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的理论十篇

时间:2023-12-19 18:04:22

生态学的理论

生态学的理论篇1

关键词:理论框架 生态水工学 生态系统 污染

1 引言

1.1 江河湖库水环境现状 我国江河、湖泊和水库普遍受到污染,至今仍在迅速发展。水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直接威胁着饮用水的安全和人民的健康,影响到工农业生产和农作物安全。据初步估计,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国民生产总值的1.5%~3%。水污染已成为不亚于洪灾、旱灾甚至更为严重的灾害。

据2000年统计,我国河流水质在 11.4万公里评价河长中,符合和优于Ⅲ类水的河长占评价河长的58.7%,比上年下降3.7%。关于湖泊水质,在评价的24个湖泊中,9个湖泊水质符合或优于Ⅲ类水,4个湖泊部分水体受到污染,11个湖泊水污染严重。在对93座水库进行营养化程度评价时,处干中营养化状态的水库65座,处于富营养化状态的水库14座。这些情况说明我国江河湖库水体污染状况严重,且有明显恶化趋势。

最近20余年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由于工业结构不合理和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工业废水造成的水污染占水污染负荷50%以上,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排放是最重要的点污染源。农田施用化肥、农药后形成的农田径流,畜禽养殖业排放的废水、废物,是我国水环境的重要面污染源。湖泊、水库、河流、海湾的底部沉积物蓄积着多年来排入的大量污染物,称为内污染源,目前已是水体富营养化和赤潮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内源污染还会释放出蓄存的重金属、有毒有机化学品成为二次污染源,对生态和人体健康造成长期危害。解决水环境污染问题的根本方法是对污染源的 控制和治理,特别是加强源头治理。

从我国生态环境的总体状况看,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一直未得到遏制,主要表现在:森林覆盖率低,增长缓慢,部分地区覆盖率减少;草地生态破坏加重;水土流失仍然严重;荒漠化面积扩大。为了遏制这种恶化的趋势,近年来国家已将生态环境建设提到十分重要的地位,制定规划,加大投资。生态环境建设主要包括两类内容:一类是以封育保护和植树种草为主要手段的植被建设;另一类是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包括水土保持和荒漠化防治。这些重大举措必然对我国江河湖库水环境的改善产生深远的影响。

1.2 运用水利工程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实践 近几年来,为改善流域的水环境,恢复生态系统,水利部加强了流域的综合管理,通过统一调度,使黄河、塔里木河及黑河等流域的趋于恶化的生态系统得到了初步恢复。

黄河全长5464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580亿立方米,仅为长江的1/17,属资源性缺水。加之管理粗放,用水无序无度,自1972年到1999年间,有22个年份发生断流。2000年起实行统一调度管理,初步扭转黄河干流10年来持续断流的局面,使黄河三角洲地区生态系统得到明显改善。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河,流域面积102万平方公里,全长1321公里,水资源总量429亿立方米。流域平均年降雨量仅40毫米,属于极端干旱区。加之水资源管理不善,用水无度,水资源利用效率低,导致下游大西海子以下363公里河道自70年代起断流。生态系统严重破坏,胡杨林面积减少,草场退化,沙漠化面积增加。为了抢救塔里木河下游日益恶化的生态系统,2O00年5月起,水利部组织4次向塔河下游应急输水,博斯腾湖累计输出13多亿立方米,大西海子水库下泄7亿立方米,重现台特玛湖,结束了塔河下游3O0多公里河道近30年的断流历史;挽救了濒临消亡的沙漠植被,胡杨柳复苏,天鹅返回,生态系统呈现恢复势头。《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方案》已经国务院批准。

黑河起源于祁连山,全长821公里,跨青海、甘肃、内蒙古三省(区),处于严重干旱区。自80年代以来黑河下游河湖干涸、荒漠化趋势严重。胡杨林及下游地区林灌草甸草地面积大幅度减少,草地植物群落也由原来的草甸草地群落向荒漠草地群落演替。为了缓解生态系统恶化的局面,自2000年7月起对黑河水量实施统一调度。2002年7月第7次“全线关闭,集中下泄”调水,到达下游干涸十年之久的东居延海。随着湖区水面的形成和扩大,一群群鱼鸥和水鸭子迁徙湖区,成群的骆驼赶来饮水,生态系统出现复苏的趋势。为进一步对黑河进行综合治理,《黑河近期治理规划要点》已经批准。

以上事实说明,水利工程不但在防洪、供水等方面作用巨大,而且在改善江河湖泊流域的生态系统方面也是大有作为的,流域生态系统的改善对流域的经济社会的可持 续发展作用更大。生态建设已经成了水利工作的重要任务。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所关心的问题是:一个地区,一个流域生态系统的恢复与改善,反过来对于改善水质会产生什么影响;新建的水利工程如何避免或降低对原有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进而使水利工程建设除了能满足人对水的多种需求的同时,还能维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2 在一个健全生态系统中的水

讨论的问题是:考察水质状况与生态系统的关系,考察水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进而讨论在一个健全的生态系统中的水质问题。为说明问题,我们先分析两个案例和一项技术。

2.1 河北省两座水库对比引起的思考 洋河水库位于秦皇岛市抚宁县,总库容3.586亿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755平方公里。另从其以北的桃林口水库通过引青济秦渠道引水到洋河水库,但近年引水量减少。洋河水库的主要功能是通过管线为秦皇岛年供水5500万立方米。近年来,水库水质测验为Ⅳ-Ⅴ类,主要污染因子为COD、T-P、NH3-N,藻类(水华)浓度高,初步认为是铜绿微囊藻或是水华微囊藻,这种水对人体肝脏危害较大。洋河水库水质恶化,富营养化严重,已经引起秦皇岛市的不满,以至计划另辟供水水源。从污染源调查看,实际上水库周边并没有工矿企业,仅在秋季周边农民加工淀粉制作粉条,废水排入水库,另外就是农田面源污染及附近3个村镇的生活污水造成的轻度污染。

与洋河水库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与其相距几十公里的桃林口水库。桃林口水库水质为Ⅰ—Ⅱ类,水体清澈透明,这在海河流域实为难得。原因何在,桃林口水库周围生长着华北地区罕见的茂密森林,已经被严格封山保护,水陆交错带水生植物、陆生灌木错落有致,库区内水鸟飞翔,鱼类潜泳。再看洋河水库的生态环境。水库周围山上林木覆盖率低,不少山峰近乎是秃山。水陆交界带裸露,近乎空白。库内几乎无大型水生植物。人们不禁要问:两座水库的降雨量(600~700mm)、气温等自然条件几乎相同,为什么水质出现如此大的差异。

2.2 莱茵河“鲑鱼2000计划”的原由 莱茵河是欧洲的大河,流域面积18.5万km2,河流总长1320km。流域内有瑞士、德国、法国、比利时和荷兰等9国。二次大战以后莱茵河沿岸国家工业急剧发展,环境管理工作滞后,造成污染不断蔓延,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到70年代污染风险加大,专家认为“莱茵河状态近于昏迷”。大量未经处理的有机废水倾入莱茵河,导致莱茵河水的氧气含量不断降低,生物物种减少,最具代表性的鱼类—鲑鱼开始死亡。1986年,在莱茵河上游史威查豪尔(Schweizerhalle)发生了一场大火,有10吨杀虫剂随水流进入莱茵河,造成鲑鱼和小型动物大量死亡,其影响河段长达500多公里,直到莱茵河下游。事故如此突然和巨大,无疑对莱茵河如同雪上加霜。社会舆论哗然,立即成了公众的焦点。成立于1950年的莱茵河保护国际委员会(ICPR)于1987年提出了莱茵河行动计划,得到了莱茵河流域各国和欧共体的一致支持。这个计划的鲜明特点是以生态系统恢复作为莱茵河重建的主要指标,这是以流域敏感物种的种群表现对环境变化 进行评估的方法。主攻目标是:到200O年鲑鱼重返莱茵河,故将这个河流治污的长远规划命名为:“鲑鱼—2000计划”。这个规划详细提出了要使生物群落重返莱茵河及其支流所需要提供的条件,治理总目标是莱茵河要成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骨干”。沿岸各国投入了数百亿美元用于治污和生态系统建设。到1995年,对行动计划的执行进行了检查。报告指出,工业生产的环境安全标准已经在严格执行;建设了大量的湿地、恢复森林植被,建立了完善的监测系统,为使鲑鱼及其它动物群落重返莱茵河,完成了一批新型鱼道建筑物的工程计划。到2000年莱茵河全面实现了预定目标,沿河森林茂密,湿地发育,水质清澈洁净。鲑鱼已经从河口洄游到上游-瑞士一带产卵,鱼类、鸟类和两栖动物重返莱茵河。莱茵河整治经验是,水环境改善的目标不是简单用若干水质指标来衡量,而是将目标确定为恢复一个完整的流域生态系统。这种目标建立在这样的理念基础之上:洁净的河流应该是一个健全生态系统的骨干。

2.3 生态方法修复水体技术带给我们的启示 生态方法水体修复技术,是利用培育的植物、动物或培养、接种的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对水中污染物进行转移、转化及降解作用,从而使水体得到净化的技术。生态方法水体修复技术包括:人工湿地处理技术、生物膜法处理技术、土地处理技术及生物操纵技术等。人工湿地是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共同作用来实现对污水的净化。其工作原理是:污染物与植物的茎部的接触靠电化学作用产生沉淀效果;植物的根与茎的吸收去除污染物质;附着在植物茎部和根部上的微生物的吸附分解作用对水进行净化。生物膜法是指用天然材料(如卵石)、合成材料(如纤维)为载体,在其表面形成一种特殊的生物膜,可为微生物提供较大的附着表面,有利于加强对污染物的降解作用。其反应过程是:基质向生物膜表面扩散;在生物膜内部扩散;微生物分泌的酵素与催化剂发生化学反应;代谢生成物排出生物膜。土地处理技术是以土地为处理设施,利用土壤-植物系统的吸附、过滤及净化作用和自我调控功能,达到某种程度对水的净化。生物操纵技术的原理主要是是利用营养级链状效应达到净化水的目的。比如在湖泊水库中投放经选择的鱼类,用以吞食另一类小型鱼类,藉以保护某些浮游动物不被小型鱼类吞食,这些浮游动物的食物正是人们所讨厌的藻类。生态方法水体修复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处理效果好,工程造价相对较低,运行成本低廉,还可以结合景观改善及城市地区场所休闲建设。这种技术在国内外都已经有一些成功的工程实例。生态方法处理污水技术给我们的启示是:自然界本身对于江河湖泊就具备一种很强的净化能力,生态方法处理污水技术不过是对自净能力的一种强化,是人们遵循生态系统自身规律的一种尝试。

那么水体自净能力的机理是什么,生态系统自身规律又是什么。众所周知,所谓生态系统(Ecosystem)是指一定空间中的生物群落(动物、植物、微生物)与其环境组成的系统,其中各成员借助能量交换和物质循环形成一个有组织的功能复合体。在这里撓低硵一词有两层基本含义:一是它由一些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部分所组成;二是这些部分按照一定的规律组织在一起,从而使这个整体具备了统一的功能特性。

生态系统是一个很广的概念,可以是从含有藻类和原生动物的一滴水到巨大的长江流域,甚至是地球本身。不论系统巨大或微小,其相互依存性、整体性、规律性和功能性都是一样的。

水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河流、湖泊中的水与数以百万计的物种(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共存,处于复杂的平衡之中。通过食物链、养分循环、能量交换、水文循环以及气候系统,相互交织在一起。在这五种循环和作用中,我们水利工程师对于在地球生物圈中水在气候系统中的运动,以及在水文循环中水的迁移转换规律有较多的研究和深刻的认识,但是对于水在生态系统中与生物群落之间进行的能量交换、食物链、养分循环关心不足。实际上,生物之间存在食物链(或食物网)的相互联系。太阳能由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转换为生物能,并借食物链(或食物网)流向动物和微生物;水和营养物质(碳、氧、氢、磷等)通过食物链(食物网)不断地合成和分解,在环境与生物之间反复地进行着生物-物理-化学的 循环作用。以生物为核心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最基本的功能和特征。在一个健全的水生态系统中,动物、植物、微生物又处于一种食物链的复杂关系,是一种相生相克的平衡制约关系,有可能抑制某些物种(如某些藻类)的过度生长与蔓延。

水是生物群落生命的载体,又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介质。可以说,水,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与动物、植物、微生物共生共存,水为生物群落提供生命之源,反过来,生物群落又净化了水,使得流水不腐,清水长流,形成了自然界的特殊功能,也形成了水体自然净化的机制。早在人类出现以前,大自然就是依此规律运行,使得江河湖泊保持着洁净。历史发展到了农业社会,那时还没有工业社会的污染,人类也没有现代社会摳脑熳匀粩的雄心壮志,基本保留了生态系统的原貌,才使水域环境如诗如画,才使高山流水一直成为我国古代文学与绘画的风骨,才有了古人诗词中“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杜甫:《客至》),“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这些描述一个健全的水域生态系统的优美诗句,体现出具有生命的江河湖泊的美学价值。

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任何一种要素发生变化,当其超出某种承载能力,就会引起生态系统的失衡。任何一种因素的减少,都会引起生态系统的失衡。人类要尊重生态系统的平衡,更要防止由于人类的自身活动破坏这种平衡。一旦出现失衡现象,人类要竭尽努力恢复这种平衡。江河湖库的水体也不例外,水必须与生物群落共存,水不能从水生态系统中分割出来,更不能离开它的好朋友—生物群落(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在一个健全的生态系统中,水质洁净是必然的结果。转贴于 3 水工学需要与生态学结合

现在的水利工程学简称水工学(Hydraulic Engineering),是以对水流的控制为目标建造水工建筑物,经过计算设计,保证水工建筑物承载的安全性(强度、稳定及耐久性),以满足人们对于供水、防洪、水力发电、航运等需求。

水利工程满足了人们对于水的各种不同的需求,但是水体自身的需求往往被忽视。水的需求是它喜欢留在一个完整的、健全的生态系统之中。人们为了控制水流,把水从生态系统中分割出来,放到了一个在空间由人工设定的特定的或规则的形状中,再用人工材料如混凝土、金属、塑料等为水体制作出的某种人工环境。在这样的人工环境中,水体脱离了生物群落,自净能力降低,如有外界干扰因素的出现,比如污水加入,水体的腐败就将是时日早晚的问题。

具体地说,目前的水工学的不足是:

(1)忽略了河流形态的多样化。自然状态的河流多呈弯曲形状,也有不少自然状态的河流处于分汊散乱状态。在自然界长期的演变过程中,河流的河势也处于演变之中,使得弯曲与裁弯两种作用交替发生。但是弯曲或微弯是河流的主要形态。在自然河流的横断面上,浅滩与深潭相间,也显示出多样性的变化。当人们为了防洪需要或对河流进行开发时,往往将散乱状态的河流集中成一条主流。对于弯曲的河流未经充分论证而实施裁弯取直工程,把河流自然状态的弯曲形状改变成直线或折线。其影响除了引起河段冲淤变化,对行洪造成影响外,也使自然河流 中主流、浅滩和急流相间的格局改变。这导致浅滩中的湿地消失,而喜欢在急流中游泳的鱼类减少甚至绝迹,也会使其它动植物种类的减少。在横断面上,改造过的河床常用输水性能好又便于施工的梯形断面等规则断面,使得水流流速均一化。另外,河道疏浚工程,往往忽视原有河道断面的生态合理性,也使得河道断面出现均一化倾向。这些都可能使生物群落失去栖息生长的条件。需要强调的是,河流形态的多样化是生物物种多样化的前提。河流形态的规则化、均一化,会在不同程度上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

(2)忽略了河流湖泊与岸上生态系统的有机联系。河流整治工程着眼于河道本身,忽视了河流周围的生物群落的存在,更忽视了整治后原有生物群落的恢复。

(3)渠道或改造过的河道断面、江河堤防迎水坡面采用硬质材料,如混凝土、浆砌块石等,使得植物难以生长,进而又影响到鱼类、两栖类动物和昆虫的栖息,而这些动物又是鸟类的食物,于是食物链就此中断。

(4)人们为争取土地,缩窄了江河两岸堤防间距,使得河流失去浅滩和湿地。浅滩具有曝气作用,使水净化,又增加氧气供给,为无脊椎动物生存提供方便。浅滩又为鱼类产卵提供栖息地。

(5)水库建成后,有时忽略了库区的植被建设,特别是忽略了恢复原有陆生及水生植物,为鱼类、鸟类及两栖动物的栖息与繁殖提供条件。

(6)城市为建筑停车场,采用了大量沥青或混凝土的硬质不透水路面,不但植物无法生长,也隔断了补给地下水的通道。

(7)在城市水域整治的景观建设中,往往将水流置于诸如楼台亭阁等混凝土与砌石形成的人工环境之中,目的是使人们赏心悦目,取悦于人的感官。这种人工环境也使河流失去了自身的美学价值,失去了在自然环境中生机勃勃的河流的生命。

4 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工程理念

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共识的大背景下,传统意义上的水工学需要革新,或者说在水工学的基础上,吸收、融合生态学的理论,建立和发展新的工程学科,作为水工学的一个分支,不妨称之为“生态水工学”。(英文是否可译为 Ecological-Hydraulic Engineering,简称为 Eco-Hydraulic Engineering)。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生态水工学的指导思想。未来的水利工程既能够实现人们期望的开发利用水的功能价值,又能兼顾建设一个健全的河流湖泊生态系统,实现水的可持续利用。未来的水利工程不仅是满足人们对水需求的工程,也是有利于改善和恢复健全的生态系统工程,是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工程。

我们可以对生态水工学的框架作一些粗线条的设想:

(1)现有的水工学的理论基础,除了规划阶段以水文学为基础以外,主要是以水力学、结构力学、岩土力学等工程力学为基础。生态水工学则是以工程力学和生态学为其理论基础。

(2)生态水工学运用技术手段协调人们在供水、防洪、发电、航运效益与生态系统建设的关系。利用已建水利工程的调度、管理等手段,为江河湖库的水生态系统恢复提供支持。

(3)水工学中以满足人对水的开发利用的需求为目标,而在生态水工学中,在满足人对水的开发利用的需求同时,还要兼顾水体本身存在于一个健全生态系统之中的需求。全面权衡满足人的需求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之间的关系,正确把握两种需求的尺度。有必要建立起工程项目经济技术—生态环境效益评估指标体系,改变现行单一的经济技术评估指标体系。

(4)把江河湖泊中的水体看作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要掌握水在气候系统、水文循环中的运移转换规律,还要掌握在特定的生态系统中,特定的生物群落与水体的相互依存的关系。

(5)除进行常规的水文、地质的测验勘查外,加强相关范围的生态系统调查,重点是生物群落(动物、植物、微生物)的历史与现状调查。

(6)在开发利用水流时,明确河流与其上下游、左右岸的生物群落处于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中,进行统一的规划、设计和建设。

(7)在对江河湖泊进行开发的同时,尽可能保留江河湖泊的自然形态(包括其纵横断面),保留或恢复其多样性,即保留或恢复湿地、河湾、急流和浅滩。

(8)为当地野生的水生与陆生植物、鱼类与鸟类等动物的栖息繁衍提供方便条件,提供相应的技术方法和工程材料。

(9)规划设计有利于提高水体自净能力的库区或河岸、湖岸的植被种植和水生动物的放养,在充分利用当地野生生物物种的同时,慎重地引进可以提高水体自净能力的其它物种。

(10)水利工程设施要造成一种人与自然亲近的环境,城市景观设计注意保留江河湖泊天然的美学价值。现代的景观设计,应更多地从建设一个健全的生态系统着眼,营造一个取悦于生物群落的环境,满足水对于一个健全生态系统的需求,从长远看,人们也会从良好的环境中受益无穷。水利设施还要为公众广泛参与和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创造条件。

水利工程结合生态建设,是一个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实践上,要根据我国国情逐步实现,特别是依据国家的经济不同发展阶段以及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分步实施。但是,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生态水工学应该超前开展研究。生态水工学是一门交叉学科,需要水利工程界与环保界、生物界的密切合作,通过科学研究、典型设计、工程示范、总结经验和制定技术规范从而得到发展完善。在欧美、日、韩等国,撚胱匀磺捉闹魏庸こ虜理念已经提出,一些示范性工程正在建设。其中包括新的河道整治工程设计,如可为鱼类及动物提供繁衍生息的空间的护岸工程设计、新型材料及新型过坝鱼道;具有曝气功能又有利于鱼类产卵栖息的新型丁坝;为鱼类和无脊椎动物提供栖息地的人工岛等。一些河流生态工程咨询与技术开发公司也应运而生,他们提供建筑产品,如用于堤防渠道护岸工程的生态型建筑砌块,生态型的城市雨洪利用排水系统,人工浮岛等生态型水体净化装置等,这些进 展,说明以水利工程为骨干的河流湖泊生态系统建设方兴未艾。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态水工学将有可能较为系统、更为科学地得到发展。

参 考 文 献:

生态学的理论篇2

[关键词]关键种;食物链/网;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工业园

[作者简介]杨华萍,开封市环境科研设计所工程师;张亚妮,开封市环境科研设计所助理工程师,河南 开封475000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10-0055-02

生态工业园区是一个包括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综合地域复合体,是依据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理念及工业生态学原理而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园区。

生态工业园区是循环经济理念在工业领域一定区域层次的具体体现,遵从循环经济的减量(Reduce)、再用(Reuse)、循环(Recycle)“3R”原则,从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出发,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建立工业系统“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循环途径和食物链网,充分利用不同企业、产业、项目或工艺流程之间资源、产品和废弃物的相互利用,形成横向耦合、纵向闭合、上下衔接、协同共生的关系,寻求能源与原材料使用的最小化,废物最小化,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自然生态学理论

(一)关键种理论

关键种(Key species)是为了最大程度地保护生物多样性而优先保护的目标,它确定了关键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一般指一些珍稀、庞大、特有、对其他物种具有不成比例影响的物种。它对其他种的分布和多度起着直接或间接的调控作用,决定着群落的稳定性、物种多样性和多种生态过程的持续或改变。它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是如果它消失或减弱,整个生态系统可能发生根本性的动摇;二是与同群落中其他物种相比是很重要的。但又是相对的。

(二)食物链和食物网理论

自然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也就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通过一系列取食和被取食关系,能量在生态系统中逐级传递,生物之间的这种以食物联系起来的链条称为食物链。多条食物链彼此交织在一起,就形成错综复杂的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通过各种有机体和食物链进行逐级转化和传递的。因此,食物链中每一个环节上的物种,都是一个营养级,自然系统依靠食物链和食物网实现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其主要功能为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三)生态系统多样性理论

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不同生境、生物群体以及生物圈生态过程的总和,它表现为生态系统结构多样性以及生态过程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生境是指无机环境,如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等,生境的多样性是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基础,生物群落多样性是群落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它们的生态过程是指生态系统组成、结构和功能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主要包括物种流、能量流、信息流、水分循环、营养循环等。生态系统多样性有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

二、生态学理论在工业园区中的应用

(一)关键种理论对具有行业特点的生态工业园区的指导作用

具有行业特点的生态工业园区是为最终产品提供原材料的,大多是以某一种或几种特色资源综合加工体系为核心的园区,这类园区在我国起步较早,如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该园区是以广西贵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核心,制糖工业是基础产业,一般包括糖料生产、制糖加工和综合利用等三大部分,制糖副产品可以应用于造纸、发酵、化工、建材等多种产品生产的原料。于是制糖企业及其相关企业如造纸企业、酒精企业、复合肥厂与外部环境因素共同构成了制糖生态工业系统。其中糖厂在企业群落中使用和传输的物质最多、能量流动的规模最为庞大,带动和牵制着其他企业,是“关键种企业”。这种关键种企业在行业性生态工业园中居于中心地位,“废物多”,能量多。横向链长,纵向连着其他“次要种群”,是园区内的链核,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食物链和食物网理论应用为工业链和工业网

食物链与食物网理论应用于工业系统中,就是依据工业系统中物质、能量、信息流动的规律,在制糖、造纸、酿酒、发电等行业间建立起生态联系,形成生态产业链,最终实现各行业之间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价值流、技术流和知识流。

如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以蔗田为始端,形成了“甘蔗-制糖-废糖蜜制酒精-酒精废液制复合肥”、“甘蔗-制糖-蔗渣制浆造纸”、“制糖厂-热电厂”等多条生态工业链条,各链条均以环境综合治理系统为终端。

蔗田系统主要为制糖企业提供基本原材料,是制糖生态工业系统的“生产者”;制糖企业以甘蔗为原料,是系统的“初级消费者”;其他企业是以制糖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为原料,可称为“次级消费者”;环境综合治理系统对产业链中各个生产环节产生的废物进行回收、分解、循环利用,在整个生态工业系统中起到的是“分解者”的角色。

各条生态产业链之间通过物质、能量、信息和技术知识的共享、循环利用,纵横交错,相互耦合,最终形成这样一个多行业综合性的比较完整的生态工业链网结构。

(三)生态系统多样性理论在提高生态工业园区稳定性中的指导作用

生态工业园的多样性是指生态工业园类型的多样性,园区内企业组成的多样性,产品类型、产品结构的多样性。中间产品、副产品类型、结构、利用方式的多样性,产业链形式的多样性、工业技术的多样性、管理政策的多样性以及景观的多样性等。

具有区域特点的生态工业园区,即对现有经济技术开发区或高新技术开发区改造的生态工业园区,以及新规划建设的生态工业园区,一般存在多个大型企业,形成多条主体链条,同时每家大企业又吸附大量中小企业,形成主体链网,这些中小企业之间也存在产业链关系,这样主产业链、副产业链之间相互交织形成一个错综复杂的链网结构。通过设计多层次的产品,构建多样化、生态可持续的产品结构,建立多样性园区成员,企业的多渠道输入输出方案,园区生态功能分区的多样性建设,使工业园区维持较高的多样,从而最大程度地实现园区系统内资源利用的闭路循环,保证生态工业园区的平衡、稳定、协调发展。

三、结 论

生态学中关键种理论、食物链及食物网理论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理论在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中能起到综合性理论指导作用。无论在具有行业特点的生态工业园区还是具有区域特点的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中,运用生态学的这些理论可有助于构建生态产业链、提高企业综合竞争能力和增强生态工业园区的稳定性,从而使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达到双赢的局面。

生态学的理论篇3

关键词:关键词:西方教育生态学;本科课堂;物流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5-0214-02

1 西方教育生态学理论概述

1.1 限制因子定律

生态学中的限制因子是指达到或超过生物耐受限度的因子。限制因子定律是指当生态因素缺乏时,或在低于临界线,或超过最大忍受度的情况下,就会起限制因子的作用。这一原理介入到教育,就成为教育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定律。但是,教育生态学中的限制因子定律又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1)在教育生态学中,所有的生态因子都可以成为限制因子,而不只是某些因子。限制作用不仅仅是因为某些因子的量太少,低于临界线,某些因子的量过多也起限制作用;(2)教育生态系统中的有机体不仅对限制因子的作用具有适应机制,而且能主动地创造条件,积极地反馈调节,变限制因子为非限制因子。

1.2 耐性定律与最适度原则

耐度定律是指生物对一种生态因子的忍耐范围是有限度的,“过”和“不及”都是有害的。这就涉及到生态因子作用的三种状态:最小量、最大量、最适度。最适度的“度”是生态因子质和量的统一。教育生态系统也要符合耐度定律和最适度原则。

1.3 教育生态位原理

生态位是指在一个群落中,每个物种都有不同于其他物种的时间、空间位置,也包括在生物群落中的功能地位。一个物种所利用的各种资源的总和的幅度,称为生态位的宽度。与生态位相关联的是竞争排斥原理和资源分享问题。生态位的问题存在于整个教育生态中。从教育个体生态系统的角度看,每个学生个体在班级这个生态环境中,都处于相应的位置,都有自己的生态位。这种生态位的形成既有其主观原因,也有其客观原因。从主观上讲,一是自身的知识、能力、性格等因素的影响;二是自我效能感。从客观上讲,周围环境、他人评价,尤其是教师或其他成人的评价都会影响学生个体的生态位。

本科物流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因此,运用西方教育生态学理论,有助于我们从一个新的思维角度去科学地实施以提高本科物流课堂教学质量这一系统工程。

2 本科物流课堂教学生态的基本结构

本科物流课堂教学生态包括两大基本构成要素,即生命体――课堂教学生态主体和生命成长赖以发生的环境――课堂教学生态环境。课堂生态主体包括教师和学生。主体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群体。多个教师个体可以组成教师种群,多个学生个体也可以组成学生种群,教师种群和学生种群可以共同组成师生群落,不同的师生群落也可共同构成课堂生态。主体生态因子是课堂教学生态环境的构成要素,课堂教学生态关系中的环境可以是生物的,也可以是非生物的,因此我们根据这些因子的不同性质可将其划分为物理生态因子、生命生态因子和人为生态因子等类别。他们所构成的物理生态环境、生命生态环境和人为生态环境共同组成课堂教学活动赖以发生的课堂教学生态环境。而课堂生态环境与课堂生态主体之间、课堂生态主体内部各部分之间教师个体、教师种群、学生个体、学生种群、师生群落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则实现着彼此间的有机联系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与信息流通,并共同构成课堂教学生态。

3 本科物流课堂教学生态失衡因素分析

3.1 课堂生态主体与课堂生态环境的失衡

教育生态理论中的耐度定律和最适度原则指出:教育生态主体在其发展过程中,对周围生态环境和各种生态因子都有自己的适应范围和区间。反之,环境亦对教学产生双面影响――有利的小生态环境可以促成个体的超常发挥,不利的小生态环境会阻碍个体的发展。我国高校扩大招生规模以来,本科物流课堂人数剧增,大班授课成为本科物流课堂教学模式的主流。一个教学班少则五、六十人,多则七、八十人,甚至合班一百多人。过大的班级密度使有限的教室空间产生了“拥挤效应”,使课堂生态空间环境超过了生态主体的承受力和耐受度,超出了教育群体最适当的群聚度。不适当的密度对教育群体的活动和效能的发挥产生了负面影响,造成学生生态主体生理与心理压力增加,出现了课堂生态主体与课堂生态环境的失衡。

3.2 教学目标与生命全面发展失衡

从社会需求看,物流人才的能力结构包括操作能力、设计与运作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研究和教育能力。长期以来,本科物流课堂教学被深深地打上了应试教育的烙印,课堂教学教师以传授知识为目标,学生应付考试为目的,偏重于知识点教学。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定位模糊,教学模式不明确,进而导致了教学模式的混乱。如在处理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关系上,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就很难解答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实践教学的目的等问题。另外对学生应该具有的知识结构不清晰。本科物流教学强调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并重,而物流本身又具有交叉性、综合性、应用性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应该具有层次性。现有物流管理知识体系缺乏系统性,知识体系内各模块彼此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对于各模块知识之间的联系缺乏深入探讨,使得学生无法得到上述问题的解答思路。它的最大负效应是忽视了教育过程的真实价值,忽略了学生综合技能的培养,阻碍了学生的整体进步和全面发展,破坏了以促进生命个体和谐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生态系统。

3.3 教与学的失衡

传统的本科物流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主宰教学过程;学生为客体,扮演听者、记者的角色。课堂成为教师表演知识的舞台,学生接收知识的电台,呈现出一种强制教学形态。物流是一门相对较新的学科,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的全面型教师太少。师资力量的不均衡严重影响了人才的培养。虽然引入了现代化教学手段,主要是采取电子教案和案例讨论的形式,而且不少教师误以为有了课件课就上的生动了,穿插了案例就说明内容讲清楚了,所以往往采用大量的案例,结果把案例变成了像教材内容一样枯燥无味了。教师的课堂霸权地位忽视了学生作为完整的人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阻碍了主体的个性化自主参与和探索性自觉建构。教师机械灌输的知识传授,学生消极被动的信息接受导致课堂教学缺乏生机与活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出现严重失衡。

3.4 课内学习与课外运用的失衡

目前,作为学习重要场所的本科物流课堂仍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教学内容从书本到书本,与实践脱节, 形成闭锁式小循环。虽然管理类本科专业物流管理教学在理论授课的基础上,日益重视实践教学,强调实验教学、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等在教学中的地位,但对于这些环节缺乏系统性设计,容易造成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或过分简化,降低其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素质方面的效果。尽管许多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较好地领会书本内容和老师的讲解,经过不懈努力也通过了本科物流课程的考试,但在课外需要实践能力的社会中,经过长期学习积累的知识无法有效地转化为能力应用。结果,导致了课内学习与课外运用的失衡。

4 本科物流课堂教学生态的优化策略

4.1 “和而不同”――关注师生的生态位

课堂生态应体现出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这才是发展的真谛。“和而不同”用来形容学生、教师群体在课堂中的发展趋势。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为认为智能的表现是多样化的。可见,个体在知识、能力、性格等方面都是存在差异的。个体的这种客观上的差异导致了他们在课堂教学资源占有情况的不同。同样是一堂物流课,有的学生通过倾听教师的讲述收获较大,有的学生通过阅读材料能够得到最大的成就感,这体现出学生的生态位是不同的。同理,教师群体中的包含教师专业素质的结构、品质、量的特征、发展阶段等方面的个体差异,促成了教师种群中生态位各异的教师个体。另外,课堂中他人对个体的评价也会作为隐性心理因素影响个体的生态位。这要求我们除了要注重师生自身条件方面的客观差异之外,还要注意采取科学的评价方式促成生态位的合理变化。根据高斯原理,各生物单位都倾向于占据不同生态位,用相互补充来代替直接竞争,在竞争过程中通过生态位的分离来更有效地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共同生存的目的。要关注不同个体的生态位,使得生态位分布合理化,才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课堂教学资源。因此,对于师生的生态位,既要促进师生间的合作,开发利用师生态位差异中的资源,又要积极推行师生发展性评价,以科学评价促进师生态位分化。

4.2 拒绝“花盆”――关注师生的生活质量

花盆效应在生态学上称为局部生境效应,指半人工半自然的小生境对个体发展体现出的局限性。局部生境是人为创造的适宜环境,易于导致生态因子的适应闭值下降。正如温室里的花朵,在花盆内的个体或群体若离开人工的生态环境,难以维持其生存和发展。“花盆”效应为本科物流课堂教学提供了十分宝贵的隐喻,当代的人才培养,不能是将学生封闭在教室之内读死书,这种规则对于教师培养和学生的发展同样适用。要摆脱局部生境效应,提高课堂生命体的活力,就要消除教学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重重壁垒,为生命体创设最接近他们真实生活的活生生的成长环境。对教师而言,课堂教学应该成为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成就自我实现的土壤。教师要从课堂教学中发掘智慧的营养,支持自我意义的建构与提升。对于学生,要做到课堂教学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增强学生生命力,就要促进学生的主动探究,改陈旧的书本知识为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信息,要让课堂教学回归学生生活世界。

4.3 突破“限制”――关注本科物流课堂教学环境

生态学中的限制因子是指达到或超过生物耐受限度,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在课堂教学生态中,所有的生态因子量的过多或过少都能对整体生态起到限制作用,成为限制因子。限制因子定律提示我们要关注课堂教学环境中的各种因子,发挥生命体对环境因子的适应与反馈调节作用,适时将限定因子转化为与生命体和环境和谐共生的非限定因子。据调查许多问题都是由于教师未能因势利导、及时找出限定因子并将其转化而造成的。如班级规模过大是师生情感交流不足的限定因子教师没有利用分组教学。合作学习等方式创造与学生交流的空间,未能转化限制因子教师教学风格过于平淡,对学生的激励与期望不足成为阻碍师生互动的限定因子,课堂规则过于浅表化,未能引起学生共鸣,成为课堂规则建设的限制因子等。可见,在课堂教学生态中,人人都可成为环境,都有可能成为影响整个课堂生态关系的限制因子。构成课堂教学的是教师,学生和课堂教学环境等方多面的复杂关系网,影响课堂教学生态的因素也有内部和外部多种。生态的视角和原理为我们提供的不是解决问题的普适方法,而是思维方式上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关文信.西方教育生态学理论对课堂教学监控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3,(11).

[2]杜亚丽,陈旭远.透视生态课堂的基本因素及特征[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7).

生态学的理论篇4

摘要:文章介绍了情境学习理论、生态化物理教学及其基本观点,分析了情境学习理论与生态物理教学之间的关系,针对中学物理教学中课堂生态失衡现象,提出改善中学物理课堂生态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情景学习;生态课堂;物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21-0045-02

一、情境学习理论与生态物理教学概述

1.情境学习理论及其基本观点。情境学习是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让·莱夫教授和独立研究者爱丁纳·温格于1990年前后提出的一种学习方式。基于情境学习的情境,从广义上来讲,是指学生、教师和机构所处的社会和文化环境;狭义的情境则专指特殊学科理论的应用。情境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有:①知识必须通过使用才能真正获得;②学习要具备与之相适应的文化背景;③学习是一个积极参与的过程;④学习要通过群体之间的合作与互动才能实现。

情境学习理论强调:知识是情境的,只有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才能被充分理解、掌握,是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学习是埋藏于情境中的,是一种学习者参与真实世界的文化实践活动。基于情境的学习者应是这一过程的“合法”参与者。在情境学习中,知识技能的获得必须通过群体才能得以实现,在这个情境中嵌入学习的同时,也为学习者提供协作学习的机会,发展其协作学习的技巧。

2.生态化课堂及其基本观点。生态化课堂是指作为双教学主体的教师、学生与课堂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共同使课堂成为有机的生态整体。生态化课堂以生态学的视野来关注课堂中的教师、学生和环境等要素,这些要素相互依赖、和谐共生,形成教学氛围。生态化课堂具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①系统性。课堂生态即由师生和教学环境交互作用形成一个系统;②联系性。在课堂生态系统内,主体教师、学生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③依存性。师生之间、师生与物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互相依存、互利共生的生态关系;④动态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处于相互适应和协调的动态平衡和发展中。

生态化课堂的系统性、依存性和动态性等特点要求,在开放而动态的可持续发展教学环境中,应将教师、学生和课堂物理环境等看作一个整体,以教师为主导,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以学生为主体,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促使学生全面、协调发展。同时,通过现代课堂教学手段,充分开发、利用教学资源,以达到以学促教、教学相长的教学目的。

3.情境学习理论与生态物理教学。情境学习理论和生态化教学是紧密联系的,生态化教学主要以学习的情境理论为基础,情境学习理论为生态化教学提供理论指导,二者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二者均强调有效的教学应该协调教师、学生、物理环境与社会环境等之间的关系,并在开放而与外界关联的生态化环境下将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和谐统一起来,促使系统内个体与其所依存的物理和社会情境相互联系、结合,最终达到动态的平衡和发展状态。

生态化物理教学指在以物理教学走向现实世界和生态环境为核心的要求下,强调教师整体组织教学系统内外的诸多要素,侧重于协调物理学习和现实世界间的联系,同时促进学习者在有效物理教学目标和物理教学系统之间达成生态平衡,最终促使物理教学在提高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前提下,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尊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三维目标在教学课堂中得以真正落实。

二、中学物理教学生态失衡现象分析

1.教学情境与真实情境失衡。中学物理实验由于环境条件和实验室资源的制约,往往比较客观简约而科学规范,具有一定的封闭性,且缺乏现实情境特征。一些教师只能模拟真实情境,甚至口头讲实验,这种脱离了真实情境的教学策略传达给学生的是单调、失真的知识系统,形成的是学生对物理实验片面而刻板的理解,导致学生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技能难以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究其原因,学生的学习经验脱离了学习内容赖以存在的真实情境。

2.教师与学生间主体地位的失衡。受传统授受思想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扮演着执行教学任务的指导者角色,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盲目追求升学率和短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出现了“填鸭式”、“满堂灌”等做法。教师一味地固守在教学过程中的中心地位,模糊了新课标中教师角色的定位,而学生也已习惯于被动接受教师灌输给他们的课堂知识,这种教师与学生间教学主体地位的失衡是与现代教育观念背道而驰的。

3.个别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失衡。学校的物理学习更多的是个别化的过程,鼓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学习任务,而合作学习主要通过学习活动中的互助协作方式来实现。合作性学习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而且可以促使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从而有力地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而目前学校与课堂很少有真正的实践共同体,学校与课堂中缺乏情境学习理论所描述的共同体的文化。

4.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失衡。情境学习理论强调学以致用,学与用相结合,而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所学到的科学文化知识难以适应社会变化发展的需要。学校的物理教学单一训练学生反复、机械地操练应考必备的实验技能,学生合理、灵活有效地运用各种资源与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

5.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教育失衡。物理科学素养主要指物理科学知识、技术、方法、理性能力和科学精神的统一,而人文素养主要指人文知识、社会能力和人文精神的统一。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一般只注重物理科学素养教育,即学生智能和技能的提高,而无视人文素养的教育。这样,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得不到融合,即使创新实践技能得到提升,而学生的潜能得不到充分发挥,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6.教学目标与评价失衡。教学目标与教学评价是相互匹配、相互作用的,目前的教学评价不能与大多数标准化测验所强调的特定课程目标相匹配。物理教学深受“考试文化”的影响,各种考试的重点都是对学生掌握物理知识和技能情况进行量化考察和检测,而不是从教学目标出发整体考察学生全面发展的状况,因而导致了学生知识迁移与社会适应能力的缺失。

三、中学物理课堂生态化教学策略

1.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学生思维的诱发总是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下产生的,教师应当依据教学内容,创设适当的学习情境,特别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乏味时,如果能再现“真实的问题情境”,并以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形式表现,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提高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增加获取信息的数量。学生可以在各种虚拟的“真实”环境中,既能够深刻地理解知识,又可以积极参与教学实践。学生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进行观察、分析、概括、归纳等思维活动的同时,也学习和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2.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生态的课堂教学要求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教师应从知识的提供者转变为“教练”和学生的“学习伙伴”,把讲授、自学、实践、讨论、归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探究者,就必须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依据学生的认知基础,主动构建物理认知结构,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抛锚式教学设计。抛锚式教学称“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抛锚式教学强调问题解决,让学生提出问题并将问题置于一个全新的、更有效的问题解决进程之中。认识教学需要产生在各种情境中,如家里、社区和工作场所。因此,物理教师应当围绕某一问题情境来设计学习和教学活动,依据一个问题的确立来确定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要求学生到实际的环境中去感受和体验问题,探索问题解答的机会。

4.建立合作学习团队。2001 年 5 月 29 日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专门提及合作学习并指出,应当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由于物理实验操作需要强调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动手实践,在实验中发现和探索科学的奥秘,而团队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正好能够增强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主动参与意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师生在互相合作中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以达成集体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实现。

5.采用真实评价。基于真实任务情境的真实性评价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效的一种评价方式,侧重于学生学习和思考的方法,特别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高层次思维活动能力。与传统评价中主要以学生专业知识成绩为重点、强调量化的特点相比,真实性评价更重视学习过程的反馈与改善,而且可以据此实现对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评价。物理教师可以在考虑学生学情的基础上,给学生布置真实性的学习任务,培养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收集真实、有效的资料的意识和能力,要求学生自己探究问题,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现有问题,真实评价对促进学生学习起到了积极的激励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丽.课堂教学生态化的缺失与建构[EB/OL]. jxteacher.com/nczhy2011/column38544/a70f7bed-bc49-4e9b-83fa-e105b7f8adab.html

[2]张伟,郭玉英.基于情境学习理论的生态化物理教学初探[J].课程·教材·教法,2006,(5).

[3]宋晓宁,张晓如,王芳.基于情境理论的网络教学模式在程序设计课程中的构建与研究[J].科技信息,2011,(3).

[4]王永红.以科学理性为基点——论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统一[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1,(3).

[5]朱振国.以学生为主体[N].光明日报,2001-06-09.

生态学的理论篇5

论文关键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危机;善待自然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兴起的一股马克思主义浪潮.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最新理论形态。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问题、生态问题、环境问题、人与自然问题以及政治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出了各种理论设想。正确认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不仅有利于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最新发展理论成果、有利于认清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实质,同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生态和环境的关注,叉为我们制定正确的发展路线提供了一个理论平台。

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主耍理论观点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作为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畴内颇有影响的“绿色运动”的产物,经历了最初的“从红到绿”、到“红绿交融”再到深层的政治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尽管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具体的理论观点各有差异.但基本的理论精神一直贯穿于其中,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第一。生态危机理论。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看来,“过度生产”与“过度消费”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发展的两大特征。“过度生产”表现为以追求利润为动机。它导致技术规模越来越庞大,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多。生产和人口越来越集中。分工越来越专业化i而“过度消费”表现为人们只是根据消费的多少和品种的多样来作为幸福程度的标准,西方社会也就进入了后工业社会的消费时代,这样自然的承受力越来越大,受到的破坏越来越严重。“过度生产”与“过度消费”加在一起,不仅加剧了人的异化,而且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系统。造成了生态危机,这成为当代资本主义主要矛盾之一。正如本·阿格尔所说:“历史的变化已使原来马克思主义关于只属于工业资本主义生产领域的危机理论失去效用。今天危机的趋势已转移到消费领域,即生态危机取代了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由于不能为人们提供缓解其异化所需要的无穷无尽的商品,而维持其现存工业增长速度,因而将触发这一危机。”

第二,异化消费理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消费社会”,但这是一个“异化消费”。在他们看来当代资本主义为了缓解经济危机而诱使人们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把追求消费当作真正的满足。从而导致“异化消费”。“所谓‘异化消费’,是指人们为补偿自己那单调乏味的、非创造性的且常常是报酬不不足的劳动而至力于获得商品的一种现象”。“异化消费”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生产扩张导致“自然萎缩”和独裁主义协调导致的感情依附商品的原因。人们不是出于真正的需要而追求商品的,而是在资本主义的市场机制如广告操纵、商品装璜的刺激下去疯狂追逐高消费的。人们把消费作为一种自我满足的手段,当作人生的唯一乐趣,因而这种消费是异化的。因此,不消灭“异化消费”,就不可能消灭异化劳动。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制止生态危机。同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主张用“异化消费”理论补充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发挥马克恩主义对资本主义批判应有的力度。

第三,分散化、民主化的稳态经济理论。针对资本主义危机形式的转变和异化消费,早期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开出了他们的“救世良方”,那就是实行“稳态经济模式”。主张通过消灭异化消费、限制增长来解决生态危机,建构新型的社会主义。如本·阿格尔主张社会主义的发展应该实行“稳态经济模式”,以便控制目前无限增长的经济发展速度,将生产规模和经济以展的速度稳定下来,实行经济的零增长,只有这样,才能保护生态环境,在人和自然之间建立起一种和谐关系。具体来说,稳态的经济模式要求生产过程的分散化、民主化。要求分散技术、缩小工业规模,节制消费、降低生产率;同时通过税收和保证收人的制度重新分配财富,使每个人既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叉不损害生态系统。在“生态中心主义”者看来必要时提倡一种新的“禁欲主义”。

第四,理想方案——生态社会主义。稳态的经济模式毕竟不符合20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和需要,所以20世纪9o年代以后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逐渐放弃稳态经济的主张,而主张经济以满足人的需要为目的的适度增长,并且反对生态中心主义,提出“重返人类中心主义”的口号,认为资本主义无力解决目前的生态问题。解决生态问题的唯一出路就是用生态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如佩珀就认为消除生态危机的唯一出路就是用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

   当代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奥康纳认为社会主义具备了生态上的可能性,社会主义相对于资本主义制度来说更能达到生态平衡。“坦率地讲,社会主义革命的生态危害性要比资本主义相互间的对抗以及它们******行为的危害性小得多”。因为,“社会主义国家的财产关系和法律关系是不同于资本主义世界的,所以对于它们来说,环境破坏的原因和影响又是不一样的。”由于社会主义不是以利润为生产目的的,造成环境问题的原因不是社会制度,而是官僚体制中的不协调的机制。“与资本主义的情况不同,大规模的环境退化可能并非是社会主义的内在本质。”。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看来,生态学社会主义不仅具有理论上的可行性,而且在具体的实践中也是存在的。因为全球范畴内的生态学社会的构建具有现实的必要性。“世界资本主义的矛盾本身为一种生态学社会主义趋势创造了条件。”

因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资本主义的生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生产的社会和生态成本外化的基础上的,而大部分世界性的生态问题是不能在地方性的层面上获得恰当阐述的。”。

二、善待自然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核心

生态学的理论篇6

关键词:风景园林设计 生态学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腾飞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更加显著。在全球化的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之下,以尊重自然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日益深入人心,风景园林建设事业也随之兴起并蓬勃发展。目前国内的生态设计大部分都仅仅是停留在喊口号的层面上,所谓的“生态设计”也就是努力去增加绿化面积,提高绿地率。不管是在学校、设计单位、房地产行业还是政府部门,都对生态设计存在一股盲目的追逐热情。

一、景观园林设计的生态学原理

1.1 生态平衡原理

生态平衡是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其含意是指处于顶极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此时系统内部的结构与功能相互适应与协调,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之间达到相对平衡,系统的整体效益最佳。在生态园林的建设中,强调绿地系统的结构和布局形式与自然地形地貌和河海湖泊水系的协调以及城市功能分区的关系,着眼于整个城市生态环境,合理布局,使城市绿地不仅围绕在城市四周,而且把自然引入城市之中,以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近年来,我国不少城市己开始了城郊结合、森林与园林结合、扩大城市绿地面积走生态园林建设的道路,如上海、北京、合肥、南京、深圳、厦门等。

1.2 生态位原理

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和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在园林规划设计中,应根据生态位理论充分利用不同物种的生态习性,合理搭配植物,避免种间或种内的直接竞争,形成种群稳定的群落结构,充分利用光照、温度、水分及养分,保证群落的稳定性。

1.3 互惠共生原理

互惠共生为共生的一种形态,指处于共生的双方,互相都能从对方得到某种生活上的利益,此称为互惠共生。如栎属、刺柏属、桉属、松属、杉属中的某些种类,它们的叶、根可产生相克物质抑制周围其它植物的生长。许多花卉植物,如茄科、十字花科、蔷薇科的某些植物不能种在一起;洋槐的树皮和花及风信子、稠李分泌的挥发性物质也能抑制某些植物生长。接骨木的分泌物对云杉根的分布有利,皂荚、白蜡与九里香等在一起生长时,能互相促进生长。但也有一些植物的分泌物对另一种植物生长有抑制作用,如胡桃的分泌物胡桃醌能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在园林设计中,胡桃与苹果、松树与云杉、白桦与松树等都不宜种在一起,在生态园林建设过程中应用植物间的这种相互关系,能有效地促进群落的稳定。

1.4 生物多样性原理

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城市生物资源日益减少,生物多样性面临着极大威胁,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在园林设计中应尽量保持生物多样性,以充分利用有限的环境资源,从而保持系统的稳定性。

1.5 局部控制,整体调节

局部干扰会影响整体,反之控制局部也可以使整体得到调节。例如我国黄土高原农村景观生态设计以“坡修梯田,构筑坝地,发展林草,立体镶嵌”为特色,其主要内容是:①按土地适应性调整农业用地,压缩陡坡耕地,发展林草,使农、林、牧用地镶嵌配置,协调发展;②在地势较缓的坡地培肥地力,在沟谷中打坝淤地,发展农业良田;③造林种草恢复植被,种植多年生豆科植物。

二、生态学理论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2.1 保护利用场地现有的自然生态系统

在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应保护原有的生态系统,充分利用原场地的自然生态要素,如泉水、溪流、古树名木及地形等。例如,德国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中众多的原有工业设施被改造成了展览馆、音乐厅、画廊、博物馆、办公、运动健身与娱乐建筑,得到了很好的利用。公园中还设置了一个完整的230km长的自行车游览系统,在这条系统中可以最充分地了解、欣赏区域的文化和工业景观,利用该系统进行游览,可以有效地减少对机动车的使用,从而减少环境污染。

2.2 利用当地的乡土植物

乡土植物是产地在当地或起源于当地的植物。这类植物在当地经历漫长的演化过程,晟能够适应当地的生境条件,其生理、遗传、形态特征与当地的自然条件相适应,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在设计中应尽可能的利用原有的自然植被,或者建立一个框架,为自然再生过程提供条件,这也是发挥自然系统能动性的一种体现,同时可以降低养护和管理成本。

2.3 根据生态位理论选择植物

在景观园林设计中,要充分考虑生态位理论,在植物选择时,不能仅仅考虑一种植物对光照、水分、空气、温度及地形地势等因子的适应能力,还应考虑其他植物对生态因子的要求,避免因生态位相同,争夺生存空间和养分。因此,应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

2.4 遵从生物多样性原理,模拟自然群落的植物配置

物种多样性反映了物种的均匀度、丰富度及稳定性。生态学家认为,群落结构愈复杂,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就愈强,生态系统也就愈稳定。因此,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应选择多个种组成的植物群落,增强群落的稳定性和对外界不良环境条件的适应。

2.5 园林设计中的再生水设计

高效率地用水,减少水资源消耗是生态原则的重要体现。将再生水用于城市景观环境,其优势是十分明显的:①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角度讲,这是一条经济、合理的途径,体现了城市水生态系统的自然修复、恢复与循环流动,包括物理过程、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②从使用功能的角度讲,可以满足缺水城市对于娱乐性水环境的需要,还可以将景观河道作为输水渠道,提供沿途的城市绿化用水、城市杂用和其他可能的工农业用户的水源,节省了长距离双管路的投资;③从水源调节角度讲,可以通过娱乐性蓄水池调蓄水资源在时间上的分布不均,满足干旱期的用水需求,同时通过改善水的流动、蒸发、移动、降水与渗透状态,间接改善缺水城市的水源涵养条件,从而达到改善自然气候条件以及水生态循环的目的。

综上所述,随着公众生态意识的不断增强和技术手段的不断改进,生态学的理念将日益深入人心,并不断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同时对生态学理论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深入和对设计手法的探索与拓展也必将更进一 步。工程技术的支持、多学科、各专业的合作是未来生态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生态学的理论篇7

【关键词】情境教学;生态化;物理教学

在近几年,生态化教学已经进入我们教育的领域,即便如此,生态化教学在现实中还是有很多人对其含义不太清楚。其实生态教学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释,一方面就是将其作为一种思维的方式,从教育及其它外部的环境相联系的关系上思考教育问题,另一方面就是作为一种价值的取向、目标和理想,并且希望教育系统及其外部的环境趋势达到最优、最高效的状态。由于这种新的观点的提出,为我们从新的角度思考中学时代的物理教学提供了参考,并可以借此来审视中学物理的教学实践和变革。在新教育改革制度下,实行情境模式教学,以生态化取向作为指导,为我们提供更好的教学方式。

一、教学中生态化取向探究

在我国考试制度下的教育,其中学习一方面是为了考试,另一方面还要全面提升自己的思想素质以及生活能力。在我国教育制度下,主要提出了把每一个学生教育成一个体验生活,从生活中学习物理知识,不断总结生活的物理现象的人。在老师的引导下实现正确的生态化教学的取向,其中生态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生态课程理念生态化表现

新课程要求倡导全民实现社会和谐的教育发展,倡导人们发展整体观念、实行明主平等的原则,尽量通过高中课程的整合,以及课程的模块化,提供学生的需要以及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组合。

(二)课程目标的生态化展现

在新改革的课程下,现在的课程目标主要是强调人要在社会中自然的、自主的和谐健康发展。同时人们还要注重其中存在的一致性和差异性,在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培养上要统一,以及科学课程和综合课程要全面发展,主要着眼于学生的社会化的全面发展。

(三)在课程内容方面生态化的体现

新课程改革主要是突破学科的束缚,不断加强课程的内容和学生生活的联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相联系,实现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整合,将科学、艺术同学生们的成长、学习联系起来,使得学生们更好的体验生活,感受自己的生活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四)在课程实施方面生态化的体现

当前新课程改革,主要突出了师生的互动学习,在老师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和学生实行互动,积极的培养学生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教育过程中实行自由式的教学模式,达到师生的自主探索,自主学习,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发展。

二、情境模式教学学习物理知识探究

情境教学是现在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很多的地方都有实践,是一种比较高效的教学模式。在高中的学习中会遇到理论比较强的知识,以及一些概念、实事等需要记忆的知识,对于这些老师可以先让学生们自己收集资料,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达到记忆的目的。老师在学生们学习的过程中主要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在其中引导学生的学习,激发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那么在实际的教学中也就会出现多种物理情境的教学。

在进行情境模式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把生态化的物理教学所要求的内容,同我们生活的实际联系起来,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可以将学校实际环境同我们的教学内容联系起来,让学生们学习物理知识从学校教师到实验室再到室外,最后到社区等等。通过学生们的实际的生活环境改变整个的教学模式,达到从生活中学习物理的效果。

三、生态化教学联系生活探究物理知识

老师在生态化物理教学的内容设置上,应该把课本的物理知识与实际的生活联系起来,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创造比较真实存在的环境,把课堂知识问题情境化,让学生们对这种情境式的教学充满兴趣,将学习的内容与真实的物理情境学习变得有意义。老师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作为一名真正的引导者,不断的引导学生寻找学习的方法,使学生们作为一名探寻者,不断的去自己探寻实验的结果。

四、总结

为适应我国新教育制度的改革,我们应该选择更多的教育模式,实行新的教学模式,增加更多的情境模式教学,为同学们提供更加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们从生活体验学习,从生活中总结出物理知识,让同学们通过自己的自主学习,寻找到老师提出的问题的解决答案,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模式。

参考文献:

[1]张伟,郭玉英.基于情境学习理论的生态化物理教学初探[J].课程.教材.教法,2006.05:59~63

[2]王军武,梁照飞,许如聪,陈权,管小娜.情境学习理论与实践模式探讨[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6

生态学的理论篇8

本文解析了老子《道德观》中众生整体主义和平等主义的生态价值观,秉承朴素、顺应自然,众生平等的思想。阐述了老子的生态伦理学以及意义:“道法自然”的生态平等观; “自然无为”的生态运行观;“知止不殆恬淡为上” 的生态消费观;“大爱无疆、万物平等”的价值观。老子提出了许多具有独特智慧思想,对生态伦理界有所启迪。

【关键词】

老子思想;《道经德经》;生态伦理学

老子思想以其独特的古老东方智慧哲学,阐述出道论如长河瀑布催人惊醒,用“道”启迪人们对自身认知体悟,在人类与不同生命体的和谐共处中,尊重万物生命价值是当下社会的生态需要。在运用当前西方生态理论指导行为遭遇瓶颈,人类与自然关系剑拔弩张的今天,老子思想愈发显示出其生态伦理的独特价值和启示意义。

一、“道法自然”的生态平等观

在自然观的层面上,老子以一种整体性的视角诠释自然万物,将自然万物看作为一个有机和谐的整体。老子说:“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道德经十四章》,以下引文只注明章次)老子所言的“道”是对上古“天道”思想的诠释继承与发展。老子在阐述其“道”时,开宗明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晋王弼注释:“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故不可道,不可名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可以用语言解释的“道”,是形而下的,非老子所意指的永恒的道。老子只描述道的种种外在表现,道的真谛却没有下定义,可谓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老子又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四十二章)意指万物虽各有万千,但都源于“道”,并是以“道”贯通协调的有机统一整体,在道的支配下相互影响和依存的系统。老子的生态思想流露出浓重的整体主义色彩,突出表达出人与自然万物统一和谐的中心主题,而达成人类和自然万物和谐共生的唯一途径,即遵循自然之 “道”。这与现代西方生态伦理学的自然观不谋而合,把人和自然万物划分为共同的有机整体网络中的两个核心要素,不赞成将人和自然万物放置在对立面上。正如当代西方著名生态伦理学家罗尔斯顿明确提出的:”我们的环境伦理将是整体主义的。”[1

老子的《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提到,宇宙间有四大,人就是其中之一。人效仿地,地效仿天,天效仿道, 道效仿自然。由此可见,整体的自然系统是由人、天、地和道互为影响建构而成,自然中包含的一切众生皆具有独立的自我及内在价值,人类与自然界的万物均为生态系统中的要素,而人类的地位,充其量只是生态系统中的一环,与其他万物享有平等的地位。

老子言说的人的自然是在原始自然的基础上经由人类力量转化过的,是在“归根和复命”基础之上的“朴”、“公”、“全”,是人类和自然在本质上的统一。人与其他不同生命之间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

老子的这种整体主义的生态自然观,与现代西方生态伦理中“生物中心主义平等理论”的核心思想很相似,自然生态循环系统中涵盖的一切物质(包括人类与非人类、有机体与无机体)都具有其自身固有的特性和内在价值,是生态系统自然循环长久稳定发展中缺一不可的,所以生态系统中一切物质存在形式都有其独有目的性,故而享有平等地位,这正是两者思想不谋而合之处。

二、“自然无为”的生态运行观

天道自然无为,老子认为人类的社会运行也应顺应天道。老子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又言“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以“道”作为万物之始源,天地万物是以自然为尺度的,故而人类社会的运转也要顺应道法自然的思想,按照天地万物的自然本性去对待万物本身。顺应天地万物生存的自然无为之道,就是顺应了天地的和谐循环发展;如若人类违背万物自然本性的恣意妄为,其恶劣结果也是可以预见的。

老子的自然无为思想,是一种超越世俗并超越功利的道德境界。面对天地万物表现出自然无为的不过度人为干预自然,尊重其他生命体的本性及生存常态,天下万物即可和谐共处。生态伦理学肯定自然界的价值和权利,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倡导生物平等和动物解放,如果人类以老子主张的“自然无为”对待天下众生,生物平等即指日可待。以美国生态哲学家保罗・泰勒为泰斗的尊重自然界的伦理学派,提出尊重生命的四个道德规范,其中涵盖“作恶”和“不干预”两原则,“作恶”原则要求不伤害自然界中的全部有机体、全部生物种群和生物共同体,“不干预”原则要求不限制生物有机体的自然生长,顺其自然。其道德规范中的“不干预”原则即体现了老子的自然无为思想。

三、“知止不殆恬淡为上” 生态消费观

老子提倡自然无为,但现实中人类受欲望的驱使,常常“有为而累”,难以做到自然无为。老子以朴素的辩证观思想,不仅把“无为”确立为处理人类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方法,还明确要以“知足、知止”为手段,制约人类无止境的欲望。老子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四十六章)他进一步指出:“知足者,富也”(三十三章),老子告诫过分放纵自己种种欲望的后人,不可只顺应欲望而肆意妄为,要把握尺度,适可而止。面对剑拔弩张的全球生态形势,人类要保证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首要就是做到建设人类社会时兼顾保护生态环境,把握朴素原则,适可而止的开发利用有限且难以再生的自然资源,使人类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用约束自己过度欲望的方式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物质世界终有穷尽,老子告诫人们需约束无穷的物质欲望,朴素、知止的思想与现代文明的现状是非常符合时宜的。

四、“大爱无疆、万物平等”的价值观

生态学的理论篇9

关键词:品牌生态学 生命原理时代 品牌控制论

品牌具有特殊的生物属性和生态属性。美国著名品牌专家Lynn B.U Pshaw将品牌描述成复杂的生物;迈克尔穆恩等在《火炬品牌:网络时代的品牌铸造》中论述了品牌具有的生命性质;世界营销管理大师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认为品牌是有生命力的,是有灵魂的,在市场中,它具有无限的灵性。可以说,品牌是一种特殊的生命体,它具有生长、发育、繁殖、衰老、死亡以及新陈代谢、遗传、变异、进化、感应、运动等生物学特性(王东民,2004)。基于品牌的生命体特征,品牌管理者们必须用生态学的眼光审视品牌的生命历程及其与周围环境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探索生命原理时代的品牌控制理论,革命性地创造21世纪成功的品牌生态管理模式。

品牌生态学的概念

品牌生态学是一门新成长起来的学科,关于它的定义、研究对象、内容、任务以及所采用的方法,都未形成统一的认识。笔者认为,在对品牌生态学的概念进行科学界定之前,必须要明确生态学中的几个相关概念。

生态学: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理的科学(马世骏,1980)。这里,生命系统是指由动物、植物、微生物及人类本身组成的不同的生物系统,而环境则是指生物生活中的无机因素,生物因素和人类社会共同构成的环境系统。

生态群落:在特定的空间或特定的生境下,具有一定的生物种类组成及其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外貌及结构,包括形态结构与营养结构,并具有特殊功能的生物集合体。简单地说,就是一个生态系统中具有生命的部分。

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的所有生物(即生物群落)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国内众多学者将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引入到经济学和管理学中时,经常混淆“生态系统”和“生物群落”两个概念之间的差异。借鉴生态学对“生态学”、“生物群落”以及“生态系统”的定义,本文认为,品牌群落是指在特定的商业领域里,具有一定的品牌种类组成及其与周围商业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外貌及结构,包括形态结构(品牌种类、数量、品牌力等)和功能结构(品牌相互作用格局),并具有特殊功能(演替、协同进化、自然选择)的品牌集合体;品牌生态系统是指“在特定的商业领域里,品牌群落与其商业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品牌生态学则是指“研究品牌系统(品牌生命体、品牌种群、品牌群落等不同尺度的品牌系统)与商业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理的科学”。

品牌生态学诞生的背景

英语“品牌”(brand)一词源于古挪威语的“brandr”,意思是“打上烙印”,这可以说是品牌最为原始的定义。如今,品牌的内涵已经远远超出了早期“识别”的范畴,呈现出日益多元化的态势。例如,Philip Kotler(1997)认为,品牌就是一个名字、称谓、符号或设计,或是上述的总和,其目的是要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有别于其他竞争者;Burleigh B. Gardner 和 Sidney J. levy(1955)认为,品牌是具有一组能满足顾客理性和情感需要的价值,它的创建应该注重开发一种个性价值;奥美公司认为,品牌是消费者与产品的关系,消费者才是品牌的最后拥有者,品牌是消费者经验的总和;Alexander L. Biel认为,品牌资产是一种超越生产、商品及所有有形资产以外的无形资产,等等。总的来说,以往关于品牌的概念可以从符号、情感、综合、关系、资产、媒介这几个角度进行定义的。

伴随着品牌内涵的日益多元化,客观上形成了一个以品牌为中心的复杂系统,包括品牌拥有企业、供应商、中间商、消费者、竞争对手、媒体、政府等经济、社会各要素,甚至还包括是一些自然要素。因此,人们必须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认识品牌的内涵及其所处的复杂环境,以求建立起新的品牌理论和品牌管理模式。生态学是解决复杂性问题的桥梁,近几十年来,生态学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向其他学科渗透,诞生了诸如生态经济学、社会生态学、生态伦理学、生态汉语学、教育生态学、商业生态学、企业生态学等边缘分支学科,品牌生态学便是在这样的理论背景下诞生并发展起来的。

品牌生态学理论概述

品牌DNA理论

品牌的核心价值被认为是品牌的基因,其品质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标准进行衡量(曾朝辉,2003):排他性,品牌的核心价值往往是独一无二的,可以明显地区别于竞争对手;执行力,能够将品牌所提出的核心价值贯彻到底;感召力,体现为对人类的终极关怀;兼容性,体现在空间和时间的兼容。

品牌生命体复杂性理论

品牌生命体具有复杂性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五点:多基元的复合体,不可能由营销、服务、单个企业或其它任何一个具体成分构成;基元间广泛互动,最终表现为一种生态系统;次序和层次,形成稳定有序的结构和不同等级的层次;有机整体优于部分机械之和,并不是简单的叠加;开放性与适应性,表现为在过程中不断演化。

品牌生命周期理论

曼弗雷布鲁恩教授认为品牌生命周期由6个阶段组成,即品牌的创立阶段、稳固阶段、差异化阶段、模仿阶段、分化阶段以及两极分化阶段。菲利普科特勒(PhilipKotler;1997)认为,应该用产品生命周期的概念加以分析,即品牌也会像产品一样,经历一个从出生、成长、成熟到最后衰退并消失的过程,但同时也承认许多老品牌在现实中经久不衰。约翰菲利普琼斯认为,品牌发展过程并不完全遵循成熟后必衰退的规律,它是一个自我实现的概念,而不是一个自然生长的概念,不一定会随产品而进入衰退期;品牌生命周期学说往往会诱导企业不恰当地将旧品牌向新品牌转移,造成真正的资源损失。

品牌适应理论

美国科学家霍兰(J.H.Holland)提出,“适应性造就复杂性”。王东民(2004)认为,品牌系统是一种远离平衡状态的开放系统,能够通过不断地形成新性质或新功能来适应外界的挑战或改变。彭赟和张锐(2004)认为,适应是品牌在环境中,经过生存竞争而形成的一种适合环境条件的特性与性状的现象,它是市场选择的结果。品牌的适应包括形态构造的适应、行为的适应(运动、延伸、移植、迁移和迁徙以及保护、防御和抵抗)、生理及营养适应(品牌生物钟、休眠以及生理生态变化)以及协同进化适应。

品牌群落理论

多元化企业一般由主品牌、一系列产品受托人、托权品牌、亚品牌和复杂的附属品牌构成,容易出现各层次品牌塑造与信息传播弥散,甚至相互冲突难以形成合力的问题。世界著名品牌战略专家大卫A艾克在《创建强大的品牌》一书中指出,品牌生态管理除了构造企业内部品牌系统的战略外,还要通过精心地组建相互关系、相互促进的品牌群(David A.Aaker,1998)来创造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并进一步提出了“品牌群落”的概念。品牌群落理论运用生物群落原理来解决这一品牌群组合效应差的问题,同时,对如何有效利用现有品牌的协同效应进行品牌延伸与规划进行研究。

品牌生态系统理论

安格尼斯嘉温克勒在其著作《快速建立品牌:新经济时代品牌策略》中提出和系统探讨“品牌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管理问题,并指出品牌生态环境是一个复杂的充满活力的、不断变化的有机组织。品牌生态系统是一个充满活力并不断变化着的复杂有机组织(Agnieszka Winkler,1999)和体系,有着极其复杂的层次和结构(张中哥等,2003)。我国学者王兴元(1999,2000)提出“名牌生态系统”的概念,指出名牌生态系统是指以名牌为龙头的品牌生态系统,由环境、名牌、企业、供应商、中间商、顾客、公众、相关组织与群体等成员组成、各个成员依赖名牌获利而得以生存与发展、它是社会商业生态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此外,黄昌富(1999)、王新新(2000)、陆娟(2002)张锐(2002,2003)等人也对品牌生态系统特征进行了探讨。

品牌生态学作为一门新成长起来的学科,已经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成果。然而,这一领域的大量研究工作欠深入,大多数理论还只是停留在概念引入以及现象描述的层面上,而对深藏在品牌个体、品牌种群、品牌群落、品牌生态系统内部的生理生态运行规律及其调控机制,只是开展了一些初步的探索,这有待国内外学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张锐.品牌生态学—品牌理论演化的新趋势[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3,8(25)

2.王兴元.品牌生态学产生的背景与研究框架[J].科技进步理论与管理,2004,7

3.张,张锐.国内外品牌本性理论研究综述[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19)

4.李博.生态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王兴元.品牌生态学产生的背景与研究框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7

6.王东民.品牌生命的复杂性和复杂的品牌生理生态学[J].商业研究,2004,6

7.曾朝辉.品牌基因—品牌核心价值设定[J].企业研究,2003,1

8.彭赟,张锐.生命型品牌对环境的适应性反应研究[J].企业经济,2004,3

9.张中哥,张锐,张.基于生态系统的品牌经济结构研究[J].商业研究,2003,19

10.王兴元.名牌生态系统的竞争与合作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0,6

11.[美] 温克勒(Winkler A.M)著,赵怡等译.快速建立品牌:新经济时代的品牌策略[M].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12.[美] 保罗霍肯(Paul Hawken)著,夏善等译.商业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的宣言[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生态学的理论篇10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人”;生态伦理学;本体论

abstract: in ?nature dialectics,? enges made scientific and dialectic interpretation of human nature from the?perspective of nature and histo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e, human is the “existence of protein”, sharing the same features with non?human beings, and that is the superficial meaning of “human”. ethics, therefore, should go beyond the “focused attention” to human beings and “expand the limit of moral community”, involving nature in i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y, human is the product of labor, and the self?production of human′s activities ofrecognizingand changing the world. that is the deeper meaning of “human”. the fact that labor involves objects decides the interdepend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which makes human view nature as “moral ?client” inevitably in logic. in this way, enges interpretation of human nature goes beyond not only the “natural ?human”of non?anthropocentrism, but also the “rational human” of anthropocentrism, which provides ecological ?ethics with sufficient “ontological ground”.

key words: ?nature dialectics;? human; ecological ethics; ontology

生态伦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是否成立,取决于人类是否应该给自然以伦理关怀;而人类是否应该给自然以伦理关怀,又取决于人在何种程度上成为人,取决于“人究竟是什么”这个古老的人学本体论问题。正如杨通进所说,就生态伦理问题而言,人究竟对哪些存在物负有义务的问题,与人对自己在宇宙中的“形象设定”和“存在认同”密不可分。换言之,生态伦理学离不开某种人学本体论。[1]

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对“人”作了自然的和历史的考察:从自然维度看,人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人的生成就是自然的自我生成,因此,人必须敬重自然之“母”,给自然以伦理关怀;另一方面,人是劳动的产物,人的生成就是对象化活动中的自我生成,因此,为了维持自身作为真正的“人”的存在,他也必须呵护作为劳动对象的自然,给自然以伦理关切。

一、从人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到道德走出对人的“固恋”

恩格斯认为,从生命的起源看,所有的生命本质上都是一样的,都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2]284。人类也好,非人类也罢,都只是蛋白体在量上的不同组合,都可以还原为蛋白体。人体的结构同其他哺乳动物的结构也是基本一致的;在基本特征方面,这种一致性在一切脊椎动物身上也有同样的体现。“人们能从最低级的纤毛虫身上看到原始形态,看到简单的、独立生活的细胞,这种细胞又同最低级的植物、同包括人的卵子和在内的处于较高级的发展阶段的胚胎并没有什么显著区别。”[2]328因此,无论从人体的结构看,还是从人的基本特征看,人和非人类的生命都是一样的——都具有同质性。?

与人和非人类的同质性相对应,在进化论问题上,人的进化和非人类一样,也是自然的自我生成与自我“分化”。在《自然科学的历史发展》一章的“导言”中,恩格斯继承了19世纪中叶赫胥黎、海克尔、达尔文的进化论和拉普拉斯的天体力学理论,详细说明了自然界的自我演变、生物的进化和人的产生过程。其中,关于人的生成过程,恩格斯是这样描述的:人是由最初没有定型的蛋白质通过核和膜的形成而发展为细胞,然后发展到有细胞的原生生物,再由原生生物发展到动物和植物,最后由动物中的古猿发展而成的。“从最初的动物中,主要由于进一步的分化而发展出动物的无数的纲、目、科、属、种,最后发展出神经系统获得最充分发展的那种形态,而最后在这些脊椎动物中,又发展出这样一种脊椎动物,在其中自然界获得了自己的意识——这就是人。”[2]17这就是说,人的形成,并不是上帝因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捏造,而不过是自然“自组织”的结果,是自然自我分化的产物。?

人的自然性决定了人对自然予以呵护的必要性。自然是人类进行“物料交换”须臾不可缺少的对象,是人类“必要的存在条件”,因为人作为蛋白体的存在方式,其本质契机在于和它置身于其中的外部自然界进行不间断的物料交换,这种物料交换一旦停止,人的生命就会如蛋白质的分解一样而随之消失。在《自然辩证法》第284页的注脚中,恩格斯进一步说明了“物料交换”对于人作为有机体生命的决定性作用:“在无机体的情形下,物料交换破坏了它们,而在有机体的情形下,物料交换是它们必要的存在条件。”[2]284既然物料交换是人类维持自身生物性存在的必要条件,那么,由于物料交换的对象是自然、物料交换的空间也是自然,所以,人类要珍惜自身的存在就应该珍惜自然的存在,把自然视为自己的“无机的身体”,像呵护自己的手和脚一样去呵护自然。这是自然界自我进化、自我发展的逻辑,也是自然“自组织”的逻辑。?

人的自然性及其与自然进行物料交换的必要性,决定了人类中心主义对待自然“怎么都行”的方法论的荒谬。自然界的事物与事物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通过物料交换的中介,存在着普遍而广泛的相互联系与交互作用,这种普遍联系与交互作用决定了人与自然之间除了“绝对的斗争”,还有“和谐的共存”。“自然界中无生命的物体的交互作用包含着和谐和冲突;活的物体的交互作用则既包含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合作,也包含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斗争。因此,在自然界中决不允许单单把片面的‘斗争’写在旗帜上。”据此,恩格斯认为,达尔文把自然界化约为绝对的“生存斗争”、霍布斯把人的社会关系简化为“人与人之间如狼的斗争”,二者都把自然的“生存斗争”加以扩大化或绝对化了,都是对自然界物料交换的普遍性及其有机性的反动。“想把历史的发展和纷乱的全部多种多样的内容都总括在‘生存斗争’这样一个干瘪而片面的词句中,这是完全幼稚的。这简直是什么也没有说。”[2]291因此,如果我们的哲学都像人类中心主义那样,一味地怂恿人们战天斗地,那么,早晚有一天,不仅有机生命的最后痕迹将一点一点地消失,而且地球也将和月球一样,成为“冰冷的”和“死寂的”球体。?

恩格斯从自然维度对人的本质的解读,打破了“中世纪神学的人类中心主义”的神话。中世纪神学的人学观认为,人,作为天地之秀、万物之灵,是上帝的唯一代表,是大自然的合法性主宰;所有的非人类都是为人类而存在的,其价值大小完全取决于它能满足人类需要多少及其程度。在恩格斯看来,既然生物学、进化论、地质学等都已经以“铁”的事实证明了人与自然的同质性,那么,人类中心主义的“中心”只不过是人类自作多情或一厢情愿的产物,是裸的唯心主义的非理性主义。正如他在1858年7月14日给马克思的信中所写的:“可以非常肯定地说,人们在研究比较生理学的时候,对人类高于其他动物的唯心主义的矜夸是会极端轻视的。”[2]328?

恩格斯在自然维度上对人的本质的解读,为“生态中心主义”从“是”到“应该”的跨越提供了合法性辩护。大家知道,生态中心主义得以成立的一个重要根据就是人与自然的同质性。例如,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就是根据地球不过是宇宙中的“一粒尘埃”和“人不过是一些运动中的物质”来说明自然的“内在价值论”的;奥尔多•利奥波德也是根据“人只是生物队伍中的一员”来佐证他的“大地伦理学”的。既然“人也是由自然分化出来的。不仅从个体方面来说是如此——从一个单独的卵细胞分化为自然界所产生的最复杂的有机体,而且从历史方面来说也是如此”[2]1718,因此,人,作为自然存在物,并没有超越于非人类之上的道德特权;非人类和人类一样,理应是道德大家庭中的平等的一员;人作为“道德人”与非人类作为“道德顾客”之间并没有价值地位上的高低。正是根据人的自然性这一事实,恩格斯逻辑地提出了人类应该呵护自然的伦理学主张。例如,在《古代人的自然观》一章中,针对毕达哥拉斯为了庆祝他发现“毕达哥拉斯定理”而举行的“百牛大祭”,恩格斯就直截了当地表明了他对牛的同情:“这是精神(知识)的快乐和高兴——然而牛付出了代价。”[2]38

二、从人是“劳动的产物”到呵护“大地”的逻辑必然性

恩格斯不仅把人理解为自然的存在物,而且把人理解为劳动的存在物。在恩格斯看来,尽管从生理结构看,人与自然是同质的,但是,人的生活决不是费尔巴哈所谓的“吃喝自然”或“享受对象的生活”;人,作为地球上唯一的“思维的花朵”,是自在性与自为性、物质性与精神性的统一;如果只见人的自在性而不见人的自为性,只见人的物质性而不见人的精神性,就势必在人学问题上陷入“客观的自然主义”的窠臼。?

那么,恩格斯视野中的人的本质属性究竟是什么呢?答案是“劳动”。在《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一章中,恩格斯对此给予了系统性的阐发。他认为,劳动是人自我塑造、自我确证和自我生成的唯一方式,是使人从动物中提升出来而成为真正感性的、对象性存在物的过程。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或用自己的本能的方式引起自然界的简单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做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后的本质的区别,而造成这一区别的也是劳动。”[2]304 正是劳动在人与非人类之间划出了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使得人日益摆脱动物的规定而朝向人的本性的方向生成。动物虽然也进行“生产”,但它们的生产对周围自然界的作用在自然界面前近乎为零。只有人才做到给自然界打上了自己的印记,因为通过劳动,人不仅变更了植物和动物的位置,而且改变了其周围环境的面貌和气候,甚至还改变了植物和动物本身,使它们活动结果只能和地球的普遍死亡一起消失。?

相对于语言、意识而言,劳动对人的形成起着决定性和基础性的作用。人的生成既是个自然的过程,也是个历史的过程。从历史的维度看,人是劳动的作品,劳动对人之为人的形成与完善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古猿采集水果,到手和脚的区分(直立行走),到语言与工具的出现,再到脑(意识)的形成,劳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它们是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在它们的影响下,猿脑就逐渐地过渡到人脑。”[2]299透过恩格斯的这句话,我们可以得出:尽管人的本质问题,自有人类以来,就一直是哲学界的一个“元”理论问题,有把人的本质归结为语言的,有把人的本质归结为意识的,但是,人的本质从发生学层面上看只能是劳动。只有劳动,才能为意识和语言的产生,并最终通过头和手的结合,创造出非人类所不能创造的拉斐尔的绘画、托尔瓦德森的雕刻、帕格尼尼的音乐等。?

恩格斯在历史维度上对人的解读,为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论提供了“本体论证明”。依照恩格斯的逻辑,既然劳动是人的本质规定性,而劳动又是人作为主体作用于自然作为客体的活动,那么,由于主客体的“场依存性”,一个合理的结论就是,人类非但不能对自然恣意妄为,反而更应该悉心保护自然,并把对自然的伦理关怀作为人类主体性得以发挥的要件。他说:“政治经济学家说: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其实,劳动加上自然界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物料,劳动把物料转变为财富。但是劳动还远不止是如此。它是一切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至我们在某种意义上必须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2]295这里的“人”是主体的人,这里的“自然”是作为劳动对象的自然;“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只是“自然界”创造了人本身的人类学延伸;只有以自然界作为人的劳动对象,人们才能够透过它“直观自身”,并“确证自己的本质力量”。因此,人类呵护自然的价值诉求不过是人的劳动本性在伦理学领域中的自然拓展,是“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的逻辑的展开。?

恩格斯在历史维度上对人的解读,为人类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指明了科学的方法论,即“有所不为”的方法论。由于劳动决不是人类单纯而抽象的精神性活动,而是客观的、现实的物质活动,劳动的客观实在性构成了劳动的“外在尺度”,这个外在尺度总是以“未能预见的作用”、“未被控制的力量”等制约着人类的劳动实践,造成“预定的目的”和“达到的结果”之间总是存在着非常大的出入,“只要人的最重要的历史活动……还首先由未被控制的力量的无意识的作用所左右,而人所希望的目的只是作为例外才能实现,并且经常得多的是恰恰相反的结果,那末情况就不能不是这样。”[2]19因此,劳动决不能消灭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而只能服从它、利用它,表现为“理性的狡猾”,而不是感性的胡为。“如果说动物不断地影响它周围的环境,那么,这是无意地发生的,而且对于动物本身来说是偶然的事情。但是人离开动物愈远,他们对自然界的作用就愈带有经过思考的、有计划的、向着一定的和事先知道的目标前进的特征。”[2]303这里,“经过思考的”、“有计划的”就含有理性地对待“理性”、科学地对待“科学”、谨慎地服从自然规律、在自然的承受力之内从事对自然的改造的蕴含;也说明了只有服从自然规律的劳动才是真正的人的劳动,也只有真正的人的劳动才是服从自然规律的劳动。“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象征服者统治异民族那样,决不同于站在自然界以外的某一个人,——相反,我们连同肉、血和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并存在于其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支配力量就是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2]305

三、从《自然辩证法》的“人”到生态伦理学本体论的超越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人”既是蛋白体的人,又是劳动的人;既是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人,又是人类中心主义的“理性”人。它对于克服生态伦理学在“人学本体论”上的形而上学对立,使之从“分殊”走向“统一”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首先,就非人类中心主义而言。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一个重要本体论基础便是人与自然的同质性。为了论证人与非人类的价值平等性、诉求人类“顺从自然”、“敬畏生命”的伦理实践,非人类中心主义往往把人的本质理解为单纯的自然性,理解为人与非人类的同质性。例如,通过使地球“尘埃”化,内在价值论者罗尔斯顿把自为的人“渺小”到了纯粹自在的“物质”层次;通过遗传学证明,动物解放论者辛格把人与黑猩猩的智商相提并论;通过拟人化的文学手法,刘湘溶教授把人的理性与长颈鹿的脖子、飞鸟的翅膀同日而语等等。非人类中心主义对人的“客观自然主义”理解是片面的、不完全正确的。它只看到人的生物性而忽视人的劳动性,只看到人的自在性而忽视了人的自为性。它似乎忘记了正是人的自然性与生物性决定了人必须劳动,必须以自然界作为“物料交换”的对象来获取自身存在的物质基础;进而决定了人把自然作为“道德顾客”的伦理应然性,决定了人类在生态伦理实践中的主体性与能动性。因此,非人类中心主义虽然“紧紧地抓住了自然界和人,但是,在它那里,自然界和人都是空话。”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人”只是“抽象的人”、“感性的人”,而不是“现实的、历史的人”;是“自然的存在物”而不是“人的自然存在物”。正是这种本体论上的“人学空场”,使得非人类中心主义蜕变成了“敌视人的唯物主义”和“无主体的伦理拓展主义”,蜕变成了价值论上的客观唯心主义和方法论上的“环境法西斯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从人的肉体性、自然性出发呼吁人类呵护自然,这个逻辑起点是对的,但它不明白“从经验的、肉体的个人出发,不是为了……陷在里面,而是为了从这里上升到‘人’”[3]。这个“人”就是劳动的人、“经过思考的”和“有计划的”人、现实的人、既改造自然又尊重自然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充当“大自然最敏感的神经”,并自觉承担起呵护自然的伦理重任。?

其次,就人类中心主义而言。人类中心主义一个重要的本体论基础便是人的“理性”。为了论证人类相对于非人类的价值优越性,人类中心主义往往把人的本质理解为单纯的理性的存在,理解为自为性的精神性存在。例如康德就把理性、精神看成是人的本质,认为正是理性决定人必须首先保持自己和自己的种类,决定了人只能把自己视为“目的”。黑格尔也认为,由于人作为一个有自我意识的存在而区别于外部的自然界,因此只有人才能超出他的自然的存在。既然人是唯一能思考的“狡猾”的动物,是唯一具有理性的动物,那么,一个合乎逻辑的结论就是:“人给自然立法”而不是“自然给人立法”。人类中心主义把理性看成人的本质,这是部分合理的,但是它不应该过分夸大理性的作用,甚至把理性的作用加以神化或绝对化,因为根据恩格斯的理解,理性、意识、思想等归根结底都只是劳动的产物,是人在劳动过程中对外部自然的内化与积淀。“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4]正是劳动的“物质行动”,即人与自然的对象性接触,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为人成为“有目的的存在物”、“有意识的存在物”和“能动的自然存在物”提供了精神准备。因此,人类中心主义以理性规定劳动,而不是以劳动规定理性;把理性“看作是有生命的个人”,而不是把人看作是有理性的个人,这只能是“从人们所说的、所想象的、所设想的东西出发”,是“从天上降到地上”来理解“人”的思维方式。人类中心主义的理性主义本体论只不过是理性主义的非理性主义。正是这种名为理性实质非理性的理性主义本体论,导致了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论上的“三个一切”和方法论上的“人类沙文主义”与“种族灭绝主义”。“劳动是这样一种因素,它既是实现由猿到人的转变,使人从动物界脱离开来和提升出来的根本因素,又是使人同动物区别开来,使人成为人而存在的根本因素。”[5]这个“根本因素”既包括人的物质性,又包括人的精神性;既包括人的自然性,又包括人的自为性;既包括人的受动性,又包括人的能动性。只有以这样的人学本体论为基础,我们的生态伦理学才能既照顾到自然的“神性”,又照顾到人的“人性”;既能指导人们科学地改造自然,又能提醒人们理性地保护自然,在“改造”与“保护”、“发展”与“环境”之间寻找到一个最佳契合点。?

总之,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从人的本质规定性的研究出发,到生态伦理学价值论的逻辑回归,整个“行程”说理充分、推理严密,为生态伦理学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人学本体论基础。在环境持续恶化、生态危机加剧的今天,在党中央、国务院全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今天,重新解读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不仅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杨通进.环境伦理学的三个理论焦点[j].哲学动态,2002(5):2630.

[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