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嫁接育苗的方法十篇

时间:2023-12-18 17:57:35

蔬菜嫁接育苗的方法

蔬菜嫁接育苗的方法篇1

【关键词】蔬菜嫁接机;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S616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蔬菜嫁接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在蔬菜嫁接机的设计上虽然有所完善,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改进。在科技占主导地位的新时期,加强对蔬菜嫁接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分析,对确蔬菜嫁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嫁接的概述

嫁接就是把两种幼苗安插、结合到一起的作业。利用抗性强的砧木进行嫁接育苗,可大大增强抗病性(嫁接西瓜、黄瓜可防止枯萎病,嫁接茄子可防止黄萎病、根结线虫病,嫁接番茄可防止青枯病、枯萎病,一般嫁接苗防止土传病害的效果达89.6%-100%);同时,通过嫁接换根,还可使植株的抗寒性及耐热、耐湿、耐旱、吸肥能力大大提高,还可克服连作障碍,因而可显著增产,瓜类、茄果类嫁接后一般可增产20%以上,重病区可成倍增产。

嫁接机是一种集机械、自动控制与园艺技术于一体的机器。它根据不同嫁接方法,把蔬菜苗茎秆直径为几毫米的砧木、穗木的嫁接为一体,使嫁接速度大幅度提高;同时由于砧、穗木接合迅速,避免了切口长时间氧化和苗内液体的流失,从而又可大大提高嫁接成活率。因此,嫁接机被称为嫁接育苗的一场革命。

三、机械化嫁接的意义

由于蔬菜的生物特性,嫁接用的砧木苗和接穗苗都很脆嫩细弱,操作过程要求精细,采用手工嫁接很耗费精力,操作者极易疲劳,作业效率低;同时,由于操作者所掌握的嫁接技术要领、手法及熟练程度不同,无法保证较高的嫁接质量及成活率。因此,蔬菜的手工嫁接技术远不能适应设施农业生产的要求,研制嫁接机械和发展机械化、自动化的嫁接技术势在必行。

机械化嫁接技术是集机械、自动控制与园艺技术于一体的高新技术,其突出优点是作业速度快、成活率高。机械化嫁接可在极短的时间内将砧木、接穗的切口准确嫁接为一体,极大提高了嫁接速度;同时,由于砧木与接穗接合迅速。避免了切口的长时间氧化和苗内液体的流失,能大大提高嫁接成活率。

四、嫁接方法

茄类蔬菜(茄子、番茄和辣椒等)嫁接用砧木一般采用抗病害能力强的同种作物(如野生品种),砧木与接穗的茎径基本相同,茎科断而都近似呈圆形,且为实心,一般采用劈接法、贴接法和平接法(图1a,b,c),三种方法均需固定物。瓜类蔬菜(黄瓜、西瓜和甜瓜等)嫁接用砧木主要使用南瓜和瓤瓜,其苹科断而呈椭圆形,且有空腔,瓜类蔬菜(接穗)草径较小嫁接时接穗不能进入砧木空腔,一般采用靠接法、贴接法和插接法(图1d,e,f),前两者需固定物,后者不需要。

图1常见嫁接方法

五、国内外嫁接机的发展现状

1、国内外蔬菜嫁接机研究现状

国外蔬菜嫁接机研究现状。在日本,西瓜、黄瓜、茄子靠嫁接栽培的分别达到100%、90%、96%,每年大约嫁接10多亿棵。从I986年起,日本开始了对嫁接机器人的研究,以日本“生物系特定产业技术研究推进机构”为主,一些大的农业机械制造商参加了研究开发,其成果已开始在一些农协的育苗中心使用。由于看到了蔬菜嫁接自动化及嫁接机器人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广阔前景,日本一些实力雄厚的厂家如YANMA,MITSUBISHI等也竞相研究开发自己的嫁接机器人,嫁接对象涉及西瓜、黄瓜、西红柿等。日本研制开发的嫁接机有较高的自动化水平,但机器体积庞大,结构复杂,价格昂贵。20世纪90年代初,韩国也开始了对自动化嫁接技术的研究,但其研究开发的技术,只是完成部分嫁接作业的机械操作,自动化水平较低,速度慢,而且对砧、穗木苗的粗细程度有较严格的要求,不适于工厂化的大规模嫁接生产。在欧洲的意大利、法国、荷兰等农业发达国家,蔬菜的嫁接育苗相当普遍,大规模的工厂化育苗中心每年向用户提供嫁接苗。但这些国家尚无自己的嫁接机技术和产品,嫁接作业大部分停留在手工嫁接的水平上,极少地方使用日本的嫁接机器。

2、我国蔬菜嫁接机研究现状

嫁接栽培技术已在我国日光温室、大棚等设施瓜类蔬菜生产中得到推广应用。但到目前为止,我国蔬菜嫁接都是采用人工方法,瓜类蔬菜的手工嫁接,有靠接、插接等方法。蔬菜嫁接是一项时间紧迫、作业量浩大的工作。例如,栽培1亩地黄瓜需要3500~4000株苗,而幼苗适于嫁接的时间只有3~5天,一个熟练的操作者平均每分钟只能嫁接1~2株。为争取速度,加快进度,人们需要长时间地连续嫁接,甚至通宵达旦地工作。嫁接苗的砧木苗直径在3~4毫米左右,穗木苗直径只有1~2毫米,加之幼苗脆嫩细弱,所以嫁接起来很耗费精力。而且,每个人所掌握的嫁接技术要领、手法及熟练程度不同,难以保证高的嫁接质量和高的成活率。由于费工费时,在有些地区,又出现了放弃嫁接栽培的现象,取而代之的是大量施用农药、杀虫剂、杀菌剂。这样不但造成了浪费,更严重的是污染了蔬菜,破坏了环境,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蔬菜的手工嫁接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嫁接苗成活率低,已远远不能适应我国农业生产的要求。因此,在我国发展机械化、自动化的嫁接技术势在必行。目前,我国主要有两种.蔬菜嫁接机。一种是由长春裕丰自动化技术责任有限公司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利用日本、韩国专利技术研制了“蔬菜半自动嫁接机”,主要用于黄瓜苗、西葫芦苗和西瓜苗嫁接,.也可用于番茄苗、茄子苗嫁接。它采用的是靠接法。先取出砧木苗,置于嫁接机左侧的压苗片中。然后从育苗穴盘中取出接穗苗,置于嫁接机右侧的压苗片中。机器启动后,自动进行夹苗、切口、结合等动作,并用嫁接夹从右侧夹住已嫁接的苗子。最后取出嫁接苗,栽植在预备好的苗床中。如果有3~4人配合,嫁接速度可大大提高,最快每小时可嫁接540株,比手工嫁接效率提高数倍,成活率达90%。另一种是由中国农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农业机械化系张铁中副教授研制的一种智能全自动蔬菜嫁接机。该机由计算机控制,实现了砧木和接穗取苗(用穴盘育苗)、切割、结合、固定和摆放等嫁接全过程的自动化操作,在体积、重量、嫁接速度和性能等方面的指标,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获得了国家专利。它每小时可嫁接1000株苗,克服了手工嫁接速度慢、费工费时和嫁接成活率低的缺点,可用于保护地黄瓜嫁接,也可用于茄子等其他蔬菜嫁接。

六、我国蔬菜嫁接机的推广前景

自动化嫁接机器人的推广和应用取决于以下因素首先,要有广泛的市场需求;另外,还要有一定的技术基础。目前,我国有一定规模的设施农业科技园区已达1万多个。如在北京地区,市郊设施蔬菜生产的发展非常迅猛,近两年在顺义、大兴、房山、密云等地均新增成群连片的保护地面积达10万亩(0.67万公顷)以上,形成了种植上的规模化。我国北方地区、西北地区也形成了多处大规模的设施蔬菜生产基地。近年来,温室大棚等设施农业呈现向南方发展的趋势,瓜菜嫁接技术在安徽、浙江、广西、海南等地区得到迅速推广,种植黄瓜、西瓜、甜瓜、茄子、番茄的嫁接技术已有了相当的基础,迫切需要实现嫁接苗的自动化生产和提供商品化的嫁接苗供应。

目前,我国各地农村正在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加强科技投入,采用先进技术,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实施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的意识大大加强,步伐明显加快。北京、上海、广州、沈阳等城市率先建立起工厂化农业高效示范园区。山东、安徽、浙江、海南等省正在兴建嫁接育苗场。这些大规模的嫁接育苗场,只有通过高速、高质、自动化的嫁接机器人技术,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优质的商品化嫁接生产。可以说,我国蔬菜、瓜果的生产和设施农业技术的发展已经具备了大力发展自动嫁接机器人技术的基础和条件,因此要不失时机地抓住机遇,发展自动化嫁接技术,形成产业化,使高新技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促进我国设施农业自动化生产实现跨越式发展。

七、结束语

综上所述,嫁接机在蔬菜嫁接中至关重要。在今后的蔬菜嫁接中,我们必须严格嫁接机设计方案,保证蔬菜嫁接的存活率。

参考文献

蔬菜嫁接育苗的方法篇2

仔细观察,她们有的用小刀轻轻划破秧苗,有的往划开的切口里嵌入穗条,有的用塑料夹子将嵌好的穗条固定。

见笔者一脸困惑,一位农家大姐笑着说:“我们在做好事,让苦瓜与丝瓜‘成亲’,它们生的娃娃又白又大又胖。”蔬菜大棚的主人方世勇告诉笔者,妇女们是用碧玉杂交苦瓜嫁接本地丝瓜,他已经进行了两年蔬菜杂交,生产的苦瓜单个重量可达1千克,株产可达30千克,而且品味比不嫁接的要好。

县蔬菜生产办公室高级农艺师邱文华介绍说,蔬菜嫁接是一项增产增收的新措施。丝瓜根系发达,杂交苦瓜与其嫁接后,既有显著的杂交品种生长旺盛和抗病力强的优势,又利用了苦瓜砧木庞大的根系吸收土壤中的养料和水分供植株生长,同时又因砧木的野生性较强,根系分布广,使嫁接蔬菜的抗逆性增强,减少病害发生,也能够在较大范围土壤中吸收养分,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蔬菜嫁接有这么多的好处,在育苗上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笔者问。

蔬菜嫁接育苗的方法篇3

嫁接方法

茄类蔬菜(茄子、番茄和辣椒等)嫁接用砧木一般采用抗病害能力强的同种作物(如野生品种),砧木与接穗的茎径基本相同,茎秆断面都近似呈圆形,且为实心,一般采用劈接法、贴接法和平接法(图1a,b,c),三种方法均需固定物。瓜类蔬菜(黄瓜、西瓜和甜瓜等)嫁接用砧木主要使用南瓜和瓠瓜,其茎秆断面呈椭圆形,且有空腔,瓜类蔬菜(接穗)茎径较小,嫁接时接穗不能进入砧木空腔,一般采用靠接法、贴接法和插接法(图1d,e,f),前两者需固定物,后者不需要。

国内外嫁接机开发现状

日本20世纪80年代率先在国际上掀起嫁接机的开发热潮。1993年井关公司开发出GR-800B型半自动(人工单株上、下苗)瓜类嫁接机(图2a),1994年洋马公司也开发出全自动(整盘上苗)茄类嫁接机(图2c),2009年井关公司又推出了全自动瓜类嫁接机(图2e)。韩国Helper Robotech Co.2004年开发出类似日本GR-800B型的GR-600CS型半自动嫁接机(图2b),Ideal System公司开发出全自动茄类嫁接机。2010年荷兰ISO公司研制出全自动茄类嫁接机(图2d)。意大利Tea公司也于2010年推出了半自动茄类嫁接机。

1998年,中国农业大学率先开发出2JSZ-600型半自动嫁接机(图2f),拉开了国内研制嫁接机的序幕。在中国农业大学不断改进其嫁接机(图2f)的同阶段,东北农业大学于2006年研制出了2JC-350型插接式半自动嫁接机:2010年,华南农业大学与东北农业大学合作推出了2JC-600型半自动嫁接机(图2g)和2JX-M系列嫁接切削器(图2i),研究了全自动瓜类嫁接机:2011年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装备研究中心开发出贴接嫁接机(图2h),浙江理工大学和浙江大学也开展了嫁接机研究。

各类代表性嫁接机特征

日本GR-800B型半自动嫁接机 这款由井关公司于1993年推出的嫁接机是嫁接机进入市场的标志,占日本嫁接机销售量的80%左右,在亚洲、北美和欧洲都有购买者,我国也有少量引入。2009年,井关公司又推出改进型GR803-U,生产率达900株/时,用于瓜类蔬菜。该机采用贴接法,2人完成上砧木和接穗作业。

韩国GR-600CS型半自动嫁接机 这款嫁接机与日本GR-800B型嫁接机非常相似,作业生产率、作业方式、作业人数也基本相同。该机依据其不高的价格和瓜茄两用的特性,近年在欧美和亚洲销售较为广泛,我国也有几家单位购入。

日本AG1000型全自动嫁接机 该机是洋马公司1994年推出的茄类蔬菜全自动嫁接机,用128穴穴盘整盘上苗,一个作业循环嫁接一行8株苗,完成的嫁接苗以穴盘整盘自动下苗。该嫁接机由于对培育的砧木苗和接穗苗在形态和尺寸方面要求非常高,导致在生产中很难发挥其效能。

荷兰ISO-Graft1000型全自动茄类嫁接机 这是荷兰ISO Group Machiiqebouw公司2009年开发的茄类蔬菜全自动嫁接机。该机秉承了荷兰园艺装备自动化程度和智能性高的特点,嫁接装置庞大,并配备完善的输送系统。该机采用平接法嫁接,固定物使用可降解专用橡胶夹,作业时将穴盘苗放置于输送带上,由专门机构自动将苗坨取出送入嫁接装置内,嫁接装置配备机器视觉系统,根据苗的长势和形态自动调整切削位置,完成的嫁接苗单株输出。

日本GRF800-U型全自动瓜类嫁接机 该机在GR-800B型半自动嫁接机的基础上增设自动上苗装置,2009年由井关公司推出,用于瓜类蔬菜。上苗以穴盘整盘放入上苗输送带,上苗机构可根据秧苗的长势调整秧苗子叶朝向,可判断穴盘缺苗、奇异苗情况,完成的嫁接苗以单株形式由输送带送出。

各代表性嫁接机特性比较

嫁接机类型

根据嫁接对象,嫁接机分为瓜类或茄类嫁接机,也有一些嫁接机是两者兼顾的,如均采用贴接法的GR-800B型、GR-600CS型、2JSZ-600系列和TJ-800型,嫁接瓜类蔬菜时对砧木与接穗茎粗搭配要把握好。一般,全自动嫁接机都不可两者兼顾,如AG1000型、ISO-Grate1000型专用于茄类蔬菜嫁接,GRF800-U型专用于瓜类蔬菜嫁接。

嫁接机的作业成功率与作业生产率

生产率关系到用户的效益,成功率关系到嫁接机的实用程度。一般来讲,以上代表性嫁接机的作业成功率均能达到90%以上。但是,一台嫁接机的作业成功率不是固定的,成功率和嫁接苗的生长状态和操作者的操作水平密切相关,嫁接用苗状态不佳会严重影响成功率,甚至无法作业。同理,作业生产率也同嫁接苗状态和操作水平有关,除全自动嫁接机按照设定速度作业外,半自动嫁接机的作业生产率均随操作者上苗速度而变化。一般,全自动嫁接机生产率在1000~1200株/小时,半自动嫁接机的生产率在600~900株/小时,嫁接切削器的生产率在300~900株/小时。如此看来,各类嫁接装置的最高生产率不存在显著差异,只是作业自动化程度有所差异,切削器生产率跨度大的原因是单机作业人数和人员熟练程度会对其有很大影响。

砧木与接穗对接用固定物

嫁接夹是嫁接育苗的重要器具。一般,嫁接夹应具有对嫁接苗伤口无伤害、价格低廉、夹苗作业简单、对苗个体差异适应性强、嫁接苗愈合后可自行脱落、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等特点。如图3a所示,左侧透明夹为欧洲所用、黄色为日本嫁接夹、灰色为韩国嫁接夹、右侧两个红色为国内常见嫁接夹,图3b为北美用嫁接夹,图3c为弹性材料一体嫁接夹,这三种嫁接夹可用于茄类蔬菜的劈接法和瓜类蔬菜的靠接法、贴接法。图3d、e、f所示嫁接夹直径依次减小,均用于茄类蔬菜的贴接法,采用这类嫁接夹的嫁接法还称为套管嫁接法。嫁接夹质量对嫁接作业质量有着重要影响,采用机械嫁接,对嫁接夹的要求更高,不同的嫁接机,使用的夹持物也不同,这是选购嫁接机时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表1所示嫁接机绝大多数采用嫁接夹固定嫁接苗,但相互之间不一定通用,2JC-600B型嫁接机采用插接法,不需固定物。

嫁接机性价比

蔬菜嫁接育苗的方法篇4

一、种植模式技术要点

①大棚建设大棚应建于土壤肥力较高、有水浇条件的高产地块,采用水泥柱、竹竿结构,跨度为9米,南北向,高2.5米,长度因地块而定。覆盖蓝色无滴膜,冬季加盖草苫保温。

②茬口安排第一茬西瓜:品种可选用中科1号、京欣1号等早熟优质品种,用超丰I作砧木。1月15~20日温室育苗,西瓜苗长到2叶1心时与葫芦嫁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和耐低温性能,嫁接方法采用靠接法。当西瓜长到4~5片真叶时进行低温锻炼,准备定植。前作收获后,深耕25厘米,结合深耕每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机肥3000千克、过磷酸钙25千克、磷酸二氢钾20千克。在3月上旬西瓜长到5~6片真叶时,按大行距4米、小行距16米、株距0.4米开沟定植,每667平方米定植1000~1100株,然后覆盖地膜,上扣2层小拱棚。5月1日前后开始收获,每667平方米产量约3500千克。

蔬菜:在第一茬西瓜的大行间作菜豆、辣椒等蔬菜。菜豆的株距应适当大一些,一般为1.5米左右,以防止因遮光而影响西瓜的产量。本茬蔬菜每667平方米的产量一般为500千克以上。

秋茬西瓜:品种仍可选用中科1号、京欣1号等品种,采取嫁接栽培方式,以超丰为砧木。6月下旬育苗,7月下旬至8月上旬按大行距1.4米、小行距6米、株距4米定植,每667平方米定植1000~1100株。9月下旬开始收获,每667平方米产量4000千克左右。

蒜苗:10月下旬,前茬西瓜收获结束后结合深耕,每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机肥1000千克、过磷酸钙25千克、硫酸钾20千克。栽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克对水5升拌种,每667平方米用种250~300千克。栽种时株、行距各5厘米,栽植深度3厘米。1月份蒜苗长出4-8片叶,株高25-40厘米时,即可根据市场行情,分批采收上市,收获结束后,深耕施肥,为下轮种植做好准备。

二、应注意的问题

①西瓜和葫芦种子在育苗前要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浸种1小时消毒处理,而后用温水浸种。

②西瓜种子的播种时间应在葫芦出土时进行,一般比葫芦晚播5天左右。

③西瓜嫁接应在葫芦第一片真叶展平,接穗子叶展平时进行。嫁接后3-4天内要密闭苗床,使床温达到28℃以上,棚内空气相对湿度达到95%~100%,白天避免强光直射苗床。

④大棚要在第一茬西瓜定植前15天扣棚膜,并高温闷棚,以达到杀菌灭虫的目的。定植时棚内土壤10厘米地温稳定到151以上,嫁接口在封埯时一定要留在地面上,以防发生不定根。

⑤注意病、虫害的防治。西瓜和葫芦出苗后喷施64^普力克水剂400~600倍液防止猝倒病发生。嫁接前1天将接穗和葫芦苗喷1遍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嫁接后第五天喷洒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防止烂苗,以后每隔1周喷洒1次杀菌剂。定植后根据病、虫发生情况及时防治。

蔬菜嫁接育苗的方法篇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性的意识也越来越高,因而“菜篮子工程”不仅体现在供应充足数量的蔬菜,更要体现在供应足够安全的蔬菜上,加之发展绿色农业的提出,这些都要求一线农业生产者对于病虫害的防治要有新的认识,需要将可持续发展和生态防治的观点融入到生产中。针对南方早春大田生产的实际情况,笔者对一些易于操作的蔬菜病害生态防治措施简单说明如下。

1 水稻轮作后休耕

为了实现较高的经济收益,一线的农业工作者往往采用“早春大棚蔬菜―水稻―秋(秋冬)季蔬菜”的生产模式。这种“旱地”与“水田”的交替的栽培模式能在很大程度上调节土壤中微生态,但土壤长期高强度的承载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土壤生产力的下降,所以适当的休耕有利于土壤生产力的恢复与土壤微生态的平衡,有利于降低土壤中有害微生物的初侵染水平。

2 土壤pH值的调节

施用石灰粉或者硫磺粉等来调节土壤pH值,使土壤pH值不利于某一病害的发生,而有利于蔬菜的生长,在这种此消彼长的综合作用下提高蔬菜的抗病性。

3 整理田间卫生与深耕

寒冷的冬季是防治病虫害的一个有效的天然措施,所以在结束秋(秋冬)季蔬菜生产后要认真整理田间卫生,及时清除病残体与杂草,防止病虫害在残留的有机体上过冬;对土壤进行深翻有利于土壤熟化,从而使寄生性的病虫害失去载体而死亡,减少土壤中病虫害的数量。

4 有机残体集中处理

对于秋冬季生产中产生的有机残体集中进行处理。如一些病枝可以进行焚烧,一些容易降解的有机体可以投入沼气池或者化粪池中进行处理。病枝的焚烧可以避免其再次传染或者作为翌年的初侵染源。

5 品种的轮换与选择抗性品种

单一品种的长期使用不可避免地会对一些病害产生选择性,从而可能使某些病害集中暴发;选择对一些常发病害具有抗性的品种是对这些病害防治最简单有效的手段,在选种时选用那些具有较好商品性的抗性品种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农药残留风险。

6 炼苗增强蔬菜幼苗的表观抗性

在大棚育苗阶段要根据具体的天气情况适时进行炼苗,增强蔬菜幼苗的表观抗性。炼苗的具体措施有增强通风、增加光照、肥水控制蹲苗等。通风也有利于降低温棚中的空气湿度,从而减少病害的发生。

7 嫁接苗的使用

黄瓜、茄子等在大田生产中常常会发生枯萎病、青枯病、根腐病等土传病害。土传病害往往很难防治且防治成本也较高。近年来,生产中常采用嫁接换根的方法来进行土传病害的防治。单户的农业生产往往考虑到成本问题不愿使用嫁接苗,但农业生产合作社或者与涉农企业挂钩的农户需要考虑嫁接苗的优势,并积极推广与应用嫁接技术。

8 有机堆肥与生物肥料的使用

有机堆肥的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化肥的使用量,有利于调节土壤理化性状,有利于恢复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与达到土壤中微生态的平衡,有利于促进蔬菜的生长与提高作物的自身抗性等。微生物肥料是根据“以菌治菌,以肥抗病”的生防原理研制出来的肥药多效的肥料。微生物肥料具有改善土壤、修复土壤微生态、增产、抗病等优点。有机堆肥与微生物肥料使用是无公害蔬菜与有机蔬菜生产的好帮手。但在实际的使用中需要注意有机堆肥的腐熟度,即有机堆肥需要充分腐熟才能使用,避免病虫害的引入;微生物肥料的作用效果不如化肥那么直接与明显,但需充分考虑其生态的综合效益和其在无公害蔬菜与有机蔬菜生产中的作用,应积极推广。

9 转基因作物与脱毒苗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已经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出抗病品种,但由于对其安全性的褒贬不一,所以在此不进行推荐说明;通过组织培养生产出来的脱毒苗对于病毒性病害的防治是有效的,其对马铃薯等的脱毒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0 无公害生产保障设备的使用

蔬菜嫁接育苗的方法篇6

关键词:茄子;嫁接栽培;影响;研究进展

现代蔬菜生产呈现设施化、基地化、专业化发展的趋势,蔬菜连作不可避免,连作障碍日益严重,已成为设施栽培的限制因素。在设施蔬菜生产中,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 )是重要的蔬菜种类之一,设施条件下的茄子栽培面积逐年增加,同样存在连作问题。目前,在中国实施嫁接栽培仍是克服茄子生产连作障碍的有效途径。采用嫁接的办法,利用高抗或免疫的砧木与栽培品种进行嫁接,既可以防治茄子的土传病害,又能增强茄子的抗逆性。

1 茄子嫁接技术的应用

1. 1 砧木的筛选与利用

选择适宜的砧木是嫁接的基础,良好的茄子砧木应与接穗有较高的嫁接亲和力和良好的共生亲和力,具有更强的耐病虫、耐寒、耐热、耐湿和较强的吸水和吸肥能力。目前,在生产上使用较多的砧木有托鲁巴姆(solarium torvum s) 、crp和赤茄(solanum integriflium p) 。不同砧木品种的特性各不相同,筛选丰产、高抗的砧木是提高嫁接质量与效果的重要基础。随着对嫁接生理生化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在内部机理上为抗逆、丰产砧木的筛选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此外,生理生化指标与田间自然鉴定筛选相结合,加速高抗砧木的筛选,是蔬菜砧木品种开发研究的一个必然趋势。

1.2嫁接方法

最基本的嫁接方法有插接、劈接、靠接等,并由此衍生出新的嫁接方法。目前,栽培生产上使用较为广泛的茄子嫁接方法主要是劈接法,其嫁接成活率达90%以上(表1),且操作简便易学。在进行茄子幼苗嫁接时,应根据砧木和接穗的生长特性,确定适宜的播种期,以使砧木与接穗品种的幼苗在茎粗和木质化程度、生理年龄等方面协调,利于嫁接伤口的愈合及嫁接苗的茁壮生长。

2 嫁接对茄子的影响

2.1 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由于嫁接苗的根系强大,在土壤中有效吸收面积增加,加强了根系吸收土壤养分的能力,表现为茄子生长势强,植高、开展度增加,根、茎粗壮,叶面积增大,根系量比对照增加40%~60%。

2.2 对茄子品质的影响

以托鲁巴姆为砧木、快圆茄为接穗进行嫁接,研究嫁接对茄子果实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vc含量及分布的影响。有研究报道,嫁接后除可溶性糖含量略低于对照外,蛋白质、vc 及果实中的含水量均高于对照。

2. 3 对茄子产量的影响

以快圆茄为自根苗做对照,嫁接苗果皮黑亮,果型周正,无畸形果,果脐小,商品价值明显提高;平均单果质量400 g左右(表2),小区产量明显提高,在嫁接苗与自根苗均未发病的情况下,产量能提高30%以上。这主要是因为嫁接茄子果实生长优良,单株连续坐果能力增强,盛果采收期延长,终收期推后,可使产量、产值大幅度提高。

2. 4 对茄子抗病性的影响

有报道认为,嫁接作为一种诱导因子,可通过砧穗中各种抗病途径,如叶绿素含量增加,光合速率增大,根系活力提高,束缚水/自由水的比值增大,根系和叶片中pod、pal活性提高等,从而增强植株的抗病力。试验中发现嫁接苗可有效地提高茄子对土传病害的抗性,使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显著降低。

2. 5 对茄子抗逆性的影响

2. 5. 1 耐低温性 在低温胁迫条件下,嫁接苗发生冷害的时间延长,受害程度较轻。陈贵林等研究表明:在5 ℃低温胁迫下,钙缺乏均会降低嫁接苗与自根苗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自由钙等含量,但嫁接苗降低的幅度低于自根苗。高青海等研究证明,不同茄子砧木幼苗的抗冷性存在显著差异,且砧木苗的抗冷性与嫁接苗的抗冷性密切相关,砧木苗抗冷性越强,嫁接苗的抗冷性也越强。

2.5.2 耐盐性 刘正鲁等以从日本引进的茄子设施栽培专用耐盐品种torvum vigor为砧木,栽培品种苏崎茄为接穗,研究了80 mmol·l -1nacl胁迫下,茄子嫁接苗和自根苗生长、多胺代谢和ab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nacl胁迫下,茄子嫁接苗的生长量、3种不同形态的多胺(游离态、结合态和束缚态)和aba含量均显著高于自根苗,嫁接苗生长和多胺代谢受nacl胁迫的影响小于自根苗。李宁等以嫁接茄子为研究对象,研究了nacl胁迫下嫁接茄子中o-2的产生速率及几种保护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nacl胁迫下,嫁接茄子中o-2 产生速率的上升幅度小于自根茄子,茄子幼苗叶片及根系中的pod活性上升,sod活性下降,cat活性先上升后

下降,但嫁接苗的保护酶活性始终高于自根苗。白丽萍等研究表明:在nacl处理下,嫁接苗株高抑制率和茎粗抑制率均低于自根苗,自根苗受nacl伤害明显重于嫁接苗,在nacl胁迫下,嫁接苗的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均低于自根苗,但其脯氨酸含量则明显高于自根苗。 

3 研究展望

3. 1 深入开发和选育砧木

中国现有砧木大多引自日本,但其抗病砧木数量少,不能满足不同地区和不同生产环境的需求;另一方面,中国也有较多野生茄子资源,尚需进一步开发,应加强对茄子野生种质资源的搜集、选育工作。此外,我们还应加强对砧木和接穗的质量、嫁接方法、嫁接苗的管理、培养基质的配制等方面的系统化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工厂化育苗,使嫁接苗商品化,以便更好地指导生产,服务生产。

3. 2杂交砧木杂交一代的鉴定

在茄子抗病育种中,高抗黄萎病、根腐病、青枯病等土传病害的品种尚未见报道。茄子的抗病基因多存在于半野生种和野生种中,目前已有利用远缘杂交方法选育出的杂交砧木品种,即用栽培种与野生种或半野生种杂交获得杂交一代,并适用于生产。其杂交一代的特点为:田间农业性状表现介于双亲之间,植株高大,分枝旺盛,抗逆性强;无正常花器或有正常花器但天然及人工自交均不结果(

镜鉴试验证明f1可育花粉率为3%)。目前对杂交砧木f1的鉴定大多采用田间性状观察法,在此基础上展开通过f1与双亲的dna鉴定方法的研究,可高效、快捷地鉴定远缘杂交f1。

  3.3茄子抗病资源的创新

茄子根腐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土传病害,从苗期到坐果期均可发生。全世界每年由于根腐病危害造成的产量损失达10%~15%,发病严重的地方有时甚至绝收。随着茄子设施栽培的发展和不可避免的连作制度,该病害的发生和危害愈加严重。化学防治易造成污染,且效果不明显。嫁接防治效果好,但成本高,操作烦琐。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治茄子根腐病最经济、有效和安全的途径。很多情况下,根腐病和枯萎病、黄萎病的症状极为相似,常常混和发生。至今,对茄子根腐病人工抗性鉴定方法、抗病资源的鉴定筛选、抗病品种以及遗传规律的研究尚无报导。中国茄子抗病育种起步较晚,目前对茄子病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黄萎病和青枯病。在茄子的野生种及近缘种中,有许多具有抗病、抗虫、抗逆等优良性状的材料,利用潜力大,但它们与茄子栽培种杂交时,存在许多问题,多数野生种质资源与栽培种质资源间存在杂交不亲和,或虽能进行有性杂交,但杂种不育或不稔。并且,由于植物抗病基因往往和不良的农艺性状基因紧密连锁,因此,要获得抗病性和农艺性状都符合农业生产要求的作物品种难度很大。研究茄子远缘杂交不亲和机理,通过桥梁种质资源和其他物理化学方法克服茄子远缘杂交不亲和性和杂种不育,加强茄子近缘野生种抗性基因的利用,研究根腐病抗病遗传规律,最终创建一批抗根腐病茄子种质资源,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 吴雪霞.查丁石.茄子嫁接栽培研究进展[j]. 江西农业学报,2009,21(10):77-80.

[2] 王恩国,亢亚峰,王春凤,等.日光温室茄子嫁接栽培多年生高产栽培技术[j].吉林蔬菜,2008(2):20-21.

[3] 朱隆静,叶利勇.嫁接对茄子与番茄生长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温州农业科学,2008(2):11-13.

[4] 高青海,徐坤,吴燕.茄子砧木品种对低温胁迫的影响[j].中国蔬菜,2005(9):12-15.

[5] 刘正鲁,朱月林,魏国平,等.nacl胁迫对茄子嫁接苗叶片多胺代谢和aba含量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8,28(4):1586-1592.

[6] 李宁,周宝利,白丽萍,等.盐胁迫下嫁接茄子中几种保护酶活性的变化[j].辽宁农业科学,2006(1):10-12.

[7] 刘娜,周宝利,李轶修,等.茄子、番茄嫁接植株根系分泌物对茄子黄萎病菌的化感作用[j].园艺学报,2008,35(9):1297-1304.

[8] 朱进.别之龙.嫁接对蔬菜抗逆性影响的研究进展[j].园艺学进展,2006(7):771-775.

蔬菜嫁接育苗的方法篇7

关键词:茄子;嫁接栽培;影响;研究进展

现代蔬菜生产呈现设施化、基地化、专业化发展的趋势,蔬菜连作不可避免,连作障碍日益严重,已成为设施栽培的限制因素。在设施蔬菜生产中,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 )是重要的蔬菜种类之一,设施条件下的茄子栽培面积逐年增加,同样存在连作问题。目前,在中国实施嫁接栽培仍是克服茄子生产连作障碍的有效途径。采用嫁接的办法,利用高抗或免疫的砧木与栽培品种进行嫁接,既可以防治茄子的土传病害,又能增强茄子的抗逆性。

1 茄子嫁接技术的应用

1. 1 砧木的筛选与利用

选择适宜的砧木是嫁接的基础,良好的茄子砧木应与接穗有较高的嫁接亲和力和良好的共生亲和力,具有更强的耐病虫、耐寒、耐热、耐湿和较强的吸水和吸肥能力。目前,在生产上使用较多的砧木有托鲁巴姆(solarium torvum s) 、crp和赤茄(solanum integriflium p) 。不同砧木品种的特性各不相同,筛选丰产、高抗的砧木是提高嫁接质量与效果的重要基础。随着对嫁接生理生化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在内部机理上为抗逆、丰产砧木的筛选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此外,生理生化指标与田间自然鉴定筛选相结合,加速高抗砧木的筛选,是蔬菜砧木品种开发研究的一个必然趋势。

1.2嫁接方法

最基本的嫁接方法有插接、劈接、靠接等,并由此衍生出新的嫁接方法。目前,栽培生产上使用较为广泛的茄子嫁接方法主要是劈接法,其嫁接成活率达90%以上(表1),且操作简便易学。在进行茄子幼苗嫁接时,应根据砧木和接穗的生长特性,确定适宜的播种期,以使砧木与接穗品种的幼苗在茎粗和木质化程度、生理年龄等方面协调,利于嫁接伤口的愈合及嫁接苗的茁壮生长。

2 嫁接对茄子的影响

2.1 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由于嫁接苗的根系强大,在土壤中有效吸收面积增加,加强了根系吸收土壤养分的能力,表现为茄子生长势强,植高、开展度增加,根、茎粗壮,叶面积增大,根系量比对照增加40%~60%。

2.2 对茄子品质的影响

以托鲁巴姆为砧木、快圆茄为接穗进行嫁接,研究嫁接对茄子果实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vc含量及分布的影响。有研究报道,嫁接后除可溶性糖含量略低于对照外,蛋白质、vc 及果实中的含水量均高于对照。

2. 3 对茄子产量的影响

以快圆茄为自根苗做对照,嫁接苗果皮黑亮,果型周正,无畸形果,果脐小,商品价值明显提高;平均单果质量400 g左右(表2),小区产量明显提高,在嫁接苗与自根苗均未发病的情况下,产量能提高30%以上。这主要是因为嫁接茄子果实生长优良,单株连续坐果能力增强,盛果采收期延长,终收期推后,可使产量、产值大幅度提高。

2. 4 对茄子抗病性的影响

有报道认为,嫁接作为一种诱导因子,可通过砧穗中各种抗病途径,如叶绿素含量增加,光合速率增大,根系活力提高,束缚水/自由水的比值增大,根系和叶片中pod、pal活性提高等,从而增强植株的抗病力。试验中发现嫁接苗可有效地提高茄子对土传病害的抗性,使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显著降低。

2. 5 对茄子抗逆性的影响

2. 5. 1 耐低温性 在低温胁迫条件下,嫁接苗发生冷害的时间延长,受害程度较轻。陈贵林等研究表明:在5 ℃低温胁迫下,钙缺乏均会降低嫁接苗与自根苗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自由钙等含量,但嫁接苗降低的幅度低于自根苗。高青海等研究证明,不同茄子砧木幼苗的抗冷性存在显著差异,且砧木苗的抗冷性与嫁接苗的抗冷性密切相关,砧木苗抗冷性越强,嫁接苗的抗冷性也越强。

2.5.2 耐盐性 刘正鲁等以从日本引进的茄子设施栽培专用耐盐品种torvum vigor为砧木,栽培品种苏崎茄为接穗,研究了80 mmol·l -1nacl胁迫下,茄子嫁接苗和自根苗生长、多胺代谢和ab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nacl胁迫下,茄子嫁接苗的生长量、3种不同形态的多胺(游离态、结合态和束缚态)和aba含量均显著高于自根苗,嫁接苗生长和多胺代谢受nacl胁迫的影响小于自根苗。李宁等以嫁接茄子为研究对象,研究了nacl胁迫下嫁接茄子中o-2的产生速率及几种保护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nacl胁迫下,嫁接茄子中o-2 产生速率的上升幅度小于自根茄子,茄子幼苗叶片及根系中的pod活性上升,sod活性下降,cat活性先上升后

下降,但嫁接苗的保护酶活性始终高于自根苗。白丽萍等研究表明:在nacl处理下,嫁接苗株高抑制率和茎粗抑制率均低于自根苗,自根苗受nacl伤害明显重于嫁接苗,在nacl胁迫下,嫁接苗的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均低于自根苗,但其脯氨酸含量则明显高于自根苗。

3 研究展望

3. 1 深入开发和选育砧木

中国现有砧木大多引自日本,但其抗病砧木数量少,不能满足不同地区和不同生产环境的需求;另一方面,中国也有较多野生茄子资源,尚需进一步开发,应加强对茄子野生种质资源的搜集、选育工作。此外,我们还应加强对砧木和接穗的质量、嫁接方法、嫁接苗的管理、培养基质的配制等方面的系统化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工厂化育苗,使嫁接苗商品化,以便更好地指导生产,服务生产。

3. 2杂交砧木杂交一代的鉴定

在茄子抗病育种中,高抗黄萎病、根腐病、青枯病等土传病害的品种尚未见报道。茄子的抗病基因多存在于半野生种和野生种中,目前已有利用远缘杂交方法选育出的杂交砧木品种,即用栽培种与野生种或半野生种杂交获得杂交一代,并适用于生产。其杂交一代的特点为:田间农业性状表现介于双亲之间,植株高大,分枝旺盛,抗逆性强;无正常花器或有正常花器但天然及人工自交均不结果(

镜鉴试验证明f1可育花粉率为3%)。目前对杂交砧木f1的鉴定大多采用田间性状观察法,在此基础上展开通过f1与双亲的dna鉴定方法的研究,可高效、快捷地鉴定远缘杂交f1。

  3.3茄子抗病资源的创新

茄子根腐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土传病害,从苗期到坐果期均可发生。全世界每年由于根腐病危害造成的产量损失达10%~15%,发病严重的地方有时甚至绝收。随着茄子设施栽培的发展和不可避免的连作制度,该病害的发生和危害愈加严重。化学防治易造成污染,且效果不明显。嫁接防治效果好,但成本高,操作烦琐。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治茄子根腐病最经济、有效和安全的途径。很多情况下,根腐病和枯萎病、黄萎病的症状极为相似,常常混和发生。至今,对茄子根腐病人工抗性鉴定方法、抗病资源的鉴定筛选、抗病品种以及遗传规律的研究尚无报导。中国茄子抗病育种起步较晚,目前对茄子病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黄萎病和青枯病。在茄子的野生种及近缘种中,有许多具有抗病、抗虫、抗逆等优良性状的材料,利用潜力大,但它们与茄子栽培种杂交时,存在许多问题,多数野生种质资源与栽培种质资源间存在杂交不亲和,或虽能进行有性杂交,但杂种不育或不稔。并且,由于植物抗病基因往往和不良的农艺性状基因紧密连锁,因此,要获得抗病性和农艺性状都符合农业生产要求的作物品种难度很大。研究茄子远缘杂交不亲和机理,通过桥梁种质资源和其他物理化学方法克服茄子远缘杂交不亲和性和杂种不育,加强茄子近缘野生种抗性基因的利用,研究根腐病抗病遗传规律,最终创建一批抗根腐病茄子种质资源,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 吴雪霞.查丁石.茄子嫁接栽培研究进展[j]. 江西农业学报,2009,21(10):77-80.

[2] 王恩国,亢亚峰,王春凤,等.日光温室茄子嫁接栽培多年生高产栽培技术[j].吉林蔬菜,2008(2):20-21.

[3] 朱隆静,叶利勇.嫁接对茄子与番茄生长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温州农业科学,2008(2):11-13.

[4] 高青海,徐坤,吴燕.茄子砧木品种对低温胁迫的影响[j].中国蔬菜,2005(9):12-15.

[5] 刘正鲁,朱月林,魏国平,等.nacl胁迫对茄子嫁接苗叶片多胺代谢和aba含量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8,28(4):1586-1592.

[6] 李宁,周宝利,白丽萍,等.盐胁迫下嫁接茄子中几种保护酶活性的变化[j].辽宁农业科学,2006(1):10-12.

[7] 刘娜,周宝利,李轶修,等.茄子、番茄嫁接植株根系分泌物对茄子黄萎病菌的化感作用[j].园艺学报,2008,35(9):1297-1304.

[8] 朱进.别之龙.嫁接对蔬菜抗逆性影响的研究进展[j].园艺学进展,2006(7):771-775.

蔬菜嫁接育苗的方法篇8

1.农业防治①及时清园、晒土及土壤消毒。通过日光暴晒消灭在土壤中越冬的虫卵。土壤消毒重点是苗床,可用电热消毒,即用电热线温床育苗时,播种前升温到55℃,处理2小时;使用甲醛、棉隆(必速灭)、福美双、多菌灵等药剂处理。大面积土壤消毒最好是在高温季节,棚室拉秧后利用日照消毒。②尽量选用抗病虫蔬菜品种。应根据当地的生态条件,针对性的选用抗病虫品种,发挥抗病虫品种的作用。如番茄品种双抗2号可抗叶霉病,毛粉802可抗蚜虫,黄瓜品种中较抗白粉病的有津研2号、4号和6号,津春4号可兼抗枯萎病、霜霉病和白粉病。③搞好种子处理。种子处理的方法有干热处理、温汤浸种、药剂浸种、药剂拌种等。如防治番茄早疫病,茄子褐纹病可用0.3%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0~30分钟或用退菌特600倍液浸种20~30分钟,捞出后用温水冲洗5~6次。④科学合理的耕作制度。如实行用地与养地的综合体系,合理轮作、间作、套作。长期连作会导致作物产生自毒作用,如黄瓜、豌豆、大豆、番茄自毒作用较强,一般连作易引起土传病害加重。轮作时禁止相同科、属的作物轮作,协调用地与养地的关系。大蒜、小葱根系分泌物质具有杀菌作用,可在休闲期种植小葱、大蒜。⑤培育壮苗,减轻病虫危害。采取的措施有:异地或客地育苗。护根育苗,可采用营养钵、穴盘、营养土育苗等。加强苗期管理,提高幼苗的抗病抗虫能力,移栽时淘汰弱病苗,保证壮苗定植。⑥推广嫁接防病技术。嫁接育苗主要是预防土传病害,增强植株的长势,提高抗寒、抗旱能力。如用黑子南瓜等做砧木嫁接,防治黄瓜枯萎病;用葫芦、超丰F1等做砧木嫁接西瓜,防治枯萎病;用云南野茄、山西野茄等做砧木嫁接,防治茄子黄萎病。

2.生态防治合理调控设施环境,使之不利于病害的生长,有利于蔬菜的生长从而达到防病高产的目的。①保护地土壤温湿度和空气湿度调控。利用保护地的特殊环境,采用放风、闭棚等措施来调控温湿度。覆盖地膜,加强通风可提高土壤湿度,降低空气湿度。加上充足的光照、科学的通风透气等措施,不打药或少打药就可控制多种病害发生为害。如高温杀菌抑菌,黄瓜棚变温管理,可控制霜霉病蔓延等。②保护地内气体调控。保护地蔬菜有机肥不足时,可施二氧化碳肥。在中午气温较高时应打开通风口使空气流通,把保护地内的有毒气体如氨气、乙烯、二氧化硫等放出去。③光照的调控。根据作物生长的不同时期,适时揭棚进行光照调控。

3.物理防治①利用温度如温汤浸种、高温土壤消毒等措施。如用50~55℃温水进行温烫浸种10~20分钟,可杀死粘附在种子表面的病菌。②根据害虫具有特殊的趋性诱杀害虫。如用黄板诱杀粉虱、斑潜蝇和蚜虫等。③人工捕杀。在田间农事操作时发现蔬菜上害虫所产的卵及刚孵化的幼虫应及时摘除。

4.生物防治包括保护利用自然天敌,人工养殖释放天敌,从外地引种利用及施用生物制剂等。目前比较成功的生防技术较多,如释放丽蚜小蜂防治温室白粉虱,广眼蜂防治棉铃虫、菜青虫等害虫;用Bt乳剂、青虫菌等防治各类鳞翅目幼虫;用浏阳霉素防治各种害螨;阿维菌素防治各种害螨、斑潜蝇、小菜蛾、菜青虫等害虫;用农抗120防治各种蔬菜白粉病、炭疽病、西瓜枯萎病;用83增抗剂防治茄果类蔬菜病毒等。

5.化学防治由于在保护地蔬菜上病虫害种类多、为害重,化学农药使用量大,如果用药不合理,不仅影响防治效果,而且增加蔬菜上的农药残留,危及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冬春季保护地使用化学农药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严禁在蔬菜上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

(2)根据保护地蔬菜病虫害发生情况尽量少用药或不用药。常用于防治灰霉病、白粉病、炭疽病的托布津和防治锈病、霜霉病和叶斑病的百菌清,整个生育期最多用药次数不超过3次,最后1次用药时间距采收应大于15天。用于防治害虫的敌百虫、辛硫磷和溴氰菊酯等农药,全生育期最多用药次数也不能超过3次,最后1次用药时间距采收应大于7天。

蔬菜嫁接育苗的方法篇9

关键词:番茄砧木;筛选;青枯病;鉴定

中图分类号:S436.412.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47(2013)24-00054-05

近十年来,蔬菜嫁接技术和应用在全球范围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这对提高蔬菜产量及防止土传病害的发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时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农药用量,对农产品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

番茄是主要的蔬菜之一,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种植,番茄青枯病是影响番茄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特别是华南地区,由于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番茄青枯病发生极为普遍,严重时造成绝收,严重影响了番茄产业的发展。目前,番茄青枯病无免疫品种也无特效药剂[2],最有效的防治方法是选用抗青枯病品种以及利用高抗番茄青枯病的材料作砧木进行嫁接种植,而抗青枯病的番茄品种其经济性状往往不如人意[3]。实践证明,采用嫁接种植是目前最有效的防治番茄青枯病的办法。因此,番茄砧木品种的选育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不仅是抗青枯病的研究,抗根结线虫砧木的研究也越来越多[5~7]。在番茄抗青枯病研究方面,美国与日本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选育出抗青枯病的番茄砧木品种[8],我国番茄砧木的研究起步较晚[4],总体水平落后于国外,番茄砧木品种材料相对较少。作为砧木品种不仅要有较强的抗性,还要有较强的嫁接亲和性和共生性。因此,本文对广泛收集的番茄品种进行了抗青枯病的接种鉴定和田间鉴定,同时与3个不同的接穗品种进行嫁接试验,进一步确定砧木高抗青枯病特性以及较强的嫁接亲和性与共生性,以期筛选出多抗且具有较强亲和性与共生性的番茄材料,培育优质番茄砧木品种,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

1 材料与方法

1.1 抗青枯病番茄材料的筛选

桂林市蔬菜研究所科研基地位于桂林市郊,由于多年连续种植茄科类作物,该基地已成为番茄青枯病重灾区。不抗病的番茄品种在这里种植,青枯病感病率在80%以上,甚至绝收。这正好为筛选抗青枯病的番茄砧木材料提供了理想的自然筛选场所。自2002年起通过各种渠道共收集各种番茄品种材料500余份,并逐一试种,对抗性强的品种材料进行自交繁育单株留种,到2010年共获得稳定的抗青枯病自交系番茄砧木材料26份,包含了不同植株形态特征、器官大小、果实类型和颜色,为番茄砧木品种的选育提供了丰富的品种资源。

1.2 抗性材料的青枯病抗性鉴定

①青枯病菌接种鉴定(该鉴定由广西农科院植保所完成) A.材料。番茄材料从筛选的材料中选出,共8份,编号分别为TA04、TA06、TA08、TA10、TA17、TA18、TB12、TB52。另选用比斯塔(推广的番茄品种)作感病对照,砧木一号(广泛使用的番茄砧木品种)作为抗病对照。

供试菌株为广西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保存的番茄青枯菌NN02,分离自感染番茄青枯病的植株,接种前先将保存的菌株在选择性培养基上进行活化,筛选出有毒性的单菌落扩繁备用。

B.鉴定方法。a.接种方法。接种用菌株采用PDA培养基平板培养,菌龄 2 d。接种液用灭菌水配制。采用伤根灌菌液法进行接种鉴定,即于番茄移栽后 20 d,真叶10~12片时,在距离番茄植株根部 2~4 cm 处进行伤根处理,然后每株番茄灌淋浓度为

1×107 cfu/mL 的番茄青枯菌液 50 mL 。

b.调查方法。接种 20 d后当感病对照已充分发病时按番茄青枯病分级标准(表1)进行调查。

番茄材料于2012年8月20日播种,8月30日移栽到花盆中,每个花盆移植5株,每小区2盆,共10株,重复4次。9月19日进行伤根接种。10月9日进行调查。

②青枯病抗性现场鉴定 a.材料。根据接种鉴定的结果,选出5个抗性较强的砧木材料,编号分别为TA04、TA06、TA08、TA10、TA18,以及抗性对照品种砧木一号与感病对照品种吉奥(桂林市蔬莱研究所推广的番茄栽培品种)。

b.方法。2013年春季将上述品种材料安排在桂林市蔬莱研究所科研基地种植。每个品种设3次重复,每个重复种植34株,随机排列。播种时间为2012年12月18日,定植时间为2013年3月3日, 正常管理。青枯病发生后按青枯病为害分级标准(表1)每隔5 d调查感病株数,统计感病率及病情指数。

1.3 亲和性与共生性鉴定

①材料 以筛选出的抗青枯病材料TA04、TA06、TA08、TA10、TA18为砧木,以番茄栽培品种吉奥、 亨利(均为推广品种)及108号番茄(新配组合)为接穗品种。

②试验方法 以砧木材料TA04、TA06、TA08、TA10、TA18分别嫁接吉奥、亨利、108号3个接穗品种。2012年12月18日播种,2013年2月28日嫁接,3月14日定植,定植前调查成活率,一畦定植两行,其中一行为嫁接苗,另一行为对应接穗品种实生苗(对照),随机排列,每个处理定植30株。

试验期间调查株高、果形、单果质量、产量。每个处理及对照定点5株,测量所有成熟果性状,统计汇总。

2 结果与分析

2.1 青枯病菌接种鉴定

接种后20 d,感病对照品种比斯塔的植株全部发病,且病级全部达最高级4级。供试砧木材料中未见有免疫的材料,所有砧木均有植株发病,发病植株的发病级别大多在3、4级(表2)。

从发病率看,8个砧木材料中,TA04、TA08、TA10、TA18和TA06这5个材料的抗性明显好于抗病对照品种砧木一号,其中以TA04和TA08的发病最轻,发病率均为12.50%,其次为TA10,发病率为15.00%,TA18和TA06的发病率也较轻,分别为17.50%和20.00%。其余材料发病率均较重,抗病对照砧木一号的发病率为57.50%,未表现出高抗病的特性。可见TA04、TA08、TA10、TA18、TA06的青枯病抗性明显优于抗病对照品种砧木一号, 表现出较强的青枯病抗性。

2.2 青枯病抗性田间鉴定

从种植现场看,5月5日感病对照吉奥开始出现青枯病株,5月10日开始调查记录,5月25日聘请广西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等单位有关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进行了青枯病抗性鉴定。从田间调查结果(表3)看,7个品种材料中,感病对照品种吉奥青枯病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砧木品种材料,到5月30日,3个重复总感病率平均达到77.4%,其中第3个重复为100%。筛选的5份材料到5月30日青枯病发生率分别为TA08 2.9%、TA18 6.8%、TA06 7.8%、TA10 13.7%、TA04 16.6%。5份材料均表现出较强的青枯病抗性,这个结果与青枯病接种鉴定结果基本吻合,只是在材料的抗性顺序上有些差异。抗病对照品种砧木一号发病率为12.7%,同样表现了较强的抗性,这与青枯病接种鉴定结果差异较大,原因很可能是溃疡病感染所致。从表3中看出,同一品种材料在不同重复中感病率也存在较大差异。在3个重复中,第2个重复7个品种材料的感病率明显低于第1和第3个重复, 说明在同一田块中,不同区域青枯病发生有差异。

2.3 砧木材料的亲和性与共生性

砧木的亲和性狭义上是指砧木与接穗嫁接后嫁接口愈合程度,亲和性好则嫁接口愈合快,成活率高,反之嫁接成活率低。砧木的共生性是指砧木与接穗在生理代谢方面的协调性,可通过接穗的茎、叶、果等方面表现。同一砧木与不同接穗间的亲和性与共生性不相同,好的砧木不仅要有较强的抗性,也要与不同的接穗品种有较强的亲和性与共生性。

从试验结果(表4)看,5份砧木材料与3个不同的接穗品种嫁接成活率均在85%以上,说明其亲和性较强,其中TA04表现最好,嫁接成活率在95%以上,亲和性最强。在株高方面所有嫁接植株比实生植株略高5~10 cm,说明所用的砧木品种更有利于接穗品种的生长。从果实质量看,所有嫁接苗与实生苗的平均单果质量基本相近,果形一致。从田间观察,5份砧木材料嫁接苗的嫁接口愈合完好,砧木与接穗茎粗基本一致或砧木茎粗略大于接穗,未见“上粗下细”现象。 因此5份砧木材料与3个接穗品种有较强的共生性。另外在青枯病抗性方面, 嫁接苗同样表现出较强的抗性, 这个结果与上述青枯病抗性田间鉴定结果基本一致。由于青枯病的为害,实生苗的产量比嫁接苗产量低很多,这有力地说明了采用嫁接技术是防止番茄青枯病发生最有效的办法。

3 小结与讨论

通过多年自然选择及青枯病菌接种鉴定, 筛选的番茄砧木材料TA04、TA06、TA08、TA10、TA18表现出较强的青枯病抗性,且与不同的接穗品种有较强的亲和性与共生性,优于抗病对照品种砧木一号。砧木一号是广西最早推广的番茄砧木品种,该品种的推广和应用在2005年获桂林市科技进步奖[9],迄今为止,是广西生产上推广面积最大的番茄砧木品种。因此上述5个砧木材料完全可以进一步研究利用,也可作为砧木品种推广试用。

参考文献

[1] 别之龙.国际蔬菜嫁接新趋势与我国蔬菜嫁接发展若干

问题探讨[J].中国蔬菜,2012(11):1-4.

[2] 郭棠勋,莫贱友.番茄砧木品种材料抗青枯病接种鉴定试验[J].广西农业科学,2009,40(3):250-252.

[3] 曾宪铭.广东番茄青枯病的病原及其抗病性鉴定方法[C]//李树德.中国主要蔬莱抗病育种进展.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265.

[4] 陆民强.番茄抗病砧木嫁接防治青枯病效果及嫁接方法

的初步研究[J].浙江农业科学,1991(5):236-238.

[5] 杨红丽,窦瑞木,王子崇,等.番茄抗根结线虫病砧木的选育与研究[J].北方园艺,2010(16):165-167.

[6] 王明耀,张桂海,王学颖,等.高抗根结线虫的番茄砧木新品种科砧一号的选育[J].中国蔬菜,2011(14):80-83.

[7] 张慎璞,梁新安,杨红丽,等.抗根结线虫番茄砧木品种的选育[J].中国蔬菜,2009(16):74-77.

[8] 李海涛,邹庆道.番茄抗青枯病育种方法研究[J].辽宁农业科学,2001(6):1-4.

[9] 张良作,陈安琪,廖旺明.“砧木一号”番茄砧木的选育及应用效果[J].广西园艺,2007,18(2):13-14.

Selection and Inoculative Identification of Tomato Stock Cultivars with

Bacterial Wilt Resistance

MO Haokui1, QIN Dong1, LI Yeyong1, LI Yuhong1, LIU Chunchang1, WANG Xianyu2

( 1.Guilin Vegetable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xi 541004; 2.Guangxi University )

Abstract: Adopting system breeding method, we obtained many tomato inbred lines resistant to bacterial wilt by wide collection of tomato resources and natural selection, and then we got five tomato materials highly resistant to bacterial wilt from eight of the inbred lines by inoculative identification. The five materials were grafted with three scion cultivars in the serious occurrence area of bacterial wilt, the results of grafting test showed that, the five materials had good affinity, and the grafted plants were resistant to bacterial wilt, therefore, the five materials could be utilized as tomato stock cultivars.

Key words: Tomato stock; Selection; Bacterial wilt; Identification

基金项目:桂林市科技攻关项目《番茄砧木优良株系父母本筛选》合同编号:20110310,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桂林综合试验站任务(CARS-25-C-37)

莫豪葵(1963-),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蔬菜品种选育及推广服务工作,电话:13907837620,

蔬菜嫁接育苗的方法篇10

    科技在蔬菜产业中的作用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蔬菜产品的要求由数量型向数量质量型转变,不仅要求有充足的数量供应,更趋向于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美味可口、外观精致、特异保健功能的转变。蔬菜种植的方式由传统种植模式向更加注重依靠科技进步来推动现代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科技在蔬菜产业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蔬菜年用种量约4万t,但许多国产蔬菜种子以中低端为主,品种抗性和产量与外国良种存在一定的差距。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种子产业也得到长足的发展,在国家种质资源研究科技攻关项目的带动下,国家种质资源蔬菜地方品种达到了3万余份,引进国外材料2万余份。在育种方法上,除了采用传统的有性杂交育种手段外,现代的生物技术、细胞工程和分子标记技术的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被许多育种家所采用,大大提高了蔬菜育种的技术水平和效率。一批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品质优良,可抗2~3种主要病害的蔬菜新品种纷纷走向市场。主要蔬菜良种更新换代频率加快,覆盖率达到90%以上。初步形成以地域、产品为特征的具有一定规模、经营主体多元化的种子企业。种子科研、生产、销售产业链初见端倪,种子管理走向法制化轨道,蔬菜种子市场需求上升,蔬菜种子区位优势趋弱。各个地方也积极加强同高校、科研院所、相关育种单位的联系和合作,加大良种研发力度,获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品质优良的蔬菜种子。育苗是蔬菜生产中的关键环节,能提高蔬菜产量与品质。而工厂化育苗不仅可大大提高蔬菜种苗的质量,还可实现蔬菜育苗的商品化和产业化。近些年,嫁接育苗和工厂化育苗发展较快。嫁接育苗主要应用于瓜类作物,主要采用顶插接和靠接,其次是劈接,由此又衍生出许多新的嫁接方法,同时,嫁接对果实产量、品质和生理生化影响方面的研究也得到广泛重视。开展蔬菜工厂化育苗关键技术研究,对提高蔬菜生产的科技含量,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推动蔬菜生产健康稳定地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建立区域性蔬菜种苗繁育中心,降低育苗成本,提高育苗水平和产品质量,在马铃薯、大蒜等无性繁殖蔬菜茎尖培养脱毒快繁技术的研究上起步早、进展快,尤其是脱毒马铃薯良繁体系的建立和脱毒种薯推广成效显着。设施栽培的发展和高价位瓜菜种子的应用,促进了集约化育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目前,在全国各地大型蔬菜种植区域,工厂化育苗基地广泛建立,每年可提供商品苗800多亿株,商品苗应用已成为设施蔬菜栽培发展的一个新亮点。我国地域广泛,各地气候条件差异较大,蔬菜栽培技术也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导致蔬菜单产低、质量参差不齐、档次低、竞争力不强。随着我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实施,各地区纷纷制定各自的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安全、标准化栽培技术的应用为蔬菜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促进了蔬菜产业的提档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在蔬菜生产过程中,着力推广多茬次、多品种立体栽培,提早、延晚栽培技术和节水灌溉、生物防治、沼气综合利用等技术,破解蔬菜“两淡”技术难题,基本实现淡季不淡,鼓励科学用肥,提倡测土配方施肥、精准施肥。增加蔬菜生产的机械化程度,使耕地、施肥作畦、覆盖地膜、定植、中耕除草、收获运输、产品加工包装等作业环节全部或部分实现机械化、半机械化,使广大菜农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我国设施栽培的主要类型有塑料中小拱棚、塑料大棚、日光温室、阳畦、地膜覆盖、加热塑料温室、玻璃温室、双层活动层面温室等。如今,对设施的结构性能,设施的生态环境,设施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也得到广泛开展,设施新技术也得到广泛应用。我国蔬菜设施栽培发展势头令世人瞩目,设施栽培分布的地域不断扩大,到2008年全国设施蔬菜面积达334.7万hm2,已经成为设施栽培面积最大的国家,蔬菜设施栽培工程的总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蔬菜无土栽培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蔬菜栽培技术,对于克服土壤连作障碍,有效提高蔬菜单位面积产量和改善品质,实现蔬菜生产的集约化、现代化、高效化,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采用标准化栽培技术和选用抗性强的品种等栽培管理措施,防虫网、遮阳网、杀虫灯、粘虫板等物理防控技术以及高效低残留新型生物农药的研制和合理使用,在综合防治蔬菜主要病虫害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技术成果。在蔬菜产品贮运流通期间品质变劣机理和有效的调控技术等方面开展了较深入的研究,开发出了新型、环保、使用安全的防腐剂和保鲜材料。据农业部不完全统计,2009年全国蔬菜加工规模企业达1万余家,年产量4500万t,消耗鲜菜原料9200万t,加工率达到14.9%,产后商品处理率由20世纪80年代的不足10%提高到现在的40%,延伸了产业链,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大规模蔬菜生产基地的建设对蔬菜的良种选用、育苗、栽培管理、收获储藏、加工流通各个环节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将推动设施完善、功能全面的蔬菜产业健康发展。如今,全国范围内的蔬菜产销大市场、大流通格局已逐步形成。蔬菜产业发展不仅需加强蔬菜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等的奸杀,同时,还需要政府的支持、先进科学技术的推广体系、产业的服务体系、农业保险制度等。在我国有些地区,高效的信息交流平台,专家预测预报制度已开始逐步建立和完善,可以帮助蔬菜产业各环节、各单位及时了解掌握蔬菜市场最新情况,及时向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提供科技信息,将产销有机结合,为制定指导性计划提供了科学依据。很多蔬菜生产面积较大的地区都成立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可以通过现场指导、电话和网络等方式为菜农提供病虫害防治技术,增强了时效性。互联网已经成为蔬菜交易的另一个重要途径,积极推动蔬菜生产订单式的发展,实现未收先卖、未种先卖。

    今后我国蔬菜科技工作重点

    利用各种现代化的科研方法,对现有种质资源进行综合鉴定、改良、创新,做好种质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做好国内种质资源的收集工作,同时加强对国外优良种质资源的引进,扩宽我国种质资源的遗传背景。重视种质资源保存技术研究。同时,加强育种技术及应用基础理论研究,抗性、品质等重要遗传性状遗传规律研究,逆境耐受生理机制研究等,缩短育种时间,加快育种进程。在育种目标上扩宽蔬菜用种种类,适应现代化物流对蔬菜流通质量的要求,在选育优质、高抗、丰产新品种的基础上,加强对耐储运性好、货架期长、外观整齐一致、专用、高效品种的选育。开展良种选育技术研究,提高蔬菜种子产业化水平。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展蔬菜培养脱毒技术、细胞融合培养技术、种质资源亲缘关系、蔬菜生理机制研究,利用分子标记技术、转基因技术等确定种质资源亲缘关系,建立蔬菜作物遗传图谱,转育优良基因,加快蔬菜育种进程,提高蔬菜育种水平。深入开展蔬菜生长规律、产量形成和环境调控技术的研究,完善和推广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改进蔬菜施肥技术,推广节水灌溉技术,降低蔬菜生产成本,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减少产品污染。提高蔬菜种植机械化程度,研究大面积蔬菜机械化种植高产栽培技术。加强设施栽培技术、环境调控,栽培管理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对影响蔬菜生产的重大病虫害,研究其动态规律,开发高效、低毒药剂,大力发展生物防治,研究关键控制技术,采用多种防治办法相结合,保持蔬菜生产和环境友好同步协调发展。研究蔬菜在储藏和运输过程中的劣变机理,开展各种蔬菜的深加工工艺技术研究,研究蔬菜加工工艺与设备,开发挖掘蔬菜保健食用功能。加快蔬菜产业保险制度建设,建立高效的信息交流平台和蔬菜栽培技术信息平台,加强对蔬菜产区的技术培训和支持,引导蔬菜种植者结合市场需求调整种植计划和产业结构,健全深化蔬菜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提高蔬菜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实用技术到位率,协调蔬菜工厂化育苗体系、蔬菜生产体系、储藏运输体系和产品深加工体系的协调配合机制,推动蔬菜产业快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