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科教学中法治教育渗透策略

时间:2022-10-09 08:48:13

初中学科教学中法治教育渗透策略

摘要: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法治教育在学科教学中有效渗透的策略。本文从初中学科教育中渗透法治教育入手,结合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讨论了我国中学法治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在初中学科教学中实施渗透法治教育,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法治观念,达到融法于教,法教共进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学科;渗透教学法;法治教育

法治教育的目的是普及法律知识,增强人民对法律的认识,养成人民依法办事的行为习惯。加强法治教育工作,可以提高中学生运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我的意识,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培养知法、懂法,具有法律意识,能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中学生。让学生早日树立法治理念,各学科老师应当共同努力,在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法治教育,才能把法治教育很好地渗透到各学科的教育中。“渗透”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意思是“事物或势力逐渐进入其他方面”。而渗透法治教育是指法律教育向中学学科的渗透,是指中学学科教师在常规教育的基础上实现学科学习与法律教育同步教学,并且在不影响原有教学内容的前提下融入法律教育的一种法治教育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应明确不同学科的特点和知识体系,确定与法治教育渗透的整合点,选择相关学科的有价值的知识,使之成为法治教育的有用工具,以有效实现渗透法治教育的目的。通过对我国中学法治的研究,发现法治教育的内容分散,法治教育的模式僵化,法治教育的有效性不高。主要原因是教师忽视教材整合和资源开发,忽视法治教育的各种规律,忽视学生的主体体验。针对德育和法律控制下中学生生命教育渗透中存在的问题,要全面渗透法治教育,必须以学生为本,以教师和教材的形式进行引导。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本文提出了有效的普及策略:将法治教育的内容融入教材,开发有效的法治教育资源,使用多种法治教育工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一、初中学科教学中渗透法治教育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进一步加强法治与德育的教育,从法治的角度积极探索学生生活中的各种规律和法治体验。同时,通过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积极探索德育与法治教育相结合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自身的思想道德意识,帮助建立核心价值观。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是非辨别能力

中学德育和法治教育的渗透应当引导学生建立基本的法治素养,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学生对拜金主义等消极思想的抵抗力。面对社会现象,客观评价这些现象的合理性,让学生了解生活,欣赏生活,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未来的压力。同时,随着大数据信息技术应用范围的扩大,目前流行的直播平台有“抖音”“快手”等。通过实施情感教育,学生可以深刻体验道德与法律规范的实质是正确认定视频的合理性,有选择地观看视频内容。

二、当前初中学科渗透法治教育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初中学科渗透法治教育的现状

美国大多数中学的渗透法治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以历史上重要法律事件为背景而展开的。与此同时,对于其他课程教学中,如数学、社会和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都会在适当的时机渗透法治教育,以达到法治教育的目的。当教师教授学科课程时,他们会引导学生考虑伦理、道德、法律和其他教育,通过学科渗透产生了微妙的影响。俄罗斯法律教育标准更是首次以中学特殊课程的形式引入。总的来说,在初中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国外主要以渗透法进行中学生法治教育,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二)国内初中学科渗透法治教育的现状

各学科教学都注重法治教育思想的渗透。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有多处渗透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十多部法律内容的相关知识;数学教材中也有所体现;英语教材中,23篇课文也涉及了近20条法律法规的内容;历史、地理等学科也或多或少地渗透了法治教育的内容。由此可见,中学的法治教育在中学生教育过程中占有很高的地位,它不仅包括中国的法律制度和宪法知识的介绍,还对中学生的法治学习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根据《中小学法律教育指导纲要》,中学生法律教育也在为每个学段做准备。但是,在课堂教学中,绝大多数教育工作者都只是在研究法律渗透教学的方法,但没有建立起教育实践的渗透模式。

三、当前初中学科渗透法治教育的研究意义及研究价值

(一)当前初中学科渗透法治教育的研究意义

其研究初中学科渗透法治教育的意义有以下四点,一是加大学科融合力度。初中学生处于大量吸收各类知识的阶段,在常规学科中注重法治教育的渗透,使学生能在长期的学科学习中轻松了解并掌握法律法规知识,并能在生活中自觉地遵守。二是在课程学习中渗透法治教育的案例分析,能使得课堂学习更有活力。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既能有效学习学科知识,也能更好地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三是增强初中学生的法治意识,使初中学生成为法律宣传员,从而助力全社会的普法工作。四是目前学生法治观念淡薄,校园霸凌等不良事件常有发生。因此,我们在常规的学科教学中应当不断加强法治观念和知识的渗透,提高广大师生法律素养和法治意识。初中学科渗透法治教育,可以更好地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更好的保障校园安全,促进学生积极向上成长,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二)当前初中学科渗透法治教育的研究价值

近年来,由于社会、学校、家庭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青少年犯罪率不断上升,对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都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中学生必须学习法律和法律知识。通过法律培训,中学生的妨碍行为可以得到“治疗”。将适当的知识融入中学课程。同时,法律知识的整合有助于学生理解学习内容,提高情感理解能力,实现法律能力的提高。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接受正规教育的中学生的课程非常重要。将法治教育的内容有机地渗透到教育的各个领域,加强法治意识的培养,形成完整的法治教育实施纪律体系。它已成为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保障。探究将法治教育的内容、知识点通过多种有效的形式,潜移默化地渗透于各科的教学中,形成各学科系统有效的教学实践模式,将法治意识根植于学生内心,达成法治教育目的。转变学校的法治教育理念,促进学校立德树人、法治育人的工作的进一步落实。响应国家普法教育,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坚实法治基础。青少年由于人生阅历和社会经验有限,需要法律知识来为自己的安全保驾护航。不因无知而触犯法律底线,在受到伤害的第一时间也能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初中学科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法治教育原则

(一)学生为本的渗透法治教育原则

道德和法律教育应当以学生、学校和社会为主体,学习必要的法律法规,引导和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行为价值观。渗透法治教育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和思想实际进行。脱离学生之后,法治教育无法得以实施。脱离学生的法治教育只是一种非常简单的形式,学生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同时还会起到相反的效果。法治教育要渗透到中学德育和生活中,就必须以学生为本进行法治教育。学生不仅应该了解学校、社会和家庭的法治教育,还应该了解自己对他人生命的看法以及人类对生活世界的理解。更重要的是知道我们是否能在危机中帮助自己。在完全掌握学生具体情况的前提下,我们可以有明确的目的,充分发挥法治教育的作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法治教育。

(二)教师引导的渗透法治教育原则

正如所有的教育活动都是一致的,法治教育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作为一名教师,请以世界一流的方式学习。”教师传授给学生的法治知识,教师行为的展示,教师对学生知识或思维的引导和启发,形成了完整的法治教育活动,因此,中学法治教育应渗透到初中学科的教学之中,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照顾者”和“心理健康管理者”,教师可以丰富和改善学生的精神世界。通过各种教育和实践活动,学生可以了解和体验生活,提高知识和技能的发展,促进学生生活的全面发展。

(三)教材为据的渗透法治教育原则

法治教育的教材中包含基本结论和一般示例,但为了让所有学生学习法治知识以及能够更好地应用,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方法,开发各种教育资源,以提高法治教育的有效性。以教材为根本,渗透法治教育,培养学生自控的习惯,学会检查自己的缺点,也不要盲目自责,通过自我约束和反省,积极适应并认真纠正自己的行为。

五、初中学科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法治教育渗透的策略

目前,学校在课堂上开展法治教育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渗透法治教育的课堂教学法并没有广泛运用。因为是传统的教育方式,传统的教学方法不仅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学生们上课的积极性还经常受到打击。法治教育使学生能够懂得基本的法律常识,提升个人的法治素质。如果教师只使用一种教学方法来减少学生的课堂参与,教学质量将受到非常大的影响。

(一)将法治教育融入课程设计过程

初中阶段是年轻人成长的重要时期。他们对周围的一切都很敏感。在《道德与法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设计课程,将法治教育与课程教学相结合,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确保学生健康成长。例如,诚信课程的教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实际情况做出榜样。可以总结学生的生活伦理标准,引导和总结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标准。

(二)将法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导入环节

将适当的知识融入中学课程。同时,法律知识的整合有助于学生理解学习内容,提高情感理解能力,实现法律能力和法治能力的双重提高。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将法治教育的内容有机地渗透到教育的各个领域,加强法治意识的培养,形成完整的法治教育实施体系。

(三)营造法治教学环境,提升学生的体验

法治教育要结合具体的教学科目,并且还要结合时代背景,重视学生的实践,其研究的核心在于法治思想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营造法治教学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法治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因此,应该有效地进行法治教育。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不同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会产生共鸣,从而加强他们的体验,对于所教授的内容掌握得更加深刻。也可以运用现代教学设备,可以以图像、视频等方式来传达所要传递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与掌握,多媒体图像就可以让学生沉浸其中并留下深刻印象。另一方面,教师必须认识到,法治教育离不开教育环境,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创造“情学结合”的辅导环境,促进了“情学结合”教育环境中的情感共鸣,促进了学生参与道德和法律教育的愿望,并且对此进行改进。

(四)结合生活案例实现法治教育的有效渗透

在课程学习中渗透法治教育的案例分析,能使得课堂学习更有活力。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既能有效学习学科知识,也能更好地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道德和法律教育的相关内容是理论教育。应当以学生、学校和社会为主体,学习必要的法律法规,引导和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行为价值观。在实施法治教育时,要把握中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教师的法律能力。只有引入生活中的法治案例,我们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积极地学习相关知识,教师也可以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青少年由于人生阅历和社会经验有限,需要法律知识来为自己的安全保驾护航。不因无知而触犯法律底线,在受到伤害的第一时间也能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六、结语

由于社会、学校、家庭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青少年犯罪率不断上升,对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都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中学生必须学习法律和法律知识。通过法律培训,中学生的妨碍行为可以得到“治疗”。将适当的知识融入中学课程,同时,法律知识的整合有助于学生理解学习内容,提高情感理解能力,实现法律能力和法治能力的双重提高。将法治教育的内容有机地渗透到教育的各个领域,加强法治意识的培养,形成完整的法治教育实施纪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中学德育和学科教育中渗透法治教育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也有助于培养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因此,归纳出初中学科内容蕴含法律法规的关系列表,探索建立学科动态教学有效渗透法治教育的教学方法。教师应注重课堂渗透与课后实践,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告别传统教育理论与实践分离的研究状况,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让法治教育效果能够在实践中得以显现,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学风.中小学生命教育论纲[J].教书育人,2003(01).

[2]郭成,于锡金,郭熹崴.生命教育的理论渊源与发展进程[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

[3]苏长江.生命教育内涵辨析[J].经济师,2012(06).

[4]张文丽,严学凤.高中政治课的导入艺术探究[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6(3).

[5]冯萍.《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生命教育探究[J].教育,2018(21).

[6]潘珣.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真、善、美”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07).

[7]张晓峰,侯丽杰.中学生命教育教学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19(08).

[8]曹雪利.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命教育改进措施探析[J].新西部,2019(21).

作者:杨木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