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思想范文10篇

时间:2023-09-12 17:16:15

劳动教育思想

劳动教育思想范文篇1

关键词:劳动教育;职业教育;路径

一、引言

新时代下各学段有关劳动教育的全面发展已经提上日程。2018年9月10日,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指出:“教育要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文件中也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由此可见,新时代下各学段劳动教育得到国家更多的重视。本文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为依据,以“劳动教育”为关键词进行文献搜索。梳理文献发现,现有文献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小学段的劳动教育内涵明晰、教育价值等理论层面,以及各中小学校劳动教育的实施等实践探索层面。然而,关于大学阶段尤其是职业教育阶段如何开展劳动教育的研究文献却很少。因此,本研究通过分析当前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现状,尝试从制度保障、课程实施、资源优化以及劳动教育评价角度提出改善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现状的意见与建议,以供各职业院校参考。

二、职业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现状

劳动教育一直被视为中小学段重要的必修课之一,但在大学段便忽视了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必要性。职业教育以培育高技能型人才为办学宗旨,更应将劳动教育内涵贯彻始终,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特色,而不是给学生造成“工具人”的劳动教育误区。分析其成因关键在于,一是劳动教育内涵建设不足,职业院校未能正视院校内部对劳动教育的缺失与误用;二是劳动教育内涵价值认识不足,职业院校未能规范设计与开发符合职业教育特色的劳动教育专业课程;三是劳动教育内涵理解不足,职业院校未能在思想认识上培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一)职业院校对劳动教育的缺失与误用

在基础教育阶段,庞茗萱等在对天津市小学生劳动教育现状调查研究中发现,在抽取天津市的40所样本校中有27.5%学校未开设劳动教育相关的课程。由此可见,基础教育阶段的劳动教育仍存在缺失情况,职业院校阶段的劳动教育课程设置情况不容乐观。职业教育始终坚守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己任,这就要求学校培育的学生不仅具有技术过硬的本领同时要兼备新时代高素质劳动者所要求的劳动精神与劳动素养。然而,由于学校对劳动教育的概念理解不清,导致有的学校忽视了对学生劳动教育价值目标的引导,单纯将劳动教育等同于劳动技能学习,甚至存在有作秀心态。劳动教育成为走形式、过过场,并没有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设计职业教育阶段的劳动教育。

(二)职业院校鲜有专业的劳动教育课程

首先,部分高职院校管理者对劳动教育价值内涵认识不到位,错误地将劳动教育与学生的实习、实训教育内容画等号,认为不需要单独开展劳动教育课程;其次,部分职业院校的管理者将劳动教育开展流于形式化,为应对上级管理单位的要求,象征性地在某学期进行1-2次的劳动教育讲座,组织社团进行1-2次志愿者活动就相当于进行劳动教育,同时调研显示有57%教师在对待劳动教育态度上认为提高成绩更为重要;再次,部分管理者们陷于学校本身管理资源限制,没有足够的能力资源支持校本课程的开发;最后,部分管理者们呈现有心无力的现象。关于职业院校开展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由于缺乏该方面的专业指导经验,职业教育阶段的劳动教育制度保障、资源分配、教学规划、师资配备、课堂实施以及教材选用规格等无从借鉴,尽管管理者们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但仍是无从下手。

(三)职业院校学生普遍存在错误的劳动观

学生们在家庭中习惯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缺失对劳动教育的理解。认为劳动即是个人体力劳动的付出,忽视了在劳动中的获得感,缺失了集体责任感与荣誉感;学生们在学校安排的重复性强、技术性低的实习实践的活动中,疲于应对并陷入了人被物化为“工具人”的误区。“劳动”成为仅是获得或者巩固“技能”的手段,“劳动”教育片面发展为巩固技术技能的基础,学生劳动行为与劳动认知平行发展,使学生们丧失了在劳动中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的乐趣,个人价值也未能实现;随着社会产能结构不断升级优化,机械的体力劳动已不再成为学生获取专业技能的禁锢。部分学生现在应用更多的是脑力劳动,同时,学生们也受传统“劳力者治于人”的思想影响,出现轻视劳动的现象,形成失衡的职业观,向往“不劳而获”的成功,追求“一夜暴富”的虚无。

三、职业院校开展劳动教育举措

在倡导立德树人、工匠精神等崇高品质时代背景之下,职业院校的劳动教育需要统筹管理力求多方面协同推进。从学生层面来讲,学生应正视劳动教育的价值内涵,树立正确劳动观、价值观与人生观;从教师层面来讲,需要更改已有的知识与结构来满足新时期劳动教育的需求;从学校层面来讲,遵循教育规律,探索开发并实施劳动教育校本课程,配备资金、制度、师资保障,拓宽综合实践渠道,丰富学生们的职业体验,从而掌握生活所必需的劳动技能与生活实践中的劳动知识,进而形成良好的劳动道德品质;从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层面来讲,应以确保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是否符合其效果评价标准为工作导向,使得高校劳动教育实施行之有效、行之有范。

(一)重视学生劳动素养的培育

新时代下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应帮助学生重塑劳动观,鼓励学生参加劳动实践,丰富个人劳动知识,提升个人工作技能,培养劳动意识,为今后个人的工作实践奠定基础。学校应正确宣扬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融入学校的办学特色、校风校园建设当中。像每年举办一次或多次的文明宿舍评优活动,鼓励学生进行日常的生活劳动,使学生们养成自觉、主动的劳动习惯。劳动是连接知识与实践之间的纽带。职业院校的学生更应秉承理论检验的践行者的理念,积极参加学校带有组织性、目的性的校内外社会类的生产性劳动、服务性劳动(学校社团活动、勤工俭学、公益志愿项目、工农业生产活动、商业和服务业实习等)的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使学生们沉浸式体验劳动实践,并学会在实际劳动中提高动手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通过学校组织的一系列劳动教育活动,使学生们养成热爱劳动意识、尊重劳动价值、主动服务他人和服务社会的习惯,树立起劳动可以创造美好未来的观念态度。

(二)形成切实可行的保障机制

新时代下的职业院校应建立起相应的劳动教育保障机制,切实推进劳动教育可行性实施。学校科学统筹安排劳动教育方面资金投入,建立劳动教育制度保障,成立劳动教育实施机构,配备基本工作人员,制定劳动教育方案,明确劳动教育教学目标、活动设计、考核评价、安全保护等劳动教育要求。学校在师资投入上,调整现有师资结构,开展专业劳动教育课程知识培训,改变教师对其认知不足与偏差,辅助教师更新升级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以提高其教育和教学能力,满足新时期劳动教育的需要;另外,要配备必要的专任教师,形成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加强教育教师专业培训,组织经常性教研活动,促进劳动教师专业化;完善评价标准,设置健全的工作考核机制。学校利用顶层设计,规划资金投入、提供师资保障、制定劳动教育相关制度,为学校实行劳动教育提供基本保障。

(三)完善学校劳动教育课程设置

新时代下职业院校在构建新时期全面劳动教育体系时,探索劳动教育与职业技术学科的有效结合,开发校本课程,形成行之有效的劳动教育新方法,增强劳动教育的目的性和方向性。关于课程的开发和设计上,遵循职业教育学科设计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来进行,可以分两步走。一是改变劳动教育课程属性。将其设置为必修课课程,依据学生个人生活实际需求以及社会发展需要,在学校可提供资源范围内,开设个人生活劳动类、集体义务劳动类或者公益劳动类课程。一方面唤醒学生们的劳动意识,认识到劳动的价值;一方面也可以平衡到部分设计类学生体力劳动教育缺失,使学生得到全面健康发展。二是开设技术学科与劳动教育融合课程。依据学科特色,在专业理论教育阶段加入劳动价值观内容。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模拟规范的劳动技术流程,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与劳动习惯。在专业实践教育阶段,强调学生要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使学生正确认识理论与实践间的关系。

(四)拓宽实践渠道,形成劳动教育体系开放化

新时代下职业院校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内容体系应该是科学、数学、工程、艺术等多学科相结合的体系,仅依靠学校资源不足以支撑学生的劳动教育需求,应借助校外教育资源支持。与各类外部机构合作,共同开发一批劳动教育实验区,形成劳动教育资源共享的综合机制。例如,文化类、运动类场馆等公共设施。学校应尝试拓展调动全社会的教育力量,组织的专业资源和技术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条件,丰富职业体验,让他们参与探索性、综合性和基于项目的劳动,并在实践中获得经验。打破组织和制度上的障碍外,这种合作企业还可以帮助建立校外劳动教育的实践基地,形成学校与社会相互支持的劳动教育开放体系。

(五)建立科学合理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新时代下职业院校以培养职业技能型学生为目标,给予学生评价应更具有综合性,在衡量学生全面发展依据上,劳动教育逐渐崭露头角。教师方面应注意学生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注重综合应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方式。给予学生科学指导,像是表演、播音、美术等艺术性课程的评价方法更多使用的是过程性的评价模式。学校方面应依据校本劳动教育课程特点制定评价标准,设计开发劳动教育评价量表,建立激励机制和公示、审核制度。另外,有条件的职业院校可考虑设计学生劳动教育课程电子档案袋。一方面对每个学生劳动作品形成连续式记录模式,另一方面也可作为学生自我成长的参考。学校后期可借助成熟的大数据分析技术,通过学生档案袋中记录的数据,进行横向或纵向的多层比较,形成学生画像,可给予学生全面的劳动素养评价,也能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依据。

四、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应正确认识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现状,正视劳动教育缺失与误用成因,保持科学严谨治学方略,提高思想站位,正确实施劳动教育内涵价值。同时应明确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目的、目标,深入理解劳动教育内涵意义,注重重塑学生对劳动教育思想内涵解读,改变学生对劳动教育思想认识,引导学生对职业学院劳动教育与专科课程融合的科学理念,注重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实施策略,使其行之有效、流程化、规范化、制度化;注重实施过程监控,辅助修订劳动教育制度章程缺陷与实施短板问题,不断优化劳动教育实施路径,切实将劳动教育落地运行。劳动教育体系制度化,坚持顶层设计,建立完善制度保障措施,提高劳动教育有效实施能力,将劳动教育与职业院校课程落地融合;劳动教育体系开放化,应坚持开放、融合、共享、共赢的理念,拓宽劳动教育内涵与外延,将劳动教育与社会职业技能教育科学融合,形成合力举措;劳动教育课程化,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实施以课程为载体,创新性开发劳动教育与课程融合新方法,保持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活力,形成劳动教育课程长效机制;建立劳动教育评价反馈机制,注重劳动教育综合实施全面评价反馈,创新评价机制多元化,实施劳动教育过程监控,逐步优化劳动教育实施举措。

参考文献:

[1].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志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9-10.

[2]檀传宝.劳动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劳动价值观[J].人民教育,2017,(09).

[3]裴艳庆.新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02).

[4]蒋丽君.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理念辨析与实践刍议[J].中国高教研究,2019,(02).

劳动教育思想范文篇2

一、准确把握劳动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1.指导思想。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全国和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具有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工作目标。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经过3年的努力,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推出一批劳动教育先进教师,打造一批劳动教育特色校,创建一批劳动教育示范基地,形成普遍重视劳动教育、学生常态化参与劳动实践的浓厚氛围。到2030年,建成完善且优质的学校劳动教育实施体系、家庭劳动教育指导体系、校外劳动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为培养和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

二、全面落实劳动教育的主要任务

3.严格落实劳动教育课程安排。各校要切实承担劳动教育主体责任,明确实施机构和人员,按照中小学国家课程方案和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开足开齐劳动教育课程,不得挤占、挪用劳动实践时间。中小学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用于活动策划、技能指导、练习实践、总结交流等,与通用技术和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有关内容进行必要统筹。中等职业学校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其中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不少于16个学时。

4.组织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研发。按照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明确的中小学劳动实践指导手册编写要求,体现“一纲多本”,满足不同学校的多样化需求,各校可根据区域资源组织编写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校本专题读本。鼓励学校、学术团体、专业机构等收集整理反映劳动先进人物事迹和精神的影视资料,组织研发展示劳动过程、劳动安全要求的数字资源,梳理遴选来自教学一线的典型案例和鲜活经验,形成分学段、分专题的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包,促进优质资源的共享与使用。

5.在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内容。各校要组织引导相关学科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内容。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语文、历史、艺术等学科要有重点地纳入劳动创造人本身、劳动创造历史、劳动创造世界、劳动不分贵贱等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纳入歌颂劳模、歌颂普通劳动者的选文选材,纳入阐释勤劳、节俭、艰苦奋斗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内容,加强对学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合法劳动等方面的教育。数学、科学、地理、技术、体育与健康等学科要注重培养学生劳动的科学态度、规范意识、效率观念和创新精神。中等职业学校要将劳动教育全面融入公共基础课,要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动安全、劳动法规教育。专业课在进行职业劳动知识技能教学的同时,注重培养‘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吃苦耐劳、团结合作、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全方位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劳动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教育,多角度对学生进行生涯教育。

6.统筹安排课外校外劳动实践活动。各校要切实将劳动教育与学生的个人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丰富劳动体验,提高劳动能力,深化对劳动价值的理解。中小学每周课外活动和家庭生活中劳动时间,小学1至2年级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不少于3小时。中等职业学校要明确生活中的劳动事项和时间,纳入学生日常管理。中小学每学年设立劳动周,采用专题讲座、主题演讲、劳动技能竞赛、劳动成果展示、劳动项目实践、志愿服务等形式进行。注重推动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设计劳动活动内容,鼓励广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勤工俭学等社会活动,以自己的劳动满足社会组织或他人的需要,促进相关知识技能的学习,提升实践能力。

7.扎实做好家庭劳动教育相关工作。各校要依托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等广泛开展各种劳动教育相关讲座,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明确家长的劳动教育责任,引导家长依据儿童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组织家庭劳动,增强家庭劳动教育指导的科学性。广泛开展“美好生活劳动创造”系列劳动主题宣传活动,不断强化家庭劳动教育活动的互动性和参与性,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打造一批使家长和学生切实受益的品牌活动。

8.健全完善劳动素养评价制度。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以劳动教育目标、内容要求为依据,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结合起来,健全和完善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标准、程序和方法,加强实际劳动技能和价值体认情况的考核。建立公示、审核制度,确保记录真实可靠。

9.开展劳动教育质量监测。鼓励各类学校依托有关专业机构,定期组织开展关于学生劳动素养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的分析,注重学生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等的监测。鼓励、支持利用大数据、云平台、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劳动教育过程监测与记实评价,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和反馈改进功能。

三、着力提升劳动教育的保障能力

10.加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各校可采取学校特聘、专业培训、区域内教师交流共享等多种措施,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中小学校可聘请高校、研究机构、优秀企业具有实践经验的社会专业人士、技术人员、劳动模范等担任劳动实践指导教师。推动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采用“结对子”“手拉手”等方式,促进劳动教育教师资源共享。

11.强化劳动教育研究与指导。鼓励和支持学校和教师参与相关机构设立的劳动教育研究项目。争取设立一批试验区或试验学校,注重开展跟踪研究、行动研究。逐步配齐省、市、县三级劳动教育教研员,组织开展专题教研、区域教研、网络教研,通过协同创新、校际联动、区域推进,提高劳动教育整体实施水平。

12.组织劳动教育相关培训。各校各相关部门要把劳动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内容,开展全员培训,提高劳动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面向各级教育行政干部和中小学校长,加大劳动教育相关培训力度,提高其劳动教育规划、组织实施、评价等多方面能力。对承担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师进行专项培训,提高劳动育人意识和专业化水平。加强劳动教育教师培训需求诊断,改进教师培训内容,紧密结合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要求,组织高质量培训,切实提升教学水平。

13.完善劳动教育教师激励机制。各校尤其是教师进修学校要定期组织劳动教师教学能力竞赛,实现以赛促优,提升劳动教师教学能力水平。在各级教学成果奖励中,将劳动教育教学成果纳入评奖范围,对优秀成果予以奖励。依托有关专业组织、教科研机构等开展劳动教育经验交流和成果展示活动,激发广大教师实践创新的潜能和动力。积极协调新闻媒体传播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思想,大力宣传劳动教育先进学校、先进个人。

14.建好校内劳动教育实践场所。建立以县为主统筹规划配置中小学(含中等职业学校)劳动教育资源的机制。进一步完善学校建设标准,积极推动中小学校充分利用校内学习、生活有关场所,建立规模适当、富有特色、功能完备的劳动技术实践教室,鼓励有条件的学校以学农基地为依托,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和劳动实践基地,丰富劳动教育资源。

15.拓展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场所。丰富市各类社会实践资源,充分利用我市现有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学校、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市学生校外劳动实践资源图谱。各级各类学校要主动与市蒸汽机车陈列馆、市嫩江湾国家湿地公园、市渔猎馆等各行业劳动基地和实训基地协同,实现政策协同和资源共享,不断联合开发新的劳动教育资源,增加优质劳动教育资源供给。

16.注重劳动教育安全保障。建立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劳动教育风险分散机制,鼓励购买劳动教育相关保险,保障劳动教育正常开展。学校要把劳动安全教育与管理作为组织实施的必要内容,强化劳动安全意识,建立健全安全教育与管理并重的劳动安全保障体系,构建分层分级劳动安全应急处置体系。学校在组织实施劳动实践活动前,要研究制定劳动实践活动风险防控预案,完善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科学评估劳动实践活动的安全风险,认真排查、清除学生劳动实践中的各种隐患特别是辐射、疾病传染等,在场所设施选择、材料选用、工具设备和防护用品使用、活动流程等方面制定安全、科学的操作规范,强化劳动过程每个岗位的管理,明确各方责任,防患于未然。

四、切实加强劳动教育的组织实施

17.强化思想认识。各校要充分认识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把劳动教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周密安排部署,认真细化分解,确保劳动教育的时间、师资、经费、场所、设备等落实到位。拓宽劳动教育途径,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建立全面实施劳动教育的长效机制。

劳动教育思想范文篇3

【关键词】劳动教育;高校;五育融合

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五育融合”被再次强调,国家把学生劳动教育和其他能力培养提到了重要位置,作为高校也应当把劳动教育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1,2]。本文分析了新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及劳动教育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从劳动思想教育、劳动实践教学、营造良好的劳动教育环境等教学体系及劳动保障体系进行探索,旨在为劳动教育在高校的实践落实提供参考。

一、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

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提高劳动能力,提升劳动素养。高校须加强劳动教育环节,培养能够吃苦耐劳,劳动能力强、团队协作能力强、创新创业能力强且适应时展的高素质人才。

(一)劳动教育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通过劳动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更多关注那些从事平凡工作的普通劳动者,消除劳动偏见,发现普通劳动人民的精神之美,帮助大学生在劳动实践过程中树立起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价值观,自觉摒弃享乐主义等思想,摒除不尊重体力劳动者等畸形价值观。

(二)劳动教育有利于弘扬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从业者职业素养、职业品质、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的综合体现。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3],体现了劳动者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职业素养。劳动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树立工匠精神的基础环节,也是培养大学生敬业、爱岗等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此外,劳动教育也有助于培养大学生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

(三)劳动教育有利于五育融合发展

劳动教育是五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见》的出台,标志着劳动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作用进一步得到加强,成为德智体美劳协同发展的重要基础。新时代背景下的劳动教育要求树立五育并举、相互融合的理念,优化和完善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教育的相互融合,完善相互促进的育人体系,提升劳动教育水平,从而达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的。

(四)劳动教育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指出,劳动既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也是人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和条件。正是由于人的辛勤劳动,才创造出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劳动教育是实现人的价值的重要途径[4],通过劳动可以实现人的美好生活,实现个人理想,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高校开展劳动教育,需要将学生的现有知识与创造性思维结合起来,在劳动实践中引导学生探求真理、进行发明创造,进而推动科技进步,使人们创造出更多社会价值;开展协同劳动,培养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大学生适应团队、社会的能力。

二、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现今,高校在实施劳动教育的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很多学校未开设专门的劳动教育课;学生主动性较差,不愿劳动、不想劳动;学生不珍惜劳动成果、不会劳动的现象普遍存在;部分学生看不起体力劳动者,劳动价值观存在偏差,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被忽视,劳动教育被淡化、弱化;家庭劳动教育缺失严重,造成子女不愿劳动、不会劳动,没有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这些问题的存在,都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劳动教育实施路径探索

(一)加强劳动思想意识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高校进行劳动教育必须以马克思劳动理论为基础,让学生系统性地学习劳动教育理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劳动情感以及高尚的劳动品德。通过理论学习,让学生从思想上了解劳动教育、接受劳动教育,进而产生劳动热情,树立正确的劳动思想观念。

(二)劳动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劳动教育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学校应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学校在开展劳动实践教育时,应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开展生产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实践教育[5]。例如,在校内设置各类勤工助学、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实习实训等平台,广泛开展劳动教育活动;在校外,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或与社会各类机构、公司合作共建劳动实践平台,开展实习实训、志愿服务、毕业实习、社会实践等活动,在实践中帮助学生树立服务意识,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学校还应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如打扫宿舍卫生、教室卫生等;鼓励学生从身边做起,抓住劳动机会,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体验劳动后的收获感和幸福感,在实践中培养正确的劳动观。

(三)营造良好的劳动教育校园文化

高校大学生在校园里要生活、学习数年,校园文化对其劳动情操的影响广泛且深远。高校可通过在校园内开展劳动教育文化展览、文化墙、劳模事迹报告会等活动来宣传劳动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推进劳动教育的开展,营造良好的劳动教育氛围。

(四)加强劳动实践,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

学校要为学生创造劳动实践机会,提高学生参与劳动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学校可结合专业特点,为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或开展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项目等,如医学专业学生就可以参与核酸样本采集等与本专业有关的志愿服务工作。学生在课余时间参与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不仅可以得到劳动锻炼,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强其劳动和服务社会的意识,培养自身吃苦耐劳、主动奉献的劳动精神。学校还应加强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结合,将创新创业意识融入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中,让劳动实践引导创新实践,创新实践反过来推动劳动实践,从而形成劳动—创新—劳动的良性循环,激发学生的劳动创造力。

(五)完善劳动教育保障体系

1.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的前提,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6]。提升学生劳动素养不仅要靠劳动实践教育,还要把劳动教育与各个专业课程相结合。学校应加强双师型队伍的建设,这类教师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既可以教授专业课,也可以参与劳动实践的指导,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提高学习效果。此外,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如聘请劳模、大国工匠、先进工作者等走进校园,讲述他们的先进事迹及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以鲜活的事例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丰富劳动育人的形式。2.评价体系建设评价劳动教育的效果需要有完整、科学的评价指标[7],否则无法反映劳动教育过程中的优缺点。这就需要学校在评价体系建设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反馈机制并注重落实,及时纠正劳动教育偏差,优化评价体系。建立良好的评价体系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检验,需要在动态的发展中不断补充和完善,以便更好地服务和保障劳动教育的既定目标。3.协同育人体系劳动教育需要协同个人、家庭、社会共同推进。就个人而言,在校大学生要增强自己的劳动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主动投身劳动教育实践活动,锻炼自己的劳动能力,提高劳动技能和劳动素养;就家庭而言,应当营造良好的劳动家风,培养孩子的基本生活技能,使孩子自觉养成劳动习惯;就社会而言,其拥有最为丰富的劳动教育环境,高校可以与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益组织等机构联合,打造多方参与的劳动育人体系,以此丰富劳动实践基地;同时,充分利用行业精英、楷模、劳模、大国工匠等优质人才资源,让学生在良好的劳动环境中锻炼自身的劳动能力,感受劳模精神,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四、结语

劳动教育思想范文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学生成长需求

总书记曾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劳动教育是高职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劳动教育帮助高职学生全面发展。以大学生成长需求作为劳动教育发展的落脚点和着力点,以学生为主体,搭建大学生劳动教育方面的学习和展示平台十分必要[1]。根据江苏旅游职业学院劳动教育现状,对该校学生的劳动价值观进行随机调查和分析,从学生劳动价值观、学校劳动理论教育、校内外劳动实践活动三方面分析大学生在校期间对劳动教育的认知以及需求情况;探讨不同年级、专业在劳动教育认知和需求方面是否存在差异。研究主要通过自填式纸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67份,问卷最终有效率为94.5%。问卷随机发放给不同学院、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同学,其中男生186人,约占比32.8%;女生381人,约占比67.2%。大一年级学生360人,约占比63.5%;大二学生207人,约占比36.5%。农村户籍学生214人,约占比37.7%;城市户籍的学生为353人,约占比62.3%。调查问卷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学生个人劳动价值观的调查;第二部分为学生视角下学校劳动技术培养、劳动教育思政课程等开展情况;第三部分为学生个人劳动教育的需求调查,如是否需要增添校内外劳动实践活动等。同时,通过面对面聊天、网上在线采访等方式对个别学生进行采访,就学生个人劳动价值观、个人劳动教育需求以及现在学校劳动教育开展情况等相关问题进行深层次调查采访。

1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现状分析

1.1高职学生劳动素养不强

结果显示:在认为该校劳动教育中思想教育与劳动实践比重如何这个问题上,绝大部分的学生选择了劳动实践大于思想教育,说明在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中,学校较为重视劳动技术技能的培养。例如,该校十分重视会计专业、烹饪专业等专业技能培养,但容易造成过于注重劳动技术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学生对劳动认知的培养[2]。问卷显示:多数学生表示有关于劳动价值观的课程开展较少,恰好高职院校学生文化基础相对来说较为薄弱,十分缺乏这方面的认知。此外,部分高职学生劳动素养不强、劳动意识薄弱、缺乏劳动认同感等。这些问题的产生来源于科技发展带来的生活智能化与便利化。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劳动素养培育长期处于被异化、弱化甚至是缺位,造成的劳动教育养成效果不佳。

1.2高职学生主动劳动意识不足

劳动意识是劳动教育目标中劳动情感的体现,树立劳动意识是劳动素养培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根据调查问卷显示:本人是否具有主动的劳动意识,在三个选项“不具有主动的劳动意识”“有一定的劳动意识”“基本具有主动的劳动意识”中,56.1%的学生选择了中间的选项,21.5%的学生选择了“基本具有主动的劳动意识”。根据问卷结果显示,高职学生劳动意识相对淡薄,劳动意识较为被动,大部分学生缺少主观能动性。此外,高职院校缺乏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价值观。根据问卷结果显示:40.8%的学生在问卷中选择将劳动的“体面感”放在了首位,其次才是劳动的“幸福感”,并且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这两个选项中选择更认可的劳动方式;73.3%的学生选择了“脑力劳动”,说明了高职学生对于体力劳动的劳动价值并不太认同,更加追求劳动中所能获得的“面子感”。在“什么原因会促使你劳动”的问题上,39.3%的学生选择了“劳动收入”,在所有选项中占比最高,这也侧面说明了部分学生存在劳动价值观功利性强的问题。

1.3劳动实践活动参与不够

针对校内外是否开展劳动实践活动的问题,38.2%的学生认为学校的劳动实践活动较多,25.1%的学生认为学校的劳动实践活动较少,还有少部分学生并不清楚学校的劳动实践活动开展情况。对于学校的劳动实践活动参与情况,调查显示47.6%的学生表示这一学年比较积极地参加过学校的劳动实践活动,但是这里面绝大部分填写者都是大一学生。说明劳动实践活动的参与情况基本以大一新生为主,二年级学生基本很少参加劳动实践课程,但是高职二年级学生将面临着实习踏入社会,应当多参加劳动实践课程。总的来说,劳动实践活动参与情况还是不足,问卷调查的结果也说明了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课程体系还不够完善。

2学生成长需求视角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发展策略

2.1学生成长需求视角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发展策略——激发学生劳动学习兴趣

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他们主动劳动意识和劳动理论素养最直接的办法,也更符合学生成长成才的个人劳动教育需求。目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形式较为单一。教师应丰富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路径,激发学生劳动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劳动意识。比如通过劳动技能实践周、第二课堂加分等形式加强劳动教育与日常养成教育相结合。学校日常教学中也应当渗透劳动教育,通过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劳动,如召开劳动实践班会或增添劳动课程,在教室外上一节生动的劳动实践课程。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劳动,一起通过浇灌校园内花草、擦公共区域玻璃等集体劳动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在劳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学习如何浇灌花草,以及劳动工具的辨别和使用。通过生动有趣的授课激发学生劳动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在此过程中,可以通过劳动课程中的劳动成果换取素质学分的方式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根据学生的劳动表现给予学生相应的学分,并教育学生辛苦劳动产生劳动成果从而产生劳动价值。同时,可以通过相关校级荣誉,激发学生主动劳动意识,比如举办疫情下的家务劳动短视频大赛、劳动知识竞赛等活动。鼓励学生多参加志愿者活动,体验各种劳动角色的转换。在志愿劳动中服务社会,创造价值,实现学生自身的成长需求。

2.2学生成长需求视角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实践方略——拓展学校劳动教育形式

因为劳动教育的实践性较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发展应以“线下教育为主,线上与线下教育结合”的方式实施。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劳动教育方式也不再局限于线下。和线下劳动教育相比,线上劳动教育拥有丰富的劳动资源和便捷性。以网络平台为载体的劳动教育能够及时宣传、搜取信息,也可以更直观地展示劳动后的成果。例如,线上劳动教育课堂、线上劳动知识竞赛、劳动教育宣讲等。因此,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要结合劳动教育的目标,搭乘新时代网络飞速发展的“顺风车”,充分利用线上和线下方式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并注重引导和规范开展劳动教育。

2.3学生成长需求视角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完善学校劳动教育体系

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重要的实施途径之一是使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化。高职院校应当发挥职业技术教育在劳动教育中的优势,推进劳动教育与高职专业课程相结合,促进劳动教育与技术教育相结合发展。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劳动教育中的作用,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在理论上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先导,加强马克思劳动观和总书记关于劳动与劳动教育系列内容的学习,将劳动教育融入日常思政课堂中。思政教师、就业指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仅局限于专业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劳动观的教育。结合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等思政内容,帮助高职院校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在专业学科教育中推动劳动教育发展。在课程中宣扬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培养高职学生正确的劳动意识和观念。此外,为了得到更好的劳动教育效果,构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体系应当分层实施,满足每个学生的成长需要。根据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年级、户籍所在地所受到的劳动教育有一定差异性。因此,劳动教育应针对不同年级、专业、户籍所在地,实行精准的劳动教育,完善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层次性原则。一是结合高职学生自身的专业,根据学生不同的专业特点,把劳动教育与专业学习、专业实践相结合,在加强专业实践的同时提升劳动教育的效果,保障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的实效性。二是满足大学生成长不同时期的阶段性,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构建由低到高的劳动教育体系。一年级学生刚进校时,应当侧重于养成劳动价值观、劳动观,在新生入学时,鼓励学生多参加校内劳动、公益劳动、服务志愿者等活动,培养一年级学生积极的劳动观和正确的劳动价值取向。高年级的学生面临着实习、走向社会,劳动实践能力为劳动教育的重点,学校应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平台,更好地发挥学生在校所学的劳动技术,锻炼学生劳动实践能力。通过打造有特色、有层次性的劳动教育体系,既满足劳动岗位的需求,也满足了学生的成长需求,最终保障高职劳动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王伟.“双创”背景下高职学生劳动教育问题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39(11):177-179.

劳动教育思想范文篇5

关键词:茶文化背景;劳动教育;思政课堂;作用及路径

1茶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堂进行劳动教育的重要作用

1.1能够让学生正确对待思政教育和劳动教育之间的关系

在高校校园中之所以要进行劳动教育工作,其重要目的便是要让当代高校大学生能够以更加正确积极的态度面对劳动生活,要让他们认识到无论是哪一种行业,劳动者都是最光荣的,每个人的劳动对于民族的复兴以及国家的发展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那么就应给予每一名劳动人民足够的尊重。中国茶文化的发展至今已经有了几千年历史了,而正是劳动人民的努力才形成了中国的茶文化,这也是导致我国茶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较高知名度的重要原因。从动作行为上来看,茶文化就是要让大众知道饮茶、采茶、品茶以及选茶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但从内核上来看更重要的是让大家领域到什么才是茶精神,这样人们也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觉悟。当代的高校大学生从小就有着优越的生活条件,他们也没有经历过去的艰苦生活,在上大学之间在家里几乎都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他们从小就生活在温室中没有遇到过什么挫折和困难,当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并走向社会后几乎都是承受不住外面的风吹雨打的。而高校思政教育和劳动教育的共同目的就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要他们能够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来更加高标准要求自己,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适应社会生活奠定牢固基础。可是,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校都还没有开展专业的劳动教育工作,在需要学生去帮忙干活充当苦力时才会以劳动教育为借口,在理论知识方面几乎没怎么采取教育,那么学生们对待劳动的劳动就很难是积极向上的。在茶文化背景下如果能将思政教育与劳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让他们能够正确认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在进行思政课堂教育和劳动教育工作时更好的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保证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1.2大大提升了思政教育和劳动教育的有效性

随着我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增长,广大居民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都有了很大提升,而在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也有很多人养成了好逸恶劳、好吃懒做等不良习惯,当代高校大学生担负着建设国家的重任,他们从思想上就一定要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意义,并且对待劳动也要有正确积极的态度。纵观人类的发展历史,正是伟大劳动人民的无私奉献才使我们过上了现在的幸福生活,而建设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保证也正是辛勤的劳动,劳动既是每个公民所具备的权利,也是他们的业务和责任。与高校的思政教育一样,劳动教育同样也是在思想观念上对学生进行教育,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更加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高校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向社会输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那么就一定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劳动教育工作,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劳动态度,要坚决地抵制社会上出现的各类不良思想,要让学生们认识到只有劳动才会有所收获的道理。与高校学生的专业类课程相比,劳动教育以及思政教育好像对于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并不会起到太大作用,这也是导致其教学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大部分大学生都只是在上课期间会有所感受和领悟,而在其余时间通常都会将所学习的知识抛诸脑后了,那么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上劳动教育和思政教育也根本无法发挥出应有作用。在茶文化背景下如果能将两者有效融合,那么就能够更加强化两者的作用和意义,大大提升了思政教育和劳动教育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1.3能够更好地改变并优化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

在高校的思政课堂以及劳动教育课堂上普遍采用的还是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下教师往往采用的都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感受,同时也没有明确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更不可能保证课堂的整体教学质量了。而在茶文化背景下,社会大众对于劳动者的辛勤劳动是非常认可的,从最初的采茶工作一直到最后人们所饮的茶,在这一过程中是有着很多道工序并且需要很多劳动者共同努力的。高校进行思政教育和劳动教育都是想要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茶文化中所包含的哲学思想是非常丰富的,如果当代大学生能够理解茶文化,那么他们的心灵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在茶文化背景下进行思政课堂劳动教育工作则能够有效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更为明确思政教育和劳动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且要同时完成各自的教育目标,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茶文化正是这样一种桥梁,借助于茶文化内在的精神理念能够将思政教育和劳动教育有效结合,为保证高校素质教育目标的顺利完成奠定了牢固基础。

2茶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堂劳动教育的创新路径

2.1建立更具创新性并且完善的教育体系

在茶文化背景下要想在高校思政课堂上有效地融入劳动教育的内容,那么就一定要建立更加先进并且全面的教育体系,应将专业劳动教育、课程劳动教育、思政劳动教育和实践劳动教育等内容全部纳入进来,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工作中要体现出思政劳动教育的指引作用,在高校培养人才的全过程中都凸显出劳动教育的重要作用。全校都要为做好劳动教育工作共同作出努力,而不应该仅仅将这项工作停留在宣传口号上,当代的高校大学生一定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具体内容,确保学生们能够正确的认识劳动教育,要及时转变他们的观念,从而逐步转变逃避劳动等不好的习惯。进行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理念进行深层次的研究,更为明确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劳动教育的作用和价值,并从伦理道德、历史文化和哲学理念等多方面去融合思政教育和劳动教育。而在两者融合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更加明确自身的角色和位置,提升自身的责任感,同时教师也一定要具备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挖掘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中的内在含义,对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要有更加坚定的信心,对于思政教育以及劳动教育的教学工作要有更大的热情,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建立更加先进并且全面的教育体系,取得理想的教育成果。

2.2强化思政教育与劳动教育之间的内在关系,完善劳动教育的具体内容

以往在高校的教学过程中,劳动教育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主要还是为大学生服务的,而高校思政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有很多东西与劳动教育是重合的,虽然两者在教学方式上是有一定区别的,但是在茶文化背景下如果能够将劳动教育在思政课堂上融入进去,那么就能够大大提升思政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动力和活力,思政课程的教学工作对于保证劳动教育内容的有效落实是能够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在茶文化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实现两种课程的有效融合,教师和学生都要正确的处理两者之间的联系,并科学地分配具体的权重以及教学目标,不断优化和创新现有的思政课堂上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高校具备了更加特殊的教学环境,那么教师就一定要区别好高校劳动教育与中学劳动教育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在规划具体的教学活动时可采取分层次的教学方法。现阶段,很多高校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中是包含了一些劳动教育内容的,那么教师就要进一步地强化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完善具体的教学内容,从而实现思政课程和劳动课程的有效融合。

2.3将思政课程的实践教学平台打造成劳动教育的优势平台

在对高校大学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将思政教育与劳动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保证思政课堂的劳动教育质量,那么在打造劳动教育优势平台时就一定要重点发展思政课程的实践教学平台。在这一过程中,社会、高校以及家庭都应提供能力所及范围内的帮助,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构建一个更能满足学生多样性和个性化需求的先进劳动育人模式,思政课的教师要在做好日常理论课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带领学生去实践训练,在课下时间多安排一些实践项目,从而让大学生们在完成实践项目的过程中认识到劳动的价值和意义。政府要将自身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结合高校的发展现状以及学生的实际需求制定相应的方针政策,在高校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让周边企业参与进来,形成校企合作的模式,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不断丰富学生的实际工作经验,同时也让他们对所从事的劳动产生敬畏之心。高校可鼓励大学生们去福利院、养老院和城乡社区等公益性质的公共场所从事志愿者服务,让他们具备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大众的理念,学生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多为学生提供这种锻炼机会。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对茶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堂进行劳动教育的重要作用及茶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堂劳动教育的创新路径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高校的思政课程教育与劳动教育工作是有着密切联系的,而在茶文化背景下高校一定要将两者有效的融合起来,弥补传统教育工作中的不足,实现双方的供应,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南.劳动教育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20.

[2]陈光连.茶文化视角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路径探析[J].福建茶叶,2018(12):505.

[3]曾永安,冉叶凡,覃梦涵.论茶文化与劳动价值观培育策略[J].福建茶叶,2020(03):297.

[4]李亚楠.文化资本视角下茶文化融入民办高校思政教育的研究分析[J].福建茶叶,2018(11):204.

劳动教育思想范文篇6

[关键词]育人理念;劳动教育;创新实践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整个社会层面重视和加强劳动教育,劳动教育在新时期从理论阶段进入了实施阶段。高校是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作为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摇篮,应当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目标,将劳动教育应用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当中,实现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位的培养。思政教育工作是我国高校承担的重要使命,在“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高校需要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认知水平,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兼顾多方面的发展,成长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综合性人才。在这一大背景下,高校教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需要不断改革和创新教育教学手段,才能够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为了达到这一培养目标,高校应积极探索将育人理念融入劳动教育中,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型实践,以期寻找到更为合适且能够广泛推行的实践方式。本文从新时期的育人理念和劳动教育的角度,具体分析了育人理念融入高校劳动教育中的创新型实践与探索。

开展高校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

劳动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与课程学习、品德教育、体育和美育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共同影响、彼此促进、相互助力,做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实现人才培养上的全面发展。在“德、智、体、美、劳”五育中,强壮的体格是教育的基础,在得到长足发展后有助于各种劳动活动的开展,可以为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作出贡献。不同于“五育”中的其他四项内容,劳动教育有其特殊性,具体表现在其没有独立发展的课程体系,而是在吸收其他“四育”课程体系中的各项优势后,结合劳动教育自身特点打造的包含多项优势又能够体现劳动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五育”之中,德育是引领,能够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智育是手段,通过对不同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能够帮助大学生掌握专业技能,有能力为社会发展作贡献;体育是根基,能够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校内体育文化的建设,帮助大学生锻炼强健的体魄,同时磨砺其在困难面前的顽强毅力;美育是支撑,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帮助其树立起健全的人格;劳动教育是四者特点的综合,依托劳动教育的形式,能够全面培养大学生的多方面技能,从整体上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大学生有能力完成自身全方位的发展,并且在真实的劳动过程中收获幸福感和尊严感。高校劳动教育能够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劳动教育体系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运用学习到的科学知识或专业技能进行劳动,以此培养学生对劳动的热爱,形成正确对待劳动的态度以及自身的劳动习惯,在劳动的过程中磨砺自己的品德修养。将育人理念融入高校的劳动教育中,将劳动教育放到与其他“四育”同样的高度,是满足当代高校教育发展需求的创新型实践,也是对整个高校育人体系的有力支撑。在进行高校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应清楚认识到“育人”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是缓慢的、持续的。对人才的培养应当做到全面而连续,坚持“五育”并重,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育人理念要求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时,必须构建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在育人过程中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载体作用,让其能够与其他“四育”形成合力,相互影响和促进,引导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的思想理念,培养学生对劳动的热爱,坚定劳动的理想信念,愿意辛勤、诚实地劳动,并尝试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当下,高等院校虽然越发重视学生的技能培养,但依旧存在学生实践能力差的弊端。因此,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在大环境下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劳动能力低下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后续的就业问题,因此,高校应当从一开始就向学生传达学校对劳动教育的标准定位和严格要求。相关部门需要把高等院校劳动教育的实际内容传授给学生,而不是目前呈现的实践课程的简化,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倾听教师对劳动过程的讲述,课后自主实践劳动,这样会造成学生的劳动能力不仅没有提高、反而出现退化的局面。因此,在高校开展劳动教育时应当明确,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只要能推进社会发展的,都是值得尊重的劳动,这样的劳动者都是值得尊重的“人才”,劳动不分高低贵贱,任何人都没有资格去看不起普通劳动者。在经济高速发展和世界格局变化日新月异的新时代大背景下,国家对全面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劳动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更是新时代实现育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证。

新时代育人理念融入高校劳动教育的创新型实践与探索

1.高校劳动教育的创新型实践要以德育为先导

“德育为先”是整个高校教育体系中首先应当贯彻落实的,劳动教育是对高校教育内容的丰富和发展。高校在开展劳动教育时,应当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指导实践,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坚持思想教育先行。通过德育培养向学生宣传“劳动最光荣”的思想理念,并通过观看影片等多媒体形式,让学生了解劳动者的先进事迹,深刻理解、切实体会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深层次含义,在接受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将劳动实践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追求,并自觉外化为行动意识。德育是高校劳动教育创新型实践的先导,要通过主题学习、主题报告会、主题班会、经验分享会、专题培训会等形式,深入学习领会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精神和内涵。就学生而言,应当在自己的思想意识中让劳动教育扎根下来,为自己设立劳动的目标,坚持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和创造性劳动;在学校层面上,应当提高对劳动教育实践开展的重视程度,鼓励教师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和扎实的劳动技能。崇尚劳动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深耕和弘扬传统文化,能够充分学习和利用其中蕴含的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新时代的大学生活,能够更好地帮助高校进行“育人”,通过对历史的传承和发展,重视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引导学生塑造健康的人格。深入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历史,以历史的经验教训指导当下的实践,养成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坚毅品格。

2.高校劳动教育的创新型实践要以养成教育为重点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高校对学生的劳动要求都停留在打扫宿舍卫生、进社区做志愿服务等活动上。近年来,随着高校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更加关注、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一部分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劳动平台和实践基地,并与社会上的公益组织积极合作,这样校内校外的多种劳动实践类型促使学生在劳动中做到自主学习和自我教育,培养对劳动的热爱,以劳动为荣,积极投入劳动实践。以下几种创新型劳动实践途径的开展,有助于劳动实践习惯的养成。(1)社会层面的劳动实践高校与社会组成“劳动教育共同体”,共同提升“劳动+教育”的共鸣,将劳动与职场素养、创新创业、核心素养等有机结合,激发现代大学生积极参与劳动的动力,促进大学生在服务人民、贡献社会的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社会层面的劳动实践,首先需要形成光荣劳动观。劳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高校学生在实践社会层面的劳动时,可以注重围绕创新创业展开,结合高校的学科和专业,积极开展实习实训、勤工助学等劳动实践,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并在实践的过程中应用创新的知识、技术、方法等创造性地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升高校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通过创新教育,使学生自觉将“小我”融入到家国的“大我”之中,将专业素养教育和家国情怀教育融入到劳动教育中。(2)学校层面的劳动实践定期开展校园劳动实践活动,人人争当“校园美容师”,将校园公共区域、教室、宿舍和餐厅的卫生打扫工作分配给学生,帮助学生形成辛勤劳动观。在实践打扫工作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形成爱护环境、尊重劳动成果的思想理念。开设厨艺选修课,学习美食制作,跟着厨师学习选材、洗、切、配、烹的每一个流程和环节,并实践菜肴烹制,这既是对日常生活技能的学习,也是在实践中强化劳动观念,弘扬劳动精神。在学校开设植物养护和插花艺术课程,通过实践讲述各种植物特性,培育出花朵后进行插花学习,使劳育与美育相结合,在栽培劳动中感受劳动乐趣,在插花课堂中感悟美,欣赏美。(3)家庭层面的劳动实践推动学校与家庭的劳动教育相互结合。具体来说,家庭层面更加重视基础作用,积极倡导家长在劳动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家长要以身作则,树立提倡劳动的良好家风。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拓展家校互动过程中的活动类型,协助完成劳动实践教育。学校层面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开设劳动教育特色课程,不断深化产、教、研一体化,加强核心企业与中小企业的紧密合作,建设劳动实践基地,扩大区域共享,让学生可以在行业之外投入工作。积极发挥社会的支持作用,协调利用各种资源,确保基地建设,让制度保障始终贯穿于宣传教育之中,引导建立标准化的劳动教育基地,支持学校劳动教育实践,扩大学生的收入。通过劳动教育凝聚社会综合实力,培养时代新人。

3.高校劳动教育的创新型实践要以引领机制为保障

劳动教育的目标不可能一步到位,劳动教育贯穿了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过程,渗透到学习、研究、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高校可以在把握学生的成长特性及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将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分类。根据不同阶段的教育模块结合学生的专业学习计划,逐渐形成标准化的教育制度。入学之初,高校就应该做好学生的劳动教育工作。可以实行各类劳动实践活动,逐步渗透学生的学习生活,增强学生的参与度,为明确学生今后的发展方向作出积极的推动作用。关注劳动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的紧密结合,通过学校内外的各种实践活动、劳动补贴、技能竞争,鼓励学生进行身体、精神上的“投资”,不断提高自身的劳动能力。深入劳动前沿,培养学生承受和适应困难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技能,丰富社会经验,深刻理解“劳动与水平无关,职业与水平无关”、“劳动创造价值”、“劳动创造生活”等原则,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未来顺利就业奠定坚实基础。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创新型实践离不开多方面的配合,特别是制度、资金和人才三方面的支持,能够形成有效的引领机制,成为高校开展劳动教育创新型实践的重要保障。高校在劳动教育的制度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制度为导向保障创新型实践的有序开展。在进行人才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应保证校方、教师和学生层面都愿意推动高校劳动教育创新型实践的开展,共同引导大学生在劳动教育实践中全面提升综合素质能力,并享受劳动带来的快乐。建议为高校劳动教育创新型实践设置专项资金,保障实践工作的进行和推广。除此之外,科学的考核机制也是重要的引领机制,需要以正确的理念指导高校劳动教育的创新型实践,建立量化考核机制,可尝试将学分认定纳入劳动教育,考核机制应结合定性与定量、自评与他评等方式,建立综合的评价体系,相互补充和影响,共同引领大学生全方位发展,养成优秀的人格和品质,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为离开学校走向社会做好准备。对高校劳动教育创新型实践的考核绝不是单纯以工作量为标准,学生的工作态度、创新思维等,都应被纳入到考核体系中,成为引领机制中的重要内容,进而保障高校劳动教育创新型实践的有序开展。

结语

劳动教育思想范文篇7

【关键词】小学教育;劳动教育;实施困境

劳动教育是推动基础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2018年9月10日,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突出强调了劳动教育的重要地位[1]。然而,许多学校的劳动教育并没有达到预期的实践效果,仅流于形式,注重表面效果。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想要真正落地生根,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转变观念、正视问题,积极找寻解决路径。

一、小学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

劳动教育的内涵一直是研究者探讨的焦点问题。明晰劳动教育的概念,对教育界来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劳动”一词的解读有三:一是“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二是“专指体力劳动”,三是“进行体力劳动”。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劳动教育是一个含义特别丰富的概念。在他看来,只有劳动才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他认为,劳动教育是促使学生养成正确劳动态度的绝佳途径,不单在身体素质上对学生大有裨益,更能使其在思想品德上有所升华[2]。虽然人们对劳动教育内涵的理解各不相同,但对劳动教育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一致认可的。

(一)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学生智力发展

劳动是智慧之树。苏霍姆林斯基反复阐述应当让学生参加“促使智慧和双手相结合的劳动”,主张“要在每一颗心里点燃劳动的火花”[3]。现代研究表明,劳动有助于大脑的发育,使人的大脑变得更灵活、更有创造性,因为在劳动过程中,需要学生手脑结合,共同作用。劳动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开发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学生的意志力,从性格上和思想上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生活的智力丰富性,在大多数情况下取决于能不能把智力活动和体力劳动密切地结合起来。”[4]学生通过参与劳动获得劳动实践能力,置身于劳动之中,更能懂得劳动的艰辛及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有助于培养学生不怕吃苦、坚韧不拔、持之以恒的优秀品质。

(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开拓学生创造性思维

创新能力的发展不仅需要理论知识,更需要动手实践能力。劳动教育课强调通过劳动实践使同学们获得劳动知识,增强劳动技能,体现了“实践出真知”这一哲学观点[5]。在劳动教育中,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是“理论结合实际”的最佳体现,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更要以身作则,亲身投入劳动实践活动。学生通过劳动实践增强劳动技能,而对技能的掌握程度反映出学生在劳动教育活动中的思维水平和实践能力。因此,劳动教育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三)根据身心发展特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生命在于运动,适当的劳动也是一种运动方式。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照本宣科地讲,学生机械化地听,这种教学模式很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宋代诗人陆游诗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劳动教育旨在展现人的行动力量,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并以此作为劳动教育实践的思想先导,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将思想教育与传授劳动知识和技能相融合,将劳动教育与其他学科相联系,使各学科之间相互促进,和谐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困境

2015年7月,教育部联合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该《意见》出台后,各地各校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但是,当前劳动教育的缺陷依然存在:劳动教育的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劳动教育缺乏系统规划,劳动课程不能有效实施,中小学生劳动意识缺乏,中小学劳动师资力量薄弱,劳动课程体系不完善等。这些已成为影响劳动教育发展的“短板”。

(一)劳动教育意识淡薄

现阶段,劳动教育意识淡薄的问题,体现在教育者、家庭和社会几个方面:首先,在教育者方面,学校忽视劳动教育,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成绩与升学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得不到充分发展;其次,在家庭方面,“4+2+1”的家庭成员结构,使得家长包办和代替孩子劳动的现象日趋严重,使孩子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意识;最后,在社会层面,关于劳动教育的宣传力度不够,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未能深入人心。檀传宝教授在《劳动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劳动价值观》一文中指出:在五一劳动节的现实演绎里,已经只有“节日”,没有“劳动”。他还指出学校劳动教育的三种畸变:劳动教育畸变为技艺学习,劳动教育畸变为休闲娱乐,劳动教育畸变为惩罚手段[6]。各种因素综合起来,导致当前小学生缺乏劳动意识。

(二)劳动教育专业指导师资力量薄弱

当前,一些学校对劳动教育重视不够,主要表现为劳动教育的专业指导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佳、缺乏专门的师资培训。多数学校缺少从事劳动教育的专业教师,普通教师大都缺乏专业的劳动教育知识和技能,入职前没有接受过相应的专业劳动教育培训。在职期间,教师缺少进修培训的机会,也很少开展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集体调研和讨论活动,缺乏发展专业技能的意识。学校对劳动教育关注度缺失、专业教师缺乏等问题,对我国小学劳动教育的开展和实施造成了一定阻碍。

(三)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有待加强

劳动教育课程在内容、活动方式、课程评价等方面有待加强。1.课程内容方面当前,劳动教育课程理论知识的实施主要依赖于教材。陶行知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认为,生活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生活;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所以,最好的劳动教育教材应该是源于社会生活的。劳动教育除了需要实践课的积极推进,也需要理论课从方法和意识层面进行指导,所以,我们迫切需要一套权威的劳动教育教科书。另一方面,在劳动教育课的实施过程中,如果缺乏教材的支撑,学生很难对劳动教育课有足够的重视,这节课的效果也会因此大打折扣。2.活动方式方面劳动教育的实施需要多种多样的活动作为载体。而如今,许多学校开设的劳动教育课活动形式单一、缺乏活力,难以吸引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大多数人对劳动教育的认知还停留在学校大扫除、种植树木等形式上。在劳动教育新课程目标下,应当提倡学校开展丰富而有活力的活动课程。比如,通过课堂小组讨论,让学生加深对劳动教育概念和内容的理解;要求学生积极参加劳动实践以及志愿服务活动,提升个人劳动实践能力等。知识的学习不必局限于课堂传授的教学模式。3.课程评价方面在劳动教育课程评价中有几个突出的问题亟待解决:首先,评价主体单一,往往只局限于教师的评价,忽略了家长的评价、同学之间的互评以及自我评价;其次,评价形式往往只注重对学生的外在评价,忽略了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劳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7]总之,对小学生劳动教育课程的评价,主观性和随意性较强,评价结果不够全面、客观。

(四)劳动教育实施基地缺乏

建设劳动教育实施基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在基础教育中更好地推广劳动教育,国家加大了对劳动教育的资金投入,为广大师生提供相应的劳动基地和基础设施。但因缺乏教材以及教授劳动教育课的专业教师,这些劳动基地和基础设施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功效。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劳动教育基地设施较为齐全,可以用来种植花草树木、蔬菜以及进行养殖活动等,但这只是少数地区,我们应力求全面推进劳动教育基地的建设。据方凌雁的《劳动教育的现状、问题和建议——2019年浙江省中小学劳动教育调研报告》一文中的数据显示:仅69.21%的学校有可以有效使用的校外劳动实践基地,有30.16%的学校甚至没有校内劳动实践基地;农村学校有校内种植基地的比例高于城市(农村学校占比为72.34%,城市学校为60.5%);而在校外劳动实践基地的建设上,城市学校的相关建设比重则远远高于农村学校(城市学校为83.19%,农村学校只有48.94%)。[8]所以,劳动教育基地的建设任重而道远,且重点要放在农村地区。

三、小学劳动教育实践的突围

针对上述劳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尝试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对策:首先,要转变劳动教育观念,包括学校、教师、学生、家长观念的转变;其次,要加强劳动教育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快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最后,要继续开发和扩大劳动教育实施基地。

(一)更新观念,加强对劳动教育的重视和关注

针对当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劳动教育意识淡薄的问题,学校、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等各方面的思想都应有所转变。首先,学校的决策与实施具有引领风向的作用。更新观念,最重要的是先从学校方面着手,转变决策层对劳动教育的原有认知。学校要重视劳动教育的开展和实施,强化劳动教育的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劳动教育在课程教学中的分量。其次,教师要转变对劳动教育的原有观念和态度,重视劳动教育的开展和实施,而非只关注学生的成绩和升学率,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再次,学生需要端正对劳动教育的态度和认识,提高在劳动教育活动实践中的参与度,尊重劳动成果。最后,学生家长的态度和做法也非常重要,不能溺爱孩子、包办一切,而应当注重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习惯和自立自强的精神,为他们以后走上社会、创造幸福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引领,强化专业指导师资队伍的建设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有效开展劳动教育的关键。对我国劳动教育的发展前景来说,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是一个“瓶颈”。要不断加大对劳动教育专业师资的培养,提高专业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建立专业化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针对劳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要及时开展教学知识和技能培训,定期举办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要专职兼职相结合,提高劳动教育教师的福利待遇,降低劳动教育教师队伍的人员流动性,确保教师队伍相对稳定。

(三)创新形式,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是一个多领域、全方位、深层次的大工程,需要在课程内容、活动方式、课程评价等方面不断加强。1.课程内容方面劳动教育课程的具体实施需要以课程内容为依据,但由于目前人们对劳动教育的关注度不够,劳动教育课程呈现出内容单一、形式老旧的局面,不能很好地满足不同地区的教育实践需要。所以,要使劳动教育受到重视,需要各地区各学校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本地特点自编教材,开发本地关于劳动教育的校本课程,做到有特色、有创新地开展劳动教育。学校自主开发具有鲜明特色的劳动教育课,既可以促进学校教育的发展,也可以体现学校的教研实力,提升学校的影响力。在编著关于劳动教育的教材时,要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教材内容要与该年龄阶段的小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在逐步提高学生对劳动教育课兴趣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参与劳动的积极性。2.活动方式方面劳动教育课程的活动方式需要从单一向多样化方向发展,努力开展综合性的实践活动。例如,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公益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奉献精神;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农业生产和养殖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多样化课程活动的实施要以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为基础,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课程评价方面在课程评价改革中,《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基于劳动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要求,劳动教育课程评价需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达到这一目标,可以从课程评价的主体、标准和方法入手。首先,在课程评价主体上要体现出多样性,以教师评价为主,家长、同学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为辅;其二,在评价标准方面,把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品质、家务劳动等列入评价标准,力求从多方面对学生的劳动素质进行评价;其三,在评价方法方面,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手段,如考试、谈话、劳动成果分析等。总之,课程评价要从多方面进行,保证评价具有客观性、科学性、全面性以及发展性,以此促进劳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的不断完善。

(四)拓宽途径,强化劳动教育基地建设

劳动教育思想范文篇8

[关键词]新时代;高职;劳动教育;劳动精神;专业教育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总书记立足新时代历史方位,提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对劳动教育作出重要论述。高职院校以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教育,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1]将劳动教育融入专业技能教育,培养劳动精神和形成良好劳动习惯为目标,在专业实训课程中融入劳动教育,加强劳动锻炼和劳动考核,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具有吃苦耐劳、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精神,还可以使学生具备今后从事专业技能工作所必须的精益求精、创造性劳动的素质。

一、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意义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背景下的劳动教育具有时代紧迫性,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未来接班人提出的要求。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中国引进了很多国外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在以往的教育中缺少劳动锻炼,劳动意识比较薄弱。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一批高技术高技能人才。因此,新时期劳动教育是当务之急,特别高职院校要在日常的专业教育中融入劳动教育,润物细无声,让劳动的种子慢慢在学生中生根发芽,不断发展壮大。2020年初,中国人民打了一场艰苦卓绝的肺炎疫情保卫战,在总书记及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短时间内控制住了疫情的蔓延,拯救了无数的生命。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国各界劳动者的辛勤付出,特别是战斗在疫情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他们冲锋在前,他们的劳动精神感动了全国人民,他们的劳动技能拯救了许多同胞的生命。今天的幸福生活离不开这些劳动者的付出,是他们的劳动付出,才有了今天安宁美好的生活。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应该深刻领会劳动教育的内涵和意义,指导各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将劳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育。在课程思政中体现劳动教育精神,在课程实施中开展劳动教育实践,结合本校专业实际情况,将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动创新教育等内容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探索适合本校本专业实际的专业劳动教育培养体系。在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特点,将与专业相关的劳动教育内容内化到专业人才培养中,培养学生扎实劳动专业技能的同时,使他们具备较高的劳动精神。[2]

二、高职开展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正处于初步实践阶段,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3]。

(一)劳动教育缺少整体规划,与专业教育融合度不高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意见》中指出职业院校劳动教育不少于16学时。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开展的劳动教育以课外实践为主,在专业教育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没有或者很少体现劳动教育的内容,存在专业教育与劳动教育脱钩的情况。劳动教育缺乏与专业教育的结合,有些学校劳动教育学分的认定工作往往以体力劳动为主。[4](二)劳动教育意识薄弱,劳动教育效果不佳目前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以实践课程为主,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出了要求,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忽视劳动教育。很多老师认为学生已经在专业实践教学中动手实践了,就没有必要进行劳动教育学习了,从而导致劳动教育缺少系统的课程设计,劳动教育浮在表面,学生劳动意识薄弱,甚至有抵触思想,劳动教育效果不佳。[5]

(三)劳动教育开展形式单一,与专业教学关联度不高

目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往往以社会实践为主,与专业结合度较少,只是一些简单的校内外志愿者活动,例如社区实践活动、图书馆实践活动,校园卫生大扫除等活动,以及一些社区或企业的志愿者活动等。这些活动与高职院校已经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类似,把劳动教育简单的理解为社会实践活动,这往往会导致学生认为劳动就是体力活动,没有任何技术含量。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开展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劳动创造能力,应在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方面加强研究。

三、劳动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对策

新时代高职院校要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意见》精神,要以劳动教育为核心,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高素质(劳动素质)高技能(劳动技能)人才。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其根本路径就是人才培养体系与劳动教育的融合。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将劳动教育始终贯穿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计思路、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考核评价等全过程。在专业教育中,以劳动教育为抓手,着重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以及劳动技能。[6]

(一)加强专业教育思想引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高职院校学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其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定型,正是对其开展劳动思想教育扥最佳时期。在开展劳动教育时要牢牢把握劳动教育的内涵,开展实实在在的职业劳动活动。劳动教育的目的不仅要有较好的劳动能力,而是要有正确的劳动思想,用劳动精神指导劳动过程,这一样才能做到知行合一,最终使学生明白劳动的价值与意义,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实施者是教师,要正确的开展劳动教育,首先需要加强教师的思政教育,使教师具备正确的劳动教育理念;其次是引导学生的劳动思想,提高学生的劳动教育意识。有了正确的思想引领,才能保证劳动教育的成效。

(二)将劳动教育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要将劳动教育放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把劳动精神、敬业精神纳入到人才培养目标中去,将劳动教育始终贯穿人才培养(如图1所示)。尤其是高职院校,学生未来的工作对劳动技能的要求更高。要把劳动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设计,培养具有深厚劳动情怀、扎实劳动知识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图1劳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以劳动教育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方案必须具有系统性、全面性,形成“劳动意识+劳动能力”的劳动教育体系,全面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并且要在专业劳动教育中融入企业标准,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邀请具有规模的企业参与,在专业教学设计中融入企业工作岗位内容、工作标准,形成校企深度融合的专业劳动教育体系。[7]劳动教育要具有全面性,要从基础课程开始,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从公共基础课开始培养其劳动素养(劳动态度、劳动意识和劳动情感),在后期专业课程中培养其劳动综合能力(劳动精神、劳动知识、劳动技能)。

(三)改革课程体系,融入劳动教育

人才培养的落脚点是课程,因此要融入劳动教育,必须在课程体系设计中将学生劳动教育融入进去,构建劳动教育特点鲜明的专业课程体系。现提出两种构建方式:1.原有专业课程体系不变在课程标准制定中融入劳动教育的内容,例如打破传统校内教师任课的形式,采用双师制,邀请企业老师参与到专业课程教学,用言传身教的方式融入劳动敬业精神、劳动技能的培养。2.改革现有课程体系构件围绕劳动教育的课程体系,具体做法是:开发一系列以劳动教育为主线的“劳动+”课程体系。劳动教育不仅仅是基本劳动素养的教育,还需结合将来的专业就业岗位,并能不断的创新,这样才能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劳动精神、创新精神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因此,“劳动+”课程体系就是要结合基本素养、专业教学、就业指导、科技创新等,建设完整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劳动素养课(大国工匠等)、劳动专业课(专业实训课)、劳动创新课(科技创新)、劳动就业课(就业指导、顶岗实习)四个部分。在劳动素养课中,利用国家及地方媒体的大国工匠宣传片,让学生初步领悟劳动的意义;在劳动专业课中采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方式,引入企业劳动工作场景设计专业教学任务,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在劳动创新课中,采用参与科技创新比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劳动就业课中,让学生在实际企业工作实践中,锻炼劳动精神,提高劳动技能。

(四)劳动教育融入师资队伍培养

要保证和提高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质量,实现“三全育人”的目标实现,前提条件是有一支高水平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首先教师队伍的劳动素养高低直接决定学校劳动教育的好坏,老师首先需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较高的劳动素养,给学生树立一个榜样。其次要充分发挥校内全体教师的主体作用,让专业教师、辅导员、实训室管理员、校内外实训指导老师都具备劳动教育的基本素养,并能各司其职,打造一支全方位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

(五)专业实践课中融入劳动教育

高职院校专业实践课与劳动结合紧密,学习场地一般为校内外实训基地,是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点。应充分利用专业实践教学,开展具有行业特色的专业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专业实践教学对接企业需求,可开展各种真实情景下的教学项目,学生在专业实践课堂中就是劳动者的角色,对照企业劳动评价标准,开展实践教学实施。

(六)劳动教育融入校园文化

与校园文化融合,重视劳动文化培养,结合各高职院校自己的校园文化特色,让“劳动精神”在校园里生根发芽,贯穿到学校的各项校园活动中,把“劳动教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课内课外融合,通过举办劳动为主题的各项校园活动,培养劳动文化。要大力宣传大国工匠、劳动模范、非遗工匠等的劳动实际,弘扬他们的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开展一系列学习活动,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新时代劳动精神的震撼。还可以开展劳动为主题的一些讲座、竞赛、培训等活动,邀请地方行业的劳动模范开展讲座,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和感受劳动精神;同时结合一些学校定期开展的劳动教育周,校园开放日等活动,让学生尽可能的参与到劳动中去,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通过各种主题鲜明的活动,在学校范围内营造劳动教育的氛围,逐渐感化和熏陶学生的劳动精神。

(七)劳动教育融入评价考核机制

劳动教育是一个从始至终的全过程教育,也是学生素质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建立全过程考核评价机制,全面评价学生的劳动素养、劳动精神、劳动能力等各方面的发展情况。因此需构建一个全方位的劳动评价体系,并根据各专业劳动教育特点,制定合理的劳动评价指标,并将劳动评价结果作为学生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并把劳动学分考核放入毕业条件中。

四、结论

劳动教育是落实总书记强调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方面。高职院校在劳动教育方面具有优势,只有把劳动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的融合起来,才能提升学生的劳动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培养具有较高劳动精神的高素质高技术人才,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促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0.03.27(1).

[2]宋世杰.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路径[J].船舶职业教育,2020(4):69-77.

[3]刘向兵,赵明霏.构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体系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基于知识整体理论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20(8):62-66.

[4]谭泽媛.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体系的构建[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87-91.

[5]邹丹,张锶,赵凯.高职院校开展学生劳动教育的意义和对策解析[J].辽宁高职学报,2020(9):72-75.

[6]李纯斌.高职院校以劳动教育铸就工匠精神的实践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20(2):78-80.

[7]郑治伟,许艳丽,张雨澄.在高职人才培养中强化劳动教育的目标及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0(15):108-112.

劳动教育思想范文篇9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困境;应对

在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了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新要求和总体目标,提倡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以及强化对实施劳动教育的保障能力和组织领导。显然,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时代课题亟待进一步研究。

一、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1.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主要面临着认知困境、取向困境和制度困境。第一,认知困境。一是将劳动教育狭义化、简单化理解。一部分人将劳动教育狭义地等同于劳动课、课外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从而忽略了劳动观念、劳动价值取向、劳动精神的培养。另一部分人则是把劳动教育简单地等同于劳动文化、劳动技能的学习,定义为对学生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品质和基本的劳动技能,弱化和忽视了体力劳动。二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曲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指出,人是劳动的产物,正是劳动才创造了真正意义上的人;人类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形成离不开人的辛勤劳动;全部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同样也离不开人的劳动,它是促进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高校一部分人没有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本质属性,造成认知错位。第二,取向困境。一是劳动教育被边缘化。在高校现有课程体系中,没有设置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没有分配学分。高校在劳动教育上存在着课程缺失的现象,而在课程之外,高校师生轻视劳动,回避“脏活”“累活”的现象比较普遍。二是劳动教育被功利化。对一些回报率较高的劳动教育,如经费充足的实践教育项目、关乎绩效考评的劳动教育活动等,往往吸引高校师生趋之若鹜。这些表现,从本质上凸显了一种非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是对劳动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取向选择上的缺位。第三,制度困境。从现有的高校劳动教育制度来看,高校劳动教育管理制度体系、教师人才队伍培养制度体系、劳动教育课程育人制度体系面临着不完善不健全的困境,影响了高校劳动教育的实施。2.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困境的归因分析。第一,对高校劳动教育重视不够。部分高校领导者、教师和大学生在思想上轻视劳动教育,这是造成劳动教育认知错位的重要原因。第二,西方错误社会思潮和封建落后劳动观念的双重影响。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受到西方错误社会思潮和残余的封建落后劳动观念的双重影响。在西方错误社会思潮和封建落后劳动观念的双重冲击下,既给劳动教育的认知和取向造成严重的干扰,也给当前高校大力推进劳动教育,营造礼敬劳动、爱好劳动、重视劳动、认真劳动的氛围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第三,高校劳动教育制度建设中的形式主义。形式主义是实事求是的大敌,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形式主义对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制度建设的干扰与破坏却是不容小觑的。

二、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困境的应对

1.加强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第一,深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理论教育。树立对劳动教育的正确认知、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消除错误认知和取向,高校教师和学生都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理论教育。通过夯实理论基石来摒弃对劳动教育的错误认知,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领导者方能以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作为引领,推动高校劳动教育工作稳步前进;教师才能在劳动教育过程中传授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把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讲透彻、讲深刻、讲明白;大学生才能正确认识并主动学习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深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就要学习理解掌握经典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相关重要理论观点;就要落实关于劳动和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明白“实干兴邦,空谈误国”的道理,理解“人类是劳动创造的,社会是劳动创造的”[1]。第二,积极践行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正确认识劳动教育,化解劳动教育的认知困境和取向困境,既要以知促行,也要以行促知。仅仅加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理论学习,将其停留在书本和口头上还远远不够,必须加强实践活动。马克思提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2](P134)因此,在结合不同地区、不同类型高校的校情和学情之下,高校教师和学生应借助不同劳动实践平台,主动投入到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型劳动当中,广泛进行体力劳动,积极践行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在体力劳动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中享受劳动的乐趣,塑造健全的人格,磨练顽强的意志,锻造高尚的品格,最终在劳动实践过程中检验和强化已有的正确认知和取向,消除对劳动的偏见,化解对劳动教育的错误认知和取向。2.正确引导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前进方向。第一,矢志不渝地坚持党对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正确领导。党的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3](P20)这就昭示着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也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引领高校劳动教育从胜利走向胜利,不断续写伟大史诗篇章。历史一再证明,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就能在一切艰难困苦中化险为夷,夺取最后的胜利。因此,化解当前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面临的困境,高校党委一要勇于自我革命,力戒形式主义,提高政治站位,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最大制度优势;二要把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落细、落到位,把关于劳动和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学懂、弄通、做实,确保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始终坚持为党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第二,对西方错误社会思潮展开批判与治理。马克思指出:“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子都知道的。”[4](P473)从本质上肯定了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人离不开劳动创造,劳动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相反,西方错误社会思潮大肆提倡不劳而获、贪图享乐、娱乐至上和崇尚暴富等错误观念,从本质上对人的活动进行否定。面对西方错误社会思潮中的享乐主义等观念对大学生劳动观念的冲击、劳动价值取向的扭曲和劳动习惯的破坏,高校应揭露错误思潮的理论本质,批判其实践危害,同时大力弘扬劳动精神,竭力发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对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引领功能,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营造良好的劳动教育生态。第三,辩证地对待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思想。“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5]拥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创造了伟大的劳动文化,形成了勤俭、奋斗、创造、奉献的劳动精神,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指引。但也存在一定的糟粕,影响着人们的劳动观念。因此,新时代高校开展劳动教育要辩证地对待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思想,汲取其精华,去除其糟粕,为新时代劳动教育提供优秀文化支撑。首先,面对中华传统文化中劳动思想存在的重智轻劳、劳心与劳力相分离等腐朽劳动观念,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毫不犹豫地摒弃,坚决运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对封建落后的劳动观展开彻底的批驳,确保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其次,传承中华民族热爱劳动、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思想精髓,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思想,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提供丰富的文化养料。德育论衡3.建立健全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制度体系。第一,优化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管理制度体系。首先,高校要落实劳动教育负责人的工作职责,形成由党委统一领导,负责人主管、各部门齐抓共管、协同联动和密切配合的领导制度体系,确保劳动教育得以高效开展。成立大学生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总体规划和不同时期的教育目标,统一协调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活动安排、人员流转、场所运用、经费支出等工作。其次,建立系统科学、分工明确、运行高效、保障有力的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工作制度,将劳动教育融入新时代高校办学治学、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推动劳动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再次,完善劳动教育的监督执行机制,《意见》提出:“健全经费投入机制、安全管控机制,建立全面实施劳动教育的长效机制。”确保劳动教育得以安全有效开展,防止劳动教育被边缘化、形式化。最后,完善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宣传工作机制,建设好大众喜闻乐见、内容丰富的劳动教育宣传平台,利用好校园网、校园广播、公众号等新旧媒介开展线上线下宣传,传播好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引导好劳动教育的发展方向,唱响劳动教育的新时代强音。第二,构建完善的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人才队伍培养制度体系。劳动教育人才队伍的培养尤其重要。首先,新时代高校要从学校的具体情况出发,根据学生的人数,按比例配备相应的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防止劳动教育因师资不足而停滞不前。其次,革新劳动教育教师的培训机制。关于劳动教育教师的培训,学校可定期组织安排教师到相应的培训地点接受专业培训,也可聘请相关专业人士到校对教师进行特色培训,以此强化教师的正确认知,纠正错误认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再次,优化教师聘任、选拔和淘汰机制。在聘任和选拔劳动教育教师时,应坚持考核相应的学历学位、教学能力、劳动技能和研究成果等指标。对于未能胜任教育工作和违反职业道德的教师要敢于果断淘汰,以此提高劳动教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最后,要制定科学合理、操作性强、行之有效的教师激励、督导和评价体系。通过给予奖励来增强劳动教育教师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通过严格督导来保障劳动教育教学的有序开展,通过公平公正合理的评价来调动劳动教育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此培养优秀的适应时代变化的劳动教育人才队伍。第三,建立科学合理的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课程育人制度体系。首先,升级劳动教育的地位,开设、开足、开好劳动教育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规定相应的学时、学分。例如,学校要规定每周、每月、每学期的劳动课程不能少于一定的学时,从而确保发挥劳动教育的最大实效。其次,制定高校劳动教育的教学大纲、专用教材和辅助教材,规范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内容,开发好、运用好劳动教育资源。例如,教材制定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育人导向,教学内容应围绕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和劳动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的是要教育大学生形成和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再次,创新劳动教育课的教学模式,丰富课程类型。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高校可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围绕大学生创新创业,结合学科和专业特点,遵循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劳动教育的教学规律,广泛开展实习实训、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形式不一、内容丰富的劳动教育课程,奋力做到书内与书外相统一,校内与校外相配合,网上与网下相融合,劳心与劳力相结合。最后,推动课程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变革,将劳动素养、劳动技能等要素纳入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构建科学的多维度的课程考核评估体系。

参考文献:

[1].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4月26日)[N].人民日报,2016-04-30(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劳动教育思想范文篇10

关键词:劳动教育;理论来源;主要内容;价值

1劳动教育的理论来源

1.1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

“新时代孕育新思想,新思想指导新实践。”2017年党的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过去,人民对生活的需要较为单一,劳动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要———丰衣足食,吃饱穿暖,不挨饿,不受冻;现在较为多元,在劳动教育方面则表现为人民的劳动观需要更加丰富,对劳动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里,他经历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七年岁月。在这七年中,为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系好了“人生第一粒扣子”。总书记曾说过:“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获得。”

1.2产业结构的调整

当前,中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的生活条件和物质保障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人民的生活和生产积极性也得到了改善。中国传统工业并不能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状态和水平,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面临转型和升级。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科技的出现和发展,作为一种延伸的劳动工具,不仅将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而且也将人从脑力劳动当中解放出来,“无人工厂”就是最好的例证。因此,只有科技与劳动相结合以促进劳动教育的发展,才会创造出更大、更多的社会财富。

1.3的自身成长经历纵观

同志的人生轨迹,可以发现他个人成长的环境以及经历对其劳动教育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王宪平讲到在打坝的时候,没有任何大型机械,直接用手抓住夯石的绳子,手掌上磨得全都是水泡,不管多累多苦,他一直拼命干,从来不“撒尖儿”生活条件的艰苦并没有阻挡学习和生活的脚步,“积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按时出工,并能带头完成自己每月的劳动任务,从不误工”。他用自己踏实、勤奋的努力得到了老百姓最真诚的欣赏和赞美,赢得了陕北人民的尊重和爱戴。

2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

同志历来重视教育对劳动的重要作用,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强化劳动教育对于整个社会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劳动既是国民教育的主要方式,同时也适应了人类的全面发展。

2.1劳动教育培养什么人

在我国,教育的目的是根据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的需要以及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所决定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具有一定社会需要的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服务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则表现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本质特征。第一,劳动教育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人。劳动是人有意识的、自觉改变环境改变世界的活动。在新时代的条件下,互联网的发展以及人工智能的对传统的劳动观念形成了极大的冲击,体力劳动应有的价值以及被人尊重的社会地位逐步被取代,这直接导致了劳动教育在家庭中被软化。一些中小学生的劳动机会减少,劳动意识淡薄,劳动信念丢失等,这极大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也直接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劳动教育的主要目的十培养青少年的劳动本领,引导以青少年学生为代表的受教育者树立劳动最光荣的价值理念。第二,劳动教育培养的是重视劳动的人。“劳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统称为“五育”,这其中有着内在关联性。首先,劳动教育作为区别于其他“四育”的主要特征,主要表现为劳动教育具有全面的教育性。因此,我们将“五育”关系概括为“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促美”。“以劳树德”指的是通过劳动教育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吃苦耐劳的道德品质;“以劳增智”指的是通过劳动教育来提升人的想象力以及思维的创造力;“以劳强体”指的是通过劳动教育来增强人的体力和意志力,减缓衰老;“以劳促美”指的是通过劳动教育培育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审美眼光。因此,“劳动教育”是最基础的教育,对其他“四育”的发展具有强大的支持力和推动力。其次,劳动教育倡导辛勤劳动和创造性劳动。辛勤劳动的人,是通过自己付出自己的劳动获得收获的人,既可以实现自身的价值,又可以引领社会风尚;创造性劳动的人,是通过创新发挥职能,通过创新性劳动获得劳动报酬,意在培养创造性思维,实现创新性发展。

2.2劳动教育怎样培养人

劳动教育强调了孩子从小参加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与可能性;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引导广大青少年热爱劳动、积极参与劳动,为祖国培养高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一,发挥家庭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首先,注重家风家教的培养。家庭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个根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培养一个好孩子、一个优秀的孩子,不仅仅是对家庭负债,更是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正确的教育方法就像是一把精美的工笔,能够镌刻出巧夺天工的艺术品;错误的教育方法则像是一把破败的锄头,每一次耕耘都在破坏事物本身。正如所言,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劳动在一个人价值形成的初期具有导向作用。其次,转变家庭劳动教育观念,让子女积极参与家务劳动。孩子在家庭这个小集体中,应该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当今社会,孩子是一个家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员,应该积极参与家庭的建设,比如积极劳动等。孩子在适当年龄,应为家庭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比如下楼倒垃圾,在家中扫地、擦桌子等最为基本的劳动。学习不是孩子不参与劳动的借口和方式,积极参与家庭劳动,这既是学习的一部分,也是必须要学习的内容。第二,发挥学校劳动教育的引领作用。首先,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教师是学生每天接触最多的人,对于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主体,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发挥学生的劳动积极性,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扬。教师要注重学生劳动能力的培养,其一是脑力劳动的充分发挥,学生要积极开动脑筋,做学习主人;其二是发挥自己的体力劳动,如积极参与运动会等体能项目。其次,完善劳动观教育课程。我们所谓劳动教育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的劳动教育。因此,劳动教育过程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条件下实践启蒙、劳动认知、实践技能的养成过程。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相结合,劳动理论与劳动实践课程相结合,让劳动教育真正落在实处。第三,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人们在思想认识上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日益增强,各种价值观念纷繁变幻。发挥劳动的积极作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建设、宣传教育和学习践行,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好地走进群众、引领群众,可以把不同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们团结和凝聚起来,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大劳动者要主动把核心价值观体现在一言一行中,融汇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像播撒种子一样播撒在人民群众当中,播撒于中华大地。要主动把核心价值观作为自我追求,带动人民群众主动追求,让核心价值观如“春雨润物细无声”般地走进人民群众的内心深处,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认同核心价值观,并升华为一种踏实、坚定的价值追求。广大人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常为小善、修身立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增强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把价值认同和道德实践结合起来,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和意志品质。让我们共同努力,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华大地上迅速落地生根、枝繁叶茂,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3劳动教育的理论价值

劳动教育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同时也促进了人的劳动方式、劳动技能的提高。

3.1推动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

劳动教育充分借鉴和吸收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一是重民的理念。“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贵君轻”“得民心者得天下”等都是以人为本得体现。二是惠民的施政方针。在杜甫笔下,要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广阔心胸;在范仲淹眼中,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在张居正心底,要有“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疾苦”的洞察力。这都体现了“人民至上”的思想,都将民生问题看得尤为重要,注重为民务实,把关于百姓生活的事情落到实处、脚踏实地,这也正体现了劳动观的目的与思想内涵,始终如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

3.2有利于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体力劳动促进了劳动者物质世界的发展,脑力劳动则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作为劳动主体的广大劳动者能够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相结合,以主人翁的姿态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利用自己本身的劳动技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辛勤劳动、诚实劳动、体面劳动,发挥自己的人生价值。个人坚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最终目的是将其转化为内在的、自觉的行动指南,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在自己的本职工作岗位上继续发挥光和热。各行各业都需要劳动投入,劳动者因为自己的本职工作而骄傲。因此,劳动者更加注重自身劳动素养的提升以及劳动觉悟的升华,突出劳动者的主体地位。

3.3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