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理论范文10篇

时间:2023-11-03 17:29:17

劳动经济学理论

劳动经济学理论范文篇1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趋同化经济思想马克思

0引言

古典政治经济学派指的是凯恩斯理论出现以前的经济思想主流学派,由亚当·斯密在1776年开创。主要追随者包括大卫·李嘉图、托马斯·马尔萨斯和约翰·穆勒。一般说来,该学派相信经济规律(特别如个人利益、竞争)决定着价格和要素报酬,并且相信价格体系是最好的资源配置办法。

不可否认的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结构对后来的经济学家发生了深远影响。古典政治经济学受到过度地膜拜,似乎发展成为了许多后世经济学理论框架的起点和基准线。著名古典经济学家史密斯(Smith),理查德(Ricardo),马尔萨斯(Malthus),米尔(Mill),甚至包括马克思(Marx)和凯恩斯(Keynes)撰写的传世之作为当时社会的经济过程描绘了第一幅蓝图。经济学理论自此不断发展,现今流派纷呈,不过,古典经济学看来已经构成现代经济学理论趋同化的理论起点。

1市场自我调节理论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著名定律之一乃是市场自我调节原则(marketself-regulation),这是古典经济学派立论的出发点,其对后世经济学的作用不可低估。

古典政治经济学认为,不加以调控的市场体系(unregulatedmarketsystem)将会充分地掠夺式开发社会的生产潜力。通过亚当.史密斯(AdamSmith)那只“看不见的手(invisiblehand)”,市场将充当最有效的“工具(device)”,分配可以获得的稀缺资源,最佳地满足社会对资源的无限需求。借助于有价格修正作用的机制使之能够行使分配权力,具备自我调节功能的市场就可以发挥其功能了。正是由于这种价格机制的修正功能,保证市场对货物、服务及劳动力的旺盛需求。灵活工资和浮动价格相当于市场的自我调节。不幸的是,由于在20世纪30年代那场沉重的经济危机中古典政治经济学所信奉的灵活工资制和价格机制顿时失灵了,从而使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大部分理论被永久性地挫败了,由此为约翰·凯恩斯及其门徒们打开了另一条大门。

2经济过程的循环性特征

经济过程周而复始地运动的特点,是古典政治经济学提出另一条重要定律。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社会阶层或劳动分工具有内成的循环性质。每一个经济活动参与者既充当买方又担任卖方,从而使商品——货物、服务及劳动力——发生交换关系,形成一个环状的运动轨迹。一种商品的卖出,为该出售者换取了获得其它商品的手段和工具。通过这样的交换,商品的卖方取得了一定数额的收入。

该项收入又将被用于购买和消费另一种商品,这是一种需求激励因素(demandstimulus)。随着需求增长,商品存货下降。这种供应匮乏状态又会刺激生产过程,最终会回归原始起点,也即通过商品的最初售卖增加收入。这种经济学思想意味着宏观的经济现象可以通过对微观的经济决策的观察和理解得以界定和解释。一言以蔽之,亚当·史密斯对经济的理解是:“经济是多个企业单元相互之间的交互关系。”

3劳动价值理论

为了使社会的总有用性实现最大化,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要求对劳动阶级进行分工并使之走向专业化和专门化。当时,史密斯相信一个国家的总财富应当以全体国民的财富之总和来计算和测度,而不是按照国王的财富来测算的。史密斯还认为,最直接地创造社会财富的办法乃是进行社会分工。劳动价值理论(labortheoryofvalue)直接地将劳动力的社会分工与商品交换过程联系起来,商品标价是与每一商品生产过程投入的劳动力相关的。

古典经济学理论实际上在此假定的是,每一个生产者,通过供应恰当数量的产出,将确定地获得补偿,足以“更新其自身的生产方式”。劳动价值理论表明循环流动具有不稳定性。如果劳动价值理论不成立,事实上经济过程的循环性破裂了,那么,凯恩斯螺旋形下降模型所带来的累积性生产效应将损害整个社会。

当然,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们没有认识到的是,市场也有可能因内部协调全盘失灵而遭到破坏。“萨亚(Say,1767—1832)法则”,也即“市场法则”是政治经济学内在的一种古典观念,断言:“逻辑上不可能遭遇整体的市场失灵”(CaporasoandLevine)。如果在周而复始的经济流动过程中发生了某个环节的爆裂,那么,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将无法供给一种修复机制,无力使裂缝弥合。因为他们不相信会出现这样的裂缝。例如,凯恩斯主张财政赤字消费以刺激需求,即为著例。

古典学派的学者坚信,商品价格可以自由地上涨与下降,总是能够发挥调节作用,保证满足旺盛的市场需求,但是个体生产者计算错误,则是个例外。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范式是承认个体生产商和供应商存在计算错误的情况。

市场也可能并不接受某个经济活动参与者所提供的商品。换言之,个体销售者可以在市场找不到购买他商品的买方,但是,从整个市场来判断,交易失灵(transactionfailure)不太可能发生。

按照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必然要得出的结论便是个体生产商和销售商在市场上会面临尴尬境地。事实上这种困境催生了一种动机,按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这种动机将协助市场发挥分配功能。1800世纪的工业和技术革命发生之后,古典政治经济学家预测道,某些类型的劳动力商品将发现他们在市场上“不对路了”,提供的服务不再是必需品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相信,本质上“失宠的”个体生产商必须开发新的商品以供出售,或者转而学习新的劳动技能,市场终将回报他们。总之,古典政治经济学家认为,个体生产商困境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也是暂时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提及社会公共物品(societalpublicgood)的存在,界定为“对经济活动参与者私人目的的满足”。实际上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重点放在开发资本存量以满足公共物品的需要。遗憾的是,劳动力(labor)最终会被视为市场上的任何其它商品一样的商品。如果存在劳动阶级的话,对他们的制度性保护是极其有限的。工厂18小时轮班倒、童工剥削、肮脏的工作与生活环境,都是因为严格遵守市场自我调节原则所造成的。

按照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制度性的政治体制往往是与自我调节的市场经济学相伴相生的。由于经济活动参与者的逐利行为所无意间带来的结果,政府的与政治的政策随之形成。换句话说,政治要受制于市场经济学。如此组织起来的社会,基本上为了经济市场的便利和效率而存在的,也是由经济市场的方便与效率而驱动的。

另一个残酷的现实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自我调节性质的市场将推动工资水平向维持劳动人口的生计的趋势发展。在后现代世界里,对劳动力的制度性保护得到了较大的发展,限制这种极度不公平现象对社会造成的破坏。这种巨大的困难造成人们在19世纪很难接受自由放任政策及放任主义经济措施。史密斯“看不见的手”理论鼓吹自由放任政策,政府对经济活动可以不加干预,公共机构也不得对之加以干预,由此导致劳动力工作条件恶化、货币工资收入减少。公务员之家

古典理论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商品的卖方花费金钱,增大消费,实现一种供需平衡。在一个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假定的市场上,人们没有什么持有货币的激励,也即不存在什么“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Keynesianliquiditypreferencetheory)”。

4资本积累理论

在货币市场上,古典政治经济学家认为利息率(interestrates)充分灵活,并随着经济情况的变化而作出适时调整,使之对经济体中的投资与储蓄达致平衡。古典学派(Classics)并不承认凯恩斯提出的“节俭反证(paradoxofthrift)”。

从古典学派的视角来看,个人生产商选择支出还是储蓄,关系不大。随着生产商储蓄增加,利息率将下调,刺激投资需求,抵消消费削减带来的负面效应。这种消费削减是由于储蓄增长造成的。

资本积累在古典政治经济学体系下永远是要受到市场上的储蓄供应量的限制的。储蓄是直接测算资本持有者赚取的再生产盈余或利润的尺度。资本积累要同时受制于和取决于储蓄的供应。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支持,实际上鼓吹不平等地分配财富和社会阶层。生产资料的持有人在经济循环流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将经济盈余和利润转化成为新的资本,由此创造出新的市场,为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出卖售其劳动力。古典学派主张资源的不平等分配,以确保经济扩张。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一个特征是私人对财富的积累以及私人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私人财富(资本)的积累,在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范式中,会导致社会生产能力和效用最大化的增长。一个关键的假设是:整个社会的资本存量所能够产生的生产能力总是被充分地利用。再者,新的资本存量的引入,包含最新的技术进步,随着机器生产工艺的运用,都可能对劳动阶级发生“去稳定性效果”。

5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总体评价及其影响

古典经济学又称古典政治经济学、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是指大约从1750--1875年这一段政治经济学创立时期内的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之外的所有的政治经济学。其起源以大卫·休谟(DavidHume)的有关著作出版(1752年)为标志,以亚当·斯密(AdamSmith)的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出版(1776年)为奠基。后来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于对古典经济学的批判。卡尔·马克思曾这样概括地评价:“古典政治经济学是属于阶级斗争不发展的时期的。它的最后的伟大的代表李嘉图,终于有意识地把阶级利益的对立、工资和利润的对立、利润和地租的对立当作他的研究的出发点,因为他天真地把这种对立看作社会的自然规律。这样,资产阶级的经济科学也就达到了它不可逾越的界限。”但正是由于存在着这种理论的批判关系,古典经济学也就成为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来源。

参考文献:

[1]Blaug,Mark,GreatEconomistsBeforeKeynes:AnIntroductiontotheLivesandWorksofOneHundredGreatEconomistsofthePast,Brighton:Wheatsheaf,1986.

[2]Jackson,Gerry,DefendingtheMarketAgainstInterventionistMythsandSocialistCriticism,Part2,TheNewAustralian,Number97,November,1998.

[3]Veblen,Thorstein,TheSocialistEconomicsofKarlMarxandHisFollowers,The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Volume20,1906.

[4]王祖奇.凯恩斯国家干预资本主义思想的产生与时代[J].学术界.2009(06).

劳动经济学理论范文篇2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的理论基础与现实背景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的创新。科学的理论要能够反映特定时代的主题和精神,是引领时展的精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正是基于对社会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深刻认识,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正确指导下,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实践经验总结提升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是对传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继承和创新,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和丰富的现实背景。(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国家建设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理论指导作用。纵观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整个历史进程,无不贯穿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其先进的思想方法论精髓为积极开展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经济学理论的逻辑过程是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和历史变迁的思维再现,是以社会经济发展实际为基础的抽象概括和加工修正,具有鲜明的历史感[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思想深深植根于社会经济发展实践,在理解和认识社会经济运动过程中始终坚持逻辑过程和历史进程的辩证统一,因此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科学性,其在我国经济改革和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和作用是无可替代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不断创新的经济学,其科学价值在于能够根据实践的变化和社会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以新的理论和观点揭示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圆园18年第2期政治经济学理论历经一百多年演变进化而经久不衰,在当代仍然具有强劲生命力的重要根源。面临经济发展与改革中的新问题、新矛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坚持以发展的、辩证的和整体的逻辑思维审视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外在表现。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当前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现实背景,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与发展。(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的现实背景。理论来源于实践,最终也必须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面临诸多挑战的关键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深深植根于中国的现实土壤,其创新发展必须立足于当前国内经济的发展实践。经济新常态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一个客观状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具有其发生发展的内在必然性和外在原因。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和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不确定因素的日益增加,世界经济总体的持续低迷使得外需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严重削弱。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是国内经济内生因素和国际金融危机双重作用下的必然结果。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趋势和现象,经济新常态意味着今后国内经济的发展将面临不同的环境和条件,是中国经济告别传统粗放型增长方式、开启内涵式增长方式的重要标志。一方面,新常态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经济增速的放缓、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增长动力的多元化为中国经济转型、均衡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说,新常态下国内经济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仍处于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大趋势,中国经济仍然保持良好的发展韧性和充足的发展潜力,现阶段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仍然具备支撑和促进国内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础和因素,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依然保持稳中求进的发展态势[2];另一方面,新常态必然派生新问题、新矛盾和新风险,如一些长期积累的失衡因素和隐性风险将伴随增速下行和结构调整而逐步显性化,创新环境的缺失和经济增长动力的不足可能导致新旧增长动力的接续出现断档,宏观经济调整和平衡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面对新常态下出现的各种新挑战,如何有效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突破社会发展瓶颈,已经成为社会治理的核心课题。经济新常态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与突破提供了现实背景。

二、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创新的辩证思考

中国经济体制的变迁和发展模式的转型始终伴随着思想和意识形态的发展转变,这突出地体现在政治经济学范式的动态发展和不断创新之中。“范式”一词最早源于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Khun)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是人们公认的并且共同接受的一种对事物的观点或思维的框架,是一种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综合体[3]。理论创新“范式”既是一个世界观层面的思想、立场问题,也包含方法论层面的方法和实践问题,是理论与实践、历史和现实、主观和客观的辩证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的动态发展和不断创新是在实践中所形成的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理论发展新视界、新成果的客观展示,也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中国发展、创新的具体表现。(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创新应坚持以实践为本。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则之一,也是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创新应注重和坚持以实践为本,立足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经济发展的新实践,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与时俱进。习强调,要立足我国国情和发展实践,揭示新特点、新规律,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4]。这一重要论断表明,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中国化的创新发展必须坚持以我国的国情和社会经济改革发展的实践作为现实基础和基本立足点,不断揭示和提炼总结新常态经济的运行特点和发展规律,并将其系统化、理论化。理论思维源于实践,以实践为理论源泉和归宿。“从当前的国民经济的事实出发”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主张。经济新常态是对当前国内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现实描述和高度概括。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实际上,这正是中央对于经济新常态的重要表述。在新常态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的创新发展应继续坚持以实践为本,总结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和运行的规律,在有效破解我国经济发展瓶颈和解决经济新常态下调结构、转方式主要矛盾过程中不断突破和创新,以理论创新指导新的实践,以实践创新丰富新的理论,在实践过程中实现两者的协调发展。(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创新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追求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人是变革和创新社会制度的决定性力量,其自身的发展水平将会对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指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5]。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主体论”充分体现了人民是推动经济发展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创新也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一方面,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过程受到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主导和制约,是在一定的社会发展条件下,与现实密切相关的具体的历史过程。在经济新常态下,我们面对经济增速放缓的现实,更加强调提高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的的经济发展质量,其内在的人学向度为人的不断创造和自我实现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和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纵观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整个历史,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直接来源,为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根本的动力。基于新常态下的新问题、新矛盾和新实践,新的理论诉求呼吁政治经济学理论的不断突破和创新,同时,新常态的人学向度也为在新阶段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创新提供了核心路径,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基本立足点和归宿。(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创新应以问题为导向。从本质上来说,问题的本质是矛盾,是理论与实践、甚至理论内部之间存在的对立统一的相互关系。马克思说过,“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历史本身除了通过提出新问题来解答和处理老问题之外,没有别的方法。”[6]由此可见,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鲜明特点,其核心思想就是通过解决新问题、新矛盾而获得新的理论和新的知识,从而不断引导理论创新和指导新的实践[7]。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在中国的创新和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党领导人民在时展和社会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以为核心的新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围绕如何认识和开展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社会主义革命的重大时代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道路,形成了思想。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新的问题重新研究“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问题,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等重要创新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理论成果。除此以外,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人结合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特征和新问题,不断对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进行创新发展和大胆尝试,形成了丰硕的理论成果。新常态下,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一系列新的理论问题、时代课题和现实问题。继续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问题意识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明确强调,全党要树立和增强问题意识,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坚持以重大问题为导向,着力研究和解决经济建设和改革中出现的一系列新的突出矛盾和关键问题[8]。“五大发展”理念、“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两手合力”论等新的经济战略思想无不贯穿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和鲜明的问题导向,是现实中带有根本性问题的科学回应。问题导向是理论创新的重要范式,“问题范式”内含于“哲学范式”之中,从根本上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领域和方向。新常态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创新必须树立和强化问题意识,始终坚持以新常态重大问题、关键问题为导向,不断推进问题范式与理论范式创新的良性发展。(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创新应立足新常态经济特征。思维是主体对事物表象与概念的深入分析、综合判断和推理的认知活动。思维范式则是思维主体本身所具有的思想观点、价值观念以及在推动理论范式创新中所采用的思维方法,是推动其他理论范式创新的催化剂和内生动力。辩证思维的实质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中的坚持和进一步发展,是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基本原理的具体表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以辩证思维审视和分析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新局面、新动向和新趋势,深入研究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完善、市场与政府关系、经济体制改革等多个方面的现实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新的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为其增添了中国特质和鲜明的时代特色。随着国内经济全面步入新常态的新阶段,融合新常态下新问题、新实践的辩证思维使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能够科学地解答新常态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关键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创新的基本要求。经济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从本质上来说,经济新常态是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核心问题在于提质增效,追求全面均衡、整全性发展和可持续的高速发展[9]。辩证认识和审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是推动我国国内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理论范式的创新应以经济新常态下所呈现出来的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为客观依据和立足点,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辩证思维方法,科学把握新常态经济的动态性、规律性和发展性,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引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创新发展的几点建议

劳动经济学理论范文篇3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论》;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我国理论经济学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发展方向,形成科学性与逻辑性高度统一的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当前国内经济学理论界对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探索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这不仅反映了目前我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太好局面,也反映出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探索的方向。

一、当前国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三种模式

按照构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不同来源,当前国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的探索可以划分为三种模式。

第一种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经典模式”。这种理论体系是以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六册计划”和《资本论》为基础建立的。

多年来,国内多位学者对马克思早期经济研究的著作和书信等材料进行了梳理和研究,并形成了初步的理论成果,他们认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研究计划是一个内容庞大的宏伟体系,包括在1857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提出的“五篇计划”和1858年提出的“六册计划”。而已经出版发行的《资本论》四册仅仅是这一理论体系的一小部分,“六册计划”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绪论”(商品和货币)、“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六册构成。

汤在新教授认为应从“六册计划”出发来探索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他首先考察了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界定,认为马克思、恩格斯从开始经济学研究一直到完成《政治经济学批判》,他们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界定是一致的,即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特定生产关系下的物质生产或者财富增长。其次,他认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使用的科学的叙述方法是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构建的关键。

杨国昌教授则以“六册结构”和《资本论》为逻辑起点,从导论;构建广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依据;商品经济形式的产生、发展过程和一般原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当代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六大块构建了广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第二种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传统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主体仍是以《资本论》和“苏联范式”为蓝本构建的(周冰,2004),并以此形成了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构建的传统模式。传统模式按其构建理论体系的方式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将政治经济学分为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分别形成理论体系,另一种形式则是试图将社会主义部分与资本主义部分有机统一起来。第一种形式的发展和创新主要体现在政治经济学的社会主义部分。政治经济学的资本主义部分以《资本论》和“苏联范式”为基础,一般秉承《资本论》的体系框架,再加入垄断资本主义部分和经济全球化等内容,就构成了对资本主义经济分析的理论体系,从研究对象到研究方法、叙述方法基本一致。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反思和超越“苏联范式”的过程中,出现了一股“回到马克思传统”的潮流,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在遵循《资本论》的体系方法的基础上出现了许多突破“苏联模式”的理论体系,如许涤新的《社会主义生产、流通与分配——读(资本论)笔记》、谷书常教授1979年主编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简称北方本)、蒋学模教授主编的《政治经济学教材》等。这些教材都以其权威性在国内经济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多次再版。90年代末,谷书堂教授主编的《社会主义经济学通论——中国转型期经济问题研究》(1989、2000),蒋学模教授的《高级政治经济学》(2001)等都结合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特别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不断创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理论体系。

蒋学模教授主编的《高级政治经济学》包括社会主义总论(2001年4月)和社会主义本体论(2001年10月)堪称严格遵循传统模式的典范。他以社会主义劳动为起点范畴,研究了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历史演变(总论部分)、社会主义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生产总过程等,并形成了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贯穿全书的逻辑主线和主要范畴,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劳动者利益、政府等范畴进行了深刻而详细的本体论分析,并最终形成了到目前为止少有的以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为隐含假设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蒋学模教授的理论体系以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为前提,在本质层次上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涉及到的范畴的研究析析较为深入。但该理论体系对经济运行的研究涉及不多,现实感不足。

谷书堂等主编的《社会主义经济学通论——中国转型期经济问题研究》和“北方本”,在构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上重视反映我国经济建设实践和理论成果,以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经济制度作为分析前提,探讨了我国现阶段微观经济运行、宏观经济运行及经济增长和发展。这理论体系的特色在于突出我国经济转型的特征,是对我国理论经济学有益探索和创新,其现实性不言而喻,但作为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一部分,如何解决研究对象的二元性和其研究主线的二元性(即“三过程”与“四环节”)(周冰,2004)将是这一理论体系面临的最大考验。

传统模式的第二种形式就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将政治经济学的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有机统一起来的创新模式,这方面的主要代表包括程恩富教授主编的《现代政治经济学》和逄锦聚教授等主编的《政治经济学》等。

程恩富教授在其主编的《现代政治经济学》中,突破传统政治经济学体系的“三过程论”,首创“五过程体系”,除了导论、尾论之外,包括直接生产过程、流通过程、生产的总过程、国家经济过程及国际经济过程。构筑这一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历史渊源是“六册结构”和《资本论》的逻辑框架,遵循从“一般范畴”到“特殊范畴”,从“基本原理”到“基本原理在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应用”的原则,组织起了反映当今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理论体系。

逄锦聚等主编的《政治经济学》力图突破传统政治经济学在体系上分为两部分、内在逻辑上不相一致的缺陷,在理论体系上形成了三篇结构。第一篇:政治经济学的一般理论,重点阐述了政治经济学中具有一般意义和普遍适用性的范畴及其运动;第二篇:资本主义经济;第三篇:社会主义经济则主要结合不同社会制度的生产关系阐述了政治经济学中一般范畴的特殊或具体形式,并将经济运行纳人到了体系之中。

这一理论体系体现了将两部分有机统一的尝试,同时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高度来界定一般范畴和特殊范畴,结合当代资本主义最新发展的现实和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对政治经济学的相关范畴的含义及其运动进行了探索,可以说较好地体现了科学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第三种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现代模式探索。进入90年代,随着我国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设面临新的挑战,特别是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出现了对现实经济问题解释力差、研究方法单一等一系列问题,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需要结合新的实践进行理论创新,需要现代化则是共识。当前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构建的现代模式探索方面形成了三种观点:一是保留政治经济学的传统,沿用政治经济学的原有研究力法和构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可称之为“修补”方式;二是借鉴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并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基本制度特色重新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可称之为“嫁接”方式;三是彻底放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范式,以现代经济学。的范式具有普适性为前提,用现代经济学范式来构建中国的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可称之为“重建”方式。第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科学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仍然是我国理论经济学的主流,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基础。因此,必须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不断地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形成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现代模式。

第二种观点则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制度分析特色的同时,更多地借鉴现代西方经济学原理和方法。这种观点认为现代西方经济学是反映现代社会化大生产规律和经过现代市场经济实践检验的经济理论,我国正在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也是现代市场经济,因此现代西方经济学原理和边际分析的方法应当也能够成为我国正在构建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元素。在构建现代形式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上,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制度分析为前提,从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等方面来分析,从而形成以市场经济运行为主的理论体系。

第三种观点则认为经济学具有超越一切社会制度的属性,上个世纪60年代形成的现代经济学代表了经济学理论和实践的主流。具有非常的普遍性和高度的规范性和逻辑的一致性。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我国理论经济学理论体系建设应该大力引进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并用于对中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种种经济问题进行解释和指导,建立中国理论经济学。钱颖一教授认为包括视角、参照系或基准点和分析工具在内的三个部分构成了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这是理解现代经济学的关系键所在,也是当代在世界范畴内唯一被经济学家们广泛接受的经济学范式。田国强教授认为这种分析框架具有非常的普遍性、高度的规范性和逻辑的一致性,不仅包容了西方经济学,也涵盖了“东方”经济学甚至中特色的经济学,因为不同的经济、政治、社会环境可以发展出不同的经济理论和经济模型,但绝不是不同的“经济学”,创建不同的经济理论和经济模型所用的都是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他进一步指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基本上由五个部分或步骤组成:(1)界定经济环境;(2)设定行为方式;(3)给出制度安排;(4)选择均衡的结果;(5)进行评估比较。他们二人均认为发源于现代市场经济制度下的现代经济学分析框架和方法同样适用于对中国转型经济的分析和现实经济问题的解决,因而也代表了中国理论经济学的未来的主流发展方向。

二、对当前构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几点认识

一个学科理论体系的真正形成取决于其科学性和实践性。从科学性来说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研究对象的统一性。即提出明确的研究对象,有统一的逻辑主线贯穿整个学科过程。二是其逻辑体系的严密性,一个学科的理论体系是由概念(即范畴)、推理、结论构成的逻辑严密的体系结构,要有以起始范畴和核心范畴为基础,有众多层次不同的范畴构成的逻辑体系。三是科学的研究方法。科学的研究方法能够将现实经济问题归入一个规范、科学地分析框架中,并能形成有效结论,用以指导社会经济实践。从实践性的角度来看,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要有对现实的解释力。

在当前构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过程中仍需要在以下几点形成共识。

第一,明确的研究对象是建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前提条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呈现出不同的模式,首先是由于对研究对象的不同界定形成的。特别是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和解释对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界定。其次,部分国内经济学者认为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是既研究生产关系又研究稀缺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其科学性值得商榷。

从本质上来讲,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科学性是不容置疑的,这一研究对象的形成是政治经济学历史演变的必然结论,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了的,即只有正确处理社会生产关系才是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决定力量。以生产关系作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以生产关系的运动来形成多层次的、多角度的生产关系体系,也就形成了逻辑严密、结构完整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第二,界定贯穿整个学科体系的主线是构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

作为科学的学科体系,贯穿政治经济学的逻辑主线也是构建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到目前为止,所有的政治经济学学科体系都比较重视逻辑主线的构建,传统模式中仿照《资本论》形成的逻辑主线包括社会必要产品的运动(雍文远,1985)、生产的三个过程(谷书堂,1999)、生产的五个过程(程恩富,2002)、经济利益的运动(谷书堂,1999;蒋学模,2001)等。从总体上看,以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可以采用不同的逻辑主线,各种范畴、概念在一条红线的牵引下多层次充分展开的逻辑过程。这是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

第三,借鉴科学的研究方法是构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关键。

当前,国内许多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抽象法对于揭示经济运动规律的本质是有效的,但在应用层次上,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方法需要创新,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建立经济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使政治经济学更具有时效性、应用性和针对性。因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法上除了采用唯物辩证法从历史纬度来分析人类社会的经济规律,从而构建纵向内容的理论体系,也要分析特定历史时期经济社会中的现实问题,即借鉴现代西方经济学建立经济模型的方法,从横向角度来构建理论体系,从而最终形成纵横交织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第四,拓展研究范围是构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创新的内在动力。

拓展研究范围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保持创新活力的源泉,应该主要从两个方面突破:一是立足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和理论成果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建设的源泉。我国的基本国情,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构建的基本前提;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研究的主要命题;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特别是我们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包括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构建的理论源泉。二是要不断开拓创新,增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经济全球化和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趋势方面的解释优势。

第三种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现代模式探索。进入90年代,随着我国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设面临新的挑战,特别是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出现了对现实经济问题解释力差、研究方法单一等一系列问题,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需要结合新的实践进行理论创新,需要现代化则是共识。当前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构建的现代模式探索方面形成了三种观点:一是保留政治经济学的传统,沿用政治经济学的原有研究力法和构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可称之为“修补”方式;二是借鉴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并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基本制度特色重新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可称之为“嫁接”方式;三是彻底放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范式,以现代经济学。的范式具有普适性为前提,用现代经济学范式来构建中国的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可称之为“重建”方式。第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科学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仍然是我国理论经济学的主流,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基础。因此,必须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不断地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形成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现代模式。

第二种观点则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制度分析特色的同时,更多地借鉴现代西方经济学原理和方法。这种观点认为现代西方经济学是反映现代社会化大生产规律和经过现代市场经济实践检验的经济理论,我国正在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也是现代市场经济,因此现代西方经济学原理和边际分析的方法应当也能够成为我国正在构建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元素。在构建现代形式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上,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制度分析为前提,从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等方面来分析,从而形成以市场经济运行为主的理论体系。

第三种观点则认为经济学具有超越一切社会制度的属性,上个世纪60年代形成的现代经济学代表了经济学理论和实践的主流。具有非常的普遍性和高度的规范性和逻辑的一致性。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我国理论经济学理论体系建设应该大力引进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并用于对中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种种经济问题进行解释和指导,建立中国理论经济学。钱颖一教授认为包括视角、参照系或基准点和分析工具在内的三个部分构成了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这是理解现代经济学的关系键所在,也是当代在世界范畴内唯一被经济学家们广泛接受的经济学范式。田国强教授认为这种分析框架具有非常的普遍性、高度的规范性和逻辑的一致性,不仅包容了西方经济学,也涵盖了“东方”经济学甚至中特色的经济学,因为不同的经济、政治、社会环境可以发展出不同的经济理论和经济模型,但绝不是不同的“经济学”,创建不同的经济理论和经济模型所用的都是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他进一步指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基本上由五个部分或步骤组成:(1)界定经济环境;(2)设定行为方式;(3)给出制度安排;(4)选择均衡的结果;(5)进行评估比较。他们二人均认为发源于现代市场经济制度下的现代经济学分析框架和方法同样适用于对中国转型经济的分析和现实经济问题的解决,因而也代表了中国理论经济学的未来的主流发展方向。

二、对当前构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几点认识

一个学科理论体系的真正形成取决于其科学性和实践性。从科学性来说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研究对象的统一性。即提出明确的研究对象,有统一的逻辑主线贯穿整个学科过程。二是其逻辑体系的严密性,一个学科的理论体系是由概念(即范畴)、推理、结论构成的逻辑严密的体系结构,要有以起始范畴和核心范畴为基础,有众多层次不同的范畴构成的逻辑体系。三是科学的研究方法。科学的研究方法能够将现实经济问题归入一个规范、科学地分析框架中,并能形成有效结论,用以指导社会经济实践。从实践性的角度来看,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要有对现实的解释力。

在当前构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过程中仍需要在以下几点形成共识。

第一,明确的研究对象是建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前提条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呈现出不同的模式,首先是由于对研究对象的不同界定形成的。特别是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和解释对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界定。其次,部分国内经济学者认为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是既研究生产关系又研究稀缺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其科学性值得商榷。

从本质上来讲,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科学性是不容置疑的,这一研究对象的形成是政治经济学历史演变的必然结论,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了的,即只有正确处理社会生产关系才是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决定力量。以生产关系作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以生产关系的运动来形成多层次的、多角度的生产关系体系,也就形成了逻辑严密、结构完整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第二,界定贯穿整个学科体系的主线是构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

作为科学的学科体系,贯穿政治经济学的逻辑主线也是构建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到目前为止,所有的政治经济学学科体系都比较重视逻辑主线的构建,传统模式中仿照《资本论》形成的逻辑主线包括社会必要产品的运动(雍文远,1985)、生产的三个过程(谷书堂,1999)、生产的五个过程(程恩富,2002)、经济利益的运动(谷书堂,1999;蒋学模,2001)等。从总体上看,以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可以采用不同的逻辑主线,各种范畴、概念在一条红线的牵引下多层次充分展开的逻辑过程。这是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

第三,借鉴科学的研究方法是构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关键。

当前,国内许多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抽象法对于揭示经济运动规律的本质是有效的,但在应用层次上,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方法需要创新,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建立经济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使政治经济学更具有时效性、应用性和针对性。因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法上除了采用唯物辩证法从历史纬度来分析人类社会的经济规律,从而构建纵向内容的理论体系,也要分析特定历史时期经济社会中的现实问题,即借鉴现代西方经济学建立经济模型的方法,从横向角度来构建理论体系,从而最终形成纵横交织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劳动经济学理论范文篇4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论》;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我国理论经济学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发展方向,形成科学性与逻辑性高度统一的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当前国内经济学理论界对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探索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这不仅反映了目前我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太好局面,也反映出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探索的方向。

一、当前国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三种模式

按照构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不同来源,当前国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的探索可以划分为三种模式。

第一种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经典模式”。这种理论体系是以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六册计划”和《资本论》为基础建立的。

多年来,国内多位学者对马克思早期经济研究的著作和书信等材料进行了梳理和研究,并形成了初步的理论成果,他们认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研究计划是一个内容庞大的宏伟体系,包括在1857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提出的“五篇计划”和1858年提出的“六册计划”。而已经出版发行的《资本论》四册仅仅是这一理论体系的一小部分,“六册计划”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绪论”(商品和货币)、“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六册构成。

汤在新教授认为应从“六册计划”出发来探索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他首先考察了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界定,认为马克思、恩格斯从开始经济学研究一直到完成《政治经济学批判》,他们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界定是一致的,即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特定生产关系下的物质生产或者财富增长。其次,他认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使用的科学的叙述方法是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构建的关键。

杨国昌教授则以“六册结构”和《资本论》为逻辑起点,从导论;构建广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依据;商品经济形式的产生、发展过程和一般原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当代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六大块构建了广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第二种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传统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主体仍是以《资本论》和“苏联范式”为蓝本构建的(周冰,2004),并以此形成了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构建的传统模式。传统模式按其构建理论体系的方式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将政治经济学分为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分别形成理论体系,另一种形式则是试图将社会主义部分与资本主义部分有机统一起来。第一种形式的发展和创新主要体现在政治经济学的社会主义部分。政治经济学的资本主义部分以《资本论》和“苏联范式”为基础,一般秉承《资本论》的体系框架,再加入垄断资本主义部分和经济全球化等内容,就构成了对资本主义经济分析的理论体系,从研究对象到研究方法、叙述方法基本一致。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反思和超越“苏联范式”的过程中,出现了一股“回到马克思传统”的潮流,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在遵循《资本论》的体系方法的基础上出现了许多突破“苏联模式”的理论体系,如许涤新的《社会主义生产、流通与分配——读(资本论)笔记》、谷书常教授1979年主编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简称北方本)、蒋学模教授主编的《政治经济学教材》等。这些教材都以其权威性在国内经济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多次再版。90年代末,谷书堂教授主编的《社会主义经济学通论——中国转型期经济问题研究》(1989、2000),蒋学模教授的《高级政治经济学》(2001)等都结合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特别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不断创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理论体系。

蒋学模教授主编的《高级政治经济学》包括社会主义总论(2001年4月)和社会主义本体论(2001年10月)堪称严格遵循传统模式的典范。他以社会主义劳动为起点范畴,研究了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历史演变(总论部分)、社会主义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生产总过程等,并形成了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贯穿全书的逻辑主线和主要范畴,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劳动者利益、政府等范畴进行了深刻而详细的本体论分析,并最终形成了到目前为止少有的以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为隐含假设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蒋学模教授的理论体系以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为前提,在本质层次上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涉及到的范畴的研究析析较为深入。但该理论体系对经济运行的研究涉及不多,现实感不足。

谷书堂等主编的《社会主义经济学通论——中国转型期经济问题研究》和“北方本”,在构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上重视反映我国经济建设实践和理论成果,以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经济制度作为分析前提,探讨了我国现阶段微观经济运行、宏观经济运行及经济增长和发展。这理论体系的特色在于突出我国经济转型的特征,是对我国理论经济学有益探索和创新,其现实性不言而喻,但作为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一部分,如何解决研究对象的二元性和其研究主线的二元性(即“三过程”与“四环节”)(周冰,2004)将是这一理论体系面临的最大考验。

传统模式的第二种形式就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将政治经济学的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有机统一起来的创新模式,这方面的主要代表包括程恩富教授主编的《现代政治经济学》和逄锦聚教授等主编的《政治经济学》等。

程恩富教授在其主编的《现代政治经济学》中,突破传统政治经济学体系的“三过程论”,首创“五过程体系”,除了导论、尾论之外,包括直接生产过程、流通过程、生产的总过程、国家经济过程及国际经济过程。构筑这一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历史渊源是“六册结构”和《资本论》的逻辑框架,遵循从“一般范畴”到“特殊范畴”,从“基本原理”到“基本原理在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应用”的原则,组织起了反映当今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理论体系。

逄锦聚等主编的《政治经济学》力图突破传统政治经济学在体系上分为两部分、内在逻辑上不相一致的缺陷,在理论体系上形成了三篇结构。第一篇:政治经济学的一般理论,重点阐述了政治经济学中具有一般意义和普遍适用性的范畴及其运动;第二篇:资本主义经济;第三篇:社会主义经济则主要结合不同社会制度的生产关系阐述了政治经济学中一般范畴的特殊或具体形式,并将经济运行纳人到了体系之中。

这一理论体系体现了将两部分有机统一的尝试,同时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高度来界定一般范畴和特殊范畴,结合当代资本主义最新发展的现实和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对政治经济学的相关范畴的含义及其运动进行了探索,可以说较好地体现了科学性与实践性的统一。第三种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现代模式探索。进入90年代,随着我国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设面临新的挑战,特别是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出现了对现实经济问题解释力差、研究方法单一等一系列问题,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需要结合新的实践进行理论创新,需要现代化则是共识。当前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构建的现代模式探索方面形成了三种观点:一是保留政治经济学的传统,沿用政治经济学的原有研究力法和构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可称之为“修补”方式;二是借鉴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并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基本制度特色重新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可称之为“嫁接”方式;三是彻底放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范式,以现代经济学。的范式具有普适性为前提,用现代经济学范式来构建中国的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可称之为“重建”方式。第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科学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仍然是我国理论经济学的主流,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基础。因此,必须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不断地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形成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现代模式。

第二种观点则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制度分析特色的同时,更多地借鉴现代西方经济学原理和方法。这种观点认为现代西方经济学是反映现代社会化大生产规律和经过现代市场经济实践检验的经济理论,我国正在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也是现代市场经济,因此现代西方经济学原理和边际分析的方法应当也能够成为我国正在构建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元素。在构建现代形式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上,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制度分析为前提,从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等方面来分析,从而形成以市场经济运行为主的理论体系。公务员之家

第三种观点则认为经济学具有超越一切社会制度的属性,上个世纪60年代形成的现代经济学代表了经济学理论和实践的主流。具有非常的普遍性和高度的规范性和逻辑的一致性。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我国理论经济学理论体系建设应该大力引进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并用于对中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种种经济问题进行解释和指导,建立中国理论经济学。钱颖一教授认为包括视角、参照系或基准点和分析工具在内的三个部分构成了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这是理解现代经济学的关系键所在,也是当代在世界范畴内唯一被经济学家们广泛接受的经济学范式。田国强教授认为这种分析框架具有非常的普遍性、高度的规范性和逻辑的一致性,不仅包容了西方经济学,也涵盖了“东方”经济学甚至中特色的经济学,因为不同的经济、政治、社会环境可以发展出不同的经济理论和经济模型,但绝不是不同的“经济学”,创建不同的经济理论和经济模型所用的都是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他进一步指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基本上由五个部分或步骤组成:(1)界定经济环境;(2)设定行为方式;(3)给出制度安排;(4)选择均衡的结果;(5)进行评估比较。他们二人均认为发源于现代市场经济制度下的现代经济学分析框架和方法同样适用于对中国转型经济的分析和现实经济问题的解决,因而也代表了中国理论经济学的未来的主流发展方向。

二、对当前构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几点认识

一个学科理论体系的真正形成取决于其科学性和实践性。从科学性来说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研究对象的统一性。即提出明确的研究对象,有统一的逻辑主线贯穿整个学科过程。二是其逻辑体系的严密性,一个学科的理论体系是由概念(即范畴)、推理、结论构成的逻辑严密的体系结构,要有以起始范畴和核心范畴为基础,有众多层次不同的范畴构成的逻辑体系。三是科学的研究方法。科学的研究方法能够将现实经济问题归入一个规范、科学地分析框架中,并能形成有效结论,用以指导社会经济实践。从实践性的角度来看,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要有对现实的解释力。

在当前构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过程中仍需要在以下几点形成共识。

第一,明确的研究对象是建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前提条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呈现出不同的模式,首先是由于对研究对象的不同界定形成的。特别是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和解释对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界定。其次,部分国内经济学者认为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是既研究生产关系又研究稀缺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其科学性值得商榷。

从本质上来讲,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科学性是不容置疑的,这一研究对象的形成是政治经济学历史演变的必然结论,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了的,即只有正确处理社会生产关系才是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决定力量。以生产关系作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以生产关系的运动来形成多层次的、多角度的生产关系体系,也就形成了逻辑严密、结构完整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第二,界定贯穿整个学科体系的主线是构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

作为科学的学科体系,贯穿政治经济学的逻辑主线也是构建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到目前为止,所有的政治经济学学科体系都比较重视逻辑主线的构建,传统模式中仿照《资本论》形成的逻辑主线包括社会必要产品的运动(雍文远,1985)、生产的三个过程(谷书堂,1999)、生产的五个过程(程恩富,2002)、经济利益的运动(谷书堂,1999;蒋学模,2001)等。从总体上看,以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可以采用不同的逻辑主线,各种范畴、概念在一条红线的牵引下多层次充分展开的逻辑过程。这是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

第三,借鉴科学的研究方法是构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关键。

当前,国内许多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抽象法对于揭示经济运动规律的本质是有效的,但在应用层次上,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方法需要创新,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建立经济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使政治经济学更具有时效性、应用性和针对性。因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法上除了采用唯物辩证法从历史纬度来分析人类社会的经济规律,从而构建纵向内容的理论体系,也要分析特定历史时期经济社会中的现实问题,即借鉴现代西方经济学建立经济模型的方法,从横向角度来构建理论体系,从而最终形成纵横交织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劳动经济学理论范文篇5

关键词:高职思政课;高中政治课;教学内容;衔接与融合

高中政治教师虽然经过了系统的理论学习,但是很少深入研究政治学与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因此在教学中往往无法充分讲解现有教材中的理论难点,容易使学生在认识上产生误解和偏差。高职思政课教师专业理论基础较为深厚,但是缺乏高中教学实践经历,对高中政治课教学内容和要求缺乏充分了解,对学生在高中学习期间存在的思想困惑和理论难点也无从把握,导致高职与高中的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内容上衔接不够紧密,甚至出现脱节现象。

一、高中政治教材内容设置给课堂教学带来挑战

高中一年级思想政治课使用的教材是教育部统编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经济生活》(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8月)。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学习经济知识,了解社会经济生活的特征和本质,从而学会把握和规划自己的未来和实现自身的发展。高中“经济生活”课程任务多样,内容丰富,既包含经济学的一般知识,如价格波动、价值形成、生产投入等,又涉及学生日常生活和未来发展的相关知识,如货币认知、理性消费、保险理财、就业创业等,还融入了思想教育的内容,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劳动价值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等。这些知识内容汇聚在一本教材中,要求高中生在一个学期内全面掌握并能熟练运用,给高中政治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挑战。一是内容多,涉及面宽,不仅高中生难以理解与把握,而且超出了教师的专业知识覆盖面。“经济生活”的教学内容不仅涉及经济学基本理论,如价值理论、经济制度、生产理论、消费理论等,还涉及金融、财政、税收、国际贸易、企业经营、劳动就业等内容。“经济生活”课所用教材对这些知识内容没有充分展开论述,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加以补充,增加了教师备课的难度。以教材《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一课中的“信用工具和外汇内容”为例,当前银行卡结算主要使用借记卡,但是该教材却没有介绍借记卡,反而直接介绍信用卡。学生和教师如果缺乏相关的金融知识储备和实践经历,仅凭教材的介绍无法实现对信用知识的基本认知,因为高中生在生活中接触的基本上都是借记卡或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方式,而不是信用卡。此外,教材还介绍了支票,但是对于学生乃至普通大众而言,支票是很少接触的一种金融票证和支付方式。二是在教材介绍的经济学知识体系结构中存在矛盾。高中政治课具有特殊属性,必须体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如《经济生活》教材第一课介绍了劳动价值论,第二课《多变的价格》在“专家点评”板块中强调了商品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这一观点。但是,该教材对相关内容缺乏深入剖析与论述,容易引发高中生认知上的偏差和理解上的困难。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论述逻辑而展开的,脱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体系单纯强调某一结论,不利于学生经济学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此外,商品价值的形成和构成是学界长期争论的经济学理论焦点之一。劳动创造商品价值在劳动力作为商品生产主体的情况下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是多元的,仅把商品价值归因于劳动就难以理解商品的本质。如果《经济生活》的目的是希望学生掌握系统的经济学知识和认识社会经济生活的本质,就应该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为导向编制框架、设置内容;如果《经济生活》的目的仅仅是介绍当前经济学界形成共识的内容,就可以简单地对某些观点做一般性知识介绍。显然,《经济生活》在劳动价值论内容介绍方面倾向于后者,这容易使高中生对商品价值量的度量、劳动时间的计量单位、商品价值量与价格对应等问题产生疑惑,教师在教学中也难以解答学生的疑问,最终影响了高中生对经济学理论的系统认知。三是教材从学生思想实际出发的内容呈现与理论体系的系统性要求之间存在矛盾。《经济生活》教材第一课首先介绍货币的起源和基本职能,是因为学生对经济生活的感受与认识是以货币或钱物的使用为起始的。教材的这个开端虽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经济生活的认知兴趣,但是与经济学一般理论体系的起点存在较大差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从商品分析入手的,进而围绕劳动价值论与剩余价值论逐步展开,深入发掘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属性。《经济生活》教材没有从经济学的基本逻辑起点出发,而是从学生身边的经济生活现象入手展开论述,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却因缺乏理论逻辑的支撑而导致知识呈现碎片化。四是教材内容相对单调且与高职课程存在一些重复。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思维敏捷,喜欢接触新鲜事物,愿意学习和接受新知识,特别喜欢关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发展的新动态和社会发展的新成果。但是,高中政治课教学难以将学生的良好愿望与课程教学实际联系起来,教师往往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和原有的课程安排讲授教学内容,而有些内容往往滞后于我国社会高速发展的现状,也难以满足高中生的学习需求。教学方式的单一和知识内容的相对滞后,既无法调动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无法满足中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由于部分内容在高中“经济生活”课程教学中已经有所介绍,高职生在学习思政课时缺乏浓厚的学习兴趣,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大大削弱了学习实效。

二、高职思政课与高中政治课在教学内容衔接上的困惑

高职院校思政课涉及的经济学内容主要集中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高职生全面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过程,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演变进程,从而增强高职生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从理论来源上讲,“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的经济学理论是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长期改革开放实践中不断探索并逐步总结出来的,也学习借鉴了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些新成果。这些理论知识对于高职生来说往往较为抽象,甚至晦涩难懂。高职思政课教师如果对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和具体变化不能充分展开论述,就难以在具体的经济理论和问题分析上形成较强的阐释力与说服力。因此,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分析与研究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性,以及经济生活对社会生活尤其是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影响,就显得十分必要。高职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讲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经典观点,而且要有选择地介绍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新成果,让学生充分了解经济学领域的新动态、新观点和新方法,力求从理论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的历史根源和实践依据论证透彻。当然,在介绍西方经济学理论和观点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和批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不能回避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庸俗理论的分析和批判,要像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那样,在正面阐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之后,要有对西方经济学的错误理论进行批判的内容。”[1]高中“经济生活”课在介绍经济生活一般常识时使用的一些概念和结论,实际上来自西方微观经济学理论,教师不需要清晰地阐述西方经济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根本对立与区别。然而,高职思政课教师必须对两者的差异进行深入分析和拓展论述,“对于一些容易在价值观方面产生误导的内容,应作针对性的说明和必要的内容补充”[2]。这不仅因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主要针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中的阶级剥削、劳资矛盾、剩余价值的产生以及社会结构的失衡等问题展开,而且因为时代飞速发展使社会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变化,无论社会主义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都在实践中产生了一些新经验、新理论,需要高职生不断学习、批判和吸收。

三、高职与高中政治课教学内容衔接融合的举措

高职思政课教师要想把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变化作为课程的重要内容来讲解,就必须分析、比较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与西方经济理论的根本区别,实现与高中政治课内容和目标的有效衔接与深度融合。由于高职生经历了高中政治课学习,高职思政课不仅不能与高中政治课在内容上存在错位,而且应该“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变化,重点突出其高中阶段没有涉及的教学内容”[3]。高职思政课与高中政治课虽然具体教学目标有所不同,但是终极目标有内在一致性,即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这就要求二者在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上做到有效融合。高职思政课教材编写者要熟悉高中政治课的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避免简单重复,要侧重培养高职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政治教师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高职思政课程有较高的专业性要求,但是课程的设置和教学都应该紧紧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不能只强调课程自身的知识体系和教学内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批判有助于增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如果教师仅仅注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经典经济学理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矛盾和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等知识,就不仅难以达到让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现实社会经济问题的目的,而且难以充分解释我国当前面临的现实经济问题。教师必须深入学习,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分析资本主义社会问题的能力和阐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存在问题的能力。其次,思政课教师要拓宽与高中政治课内容的融合渠道。高职思政课应该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与当代经济学发展的新理论加以融合,无论教材编写还是课程教学都不能仅局限于现有观点和理论体系,要放眼当代经济学发展的前沿,促使学生关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最新发展,关注其他经济学流派的理论成果。高职思政课教师在讲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时要阐明马克思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得出相关结论的,也要指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当今社会面临的新问题、新变化和新挑战。马克思主义从来就不是僵化的理论,而是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教师如果回避社会新问题、新变化和新挑战,机械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就无法运用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现实问题做出有效回应,也难以发挥马克思主义对错误社会思潮的批判作用和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功能。当然,高职思政课教师在介绍经济学新理论时,不能仅仅把相关经济学理论视为纯粹的知识体系,或者把相关课程视为经济学基础课和启蒙课,而要在讲解中介绍某些理论的研究特色和值得借鉴之处,阐明相关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之间存在的差异或矛盾,以及在分析社会经济问题方面存在的局限与不足。最后,高职教师与高中教师要加强教学研究。高中“经济生活”课仅仅开设一个学期,教学内容仅仅涉及一册教材,但这一课程浓缩了繁富的经济学知识,教师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规定的教学目标并不容易。高中教师不仅需要对教材进行研读和消化,还要根据社会经济理论的新发展对现有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构建,力争做到在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了解和广泛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浅出地设计与实施教学。经济学理论的综合性和不同学派之间存在的差异性,都要求高中政治课教师既要掌握相关经济知识的理论基础和学科来源,还要了解知识之间可能存在的争议,以便在教学中将经济理论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结合起来,有所侧重地向学生介绍经济学基本理论,从而提高学生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的能力。高职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也要针对高中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把“经济生活”课涉及的经济学知识进行拓宽和延伸,深化高职生的经济理论认识,促使他们学会运用各种方法分析社会经济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素质。

参考文献:

[1]丁堡骏.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对西方经济学教学工作的指导[J].当代经济研究,2006(1):54-58,73.

[2]孙辛勤,施建军,张台秋.西方经济学教学与高职生价值观塑造[J].思想教育研究,2007(4):16-19.

劳动经济学理论范文篇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学理论取得了重大创新和发展。其主要原因是:改革开放的实践为经济学理论创新提供了不竭源泉,促进了思想解放,营造了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极大地调动了经济学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了中国经济学走向世界的进程,最重要的是改革开放进程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为理论创新的思想保证和强大动力。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济学理论创新的宝贵经验是:解放思想是先导,坚持方向不动摇,坚持创新不止步,关键是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理论研究队伍。时代和实践的发展无止境,改革开放实践呼唤经济学理论的进一步创新。要在若干重大方面取得进一步突破,必须继续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解放思想,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继续充分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继续加强队伍建设。

关键词:改革开放经济学理论创新

改革开放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一场伟大革命,创新是经济学理论发展的灵魂。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不仅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学理论的创新。而经济学理论的创新,又为改革开放开辟了道路,提供了强有力地支持。本文拟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作简要回顾,并对经济学理论的进一步创新进行展望。

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学理论的新进展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实践的发展,我国经济学理论实现了一系列重大创新,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些创新,概括言之,有如下十个主要方面:

(一)关于改革方向、目标、道路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强调“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是“社会进步和政治进步的强大推动力”的同时,曾经论及社会主义改革。恩格斯指出,“我认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主义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但是,对于实践中的社会主义特别是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如何改革,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不可能做出明确的回答。

以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宝贵成就和经验,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奠定了基础,但也没有解决社会主义如何进行改革的一系列理论问题。

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伟大革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学关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理论实现了一系列创新和完善,这些理论不仅包括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必然性,改革的性质、目标,而且包括改革开放的内容、道路、方略,由此形成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体系,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学说。

(二)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所揭示的人类发展一般规律和对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得出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论断,但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他们只是作了一些原则性的预测。列宁在总结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他不仅肯定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原则,如公有制、按劳分配和人民政权等,而且根据俄国的实践,形成了对社会主义特征的进一步认识,如:实行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合作经济;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具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及其民主制度等。但对于未来社会主义究竟怎样,列宁又采取了非常慎重的态度。他认为,社会主义将来是个什么样子,什么时候达到完备的形式,这些只有未来建设者才能具体描述。

改革开放前,我国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经历过反复的过程,有重大的进步也有曲折甚至失误。我们曾经肯定社会主义就是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率,因此致力于生产力发展并取得重大成就;曾肯定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因此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使人民生活有极大的改善;曾经肯定要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所以使生产关系在很大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但是,我们也曾经过分强调生产关系的变革而忽视发展生产力,过分强调生产资料越公越好而脱离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过分强调经济增长而忽视人民生活的改善。

改革开放的实践,不仅使我们认识到社会主义不意味着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而且认识到“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同时认识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要求。这些认识反映在经济理论上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重要方面:一是促进社会和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根本目的。二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根本要求。三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根本手段。很显然,这些理论是在实践基础上的重大创新,使马克思主义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在原有的基础上前进了一大步。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会主义发展要不要划分阶段、如何划分阶段,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认为共产主义社会从其产生、发展到成熟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要经过从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外,还要经过两个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和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列宁曾依据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实践,指出在向共产主义前进的过程中会出现若干重要阶段,并提出了“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发达的社会主义”、“完全的社会主义”等概念。但是,这些思想也仍然是一般的构想,当时还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来做出科学的概括。所以,面对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列宁不拘泥于已有的结论,而是主张“根据经验来谈论社会主义”。

新中国建立之初,我国对国情问题进行了探讨,成功地渡过了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一些宝贵经验,但其后也走了一些弯路,在某个特殊时期,甚至脱离国情,超越发展阶段,实行了一些不切实际的政策和措施,给社会主义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危害。在几十年社会主义探索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们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范畴,并作出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这是依据我国的基本国情提出来的。我们讲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在我国生产力水平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就我国的社会性质来看,它已经足社会主义社会,因此,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这与过渡时期有着本质的区别。第二,就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成熟程度来看,它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我们必须认清这一点,决不能超越这个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这两层含义是相辅相成的。社会主义是基本前提,初级阶段是发展程度。我国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对长期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确立,初步解决了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所面临的新课题,为进一步科学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基础,为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提供了根本依据。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提出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所决定,我国不可能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而必须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时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的确立,指明了现阶段中国经济制度的根本性质和特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可靠的理论基础。

(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理论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的基础上,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理论,主要包括:一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二是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三是坚持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既反对平均主义,又防止收入差距过大,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四是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五是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个人要帮助后富的地区和个人,最终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理论,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对调动劳动者积极性,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其著作中有许多关于商品经济的分析,这些分析如果抛开资本主义的制度因素,其揭示的许多一般规律对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预测未来社会时,曾以在发达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为前提,设想社会根据需要,有计划地调节生产,不需要价值插手其间。后来有人把经典作家的这种对特定前提下的预测变成教条,不管现实社会主义的条件如何一概排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从而严重束缚了社会主义活力的发挥。

社会主义建设几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不但不能取消反而必须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了这样的认识为基础,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相容的问题、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手段等重大理论也都取得了突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也随着改革的深化逐步明晰。所有这些,打破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桎梏,使马克思主义关于商品经济的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获得了新的发展和创新,成为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指导理论。

(七)社会主义微观经济理论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长时期内,企业是政府行政机关的附属物,不是独立的法人。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企业没有生产经营的自主权,也就没有足够的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和活力。改革开放的实践探索,使我们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个人和农户家庭都是微观经济主体,同时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企业理论和企业改革理论,包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独立的法人,拥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生产经营权;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深化垄断企业改革,引入竞争机制;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合作经济;推进公平准入,改善融资条件,破除体制障碍,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等。社会主义微观经济理论的形成,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微观经济理论,为我国的企业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导。

(八)经济发展理论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关于发展的根本思想。在改革开放中,我国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发展思想的同时,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集中广大人民的智慧,汲取世界各国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提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它明确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发展问题上的集中体现。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形成了实现科学发展的一系列理论,包括: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理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理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理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理论;区域协调发展理论等。这些理论为我国国民经济的科学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和保证。

(九)开放理论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国际分工和世界贸易的一些论述,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开放奠定了理论基础,但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的相当长时间内,由于帝国主义国家对我国的封锁,也由于当时缺乏经验,所以我国的对外开放遇到很大困难,具有很大的局限。

1978年以后,我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对外开放逐步扩大,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系列对外开放理论,包括:一是统筹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二是经济全球化作为一个客观进程,具有二重性,要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三是转变贸易方式,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注重防范国际经济风险;四是要正确处理对外开放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在这种对外开放理论的指导下,我国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十)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理论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有丰富的宏观经济理论,如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理论,社会再生产理论,有计划发展理论等等。我国在改革开放前的长时间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也积累了宝贵的综合平衡等宏观管理经验。这些理论和经验都是进行国民经济宏观管理的宝贵财富。但是对于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究竟如何管理,则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继承马克思主义理论,借鉴西方经济理论,并将这些理论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际,创新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宏观经济理论,包括:计划与市场关系理论,国民经济宏观经济运行和宏观经济分析理论,国民经济结构分析理论,宏观调控模式、目标、手段理论,政府职能及其转变理论等。这些理论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理论,为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保证。

二、改革开放的实践是经济学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

改革开放以来之所以取得如此理论进展,主要原因是:

(一)改革开放的实践为经济理论创新提供了不竭源泉和动力

经济学理论本质上是实践的理论,实践是理论创新和发展不竭的源泉。三十年改革开放中广大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对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创新提出了强烈的需求,为经济学的创新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源泉,推动了经济学理论的不断创新。同时,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在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为经济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三十年来,我国GDP以年均将近10%的速度增长,总量由1978年的3645.2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246619亿元,跃至世界第四。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3.4元增长到2007年的1378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3.6元增长到2007年的4140元。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007年达到172534亿元,是1978年的819倍。农村贫困人口从两亿五千多万减少到两千多万,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生产力的发展不仅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之丰富多彩,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认识世界提供了手段。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信息经济的发展,网络的出现,为人类认识瞬息万变的经济社会提供了条件。此外,改革开放的实践还不断检验已经形成的理论,使实践证明不符合实际的理论不断遭到淘汰或矫正,使实践证明是正确的理论不断地得到完善和发展。

(二)改革开放促进了思想解放,营造了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极大地调动了经济学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理论的创新需要优良的学术环境。改革开放是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经济学理论工作者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改革开放的实践,感受改革开放的脉搏,跟踪改革开放的步伐,总结新经验,研究新问题。而整个社会在改革开放中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百家争鸣的氛围,为经济学理论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学术环境。经济学理论创新是一种复杂的创造性的劳动。全社会尊重这样的劳动,努力营造生动活泼、求真务实的学术环境,提倡不同学术观点、学术流派的争鸣和切磋,提倡充分的批评与反批评。这种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学术氛围,极大地调动了经济学工作者的积极性,使他们的创造性迸发出来,成为经济学理论创新的生力军。

(三)改革开放加快了中国经济学走向世界和借鉴国外经济学的进程

经济学是科学,而科学揭示的真理是没有国界的。随着中国经济日益开放、融入世界经济,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理论也日益引起世界的关注,大批的中国学者登上世界各国的讲坛,进行学术交流,使中国的经济学理论在交流中得到传播和发展。与此同时,改革开放使国外经济学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也日益广泛,这为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提供了极大的可能。马克思恩格斯曾经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人类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总结资本主义制度发展和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创造了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中国经济学理论,也在认真借鉴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理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理论、苏东国家的经济理论研究取得的进展,得到进一步创新和发展。

(四)改革开放加快并深化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由此所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经济学理论创新的根本思想保证和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深化的过程,在改革开放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继思想之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伟大成果,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经济学理论创新一方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作出贡献,另一方面又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这就保证了经济学理论创新既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而不误入歧途,又使经济学理论创新具有科学的方法论指导。这是经济学理论创新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所在。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济学理论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最重要的是:

第一,解放思想是先导。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的先导,也是理论创新的先导。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才能不断推动改革开放实践的发展,进而实现经济学理论的创新。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学理论取得的一次又一次创新无不是解放思想的成果,而每一次经济学理论的创新又进一步推动了改革开放的深化和思想的进一步解放。实践证明,解放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宝,也是经济学理论创新的强大思想武器。过去三十年我们坚持不断解放思想取得了改革开放的成功和经济学理论创新的丰硕成果,今后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实现经济学理论的不断创新,一定要继续不断解放思想。

第二,坚持方向不动摇。就改革开放而言,坚持方向不动摇,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动摇,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就经济学理论创新而言,坚持方向不动摇,就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改革开放服务的方向不动摇。积三十年之经验,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必须在任何情况下坚持方向不动摇,在改革顺利的情况下,坚持方向不动摇,在改革遇到困难、发生问题时尤其要坚持方向不动摇。坚持方向不动摇,要反对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是,当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就怀疑甚至否定改革的必要性和取得的成就,动摇深化改革的决心,甚至试图把改革拉向后转;另一种倾向是,只强调坚持改革方向而忽视改革遇到的问题,甚至以坚持改革的方向而不去正视和解决改革进程中遇到的问题。经济学理论要始终不渝地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提供科学的支持和指导。

第三,坚持创新不止步。创新是理论进步的灵魂,创新无止境。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学理沧取得的突破和进展无不是创新的结果。要创新就要坚持科学研究无禁区,学术争鸣要鼓励;要创新就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对国情、世情的调查研究,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尊重人民的创造精神;要创新就要妥善处理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和充分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关系,既坚持正确的导向,又大胆吸收西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先进经验;要创新就要倡导科学严谨的学风,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第四,关键是要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理论研究队伍。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学理论创新取得的成就,得益于建立了一支数量宏大、素质较高的理论队伍。这支队伍总体而言,拥护改革开放、拥护社会主义,具有较广阔的视野、较渊博的专业知识和高尚的敬业精神,是值得信赖的队伍。今后经济学理论创新,还必须继续加强队伍建设,充分发挥这支队伍的作用。

三、改革开放实践呼唤经济学理论的进一步创新

实践的发展是无止境的,理论的创新也不应该停止在一个水平上。毋庸讳言的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我们仍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问题。这些挑战和问题有的来自国际的,有的来自国内的。在国内的这些问题中,有的属于由改革开放的深化触及到的一些深层次矛盾,有的则是具有阶段性特征的问题。不管哪些问题的克服和解决,都呼唤着经济学理论的进一步创新。在当前,经济学应该着力研究和创新的主要领域及问题有:

一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问题研究。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的经济学阐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科学发展的理论研究;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问题研究;以及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经济学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研究将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研究。包括: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模式研究;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研究;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研究等。2009年将迎来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道路及其经验教训,也是经济学理论创新义不容辞的责任。三是深化改革开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问题研究。包括:今后中长期深化改革开放战略研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经济制度和健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研究;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研究;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政府监管体制改革研究;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研究;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研究;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社会体制、文化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研究;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等。四是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改善民生问题研究。包括: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研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研究;区域均衡发展和区域竞争问题研究;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扩大就业的理论和对策研究;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和政策研究;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研究;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理论与对策研究等。五是开放进程中抵御世界各种危机影响维护国家安全研究。包括: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研究;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与中国经济金融安全研究;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理论和对策研究;灵活审慎的宏观调控政策研究;对自由市场经济制度及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进一步评析和研究;全球经济调整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开放条件下的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研究等。六是中外经济史重大问题研究和中外经济思想史重大问题研究。

要实现经济学理论的创新,就需要:

一是继续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之所以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因为,我们要进一步创新的经济学理论,必须是对实践有指导作用,能够引领实践健康发展的理论,而这样的理论只能从实践经验中总结,并在实践中受到检验和发展。书本的知识,前人的经验和理论成果是重要的,没有这些知识和理论,一切从头开始,也很难实现进一步创新,但这些知识和理论只是已有的理论,它可以为我们进一步创新经济学理论提供基础和借鉴,但却代替不了理论的进一步创新。所以归根结底,理论的进一步创新只能源于实践并随实践的发展而深化。

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一切从实际出发,首先是要进一步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我国有自己特殊的历史、特殊的文化、特殊的国情、特殊的经济制度,只有对这些“特殊”吃准吃透,才可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正在进行的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开放和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只有投身这样的实践并善于不断从这样的伟大实践中吸取营养,才可能总结出伟大的理论,实现经济学理论的进一步创新。而这一点,几乎是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所无法比拟的。中国的经济学工作者,处于这样的时代,这样的国家,得天独厚,应该为经济学理论的进一步创新作出世界性的贡献。基于此,我们应该多一些自信和自豪,而完全不必凡事跟在别人后头跑,甚至妄自菲薄。当然,强调首先是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并不排斥从世界的实际出发。我们处于一个开放的时代,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是世界发展的潮流,在这样的时代,不了解世界,也就不能很好地研究中国,所以一切从实际出发,也要从世界的实际出发。

二是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创造性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要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因为这是已为实践证明非走不可的必经之路,舍此不能达到我们预定的目标。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多年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带领全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建没和改革的卓越成就。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定要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否则马克思主义不能发展,中国的问题也不能有效解决。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道理所在。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指导,联系国际国内的实际,去观察和分析问题。我们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真地总结过去,客观地分析现实,努力实现经济学理论的进一步创新。要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一方面,要防止和反对教条主义,另一方面,也要反对形式主义和实用主义。教条主义是本本主义,照本宣科,简单地、机械地套用“本本”和字句,形式主义只做表面文章,这只能使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停留在一知半解的水平;实用主义则往往断章取义,为己所用,给马克思主义附加一些不正确的东西,甚至肢解马克思主义。所以我们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一方面要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另一方面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解决我国的实际问题,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中创新发展经济学理论。

三是继续充分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之所以要继续充分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不仅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而且善于吸取人类文明中的一切成果,具有开放性。在今天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并存、竞争、合作的条件下,我们更应该善于充分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包括西方经济学的文明成果,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

劳动经济学理论范文篇7

关键词:改革开放经济学理论创新

改革开放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一场伟大革命,创新是经济学理论发展的灵魂。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不仅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学理论的创新。而经济学理论的创新,又为改革开放开辟了道路,提供了强有力地支持。本文拟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作简要回顾,并对经济学理论的进一步创新进行展望。

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学理论的新进展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实践的发展,我国经济学理论实现了一系列重大创新,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些创新,概括言之,有如下十个主要方面:

(一)关于改革方向、目标、道路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强调“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是“社会进步和政治进步的强大推动力”的同时,曾经论及社会主义改革。恩格斯指出,“我认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主义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但是,对于实践中的社会主义特别是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如何改革,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不可能做出明确的回答。

以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宝贵成就和经验,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奠定了基础,但也没有解决社会主义如何进行改革的一系列理论问题。

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伟大革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学关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理论实现了一系列创新和完善,这些理论不仅包括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必然性,改革的性质、目标,而且包括改革开放的内容、道路、方略,由此形成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体系,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学说。

(二)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所揭示的人类发展一般规律和对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得出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论断,但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他们只是作了一些原则性的预测。列宁在总结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他不仅肯定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原则,如公有制、按劳分配和人民政权等,而且根据俄国的实践,形成了对社会主义特征的进一步认识,如:实行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合作经济;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具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及其民主制度等。但对于未来社会主义究竟怎样,列宁又采取了非常慎重的态度。他认为,社会主义将来是个什么样子,什么时候达到完备的形式,这些只有未来建设者才能具体描述。

改革开放前,我国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经历过反复的过程,有重大的进步也有曲折甚至失误。我们曾经肯定社会主义就是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率,因此致力于生产力发展并取得重大成就;曾肯定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因此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使人民生活有极大的改善;曾经肯定要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所以使生产关系在很大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但是,我们也曾经过分强调生产关系的变革而忽视发展生产力,过分强调生产资料越公越好而脱离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过分强调经济增长而忽视人民生活的改善。

改革开放的实践,不仅使我们认识到社会主义不意味着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而且认识到“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同时认识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要求。这些认识反映在经济理论上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重要方面:一是促进社会和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根本目的。二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根本要求。三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根本手段。很显然,这些理论是在实践基础上的重大创新,使马克思主义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在原有的基础上前进了一大步。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会主义发展要不要划分阶段、如何划分阶段,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认为共产主义社会从其产生、发展到成熟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要经过从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外,还要经过两个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和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列宁曾依据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实践,指出在向共产主义前进的过程中会出现若干重要阶段,并提出了“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发达的社会主义”、“完全的社会主义”等概念。但是,这些思想也仍然是一般的构想,当时还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来做出科学的概括。所以,面对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列宁不拘泥于已有的结论,而是主张“根据经验来谈论社会主义”。

新中国建立之初,我国对国情问题进行了探讨,成功地渡过了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一些宝贵经验,但其后也走了一些弯路,在某个特殊时期,甚至脱离国情,超越发展阶段,实行了一些不切实际的政策和措施,给社会主义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危害。在几十年社会主义探索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们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范畴,并作出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这是依据我国的基本国情提出来的。我们讲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在我国生产力水平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就我国的社会性质来看,它已经足社会主义社会,因此,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这与过渡时期有着本质的区别。第二,就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成熟程度来看,它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我们必须认清这一点,决不能超越这个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这两层含义是相辅相成的。社会主义是基本前提,初级阶段是发展程度。我国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对长期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确立,初步解决了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所面临的新课题,为进一步科学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基础,为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提供了根本依据。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提出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所决定,我国不可能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而必须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时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的确立,指明了现阶段中国经济制度的根本性质和特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可靠的理论基础。

(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理论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的基础上,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理论,主要包括:一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二是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三是坚持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既反对平均主义,又防止收入差距过大,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四是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五是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个人要帮助后富的地区和个人,最终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理论,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对调动劳动者积极性,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其著作中有许多关于商品经济的分析,这些分析如果抛开资本主义的制度因素,其揭示的许多一般规律对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预测未来社会时,曾以在发达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为前提,设想社会根据需要,有计划地调节生产,不需要价值插手其间。后来有人把经典作家的这种对特定前提下的预测变成教条,不管现实社会主义的条件如何一概排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从而严重束缚了社会主义活力的发挥。

社会主义建设几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不但不能取消反而必须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了这样的认识为基础,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相容的问题、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手段等重大理论也都取得了突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也随着改革的深化逐步明晰。所有这些,打破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桎梏,使马克思主义关于商品经济的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获得了新的发展和创新,成为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指导理论。

(七)社会主义微观经济理论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长时期内,企业是政府行政机关的附属物,不是独立的法人。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企业没有生产经营的自主权,也就没有足够的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和活力。改革开放的实践探索,使我们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个人和农户家庭都是微观经济主体,同时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企业理论和企业改革理论,包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独立的法人,拥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生产经营权;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深化垄断企业改革,引入竞争机制;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合作经济;推进公平准入,改善融资条件,破除体制障碍,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等。社会主义微观经济理论的形成,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微观经济理论,为我国的企业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导。

(八)经济发展理论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关于发展的根本思想。在改革开放中,我国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发展思想的同时,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集中广大人民的智慧,汲取世界各国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提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它明确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发展问题上的集中体现。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形成了实现科学发展的一系列理论,包括: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理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理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理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理论;区域协调发展理论等。这些理论为我国国民经济的科学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和保证。

(九)开放理论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国际分工和世界贸易的一些论述,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开放奠定了理论基础,但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的相当长时间内,由于帝国主义国家对我国的封锁,也由于当时缺乏经验,所以我国的对外开放遇到很大困难,具有很大的局限。

1978年以后,我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对外开放逐步扩大,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系列对外开放理论,包括:一是统筹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二是经济全球化作为一个客观进程,具有二重性,要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三是转变贸易方式,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注重防范国际经济风险;四是要正确处理对外开放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在这种对外开放理论的指导下,我国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十)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理论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有丰富的宏观经济理论,如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理论,社会再生产理论,有计划发展理论等等。我国在改革开放前的长时间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也积累了宝贵的综合平衡等宏观管理经验。这些理论和经验都是进行国民经济宏观管理的宝贵财富。但是对于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究竟如何管理,则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公务员之家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继承马克思主义理论,借鉴西方经济理论,并将这些理论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际,创新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宏观经济理论,包括:计划与市场关系理论,国民经济宏观经济运行和宏观经济分析理论,国民经济结构分析理论,宏观调控模式、目标、手段理论,政府职能及其转变理论等。这些理论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理论,为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保证。

二、改革开放的实践是经济学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

改革开放以来之所以取得如此理论进展,主要原因是:

(一)改革开放的实践为经济理论创新提供了不竭源泉和动力

经济学理论本质上是实践的理论,实践是理论创新和发展不竭的源泉。三十年改革开放中广大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对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创新提出了强烈的需求,为经济学的创新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源泉,推动了经济学理论的不断创新。同时,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在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为经济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三十年来,我国GDP以年均将近10%的速度增长,总量由1978年的3645.2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246619亿元,跃至世界第四。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3.4元增长到2007年的1378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3.6元增长到2007年的4140元。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007年达到172534亿元,是1978年的819倍。农村贫困人口从两亿五千多万减少到两千多万,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生产力的发展不仅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之丰富多彩,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认识世界提供了手段。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信息经济的发展,网络的出现,为人类认识瞬息万变的经济社会提供了条件。此外,改革开放的实践还不断检验已经形成的理论,使实践证明不符合实际的理论不断遭到淘汰或矫正,使实践证明是正确的理论不断地得到完善和发展。

(二)改革开放促进了思想解放,营造了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极大地调动了经济学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理论的创新需要优良的学术环境。改革开放是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经济学理论工作者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改革开放的实践,感受改革开放的脉搏,跟踪改革开放的步伐,总结新经验,研究新问题。而整个社会在改革开放中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百家争鸣的氛围,为经济学理论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学术环境。经济学理论创新是一种复杂的创造性的劳动。全社会尊重这样的劳动,努力营造生动活泼、求真务实的学术环境,提倡不同学术观点、学术流派的争鸣和切磋,提倡充分的批评与反批评。这种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学术氛围,极大地调动了经济学工作者的积极性,使他们的创造性迸发出来,成为经济学理论创新的生力军。

(三)改革开放加快了中国经济学走向世界和借鉴国外经济学的进程

经济学是科学,而科学揭示的真理是没有国界的。随着中国经济日益开放、融入世界经济,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理论也日益引起世界的关注,大批的中国学者登上世界各国的讲坛,进行学术交流,使中国的经济学理论在交流中得到传播和发展。与此同时,改革开放使国外经济学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也日益广泛,这为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提供了极大的可能。马克思恩格斯曾经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人类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总结资本主义制度发展和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创造了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中国经济学理论,也在认真借鉴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理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理论、苏东国家的经济理论研究取得的进展,得到进一步创新和发展。

(四)改革开放加快并深化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由此所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经济学理论创新的根本思想保证和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深化的过程,在改革开放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继思想之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伟大成果,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经济学理论创新一方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作出贡献,另一方面又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这就保证了经济学理论创新既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而不误入歧途,又使经济学理论创新具有科学的方法论指导。这是经济学理论创新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所在。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济学理论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最重要的是:

第一,解放思想是先导。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的先导,也是理论创新的先导。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才能不断推动改革开放实践的发展,进而实现经济学理论的创新。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学理论取得的一次又一次创新无不是解放思想的成果,而每一次经济学理论的创新又进一步推动了改革开放的深化和思想的进一步解放。实践证明,解放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宝,也是经济学理论创新的强大思想武器。过去三十年我们坚持不断解放思想取得了改革开放的成功和经济学理论创新的丰硕成果,今后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实现经济学理论的不断创新,一定要继续不断解放思想。

第二,坚持方向不动摇。就改革开放而言,坚持方向不动摇,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动摇,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就经济学理论创新而言,坚持方向不动摇,就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改革开放服务的方向不动摇。积三十年之经验,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必须在任何情况下坚持方向不动摇,在改革顺利的情况下,坚持方向不动摇,在改革遇到困难、发生问题时尤其要坚持方向不动摇。坚持方向不动摇,要反对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是,当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就怀疑甚至否定改革的必要性和取得的成就,动摇深化改革的决心,甚至试图把改革拉向后转;另一种倾向是,只强调坚持改革方向而忽视改革遇到的问题,甚至以坚持改革的方向而不去正视和解决改革进程中遇到的问题。经济学理论要始终不渝地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提供科学的支持和指导。

第三,坚持创新不止步。创新是理论进步的灵魂,创新无止境。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学理沧取得的突破和进展无不是创新的结果。要创新就要坚持科学研究无禁区,学术争鸣要鼓励;要创新就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对国情、世情的调查研究,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尊重人民的创造精神;要创新就要妥善处理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和充分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关系,既坚持正确的导向,又大胆吸收西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先进经验;要创新就要倡导科学严谨的学风,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第四,关键是要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理论研究队伍。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学理论创新取得的成就,得益于建立了一支数量宏大、素质较高的理论队伍。这支队伍总体而言,拥护改革开放、拥护社会主义,具有较广阔的视野、较渊博的专业知识和高尚的敬业精神,是值得信赖的队伍。今后经济学理论创新,还必须继续加强队伍建设,充分发挥这支队伍的作用。

三、改革开放实践呼唤经济学理论的进一步创新

实践的发展是无止境的,理论的创新也不应该停止在一个水平上。毋庸讳言的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我们仍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问题。这些挑战和问题有的来自国际的,有的来自国内的。在国内的这些问题中,有的属于由改革开放的深化触及到的一些深层次矛盾,有的则是具有阶段性特征的问题。不管哪些问题的克服和解决,都呼唤着经济学理论的进一步创新。在当前,经济学应该着力研究和创新的主要领域及问题有:

一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问题研究。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的经济学阐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科学发展的理论研究;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问题研究;以及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经济学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研究将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研究。包括: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模式研究;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研究;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研究等。2009年将迎来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道路及其经验教训,也是经济学理论创新义不容辞的责任。三是深化改革开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问题研究。包括:今后中长期深化改革开放战略研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经济制度和健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研究;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研究;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政府监管体制改革研究;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研究;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研究;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社会体制、文化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研究;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等。四是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改善民生问题研究。包括: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研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研究;区域均衡发展和区域竞争问题研究;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扩大就业的理论和对策研究;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和政策研究;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研究;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理论与对策研究等。五是开放进程中抵御世界各种危机影响维护国家安全研究。包括: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研究;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与中国经济金融安全研究;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理论和对策研究;灵活审慎的宏观调控政策研究;对自由市场经济制度及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进一步评析和研究;全球经济调整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开放条件下的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研究等。六是中外经济史重大问题研究和中外经济思想史重大问题研究。

要实现经济学理论的创新,就需要:

一是继续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之所以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因为,我们要进一步创新的经济学理论,必须是对实践有指导作用,能够引领实践健康发展的理论,而这样的理论只能从实践经验中总结,并在实践中受到检验和发展。书本的知识,前人的经验和理论成果是重要的,没有这些知识和理论,一切从头开始,也很难实现进一步创新,但这些知识和理论只是已有的理论,它可以为我们进一步创新经济学理论提供基础和借鉴,但却代替不了理论的进一步创新。所以归根结底,理论的进一步创新只能源于实践并随实践的发展而深化。

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一切从实际出发,首先是要进一步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我国有自己特殊的历史、特殊的文化、特殊的国情、特殊的经济制度,只有对这些“特殊”吃准吃透,才可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正在进行的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开放和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只有投身这样的实践并善于不断从这样的伟大实践中吸取营养,才可能总结出伟大的理论,实现经济学理论的进一步创新。而这一点,几乎是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所无法比拟的。中国的经济学工作者,处于这样的时代,这样的国家,得天独厚,应该为经济学理论的进一步创新作出世界性的贡献。基于此,我们应该多一些自信和自豪,而完全不必凡事跟在别人后头跑,甚至妄自菲薄。当然,强调首先是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并不排斥从世界的实际出发。我们处于一个开放的时代,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是世界发展的潮流,在这样的时代,不了解世界,也就不能很好地研究中国,所以一切从实际出发,也要从世界的实际出发。

二是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创造性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要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因为这是已为实践证明非走不可的必经之路,舍此不能达到我们预定的目标。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多年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带领全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建没和改革的卓越成就。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定要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否则马克思主义不能发展,中国的问题也不能有效解决。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道理所在。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指导,联系国际国内的实际,去观察和分析问题。我们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真地总结过去,客观地分析现实,努力实现经济学理论的进一步创新。要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一方面,要防止和反对教条主义,另一方面,也要反对形式主义和实用主义。教条主义是本本主义,照本宣科,简单地、机械地套用“本本”和字句,形式主义只做表面文章,这只能使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停留在一知半解的水平;实用主义则往往断章取义,为己所用,给马克思主义附加一些不正确的东西,甚至肢解马克思主义。所以我们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一方面要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另一方面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解决我国的实际问题,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中创新发展经济学理论。

三是继续充分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之所以要继续充分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不仅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而且善于吸取人类文明中的一切成果,具有开放性。在今天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并存、竞争、合作的条件下,我们更应该善于充分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包括西方经济学的文明成果,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

劳动经济学理论范文篇8

关键词:诺贝尔经济学奖;现代微观经济学;发展

通常微观经济学上的创始人被认为是亚当•斯密。自其以后,微观经济学有了十足的进展,至19世纪30年代,已经建立起微观众经济学体系,但这并不意味着微观经济学如马歇尔预言般达到高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微观经济学有了更大突破,其中显著代表就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诸多成就。从微观众经济学理论出发,诺贝尔经济学奖理论在管理经济学上挑战完全理性假设,公共经济学上进行理论突破,管制经济学上开辟实证研究,劳动经济学上进行理论修正与补充,福利经济学上深化不断。诺贝尔经济学奖从1969年开始,已有47年历史。通过分析微观经济学研究领域,从诺贝尔经济学奖理论成果上看有微观经济学理论的进步、研究领域的变化和研究方法的应用,发展趋势更加综合、多元、交叉。

一、从诺贝尔经济学奖看微观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应用

微观经济学在诺贝尔经济学奖中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应用创新。一是一般均衡理论应用。作为数理经济学的一种重要创新,其从公理化角度研究经济系统整体均衡的稳定性、有效性、存在性,被当作西方主流经济学,其基本方法在微观与宏观经济学中都应用广泛。一般均衡体系由萨缪尔森提出,使其成为统一处理各种经济问题的一般方法,希克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完善,动态一般均衡理论建立,并将规模报酬因素引入,结合起资本与投资理论。二是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应用。约翰•福布斯•纳什通过不动点定理,使均衡点的存在得到证明,奠定了博弈论一般化的基础,海萨尼对不完全信息博弈领域进行了新的开辟,让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得到发展,维克里与莫里斯开创了不对性信息条件经济激励理论研究,并成为西方现代经济学的基石。三是资源最优分配理论应用。通常资源配置的完成依靠价格体系的调整,康托罗维奇首次提出解乘数法,在资源最优配置问题中引入线性规划方法,将定性研究发展到现实计量阶段,赫克曼与麦克法登则建立了微观计量经济学理论,使统计方法与经济学理论相结合,在个人、家庭、企业统计分析应用中广泛,使经济信息在反映社会本质上更深刻。四是行为经济学与实验经济学应用。该经济学研究领域新的开创依赖于卡纳曼与史密斯的研究,提供了克服西方主流经济分析方法关于基本方法论困难的解决出路,提出期望价值理论遵循条件,使实证经济学方法的缺陷得到弥补,推动了经济理论现展。

二、从诺贝尔经济学奖看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一)经济学的解释力因经济学的放松与拓展持续增强

经济学理论大多建立的基础为一系列假设和假说,假设又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一种非现实主义抽象理解。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历年理论来看,研究微观经济学主要通过理论程度、信息确定性两条主线,再结合放松假设,向现实世界不断走近,以拥有更强的解释力。在20世纪50年代后,人们逐步认识到依托“经济人”假说的完全理性决策理论为理想模式,难以在实际中有效指导决策,而多数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重要理论贡献,正是建立在逐步放松的理性假设上,让更加复杂的人性假定来替代“经济人”假设。此外,从诺贝尔经济学奖也可以分析出,对于完全信息假设经济学家已经开始逐步抛弃,转而研究不完全性信息与其下的人类选择行为问题,让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发展空间更大,并使其作为经济学分支有更强的现实世界解决力。信息经济学着重分析研究人性假设与外部环境的决策约束因素,数量化不确定性,在激励理论、产权理论、契约理论的模型构建上给予方法论基础。不确定信息对新古典主义理论前提进行改变,开创了新的经济学理论空间。在放弃交易成本为零假定后,交易成本理论得到了更广泛应用,在真实世界更准确审视上拥有了更有力工具。从该角度来看,微观经济学的发展道路为对非现实主义旧的假设不断放弃,让假说向真实世界更加靠近的成长过程。

(二)经济学研究方法与领域综合性、多元性、交叉性特征更加明显

综合诺贝尔经济学奖近年来趋势,微观经济学里获奖理论在研究上更趋向于数理化,且分析方法显现出综合性、多元性的特征。在经济学中数学的应用主要表现在:数学结合经济理论,开创数理经济学;数学、统计学结合经济数据,通过计算机定量分析。诺贝尔经济学奖在研究范围上,学科研究越来越广泛,并推进经济学研究方法与研究范围更加多元化。多元化的倾向表现使得经济科学能逐步独立并树立一元化地位,逐步向人口经济学、管理经济学、法律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实验经济学等实现多元化发展,使得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多元性、综合性、交叉性与前沿性特征更加明显。

三、结束语

从诺贝尔经济学奖看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发展可以通过前人成熟的理论体系知识,更大程度地理解与掌握单个社会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对多样化假定条件、非经济化研究领域等发展趋势更加透彻、了解,使学科知识能更好转换成社会生产力与社会财富创造驱动价值力。

作者:夏侯健丹 单位:新余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劳动经济学理论范文篇9

纵观新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每一阶段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总少不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导。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30余年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有目共睹,改革开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历程中的伟大创举,其理论依据,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经济理论,其精髓已经被实践所证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成为历史的必然,我国在吸收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基本国情与实践实际,开创了一条适合我国发展的正确道路。未来很长时间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趋势还会深化,我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各项成就,依然会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产物。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理论与我国经济发展

人类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体现于社会发展变迁之中,从原始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衍进,其实质就是经济规律对不同时期经济活动指导作用的表现。经济规律隐含于这五种生产关系的运动之中,是在特定经济条件的基础上运行和发挥作用的,并随着这些经济条件的消亡而改变其外在形式。虽然经济规律存在于不同形态的社会之中,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其本质并未发生改变,具体形式的差异主要在于不同阶级对发现和利用经济规律的程度和态度是不相同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深刻阐释了五种社会生产关系的本质,由表及里,透过经济现象去发现具有本质特征的经济规律,揭示社会主体的经济关系(周文和朱富强,2010),高度概括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由此设计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核心———劳动价值论与剩余价值,其理论中国化对我国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各项经济成就,都是我国广大群众用劳动创造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劳动是社会价值创造的源泉,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现阶段所坚持的按劳分配这项基本分配制度,就是对坚持劳动价值论最有力的证明。同时,坚持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分配方式,承认资本等生产要素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资本是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资本为技术进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本支撑,是连接劳动者和其他生产资料的纽带,也是解决劳动者和非劳动者对于劳动成果占有、归属矛盾的基础工具。剩余价值理论能够解释我国现阶段许多特殊的经济现象,对于外界释疑这些经济现象具有重要的作用(赵玉琳,2009)。

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与我国改革开放

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会因为具体经济学理论是否迎合而改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客观地解释了经济规律,触动了资本主义社会一直回避的基本矛盾以及社会经济冲突、资本家剥削劳动工人等事实,许多西方国家一直难以接受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张俊山,2009)。经济学理论是在探讨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解释社会经济现象,是在不断创新与发展的,不能因为不迎合现阶段社会统治的需要,就遭到排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特别是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是不断创新和发展的,中国化特征越来越明显,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改革开放至今已有30余年,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最典型的时间段,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思想精髓和特征是我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的理论指导,而且也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具有演化特征,这一特征使我国经济实际情况能够较好地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相融合,深刻的演化内涵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和生命力,为我国经济发展指明了大方向。调动社会一切可调动的资源,集思广益、充分发挥人类的创造力,在创新中失败、在失败中总结,在总结中进步,虽然具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但改革开放的前途是光明的、可期待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经济思想,坚持发展劳动价值学说和剩余价值学说,借鉴苏联的经济体制建设,始终以国家为主导,以公有制为主体,把劳动作为经济成果分配的一个重要依据。改革开发政策,避免了苏联受到西方“休克疗法”影响而解散的危机,是在实践适合自身实际的发展道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经济理论的指导下,我国进行了经济改革,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始终坚持国家宏观调控的原则,分阶段、分步骤实施经济改革,在改革的同时注重开放,逐步过渡到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集中表现。

四、对我国经济改革的思考

劳动经济学理论范文篇10

1中国经济学的目标

中国虽然已经初步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还存在两个方面的缺陷:一方面,计划经济体制的核心部分尚未彻底触动,深层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另一方面,一些新建立的重大制度仍是框架性的,尚不稳固,在具体实施中还有不少漏洞。因此,建设一门能反映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特点和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特色的中国经济学是有必要的。这也是中国经济学的根本目标所在,而中国经济学的具体目标可分为体制结构、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三个部分。

体制结构目标主要从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来分析,所有制结构和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及其保障体系较为完善。经济运行目标主要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目标和宏观经济运行目标。微观经济运行目标主要包括企业和企业制度的完善及国企改革的推进、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市场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秩序和规则较为完善。宏观经济运行目标是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及其相互关系的平衡、宏观经济调控目标顺利实现、政府职能得到完善等。经济发展的目标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增长目标(包括经济增长的目标和经济增长方式等)和经济发展目标(包括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与经济结构、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科学发展观及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等)。

2中国经济学面临的困境

2.1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被边缘化,研究成果和研究团队萎缩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被边缘化,甚至已无立身之地。目前,高校马思主义经济理论课程已被严重压缩,中国经济学界研究成果,主要是有关西方经济学的内容,有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内容的不到十分之一;有的虽然打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招牌如《劳动价值论》,却在宣扬资产阶级要素价值论的观点。

其次,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学习不感兴趣,更谈不上研究。在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十七年招收的330名博士生中,他们在学期间发表的经济学论文一千多篇,其中真正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不到10篇。经济学专业的教学队伍中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者也日益缩小。

2.2中国经济学传统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严重滞后于国际化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改革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仍严重滞后于国际上经济学专业的新发展。首先,教学内容重复。以经济学专业学生为例,大学本科阶段学习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内容在高中就曾经完整的学习过,研究生阶段则开设专题性课程,但在体系性、知识抽象性程度上基本没有差异。其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被人为割裂。一是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从马克思主义体系中分割出来。二是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在范畴与原理上没有科学衔接,尚未建立整体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再就是,教学方式的“封闭性”。当前中国经济学教学缺少足够的教学参观或社会调查等课外活动。

2.3经济理论脱离经济现实,教学方式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

首先,理论脱离经济现实,难以满足本土化的要求。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理论来源于实践,目前,中国经济学的教学方法基本上都是教师选定一本教材,以教材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国内经济学教材出版周期一般较长,教材内容与现实经济问题极易产生距离与脱节;再者,由于国内教材大多直接照搬西方理论,西方理论与中国经济现实本身也有距离。其次,“满堂灌式”教学,忽视教学过程,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不可能讲清楚全部的经济学理论,这就要求老师主要传授学生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而偏重于死记硬背和机械化训练,则缺乏课堂交流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2.4理论研究缺乏规范性,对两个范式关系的认识上存在偏差

在过去几十年间经济学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相当数量的重大基础理论问题还认识模糊。这一点在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问题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以什么作为切入点开始经济学分析?用什么作为主线将这种理论体系贯穿起来?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究竟有哪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市场经济怎样才能真正与社会主义、与公有制有机结合起来?对这些根本问题的认识尚缺乏基本规范,认识相当混乱。

在研究过程中,明显地存在着对两个范式关系的认识上的偏差问题。学术界存在两种片面倾向:一是排斥和轻视西方经济学理论,对于现代西方的经济学理论采取一种简单否定的态度;一是把西方经济学特别是主流经济学当作唯一科学的经济学理论,忽视它所具有的意识形态的成分,否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意义和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总起来看,后一种倾向在当前呼声甚高。此外,中国经济学研究中也存在诸如选题过于宽泛、研究结论草率等其它问题。

3中国经济学的构建

在这种背景下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将西方经济学中意识形态理论与市场经济理论相分离,将市场经济理论的科学成份嵌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之中,实现两种经济学说的整合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3.1整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西方经济学均衡分析理论

劳动价值论更多关注的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本源性问题,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均衡分析理论更多描述的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外在表现,为揭示价格与供求的内在关系及其资源优化配置规律提供了分析工具。中国经济学研究对象和任务已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资源优化配置,将均衡分析工具嵌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可以克服马克思经济学说价格变动分析的不足,赋予劳动价值论以新的时代内涵。

3.2整合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劳动者行为动机假设和西方经济学经济人假设

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劳动者行为动机假设注重全社会成员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并认为劳动仅仅是谋生手段,这种分析框架揭示了社会主义劳动者之间生产关系及其行为动机的本质特征,但难免带有计划经济的局限。西方经济学中关于经济人“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假设,反映了市场经济主体行为动机的某些重要特征,但却“往往具有非社会性和非历史性的倾向”。将两种行为动机理论整合为在全社会各阶级各阶层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经济人“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假设。

3.3整合马克思广义政治经济学思想和西方发展经济学

马克思晚年时期未能构建起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广义政治经济学。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兴起发展经济学,先后经历了从结构主义到新古典学派,再到以人为本的发展经济理论;从宏观模式的经济增长理论到微观分析的人类发展理论。这些理论均从不同程度上揭示了经济落后国家摆脱贫穷落后、实现工业化、经济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的发展规律。将西方发展经济学的科学因素嵌入马克思广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建立中国特色的发展经济理论,是中国选择适合国情的科学发展战略的需要。

3.4整合马克思阶级分析理论和西方新制度经济学

在马克思的分析模型中,包括了新古典分析框架所遗漏的所有因素:制度、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然而他未能深入分析未来生产方式技术持久进步、经济充满活力的动力源及各劳动者阶级之间以及阶级成员内部潜在的利益矛盾对其的影响。而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制度经济学则从供求关系、均衡价格的技术分析转向了产权关系、交易费用的制度分析,从而揭示了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在私人成本和收益与社会成本和收益不一致条件下,产权界定、国家干预以及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制度创新和制度安排对技术持久进步、经济充满活力的重要作用。尽管新制度经济学自身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但不妨碍我们将该学说中的科学因素嵌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阶级分析理论框架中。

4中国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4.1走向规范和实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的研究视野不断开阔,方法不断创新,比较成功地实现了传统经济学研究范式向现代经济学研究范式的转型,越来越走向规范化。但是,中国经济学从总体上看还是不成熟的。基础理论还比较薄弱,研究方法还比较落后,学科规范还不够严格,中国经济学作为一种科学体系还在形成,中国经济学必须坚持走向规范。建立学术规范,发展学术评价,是中国经济学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的重要条件和必由之路。

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中国经济学理论仍然落后于实践,中国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仍受着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为此,中国经济学必须坚持走向实际。对于中国经济学来说,当务之急是要从实际出发,搞清楚中国所面临的究竟是什么样的经济问题,仔细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和途径并且揭示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

4.2走向开放和世界

经济学的开放是不可避免的。既勇于肯定,又勇于否定,一切取决于是否经得住实践的检验,而不论源于何时,出于何人,来自何方。经济学走向开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坚持引进来,将外来的理论综合到中国经济学理论和中国实践中去;二是坚持走出去,要加强交流和不同学科间的联系,进行多学科理论、多元研究方法与手段的综合运用。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学也正在逐步走向世界。但中国经济学走向世界,必须首先立足本土,其次必须立足经济,关注技术,立足当代,面向未来,使中国经济学的研究始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