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与心理健康教育十篇

时间:2023-12-29 17:50:35

核心素养与心理健康教育

核心素养与心理健康教育篇1

Construction of the framework system of Chinese student’s

physical education disciplinary core makings

YU Su-mei

(National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Sciences,Beijing 100088,China)

Abstract: The author studied the dimensions and core elements of student’s physical education disciplinary core makings, interpreted the rationality and accuracy of dimension determination and element selection, and drew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Chinese student’s physical education disciplinary core makings should consist of such 3 dimensions as sports spirit, exercise practice and health promotion, which are specifically divided into 6 elements: sports spirit includes sports emotion and sports characters; exercise practice includes exercise skills and exercise habits; heath promotion includes health knowledge and health behaviors.

Key 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physical education disciplinary core makings of students;sports spirit;exercise practice;health promotion;China

在??前世界教育发展总趋势的推动下,国际上教育界不约而同地探讨“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命题,而且,很多国家已经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最终目标和最佳答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欧盟(EU)分别推出素养等式和核心素养参考框架,林崇德团队研制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也已经出炉,说明国内外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时,多数已聚焦在核心素养上。我国新一轮教育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各个学科需从自身学科价值和特性出发,构建具有学科特征的学生核心素养体系。就体育学科而言,构建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是大势所趋。只有明确了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内容体系,进一步深化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才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教育改革发展需求。目前,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研究还刚刚起步,高中课标组专家从体育品德、运动技能、健康行为3个维度建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姜勇等[1]提出,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包含3维度9要素的框架:人与工具(体育理论知识、运动技能、体育创新);人与自己(健康体能、心理健康、体育意识);人与社会(社会适应、迁移能力、体育道德)。

综合分析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素养等式、欧盟核心素养参考框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以及部分学科研究者的研究,可以看出,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维度和核心要素的确定,还不够完整和精准。因此,本研究基于体育学科的特殊性和素养的本质特征,对中国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体系进行探讨,试图厘清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外延,以及维度与要素的内部关系,以期更好地指导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

1 构建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依据

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不能凭空想象,也不能照搬或机械模仿其他学科。因为体育作为操作性知识,具有学科的特殊性。而且,国家对体育又十分重视并提出了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再加之《“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颁布,建构完整的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有着较为明确的理论基础和政策依据。

1.1 欧盟核心素养框架为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建构提供重要参考

核心素养与终身学习战略是欧盟各项教育计划与政策的两个基本点。21世纪初,欧盟首次提出,将发展核心素养与终身学习相结合,学前、义务教育阶段发展核心素养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成人通过终身学习来完善和更新自身的核心素养。可见核心素养是一个动态发展且伴随终身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在人生的某一阶段完成并终结的过程。欧盟核心素养主体由知识、技能和态度3个维度组成,核心素养要素集中在:使用母语交流、使用外语交流、数学素养与基本的科学技术素养、数字素养、学会学习、社会与公民素养、主动意识与创业精神、文化觉识与文化表达等8个方面[2]。欧盟核心素养框架为欧盟教育与培训系统确立了一个以素养为核心的目标体系,并使得欧盟各项教育与培训政策和计划有了统一的“顶层设计”。各成员国的教育政策制定,特别是课程改革,也因此有了可供参照的框架和方向,各成员国在发展本国教育的基础上实现与世界发展同步。欧盟核心素养内容所传达的课程理念,突出表现在由强调学科内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习得的分科课程,到强调学科间的互动、共同发展核心素养的课程结构的改变,以及新的整合型课程(或单元)的建立。这对我国的体育课程改革,尤其对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基本框架和具体内容的确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从学科内向学科外转化的课程结构的巨大变化,使得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维度不能仅仅确立在单一的运动技能学习和掌握上,而是要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完整构建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框架。

1.2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素养等式为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建构奠定理论基础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于1997年启动“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项目,2003年出版了《核心素养促进成功的生活和健全的社会》,2005年《核心素养的界定与遴选:行动纲要》,率先提出“核心素养”结构模型,试图解决“21世纪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哪些最核心的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才能成功地融入未来社会,才能在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同时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3]。并通过9年的研究,推导出一个经典的素养等式,即:素养=(知?R+能力)态度。这一等式表明,素养不单纯等于知识,素养也不单纯等于能力,一个人素养高低,除了知识和能力两个关键要素,更离不开态度的决定作用。态度在等式中的特殊位置告诉我们,假如态度是个负值,知识越丰富,能力越强,素养就会越低。相反,假如态度是个正值,知识越丰富,能力越强,素养就会越高。因此,在建构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时候,其核心内容也要包含与体育学科相关的知识、能力和态度3个方面。

1.3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为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建构明确了方向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于2016年已经,是由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率领全国相关专家学者历经3年的研究成果,包含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3个维度,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其中,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而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社会参与,重在强调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4]。这些维度围绕着知识与技能学习积累,自主有效管理实现自主发展意愿,以及增强社会责任感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等多元化综合体现。由此得到启发,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建构,也要以高站位、宽视野、促发展为基本思路和方向性引领。

1.4 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27号文为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建构提供了明确政策导向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27号,以下简称27号文)中强调:“强化学校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健康中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5]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也明确提出:“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6]由此看来,不仅国家对学校体育高度重视,而且,构建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强化学校体育工作将能发挥其重要作用。27号文中还明确提出“以培养学生兴趣、养成锻炼习惯、掌握运动技能、增强学生体质为主线”。这些明确的要求更为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维度要素的确定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依据。

1.5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为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建构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非常重视并强调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并明确提出“塑造自主自律的健康行为”“要强化个人健康责任,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引导形成自主自律、符合自身特点的健康生活方式,有效控制影响健康的生活行为因素,形成热爱健康、追求健康、促进健康的社会氛围”以及“建立健康知识和技能核心信息制度,健全覆盖全国的健康素养和生活方式监测体系。建立健全健康促进与教育体系,提高健康教育服务能力,从小抓起,普及健康科学知识。”[7]由此可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在强调健康优先,把健康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前提下,更加强调了强化学校健康教育,注重健康知识的传授和健康行为的引导,使健康促进得到应有的保障。因此,学生全面发展的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中,确定“健康促进”这一维度,显得尤为重要。

1.6 体育学科的独特性对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建构提出了明确要求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了课程性质,即“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8]该课程呈现出“基础性”,强调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为终身体育学习和健康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更突出“实践性”,课程性质中强调的“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是要通过体育与健康学习、体育锻炼以及行为养成,提高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实践能力。体育学科自身的性质给我们构建学生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维度提供了更为具体的思路,即“运动实践”和“健康促进”相关能力的培养可以作为学科核心素养的两个重要维度。除此之外,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的课程基本理念第2条“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重点提出了“引导学生体验运动乐趣,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动机水平;重视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责任感的教育,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基本形成体育锻炼习惯。”为此,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建构之重要维度“体育精神”的培养便可以初步确定。

2 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维度与核心要素的确定

2.1 三维度的确定

通过对构建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依据的综合分析,参阅已有对核心素养研究的文献,又对全国部分知名专家、学者和教研员、一线教师的访谈后,认为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可以初步理解为体育与健康素养,可以具体化为体育精神、运动实践、健康促进3大维度。这些维度的确定依据,来源于国际教育发展的潮流、政策导向或是课标规定以及受访者的共识,而且,从体育学科教学的功能价值体现看,这3个维度都能够在学科教学和学生的多元化培养中得以实现。其中,体育精神,是体育学科所特有的培养目标和学科培养价值体现,也是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运动实践,重点集中在学生运动实践能力的形成上,一旦学生具有了运动实践的能力,不仅终身参与体育锻炼有了重要保障,而且,还能够为学生健康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健康促进这个维度,与运动实践相似,也主要集中在能力上,尤其是促进健康的能力,通过体育学科的学习,一旦具备了这种能力,身心健康就有了保障。为此,体育精神、运动实践、健康促进这3个方面缺一不可。

2.2 六要素的确定

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维度确定以后,还需要对3个维度进一步细化,即每一个维度包含哪些核心要素。

1)体育精神及核心要素。

体育精神是体育的整体面貌,是公平、公正、公开及凝聚力、感染力和号召力的反映,是体育的理想、信念及体育知识、体育道德、体育审美水平的标志,是体育的支柱和灵魂。体育精神包含体育情感与体育品格。体育情感指学生在课内外体育活动中产生的持续、稳定的态度体验,表现出对体育的热爱,尤其对体育浓厚兴趣,这种兴趣能提升参与水平。体育品格是体育的品德和人格特征,如遵守规则、尊重裁判、勇敢拼搏、刻苦锻炼、互相激励等。体育精神是培养运动实践、健康促进能力的前提和保障。

2)运动实践及核心要素。

运动实践是构成体育素养的关键维度,指人们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从事体育活动。由运动能力和运动习惯两大要素组成,运动能力既包含走、跑、跳、爬、翻等基本运动能力,也包含篮球、足球、游泳等用于比赛或日常锻炼的专项运动技能;运动习惯是运动的惯常行为,是通过不断参与体育活动逐渐养成而不易改变的行为,如每天下午坚持打球,或每周固定几天按时锻炼等。如果学生拥有运动能力而未养成锻炼习惯,所掌握的运动技能就难以发挥促进学生健康和全面发展的作用。就素养的培育而言,掌握运动技能与养成锻炼习惯同等重要。

3)健康促进及核心要素。

健康促进是促使人们维护和改善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这是《渥太华宪章》中的明确表述。另外,世界卫生组织前总干事布伦特兰在2000年的第5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上对健康促进做了清晰的界定:“健康促进就是要使人们尽一切可能让他们的精神和身体保持在最优状态,宗旨是使人们知道如何保持健康,在健康的生活方式下生活,并有能力做出健康的选择。”[9]健康促进可以看作一个过程,也可以理解为促进健康的基本?l件保障,包含两个关键要素,即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其中,健康知识是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能否做出良好健康行为的前提。健康知识掌握多少,对健康促进发挥的作用存在差别。健康行为多指有利于促进健康的良好行为,人们为了增强体质和维持身心健康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当然,有时,也会有一些人做出健康不良行为,培养学生的健康促进能力,就是要强化健康良好行为的培养。

3 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体系及关联性

3.1 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体系

框架多指结构形式,而体系重在完整性。因此,考虑到各维度与要素的相互关系,下面以图示的方式呈现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框架体系(图1)。

图1 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体系[9]

从图1可以看出,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中,体育精神、运动实践、健康促进3个维度既有一定的层次性又协调统一,从精神层面到身体活动,最终指向健康。但又各有侧重,体育精神表达的是情、品双育,重在“育”,强化“情”与“品”的培育,突显育人价值;运动实践表达的是能、习相随,重在“随”,强化“能”与“习”形影不离,强调运动习惯不可缺失;健康促进表达的是知、行合一,重在“合”,“知”与“行”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健康。

3.2 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关联性

1)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维度的关联性。

之所以将体育精神、运动实践、健康促进确定为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3个维度,其主要根源在于3维度不仅是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体育与健康的知识、能力与态度的集中表现,而且,3维度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培养学生拥有体育精神,是其他两个维度顺利实现的前提和保障。如只有对体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有积极参与运动的欲望和恒久性,并逐步养成习惯,从而促进健康。而运动实践,是体育精神的显性呈现,也是最终促进健康的关键和桥梁。就健康促进这一维度而言,既是人们拥有并保持健康的积极行动,也是核心素养框架体系中目标性维度,也就是说,体育精神、运动实践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身心健康发展。3维度的层次递进性和目标统一性是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基本框架之精髓。

2)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要素的关联性。

核心素养与心理健康教育篇2

关键词:体育;核心素养;培养

中图分类号:G80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6.05.01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推动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新型的体育课堂教学,必需要有新型的教学内容和要求。2015年10月,在清华附中举办的基础教育高峰论坛上,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申继亮介绍,即将出台新的高中课标中将强调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将新增核心素养以及基于核心素养制定出来的质量评价标准。申继亮还谈到,基于这样的改革,我们就要要求所有的课程老师对学科价值、学科育人功能有很好的思考。同时,新时期的课程改革,也要求每个学科的教育教学除了发挥本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之外,要高度重视跨学科之间的综合育人功能。

1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及特征

学科核心素养是我国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是学生通过学科课程学习所形成最基本、最重要的素养,是学生在课程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养成的具有该学科特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品质和基本经验的综合。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或学习领域)的具体化,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自主健身,其核心能力主要包括由运动认知能力、健身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合,是以学生发展素养为核心价值追求。

运动认知能力是指学生对体育健身知识、运动技能和相关健康知识的获得、转化和评价的能力,伴随着思维、理解和感悟等活动,是自主健身的先决条件。健身实践能力是指学生为完成设定的体育锻炼任务,联系实际采取的有意参与、强化练习、比赛运用和持续健身的决策能力,伴随着动机、态度及价值观取向等活动,是自主健身的实现载体。社会适应能力是指学生在多变的健身环境中,表现出身体、心理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调试能力,他伴随着调节、适应和控制等活动,是自主健身的呈现结果。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确定体育学科课程标准、体育学科知识体系、体育学科质量评价标准的依据和导向。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形成以结构化的学科知识与技能体系为重要基础和载体。

2 培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方法和途经

2.1 体育教师应注重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组织者、实践者,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首先要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要为人师表,此外,体育教师需要定期参加各类培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有效的体育教师,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的课堂组织能力和教学能力。常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可直接表现为体育教师高水平的文化素养。我认为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应包括文化素养、心理素养、道德素养等,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高低,对学生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陶行知先生说过“在共同生活中,教师必须力求长进。好的学生在学问和修养上,每每欢喜和教师赛跑。”因此体育教师要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要以身作则,在学生面前,才能起到榜样和楷模的作用。

2.2 体育课堂教学重视德育渗透

在教学中,立德树人,培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强调体育教学与各类文化知识的整合性,是学生跨学科综合能力、知识、能力和态度的综合。小学体育教育渗透德育的方法多种多样,体育教学也是实施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如体育教师在游戏比赛中对学生进行团结的集体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关心他人,互帮互助的良好意识,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宽容他人的优秀品质;要培养学生遇到困难要敢于面对、要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可贵精神;培养学生自信、果断和超越自我的拼搏精神。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好德育功能,要将德育教育始终贯穿于课堂教学,要有针对性地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活动进行德育教育,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德育教育。

2.3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养成自主健身的习惯

体育老师以及学生家长都应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他们喜欢的体育活动,帮助他们重新树立体育的目标是身体素质提高的理念,掌握自主锻炼的科学方法。体育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和端正体育态度,培养学生的自主锻炼的能力,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使学生了解体育的价值。使学生了解人体身心健康和身体运动的科学知识,掌握科学锻炼的正确方法,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2.4 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体育教学中应关注学生能否适应当今与未来的发展,适应社会、终身学习、成功生活、个人发展的学科关键素养。体育素养发展的连续性和各个学段落实的阶段性,体育教师要让学生明确体育运动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体育教学如何调整学生的心理平衡,如何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体育教学目标与学生心理健康目标和谐统一,使学生身心能得到健康成长,增强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

3 培养体育核心素养的意义

3.1 打好身体基础

回归体育的本质功能,增强体质,顺应时代的要求和社会的发展,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体育核心素养高的人群,固然可以终身体育,可以自主锻炼和健身,使自身的身体保持健康的状态。

3.2 提升全民的体育意识,增强体质健康水平

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可以使学生自主健身,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运动技能,掌握科学的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锻炼的良好习惯,能够提高自主锻炼的能力,使学生的身体终身受益。提高他们的体育意识,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可以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自我评价的能力,有助于培养终身体育,具有长远的意义。

3.3 塑造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培养体育核心素养,可以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健康调节能力,现代的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很大,若不具备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会产生各种心理疾病,这就要求每一个个体都要具备健康的心理调节能力,增强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4 总结与建议

综上所述,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并不“新”,在体育课程改革中加强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是我们体育教育一直以来的目标和追求。新课标提出,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终身体育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等内容,这些都是培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直接体现。

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固然重要,但是,素质教育从来都不只是学校教育的事,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格言“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告诉我们教育要生活化,要从实践中去教育。其实实施素质教育,每一个学校、每一个课堂、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都可以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在当今的社会大环境下,帮助学生培养其核心素养,让他们在体育活动中能够放松身心,劳逸结合,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基于体育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一直在路上。

参考文献:

[1] 张彦忠.浅议小学体育课与学生素质培养[J]. 新课程,2015.04.

[2] 周济.学校体育是青少年体育的基础和重点[J]. 中国学校体育,2007. 6.

[3] 刘军.刍议小学体育课与学生素质的培养[J].读与写杂志,2010.10.

[4] 孙有平,张磊.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困境与思考[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11.

[5] 汪晓赞.学生――教师组织教学的核心[J].体育教学, 2009.

[6] 邹德敏.提高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与实践[J].体育教学, 2009.

[7] 曲伟东.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 2015.

核心素养与心理健康教育篇3

“互联网+”时代青少年成长常常有许多“烦恼和困扰”,不但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而且也影响着他们的人格发展和健全。因此必须立足于“互联网+”这一社会、科技大背景,从丰富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入手,着眼于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塑造与培养,将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变革推向全面化、系统化、高效化。

1丰富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内容与形式

“互联网+”时代中教育的内容和教学的形式得到了极大丰富,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既面临巨大而严格的挑战,同时也存在宏观与微观上的机遇,进行青少年人格健全的建设必须要立足于“互联网+”的社会特点,要不断深入“互联网+”为平台的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通过“互联网+”的资源加工和信息利用全面认知健康人格对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和青少年自主成长的重要价值与核心功能,采取“互联网+”时代学生乐于接受的网络平台、沟通平台和交互平台进行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具体工作,使学生的人格健康和人格完善得到“互联网+”科技的基础支持和平台支撑,整合“互联网+”与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互联网+”与青少年健康人格发展的深层次关系,做到内容的丰富、层次的提升、形式的多样,进一步挖掘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潜能,为青少年健康人格的有效塑造和全面发展提供形式与内容上的保障。

2建立青少年人格健康的基础信息库

“互联网+”是资源和信息在互联网平台上的深层次整合与重构,“互联网+”时代更加需要基础信息的详实、准确和全面,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工作要以“互联网+”科技作为基础,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和人格建设为目标,建立起“互联网+”载体的青少年认可健康信息库。根据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要求设置基础信息库的目类、体系、系统,并根据青少年实际做好人格健康信息的采集、测评和量化工作,使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通过“互联网+”平台及时了解青少年人格健康的信息,以“互联网+”基础信息库的资源整合和信息深加工全面把握青少年人格健康的动态、特点和规律,对于人格健康的问题做到及早发现、及早诊断、及早敢于,发挥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专业型、系统性优势,真正把握学生的需求和发展特点,实现对心理素质养成教育改革和青少年人格健康建设的全面支持与服务。

3丰富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与交往环境

“互联网+”社会中青少年的学习环境、生活情境、交往方式与传统社会有着继而不同的特点,青少年呈现的状态,表现出的需要也具有巨大的差异性,基于“互联网+”的交际和沟通方式正成为青少年相互联系和交互式交往的基本形式,“互联网+”逐步转化为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完善的时代和环境大背景。作为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工作者必须重新解读当前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因素和周边环境,正确理解“互联网+”社会带来的心理素质养成教育与青少年人格成长的问题和挑战,以心理素质养成教育为主题,兴办各类讲座、座谈会、网络宣传,全面渗透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能够在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指导下,在优秀的校园文化氛围中进一步优化学习、生活和交往的外部环境,使学生能够稳定获得心理素质养成方面的知识,全方位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多方面磨砺学生的意志品质,在外部环境和结构上做到对青少年健康人格的激励、促进、培养和提高。

4建立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新网络

“互联网+”的时代中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个体与社会面临着关系重构的问题,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必须要立足于“互联网+”这一社会和时代标志进行全面整合,充分尊重学生发展的意愿和主动性,主动进行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结构和形式的创新与探索,将自我教育和网络教育结合在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细节和过程之中,相信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发展和自我认知有效化解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扰,构建起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新型的模式和工作网络,达到促进青少年心理素质发展,更好进行养成教育的目的。在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实践中可以借用“互联网+”科技建立起微博、微信等IT2.0技术为平台的新平台和新载体,加强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私密性、实时性,在吸引广大青少年注意力和兴趣性的基础上,更为有效地进行心理素质养成教育。在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借用互联网技术的核心思想组建起教育新结构和新平台,利用学生社团、心理服务机构的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进行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的普及、干预、指导,在更大的范围内、更高的层次上提升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内容和质量。

核心素养与心理健康教育篇4

【摘 要】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改革与创新,必须针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以提高职业素养、促进就业为导向,创新开展研究与实践。

关键词 高职生;心理健康;职业;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5-0075-02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2013年度立项一般课题“高职院校学生心理亚健康影响因素调查与干预措施研究”(编号:2013LSZ065)、广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3年度一般资助项目“高职院校学生学校归属感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编号:SK13YB155)、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2014年立项一般项目A类“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编号:2014JGA328)的科研成果。

一、问题的提出

高职教育是属于高等层次的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是具有应用特性的一种特殊类型的高等教育,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高职教育兼有“高等性”和“职业性”两种属性。多年以来,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为国家和社会的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企业、行业和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当前恰逢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时期,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明确指出:“现代职业教育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并促进全体劳动者可持续职业发展的教育类型。”那么,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根据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以及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以职业为导向进行改革与创新,为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发挥作用。

二、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研究及存在的问题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发展的主要特征。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以学生未来职业需要为导向的高等教育,职业导向性体现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就是把培养职业岗位所需的实际能力作为引导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指向。校企合作教育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就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其基本内涵是产学合作、双向参与,实施途径和方法是产学结合、定岗实践,具体目标是增强办学活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综合素质的需要。校企合作的课程特点在于:课程规划结合本地企业、行业需求,专业设计结合企业、行业发展,育人目标结合职业、岗位、社会的需要。

高职教育更多的关注点是聚焦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技能,对学生的职业素质、心理品质、人格成长关注不够,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培养力度不够,没有树立对学生的“全人”培养理念。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大部分都是“以就业为导向,立足岗位需求”。然而,从“可就业能力”的构成要素来看,学生能否顺利就业,专业知识、技能并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在劳动力市场环境相似的情况下,学生的心理素质,包括人生态度、思维方式(包括创造性思维、风险决策、问题解决、观察能力、学习方式、推理等)、个人品质(如责任感、自尊、社交效能感、自我管理、正直、诚实等)及其他能力(如各种资源使用能力、信息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系统管理能力等)将在很大程度上对就业及今后的职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而这些心理素质的养成主要依靠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在高职生的全面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我国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获得了快速发展。教育部下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教思政厅〔2011]1号)、《普通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教思政厅〔2011]5号)等文件,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层面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高度重视,尤其是要加强以课堂为主渠道的教育形式,是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经过各方面的努力,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其发展还很不成熟,存在很多问题。一是意识教学理念陈旧。以传统的消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关注的主要是高职生各种心理疾病的表现、成因及矫正方法,对有自杀倾向个体的危机干预也颇受重视,因而没能培养大学生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没能培养起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没能给学生灌注希望与力量;二是心理健康教育过于课程化和理论化。内容较为抽象空泛,与行业实践联系较少,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应用需求,也没有结合高职生的心理特点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开展具有高职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致使学生认为所学知识多无所用,停留在表面上,实践性不强,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形成和问题应对实际技巧的掌握;三是教育形式单一,教学方法不够灵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采用课堂灌输为主的单向教学模式,只注重讲授知识型内容,学生往往感觉没有新意,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程设计上没有创新和突破,得不到学生的认可,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至于无法保证教学效果;四是教学评价体系比较落后。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考核,与其他课程考核方式一样,采用课堂出勤、回答问题、平时作业成绩、期末写论文或考试的考核方式。这样的考核方式不符合这门课程的特点,不能充分了解学生参与各类心理健康活动的自我体验和感受。

因此,在当前“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背景之下,如何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和内容,促进高职生的身心健康和心理素质发展,是广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按照协同育人的观点,在当前校企合作、产学融合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长效机制,对协调各部门的分工与协作,发挥各系统的协同作用及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探索具有自身特色、专业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对促进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高职教育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高职教育既是高等教育,又是职业教育,高职院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岗位适应能力而进行的,这种以职业为导向的教育应当贯穿于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个教学过程。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应当根据大学生的成长规律,突出就业的导向性,不断思考和探索提高教学效果的途径,改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将心理健康课教学与职业技能和素质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具备将来从事行业工作所需的综合职业能力,帮助学生在确定职业发展目标的过程中找寻人生发展方向,体验感悟人生的意义,促进心理素质的提高和人生发展课题的实现,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思考

1.研究的价值与意义。立足高职生的长远发展,紧密结合职业岗位需求,注重学生专业特色,创建了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产学研”结合新模式,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工作开辟新的途径。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建构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包括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标准等,建立符合高职教育性质的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为高职生职业心理素质培养探索一条有效途径。

2.研究的目标与内容。在当前“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背景之下,以积极心理学、积极组织行为学为理论视角,通过质性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聚合交叉设计探索和建构合理有效的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旨在促进高职生的身心健康和心理素质发展,以适应企业、行业、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从教学理念、培养目标、课程定位、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考核评价等方面创新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体系和活动体系。

3.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在文献梳理和心理测量的基础上,采用聚合交叉设计探讨企业、行业、产业对人才职业心理素质的需求并制定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接着,对高职生实施以心理素质培养和能力训练为主要内容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及行为干预。最后,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估,对教育方案进行修正,形成最终有效的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教育教学体系。研究采用文献查阅法,广泛查阅了国内外有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与途径;采用现有或编制的测评工具,深入企业、行业当中通过问卷调查和质性访谈考察企业对人才的职业心理素质需求;开展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各种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技术,探讨以职业为导向的心理健康教育对高职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影响,对行为干预的有效性加以评估。

4.研究要有创新。在理论层面上,紧密结合职业岗位需求,注重学生专业特色,创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产学研”结合新模式,具有前瞻性和针对性,可以对积极心理学、积极组织行为学理论进行检验,进而丰富和发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在研究内容上,通过职业导向教育培养高职生过硬的职业心理素质,有意识地将其与学生的就业和生涯发展相契合,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主动适应教育改革、以服务为宗旨的有为之举。在研究方法上,采用多种研究手段(质性访谈、心理测量、行为干预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比较系统的进行研究,符合现代心理学多质多法模型对研究结论可靠性促进的要求,并且具有研究方法上的创新性。在实践层面上,项目的研究结果可操作性和可行性较高,能够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工作开辟新的途径,也将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同时,可以帮助高职生突破对学历与择业关系的刻板理解,发挥其择业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提高选择职业的自我效能感,并最终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与自我和谐的心理机制。

参考文献:

[1]张汉芳.试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就业导向性——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两条主线与两级目标[J].职业教育研究,2012,(2).

[2]沈绮云,肖平.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职业导向改革——基于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理论的视角[J].职教论坛,2014,(9).

[3]黎天业.基于职业能力发展的高职心理健康教学模式的构建[J].高教论坛,2013,(6).

[4]叶晓璐.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相关性研究[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6).

[5]柳波.从适应到就业:心理健康教学改革的就业导向性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8).

核心素养与心理健康教育篇5

观察期结束后,将观察统计数据录入数据库进行对比分析。应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整理和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流感行为知晓情况通过对两组患者的调查测验结果进行统计,评价其流感行为知晓率,根据健康素养调查计分方式进行总体流感素养和各类别健康素养的计算。最后得分不低于80分为显效,不低于60分为有效,60分以下为无效,以显效和有效人数之和除以总人数为中有效率。经对比,两组健康教育效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教育满意情况统计观察结束后,观察人员还统计了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情况。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本次调查在新昌县引入健康教育理论,旨在提高普通民众对于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能力,更好的满足社会上不同学历层次人群的对健康知识学习的需求,使其行为向着有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本次四周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

3.1计划制订对新昌县甲型H1N1流感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评价,评估患者的学习愿望及需求。以病人为主体制定健康教育的计划,根据教育理论和居民学习的特点以及每位患者的背景和病因病况制定健康教育实施方案。一般由四周组成,第一周宣教周,第二周为示范周,第三周为实践周,第四周为考核周。

3.2健康宣教进行甲型H1N1流感的知识宣教和心理干预。以问题为导向,讲重点疾病的原理,在与患者交谈中评估患者最想了解的问题。例如,甲型H1N1流感传播途径有哪些,如何预防和应对并发症,如何进行体育锻炼,如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好不同患者的心理护理,增强患者应对疾病战胜病魔的信心。

3.3教育示范本周医疗护理操作均由健康教育专家示范完成,主要介绍所使用的各种医疗器械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健康教育专家边做步骤边讲解讲,学历高的提供书面资料;学历低的老年人,提供操作步骤流程图案。对患者实施健康用药指引,针对每位患者的不同情况,开列二级预防药物使用清单,明确列明需要服用的药物种类、名称、用药时间、用药剂量和注意事项。初次用药在护理人员的指引下完成,主要介绍正确的无菌用药方法。这一周还会提醒患者注意平衡饮食、体育锻炼以及排便问题。

3.4健康实践由健康教育人员指导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实践。本周患者应逐渐适应自行进行甲型H1N1流感防控操作与护理,年纪轻、学历高、手脚灵活的患者,只要告知操作时间安排,使其进一步熟悉操作流程,年纪大,手脚不灵活和记忆力差的患者,应以独立操作为主,健康教育专家监督提醒。也可让病友相互交流经验,相互监督,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核心素养与心理健康教育篇6

关键词 大学生 体质健康 现状分析 提高对策

中图分类号:R1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4-0115-03

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发展,而且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现在和未来。大学生体质健康长期以来都得到了社会的高度重视,但是现实情况中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高等学校作为培养大学生人才的基地,应从战略发展的角度认识大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如何充分利用高校的教育资源,促使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与提高,成为高校体质健康工作者和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体质健康的认知

(一)体质、健康及体质健康的定义

体质是人的生命活动和劳动工作能力的物质基础,是指人的有机体的质量,一般包括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心理发育水平、适应能力等方面内容。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饱满状态以及良好适应力,一般来讲,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力和道德健康四方面都健全,才是完全的健康。体质健康是体质与健康的合称,它是在遗传基础上由于变异而造成的人体在形态、生理、生化和行为上相对稳定的特征。体质健康是人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体质健康受遗传、营养条件、身体锻炼、生活环境和生命规律的影响。

(二)体质与健康的关联性

体质与健康具有紧密关联性。体质是健康的前提和基础,体质状况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健康水平,较高的健康水平是建立在良好的体质基础上的。健康是良好体质的归宿和最终目标,健康状况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体质的强弱,一个人要想拥有健康,首先必须有良好的体质。

二、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分析

(一)体质健康持续下降

目前,越来越多大学生享受科学技术和现代文明所带来的便捷、舒适物质生活的同时,由此形成了许多影响健康生活的不良习惯:如饮食不科学,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摄取过多引起营养过剩;体育运动少,网络游戏时间过长等,给人类体质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体质监测数据表明,当前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持续下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二)关注体质健康刻不容缓

大学生体质健康统计结果令人担忧:大学生超重及肥胖明显增多;肺活量呈下降趋势;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糖尿病等中老年人身上才出现病症,近年来在大学生身上时有发生;近视人群在扩大;精神紧张、睡眠不足;大学生的速度、爆发力、耐力、力量、柔韧性等素质指标呈逐年下降趋势。青少年体质健康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未来,有识之士疾呼“长此下去,则民族虚弱,国缺可用之材,军无可用之兵,必将直接影响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现在,到了必须关注学生体质健康的时刻了。

(三)素质教育需要进一步落实

素质教育承担着要培养出具有强健体魄、健康心理、坚强意志和昂扬精神的青少年一代的重任。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学校教育是基础,教师是关键。专家认为,部分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校长和教师对体育健康工作的重要作用缺乏足够认识,是造成青少年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忽视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忽视学校体育健康工作,就谈不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谈不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所以,要树立“健康第一”思想,把体育健康工作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体质健康下降的直接原因

1.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没有体育锻炼习惯

由于受应试教育影响,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体育锻炼,导致不少初、高中毕业生只埋头读书,对体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进入大学生活后,对学校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不能正确对待,不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严重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此外,大部分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缺乏吃苦、刻苦锻炼的意识及习惯,这也是造成大学生中超重及肥胖明显增多、体质健康不断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2.营养知识缺乏,饮食不够均衡

随着生活水平改善,学生在饮食方面出现滥用营养补品、挑食、膳食搭配不合理,出现营养过剩和偏食现象,造成热量、脂肪等摄入过多,营养不足,导致学生肥胖、贫血。

3.沉迷电子产品、网络、网游时间过多

随着电子游戏机盛行、计算机普及、网络信息的发展以及各种电子产品涌现,学生玩游戏机、坐在电视机、电脑前、使用各种电子产品的时间越来越长,忽视眼保健操功能、不能科学休息、保护眼睛,不能使身体机能进行正常、适当的修复,这也是导致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重要因素。

4.体育健康运动教学过于重视竞技思想严重

当前一些高校的体育健康运动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停留在以竞技项目为主的教学模式上,体育成绩的考核与评定主要是学生的竞技水平和能力,未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个性及爱好,不能充分调动进行体育锻炼兴趣与积极性,忽视体育健康运动的身体养护,不利于学生体质健康发展。

三、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对策

(一)加强体质健康教育,培养体育锻炼习惯

体质健康教育理论是体育教学、健康教育和医学理论等学科知识的经验总结。通过学习、掌握体育健康锻炼的原理及方法,使学生达到积极参与体育健康活动并形成自觉锻炼习惯的运动参与目标;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基本方法和技能的运动技能目标;掌握测评体质健康状况的知识与方法,养成自我保健习惯的身体健康目标;自主设置体育健康学习目标,体验体育运动乐趣的心理健康目标;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关系的社会适应目标等体质健康教育的指标,形成良好体育健康锻炼习惯。

(二)深入进行体育健康教学改革

1.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指导思想

新型体育健康教学要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思想。体育健身和终身体育思想强调每个学生都应当从适和自己的体育活动中得到快乐体验;在教学中要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出发;在科目、内容上要多样化,要密切结合乒乓球、羽毛球等社会热点体育项目及休闲类项目,促进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使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方法同时,建立体育运动健身的自觉意识与习惯,逐渐树立体育健身和终身体育观念。

2.建设高质量的体育健康教育教师队伍

要鼓励教师通过在职进修健康教育、医学、心理学等知识,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卫生健康教育》等课程教学、专题讲座等形式,提高教师知识结构;鼓励卫生、心理健康医生积极参与到体育健康的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师、卫生、心里健康医生及其管理者通力合作,形成一支高质量的体育健康教师队伍,提高体育健康教育的质量。

3.因材施教,鼓励创新式教学

鼓励教师进行创新式教学,根据大学生年龄特征、个性特点和学校具体条件,充分利用校内外场地设施,从教学内容入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体育健康运动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4.突出体育健康运动的身体养护

现代人在承受更多的生活压力的同时,要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新疾病的涌现与突发等问题,导致人们身心机能下降,体质健康受到威胁,使得人们逐渐重视体育健康运动的身体养护性的功能。体育健康教学在进行体育技能训练的同时,要强调体育运动对身体的合理保养及健康维护的功能,注意调动学生运动兴趣,增强锻炼身体的自觉性。

5.改革、完善体育健康教学的评价机制

体育健康教学要按照《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不断改革、完善体育健康教育的评价机制。强化激励机制,把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评价内容;变单一技术考核决定学生成绩的作法,改为技术考核、身体素质达标、理论知识考核、学习快乐体会、合作团结精神、平时课堂表现等综合评定,在维护体育能力较好学生上体育健康课程积极性的同时,对体育能力较差学生积极性也起到激励作用。

(三)积极建立利于体质健康的社会机制

1.将学生体质健康列为学校考核的重要指标

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学校体质健康教育监管力度,要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作为考核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在评优、经费管理等活动中赋予一票否决的权重,切实使得学校从领导、卫生健康医生、体育教师及其管理者对学生体质健康切实重视,采取积极行动,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

2.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是教育部为学生保持良好的体质健康而提出的口号,也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必然要求。从学校、教师、家长,全社会都要认识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为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做出努力。

3.加强学校、社区和家庭对体质健康教育关注

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在学校是学生,在社会是居民,在家庭是成员,学生的体质健康应得到学校、社会、家庭等社会各界的共同关心,要发挥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整合作用,营造良好的卫生、健康、体育健身的社会环境,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健康的意识,建立起学生体质健康教育多维网络。

四、结论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是未来建设国家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发展和民族的盛衰。针对现今大学生体质健康不断下降的状况,全社会都应积极行动起来,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体质健康教育者和高校学生管理者应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在对学生进行体质健康的教育、培养中发挥主导作用,做好以下工作:

1.加大体育运动场地设施的投入

要加速解决学校现有的设施不能满足日益增多学生进行体育教学、运动的需求,增加、改善场地设施,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健康发展。

2.加强体质健康教育科学研究

认真分析当前时期大学生的个性特点,研究体质健康教学的新特点、新规律,努力探索进一步提高体质健康教学的方法、途径。

3.深化体育健康教学改革

要优化体育健康教学模式、更新体育健康教学内容,树立体育健康观念,切实提高体育健康教育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韩二涛,曲云霞.关于大学生体质健康教育的若干思考[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3).

[2]刘国安.高职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8,(3).

[3]卢志勇,袁小武.大学生体质健康下降原因的初探[J].宜春学院学报,2006,(4).

核心素养与心理健康教育篇7

新课标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1前言

湖南省桃江县职业中专学校1983年建校,是以培养旅游专业人才为主的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中职学生是祖国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他们不仅要有较强的职业技术来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还必须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心理、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综合素质,才能满足今后繁重工作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在当前形势下,我校体育与健康教学问题突出,改革势在必行。为此,我校积极适应新形势和《新课标》要求,在全校体育与健康教师组的共同努力下,大胆开展了本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了“开发式教学模式”方法,同时对培养学生如何学好体育与健康课程、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等问题,作了一些积极有益的探索。

2中职体育与健康《新课标》内容与特点

2.1体育与健康《新课标》内容

体育与健康《新课标》主要内容分五个方面:

2.1.1运动参与

指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与行为表现。经常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可以培养和发展对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使体育活动成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习领域的运动参与,要求学生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掌握科学健身的知识与方法,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

2.1.2运动技能

指在体育运动中有效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包括神经系统调节下不同肌肉群间的协调工作的能力。作为学习领域的运动技能,要求学生学习、掌握和运用基本的运动知识和技能,形成一定的运动特长,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2.1.3身体健康

指人的体能良好、机能正常、精力充沛的状态。作为学习领域的身体健康,要求学生了解与运动有关的营养、环境、卫生保健等知识,发展体能,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2.1.4心理健康

包括两层含义:一种是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感觉良好,而且与社会处于契合和谐的状态;另一种是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原则和措施,体育活动对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

2.1.5社会适用

指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或态度的过程。在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方式,都有人际交往、合作、友情、尊重、名誉及取得成就的愿望和需要,所有这些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个体的社会适应,同时,它们又能促进个体的社会适应。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其社会适应能力会提高。作为学习领域的社会适应,要求学生培养良好的合作和竞争精神,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2.2体育与健康新课标特点

新课标的特点是,强调体育课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整体健康为课程目标,目标更加具体化,更具操作性;“课标”确定的是教学目标,由目标统领内容,具体的教学内容有各校自行选择;没有规定各个学习领域内容的时数比例。

3当前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现状

当前中职体育与健康教学问题多,与新课标要求差距深远,具体表现在教师和学生2个方面。

3.1教师方面

3.1.1观念落后认识不足

中职学校体育教师长期受普通教育影响,还很难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仍旧源用普通高中的体育教学模式,教学目标混淆;有的教学中只注重学生成绩,忽视了学生全面发展;有的只重视学生身体发展,忽视了对学生思想教育及心理发展;有的只重视眼前短期效果,忽视了学生长远素质发展。特别是当今“应试教育”忽视全体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等,不能从根本上把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措施,不符合当今社会对学生发展的需要。

3.1.2教学方法手段单调呆板

在教学方法上惯用传统的传授知识方法,以技术、技能为主,以教师、书本为中心,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教学方法单调、呆板。致使学生学习兴趣不浓,不利于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1.3与专业需求结合差距大

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决定了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的特殊性。许多职学校没有结合学生专业学习的特点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有的因场地、器材、设施及师资不足,没法开设选修课,教学模式单一,教学与学生实际需要脱节,无法拓宽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不利于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学习能力提高和体育素养的培养。

3.1.4效果评价忽视终生体育效应

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依据主要以教师评价为主,是典型的总结性评价。再加上把评价置于不恰当的位置,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这种终结性评价,既不能真实反映学生个性发展的情况,也不能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起到应有的调节和监督作用,而且不利于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

3.1.5综合素质教育水平低

学生心理教育、生命教育、安全教育仍处在较低水平。

3.2学生方面

3.2.1对体育学习认识不足,学习动机差,意志品质薄弱

部分学生初中时学习习惯不好,厌学、逃学。在体育学习中,学习动机差,自控能力差,对班集体活动缺乏热情,缺乏动力,社会情感表现冷漠,社会适应能力较弱,缺乏毅力。

3.2.2教学内容陈旧单调,缺乏与专业结合的实用内容

多数学生认为体育教材单调、教法乏味,大多数的传统教育内容与专业相结合的实用性内容十分缺乏,一节课“一投到底”和“一跳到底”等;加上初中升学时不断的重复中考练习内容,导致部分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

3.2.3体育基础参差不齐,影响学习积极性

职高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许多农村中学设施简陋、师资缺乏、器材不足,学生的运动起点低、基础薄,学习中担心同学笑话,因而缺乏主动性。另从学生体质检测报告数据显示:学生中超重与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成为影响学生学习健康状况的又一大因素。

3.2.4重视技能学习,忽视身体煅练

职业学校的任务,就是为社会培养具有劳动技术能力的人才,所以学生大多在学校把专业课学习是放在首要位置,以求毕业时尽快找到一个满意的工作,忽视了基础课体育课学习,身心健康就更得不到应有的锻炼。

3.2.5由于招生规模扩大,学生素质呈下滑态势

中职学生中有一部分学生在思想品德、行为习惯方面存在问题,尤其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给身体、心理健康造成了较大危害。

因此,在当前形势下,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4新课标下中职体育教学改革原则

新课标下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对提高他们身体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体育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是新时期对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提出的新要求,但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需遵循以下的原则。

4.1可操作性原则

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

4.2科学性原则

教学内容选择科学、适宜,符合教学目标要求与学生实际。

4.3针对性原则

教学方法灵活、有效,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引导学生创新,注意因材施教。

4.4全面性原则

教学效果显著,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5我校《新课标》下的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

自从体育与健康《新课标》出台后,我校体育教研组老师们,不断领会《新课标》内涵,大胆进行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取得了一点成效,总结如下。

5.1教材改革

目前,教材有人教版和其他版本,为此我们在以人教版为主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我校体育运动特点,融合了其他教材的内容,并加入了当代体育新元素,深受学生欢迎。

5.2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课堂采用开放式教学模式,强调以集体授课为基础,以小组为主体,力求体现集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互动教学的基本模式是:教学设计――目标设定――简单理论讲授注意事项和保健知识――分组分项活动――分项评估――反馈与补教。在教学中,讲授是经过合作设计的,力求简要清晰,时短(≤10分钟)量大(含理论与预备动作),高效低耗,其他时间用于小组活动,使学生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在开放式教学模式中,学生也可以简单讲述自己当次课程的见解,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如何学习,如何自我管理,如何合作学习与交往,对于培养他们的责任心、意志力、开拓、创新、组织能力等都将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互动教学模式有较强的实用性。

5.3课堂教学内容改革

为配合开放式教学模式,按照《新课标》要求中的“中职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结合我桃江县当地地形和传统体育文艺活动项目,加之学生喜好,编排教学内容。如在体育知识讲授中,讲授人物就有姚明、罗纳尔多、林丹、邓亚萍、刘国梁等当代体育巨星。并通过对他们的介绍和视频推荐,训练学生的对足球、篮球、乒乓球的能力,使学生获得知识,增强爱国精神,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品德意志,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同时,运动项目加入了桃江县的传统项目,如定向越野、游泳、划龙舟、爬竹竿等,同一次课学生可选择自己喜爱的项目,深得学生喜欢。

5.4教学考核方式改革

本课程改变了原有的考核评价方式,注重对运动技能、身体素质达标状况、学习态度、理论考试、将学生自我、互评和教师评价结合起来综合评定,将考核方式改为:百分制记分,具体为:平时课堂教学及表现占20%、运动技能25%,学习态度10%,体育特长10%,期末考试(形式多样:理论知识、运动表演、竞技比赛、身体素质达标过关等)占35%。加大了课堂考核和平时表现成绩分数,强调考核的多样性和创新性,然后平均得分计入总成绩;平时成绩主要考核到课率,课堂活跃情况和学习态度,课堂运动能力。

6结论

通过对本课程教材内容、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实现了我校中职学生“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各项内容和目标。在保证完成本课程教学计划、任务的基础上,使我校学生较好地理解和学习各种体育基础知识和方法,掌握了相关体育专业理论知识,加深了桃江传统体育文艺节目的运用和理解,培养了中职学生表现、创造、感受和掌握体育文化的能力,使学生在开发式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锻炼提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全面提高我校的体育教学质量。通过对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的实践,也较大地提高了我校体育教师自身的教学理论水平和工作实践能力,值得在同类学校中推广。

参考文献:

\[1\]体育编辑室.体育与健康\[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3.

核心素养与心理健康教育篇8

关键词:医学生 核心价值观 信仰 教育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医学生提出的要求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加强当代医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医学生是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其职业的特殊性要求他们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既要有扎实、精湛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要有广博、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同时还要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心理素质[1]。

1.1医学职业素质

医学是一项救死扶伤、保护人民生命健康的事业,它要求医务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医学基本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新型医学模式下要求医学生不仅知晓患者的健康,还应该掌握与患者健康有关的人文社会知识;不但研究患者的生理病理情况,还要研究患者的心理、社会、生态等方面境况。首先医学生要具备高超的医疗技能,能根据病人的躯体、心理变化进行综合分析,掌握坚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其次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遵守医学职业特性、职业责任、职业道德等职业要求;另外,还要培养医学生开动脑筋,以能动的创新思维推动学习、工作,要敢于向权威挑战,敢于标新立异。最后要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关注公众健康,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应该是社区健康的领导者和组织者,真正将预防疾病、解除病痛和维护民众健康作为自己的职责使命。

1.2医学伦理素质

新型医学模式下要求医学生具有符合维护人类身心健康的伦理价值观、医学伦理意识和医学伦理思维能力。具体包括关注伦理问题的敏感性;具有医学伦理决策能力,能够从多个诊疗方案中选出达到最佳诊疗效果的治疗方案;具有发现、分析、解决医学伦理难题的能力;具有医学伦理评价能力和医德修养能力[2]。

1.3医学道德素质

大学生是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积极、最活跃的群体,他们走上社会之后将对整个社会文化建设,特别是社会道德的建设和践行起到积极的带头作用。这种道德精神需要加强医学生与社会、病人的接触,培育学生关爱病人和生命的情感。主要表现为对病人及每个人的生命价值、医疗权利、健康利益、人格尊严予以关注、关怀和关爱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其核心是医学人道主义精神。

1.4医学人文素质

医学以“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为使命,是一个富有人文关怀和人性温暖的科学。凸显人文精神的新医学模式决定了医学人才必然是一个充满人性大写的人,大写意义上的人仅依靠专业知识是无法立足的,还必须汲取人文社会科学的营养。

2.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探索

2.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医学以“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为使命,是一个富有人文关怀和人性温暖的科学,也是一门实践性、风险性很强的行业,医学的特殊性质要求医务人员必须具有细心、耐心、热心、诚心、爱心等性格特征,如果缺少了这些性格特征,就很难胜任医疗服务工作。学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医学教育全过程,全面加强医学生职业理想信念教育,我们举行了“热点问题面对面”活动,内容包括新时期医患关系问题、医德与医术关系问题、与医学生就业和竞争等,这种讨论活动互动性强,能有效地吸引学生参与,通过互动和交流为学生答疑解惑,使学生更关注社会的发展与职业要求,使理想和信念得到提高和升华[3]。

2.2提高法律道德意识

近几年,医患矛盾突出,医患纠纷频发,甚至出现患者杀医的严重恶性事件。课堂上教师列举许多与现实社会、生活相关的案例事件,以此引起学生心灵震撼教育的同时,又渗透医学法学的内容,医学法学的教学包括医疗卫生的各个行业,如卫生法理、医院管理、食品卫生等方面。教学侧重于医学法律常识、法律观念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医学生毕业后依法从业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习惯。

在加强道德意识方面,学校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医学生树立以病人为中心、不是以疾病为中心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时常渗透医德精神,如孙思邈医德医术令人钦佩,尤其对医德的强调,被后世的医者传为佳话;现代护理鼻祖南丁格尔被誉为“伤员的保卫者、守护神”;还有我国近现代的裘法祖、华益慰、林巧稚等名医,这些典型的医学人物都是医学生学习的榜样,学习他们精湛的医术、高超的医德和无私奉献的精神[4]。

2.3提高医学生人文精神

针对不少医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差、社会人文知识相当贫乏等文化素养底的问题,学校组织学生开展了“提高文学修养――名家名作欣赏活动”,并让同学们写读书笔记,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提高医学生的文学修养,使医学生多一点书卷气,少一点市井气,帮助他们感悟人生,陶冶性情,提高心智,净化心灵。组织学生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讲座,聘请知名教授与学生共同探讨如何规划医学职业生涯和实现医学梦想;另外,授课中还注重对医学生加强中国传统医学文化的熏陶,传统医学理论充满了人文的智慧,“治病必须治人”实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完美结合。

2.4加强实践育人功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要注重学生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首先,可以根据对象不同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针对不同层次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实现不同的教育目标,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突出先进,并以先进带动后进,最终实现全体医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实践。其次,拓宽教育形式,在实践中逐步养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组织具有人文精神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从学校起就具备一颗仁爱之心,同时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和协作能力。具体做法组织医学生参加义诊活动、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社区及农村卫生情况考察。鼓励学生参加有益的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如关心艾滋病的红丝带爱心活动,义务献血活动等。另外,学校还利用假期和业余时间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走进社会各个领域开展一系列调研、考察等活动,带领学生到沈阳华能老年公寓、沈飞老年公寓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在实践中受教育,在实践中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并主动践行。最后,要坚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三贴近原则,帮助医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生活困难和思想困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2.5提高医学生心理素质

从医学生身心角度来看,自我情感体验呈现出丰富且易波动、敏感、自尊与自卑并存的特性。部分医学生功利主义、自我中心思想相对较强,团队精神、协作精神能力相对缺乏,有的甚至行为孤僻,个别医学生甚至存在严重精神障碍。健康的心理和完善的人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医学生未来工作的状态,因此强化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我们工作的重点[5]。学校举办了一系列大学生心理健康主题宣传活动,每年新生入校,学校将面向大一学生开展心理普测工作,并建立学生心理电子档案;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还将对全校的普测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并将资料及时反馈给辅导员,对于心理方面有问题的学生会有专业老师对其进行心理辅导;5.25是全国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日,组织同学们积极参与心理知识抢答、心理测试等活动,并与资深心理专家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学校积极营造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促进医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在新形势下,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帮助医学生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成为中国医疗卫生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彭恩胜,傅琛.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实境遇与发展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3(7):65-67.

[2]胡广来.新医改背景下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11,47(6):460-462.

[3] 叶稳安.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6):32-33.

核心素养与心理健康教育篇9

一、心理健康与素质教育

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内心世界能够保持安定、快乐并充满活力,能以良好的方式去适应环境影响的一种心理状态。心理健康的人常常表现为:能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把握自己的命运;能意识到自己的优缺点,不刻意伪装自己;能给予爱和接受爱,保持愉快的情绪,生活充满活力和幸福;能体谅他人、尊重别人,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素质教育是以人的身心素质为对象,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促进人的社会化、现代化为宗旨,以正在成长中的学生为教育主体,以全面提高素质教育,发展健康个性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社会文化的传播和创造为手段,使学生的素质得到最大限度地开发与培养的现代教育。这说明,人的素质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教育培养、培训的结果。在素质教育中,可使人的潜能得以激发,先天素质获得最充分的发展。

二、学生心理健康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学生心理健康是与思想品德高尚和培养“四有”新人紧密相联的。学生心理健康的核心是行为表现方式或与其自身的素质相符合,如:勤奋好学、尊敬师长、友善待人、遵纪守法等。若出现厌学、夜不归宿、聚众斗殴、烦躁或压抑等心理行为,就意味着其心理发生了不正常的变化。因此,技校要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以达到学校培养目标的要求。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国民素质,而心理健康是国民素质的首要因素,因为人的各种行为表现都是通过人的心理活动来进行的,受人的心理意识的调节和支配。如果没有健康的心理,学生就不会建立起正常的人际关系,就不会形成良好的社会情感。提高学生的素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就是使学生各方面的素质,通过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而得到全面而均衡的发展,让学生成为具有健全的心理、人格完善、和谐发展的技能型人才。随着国际竞争的日趋加剧,国与国之间的经济竞争、科技竞争,乃至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智力和人才的竞争,是一场民族素质的竞争;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不仅是一个发展的问题,更是一个生存的问题。然而,培养现代化人才,关键在教育,而无论实施什么样的素质教育都要通过人的心理活动来进行,以良好的心理健康为基础。可见,没有健康心理的参与,也就没有成功的素质教育。

三、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素质教育的影响

技校即是学生长知识、增才干的好时期,也是记忆力、吸收新鲜事物的顶峰,又是个体品德、信念、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亦是思想活跃、创造力发展的阶段。技校要求学生从智能、社交、人际关系、未来发展等方面做出新的思考,把握自我,形成较稳定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技校生处在青春期,无论是社会认知、情感,还是自我意识,都处于朦胧阶段,这就决定了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当前多数学生是健康、求实、积极的。然而,由于社会转型,市场经济的负效应,文化市场的震荡,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也使部分学生的思想出现困惑和迷茫,出现了行为与观念不一致、人格扭曲等现象,造成了部分学生出现了心理不健康和一些心理反差。技校应通过各种教育活动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影响着自身的人格完善、和谐发展,而且影响着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最终将影响到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

四、重视培养健康心理实施完善素质教育

没有心理健康教育的素质教育,不是完善的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本身就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具体表现,其直接目标是广泛开展对各种心理疾病的防治、缓解和消除各种心理障碍。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其目的在于充分挖掘学生的心理潜能,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促使学生个性获得健全、完善的发展,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培养健康心理,实施完善的素质教育主要有以下途径:

1.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为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提供精神动力和育人环境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加强德育的常规管理,可以从制度上确保德育在学校的首要地位,实行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教职工全员参与管理,学校各项工作全面渗透。健全德育管理体系,制订德育工作计划,定期进行德育工作检查评比。德育内容紧扣培养目标,紧贴学生思想实际,讲求针对性和实用性。引导学生把爱祖国与爱父母、爱家乡结合起来,通过“国旗下演讲”“校兴我兴,校衰我衰”等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加强校风建设。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文明礼貌的教育中,抓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抓紧解决影响校风建设的具有倾向性的突出问题。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职业环境,适应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学生的所学专业,围绕学生将要从事的职业,通过报告会、学劳模等形式,引导学生按社会需要和职业要求塑造自己,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树立民主的工作作风、理性的道德观念、公正的伦理观念,强化学生的开放、服务、创业、竞争、合作等现代心理健康意识。

2.技校应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统筹设置教育内容,制订大纲、计划,安排课程,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教师不应把心理健康教育附属在政治课或其他课程中,这既不能引起校领导和教师的重视,更不能引起学生对自身心理健康的重视。若技校只注重专业知识学习和培养学生的实习动手能力,而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3.利用班会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激发学生人格的自我发现

如,我校针对学生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利用每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寻找自我”“挫折与勇气”“抽烟与疾病”“毕业生如何正确定位”等专题讨论,使学生能认识自我、正确定位、树立自信,以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其心理素质提高,这是实现素质教育之所需。

4.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能使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整体和个别、点和面相结合,对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诊断和指导,不仅可以使健康的学生缩短适应周期,提高学习生活的效率,得到全面而充分的发展;也可使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得到及时矫治,恢复健康状态。健康的心理形成需要精心周到的培养和教育,技校应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放在新时期学生素质教育的突出位置,努力强化心理健康的作用,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优良品质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复合型技能人才。

核心素养与心理健康教育篇10

论文摘要:体育教学的目标从“增强体质为主”向“健康第一”的发展。而现有教材内容都是从体育院校教材中简化而来的。这种固定的传统模式,不利于教学,更不利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现有的考核方法,也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不能合理的评价学生体育学习的综合情况。所以应该从教学内容、考核内容、评价方法上加以改革。

体育考核作为考试只是一种手段,最终目的是为了推动和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的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质,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现在的体育课考核都采用结构考核和综合评定的方法,结构中占比重较大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部分”,用单一的统一标准考核已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实际;忽视了身体条件较差,体质较弱这部分学生,从而不利于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也忽略了学生健康素质以及兴趣、特长、身心的同步发展,不利于培养他们锻炼身体的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相应发展和提高。

一、体育教材改革已成关键

1.改革的原因。随着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体育工作的不断探索和研究,以强身为目的,运动为手段,旨在培养终身体育能力的体育观已成为当前学校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教材是我们执教的中心,我们需要的是适应学生和社会发展的教材,而不只是在理论与逻辑上讲得通的教材。

目前,我们使用的体育教材,许多教学理论、方法、原理都是从体育院校的体育理论演变简化而来,而且几乎所有的技术都是一种方法和理论指导,缺乏技术的主要特征与关键的技术分析,远离实际,年级跨度大,教材容量太大,学生在上课时每个项目都要学一点。不仅不利于教学,更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学生兴趣低落,课堂枯燥呆板,这种情形下体育考核体制最终成了被动的检测手段,与国家规划的教学效果和最终的教学目的就有些偏差了。

况且,考核内容服从考核方法,考核方法服务体育教学,体育教学决定考核内容,三者之间是环环紧扣,密不可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整体。教材改革,对于指导考核内容、改变考核方案起直接作用。教材改革应向健康素质、兴趣、特长发展,应灵活地把传统体育、民间体育、区域体育等贯穿于体育教材中去,为终身体育服务。有了正确的教学大纲,体育考核的发展才能在科学的思想指导下进行改革与完善。

2.改革的方向。改革的基本思路是:通过传授体育教材,并不是要求每个学生都提高专项运动成绩,而是会健体,掌握基本的健身方法,达到“健康第一”的目的。基本教材比例减少,合并和删除部分基本教材,增加自选教材和选用教材的比重。各地从客观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选择教材。选用教材的目的为了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培养终身体育的习惯。通过教学教会学生健体,教会学生终身体育。

二、体育考核中身体素质的评价应以健康素质为主

1.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身体素质包括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和平衡等,它是每个人为适应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必要条件。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传授发展各种身体素质的手段和方法,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工作和生活所需的身体素质。身体素质分成两个不同概念,一是把提高运动成绩不可缺少的身体素质叫运动素质,另一个是把身体素质中对增进健康素质和预防某些疾病的素质叫做健康素质。本文认为体育考核应当以健康素质为考核标准,仅用运动素质评价人的健康素质是不科学的。

2.运动素质与遗传因素有很大的关系,而健康素质很大程度上表现了后天的自我塑造。在我们未来的测试标准中,应当减少与人体健康没有特别关系的速度、爆发力等素质项目,增加与健康素质密切相关的测试项目。鼓励学生积极锻炼,努力提高健康水平,防止心血管疾病和肥胖症,同时也可以调整教学的目标与学生的认识意识。

三、体育考核项目的选择

体育考核除了以健康素质为标准外,还要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方针,尽量发挥学生的特长,为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创造有利的学习空间。现代体育运动已走进了生活,从过去的竞技体育到群众体育,我们的体育不只是一堂单调的教学,而是发展和推广全民运动、终身体育、大众体育的教学,这就使我们在认识观念上发生转变,寻求新的教学体系。

目前体育考核项目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它的局限性,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健康水准。在项目数量的设置上应尽量多几项,让学生有选择的余地。不能用绝对的评价标准一概而论。给学生有充分的选择余地,既能发挥学生的长处,扬长避短,也能提高学生的锻炼与考核的科学性,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中学体育教学的内容应从健康第一出发,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考核内容上可以有更多选择性,从考核的次数上可以少些,一学年进行一次,在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部分考核应从整体出发,根据现实、具体、近期、可控、可测和个体化等原则,按照学生动作学习情况制定测量或评定的方法,尊重在群体中存在个体差异的客观规律,充分体现任何水平起点的人群。

成绩上升幅度越高,难度越大,所得分值也高的运动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肯定每一个学生,只要努力,在原有的基础一有所提高,就能得到相应分值。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我们必须采用统一标准和相对提高的综合评分办法,才能客观地描述每一个个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