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庭院经济工作总结十篇

时间:2024-02-05 17:49:58

乡镇庭院经济工作总结

乡镇庭院经济工作总结篇1

一、总体思路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设“特色生态农牧业大县”发展战略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出发点,坚持调整、巩固和适度扩建的方针,努力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庭院中棚种植户,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益,引导全县农业生产由传统的广种薄收向高产、高效、避灾、节水的现代农业转变,形成以中棚为主的设施避灾农业和庭院中棚建设互补的农村经济发展新格局。

二、建设原则

(一)巩固现有中棚种植规模,坚持大稳定、小调整、适度增加庭院棚的原则;

(二)坚持以政府补贴、企业及社会各界资助相结合的原则;

(三)坚持因地制宜、趋利避害、统筹发展、注重实效的原则,与“三百万”、“二二五”工程相结合,在有发展潜力、通过扶持能实现致富的地区重点进行庭院经济建设;

(四)坚持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建设图纸、统一政府采购、统一组织实施、统一技术指导的原则;

(五)坚持农民分户自建的原则;

(六)坚持先易后难,突出公路沿线、整村推进、逐年扩大的原则;

(七)坚持与妇联“双学双比”活动相结合,以庭院中棚建设促进大田中棚发展的原则。

三、建设规模、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方式

(一)建设规模

年,全县庭院经济工程总规模完成200亩(500—800户)。妇联要选择1-2个庭院中棚示范点,作为工作联系点和“双学双比”活动样板区。

(二)投资估算

按现价计算每户投资约1820元,共需建设资金90—150万元(含移棚安装、棚膜、新棚型、新材料的引进应用等费用)。

(三)筹资方式

上述资金全部由县财政列支,实行报账制。

四、建设进度安排

从3月份全面安排部署,组织实施,4月份开始中棚拆移、材料采购、焊接和安装工作,5月底前完成。

五、建设要求

(一)操作程序

1、乡镇宣传动员农民、落实农户,县农牧业局具体指导和核实;

2、县财政局和农牧业局根据乡镇已落实的地块面积,通过政府采购形式组织所需材料,制定拆移棚方案。农牧业局和乡镇组织加工安装,施工企业从全县具备相应资质的企业中公开招标;

3、农牧业局、妇联和乡镇共同组织项目户的培训和技术指导;

4、农牧业局制定种植技术规程,科技局、妇联和乡镇配合共同组织培训和常年技术指导;

5、农牧业局牵头,会同财政、审计、监察及乡镇进行验收。

(二)棚型结构

本着“抗灾害、降成本、便耕作、利管理”的原则,对庭院棚结构进行改进:

1、棚长度以庭院大小决定,最长不超过50米,高度不超过1.9米。

2、骨架材料为钢筋,单架为4分管。

3、采用“一双一单间隔”,单双骨架间距1.2米,须喷刷防锈漆。

4、骨架间三道横拉连接,横拉杆为4分圆管,焊于内拱架下方。

5、两肩高1.2米。

6、棚两头半拱直立钢管与4分管(横拉管)成网格状焊接并与地面预埋件连接固定(如未设预埋件可按“┻”型在下角处焊接10cm长¢14钢筋用于固定)。

7、单花架下角顺走向按“┻”型焊接10cm长钢筋(¢14或¢12均可)。

8、覆盖塑料膜时要用力将膜拉直、拉紧后,再紧压膜线(铁丝或布条绳),并与地锚连接固定。

9、两个骨架之间的地下埋一个地锚,用于固定压膜线。

10、中棚支腿入地30cm,用地膜缠绕,防止生锈腐蚀。

11、棚架焊接部位打磨光滑并用布条缠裹。

(三)地块选择及种植

建设地点由农户申请,乡镇把关,县农牧部门有关专家确认。乡镇在落实建设地点时要突出水资源条件较好的公路沿线,以整村推进为主。

种植要因地制宜,引导农民进行一年多茬种植,建议以种植蔬菜、瓜果等为主,以便解决农民吃菜问题。

(四)庭院经济管理

农户享有庭院中棚的使用权,但没有所有权,财产归乡镇所有。不允许农户自行处置庭院棚材料,凡发现擅自处理的,要追回处置材料,并移交司法部门进行处理;凡不能按要求种植的农户,要及时收回中棚钢架、棚膜,转给其他农户。同时,乡镇会同农牧部门对已建庭院中棚进行逐户登记,建立台帐,一式四份,农牧业局、乡镇、行政村和农户各留存一份,要求自建农户统一填写承诺书。

乡镇庭院经济工作总结篇2

关于开展“文明信用户”评选活动的通知 各乡镇党委、人民政府: 为全面落实省、市“个十百千万诚信工程”,不断优化和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活动载体,进一步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建设诚信**,由县文明办、县信用联社牵头,结合冬季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在全县各乡镇开展“文明信用户”评选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文明信用户”评选活动,是总结以往“十星级文明农户”评选活动经验,进一步完善和充实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措施,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创新活动。此次创建活动,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总揽,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重点,全面提高家庭成员的综合素质特别是诚信素质,以诚信促发展,以诚信带文明,为文明县城建设奠定基础。 二、目标任务 在全县各乡村广泛开展“创建文明信用户”活动,力争用三年时间,使全县30%的农户达到“文明信用户”标准。 三、评选标准及优惠政策 文明信用户必须同时具备文明标准和信用标准。 (一)文明标准: 1、爱党爱国 (1)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拥护和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 (2)维护国家尊严,履行保卫祖国义务,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服从基层干部正确领导。 (3)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积极完成各项税费和义务工。 2、勤劳致富 (1)坚持依法经营,勤劳致富。 (2)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庭院经济和家庭工副业。 (3)家庭人均收入达到本地先进水平。 3、遵纪守法 (1)积极参加普法教育,自觉依法办事。 (2)见义勇为,敢于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3)家庭成员无治安、劳教、刑事处罚。 4、学用科技 (1)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积极参加科技培训。 (2)在家庭生产经营中,推广先进技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提高生产中的科技含量。 (3)家庭中有1—2名科技明白人。每个劳动力掌握1-3项实用技术。 5、文化教育 (1)自觉执行《九年义务教育法》,尊师重教,热心支持教育事业。 (2)家庭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青壮年无文盲。 (3)家庭文化氛围浓厚,有藏书、有报刊,积极搞好家庭文化建设,藏书达到100册以上。 6、计划生育 (1)认真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及时落实节育措施。 (2)无超生抢生,无计划外生育。 (3)无早婚、私婚和近亲结婚,实行晚婚晚育、优生优育。 7、移风易俗 (1)不搞封建迷信和宗族活动。 (2)不、不吸毒、不制黄贩黄。 (3)喜事新办,丧事俭办。 8、家庭和睦 (1)尊老爱幼,不歧视虐待老人、妇女、儿童。 (2)男女平等,民主理财,勤俭持家。 (3)教育和管理好子女,支持其正当事业,不溺爱,不放纵。 9、邻里团结 (1)助人为乐,热心帮助邻里发展生产。 (2)和气礼让,不以势欺人。 (3)诚实待人,不说是聊非。 10、环境卫生 (1)住宅建设符合村镇规划,不争占多占宅基地,不挤沟占路。 (2)自觉除害灭病,积极改水、改厨、改厕、改院、改圈,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庭院整洁,植树种花,美化家庭,环境卫生、个人卫生良好。 (二)信用标准: 1、居住在信用社经营区域之内且已取得信用社社员资格,入股款在300元以上。 2、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资信状况良好。 3、三年内在信用社贷款并按期偿还贷款本息,无不良记录。 4、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年人均纯收入在1500元以上,在信用社有存款帐户。 5、自有资金占生产生活自需资金的50%。 6、维护信用社利益,有一定经济实力且被信用社评为“特优户”的农户。 (三)优惠政策 “文明信用户”可享受以下优惠政策: 1、适当延长信用社贷款的使用期限。根据贷款用途,贷款期限可以放宽在1-3年。 2、适当扩大农户生产生活的贷款范围。除发放农户生产生活贷款外,可发放其他用途的贷款。 3、优先获得贷款支持,信用贷款余额在5000元以内,可随时向信用社申请贷款。 4、生产生活贷款利率可给予适当优惠,在股金达到信用社规定的金额时,利率可在信用社原定贷款利率的基础上优惠10%。 四、工作步骤 为了保证各项工作协调、有序进行,对相关事宜统一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11月25-30日 重点工作: 1、成立乡镇、村工作领导小组,并将名单上报县文明办、信用社。 2、召开动员会,进行全面安排部署。 3、张贴、散发宣传资料,广泛宣传发动。 第二阶段:12月1日-12月15日 重点工作: 1、召开村民大会,公布评选标准,组织评选。 2、乡镇信用社逐户审定农户信用等级。 3、乡镇结合群众评选和信用社信用等级确定“文明信用户”。 4、张榜公示,征求村民意见。 第三阶段:12月11日-15日 重点工作: 1、乡信用社刻制文明信用户专用章并加盖印章。 2、制作文明信用户公示牌,悬挂于村委会。 3、上报评选活动工作总结。 五、几点要求 1、明确目标任务,广泛宣传动员。县上已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村也要成立评选活动领导小组。乡党委、政府结合冬季农村基层组织集中整建活动,采取召开动员会、推荐会、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出黑板报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发动,使广大干部群众明白评选活动的目的、意义和方法步骤,增强广大群众参与评选活动的积极性,为评选活动顺利开展创造条件。 2、开展调查摸底,广泛征求意见。乡村两级要总结往年开展“十星级文明农户”评选的经验,以村社干部、各村信贷员、群团组织负责人为骨干,对各农户家庭的基本情况、家庭资产以及经济收入来源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摸底。同时,信用社根据农户的贷款 和还款记录,重点把握两头,对诚实守信、还贷能力强、还贷积极性高的农户和不讲诚信、还贷能力差、还贷积极性低的农户进行全面的调查摸底,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了解群众对开展这项活动的看法和意见,为开展评选活动奠定基础。 3、严格审核把关,组织开展评选。“文明信用户”评选采取以组为单位,农户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办法,自下而上组织评选。首先以组为单位组织召开村民大会,学习评选办法和评选标准。由各组将初评结果报村委会初步审定。村委会将各组初评结果汇总后,各村信贷员对群众的信用等级进行初步核实,再由各村评选领导小组进行审定,并报乡评审领导小组进行审核。乡评审领导小组根据各村上报情况,汇总后由信用社审定信用等级评选结果,最后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逐村逐组逐户审定,最终确定评选结果,并将评选结果反馈到各村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各乡镇信用社要刻制文明信用户专用章,并在贷款证上加盖专用章。贷款审批时,要严格按照审批结果发放贷款,使评选结果真正与经济利益挂钩。 4、切实加强领导,确保工作顺利进行。“文明信用户”创建活动是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相互结合协调发展的有效措施,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各乡镇要高度重视,确定专人专抓,认真制定适合本乡镇实际情况的活动方案。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力争做到活动具体,措施得力。基层组织建设驻村工作组要积极配合乡镇开展好此项工作。为了进一步深化评选活动的效果,延伸教育链条,评选活动结束后,各乡镇、村要认真总结经验,为第二批评选活动奠定基础。同时,总结推出一批先进典型进行重点宣传,以带动全县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乡镇庭院经济工作总结篇3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村养老;养老服务业

中图分类号:C91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5)11-0084-03

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青壮年人口大量向城镇转移,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明显加剧,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社会化养老发展不足,农村养老面临较大压力。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发挥新型城镇化对农村养老的积极作用,化解新型城镇化伴生的农村养老不利因素,加快农村养老服务业发展,从根本上提高农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社会福利和获得感,成为一个紧迫而重大的难题。本文以我国第一农村人口大省――河南省为例,分析新型城镇化对农村养老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对策,试图为解决这一难题做出初步探索。

一、新型城镇化下河南省农村养老的发展状况

我国农村养老发展变化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人口格局紧密相关。从河南省的情况看,改革开放初期,该省处于农村人口在城乡人口结构中占绝对主体、青壮年人口在人口年龄结构中占绝对主体的传统型社会,农村居民以家庭养老为主体形态,以属于社会保障范畴的集体“五保”供养等作为补充。改革开放后,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不断加速,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农村人口、青壮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农村人口老龄化特征凸显。1990年至2014年,河南省城镇化率由15.3%提高到45.2%,提高了29.9个百分点,而人口老龄化率由8.8%提高到14.9%,提高了6.1个百分点,其中农村人口老龄化率提高了7.5个百分点。近年来,河南省常住人口总体缓慢增长,农村人口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2010年至2014年,全省年均增加7.8万人,农村人口则年均减少153万人。①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河南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1197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为12.7%;其中,农村60岁以上老年人口有802万人,占农村常住人口的13.9%;②根据抽样调查数据推算,2014年河南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407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14.9%;其中,农村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858万人,占到农村常住人口的16.6%,比全省老年人口比重高出1.7个百分点。③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河南省农村的养老状况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为应对快速老龄化挑战,满足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河南省高度重视农村养老服务,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社会力量的主体作用,不断扩大传统集体公益养老机构和社区、居家养老等新型服务设施、服务组织规模,初步实现了以家庭养老为主、集体“五保”供养等为补充的传统农村养老模式向现代社会化养老模式的初步转型。目前,河南省有农村敬老院、福利院、光荣院等公办养老服务机构3315个、床位26.17万张,“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达到39%,以农村幸福院为主体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有7706个,覆盖率达16.8%。④但是,由于农村人口基数大、经济基础薄弱、社会化养老服务处于初创阶段等因素的影响,河南省农村养老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现代型居家养老模式尚未建立。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同时,农村家庭传统养老功能日渐弱化,现代型居家养老却由于体制机制、配套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没有建立起来。二是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不完善。以农村幸福院为主体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虽已初步建立,但经费来源严重不足,服务对象覆盖面窄,服务内容过于简单。三是公立养老机构作用发挥有限。公立养老机构在硬件上虽然有了较大改善,但管理模式落后,服务内容单一,人员队伍不专业,大多只提供“五保”老人的集中供养服务。四是民营养老机构发育程度低。近年来,河南省农村出现了一些民办养老机构,但服务设施不完善,缺乏专业护理人员,服务内容只是简单的生活照料,在发展中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五是社会养老保障水平低。目前河南省已经建立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体系,并实现了城乡统筹,但资金来源有限、保障水平较低,每人月均养老保险金仅有78元⑤,远低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金水平,无法满足农村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

二、新型城镇化对农村养老的多重影响

1.新型城镇化加速了农村老龄化进程

新型城镇化加速了农村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使农村养老问题更加凸显。一是农村人口老龄化进程早、发展快。随着城镇化加快,农村青壮年大量流入城市,减缓了城镇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了农村人口老龄化进程。从河南省的情况看,1998年,河南省农村与全省同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河南省农村人口老龄化率年均提高0.4个百分点,比城市高0.1个百分点。⑥随着农村加快进入老龄化社会,农村劳动适龄人口减少、收入相对减少,农村居民养老、医疗等支出大幅增加,农民生活负担明显加重。二是农村居民“未富先老”。城镇化带来的农村劳动适龄人口外流和计划生育“少子化”的双重影响,使农村越过发达国家或地区“先经济发达、后人口老化”的历程,在人均收入较低、公共服务不发达的基础上,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出现了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阶段不匹配的现象,呈现出明显的“未富先老”特征。三是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家庭社会影响更加明显。农村大量青壮年人口进城务工,多数已落户城镇并成为城镇常住人口,造成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突出,村庄“空心化”、家庭“空巢化”现象普遍,严重削弱了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也削弱了农村经济发展的“造血”功能。

2.新型城镇化严重弱化了传统农村养老模式

新型城镇化改变了传统农村的人口结构、家庭经济结构和社区组织管理模式,对农村传统养老模式造成了较大冲击。一是新型城镇化加速了农村家庭人口和经济结构变化,弱化了传统农村家庭养老功能。随着农村居民在城乡、地区间的流动加快,农村家庭生育率不断下降,“少子化”“空巢化”、小规模成为农村家庭人口结构的新特征,家庭成为经济单元,人口生产功能被逐步剥离,出现了农村老年人口经济上的养老供给和实际赡养中的生活照顾的分离,严重弱化了传统农村家庭养老功能。二是新型城镇化加速了农村生产要素外流,弱化了农村基层公共服务提供能力。新型城镇化加速了农村劳动适龄人口和资金等生产要素向城镇的单向流动,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农村土地资源不断减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村基层自治组织经济实力和对经济资源的掌控能力不断下降,弱化了农村基层的公共服务提供能力,弱化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传统农村养老中的作用。三是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增加了农村养老保障压力。与城镇化快速发展有关的体制机制不健全,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制度,仍然固化着业已形成的城乡利益失衡格局,造成城镇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城镇内部出现新的二元结构矛盾,大量农村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镇社会,在“碎片化”的养老保障制度背景下,返乡养老人口退出劳动大军后缺少养老保险的保障,额外增加了农村养老压力。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传统养老模式难以为继,需要建立新的农村养老服务模式,解决农村养老问题。

3.新型城镇化有利于形成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新的制度安排

新型城镇化可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农村社会福利水平,促进农村养老服务业发展,形成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制度安排。一是有利于破除城乡二元体制,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养老难题。新型城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将进入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缩小城乡经济发展、收入水平、社会发展和公共服务差距,化解城市内部户籍人口与非户籍人口二元结构矛盾,现代文明成果将由全体人民共享,从根本上解决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中形成的农村养老难题。二是能增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反哺能力,有利于提高农村养老水平。新型城镇化加速发展,城镇经济实力不断提升,推动了我国在21世纪初期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具备了城市反哺农村的实力,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进步,增强农村养老服务能力,提高农村养老社会化水平。三是有利于逐步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提升农民社会养老保障水平。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不断推进,我国建立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并逐步过渡到城乡居民养老制度,实现了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和转移接续,在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人口大规模流动中,农村居民和外出务工人员养老得到了社会保险制度的最终保障。四是有利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推动农村养老服务业发展。新型城镇化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逐步实现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城乡联网、共建共享,实现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向农村全覆盖,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些均为农村发展养老服务业奠定了必要的公共服务基础。

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解决农村养老

问题的对策选择

1.着力推进城镇化相关体制机制改革,形成有利于减轻农村养老压力的制度安排

积极实施《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推进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大力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使产业集聚与人口集聚同步,城镇化与工业化同步,使农业转移人口能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方面享受到城镇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同时,逐步使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从根本上解决户籍人口与外来人口的城市内部二元结构矛盾,保证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住得下、能融入、不返乡,从根本上减轻农村养老压力。

2.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双重作用,促进农村养老由剩余型福利模式向混合型福利模式的根本转变

适应机构与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一体化发展趋势,从根本上改革以家庭为主、对特殊困难群体进行保障和救助的农村养老制度,根据农村老龄化的现状和我国财政实力,建立基于混合型福利模式的新型农村养老制度,重新确定政府、市场、家庭、社区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在农村养老中的合理分工,由政府承担特殊困难群体养老救助和全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运转,由市场承担营利性的商业养老服务,由家庭、社区和公益性组织相互结合、共同承担非商业性农村居民养老服务,形成合理分工、有机合作的混合型养老模式。

3.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积极作用,完善农村养老社会保障政策

城镇化进入新阶段后,政府应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公共财政对农村的全覆盖,提高农村基础设施保障水平,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为养老服务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积极规划、扶持引导,逐步建立完善以居家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机构为支撑、医养结合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政府还应积极构建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为主体,与农村“五保”、优抚孤老供养、最低生活保障、高龄老人生活补贴相配套的农村养老社会保障制度。

4.充分发挥农村社区、机构养老的重要作用,完善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适应小型化、专业化、社区化、连锁化养老机构发展趋势,加快发展农村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与农民居家养老相结合,形成农村社会养老服务的主力军。加快发展农村社区养老服务,建设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完善社区养老服务功能,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急、助医等服务。以农村幸福院为载体,大力发展农村互助养老,不断探索农村养老新模式。开展公办养老服务机构改制试点,重点发展供养型、养护型、医护型、医养结合型等养老服务机构,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各类民营养老服务机构,不断提高农村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

5.充分发挥家庭、居民在农村养老中的作用,营造养老敬老的社会氛围

高度重视农村家庭在养老中的作用,改造传统农村家庭养老功能,建立健全县(市、区)、乡镇、村三级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充分利用农村社区的养老设施,大力发展农村居家养老,为农村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生活护理、家政服务、精神慰藉等服务。积极引导农民形成自我养老的观念和意识,发挥农民个人在养老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劳动年龄农民通过积蓄、理财、参加商业养老保险等方式,自我储备进入老年后的养老资金。在城镇化加速推进、市场化不断深入的背景下,继续弘扬我国尊老爱老、养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为发展养老事业、发展农村养老服务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注释

①2014年以前数据来源于河南省统计局:《河南统计年鉴(2014)》,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年;2014年数据由河南省统计局提供。

②数据来源于河南省统计局2011年5月的《河南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③数据来源于河南省统计局2015年7月的报告《全国及河南人口现状及发展趋势》。

④⑥数据来源于河南省民政厅2015年7月《关于报送河南省老年人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有关材料的报告》。

⑤数据来源于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015年7月的报告《河南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情况》。

参考文献

[1]高辰辰.互助养老模式的经济社会条件及效果分析――以河北肥乡为例[J].河北学刊,2015,(3).

[2]梁誉.我国养老服务的现状、理念与发展路径[J].老龄科学研究,2014,(5).

乡镇庭院经济工作总结篇4

为进一步整合社会救助资源,建立保障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长效机制,推进全省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如下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建立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总体目标

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立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和灾民救助制度为基础,以医疗、教育、住房、司法等专项救助相配套,以优惠政策为辅助,以社会互助为补充,政府责任到位,社会广泛参与,资金落实、运转协调、管理规范、网络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社会救助的主要责任在政府。政府要发挥在社会救助工作中的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作用,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和办法,安排必要的救助资金。要整合政府各部门的救助资源,形成综合配套的救助合力。同时,有关部门、单位和社会团体要加强沟通与合作,充分动员和发挥社会各方力量,形成社会互助合力。

二是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要将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统筹规划,统一部署。社会救助标准城乡有别又相互照应,社会救助资源城乡共享又要向农村倾斜,救助方式既考虑城乡共性又突出各自特点。通过城乡统筹、城乡互动,促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协调发展。在实施中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分步实施,逐步到位。

三是政策保障,依法救助。制定和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救助工作的各项法规政策,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使社会救助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

二、建立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主要措施

(一)进一步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城市低保规范化管理工作,确保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逐步提高保障水平。20**年,全省城市低保人均月补差金额达到70元。根据当地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变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适时调整保障标准。进一步规范低保申请、评议、审批程序,实行城市低保金社会化发放,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建立城市低保工作督查制度,加大对低保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实行分类施保,对低保对象中的“三无”(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和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人员和因病因残等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给予重点救助。积极探索建立有劳动能力的城市低保对象就业与低保相互衔接的联动机制,鼓励和支持城市低保对象就业。要加快低保信息化建设步伐,尽快实现省、市、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五级低保数据信息联网。

(二)全面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从20**年起,在农村特困户救助制度的基础上,全面建立并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各地要按照“低标准、广覆盖”的原则,结合当地实际,科学确定低保标准,核定低保人数。今年年底全省农村低保要争取覆盖200万人,以后逐年扩大覆盖面,最后达到应保尽保的目标。20**年,农村低保每人每月补差金额不低于20元,省财政负担10元,其余部分由市、县(市、区)财政负担。低保标准要随着当地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变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适时提高。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艾滋病救助工作管理体系。按照分类救助的原则,对艾滋病致孤人员、艾滋病导致单亲家庭的未成年子女以及因艾滋病导致生活困难的家庭,按照不同的标准实施生活救助;对受艾滋病影响的未成年人实施教育救助;对艾滋病致孤人员按照“收养”、“家庭寄养”、“集中供养”和“模拟家庭养育”4种方式进行妥善安置。

(三)进一步做好五保供养和孤儿救助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国务院令第456号)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免征农业税后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通知》(豫政办[20**]47号),做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切实把符合五保条件的农村居民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各地农村五保供养标准不低于当地村民的平均生活水平,并根据当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适时调整,切实保障农村五保对象的衣、食、住、医、葬。各级政府要把敬老院建设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和完善乡镇、村敬老院基础设施建设,年内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要达到20%或更高水平,以后逐步提高。认真贯彻落实民政部、综治办等15部委《关于加强孤儿救助工作的意见》(民发[20**]52号),建立政府领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孤儿救助保护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孤儿生活、教育、康复、医疗和就业等方面的救助制度。制定儿童福利事业发展规划,加强儿童福利设施建设。在2010年前,省级建成1所为孤残儿童服务的集养育、康复、教育为一体的儿童福利园区,每个省辖市建有1所儿童福利机构,建立健全孤儿福利服务工作网络,全面提高儿童福利机构的管理服务水平。

(四)进一步健全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建立健全自然灾害应急救助预案体系,提高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应急救助能力。健全抗灾救灾综合协调机构,建立政府涉灾部门之间灾害管理信息共享和应急联动机制,提高灾情的监测、预警和评估水平,为快速决策和启动救灾工作的应急机制提供依据。认真落实《灾害应急救助工作规程》、《春荒、冬令灾民生活救助工作规程》、《灾区民房恢复重建管理工作规程》(豫救办[20**]2号),进一步规范救灾救济工作,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住处、有水喝、伤病能得到及时救治。继续巩固救灾工作分级负责、救灾资金分级负担体制,各级财政要将救灾资金列入年初预算,以备灾害发生后能够迅速投入使用。加强救灾物资储备和救灾装备建设,搞好省救灾中心建设,建立省、市、县三级相互支持、相互补充的救灾物资储备网络,做到发生重大灾害后受灾群众在24小时内能得到有效救助。

(五)完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认真贯彻执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381号)和《河南省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规定》(省政府令第91号)。各级民政、财政、卫生、交通、公安、城管以及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

(六)建立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全面建立城市医疗救助制度。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部门关于建立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工作意见的通知》([20**]10号)要求,20**年全省已有39个县(市、区)开展了城市医疗救助试点工作。20**年,要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建立城市医疗救助制度。不断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进一步完善手续,规范操作,加大资金投入,提高救助水平。已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地方,首先资助农村五保和低保对象参加当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个人负担仍较重的对象,再给予适当救助;尚未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地方,要认真做好大病医疗救助工作。通过实施城乡医疗救助制度,逐步缓解困难群众看病难问题。

(七)建立和完善教育救助制度。进一步做好城乡特殊困难未成年人的教育救助工作。对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困难家庭学生和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家庭学生全面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对基础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大力实施“希望工程”、“春蕾计划”、“春雨行动”;对中等教育阶段家庭困难学生要积极出台救助政策;对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要继续完善“奖贷助补减”资助体系,确保不使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八)建立和完善城镇最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办法》(建设部、财政部、民政部、国土资源部、国家税务总局令第120号),建立和完善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制度。开展城镇最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情况调查,建立“双困家庭”档案,以财政预算安排为主、多渠道筹措廉租住房资金,切实解决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基本住房需要。城镇廉租住房制度建设情况要纳入市、县(市、区)政府工作目标责任制管理,并加强考核。省建设、财政、民政、国土资源、税务等部门要加强对城镇廉租住房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和检查。

(九)规范和完善法律援助、司法救助制度。认真贯彻执行《法律援助条例》(国务院令第385号)。按照司法部等国家九部委《关于贯彻落实〈法律援助条例〉切实解决困难群众打官司难问题的意见》(司发通[20**]127号)要求,各市、县(市、区)政府要根据本行政区域法律援助的需要,建立法律援助经费保障机制;司法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法律援助工作的监督管理,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城乡困难群众,无偿提供法律咨询、、刑事辩护等法律服务。城乡困难群众提起民事、行政诉讼,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提供司法救助的规定》条件的,可向人民法院申请缓交、减交、免交诉讼费用。各市、县(市、区)政府要认真搞好法律援助与司法救助的衔接工作。

(十)完善社会捐助制度,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坚持经常性社会捐助和集中捐助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经常性社会捐助接收服务网络,方便群众捐赠。推动建立“爱心超市”、“慈善超市”,完善制度,强化管理,规范运作,为救助对象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大力弘扬社会互助新风,开展“义工”服务、社区互帮、邻里互助等活动。支持发展慈善事业,抓紧制定我省《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20**-2010年)》。落实现有捐赠减免税优惠政策,并制定鼓励慈善捐赠的优惠政策。加大宣传力度,推动慈善文化建设,提高群众慈善意识,为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环境。

(十一)建立和完善就业援助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36号)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豫政[20**]8号)精神,以新增就业岗位为目标,以强化就业服务为手段,以加大资金投入为保障,支持和鼓励困难群体就业。对下岗失业人员中的“4**0”人员、城市低保对象、残疾人、复转军人和登记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等就业困难人员,参加就业培训的按有关政策规定给予就业培训补贴,并提供免费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个性化就业服务,帮助其尽早实现就业和再就业。

(十二)建立和完善贫困残疾人救助制度。深入贯彻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的若干意见》(豫政办[20**]8号),将残疾人扶贫工作纳入扶贫工作的总体规划,建立多渠道的扶助贫困残疾人资金投入机制。认真落实有关政策,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城乡贫困残疾人家庭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和五保供养范围。积极创造条件,帮助城镇贫困残疾职工和农村贫困残疾人加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符合条件的特困残疾人实施医疗救助。多渠道筹措资金,建立和完善助学制度,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大、中、小学生完成学业。开展残疾人救助募捐活动。

(十三)规范和完善临时救济制度。对因突发性事件和不可抗拒的意外事故造成临时生活困难的家庭,由县级政府给予一次性临时救济,帮助这些家庭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突出困难。

三、切实加强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要将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统筹规划,逐步推进。

(一)建立健全社会救助管理体制。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工作的领导,尽快建立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社会救助管理体制。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协作,密切配合,认真抓好各项救助政策的落实。民政部门是社会救助工作的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综合协调和管理职能;财政部门要做好社会救助资金的预算安排,对资金的管理使用进行监督;卫生部门要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并落实相关医疗救助政策;建设部门负责制定城镇低收入家庭的住房规划和住房标准;教育部门负责教育救助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就业援助工作,为困难群众提供就业信息和培训服务;司法行政部门负责困难群众的法律援助工作;公安、交通、城管、卫生等部门要积极配合民政部门做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慈善总会、红十字会组织要充分发挥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新闻单位要加强对城乡社会救助工作的宣传,动员社会力量积极支持和参与城乡社会救助工作。同时,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社会救助人员培训制度和机制,逐步提高社会救助工作队伍整体素质。

(二)多渠道筹集社会救助资金。各级政府要通过财政拨款、专项公益金、社会捐助等渠道筹集社会救助资金。随着经济发展和财力的增长,各级财政要逐步加大对社会救助的投入。要引导、鼓励和组织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充分发挥个人、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等各方面作用,为社会救助提供必要的补充。

(三)建立健全基层社会救助管理服务网络。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要高度重视社会救助工作。村委会和社区居委会受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委托,协助做好社会救助的有关工作。

乡镇庭院经济工作总结篇5

【关键词】农村;庭院土地;综合利用;庭院经济

1 利用宅基地发展庭院经济的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全市从农村人多地少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和紧紧依靠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大措施、强化指导,使农村庭院经济发展实现了历史性飞跃。主要表现在:改变了过去庭院生产“养猪为过年,养鸡为吃盐”的自给自足状况,实现了庭院产品的商品化,庭院生产经营的市场化;摆脱了传统庭院经济茶余饭后、小打小闹、“三沟葱,两只羊”式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初步走上了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 、产业化发展的新路子;冲破了原来庭院生产零星分散、单打独干、自然无续的分散状态、逐步实现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小规模 、大群体、小产品、大产业的区域发展格局。2011年全市庭院经济开发户已达38万户,占农村总户数的52%。其中,庭院经济综合开发收入在3000~10000元的农户达21.1万户,万元以上的达到6.5万户;庭院开发收入占总收入60%以上的专业村已达1068个,专业户达到19万户,庭院经济总收入28亿元,在农民人均纯收入8397元之中,来自庭院经济的有1397元。转移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并吸纳2615多名下岗工人就业,推动了经济发展,有效的利用农村土地资源,该项措施在全市的推广,有效增加种植及养殖土地3800hm2土地,因此,把发展经济作为我市的战略构想加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2 发展庭院经济的战略构想

2.1 指导思想

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加快庭院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增进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目的,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支撑,按照“巩固、扩大、提高、创新”的发展思想,加快构筑庭院经济发展的框架,力争用5年时间,使全市农村庭院经济开发率达到60%以上,开发示范乡镇达到50%以上,庭院经济开发示范村达到20%以上,并逐渐实现农户参与普遍化,管理手段科学化,庭院生产专业化,投入产出高效化,生活方式文明化。

2.2 发展思路

2.2.1 巩固

即巩固现有成果。充分尊重农民的创造,巩固已探索出的龙头带动、生态效、典型示范、资源开发和协会服务等多种开发模式,不断总结已培植出的瓜果花菜、盆景园艺、畜牧养殖、农产品加工、工艺编绣、商饮服务等多项行业门类经验,促使庭院发展实现新的突破。

2.2.2 扩大

即扩大发展规模。在不断发展壮大庭院经济总体规模的同时,重点围绕具有我市特色的蔬菜、林果、畜牧、桑蚕、水产等支柱产业和花卉、实用菌、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大力培植专业大户、专业村、专业乡镇,尽快形成一批规模大,档次高,竞争力强的庭院经济生产基地。

2.2.3 提高

即提高科技含量。进一步加大农民科技培训和农业先进技术推广的力度,在汲取传统技术精髓的基础上,引导和组织农民大量采用农业科技新成果,运用精准农业、节水灌溉、生物配料饲养及先进加工工艺和技术,搞好庭院的深度开发。

2.2.4 创新

即创新发展途径。立足当地实际,突出地方特色,创新发展模式,形成西南部以生态水产养殖为主、中部和西部以花卉栽培、畜禽养殖、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区域经济格局。

2.3 发展重点

根据我市庭院经济发展的实践,着眼新世纪庭院经济的未来发展,今后我市将重点开发以下五种模式:

2.3.1 龙头带动模式

主要以龙头企业、专业批发市场、种养加大户为依托,建立龙头为农户的利益共同体,由龙头为农户庭院生产提供原料、技术指导、市场信息、收购销售等全方位服务,带动庭院经济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

2.3.2 生态高效模式

主要是运用生态经济学中生物共生和物质循环的原理指导组织庭院生产,多层次、多环节开发庭院,以推进沼气利用、提高能源自给率为纽带,构成庭院生态工程体系。

2.3.3 观光旅游模式

主要是以当地人文古迹、风景名胜、民俗文化资源为依托,发展具有当地特色,集游、购、吃、住、娱乐为一体的庭院旅游经济;带动系列旅游产品加工业发展。

2.3.4 专业生产模式

主要是在改造提高传统种、养、加模式的基础上,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方向,形成较大规模的庭院经济产业基地和开发群体。

2.3.5 综合开发模式

主要是依托当地传统优势、人才优势、生物资源优势和地理优势,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大力发展果菌菜立体种植、畜禽鱼综合饲养和种、养、加结合的多种生产项目,实现庭院开发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全面提高庭院经济的综合效益。

3 加快发展庭院经济的主要措施

庭院经济发展,在整个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新的发展阶段,要跳出就庭院抓庭院的小圈子,切实把庭院经济放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中去考虑,正确把握发展原则,理顺各种关系,采取综合措施,不断推动庭院经济向新的更高层次迈进。

3.1 坚持市场导向原则,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庭院经济发展

要把庭院经济发展纳入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规划中去,综合考虑,统筹安排,实现庭院经济开发与结构调整、专业村镇建设、发展特色区域经济的有机结合。尤其以培植专业大户、专业村、产业乡镇为重点,膨胀优势产业,以发展庭院经济为基础,形成一批较大规模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大力实现名牌带动战略,以庭院生产为“试验田”、“样板地”,积极培植名优珍特新品种,逐步向大田推广,不断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努力使庭院产品优质化、多样化,产业化。

3.2 进一步加强龙头建设,以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庭院经济发展

对原有的龙头企业,通过技术改造,促进上规模、上水平;对经营不善的企业,坚持以改革为手段,激发经营活力;通过招商引资、发展民营经济,新建一批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搞好市场体系建设,不断增强集散功能。大力开拓国外市场,让庭院产品冲出国门,走向世界。进一步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积极制定促进庭院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加强对庭院生产的扶持和指导,及时为农户提供信息、技术服务,完善龙头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分配机制,尽可能降低庭院生产的风险,促进庭院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3.3 积极培养庭院生产大户,以民营经济的快速增长促进庭院经济发展

继续组织实施民营经济发展战略,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认真落实有关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规定,努力实现民营经济发展的新突破。深入开展各种庭院经济发展竞赛活动,鼓励更多的庭院经济开发户树立干大事业、闯大市场、当大老板的雄心壮志,不断加大投入,壮大生产规模,努力使庭院经济向农场化、工厂化、公司化方向发展。

3.4 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以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庭院经济发展

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要求,以搞好“生态家园”建设为重点,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专业市场、专业大户向小城镇集中,不断提高庭院经济的资源利用率、投入产出率和规模开发效益。确立以经济区域设置小城镇的新观念,根据资源条件、区位优势、人口规模、产业布局和辐射带动等因素,打破现有行政区划的限制,规划小城镇建设布局。搞好村庄规划建设,以净化、绿化、美化、硬化为重点,建设各具特色的世纪新村。

3.5 不断提高农民队伍素质,搞好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庭院经济发展

乡镇庭院经济工作总结篇6

一、全面推进低收入家庭收入核定工作,准确界定救助对象

低收入家庭收入核定工作是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社会救助公平、公正实施的前提。各级、各部门要按照《省低收入家庭收入核定办法》的有关要求,研究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实施细则,健全低收入家庭收入核定工作长效机制,完善核定办法,全面推进低收入家庭收入核定工作。各级政府要成立低收入核定工作领导小组,协调解决重大问题、通报重要信息,督促、指导开展低收入家庭核定工作。相关部门要在各自职责范围内配合做好低收入家庭收入核定工作,及时、准确地向低收入核定机构提供核定信息和意见,实现不同部门间低收入家庭相关信息的共享,形成信息通畅、措施灵活、反应快速的工作协调机制,确保低收入核定工作的准确高效。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民政部门。各县区要建立相应核定机构,落实工作人员,安排工作经费,确保全市低收入家庭收入核定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加强低保管理规范化建设,提高低保救助水平

推进基层低保规范化建设,进一步规范操作程序,建立低保申请、审核、审批等环节的监督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切实做好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应补尽补、应退尽退工作。要切实加强基层的政策执行力,督导落实好与低保有关的分层分类救助、价格补贴发放、两节慰问等政策。统筹城乡发展,逐步提高农村低保的标准,缩小城乡低保标准之间的差距。2012年,农村低保标准不低于城镇低保标准的65%,到2015年末,农村低保标准不低于城镇低保标准的75%。加大低保救助力度,切实提高人均补差标准,到“十二五”末,低保最低补差不少于100元,人均补差不低于低保标准的70%,使低保救助水平和我市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建立低保救助联动机制,整合部门救助资源,在实施基本生活保障的同时,加强就业扶持,增强低保户的“造血”功能。做好低保边缘户的救助工作。各县区要整合救助资源,出台相关救助政策,逐步扩大低保边缘户的救助范围,实施按需专项救助。

三、健全临时救助制度,解决城乡居民突发性困难

按照应急解困、保障基础、规范高效的要求,健全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各级政府要按财政投入为主、社会筹集为辅原则安排临时救助资金,并切实建立临时救助资金与地方财政增长相适应的增长机制。市财政从2012年起每年按人均3元(市区各分担50%)的标准安排临时救助资金,并逐年加大对临时救助的投入。各县区民政部门、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作为临时救助的审批管理部门,要进一步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规范救助程序,保证临时救助的公平、公正、公开。临时救助资金以现金形式通过银行、信用社发放为主,必要时采取实物形式救助,并在所在村(社区)范围内予以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四、完善医疗救助,缓解困难群众看病难

按照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相衔接的基本思路,进一步完善医前、医中、医后全程医疗救助制度。根据省政府公共服务均等化5年行动计划安排,到2012年地方财政安排医疗救助资金要达到人均10元(市本级要按市、区各50%安排到位)。各县区要高度重视,多渠道筹集医疗救助资金,适时调整救助政策,提高救助水平,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医疗救助与城乡政策性医疗保险报销的比例不低于有效医疗费用的75%。要合理使用医疗救助资金,确保当年度资金结余率不超过10%,累计结余不超过当年筹集资金总额的15%。同时要加强医疗救助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政策措施以及结报程序方面的衔接,全面推进完善医疗救助即时结报工作。各县区要统一硬件、统一平台、统一应用软件、统一数据库,与定点医院联网,全面推进城乡医疗救助即时结算便民工程,实施在线审核、审批,即时结报,提高医疗救助工作效率。

五、加强敬老院管理,提升服务保障水平

继续推进农村五保(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工作,集中供养率保持在95%以上。建立健全五保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确保五保供养标准不低于上年度所在县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供养资金纳入县区、乡镇财政预算,实现“按标施保”。大力推进有条件的乡镇敬老院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转型,拓展服务功能,拓宽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要提升自身能力建设,扎实推进敬老院的规范化管理。要规范用工制度,做到工作人员与生活能自理老人的比例不低于1:10,与失能老人的比例不低于1:3。优化工作人员的年龄知识结构,逐步推行从业人员就业准入制度,努力提高为老服务水平。要积极发挥县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的作用,加强对敬老院业务工作指导和工作人员的培训。

六、大力发展慈善事业,组织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工作

大力发展慈善事业,进一步发挥慈善机构在组织开展慈善活动和扶贫、救灾、济困等社会救助工作方面的积极作用。要努力普及慈善教育、传播慈善文化、弘扬慈善精神,在全社会形成支持慈善事业光荣、参与慈善事业高尚的浓厚氛围。要广泛开展各种类型的慈善捐赠活动,深化“慈善一日捐”。积极落实各项税收减免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和公民参与慈善活动,保护公众慈善捐赠的积极性。要积极探索对慈善公益组织的扶持制度,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实现慈善项目救助。要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慈善福利机构,为困难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要加强对慈善事业的组织领导,把慈善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建立政府领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

七、完善专项救助制度,保障困难群众基本权益

围绕“住有所居”的目标,加强困难群众的住房救助。加快推进廉租用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力争在2012年前,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80%以下的住房困难家庭可以享受廉租用房或经济适用房政策。继续推进农村困难群众危旧房改造,“十二五”期间,完成5000户困难群众的危旧房改造任务。深化教育救助,确保实现每一个困难学生不因贫困而辍学。加强法律援助能力建设,积极为低保对象,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残疾人等困难群体提供法律咨询、诉讼和非诉讼法律事务、公证和刑事辩护等无偿法律援助,维护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深入开展就业援助工作,大力促进城镇零就业家庭人员和农村低保家庭人员的充分就业。全面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切实解决残疾人在康复、就业等方面的需求,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乡镇庭院经济工作总结篇7

目前全县需实施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学生数为454人,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工作压力巨大,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把教育扶贫与教育事业紧紧扭在一起抓,全面提高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水平,绝不让一个孩子因贫辍学。

一、全力做好脱贫攻坚工作

一是推进普惠性学前教育。以加快发展贫困村学前教育为目标,切实做好学前教育规划,努力达到每个乡(镇)建1所标准化中心园的目标。大力实施《汪清县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至2016年末,计划达到每个乡(镇)建1所公办标准化中心园,基本满足各乡镇适龄幼儿入园问题。落实教育资助体系政策全覆盖,实施低保家庭幼儿、孤儿、残疾幼儿入园教育资助,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500元,朝鲜族学前一年儿童免除保育教育费,做到应助尽助,使每个幼儿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通过政府奖补政策,大力扶持民办幼儿园。2016年通过申请政府奖补资金共计40万元,对6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进行了扶持。二是推进均衡性义务教育。优化调整贫困村学校布局,以提高贫困村义务教育水平为目标,按照保障学生就近入学的原则,加强贫困村学校布局调整,合理规划设置贫困村义务教育学校,优先加强对贫困村学校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指导,办好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确保贫困村学校全面实现硬件、软件同步提升。落实好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稳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为贫困村义务教育学生提供营养改善计划膳食补助,汪清县40所农村学校5093名学生全部享受营养正餐,保证了农村地区学生营养的摄取,提高了体质健康水平。三是加快职业教育结构调整。根据市场和县域经济发展需要,构建起初、中、高级相互衔接、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布局结构合理、适应全县经济建设需要的职业教育体系。加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骨干专业建设,全面提升职业教育办学层次,加强涉农专业建设和成人教育统筹,扩大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培训覆盖面。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和国家助学金政策。建立完善的资助体系,做到“应补尽补”,解决学生“上得起学”的问题。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在籍学生享受2000元免学费政策,进一步完善学生资助政策,农艺专业100%的学生和其他专业15%的学生享受国家每人每年1500元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2016年计划发放户籍为汪清县的职业类大专院校贫困学生补助资金60万元,共计200人,每人3000元。同时,争取社会人士资助贫困学生,基本解决每一个孩子不因家庭经济困难不能接受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问题。四是推进高质量民族教育。每年设立朝鲜族教育专项资金30万元,全部用于朝鲜族学校教师培训、校舍维修和教育经费等方面。2012年开始,汪清县落实了朝鲜族普通高中学生免学费政策,同时朝鲜族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一直按高于其他学校的100%来落实。异地新建汪清五中、二中教学楼、宿舍楼、体育馆及塑胶运动场和校园附属设施,新建大兴沟镇、春阳镇民族特色幼儿园,完成了大兴沟镇中心小学和大兴沟镇朝鲜族学校、春阳镇中心小学和春阳镇朝鲜族学校合署办学工作。本学期,将在春阳镇民族特色幼儿园、大兴沟镇民族特色幼儿园、汪清县第四幼儿园、汪清四小校带园进行学前教育双语教学试点工作。

二、全力做好精准脱贫工作

(一)加强农村地区教师队伍建设。认真落实国家《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对全县乡村学校教师在职称评聘、工资、福利、退休退养和社会保障等方面进行倾斜,尤其向乡(镇)教师及老教师倾斜;提高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发放标准,依据学校艰苦边远程度实行差别化的补助标准,为全县乡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发放生活补助。目前,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已按照180元、240元、300元、360元标准补发(自2015年1月起);按照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的管理体制,采取定期交流、学区管理、学校联盟、对口支援、乡镇中心学校教师走教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引导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重点推动县城学校教师到乡村学校交流轮岗,乡(镇)范围内重点推动中心学校教师到村小学、教学点交流轮岗;落实好省市教育部门关于选派一定数量的城区优秀教师到农村开展不少于2学年的支教、对在乡村学校从教20年以上、10年以上的教师给予表彰奖励,在评选表彰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等方面向乡村教师倾斜的鼓励政策。今年选聘的特岗教师全部分配到汪清县最偏远的农村任教;为贫困村幼儿园每班配备足够的专任老师,落实省里通过民生实事招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幼儿园任教和“三支一扶”项目、培训转岗等方式配备农村幼儿教师,逐年解决农村幼儿园教师编制问题,防止新的代课教师群体出现,满足农村学前教育发展需求。

(二)加强农村贫困生资助工作。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义务段贫困学生补助资金10万元,其中小学每人标准为100元,初中每人标准150元。贫困住宿生补助资金16万元,小学每人标准1000元,初中每人标准1250元。落实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政策。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在校学生进行资助,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500元。在实现贫困村家庭经济困难高中学生应助尽助的基础上,引导各类企业、社会团体、非政府组织捐资助学行动,逐步扩大普通高中贫困家庭学生资助面。对贫困村当年被全日制大专以上院校(含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录取的贫困家庭大学生办理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学生在校期间实行财政全额贴息,贷款额度为每生每学年不超过8000元,确保所有考入高等院校的贫困大学新生都能顺利入学、安心上学。截止到目前,捐资助学共计64人,涉及金额16万元;助学贷款共计168人,涉及金额134.4万元。

乡镇庭院经济工作总结篇8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居家养老

居家养老是指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它是建立在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基础之上的以国家制度,政策法规管理为保证,以居家养老为形式,以社区福利服务为依托,利用社区服务网络资源与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将社区深入到老人家庭,为居家老人提供各种类型的福利服务,是社区服务和家庭养老的现代养老模式。在这种养老模式中,老人既可以享受到家庭提供的精神生活方面的满足,又可以享受到国家,集体和个人关于物质方面的满足。

一、农村居家养老的现状

根据对安徽省利辛县调查显示,截止到2013年全县总人口约为194万,其中60岁以上的约占15%,其中65岁以上的占总人口的7.59%,农业人口占总人口93%,其中超过97%的老年人采用居家养老的方式。可以看出我县面临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针对居家养老问题我县初步制订了一系列解决养老问题的措施,利辛县整合养老服务资源,加大对公办养老的机构建设。利辛县“1952计划”引领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社会化养老服务中心确定在交通条件、人居环境较好的城关镇苏店敬老院和王人镇西城养老服务中心,转型试点工作正在进行中。并且对全县“百岁老人”进行再次年审,逐户逐人拍照、备案,截止2014年10月20日,全县确认健在的百岁老人91人,发放津贴327600元。虽然我县在大力建设农村养老机构,关注老年人的生活问题。但是农村居家养老模式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完善。对此利辛县采取一些措施如下:

(一)利辛县实施低保“三步走”战略

利辛县孙庙乡从2014年11月13日至12月20日,对全乡低保对象进行审核。本次审核分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为宣传发动,要求各村充分认识城乡低保年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氛围,做到低保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第二阶段为入户调查,要求各村严格按程序进行,填写入户调查表,进行民主评议,张榜公布,对民主评议未通过的对象不予上报。第三阶段为总结上报,要求各村对城乡低保年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认真的总结。

(二)利辛县加大财政力度,建立鸿福老年公寓

由财政投资600余万元建成的一座容纳近300人的鸿福老年公寓,是落实民生工程的重点项目。鸿福老年公寓为这里的孤独老人提供完备的健身器材,专业的护工,并且这里的医疗机构定时给老人们检查身体。利辛县政府正立足于我县各乡镇实际情况,不断加大财政投资力度建立人性化的老年人服务中心,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制监督机构,让这里的老人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

(三)构建并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利辛县“四轮驱动”抓好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工作。2014年以来,我县城关镇创新思路,加大宣传扎实抓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截止到2014年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已完成34120人,年度参保率完成100%。“四轮驱动”工作具体如下:一是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镇党委政府把城乡养老保险工作纳入对各村的年终考核,为保证此项工作快速推进,实现全镇动员,全民参与的工作格局。二是立足服务,强化宣传。组织人员深入各村分组开展政策宣传,同时采取广播以及发放宣传单、张贴标语等形式进行深入宣传,营造良好的参保缴费氛围。三是政策倾斜,激励参保。对参保积极的群众加大政策倾斜力度,调动参保积极性。四是加强调度,按时通报。要求各村每天安排人员值班,方便参保群众保费征缴,每天向主要领导汇报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进度情况,通报各村参保进度。

二、农村居家养老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人口老龄化加剧,人口抚养比提高

利辛县60岁以上老年人口截止到2013年约为15%,高于我国平均老龄化人口约有5%。并且90年代以来我县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生活结构和观念在不断的更新,又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政府主张“少生优生”所以大多数新生代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结构也在发生变化。人口抚养比在不断的提高,由传统的“多子养老”变成了现在的两个年轻人赡养“四个”甚至“八个”老人的现象。如今的农村家庭结构逐渐呈现4-2-1的状态,中间人不仅要赡养上一代还要承担下一代的教育,生活以及今后的发展。劳动力的抚养负担越来越重,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将直接老年人的抚养比不断提高。

(二)城乡经济二元化,传统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

利辛县是部级贫困县,2013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仅是5900元。只占当年全国农民8896元人均纯收入的三分之二,低了将近三千元。而2013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为29547元,是利辛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倍多。近年来我县经济虽然有所发展,但是和城市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差别相距甚远。为了维持家庭生计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大多数乡镇出现了“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现象,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不仅没有得到提高,而且还要抚养小孩在物质和精神方面都是双重危害。

(三)现有的养老保障体系薄弱

由于利辛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养老和医疗机构相对不完善,好多乡镇的社会化养老机构,如养老院,福利院等由于经济资源的约束养老机构数量有限,而且条件比较落后。如本人的户口所在地利辛县汝集镇胜利村的养老院,十几个村共有一个养老院而且养老院是原来小学改造的,没有供老年人活动的场地,各方面的设施不完善条件比较差。政府缺乏有效的监督容易导致医疗人员哄抬药品价格,致使老年人病而不愿医的现象。

(四)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传统孝道文化的弱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现代化,年轻人越来越向往外面的世界,走出家庭已经成为现在农村的普遍现象,“家文化”变的越来越弱。传统孝道的淡化,导致年轻人与老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代沟”的形成更是加重了老年人的孤独感。“养儿防老”的思想已经过时,依靠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来维持农村家庭养老的可能性受到冲击,本人经过调查和生活经验发现大多数成年后的子女都会和老人分家,分家后如果距离远与老人的联系是非常有限的,而单纯依靠土地获得经济收入是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的投入,一旦老年人丧失劳动力,不能从土地上获得收入,那么他们的生活将会非常困难。

(五)资金不足,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功能不健全

一方面由于利辛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政府对居家养老的社会化服务机构支持力度不足,满足不了广大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据调查,我县社会化服务机构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服务人员。大多数服务人员是附近乡村在家务农的妇女,她们没有专业的养老服务的知识和经验。对老年人的身心发展起不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本身不是以盈利为目的机构,对民营企业的吸引力不足。这样一来居家养老只能由政府包办,政府包办的结果就是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和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

三、完善农村居家养老政策建议

(一)优化居家养老服务资源配置,推进居家养老社会化

就利辛县养老体系薄弱和养老资源配置不协调的具体情况,利辛县政府有关部门要制定科学的养老体系建设发展规划,满足农村广大地区的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实现养老服务资源与城市功能对接。结合利辛县城镇化,美丽乡村建设等,充分利用农村社区丰富的资源,以农村社区为载体,以居家养老为切入点,把农村社区服务引入引入家庭。

(二)加快各类养老服务资源的培育和发展,提升服务队伍的专业化

针对服务人员的具体情况,进行专业化和技能培训,实现职业资格制度,不断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人化水平。以此为老年人提供人性化、多样性的居家养老服务,满足老年人在精神和物资方面的需求。

(三)加强传统孝道文化和家庭养老模式的推广与宣传,营造和谐的居家养老模式氛围

由于利辛县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大多数劳动力选择了出门打工这一普遍现象,导致“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现象的恶化。这种“聚少离多”的情况,不利于传统孝道文化的传承发扬。因此,加强传统孝道文化的宣传与推广非常必要,利辛县政府有关部门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鼓励和倡导年轻劳动力认识到行孝的必要性。

针对利辛县农村居家养老情况,利辛县政府在不断深化改革,根据全县各镇实际情况做好社会化服务机构的整合工作,加大服务监督机制。同时也要鼓励家庭成员养老的积极性,对家庭成员进行思想动员。做到家庭,老人,社会和服务者之间的衔接更加合理化。

参考文献

[1]黄丽丽,卢冠超.《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农村居家养老模式的价值与保障》.[J].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24期.

[2]陆文军.《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管理体系浅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4年第1期.

乡镇庭院经济工作总结篇9

一、努力扩大就业和促进创业

1、进一步扩大就业。全区城镇新增就业0.935万人,其中“4050”人员新增就业0.15万人,确保零就业家庭就业安置率100%;将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未安置的城镇退役军人在内的各类失业人员统一纳入失业登记范围,享受就业扶持政策。

2、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优先安排返乡外出务工人员。

3、加强就业培训。农村劳动力率转移培训0.03万人;省内工业园区定向培训蓝领0.01万人;免费为下岗失业人员、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未就业离校毕业生、城镇复员退伍军人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培训规模0.29万人,其中创业培训0.03万人。

4、扩大小额贷款规模。完成小额担保贷款0.22亿元,以创业促就业。其中0.132亿元用于支持个人创业,0.088亿元用于中小企业融资担保。

5、帮助残疾人就业。免费培训50名残疾人,为残疾人购买公益性岗位6个,残疾人就业率达到66%。

二、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6、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根据全市统一部署,按照略高于全国平均调整增幅的标准,从1月1日起,全区人均增加140元。

7、扩大养老保险覆盖范围。重点扩大企业改制接续人员参加养老保险;采取优惠政策鼓励未参加养老保险的城镇大集体职工参保。全区城镇职工参加养老保险达到1.263万人。

8、推进农民养老保险试点。出台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办法,建立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

9、提高失业保险统筹水平。参加失业保险达到0.6105万人,失业保险征缴总量达到94.52万元。

三、不断提高社会救助和基层基础建设水平

10、提高城乡低保对象补助标准。将城市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差标准由165元提高到180元;将农村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差标准由60元提高到70元。

11、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将分散供养人员的供养标准每人每年由1500元提高到1560元;将集中供养人员的供养标准每人每年由2760元提高到2820元,集中供养率继续巩固在80%。

12、完善国有企业“老工伤”人员伤残津贴制度和提高上世纪六十年代精简退职老职工救济金水平。对因国企改制,又未纳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管理的国有企业“老工伤”人员补办伤残津贴所需费用,由同级财政给予补助,纳入统筹地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管理;适当调整因工致残人员伤残津贴待遇;精简退职老职工救济金平均每人每月增加30元。城市(含城镇)由每人每月17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200元,农村每人每月131元提高到每人每月161元。

13、提高部分困难企事业退休职工生活补助标准。增加城镇大集体困难企业基本生活保障水平低的退休职工生活补助。

14、提高城镇“三无”特困群众集中供养标准。全区城镇集中供养的“三无”特困群众(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抚养义务人或抚养义务人无抚养能力)供养标准不低于每人每月300元。

15、完善城乡临时救助。对因临时性、突发性事件造成生活困难的群众实行临时救助。

16、关爱孤残儿童生活。倡导扶残助残、关爱儿童的良好社会风尚,向孤残儿童送温暖、献爱心。

17、继续执行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并实行农村独女二女不再生育家庭计划生育补充养老保险及城乡0-6周岁计划生育家庭“爱心保险”,落实率均达100%。

18、建立因自然灾害死亡人员抚慰金和去世特困群众遗体火化免费制度。按照每人5000元的标准抚慰因自然灾害死亡家属;对去世的特困群众(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对象、城镇集中供养的“三无”特困群众)免费火化。所需资金由当地财政安排解决。

19、增加企业干部和部分退休军人生活补助,适当提高义务兵优待标准和退役士兵和参战人员自谋职业补助水平。按每人每月30元增加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和参战人员生活补助(已于2008年10月1日开始执行);提高企业干部解困标准;增加1953年前参军后复员到企业工作的退役军人生活补助。

20、进一步完善居委会和“三院”工作人员补贴制度。省财政新增的资金用于居委会工作人员和敬老院、福利院中不属于行政和全额拨款事业编制的人员给予工作补贴;对上述单位主要负责人,无正式编制且担任主要领导职务时间较长,没有参加养老保险的,达到退休年龄并退离后,由省财政发放一定的退休补助;参加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由个人承担的缴费,全部由财政负担。

21、逐步对全区家委会改制、整合。新增社区居委会所需工作经费由市、区两级财政按现行承担比例落实。

22、区级司法法律援助专项资金增加到4万元,用于困难群众实施法律援助。加大城区司法所建设力度建立完整的法律网络体系。区司法局)

23、增加救灾救济专项资金。切实增强应对突发事故、灾害的保障能力,强化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在省市增加转移支付补助的基础上,区财政新增安排30万元。区财政局)

24、对执收执罚部门收支完全脱钩给予补助。对收支脱钩的公检法部门按照经费保障的要求全额给予补助,着力提升司法机关公信度和执罚透明度。区财政局)

25、扎实推进平安建设。区级财政新增安排资金15万元,全面铺开“一分钱”创安工程,做到群防群治,建设平安。区综治办)

26、深入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活动。增加计划生育专项经费,完善利益导向机制。区计生委)

27、全力实施建设文化大区战略。建立健全区、街(镇)、社区(村)三级文化网络,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在省市财政增加转移支付补助的基础上,区财政新增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保障文化产业发展,促进社会文明。区文广局)

四、大力加强医疗保障和食品药品安全

28、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参保职工达到0.95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使用率达到90%。

29、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全区城镇居民和大学生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基金使用率达到90%。

30、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按人均筹资标准100元,其中财政80元(中央财政补助40元,省财政补助34元,市、县财政补助各3元),参合率达90%以上。区卫生局)

31、扩大城镇职工工伤保险覆盖范围。城镇职工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0.64万人,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人数达到0.1万人。

32、进一步完善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制度。将城乡低保边缘户、新增四类人员、城镇集中供养的“三无”特困群众和上世纪六十年代精简退职老职工救济对象纳入城乡医疗救助范围。

33、扩大全区儿童一类疫苗接种范围。确保全区儿童国家规划免疫疫苗免费接种率达到100%,“五苗”常规接种率达到90%,新增疫苗接种率达到80%。区卫生局)

34、推进城镇居民公共卫生服务制度。向全区城市居民中的60岁以上老年人、0-3岁儿童、孕产妇、35-60岁妇女、低保对象、残疾人等六类人群,发放公共卫生服务卡,并完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水平。区卫生局)

35、帮助残疾人康复。为1000名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其中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50例,贫困精神病患者医疗救助125人,贫困肢残人装配假肢7例,贫困残疾人辅助器具配发818人。

36、完善优抚对象看病就医制度。启动方便、简捷的“一站式”医疗管理服务工作,确保1-6级残疾军人和退伍红军战士基本医疗费用保障率达到100%,其它重点优抚对象基本医疗费用保障率达80%以上

37、建立乡镇卫生人员经费保障机制,对乡镇卫生院人员基本工资由差额补助转为全额保障。区卫生局)

38、建立村级医生公共卫生服务补助制度。推进医疗改革,降低群众看病负担等问题。对依法取得了村医生证书或执业助理医师等资格、并经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注册后在村卫生室执业的医生,按每人每年1000元标准进行补助。区卫生局)

39、加强食品药品安全检测工作,保障人民群众食品药品安全。区卫生局)

40、加强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区90%村卫生所、100%乡镇中心卫生院、100%县级综合医院、85%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能力达到国家建设标准。区卫生局)

41、着力改善医疗服务条件。做好计划免疫预防接种门诊的装修改造,推进疾控中心新址建设,提升预防免疫服务和疾病控制水平。区卫生局)

五、积极发展教育、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

42、增加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经费。支持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大班改小班”建设;向城乡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免费提供地方课程通用教材。区教体局)

43、扩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范围。加大对考取公办大学公办高校和独立学院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补助力度加大对全区公办学校高中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补助力度。区教体局)

44、资助困难家庭子女入读技工院校。对农村家庭人均年收入1000元以下的初、高中毕业生及城市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4050人员子女入读技工院校,给予一定的补助和帮助。区教体局

45、加大城乡义务教育绩效工资支持力度,区财政新增安排1500万元专项资金,对义务教育绩效工资专项补助。区教体局)

46、继续推进农村文化“三项活动”。每个行政村每月放映1场电影;每个农村中小学每年放映4场电影;镇每年购买文艺演出不少于4场,组织开展文体活动每年不少于2次。区文广局)

47、提高农村宽带网络覆盖率。使行政村宽带网络覆盖率达到100%。区农办)

48、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投资建设不少于2个“农家书屋”。区文广局)

49、加强基层体育健身场所建设,新建一批全民健身路径。区教体局)

50、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全面完成孺子亭学校改造工程,加快推进桃花学校建设,力争启动2所九年一贯制示范学校建设。区教体局)

51、对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进行补助。按小学生均301元,初中生均501元的标准进行补助。区教体局)

52、向城乡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区教体局)

六、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

53、扩大廉租住房保障。新增廉租住房租赁补贴户数达到3372户。新建廉租住房706套、3.67万平方米。区房管局)

54、积极推进城市棚户区(危旧住宅区)改造,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区房管局)

55、继续配合做好经济适用房申购工作。做到经济适用住房政策的全覆盖。区房管局)

56、进一步完善失地农民住房保障,全力推进桃花镇、朝阳农场、同盟村拆迁还建房和农民公寓建设工程。桃花镇、朝阳农场、十字街街办)

七、改善人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57、推进新农村建设。结合省市有关部署,重点打造9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不少于5个自然村的农民家庭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区农办)

乡镇庭院经济工作总结篇10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深化农村卫生体制改革,加大支农力度,有效遏制农民群众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现象的发生,提高群众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全县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基金组成和统筹模式

*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由中央及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农民参合金和其它资金组成。2009年中央、省、市、县财政为参合农民每人补助80元,个人缴纳20元,年人均筹资总额100元。为强化管理,基金由风险基金、家庭帐户基金和大病统筹基金三块组成,根据互助共济,以住院统筹为主的原则,采取“大病统筹加门诊家庭账户”的模式进行管理。

(一)风险基金。根据省财政厅、省卫生厅《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风险基金有关问题的通知》(黔财社〔2005〕43号)要求,按年筹集基金总额的3%提取作为风险基金,缴存至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风险基金专户,风险基金累计提起不超过年筹集总额的10%。当基金发生风险时,由县合管委按照有关规定申请使用。

(二)家庭账户基金。家庭账户基金为筹资总额的20%,以户为单位,按每人20元核算,统筹用于家庭成员在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门诊医药费用减免,也可冲抵住院费用自付部份,用完为止。家庭账户结余可结转至下一年使用,但不得用于冲抵下一年个人缴纳的参合金。

(三)大病统筹基金。年筹资总额扣除风险基金和家庭账户基金后的剩余部分和上年度结余基金的总和为大病统筹基金。该基金用于住院、慢性病门诊等的补偿费用,但不得用于健康体检、计划免疫、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等。

三、门诊补偿

(一)一般门诊费用直接从家庭账户余额中减免,用完为止。各级定点医疗机构必须因病施治、合理用药、合理收费,认真审查,确保人、证、病、医相符,并在参合患者的《合作医疗证》上认真填写家庭账户补偿减免金额和余额。

(二)慢性病门诊费用补偿,需由本人申请,经专家组确诊,在县合管中心登记备案。经专家组确诊后,先从家庭账户下账减免,其余部份按就诊医疗机构的住院补偿标准进行减免,全年每人累计补偿封顶线为1500元。慢性病门诊费用补偿不开展现场减免,按年度一次性到本乡镇卫生院凭门诊正规发票、申报审批表、疾病证明书统一报销。

四、住院补偿

根据参合患者就诊医疗机构的不同等级、性质和其他要求,执行不同的住院补偿比例。

(一)参合患者实行全县一证通,可持《合作医疗证》在县内各定点医疗机构就诊享受规定比例的现场减免,每次住院补偿设起付线为50元(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不设起付线)。住院医疗总费用,依照以下规定比例减免。

1、县内乡(镇)卫生院(一级定点医疗机构)在3000元以内(含3000元)减免比例为85%,超过3000元以上的部分减免比例为65%;

2、县人民医院、第二人民医院、中医院减免比例为65%;

3、*江煤电(集团)公司总医院及下属火铺矿、老屋基矿、山脚树矿、月亮田矿、土城矿等五矿医院减免比例为50%;

4、定点民营医疗机构减免比例为50%(具体名单由县合管中心根据《*县民营医疗机构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实施方案》审批后公布);

5、各级定点医疗机构必须因病施治、合理用药、合理收费,加强审查,确保人、证、病、医相符。日处方量乡村两级不超过80元,县级不得超过120元;确因疾病需要超过标准的须上报县合管中心审批,否则不予报销。

(二)参合患者因病在县外就诊,依照以下规定报销。

1、在水城县、六枝特区、钟山区、曲靖市、宣威市、富源县、兴义市、普安县等邻近县(市、区)规定的二级及以上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就诊产生的住院医疗费用,凭住院发票、诊疗清单、疾病证明和出院证到所在地乡镇卫生院按50%比例报销。

2、经县内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建议转诊,并在县合管中心登记备案,转诊到县外规定范围内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就诊产生的住院医疗费用,凭转诊建议书、住院发票、诊疗清单、疾病证明和出院证到转出医院报销。市(州、地)级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报销比例为50%,省级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报销比例为45%,部级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报销比例为40%。

3、外出务工在县外规定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就诊产生的住院医药费用,凭住院发票、诊疗清单、疾病证明和出院证等资料到所在地乡镇卫生院报销,比例为30%。

(三)县内、邻近县(市、区)二级及以上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或转诊到县外二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住院,产生的医疗费用,2万元以上部分补偿比例为90%,全年累计最高住院补偿封顶线为5万元。

五、补偿范围

(一)补偿范围

1、自然疾病。

2、不能彻底治愈需长期(半年以上)家庭门诊或反复住院治疗的慢性疾病(由县合管中心根据有关规定予以认定)。

3、被动物咬伤无他人承担的外伤疾病,由乡镇合管办负责调查并出具证明,住院医药费用可纳入统筹补偿范围(不含狂犬免疫球蛋白)。

(二)不予补偿范围

1、因公受伤、务工受伤、交通事故、医疗事故、违反操作规程所致意外、打架斗殴、犯罪行为、酗酒闹事、吸毒、犯罪、性病、镶牙、美容、整容、矫形、康复治疗、计划生育手术及其后遗症等。

2、近视眼矫正术、气功疗法、音乐疗法、保健性的营养疗法、磁疗等。

3、假肢、义齿、眼镜、助听器等康复性器具费用。

4、各种减肥、增胖、增高等项目费用。

5、各种自用的保健、按摩、检查和治疗器械的费用。

6、自请医生、自购药品(包括指名索要药品),未经批准的特殊耗材、贵重药品及使用非目录药物费用等。

7、各种家庭病床费用。

8、就诊车旅费、救护车费用。

9、住院期间的陪床费、手术病人安全保险费和本人要求享受的特殊病房、特殊护理费用。

10、法律、法规规定应由责任方(人)承担的医药费用。

(三)其他

1、住院分娩按要求实行限价管理,并按照《*县母子系统保健项目实施方案》规定实行定额补偿。

2、有孕妇的家庭可以随母为未出生的胎儿提前缴纳参合金(胎儿死亡不予退还),出生后的新生儿与其他参合者享受同等待遇。

3、结核病应在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其医药费用在先执行结核病控制项目规定的政策补助后,剩余部分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关政策进行补偿。在非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所产生的费用不予补偿(危重病人抢救费用除外)。

六、拨付程序和审核时限

各级定点医疗机构对参合患者减免(报销)后,须在每月5日以前,将上月发生的补偿相关资料报所在乡镇合管办审核,乡镇合管办审核后于当月20日前将审核后的报账资料上报到县合管中心。县合管中心于当月31日前完成复查审核,在下月初的10个工作日内将符合规定的补偿费用拨付到各定点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