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古诗词教学十篇

时间:2024-01-11 17:46:09

核心素养下的古诗词教学

核心素养下的古诗词教学篇1

[关键词]诵读经典;语文核心素养;重要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15000402

一、诵读经典文化的重要性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语言文字奥妙无穷,悠久的历史文化为我们创造出精彩纷呈的语言文字,给世人留下了许多经典的名篇佳句。千百年来,无论是智者贤人还是市井百姓,很多人都将自己的智慧赋予深刻的语言文字;无论是从修身养性到治国安邦,还是从俗谚俚语到诗词歌赋,都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这些经典作品甘之如饴,能深深地吸引人们阅读。它们堪称一座丰富的语言文字宝库,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是一个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彰显着华夏文明的独特魅力;它们为学生的文学修养、语言修养、生活智慧和处世经验提供了借鉴,既可以S富学生的知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更重要的是,诵读经典作品可以陶冶情操,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让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扎根在诵读经典作品的沃土中

优秀的传统文化犹如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的朵朵浪花,又如一颗颗璀璨的珍珠,不断地发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它们如同陈年佳酿,反而更加醇香诱人,历久弥新。那语言精练、意境优美、富有音韵美的古诗词;那言简意赅、短小精悍、富含深刻哲理意蕴的古文;那文学色彩浓厚、捕捉大自然的踪迹、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佳作,描摹景物浑然天成,语言清新可爱,形象逼真;那激励世人修身养性,读书写作的名篇佳句……这些经典作品字字珠玑,构思精巧,意蕴深刻,耐人寻味,富有音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诵读这些国学经典是学生积累语言素材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语感、丰富学生情感、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诵读国学经典积累了丰富的材料,这些材料会储存在学生的大脑里,它们将成为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它们一旦被激活,就会产生综合效应,有利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提高。

1.因人而异,播种、扎根、汲取营养

(1)由易到难地诵读经典,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由易到难地引导学生诵读经典。因此,教师可引导低年级学生先诵读浅显易懂、朗朗上口的经典唐诗,再诵读历代有名的千家诗;中年级学生主要诵读经典的名言名句,如《论语》《孟子》《诗经》《大学》等经典名篇中的名言名句;高年级学生先诵读优秀的宋词和有名的历代词,再诵读一些脍炙人口的古文节选片段。这样由易到难地引导学生诵读经典,既调动了学生诵读经典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2)丰富多彩地诵读经典,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我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诵读。例如,鼓励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根据自己对诗词的理解,给诗词配画;借鉴诗词的格式和写法,自己当诗人、词人,仿写古诗、宋词;寻找合适的乐曲进行配乐朗诵;与学生合作尝试给诗词谱曲,再进行班级演唱……这些活动形式新颖,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不断得到发展。

(3)将诵读经典与生活实践密切结合。

文学来源于生活,生活永远是文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把诵读经典与生活实践密切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生活中诵读经典、体验经典、感悟经典。由于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到经典的魅力,充分调动了学生进一步诵读经典的积极性,使两者相得益彰、相互促进。

(4)采取多种方式激励学生汲取经典文化的营养。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诵读经典的积极性,教师应用心研究,采取多种方式激励学生汲取经典文化的营养。例如,教师根据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制定不同标准的评价体系,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在诵读的质量与数量上要求更高一些,而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则要求低一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阅读的乐趣,获得成就感,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同时,教师在班级里不定期举行诗词朗诵会、古文诵读会、经典名言名句竞答赛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2.因物而牵,同根相聚,从广度上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笔者根据诵读经典的对象,引导学生把描写对象相同或相似的古诗文聚集起来,扩大学生诵读经典的范围,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例如,学白的《古朗月行》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搜集其他描写月亮的古诗文和现代文。学生搜集到了很多作品,有白居易的《暮江吟》、苏轼的《水调歌头》、李白的《月下独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近代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不同情景下月色的美,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展开丰富的想象,将自己置身其中,更深入地感受诗文所描写的意境。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从不同角度对月亮进行独特的描写,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特有的魅力,增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3.因情而联,盘根错节,从深度上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诗词、古文所具有的情感基调,引导学生把情感基调相同或相似的古诗文联系起来,让它们交织在一起,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从深度上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例如,学习崔颢的《黄鹤楼》时,学生在反复诵读“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一句话时,体会到黄昏时分,暮霭沉沉,烟波浩渺,江上的暮蔼一片迷蒙,眼底也生出浓浓的迷雾,那是一种隐隐的泪花和乡愁,而诗人却漂泊异乡,面对浩瀚的大江,独自走在苍茫的暮色中,更增添了浓浓的乡愁之情。基于此,教师引导学生因情而想,联想出许多写乡愁的古诗文。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仅28个字就勾勒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抒发了一个游子的思乡之情;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南唐后主李煜《虞美人》中的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宋李易安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学生在进行关联诵读中,深深感受到这些人都是写愁,但各具特色。如李白愁得激愤,李后主愁得哀怨,李易安愁得沉痛,由于他们的身世、遭遇、性格、气质不同,其写愁、喻愁也各有特点。

又如,学生在诵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辛弃疾的《破阵子》、岳飞的《满江红》这些诗歌时,文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彰显了诗人的一身正气,充诉着对祖国浓厚、强烈的热爱之情。一直以来,很多语文教师都认为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比较抽象。其实,诵读爱国主义经典作品,教师只需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反复朗读成诵即可,可借助多媒体课件再现诗词中的情景,使学生在入情入境中诵读经典作品,感受文天祥、辛弃疾、岳飞等仁人志士慷慨激昂、满腔热血、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因此,诗歌所具有强烈的热爱之情深深地感染学生的心灵,在学生幼小的心灵里扎根、发芽、开花。

4.因点而圆,辐射课内外,根深叶茂,形成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密林

(1)以中心点画圆,向其他学科辐射学习,力求众木成林。

经典的古诗文包罗万象,涉及天文、地理、历史、逻辑推理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的诸多方面,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诵读经典时,要有意识地融合各学科资源,注意把语文学科的经典诵读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又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与审美素养,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南宋文学家周密的散文《观潮》节选的第一段――《浙江潮》,语言简洁传神,用词精当,作者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运用了比喻、夸张的手法,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生动地描写了海潮雄伟壮观的景象。在诵读过程中,学生不仅感悟到祖国语言文字所具有的独特魅力,感受到作者对祖国语言由衷的热爱之情,而且要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了月球引力对潮汐的作用,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浙江之潮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的科学缘由。又如,学生在诵读李白的《古朗月行》时,不仅要充分发挥想象力,结合美术学科给诗词配画,而且要结合音乐、体育两门学科,谱曲歌唱,编排舞蹈。这样既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又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2)以中心点画圆,向课外辐射学习,力求根深叶茂。

生活是一本美丽的书,是一所塑造人、成就人的好学校。它既是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又是学生学习、幸福生活的真谛所在。在指导学生诵读经典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结合诵读的内容,向生活实践辐射,把诵读经典扎根在生活实践中,使其根生叶茂,形成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密林。

例如,诵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元日》《离骚》等古诗文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搜集有关中国传统佳节的相关资料,了解中国传统佳节的风俗民情。同时,教师可在学生中开展学做香包、学包粽子、学包饺子、学写春联、制作灯笼等一系列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并把自己的心得、感受写成习作。参加这些实践活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中华民族风俗民情的了解,增强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而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语文,把生活践当成学习语文的活水源头。

核心素养下的古诗词教学篇2

语文是小学教育中最不容忽视的环节之一,它不仅是小学生实际生活中的必备技能,更是学生进行其他科目学习的主要认知工具,而古诗词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与陶冶学生情操等方面尤为重要。但是现阶段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仍存在许多误区,教师在古诗文的背诵与默写上花费过多时间,严重忽略古诗词特有的韵律美、意境美与哲理美,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严重阻碍了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发展。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改观传统教学方案,分析传统教学痛点,建立“让学引思”课堂,培养学生赏析词句、体会本质的技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本文结合教学实际,针对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质量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对其他小学语文教师有所启迪。

一、建立让学引思课堂

传统固化的课堂角色结构以及陈旧教学理念必然是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首要改革对象。传统小学语文古诗词课堂上教师过于强调自身作用,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严格、肃穆的教学形象无形中增加了师生距离,单调的教学方法将原本生机盎然的小学课堂转化为一座流水生产的工厂,枯燥的课堂氛围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长久以来不但遏制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展,更无益于学生“爱学、会学、乐学”学习习惯的形成。在此问题背景下,语文教师重构课堂环境、建立“让学引思”式古诗词教学迫在眉睫。从字面理解来看,“让学引思”中的“让学”出自德国现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学家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不同于其他在传统教学理念上进行修修改改的教学方法,“让学”直接对教学核心进行突破,将课堂的重心从教师转移到学生,以创造学生热爱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最终教学目标。“引思”即“引学”的前提,“引思”的核心在于教师使用合适的点拨、指点、启示等方法激发学生思考欲望,从而构建全新知识内容。通常让学引思理论将教学分为三个阶段:第一,课前布置趣味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第二,课上丰富教学技巧,提高师生互动;第三,布置配套作业。例如在教学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时,笔者并不会采取传统先领读、后释义、最后背诵的教学方式,而是首先向学生布置搜集关于李白与孟浩然两人身份背景以及交集的任务,课上鼓励学生分享搜集到的内容、允许其他学生补充,继而通过一则介绍写作背景的短片创建学习情境,然后展开具体教学,最后布置默写作业。

二、创建古诗词情境

为解决传统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气氛枯燥的痛点,语文教师必须摒弃传统“黑板粉笔”式的教学方法,善用电教设备引入情境教学模式。情境教学具体是指在教学进行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实际生活与小学生性格特征,创建含有特定情感、以实物或活动作为核心的教学景象,以激起学生学习欲望、降低理解难度为主要手段,以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学唐代诗人吕岩的《牧童》一诗时,教师可以首先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曲轻快的短笛小调引起学生注意、布置教学气氛,然后使用言语引导学生:“现在同学们都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学习听课,那么同学们有没有在想过一千年前的唐朝,如你一般大小的孩子都在做什么?”学生回答五花八门,教师接着讲:“许多贫苦人家的孩子都是在牛背上度过自己的童年,比学习环境我们是比他们富有,可是他们也有许多乐趣是你我不能享受的。例如辽阔的原野、信口乱吹的短笛、碧绿清澈的池塘,以及那一轮清净的明月,你们是否羡慕呢?”在激发起学生学习欲望后,于此情境下展开古诗详细教学。

三、运用语言技巧赏析词句

我国诗词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诗词不仅是古人挥洒文采的工具,更是他们内心情感的寄托。所以教师在教授诗词所运用的语言技巧与写作章法之外,更应该培养学生赏析词句、体会诗词本质的技能。例如在教学唐朝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的《出塞》一诗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会首两句,来感受盛唐时期北方的战乱与战争的残酷,通过后两句帮助学生体会诗人报效祖国的爱国情怀。在教学《枫桥夜泊》一诗时,教师指导学生分析诗中描写的意象:“月亮落下、乌鸦啼叫、满城落霜、江边枫树、渔船小灯以及惆怅难眠的诗人”,去感受诗人科举落榜时遗憾苦闷的心情。在教学朱熹的《观书有感》一诗时,教师则主要教导学生发现其中的哲理:学习之道是必须不断积累、不断充实自己,才能保持自己的活力。

四、联系生活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

核心素养下的古诗词教学篇3

一、古典诗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培养审美能力

诗歌是作者的情感体验,也是一门语言的艺术,它集中体现了中国的文化精神以及文学的美学特质,渗透了诗人新颖的审美情趣和崇高的审美思想。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在对古典诗词的学习过程中,可使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的方法,通过对作者写作背景的理解,对诗中的意境进行挖掘,在对不同的美进行欣赏的同时,也使自己的鉴赏水平得到提升。

古典诗词的特点是含蓄、生动和凝练,可发挥读者丰富的想象力。在《天净沙?秋思》里,“小桥、流水、人家、枯藤、老树、昏鸦”,通过凝练的文字,在读者面前呈现出一幅栩栩如生的形象。似乎是赫然而立一位思乡心重、浪迹天涯的游子,艺术家们拥有着跳跃和沸腾的想象力,往往都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那句脍炙人口的 “黄河之水天上来”“唯见长江天际流”诗句,所描绘的是一种若隐若现、若有若无的情境,类似于意象画派的意境。湖光山色朦朦胧胧又郁郁葱葱,使人产生一种超然物外又身临其境的感觉。而所描绘的诗情画意带给人再创造的余地,又给人充分的联想。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地开启学生的思维大门,引导他们,将自己的想象力充分地发挥出来,使学生与自己的生活体验相结合,通过诗词所展现的画面,展开审美想象,在头脑中呈现具体的形象。在有限的篇幅里,通过自己的想象,得到美的享受,对无限宽广的艺术内容进行领略,在愉悦身心的同时,也接受了知识,既提高了想象力,也扩展了思维。学生学会了对生活中的美进行欣赏,既提高了对生活的认知能力,同时也提高了艺术创造能力。

二、古典诗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就是开展人文素质教育。语言的基本属性就是人文精神,而人文素质又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以人为本是素质教育的最高理念。课堂教育是中学生人文教育的主渠道,必须依托于教材,而古典诗词在语文教材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白居易那首“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本来是描写经过火烧之后,古原上的草依然会在春天发芽,而如今这句诗词却被赋予了深刻的哲理内涵,所要诠释的是,进步事物的生命力都是极其旺盛的,尽管经历了残杀和打击,但依然会复苏。这首古诗词的意蕴,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启示,当代青少年正应该具备这种顽强的精神。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让人感触颇深,表达了作者阔达的襟怀及对天下贫困人民的深深的同情和悲悯。所有的这些古典诗词,都蕴含着一种爱国主义情感,并渗透了一定的人性美和人情美。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去深刻地体会和理解这些诗词中所蕴含的人文关怀。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当今物欲横流、道德沦丧、信仰危机的现实社会中,依然能洁身自爱,努力提升自己的人格信仰,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完善自我、健康发展。

核心素养下的古诗词教学篇4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核心素养;“文化传承与理解”;提升途径

语文核心素养中的“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的能力;以及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文化视野、文化自觉的意识和文化自信的态度。那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呢?

一、更新教学观念,重视文化传承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所流传下来的精华,是民族的宝贵财富与精神所在。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我们每一代人的历史使命。教师在授课时,要转变教学观念,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意义,重视文化传承,让青少年成为传统文化的载体。

二、开发课本素材,渗透传统文化

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也是让学生深入认识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

1.鉴赏古诗文,发掘传统文化

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古代文学作品,其中蕴藏着丰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在教《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时,展示诗人希望收复失地的爱国主义情怀;教《归园田居》时强调诗人宁静淡泊的隐士情怀,代表了古代知识分子独善其身的精神追求;在教《劝学》《师说》时阐释勤学好问、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通过这些内容的讲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这样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受到情操陶冶、心灵熏陶,更热爱祖国灿烂文化,对古代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自主传承与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实现素质教育要求,落实新课标教学理念。

2.品味现代文,挖掘传统文化

在语文教材中,现代文是重要的构成部分,间接或直接地阐明了传统文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发掘现代文中的传统文化因素,如生活习俗、传统节日、忠孝观念等,并借助多种教学手段,巧妙渗透文化教育,弘扬传统文化。

三、开展课外活动,弘扬传统文化

开展校外传统文化的传承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还符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传统文化的教学工作。因此,要全面运用课外时间学习传统文化,提高自身文化底蕴和综合素养。

1.举办关于传统文化的知识讲座

定期举办关于传统文化的专题讲座,请相关专业老师来进行讲授。

2.开展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比赛

比如举行诗歌朗诵大会,让学生积累知识,并能从中锻炼自己;开展古诗词默写活动,既可以加强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书法水平。而古诗词书法比赛中的获奖作品也可以悬挂在教室的墙壁上,用来营造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一举数得;开展成语故事比赛,让学生以讲故事的形式将自己所了解的成语背后的故事讲述出来,让学生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加深自己对故事背后寓意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3.组织学生观看优秀的电视节目

用电视媒体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让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心向往之。如组织学生观看《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感受传统文化魅力;观看《朗读者》,享受经典文化视听盛宴。

四、借助节日习俗,传承传统文化

传统习俗教育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让学生真正地了解,才能期望他们延续这些传统。在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时,也可以让学生挖掘和整理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自觉参与传统节日的各种实践,体验传统节日的文化氛围,弘扬民族文化。

例如,在端午节时,与学生一起包粽子,听故事,看龙舟比赛,朗诵诗歌纪念屈原,体验传统节日氛围,也可以把《端午的鸭蛋》一课再学习,文中汪曾祺对家乡端午节风俗的描写,十分富有地方特色,能引发学生对自己家乡习俗的关注和传承,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总之,高中语文教师要增强传承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感,明确“文化传承与理解”核心素养的价值,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利用教材,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帮助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为圆“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杨志成.核心素养的教育本体论归因.中国教育报第5版,2017.

[2]罗墅森.把传承文化作为高中语文教育的责任[J].考试周刊,2011(87).

[3]李丽莉.高中语文教学中文化传承的运用[J].语数外教学(语文教育),2013,17(8):52-53.

[4]于漪.聚焦在文化认同上[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08).

[5]冯艳姝.语文教学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J].语文论坛,2016.

核心素养下的古诗词教学篇5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古诗词 教学

1 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偏重知识化。由于现在我国教学的目的还是应试,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就更多的是对古诗词内容的讲解,而将学生们对古诗词的感悟忽略掉,教师将课堂中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解释古诗词内容上。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加容易地理解古诗词内容,会在上课时将文学常识作为教学的重点,花费大量的工夫在古诗词的创作年代,创作背景以及作者在创作这首古诗词的状况等等。这些文学常识是具有一定价值的,但是没有必要投入那么大的精力,只需要轻轻带过就好,否则就会造成主次忽略的不良影响。

一首古诗词是一个整体,但是教师在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往往将其分割成很多部分,这样虽然方便了学生对其了解,但是还使古诗词失去了整体才能体现出来的美感,并且丧失古诗词的部分韵味,这样,学生就不能从古诗词中领悟到创造的意境。对古诗词的理解和翻译是有价值的,但是不应将翻译放在学生学习的首要位置上。语文教师在教授古诗词中如果只是片面地注重知识的输送,就会将学生对古诗词的感悟忽略掉,长期以往,学生就会丧失其独特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性,因为,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中,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独立思考的环节。

严重的教条化。一直以来,语文的考试卷中关于古诗词的考核内容都比较狭窄,只是关于记忆知识的,比如默写古诗词段落或者进行翻译等等,这些都是死板的命题形式,没有灵活多变的应用型考题。这样的考试形式,使得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的出发点就是保证学生在考试中得到较高的分数,那么,就无需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中进行鉴赏古诗词。这样缺乏人文性的教学模式,长期下去,就必然会让学生丧失对古诗词的兴趣。而这样的考试模式,也会让教师形成教条化的教授方式,老师在古诗词的教学中,也会逐渐地墨守陈规,不思创新。这种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教学理念下的教学模式,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古诗词的热情,丧失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过于重视背诵,轻视朗读。在现实教学中,大部分老师都是先要求学生背诵即将要讲到的古诗词,然后在课堂中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讲解诗词,然后自己朗读和背诵,这样就会降低学生们的学习参与性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学生们青睐的教学方式是逐句讲解、疏通文意、背诵默写这种连贯性的教学模式,学生们更容易接受这种系统的教学方法,选择这种教学方法,也可以让老师改正轻视朗读重视背诵的教学误区。

2 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

老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老师的责任就是为民族的进步提供出优秀的人才。要想更好地将这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做好,语文老师就应该端正自己的思想,热爱工作,热爱古诗词,用自己的热情来感染和带动学生们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做好传承中华文明、传播古诗词文化的本职工作。语文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还应该不断进行阅读和学习,以此来丰富自己的人文内涵,用丰富的学识和修养来进行教学活动,要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不能只为应试而教育,要对学生的未来成长产生足够的重视,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们的语文素养。

3 古诗词教学方式的改进

在古诗词教学的开始可以用一些妙语将学生很好的导入到学习氛围中去,在课堂的开始采用一些良好的导入语可以迅速地将学生们的期待心理唤起,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核心素养下的古诗词教学篇6

一、熟读成诵,培养学生钻研语言文字能力

所谓“熟读成诵”,也就是使学生读熟、读懂古诗,并达到脱口而出、倒背如流的程度。正如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指出的那样:“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在教学八年级上册《古诗四首》的时候,要扎扎实实抓好了如下三个环节:

一是预习环节会动手。学生在预习的时候,要求他们能够认真研读诗句后面的注释,动手查字典、词典,从而对诗的意思有初步的了解。对于古诗中的重点句子、重点词语,要求学生用笔在书上标出来。

二是上课环节会动口。在上课的时候,要求学生结合预习,向大家介绍诗人的生平和主要作品,讲解古诗的意思。

三是释疑解惑环节会动脑。古诗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难点,也是进一步理解古诗的关键,要和学生一起进行突破,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学生的情感在体验中得到升华。

杜甫《春望》一诗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为:花鸟本是娱人之物,但因为感时恨别,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另一种解释是: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哪一种对呢?学生不是很清楚。在教学中,不是给学生一个标准的答案,而是让学生展开讨论。在广泛的讨论中,大家认为两种解释都非常美,都能讲得通,都能够表达诗人触景伤情、感时伤事的心情。

二、熟能生悟,培养学生感悟欣赏祖国语言文字能力

所谓“熟能生悟”,就是在学习古诗词的时候,结合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训练,有机地渗透情感、道德、价值观教育,使学生有所感悟,获得更多启迪,懂得更多做人的道理。在教学这四首古诗的过程中,始终贯穿一条主线,那就是在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让学生感受领悟诗人的爱国之情。

1.把爱国之情读出来。在理解古诗、朗读古诗的过程中,时刻要求学生能够读出诗歌中诗人的感情。

朗读中使学生体会到真挚灼烈的对国家、民族的热爱之情。杜甫的《春望》、杜牧的《泊秦淮》、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文天祥的《过零丁洋》都是流传千载的经典爱国诗篇,正是因为他们对国家兴亡、人民悲苦感受至深,所以才把这一腔报国之志、哀怨之情汇聚为一句句诗行。

2.欣赏著名的爱国诗词。把爱国诗句找出来大家一起赏析,学生热情很高。通过查找和深入学习,学生学会了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郑思肖的“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文天祥的“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等名句。

3.就《古诗四首》写作。让学生就其中的某一首诗歌写读后感,可以通过对诗歌中字句的考证写对诗歌的理解。因为这些都是在阅读教学中尝试过的内容,学生兴致很高。情动于中,自然也就笔下如飞,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熟练技能,培养学生创新发展能力

所谓“熟练技能”,就是通过这四首古诗的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增加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今后学好其他古诗和文学作品,做一个很好的铺垫和准备。通过《古诗四首》这一单元的学习过程,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1.提高了学生动手查找资料的能力。通过教学,培养了学生对古诗词等工具书的了解和运用。学生把《新华词典》、《古代汉语词典》、《唐诗鉴赏辞典》、《宋诗鉴赏辞典》等工具书都带到了课堂。笔者还向学生介绍了《辞海》、《辞源》这两部中国著名工具书的作用和运用方法,让学生学会运用工具书解决学习古诗中遇到的问题。

2.提高了学生的诵读能力。首先是让学生反复诵读,通过课堂上的朗读使学生在无意识中读通、读懂、读熟这四首古诗。在学生初步读熟之后,教会学生查找古诗的韵脚,知道在古诗中,“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押韵规律,这样在朗读和背诵的时候,就能够加深对诗句的印象。

核心素养下的古诗词教学篇7

关键词:小教专业 古代文学 教学 改革

古代文学是小学教育专业文科方向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必修课。这门课程对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未来小学语文教师的古诗文阅读能力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该课程的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不能顺应小教专业的特点和小学教育变革的需要,有待深入探究改革。

一.小教专业古代文学教学的现状及分析

(一)教学内容不符合小教专业特点,与小学语文缺乏联系

就本学科来看,古代文学课程教材几乎都是中文系的专业教材,知识体系系统完备,但不适用于小教专业,实效性、专业性体现不明显。人教版的小教教材也有不完善之处,因篇幅限制,有些经典作品不入选。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专业知识不需要“专业化”,要相对宽厚一些。教材选材不广泛,学生的学习兴趣、阅读量势必受影响。新课标指出,语文的性质在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人文性是指认识中外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古代文学作品读得少,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素养难以养成,这对于从事小学语文教学是相当不利的。另外,教材与小学语文古诗文缺乏必要的链接,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加强本学科与小学古诗文的联系。笔者对近三年小教毕业生古代文学学习作了调查,300份有效问卷显示,经常诵读小学古诗词与课外必背诗词的不到50%,全会背诵优秀诗文80篇的不足五分之一。这样是很难胜任小学语文的古诗文教学的。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并将“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作为核心培养目标。小教专业要培养的是小学教师,他们首先得具备深厚的文学功底,具备良好的文学鉴赏能力。小教专业古代文学教师往往花相当一部分时间讲文学史,因受课时限制(小教专业古代文学一般只有短短一学期),讲析作品、品读作品的时间就相对缩短。课程教学不重视作品的理解、鉴赏,这是跟不上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走向的。

(二)教学方法不利于作品赏析,不利于培养综合能力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和课时的限制,古代文学课教师的教学基本上还是老套路,以讲授法居多,进行系统的知识灌输。学生对文学知识只能死记硬背,难以消化。即使讲析作品还是以教师主讲。这样授课信息量有限,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他们就不会很好地赏析作品。参加毕业实习上语文课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不知道如何解读文本。实习上课,只能照搬教参的观点,缺乏创新思维,缺乏富有个性的理解。同样由于只接触老师选讲的有限作品,毕业后学生也就没有多少文学底蕴,对很多作品的理解难以有深切的体验,难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内心的感受。在问卷调查中,62.41%的毕业生感到最困难的问题是不知如何赏析作品。究其原因,与古代文学的教学方法有直接的关系。

以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方法,老师讲得疲,学生听得累,兴趣索然。据调查学生最不喜欢教师一讲到底。缺乏探讨、讨论、交流的机会,学生就不能积极参与,不能主动学习。讲授法显然不利于“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提高,同时也不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课程评价机制缺乏多元性,影响学生学习兴趣

目前课程考核虽然增加了平时成绩的考核,但主要还是一张卷纸模式,试卷仍然处于主导地位。“古代文学教学中现行的考核方式,还往往局限于考核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能力和初步的理解能力,并没有注意到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角度进行考核”。确实,期末考试要求学生记忆的内容较多,试卷往往局限于考核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一些学生平时不努力,很少看文学作品,但临考前,临时抱佛脚也能取得好成绩。因此一张试卷并不能科学地反映出一个学生的学习成果的真实水平。

对学生评价方法的一元化,注重结果,轻视过程,只看试卷,忽视情感、态度的发展,考试内容缺乏综合性和知识的整合,都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学生的调查问卷恰恰反映了这一点。只有5.67%的学生认为期末卷面考试能促进古代文学课程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提高,而赞成课外文学阅读报告、课堂讨论发言对课程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提高的占了更高的比例,分别是60.99%、61.70%。显然学生更喜欢多样的评价方式,更喜欢反映综合素养、知识整合方面的考核。

综上分析,小教专业古代文学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使学生学习兴趣受到制约,阅读作品能力以及综合能力难以得到提高,使课程教学不能突出小教专业特点,不能面向小学语文教学实际。因此,探索教学改革是势在必行的。

二.小教专业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规范作品阅读,加强教学内容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联系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系统化和规范化。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材料和依据。针对小教古代文学教材不够完善的现状,教师要对现有的教材作必要的增、删、移、换。选取、增加、重组的教学内容必须要以“突出作品阅读,与小学教学实际的联系”为出发点。

核心素养下的古诗词教学篇8

【关键词】高中古诗文;语感教学;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3

0.引言

语感教学在高中古诗文教学的理论探索 20世纪90年代语感及语感教学成为研究的热点和焦点,引起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新一代语文学家把语感和语感教学看作语文教学的本质和核心,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其中高中古诗文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学习古诗文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有着重要的意义。

1.语感教学在高中古诗文教学的重大意义

语感教学从本质上来说,它即是一种教学思想,也是一种教学模式。如何在新的语文课程改革中落实语感培养是现在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以学习和运用语言为立足点的语感教学,把培养语感作为主要的教学任务,着重落实新课标,加强语感教学的要求,这样可以有效纠正并防止语文教学中出现的上述弊端,从而保证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学习语言的过程是“感受――领悟――积累――运用”的过程[2]。只有学生具备敏锐的语感能力,才能凭敏锐的感知迅速领悟言语作品中的语言要义、情感因素,才能凭敏锐的感知正确无误地运用词句表达思想感情,语文教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语感教学强调体会、感悟,强调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追求感知、理解、想象、积累。学生在感悟中,不仅了解文学作品字词的意义,领略其中的含义,同时从作品描绘的形象中获得情感与道德教育,对学生而言是一种感情的心灵净化,有益于发展心智陶冶修养。

1.高中古诗文语感有效提高策略

加强高中古诗文语感教学的实践探索从观念上、内容上、方法上、效果上看,古诗文语感教学与现行的古诗文教学是有本质区别的。语感教学的基本途径是实施语感训练。语感训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语感实践,一是语感分析。语感实践法又包含三点,其一:诵读感知,触发语感。诵读是我国语文传统方法之一,自古以来,人们就很重视“诵读”在学习和教学中的运用。诵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使学生对文本迅速产生独特的感悟和理解。诵读有助于学生提高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其二:品味涵咏,美化语感。品味涵泳是在吟咏诵读的基础上深入文本内涵、揭示言语内在本质的一种研读方法。它通过潜心体味、反复揣摩、涵泳品味,达到对言语作品深入的、全面的感知与体悟。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自主地寻找、揣摩、研讨那些语言典范、语感因素强的字、词、句、段,最后,老师给予必要的点拨和小结,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当然,还可以综合运用其它的方法,如比较归纳、联想想象等品味语言,引导学生品味词语的深层之意、言外之意。其三:背诵积累,积淀语感。背诵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法,对增长学生的语文知识,发展学生的智力和提高语文能力都有极大的作用[3]。如果说语感实践是培养语感“感性”途径,那么语感分析则是培养语感的理性途径。即从语言使用的角度,扣住某些语感因素强的地方,作语言例析;是一种紧扣语境的学生积极参与分析的动态的例析。其中语感分析法同样有三点,第一:语境还原,深化语感。古诗文多以单音词为主,加上年代遥远,文化背景和语法习惯与现代有极大区别。所以对其语言环境的了解显得极为重要。语境还原的方法主要有教师善于联系史实和相关的背景,还原古诗文教学“语境”。教师要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和阅读体验,还原古诗文教学“语境”。结合课文的背景、脉络、思想感情、上下文、文体要求等,对语言进行比较、推敲,培养学生的语境协调感。第二:多元解读,敏化语感。多元解读指的是多元有界,新课标指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应该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应该在与学生平等对话中合作互动中,相机对学生进行点拨和指导。因此应该注意“多元”的认定,不轻易为“多元”设“界”。第三:联系生活,广化语感。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教师要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生活体验,去体察语言的意蕴、情感和味,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如多媒体信息、百家讲坛、电影电视、流行歌曲、网络游戏等[1]。

2.结束语

古诗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是通过全方位、多层次、长期性的语感训练来广化、深化、敏化和美化学生的语感,使古诗文学习过程成为学生语感的形成过程,成为中国古典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积淀与传承过程。尽管古诗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教学实践在理论上尚待完善,在实践上尚待进一步探索、检验,但我们有理由相信语感教学在高中古诗文教学实践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杨向明.高中古诗文语感教学研究[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3,(12):19.

核心素养下的古诗词教学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诗词;课堂教学;小学生

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要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使全体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全面语文素养,并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应注重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为不同学生的各种发展倾向提供学习空间。因此,教师在开展诗词教学时,要避免抹杀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思维,避免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此,本文围绕小学语文诗词教学的要点及其实践两个层面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广大教师提供建议和参考。

一、小学语文诗词教学的要点剖析

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学习经验不足,因此在诗词教学中,教师应尽量用教学资源对诗词进行释义,减轻小学生的学习压力。

首先,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本身的教学资源。严格来说,忽略身边的资源而一味追求新、奇、特,不仅容易和教学的方向背道而驰,更容易与小学生的认知脱节,使教学效果事倍功半。因此,在进行资源整合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从身边的课本资源着手,将诗词中充满新意、丰富形象的内容以及生活的场景呈现给学生;让诗词中蕴含的那些想象元素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学生打造一个创新思考、勇于探索的教学氛围,让语文教材以多维度、深层次的形象呈现在学生面前。

其次,要突破教材的限制,实现教材与其他资源的整合。相对来说,新时代的小学生身心发展表现出独立而有个性的特点,尤其在认知方面,他们的视野会更加开阔,思维也更加活跃。所以在进行诗词教学时,从小学生特有的认知特点出发,通过对教材、生活和其他课程等各个领域的资源进行整合,对诗词教学资源进行补充,有助于学生获得丰富的学习资源,全面提升学习效率。

二、教学实例分析

以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4课《江雪》教学为例。课堂教学共分为两个部分。

1.教学资源的应用

在课堂开篇,首先引导学生阅读全文,其次让学生找出课文的关键词,继而以多媒体图片和视频,将课文中描述的景色展现出来,让学生体会课文文本与真实场景之间的联系和差异,学习如何用夸张的语言文本来展现语境和描绘场景。

关键词:①山、鸟、绝;②径、人、灭;③孤舟、蓑笠;④独钓、江雪。在提取关键词的同时,首先,让小学生对这些关键词进行逐字分析,了解其在诗中发挥的作用;其次,引导学生采用联系法和代入法,让学生运用已有的内部认知结构及其生活经验对关键词进行研究和替换。

联系法:首先,运用多媒体播放与课文描绘场景有关的视频,其次,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同时,将其中的某一片段与关键词进行对照,从而引导学生找出关键词在课文中的作用。

代入法:让学生尝试用其他词语来替换诗中的关键词,以此来体会作者的思想和创作手法。

在上述案例中,通过找关键词突出了教学内容的探究性。与普通课文相比,诗的语言更精练、文本结构更紧凑,课文的主题思想浓缩在短小的篇幅中,因此,这也加大了学生理解课文的难度。而以关键词作为学习的媒介,采用联系法、代入法、替换法等进行学习的拓展,一方面拓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学生对文言文课文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极大地拓宽了教学内容,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体验。

2.教学方法的优化

以诗的意境作为分析重点,引导学生用对比、想象等方法分析和总结《江雪》的语言特点、文本编排、表现手法和意境描写。例如,《江雪》这首诗中运用了哪些词语来描绘场景,它们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心境?如此,通过分析,使学生了解了《江雪》这首诗的特点,掌握了作者的创作手法。

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创设课堂情境。首先,引导学生看图说一说《江雪》一诗所描绘的整体形象,继而结合诗中词语、关键语句,感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其次,让学生从用字、用词到文本编排、意境描写以及中心思想等方面仔细揣摩,体会作者表达的孤独郁闷的心情,更表达了作者高尚的情操。

总之,中华古诗词是中国的文化艺术瑰宝,是充分研究我国古代文化、历史的重要载体,更是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载体。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充分重视诗词课堂教学,全面优化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畅游在古诗词的海洋中,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核心素养下的古诗词教学篇10

【关键词】古诗词;高中音乐;开放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1-0328-02

1 古诗词的韵律之美

就艺术起源讲,诗、歌原本是一体的,或者说诗歌、舞、乐原本一体。《尚书 •尧典》所谓:“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礼记•乐记》所谓“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又如《毛诗序》言“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故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我国最早的几部诗歌集如《诗经》、《楚辞》和《乐府歌诗》都来源于民间歌舞。标志着中国诗歌获得高度发展的唐代律体诗也大多是唱的(尤其七言绝句更是如此),“唐人歌诗,如唱曲子,可以协丝簧,谐音节。”(谢榛《四溟诗话》)。

而古代诗歌与音乐也是孪生姐妹。《诗经》的风、雅、颂本是不同阶级于不同场合的骊歌,因此古诗都可以辅以管弦。魏晋南北朝时期沈括以“新体诗”开创了格律诗的先河,诗歌创作也就更注重声律。五、七言律诗,五、七言绝句,五言排律的产生与发展,更是极大地丰富了“诗韵”的内涵。试想李白的“云想衣裳花想容”的妙句,何尝不是帝王之家辅以管乐吟唱的精品?

2 高中音乐学科开放式教学中对古诗词文化和流行音乐的融合

从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古诗词、传统音乐、现代音乐在当今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很有其融合、借鉴的必要性。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握这一点让学生获得更高的审美需求呢?

2.1 学科开放式教学符合新的教学理念:传统模式的音乐教学,往往是以教师为主导的音乐教育,教师机械地教,学生机械地学,日积月累,这种重概念、重技巧、轻感受、轻审美的教育思想,使学生离美好的音乐越来越远。

通过各学科知识的融合,在音乐课上让同学们不仅欣赏音乐,更要欣赏音乐以外的风景:江南小调中有小桥流水的风韵,京韵大鼓中有皇城根儿的气派;《阳关三叠》唱尽古人离别的愁绪,《黄河大合唱》尽泻国人抗日的激情;德彪西的《月光》虚实相间,和声色彩瞬息万变,与印象派的绘画一脉相承,贝多芬《庄严弥撒》庄严神圣,高耸入云的合唱声中透着哥特式的建筑美。如此听音赏乐,上通下达,点面结合,大千世界无不在音乐中显现,大大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并使各相关的人文学科得以融会贯通。这样的音乐课,不管对教师或学生都是挑战,但更是享受与收益。

2.2 课堂教学中融入古典文化,引导学生解读流行音乐:在课堂教学中,解读同主题音乐与诗歌、古诗新唱是实现艺术融合的最佳途径。而对流行音乐的客观理解也是课堂教学中应予以重视的主题。

(1)同主题音乐与诗歌鉴赏:中国传统音乐与诗歌的韵律美是其最为共通之处。最典型的应该是诗、乐《春江花月夜》了。

《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旧,题属《清商曲吴声歌》。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通贯上下,触处生神,诗情随着月轮的生落而起伏曲折。“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是我们最为熟悉的开头四句。

这首长诗的韵律节奏之美最为出色。全诗共三十六句,四句一换韵,共换九韵。又平声韵起首,中间为仄声韵、平声韵、仄声韵、平声韵、平声韵、平声韵、平声韵,最后以仄声遇韵结束。全诗随着韵脚的转换变化,平仄的交错运用,一唱三叹,前呼后应,既回环反复,又层出不穷,音乐节奏感强烈而优美。这种语音与韵味的变化,又是切合着诗情的起伏,可谓声情与文情丝丝入扣,宛转谐美。

《春江花月夜》旋律古朴、典雅、节奏比较平稳、舒展,用含蓄的手法表现了深远的意境,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春江花月夜》的音乐构思非常巧妙,随着音乐主题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乐曲所描绘的意境也逐渐地变换,时而幽静,时而热烈,现实了大自然景色的变换无穷。此曲音乐意境优美,乐曲结构严密。它的主题旋律尽管有多种变化,新的因素层出不穷,但每一段都采用“换头合尾”的创作手法,听起来十分和谐。

两部《春江花月夜》作品让我们感受到诗含乐韵,乐融诗情的音乐文化特点。通过两者结合的欣赏,也更让我们认识到中国音乐特有的韵律美,浓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及中国音乐的博大精深。

(2)引导学生选择古诗词新唱作品:古诗词新唱这种方式其实并不是现在才出现的。从清朝末年开始实行新式学堂教育至20世纪30年代,中小学学生在学校音乐课上唱的歌曲,在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称之为学堂乐歌。学堂乐歌中有一部分是倚声填词的古诗词歌曲(包括近代人用古体诗填词),如现在人们比较熟悉的《送别》(李叔同填词)。

在流行音乐参差不齐而又极大冲击着音乐课堂的今天,选择部分古诗新唱作品做为课外延伸应该是不错的方法。但在作品的选择上应该注意几点:古诗词的声律(平仄)与歌曲旋律是否融洽;古诗词的文学结构与音乐结构是否相符;古诗词的内涵与音乐(旋律、伴奏)能否统一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