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措施十篇

时间:2023-11-02 17:37:10

个性化护理措施

个性化护理措施篇1

【关键词】个性化;产科;优质护理措施;满意度

医疗护理服务模式的改变,让人们对医疗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临床护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为加强医院护理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2010年卫生部在全国卫生系统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我科积极响应卫生部、医院的号召,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和人文关怀融入到对患者的护理服务中,在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专业技术服务的同时,根据产科特点,于今年初制定了“用心服务女性,用爱呵护姐妹”的服务理念,为母婴提供人性化、个性化服务,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体会如下:

1资料

1.1病员资料 2013年1月----6月,接受过个性化服务的产科孕产妇及其家属300人次。

1.2个性化服务内容 个性化优质护理服务措施覆盖母亲、婴儿。

1.2.1发放护士名片,并考核调查其的及时性、有效性。护士名片切实解决病员的需求,提升我科护理形象,增进护患友谊增加孕产妇对护士的信任感。

1.2.2加强护士的基础护理,夯实专科护理知识技能。让病员切实感受到优质护理。

1.2.3免费为产妇行按摩、新生儿抚触、新生儿水疗等,并定期召开工休座谈会,一对一培训产妇及其家属护理婴儿的能力。

1.2.4开展导乐分娩、助产士全程陪产、气囊仿生助产术、无痛分娩分娩,减轻准妈妈分娩时的痛苦

1.2.5为患者及家属提供针线,老花镜,吹风等便民设施,让患者及家属感觉家的温暖,贴心服务。

1.2.6分阶段实施健康教育,提高病人自我照顾能力,根据孕产妇的特点及疾病特点,提供专业指导,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让患者减少焦虑,更好的回归社会充分认识生活提供生活质量。

2效果评价

个性化专业化的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在我科实施期间成果显著。经过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出院满意度调查,无一投诉护理人员的发生,满意率100%,真正感受到产科护士对她们的爱护、关心,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均有了显著提高,增强了孕产妇对我科的信赖程度,由于病员满意度提高,护理人员对自己职业认同感得到加强,护患关系更加和谐。取得了社会满意、患者满意、家属满意的效果。

个性化护理措施篇2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护理干预;临床疗效

中国人口结构逐步进入老龄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人群成为社区医疗服务的主要对象。针对社区众多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构建基层社区的高效、科学的护理干预体系,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患者病情演变的临床意义重大。本组研究对社区内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个性化干预护理临床疗效满意,现将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社区内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其中对照组40例,男性25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68.5±9.4)岁;病程(18.2±6.2)年。干预组男性28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70.1±9.7)年;病程(20.1±7.1)年。两组患者均符合1993年WHO与国际高血压学会(SIH)关于高血压诊断标准[1],并排除精神障碍、认知障碍、老年痴呆、继发性高血压等其他严重并发症。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况无明显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均由社区基层医护人员建立个人卫生医疗档案,定期开展高血压疾病健康教育,内容包括高血压疾病常识宣传、讲解,发放高血压保健资料,不定时开展计划性的医疗随访。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2.1心理干预原发性高血压是慢性疾病,心理因素直接影响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基层医护人员应主动沟通患者,倾听患者主诉,了解其心理状态,帮助克服悲观消极情绪;积极寻求社会家庭支持,指导患者家属对其实施正面心理疏导,让患者保持乐观、稳定的心态积极配合正规治疗。

1.2.2认知干预针对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高血压的基本概念、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恢复。让患者认识高血压治疗时间的长期性,须按照医嘱要求长期服用降压药物,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

1.2.3饮食干预指导患者科学膳食,定时定量,低盐低脂饮食,补充维生素。严格控制钠摄入量,

1.2.4用药干预对患者全面细致讲解各种降压药物的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及药效机制,指导患者规范用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防止擅自违规用药。高血压疾病协同用药疗效明显且不良反应少。药物剂量一般由少到多,逐次递增,待患者血压稳定后保持维持量。不宜睡前服用降压药,服药期间不宜饮酒或做剧烈运动。指导患者学会自我检测血压,根据血压变化情况及时调整降压药服用剂量。

1.3疗效评价指标根据1993年WHO与ISH高血压防治标准[1]:收缩压

1.4统计学方法本组研究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s)检验,以P

2结果

本组研究中,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1.3%;患者治疗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组心理状态良好,抑郁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基础社区医疗保健模式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预防保健、医疗康复临床意义重大。高血压为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病程长,血压不稳定、病情进行性发展等临床特点,加上老年患者认知能力与治疗依从性偏低,容易诱发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高血压患者后期的生活质量[2]。因此,建立长期稳定的基层医疗保健机制,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是对临床治疗的有效延伸,能切实保障社区老年患者的生命质量。

本组研究通过实施心理干预、认知干预、饮食干预、用药干预的个性化基层社区护理措施,患者的心理状况基本稳定,抑郁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了解了高血压的基本理论常识,饮食科学规范,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认真遵照医嘱科学用药,血压基本稳定。基层社区护理干预能让患者自我保健意识明显增强,形成科学规律的生活行为方式,提高了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社区基层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个性化护理措施篇3

武汉市中医医院 湖北省武汉市 430014

【摘 要】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在肝胆外科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在我院行择期肝胆外科手术治疗的92 例患者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6 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常规护理,给予干预组患者围手术期个性化护理。结果:干预组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率、血压情况与入院时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的血压和心率明显高于入院时和干预组患者(P<0.05),干预组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满意度为89.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1.8%(P<0.05)。结论:对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可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

关键词 个体化护理;肝胆外科;围手术期;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 年6 月至2014 年6 月期间在我院肝胆外科行择期手术的92 例患者参与本次研究。92 例患者中,男性患者49 例,女性患者43 例,年龄在25~71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6±1.2)岁。采用摸球法将92 例患者平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手术部位上比较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比较意义。

1.2 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主要包括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等。给予干预组患者个体化护理,主要护理内容如下。(1)心理护理。在肝胆外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人员应善于观察患者的心理情况,对于出现不良情绪的患者,及时与其进行沟通,帮助患者排解不良心理情绪,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2)健康教育。围手术期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讲解相关手术知识以及术后应注意的一些具体事项。对于患者家属提出的问题给予耐心细致的回答,以解除患者及其家属对相关手术知识的误解,纠正患者及其家属的错误观念,使患者能够安心接受治疗。(3)生命体征监测。术后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和入院时的血压和心率情况,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对我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理满意度通过向患者发放我院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获得。满意度调查问卷中共包括4 项内容,分别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和不满意。护理满意度等于非常满意(%)+ 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 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 进行检验,采用平均数± 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 进行检验,P<0.05 代表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压、心率情况比较

入院时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情况比较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实施护理后,干预组患者围手术期的血压、心率情况与入院时比较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而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的血压、心率均明显升高,与干预组患者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1。

2.2 护理满意度比较

我院本次共发放92 份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回收92 份,经计算得出干预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满意度为89.2%,对照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满意度为71.8%,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我院本次研究对干预组患者实施了个体化护理,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围手术期的血压、心率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围手术其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该研究结果与上述临床实践所得结果一致,进一步证实了个性化护理在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患者临床护理中的重要应用价值,同时也说明该种护理方法是一种值得临床深入应用和推广的护理方法。

个性化护理措施篇4

【关键词】 预见性思维;护理;抢救

作者单位:450053 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护理部 急救是一项特殊的护理工作,对速度和准确度要求非常高。急救护士必须具备危机意识、运用预见性思维进行分析问题思考对策的能力,迅速实施抢救措施。预见性思维就是“先人一步”、“先物一步”、“先事一步”地从细枝末节中把握“大量的东西”,从“特殊个别”中把握“普遍的东西”,从萌生隐蔽中把握趋势的东西[1]。尤其在妇产科出血性急症抢救中,因其出血凶猛迅速,对护理急救人员要求更高,预见性护理措施的作用更加明显。自2011年始两年内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抢救妇产科出血性急症33例,现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

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抢救妇产科出血>800 ml急症33例,其中:胎盘早剥8例、胎盘植入伴出血5例、输卵管妊娠破裂13例、卵巢妊娠破裂2例,黄体破裂4例,子宫破裂1例。

2 方法

成立急救小组,各成员在抢救的过程中分管不同的角色协作配合,护理部根据抢救流程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

21 急救前措施

211 填报护理风险预警表,预警预防措施 应用预见性思维进行管理,不仅能对护理工作进行综合观察、分析、评价及预测,且能从多角度、多方面看待问题,提出预防措施,保障护理安全。对危重患者管理实施护理风险预警制,即科室根据患者有可能发生的问题,填写护理风险预警表,护理部查看患者后组织相关人员讨论,提出相应预防措施[2]。

除护士长把预见性思维应用于日常排班及每天排备班或弹性班、危重症护理外,护理部有求护士熟知应急预案,随机现场模拟抢救场景考核护士,经常根据不同的重点内容要求科室对工作中存在的隐患进行排查,调配人员积极预防在先,不是被动地等待处理问题,从而保障安全。

212 制定急救流程,组合急救物品 制定各种妇产科出血急症抢救流程。护理抢救行为不是被动的执行医嘱,而是要在实施各种抢救措施的同时,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可能发生的情况变化,做好下一轮抢救的准备,随时应用预见性护理措施组合急救物品。在制定各种急救流程时,将急救物品按照各种急症抢救流程分类组合摆放,以便争分夺秒地抢救。使用抢救器材时,把思维定势在快速预见、迅速反应、果断决定上,即使突发意外情况时也能沉着冷静决定最佳方法[3]。

213 对重点部门急救人员培训考核、模拟演练 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对重点部门急救人员进行理论、技能培训如熟知抢救流程、熟练掌握抢救器材的性能、观摩操作录像、使用模拟人反复练习、参与抢救人员的经验分享、练好基本功等分步骤培训实施。培训护士各种抢救器材的使用,要求掌握适应症和操作方法及排除故障的方法。要求护士熟练使用抢救器材,提高预见性运用抢救器材能力,和医生配合默契,提高抢救成功率。

急救模拟操作演练,主要考核护士对急救、病情观察、抢救流程的掌握熟练程度及与医生的配合能力,重点是急救流程、急救药物及急救器材的使用熟练程度。按照常见妇产科危重症制定的抢救流程,进行应急演练,模拟紧张的抢救场景。

重点部门护理人员经护理部理论、技能、现场模拟考核合格后,颁发合格证书,实施持证上岗。

22 急救中措施

221 提高护士对病情的观察能力 在急救医疗护理中,预见性病情观察可以理解为提前预知最可能出现的病情变化或可能发生的严重并发症,以及病情急骤恶化时,观察其预警征象,以便采取预见性护理及医疗防治措施,从而提高急诊患者抢救成功率和生存质量[4]。对患者的病情实时评估,做到随时观察患者的动态变化,在动态中评估护理预见性措施是否有效,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在抢救初期,因人员少,及时穿刺静脉通道,输注抢救药物,待到抢救小组成员到位后,按照分工协作进行抢救。专人书写记录护理文书,专人抢救,专人对外协调,使抢救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222 转运前措施 转运危重患者时,提前联系转运医院做好准备,安排转运车辆,准备相应的急救设施,预测运送中可能会出现的紧急情况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和必要的抢救人员,并由参与抢救医护人员护送,做好各抢救环节的衔接。

23 急救后措施 对每次急救进行梳理总结,医护人员回忆抢救过程,再次检查医嘱的开具及执行情况,提供医疗文书的法律举证。根据需要改进的情况总结心得,对抢救流程进行再次优化和管理。对急救药品及设施进行终末处置,及时补充归位,为以后抢救做准备。

3 结果

33例妇产科急症出血患者经过抢救,现场成功抢救33例,转院2人,预后良好。

4 讨论

41 减少医疗纠纷 运用预见性思维进行护理,降低了医疗纠纷的发生。由于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患者及家属不了解病情的进展过程。如果没有预见性的分析和沟通,势必造成医患之间的医疗纠纷,预先告知患者病情,使其了解疾病的发展和预后,可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4]。认真书写护理文书,提供法律举证依据。

42 培养护士预见性思维的应用能力 危重患者病情变化快且发展迅速,需要护士能够及时准确并且要有预见性做出正确的判断决策。应加强对护理人员临床思维能力方面的理论培训,注重临床思维、分析判断能力的培养[6]。培养护士敏锐的观察和应变能力,定期进行理论和技能培训,增强危机意识,熟练掌握危机时的应对措施,及时遇到紧急情况时,也能沉着冷静、有条不紊地处理。

43 优化抢救流程和抢救管理 平时经常对抢救物品管理进行再研究,一要是在抢救实践中不断研究那些已经明确处于完好应急状态的物品是否有还可能再改进之处;二是研究现行的管理办法是否合理及再完善之处。抢救物品组合再研究过程可使完好应急状态的研究、制定、恢复、保持等几个环节首尾衔接,环环相扣,从而保证抢救物品管理在急救实践中不断完善[7]。总结抢救心得,根据需要改进的方面进行抢救流程优化。

44 使安全管理更积极主动 预见性思维是对未来的各种可能进行分析的思维过程,护理管理者应用预见性思维管理,能够提醒护理人员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减少护士工作盲目性和被动性,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保证了护理安全。

参 考 文 献

[1] 杨静光从预见性思维看当前公共危机管理的前置管理.思想研究,2009,26(6):12.

[2] 王银玉,罗金凤,万青,等预见性思维在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4):35.

[3] 翁桂凤急诊科低年资护士预见性思维的培养吉林医学,2012,33(9):2011.

[4] 张东林,黄素芳,李秀云,等预见性思维在急诊病情观察中的应用.护理学杂志,2008,11(23):5253.

个性化护理措施篇5

关键词:内分泌科护理;人性化护理;应用效果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对医疗治疗模式以及治疗方式也在不断的完善和改进,人们对医疗卫生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在这样的情况下,医院的经营管理方式出现了很大的改变,各项护理操作实施人性化原则,这样才能有效的提升医院的整体工作质量[1]。人性化护理属于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新颖的、整体的、特殊性的以及有效的护理模式,其运用人性化护理服务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的就医环境,让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感到舒适、方便及对护理人员满意,此外,通过实施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缓解患者的恐惧及紧张和心理,让患者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2]。本文分析了内分泌科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间诊治的200例内分泌科疾病患者,其中110例为男性,90例为女性;年龄在17~70岁之间,平均为(33.6±3.4)岁;将所选的患者均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未见明显差异,可以进行比较(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具体内容包括药物治疗、饮食控制、运动治疗以及明确饮食禁忌等。当患者出现其它慢性并发症时,要注意其对神经及血管系统异常的患者观察。观察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具体为:对患者实施相应的环境护理及心理护理措施。环境护理为患者提供舒适、方便、整洁以及幽静的治疗环境,在病房内放置其它的基础设备及绿色植物,为患者提供所需的日常生活用品[3]。心理护理是通过与患者的交流,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对其不良情绪进行消除,提升其治疗的信心。①健康教育:对于病情较轻、病程较短的患者,要实施积极的预防措施;对于病情较重、病程较长的患者,同时具有一定并发症出现几率的患者来说,要积极预防并发症出现。最大限度的降低患者的身体痛苦,实现良好的自我管理。②语言情感交流:护理人员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尤其要注意语气、语言以及表情等能够进行情感交流的东西,要仔细、真诚的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充分尊重患者,能够真正的学会换位思考,像亲人一样呵护患者,建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在与患者沟通过程中,应微笑礼貌、态度和蔼以及行为大方,能够积极主动的关心患者的病情,帮助患者尽快解决存在的难题[4]。③语言情感交流:在对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操作时,要尤其注意语气、语言及表情的交流,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要仔细、认真的给予回答,充分尊重患者的隐私。④环境护理:为内分泌患者建立一个良好温馨的病房环境,这也是实施人性化护理的基本内容,定时为患者开窗通风,控制室内的温湿度。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患者入院后对其实施健康教育,让其掌握有关医疗护理方面的知识,提升患者的知识含量,最大限度的降低治疗矛盾出现几率。

1.3统计学方法 进行统计学分析时采用SPSS 15.0系统软件,用t检验表示计量资料,P

2 结果

通过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发展,护理方式也在逐渐的改变,首要要通过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服务理念逐渐的理顺护理模式,另外,对护理操作赋予新的性质,过去的护理主要是实施疾病的护理措施,然而人性化护理需要过去到整个身心健康的护理措施,特别是内分泌科患者,其为一个顽固性疾病,临床治疗难度大,一些患者存在焦虑情绪。人性化护理是一种现代医学护理模式,主要以患者为中心,对患者的心理、生理以及精神上实施全方位的治疗及护理操作[5]。在内分泌科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的效果@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升医院的整体形象。

进入内分泌科治疗的患者多年龄较大,大多数身体基础条件不佳,长期患有基础疾病,因而对服务的需求相对较高,护理人员需要改变以往重医疗轻护理的现象。建立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服务理念。人性化护理不仅仅是单纯接待患者及实施机械性的操作,而是需要坚持以人文本的理念,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坚持以关爱生命,关爱患者为前提,将同情心和责任性充分的融入的护理操作中。

通过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内分泌科患者实施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所取得的效果更好,有效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提升医院内的整体信誉和形象。

参考文献:

[1]郝秀华,周艳.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20(06):845-846.

[2]袁向芳.人性化护理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伤残医学.2014,28(06):341-342.

[3]郑秀君,朱秋芸.糖尿病护理中人性化服务的应用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6(16):415-416.

个性化护理措施篇6

关键词:公路 养护 措施 管理

一、公路路面的养护性措施的必要性分析

公路路面的预防性养护是一种防患于未然的做法,其主要的目的在于防止病害对道路破坏的程度,一般性的道路路面层保护方式是通过对道路的维护工作来进行的,这种维护工作是一项工程小而且对交通运输有着微小影响的一种方式,另外道路预防性养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道路的危险性,通过维修是公路的路面的到修复,让道路使用者能真实地感受到道路的舒适性。

对于公路的路面养护可以降低道路在整个使用寿命中的成本期限,对于道路的全寿命而言,在公路的前期建设中就需要加以考虑道路建设费用和路面整体结构带来的费用成本,根据数据调查显示,针对一切符合道路建设标准而建成的公路的使用寿命是85%,而在使用期间它的寿命就下降40%,在这一时间段道路的变化不会发生明显性变化,但是如果这时候不加以预防性的养护,那么在之后的不到45%的使用时间内它的寿命会不断地下降,直到道路彻底的损坏,所以从这个角度分析,就可以看出道路养护是一项多么重要的举措。

二、关于公路养护的现状分析

虽然近几年我国对于道路养方面已经加以重视,但是由于许多的具体法制没能落实到位,所以导致道路养护方面出现诸多的问题。

1、国外公路路面养护的现状

随着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世界各国现阶段已经将发展目标转移到现有物质的维护上,例如:在共同拥有的环境问题上,已经开始发展全世界保护措施;在铁路、公路上采取预防性养护等。虽然我国现阶段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一观点,但是却远远不及国外。

在国外的许多的国家,如果英国、美国等,他们在公路的养护上都依据做到了显著的效果,其中最主要的是国家在道路养护上投入大量资金,国家扶持这一项目的进行。在美国,对于道路的养护费用上他们投入30%--50%资金,对于高端的公路更是需要高端的技术手段来完成养护,另一方面由于科技的进步也给公路养护带来利益,美国通过运用高端科技将公路的养护设备进行不断升级,进而达到显著效果。

2、国内公路的养护现状分析

在之前已经说到我国现阶段已经认识到公路养护的重要性,但是在制度实施上却不能做到很到位,近些年来,不断的出现由于道路损坏而造成的交通事故的现象,这些路面建设都是早期的建设,由于缺乏养护导致公路出现不可修复的损坏,所以我国在公路养护方面欠下很多债。这些问题的出现有的是由于养护的技术出现问题,有的是养护时所用的机械设备不断先进,有的是政府的费用投资问题,总之种种问题的出现导致我国的公路养护问题迫在眉睫。2007年,我国的政府指导方针在道路养护管理方面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制定了要落实道路安全养护措施的实施,努力提升国民出行便利问题,解决公路管理服务能力,是公路的使用更快速更安全。

三、公路的养护重在预防

对于公路的养护不是一朝一夕的想法和举动,而是经过有一定的部署和规划的,是需要在前期的计划中就要提出种种措施的实施可能性,一般性的对于我国的公路养护问题主要出现路面损坏,使用寿命短,维修费用巨大等,所以针对以上提出相应的措施:

1、公路保护层的加封

如果不想使公路的质量留有后患,道路修建就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在所修好的公路上再添加一层超薄的保护层,这样可以加大路面的抗压力,增强道路使用寿命。

2、公路裂缝的修复

对于公路表面出现的裂缝问题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但是也是一种最为严重的问题,正是由于裂缝的出现导致公路结构发生变化,最后彻底使内部发生坍塌。所以由于表面裂缝时所采用的措施一般性有用还原剂来封闭裂缝,用混凝土稀浆来灌满裂缝,再用沥青进行封闭,有的是表面进行石屑封闭,总之一句话,这些措施都是为了裂缝损坏而进行的补救,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抗滑、改变道路面上的平整度以及起到隔水分的功效。

3、公路表面处的保护

对公路的表面进行适当的放一些薄层罩面,这样可以增加路面的恢复功能,对破坏性较大的因素可以起到一定的租个功效。此项措施是近几年我国公路上养护浇筑沥青是常用的一种手段,表面处的原理是利用高分子聚合物自身改变来实现与乳化的沥青相结合,再结合空气中的水分和公路中的其他原料最后形成抗性较强的微表面。这以措施有一个缺点,就是在对于依据损坏严重的公路起不到很好的效果。

4、公路信息化的管理

将公路进行全面的信息化管理监测,通过网络的信息化管理将最新的公路路况问题呈现出来,管理单位通过系统平台的提示进行问题反馈,这样工作人员就能第一时间知晓公路状况,既缩短了时间又节省了人力物力,还在效率上大大提高,这样对公路的养护问题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另外对公路检测所传的信息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加强工作人员的管理工作,提高信息的准确性,避免在时间上以及效率上出现纰漏。

四、未来公路养护的措施和方向

对于公路预防性养护的发展方向,我们一定要在不足的措施基础上进行改革,首先要升级公路的养护系统,实现公路的数据控制化;另一方面要加强养护部门的信息承接问题,对于频繁发生问题的公路要进行常规性的检查,不容忽视;建立路面养护系统的评价和预测方面的工作,把数据进行联网检查,将最新的数据上传,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公路养护问题的公有化。网络管理模式的建立,如果工作人员在巡查公路时发现某段公路受损,那么就可以启用无线网络模式将数据库信息传到本部,从而实现问题的解决,避免公路进一步恶化;运用GIS技术,将每条公路都与空间中的要素进行虚拟连接,这样就可以通过网络显示装置将每段公路的路况状态呈现在地图上,这一方向可以最大程度上掌握公路信息。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道路交通变得越来越重要,更是一条又一条道路相继的建立起来,而公路道路的增加,随之而来就是公路的日常养护问题也日益呈现出来。在道路养护方面,有关的部门需要积极的为道路的养护发挥因地制宜,提出适合的措施和方法,尽可能的将公路的损坏降低到最低。积极对公路养护问题进行重视,对公路前期可以解决的问题一定要提前进行预防并给予解决,加强公路养护管理部门的管理工作,用科学的角度、理性的思维来养护公路,对于高速公路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养护技术的实施。

参考文献:

[1]武 鹤 公路养护技术与管理[M]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3

个性化护理措施篇7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优质服务;患者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0528-02

医院急诊室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为最大限度的降低患者的痛苦感,需要本着人性化情感的需求,关注护理工作中的小细节,对患者实施全方位的高质量的护理措施,不断提升医院急诊室护理工作水平及质量,促进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进一步提高。本院急诊室所实施的人性化优质护理措施,现将相关情况及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自2010年12月~2011年6月急诊室留观或输液患者100例,男58例,女42例,年龄28岁~73岁,平均年龄32.1±1.5岁。

1.2 方法:

1.2.1 分析方法:选取本院急诊室留观患者及输液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对A组患者实施普通护理措施,B组患者实施人性化优质护理措施。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主要内容为:①对急诊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②工作效率;③收费是否合理;④是否感受到人性化关怀;⑤就诊环境是否满意。提供满意、基本满意以及不满意三个选项,接受问卷调查的患者对于一个单位的选择具有唯一性。

1.2.2 人性化优质护理方法:①积极职业服务心态的主观养成,急诊科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时要做到:谈吐大方、举止文明、微笑服务、积极沟通,真正将患者作为开展护理工作的中心。②突出急诊优质护理服务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关注护理细节,对输液中心实施全方位细节管理,切实了解患者实际需求,在患者输液过程中提供一次性水杯及饮用水;气温较低时提供暖水袋及毛毯;其次,耐心解答患者疑问,及时告知患者诊疗情况,并进行健康保健知识宣传及教育;再次,为患者就诊提供便利,例如,急诊室留观或输液患者需要如厕,安排专门护士陪同,帮助或指导患者或家属挂号、缴费及取药;并且还会将患者进行专人护送检查。除此之外,还要提供相应的问询服务,将相关的收费方法及制度在公告栏予以公示,针对患者及其家属关于收费的疑问,要耐心的加以解释,真正做到收费的公开化和透明化。③注意保持环境的干净和整洁,为患者提供适宜的就诊环境,我们开展了电话随访,我们急诊科从2010年12月开始开展了星级服务,创先争优活动。

1.2.3 统计方法: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分析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用X2检验,以P

2.结果

回收两组患者问卷资料,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具体问卷调查结果,(见表1)。

上述表格中相关数据显示,接受普通护理措施的50例A组患者,对护理工作表示满意的有8例,基本满意的有12例,有30例患者表示不满意,满意度40%;接受人性化优质护理措施的50例B组患者,对护理工作表示满意的有46例,基本满意的有4例,满意度为100%。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意见反馈具有明显差异,P

3.讨论

所谓满意度是患者从自身主观意识出发,按照自身对健康的认识,结合自身经济清理以及对医疗护理工作的心理预期,对所接受的诊疗及护理措施作出的主观评判。医院的急诊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为确保顺利开展工作,最大限度的减轻患者的痛苦感,急诊室护理工作需要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结合医院急诊科室的实际情况以及工作特性,按照人性化情感关怀的要求,关注护理工作的细节问题,采取全方位的优质护理措施,体现人文关怀,促进医院急诊室护理工作质量及水平的提升,进而使患者对急诊护理工作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在住院期间,护理人员要经常接触患者,了解病情的动态变化和心理活动,对狂躁患者应善于诱导,避免使用激惹性语言,对其中严重的要隔离保护,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这时护士要镇定,动作要机智敏捷,要迅速组织人力完成保护工作,并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保护是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以取得患者家属的理解与配合,否则,患者及其家属都会认为保护性工作对患者不利,甚至有加害之意;对关系妄想和被害妄想的要给予同情和安慰;对钟情妄想的要举止稳重,保持一定的严肃性;对罪恶妄想和嫉妒妄想的要加强心理疏导;对幻觉丰富的要观察其突发行为并给予对症处理;对夸大妄想的不可与其争辩。对强迫症患者要指导他们“顺其自然,忍受痛苦,为所当为”,即忍受症状带来的焦虑情绪,接受症状的存在,不试图排除和抵抗症状,积极投入行动中,打破关注症状的精神交互作用。

本院急诊科室从本院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急诊科室的特殊性质,注重对护理人员职业心态的引导及培养,使每个护理工作人员都养成积极良好的职业心态,以高度的责任感及工作热情投入到护理工作中去;所实行的急诊人文优质服务,真正将患者视为护理工作的中心,及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使患者感受到人文情感关怀,使患者对急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很大程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蒙连新,黄惠清,蒙丹彬,韦惠云,马春节,覃永朴.全程护理服务对住院病人满意度的影响.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护理专辑),2006年:第S2期.

[2] 张友芳,冯怿霞,成守珍,卢桂芳.人本原理在ICU病人护理中的应用.现代护理,2006年:第24期.

个性化护理措施篇8

    一、贸易保护主义与贸易保护的界定

    每当大的经济危机来临之时,就会出现贸易保护主义与贸易自由主义之争。其实,完全的贸易保护主义和完全的贸易自由主义都是不存在的。这其实是两个端点,现实中各国的贸易政策都是在两端之间的某一个点上。

    不可否认,贸易自由化仍然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大趋势。但随着世界经济增长加快,各国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显著扩大。特别是发达国家与部分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增长中的不同表现,使得贸易保护主义赖以存在的环境并没有改变,所以贸易保护主义不会消失,相反会出现愈演愈烈的趋势。为了共同的利益,各国仍然会一如既往地参与贸易自由化的进程。而为了本国利益的最大化,贸易保护也会随时成为各国的政策选择。因此,贸易自由化将与贸易保护相互交织,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常态。

    可以说,保护实际是政府运用权力,用“有形的手”对经济进行干预。至于政府如何干预,在国际贸易中体现的是贸易保护与贸易保护主义之间的关系。①WTO的目的就是要使每个成员都遵守WTO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自由和公平竞争为核心的基本原则,在得益于国际分工与国际市场的同时,每个成员也都按照WTO的规定对国内市场尽力进行保护,维护和扩大国内市场的占有份额。可见,WTO的目标是实现自由贸易,WTO规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成员方的政府干预权力。同时,WTO在推动贸易自由化的过程中出于对成员方发展现状和经济安全的考虑也提供了保护性的贸易工具。WTO的透明度原则便是要求贸易政策都必须表现为法律。一方面是鼓励更自由的贸易,通过谈判削减贸易壁垒,要求无差别待遇、透明度,要求明确政府管理贸易的规则。另一方面,各成员政府仍具有管制贸易的权力,承认关税的合法存在,允许在特定情况下征收附加关税,以及对幼稚产业的特别保护;对于尚未作出开放承诺的服务部门,不适用国民待遇;可限制某些国内短缺的物资出口;可以对进出口产品设置技术、安全和质量标准,对达不到标准和规格的产品禁止进出口等。从WTO的谈判和规则及其成员的贸易实践,我们可以看到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的对立统一,市场经济和政府干预的对立统一。

    由此可见,贸易保护与贸易保护主义不可等同。贸易保护是一个中性概念。贸易保护是指WTO成员在WTO规则允许的保护范围内,在符合相应的前提条件下对本国经济利益或产业利益实施的保护。而贸易保护主义则是指超越了WTO规则允许的保护范围,不符合相应的前提条件对本国经济利益或产业利益施加的保护,这样的保护由于超越规则而会给其他成员方的合法利益造成损害。

    在经济衰退的背景下,不少国家和地区为了保护本地市场和就业,常以WTO中某些模糊性规则打“擦边球”,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滥用贸易救济措施,指责一些新兴经济体的国内汇率机制,声称低估汇率是贸易保护主义,质疑和挑战贸易伙伴的财政、税收、金融、产业发展、资源配置管理等政策措施,甚至用劳工、低碳等标准对进口产品设限,意在借此推行西方人权价值观和经济发展模式。作为贸易大国,我国出口产品近年来在海外市场遭遇了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特殊保障措施、产品召回或通报等各种形式的贸易限制措施。我国已连续15年成为全球反倾销调查的重点,每年涉案损失300多亿美元。2009年我国出口占全球的9.6%,而遭受的反倾销案件却占全球的40%左右。反倾销和反补贴“双反”调查成为个别国家对华调查的主要形式,2009年国外对华启动的13起反补贴调查案件中,12起伴随反倾销调查。涉华保障措施和特别保障措施案件增多,2009年占国外对华贸易救济调查案件总数的25.4%。②2004年以来,国外将我国诉诸世贸组织争端机制的案件,涉及集成电路、汽车、原材料等领域的产业政策以及金融、关税政策。可见,金融危机催生了全球范围内的贸易保护主义,贸易保护措施的滋生和泛滥,也暴露了WTO在限制贸易保护主义方面存在的缺陷。

    二、WTO有关贸易保护的规定

    目前,WTO法律条文中可用于保护本国产业的条款日趋减少,保护力度越来越小,保护期限越来越短,所需条件越来越苛刻。③因而,此次经济危机期间出现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主要是成员方利用WTO法律条款中存在的漏洞,滥用WTO规则来实现保护目的。现主要围绕几种常见的WTO框架下合法的贸易保护措施加以分析:

    1.关税

    GATT和WTO均承认以关税保护国内市场是合法的,理由是关税透明度高,谈判比较容易,而且比较容易执行。依WTO有关条款规定,各成员方通过谈判确立的关税减让幅度需列入减让表中,不得随意提高,从而使谈判达到的税率成为有关成员方的最高税率,此为关税保护原则。关税保护原则的实质是在逐步减少贸易壁垒的过程中,使各成员方仍能够通过关税实现对本国产业的合法保护,从而使各国实行某种程度的保护贸易政策变为合法。虽然WTO一直致力于成员方通过多边贸易谈判逐步降低关税水平,但是,一些成员方的实际关税水平远低于承诺的关税水平,这就为成员方营造了可以操作关税的空间。因此,缩小成员方实际关税水平与承诺关税水平之间的差距将有利于加强WTO规则的效果和推动贸易自由化的进程。

    2.技术性贸易壁垒、绿色壁垒

    GATT/WTO有关技术性壁垒、环境保护、卫生检疫措施的非关税壁垒措施主要体现在GATT1994第20条(b)项和(g)项,以及乌拉圭回合达成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TBT协议)与《卫生与动植物检疫措施协议》(SPS协议)中。依据WTO相关规定,各成员方国内技术法规和标准的制定不能以限制贸易为目的,需适用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等基本原则。近年来,发达国家利用其自身在环保和科技发展水平的优势,常以维护国家安全、保障人类健康、保护生态环境、保证产品质量等为由,制定和实施较 高的技术和环保标准,以削弱发展中国家凭借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而获得的竞争优势,阻碍其他国家商品自由进入该国市场。由于新兴经济体国家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社会责任认证的企业比较少,美国、日本以及欧盟在商品标准、技术法规和技术认证制度等方面设置了多种贸易技术壁垒,特别是各种技术认证制度差异性大、认证难度和成本费用高,已成为欧美国家贸易保护的主要形式,为新兴经济体国家进入其市场设置诸多障碍。此外,发达国家还设置“绿色铁幕”打压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它们先是将高耗能、高排放的产业大部分转移到中等发展中国家,现在又用“碳关税”来逼迫发展中国家高价购买发达国家掌握的环保减排技术,以符合发达国家制定的环保标准。

    3.WTO例外条款

    考虑到WTO成员方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的现状,WTO在几乎每个贸易自由化原则和规则后面都设置了一些例外。常见的包括:一般例外、安全例外、国际收支例外、发展中国家保障幼稚产业规定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等例外条款。依据WTO相关规定,设置国际收支例外条款是为了保障国家的对外金融地位和国际收支平衡;设置一般例外条款是为了保护公共健康、保护环境以确保国内法律规章的遵守;设置安全例外条款是为了保护特定的国家安全利益。WTO成员有权根据上述例外条款确定自己所要保护的特定公共政策目标,并为避免这类目标受损而采取贸易措施,WTO对这种权利予以承认;在争端解决实践中,只需要例外条款的援用方提出初步证据并表明其措施要实现的保护目标是例外条款所明文规定的即可。总之,WTO例外条款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规则体系,而且内容相互交叉,它是贸易自由化与贸易保护相互协调的结果,是解决贸易自由化与国家利益冲突必不可少的手段。然而,例外条款规定的原则性和模糊性,也往往被一些国家利用以逃避其应承担的国际法律义务。当某些贸易保护措施违反WTO规则时,措施国就使用WTO规则中的例外条款来寻求对保护措施的支持和对本国利益的保护,这在WTO争端解决机构的实践中有充分的体现。

    4.贸易救济措施

    贸易救济措施是指当外国进口对一国国内产业造成负面影响时,该国政府所采取的减轻乃至消除该类负面影响的措施,包括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特别保障措施等。④它是WTO所允许和规范的,也为各国所广泛适用。如果在完全自由贸易条件下或完全保护贸易条件下,WTO贸易救济措施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因为在完全自由贸易条件下,政府根本不需要对贸易活动进行干预,只要有亚当·斯密所说的“看不见的手”进行调节就足够了;在完全贸易保护的条件下也不需要WTO贸易救济措施,因为这种条件下政府可以用最简单的国家垄断对外贸易或封闭市场来限制进口,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都是多余的。但是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实施的多是有保护的自由贸易政策,即总的贸易政策是实行自由贸易,但是在必要的条件下也不放弃用合法、适度、有限的保护措施维护本国的产业安全和经济安全,WTO贸易救济措施正是在这种条件下应运而生的。⑤WTO贸易救济措施从立法到实践,一方面是为了控制国际贸易的扭曲和无序,防止某种产品出口增长过快或者不公平竞争,避免给进口国国内相关产业(特别是竞争力较弱的敏感性产业)造成重大损害或威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加强对各项措施实施的约束以防止成员方滥用这些措施。

    WTO有关贸易救济措施方面的规定主要由GATT1994第6条、第16条和第19条、《反倾销协议》、《反补贴协议》、《保障措施协议》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组成。遗憾的是,以上各个协议似乎并没有办法杜绝这些贸易救济措施的滥用,正是这些措施的被滥用,使得它们已经不仅仅是贸易救济措施,而成为一些国家政府用来限制进口的非关税壁垒。WTO贸易救济措施一旦被滥用,就成了一种贸易保护的工具;在全球贸易中WTO贸易救济措施如果不能受到应有的制约,必然会延缓WTO宗旨中所追求的贸易自由化的进程。有了WTO贸易救济措施以后,政府可以利用这些措施限制进口,因为这些措施既不违背国际通行规则,又不必需要得到WTO有关专门机构的批准,可以自行单独实施;同时,在保障措施中,WTO有允许出口国在认为对方的行为损害了自己利益的情况下,可以采取报复措施,即反过来对实施保障一方的某些产品采取限制进口的措施。这种既允许一方紧急限制进口,又允许另一方反报复的制度,有时会引发贸易争端、甚至将矛盾激化到大打贸易战的地步。

    三、WTO约束贸易保护主义的局限性

    经济危机对WTO规则的有效性提供了检验的机会。WTO现有的贸易保护法律规则中存在着一些弹性过大和内容模糊的“灰色地带”。这些规则不仅为成员方出台本质上体现贸易保护主义但表面上却难以界定的贸易保护措施提供了方便,而且也为WTO成员以各种方式滥用这些规则提供了可能,使WTO及其成员在贸易自由化进程中屡陷困境,在经济困难时期对抗贸易保护主义显得力不从心。

    (一)WTO规则的制定受大国主导

    发达国家对贸易制度的控制主要是通过WTO来进行的。WTO规则的制定是各成员讨价还价的结果。在多边贸易谈判的背后,强国因实力原因拥有更多的话语权,而弱国则处于不利地位,发达成员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在贸易谈判中牵制和胁迫发展中成员,使它们处于被动、从属和依附的地位。在谈判中,议题大多是由发达国家提出的,发展中国家则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并且很大程度上是按照发达国家的意愿确立了新规则。遵循共同的国际规则是各国实施贸易自由化的成本。当前贸易自由化规则大多由发达国家主导,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其国内规则的特点,发达国家无需承担过多的制度变迁成本;同时主导地位可以使其制定对自己有利的贸易规则,最大限度地将自身优势转化为市场效益,保护其劣势产业,获得额外收益。

    (二)WTO规则的不明确性和灵活性

    以反倾销措施为例,从WTO反倾销规则的内容看,对倾销和损害的衡量标准基本上采纳了美国的主张,使国际反倾销法律制度设计弹性过大,导致操作的主观性过强。如:裁定进口倾销的存在是实施反倾销的第一个要件,WTO《反倾销协定》将倾销定义为将产品低于其正常价值出口到另一国家。在确定正常价值、出口价格以及两者的比较过程中,由于规则缺乏严谨和显失公允,导致倾销幅度被人为地扩大。首先,对出口价格确定的方 式之一是调查当局在合理的基础上确定的价格。如何确定“合理的基础”?协议没有明确规定,这就给了调查当局很大的自由度。其次,确定正常价值的三种方法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一是正常贸易过程中同类产品用于出口国国内销售时的可比价格标准。对于此标准中的“同类产品”如何界定,《反倾销协定》中没有作出客观明确的界定。如果将其理解为类似产品,则将带来很大的随意性;如果将其理解为完全相同,则会因一些细微的差异导致不存在相同产品,造成操作的困难。不同的判定将导致完全不同的倾销裁定结果,使倾销幅度常常凭空产生,而未能真实地反映客观存在的经济行为。二是同类产品在正常贸易过程中向任何第三国出口的最高可比价格标准。由于担心向第三国出口价格也可能存在倾销现象,以此为正常价值确定标准将会导致倾销幅度偏低,不符合进口国的反倾销贸易保护偏好,同时,这种确定正常价值的方法还需要得到第三国的支持,而因涉及商业秘密,第三国常不配合调查。因此,欧美等国的反倾销调查当局很少采用此方法,更倾向于使用更具灵活性的结构价格。三是原产国的生产成本加合理费用和利润,即结构价格标准。由于《反倾销协定》对涉及成本的计算和分摊没有详细、明确的规定,反倾销当局在认定结构价格时常会掺入水分,人为地提高正常价值的标准,对于出口商是极其不公平的。

    另依某些国家反倾销法的规定:“非市场经济国家”出口产品的正常价值是基于与非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市场经济国家即类比国或替代国的产品或要素价格作出裁定的。而在替代国的选择上,反倾销当局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随意性强,缺乏可预见性。因为,选择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市场经济国家作为替代国,忽视了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国家之间在比较优势、生产方式和规模及贸易制度等方面都不可能完全相同,产品价格和成本必然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否定了非市场经济国家在出口产品生产中的比较优势,不具备经济学上的合理性。

    再如保障措施,由于保障措施实施起来需要满足的实体和程序要件较为严格,并且需要进行贸易补偿的谈判,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未达成协议,可能会导致受保障措施影响的成员方的贸易报复,因此,在采取保障措施之前,除了需对贸易及国内产业保护等方面的考虑之外,还需综合考虑本国与他国间的经贸关系、采取措施所要付出的代价、甚至需从国际政治的角度来考虑采用保障措施的得失平衡,相对于反倾销措施来说,WTO成员使用保障措施还是比较慎重的,只有成员方认为采用保障措施得到的利益更大时,才会援引这一手段。然而,从动态角度分析,1995年至今,与所有的WTO内部贸易纠纷的发展比较,保障措施纠纷总体上是呈上升趋势的,这显示出了保障措施正逐渐成为受各成员方青睐的贸易救济手段。原则上讲,由于发展中国家市场制度的不完善,大多数产业缺乏竞争力,因而遭受进口剧增带来的冲击的可能性更大,然而,在实践中,保障措施的主要受益者和使用者却是发达国家。这是因为:一方面,保障条款的引用取决于实施保障措施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另一方面,许多弱小国家自身缺乏完整的工业体系,许多产业还没有建立起来,而保障措施是针对原有产业的保护。因此,经济实力强大的发达国家更能随心所欲地采取保障措施。一些国家违法实施保障措施不仅有其政治经济原因,WTO《保障措施协定》本身的一些缺陷也成为滥用保障措施的法律方面的原因,使采取保障措施的国家有机可乘,即使最终败诉也是得大于失。虽然《保障措施协定》规定了采取保障措施的实体规则,建立了一整套审查、通知、磋商和监督机制,并将非歧视原则适用于保障措施,这对保障措施的滥用构成了一定程度的制约,但是,滥用保障措施的行为并未杜绝,相反愈演愈烈。从WTO保障措施规则本身分析,主要存在以下缺陷:首先,根据GATT第19条第1款,进口产品数量增加是决定进口国是否发动保障措施的要件之一。但是,《保障措施协定》没有对增加的具体量化标准做出明确规定,在实践中有些国家就利用这一漏洞进行任意解释。其次,WTO《保障措施协定》规定,只有当进口产品大量增加并对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时,才能对进口产品实施保障措施。由于各成员方产业状况不同,使得损害的判断不可能有一个绝对统一的标准。缺乏量化标准给主管当局判定严重损害留下了极大的自由裁量空间。再次,与针对不公平竞争的反倾销、反补贴措施不同,进口成员方在对进口产品采取保障措施时,必然会影响出口国的正当利益,所以保障措施常涉及补偿和报复问题。贸易补偿的方式由相关各方协商确定,意味着补偿依赖磋商,磋商可以节约诉讼时间和成本,而磋商双方的诚意和合作又是磋商成功的基础,当某个成员方企图滥用保障措施时,通过磋商达成补偿协议的可能性就很小了。所以,尽管通过磋商达成补偿是平衡双方权利义务的最有效的途径,但由于缺乏强制力,对滥用保障措施的行为是起不到遏制作用的。此外,《保障措施协定》并未彻底禁止特殊保障措施条款,如果成员在加入WTO时同意承担特殊保障措施条款,则可专门对该国的产品实施特殊保障措施。与WTO《保障措施协定》所允许的一般保障措施相比,特保措施具有选择性和随意性的特点。特保措施的随意性体现在《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6条中专门针对中国的“市场扰乱”标准,“市场扰乱”只要求实质性损害或实质性损害威胁,不如《保障措施协定》要求的“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严格,这无疑降低了提起特保措施申请和采取特保措施的门槛。总之,条文意义上的特保条款启动门槛低,界定模糊、程序简陋、透明度差,其所有内容几乎都体现了对非歧视性原则的背离。

    (三)WTO争端解决机制的缺陷

    如果一个成员出现违规,对其他成员的贸易利益造成不利影响,引发贸易争端,则该成员可先通过双边协商解决,如果协商失败,则提交WTO,通过争端解决机制进行。WTO争端解决机制对所有WTO成员来说,都提供了妥善解决贸易争端和抑制违规保护的重要途径。它是一种保护成员方合法权益的手段,也是督促其履行应尽义务的工具。⑦例如,WTO对美国三项重要的反倾销立法做出的不利裁决:要求美国废止《1916年反倾销法》;要求美国废除& ldquo;伯德修正案”;不支持美国反倾销中的“归零法”。虽然美国执行上述裁决扭扭捏捏,但慑于法律的权威,美国还是做出了相应的改变。总体来讲,WTO争端解决机制的运行是成功的,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WTO成员的违规行为,其中包括滥用贸易保护的措施等。然而,WTO争端解决机制在多年的实践中已暴露出了许多缺陷,而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则使其中一些不完善之处更加凸显。例如:WTO成员由于受国内某一产业集团压力明知实行保障措施违反WTO法,但是由于受这一措施影响的成员从磋商、投诉、到专家组、上诉机构作出裁决和确定合理的执行期限,一般需要2年左右的时间,而WTO贸易救济措施的目的不是惩罚违反WTO法的成员,而是使WTO成员措施符合WTO法,这样,利用WTO争端解决时限长这一特点,实施保障措施的成员方为国内产业赢得了一定的调整时间,而自身又不对受措施影响的成员进行补偿,即使败诉,只是修改自己国内法律或措施而已。此外,高昂的诉讼费用和报复制度的不足都使WTO争端解决机制不能充分地发挥协调解决成员方贸易纠纷的作用。

    (四)WTO贸易政策审查机制的局限性

    WTO贸易政策审议机构制定了专门的贸易政策审议机制,通过对WTO各成员贸易政策的定期审议,为WTO成员在相互监督贸易投资保护主义措施方面搭建了一个长期的平台。目前,WTO贸易政策审议机构已经散发了几份全球贸易措施监督报告,在国际社会引起较大反响。不可否认,贸易政策审查机制强化了WTO在应对金融和经济危机及抵制保护主义方面的作用。但是,由于目前的WTO规则并没有授予贸易政策审查机制在危机形势下启动贸易措施监督机制,对贸易保护主义实施集体监督的权力,因此少数WTO成员对贸易政策机制此举的合法性表示质疑。⑧虽然2009年4月2日的G20伦敦峰会认可了WTO通过贸易政策审查机制启动的这一贸易政策监督机制,并呼吁WTO每季度公开一份贸易措施监督报告,但是G20作为只有部分国家参与的高峰会议并没有授予和承认WTO贸易政策审查机制新功能的权力。贸易政策审查机制每季度贸易措施监督报告的合法性仍值得怀疑。这种资格的缺失直接影响到其出具的贸易政策监督报告的效力。因此,WTO贸易政策审查机制有待进一步强化,以在抵制贸易保护主义问题上发挥其应有的重要的监督和预警作用。

    四、WTO规则及其实施机制的完善建议

    诚然,作为自由贸易倡导机构的WTO为避免在经济危机期间国际贸易领域出现的贸易保护主义做出了一系列努力。如:监督G20国家不使用贸易保护主义工具;启动贸易措施特殊监督机制;发挥争端解决机制的最大效用;以及极力促成多哈回合谈判的尽快结束等。但是,应该看到,WTO在应对由金融危机引发的贸易保护主义中的作用是有限的。WTO只能抑制原有的贸易保护主义,提醒和防止新的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但不能解决贸易保护主义的孳生问题。在经济全球化情况下,金融危机引发的贸易保护主义带有全球性,WTO也是孤掌难鸣;在复杂形势下,WTO难于判断贸易保护做法的违规性质。贸易保护主义在WTO规则漏洞中利用正当手段达到不正当的目的,表明在WTO规则下贸易保护仍然有机可乘。因此,有必要探寻加强WTO对贸易保护主义的约束机制的路径。

    (一)WTO框架下的贸易保护规则急需完善

    由于政府理性存在局限性,WTO成员在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的时候,可能由于政治、经济及法律原因,出现干预失灵的状态。以贸易救济领域为例,政府失灵体现在WTO成员利用现存WTO贸易救济制度存在的漏洞和缺陷,不恰当地采用贸易救济措施,对外国产品的进口进行不合理的限制,使国际贸易自由化受到严重阻碍。这反映了WTO追求公平及贸易自由化的价值取向与WTO成员国国内法追求贸易保护主义价值取向的差异。对此,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成员应在多哈回合中,积极参与贸易救济规则的修改与完善的谈判,增加条款本身的透明度,进一步明确和澄清贸易救济规则,严格贸易救济纪律,避免由于规则的选择性过强,以及缺乏明确性所导致的对贸易救济措施滥用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在具体的条款中,反倾销规则中要添加倾销幅度的具体计算方法,禁止“归零法”的使用。为防止成员滥用反倾销手段,就必须对现行的认定损害和倾销与损害的因果关系的标准进行修改,进一步明确“实质性”的含义,强化“因果关系”的要求。对于反补贴措施、保障措施的调查实施也要施以更严格的规定,对于其认定、实施程序给予更加详细的规定。

    (二)应加强WTO实施机制的作用

    为了增强WTO的约束力,要赋予WTO明确的监督各国贸易政策的职权,充分发挥并运用WTO贸易政策监控的“雷达”作用。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贸易监督报告的正确性和及时性,扩大对贸易和与贸易有关的措施的审议范围,加强对这些贸易措施的影响和合法性的评价。

    在争端解决机制方面,首先,鉴于当前已有成员方就其他成员方的贸易保护措施诉诸WTO争端解决机制,争端解决机构可以通过专家组和上诉机构的解释活动澄清在某些WTO贸易保护规则中的“灰色地带”,以明确WTO允许的贸易保护措施的实施外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成员方滥用WTO允许的贸易保护措施。其次,应加强对争端解决机构裁决的遵守。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案件裁决进入遵守和执行阶段,WTO成员和公众自然地将目光聚焦于败诉方对胜诉方是否给予了及时、充分和有效的补偿措施。在WTO规则下,如果败诉方在规定的时限内没有遵守相关的裁决,胜诉方就有机会要求采取补偿措施。但是,这种补偿措施一般不采用货币支付方式,而是要求败诉方采取额外的市场准入措施,纠正其没有履行其WTO义务的错误。如果双方不能就这类补偿达成协议,胜诉方可以采取措施中止对败诉方的有关义务,作为一种被称之为“报复”或“交叉报复”的回应。但是,报复本质上损抑WTO体制旨在一般促进而不是限制国际贸易的宗旨。因为胜诉方的报复和败诉方的违反措施都属于贸易限制性措施。另外,报复措施是否能有效和充分地代替补偿是很值得质疑的,尤其在胜诉方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成员而败诉方是一个强大的贸易伙伴的情况下。对此,非洲集团建议:对一个在案件中败诉的国家的报复权利应扩展到所有的成员,而不仅仅是胜诉方,即所谓的“集体报复”。⑨再次,应采 取措施减少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利用争端解决机制的进入障碍。发展中国家因普遍缺乏厚实的贸易政策基础设施,不能充分应对WTO协定增长的数量和复杂性,缺乏如何利用争端解决机制和如何推动案件程序的法律技能的知识,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难以承受不断增长的案件费用,因此,有的成员方建议,WTO应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更为充分和有效的法律和专家援助,并对发展中国家免除或减少诉讼费用,以使其充分地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来遏制贸易保护主义,最大限度地维护自身权益。

    总之,尽管WTO规则及实施机制尚未完善,难以成为遏制贸易保护主义的“速效药”,但WTO为国际贸易提供了基本的秩序、公平及可预见性,未来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仍需要多边规则的引导和规范。在当前的形势下,加强WTO的规则和纪律,进行更加公平与开放的贸易,将是应对金融危机蔓延、抵制贸易保护主义的一项重要的保障措施。

    注释:

    ①北京WTO事务中心.北京WTO事务中心年度研究报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6.

    ②参见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2010-11-08].WWW·cacs·gov·cn·

    ③任勤.WTO框架下的贸易保护问题研究[M].重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75.

    ④苑涛.WTO贸易救济措施[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2.

    ⑤高维新.贸易救济法教程[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19.

    ⑥Yvan Decreux, Chris Milner and Nicolas Péridy, The Economic Impact of the Free Trade Agreement(FTA)between the European Union and Korea, Report for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Final Report, May 2010, pp. 55-56.

    ⑦薛荣久.WTO如何反对贸易保护主义[N].中国经济时报,2009-5-25.

    ⑧毛燕琼.WTO:全球抵制贸易保护主义的最佳平台[J].国际贸易研究,2010(3):46-50.

个性化护理措施篇9

关键词:感染科;护士;自身损伤;高危因素;防护措施

   众所周知,感染科病房是一个各种传染病聚集且病死率及感染率高发的科室之一。于感染科内工作的医护人员经常会接触患者的体液、血液、分泌物及排泄物等,加之病房内的空气污染、生物污染及心理危害等危险因素而引起的感染科护理人员的自身损伤逐渐的受到业内及社会的重视[1]。基于感染科护士工作性质的特殊性,不但医院应重视和预防对感染科护士的自身损伤事件的发生,而且护士也应加强自身的防护意识。现为总结和分析发生感染科护士自身损伤的各种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通过对曾经或正在感染科工作的护士46例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本院曾经或正在感染科工作的护士4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例,女42例;年龄22~51岁,平均(32.5±11.2)岁;工龄1.5~27.5年,平均(11.3±6.4)年。其中本科13例,大专28例,中专5例;副主任护师4例,主管护师16例,初级护师18例,初级护士8例。

1.2  危险因素:对于引起感染科护士自身损伤的危险因素主要有生物性、化学性、物理性及生理心理危害等因素。其中生物性因素包括各种经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血液传播及特殊病菌(如细菌、病毒等)等[2];化学性因素主要为工作中因接触有毒化学物质如戊二醛、甲醛、环氧乙烷、乙醇、甲苯、化疗药物、体温计水银及血压计汞外漏等因素所致咽喉炎、职业性哮喘及细胞突变等伤害;物理性因素包括辐射、触电、烫伤及噪音等引起的危害;生理心理危害因素主要为因护理诉求高、工作繁重、思维高度集中、精神过度紧张及心理压力大等引起的失眠、抑郁及精神分裂等神经行疾病。

1.3  研究方法:对曾经或正在我院感染科工作的护士46例进行逐一调查,统计因生物性、化学性、物理性及其他等因素引起的自身损伤情况,自身损伤的鉴定以本院及上级医院的诊断书为准。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7.0处理数据,其中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并行χ2检验。

2 结果

通过统计学分析,于本院曾经或正在感染科工作的护士46例中发生过自身损伤的例数为35例,占76.09%,其中生物性因素14例(30.43%)、化学性因素15例(32.61%)、物理性因素4例(8.70%)、生理心理危害因素2例(4.35%)。

3 讨论

针对引起感染科护士自身损伤的危险因素应采取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感染科综合防护措施和个人防护措施两大类[3]。

感染科综合防护措施包含提高护士安全理念及防护意识和创造良好工作环境。安全理念及防护意识的培养主要通过专业的入科培训消除新入科护士的陌生、紧张及恐惧的心理;应用多形式及多途径的培训方法讲解感染科相关疾病的临床表现、传播途径、护理、治疗及消毒隔离措施等知识;通过管理培训干预来促进护士的自身职业安全与健康意识,从而加强自身防护以减少自身损伤。良好的工作环境是降低自身损伤事件发生的基础。病房应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及污染区并设置负压病房或加强空气消毒,而且布局合理、通风顺畅;为避免交叉感染应提供多种防护设施和用具,并采用感应式或脚踏式洗手装置;病房常规提供隔离衣裤、工作鞋、防护衣、护目镜、防护面罩、锐器盒、真空采血管及安全型静脉留置针等[4]。

个人防护措施包括严格消毒隔离、射线性危害防护、化学性危害因素防护、职业暴露防护和生理心理危害防护等。严格消毒隔离要求护士提高认识、加强理论学习和贯彻落实,采用督促、培讲及管理的方法落实严格消毒隔离制度,同时还应防止或避免环境污染;对于射线性危害防护应尽量避免或减少暴露于射线和紫外线的时间并使用隔离衣裤、防护面罩及眼镜等工具;使用化学试剂时掌握并正确使用,同时保证易挥发试剂的密闭性,同时严格防护及通风;职业暴露防护的方法为加强教育及应用有效防护措施,如接种相关疫苗、正确使用医疗器材,特别是对利器的使用;生理心理危害防护时,应注重自身修养、自我疏导、自我调控、自我学习及加强沟通,树立正确的职业信念和职业价值观,同时还应培养兴趣爱好及丰富业余活动,以减少或避免因生理心理因素引起的自身损伤。

    综上所述,对于引起感染科护士自身损伤是客观存在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生物性、化学性、物理性及生理心理危害因素等。其引发的职业危害不容忽视,针对危险因素实施有效的防护措施是降低损伤的有效途径。

4 参考文献

[1] 李伟英,李雨思,蒋风仪.对感染科病房护士的职业暴露危险因素的分析及防护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0,5(35):248.

[2] 滕倩倩.护理职业损伤的风险因素及防护措施[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8):59.

[3] 吕  红.传染科护士防护措施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07,2(4):120.

个性化护理措施篇10

【Key words】The wireless-mobile-care-car;Nursing;Prevent;Falls

0 引言

跌倒是最常见和代价最高的院内伤害之一[1],已占到被报道的院内安全隐患的32%,其中35%的跌倒患者会遭受不同程度的物理损害甚至死亡[2]。 Loria G等认为引起跌倒的主要原因有:

(1)沟通、熟悉程度及相应的训练不充分;

(2)没有个性化的评估;

(3)周围环境不舒适;

(4)护理计划不合理;

(5)医疗机构的管理理念[3]。

Janice M等认为大约14%的跌倒患者属于偶然跌倒,另外8%属于未预见的,还有78%属于高危跌倒患者[4]。预防住院患者跌倒是医院护理治疗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评价医院医疗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5]。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比医院数字化平台应用前后两组患者在对防跌倒措施知晓率、对防跌倒措施依从性、跌倒发生率及跌倒损伤程度等指标,论证无线移动护理车的应用在预防患者跌倒中的作用。

1 材料和方法:

1.1 样本资料

一般资料

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三个内科病区住院的跌倒高危患者,并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及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对照组:使用护理管理信息系统前(2012年1月至12月)469例跌倒高危患者。实验组:使用护理管理信息系统后(2013年1月至11月)526例跌倒高危患者。两组患者年龄、疾病、跌倒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护理管理方法

(1)对照组

对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表,评估表统一放置于护士站,高危者给予床旁警示标识,采取预防措施,责任护士给予针对性健康教育。实行班班交接,跟踪落实预防跌倒的措施。

(2)实验组

充分利用无线移动护理车,采用护理电子信息管理:①每10-12张病床配置一台移动护理车,护士在患者床旁应用电子护理风险评估表对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高危患者床旁放警示标识,采取预防措施;②护士可利用移动护理车在患者床旁处理执行医嘱,减少了护士往返取物的次数,护士有更多的时间在患者床旁,更利于对跌倒高危患者的护理及防跌倒措施的实施;③移动护理车支持音视频宣教,各科室根据自身专科特点制作防跌倒宣教视频,载入计算机,合理安排时间,在患者床旁反复播放,宣教视频形式新颖、内容生动、便于记忆,既能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又节省了护士时间,减少口头宣教造成口误的发生率[6]。

1.2.2 效果评定方法

包括患者/照顾者对防跌倒知识的知晓率、患者/照顾者对防跌倒措施的依从性、跌倒高危患者跌倒发生率及跌倒损伤程度等方面。①知晓包括完全掌握、部分掌握、一无所知。②依从性包括完全依从、部分已从、不依从。完全依从指患者行为改变[7],能执行全部预防措施;部分依从指只执行部分措施;不依从指患者行为无改变,我行我素。③跌倒发生率指同期发生跌倒的患者占所有跌倒高危患者的比例。④跌倒损伤程度:0级:无损伤。1级:捏伤、擦伤、皮肤小撕裂伤或列破,仅需稍微的处理或观察;2级:扭伤、大而深的划破伤、撕裂伤或小外伤,需医疗及/或护理处置,处置包括夹板、绷带、缝合或冰敷;3级:骨折、意识改变、身心状况改变,需要医疗处置或会诊。

1.2.3 统计学方法

结果采用spss10.0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对防跌倒措施知晓率(如图1)

2.2 两组患者对防跌倒措施依从性比率(%)(如图2)

2.3 两组患者跌倒发生率

图3 两组患者跌倒发生率

2.4 两组患者跌倒损伤程度

表1 两组患者跌倒损伤程度

结果采用spss10.0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P

3 讨论

王克敏等研究表明性别、年龄、有无陪人、医学相关因素、环境等都会是跌倒的影响因素,并且跌倒还有时间、地点的集中的趋势[6]。本研究中医院数字化平台应用前后两组患者在防跌倒措施知晓率、防跌倒措施依从性、跌倒发生率及跌倒的损伤程度等方面的差异表明:

(1)移动护理车的应用提高了患者/照顾者对防跌倒措施的知晓率;(2)移动护理车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患者/照顾者对健康教育的依从性;(3)移动护理车的应用降低了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率。本研究结果与Ang E等的研究结果相符[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