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的建议十篇

时间:2023-12-20 17:40:14

媒体融合的建议

媒体融合的建议篇1

关键词:新媒体 融合发展 内容 技术 商业模式

随着新媒体在传播上优势益发明显,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问题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尽管融合发展这条路困难重重,但各地方广播电视台都意识到了互联网摧枯拉朽的趋势力量,感受到了网站PC端、手机APP端及微信公众订阅号、微博等新媒体终端建设、运营在传统媒体发展拓展中的重要性。近年来,一些观念比较新、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台通过在线互动和线下服务相结合,探索出了一些模式。总结这些优秀城市台媒体融合的经验,笔者发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用户创造内容实现广电新媒体内容的创新

决定新媒体发展的是内容与传播渠道,新媒体发展的优势是传播渠道,但是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依然是内容。内容创新依然是新媒体发展的生命线,但是有别于传统媒体“我播你看”模式的视听服务理念,新媒体的重点已经转向把互联网提倡和追求的平等、开放、互动精神,融入手机APP端及微信公众订阅号、微博、网站PC端等各终端平台运作和市场开拓中,使内容的创新实践与手机APP端及微信公众订阅号、微博、网站PC端等各终端平台的精神指向、受众群体的个性化需求达成了内在一致,即通过“用户创造内容”来实现内容的创新。

如山西晋城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自2005年建立“晋广论坛()”以来,以论坛为发源地,组建了“市民记者团”“摄友团”“播客团”等网友小团队,2013年起发展迅猛,现已发展到5万多名会员,日均PV1万以上,日均用户发帖量攀升,已经成为当地新闻线索的重要来源,以及舆情监控的重要阵地。该论坛模式实现了与网民的良性互动,也取得了内容创新的实践意义。

技术研发推动广电新媒体向外延伸发展

互联网中不存在传统媒体之间那种明确界限,软件开发者在做许多看似与媒体无关的事情。广播电视媒体的新媒体之路大多不再依靠网站,而是靠其他方法吸引大量用户。这个“其他方法”是指看起来与新闻传播没有直接关系的互联网操作系统、应用平台、应用工具。也就是说,新媒体做的不再仅仅新闻传播,而通过技术研发介入了更多的操作系统、应用平台的建设及运营,并从中分得一杯羹。

湖南株洲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就是通过技术研发升级建立了一个局域网――教育信息化平台。该平台是一个区域内教育信息平台,通过该平台将教育教学资讯、学生教师课堂情况等海量信息共融共通,将学生、家长和学校连接,实现了班班通、人人通、校校通。教育信息化平台看似与株洲广播电视新媒体毫无关联,实质上这个平台将广电新媒体的触角向外延展到应用平台,为广电新媒体发展拓展了新的阵地。又如,无锡广播电视台开发建设了手机APP“智慧无锡”,搭建了一个民生服务的平台,当地市民可以通过手机缴费、查违章、打的士等。该平台为无锡广电集聚了大批活跃用户,可以说蕴含商机无限。而江苏苏州广播电视台不仅仅搭建了这样一个本地民生服务平台,更在做一个全国地级城市台APP的联合平台,应用技术力量将平台扩展到全国。

当然,在互联网快速发展时代,广电新媒体并不一定需要拥有高精尖的新型技术人员,可以采用技术外包,购买服务或者与相关技术公司合作,实现技术上的研发和升级。

多样商业模式夯实广电新媒体生存的根基

众多地级城市台的新媒体发展都有各自的特色。晋城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株洲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都已经注册公司,实行公司制运作。在运作过程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晋城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基于政府购买服务、新媒体售卖服务的商业模式。政府部门一般每年都有相应的宣传任务,但是苦于人力、物力,无力自行制作、管理维护网站或微信公众订阅号,遂以购买服务的形式,定期付费,将网站或微信公众订阅号外包给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进行制作管理维护。株洲广播电视台则以项目制管理形式,以宣传入股相关公司控股。无锡广播电视台的发展触角还深入到了房地产、股份制银行等产业。

值得一提的是,商品化的网络空间皆为利润导向,但它们所提供的商品不一定必须具有交换价值或者是市场导向。在某些情况下,提供免费商品或平台来作为礼品是为了增加用户数量,广告因用户数量的聚集也随之进驻,最后达到的仍然是盈利目的。也就是说,某种商业模式运作前期,不一定能够看到立竿见影的盈利,新媒体平台需要一定的培育孵化期。

基于众多地级城市广播电视台在内容、技术、商业模式上的诸多创新做法,笔者对发展中的地级电视台手机APP端及微信公众订阅号、微博、网站PC端等新媒体终端建设、运营提几点建议:

一、进行政策支持,加大投资力度。由于广电新媒体的运营和营销,目前更多地处于探索阶段,根据不同市情有不同的运作模式,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更多的政策及资金支持。如在体制上解绑,实行公司制,让新媒体在实践运作中获得更多的人力物力上的便利;又如给予一定资金投入,在探索阶段解除前进中的后顾之忧。

二、发挥优势资源作用,专注做媒体服务。目前市场中,诸多私营传媒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他们纷纷抢占市场,瓜分市场蛋糕。传统广电媒体擅长于利用资源打造媒体产品,而广电新媒体则应从提供媒体服务,打造媒体平台入手,充分发挥传统广电媒体公信力这面大旗的优势,在市场运作中,与私营传媒公司竞争。同时,在目前的新媒体竞争市场中,网站已经从新媒体最前沿的位置,退让到较后方,市场竞争力逐渐弱化。因此,各地级城市台应减少对新媒体的束缚,将考核转向媒体服务及打造新型媒体平台方向,鼓励新媒体多方发展,深入市场。

媒体融合的建议篇2

面对新兴媒体的冲击,《阿拉善日报》作为阿拉善盟盟委机关报,如何顺应潮流,顺势而为,与新媒体实现将自身的公信力、权威性发挥得更好,就需要我们思考、探讨。本篇论文旨在通过对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具体目标、实施内容及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的阐述,探索两种媒体融合的路径。

【关键词】新媒体;传统媒体;融合;发展

2015年2月7日中午,一条寻找巴彦浩特失联孩子的微信经《阿拉善新报》微信公众平台后,立刻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大家在转发微信的同时也在评论:“孩子快回家吧,妈妈都是为了你好!”“有看见过孩子的人快点告诉家长!”“大家快点扩散,让孩子早点回家。”等等,阅读量超过3万。7日晚,巴彦浩特13岁小男孩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被找到,安全回家。

微信作为新媒体时代的一把利器,用户已超过3亿人,其传播的广度已远远超越了传统纸媒。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掀起传媒产业革命的新一轮浪潮,与传统媒体相比而言,新媒体具有个性化突出、受众选择性增多、表现形式多样、信息实时等新特点,具有交互性、全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等优势。

2014年8月,在中央深改组第四次会议上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为以党报为主的传统媒体转型发展指明了改革方向和具体路径。而放眼全国,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正持续深入推进,并在前期试水的基础上,探索出一套相对成熟、可资借鉴的发展模式。

自新媒体广泛地进入人们视线以来,人们所看到的,是传统媒体在各条战线上的节节落败,阵地被新媒体大面积占领。诚然,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具有诸多层面的不同和优势。新媒体“依托新的技术手段、适应新的交互模式、融合新的商业机会”,然而这些都只是表象而已。归于根本,新媒体并没有颠覆“传统媒体”的概念,反而是回归了媒体的本质,作为信息传播的媒介。

一、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具体目标

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采编人员互联网思维,将技术建设和内容建设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顺应互联网传播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的趋势,以先进技术为支撑,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发展新网站(报纸和新媒体聚合平台)、移动客户端(APP)、微X(微博、微信、微视)、户外电子阅报屏等新应用新业态,以新技术引领媒体融合发展、驱动媒体转型升级。同时,适应新兴媒体传播特点,加强内容建设,创新采编流程,优化信息服务,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切实提升主流媒体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和舆论引导能力。

坚持正确方向和舆论导向、坚持统筹协调、坚持创新发展、坚持一体化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通过融合发展,增强信息生产、服务能力,增强与群众沟通、互动的能力,更好地传播党和政府声音,更好地知民情、解民意,更好地服务全盟改革发展大局,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信息需求。

二、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实施内容

按照中央“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和“坚持统筹协调、坚持创新发展、坚持一体化发展”的总要求,结合自身实际,阿拉善日报社拟以现有的全媒体数字采编平台和“阿拉善日报网”“阿拉善新闻网”为基础支点,融入多个新媒体平台,建设集新网站、移动客户端、微X和户外电子阅报屏为一体,可实现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的聚合性大媒体平台,将主流声音和信息服务拓展至所有传播渠道,着力打造最具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本土化新媒体平台。

三、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新媒体是项“技术活”,发展新媒体,实现与传统媒体的融合,最重要的还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然而目前,所有欠发达地区面临的共同难题就是:人才招不来,招来留不住!解决这一问题的现实而有效的方法,还是要靠解决编制、待遇等留住人才的政策支持。因此,发展新媒体,首要解决的就是人的问题,只有给予人才配置方面的倾斜政策,保障人才队伍建设跟得上,新媒体发展才能实现。

同时,作为以技术为支撑的新闻生产和信息传播平台,在新媒体发展的初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设立专项资金,予以重点扶持,形成保障新媒体发展的投入机制,使新媒体在引导舆论、促进发展、服务民生和对外宣传等方面真正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

面对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当下复杂的舆论环境,加快推进阿拉善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已刻不容缓。根据中央《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和自治区、盟委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精神,结合沿海发达地区和周边地区媒体经验,立足我盟实际,阿拉善日报社形成了推动党报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思路、方案,拟用两年时间,分两步走,建设集报纸、网站、新媒体矩阵和户外电子阅报屏为一体的新型新闻生产和传播平台,打造真正适应社会发展趋势和受众需求的主流媒体,在引导舆论和促进发展、服务民生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研究.

[2]纸媒与微博互动机制研究.

[3]新媒体格局下传统媒体从业者新闻理念与操作考察 ――以《昆明日报》和《都市时报》为研究对象.

[4]报业全媒体化的现状、困境及路径选择 ――以烟台日报传媒集团为例.

媒体融合的建议篇3

【关键词】媒介融合 媒体变革 发展趋势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不断融合。媒介融合在业界的繁荣使学界对其的研究进一步深入。2011年,新闻学术期刊中对媒介融合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媒介融合概念的理解、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媒体变革、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本文对这几个方面的相关研究加以梳理。

一、对媒介融合概念的理解

1978 年,尼古拉・尼葛洛庞蒂提出“媒介融合”概念。张建在《简论信息时代的媒介融合》一文中指出:“所谓的媒体融合是在互联网出现后,与传统的四大媒体在信息的流通领域各自发挥作用,并彼此融合和促进。媒介融合时代的特征为:新兴媒体主导,新兴媒体成为引导或影响主流舆论与文化状况的强势媒体;新旧媒体融合,新兴媒介与传统媒介密切交融,共同主导主流舆论与文化状况;媒体竞争加剧,每一种媒体都在激烈的竞争态势中竞相伸张和突显自身的传播优势。”张建运用了网络时代兴起的一种理论――长尾理论来阐述媒介融合的必要性。①

南京大学丁柏栓教授在《媒介融合的概念、动因及利弊》中认为:“媒介融合是由新媒体及其他相关因素所促成的媒介间在诸多方面的相交融的状态。这种状态是前所未有的。在中国现有的国情条件下, 媒介所有权的融合, 常常涉及非常复杂的因素, 是否融合、与谁融合、何时融合、如何融合、在多大程度上融合, 并不是由媒体负责人和一般的新闻从业者所能自主决定的。”②

丁教授认为媒介融合应从三个层面理解,即物质层面、操作层面和理念层面的融合。物质层面的融合即工具层面的融合,也就是传播工具之间的功能相互交融;操作层面的融合主要包括传播业务和运营业务层面的融合;这主要是针对新闻从业者来说的;理念层面的融合即意识层面的融合。

谭天、刘晓璇在《知行并进的“媒介融合年”》中认为:“当下我国媒介融合的现实图景是以国家层面的政策推进为主导,但更多的还是在行业的框架内展开。由此,广电、报业和新媒体各自为战,总体上呈现分兵合进的融合态势。”广电行业要积极应对三网融合,报业要全面实行全媒体战略,新媒体要积极推进跨界与越位。③

二、媒体融合背景下的媒体变革

媒体融合带动了媒体变革,而媒体变革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媒介融合的趋势。

1、变革手段之一:异质媒体的互动和联合

陈善宝、陈力峰在《从“金喜购”谈媒介融合趋势下报业盈利新模式》一文中,以《楚天都市报》打造“金喜购”网络平台为例,阐释了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互动与联合。“依托于《楚天金报》、金网两大媒体平台的金喜购,一亮相即赢得《楚天金报》50 万忠实读者、金网20 万时尚网民的高度关注。基于《楚天金报》和金网的双向互动,金喜购借助于《楚天金报》的品牌和公信力,聚合了目标客户群体,延伸了报业传统盈利模式的产业链,通过客户和读者的互动体验和支付,形成了媒体形态和商业形态的有机融合,最终实现销售盈利和模式创新。”④

2、变革手段之二:报业集团化经营

姜帅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湖南报业转型之路探析》中指出:“通过媒介组织的融合,组建集团式发展的优势在于,不同的媒体可以通过生产流程的设计与控制实现资源重整,利用不同类型媒介的介质差异,在新闻信息传播上实现资源共享而又产品各异,化竞争为合作,结果就能联手做大区域市场,并且在这一市场上占据垄断地位。湖南省现已组建了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和长沙晚报报业集团两大报业集团,湖南报业由此走上集团化发展之路。”⑤

3、变革手段之三:自身模式的创新

在媒介融合大趋势下,不同的媒体要争取“和而不同”。王凡在《“和而不同”―――媒介融合下的报纸生存之路》一文中认为,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在进行报网融合的同时,努力突破新闻专业主义的种种限制,在“和而不同”中提供优质的观点,才能真正意义上成为国民知情权的代言人,找到新媒体环境下自身的发展壮大之路。

广播媒体也同样如此,需要不断创新模式。郭珂在《媒介融合趋势下的广播媒体发展创新策略》中认为:第一,强化广播在舆论引领中所起到的独特功能;第二,精办广播栏目,坚持走品牌经营的道路;第三,实时更新节目形态,开发适合新媒体播出平台的节目。在多种媒体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今天,对于广播而言,一定要采取正确的发展创新策略,借助新媒体的手段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

三、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

在可预见的未来,媒介融合的进程会逐渐影响到传媒的各个方面。在此背景下,为了适应未来媒介市场的需要,新闻教育与人才培养方面也会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徐文婷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教育改革探讨――以“5W”模式为分析框架》中总结了现在很多新闻院系做出的一些有益尝试。包括通过专业设置开辟传统新闻专业人才的“试验田”,通过借鉴国外的融合教育模式来改造教育环境以及通过与业界合作,依托媒体平台开展融合教育。她认为对于学界而言,要想真正培养出适应业界发展的人才,必须从教师角色的转变、教育内容的变革以及教育理念的转变上做出实质性的改变,解决新闻教育中最最关键的由谁教、教什么以及怎么教这几个问题。

管文娟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教育改革刍议》中认为“在媒介融合时代,单一媒体专业技能的界限被打破,具备跨媒体技能的多面手将成为未来新闻人才的首选。能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的‘全能型记者’是媒体融合时代的新闻人才的突出表现,记者不再为某一单一媒体服务,而是为集团内的多个媒体信息数据库服务。”⑥

媒介融合大潮引发新闻传播教育的变革,对新闻传播课程体系的设置及媒介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姜卫玲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教育改革研究》一文中认为媒介环境的改变导致过去的新闻教育模式已不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新闻教育体系需要重新建构。

四、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将会引领媒介向哪个方向走,不少文章将重点放在了这一个议题上。

程美华在《出版媒介的融合方式及其发展》中总结了出版媒介的五个发展趋势:第一,出版媒介组织机构间的融合将会渐渐摆脱行政力量的因素,不会受行政干扰;第二,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仍会是业界较为关注的话题;第三,媒介形态的融合将会进一步加大;第四,资本的力量将会日趋彰显,并且在出版媒介融合中起纽带作用,出版媒介融资的渠道将会更宽、力度也将更大;第五,出版媒介融合出现的多元化趋势将极大地促进出版产业的完善和发展。

孔玮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媒体发展方向的思考》一文中认为市场格局的主导者将会是传媒集团,尤其是多媒体新闻集团,例如经济科技娱乐类新闻信息产品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新闻融合”的竞争焦点。⑦

对于媒介融合的方向孔玮认为可以归纳为四个,即跨媒介融合、跨区域融合、媒介资本融合、媒介集团化融合。孔玉双、孔庆帅在《中国媒介融合的现状、表现形式与未来》中提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内容融合势在必行;接收终端的融合的实现,它是指将多种媒体功能整合在一起,以一种开放的终端平台和统一的技术标准将信息和服务传递给使用者;媒介融合更趋向于多元化;媒介融合将进一步满足受众的需求,强化人文关怀,以受众为中心,实现最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⑧

五、2011年媒介融合研究的特点

综合分析2011年对于媒介融合的论文,我们可以发现既有对宏观规制的分析,也有对具体业务的探讨。总体来说,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对于媒介融合的概念等基础性研究继续进行

众所周知,媒介融合已经成为了传播业界的一种引人注目的实践,也是一个涵盖面十分广并且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对于其概念的解读可能有所不同。2011年,对于媒介融合概念等基础性研究依然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2、研究的重点主要放在传媒治理与媒体变革方面

梳理2011年关于媒介融合的研究,传媒治理与媒体变革方面占很大部分。当今世界,伴随传播进步的是业界传播理念的更新。媒介形态的创新以及多种媒介的融合会导致新闻传播理念和实践的创新,这种创新也体现在媒体变革和传媒治理上。研究者们在媒介变革与传媒治理这个议题上展开了不少讨论。

3、提出了很多具有建设性的操作建议

研究者们较多关注媒体技术发展给媒介生态环境带来的变化,进而讨论媒体变革的必要性和手段。这部分研究成果大部分是结合现实案例,指导性较强。

纵观2011年关于媒介融合的研究,虽然成果颇丰,但也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研究者大多把目光投向媒介融合给传播领域带来的益处,与对媒介融合带来的担忧相比,我们更多的是看到学者们对于媒介融合持过度赞扬的态度,对媒介融合带来的社会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参考文献

①张建,《简论信息时代的媒介融合》[J].《丝绸之路》,2011(22)

②丁柏栓,《媒介融合的概念、动因及利弊》[J].《南京社会科学》,2011(11)

③谭天、刘晓璇,《知行并进的“媒介融合年”》[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3)

④陈善宝、陈力峰,《从“金喜购”谈媒介融合趋势下报业盈利新模式》[J].《新闻研究导刊》,2011(1)

⑤姜帅,《媒介融合背景下湖南报业转型之路探析》[J].《东南传播》,2011(5)

⑥管文娟,《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教育改革刍议》[J].《科技信息》,2006(26)

⑦孔玮,《媒介融合背景下媒体发展方向的思考》[J].《传媒观察》.2011(3)

⑧孔玉双、孔庆帅,《中国媒介融合的现状、表现形式与未来》[J].《探索思考》,2011(3)

媒体融合的建议篇4

关键词:多媒体;融合技术;路网监控;应急指挥

随着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的部署和宽带网络用户数量的不断扩大,VoIP市场正在呈现一种区域多媒体化的趋向。VoIP不再仅仅提供语音一种业务,数据、视频等内容将会随着网络的融合而加入进来。为了提高多媒体指挥调度平台的使用范围、支持的系统和终端,多媒体指挥平台提供C/S与B/S的方式接入。C/S方式时,通过多媒体会商PC版和Android版客户端,B/S方式时,通过多媒体指挥调度平台ActiveX控件。

一、我国路网监控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路网监控业务主要是为了改善人与货物的运输效率以及运输安全,对交通流采取警告、引导以及调节的重要手段,构成路网监控业务的主要系统有气象环境检测系统、车辆检测系统、SOS 紧急电话系统、道路指示器系统、可变情报系统以及远程控制系统等等,路网监控业务通过这些系统实现对车流的监控与监督。但目前我国路网监控业务在进行摄像机布置时,机械的将分布参数作为摄像头之间的标准距离,而对道路实际情况考虑不够,没有充分考虑公路线性、弯道以及公路所处地理位置的气象特殊性等,使高速公路上的摄像机布置存在一些弊端,无法全面客观的监控路面运输情况,使高速公路出现一些路段盲点。路网监控系统对路面发生的信息进行监控与记录,管理者通过对监控系统中图像信息进行分析,排查事故的主要原因,对监控信息分析过程也存在一定问题,通常对高速路网监控中信息分析采取直接分析的方式,完全按照图像中的结果进行分析,忽略了对道路气象、交通量、路产设备等的具体分析,导致信息中一些可变因素不容易被发现,不利于高速公路路网监控业务标准化发展。

二、多媒体融合技术在路网监控的应用

视频监控平台网关把基于IP点播方式的厅视频平台监控摄像头终端转换成基于SIP点播方式的服务系统,将厅视频监控终端加入到多媒体指挥调度平台的通讯网络中,并且使用负载均衡策略动态调度基于集群方式部署的厅视频平台流媒体转换系统,实现既便于管理又能够支撑高并发的视频监控点播需求。网关定期轮询厅视频平台监控摄像头的在线状态,将在线的摄像头注册到多媒体指挥调度平台中。厅视频平台流媒体转换系统负责从厅视频平台获取监控视频的实时视频流,并将视频流转换成多媒体会商客户端支持的格式和码流,发送给多媒体会商客户端。厅视频平台流媒体转换系统按照集群部署的方式设计,由厅视频平台网关通过负载均衡策略进行动态调度。在综合音视频调度会商系统技术方案中,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对接网关,视频会议系统融合到整个综合音视频调度会商系统中,使得视频会议系统与多媒体会商客户端、IP电话调度系统实现了互通,并可以在视频会议系统中调取视频监控平台的监控视频。

三、多媒体融合技术在应急指挥的应用

综合音视频调度会商系统技术方案是基于SIP的多媒体通讯、视频监控与多媒体指挥调度的解决方案。系统部署于在辽宁省交通厅办公内网网络中,系统设计时充分考虑了与其他办公系统的集成,可方便与辽宁省交通厅应急指挥调度平台融合。支持多台服务器集群,均衡系y带宽的使用,降低服务器负载;支持多用户并发,实现运营级视频会议的应用;实现远程协同办公、多方视频会议等应用,方便用户部署和使用;除支持桌面终端和大型会场终端外,还支持VOIP和标准协议的硬件终端接入,可满足大型会场视频会议、日常即时通讯等多种形式会议与多媒体通讯需求。多媒体指挥调度平台采用分布式架构,以多媒体指挥调度系统为核心,通过分布式部署的其他核心功能服务扩展平台的服务能力,实现基于IP网络的音视频多媒体调度;并通过功能扩展网关,与已有系统并网和功能对接,从而实现多源异构系统的功能融合。融合通信协议交换核心组件是辽宁省交通厅多媒体指挥调度平台的核心,以先进、成熟的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会话初始协议)为基础,实现多媒体会商终端之间的多媒体会话管理、终端状态管理。中兴视频会议系统网关是多媒体指挥调度平台与厅中兴视频会议系统多媒体通讯的桥梁,一方面,中兴视频会议系统网关是中兴视频会议系统的客户端,可以参与中兴视频会议系统的视频会议,另一方面,中兴视频会议系统网关也是多媒体指挥调度平台的客户端,可以参与多媒体指挥调度平台的多媒体会议,网关中通过对这两种客户端的数据交换,从而实现多媒体指挥调度平台与中兴视频会议系统多媒体互通的功能。

四、结束语

文章通过对主流多媒体融合技术的分析,提出以SIP技术为核心的辽宁省交通厅综合音视频调度会商系统技术方案。该方案是基于SIP的多媒体通讯、视频监控与多媒体指挥调度的解决方案。系统部署部署于在辽宁省交通厅办公内网网络中,系统设计时充分考虑了与其他办公系统的集成,可方便与辽宁省交通厅应急指挥调度平台融合。支持多台服务器集群,均衡系统带宽的使用,降低服务器负载;支持多用户并发,实现运营级视频会议的应用;实现远程协同办公、多方视频会议等应用,方便用户部署和使用;除支持桌面终端和大型会场终端外,还支持VOIP和标准协议的硬件终端接入,可满足大型会场视频会议、日常即时通讯等多种形式会议与多媒体通讯需求。

参考文献:

媒体融合的建议篇5

[关键词] “两会” 报道 理念变革

“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对于地方媒体来说,“两会”则是每年战役性时政报道的重头戏。可以说,每年的地方“两会”已经成为地方主流媒体间进行实力较量的最重要舞台之一。由于自身的定位和独具的地位,党报在两会报道中发挥着重要和无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媒介生态发生巨变的今天,地方党报的传播力、影响力都遭到巨大的挑战。地方党报能否在“两会”报道这个传统优势领域重新抢占优势地位?地方党报如何因应媒介革命的挑战开创两会报道的新格局?这些问题就成为观察两会报道业务发展和重构地方党报传播矩阵的关键。

《恩施日报》是中共恩施州委机关报。在2017年地方“两会”报道中,《恩施日报》从业务理念探索到传播平台拓展都体现了变革与创新,有效地发挥了地方党报传播矩阵在重大时政新闻报道中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可以说,《恩施日报》的两会报道在地市级党报的大型战役性时政新闻报道实践中具有标本性的意义,反映了当前我国地方党报在重大新闻报道实践中的基本态势和发展方向。

一、纸质媒体:新闻价值的新思维建构

作为遵循一定的议程所举行的一种议事性集会,会议是现代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形式。在媒介社会,会议要发挥其社会效果,就必须通过新闻媒体实现广泛的传播。然而,我们的主流媒体在长期的会议报道实践中却往往给受众造成了教条空洞的刻板印象。与其他的会议相比,“两会”持续时间长、人员规模大、会议议程多,更容易使其报道陷入一种机械的程序化模式和重复的习惯性框架,而缺乏足够的兴奋点和冲击力。这不仅败坏了读者的胃口,还严重削弱了党报的社会影响力,造成了传播资源的极大浪费。党报必须尽快改变会议报道思路,真正从受众需求出发,深入发掘“两会”进程中的新闻亮点和热点,将会议中真正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挖掘出来,以鲜活的形式进行传播,这样才能促使地方党报的议程与民众的关切和谐共振,党报的“喉舌”功能也才能得到相应的发挥。

传播学理论告诉我们:受众之所以需要或愿意了解有关信息,无非是用以满足他们的某种效用期待,而新闻信息恰恰是帮助人们消除对事物认识的不确定性的东西。[1]不可否认,两会的议程本身就具有极强的政治意义,对会议程序的报道也有着重要意义。但如果依赖于和满足于程序性报道,就会有消解或淹没两会进程中更为生动、鲜活的信息,使“两会”报道的信度和效度被质疑的风险。

《恩施日报》对2017年地方“两会”的报道,在理念上有了一个极大的改变。报道在信息的深度加工和多元整合上狠下功夫,舍弃以往两会报道中比比皆是的言之无物的空话、套话、假话,真切地关注社会变化、关注经济走向,站在社会公众的立场,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反映出真实的社情民意。在恩施州“两会”期间,《恩施日报》在头版主要进行常规的会议程序报道,而在其他版面则加大力度,每天连续大幅推出“两会”特刊,尤其是1月7日,推出三个版面的“两会”特刊,对“两会”动态进行详细解读,对社会发展进行理性阐释,对海量信息进行筛选梳理,实现了对“两会”的深度介入和深切关注,为读者提供更有见地、更加生动、更具价值的新闻精品,将地方“两会”报道做得令人耳目一新、喜闻乐见,改变过去那种高高在上,单调沉闷的面貌,很好凸显了地方党报在主流时政新闻报道中的独特优势(图1)。

在新的媒介生态下,“两会”报道要求地方党报必须重新构建真正符合现代新闻传播规律的新思维、新理念,本着对受众有用、让受众省力的原则,吃透会议精神,在保证报道的基本程序和规格要求的前提下,精心选择会议中最具新闻价值的重要信息加以强化,以实现新闻传播的良好效果。

二、新闻网站:会议传播的新功能拓展

新闻网站是指以经营新闻业务为主要生存手段的网络平台。由于网络本身具有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信息海量、互动性强、便于搜索查询等传播优势,为广泛听取民意、实现信息交流提供了技术基础,也为“两会”信息的有效传播提供了强大平台。

《恩施日报》在2017年“两会”报道中充分利用旗下的恩施新闻网传递会议信息,使之成为与《恩施日报》纸质版优势互补的强大平台,改变了以往单一渠道传播两会新闻的模式,为开拓互联网时代地方党报新闻宣传工作的新局面进行了新的尝试。

一方面,恩施新闻网作为《恩施日报》“两会”报道电子版的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跨地域特性,使地方“两会”新闻报道能够突破地域局限,有效扩张新闻信息的影面和覆盖面。另一方面,恩施新闻网充分利用自身的传播优势,发挥了纸媒无法实现的一系列功能。比如,1月6日开始,恩施新闻网对开幕式进行了全程图文直播,同时开通打赏、评论、弹幕功能,使关注“两会”的受众不仅能同步、直观地了解开幕式的整个进程,而且还能边看边讨论,利用网络强大的互动功能,向网民征集对“两会”建议和呼声,也极大地激发了网民参与的热情。另外,恩施新闻网在“恩施州2017两会特别专题”中利用网络的链接功能,承载了关于“两会”的超容量信息。如设置“五年回眸”“发展篇章”“图说两会”“代表委员声音”“讨论侧记”“记者手记”等专栏,对“两会”精神进行全面而深刻地解读,不断深化受众对“两会”的认识。种种举措和尝试,都使得恩施新闻网本身也成为“两会”密切联系和广泛了解民意的重要渠道,得到了代表、委员和群众的一致好评(图2)。

新闻网站作为综合性的信息平台,具有自身个性化传播的特色,可以满足不同受众群体对于新闻信息的需求,打造全方位交流的平台。在多种传播类型构建的传播网络中,受众不再只是被动地做个安静的“两会”旁观者,而是通过有着某种无形的情感契约的人际交流和基于某种共同志趣的群体内部的沟通互动,更加真实地加入到“两会”这个宏大而严肃的政治事件中,并在对信息的不断选择、评论、交流中形成内化于自身的认知。因此,地方党报要想获得受众的参与和接受,就必须充分利用新闻网站的传播优势,策划地方“两会”专题报道,把不同媒体的报道进行整合和分类,根据自身的定位和特色来设置不同的模块,对各个媒体的相关信息进行集纳和规整,做到“人有我优”,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提升媒体的公信力。

三、“两微一端”:信息互动的新平台打造

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成为传统媒体实现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微博、微信、客户端作为当下新媒体的主流模式,在新媒体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各传统媒体加速媒体融合的重要抓手。而在地方“两会”的报道中,地方党报如何利用“两微一端”紧扣“两会”热点,在选题架构和制作实践上着重突出创新与融合理念,努力将内容优势转化为传播优势,这是对其的考验。

(一)微博、微信

2010年被称为“微博元年”,微博的兴起给传媒圈带来一场震荡。随后,微信的运用再次“引爆”网络媒介的影响,新兴媒体的生命力与冲击力不可估量。但在对“两会”的报道实践上,微博与微信的优势发挥也各有不同。正如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也说过,“不同媒介的话语形式决定了其话语风格和内容。”[2]

微博提供了一个公共交流平台,类似一个“大众圈”;微信更加注重私密性,更多注重“朋友圈”的发展。对于“两会”报道,微博给“民间话语”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平台,网民可以通过点赞、转发和评论功能参与探讨“两会”议题,成为网民参与政治的新路径,大大解放了对“民间话语”的束缚。

在信息时代,面对海量信息,媒体如何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吸引受众注意,在众多相同或相似信息中脱颖而出,实现信息的“精准推送”和“个性化服务”?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移动新闻客户端便能解决这一困惑。借助对客户以往关注信息类别的搜集分析,再从海量信息中对相关内容进行抓取、筛选和匹配,移动新闻客户端就可以将用户可能需要的信息送到其面前,从而提升用户体验,提高传播效率。

但是比起“双微”,媒体客户端发展相对滞后,尤其是很多地方媒体还没有自己的客户端。比如恩施日报至今都没有开发出属于自己的新闻客户端,这是其转型中的短板与空白,也是其在地方“两会”报道中的不足之处。不过,移动新闻客户端的报道优势完全可以体现在“两会”的报道实践中,这是地方党报扩大影响力、实现创新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从今年的地方“两会”报道中,其实我们也能看到纸媒的新闻业务对网络传播方式和技术的借鉴与学习。一些网络媒体有的编排方式和词汇运用,在恩施日报的版面与报道中也屡屡出现,给读者带来新的阅读感受。比如在2017“两会”特刊中结合网络媒体“吸引眼球”的编排理念,进行了一些版面设计的大胆尝试和变革,强化了版面的视觉冲击力,很好地发挥了“两会”重头报道的强势效应。另外,在报道内容的结构安排上,也较多地借鉴了网络传播的一些手段,在专刊中设置“新闻链接”专栏,为重点报道提供资料背景,如1月6日的“两会”特刊为了强调“2017年重点工作”则花了大半个版面“链接”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以及“未来五年发展思路”,在前后五年的对比中,读者则对2017年重点工作有了清晰的理解。这种“新闻链接”使会议报道有效地实现了信息延伸与整合,读者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得立体、全面的新闻资讯,极大地增强了报道的深度。

面对网络咄咄逼人的发展态势,与网络绝缘和对抗无疑是短视和无济于事的。美国著名报纸《芝加哥论坛报》前总编杰克・富勒认为:“新媒介通常并不会消灭旧媒介,他们只是将旧媒介推到它们具有相对优势的领域。”[3]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对新闻舆论工作的创新也提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要推动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4]其,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之间并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或你死我活的对抗,相反,如果能够在“两会”报道中对其着力开掘,很好地利用和借助网络平台,纸质媒体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在网络时代能占据重要的地位。

结 语

地方党报实现融合报道,丰富了“两会”报道的形式,拓宽了新闻的传播渠道,让传播格局立体化,大大增强了传播效果。全媒体时代,融合报道渐露锋芒,但也才刚刚上路,尚处于浅层融合,相信随着报网融合发展的不断推进,融合报道将从浅层融合逐渐迈向深层融合,推动新闻的复合传播,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可读性、贴近性、服务性。

注释:

[1]朱秀清:《新闻同质化分析》,《现代传播》2005第6期

[2][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黄旭华、张学勤:《新旧媒介的竞争与合作》,《新闻前哨》2008年第2期

媒体融合的建议篇6

【关键词】共和国新闻60年;媒介融合;传媒伦理

【中图分类号】G210【文献标识码】A

2009年新闻界发生了几件大事:一是建国60年,学界和业界对60年的成就经验进行总结。二是人民日报的改版拉开了党报创新的序幕。三是传媒业的体制变革逐步深化,出版业全面转制给新闻行业带来不小的震动。四是媒介融合逐渐深入,“报纸消亡论”卷土重来,引起了对于报纸命运的思考。基于这些变化,研究者的视线也逐步转移到这些领域,本文在对2009年新闻学研究文献的梳理基础上,总结出本年度六大研究议题:一、共和国新闻60年;二、媒介融合探讨;三、网络舆论;四、传媒伦理;五、党报创新;六、新闻教育。并总结出本年度新闻学研究的特点:一、旧热点的延续。二、理论和事件互动。三、注重“以人为本”。四、反思性较强。

一、共和国新闻60年

本年度,恰逢建国60年,研究者们从不同研究角度对60年的新闻成就进行梳理和总结。主要集中在对新闻学、新闻事业、新闻实务三个方面的历史梳理、经验总结、发展变革探讨。

有学者对60年的新闻学研究的发展进行历史梳理。学者郑保卫把建国以来新闻学研究分为六个阶段,并总结了每个阶段的特点。一、蹒跚起步(1949-1956) 。二、经历曲折(1957-1965)。三、遭受劫难(1966-1976)。四、拨乱反正(1976-1978)。五、改革创新(1978-1991)。六、繁荣发展(1992-2009)。[1]

有学者对60的新闻事业的发展变革进行总结。学者黄瑚回顾了60年新闻事业发展的历史,从传媒状况、新闻理念、新闻实务、经营管理等方面梳理了1949-1957、1957-1966、1966-1976、1976-1992、1992至今五个阶段新闻事业的发展轨迹。[2]李良荣教授对比了新中国前后30年新闻业的巨大差异,认为,“后30年中国新闻业发生意义深远、成果显著的巨大变化。前后30年中国新闻业带有根本性的变化是从前30年的宣传本位转向后30年的新闻本位。正是这一带根本性的变化推动了其它一系列变化。”[3]童兵教授认为,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我国传媒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是传媒业发展的两大基础性因素。这是中国传媒60年发展的基本经验。[4]学者尹韵公总结了60年中国传媒事业的特色及启示:一、一定要坚持“中国特色”。 二、一定要把国家利益和民族大计置于头等价值依归。三、坚持实事求是,坚持改革开放。[5]

除上述学者从宏观图景对60年描绘之外,学者还做了专题论述。童兵教授回顾了60年对新闻事业属性的认知,从“驯服工具”到“以人为本”,这一认知历程,反映了四个方面的进步::对人的尊重和对人全面发展的重视,对科学的尊重和对新闻传播规律的重视,对人权的尊重和民主政治体制改革自觉的回归,经济振兴和经济对新闻传播事业的推动。[6]学者陈力丹论述了60年传媒性质的变化,认为传媒经历了从阶级斗争的工具―事业单位,企业化经营―文化产业这样的性质变化,而这样的变化随之带来了新闻报道方式的变化。[7]李东东回顾了60年中国报业的成长过程,他把报业发展分为五个时期,从报业经营运作角度探讨了每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一、拔旗易帜的新中国报业(1949-1956)。二、经历曲折的新中国报业(1957-1978)。三、迎来春天的新中国报业(1979-1994)。四、走入市场的新中国报业(1995-2003)。五、深化改革的新中国报业(2003-2009)。[8]张骏德总结了新中国广播事业的基本成就与改革经验:1.摒弃“广播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广播是无产阶级全面工具”的错误说法,把广播定位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是党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和桥梁。2.摒弃“假、大、空”的恶劣文风,提倡广播新闻“真、短、新、快”。3.确认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是选择新闻报道的两大主要标准,形成了按新闻规律报道的共识。4.广播不仅要从事宣传、提供娱乐,还必须提供信息、介绍知识。5.人民广播事业既要坚持无产阶级党性原则,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又要突出听众的地位,真正把为听众服务作为办好广播的出发点和归宿。6.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到各省市广播电台,都将新闻节目作为广播节目的主体与主角,在新闻改革中重点抓好新闻栏目的改版与创优创新,不仅扩大信息量,而且增强时效性,使新闻报道权威可靠、报道迅速、节奏明快,又锐意创新,追求信息密集、视野广阔、深度开拓。7.采用直播与录播相结合的传播方式。8.广播既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又是信息产业。[9]

有学者梳理了新闻实务的演进路线。学者陈力丹认为中国传媒新闻报道方式最近60年的变化,基本围绕着调适报道中“事实”与“意义”展开。他总结了60年报道方式的变化和特点:事实选择回归新闻价值标淮;新闻报道的道德理念向“以人为本”转变;报道结构呈现职业化。[10]陈力丹还探讨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典型报道的演变:起点―合理想象―为思想解放开路―“高大全”的蜕变―弘扬道德―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11]他还梳理了新中国60年来新闻文风的演变:1949~1956年,建国初期新闻文风的“政治化”;1957~1977年,“左”倾错误时期新闻文风的不断恶化;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进程中新闻文风的“专业化”变革;认为新闻文风的变化与整个国家和社会、与新闻传播业的结构和形态的变迁息息相关的。[12]

二、媒介融合

“报纸消亡论”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但同时也带来了对传统媒体,尤其是报纸命运的思考。研究者也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普遍认为媒介融合是报纸的必然出路。媒介融合的路径是研究重点,学者们借鉴国外经验,从技术融合、理念、实务、经营、规制等角度提出了对中国正在进行的媒介融合的思考,规制融合成为研究的新动向。

1、媒介融合意义探析

有研究者对媒介融合的目的进行探讨。陈国权对一些被普遍认同的媒介融合战略价值的重新探讨与辨析。认为媒介融合的目的当然不是指某个报业集团拥有尽可能多的媒介类型,而是不同媒介类型间的嫁接、转化、融合,形成各媒介形态的核心价值,占有产业价值链的关键一环。[13]杨海军认为媒介融合的终极目标是实现社会的媒介化。媒介融合的提出标志着传媒业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上面临一次前所未有的变革,一方面促使传媒业的内涵与外延重新界定,另一方面也再一次提升了传媒业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影响力。[14]

有研究者分析媒介融合的利与弊。金永成认为。媒介融合增加了媒介的经济价值和经济回报。首先,媒介融合可以使得各种媒体充分享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性;第二,由于人们对新闻真实性、权威性的要求,使网民更信任传统媒体所创办的网站;第三,媒介融合可以分散风险;最后,媒介融合节约了交易费用。[15]陈国权论述了现阶段媒介融合易产生的负效应:媒介融合易导致内容同质化、对竞争力的消解、可能产生磨合风险、无法适用所有报道形式。[16]孙海论述了融合媒介的利与弊。认为融合媒介具有以下优势:强大的信息检索功能;运用多种媒介形式全方位展示客观世界;政府、媒介、民众的即时互动功能;便携功能。但也具有弊端:(一)跨媒介集团造成媒介文化日益中心化和其他文化日益边缘化。(二)融合媒介的构成形态导致媒介拟态环境的无限扩大。(三)人对媒介的依赖性大大增强,导致“媒介人”的产生。[17]

2、媒介融合的关键问题

蔡雯论述了资源整合是媒介融合进程中的一道难题。资源整合过程中面临很多难题,一是内容同质化问题。二是资源整合过程中媒介之间的体制不相融、文化不相融、人员不适应等问题,甚至还会因为现有媒介规制的原因,遇到来自上层管理机构的阻力,使媒介的资源整合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18]

学者彭兰认为,媒介融合时代有四个关键变革是需要认真思考的:个体变革,在集体竞技中确定个人角色;体制变革,在新共同体中实现业务流程再造;产品变革,在集中化市场中推进个性化满足;媒体角色变革,在新产业链条上谋求新定位。[19]

学者朱春阳认为,鉴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和特殊的传播格局,对媒介融合规制研究的中国面向应该成为研究的重点,政策规制作为核心议题,其价值取向与目标应该体现中国的现实与未来发展要求。[20]

肖赞军认为在媒介融合进程中, 传统传媒的纵向分业规制遭遇根本性挑战:首先, 媒介融合强化了传媒市场竞争, 传统传媒规制的市场基础正在消失。第二, 为了在传媒市场保持多种“声音”,促使观点和意见多样化, 保护文化的多样性, 世界各国均在一定程度上严禁交叉进入。第三, 传统传媒的所有权法则面临两个方面的挑战。第四, 在融合后的传媒产业实施传统规制,将导致规制重叠与规制真空。并描述了世界一些国家的规制模式,以此为参考,对我国传媒规制有一些建议:第一, 内容与传输分离规制;第二, 坚持技术中立与业务中立原则;第三, 组建融合性的规制机构;第四, 放松资本准入。[21]刘滢分析了媒介融合面临的两大大问题:体制障碍、渠道强势。[22]

3、媒介融合的实现路径

黄建友论媒介融合的演进路径:从阶段上看,媒介融合应该最先表现在传播渠道的融合上,而后是传播内容与媒介功能的融合,之后再是媒介组织机构的融合,且媒介机构的融合又会促使媒介内容、渠道、手段、功能、形态等方面的进一步融合,媒介融合正是这样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23]

学者蔡雯认为中国的媒介融合经历了由报网互动到报网融合的递进式发展过程。在融合的媒体中,新闻传播的变革集中体现在“融合新闻”,融合新闻发生在新闻编辑部中,我国新闻媒体在从互动到融合的进程中,也对编辑部机制进行了各种改革。[24]

左曙光对媒介融合时代媒体运营策略思考:1.产业链上各司其职。2.价值链上寻找突破点。3.分众与聚众――市场的再思考。[25]

李红祥借鉴美国媒介综合集团的经营管理模式提出了我国媒介融合下的传媒管理创新建议:1、建立跨媒介集团的协同治理结构。2、建立统一的三大中心,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作战。3、采用扁平管理。4、实行跨媒介的新闻生产。[26]

4、媒介融合的形态

吴晓珍从技术、制度、产业、产品四个创新角度对媒介融合进行分析。一、媒介融合肇始于技术创新,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是媒介融合的基础和必要条件。二、媒介融合诉诸于制度创新,在我国则表现为文化体制改革。三、媒介融合深化于产业创新,四、媒介融合表现为产品创新。[27]

辜晓进解读了“媒介融合”,认为应从多媒体、资源共享、组织整合三个角度理解媒介融合。[28]

5、传统媒体应对策略

有研究者提出报纸媒体的应对策略。石磊认为媒介融合可以充分发挥报业和新媒体的优势。在媒介融合时代,要应对新媒体的挑战,报业就要大力实施数字报业战略。数字报业的实现途径很多,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内容融合和渠道融合,以及伴随其中的体制机制变革和经营拓展。[29]

有研究者论述了四大主流媒体的应对。梁智勇以CCTV、SMG、凤凰卫视与新华社为例,“从产业链分析角度入手,解析了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四大主流传媒机构的新媒体战略:(一)通过战略结盟,整合内容、技术、渠道和终端资源,突破“内容为王”理念的“路径依赖”,避免沦为纯粹内容供应商的风险。(二)引进外部资本,依靠资本化、市场化、公司化的手段整合产业链。(三)品牌化主导,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导权,创造多方共赢的市场新格局。”[30]

广播媒体的应对。毛永晖探讨了媒介融合趋势下广播的战略转型:1.发挥广播在舆论引领中的独特功能;2.推进类型化广播向深层发展;3.实施广播整体产业化发展新战略。[31]

有研究者论述了媒介融合中的业务转型。蔡雯总结了媒介融合进程中新闻报道在内容层面与管理层面上的突破与创新。新技术的应用与传播渠道的汇流使新闻报道主体由单一向多元拓展,报道内容创新以全社会共同创造与个人化表达为主要突破点,在管理层面上主要表现为跨媒体新闻团队的组班、一体化新闻生产平台的打造和“触合新闻”项目管理。[32]袁志坚探讨了媒介融合进程中编辑业务的变革,(1)编辑理念将从以受众为中心转为以用户为中心,以“公民新闻”为观念的互动式编辑理念将得到确立;(2)编辑流程的再造,实行报网一体化的模式和流线型、共享式的运作;(3)信息产品的创新,侧重于优质新闻的生产、产品形态的丰富和产品链的延伸。[33]李志君着重探讨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新闻评论工作的可为空间:利用媒介之间的合作模式、操作平台甚至是新媒体将代表主流意见的声音传播得更清晰、更透彻,直接对新闻作出评论,构建公共话语空间。[34]

三、网络舆论监督的负面效应及政府应对

2008年被称为我国的“网络舆论监督年”。因此,本年度,关于网络舆论监督的研究持续升温。研究者多集中在网络舆论监督的负面影响及其规避上。研究者主要从非理性、非民意、侵权指出其负面特点。网络舆论监督与司法冲突仍是研究重点。关于网络舆论中的政府应对,研究者主要从监测、引导、控制、管理几个角度提出建议。普遍认为舆情监测是前提,信息公开是法宝、积极主动是关键、重视民意是根本。突发危机事件是研究的重点。

网络舆论监督的负面效应及其规避

有研究者论述了网络舆论监督的问题及对策。曾维康论述了2008年中国网络舆论监督问题与挑战。当前网络舆论监督的困境:谣言、诽谤、诬告等虚假信息大量存在。个人的隐私权、名誉权面临时常被侵犯的尴尬。网络暴力、网络容易滋生事故隐患。为规避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诸多问题,应从主客观上下足工夫,客观上加强网络舆论相关法律的约束机制和引导效应;主观上,应加强行业自律和个人自律。[35]吴建华论述了当前我国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和解决路径。当前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其一, 虽然互联网在我国发展迅速,但普及率仍然较低。其二,我国网络舆情的代表性尚不能充分反映社会公众的利益表达。其三, 网络媒体的虚拟性和商业性, 以及媒体“把关人”的缺失使得网络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信誉度受到质疑。其四, 我国目前还缺乏完整统一的新闻法规体系来保障媒体舆论监督的独立地位和规范舆论监督主客体的行为。解决当前网络舆论监督中存在问题的路径:第一, 加强对互联网应用的物质基础投入, 加速互联网的普及。第二, 加强新闻媒体立法, 实现新闻言论自由和舆论监督权健康有序发展的统一。第三,网站应不断提高创新能力,积极策划和开辟一些独特新颖的栏目, 丰富自身个性和报道特色来扩大对其受众的影响力。[36]关梅论述了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问题与出路。目前,我国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第一,网络舆论中带有情绪色彩的言论较为突出。第二,在网络舆论监督中形成的舆论压力往往会对处于审判过程中的司法机关产生影响。出路:重视网络舆论监督与传统媒体的舆论监督之间的互动,并着重发挥传统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大力开展网络素质教育。[37]

有研究者分析网络舆论监督的失范现象。弓悦分析了网络舆论监督的缺失问题:一、公信力的缺失。二、制度保障的缺失。三、理性的缺失。[38]郑雯从网络公关费看舆论监督的失范。认为“网络舆论监督敲诈”和“网络有偿不监督”成为两种最突出的网络舆论监督失范。[39]王秋菊认为网络舆论监督在维护公民权益过程中存在的误区:网民的正义感和爱心容易被网络中的虚假信息所迷惑和利用。网络舆情的偏激性及非理性导致网络舆论监督失衡。[40]

有研究者分析了网络舆论监督和司法的关系。张颖探讨了网络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的关系。认为网络舆论监督的局限性会在某些情况下受到煽动和操纵,对某些案件的情节过于渲染或妄加评论,从而对法官判案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和心理负担。解决策略:首先,各级政府可以开辟可行的反馈沟通渠道。其次,对网络舆论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第三,在道德方面,构建网络道德原则规范。最后,在法律方面,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41]卢鹏从程序正义角度来探讨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冲突平衡的方式。认为网络舆论监督和司法独立冲突的重要原因就是公众的知情权和司法相对封闭之间的矛盾,他认为解决此矛盾的方式是强调程序的参与性与程序的公开性,并对现行的诉讼规定提出了完善建议。[42]

有研究者指出传统媒体应加强引导,与网络媒体合作,更好引导网络舆论监督。胡琦认为媒体应该在网络舆论中保持理性。目前,网络舆论逐渐由网上走到网下,实现落地。在这个过程中,传统媒体通过关注网络舆论,产生强化、放大、引导、驱动的作用,最终促进事情的解决。同时,也造成了风险,如在“杭州飙车案”中,传统媒体被网络牵着鼻子走,几乎把自己逼到舆论审判和媒体杀人的边缘,因此保持媒体理性是当下紧要的任务。[43]一冰从“杭州飙车案”报道看网络条件下的舆论监督。认为传统媒体过度依赖网络,网络的肆意性就会很容易地动摇新闻舆论监督的一些基本准则,如准确权威、客观公正等,从而产生社会责任缺失等诸多负面影响和不正常现象。准确权威、客观公正是舆论监督的根本。[44]

网络舆论的政府应对

关于政府应对网络舆论策略。李敏论述了我国网络舆论的现状及政府应对策略。现状:1.网民地域分布出现“城乡一体化”。2.网民年龄结构出现“低龄化”。3.网民群体收入的“贫困化”。对策:1.提高对网络舆情的研判和应对能力。2.提高对网络舆论监督的心理承受力。3.重视事件报道中网络舆论的导向。4.提高政府在网络舆论中的议题设置能力。[45]燕志华认为政府进行公关处理,化解危机对策:抓住黄金时间实施干预;信息公开是个法宝;借鉴搜索引擎危机公关的方法,用积极的正面的新闻“覆盖”消极的反面的新闻;政府官员需要了解网络传播知识,推进施政的民主化、透明化。[46]郭晓静分析了网络舆论在政府行为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问题:(一)网络舆论监督对国家信息安全造成威胁。(二)网络舆论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歪曲政府行为的事实。(三)网络舆论监督区域发展不平衡,造成事实上的政治参与不平等。对策建议:(一)建立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培育现代监督文化,促使网民和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二)提高公民参与网络舆论监督的能力,实现网络舆论对政府行为监督的人人平等。(三)加强相关法律制度建设。(四)加强网络媒体自身的建设。(五)加强对政府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接收和处理网络信息的能力。[47]

有研究者提出应对网络舆论进行控制。谷猛分析了网络舆论的形成与控制。认为网络舆论的控制应:积极发挥传统媒体的优势,将网络媒介和传统媒介有效结合;培养大量舆论领袖;研究网民的心理。[48]

有研究者探讨突发危机事件中的政府应对

关于危机舆情的应对。喻国明分析了舆情热点中政府危机干预的特点及借鉴意义。认为近期舆情热点中政府危机干预的特点及借鉴意义是:1.从干涉的时机来看,有时过于滞后。2.从干涉的主体来看,多是越级干涉,事件的直接相关主体往往比较低调。3.从干涉的方式来看,主要是主动(或被动)表态和开始处理事件的行为。4.从报道干涉行为的媒体上看,传统媒体的影响力不可小觑。5.从干涉行为的效果来看,无论何种干涉方式从总体上看,都是有效的、积极的,议题出现变化。6.干涉行为是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切勿希望一劳永逸,议题的消弭和消亡是个过程。[49]

有研究者分析危机管理模式。李斌探讨了了网络舆论危机的治理范式。网络舆论危机的治理思路应遵循价值―组织―制度的分析框架,培育政府―社会―公民的多元治理范式。这种治理既包括正式的制度设计、信息公开、政府上网、舆论引导、重建信任等政府应对措施,也包括公众理性的政治参与。[50]

有研究者结合突发危机事件中的政府应对,得出借鉴和启示。张爽探讨了突发事件中网络舆论的理性化引导。认为纵观近两年发生的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在不断发生变化,正逐渐走向理性化。突发事件中网络舆论理性化引导的策略包括:第一,把握舆论主导权,保证信息的及时、公开、透明。第二,加强主流网站舆论引导力,重视整合传统媒体。第三,合理设置议程,有效培养意见领袖。第四,完善网络立法,提高网络道德。[51]蔡尚伟以成都“6•5”公交车燃烧事故为例,探讨了发生重大突发事件中的政府网络舆论引导。一方面,政府及时公布最新消息,有效地引导舆论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主流网络媒体密切跟进和配合政府的行动,纷纷以开设评论专栏或专题的方式深度介入舆论中心,使政府主导的真实信息传播不断得到加强,而民间舆论场纷纷转载官方言论,使得民间舆论场的意见表达渐趋理性,与官方舆论场逐渐对接。为今后我国应对类似突发事件树立了舆论引导的成功范例。[52]林凌通过分析新疆7.5事件网络舆论应对的困难与失败,提出应根据暴力事件发生的不同阶段的特点分别进行网络舆论预防、网络舆论反制和网络舆论反击。事件发生前,网络舆论预防的根本途径是增强新闻传播的预见性和导向性。事件发生后,网络舆论反制要靠信息公开与主动引导。网络舆论反击需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与嵌入式采访。[53]

四、传媒伦理的冲突与建构

随着传媒生态的变化,传媒伦理冲突、失范现象引起研究者的重视。研究者不再一味指责传媒伦理缺失的原因是新闻从业者个人的原因,而是找到了更深刻的根源,如新闻理念和社会道德的冲突;新闻操作和司法的冲突等。其中,网络带来的伦理冲突最为明显和棘手。关于冲突的解决,研究者引入伦理抉择模式。关于伦理失范的原因和对策,一些研究者认为原因来自市场的异化,有的研究者认为是规制的缺失,其解决方法主要是完善规制、加强自律等。

伦理悖论与冲突

有研究者分析传媒伦理冲突的内在原因及解决策略。童颖骏分析了媒体伦理二律背反的内在起源、现象及解决建议。内在起源:媒体关注民生、满足受众知情权的职业价值观与维护公平、法律尊严的社会责任,无法同时得到实现,就在事实上构成了媒体伦理的二律背反。公众对媒体角色的误读,往往导致其对媒体职能的部分“取用”,这便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媒体职责与社会伦理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传媒伦理二律背反现象:一,坚持持道义论,还是功利主义?二,是简单地同情弱者还是客观中立? 三,职业竞争力与道德伦理之间的取舍。她认为解决此问题应引入统筹兼顾的系统论方法,对媒体伦理的各个维度进行综合考量,由此作出符合绝大多数公众利益的价值判断。首先,媒体在报道“两难”新闻时,应具有开放性的眼光和气度,不应仓促妄下是非结论。再次,媒体可以提供具有互动性的公共交流平台,不失为寻求化解两难矛盾的办法。关键在于,是否能在制度设计上,为化解传媒伦理悖论提供更多的町能途径。[54]管成云认为我国新闻媒体进行了体制改革,由于这种改革不是在市场经济的磨合中自然进行的,而是在行政作用下强制进行的,因而很难找到传媒双重属性的契舍点,使新闻伦理陷入了二元对抗的困境之中,造成新闻伦理的异化。因此。要彻底改变新闻伦理的堕落局面,必须建构一套系统的新闻伦理制度。这种制度的构建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尝试,第一,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来构建新闻伦理制度。第二,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来构建新闻伦理制度。[55]

有研究者探讨了网络中的伦理难题。吴献举博客公共领域的私人化带来一些伦理冲突问题:1.博客传播中的表达自由与社会的公序良俗的冲突。2.博客传播中话语权与他人名誉侵权、隐私权的冲突。3.有关博客传播中的“人肉搜索”现象也涉及到侵权问题。因此,根据博客传播的特点,博客传播主体应通过伦理自律来建构兼顾自由与责任的博客传播秩序。[56]李建军对“人肉搜索”网络传播伦理的建构提出了建议:1、网民的道德规范。2、管理者的道德规范。3、注重建章立制,有法可依。[57]张燕认为日益膨胀的自媒体权力带来了正反两个方面的社会效应,她从公共议题和私人议题两个层面确立起自媒体分别的态度立场,建立起对公锱铢必较和对私包容大度的自媒体伦理标尺。[58]

有研究者建议用伦理选择模式解决伦理冲突。陈俊妮认为社会伦理学的波特图式可以帮助学者和记者分析伦理困境中时如何从根本动因出发作出明晰的行动选择。同时指出我国有与西方差异很大的伦理文化,有着完全不同的新闻体制,这些都将影响我们在运用波特图式进行伦理分析时的思维角度。[59]

伦理失范及建构

有研究者总结了伦理失范的表现。吴欢总结了伦理失范的主要表现:一、为获取竞争优势,夸大事实甚至进行诽谤,无视公民或组织的名誉权和隐私权。二、新闻传播者在履行监督权时存在干预司法公正的倾向。三、市场条件下为追求经济利益,新闻娱乐化、内容庸俗化趋势日益明显。四、新闻伦理与社会伦理价值尖锐冲突。认为媒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新闻伦理建设:一、敢于坚持真理,揭示真相,树立媒体公信力。二、真实、独立、客观地报道。三、承担社会责任,明确法律界限,保护被报道者权利。[60]

有研究者分析伦理失范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马艺对新闻伦理道德失范原因进行了深层阐释:一是规范制定不完备; 二是新闻伦理道德规范与实现规范的行为和价值评判标准上存在着冲突从而引发新闻伦理道德失范。新闻伦理道德规范在新闻实践中面临的价值冲突是失范的深层原因: 新闻职业价值与新闻价值;新闻伦理道德与社会伦理道德;新闻价值与新闻伦理道德;新闻职业价值、新闻价值与社会伦理道德。缓和冲突方法:(一)明确“角色认同”。(二)坚守“以人为本”。(三)建立“内外监督”。[61]闻娱认为媒介交换网络中流通的主要资源的交换是新闻伦理问题的根本动因。媒介交换网络中流通的主要资源包括权力资源、经济资源、信息资源、媒介渠道资源以及受众的注意力资源。五种资源组合而成四个主要的资源交换场域。行动者在资源交换的过程中,各方行动者都试图最大化自己的利益,这是导致诸多新闻伦理问题出现的根本动因。并认为资源的再分配与交换规则的再调整,是寻求规避媒介伦理问题的可行路径。[62]王卉研究了中国新闻伦理问题的逻辑起点,认为新闻闻伦理失范实质是“关系”的不正确。她分析了五组关系:(一)传媒与被采访对象(含消息来源)的关系。(二)传媒与受众的关系。(三)传媒与广告商的关系。(四)传媒与传媒之间的关系。(五)传媒与党政管理部门的关系。[63]她还认为解决此问题一靠教育,二要以明确的伦理主体与成熟的伦理模式带出理性的行为。三要以多元化的社会反馈系统形成健康的事后评价机制。[64]

五、党报创新

本年度,人民日报的再次改版引起了新一轮的改版热潮,这次改版也凸显出在传媒体制变革、新媒体冲击与金融危机影响下党报的生存空间问题,许多研究者指出党报创新是未来发展之路。关于党报创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念创新、技术创新、经营管理创新、实务创新几个方面。

理念创新

有研究者指出党报创新的方向。丁柏铨以《人民日报》改版为例,指出党报创新的方向:第一,向机关大院和办公室以外的空间辐射和渗透第。二,做有深度和有说服力的报道。第三,将言论做得深入人心。第四,将改进文风作为重要抓手。[65]常法武认为党报创新应正确把握变与不变。坚持大事大处理的思路不变,但在表现形式和实际效果上要变得更新、更深、更震撼;坚持新闻规律和宣传规律和谐统一的方向不变,但在传播方式和表现模式上要创新求变。坚持版面大气,格调高雅的版面风格不变,但版面编排和设计要大胆突破创新。坚持三级策划的报道体制不变,但在组织形式上要更加灵活多样。[66]周跃敏提出以两个舆论场对接体现党报时代性。以传播学视角把握党报新闻规律性。以全新话语体系体现党报创新性。[67]姜凤羽提出党报创新的五项原则:第一、党报的性质、任务和责任不能变。第二、党报改革创新应该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一致,不能偏废,不能对立。第三、党报改革创新不能背离使命和任务,应坚持政经大报风格,要与晚报、都市报和其他平面媒体形成差异化。第四、改革创新应该围绕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探索指导性与吸引力的有效统一。第五、党报改革创新必须在同级党委和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进行,同时也需要办报人的创造力和责任意识。[68]罗杰认为党报改革创新应以正确的舆论导向立身;以长抓不懈的业务建设立足;以把握新闻传播规律立信;以准确的舆论监督立威。[69]

有研究者分析党报创新的具体策略。余晓林分析了党报创新的四个“节点”。1、理念创新,“强化党报的新闻功能,弱化纯粹的宣传功能,坚持用新闻的视角、新闻的形式来引导舆论”。2、内容创新:提升新闻性,降低“工作味”。3、形式创新:优化版面元素,构建视觉中心。4、管理创新:建立奖惩机制,完善考评制度。[70]曲绍堂用八个关键词来概括党报创新:定位创新:政经大报;文风创新:鲜活语态;生产创新:流程化;品质创新:增强亲和力;报道创新:争取独家;功能创新:舆论监督;发行创新:营销运作;核心创新:从业人员。[71]桂清萍分析了新媒体竞争下党报的创新策略。认为“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是一种“替代品竞争”。党报的创新策略有:解放思想,树立适应时代的“大媒体”理念;创新内容,打造质高独特的新精品;实现品牌价值在新媒体领域的延伸;整合资源,完善党报的宣传手段;培养人才,塑造“复合型” 和“全才型”记者。[72]

实务创新

有研究者探讨报道创新。学者丁柏铨通过对改革30年党报新闻业务改革纵向和横向考察,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在党报报道内容的改革上,改进时政报道、重视民生新闻、加强舆论监督;在党报报道方式的改进上,各级党报进行了长期努力,致力于创新报道方式、创新文风,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新闻报道有所增加。[73]

有研究者分析了版面创新。赵顺禄探讨了党报版面创新,认为目前一些地方党报版面编排中存在一些问题:版面元素运用不科学;版面结构功能不协调;版面风格构建不规范等问题。版面创新需要:提高对版面工作的重要性认识;树立正确的编排思想;深化版面主题;合理搭配版面元素;整合相关版面、栏目,防止新闻无序堆积;明确版面定位,强化服务功能。[74]

有研究者提出评论创新。汪谷震提出党报评论创新要:一、转变观念。做到“站得高、跟得紧、贴得近”。二、打造品牌,做到“气势大、切口小、风格活”。三、改进文风。做到选题准、形式新、队伍强。[75]

技术创新

丁士从技术创新提出报网融合是党报的创新之路:报网融合实现党报资源的总量递增与优化配置;以传播手段创新增强党报的舆论引导能力;以报网一体实现党报的品牌延伸和水平提升。[76]

王卫明分析了Web2.0条件下认为,党报读者的变化,认为应开启新的传播策略:主动开辟“全媒体”时代,抗衡Web2.0的“媒介选择多样性”;积极进入“广互动”时代,抗衡Web2.0的“双向传播”;适时开启“全免费”模式,抗衡Web2.0的“免费”优势;尽快走出“裸宣传”时代,抗衡Web2.0的“个性化、亲和力”。[77]

经营管理创新

许根宏建议创新用人机制。认为作为我国传媒主阵地的党报,除外部体制性因素需要改革外,当前还要采取切实可行的举措,通过党报传媒自身的改革――创新用人机制,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78]

齐振平以《辽宁日报》的创新实践为例,党报创新经验:由政治家办报向“为政治家办报”延伸;由紧紧服务中心向“按新闻规律要求做好宣传工作”延伸;由做大做强单一产业向“积极发展多元产业”延伸。[79]

徐玲英以《嘉兴日报》改革为样本,指出地方党报的结构创新。需要着手产品结构的创新、媒体结构的创新、投资结构的创新、产业结构的创新,但对于一向受观念与体制制约特别明显的地市党报而言,从产品结构创新入手,辅以媒体结构创新的路径选择。[80]

六、新闻教育反思与变革

本年度,时值复旦大学新闻学院80华诞,汇聚全球知名新闻学院院长共商新闻教育问题,由此拉开了新闻教育研讨的序幕,研究者纷纷对新闻教育进行自己的思考,普遍认为,在全球化、新媒体、传媒转型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新闻教育暴露出诸多问题,必须进行改革。改革方向之一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改革方向之二是从注重实践到同时注重新闻理想、职业精神的培养;改革方向之三是应对媒介融合时代的教育变革,培养跨媒体、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需要从理念、机制、教学、设备、人才培养等方面共同变革。

有研究者论述了新闻教育的几大关键问题。学者杜骏飞回答了新闻传播教育的若干基本问题。一、新闻化还是传播化?他认为:1、传统新闻学教育是不可取代的。2、新闻学教育必须扩大内涵。3、满足这一相互矛盾的两种要求,只有一种解决之道:把新闻教育视为多学科培养任务,即在新闻教育中,将培养记者编辑的新闻教育与培养非记者编辑的新闻教育分开。4、在传播学教学中,继续扩大其内涵,延伸其应用。二、教育化还是学术化?他认为这不应该成为问题:作为教育的新闻传播学,理应首先是教育本位。至于学科本身的理论化发展,自然是教育能力的依托之一,但教师学术水准的提升,不可以用牺牲教育质量的方式来实现。三、教什么与如何教?通识教育与专才教育的关系是什么?正确的回答理应包括以下观点:先有通识教育,而后才可能有真正的专才教育;专才教育的内容依不同人才培养的目的而定;专才教育也不是以理论为主导的本科教育,而是应该强调实践性的实务训练,同时,新闻学教育要开始重视研究性教育并鼓励学生及早开展研究性学习。[81]

有研究者探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教育的变革。蔡雯研究了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闻教育改革。认为需要从专业设置、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多方面着手。1.培养具有“全媒体”业务技能的新闻人才。2.培养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专家型新闻人才。[82]尹良润认为目前国内针对媒介融合所进行的教育改革中,最大难点在于师资力量的缺乏。他建议教育部在从2009年开始的新闻教育师资培训项目中适当加大媒介融合方面理论与技能的培训内容。另外课程体系亟需更新。总之,不论是师资结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验设施,还是培养环节、科研机制等方面都需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才能适应媒介融合的需要。[83]黄昌林分析了传媒的变革带来的传媒教育的变革。一是传媒产业化变革,要求新闻传播教育理念必须实现“ 三个整合”、“ 一个规范”:教育界与新闻业界人才资源整合;高校与高校之间人才资源整合;高校内新闻传播专业与企业经营管理专业资源整合。“一个规范”是针对新闻传播专业急逮膨胀的现状,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应该通过一定的行政手段对其规范。二是媒介形式的变化要求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变革。”三是新闻生产方式的转变,要求传统新闻业务教育应及时地将新诞生的新闻理念和实践创新引人到教学中来。[84]温海玲认为媒体融合对于新闻教育来说,“技术主义”和“人文主义”应当两不偏废,如何恪守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生产和传播有用的信息才是更大的挑战。[85]言靖认为应从课程设置、教学理念和方式、教学平台三个方面改革。新闻学科的课程设置需要突破传统的专业知识界限和专业技能界限,具有更强的开放性与兼容性。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素养,进行知识重构和能力再造。教学平台不仅是传统的实验、实习平台,而且是包括日常教学平台建设在内的多种专业功能、多种使用目标的融合性教学平台。[86]

有研究者论述了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人才的培养。董广安对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进行思考。认为媒介融合背景下急需三类人才:跨学科知识的人才;跨媒体技能的人才;跨文化思维的人才。并提出传统新闻传播教育亟须在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实践环节三个基础部分进行调整和优化。[87]黄九清认为融合媒介时代需要三类新型人才:一是能够在多媒体集团中进行整合策划的高层次管理人才。二是能够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的全能型记者编辑。三是关于新媒体的研究人才。[88]江凌认为21世纪新闻传媒业至少需要专家学者型、媒介融合型、经营管理型、新闻(传媒)策划型、技能应用型等五类新闻传媒人才。在以“通识”为体,“专业”为用,“体”“用”融合的新闻传媒教育理念背景下,通过制定多层次、有级差的培养目标,建立多元化的师资队伍,优化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课程设置,增设“经典原著”课程教学,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构筑互动化的教学实践平台等途径,有望培养出“体”(通识)“用”(专业)融合的复合型新闻传媒人才。[89]

总 结

综观2009年新闻学研究,其成果仍然是可圈可点,其特点也非常明显。

第一,旧热点的延续,未完成的历史。本年度六大研究议题也是近几年的热点。

其原因是传媒行业的进程中这些问题是未完成的历史。然而,旧问题有新的思考,比如对媒介融合传媒规制的问题重视;党报创新有学者提出分类管理的方法。传媒伦理不再把责任一味推向传播者,从新闻操作和伦理冲突层面探讨;新闻教育改革一直在谈,但怎么改一直悬而不决。本年度,有几点共识值得参考:一是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互补。二是与实践媒体合作。三是增加职业道德教育和信息素养教育。关于网络舆论监督,研究者也理性客观看待网络舆论监督的负面影响和实际功效;政府应对突发危机事件中的网络舆论,也是近几年一直研究的问题,研究者开始重视舆情监测,强调发挥传统媒体的引导作用,并建议设置议题、培养舆论领袖。

第二,理论和实践互动。本年度的研究多是基于对现实问题的思考。传媒业发生的几大变化都是研究者思考的重点。如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该如何转型,新闻人才该如何培养;商业规则影响下的新闻传媒暴露出的新闻伦理缺失、舆论监督受人操控等问题受到关注。另外,人民日报的改版引起新一轮对党报创新的思考。

第三,注重“以人为本”。新闻的人文精神的回归是研究者强调的重点。在探讨伦理悖论时,研究者普遍认为当新闻操作和人本理念发生冲突时,应遵循以人为本。而在新闻价值的研究中,研究者非常强调人文关怀。在教育中,也强调新闻从业者和其它职业不同,人文精神应大于工具理性。

第四,反思性较强。本年度的研究显示出研究者强烈的反思精神。如对60年的回望中,研究者指出了新闻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网络舆论的质疑和反思,不再盲目推崇网络是舆论狂欢的舞台;对新闻教育反思,建议要应时而变;对传媒伦理的反思,从体制、机制、操作、教育等多个角度思考此问题。

总之,2009年的研究探讨更加深入,视野较为开阔,理论和实践结合。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基础理论研究薄弱,对于新现象关注的热情远远大于对基础理论的研究。但新现象的研究的理论根基却模糊而混乱,这是由于我们的基础理论研究的欠缺。二是随意借鉴其它学科概念进行研究。一些研究者借用其它学科的概念或新名词研究新闻现象,一方面此概念的背景涵义存在误用。另一方面,此概念不一定适合研究此现象,貌似带了个大帽子研究了假问题。三是问题研究宏观叙事较多,深入和创新性较少。很多问题只是泛泛谈之,深入叙事较少,造成了同质化现象严重。建议研究者在未来的研究中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注重研究的严谨性,深入研究问题,新闻学的研究必将百花齐放!

注释:

[1]郑保卫:新中国60年:新闻学研究发展历程回望《新闻与写作》 2009年10期

[2]黄瑚:60年风雨中耕耘 60年阳光下收获――新中国成立以来新闻事业发展的历史轨迹 《新闻记者》 2009年10期

[3]李良荣:艰难的转身:从宣传本位到新闻本位――共和国60年新闻媒体《国际新闻界》 2009年09期

[4]童兵:依托改革与科技的双翼腾飞 中国传媒业六十年发展的基本经验 《传媒》 2009年10期

[5]尹韵公:新中国60年:当代中国传媒事业的特色与启示《新闻与写作》 2009年第10期。

[6]童兵:试析新闻事业人民属性六十年认知历程 《国际新闻界》 2009年09期

[7]陈力丹:新中国60年:关于传媒性质的认识及新闻报道方式的变化《新闻与写作》 2009年10期

[8]李东东:60年,中国报业与新中国一起成长 《中国报业》 2009年10期

[9]张骏德:试论新中国广播事业60年的历史经验《新闻记者》 2009年10期

[10]陈力丹:论60年来我国新闻报道方式的演变《国际新闻界》 2009年第9期。

[11]陈力丹: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典型典型报道演变的环境与理念《当代传播》 2009年第5期。

[12]陈力丹、黄伟:从“政治化"到“专业化”――新中国60年来新闻文风的演变《青年记者》 2009年第16期。

[13]陈国权:报业媒介融合的价值辨析《中国记者》 2009年05期

[14]杨海军:媒介融合:缘起与终极目标《传媒》 2009年4期

[15]金永成、曹航:产业组织理论视角中的媒介产业融合《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9年2期

[16]陈国权:现阶段媒介融合易产生的负效应《中国记者》 2009年第6期。

[17]孙海:融合媒介的利弊之辩《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09年03期

[18]蔡雯:资源整合:媒介融合进程中的一道难题《新闻记者》 2009年09期

[19]彭兰:媒介融合方向下的四个关键变革《青年记者》 2009年第6期。

[20]朱春阳:媒介融合规制研究的反思:中国面向与核心议题《国际新闻界》 2009年第6期。

[21]肖赞军:媒介融合时代传媒规制的国际趋势及其启示《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9年05期

[22]刘滢、吴长伟:媒体融合的问题解析《中国记者》 2009年04期

[23]黄建友:论媒介融合的内涵及其演进路径《当代传播》 2009年5期

[24]蔡雯:融合:新闻传播正在发生重大变革《新闻战线》 2009年第6期。

[25]左曙光、林曦:对媒介融合时代媒体运营策略的几点思考《新闻界》 2009年05期

[26]李红祥:跨媒介经营:媒介融合下的传媒管理创新一以美国媒介综合集团管理经验为借鉴《新闻界》 2009年3期

[27]吴晓珍:媒介融合发展策略解读――以创新经济学理论为框架《新闻天地(论文版)》 2009年09期

[28]辜晓进:媒介融合:做比说更重要《中国记者》 2009年2期

[29]石磊:数字报业的内容融合与渠道融合――媒介融合时代的报业发展战略《新闻界》 2009年02期

[30]梁智勇: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集团新媒体战略比较――以CCTV、SMG、凤凰卫视与新华社为例的研究《新闻大学》 2009年1期

[31]毛永晖:媒介融合趋势下广播的战略转型《青年记者》 2009年33期

[32]蔡雯、陈卓:媒介融合进程中新闻报道的突破与创新――基于2008年重大新闻报道案例研究的思考《国际新闻界》 2009年第2期

[33]袁志坚:媒介融合进程中的编辑业务变革――基于理念、流程、产品的视角《中国编辑》 2009年06期

[34]李志君、严燕子:媒介融合下的新闻评论《新闻前哨》 2009年第6期。

[35]曾维康:2008年中国网络舆论监督的光荣与梦想、问题与挑战《新闻爱好者》 2009年05期

[36]吴建华、班生:当前我国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和解决路径《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09年03期

[37]关梅: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意义、问题与出路分析《新闻界》 2009年03期

[38]弓悦:网络舆论监督的缺失问题《新闻爱好者》 2009年14期

[39]郑雯:从网络公关费看舆论监督的失范《传媒观察》 2009年09期

[40]王秋菊、刘杰:网络舆论监督与构建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新闻爱好者》 2009年08期

[41]张颖:网络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新闻天地(论文版)》 2009年09期

[42]卢鹏:论网络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冲突的平衡――以程序正义为视角展开《金卡工程(经济与法)》 2010年01期

[43]胡琦:网络舆论环境中的媒体理性《新闻实践》 2009年08期

[44]一冰:从“杭州飙车案”报道看网络条件下的舆论监督《中国记者》 2009年08期

[45]李敏:网络舆论与政府管治能力建设《领导科学》 2009年26期

[46]燕志华:网络热点舆论传播规律及其应对《传媒观察》 2009年12期

[47]郭晓静、高见:论网络舆论在政府行为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法制与社会》 2009年24期

[48]谷猛:网络舆论的形成与控制《新闻世界》 2009年12期

[49]喻国明:舆情热点中政府危机干预的特点及借鉴意义《新闻与写作》 2009.6

[50]李斌:网络舆论危机的治理范式研究《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年04期

[51]张爽:浅析突发事件中网络舆论的理性化引导《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04期

[52]蔡尚伟、唐丕跃:重大突发事件中的政府网络舆论引导――以成都“6•5”公交车燃烧事故为例《新闻与写作》 2009年08期

[53]林凌:“7•5”暴力事件的网络舆论传播特点及引导策略《当代传播》 2009年05期

[54]童颖骏:传媒伦理研判为何"按下葫芦浮起瓢"《新闻实践》 2009年10期

[55]管成云、谭婷:转型期新闻伦理的困境与突围《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3期

[56]吴献举:在私人性与公共性之间:博客传播的伦理冲突及秩序建构《学术论坛》 2009年6期

[57]李建军、刘会强:人肉搜索"与网络传播伦理《当代传播》 2009年3期

[58]张燕:悲天悯人:锱铢必较与包容大度――自媒体的伦理标尺《现代传播》 2009年2期

[59]陈俊妮:论波特图式在分析新闻伦理选择动因的作用《东南传播》 2009年6期

[60]吴欢: 市场经济背景下的新闻伦理探析《科技信息》 2009年22期

[61]马艺、张培:多重价值的融合与冲突――新闻伦理道德失范原因的深层阐释《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9年02期

[62]闻娱:传播社会学视野中的新闻伦理问题探究《南京社会科学》 2009年10期

[63]王卉:关系模式中的中国新闻伦理问题探析《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05期

[64]王卉:中国新闻传媒伦理失范成因与对策《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9年11期

[65]丁柏铨、肖艳艳:党报改版的动因与方向――从7月1日人民日报改版谈起《新闻与写作》 2009年08期

[66]常法武:正确把握党报创新的变与不变《中国记者》 2009年12期

[67]周跃敏:以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拓宽党报功能《中国记者》 2009年12期

[68]姜凤羽:党报改革创新应坚持五项原则《记者摇篮》 2009年07期

[69]罗杰:高扬党报旗帜推进改革创新《中记者》 2009年3期

[70]余晓林:党报创新的“四个节点”《青年记者》 2009年27期

[71]曲绍堂、王君:谈党报的创新与竞争力《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02期

[72]桂清萍、李鲤:“替代品竞争”与党报的创新策略《今传媒(学术版)》 2009年第10期

[73]丁柏铨、肖艳艳:改革开放30年党报的新闻业务改革《新闻与写作》 2009年第2期

[74]赵顺禄:党报版面创新刍议《青海社会科学》 2009年4期

[75]汪谷震:党报评论创新的实践与探索《中国记者》 2009年10期

[76]丁士:报网融合:党报发展的战略机遇《新闻战线》 2009年10期

[77]王卫明、赵志杰、吴昊:Web 2.0条件下党报传播的应对策略探析《今传媒》 2009年10期

[78]许根宏:党报亟待创新用人机制《新闻战线》 2009年第10期

[79]齐振平:新形势下党报发展创新的实践与思考《新闻战线》 2009年04期

[80]徐玲英:地市党报的结构创新――以嘉兴日报三年改革为样本《新闻记者》 2009年10期

[81]杜骏飞:新闻传播教育的若干基本问题《新闻大学》 2009年01期

[82]蔡雯: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闻传播变革与新闻教育改革《今传媒》 2009年01期

[83]尹良润: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教育改革初探 《东南传播》 2009年03期

[84]黄昌林:传媒变革与新闻传播教育《新闻战线》 2009年01期

[85]温海玲、杜骏飞:变革时代的战略理性――全媒体热潮中的冷思考《青年记者》 2009年06期

[86]言靖:媒介融合时代的人才培养《新闻爱好者》2009年18期

[87]董广安: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思考《新闻战线》 2009年04期

[88]黄九清:媒介融合背景下如何培养合格的新闻从业者《中国记者》 2009年10期

媒体融合的建议篇7

【关键词】媒介融合 移动互联网 科普 SWOT分析 LBS Push技术

1 引言

数字化背景下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以移动互联网为平台的第五代媒体方兴未艾。近年来,我国科普产业逐渐从传统转播方式向数字化网络科普传播方式延展。如何利用移动互联网进行科学普及和知识传播,让更多、更广泛的人参与进来,获得知识、得到实惠,是我国政府和产业投资的关注点,也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研究重点。

笔者就移动互联网和科普产业融合发展的战略做了一定研究,本文将通过对WAP、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和Push技术的组合应用,提出科普知识移动网络服务平台的技术实现方案,以深化网络科普事业发展。

2 媒介融合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特征

2.1 媒介融合

媒介融合是指在科技进步的催动下,新的传输平台可以使不同媒体之间进行交融与互动,传播方式和内容可以相互借用,从而形成共同发展之势。各种信息传播都将经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革,原有行业分工及传播模式将被打破,全社会朝着高度融合又高度个性化、高度交互化的全媒体方向发展;采编的信息将不仅仅是文字,还包括音频、视频,信息传播模式也将发生改变。

互联网媒体相对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而言,被称为“第四媒体”,而新兴的手机媒体被称作“第五媒体”。作为以手机为视听终端、以移动互联网为平台的个性化即时信息传播载体,手机媒体有着分众传播、个人定制、随身携带、互动便捷的优势,因而成为目前媒介融合最热门的媒体。

2.2 移动互联网及其关键技术特征

移动性是互联网的发展方向之一。根据预测,到2013年全球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将接近24亿。

移动互联网技术是在Internet上提供移动功能的网络层方案。移动互联网的基础协议——移动IPv6协议(MIPv6)能支持单一无线终端的移动和漫游功能,在处理终端切换时,移动互联网通过引入一系列扩展协议(FMIPv6、HMIPv6、NEMO等),能较好解决时延、降低传输开销以及支持子网的移动性问题。

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特征如下:

(1)支持单一终端不改动地址配置即可在不同子网间进行移动切换,同时保持上层协议的通信不发生中断。

(2)可以提供对单一终端和子网的移动性支持,并且在移动过程中支持终端、子网的快速切换和层次移动性管理。

(3)传输时延等开销较小,能做到无缝切换,可承载丰富的多媒体业务,提供良好的用户服务。

(4)移动终端通过无线网络信道发送和接收数据,即使没有数据需要传送,移动终端也一直与网络保持连接状态,当再次进行数据传送时不需重新发起连接。

(5)支持应用服务设计个性化、定制化。

3 移动互联网与网络科普产业

3.1 网络科普产业现状

长期以来,科普多采用图书、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形式;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在计算机、网络、数字技术的推动下,科学知识的传播模式也必将发生重大变革。网络科普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开发相关网络科普资源,以互联网、数字/有线电视网、有线电话网、移动通信网等为平台,面向公众开展科普教育活动的科普基础设施。目前在国内,网络科普设施主要是指依托互联网发展起来的科普传播形式,其中以数字科技馆、科普网站等发展较快,并逐渐受到国家的重视和公众的青睐,为普及科学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

3.2 移动互联网给网络科普产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无线网络和移动终端的特性,决定了移动用户需求的独特性。为了能对中国科普未来的发展有一个清醒、客观的认识,本文结合移动互联网与科普产业进行SWOT分析,见表1:

4 科普WAP网站系统的LBS、Push技术实现方案

不难想象,如果科普信息能和移动互联网用户当时所在的位置结合,它将能提供多么振奋人心的业务!用户不仅能够利用手机查询当地的天气、交通路况,还可以查询附近科技馆(或其他科普设施)的主要展览内容介绍、开馆时间、门票价格,甚至是空余停车位个数;如果需要,用户还可以得到一张到达这些地方的行车路线图。下面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络LBS、Push技术,搭建WAP科普知识服务平台的技术实现方案。

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定义可通用的平台,把目前Internet的HTML语言信息转换成用WML(Wireless Markup Language)描述的信息,显示在移动电话的显示屏上。基于位置的服务LBS技术完成定位和服务两大功能。Push技术是一种基于客户服务器的机制,由服务器主动将重要的信息及时地推送到用户的移动设备上。

若要实现WAP应用,WAP网关、WAP手机和WAP内容服务器这三者缺一不可,如图1所示。其中内容服务器就是目前常用的Web服务器,WAP网关与内容服务器之间通过http协议进行通信;内容服务器上存储着大量的信息,WAP手机用户可前来访问、查询、浏览等。WAP网关是WAP应用实现的核心,起着协议的翻译和传输内容编解码的作用;此外还可以进行主叫号码的识别,实现WTLS(无线传输层安全协议)中定义的一些功能以保证数据的安全传输等[1]。

而如果要实现位置发现和消息推送,则需要将WAP网站与LBS系统及SMSC(短消息中心)相结合。一个带位置发现和消息推送功能的移动科普WAP网站系统如图2所示:

用户使用WAP手机上网的过程可简述如下:

(1)手机使用WAP协议发出请求;

(2)移动网络(GSM/GPRS/CDMA/WCDMA/TD-SCDMA/CDMA2000或其他移动网络)接通本地ISP(互联网服务提供商);

(3)本地ISP连接WAP网关;

(4)WAP网关使用http协议向科普应用管理系统内容服务器发出请求;

(5)科普应用管理系统内容服务器找到用户请求的信息;

(6)如果有需要在服务器端执行的操作(如数据库查询),则服务器在执行完该操作后,将结果返回给WAP网关;否则,服务器端将找到的信息直接传送给WAP网关(消息从内容服务器到WAP网关走的是http协议);

(7)WAP网关收到来自内容服务器的信息后,对信息进行处理(WML编码和WMLScript编译),并用WAP协议发送到本地ISP;

(8)本地ISP将信息传回移动网络;

(9)手机接收到它所请求的信息。

用户得到信息通知服务,是利用WAP协议中定义的Push功能实现的。Push的实现要求用户能随时和WAP网关进行通信,需要SMS信令或GPRS的支持;物理实现时Push网关和SMSC(短消息中心)的功能可并入WAP网关中。

LBS系统主要包括Web服务器(Web Server)、定位服务器(Location Server)和LDAP(Lightweight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服务器。定位服务器甄别合法用户访问、提供用户位置信息,LDAP服务器保管所有LBS服务所需的信息,Web服务器起到中心管理单元的作用。

要实现与位置相关的无线互联网应用,要求对手机准确定位。手机用户的大致方位可以根据移动网络提供的基站标识以及手机所在的扇区或天线来判断,但这样得到的将是一个很大的范围,无法满足一些对用户定位准确度要求比较高的应用。目前确定呼叫者准确位置的技术有两种,一种是利用基站测定信号从用户手机到达基站天线的准确时间,通过对来自许多基站的该数据的比较来估计移动电话的位置;另一种则要求手机通过GPS确定自己的位置。

5 结束语

本文针对科普产业和媒介融合的现状,进行了战略发展分析,指出科普网站应用移动互联网技术组网的可行性。在实践中,还需要充分调研受众的心理、行为习惯,以及科普知识的逻辑结构、呈现形式、交互界面,精心设计数据和用户信息安全保障,认真研究涉及系统应用的各个方面,综合取舍和部署应用各类技术,使网站建设取得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 詹舒波,等. WAP——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M]. 北京: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00: 135-153.

[2] 郭俊. 新媒介的兴起、特征及影响分析[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08(5): 32.

[3] 杨娟. 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2010年,45-56

[4] 刘君. “基础环境”对媒介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传播影响分析[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9): 45.

[5] 李程骅,宋祖华,黄建远,等. 当代中国青年农民媒介消费研究[J].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07(1): 23.

[6] 刘琳. 移动互联时代的科普传播[EB/OL]. [2010-12-05]. http://.cn:8028/cms/contentmanager.do?method=view&pageid=view&id=cms0f1f68d548347.

[7] 王金会. 媒介融合环境下广播业的发展[EB/OL]. [2007-03-12]. http:///newmedia/2007-03/12/content_5833214_1.htm.

[8] 朱亮. 电信运营商三网融合发展策略[A]. 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 2011.

[9]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印发下一代互联网“十二五”发展建设的意见的通知[S]. 2012-03-29.

[10] 易江军,曾春香. 移动互联网应用Always online状态对网络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探讨[J] . 移动通信, 2011(23): 36-39.

[11] 邹卫新,王琦. 浅谈移动互联网时代3G技术行业渗透价值[J]. 无线互联科技, 2012(5): 45-49.

[12] 刘栋. 基于云计算的统一信息平台建设[J]. 电信快报, 2012(3): 18-21.

天津市与中国电信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10月9日,天津市政府与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举行了《共建智慧天津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字仪式。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兴国,中国电信集团公司董事长王晓初出席签字仪式。

张高丽说,建设智慧城市,是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要全力支持中国电信在津业务发展,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进现代化,努力实现城市管理、城市运行和城市生活的智能化,构筑天津城市发展的新优势。

媒体融合的建议篇8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将手机、移动终端、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相结合,以多种方式给用户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服务。在此背景下,数字图书馆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只有充分利用媒体融合信息传播优势,调整资源结构、服务个性化、提升馆员素质等发展策略的实施,才能使数字图书馆得到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6)07-0134-03

1 背景

在近几十年,我国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新型媒体不断出现。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技术发展前提下,现代化的数字压缩技术的成熟,使网络传输系统同时具备了兼容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传统媒体的传播手段,超强的加载能力使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相互融合,这已成为未来传媒发展的主要趋势。现代化的数字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使用了互联网技术之后的产物,它是用多媒体数字技术处理和存储包括文字、图像、视频等多样文献的图书馆。它不但发挥互联网技术的关联性、兼容性、延展性、互动性等特点,又要采集、组织乃至集成、整合新老媒体的内容[1]。在媒体融合背景下,数字图书馆应该根据服务对象的诉求建立具有特色的数字资源,同时也应该建立方便快捷且多样化的信息交流平台。

2 媒体融合内涵及发展现状

媒体是实现信息从信息源传递到受信者的一切技术手段,媒体有两层含义:一是承载信息的物体,二是指储存、呈现、处理、传递信息的实体[2]。传统媒体主要是指电视、广播、报纸。随着信息传输新技术的诞生,出现了互联网、手机、智能终端等新兴媒体,人们传递和接收信息变得随意,不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信息变得丰富多彩,可同时包括文本、图片、视频等内容;信息传输通道变得多元化。媒体融合就是在这种状况下出现的新型作业模式。它将报纸、出版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手机等新兴传播渠道结合起来,进行集中处理和资源共享,形成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的平台向用户传播[3]。

在全球媒体融合的大趋势下,各国对此也高度重视,通过技术改造、资金支持以及相应的政策推动媒体融合的迅猛发展。为顺应这个趋势,我国也提出了媒体融合的发展规划。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正式将媒体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意志,国家媒体战略的时代大幕就此拉开。2015年11月3日,中国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要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优化媒体结构,规范传播秩序;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对外传播、文化交流、文化贸易方式,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2016年2月22日,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要推动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

3 媒体融合对数字图书馆产生的影响

3.1 媒体融合改变图书馆资源建设结构

在新兴媒体中,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是用户最多、传播影响力最大的两个。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给用户带来了信息开放和全时空传播的便捷新局面,使得一人成为一媒体、所有人可以向所有人传播。传播方式的改变,使得人们使用图书馆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以前必须到馆阅读纸质文献,现在可以下载电子图书;以前浏览多媒体课件、电影等信息必须去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现在可以轻松用手机或iPad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浏览。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数字电视等新媒体的不断涌现,单一媒体所能获得的受众越来越少,单纯的、传统的纸质文献阅读已不能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3],更多用户逐渐在向网络阅读、电子阅读、手机在线阅读转移,用户对新型馆藏资源需求呈上升趋势。这就要求图书馆对自身的馆藏资源进行调整,资源结构也将发生变化。

3.2 媒体融合对图书馆员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媒体融合背景下,用户的要求越来越高,数字图书馆需要最新的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支撑,才能提供多样化、便捷的服务。随着自动化电子设备的使用,传统的借还等简单服务将变得自助化。在这种情况下,图书馆员要有危机感,除了集中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之外,还要加强自学,掌握先进的理念和相关技术,提高专业素养,提升服务品质。

3.3 媒体融合对图书馆的服务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传统数字图书馆服务方式比较单一,到馆服务以面对面单向服务为主,读者比较被动;非到馆服务一般以网站主页为主,提供新闻动态、通知、我的图书馆、电子资源检索等服务,基本还是以单向服务为主,图书馆提供什么样的信息,读者就接收什么样的信息;在离开校园网的环境下,图书馆网站打不开,有些功能不能实现,就跟图书馆失去了联系。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几乎所有读者开始使用智能手机、移动终端,具备了随时随地接受信息的条件,与图书馆互动的愿望也越来越明显。图书馆应与时俱进,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范围,才能有更好更快的发展。

4 媒体融合背景下的数字图书馆发展策略

媒体融合的建议篇9

关键词:西安晚报;读者(受众);问卷调查;反馈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9-0068-02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已成为现代化和大众化的信息载体与传播工具。西安作为西北地区中心城市,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上具有重要影响力。西安晚报作为中共西安市委主办的一份都市生活报,兼具党报和都市报双重功能,在市民中具有较大影响力,在宣传“一路一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015年5月,我们设计两套读者(受众)调查问卷,分别针对西安晚报及其创办的新媒体(包括新闻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展开调查,了解掌握西安晚报及新媒体的读者(受众)喜好,研究西安晚报分众传播的优势和不足,同时就如何办好西安晚报及新媒体,实现传统媒体资源下的转型,倾听读者意见和建议。调查历时10天,从2015年5月13日开始至5月22日结束,共收到报纸读者调查问卷496份,其中有效问卷485份(个别传真不清晰无法统计);新媒体受众调查问卷517份,其中有效问卷517份。

一、报纸读者问卷调查报告分析

1.报纸读者构成情况

调查显示,西安晚报读者覆盖各个年龄段,涉及各类职业,包含退休人员、在职人员、在校大学生及中小学生,但读者“老龄化”严重,数据显示,超半数为66岁以上退休人员。

读者文化素质较高,大专以上占68.9%。主要为知识分子、医生、教育工作者、公务员、工程师等高端人员。在地区分布方面,读者覆盖整个西安地区,主要集中在城六区及开发区,个别来自咸阳、渭南、商洛等地市所辖区县。

2.报纸读者阅读情况

读者阅读报纸主要目的是看新闻。在“您阅读《西安晚报》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多选)?”一题中,超过70%的读者最希望看到的内容是“社会类新闻”(74.2%),其他依次是时政类新闻(72.9%)、民生类新闻(66.8%)、哲理故事和历史趣事(60.5%)、生活百科和科技常识(60.5%),反映出地域社会新闻受关注程度之高。在“今后《西安晚报》版面及内容的安排应该如何设置(多选)”一题中,近6成读者认为应加强特色新闻报道和新闻策划。超半数读者认为本地新闻版面应该扩大。

3.报纸读者反馈

内容方面。超8成读者认为,西安晚报作为本地媒体,应多刊登展现西安新气象、新变化的文章,展现西安的城市魅力,彰显西安的厚重历史积淀。准确及时报道我市重大新闻,宣传社会正能量,关注百姓的身边事。

互动方面。读者建议西安晚报多发起活动,运用创新思维,最大限度地拓展晚报的实践活动空间,策划有益、积极的全民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加强读者和晚报的联系,提升亲密度,让晚报真正了解民众的想法,成为老百姓“传声筒”。

版面设置方面。在不少读者印象中,厚重和浓郁的文化气息是西安晚报的特色,从此次读者问卷调查结果来看,时评、副刊文章、连载、读书等多个栏目,被读者视为西安晚报的品牌。读者建议,继续做大做强新闻版块的同时,希望不要放松文化副刊版块。

二、新媒体受众问卷调查报告分析

1.新媒体受众构成情况

西安晚报新媒体受众呈年轻化,21~40岁人群超过8成。在性别方面,表现出女性在使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方面的频次高于男性。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大专及以上学历占91.1%。按照行业来分,公司职员占33.1%,学生占16.8%,管理人员占9.7%,公务人员占7.9%,自由职业者占7.5%,其他各类人员占25%;新媒体受众使用新媒体主要用于社交通讯和获取资源。在“最常用的社交平台”中,选择微信的占97.7%,选择Q Q的占62.1%,选择微博的占38.1%。微信成为阅读的首选。

2.新媒体受众阅读情况

在“平时用微信主要做什么”一题中,显示读者经常使用微信进行社交通讯、获取资源,分别占92.2%、89.2%,互动讨论占45.1%、事务处理占28%,其它类占1%。调查显示,55.9%的受众关注的微信公众号在10~30个之间, 在关注的所有微信公号中(多选),新闻资讯类超过九成(96.8%)。之后依次是娱乐消费类(54.4%);健康养生类(54.4%),情感文化类(42.7%)。受众最爱看、最愿意分享的内容也是新闻。“什么样的微信或微博内容形式最吸引人(多选)”,80.9%的受众选择“内容丰富的”,78%的选择“功能实用的”,分别居前两位。

3.新媒体受众反馈

内容方面。数据显示,受众通过新媒体主要目的是为了阅读新闻,满足知情权。新闻也是受众最爱看、最愿意分享评论的内容。不少受众认为,微信公众号内容应该少一些转帖内容,多些创新性与娱乐性,多一些本地讯息与热点新闻。增加原创内容的比例,特别是有关西安本地的文化、地理、历史等方面的内容,要有独特的见解,不要人云亦云。

互动方面。新媒体“多对多”的传播模式,在互动方面更具有优势。调查中,新媒体受众希望增强线上活动的频率与读者的活动参与度。活动内容方面,受众建议应该更加亲民、寓教于乐并且弘扬核心价值观,使核心价值观传播真正“接地气”,有效提升传播效果。

三、探索与实践

结合读者(受众)建议,在过去的一年里,西安晚报及新媒体在分众传播与媒体融合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与尝试。

1.报纸方面,坚持在“深度”上做文章,在本地新闻上下功夫,在特色新闻上不松懈。

做好“深度”文章。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传播变得多元、快捷,平台显得越来越重要,但不论何时,产品内容都是第一位的。传统媒体的优势在于,有足够的时间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入细致地挖掘和分析。在传统媒体唱衰的背景下,西安晚报始终强调新闻深度与新闻质量,用“深度”文章赢得市场,始终抓住新闻策划不放,一年来有影响有力度的新闻稿件不断见报。

做足本地新闻。信息技术的特点,决定了新媒体传播信息时目标的不明确性,受众模糊。作为一张地方性报纸,西安晚报读者群相对固定,按照新闻学“接近性”原则,读者对本地新闻的关注程度肯定要高于其他新闻。多年来,西安晚报社区新闻一直围绕社区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等进行报道。近来社区新闻“变脸”,在叙事方式上变得更贴近普通群众的话语及思维,深受喜爱。像2015年《全市寻找最美社区主任和热心人》系列报道,反响很不错,效果出奇制胜。

做强特色新闻。厚重的文化气息是西安晚报的特色,副刊文章、连载、读书等多个栏目,被读者视为西安晚报的品牌。在广告普遍下滑的情况下,2015年,西安晚报对版面进行了调整压缩,但是副刊、文化新闻版面不减反增。

2.新媒体方面,加大原创力度,注重新闻策划,选择合适的时间节点,做到了有针对性,此外还加强与受众的互动。

加大原创力度。2016年初为配合城市治理专项工作的宣传,新媒体中心制定了细致的宣传策划方案,连续一个月推出与西安城市面貌改造相关的图文微信内容,同时在微博、微信开通留言平台,收集整理网友意见及建议。2月23日,微信公众号头条推出《对不起,我要去西安了,别再找我了!》,全方位介绍西安开展城市治理转型工作以来,城市面貌、市民文明程度都有了极大提升,文章以轻松幽默的口吻表达对西安的喜爱与留恋。该微信阅读量24小时内突破10万。

强调新闻策划。新闻策划在当前的新闻报道和媒体营销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不容忽视,一年来,新媒体中心先后策划多个受众能广泛参与的活动,扩大了影响力。如2016年3月21日,微信公众号发起“西安最美春景”投票活动,精选西安市十区三县的热门景点,共设置蓝田篇、户县篇、周至篇、六城区篇、高陵篇、长安篇、阎良篇等8期内容,每期涵盖五六个景点,投票活动持续8天,均在头图呈现。截至4月13日,活动共收到投票3863次。根据投票结果,最终选出排名前三的“西安最美春景”。活动中后台设置为“关注+投票”的形式,吸引了众多受众参与。

四、分众传播与思考

“媒体融合”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浦尔提出,是信息传输通道的多元化下的新作业模式,是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传播通道有效结合起来,资源共享,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的平台传播给受众。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改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要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成为大势所趋。2015年5月,西安晚报在媒体融合方面迈出实质性一步:报社各采编部门记者,每天第一时间将采写的新闻稿件、图片或视频等上传新媒体中心,由专人负责进行编辑加工,然后编发在微博、微信公众号或新闻网等平台上。而更详细或深度的新闻解读则通过第二天的报纸呈献给读者。此外,报社还制定了《媒介融合经营管理办法》,提高新媒体产品与报纸广告在营销策划与整合包装聚合能效。通过系列实践我们发现,积极推动媒体融合发展,除坚持正确方向和舆论导向外,还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顺应互联网传播移动化、社交化等趋势,驱动媒体转型升级。融合的同时,还要考虑分众传播。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超载”时代,海量的信息让人们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因此,受众的选择越来越重要。在选择过程中,当传播内容能够满足人们的动机和需要时,人们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到这些内容上来,否则将是一种无效传播。

总之,媒体融合不是简单地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技术嫁接,必须树立一体化发展的理念。目前,新媒体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阶段,还是一个“未成年人”,鼓励应多过批评、支持应多过索取。只有媒体人齐心协力,媒体融合的“明天”才会更好。

参考文献:

[1] 谢耘耕,陈红主编.新媒体与社会(第八辑)[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媒体融合的建议篇10

自全区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来,通过一系列学习教育感悟颇深。面对新时代党对舆论宣传的新要求,作为党和政府最基层的广电媒体,就是要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定自觉地以精神特别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指引全面工作,尽快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工作思路、工作举措和具体行动。加强对我区宣传工作的精心组织策划,集中优势资源,创新宣传方式方法,有效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紧密融合形成合力,全力在全区营造守初心、担使命、有作为的舆论氛围。

那么,作为广电行业普通共产党员怎样才能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呢?近期,中共中央组织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的特别节目《榜样4》就给出了很好的答案。该节目聚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通过典型事迹再现、嘉宾现场访谈、重温入党誓词等形式,集中彰显优秀共产党员坚定信仰、担当作为、服务群众、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深刻诠释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执着坚守,让我们找到了可以直接学习的标杆。同时,也让我们明白了在平凡的岗位上,只要不忘初心,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就会不愧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的称号。

2018年8月21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了“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要求。11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意见》,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这次县级台媒体改革是一个划时代的机遇,随着现代媒体技术和新型设备研发的快速变革,作为党和政府喉舌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其发展后劲主要来自于自身的动能。因此,我们要借助这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利用好改革之机,在内部体制机制改革、人才队伍建设、激励奖励制度等方面花心思、下功夫,采取一系列新举措,构建出一个全新的宣传运作平台,突破“地区封闭、媒介壁垒、体制障碍”的现存格局,通过深化改革,最终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全面融合发展,努力打造现代媒体融合发展的牟平模式和牟平样板。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县级媒体融合发展仅仅只是一个开端,传统媒体转型之路“融”程漫漫,必须要靠不忘初心,担当使命的信念做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