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化的需求十篇

时间:2023-11-14 17:52:27

精神文化的需求

精神文化的需求篇1

关键词: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调查

精神文化需求是指人在社会生活中进行社会行为规范、价值判断和建构思维模式的观念形式、意识要素,以及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希望获得精神文化成果的需要。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主要包括三方面:基础型精神文化需求,享受型精神文化需求和发展型精神文化需求。其中,基础型精神文化需求主要包括求知需求、归属需求、社会交往需求、尊重的需求。享受型精神文化需求主要包括文化娱乐状况,发展型精神文化需求主要包括发展需求、理想需求和信念需求。生活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其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受到影响,呈现出时代特点。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本研究

使用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问卷对浙江大学、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嘉兴学院、浙江财经大学以及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共6所高校的1002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的基础型精神文化需求现状与分析

大学生的基础型精神文化需求主要包括求知需求、归属需求、社会交往需求、尊重的需求,本研究主要从这四方面来分析大学生的基础型精神文化需求。大学生的求知需求状况分析。在本研究中主要从大学生最希望获取的知识、获取知识的渠道两方面进行考察。关于“在上大学期间,你最希望获得以下哪方面的知识”的回答中,31.2%的大学生选择专业技能知识,32.9%的大学生人选择社会交往知识,32.0%的学生选择综合能力素质,说明大学生的求知需求比较多元化,已不再仅限于专业知识技能学习,更加注重学习社会交往知识以及综合素质能力培养。“在你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的回答中,51.2%的大学生选择教师的课堂教学,23.5%的学生选择同学们的交流学习,19.7%的学生选择通过书籍自学,而5.7%的学生选择网络自学,说明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是课堂教学,但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学习更加方便、自由和灵活,部分学生开始选择网络自学。大学生归属需求状况分析。本研究主要从交往对象为大学生提供的支持和帮助两方面来考察。

在“你最希望从他人那里得到哪方面的支持”的回答中,38.6%的大学生选择了精神方面,16.4%的大学生选择了经济方面;在“他人为你提供帮助的主要方式”的回答中,80.17%的学生选择心理帮助,19.2%的学生选择物质帮助,这两题说明了大学生更希望能够得到精神上的支持与帮助。在“你认为他人提供的帮助,是否满足了你的实际需求”的回答中,18.9%的大学生选择了很好地满足了需求,70.7%的学生选择了满足了一些,只有10.5%的学生选择没感觉和没满足,说明大部分大学生归属的需要从自己的交往中得到了较好满足,但也有部分大学生的归属需要没有得到较好的满足。大学生社会交往需求状况分析。本研究主要从人际关系现状、对人际关系是否满意等方面来了解大学生的社会交往状况。在当前新媒体发达的时代,电话、网络在人们交流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极大影响着人们的交流方式,53.8%的大学生与他人交流的最主要方式是“面对面的交流”,28.3%的大学生与他人交流的最主要方式是网络交流,体现出大学生的交流方式虽然具有一定传统性,但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网络已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越来越多大学生开始通过网络进行交流。

在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满意度进行调查时发现,14.1%的大学生对自己的人际关系非常满意,50.2%的大学生选择了比较满意,而30.8%的学生选择了一般,调查结果说明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人际关系不是特别满意。尊重的需求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渴望交往对象对个体认同的一种精神需求,本研究主要从大学生在家庭、朋友和学校受尊重的程度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50.9%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在家中非常受尊重,36.7%的学生认为自己在朋友中非常受尊重,29.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在学校中非常受尊重,可见,大学生在家庭、朋友、学校的“非常受尊重”的程度依次递减,在家庭中的受尊重程度较高,但在学校的受尊重程度较低,反映出大学生在学校期间的尊重需求没有得到较好满足,需要高校的教育者在教育中注意方式方法,让大学生在受教育的同时感受到充分的尊重。

(二)大学生的享受型精神文化需求现状与分析

在享受型精神文化需求方面,本研究主要针对大学生的文化娱乐活动进行调查,包括文化娱乐活动的形式、上网的主要目的、学校的文化娱乐质量以及愿意参加学校的哪类活动。在文化娱乐活动方面,44.3%的大学生选择看电视,70.5%的学生选择看电影,70.8%的学生选择上网,45%的学生选择看书。而选择唱歌、运动健身和旅游观光的人较少,可见,大学生的文化娱乐活动主要是看电视、电影、上网和看书,娱乐活动较丰富。在上网的目的方面,16.4%的大学生选择了用于学习和查阅资料,54.4%的学生选择用于玩游戏和看电影,说明大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用来娱乐。在学校的文化娱乐质量方面,5.7%的学生选择非常好,36.1%的学生选择比较好,47.7%的学生选择一般,8.5%的学生选择不好。可见,大学生对于学校开展的文化娱乐活动的满意度不高。在愿意参加学校的哪类活动的调查中,27.5%的大学生选择各类比赛,43.2%的学生选择公益活动,24.9%的学生选择知识讲座。这一结果表明比起纯粹的知识传授类活动,大学生们更愿意选择实践类活动。

(三)大学生的发展型精神文化需求现状与分析

在发展型精神文化需求方面,本研究主要从大学生的发展需求、理想需求和信念需求方面进行调查。在大学生的发展需求方面。关于“上大学的首要理由”的调查中,63.3%的大学生选择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好工作,实现个人价值,说明当前的大学生有强烈的自我实现需求,期待能够实现自我价值。关于“对待学习的态度”的调查中,55.1%的大学生认为应努力学习并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工作能力,但也有28.1%的学生选择不必非常努力,只要考试通过就行,可见,大部分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是认真的,但也有部分学生对学习持消极态度。关于“在大学期间,你认为最应该做的事”的调查中,15.8%的学生选择获取知识,72.2%的学生选择提高综合能力和素质,说明大学生对自身的要求较高,希望通过大学阶段的学习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大学生的理想方面。关于“进入大学后是否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的调查中,39.0%的学生选择有近期目标,48.5%的学生选择有远期目标,而12.5%的学生选择没有目标。可见,大部分学生有自己的奋斗目标,部分学生缺乏目标。关于“激励大学生奋斗的原因”的调查中,62.1%的学生选择自我价值的实现,23.6%的学生选择早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关于“追求的价值目标”的调查中,77.6%的学生选择完善自我,实现自我价值。在大学生的信念方面,调查显示有近半数的大学生希望入党,对共产主义有较强的信念,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想为他人和社会多做贡献,但也有部分学生申请入党的动机比较功利。

三、结语

通过以上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总体上处于良好状态,在基础型精神文化需求方面,表现出较强的求知欲,对知识的渴求不再局限于专业知识方面,更加注重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获取知识的方式不再局限于书本和课堂教学,小部分同学会选择网络课堂进行学习;社会交往方面,大学生除日常的交流外,更多地使用网络进行交流,人际关系总体较好。在享受型精神文化需求方面,大学生的文化娱乐活动主要是看电视、看电影、上网和看书,娱乐活动内容较丰富,但多数的娱乐文化活动是通过网络来进行的,且上网的主要目的是娱乐;大学生对学校当前的文化娱乐活动满意度不高,参与积极性不高。在大学生的发展型需求方面,大部分大学生有强烈的自我实现需求,期待能够实现自我价值,但也有部分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较为消极,缺乏学习目标。针对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中存在的问题,作为高校应多样化思想政治教育途径,通过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创新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创新课外活动模式等方式,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作用,不断满足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正确引导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的走向。

参考文献

精神文化的需求篇2

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目的就是营造全民阅读氛围,吸引农民走进农家书屋,利用农家书屋,培养农民的阅读习惯,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农家书屋中农民的阅读状态是衡量农家建设实际成效的一个重要方面,进行阅读状态调查有助于今后农家书屋工程的实施和完善。

为了使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更好地适应农村文化生活,了解农民对农家书屋工程建设需求、意见和利用情况。东海县图书馆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先后走访了苏北17个行政村,调查方式是直接走访农民群众和农家书屋,说明来意和目的,以无记名的方式填写调查表。整个调查基本在自然状态下进行,从回收率来看群众参与度不高,调查结果将与其他调查报告和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分析。

一、基本调查情况

调查的主要对象是以农民群体,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同时也兼职从事过建筑、家政、餐饮、手工艺品加工、美容美发、出国劳务等职业。从年龄看,以青壮年居多,大部分被调查者的年龄集中在20―40岁(88.7%);从学历来看,京津沪和苏南地区农民文化程度高中以上占被调查人数的73.6%,苏北乡村农民文化素质高中以上占被调查人数的26.1%,文化素质相差很多。农民群众的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被调查者中大学本科18人、专科43人、高中(中专)136人、初中生189人、小学57人、文盲7人,初中以上学历占85.8%。为此,统计时把农民读者分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群体、初中文化程度和小学以下文化程度三个层次来分析。

1.农村读者对文献类型的需求

调查结果显示,致富信息、农业知识、娱乐休闲、投资知识分别位居农民读者最需要信息的前四位。高中以上农民读者以娱乐信息、投资信息、卫生知识、致富为主;初中文化农民读者以致富信息、农业知识、娱乐休闲、卫生知识为主;小学文化程度的农民读者以农业知识、致富信息、娱乐休闲、法律知识为主。总体来说农民读者还是以娱乐休闲为主,但是,致富愿望强烈,法律、投资理财意识增强。

2.农村读者获取信息的渠道

农民群体获取文献信息的主渠道目前还是以电视媒体和报刊为主。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群体则以电视媒体和上网为主;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民群体主要以电视媒体为主;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民群体更注重通过电视和亲友交流获取信息资源。此外,村委会宣传橱窗也是农民群体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宣传橱窗中的信息是经过加工的二次文献,文献信息的可靠性、准确性、政策指导性比较强,占被调查农民群体的21.2%,占被调查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31.3%。

3.农民群体的阅读习惯

从调查结果看,农民群体的读书看报的愿望还是比较高的。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看书阅报的愿望更为强烈。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群体有良好看书习惯的高达53.4%;没有看书阅读习惯的仅有1.3%。整体来看,有良好阅读习惯农民群体占被调查的31.0%;有阅读愿望的占被调查农民群体的84.4%;没有阅读习惯的大部分是文化程度比较低的农民群体。

4.农民群体对文献信息获取渠道的分析

农民群体获取信息的渠道主要有电视、报刊、上网及亲友交流。由于村村通有线广播电视,农民茶前饭后主要是看电视和听广播,信息主要是通过广播电视获得。也有部分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民自购报刊获取有关信息,充实业余文化生活。网络的普及带来新的信息获取渠道。目前,我国大多农村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宽带,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有37.8%通过网络获取文献信息,有的农民种植专业户就是通过网络实现产、供、销一条龙。农民群体中亲友交流也是获取信息的渠道,一是农民亲朋好友中外出打工、出国劳务带回大量的信息,亲友交流中无意识地传播相关信息;二是部分农民群体文化素质较低,其它获取信息的渠道比较有限。调查中还发现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被调查者有26.9%通过亲友交流获取所需信息。

二、农家书屋提供服务与农民群众需求的矛盾

尽快缩小城乡间的信息获取差别,使农民通过读书脱贫致富是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目的,也是考量其功能成效的标准之一。在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图书目录推荐中可以看出,农业科学技术文献占30%,想让农民通过这些农业科技图书信息,成为种植、养殖的专家里手,这个愿望和动机也是好的。但是农业科技信息图书与文学著作不同,时效性极强,许多科技图书从编辑到付印出书需要数月和1年以上的时间,科技信息的半衰期只有区区3到5年,如此配送极易造成资源浪费。客观的说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服务对象是农民,主要是为了化解农民看书难的矛盾,通过一段时间培养农民的阅读兴趣,这是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之一;而不是要将农民培养成农业技术员。

另一方面,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编制了农家书屋推荐书目,通过专家评审和征求各方意见,制定了两期农家书屋出版物推荐目录,各省新闻出版部门也依据本省情况制定了农家书屋推荐书目,图书文献的品种也大多为几千种。按照国家财政下拨经费和省级财政下拨采购经费的使用办法,一般是必须购买推荐书目以内的图书文献,原本推荐书目执行时便成为必备书目。我们暂时不考虑推荐图书文献的可读性、实用性、科学性等因素,就图书文献品种来讲,一共万余种图书文献,每家500种,采购招标中普遍是复本率高,在某个区域内一次采购招标几百种图书,几千册副本,使得图书“货到地头死”,进了书屋就不用流动了。检查一个农家书屋的图书就知道这个地区大多农家书屋的图书配供情况。事实上,全国每年要出版30万种以上的新书,5年之内出版的新书百万多种,如此配供限制了农村农民的阅读范围。管理出版传媒的主管部门实际上是用财政经费养活了文化产业,而忽视了文化事业的真正目的。

三、针对农家书屋文化服务供需矛盾的对策与建议

1.改进配供形式

配供农民喜爱阅读的出版物是农家书屋建设的目的,但是,如何才能让农民喜爱的出版物送到农民手中,则是农家书屋建设机制中需要研究的。现在农家书屋出版物主要有三类,即图书、报刊、光盘。农家书屋建设是公共投入,一般依据资金的来源采取政府招标形式购买,然后发到村里。从过程上来看是必须的,也是合理的。但是,从具体配供上分析则需要再思考。正如我们在分析矛盾时提出的全国出版物中只有很少一部分出版物可以在购买时选择,且复本太多。而这种选择又给下一步农民阅读和农家书屋功能发挥带来了困扰。农民需要的出版物选择空间太小,阅读需求得不到满足,而农民不需要的则占相当一部分,削弱了书屋的影响力和农民的阅读兴趣。配送的图书文献资源应该尽可能做到品种多、副本少、区域性图书文献资源占有量最全,这样才能使得农民可最大限度地免费地享受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

2.增加读物范围

出版物是未来农民阅读的基础,也是农家书屋生命力所在。按照《建设管理办法》书屋图书配供时,原则是要按照科学性、实用性、经济型和通俗性的原则选配,内容要涵盖政治、经济、科技、法律、卫生、文艺、文化教育、少儿等涉及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配送出版物可以是图书、报刊和光盘。出版部门在为农家书屋编辑出版物和配送过程中,要首先考虑出版物是不是适应当前我国农村农民阅读的现实需求,有针对性地拓展阅读内容涉及范围,增加阅读品种,特别是适应现展的阅读内容和出版物。在图书类出版物中,可以增加儿童类、老人类、娱乐类的品种和数量;可以大力提高报刊和电子出版物进入农家书屋的比例,这些出版物涉及内容宽阔,知识更新迅速,阅读方式灵活,可以按照年度调整,非常适合现代浅阅读人群;此外,还可以通过邮政系统及时配供到村级农家书屋,增强了阅读时效性和阅读效果。

3.改进出版样式

精神文化的需求篇3

关键词:京津冀;老年人;精神需求;文化需求

本文为2016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项目:“京津冀区域文化养老服务体系协同构建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1603120414);“河北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课题编号:201602120405);2016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民生调研专项:“京津冀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区域差异及协同发展研究”(课题编号:201601122)阶段性研究成果;2016年度河北省科技计划自筹经费项目京津冀区域老年群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协同构建策略研究(课题编号:164576448)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京津冀城市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现况调查研究――以唐山市为例

收录日期:2016年12月21日

目前,城市老年群体在物质生活有基本保障的前提下,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强。本文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影响京津冀地区城市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满意度的因素,以唐山市为例进行实地调查,为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提出建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调查对象主要来自唐山市区的路北区、路南区、丰南区、古冶区、丰润区、开平区6个市区图书馆的老年人和随机在这6个区街心公园、晨练场地休闲或锻炼的老年人。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98份,有效回收率99.33%。其中,男109人(36.58%),女189人(63.42%);年龄57~66岁者占66.44%;有配偶159人(80.3%),丧偶39人(19.7%),离异8人(4.04%),未婚6人(3.03%)。

(二)研究方法。采用随机抽样和实地调查法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老年人的基本情况(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等)、精神文化生活现状及需求(求知学习、人际交往、自我价值实现、娱乐、家庭关系等)。

二、结果

(一)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中的学习需求。老年人进行文化学习,学习的需求是为了达到持续性社会化的目的而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老年人退休后,仍然有学习的需求,老年人在精神文化生活中对学习的需求主要包括养生知识、烹饪、摄影、书画、乐器、织毛衣、电脑、外语等。老年人对学习的需求主要分为四大类,即文娱类、医疗保健类、生活类、专业知识类。本次调查中城市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中对医疗保健类知识需求量最高,占82.21%(245人);其次是文娱类63.42%(189人)。其中在文娱类知识学习中,老年人对旅游知识学习的需求占62.43%(118人)。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中学习需求最强烈的是医疗保健类知识和文娱类知识,他们对这两类知识有强烈学习需求的原因主要是为了提高自己心理和身体健康,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让自身精神生活过得满意。

(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中的人际交往需求。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中人际交往需求是指对构筑或维持所需要的社会关系网络的要求。通过本次调查,可以发现老年人中希望在参与社会活动中多结交朋友的人数占85.9%(256人),其中46.1%(118人)非常希望参与更多的人际交往活动,比较希望的人数占34.8%(89人),一般的人数占17.6%(45人),只有1.5%(4人)的老年人不希望参与人际交往活动。随着老年人的年龄增大,其外出活动次数减少,人际关系相对较狭窄,但这并不意味着老年人对人际交往的需求下降。从本次调查的数据可以看出,大多数老年人退休后仍然有人际交往的需求,他们也希望扩大自己的人际交往圈子,丰富自己的晚年生活。

(三)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中的文化娱乐需求。老年人文化娱乐的需求主要是满足老年人各种兴趣爱好的需要。在本次调查中可以发现,老年人参加文化娱乐活动的原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满足业余兴趣爱好者占41.6%(124人);强身健体者占45.3%(135人);结交朋友者占26.5%(79人);摆脱孤独感者占50.3%(150人)。此次调查的选项为多选项,通过调查发现老年人在文化娱乐方面的最大需求是通过娱乐活动摆脱孤独感,并且活动本身充满乐趣,满足自身业余兴趣爱好。

(四)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中的自我价值实现需求。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的最高需求层次称为自我实现的需求,老年人在精神文化生活中同样有自我价值实现需求。通过本次调查发现城市老年人对自我实现的态度:持赞成意见者占98.0%(292人),其中非常赞成者占29.1%(85人)、比较赞成者占54.5%(159人)、一般赞成者占15.4%(45人)、持反对意见者占1.0%(3人)。通过这些调查数据可以发现大多数老年人在退休后仍有为社会、为家庭做贡献的想法与愿望,实现自身社会价值的愿望。

三、讨论

(一)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中家庭因素作用。我国受传统文化影,父母与子女共同生活的情况较多,子女在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家庭中子女除了积极为老年人提供物质生活保障外,更应努力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精神文化生活条件。子女可以通过电话、看望、聊天等方式,经常与老年人交流沟通,及时了解老人的各种精神文化需求并设法解决,让老人感受到天伦之乐,让他们有被尊重、受关注的感觉,使他们得到精神上的慰藉。子女还可为老人提供一些书籍,满足老年人对知识需求,鼓励老年人多参加人际交往活动,扩大老年人的交际圈。也可适当让老年人参与到家庭生活劳作中,如抚育子女的下一代,让老年人感受到自己的社会价值。同时,老年配偶在精神上起到子女无法取代的作用,对于无配偶的老年人来说,选择再婚能够改善婚姻状况,提高晚年生活质量。

(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中社会因素作用。社区是个体与社会联系的纽带和桥梁,老年人所体验到的社会关心和温暖、社会支持和援助都应从社区获得。但目前我国各地的社区服务功能尚不完善,尤其在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方面,多数社区服务比较局限,只限于一些简单的娱乐活动。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包括求知学习、人际交往、自我价值实现和娱乐等多方面。因此,建议大力开展各地社区精神文化服务建设,完善各社区的服务功能。为了满足老年人的知识需求可以开设老年大学。据调查显示,城市老年人对老年大学的认可度较高,在老年大学中,老年人可以学习新思想、新知识,同时也为老年人的人际交往提供了场所。老年大学的各项功能,可以满足城市老年人的各种精神文化需求。目前,全国老年人口已接近1.8亿人,老年大学学员才500多万人,不到3%,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因此,普及老年教育的任务还很重。

通过本次调查,找到影响京津冀城市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满意度的因素,得出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需要在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共同作用下才能得以实现。希望在家庭与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更好地丰富京津冀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促进文化养老协同发展。

精神文化的需求篇4

[关键词]现代平面设计;精神需求;文化精神;时代精神;民族精神

[中图分类号]J5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3)25-0091-04[作者简介]曹庆云(1981―),男,河北邢台人,本科,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艺术设计系讲师,研究方向:平面艺术设计。

中国的现代平面设计艺术起步较晚,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才逐渐发展起来,发展至今只有三十年左右的历史。但是就在这短短的几十年间,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加快,人们的精神需求日益增长,加快了中国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促使其不断完善。

设计最初源于人类原始的精神需求,设计史也是人类创造性劳动的历史。设计艺术是一种语言,是以形象思维表达人类共同的精神追求的语言。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新一代的设计产生始终与新生的精神需求紧密相连。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平面设计艺术也迅速发展起来,并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现代平面设计艺术繁荣发展既是人类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反映,也是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结果。中国现代平面设计正是围绕着中国人不断发展的精神需求而不断更新,同时这种更新又促使国人产生更多、更丰富的精神需求,指导着平面设计的演变。

一、文化精神

设计艺术是一种文化的体现,是人类社会集体无意识下共同创造的物质与精神的财富,它凝聚着一定时期的人类社会的文化与思想观念。从设计艺术的深层次来看,一件设计作品所显现的不仅仅是外在的物质结构与形式,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精神与理念。也就是说,所有的设计作品背后都会隐藏着一个为什么要“这样”的问题,这从一定的程度来说就是设计师本身的文化身份、思想修养和美学观念在设计作品中的体现。

因此,对于中国现代平面设计而言,仅仅从外在的形式与功能层次进行探究是肤浅的,必须拓展其中所蕴含着的深刻的文化精神内涵。当然,任何设计都必须面向现在、指引将来,对人类的文化精神进行深刻、系统的汲取。尤其是作为中国的设计师,必须重视本土文化的继承与研究,这是“设计艺术中国化”的前提。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文明史的古老国家,是具有极其深厚的思想与文化传统的国家,集中表现为中国文化的思想内核是儒、道、佛三教融合为一的中国哲学与美学思想。因此,中国的哲学思想与美学观念也必然影响和支配着中国设计艺术的理念与思想。中国传统和现代文化思想都受到儒、道、佛三家哲学和美学思想的影响,强调对立统一,认为矛盾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阴阳交替,有无相生。中国传统思想认为宇宙生命之奥妙全在于阴阳互动,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包含着阴和阳两种对立的方面或倾向,世间万物的发展变化都是阴和阳的相互转化、相互交融的结果。由于中国文化有着极深的历史积淀,要想在现代平面设计中体现出中国文化精神,最直接的外在表现就是引进“文化图形与符号”。这些图形与符号既是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文化象征的意义。比如八卦图等具有文化代表意义的图形符号。

人类历史文化体现的是人类物质与精神的诉求,以及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哲学与美学追求。中国现代设计必须确立“兼容并蓄”的核心设计理念,并将设计的着眼点放在体现全人类的文化精神需求和本土传统的文化精神上。由于这些基本的精神要求,中国现代平面设计师必须广泛地从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文化中吸取营养,从对自然与人类文化的感悟中激发设计灵感,更重要的是必须体现中国的文化精神。在设计中表现中国民间的剪纸艺术,设计师可以根据需要把反映中国文化精神的民间剪纸作品运用到现代平面设计中,最典型的是直接运用各种剪纸图样,像代表美好的生活愿望的“龙凤呈祥”“福禄寿禧”等。这些吉祥主题的剪纸都源于中国人对生活的祈愿,是历史积淀的产物,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这是历史赋予中国平面设计师的重任,要走一条中西结合的道路,这样才能发展中国现代平面设计艺术。

二、独创精神

现代设计理念要求设计作品必须具有独创性。独创性是一切艺术与设计的最根本要求。设计艺术中所要求的独创精神,指的是“前无古人”的思想独创模式,强调继承创新的独创思维,是一种高标准的设计艺术水准所寻求的目标。通常情况下,人们考虑问题时,都会无意识地、习惯性地运用以往形成的思维模式。在处理熟悉的问题时,这种思维模式最节省时间、最高效。但是这种习惯性的思维模式在时时需要创新的设计领域是大忌。作为现代设计师,应该勇于打破常规模式,在长期的文化与生活实践积累中探求和凝炼出独一无二的设计艺术作品。只有这样,才能在艺术作品中体现出独创精神。目前,中国很多高校的设计艺术专业在常规教学中都设立了培养学生创意思维的课程,就是为大学生在将来设计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纵观中国现代平面设计艺术作品,我们会发现许多所谓的“创意”都来自模仿国外的平面设计作品,独创意识严重缺乏。有的人认为,独创仅仅是一个小问题,可以先模仿再创造。但是,对一名现代设计师来说,培养独创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仅仅靠模仿就可以形成独特的思想、独有的设计。从某种角度来说,三流的创造都要胜于一流的模仿。因此,潜移默化地培养独创意识对设计师来说至关重要。当然,没有广泛的继承与学习,没有丰富的生活体验以及不断的实践积累,独创也无从谈起。一个看似简单、与众不同的设计构想,往往需要极为深厚的知识和能力贮备。马克思说:“人类自然发展规律,一旦满足了某一范围的需要之后,又会游离出,创造出新的需要。”因此,人类的独创精神不仅体现了人类的精神与物质需求,而且还自然地去创造新的需求。在这里,设计满足精神与物质需求是前提,而新的需求则在以前的需求被满足的基础上自觉地产生出来,这也是人类社会能够与时俱进的原因。

三、时代精神

对于设计艺术来说,人既是设计的创造者,也是设计的受益者。假如无视人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和作用的话,现代设计就失去了它的根本。除了对人的重视外,还不能忽视人以外的事物。人不是孤立地生活在世界上,而是与周围的世界不断进行着互动。人类是社会构成的主要元素,其生存与不断发展的过程,就是与自然界不断接触、交换和发生作用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的各种活动都反映出一定的时代精神,这种时代精神往往表现在人类的各种设计作品之中。因此,设计是围绕着时代需求而与时俱进发展的,而时代需求则引导着人类设计的不断更新。

一般来说,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的衣、食、住、行等物质上的需求之后,才会有精神方面的要求,而任何的设计艺术或作品都是在人们的精神需求下产生的。从某种角度来说,一个设计师必定受到他所处时代的潮流或精神的影响。与此同时,他也可能引领这个时代的精神消费需求向更深远的方向发展,这也可以概括为“时代要求”和“要求时代”两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而且,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在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和引领时代潮流时,必然把握着这个时代的人们所追求的哲学与美学思想。通过能够体现着时代潮流的设计作品,设计师们影响和引导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引领着时尚的潮流,甚至引起思维观念的变革。比如,一个独创的具有时代先锋作用的平面设计作品,可能以各种新奇的、首创的材质与图案在服装或包装上使用,引领这个时代形成以此为代表的时尚趋势,甚或促成时代潮流的发展或转变。这时,这件设计作品就不仅仅是人们精神需求的反映,它还创造着人们的精神需求。它成为一种社会化的时代精神的体现,这种影响与突破的发展关系对人类精神文化的发展提高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中国现代平面设计在时代精神方面的要求是中国平面设计师能够跟上时代潮流与趋势,并引领消费人群进入一定的时代潮流。这一要求一方面成为特定的时代精神的体现,另一方面又不断激发人们对时代精神与民族文化的需求。比如反对暴力、反对战争等体现人类共同的时代要求的作品,可以不断激发人们内心对永久的和平的时代呼声,这样体现时代要求的世界性作品也是以反映时代精神为前提的。

四、民族精神

体现民族精神的关键是中国现代平面设计要具有中国特色。中国的文化与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要想在中国现代设计作品中体现出民族精神,一方面要强调“中国元素”在设计作品中的应用,另一方面要在设计作品中体现“中国精神”。

在设计作品中应用“中国元素”不仅是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民族精神的必然需求。中国就有大量的有关设计方面的实物遗存,如旧石器时代的石斧,商周做工繁复的青铜器,秦汉时期的漆器、画像石、画像砖,唐、宋、元、明时期的瓷器,等等。这些实物在造型样式、图案色彩等方面都带有标志性的中国元素,对中国现代平面设计具有很强的启发性。所谓“中国元素”可以阐释为象征中华民族的文化与精神的吉祥物、图案、图形、文字等。比如,青铜器上的纹饰、历代的书法碑文、文人绘制的山水画等,都呈现出一种“道法自然”和“中和之美”。这些作品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印记,又有中国人文精神的汇聚,非常值得借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标志设计就充分利用了“中国元素”。以篆体“京”字为造型的会徽名“中国印”,以中国传统艺术的符号――印章作为主体图案的表现形式,极具特色。人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中国独特的民族精神,可以感受到中国文化在当今世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这表明,在中国现代平面设计中,恰当地运用“中国元素”对促进设计艺术的发展,对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极大的重要性。

在设计作品中融入“中国元素”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一个不断学习西方先进理念的过程,怎样在这个过程中既把握民族精神,又学习与借鉴西方设计的技巧与理念,是“兼容并蓄”精神的直接体现,也是中西融合的重要话题。但是,中国现代平面设计在发展之初及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不能走出崇洋的弱势心理。甚至有人强调做平面设计一定要在中国以外的地方,以避开本土的“中国元素”的影响。他们坚持西方的平面设计艺术从理念到内容再到技法上都比中国优秀,从而否定中国的设计,乃至包含中国文化要素的设计。这部分人忽略了西方的设计作品也渗透着西方国家本民族的文化精神,完全地照抄西方是不可能体现中国民族文化的,完全抛开中国民族文化的设计作品是没有长远的生命力的。在中国深厚的民族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中国现代平面设计师,必须强调中国人的“设计思维与理念中的中国特色”,即中国精神。这是西方设计师永远都不可能拥有的,也是中国现代平面设计体现民族精神的内在的深层次的要求。这种要求强调在美学与精神层面上体现中国民族精神,强调以中国精神指引中国现代平面设计发展的方向。当然,这种精神的实现不能一蹴而就,必须在广泛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深层次的借鉴才可能达到这一境界。日本的设计大师把从西方社会学来的现代设计观念与日本的民族艺术融合起来,作品中既体现突出的民族文化特点,同时又表现出强烈的时代美感,将现代意境和民族传统融为一体,在日本设计界引领一场对民族传统再创造的潮流。因此,在现代设计理念中强调中国精神是中国现代平面设计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关键。作为存在于中国传统与现代艺术的中国设计艺术的一部分,中国现代平面设计必然是民族精神自然而然的反映,必然是符合中国人的精神需要的前提下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

五、结语

中国现代平面设计虽然还很年轻,发展道路还很长远,但是有着文化与民族传统的深厚积淀的基础,这使之成为世界设计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预示着某种品质,或静穆博大的内美,或高逸清玄的简淡。广泛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中国平面设计艺术是“设计中国化”的必然途径。在现代平面设计过程中,既不能固守传统,又不能完全抛弃传统;既要继承中西传统,又要强调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在中国现代平面设计中,要善于学会“拿来主义”,拓展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思想,创造新的反映时代精神、具有独创价值的“中国形式”。作为一名现代平面设计师,要在不断从西方“拿来”以及不断挖掘本民族文化与艺术传统的基础上,运用当前不断精进的设计理念,将传统的文化精神和民族精神融入到现代平面艺术设计中,创造出既有文化精神、独创精神,又具有时代精神、民族精神的现代平面设计作品。

总之,设计作为具有文化性、独创性、时代性与民族性的人类活动,必须以人的精神与物质需求为中心。中国现代平面设计作为中国商品经济的产物,不仅要强调鲜明的文化与时代特征,而且还必须强调独创与中国精神,这些也是中国现代平面设计得以健康发展的精神需求。

参考文献:

[1]梁梅.世界现代设计史[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精神文化的需求篇5

一、课程思政理念下高职工匠精神培养的意义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正是工匠精神的最佳传承者,因而在人才培养中需融入工匠精神,这是学校、企业与学生实现三赢的需要,有利于职业院校创新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利于满足经济产业转型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也利于学生实现自我价值与职业生涯发展,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一)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立德树人”是时代对高职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高职教育落实“立德树人”必须把“立德”摆在人才培养的首位,把思想教育工作放在第一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重视学生职业精神培育和职业价值观塑造,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正确的职业观和健全的人格。工匠精神有着丰富的价值意蕴和时代内涵,与“立德树人”的价值意蕴高度契合,工匠精神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灵魂,需在人才培养阶段加强培育工匠精神,将职业精神养成有效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将工匠精神培育与思政育人有机结合。在“课程思政”中注重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融合,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高尚的职业理想信念和职业品质,最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工匠精神培育与“课程思政”建设,两者在育人理念上是一致的,体现了“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真正实现了重塑人的精神使命[2]。高职院校要促进“课程思政”与工匠精神的积极融合,致力服务于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这是我国职业教育的永恒主题。工匠精神与课程思政在育人理念上是一致的,都体现了“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课程思政理念为顺利开展工匠精神教育工作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需强化课程思政教育的全面渗透,将工匠精神融入专业课程课堂教学,把工匠精神培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紧密结合,将知识、技能和价值引领融合起来,促进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的逐步形成,使其具备较强的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二)满足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的现实需求。目前我国处于经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劳动力成本优势正逐步消退。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要求,需要一批高素质人才提供人力资源支撑。高素质人才需要具备从事某一职业相对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追求卓越的职业态度,以及视质量如生命、视品质如尊严的职业价值取向,这些都是工匠精神的价值意蕴,通过弘扬工匠精神促进高素质人才的技术技能水平及工作积极性提高。引导高职学生塑造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职业精神,致力于培养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兼备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满足经济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对人才的大量需求。(三)有利于培养职业操守,提高学生就业能力。高职院校每年为社会输出大量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过程中需适应时展要求,把工匠精神和思政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推动学生全面发展。高职毕业生就业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是当前"就业难"与"用工荒"的主要矛盾,因而对学生开展工匠精神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工匠精神是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核心内容,专业课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有效路径,将工匠精神融入到专业课程理论教学中,课程思政使专业知识学习、职业技能培训、职业素质养成三者紧密结合,形成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效应。通过课程思政的隐性教育功能,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学生良好的职业品质和较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科学严谨、精益求精、实事求是、注重创新的工匠精神,形成一种根深蒂固的职业理念、职业道德、职业责任的惯性认知,促进其顺利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

二、课程思政理念下高职工匠精神的培养策略

工匠精神承载了我国走向制造强国的文化基因,努力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职教育更应把办好职业技术教育和塑造工匠精神紧密结合[3],运用多种策略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人才的需求。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建设中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旺盛,专业课程作为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载体,需以工匠精神引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实施工匠精神浸润式教育,义不容辞地挑起培育工匠精神和培养“大国工匠”的担子,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智力支持。(一)高职教师自身践行工匠精神。“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职教教师当怀一颗工匠之心,努力提高自身工匠素质。要加强教风、作风建设,把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十年磨一剑、敬业爱岗、责任心等工匠精神中的优良品质作为高职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主要内容,培养高职教师勇于担当,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默默奉献的高尚品格,提升锐意创新开拓进取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起表率作用,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对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敬业观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直接决定了工匠精神的培养效果。高职教师要把工匠精神作为自己的价值目标,增强自身的职业素养与专业水平,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践行工匠精神,做精益求精、卓越进取的“工匠型”教师。给学生树立良好表率,强化引领作用,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为学生树立学习践行工匠精神的榜样。在教学实践中弘扬工匠文化,传递工匠精神,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把培养工匠精神贯穿于专业教学之中,要根据学生特点和行业发展情况,通过传授知识与技能,感受企业文化,体会技能的价值和工匠的地位,从而产生对从事职业的向往和追求。培养学生知行合一的能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技艺、现代技术的热爱,引导他们有效提升职业态度,鼓励他们自觉立志做工匠精神的传承者,努力成为符合新时展需要的工匠。教师在实训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渗透工匠精神,帮助学生深刻领悟工匠精神的实质,鼓励学生真正深入到企业或者工厂进行实训,在真实的环境下去亲身实践,从而不断升华自身的工匠精神[4]。积极从企业聘请一线能工巧匠、名师等到校任教,他们熟练的专业技能、良好的工匠精神和职业素养,能够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在工匠精神的引领下思想得到洗礼、精神得到升华。企业技术人员加入到教师队伍中来,强化了职业教育的特色,能更有效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目前部分高职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经验,双师能力不足,高职院校应全方位培育工匠之师,在工匠精神指引下建设教书育人的工匠之师,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和求精创新的技术追求,打造具备实操经验和能力的双师型高素质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深化校企合作,构建校企资源共享平台,通过企业顶岗实践的形式,定期选派专业教师深入企业了解实际生产过程,将企业的文化、新工艺、新技术等带进课堂,让学生及时了解行业最前沿领域知识,提升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培养工匠精神创造有利条件。营造有利于培育工匠精神的工作环境,通过多种途径宣传工匠精神,传播工匠文化,诠释高尚无私之师德,让高职教师领悟并践行工匠精神。(二)校园文化弘扬工匠精神。环境对人的成长具有深刻的影响及潜移默化的作用,校园文化是培育学生精神气质的重要环境,能有效推动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培育,是隐性教育功能的重要体现。将工匠精神有效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其“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使学生逐渐养成工匠精神[5]。借助校园文化建设为工匠精神提供生根的土壤,为培养学生工匠精神营造良好氛围,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的培育和传承。良好的校园氛围有助于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发展,通过工匠精神的引领与塑造可以促使学生产生良好的使命感,提升适应社会的能力。营造推动工匠精神在高职思政教育中的学习氛围和文化环境,有利于工匠精神与高职思政教育的渗透与融合[6]。高职院校要打造围符合职业教育特色的文化氛围,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加强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渗透,将工匠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打造契合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通过文化的熏陶让学生们在耳濡目染中传承与弘扬工匠精神加,引导学生在匠心化的环境中形成良好的工匠精神,将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学校要增强文化自信,发挥中国传统工匠文化资源优势,将校园文化与产业文化深度融合,强化宣传教育引导,积极营造崇尚工匠精神的良好校园氛围,形成重视工匠精神的职业教育文化,利用广播、校报、校内宣传展板、横幅、公众号、微信平台、微博、抖音等新旧媒体,向学生传播工匠精神的相关内容,如精益求精、锲而不舍、吃苦耐劳等,潜移默化培养工匠精神,将工匠文化内化于心。学校应开展蕴含工匠精神元素的校园活动,举办主题活动、讲座、演讲、专题比赛等活动,挖掘学校自身存在的工匠精神资源,这些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往往能起到入心入脑的教育效果。(三)校企合作共育学生工匠精神。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升级发展的重要途径,这是由职业教育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的,也是其自身的实践特性和应用导向的必然结果。工匠精神的培养离不开企业的深度参与,高职院校应加强与传承工匠文化的优秀企业合作,统筹校企资源协同育人。工匠精神的培养,需要较长时间职业生涯的磨炼与提升,离不开在现场工作岗位的砥砺。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需创造一个让学生零距离感受行业企业职业精神的真实工作环境,因此高职院校要秉承工匠之心来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构建产教融合发展生态,推进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搭建校企协同育人共同体,在产教融合中确立学校和企业“双主体”地位,实现双方在实践教学环节的协同和双赢。加强对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在工匠精神培养方面的作用和影响,并将其作为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培养的重要载体和途径。校企合作有助于学生与企业之间建立紧密联系,为学生构建适应市场需求、促进自身成长的育人环境,学生通过企业参观学习、实习,可以提高专业技术技能,体验真实的工作环境,近距离了解企业文化,提前接受企业文化熏陶,在实践中感受企业员工身上的工匠精神,通过“学中做、做中学”形成科学的职业观,在知行合一中践行工匠精神,争做专业精业勤业的当代工匠。在顶岗实习中,选拔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企业技术骨干作为学生的“企业师傅”,对学生手把手传授技能,将精湛的技术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同时传递给学生,既保证了岗位能力得以衔接与传承,又促进了学生成长成才,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益求精、锐意创新的品质。(四)通过技能竞赛引导学生树立工匠精神。把工匠精神培育落实于专业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之中,让工匠精神培育达到预期的效果。职业教育更应注重以赛促学,组织开展各类校级技能竞赛,以企业标准为基础、以职业院校教育和行业评价为主体,积极参与梯次衔接的各级技能竞赛,让学生在学校就以工匠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通过职业教育技能活动周、学生专业技能竞赛等活动,充分展示学生过硬的专业技能,锤炼学生精益求精、开拓进取的精神,弘扬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技能宝贵的新时代风尚。

三、结语

在制造强国战略的深入开展背景下,高职院校肩负着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这就需要高职院校更新观念,充分挖掘和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作用,把工匠精神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在专业教学活动中既要传授学生专业知识,也要不断探索传承工匠精神的具体策略,把工匠精神植根于心、付之于行,全面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与人力支撑。

引用出处

[1]孔宝根.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实践途径[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版),2016,38(3):53-56.

[2]梁暹.关于课程思政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8(30):42-43.

[3]黄君录.高职院校加强工匠精神培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6(8):50-54.

[4]宋守斌,罗佳敏.浅谈如何培养高职院校中制造类学生的工匠精神[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8(1):102-103.

[5]查国硕.工匠精神的现代价值意蕴[J].职教论坛,2016(7):74-75.

精神文化的需求篇6

【关键词】精神需要 层次性 全面发展

马克思曾经对精神需要的层次性作过如下描述:“对于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满足需要的一些活动和在满足需要时所用的工具,它们进而会产生更新的需求。” ①可以说,精神需求的层次性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精神需要的层次性

精神需要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指人作为独立的个体,对自我存在认识的一种精神需要,体现的是一种自尊、自知和自爱的需要。在该层次精神需要得到满足后,接着产生第二层次的精神需要,也就是对自我价值认同和自我实现的精神需要。在这一层次,人们开始更加重视自身存在的原因和意义,即开始重视对自身价值的实现和外界对自身能力的肯定等。要想满足该层次的精神需要,应该对物质基础进行良好的准备,使其能够和精神需求进行良好的协调,进而提升人对精神需求的支配和控制能力。当第二层次的精神需要得到满足后,随即产生第三层次的精神需要,也就是人们对自我价值和意义的追求,是他们在自己的成功和快乐被大家分享后的一种喜悦和满足感。如一些成功人士将自己的所学或所得奉献给社会,使社会能够分享他们的知识、财富,一些人会因此受益,而他们也会觉得自己的心愿得以满足,真正实现了自身价值。当然,第三层次精神需要的满足也离不开物质基础作支撑。

青年精神需要的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层次的精神需要未能得到有效满足。第一层次的精神需要是低层次的精神需要,最主要体现为对青年生存和成长的基本精神满足。针对这一层次的精神需要,应该为青年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包括家庭氛围的温馨、父母关系的和睦、青年的心理健康等要素。然而,在现实社会中,还存在许多家庭不和谐的现象,使得青年的精神状况得不到良好的发展,从而影响他们整体素质的提高。尤其是青年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性格孤僻、饮酒作乐、沉迷网络以及青年犯罪等现象,不仅严重影响了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对社会的整体发展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从满足低层次的精神需要出发,改善青年的精神发展环境,引导和促进青年的全面发展。

第二层次精神需要处于边缘地位。青年的发展最终是为了对自身理想的实现和追求。在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下,青年对理想的追求范围更加广泛,追求目标也更加远大。他们勇于颠覆传统文化,渴望能够在更新的领域中施展自己的才华。新青年的这一精神需要主要体现在基本精神需要得到满足后,在养成自尊、自信等性格的基础上,致力于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只有在良好的发展环境下,才能使青年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如果生存层次的精神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就不会产生第二层次的精神需要。当前,很多青年将精力与热情过多地用于追求物质需要,很少注重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由于社会的拜物主义和消费主义倾向,青年虽然也清楚精神生活的意义,但在价值判断过程中容易出现偏差,以至于偏离主导价值观念。

第三层次的精神需要亟待满足。当前面两个层次的精神需要得到全面满足后,就会产生第三层次的精神需要,也就是实现人生价值和意义的精神需要。可以说,前两个层次的精神需要分别是青年成长过程中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第三层次则是青年的一种享受需要,是体现自身价值的需要。只有通过回报社会才能体现自身的真正价值,从而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在文化发展的精神喜悦中充实自己的生命价值。青年所具备的朝气和魄力使得他们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更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去施展自身的才华。遗憾的是,在现实社会中,理想和现实还有很长一段距离。究其原因,一是青年的自身定位没有符合社会的发展实际,二是社会分工不均匀现象导致部分青年错过了一些发展机会。比如在工作中,青年群体的表现往往过于极端,要么眼高手低,错失机会;要么苦苦追寻却一无所获;要么在已有的岗位上不思进取,难创佳绩。这些现象充分说明在现实社会中,个人与群体都未能充分重视青年高层次精神需要的满足。而只有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才能时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与回报,青年的高层次精神需要才能得到满足。一个突出的例子是青年在就业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其心态决定了现实的行为,行为造就了人的本质,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就体现在如何使个人的奉献得到社会相应的回报。只有达到这个境界,青年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满足青年不同层次精神需要的途径

低层次的精神需要—关注青年群体,关爱身心健康。作为青年发展的基本需要,满足低层次的精神需要是促进青年全面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就像对待刚出生的婴儿,只有把前期的哺乳工作做好,才能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出现前期哺乳的疏忽,那么后面的发展就会相当困难。因为时间是不可逆的,错过了最佳的哺乳阶段,后面再多的努力也可能是徒劳。再如,一到三岁是培养儿童记忆力的最佳阶段,如果错过这个时期,在孩子上小学或者更晚的时候才开始记忆力的培养,其培养结果当然也会有所成效,但是和最佳阶段相比却差很多。同样,在青年的发展过程中,夯实基础是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部分,青年的精神发展也要首先致力于满足低层次的需要。

满足青年低层次的精神需要主要通过关心和关爱他们的发展,在心理和精神方面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在文化、价值观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下,更多地强调对青年的人文关怀对于青年的精神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实践过程中,要在精神上给予青年更多的支持、体谅和包容,通过理解和分析青年心理,帮助青年摆脱心理阴影,实现在精神需要上质的飞跃。因此,在青年的精神发展中,只有把第一层次的精神需要工作做好,才能有助于他们在今后的发展中登上更高的台阶。

较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培养青年的道德情操与实践能力。对于较高层次的精神需要满足,主要是通过教育的方式来实现。在青年的成长和成才过程中,教育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合格接班人的艰巨任务。从文化多元化的角度出发,教育可以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多元文化中把握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在满足第一层次精神需要的基础上,青年也要通过自身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生活。较高层次的精神需要主要包括人的道德审美、求知、健康、娱乐等方面,只有提供相应的精神产品并转化为艺术形式,以个体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才能满足该层次的精神需要。

通过教育的方式来引导青年,既能提高他们的道德情操,又可以提升他们的能力。从主观方面来讲,较高层次精神需要的满足主要是对青年道德情操的培养,有助于提升他们的整体素质。从客观方面来讲,较高层次精神需要的满足主要是对青年实践能力的整体提升。因此,只有充分把握了主客观方面的青年精神需要,才能在文化多元化趋势下满足青年较高层次的精神需要。然后,被满足的较高层次精神需要会刺激产生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从而使青年的精神生活得到不断完善和提升。

高层次精神需要—实现人生价值,提升精神境界。只有在不断追求人生价值和意义的实践中,在低层次和较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得到满足后,青年才能产生并努力满足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实现对精神需要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质的飞跃也就是青年人生价值的体现,即满足青年发展的高层次需求。青年精神需要发展到这个层面就相对丰富了。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同样建立在物质需要的极大满足上,甚至有时,物质需要直接转换为精神需要,给青年以精神振奋。比如某个商业人士,在从事经商的过程中也能体验到其中的快乐,当然是正当途径的商业活动才能真正满足精神需要,否则只会抑制人的精神需要。

由于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和文化多元化的冲击,人们对精神需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变得更加模糊,青年的思维方式也发生了巨大改变,对事物的认识出现了很大差异。然而,用一种价值观念来满足其发展是不现实的,只有因势利导地提升青年能力的发展,强调在实践基础上发展青年的精神需要,才能促成青年精神发展的实质性飞跃。因为,文化多元化使青年在面对自身和社会发展时,考虑的因素往往更为复杂。对此,青年应该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化复杂为简单,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发展自身能力。而要实现青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还要使他们自觉地将实现人生价值与提升道德素质联系起来,在多元文化中寻找人生的价值归宿。

(作者单位:河北北方学院)

精神文化的需求篇7

构建“精柔型”企业文化是提升员工自主创新力的有效途径。参与意愿、精神品质、知识技能是提高企业员工自主创新力的三大关键要素。构建“精柔型”企业文化,需要树立”精+柔”理念,打造“精+柔”的企业制度环境,循序渐进构建精柔型企业文化。

关键词:

企业文化;自主创新;员工

基金项目:

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精益思维辅助MC模式企业自主创新管理研究”(12BGL015)。

企业的综合自主创新力是员工个体自主创新力的集成和综合体现,提升员工自主创新力是提升企业综合自主创新力的关键。组织的创新氛围对员工能否发生创新行为起非常关键的作用[1-2]。企业文化是弥漫于整个企业的“无形”氛围,是构成企业创新氛围的关键要素,对提高企业员工自主创新力有重要影响。陈卫旗通过对某大型电网公司156家供电局的10856名员工问卷调查,验证组织创新文化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效应,确认组织创新文化与员工创新行为有正向关联[3]。卫云等人也通过统计分析验证了创新型文化和员工创新行为显著正相关[4]。企业文化具有许多传统管理不能替代的功能,如导向、激励、规范等功能。通过发挥企业文化的这些功能,可以直接或间接提升员工的自主创新能力[5]。影响员工自主创新力的外在因素主要包括企业环境和社会环境[6]。主管领导对制造业员工创新行为有正向影响,组织文化可以加强主管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7]。那么,具有什么特质的企业文化能有效提高员工自主创新能力呢?笔者认为,有机结合“精益求精”和“柔性求新”两大重要特质的企业文化———“精柔型”企业文化能有效提升员工的自主创新能力[8]。

一、“精柔型”企业文化的内涵

“精柔型”企业文化是指弥漫于整个企业的,既“精益求精”又“柔性求新”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总和。“精益求精”文化强调“知难而进且求精”,推动员工勇攀科技高峰;“柔性求新”文化强调“突破思维禁锢而求新”,拓展员工自主创新思路。“精柔型”企业文化实现“精益求精”特质和“柔性求新”特质的优势互补,有利于企业培养既精专又灵柔的创新型员工。

(一)“精柔型”的企业精神文化

1.“精益求精”的企业精神文化

“精益求精”的企业精神文化,即具备“精益求精”特质的企业精神文化。企业经营理念、价值观、道德伦理观念强调精益求精精神,认为应用科学方法、科学技术和手段追求“零缺陷”“零故障”“零浪费”和“零客户抱怨”的完美业绩是十分必要的,自觉抵制传统的“中庸”经营理念、价值观、道德伦理观念。

2.“柔性求新”的企业精神文化

“柔性求新”的企业精神文化,即具备“柔性求新”特质的企业精神文化。将柔性的求新精神融入企业经营理念、价值观、道德伦理观念中,认为“刚性守旧”不能适应当前的竞争态势,以“柔性求新”为荣,并互相影响,形成浓郁的、弥漫于全企业的“自觉思考、善于应变、不断求新”的良好的精神氛围。

(二)“精柔型”的企业制度文化

1.“精益求精”的企业制度文化

“精益求精”的企业制度文化,即具备“精益求精”特质的企业制度文化。“精益求精”的企业制度文化以“精益求精”的企业精神文化为出发点,在企业的伦理规范、法制意识形态、规章制度中明确体现并强调精益求精精神,奖励、表扬精益求精事迹、态度和相应行为,惩罚、批评敷衍应付、不求上进、怠惰等“不求精”的态度和相应行为。

2.“柔性求新”的企业制度文化

“柔性求新”的企业制度文化,即具备“柔性求新”特质的企业制度文化。“柔性求新”的企业制度文化以柔性求新的企业精神文化为出发点,在企业的伦理规范、法制意识形态、规章制度中明确体现并强调柔性求新精神,奖励、表扬柔性求新事迹、态度和相应行为,惩罚和批评呆板、守旧等“刚性”“不求新”的态度和相应行为。

(三)“精柔型”的企业行为文化

1.精益求精的企业行为文化

“精益求精”的企业行为文化是“精益求精”的企业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在生产经营活动、人际关系活动、学习娱乐活动等过程中,由企业行为、企业家行为、企业员工行为所折射和体现,通常表现为企业整体、领导和员工的勤勇攻关、锲而不舍等精益求精行为。

2.“柔性求新”的企业行为文化

“柔性求新”的企业行为文化是“柔性求新”的企业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在生产经营活动、人际关系活动、学习娱乐活动等过程中,由企业行为、企业家行为、企业员工行为所折射和体现,通常表现为企业整体、领导和员工的随机应变、灵动突破等柔性求新行为。

(四)“精柔型”的企业物质文化

1.“精益求精”的企业物质文化

“精益求精”的企业物质文化是“精益求精”的企业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在企业产品、服务、形象等物质形态上的体现,是企业内在的“精益求精”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被外界认识和认可的重要渠道,具体包括高精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恒精持进的企业形象等。

2.柔性求新的企业物质文化

“柔性求新”的企业物质文化是“柔性求新”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在企业产品、服务、形象等物质形态上的体现,是企业内在的“柔性求新”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被外界认识和认可的重要渠道,具体包括新颖的产品和服务设计、别致的产品包装等。

二、提高员工自主创新力的关键要素

关于自主创新的内涵,目前有多种理解。笔者采用国务委员陈至立于2005年在中国科协学术年会开幕式上所作的《自主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报告中对自主创新内涵的解释,认为自主创新包含3个方面的涵义。其一,加强原始性创新,努力取得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其二,加强集成创新,使各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其三,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积极促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与自主创新内涵相对应,员工自主创新力是指企业员工在各项工作中表现出或潜在的技术发明、科学发现、有机融合各种相关技术并集成创新、积极消化吸收外来技术并再创新的能力[9]。在自主创新所需设备、资金、政策、领导支持等外在条件下,员工自主创新力的发挥主要受员工参与意愿、精神品质、知识技能的影响。提高企业员工自主创新力,应该着重于提高员工自主创新的参与意愿、精神品质和知识技能。参与意愿、精神品质、知识技能是提高企业员工自主创新力的三大关键要素[10]。提高员工自主创新的参与意愿,是指提高员工参与自主创新的主观愿望和积极性。员工自主创新参与意愿是提高员工自主创新力的基础性要素。提高员工自主创新的精神品质,是指提高员工“恒精、毅勇、勤奋、灵柔、突破”的精神品质。员工自主创新精神品质是提高员工自主创新力的根本性要素。提高员工自主创新的知识技能,是指提高员工集成知识、融会贯通、克服困难、以最小的消耗取得自主创新成功的技巧能力。员工自主创新知识技能是员工提高自主创新力的保障性关键要素。

三、构建“精柔型”企业文化是提升员工自主创新力的有效途径

(一)“精柔型”企业文化能有效提升员工自主创新参与意愿

1.“精益求精”的企业精神文化能显著提升员工自主创新的参与意愿

具备“精益求精”特质的企业精神文化塑造追求完美、持续改善、与时俱进、蒸蒸日上的员工。这些员工具有很强的上进心和工作积极性,内心自发产生的持续进步和尽善尽美愿望不断推动着员工积极参加企业自主创新,能显著提高员工自主创新的参与意愿。

2.“柔性求新”的企业制度文化能显著提升员工自主创新的参与意愿

具备“柔性求新”特质的企业制度文化将企业柔性求新的精神文化体现于规章制度上,通过制度明确褒奖“柔性求新”精神和相应行为,明确惩贬“呆板守旧”的精神态度和相应行为。员工为了得到组织褒奖,高度重视“柔性求新”,将大幅度提高员工参与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

3.“精益求精”的企业物质文化显著提升员工自主创新的参与意愿

具备“精益求精”特质的企业物质文化以尽善尽美的产品、服务、企业形象为重要载体。企业对产品、服务、企业形象等物质载体的完美要求,使企业及其员工具有持续改善产品、服务和企业形象的强大动力。

4.“柔性求新”的企业物质文化显著提升员工自主创新的参与意愿

具备“柔性求新”特质的企业物质文化通常以多样化、新颖、别致的产品和服务为重要载体,使企业可以通过差异化竞争战略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柔性求新的企业物质文化使企业及其员工具有根据市场状况不断推陈出新的强烈需求,这种强烈需求能明显提高企业及其员工积极投入自主创新的意愿和行为动机。

(二)“精柔型”企业文化能有效提升员工自主创新的精神品质

1.“精益求精”的企业精神文化能显著提升员工自主创新的精神品质

企业文化对员工精神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强大改造力量。在精益求精的企业精神文化渲染下,即使刚进企业的新员工也能受到无形的“精化”教育和感染,“懒散”“不求上进”的员工也能在精益求精的企业精神文化氛围中时刻感觉到无形的鞭策而逐渐改变作风,有利于培育严谨求实、严格自律、不怕困难、百折不挠、恒定坚毅等自主创新所必需的精神品质。

2.“柔性求新”的企业精神文化能显著提升员工自主创新的精神品质

“柔性求新”精神克服了传统“刚性守旧”的呆板性、局限性、单维性和陈旧性,不拘泥于固有模式,不墨守成规,具有灵活性、动态性、发展性、开放性、全局性、多维性、高弹性、变通性等特点,使传统、呆板、守旧的员工逐步变得灵活变通、多维求新。

3.“精益求精”的企业制度文化能显著提升员工自主创新的精神品质

“精益求精”的企业制度文化将企业精益求精的精神文化体现于规章制度上,通过制度明确奖褒“精益求精”精神和相应行为,明确惩贬“不求精”的精神态度和相应行为,使口头的宣传和教育变得制度化和规范化。它促使员工增强对精益求精精神的重视程度,在面对自主创新困难时更能发挥出勇敢坚毅、锲而不舍、持续改进等优秀品质。

(三)“精柔型”企业文化能有效提升员工自主创新知识技能

员工整合知识、创新知识、取得自主创新成功的技能,受到企业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多重影响。

1.“精益求精”的企业行为文化能显著提升员工自主创新知识技能

在员工自主创新过程中,通常会遇到许多高难技术问题,只有具备恒定坚毅、勤勇严谨、持续完善等精益求精行为特征的员工才能闯过技术难关,以最小的消耗、最优的质量、最高的满意度推动自主创新。

2.“柔性求新”的企业行为文化能显著提升员工自主创新知识技能

员工自主创新的成功不仅需要以员工精益求精的行为特征为基础,而且还需要以员工柔性求新的行为特征为基础。“柔性求新”的企业行为文化,强化了员工柔性求新的行为特征,能突破思维禁锢、整合知识、集成知识,避免“钻牛角尖”,有效提高自主创新的成功率。

四、构建“精柔型”企业文化的建议

(一)树立”精+柔”理念

我国企业受传统的粗放、刚性理念影响很深,“粗”“刚”理念使员工不求精进、呆板守旧而害怕变革,缺乏创新精神,严重阻碍了员工自主创新力的增强。建议企业加强精益理念、柔性思维和柔性管理的培训和应用。管理者需应用人性化的柔性管理,启发员工思维,提高员工应用柔性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在生产经营全过程中强调以客户需求为中心,消除一切无价值的浪费,应用科学方法追求完美目标并持续完善,上道工序员工对下道工序员工高度负责。“求精”与“求柔”需紧密结合,逐步以“精+柔”理念替代传统的粗放和刚性理念。

(二)打造“精+柔”的企业制度环境

企业制度是企业员工行为的规范和指南,是企业对员工言行、品质、精神的衡量准则,对企业员工的外在表现和内在精神品质都有较强影响。打造“精+柔”的企业制度环境,要求企业建立健全“精+柔”的企业制度体系。企业应该在各项规章制度中提倡、强调“精益求精”和“柔性求新”,并对精益求精、柔性创新的言行和成果给予相应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同时,也通过规章制度的普及和宣传,使员工明确“粗放不求精”“刚性守旧”的危害,明确粗心和呆板也是应被批评的错误,知道因粗心和呆板而造成损失应接受惩罚。这样“精+柔”的、奖罚分明的制度环境,可促使那些“粗放不求精”“刚性守旧”的员工逐步改善言行。

(三)循序渐进构建“精柔型”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形成须循序渐进。第一,企业管理者应该从大局出发、认真学习先进的管理理论,改变传统的粗放、刚性管理理念和思维模式,改善思维结构,提高思维柔性和管理柔性。第二,企业管理者应该有意识地通过培训、宣传、教育、制度约束等形式引导全体员工培育求精意识、增强思维柔性和创新欲望。第三,企业管理者应该推波助澜,逐步形成“精+柔”的理念环境、制度环境、行为环境和物质环境,促使每位员工从“被动精柔”到“主动精柔”,并使员工的“精柔化”与企业文化的“精柔化”互相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作者:肖天明 单位:福建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孔德议,许安心.组织创新氛围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

[2]王三银,刘洪,刘健.创新氛围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5(7).

[3]陈卫旗.组织创新文化、组织文化强度与个体员工创新行为:多层线性模型的分析[J].心理科学,2013(5).

[4]卫云,许芳.组织文化、工作价值观与员工创新行为关系研究[J].中国劳动,2016(3).

[5]王帅.以企业文化为后盾进一步提高员工自主创新能力[J].科技与企业,2012(2).

[6]贾白.科技型中小企业提升员工自主创新能力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12(11).

精神文化的需求篇8

一、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马克思认为,人是自然存在、社会存在和精神存在三位一体的存在物。人的不同的存在具有不同的需要,因而人同时具有自然需要、社会需要和精神需要等三种不同的需要,而且“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 [1]。从需要的对象来看,人的最基本的需要主要有物质生活的需要和精神生活的需要。物质生活需要,是指人对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资料的需要;精神生活需要,是人对认知、文化、教育、艺术、道德、宗教等精神活动的需要,而且精神生活需要是人所特有的。在物质生活需要与精神生活需要的关系中,物质生活需要是精神生活需要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但随着社会发展,在物质生活需要普遍得到满足的条件下,精神生活需要越来越成为人们追求的重要目标。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蕴涵着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需要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内涵。马克思说:“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2]发展先进生产力,属于物质文明范畴,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本质要求,故“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着眼于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需要。文化是人类创造性劳动的结晶,是人类为了适应和改造自己的生存环境而进行的精神生产的产物。发展先进文化,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体现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本质要求,故“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着眼于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需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是要通过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体现了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本质要求,故“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目的和归宿。可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立足点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

从需要的层次上来看,人的需要有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恩格斯把人的需要对象物分为“生活资料、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3],从而具体、历史地阐明了人的需要层次性,而不是抽象、空洞地研究人的需要。所谓生存需要,是指人为了维持生命存在而必须的最基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条件的需要。生存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人只有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才能维持自己的生命存在,才能实现其他需要。所谓享受需要是指人在生存需要得到基本满足的前提下形成的、旨在进一步提高和改善生活质量、优化生存条件的需要。所谓发展需要是指人发展和发挥自己一切体力和智力的需要,它集中体现了“人的发展着的本质”(马克思语)。人的需要就是依照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的层次结构逐步上升的。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所谓“人的需要”,主要不是生存需要,而是享受需要、劳动创造的需要或发展需要。生存需要只是“动物的需要”,只有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才是真正的“人的需要”。但是人如果不注意有效地加以调节或控制需要的满足,就有可能在享受需要层次上出现恶性膨胀——享乐主义的情况。“如果像享乐主义那样,把人的物质生活看成是‘毫无节制的生活’,看成是‘任凭摆布’,‘顺从自然的推动,盲目地遵循他们的本能的运动’,就会使人的物质生活沦为动物式的生活”[4]。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是要“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5]。只有如此,才能使人民群众的各种需要沿着健康、正确的途径和方向,有规律地上升和发展。所以,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仅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求,而且为人的各种需要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正确的价值支撑和精神指南。发展需要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故马克思称之为“生活的第一需要”[6],人的发展需要类似于美国着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所说的“人的自我实现的需要”。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物质产品的丰富,人的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将会成为最为主要的需要。因此,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创造出日益丰富的物质财富,不仅能为人民群众的生存需要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而且能促进人民群众的生存需要逐步上升为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人们进行生产,就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而需要的满足就是利益的实现。因此,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本质上就是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各种需要,即物质需要、精神需要或者政治需要、经济需要和文化需要。简而言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立足于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而提出的。

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精神文化的需求篇9

传统的观点认为,人的物质需要通过现实的物质生产就能够得到满足,可人的精神需要则除了精神生产的满足之外,还有精神本身、精神活动过程的满足,即精神满足包括生产性满足与非生产性满足。事实上,人的物质需要也包括生产性满足与非生产性满足,人的肉体并不仅仅是为了生产的,生产只是人的肉体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生产活动也并不一定只是为了产品的生成,它还包括人自己的内在活动性的实现与满足。精神需要是人作为有意识存在物自内而生且不断发展着的需要,是在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中通过实践活动而形成的与思维、情感、认识、意志等因素相关联的一种渴望满足的心理状态。马克思认为,即使一些如“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类常见事物,在人那里不仅可以成为物质需要的对象,而且可能成为精神需要的对象。如果我们把物质生活理解为一种外在的生活,那么精神生活就是一种内在的生活。对于人来说,内在的精神生活才具有根本意义,不仅是因为这里天地最为广阔辽远,而且是因为在这里盛开着生命本质之花、体现着人全部生存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为了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就要进行精神生产。广义的精神生产指一切精神现象的产生、创造及其过程,狭义的精神生产指高级意识形式的产生、创造及其过程。精神生产是一种生产性的精神劳动,以精神产品为其直接成果。精神产品以其包含的精神价值为本质特征而区别于物质生产,但它却必须以物质化形式去表现或存在。从社会分工的角度来看,真正的精神生产是物质生产发展过程中后来才分化出来的一种生产形式。马克思认为,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分工才是人类真正意义上的分工,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精神劳动是以脑力劳动为主要内容的劳动形式,它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精神产品,这些产品成为人们的精神生活的消费对象。通过精神生产,人的精神需要不仅在生产过程中得到满足,同时也通过消费精神产品而得到满足。人的精神需要愈增强,精神生产的动力就越大,人的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就可能越高。当然,人的物质需要的满足也往往内含着相应的精神成分,满足了一定的物质需要也就同时满足了人们一定的精神需要。人们常常将人的物质需要等同于动物的物质需要,这是一种误解。因为人的物质需要自人的精神产生之时起就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物质需要了,而是掺和着精神要求的物质需要。人之需要的发展空间是由自己开拓的,人作为一种自由的、具有精神性的和不满足于现状的存在物,他必须不断地进行创造和寻求发展。人的自由创造精神不仅是人自身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还是人的需要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人虽然是物质与精神、自然与社会文化的综合体,但人一旦倚仗精神、依仗社会文化从自然中站立起来,他就越来越成为一个重心倾向于精神文化生活的存在者。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倚重依赖,使得自然界不能像当初那样直接地为人类提供必需品,人类要继续生存下去,就不得不进一步依靠精神、依靠社会文化来对自然材料进行改造和加工,使其符合自己的需要。人的这种自然需要的不断扩展其实是通过文化的参与而实现的,无论是需要种类的增加还是需要品格的升级,本质上都是由于其中之文化因素的发酵所致。所谓消费升级,表面上表现为物质产品、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提升,实质上则是体现着人的消费心理、消费文化、消费精神的开放与不断满足。所以,人的精神、文化不仅打开了人的自然需要的界域,而且现实地参与构建着自然需要的内容,离开了人的精神文化,人的自然需要便立马回归锁定在它动物式的封闭范围之内。所以,人的精神不仅管理着人的精神需要的形式与内容,而且管理着人的物质需要的形式与内容,两种需要因共同的精神本质而相互贯通,人是自然与社会、物质与精神、肉体与灵魂的二重属性的统一。

人类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在一定意义上是相互贯通的,因为人本身就是物质性与精神性的有机统一。人的物质需要范围的拓展是由精神需要而引发的,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和思维方式的不断转变使人突破了其动物性自然规定界域,人成为一种新的面向对象、了解对象和把握对象的存在物;精神需要在使人成为对象的人的同时,也使对象成为人的对象。人的精神在打开他的总体自然存在疆域的同时,也打破了他的自然需要的限度,使得人的需要呈现出不断上升和无限扩展的态势。可见,一方面,正如人的精神的超越性使人打开了难以穷尽的欲望空间,使人不必像动物那样完全被锁定在自然需要的限度之内一样,也正是人的无限欲望对需要的不断流注,才使人的需要源源不断地发展,也正是人的需要的不断发展,才推动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但另一方面,人越是成为精神的存在物,他就越想要突出和表现其自由本质,他就越是具有一种超越现实的内在发展冲动,这样的发展冲动为人之不安于现状和想要超越现实的诉求所表达。因此,他在推陈出新着自己的存在形式、自己的内在需要的时候,也意味着他在不断地发展和奔向那个遥遥无期的未来。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发展”这一概念的产生,是基于人们对于争夺有限物质利益这一问题的理性思考。人与人之间利益的冲突始于需要对象的有限性和人对满足欲求的强烈渴望。人的精神与自由使人的需要变得无限,而无限的需要最终会指向无限的发展。人的无限的物质需要的满足、无限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生态问题,而人的精神需要的满足又加重了对环境的破坏和压力。历史上的无限发展论基于无限发展的可能性,发展出这样两种认识:一是认为自然资源是无限的;二是认为人类获取自然资源的手段是无限的。过去,人们总认为自然界作为一个无限广阔的资源宝库,我们可以从中获取各种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资料。同时,人们总是相信,个人的知识虽然有限,但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却可以凭借其文化积淀而持续地认识自然和不断地生成新技术,从而为人类获取自然资源提供用之不尽的手段和工具。基于以下理由,无限发展的理论的两种认识都存在问题:首先,自然资源并不是无限的;其次,人类获取自然资源的手段方法也不是无限的。就第一个方面来看,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自然资源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不可再生性自然资源,另一类是可再生性自然资源。不可再生性自然资源作为一个既成历史的产物,它的总量是有限的,而可再生性自然资源的可再生性也只有在保证其再生周期不被破坏的前提下才能存在,即可再生资源并不等同于无限的资源。同样地,人类征服改造大自然的手段也不会是无限的。虽然人类征服改造自然的能力在不断提高,但这种能力相较于无限的自由仍然难以望其项背。所以,在无限的需求促成无限实践的条件下,会造成无限的生产与消费,而无限的生产与消费,就必然促成无限的发展,而正是这种超越了生态限度的无限的发展,才导致了当今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在资源枯竭、水土流失、环境污染和人口膨胀等一系列问题的影响之下,人类的生产生活环境江河日下,如果人类仍然不警醒,仍然不改变这种生产生活方式,最后必将走向自我毁灭。有人认为,人类完全可以依靠科学技术来解决无限发展所带来的问题,对此观点我们持否定态度。其实,正是人类包括科学技术在内的各种能力的总体的绝对有限性,才导致了当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正因为人类无法从总体上把握自然对象存在、变化与发展的规律,而只能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一定条件下通过已有的知识来把握自然对象,因此“人类对于自然的认知能力的展开过程只不过是一个基于既有知识系统不断地自我纠错的过程。”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

二、像人一样生活:需要与生态的内恰

人要像人一样生活,首先就必须理解什么是人,什么是人的本质。雅斯贝尔斯认为,我们应当认识人的真正存在、了解人的真正自由和理解人的真正本质。他进而认为,人的真正存在与自由,并不像现代社会中不断发展的各门关于人的科学那样,仅仅将人当作一种客体,通过各种层面的知识就能够被认识。我们认为,对人的认识必须从总体上进行把握。人是物质性与精神性的统一,由于人的物质性存在是有限的,而精神性存在可以无限,所以这种总体状态与人的需要是相互对应的。因此,人要像人一样生活,就意味着人必须成为一个物质需要有限而精神需要无限的存在者,换而言之,就是要在满足人之基本物质需要的条件下着力于其精神世界的开发,促进人的健康全面发展。但是过去的无限发展理论,却并没有受导于如此的认识,而是将人的物质需要从自然限度中释放之后,就让需求如脱缰的野马任其狂奔。人们沉醉于对物质利益永不停息的追求和满足之中,物质需要成为人们耗费精力而永无注满的无底深潭,使人们沉溺于无止境消费和无意义的生活。如前所述,无限发展带来的生态问题是严重的,而要摒弃无限发展主义,保护好生态环境,就必须使人回到人本身的本然规定之中,即成为一个物质需要有限、精神需要无限的存在者。而要如此,首先就得让人类习以为常的无限的物质需求“回归”到它的一定的应有限度之内,即必须对人的物质需要进行合理调控。那么如何进行调控?这是一个复杂问题,但其中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人类物质需求必须符合自然生态的平衡发展,必须限定在自然能够提供相应需要的限度之内,人类物质需求应当是一种被调控的生态化的物质需求。要对人类的物质需求进行生态化调控,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培养人们物质需求的生态化意识。人们只想到其无限的物质需求应当不断地被满足,而很少考虑那些无限的物质需求本身是不是合理,更没有考虑到它们有没有符合生态要求,是不是具有内在的生态合理性。面对如今严峻的环境恶化形势,我们必须对自己的各种物质需求进行生态化考量,在考察它们是否具有生态合理性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必要的调整。而要进行这种合理考量,就得有这样的意识准备:一是树立物质需求的生态有限意识。人类需求内含物质需要与精神需求,是二者构成的总和,我们能够说人的精神需求可以无限发展,而人的物质需要则不能无限发展,它必须受到限制。二是建立物质需求的生态有度意识。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有其内在节度,物质需求也是如此。物质需要须符合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个体生态的内在节度,任何超出这些节度的物质需求,都可能对人类带来危害,都必须得到调整。三是确立物质需求的生态合理意识。物质需求的生态合理性包括需求本身的生态有利性、需求对环境的生态维护性以及对实现需求的条件可能性,从这三个方面对人的物质需要给予全面考量。那么,如何培养人之物质需求的生态化意识呢?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许多可借鉴的思想资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寡欲思想对于控制我们过多的欲望,对于我们物质迷狂精神的生态化“整肃”是有积极意义的。孟子曰:“体有贵贱,有小大。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道德经》则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可见,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认为寡欲可以养生、养性,而这种养生、养性原则因天人合一而完全内恰于生态要求。荀子则认为相对于总体上谈欲之多寡,不如谈欲本身的性质规定。他说:“凡语治而待去欲者,无以道欲而困于有欲者也。凡语治而待寡欲者,无以节欲而困于多欲者也。有欲无欲,异类也,生死也,非治乱也。欲之多寡,异类也,情之数也,非治乱也。……心之所可中理,则欲虽多,奚伤于治!……心之所可失理,则欲虽寡,奚止于乱!故治乱在于心之所可,亡于情之所欲。不求之其所在,而求之其所亡,虽曰我得之,失之矣。”他认为欲望本身的合理性非常重要,不合理的欲望多了容易扰乱社会秩序,合理欲望的增长则无伤于社会秩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寡欲思想,其实主要是谈寡物质之欲,这当然有一定道理。但如果关涉到精神以及道德之欲,我们则认为不但不能减少,反而更应当增多。这是因为我们对精神对象的分享不仅有利于人们生存境界的提升,而且也不会造成其自身的减少,就更不会因此带来生态问题。那么如何开发人的精神领地、如何发展人的精神需求———即如何使人成为一个重心偏于精神的存在者呢?我们认为至少得注意两方面:

一方面是培养精神存在意识,另一方面是加重精神活动的实践比重。培养精神存在意识,首先得树立“人本质上是精神存在物”的信仰。19世纪德国哲学家奥伊肯提出,在我们的身上存在着一种独立的、内在的精神生命,它来自于宇宙的精神生命,是宇宙精神生命在我们身上的体现。这种精神生命不是自然进化的结果,不是可以遗传的本能,也不是可以在日常经验活动中可以得到的东西。它虽然十分内在和深刻,但我们却可以唤醒它,因为宇宙精神的显现与我们的精神追求过程是二而一的进程。他说:“精神的实现绝不是我们的自然禀赋,我们必须去赢得它。”而我们则认为,精神生命是世界存在的内在本质,精神生命充斥于整个宇宙之中,它既存在于我们的对象之中,也内含于我们每一个体的生命之中,人的精神与宇宙的精神是相互贯通的。人必须且只能以精神的方式与自然对象真正融为一体、化为一炉,从而实现自我精神本质与宇宙精神本质的统一,完整地将整个精神生命世界的博大、精深、圆满及永恒表现出来。人只有以精神的方式存在,他才会感觉到自身存在的力量,也才会升达于天人合一的最高人生境界。当然,人本质上以精神的方式存在并非意味着人要脱离现实生活,而是要在现实生活中表现精神本质。精神存在意识的生活践行,并不是将精神意识进行个体固化,而是促使精神存在意识在现实生活中得以实现。但是,我们同样认识到,在当今物质主义泛滥的情况下,践行精神存在意识是具有一定困难的。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对现有的生活方式进行扬弃,使人们从物质主义统领下的技术结构、社会结构和大众结构的桎梏下解脱出来。“技术进步的后果,就其关系到日常生活而言,在于形成了生活必需品的可靠供应。但是供应的方式使我们在这些必需品中得不到多少快乐……它们仅仅是物品,可以在我们注意到它们的片刻通过支付货币而获取”,技术结构使人框套在它的生产—消费环节上,人的精神按照它既定的步骤运转,自由因为被打上了物质机器的技术钢印而无法动弹。而社会的结构化统治,又使人被归结为既定社会位置的存在者。庞大的社会结构使人变成某种适应社会结构的单纯功能者,人们瞄准生活中的各种地位,以丧失品质、压抑个性的方式嵌入社会所规定的理想位置,人的存在精神被置换成社会存在的位置意识,而这样的社会位置却不过是走向物欲满足的暗道。同样,大众化统治也使人失去其内在的个体精神本质。“在群众中的人们看来生活是以享乐为目标的,而只在皮鞭的威吓下或在渴求面包或渴求更好的食品的驱动下才去工作。”同时,群众的影响使人不再是独立的自我。一方面个人不再是他自己鼓励的自我,而是作为一个群众中的成员。

精神文化的需求篇10

(一)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概念

基层群众文化是将职工工作之外的生活进行组织开发,建立参与性、组织性和团体性的文化群众建设,在群众中形成一种精神力量,具有群众性、多样性、娱乐性及精神倡导性。其具体职能是提升思想境界、满足精神文化需要、加强职工内部管理、开展群众文化事业发展、传承文明等。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主要以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展开,活动具有群众参与性和基层普遍性,是一个民族或地区加强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有效途径。它是在长期发展和探索中日渐形成的一种人民精神力量,被广大群众所接受和赞誉。

(二)基层文化建设的社会意义

基层文化建设关乎社会文明的和谐发展,是为广大职工群众营造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的必要手段,对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起着前进性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日新月异,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让每一个国民加强了与外界的联系,提高国民素养是时展的大势所趋,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具有广泛性的社会意义:

1.丰富了职工生活,打造了多彩的文化氛围满足,提升了工作生活质量;

2.满足了社会的人才文化素质的需求,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加强了社会竞争力;

3.将企业精神与企业文化融入职工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使工作、学习和生活三者平衡发展。提高企业向心力、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4.传播和弘扬了民族文化,引领先进文明植入生活,享受多元化的文化内容。

二、如何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满足职工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基层群众文化群众建设在社会主义发展中日益显现其作用,且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扩大,对当下职工需求的不断探究,得出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世达的大势所趋,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全面推动群众文化建设,繁荣社会主义发展。

(一)提升职工文化品质。

1.激发活力,打造职工文化展示平台

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首先应该提升职工文化品质,文化品质在社会主义经济的洪流下不断提升与发展。目前,我国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出现倦怠的趋势,与职工日益上升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匹配,必须激发活力,打造职工文化展示平台。例如:认真贯彻《职工群众心理援助计划》,对职工群众的心理健康、心理关爱、职业发展等给予相应的关怀。其具体实施方案是在职工群众中建立“阳光行动”,活动定期展开,对职工的思想状况、生活幸福感指标、心理健康等进行心理辅导、精神鼓励、人文关怀、兴趣培养。在职工群众内部搭建精神家园网络社区,供职工交流、表现,激发职工的文化活力,努力提升自我,展示各自的文化知识、文化技能及文化素养。

2.坚持以人为本的建设原则

以人为本是整个社会主义发展的核心原则,对于基层文化群众的建设,其活动主体是人,处处以人为本是体现精神文化的需求的核心内容。例如,在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时,必须切实考虑到职工的利益,从其利益出发,以提升职工文化素养为目的,以人性化开展方式为手段,以提高职工文娱生活质量为宗旨。从人性出发,树立人文素养的处事方法和亲民方针。

3.发挥文体团队的协作优势

精神文化的发挥主体是社会各界文体团队,有效的组建和开展精神文化活动离不开他们的协助与配合。企业应该与各界优秀文体团队团结协作,努力开展满足职工精神文化需求的各类文体、娱乐活动,如与出版社合作,创建职工文化刊物、定期进入企业开展文艺交流会、将歌舞剧搬进企业等,充分发挥与文体团队的优秀协作,丰富和提升职工文化品质。

(二)打造特色文化职工品牌

1.以劳模品质引领企业风尚

企业与职工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二者缺一不可,打造特色文化职工品牌,需要以劳模品质引领企业风尚。例如:通过网络、纸质传媒、宣传册、海报等,打造企业劳模形象,宣传企业职工的先进性优秀事迹,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推动企业内部精神文化的发展。对职工实时感召、关怀、赞扬,形成良好企业文化格局,打造出有特色的文化职工品牌,从而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2014年湖北电力集团,在楚天都市报对集团内部电力超人予以劳模的光荣事迹宣传和弘扬,在公司60周年的文艺晚会上的劳模发言,取得大放异彩的轰动效果。

2.加强文化品牌运作

职工文化品牌建立后,需要后期强有力的运作,如何运作是关键。例如:创建企业文化品牌期刊,定期同步发售;打造职工节,一个专属于职工群众的文化节日,建立归属感的企业文化氛围;形成“走基层”的文化活动格局,将基层群众作为文化职能发挥的主体;创建优秀的运作团队等。

(三)搭建文化建设载体

1.开展体育活动

开展体育活动能够加强职工的拼搏精神,在体育竞技中提高职工凝聚力和增强集体荣誉感,是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开展体育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例如:创建企业内部体育锻炼操房,工作闲暇之时,定期开放,提供锻炼的场所;在职工群体内部组织篮球赛、羽毛球赛、游泳、长短跑、太极拳、体操等各类体育活动赛事,增强职工群众凝聚力和拼搏精神;定期组织体育文化节,在文化节期间宣扬体育精神,弘扬体育文化,开展体育文化知识竞赛和交流等。这些都很好的文化建设载体,在各类体育活动中增长见识,提高体育技能,从而满足精神文化的需要。

2.开展职工文化大讲堂

职工文化大讲堂是在职工群众中开展学术交流、文艺汇演、文体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和体现方式,它是文化活动建设的载体,用以传达文化知识、文化元素以及文化学术。文化大讲堂可以定期举行,讲堂以大阶梯多媒体教室为最佳,能够容纳大量的职工群众,并配备专业的文化导师及嘉宾坐镇,提高文化讲堂的专业度。

3.建立“职工之家”

“职工之家”是职工群众自由开展文化活动的机构,由企业或者社会出资建立,为职工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供一个具体可以实战操作的开放平台。例如:提供心理辅导、职业生涯的正确规划、工作技能培训、心灵鸡汤等服务,给职工打造一个温馨的精神文化的“职工之家”。

4.建设文娱一体的职工休闲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