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化十篇

时间:2023-04-06 11:17:40

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篇1

1.精神文化活动居民参与度分析

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更加宽裕,精神文化生活也变的更加殷实,精神文化产品的种类也层出不穷,调查研究发现在众多精神文化产品方面,上网、看书阅读、看电影及看电视是比较大众化的娱乐活动,参与度为60%,其中上网的比重领跑各个活动,占比23%,看书、阅读看电影、电视剧的比例差异不大,略高于10%,部分居民在闲暇时间还选择了旅游、健身和玩电子游戏。

2.北京市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满意度分析

对于以上主流精神文化产品,居民的的整体评价如何、文化产品之间有何差异,对数量、种类和内容的评价又如何?以下将对各个精神文化产品进行具体分析,通过不同产品的横向对比、不同评价等级的纵向对比以及不同维度的对比,来多角度的分析产品的现状及提升的方向。经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对各类精神文化产品的整体满意度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在各个产品中给出“一般”评价的占比均最高,好评率超过40%的有报纸期刊、演出、运动健身、旅游。在数量评价中给予“好评”较多的是电视、电影、旅游、网络文化产品;在种类上给予“好评”较多的是电视、电影、报纸期刊;在内容品质上给予“好评”和给予“差评”的人数占比都很多,说明对于文化品质的满意度争议很大。

3.精神文化产品满意度回归分析

下文将从量化上指出各维度指标的提升对整体满意度的提升效果,是对上出的补充。现在我们以精神文化产品的数量、种类、内容及品质为自变量,以某种文化产品整体满意度评价为因变量,研究3个自变量是如何影响因变量的。下面展示的精神文化产品回归方程系数表,是通过逐步回归的方法处理得到的常数、变量系数及两者的显著性水平。在精神文化活动中,x1代表“数量”,x2代表“种类”,x3代表“内容”。由于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为1~5,因变量的取值范围也在1~5,比较第三列可知,在精神文化活动数量上还需要增加的是电影、报纸书刊、运动健身;比较第四列,活动种类还需要继续扩展的是电视、演出(相声、小品)、运动健身、旅游以及网络文化产品这5项;第五列给出的内容品质系数,除了演出以外显示所有的精神文化产品在内容品质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对于提升居民文化产品整体满意度来说,作用效果比较明显的电视的内容,电影的内容、数量,报纸书刊的内容、种类,演出的数量、种类,运动健身的内容、种类、数量,旅游的内容、种类,网络产品的内容、种类。

二、结语

精神文化篇2

“电影理论是作为一种文化对电影现象进行阐释的,它需要有独立的品格,独立的思考和批评的精神。”这是梁天明在他刚问世的电影理论专著《电影文化精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扉页上的题辞。这段话耐人寻味。90年代的人文风景线,有一个显著的时代特征,这就是:无论哪一种艺术,在总体上无不融汇于市场,又兴亡于市场。在向市场转型的大众文化语境里,电影理论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它所扮演的角色渐趋分化,或则充当大众流行品味的附庸者而随波逐流,或则坚持社会理想和美学原则,成为大众文化的引领者而锐意开拓。正因为此,我对面前这部独具理论个性和魅力的33万字的电影理论专著《电影文化精神》情有独钟,特别珍爱。 电影文化精神,无论从哪里讲都可谓是一个博大而精深的课题。除钟惦辈、陈荒煤、梅朵、罗艺军等一些电影理论界的巨晕外,目前似乎无人问津。所以,当两年前,天明告诉我他正在撰写这一题目时,我在感佩他的胆识和勇气之余,也不免为之担心和疑虑。虽然电影作为社会文化的表征及其美学意蕴,已受到普遍关注,但时过境迁,商潮骤起,理论的园地日渐荒芜,批评的话语难觅其应有的文化位置。 两年后的今天,我手捧梁天明这本沉甸甸的电影理论专著时,不禁感慨万千:有志者,事竟成。静夜灯下品读,字里行间,浸渗着这位青年理论家独立不羁的理论个性和弥足珍贵的关注现实、关注创作、如痴如迷、锲而不舍的学习热情。著名美学家王朝闻先生曾说:‘研究工作是一种科学工作。有研究个性的独特性,才有可能形成研究成果的个性和魅力。” 《电影文化精神》是梁天明具有个性和魅力的研究成果,它从文化学的角度对中国电影作了通盘考察和细致研究,立意深邃,高屋建瓶,具有一种对电影领域的宏观观照的态势。在第一部分“电影论”中,电影本体的技术层面和电影影像的生活层面被纳人纵观电影历史的文化眼光和辩证思考的睿智的哲学意识之中,于是我们看到那些记录着作者对中国电影的思考,其中不乏宝贵的规律性的阐述和洞见。例如电影艺术全面趋向“多元与复合”的命题,在传统的观念“禁锢”面前,作者着眼世界文化的大趋势,精辟说明了“中国电影是在中西文化冲突下的特殊文化形态,这构成了20世纪中国电影文化最深刻的矛盾:试图超越自身文化去接受西方文化价值观,同时又不能摆脱自身的传统,,; 又如,当中国电影面临转型,更为广炭、更为深刻、更为现代的社会文化背景力图使电影成为后工业时代的典型艺术,作者论断了“政治电影”的内在矛盾及转化,“娱乐电影”的主体失控及困惑,“文化电影”的必然兴起及前景等等,这些气势恢宏的纵论和鞭辟人里的剖析,都缘起于梁天明一种放眼时代的双向互动而获得的相当开放和相当准确的电影观念。检阅篇章,回首经年,不能不令人感叹,中国电影的进步有梁天明这样一批业余的“守望者”和“弄潮JL’’,应看作是电影事业的幸事。 作为一本电影理论性很强的理论专著,梁天明更注重强化论述整体的理论渗透,注重理论累积(或蓄势)在全书各部分的多向度多层次释放,以理论贯穿的力量对读者产生冲击力。由于作者能够自觉站在一定理论的高度,从宏观的电影文化视野观照电影现象,因而使书中的“艺术论”“导演论”“编剧论”等部分,无不集中表达了梁天明的电影美学观念,所论所评无不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例如对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考察,他准确地分析了建国后17年和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的两个时期此类影片的创作风貌和政治文化话语。又如对国内一批颇有成就的编剧导演作多方位扫描和刻画时,他认为:“艺术家总是双重形象的塑造者,既塑造出艺术形象,也塑造出自我形象。”这些看似平易的论述中足以见出作者理论剖析的功力和自觉的哲学意识。 梁天明“蜗居”的南通,并无多少电影理论的氛围.然而他对电影艺术有着独特的异乎寻常的悟性和深刻理解,对电影事业有着宗教般的执迷和虔诚,他的文思敏捷,才情横溢,并且勤奋地从电影以外的学科中汲取营养和精华,无处不闪现着作为文化及社会批判者的精神火花。我很早就从电影评论中认识天明,在后来的一些交往中,也都是谈理论谈电影,在他身上决没有影评人的匠气,没有理论家的傲气,有的是充溢心头面向大众的活力,和因对电影的痴迷促发他想说想写的不尽话题。他这部书以“电影文化精神”作主题,也是对他那时时为中国电影事业跳动的脉搏、不安分的灵魂和坎坷人生步履的恰切描述。 套用老黑格尔的话来说,由作品足以见出理论家的“最好的方面和真实的方面”,“他是什么样的人就是什么样人。’,从这一意义看,这也是一部显现出真正的理论个性和颇具人文价值的佳作。

精神文化篇3

关键词:精神文化;校园文化;陶冶;体验;心灵家园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4-0275-021基于校园文化之精神文化界说

单纯从伦理意义或政治目的上理解,可能使我们陷入一些误区之中。一般理解上,精神文化具有丰富的伦理意义和道德内涵,是一种平衡物质文化或技术文化的手段。从生命角度阐述精神文化,在校园氛围中培育良好的德育环境,用校园文化唤醒生命主体,重塑精神世界,才能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校园文化主要以物化形态——如高校的各种建筑装饰、环境布置与艺术设计、工艺用品等;物观形态:如高校的各种规章制度、信息通报、报刊杂志等(以物质手段存在的观念意识形态与精神财富);活动形态:如高校的文艺活动、学术活动等(与各种文化创造和传播有关的活动);心理与行为形态:教风以及价值观、人际关系、社会心理氛围、高校的集体舆论等(高校存在的各种心理与行为现象)。学生的价值观依赖于校园文化精神层面的文化传递与建设,高校在教学活动与教育管理中逐渐形成统一的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精神财富和物化形态。

许多教师未能正确地确立生命本体文化观。常常不关心学生的内在文化体验,而只是关心其外在文化形式。必然导致学生的精神、个性、和素质发展的走向相反的方向。只能走向制度文化依旧是传统的规范建设,不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也不能带给他们真正的精神幸福。只有精神文化才能真正表现出文化的生命特征,生命哲学视野中,精神活动才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最高形式,我们应该更加重视精神文化的作用。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灵魂。离开了内在的生命需要,再丰富的文化生活都不可能成为促进学生精神发展的力量。文化教育学派的思想家用生命概念重新构建教育的文化哲学,斯普兰格曾经说过“只有生命才需要用文化去陶冶和唤醒”,用“生命唤醒”表达文化陶冶的实质,文化一词已经不是单纯指一般意义上的文化,而是真正意义上的精神文化。没有精神活动,人类文化的生命特征不仅不可能得到表现,也将变得没有意义。可见文化绝不是单纯指外在的文化形式,而是指一种内在性的精神文化。校园精神文化一旦形成,就建立起自身的行为准则、生活习惯、价值取向和规范体系,其形成、传播和发展,充满着创造活力和精神,如果离开人的生命意识,任何文化的思考都没有真正的教育价值。

2校园精神文化的理论架构

最能表达生命存在的直接方式是人的体验性,校园精神文化洋溢着创造性,反映出大学生在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倾向及个方式的特征,完善人格和实践精神,高校文化在本质上是学生进行生命交流的过程,而不是孤立存在的运动过程,是大高校园精神文化的鲜明特点。因而体验为精神文化建设确立起内在的生命基础。狄尔泰最早开始在哲学视野下关照教育的生命主题,提出生命本体问题,将“体验-表达-理解”三种生命过程,视为替代传统教育的新范式,作为生命的基础,体验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先性。杜郎口中学在改革之初,提出“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在此,体验被看作是教育的本体论起点和重点,但是并不是无所不能的。体验不能否定和代替其他生命过程。我们常常过分关心学生的自然体验,而忽视了精神体验。精神体验不同于对自然对象的直观感受,而是对美和善的体验,是对生活意义的体验。精神体验必然包含着体验者的道德思考,以及与其他生命主体的对话和交流,即便是自然体验,也同样包含着体验者对价值和意义的认识,以及对道德和良知的选择。因此,在精神文化建设中,不仅需要教育文化对体验持更多的理解,而且需要对体验本身进行价值引导,高校不仅应当提供丰富的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实现"体验-表达-理解"的三种生命过程,也同样应当提高教育者的综合引导能力,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体验并发展教育的意义。

3教育精神文化的本体形式

3.1 教育的生活世界传统的文化理论,并未彻底排除生活世界的意义。相反,还非常注重高校的文化生活。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高校即社会”的著名观点,回归生活是现代哲学走向生命世界的基本思路。强调高校文化生活并不是传统文化理论的错误,关键是它只看到文化生活的外在形式,只注重文化形式的设计,忽视了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生命感受。传统的文化观丰富的文化形式掩盖了学生的生命之声。放弃了课堂和知识并不等于就是回到生活世界,要回到生活世界中,就是使人重新成为生活的主体,要回到生命世界中。回到生活世界之中,就是要让学生的精神活动和生命体验成为高校文化生活的中心。不是在形式上由课程学习转入日常生活。生活世界的本质,还是日常生活并不在于是课程学习,而在于学生的主体精神,主体性又叫主动性,是学生内在的属性,是与生俱来的。因此,所谓课堂生活或日常生活并不是生活世界的本质区别,只要学生能够作为精神主体出现在教育生活中,那么,无论是课堂生活,还是知识学习,都可以看作是日常生活是真正的生活世界。“让课堂焕发生命气息”,丰富的文化生活,只是为了实现教育者的目的,创造丰富的文化生活,文化是教师的工具,生活是教师的游戏。精神文化不是要否定学生丰富的文化生活,而是要填平教育生活中的空场——生命体验。

3.2 学生的心灵世界心灵是精神活动的场所,我们所有的精神活动都与心灵有关,心灵的本质就是精神,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所进行的一切实践活动,都是在心理活动支配下完成的;心灵正是以自己无限的可能性而获得生存的意义。心灵的培育要比任何文化形式的设计都更重要。知其心,然后能求其失也,作为一种新的文化观,没有心灵精神就失去了意义。精神生活具有不可侵犯的自由本质,心灵的概念意味着精神生活的独立性。“心灵的培育”,就是把心灵中的良好状态培育出来。从心灵的视野看待高校文化,文化就会显现出新的意义。尊重学生生命价值的文化和注重精神体验更容易让学生和德育老师达成良好的心理期望,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宽容、豁达、自信的心态。在传统文化的观念中,教师们往往不重视精神文化的培养,像“班级日记”这样的教育管理形式并不常见,往往是能够展示班级名誉和个人声望的各种竞赛活动更受重视。精神文化建设在学生的教育培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关心学生的“内心世界”,能让学生感受到更多来自学校和教师方面的关注,这种教育管理形式可能比这些竞赛活动更重要,对学生来说也更有实用价值。关心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的心灵活动得到教育的真诚关切,走进心灵,感受心灵,培育心灵,激活心灵力量,培育心灵根基。这项教育工作在整个精神文化建设中占有更为重要的位置,意义无限。

精神文化篇4

关键词:企业文化;思想政治;应用;方法

1运用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实施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意义

运用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可以提升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效果,从而也提升企业文化建设的效果。从管理的本质上讲,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灵魂。现代企业的主体是人而不是物。正如是人创造着社会一样,企业人员也创造着企业。离开了人,离开了人的努力奋斗,企业既不可能生存,也不可能发展。企业中人的素质、人的热情、人的积极性和献身精神是企业的宝贵财富和资源。因此,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人。而企业管理的本质也就是围绕对人的管理这一核心而产生的深层意义,通过企业成员的发展而使企业发展。企业文化也正是通过做好人的工作而使企业产生核心的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发展。而我国的思想政治工作最擅长的就是做人的工作,对如何做好人的工作有一整套完善的理论和具体的实施方法,运用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进行企业精神文化建设完全可以提升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效果。

2利用思想政治工作的大力宣传,实现企业价值理念灌输

宣传手段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由于企业精神文化也是属于思想范畴的东西,在进行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时候,利用好报纸、书籍、杂志、电影、电视、广播、板报、黑板报、互联网等主要宣传媒体,充分发挥宣传的作用,可以统一广大员工的思想,使员工的价值理念与企业所倡导的价值理念相一致。

宣传形成舆论、引导舆论的功能对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时候,充分利用各种媒介传播企业所倡导的价值理念,多种宣传媒体在连续的时间传播一致的价值理念,就会把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一起,吸引人们按照企业倡导的价值理念思考问题。同时,它又批评对立价值理念或其他价值理念的异己倾向,启发人们从其他价值理念的束缚中摆脱出来。通过不断引导与企业所倡导价值理念一致的舆论,批判与其不一致的价值理念的舆论,从而形成统一认识的价值理念。因此,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中运用宣传的手段是非常有必要的。

3通过评比竞赛法,实现企业价值理念自我培养

评比竞赛法是组织员工相互竞争,激励他们奋发向上的一种方法。因为它有一定目标的优劣之争,可以激发人争强好胜的心理要求。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这是一种非常常用的方法,通过各种先进的评比,开展各种竞赛,在潜移默化中向员工灌输政治理念,比如优秀党员、先进党支部、先进生产工作者等。

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工作对象也是人,也就是说企业精神文化的工作对象也具有争强好胜的心理要求,所以在进行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时候,也可以并且应该利用人们争强好胜的这种心理特点,充分利用评比竞赛法的优势,通过评比竞赛法使员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企业所要倡导的价值理念,使案头价值理念转变为实践价值理念,提升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效果。

评比竞赛可采取多种多样的内容和形式,既可以在团体之间开展,也可以个体之间进行。从内容方面讲,可进行单项赛,也可以进行综合性评比。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中采用评比竞赛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中开展评比竞赛活动,为的是把案头价值理念转化为实践价值理念,因而开展评比竞赛的活动要围绕企业所要倡导的价值理念进行,设计好评比竞赛的内容、形式、规则等。

其次,评比竞赛的条件要具有明确性。评比竞赛活动的开展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的,这些条件是竞赛参与者必须遵守的,也是评比的依据。这些条件必须明确具体,使参与竞赛者和参与评比工作的人都能够理解和掌握。这样既有利于竞争者明确努力方向,也有利于评比者掌握评比标淮,使竞赛评比工作少走弯路,顺利地开展和进行。如果评比竞赛条件模棱两可,可以作多种解释,就容易产生认识上的分歧。这不仅使参加竞争者难以掌握其要求,也容易使评比工作出现差错,影响价值理念转化的效果。

再次,评判要公正。评判是竞赛评比法的最后环节,它不但影响这种方法的整体效能,而且会影响员工对这种方法实施的态度。也就是说如果评比是公正的,如实反映了参赛者的实际水平,不仅能给优胜者以鼓舞,也能给其他员工以鞭策,促使广大员工向优胜者学习。如果评判不公正,真正的优胜者被淘汰,而功效一般者却被评为先进,就会使参赛者产生被蒙骗的感觉,不仅不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而且会使价值理念转化的效果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评比者要把握好标准,秉公评议,尽力做好评判工作。

最后,要奖励优胜者。奖励优胜者也是对员工一种有效的鼓励,为充分发挥奖励对员工的激励作用,从制定竞赛评比计划时起就要考虑奖励的方式方法,并连同竞赛的条件一起公布于众,使其成为推动员工参加竞赛评比的动因,激励员工参加竞赛评比活动。奖励可分为精神奖和物质奖。4发挥情感激励,投入企业精神文化建设

情感激励是一种以联络人的积极感情为基础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过程。通过关心人,帮助人,尊重人,协调企业中的人际关系,对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可以起到较好的作用。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如果能利用好情感激励的方法,将会对价值理念的转化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中运用情感激励法,企业管理者通过对员工情感投入,关心、帮助、尊重员工,必然会拉近管理者与员工的感情,打开他们的心灵大门,使员工从心理上接纳管理者,从心理上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管理者所要倡导的价值理念借助感情这种“催化剂”也容易被员工所接受,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效果更为显著。

5引导非正式组织,促进企业精神文化建设

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过程中,引导和控制非正式组织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巧妙利用人性化管理的技术。企业是由人组成的,人性则是联结人群的纽带。采用人性化管理,就是合理利用人的心理因素或精神状态来取得最佳的工作效率。企业管理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企业员工的情绪、心理和人际沟通的方式对管理绩效具有重大影响。经验表明,企业中的信息沟通往往在非官方的场合中交合力更强。也就是说,企业管理者在与员工接触中应多一些人情、人性,真心与员工交朋友,了解员工的疾苦,解决员工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第二,学会平易近人的交流方式。企业中劳动分工是一种自然方式,并不意味着人的先天能力的不平等。但由行政关系而形成的心理距离,使企业的管理者为员工所敬畏。管理者只有通过主动与员工接触,才能使员工消除对领导的恐惧、顾虑和防备。这样,才能使管理者容易加入到“非正式组织”中,对员工的种种情绪反应有真切的了解和把握,从而更容易对“非正式组织”施加影响。

第三,善于把握“关键人物”,把握住非正式组织的枢纽。首先是中层干部,他们往往都具有自己的一个小集团,对相当一部分人施加着影响,在一定范围内有较大的影响力,放弃他们就等于舍本逐末。其次是秘书与助理,他们不仅对企业业务上的事很清楚,而且对各种传闻及各类事件的来龙去脉也知之甚多,他们完全可以作为桥梁,起到沟通作用。当然,若他们试图维护自己的上司,则可轻而易举地通过“闲话网”来传颂上司的感人事件,达到管理者通过自身努力难以达到的效果。再次是非正式组织中“情绪领袖”,他可能是一个很普通的工人,但他对群众舆论有着极大的影响力,管理者的任何一个不慎之举,都可能招致料想不到的严重后果。因此,认清这种情绪领袖,并与之保持沟通是很有必要的,争取在一些棘手问题的处理上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使他们的作用方向与企业的目标一致。

6树立典型,培育企业价值理念

典型示范方法是以典型人物典型事例教育和鼓舞人们,以推动各项工作开展的一种方法,是企业思想工作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中,进一步研究和运用典型示范方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培养和树立不同的典型。从典型的主体分,有个人典型、集体典型;从典型的内容分,有单项典型、综合典型;从典型的影响面来分,有社会典型、行业典型、单位典型;从典型的价值判断上分,有正面典型和反面典型。

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中运用典型示范法,也就是把价值理念的内容寓于典型的人和事中,通过对典型事件和模范人物的宣传,把抽象的价值理念变成具体生动的形象,从而起到转变员工价值理念的作用。典型示范的形象具体,生动直观,便于引起人们思想感情上的共鸣。任何典型都是个别的、具体的,生活在它周围的人们可以直接接触它。有关典型的宣传,很容易得到人们的确认,能够使人们形成较为深刻的印象。同时,人是有感情、有理智的,大多数人的心理情绪总是积极向上的。即使是比较消极落后的人,往往也具有某种程度的积极心理因素。因此,通过生动直观的典型事迹的影响,必然引起人们思想感情上的共鸣。这种共鸣感又将潜移默化地促进人们价值理念的变化。因此,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中可以也应当运用好典型示范法。

参考文献

[1]张云初,王清,陈静.让企业文化起来:企业文化塑造实务[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7.

[2]贾强.文化制胜:如何建设企业文化[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6.

[3]韩玉芳,林泉.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教程[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

精神文化篇5

近几年拍摄的一些影片,比如《和你在一起》、《求求你表扬我》、《天下无贼》、《洗澡》等,片中的主要人物往往来自于“乡村”和“城市”——这一二元对立的物理空间,他们在其中一个空间里“邂逅”,伴随着故事的延伸折射出不同的道德准则和精神生活,而且人物性格冲突的结果是来自“乡村”的人(刘小春、刘成等)基本上坚守住了生活的信仰和人性的温暖,并顺利完成了对“城市”人(江老师、莉莉等)的“超度”,使他们心悦诚服的洗心革面。这无疑也是乡村文化对城市文化的胜利,在这里,“乡村”扮演了“城市”拯救者的角色,成了“城市”人的道德绿洲和精神家园。同样是对乡村文化的肯定,但对“乡村”的未来和明天的生存影片却表现出不同的态度——乐观的或悲观的,当我们视“乡村”、“城市”不仅是对立的精神空间而且是对立的社会空间加以审视时,后者可以给我们更多的思索。

【关键词】乡村城市乡村文化城市文化空间城市化

一文本分析:从《和你在一起》谈起

《和你在一起》是陈凯歌2002年的一部非常有影响的作品,讲述了刘小春在北京学琴的经历以及和莉莉、江老师的交往。影片的第一个段落即以舒缓宁静的镜头勾勒了江南小镇美丽恬静的自然风光和热情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了比赛,刘小春来到了繁华的北京,首先进入他视野的是莉莉,在他惊讶、羡慕的主观镜头里我们看到莉莉的奇装异服以及妩媚和。莉莉在影片中的身份是极端“暧昧”的,但不管是“二奶”还是“小姐”,她都是一个缺乏真情、金钱至上而良心未泯的享乐主义者。但在和刘小春接触的过程中她的言行却逐渐的发生变化,当得知小春卖了小提琴给她买那件大衣的时候,这种别人对她从未有过的好,给她内心以强烈的震撼。在影片最后她到火车站送行时,已经是一位穿着朴素、温文尔雅的“良家妇女”形象。江老师也是如此,他生活邋遢、自命清高、与社会格格不入,有时候还爱沾小便宜,但却有着对艺术纯洁的炽热之心。这样一个复杂的矛盾体在和小春、刘成相处的过程中打开了封闭已旧的心门。在最后一次给小春上课时,他换了一身新衣服,整理了头发,温暖的阳光从窗外照在他的肩上,他最终抛弃了过去的生活,展露了自信的笑容。

毫无疑问是小春改善了莉莉、江老师的精神生态环境,让他们的人生观发生的变化。但是如果我们没有忘记影片开始描绘的美丽的江南小镇,就不应该忽视刘小春身上“外来者”的文化胎记,他的天真与淳朴浸润着江南乡村的宁静与和谐,莉莉的漂泊、江老师的孤僻则与这个喧嚣的城市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这座城市里,小春就是那个“天使”,“天堂”是“黑暗”的,而小春是光明的,“城市”是黑暗的,而“乡村”是光明的。这是导演有意为之,如果说是音乐沟通了他们的心灵,那这音乐也是来自乡村的音乐、感恩的音乐,而不是为了比赛、为了得奖演奏的音乐。所以当莉莉、江老师向小春报以深情的微笑的一刻,是他们自己、更是他们背后的文化向小春、更是向那个美丽和谐的乡村文化表达着感谢并主动靠拢。另外,乡村文化对城市文化的胜利在小春身上也体现的非常明显——在最后的时刻,他放弃了“成功”的机会而选择了和父亲在一起、和“乡村”在一起,他用行动证明没有被这个城市同化。

在这部影片中有两个不同的物理空间——“乡村”(江南小镇)和“城市”(北京),来自两个空间的人裹挟着迥异的文化气息和精神空间,在交往的过程中,来自“乡村”的人对“城市”中的人施加了积极的影响,使其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和文化的身份。《和你在一起》在“城市”与“乡村”的碰撞中选择后者的价值取向在很多影片中存在着,典型的有《求求你表扬我》、《天下无贼》、《洗澡》。

《求求你表扬我》是黄建新最近导演的一部颇具内涵和寓意的新片,故事主要发生在杨胜利、杨红旗、古国歌和欧阳花四人之间。杨胜利是早年的劳模,奖状贴了满满一墙,特写镜头下从奖状上我们看到了的头像,那是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标志。老人每年都有一部分补助,但他全捐了,现在得了重病,为了不给国家浪费钱,坚决不治疗,唯一的愿望是儿子杨红旗能受一次表扬。为了满足父亲的愿望,憨厚执着的杨红旗到报社找到记者古国歌,说自己曾经救过一个叫欧阳花的女大学生,就在她要被人的时候,要求在报纸上登报表扬他。但古国歌在调查青春漂亮的欧阳花时,她却否认了这件事,并且称杨红旗在诬陷她。就这样,杨胜利老人走了,他没有看到儿子被人表扬。后来证明是欧阳花在撒谎,但在古国歌面前她为自己做了这样的辩护:“为什么死死的缠着这件事情不放?……一个表扬就真的那么重要吗?就为了一个表扬,就为了一份虚荣,你们毁掉的是我的一生!难道你们不知道吗?”这时“已经分不清对错”的古国歌放弃了记者之一职业,来到北京。有一天在街上他“遇到”了已经失踪的杨红旗推着他“去世”的父亲杨胜利,他们相视一笑,这一笑使古国歌悲凉的心灵无比温暖起来。影片中,杨红旗与杨胜利是来自“乡村”的,杨红旗老实憨厚、体贴孝顺,杨胜利一生奉献、不图回报,“什么时候这墙上能有一张奖状是你的,爸也就心满意足了”——渴盼儿子被人肯定是他最后的要求。古国歌、欧阳花都是城市中人,我们不能肯定欧阳花最后的道歉有多少的诚意,但古国歌的彷徨足可以说明他受的冲击之大,从其最后的微笑中可以读出在邂逅杨胜利——这一死而复生的乡土文化后洋溢的幸福。“胜利”、“红旗”、“国歌”试图要把我们领入仿佛很久远的时代。

《天下无贼》是冯小刚2004年的一部影片,具有商业片的所有元素。片中的王丽是一个惯偷,但因为怀上了孩子,母性的本能让她有了悬崖勒马的冲动。在其自我救赎的过程中,来自河北一大山里没有父母的傻根无疑是重要的角色和力量。他坚信——狼都没有伤过俺,人会害俺?人怎么比狼还坏?”正是他的毫无戒心,使本来已有悔意的王丽找到了人性回归的扶梯。在这里我们固然无法武断的认定王丽、王薄的所为在多大程度上受到“城市”的

影响,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导演选择了一个来自“乡村”的,正如他的名字——傻根一样充满着近乎原始的美德和憧憬的人来帮助王丽实现灵魂的涅槃,同时帮助导演完成这次叙事,这选择本身即是对“乡村”的肯定,因为他(导演或者王丽)无法从“城市”中找到拯救的力量。在冯小刚的影片中,这种力量除了在《天下无贼》显现,还出现在《手机》里——严守一的奶奶。

《洗澡》是张扬1999年的一部作品,“父亲”老刘长年累月的开着澡堂,他坚信澡堂不仅能洗干净身体,还能洗干净灵魂。多年未回家的大明因为误会从深圳——最具商业气息的城市赶来。父子两人最初的关系是冷漠的、紧张的,大明不赞成父亲开澡堂,而且本人也只洗淋浴。不想老刘犯病,大明只有留下来照管澡堂,正是从这时起大明才真正开始接触洗澡,开始了解父亲,思想慢慢发生了转变。老刘在水中怡然离去,澡堂也被推倒了,不久就会有商业区在这里建起来。影片其实叙述了一个父与子的故事,充满古典意味的父亲是传统人情、亲情的化身,他的澡堂为人们提供了吐纳众生的暖气融融的大家园;长子大明则是离家出走、下海经商的现代城市生活方式的符号指代,他最初对父亲“洗澡业”的拒绝既是对父亲的背叛也是对“乡村”的背叛。当儿子在父亲的教育下蟠然醒悟之后继承父亲的精神遗产,我们于是看到乡村文化最终冲破了大明——城市符号所意指的城市文化的堤岸。

与以上有着同样的精神文化指向的影片还有很多,比如《天上草原》(塞夫、麦丽丝导演,2002年)、《我的父亲母亲》(张艺谋导演,1999年)、《玻璃是透明的》(夏刚导演,1999年)、《美丽新世界》(施润玖导演,1999年)、《那山那人那狗》(霍建起导演,1998年)等。

二两种态度:满怀希望和“老人”的离去

在这些影片中都存在着“乡村”与“城市”的二元对立,尽管有些影片的“乡村”没有直接出场,比如《天下无贼》、《美丽新世界》、《玻璃是透明的》等,像《天上草原》中的“城市”也没有通过镜头得到影像化的显现,但它们在意义的层面上没有缺席,仅仅是隐身而已,这种隐身与置换有时候是艺术因素与非艺术因素相互妥协的策略。总之,乡村文化在与城市文化的邂逅中,带来的“乡村”气息让城市面貌为之一新,“乡村”成了他们精神的绿洲和道德的皈依。在影片中导演都对乡村文化表现出向往和留恋,给以肯定和讴歌,但在这一共同的旗帜下,他们对“乡村”的未来和明天的生存却表现出不同的态度——乐观的或悲观的,从影片中我们能读出导演或兴奋、或沉重、或发现希望、或看到绝望的不同的表情。

《和你在一起》是一部充满希望的影片,小春在北京经历了成长的阵痛,在得知自己的真实身份后依然在人生“成功”与“幸福”的十字路口上决绝的选择了后者。影片以慢镜头来铭记小春和父亲击掌相庆的那一瞬间,来铭记莉莉和江老师朴素的穿戴和温馨的笑容,加上周围被感染的群众,这一“大联欢”的画面赢得了大家的热泪,也温暖着大家的心房。导演对刘小春的回归,对莉莉、江老师的转变给予了积极的肯定,也为乡村文化的明天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蓝图。影片《天下无贼》中,傻根荡涤了王丽、王薄的贼性,唤回了他们的人性,为了让他活在天下无贼的梦里王薄甚至牺牲了生命。但傻根活了下来,他依然活在他的梦里,坚守他的信仰,继续感染着身边的人。

除了《和你在一起》、《天下无贼》,希望的曙光还在《天上草原》、《玻璃是透明的》等影片中闪烁。同时,在对待乡村文化的前景上还有另外一种忧虑的声音,在这一些影片中,有着非常典型的一个原型意象——“老人”及其离去。“老人”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文化积淀,他们作为家中的长者在特定的象征化语境中也就成为某一文化存在的证明,在他们身上集中了乡村文化的精神气质,有着传统道德发出的人性呼唤,是一种权威和向心力,他们的离去,无疑也是一种终结,他们的死给影片蒙上了悲凉的色彩。

《求求你表扬我》中的杨胜利老人是最典型的,他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也是一个时代的寄托,其淳朴的爱国情怀和对儿子的朴素要求让古国歌、也让观众唏嘘不已,但他坚守的这种信念在崇尚个性和自我的欧阳花那里轻而易举的就被“解构”掉了——“一个表扬就真的那么重要吗?就为了一个表扬,就为了一份虚荣,你们毁掉的是我的一生!难道你们不知道吗?”导演让杨胜利死而复生,给古国歌一次想象性的抚慰和心灵忏悔的机会,但这个美丽的空想无疑“以乐景写哀”更添了影片的悲凉。他的死带走了所有的印有头像的奖状,带走了一个众人渴望奖状、渴望为别人着想并被别人肯定的时代,一种迥异于城市天空的心灵空间。《洗澡》中的老刘视开澡堂为最幸福的职业,在这里,青年人重归正途,家庭和睦如初,老人得享天伦之乐。他是澡堂最坚定的守卫者,也是澡堂这一传统文化的坚定守卫者,尽管他最后的人生旅途改变了大明的人生航向,但这却阻挡不住澡堂的灭亡,阻挡不住城市的扩张。当这一澡堂消失的时候,与之相伴随的精神空间和文化空间也就一并消散在城市的上空,大明的转变固然给乡村文化以希望,但我们同时感觉到这希望在商业浪潮面前的无力和渺茫。《手机》中严守一的“奶奶”也是意义深沉的符码。她一直生活在老家里,是严守一的牵挂,而她对严守一的嘱托更深沉。她知道费墨胸闷,就托人给他捎了红枣,说“枣能补心”,费墨说:“这枣吃下去,责任很大。”就是这位让人感觉到“责任”的老人还是去世了。

综观这两种态度,同样是在对乡村文化的肯定的前提下,后者比前者多了忧虑,也多了思索。它在给我们营造温馨美丽的影像家园的时候,并没有回避改革带来的阵痛和生存的创伤。特别是《求求你表扬我》这部影片中,出现的矛盾冲突已经升级到一种仇恨的种子。

电影是要给观众营造一个美丽的梦并帮其实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们都成功的做到了这一点。但现实主义的影片不是孤立的存在,作为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它们拨动的应该是社会上最敏锐的那根神经,尤其是有一定票房收益和社会影响力的影片。但当观众都心甘情愿并理所当然的认同它所给定的价值取向时,特别是当我们将乡村——城市作为社会空间来思索的时候,后一种态度——对乡村文化前景的忧虑更应该引起我们的回味和沉思。

精神文化篇6

【英文摘要】Fromthevie

以往许多研究仅仅从精神文明的角度思考精神文化,将其局限于单纯社会道德建设的视野之中,排除了对精神文化的本体论研究。从教育实践看,学校文化始终走不出“物质文化”建设的思路,基本上是一种文化环境的布置或文化活动的设计,这就是为什么学校文化丰富了,却不能把幸福和快乐带给学生的根本原因。文化观的价值转向,使学校文化理论能够建立在生命哲学的基础之上,让文化真正回到学生自己的精神生活之中。

一、精神文化的哲学本质

(一)精神文化的解释范式

关于精神文化,有两种基本的解释范式。一种是道德哲学的解释范式。近代哲学将文化的概念推向精神的高度,并提出精神文化这一概念,是出于人类对物质文化和技术文明的反思,试图从物质文明的陷阱中得到解救,表现了人类重新探寻未来文化发展方向的危机意识。斯诺关于“两种文化”的著名论断告诉人们,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尖锐对立,已成为当今人类面临的重要危机。科斯洛夫斯基则直接用“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这对范畴,再次表达了斯诺关于两种文化对抗的担忧,从而使精神文化获得一种特殊的时代意义和历史内涵。从这个意义上看,精神文化被看作与物质文化和技术文化相对立的一种文化价值,它强调人类文化生活的伦理和道德内涵,表现了人类对精神世界和伦理生活的重新发现。文化哲学和社会哲学对精神文化的解释大多站在这一立场之上。另一种是生命哲学的解释范式。第一次从人或生命的角度讨论“精神文化”,始于德国文化教育学派的思想家。狄尔泰的生命哲学、斯普兰格的文化陶冶论、博尔诺夫的精神漫游说等等,为文化的精神概念奠定了基础。在此之前,文化一词经历了古代希腊人的“教养文化”、泰勒的“总体文化”,以及新康德主义的“价值文化”等等。然而,文化的含义尽管不断得到拓展,但始终没有能真正与人的生命过程和精神生活走到一起。文化教育学派的思想家们,最早将文化与人的生命意识结合起来,使文化作为一种教育资源所具有的内在性质得到揭示。斯普兰格曾解释了之所以要以生命为起点理解文化的本质,是因为文化对人精神生命不可或缺的意义。他认为,学校文化的价值在于“唤醒生命”,而不在于传递知识。教育应当“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教育之根和文化之根的寻求,只能通过人的灵魂的唤醒才能实现。”(注:邹进.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派[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73、99.)文化只有与精神相结合,即只有用“精神文化”这一概念才能真正表达文化的生命本质。生命哲学的解释范式,并不拒绝精神文化所具有的伦理价值,但它更关注学校文化与人的生命意志之间的对话,将精神文化视为人的一种内在生活形式。

(二)生命意识:内在生活形式的根本特征

文化的概念几乎涉及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文化的概念与人性的概念一样广阔,文化的多元定义即是文化研究的开放性(注:周勇.论教育文化研究——教育研究的困境与出路[J].教育发展研究,2000,(7).)。文化概念的不断精神化,始于哲学家们不断用人性的视野看待文化问题,从而逐渐推论出文化的生命本质。在狄尔泰的生命哲学中,无论是文化还是历史,都只不过是生命的不同表现形态,生命是理解人类一切活动的根源。叔本华提出著名的生命认识论,把认识活动定义为生命体验,而不是“逻辑统一性”,他说,“世界当然不是指理论上可以认识到的世界,而是在生命的进程中可以体验到的世界。”(注:费迪南·费尔曼.生命哲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28-29、28.)柏格森和施本格勒则将这种生命认识论运用于文化的解释之中,新儒家的方东美则直接提出“生命本体”的文化观。在他们的文化视野中,任何文化只是生命的符号形式,是不同生命形式的文化表达,抓住了生命,才抓住了文化的本质。日本学者池田大作认为,“文化的本质理所当然就是对人类生命和精神的开发。”(注:池田大作.人生寄语[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103.)视精神文化为人的内在生活的形式,这就是站在生命立场上的文化信仰。

从某种意义上看,精神文化的确是一种平衡物质文化或技术文化的手段,具有丰富的伦理意义和道德内涵,但是,如果把精神文化看作是纯粹限制物质文明的工具,尤其是将其视为实现社会目的的手段,单纯从政治目的或伦理意义上理解精神文化建设,则可能使我们陷于误区之中。在学校文化建设中,为什么许多教师常常只关心外在的文化形式,而不关心学生的内在文化体验,究其原因就在于未能确立生命本体的文化观。这种背离生命的学校文化,必然只能走向学生精神发展、个性发展和素质发展的反面。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处于分裂之中的学校文化,比如,物质文化建设是审美性的,而制度文化则仍是传统的规范建设。这样的学校文化建设,不仅不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而且也不能带给他们真正的精神幸福,反而可能给他们带来精神上的压抑和困惑。因为,离开了学生内在的生命需要,再丰富的文化生活,都不可能成为促进学生精神发展的力量。

从生命哲学的视野看,只有精神活动才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最高形式,因而也只有精神文化才真正表现出文化的生命特征。如果没有人类的精神活动,人类文化的生命特性不仅不可能得到表现,而且也将变得毫无意义。正因为如此,文化教育学派的思想家们才用生命概念重新构建教育的文化哲学。斯普兰格曾经说过,只有生命才需要用文化去陶冶和唤醒。在这里,文化一词已经不是单纯指一般意义上的文化,更不是指物质文化,而是指真正意义上的精神文化。因为他用“生命唤醒”来表达文化陶冶的实质,可见文化绝不是单纯指外在的文化形式,而是指一种内在性的精神文化。雅斯贝斯在讨论文化陶冶时,认为文化陶冶是“心灵净化”,是使“心灵深处无限开放”。如果离开人的生命意识,任何文化的思考都没有真正的教育价值,因为学校文化在本质上是学生进行生命交流的过程,而不是孤立存在的运动过程。

二、精神文化的理论架构

(一)精神文化的生命基础

最能表达生命存在的直接方式是人的体验性,因而体验为精神文化建设确立起内在的生命基础。狄尔泰最早开始在哲学视野下关照教育的生命主题,让体验在理论上获得教育的名义和身份。狄尔泰提出生命本体问题,将“体验—表达—理解”三种生命过程,视为替代传统教育的新范式,在此,体验被看作是教育的本体论起点。在狄尔泰思想中,哲学对体验的关注,是哲学关注生命的开始,正是体验这一概念,才真正改变了传统认识论远离生命的谬误。他的继承者伽达默尔则进一步细化了体验的生命特征,认为体验使人的求知过程更加靠近人的生命本身。在他看来,体验的最大生命特征是直接性,这预示着个体认识的不可替代性,“所有被经历的东西都属于这个自我的统一体,因而包含了一种不可调换、不可替代的与这个生命整体的关联。”(注: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87.)叔本华则把生命视为时间性的,因而生命只有在具体的体验中才有意义,生命是通过每一个体的体验而被证明存在。(注:费迪南·费尔曼.生命哲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28-29、28.)伽达默尔还进一步确证,体验在本质上不同于“经验”,经验中更多显示的是知识的规定性,以及权威和传统的制约性,而体验则力求排除这些外在的干预,更强调个人化的精神感受。人的精神活动及其感受力是生命的根本力量,体验作为生命的直接形态,由精神文化的生命本质所规定,只要精神文化以生命发展为本质,体验就必然是教育的直接出发点,因而只有从生命体验出发的教育,才能真正反映精神文化以生命为本体的教育性质。

作为生命的基础,体验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先性。但体验不是无所不能的,体验不能否定和代替其他生命过程。体验需要教育的规约和引导,在这种引导中为体验重新安置价值本质。在生命意识已经普遍深入人心的今天,强调这一点显得特别重要。有些研究者对体验的教育价值给予过高的期望,不仅将体验视为基础性的,更视为惟一性的,把体验等同于生命本身。在他们看来,体验是完全自由的,顺从体验的指引就是尊重生命的教育。狄尔泰将体验视为教育的基础,但从没有止步于此,在他的本体论转向中,通过“表达”和“理解”进一步展开体验的生命意义,通过与学生的精神交流,完成教育的引导和规约作用。狄尔泰对体验的讨论为我们理解体验的教育意义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理论启示。我们常常过分关心学生的自然体验,而拒绝了学生的精神体验。精神体验不同于对自然对象的直观,而是对美和善的体验,是对生活意义的体验。精神体验必然包含着体验者的道德思考,以及与另一生命主体的对话和交流,即便是自然体验,也同样包含着价值和意义的认识,以及道德和良知的选择。因此,在精神文化建设中,不仅需要对体验持更多的同情,而且需要对体验进行价值引导。学校不仅应当提供丰富的文化生活,也同样应当提高教育者的引导能力,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体验的教育意义。

(二)精神文化的本体形式

1.教育的生活世界。回归生活是现代哲学走向生命世界的基本思路,在一些学者的眼中,生活世界已经被理解为是一个研究框构(注:杨善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84、190-191.),具有了方法论的意义,通常成为批判传统教育的一般起点。然而,我们对生活世界这一概念的本质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在许多研究者的观念中,生活世界被诗化了。事实上,哲学中的概念仅仅提供了我们思考教育问题的一个理论起点,只有与教育活动结合之后,才能使之成为一种真正有意义的教育话语。

教育中的生活世界,虽然也有哲学概念的含义,但就教育而言,生活世界最重要的含义是尊重学生作为教育生活中精神主体的地位。正因为传统教育损害了这种主体地位,所以教育才失去生活世界的本质。回到生活世界之中,就是要让学生的精神活动和生命体验成为学校文化生活的中心。回归生活世界不是在形式上由课程学习转入日常生活,放弃了课堂和知识并不等于就是回到生活世界。生活世界的本质,并不在于是课程学习,还是日常生活,而在于学生的主体精神,换句话说,也就是所谓内在的生活形式,而不是外在的生活形式。生活世界的殖民化,其实质是生命的殖民化(注:杨善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84、190-191.)。要回到生活世界中,就是要回到生命世界中,使人重新成为生活的主体。因此,所谓课堂生活或日常生活并不是生活世界的本质区别,只要学生能够作为精神主体出现在教育生活中,那么,无论是课堂生活,还是知识学习,都可以看作是日常生活,是真正的生活世界。相反,如果学生不能作为主体支配自己的教育生活,那么,即便是所谓日常生活,也失去生活世界的本质,也只能是被统治、被压迫的生活,没有生命价值的生活。

传统的文化理论,并未彻底排除生活世界的意义,恰恰相反,还非常注重学校的文化生活。然而,传统的文化观,只注重文化形式的设计,丰富的文化形式掩盖了学生的生命之声。强调学校的文化生活,不是传统文化理论的错误,关键是它只看到文化生活的外在形式,而忽视了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生命感受。丰富的文化生活,只是为了实现教育者的目的,教师往往为了“文化”而“文化”,创造了丰富的文化生活,却把学生当作文化或生活的木偶。这种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自私”的文化,文化不是学生的文化,生活不是学生的生活,文化是教师的工具,生活是教师的游戏。精神文化不是要否定学生丰富的文化生活,而是要填平教育生活中的空场——生命体验。

2.学生的心灵生活。心灵是精神活动的场所,心灵的本质就是精神,没有心灵精神就失去了居所和意义。作为一种新的文化观,心灵的培育要比任何文化形式的设计都更重要。心灵的概念意味着精神生活的独立性,以及精神生活所具有的不可侵犯的自由本质。德国哲学家奥伊肯认为精神生活具有特殊的生命意义,精神生活是独立于物质生活的生活世界。在他看来,精神生活不是生活世界的“一个方面”,精神生活“它本身就是一个世界”,而且是一个独立的“现实世界”。(注:鲁道夫·奥伊肯.新人生哲学要义[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260-267、9、9、72.)心灵不可以被规范,也不可以被限定,心灵是一个自由生长的主体。心灵正是以自己无限的可能性而获得生存的意义。从心灵的视野看待学校文化,文化就会显现出新的意义。比如,在传统文化的观念中,像“班级日记”这样的文化形式,往往不为教师们所重视,他们更看重的是能够展示班级名誉和个人声望的各种竞赛活动,诸如数学、物理竞赛等。但在精神文化的概念中,像班级日记这种文化形式可能比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更重要,更具有文化的精神价值。关心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的心灵活动得到教育的真诚关切,在精神文化建设中占有更为重要的位置。

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曾专门论述教育的“心灵化”问题,他把心灵化作为教育的基本取向,教育就在于向心灵的靠近,越是能够接近学生心灵的教育越是完美的教育。只有心灵的教育,才能达到精神的高度。心灵具有内在性,心灵只有靠体验和理解才能把握,没有真切的体验,没有同情和理解,心灵是不可接近的。教育只有把通向心灵之路引入学校的教育生活,才能最后达成生命教育的精神境界。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同样十分重视学生精神世界的建设,他在《学生的精神世界》、《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等著作中,系统论述了学生精神世界的培育问题。他写到,“教育——这首先是教师跟孩子在精神上的经常接触”(注: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3、28.),“人的精神生活,即内心世界是否丰富,取决于他同周围世界的实际关系是否丰富多样,取决于他同自然界和其他人的相互作用的内容与性质。”(注: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3、28.)在他看来,精神世界就是学生的心灵世界,主张用丰富的生活内容与学生的心灵世界沟通,并把心灵世界的建设看作学校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精神文化建设与物质文化建设具有不同的起点,精神文化建设从学生的心灵活动开始,重心是学生的文化体验和精神感受,以及在这种体验和感受中学生获得的快乐和意义。

三、精神文化的建设路径

(一)文化陶冶理论

文化教育学派的陶冶理论改变着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为精神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向。文化教育学派,不仅第一次提出“精神文化”这一概念并赋予其独特的哲学内涵,而且还第一次提出了“文化陶冶”的教育观,为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提供了哲学基础。雅斯贝尔斯站在文化陶冶观的立场上,重新讨论了教育的本质问题。在他看来,陶冶的性质是“全面地展开精神运动”,就是“全面地造就人,铸造人的本质”,他写到,“人的文化的一个要素就是作为他历史性知识方式的陶冶,陶冶作为某一时代世界和宗教的历史现实性之语言是充满生命力,同时陶冶又是交流、唤醒和自我实现的中介。”(注: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103.)他认为文化陶冶是教育的本质,而不是像传统理论那样,将“文化传递”定义为教育的本质。无论是知识作为一种文化,还是生活作为一种文化,其教育的功能都只在于陶冶。学校的一切,都可以被看作是文化,因为学校的惟一功能是对学生的精神陶冶,这就是文化教育学派的教育本质论。

文化陶冶论不仅用生命哲学对文化进行重新定义,而且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教育本质论。文化教育学派以生命哲学作为自己的坚实基础,以“生命不可规范”这一根本原理作为建立文化陶冶论的基本依据,将这一论点贯穿于以文化陶冶为中心的教育观中,并站在这一论点上,批判传统教育的科学主义教育立场。在他们看来,由于生命的不可规范及不可预设性,因而只有文化陶冶才适用于人的生长过程。因为有了新的哲学基础,文化教育学派得以用新的视野重新考察学校文化理论,从而在本质上使教育从决定论的目的观中得以真正的解放。陶冶论远离了确定性,打开了通向生命发展的可能性和开放性的世界。陶冶论的代表德国教育家李特深情地说:陶冶“犹如人们从无底的存在深渊之不可言状的迷惑中挣脱出来,而达到广阔的平原上,心胸顿时开朗,感到宇宙万物、天地人生都在我的胸中,和我的心灵产生共鸣,形成一种水融、天人合一的关系。”(注:邹进.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派[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73、99.)在这里,陶冶实现了孔子诗教的理想:“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注:论语·阳货.)任何外在的文化和生活,都变成学生心灵自由的力量与源泉。

陶冶论最根本的意义在于,改变了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范式,从人的生命世界和精神生活出发,把陶冶看作精神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在这一视野下,学校文化生活的外在形式和丰富内容,只是精神文化建设的一种重要资源,而不是最终的目的。在这个基础之上,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生命体验,才能使这些资源成为精神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传统文化理论虽然发现了文化的教育价值,但却因为排斥文化主体的作用,因而不能真正影响学生的精神生活。尽管学校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始终只限于“业余生活”之中。在陶冶论的立场上,学校文化生活决不仅仅是一种业余生活,只要能真正尊重学生作为生命主体的价值,都可以理解为精神文化的活动范畴。如果课堂能够给予学生真正的生命体验,就应当视为一种真正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精神生活哲学

生命哲学的另一重要代表奥伊肯提出“精神生活哲学”的概念,独树一帜地为生命哲学创立了理解生命本质的一种哲学解释观,在他看来,生命的本质不是人的感性本质,而是人的精神生活,是超越于感性直观的精神。精神这一概念,不仅解释了生活的本质,而且也解释了陶冶理论的本质。学校精神文化建设,表现于日常生活之中,但不是日常生活本身,它的根本特征是精神生活的陶冶。文化陶冶需要生命体验,但也不是生命体验本身,而是生命体验中的精神内涵,只有在精神生活中才能真正揭示学校文化陶冶的价值本质。

人的生活意义全部在于人的精神的高贵性,是精神给予生命以崇高的价值和意义,这一给予关系是不能被颠倒的。“精神产生于一个更高的源泉而不是与感官世界共生,当唯物主义者想要合乎逻辑地表述他的观点时也必须接受这一更高的境界……感官的直接性不断地越来越多地把它的优势让给精神的直接性;外部生活被按内部生活的观点来经历、来看待,而不是相反。”(注:鲁道夫·奥伊肯.新人生哲学要义[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260-267、9、9、72.)学校文化必须回到精神生活中来,生命体验必须在人的精神家园中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否则,单纯的生命直观可能会使我们付出巨大的代价。我们今天的教育无疑在这个问题上已经明显出现差错,把传统教育所引起的教育问题,错误地归咎于教育对精神化的偏爱和重视,因此,以放弃教育的精神世界来寻求学校教育的变革,这是非常危险的。

(三)制度文化理性

把精神文化建设与整个学校制度建设结合起来,从整个制度文化上建立起生命本体的价值观,并真正确立起制度优先的教育原则,这是制度文化研究的重要成果。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在分析道德本性时,将道德的基础立于社会而不是个人,他还批评了人们对卢梭自然主义的误解,认为卢梭自然主义的本质不是“个体本质”而是“社会本质”。在他看来,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远优先于《爱弥尔》的自然个性,(注:爱弥尔·涂尔干.道德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420.)他首先是期望通过改善社会,然后才期望从这种改善中得到爱弥尔的自然天性。

精神文化篇7

关键词:大学精神;大学文化;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1-0012-02

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积淀于学校全体成员并外化出来充盈于整个大学的精神总和,加强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对改善学生智能结构,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成长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具有特殊价值和作用。本研究有利于建设先进的大学精神文化,改善落后的、抵制庸俗的大学精神,从而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良好的文化氛围又能形成积极向上的学风校风,有利于培养学校成员科学、高雅、健康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有助于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大学精神概述

大学精神作为大学文化的灵魂,是一所大学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支柱,使得大学不断的超越自我和其他同类院校,并不断的向前发展。大学精神作为大学文化的一个重要层面,有效的、合理的教学理念和办学方针对一所大学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及未来的发展前途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精神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内容体系,主要有办学理念、大学精神、校训及其所反映出来的学风、校风、教风和管理作风等等[1],既有大学之所以存在的价值层面上的精神文化,又有大学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实践层面上的精神文化。当代大学之所以能够存在,价值层面的精神文化不应该是虚无缥缈的,而是必须存在的,并通过大学中的人和物来体现着。大学的办学理念是通过大学各阶层的领导根据该所大学的具体情况所提出的大学的一些办学思想来体现出来的,是各阶层领导智慧的结晶;大学中只有人的思想无物的体现是万万不可的,为了更好的开展教学计划,大学中的教学建筑就是大学办学理念的一种体现,教学建筑不仅应当具有其他建筑不曾拥有的应用功能,同时还需要具有更高的理想追求和应用价值,诉说着大学的思想理念。大学经过长期的实践所总结出来的校训同样也是大学价值层面的一种体现,大学的校训能够更好的反映出该所大学的办学理念和教育理念,体现着大学的办学目的及要求,彰显着大学的办学主张。除此之外,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定也无形中和大学精神文化有着一定的关联,因为当今的大学在建立大学制度的时候起引导作用的是大学精神中的先进理念和思想。如果说在大学中所制定的规章制度当中,找不出该规章制度中所彰显的或承载的思想或者是教育理念,那么不仅这种规章制度本身存在问题,同时大学本身所制定的理念也相应的存在着不合理之处。

二、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基本对策

大学精神是通过一代又一代的师生及员工通过多年的实践而得出的经验并把经验适时的应用到实践中去而总结出来的符合大学发展的精神层面的东西,反应出一所大学的价值追求,是大学制定教育教学目标的基本依据。

1.树立理性的办学理念。办学理念的制定是大学执行者与管理者思想的共同结晶,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大学在社会中是如何存在及发展的。一个成功的办学理念,它引导着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尊重知识、享受学习的快乐,在学术上能保持自由性、并能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敢于打破常规,提出新思路、开拓新视野。大学要想在当今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大背景下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必须树立理性的办学理念,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适时的进行创新,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的教育教学体系,为社会培养出一批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人才。大学的发展一定要坚持自由、民主、实事求是的、严谨的教育教学作风。办学理念的自由不仅要办学规章制度上的自由,同时还需要思想上的自由。大学在制定适合本院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的时候要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办学理念制定的执行者和管理者要独立自主的去完成分析、解决以及制定等一系列流程,只有独立了才会有自由的存在,无独立也就无法谈自由;其次是要民主,大学在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时不仅要保持自主性,同时还需要具有一定的民主性,大学的执行者和管理者要积极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一个人的思想是有限的、单一的,只有广泛听取别人的意见,才会有新鲜血液的流入,才会更好的体现出民主;最后是实事求是,大学办学理念的制定是要根据当前社会发展状况以及大学的实际情况去制定,自由、民主以及实事求是并不是一句空话、也不是一个口号,而是一种作风,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只有三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好的提高大学自主创新能力,从而才能很好的减少政治关系和利益的介入。

2.重塑大学精神。在当前的大学文化建设方面,大学精神作为大学精神文化的核心,是一所大学各种优良品德的全部体现,同时为大学物质文化建设和大学制度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支持和行动指导。大学只有真正的实现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理念,才能更好的适应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现状,才能在各个大学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大学文化首先应当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人的尊严、自由、幸福、终极价值,体现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的文化;是一种能体现人性自觉、唤起对人性的尊重,能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文化。”[2]大学的制度文化只有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运作机制相吻合的前提下才能够发挥其功效,真正的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大学的物质文化在形成初期就要充分的考虑是否能够充分的体现出人性化的设计,使大学物质层面的东西能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以及人文价值;大学精神建设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重点,要从学生不同的价值追求以及个性发展的差异性等方面作为根本出发点,同时要充分尊重教职工以及学生的价值选择和个性发展,在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更好的为学生服务,为学生实现各方面的共同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人文精神作为大学精神的本质特征,与科学精神是密不可分的,代表了当前社会人类精神的两个基本的方向。人文精神作为一种“求善”精神,是以当今社会所追求的价值以及伦理为核心的精神,指向的是人类终极关怀层面,即历史责任感、社会责任感、道德修养以及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原则;“求真”是一所大学的大学精神的基本要求,科学精神作为一种“求真”精神,更多的体现出来的是一种理性精神,大学自古以来就是教书育人、传授知识的教育重地,其最基本的职能就是教学和科研,实验室以及会议室中充满着学术的气息,为社会培养着一批批科学人才。因此,当前的大学精神要体现出大学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并重的本质特征,既不能只顾人文精神的培养而忽视科学精神的培育,也不能只顾科学精神的培育而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只有两条腿相互配合、共同发展,才能使大学在当今竞争比较激烈的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

3.提倡个性化办学。办学理念指引着大学教育方法和教学方针的制定,有什么样的办学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目标。当前各大学之间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方法趋于同质化,教育方法和教育方针大多都是相同的,加之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一直延续着填鸭式的、满堂灌的教育方法,导致现在的学生厌学,思维懒散。为了适应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大学必须要制定适应自身大学发展、带有自身特色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以深化教育改革为核心,不断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为新时代培养人才奠定基础。

当前大学在教育理念的制定上仍不完善,需要进一步补充和修补。大学在教育内容的制定上更多的是为了迎合当今社会的潮流,需要什么就开设什么,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首先大学的课程结构需要进一步的优化,新的课程改革要求实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的发展,改变课程设置单一、科目设置比重失衡的现象,对课程设置上存在主导地位比较明显等问题上进行调整,以实现课程类型的多样化、科目比重分配均匀;通过加强学科之间的综合、综合课程的设置以及实践活动的展开等方法来达到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为了更好的适应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有选择的进行课程设置来满足他们的差异性,这种选择性不仅能够为学校提供足够的空间去开发适合自身发展的课程,同时还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其次大学的教育内容要适时的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科技进步的需要进行及时的更新,当新的教育内容融入到课堂时,教育者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方法,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根据每个学生自身身心发展特点来进行传授,要符合学生自身的发展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将新的教育内容有效的发挥作用。最后要逐步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科学研究是无止境、无边界的,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使学生能够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的翱翔。

大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种思想的集合,是社会的产物,但大学不能因自身短期的利益而放弃长远利益,不能社会需要什么就去迎合什么,使大学成为社会的附庸。大学为了更好的适应当今社会激烈的国际竞争并在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通过各种方式和方法制定培养人才的政策和制度来满足大学自身发展的需要。由于当前大学在精神文化建设中出现了大学精神缺失、大学办学理念功利化和实用主义、缺乏自身发展的个性等问题,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所下降,从而阻碍了学习创造性思维的发挥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要求学校的教育体制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改变落后的、过时的教育体制,

发展创新教育,针对大学精神文化所出现的问题来重塑大学精神,坚持以学生为本、树立理性的办学理念,并积极营造宽松、自由的育人环境和浓厚的学术氛围,培养学生的独立批判意识。因此,科学的、合理的大学精神文化建设不仅能够培养更多的人才,同时还能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精神文化篇8

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

天人合一精神。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不同态度是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之一,中国文化更加重视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主张天人协调、天人合一。中国哲人把人看作是最为天下贵者,但又主张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虽然也把人与自然看作对立的两方面,但总的倾向是不主张将两者割裂,而习惯于融会贯通地加以把握,寻求一种自然的和谐,即“天人合一”(视天道与人道这二者为一体)精神。它不但充分阐明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主体与客体之间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的认识,还表达了他们对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与客体的客观规律之间的辩证关系的思考。这种思想长期实践的结果,就是自然界与人的统一,即人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去过度改造自然,同时人对于自然又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使自然为我所用。在当今时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仍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以人为本的文化精神。一直以来被公认为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的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也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重要内容。以人为本,就是一种反对神(包括神的世界、神的权威、神的力量等等)而提倡属于人的东西的思潮。提倡重视现世人生的意义、高度评价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和作用、称颂人性的完美和崇高、推崇人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中国文化宣扬的道德的人本主义,认为每一个个体都有自己的价值,蕴涵着完善自我的能力。这种思想与近代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的理论不谋而合,都充分肯定了人进取向善的天性。人本主义思想在儒家学说中得到了最明显的体现。在儒家看来,自我的完善并不具有排他性质,相反,根据人道的原则,个体在实现自我的同时,也应当尊重他人自我实现的意愿。即人是社会性的,人的自我实现离不开对他人的尊重与帮助。人本思想的确立,有助于人们合理地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人的主体意识,并使人们能更有力地抵制外来宗教神学的入侵。

刚健有为的文化精神。中华民族积极人生态度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就是刚健有为的思想,它指导着人们合理地处理天人关系和各种人际关系,一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精神激励着中华民族。刚健有为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文化的代表《尚书》和《诗经》中。自古以来,中国的哲人都极力提倡有为、勇于进取,重视“刚”的品德,强调人有要坚定性、责任感和奋斗精神。坚持独立人格的思想是刚健自强思想的又一重要表现。孟子“舍生而取义”的豪言表现了他坚持独立的人格和气节。这种不畏、不受诱惑、顶天立地的独立的人格精神,成为激励一代代中华儿女奋发图强的精神动力。

贵和尚中精神。“贵和谐,尚中道”,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作为中华文明的精髓,在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贵和尚中,就是追求所谓的“和合精神”,即在冲突中追求融合,吸收各种优质成分,“和合”成为新结构、新事物、新生命、新思维,“和合”成宇宙万象。“和合精神”的发源可以追溯到宋明时期,比如宋明“理学中心学”的集大成者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说”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的“和合”性。

中国人崇尚贵和尚中思想,珍惜和谐局面的稳定,重视社会的发展。贵和尚中精神的积极作用不容忽视,具体内容包括以下五点:

第一,差异与和生。天地万事万物都是“和合者”,是通过“和”或“合”的方式融合生成的,所谓的“不存在”与“存在”都是通过“和合”转换的。异质元素或多元要素之间相互冲突,在冲突中的各元素以“和”和“合”的方式转换,生成新生命、新事物。因而“和合”是新生命、新事物产生的必经方式。

第二,存相与式能。宇宙中的存在称之为“相”,因此存在的方式即存相方式。式能是指存相方式的种种潜能,存相所涵蕴的潜能方式或潜能结构。潜能结构与方式在种种冲突中选择一种式能,转换或变得和谐有序,以实现“和合”。

第三,冲突与融合。宇宙中的一切都包含着差异,在冲突的过程中实现的融合,化生出了新的结构方式。因此融合是以冲突为前提的,而冲突的理势必定是融合。经过冲突、融合形成的新“和合”体,发展和提升了原有的差异和冲突,体现了冲突与融合的价值。生活中差异和冲突无处不在,甚至可以说生活即是冲突,有冲突就有融合,通过冲突和融合形成的“和合”体,就是生活体。

第四,汰劣与择优。“和合”过程所包含的冲突与融合是异质元素之间的冲突与融合。冲突以汰劣为原则,融合以择优为原则,冲突和融合构成的新“和合”体就是通过汰劣与择优构成新事物或新结构。“和合”过程中通过历时态和共时态的冲突定位出异质元素的优质成分,它们互相吸收,融合成新事物或新结构,即新“和合”体,实现择优。若在“和合”过程中通过历时态和共时态的冲突定位出非优质要素,则重新分解成新的元素,与此同时,吸收另一些元素而“和合”成另一种全新的结构方式,并相对稳定地存在于时空中,这就是淘汰。“和合”汰劣择优就是一个为了符合真切、达到最大程度的和谐而不断地“和合”过程。

第五,烦恼与和乐。“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就是最贴切答案,说明没有人能不经历负面的情绪体验。人之所以会有这些负面情绪都是因为人的精神受压造成的。人生来就有各种“需要”,除了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还有各个层面的精神需要,以获心情的宁静、和乐。若这种“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心灵就不和不乐,便会烦恼、不安、困惑、痛苦、恐惧等等。要协调、缓解人的负面情绪体验,要净化心灵,要陶冶情操,只有通过“和合”才能实现。人和则天和,人乐则天乐,天人和乐是最令人向往的“和合”心灵境界。

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功能

民族凝聚功能。文化基本精神的思想统摄性是中国古代道德文明的精华,是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共存共荣的凝聚剂和内聚力,它超越地域、阶级、种族、时代的界限,将中华民族凝聚成坚定的一体。中华一体、国家一统的民族文化心理使中华民族无数次经受住了外敌的入侵、无数次化解了内乱。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万众一心地抵制外侮;之所以能够在“中华一体”的民族认同基础上,不计前嫌,化治内乱,与中华民族长久以来形成的,把国家、邻里的和谐统一看作是天经地义的文化传统不无关联。

精神激励功能。对于中华民族的每一个成员,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还有着强烈的精神激励功能。

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以和为贵的精神将天人相应的世界观、君民相维的政治观、上下相依的伦理观融为一体,倡导人们取大义,以集体利益为重,强调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中华民族贵和持中、正道直行的精神,对维护社会秩序的和谐安定有积极意义。学习它,有助于振奋民族精神,弘扬爱国主义,有助于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有助于实现祖国统一。

中国文化自成一种“敬鬼神而远之”的重人生、讲入世的人文传统,人被推尊到很高地位。所谓“人为万物之灵”、“人与天地参”,将人与天地等量齐观,这使中国避免陷入欧洲中世纪那样的宗教迷狂,而发展出一种平实的经验理性。当然,中国文化系统的“重人”意识,并非尊重个人价值和个人的自由发展,而是将个体融入群体,强调人对宗教和国家的义务,构成一种宗法集体主义的人学。这种以人为本的观念激励着人们主动去发现和实现人身价值。而中国文化中“民为邦本”的思想,启发领导干部为人民服务;人人平等的思想,强调维护劳动人民的物质利益。

中国文化中刚健自强的精神,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求是务实。在建设现代化的今天,这种精神仍鼓舞人们不畏艰难曲折,朝着理想境界迈进。

整合创新功能。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中国文化的生成和发展经历了多次冲突和融合,通过对异质文化的整合和创新,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博大精深,色彩斑斓。历史上,中国文化也曾面临危机和挑战,曾经历多次文化冲突,但最后,中国文化都成了文化融合的核心,中国文化一再使征服者被征服,一再征服、融合异质文化,既保持自己的传统,又吸纳异域精华。

精神文化篇9

“山高人为峰”,这是新红塔的时代精神,是红塔集团精神文化的核心。今日的红塔,将越来越显现“以人为本”力量的发挥而实现对时局的支配,而红塔人也将以新的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主动迎接世界的挑战。

红塔的精神文化,在企业整个核心价值体系里是灵魂、是精髓。多年来,红塔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中深切感受到,红塔集团员工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来源于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而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表现又是企业文化主体中的精神文化,主要是企业的信仰、信念和理想。为深入探索红塔集团持续、稳定、和谐发展的内在动力,笔者试图从创新工会宣传教育的角度,浅析红塔的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源于核心价值观

大凡成功的企业都有一个核心价值观,它规范和指导着一代又一代企业管理者及其员工为企业不懈努力和奋斗。例如IBM公司的“尊重个人,为顾客给予世界上最好的服务”的信念;丰田汽车公司“上下同心协力,以至诚从事业务开拓,以产业成果报效国家”的社训;红塔山品牌也坚守“山高人为峰”的理念以及“努力打造世界领先品牌”的价值取向。这些价值观如同企业的灵魂,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指南。通过企业共有价值观,企业培养了员工的认同感和归宿感,建立起员工和企业的依赖关系,使员工个人行为、思想、感情、信念、习惯与整个企业有机地统一起来,产生较强的主人翁责任意识和历史使命感,凝聚成一种合力与整体趋向,企业从而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和竞争力,最终赢得竞争的胜利。

红塔集团企业共有价值观的形成及作用遵循了上述普遍性的发展规律。早在二十世纪80年代,企业便开始构建自己的共有价值观,把“我为红塔争光荣,红塔光荣我光荣”定位为红塔内部最有感召力的价值理念。这个价值观体现了三个基本含义:一是体现企业追求卓越的理想和奋斗目标——一流的装备技术、一流的品牌质量、一流的管理和效益;二是体现红塔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追求产品零缺陷,跻身市场至高点;三是体现广大员工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主人翁精神。由于企业构建了科学合理的价值观,并以此规范员工的思想意识,广大职工的信念和企业的信念将达到空前的一致,责任感、使命感油然而生,精神的力量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形成职工人人为企业争光荣,企业的荣光又激励职工再为企业增光荣的良性循环。多数职工感到自己所处的企业和所从事的工作比外界其他工作更富有挑战性,从而使职工在日常生活感情和生活方式上对企业产生归宿感和依赖感,由此牢固地树立了较强的工作责任感和完成企业目标任务的使命感。

红塔集团始终保持强盛发展劲头的事实证明,无论你是否意识到精神文化的存在,它总是在企业运行中、在职工的言谈举止中发挥实实在在的作用。由此可知,红塔能成为中国卷烟产业的引领者,健康向上、符合时代要求的精神文化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导向作用。

2011年后,红塔集团又以新理念——“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持续提升品牌竞争力,用改革的办法、创新的思维和统筹的方法破解发展中的各种难题,高端品牌在精准的营销中实现了高速发展。企业之所以能创造出一次又一次的辉煌,一个最基本的原因就是形成了独特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灵魂的精神文化。这种精神文化,可以理解为多年来蕴藏在红塔集团员工心灵深处的艰苦创业精神,用五句话来概括:“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勇于挑战的行为方式和甘于奉献的人生境界”。

纵观红塔集团的发展历程,自始至终无不凝聚着集团员工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半个多世纪以来,历经风雨的创业到创新,改革和发展,为集团磨砺和锤炼出了一支面对困难一往无前、勇于开拓创新的员工队伍。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他们身上的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和顽强拼搏的作风永远都将是红塔集团的一笔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传承和提升红塔的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既然是企业的精神支柱和灵魂,企业就要坚持在建设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笔者认为,工会的宣传教育须得整合与提升,让新的文化观念植根于员工群体之中,从而保持企业文化的勃勃生机。

精神文化篇10

一、加强医院精神文化建设是医院发展的根本保证

医院精神文化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实现医院发展战略目标服务。基本目标是建立起与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相适应的、与医院可持续发展相符合的、具有良好院风院貌的系统的医院文化体系。其主要内容是: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围绕广大患者最现实、最关心的就医问题,不断增强医院服务功能,着力提高医院全体员工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在有限的条件下尽最大的努力,为患者提供优质价廉的医疗服务和良好的就医环境,是实现医院发展战略目标的中心任务。为此,加强医院精神文化建设,提高医务人员素质,是医院发展的根本保证。

二、开展宣传教育,弘扬医院精神

通过院歌、院徽、院史和相应的陈列室、音像制品等实物向广大职工及新入职人员宣传医院精神,以医院网站和新闻报道为载体,通过义诊、“学习日”等各种方式使职工了解医院发展史,增强凝聚力和荣誉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明确作为医务工作者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发展重任,牢固树立“大医精诚”的医院精神。也可通过文化活动这种轻松、愉快的方式融入职工生活,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地影响其思想意识,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文化氛围及包容、理解的人际环境,强化医院是我家的集体主义精神。医院管理者要善于发现和总结医院中闪光的人和事,提炼他们的先进事迹和优秀品质,树立先进典型,弘扬正气,用以身作则及传、帮、带的形式,宣传救死扶伤、助人为乐、精益求精、克己奉公和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医院工作宗旨。在医疗工作中,以高效便捷的优质服务,使患者利益最大化,在不影响治疗的前提下,为患者选择经济适用的药品和医用耗材,不乱开检查项目和大处方,不收受药品回扣,自觉规范言行,维护医务人员形象,让大医精神永远传承下去。

三、进一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医疗工作的目的是为患者解除疾病痛苦,而这取决于医疗水平的高低,因此,医务人员的医学理论知识和医疗技术水平是衡量医院精神文化建设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总理在会见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会上说,“医乃仁术”“大医精诚”是我国医药界的传统美德,在新的历史时期应继续弘扬。如今人民群众对医疗保健工作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这就要求医务人员不断提高医学理论和技术水平,做好自身医学知识的储备工作。因此加强医务人员的智力投资,重视在职教育,搭建多层次的医务人员学习交流平台,使医务人员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始终把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作为根本宗旨。教育医务人员以患者利益为最高准则,以白求恩同志为榜样,对工作精益求精,人人具有积极进取、无私奉献的精神。强化医务人员主人翁意识,使每个医务人员具有积极向上的爱岗敬业精神。促进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医疗保健的要求,促进医院精神文化的发展。

四、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

在诊疗过程中,部分医务人员法律意识普遍淡薄,自我保护意识有待于进一步加强,部分医务人员缺乏对卫生行政法规的学习,对医疗卫生操作规程了解得不够深入,因此在发生医疗纠纷时很难意识到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医院要针对现状,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经常组织医务人员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文件,或请相关人员针对一些案例现场进行讲解,把学到的法律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如:严格按照病案书写规范进行病历书写,对重点记录:首程、会诊、危重、术前讨论、死亡讨论及三级医师查房记录等重要医疗文书要认真书写。同时医院也加大监管力度,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增强安全防范意识,让医务人员充分认识到严格遵守医疗规章制度、规范和操作规程,认真书写医疗文件,遇到突发事件时及时用法律保护自己的重要性,面对医疗纠纷发生时,才能有心理准备,用法律的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患者负责的同时也保护了自己。

五、以病人为中心,提供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