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的建设十篇

时间:2024-01-23 17:58:11

生态城市的建设

生态城市的建设篇1

关键词: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建设

中图分类号:S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2-0033-01

1、引 言

在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的倡导下,世界上许多城市都开展了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研究。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生态环境建设的探索。1999年海南率先获得国家批准建设生态省,2001年吉林和黑龙江又获得批准建设生态省,陕西、福建、山东、四川也先后提出建设生态省。许多城市如上海市、长沙市、宜春市、扬州市、威海市、深圳市等都先后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奋斗目标。

2、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去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决策和管理方法,挖掘市域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建设一类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

3、生态城市的规划主要内容

生态城市规划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保障。1984年,联合国在其“人与生物圈”(MBA)报告中提出了生态城市规划的5项原则:(1)生态保护战略;(2)生态基础设施;(3)居民的生活标准;(4)文化历史的保护;(5)将自然融入城市。概括地说,生态城市规划要引进天人合一的系统观,道法天然的自然观,巧夺天工的经济观和以人为本的人文观,实现城市建设的系统化、自然化和人性化。同时,在规划和实施建设中要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

3.1 城市生命支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其生命支持系统的活力。包括区域生态基础设施(光、热、水、气候、土壤、生物等)的承载力、生态服务功能的强弱、物质代谢链的闭合与滞竭程度,以及景观生态的时、空、量等的整合性。

3.1.1 水资源利用

加大科研力度开发各种节水技术、节水设备;雨、污水分流,建设储蓄雨水的设施;建设污水处理设施,下水道口采取隔油措施等;保护农田灌溉水;控制农业水源污染,禽畜牧场污染,在饮用水源地退耕还林。

3.1.2 资源开发与利用系统

提高资源合理利用效率,加快资源开发及再生利用的研究和推广。在城市区域内建立高效和谐的物流、能源供应网,实现物流的“闭路再循环”,重新确定“废物”的价值,减少污染产生。实行低水平的能源消耗,优化能源结构与效用。

3.1.3 交通系统

发展清洁能源为燃料的绿色交通系统;车辆发出的噪声被严格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减少车辆在市中心及居住区通过;保留特种车辆的紧急通道;提高交通用地的利用效率;发展船运和铁路运输等。

3.1.4 绿地系统

重点建设大型生态绿地、环城绿地、大型交通绿地以及居住区绿地上,强调城市绿地的连通性、城郊绿地的结合性、景观与生态的共融性;在生态绿地的建设上维护和建立城市绿色廊道,保护野生生物栖息环境;保护乡土植物,维护生物多样性;拓展城市绿化空间,增加城市绿化面积。

3.2 人居环境

城市的表现形式是社区的格局、形态,人作为复合生态系统的主体,其日常活动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好坏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生态城市规划中强调社区建设,创造和谐优美的人居环境。

3.2.1 生态建筑

开发各种节水、节能生态建筑技术,建筑设计中开发利用太阳能,采用自然通风,使用无污染材料,增加居住环境的健康性和舒适性;减少建筑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广泛利用屋顶、墙面、广场等立体植被,增加城市氧气产生量;区内广场、道路采用生态化的“绿色道路”,如用带孔隙的地砖铺地,孔隙内种植绿草,增加地面透水性,降低地表径流。

3.2.2 生态景观

强调历史文化的延续,突出多样性的人文景观。充分发掘利用当地的自然、文化潜力(生物的和非生物的因素),以满足居民的生活需要;建设健康和多样化的人类生活环境。

3.3 生态产业

生态产业规划通过生态产业将区域国土规划、城乡建设规划、生态环境规划和社会经济规划融为一体,促进城乡结合、工农结合、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结合,为企业提供具体产品和工艺的生态评价、生态设计、生态工程与生态管理的方法。

4、生态城市的建设

4.1 转变思想。提高环保和生态意识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发展推行以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失衡战略,从而使城市在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还不得不承受由于片面追求发展所带来的代价,如环境恶化、资源枯竭、人口膨胀等。生态问题大大削弱了我国城市发展的动力,甚至威胁到城市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4.2 加快理论研究,制定生态城市指标体系

现在可持续发展到处都在讲。但是,如果没有能够指导可持续发展实践的经济理论和具体的评价指标,又如何知道决策和实践是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呢?因此,必须针对我国国情建立一套适用于生态城市建设的科学理论和指标体系。

4.3 建立生态城市环境保护新机制

环境质量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和条件。环境保护是城市生态建设、生态恢复和生态平衡维持的重要而直接的手段。建立政府主导、市场推进、执法监督、公众参与的环境保护新机制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保障。

4.4 重视城市间、区域间的合作

生态城市的建设篇2

关键词:生态园林 生态平衡 生态效益

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培育了中国优秀的传统园林,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成为我们国家宝贵的财富和民族的骄傲,需要我们认真地继承与弘扬。随着社会的发展,更要求我们的园林事业在继承的基础上必须有所创新,以适应时代的需要。面对新时代的综合需求,园林内涵的进一步丰富,园林功能的多元属性和园林建设规模化的发展趋向已经提到日程,园林由过去的封闭走向开放,由局部走向整体,由分散走向系统,已经成为园林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并成为园林这一建设行业鲜明的时代特征。物质和生态园林的产生是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最高层次的体现,是顺应时展和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城市园林绿化方面狠下功夫,先后实施了市区七条主干道绿化改造,城市园林绿化提位升档、十万大苗进城等重点绿化工程,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7.8%,绿地率达44.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2平方米,城市绿量得到大幅增加,绿化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为进一步搞好城市绿化工作,推动“生态兴市”战略的实施,确保城市绿化工作不断上规模、上档次,我市确定今年的城市绿化具体目标任务为:全面启动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加快建设全国一流生态大市步伐。要完成这一目标必须对生态园林有全新的认识。

一、生态园林的概念和科学内涵

生态园林是继承和发展传统园林的经验,遵循生态学的原理,建设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科学的植物群落,建立人类、动物、植物相联系的新秩序,达到生态美、科学美、文化美和艺术美。应用系统工程发展园林,使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步发展,实现良性循环,为人类创造清洁、优美、文明的生态环境。从生态园林概念的产生和表述可以看出,生态园林至少应包含三个方面的内涵:1、具有观赏性和艺术美,能够美化环境,创造宜人自然景观,为城市人们提供游览、休憩的娱乐场所;2、具有改善环境的生态作用,通过植物的光合、蒸腾、吸收,调节小气候,防风降尘,减轻噪音,吸收并转化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和水体,维护生态环境;3、依靠科学的配置,建立具备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为人们提供一个赖以生存的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

二、园林与生态平衡

一片森林,一个公园或一块草坪就是一个生态系统。进一步,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对城市生态系统来说就是缺一不可的。倘若没有环境,生物就没有生存的空间,也得不到赖以生存的空间,也得不到赖以生存的各种物质。因而也就无法生存下去。但仅有环境而没有生物成分,也就谈不上生态系统。从这种意义上讲,生物成分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城市园林则是重中之重。园林植物既是系统中其他生物所需能量的提供者,同时又为其他生物提供了栖息场所。而且就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而言,园林植物的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正因为如此,园林植物在城市生态平衡中的地位和作用始终是第一位的。一个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状态,除决定于环境条件外,更主要决定于园林植物的种类构成及生长状况。

生态平衡是当前国内外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在其自然界中,诸如森林面积减少,沙漠扩张,草原退化、沙化、水土流失,气候旱化,洪水泛滥,环境污染,人口膨胀等,都是生态平衡失调的表现。

人工、自然生态系统或人工生态系统,如农田生态系统或城市园林生态系统生物种类较少,食物网、食物链比较简单,遇到自然灾害或人为干扰,很容易使其结构破坏,影响整个生态系统功能的正常进行。人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低,只靠本身的自我调节能力维持有序的耗散结构,达到稳定的平衡状态的能力差。在城市化过程中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发生变化,甚至破坏,特别是原有的生物群落大量减少或者不再存在,为了保持良好的城市环境与防治污染,必须在规划或改建城市时,就应该把建立适宜的城市面积园林绿地系统列入规划之内,奥德姆曾提出的一些大城市的建设中绿地面积应占1/3左右。我国目前规定新建城市绿地覆盖率应占30%,改建城市不应低于25%,但现实中的甚少。国外有些城市如西德的波恩市绿地覆盖率达33%,155平方米/人,公用面积人均23.4平方米。澳大利亚的堪培拉绿地覆盖率达60—70%,人均公园面积70.5平方米。挪威的奥斯陆绿地覆盖率占75%等这些城市绿树环绕,芳草如茵,花卉簇拥,环境十分优美,同时对保护环境、防治污染、维护城市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大力发展城市绿地系统,对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具有重要作用。

生态城市的建设篇3

关键词:生态城市;生态经济;理性选择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7)06-0047-04

作者简介:张莉华(1955- ),女,黑龙江七台河人,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工商管理。

截至2005年12月,全国共有158座城市提出构建生态城市的目标。但是,迄今为止,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还处于摸索阶段,其实施还存在一些问题,有许多模糊的认识需要澄清,有许多未知的因素需要探索,有许多不解的疑问需要回答,本文就此做一些探讨。

一、“生态城市”与城市生态经济发展

生态城市是按生态学原理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城市的实质就是一个生态经济系统,具有生态与经济的双重特征。所谓生态经济系统也就是指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共同形成的复合系统。从生态系统构成的因子看,包括资源、环境与人口,这是建设生态城市的三大要素。这里所指的资源,包括湿地资源、森林资源和海洋资源,我们称之为三大生态系统。其中湿地资源是最为宝贵的生态资源,在三大生态系统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它是地球的心脏,是其他生态系统基础的基础,对于其他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森林资源和海洋资源是生态城市不可缺少的资源,同湿地资源具有共性,对城市起着净化空气、疏通气流,促进空气良性循环,保持人类健康和经济持续发展重要的生态调节作用。如美国纽约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就是把湿地作为城市的心脏,将森林和海洋作为生态城市的两翼,依次与其他生态资源相匹配,经过长时期的打造和发展,才使其生态魅力越来越强,诱人的生态魅力不仅给这座城市增加了凝聚力和向心力,而且为这座城市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见,三大生态系统是建构生态城市的基础,同时还需要其他资源的相互匹配,如淡水资源、花草资源、鸟类资源、山脉、河流及湖泊资源、交通运输资源等。上述资源与三大生态系统相匹配,对生态城市发展起着综合性的调节作用,其调节作用越大,城市的生态力、向心力和凝聚力就越强。

那么,生态城市与城市生态经济发展之间是什么关系呢?生态城市建设与城市生态经济发展是同一问题的两个层面,二者之间处于良性互动的状态。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经济发展的基础,生态城市的基础打得越牢,越有利于城市生态经济的发展,或者说城市生态经济发展的速度就越快,城市生态经济的质量就越高,结构就越趋于合理,功能及作用就越大。从另一方面而言,城市生态经济发展越快,绿色产品就越有市场。总之,生态城市和城市生态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可以透视出它们之间更深层次的产业关联关系、经济关联关系、文化关联关系。从产业关联关系看,世界上凡是生态城市建设发展快、搞得好的国家或地区,生态产业发展也较快,生态经济对城市整体经济的促进和拉动力就越强;就经济关联关系看,城市生态资源培植速度越快,城市生态经济的循环速度就越快,城市运行的经济质量就越高,城市整体经济持续发展就越稳定;就城市文化关联关系看,生态文化对城市文化起着良好的引导作用,生态文化发展越快,国民的生态意识就越强,现代城市文化的内涵就越丰富。

二、我国生态城市建设所面临的制约因素

进入21世纪,世界范围的工业文明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导致了全球性生态危机,造成了一系列严重后果。其中因粗放的生产模式和生活方式导致资源短缺和世界范围的环境污染以及生态平衡的人为破坏,便是世界各国所共同面临的一大难题。一些城市大气污染、水质恶化,一些地区土壤被严重污染,植被遭到无情破坏,不少地方出现了沙进人退的现象。人类这种对资源的掠夺与对环境的破坏,最终导致了全球性生态危机,使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面临着比任何国家都更为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

1.人口压力

中国是当今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最新人口普查统计已达13亿。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关于《中国土地资源生产力及人口承载研究报告》认为:“我国人口最高应控制在16亿左右,绝不能超过17亿”,否则就会发生全面崩溃。这就是说,中国人口的最高承载量为16亿,这是中华民族的一条“生命线”。如今,我们距离这条生命线只有3亿左右,形势十分严峻。无怪乎有学者惊呼:“沉重的人口压力,是高悬在中国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庞大的人口增长量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人口增长过快,给人民的就业、教育、住房、交通、医疗保健、社会福利等方面的不断改善,造成了很大压力。

2.环境压力

与所有的工业国家一样,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是与工业化相伴而生的。20世纪50年代前,中国的工业化刚刚起步,工业基础薄弱,环境污染问题尚不突出。50年代后,随着工业化的大规模展开、重工业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初步显露。到了80年代,中国的环境污染渐呈加剧之势。时至今日,环境问题与人口问题一样,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难题。比较突出的主要有五大污染:一是空气污染。国家环保总局的资料显示,2005年监测的522个城市中,4.2%的城市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56.1%的城市达到二级标准,有39.7%的城市处于中度或重度污染,虽较上一年有所好转,但大气污染问题依然突出。二是水污染。我国酸雨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40%,成为继欧洲和北美之后的第三大酸雨区。2006年北方出现14年来最严重酸雨形势,酸雨频率为44%,其中强酸雨频率为23%,对全国13.46万公里河流和322座水库进行的水质评价,近40%的河水受到了严重污染。全国七大水系412个监测断面中,劣V类的水占27.9%,即近1/3用于农业灌溉的水都不合格,90%城市的地下水已经被污染。城市的情况更为严重,全国113个环保重点城市的222个地表饮用水水源地,平均水质达标率只有72%,水污染事故频繁发生,2005年11月,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造成松花江部分江段污染,导致沿江居民用水发生困难。12月,广东一企业超标排放含镉废水,导致下游10万人无法饮用北江水。2006年1月,湖南省株洲市霞港湾因水利工程施工不当,导致含镉废水流入湘江。我国城市每年的污水排放总量为351.4亿立方米,仅有307座不同等级的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大部分设备简陋,处理能力总计1292万立方米/天,污水处理率仅为13.4%,全国1.7万多个建制镇中,绝大多数没有污水处理设施,导致了严重的水环境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水污染主要来源是工业废水,污染类型以石油类、氨、耗氧有机物和挥发酚等有机污染为主。水污染通过直接(饮用)或间接(生物链)影响人体健康,并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构成威胁。三是噪声污染。环境噪音污染是我国除大气污染、水污染之外的第三大环境公害。目前,全国2/3的城市居民生活在噪声超标的环境中。噪声有损听力和人的心血系统,调查证明,地区的噪音每上升一分贝,该区域高血压病发病率就增加3%。同时,噪音还影响人的神经系统,使人急躁、易怒;噪音也影响休息和睡眠,造成疲惫和劳倦。人们需要有声的世界,但人们惧怕恶劣噪声污染。因此,治理噪音,已成为都市清除污染的刻不容缓的任务。四是土地污染。环境污染事故对中国耕地资源的破坏时有发生,2005年中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76起,2006年1-9月就发生126起。《2005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7.1%,全国因水土流失每年流失土壤50亿吨。国家环保部门的调查统计,目前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10以上,多数集中在经济较发达地区。重金属污染的土壤面积达2000万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1/6,因工业三废污染的农田近700万公顷,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1200万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五是城市垃圾污染。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日产生量为28.6万吨,且以7%左右的速度增加,全国历年垃圾存量已达60多亿吨,已出现垃圾围城的局面,垃圾污染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又一污染源。

3.资源压力

从总量上讲,中国是一个资源大国;从人均占有量上讲,中国又是一个资源小国;从开发利用上讲,中国又是一个资源浪费较为严重的国家。在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我国存在着不容忽视的众多问题。水资源成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最主要制约因素。水资源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为人类生命、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耗水量第一大国,占全世界用水总量的15.4%。全国660多座城市中,400多座城市缺水,其中110座城市严重缺水;工业用水和循环用水率很低。重复利用率只有40%,只相当于发达国家60年代的水平。我国一吨钢用水60吨,日本只用3-5吨;我国1吨纸用水500吨,国外先进水平只用20吨。目前,我国万元产值耗水量是200立方米,而发达国家仅为20-30立方米,因缺水而受影响的工业产值达2300亿元。由上可见,资源、环境和人口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三、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生态城市建设应秉持的理念与意识欠缺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还没有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意识和行动。主要表现在:公众参与的主要形式仍然属于政府倡导下参与;从参与的内容来看,目前公众参与主要集中在参与宣传教育方面;从参与的过程来看,主要侧重于事后的监督,事前的参与不够;从参与的保障来看,政府组织的较多,制度性建设不够;从参与的效果来看,流于口头的多,见诸于行动的参与不够。所以,我国急需建立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制度。

2.生态城市建设片面追求整齐划一、观赏效应,缺少地方特色

有的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政绩,破坏了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营造了越来越多的人工环境,从而使城市演变成典型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城市的发展不应该以自然生态环境的丧失为代价,要尽可能地保护原有的自然系统,使城市建设同自然生态系统和谐融合。

3.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淡化生态资源培植,考虑生态资源再造较少

依据生态经济学法则,在城市经济运行中,城市经济系统决不是孤立的,城市经济系统必须与生态系统相协调,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生态资源与经济资源的有机结合,达到资源最佳匹配的状态,实现生态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4.生态城市建设中环境地质问题比较突出,城市地面过度硬化的现象非常普遍

地面过度硬化弊端:一是滞留地面的雨水造成交通拥堵甚至瘫痪;二是地下水得不到补充,造成缺水,使城市树木生长受到威胁;三是由于水下渗的减少,使城市土壤本来可以发挥作用的环境净化功能不能有效利用,土壤水库功能不能发挥。四是过度的城市地面硬化加剧了城市热辐射,使城市热岛效应进一步加大。而国外许多城市非常重视地质环境保护,在城市建设中,德国高度注重地质环境保护,把城市道路适度硬化作为工作的重点和突破口,着力建造生态地面,避免了城市地面的过度硬化,实现了城市的健康发展。如德国著名旅游城市――慕尼黑与法兰克福,这里蓝天碧水,空气清新,生态优美,处处绿意盎然,鲜花盛开,德国经验很值得我国借鉴。

四、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思考

生态城市建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城市发展的必然方向。从现代城市发展到生态城市是一个长期的生态化发展过程,需要经过艰苦的努力。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应遵循自然生态规律与城市发展规律,以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生态学为基础,人与自然和谐为核心,现代技术为手段,综合协调城市及其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以促进建康、高级、文明、舒适、可持续的人居环境的发展。

美国生态学家理查德・瑞杰斯特在分析和总结生态城市建设理论与试点实践基础上,提出了“生态结构革命”的倡议,并提出了生态城市建设的十项计划。一是普及与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二是致力于疏浚城市内部,外部物质与能量循环途径的技术和措施研究,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保护和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三是设立生态城市建设的管理部门,完善生态城市建设的管理体制;四是对城市进行生态重建,力求为居民创造多样的自由生态空间;五是建立和恢复野生生物的环境;六是调整和完善城市生态经济结构;七是加强旧城城市废弃土地的生态恢复;八是建立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九是取消汽车补贴政策;十是制定政策,鼓励个人,企业参与生态城市建设。这十项计划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西方社会生态城市建设的热点问题和发展趋势。我国城市当然不可照搬,只能从国情和各城市实际出发来寻求适合自身发展的建设生态城市之路。但一些好的经验应值得借鉴。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必须努力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城市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资源、保护生产力也是保护人类自己。各级领导和决策者要有更强的生态意识,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换取短期的经济发展。要积极培养城市市民的生态道德,树立强烈保护生态的自我约束意识和生态责任感。

2.要有总体发展规划、宏观战略安排和明确的城市定位。

城市规划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它要体现生态经济的基本原则,体现经济与自然的协调配合,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文化的融合,人的本性的全面发展。要对城市的体型、空间环境,包括城市的各类建筑、公用设施、园林小区等作出整体综合的构思与设计,体现城市功能多方面的要求。

3.必须遵循生态经济规律,调整产业结构

产业发展是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关系到城市定位和城市整体发展目标。21世纪城市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不同区域、不同性质、不同工业化水平的城市,产业结构将有明显区分。21世纪中叶,是中国城市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首先要实现传统的产业革命,完成工业化任务,同时在世界高新技术革命浪潮下,要迎头赶上新技术革命。为了实现这双重任务,一方面要用新技术来改造和发展传统产业,使其获得新的生命力;另一方面要有重点、有选择地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群,占领若干高新技术领域的制高点。

4.必须加强政策引导,健全生态城市发展的有效机制

一是政府部门在政策制定方面,应把生态城市和城市生态经济建设放在首位,加大城市建设的绿色含量,强化城市的生态功能及作用,用科学的发展观统筹城市经济发展。二是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建立一整套严密、可操作的执法监督机制。三是建立生态环境建设领导政绩考核制度。政绩考核包含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进步三个方面,科学设置绿色GDP和包括资源、环境、人才等指标,使政绩考核真正成为生态城市建设的助推器。

生态城市的建设篇4

关键词:生态节能建筑;城市规划设计;实施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3)05-(页码)-页数

伴随着现代全球国际对资源紧缺的严重情况与我国现有能源的过度利用,人们开始为怎样解决这种情况寻找办法。这时,一个全新的设计理念就映入了人们的视野:建筑设计上的生态节能。这种全新的想法被人们投入对于城市的规划与建筑上进行试验,从而使试验的整座城市经济、环境方面都有了提高,随后,建筑行业就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建筑理念,步入全新的生态节能时代。但对于目前的应用情况来说,生态节能在建筑中的运用还仅处于前期阶段。

一、中国建筑行业能源的基本情况

根据2010年对于建筑行业能源的数据显示,我国投入建筑行业上的能源正在同比例增加,对比前期的投入消耗来看,我国已经将建筑资源投入从上世纪的15%提高到20%。中国是一个物产资源丰富的国家,其中主要的矿产资源来自煤炭,再加之我国大部分领土都地处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所以,我国利用资源的比例同步提高,建筑行业使用资源不当,煤炭燃烧不充分而产生的大量有毒有害气体,都对我国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根据统计,我国在2000年的废物排放达到21985万吨,在世界排名第一位,其中有80%的废物排放来源于煤炭燃烧。因为煤炭的燃烧,从而使我国57%的国家城市粉尘超过国家粉尘规定标准,有47个城市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超过国家二级废物排放标准。这一系列的数值都充分说明在建筑行业进行生态节能设计是多么紧迫的事情。

我国对于建筑行业实施节能起源于80年代,伴随着各行各业的努力,我国各个城市都分别成立了一些生态节能推广示范单位。例如北京的博瑞尚格节能技术有限公司、安徽合肥的大同工程等单位,这期间也有很多设计施工良好的建筑节能建筑,如:上海世博会建筑等,这些工程在生态节能方面都有很好的体现特点。为了进一步提倡生态节能,我国也相应制定了一些法律法规来帮助生态节能设计的实施,例如《中华人们共和国生态节能保护法》、《工业建筑节能设计指标》、《城市建设生态节能设计规范》等。

二、生态节能在建筑设计城市建设的应用

1.城市建设规划中的生态节能方法

就当代的发展来说,生态节能应用于城市建设基本发展方向有两点:第一点是利用一切的技术方法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从而达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第二点是,在进一步研究生态仅能工程及人体工程的标准上,充分针对人群对周边环境的心理状态,进一步创造出适应人类生活舒适的周边环境。国际上最新研究的生态节能技术是以节能减排为核心思想,从而对建筑的外墙设计进行进一步改进,如在建筑外墙适应低温环保的建筑材料进行建筑,从而转化建筑物中能量的损耗,从而使建筑的标准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2.城市规划上对于生态节能的运用

就目前来说,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城市的建设提高,人们对于保护环境的问题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在建筑设计中就可以体现出这一方面。在现在的设计对对建筑的设计及施工一般采用生态节能技术来保证建筑施工,例如:西门子科技就是致力于为中国可持续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通过建立绿色楼盘、水处理工程、交通基础设施,公共安全场所等地区都制定了相应的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在中国创建多个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中国首例应用欧洲高舒适度、低能耗环保优化设计理论的地区为北京锋尚国际公寓,是我国首例“告别空调暖气时代”的住宅小区。西门子产业和北京进行全面对于基础设施和城市发展方向上的合作,很好的促进了北京的可持续发展建设,从而把北京创建成为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再例如:北京工业大学的教学楼也应用了生态节能的技术。设计师在对校园进行总体勘测后,采用了新型的工业能源,在学校进行了简洁又方便的建筑施工,同时设置绿化及地面铺设,进而打造了良好的室外环境。教学楼采用简单规整的建筑结构,从而使其外表面缩小,进而更好的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损耗,更利于建筑物的节能环保工作的开展。

3.改变建筑设计来实现生态节能工艺

生态节能技术应用于建筑设计中的最好措施就是更好的改进建筑物的外墙结构,降低建筑物的“热工”性能,从而提高节能墙体的保温性能。对于建筑设计,设师可以采用250mm厚度的蒸压技术产生的粉煤灰及气混凝土修砌块来作为建筑物的外观围墙,这种建筑材料是运用火力工业发电厂所排放的粉煤灰作为建筑的主要原材料,依据最先进的生产工业技术进行施工而成。这种建筑材料可以更好的降低建筑垃圾的排放,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减少资源浪费,是一种优良的绿色有机建筑原材料。在达到建筑保温条件下,设计师又可以加入一种25mm厚度的有机硅胶保温砂浆,进一步减少建筑外墙对热力的传感能力。

太阳能是当今社会普遍应用的一种最节能、最环保的新型能源,设计师在对楼体进行修筑时,可以运用这种新型能源,在建筑楼体建筑太阳能电池发电体系,将太阳能转化为人们日常用的电能,在利用蓄电池对太阳能产生的多余能源进行储存,应用于能源不够的情况,进而,可以满足建筑物内的用电设施及照明系统。对于太阳能蓄电池的运用有其特有的优点,如:安全系数高,无排放污染,不损耗自然资源,不因地域的限制、且维修简单方便,并且事宜在建筑楼体上方进行安防。所以,太阳能蓄电池的运用已经成为了当今全球最具发展潜能的新型技术。

地源热泵技术也是新型的生态节能技术,其是利用地球表面的浅层水源(如低下水、河流和湖泊)和土壤中所吸收的太阳能和地热能等,采用热泵原理,既可提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空调系统。一般在空调系统中,地能分别在冬季作为热泵供热的热源和夏季制冷的和能源,即在冬天,将低能中的量提取出来,提高温度后,供给室内取暖。一般地源热泵消耗1kwh的能量,用户可以得到4kwh以上的热量或冷能。设计师在建筑过程也可应用此项技术对楼体进行修筑。这项技术可以保证室内环境的温度适宜,并且能耗较低,洁净环保,又可避免建筑外墙悬挂的空调室外机对楼体整体的破坏。是一种高性能的绿色节能技术。

总结:

国际上的能源紧缺形式越来越严重,因此,在建筑设计施工中运用生态节能技术必将是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建筑节能和新能源的使用不仅可以延缓当代能源的使用唯危机,还可以更好的保证生活的质量,促进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因此,当今的设计师们对于建筑进行设计时,就不应该仅局限于建筑的造型上,同时应该关注建筑能源的利用与开发上面。我们应该创建起生态既能建筑的理念,保护生态环境资源,利用科学知识提高经济建设。因此,生态既能建筑的设计应用于城市建设中是值得广大人们群众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玲丽,王国平.生态节能建筑设计在城市建设的应用[J].2012(23).

[2]丛大宝.节能生态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及实例分析[J].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03).

[3]张国宝.国际可再生能源现状与展望[J].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04).

[4]雷永玉.试论生态节能设计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26).

生态城市的建设篇5

关键词 生态城市;对策;佳木斯

Abstract: this article with the jiamusi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city of jiamusi made qualitative (SWOT) analysis, find out jiamusi of ecological city construction favorable conditions and limitations,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ty for jiamusi provide countermeasures and measures, for the city development direction.

Key words ecological city; Countermeasure; jiamusi

中图分类号:TM3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生态城市内涵

生态城市是人类生态价值取向的结果,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向,是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模式。生态城市的“生态”包括了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及人与社会环境协调两层含义[1]。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应遵循自然生态规律与城市发展规律,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生态学为基础,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为核心,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综合协调城市及其所在区域的自然、经济、社会系统,建设健康、高效、文明、舒适、可持续发展的城市[2]。

2佳木斯市建设生态城市的必然条件

2.1优越的自然条件是促使佳木斯生态城市建设成为必然

佳木斯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三江平原腹地,是东部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和重要的交通枢纽。与俄罗斯隔江相望,成为我国东北部沿边地区同世界联系的重要窗口和通道。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生产的非转基因优质大豆含油率高达22.5%,蛋白质含量比进口大豆高2--3个百分点。极好的绿色环境资源孕育着诸多绿色特色产品和乳制品以及渔产品。

佳木斯作为北国江城,四季分明,独具魅力,旅游资源丰富。每年有吸引大量中外游客的杏花节和泼雪节。边境游、境外游、冰雪游、民俗游、生态游等旅游项目异彩纷呈[3]。

2.3良好的生态环境状况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先决条件

松花江是流经我市的主要河流,同时也是佳木斯地区主要的地面水资源和工业用水水源。按地面水域功能划分,均执行Ⅳ类水体标准。乌苏里江、黑龙江水质良好,而且黑龙江是世界四大无污染水系之一,水质达到水体Ⅲ类标准。全市空气质量检测有效天数为365天,其中空气质量为优良的天数有326天,占全年天数比例为89.32%。佳木斯市环境空气总体质量状况良好,符合国家二级标准。市区交通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为69.6dB(A),低于国家70dB(A)准值[5]。

3佳木斯生态城市建设SWOT分析

3.1 S―优势分析

佳木斯市作为全国最佳“生态环境魅力城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在省东部地区最低,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能力在我省东部地区首屈一指。同时作为我省东部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大学――佳木斯大学以及佳木斯技师学院,拥有东部地区最丰富的后备人才。佳木斯拥有着众多的旅游景点,如赫哲民俗村、三江自然保护区、亮子河原始森林、大力佳湖和黑瞎子岛等。

3.2W―劣势分析

佳木斯市位于祖国东北边陲,地理位置的偏移使自身的资金、人才等要素不断流出,生态城市建设面临着资金短缺、管理缺乏、人才流失等问题。基础设施建设远不能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科技、教育、卫生等领域的建设相对滞后。城乡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部分乡镇城镇化速度比较慢,基础设施匾乏。

3.3 O―机遇分析

佳木斯市要紧紧抓住全省加快经济区建设的契机,充分发挥中俄边贸地缘优势,将佳木斯打造成为黑龙江省经济的新增长极。政府将部分公园免费开放;实施大树进城、公园拆墙透绿等项目建设,全市改造和新建公园13个;新增市民休闲场所15万平方米,完成了沿江十里景观带建设一期工程。

纵观我市的城市建设,近些年从来没有离开“绿色”“生态”“可持续”的建设理念。2009年初,我市被省政府授予省级园林城市称号。可以说,目前的佳木斯市正面临有史以来生态城市建设的最好机遇。

3.4 T―挑战与压力

市区公园对外开放,沿江十里景观带竣工,外滩公园岸上休闲健身区基础建设全部完成,成为佳木斯又一项惠民工程,提升佳木斯市生态化建设的实力和水平,增加了市民的活动场所,由于市民素质不高,也给园林环卫工作和资金带来很大的压力。加之老工业基地布局的不合理性使得生态环境变得脆弱。因此,如何能有效的保护好脆弱的生态环境,对于佳木斯市而言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4.1 佳木斯市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4.1.1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创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佳木斯市应该重点实施好节约和替代石油、余热利用和热电联产工程,抓好重点耗能行业和企业节能,推进交通运输和农业机械节能,推动住宅和公共建筑节能,发展农业节水灌溉,加强城市集中供热各项工作,推广农村节能灶,发展农村沼气。

佳木斯市应以发展低碳经济为主导,大力发展以低碳为特征的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和先进装备制造四大产业,打造具有全国影响的新兴产业基地。打造以“风能之都”为重点的新能源基地,同时推进稻壳发电、生物质发电等项目,使佳木斯成为国内知名的生态能源基地。

4.1.2 完善生态城市建设的保障措施

加强宣传教育,普及生态知识,倡导生态的价值观,提高生态意识。长期以来,佳木斯市工业企业由于缺乏持续发展意识,单纯追求经济的增长,忽视了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导致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带来了生态危机。因此,佳木斯市各级宣传部门要在全社会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引起全市公民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长期性的认识,增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自觉性。

政府应对“绿色产业”发展和环保事业在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必要的优惠,同时逐步提高排污收费标准,实现排污制度由浓度控制向总量控制的转变。制定合理的投资政策,实施生态环境投资的参数化措施,逐步增加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投资,减少和消除城市生态“赤字”。加强生态环境法规的制定与完善,监督并保障生态城市建设。创造条件建立城市生态环境专职机构,对城市生态建设进行统一决策、规划、指导、监督和调控。对不符合生态城市发展的行为采取必要的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保证建设计划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 曹伟.城市生态安全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73~84

[2] 程道平等.现代城市规划[M].科学出版社,2005:110~112

[3] http///

[4] tieba.省略/f?kz=168515047

[5] 张允,赵景波.佳木斯大气环境质量及污染防治.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2008,(中卷)78~86

生态城市的建设篇6

一、淄博市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优势

1、优越的区位交通优势淄博市地处鲁中山区与华北平原的接合部,是沟通中原地区和山东半岛的咽喉要道和山东省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同时,淄博市处于连接全省整合港口物流资源、统筹发展陆海物流体系的重要地带,基础设施条件较优越,具备较强地承接日韩及环渤海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高端产业转移的能力,对周边地市也有较强的辐射功能。此外,淄博市明显的组群式结构的城市布局优势,生态上可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2、良好的经济基础淄博是山东省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经济发展水平居山东省前列。2014年GDP为4029.8亿元,全市地方财政收入达到97.8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完成562.98亿元。目前产业结构以工业为主导,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体,三产发展水平高。金融保险、工业设计、软件和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产业结构趋优。由于淄博市经济发展的长期积累,与鲁中地区其它城市相比,其经济实力和城市商品集散能力均居首位。3、深厚的文化底蕴淄博市历史悠久,是齐文化的发源地,文化底蕴深厚。齐文化在地理环境上是半岛型文化;在经济结构上是农工商一体化的复合式经济文化;在政治思想领域内是以忠君爱民相统一、礼法结合、义利并重为特色的互补式政治文化。齐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4、丰富的旅游资源淄博市旅游资源丰富,种类繁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并存。东部临淄的齐文化旅游区,全面展示了中国古车的辉煌历史和造车技术,西部周村的古商城旅游区,洋溢着浓厚的古商业气息,中部淄川是聊斋旅游区,南部的博山和沂源是自然景观旅游区,溶洞资源之丰富在我国北方罕见,北部桓台、高青是湖泊民俗旅游区等。

二、淄博市生态城市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

1、资源短缺,供需矛盾突出由于多年的开采,淄博市赖以发展的重要矿产资源供需缺口越来越大。目前重要矿产资源除铁矿、石灰岩资源能基本满足供给外,其他重要矿产的自足率不断下降,对外依存度不断升高。水资源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目前,淄博市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为232立方米,为全省人均水资源量的67%,不足全国人均的九分之一。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淄博市人均耕地仅有0.74亩,是全省人均耕地面积最少的城市,土地供需缺口高达1:3以上。2、污染严重,环保形势严峻由于生态保护不够,淄博市地表水资源的主要河流经常断流,河床内流淌的多为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孝妇河、淄河(太河水库以下)、猪龙河、涝淄河等污染相当严重。水源地上游及周边地区存在工业废水无序排放、矿井开采等,加上超采严重、地表蓄水保水能力低及地表水的严重污染,对地下水的质量造成了影响。电力、陶瓷建材、金属冶炼等行业燃煤产生的烟尘、粉尘、二氧化硫及化工行业排放的废气,使环境空气处于较高污染水平。3、产业结构与布局不合理,节能减排压力大淄博工业内部结构存在加工利用深度不足,利用率低,产品的附加值含量和技术含量不高等问题。这种产业结构又加剧了资源的短缺,污染的加剧。工业布局不合理的现象也十分突出。一些粉尘和烟尘排放量大的企业甚至位于城市、居住区或风景区的上风向;各城区都存在着工业用地、商业用地和居住区用地相混杂的现象,导致环境容量降低、环境污染加重。4、生态脆弱,系统功能衰退淄博市是山东省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之一。由于水土大量流失,导致土壤贫瘠,土壤持水力下降,农产品产量下降,也导致了生态环境恶化。淄博市整体绿化面积少,且绿化中乔、灌、草组合状况差,绿地景观以斑块为主,呈高度破碎的特点。孤岛式绿化系统使生态功能降低,植被的生态调节功能较弱。

三、加快淄博市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1、保护资源,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

(1)合理利用水资源。充分利用现有水源、合理开发利用新水源,地表水、地下水、客水要首先满足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兼顾工业和农业用水,以流域规划或地区规划中明确推荐的工程优先、配套挖潜工程优先、利用地表水优先、利用当地水优先、具有综合利用功能的工程优先的原则进行供水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同时大力提倡节水设施,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2)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建立健全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的法规体系、监督管理体系及监测预报系统。建立市、县两级矿山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管理体系。依法对矿产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实施规划管理,基本建立矿山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体系,建立健全矿山生态环境和地质灾害监测、预测、预警、预报网络,及时掌握矿山生态环境动态变化,减少造成的损失。(3)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加强生态用地保护,加大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推进生态肥的生产、施用。推广使用低毒、高效、低残留的生态农药。改善土壤板结和退化状况,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强化土地复垦工程。

2、治理污染,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1)综合治理大气污染。促进化工、建材(建陶、水泥)、热电厂等重点企业能源的清洁使用,推动城镇生活清洁能源利用率,全面推动清洁能源计划。优化交通基础设施,提高道路绿化覆盖率,促进新型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环保技术的开发与普及,加强汽车尾气污染的防治,推行绿色交通。(2)综合处理固体废物。尾矿贮存既占用了大量土地,污染和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也造成了大量矿产资源的浪费。可对尾矿采取用作生产建筑材料、做井下充填料、制作肥料、覆土植树造林等综合利用方式;根据淄博实际,对生活垃圾的处理,宜优先选用焚烧处理方法。堆肥处理是实现废物资源化的一种有效途径。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1)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工业全过程生态化。发展工业循环经济,要通过实施清洁生产,积极改进工业企业的技术和设备、设计和改造生产工艺流程,在企业内部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通过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生态产业链,实现不同行业之间的资源共享。要坚持用市场经济的手段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发展低物耗、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的企业和产业,实现工业全过程生态化。(2)调整农产品结构,建设生态农业。发展高产、高效种植业、林果业和畜牧业,建立结构合理、效益统一、农工商协调联动的农业经济结构,推广、发展适应本地条件、综合效益高、具有示范、辐射作用的生态农业模式,建设生态农业、可持续农业和都市农业。以建设现代化种植业为目标调整农产品结构,使种植业形成集约化生产,积极培育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贸易。(3)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业和生态旅游业,建设生态服务业。加快服务业发展,促进全市服务业发展由小变大、由慢变快,实现服务业的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改造提升商贸流通等传统服务业,发展壮大物流、旅游、房地产、金融、保险、信息、中介等现代和新兴服务业,培育新型服务业态,增强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新兴服务业的融合互动,增创产业发展新优势。

4、完善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生态安全屏障

生态城市的建设篇7

【关键词】:生态园林 发展历程 设计原则 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TU985.12+1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三十多年,在这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城市建设取得了日新月异的成就。与过去相比,我们的生活条件变好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休闲娱乐活动增多了,我们不再面对饥饿寒冷的考验。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现实: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环境与原来相比出现了巨大的变化:环境污染日益加剧,生态平衡遭到破坏青山绿水逐渐被高楼大厦取代。为了改善这种日益恶化的环境状况,人们开始探索一种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方法。经过多年的摸索实践,生态学应运而生。发展到今天,生态学已经不止是一门单一的学科,而是与各种学科相互渗透的综合性学科。用生态学的原理指导园林设计,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寻求一种方法能够让人能够在日益恶化的环境中,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我国生态园里设计发展历程

2.1古人的生态园林设计思想

我国的园林规划历史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苑、囿是可以看做是园林的雏形。虽然古代没有专门的生态园林设计理论,但是到了魏晋时期,文人士大夫的隐居园林从选址、规划、设计上都能够体现出生态的思想。诗人陶渊明的诗句中体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超然情怀,努力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可以看做是我国生态园林设计的开端。古代人的生态观讲究“师法自然”,追求自然法则下的天然之美,把人和自然的关系看做是一种和谐共生,追求“物我两相忘”的生态设计理念。

2.2近代的生态园林规划探索

经过了十九世纪的几场大战,使固步自封的国人认识到了自然科学技术带来的力量。在几十年的争取自由生活的斗争过后,苦难的中国人民终于在近代过上了和平的生活。建国初期,在各种思潮的冲击下,生态园林设计基本上处于停滞阶段。 随后的改革开放迎来了城市建设的春天,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对自然环境造成了破坏,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换取城市的快速发展。当我们认识到这种发展模式并不可取的时候,生态园林设计被提上了日程。不管是国外的设计经验,还是传统的园林设计经验的升华,都在这一段时间进行了各种探索。

同济大学的刘滨谊教授率先开辟了景观规划设计学学科领域的理论研究与高技术应用、专业教育以及工程实践,创立了《风景景观工程体系》、提出了《CQE人类聚居环境工程体系》 以及 《景观规划设计三元论》 ,景观与旅游AVC三力理论, 最新研究理论:旅游规划3S+3L理论。

海外归来的俞孔坚教授,倡导生态和人文的精神;他把城市与景观设计作为“生存的艺术”,提倡白话景观, “反规划”理论, 大脚革命和大脚美学,以及“天地-人-神”和谐的设计理念。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的高度发展,经济利益和自然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怎样建设一个健康,生态,可持续的城市社会,这是一个摆在所有是所有城市建设者面前的问题。

3生态园林设计的概念及其内涵

3.1生态园林设计的概念

关于生态园林设计的概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关于园林设计,我们可以这样定义:园林设计是一门研究如何应用艺术和技术手段处理自然、建筑和人类活动之间复杂关系,达到和谐完美、生态良好、景色如画之境界的一门学科。而生态园林设计就是要在此基础上突出园林设计的生态性,遵循生态学的原理,建立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多功能的植物群落,建立人、动物、植物和谐共处的新联系。

3.2生态园林设计内涵

按照生态学原理,建立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和谐共生的植物空间群落,达到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合理种植植物,提高绿量,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粉尘,利用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制造氧气,维持生态平衡;运用美学观点创造优美的园林空间,为人们提供一个环境优美的休憩环境。

4生态园林设计原则

4.1生态性原则

生态园林的设计首先要符合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不是件简单的植物配置过程。应该在生态学原理的指导下进行设计。在这个过程中始终把握,植物、动物、环境与人不是单独存在的个体,他们之间是相互依存,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使生态系统能够稳定存在。

4.2艺术性原则

运用植物的形态、颜色、质地等营造出不同的植物景观。在植物配置上遵循统一、调和、均衡、韵律四大基本原则,表现出植物群落的美感。植物的选择要统一,不能杂乱无章,同时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以免引起单调和乏味

的感觉。同时运用借景、对景、分景、框景、障景、隔景等方式,创造固有层次感的视觉景观。

4.3生态位原则

生态位(ecological niche)是指每个个体或种群在种群或群落中的时空位置及功能关系。1924年由格林内尔(J.Gri-nell)首创,并强调其空间概念和区域上的意义。1927年埃尔顿(Charles Elton)将其内涵进一步发展,增加了确定该种生物在其群落中机能作用和地位的内容,并主要强调该生物体对其它种的营养关系。自然界中的各个物种都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即生态位关系,处理好植物的生态为关系才能避免种间竞争,形成健康的植物群落结构。

4.4生物多样性原则

植物种类的多样性是保证生物多样性的前提。只有保证了物种的多样性,才能完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保证区域内的土壤肥力,小气候循环,使生态系统在面对外来物种入侵的时候,增强抵抗力。种类繁多的植物树种更能够营造色彩多样,层次丰富,内容充实的植物景观。

4.5因地制宜原则

我国地大物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环境特点。因此,设计者必须根据当地的环境特点来选择植物群落,营造园林特色。本地树种在长期的生长过程中,形成了对环境的适应力,在生态系统中比其他的树种具有更强的生命力。运用因地制宜原则可以大大提高好生态系统的结构稳定性,同时还可以减少经济投资,创造经济效益。

5生态园林的设计方法

5.1保持园林的生态平衡

系统的生态平衡是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在这样的生态系统中,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达到一个动态的平衡。绝对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因此园林内部的生态系统也是处于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园林的生态型越强,园林生态系统的内部结构就越稳定。在进行生态园林设计的时候,充分考虑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的生态效益,通过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保持园林的生态平衡。

5.2处理视觉景观与生态学的矛盾

在现实的园林设计中,为了达到好的视觉景观效果,在植物配置及设计手法上往往忽视了园林的生态性。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生态园林设计的时候,充分了解植物群落的生态功能,既要满足视觉景观的要求,又要有生态性的考虑。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复合树种形成的植物群落的生态性要大于单一树种形成的植物群落。往往设计师为了追求阵列规模效果,只选择一种树种,这样形成的植物群落比较单一,不符合生态学的设计原理。

5.3生态园林中基础设施的生态设计

在生态园林中,为了更好地服务大众,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基础设施,如何让这些基础设施的设计具有生态型也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以园路为例,生态园林中的园路有两种设计方式:一种是以工业制成品为原料,如水泥、地砖等;另一种是以自然界中的现成品为原料,如木材、石块等。比较这两种方式我们可以发现,以第一种方式建造园路的过程中涉及到开采、加工、运输等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能源。而第二种方法就地取材,不牵涉大规模的运输、加工过程,因此比第一种方法更加具有生态性。

5.4体现生物多样性特征

山,水,植物,建筑[7]是园林的四个基本要素。在这四个基本要素之中,植物的生态效益是最强的。因此,充分考虑植物的生物多样性,设计不同形态,不同功能,不同物种的植物群落是解决园林植物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方法。

湿地是一种重要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包括植物群落、动物群落。湿地介于水、陆之间具有丰富的动植物物种,是最富于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湿地我国许多珍稀鸟类的栖息地,农田类湿地是大米的产地,因此,湿地的生物多样是其他生态系统无法代替的。在生态园林设计过程中,根据自然地理条件,适当的加入一些人工湿地可以有效解决生物多样性的难题。

6结语

生态园林设计在国外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反观我国,生态园林设计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在我国现阶段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设计经验,同时结合我国园林设计的传统手法,运用生态学的原理,设计出生态效益突出,生态结构完善的园林,为日益突出的环境矛盾问题提供一个有效的解决途径。

参考文献

[1] 卢继红.谈园林生态设计[J].广东科技.2008(10),88-89

[2] 祁素萍,王兆骞,卢剑波.城市园林生态设计与探讨[J].世界林业研究,2005(1),33-38

[3] 许正原.论园林生态艺术设计[J].科技信息.2006(6),213

[4] 张建伟.浅论园林生态化的发展及运用[J].科技资讯.2008(31),131

[5] 高娟.浅谈园林生态设计[J].园林与景观生态.2010(5),52-55

[6] 张婷婷.现代生态园林设计研究[J].园艺与种苗.2011(5)30-33,96

[7] 王克勤等. 园林生态城市——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模式[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2(1),58-62

作者:

生态城市的建设篇8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城市;政策引导;技术保障;公众参与

建设生态文明,是基于生态危机、反思传统发展模式做出的理性选择,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重要成果,是人类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体现。近年来,我国一些城市也提出建设生态城市或生态文明城市的目标,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索。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界定与反思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类别划分方式,主要指人与自然交互而形成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等概念相对应,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形态表征。到了今天,人类依托城市与自然发生交互成了主要的生态文明形态。

(一)生态文明导向蕴含生态优化的哲学理念和价值观

生态文明反映了生态优化的积极价值取向,即追求人、城市、自然的和谐共生。生态文明的导向和诉求,是对过去以人类中心价值观的修正,其价值核心从人类自身转向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这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所在,为下一阶段的人类发展、城市发展都提供了哲学理念的指引。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建设生态文明,是基于生态危机、反思传统发展模式做出的理性选择。

(二)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深刻反思的成果

工业文明是现代社会的主要支撑,其基本理念和价值观导向是人类中心主义,以人类为核心价值,为了满足人类无止境地享受需求而对自然界的大肆掠夺,却忽视了人类作为自然界一部分的责任和义务。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重要成果。随着世界工业化的发展,资源、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全球面临的突出问题。建设生态文明具有丰富、深刻的内涵,不仅仅局限于控制污染和恢复生态,还涉及观念转变、产业转换、体制转轨等。对于我国来说,建设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三)生态文明导向是对我国既有态势的反思和理性选择

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实现了社会经济基本量的规模扩张和新面貌的呈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付出了高昂的生态环境代价。如今,资源环境约束甚至影响到我国下阶段发展的可能性。此时提出生态文明的导向,正是对于该发展态势进行深入反思后的理性选择,既反映了时展的大趋势,也反映了国人在生态环境认识上的新高度。2007年10月的中共十七大报告中,首次将“生态文明”提高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是这个选择的具体体现。

二、生态城市是实现生态文明的空间载体

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生态城市是人类在进化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理想生活模式,是文明、和谐、健康和充满活力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是人类从战胜自然到保护自然再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价值取向的必然结果,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及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是生态价值观、生态哲学观和生态伦理意识的综合体现。

(一)生态文明与城市结合的思考

近年来“生态文明”受关注度剧增,但是,关于“城市生态文明”或“生态文明城市”的直接研究还不多。已经有若干学者结合“城市”和“生态文明”进行思考,部分学者提出了“生态文明城市”的概念。我们认为环境生态建设是生态文明的基础但不是全部,城市生态文明不仅仅局限于保护城市环境和改善城市生态,其核心内涵是人、城市、自然交互共生的文化传承,以及相应文明成果的积累和追求。这种传承不仅仅体现在环境生态的技术性优化,也不仅仅是相关的制度、规则、法律的建构维持,而更多的指向一种文明形态的存在和持续繁衍。其中的关键性内容是:人类如何以城市的形式与自然相处,这种相处形成了什么样的物质积累和精神财富,这种积累和财富又是如何传承和不断延续的。

(二)文明生态城市的建设理念

建设生态城市,首先需要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其次调整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方式,形成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形成人人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和社会道德观念。建设生态城市需要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前提,生态城市理念具体体现在如下五个方面:

1、生态城市系统。生态城市强调在人与自然和谐基础上的,社会、经济和自然复合系统的全面和谐。从复杂系统角度来看,生态城市系统是由多个方面、多个层次和多个具体要素以不同的关系和形式有机组织起来的复杂系统,包含着城市经济、城市自然、城市社会、城市文化、城市环境等与城市建设相关的诸多方面。自然子系统以生物环境的协同共生和环境对人类生活的支持、缓冲和净化为特征,它是复合生态系统的自然物质基础;社会子系统以人口为中心,通过产业系统把它组成更高效的社会组织;经济子系统通过生产、流通、交换和消费促进物质的循环,是促进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必要条件。城市生态环境系统与社会系统和经济系统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们之间每时每刻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2、生态城市经济。生态城市经济建设是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综合效益。生态城市的产业结构应是复合共生的,是多种产业类型的高效集成。其拥有朝阳主导产业,产业集成围绕核心生产要素,保持有机联系和复合平衡,具有自我创新能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形成生态产品使用、生态技术推广和生态产业输出的良性循环。产业类型与知识经济相关。以教育产业、创意产业为主,能孕育和促进文化、艺术等创新要素。消费方式根据多样化的生活方式,通过聚集的消费形态,形成不同类型的消费方式。支撑产业运转的能源结构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水资源呈现人工环境内部循环使用特征。

3、生态城市环境。城市的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相互协调。以尽可能低的消耗代价,实现可持续发展,与环境和谐共存。充分重视和恢复土地的生态健康和生态潜力,恢复退化的土地。平衡建设开发强度与土地生态承载力的关系。保护、保育现存的生态特征。尊重并适应生态城区的生态要素,开发模式要与生态景观和原生态形式相适应,最大限度地保护物种多样性。绿色开放空间布置在日常生活中可接触的地方。城市环境发展与管理实现从注重末端治理转向预防为主以及生产和消费全过程控制的战略路线。

4、生态城市文化。生态文化渗透到城市政策、制度、生产、生活的一切领域,是健康、积极、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具体表现为:能孕育创新创业精神,激发当地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多样性发展,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形成勤俭节约的风尚,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尚未深入人心,城市生活消费结构合理,培养自我约束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倡导适度消费观念,建立可持续消费模式,实现由注重单一的物质消费向多元的减物质化的文化和功能性消费转变,从注重自然资本密集型的消费转向技术、知识和服务密集型消费。

三、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误区

(一)以生态建设取代经济建设,片面强调城市的生态竞争力

具体体现在单纯追求自然环境的美化,简单通过增加绿地、树木或公园的数量从而实现城市表面的绿色环境。这样做的后果是使绿地设计时常处于交通和建筑规划后见缝插针的消极地位,因而无法在经济生产时激发城市内部资源的再生,起不到生态意义上的作用。国内外经验表明,没有哪座城市的生态建设不是建立于高度发达的经济基础之上的,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谈不上生态建设。

(二)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经常割裂地看待城市和乡村

我国很多地区,目前仍然沿袭着城乡二元制的体制,这种体制的弊端在于可能出现盲目城市扩张运动,撇开农村孤立地发展城市等片面的做法。随着网络技术和交通技术的完善,城市与乡村的距离必将逐步拉近,乡村田地和城市绿地将成为城市的绿色基调。

(三)主要以政府管理而忽视全民参与推动城市生态建设

当前,政府和市民基本都持有城市建设是政府职责的看法,导致很多实践中经常忽视市民的能动性和市场经济自发调控力量,形成政府部门指令管理、效率低下的建设局面。

四、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路径

(一)政策引导是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基础

政策与制度的创新在建设生态城市的过程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生态城市建设有很强的公益性,因此,我国更要注重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对资源回收利用、生态型产业等方面制定相应政策引导;按照零排放原则控制污水排放;结合公共交通政策,制定引导沿线土地管理的配套政策,实现土地使用和公共交通互相促进;建立生态安全及防灾预警机制。建立生态技术推广机制。制定利于生态技术的承接、转化、推广和研发工作的相关政策;制定推动生态城市建设的相关政策措施,特别应针对不同阶段的目标和项目实施,制定相关政策,如生态建设项目的投融资政策、税收减免政策、财政补贴政策等。

(二)技术保障是建设生态城市的支撑手段

1、加强科技创新的基础作用。应特别重视科技创新对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和先导作用。一是要加强生态城市建设中各类技术的基础研究,包括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专门技术等,并尽快建立生态城市建设综合利用技术开发专项资金,以支持重大关键项目的研究;二是加快建立生态城市技术体系,形成全面完整的生态城市技术体系;三是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创新体制的建立,通过加强技术创新系统中各行为主体间的合作与协同,加快科研成果的创新和转化应用,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2、构建生态城市交通体系。鉴于我国不同城市的交通运输和土地开发状况,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应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坚持将改善城市交通运输体系与城市的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进行统筹规划,提高城市交通运输效率和土地开发利用率;二是调整传统交通结构,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城市土地的开发利用应为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创造条件,并采取政策措施鼓励人们利用城市市区公共交通;三是应适度控制私人汽车在城市市区的使用,加快完善自行车专业设施,改善当地步行环境,实现资源节约,减少环境污染。

3、强化城乡融合的建设理念和规划。借鉴发达国家城乡融合、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模式和经验,当前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主要应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强化城乡融合的建设理念,打破行政区界限,从区域整体对生态城市建设进行统筹全面规划;二是按照城市生态学原理,使物质资源、能量资源和信息资源在城乡区域之间得到合理配置和调控,实现城乡和谐发展;三是运用循环经济的原理,将城乡区域作为整体,实行资源的节约、合理和循环利用,增强城市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公众参与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公众基础

通过建立有效的信息网络和传播机制,将生态环保建设的信息能够及时与公众沟通,让公众和小区认识到生态城的建设活动与自身息息相关,公众有机会参与生态建设相关的政府决策,鼓励非官方的环境保护组织监督。倡导构建和谐小区。管理者、开发方和专业技术人员等要与小区成员密切联系和交流;重视小区范围的教育与技能培训,促进小区形成有效的就业保障机制;形成丰富多元的小区文化,增加小区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强化小区管理部门的服务型管理能力,提高和谐小区的自治水平。

参考文献:

1、汪劲柏.关于城市生态文明的研究及若干概念辨析[A].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

2、郇庆治.城市可持续性与生态文明:以英国为例[J].马克思与现实,2008(2).

3、李迅.生态文明与生态城市之初探[A].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论坛论文[C].2008.

4、王爱兰.生态城市建设模式的国际比较与借鉴[J].城市问题,2008(6).

5、杨彤等.生态城市的内涵及其研究进展[J].经济管理,2006(14).

6、文宗川,郝晓燕,巩芳等.生态城市的发展路径[J].城市问题,2009(2).

生态城市的建设篇9

【关键词】:生态保护规划;城市规划;生态城市建设;融合

引言

近几年来,受到资源短缺与环境恶化问题的影响,现代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逐渐加深,低碳城市、生态城市等成为城市建设的焦点。而要想实现生态城市建设,首要任务应将生态保护规划与城市规划相互融合。只有两者有效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生态理论的作用,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进而促进现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我国城市规划建O存在的问题

1.1忽视生态环境保护

在城市建设早期,很多城市由于没有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而忽略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从而出现大气环境恶化、废弃物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对人们生活和城市发展造成了不良的影响。生态环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资源和条件,既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如果一个城市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就不可能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城市只注重发展速度,忽略了发展质量,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生态效益,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忽略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导致城市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绿地不断减少,环境污染问题频现,危害人们健康,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1.2城市规划随意性强

城市规划时常发生变动,随意性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城市发展变化速度快,经过几年的发展,最初制定的生态城市规划方案,已经不能达到城市生态化的要求,因此必须要进行变更,这种变更是客观性的变更;第二,地方领导每几年就要换一届,而生态城市建设却是一个长期系统性的工程,不仅仅需要几年,可能需要十几年,甚至需要几十年,但是每个地方领导对生态城市建设理解不同,生态城市规划方案也有所不同;第三,某些地方政府,为了尽快获得政绩,时常会变更规划,优先规划执行那些政绩显著的项目,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生态城市建设规律。另外,某些项目施工单位为了获得经济效益,时常在未经过允许的情况下,变更规划方案,给生态城市建设造成了非常大影响。后两种情况都属于主观变更,绝大多数都不利于生态城市发展。

1.3城市规划建设不合理

当前,城市规划建设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政绩,盲目扩大城市规模,急功近利,造就了诸多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短命工程”;一些城市的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混在一起,有的高污染企业甚至就建在两个别墅区之间,把城市面貌搞得乱七八糟,极不和谐;不少城市以少占地和30年房龄就够本为由,兴起了大拆大迁之风,甚至许多建筑未使用几年就以各种理由被爆破重建,林林总总等不科学、不合理的城市规划建设造成了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1.4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不完善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规划的主体不仅仅是政府,还包括代表各种利益集团的开发商,这些不同群体的利益需求必然会反映到对空间资源的争夺上。因此,城市总体规划必须反映多元利益群体的需求,需要广泛的公众参与来实现各种利益和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但是规划编制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大多是停留在表面上,相关的利益集团对规划编制的有限参与,使得最终的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结果与群众的需求不一致,而且在城市规划的实施过程中,实施者很容易就把以人为本的元素省略掉。

1.5地方特色不鲜明,综合功能不健全

现在,大部分的城市规划不是结合本地区的人文、历史、地理、景物等,而是贪大求洋,舍近求远,搞大而全、高而空的规划;不是结合自己经济能力、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等实力和功能来搞规划,而是在出政绩、顾眼前、想局部等心态和目的下定规划,因而出现一个模式、一张脸的城市建设或者城市设施功能不齐、配套不全,如过多地铺设水泥路导致雨水降落到地上不容易渗透,造成排水不成畅通,暴雨季节容易出现城市内涝灾害。

2、生态保护规划与城市规划融合的有效策略

2.1合理布局土地资源、综合防治环境污染

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应当综合考虑城市环境条件、城市土地使用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以实际情况为根据,提出相应的改进、优化建议,对城市土地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地利用,使土地资源、城市布局趋于合理。在生态城市规划中,应综合防治环境污染,在整体上做好对污染物排放的控制,并建立完善的预防环境污染的监管机制,实时监测城市生态环境的变化情况。开展环境综合治理,逐步实现生态城市规划的要求,如通过建设垃圾处理厂,将生活垃圾集中分类处理,避免因采用不科学的垃圾处理方式而加重环境污染;在高速公路两侧设置隔音带,降低车辆噪声对附近居民的影响;加强夜间灯光管理,避免商业闹区对市民产生影响。

2.2加强制度和法制建设

城市规划一直以来都在发挥着工具角色,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被赋予“蓝图”地位。新常态下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特别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规划将成为政府的主要职能。首先,新常态下的城市规划应以完善用途管制为目的,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权责分明,落实到位;以空间立体交叉规划为支撑,简政放权调整行政管理体制。其次,进一步强化实施和管理,一直以来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常常各行其道,脱节现象严重,目标与初衷相背离,导致规划“变质”、“走样”。第三,新常态下城市规划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实现城市规划的法治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依法规划,依法管理,依法建设,以此加强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可持续性;建立民主集中制度,公众参与制度,城乡一体化制度,规划公示制度,旁听制度。

2.3用“和谐的规划理念”来指导城市规划

通过生态保护规划对城市及毗邻地区自然、资源、经济、环境进行综合调查,全面分析生态特征、生态过程及生态问题、环境资源的生态潜力与制约因素等,评估城市人与自然的和谐度,从而制定相应的规划体系。城市规划是一项与城市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主体,涉及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身发展的关系。因此要对城市的发展方向、功能布局、公共设施、公园绿地、道路河流等作出整体综合的构思与设计,体现城市功能多方面的合理要求。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系y的和谐3方面的内容。其中,追求自然系统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是基础和条件,实现人与人和谐是生态城市的目的和根本所在,即生态城市不仅能“供养”自然,而且能满足人类自身进化、发展的需求,达到“人和”。

2.4彰显以人为本思想、突出地方特色

过去城市功能定位为经济增长的引擎,大规模实行工业化,追求生产总值的增加,追求效率的提升。新常态下的城市规划需要寻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三者之间的相互平衡和制约,三者统筹兼顾、全面协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新常态下的城市规划需加强城市的人文设施建设、增强城市的文化服务功能、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从而改善城市功能,提高居民幸福指数;新常态下的城市规划,注重休养生息、生态功能的修复、空间修补、文脉继承、特色塑造,充分体现城市所在区域的地形地貌,彰显地理特色。总体来讲,有山有水的地方适度开发利用,平原地区没必要过分造山挖湖,具有历史建筑的加以保护,缺乏历史气息的城市没有必要进行仿古建设。新常态下的城市规划不再是传统以来的统一模式下的批量生产,而是各具特色。

2.5规范城市形态结构、完善基础设施

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对城市充分发挥形态功能,促进城市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在城市规划建设时要为城市后期的发展预留足够的规划空间,确保规划适应城市以后的变化,比如在规划建设时充分考虑城市以后的发展方向,规划相应的设施,为以后的发展做好准备。其次,应建立完善的交通网,对于大城市来说,应该规划建设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缓解交通压力,同时应该加强公共汽车专用道等基础设施建设,更好地发挥公共汽车的作用。

2.6注重低碳建筑、发展立体绿化

面对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国家环境建设的标准,居住区规划中的低碳建筑已经成为势在必行的工作。但低碳与以往的耗能表现出严重的差异,如何在确保在既定的方案的基础上做出低碳的改善是关键。居住区规划中的低碳建筑,应在以下几项工作中努力:一是建筑群体之间的布局,应尽量避免周边式布局的应用,提高自然通风,加强空气质量和流通;二是建筑之间的距离适当加大,将每一个居住空间进行合理规划,确保屋内日照时间;三是建筑之间的地面减少刚性地面的选择,尽量应用低碳的地面,包括青石板、汀步石等。

此外,通过发展立体绿化建设生态型居住区,以有效的改善居住区建筑的密度,缓解人口集中以及用地紧张的压力。发展屋顶绿化和垂直绿化,拓展小区的绿化空间,不仅使得绿化的覆盖率得到提高,而且还提高了居住区整体的生态质量,这也是提高人民居住环境的一个途径。立体绿化在改善居住环境上不仅能够吸污滞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热岛效应,节约资源。在一些发达的国家中,通过将建筑和环境形成统一整体,实现建筑形体同自然的契合,设计出同环境共生的建筑。比如,使用绿色植物将墙面或者阳台覆盖,增加小区的绿地景观,更好的获得了环境生态效益。

结束语

城市的发展水平包括经济的发展和人类自身的发展,因此,为了让城市更加适合人类居住,就要以“以人为本”为原则,充分考虑人们的生活习惯,满足人们各方面的需求,同时,要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提高城市环境质量,营造健康良好的生活环境,促进人们的生活质量、健康水平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相适应,促进城市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统一,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城市规划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劲峰.探析城市规划与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2(09).

生态城市的建设篇10

[关键词]生态城市;生态城市建设;路径

[作者简介]刘妙桃,浙江农林大学人文学院讲师,硕士,浙江临安311300

[中图分类号]X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07-0094-0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正在不断加快。而与城市化进程相伴而随的是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资源消耗、人口激增,当我们再去审视今天的“城市文明”时,却发现城市生态系统变得越来越脆弱,生态安全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所以,如何调控城市这个复合的生态经济系统,探索一条能正确处理城市发展、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关系的有效路径。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无疑,城市生态建设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生态城市的缘起

生态城市的由来,其思想直接起源于1852年欧文提出的“协和新村”和1898年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人与生物圈”计划中,首次提出了“生态城市”这一理想城市模式。苏联生态学家尤尼斯基强调生态城市就是要按生态学原理建立起一种经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以及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所有生态要素都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1992年第二届国际生态城市会议上,澳大利亚建筑师唐顿认为,生态城市就是要在人类社会内部及人与自然之间实现生态上的平衡,而且应包括道德伦理和人们对城市进行生态修复的一系列计划。美国生态学家雷杰斯特指出,生态城市是指生态健康的城市,即要寻求的是紧凑、充满活力、节能并与自然和谐共存,人与自然健康发展的聚居地。

中国城市规划专家黄光宇认为生态城市要根据生态学原理,应用生态工程、社会工程、系统工程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综合研究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而建设的经济、社会、自然可持续发展,使人、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人类居住区,居民满意、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王如松研究员认为,生态城市是以生态经济学与系统工程学为理论基础,通过改变生产方式、消费行为、决策手段来实现在当地生态系统承载力范围内可持续发展的、健康的人类生态过程。黄肇义、杨东援指出生态城市是全球或区域生态系统中分享其公平承载能力份额的可持续子系统,是建立在生态学原理基础上的自然和谐,社会公平和经济高效的复合系统,更是具有人文特色的人与人的和谐、自然与人工协调发展的理想人居环境。

国内外学者对生态城市的描述,虽然众说纷纭,但都强调社会、经济、自然应当和谐相处与发展,可见,生态城市应是一个经济发达、社会繁荣、生态保护三者高度和谐,城乡环境清洁、优美、舒适,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并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的人工生态复合系统,这个系统要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现代城市文明的象征,它不仅是城市这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成熟状态,而且也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社会文明、文化和谐的一种美好境界。

二、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探索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探索生态城市建设,至90年代已形成了一套以社会一经济一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为指导的建设理论与方法体系。在学术与政策上,1972年我国参加了blAB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当选为理事国,1978年我国建立了MAB研究委员会,1979年成立了中国生态学会,1982年在首届城市发展战略思想座谈会上,提出了“重视城市问题,发展城市科学”的重要思想,并把北京和天津的城市生态系统研究列入1983~1985年的国家“六五”计划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984年12月在上海举行的“首届全国城市生态学研讨会”,被认为是我国生态城市研究的一个里程碑。同年中国生态学会城市生态专业委员会成立。

1986年,江西宜春市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随后长江流域各大城市相继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发展战略,各地在生态市、生态县、生态示范区、生态村、生态小区等层面上建立了一些很有推广价值的示范点,对城市的转型建设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994年,上海明确提出尽快把上海建设成一个清洁、优美、舒适、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生态城市。1996年,威海市提出了“不求规模,但求精美”的城市建设指导方针,并实践于“基础设施现代化、城市环境生态化、产业结构合理化、生活质量文明化”的总体生态城市建设的总体思路中。重庆把未来发展目标定位为"21世纪生态城乡大都会”。另外,北京市、长春市、扬州市、杭州市、宁波市、深圳市等都提出生态城市建设的战略目标。

与此同时,与生态城市建设相关的“园林城市”、“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清洁生产城市”等专项城市建设方面我国也取得了很大成绩。自1992年开展创建“园林城市”活动以来,到目前为止已评出19个部级“园林城市”;自1987年张家港被授予“国家环保模范城”称号后,已有大连、深圳、厦门、威海、珠海、长春、扬州等24个城市获此殊荣。此外,海南、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先后获得国家批准建设生态省,江西建设生态经济区,云南建设绿色经济省。最近几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与中国生态学会以及其地方学会举办了多次全国性或地方性学术讨论会,将学术研究与交流推到了高潮。2006年,建设部筹划编订《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将《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列人2006年度软科学研究课题。所有这些都表明,生态城市建设已成为当今中国城市发展的主流。

三、生态城市建设的路径分析

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生态城市建设的探索后,有许多城市先后进行了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并取得一定的成就,根据这些城市的实践经验,我们可以就生态城市建设的路径总结如下几点:

(一)政府主导、责任到位。是实施生态城市建设的根本保障

世界银行在其“发展与环境”报告书中明确指出:“强有力的环境保护机构和政策,是保证环境质量的基本前提。”要建设生态城市,必须全方位、全过程的发挥城市政府的主导作用。生态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级政府均应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对生态建设重大事项进行统一部署、统一监督协调并及时解决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实行责任制,制订任期目标,层层抓好落实,以保证生态城市建设的持续性;开展建设生态区、生态村镇、生态街道、生态社区、生态单位活动,综合作用行政、经济、计划手段,形成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联动工作机制,以促进生态城市建设

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

(二)宣传发动、公众参与,是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的力量源泉

公众参与在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社会支持生态建设的具体体现。生态城市建设必须建立在被社会大众广泛接受的基础上,通过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以奠定生态建设与环保工作的力量基础。只有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才能实现社会、经济、环境、资源和人类的协调发展的目标。因此,关键是通过加强宣传教育,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在全社会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积极引导和鼓励全民参与生态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事业,大力倡导生态文化,提倡绿色、低碳、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还可以通过环境警示教育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危机感、责任感,使生态文明观念、可持续发展思想、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

(三)调整结构、优化发展,是实现生态城市建设的根本出路

城市环境问题错综复杂,涉及到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我们要把生态市建设作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坚持全面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合理调整用地布局,优化用地结构,把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办法和根本出路,把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治理结构性污染和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手段,大力发展消耗低、效益高、污染少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积极淘汰落后产能,改变原料利用结构,降低能耗和物耗,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等清洁能源。

(四)积极探索、创新机制。是推动生态城市建设的强大动力

加快生态城市建设机制创新和政策创新,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对生态市建设的组织引导及综合协调。建立起政府主导、市场推进、执法监督、公众参与的环境保护新机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出台相关的环境污染整治、发展循环经济、环保基础设施和环境监控设施建设、保障饮用水安全等方面的政策措施;要根据循环经济理论和生态市建设要求,改革和完善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环境资源进行核算,使有关统计指标能够充分反映经济发展中的资源和环境代价,试行绿色GDP核算体系;要加强新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研究和建立科学性和操作性强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五)强化法制、严格监管,是保证生态城市建设根本途径

城市生态建设的立法工作是建立权威、高效、规范的管理机制体现,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走上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与科学化的根本途径。应把生态城市建设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使生态城市建设赢得公众的有力支持,最终达到保护好生态的目的。生态城市建设要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实际,及时制定实施细则和地方法规,并不断完善和修订,建立起基本完善的法规体系;加强环境执法队伍培训和制度建设,促进环境执法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强化生态环保专项行动,开展环境执法专项行动,着力解决难点热点的生态问题。

(六)加大投入,拓宽渠道。是实现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条件

加大生态城市建设资金财政投入力度,将生态城市建设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切实增加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投入;要积极调整财政投入结构和投入方式,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引导作用;要统筹安排新建、扩建、改建项目的环境污染治理资金;建立专项资金,统筹运用,对重点生态项目实行倾斜,合理安排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采取政府引导、社会投人、市场运作的方式,鼓励国内外企业、民间资金投入生态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