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教学十篇

时间:2023-03-29 12:45:55

个性化教学

个性化教学篇1

1.时代的需求

社会变革,越来越强调对学生自身经验的尊重和对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视,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先要有个性化的意识。,新课程、新课标的推出,给语文教学一个崭新的天地,也给语文教学以机遇和挑战。我们要调整心态、步调,穿新鞋走新路,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学做出自己的贡献。

2.个人的需求

生源的减少,初中教师已经出现过剩现象,最近国家又出台了新政策,面向全社会招聘教师,使我们意识到自身面临的严峻的形势,不努力、不创新就要被淘汰。就我个人而言,工作15年,以评完高职,教材讲过几遍,对语文教学似乎是驾轻就熟,实际上回顾自己这么多年的教学像是在黑暗中摸索,可我还希望在语文教学中做个明白人,总结出点东西,教出自己的特色。所以,我很感谢进校王老师、果老师这样认真带着我们做课题,更感谢张老师不辞辛苦来到密云对我们进行这样细致的指导,这是我在任何一个课题中没有见到的。

二.个性化教学是中国传统教育观念的发扬光大。

孔子的“因材施教”就是说要针对学生个性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明代共安派代表人物袁宏道提倡的“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就是讲作文的个性化,著名教育家陶行之说:“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这是对个性化教学的形象说法。

三.在教学中落实

1.个性化的教

个性化教学包括两个方面,即教师个性化的教和学生个性化的学,如何体现教师的个性,我认为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要善于发挥自己的特长,二是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①发挥自己的特长

我本人很喜欢新诗,也喜欢朗诵。所以在第三册是个教学中,我就很好的利用了这一点,课上我用自己声情并茂的朗诵感染他们,课下把自己喜欢的作品推荐给他们,那一时期,在班上掀起了读诗和写诗的热潮,为了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我组织他们召开诗歌朗诵会,分为“我读诗”、“我爱诗”、“我写诗”三部分,学生们把自己对诗的理解和喜爱,用朗诵的形式表现出来,这节课也受到了专家的好评。

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我们讲课,不能仅限于教参上的内容,教师自己首先要对文本有一个深入细致的理解,对于教参,要像鲁迅在《拿来主义》中所说的:占有、挑选,为我所用,不能照本宣科。举例:《柳毅传》的教学。

要做到这一点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要求教师要丰富、深刻、有底蕴,我们要不断的学习、完善自己,学无止境、教无止境,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使自己先成为一个具有多方面素养的人,然后才能教出高素质的学生。

2.个性化的学

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阅读是学生自己的事,任何人都不可以代替。我们往往会因为课时紧、任务重、学生能力差等原因,以讲代读,这种包办代替的做法,只能是事倍功半,学生永远学不会自己阅读,更不要奢望他们会有自己的见解。

教师要有倾听的习惯。对学生的发言要听得进去,不要问完了就想着自己的答案,学生说的与自己的答案吻合还好,不吻合要么批评,要么迫不及待的将答案说出来。教师应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与学生对话,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给他们展示自我的机会。

对学生个性的发言要重视、鼓励。让他们养成用于发表自己独到见解的良好习惯。举例:《柳毅传》中对钱塘君的看法,对主题“义”的认识。以及对《促织》主题的看法。当然队显然是错误的认识要及时给予更正,举例:《纪念刘和珍君》教学中学生提出的问题。

了解学生的生活,激活他们的思维。有人说六年一个代沟,有人说三年一个代沟,说明我们和学生的思想差距越来越大,要想在课堂上引起学生的共鸣,就要求教师对学生有个全方位的了解,这也就是所谓的“备学生”吧。举例:《流行歌曲与语文》,针对学生喜欢听流行歌曲的情况,我要求学生分组学习,“流行歌曲中的古诗词”、“流行歌曲中的意境美”、“流行歌曲中的修辞”、“流行歌曲中的哲理”……学生经过充分准备,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见解。

3.个性化写作

个性化教学篇2

小学阶段作为个体成长的黄金时期,是学生成长道路的开端,对于实现其自身的长远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语文学科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对于学生的智力发展、人格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均具有指导意义,从而对于语文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当今时代,秉承新课标改革的核心理念,如何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个性化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双赢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共同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个性化;意义;策略

一、小学语文教学个性化的意义所在

个性作为心理学层面的评价指标,其作用在于衡量一个人与他人的区别程度,其中的主要参照因素为个体的心理特征。而学生个性则是指学生对于客观事物的反映与周围群体的相比较之下的独特之处。教学个性化作为由来已久的话题,经过专家学者的研究,其定义通常表现为“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以自身的教学素质为依托,创造性地处理教学内容,营造良好教学环境,发挥教师功能的最大化,从而充分挖掘学生潜质。”对于小学阶段的教育而言,实现教学个性化对于促进学生心理与认知的长远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从而,以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的语文教学个性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小学语文教学个性化是培养学生良好个性的重要途径

语文作为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教学内容的特殊性对于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学时期的语文教学多借助简单课文的朗读传播其中蕴含的丰富情感与正能量,从而为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初步形成指明方向。语文课堂的个性化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自主调控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通过不同的角度,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提升个人综合素养,包括学生达观性格的塑造、文本领悟能力的养成以及对真理的执着追求。

(二)小学语文教学个性化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语文教学个性化的施行,需依托与教师的专业教学技巧与雄厚基础知识。对于小学学生而言,其尚且未形成独立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因此对于文本的理解更多依托于教师的解读,则个性化教学对于教师的文本解读与传授能力的提高提出要求。文本解读作为语文课堂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对于文章价值的把握以及通过对课文的了解,最初以模仿的形式塑造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教师的教学手段对于知识的传授效果具有极高影响力,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形成其自主学习的性格,为今后漫长人生道路奠定基础。最后,倡导个性化教学有利于每一个教师在长期的摸索过程中应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教学风格,该风格应与学科特点相结合,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小学语文教学个性化的指导性策略

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阅读个性化是教学个性化的必经步骤,也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阅读个性化是指学生通过阅读在文本中获得信息,与自身的认知相结合,从而得出不同的理解与感悟。阅读的过程也是学生与文本的作者进行交流的过程,因此阅读教学个性化是语文教学个性化的具体策略所在。

(一)以疑问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学习兴趣

在素质教育盛行的今天,学生自身的文本理解能力受到更多的重视与关注,而思考的最初来源正是对于其中不解之处的疑问。根据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的观点:“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则疑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根据笔者的实践经验以及相关理论研究,落实“疑问”在教学中的实质性作用应可通过以下点:

1.营造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可以自由发问而不必拘束、胆怯

2.教学过程以教授阅读方法为重点,倡导学生按照正确方法进行阅读得出自身独到见解,而不必重视思考题的“标准答案”

3.对于学生疑问不急于解答,而通过小组探讨等方式进行相互交流,自主得出答案,从而加深对于文章的理解,真正获得学习的乐趣。

(二)精读精析,使学生感悟语言文学的魅力

个性化教学篇3

面对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形势,英语教学必须改变长期以来的“少、慢、差、费”现状,将创造能力作为英语素质教育的核心来抓。教学理念的更新,英语教学的个性化和各种教学方法的创新已经成为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的新课题。①那么,应如何理解大学英语教学个性化?又应如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去体现个性化英语教学呢?

一、大学英语教学个性化及其必要性

任何事物的产生与发展过程都是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和时代所提供的条件以及人们对事物发展的要求的过程。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亦如此,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大学英语教学个性化逐渐彰显出它的价值与必要性。

(一)大学英语教学个性化的内涵

大学英语教学个性化首先指对发展学生个性的目标追求,即教学活动针对一个既定的教学目的,教学在于最充分地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个性化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自主性,充分满足学生的兴趣、意愿及需要;其次是“一种教育理念,在每个学生接受传授的同时,以学生为中心,目的是让学生按自己的进度,用自己的方法来学习他们所需要的内容”;②最后是指教学形式的个性化,“在培养目标一致的情况下,可以有变通的教学形式、方法等,可以运用个别的、小组的和集体的形式。”③个性化教学的实质就是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寻求各种不同的途径来完成一般的教学目标,它并不局限于某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或教学模式,从程序教学、个别化视听教学、到计算机辅助教学;从个别化规定教学、个别化指导教学、到个性化教学;从按需学习计划、掌握教学、到策略教学等都体现着个性化的因素。

(二)大学英语教学个性化的必要性

1、大学英语教学个性化是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客观要求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 各高等学校应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系统的、个性化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导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在教学要求方面提出:大学英语教学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以适应个性化教学的实际需要。在课程设置方面提出,无论是主要基于计算机的课程,还是主要基于课堂教学的课程,其设置都要充分体现个性化,既要照顾起点较低的学生,又要给基础好的学生有发展的空间;既要能使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又能培养他们的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既要保证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的英语语言水平稳步提高,又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以满足他们不同专业的发展需要。可见,大学英语教学个性化是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客观要求。

2、是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

首先,个性化教学方式因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使学生摆脱了那种受强制的、被灌输的感觉及其消极的情绪体验。相反,学生会在课堂上感到他们受到了尊重,他们会时时的体验到学习带给他们的成功感,他们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这正是他们自主学习的前提。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课堂上从教师那里得到的永远是他们想得到的东西,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生生合作互动的过程实际上正是互相激励、彼此配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实际上就是学生自主发展的过程;其次,这种方式会使学生的听说能力大大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合作意识大大增强,从而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英语素质。最后,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会合作精神与人际交往能力,在接受性学习中,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而在合作性学习中,小组成员之间必须相互了解、彼此信任,经常进行交流,互相帮助和支持,还需要妥善地解决可能出现的各种矛盾,同学之间会建立起一种融洽、友爱的亲密伙伴关系。因此,个性化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人际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更多的锻炼的机会。

3、是教师收获教学的成功的需要

英语教学的成功,学生的积极的学习情感、始终如一的学习兴趣是关键因素。而个性化教学方式恰好要求教师应在课堂中善待和尊重每一位学生,围绕他们的问题展开教学,建立一种互相激励、互相帮助的教与学的气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很容易把自己和学生融为一体,给学生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学中乐,乐中学。这样,就很容易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师生互动互促,教学相长,收获教学的成功。

二、大学英语教学个性化的实施途径

大学英语教学个性化不仅是一种教学理念,更是一种教学实践操作模式。这种模式需要一定的具体的途径去为它的价值体现开辟道路。

(一)转变观念是前提

树立个性化教学观念是实行个性化教学的前提。作为个性化教学的实施者,教师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因为教师的观念直接影响到措施是否落实到位,是否能持续有效地贯彻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因此,探索个性化教学,教师应首先树立个性化教育观念,认识到个性化教育在开发学习者个体潜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等方面的重要性。如不彻底转变观念,就不可能在实践中真正实现个性化教学。个性化教学必须注意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和个体潜能,针对每个人的独特性,实行灵活的教学,使每个学生的个人天赋都能得到比较充分的发挥和发展,从而更好地发挥他们各自的创新能力。个性化教学观念的核心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教师就应首先改变自己的传统角色,由“教”变为“导”,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既传授一般的语言知识与技能,又注重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的转变,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

(二)建立模式是保障

建立个性化教学模式是使个性化大学英语教学得到有效落实的载体与保障。我们可以采用分级分层教学模式,即对新生在入学时进行分级考试,并通过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目标、风格、策略,以及学生对自己英语学习能力的评价。根据考试成绩、语言学习能力、学习风格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实行普通班、提高班和超高班三层分级教学模式,以《课程要求》中提出的大学阶段英语能力的“基本要求、较高要求、更高要求”为目标,确定与之相适应的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组织教学活动;也可以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即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的以教师为指导,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从而形成开放式的教与学的教学模式。例如新编英语教程4(李观仪2000)Unit6,Text I Predators,Parasites and Other Relationships中涉及了大量的动物、植物、鸟类等生物名称,如:alga(海藻)、bacte-rium(细菌)、bluebird(北美蓝色鸣鸟)、egret(白鹭)、flatworm(绦虫)、flea(蚤)、fungus(真菌)、lichen(地衣)、lizard(壁虎)、louse(虱)、mongoose(猫鼬)、sponge(海绵)、tick(扁虱) etc.有些是学生从未见过,头脑中没办法形成概念的知识,这样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这些生物的图像连同他们的声音及活动习性一起呈现给同学们,老师结合这种多媒体课件内容的解释就会更加生动,学生们会非常感兴趣,记忆更长久,印象更深刻。

个性化教学篇4

成功的教育依赖于师生、师生之间真诚的尊重和信任,依赖于民主、自由、平等的课堂环境.在课堂上,教师要能够走下讲台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让学生敢于交流、乐于交流,从而积极的发表自己的想法、展示自己的个性.例如,在学习“化学元素”时,学生初次接触化学元素,在符号和汉字的记忆方面显得有些吃力,教师就可以从字形的角度来让大家分析元素的汉字,学生表现的很积极,分别总结了含“釒”字边的就为金属,不含“釒”字边就是非金属,其中“汞”除外,学生对这一发现很兴奋,激发了学生更大的想象力,在学生的反复讨论中,学生又发现含“釒”字边或“石”字边的都为固体,含“气”字头的都为气体,带“氵”的“溴”是液态,“汞”虽然没有带有“氵”但是下面有个“水”字,被称为“水银”也证明是液态的金属,学生熟练的记住了常见元素的汉字.在元素符号的记忆时,学生也纷纷发挥自己的想象,分别利用首字母来进行记忆.例如,以H开头的有H、He、Hg等;还领悟出了利用拼音来进行记忆.例如,He、Li、Na等元素符号.通过这样的讨论,建立了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对元素汉字或符号的分析上,尽情想象、畅所欲言,使学生记住了元素的汉字和符号的同时也体会到了学生化学的乐趣.

二、提供适合教学个性化发展的选择机会

教师的讲授不一定适合每个学生,然而选择性的增加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自己对学生的了解,建立不同层次的、不同角度的思维方式,使学生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从而顺利的切入对知识、对问题的思考之中.例如,在学习有关“物质分类”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通过“找成员”的方式让学生写出相应的氧化物、酸、碱、盐,且每类写五个.这样的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学生可以充分的发挥自己对物质的认识进行寻找,每个学生想到的每一类的五个物质都各有不同,教师要进行积极的诱导学生的思考,以评价不同的物质是否也符合,不同的答案给了学生更多的思考机会,使学生从各个角度理解了这几个概念的深刻含义,从而能够正确的对氧化物、酸、碱、盐进行判断,同时也尊重了学生对化学的理解和接受.另外,教师可以给出一个物质,让学生判断属于其中的哪一类,这种游戏性的学习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通过这样的课堂建立,每个学生都能结合自己熟悉的物质来进行切入,从而逐步的领悟氧化物、酸、碱、盐的概念.

三、建立适合教学个性化发展的开放探究

探究是学生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可以使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不同的个体对问题的思考方法、思维模式的不同,适时的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使学生在思维、方法、运用上进行灵活的交流,促进相互之间的提高.例如,在学习有关“溶液”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建立开放性的试题,让学生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换,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学生立刻结合自己对“溶液”这部分知识的理解,从自己的角度来解决问题,有的学生利用加水的方法,有的学生利用升温的方法,这两个方法的确定训练了学生的顺向思维.教师就可以顺势来引导学生的逆向思维,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学生对这样的问题兴致很高,立刻说出了其中的答案:蒸发掉一部分水,或者降温.学生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很全面,这时教师就可以抛出重点问题:那么要说溶液“饱和”或者“不饱和”必须指明什么?这一问题将学生的思维提升了一个高度,开始对前面的两个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学生得到了不同的结论,教师就可以将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讨论,利用不同个性学生的思维来得出正确的答案:一定温度,一定溶剂.这样的开放性探究,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逐渐的回归到知识的本质.

四、实施适合个性发展的评价机制

个性化教学篇5

倡导教学的个性化,是语文教育人文性的重要体现,也是《标准》所追求的目标。由此可见,语文教师追求个性化教学,是语文教学艺术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教师的魅力源于教师的个性,语文课堂的教学魅力也源于教师个性。为适应时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我们应当大声呼唤有魅力的个性化的语文教学。

作为一位语文教师,追求个性化的语文教学应当做到:

一、有标新立异的胆识。

个性化的语文教学应是不迷信于名师、不拘束于教参、不走模式化的教学套路,而是敢于标新立异,有与众不同的见解和教学思路。教师教学有胆识,学生就会赏识。有个性的教师要敢于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表述自己的独特见解;艺术性地引导学生大胆思维,多方位、多层次、立体性地审视教材的立意、题材、结构和语言,从而去撞击学生个性思维的火花,让学生的个性闪光发亮。

二、有不同凡响的人格。

不同凡响的人格是教师人格魅力的灵魂,教师的人格直接影响着学生人格的形成。教师的人格品位,包括道德品位、知识品位、才能品味、潜能品味。教师有高尚的人格、卓越的才能,就会让学生折服和仰慕,就会受到学生的欢迎;教师有超越常规的教学品位,就会追求与众不同的教学设计,并付诸实施,就会达到最大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横向涉猎、纵向求索,要为学生提供浏览知识的空间和时间,并给予点拨和引导。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去发展、培养学生的个性。

三、有说三道四的本领。

“说三道四”是个性化语文教师富有才华的具体表现。语文课堂是大千世界的缩影,教师要大胆地将社会生活和社会现象引入课堂,教学内容可以是古论名篇轶事,今谈社会针砭,上引天文地理,下举百姓生活,教师这样教学,课堂上就能到处充满“魅力”和“磁力”。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开展教学活动。例如在导入新课方面,既可引用名人名言、俗语导入新课,以产生群情振奋的效果;还可用讲述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有趣或新奇的小故事导入新课,以产生一唱三叹的效果;也可利用影视歌曲导入新课,以叩击学生的心扉,点燃学生的激情,使学生进入文章的情境;更可用诗词导入法,在讲授新课之前,朗诵或播放、吟唱与课文有关的诗词,从而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四、有促进学生个性化地学的能力。

让学生个性化地学习是个性化教学的立足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创造性地教学以外,还要注意对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进行指导,以培养学生发表独特见解的个性,教会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求异思维方式。要指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让学生对同一个问题会运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运用联系的方法进行思考与表达,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五、有画龙点睛的心态。

画龙点睛的心态是语文教师良好的个性心态。个性化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拓展学生思考和想象的空间。教师有自己的个性心态,才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魅力。“画龙点睛”能间接、凝练地处理教学问题,引导学生去体味作品的情趣、理趣、景趣、意趣,从而培养学生的个性。

六、有举一反三的才智。

举一反三是一种教学艺术,也是个性教学的生动运用。举一,是一种教学向导;反三,是触类旁通的领悟运用,是老师在共性知识中抓取一个有代表性的内容进行启发的讲解。举一反三,是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由此及彼、以点带面的一种方法,能使学生从一个问题中联想到更多的内容,从而养成善于动脑、善于联系的习惯。

七、有尊重学生个性的理念。

语文个性化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是“一个都不能少”的教学。语文个性化教学主张语文教学过程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人成长和个体成功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尊重不同学生的禀赋水平,对每一位学生寄予成长的期待,为全体学生提供语文能力发展的机会和条件。应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充分张扬师生的个性,创造出有鲜明的个性色彩的充满生机活力的课堂氛围,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培养出丰富多彩的鲜活人格。

个性化教学篇6

每个人都不愿做别人的复制品,都想形成自己的个性。教学亦是如此。个性化的语文课堂教学就是将独创性教学方法及教学思想和与众不同的教学手段相融合,形成切合教师个性实际的教学风格,从而在教学上产生对学生个性教育的最大效果。追求适应学生语文个性学习需要策略,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笔者对此作些探讨。

1 语文个性化教学的价值

教育的职能就在于将人的自然属性根据社会的需要逐渐改变成具有社会属性的过程。教育是一种生产,是一种创造,是关于“人”的生产,关于“人”的创造。因此,尊重人的精神和个人价值观的多样化,是现代教育的基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是时代的呼唤,是社会的要求,是教育改革的必然结果。

就其学科个性而言,虽然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学科特点已经成为了共识,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片面地追求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使语文课走上纯教化道路的现象仍然存在;片面地追求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使语文课陷入程序化泥塘的例子也为数不少。这样的语文教学,由于割裂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也就失去了语文学科的个性,淡化了语文教学的语文味。更有甚者,因为文本中存在着一些自然科学的知识,就把语文课上成了地理课、生物课、物理课、化学课等等,那就根本不是个性化的问题,而是语文学科的沦丧和语文味的彻底消亡了。

个性化的教学张扬了学科的个性,纯化语文味生成的教学环境;张扬了教师的个性,发挥语文味生成的主导作用;张扬了学生的个性,激活语文味生成的主体意识。程少堂先生曾经特别强调:“语文课教出语文味是手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出语文味,最终具有人生幸福感才是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要主动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备课时心中有学生,上课时目中有学生,从而为学生的语文学习个性的发展创造条件。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善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语文学习个性的发展,既要积极地鼓励,认真地引导,又要进行科学地评判。这样,我们才是正确地张扬了学生的语文学习个性,激活了语文味生成的主体意识,为语文味境界的追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语文个性化教学策略

2.1 个性化阅读策略

(1)保证充分的阅读时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自由支配的时间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必要条件。在课堂上,就是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自主学习、自主阅读,不能在学生没有完全阅读的情况下做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事情。没有时间就没有阅读,没有阅读就没有体验,没有体验就没有阅读能力的提升。时间是阅读的前提。

(2)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由于经验和阅历的关系,学生的体验可能有失偏颇,但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自己的独特体验与独到见解,而不是先入为主,将教师自己成人化的理解与认识强加给学生,不能越俎代庖,教师的作用充其量只能引导、点拨。

(3)给予个别的阅读指导。“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学生存在着个别差异,学习的进度、深度和熟悉度都会因人而异,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不同程度的指导、引领。比如对于文本内容的把握、关键句子的领悟、人物形象的分析以及对表现手法的鉴赏等,视不同阅读需要给予适当的指引,不能一概而论。阅读指导,要给每个学生都有进步,都有收获。

(4)搭建展示的交流平台。阅读成功与否,关键是交流展示中的认可与否。因此,教师要搭建能让学生展示、交流自己阅读心得的平台,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得到成功的心理体验,找到进步、成长的感觉,并将这种体验和感觉源源不断地转化为学习的内驱力,从而形成阅读的良性循环。

“个性化阅读”是张扬学生的阅读个性,强调在阅读活动中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阅读中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这个概念的提出为我们的阅读教学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课堂一改往日的沉闷,成了学生张扬个性、展示自我的舞台,这是值得欣喜的,但是也有部分教师片面追求个性化阅读,追求课堂气氛活跃,导致阅读教学的价值取向远离了文本。面对这种现象我们不得不呼吁:在尊重学生独特体验、个性化阅读的同时还要尊重文本,回归文本。

2.2 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

(1)宽大为怀,有一颗包容的心。“个性往往和叛逆有一定的‘血缘关系’,有独立见解常常伴随着对传统的否定。教师与学生经常在维护传统与否定传统上产生分歧。”但是,教师不能因为自己的思想、生活阅历或态度否定学生的思想或观点,不能因此扼杀学生的创意。如果学生的想法一旦被阻止、扼杀,那么学生个性的火花就此泯灭,甚至影响了他一生的发展。当然,这并不是说学生的想法都正确,都需要肯定,但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想法,教师可以保留自己的观点,给学生一片自由的天地,让他们在实践中逐步修正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中学生个性得到保护,创新就会得到发展。

(2)放手学生,自主自由。放手学生,让他们自主作文,自由表达。放手后的学生是自由、开放的,没有过多的人或条件压抑,完全是一种轻松的状态。这种状态下,灵感得到迸发,创意得到发挥,个性得到飞扬,作文是一种心灵的表白。为什么学生周记、日记的水平比课堂作文、考场作文好,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自我做主,自由呈现,但并不是放鸭式的教学。教师要有一个系列的作文计划,先放后收,收放自如,在教师的大预设(方向)中自由“放胆文”。同样这个预设,也是自由开放的,可以根据不同教师的实际需要而定,但是有一个共同要求,就是淡化形式,不能由于形式的僵化而事与愿违。

(3)多写少改,重在指导。多写少改,就是要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多写,遵循学生的原意,不要都按照教师自己的意思修改或变更,从而抹杀学生的个性,使得他们的作文都是教师这一个模子,缺乏棱角。多写,才会有写作的体验,才会有写作的经验教训,才会去思考写作中的得失,同时,因为多写,就会感到写作并不是很害怕的事情,只是自己心灵的流露,只不过把自己的心里话写出来而已。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要老是以学术的权威自居,老干着给学生判分或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的评判工作,而是让学生的思维四处飞扬。

个性化教学篇7

关键词:课程改革;个性化教学;教材资源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打破了语文课“一部教材教到底,一张嘴讲到底”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那么,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的模式到底是什么?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即我们的老师怎样去教语文?在这里,我引用一位大学中文系教授的一句话来阐述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真正优秀的语文教师,必然是有着独立的教育思想,独特的语文体悟、独具的教学方法的,他能以广博的胸襟吸纳任何有益的思想营养,却不会简单地听命于各种指令、经验、条文一类的外来驱遣。相反,视条约为教学之准绳,奉新模式为去除旧弊端之锐器,甚至于将流俗作改革之新招,无论如何都造就不了优秀”。《义务教育语文课标》和《普通高中语文课标》的内容核心是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有个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语文教学就要主张个性化教学。语文个性化教学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具有个性化特征的共同活动。具体是说,就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以课程内容为中介,以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因材施教为基本教学策略,以学生个性化的学和教师个性化的教相统一为主要教学过程的活动。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的内容。学生个性化的语文学习的核心是自主学习.亦就是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义务教育语文课标》说:“语文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任何人不能包办代替。”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语文能力是人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都不可缺少的。语文学习是奠定人的发展基础的需要。因此,语文学习是学生“自需”的。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热爱祖国的语文,喜欢语文课;语文学习是学生“自愿”的,要告诉学生,语文能力是在语文实践中形成的,要亲历亲为才能有所收获:语文学习是学生“自为”的,要为学生提供宽松的语文学习环境;学生的语文学习是“自由”的,让学生个性化语文学习得到真正体现。个性化的语文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个性化阅读与个性化表达(书面与口头)两个方面。

语文界老前辈钱梦龙先生曾说:“语文教学的理论。无论说的如何高深莫测,归根到底,无非是帮助学生学会读书,学会作文,学会听话和说话,从而获得一种可以终身受益的能力。”语文个性化教学主张从发展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与个性化表达能力人手,在个性化阅读和个性化表达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发展个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标》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个性化阅读强调独立阅读,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近作者的过程中尝试个性化的独特感受和体验:个性化阅读重视阅读量的要求,不满足于每学期一本教材,鼓励并要求学生广泛阅读以丰富语文积累,培养语感:个性化阅读主张有创意的阅读,优美诗文要熟读成诵,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并能发表独到见解;个性化阅读倡导在独立阅读基础上的合作阅读,“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现在中学生的应试压力实在太大了。学校强调老师的是升学率。老师强调学生的是分数。因而各校加课加时,题海战术。沉重的课业负担,影响了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数人认为读课外书会影响学习。我们认为,中学生通过大量地阅读书籍,参加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既开阔视野,又能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语文基础水平。就语文教学而言,阅读是语文之根,是学习之母,是教育之本,是现代人必备的生存手段,阅读能力就是自学能力。

阅读是一种学习过程,广泛的阅读有利于整体掌握阅读规律:有利于养成收集资料的习惯;有利于提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应考的角度来说,无论是高考还是中考,阅读部分分值在各个试题中分最高的,对阅读能力的重视程度,亦说明阅读是检测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我们使用的是“苏教版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材”,在这套教材中,有许多可以进行写作训练的内容。

阅读教学,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鼓励学生对阅读的内容做出有个性的反应,因为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而写作则是运用准确的语言、典型的人物、精巧的构思和恰当的表现手法来表达主旨。为此,在语文学科的写作教学中,可以运用二者的关系进行写作训练。怎样培养学生阅读?有经验的语文教师总结了许多好的方法,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

其一,那就是一定让学生读书,教师少讲点,少占用点学生的时间,让学生多读书,因为书中有不少的地方只能靠读,靠联想和想象才能体味出来。古人讲“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正是这个道理。

其二,指导中学生如何去读书,关键是特别关注作品“怎么说”的言语形式。用“心”去读;特别是一定要千方百计挤出时间,读点自己喜欢的文学名著,和伟大的作家去交朋友,努力建设自己的精神家园,并在日后的阅读中不断丰富它、扩大它。

个性化教学篇8

【关键词】细胞工程 个性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219-01

“个性化教学是指教师以个性化的教为手段,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并促进个体人格健康发展的教学活动。”[1]新的年代,学生的个性化越来越明显,因此,在新的时代必须接受个性化教学理念,并应用于实际中,从而使学生能够个性化的发展,充分发挥本身的优势。

《细胞工程》是许多高等院校生物工程专业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是按照一定的设计方案,通过在细胞、亚细胞或组织水平上进行实验操作,从而获得重构的细胞、组织、器官以及个体,以创造优良品种和产品的综合性学科。该课程内容具有交叉跨度大、实践性强、研究范围广、技术更新快等教学难点,因此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必须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发挥各自的特长。

1.《细胞工程》传统教学模式

《细胞工程》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均为“机械式”、“填鸭式”教学,任课老师借助粉笔和黑板,采用枯燥无味的文字平铺直叙的授课方式。整个课程完全以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机械式的被动接受,完全循规蹈矩,没有任何独特见解,很难真正理解课程内容,实践更是一筹莫展,考试也只能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敷衍了事。久而久之,学生更是养成不善思考,懒于创新的习惯。进入社会,很难学以致用,无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能满足飞速发展地生命科学产业化需求。

2.个性化教学模式

2.1个性化启发式教学

运用不同方法启发引导不同的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促使他们自主地掌握和运用知识,培养其兴趣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如:①在传授新的理论知识和实验原理时可以借由学生所熟知的生活现象或知识入手,循序渐进,浅入深出。②创设授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讲授专业术语、抽象理论知识时可形象化举例说明。举自己知道的或者新闻上报道的相关例子,告诉学生他们遇到了什么困难,在实际中是怎么解决的,解决的方法本质是我们学习的细胞工程的什么理论,激发学生兴趣。③采用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2],针对每节课的重点内容准备几个不同的问题,在前一节课结束时抛出,留给对不同问题感兴趣的学生课后讨论,这样由兴趣浓厚的学生带着问题回答问题,使其他同学生也能更深刻地理解理论。

2.2互动式教学

所谓互动式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借助教学媒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增加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通过不同观点碰撞交融,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创造性,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①遵循“抛出主题――提出问题――思考讨论问题――寻找答案――归纳总结”的模式教学。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畅所欲言,阐述各种知识、想法和观点。讨论作答时,可采取分组的方式,先在小组成员之间交流,然后各小组总结讨论,最后由老师总结归纳给出最佳答案。②角色对换,学生讲课。为了更进一步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将课堂还给学生。可定期安排学生自己来讲课。③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录像、网络资源、CAI课件等现代化教学媒介调动课堂氛围。

2.3研究式教学

研究式教学是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自己进行知识构建,引导学生自己去认识和发现问题,激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通过自主的探究学习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该种教学模式笔者主要应用于细胞工程实验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一般按照“确定研究课题――设计研究方案――自主探究问题――总结研究成果――交流学习体验”的流程。例如,课程实验“植物体细胞原生质体的制备和融合”,向学生提出实验任务和要求,由学生自己选择不同的植物材料,选择相应仪器设备,制订不同的实验步骤,处理和分析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和论文。在实践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了学生实验的积极性、挖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遇到的疑难问题也可以独立思考。与此同时还可以加大教学与科学研究的结合力度,鼓励学生直接参与到教师的科研课题中去。科研内容引领学科发展前沿,与时俱进,可以促进实验教学内容的更新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参加科研项目,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及自主学习和创新的意识,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增强了老师和学生的沟通交流,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

2.4调查式教学

课后或者采用新的教学方法结束后,给所有同学发放调查问卷,从学生兴趣的提高、知识理解程度、以及学生对不同教学方法的看法、以及学生的建议等各方面全面评估教学效果。得到反馈信息后,总结得失,积极改进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以最大限度的提高每一位同学的知识掌握水平为目标,按照调查-改进-再调查-再改进的模式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2.5多元化方式教学

多元化教学的优势是由单一性变为多元性, 将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整合,出现多元素的教学活动, 以达到满足大多数学生的教学效果[4]。

3.小结

通过以上几种个性化的教学手段,学生课堂回答问题的主动性、实践动手的积极性都有所提高,讨论课上更能自己查阅文献资料,独立思考,阐述自己独到的见解。学生对《细胞工程》课程的兴趣普遍增强,每年都有较多学生选择本课程做毕业论文,并且到科研企事业单位实习均受到一致好评。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才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培养出掌握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素质高、能力强的综合性创新型人才,是当前高等教育研究的重大课题。此外我们教学工作者还必须紧跟学科发展的步伐,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加强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的祖国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黄晓娜, 王标. 个性化教学实施的基本策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2006,19(6): 11-13.

个性化教学篇9

一、 个性化阅读教学提出的依据

1、源于《课标》的思考

《语文课程标准》把发展学生的个性放在首要位置,在阅读教学的实施建议中明确地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的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显然,《课标》中的这段有关阅读教学的建议,是以发展学生个性为出发点与归宿点。那么,可以这样说,只有个性化的教学才能造就学生阅读的个性化,无疑地,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应走个性化阅读教学改革之路。

2、源于 “语文”特点的思考

“语文”是一门学科,又是一门艺术。唐承彬老师说过,语文作为一门学科是含有不少科学因素的,在语文教学的进程中,牵涉到许多无法定量定序的变项,语文教师个人的特点,往往比某些规定的东西更实际,更重要。这番话道出了语文教学应在理性的传授知识、探索规律的同时,又应该求异、创新,以独特的教学个性,求得多彩的教学风格。

3、源于 “主体”的思考

作为阅读教学的主体----学生,他们有着个性气质、生活经验、心境、情趣的差异,在每时每刻展示着自己的个性。就像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学生也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内心天地。我们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呵护学生们稚嫩的心灵,更要欣赏每个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权力,求得每一个学生多角度的发展。任何一个学生到学校来学语文,都不是从零开始的,学生带到课堂来的有他的生活与经验。我们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从这个角度而言,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唤起、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的过程。不断地帮助他们内视、发现、理解已有的生活体验及其意义并使其照亮自己的语文学习的过程。

4、源于“教学者”的思考

我们的语文教师自身是一个个充满生命特征的个体,都有着个性魅力,有着独立意识、创造能力和人格理想,有着独特的人文素质。教师有个性,才有语文教学的艺术。个性意识强,个性教学主动性愈明显,愈能有效地进行和指导语文教学。同样,个性意识越强烈,教学创新意识就越强烈,愈能创造地运用于语文教学艺术之中。只有教师充满个性特征的课堂教学,才能激活整个课堂,激发出课文深层的生命活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语文的热情。

由此可见,阅读教学一定要亮出个性,亮出“自我”。

二 、个性化阅读教学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1 、需要教师的激情

没有激情的教学是苍白无力的,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而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动力和源泉,更是学好语文的前提和关键。在教学中要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来创设新颖和谐的教学情境,例如,用充满神秘色彩的印度舞曲配合《观舞记》,用欢快明丽的松林、清溪之曲伴读《山中之友》等等。通过激情导趣,增强感受,唤起体验,深化理解,触发创意,促进个性化阅读,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学习《观舞记》时,观看了充满神秘色彩的印度舞曲,我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并说明你的理由。这无疑掀起了课堂的高潮,同学们兴奋不已,交头接耳议论着,最后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几乎每一位学生都能说出不同的词汇,可谓精彩纷呈。 “恐怖”一个学生脱口而出,空气凝固了一秒中,我内心也一惊,这么美妙的舞蹈竟有这种感受,故意捣乱,不是,你看他一脸坦诚,于是我不断引导其说出其根据,原来都是那盏铜灯惹的祸,马上有同学提出异议,说这是印度宗教色彩的体现。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阅读教学中,既要充分肯定学生对文章主题感受体验的独特性,又要在课堂上多设置一些诸如“为什么?”“你最喜欢什么?”“你的观点有哪些?”“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等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同学们放开思维空间,畅谈自己的情感体验,或互相质疑,或大胆想象,或你争我辩,旁征博引,以理服人。在质疑释疑中挖掘教材,开启学生的探究性思维,真正使学生成为思想的主人。

2、需要平等和谐

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能让学生获得心灵上的安全感和自由感,使其思维流畅,语言丰富。只有构造富有人文气息的课堂,才能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真正能体验到理智探索的愉悦,课堂也就成了一个丰富内涵的个性表演舞台,成了一方创造智慧飞扬的天地,在这样的课堂,要求我们与学生朋友般地交流感情,让心灵沟通心灵,用尊严赢得庄严,用爱心激励爱心,用生命呵护生命,用自由唤醒自由,并以一颗赤诚的童心去感受每一位学生的喜怒哀乐,进而把他们的精神生活引向美好的境界,让孩子们在开放的课堂上快乐着学,坦露内心,畅所欲言。譬如,在教学《马》这课的教学中,主人给马戴上黄金链条,将其项鬣编成细辫,打扮得那么漂亮,为什么说是对马的侮辱?这一提问掷地有声,同学们纷纷思索,展开讨论,争先恐后地抢答,有的结合自己的体验,有的自喻,最后感悟出马非马, 人非人, 这是最大的侮辱。由此使学生从作品中感受到作者的脉搏的跳动,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从而使思想境界也得以升华。

3、需要旁征博引

文言文教学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学生对学习文言文有相当程度的畏难情绪和疏离感,中华传统文化的名篇佳作成了学生难以消化接受,甚至拒绝接受的“古董”。怎么办呢?最好的做法是: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用现代人的意识去诠释文言文,想办法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真正起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在讲解《马说》时,为了使学生们更好地理解 “毛遂自荐”与“自高自大”本质区别,我讲了一个例子,收到比较好的效果:在一次世博会上,中国人急中生智打碎国酒茅台酒,顿时芳香四溢,推销了自己。这则故事帮助学生领悟了学习《马说》的现实意义——别在等待伯乐的时光中,自我蹉跎,而要自主地推销自我。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生活的自觉性,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个性化课堂,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增多,就会生成很多的教学细节。我们要随机应变,用语文教师所有的敏感去捕捉、发现课堂的生成点,以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智慧引申、深入教学。用我们的智慧,让预设和生成共同演绎精彩的课堂。在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的自身素养得不断提高,与时俱进。我们得有丰富的人文素养、知识储备、敏锐的思辨、良好的语感等等。

参考文献

1、黄瑞槐

《解读“创造性阅读》

2、吴振华

《浅谈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山西教育

3、程 芳

《不,一百种在那里――谈个性化阅读的教学策略》 湖北教育

4、 彭 英

《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理解――教学课例与解读 》 云南教育

5、朱晓敏

《张扬个性 放飞潜能――个性化阅读教学例谈 》 湖北教育

个性化教学篇10

大数据教学就是因材施教

国家信息产业部项目管理中心教授刘俊平认为:大数据技术将彻底改变教育。信息技术的长足发展,使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近几年,云计算与大数据的概念出现,标志着大数据时代来临,教育信息化进入了服务化阶段。这个阶段,开始强调以人为本,科技的目光转向了学校核心内容――教学。刘俊平指出:“在信息时代,人们的活动被各种电子产品记录下来,形成庞大的数据库。商业领域已经开始高度重视这些数据,大数据引发了个性化服务的热潮。在教育领域,同样也可以利用学生学习活动的一些数据,精准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大桥镇中学校长沈利华认为,大数据教学将实现教育的个性化。教师通常面对所有人布置作业。但在大数据时代,技术能够帮助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需求,绵延了两千多年的“因材施教”的理想,有望成为现实。他表示:“我们应利用大数据将‘信息过载’的难题转变成为个性化的教育。”嘉兴市余新镇中心小学校长王慧松也认为:“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使得过去无法收集与分析的数据,都被新的技术手段轻松破解。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让跟踪每一个人的数据成为可能。对于教育者来说,我们将比任何时候都能更接近真正的学生。大数据的支持,标志着个体化教育的时代到来。在缺少大数据分析之前,可能一直以为,在某个时间段同样成绩的学生的学业水平基本是一致的,也可能认为学生的某一次学业成绩的异常是因为粗心造成,一直凭经验下结论。大数据教学,使我们有能力去关注每个学生的微观表现,这些数据能清晰反映学生学业成绩背后的原因,能帮助教师确定有针对性的策略,实现个体化教育。”

大数据课堂教学

《苏州市教育信息化五年行动计划》提出,到2017年,全市中小学校将出现200个未来教室,用于大数据教学模式。按照目前的建设速度,届时,未来教室的数量将超额完成。未来教室有什么优势?它对于教与学有何影响?就这些问题,苏州市电教馆馆长顾瑞华作了简略的介绍。

作为与现代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的新型教室,未来教室优势明显。顾瑞华将这种优势归结为以下特点:“首先是双轨展示。未来教室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丰富,不仅有图像、师生现场演练等各种视觉形式的呈现,有教材、荧屏和师生在白板上书写出来的语言(文字)形式的呈现,还有各种音频形式,这些都能以双画面的形式同时呈现,图文并茂,彼此意义关联,互为说明、印证和延伸。双轨展示的理论依据是双重编码理论。该理论认为,如同时以视觉(图像)形式和语言(文字)形式呈现信息,对人脑的刺激更强,能让人快速识别,记得更快、更深刻,这样的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在讲授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时,因为有了两块屏幕,就可同时清晰地展示‘平行四边形的平行线段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邻角互补’的图形和文字。”

但是,未来教室的上述功能还不是大数据教学。顾瑞华表示,未来教室是大数据教学的硬件基础。在此基础上,把教与学充分数据化,把一对多变成多对多、一对一,这才是大数据教学。比如,在一次考试中,学生个人和整体在每道题上花费了多少时间,花费时间长的有多少,短的有多少,平均需要时间又是多少,哪些在这之前已经出现过的问题,学生答对或答错了,哪些问题的线索是有效的,能打开学生的思路,回答这个问题用了多少时间,使用了哪些资源,哪些步骤被学生直接跳过了。未来教室可以即时监测、收集这些信息,形成数据资源。教师通过分析这些数据资源,可以明确掌握每个学生和群体学生的学习情况,形成新的多层次的甚至是个性化的教学策略,为学生课内课外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提供智能的“一对一”个性化学习方案和泛在学习环境。同理,未来教室还可通过实时化和动态化的数据处理和分析,了解教师信息化教学的习惯、知识呈现方式、组织差异化教学等方面的变化,对教师的教,进行智能化诊断,帮助教师扬长避短。

大数据教学的另一方面,是对各级各类教育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如建立事务处理、业务监管、动态监测、评估评价、决策分析等管理系统,让教育管理部门收集、整合、分析各类数据,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未来教室与数据池

大数据课堂教学必须依托一定的信息化技术环境。苏州市正尝试用未来教室模式,把大数据教学规范化推广。苏州目前建设的未来教室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完全模式,一种是不完全模式。在外观上,完全模式是教室中的电子屏不止两块,教室讲台前有两大块,一左一右,并排安装。教室两侧同时各有两块甚至更多的屏幕,但尺寸比讲台前的两块要小。此外,学生手中还有平板电脑、应答器等终端。不完全模式基本上只有教室前的两大块屏幕,其他的屏幕往往是可以移动的,放在课桌上,或与学生手中的终端合二为一。

在未来教室中,教师可以用资源白板混合教学。在一块屏幕上打出平行四边形的题目,另一块电子屏上,师生可手写做题。这时,师生手写的屏幕就相当于现在已经普及的电子白板。不同资源间的意义关联教学。如一边是英文题目,一边是相关的图片、漫画等,使题目更直观,也更有趣味性。课堂互动更加充分,学生个体或学习小组可通过即时应答器、各类终端等回答提问,参与讨论,呈现自己的思考等。课堂直连海量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各种网络资源都可跨越时空,国内、中外课堂可随时联通,进行交流,开展讨论。学科工具空前丰富,很多实验可直接通过电脑及网络进行。

教师在这样的教室中高效讲课,光会上网可不行,必须要接受深度培训。未来教室对教师和教育管理者提出了高要求。它要求教师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运行、分析、管理教育资源。据苏州市电教馆统计,2013年以来,苏州已培训了未来教室的325名种子教师、150名种子校长,此外还有各类有关未来教室的培训1300多人次,到目前,全市接受包含“未来教室专题”的网络在线培训人数,已超过了18000人。

在上海市闵行区,大数据教学也已开始实践。闵行中学化学教师戢军勇用了近6年时间,积累形成了“化学图书馆”。这个访问量已超过20万次的“微图书馆”是一个庞大的资源库,包括基础化学的课程视频、化学计算题分析、食品化学的添加剂问题等,既有资源整合,又有原创教学;既有纯学科知识,又有社会现象的拓展。戢军勇说,希望将学生的“电子书包”装得更丰富些,将知识的触角伸得远一些。这个数字图书馆是闵行区开发的一个强大的数字化学习系统的一部分。该系统目前有65所学校参与试点,成为目前全国最大的数字化学习实验区域。这个数字化平台延展课堂教学时空。英语课上,写作在线软件深受学生欢迎,系统自动评分纠错,学生反复修改,系统即时给老师提供统计数据,教学效率大幅提高;数学课上,学生用数码笔在平板电脑上做随堂练习题,老师可以全程观察每个学生的做题进度和问题所在,及时辅导;地理课堂尝试用地图软件,师生身临其境地探究“黄河沿岸城市的分布特点”。

教学管理准确到位

信息化时代的教育转型发展,还影响到教学管理。在闵行区教育局信息中心主任张中涛看来,学生们在校园一天天学习和生活,就是他们成长的数据:“以前评价一个学生的表现,更多地看期末考试分数和老师的学期评语,并不十分客观和科学。”闵行区收集孩子们的成长数据,把建立数据池作为突破点。两年前,闵行区开始探索依托网络平台系统,为每个学生建立电子成长档案。为了搜集数据,学校为每个学生发了一张电子学生证,抓取和记录孩子日常行为数据,并能在系统内自动生成各种数据统计图表。学生去图书馆借了哪些书,参加了哪些社团活动,运动会上拿了什么名次,只需刷一下电子学生证,这些记录都能记录保存。闵行区教育局局长王浩说,对每个学生来说,这份电子成长档案就是一张全面的综合素质动态发展图。老师和家长能更直观地看到孩子的点滴进步和潜在问题,从而有的放矢引导。有了身体素质、学业成绩、社会实践、公益活动、阅读信息等数据,评价体制导向从单一分数转向多元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