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服务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7 11:57:06

个性化服务论文

个性化服务论文篇1

在个性化信息资源组织体系中,存在着结构、来源各异的信息资源,需要对其进行整合,本文拟对个性化知识门户中的信息资源整合问题进行系统研究。

1基于个性化服务的信息资源整合问题的提出

1.1个性化信息服务对信息资源整合的要求

以用户为中心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是指为了方便用户利用其各种数字化资源,充分利用各种智能化技术对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数字化资源进行整合,实现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信息内容的集成,使目前信息资源组织系统的公共用户界面变得简单、友好,并且使用户能利用同一检索表达式或检索词对各种数字化资源进行同步检索,实现同一主题信息资源的一步到位的检索与查询。同时,还可以根据某些用户特定的信息需求定制具有个性化特点的用户界面来提供符合其特定需求的具有个性化特点的信息和信息服务。

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是以信息资源整合和信息服务集成系统的建立为基础的,如果没有完备的资源整合体系作后盾,无缝的、贴切的、高效的、主动的、一站式的信息服务模式则是无法实现的。

个性化信息需求及服务要求信息资源必须进行整合。由于目前的信息资源组织体系并没有将其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源整合为一个整体,只是简单地将各种商用数据资源和非商用数据资源连接到机构网站上提供信息服务。所以,目前绝大多数信息资源组织体系给用户提供的用户界面是一个既相当复杂又不考虑不同用户信息需求差异的公共用户界面。用户使用不同的资源往往需要使用不同的检索软件并需要对路径及其它一些参数进行必要的设置,这样就大大增加了用户检索和利用数字化信息资源的麻烦。[1]

目前信息资源组织体系中各种数字化资源的非整体化状态,致使其用户界面复杂单一,检索方式迥然不同。即使专业检索人员要查检有关某一主题的信息资源,也是一件相当麻烦和复杂的事情,更何况绝大多数用户并不了解各种检索技术、各种数字化资源的结构特点,且信息需求各异。所以,把信息资源组织体系诸要素有机地链接成一个整体,使得一般用户在一个简单、友好的公共用户界面上,利用一个检索表达式或检索词,能得到面向主题的“一步到位”的信息服务,是信息资源组织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集成信息服务与个性化定制服务相结合的用户服务模式,是信息资源组织体系满足信息用户多元化、多层次、个性化信息需求,改进数字化资源的利用率,提高服务质量的必由之路。[2]

1.2基于个性化服务的信息资源整合

信息资源整合是一种信息资源优化组合的存在状态,是依据一定的需要,对各个相对独立的资源系统中的数据内容、功能结构及其互动关系进行类聚和重组,重新结合为一个新的有机整体,形成一个效能更好、效率更高的新的信息资源体系。信息资源的整合程度直接关系到信息资源能否被高效吸收与利用。

整合是连接现代信息资源组织与传统信息资源组织的桥梁。传统信息机构已建立起大量的电子化、网络化的书目数据库系统,指引读者使用图书馆馆藏。最著名的书目数据库是OCLC的WorldCat数据库[3],该数据库集合了全世界3万多个图书馆的4000万条书目记录。这些用MARC格式保存的书目记录自然应该成为信息资源组织体系的一部分。由于数字化信息只是人类信息的一部分,传统方式组织的书目信息也将日益增长。所以要将数字化信息与非数字化信息有机地联系起来,组成一个广泛的、有序的和完整的信息组织体系。由于传统书目信息和数字信息资源的组织,在技术和标准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别,怎样建立起这两种信息组织之间的对应关系,也是信息资源组织研究的课题。[4]

基于个性化服务的信息门户将数据库、数据仓库和文档中的信息转变成可利用的信息,并把这些信息传送到用户面前。通过集成化的方法把原有应用系统通过一个核心组件服务器(即应用服务器的服务之一)集成在一起,能够获取其他应用系统中的相关数据和消息,所有独立的、分散的应用系统通过事件、消息和数据的相关性集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由于分布、异构的信息系统将是数字信息环境的主流形态,因此整合检索和整合浏览是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的迫切要求。目前虽有多方面的探索,但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而互操作性又涉及系统的、语法的、结构的和语义的4方面的问题。我们不可能奢望已存信息系统以及即将建立的信息系统全部实现标准化。我们只能最大限度地追求接口标准化,实现跨主题信息网关检索,从而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检索服务。[5]

信息资源整合应立足于信息资源系统结构性优化整合。系统的结构性是指系统中各要素之间所形成的某种关系,是系统有机联系的反映。相同的要素具有不同的结构形式时,系统就会产生不同的功能和效果。

信息资源系统的结构整合包括横向和纵向结构整合。横向结构指的是信息资源专业学科上的相互关联性,横向整合即对不同的数据库中相同学科专业的信息资源进行优化整合。纵向结构指信息资源在空间上的相互关联性,纵向整合即是将不同学科专业的信息资源整合为具有多维立体网状结构的有机知识整体。

结构是功能的基础,结构决定功能。要发挥信息资源系统的整体功能,必须合理地整合结构,构建有效发挥功能的信息资源体系结构。[6]

基于个性化服务的信息资源整合方式优势有:首先,能够整合多种渠道多种媒体的数字信息,不仅包括文字、还包括图像、音频、视频等不同载体、不同介质的数字信息。其次,能够实现不同类型、不同级次(一次和二次)资源间的链接,建立其图书、期刊、会议、机构、人物等科学研究所需核心资源和相关资源间的整合与链接关系。第三,能够保持知识体系的整体性和关联性,通过知识因子的有序化和知识关联的网状化,沟通相互隔绝的学科领域,使之成为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有机体,发挥科学知识的整体功能。第四,能够形成具有新的组织结构和功能的资源系统。这种整合不是简单的集合和链接,而是剔除冗余、重复和劣质信息,形成一个获取便捷、利用率高的新的信息资源体系。[7]

理想的信息资源整合把各种信息资源透明地、无缝地链接在一起,让用户十分方便地使用这些资源而感觉不到他的每一步操作所调用的可能是不同的资源。

在个性化知识组织门户中,经过信息资源的整合,提供统一的检索界面,用户的信息利用将会变得非常便利,这也是数字资源开发、组织和管理所追求的一个重要的目标。

2个性化知识门户中信息资源整合的构想

在个性化知识门户中,信息资源的整合与系统组织形式有:建立开放资源系统、信息资源的整合导航、信息资源的无缝链接与动态重组。

2.1建立开放资源系统

从技术角度,个性化知识门户采用开放结构,开放地集成各种分布、异构和多样化信息资源和服务系统,动态构建满足各种用户群或业务流程需要的虚拟信息服务机制。

之所以采用开放体系,是因为用户面临的是一个分布的信息环境,需要充分利用各种现有和未来的、自建或引进或链接的、采用各种技术平台和数据模式的资源与服务系统,无论这些系统分布在什么地方。为了支持用户在分布环境中搜寻、获取和利用信息,个性化知识门户需要能够对分布和多样化的资源和服务系统进行搜寻、调用和集成,支持互操作和整合处理以及相应的集成管理,形成逻辑的集成服务。而这一切,又要在信息技术和用户需要不断发展、信息资源组织技术和体系结构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建立,因此必须在按照一个逻辑体系来构建相应的资源与服务体系的同时,争取适应新的技术与机制(包括新的资源与服务类型)的发展。[8]

开放资源系统建设的目标是:制定信息资源系统和服务系统的开放描述、开放数据接口和开放服务接口规范,建立对资源系统数据进行系统化定制加工和个性化组织的政策机制和权益管理机制,建立对服务系统功能与流程进行系统化集成和个性化重组的政策机制和权益管理机制,支持第三方(包括市场力量)按照规则开发、组织和提供个性化知识化特色服务。

2.2信息资源的整合导航

信息资源整合强调导航能力,因为信息资源组织体系提供的信息,不管是专业性的还是综合性的,如果不提供导航能力,用户就像是在大海中迷路的船只一样。导航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基于资源类型的导航,也有基于知识分类体系的导航,同时也可以按照字顺浏览等。美国国家教育图书馆上,就按照资源的提供网站,向用户提供导航,让人一目了然。OhioLink提供了按主题浏览、资源类型、首字母来提供导航功能。[9]

笔者认为,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快,信息资源数量将会越来越多,在基于个性化服务的信息资源组织系统中,全面收集信息资源的相关信息,提供包含刊名、URL、数据库来源、ISSN、学科分类、主题词、资源类型、出版机构、使用权限、刊物被著名检索系统收录情况、刊物通信地址、刊物简介等在内的导航服务十分必要。同时应重视对引进数据库资源的开发研究工作,建立基于信息资源共享的信息机构联机电子资源检索平台,并提供各信息机构的虚拟馆藏信息,以便开展电子资源的文献传递服务。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为支持科研用户方便有效地搜寻、发现和选择利用各种数字信息资源和其它信息资源,建立多个分布的学科信息门户网站,提供权威和可靠的学科信息导航,整合学科信息资源与服务系统,将学科信息资源与服务整合到用户桌面。[10]

2.3信息资源的链接与动态重组

在信息资源组织系统中,普遍存在着信息资源分散组织的现状。如不同格式的电子文档、多媒体文件无法实现统一管理和查询;基于关系数据库建立的业务系统无法高效地完成内容全文检索和主题检索;自建数据库和引进的数据库系统由于来源、所用管理系统的不一,各数据库信息资源之间无法实现统一维护管理,资源与资源之间缺乏按照知识主题的整合,各个分散的资源之间缺乏有机联系,不同信息资源无法实现集中、统一地上网并实现检索界面、检索方法的统一。

所谓信息链接与动态重组,指在已建立的信息资源体系基础上,将有关信息内容链接起来形成新的信息链或信息集合,从而实现信息的重组。[11]这种链接重组重要不依靠作者事先建立的链接,而是专门建立相应的链接机制,有意识地根据用户的特定需要和信息内容内在关系来进行面向用户的信息组织,可以看成是用户界面层的信息组织机制。

在基于个性化服务的信息资源组织系统中,要实现信息资源的无缝链接,即通过统一界面方便快捷地检索到信息资源组织体系内的所有分布式异构资源,实现统一检索界面、统一检索平台、统一用户认证。

在系统内实现对这些多源异构数据的统一管理;为异构、分布式资源提供统一的权限管理机制和安全机制;对多源异构数据的统一和检索;在统一管理和统一检索的基础上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

使用MARC格式对网络学术数据库的电子资源进行整合,将“实体资源”与“虚拟资源”融于一体,建立基于OPAC的一站式检索,提供“一站式”(One-stopShopping)信息服务。

2.3.1信息链接与动态重组的形式

信息链接具有多样化的形式,如:

(1)知识性链接。主要是信息内容与相关的知识组织体系链接,包括与词汇表、叙词表、分类表等的链接,通过建立链接可解释有关信息内容、按知识组织体系显示及组合信息内容,或进一步支持利用知识组织体系的映射。

(2)参考文献链接。主要指文摘索引与它们所标引的文献之间的链接,目前已成为各个文摘索引和全文期刊出版系统的标准功能之一,并逐步走向跨出版商跨系统的、可本地控制的开放式链接机制。

(3)引用网络链接。主要链接引用目标文献的文献、被目标文献引用的文献、同被引文献、引文耦合文献等。这类系统往往融合参考文献链接功能,但能进一步通过引文关系来链接相关文献,还可对引用链接实行动态更新,从而形成一个以文献为中心的不断更新的相关信息集合。[12]

(4)语义链接。主要是利用语义网络和概念集等,将信息内容与那些虽然没有直接语言关系或引文关系,但有一定逻辑联系的信息内容连接起来,例如关于某一疾病的文献与那些和该疾病有并发关系的其他疾病的文献链接起来。语义链接需要知识组织体系和推理的支持,往往体现为虚拟的动态的链接。

(5)重组性链接。其重点不在具体文献的检索,而是对一批信息内容按照特定体系重新组织,而这个体系可能是动态定义和个性化的,例如个性化资源系统,按不同分类体系或同一分类体系的不同层面组织资源体系,按主题分类组织检索结果。[13]

2.3.2信息链接与动态重组的模式

在个性化信息资源组织体系中,需要对信息资源进行链接与动态重组,其方式有浅入深依次为:书目管理系统OPAC与数字资源的整合、通过联合检索达到一定程度的整合、建立统一元数据库通过整合检索达到更高层次的整合。

(1)书目管理系统OPAC与数字资源的整合。书目管理系统OPAC与数字资源的整合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通过元数据融合达到统一检索的目的,第二种方法是通过建立关联达到相互调用的目的。

(2)通过联合检索达到一定程度整合目的。它的实现有两种方法:一是通过执行Z39.50协议,聚合不同平台上的异构OPAC数据库,建立书目整合检索系统。如上海地区图书馆所采用的“Webpac检索系统”的“多数据库检索”,可在统一检索界面上通过著者、题名、主题、关键词、标书号等途径,检索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的OPAC书目信息,不需要在各个图书馆不同的OPAC界面间来回切换。二是利用数据商提供的MARC数据,根据图书馆制定的数字资源著录标准,将数字资源导入OPAC,形成实体和虚拟馆藏的书目整合检索系统。

(3)建立统一元数据库通过整合检索达到更高层次的整合。通过支持分布的数字信息系统间的互操作、无缝交换和共享信息资源与服务,构建一个逻辑的集成信息服务机制,并按数字资源的逻辑关系组织成立体网状、相互联系的知识资源系统。如中国试验型数字式图书馆,它的数字图书馆应用系统是进行数字化建设及整合各类数字资源的基础平台,实现资源的深层标引和分布式资源库的跨库链接。

3基于个性化服务的信息资源整合展望

信息资源整合与重组是个性化服务发展和信息资源多样性发展的产物。随着数字资源的迅猛发展和个性化服务的普遍实施,可供利用的信息资源层出不穷,资源整合与重组势在必行。但由于数据库集成开发商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在制作数据资源的过程中往往对数据库进行了种种限制,如对数据库进行加密,使一般人难以读懂和理解其数据格式;同时还存在版权问题,这给信息资源整合与重组带来了一定的限制。目前,对资源整合与重组的探讨还处于萌芽状态,还是一个有待于探讨的领域。本文在个性化服务的信息资源组织中初步探讨了其资源整合与重组问题,其实现还有待于信息资源组织领域和数据库开发商的共同努力。

个性化服务论文篇2

[关键词]个性化信息服务 人文精神 图书馆建设

[分类号]G250

个性化信息服务是现代图书馆服务的重要模式和图书馆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个性化信息服务是指图书馆针对读者用户提出的明确要求,利用检索系统在海量的信息库中筛选提供符合其所需的信息,或通过对用户个性、使用习惯的分析而主动地为用户提供其可能需要的信息服务。这种服务方式能有效地帮助信息用户摆脱过量的冗余信息,快速查找个人所需的有价值的信息。

通过回顾个性化服务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最初起源和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充分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其工作实质传递着图书馆对读者的关注与尊重。然而,随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似乎将个性化服务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渐已淡忘,新技术装备下的个性化服务不能完全体现图书馆对读者的关心和关注,人文精神的缺失影响了服务效果。因此,图书馆工作者应该深刻理解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深层内涵,制定相应的制度,监督和推进个性化服务中的人文理念,充分发挥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潜在影响力,争取以个性化信息服务推动图书馆事业进步。

1 个性化信息服务依靠传承人文服务理念得以发展

个性化信息服务是在图书馆传统服务基础上发展和丰富起来的,现代化的个性化信息服务不是全新的服务项目,只是随着图书馆现代化进程的加深,在原有的服务手段和方式上变化、发展而来。虽然,在不同发展阶段,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手段和方式有所不同,但是其实质都是为了更好地满足读者用户的信息需求,正是秉承这样的服务理念,个性化服务才得以不断丰富和完善。

1.1 图书馆传统的服务奠定个性化服务的人文关怀起源

图书馆传统的参考咨询、定题服务等都具有个性化性质,馆员依靠书目索引、报刊目录和各种工具书等检索工具,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与学科知识为读者提供面对面的咨询服务。馆员们知道自己馆藏的详细情况,同时,也尽量去了解和熟悉自己服务对象的知识背景、情感和信息需求等特点,在图书资源和读者之间建立起有效联系,实现针对性的馆藏开放服务,满足读者的个性化信息需求。馆员的服务是对读者价值的重视,传递着图书馆对读者的关心和尊重。虽然,受到实体馆舍有限服务空间的制约,图书馆对读者用户很多深层次的个性化信息需求还无法满足,但这时的服务真正体现了图书馆“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工作理念,使读者来图书馆感受到最大限度的舒适和便捷,从而赢得读者用户的信任和青睐。服务体现着图书馆对读者的人文关怀,蕴涵着图书馆服务的深厚人文底蕴。

1.2 现代技术装备的图书馆发展了个性化服务的人文精神

随着现代化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和普及,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内容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服务中呈现的人性化关怀更加细致入微。

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已广泛应用在图书馆业务工作中,图书馆拥有了自己的局域网、服务器和各种工作站,实现了自动化、网络化管理,逐步建立起来的图书馆网站为个性化信息服务搭建起了新的服务平台。部分图书馆软件和国外数据库往往自带个性化服务功能,如ILASⅡ的“网上图书馆”可以注册、查询个人借阅历史、预约和续借图书等;EBSCO提供定题通告和目次通告,并存储检索结果和检索策略等。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借助这些功能的启发和提示发展起来,服务形式灵活多样,个性化特点更加突出,如:①在网站上,设立常见问题服务专栏,以一问一答形式解答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帮助新读者认识和了解图书馆;②设立咨询邮箱,通过邮件回复解答个别读者的问题;③建馆藏书目数据库、购买期刊全文数据库、搜集网上学术信息,通过“学科导航”为不同专业读者服务;④借助QQ、MSN等聊天工具实现在线实时咨询服务等,服务内容包括利用图书馆的常识、网络检索指导、揭示馆藏书目、联机书目、提供数据库中的文章摘要或全文等。

这些服务根据读者对图书馆的了解程度不一,而采用不同的服务方式;根据读者需求方向不同,而提供不同的信息内容;同时,信息提供的深浅程度也因人而异。这些服务项目的设立充分体现了图书馆以人为本的服务思想,体现了图书馆以满足人的需求、实现人的价值、追求人的发展、体现人文关怀、创造美与和谐的服务宗旨。图书馆的服务精神在现代化技术的装备下得到了空前提升,人文精神更加彰显。可以说,引入现代技术使图书馆服务中的人文精神得到了发展。

1.3 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集成先进技术并发扬了人文服务精神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国外图书馆研发了以Myli―brary为代表的多种个性化信息服务集成系统,之后,国内图书情报机构也开始探索和研发,一些系统相继投入试运行。系统的工作原理是以用户为中心,个性化地搜集组织数字化资源,并根据用户的专业领域和兴趣爱好等特征提供定制服务,帮助用户获得与其描述特征相一致的数字化资源,减少用户在信息使用过程中信息过载的困扰。

个性化信息服务集成系统集成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为用户构筑一个有利于高效存取的技术平台,技术特征更为明显;同时,系统的设计思想体现的人文关怀更为细致而深刻,继续发扬了图书馆的人文服务精神。如:整合信息资源,为用户提供不同学科主体的资源列表,用户注册后,可以自由选择所需资源或服务;系统跟踪记录读者需求特征,主动向他们提供经过馆员和系统挑选、推荐的信息等,简化了读者用户的检索行为。馆员的劳动融入到系统中,系统帮助图书馆实现了“信息找人”的主动服务,给读者带来更大的方便,处处体现了图书馆对读者的尊重、关心以及想尽办法帮助读者的愿望。

从个性化服务的发展中,可以看出是“方便读者”、“以人为本”的服务精神推动了个性化服务的发展,人文关怀的服务理念成为推动技术进步的真正动力,同时,图书馆服务的人文精神又借助先进技术的帮助得到进一步升华。在个性化服务系统中可以看到人文精神和技术进步的全面融合。

2 个性化信息服务应将人文服务理念贯彻于服务实践中

从个性化信息服务目标和个性化服务系统设计理念上,我们看到人文精神的传承和弘扬,但是,在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实践中,我们不得不反思,读者在更广的范围内享受到个性化服务带来的便利了吗?现在的服务真正实现了系统的设计理想吗?不能乐观地解答这些疑问是因为个性化服务的实践中确实存在着不

可忽视的问题,从而影响了个性化服务应有的效果。

2.1 个性化信息服务思想应准确定位于人文服务精神

个性化信息服务通过馆员的细致工作来传递人文关怀,先进技术是帮助馆员实现人文服务理念的手段,“科技为体,人文为魂”应该成为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指导方针。而现实图书馆的个性化工作更多的表现是图书馆在唱“独角戏”:引进新技术、更新设备、研发系统……,部分图书馆管理者狂热崇拜技术,认为“只要用计算机把图书馆武装起来,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这种思想定位的偏差造成服务效果受到影响:读者很少了解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从服务中受益的人更是有限。服务不能切实地尊重读者的感受,关心读者的发展,有悖于个性化服务的初衷,更有悖于图书馆服务的人文精神。

从人文服务定位出发,图书馆开展个性化服务应该从读者的调查研究开始,预测读者对个性化服务的接受能力,做好项目实施前的广泛宣传和基础培训工作。随着服务的开展,图书馆应及时了解读者对服务的反应,并根据读者的需求不断改进服务,最大限度满足读者的愿望。如果图书馆只注重引进设备和技术,忽视读者对服务的接受能力,服务本末倒置,势必严重影响个性化服务的效果。

因此,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图书馆管理者必须重新检查和修正个性化服务的思想定位,继续关注个性化服务中人文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2.2 个性化信息服务应以人文服务效果为评定标准

探讨个性化服务效果应以网站上分布的多种个性化服务项目为主,即网上服务,因为我国的Mylibrary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起步较晚,只有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和少数大学图书馆已投入使用,个性化服务内容还在建设和完善中,以评价这类系统的服务来代表图书馆整体的个性化服务效果难免以偏概全。

在《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中有“网上服务”和“信息咨询”等与个性化服务有关的评估指标,其中“网上服务”的内涵说明是“通过网络提供的服务项目(逐项算分,最高100分)”,“信息咨询”的内涵说明是“咨询服务项目(逐项算分,最高50分)”。该评估指标以“服务项目的多少”为评分标准,而服务项目只是图书馆单方面设立,无法反应读者对服务的接受程度和利用效果。另外,该评估指标在“开馆时间”的内涵说明中包括“网上访问时间140小时/周以上,50分”。这个标准同样无法说明个性化的服务效果,因为,通过网上访问时间不能精确了解有多少读者使用图书馆网上服务及读者对服务的满意程度如何等。

少数精通个性化服务项目的读者多次访问,不能证明服务是成功的,多数读者不了解新的服务项目,不会使用新的服务功能,他们被挡在服务之外。个性化服务的技术含量增加,服务成本提升,可是读者却在减少,服务效益在降低,这完全违背了个性化服务追求的目标,违背了图书馆“以人为本,读者第一”的服务理念。因此,个性化服务需要独立的评价体系,要有针对性地考察服务中人文服务的成效,比如:图书馆网站上“我的图书馆”服务中有多少注册用户,他们占读者数据库总量的比重多少;这些注册用户使用这一功能的频度及满意度如何……。建立以人文关注为依据的评判标准将有效促进个性化服务的发展。

3 弘扬人文精神凸显个性化信息服务特色

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是最能够体现图书馆人文精神的服务项目,它更应该关注读者个人的发展,尊重读者的个性需求。随着新技术在个性化服务中的加入,个性化服务应该怎样将这种对读者的特殊的人文关怀真正落实和发扬呢?这是每个图书馆管理者和工作者都应该认真思考和努力实践的重要课题。

3.1 加强个性化信息服务制度建设,保证人文精神的发挥

制度建设可以有效地指导和制约服务的开展,新技术装备下图书馆人文关怀建设的研究跟不上实践的步伐,评判标准的缺失、制度建设不完善等是造关怀缺失的主要原因。为此,图书馆的管理者应认真研究人文关怀的服务理论,为个性化服务的评判标准提供理论借鉴,建立明确的规章制度,考评个性化服务的效果,从服务定位、服务质量、人文氛围等多方面考察其个性化信息服务中人文精神的发挥,激励个性化服务不断深化和发展。

3.2 提升馆员人文素质,发挥馆员个性化服务的主动性

图书馆作为一个服务性部门,人力是不可缺少的资源。馆员是图书馆服务的执行者,图书馆的服务理念需要由他们来传递,馆员的素质决定了图书馆能否实施高水平高质量的个性化服务。因此,图书馆要推进弘扬人文精神的个性化服务必须加强馆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将图书馆工作的人文服务思想纳入到馆员的职业培训中,依靠馆员充满责任心的主动服务,解读和开发技术系统中蕴含的人文关怀,纠正个性化服务中出现的有悖于人文精神的做法,将集先进技术与人文精神为一体的个性化服务效用真正发挥出来。

3.3 创新服务宣传模式,打造个性化信息服务品牌

个性化服务论文篇3

当前医院图书馆非常需要个性化信息服务,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开展对于医院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十分必要。本文讨论了如何把传统的服务模式转变为个性化资源定制,介绍医院图书馆开展个性化服务的方式,提出个性化信息服务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

1 个性化服务的必要性

1.1 构建个性化信息服务是时展的需要 现代社会由于信息环境的变化、信息资源的海量存储、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读者信息行为的变化等,读者对信息的需求呈现多样性,这就要求图书馆开展的信息服务必须具有针对性,在服务方式,内容服务,服务项目,服务效果上有自己的特色[1]。但现在很多医院图书馆还相当于过去的“藏书楼”,还是手工借阅的传统方式管理,难以适应信息化的发展需求,有的虽然已经信息化、网络化,但大多停留在原始信息的搜索、传递上,而且多是从图书馆员的自身角度出发,向读者提供自以为合理的检索途径,这样不一定能找到适合读者的文献,这就说明如果不重视读者需求及信息资源的提取、加工和分析,不开展信息研究和信息筛选服务,就会降低读者获取专业信息的精准度,局限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利用和功能的发挥。

1.2 改变服务模式,构建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读者第一、服务至上是图书馆服务的宗旨,也是衡量一个图书馆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准,医院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就是这个宗旨的体现。我们必须从单一被动和传统封闭的“藏书楼”里解放出来,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才能凝聚读者,树立图书馆的新形象,图书馆的一切制度规范和政策措施的创建与制定都要遵循公正、平等、人道、自由、法治等人类文明发展已经反复证明了的普世规则[2]。

2 医院图书馆开展个性化服务的方式

2.1 建立专家档案库,提高信息服务的针对性 专家在医院的医疗和科研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专家提供切题的文献服务是个性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可建立专家档案,准确把握各个专家的科研进展、科研动态以及最新科研成果,定期跟踪调查,使信息服务更具有科学性和针对性。

2.2 做好重点科室的信息服务 图书馆作为医院的信息中心,首先要加大对重点学科文献购置经费的支撑力度,保证重点学科文献信息在个性化服务中更好地被利用,其次要注重文献收藏的新颖性、前瞻性和预见性。另外,图书馆员要加强与各科室医务人员双向沟通,开展信息跟踪服务,融入到重点科室的临床和科研工作中去,有针对性的提供信息检索和有效的信息服务。

2.3 个性化资源的定制 对于大量医务人员,医院图书馆可提供“我的个人馆”的个性化页面功能,根据读者所从事的专业及所进行的科研项目,建立起专题的网址库进行导航,个性化地为读者定制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满足每一个图书馆个人用户的独特信息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学术信息。

2.4 举办网络知识培训 为了提高医护人员的自我情报服务能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图书馆,扩大图书馆的社会效应,应当对临床医护人员进行fmjs、chkd、cmcc、medline等光盘检索及pubmed的网上资源检索进行培训,对于不能参加培训的人员,可利用医院的局域网培训内容和检索导航,使医护人员正确掌握个性化平台以及服务系统的运行流程及使用方法。

2.5 馆际互借,资源共享 建立馆际互借系统,读者可在网上提交馆际互借申请,图书馆收到借入的论文后,以电子版的方式发送给读者,读者不需要亲自来馆即可下载论文。图书馆人员应积极转变观念,牢固树立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意识,积极探索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建设途径,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资源共享。

3 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需要关注的问题

3.1 医院图书馆自身的建设 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既需要一定的硬件和软件条件,还需要高素质馆员的参与,馆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图书馆专业知识,这样图书馆员才能成为读者与信息的纽带。另外,文献信息量大,来源面广,信息载体不断更新,传递速度不断加快,因此图书馆员要实现知识和技术层面的全面提高,成为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就必须不断学习、再学习。

3.2 服务及反馈 在个性化信息服务中不是简单的图书馆提供服务的过程,而是一种双向互交的信息服务模式,需要读者访问图书馆,提供个人信息,图书馆依据这些信息进行特色服务。在服务的过程中,不但要注意与读者沟通的方式、方法等,还要做好跟踪服务,收集反馈意见,做好满意度调查等。通过分析反馈的意见评价服务效果,总结和分析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拓展和改进用户功能。

【参考文献】

个性化服务论文篇4

随着中国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总额比重的不断加大,大量研究认为由于细分行业的增长潜力和出口贡献能力不同,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综合指标分析和模型分析较之于比较优势理论通常更能够显著衡量细分行业服务贸易的竞争力程度。细分行业的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研究通常根据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进行开展,并且多数研究得到了一致性较高的结论。通过对服务贸易领域和细分行业服务贸易领域内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总结出对出口竞争力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和关键指数指标,考察了大量研究成果的结论,探究其是否存在“先验性”问题,并提炼出细分行业服务贸易领域内可开展研究的新要素,发掘出目前研究的不足及今后研究可以拓展的方向。

关键词:

细分行业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先验性

一、相关研究综述

传统经济学理论通常解释了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然而随着国际服务贸易的不断发展,其指导理论与传统商品贸易的适用性理论产生了分歧。两派经济学家对于比较优势学说的适用性产生迥异的观点,根据赫尔曼(Herman)、郝斯特(VanHolst)、山普森(G.Sampaon)、穆勒(HenricSchaumburg-Muller)等经济学家的观点,传统商品的比较优势理论对国际服务贸易并不适用;而麦尔文(JamesR.Melvin)在1989年发表的《生产服务贸易:赫克歇尔-俄林方法》中运用H-O理论模型成功说明了要素贸易也能够达到商品贸易相同的结果,并推导出服务贸易必然服从比较优势理论的结论,但是要素贸易一般指提供资本、土地、人力等要素的贸易,仅占服务贸易概念中的一部分因此不具有整体的适用性(闫奕荣,2004)。因此,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世界服务贸易自由化加剧,对于服务贸易的研究重心从比较优势理论逐渐转变成了对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研究,而竞争力范畴又包含了一系列成分指标,采用较多的有国际市场占有率、进出口行业结构、比较优势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等(康承东,2001;王绍媛,2005;Balassa,1965),大量研究表明具备一定发展潜力,且对国家GDP贡献较大的服务业具备更高的比较优势指数。由此可见,服务业细分行业在构成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时存在着异质性。

中国服务贸易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虽然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逐渐扩大了其在经济增长中的比重,但以中国服务贸易的现状来看,细分行业的出口竞争力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国内学者大多从波特国际竞争优势理论的角度,引入不同的因素和变量来研究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的具体影响(张如庆,2007)。以波特竞争优势理论为基础的研究主要涉及了多个可供观察的因素,主要文献的研究成果如表1所示。综合对以上研究成果的梳理,可见大多文献基于宏观层面进行研究,而鲜有中观的分析。因此本文主要通过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的整体视角,分析构成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并着重考察细分行业出口竞争力的差异化情况,总结出口竞争力发展与各行业的关系,发掘出可能存在的、可供今后研究和拓展的创新点。本文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服务贸易研究领域内的理论文献进行整理,为我国的研究提供阶段性的参考,随着国际分工的变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加深,新的影响因素可能产生,而原先的因素影响程度可能下降;二是帮助形成对我国现阶段细分行业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的政策建议。本文其余部分将如下的安排:第二部分将回顾服务贸易细分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整理影响各个细分行业竞争力发展的主要因子,找出共性因子和非共性因子,并总结我国目前服务贸易细分行业的差异化现状,提出可能存在创新性研究视角;第三部分将集中对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的主要研究方法进行梳理,总结宏观层面的多个公共影响因子,探索不同研究方法对于测量细分行业和服务贸易总体出口竞争力的准确性;最后将进行总结性的评述和建议的提出。

二、细分行业出口竞争力研究发展概述

陈虹(2010)认为对服务业细分行业的研究始于国外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对具有巨大成长潜力的服务部门的研究,如金融、通信和旅游等。金融业作为知识密集型产业,其成长潜力带来的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得到了大量研究的作证,主要集中于国外学者对欧美国家的金融部门,特别是保险业(Philip,Wen,1998;Mattoo,Rathindran,Subramanian,2001;Hichens,2004;Wilmott1999)。此后,国内学者针对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细分行业大致从金融服务、旅游服务开始,过渡到文化服务等。其中,朱盛萍等(2012)和黄满盈等(2010)均使用了TC(贸易竞争优势指数)来衡量各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且中国的TC指数为负,较之国际水平较弱。且黄满盈等(2011)采用了波特“钻石模型”对金融服务贸易进行了要素分析,主要集中于资本要素、人力资本和技术要素层面。而郑展鹏(2009)则引入了Michaely指数结合TC共同分析金融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并得出了中国金融服务发展很不平稳的结论。可见,国内学者对于金融服务贸易领域的研究多数采用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C)和波特竞争优势模型进行分析,且得到的结果较为一致。

对于旅游服务贸易的研究则在一段时期内趋于差异化,国外学者对于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研究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进行探索,其中以目的地国家资源、环境基础设施等客观因素和游客对目的地国家满意程度和忠诚度构成供给因素(Gonzalez,Falcon,2003;Zhang,Jensen,2007);以动态演化视角的旅游国家不同阶段发展比较优势因素进行考虑的完善化的需求模型(Enright,Newton,2004;Ritchie,Crouch,2003)。熊元斌等(2013)以要素禀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了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所在。周经等(2008)则以宏观的层面提出了旅游产业组织、人力资源状况和旅游交通因素对旅游贸易服务存在着影响作用,并在做数据统计时处理了外汇带来的收入影响。同样的,大量文献都基于贸易竞争理论中的几项常用指标,如竞争优势指数(TC)、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G-L)和出口市场占有率等对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研究(徐文海、曹亮,2012;叶莉,2012)。其中,张百珍(2012)在运用指标结果分析的基础上,还与东南亚等地的发展中旅游强国进行指标的数据对比,从而得到了与国内研究大体相同的结论,即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处在世界旅游服务贸易输出国的中等之列,但较之于发展中旅游强国仍显示出一定的不足。国内学者对于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研究仍处在以一般性方法研究的情况下,针对出口竞争力各要素的实证研究仍然不足。

文化服务贸易作为一种特殊的需要明确界定的服务贸易行为,其同时具备了商品贸易的属性与精神和意识形态的属性(张骞,2011)。随着我国与世界文化的相互交流的促进和相容,文化服务贸易发展水平迅速提高,但在其研究中需要明确划分文化产品贸易与文化服务贸易(Grasstek,2005),并在对文化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时将统计数据中的文化产品相关因素剔除后,结果更为准确(罗立彬,2013)。且现有的研究大多采用了出口市场占有率和竞争优势指数两项主要指标对文化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度量(王菲菲、赵书华,2012;刘蓉,2014),且结果颇为一致,中国较之于日本、英国和美国等文化输出强国处于较弱势的文化服务贸易地位。在研究的数据选用上,多篇文献都趋于同质化,且采用了不同年限间的文化服务进出口数据,因此结果趋于一致性就十分显著。

综上,通过对大量文献的整理和总结,笔者认为我国细分行业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因素分析存在着普遍一致性化的倾向,其主要体现在研究目的,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方面,多数研究对不同服务行业选取的指标都集中在出口市场占有率,竞争优势指标和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标等;且样本数据仅在选取年限上存在差异,数据本身高度一致,这一统一化现象使得不同研究得出的结论也大体雷同,不能很好地从各个方面说明细分行业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因素构成的差异。这一缺失,或许能够成为今后研究克服的主要症结所在,郑吉昌等(2004)通过对服务业行业发展本身及国际直接投资对产业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以上两个因素都对服务贸易的要素存在影响,而细分行业的本质是异质化的,则不论行业发展水平或行业政策环境及国际直接投资水平和规模都迥异,因此可以考虑从微观的企业层面或中观的行业水平来考察细分行业服务贸易的竞争力水平;同时研究也表明了服务业的国际化过程必须依靠跨国投资来实现推进,而国外直接投资规模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影响因素。

三、主要研究方法

通过整理我国国内多数文献研究细分行业服务贸易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笔者将其大致分为以下两类:一类是理论分析型指标分析,大多基于要素分解视角的波特竞争优势模型各要素指标分析;另一类是可视化分析型指标分析,大多采用普遍的RCA(显示性竞争比较优势指数)、TC(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和CA(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以及出口市场占有率和等指标,构造独立或综合的评估体系,对竞争力构成和因素影响进行测量。针对第一类的理论型指标分析,具体可以分为直接理论分析和模型应用分析。直接理论分析通过分解影响细分行业服务贸易的相关要素(即可能涉及的生产要素,资本要素和服务业开放度等),研究对细分行业服务业是否存在竞争力促进作用。如周经等(2008)采用了旅游产业组织、人力资源状况和旅游交通三大因素对旅游贸易服务的竞争力进行研究,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旅游产业组织数量(即旅行社数量)和旅游交通(即航班路线数等)对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存在显著的作用;而人力资源状况对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作用不显著;再如蔡茂森等(2005)认为服务业自身发展水平制约了我国服务贸易整体竞争力。模型应用分析则主要包含了使用波特“钻石模型”作为理论依据,进行多个维度的因素分析,如黄满盈等(2011)采用了波特“钻石模型”对金融服务贸易进行资本要素、人力资本和技术要素三方面的竞争力分析;以及庄惠明等(2009)以“钻石模型”为基础,对主要构成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9个要素进行了分析。

针对第二类的可视型指标分析,普遍形成了两种体系,即独立评价体系和综合评价体系。独立的评价体系并非特指采用特定的一项指标进行衡量,而是采用RCA、TC、CA和出口市场占有率等指标一同衡量或确切地某一指标进行横向的服务贸易竞争力对比(张百珍,2012),形成一张可视化的表格或数据结果;而综合评价体系的相关文献则相对较少,针对特定细分行业的不同情况将涉及不同的要素,以郑吉昌等(2004)所采用的研究为例,其着重发掘了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关系,得出了对服务贸易所在贸易部门的政策性建议,且对服务业自身发展和国际直接投资与服务贸易的关系进行列举分析,综合各个要素的影响成分对波特“波特钻石模型”进行了修正,构造了新的服务贸易竞争力模型。具体而言,针对细分行业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分析一般适应上文所总结的两类主要研究方法,仅有少数研究在两类方法之外引入了不同的考察指数对竞争力进行衡量,并有少量研究也对特定细分行业的主要可观要素进行分解后探究其与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相关关系(郑展鹏,2010;周经、吕计跃,2008)。因此综上所述,对细分行业服务贸易竞争力构成影响的主要影响因子是多项单一指标及波特“钻石模型”中主要考察的六项维度,还有经过国内学者进行修正后的服务贸易竞争力模型。而非共性的影响因素则主要包含在各个特定行业的宏观各要素中,如旅游服务行业涉及的旅游产业数量和交通便利因素;文化服务行业涉及的特定行业开放程度等,这些因素可以进行修正后纳入至“钻石模型”的特定要素中,但某些独立性较强的要素不仅在衡量体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并且经常被忽略,则应该引起相应的重视。针对大量国内研究的成果,笔者将归纳和整理主要研究产生的结果间的一致性,来探索普遍采用近似研究方法和同一数据来源取得的研究结论是否在结论上保持较高的相似度,且使得研究成果具备了一定“先验性”的性质。

根据对2004年后的文献整理结果可以发现,针对服务贸易整体进行的分析存在着趋同性的指标选取和数据选取,数据大多来源于《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和WTO国际贸易数据,且得到的定性结论也基本相同(事实上中国服务贸易较之全球贸易强国而言是处于弱势的)。多项研究均使用了TC指数进行衡量,且结果趋于高度一致,均小于0.08,且一定年份的指数值小于0,显示出结果上的趋同。同时,对比分析细分服务行业的各项指标,普遍采用的指标仍然是TC和RCA指数,且各行业内的指数不存在明显的差异,区别仅仅体现在了数据样本的年限差异和数据库不同上,且造成的误差并非很大。除了在文化服务贸易领域的少数研究中出现了TC指数的背离,分析三篇主要文献的研究方法后发现,其应用TC指数的计算方法是一致的,但笔者推测由于在数据录入或处理时存在偏差,导致了对某段特殊年限的TC指数产生误差。通过对其他细分行业研究成果的整理,发现对于细分行业服务贸易的竞争力衡量在研究方法上突破性不强,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逐渐有学者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加入新的变量来考察特定指标,较好地实践有刘蓉(2014)采用的CSI综合指标法,该方法能够较好地确定各要素在构成文化服务贸易竞争力时所占权重,且通过结论更好地提出具体的政策性建议。通过对研究成果的总体对比分析,发现指数指标测量的结果存在着一定的波动幅度,并且虽然其显示出一定的趋同性,但还未形成明显的“先验性”结论,国内学者的研究方法也处在不断的改进和提升中。因此,今后对于该领域的研究可以在指标分析的基础上,更多地引入要素分解研究方法,更明确、细分地针对某一要素提出关键性检验假设并进行验证。

四、结论

综上所述,自对中国服务贸易研究从单一的比较优势理论演进为整体国际竞争力的衡量之后,对于细分服务业竞争力的研究也在同步演进。现有的服务贸易领域对于研究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方法为波特“钻石模型”的各要素实证分析或理论分析以及对TC指数、RCA指数及CA指数等的对比分析;但随着中国加入WTO和中国同世界各国的贸易程度加深,以及中国加进推进“十二五”对服务业发展的规划,使得服务贸易相关支持产业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其产业内决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因此根据前沿的研究和理论的演进,可以通过对行业内发展情况的具体实践分析,发掘影响细分行业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新因素和重要因素,验证其对于服务贸易出口作用的显著性,完善理论研究的框架。经过丰富的经验研究,国内学者已经证实了中国目前虽然第三产业发展加速,但仍然落后于世界其他贸易强国,其细分行业的发展也呈现出落后于其他各国的情况,但根据各项数据表明,提高相关要素的发展水平,并建立有利于细分行业服务贸易发展的规划体制和制度,都能够对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带来促进作用。毫无疑问,这是值得肯定的。

但同样需要认识到的是,国内目前的大量研究都采用了具有趋同性的研究方法和指标体系(徐文海、曹亮,2012),在根本上,所得的结论存在着一致性,使得论文形成的政策性建议和分析缺乏创新性。并且文献研究多数采用国际统计数据,其中包含了外汇汇率等(吴飞霞,2015)可变影响因素,其分解和测量不可避免地存在误差,因而建议后续研究可以基于发展动态的视角,以实践产生的细分行业的统计来进行衡量,而避免整体数据进行处理时需要剔除与细分行业无关的影响变量。现有研究开始尝试构建新的服务贸易竞争力模型和竞争力构成指标来进行研究,这是提高后续研究结论可靠性的重要尝试,应注重丰富其理论在实践中的有效性,以此视角来分析中国细分行业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发展演进,这是一个可以拓展的重要话题。这些尝试不仅可以丰富我国细分行业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的研究领域成果,还可以为其他行业深入研究新发展时期不同行业贸易出口竞争力的构成因素提供借鉴,这些都将成为我国下一个五年发展提供理论基础的重要研究积累。

参考文献:

1.闫奕荣.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理论综述[J].经济师,2004(10)

2.康承东.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1(11)

3.王绍媛.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基于进出口数据的指标分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5(1)

4.张如庆.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研究综述[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7(23)

5.郑吉昌,夏晴.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相关因素探讨[J].国际贸易问题,2004(12)

6.张岩.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分析与对策[J].求索,2004(3)

7.蔡茂森,谭荣.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5(2)

8.伍再华.基于竞争力视角下的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研究[J].经济与管理,2006(20)

9.殷凤,陈宪.国际服务贸易影响因素与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9(2)

10.陈虹,章国荣.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0(10)

11.夏杰长,姚战琪,齐飞.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4(3)

12.吴飞霞.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影响因子分析[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5(28)

13.朱盛萍,杜建华,付小谧.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其竞争力探析[J].企业经济,2012(9)

14.罗立彬,孙俊新.中国文化产品贸易与文化服务贸易竞争力:对比与趋势[J].财贸经济,2013(2)

15.王菲菲,赵书华.中国文化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J].商业时代,2012(7)

16.刘蓉.中国文化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研究[J].中国商贸,2014(36)

个性化服务论文篇5

一、教育的服务属性

从发生论上讲,教育是一种人类活动,教育属性是这种人类活动的价值取向。作为一种价值取向,教育属性既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又是主观认识的结果。人类历史上,从古至今教育属性往往随社会环境和制度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没有一成不变的教育属性。在今天,教育属性当中经济的因素凸显,但并不意味着文化与政治的因素不存在。相反,无论政治、经济还是文化,它们之于教育都是永恒的存在,只是在不同时期不同因素会起主导作用罢了。布鲁贝克分析高等教育存在的合法性时曾提及认识论哲学与政治论哲学两种,而今天教育存在的合法性将超越认识论哲学与政治论哲学的两分法,植根于经济论哲学,即教育存在的终级价值便是“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换言之,在今天,教育的本质属性既不是经济基础也不是上层建筑而是“服务”。

当前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现状是处于一个逆差的状态,发达国家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优厚的社会待遇等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国的留学生,在高等教育留学服务方面有着较强的竞争力。在这种情势下,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从一个基础的层次上来说,它可以强化人们对于教育服务贸易的意识,在提高对教育服务对外贸易重要性认识的基础上采取核心措施,改变逆差窘状,提高我国教育服务贸易水平。准确、深刻地把握教育的服务属性是关键,我们需要逆转当前这样一个教育服务贸易的颓势,提升我国的教育质量,打出一个响亮的教育服务品牌,做好服务的文章。

二、高等教育的服务职能论

从中世纪到当代社会,大学的发展在人们需求的左右下慢慢改变了原先的面貌,它不再是一个孤傲的象牙之塔,不再是一个无所顾忌的独立王国,几乎所有大学都为了获取一个更好的生存而主动适应着环境。大学的职能也在不断丰富与完善,从人才培养到科学研究,到现在为大众认可、接受和支持的社会服务职能。

高等教育服务职能的产生和存在,无论我们赞同还是反对,已经是一种客观事实,体现着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服务性教育体系的构建是以高等教育的服务职能理论作为基础和出发点的,高等教育的服务职能的客观存在也成为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的坚实后盾。高等教育的服务职能的产生、出现,既有着可能性,也有着必然性。可能性用一句话来概括即“社会所缺乏的正是高等教育机构所具备的”,因为高等教育的独特性正在于它独一无二的智力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今天的知识经济社会,人们对于高等教育的需求量增加,对于高等智力资源需求量加大,社会范围内各类组织对于高科技、高等人才的需求加强。高等教育社会服务职能产生的必然性在于,高等教育机构需要为自身的生存、发展做出某种积极的改变。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高等教育的体系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地方高校已经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一所大学如果不具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与独特的优势,它将为社会所淘汰,淘汰的早晚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如何挖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与独特优势?它需要与所在区域社会发展现实及需求相结合,这是一条比较现实的出路。各个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文化特色与文化结构各有差异,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要求也不尽相同。着眼于周围环境,着眼于现实需求,探寻发展的出路,更好地实现、发挥自身的区域服务职能,才能找到自己发展的一片天地。反之,一味地求大求全,互相盲目攀比,将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与对人才培养的极大耽误,这违背了学校发展的使命,也更加无法高质量地履行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三大职能。

三、教育与经济发展一体化理论

1、教育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在社会发展的早期阶段,教育虽已萌芽,但是没有同社会的其它生产部门产生多么大的联系。走到社会近代,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的产生和发展,教育的经济效益逐渐显现出来,教育成为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教育与经济的紧密联系首先是由教育在劳动力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劳动力的再生产是社会再生产的必要、必备因素,而教育又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条件”。到了20世纪中期,教育的经济功能日益受到重视,甚至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和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上至管理者,下至普通家庭的父母都乐于在教育方面进行投入,因为教育投入的效益将是巨大的,不可估量的,对于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与个体的全面发展也将是其它投入所无法比拟的。

2、合作教育理论

2001年世界合作教育协会(World Association for cooperative Education)将合作教育解释为:合作教育将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结合起来,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与之相关的、为真实的雇主效力且通常能够获取报酬的工作实际中,然后将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增长的见识带回课堂,帮助它们在学习中进一步分析和思考。合作教育在实践中的体现是校企合作与产学合作。

个性化服务论文篇6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研究 述评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再次重申和强调了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一、国内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

就现阶段而言,国内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主要是以总结各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经验的为主,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的建构及其管理运作的理论探讨较少。通过梳理,国内学者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概念的探讨

国内学术理论界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探讨开始于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及市民社会的相关理论研究。齐勇锋认为,政府对所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应进行准确的类型化区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应该是由政府、社会、市场等多元主体组成的混合的供给模式。深圳学者陈威等人认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内容应涵盖: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主体、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基本内容;公共文化资源配置机制与手段、公共文化政策与制度保障体系、公共文化服务的绩效考核体系等。

(二)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构主体的相关研究

随着现代自由市场经济的发展,有限政府已经成为各国普遍的共识。刘敏认为我国现行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仍然以政府办文的方式为主导的重要原因在于现行公共文化资源投入保障体制还是以基本财政保障方式为主,没能形成社会各方参与文化共建的合力,同时也缺乏激励社会和个人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政策和税收政策体系。毛寿龙则认为,公共文化产品并不是非要由政府来主导,而由政府、社会、市场以及个人共同参与更能彰显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公共性价值追求。在面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应向社会、市场、个人提供参与的机会,激发多元主体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积极,整合多种资源进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三)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资源投入方式的相关研究

公共文化资源投入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构取着支撑性基础作用。魏鹏举认为,我国现行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投入机制存在结构性缺陷尤为明显。齐勇锋等人认为,应以公共财政资源为基本保障,综合运用多样的财税优惠政策和多元的投融资手段,刺激和引导社会经济资本和产业资本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领域。财政部张少春副部长认为,公共财政资源对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支持应将重点房子公益性文化设施的建设、公共文化网络的建构和公共服务运转的保障上。在公共文化资源的财政投入方式,应逐步从直接拨款向以财政资源为杠杠,刺激其他公共资源投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不断提升公共财政资源的使用效益。

(四)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运作机制的相关研究

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互动参与机制也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运转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孙若风从公民权益的视角,认为公民的文化参与包括文化知情权、文化表达权和文化监督权。只有强化民众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作用和地位,才能是公共文化服务切实紧紧围绕民众公共文化权益这一核心价值,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有部分学者认为,官方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信息不透明、公共文化参与渠道不顺畅、公共文化参与的制度不健全是导致公民文化参与意识不强和公共文化参与水平不高主要原因。

(五)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绩效评估的相关研究

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是促使公共文化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不断强化和明确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责任,切实改善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的有效工具。沈望舒认为,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体系应涵盖: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指标;公共文化需求度指标;公共文化服务效益指标;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指标;公共文化人才素质指标;公共文化资源利用率指标;公公文化满意度指标等。深圳部分文化学者认为,公共文化绩效评估体系应主要分为四大类:公共文化发展规模指标;公共文化社会参与指标;公共文化资源投入指标;公众的公共文化满意度指标。

(六)关于农村及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相关研究

农村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也公共文化服务研究和关注的重点。以吴理财教授等代表的农村文化研究学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相对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存在严重滞后,农民的公共文化生活日渐衰败。学者李军鹏认为,通过各种渠道促进农民工基本公共文化权利的实现,对于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具有重要性意义。全国农民工文化生活状况调查课题组认为,在二元经济结构下背景下,农民工公共文化呈现出边缘化特征,主张针对农民工公共文化总量供给不足、公共文化供需不对称、公共文化参与意识不强等问题,必须进行综合治理。

二、评述

纵观以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研究,绝大多数是研究者从自身的学科本位出发,从国家的视角自上而下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亦有从西方的经典理论出发,借助西方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相关经验,寻求市场、社会、个人等多元主体的合作,对公共文化领域实行多元治理。

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思路和视角不能局限于自上而下、由外而内这样单一的研究思路,要看到上下联动、内外互动的动态思路。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上不能总是将国家意识形态、现代城市理性及其生活方式移植到整个农村社会,缺少“从下往上看”和“由里往外看”的底层、内部视域。就目前研究而言,还是停留在问题—对策的单一模式化研究,缺乏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行跨学科、多层面的研究,尤其缺乏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内容、构成、机制方面的学理性探讨。

参考文献:

[1]陈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M].深圳: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06.

[2]毛寿龙.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及其模式选择[J].江苏社会科学,2008.

[3]陈威.深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J]特区实践与理论,2006.

个性化服务论文篇7

关键词:群文活动;理论;研究;发展;现状

群文理论研究作为群众文化产业的重点工作,是为了保证文化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对文化主题的培养和文化教育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和指导性意义。本文就群文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做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希望给群文理论研究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性的建议和意见。

一、群文理论研究的现状

近几年来,虽然我国相继出版了很多关于群文研究的相关书籍和报刊,不仅包括群文理论研究的课题、文化品牌的建立,而且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艺术教育等方面的研究,起重收集了很多群文理论研究的相关论文和优秀实践事迹,分析并总结了最近的群文理论研究方案,并提出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及经验,给群文工作带来了相当的便利和快捷。所以说,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对群文理论研究的认识和掌握逐渐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面对全国的群众文化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都严重影响并制约着群众文化在文化产业的发展,所以我们要加强对群文理论研究的重视,找到问题发生的关键因素,从而及时进行解决,为群文理论研究的发展提供一个更加完善的平台。

二、群文理论研究的重要性和急迫性

(一)加强群文理论研究有助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

党的十提出,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强国,要实现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大发展和大繁荣,通过将文化引入到生活中,建设文化社会,从而能够有效的推动社会服务和文化发展的新方向。我们要有自己的文化发展目标,要积极提高经济文化水平,通过人口发展和服务体系相结合的方式来有效的统一文化发展,实现网络健全模式,创建惠民惠利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使得城乡居民都能够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提高生活中的文化质量和服务任务指标。所以说,要积极的加强对群文理论的研究方案,从而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快速建立。

(二)群文理论研究对群文活动的开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逐渐增加了群众文化在社会上的开展,无论是文艺演出还是群众自发的公益表演,都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和喜爱。但是虽然文化节目的层出不穷,也给我们文化资源的使用和管理提出了一些难题,大家只是注意到了文化活动带来的乐趣,却忽视了开展文化活动所需要的管理和控制。

(三)群文理论研究是体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先进经验的手段之一

在国家领导和地区负责人的领导下,现阶段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有了很大的规模和成就,文化管理者抓住了发展的时机,通过对各市和各县区组织优秀的文化团体,从而创建更加优秀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群众文化的研究不仅有效的完善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更加保证了群众文化的服务权益,所以说,群文理论研究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的关键性因素和手段。

三、群文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

(一)群文理论研究人才严重不足

人才是保证理论研究的关键性基础,群文活动的建立不仅需要大量的优秀人才,更需要一个优秀的研究团队。所以,我们要大力的挖掘群文理论研究的人才和队伍。这就需要我们建立相关的岗位设置,对个别的使用人才进行配备,避免出现一人多岗和身兼数职的情况,使得每个人才都有各自的职责,实现自己的利用机智。同时,要保证人才的有效利用,通过考核和面试等方式来选拔优秀的人才,从而有效的组成一支优秀的群文理论研究队伍。

(二)群文理论研究自觉性不够,热情不高

研究的主要基础就是研究者对理论的热情,而我国现阶段的群文理论研究来看,大多数的工作人员对此项研究还不是特别了解,没有真正意识到理论研究的现实意义和真正目的。而且我们在社会中所征集的群文理论论文都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质量普遍不高,而且作者的投稿都显得很被动。所以说,我们要积极的向社会进行宣传,让广大群众真正的了解到群文理论研究的乐趣和重要性,从而提高他们对群文理论研究的热情,并且使得工作人员能够提高自觉性,将真心投入到理论研究工作中去。

(三)群文理论研究资金投入少,没有建立常态化的激励制度

虽然我们已对群文理论研究投入很大一部分资金,但是面临所需要的群文理论研究过程中,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这就需要我们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更好的将资金的使用有效的利用到群文理论研究过程中。同时,资金的短缺就会影响对研究工作者的奖励,不能有效的实行对群文理论研究的激励制度,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群文理论研究的正常开展。

(四)理论研究评选活动多,没有创办一个较好的发表载体

群文理论的研究方式很多,我国也建立多数的文化馆,每年在馆内都有常规性的论文评选活动,但是向各地方所要采集的论文很少,而且还需要邀请各地的优秀专家对论文进行审读和评选,选出优秀的论文进行推荐。但是目前我国还没有进行一个更加完善的载体宣传,没有对及时的对论文进行发表,从而使得在所在区域内没有一个可以提供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和平台。

四、θ何睦砺垩芯康慕ㄒ

(一)真正发挥群文学会研究团队的作用,吸收研究能力强的骨干,恢复和完善人才队伍建设

群文理论的研究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和队伍的建设,所以要想建立健全群文理论研究的人才队伍,就要有一支有热情和自觉性的队伍。并且,需要配备一些工作人员来对群文研究的相关论文进行研究,从而形成一个有效的上下对接,因此,要大量的吸收一批优秀的研究骨干,恢复和完善人才队伍的建设,从而真正的发挥群文研究团队的作用。

(二)加大财政投入,加强良性机制的建设,建立常态化的交流学习活动

目前我们的理论研究状态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主要就是财政投入很少,尤其是在基层单位,对于群文理论研究的重视不够,从而影响了研究的发展。所以说,我们要加大重视,提高财政收入,建立一个有效的运行机制和常态化的交流学习机会。

(三)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

群文理论研究的考核制度,应该从两个层次进行。首先,我们需要在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对各镇街的考核中,加大重视程度,将群文理论研究列入到年度测评中。此外,对于基层的文化站来说,加大对业务考核的评审,将其纳入到群文理论研究中去。只有通过这两个层面的考核制度,积极营造出群文理论研究的良好氛围。

五、结语

发展中国的先进文化,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但对于工作在群众文化领域的同志们来说,更主要是抓好理论研究工作。我们要做好群文理论研究工作,从本质上保证群众文化的有序开展,使得群众能够真正有效的认识到群文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强.顺应时展探索群众文化创新理论与方法[A].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2015年06月(上)民俗非遗研讨会论文集[C].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2015:3.

个性化服务论文篇8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空间;用户黏性;服务效能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种以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利为出发点的制度体系。满足城市常住人口的基本文化需求、保障其基本文化权益,是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目标(胡守勇,2014)。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内容供给不仅能通过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让公众享受到基本文化娱乐权利,而且也蕴含着引导人民通过接受文化产品而接受其背后的文化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目的。①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体系就是为社会公众提供的物质层面的公共文化空间,是培育共有精神家园的物质载体。②由此可见,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空间有其重大意义。本文所指的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在公共文化服务与公共空间的关系范畴中确定。哈贝马斯将所有对公众开放的场合称之为“公共的”,比如公共场所或公共建筑③,这是公共领域的公开性。哈贝马斯还提到公共领域的公众性,人们自由地以私人身份来到一个领域,组成一个群体,由相互之间的对话构成了公众的一部分意义(汪晖,1998),这些都属于“公共空间”的本质属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文化馆一部分“公共空间”的意义与“公共领域”相关。从社会意义的角度,市民在文化馆里面产生的交往形态及组织关系与哈贝马斯提到的交往行动相似,即通过思想碰撞促进市民的文化交流与认同,这也正是文化馆的价值所在。完全面向大众,所有个体能够在自由选择的前提下聚集的,并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或产品的“对公众开放的场合”即本文所指的空间。中国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方面,大多学者关注政府如何有效行驶其文化管理职能以及如何实现市民的文化权利。而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提高不能与公共文化服务空间的建设水平相割离。公共文化服务空间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之一,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建设的公共性、公平性和公益性(马树华,2010),这是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真正体现。公共文化服务空间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二者之间有着不可割裂的、相互增益的关系。“黏性”一词最早用于商业领域,曾一度成为通信企业用于衡量用户忠诚度的常用指标。随着市民自我权利意识的提升,此类带有被动性质的魔弹理论受众观一直在传播学及很多其他的领域受到证伪。公共文化服务空间若想达到理想的服务效果就必须转变传统的产品、空间的使用者是被动的“受众”“观众”的思维定势。虽然绝大部分的学者将“用户黏性”概念用于虚拟网站或产品的服务效能分析,但是当下受众占主导地位,以“主体性”(或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用户黏性”概念或许同样适用于衡量实体的社区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空间的服务效能。不同学者针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研究皆表明没有使用者参与意愿、参与持续性不长、参与频率不高的公共文化服务活动是存活率低且效能不明显的。基于参与式观察实践调研,本文试图采用“用户黏性”概念分析公共文化服务空间的服务效能问题。

一、实体空间:传统的公共文化服务空间

深圳市文化馆由成立于1980年的市群众艺术馆更名而来,隶属于市文化局。更名的意义在于文化馆服务理念的拓展延伸,深圳市的群众艺术馆与广东省其他市级区级群众艺术馆一样,职能方面从以前单一的群众文化工作拓展为综合性的文化艺术工作从而改名为文化馆。(一)物理空间:兼具艺术多样性与公共性深圳市文化馆的机构设置按照编办标准,文化馆属下有十大文艺社团。社团主要承担文化馆的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文艺下基层演出等大型文化活动。馆内还有一个加入院线的影剧场,配有先进的技术设备、音响效果佳,可以接待各种文艺团体的专业演出和学校、企业、单位的文艺演出或各种会议。物理空间可以选择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贴近用户的实际需求以提升自己的服务效能。具体做法在于加大对用户实际需求的调研力度,了解用户需要什么、喜欢什么、能够做什么。不断多元化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使用户能够增加艺术品位和鉴赏能力从而在此服务空间中实有所得。与此同时,文化馆是公共文化服务展开的实际载体,在实现其形式上不能影响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性、公正性、公益性,要兼顾其本质上的公共性。(二)社会空间:以空间正义支持社会正义本文的空间正义是指空间建构时,资源的分配上应兼顾各个群体的切身利益,尊重每一位居民的基本权利,创造公平、公正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公共文化服务,提供均等化的发展机会。而社会正义反映的是人们在追求利益关系特别是分配关系时呈现出正直不偏私的合理性价值理念和价值标准。在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庞大的农民工群体是一支做出了巨大贡献的重要建设力量。然而,作为一个在乡城之际流动的特殊群体,他们承受着与乡村疏离、又难以融入城市的巨大的生存和心理压力。根据文化部1992年颁布的《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管理办法》,深圳市文化馆的职能在于组织、指导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培训业余文艺骨干及研究群众文化艺术,性质是全民所有制。文化馆除了活动的开展,还致力群众文化理论研究,编辑出版群众文化刊物,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此外,文化馆不遗余力地搜集、整理、保护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建立了群众文化艺术档案库。当下,外来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的物质生活水平已经得到逐步改善,倍显突出与迫切的是其精神文化的需求。调研显示,深圳市文化馆已经担负起组织全市群众文化工作的重任并且一直在坚持,试图在活动的组织策划方面兼具导向性、示范性、试验性、探索性。(三)组织空间:文化馆联盟创新管理模式深圳市文化馆是深圳市文化馆联盟成员之一,其他同盟深圳市下属八个区域。根据联盟创立之初制定的条例,成员馆之间可以资源共享。即每个成员单位不仅可以把特色的文化资源拿出来共享,同时也可以向联盟馆寻求补充弱势的文化资源。为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调度方式是采购后相互交换。“文化馆联盟”凸显“总分馆制”服务模式,是全国先进的创新式探索,为组织空间的活力提供了有力支撑。面对一个馆、一个团队难以完成的任务时,联盟成员群策群力,相互交流经验教训后,协作一起完成。或许可以在文化志愿者的协助下实现开展全市级的公益讲座、展览、培训等系列性活动。目前深圳市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文化活动,青工文体节、文博会艺术节、读书月等均由文体局牵头,文化馆联盟一起举办。

二、虚拟空间:新媒体背景下的空间拓展

在新媒体时代,文化馆的空间服务由实体空间拓展到了虚拟空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市民在平时日常生活中越来越依赖互联网,逐渐习惯于利用网络资源丰富自己的休闲时间。相对于文化馆传统的实体空间服务,市民倾向于网上互动的直观便捷,服务方式和内容上有了更高的文化诉求,建设虚拟空间正是传统文化馆的一种创新型服务方式。“数字文化馆”的虚拟空间让公共文化服务触手可及。馆长刘兴范解释到,传统文化馆的服务触角受时间空间限制,无法真正深入到基层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而数字文化馆能让市民群众随时随地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同时,数字馆在馆办期刊《文化天地》里增设专栏荟萃艺术精品,统筹呈现各联盟成员馆的品牌节目。各类文艺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内容和形式不断创新之余,数字馆也并未忽略文化产业的建设与发展。在公共文化理论研究板块,以专题研讨的形式从学术性的角度不断探索理论前沿。正如馆长刘兴范所提,数字文化馆的优势便在于服务便利简捷和资源整合共享。文化馆联盟以数字化服务为基础利用新媒体建立统一的数字网络信息服务平台,便于集中成员馆的讲座展览、文化活动信息等。不仅如此,线下传统的活动举办后可以上传到平台上实现供需对等,最大化利用了文化馆的资源。

三、结语

建设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对促进新的文化形态的产生以及新的城市交往形态的成长有重要作用,尤其对边缘人口对城市生活产生正向感受具有加大的推动作用。公共文化服务空间的用户黏性决定其服务效能的发挥水平,本文通过对个案深圳市文化馆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其物理空间格局、组织运作形态、虚拟空间拓展三个方面,发现其用户黏性决定于其相对空间和组织形态的具体运作。均等化是公共文化服务空间提高群众普及率的前提,而组织运作形态体现着决策者针对服务者、服务对象政策、资本的制定和走向。所谓相对空间是指文化馆与周围物理空间、社会组织的实际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越紧密则越能提高空间的用户黏性,数字文化馆的建立于深圳市文化馆的意义在此。联盟使得各成员馆之间合作交流加强,信息平台的启用拉动了广大群众的积极响应,资源统筹可以发挥有限的资金成本的最大化效能。不过在新媒体时代下,随着人们的休闲娱乐活动聚集点转移到网络空间,公共文化服务亦开始由实体空间向虚拟空间进行拓展。如何在用户黏性概念的范畴中,使得公共文化服务的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效能都提高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汪晖,陈燕谷.文化与公共性[M].三联书店,2005.

[2]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学林出版社,1999.

[3]江逐浪.中国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发展中的几个内在问题[J].现代传播,2010(5):11-14.

[4]陈竹,叶珉.什么是真正的公共空间?——西方城市公共空间理论与空间公共性的判定[J].国际城市规划,2009,24(3):44-49.

个性化服务论文篇9

当前,我国的公共图书馆迎来了免费开放的浪潮,开始走上了免费的道路。公共图书馆的免费开放不仅仅是我国经济对文化投入方面的作用,更是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的结果。政府在公共图书馆的发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促进了图书馆事业的快速发展。但是,公共图书馆的免费开放当前并没有完善的理论基础,单单依靠实践与经验往往会导致“形式化”问题的出现,最终对图书馆免费开发的发展造成影响。

1 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的理论依据

1.1 免费开放的概念

免费开放的含义分为“免费”与“开放”两个方面“免费”指的是进入或享受图书馆的服务不收取费用,“开放”指的是在特定的范围之内,读者能够自由的进入图书馆,享受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免费开放的本质为国家文化所赋予民众的能够自由地利用图书馆的权利。免费开放的对象的范围是可以选择的,可以分为四个层次:仅针对本地居民、仅针对本国居民、针对境内的所有居民、针对全球人。免费开放主要可以体现为无障碍性、可检索性、可获得性、可读性与可使用性五个方面。

1.2 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的理论依据

1.2.1 图书馆学五定律

“图书馆学五定律”由阮冈纳赞在1931年提出,成为了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的理论方面的依据。其中,第二定律中指出图书馆应该向每个人都敞开大门,强调在图书馆的使用权利方面人人平等,而且还指出国家要从经费、立法与协调等方面为图书馆的免费开放提供保障。

1.2.2 公共物品理论

公共物品制度是每一个人都有权利使用并受益的物品,具有非排他与非竞争的特性。而公共图书馆属于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因此需要让公众进行免费的使用。

1.2.3 图书馆服务理论

在图书馆的服务理论中包括服务的原则、体系与理念等方面。其中平等服务的理论是我国在1949年之后所坚持的区分服务的原则被打破了;公益服务理论对图书馆出现的某些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纠正;服务本质论强调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性的属性,以上这些都是我国公共图书馆实现免费开放的理论基础。

1.2.4 公共图书馆理论

免费服务从19世纪中叶开始就成为了公共图书馆的基本原则。《公共图书馆宣言》中指出:“公共图书馆原则上应该提供免费服务”,虽经过多次修订但这点原则并未改变;英国在《图书馆宣言》中说明:“图书馆对社会的每一个成员免费开放”。这些以规定形式体现的原则成为了图书馆免费开放的主要理论依据。

2 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的相关理论

2.1 公共图书馆模式

《现代图书馆学理论》指出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模式主要包括城乡一体化、以城市为中心向乡村辐射、以社区为中心三种,依据我国当前的基本情况,以社区为中心的发展模式更加适合我国。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范畴从理论方面来讲,为所有人服务是具有必要性与可能性的,公共图书馆主要从社会基本服务的性质方面与其他类型的图书馆进行根本上的区分。在现实生活中,并不能够由于公共图书馆服务范围与服务能力而否认公共图书馆为“所有人”服务的性质。我国图书馆的服务理念经过长时间的反思之后逐渐实现了理性化,将免费服务作为了其根本原则。

2.2 公共图书馆的哲学

在针对公共图书馆的起源问题的争论中,J. H. Shera 和 Gwladys Spencer从社会需要与影像角度进行分析;Sidney Ditzion 和 Robert Lee 的解释主要是基于人道主义。不管上述关于公共图书馆是从哪个方面进行分析,都忽略了社会公平在人类文化与社会进步中的必须性。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的问题应该从哲学的角度进行对待,属于文化哲学的一个侧面。

2.3 图书馆的服务分类

在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过程中就出现了图书馆服务分类的问题,主要包括基础服务与高级服务。基础服务中包括信息与大众方面的服务,而高级服务包括知识与专业方面的服务。公共图书馆应该负责基础服务,高级服务则主要由专业图书馆服务。公共图书馆不能够仅仅将服务局限在借阅等方面,还应该将信息服务纳入其服务体系中,对公民的学习进修知道,满足学习型社会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

3 公共图书馆免费服务立体化模式

3.1 政府方面

政府在公共图书馆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要明确政府的主导作用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要明确政府的责任,政府在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的过程中要积极办馆,为图书馆负责;第二,明确政府的服务,服务性政府的建立使政府的工作转移到了公共服务方面,政府要为图书馆提供服务,通过图书馆这个公共服务部门为群众服务;第三,明确做到经费保障,政府应该确保图书馆的经费充足,提供运行与文献资源等方面的经费。

3.2 公共图书馆方面

在立体化模式中,公共图书馆发挥着关键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从战略的高度重视公共图书馆的免费服务,公共图书馆要抓住免费服务这个发展的契机,在组织免费开放的同时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图书馆要树立战略发展观念,实现图书馆的全面化的服务,对图书馆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综合、深入的思考。第二,加强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的制度建筑,制定具体实施的方案,按照相关的规定组织实施,明确信息资源免费的范围,明确“检索与咨询”的免费情况,明确收费的范围与标准。第三,要对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宣传与推广,还要注重公共素质的提高,将两者结合起来促进公共图书馆的有效利用。

3.3 公众方面

公众作为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的监督者,要对图书馆开放过程中的政策职责、免费情况等进行监督。公众在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图书馆的认识,对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要积极地参加图书馆组织的各种活动,爱护图书馆的公共设施。公众应该积极参与图书馆的管理,为政策提供建议与意见,为公共文化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要对公民针对公共图书馆的满意程度的调查,促进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工作的顺利开展。

个性化服务论文篇10

(赤峰学院 政法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社会公平的体现,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从农村牧区基本公共服务国外研究理论和国内研究理论入手,阐述了推进农村牧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研究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 :农牧区;公共服务;综述;意义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3-0082-02

基金项目: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资助(2013C080)

1 研究背景的演进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个理论命题是在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的.但对内蒙古边远城市来说意义重大,可延伸至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牧区的范围,由支持农牧业生产服务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扩展到农村牧区教育、医疗养老交通水电以及农村牧区新能源的建设上来.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2010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将“农村牧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重要的发展目标.农村牧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这个发展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者,系统地研究农村牧区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具有研究意义与实践价值.

我国的“十二五”规划纲要第八篇《改善民生》内容相当明确,它从百姓关心的就业完善、收入分配、医疗社保、住房等方面全部涵盖,充分尊重社会呼唤公平正义、改善民生的意愿,着重提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改革发展成果与民生改善对等,惠及人民,可以说是个不小的进步.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法则更进一步,即:2020年要做到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中在原有的基础上则更加明确和完善,进一步夯实了这些目标.这些提法表明党中央、国务院对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的高度重视,标志着新形势下,公共服务战略的形成,可以说,它既是对中国近百年来城乡建设道路探索历史逻辑的延续,更是一次重大的历史性突破.

2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阐述

当前我国这一领域的研究中,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概念还处于相对模糊阶段,并没有形成统一.其实,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已经把中小学义务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再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等归纳为基本公共服务范畴.可以说,这也是具有中国特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概念的雏形.当然,国内外学者们已经具备了公共服务的部分的共识,但并没有形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概念界定.但共识部分却很明晰,即:“基本公共服务是由政府等公共部门提供为主的,以公平正义为价值取向,为保障全体公民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而提供的,全体公民公平、平等、普遍享有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其具有基础性、公平性、普惠性、时代性、地域差异性等特征.”

“均等”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平均、相等的意思.“均等化”本质上是“平均、相等”向前的一个动态的过程.本研究报告的均等化并不意味着完全相等,而是相对的.内蒙古地区不同旗县、农牧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供给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成本等参差不齐,有局限性.所以“均等化”从另一个角度可理解为农牧民享有公共服务的机会均等,如:农牧民是否平等享受教育的权利;农牧民是否平等享受公共服务的资源;农牧民是否享有“公民平等待遇”等.毫无疑问,在一个国家迈向高度文明、高素质公民的进程中,无论性别、种族、老幼,作为公民基本享受的义务教育和医疗救助等公共服务,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应公开、公正、公平、合理,这才体现出国家的民主和进步.

本研究以内蒙古乡镇苏木为基础,试图通过聚类分析,挖掘不同类型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特点和差距,分析内蒙古农村牧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非均等化成因,具有较强针对性.并提出可操作性及对策建议.

3 国外基本公共服务研究理论综述

国外学者对公共服务问题已经探索很久,学界公认比较早论述此问题的是亚当·斯密(Smith.A.,1776),在他的著作《国富论》中,曾阐述和分析了公共服务的公平性,他认为国家有义务为全体公民合理公平的提供公共服务,这是国家的职责所在.学者萨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1954)在其著所著论文《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中,提出了“纯公共产品”的独特定义,涵盖了“公共服务均等化”思想.有意思的是,学者蒂伯特(Tiebout,1956)的著名“用脚投票”理论曾经风靡一时,不仅为政府提供地方性公共服务理论模式,还把消费者的偏好引入地方公共服务竞争机制中,给后来学者研究“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学者庇古(A C.Pigou)、威廉姆·贝弗里奇(William Beveridge)等则从福利经济学视角进行研究;学者布坎南(James Mcgill Buchanan,1950)在他的研究中揭示出分权体制下财政不合理、不公平规律.他认为应实施差别联邦税率来抑制各地区的人均收入不平衡,实现联邦财政税收横向合理.学者罗纳德·哈里·科斯(Ronald Harry Coase,1974)的“灯塔理论”则从产权角度,阐述公共服务的供给理论,为解决公共服务投资及管理提出了新鲜的思路.学者肯尼斯·阿罗(Kenneth J.Arrow,1971)则另辟蹊径,他注重从“效用主义”原点出发点,设计和甄别“均等化”财政制度的合理性.随着国际研究方向的纵深和时间推移,近年来西方学者对“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研究领域更加宽泛.如:学者Roy A.Carr-Hill(1994)的研究触角伸向了对OECD国家医疗水平均等化问题领域;学者James E.Lyons(2006)的研究方向定位于对美国教育服务均等化问题等.

本研究资料中,针对中国公共服务方面进行研究的外国学者有:学者Hofinan&Yusef(1995)通过研究得出了中国政府财政资源分配均等问题考虑不充分,不合理,直接导致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差异扩大化.学者Jin、Qian& Weingast(1999)则认为中国的财政包干制度虽缩小了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但其衡量标准以地方分成比例依赖于中国财政分权制度.学者Thomas Berniston(2006)从研究中得出:产生城乡差距和城乡公共服务不均等的直接原因,应归咎为政府为盲目实现城市工业化的目标,将公共服务投向城市,在农村和城市实施不同的教育、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的系列政策所导致.研究中国问题的外国学者虽很多,但对本领域研究共识是:城乡“公共服务不均等”的原因,突出的问题就是城乡之间收入差距过大.

4 国内基本公共服务研究理论综述

国内研究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学者有:学者江明融(2006)是最早系统界定公共服务均等化内涵的国内学者.他将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概念,从原来仅限于公共产品与服务收益分享方面,扩展到公共产品与服务供给成本分摊、财力均衡配置等方面.学者安体富、任强(2007)通过阐释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若干理论,使研究这一领域上了新台阶.岳军(2009)提出地方政府的行为偏好及其对经济增长和公共服务目标的选择,是形成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主要原因.学者匡小平、肖建华(2010)认为公共服务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源于财政分权的制度安排及各层次政府职能的混乱,如改善公共服务供给和促进服务型政府的形成,则需要通过法律界定各级政府的具体职能.学者刘尚希(2007)对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及政策路径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卢洪友、李凌(2008)认为财政横向公平是财政均等化制度设计的根本,良好的均等化制度特征是客观、激励相容、不被控制和透明.学者李少惠(2009)认为:把原有的城市居民分享型的公共服务体制变为城乡居民共享型的公共服务体制,必须严格按照城乡共需型公共服务实行均等供给、城乡差异型公共服务方面实行差异性供给的原则执行.学者宋生瑛(2009)则指出:导致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严重不均等的重要原因.是二元经济结构及城乡分割的治理机制的不合理.学者刘斌等(2010)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西部省(市、自治区)的基本公共服务进行判断,得出结论:新疆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实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陕西、内蒙古、重庆和全国持平;其余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有相当大的差距,并且西部省(市、自治区)之间分化十分显著.学者孙友祥、柯文昌(2011)认为: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是造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重要因素.专门对内蒙古基本公共服务进行研究的有: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课题组(2010)对内蒙古城乡社会保障体系进行研究,指出内蒙古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滞后,全区东中西部社会保障发展不平衡,农村牧区和基层社会保障管理工作基础薄弱,设施简陋.学者包满达(2009)认为:内蒙古地区公共服务水平虽有显著提高,但仍然存在基本公共服务在地区之间不平衡、城乡之间不平衡等问题.学者王德娟(2008)研究内蒙古农牧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财政政策角度论证了产生农村牧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原因.学者贾康(2009)认为:不同区域、城乡、居民个人之间享受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是否到位,是成熟“公共服务均等化”常态化表现.

通过研究发现,目前对内蒙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内蒙古农村牧区之间、农村牧区与城镇之间、农牧民与城镇居民个人之间公共服务的差距有多大?非均等化有什么负面效应?基层财政体制和其它的制度安排在农村牧区基本公共服务中扮演什么角色?应该说这些研究还不深入.

5 研究意义和价值

近年来,我国经济稳步发展,税收收入快速增长,然而公共服务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并没有出现同步改善.内蒙古作为西部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牧区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现象比较突出.所以推进内蒙古农村牧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人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不仅符合社会发展的宗旨,更有利于内蒙古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边疆繁荣稳定.从理论上,对上述问题的研究有助于:(1)充实管理学、财政学理论对发展中国家落后地区公共服务型政府管理体制及公共财政制度完善的研究.(2)关注弱势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民生问题.(3)寻求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干预经济的科学手段,实现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经济可持续增长.

本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分析内蒙古农村牧区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成因,以乡镇苏木为基础,通过聚类分析,挖掘不同类型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特点和差距,提出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咨询、支持和参考.

参考文献:

〔1〕崔登峰,朱金鹤.西部边疆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

〔2〕孙友详,柯文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价值、困境与出路[J].理论参考,2011(1).

〔3〕王加林,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财政制度创新[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4〕徐增辉.制约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深层原因[J].经济纵横,2012(2).

〔5〕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2007/08中国人类发展报告——惠及13亿人的基本公共服务[M].北京: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8.

〔6〕韩鹏.“农村牧区”基本养老保险内涵的胪析与思考[J].科学与管理,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