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职工退休管理制度十篇

时间:2024-02-06 17:35:59

企业职工退休管理制度

企业职工退休管理制度篇1

关键词:企业;离退休职工;社会保障

一、企业离退休职工社会保障问题分析

(一)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不健全

当前,在以单位或企业为核心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中,我国当前的企业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相应角色不够充足,由单位或企业发挥社会保障供给和实施的角色不到位,缺乏必要的支持,同时,企业离退休职工社会保障作为一种社会保障手段,首先要做的是确保社会保障制度的正义和保障社会发展稳定和安全。不同企业的社会保障制度,通过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和运行,规范了不平等的再分配制度的现实。当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社会救助功能被弱化,影响了企业离退休职工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效实施。

(二)社会保障制度管理模式落后

目前,企业离退休职工社会保障管理模式相对较为落后,在运行模式中存在一些非常严重的问题,比如社会保障基础设施薄弱,在职工失业保险的实施过程中,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管理模式不够科学,缺乏需要的资金和设施,并且整个社会保障管理系统没有满足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需要。一方面,社会保障管理工作人员业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甚至有些工作人员对企业社会保障制度的看法了解不足;另一方面,由于受到社会保障资源有限的影响,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制度不健全,企业离退休职工的社会保障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有效的进行。因此,在社会保障制度管理系统的实施过程中,需要企业准确把握离退休职工的具体情况,了解低收入家庭的实际经济情况。同时还可以在社会保障体系的具体实施中,依托社区开展社会保障工作。

(三)企业离退休职工管理过于分散

在企业离退休职工社会保障体系管理过程中,离退休职工分布过于分散,管理人员对离退休职工的居住地方不熟悉,进而不方便对离退休职工进行统一管理,因此这种状况加剧了企业离退休人员的管理难度。故而,解决企业离退休职工生活场所分散的问题已成为退休职工管理的重点工作,加强企业离退休职工管理,需要将分散离退休职工建立统一的住房医疗等保障制度,促进企业离退休职工能够进行统一管理,帮助企业离退休人员可以方便地进行沟通与互动,进而丰富离退休职工的业余生活。因此,在对企业离退休职工进行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必须解决离退休职工居住分散的问题,这也是加强离退休职工管理职工管理的关键点。同时,在离退休职工管理发展过程中,企业应充分了解离退休职工的健康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企业离退休职工的医疗费用管理已成为企业社会保障管理的重点之一。

二、解决企业离退休职工社会保障问题的方法措施

(一)完善企业离退休职工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企业离退休职工社会保障体系,需要不断加快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从职工养老、医疗、失业等方面形成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企业离退休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保障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并且保证职工的基本医疗程度,推进企业保障制度建设的改革。不断扩大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险覆盖面,依照法律规定统筹职工之间的社会保险,积极稳妥地推进企业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另外,针对企业离退休职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立法工作,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内容,推进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扩大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覆盖面。

(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管理模式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管理模式,需要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离退休职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促进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的形成,促进企业经济结构的调整改革,推动社会保障机制的建立,盘活企业发展资产,健全离退休职工的失业保险制度,推动企业实施失业保险制度,推动失业保险就业系统的构成,扩大失业保险覆盖范围,发挥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作用,缩短失业持续时间,减少失业保险基金的承受能力。建立和完善财政补贴辅助系统,制定促进再就业政策,同时,医疗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步伐,促进企业职工医疗保险方案的逐步实施,进而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另外,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资金的筹资渠道,加强职工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

(三)转变社会保障制度管理理念

转变对企业离退休人员的社会保障管理理念,推动离退休职工更好地开展离退休职工管理,重视离退休职工的物质活动和精神文化共同发展,使离退休人员有着丰富多彩的生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离退休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应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丰富员工业余生活,应积极引导离退休职工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总之,在企业离退休职工社会保障活动中,应转变管理观念,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离退休职工活动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与此同时,推行积极的就业扶持政策,千方百计促进职工再就业。鼓励各类企业吸纳富余人员和下岗职工,发展社区服务,鼓励灵活就业,并制定专门的行业就业扶持政策研究。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基金的能力,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宏观调控,建立失业预警系统,丰富失业保险基金,提高失业保险基金的应对能力,增加失业保险统筹层次,建立失业保险制度调整机制,建立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三、结语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离退休职工的社会保障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为不断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的社会保障服务,推进企业职工福利的长效化,需要从多方面工作来进行开展。由于当前企业离退休职工社会保障管理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所以企业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提高企业离退休职工社会保障管理工作水平。故而,本文论述了当前我国企业离退休职工的社会保障管理现状,并结合具体实际,提出了解决企业离退休职工社会保障问题的基本思路,不断提高养老保险水平,加强医疗保险制度的推进,完善失业保险制度,推动促进再就业政策的实施,切实有效的开展企业离退休职工的社会保障服务。

参考文献

企业职工退休管理制度篇2

【关键词】思想引领;机制建设;以人为本

一、做好新时期离退休职工管理服务工作,必须注重思想引领

随着企业离退休职工的逐年增多,社会老年化进程加快,加之在信息化时代的影响下,离退休职工的思想比较活跃,对幸福生活的期望值较高。因此,做好新时期离退休职工管理服务工作必须注重离退休职工的思想行为引领,多管齐下,促进离退休职工思想行为养成和文化素质的整体提升。

1、以“思想引领”为先导,形成离退休职工价值取向。企业建设和发展需要一个稳定、和谐、良好的环境作保证。在当今多媒体和信息化时代,离退休老同志的思想比较活跃。因此,做好离退休职工管理服务工作必须注重思想和行为的引领,坚持思想领先,强化正面宣传引领,传递正能量。要通过采取开办老年大学,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创办“夕阳红”简报,设置离退休职工文化园地,召开学习会、座谈会、恳谈会等各种方法,宣传上级精神,解读政策,落实“两个待遇”,传递健康知识,介绍生活卫生常识,展示离退休职工活动风采。广泛深入、持之以恒地帮助离退休职工学习和掌握实用、爱用、管用的先进文化知识,开阔视野,长才益智,打牢“发展――和谐之基,梦想之本,幸福之源”的思想基础,增进和谐发展共识,让离退休职工跟上时展的步伐,形成“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的价值取向,为推进企业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加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2、以岗位职能培训为载体,提升做好离退休职工管理服务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离退休职工管理服务工作涉及到千家万家,涵盖政策解读、帮扶救助、温暖关爱等各项工作。而离退休职工管理者是做好离退休职工管理服务工作的主体,其素质高低直接决定着离退休职工管理服务工作的效果,这就要求离退休职工管理者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提升做好新时期离退休职工管理服务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为此,要以《老年法》和国家出台的政策法规、岗位职能、心理学等为重点培训内容,结合不同时期离退休工作要求和任务,不断更新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搭建相互交流平台,开展行之有效的素质培训,促使离退休管理者的岗位职能、综合能力、工作经验得到积累,升华对做好离退休职工管理服务工作的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提高,逐步实现由“被动做”到“主动为”的转变,提高离退休职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内化为做好离退休职工管理服务工作的自觉行动。

3、以发挥整体效应为前提,构建离退休职工管理服务工作新格局。加强组织领导、发挥整体效应、形成共为合力,是做好新时期离退休职工管理服务工作的有力保障。为此,各级组织、各部门都应共同承担起离退休职工管理服务工作的重任。如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制度、离退休职工服务制度、离退休职工政治生活两个待遇等,需要人事、干部、党委组织、财务等部门共同完成,不仅要体现各自职能,发挥好疏导教育作用,还要善于挖掘、整合和创新。做好离退休职工管理服务工作的方式方法,要通过群策群力、优势互补、多层引导,营造离退休职工融入企业中心工作的良好环境。要创新方法,不断改进离退休职工管理服务工作,努力构建党组织领导协调、整体策划、行政组织主动融入,分工负责、群团组织发挥优势,展示作为,做好离退休职工管理服务工作的新格局,促进企业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加快发展。

二、做好新时期离退休职工管理服务工作,必须注重机制建设

做好离退休职工管理服务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可以说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系统工程。因而必须注重管理服务工作的机制建设,在长效性、常态化上着力。把制度约束性的落实与人性化管理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机制作用,促进离退休管理服务工作稳步、有序、健康发展。

1、要不断完善基本工作体系,注重长效性与常态化有机结合。要针对离退休职工这个特殊群体的实际特点,坚持“为了一切老同志,一切为了老同志”的理念,遵循“您的问题我回答,您的忧愁我分担,您的难事我帮助,您的快乐我分享”的原则。健全完善“三个体系”,确保离退休职工管理服务工作健康发展。①完善“信息体系”。要健全完善离退休职工管理服务信息库,从离退休职工基本概况到家庭住址,从联系电话到本人的身体健康情况都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建立信息库,实施微机动态管理,即时更新,使离退休职工管理服务工作有网络平台作支撑,实现信息化。②完善“工作体系”。要建立离退休职工管理服务月检查、半年评估和年度讲评等日常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工作网络、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岗位安全风险职责,使离退休职工管理服务工作立标明责,实现常态化。③完善“服务体系”。要根据离退休职工管理服务工作的特点,建立健全《“六必谈、六必访”制度》、《离退休职工特重困补助制度》、《离退休职工“白事”制度》、《离退休职工过生日制度》、《离退休职工文化活动制度》、《离退休职工年度普查制度》等管理服务离退休职工的相关制度,使离退休职工管理服务工作有章可循,实现制度化。通过健全完善“信息体系”、“工作体系”和“服务体系”,使离退休职工管理服务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确保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好事办好。

2、要不断完善正向激励机制,注重工作评价与激励机制的有机结合。离退休职工管理服务工作的激励机制对于促进企业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加快发展有着积极有力的助推约束作用。为此,重点要在完善“三项正向激励机制”上下功夫。即完善离退休工作选好人、用好人激励机制,克服安置型、老弱型的弊病;完善评先选优激励机制,调动离退休管理者的积极性;完善评选优秀离退休职工、“五好家庭”激励机制,促进离退休职工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奋进的热情,激发离退休职工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长,主动融入企业中心工作,积极为企业进良言、献良策,为职工讲传统,为新职人员传绝活、教绝技、练硬功,搞好传帮带,使离退休职工发挥余热,形成离退休职工与企业发展同呼吸、共命运的共同体。在做好离退休管理工作评价与激励机制有机结合的同时,对为离退休管理服务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相关部门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发挥正向激励机制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3、要不断完善稳控机制,注重服务大局与稳定工作有机结合。离退休职工队伍稳定工作事关企业和谐稳定,是做好新时期离退休管理服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为此,各级离退休管理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责,从融入中心、服务大局的高度,进一步完善离退休职工思想动态分析制度,突发不稳定因素的应急预案。通过分析、调查研究,找准工作对象,不失时机地对离退休职工释疑解惑,疏通思想,消除离退休职工从岗位上退下来以后,由于环境变化造成的思想变化,对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矛盾,对看不清、想不通、道不明的现象产生的失落、困惑和疑问,导致心理失衡、信任危机、思想退化、理想淡化的倾向,充分发挥好稳控机制的保障作用,确保离退休职工身心健康和队伍稳定。

三、做好新时期离退休职工管理服务工作,必须注重以人为本

做好离退休职工管理服务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企业的有力保证;是推动企业安全发展、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体现人性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因此必须注重以人为本,用真心真情凝心聚力,形成离退休职工个人愿景与企业发展目标同心、同向、同步的良好局面。

1、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用真情关爱送温暖送和谐。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老、敬老字里行间包含的是一个“情”字。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把党和各级组织对老同志的关心、关爱之情送到广大离退休职工的心坎上,为老同志创造一个舒畅、颐养千年的良好环境是广大离退休管理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用真情关爱为离退休职工送温暖送和谐,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每年下发慰问信。主要是通过《致离退休职工及家属的慰问信》,宣传上级精神,展示改革发展成果,祝福老同志健康幸福,传递企业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正能量;坚持每年赠送慰问品。要在春节和老年节前夕,向离退休职工赠送慰问品,架起企业与离退休职工沟通的“连心桥”,使离退休职工感受到企业没有忘记他们为企业所做的贡献,表达各级组织对离退休职工的关爱;坚持走访谈心。要结合各级干部包保基层一并进行。利用到基层检查指导工作之机,通过走访、谈心、接访下访等方式,全面了解离退休职工家庭和生活情况,主动为离退休职工解难答疑、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做到“三个坚持”,持续不断地为离退休职工送真情、送关爱、送和谐。

2、要坚持体现人文关怀,用亲情融入开展帮扶救助。离退休职工是企业的奠基人,是企业改革发展的贡献者。虽然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但他们与企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的思想、情绪、行为对企业的影响具有广泛的辐射作用。因此,要把为离退休职工提供优质服务作为首要职责,代表各级组织落实好各项政策规定,用亲情帮扶救助离退休职工,努力做到“六必谈六必访”和“三个到位”。“六必谈六必访”,即:做到离退休职工患病住院必谈必访;家庭纠纷必谈必访;发生突发事件必谈必访;思想发生波动必谈必访;红、白事必谈必访;遇到困难必谈必访。“三个到位”,即:做到突况到位。就是针对离退休职工发生突发性事件,第一时间实施帮扶救助,如火灾、水灾、地震等。做到解决困难到位。就是力所能及地帮助离退休职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如大病、意外伤害等。做到沟通协调到位。就是针对离退休职工诉求,解难事、办实事,如住房、养老金、就医等。通过用亲情帮扶救助离退休职工,使离退休职工感受到党的温暖,人间的大爱、社会的和谐。

企业职工退休管理制度篇3

关键词∶油田企业 退休职工 服务 工作探究

近年来,随着油田企业退休高峰期的逐渐到来,以及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快,油田企业退休职工越来越多,他们曾经为我国的石油事业发展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和力量,在他们退休之后,理应为他们创造一个优越的环境,通过优质的服务让他们安享晚年。与此同时,油田企业退休职工的管理服务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群众工作,做好这项工作十分困难,如何做好新时期、新环境、新要求下的油田企业退休职工管理工作,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将对此进行探究。

一、油田企业退休职工管理服务工作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1、油田企业退休职工管理服务工作的发展历程

我国油田企业从出现退休职工的时候起,就逐步建立了退休职工管理服务体系,刚开始时退休职工较少,采取的是“谁的职工,谁负责”的管理原则,由各个油田企业的二级单位分别负责本单位退休职工的相关管理和服务工作,因为退休人员少,有的二级单位并没有设立专门的退休职工管理和服务机构,而是由相关的职能部门或者科室代为管理。随着油田企业退休职工的逐渐增多,各大油田企业逐步成立了专门的退休职工管理服务部门,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单位负责,区别待遇”的总体原则,负责整个油田的退休职工管理与服务工作,油田企业的各个二级单位也都分别设立了相应的专门从事退休职工管理的科室,负责对本级单位的退休人员进行管理与服务。随着各大油田企业对退休职工管理与服务工作认识的不断提高,油田企业退休职工管理与服务工作逐渐走向了规范化与规模化。

2、油田企业退休职工管理服务工作的发展趋势

油田企业退休职工管理服务工作的第一个发展趋势就是逐步由各个油田的“企业人”向“社会人”转化。在实现油田企业退休职工各项保险社会统筹后,职工退休后其管理与服务将会与原来的油田企业分离,本着“属地管理”的原则,实现社会发放、社会服务。但这并不意味着油田企业退休职工与油田脱离,必须要实行油田企业退休职工的社会化管理服务,使他们的退休管理服务得到有计划有组织的保障。

油田企业退休职工管理服务工作的另一个发展趋势就是各种退休职工保障设施的不断完善。实现对退休职工的管理服务,就需要为他们提供相应的硬件设施,为他们健身、休闲生活提供保障。在当前我国老龄化趋势加快的情况下,整个国家的层面都在重视老龄事业的发展,这就需要油田企业制定和出台各项老龄事业制度,为油田企业的退休职工管理服务提供可靠的组织和制度保障。

二、加强油田企业退休职工管理与服务的措施

油田企业退休职工的管理与服务工作,虽然不是油田企业的中心工作和大局工作,但是却又与油田企业的中心和大局工作息息相关,只有充分做好退休职工的管理与服务工作,才能维护油田企业的和谐稳定,实现油田企业的稳定生产。

1、健全完善退休职工管理服务体系

油田退休职工虽然已经退休,但是他们与油田企业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有健全完善退休职工的管理与服务体系,才能为油田职工提供更加高效的管理和服务。健全完善油田企业退休职工管理服务体系,首先要确保思想认识到位,思想认识是工作的突破点,只有充分认识油田企业退休职工管理与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带着感情去做退休职工的管理与服务工作,才能真正的帮助退休职工解决生活中的难题,才能真正的做好退休职工的管理与服务工作;健全完善油田企业退休职工管理服务体系,其次要确保机构设置和专业人员到位,要结合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以及油田工作实际,扎实的推进油田企业退休职工专门管理机构建设,不断地优化退休职工管理机构设置,大力选用那些责任心强、有爱心、有奉献精神的人从事这项工作,确保退休职工管理与服务工作人员能够全身心的投入这项事业,服务退休职工;健全完善油田企业退休职工管理服务体系,还要确保资金到位,资金是从事一切事业的关键,油田企业要做好退休职工管理与服务工作,就要切实落实专项资金,确保退休职工活动场所管理和维护、健康查体等各项活动能够顺利开展。

2、充实退休职工管理与服务工作内容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老龄化趋势的加快,我国老年人的人员结构、年龄情况、思想状况都产生了很大变化,油田企业的退休职工也不例外。基于退休职工管理与服务工作的新特点和新要求,需要工作人员切实增强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根据发展变化的实际不断充实和完善退休职工管理与服务工作内容,使其能够与不断发展变化的实际相适应,从而为油田的发展、稳定和生产大局服务。

3、创新退休职工活动载体,突出阵地建设

油田企业退休职工的最大需求就是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要针对这一特点不断创新退休职工的活动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建立学习、团拜会、座谈会等制度,使退休职工能够自觉形成团结向上的氛围,形成健康文明的晚年生活环境。

三、结论

当今社会,随着社会条件的不断变化和老龄化趋势的加快,油田企业退休职工的管理与服务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要求。通过对油田企业退休职工管理与服务工作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对如何做好新形势下油田企业退休职工管理与服务工作进行探究,为我们下一步开展退休职工的管理与服务工作指明了方向,从而形成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在探索中不断创新的退休职工管理与服务工作新模式。

参考文献:

[1]杨晖.关于离退休职工教育管理服务机制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17期.

[2]吴健雄.浅谈加强和改进离退休职工政治学习[A].人口老龄化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广西老年学学会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企业职工退休管理制度篇4

一、油田企业退休职工管理服务工作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1、油田企业退休职工管理服务工作的发展历程

我国油田企业从出现退休职工的时候起,就逐步建立了退休职工管理服务体系,刚开始时退休职工较少,采取的是“谁的职工,谁负责”的管理原则,由各个油田企业的二级单位分别负责本单位退休职工的相关管理和服务工作,因为退休人员少,有的二级单位并没有设立专门的退休职工管理和服务机构,而是由相关的职能部门或者科室代为管理。随着油田企业退休职工的逐渐增多,各大油田企业逐步成立了专门的退休职工管理服务部门,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单位负责,区别待遇”的总体原则,负责整个油田的退休职工管理与服务工作,油田企业的各个二级单位也都分别设立了相应的专门从事退休职工管理的科室,负责对本级单位的退休人员进行管理与服务。随着各大油田企业对退休职工管理与服务工作认识的不断提高,油田企业退休职工管理与服务工作逐渐走向了规范化与规模化。

2、油田企业退休职工管理服务工作的发展趋势

油田企业退休职工管理服务工作的第一个发展趋势就是逐步由各个油田的“企业人”向“社会人”转化。在实现油田企业退休职工各项保险社会统筹后,职工退休后其管理与服务将会与原来的油田企业分离,本着“属地管理”的原则,实现社会发放、社会服务。但这并不意味着油田企业退休职工与油田脱离,必须要实行油田企业退休职工的社会化管理服务,使他们的退休管理服务得到有计划有组织的保障。

油田企业退休职工管理服务工作的另一个发展趋势就是各种退休职工保障设施的不断完善。实现对退休职工的管理服务,就需要为他们提供相应的硬件设施,为他们健身、休闲生活提供保障。在当前我国老龄化趋势加快的情况下,整个国家的层面都在重视老龄事业的发展,这就需要油田企业制定和出台各项老龄事业制度,为油田企业的退休职工管理服务提供可靠的组织和制度保障。

二、加强油田企业退休职工管理与服务的措施

油田企业退休职工的管理与服务工作,虽然不是油田企业的中心工作和大局工作,但是却又与油田企业的中心和大局工作息息相关,只有充分做好退休职工的管理与服务工作,才能维护油田企业的和谐稳定,实现油田企业的稳定生产。

1、健全完善退休职工管理服务体系

油田退休职工虽然已经退休,但是他们与油田企业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有健全完善退休职工的管理与服务体系,才能为油田职工提供更加高效的管理和服务。健全完善油田企业退休职工管理服务体系,首先要确保思想认识到位,思想认识是工作的突破点,只有充分认识油田企业退休职工管理与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带着感情去做退休职工的管理与服务工作,才能真正的帮助退休职工解决生活中的难题,才能真正的做好退休职工的管理与服务工作;健全完善油田企业退休职工管理服务体系,其次要确保机构设置和专业人员到位,要结合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以及油田工作实际,扎实的推进油田企业退休职工专门管理机构建设,不断地优化退休职工管理机构设置,大力选用那些责任心强、有爱心、有奉献精神的人从事这项工作,确保退休职工管理与服务工作人员能够全身心的投入这项事业,服务退休职工;健全完善油田企业退休职工管理服务体系,还要确保资金到位,资金是从事一切事业的关键,油田企业要做好退休职工管理与服务工作,就要切实落实专项资金,确保退休职工活动场所管理和维护、健康查体等各项活动能够顺利开展。

2、充实退休职工管理与服务工作内容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老龄化趋势的加快,我国老年人的人员结构、年龄情况、思想状况都产生了很大变化,油田企业的退休职工也不例外。基于退休职工管理与服务工作的新特点和新要求,需要工作人员切实增强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根据发展变化的实际不断充实和完善退休职工管理与服务工作内容,使其能够与不断发展变化的实际相适应,从而为油田的发展、稳定和生产大局服务。

3、创新退休职工活动载体,突出阵地建设

油田企业退休职工的最大需求就是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要针对这一特点不断创新退休职工的活动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建立学习、团拜会、座谈会等制度,使退休职工能够自觉形成团结向上的氛围,形成健康文明的晚年生活环境。

企业职工退休管理制度篇5

关键词:国有企业;基层离退休;工作方式;对策

搞好离退休人员的管理工作,不仅是广大离退休职工的迫切要求,也是各级离退休管理组织和离退休管理干部责无旁贷的职责。

近年来,随着社会老年化进程的加快,国有企业庞大的离退休人员队伍在不断扩大。虽然国有企业也采取了了很多的措施来管理,但也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离退休人员基数在不断扩大,管理难度不断加重。很多离退休人员住处分散,有的离退休人员生活在公司福利区,有的人员生活在郊区,还有的离退休人员和子女生活在一起,甚至有的离退休人员生活在国外。如此分散的格局,对管理工作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市场竞争不断加强,很多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很大的冲击,经济效益下滑,导致无力出资建造更多的老年活动场所。加上以前的很多设备开始老化,已然无法适应新时期的老年健身要求,离退休人员对此很有意见。

离退休管理工作者,不但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业务能力,熟练掌握和运用党和国家的老干部政策法规,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而且要注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探索创新工作思路,努力营造尊老、敬老、爱老氛围,努力提高离退休职工生命和生活质量。一是要加强离退休管理干部思想政治建设,以“尊重老干部就是尊重党的光荣历史,爱护老干部就是爱护党的宝贵财富”作为工作的根本宗旨。二是要完善离退休管理人员的培训制度,定期组织离退休管理人员分期分批轮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

一、树立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高度重视稳定工作

离退休管理者要深刻意识到离退休人员工作对于国有企业的和谐稳定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和谐稳定应该是所有工作的最高要求,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在工作中,要十分注重学习中央政策和上级文件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大局意识,高度重视本职工作,以不断创新的精神面对新形势下离退休人员服务管理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意识和政治意识,坚持“责任重于泰山”的信念,任劳任怨、竭诚服务,通过周到细致的服务,把组织对老同志的关心照顾落到实处,把组织的温暖送到老同志的心坎上。在生活上,要经常与离退休人员交流、沟通,积极解决离退休人员提出的各种问题,配合上级部门做好各种问题的处理,真正做到让离退休人员“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安详晚年。

二、提高管理水平,增强部门服务意识

强化服务意识是离退休工作的基本要求。服务是我们工作的基础,也是我们工作方向的重中之重。国有企业离退休人员管理工作者从事离退休工作的时间有长有短、年龄有大有小,工作经历也不同,而且外界对离退休工作有普遍性的偏见――不好干、也不愿意干。所以,我们必须要按照有高度的政治素质、坚强的队伍凝聚力、和谐的同志关系、较强的工作能力、火热的服务意识的原则来建设这支服务队伍。

离退休管理工作者,一定要坚持“上为所领导分忧、下为老同志解愁” ,“以尊重老干部就是尊重党的光荣历史,爱护老干部就是爱护党的宝贵财富”作为工作的根本宗旨,坚持“三熟、四访、五心”(“三熟”即熟悉离退休工作业务;熟悉离退休工作政策;熟悉离退休个人情况。“四访”就是对离退休重大节日必访、生病住院必访、特殊困难必访、思想有波动必访。“五心”即对离退休要有爱心;为离退休服务要细心;给离退休办事要诚心;接待离退休要耐心;做离退休工作要热心。),共同维护国有企业爱老、敬老、助老的浓厚氛围,让离退休人员拥有健康快乐的晚年生活。

三、创新管理制度,有效开展离退休工作

国有企业离退休的管理工作要在党委的指导下强化部门建设,通过专职的老干部管理机构,尽力改善办公环境,从硬件上保证离退休活动场所。同时,不但要将养老金发放、医药费报销形成制度化,而且还要建立离退休人员动态管理库,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离退休职工日常管理办法,创新工作思路、严格管理制度,使离退休工作紧贴企业发展,保证离退休工作的有序开展。

四、以情动人,多方位关心离退休职工

离退休管理工作者要围绕“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总体目标,从多方面对离退休职工做到真诚的关心。

一是政治上对离退休职工做到真诚的关心。要通过为离退休职工开辟学习交流场所、召开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关注离退休职工队伍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多与老同志交流、沟通,了解老同志的思想动态,及时反馈并做好解释,让离退休职工对于企业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发言。特别是针对涉及利益的、一系列多年未妥善解决的老大难问题,要积极配合上级单位做好维稳工作,使他们退休了也不会感到孤独无聊,仍然能够紧跟企业发展,及时了解最新形势变化,快乐享受晚年。

二是生活上对离退休职工做到真诚的关心。要积极为离退休职工配备齐全的健身活动设施,使离退休职工树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定期组织开展各类适合离退休职工的娱乐活动;针对不同的离退休职工,制定不同的服务措施,对病弱残疾的离退休职工更要做到贴心关爱、服务到位;针对报销过程中离退休职工提出的问题,及时与保险公司协商和解决,给职工满意答复。

五、开展岗位竞聘制度,

提高离退休管理工作的

竞争服务意识

一是要对离退休管理工作的所有人员在编制内设岗。这就要求所有人员竞争上岗,只有竞争力强的人员才可以入编,超编人员可以通过“购买”方式解决,实行人事制。今后新进人员,待单位有空编和岗位空缺时,经公开招聘,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后方可聘用入编。这就打破了原有的因人设岗的局面,使得全体人员有一种危机感。二是要求对岗申报,所有申报该岗位的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思想政治觉悟,有强烈的为离退休人员服务的精神。一旦发现离退休管理人员工作不积极、服务意识淡薄,立即给予批评及暂停工作的处分,接收思想教育,以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三是采取多种激励措施,起到 “三促进”作用。聘用中岗位职责分明,促进员工切实履行岗位职责;实行岗位内部分级,促进员工积极上进,创造优良业绩;建立岗位聘期职责与履职考核机制,促进绩效、工作质量与薪酬待遇挂钩。使之成为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绩效、实行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重大举措。

同时,随着离退休人员年龄增大,身体健康的保持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每年一次的体检对于疾病的早发现和早治疗有着积极的意义,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每年都要提高体检标准、增加检查项目,出现重疾及早治疗,提高生命质量。

企业职工退休管理制度篇6

1 弹性退休制度概述

自改革开发以来,我国一直运行着 1978 年颁布的退休制度,即男干部或男工人六十周岁,女干部五十五周岁,女工人五十周岁,且特殊工种的工人可以提前五年退休。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身体健康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原来那种一刀切的退休政策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造成了很多中、高端人才的浪费,这与我国的实际国情是不相符的。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有些部门和人群提出要延迟退休年龄,但却遭到了国内绝大多数人的强烈反对,因为这样他们就不能早日退休并拿到客观的养老金。因此,从公众的心理关是最难迈过的坎,若强制推迟退休年龄恐怕会造成社会的动荡。

正是在以上这种社会条件下,才出现了弹性退休制度。所谓弹性退休制度,就是在地方政府规定的一个退休年龄区间,比如58岁至65岁,员工在此基础上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这一年龄段区间中选择合适的时间段或时间点办理相关的退休手续、领取养老保险金;由于养老保险金的缴纳时间越长,所缴纳的保险金就会越多,退休后领取的退休金也就越高,因此一般很少有人选择提早退休。这种退休制度(即弹性退休制度)的政策设计非常巧妙,它不仅涉及到每一位企业职工的自身利益,而且还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具有非常理密切的关系。

2 弹性退休制度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影响

据调查显示,2011 年我国内地的企业对熟练劳动力短缺的担忧明显有所增加,其中百分之四十的内地企业的预期熟练劳动力短缺已经为阻碍其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且这种趋势仍有扩大之势。基于此,笔者认为: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导致劳动力市场出现了“供不应求”局面,尤其是那些技能熟练劳动力的价值升值,促使了他们工资水平的提高;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承担者巨大的涨薪压力。同时,因熟练劳动力数量的短缺而引发的企业用工成本增加,必然导致产品价格的提升,市场通胀的担忧将进一步加剧。从一定意义上讲,通过延迟企业劳动力的退休年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用工短缺的问题,这对稳定市场和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虽然弹性退休制度通过柔性方式对我国的退休制度改革进行了试水,并在一定范围内起到了非常显著的效果,但对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而言,弹性退休制度是一把“双刃剑”,其具体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没有实施细则操作难度大,并且不利于企业员工的结构优化。从实践来看,虽然我国某些地区已经开始推行弹性退休制度,但由于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实际操作时难度比较大。弹性退休制度没有相关配套的操作细则,怎样将自愿原则引入其中,并充分地把握该制度中的“弹性”,既让企业员工可以充分地发挥选择权,又不搞特殊,着实是件棘手的问题,而这些在弹性制度中却没有明确的指出或作出规定;同时,弹性退休制度也严重影响了企业员工的结构优化。一般而言,企业所能提供的工作岗位都非常的有限,如果以“退休”的形式自然减员人数较少,那么将会严重影响企业员工的结构优化。况且,有些部门的职务和职称比例非常有限,倘若有“身份”的老员工不退休,则新员工将难以按照相关比例晋升职务和职称,这将极大地影响企业内部人才的优化与外部优秀人才的不断引进,最终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第二,加大了企业的成本费用,并且可能产生寻租问题。采用弹性退休制度,增加可企业缴纳养老保险费等各项费用的开支,因此企业的人力成本就加大了。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企业每月为在职职工所缴纳的养老保险金等各项保险费用大约能占到职工工资的百分之四十。如果晚退休一年,那么企业就要多为员工负担一年的保险费。除此之外,弹性退休制度还可能产生一种寻租现象。一般而言,企业在确定弹性退休年龄和相关补助的范围时,很可能会因该制度存在着某种隐形的漏洞而产生新的不公平现象,甚至会产生一些寻租机会。基于此,笔者认为,企业在广泛推行所谓的弹性退休制度之时,要认真研究、谨慎推进,尤其对人员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要进行精准的研究之后,方可具体实施。

3 关于如何处理弹性退休制度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关系的几点建议

基于以上对目前弹性退休制度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笔者认为,要妥善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做好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建立和完善弹性退休制度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企业要通过弹性退休制度来加强人力资源管理,首先必须对自身的情况要进行一次全面的盘查和规划。对那些可能会延迟退休的员工,要重新测算未来三年的人力资源供需状况,在结合本企业的实际劳动力市场供给状况,对人员的结构及其知识结构进行一次科学测算,并初步确定一个弹性退休范围。这一确定结果,既要保证企业对外部优秀人才的引进,又要保证不限制现有拟退休员工的专长发挥。同时,还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弹性退休制度,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要进一步完善该制度中的具体操作环节,使管理人员可以有章可循、照章办事;要不断规范弹性退休的操作流程,尤其对那些拟退休的员工要加强人文关怀,这也是提高企业生命力的关键。

3.2 做好员工职业规划,并充分发挥工会的作用

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而言,要为员工做好职业规划,加强企业人才的梯队建设。为员工做好职业规划,就是要为其职业生涯进行详尽的设计,并激发那些较为年轻员工的积极性,从而吸引和留住那些年轻的优秀人才。同时要充分发挥老员工的带头作用,从而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人才储备梯队 既可发挥老员工的经验和专业优势,又能保持新员工的热情和积极性,从而形成一种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和谐氛围。此外,在确定弹性退休的范围和明确退休制度的同时,企业要与工会进行协商,充分发挥工会的作用。这样不但有利于保持企业弹性退休制度的合法性,而且还能有效保护企业员工的合法利用,并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企业职工退休管理制度篇7

关键词:电力企业;退休管理;难点;对策

DOI:10.16640/ki.37-1222/t.2016.24.186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老年人占人口比重的增长速度越来越快。企业老年人退休人数占总老年人人数的比重比较大。因此,电力企业要加强退休管理,不仅能保障退休职工的切实利益,还是激励在岗员工的重要措施,为我国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做出贡献。

1 电力企业加强退休管理的意义

电力企业是我国国有企业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更容易受到社会关注。企业加强退休管理是代表的不仅仅是企业退休人员的利益,还是社会中服务人员的利益,具有的社会意义较为深远。因此要加强退休管理的工作,保障电力企业中退休员工的老年生活的质量,为其提供各方面的生活上的服务,使其老年生活无忧无虑。加强退休管理工作,对于我国国企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 电力企业退休管理中的难点

2.1 社会保障及配套服务设施不够完善

随着电力企业的发展壮大,经济效益逐渐增强,可以投入比之前更多的资金用于对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上去。但是,由于考虑到经济因素,电力企业在对退休人员的生活安排上,一般只是提供居住的地方,由于土地价格居高不下,修建和完善配套设施需要很多资金,但是电力企业没有很多闲置的资金来对周边服务设施的修建和完善。这样一来,虽然满足了退休人员的居住的要求,但是休闲娱乐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使得退休管理工作存在漏洞,不利于建立良好的退休管理制度。

2.2 退休人员居住地分散,不便于集中管理

电力企业员工在退休之后,往往不会继续待在工作的城市,而是会回到自己的家乡或是和儿女到别的城市住,使得退休人员的居住地比较分散,而且电力企业退休人员的数量比较多,人员的数量还在不断地发展壮大,人员来自于全国各地,这又增加了退休管理上的难度,不便于电力企业退休管理的集中化,在管理上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不利于电力企业的发展。

2.3 退休人员的心理问题

退休人员在退休之前可能是单位的骨干,过着比较忙碌充实的工作生活,一旦退休了变成社会人了,生活也开始闲下来了,就会存在心理上的落差,在现实生活中容易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产生心理上的不安,加重孤独感和失落感。

2.4 文体活动开展受到限制

电力企业虽然在对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方面做的比较好,但是由于资金上的考虑,使得与之相关的基础配套设施和场所的修建做的不够好,退休人员的娱乐休闲场所比较少,这限制了其文体活动的开展。在现实中,我们在街头巷尾不难看见退休人员聚在一起打麻将,打扑克来度过闲暇时间,这样的文体活动很显然对退休人员的心理和生理上作用不是很好,在活动中知识技能得不到提高,这就使得退休职工在生活上失去积极性与目标,生活幸福感也会因此下降。

3 电力企业退休管理工作中的对策

3.1 增强电力企业退休管理意识

电力企业退休管理工作的加强离不开正确的管理意识的建立。电力企业要加强服务意识的建立,不能仅仅关注退休人员基本生活需求,还要增强对其心理上的服务。对产生了心理问题的退休人员,要经常的进行走访、探望,请专业的人员对退休人员心理上进行疏导,缓解其心理上的不适应,减少其孤独感和不安感。走访的时间采用两种模式,一种是定期走访,另外一种是不定期的走访,把这两种方式结合起来,根据现实情况而定,要让退休人员感受到存在感,了解退休人员最真实的需求,尽可能满足其需求。电力企业要和退休人群之间形成良好的沟通关系,不仅要让电力企业了解到退休人员的需求,还要让员工能对企业退休管理工作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以推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当退休管理人员在心理上对退休管理工作存在意见的时候,企业也能通过良好的沟通和服务化解其心理上的问题,为企业发展提出建议和意见,这样能减少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可以避免的问题的产生。

3.2 在退休人员间开展多样的文体活动

对于电力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来说,不仅要保障其基本的生活,还要关注退休人员的心理上的问题。娱乐场所和配套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导致文体活动单一落后,使得退休人员精神上不容易得到满足感和幸福感,影响生活质量。因此要增多文体活动的类型,保障退休人员休闲娱乐的需求。电力企业可以要增大对这方面的投资,想办法使文体活动丰富多彩。例如可以定期组织退休人员联谊活动,增强退休人员之间的沟通;可以了解到各退休人员的特长,举行相关的才艺比赛和知识问答节目,丰富文体活动形式;电力企业还可以组织专业人员来对退休人员进行兴趣上的培养,建立兴趣交流小组等。采用这些形式丰富了文体活动的表现形式,极大的满足了退休人员的心理需求。

3.3 认真听取职工意见

电力企业加强退休管理工作,不仅仅是依靠自身,还要依靠广大职工。职工的意见和建议是管理工作改进的重要因素,使的决策中包含着职工的需求,更加有利于退休管理的开展。电力企业要在制定退休管理计划之前,要组织召开职工意见建议大会,认真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重视职工提出来的意见和建议,分析这些意见对完善管理工作的作用,积极开展相关的落实工作。还要经过走访等形式,听取退休职工对管理工作的意见,及时采取措施来改善这一方面。企业要设置专门的人员和部门整合这些意见和建议,筛选认为有利于管理的意见,只有认真听取了这些意见和建议,电力企业才能在退休管理上制定出满足的广大职工心愿的措施,加强企业退休管理工作。

4 结语

电力企业加强退休管理不仅能推动企业自身发展,还能带来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这项工作比较复杂,管理工作中存在许多的问题,包括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建立,职工的心理方面、管理难度方面等,企业要听取职工意见,积极采取相关对策,以便问题的解决,从而促进电力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企业职工退休管理制度篇8

关键词: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企业用工劳动合同

全员劳动合同制实施以来,一直沿着健康的道路稳定发展,对于促进劳动关系的稳定与协调,保护企业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应当看到,由于从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固定工制度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劳动合同制转轨的过程中,存在着新旧体制衔接的矛盾,特别是《劳动合同法》实施以后,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亟待解决。作者根据多年从事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经验和实际遇到的一些工作中的实际,现就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以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一点个人粗浅的认识。

一、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后存在的问题

1.劳动合同中约定的职工身份难改变,退休年龄难界定。

国有企业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以后,在签定劳动合同时均需确定职工的工作岗位,用岗位代替了原来干部与工人的身份,打破了干部与工人的身份界限,实行竞争上岗。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干部和工人的身份界限尚未完全打破,原来的干部、工人身份仍保留在档案里,同时企业职工在调动时,原干部身份的人员调动仍按干部身份办理,工人身份的人员调动仍按工人身份办理。由于干部与工人的界限没有完全打破,职工的身份难以改变。再者根据《劳动法》有关规定,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以后,职工的退休年龄应按其现岗位国家规定的年龄标准执行。因此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以后,职工竞争上岗,工作岗位在不断地转换,将涉及到职工退休年龄的改变。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职工到退休年龄办理退休手续时,仍按原工种、原身份国家规定退休年龄办理退休手续,特别是女干部和女工人办理退休手续时因身份不同,在退休时可进行五十五周岁和五十周岁两种不同的选择,造成职工的退休年龄与现岗位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相矛盾的情况,没有真正落实《劳动法》关于职工退休年龄规定的有关政策。

2.职工岗位转换后,劳动合同内容变更和补充不及时。

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后,有些施工企业是根据职工参加工作的不同年限,分别与职工签订了五年、十年及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劳动者和企业的劳动关系,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新型用工制度的确立奠定了法律基础。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施工企业承担的工作任务,是通过招投标确定的。为此施工企业要根据工程任务的多少,设置组织机构和工作岗位,对职工上岗、下岗、转岗实行动态管理。有些原工人身份的职工转岗到管理岗位和服务岗位,原干部身份的职工从管理岗位转到生产岗位,或者从生产岗位转至另一生产岗位,特别是有部分老同志照顾到服务岗位,有些按政策规定提前退休的特殊工种(男55岁、女45岁)转到正常退休的工作岗位上(男60岁,女50岁、干部身份55岁),由于生产经营情况发生了变化,职工的工种、岗位、劳动条件、劳动报酬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但劳动合同相关内容没有及时更改或补充,由此而造成了劳动者和企业在工资待遇及退休年龄等方面与劳动合同相关内容及条款的矛盾。

3.对于长期病休职工,难以按劳动合同中有关政策进行管理。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外安排的工作时,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的有关条款,劳动合同制工人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按其在本单位工作时间的长短,给于三个月至一年的医疗期,在本单位工作20年以上的,医疗期可以适当延长。医疗期满后,因不能从事原工作被解除劳动合同的,由企业发给相当于本人标准工资三个月至六个月的医疗补助费。但是在实际运转操作过程中,对于长期病休的职工,难以解除劳动合同。这势必使企业负担过重。如果在医疗期满后,真的按规定解除劳动合同,让这些职工流散到社会上,又不利于社会稳定,甚至会出现严重后果,这就使国有企业处于两难境地。

4.富余人员难以按照劳动合同中有关规定进行安置。

贯彻执行《劳动法》以来,随着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实行了定编、定员、定岗、定责,加之施工企业工程任务的不均衡,企业内部出现一些富余人员,这对劳动合同的签订与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对这些富余人员,虽然通过转岗培训,大部分职工又回到原工作岗位并签订了劳动合同,仍有少部分难以安置,但考虑到企业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富余人员窝在企业中现象比较严重,企业很难按照《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有规定对富余人员进行合理的处置。

二、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

以上所述是实行劳动合同制中遇到的难点及有待解决的问题,反映出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人们的思想观念、法制观念、用人制度、企业管理、社会环境等方面的深层次问题尚待认真解决。笔者认为,解决上述难点与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

1.加强对职工转岗的管理,做好职工转岗的事前、事中、事后管控。

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后,职工岗位的转换,不仅涉及劳动合同内容的变更,而且关系到职工工资待遇及退休年龄的改变,为了保证实行劳动合同制后职工岗位转换的合理与规范,职工岗位的转换必须严格控制并实行规范化管理。

以生产岗位转到管理岗位为例,具体应按如下几步进行管理和控制:

(1)职工从生产岗位转到管理岗位,必须熟悉本岗位业务,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身体健康,责任心强,工作踏实,勤政廉洁,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

(2)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及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有五年及以上工龄且已定级,转岗时男职工年龄应在50周岁(提前退休特殊工种应在45周岁)以下,女职工年龄应在45周岁(提前退休特殊工种应40周岁)以下。

(3)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按所公布的工作要求及条件,由基层党支部推荐,企业考评委员会考试、考核,经企业领导审核批准,方可确认其转岗,并实行六个月的试用期。属于聘用中层及以上干部的,还应当按照上级有关文件办理聘用手续,方可正式转上新的岗位。企业与劳动者通过协商变更劳动合同内容来明确转岗职工的岗位及工资待遇,其退休年龄按现岗位规定的退休年龄标准。

2.根据不同情况,界定不同退休年龄标准。

在实行劳动合同制以前,由于各种原因,职工转岗的条件各不相同,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后,为了保证新旧体制衔接过程中的平稳有序,按照《劳动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施工企业的用工情况,确定不同的退休年龄标准。

(1)凡经公开招聘,经劳动人事部门备案,已在管理(含中层干部)岗位上工作满十年及以上的职工,现仍在管理岗位上工作,可按现管理岗位规定的退休年龄退休。否则按原岗位退休年龄退休。

(2)凡因工作需要,在劳动人事部门备案,从生产岗位调至另一生产岗位(已改换工种),工作满十年及以上的职工,可按现岗位规定的退休年龄退休。否则按原岗位退休年龄退休。

(3)因年老体弱等个人原因照顾性转换工作岗位,调到二线辅助或服务岗位上工作的职工,仍按原工种规定的退休年龄退休,但需补充、变更劳动合同内容及相关条款。

3.对于长期病休职工,视不同情况区别对待。

(1)对于癌症、精神病和慢性病患者,医疗期满仍旧不能上班者,企业在与其签订劳动合同时实行优惠政策,在工资待遇上适当照顾。

(2)对于医疗期满后身体好转,本人要求上班.但不能从事原岗位工作的职工,安排其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其工资待遇按所从事的岗位标准执行。

(3)对医疗期满后仍不能工作的职工,按有关规定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根据鉴定结果劝其办理病退、退职手续。

(4)对于小病大养,医疗期满后,因故不上班者,解除劳动合同。

4.妥善安置下岗富余人员。

这是劳动合同制正常运转的一个重要保证。因此,千方百计地减少社会就业的压力,发挥政府、企业、职工和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通过制订各种优惠政策和开辟多种渠道,分流安置好企业富余人员,从而使劳动合同制在比较宽松的环境中运行已成为当务之急,笔者认为可采取如下措施:

(1)富余人员只要未离开企业,就应当与其签订劳动合同,确立劳动关系,但其劳动合同的内容与在岗职工的劳动合同内容应有所区别,企业与劳动者在协商一致的前提下在劳动合同中就不在岗期间的有关事项作出规定,并制订了《下岗、富余人员安置实施办法》、《下岗、富余人员工资待遇管理办法》。

(2)对于因技术水平低、完不成生产定额或上级交办的任务而下岗的人员,对其进行转岗培训,培训期满后,经考试考核合格者,回原工作岗位。

(3)对于年老体弱等个人原因下岗的职工,可照顾转岗到辅助或服务岗位上工作,对不能适应工作的,可提前办理内部退养,原则上距法定退休年龄八年以内的职工可办理内部退养手续。

(4)对于缺乏职业道德、劳动态度差而被组合下岗的人员进行三至六个月的思想法制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培训期满合格者重新竞争上岗。培训期满后,仍不合格者,继续培训,在培训期间只发给其生活费。

下岗富余职工因情况不同,其工资待遇也不相同。不论是留在原岗位还是在新岗位重新就业的,都以劳动合同的形式确定劳动关系,并享有最低生活费保障和养老保险待遇。

5.建立企业内部劳动合同制度,充分发挥劳动合同对人才进出的调节作用。

企业职工退休管理制度篇9

关键词: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

对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是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实行社会转型、体制转轨后深化国企改革的焦点之一,同时也是目前社会保障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在中央、各级政府重视及企业、社区的大力配合下取得了良好的开局。

一、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源起和发展

对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是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实行社会转型、体制转轨后深化国企改革的焦点之一,同时也是目前社会保障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早在 1993 年,劳动部就下发了《关于做好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充分发挥我国社区建设的优势,逐步在各街道办事处建立起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机构”。 2000 年国务院《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的方案》要求,从 2001 年起,各地要积极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纳入社区管理工作,力争 3 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2003 年,中办发了 16 号文件,再次明确提出:社区管理是社会化管理的基本形式。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在中央、各级政府重视及企业、社区的大力配合下取得了良好的开局。

二、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意义和必要性

回顾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及其发展历程,国有企业改革步履维艰,它要面对许多历史遗留下来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其中就包括长期以来企业承担离退休人员养老及社会福利事业带来的沉重压力,严重影响了企业改革的进程。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便成为改革的必然选择。

首先,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即是剥离企业承担的社会职能,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企业担负了部分政府职能,职工的生老病死主要由企业提供管理服务,企业有托儿所、学校、医院、离退休管理部门等等,一个企业就是一个小的社会。国有企业离退休人员 1979 年后平均年增长 164 万,而离退休职工连续七年增长超过 10%,离退休费用年均增长 30%,而且连续九年增长超过20%,相当于全体职工24% 的离退休人员社会保险费用竟占全体职工的 59%,这笔费用仍在以惊人的速度在增长,国有企业已不堪重负。

其次,企业离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事实上已处于比较薄弱的状况。老的国有、集体企业效益低下,破产、改制等原因使企业无暇认真顾及此项工作,很多企业离退休管理工作受企业的经营状况以及领导人的思想觉悟等因素影响,各项待遇的落实很不平衡;同时,从理论上,已退休的人员和企业风险挂钩也很不公平,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和现实管理模式弊端,也需要对企业退休人员养老有新的政策考虑。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推进,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变革,国有企业退出办社会职能,将退休人员的管理移交社会,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惟有如此,才能为企业的竞争提供公平的竞争平台,企业才能减负脱困,适应市场竞争的新形势,才能真正发展壮大成为国家经济命脉的强大支柱。

再次,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是管理体制上的创新,是一项开拓性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直接推动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完善。管理服务社会化,是独立于企业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方面,既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又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在这种体系覆盖下,企事业单位要依法履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义务,不再承担发放基本社会保险金和管理社会保障对象的日常工作,这也是世界上所有实行社会保险制度国家的通行做法。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必须实行社会保障管理服务的社会化。惟有如此,才能形成真正意义的国家养老保障体系的建立。

三、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政策推进存在行业、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从各地对中央政策的执行情况看,工作进展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平衡。从地区来看,有的省市社会化管理率已经达到 50% 以上甚至 100%,而有的省市还不足 10%甚至尚未启动。从行业来看,国有中小型企业及破产改制企业的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比较顺利,而国有中央所属的企业仍执行中央退休人员管理政策,尚未实行社会化管理。存在这样的行业、地区不平衡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政策执行的多个主体,省、市政府及企业存在认识上的距离,从而导致政策推进不平衡,实践证明,对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相关政策、重要意义认识越到位,推进力度则越大,效果越好。

2、社会化管理客观条件不成熟的状况分析。客观条件的不成熟造成了社会化管理仍处于粗糙、笼统的状态。其中尤为需要关注的有几方面,一是管理队伍力量薄弱,街道、社区工作人员来源渠道多,素质参差不齐,难以承担政策性强、技术要求高的社会化管理工作,无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工作的开展有形无神,实质性内容很难推进,加上人员编制尚无法融入公务员系列,承担最基本单位角色的社区工作人员身份不明确,相应的工资、福利等无固定保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开展工作的积极性;二是经费投入不足,没有解决管理资金的固定渠道,政府投入机制不健全,而社区筹措社会资金的能力有限,无财力则无实力,工作开展往往因财力而捉襟见肘,社区条件不完善,更无法满足内容细致深入的管理服务工作;三是规范管理不到位,工作职责、管理服务内容、工作制度还不健全,由于此项工作是新事物,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依循,目标细化工作有待于各方共同探索和努力,逐步形成工作的规范化,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四是未能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发展福利事业。我国的国情决定,政府远不能独立包揽国家养老事业,非政府资源的潜力巨大,完全可以成为推进老年人社会化管理的重要支持力量,从集体到个体,达成“福利事业大家办,福利成果大家享”的共识,共同参与实现。

参考文献

[1] 李晖.试论企业离退休人员服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办公室业务.2013(01)

[2] 颜荣权.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探析[J].中国外资. 2011(21)

企业职工退休管理制度篇10

关键词:讨论;煤炭企业;离退休人员;科学化管理

一、引言

煤炭企业的离退休人员都为煤炭企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他们在离退休以后,应当获得应有的社会保障。随着我国老龄化现象的日益严重,各行各业的老龄工作都迫切需要科学化的管理,煤炭企业也是如此,但是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有待于解决,因此,本文首先介绍了煤炭企业开展老龄工作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了现阶段煤炭企业管理老龄工作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实现煤炭企业老龄工作科学化管理的措施。

二、开展煤炭企业老龄工作的重要性

我国的煤炭企业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经营历程后,企业离退休人员的数量越来越多,而对于离退休人员的管理工作也属于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有效开展好离退休人员的管理工作,为煤炭企业未来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作用。1.开展好离退休人员的管理工作可以帮助企业维持好正常的经营秩序。煤炭企业正常运营发展的前提是企业要有一个稳定的内部环境,离退休人员的管理工作是否到位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环境的稳定性。如果企业职工在离退休后,基本的生活要求都得不到满足,那么其正常的生活就无法开展,这种现象的出现绝不仅仅是个体化现象,二是集体化现象,所以说,企业的老龄管理工作是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做好企业离退休人员的管理工作,才能维护并保障企业正常的经营发展秩序,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前提条件。2.开展好离退休人员的管理工作是企业持续经营及发展的客观要求。煤炭企业的离退休人员在自己曾经从事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很大贡献,虽然在离退休后不能在对企业制造产生直接的效益,但是如果没有他们曾经的贡献与付出,也不会有企业的持续发展与延续,所以说开展好离退休人员的管理工作是企业持续经营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为做好企业的老龄工作,才能实现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3.开展好离退休人员的管理工作有利于将离退休人员的价值最大化。离退休人员都是为企业贡献了多年劳动的工作人员,通过常年的实践工作积累,其对于企业的发展也是相当的了解,一些离退休人员还是煤炭行业的专家或佼佼者,开展好离退休人员的管理工作,对这部分人员进行有效引导,有利于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并将这类员工的价值最大化,最终将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三、现阶段煤炭企业老龄工作在管理上所存在的问题

1.社区的发展状况不尽相同。社区发展状况的差异性是导致煤炭企业老龄工作在管理上存在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社区建设属于基础建设,目前许多社区存在工作人员少,经费不足等现实情况,一些基础的设施及组织机构还无法达到常态化的模式,离退休人员的活动场所还不能保证。还有一部分社区虽然配备了部分管理服务人员,但是并未将其作用真正发挥出来,他们将工作中心更多的放在了社会医疗保险上,而忽视了针对退休职工的服务工作,并未设置专门的岗位、专门的工作人员来处理离退休职工的服务工作,所以说,许多问题难于解决。2.管理经费问题。社区经费不足的现实情况限制了管理服务工作的正常推进,解决好经费问题,才能有效改善针对离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离退休人员的资金提存数额是非常有限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资产呈现多样化的态势,资金兑现存在困难,让企业一次性将经费全额交付给管理部门是不现实的,所以说,社区经费紧张的状况难以改善,导致了针对社区离退休人员的活动难以正常开展。3.社区离退休人员所享受的福利不同。由于煤炭企业的效益存在差异性,通常效益好的企业,为离退休人员提供的社区福利较好,而企业效益较差的企业,为离退休人员提供的社区福利较差,离退休人员由于享受的社区福利待遇不同,对社区管理服务的评价也存在很大差异。通常社区福利待遇较好的企业离退休人员不愿意接受社区的社会化管理,而社区福利待遇较差的企业离退休人员迫切希望早日实现社区的社会化管理。

四、实现煤炭企业老龄工作科学化管理的措施

1.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强化社区的管理服务工作,对于因不同原因破产、重组的煤炭企业中的离退休人员,将其划入社区管理范畴,简化或取消这部分人员的档案移交工作。企业及社区针对老龄工作管理服务的相关制度要进步一完善,设置专职人员管理职工档案;对于广大职工作为关注的职工保险问题,要制定符合实际的政策制度,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尤其要解决好离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险。在解决好企业离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在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了早日实现社区的社会化管理,社区的管理工作要扎实推进,切不可盲目开展。在实现社区的社会化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各级政府发挥其主导作用,对于职工关注的问题给予切实的解决方案,最终得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比如说:社区管理服务人员的具体岗位职责,社区经费的来源及落实情况等。逐步实现社区的管理范围涵盖多有的离退休职工,帮助引导企业离退休人员办理相关的手续。2.进一步完善职工的养老保险制度。煤炭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合法权益应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认真办理好离退休手续,将养老金及时、准确的发放给退休人员。对于因故无法办理退休相关手续的职工,企业要按月给予一定的生活费以保障其正常生活,直到其可以领取养老金为止,再扣除发放过的生活费。这种方式既保障了退休职工的生活,也不损害企业的利益。3.保障社区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社区经费问题是开展社区离退休职工管理服务的重要问题之一,改善社区经费不足的现状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煤炭企业要根据相关规章制度,经过多元化的途径筹集资金,解决开展老龄工作的管理与服务经费。只有经费到位,才能保障社区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部分改制、破产的煤炭企业要提留费用,无法实现一次性全额缴费的煤炭企业,也可以分次缴纳。4.强化社区党组织建设。在社区原有党组织建设的前提下,要进一步强化党组织的建设,主要方案介绍如下。根据离退休职工中党员的居住位置,组织建立起离退休职工的员党小组。企业离退休人员中的党员找到最近的党组织继续参与党组织活动,将其原党组织关系进行交接,以便于将党组织的作用进行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要根据党的基本路线及新时期的工作目标,结合企业离退休党员的实际情况,采取多样化的形式组织开展活动,进一步强化党员的组织观念,确保党组织的活力,党组织要针对离退休人员的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达到锻炼体质,社区、要定期开展积极向上的娱乐、文化、体育等活动,锻炼、铸造离退休人员的体质,陶冶情操的目的。5.鼓励离退休人员进行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离退休人员虽然离开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但是仍要鼓励离退休人员通过多种形式来继续学习新知识、新政策等,每天保持适量的阅读,通过征订报刊、杂志,发放资料、面授讨论等多种形式,围绕我党的新目标,开展新政策的学习活动。根据退休人员的年龄、文化、健康状况制定不同的制定适当的学习计划。让阅读与学习成为离退休职工的精神伴侣。

五、结语

煤炭企业的离退休人员都是曾经为企业做出过贡献的工作人员,虽然煤炭企业现在正处于“冰冻期”,自身的经营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但是我们要充分认识到针对离退休人员开展好有效的管理工作将有利于家庭、社会的稳定,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因此对煤炭企业老龄工作实施科学化的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崔鹏 单位:山西潞安矿业集团公司常村煤矿老龄委办公室

参考文献:

[1]袁照丽.煤炭企业离退休人员的管理[J].煤炭科技,2012.

[2]任秋玲.浅谈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离退休人员的服务管理工作[J].企业文化旬刊,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