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1 07:57:36

精神分裂论文

精神分裂论文范文篇1

精神分裂症患者初产妇,由于其本身所患精神疾病特点,其围产期的护理过程,不同于正常初产妇。对该类产妇进行临床分析,并制定合理的护理措施,对母婴安全极其重要。现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初产妇的临床资料及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病例选自2000年1月~2004年4月辽宁省凌源监管分局中心医院妇产科住院的1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初产妇,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1]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年龄26~34a,平均29.25±2.73a;精神分裂症病程36~74mo,平均55.0±13.64mo;诊断:偏执型9例,青春型3例;全部患者均有1次以上精神病专科医院住院史;小学文化程度8例,初中文化程度2例,高中文化程度2例;均无职业。

1.2方法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精神检查所取得的资料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2结果

2.1妊娠状况12例患者均在精神分裂症缓解期停用抗精神病药物6mo以上妊娠。病情复发在妊娠20~28w,平均24.10±2.20w。均在预产期前2w内住院待产,分娩后1w出院,平均住院19.42±1.31d。

2.2精神症状自知力缺乏12例(100%),破裂性思维10例(83%),命令性幻听9例(75%),关系妄想8例(67%),被害妄想7例(60%),情感倒错5例(42%),被洞悉妄想4例(33%),内感性不适2例(17%),物理影响妄想1例(8%)。

3护理

3.1针对精神分裂症的护理[2]

3.1.1常规护理在精神科医师指导下,严格执行精神科护理常规,认真完成护理评估及护理诊断。12例患者均处在精神分裂症发作期,均存在明显的自杀、自伤、冲动、出走、无自知力等精神症状,治疗护理均不和作。营养状况相对正常。均给予Ⅰ级护理。

3.1.2护理目标促使患者能有效地处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对疾病及其症状有较正确的认识,人际关系和行为方式改善,顺利度过围产期。

3.1.3护理措施为了精神分裂症患者初产妇母婴的安全,对其均不采取抗精神病治疗,这就使护理工作更具艰巨性。让患者均住在家庭病房,为其提供良好的住院环境,由家属及责任护士24h陪护,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适当满足其合理要求,减少外界刺激,注意门窗的管理,安排适当的活动,争取家属的支持,配合医生作好支持性心理治疗和领悟治疗。适当限制患者活动,不与患者争执,每次进行妇科检查时,尽可能的给予心理安慰和解释。

3.1.4特殊护理及时发现冲动、外走行为的先兆。避免在患者看不到却听得到的地方说话、发笑。对患者的怪异言行不训斥,但不轻易迁就。在适当情况下,对分娩过程向患者作适当的介绍,以争取在分娩中得到配合。认真作好交接班工作。

3.2针对围产期护理

3.2.1产前护理临产前常规进行血、尿常规化验。在1人间待产室待产。每次进行肛门检查、阴道检查及清洁灌肠前,都做适当的解释工作。同时密切监视胎儿情况,耐心指导患者会阴及乳头卫生工作。

3.2.2分娩过程护理第一产程是患者处于紧张的时期,最为关键。考虑到急性应激下,精神病病情会加重,适当增加护理人员,作好心理护理并适当给予精神科保护措施,防止冲动行为发生。指导患者在宫缩时作深呼吸动作,或用双手轻揉下腹部。腰骶部涨痛者可用手或手掌压迫腰骶部。20min听胎心率1次,用胎儿监护仪描记胎心及宫缩曲线,确保宫内胎儿安全。给予少量、多次、高热量、易消化流食或半流食进食,多饮水。不能进食者,酌情在保护下输液。严格按照常规处理,指导患者正确施加腹压,完成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的护理及接产工作。

3.2.3产后护理产后在产房观察2h。回病房后,24h内仍密切观察各项生命体征、阴道流血、有无尿潴留等情况。如发现异常,及时对症处理。作好产后会阴消毒、乳头卫生的工作,主动进行母婴接触及初乳喂养工作。关注患者的营养状况,避免产褥期感染及褥疮,作好产褥期的心理工作。严防冲动、自杀等意外性事件安生,直至患者安全出院。根据心理调适的不同时期[3],细致耐心地对患者家属进行产褥期护理教育,调动家庭支持系统来共同完成产后早期的母婴护理,以便使患者在家中顺利度过产褥期。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精神分裂论文范文篇2

【摘要】目的探讨奎的平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奎的平治疗)与对照组(氯氮平治疗)各34例。治疗期间研究组脱落1例,实际完成33例,对照组脱落2例,实际完成32例。两组疗程均为8w。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4、8w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显效率69.7%,有效率93.9%;对照组显效率68.8%,有效率93.8%,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少且轻。结论奎的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服药依从性好。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奎的平;氯氮平

Acomparativestudyofquetiapinevsclozapineinthetreatmentofschizophrenia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curativeeffectandsafetyofquetiapinevsclozapineinthetreatmentofschizophrenia.Methods68schizophrenicpatientswererandomlydividedintoresearchgroup(tookqutiapine,n=34)andcontrolgroup(didclozapine,n=34)for8weeks.Duringtreatment,1patientquittedandother33onescompletedintheresearchgroup,2quittedand32completedinthecontrolgroup.ThetherapeuticeffectivenessandsideeffectswereassessedwiththePositiveAndNegativeSymptomScale(PANSS)andTreatmentEmergentSymptomScale(TESS)beforetreatmentandattheendsof2nd,4thand8thweekoftreatment,respectively.ResultsEffectualandeffectiveratesoftheresearchgroupwere69.7%and93.9%andthoseofthecontrolgroup68.8%and93.8%respectively,whichhadno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Thesideeffectsinquetiapinegroupwerefewerandmilder.ConclusionQuetiapinehasreliableeffectiveness,fewersideeffectsandbettercomplianceinthetreatmentofschizophrenia.

【Keywords】Schizophrenia;quetiapine;clozapine

奎的平是一种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有报道认为对精神分裂症的阳性、阴性症状均有良好的疗效,且患者的依从性及耐受性均较好[1,2]。为进一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我们以氯氮平为对照进行了开放性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取2004年3~10月在我院住院的6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标准:(1)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2)年龄>16a;(3)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60分。排除标准:(1)患有严重心、肝、肾、神经系统、内分泌、血液疾病和高血压、青光眼、妊娠、哺乳期妇女等;(2)入组前1w内使用过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抗躁狂药而不能接受清洗者;(3)入组前2w内接受过电抽搐治疗者;(4)具有严重自杀企图者。(5)入组后依从性差,对研究药物过敏,或发现合并有严重躯体疾病者予以剔除。将入组病例随机分为奎的平治疗组(研究组)和氯氮平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34例,其中研究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2例,两组实际完成65例。研究组男15例,女18例;年龄16~58a,平均30.2±6.7a;病程1mo~22a,平均3.2±4.2a。对照组男16例,女16例;年龄18~58a,平均30.6±8.2a;病程1mo~22a,平均2.8±3.2a。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停用原治疗药物,使用安慰剂清洗7d。奎的平和氯氮平起始剂量均为50mg・d-1・Bid,1w内加至300mg・d-1。根据患者反应调整剂量,奎的平最大剂量750mg・d-1,平均465±132mg・d-1;氯氮平最大剂量600mg・d-1,平均235±172mg・d-1。疗程均为8w。对有严重失眠者可小剂量服用苯二氮艹[]卓类药物,如出现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可联用抗胆碱能药物。研究期间不合并使用其他抗精神病、抗抑郁、抗躁狂药物。

1.2.2疗效评定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4、8w末采用PANSS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并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测定血、尿、生化常规及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以PANSS减分率≥75%为痊愈,≥50%为显进,≥30%为好转,<30%为无效。所有数据采用t检验。

2结果

2.1治疗前后两组间PANSS评分比较,见表1。

表1两组PANSS评分比较(略)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

由表1可知,治疗前两组PANSS总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第2w末PANSS总分均明显下降(P<0.05),第4w末下降极显著(P<0.01)。两组间同期PANS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

2.2疗效治疗8w末,研究组痊愈7例(21.2%),显进16例(48.5%),好转8例(24.2%),无效2例(6.1%),显效率69.7%,有效率93.9%。对照组痊愈7例(21.9%),显进15例(46.9%),好转8例(25.0%),无效2例(6.2%),显效率68.8%,有效率93.8%。两组间显效率和有效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2.3两组TESS评分比较,见表2。

表2两组不良反应比较(略)

注:两组间比较*P<0.01

由表2可知,研究组嗜睡、流涎、心动过速、便秘、体重增加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兴奋激越及EPS发生率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严重程度均为极轻或轻度,给予苯二氮艹[]卓类药物及抗胆碱能药物后均很快消失或好转。

3讨论

近年来研究发现,中脑边缘系统多巴胺功能亢进与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有关,而阴性症状可能与额叶及额前叶皮质多巴胺活动下降有关。奎的平因能够阻断多巴胺,故可控制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同时还具有拮抗5羟色胺受体的作用,其机理可能是通过增加额叶皮质多巴胺能活性而改善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

本研究显示,奎的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显效率为69.7%,有效率为93.9%,与国内外报道相一致[3~5],与氯氮平组疗效相似,且两组间同期PANSS评分无显著差异性,表明奎的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肯定。

本研究还显示,奎的平较氯氮平的不良反应少且轻,特别是在嗜睡、流涎、心动过速、便秘和体重增加等方面,奎的平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氯氮平。奎的平在兴奋、激越、EPS方面发生率较氯氮平高,但严重程度较轻,不影响治疗,从而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

参考文献

[1]HellewellJS.Quetiapineawelltoleratedandeffectiveatypicalantipsychotic[J].HospMed,2002,63:600

[2]潘苗,王涵,张三强,等.国产奎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4,10(4):244

[3]曹秋云.奎硫平国外资料介绍[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2,12:229

精神分裂论文范文篇3

【摘要】目的探讨利培酮与氯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将11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组58例,氯氮平组60例,于治疗前及治疗第4、8、12w末晨间空腹采血,并进行血脂检测比较。用药剂量根据病情加减,但2w内应加至有效治疗量。结果氯氮平组8w末血脂显著上升,12w末稍有下降;利培酮组4w末血脂稍有升高,第8、12w末无显著变化。结论利培酮与氯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均有影响,但利培酮影响较轻。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利培酮;氯氮平;血脂

Effectsofrisperidonevsclozapineonbloodlipidoffirstepisodeschizophrenia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effectsofrisperidonevsclozapineonbloodlipidoffirstepisodeschizophrenia.Methods118firstepisodeschizophrenicswererandomlydividedintotherisperidonegroup(n=58)andclozapinegroup(n=60),fastingbloodsintheearlymorningweretookbeforetreatmentandattheendsof4th,8thand12thweekoftreatmenttocomparethebloodlipid.Dosagewasincreasedordecreasedaccordingtopatients''''condition,butshouldbeaddedtoeffectivetherapeuticdosewithin2weeks.ResultsThebloodlipidsroseattheendof8thweekandslightlydroppedatthe12thintheclozapinegroup;thoseslightlyroseattheendofthe4thweekandhadnosignificantchangesatthe8thand12thintherisperidonegroup.ConclusionBothrisperidoneandclozapineaffectsbloodlipidoffirstepisodeschizophrenia,buteffectsoftheformerismilder.

【Keywords】Schizophrenia;risperidone;clozapine;bloodlipid

利培酮与氯氮平均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氯氮平长期应用可导致患者体重增加及心血管疾病等;利培酮的应用缺少相关报道。为此,我们对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脂水平进行了动态观察,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择2000年1月~2004年1月我院住院的11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入组前未服用任何抗精神病药,均经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严重躯体疾病、脑器质性疾病、成瘾物质滥用及药物过敏者。入组病例均为男性,随机将118例患者分为两组,氯氮平组60例,平均年龄24.6±10.2a;利培酮组58例,平均年龄23.8±11.1a,两组年龄无显著性差异。

1.2方法采用治疗前后对照法进行检测分析。治疗剂量根据病情加减,2w内应加至有效治疗量。用药前与用药第4、8、12w末采集空腹血液标本进行血脂测定。研究期间不合并激素等影响血脂的药物,患者进行普食管理。

1.3统计方法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服药时间与剂量对血脂的影响,见表1。

表1显示:治疗前两组血脂胆固醇(Tch)、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ch)均无显著性差异(t=0.836,0.510,0.608,df=116,P>0.05);治疗4、8、12w末,氯氮平组Tch明显高于利培酮组,差异有极显著性(t=5.046,7.653,7.519,df=116,P<0.01);TG氯氮平组也明显高于利培酮组,差异有显著性(t=2.096,2.000,1.450,df=116,P<0.05);HDLch8w末氯氮平组显著高于利培酮组,差异有极显著性(t=2.414,1.257,df=116,P<0.01)。

2.2两组组内自身比较氯氮平组Tch、TG、HDLch水平治疗4w末较治疗前明显升高,8w末达高峰,12w末稍有下降(t=5.694,8.900,8.624,df=59,P<0.01;t=2.511,3.882,3.623,df=59,P<0.05;t=2.080,4.575,3.431,df=59,P<0.01)。利培酮组Tch、TG、HDLch水平治疗第4w末有明显升高(t=5.669,1.523,1.037,df=59,P<0.01)。第8w虽有升高,但不显著性。

表1服药时间与剂量对血脂的影响(略)

3讨论

抗精神病药物对血脂的影响已有报道,袁洁龙等报道[1]精神分裂症患者Tch值在入院时明显低于对照组,但随病情改善而明显升高,TG和HDLch值无明显差异。本研究显示,服用氯氮平和利培酮均可使Tch、TG、HDLch升高,氯氮平最初引起血脂水平升高,但随着服药时间的延长和服药剂量的下降,以及病情的好转与稳定,血脂水平有下降的趋势,这与谈成文等报道[2]相一致。利培酮引起血脂升高在前4w表现明显,后虽有上升,但幅度不大,这与程万良报道[3]相一致。

抗精神病药物引起血脂水平上升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有四种解释:(1)与H1受体、5羟色胺2C受体及D2受体被阻滞有关;(2)药物的镇静作用使患者的活动减少,睡眠增多,能量相对过剩,体内的脂肪储存增加所致;(3)药物对视丘脑下部食欲调节中枢的作用,使患者的食欲增加;(4)精神症状被控制后,生活规律,饮食正常,血脂有可能增加。所以,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要尽量选用镇静作用比较弱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在恢复期要减少脂肪的摄入,加强锻炼,增加热量消耗,并且在治疗期间应加强血脂的监测,避免对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袁浩龙,赵玉山,周蓓蓓,等.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水平的动态观察[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3,3(2):84

精神分裂论文范文篇4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患病率最高,威胁人们心身健康最严重的精神病之一,也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课题。由于精神疾病的复杂性,中医学文献中各家论述繁多,属癫狂范畴。从现代医学角度论,精神分裂症病因不明,精神症状繁杂,且缺乏躯体方面明确的阳性体征,从而使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成为一大难题。对此,1991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的专家们进行反复的讨论,以西医辨病和中医辨证相结合的原则,制订出精神分裂症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标准[1]。此后,随着研究的深入,已显示出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优势及前景。现将近5年来的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根据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特点的不同,分为3类:精神分裂症Ⅰ型(阳证)、Ⅱ型(阴证)、其他型。

1精神分裂症Ⅰ型(阳证)

临床表现以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为主,一般病期较短,多属急性期。李玉欣等[2]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痰湿内阻型)给予中药清心定志汤(陈皮、半夏、茯苓、胆南星、枳实、木香、制香附、石菖蒲、天竺黄、郁金、竹茹、黄芩、炒酸枣仁)合维思通治疗作为研究组(28例),单一使用维思通治疗作为对照组30例,分别于入组后第1、2、4、8周评定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提示2组临床总体疗效在第1、2周有明显差异,在第4、8周无明显差异,2组临床总体疗效相当。研究组减轻了抗精神病药的副反应,提高了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段跃水等[3]对精神分裂症50例,实证用癫狂1号(黄芩、黄连、黄柏、郁金、胆南星、大黄、芒硝、柴胡、龙胆草、茯神),并配以氯氮平、舒必利治疗,疗效优于单用相同西药治疗。阮鸿杰等[4]收治61例阳性症状精神分裂症,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用氯丙嗪≤400mg/日治疗,治疗组除服用氯丙嗪≤100mg/日治疗外,根据精神分裂症的不同类型辨证治疗,治宜疏肝理肺,调畅气血,总有效率96%,显效率64%,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阎晓霞等[5]对狂证患者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痰火扰心型用龙胆草、黄连、栀子、莲子心、郁金、丹参、石菖蒲、远志、胆南星、青礞石、大黄、沉香、龙骨;气滞血瘀型用柴胡、香附、藜芦、合欢花、当归、川芎、桃仁、红花、郁金、白芍药、夜交藤;阴虚火旺型用茯苓、五味子、生地黄、麦门冬、玄参、石菖蒲、远志、天竺黄、竹叶、知母、灯心草、炒酸枣仁,并同时配以西药治疗,收效甚著。

孙全新等[6]用自拟中药方(防风、连翘、熟地黄、薄荷、当归、川芎、白芍药、白术、栀子、大黄、黄芩、石膏、桔梗、黄连、甘草)合用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阳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取得显著疗效。

2精神分裂症Ⅱ型(阴证)

临床表现以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为主,是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主要表现,出现频度远高于阳性症状,主要以精神功能缺损表现为主,故认为阴性症状是为疾病慢性化的标志。

段跃水等[3]对虚证(阴证)采用癫狂2号,并配以氯氮平、舒必利治疗,认为中西药合用具有控制病情快、减少西药用量和药物反应发生的作用。

阎晓霞等[5]对癫证进行辨证施治,痰气郁结型用半夏、陈皮、胆南星、枳壳、香附、木香、石菖蒲、郁金、远志、磁石、茯苓、夜交藤;心脾两虚型用党参、黄芪、当归、川芎、茯苓、远志、木香、炒酸枣仁、柏子仁、龟版、生龙骨、生牡蛎、白术、大枣、生姜;肾气不足型用紫河车、党参、黄芪、当归、杜仲、肉苁蓉、熟地黄、枸杞子、山茱萸、山药、肉桂、附子,配以西药治疗,收到较好效果。

3其他型

是阴性症状与阳性症状兼有的患者,一般病期不长于Ⅱ型(阴证)的患者,病情复发者多见。蒋鹏等[7]观察顺气导痰汤配合西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对西药副作用的拮抗作用。治疗组40例用顺气导痰汤配合西药治疗,对照组35例单用西药治疗。对照组按常规用利培酮、氯丙嗪片、氯氮平片、氟哌啶醇片、舒必利中的一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按各药抗精神病效价折算成氯丙嗪用量为425~700mg/日,平均用量550mg/日。治疗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折算成氯丙嗪用量530mg/日)治疗的同时,另用顺气导痰汤(法半夏、橘皮、香附、苍术、厚朴各15g,枳实、郁金、木香、石菖蒲各10g,胆南星12g,茯苓30g,甘草6g)加柴胡、黄芩、龙骨、牡蛎治疗。眠差加酸枣仁、夜交藤;兴奋躁动加用朱砂、代赭石、生铁落;阳明热盛者加白虎汤;肠燥便秘者加大或小承气汤;肝郁烦躁、抑郁不乐者加栀子、莲子心、合欢皮;肝火偏盛者宜用龙胆泻肝汤;气虚加补中益气汤或举元煎;阳虚者加桂附八味丸、二仙汤;瘀血停着加血府逐瘀汤或癫狂梦醒汤。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连用7~15日,休息1周再服。结果:治疗组愈显率82.5%,对照组愈显率51.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过程中副作用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顺气导痰汤配合西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确切,且能明显拮抗西药的副作用。

贾真[8]采用自拟通络梦醒汤分期内服配合盐酸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并与单纯口服盐酸氯丙嗪对照。对照组采用正规西医治疗,盐酸氯丙嗪50mg,日3次口服。2周后加至100mg,日3次口服维持。治疗组在上述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合用中药治疗,自拟通络梦醒汤:柴胡30g,大黄(后下)20g,虻虫6个,桃仁10g,三棱12g,莪术12g,石菖蒲12g,生半夏10g,白芥子15g,生天南星12g,茯苓20g,泽泻12g,枳实10g,蜈蚣12g,乌梢蛇10g。加减:火盛者加龙胆草15g、栀子10g、黄芩10g,重用大黄至30g;痰湿盛者加白术10g、苍术10g、干姜10g。服药方法: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用。服药期间注意调畅情志,避免精神刺激。1个月为1个疗程,4~5个疗程后观察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王宝安等[9]采用中药安适胶囊配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与单一使用抗精神病药治疗作为对照。自制安适胶囊每粒含混合中药粉末0.4g,由半夏、陈皮、竹茹、枳壳、远志、石菖蒲、郁金、太子参、合欢皮、徐长卿、木香、茯苓组成。治疗组予安适胶囊3~6g/日,分3次口服,同时口服氯丙嗪片200~600mg/日,由50mg/日加量,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在7~10日内逐步加量至200~600mg/日。对照组单用氯丙嗪,加药方法同前。观察期间除副反应严重者予以对症处理,口服安坦或临时肌肉注射东莨菪碱外,不合用其它抗精神病药物。共观察8周。2组临床总体疗效相似,但中西结合组焦虑、抑郁减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焦虑、抑郁减分不明显。中药安适胶囊对精神分裂症的焦虑、抑郁症状有效,并可减轻抗精神病药物副反应。

黄涌[10]采用氯氮平牛黄宁宫片龙胆泻肝丸治疗组和单纯服用氯氮平组作为对照组,进行3个月的对照观察,分别评估疗效与副反应。结果2组的疗效相当,但治疗组的药物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刘玉华[11]用柴胡疏肝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味,并配以舒必利、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57例,有效率为94.73%,效果明显优于单用相同西药的对照组。

4讨论

精神分裂症的中医辨证分型较为复杂,目前多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1991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辨证分型标准包括痰火内扰型、痰湿内阻型、气滞血瘀型、阴虚火旺型、阳虚亏损型及其他型6个证型[1]。目前辨证分型均围绕“痰、气、火、瘀”等,尤以治“痰”、“瘀”论者占绝大多数。上述文献资料表明,中西药合用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中药和单纯西药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扬各自之长,避各自之短,提高各自疗效。中医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同其他疾病一样,强调整体观。在中西医结合的全程治疗中,不同的病期用不同的方式。例如,在疾病的急性期,以西医为主,中医为辅;在疾病的巩固治疗期,中西医并举;在维持治疗期,以中医为主,西医为辅,配合心理治疗和康复措施。单方、验方及非药物疗法价格低廉、取材容易、使用方便,对个别病例的疗效较好。遗憾的是,其规律尚未被掌握,还不能广泛推广使用。此外,中医药在缓解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过程中发生的锥体外系反应、粒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方面,也有独到之处[12]。

因此,中医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方向在于维持治疗期和缓解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

精神分裂论文范文篇5

【关键词】老年;精神分裂症;阿立哌唑

阿立哌唑是一种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能有效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阳性和阴性症状,改善认知功能,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2002年已批准阿立哌唑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1],近年已在我国用于临床。我们对我院40例使用阿立哌唑治疗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患者均来自本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并符合以下条件:年龄≥60岁;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样精神病的诊断标准;PANSS总分≥60分;无严重躯体疾病、无精神活性物质依赖。共有40例患者入组,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60~73岁,平均(66.23±5.30)岁;42例全部完成了6周治疗。

1.2方法

1.2.1给药方法入组前未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直接应用阿立哌唑,初始剂量2.5mg/d,根据疗效或副反应情况调整剂量,最大剂量为20mg/d。入组时服用其他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可经过1周的清洗期后再换用阿立哌唑;不能立即停用原先服用的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则加用阿立哌唑2.5mg/d,同时逐渐减少原先抗精神病药物。临床观察6周。对失眠的患者可以酌情给予苯二氮卓类药物。

1.2.2疗效评定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6、8周末,以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PANSS减分率<25%为无变化;25%~49%为好转;50%~74%为显著进步;≥75%为基本痊愈,以50%计算有效率[2],以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治疗前、中、后均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心电图、体重监测。

2结果

2.1疗效40例患者痊愈4例,显著进步14例,进步12例,无效10例。显效率(痊愈+显著进步)45%,有效率为75%。

2.2治疗前后PANSS量表评分比较,PANSS量表总分、阳性症状和一般精神病理评分在治疗8周开始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治疗12、16周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阴性症状评分在治疗12周开始下降,并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16周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3不良反应直立性低血压、口干、视物模糊4例,头晕5例,肌张力增高2例,嗜睡3例,心电图异常5例(3例为窦性心动过速,2例为非特异性T波改变),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增高2例。

3讨论

阿立哌唑属喹啉类衍生物,是新一代的抗精神病药多巴胺(DA)-5-羟色胺(5-I-IT)系统稳定剂(DSSs)[3,4]。国外文献[5,6],认为其对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和认知功能。阿立哌唑抗精神病作用可能与D:受体及5-HT受体部分拮抗作用和5-HT2受体拮抗作用有关,其是D受体部分激动剂、D受体激动剂;即是DA突触后受体的拮抗剂,也是DA突触前自身受体的激动剂;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时,能下调亢进的DA活性,改善阳性症状;上调低兴奋状态的DA神经元,改善阴性症状和认知功能。公务员之家

阿立哌唑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头痛、静坐不能。转氨酶升高为偶发,对症处理可恢复正常,未见明显心血管不良反应,体质量增加、便秘较氯氮平少见。所以,阿立哌唑不良反应较轻,尤其是EPS较轻,无一例因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这可能与此药稳定黑质纹状体通路多巴胺功能有关,同时,阿立哌唑半衰期长达75h,每日仅需服用1次,其对M受体无亲和力,出现认知损害的可能性较少,抗胆碱能不良反应少,不引起血糖、心电图的异常,可提高患者依从性,这些均有利于老年患者长期维持治疗。

参考文献

[1]喻东山,高振忠.精神科合理用药手册.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79.

[2]何燕玲,张明园.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及其应用.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7,7(6):353.

[3]吴仁容,李乐华.新型抗精神病药:阿立哌唑.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4,31(3):177-179.

[4]黄文武,江德国.抗精神病新药阿立哌唑.上海精神医学,2003,15(5):307-308.

精神分裂论文范文篇6

【司法鉴定;精神分裂症;违法;责任能力

Acomparisonontheassessmentsofresponsibilityofschizophrenic''''scriminalsindifferentyears

LIZhirong,GAOZhensong

(Shantou4thpeople''''sHospital,Shantou515021,Guangdong,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principleandtheviewpointoflawassessmentsintheforensicpsychiatryexpertise.MethodsExpertise''''sdataof71and94schizophrenic''''scriminalsin1990~1993andin2000~2003werereviewedrespectivelytocomparethedifferenceofresponsibility''''sassessmentsandlearningviewpoint.ResultsTherateofnonresponsibilityin2000~2003(49,69.01%)waslowerthanin1990~1993(50,53.19%),whichindicatedthattheresponsibility''''sassessmentwasgraduallystrict.ConclusionTheforensicpsychiatryexpertisemustfollowthedoubleprinciplesofmedicalscienceandlaw,protectthereasonablerightsandinterestsofbothcriminalswithpsychosisandinnocentvictimsandmaintainthejusticeoflaw.

【KeywordsForensicexpertise;schizophrenia;irregularity;responsibility

随着法制的逐步健全,我国司法精神医学鉴定工作正走上正轨,"有病无罪论"已基本得到纠正,"无病推定原则"已基本被认可[1],二分三级的责任能力评定原则已被各界所接受,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的水平不断提高。为此,我们对1990~1993年和2000~2003年司法精神医学鉴定资料进行了对比探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对象以我院司法鉴定组1990~1993年和2000~2003年全部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165例刑事涉案者为探究对象。分别采用《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第2版(修订本)(CCMD2R)和第3版(CCMD3)为诊断标准。

1.2方法收集入组对象的一般资料、涉案相关资料及责任能力评定结果,并进行组间比较。全部数据采用SPSS10.0软件包统计处理,并采用卡方检验和配对t检验。

2结果

2.1一般资料1990~1993年组共71例。其中摘要:男66例(92.96%),女5例(7.04%),平均年龄33.11±8.36a;文化程度摘要:文盲3例(4.23%),小学24例(33.80%),初中28例(39.44%),高中16例(22.53%);职业摘要:工人8例(11.27%),务农38(53.52%),无业(15.49%),其它14(19.72%);婚姻摘要:已婚33例(46.48%),未婚37例(52.11%),其它1例(1.41%)。2000~2003年组共94例,其中摘要:男82例(87.23%),女5例(7.04%),平均年龄32.89±9.06a;文化程度摘要:文盲2例(2.12%),小学43例(45.74%),初中31例(32.98%),高中18例(19.15%);职业摘要:工人18例(19.15%),务农30例(31.91%),无业42例(44.68%),其它4例(4.26%);婚姻状况摘要:已婚44例(46.81%),未婚47例(50.0%),其它3例(3.19%)。2000~2003年组无业者高于1990~1993年组,务农者低于1990~1993年组。

2.2两组相关资料,见表1。

由表1可知摘要:两组均以凶杀、伤害、盗窃居首,犯罪动机均以病理为主,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2000~2003年组在疾病缓解期违法较1999~1993年组为多,但差异无显著性。

表1两组相关资料比较(略)

2.3两组责任能力评定结果比较,见表2。

表2两组被鉴定者责任能力比较(略)

由表2可知摘要:1990~1993年组评定为无责任能力的比例明显高于2000~2003年组;1990~1993年组病理状态作案40例,而无责任能力高达49例,其中包括部分混合动机或现实动机作案;2000~2003年组病理状态作案50例,而无责任能力50例,其中混合动机或现实动机者均评定为部分或完全责任能力。说明2000年后对精神分裂症违法者责任能力的评定逐渐趋于严格。

3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上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常有非凡的思维、感知觉、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其精神活动和环境的不协调,常导致违法犯罪,因此,精神分裂症在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的比例最高。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违法犯罪的责任能力评定,不同国家、不同年代有不同的观点。1920~1940年,德国、前苏联、日本等国家的专家根据精神疾病的诊断,一旦确定为精神分裂症,即不考虑法律规定的犯罪情况,而直接判定为无责任能力。但随着刑法学、精神病学的发展,对精神疾病和刑事责任能力丧失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熟悉逐渐深化,认为这种单纯医学标准的主张,不能客观地反映精神病患者责任能力的实际情况,进而倾向于根据不同病情酌情判定患者应负部分或完全的责任能力。

我国精神病司法鉴定工作起步较晚,且受既往"有病无罪论"的影响,过分强调医学标准,即使是在20世纪90年代,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违法的责任能力评定仍比较重视疾病因素。1990年出版的具有一定权威性的《司法精神病学》[2]代表了这一观点。认为在精神分裂症的发展阶段(相当于本资料中的发病期),患者总是存在严重的人格不协调,心理活动失调,不存在对其违法行为的辨认或控制能力,应评定为无责任能力;对于精神分裂症慢性病程,包括稳定慢性状态、残留型,以及衰退型(相当于本资料中的残留期),由于患者的病程长,丧失社会适应能力,人格缺损,有时残留症状可加剧,考虑到长期严重疾病的功能和影响,一般都丧失辨认或控制能力,故评定为无责任能力;精神分裂症基本缓解状态(相当于本资料中的缓解期)的违法行为往往是出于偶然原因,并常以冲动的方式激起犯罪动机,或者缺乏明确犯罪目的,多数属于限制责任能力;只有确认患者的疾病已痊愈或完全缓解,且保持稳定状态2~3a时间,确认其具有正常的认知、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并依案情确认其有犯罪主观方面的要件,方可判定为有责任能力。受上述观点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我们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违法的责任能力评定上相对宽松,凡是在发病期违法者,几乎都评定为无责任能力,残留期患者违法者,几乎都评定为部分责任能力,尽管其中部分患者是由于混合动机作案,甚至是现实动机作案,也给予减轻刑事责任的评定。然而随着法制的不断健全和司法精神医学的不断完善,对精神病患者违法时辨认能力及控制能力判定理解的加深,以及"犯罪动机"引入司法精神医学的实践[3,4],使我们更加注重被鉴定人的法学特征,更加注重推动其违法犯罪的动力(即动机)源于病理还是现实,及所患精神疾病有无直接联系,假如属现实动机违法,则不论其处于精神疾病的任何阶段,均不能完全免除责任[5]。对于混合动机违法,也应充分衡量现实动机和病理动机对违法行为影响的大小,对辨认能力及控制能力影响的程度,按病情酌定其有无责任能力。依此观点,2000年以来,我们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违法者评定为无责任能力的比例下降,即使是处于发病期的患者也有16例被评定为部分责任能力,即使是残留期患者也有8例被评定为有责任能力。

我们认为,作为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人,应遵循医学和法学的双重原则,为法律公正服务。一方面既要维护精神病患者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也应保护无辜受害者的合法权益,如此才能真正体现司法鉴定人工作的价值和司法鉴定制度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罗小年.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不同和临床思维的几个特征[C].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第七届全国司法精神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01,75

[2]李从培.司法精神病学[M].北京摘要: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248~252

精神分裂论文范文篇7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对205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开展示范指导、训练、特权强化等,观察3mo~6mo,对实施效果进行评定分析。结果经过3mo~6mo康复期的心理护理后,81.95%的患者不随地大小便,不正确的姿势完全纠正,能完全自理日常生活;18.05%的患者的不正确姿势基本纠正,基本能自理生活;75.61%的患者能与他人进行正常交往;24.88%的患者重返工作岗位并胜任一般性工作;10.8%的患者能独立经营小本生意;28.3%的患者能协助亲友经营生意,康复总有效率100%。结论心理护理能促进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关键词】心理护理;精神分裂症;康复期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的精神疾病[1],约占住院患者的50%左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开展心理护理,可纠正其不良行为、提高社交功能及劳动技能和生活质量,促进早日康复。为此,作者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了心理护理,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取2005年6月~12月在我院住院的实施心理护理的205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为观察对象。入组标准:(1)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2]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2)精神症状缓解/或消失,自知力恢复/或部分恢复,病情基本稳定。(3)排除脑器质性及其他躯体疾病。入组病例中男125例,女80例;年龄16a~51a,平均(36±11.5)a;已婚132例,未婚73例;病程3mo~10a。

1.2方法对入组病例实施规范化、系统化的心理护理,定期组织学习,开展健康教育。针对患者厌烦住院,期盼早日回家,重返社会以及自卑、怕被人看不起等心理特点,采用示范指导、训练和互教互学、互相督促等方法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加强社交与劳动技能康复训练,纠正不良行为及习惯。观察3mo~6mo。

1.2.1示范指导示范指导就是训练患者重新学习正确的行为姿势,掌握与他人交流的技能与方法,鼓励患者仿效,改正不良行为及不良习惯。首先,医护人员向患者示范性的讲述与不同人群以及与异性交往的礼节、礼貌、行为举止,谈话时面部的表情与客人的距离等。示范走、坐、站的正确姿势。同时,讲授衣着整齐,关心他人与讲卫生的重要性。纠正不爱讲话,学会与人交往的方法,督促患者模仿学习。当患者取得一定成绩时则给予反复强化,最终使患者重新掌握正确的行为模式与技能。

1.2.2行为训练训练从行为姿势,日常生活开始。培养患者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不随地躺卧。同时制定详细的生活制度,作息时间。从早晨起床、整理床铺、洗漱、就餐、洗刷餐具、集体活动,到晚上睡前洗脚等全部生活起居。在示范、训练与督促下,由患者自己独立完成。每天分别在上、下午由患者之间相互开展学习与他人交往的方法与技巧。工作人员边检查边指导,鼓励他们互帮互学,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凡是示范训练做不好或做的不认真的,工作人员则反复进行强化训练并协助其完成。指出动作不到位,做不好的原因,教其掌握正确的姿势及语言的基本要领。同时反复强调训练的目的就是为了重返社会和正常人一样为国家效力,帮助患者树立信心。我们在注重训练患者掌握劳动技能与纠正不良习惯的同时,更注重训练患者学习与他人交往的基本方法。如见到长辈与领导时如何请安问好,和同辈在一起时如何做到文明礼让,在谈及个人经历与家庭情况时如何掌握分寸,在与异性接触时如何做到既大方又得体。训练时间3mo~6mo。

1.2.3特权强化特权强化也是心理护理的一种手段。当患者的行为姿势恢复正常并能自理日常生活,与他人进行正常交往时,给予一些特殊的待遇。患者经工作人员同意后可以自由出入病房,不穿休养服,自由外出购物。同时将患者的进步告知其亲属,以得到亲属的支持与帮助。患者外出返回病房后将自己外出后的所见所闻及感受与病友进行交流。激励其他患者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与训练。在患者及其亲属真诚的要求下,医护人员可以与其按AA制共同进餐,以示医患之间的人格平等。这也是增强患者自信心,消除悲观心理的有效方法之一。特权强化作为一种奖励制度,它对良好行为的建立,不良行为的纠正以及劳动技能、社交功能的恢复、巩固起着十分重要的激励作用。实行特权强化不仅能激发患者已经恢复的正常精神功能,同时可以减轻病源性退缩,是强化患者正常生活的激活剂。

2结果

经过3mo~6mo康复期的心理护理、示范指导与训练,本组病例收到满意的效果。不随地大小便,不正确的姿势完全纠正,能完全自理日常生活168例(81.95%);不正确的姿势基本纠正,基本能自理生活37例(18.05%);能与他人进行正常交往155例(75.61%);重返工作岗位能胜任一般性工作51例(24.88%);自己独立经营小本生意22例(10.8%);协助亲友经营小本生意58例(28.3%),康复总有效率达100%。

3讨论

3.1社会的歧视与人们对精神病患者的不理解与偏见,使精神病患者的思想压力增大而导致自杀、自伤及伤人事件的不断发生。因此,了解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加强心理护理尤为重要。恢复期的精神病住院患者常有度日如年之感,当精神症状缓解或消失,情绪稳定,自知力恢复或部分恢复,患者期盼出院与家人团聚,渴求重返社会,重新走上自己的工作岗位[3]。但患者自认为低人一等,担心家人、亲朋好友及社会歧视等;如何解决患者这些现实的心理问题是康复期患者早日全面康复的关键。

3.2精神分裂症患者经药物治疗后症状可缓解或消失,但能否全面重返社会涉及到社会的诸多方面。在患者的治疗与康复过程中,所有的人都应该同情和关心他们,尊重他们的人格与劳动,鼓励他们积极向上的情绪与进步,谅解患者病中不理智的行为与言论,避免再次精神刺激,为他们的学习和工作提供方便。使患者愉快的生活和工作在社会大家庭中,这是康复期精神患者能否全面康复重返社会的重要因素。

3.3心理护理在精神康复医学中的作用是药物所不及的。良好的心理护理,是一种精湛的艺术,是一门特殊的技能。它要求护理人员不但具备必要的医学理论知识,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修养。精神科护理人员还必须熟练掌握精神患者的护理常规与精神患者的心理特点。这样才能做好心理护理,促进精神患者早日全面康复。本资料提示,加强康复期患者的心理护理对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促进良好行为的建立,提高劳动技能与社交功能的恢复起着十分重要的激活作用[4]。

总之,通过加强心理护理,使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信念上由悲观变为希望,在意志上由懦弱变为坚强,在情绪上由消沉变为积极向上,在心理控制上由盲目变为自觉,在接受治疗上由被动变为主动。心理护理能促进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沈渔.精神病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93

[2]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第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5~78

精神分裂论文范文篇8

BaumgartnerA等(2000)[1]研究指出,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四碘甲腺原氨酸(T4)升高,三碘甲腺原氨酸(T3)、逆-三碘甲腺原氨酸(rT3)、促甲状腺素(TSH)在正常范围,T4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及抗精神病药疗效呈正相关。治疗后T4和rT3明显下降,T4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T3与临床疗效正相关。推测血浆T4升高,反映了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枢神经系统T4的代谢受损。且发现T4越高对抗精神病药反映越好,对药物治疗反映越好,T4下降越明显。RaoML(1995)等[2]检测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甲状腺素和皮质醇水平,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患者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较对照组明显升高,TSH明显下降,T3没有明显下降。精神分裂症是否存在潜隐的甲状腺素功能异常,众说不一。有的研究[3]指出T3高于对照组,T4正常。朱辛为(2002)等[4]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20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T3、T4含量,T3、T4明显低于对照组。推测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甲状腺素含量的异常,可能是继发于中枢神经递质代谢紊乱所致。王文玲等(1995)[5]研究发现,T3、T4、TSH均在正常范围,有精神病家族史者T3、T4明显高于无家族史者(P<0.05),笔者认为精神分裂症与甲状腺素功能之间虽有联系,却非因果关系,推测可能受患者情绪行为障碍,以及临床上不易觉察到的应急反应的影响,使甲状腺分泌功能发生短暂的异常。

2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与甲状腺轴

马金芸等(2001)[6]研究发现TSH明显高于对照组,T4水平与言语攻击、对财产的攻击行为有显著相关性,T3水平与焦虑抑郁症状有关。有研究发现T3水平与反复暴力行为问题呈正相关。认为TSH显著升高,可能意味着其中枢去甲肾上腺素功能亢进,也可能作为攻击行为的状态指标。T3与敌对猜疑呈负相关,T3与焦虑抑郁呈正相关。甲状腺功能减退时,也有类似的情感淡漠及情感反应迟钝。推测T3降低可能与情感淡漠的发生有关。另外T3甲状腺功能亢进可出现焦虑症状,因而T3升高可能参与焦虑、抑郁的发生。

3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的影响

3.1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激素的影响袁国桢等(2003)[7]研究精神分裂症Ⅰ、Ⅱ型患者T3、T4、FT3、FT4、TSH水平。治疗前精神分裂症Ⅰ、Ⅱ型之间甲状腺激素水平差异无显著性,Ⅱ型T3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治疗后Ⅱ型T4值较Ⅰ型显著降低;Ⅰ型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Ⅱ型治疗前后TSH及T4值差异有显著性;相关分析显示Ⅱ型阴性症状因子分与FT3呈显著负相关。推测利培酮对Ⅰ型甲状腺激素无明显影响,可引起Ⅱ型TSH升高及T4水平降低。这可能是利培酮拮抗5-HT能作用,由于T4与5-HT功能相平行,5-HT功能下降时T4也随之降低;利培酮对α2的阻断作用也可抑制甲状腺轴,也可能是引起T4降低的原因之一。由于T4降低反射性地增加了TSH的分泌,经利培酮治疗后,Ⅱ型组阴性症状因子分与FT3呈显著负相关,Ⅱ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要是情感淡漠、退缩等表现,而甲状腺功能减退时也有类似的情感淡漠及情感反应迟钝,因此FT3的降低可能与情感淡漠的发生有关。

3.2氯丙嗪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激素的影响张震等(2004)[8]研究发现,氯丙嗪致甲状腺激素水平下降,而奎硫平可能使甲状腺素水平升高,利培酮不影响。抗精神病药对甲状腺激素的影响机制尚不清楚,有人认为抗精神病药导致多巴胺抑制,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升高,导致垂体TRH受体低敏和向下调节。在用氯丙嗪治疗2周、4周后T3、FT3较治疗前水平显著下降,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与之相反,奎硫平组治疗2周、4周后,T3、FT3、FT4水平较治疗前上升,可能传统抗精神病药使激素水平下降,临床上可导致患者抑郁,是否与之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3.3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激素的影响高小宁等(2003)[9]对1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氯氮平治疗,第4天和第4周末分别测定T3、T4和TSH水平。治疗第4周末的T3、T4水平比第4天的T3水平明显降低(P均<0.05)。显然氯氮平治疗能降低甲状腺素水平,且T3、T4水平下降与氯氮平治疗剂量有关。氯氮平总疗效与T3、T4水平变化无相关性,推测氯氮平直接降低T3、T4水平。有研究指出[10]氯氮平增加T3、T4水平,而利培酮降低T3、T4水平。

总之,对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研究报道较多[11,12],精神分裂症出现血清甲状腺素含量异常,可能是继发于中枢神经递质代谢紊乱。抗精神病药物阻断DA受体对甲状腺轴的影响,有关报道的结果不太一致,也可能有抑制作用[13,14]。除阻断DA受体可能对甲状腺轴有抑制作用外,中枢去甲肾上腺素系统可刺激促甲状腺激素的释放[15],可直接促进T3、T4的分泌。其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

【参考文献】

1BaumgartnerA,PietzckerA,GaebelW.Thehypothalamic-pituitary-thyroidaxisinpatientswithschizophrenia.SchizophreniaResearch,2000,42:233-243.

2RaoML,StrebelA,Halaris,etal.Circadianrhythmofvitalsigns,norpinephrine,epinephrine,thyroidhormones,andcortisolinschizophrenia.PshchitryResearch,1995,57:21-39.

3胡明申.精神分裂症甲状腺激素测定的临床观察.安徽医科大学学报,1997,12(5):668.

4朱辛为,王晓玉,李质馨,等.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T3、T4测定分析.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医学院学报,2002,24(12):69-70.

5王文玲,翟正万,邬建民.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放射免疫学测定初步分析.四川精神卫生,1995,8(1):25-28.

6马金芸,谢斌,郑瞻培.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与甲状腺轴.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1,11(4):195-197.

7袁国桢,张明廉,黄寅平.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激素的影响.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3,13(5):294-295.

8张震,曹兆霞,吕为农,等.抗精神病药物对血浆甲状腺激素的影响.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4,14(6):342-343.

9高小宁,喻东山,曾彦英,等.精神分裂症服用氯氮平能降低其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对照分析.四川精神卫生,2003,16(02):68-70.

10彭江发,刘铁榜,王元彬.氯氮平和利培酮对催乳素、甲状腺素的影响.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1,11(5):295-260.

11何家声,蔡雄鑫,蔡新纲,等.3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和甲状腺素的测定.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8,14(1):17-19.

12张巍,杨毓意,王文静,等.精神分裂症血清T3、T4,睾酮、雌二醇及胰岛素含量分析.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9,25(1):49-50.

13金有豫,王志彬.医用药理学基础,第3版.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8,110-118.

14Goodman,Gilman.Thepharmacologicalbasisoftherapeutics,6th.ed.NewYork:MacmillanPublishingCo,1980,403.

精神分裂论文范文篇9

【精神医学司法鉴定;凶杀案;精神分裂症

Expertiseofforensicpsychiatryonmurdercaseof179schizophrenics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expertisestateofmurdercaseofschizophrenicsinexpertiseofforensicpsychiatry.MethodsThedataofexpertiseofforensicpsychiatryin179murdercasesofschizophrenicswereanalyzedretrospectively.ResultsMurdercasesofschizophrenicsoftentookplacetoadolescentandpostadolescentandlowincomecrowd.Mendidsignificantmorethanwomendid.Theirdegreeofculturewerelow.Thepatientswhosecourseofdiseasewasnomorethanoneyearhadmoremurdercases.Withthecourseprolonging,therateofcasesdecreased.Themainmodeandimplementwerecuttingtool,andthemainobjectwerecloserelatives.26.3%ofthemhadcompleteresponsibility,21.8%haddelimitedresponsibilityand51.9%irresponsibility.ConclusionSchizophrenicsshouldbetreatedandcaredactively,andstrengthenedmentalhealtheducationandlegislation,whichareeffectivewaytopreventviolentbehave.

【KeywordsExpertiseofforensicpsychiatry;murdercase;schizophrenia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精神症状的支配下,具有攻击性和反社会行为,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平安,是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之一。为探索司法精神医学鉴定案例中精神分裂症凶杀案例的鉴定状况,作者对2000年1月~2005年1月天津市司法精神病鉴定委员会鉴定的凶杀案例中被鉴定为精神分裂症的179例鉴定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样本选自2000年1月~2005年1月天津市司法精神病鉴定委员会鉴定的2439例案件的478例(19.6%)凶杀案例中被鉴定为精神分裂症的179例凶杀案例。

1.2方法对179例被鉴定为精神分裂症案例的一般资料、受害对象和死伤情况、暴力行为史、病前性格和家族史、病程、作案方式和工具、作案和精神症状的关系、病情状况、责任能力评定等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

2结果

2.1一般资料179例中,男145例,女34例,男摘要:女=4.3摘要:1。年龄16~69a,平均35.4a,以24~51a者居多,占87.8%。职业摘要:工人92例(51.4%),农民54例(30.2%),干部11例(6.1%),职员5例(2.8%),无业15例(8.4%),个体或临时工2例(1.1%)。文化程度摘要:文盲68例,小学57例,初中30例,高中21例,大学以上3例。

2.2受害对象和死伤情况受害死亡共183人,其中父母17人,夫妻41人,子女5人,亲属53人,恋人8人,同事、熟人、邻居30人,不相识29人;受伤69人,其中父母12人,夫妻25人,孩子4人,同事、熟人、邻居20人,不相识8人。

2.3暴力行为史既往有暴力行为96例(53.6%),无暴力行为74例(41.4%),不详9例(5.0%)。

2.4病前性格和家族史病前属内向性格126例(70.2%),外向性格38例(21.2%),不详者15例(8.4%)。有精神病家族史89例(49.7%),无家族史82例(45.8%),不详者8例(4.5%)。

2.5病程病程≤1a作案者78例(43.5%),2~3a者31例(17.3%),4~5a者37例(20.7%),6~7a者17例(9.5%),8~9a者3例(1.7%),≥10a者13例(7.3%)。病程≤1a者作案率最高,随着病程延长,作案率逐渐降低。在作案前有的患者处于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无精神症状,有的没有被发现精神症状,作案后,回顾病史,案发前已有精神分裂症的表现,暴力行为已是精神分裂症的严重症状。

2.6作案方式和工具以刀砍、刺最多,共137例(76.5%),造成146人死亡,52人重伤的严重后果;其次为锤子和棒棍打击27例(15.1%);再次为手扼颈部、用石块、玻璃等共计15例(8.4%)。白天作案126例(70.4%),夜间作案53例(29.6%)。作案地点无选择性、院(室)内作案135例(75.4%),公共场所作案44例(24.6%),多数是在被害人住处,说明精神分裂症患者作案缺乏保护性意识。

2.7作案和精神症状的关系精神分裂症患者作案时多数是在幻觉及妄想的影响和支配下发生,以妄想最多(122例,占68.1%),其中被害妄想69例,嫉妒妄想30例,关系妄想24例,疑病妄想6例,幻听19例。逻辑障碍7例,生理性激情3例。

2.8病情状况179例患者中,精神分裂症缓解期47例(26.3%),偏执型104例(58.1%),未分化型13例(7.3%),青春型6例(3.4%),紧张型4例(2.2%),其他型3例(1.7%),残留期、衰退期各1例(0.56%)。

2.9责任能力评定完全责任能力47例(26.3.%),限定责任能力39例(21.8%),无责任能力93例(51.9%)。

3讨论

凶杀案件在司法鉴定中占有重要地位,本调查显示为19.6%,低于李良杰[1]报道的26.8%和张钱[2]的30.4%。有文献报道[3~6],精神病患者因暴力行为造成的刑事案件以精神分裂症居首位,本组案例占凶杀案鉴定的37.5%,说明精神分裂症患者作案对社会治安、人身平安危害大,应加强对该疾病的防治和该人群的监护。本调查还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多发生于青壮年及经济收入低的人群。因为青壮年是精神分裂症的多发年龄,也是暴力行为发生的高峰阶段,加上男性体格健壮,易于冲动,也易于犯案,此和正常人暴力行为发生的年龄结构一致。暴力凶杀案的发生提示大多数患者是处于发病期,并且未得到科学的救治。原因有二,一方面是没有得到患者和家属对疾病的重视,另一方面也和经济收入有很大关系,政府应对该人群给予必要救助。精神分裂症暴力行为中工人、农民、无业者占161例(89.9%)。和李文华[3]报道的农民作案占74.49%,受害人中家庭成员和熟人占86.39%和李彩霞[4]等人报道的初中文化以下占近90%的结果基本一致。提示自身素质低,对法律的理解、对事物的判定及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比素质高者差,更有部分患者认为自己得过精神分裂症打死人也不犯法,所以犯案的比例相对较高。

本调查还显示,病程≤1a者作案率最高(78例,43.5%),比王怀印[6]报道的31%略高,随着病程延长,作案率逐渐降低,也和文献报道不同[7]。在发病初期由于重视和熟悉不足,阳性精神症状丰富,患者易激惹、行为冲动,故此阶段为凶杀案件多发期。随着病程延长,患者接受不同形式的治疗和监护,病情有不同程度的缓解,且对精神症状有不同程度的熟悉,这可能是凶杀案件减少的原因之一。本调查显示,大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是在幻觉、妄想支配和影响下作案,尤其是被害妄想、关系妄想、嫉妒妄想及幻听等,对于有以上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应加强防范,及早诊治,加强管理,必要时政府给予必要的行政干预。

本组被害对象以直系亲属和熟人为多数,作案手段残忍,多以刀具砍杀。一方面可能和血缘的亲疏关系有关,在实际生活中,夫妻朝夕相处,摩擦和冲突在所难免,加之生活需求不协调、感情不和或家庭、朋友人际关系之间的矛盾等,因此现实冲突自然比其他人多;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精神分裂症病人作案动机不明,作案无预谋,无规律性、作案时间、场合无选择性,具有突发性、盲目性、行为残忍等特征,且亲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忽然冲动杀人的恶果熟悉不足,缺乏警惕性。提示我们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期除要加强治疗管理外,也应对亲属普及精神卫生知识,提高亲属对其熟悉,以防患于未然。

精神分裂症凶杀案中以偏执型最多,多数是在被害妄想支配下作案,和文献报道一致。因幻听、嫉妒妄想、关系妄想引起的的情绪改变和逻辑障碍,在暴力行为的发生中也占一定比例,但部分也和缺乏法律知识、素质低下,在激情状态下行凶有关。本调查责任能力认定中,无责任能力者93例(51.9%),限定责任能力39例(21.8%),有责任能力47例(26.3%)。部分患者存在现实动机(26.3%)高于王怀印[6]报道的9.3%。

综上所述,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凶杀案例中,凶杀行为多发生于青壮年及经济收入低的人群,病情均未得到及时的有效控制,对社会及家庭的危害极其严重。积极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科学的治疗和监护,加强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和精神卫生立法,是预防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暴力行为的有效办法。

参考文献

[1]李良杰.48例凶杀案司法精神病鉴定分析[J].上海精神医学,1998,10(4)摘要:218

[2]张钺.197例凶杀案例司法精神鉴定[J].上海精神医学杂志,1992,4(1)摘要:35

[3].李文华.294例凶杀案司法精神医学鉴定[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5,11(4)摘要:345

[4]李彩霞,樊爱英,常海敏.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55例资料分析[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4,10(3)摘要:218

[5]田祖恩.160例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暴力分析[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8,8摘要:9

精神分裂论文范文篇10

1.1一般资料

240例精神分裂症研究对象均为过去一年(2014.1-2014.12)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门诊患者,其男女各有132例(55%)、108例(45%)。所有患者均严格按照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经医生确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经检查均为伴有不同程度的幻听、幻视、妄想以及社会功能缺陷等症状。所有患者均具有小学以上文化水平,能够理解问卷内容;且病程均在两年以上,均无严重躯体疾病。按照所选护理模式的不同将2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均分至采用传统封闭式护理的A组与采取开放式护理的B组。其中,A组患者的身高,体重,年龄分别为(165±11.6)cm、(57±14)Kg,(18~48,平均26.8±9.6)岁。B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身高,体重,年龄分别为(163±12.2)cm、(55±11.7)Kg,(19~46,平均27.8±8.2)岁。A、B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情、病程以及身高、体重等一般信息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管理方法

1.2.1封闭式护理管理模式

传统的封闭式护理管理手段主要是指医院统一安排,统一管理,统一护理程序手段且无家属陪伴的固定化护理管理模式。该护理管理模式繁琐、死板、毫无人性化可言,不仅临床效果一般,而且患者评价差。

1.2.2开放式护理管理模式

开放式护理管理模式则是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医患平等互助的原则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开放的、人性化护理。病区内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服饰、陪护亲人以及相关护理人员。同时,根据患者的病情程度对于部分患者可以允许其参加相关聚会或逛街或从事相关不影响病情的工作等。使其从医院病区得到解放。而在院期间,护理人员则需从患者的心理、饮食、康复锻炼以及治疗环境以及病人亲属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干预护理。尤其对于青壮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多是由于生活工作压力过大而导致精神分裂,因此,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情况十分重要。护理人员应及时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通过谈话及相关检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对于护理过程中的相关问题也应及时解决。要积极鼓励患者,消除患者焦虑不安的心理,使其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向患者家属阐明患者精神分裂症的治疗进展以及开放式护理模式的特点等。应由护理人员为主导,与主治医生、患者、患者家属四方同时商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并一同实施,尤其是护理人员应每日监督、检查护理计划的实施情况与临床疗效,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3评定指标

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以及住院患者观察量表(护士专用)(NOSIE)及其相关标准对AB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时及采用不同护理模式护理6周后的患者改善情况进行判断。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最新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2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各项评分资料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对比A、B两组护理管理模式的临床疗效。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住院接受治疗前,A、B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ADL、BPRS、NOSIE等各项量表评分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而在住院接受治疗及采取不同护理模式6周后,采用开放式护理管理的120例B组精神分裂症患者无论在生活能力评分、简明精神病评分,还是护士的住院患者观察评分均明显优于采用传统封闭式护理管理的A组。A、B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