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本质十篇

时间:2023-03-18 09:08:28

社会主义本质

社会主义本质篇1

关键词:社会主义;现象;本质

现象与本质是唯物辩证法的一对范畴,二者既对立又统一,有本质,必有现象。遵循这一思路,我在学习、研究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时候,常常想到社会主义现象这个问题。但社会主义现象该如何概括,它与社会主义本质又有什么样的关系,这类研究成果目前尚不多见,本文试就这一问题作些探讨。

一、社会主义现象

现象是事物的外在特征和外部联系,是事物的本质在各方面的表现。依据这一唯物辩证法原理,我们可以认定:社会主义现象是社会主义的外在特征和外部联系,是社会主义本质在各方面的表现。

如何概括社会主义现象?依据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设想,我们大致可以从社会生活和社会制度两个方面来把握社会主义现象。

从社会生活方面说,马克思、恩格斯为我们描述了这样美妙的情景:人人都受到良好的德、智、体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等方面的教育,具有高度的思想觉悟,能自觉地掌握和运用客观规律,在政治、经济、思想和个性方面都得到彻底解放,成为社会、自然和自己的真正主人;劳动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灭了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整个社会变成了“自由人的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①

从社会制度方面说,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列宁称之为社会主义阶段)消灭了私有制,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消灭了商品货币关系,有计划地进行生产,实行产品经济;国家失去政治职能,不再具有政治压迫性质,只有社会管理职能;等等。

上述社会主义现象是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很长的时间里基本上都是按照这个样式去建设社会主义的。它寄托着人们追求美好社会的理想,是激励人们努力奋斗的目标。

或许有人会问,这些社会主义的现象中国有吗?中国正在搞社会主义,与之相比,够格吗?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后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理所当然地要高于资本主义,这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因而看待社会主义,应当从共产主义的高度着眼,不能因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过重大波折以及现有社会主义国家的状况而降低社会主义的水准。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一些社会主义现象以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为依托,是合格的社会主义(相对于不够格的社会主义而言)应有的外在特征和外部联系。

当然,应该承认,中国目前搞的社会主义远未达到马克思、恩斯斯所设想的程度,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1987年4月,邓小平同志在《社会主义必须摆脱贫穷》的谈话中说:“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只有到了下世纪中叶,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才能说真的搞了社会主义,才能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也就是不够格阶段,这是我国最大的国情和最大的实际,必须实事求是,充分看到这一点。

然而,尽管不发达、不够格,中国毕竟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那么,中国社会主义又有哪些现象呢?我们仍然可以从社会生活和社会制度两方面来概括。

从社会生活方面说,物质文明上表现为奔小康、求富裕的极大努力,精神文明上表现为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极大努力,社会风气上表现为弘扬正气、扬善抑恶的极大努力。

从社会制度方面说,经济上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制度。政治上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此外,与社会生活、社会制度密切相关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方针以及国家的政令、法律、法规等等也都是社会主义现象。

以上是对中国社会主义现象的不完全概括。之所以与合格的社会主义的现象相差甚远,是因为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生产力十分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础之上,而不是象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那样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之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政治制度、思想意识、经济制度等方面建构了一定的社会主义现象,跨越了“卡夫丁峡谷”,是中国历史上的巨大进步,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巨大贡献。但是,发展生产力的峡谷是不能跨越的。目前中国社会主义现象比合格的社会主义现象相差甚远,与缺乏来自生产力方面的强有力的支持密切相关。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不难从中国社会主义现象中看出合格社会主义的雏型,不难听到向合格社会主义前进的坚实的脚步声。

二、社会主义本质

邓小平同志说我们以往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不是说我们以往对社会主义问题一无所知,而是指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以及社会主义现象的个性特征。应该说,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现象的描述是最有水平和最具普遍性的,后人无出其右者。邓小平同志坚决主张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这对于人们认识社会主义现象的个性特征以深刻的启迪。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最权威、最科学的概括,则是邓小平同志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最为了不起的贡献。

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用毋庸置疑的语气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③ 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如此清晰、准确的概括,这在国际共运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一概括把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第一,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具有普遍性。有人认为邓小平同志概括的社会主义本质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的本质。这种说法是经不起推敲的。邓小平同志是最讲究实事求是的,中国社会主义处在什么阶段,他最清楚。他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时理所当然地要以中国的国情为基础,符合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要求。然而,邓小平同志又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战略家。他在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时又是放眼整个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的。他没有使用“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本质”,而是直接用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其用意是很清楚的。因而,我们学习、研究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时,要以忠于原意为出发点。再者,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事物内部最深刻、最稳定、最高层次的东西,贯穿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毫无疑问,社会主义本质一经科学地概括出来,也就是贯穿于社会主义全过程的东西了。因此,无论是合格的社会主义或不够格的社会主义,还是中国的社会主义或外国的社会主义,本质都是邓小平同志概括的五句话,区别只是在于对不够格的社会主义是将来时(即五句话并未实现,还有待于去努力),对合格的社会主义是现在进行时或过去时(即五句话正在实现或已经实现)。

第二,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突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是论证出来的,不是自我标榜出来的,也不是对资本主义或其它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进行批驳、谩骂中体现出来的,而是要在实践中实干出来的。邓小平同志在社会主义本质论中,前两句突出了生产力的首要地位,体现出强烈的实干精神,从而克服了长期以来忽视生产力发展的错误倾向。社会主义能够比资本主义以及其它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形态更好地发展生产力,这在理论上早已得到了证明。邓小平同志也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④ 没有生产力的大发展,说到底就无任何社会主义优越性可言。邓小平同志抓住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个社会主义的根本特性,也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法宝。后三句话揭示了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突出了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成果归谁享有的问题。“共同富裕”是千百年来人类社会所追求的共同理想,历史上任何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都不能做到这一点,只有社会主义能够做到这点。邓小平同志反复阐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⑤“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也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⑥ 前两句与后三句互相联系,兼顾了效率与公平,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因而具备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邓小平同志指出:“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于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⑦ 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本身就是解放思想的结果,一方面指出了带有普遍意义的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另一方面又在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上给人们留下了广阔的思维空间。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质的规定性,不能动摇,但对于如何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则可以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勇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新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也是质的规定性,不能动摇,但对何时或用何种方式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则可以因时因地有别。中国目前在一定程度上暂时保留了私有制、剥削和差别,是为了以后更好地消灭私有制、剥削和差别。总之,一切有利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事都可以大胆地去做,一切有利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事都可以放开地去做。将社会主义的原则性与建设方式、方法上的灵活性充分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同志的实事求是精神。

第四,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充分体现了对人的关怀。有人认为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如果加进去对人的关怀就更好了,言外之意是邓小平同志忽视了对人的关怀。这实际上是一种片面、直观的看法。众所周知,邓小平同志毕生所从事的一切事业都是为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恰恰充分体现了对人的关怀。首先是对全体人民的普遍关怀,表现为对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追求。资产阶级也曾标榜“平等”、“公平”,但事实上做不到。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中的后三句话实际上就是对资本主义的不公平在生产关系层面上的否定。其次是尊重人的个性,表现为为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而,允许和鼓励先富又不是为了搞两极分化,目的在于先富带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种关怀既博大又具体,充分体现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同志的宽阔胸怀。

第五,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表明社会主义本质的全面展现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我们不要认为社会主义的理论一经创立和传播,社会主义的本质就会自然显露出来;也不要认为一些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一经建立,社会主义的本质就会自然显露出来。邓小平同志总结历史经验,纠正历史偏差,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概括出社会主义的本质。但是,他使用的是动态的描述方式,表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永无止境的,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也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因此,我们既不能为此动摇对社会主义的信念,也不能为此急于求成,盲目冒进。

三、社会主义现象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关系

在前两部分的基础上,运用唯物辩证法原理,对社会主义现象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关系可作如下的分析。

第一,两者是对立的。社会主义现象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外在特征,是可以被人们所感知的,有些(如社会生活)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社会主义本质存在于社会主义内部,不能被感官所直接感知,只能用抽象的思维方式才能把握。社会主义现象是丰富的、生动的、易变的(比如,社会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制度体制是可以创新的、政策法规是可以修订的,等等);社会主义本质则是深沉的、单纯的、贯彻始终的(但有个逐步展现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现象,尤其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现象因国、因时而异,是个别的、具体的,从而也是片面的(例如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就会产生各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社会主义本质则是一般的、共同的东西。

第二,两者是统一的。两者互为存在的前提,不可分割。没有脱离社会主义本质的社会主义现象,社会主义本质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发育的程度,直接决定着社会主义现象的样式。社会主义现象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外露和表现,其样式的不同又反映着社会主义本质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发育的状况。

第三,弄清两者辩证关系的重要指导意义。由于社会主义现象与社会主义本质是对立的,就不能把社会主义现象当成社会主义的本质。比如,公有制、按劳分配、无产阶级专政、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都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它们在实现形式上的变化或暂时中止(这里单指计划经济体制在中国的暂时中止)都不会动摇社会主义的本质。弄清这点,有利于人们更加进一步地解放思想,澄清各种疑惑,脚踏实地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由于两者具有统一性,在建设社会主义(哪怕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的征程中,就不能不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就不能不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治制度,就不能不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乃至重大的方针政策。如果这些东西都不坚持,社会主义的本质也就无从体现,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就会动摇。

因此,在实践中,我们既要透过社会主义的现象抓住社会主义的本质,从而加深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同时还要大力营造、充分利用社会主义的现象,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调整,让人民群众从切身感受中更加拥护社会主义。

——————————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新版第一卷,第294页。

社会主义本质篇2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内涵

要认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它规定着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向和目标。在科学社会主义产生之前,空想社会主义者就在抨击资本主义反人道性质的同时,将关注点集中在“劳动者的需要和全面发展的条件”上,把人的自由、解放和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的重要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成分,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探讨未来社会,从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按照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中的论述,在共产主义实现之前,人类社会要经历一个由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阶段,这个阶段后来被列宁称之为“社会主义阶段”。这一阶段从本质上看,就是向着“自由人的联合体”过渡的特定的社会形态。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将是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社会主义应为:“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人类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的一种经济形态。”。

在人的全面发展与生产力发展二者的关系上,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保证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是以“保证社会生产力极高度发展”为前提的。在个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关系上,他们认为,“要不是个人都得到解放,社会本身也不能得解放”。“私有制只有在个人得到全面发展的条件下才能消灭”。可见个人全面发展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前提。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本质的阐释,而其核心内容就是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本质要求

从目的和过程的统一性出发,寻求个人发展的现实的科学的途径,谋求人的全面发展,正是社会主义所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人的全面发展是由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所决定的。本质和必然性、规律性是同等程度的范畴。任何关于事情本质的揭示都是对事物规律性的阐述。同志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从一个方面揭示了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是由其基本矛盾决定的。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就是这两对矛盾相互作用的结果。它规定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在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同。这个不同就在于生产关系是否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是否有利于经济基础的巩固。同时,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又是一种以人为主体的生动过程。这一过程的客观展现正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目的这三个基本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协调统一的过程。这里的生产目的,是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完善的必然结果,归根到底就是“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实现,则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归宿。因此,建设社会主义,遵循社会主义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基本规律,遵循社会主义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目的协调一致的规律,就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践证明,人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程度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的成败问题。社会主义发展不是一种无主体的自发的活动,而是人们自己社会活动的规律的体现。

社会主义本质篇3

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消灭剥消,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如何理解这段话?应当说它是我国半个多世纪以来社会主义运动的纲领,也是对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的高度概括。这段话清楚地说明了我国在初级阶段的四大任务,从表面看,这四大任务是独立无关的,但在本质上这四大任务却有着内在的联系。

首先,解放生产力是实现其它三项任务的基础。因为没有生产力的解放,就没有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因而剥削也就不可能消灭,消除两极分化和实现共同富裕也会成为空话。所以说,生产力是社会生活和上层建筑最根本的东西,只要极大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一切社会问题都可迎刃而解。

其次,谈消灭剥削。有些学者认为:只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存在,剥削就会存在。还有的学者则认为:如果不消灭剥削,资本主义社会就不会前进。由此可见,剥削和资本是相伴相生的,二者不能分离。所谓剥削就是无偿地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因此剥削是残酷的,是不合法也是不合理的,应当受到诅咒。千百年来,劳动人民从未停止反剥削反压迫的斗争。其矛盾是一切社会矛盾中最尖锐激烈的。正因此,我国在刚进入社会主义时,就已经明确规定要消灭剥削,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最重要体现。如何消灭剥削呢?社会上有两种最流行的观点:一是马克思所倡导的“暴力论”,即通过无产阶级消灭资产阶级的暴力革命,也就是通过消灭私有制和资本关系,最终建立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这种途径也就是剥夺资本家的生产资料,让人民掌握生产资料,因此生产所得也归劳动者消费。在完全的公有制社会里,一切生产资料都归集体或国家所有,而且再也看不到资本家,也看不到私有工厂。社会的每个成员都成了劳动者,大家过着集体劳动集体分配的公社生活。遗憾的是,在我国经过20世纪5、6十年代的实践,已经证明人民公社制度是走不通的。从8、9十年代开始,我国进行了全面的市场经济改革和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为了更快地发展我国经济,全国各地从外国引进了大批的资本和技术。于是私有经济在我国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经济剥削现象也就不可避免地随之而来。社会普遍有这样的观点: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了尽快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人们必须淡化剥削概念,更要消除仇富心理。但人们必须看到这样的事实:由于存在剥削,在许多私有企业中,不人道的用工恶性事件时有发生,如做工不给工资,或任意克扣工人工资,严重者则逼迫工人卖身为奴,或者随意殴打工人致残等,所有这些不良的劳资纠纷现象,严重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从而阻碍了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看来不消灭剥削,我国的市场经济改革就很难成功,因为那种不消灭剥削而想发展经济的做法,迟早剥削会反过来消灭人类赖以生存的一切生产力。

第二种消灭剥削的观点认为,只有到了共产主义才可以消灭剥削。因为只有那时生产力才得到了极大发展,物质财富才极大丰富,人民的生存物质都实行按需分配,过着丰衣足食和不劳而获的悠闲生活。到那时资本家也进行文明经营,不再干那种害人的剥削勾当了。很显然,这种消灭剥削的途径是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前提条件的。但遗憾的是,这种实现途径实在太遥远了,不能满足现代人的生产生活需要。也许还未等到实现共产主义,人类就被剥削消灭了。

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或者说在私有制条件下,而不是通过消灭市场和私有制本身,实现消灭剥削的目的,这是自西方古典经济学以来,经济学家不断探讨的重要理论课题。这一课题的中心任务就是证明“物劳动也会创造价值”。如果这个难题被人类所证明,它将开启人类消灭剥削的第三条途径。很显然,这一途径也是以解放生产力和技术进步为先决条件的。这种消灭剥削的方法也可分为两种:一是通过证明的方法证明资本家的利润和地主的地租不是人类劳动生产的,而是物劳动或自然界生产的。这是目前大多数经济学家所做的工作。二是在前面证明的基础上,为各种非劳动生产要素如科学技术、信息、机器、自然劳动和管理等,在生产中的创造作用增加附加价值。然后把附加价值转化为资本利润或地租就可消灭剥削。然而,在目前的社会生产条件下,技术进步处于两难的悖论之中。一方面技术要进步,另一方面技术进步没有动力,因为现在统治市场交换的价值理论只是一元论,即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而各种非劳动因素因为还没有被证明会创造价值,所以不是价值的源泉,也不能参与价值决定,如科学技术和机器在生产中的作用并没有价值表现。这种悖论在生产中的破坏作用是非常大的:当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它就不会促进技术进步。因为对技术的使用并没有价值报偿,还有谁会去研制和使用技术呢?由于在现代社会生产中,只有人类劳动才有价值表现,因此人们越改进生产工艺,越是采用机器生产,在商品交换中,其产品价值越低,越挣不到钱。关于这一矛盾所产生的不良社会结果,马克思早在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1887年)“资本是结果实的东西”中就已经发现指出了,尽管他不了解产生这种结果的深层价值原因。由此可见,促进技术进步的根本手段在于证明科学技术也会创造价值,并且在生产中自觉地为科学技术的贡献附加价值。在私有制条件下,只有当科学技术会创造价值,消灭剥削才有可能。这是因为:如果机器设备不会创造价值,资本家宁愿雇佣工人生产。反之,如果机器设备也会创造价值,工厂才会大规模地采用机器生产,用机器生产代替人类劳动才有可能。只有此时,科学技术水平提高到不需要工人生产时,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消灭剥削。

社会主义本质篇4

一、马克思论社会主义本质

杨瑞森教授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十个理论问题》中说:“马克思、恩格斯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说他们居然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都没搞清楚,都没讲过社会主义本质问题,这是不符合逻辑的。”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或者使用过“社会主义本质”的字眼,但是对于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作出了深刻的分析和挖掘,指出社会主义本质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的规定:价值规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条件规定――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制度规定――公有制与计划调节。在三种规定中,制度规定服务于条件规定,条件规定最终服务于价值规定。只有明确了社会主义本质,才能证明发展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必然性,体现出社会主义优越性,以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最终体现和价值规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有着丰富的内涵:首先,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即实现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结合,促进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发展。其次,是指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关系的支持,发展自己的能力就必须实现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发展,从而使人能够全面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因此,“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联系和观念联系的全面性。”再次,是指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发展。要尊重人的特殊性和差异性,突出人的主体性,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自觉、自主地发展,使得人能够彰显追求自由本性、自由支配外部的必然性。最后,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指要实现“每一个人”而不是“某一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要使所有的社会成员都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

作为马克思主义诞生标志的《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了社会主义运动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文章中涉及很多有关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容。《共产党宣言》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历史线索,证明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论断,有关生产力的论述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条件规定。文章首先肯定了生产力的巨大作用,指出无产阶级的任务是:“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1]并且共产党人是以“消灭私有制”为目的的,“过去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2]继而提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马克思指出了要实现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正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价值规定,突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

二、邓小平论社会主义本质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并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4]邓小平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并科学解释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与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是一脉相承的,是对马克思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继承和发展。

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本质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本身就体现着马克思社会主义本质的条件规定,要实现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包含着深刻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邓小平说:“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5]只有经济基础的夯实,才能促进上层建筑的发展,人们才能享受更多的发展成果,为自由全面发展提供物质保障。这也体现了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的优越性在于它能极大地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也是社会主义存在和发展的客观依据。“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只有消灭剥削和两极分化,人才能真正从剥削和压迫中解放出来,生活在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下,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和谐的环境保障。“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走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必经阶段。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但不是最终目的,最终还是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的提出,是建立在改革开放以后对中国国情的实际探索的基础上的,对当时存在的对于改革的质疑作出最有力的回应,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表明了社会主义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向前进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社会主义本质条件规定的层面,即首先实现生产力的高度发达,是为价值规定服务的,最终是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关系的高度和谐。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提出的背景是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表现,是阶段性的目标,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必将逐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关系的高度和谐。

三、江泽民论社会主义本质

江泽民同志2000年2月25日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从全面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出发,首次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提出我们党“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党”的问题。“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指党的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这是党致力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集中反映,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条件规定。“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指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建设先进文化是为先进生产力提供保障的,也就是服务于社会主义本质条件规定层面的。“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指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党、是为人民谋福利的政党,最终的指向在于人,只有人的利益不断得到保障,才能逐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讲话中指出:“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7]“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8]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即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统一的发展。同时,也包括人的才能、志趣和道德品质的多方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意味着人的基本要素得到完整、均衡的、多方面的、协调可持续的、自由自主个性的发展。江泽民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对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的丰富,直接反映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本质价值规定的层面。

四、胡锦涛论社会主义本质

社会主义本质篇5

以人为本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阶段的本质属性,它规定着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向和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阶段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相互联系,就相互区别,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人为本”,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内在反映,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逻辑起点,是衡量和谐社会一切工作成败得失的价值标准。构建和谐社会就是从根本上体现人的主体地位,从法的意义上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国家和谐共进,从现实的基础上实现人民群众的切身权益。

关 键 词: 和谐社会阶段本质属性 价值标准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继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新论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出开创了我党彻底摆脱教条主义、独立探索和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实践,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战略任务,顺利实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性转移。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有了客观的认识,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其说社会实践的成果,不如说是理论创新的成果;与其说是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不如说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在社会主义的探索中的自觉显现。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能力已日趋成熟的最显著的标志,就是把以人为本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这一论断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本质和终极目标的揭示,真正根植于人类社会发展延绵不断的历史长河之中。本文重点探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属性,找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逻辑起点,弄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目标和评介标准。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阶段的本质属性

任何社会都是和谐因素与不和谐因素的矛盾和统一,绝对的和谐社会是不可能存在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深化了我们对人类社会发展内涵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人类社会是由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组成社会系统。作为 “社会”的范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社会”,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内容。狭义上的“社会”,与经济、政治、文化并列,特指社会关系、社会环境、社会管理等方面的状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全面发展和进步的社会。它既是一个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又包含文明的社会关系,即社会文明。因此,无论从广义还是从狭义的角度来说,和谐社会的中心是人,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的和谐关系。在这里,我从广义的社会概念上,探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内涵。

要认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它规定着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向和目标。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空想社会主义者就在抨击资本主义反人道性质的同时,将关注点集中在“劳动者的需要和全面发展的条件”上,把人的自由、解放和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的重要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成分,从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按照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中的论述,在共产主义实现之前,人类社会要经历一个由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阶段,这个阶段后来被列宁称之为“社会主义阶段”。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资本论》第1卷第649页)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37页)。在这里,马克思把人类文明成果的精髓,准确、完整地继承下来,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论证了社会主义本质内涵。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22页)。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社会主义应为:“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人类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的一种经济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130页),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这两条原理无可争辩地表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转贴于

对于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探究,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理论思辩和火热的实践过程。在建国初期,由于历史的局限,加上我们党对教条机械式的信仰,精神依赖导致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创新勇气的丧失,精神依赖凝固了全党的个性思维,加上对“物”的严重依赖和暴力式控制,泯灭了个体的自主自觉意识,整个民族的创造活力也荡然无存。小平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际上就是要从思想上自觉地摆脱这种“精神依赖”。在我们探索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的过程中,由于没有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对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仍处于机械的照搬照抄阶段,把阶级的斗争的观点和人本观对立起来,把阶级的利益、阶级的斗争与人本自由的本性对立起来,把实现阶级目标的非常手段当作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和目标。由于理论上的生搬硬套,导致实践上犯了一系列错误,包括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反右倾机会主义、大跃进、人民公社等,直到“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在这一阶段,我们把实现无产阶级解放的非常手段当作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把阶级斗争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把阶级的利益和感情凌驾于人于社会和国家之上,并依此为标准去衡量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的关系。这些错误的理解反映在经济政治社会制度上,体现的是阶级朴素感情和虚幻的根本利益,体现的是阶级专政的巨大力量,泯灭的是个人的权益和社会的活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总结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重新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我们党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对过去所有的政治狂热和斗争哲学的反思。在生产力的主要素中,人主体地位是由物质条件决定的,因此,把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发展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物质文化需求,正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认识在社会实践的反映。在这一阶段中,发展生产是压倒一切的任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成为衡量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关系的标准,反映在经济政治社会制度上,体现的是效益优先,兼顾公平,阶级利益淡化,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扩张,边界模糊,相互利用,相互侵蚀。由于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认识的阶段性局限,在制度设计上强调的是效益和利益最大化,而不是公民权利最大化;在法律上表现出约束个人行为,而不是制约国家权力对民众的扩张,其直接后果是经济快速,效益倾斜,社会发展,公平有失。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总结新的经验,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认识的新飞跃。在人的全面发展与生产力发展二者的关系上,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保证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是以“保证社会生产力极高度发展”为前提的。在个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关系上,他们认为,“要不是个人都得到解放,社会本身也不能得解放”(《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318页)。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本质的阐释,个人自由和全面发展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前提,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就是促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由此可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阶段的本质属性就是以人为本推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实践中可以看出,凡是脱离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这个核心的社会实践,无论是它是多么美好的设想和愿望,无论是它有多么神圣的理想和庄严的承诺,最终都会事与愿违,走向人民的反面,被人民所唾弃。

二、“以人为本”推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本质内涵

“以人为本”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一脉相承、互为因果、自成体系,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阶段的灵魂。它既克服了我们党长期以来对马克思主义机械的、教条式的理解,又将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与世界普世价值理念有机的结合起来,并根植于中国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开辟了具有现代意义上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社会阶段。把“以人为本”推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作为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社会阶段的逻辑起点和发展目标,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精神的有效继承,又是对马克思主义精髓的现实发展,它从根本上摆脱长期以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对马克思主义原理机械的、教条的理解和盲目的、自我封闭式的社会试验,使马克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迸发新的活力。 “以人为本”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地发展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始点,具有里程碑式的社会意义。要把握其精神实质,必须深刻理解两个最基本概念。 转贴于

其一,人的自由与解放。“人”包括: 类存在意义上的一切人;社会群体意义上的人;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人。“人”在哲学上有三个对应物,一个是神,一个是物,一个是国家社会。无论是物、神,还是国家与社会都是因有了独立人格的个人,才具有存在价值,可见,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人具有本原性的决定意义。然而,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无论是作为哪一种类的人都没有因其具有独立人格,从根本上摆脱对于物、神和国家与社会的依附。正如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指出:“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追其原由:一是人之所以依附于物。人本是平等、自由的,由于人们在知识、技能、生理等方面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差异,人们对物的依附程度就会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引起人们的身份、社会地位和权力的异化,这就使弱者对物的依附逐步演化为对人——强者的依附。在某种意义上,人与物依附关系的实质即人对人的依附。二是人之所以依附于神。神是人自身的精神依托,是人的思想产物。然而,在历史上,人曾长期作为神的奴仆。在宗教改革之前,人与上帝的沟通须经教会的中介,个人不允许有自己的思考,只能接受教会强加给人们的信条,于是教会就成为支配人的精神代表。宗教改革后,新教确立了内心自由法则,使信仰者与上帝建立了直接的联系,个体的解放与觉醒,使人摆脱对神的过度依附。人对“神”的依附从本质上讲也是人对人的精神依附。由于不同形式的精神依附都来源于人的征服本性,这种精神依附具有极强的继承性和历史惯性。近现代以来,反对神的精神统治反而成为人为的制造精神依附的精神鸦片,精神征服者在征服上帝和存在人的同时并没有获得精神自由,反而成为精神的附庸。可见精神依附是个性发展道路上最难以克服的、来自人性自身的精神障碍。三是人之所以依附于国家社会。洛克指出:“国家是由人们组成的一个社会,人们组成这个社会仅仅是为了谋求、维护和增进公民们自己的利益。”国家的权力来源于个人,个人在组成社会、建立国家时,并没有将个人的生命、自由、财产等基本权利交给国家,因而国家也无权剥夺这些权利。但是,国家社会通过神的力量或独立个体的权利自愿委托掌握公共权力后,就成为一种超越自我的支配性力量,独立个体因获得国家与社会的庇护,也逐步演变为类存在意义上的、社会群体性的、无个性的个体。人的自主性让位于依附性、用共性取代个性或以阶级性代替个人主体地位的哲学变异,成为人类社会自身难以逾越的思想障碍。

其二,“本”的哲学价值与社会意义。“本”在哲学上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世界的“本原”,世界的“本”是物质,人的世界的“本”就只能是人——人本。一种是事物的“根本”。从哲学上讲 “人本”回答了人是国家与社会的本源和载体,从人的社会意义上看“人本”回答了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什么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值得人类关注的问题。“本”就是始原、发源,是其他一切的根据和标准,是规定性的力量。“人本永恒”从根本上解决了人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发展的根本动力的问题。“以人为本”就是把人视为本原和目的,人独立和自主的地位是永恒的、天赋的、不可剥夺的。人如果不能独立,就不能彻底摆脱工具地位,就不能真正把人作为目的。因此,讲以人为本,不能忽视人的独立和个性解放问题。没有个性的充分发展,社会是不会进步的,这已为人类历史发展所证明。自从形成社会和国家以来,人不但要面对人与物的关系,还要面对人与神、人与人、人与国家和社会等各种关系,在诸种关系中的人并不总是主动、自由和独立的,包括哪些能因各种要素优越,能天然的利用公共权力的阶层也一样没有摆脱对权力的依赖,最终也不可避免地成为权力的仆从。

在人类近现代历史上,寻求人性的自由与解放,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思想主旋律,无论是西方启蒙思想家经典性的探索,还是马克思主义对历史的批判与继承;无论是资产阶级人性化国家理念的社会设计,还是无产阶级暴力革命和阶级专政的社会实践,都是围绕人的主体地位,实现人的主体权利来进行的。所不同的是资产阶级从人的个体权利为起点,从人的共性上出发,寻求社会与国家逻辑起点,推演出具有普世意义上的价值观念,如自由与平等、民主与法治,公平与博爱等,无产阶级从大多数人的利益为起点,从阶级的利益出发,寻求消灭阶级与国家后,彻底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由此,推演出自由与纪律、民主与集中、平等与平均等相互制约、相互否定、相互矛盾,最后达到相互统一的抽象理念。资产阶级从虚无的人性开始,以虚的人性理论的构思,用实的法律去约束国家权力和阶级权益,保障那些在理论上至高无上的权力,如言论自由等,由远及近,由表及里,从理论的完善到社会实践的逐步修补,基本完成了人类历史自发自生的秩序传承。无产阶级从实现自身实际利益出发,以求实的理论构思,以剥夺剥夺者的手段,用理想和信念的力量去约束人、社会与国家意识和行为,用暴力夺取和保障人民至高无上的荣誉。当人民利用破坏的力量获得了不具有政治合法性意义上的、超越其他阶级的权力后,事实上割断了人类历史的自然延续,模糊了权利合法性保护界限,中断了人们通过正常途径维护合法权利、获得合法利益的通道。由此可知,人类只有首先从法的意义上解放自己,使自己获得天赋的自由权利,最后才能使人类自身得到解放。 转贴于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既是手段,又是目的,人总是按照人的尺度来评判历史进步的;社会历史是人的依赖走向物的依赖再走向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这样的社会历史就是不断解放人的历史,也不断表现着对人的终极关怀。马克思所说的,每个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整个社会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揭示了独立个体与国家社会的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关系,肯定了独立个体对国家社会的决定性作用。“以人为本”既是指人民群众在国家和社会中的主体地位,又指独立个体特有权利本原。人作为本原和终极目的既应当不屈从于国家和社会,又应自觉依法摆正个体与国家社会的关系。人的自由和自主既应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取向的本原和依据,又应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动力源泉。以人为本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立在群众史观基础上的、以保障人民的主人地位为前提的、以维护人民权利为根本的价值观,它不仅把“人本”作为一切社会发展的逻辑起点,而且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终极目标;不仅从法律的角度确立了人民的国家主权地位,而且成为支配全社会成员思想和行为的道德力量,成为我们进行制度安排和政策制定的根据和出发点。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阶段论断的理论价值

小平同志把“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他认为搞清楚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指出:“过去没有完全搞清楚这一问题的原因是把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教条化,把苏联模式(计划经济模式)及其相应观念神圣化。”教条化与神圣化一方面终止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凝固了我们的思维,僵化了我们的头脑,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还停留在功利性、工具性的认识水平上。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建设社会主义的逻辑起点、推理过程和价值目标的质的规定性。只有搞清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才能从理论上理清构建社会主义过程和目标。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本质的阐释和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中看出,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就是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就是要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和过程,统一社会主义实践的全过程。建设社会主义如果离开了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前提,就必然背离方向,走向它的反面。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共产党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初步探讨,它立足于国情首先对中国社会形态做出了一个政治判断: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初级阶段提出有以下三点依据: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实践依据是我国的社会主义是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的国情。政治依据是迫切需要突破“左”倾思想的禁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论断,是执政的共产党客观地审视,理性地对待马克思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分析、总结和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实践和未来,自觉地、与时俱进地创新社会发展理论的开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我国国情决定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立论基础和逻辑起点。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把经济建设作为解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中心工作,把 “三个有利于”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价值标准,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理论确立的意义,不在于它是否具有科学的价值判断,也不在于它是否真正反映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而着眼于它的思想解放和社会变革的现实意义、实践意义,着眼于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突破和创新,着眼于为改革开放的提供合法的理论依据。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所有经济政治文化改革中最能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最具有根本性变革就是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最本质的东西就是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人的市场主体地位是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起点,是社会主义本质属性最根本的表现形式,是社会主义赖以生存的社会主体基础。在中国建设社会社会主义,经历初级阶段的探寻,打造了社会的主体,成功地激活市场主体的活力,成功地感受到社会演进自发力量以及个体自由和全面发展的社会意义,成功地感悟出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就是“以人为本”,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所以说,无论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遇到什么情况和问题,我们不可能单纯从马克思主义书本里的片言只语中找答案和线索,也不能僵化的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阻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只有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吸收人类的文明成果,不断创新社会发展理论,才能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活力。

推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本质属性最具生命力的、最具有传承活力的研究成果,它既吸收了人类文明的理论成果,又继承了人类社会实践的文明成就;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阶段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们党独立探究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两个阶段,两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一脉相承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同阶段,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中。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弄清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有利于走出思想上误区,弄清政治上盲区,冲破理论上禁区,克服实践上雷区,真正找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逻辑起点,为我们从理论上论证社会主义,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本原根基,为我们进行制度创建、政策实施提供了评价和衡量终极标准,为我们在实践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武器。

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阶段的本质属性的实践价值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属性是社会主义社会的质的规定和发展的方向,具有巨大的实践价值。

首先,“以人为本”推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手段。把“ 以人为本”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就是要在现实性上,通过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在现实的基础上确立人的主体地位,把人作为发展的目的和手段。当前强调 “以人为本”,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国家的和谐,反映出具有支配能力群体正在自觉摆脱阶级利益的困扰、积极地克服权力崇拜、彻底地摆脱精神依附,反映出市场经济已经大大促进个体独立地位的提高、自主意识的觉醒,反映出普世价值观与传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趋势不可阻挡。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阶段,“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彻底摆脱“本本”依赖、阶级依赖、权力依赖和政绩依赖,自觉遵守社会发展规律,真正围绕“以人为本”,全力推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运用法的规范和制度的力量真正实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的执政理念。

其次、“以人为本”推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工作重心。把“ 以人为本”推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把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结合起来,让人民真正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确定为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目标,我们的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发展才会有明确的方向和正确的发展战略,才能从根本上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保障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利的制度体系,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把实现“以人为本”纳入法治轨道,才能从根本上克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片面强调局部利益或以整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的施政倾向。

第三、以人为本推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历史的、具体的。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决不意味着人们可以超越历史的和现实的条件,游离于社会及群体之外、随心所欲地行动。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作为处在生产力和社会需要的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个人如何发展时强调提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彼此发生关系的个人的世世代代是相互联系的,后代的肉体的存在是由他们的前代决定的,后代继承着前代积累起来的生产力和交往形式,这就决定了他们这一代的相互关系。总之,我们可以看到,发展不断地进行着,单个人的历史决不能脱离他以前的或同时代的个人的历史,而是由这种历史决定的。”人只能在特定的历史与现实所形成的制度范围内发展自己,依靠这一制度确保人们自由而全面地发展。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里,由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完善、不健全的政治经济文化依然在影响,甚至左右人们的思想,“以人为本”的目标价值理念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阶段也不可避免带有初级阶段的痕迹,作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本原”性价值观将逐步渗透于人们的思想深处,反映在经济政治体制之中,体现于法的理念之上。“以人为本”在建设和谐社会阶段中处于支配地位,并不意味着人人都要超越和谐社会阶段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条件的,独立于国家于社会之外,而是在现实的基础上逐步完善“以人为本”对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制度条件和发展环境。

第四,“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推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阶段的价值标准。 “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推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原则。把“以人为本”作为构建和谐社会思想体系、制度框架、行为规范的原发点和生长点,意味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阶段的诞生,它从根本上走出了“本本社会主义”和“理想社会主义”的盲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天堂走向人间,从世界回到了中国。“以人为本”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独立个体权益作为发展的根本,把最高纲领中的“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立足于和谐社会阶段,以此衡量和指导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这样既保证和谐社会建设现阶段方向的正确性,同时保证和谐社会建设与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相符。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把 “以人为本”推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衡量和谐社会阶段一切工作成败得失的价值标准。它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不同的是把实现阶级利益的终极目标转变为“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把轻视个体利益,集中体现制度优越转变为创新体制,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把检验发展的标准从以是否有利于经济发展转变为人民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同意不同意;把只注重人民整体利益,强调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转变为约束国家行为,落实公民的宪法权利上。

社会主义本质篇6

赵家祥先生在文章的第一部分即“社会主义本质的展开是一个过程”中,对邓小平社 会主义本质论首先做了如下评价: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也不仅仅是根据中国社 会主义现阶段的经验事实,而是包含着对社会主义更高阶段的预测和设想”,而这并不 是“对社会主义一般本质和基本规定性的理论概括”。接着他给出了这个评价的根据: 因为社会主义现阶段,“生产力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还没有完全消灭 剥削,……还没有完全消灭贫富差别和两极分化,……远未达到共同富裕的程度。”据 此,他给所谓的能够体现社会主义一般本质和基本规定性的“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下 了一个“最为概括、最为抽象的定义: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之后,与 资本主义社会相对立并且高于和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制度。”并自认为“这个定义 虽然非常简单,但却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一般本质。”赵文在第四部分“邓小平对社 会主义本质理论的贡献”中,再次强调“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揭示”可从四个方面进行, 其中排在第一位的是他的所谓“从最概括、最抽象的意义上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的定 义。而邓小平只是“从社会主义社会的功能方面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故只能排在“ 从划分不同社会制度的基本标志方面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后面,位居第三。另外,赵 家祥先生还认为在社会主义本质的这四个方面中,第二个定义是第三个定义的“基础” ,“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决定了它所能发挥的功能”。笔者以为,这样来评价邓小平社 会主义本质论的意义和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值得商榷的。

要搞清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意义,恐怕还首先得回到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马克思 恩格斯的基点上。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唯物主义历史观从下述原理出发:生产以及 随生产而来的交换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在每个历史地出现的社会中,产品分配以及 和它相伴随的社会之划分为阶级或等级,是由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以及怎样交换产品来 决定的。”正是从这个最深层次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构成的社会生产方式矛盾运动 原理的高度出发,他们才得以进一步界定了未来高级形态的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相区别 的基本特征。在此,各个社会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显然是马恩所考察的区别其不同性质 的最根本的规定性。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与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构成了前资本主义社会 的社会生产方式,商品生产与雇佣劳动制度构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生产方式,而高 度发达生产力基础上的产品经济与“自由人的联合体”则是构成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及共 产主义社会的社会生产方式。可见,“马克思提出共产主义的问题,正像一个自然科学 家已经知道某一新的生物变种是怎样产生以及朝着哪个方向演变才提出该生物变种的发 展问题一样。”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像革命导师那样运用科学的唯物主义历 史观来指导现实社会主义实践的运动方向,而不是抱着革命导师的个别结论不敢或不愿 与实践相结合,更不是用些革命导师都未曾用过的、简单的、笼统的、抽象的、根本不 符合辩证法“扬弃”思想的所谓“之后、相对立、优于、高于”等词来沾沾自喜。正是 从此意义上,我们说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做出的最高,也是 最深层次的新概括。”此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它坚持了革命导师运用社会 生产方式矛盾运动原理来区别不同社会性质的根本规定性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同时此 理论更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它是把社会生产方式矛盾运动原理与社会主义实践 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它把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高度,并为在实践中探索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也正是从此意义上,我们说社会制度的基本标志 与社会本质属性相比也只能是较低层次的概念,因为是内容决定形式而不是相反。

二、关于社会主义本质是哪一个社会发展阶段的本质的问题

赵家祥先生提出“最抽象、最概括”的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精神是难人可贵的。但是 ,如果细读赵文,我们会发现他提出的不是“社会主义”本质,而是“发达社会主义的 本质”。为了支持“发达社会主义的本质”的理论,他在文章的第二部分提出了他自己 的社会发展阶段划分理论,即“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社会发 展将经历四个大的阶段:(1)从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2)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即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3)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4)共产主义社会的高 级阶段。”并认为“这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阶段划分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在这里,赵家祥先生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划分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不发达的 社会主义社会”和“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两个阶段,而且将这两个阶段与过渡时期和 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并列,是令人存疑的。

首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基本规定性上(如生产关系为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所提供的 前景与空间、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等)与“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有无质的不 同?就像过渡时期在基本规定性上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有质的不同一样?倘若不是 ,我们就不能随意将同质的社会拦腰砍断。而且他的划分也并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本意 。众所周知,列宁在十月革命后的一些论着中曾使用过“完全的社会主义”、“巩固了 的社会主义”、“发达的社会主义”等概念。但由于实践的局限,列宁未来得及赋予这 些词以确切的现实界定。到1960年,他在《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声明》中提出 :“社会主义阵营的其他国家正在胜利地奠定社会主义基础,其中某些国家已进入发达 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事业。”至此,发达社会主义概念才被当作表述社会主义的一个 发展阶段。后来,1967年勃列日涅夫提出苏联已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的论断,1982年安德 罗波夫提出苏联社会仅仅是处在发达社会主义“这一漫长历史阶段的起点”的起点论。 1959年底到1960年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提出:社会主义这个阶 段,又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发达社会主义,第二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但应注意,毛泽东当时对社会主义社会阶 段的划分,已与其大过渡的观点相联系,他所提出的不发达社会主义其实是指从资本主 义到社会主义,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是指从社会主义到共产主义,所以此处的不发达社 会主义显然同我们今天所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着根本区别。而赵文却认为“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即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其实,即使按照毛泽东的两阶段划分和 安德罗波夫的“起点论”划分,也只能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看作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 义”这一“漫长历史阶段的起点,”而恐怕不能将此起点与其所属的历史阶段割裂划分 。显然,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所要揭示的是处于“过渡时期”以后“共产主义社会 的高级阶段”以前的整个社会主义阶段的本质,绝不仅仅是只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本 质。而赵先生实际上把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只当作初级阶段的本质,至于初级阶段 以后的本质则要以他的“最抽象、最概括的意义上”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揭示为主了。其 理论依据显然是混淆了“社会主义社会”与“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两个缺乏精确限 定的概念!

三、关于社会主义现阶段是否具备概括社会主义一般本质的可能性的问题

赵家祥先生在文章的第一部分还提出一个观点,即“任何社会制度的本质都有一个逐 步展开的过程。无论哪一种社会制度,……只有到了它的本质充分展开的成熟阶段,才 能根据经验现实在理论上概括出它的本质。”他以资本主义社会为例,指出“在简单协 作和工厂手工业阶段,由于其本质尚未充分展开,因而人们当时无法根据经验现实在理 论上确定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这就是以揭露资本主义本质为基础的剩余价值学说 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只能产生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而不能在这以前的根本原因。”随 后,赵先生断然指出:“目前世界上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在任何一个国家,都还没有 达到其本质充分展开和显露出来的成熟阶段;即使是原苏联,也没有达到这样的程度。 因而人们也就无法从历史和现存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经验事实中概括出社会主义的一般本 质和基本规定性,而只能概括出社会主义现阶段的某些特征。”所以,他认为,“我们 通常所说的社会主义社会的一般本质和基本规定性……实际上它是一种科学的预测和设 想。”然而,对于赵先生的这种逻辑推理笔者也不能苟同。

首先,赵先生认为,“无论哪一种社会制度,……只有到了它的本质充分展开的成熟 阶段,才能根据经验现实在理论上概括出它的本质。”的观点及以资本主义社会为例的 说明。既然如此,我们就无法在“发达的社会主义”远未到达的历史条件下,提出“发 达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如果说马克思恩格斯“是根据他们当时所见到的发达资本主 义国家的固有矛盾及其发展趋势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所做的预测和设想”,邓小平的社 会主义本质论“是根据中国社会主义现阶段的经验事实,……包含着对社会主义社会更 高发展阶段的预测和设想”。那么,赵先生为“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所下的“最为概 括、最为抽象的定义”自然也没有什么“经验现实”依据,而只能是一种“预测和设想 ”。

其次,对于赵文提出的目前社会主义社会由于“没有达到其本质充分展开和显露出来 的成熟阶段”,因而不具备概括社会主义一般本质的可能性的原因,笔者亦不敢苟同。 因为此看法是与其“发达社会主义社会”的概念联系在一起的。在此,问题的关键不仅 在于用赵“一元单线的历史发展观”的“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定义”无法解释现实社会 主义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更在于对达到社会主义社会“本质充分展开和显露出来的成 熟阶段”的衡量标准的判断和认识问题。赵文以资本主义社会为例与社会主义社会类比 ,说明其观点的正确性,但这却恰巧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因为就以资本主义社会为例, 简单协作和工场手工业阶段与机器大工业阶段相比显然是生产力发展的质的飞跃,在异 质的社会生产力基础上肯定是无法概括出现实社会生产关系的本质,这是笔者所赞同的 。然而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机器大工业自然也是其同质形态 内的一个发展阶段。根据罗荣渠先生“一元多线的历史发展观”来分析,以机器大工业 为基础的社会化大生产的生产力既可以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结合构成资本主义社会形态 ,在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以后,它也可以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相结合构成社会主义社会形 态。所以,对于社会主义社会是否达到“本质充分展开和显露出来的成熟阶段”, 其衡量标准恐怕不能用“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之后、与资本主义社会相对立并且高于和优 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制度”这样笼统而简单的概念来判断,而应该从社会主义社会生 产力基础与社会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展开、调适、磨合的广度与深度,以及 以此为动力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速度及程度等方面来着手分析和判断。

再次,对于赵文提出的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评价及其根据,笔者不敢支持。赵 文前面才说过“人们无法从历史和现存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经验事实中概括出社会主义社 会的一般本质和基本规定性”,后面却又说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是根据中国社会主 义现阶段的经验事实”;前文刚说过人们“只能概括出社会主义现阶段的某些特征”, 后文却又说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包含着对社会主义社会更高发展阶段的预测和设想 ”,显然“现阶段的某些特征”与“更高发展阶段的预测和设想”是两个含义不同的概 念,在他看来这两个概念竟然都不可能概括社会主义的一般本质和基本规定性。难道非 要等到社会主义社会成为“一般过去时”(英语中的时态名称),才能概括其一般本质和 基本规定性?那时概括出来的本质对于社会主义的实践还有多少理论价值?至于赵先生在 文中用以评价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根据,笔者认为在方法和内容上均有存疑之处。 在分析方法上,赵先生或许有点以偏概全。我们知道,英国、日本至今还保留有女王、 天皇,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怀疑它们具有资本主义的本质。同样道理,我们也不能因 为未进入“发达社会主义”阶段就否认当今中国社会不具有社会主义的本质。在分析内 容上,赵先生或许忽视了马克思的一句话:“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 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 在形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我们现实的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经济 制度、人民民主专政和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为标志的政治制度等正是“已经存在”的实现 社会主义本质的“物质条件”,而这些物质条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实现方式及其科学 的经验总结正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得以产生的科学根据。

总之,要想正确理解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甚至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我们既不 应该从本本出发,但也不能丢掉“老祖宗”。而应该像我们党所倡导的那样,“马列主 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同时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 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 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邓小平理论专题讲座[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90-11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24-425.

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6-187.

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C].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6.61.

邢贲思.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50-54.

社会主义本质篇7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1)10-046-02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20年代在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兴起,自称以补充和革新马克思主义为己任,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批判的社会主义思潮。尽管西方马克思主义内部存在着种种分歧,但他们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和认识有着相同的或相近的见识,在社会主义本质论的问题上,形成了比较独立并且完整的思想。

一、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本质论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在马克思看来,社会主义是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面而存在的,是克服、扬弃了资本主义各种弊端的一种理想的社会形态。而资本主义最根本的弊病在于它把人仅仅当作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的手段,是一个病态的、畸形的社会。所以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针对资本主义“人的片面发展”的现实,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他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自由社会主义。“自由社会主义”是马尔库塞提出的,他指出:人本主义这一术语表明,对于马克思来说,共产主义的基础就是人的本质的某种实现。他认为从古至今的人类文明一直压抑着人的发展,让人不能自由选择发展的方向,而新的社会将是一种没有压抑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和自己都处于一种统一的、和谐的关系之中,人可以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和解放。

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在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中,使社会主义运动完全人道主义化的典型人物弗洛姆认为,“对马克思来说,社会主义是这样一种社会制度,他允许人复归到人自身”,在这个理想社会里,人始终占据中心地位,是最高的价值,人是目的,因而一切社会制度和社会活动都要为人的发展服务,为人的自由解放、人的潜能的全面发挥创造条件。

有人性的社会主义。“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萨特认为,“社会主义是不确定的,它是一种价值,把自由选择作为自身的目标”。只有承认人的存在先于本质,亦即承认人是自由的,才能真正把人与物区别开来,才能真正做到尊重人、关心人,把人当人看。萨特在勾画未来理想社会的蓝图时,把“博爱关系”放在重要位置上,强调未来社会应是一个人类成员之间充满着博爱关系即兄弟关系的社会主义,也就是一种人与人的关系是道德关系的社会。

二、对当代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启示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想突出了人的核心地位,认为人具有最高的价值,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是自由的,进而人的潜能得到了充分发挥、人实现了自由全面的发展。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这些关于人和社会关系和谐的理论,为我们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一些经验。

(一)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非常重视对人性的研究,而人作为有意识的社会存在物,是有物质需要的。马克思说:“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但物质需求只是人存在的前提和基础,绝不是人存在的全部。人与动物的根本不同在于,人类不仅在自然生活的层面上有需求,更重要的是要创造生活,丰富生命的意义,实现自己的价值。只有满足发展的需要――即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需要,人才达到了自我实现,人生价值才会凸现出来。

在当今中国社会中,有一些人将存在的价值仅仅视为物质生活的富足,物欲的满足,却忽视了心灵的存在,由此失去自我,丧失自由,失去了人成为人的最根本的东西,把人存在的价值降低到动物的层面。我们要认识到,人的世界不能停留在自然需求满足层面,还要有属于人的、并且仅仅属于人的更高的层面,即精神世界。事实上,物质财富的增长不会自然而然地带来快乐与真正的幸福,只有同时在精神上有所追求的人,才是健全的人;只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同在的人,才是完整的人;只有物质生活需求和精神需求都获得满足的人,才是真正幸福而快乐的人。

(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谐关系的建构

1、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建构

马尔库塞指出:“人并不是在自然界之中,而自然界也并不是人由自己的本性而必须首先进入的外部世界。人就是自然界,对自然的摧残就是对人性的摧残和破坏”。可见,马尔库塞把消除生态危机与解放人性联系起来,主张扬弃科技的异化,重新构建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

在现代社会,当人类不断的彰显自己的能力,展示自己的主体地位时,片面、非科学的认识与非理性的无度利用和消耗自然的行为所造成的并不是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全面发展。人类的这些认识和行为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和负面影响:滥砍乱伐,植被遭破坏,造成森林面积锐减,自然灾害加剧;对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导致部分地区严重缺水;各种污染物的排放,破坏了我们原本洁净的生活空间。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必须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促进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即“科学发展观”。还要注重建设生态文明,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

2、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建构

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社会认为,社会成员之间充满友爱,是道德和伦理的社会。这样的社会应该是一个人际和谐的社会,“人与人相互团结和相互信任的社会”。而建立这样社会的基础就是博爱的原则。

人与人关系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要真正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就必须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人的言行总是反映一定的社会关系及其背后的利益诉求,这就需要我们研究这些不同利益之间是否存在着根本对立,只要不存在根本对立,我们就应该以“和”的精神来协调这些利益关系。可以说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人民内部的各种利益关系包含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差异和矛盾中,但是其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我们完全可以在“和”的精神下认识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与人的和谐。

3、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建构。

社会主义本质篇8

[关键词] 重要论断 社会主义本质 新飞跃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始终是我们党进行社会主义实践必须搞清楚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建国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三代领导核心、邓小平、都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不懈探索,取得了重要的理论成果。在此基础上,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进一步作出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重要论断,并将这一重大认识成果写入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从而实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又一次新飞跃。

为什么说“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重要论断实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又一次新飞跃?

――这一重要论断将“社会和谐”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范畴,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何谓本质属性?本质属性是一个与本质特征意思相近的概念,但二者的落脚点分别在属性和特征上。简言之,本质属性是事物的本质(即事物所固有的普遍的、相对稳定的内部联系)在一定关系中的显现,它既体现特征又表现性质。据此,我们说,社会和谐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表现。换言之,按照邓小平概括的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去做,其表现出来的社会状态,就是和谐的社会。

众所周知,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是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社会主义实践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进行长期深入思考,在深刻总结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经验教训和深入分析时代变化提出的新要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命题,实质上属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问题。而这个命题一旦进入实践层面,还要回答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的问题。应该说,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重要论断,较好地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这个关键问题。如果说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使我们明确了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那么“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重要论断则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应该是什么样的社会。我们党从本质和本质属性上对社会主义进行概括,虽然角度不同,但它们都在回答着同一个问题,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世界观和方法论层面的完整命题;并且,后一次概括和回答是在前一次基础上的继续和深化,是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这样,“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重要论断的提出,标识着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达到了又一个新的高度,同时,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开辟了更加广阔的舞台。

――这一重要论断承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着眼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阶段性特征,彰显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可贵的理论品质。

社会和谐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明确预言:“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①在谈到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时,恩格斯指出,未来社会是“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来共同地和有计划地利用生产力;把生产力发展到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的规模;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状况;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通过消除旧的分工,进行产业教育、变换工种、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通过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②在这里,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未来社会的本质属性,但他们关于未来社会的预言及其特征的阐述表明,“社会和谐”是那个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而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主义属于共产主义范畴,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它是一个在生产力逐步走向发达的基础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以及阶级逐渐走向消亡、社会逐渐走向和谐从而为共产主义创造条件的历史阶段。虽然社会主义社会还不能达到像共产主义社会那样很高程度的和谐,但它已经具备了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前提和条件,具有了和谐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可见,将社会和谐鲜明地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与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所设想的未来社会是一脉相承的。

自然,将社会和谐鲜明地概括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更是我们党深刻认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阶段性特征得出的科学结论。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一系列阶段性特征。这些阶段性特征,一言以蔽之,就是发展黄金期与矛盾凸显期并存。具体说来,当前我国遇到了一系列突出的两难问题,比如,既要使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又要加快社会建设步伐;既要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又要扩大就业;既要保持东部地区发展的势头,又要促使中西部协调发展;既要推进城镇化,又要加大反哺农村的力度;既要注重公平、缩小差距,又要保持活力,提高效率;既要扩大吸引外资,又要优化引资结构;既要深化各项改革,又要保持社会稳定;既要推进市场竞争,又要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等等。能否解决上述一系列突出的两难问题,这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我们党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实践和世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认为,要解决上述一系列突出的两难问题,必须牢固树立和谐的理念,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唯有如此,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从这个角度说,我们党将“社会和谐”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既有马克思主义深厚的理论渊源,又有厚实的现实依据,从而彰显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可贵的理论品质,因此,它必将对我们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产生极其重要的方法论指导。

――这一重要论断不径直地说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而是在社会主义之前标识“中国特色”,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日臻成熟以及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信心和决心。

按照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对未来社会的科学推断,我们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说,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然而,为什么我们党只说“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却不径直地说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呢?笔者以为,这是一个颇值深思的问题,也是一个颇具“深意”的问题。

其一,将社会和谐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而不径直地说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延续了我们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社会主义实践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上的新认识,即由于世界的发展不平衡,各国的历史、经济、政治、文化条件的不同,各国人民走向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必然多种多样,没有也不可能有适合各国情况的统一模式,为此,各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及时代特征相结合,走出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的通向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而对于我们党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实践的主题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因而,将社会和谐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不仅更具理性,也更为科学。而这种理性和科学的表述在更高的层次上,又反映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越来越深刻、越来越成熟。

其二,这种表述也表明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信心和决心。诚然,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与马克思、恩格斯当初所设想的那种社会主义还有很大差距。从现实情状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不仅产生了不同的社会阶层,且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有很大差别,社会上还有很多不和谐因素。那么,这样的社会主义能否实现社会和谐呢?答案应该是肯定的。这是因为,首先,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业已具备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政治前提和社会制度保证。其次,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而中国共产党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和人民利益的这种内在一致性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最重要的依据。再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指导地位已经确立并不断得到巩固,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民族凝聚力显著增强,这也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前提条件。第四,经过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发展,我们已经具备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可以为缩小社会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完善社会保障、发展社会事业、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等提供更充分的物质保证。第五,尽管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国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不同阶层之间存在着利益差别和矛盾,但由于这些新的社会阶层是在党和国家政策的允许和鼓励下出现的,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国家政治经济生活总的条件下存在和发展的,它们都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所以其矛盾仍然是人民内部矛盾,对于这些矛盾,完全可以通过深化改革逐渐得到解决。鉴于上述,我们认为,我们党将“社会和谐”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不仅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面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之一,同时也向世人昭示了党领导全国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信心和决心。

――这一重要论断深化和拓展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是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新的重大发展。

作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究竟应该是什么样子,马克思和恩格斯由于没有经历具体实践,有意识没有作更多的阐述。从列宁到,经历了丰富而曲折的实践过程,对社会主义的问题有很多深刻的认识和论述。邓小平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第一次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③从而实现了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一次大飞跃。之后,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继续抓住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根本问题,与时俱进,大胆探索,于2001年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④的新结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本质论。

事隔五年后,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党的第二、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基础上,又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重要论断,这是我们党基于新的实践关于社会主义本质新认识的集中体现和精练概括,大大深化和拓展了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这至少可从以下方面来理解:第一,将“社会和谐”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范畴,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应该是什么样的社会,这不仅从理论层面上较好地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而且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开辟了更加广阔的舞台。第二,明确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就使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成为包括解放与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社会和谐与共同富裕及人的全面发展这样一个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完整统一体,这不仅较全面地凸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从而使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进入一个新境界,而且在实践中也有利于避免片面强调某一方面而否认另一方面的极端化思维的干扰。第三,将“社会和谐”规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鲜明地指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途径。实践表明,离开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谋求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只能是空谈;但期望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会自然而然地达到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同样是天真幼稚的。那么,如何实现由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向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转化呢?其中极为重要的途径无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因为只有通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将生产力解放与发展的成果为社会最大多数的成员所分享。因此,我们说,将“社会和谐”规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不仅宏观上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而且微观上细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综上所述,说“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重要论断是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新的重大发展,是当之无愧的。

注 释:

①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243页。

社会主义本质篇9

关键词: 社会本质;社会和谐;公平正义;人的全面发展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社会主义从无到有,从理论到实践,从理想到现实,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了,从此在世界上出现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对峙的“一球两制”的国际新格局,并且这一新格局已有100多年,一直延续至今。后来苏联由于苏联共产党未能充分很好的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而遭致败亡。值此纪念十月革命100周年之际,重温十月革命后不同国家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研究社会主义本质对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成功、失败的关系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一、 列宁和斯大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

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思想,率先提出了一国胜利论,俄国在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后,创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列宁是在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践过程中探索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的。列宁作为亲身经历社会主义实践的第一人,从1918年到到1922年,列宁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提出了许多思想观点。列宁曾将以一个公式来概括社会主义: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秩序+美国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总和=社会主义。这一经典公式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代表了列宁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

列宁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研究的多,但对社会主义本质是什么也有一定的研究。在《全俄苏维埃第五次代表大会上关于人民委员会工作的报告》中把“大家都想过好日子”看作社会主义的本质的理解,列宁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对邓小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继承了列宁事业,在国民经济得到初步回复之下,开展社会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活动,使苏联工业迅速恢复,在实践中斯大林提出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即通过国家权力,全面干预和管理国民经济各部门,通过指令性计划集中进行资源配置,进行社会生产活动。具体表现为经济运行排斥市场和价值规律;政府通过计划确定全社会的产、供、销和企业的人、财、物等。

斯大林虽提出了这种苏联模式,但他并没有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政治上对内,它将权力高度集中于党中央,而党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组织,大多数情况下又是由个人意志所操纵的。脱离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正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不清,造成了党政不分,共产党领导一切,直接政令,管理国家事务,民主集中制有名无实,社会主义法制被忽视甚至遭到践踏。干部由上级委派,领导终身任职,基本上不受群众监督,最后形成个人高度集权,并由此衍生出个人崇拜、和形形的特权现象,从而严重损害了党和国家的正常民主生活。

苏联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重大失误和挫折表明: “我们总结了几十年搞社会主义的经验,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1]“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2]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苏联探索了这么多年也没有探索清楚。因此邓小复强调:“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3]

二、苏联社会主义失败的教训之一――社会主义建设后期对社会主义本质把握的失误

苏联――世界上诞生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经历了70 多年的风雨路程,最后背离了社会主义道路,在1991年走向解体。苏联解体有多种原因,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苏联解体归根到底就是共产党在发展过程中丧失了社会主义本质。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有一定的积极影响,这种模式使苏联在短期内成为一个军事强国,充分就业、工业迅速发展等等。但也产生了许多的消极影响。在这种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下农轻重比例失调,企业、地方、个人缺乏积极性,企业不能及时的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经济效率以促进经济全面发展,使国民经济停滞不前。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导致了集权,个人崇拜思想盛行,政治腐败严重,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等消极影响。

但是仅发展模式弊端这一因素并不可能直接导致苏联解体。苏联解体是内外因共同作用搞得结果,但主要还是内部原因,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政治经济体制,丧失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即没有坚持社会主义的本质。也就是在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担任总书记之后那一段时间出了大问题,“问题出在苏联共产党内”,即政治体制改革的错误导向,改革从经济领域转到政治领域,照搬西方总统制、议会制、多党制等政治制度,提出“人道的民主主义”,用民主社会主义取代马克思列宁主义,背离了社会主义原则,苏联解体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不清楚,在发展的过程中放弃了社会主义制度。在坚持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经济模式相统一的问题上,苏联共产党逐渐背离了列宁思想,在苏联共产党内部真正坚定的走社会主义道路,真正维护社会制度的人很少。

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对社会主义本质把握的失误,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所以在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本质,在与资本主义的共处中,防止被西化,抵制资本主义对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精神、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渗透。坚持社会主义的本质,在社会主义发展中反思苏联社会主义发展所遭受的挫折和失败,以史为鉴,避免重蹈覆辙。坚持社会主义的本质,在对外开放吸收资本主义积极的社会主义发展有益的东西的同时也要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坚持社会主义的本质,促进社会主义更好的发展。

三、中国在把握社会主义本质中建设社会主义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中国开始步入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摸着石头过河,不断吸取经验教训,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希望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可以更好的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

邓小平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观。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背景下,邓小平同志总结了我国近二十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总结了国际经验,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邓小平第一次完整准确地概括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总结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1992年初在南方谈话中,科学精辟的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他是这么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4]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突破了传统理论对社会主义只局限于生产关系层次的认识,突出了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终要达到的目标。邓小平指出,贫穷、两极分化、平均主义都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民主,法治就没有社会主义。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为进一步探索社会主义开辟了新道路。邓小平主要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统一的角度揭示社会主义本质,体现了社会主义内在的最一般规定性。

随着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也得到了不断的深化与拓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揭示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不可调和的矛盾,指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两个必然”的规律。其中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共产主义的基本内涵,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也是实现了真正的公平正义的社会。

在庆祝建党8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5]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党要把先进文化的发展落实在人的素质的提高上,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提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高度重视生产力的发展,积极推进民主建设,大力发展先进文化,从而不断创造与人的全面发展相适应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其次,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实现社会和谐是马恩关于未来社会的理想追求,是科学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十七大明确提出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科学论断。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在发展的性质与状态方面的属性,是社会主义本质在社会关系方面的集中体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所以,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6]可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等各方面关系。使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形成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如果说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问题的话,那么和谐社会论则进一步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社会的问题,把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推进到本质属性层面,拓展了其科学内涵。

2、十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

首先,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和党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十很可能是除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外,中国历史的又一个转折点,它开启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时代,这个新时代的核心是制度建设与创新。十高举一个旗帜,围绕一个中心,为了一个目标,即十高举中国特色伟大旗帜,为了使我们党长期执政下去这一个中心,为了实现中国梦这一个目标,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升到战略部署的地位。十也提出了“五位一体”的党建总体布局,即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具体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增强文化软实力、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五位一体的这一布局体现了我国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当前出现了以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资源约束趋势为标志的全球生态安全危机,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了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的必然选择。并且,随着全球资源短缺趋势的不断加剧,生态摩擦和环境争端等问题日趋明显,今后国际贸易中将会附加更多条件,形成更多的非关税贸易壁垒,比如绿色技术标准和绿色补贴等。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也成为了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和地位的必然选择。所以中国共产党结合实际,在党的十六、十七大中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党的十报告中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到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新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总体布局,体现了党执政为民的方针和党与时俱进的特点。两个“五位一体”是一场革命,是中华民族生态振兴和党建水平提高的转折点。

其次,公平正义,是现在中国社会中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在。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特别是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特点,说明了在私有制和雇佣劳动条件下,工人阶级在等价交换原则下享有的形式上的自由平等和实际上被剥削和被压迫的境遇。马克思恩格斯对待资本主义的态度是肯定其经济发展方面的贡献,但认为存在着不公平、不正义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无法由资本主义制度自身来解决。只有资本主义制度,进入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马克思主义把公平正义问题纳人了历史观的视野。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就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道路,同时,也就将追求社会公平正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政治主张和奋斗目标。

中国现在在经济领域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贫富差距大、社会分配不均。政治上方面,我国政治文明还不太发达,民主进程还比较缓慢,法律权威还没有完全数树立起来,人大于法,权大于法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现象表明,社会不公正问题成为人民群众意见比较大、关心的焦点问题。社会的不公正群众无法接受。指出,当前在社会各领域内还存在许多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中国老百姓自古就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观念,人民群众的公平意识、权利意识、民主意识在不断增强,不平则鸣。只有不断的改善民生,让改革的成果更多并且更公平地惠及大多数的人,才能营造出共同富裕的社会氛围,凝聚共识,形成合力,从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那么我们就应该实现政府的廉洁,社会的公正,所以说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实践的迫切需要。因此,从理论到实践,从历史到现实,都要求社会主义实现公平正义,这正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在。

在美国著名的哲学家、伦理学家约翰・罗尔斯看来,公平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的价值,就像真理是思想体系之首要价值一样。一种理论,虽然它很精致和简洁,但是,只要它不真实,就必须拒绝或者修正;同样的,如果某些法律或制度,尽管他们很有效率或者很有条理,但是如果他们不正义,就必须改造或者废除。[7]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当前必须加紧建设对保证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如完善民利制度,完善法律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来保障政治上,司法上分配上教育上道德上等各方面的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因为每个人都拥有一种基于正义的不可侵犯性,这种不可侵犯性即使以社会整体利益之名也不能逾越。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37.

[2]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39.

[3]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6.

[4]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64.

[5] 《文选》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94.

[6] :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扎扎实实做好工作大力促进社会和谐团结[N].人民日报,2005-2-20(1).

社会主义本质篇10

党的*是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是指导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决定》精神,是当前全党全国人民的重要任务。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决定》的这个重大判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是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把社会和谐明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有利于更全面地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有利于更全面地体现党的奋斗目标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有利于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未来理想社会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和人的精神生活高度发展的社会,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社会和谐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为我国实现社会和谐提供了根本前提。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艰辛探索。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后,我们党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在有关我国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根本问题上取得了新的重大认识,为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也为我们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任务奠定了理论基础。这次全会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表明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境界。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个重大判断符合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党和国家的这种性质,决定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我们具有不断促进和谐、最终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保证。我们要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优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的目标。

我国发展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要带领人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就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全党同志都要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增强建设和谐社会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焕发建设和谐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扎扎实实的工作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