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心理健康的特点十篇

时间:2023-12-04 17:58:29

精神心理健康的特点

精神心理健康的特点篇1

核心信息:

1.精神健康是健康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没有精神疾病不代表精神健康。每个人不仅需要身体健康,也需要精神健康。

2.精神健康和精神疾病与躯体健康和躯体疾病一样,是由多个相互作用的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决定的。

3.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遇到各种精神卫生问题,重视和维护自身的精神健康是非常必要的。

4.我国当前重点防治的精神疾病是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儿童青少年行为障碍和老年期痴呆。

5.怀疑有心理行为问题或精神疾病,要及早去医疗机构接受咨询和正规的诊断与治疗。

6.精神疾病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

7.关心、不歧视精神疾病患者,帮助他们回归家庭、社区和社会。

8.精神卫生工作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发展,促进精神健康和防治精神疾病是全社会的责任。

知识要点:

一、精神健康是健康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没有精神疾病不代表精神健康。每个人不仅需要身体健康,也需要精神健康。

健康(health)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精神健康(mental health) 又称心理健康,是指个体能够恰当地评价自己、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压力、有效率地工作和学习、对家庭和社会有所贡献的一种良好状态。主要包括以下特征:智力正常,情绪稳定、心情愉快,自我意识良好,思维与行为协调统一,人际关系融洽,适应能力良好。

精神卫生问题(mental health problems) 又称心理卫生问题。精神卫生问题的存在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许多人都会存在精神卫生问题,自己可能意识不到。

精神疾病(mental illness) 又称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是指精神活动出现异常,产生精神症状,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并且达到足够的频度或持续时间,使患者的社会生活、个人生活能力受到损害,造成主观痛苦的一种疾病状态。

现行的国际疾病诊断分类(ICD-10)将精神疾病分为10大类72小类近400种。10大类为:

1. 器质性精神障碍,如老年期痴呆。

2. 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和行为障碍,如酒精依赖综合征。

3. 精神分裂症、分裂型障碍和妄想型障碍。

4. 心境(情感)障碍,如抑郁症和躁狂症。

5. 神经症性、应激相关的及躯体形式障碍,如焦虑症。

6. 伴有生理紊乱及躯体因素的行为综合征,如失眠症。

7. 成人人格与行为障碍,如偏执型人格障碍。

8. 精神发育迟滞,即通常所说的智力低下。

9. 心理发育障碍,如儿童孤独症。

10. 通常起病于童年与少年期的行为和情绪障碍,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二、精神健康和精神疾病与躯体健康和躯体疾病一样,是由多个相互作用的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决定的。

影响精神疾病发生的生物学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遗传、产前产后的发育情况、躯体疾病和成瘾物质等。如有精神疾病家族史的人要比没有精神疾病家族史的人容易患精神疾病。精神疾病和躯体疾病相互影响,精神疾病会加重躯体疾病,患有躯体疾病也会增加患精神疾病的危险性。

影响精神疾病发生的心理因素包括人的个性特征、对事物的看法、应对方式和情绪特点等。如心理负担过重、对各种生活事件的心理反应大,均可能诱发精神疾病。

精神心理健康的特点篇2

论文摘要:校园精神文化作为一种在教育活动中产生、形成和发展的特定的文化形态,对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隐性作用。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可以营造一种浓厚的心理健康教育气氛,起到渗透性、暗示性的作用,使大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从而拓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校园精神文化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隐性作用,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可以营造一种浓厚的心理健康教育气氛,起到渗透性、暗示性的作用,使大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校园精神文化的内涵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文化历史发展论”,对理性认识人的心理的文化属性和人的心理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的心理是怎样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呢,维果茨基认为,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不同于自然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心理的“人化”过程与文化历史发展过程。人的心理是在人的活动中以各种符号系统为中介和工具发展起来的,是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维果茨基把语言符号这种不同于“劳动工具”的进行“精神生产”的特殊工具称之为心理工具,这是在人类物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的产物。人的心理机能正是随着精神文化活动的发展而发展的。人有怎样的心理世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置身于何种精神文化环境之中。

从校园精神文化的角度来研究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必须把握校园精神文化的概念。精神文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多义的概念,很难得出众人都能接受的解释,可以说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学者对文化有着不同的说法。已有的研究告诉我们,适用于一切学科的校园精神文化概念是不存在的。由于其概念是依存于特定的学科或研究主题的,故心理健康教育学科不可简单地搬用其他学科中的校园精神文化概念,而必须依据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特点或自身的研究主题来确定。参考有关界定,本文所指的校园精神文化是指校园中师生员工的精神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它由学校的学风、教风和校风加以体现,是师生共享的价值观念、文化传统、集体舆论、社会心理以及各种认同的文化意识和各种流行的文化思潮的综合体。

二、校园精神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

1,建构功能

人的无限丰富的心理不是先天具有的,归根到底来源于实践,但是,心理发生以后的建构则是在已有的心理结构与精神文化作用的统一中进行的i从这个意义上讲,精神文化创造了人和人的心理。精神文化对心理的建构,从一个角度说是精神文化环境向人的心理的不断内化,从另—个角度说也是人以认识、情感等心理生活的方式享用和消费精神文化,这就是人的心理机制对精神文化的整合,通过它的整合作用,精神文化信息得以内化,人的心理得以发展。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校园精神文化与个人心理建构的关系,是指对象化了的校园精神文化与人的内在精神之间的关系。这里,校园精神文化指以语言、文字、学风、教风和校风等为载体,可以在人们之间进行交流和世代流传的价值观念、文化传统、集体舆论、知识体系、社会意识形式、社会心理等精神文化结果,这些精神文化结果有物质载体,它是超越个体精神而存在的,同时又具有观念特征,它同人的内在精神方面可以进行观念之间的直接交流,因而它对人的心理建构有着独特的作用。

2,同化功能

校园精神文化是以一种内化为隐性的、精神的规范和尺度去影响人的。它反映的是学校中的人、事、物的精神性存在,所以校园精神文化是一种无形的环境力量,它通过一种氛围的营造,对学生进行潜在的隐性的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内化为学生的道德、情感、意志和行为。这种氛围的形成,其核心是特殊的心理环境的形成,它反映出学校所有成员特有的共同的心理品质,同时也给置身其中的全体成员以特有的心理影响。所以说创设符合学生心理健康要求的校园精神文化,就是创设良好的群体心理气氛。良好的群体心理氛围一旦形成,群体共同的价值取向,群体成员的归属感、认同感,使得群体成员形成共同的心理倾向,甚至具有共同的心理品质。易言之,尽管心理环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的环境,但它对学生的心理活动,乃至对整个教育、教学活动,都有巨大的潜在影响力。一些研究者指出,心理环境对“儿童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力,它们和老师、学生之间所形成的关系不仅影响儿童的学业发展,更重要的是影响了他们整个个体的成长”。

3,控制功能

校园精神文化从本质上应是对社会消极文化的剔除和对积极文化的摄取,即对社会文化“扬弃”后的精神沉淀,这种精神文化一旦在校园确定以后,反过来也就对异质文化具有排异扬弃功能。因而,一个经过教育者对社会文化进行有目的滤化、净化加工而形成的校园精神文化,一经产生,就成为一种独立的力量,有力地控制着校园行为。校园精神文化具有使校园行为模式化的功能,当个体处于这个“过滤”过的环境下,通过个体无意、无形而又无时不在的“观察学习”,就能使其行为准则、价值取向、思想观念等方面向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文化靠近,并内化为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4,导向功能

校园精神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主要体现在校风建设上。校风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通过无形的大家共同认可的价值规范和行为准则,依靠群体规范、舆论、内聚力等无形力量实现对成员的约束。以美国哈佛大学校训“让柏拉图与你为友,让亚里斯多德与你为友,更重要的是,让真理与你为友”为例,这不只是几个字的拼凑,而是一种文化积淀,一种人文精髓,是这所学校世代永存的行为风范和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与其说哈佛大学是致力于培养社会良才,倒不如说它是在用一种不息的精神引领着每一学子,引领学子们走向人文、走向科学、走向真理。校风潜藏于校园,又弥漫于校园,同时又显性于个体行为,深刻影响着校园人的心理趋向和精神状态,达到一种“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教育效果,形成心灵的感应和精神的升华,使人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心理品质等方面与教育目标相一致,从而实现对自身健康心理、健全人格的塑造。

三、从校园精神文化出发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校园精神文化作为一种载体,既是深层的群体意识。又是群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用无声的语言传递大量信息,对提升心理健康意识有很大的隐性教育功能。但同时,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经历逐步完善、定型和深化的过程。笔者认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应从以下几点人手,

1,营造健康的校园精神文化氛围

校园精神文化应当源于社会精神文化而又高于社会精神文化,具有较高的格调和品位。高校应通过组织高层次、高水平的艺术团体来校演出及名著、名片、名歌赏析等活动,大力提倡严肃文化和高雅艺术,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营造积极向上的高层次校园精神文化氛围,真正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使大学校园“充满一种由伟大思想、不朽著作和长远观点形成的令人陶醉的气氛”,抵制古今中外消极、腐朽思想的渗透和影响,抵制伪科学和非理性文化倾向,逐步杜绝校园中不健康文化或反文化现象,促使大学生从单纯的兴趣满足和感官愉悦中超脱而出,引导大学生的心理世界向着健康高雅方向发展。实践证明,能否对校园精神文化的发展与建设进行历史的逻辑的判断,做出合乎理性的认识与了解,合乎理性的评价与设计,是把握校园精神文化继承历史而又能面向未来的关键。面向现代化的我国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需要当代大学生少一些情绪,多一些理性。

2,确立师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校园建设中,精神文化简化为学校管理的范畴与职责,“重组织轻个人”、“重工具理性轻人文关怀”,师生情感、价值、需求等被淹没在同一化的、模式化的、规范化的刚性管理中,造成师生精神文化建构的割裂,因此必须把精神文化建设与师生主体地位的建立结合起来,确立师生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作为主体的师生又可分为学校领导者、教职工和学生三部分。学校领导者应高度重视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并确立合理的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目标,宏观调控,确保目标的实现。教职工应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普及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理论,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使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目标转化为教职工的自觉追求。而对学生来说,在对他们加强教育的同叽则要提高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要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就必须让学生感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没有任何的戒备心理,不必为自己新奇的想法和做法感到担心,在思考问题时,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能够比较自由地思考和表达。因此,要很好地贯彻民主与愉悦原则,师生平等对话,相互尊重,创造和谐、愉快的心理环境,密切师生关系,使学生心情舒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3,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实践

精神文化在本质上是抽象的,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得以体现。校园文化活动的设计一般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心理上的“安全感”和“自由感”,根据智能差异设计出灵活多样的形式与方法,使特长得到充分发挥并及时给予鼓励与肯定,让每位学生都有自我展示的空间和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因此,我们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青年志愿者活动、校园文化艺术节、书画展览、摄影比赛、辩论赛、演讲比赛、歌咏比赛、体育运动等等。学生通过在文学作品里抒发自己的所感所想,在辩论比赛中表现自己的口才以及在价值冲突中确立和传播正确的思想观点,在文体表演中展现自己对美的塑造,在科技创作活动中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等等,可以使自己在不同程度上释放能量、敞开心扉、展示自我,获得身心愉悦,达到心理平衡并从中受益。

4,开设实效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当前,一些高校正在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到高校整体教育体系中,作为学生的公共必修课或选修课。但实际上,这些课程大都是普通心理学课程,或是一般性的心理学常识课,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如果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跟不上社会变革和科技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落后于人类文化的更新,内容陈旧、老化,这种教育就不符合现代社会对生命独特性的弘扬,就会限制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也不利于真正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构建具有自身校园精神文化特色的、实效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如学校可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心理需求,分别提出各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的侧重点,有针对性地开设青年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卫生、人际交往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课程。同时,还应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区别对待不同心理特点的学生,灵活采用不同的方法、技术和手段,认真做好个案研究,增强个别教育的实效性。

精神心理健康的特点篇3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冲突增多,生存压力加大,生活节奏增快,致使各种心理卫生问题日益突出,人们的心理健康面临威胁。而我国精神卫生事业正处于发展初期,工作重心仍放在重性精神病的防治上,对于正常群体中的心理问题关注不足。心理学者认为,心理问题可以侵蚀人的意志力、创造力,从而间接影响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和直接影响社会的文明进步。

因此,预防和减少精神疾病及心理问题的发生,提高精神疾病治疗和康复水平,开展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干预与咨询,提高大众的心理健康意识与心理健康水平,已成当务之急。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凸显精神病防治康复网络功能

目前,促进精神卫生事业发展的关键是领导重视,健全机制。具体要做好下列几个方面的工作:

(1)参照卫生部《精神卫生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各级地方政府的精神卫生工作厅、局际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加强领导,及时解决精神卫生工作问题。

(2)各级政府健全精神病防治经费及心理健康宣教经费筹措机制,制定国家、地方及个人按一定比例出资的筹资方案。筹资额应根据发展需要逐年增加,以确保精神疾病防治康复与心理健康宣教经费的来源。

(3)健全由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参与、卫生主管的市、县(市、区)、乡镇(街道)三级精神卫生组织管理网络。与此同时,进一步完善以专科医疗机构为骨干、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的精神病防治康复网络系统。承担相关公共卫生职能的机构,要充分利用这些网络,掌握精神疾病发病状况、重点人群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宣传精神卫生政策,宣教精神卫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主管部门要负责培训社区和村镇防治技术人员,以将防治康复措施落实到社区、到村镇,并加强对各级责任人的考核。在组织管理网络与防治康复网络中,要确定专人负责心理健康宣教工作,并制定考核细则进行考核。

(4)重视人才,制定人才激励机制。提高精神卫生从业人员的待遇,鼓励专业人员从事心理卫生服务,重奖精神卫生科研成果,设立荣誉称号奖赏为精神卫生事业做出突出奉献的医务人员。

2.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普查与宣教,提高民众心理健康意识

目前大众心理健康意识淡漠,需要多渠道多层面多形式的健康宣教来提高。各级负责宣教的专干,应通过访谈法或问卷法先行了解被宣教对象的心理健康状态,以制定切实可行的宣教计划。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1)加强学校功能,促进孩子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一定要从孩子抓起,从早期人格构建中施加影响。无论小学、中学、大学,都要有专职的心理辅导老师,设置专门教材,成立心理自助小组和心理健康辅导站。所有教师均要经过心理健康与调适培训,使教师能识别和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人格的独立性与灵活性,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心理应激能力、抗挫折能力等,以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2)发挥社会组织作用,促进职工心理健康。厂矿、企事业单位的工会、妇联或其他社会组织,将职工心理健康管理纳心工作内容。制定职工心理健康管理方案,建立健康档案,成立心理健康互助小组,定期邀集专家为职工解压,不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积极开展健康娱乐,落实帮扶政策等,以此提高职工心理健康水平。女工、妇联组织要重视婚姻家庭、科学哺育方面的健康宣教。

(3)利用媒体力量,促进健康宣教。报刊杂志、政府网站、广播电视等媒体,是心理健康宣教的最好载体,应担负起为大民进行心理健康宣教的重责。媒体应专设版面或栏目,刊登心理健康科普文章,报道心理健康方面有影响的人与事。通过媒体及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促使大民认识心理健康的意义,形成重视心理健康的文化氛围。

(4)开设心理危机干预服务,引导心理咨询事业发展。政府应成立心理危机干预机构,开通心理热线,为心理危机者提供及时的心理支持。鼓励和引导私人发展心理咨询机构,及时为正常群体提供心理卫生服务,以解决婚恋、职业、成长、人际交往、情绪等方面的心理困惑与心理问题。

3.加强特殊人群心理健康管理,保障社会和谐安全

近年许多肇事肇祸事件与精神病人或心理障碍者有关。因此,政府应加强对特殊人群的心理健康管理,防止此类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1)加强对流浪人员的管理。政府的收容机构要加强对流浪者的管理,畅通收容渠道,对于流浪精神病人要按规定程序遣送到精神病医院治疗。对于已有肇事肇祸史或暴力倾向的精神病人,相关部门应将之列为重点监管对象。

(2)加强对特殊职业人群的管理。军人、警察等职业,由于可以合法持有枪械,情绪冲动而报复攻击欲望强的人不宜从事此类职业。教师、医生职业,是人类灵魂工程师与生命守护神,如果情感淡漠、缺乏耐心且利令智昏者从事此类职业,不利于孩子成长和疾病的治疗。客车司机、校车司机等职业,由于承担车上乘客的生命安全,冲动、暴躁、易激惹的人不适宜此类工作。因此,对于特殊职业人员应经过心理健康检测后方能上岗。

参考文献:

精神心理健康的特点篇4

[关键词]全民健心 全民健身 身心关系 健康素养 生活方式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09-0081-02

一、关于“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心”的诠释

(一)全民健身的内涵

全民健身是指全国人民不分男女老少,增强力量,增加柔韧性,增加耐力,提高协调和控制身体各部分的能力,从而使身体强健。其旨在全面提高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倡导全民做到每天参加一次以上的体育健身活动,学会两种以上健身方法,每年进行一次体质测定。全民健身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全民健心的内涵

全民健心是面向全体居民,以优化全民的心理素质、维护心理健康为直接目的,以全方位优化社会心理环境、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构完善的社会心理支持与服务体系、全体居民主动参与为途径的实践活动。

健心的实质是两个提高:提高心理素质,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状态是良好心理素质的表现,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

1.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功的基石。上海师范大学燕国材教授认为,心理素质是以生理素质为基础,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而逐步发挥和形成的心理潜能、能量、特点、品质与行为的综合。心理素质包含心理潜能、心理能量、心理特点、心理品质和心理行为。提高心理素质就是要开发人的心理潜能、激发人的心理能量、把握人的心理特点、优化人的心理品质、规范人的心理行为。

现代社会由于人类生存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化,生态问题越来越尖锐,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人际交往越来越复杂,加重了现代人的心理负担,人们需要较高的心理素质才能在竞争与挑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2.心理健康决定幸福指数。近几年来,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新的健康概念,人的健康分为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健康四个层次,并且后面的健康层次是以前面的健康层次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心理健康并非一个绝对、恒定的概念,而是具有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动态指标。

心理专家将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致分为三个等级:一是一般常态心理者,二是轻度失调心理者,三是严重病态心理者。相应的,心理咨询也分为三类:发展性咨询、适应性咨询和障碍性咨询。心理健康者主要拥有的品格为乐观、自尊、外向,这些优良的品质帮助他们在各种情况下更能体验主观的幸福。

二、“健身”与“健心”的辩证关系

身心关系,中国古代称之“形神关系”,西方则称“灵肉关系”。身,是指相对于人的精神的感性肉体,即人的物质性躯体;心,则是指相对于人的躯体而言的精神、意识、观念、情感。

(一)人的生理状况是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这说明了心对身、心理对生理的依赖关系,体现了物质决定精神的哲学原理。对个体而言,生理健康则机体系统功能正常,个体情绪积极稳定,思维敏捷清晰,注意持久集中,处事理性客观。同时,心理能量增强,活动范围扩大,活动兴趣增多,表现出生命活力。相反,生理上的轻微不适会使人情绪低落,兴趣减弱。生理上的缺陷、疾病,特别是痼疾,往往会使人产生烦躁、忧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导致各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

健康的身体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全民健身,强健体魄,增强体质,有助于国力昌运,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二)人的心理状态对生理机能具有调节作用

中国古代医学理论认为人的情绪对人体健康具有巨大影响。所谓“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惊伤胆”。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促进人体生理机能的改善,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更重要的是,它能使人们在一种良好的、旺盛的状态下工作、学习和生活,使人体的生理状态显示出向上的活力。反之,任何过分的心理反应或异常的心态变化,有可能导致生理病变,产生心因性疾病。

健康的心理对身体健康有重要影响。全民健心,优化环境,提高素养,有助于提高士气,增加幸福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在现实生活中,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精神支柱,身体健康又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作为身心统一体的人,身体和心理是紧密依存的两个方面。因此,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心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和谐统一。

三、全民健心工程的实施

(一)普及知识,提高全民科学健康素养

健康是人类有效生活的重要保证,也是衡量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普及健康素养,有助于指导和帮助全民正确处理生理、心理和环境等问题,树立健康意识,养成健康习惯,培养健康行为,自觉维护健康。公民健康素养包括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三方面内容。

(二)科学引导,倡导全民健康生活方式

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健康有一个基本的估算:健康有15%取决于遗传,10%取决于社会条件,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自然环境,而60%取决于自己习惯的生活方式。面对当前我国不断增加的生活方式病,药物、手术、医院、医生的作为受到限制,唯一可行的是每个人都摒弃不良习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特别是保持良好心理状态,自信乐观,喜怒有度,静心处事,诚心待人。

(三)防微杜渐,增强学校心理教育实效

儿童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关乎民族的兴衰存亡。学校是儿童青少年接受教育的主阵地,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各类学校要高度统一思想认识,配备专职专业教师,准确把握学生特点,确定心理教育内容,拓展多种教育途径,开展系列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升心理健康水平。面向全体开展心理辅导,针对少数开展个体咨询,重视学生潜能开发。

(四)统筹规划,建立社区心理服务站点

心理健康服务已纳入社区公共服务范畴,配备功能完善的社区心理服务站点和专职心理社工开展心理服务。一是聘请专家为居民讲解心理知识,提高社区居民对精神健康知识的认知度。二是有效开展个案辅导,有针对性地为居民的心理问题和情绪困扰等提供心理咨询。三是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缓解社区居民的心理压力,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同时,为社区特殊需要人员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进行心理跟踪监测,提供心理危机干预。

(五)聚集资源,建成健心公共服务体系

大力培养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精神卫生工作者等,分层开展健康教育和精神卫生。社会工作者是指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残障康复、优抚安置、医疗卫生、青少年服务、司法矫治等社会服务机构中,从事专门性社会服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咨询师是指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精神卫生工作者是指研究精神疾病的预防、医疗和康复的专业人员。

(六)创新形式,广泛开展全民健心活动

结合实际,创新载体,丰富形式,扎实开展全民健心活动,推进社会健康和谐。一是要通过宣传展板、宣传橱窗、宣传资料、现场咨询等形式,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二是聘请高校心理专家、著名学者,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传授心理调适方法,解析心理异常现象。三是开展心理辅导和咨询,通过个别咨询、团体辅导活动、心理行为训练、书信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向居民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

总之,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力,是幸福快乐的基础,是社会和谐的象征。健康既需要健身,也需要健心。科学健身,才能促进全民健心;调控心理,更能促进全民健身。

[ 参 考 文 献 ]

[1] 肖汉仕.全民健心的必要性、途径及功能研究[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1,(3):208-211.

[2] 燕国材.论心理素质及其教育[J].云梦学刊,2000,(3):71-75.

[3] 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Z].2011-2-15.

精神心理健康的特点篇5

关键词:老年睡眠; 精神健康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一种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完好状态,可以理解为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三维组合[1]。由于全球人口的老龄化,1993年WHO提出“健康老龄化”“科学为健康老龄化服务”的宏伟目标,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精神健康和社会经济状况密切相关的。如何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已提到议事日程上,国内外学者针对老年睡眠及精神健康方面展开了积极的探索和研究。现综述如下。

1 老年睡眠的研究现状

1.1 老年睡眠的特点健康的睡眠,是指能完全解除身心疲劳并能使身心恢复到次日所需能量的睡眠。老年人相对青年时期而言,由于身体生理病理等原因睡眠质量会有所下降,其特点为:①睡眠时间缩短。有资料表明[2], 65岁以上的老人,就寝时间虽平均为9 h,但实际睡眠时间平均约7 h;② 夜间易受内外因素的干扰,睡眠变得断断续续;③浅睡眠期增多,而深睡眠期减少,65岁左右的老年人深睡眠期约占睡眠时间的10%以下,75岁左右的老年人深睡眠基本消失。年龄越大,睡眠越浅;④容易早醒,睡眠趋向早睡早起。

1.2 老年人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纪芳等[3]

系统地阐述了睡眠和睡眠障碍的有关知识,首先睡眠障碍是指睡眠总量的减少及质量下降而言,并非仅失眠,还包括睡眠过程中的异常体验或行为,并指出造成睡眠障碍的原因有许多,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精神或心理因素,又称内因性失眠或心理生理性失眠,如惧怕失眠、期待、自责等等均可使情绪一直处于慢性唤醒状态而致睡眠障碍。第二、环境因素:又称外因性失眠或环境性失眠。如搬家、出差、住院、光线过强等。第三、年龄因素:老年人因白天活动减少,打瞌睡,精神紧张度下降,致正相睡眠也称慢波睡眠或非眼快动睡眠(NREM-No Rapid Eye Sleep)及异相睡眠也称快波睡眠或快动眼睡眠(REM-Rapid Eye Movements)均减少,使睡眠-觉醒周期缩短。睡眠位相提前,容易早睡早起,易患位相综合征。第四、疾病因素:机体重要脏器疾患及精神疾病均可引起睡眠障碍。第五、药源性睡眠障碍:凡能影响中枢递质,使睡眠-觉醒节律发生改变的药物,均可引起药源性睡眠障碍。第六、夜班引起的睡眠障碍、不良的睡眠卫生习惯以及乘飞机旅行引起的时差性睡眠障碍等等。关于老年人睡眠质量的调查,有学者[4]采用老年人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人口统计学资料、家庭关系、身体状况等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AQI)调查被试的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的使用情况及日间功能等。结果显示影响老年人睡眠质量的主要生理因素是夜间如厕、夜间易醒早醒、再入睡困难打鼾等。其次疼痛不适、发冷、发热、做恶梦等生理不适也影响其睡眠质量。Ersser S等[5]调查了在普通医院和家庭病房的老年人的睡眠情况后指出在这两种居住环境条件下主要影响睡眠的原因是:夜间频繁去卫生间、嘈杂的噪音、身体的疼痛及不适等,并且强调指出干扰睡眠不仅能影响人的健康而且妨碍老年人疾病的恢复。

1.3 老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老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leep apnea sydney,SAS)是一组于睡眠期间反复发作的低氧、高碳酸血症、酸血症,可引起心脑等多器官损害的临床综合征。SAS是具有一定潜在危害的老年人常见疾病,患病率高,合并症多,易发生夜间病情恶化及夜间猝死。有资料表明[6,7] ,65岁以上的老人半数以上的人有睡眠障碍,SAS的发病率高达20%以上,并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2 老年人精神健康及相关因素分析的研究现状

2.1 老年精神健康认识得到提高近年来,随着心理卫生工作发展迅速,老年人口的健康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老年人的物质生活质量提高以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老年人的精神生活质量,老年精神健康方面的研究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态势[8]。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的老年人可以接受“心理障碍”的诊断,而不能接受“精神障碍”的诊断,误以为前者较轻。实际上“心理”与“精神”是同义语,“心理健康”就是“精神健康”是指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的,包括心理过程和个体心理特征的正常,其涵义为[9]:①个体心理活动内部一致,知情意心理过程协调;②个体心理活动与外部环境统一,表现一致,即主观反映与客观现实相符;③个体与环境协调,人际关系和谐;④人格健全,个性心理特征相对稳定。

2.2 老年精神健康状况的调查范围逐渐扩大目前,我国老年人的精神健康状况调查的范围不断扩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人群年龄分布扩大。据统计[10] ,长寿老年人会越来越多,男性平均寿命75.2岁,女性则为79.8岁,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探讨高龄老人心理健康状况更加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②人群地域分布扩大。自从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老龄化作为一个战略目标后,各国老年学家均为此目标而努力。我国老年精神健康调查从以往的城市老年人群逐渐扩展到农村老年人群,这也是由于我国3/4老年人在农村的现状决定的,邱莲[11]随机抽取广东农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175人,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问卷调查,并与城市退休老人的心理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农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城市老年人,且心理问题突出;③人群区域分布广泛。傅素芬等[12]随机选取杭州市居民区60岁以上的老人440名,采用纽芬兰主观幸福度量表,SCL-90及生活事件评价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社区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及心理健康水平,并分析影响老年人幸福感及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吴振云等[13]采用自编老年心理健康问卷,评定441例年龄55~106岁集中养老者和1 010例年龄55~96岁北京城区居家养老者,结果显示居家养老者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于集中养老者;④特殊人群调查增多。随着现代生活的不断变革,老年人群中分化出许多特殊的群体,比如高学历老人、“空巢”老人、富商家庭的老人等等,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同样也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也为我国老年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全面的科学的依据。

2.3 影响老年精神状况的因素老年人的精神健康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一般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2.3.1 老年人口学特征(年龄、性别、婚姻、文化程度、职业)和健康状况、患病数、生活事件以及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蒋伯均等[14]在上海黄浦区某社区北片、南片分别抽取1 448名和1 267名老年人,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老年人心身健康调查表心理状况有关因素分析结果城市老年人心理卫生问题的发生和性别、婚姻状态、居住情况、心情不好时是否有人或找人倾诉无关,而和年龄增长、文化程度低、医疗费用占收入比率高、月人均收入低、对经济情况感觉不满意有关。邱莲[11]随机抽取广东农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175人,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问卷调查,并与城市退休老人的心理状况进行比较分析,调查中SCL-90各症状因子的问题检出率分别为躯体化13.14%,强迫11.11%,人际敏感9.14%,抑郁15.42%,焦虑敌意8.33%,恐怖5.56%,偏执6.85%,精神病性5.71%,其他3.12%。至少在一项以上阳性症状因子的农村老人83人,占样本总数的47.42%,而城市离退休老年人仅占32.14%,结果显示农村老年人比城市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差,有其复杂的社会心理因素,包括文化程度偏低、生活条件艰苦、生活方式缺乏科学性、对健康缺乏正确的认识随儿不随女的传统养老观念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对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产生影响。

转贴于

2.3.2 老年人的自我评估以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自我评估主要包括各种满意度有生活满意度、经济满意度、健康满意度、夫妻关系和子女关系满意度。这些满意度既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有时由于情绪、心境等影响,会产生认知偏差,使满意度降低,对此应给予客观的分析。陈天勇等[15]以老年心理健康问卷为评定工具,对424名高中以上受教育程度的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心理健康状况与各种满意度指标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其中,健康、睡眠、夫妻关系、子女关系、人际关系和文体活动的满意度与心理健康的各项因子分和总分相关更为密切。

2.3.3 体育锻炼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邢翠珍[16]

使用临床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了53例长期进行健康锻炼的老年人心理状态,并与59例不参加健康锻炼的老年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健康锻炼组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和精神性等因子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调查结果显示有规律的健身锻炼可显著地改善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3 老年人睡眠与精神健康相关性研究

目前关于老年人睡眠与精神健康的相关性研究不多,代表性的研究有徐继梅[17]使用睡眠状态自量表(SRS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社区老年人41例。结果与SCL-90间具有正相关的因子有SRSS总分与强迫、抑郁、焦虑、敌对、阳性项目、SCL-90总分;失眠后反刍与抑郁、焦虑、敌对、偏执、SCL-90总分;睡眠不稳与阳性均分;早醒与强迫、抑郁与焦虑;药物与抑郁、焦虑、SCL-90总分。其结论为老年人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与睡眠障碍互相影响,提示对抑郁焦虑伴随的睡眠障碍可使用抗抑郁、焦虑药及认知治疗。注意睡眠卫生可以改善老年人心理健康,增进心理健康也会改善睡眠。

在日本也有老年人睡眠与精神健康相关性研究。Tanaka H等[18]针对日本国内1/5的日本人、1/3的日本老人正忍受失眠的现状开展了关于日本老年人睡眠健康、生活方式及精神健康的研究,结果表明睡眠健康有助于心理健康,同时精神健康及身体健康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4 老年睡眠及精神健康研究的展望

21世纪是老年人的世纪,老年健康的研究工作必然会加强,许多学者势必在良好的科学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求理论知识的完善、探索老年人健康之路。①进一步开展老年人睡眠及精神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健康睡眠进社区”,在全社会形成“关爱健康睡眠”“关注老年人精神健康”的良好氛围;② 进一步完善评估方法,因人而宜地开展健康调查,选择合适的心理健康问卷或量表;③进一步拓展老年人睡眠及精神健康状况研究的空间。如不同生活方式下、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老年人睡眠及精神健康状况的比较;不同民族、不同行为方式对老年人睡眠及精神健康状况的影响等等;④进一步完善现有的调查研究,逐步形成知识理论体系;⑤进一步扩展被研究对象,例如对已调查的对象的连续纵向的跟踪研究;对青年人群的心理发展的随访探讨及其老年后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等,开展前瞻性研究。

总之,保证老年人的睡眠及精神健康,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实现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拥有积极健康的老年生活,是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李鲁.社会医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

[2]钱慧忠,陈树林,王义强,等.老年人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 ,8(1):76.

[3]纪芳,张立亮. 睡眠及睡眠障碍[J].山东精神医学,1998,11(4):57.

[4]刘贤臣.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6,29(2):103.

[5]Ersser S ,Wiles A ,Taylor H,et al. The sleep of older people in hospital and nuring homes[J].J Clin Nurs,1999, Jul:8(4):360.

[6]Arakawa M,Tanaka H,Toguchi H,et al. Comparative study on sleep health and lifestyle of the elderly in the urban areas and suburbs of Okinawa.Psychiatry Clin[J].Neurosci,2002, Jun:56(3):245.

[7]Tanaka H,Taira K,Arakawa M ,et al. Short nap and exercise improve sleep quality and mental health in the elderly[J].Psychiatry Clin Neurosci,2002,Jun;56(3):233.

[8]刘欣,徐海波.15年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总结[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2):124.

[9]吴振云.老年心理健康的内涵、评估和研究概况[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3,23(12):799.

[10]梅锦荣.老年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5,3(4):193.

[11]邱莲.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3,23(8):517.

[12]傅素芬,陈树林,骆宏,等.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及相关因素的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3):169.

[13]吴振云,李娟,许淑莲. 不同养老方式下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3,23(11):713.

[14]蒋伯均,周建军,宿飞,等. 上海市黄浦区某社区城市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5,19(2):26.

[15]陈天勇,李德明,李贵芸. 高学历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11):742.

[16]邢翠珍.健身锻炼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4,8(21):4229.

精神心理健康的特点篇6

关于世界精神卫生日你应当知道的几个小知识

节日由来

1991年,尼泊尔提交了第一份关于“世界精神卫生日”活动的报告。1992年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发起“世界精神卫生日”活动,世界卫生组织确定每年的10月10日为“世界精神卫生日”。随后的十多年里,许多国家参与进来,将每年的10月10日作为特殊的日子:提高公众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分享科学有效的疾病知识,消除公众的偏见。

中国首次参与

2000年,中国卫生部第一次在精神卫生日组织开展大规模活动,宣传精神卫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不同人群精神卫生健康的关注点

都市白领:工作紧张;离婚人士:心灵创伤;贫困家庭:生活压力;商界精英:事业受挫;莘莘学子:考试重负;青少年:网瘾;独生子女:适应障碍;投资人士:心理失衡;弱势群体:失去信心;中老年人:缺少关爱

世界精神卫生日广告

1、沟通理解关爱,心理和谐健康

2、开展精神卫生宣传活动,普及精神疾病防治知识

3、营造宽松生存环境,构建美好和谐社会

4、提倡心理咨询,促进精神健康

5、真正的健康是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健康

6、微笑是一种境界,微笑是一种态度,更是人生最好的名片

7、争创精神文明,建立美好家园

8、健康体魄+健康心理=美好人生

9、快乐心情,健康行为

1 0、关注儿童青少年精神健康,快乐心情,健康行为。

ll、心身健康,幸福一生

1 2、健身健心,你我同行

1 3、理解关爱呵护,人人享有健康

1 4、家庭是幸福的港湾,是社会基本的单元

1 5、宽容理解博爱,追求理想

精神卫生日通用宣传标语及口号

1、身心健康?幸福一生

2、健身健心?你我同行

3、沟通理解关爱?心理和谐健康

4、承担共同责任,促进精神健康

5、绿色丝带映阳光,携手追求心健康

6、精神卫生系万家,健康和谐你我他

7、重视精神卫生,建设和谐社会

8、人人关注精神卫生,家家享受幸福生活

9、心健康,身和谐()

10、给心灵一份呵护,让生命无限美好

11、消除偏见歧视,关注精神健康

精神心理健康的特点篇7

【关键词】 住院;精神病;健康教育

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受多种因素影响,发生暴力行为的几率较高,给患者和被攻击者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而整体护理的开展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己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1]。目前,对精神病的治疗仍以传统的治疗,即药物治疗为主,目的是控制精神症状。我科于2005年开始对精神病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对其进行健康教育,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住我院精神科两个男病区和两个女病区的患者。诊断均符合国际精神疾病分类第10版关于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2]。实验组80例,其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24~59岁,平均38.89岁,病程1.5~8年。精神分裂症47例,情感性精神障碍21例,其他精神病12例,对照组80例,男41例,女39例,年龄25~60岁,平均38.74岁,病程1.5~7年,精神分裂症46例,情感性精神障碍27例,其他精神病7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临床疾病分类经统计学分析后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实验组采用药物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方法,而对照组仅采用药物治疗的方法。

1.2.2 健康教育的内容 主要是加强心理健康、病房组织管理、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宣教。健康教育的方式:以上健康教育的内容我们编写了小册子分发给患者及家属,在病房内粘贴宣传画,定期更换内容进行讲解,让恢复期的患者与患者进行沟通,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采用集体讲课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帮助患者认识所患疾病的性质及预后情况,组织患者座谈,每周考查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情况及不良行为的改变情况,并结合奖励手段给予奖励和强化。

1.2.3 治疗效果的评定 由2名经验丰富的主管护师对所有入组患者进行NOSIE评分,时间为入院时,即治疗前、治疗4周末、8周末和12周末进行评定。

1.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t检验。

2 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评分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于治疗4周末和8周末时,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结果出现了显著性差异(P

3 讨论

3.1 健康教育是以全体人民为对象,通过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以及与健康密切相关的知识教育,改变不利于健康的各种行为习惯,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使人人都具有自我保健能力,进而达到精神、身体、社交等方面保持健全的状态[3]。

3.2 建立良好的治疗性关系是精神患者健康教育的基础。治疗性关系是指护理人员以帮助患者为目的所建立起来的专业性关系,可以达到治疗性的结果,被认为是精神科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4]。精神科护士和首次住院的患者接触,护士要根据每位患者的病情,灵活掌握时机,运用沟通技巧。首先主动给患者以关心的信息,如介绍环境、自我介绍以减少患者的不安,建立信任感,患者信任护士,才会放松心理警戒,暴露思想,愿意接受护士的引导。

3.3 由于精神疾病患者与其他疾病患者相比有其特殊性,所以对精神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也有别于其他科的健康教育。在宣教病因、药物作用及副作用时应有所侧重,如在宣教病因时,应重点介绍情绪因素和个性特点对疾病的影响,并鼓励患者培养积极乐观的个性,稳定的情绪,以利于病情的好转及预防复发;在宣教药物的副作用时,应重点介绍最常见并且是通过患者自己的注意可以避免或减轻的副作用,如:口干、便秘、性低血压等。在精神科病房中,较常采用保护性约束、安全检查、强制性治疗等措施,在进行健康教育时应给患者及家属解释清楚,以取得支持与合作,否则可能引起患者及家属的不满,甚至会发生医疗纠纷[5]。在护士帮助患者了解自我,适应角色的转换,促进疾病的康复中收到一定的效果。对康复期患者维持健康的自我认识、与家属的沟通和指导更能体现现代护理观念贯穿于护理工作中。

参 考 文 献

[1] 蒋冬梅.病人健康教育指导.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329.

[2] 杨德森.基础精神医学.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742.

[3] 韦丹.健康教育在精神科的应用.华夏医学,2002,15(5):663-664.

精神心理健康的特点篇8

作者:杨丽娜 佟丽娜 尹辉 韩冷 朱妍

【关键词】 精神科护士 心理压力 心理健康

由于精神科的工作特性,给护士带来了严重的心理压力。因此,具备良好的身心健康,以良好的状态对待每一天的工作,自身的健康与自我调适十分重要。现总结概括如下。

1 社会压力

由于历史的原因,社会及医学界内部对精神病及精神医学存在一定的偏见和歧视,社会缺乏对精神科护理工作的支持和理解,许多人瞧不起精神科护士,与“疯子”打交道没前途。

2 护理对象的特殊性

精神科护理是一项特殊的护理工作,它所服务的对象是心理障碍,缺乏自知力,缺乏理智,大脑机能失调,言语紊乱,不能配合治疗,甚至拒绝治疗或干扰护理工作的精神患者,护士在护理这些患者时心身的付出要大得多

3 工作环境的封闭性

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外部条件。

精神科病房多采用无陪床人封闭式病房的管理方式,精神科护士在工作期间都是与思维贫乏、情感淡漠的精神患者在一起,很少能与其进行有效的心理沟通,长期在不良的环境中工作,将严重影响人的心理健康。

4 护理工作的危险性

精神科护理工作面对的缺乏自知力,缺乏理智的群体,攻击伤人难以预料。精神疾病患者暴力行为发生率约为一般人的10倍,护理人员心理始终处于紧张状态。

5 护理工作的繁重性

精神科护士人员少,工作量大,担心出现差错事故。护士的岗位不在护士站或办公室,而在一级护理患者身边,每15-30分钟巡视病房一次。夜班护士必须精力充沛,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警惕性,否则可能发生冲动、毁物、自伤、互伤、自杀、外逃等事件,甚至被患者伤害。

6 对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的影响

有过重的心理压力,可能长期或频繁发作烦闷、失眠、暴躁、易怒、空虚、无故悲伤和失落感,若带着这样的情绪和状态来面对患者,无论从职业道德和职业法规上都是绝对不允许的。因此,为了保持心理健康,精神科护士应学会心理自我调适。心理健康的自我调适对提高精神科护士的整体健康水平和护理工作质量都是十分必要的。

心理调适

1)保持健康的情绪

热爱护理工作,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向往美好未来。正确认识自我、人生和社会,接受现实的自我,心胸豁达,乐观。健康的情绪在护理工作中近因效应是多方面的,它既是得社会和护患诸关系中的反馈信息以改进工作,又有利于强化护士的心理素养。

2)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缓解心理压力善于面对现实,接受挑战,掌握自己的优缺点,努力去适应工作环境,提高自己对专业环境的心理承受能力

3)加强护患沟通

必须注重与患者的交流技巧。护士要熟悉病历,了解病情和患者的特点,便于接触患者,与患者交流。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信仰及价值观等。对患者要守信用,不答应办不到的事或任意哄骗患者,以免患者因受到欺骗感到受辱而出现攻击行为

4)科学的生活方式

丰富的业余生活是消除身心疲劳的佳策,而单调的生活是形成许多疾病的原因,学会在繁忙中求得休息,下班后要保证丰富的营养物质的摄取和充足的睡眠。综上所述,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品质优良是护理质量的保障。护士要保持和形成健康心理,就应从自我做起,努力追求一种对自己充满自信,对事业和生活充满信心,对他人充满理解,对社会主动适应,从而使身心健康发展。

参 考 文 献

[1]陈维梅.关于暴力行为的理论[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90,17(2):139.

[2]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第4版.807.

精神心理健康的特点篇9

一、指导原则

精神卫生工作要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点干预、广泛覆盖、依法管理”的原则,建立“政府领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探索符合我国实际的精神卫生工作发展思路,建立健全精神卫生服务网络,把防治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社区和基层。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资的模式,保障精神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开展;加强重点精神疾病的治疗与康复,突出重点人群的心理行为问题干预,努力开展精神疾病患者救治救助,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预防和减少精神障碍的发生,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卫生服务的需求;建立健全精神卫生的法律法规;加强精神卫生工作队伍建设和科研工作。

二、工作目标

按照卫生部、民政部、公安部、中国残联《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0年)》确立的工作目标,普通人群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年达到30%,2010年达到50%;儿童和青少年精神疾病和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2010年降到12%;精神分裂症治疗率*年达到50%,2010年达到60%;精神疾病治疗与康复工作覆盖人口*年达到4亿人,2010年达到8亿人。

三、组织领导

(一)落实政府责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建立部门协调工作制度,把精神卫生工作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政府议事日程,根据本地区实际,提出精神卫生工作目标,统筹规划,采取措施,抓好落实。要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精神卫生工作需要安排必要的工作经费,落实对精神卫生机构的补助政策。要进一步完善有利于精神卫生工作的税收优惠政策和物价政策,研究制订鼓励单位、团体和个人资助精神疾病防治工作的办法,鼓励社会资源投向精神疾病的防治工作。

(二)加强分工协作。卫生、民政、公安、教育、司法、残联、共青团、妇联、老龄委等部门、单位和团体要针对日益突出的精神卫生问题,在各自职责范围内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并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卫生部门所属精神卫生机构要承担精神疾病患者的救治任务,调整现有精神卫生机构的服务方向和重点,提高治疗与康复水平。民政部门所属精神卫生机构要承担在服役期间患精神疾病复员、退伍军人的救治任务,并及时收容和治疗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和抚养人的精神疾病患者。公安机关要了解掌握本地区内可能肇事肇祸精神疾病患者的有关情况,督促家属落实日常监管和治疗措施,对严重肇事肇祸精神疾病患者实施强制治疗,安康医院负责做好治疗工作;没有安康医院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尽快建立。司法部门要结合监管场所的医疗卫生工作,做好被监管人员精神疾病的治疗与康复工作。

(三)营造社会氛围。大力开展经常性精神卫生知识宣传工作,围绕每年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积极开展精神卫生知识宣传和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提高人民群众的心理健康水平,消除社会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偏见。

四、重点人群心理行为干预

(一)重视儿童和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预防和干预。加强对学校教师、班主任、校医等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精神卫生知识培训,提高早期发现儿童和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能力。依靠学校现有工作队伍和网络,在心理健康教育和精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针对不同年龄儿童和青少年的特点,开展心理

健康教育(包括技能训练)与咨询服务,为儿童和青少年提供心理指导和帮助。

(二)加强妇女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研究和干预。维护有精神疾病和不良心理行为问题的妇女的权益,加强妇女孕产期心理健康保健和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的识别及处理工作,降低其产前、产后不良心理反应发生率;做好妇女更年期心理健康咨询和指导工作。加强农村妇女心理行为问题的多学科研究,开展针对农村妇女的心理健康咨询和危机干预服务,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农村妇女精神疾病患病率。

(三)开展老年心理健康宣传和精神疾病干预。利用现有精神卫生资源,建立老年性痴呆干预网络,普及老年性痴呆和抑郁等精神疾病的预防知识,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并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四)加强救灾工作中的精神卫生救援。加快制订灾后精神卫生救援预案,从组织、人员和措施上提供保证,降低灾后精神疾病患病率。积极开展重大灾害后受灾人群心理干预和心理应激救援工作,评估受灾人群的精神卫生需求,确定灾后心理卫生干预的重点人群,提供电话咨询、门诊治疗等危机干预服务。

(五)开展职业人群和被监管人群的精神卫生工作。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别职业人群的具体情况制订适宜计划,疏导和缓解职工因工作、家庭生活等带来的压力。把被监管人员的精神卫生工作纳入本地区精神卫生工作计划,加强对公安机关监管民警,监狱、劳教部门民警和医护人员的精神卫生知识培训,

根据被监管人员精神卫生流行病学特点,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被监管人员开展心理治疗和心理矫

正工作。

五、加强精神疾病的治疗与康复工作

(一)建立健全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和网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根据区域卫生发展规划,统筹规划本地

区现有各级各类精神卫生机构,明确功能定位,实现资源整合。要按照精神卫生机构为主体,综合医院

精神科为辅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精神疾病社区康复机构为依托的原则,建立健全精神卫生服务体和网络。尚未建立精神卫生机构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尽快建立,各市(地)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专门机构或指定综合医院承担本地区精神疾病和心理行为问题的预防、治疗与康复以及技术指导与培训工作。

(二)加强社区和农村精神卫生工作。各地区要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在精神疾病患者治疗与康复中的作用,根据实际情况在社区建立精神康复机构,并纳入社会福利发展计划。要充分发挥各级残联的优势,与卫生部门共同推广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精神疾病治疗与康复模式,完善医疗转诊制度,帮助精神疾病患者早日康复。要加强基层卫生人员的培训,普及心理健康和精神疾病防治知识,提高农村卫生机构精神疾病急救水平。

(三)加强重点精神疾病的治疗与康复工作。要采取措施为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及双相情感障碍、老年性痴呆和抑郁等重点精神疾病患者提供适当的治疗与康复服务。加强精神疾病药品的管理和供给工作,积极开展以药物为主的综合治疗,不断提高治疗与康复水平。对精神疾病患者被关锁(以无理的办法限

制其人身自由)情况进行普查摸底,从治疗、看护、资助等方面制订可行的解锁方案,积极进行监护治疗

和定期随访。逐步提高精神疾病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其回归社会。把精神疾病患者中的贫困人群纳入医疗救助范围予以救助。

六、加快精神卫生工作队伍建设步伐

(一)逐步建立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认定制度。卫生部要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研究建立心理治疗与咨询的执业资格制度,加强对从事心理治疗与咨询工作人员的执业准入管理。心理治疗与咨询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接受专业教育,上岗后要保证必要的专业进修时间,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二)加强人才培养和教育工作。要加强医学院校在校学生、现有精神专科和非精神卫生专业医护人员以及其他从事精神卫生工作人员的精神卫生知识的培训,提高对常见精神疾病的早期识别和有效处理的能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加强精神卫生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职业纪律和医学伦理学教育,增强法制观念和

服务意识。改善精神卫生工作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促进精神卫生工作队伍的发展。

七、加强精神卫生科研和疾病监测工作

重视和支持精神卫生的科学研究,积极鼓励把科研成果应用于防治工作实践,开展各种形式的国内外学术、人员交流与科研合作,提高我国精神卫生工作的整体水平。完善精神疾病信息监测网络,加强监测工作,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开展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及时掌握精神疾病流行情况和发展趋势。

精神心理健康的特点篇10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个性特征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mental health state and personality of schizophrenia patients’ relatives. methods 60 schizophrenia patients’ relatives from kangning hospital were tested by symptom checklist 90 (scl-90) and 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epq). results  (1)schizophrenia patients’ relatives’ total scores  and scores of all  subscales of scl-90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national norm (p<0.01,p<0.05). (2) the depression, photic anxiety, somatization, and obsessive-compulsive factors and total scores of  scl-90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female than those in male families(p<0.01, p<0.05). (3) there wer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all factor scores of scl-90 and epq (p<0.01, p<0.05). conclusion the mental health state of schizophrenia patients’ relatives i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normal, which is due to the poor personality

【key words】 schizophrenia; patients’ relatives;mental health;personality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最常见的重性精神病之一,患者家属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其心理健康水平广受关注。精神分裂症作为应激源,不近给家属带来了经济压力,社会对病人的偏见和歧视,以及患者工作能力丧失, 均使大部分家庭承受更大的压力和痛苦[1]。但此类研究结果不一。此外,对患者家属的个性特征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的探讨,尚不多见。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水平及人格特征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心理健康与人格特征间关系,有利于提高患者家属的心理健水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预后和康复,亦有积极作用,故开展本研究。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取2009年1月20010年12月在山东省荣成市康宁医院住院就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60例。均为患者的一级家属或配偶。其中男30 例, 女30 例;年龄: 25~ 62岁,平均年龄 (39. 2±7.6) 岁。家属与患者的关系为,患者父母26例, 系患者子女17例, 系患者配偶8例, 系患者兄妹9 例。

        1.2 入组标准

        (1) 患者经2 名主治医师诊断,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及诊断标准》(ccmd- 3) 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2) 家属年龄≥16岁, 近期除患者患病外无其他重大生活事件史, 无精神病史、无重大或慢性躯体疾病史。

        1.3 工具和方法

        1.3.1 工具

        症状自评量表(scl-90)[2]:该量表包括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共90 个条目。按5级记分,1~5 分分别表示无症状、轻度、中度、相当重、严重;心理问题判定标准:scl-90 总分大于160 ,或阳性项目数大于 43 ,或任一因子分大于 2 分,可考虑筛查阳性,提示可能有比较明显的心理问题。

        艾森克个性问卷(epq)[2]:包括85道题目,包括三个分量表(e、n、p)和一个效度分量表(l)。e为内外向,n为神经质, p为精神质,l为测谎。

        1.3.2 方法:随机抽取被试。采用定式问卷,统一指导语和填表方法,由被试独立完成问卷。填表前与患者家属进行必要的解释,消除其顾虑。如不能理解题意,应予以解释,征得同意后现场填写问卷。问卷当场收回,与全国常模比较。

        1.4 统计分析:    在spss12.0上建立数据库,统计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scl- 90 因子分与全国常模[]比较显示,其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和总分都明显高于国内常模( p<0.01);强迫和人际关系敏感与常模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p<0.05)。见表1。

        表1 scl- 90因子分与国内常模比较 (x±s )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家属阳性总分,各因子分均高于国内常模,表明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受到影响。其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偏执、恐怖和精神病性得分,以及强迫和人际关系敏感得分高于国内常模,与患者预后不佳、复发率高有关,这些事件给家属的生活带来消极影响[3-4]。本研究对象平均39.2岁。他们不仅要照顾患者,还要忙于工作学习,并且承担其它的家庭责任,承受着较重的经济压力与心理负担,导致其心理经常处理应激状态,引起睡眠障碍和躯体化症状。目前社会对精神分裂症仍存在一定的偏见,家属难免会产生自卑和羞怯之感,并且对患者能否康复,在求学、择业、婚姻、社交等方面是否会受到歧视也有顾虑。慢性的心理压力使其感到恐惧、孤独、紧张不安,或躯体不适、睡眠障碍。久而久之,部分患者家属则会出现偏执、强迫、敌对等心理倾向[5]。

        女性家属在躯体化、抑郁、恐怖、强迫因子及总分显著高于男性。女性由于承载较多的社会角色,作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属,其经济和心理的压力均较高,并由于存在一定的生物易感性,所以更易出现躯体不适,情绪悲观沮丧,或紧张不安。部分患者则可能出现强迫观念或行为。从而导致使其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性家属,并可能影响其工作效率,以及对生活的兴趣和热情[6-7]。

        患者家属的scl-90各因子与人格特征相关分析显示,神经质n分和scl-90各因子分存在显著正相关。此分高者容易产生抑郁、焦虑、易怒、强迫、人际冲突,该维度高分者具有交感神经过度活跃的特点,感觉阈限较低,敏感性高,易出现人际关系敏感,恐惧,躯体化等心理问题。精神质p分与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有显著正相关。高分表示行为孤僻,情感冷漠,好斗,喜欢干奇特的事且不顾危险,适应外部环境困难。本研究显示,精神质和神经质与患者家属心理症状分呈显著的正相关,显示精神质倾向愈明显,情绪愈倾向于不稳定或情绪状态不佳,其心理健康状况愈差。掩饰性与心理健康呈负相关,显示患者家属掩饰性低,合作、直率或是社会化不成熟[8]。

        本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水平与人格特征存在一定关系,除了患者患病和经济压力以及社会歧视影响,家属的人格特点也导致了心理问题的出现。当然,不排除患者亲属存在一定的遗传素质基础。因而,应对精神分裂患者家属个性特征进行调查分析,并进行必要的心理咨询及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家属心理健康水平,改善对患者的社会支持,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及社会适应[9-10]。参考文献

[1]李梅香,李宁,马振武.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调查及对策[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4):430-431

[3]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第二版.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8-27

[4]范卫星,张载福,杨致蓉。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控制感、家庭环境及心理健康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0,,2(3):294-296

[5]孙凤环,李玉鸿。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状况调查[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1):18-20

[6]张彩珍,江长旺.首发与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态的调查。现代中西医结合杂,2008,17(36):5669-5670

[7]赵向辉,马淑香.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家属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及不同家庭成员对比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20):136-138

[8]沈涛,周荣山,孙燕.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的调查[j].精神医学杂志,2010,23(1):49-51

[9]李红丽,吴江颖。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状况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7):4047-4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