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23:55:28

渗透

渗透范文篇1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德育;德育价值;德育手段;德育内容

教师在现代教育中的角色在不断变化,教师不仅肩负着传授学生知识的任务,而且在培育学生积极健康的人格品质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要使学生在每一阶段的学习中,人文素养和知识水平共同提高,既能提高生活情趣,又能收获健康积极的人格,形成互助友爱、团结善良的良好品质。这意味着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在努力提高课堂吸引力、生动性的同时,还要融入培养学生人格品质的思想品德教育。

一、把握信息技术课堂德育内容的价值

学生有一种天生的模仿及学习能力,他们善于从生活和学习中吸取有害或者有利的东西,形成自己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进而对他们的生活起到指引作用。在信息时代,信息化使得人们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信息,也为学生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但是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教师必须避免不良信息对学生身心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因此,教师要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向学生展示有价值的内容和信息,指导学生正确筛选有效信息,培养学生辨别和抵制不良信息的能力,向学生渗透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教师要充分认识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重要性,可以通过带领学生浏览IT行业领军人物的成长经历等具有正能量的素材,观看央视《朗读者》《大国重器》等积极向上的视频资料,以及向学生推荐有益于学习和全面发展的网站,来影响学生的道德观,在提高学生知识储备能力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德育。信息技术教师要在引导学生感受科技发展带给我们生活和学习变化的同时,选取恰当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受到积极向上的价值观熏陶,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及价值观。

二、丰富信息技术课堂德育渗透的手段

信息技术课堂教育的手段丰富多样,教师要将广播、电视及手机等媒介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拓宽知识面。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绿色网站进行宣传,并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增强自身的道德意识,不断提升他们对网络信息的辨识能力。例如,教学“话说信息技术应用”这一内容时,为了能够让学生了解《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教师可以采用直白的说理方式,使学生能够直接获得这方面的道德认识和提升,这种显性的教学方式是进行德育渗透的最直接方式。而对于“行为”和“情感”兼有的教学内容,教师可采用隐性的方式进行德育渗透,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讨论、体验、实践等方式,使学生在获得信息的同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教学“制作电子小报”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我的校园”为主题,引导学生通过制作电子板报将自己眼中的校园、班级展现出来,从而对学生进行热爱集体、团结同学的思想品德教育。这种方式能够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进而引领学生的行为。

三、拓展信息技术课堂德育融合的内容

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大多是由教师按照教材进行讲解,死板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单调的教学内容和枯燥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不利于对学生的德育。为促进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和吸收,为提高德育效果,教师应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与德育内容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德育素质。可以在课件中结合声音、图片、文字等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更加生动具体地感知教学内容。例如,教学“绘制卡通画”这一内容时,教师在教授学生Flash基本操作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创作各种各样的卡通人物。学生进行创作时,能够发散思维,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各卡通人物所代表的正义或邪恶进行分析,以培养学生的道德观。绘制完成后,教师可通过对学生作品的指导和评价,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独立自主地进行创作。丰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内容,能够为德育渗透提供多种多样的可能性,更大限度地提高德育效果。

四、结束语

教育是使一个自然人成长为一个社会人的过程,初中教育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也是学生的人格素质得以养成的关键期。信息技术课程是初中阶段的重要课程,在引导学生收获知识、技能的同时,教师应该结合信息技术及网络平台的便捷性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这是非常有价值的,教师必须加以重视,让学生收获健康的人格品质。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资源优势,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出发,既要引导学生积极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因此,教师要树立明确的德育目标,将德育巧妙融入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结合各种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德育更具针对性、主体性和激励性,引导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和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徐晓汇.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中的德育渗透[J].新课程研究,2008(09).

渗透范文篇2

[关键词]高中美术;德育策略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完善,课堂教学不再仅仅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单纯的课本文化知识传授,更加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对美术的重视程度不高,很少教师能结合美术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一些教师甚至认为只要把美术本学科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就算完成了教学过程,对德育教学漠不关心。这些直接造成了学生只能机械的画画而没有高尚的情操去审美。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我摸索出了一套结合美术课堂教学来帮助学生提高道德品质的方法,下面我将从“通过艺术家生活经历渗透德育”“通过艺术作品的鉴赏渗透德育”“通过美术想象课教学渗透德育”“通过美术作业的布置渗透德育”四个方面展开,进行美术教学过程德育渗透的探讨。

一、通过艺术家生活经历渗透德育

美术作品是作者思想的反映,古今中外有很多著名的画家,他们的生活经历和生活智慧帮助他们画出一幅幅传世的名画。高中美术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介绍著名画家的生活故事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感受到画家的精神气质,引导他们产生感情共鸣,从而达到净化学生心灵,提高学生内心修养的教学目的。如在讲古代著名画家时,我就向学生介绍了顾恺之吃甘蔗的故事:“顾恺之是中国古代最有名的画家之一,他出身望族,从小就机灵聪敏。顾恺之在桓温手下做过一段时间的幕僚,有一天,他跟随着将军去外地视察民生,当地的官员为他们准备了当地的特产甘蔗。大家都坐在江边吃着甘蔗,只有顾恺之自己被江边的风景所吸引,望着江流发呆。将军看到顾恺之发呆的样子后,为了调侃他,特意选了一根甘蔗把甘蔗的上端先递了过去。顾恺之沉醉在风景之中,没有察觉这一细节,拿着甘蔗就吃了起来。正吃着,旁边传来了同僚们的笑声,大家都笑着问顾恺之:“先生,你吃甘蔗的方式真是与众不同,不知道你吃的甘蔗甜不甜?”顾恺之这时候才回过神来,但他才思敏捷,迅速的回答道:“我的吃法确实独特,这是我摸索出来的窍门”。众人听了好奇起来。顾恺之接着说:“你们一开始就把甘蔗最甜那一段吃掉了,之后再吃越来越不甜,最后吃到末端索然无味。而像我这么从尖端开始吃,就会越吃越甜‘渐入佳境’,最后吃完还能有无限回味。”这样,我通过向学生介绍顾恺之的小故事,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在故事之中向学生传授“先苦后甜”的人生道理。学生沉浸在故事之中,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德育教学就在无声无息之中完成了。

二、通过艺术作品的鉴赏渗透德育

一件好的作品包能向观察者展示出丰富的内容,艺术品的鉴赏可以提高人的审美意识。高中美术教学中,艺术品鉴赏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教师可以结合艺术作品的鉴赏来实施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涵养。下面我将以《清明上河图》的鉴赏为例来谈一谈如何结合作品鉴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师: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的艺术瑰宝。今天我们将通过电脑来欣赏这幅传世的名画,你看到了什么?生1:在作品的前一部分,作者描绘了一片有薄雾的树林,树林掩映着茅舍、小桥、溪水、枯树、小船。两个脚夫赶着驮着物资的毛驴,正在向城市前进。在大路上有一顶轿子,轿子里面坐着一位妇人,轿后跟随着一些骑马的、挑担的杂役,他们应该是踏青扫墓归来。生2:从画的中间部分可以看到运河两岸有大量的人和船只聚集。人们有的在茶馆里面坐着休息,有的在算命摊子前面算命,有的在饭铺里边吃饭。在运河里边,船只密集,一艘船的船头和其他船只的尾巴紧密相连。有的船在岸上有拉绳的纤夫,满载着货物,逆流而上。有的船在靠岸停泊,工人正在从船上向下卸货。生3:后边部分描绘的是热闹的市区街道。作者以高大的城楼为中心,描绘出城市里的繁荣景象。图上有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庙宇、公廨等等。商店中有绫罗绸缎、珠宝香料、香火纸马等出售,此外作者还把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等各种场面描绘了出来。街市上行人摩肩接踵,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谁来说一下自己看完图画后的感受。生4:通过图画可以看出当时的城市已经发展的很好,人民生活相对比较安定。生5:作者用心设计,收录了大量的生活场景。从图画中可以推断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通过我的引导,学生养成了仔细观察的好习惯。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尊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还培养了学生独立自主的精神。在欣赏的过程中,学生观察到了古代人民的生活画面,对我国的文化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也被激发出来。

三、通过美术想象课教学渗透德育

作为一门具有创造性的艺术类学科,美术需要的是想象能力。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是非常重要的。我认为我们高中美术教师在美术课堂上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想象,引导学生对情境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从而将德育与想象课程有机结合起来对学生的审美和品德进行培养。在一堂美术想象课上,我就引入了中国的古诗句来引导学生想象诗句里的画面。我在课前搜索了一系列关于月亮的诗句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等等。在课堂上,我引导学生通过这些诗句来想象当时诗人所处的场景,感受诗人当时的感情。我认为只有通过想象来激发感情,学生才能创作出有灵魂的作品。在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之后,我鼓励他们进行交流讨论,说一说自身对场景的理解,互相之间进行启发。创作完成后,我将班级里的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让学生先在组内进行交流,之后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相互评价,找出每幅作品的优点,将作品创作推向完美。这样,学生在交流点评的过程之中鉴赏能力得到提高,同时还增强了交流合作的能力,课程完成后学生的想象力将会得到进一步开发,真正做到了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

四、通过美术作业的布置渗透德育

大自然是所有美丽的来源,生活之中随处都能发现美,但首先要有一双能够发现美好的眼睛。我认为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作业的方式,引导学生走近自然,发现美好,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我就经常布置一些以学校内或学校周围为活动地点的实践作业。比如,让学生去观察校园,发现校园之中美丽的角落,想象自己发现的景象的故事,将自己的感情投入到作品创作之中。让学生去学校周围探索,看一看自己经常活动的校园周围都有些什么景色。同样我还布置了一些深入自然的写生作业,让学生分成小组去田间感受最真实的大自然风景。比如,野外的枫树林、交错的稻田、蜿蜒远去的小路、路边顽强生长的小草、远处升起炊烟的房屋等。在完成这些作业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合作,学会了用自己的眼睛去寻找自然之中的美丽,学会了热爱自然,享受自然的美丽风景。德育不再是枯燥的说教,而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培养出了美好的品德,

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高。总之,高中美术教学本身就是一门培养学生高尚情操的学科,我们教师要抓住美术的学科特点,时刻注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潜移默化,日积月累,相信随着德育教学渗透的不断发展,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会不断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齐放.高中美术教学与德育渗透[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2).

渗透范文篇3

1高校德育之本原混淆现象剖析

1.1具体表现

1.1.1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轻视道德教育我国传统德育范围包含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道德教育。我国古代的德育因为政治、法律、宗教等社会意识并没有完全从道德中分离出来,而现在的中国已经有比较完备的政治法律体系,所以德育之本原,即德育最重要的部分,往往意味着狭义的德育———道德教育。思想政治和法律只隶属于广义德育,更不能取代德育的社会功能。德育的目标是人的道德的养成,使之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有健全人格的人。目前我国德育的现状是德育本身概念界定不十分清楚,从小学到高校的德育的重心都是放在思想政治教育上面,而忽视了真正的德育目标。

1.1.2重视适应现实而忽视德育的底线———求真德育的最低境界是真,最高境界是善,真的善为美。我国目前的社会现状却或多或少地忽略了道德的底线———求真,说真话者不如说谎话者更具备社会适应能力,青年人失去热情纯真,变得老于世故。高校或者因为就业现状艰难,将“求真”引向了一个误区:摒弃德育而追求生存的本能,结果使得不少大学生认为只要能谋得职业,不管什么虚假的手段都可以用,道德观、价值观模糊。所以,回归德育的本原———进行真善美的教育就显得尤其重要。综上所述,道德教育是高校德育之本原,而道德教育之本原是求真,在高校中进行德育建设,首先要抓住德育之关键,目标才会明确,才不会失去方向。

1.2形成原因

1.2.1将德育的政治功能与道德功能混为一谈,重社会轻个人我国历史上的道德教育将政治的实用要求与道德的理想价值标准、政治的功能与道德的功能都混同起来,使道德的工具价值与目的理想性价值混淆起来。高校德育的重点依然是放在思想政治、社会规范法纪等方面,德育被狭隘化为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独立的地位,德育的本原目标———育人的功能就难以真正地实现。德育中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伦理以社会、群体为本位的道德原则,存在着忽视个体的独立性、压抑个性等缺陷。当前高校德育在强调社会需求的同时,对人的自我发展的需求体现不足,或者有部分学生在重社会轻个人的德育背景下走向极端,而变得自私和个性乖张,却误以为这就是个性意识的张扬。

1.2.2高校德育急功近利,方式简单化德育是长期的持续的过程,高校德育机构在德育过程中,忽视或违反德育的内在规律,急功近利,追求即时的、显性的成绩。某些时间准备抓哪方面的德育,就热热闹闹地搞活动,活动一结束,总结报告写完,表彰大会开过,德育就随之结束,使得德育不是出于一种良心、德性的需要,而是迫于外力的强制性。高校德育依赖或注重于说教、灌输式的方式和手段,与大学生的自我实践、自我教育严重脱节,在价值观念上极易产生功利化、庸俗化倾向,把复杂的德育过程简单化、形式化,使本来丰富的有血有肉的道德教育变成了逻辑严密的道德条目。这样德育不但不能消解各种价值迷茫和精神困惑,反而更加刺激了他们的价值迷茫,如有的大学生的入党动机不纯,把作弊和论文作假等也视为正常。

1.2.3学科教育中过于重视规范教育,忽视德育渗透《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教育具体的推进思路:“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因高校产业化的刺激,过于重视学生掌握生存的技能,教会大学生了解、遵守既定的客观的社会规范、法律、制度等,把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即时需要的能力放在首位,几乎每所高校都变成了职业技术学校。目前高校有关教育部门担心,在学科教学方面加强德育会影响正常的学科教学,喧宾夺主。其实德育应始终渗透到学科之中,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通过知识的传授,可以把德育渗透到教学中,达到“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效果,这应该是德育最好的方式。

1.2.4高校师生在面对现实社会时存在价值取向的矛盾困惑面对现实社会,教师和大学生可能会不同程度地存在价值冲突与迷失。一些为师者,执业只为稻粱谋,失去了知识分子的热情和勇气,不和学生讨论世界观和生命的意义等问题。师生的教和学不是为了人性的提升,只教给学生简单实用的生存智慧。大学生接受的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价值观,金钱名利至上,对于世事变得很漠然;过早洞明世事,老于世故。漂亮的空话和严谨的套话掩盖了本应属于青年的真性情,没有人生意义的支撑,同时又变得很脆弱,面对挫折不能自拔;或者缺少道德自律性,推脱责任。

2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回归高校德育本原

高校德育是各级德育机构渗透到各种人文、自然学科合力建设的结果。这些德育平台中,机构德育和人文学科德育效果更明显,各有其佳,没有最好,但有最美。比较发现: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是高校德育回归本原的最美平台。

2.1和专门德育机构的德育方式相比

宣传部、学生处、校团委、学生会等有关机构是目前高校德育的主力军,主要倾向于思想政治法纪等教育,具体形式是以间断性的活动为主,要即时的效果。活动的目标一般是面向全体学生,到最后大都是抓典型而忽略了全体。学科德育重在“润物细无声”般的渗透,最具备普遍性和连贯性,至少应与机构德育平分秋色,但却被长期忽略,违反了德育的规律。学科教育归教务处管理,但该机构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老师是否认真传授知识和防止教师思想偏激等方面给学生带来不利的影响,使得学科德育几无机构可以归属,学科的德育功能的进行只有依靠老师的职业操守与道德。“国外很多著名的理工科大学早已经重视对学生进行人文科学的教育。他们的理念是,不学习人文学科就不懂得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就不会成为一个有价值、有理想的人。国内不少大学也这样做,比如北京大学的理科学生就必须选修一定量的文科课程。”[1]实践证实了学科德育的重要性和实效性。

2.2与其他人文学科相比较

高校以语言文字为媒介的人文学科一般分为文学、语言学、历史和哲学,唯有文学对语言的超越是在美学的层面上完成的。相较于哲学的抽象性和逻辑思辩性、历史的综合性和客观性、语言学的规范性和实用性,文学是象征式的意象思维,更易于引发联想,更有美感。以非语言文字为媒介的人文学科主要是艺术,包括音乐、美术、影视等。文学比其他艺术更为明晰、更为细致地反映广阔的社会现实和内心世界,离意识形态更近。文风之变,事关国运人心。音乐、美术、影视都存在着审美因素,文学的审美因素是更深层次的,更能引发人联想,更耐咀嚼回味。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是建立在几千年的古代文学的基础之上的,所以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最早的传承载体,比现当代文学的内容更丰富。外国文学和中国传统文化差距比较大,不易被大多数国人从心底接受。但国人一直认为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喜欢引进西方的教育模式,而忽视了老祖宗留下来的珍贵的遗产。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就指出:“要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教育。”优良的道德传统,基本上是靠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这个载体来传承的。我国最好的艺术作品就是几千年的文明的精髓———中国古代文学作品。

2.3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优势

2.3.1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对读者的影响与德育的最高形式高度契合德育的形式分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最高的形式是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形象性和美感对人的心灵的净化,对读者的影响恰恰高度契合了德育的最高形式。注重感悟能力的培养的、情感的“润物细无声”,摒除了填鸭式的德育方式,所以中国古代文学用来进行德育建设是最符合德育方式的,它常用最美的形象来感染人,影响人,激发人们的思考。

2.3.2古代文学作品里集中了中华民族最美好的情感和最深刻的生命体验德育本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一种心灵的触动。而中华民族五千年的道德情操与情感都集中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同时,中国几千年来的教育存在的误区又集中在虚假伪善的盛行,目前经过数千年的数万万人心灵的净化选择流传下来的大部分文学作品,却是追求真善美的经典。古代几乎每个著名作家都有遭受贬谪的经历,在当时看来,的确都是不识时务。正因他们都是真实的,才会是善的和美的,是热情的,有担当的。他们的生命体验,任何一个善感的人都能引发触动和思考。综上所述,可见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是高校德育教学的最美平台。但是,过于强调重视古代文学的教学效果,会不会使其沦落到“万金油”的庸俗地位?关键要看应该怎么做。

3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策略

3.1从大学生实际出发,以爱护鼓励为主

3.1.1循序渐进地缓解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进行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时,有学生提出要监督他们背诵,可见中小学的学校和家庭教育养成了他们被动的学习方式。为此,可以适当地缓解应试教育带来的不良影响,指定要背诵的篇目。当前大学生读书少,思考少,感悟能力弱,可以把有趣、有深度的与古代文学相关的书介绍给学生,约定时间定期交流读书心得,使大学生尽快地、平稳地摆脱被动的学习方式,变为自觉主动的学习。

3.1.2针对大学生的年龄特征,注重平等交流任何一代青年都会有缺点,国人又喜欢以经验胜人,倚老卖老,有时把年轻人的缺点放得太大,失去客观性。其实,当代年青人身上存在的优点远远多于缺点。他们有主见,思维活跃,敢说敢做,表现得很成熟,但心理又比较脆弱。作为教育工作者,针对大学生这些年龄特征,要充分尊重和理解,注重平等交流,不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进行说教。面对他们对当今社会道德所呈现的漠视态度,要适当加以激发,使其对社会健康发展充满自信。在具体作品中进行生命意义教育,从很多作家的感怀生命中发现生命的价值,用一些著名文人对待人生的态度,来指导他们如何对待人生挫折。

3.2通过具体作品的讲解有意识地渗透

3.2.1德育与美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和审美能力古代文学对语言的超越是在美学的层次上完成的,所以在德育渗透中应注意和美育相结合,严防说教,去除庸俗,注重用美的形象感染人。如通过对古诗词的吟诵感受诗词本身的韵律之美,将讨论式教学随时穿插在课堂教学中,如讲贾岛诗风时,可以由其“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来入手,适当引发学生思考:到底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敲”字固然好,但“推”字说明这寺门没有上锁,更显破败,和贾岛访幽居友人的荒凉处所以及贾岛的诗风相契合。也可以将韦应物的《滁州西涧》另一个版本“独怜幽草涧边行,尚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和今流行版本作比较,让学生感悟哪个版本更好。这些讨论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加强学生对经典解读的批判性,促使其主动学习与思考,并提高其感悟和审美能力。

3.2.2从作品中寻找诗心,为学生展现最本真的生存状态随着我国几十年来的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相当一部分人会觉得压力变大,这恰恰说明我们这个时代是需要诗心的。诗心,关键是人的精神状态的高雅,寻找诗心,本质上就是要摆脱物质欲望强烈冲击下带来的庸俗功利之心,回归最本真的生活状态。海德格尔认为,摧毁世俗的世界,建立诗意的世界,即是从人类的物质世界经过艺术作品进入神性诗意的精神领域[2]。面对世俗的纷扰,能做到坚守自己的理想,不盲从,不随波逐流,不卑下而琐屑地生活,保存内心的纯正美好。而这些,在古代诸多文人身上都体现出来,读他们的作品必然会受到触动。

3.2.3发掘古代文学作品的现代价值,培养文化认同感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刻意引发学生发掘其中的现代价值,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也能从中受到启发。如针对高校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现象,可以通过一些古代作家作品的品读来激发他们的用世热情。从古代文学作品中认识到世界本来就不是纯净美好的,需要有责任感的执着的人使正义的力量更强大,更能震撼人心。可以适当运用“平移法”,使中国古代文学和现实联系得更紧密。如讲到爱情题材的古代诗词小说杂剧,可见古人爱情观是两情相悦,忠贞如一。而请学生表达对爱情的看法,有女生表达的观点是只要对方对自己好就可以,其实这是一种廉价的爱情观,因为这种爱情观是把女性放在被动的地位来看待的。中国人对异域文化有天然的认同感和崇拜感,过之则为崇洋媚外,否定传统文化。德育“通过增强人的文化主体意识,从而在文化内部产生一种文化抗变机制,使得人们在各种他者文化面前,能以其已形成的主体意识继续保持原有文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不致在他者文化的冲击下失去方向,导致文化发展中的混沌、断裂与失范。”[3]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而价值观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与任务。文化的认同感有利于培养爱国情感、不卑不亢的态度,接受正确的价值观,而古代文学教学正是培养文化认同感的重要平台。

3.3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人格魅力

渗透范文篇4

目前,德育与学科教学的关系主要表述为“渗透”或“融入”。“渗透”与“融入”的本意何在?德育渗透与德育融入问题有哪些呢?

(一)“渗透”与“融入”意在两物之交融

“渗透”一词产生于近现代,在我国古代并没有出现。古代一般都将“渗”和“漉”连在一起表达意思。《说文》曰:“渗,下漉也。”[1]370“渗”指液体向下滴流。而“透”作为动词,有两层意思:一是取跳跃之意。《说文新附》曰:“透,跳也。”[1]347二是取穿过、透过之意。《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中有“渐渐透出”,这里“透”即为渐渐穿过的意思。《汉语大辞典》中“渗透”被解释为:比喻一种事物或势力从某一方面逐渐进入到其他方面。科技上,将“渗透”定义为:当利用半透膜把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隔开时,浓度较低的溶液中的溶剂(如水)自动地透过半透膜流向浓度较高的溶液,直到化学位平衡为止的现象。它强调的是不同的物体交融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可见,“渗”是指某一事物从一个区域范围向另外一个区域范围慢慢进入,而在此之前,后面的区域范围并没有这一事物。“透”是指某一事物穿过或跳过一个区域范围进入另一区域范围。“渗”“透”意思接近,两者连在一起使用,意在强调两种不同事物通过运动而交融。从词源上来看,按照《说文》的解释,“融”本义为冰雪等化为水(如“消融”),引申指蒸汽升腾。“融”又引申指几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如“水乳交融”。[1]629“入”本义为进来、进去之意。《说文》曰:入,内也。根据百度百科的解释,“融入”一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基本词意是融合,混入、混合。一是指有形物质的彼此融合,或者一种物质融入另一种物质。二是指非物质形态的融合,如一个人或群组从思想上和形式上融入了另一个群组,成为一个更大的群组。在用于人的范畴时,更多的是指精神层级的融合和接纳。由此来看,“融”本身有两种涵义:一是指同一事物不同形态之间的变化,二是指不同事物合为一体。而“融入”一词的基本涵义则完全倾向于后者,即有形的或无形的两者的融合和彼此接纳。

(二)德育渗透与德育融入将德育与学科教学“二分”

将“渗透”与德育相连,形成了“德育渗透”之说。对德育渗透的界定,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阐释,如“所谓渗透性,是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面灌输而言的,是指结合教学、管理等业务工作一道进行并贯穿和渗透其中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途径和原则”[2],如“德育渗透是指将德育目标通过各种途径,依据德育与其它领域的联系,运用各种手段与措施以不易察觉、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德育内容缓慢地传递给学生的过程”[3],等等。据此理解,德育和学科教学是两种不同的事物,渗透是德育进入学科教学原则、方式、途径。德育融入是另一种对德育与学科教学关系的理解。如,高校学科德育渗透要把德育目标融入教学目标,要把德育内容融入教学内容,要把德育过程融入教学过程,要把德育方法融入教学方法,要把德育评价融入教学评价中去[4]。在中小学,德育融入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最具代表性的比喻是“盐说”,即将德育与学科教学视为“盐与汤”的关系,将德育比喻成日常生活中所食用的盐,将学科教学比喻成汤。在日常生活中,盐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但不能单独使用,融在汤菜中,方显汤菜之美味、盐之价值。由此来启示教师,要将德育融入学科教学中,这样教学才有意义。“德育是盐,教学为汤”这一比喻还是将德育与学科教学看成了两件事。由此可见,无论是德育渗透,还是德育融入,都是将德育与学科教学看成两件事,是两种不同的事物。德育并不在学科教学之中,学科教学本身也没有德育之意。德育渗透与德育融入的实质是德育与学科教学的“二分”。

(三)德育与学科教学“二分”之危害

德育与学科教学的“二分”带来教师认识上与行动上的误区,是学校德育实效难以真正提高的症结所在。因为德育与学科教学是“二分”的,学科教学失去了德育之魂而降为单纯的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因为德育与学科教学是“二分”的,一些教师心中、眼中只有教材、考试、分数,而没有了学生、生命、成长。德育与学科教学“二分”,导致教师难以从源头上认识学科教学与德育的关系,导致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自觉不自觉地将德育与学科教学分离开来。但为了完成三维课程目标,教师还不得不在学科教学中生硬地“加入”德育内容,生搬硬套、牵强附会、流于形式等现象广泛存在。从表面上看,教学中是有了德育,但实质还是一种“无教育的教学”。因为德育与学科教学是二元的存在,一些教师对德育也难免不抱着可做可不做的态度。面对繁重的学科教学任务,教师已然没有精力再去思考和实施德育渗透。教师会主观认为,自己只要搞好自己教学就可以了。可见,由于在根源上将德育与学科教学“二分”,所以造成现实中无论是采用“渗透”还是“融入”的方式,都无法真正解决好两者的关系。德育依旧是德育,学科教学依旧是学科教学,育人与教书仍在两个维度下各自为战,德育与学科教学难以逃脱“两张皮”的命运。

二、学科德育是德育与学科教学的“一体共在”

赫尔巴特早就表达过“没有无教学的教育,也没有无教育的教学”,麦克莱伦也曾说过,没有道德性的“教”(如训练、灌输、建立条件反射等)是“教”的“赝品”,有道德性的“教”才是“教”的真品。可见,德育与学科教学是“一体共在”的,而非外在生生“渗透”进去。

(一)学科中蕴含德育

学科中蕴含德育元素,“文以载道”

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如,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在描述恩师给予无私的关爱和真诚的鼓励的同时,还从侧面反映了藤野先生作为一名教师高尚的师德。又如,在高中数学数列一章的教学中,可以介绍数学家高斯小时候不怕困难、刻苦钻研的事例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再如,音乐教材中《黄河大合唱》《保卫黄河》等催人向上的歌曲,不仅从正面介绍歌曲内容可以鼓舞人的斗志,向人传递热爱祖国的信念,而且从侧面介绍作者生平也是一次德育机会。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艺术,特别是音乐,道德内容是其灵魂,是其存在的意义。”可见,德育不是学科教学的“身外之物”,而是其本身的“应有之物”。

(二)德育应在学科教学中“体现”出来

既然德育是学科教学“应有之物”,那么学科教学中就应该将德育“体现”出来。何谓“体现”?回到词源来看,“体”本义指身体,引申指手脚、四肢,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中的“四体”即指人的两手两足。“体”用作动词,表示亲身体验、实行,如成语“身体力行”[5]。“现”在古作“见”,本义为显现、出现、实现的意思。“现”作动词时又有显露、表现之意。“体现”,谓本性表现于外,引申为某种性质或现象在某一事物上具体表现出来。“体现”比喻某一种事物自身内的某种性质或现象在某种契机下显现出来的一种状态。由此看来,所谓学科教学中体现德育,就是使学科本身所具有的德育之本性、德育之元素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显现出来。可以说,德育体现是对学科德育的真正回归和践行,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形式上的渗透或融入。

三、德育体现如何在学科教学实现

学科德育是教师在进行学科教学的同时,将学科中所蕴含的德育资源,通过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挖掘出来,自然地体现在教学各个环节中,并促使学生感悟,从而实现其育人功能。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德育体现?这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处在主体地位,积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运用其教育智慧“挖掘”“呈现”“促悟”。

(一)教师要将学科中蕴含的德育资源“挖掘”出来

在教学中,学科中的德育与学科的关系一般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显性存在的关系,通常称之为显性德育;二是蕴含在学科中的隐性关系,通常称之为隐性德育。前者可以通过学科内容的知识点直接反映出来,后者一般不直接与学科知识点挂钩,而是蕴含于学科教学的组织形式、知识价值观中。这就需要教师有强烈的德育意识、丰富的教学经验,智慧运用合理有效的方法手段,将其挖掘出来。朱小蔓教授曾从学科分类角度,将不同学科内容、师生关系、教师角色、教学方式等所蕴含的道德资源做了归纳与总结。[6]

(二)教师要在学科教学中将德育“呈现”出来

仅仅将德育内容“挖掘”出来,还不足以使学科德育在教学中体现出来。“挖掘”之于“体现”少了一个环节,即“呈现”。也就是说,教师在将学科德育的内容“挖掘”出来之后,还要使其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呈现”或“表现”出来。学科德育不止是“挖到”,更是使之“现出”。也就是说,学科德育体现,首先强调的是回到学科本身挖掘德育元素,是一种内涵式德育;同时,还应注重将所挖掘出来的学科本有的德育显现、实现出来,是一种过程式德育。这是学科德育的核心环节。教师在这里需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三个环节上入手,依据德育目标和内容,结合各学科的课程标准,根据年级要求和学科自身特点将德育元素有层次、有侧重点、有系列地体现出来,并贯穿教学始终。

(三)教师要在学科德育过程中使学生“感悟”

渗透范文篇5

要想达到审美育人的目的,从教材中挖掘德育因素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例如丰富的文化内涵,人文精神,道德文化。美术作品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通过具体的、生动的艺术形象反映出来,有着其他学科所没有的优势。例如在欣赏梵高的作品时,一开始学生对其作品抱有质疑的态度,但经过对画家的生平介绍和对典型作品的分析和理解,感悟到画家通过绘画传达的精神品质与风格特点,学生能以包容理解的态度去看待其作品,这种心理状态的变化对欣赏之后的每一个艺术派别都能引发学生的审美心理体验,获得情感和道德的教育,在赏析过程中,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还能帮助树立正确的艺术观、文化观,提高道德修养,是引导学生进行美的欣赏和创造,提高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捕捉教学中的德育契机

杨振宁教授指出:“渗透性就是在你还不太懂的时候,在好像乱七八糟的状态之下,你就学习到了很多的东西。很多东西常常是在不知不觉中,经过了一个长时期的接触,就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懂了,这个学习方法是很重要的。”心理学的研究和教育实践表明,一个人在思想品德上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所形成的道德观念,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所以在具体教学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应讲究“悄无声息”,准确地把握字里行间潜在的德育教育内涵,渗透一定要找到恰当的时间合适的内容进行,不能强行渗透。很多老师会把美术课堂上的德育教育变成上思想品德课,说教式的教学容易引起学生反感。笔者认为可以在上课结束前,花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提出自己不满意的地方,或者讨论下节课怎么上,自己要做哪些准备工作。这些看似与德育不相关的举动其实也是潜在的进行德育渗透。通过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来带动课堂的良好氛围,学生个性和主体地位会得到充分的发挥,创造性会得到激发,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发挥其德育教育的应有功能。

三、体验创作中的德育情感

美术作业完成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诸如工具的准备、技能的掌握,知识的理解等等。“老师,我不会画”、“老师,我没学过”、“老师,我忘带铅笔了”等等理由导致作业拖沓,质量不高。所以教师在布置课堂作业时,要注意增强思想性,发挥教育功能。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不同材质带来的新奇与乐趣,比如第一次使用刮画纸创作作品时,学生表现出来非常高的积极性,觉得很有趣。教师在示范过程中可以选择不同的创作工具进行示范,比如用圆珠笔示范一幅风景画,学生会很惊奇,“老师不怕画错啊!”,怕了就永远不会尝试新的工具,不能体验这种创作方式带来的乐趣。引导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更新评价中德育机制

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原来的基础上知道不足与改进的方法,因此,美术教师应充分发挥评价作用,激发学生创作欲望,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发展,使每个学生都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对学生美术活动可以采用多样和多角度的评价方式,比如对学生的作业可以采取等级和评语的方式。对一些美术作业质量不高但上课遵守纪律的同学,这个也值得表扬,或者有些同学对课前老师让搜集的资料准备得很充分,亦或者上课回答问题很积极,甚至还会帮助老师管理班级纪律,这些都可以作为加分的理由。明确告诉学生,老师不止看中绘画才能,更看中道德品行。不管采用何种评价方式,其宗旨是要充分肯定进步和发展,并使学生明确要求克服的弱点和发展方向,用欣赏的眼光对待,肯定学生的创造性劳动,让同学们多一点成就感。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教师的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和高尚的行为。

五、发挥自身榜样的力量

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教师的个人魅力和人格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学科的学习兴趣。美术老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素质与能力,如果在课堂中示范一幅水平较高的作品,学生也会投来赞赏的目光,从心底佩服老师的才能,吸引学生参与到美术学习中去。教师平常的一举一动,说话的语气,做事的方法都落入学生的眼里,对孩子是无声的语言和有形的榜样。教给孩子做人做事的方法,时刻关注学生的言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自身的优良人格潜移默化的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教师在课堂管理和与学生的日常接触中,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随机教育,以自己的仪表态度、言谈举止和处事待人,发挥表率作用,以自身的道德风范影响学生。

总之,德育教育的渗透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其效果是深远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强调的“我认为教育者的首要使命,在于帮助自己的学生赞赏道德美并被这种美所鼓舞,使他坚定地相信,美和真理总是会胜利的。”相信在有效的目标指引下,将真正使学生在情趣上受到陶冶,在道德上受到影响,在心灵上受到启迪,让德育之花美丽绽放,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陈涛.浅谈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2(02).

[2]赵国华.中学美术欣赏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之我见[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21).

渗透范文篇6

在新授知识中渗透德育教育

新授知识是我们一节课的重中之重,这个教学过程不能只注重灌输知识,机械地训练,要变老师教的过程为学生学的过程,并在学会的基础上,学以致用,并在这个过程中,注意渗透德育教育。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本课我设计了任务型教学方法,逐层给学生提出任务,学生在我的任务指导下,结合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逐步完成。比如在进行到:Thebraveyoungmanwasinhos-pitalfortwomonthsbecausethefireburnthisneck,armsandface.(这个勇敢的年轻人因为在这场大火中烧伤了脖子、手臂和脸,住院两个月。)这是个引导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很好的时机。我马上问问题:Whatdoyouthinkofit?(你怎么认为这件事?)Doyouthinkitisworth?(你觉得这样做值得吗?)Ifyouseesomeoneintrouble,whatshouldyoudo?(如果你看到有人在困境中,你该怎么办?)学生们讨论后,情绪颇为激动地回答了这些问题,有的学生说:IthinkheisverybraveandIadmirehim.(我认为他很勇敢,我崇拜他。)还有学生回答,Idon’tthinkitisworthdoingthiskindofthing,(我认为做这样的事情不值得。)我再对他们的观点和看法予以正确的引导:帮助人是一种不图回报,没有任何目的的付出,是一种境界,有这种境界的人,经常享受助人的快乐。帮助人、并且有能力帮助人是幸福的人!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仅能练习了所学的英语,而且对于乐于助人有了正确的认识。

在回家作业中渗透德育教育

英语回家作业是深化新知识,巩固新知识,检查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复习与应用相结合的主要形式。每天的英语作业我都是分两块内容进行布置:1、巩固新学的知识点;2、把所学知识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学以致用,对于这个题目我布置他们写句子或者写篇小文章。本课学完之后,我布置了如下作业:这个年轻的英雄在救人中受了伤,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顺着这个思路,把这篇文章续写下去(至少5句话),主要引导学生对于众人的关注和荣誉,该如何对待。有个学生这样写的:Manypeoplegavezhanghuaflowersandpresents.Therewaslotsofinformationabouthiminthenewspapers.manystudentssaid:“weshouldlearnfromhim.”ButZhanghuawasn’tproudofthis.Hesaid:“Everyonewilldoitlikethis.”Hestilllivesahappylifelikethepast.(许多人给张华鲜花和礼物,在报纸上也有许多关于他的信息,许多学生说:“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但是张华一点也不因此而骄傲,他说:“每个人都能做到。”他仍然像以前一样快乐地生活。)虽然孩子的语言还很稚嫩,但是这些话已经足够表现出一个初一孩子对于乐于助人以及众人关注的正确的看法,我没有进行任何说教,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学会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既巩固了知识,又升华了思想。

渗透范文篇7

1高校德育之本原混淆现象剖析

1.1具体表现

1.1.1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轻视道德教育我国传统德育范围包含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道德教育。我国古代的德育因为政治、法律、宗教等社会意识并没有完全从道德中分离出来,而现在的中国已经有比较完备的政治法律体系,所以德育之本原,即德育最重要的部分,往往意味着狭义的德育———道德教育。思想政治和法律只隶属于广义德育,更不能取代德育的社会功能。德育的目标是人的道德的养成,使之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有健全人格的人。目前我国德育的现状是德育本身概念界定不十分清楚,从小学到高校的德育的重心都是放在思想政治教育上面,而忽视了真正的德育目标。

1.1.2重视适应现实而忽视德育的底线———求真德育的最低境界是真,最高境界是善,真的善为美。我国目前的社会现状却或多或少地忽略了道德的底线———求真,说真话者不如说谎话者更具备社会适应能力,青年人失去热情纯真,变得老于世故。高校或者因为就业现状艰难,将“求真”引向了一个误区:摒弃德育而追求生存的本能,结果使得不少大学生认为只要能谋得职业,不管什么虚假的手段都可以用,道德观、价值观模糊。所以,回归德育的本原———进行真善美的教育就显得尤其重要。综上所述,道德教育是高校德育之本原,而道德教育之本原是求真,在高校中进行德育建设,首先要抓住德育之关键,目标才会明确,才不会失去方向。

1.2形成原因

1.2.1将德育的政治功能与道德功能混为一谈,重社会轻个人我国历史上的道德教育将政治的实用要求与道德的理想价值标准、政治的功能与道德的功能都混同起来,使道德的工具价值与目的理想性价值混淆起来。高校德育的重点依然是放在思想政治、社会规范法纪等方面,德育被狭隘化为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独立的地位,德育的本原目标———育人的功能就难以真正地实现。德育中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伦理以社会、群体为本位的道德原则,存在着忽视个体的独立性、压抑个性等缺陷。当前高校德育在强调社会需求的同时,对人的自我发展的需求体现不足,或者有部分学生在重社会轻个人的德育背景下走向极端,而变得自私和个性乖张,却误以为这就是个性意识的张扬。

1.2.2高校德育急功近利,方式简单化德育是长期的持续的过程,高校德育机构在德育过程中,忽视或违反德育的内在规律,急功近利,追求即时的、显性的成绩。某些时间准备抓哪方面的德育,就热热闹闹地搞活动,活动一结束,总结报告写完,表彰大会开过,德育就随之结束,使得德育不是出于一种良心、德性的需要,而是迫于外力的强制性。高校德育依赖或注重于说教、灌输式的方式和手段,与大学生的自我实践、自我教育严重脱节,在价值观念上极易产生功利化、庸俗化倾向,把复杂的德育过程简单化、形式化,使本来丰富的有血有肉的道德教育变成了逻辑严密的道德条目。这样德育不但不能消解各种价值迷茫和精神困惑,反而更加刺激了他们的价值迷茫,如有的大学生的入党动机不纯,把作弊和论文作假等也视为正常。

1.2.3学科教育中过于重视规范教育,忽视德育渗透《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教育具体的推进思路:“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因高校产业化的刺激,过于重视学生掌握生存的技能,教会大学生了解、遵守既定的客观的社会规范、法律、制度等,把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即时需要的能力放在首位,几乎每所高校都变成了职业技术学校。目前高校有关教育部门担心,在学科教学方面加强德育会影响正常的学科教学,喧宾夺主。其实德育应始终渗透到学科之中,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通过知识的传授,可以把德育渗透到教学中,达到“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效果,这应该是德育最好的方式。

1.2.4高校师生在面对现实社会时存在价值取向的矛盾困惑面对现实社会,教师和大学生可能会不同程度地存在价值冲突与迷失。一些为师者,执业只为稻粱谋,失去了知识分子的热情和勇气,不和学生讨论世界观和生命的意义等问题。师生的教和学不是为了人性的提升,只教给学生简单实用的生存智慧。大学生接受的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价值观,金钱名利至上,对于世事变得很漠然;过早洞明世事,老于世故。漂亮的空话和严谨的套话掩盖了本应属于青年的真性情,没有人生意义的支撑,同时又变得很脆弱,面对挫折不能自拔;或者缺少道德自律性,推脱责任。

2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回归高校德育本原

高校德育是各级德育机构渗透到各种人文、自然学科合力建设的结果。这些德育平台中,机构德育和人文学科德育效果更明显,各有其佳,没有最好,但有最美。比较发现: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是高校德育回归本原的最美平台。

2.1和专门德育机构的德育方式相比

宣传部、学生处、校团委、学生会等有关机构是目前高校德育的主力军,主要倾向于思想政治法纪等教育,具体形式是以间断性的活动为主,要即时的效果。活动的目标一般是面向全体学生,到最后大都是抓典型而忽略了全体。学科德育重在“润物细无声”般的渗透,最具备普遍性和连贯性,至少应与机构德育平分秋色,但却被长期忽略,违反了德育的规律。学科教育归教务处管理,但该机构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老师是否认真传授知识和防止教师思想偏激等方面给学生带来不利的影响,使得学科德育几无机构可以归属,学科的德育功能的进行只有依靠老师的职业操守与道德。“国外很多著名的理工科大学早已经重视对学生进行人文科学的教育。他们的理念是,不学习人文学科就不懂得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就不会成为一个有价值、有理想的人。国内不少大学也这样做,比如北京大学的理科学生就必须选修一定量的文科课程。”[1]实践证实了学科德育的重要性和实效性。

2.2与其他人文学科相比较

高校以语言文字为媒介的人文学科一般分为文学、语言学、历史和哲学,唯有文学对语言的超越是在美学的层面上完成的。相较于哲学的抽象性和逻辑思辩性、历史的综合性和客观性、语言学的规范性和实用性,文学是象征式的意象思维,更易于引发联想,更有美感。以非语言文字为媒介的人文学科主要是艺术,包括音乐、美术、影视等。文学比其他艺术更为明晰、更为细致地反映广阔的社会现实和内心世界,离意识形态更近。文风之变,事关国运人心。音乐、美术、影视都存在着审美因素,文学的审美因素是更深层次的,更能引发人联想,更耐咀嚼回味。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是建立在几千年的古代文学的基础之上的,所以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最早的传承载体,比现当代文学的内容更丰富。外国文学和中国传统文化差距比较大,不易被大多数国人从心底接受。但国人一直认为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喜欢引进西方的教育模式,而忽视了老祖宗留下来的珍贵的遗产。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就指出:“要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教育。”优良的道德传统,基本上是靠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这个载体来传承的。我国最好的艺术作品就是几千年的文明的精髓———中国古代文学作品。

2.3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优势

2.3.1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对读者的影响与德育的最高形式高度契合德育的形式分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最高的形式是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形象性和美感对人的心灵的净化,对读者的影响恰恰高度契合了德育的最高形式。注重感悟能力的培养的、情感的“润物细无声”,摒除了填鸭式的德育方式,所以中国古代文学用来进行德育建设是最符合德育方式的,它常用最美的形象来感染人,影响人,激发人们的思考。

2.3.2古代文学作品里集中了中华民族最美好的情感和最深刻的生命体验德育本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一种心灵的触动。而中华民族五千年的道德情操与情感都集中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同时,中国几千年来的教育存在的误区又集中在虚假伪善的盛行,目前经过数千年的数万万人心灵的净化选择流传下来的大部分文学作品,却是追求真善美的经典。古代几乎每个著名作家都有遭受贬谪的经历,在当时看来,的确都是不识时务。正因他们都是真实的,才会是善的和美的,是热情的,有担当的。他们的生命体验,任何一个善感的人都能引发触动和思考。综上所述,可见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是高校德育教学的最美平台。但是,过于强调重视古代文学的教学效果,会不会使其沦落到“万金油”的庸俗地位?关键要看应该怎么做。

3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策略

3.1从大学生实际出发,以爱护鼓励为主

3.1.1循序渐进地缓解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进行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时,有学生提出要监督他们背诵,可见中小学的学校和家庭教育养成了他们被动的学习方式。为此,可以适当地缓解应试教育带来的不良影响,指定要背诵的篇目。当前大学生读书少,思考少,感悟能力弱,可以把有趣、有深度的与古代文学相关的书介绍给学生,约定时间定期交流读书心得,使大学生尽快地、平稳地摆脱被动的学习方式,变为自觉主动的学习。

3.1.2针对大学生的年龄特征,注重平等交流任何一代青年都会有缺点,国人又喜欢以经验胜人,倚老卖老,有时把年轻人的缺点放得太大,失去客观性。其实,当代年青人身上存在的优点远远多于缺点。他们有主见,思维活跃,敢说敢做,表现得很成熟,但心理又比较脆弱。作为教育工作者,针对大学生这些年龄特征,要充分尊重和理解,注重平等交流,不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进行说教。面对他们对当今社会道德所呈现的漠视态度,要适当加以激发,使其对社会健康发展充满自信。在具体作品中进行生命意义教育,从很多作家的感怀生命中发现生命的价值,用一些著名文人对待人生的态度,来指导他们如何对待人生挫折。

3.2通过具体作品的讲解有意识地渗透

3.2.1德育与美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和审美能力古代文学对语言的超越是在美学的层次上完成的,所以在德育渗透中应注意和美育相结合,严防说教,去除庸俗,注重用美的形象感染人。如通过对古诗词的吟诵感受诗词本身的韵律之美,将讨论式教学随时穿插在课堂教学中,如讲贾岛诗风时,可以由其“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来入手,适当引发学生思考:到底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敲”字固然好,但“推”字说明这寺门没有上锁,更显破败,和贾岛访幽居友人的荒凉处所以及贾岛的诗风相契合。也可以将韦应物的《滁州西涧》另一个版本“独怜幽草涧边行,尚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和今流行版本作比较,让学生感悟哪个版本更好。这些讨论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加强学生对经典解读的批判性,促使其主动学习与思考,并提高其感悟和审美能力。

3.2.2从作品中寻找诗心,为学生展现最本真的生存状态随着我国几十年来的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相当一部分人会觉得压力变大,这恰恰说明我们这个时代是需要诗心的。诗心,关键是人的精神状态的高雅,寻找诗心,本质上就是要摆脱物质欲望强烈冲击下带来的庸俗功利之心,回归最本真的生活状态。海德格尔认为,摧毁世俗的世界,建立诗意的世界,即是从人类的物质世界经过艺术作品进入神性诗意的精神领域[2]。面对世俗的纷扰,能做到坚守自己的理想,不盲从,不随波逐流,不卑下而琐屑地生活,保存内心的纯正美好。而这些,在古代诸多文人身上都体现出来,读他们的作品必然会受到触动。

3.2.3发掘古代文学作品的现代价值,培养文化认同感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刻意引发学生发掘其中的现代价值,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也能从中受到启发。如针对高校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现象,可以通过一些古代作家作品的品读来激发他们的用世热情。从古代文学作品中认识到世界本来就不是纯净美好的,需要有责任感的执着的人使正义的力量更强大,更能震撼人心。可以适当运用“平移法”,使中国古代文学和现实联系得更紧密。如讲到爱情题材的古代诗词小说杂剧,可见古人爱情观是两情相悦,忠贞如一。而请学生表达对爱情的看法,有女生表达的观点是只要对方对自己好就可以,其实这是一种廉价的爱情观,因为这种爱情观是把女性放在被动的地位来看待的。中国人对异域文化有天然的认同感和崇拜感,过之则为崇洋媚外,否定传统文化。德育“通过增强人的文化主体意识,从而在文化内部产生一种文化抗变机制,使得人们在各种他者文化面前,能以其已形成的主体意识继续保持原有文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不致在他者文化的冲击下失去方向,导致文化发展中的混沌、断裂与失范。”[3]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而价值观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与任务。文化的认同感有利于培养爱国情感、不卑不亢的态度,接受正确的价值观,而古代文学教学正是培养文化认同感的重要平台。

3.3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人格魅力

渗透范文篇8

关键词:青少年;宗教渗透;新媒体;传播学

宗教渗透是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的政治渗透,青少年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敌对势力进行宗教渗透重要关注的群体。校园宗教渗透危害极大,宗教渗透对青少年学生思想意识的野蛮侵蚀消融了我国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学校意识形态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宗教渗透组织通过各种途径拉拢青少年学生进行非法宗教活动,破坏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他们以欺骗的手段发展青少年学生教徒,不少学生因此误入歧途,步入人生的黑暗轨道;宗教渗透组织在校园秘密开展的宗教活动,是对我国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制度的严重挑战。本文试图从宗教渗透向青少年学生传播途径出发进行分析,从传播学视角提供一些校园防范宗教渗透的策略。

一、校园宗教渗透的传播途径

第一,宗教渗透组织直接向青少年学生传播。宗教渗透组织通常在校园附近的居民家庭建立据点,非法教徒分头到校园直接拦截学生进行传播。我们发现,很多校园特别是高等学校附近家庭教会的主要参加者是青少年学生。第二,宗教渗透组织实施人人传播。宗教渗透组织发动一部分青少年学生加入非法宗教组织后,或煽动、或胁迫他们必须在同学中发展一定数量的教徒,如若完不成任务,将会受到他们编制的各种教义的惩罚。第三,利用非法印刷品进行传播。这类印刷品通常受到境外敌对势力的资助,印刷品在青少年学生中分发,有的印刷品还打着学习资料的幌子和由头赠送给学生,其宗教渗透的内容较为隐蔽,让学生在获取学习资料的过程中不知不觉进入宗教渗透内容。第四,以夏令营、培训班的形式进行传播。境外敌对势力扶持、资助境内人组织青少年学生开展夏令营、培训班等活动,其目的是在此过程中实施传教。第五,利用网络新媒体进行传播。我国传统的大众传媒大都可控可管,境外势力很难操控。对网络新媒体的监管具有一定的难度,敌对势力想方设法利用网络新媒体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宗教渗透,一是在互联网上建立宗教网站,传播宗教视频资料、电子教义,开展网上宗教活动,设立网络宗教学校;二是群发电子邮件,通过电子邮件向青少年学生长期输送经书、音像制品等宗教资料;三是以网络通讯工具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宗教渗透,通过QQ群、微信等网络聊天和通信工具实施渗透,发展非法宗教教徒。

二、校园宗教渗透的传播学视角归因

敌对势力不论以何种方式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宗教渗透,都只有在思想上侵蚀青少年、在观念意识上说服青少年、在意识形态上拉拢青少年,才能达到其渗透的目的,才能实现传播者对受众的有效传播。抵御和防范校园宗教渗透,就是要不断削弱其传播的有效性。基于此,我们有必要对青少年学生的媒介生活状态加以分析。目前青少年学生在以手机为主的新媒体生活中,形成了浅阅读、浅表达、浅思考的媒介生活状态。一是浅阅读的新媒体阅读习惯。目前的青少年学生阅读,大多是跟着新媒体推介、新媒体炒作、新媒体诱惑甚至是新媒体煽动的碎片化阅读。手机阅读包含新闻信息、电子图书、搜索信息、短信、彩信、BBS、网络日志、博客、播客、文学网站、手机报、手机小说、微信等内容,其内容之丰富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深度阅读的冲击甚大。久而久之,青少年学生就陷入了这种碎片化的“浅阅读”状态。青少年学生在这一“浅阅读”的资讯跟风中接受的讯息良莠不齐,其中就包含有宗教渗透组织处心积虑为青少年学生量体裁衣制作的资讯,这种裹挟式的宗教渗透传播侵蚀性强,不易防范。二是浅表达的新媒体表达习惯。与浅阅读相对应的是浅表达。青少年学生在新媒体生活中喜欢跟帖,喜欢晒自己的生活,喜欢与网友进行讨论甚至争吵,喜欢揭露生活中的假恶丑现象。然而,这种表达都是浅层次的表达。如此下去,青少年学生不喜欢长篇大论、富有逻辑的表达形式,在自媒体情形下,青少年学生不假思索地晒自己的生活琐事、思想火花、人生际遇、内心感悟,为宗教渗透组织猎取渗透对象提供了极大方便。三是浅思考的新媒体思考习惯。思考是语言化的思考,语言是思考的载体。没有深层次的阅读就不会有深层次的思考。人的思维必须在较深刻的阅读中才能走向纵深,人的思想只有经过接连的逻辑化训练中才能富有逻辑。青少年学生浅阅读、浅表达必然给自己的思维带来的只能是浅思考。表现在生活层面,浅思考的结果是青少年学生容易跟风,容易被敌对势力左右其思想而达到宗教渗透之目的。近年来,青少年学生误入宗教渗透组织的案例越来越多与其浅思考有着极大关联。归结起来,一方面新媒体长时间占有青少年学生的时间,甚至成为了他们的生活习惯;另一方面,浅阅读、浅表达、浅思考的新媒体生活状态,使得青少年学生面对纷繁芜杂的新媒体资讯,反思性不够,质问力不强,警惕性不高,较容易误入宗教渗透组织。

三、传播学视角防范校园宗教渗透的策略

第一,疏导策略:善于占领新媒体。抵御和防范宗教渗透是各级各类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之一。在青少年学生目前的媒介生活状态下,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善于占领新媒体开展工作,从而引导他们远离宗教渗透。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青少年学生价值观念呈多元化,学校管理者和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善于利用新媒体掌握学生思想动向,影响青少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需要对青少年学生新媒体生活的状况做出科学研究和清晰研判,摸准青少年学生使用新媒体的规律,找准他们的兴趣点,做到有的放矢,从而占领新媒体。实际上,新媒体为学校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阵地、新平台,学校管理者亦可以利用新媒体与青少年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从而有效引导青少年学生远离宗教渗透,发挥新媒体的正能量。第二,堵截策略:敢于开展新媒体舆论斗争。抵御和防范校园宗教渗透是校园意识形态工作的组成部分。一些西方国家把我国的发展壮大视为对其价值观和制度模式的挑战,不断加紧对我国的思想文化渗透,挑战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现实情况是,网上负面舆论比较突出,新兴媒体管理办法手段不够有效。从传播学视角抵御和防范宗教渗透,就要敢于旗帜鲜明地开展新媒体舆论斗争。校园宗教渗透工作协调机构需要多与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合作,有效引导舆论。面对形形色色的新媒体宗教渗透资讯,把握好舆论引导的时、度、效,掌握网上舆论的话语权;组织力量对网上宗教渗透的煽动言论进行批驳,掌握网上舆论的主动权;及时有效地过滤掉宗教渗透的不良信息,提高对互联网、手机的有效监管能力,掌握网上舆论的操控权。第三,长效策略: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媒介素养。以上两种策略都是借助外力性质的防范宗教渗透手段。长远来看,还需要提高青少年学生自身抵御和防范宗教渗透的能力。从传播学的视角来说,需要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是具有正确使用媒介和有效利用媒介的一种能力“,是指媒介受众对各种媒体信息的解读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应用的能力。”[1]依照青少年学生目前使用新媒体的盲目化状态,亟需提高其对媒介资讯批判性解读的能力,对各种新媒体信息加以合理解构的能力,及对网络世界虚幻性的正确认知的能力。媒介素养的养成与培育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教育与训练才能获得。鉴于当前新媒体在青少年学生的广泛普及,有必要组织传播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专家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研究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内容和实践途径,将网络素养教育纳入学校通识类课程教育体系,将其作为当代青少年学生的一种基础素养进行培育。实际上,以高等学校为例,自2004年上海交通大学首开媒介素养公选课以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高等院校以选修课或必修课的形式实验性地推出了大量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2]有必要对这些大学媒介素养教育的经验做一总结,在其他高校和中小学推广使用。媒介素养提高了,青少年学生对宗教渗透传播的质疑、辨识、批判能力才会自然而然地提升,达到抵御和防范校园宗教渗透之目的。

作者:侯丙孬 单位:洛阳理工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参考文献:

渗透范文篇9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德育

英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洛克曾提出了“白板说”,他认为人最初的心灵像一块没有任何记号和任何观念的白板,一切观念和记号都来自后天的经验。而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世界的了解、认识还只是处于一种模糊的状态,道德观念还没有完全形成。因此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要在道德观念上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一、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乐记》认为音乐教育具有道德教化的功能,可见音乐教育是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乐记》中提到“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其意是要想转移社会风气,改变民闻习俗,没有比音乐更好的了[1]。第一,在音乐教学中,教学曲目应选用反映学生精神面貌和健康生活的歌曲、适合学生歌唱的我国民族和部分外国优秀歌曲,以及具有地方特点和民族风格的创作歌曲,渗透德育内容,便于学生深刻理解歌曲的情绪,从而提升教学成效。第二,音乐是陶冶情操的课程,其明快的节奏、听音、视唱、发声、演奏等技能技巧的训练,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综合素质的基础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合理渗透德育,从而有效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

二、音乐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有义务在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现行音乐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教师应抓住契机,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以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音乐》教材为例,该书蕴含了两个方面的德育因素。一是爱国主义精神,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是品德教育永恒的主题。如一年级上册第3课的主题就是“祖国您好”,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的有利因素,有意识地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二是劳动因素,如一年级上册第五课的主题是“劳动”,其中有《劳动最光荣》《三个和尚》《大家来劳动》这些关于劳动的乐曲。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歌曲,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引导学生成为一个爱劳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三、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的路径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好德育渗透的时机,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德育渗透,将德育渗透落到实处。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教育形式的艺术性、灵活性、多样性。(一)在游戏中渗透德育思想。在游戏中学习,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善于动脑筋,根据课堂的需要创新游戏教学,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例如,在《你的名字叫什么》的歌曲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围成一个大大的圆圈,教师站在圈中间拿着小布娃娃做道具,对其中一位学生唱道:“你的名字叫什么?你的名字叫什么?”被问的学生唱道:“我叫xxx,我叫xxx”。教师又唱道:“你的名字真好听”。接着,被问的学生开始拿着小布娃娃,对旁边的同学进行提问。一轮下来,学生不仅能够记住旋律,还玩得开心。这时教师就可以总结并渗透同学之间应友爱、和睦相处的德育思想。(二)通过学生合作渗透德育思想。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具体教学中,教师先根据学生特长进行分组,然后布置小组合作任务,任务形式包括学生的团体表演、集体创编等。小组成员分工完成合作任务,之后教师进行点评,提出改进建议。例如,在《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歌曲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或者学生自己和其他同学组成小组。分完小组后,教师要给每个小组发放一些小型伴奏乐器,如沙锤、三角铁等,让学生讨论怎么为乐曲伴奏,丰富乐曲的表现力。在学生表演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抓住适当时机,引导他们感受团队协作的快乐,增强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三)通过多媒体渗透德育思想。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而多媒体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能够从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多加研究,利用多媒体进行德育渗透。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中的图片、视频等进行直观演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营造教学氛围,进而渗透德育。例如,在《红旗颂》的乐曲教学中,教师首先通过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播放一些学生熟悉或学习过的爱国乐曲,营造爱国氛围,将学生带入乐曲的意境。在欣赏完乐曲之后,教师可以播放一些抗战的小视频,对学生进行一次情感的洗涤,引导学生明白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再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四、结语

音乐教育与德育的相互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提高他们的道德思想。作为音乐教师,要利用音乐的独特魅力,善于发现一切可以进行德育教学的因素,让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能够感受到思想道德的熏陶。

参考文献:

渗透范文篇10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美育教育;教育渗透

幼儿园教育是个人发展的基础教育阶段,当前人们对幼儿教育的关注度在持续不断地增加,幼儿教育改革也在大力推进中。在幼儿园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既是新时期幼儿园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方向,也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教学组成。因此,必须重视幼儿园教学的美育教育渗透,为幼儿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幼儿园教学中美育教学渗透的重要意义

在幼儿园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是新时期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改革和优化方向。那么,在幼儿园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到底有什么意义呢?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首先,美育教育渗透能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道德。美育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是培养幼儿追求高尚道德和美好精神的重要教育,是引导幼儿认知美好、向往美好的重要教学内容。其次,在幼儿园教学中渗透美育教学,能够有效开发幼儿智力,有效激发幼儿想象力,在幼儿思维发展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想象力和发散思维又是幼儿智力发展的重要指标,能够有效提高幼儿对相关知识和学生发展指导Xueshengfazhanzhidao情感的掌握和体验。另外,美育教育渗透还能够陶冶幼儿的情操,让幼儿学会欣赏美、感受美,在丰富幼儿精神世界方面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见,在幼儿园教育中渗透美育教育的意义重大,因此,教师要做好各方面的研究工作,从幼儿的发展入手,真正将美育教育渗透到幼儿园教学的各个方面。

二、幼儿园教学中美育教学渗透的途径和方法分析

随着幼儿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化,幼儿美育教育的重要性正在逐步被相关教育人士和家长所认可,结合幼儿阶段学生的发展特点,从幼儿园教学的实际出发,我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美育教学的渗透。(一)多角度开展幼儿园美育教学渗透。幼儿好奇心强、爱玩,对事物有着新鲜感和探究欲望,针对幼儿的这一发展特点,在开展幼儿园美育教学渗透的时候,建议幼儿园教师要做好多个方面的教学工作,从多个角度对幼儿开展美育教学渗透。一是开展主题美育渗透教育活动。基于某一个主题,设置一些活动来开展美育教学渗透,是幼儿园开展美育教学的主要方式之一。比如对于刚进入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我们设置了一个“我是大班哥哥姐姐”的主题活动,通过“我长大了”“我的新班”等一系列具体的活动,帮助幼儿初步建立自尊心和自信心,引导幼儿去主动关心和帮助其他小朋友,尊敬教师、热爱班级。在具体的主题活动实施过程中,首先通过故事《我当哥哥了》,提醒大班的小朋友自己在新学期的“身份”。然后结合新生入园的契机,开展“大带小活动”,让大班的小朋友去接待、帮助刚入园的小朋友,学习关爱和照顾弟弟妹妹,比如午餐后帮助弟弟妹妹洗手,尝试着去安慰刚入园不适应而哭闹的弟弟妹妹,让大班的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去体会当哥哥姐姐的自豪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幼儿的鼓励、表扬,并且将这些表现反馈给幼儿家长,让幼儿家长也赞扬幼儿的行为,以帮助其获得更好的成长。二是注重美育教学活动的多样化。多样化的美育教学活动能够从多角度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同时从多个维度形成对幼儿的美育教学渗透。比如我们结合大班孩子的认知发展阶段,设置了重点为“冬天里的人和事”的美育教学活动,目的是引发幼儿对社会性情感的深层次思考。通过社会、艺术两个维度制定一系列的活动,引发幼儿关爱他人、感受冬天不一样的温暖和快乐的情绪。具体的,我们在美工区组织开展剪窗花、制作红花的项目,并组织学生将这些手工作品送给交警、城市环卫工人;在阅读区放置一些阅读材料,如《冬天的童话》、《不怕冷的大衣》等,让幼儿自主阅读,深化认知和情感。(二)提高教师美育教学素质和能力。教师在幼儿园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说是幼儿接触社会的第一群体,因此,幼儿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关系到幼儿的人格塑造,幼儿教师的美育教学素质则会对幼儿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广大的幼儿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加强分析幼儿、掌握幼儿发展规律和美育教学活动设计的能力,通过科学、合理、有趣的美育教学活动,增加幼儿在美育教学中的情感感受,为幼儿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智力支持。例如,在手工区活动的组织中,教师要充分挖掘身边的“美”,进而让幼儿在直观感受中形成美感。我们可以组织幼儿进行轴对称图形的制作,让幼儿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受轴对称的美。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要有能力去挖掘身边的这些具有美育教育的素材,要从实际出发,通过对幼儿学习特点的了解,选择恰当的方式来对幼儿进行美育教育。当然,这也要求幼儿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这样才能为幼儿课堂增加亮点,才能为幼儿正确审美意识的形成做出贡献。

三、幼儿园教学中美育教学渗透需注意的问题

综上可以看出,在幼儿园渗透美育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对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考察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美育教育渗透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第一,要转变幼儿教师教育思想。近年来,幼儿阶段的教育不提倡小学化,也就是说,在幼儿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再简单地教授幼儿一些拼音、数字、单词等相关知识,而是要从幼儿的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行为习惯的养成等方面入手来进行授课。所以,要想确保美育教育能够有效渗透,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要做好的就是转变教育思想。反之,教师教育思想得不到转变,上文中提到的相关策略就不能得到有效实施,审美教育质量也得不到提升。因此,要想确保审美教育的顺利开展,做好思想的转变是关键,所以,在教学时,我们要注意这一问题。第二,教学活动的开展要有效。在上文的方法和途径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开展主题活动以及多元化的教育活动,是对幼儿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方式。所以,要想真正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这些活动的开展一定要有效,切记不能出现流于形式的现象。比如,“我是大班哥哥姐姐”这一主题班会的开展中,我们一定要真正组织大班的幼儿去照顾小班的幼儿,真正将一些活动落到实处,不能简单地使用口头概述,这样是不利于幼儿成长的。当然,除了上述两点之外,我们还需要注意幼儿主体性的发挥,作为一线教师要时刻将幼儿的发展与健康的成长放在第一位,要通过恰当活动的组织与应用,来为幼儿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夯实基础。

四、结语

幼儿园美育教学是幼儿阶段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关系到幼儿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教学。在幼儿园教学实践中,需要结合幼儿的特点,从多个角度采取多种方法开展美育渗透,同时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为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魏卿.浅谈音乐游戏在幼儿美育中的作用[J].学周刊,2018(10):180—181.

[2]翁麦虹.幼儿美育教学中有效策略的尝试[J].美术教育研究,2017(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