金马镇人民政府关于下达年度劳务输出指标的通知》(金政发〔〕号)文件,根据客观因素的影响,又出台了《关于认真做好年劳务输出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在这些文件中都将农村劳务输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奖惩办法等都作了明确规定,并且还把劳务输出工作列入中心工作目标责任考核。

在具体工作中,我镇主要是通过政策扶持,政府引导,能人帮带,充分利用泸西县金水建筑建材有限责任公司这一龙头企业,努力把金马的劳动力资源变为经济资源,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率,加快全镇经济发展。全镇_年度计划向外省及省内输出农村劳动力人,比县委、县人民政府下达的任务数人增加人,农村劳动力在非农业比例提高到%。今年至月,全镇通过各种渠道共输出劳动力人,完成县下达任务数人的%。其中由县劳务输出公司输送人,累计已达人,就业中心输送人。输出省外人,省内人,县内人,输出人员主要是从事建筑、加工、运输或进厂务工等城市经济的各行各业中。根据统计数据分析,劳务输出不仅可以实现劳动力资源、知识、文化、经济的双向流动,从而达到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还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劳务收入已成为许多农民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好的村子出现了“外出一个,致富一家,外出一群,带富一方”的可喜局面,大大推进了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发展,劳务输出已经逐渐提高了外出务工人员家庭收入和生活质量,推进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加快了城镇化进程,还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做好劳务输出工作,不仅可以使劳动者增长见识、转变观念、提高素质,还可以为家乡创汇,为家庭创收,同时还有有效地减缓就业压力。总之,我镇的劳务输出工作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同时了收到了良好的效应,其做法主要是:

(一)加强组织领导,把劳务输出作为一个新产业来抓

镇党委、政府认真领会县委、政府劳务输出工作会议精神,把劳务输出作为发展本地经济、增加农收入的一项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抓紧实施,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配合抓”的良好工作局面,专门成立了镇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紧紧围绕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开发劳动力资源的决定,把劳务输出纳入对各村委会考核的重要指标。镇主要领导还经常深入到各村委会督促此项工作的完成情况,要求各单位、各部门密切协作,为劳务输出创造宽松的环境,同时还把劳务输出工作为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内容,切实加强对劳务输出的领导和管理。

(二)加大宣传舆论力度,积极营造良好氛围

为使县委、政府有组织地开展劳务输出这一决策深入全镇万多人民群众中,我们充分利用广播、墙报以及《金马快讯》和《今日金马》等刊物,树立典型,大力宣传劳务输出的成功经验和典 型事迹,让群众摒弃外出务工是羞人行为的思想,提高人们对劳务输出的认识,充分利用赶集天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的广泛宣传,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跟农户讲实惠,把县委、政府支持与鼓励劳务输出的有关政策宣传到农户家中,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外出务工是一项学技能、长见识、增收入的有效途径,进而放下思想包袱,打消思想顾虑,转变择业观念意识,积极外出创业务工。在宣传中还通过身边的典型例子,让大家了解“靠土地增收有限,走出去创业海阔天空”的道理,从而形成了“走出家门闯世界,外出务工奔小康”的良好氛围。

(三)完善部门密切配合,相互支持的工作机制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各部门,需要各部门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共同努力,形成推动劳动力转移的合力。镇政府为有效避免“人难找,事难办”现象的出现,召开了相关部门领导参加的会议,形成“统一领导,分工协作,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求劳保所、派出所、计生、信用等部门要简化办事手续,认真做好各种服务工作。镇政府还与各村委会签订劳务输出目标责任考核,并把劳务输出考核纳入全镇中心目标考核范畴,还要求机关干部职工关心、支持外出务工人员,结合实施“云岭先锋”工程,做到“输出一个,帮扶一个,带动一片”,把劳务输出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来抓,努力营造“党委重视、政府主抓、各方参与、社会支持”的工作局面,为做好劳务输出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四)认真组织,严格把关,做好各种服务工作

为确保输出的务工人员安置得好、稳得住、干得好、有效益,对来报名的人员严把年龄、文化程度、身份证、身体条件、思想观念、综合素质等关口,真正做到符合条件一个,办理手续一个,面试合格一个,组织输出一个,这些硬件使务工者突破了行业、岗位的条件限制,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安置不好、稳定不了或其他思想观念问题的产生。各村民委员会还经常与劳动保障所联系,做好务工人员家属的思想工作,把务工者的生活情况、待遇情况及时告诉其家属,耐心回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及时为外出人员带去身份证、毕业证等证件。扎实的工作使我镇输出人员的稳定率达%。

(五)按时上报劳动力资源和劳务输出情况报表。

为了及时了解掌握各阶段劳务输出情况,镇劳动保障所积极配合镇企业办切实做好劳动力资源的调查建档、职业培训和外出务工人员的跟踪管理服务,认真做好劳动力储备情况的调查,及时准确地上报农村劳务输出情况统计报表以及各种业务报表,没有一次漏报、缺报,并且还全面落实了我镇辖区范围内离退休人员数,认真做好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切实抓紧抓好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已把全镇范围内离退休人员造册登记,还超额完成了县局分给我镇的报刊征订任务数。同时还认真做好技校招生工作,圆满完成县局下达的任务数。

(六)认真形势,加强业务学习。

学习是永恒的,只有不断学习,才会进步。乡镇自月份成立劳动保障所以来,由于人员少,事情又多,对劳动保障知识了解甚少,要做好劳动保障工作,就要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及劳动保障方面的业务知识,这就要求每个干部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因此,我们积极参加县局组织的业务知识培训,认真听了县局个科室主任讲解的业务知识,为做好劳动保障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内增强了素质,对外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二、金马镇劳动保障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我镇的劳保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与县委、政府的要求也还存在差距,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十分艰巨,这些都与主客观因素有关,主要表现在部份人员担心上当受骗,对陌生世界存在畏惧感和“家乡宝”观念较强,还存在着“在家千般好,出门万事忧,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等观念意识,这样就给劳务输出工作带来了问题和困难。

(一)思想认识不足,组织工作有待改进

从目前金马镇劳务输出的状况来看,村与村之间仍然存在着对劳务输出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出现村与村之间劳动力输出的数量和质量存在很大差距,部分地区的劳务输出仍然是民间自发的、无序的,缺乏有效的组织领导,致使劳动力输出效率不高,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护,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农民工的积极性。

(二)求职人员择业意识还未转变

在众多的求职人员中由于他们受传统择业意识的影响,很难找到工作,在他们心目中,唯有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是他们择业的标准,否则宁愿守在家里,也不愿到集体、私营企业中去做事,还有既使在国有单位几十元每月的工资,也不愿到每月几百元的集体、私营企业中去,形成有要人的单位找不到人,有人又打不到单位的反差,这样也严重影响了劳务输出工作的开展。

(三)现有的劳动力资源素质偏低,适应不了现代社会劳动的需求,严重影响劳务输出

劳动者素质偏低,是由劳动者的文化程度、职业培训、技术技能水平、思想觉悟和职业道德等多方面反映的。目前,全镇的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对劳动力的要求,特别是面对城市的就业压力,农民工明显不具备竞争优势,难以适应乡镇企业不断发展高科技的客观要求,这样就使部份务工人员在返乡后就乱造谣,给劳务输出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阻力。

(四)受区域环境的制约,落后地区劳动力转移困难较大

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农民文化素质低,这样就给劳务输出带来了困难,主要是传统观念束缚着人们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形成特有的满足现状的思想意识,不愿走出家门闯世界,形成小富即安的思想。其次是劳动就业不能与信息变化同步,失去许多就业机会。

(五)宣传力度还不大,广度深度不够,劳务输出工作还未形成社会的共识,广大农村劳动力对外出务工心存疑虑,怕这怕那,没有从“以地为生”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还停留在“宁守穷家安稳,不愿外出创业”的家乡宝观念

三、金马镇劳动保障工作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一)提高对劳务输出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领导,强化劳务输出工作

镇党委、政府还要进一步把劳动力输出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解决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从政策上、体制上为劳务输出创造有利的环境,并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我镇的劳务输出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加强培训,提高我镇劳动力素质

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积极争取州、县培训资金,开展特色培训和对口培训,把用工需求与培训衔接起来,通过就业指导、技能培训、考核发证、推荐上岗等方式,实行先培训后输出。一方面要充分利用 现有的技校培养渠道,进一步加大技校招生力度,保证新增劳动力的素质,另一方面要利用金马职业中学,按照“定点培训,定性培养,定向输出”的要求,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和政策法规水平,加强职业中学的劳动技能课教育,针对性地组织劳动力上岗前的技能培训,做到先培训,后就业,提高我镇外出务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以适应劳动力就业的需要,从而突破行业、岗位的条件限制,进而实现量上的规模扩张和质的飞跃发展。这样既提高了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同时又促使劳务输出的稳定和提高,为劳务输出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规范管理,完善服务,抓好典型,搞好示范

为保证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我们将严格规范劳务输出秩序,合理引导劳动力流动,杜绝民工盲目外出、无证打工等现象的发生,积极探索政府引导、市场配置、企业订单、劳务派遣、项目拉动等多种形式,千方百计扩大转移输出的渠道和规模。抓紧实施好石缸冲村委会“劳务输出示范点”的建设工作,加大外出务工人员致富典型的宣传力度,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来告诉那些持等待观望甚至怀疑态度的人,使他们尽快加入劳务输出的行列,早日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梦想。

(四)加快发展二、三产业,为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创造空间

一是加快中心集镇建设的力度,推动我镇二、三产业的发展。二是积极鼓励个体私营业主创业,提升现有乡镇企业的规模及经营管理水平。三是切实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特别是肉牛、蔬菜产业化发展。通过二、三产业的就业渠道及就业岗位的增加,为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创造条件。

(五)加快实施“异地转移”战略,拓宽农村劳动力跨区流动渠道

充分利用现有的某省、某省、昆明等劳务输出渠道,积极开拓新的输出市场,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大中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的地区流动。一是加强与外地劳动力市场的沟通联系,为农民外出务工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二是加强劳务输出的市场管理,建立合法、有序、畅通的劳动力输出机制。三是做好输出人员的跟踪服务工作,切实维护他们的劳动权益,提高劳务输出效率。

劳动保障篇5

经县政府研究,今天召开全县劳动保障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省、市劳动保障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年工作,深入分析当前形势,研究部署2009年工作。刚才,孔局长对去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对今年的劳动保障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我完全赞同,请大家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正确估价20*年劳动保障工作取得的成绩

过去的一年,全县劳动保障工作按照省、市实施民生工程的要求,紧紧围绕“改善民生、保障民安、维护民权”三大主题,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务实创新,真抓实干,各项工作均完成或超额完成市里下达的目标任务,特色明显、亮点突出,主要表现为“四个新”:

一是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新成绩。20*年共免费介绍2587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培训农村劳动力4319人,劳务转移输出867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3%以内。

二是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取得新进展。全县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职工7699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职工15869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5229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21063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12532人,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8569人。征缴各项社会保险基金5100多万元,落实上级各项补助资金983万元,确保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社会化发放,确保了下岗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足额发放到位。

三是改善劳动关系取得新成效。开展劳动保障日常巡视检查和书面监督检查,处理各类劳动保障监察案件210起;受理劳动争议仲裁案件75件,结案率100%,调解率达100%,有效地维护了劳资双方的合法权益。

四是劳动保障能力得到新提升。加大了乡镇劳动保障站(所)的建设力度,“2113116”工程建设目标基本完成。劳动保障系统的行政管理队伍、业务经办队伍、执法监察队伍、信息技术队伍、职业培训队伍初步形成,建立起“六大保险”工程软件系统,并成功上线运作,信息网络建设已延伸到乡(镇)。

以上成绩,是在我县经济社会加快发展、自然灾害频发、金融危机持续加深的不利形势下取得的,是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更凝结着全县劳动保障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心血和汗水。借此机会,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与会的各位同志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二、认清形势,正视困难,进一步坚定做好劳动保障工作的信心

2009年是应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关键一年,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对经济的影响逐步加深,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全球经济运行下滑已成定局,劳动保障工作也面临着“四重压力”。

一是就业压力。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第一号提案是就业再就业问题,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五大焦点之一。和全国其它地方一样,今年我县就业形势将非常严峻,就业任务十分繁重,一方面是需要就业的劳动力增多。主要是大中专毕业生、新成长劳动力、城镇复员转业退役军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转失业人员和返乡农民工。另一方面是就业困难群体增多。由于就业空间的挤压,就业供求趋紧,导致“4050”下岗失业人员、城镇“零就业”家庭、农村贫困家庭、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就业再就业难度进一步加大。

二是扩面压力。一方面国家连续六年对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进行调整,基金支付压力不断增大;另一方面受经济发展放缓的影响,“断保”人数和欠缴企业、人数增多,参保资源日渐减少,加上近年来,社保缴费基数年年加码,解决企业困难职工、就业困难人员、个体工商户、农民工和被征地农民的社保问题难度日益加大,扩面征缴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三是维权压力。从去年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和群众上访投诉情况来看,涉及群体性案件呈上升趋势。今年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我县部分行业、部分企业可能会降薪、裁员,劳动纠纷可能增多,在防止欠薪、维护企业劳动关系稳定方面,困难更多,任务更重。

四是机构改革压力。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将撤销人事部门和劳动保障部门,组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两个部门合并后,职能更加充实了,责任更加重大了,定位更加清晰了,相应地,肩负的责任也更加重大。我们一定要在思想上、行动上自觉与党中央、省、市保持高度一致,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认认真真、踏踏实实抓好各项工作。

面对当前的形势和困难,推进民生工程、做好劳动保障工作更显意义重大。中央、省、市都提出要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扩大内需、应对当前困难的重要举措,并对进一步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作出一系列非常明确的部署,政策措施力度之大,目标任务之具体,前所未有。面对新的宏观形势,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果断决策,把民生工程列入政府的重点工作。因此,各乡镇、各相关部门务必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正确估计形势,拿出过硬的应对措施,把握全局、赢得主动,做到工作早谋划,任务早落实,努力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生机,咬定目标不放松,开好头,起好步,确保今年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三、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全力促进2009年劳动保障工作再上新台阶

2009年我县劳动保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建设“绿色*、开放*、富裕*、和谐*”的发展目标,以改善民生作为着力点,以扩大就业为核心,以完善保障体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重点,努力实现就业持续增长,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劳动关系稳定和谐,劳动保障法制不断健全,管理服务规范高效六项工作目标,推动全县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再创辉煌。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突出“四个重点”,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不能保证,居民收入就会下降,社会不稳定因素就会增加,和谐社会就难以构建。做好就业工作是各级政府今年工作的一大重点,是落实民生工程的重中之重,是劳动保障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要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000人,帮助750名失业人员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7000人的工作目标任务,各乡镇和有关部门必须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

一是以强化责任促进就业。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继续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充分发挥拉动内需促进就业的积极效应,在安排政府投资和确定重点建设项目时,把增加就业岗位和优化配置人力资源作为一项基本要求统筹兼顾。采取多种政策措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就业岗位,广开就业门路。

二是以产业发展扩大就业。经济发展、项目建设是增加就业岗位的“源动力”,只有加快发展才能提高就业的承载力。县委、县政府实施一系列加快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对促进就业带来良好的机遇。要紧紧抓住建设“十大重点工程”、“十大民生工程”的有利时机,紧紧抓住扩大内需、启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契机,把扩大就业与发展经济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增加就业岗位。劳动保障部门要围绕经济发展这个大局,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全力做好就业对接、服务工作,努力增加就业总量。

三是以有效对接畅通就业。一方面要搞好工业园区就业对接。随着昆钢等企业逐步入驻园区,用工需求量将大为增加,劳动保障部门和工业园区管委会要通过搭建用工信息平台、举办工业园区专场招聘会等形式,促进劳动力与园区企业有效对接,增加工业园区吸纳就业的能力,为企业发展提供用工保障。另一方面要搞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对接。着力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多渠道、大规模转移,实现多层次、宽领域就业。针对今年返乡农民工增加的情况,全县劳动保障部门要组织乡镇、村两级劳动保障平台,采取入户进村办法,对返乡农民工进行登记入网,掌握返乡农民工的去向和需求。同时在重点乡镇建立返乡务工人员监测站,跟踪返乡人员动态,实行每周一报表,每月一通报,督促调查工作进度,达到“一个不漏地掌握返乡人数,一个不漏的询问就业意向并帮助”的目标。第三方面是要帮助特殊群体就业对接。“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就业,是民生工程的硬指标;大中专毕业生、初、高中毕业生、退役士兵、被征地农民等群体,也是我们就业的重点帮扶对象。劳动部门要组织人员对就业困难人员上门登记、动态管理、落实扶持政策,实行专项帮扶和“一对一”的服务,同时要加强与有关部门和企业联系,加大公益性岗位的开拓,尽可能的提供给“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人员。

四是以落实政策稳定就业。最近一段时间,国家、省、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创业促进就业的重大政策措施,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市政府也研究出台了《关于鼓励创业促进就业的实施意见》,这是我县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鼓励创业促进就业工作的重要指导性文件,针对性强、措施具体、要求明确。各级各相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制定更加简便、又易操作的实施办法,促进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和求职创业人员享受到优惠政策。劳动保障部门要通过就业服务中心指导劳动者创业,各相关部门要从各自职责出发积极支持,共同为进城务工人员免费提供项目开发、开业指导、创业培训和政策咨询等服务。

第二,全力做到“三个推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在2020年之前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让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我们要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坚持当前目标与长远目标相结合,重点突出,稳步推进,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人民群众的保障水平。

一是要全力推进扩面征缴工作。今年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存在较多不利因素,但是也有放宽缴费政策的有利条件,这些新政策对吸引企业参保是十分有利的。要进一步落实扩面征缴的责任,层层分解目标任务,将扩面征缴任务落实到各地、落实到各有关部门、落实到人。劳动保障部门在巩固各类险种保源的同时,要把社保扩面重点放在企业参保上来,加强政策宣传和调研工作,认真总结经验,按照先易后难,逐步推开的原则,力争企业参保工作今年取得实质性进展。

二是要全力推进社保制度的完善。根据国家、省、市的要求,进一步修改完善《*县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行办法》,适当提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积极稳妥解决好关闭破产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实施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是今年的又一项重要任务,这项工作已列入县政府督办的“十项民生工程”,各乡镇和各相关单位一定要按照《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实施细则》文件要求,积极做好政策宣传和参保手续的登记备案工作,将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逐步纳入养老保险体系,做到应保尽保。

三是要全力推进社会保险统筹工作。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是实现社会保险转移的基础,也是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步骤。按照中央和省的要求,全省准备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从县级统筹提高到市级统筹,增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调剂能力。要积极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服务管理试点,力争年内我县参保人员可以在各县(市)区实现持卡就医。

第三,切实加大”三个力度”,构建更加和谐的劳动关系

劳动保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稍有不慎就会引发不稳定因素。各乡镇和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提高政策水平,增强调处能力,加强监察执法,确保社会稳定。

一是加大用工管理的力度。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规范劳动用工行为,指导用人单位按规定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劳动保障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能,在企业招用农民工时,要首先收取用人单位工资保证金,从源头上控制拖欠农民工工资事件发生。

二是加大责任落实的力度。要落实属地管理责任、主管部门责任、监察执法责任。各乡镇和各有关部门要“守好自己的门,看好自己的人”,对本地、本系统的规范用工要切实承担起监管责任,分级管理、分级负责,不要让这些不稳定因素走出自己的管辖范围。不断健全企业裁员欠薪预警及应急机制,强化对欠薪、劳资纠纷的预警监测,综合运用监察执法、调解仲裁等措施,快速介入、及时处置涉及劳动关系方面的突发事件,努力把各类矛盾化解在基层。

三是加大监察执法的力度。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在近期内要把企业拖欠员工工资作为监察重点,加强对建筑企业、餐饮服务企业、加工企业、物业服务企业支付农民工工资情况的专项检查,预防农民工群体讨薪事件的发生。要切实做好劳动争议调处工作,不断完善“先调后裁”工作机制,提高调解率,提升结案率。同时要加强劳动合同管理工作,维护好劳资双方合法权益。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国家喜庆之年需要一个安定祥和的社会政治环境,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又有可能诱发一些不安定的社会矛盾,涉及劳动保障和不稳定因素很多,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及早预防,妥善调处,做细工作,确保不发生不稳定因素。

四、强化监管,搞好服务,进一步提升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水平

劳动保障工作涉及面广、任务繁重,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作。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全县劳动保障系统牢固树立发展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密切与相关部门的协调联系,不断强化监管职能,创新政策机制,提升服务水平。

一要完善监管体系。要进一步提高监管水平,建立健全更加规范,更加有序,更加科学,更加严谨的监管体系。重点是加强社保基金监管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决策、运营、监督相互制衡的管理体制和科学民主的决策程序、规范有序的运行机制、内部制约与外部监督相结合的监控体系,防止基金违规违纪问题的发生;加强执法监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劳动保障监察网络化和劳动争议仲裁实体化步伐,引导企业建立内部劳资纠纷、劳动争议调解机制,努力从源头上减少和化解劳资矛盾;加强部门内部监管体系建设,进一步深化部门内控体系,完善电子政务监察系统,实现各项服务管理和业务经办的标准化、规范化,构建部门权力的阳光运行机制。

二要加强调研创新。要迎难而上,大胆探索,以破解难题的新作为谋求事业新的发展,以创新实践的新成效实现工作新的突破,努力推动全且劳动保障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要站在全县全局的高度推进制度创新,积极为县委、县政府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出谋划策,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近一个时期,要紧紧围绕落实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建设生态型城市”等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围绕解决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下就业和社会保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围绕满足人民群众要求享受更高水平劳动保障权益的新期盼,加强调研创新,推动工作落实。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在重大项目的实施上,要充分考虑和妥善解决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做到慎之又慎。

劳动保障篇6

第二条在本自治区行政区域内对企业、个体工商户、民办非企业等用人单位(以下称用人单位)实施劳动保障监察,适用本办法。

对职业介绍机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机构实施劳动保障监察,依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劳动保障监察工作。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法设立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和依法委托实施劳动保障监察的组织具体实施劳动保障监察工作。

第四条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所需经费,应当列入同级财政预算。

第五条劳动保障监察员执行公务时不得少于2人,并佩戴劳动保障监察标志,出示执法证件。

第六条对用人单位实施劳动保障监察的管辖,由自治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具体规定。

第七条对职业介绍机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机构的劳动保障监察,由作出准予其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考核鉴定行政许可决定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管辖。

第八条下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管辖的案件,认为需要由上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调查处理的,可以提请上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调查处理。上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可以调查处理下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管辖的案件,也可以将其管辖的案件交下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调查处理。

第九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建立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守法诚信档案,将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记入守法诚信档案,分类监管。用人单位多次或者严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将其违法行为向社会公布。

第十条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劳动保障应急机制。

对因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行为引起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根据应急预案,迅速会同有关部门处理,并及时报告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第十一条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侵犯其劳动保障合法权益的,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

投诉人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应当递交投诉书。对投诉书未载明规定内容的,工作人员应当一次性告知投诉人需要补正的内容,并给予指导帮助。书写投诉书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投诉,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作人员进行笔录,并由投诉人在笔录上签字。

第十二条投诉书应当载明以下内容:

(一)投诉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住所和联系方式,被投诉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

(二)劳动保障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事实和请求事项;

(三)投诉请求事项是否已经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或者提讼。

第十三条投诉事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予受理,应当在接到投诉书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书面告知投诉人并说明理由:

(一)不属于劳动保障监察范围的;

(二)应当通过劳动争议处理程序解决的;

(三)经调解、仲裁或者诉讼处理的,但仲裁或者诉讼裁定不予受理的除外;

(四)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行为在2年内未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发现,也未被举报、投诉的;

(五)其他依法不予受理的情形。

对不属于劳动保障监察职权范围的投诉,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告知投诉人向有关部门提出。

第十四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劳动保障监察时,用人单位应当接受监督检查,并履行下列义务:

(一)提供与缴纳社会保险费有关的用人情况、工资表、财务报表等资料;

(二)如实回答劳动保障监察员提出的与劳动保障监察有关的问题;

(三)妥善保存有关资料。

第十五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调查劳动保障违法案件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中止案件调查:

(一)涉及法律适用问题需要有权机关作出解释或者确认的;

(二)因不可抗力不能调查取证的;

(三)案情需要进行鉴定的;

(四)认定主要事实需要其他部门处理结果的;

(五)因被调查人逃匿不能取得相关证据的;

(六)其他需要中止调查的情形。

中止调查的情形消除后,应当及时恢复调查。自恢复调查之日起,调查期限继续计算。

中止调查、恢复调查案件,应当告知有关当事人。

第十六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调查拖欠工资的投诉时,被投诉的用人单位负有提供工资支付凭证等证据的义务。用人单位拒绝提供或者逾期不能提供证据证明未拖欠工资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投诉人提供的相关证据材料认定事实,参照投诉人所在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工资确定工资数额,责令用人单位支付。

第十七条用人单位拒不提供与缴纳社会保险费有关的用人情况、工资表、财务报表等资料,致使无法确定社会保险费应缴数额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法处以罚款,并可按照该单位的经营状况、职工人数等有关情况确定应缴数额,责令先行缴纳。用人单位补办申报手续后,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设立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照规定结算。

第十八条用人单位在申报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数额时,瞒报工资总额或者职工人数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对瞒报工资数额或者职工人数占应报工资总额或者职工人数30%以下的,处瞒报工资数额1倍的罚款;瞒报工资数额或者职工人数占应报工资总额或者职工人数30%以上50%以下的,处瞒报工资数额2倍的罚款;瞒报工资数额或者职工人数占应报工资总额或者职工人数50%以上的,处瞒报工资数额3倍的罚款。

前款规定的“30%以下”、“50%以下”不含30%、50%。

劳动保障篇7

为提高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章的自觉性,掌握用人单位劳动保障情况,建立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守法信用档案,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423号)、《浙江省劳动保障书面审查和信用档案管理暂行办法》(浙劳社监[2005]48号)规定,经研究,决定开展*年度劳动保障书面审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劳动保障书面审查的范围

本县行政区域内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调整范围内的,在工商行政部门进行注册登记,具备法定代表人或经营者资格,取得组织机构法定代码标识凭证的所有用人单位。

二、书面审查的内容和程序

(一)书面审查的内容:

用人单位遵守劳动用工、劳动合同、工时制度、工资支付、社会保险、职业培训等方面的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章情况。

(二)书面审查程序:

1、自查阶段:用人单位收到劳动保障书面审查相关资料后对照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进行自查自纠,如实填写《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年度工作情况报告书》,在规定时间内随带相关资料接受劳动保障书面审查。

2、审查定级阶段:由县劳动监察大队根据用人单位申报材料开展书面审查,同时视情况对该单位进行实地监察检查。经审查、检查,作出信用等级评定。

3、公示阶段:对用人单位的劳动保障信用等级在省劳动保障网上予以公示。

4、发放《劳动保障书面审查登记手册》阶段:经省劳动保障网公示后,由县劳动监察大队在《劳动保障书面审查登记手册》上粘贴信用等级标志,并发放至用人单位。

三、书面审查时间安排

各用人单位进行自查自纠,将填写好的《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年度工作情况报告书》(其中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审核意见需各单位自行事先办理)及相关资料于2008年5月31日前报到县劳动监察大队,未报或逾期上报的,将不予审查。

四、处理措施

1、对拒不参加书面审查或报送书面审查材料严重失实的用人单位,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整改,并可按《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三十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处以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2、对因用人单位弄虚作假造成定级错误的,自发现之日起取消其劳动保障信用定级,并即时报送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变更其劳动保障信用档案,列入失信单位进行公示。

3、对书面审查被定为劳动保障信用A级的用人单位,一般不再对其进行日常巡视劳动监察。

对定级为劳动保障信用C级的用人单位和失信单位,列入劳动保障重点监控单位。

4、作为社会责任认定(包括外商验厂等)的重要依据。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根据企业上年度书面审查结果,为用人单位出具相应的证明材料。拒不参加书面审查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无依据为其出具证明材料。

五、企业报送材料

1、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年度工作情况报告书(附件);

2、企业营业执照和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3、*年12月所有职工花名册(包括姓名、性别、身份证号、进单位时间、合同期限等内容,离退休返聘和协缴人员需特别注明);

4、*年12月所有职工工资发放表;

5、所有职工订立的劳动合同原件(当场审核后返还用人单位);

6、《劳动保障书面审查登记手册》(首次参加书面审查和上年度尚未领取登记手册的用人单位不用提交);

7、其它填报项目相关材料。

各用人单位在劳动保障书面审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与县劳动监察大队联系,地址:景宁县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2楼,联系电话:*。

劳动保障篇8

全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经*年11月1日以国务院第423号令公布,并于12月1日正式施行。这是近年来我国劳动保障领域出台的又一部重要法规,是劳动保障法制建设的又一重要成果。《条例》的颁布实施,对于深入贯彻实施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规范并推动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切实维护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做出批示,要求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总理在《条例》公布时批示,《条例》涉及对用人单位的劳动保障监察,关系保护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极为重要,要及时全面做好《条例》的宣传解释工作,加强对《条例》执行工作的正确引导。为落实温总理的重要批示精神,全面准确地贯彻实施《条例》,进一步推进我省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现提出以下意见,请各地认真贯彻执行。

一、认真学习《条例》,切实加强《条例》的宣传工作。

《条例》是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法律依据和行为准则,也是维护广大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有力武器。《条例》所确立的原则、制度,是对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执政为民、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条例》颁布实施的重要性,增强做好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切实抓好《条例》的贯彻落实。

当前,各地一是要深入学习《条例》,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条例》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内容,统一思想认识。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做到领导带头学习,充分认识《条例》对促进整个劳动保障工作的重要性;专、兼职劳动保障监察人员要精心学,精通《条例》内容,准确把握《条例》的精神实质。二是要引导用人单位学习《条例》。要通过举办劳资管理人员专题研讨会、企业法人代表座谈会和培训班等形式,大力宣讲《条例》,促使用人单位正确理解、自觉遵守《条例》,依法加强劳动用工管理。三是要加大宣传力度。要深入社区、深入企业、深入工地进行现场宣传,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与新闻媒体密切配合,通过报纸、电视、电台、网络等深入宣传《条例》,使《条例》的宣传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不断提高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社会认知度,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抓紧做好相关规定的制订、清理工作。确保《条例》顺利实施。

为确保《条例》的贯彻落实,根据国家劳动保障部门的安排部署,省劳动保障厅将逐步研究制定出台有关方面的具体规定。各地可根据各自实际,制定贯彻实施《条例》的相关措施。同时,要抓紧清理《条例》颁布前有关劳动保障监察的文件,做好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及规范性文件与《条例》的衔接工作,对与《条例》不一致或相抵触的,该修改的要修改,该废止的要废止,确保《条例》的统一贯彻实行。

关于对用人单位的劳动保障监察管辖,我省仍按《贵州省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分级管理的规定执行。

三、建立健全制度,完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体制。

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将《条例》的贯彻实施与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结合起来,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意识。按照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察有效,保障有力的要求,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完善监察执法体制。首先要完善监察执法主体制度。要按照《条例》规定,明确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主体,并将有执法权的监察机构向社会公告,防止重复、交叉或缺位等问题的出现;二是要完善监察执法工作制度。要在原有工作制度的基础上,按照《条例》规定加以修改和完善,切实建立起从接待群众来信来访、举报投诉、登记立案、调查取证、案件处理、卷宗管理及统计报告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保障被监察对象的陈述权、申辩权和救济权,进一步解决监察越位和错位现象;三是要健全和完善监察执法责任制度。要健全案卷评定和错案追究及主办监察员制度,加大对劳动保障监察人员的管理和监督力度;四是要建立健全劳动保障监察政务公开和服务承诺制度。要按文明窗口建设的要求,将文明用语、工作制度及服务承诺公开上墙,主动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四、加强监察机构建设,完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保障机制。

目前,我省部分县、市尚未建立专门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机构,现有监察机构和监察人员远不能适应监察执法工作任务的需要。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中发[*]12号)和劳动保障部、财政部、中央编办等几个部门印发的《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若干意见》(劳社部发[*]70号)关于协调解决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机构编制问题和保证劳动保障监察执法队伍工作经费的要求,主动向同级党委、政府汇报,积极与编委等相关部门协商,努力争取他们的支持和帮助,适当增加编制,充实人员,建立和完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同时,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机构名称应规范为总队(省级)、支队(市级)、大队(县级)。力求在*年底前,全省县以上行政区域都建立起专门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根据《条例》规定,劳动保障监察所需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积极主动争取财政部门将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所需的办案经费和举报投诉奖励等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机构,要严格执行罚款收支两条线的规定,不得非法向用人单位收取费用,也不得向监察人员下达罚款任务,违者,要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以贯彻《条例》为契机,把建设一支高效、廉洁的行政执法队伍作为重要工作来抓,注重选拔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较高的人员充实到劳动保障监察岗位。要加大培训力度,采取在职培训和集中培训办法,不断提高监察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技能。

五、加大执法力度,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各地要按照《条例》的规定,切实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要与同级公安、工商、建设、卫生、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法院、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和团体,密切配合,各司其职,严厉打击侵害劳动者权益的违法行为。要认真查处群众举报投诉案件,实行专人负责制,对群众举报投诉,要认真登记,分类处理,及时回复,做到件件有着落;要加大日常巡查的力度。对重要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要实行不定期检查,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案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手软;要认真搞好专项监察活动,特别是抓好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监察活动,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六、加强劳动保障年审工作,努力扩大覆盖面。

劳动保障行政执法部门组织实施的劳动保障年审是督促用人单位全面贯彻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有力措施之一,各地要继续抓好这一工作。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密切配合工商行政管理、税务等相关部门,以建筑、矿山、服务行业及非国有企业为重点,努力扩大年审覆盖面,督促用人单位合法用工,依法办事,善待职工。

七、努力推行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诚信制度。

根据《条例》第二十二条关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建立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守法诚信档案的规定,我省今年将在全省推广试行用人单位劳动保障诚信制度。用人单位遵纪守法、合法用工情况,拟在企业诚信信息网上公布,以便求职者查询。通过这一制度的推行,树立用人单位诚实守信的社会形象,为营造诚信社会和诚信贵州打下良好的基础。

八、积极探索建立民工工资支付长效机制,从源头上解决拖欠民工工资问题。各地要在省直八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解决用人单位拖欠、克扣民工工资问题的处理办法》和省政府近期出台的《关于进一步解决建筑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意见》的基础上,切实建立和完善“民工工资保障金”等制度,从源头上防堵拖欠民工工资行为。

九、加强劳动合同管理,依法规范劳动关系。要督促用人单位,依法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及劳动条件、社会保险、工资报酬、工资支付形式等内容。要加大对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的监督管理力度,及时查处不与农民签订劳动合同或采取欺诈和威胁手段签订劳动合同以及不履行劳动合同的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劳动保障篇9

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维护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合法权益为重点,进一步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以构建覆盖城乡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网络为目标,创新劳动保障监察模式,实现监察执法重心下移、监察执法过程前提。推进网格化和网络化工作模式,加快建立监察维权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劳动保障监察能力建设,提高监察执法能力和水平,规范执法行为。

主要任务是:

一、进一步贯彻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研究制订《河北省举报查处劳动保障重大违法行为奖励办法》。制订《河北省用人单位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社会公布暂行规定》等制度文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加大对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的资金投入力度,适应形势发展和工作需要。

二、建立健全维权执法长效机制。进一步强化日常巡视检查和年度书面审查制度,依法及时受理群众投诉举报,做到有诉必查,查实必纠。以加强对侵害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基本权益严重的重点行业和中小型非公有制单位为监督检点,在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日常监管的同时,突出对严重违法行为的纠正和处罚力度。着力建立完善预防和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长效保障机制。全面建立并实施农民工权益告示制度,在企业(工地)显著位置设置农民工权益告示牌,接受农民工监督;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对使用农民工较集中的单位限期定时报送工资支付书面材料,建立工资支付档案,实施重点监控;建立完善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理顺管理体制,对曾经发生过拖欠工资的用人单位和建筑施工企业按照一定比例预存工资保证金,专门用于垫付拖欠工资;全面推行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守法诚信制度。借助劳动保障监察管理应用软件,全面建立用人单位守法诚信信息档案,准确掌握用人单位基本信息,实施分类监管。适时向社会公布劳动保障守法诚信单位和重大违法行为,增强用人单位法制意识,树立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权威。

三、组织开展专项执法检查。针对存在的严重违法侵权行为,结合本地实际和不同时期的特点,组织开展“劳动用工百日执法检查”和“查处拖欠农民工工资”5次专项行动。劳动用工检查分为整治劳动力市场秩序、劳动用工和工资支付、查处非法使用童工三个阶段。检查的重点是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支付最低工资、就业资格准入、非法使用童工情况。特别突出对拖欠农民工工资和拒不执行最低工资以及非法使用童工等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推动劳动用工备案、招用人员身份核查等基本劳动制度的落实。

劳动保障篇10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新一届党中央、国务院突出强调的执政理念。劳动保障工作直接关系到广大劳动者的切身利益,更应当以此作为工作宗旨和努力方向。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重视劳动保障工作,近年来,更是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20****年、2****年连续两年召开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座谈会),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和安国之策,摆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从去年开始将新增就业人员和控制失业率纳入了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把“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之一,作出了全面规划和部署。省委、省政府一直以来也十分重视劳动保障工作。去年一年,就先后召开两次全省性会议部署劳动保障工作,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作报告、作部署,又先后两次组织全省性的就业再就业工作专项督查。这样的重视程度和工作力度,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前不久,省委书记、省长吕祖善在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的报告和讲话中,都突出强调了劳动保障工作,提出明确的要求。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过近年来全省上下特别是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的共同努力,我省劳动保障工作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不少工作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与人民群众的要求相比,与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目标相比,劳动保障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正如吕省长在前不久的批示中所指出的,我们现在社会保障工作的基础还很不扎实,离健全完善还有很大距离,必须进一步做出艰苦的努力。我省民营企业多,外来务工人员多,劳动力流动频繁,随着改革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加快,劳动关系和劳动用工方式必将日趋复杂。就业再就业压力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还不可能得到明显缓解,社会各群体间收入分配的差距还会进一步拉大,扶贫济困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完善的劳动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支柱,是社会稳定的“安全网”,是经济运行的“调节器”,是社会公平的“减震器”。关注民生,解决民生,最基础的必然是就业问题、劳动关系协调问题、收入分配问题和社会保障问题。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深刻认识自己所肩负的历史重任,坚持从大局出发,在实际工作中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切实维护好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继续为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坚持统筹协调,全面推进劳动保障的各项工作,正确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去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强调要确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五个统筹”、“五个坚持”的要求。这一系列重要思想和要求,对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的指导意义。同样,也必然是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做好劳动保障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我省经济相对比较发达,市场机制先发优势比较明显,特别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已经形成,这些年来,城市化、城乡一体化步伐明显加快,经济外向度不断提高,统筹协调推进劳动保障工作,不仅具有现实可能性,而且显得十分必要、十分紧迫。去年,我省提出“率先建立比较完善的城镇社会保险体系、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就是要建立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的“大社保”体系。这一工作目标本身就充分体现了“统筹协调”的要求。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劳动保障工作总体上就是要紧紧围绕建立这一“大社保”体系,扎扎实实地开展各项工作。

劳动保障工作涉及面广,具体工作多,专业性强,本身就需要统筹安排、协调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我省已经形成比较好的工作机制,比较有效的政策措施,比较健全的服务体系和援助体系。今年,要以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为着力点,继续把这项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在重点加强再就业的同时,统筹做好各方面的就业工作。城镇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社会保险都要结合各自的工作特点,针对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促进制度创新。养老保险在继续抓好“两头”的同时,要把工作重心转到“促中间”上来,扎实推进一般县市的养老保险扩面工作。同时,大力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现在,全社会因病致贫的问题都比较突出,医疗保险工作必须摆到更为突出的位置。要继续提高医疗保险整体保障能力,并争取在解决困难企业医疗保障问题上有所突破。围绕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积极推进建立医疗服务市场竞争机制。失业保险要抓紧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加大扩面力度,确保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浙江省失业保险条例》的全面落实。工伤、生育保险也要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做好城镇社会保险工作,必须始终注意加强社会保险费的征缴和基金管理工作。从审计情况看,局部存在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今年要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推进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也是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各级政府和劳动保障部门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确保完成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率达到95%的工作目标。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是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面,要按照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的部署,切实把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力争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在全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坚持统筹协调,很重要的就是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统筹推进城乡劳动保障工作。过去很长一个时期,劳动保障工作的重心都在城镇,这也是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所决定的。新世纪新阶段,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都十分强调统筹推进城乡劳动保障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今后一个时期,统筹发展城乡劳动保障事业,我省着重是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继续深入开展城乡统筹就业试点,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及时总结试点经验,完善各项政策措施。二是继续大力实施“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以市场用工需求为导向,重点加强对被征地农民、转产转业渔民、下山移民和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三是继续大力推进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抓紧研究当前存在的保障资金不落实、保障水平偏低、就业难、制度不完善等突出问题,促进这项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四是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浙江实际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这项工作可以在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推进较快的地方率先实现突破,以农村计划生育家庭、村组干部、义务兵、种养业大户以及因年龄偏大等原因无法参加城镇社保的人员为重点,采取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政府适当补贴和统账结合的方式稳步推进。“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最基本问题,解决“三农问题”也是新世纪新阶段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为艰巨的任务。推进劳动保障事业的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意义深远,功德无量,希望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在这个课题上多作研究、多作探索。

劳动保障工作的政策性很强,在推进制度创新、进行政策设计中要按照统筹协调的要求,正确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首先,各项政策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和水平相适应。具体地说,就业再就业的各项政策,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的标准和水平,要与财政、用人单位和个人的承受能力相适应,既不能太低,也不能过高,应当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步加以提高。其次,要注意搞好区域之间的协调。长远地看,社会保障应当提高“统”的层次、扩大“统”的范围,但是现阶段我省区域发展还很不平衡,各地经济状况、就业结构、城乡生活水平差别很大,一些探索性的工作应当允许各地因地制宜、分别决策。当然,区域之间的政策也要注意搞好平衡衔接,省与市县、市县之间应当加强沟通联系,省劳动保障厅要加强这方面的指导和协调。还有,在建立“大社保”体系中,各个部门在制定政策,特别是在确定相关标准和水平时,要注意相互衔接,不能顾此失彼。比如,社会救助或者失业保险的水平就要掌握适当的分寸,如果定得偏低,就实现不了应有的保障,如果定得偏高,又有可能出现负面效应,导致少数人躺在政策上面吃饭。又如,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就应当和养老保险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之间搞好衔接。总之,我们在进行各项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中,都要有宏观的视野、历史的眼光,既要考虑现阶段的可行性,又要充分考虑制度安排的最终走向,注意搞好前后衔接,以利将来的并轨。

三、坚持依法行政,继续加大劳动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提高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的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

坚持依法行政,既是维护广大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根本途径,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劳动保障部门的基本工作要求。从一定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现代政府就是法治政府。下一步,各级政府以及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在转变职能、推进管理创新中,一个基本的出发点就是依法行政。

坚持依法行政,前提还是要加快立法进程,提高立法质量和水平。这些年,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都十分重视劳动保障法制建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为劳动保障工作创造了比较好的法制条件。适应新世纪新阶段劳动保障工作的需要,省劳动保障厅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立法规划。今年,要争取省人大常委会通过《浙江省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并积极开展调研,着手研究制订促进就业、劳动合同、企业工资支付和社会保险缴费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

坚持依法行政,工作的着力点要放在执法上。去年,省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了劳动法执法大检查,各级政府和劳动保障部门积极配合,虚心接受监督,认真抓好整改,有力地推动了劳动法执法工作。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对照省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和整改要求,无论在法制宣传的覆盖面和有效性上,还是在建立健全执法监管的长效机制上都还有不小的差距,安全生产、工资支付、劳动合同签订等方面的问题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还比较突出。今年,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认真组织开展执法整改“回头看”,进一步深入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继续加大执法力度,切实解决劳动法执行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要依法加强劳动关系调整工作,以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签订为抓手,继续强化源头管理;进一步加强企业劳动用工管理,着力规范劳动关系运行过程;继续强化劳动争议仲裁三方机制,认真做好劳动争议处理工作。

今年,整个依法行政工作还有一件大事,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将于7月1日起施行。各级政府都极为重视这项工作。现在,离这部法律正式施行只有不到5个月的时间了,各项准备工作已经进入倒计时。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部署下,认真抓好本部门的学习和培训工作,按时完成相关行政许可项目、实施主体和收费的清理工作。在正确理解、准确把握行政许可法的基础上,加快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加强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工作,完善行政执法监督制度,加强执法队伍建设,通过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把劳动保障系统的整个依法行政水平大大地提高一步。

四、求真务实,进一步加强劳动保障系统的干部队伍建设,以良好的作风促进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

劳动保障工作涉及面广、任务重、要求高、难度大,而且工作的重心在基层,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作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不久前,总书记强调,要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2月2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电视电话会议,省委书记在会上强调,要大力推进机关效能建设,确保完成“狠抓落实年”的各项目标任务。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这些要求,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为做好今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劳动保障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坚持求真务实,就要进一步加强学习,深入调查研究,不断认识和把握新时期劳动保障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继续组织广大干部职工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刻领会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本地实际,自觉把劳动保障工作纳入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来把握、来安排、来部署。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劳动保障工作必然面临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一些历史遗留问题还会凸现出来,不同的社会群体还会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劳动保障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要积极主动地深入城乡基层,深入职工群众,直接了解职工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了解党和政府各项政策措施的执行情况,认真倾听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以他们的需求作为我们工作的努力方向,确定我们工作的重点,进一步制定完善各项政策措施,积极探索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坚持求真务实,就要强化工作责任,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劳动保障各项政策措施真正落到实处,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说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是劳动保障系统的一个优良传统。在新的一年里,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特别是广大领导干部要继续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上,放在研究解决城乡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紧迫问题上,放在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好劳动保障工作的新思路和新做法上。要进一步强化工作责任,形成有布置、有督查、有考核、有奖惩的工作运行机制。劳动保障工作直接关系社会各阶层、各群体的切身利益,很容易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认真做好工作,积极主动地化解各种矛盾,为党和政府分忧,为百姓解愁,为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继续做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